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性技术创新实用13篇

基础性技术创新
基础性技术创新篇1

技术创新可以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依据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的技术边话强度和对象,可以将技术创新分为渐进性技术创新和突破性技术创新。

1.1渐进性技术创新的概念

渐进性技术创新是指持续的、不断积累的局部货改良性创新活动,它是对现有技术小的改善或者简单的调整,是一种较低层次的创新。这种创新涉及的变化是在现有技术和生产能力上的变化,并且与现在的市场与顾客群的变化相联系,即在现有市场为现有技术提供新的特征、利益和改进。(1)在目前产业技术方式和技术制度下进行的创新;(2)是按主流客户要求对现有产品或工艺进行的改进。

1.2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较高层次的创新,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赋予了不同的内涵,统一突破性创新的定义比较困难。但是不同角度的定义却存在着相同之处(1)与技术不确定有关;(2)与新市场有关,并经常改变目前市场规则和竞争格局;(3)常常摧毁旧的产业,发生产业更替;(4)建立在新的技术知识原理上,对公司知识基础有很大影响。

无论内部开发还是外部产生,它改变了公司的技术过程,并且创造了新的行业、产品或市场。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突破性技术创新是能使产品成本、产品性能等主要指标发生实质性改变、创造新市场、具有改写市场游戏规则、竞争态势等潜能,甚至导致产业更替的创新类型。

2.知识的分类

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就是能够用言语表述的、可交流的、且能用正式的、系统的结构化的方法进行转移与交流的、大众化的信息,如组织的程序、规则、科学方程式、手册等。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是隐晦的,非常规的知识形式,所以并不被我们所感知。隐性知识是个人化和非正式的,因其根植于行动,程序,承诺,价值观和情感等。或者说,隐性知识是不可编码的,不能通过“语言”来交流,需要共同的经历,通过观察和模仿来沟通。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互补的,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也就意味着这两种知识类型都需要知识的创造。没有隐性知识辅助的显性知识重要意义便会稀释。知识的创造需要显性和隐性知识的相互作用而不能依赖其其独立发挥作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动态循环、并产生新的知识。很多研究已表明,在显性知识被其他竞争对手识别的情况下,公司只有通过评估其隐性知识来获取其竞争优势。隐性知识能够创造出其他相关者的学习曲线,提供未来成功企业的竞争优势。

3.突破性技术创新隐性知识的类型与结构

隐性知识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每一种都会为创新提供独一无二的优势。隐性知识识别的最直接方法是对隐性知识进行分类。对隐性知识分类有助于研究不同类型隐性知识识别和获取的方法,对企业隐性知识的识别与获取效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从认知角度看,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活动中所利用的隐性知识,按所依附的对象可以分为员工、团队、组织、组织外部四类。

第一、员工个体隐性知识。个人拥有的隐性知识对突破性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包括技能隐性知识和认知隐性知识,技能隐性知识指的是技能或是具体的“诀窍”,而认知隐性知识指的是根深蒂固的模式、信念和习惯性思维方式。第二、团队层面隐性知识。安德鲁认为隐性知识不仅置于个人之中,而且还置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之中,表明了隐性知识集体性的一面。第三、企业层面的隐性知识。个人和集体都可以拥有隐性知识。企业隐性知识是个体、团队和从企业外部获取的各种知识转化、整合形成的,其知识特质不同于单个个体或团队,如企业层次的企业文化、价值体系、企业惯例、共同愿景等,以及企业层次的诀窍、经验和协作能力等。第四、组织外部的隐性知识。企业外部的消费者、合作者等的隐性知识常常是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外部隐性知识经由企业不同层次的知识主体获取掌握,最终转化为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4.隐性知识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4.1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技术创新的模型并不唯一,一些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研究创造出技术创新的模型,具有代表性的有:

Rajiv S. Narvekar & Karuna Jain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Narvekar & Jain(2006)提出了技术创新过程的基本框架。该框架提出了一个交互的三阶段创新过程:构思、酝酿和论证。过程的输入指的是内部研发(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顾客反馈(相关资本)或偶然事件产生的触机,同时,创新所涉及个体的直觉属性和组织的吸收能力对创新过程的产出有一定的影响。比较典型的是,创新过程的产出指的是一项专利权、一种新产品或一种新的过程。

4.2隐性知识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从技术创新的视角来看,技术创新是企业重要的知识创造活动,与隐性知识紧密相连。在突破性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企业创新活动过程一般表现为企业内部隐性、显性知识与企业外部显性、隐性知识转移和显性一隐性知识转化的过程。在知识转移与转化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知识,促进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产生。

4.2.1即兴创作阶段

即兴创作阶段是突破性创新的起始阶段。大量关于模糊前端的研究主要围绕机会识别、概念产生、概念评价等。渐进性创新创新构想一般来自企业与顾客的互动,成熟企业突破性创新构想与来自对大量不同技术等信息的个体领悟与综合更密切相关。突破性创新构想的开发需要潜在新技术必须具有商业潜力。同时,由于突破性创新项目的高度不确定性特点也使得该阶段对技术发展路径进行构思并确定这条发展路径能使企业成为产业领导者是很困难的。主要难度是由于想法与想法启动之间存在很大缺口,而且,在研究的大多数案例中,尽管技术人员能够掌握突破性创新的基础技术,但他们没有足够的经验和知识来识别创新产生的商业机会。

4.2.2实验阶段(样机阶段)

无论是渐进性还是突破性技术创新,实验阶段(或者为产品模型形成阶段)都是其研发活动的核心。渐进性创新在该阶段目的是通过样机消除目前技术存在的非重要的不完善之处,突破性创新在该阶段的目的是用样机作为市场(或企业内部)接受新技术的机制。样机有实体与虚拟两种类型,虚拟样机更适用于突破性潜力的评价。领先用户通过实际使用新产品,获得对新产品的认识,这种认识既有隐性知识、也有显性知识;研发企业通过与用户的交流沟通与互动,获得用户的隐性需要和难以表达的想法,在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基础上,有效进行企业各层面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移和转换,在新的层次上形成新的具体的研发内容和方案,形成新的产品和知识。

基础性技术创新篇2

Key words: effective;teaching plans;teaching proces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234-02

0引言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是高职工科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特点是学科交叉性强、实验性强、应用性强,与《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原理》和《机械制图》等专业基础课相互贯通、相互穿插,密不可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内容不仅涵盖了制造行业的制造标准和计量方法,而且还涉及到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质量检测和生产管理等方面。该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有关互换性生产原则及公差与配合的规律与选用;掌握圆柱结合的精度设计原则及检测技术;掌握零件的形位公差标准、选用原则及检测技术;理解常用零部件的几何精度设计原则与方法,具备精度设计方法及技术测量的基本技能。本人根据自己的几年教学经验,做如下探讨。

1针对专业需要,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

结合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从事生产一线的各种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因此,专业技能培养是关键。针对专业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势在必行,同时教学计划中要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实用度,可用“了解—理解—掌握”体现其教学要求的度。结合“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特色进行分析,对于机械类(机制、机电、数控、模具等)专业,要求掌握零件的公差等级、偏差代号的选择,掌握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以及公差原则内容,并能够判加工后的零件是否合格,对于齿轮、轴承、键等要掌握其误差的主要形式及其互换性。而对于近机械类(化机、焊接等)专业只要掌握公差等级、基本偏差代号的意义以及计算,掌握基本的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以及公差原则的内容即可,对于齿轮、轴承、键等应用比较少,简单介绍为主。总之,教学前的教学计划拟定时,要着重分析其专业的应用理论,做到重点突出,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了解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真正使学生学以致用。

2勇于创新,策划有效教学过程

所谓的有效教学是指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的空间内不低于平均水平的教学。[1]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学效益,而教学效益不是单纯将教师在给定时间内是否完成全部教学任务,而是以学生是否学到知识是否能够应用知识以及掌握知识的程度来衡量的。因此,有效教学过程是教学效益的一个衡量指标。对于《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是集理论与实验为一体综合性的课程 ,所以应该将有效教学过程分“两步走”。

2.1 “一步”走:课堂教学方面课堂是理论教学的舞台,在课堂教学中一切应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调动学生求知、求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门课程中,主要采用引导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或情景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借助工程实例来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与生动。

