社会实践的成效实用13篇

社会实践的成效
社会实践的成效篇1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历程,如钟启泉先生所说:“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教师须善于捕捉即时出现的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和情境或观点,善于调整和改变预先的教学设计,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从而达成或拓展教学目标。正如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的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这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我们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用动态的、生成的,而不是静止的、僵化的观点来看待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历史与社会课应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新特点。

在传统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这样的倾向:过分偏重知识、记忆,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和经典知识,以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为主,学生是被动的,人为地加大了学习难度,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成了枯燥、痛苦的代名词。学生心目中优秀的历史与社会课是:课堂活跃,师生合作好,内容充实吸引人,讨论性强。本文旨在对有效课堂教学实践生成进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概念的界定

(1)动态生成所谓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就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中,围绕多元目标展开合作、对话、探究、交流、碰撞的课堂教学,及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这里的“新问题、新情况”就是“资源”。动态生成性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

(2)教学预设通俗的讲,教学预设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反映教师的教。它集中体现教师的理念、智慧、机智和经验等要素。什么是预设?“预设”是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具有弹性和留白。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展开之前的预先设计。设计的基础至少有两个:一是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能、情、意);二是课程标准(教师自身对标准的解读和内化)。

三、研究原则

(1)兴趣性原则。兴趣性特征是指课堂教育总是能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如从初级的兴趣到高级的兴趣,从不稳定的兴趣到稳定的兴趣,从短暂的兴趣到长久的兴趣,直至终身学习探究历史的兴趣。

(2)成功性原则。成功性特征是指历史与社会课堂要创造条件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成功的体验,在日常交往中有自尊的体验,从而能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评价,产生积极的“自我接纳”。

(3)创造性原则。创造性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虽有一定的模式但不可以因循守旧,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班级和每一堂课的实际情况,在有效教学与合理安排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教学内容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性素质。

(4)合作性原则。动态生成的历史与社会课堂应该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进行同伴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合作,学生能够相互学习,齐心协力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合作还应包括师生共同优化教学的过程,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水平出发,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意境中提高运用历史与社会的能力。

四、研究的内容与策略

1.充分预设保生成

一堂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应该是课前“精心预设”和课中“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的课。课前预设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活动诸因素进行分析和策划的过程,它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预设是生成的“奠基石”,而生成则是对预设的超越。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并不是不要预设,恰恰相反,课堂生成机制的高效发挥正是依赖于教师的精心预设。在实际教学中,总会有一些不期而遇的问题,面对这一现实我们教师只有做好充分的预设,才能“临危不乱”。

(1)吃透教材。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但教材是面向全体的,不一定完全适合教师个体的教和学生个体的学。因此,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行教学预设时,应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材进行适当改编或重组。例如:在上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PRED问题时,教材是按“世界人口――世界资源――世界环境――中国人口――中国资源――中国环境――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么个顺序编排的,这样的编排顺序由于跨度大,学生往往难以从整体上把握顺序。我在教学中打破教材编排顺序,按照“世界人口――中国人口――计划生育;世界资源――中国资源――节约资源;世界环境――中国环境――保护环境”这么个顺序进行重组,这样使得知识条理更加清晰,更有利于学生总体上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2)研究学情。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必然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推进。因此,我们要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有过什么样的生活体验,从而联系教材,设想出易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话题和情境,促成课堂的生成。例如:在讲中国环境问题这课时,可以采取以小见大的方式来反映中国存在的环境问题的表现。黄河断流、海河污染、北方沙尘暴这些现象对我们的学生来讲都离得比较远,没有具体生活体验。上课时我可以用农民焚烧秸秆、河道污染、农田大鹏薄膜污染等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材料来替代,这样既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预测“可能”。教师应对预案设想得细些,把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得充分些,使预设具有强烈的预测性和应变性。例如:讲抗美援朝这一知识,对于战争结果的讨论,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美国没有投降,只是签署停战协定,就说我们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对于这个问题如果老师课前没做主功课的话,估计很多老师会被学生当场难住了。反之老师能准备充分,学生还会对教师产生敬佩之情。

2.营造氛围促生成

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互动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式的教师,学生也可以变成教师式的学生。能够生成动态资源的课堂氛围也必然是和谐、宽松的。在这种课堂中,学生可以自由地思考、探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习成为他们生命的自觉需要。教师也更容易把握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至高点,促成课堂教学资源不断生成。

我们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学生在课堂遇见了一个我们预设之外的问题。一些教师会认为这个问题不适宜回答或者偏离了教学目标,往往会以“这个问题我们下课后再谈”答复。那么,到底有多少个这样的问题在课后被真正地答复了呢?结果可能是微乎其微的。如果每次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有了有价值的生成,而教师给他的则是失望和不能满足的信息,那么学生的主动思维和积极思维就会被磨灭。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鼓励、赞赏的态度,对于学生的创造性的提问或者见解,不要随意地加以敷衍,而要真正地关注。如果真的在课堂内没有办法实践的,那就要在课后与学生一起参与解决,不能不了了之。当老师真的做到这些时,会使学生觉得自己提出的问题是有价值的,老师是重视的。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会不断地被激发,我们的课堂才会有智慧的不断交汇。

例如:在讲三国鼎立原因的时候,课堂上有学生把原因归结为诸葛亮的杰出贡献。“隆中对、出师表、草船借箭、空城计”都被学生搬到了课堂上,如果在这些问题上讨论时间过多,那就偏离了教学目标了。当时我对学生说,既然同学们对诸葛亮这么有兴趣,那下节课我们专门来讨论这个历史人物,同学们先去查询下资料做足功课。第二节课我就让学生专门对诸葛亮这一人物进行了讨论,同时让学生观看了易中天品三国。学生终于明白了历史人物的历史形象、文学形象以及民间形象的区别。既调动了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也增长了阅历。

3.有效选用引生成

课堂经过充分的预设和氛围的营造,学生的情绪被调动了起来,这就为动态生成创造了条件。教师应在教学中适时捕捉住这些生成的资源,并通过对这些资源的适度选择和有效利用,促进预设教学目标的高效率完成或新的更高价值的目标的生成。同时,新课程也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抓住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运用恰当的评价进行引导、挖掘、升华,从而有效地运用生成性资源。

(1)灵活地选择。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价值高的,也有价值低的。对于积极的、正面的、价值高的生成教师要鼓励运用;对于消极的、负面的、价值低的生成教师要采取机智的方法,让思维归队,回到预设中来,要使生成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富有生命力的亮点,而不是导致散乱的盲目活跃。

例如:在讲孝文帝改革的意义时,有的学生讲到了民族通婚的时候用了“民族杂交、杂种”这些词汇。我首先耐心的和同学们讲“我听过袁隆平研制成功了杂交水稻,马和驴能杂交出骡子。“杂交,杂种”这些词汇用在形容我们人身上大家看是否合适?”。学生开始意识到用词不当了,然后我再让学生寻找更贴切的词汇来替代,最终引导学生往民族融合的角度思考。

(2)有效地利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会生成许多亮点资源和问题资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随时做出教学调整,有效地利用课堂中的生成资源,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力发展从一个阶段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的阶段,实现对原有技能的深化、突破和理解,使教学富有灵性,彰显智慧。

例如:一位同学对于“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在课堂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实行总统制后政体仍是共和制?”我就反问道:“为什么实行总统制就不能是共和政体呢?”他回答说:“总统就是国家首领,无所不管,与封建君主没多大差别,所以就不可能是共和制。”显然,他把资本主义国家总统和封建国家的君主混在一起了。我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教学资源,于是就向同学们简要地介绍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政体形式,并把总统和封建君主作了比较。同学们听了恍然大悟。

五、体验与反思

1.懂得尊重历史与社会课堂动态生成的学生差异性

尊重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这种差异确定学习目标,采用适宜的手段和方法,从而保证大多数学生完成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2.善于寻找历史与社会课堂动态生成的最佳结合点

为了上好一节历史与社会课,我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感觉到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依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尝试预设,找到学生最感兴趣的东西,在预设中寻找、发现各种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这样的教学才充满活力。

3.注重把握历史与社会课堂动态生成的关系协调性

预设是课前的准备,生成是教学过程,两者互补,是相辅相成的。在上课时,有时按部就班地按照预设来进行,丝毫不变动,这样不利于产生好的生成,使整堂课失去了活力。有时由于在执行教学过程时遇到一点阻力,不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而是马上改变教学内容,使原来的预设成为一张空纸,偏离了教学目标。因而我们的教学预设不应是单维的、封闭的、主观的、静态的固定教案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弹性教案设计,创设生成预计空间,创设教学情景及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陈丽英.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动态系统的分析[J].中国学校历史与社会,2007,(9).