2.1.1 明确教学目标,注重案例法教学,激发兴趣认真总结每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理清思路,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深入浅出等原则启发学生,知识点讲解之后,以“设问”方式,让学生对知识点可以很好的应用,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第二章“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是最基础、基本术语定义、公式最多的一章,避开书中所有的标准与制度,从实际应用为出发点,重点讲解基本概念,讲解的过程中,我要以记住为目的,而是以应用为目的。因此,可以通过公差带图来分析和掌握术语的定义和概念。关于配合的术语则以实例教学为导向。例如:欲加工基本尺寸为?准30mm的轴,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误差,那么是不是只有加工出实际尺寸是?准30mm才算合格吗?还是其它尺寸也算是合格呢?实际上由于选用基准制不同配合类别不同尺寸合格范围是无从判断的。重点教会学生如何查基本偏差表,本部分内容经过讲解后,可通过反复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方式让学生熟悉相应表格的查法。在极限与配合选择的讲解中,结合减速器等工程实例,让学生感觉到本课程能与机械制图和机械设计基础能联系起来。这样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感觉易懂,好学,方便记忆。

再如:第三章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内容非常复杂、抽象且难懂,仅形状和位置公差项目就有14项,并且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公差带大约有9种形状,公差带还有方向和位置的变化多样化,这样对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方法讲解带来很大难度,另外,2008版标准刚,它和1996版标准的最大区别是与要素有关的术语、概念和基准标注符号的变化,大多数课程教材和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教材均以1996版标准讲解。因此,这一章我们通过多媒体、flas、教学模型是必要的,能使学生清晰的理解形状和位置公差带的基本概念以及标准的变化后的区别。还有“公差原则”这一节,是很难掌握的内容,是零件工艺中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之间必须要处理的关系,对实际应用至关重要。我的授课原则是:先讲涉及的基础概念,再通过对各原则的标注、理想的边界及尺寸、合格条件、应用场合、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对照比较讲解。学生感觉听讲之后,不必看书也会条理清楚明确。

2.1.2 抛砖引玉式构造学生知识体系在绪论课中为学生构造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在在专业课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与作用,让学生充分理解“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在机械设计类和制造类课程中的桥梁作用,同时加深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学习和实践。

2.1.3 教学反馈,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反馈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时显得尤现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它避免了教师单凭PPT翻页的死板教学方式,坚持在每堂课结束前十分钟,让学生提出本堂课中的疑问与不解,以便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然后由老师答疑解问。在整个过程中不但可以调动了学生的主观学习性,而且加深学生对每节的知识体系的理解。

2.1.4 教学手段多样化由于《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公式多、标准多、表格多、绘图多,仅凭板书不能满足学时少,内容多的要求,因此,多媒体教学是首选,板书为辅助。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最新材料,如,搜集网络加工装配等录像资料、自制幻灯片、动画等各种媒体信息,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改善学习质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1.5 合理布置作业课后作业应适量而止,筛选应用性强的内容作为作业,此外,还可以适时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设计性大作业。例如可以以减速器为素材,与机械设计基础相联系,对设计的其轴与其他零件的配合时进行极限与配合的选择、形状和位置公差选择与标注、表面粗糙度选择与标注等等。可以巩固与提高学生掌握对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等的知识体系,系统地了解轴、轴承、箱体、齿轮等典型零件的公差与配合,将全书内容贯穿于一线,真正达到了课程学习的目的。

2.2 “二步”走:实践教学方面高职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应用实践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是首要任务。在本课程中,实验分两种类型:一是基础性实验,如长度测量、形状位置误差测量、表面粗糙度测量等;二是综合设计性实验,让学生根据工件工作的具体情况,自己确定工件各尺寸公差、形状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内容。

2.2.1 注重能力培养在学生做实验时,教师要对本次实验的目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给予总结归纳,对仪器的使用及操作方法进行简单陈述,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与动手操作,并以提问的方式去监督学生,提高实验效率。例如:尺寸测量实验中,采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内径时,先将内径百分表测量尺寸范围选定观察该表最小刻度以及构造,然后进行测量,在测量时,让内径百分表在孔内上下滑动,观察百分表表盘内指针的转向,发现有的时候顺时针转动,有时候逆时针转动,那么可以设置疑问:“当指针顺时针转动如何读数?当指针逆时针转动又如何读数?”。这个问题分析,直接影响你的测量是否准确。由此,不仅激发学生动手的热情,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2.2 思路清晰,正确引导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测量判断零件合格与否,最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掌握传统测量技术,能够应用各种测量仪具。因此,每次实验课之前,教师要实际完成一次实验全过程,总结容易出现错误之处,以便在学生实验时能够思路清晰,正确指导,有理有据。

2.2.3 改变常规实验方案常规的实验安排通常是用固定的测量仪具测量固定的零件,通常使学生不重视实验,实验中常常出现等待其他同学作完实验后,照抄实验数据及最后抄袭同学的报告,这样失去了实验的意义。应该随意指定待测零件进行测量以及校核,例如将实验教学模型三级减速器中轴及轴承拆卸,作为待测零件,这样不仅仅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与实际相结合更生动。

3结束语

促进高职教育的有效教学就应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意教学过程中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相辅相成,通过有效的教学过程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使教学效益最大化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2]徐巧.《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110-111.

基础性技术创新篇3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体的缓慢复苏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进一步凸显科技进步的主导作用。世界各国纷纷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发展作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科技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领域战略研究组指出美国近几年对基础研究大型装置(不计航天等领域)的投入约占政府R&D投入的1.9%,德国为3.6%,英国为2.3%;中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专项投资累计额为122.6亿元。科技基础设施作为支撑技术进步的系统网络,旨在利用信息化、网络化等现代技术实现全社会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为全社会科技研究和创新活动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然而,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多局限于概念界定和运行绩效指标的探讨,缺乏深入分析其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基于此,本文从技术进步的偏向性视角将科技基础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概括为知识增溢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深化对科技基础设施的技术牵引力的认识。

一、知识增溢效应

科技基础设施是先进技术的载体和先导,为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先进的设备支撑和良好的科研环境,通过知识增溢效应积累知识和经验实现中性技术进步。首先,科技数据中心、科技文献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是先进科学知识发展的系统记录,是技术知识纵向传承和横向传播的载体,为后人“站在巨人肩膀上”进行再创新提供知识支撑。Verspagen指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文献是后发国家增加知识存量和提升创新速率的重要渠道。其次,人与人之间借助学徒式培训、面对面交流以及虚拟对话等方式加速了隐性知识的群化和外化,有助于知识的深度发掘与扩散,增强组织的创新能力,而知识存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使创新趋于稳定化。再者,数字化、信息化的科技基础设施保证了技术知识的跨时空交流与瞬时共享,减少知识生产的重复性投入和传递过程中的扭曲失真问题,继而实现创新的空间同步性与时间连续性,引致链式创新。最后,知识的管理、更新与维护反向推动各种系统引用软件的开发,加大信息传播覆盖面积,有利于消除数字鸿沟,形成人人共创共享的和谐创新环境。

二、资源配置效应

赵志耕等[4]研究表明,物质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动态融合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仪器、设备等资本投入通常物化了最新的技术进步成果并通过设备更新换代实现技术升级和要素生产率提升,即科技基础设施通过资源配置效应深化资本有机构成实现资物化性技术进步。由于供给“不可分性”和配置“初始集聚性”,科技基础设施易于形成创新网络系统,从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服务于该区域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第一,科技基础设施因项目规模大、配套性强,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易借助市场机制带动相关科研资源的整合、关联产业的聚集和经济性基础设施的完善,从资源量的角度深化了资本有机构成。第二,科技基础设施是“创新链条”的一个节点,其本身是大量高技术的集成体与产物。以科技基础设施为核心的科技资源的聚集能产生强大的规模经济和外在经济,有利于技术的重组、融合和深化,导致创新节点的增多、创新链单元的拉长,增大创新空间;此外,不同技术的汇集也具有对其他技术“跨界施肥”的潜能,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建造技术开发平台,提高现有资源的创新效率,从资源质的角度优化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深化与优化,增强了该区域的技术吸收能力,有利于消化吸收外来先进技术实现加快自身的技术进步。

三、人力资本效应

人力资本是一国技术进步的核心要素,而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基地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培养、聚集优秀科技人才提供平台及软硬件条件,是实现技能型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

首先,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共享有利于内部工作者通过逆向工程实现“干中学”式技术素质的提升,推动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创新效率;同时也造就了大批高水平的用户群体,在加速相关技术扩散之时产生新的创新需求,催生新的技术创新。其次,人才的集聚易于形成规模效应,一方面便利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与沟通、信息资源的及时交换与共享,形成集体学习、竞争进步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有利于更合理的分工与合作,实现“人尽其才”,从而大大降低创新风险,增强创新预期。最后,科技基础设施还是当代各国吸引和开发海外人才的有效方式。它在改善和优化本地科研环境的同时,对异地高级专门人才产生磁场效应。Gentleman研究发现由于科技园、科学城、软件技术园等计划,印度吸引了大批IT业人才回流,推动本国IT行业的崛起。

四、小结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技术进步偏向性视角将科技基础设施对技术仅需的作用机制概括为知识增溢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从理论层面上完善相关研究。但是缺乏对相关机制的实证检验,如何运用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量化科技基础设施,且置于开放经济条件下更为详尽地讨论其技术进步贡献度是今后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领域战略研究组.中国至2050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路线图[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4.

[2]彭浩,涂勇.基于系统论的科技基础设施概念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9):10-13.

[3]Verspagen B.A New Empirical Approach to Catching Up or Falling Behind[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1991,

2:359-380.

[4]赵志耕,吕冰洋,等.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动态融合: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典型事实[J].经济研究,2007,(11):18-31.

基础性技术创新篇4

基础研究是高等学校的优势,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等学校是发展科学的基础性创新的主体。如果说基础创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那么,高等学校就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提高基础创新的能力,加速科学发展,应当是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首要任务。

1.坚持把基础研究放在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的重要地位,并不断予以加强。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强弱、创新能力的高低和创新后劲的大小,从根本上决定于该国的基础研究能力的大小和基础性创新能力的强弱。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高等学校中的基础研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国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我国,无论从高等教育本身还是从整个国家来说,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研究特别是高等学校的基础研究,切实重视并加强基础研究在高等学校科研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2.基础研究和高等学校的特点与任务,把基础研究与学科建设、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基础研究不同于应用与开发研究,它追求的不是近期或短期效应,而是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并不求眼前功利的努力探索。研究者必须具有甘受寂寞、孜孜以求的精神。基础研究具有投放多、风险大、见效慢和效益长的特点,国家必须予充分的投入和大力的支持。高等学校具备学科齐、基础厚、队伍强和设备全等有利条件,开展基础研究得天独厚。同时,高等学校又是开展教学、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机构,基础研究有助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人才的培养。高等学校的基础研究应当也必须与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使科技的创新与培养创新人才统一起来。

3.加强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集中力量重点攻关。尽管就一所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大学而言,相对基础研究力量比较齐也比较强,但是,从各个学科研究的力量,从与国外竞争和占领科学前沿与研究制高点来看,1000多所高等学校各自为战,不仅造成科研力量分散和科研活动的重复与科研资源的浪费,而且,难以形成绝对优势,难以实现重点课题的突破。所以,国家应继续并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及各类基地、中心的建设,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基础研究的功能,鼓励、扶持并重点支持高等学校之间科研力量的合作以及学科之间的配合,联合进行重大科研课题的攻关。

4.加强高等学校基础研究队伍建设,不断健全科研体制,改善科研条件。高等学校基础创新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基础科研队伍的建设。近几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实施的各种引进人才的举措,已经和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科研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已经基本改变,学术梯队和学科带头人基本形成。但是,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我国高等学校的基础研究力量还比较弱,整体实力有待加强。要维持并不断提高研究队伍的水平,满足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基础研究队伍建设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与队伍建设密切相关的是有关科研体制的建设。高等学校要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真正使人才化为创新优势。制度的建设和机制的健全是发挥人才优势的关键。通过体制的建设,不仅在物质和生活待遇上满足基础研究人才的需要,而且在研究的环境、学术的氛围上,使他们能够不断上进,积极进取,大胆创新。当然,基础条件特别是必要的研究设施和设备的完善也是做好基础创新工作的重要前提。现代基础科学对设施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级、精密、尖端,也越来越昂贵,要实现基础创新上的突破,必须满足这些设施设备的要求。为此,国家和高等学校必须加大对设施设备方面的投入,为科研人员作用的发挥,创造相应的条件。

5.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掌握世界基础研究的最新动态。基础创新作为知识的来源离不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大背景下,一个国家的基础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国际创新能力的高低。只有把本国的基础创新能力和水平置于国际创新的大平台上,才能明确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差距。如果说继承和借鉴是创新的重要基础,那么,大胆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则是促进国家基础创新的捷径。所以,我国必须实行积极的开放政策,大力引进和吸收消化世界先进的研究成果,同时,在国际间的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过程中,找出差距,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掌握世界基础研究的新动态,获得充分的信息,借鉴国外研究成功与失败的教训,使自己少走弯路并加快赶超的步伐。国际合作与交流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功能,高等学校的基础研究有条件也有能力在这方面有大的作为。

二、鼓励研究成果的转化:高等学校的技术创新

科技一体化的趋势使高等学校应用性研究的比重不断加大,技术创新也越来越成为高等学校科研或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学轻术的传统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优势的基础上,促进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或技术上的创新,不仅是高等学校科研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但是,我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比例还比较小,鼓励成果转化、促进技术创新应成为实现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

1.切实把技术创新作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的科研优势是基础性创新,但这并不能否认高等学校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说近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是科学成为高等学校研究和传授的内容,那么,现代技术进入高等学校并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与研究的对象,就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基础特点之一。高等学校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能力增强的基础。所以,无论从实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还是从应对未来时代挑战的要求上来看,都需要重视高等学校的技术创新。长期以来,我国学与术的分家和重学轻术的传统,严重束缚了高等学校的技术创新。由于科研成果的评定重学术价值轻应用价值,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重视发表学术论文或致力于学术创新,而无视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尤其不关心成果的开发和利用。这种倾向不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也是与应对未来国际竞争的要求相背离的。要完全转变这种状况,必须在观念上和制度上进行改革。要把技术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在科研成果的鉴定上、职称的评定上,真正使技术创新成果至少与基础研究成果同等对待。#p#分页标题#e#

2.重视基础研究与应用性技术研究的结合,加速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实现基础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有机结合,加速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或实现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一体化。首先,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应改变文理工分家的现象,适应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的趋势,促进多学科在多层次上的交叉融合,逐步形成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的学科与专业优势。其次,组织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人员在重大研究领域上的联合攻关,使基础研究成果尽快得以应用,顺利转化为技术成果。

3.鼓励并支持高等学校,选择具有应用前景和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重大高新技术课题开展研究。鼓励选择具有现实经济社会价值的应用性课题开展研究,是促进高等学校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高等学校、地方和中央政府的科研规划应在技术创新项目或课题上予以适当侧重,特别要重视设计和安排那些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研究项目或课题,引导高等学校中有条件并实力较强的教师与科研人员关心并致于应用性的技术创新课题的研究。

三、发展高新科技产业:高等学校的开发创新

如果说科学与技术一体化只是反映了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那么,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一体化则既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也反映了当今经济发展的趋势。所以,高等教育迎接未来时代的挑战,在科技的创新上还不能局限于技术创新的层面。还必须深入到生产过程之中,进一步开展技术开发上的创新,实现技术成果向生产或产品的转化。

1.鼓励高等学校与社会联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把知识创新转化为生产创新。科技成果不能顺利转化是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据估算,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能够签约转化的不到30%,转化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又大约只占转化成果的30%,所以,实际只有10%的成果能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取得较大效益。可见,我国高等学校的开发创新是比较薄弱的环节,使科技成果顺利转化为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带动生产创新,形成开发创新优势,确是我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所必须加强的方面。高等学校实现开发创新的重要途径就是与社会各界开展广泛和直接的联合,形成将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成果顺利转让社会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机制。高等学校能通过成果转让,向社会有关部门提供知识与人力上的支持,社会有关部门特别是企业可以向高等学校提供所需要的科研经费,使双方形成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基础性技术创新篇5

虽然我省基础性研究不断取得新成绩,但与北京、上海等强省比较还有较大差距,还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我省基础性研究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为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科学支撑有待加强。学术带头人短缺,在国内外有名望的专家少,优秀年轻人才流失仍然相当严重,研究队伍的整体水平亟待加强。经费投入年年有增长,但力度偏弱,造成基础性研究领域千军万马争经费。我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限额申报和低资助强度前提下资助率仍为20%左右;同时,在有限经费投入和管理水平不高的情况下,造成目标不集中,重点不突出,难以开展深入的、高水平的研究工作。激励创新的机制和环境建设有待加强,特别是研究机构不开放,团结协作困难多,仪器设备老化等问题制约我省基础性研究的发展。

二、发展基础性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我省基础性研究要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科教兴省、建设科技强省的战略,紧紧围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落"创新、产业化"的科技方针,坚持以发展为硬道理,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灵魂,以服务于产业化为宗旨。省自然科学基金要优化资助结构,突出重点,重视人才,强调联合,强化基础性研究创新能力,优势学科自我发展能力和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服务的能力;要突出以我省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主导,坚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鼓励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部署和资助对我省科技、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带动作用的基础性研究课题。