[2]赵超君.预设还是生成[J].中国学校历史与社会,2007,(8).

[3]杨银付.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J].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社会实践的成效篇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勤工俭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包括教学实习、勤工助学、志愿服务、“三下乡”活动、社会调研等。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创新的现实需求要求高校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专业化指导,更好地发挥社会实践的综合效益,提升实践育人效能。

一、专业性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

1.专业性社会实践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无为而治”的重要途径。理论总是灰色的。课堂教学和理论说教是思想政治教育普遍采用的手段,方式生硬,效果并不理想。同志说:“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社会实践能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真切地内化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把自己的未来归宿于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从而找到自己为之奋斗终身的价值,加速自己的社会化过程,在内心深处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在开展专业性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结合专业对个人关注的问题亲身开展调查研究,认识社会民生,亲身思考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转变为主体,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求,以科学精神解决主观思想认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思索相结合,在实践中学生的专业思维和认知方式使认识更加理性、体验更加深刻,思想政治教育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由此,社会实践的育人效能以专业性社会实践的化人效能为最优体现。

2.专业性社会实践是高校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课堂教学之最佳辅助措施。(1)专业性社会实践是专业知识学习和提高的有效渠道。它是学生自主选题的一次教学实习。在实践中加深课堂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加以应用,从而在实践中将理论变成技能。(2)专业性社会实践是培养发展专业兴趣的良好平台。它为学生系统、深入地探讨专业学习过程中感兴趣的课题和内容提供了机会。通过将专业学习中的兴趣点予以立项研究,在实际生产和专业岗位体验中探索体悟,加深专业认知,甚至将专业兴趣发展为专业特长。(3)专业性社会实践是专业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在实践中紧密结合社会现实情况和现实需求实现专业知识的深化掌握和内化提高,因此专业性社会实践比课堂专业教学更贴近社会现实需求,提升了课堂专业教学效果,是对其的拓展和延伸。

3.专业性社会实践是开展大学生职业教育、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依托。(1)大学生在教学实习、专业岗位体验、行业社会调查、勤工助学等实践中,亲身经历,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干什么,提升自我认知;在亲身实践中获取具体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对工作者的能力要求、职业发展前景等信息,建立起职业认知。大学生结合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了解社会人才需求,从而进一步明确个人择业方向。专业性社会实践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职业教育奠定基础,使教育取得实效。(2)在专业性社会实践中,学生用所学服务社会,提升专业技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有调查显示,在被问及“你认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是否能够帮助大学生增强职业技能”时,79.2%的被访者选择“非常有帮助”或者“帮助较大”,12.7%的被访者选择“帮助较小”,8.1%的被访者选瘛盎本没帮助。事实上大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还有一定的距离,把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一定要经过岗位的实践或体验,否则在就业过程就会频频遭遇困难和挫折”。

在近几年“史上最难就业季”、“史上更难就业季”等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成为相当重要的社会问题。对在校学生开展职业教育,提升职业素养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任务。专业性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准备,是大学生提升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当前形势下,开展专业性社会实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去专业性的消极影响

目前,许多学校都已认识到专业性社会实践对提高实践育人效能、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综合效益的积极作用,但对如何有效开展专业性社会实践的认识还不很全面、到位,客观上造成目前很多高校对开展专业性社会实践认识深度和重视程度不够的现实,甚至存在去专业性的倾向,这对实践育人效能的发挥具有消极影响。

1.社会实践活动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而非专业成长途径,削弱了实践育人效能。我国每年正式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都有一个主题,可能是大主题也可能是大主题下设的分主题或小主题。学校团委或者学生管理工作部门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组织者根据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将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此种做法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抓住时代主旋律,贴近社会发展实际,聚焦社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但是,它的局限性在于,实践游离于专业之外,学生走马观花,比较容易陷入形式主义,实践仅是一种活动,甚至运动,效果不尽如人意。

2.忽略学生实际需求,限制了学生参与范围,造成社会实践普及性不足。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途径,社会实践的主要意义在于人员参与的普遍性。要努力扩大活动的参与面,将大多数同学组织起来,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社会实践去专业性,成为学生活动的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一部分,社会实践的开展机制是自上而下的任务分配性被动机制,实践活动成为局限于少数学生的“精英活动”。去专业性的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自身参与活动的实际需求考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积极性,同时也削弱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3.与实践接收单位实际需求脱节,妨害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建立。当前,社会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并不到位。不少单位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走马观花,对企业社会发展无实际作用。据相关调查,社会各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认识程度调查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此得知,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和支持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社会单位是实践活动开展和取得实效的重要依托,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形势下,依靠专业优势开展产学研相结合,满足社会单位技术提升、创新发展的需求,建立学校、学生、单位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是社会实践充分发挥育人效能、扩大社会实践效果的有效方式。去专业性的社会实践与接收单位实际需求脱节,实践多流于形式,甚至给实践接收单位造成负担,影响学校和社会实践单位合作向纵深发展,危害社会实践基地长效机制的建立。

三、开展专业性社会实践,提升实践育人效能路径探究

1.健全相关制度,为开展专业性社会实践提供制度保障。(1)制定社会实践课程大纲和授课计划。高校应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纳入教学计划,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目前,在山东大学(威海)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已成为学生必修课课程。各教学单位应尽快制定社会实践课程的授课计划,组织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针对各专业特点和专业资源,设计各专业的社会实践工作方案、实施途径、执行办法等。社会实践从一项活动转变为一门课程。(2)完善教师考核体系。将教师指导社会实践纳入工作量,作为评选优质课程和优秀教师的重要考评依据,提高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的调查方法和研究手段,指导他们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践单位的技术难题。(3)完善学生创新学分申请制度。学生所取得的优秀社会实践成果课申请创新学分,从制度上对学生实践成果予以认可,诱发学生参与专业性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建立学业导师―就业导师―普通教师相结合的多方位、多层次的专业指导模式。自山东大学(威海)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以来,社会实践作为一种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的途径和载体受到导师们欢迎。通过指导社会实践,密切了师生关系,践行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导师直接根据社会实践具体要求、从专业背景出发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实践效果得到保障。

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企业负责人、生产技术骨干、社会名人等担任学生就业导师,对学生开展职业教育和就业求职指导。社会实践可以成为就业导师开展工作的渠道之一。就业导师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职业认知,提升职业能力。就业导师担任实践指导者加强了指导力量,也促进了高校和社会的交流沟通。

发挥普通专业教师在实践指导中的作用。专业教师的学科素养和理论前瞻性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的重要资源。“一方面,专业教师的科研优势能使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利于活动内容的丰富和活动形式的创新;另一方面,能够使得实践活动围绕科研需要展开,为教学科研提供第一手资料,有助于进行各项实证研究和专业领域创新”。

3.建立专业性社会实践分年级、分层次开展的差异模式。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应该贯穿于大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而不是特定阶段的“假期运动”。高校建立切实有效的实践培养体系,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标开展实践活动,保障实践育人效果。专业性社会实践的开展必须以分阶段、递进式的社会实践体系为前提,“针对各年级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以认识―理解―应用―综合应用为不同目标,有针对性地由浅人深地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