(二)基本原则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四坚持一加强":

--坚持"创新、创业、集成",为我省中心任务服务的思想;

--坚持以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的资助方向;

--坚持以高新技术领域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结构;

--坚持以培养中青年科技人才为重要的任务;

--加强支持有我省特色、并在全国有一定地位的优势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

三、总体发展目标

--全面提高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体的基础性研究水平,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提高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深层次重大科学问题的能力,使之与我省的经济地位相适应,为我省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促成我省基础性研究的骨干力量的联合,并加强与国内外的知名实验室合作,紧紧围绕我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研究。**期间,安排重点基础性研究项目50项,在此基础上,为全省提供"主动设计"重大科技项目20项左右;同时,配合国家的部署,重点支持10个左右学科前沿的研究,力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期间支持50名青年科技人才的基础上,**期间,继续培养和吸引50名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在国内有相当影响的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在此基础上,要造就10名得到国内公认的顶尖人才,并形成一个基础性研究人才群体。

四、优先发展领域

根据浙江优势、特色和需要,我省发展基础性研究以下述标准选择重点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

--符合当今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具有强烈应用前景、能够提升我省技术创新能力或增强我省科技实力的研究方向;

--我省具有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有望取得重要突破而形成高技术"制高点"或"争一席之地"的研究方向;

--对我省未来高科技产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和带动性作用的研究方向。

(一)农业科学与生物技术

1.动植物重要基因控制技术

以具有浙江省特色的动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动植物重要基因控制技术研究。例如,研究品质、产量、抗性等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基因定位与克隆、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动植物基因工程高效率转化体系及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研究;高效、低价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体系;动植物繁殖力和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基因DNA芯片和蛋白质芯片的研制;生物芯片在动植物基因检测和疾病检测中的应用。

2.动植物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控制基础性研究

包括重要动植物病虫害发生的生态机制和分子基础研究;病虫害变异与流行关系;生物农药及新农药研制与应用的基础研究;生物多样性对害虫的自然控制力的研究;突发性、流行性病虫的预警预报技术及其对生态功能的影响。

3.农业产后基础研究

主要包括农产品产后保鲜、储藏、加工等应用基础研究,如农业产后贮藏中产前病虫为害机理及产后生物学基础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进和提高农产品的抗衰老功能的研究;通过重组DNA技术改良和培育优质发酵工程菌基础研究;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的天然植物成分的结构分析、精提、改性及构效、量效关系研究。

4.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包括发掘动植物品种新的基因资源以及抗逆、优质、高产的品种资源,为建立具有我省优势和特色的农业动植物种质资源基因库、胚胎库、资源和数据库奠定基础;高效、节本、低耗的轻型栽培技术的基础研究;农业生态的结构优化和功能调节研究。

(二)医药科学

1.生物制药的基础性研究

主要包括开发基因工程药物、新型药物(反义核酸、核酸等)和疫苗(核酸疫苗、治疗疫苗)等的基础性、前期性研究工作。

2.现代中药的基础性研究

包括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利用科学先进的研究方法,确定中药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并进行最大限度的提取和分离;根据药物动力学及相关学科知识,进行中药的新剂型研究。

3.创新药物开发支持体系的研究

如开展建立分子模型、细胞模型、动物模型等新药筛选系统的基础性研究;参考国际规范,建立药效的客观评价体系,利用计算机分析技术制定量化的评价标准。

4.重要疾病基因、功能基因的研究

包括从疾病基因、功能基因着手,研究我省主要疾病的发生机理、早期诊断和防治手段。

(三)材料科学

1.新型金属功能材料的研究

新型高性能纳米功能材料的基础性研究;新型高性能催化材料和电催化材料的基础性研究;新型高性能磁性材料及其表面处理的应用基础研究;新型储能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金属功能材料与新型金属间化合物的应用基础研究;与半导体和信息产业紧密相关的新型电子信息材料和器件的应用基础研究。

2.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

硅单晶的生长、加工以及缺陷和杂质的基础性研究;新型光电子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新型人工晶体材料的相关应用基础研究;微波介质材料及新型敏感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新型光电复合薄膜与低维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

3.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聚烯烃高性能化的应用基础研究;高性能分离膜材料的研究;具有光电磁等特性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基础研究;无公害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基础研究;高分子材料聚集态结构的形成、变化及调控;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型纺织纤维的复合、深加工及后处理等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

4.交叉领域新材料的研究

与化工、能源、环境、医药、信息产业等交叉的新材料领域的基础性研究,诸如精细化学品材料、新型电池材料、医用生物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和电子化工材料等的应用基础研究。

(四)信息科学与自动化

1.软件与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基础性研究

网络多媒体技术中多媒体信息的压缩、传输、搜索等重要问题的基础性研究;新一代Internet技术涉及的关键理论与技术;电子商务相关的技术关键及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基础性研究。

2.通信与微电子技术的基础性研究

多媒体移动通信及网络技术中的网络与智能化、软件无线电、数字信号处理等技术的基础研究;系统集成(SoC)设计方法学及相关技术;新型集成电路设计理论及技术基础研究;新型数字电子产品设计技术及应用基础研究。

3.自动化及相关技术的基础性研究

复杂过程的实时控制与优化管理;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自动化;自动化在农业、交通、经济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

4.光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性研究

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平台技术;光机电多媒介集成技术与系统;微小尺度光机电器件与系统等。

(五)资源与环境科学

1.环境污染过程及控制、修复原理研究

包括我省城市复合型大气污染的形成机制及控制对策;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的基础性研究;非点源污染的过程、机理及时空变异规律研究;工业生态学原理及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的基础性研究;电磁污染、光污染和噪声污染产生机理、分布规律以及控制技术的基础性研究。

2.高强度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对策研究

包括我省淡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性研究;森林环境质量的演化及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性研究;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性研究;我省区域性土壤环境质量的演化及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性研究。

3.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演化规律及对策研究

包括海岸带、河口海湾和近海生态环境与基础生产力的研究;围垦滩涂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与机理研究;赤潮、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形成机理、预测与区域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4.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的应用基础研究

包括我省城镇垃圾和养殖场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应用基础研究;秸杆综合利用技术的基础研究等。

(六)具有一定优势的基础学科

数学在21世纪的高科技领域及国民经济建设各个领域中将发挥基础的作用。我们应该"重点扶持、办出特点",把几何分析、流形几何与拓扑、现代分析及其应用、方程与动力系统、群与代数及其表示论、极限理论与随机分析,以及科学计算的方法与理论作为重点发展的研究方向。

对于物理学的支持要突出重点,鼓励原始创新,把研究重点放在光信息传输,量子光学与量子通讯,极端非线性光学,原子团簇物理,高温超导电性研究,表面物理学,介观、纳米和薄膜物理,高分子与生物物理,格点规范理论和计算物理及非线性物理学等领域。特别要在光学和凝聚态领域中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直接推动我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同时,对其他一些有我省特色和优势的基础学科也要给予重点扶持,促进其进一步发展。此外,尤其要密切关注一些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配合国家的部署,对我省有能力开展研究,抢占"高地"工作给予及时地支持。

五、主要措施

科学基金制是目前我国资助基础性研究的一种好的模式。在**期间,要实施"发扬民主,尊重科学,手续简便,鼓励创新"的评审原则和"鼓励创新,允许失败,实事求是,有所发现"的管理宗旨,坚持依靠专家管理好基础性研究。

(一)坚持改革,科学管理

加强管理和体制创新,营造有利于源头创新的资助环境,以管理创新来促进技术创新,以综合集成来保证创新,实现创业。

1.强化综合集成,提高科研绩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科技链中两个重要环节;人才培养与重点实验室建设是科技工作两项关键任务。必须改变块状管理模式,用综合集成的思路,促进科技工作有机结合,提高整体效益。

2.项目的申请评审办法,建立有利于源头创新的评审机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办事程序,实行项目公开申报,公开评审,公布结果,接受社会监督,要使创新性的思想能得到及时地体现和支持。继续推行"双盲"评议办法,并建立基金评审的各学科首席科学顾问制度。要完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重点突出创新,与浙江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联度以及研究结果可扩散性等方面的评价。

3.强化专家库的建设,扩大评审专家选择范围,并要注重对专家本身的评估。要积极引导评审专家遵照"浙江目标"的要求,科学、公正地履行评审职责。

4.积极鼓励我省有实力的企业,站到面向21世纪新形势的战略高度,参与对基础性研究的支持。同时,要鼓励科研院所、科技型公司、大企业集团的科技人员从创新、创业的思想,从产业化的角度开展应用基础研究。