在大一学年,学校要根据学生入学时间较短,基本尚未接触专业课,不具备专业知识储备,但他们好奇心强烈,具有较为强烈的参与意识和热情。学校要根据这一特点,引导大一学生开展以大学适应、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专业性社会实践的开展打好基础。在大二学年,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初步具有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引导学生加入专业性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社会调查、专题调研和科技文化活动,承担一部分专业性工作,由高年级团队骨干培养、带动,体验专业性实践的乐趣。大三、大四学年,学生已经较为深入、系统地学习了专业课程,要引导学生利用自身所学,开展就业实习、科技文化服务、专题调研、创业实践等与专业深入结合的实践活动。只有做到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分层次引导,才能够切实发挥好专业性社会实践在实践育人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4.科学评审,做好实践总结交流。总结评比交流是扩大社会实践成果,开展社会实践示范指导、推进社会实践工作的有效途径。实践活动的评比表彰对实践活的开展具有方向性引领作用,因此评审环节必须科学合理。学校层面的评审,评审团成员的专业背景要涵盖文、理、工科,设定一定人数比例,不应局限于文科类专业。交流能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全面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对自身能力进行客观合理评价,找到提高完善自我的渠道。在社会实践结束后,优秀团队和实践项目进行展示和经验介绍,举办交流活动,互相取长补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为今后社会实践的开展奠定基础。

5.产学研相结合,建设互利共赢实践基地。许多学生有热情、有积极性参加社会实践,但对实践选题感到迷茫。组织者汇总教师科研课题中贴近生产、适合本科生参与的项目,向学生介绍推荐,学生结合个人兴趣爱好和能力选择实践立项。这种做法,既为老师们科研项目的基础性研究提供了助手,也解决了W生实践选题的困难,满足学生需求,教师和学生是双赢的,社会实践工作效果也得到了保证,一举三得。

高校具有科技和创新优势,因势利导建设包含社会实践内容在内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可以赢得社会对高校的尊重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可。产学研合作是建设大学生实践基地的重要渠道,是加深社会实践深度,使合作双方向纵深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依靠专业优势开展产学研相结合,建设互利共赢实践基地是推进大学生专业性社会实践的有效方式。

⒖嘉南祝

[1]高国礼,李荣华.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J].甘肃科技纵横,2006,(01):198.

[2]朱惠军.大学生职业素质提升的社会实践体系研究[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9):80.

社会实践的成效篇3

一、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分析

(一)追求短期效应,流于形式。

当前一些高等院校的社会实践内容空泛,缺乏实质性的教育意义,追求对于学校本身的短期效应,形式主义的现象严重。为了追求社会实践的影响效果,高校往往将社会实践的重点放在宣传、主题和规模上,忽视了社会实践对学生的教育和感化功能,致使学生很难在社会实践中找到归属感和满足感,产生厌烦心理。很多高校在社会实践之前“轰轰烈烈”,活动中却很少有教师参与实际的指导和提示,活动后却又大加总结经验,宣传所谓的实际效果。这种流于形式、追求短期效应,忽视社会实践本身具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特征的做法,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本质属性,偏离了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成为高校的形象工程。

(二)缺少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基地是社会实践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重要步骤,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基地。但当前的情况是很多高校在社会实践中往往是“一届学生一个实践地儿”,没有相对固定的传统实践基地。另外,一些高校在选择社会实践场所时,往往单纯地从自身角度出发,片面强调学生能否在其中得到锻炼,而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由此使建立长期的和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成为不可能。

(三)社会实践缺乏专业性指导。

社会实践指导是指带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地将理论知识的内容运用于课外,模拟实践场景,选择实践内容,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高校辅导员和专业教师负有对学生做好社会实践指导的重要职责。当前各高校普遍要求学生参加寒暑期社会实践,但对于参加社会实践的方式、内容、条件等却很少给予指导和建议,使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往往带有盲目性,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周密的实践计划,更没有明确的实践目标。同时,受到社会实践地域性等的限制,一旦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困难,也很难得到老师的专业指导和帮助,这势必影响学生持续参加社会实践的信心,也影响了其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

二、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因素

(一)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理论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理论的学习是为了更好服务于实践,实践则可以检验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知识广度。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极强的感知力和认可度,但同时,他们对于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参与度却很低,认为社会实践不能给他们带来实际的物质或是精神上的满足,实践内容过于死板和单调,实践结果多是为了应付学校和老师的检查。对社会实践认识的偏差和态度的消极,使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出现了“三低”的情况,即人数低、程度低、效果低,即使是亲身参与了社会实践的同学,也因认识不正确和态度不端正,使社会实践的效果大打折扣,这同时也加剧了大学生因社会实践能力不足而导致其在毕业时更容易出现就业难的状况。

(二)组织管理薄弱。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了组织、实施、管理、总结等诸多方面,组织管理和统筹安排是社会实践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实践的效果。高等院校的社会实践项目,应由实践教学科、学生处、校团委等联合各教学单位统一组织实施,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以体现社会实践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现实情况却是很多高校把社会实践的任务完全转移到了各二级院系,甚至是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缺乏学校层面的统一组织和管理,更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参与,这使得社会实践处于无组织、无管理的松散状态。

(三)评价体系不够科学规范。

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取得实效,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当前很多高校以社会实践登记表的形式作为考核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标准,内容大体包括实践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实践单位的评价等,学校以此为依据来评价学生的社会实践效果。但这种评价方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很容易在其中的任何一个项目甚至是全部项目上作假,只需找一个合法的单位盖个公章就可以了。这种泛化的考核评价方式,使社会实践的效果大大降低,更戳伤了部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途径

(一)提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知度。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只有在实践的检验下,才能体现高校教育的成果,才能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高校要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须环节,要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纳入到学校整体的教学计划之中,学校要统一组织、统筹安排,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构建服务型、组织型平台。同时,大学生自身也要积极转变观念,要深知参与社会实践对个人成长成材的重要意义,任何理论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辨别其真伪,才能明确自身理论的储备程度。大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实践观,才能变被动实践为主动实践,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二)创新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的社会实践,要在坚持创新中有所发展。各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地域特色,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创新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以地方高校为例,可以根据其所在地农业人口多,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的空巢老人和儿童多等实际情况,开展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如顶岗支教、关爱空巢老人、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残障人士等。社会实践的内容不是千遍一律到茶餐厅做服务生,不是非体力劳动就不是社会实践,只要是大学生力所能及的,有利于提高自身知识和能力的都是最好的社会实践形式。此外,要将社会实践的时间碎片化、日常化和经常化,要将社会实践的内容同自身所学专业联系起来,发挥大学生的智力资源优势,使社会实践真正为社会服务,为百姓服务。

(三)加强对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

高校要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体系,使社会实践课程化。健全由学生处、校团委、教学单位组成的社会实践管理体系,建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为主的专业化社会实践指导团队。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制定不同的社会实践规划,对社会实践的内容、实现途径、时间地点等都作出明确的规定,使社会实践在规范化、制度化中良性运行。对于社会实践的经费,高校要下拨专款专项予以支持,对经费的使用进行严格审查,建立由审计处、财务处负责的经费管理部门,并坚持“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保证经费的正常合理使用。

(四)完善社会实践的评价体系。

完整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能够真实反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发现社会实践实际与预期教育效果之间的差距。在高校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中,应为社会实践单独划出适当的学分,并设计合理的定量考核标准,对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实际表现、思想收获、调查报告以及心得体会等给出等级评分标准,并综合得分情况给出合格与否的评价,折算成学分之后计入学生成绩表。同时,社会实践的效果要与相关的奖励挂钩,如学生的评奖评优、入党推优等,也可以每学年对社会实践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以此激励和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完整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可以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更可以在公平的、可量化的考评中鼓励更多的青年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使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研究,关乎高校德育教学的成果,更关乎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成长,理应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高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完整的社会实践规划,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创造条件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便利,要不断创新社会实践形式,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完善社会实践评价和考核标准。同时,要不遗余力宣传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在学生中间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愿意”的活动氛围,使社会实践真正成为大学生塑造自我人格、追求人生梦想的广阔舞台。

【参考文献】

[1]倪福全,李昌文.大学生社会实践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1

[2]刘晓东.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5

[3]王利玲.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路径探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93~95