(二)培养人才,形成"团队"

建设科技强省,人才是关键。要依靠政策导向,加强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培养和吸引人才的有效机制。

1.重视发展科研群体,形成"团队优势",结合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和重大项目的实施,对优秀研究群体的前瞻性、创新性研究提供持续稳定的支持,创造宽松的研究环境,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小组。

2.强化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首先,要进一步用好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专项资金,资助学科要紧扣我省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资助对象的年龄要逐步前移,对其中优秀者要继续资助,培养成为国内领先的顶尖人才。面上项目要逐步向35周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倾斜,特别是刚出站的博士后和毕业不久的博士要给予及时的支持。注重从小单位、小人物中发现人才,要使那些有独立思考、独创精神的青年人才适时得到资助。

3.进一步采取措施,保证基础性研究队伍的"流动的稳定",即在保证我省从事基础性研究的科技人员基本数量情况下,要促进新陈代谢,使我省基础性研究队伍在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和职称结构上合理化。

(三)加大投入,调整布局

到**年省自然科学基金经费要达到2500万元。在经费增加的情况下,省自然科学基金要从"综合集成,创新创业"的高度,调整布局,进一步加强为"浙江目标"服务。首先,依靠专家编制好指南,衔接好基础性研究与应用研究、发展研究的关系,要引导科技人员在选题时做到"自由选题"与"浙江目标"相结合;"科学意义"与"中心任务"相结合。第二,要加强重点项目安排,做好重点项目的"主动设计"工作。第三,对面上项目要采取"控制规模,提高强度,拉开档次,支持创新",保证其竞争性、科学性和公正性。第四,要安排一定额度的小额预算探索基金,鼓励和支持青年科技人员大胆提出新思想,开展探索性研究。

(四)加大基础性研究管理队伍的建设

基础性技术创新篇6

一、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与分类

1.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

科技创新也是人类的一项生产活动。依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开展科技创新意在建立一种新的科技研发活动函数,把新发现的知识,新研制出的技术、工艺、方法等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引进生产体系中,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从而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其是指科技领域内不断取得突破与发展的过程,是通过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活动,即基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试验开发等系列活动而求取新“收获”的过程,是一个从新知识的产生、新技术的开发到新产品的生产、新产业的形成直至新价值的实现的复杂的系统动态过程,而科技创新成果即为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所获得的新收获,这种新收获可能是新知识,也可能是实验室产品或新技术,也可能是新思想。

2.科技创新成果的分类

科技创新成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第一,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会产生不同的成果,即使都属技术创新成果,也会有产品成果和工艺成果之分,体现形式各异;第二,科技创新成果均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但各有侧重。有些成果直接作用于劳动力,则其更多体现社会价值,有些成果直接作用于劳动工具或劳动对象,其更多体现经济价值。但根据其主要体现形式科技创新成果基本可划分为三种类型:(1)基础理论性成果,即科学原理和技术原理,是指通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而取得的新发现、新学说,其主要体现形式为科学论文、科学著作、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等,基本属知识型成果。(2)应用技术性成果,即以科学原理或技术原理为基础,通过开展技术发明活动而取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农业、生物新品种、矿产新品种和计算机软件等实验室产品,基本属技术型成果;(3)管理理念性成果,即软科学研究成果,它涉及管理方式及管理手段等的新观点、新思想,主要体现形式为研究报告,基本属于思想型成果。具体归纳如下:

科技创新成果分类

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内涵及转化路径

1.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内涵

人类开展科技创新这项生产活动的本意就在于并入经济生产和社会进步过程,使人类社会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加可持续,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换句话说,人类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就是为转化成生产力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按照最为公认的说法,生产力包括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要素,科技创新成果无论转化为哪一项要素的提升动力,都会促进生产力发展,且任何一项要素的提升都会连带其他两项要素的提升。为此,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从全要素生产力角度衡量。

1996年我国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这一概念表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指研究成果从形成到转化为有形产品,直至产生经济效益的完整过程,主要适用于应用技术性成果,应属狭义概念,因为只有应用技术性成果能转化为产品,能进行产业化,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基础理论性、管理理念性成果转化都不能按此标准衡量。众所周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理论界与实业界均对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内涵也给出了多种界定。文兴吾等学者提出,广义的成果转化包括:(1)科学研究成果向技术成果的转化,即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试验发展;(2)技术成果通过开发向生产领域的转化,即设计到试制再到中间试验最后到工业性试验等;(3)新技术在小范围应用成熟后向更大范围的推广扩散。刘洪等学者坚持从系统科学角度提倡广义科技成果转化观念,认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是指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要素,通常是应用性研究成果通过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形成新产品、新工艺和新的管理技术与方法;广义上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从各类科技成果的创造形成、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既包括自然科学成果的转化,也包括社会科学成果,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科技成果的转化。他认为狭义的科技成果转化是广义的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分析上述两类比较典型的理论观点,不难看出,大家都赞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目的不仅为经济发展需要,也为社会管理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为此应从广义内涵加以研究,且从生产力全要素角度看,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除包含着对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等影响而产生经济和社会价值外,还包含着对劳动力---人的知识的丰富和技能的提升等影响,这说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还具有阶段性特点。总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指上述各类成果从创造性形成并得以扩散的过程,这种扩散可以使使用地劳动者的素质、技能或知识得到增加,或劳动工具得到改善,劳动效率得到提高,或对劳动对象的认识、改造、控制能力得到进一步深化等等。有人形象地将其比喻为接力赛跑, “跑完全程”,依次完成各环节增值是科技成果转化,而每次接力棒传递也相当于完成了一次转化,因为每次接力棒传递对生产力三要素都会产生影响,即已转化为生产力,如基础理论性成果,基本属知识型成果,其转化为应用技术性成果,是科技成果转化,而借助科学普及与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知识,提升了文化素养和技术能力,即使未转化成应用技术性成果,也是科技成果转化。

2.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路径

科技成果转化似源流,既有路径,也有流向。按线性逻辑,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该是一个闭环线性过程,通过科学创新到技术创新,同时连带工艺、管理创新,实现从基础理论性成果到应用技术性成果和管理理念性成果的循环往复,即具有整体性又具有阶段性特点,转化路径也具有多样性。根据远德玉教授的“田字型”转化模式,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可分为从科学原理到技术原理,从技术原理到技术发明,从技术发明到生产技术的阶段性转化,多阶段转化路径构成螺旋上升式封闭系统,属正向转化路径。此外,也存在“反裘工程”,即产业发展需求诱发技术创新,从而直接产生应用技术性成果,而由应用技术性成果可以转化为技术发明,同时也可能诱发科学革命,产生科学原理,促进原始创新,这一种转化是以应用技术性成果为原点,向基础理论性成果和生产技术两个方向流动,形成两个环流。正如科技创新系统一样,存在正向,也存在逆向和正向逆向混合型的转化路径。而管理理念性成果转化路径较为单一,即在成果与组织决策间形成弹塑性转化路径。总之,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不是单一路径,更不是线性流动,而是一个由多段、不同向路径构成的一个链接结构。

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标志

如上所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是简单的从研发到生产应用的一站式过程,而是一点到多点的多阶段性目标体系,不同阶段均有不同的转化标志。基础理论性成果中科学论文与著作属知识性成果,而知识对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对劳动者的影响,即丰富劳动者的知识,提升劳动者技能,科学知识普及传播程度、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是其转化的重要标志;原理性模型和发明专利属理论设计与构思,需转向中试环节,进行孵化,通过培育和孵化向应用技术性成果演变,其转化标志在于入孵和成功孵化产品的数量;应用技术性研究成果中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的转化标志为通过企业或现场测试,实现劳动工具的改进或替代品的出现,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与对劳动对象认识的深化等;计算机软件转化标志为通过测试,进行注册,直接应用于生产,这一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更多具有经济效益显示度。管理理念性成果研究报告转化的标志是为组织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中的观点吸纳到决策中,形成组织政策、管理制度或激发相关活动等。由此可见,基础理论性成果、管理理念性成果转化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更多具有社会价值,只有应用技术性成果转化可以直接带来经济价值,且每一阶段成果转化标志各不相同。

四、结论

科技创新成果多种多样,具有不同的体现形式和价值特点。应对其予以合理分类,才能科学界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内涵,准确选取转化路径,构建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本文关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内涵及基本路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标志等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研究理论观点,并为国家、地方积极采取有利于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举措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基础性技术创新篇7

产业共性技术不是直接面向市场的技术,但却经常是跨产业部门的重要技术,为多项其他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多用户所用,规模效应明显。对于今天逐步走向自主创新的中国,产业共性技术对促进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具有突出的意义[2]。

1 产业共性技术分类创新模式研究

1.1 产业共性技术分类

目前,产业共性技术的主要分类依据为产业共性技术涉及的层次角度、技术重要性、公益性尺度、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共性技术确认的时间次序(如表1所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马名杰[3]从产业共性技术的重要性角度将其分类为关键共性技术、基础性共性技术和一般共性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是对整个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技术,这类技术影响面最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明显。关键技术最明显的特征是重要性和瓶颈性:重要性指该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或提高产业竞争力有决定性影响;瓶颈性指如果该技术不能进步,其他技术也将受到制约[4]。基础性共性技术是指测量测试和标准等技术,这类技术为产业技术进步提供必需的基础性技术手段。除关键共性技术、基础共性技术外,其他的共性技术被称为一般共性技术。

1.2国外产业共性技术分类创新模式研究

对于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模式,涉及的组织形式非常之多,对于各种产业共性技术而言,选择适合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模式,能够更好地推动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国外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研发主要有政府引导型和政府主导型两种模式。政府引导型以美国、欧盟、加拿大为代表,其共性技术的研究主要依靠高度发达的市场机制,政府只负责引导,企业起主导作用;政府主导型以日本、韩国为代表,这些国家长期实施技术追赶战略,需要政府动用行政力量,通过各种计划、政策推动官产学研结合,实现从引进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5]。通过研究国外较为成熟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模式,寻找不同类别产业共性技术适合的创新模式,以实现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规范操作,实现官产学研的共赢,对于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2.1 关键共性技术——科技计划

除基础研究计划之外,国外的科技计划一般都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国外支持产学研合作的计划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综合科技计划和专项科技计划。

科技专项选择项目的主要方式为:①竞争性的、同行评议制度遴选项目,而且商业应用前景是重要考虑因素,商业计划评估由私营部门完成,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评价一般由学术界专家进行;②在国家社会经济目标之下制订国家科技计划。经费资助的形式主要有3种:①根据申请项目的创新性和项目本身是否具有发展潜力而进行低息贷款或无偿资助;②每项项目根据是单个企业或联合体确定资助上限,但不超过一定的比例;②全部由政府出资,主要是针对政府指定或设计的计划而言。

1.2.2 基础共性技术——“国家队”

科研院所主要研究方向是为各类标准的制定提供大量科学研究成果和试验数据,与工业部门一起发展并应用技术、标准及测量,如美国的NIST(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以及在研究产业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之外,对于其他产业技术进行研究,如日本AIST(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国家研究所主要是由政府全额拨款的政府内设部门,或由政府提供大部分经费的非营利性组织。

虽然不同国家研究所在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方面存在差异,但具有两个共同之处。首先,由政府提供全部或大部分经费,不要求自负盈亏。美国和加拿大政府提供了全部研究经费,基础研究的研究领域、研究计划及经费使用方式均由研究项目负责人自行决定;即使在进行了独立法人制度改革的日本,政府也只对研究机构采用了企业会计原则,以民间企业化的方式经营,不要求其自负盈亏。其次,国家研究所负有与产业界进行技术合作,以及向产业界进行技术转移的职责[6]。

1.2.3一般共性技术——联合创新组织

以美国为例,在美国政府财政资助下,成功的战略技术联盟莫过于半导体制造技术战略联盟 SEMATHECH。1987年,在美国政府年预算补贴10亿美元的资助下,14家在美国半导体制造业中居领先地位的企业组成R&D战略技术联盟,即SEMATHECH。其使命有二:其一,提高半导体技术的研究数量;其二,为联盟内的成员企业提供研发资源,使其能够分享成果、减少重复研究造成的浪费。SEMATHECH本身是一个不能出售芯片的非营利性组织。

日本的技术研究组合,是企业进行共同研究开发的典型形式。每个研究开发课题各企业联合进行,研究开发人员完全来自参加企业,研究组合和独自的研究人员完全不存在。另外,研究组合没有独自的研究设施,即使共同研究时,研究人员也是由参加企业派出,纯粹意义上研究组合独自的研究人员不存在。是由参加研究组合的企业的缴付金和政府的助成金构成的[7]。

2 我国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模式建议

目前,我国的科技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由科技部、原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组织,科技计划为内容的“3+2”体系。“3”指的是“973计划”、“863计划”和支撑计划(攻关计划),“2”指的是R&D条件建设和产业化与环境建设。

转贴于

2.1我国共性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国家战略性意图不强,政府作用方法需完善。相关科技技术有支持“共性技术”的提法,但没有明确的标准,难以落实;没有支持产业共性技术的专项(除“十一五”支持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课题——科技支撑计划安排;广东安排有“产业共性技术”重大科技专项);政府组织共性技术供给的组织方式不尽合理;缺乏层次,重点不突出;组织形式单一,多采取政府直接资助的方式;除科技计划专项外,政府如何在支持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作用,缺乏系统的思路和路径。

(2)国家队缺位,研究机构动力不足。院所转制促进了技术研发贴近市场需求,但共性技术研发积极性不高,持续性差,功能退化;产业内竞争加剧,企业侧重于引进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无暇顾及可以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共性技术研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研究中心过于依附所在企业,缺乏进行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动力;得到政府资助(部分经费)的非政府研究机构,未能发挥作用。

(3)合作研发组织及运作机制有待完善。单个主体承担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比较普遍,但每个企业、研究机构的能力有限;合作研发的“产学研”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如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绩效评估;缺乏促进合作研发的立法与政策体系。

产业共性技术项目选择机制需要完善: 评选专家的组成中,产业界人员不足;评选标准(不同类型共性技术的标准;产业化标准)、项目绩效考核标准没有明确统一的指标和方案。

(4)产业共性技术创新融资单一。主要依靠政府,缺乏引导多渠道投入的机制。

(5)产业共性技术扩散模式需要创新。企业间缺乏共享产业共性技术的机制;行业组织没有发挥推广作用;缺乏推广平台。

2.3 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模式

(1)关键性共性技术:建立科技专项,支持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对于此种共性技术,应由国家政府或部级组织进行统筹安排,鼓励关键性共性技术的开发和创新,采用综合科技计划或专项科技计划的形式,由政府或基金进行投资或提供贷款,大力扶植关键性共性技术研发。

(2)基础共性技术:建设国家队(转制院所(中心)研究),提供基础共性技术。对于此种共性技术,企业很难直接从中获利,因此会在基础共性技术上投放较少财力和人力。但基础共性技术是推动整个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建立专门的科研院所或科研中心,给予实际的投资和补贴,促进基础产业共性技术发展。

(3)一般共性技术:联合创新组织(新型产学研结合),提供一般共性技术。通过建立联合创新组织,使企业之间实现更优化资源配置,完成对于一般共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3 结论

目前,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模式研究已成为国家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反映了国家对于产业共性技术的重视程度。在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模式研讨会上,国内重要产业部门的专家学者都发表了看法。产业共性技术的关键不在于发展而在于选择,对于创新模式进行研究,力图用市场机制进行解决,由龙头转制院所、大学和企业结合,形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产业共性技术的选择问题中,谁来选,怎么选都至关重要。产业技术的确立方式是产业共性技术发展的前提。产业共性技术关系到产业竞争力甚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政府通过运用资源、补贴等形式对于产业共性技术的开发进行支持。转制院所大量积累人才、技术,支撑外贸产业发展。通过产学研的结合,创造技术创新链。将社会各种资源聚焦到企业端,为中小企业提供共性技术服务。

为了提升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速度及规模,建议以政府科技部门为主导,激励各相关主体参加,按产业共性技术类别,实施分类支持与资助,最终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1)关键共性技术:协调现有计划,建立科技专项。

(2)基础共性技术:建设全额“国家队”、非全额其他机构。

(3)一般共性技术:支持培育联合创新组织。

主要参考文献

[1]吴贵生,李纪珍,等.国家创新系统中发展共性技术的对策研究报告 [R]. 1999.

[2]郭晓林.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及共享机制研究 [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3]马名杰.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研究的一般规律与组织 [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学术版,2005(7).

[4]李建玲,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的比较研究——基于北京市科委资助科研项目的统计[J].技术经济,2009(6).