社会实践的成效篇4

二、“三学期制”的重要作用

(一)总体规划,确保社会实践系统性

新增较短的第三学期――社会实践学期有利于合理规划、集中组织大学生开展带薪实习、“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使社会实践活动系统化、科学化。首先,第三学期设置在每年暑假中,五周左右,期间可采取点面结合、集中和分散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参加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实践活动的连续性;其次,以三学期制为契机,按照“大一体验性实践、大二认知性实践、大三专业性实践、大四就业见习实践”的思路,分层次、分类别、分年级、分专业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有针对性地规划实践内容。例如:大一深入农村,安排“学农”;大二深入社会,开展社会调查;大三深入企业,安排“学工”;大四开展带薪实习,进行“预就业”。还可在主体实践项目中穿插“三下乡”等活动,做到实践内容丰富化和实践形式的多样化,尽量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实践愿望和实践需求。

(二)完善制度,促进社会实践全员化

三学期的设立有利于社会实践相关制度的实施,从而促进社会实践全员化。首先,社会实践已纳入学分制,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了时间和任务的具体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更加明白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其次,三学期制明确了教师责任。由于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则各社会实践环节应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进入教学计划,任课教师必须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开展一定课时的课外实践,同时在三学期中,由于处于暑假中,任课教师有较充分的时间对实践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教师参加和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作为考评教师的重要依据。这些配套制度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广大师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社会实践活动全员化。

(三)科学考评,推动社会实践有成效

社会实践的成效篇5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原则

1.明确目标与讲求实效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一方面要明确建设目标。社会实践基地作为大学生受教育的基地,其主题设计、活动安排都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来进行,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培养方向来提供相应的实习平台;另一方面,要讲求建设实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不搞形式主义,要在全面策划的前提下认真贯彻实施,力求取得实际效果,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实践形式,通过实践基地平台,切实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实现教育培养目标发挥作用。

2.自愿理解与互利共赢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特别是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要做到自愿理解和互利共赢相结合。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是首先建立在学校和实践基地双方的自愿结合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双方的互利共赢:一方面要注重选取生产运行良好、实践条件充足等方面比较利于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多方面能力的实践基地,要选取便于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基地;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重视结合自己理论知识优势特点,将理论应用实际,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社会实践基地的发展做出贡献,为社会实践基地创造效益。稳定协作与长效发展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一方面要注重建设过程中的稳定协作。高校与社会之间所建的实践基地要有稳定性,注重双方的稳定协作,为学生提供长期的实践机会,注重建设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建设过程中的长效发展。通过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通过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注重发展性,注重促进实践基地和学生的长效发展。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实效性提升机制

社会实践的成效篇6

绥化学院地处黑龙江中南部的绥化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培养目标定位为地方培养生产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如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探索行之有效的培养途径就摆在教育者面前。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则尤为重要。但仍有一些地方高校由于办学条件、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制约,大学社会实践的机制建设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更多的是流于形式,缺乏具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及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本文以绥化学院为例,对如何创新地方高校社会实践工作实效性,更好地实现高校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进行研究。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分析

(一)追求短期效应,形式大于内容,无法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层面

我国目前个别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仍然有追求短期效应、形式大于内容现象,只在社会实践的形式上大做文章,却没有将其实质的内容认真地加以重视,更有些高校片面地追求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影响效应,偏重于社会实践的宣传方式、活动主题和规模,实则却忽视了社会实践对学生的教育和学生从中的收获、学生能否在活动中提升思想品质。具体的体现是活动开始“轰轰烈烈”,活动中期少人指导,少人过问,活动结束,却要大肆宣传其实践成果,这使社会实践成为一种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的形象工程。

(二)社会实践经费保障严重不足

经费保障是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够持久、广泛开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据了解,虽然我国逐年提高教育投入,但在部分高校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经费依然很少,用于社会实践的经费无法满足实际活动的需要。一些高校则将更多的重心转而投向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实践主题,学生得到参与的机会和参与面极其有限,因此,同学们参与社会实践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1]。

(三)缺乏健全的制度机制和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需要健康的制度机制做保证,目前,地方高校缺乏系统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制度机制,没有灵活有效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另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实践基地做基础,可以使大学生和实践基地都能从中受益。一方面,高校在选择社会实践基地时,只是单纯从高校自身的利益出发,没有双向考虑互惠互利的原则,片面强调社会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完成、学生能否从中得到锻炼和提升。而此时,高校也应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否增加了社会方面的负担、是否给当地相关部门带来了便利、是否能为地域经济、文化、生态建设服务,由此,就会造成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慢慢失去社会支持。

(四)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社会的能力不强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海量信息充斥大众,大学生了解社会的渠道更具多元化,许多学生由于对社会的不健康认知,近而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表现出认知特征单纯、简单、片面,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因此,他们实践的目标,往往和挂在嘴边的利益紧密相连。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不高的原因

(一)思想认识的偏差

首先,从学生层面,当前大学生大部分都是“90后”大学生,据调查他们中的一部分同学对于社会实践存在着认识的误区,社会实践到底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这种思想使他们不能更好地走入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其次,从教师层面,部分教师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存在认识偏差,他们找出种种理由不愿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即使有些教师参与了社会实践的活动,也常常带着敷衍的态度,原因在于教师通常已经承担了较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而带领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利用个人的非工作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许多教师进行社会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对社会实践的研究不够

各方对社会实践投入有限、经费短缺。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整体规划与指导,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放在了核心团队上,而对大众化活动的同学缺乏有效的经费支持和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没有实现普及化,同时部分高校用于社会实践的经费投入不足,难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对自身锻炼提高,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需要。

(三)机制和评价体系不完善

许多地方高校未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活动运行机制、组织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估机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宣传力度重于实际工作的现象。部分地方高校没有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中,有的高校虽然有社会实践的教育计划,但是对学生是否参与社会实践缺乏制度性的约束和规范性的指导,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盲目性;对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实践过程、现实表现、获得收获缺乏科学的量化考评;参与和指导的教师在工作量上并未被考虑,没有将其表现、能力和成绩作为评优、定职晋级的依据,从而影响指导老师的积极性。社会实践活动长期稳定的发展也因此受到限制。

三、提高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对于地方高校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应从提高思想认识、正确选择实践内容、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构建完整的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

(一)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认识

首先,地方高校要充分认识实践育人的重要意义,明确大学生实践活动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强化实践育人功能。绥化学院创新实践教育教学形式,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实效性的有机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三论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整体教学体系,统一组织、集中管理、统筹安排,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构建创新型、服务型、组织型、就业型的实践平台。

其次,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的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积极地看待社会实践,树立正确的实践观,使大学生由“被实践”变成“主动实践”[2]。

(二)准确定位实践内容和形式

地方高校要根据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及所在城市和地区的地域特色和特点,深入调研,拓展新形势下的实践形式和内容,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性。

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增强社会实践的有效性。几年来,绥化学院针对绥化地区属于农业大市,土地面积有限,外出务工人员众多,农村常住人口多为老人、儿童的特点,在绥化地区的十个市县开展了顶岗支教、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关爱残障人士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在时间上由原来的寒暑假的固定时间段,变成日常化、经常化。社会实践形式由以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文艺演出、生产劳动为主转向结合专业,发挥科技文化智力资源优势,增强社会实践对社会的服务性。真正达到为社会做贡献的目的。

(三)领导高度重视,强化组织管理

绥化学院开展各类主题社会实践活动都建立了以校领导为组长的组织机构,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体系的同时,对实践的目标、内容、形式、评价等方面制定出明确规定,校学工部、校团委、教务处等职能部门通力配合,建立健全社会实践管理机构,同时建立由思政教师、辅导员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队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拨付专项经费,给予支持和保障。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应联合社会力量,形成多方合力,多渠道筹措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活动经费,助力大学生社会实践积极、顺利开展。

(四)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为了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持续、健康开展,实践基地建设不容忽视,地方高校应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工作,努力拓展实践基地的类型,进一步丰富实践的内容,使实践基地成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同时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价值互动平台。

(五)完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完善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有助于反映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情况并找出大学生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与预期的教育效果之间所存在的差距,从而真正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同时,学校应该根据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结果,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