基础性技术创新篇8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知识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经历着重大的转型,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日益显著,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创造和利用方式的优劣,日益成为决定国家科技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发达国家普遍把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的优化与加强作为强化竞争优势的一项国策,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把科技创新服务基础条件建设当作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举措。我国科技创新服务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滞后与薄弱,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科技界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全科技界一致的呼声。

2003年7月国家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体系,2005年7月,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教育部联合印发了《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在国家有关文件的要求和指导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国已有三十多个省、市政府的相关部门结合地方实际联合制定方案下发文件,启动了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许多地方政府也在科技计划中设立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专项资金,并且还列入地方社会事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

2005年各市地也相继出台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相关政策,根据国家“十一五”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意见和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大会精神,各地市平台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国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又迎来了新的机遇。

2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科技创新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全社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基础支撑体系,主要由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和研究实验基地、自然科技资源保存和利用体系、科学数据和文献资源共享服务网络、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科技环境等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以及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和专业化技术人才队伍三方面组成。平台建设就是要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的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1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是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渗透、交叉与综合的态势,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科研方式与创新模式。随着区域性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和科研手段的不断加强,科学研究对科技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支撑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科技基础条件已经成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支撑科技创新的水平,是提高地市综合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前提,是确保科技能力持续积累和科技资源高效利用的客观要求,不仅对于支撑当前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且将由于科技资源的不断积累,对未来竞争实力产生深远影响。

2.2 地市科技基础条件现状不能适应科技创新需求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企业会更多地涉及到科技文献、科技信息、共性技术和大型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的使用,并且这些科技资源在研究开发初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地市级科技基础条件比较差,无法满足这一方面的需求,影响了科技事业的发展。一方面,由于多年来缺乏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专项资金,科研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和补充,科技基础条件不能满足科学研究及试验发展需要。另一方面,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缺乏统一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布局,无法实现有效的共享。因此,整合现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加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力度,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开放共享的基础公共平台,是地市级科技创新工作的当务之急。

2.3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是科技情报服务工作的基础,是科技情报部门服务科技创新的基本保障。科技情报部门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如何创新科技情报信息工作,服务地方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改变了情报信息服务部门过去传统落后的服务模式,使科技情报服务工作走向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和国内外科技资源,开展科技情报服务工作的新时代。

3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

3.1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指导思想。根据国家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意见和各省市在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以资源系统整合为主线,以全面提升市地级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和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搭建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有效改善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提升产业竞争力,为实现科技、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持续的、强有力的支撑。

3.2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基本原则。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重点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需求相结合,重点支持优势技术领域科研基地建设;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调动各方积极性相结合,建立有利于多方共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机制;平台建设与其他科技计划相结合,加强平台建设计划与科技攻关计划等科技计划相互联动;统筹规划和阶段推进相结合,根据不同类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特点,确定不同阶段的建设重点,积极稳妥、分步实施。

4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重点

根据国家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内容和要求,结合市地级实际,平台建设分两步走,第一步主要以软平台建设为主,包括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研究实验基地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五大平台建设;第二步主要是利用前期软平台建设所提供的资源建立具有科技培训、科技成果孵化、科技成果交易等功能的硬件设施。

4.1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以科研单位、高校、高新技术企业等单位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为基础,组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开展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数据采集,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网络信息管理系统。

4.2 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是按照“统筹采集、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分布服务”的原则,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整合集成科研机构、高校、公共图书馆、大型企业等单位现有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在互联网上形成超大规模的、高质量的中文数字资源库群。是机关团体,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工作学习必不可少的知识仓库和数字图书馆。

4.3 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按照“统筹规划、分散自建、集中检索、数据共享”的原则,开展科学数据资源调查,对在气象、测绘、水文水资源、地震、地质与矿产、医药卫生、农业、林业、资源环境、科学研究、科技统计等领域的科学数据进行整理、汇集和数字化建库,整合集成相关单位、部门、行业长期积累的科学研究、科学测试、科学监测、科学普查、科技统计等基础数据资源,加强各类科学数据的管理,构建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4.4 研究实验基地共享平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科研机构为依托,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聚集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目的,在精细化工、光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遗传育种等优势高新技术领域,新建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形成布局合理、装备先进、流动开放、共建共享、高效运行的市级研究实验基地。围绕支柱产业和优先发展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重点科技攻关,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共性、基础性、关键性和前瞻性的科学技术问题提供科研保障,为提升支柱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4.5 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培养,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科技企业孵化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科技信息、成果转化、技术交易、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科技评估、科技咨询、风险投资和人才中介等方面的综合性、全方位服务。

5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效果和社会效益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项目实施后,可建立覆盖市地级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向社会传播科技信息和现代文明,为经济发展提供现代信息资源服务。

5.1 政府机关单位可享受到免费的全文期刊、文献资源检索功能,可以在办公室或家中通过互联网下载使用7000多种期刊和专利、论文等数据资源,为政府各部门提供政策信息、法律法规,调查研究、制定科技发展规划等数据资源辅助服务。

5.2 为科研院所和企业提供成果、专利、以及找文献、找仪器、找项目、找资金、找政策、找专家、解难题、科技项目申报、企业技术需求信息等服务。为科技人员提供免费的期刊、技术资料、专利技术检索、下载服务。给科研院所和企业减省了订阅大量期刊、资料的费用,同时也方便了科技人员,为企业实现技术创新提供了技术资源保障。

5.3 通过平台建设可打造大型的网上公共图书馆,利用万方数据、同方知网、重庆维普等提供的海量数据资源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网上学习场所,为打造“学习型城市”,提高市民素质,创建文明城市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基础性技术创新篇9

――突破约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专项,带动技术创新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

――突破制约我国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薄弱环节。超前部署前沿技术,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夯实科技发展基础。

――突破限制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形成结构合理、全面协调的体制格局。

――突破阻碍自主创新的政策束缚。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实施力度,加强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协调,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

――突破不利于自主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制约。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营造支持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创造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

“*”科技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需要处理好的一些重大关系,坚持“六个统筹”的基本原则:

――统筹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把加快发展科技生产力作为根本出发点,以制度创新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主要杠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全社会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

――统筹科技创新全过程。稳定支持和超前部署基础研究,特别要注重加强应用开发研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扩散,加速科技产业化进程。

――统筹项目、人才、基地的安排。调整科技投入结构,要从支持项目为主,逐步转向统筹项目、人才和基地,全面兼顾、突出重点,加大对人才和基地的支持力度,把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作为项目论证和考核的重要指标,实现从技术突破的单一目标向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综合目标转变,促进项目、人才、基地有机结合。

――统筹安排工业、农业与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调整各领域的经费比例,重点加强农业和社会公益类研究的投入力度,体现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要求。

――统筹区域科技发展。把区域科技和地方科技作为国家整体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类指导,重点部署,优化科技资源布局,促进中央与地方科技力量的有机结合,显著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统筹军民科技资源。加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建立健全科技资源共享、军民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

2.战略目标

根据《纲要》确定的未来15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期间,要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形成合理的科学技术发展布局,力争在若干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跨越发展,R&D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2%,使我国成为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科技大国,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奠定基础。

根据“*”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着重提升五个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面向国民经济重大需求,加强能源、资源、环境领域的关键技术创新,提升解决瓶颈制约的突破能力。突破节能关键技术,为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的目标提供支撑;在若干重点行业和地区建立循环经济技术示范模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基本控制环境污染,初步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

二是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重点,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显著提升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年产5亿吨左右;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核心技术,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18%;明显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不断增加服务业的技术含量,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三是加强多种技术的综合集成,提升人口健康、公共安全和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等社会公益领域的科技服务能力。重点攻克重大疾病防治和新药创制的关键技术,提高人口健康水平;突破重大灾害和事故的防范和应急处理技术,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5%奠定技术基础;突破建筑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促进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四是适应国防现代化和应对非传统安全的新要求,提高国家安全保障能力。强化国家安全领域的关键技术创新,为提高应对非传统安全的能力提供支撑。

五是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进入世界前10位,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进入世界前15位。建成若干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学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拥有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

为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中长期科技发展目标,“*”要奠定三方面的基础:

基础性技术创新篇10
基础性技术创新篇11

生物技术是推动21世纪科技进步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围绕生物技术核心的“着力提升生物医药研发能力,开发医药新产品,加快发展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产品,大力发展生物育种,推进生物制造规模化发展,加速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生物产业体系,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已成为“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建立创新性国家已成为国家战略任务。在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的今天,具有创新知识的人才是实现“中国创造”的核心要素。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因此,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重大需求,探索高等学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型和教育机制,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性人才,是落在广大教育工作者肩上的重要任务。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本科首批招生于1999年秋季,是国内较早设置该专业的高校之一。作者一直致力于生物技术(工程)专业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对课程建设与实践颇有一些心得体会,本文就培养创新型生物技术(工程)人才的细胞生物学课程建设和实践进行探讨。