绥化学院将社会实践德育实践考核评价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分中,单独划出4学分的实践课学分。根据学生在实践中的实际表现、智能收获、思想收获以及相应的调研报告、收获心得的完成情况,二级学院组成评估小组或者委员会,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评价是否合格,最终折算成学分记入学生德育成绩档案。同时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与以下几方面挂钩: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奖学金、先优个人和集体、推优入党。同时,学校根据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情况,每年定期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学分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来,收效明显,学生实践过程中升华的精神逐渐内塑为一种行为准则,从而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引向深入[3]。

参考文献:

社会实践的成效篇7

高等院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改进策略

社会实践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其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社会实际活动,高等院校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开始将学生社会实践有效纳入到教育体系中。虽然学生社会实践取得的一定的成效,但是其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学生、高校、政府和社会应形成合力,积极行动,以此促进学生社会实践的纵深发展。

一、高等院校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1、缺乏深入的考察

学生社会实践方式和内容的确定多是由接待方和学生共同协商,接待方指将单位和地方的发展效益与成果加以展示,导致实践的内容仅仅局限在事业单位;而学生难以充分了解实践地的情况,无法结合自身情况对实践内容进行合理设定,导致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过于单一化。大学生在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难以短时间内完成具有价值的调研课题,而实践地具有较大的信息量以及调研考察内容,这导致学生对调研内容无法全面系统地掌握。

2、过于重视宣传的效应

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是其育人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其效果和职能应为育人工作加以服务。就目前而言,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工作时,过于重视宣传的效应,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政教育的功能加以忽视,导致社会实践活动效率低下。此外,高校仅仅只对实践工程的主题升华和立意挖掘加以重视,而对团队的实际支持、培训和指导加以忽视,存在中活动的新闻效益轻育人职责,导致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定位缺乏明确性。

二、高等院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改进的主要策略

1、创新理念

高校开展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生活,直观理解和认知民情、社情和国情,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生存状态进行深入考察。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必须要对活动的深度加以重视,并且学生应避免流于形式的做法,积极进行深度考察和体验,获取有效的信息资料。同时学生在考察产业和城镇发展状况的同时,应对不同阶层和不同地区的人们加以关注,深入把握社会大众的生存状况、认知方式和情感状态,有效了解民族发展和国家建设的方向。此外,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需明确方向:一是对成果的深化加以重视,强化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理性认知和感性认知;二是对社会实践深度和活动指导加以强化,促进学生社会调研能力的提升;三是对活动的对象群体加以明确,将群众滋味交流、感知和认识的对象。

2、强化培训

实践活动作为一般性过程,其是由观察过渡到认知,由认知过渡到分析的过程,为了保证该过程的顺利完善,必须要保证专业知识的丰富性、调研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团队组织的合理性。因此在改进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时,必须要正确指导学生的参与以及团队的实践,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活动,形成立体化育人系统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保证活动的有序开展。

3、强化实践课程建设,优化考评激励制度

高校在改进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时,应建立相应地教学体系,制定符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践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并鼓励教师开展实践课程的建设,对学生社会实践机制加以创新和强化。高校可以建立实践教学的管理体系,对考核要求、考核评定、考核分值、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加以明确,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学生自选项目和必须完成的规定项目。同时高校可建立合理的实践质量监控体系,利用有关领导检查、职能部门的督查、电话督查以及网络反馈等方面跟踪监控学生社会实践的完成情况,对问题进行快速反馈和整改。此外,成立专业评审小组,从实践效益、实施过程、项目立项等环节透明公开遴选实践活动,并将效果与动机、结果与过程、定量与定型相互结合,对学生社会实践成绩进行科学评定,采用多样化的激励方式,从而使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

4、落实社会实践过程管理

高校在改进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时,可以组织成立导师小组,有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等构成,能够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运行情况加以及时了解,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高校主管部门可以提供相应的物质保障和组织保障,如帮助学生练习实践单位,对社会实践项目进行遴选,提供后勤保障和经费支持等。此外,高校可以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教师随学生一同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便于过程监控和管理的有效性,为后期研究和总结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在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深入的考察以及过于重视宣传效益等,导致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佳。基于这种情况,高等院校必须要积极改进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创新社会实践的理念,强化学生社会实践培训,加强实践课程建设,优化考评激励制度,落实社会实践过程管理,从而保证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钱清香 单位:湖北商贸学院学工处

【参考文献】

社会实践的成效篇8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立德树人的价值体现

1.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立德树人的平台作用。大学生实践中,加强大学生立德树人工作,为了保证其系统性,应当加强国家、社会以及家庭和高校之间的联系,构建德育工作的平台,为德育工作提高新的动力,让大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发挥高校育人的功能,引入培养学生的社会和企业资源,成为交流合作的新平台,有利于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等方面的文化融合,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开展的软文化资源,保证立德树人工作有效的开展。2.提高高校教师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中,不能够采取放养式的方式,应当发挥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参与到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的融合,充分理解和分析实践任务,将理论充分应用到实践过程中。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研究水平的提升,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指导教师的综合素养和德育教育水平对立德树人工作有着深远影响。3.社会实践活动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在高校的发展中,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方式。高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情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结合,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4.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高校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素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开放性和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求大学生面对实践问题时,应当将理论和实践有效联系,寻找更多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5.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高校大学立德树人的教育活动中,借助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分析能力和规划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中,大学生能够了解自身未来的就业前景,了解岗位的要求,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实践中开展实践活动,加强学生职业规划的思考和总结,激发学生的潜力,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目标。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立德树人开展的有效途径

社会实践的成效篇9

社会实践是高校教学教育质量重要的一环。艺术类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既是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其的使命担当。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等整合社会资源,加大资金投入,构筑实效性新模式,才能够更加扎实有效。

1开展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艺术源于生活又回归社会生活。对艺术类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就是一个锻炼自身成长成才的舞台。艺术类大学生更多是通过专业的社会实践,通过专业指导老师的指导,才能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出自己的艺术“范式”,赢得社会的认可,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

1.1提升自身艺术专业技能,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艺术类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社会实践,艺术类大学生属于实用性强、专业技能强、实践能力强的艺术人才。社会实践是艺术类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学习、成长和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艺术类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检验自身所学知识、发现技能疏漏和不足,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架构和发展方向,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健全自身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努力使自己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实现全面提升发展。

1.2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培养艺术人格的必由之路

文化理论知识是艺术类大学生积淀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知识积淀,难以培养高尚情操。艺术类大学生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艺术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文化的滋养。社会实践是链接知识与实践的必经之路,只有参加社会实践,磨炼意志,转变观念,才能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为艺术人格的锻造铺好道路,获得社会的认可。

1.3高校培养复合型艺术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实践是我国高等院校培养艺术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提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必经之路,以社会实践为媒介让艺术类大学生在接触、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展现新时代艺术生良好精神风貌。艺术类大学生在学校潜心钻研艺术技能,苦练本领,就是为了将来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一展身手,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通过社会实践这座“桥梁”,为艺术生打通了与社会接触的通道。

2当前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面临的困境

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也面临着许多亟须改进和解决的难题。现实社会中“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并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和搭建社会化实践平台的实际举措。”[1]

2.1校内外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指导教师尚未有效结合

当前高校还没有形成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为艺术类大学生指导的运行机制。大部分停留在由高校校团委、辅导员等带队开展社会实践的层面。部分高校没有建立校外长期合作的实践基地,也没有校外导师指导,形成艺术类大学生“实践打游击”,管理不规范、不成系统的局面。有的艺术类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是为完成上级任务,意义不大。在没有专业指导教师的情况下,大部分艺术生自身专业技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社会实践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2.2传统社会实践方式相对滞后,对艺术类大学生针对性不强

社会实践与专业发展相吻合,才能够促使社会实践与专业发展相互促进。传统的社会实践方式更多主要是宣传、下乡会演、调查访问,这些社会实践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实践的需要,实践效果不理想。不同专业的艺术生对社会实践要求各有特点,不能等同划一。有的高校在开展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时,缺乏统筹兼顾,统一部署,艺术类大学生实践与所学专业相差较大,难以在专业学习上获得发展,也起不到真正服务地方的作用,无论对学校、对学生还是实践单位都没有实现共同发展。

2.3社会实践基地不能满足艺术类大学生走向社会化需求

艺术类大学生走向社会,实现社会化,社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阶段。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需要校方与实践单位联合共同努力,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得以长期发展。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发展归根结底是资金投入问题,经费是制约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最大因素,开展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需要大量的经费作为保障,而艺术类大学生实践所需要的器材、道具等费用十分昂贵,如果经费投入少成效不明显,如果投入多,学生、学校等难以支持。

2.4艺术类大学生对社会实践与自身发展的关系认识偏差

社会实践为大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但是有部分艺术生并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过程也是自身发展的过程,做到未雨绸缪。有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只把社会实践当成是完成课程任务,被动参与学校要求的社会实践,没有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没有辩证地看待社会实践与自身发展的关系。

3构筑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的新型模式

构筑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的新型模式,最终目的是提高艺术类大学生自身专业技能,培养艺术人格,促进艺术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就业质量。实施高校课堂作为艺术生入门学技能、掌握技能的主阵地,把高校的社团当作模拟社会实践的“练兵场”,把社区实践基地变成社会实践的“实训场”,把实现自身最终的就业岗位作为价值目标。

3.1建立双导师制模式,坚持校内外导师同指导

建立校内外指导教师指导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对促进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起到巨大作用。“调动专业导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高质量地完成。”[2]校内的导师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更多可以为艺术类大学生艺术技能提供理论性的指导,专业导师的指导,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技能提升、艺术人格的培养、开展社会实践效果非凡。校外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为艺术类大学生提供经验的指导,可以有效帮助艺术类大学生克服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艺术类大学生少走弯路,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因此,建立一种校内外双导师模式,坚持校内校外导师协同指导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一种整合社会资源,校内外共同促进艺术类大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意义深遠。

3.2挖掘实践服务载体,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

“社会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为大学生提高自立自强能力及适应社会能力提供了必要的锻炼机会,也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提供了依据与理论增长点。”[3]社会实践方式多种多样,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独特作用。当前,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部分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实行虚拟网络与现实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这个渠道,通过微信、微博、校园易班网站等互联网载体,为艺术生社会实践事迹、公益活动作宣传。线下推出系列社会公益实践精品活动,把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活动事迹推向社会公众,推动了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有效开展,成为推动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新发展的动力。线上借助网络平台推送,线下实地表演、行动等践行,做到线上线下共发力。

社会实践的成效篇10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中指出,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笔者对广东省各大类型高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实效性提升的机制构建。研究表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新时代条件下,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基地建设实效性。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1.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大学生的培养要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综合作用。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实践的平台,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实践基地,大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社会实践基地的平台为大学生开放,可以使得大学生在成长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社会实践平台的作用,从而有效的利用社会资源。

2.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高校的改革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的发展需要进行体制改革,高校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全面复合型人才。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理论知识扎实同时动手实践能力也强的人才。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基地建设,可以为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稳定的平台,将学校教学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可以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促进高校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提高高校竞争力。

3.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是应对严峻就业形势的必然要求。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给大学生的实践锻炼提供更多的平台,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使得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经验,并在实践过程中锻炼意志,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全面、自由、个性、和谐发展。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活动现状

1.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度认识度高。调查结果显示,在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情况与重要性认识情况中,只有3%的同学表示“没参加过社会实践”;只有4%的同学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重要。可见,绝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很重要而且乐于去参与。对于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度和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度都是比较高的。

2.高校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作用不足。调查问及“所在学校是否有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时,只有35%的同学表示“有”;对于学校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所起作用程度的调查中,只有37%的同学认为“帮助很大”,50%以上的同学认为“没有帮助”或是“没感觉”。可见,一方面,目前大部分高校提供的社会实践基地不多;同时,大部分同学认为学校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起到的帮助程度不足。

3.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指导不足。调查问及“参加社会实践时有没有老师给您做前期和相应的指导”时,只有24%的同学表示“有,充分且有效”,有53%的同学表示“没有”或“不知道”。可见,在社会实践开展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校给予的有效性指导不足。

4.高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仍需多方提高。调查问及“学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能满足需要的原因有哪些”的时候,同学选择的各种原因当中,“社会实践内容不丰富”的占23%,“社会实践活动目标不明确”的占27%,“社会实践平台建设不够”的占19%,“社会实践经费不足”的占16%,“社会实践活动场地建设匮乏”的占12%。可见,目前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还是有不少的方面需要加以提升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要,特别在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设立上需要进一步明晰,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上有待进一步丰富。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原则

1.明确目标与讲求实效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一方面要明确建设目标。社会实践基地作为大学生受教育的基地,其主题设计、活动安排都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来进行,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培养方向来提供相应的实习平台;另一方面,要讲求建设实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不搞形式主义,要在全面策划的前提下认真贯彻实施,力求取得实际效果,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实践形式,通过实践基地平台,切实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实现教育培养目标发挥作用。

2.自愿理解与互利共赢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特别是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要做到自愿理解和互利共赢相结合。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是首先建立在学校和实践基地双方的自愿结合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双方的互利共赢:一方面要注重选取生产运行良好、实践条件充足等方面比较利于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多方面能力的实践基地,要选取便于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基地;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重视结合自己理论知识优势特点,将理论应用实际,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社会实践基地的发展做出贡献,为社会实践基地创造效益。

3.稳定协作与长效发展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一方面要注重建设过程中的稳定协作。高校与社会之间所建的实践基地要有稳定性,注重双方的稳定协作,为学生提供长期的实践机会,注重建设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建设过程中的长效发展。通过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通过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注重发展性,注重促进实践基地和学生的长效发展。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实效性提升机制

1.制度的建立健全与贯彻落实是根本。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长效发展,需要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贯彻落实,要通过相关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明确双方的职责与义务。比如可以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与落实制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效果评估和反馈制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管理制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长效运行机制等制度的建立健全,通过制定详细科学可行的基地建设方案和管理细则,签订有关实践基地合作协议,从而促进社会基地在整体管理原则、组织领导机构、基地建设规范、设备设施建设及经费使用、师资队伍、实践条件、实践形式与内容等方面的制度化、规范化,从根本上保障实践基地建设的进行,对于基地建设的开展发挥保障作用。

2.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典型推广是重点。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作用,充分利用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要主动与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加强联系,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互利合作的社会实践基地。一方面,可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基地建设的新模式,将高校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上的成果优势应用于与各类企事业单位中的社会实践合作中,发挥高校人才的作用。产、学、研相结合的过程中,高校要注重通过结合科学研究的开展,通过大学生人才的输送,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学校科研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和实践基地单位的优势资源,创造双赢的局面。另一方面,要发挥先进社会实践基地的典型示范作用。对于取得良好成效的实践基地,要充分发挥其模范引领的作用,将相关先进经验予以推广应用。通过利用网络媒体等渠道拓宽和提高社会实践基地的辐射度和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推进基地建设。

3.实践活动的灵活创新与成效提高是关键。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基地建设得以顺利开展与长效发展的前提,社会实践活动质量与成效是基地建设的重点,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活动形式的灵活创新,要注重融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第一,要加强重视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校要加以重视,在各方面条件上予以支持,并通过指导老师机制的建立,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及时给予指导与引领,提高实践活动的专业性与实效性;第二,要突出专业特色。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结合专业特点选取合适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着重突出专业特色,充分发挥高校在对大学生的专业培训方面的优势,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理论优势。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群众所需、学生可为的实践活动,增强实践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第三,要打造活动品牌。社会实践活动要有品牌意识,通过品牌活动来给高校、企业和学生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品牌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划引导,强化基础管理,与时俱进,创新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效用。比如可以通过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大型体育赛事服务活动、社区社工服务活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科技教育卫生三下乡活动、列车乘务员公共服务活动等形式,与相关部门建立实践基地对接点,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促进社会实践基地的长效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佳.探析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3(4):157-158.

[2]张素芬,刘启定,兰勇,刘涛.校企对接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刍议――基于农业院校视角[J].教育与职业,2013(6):39-41.

社会实践的成效篇11

2.1社会实践的目的不明确从社会实践认可的调查统计与社会实践方式的调查统计中可以看到,虽然学生从理论上知道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为了全方位地锻炼自己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并没有以此为目的进行社会实践。从以上调查的数据中可以看到,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是被学校或者家庭等环境因素推动,如果没有各种环境因素,学生就不愿意积级进行社会实践;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是被经济因素推动,只要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拿到足够高的工资,他们不在乎自己能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有些学生把社会实践当作可有可无的事情,如果有时间就以赚钱为目的参加社会实践,如果没有时间就不愿意额外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模糊自己的社会实践目的,将不能有效地让自己得到全方位的锻炼,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会因此降低。

2.2社会实践的专业不突出从社会实践方式的调查统计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途径都与自己的专业性无关。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学生如果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将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会感受到自己独特的价值,学生在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中能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系统,毕业时才能够信心百倍地面向社会,发挥自己的才能;如果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学到的知识相脱节,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能进一步弥补自己学习知识的缺陷,不能使自己的学业进一步得到发展,未来学生走向社会时会感觉到自己学习的知识根本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感受到挫折。社会实践专业的不突出使学生的社会实践实效性降低,它不能真正达到社会实践的目的。

2.3社会实践的系统不健全从学生社会实践渠道的调查统计中可以看到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通常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家庭的力量、朋友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学校的有效引导、没有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它使学生的社会实践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学校和社会的力量不能有效参与,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学习目的不能得到有效的引导、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被有效的解决、实践的结果不能被有效的保障。社会实践的系统不健全会降低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同时也使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不能得到保证。

3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发展的方向

3.1给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途径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学校要意识到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并给予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途径。比如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与企业进行结合,让学生通过学校在企业中进行社会实践。如果学校能有效地和企业结合起来,既能使企业得到未来的专业性人才,同时也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也能达到社会实践的目的。学校如果能给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途径,将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盲目性。

3.2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标学校要重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并以建立科学指标的方式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数量与质量进行管理。比如学校要建立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档案,依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数量和参加社会实践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这些评价的成果将和学生的成绩挂钩。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可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参与社会实践不是可有可无的事,它与自己的成绩与综合素质有密切的关系。

3.3引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向学校在引导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时,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社会实践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能,拥有一技之长未来在市场竞争中才能有优势;要磨炼学生的职业精神,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到职业精神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要磨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理解到无论是现在或是未来,他们都有可能在工作中受到挫折,他们必须勇于接受挫折,才能进一步成长;要磨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己才有可能被社会了解。学校引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方向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实效性。

3.4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运作要让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提高,需要学校、社会、学生共同建立和参与社会实践机制,在该机制中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对策。最终通过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运作,让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性能得到根本保证,最终使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能满足三方的共同需求。

社会实践的成效篇12

关键词: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103-03

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有组织、有纪律的深入社会,促进大学生与社会全面的融合和交流,不仅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了实践能力,同时还会将大学生的素质向社会普及,对于社会化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当前许多高校仍然没有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存在实践时间短、缺乏创新性、过于形式化等问题,这对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极为不利,并没有为大学生长远发展构建一个长久有效的体制。为此,结合当地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现状,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实证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探究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不断多样化,内容不断丰富,体制不断健全,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1]。但目前仍然有诸多高校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和管理模式失衡

当前许多高校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仅仅当成一次就业实习,关注如何将所学知识更好地与社会相结合,将发展的目标定在了校内开设的社会活动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讲,社会实践不够深入,缺乏高校计划外的自主实践活动,比如利用假期组织学生体验社会生活,或者是借助高校社团的活动来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等。

高校相关工作部门并没有有效地协调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和社会实习的关系,往往将两者混淆。并没有制定具体的目标和要求,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资金的投入往往是象征性的。高校学生教学和管理两个机构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结合体,甚至出现割裂现象,致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成为空谈。

(二)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

高校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如今高校普遍存在紧抓单点忽略全面的评价体系,即仅仅重视系统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性和目的性比较强,忽视了每一个学生社会实践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缺乏有效的指导意义和科学的评价意义。

高校对于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仅仅体现在一纸社会实践表当中,以此为参考进行等级的评定,并没有直观地显示学生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并且存在学生弄虚作假现象,失去社会实践的意义[2]。另外,即便有学生进行了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也未必会得到重视和宣传。因此,高校社会实践评价体系缺乏一定的创新性、规范性和实施有效性,不仅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同时还产生了实践的不可控性和虚假性。

(三)组织形式和结构单一化

有些高校把社会实践活动仅仅当成任务去完成,在某些特定的时间让学生举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在暑假期间,参加社会活动的仅仅是有条件的学生,其他都是没有目的性和意义性的自由活动。这样发展下去,社会实践变成只有少数人参与的活动。

另外,实践活动与大学生生活脱节严重,并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将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活动的形式太过于单一化,不能调动多数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缺乏一定的创新性,高校不能很好地制定有吸引力的活动主题和内容;实践活动的通常只有辅导员带队,缺乏专业性和现场性的指导。这种单一化的社会实践形式和结构缺乏经验的交流和积累,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性缺乏指导意义。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以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一)调查情况统计

为体现调查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本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以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将大学生划分成不同的群体,包括旅游类在内的各大专业,然后在每一个群体中随机抽样调查。在本次调查中,一共抽选了1500名调查对象,各层次的抽样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各层次的抽样结果

(二)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通过对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抽样,调查1500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度以及参与情况。

1.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度调查。对抽到的样本进行询问是否参加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参加的次数,其中一次也没有参加的只有195人,占13%,参加1—3次的885人,占59%,4—6次的255人,占17%,6次以上的165人,占11%。这表明,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度是比较高的,达到86.9%的学生参与过社会实践活动。

2.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时间调查。对参与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1304名学生问卷调查,显示他们参与实践活动的时间大部分是在寒暑假,其中暑假进行社会实践638人,占49%,寒假275人,占21%,另外利用课外时间及其他时间的391人,占30%。这说明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对于假期有很好的利用率。

3.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时间最长调查。在对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1304名学生的调查中,参加的社会实践时间最长的一次结果显示为:半月以上的135人,占10.4%,一周以上的538人,占41.3%,2—7天的467人,占35.8%,一天的164人,占12.6%。这说明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较长。

4.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安排者调查。在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学生中,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校组织的130人,占10%,院系组织的535人,占41%,学生社团组织的366人,占28%,班级组织的182人,占14%,学生个人组织的91人,只占7%。这表明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大部分都是由学校层面进行组织和实施的,这就可以看出,学校与系部层面对大学生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性。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及形式

通过调查探究,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以及内容主要集中在社会服务方面,大学生利用自己的时间参与到为社会服务上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能量,传递社会的温暖。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也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次机会,通过实践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服务于社会,回馈于社会[3]。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有:服务咨询的185人,占14.3%,教育的385人,占29.6%,从事体力劳动的412人,占31.6%,进行发明创造的36人,占2.8%,从事服务经营的156人,占12%,做导游服务的72人,占8.5%,其他方面的56人,占4.3%。从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的比例可以看出,这些大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是比较积极的,其中参加的服务活动主要形式是以体力劳动和教育服务为主。而智力型服务形式也有较大的参与度。

(四)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情况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当前面临的问题就是实践基地不足,利用率不高,并且存在相当的重复性,使得社会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学院在建设校外实践基地过程中,需要认真规划,地址选择合理得当,与本校的特色相适应,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社会实践的机会。

另外,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在建设实践基地的同时,考虑到了大学生德育等全面素质的提升和建设。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很好地将学生专业\德育等素质融合到校外实践基地,同时一些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能够很好地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就业实习的地方。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专业素质,也达到了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和作用。

(五)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

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成长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1.思想教育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接近56%的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了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另外,还有17%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强化自己的道德意识和素质修养。其余的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感受和空间的提升。

2.智力提升

通过调查问卷,统计1304名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调查通过社会实践机制,给自己带来了哪些智力方面的提升和进步。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统计

3.组织能力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大学生道德素养水平,增强了大学生智力发展,同时还加强了大学生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组织能力。通过调查统计,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1304名大学生当中,有接近40%的学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得到提升,还有45%的学生感觉自己的适应能力和组织能力得到提升。由此可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当代大学生走出校园,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流沟通能力。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证调查以及统计,对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所抽取的1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指出该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不足之处。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入手,其一是社会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其二是本校社会实践的不足之处。该调查结果显示如表3所示。

表3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不足,社会、学校以及自身三个方面都有原因。在社会层面,主要是地方政府和一些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在学校层面,只是把实践基地定位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对校企合作、双方资源共享等问题没有进行深层次思考;在学生层面,一些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只是玩乐的另一种说法,不能真正学到知识。

因此,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之间要进行协同合作,明确各自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应该承担的职责、义务,努力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利用率,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

四、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建设的策略

(一)创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目标模式

高校充分发挥自我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将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实现资源的共享、互补和有效整合,走出一条适合当今社会发展和学生能力提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之路,创建一个新的目标模式。即“实践+技能”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两种方式,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目的是塑造一批“大学水平的能工巧匠”[4]。

在这个目标模式下,高校必须做到三点:第一是专业特色要明显。高校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大创新,进行系统的优化和提升,将专业做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在该领域起到带头的作用。第二是校际之间资源互补。各兄弟院校要合作发展,充分发挥每一个院校的特长弥补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实现高校之间的共赢。第三是资源实现整合共享。学生社会实践的项目和内容将按照专业分配给每一所高校。总之,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单个高校不可能实现每一个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将资源整合起来,实现共享,共同承担起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实现共赢的局面。

(二)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策略

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创建有效的管理体系、丰富社会实践的主题和形式等措施,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持久进行下去。

1.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往往缺乏一定的创新性,仅仅局限于实践的横向发展,而缺乏纵向的深入。因此高校需要经过不断的革新,将空泛的实践主体丰富化,将单一的形式多元化,将无趣的知识专业化,将陈旧的内容时效化。让学生学有所用,时刻把握未来的趋势和方向。结合自我特色,让大学生实践活动朝着思想认识提高、智力提升和社会化能力全面加强的方向高层次发展。

2.规范社会实践考核评价机制。考核的机制要具有一定的激发性和公平性,更能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效地结合起来,将实践活动具体的内容和效果记录和积累下来,形成一种总结。另外,实践活动的要求可以学时制,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成果。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可以是报告或者论文等形式,将自己的所学所感所悟形成书面文字,成为评价的客观标准和要素。

3.开拓实践基地,整合有效资源。高校在开拓校外实践基地时,寻求长期合作,双方共赢,达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性,并为大学生将来的就业以及实习做好充分准备[5]。这就要求高校和实践基地搞好联系和合作,主动了解和解决单位的难题,实现资源的共享。将单位和高校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和场地,实现三方受益。

4.重视社会实践管理。为了让大学生能广泛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与长效性,有必要对社会实践进行管理,第一要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以便为其顺利开展提供便利与保障;第二是在学校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构建一个协调机制,努力使两者之间的矛盾最小化,不断让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第三要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保障机制,强化安全知识与教育,培养他们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要建立其安全保护网络,以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卢进丽.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不足及其优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4).

[2]李帅英,曹秀芬,李玉灵.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中国林业教育,2011,(1).

社会实践的成效篇13

经过20 多年的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经历了从部分高校、部分学生的个别行为到普遍要求;从相对单一与散乱的游击型向有计划有组织型转变[1]。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和价值取向。如何进一步使实践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和长期化, 充分发挥活动对大学生教育的增效功能,巩固已有成果,建立稳定的活动机制,本文从剖析社会实践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为构建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提出一些建议。

1 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关注,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时代的发展对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范围、途径等各方面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原有机制的弊端日趋凸现,长效机制仍存在不少的问题,与高校教改目标不相适应。1.1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保障体系不完善由于对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导致组织保障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很多高校的领导重课堂轻实践,对实践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社会实践活动不予重视和支持;二是很多高校职能部门对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狭隘、不够深入,使活动缺乏广度和深度;三是具体系(院)对社会实践教育探索不够,缺乏思路,没有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组织领导不力。[2]1.2 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总体的规划和设计目前,很多高校对社会实践缺乏总体的规划和设计。一是不少高校对活动过程缺乏研究,难以把握活动的要义,思考不全面,方法不得当,活动效果与期望值相距甚远;二是很多高校对实践活动缺乏系统的运行机制,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往往彼此分离,难以改进社会实践工作;三是在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上缺乏科学的设计,针对性不强。1.3 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效果评价是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评价是否科学,能否对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帮助,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社会实践活动效果的取得具有长期性, 是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慢慢形成的, 这使得人们不知道怎样来评价活动效果,社会没有一个标准来作出中肯的评价,所以很难得到极大的关注和支持。1.4 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稳定和高质量的实践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理想,缺乏稳定性和教育性,使活动难以正常开展和有效进行。一是对基地建设的意义认识不清,工作乏力, 基地数量少、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多层次学生教育的需要;二是校地双方的职责义务不够明确,使实践活动无法深入落实;三是不少学校社会实践不稳定,教育内容变化无常,难以对学生某一思想产生深刻影响;四是少数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徒有虚名,如学生不知基地、不安排到基地、单位不愿意接受等。1.5 大学生社会实践资金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社会实践资金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表现为:一是高教投资机制改革使得学校用于社会实践的经费投入相对减少,难以满足广泛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需要;二是由于缺乏应有的协调机制,使课程实践活动不仅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也会打乱整个教学秩序,社会实践活动只能在假期进行,其时间和空间难以拓展;三是对安全估计不足,致使安全问题不断出现,使学生及家长担心而不愿参加。

2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2.1 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保障体系完善社会实践的组织保障体系:一是高校党委要深入学习中央及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社会实践育人的重要性,高度重视,把社会实践纳入高校教改的重要内容;二是具体指导社会实践的学校团委、学生处应深刻理解社会实践的内涵和实质,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对高校改革发展的推动作用,理清思路,科学设计社会实践的内容和途径,选派优秀指导教师,确保社会实践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三是各系(院)应广泛宣传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积极探索专业实践新路子,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2.2 科学规划和设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总体规划:一是高校应把实践育人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实践活动进行系统的思考;二是围绕目标,研究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内外条件,周密部署,逐一落实。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工作:一是科学设计社会实践的内容;二是设计多样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特别是要加大课程教学实践化力度,拓宽社会实践的渠道和空间。2.3 制定大学生社会实践质量评价标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效果评价是提升活动质量,构建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内在要求。社会实践质量评价标准主要包括:(1)社会实践活动产生的社会效应。社会实践活动是否被社会所认可,取决于它给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产生了多少影响。(2)社会实践活动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所起的推动作用。社会实践是对所学知识、所学专业开设的课程和教师的教学情况有效检查的主要方式,通过实践能否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促进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3)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本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的积极影响。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实践来完善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能更好的服务社会。2.4 建立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和有力保障,要给予足够重视。这就要求高校对基地建设要有长远的规划,要具有融教学、科研、生产、育人于一体的综合功能,按照双向受益原则,积极为实践单位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加强合作关系,促进共同发展。与此同时,也要防止重建设轻培育和利用的现象,克服形式主义的做法,把工作做实,保证工作的效果。[3]2.5 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机制要实现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广泛性,增强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必须健全三个机制或制度:一是要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实践项目审批制度,完善活动资金申报审核标准,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和保障;二是建立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调机制,协调课堂教学与课程实践的矛盾,促使大学生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制度化、经常化,扩大实践活动的范围,拓展实践活动的空间,延伸实践活动的效用;三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实践安全保障机制,加强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教育,培训他们的安全知识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和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和社会保险机构、安全机构的联系,建立一个社会实践安全保护网络,确保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除家长担忧,确保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总之,社会实践作为课堂教育的必要延伸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所以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