1. 细胞生物学理论内容的优化

作为生物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细胞生物学既具理论的抽象性,同时又富有技术的实践性。从理论角度,细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其它专业课程互相联系、渗透,密不可分,同时又是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在生物技术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分析当前高等本科教育的国内细胞生物学教材不难发现,教材的组织架构基本是依循在介绍细胞基本成分之后,从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这种像剥蛋壳式的由外向内的机械式线条,显得呆滞和孤立,缺乏与其它课程的有机联系。从内容的组织上诸多内容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课程内容重复,如细胞的成分与结构、细胞核结构与功能(染色体结构与功能)等。科学设置细胞生物学课程体系,对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引导学生从基础理论原理中衍生创新设计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1.1形成 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生命活动原理-细胞的分子、遗传改造原理”的理论课程体系

即在理论的组织架构上以细胞功能结构为基础,贯穿细胞活动的基本原理,衍生现代新理论、新技术和领域发展新趋势。内容上主要表现于

①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生命活动原理-细胞的分子、遗传改造原理”为模块设置理论课程,围绕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系统阐述细胞生物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原理。②在现有基础理论课群中,增设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细胞生物技术基本原理理论课程,课程内容注重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为表达系统的生物技术发展过程和技术原理的阐述,让学生能从技术原理和历史技术创新角度对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系统了解,更能将生物化学理论、分子与遗传技术原理在细胞层次统一结合起来,在理论教学中阐述细胞内生命活动的基本原理,以及生物技术改造的理论基础。③19世纪年代末,显微镜的发明缔造了细胞生物学的根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更是促进了细胞生物学的突飞猛进。在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的现代社会的教育过程中,将现代科学信息、现代科学理念、科学技术实时引入教学中,不仅是对细胞生物学的扩充,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内容。因此,跟踪物理理论技术发展,结合生物技术及其它交叉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的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理论内容显得必不可少。

1.2建立“活化”的理论教学模式

①活化——教学理念要以活细胞为根基:细胞不仅仅是物理或化学上的纯结构组成,或是无机小分子及有机大分子的无生命的随机组合。细胞是有生命的,它不仅表现在它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更重要的是细胞是生命的连续体系,从结构和功能都表现为基本物质在时空上的动态组合和生命代谢活动的有序性。因此,理论教学中,以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运输与分泌为主线索,设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课程内容,表现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联系和细胞生命活动的时空表达。

②活化——课堂教学要有活跃的氛围:摒弃传统的理论教条式的灌输模式,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将死板的文字描述转变为形象影像、动画,启动学生想象力。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围绕一个理论主题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教”与“学”互动、“师”与“生”角色互换,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探索理论的能力,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在自然中养成,创新之火在自然中点燃。

2. 实验课程

实验课程的内涵并不是理论课程简单的实验验证,而应该把它看作是创新型人才苗子孵育的第一基地。

2.1形成层次化的实验课程体系

整合现有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根据现代生物技术的产业特点和发展趋势,扩充与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和措施相关的细胞生物技术基础实践,沿“细胞结构基础-细胞综合技术-创新研究”递进式内容,融合现有分散的专业、专业基础实验课,创新性构建一个系统的、层次化的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内容:

①细胞结构基础内容:一对一的细胞结构印证,组合经典细胞生物学实验内容,从细胞基本结构、细胞组分的分析、到细胞拆合和重组,利用基本技术和方法验证理论知识,完整认识细胞基本结构和基本方法,建立运用科学原理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验基础。此部分内容为细胞及其技术手段和方法的认识和专业基础技能实验训练内容。除必要的经典实验外,增设生物技术领域前沿技术和方法,保持实验内容的先进性。

②细胞综合培育内容:一主题多技术的综合运用。以细胞培养为主线条,按细胞融合、细胞转染及细胞基因重组、重组细胞遗传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内容进行模块设置实验内容。

③创新研究内容:多知识、多技术、生物技术多领域的发散式的自主实验性研究内容。“细胞结构基础-细胞综合技术-创新研究”的实验课程体系。

2.2建立“4+3+2+1”制式的实验教学模式

①40%基础指令性实验教学:教师决定实验内容,设定实验程序,学生进行验证性操作。对于前沿技术手段,采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进行系统介绍。强化学生对细胞基本结构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现代细胞生物学方法的认识和应用、对细胞生物学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

②30%综合指导性实验教学:教师命题,教师主导性设计,以一个实验内容使学生了解多种实验技术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实验技能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③20%综合研究性实验教学: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设计,综合应用多种实验技术和方法在一个实验主题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④10%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学生自由选题,自主设计,教师辅地帮助学生创新性实践。对可能的学生创新性研究成果,适时地进行成果转化或专利保护,认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以上内容思考意旨是通过系统化内容的细胞生物学课程设置,建立集基本(础)知识、基本技能、实践能力、科学创新思维培植为一体、适合以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细胞生物学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2

[2].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2011

基础性技术创新篇12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2-0130-03

Multi-level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for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bility//HU Zhiqi, HE Yujun, XIE Zhiyuan

Abstract Based on the foundation and design, comprehensive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 multi-level electronic techno-

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is constructed, and with the core

of curriculum group a curriculum system is constructed. A multi-level experimental teaching platform is established, and the quality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has been improved.

Key words experimental teach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bility

1 前言

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技能和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是绝大部分理工科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理论和实验结合紧密,在培养大学生基本技能、工程意识、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地位[2]。为了更好地发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引领作用,从实验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实验平台建设着手,构建一套完善的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十分重要。

2 电子技术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根据突出“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特色,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研究型、开拓型人才的时代要求[3],按照提升基础、优化综合、强化创新的原则,将学生的电子技术实践能力培养分为3个层次:基础实验能力、综合实验能力、研究创新实验能力。按照先基础后综合再创新的原则,通过不同学习阶段、层次及能力分别加以实施,从而形成“基础设计型、综合应用型、研究创新型”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在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中,前一层次是后一层次的基础,后一层次是前一层次的积累和提高,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各层次实验教学的目标、内容及实施如下。

基础设计型实验 以基本实验方法学习、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为目的,围绕电子技术基础类课程,开设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设计性实验为辅的基础实验项目,同时开设部分简单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基础设计型实验要求学生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及功能测试方法,具备设计简单电子电路的技能,掌握基本的电子电路仿真设计软件的使用,初步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该层次适用于低年级学生。

综合应用型实验 围绕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开设面向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综合型、应用型实验项目。综合应用型实验项目旨在加强学生的专业综合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要求能够利用基础、专业理论知识及实际工程要求,进行电子系统的综合设计、分析和调试,从而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应用型实验项目注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适用于电子信息类三、四年级学生。

研究创新型实验 以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开展以研究创新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该层次主要面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培养学生创新研究及团队合作精神。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等为研究创新型实验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研究创新型实验实现方式多样,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展示,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热情。

3 电子技术多层次实验课程体系建设

实验教学体系是通过相应的实验教学活动来具体实施并体现的,因此,一套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必须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实验课程体系。依据各专业电子技术实验课程设置情况,以实验教学课程群为核心,建立基础设计、综合应用、研究创新三个实验教学课程群,来满足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的实施要求。以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为例,电子技术多层次实验课程体系如下。

1)基础设计型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电子技术(电工学)实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电子电路仿真实验、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电子工艺实践。

2)综合应用型课程:单片机原理实验、电子测量实验、物联网技术实验、DSP技术应用实验、微处理器课程设计、EDA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

3)研究创新型课程:创新创业项目、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项目、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师科研项目、毕业设计等。

基础设计型课程 电子技术基础设计型实验课程是理工科院校绝大部专业的必修实验环节。其中模拟、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和电子技术(电工学)实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是面向各理工科专业电子技术基础理论课开设的基础实践环节,是入门性质的基础实验课,具有很强的基础实践性,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电子工艺实践、电子电路仿真实验等是在基础实验课的基础上依据不同专业开设的具有一定综合性、设计性的实践性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初步的工程实践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创造性思维。

综合应用型课程 综合应用型课程是面向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开设的综合应用实践环节,属于重要的专业实验课。综合应用型课程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体现了综合性、应用型的特点。其中,单片机原理、DSP技术与应用和嵌入式系统、微处理器等实验课程涉及的相关技术在目前众多领域得到普遍应用,是目前电子技术广泛应用的代表。为了强化这些课程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开设课内实验的同时开设相应的课程设计,通过与工程实际结合的综合应用型实验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及综合实践能力。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EDA)、电子测量、物联网技术实验等均融合多学科的知识,这些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综合应用型实验课程还包含一些专业选修实验环节及其他一些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实验课程及项目。

创新研究型课程 创新研究型课程是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开设的全开放、自主实验课程。课程的设置为学生参加创新性、研究性实践活动提供了多样化的途径。目前,在国家大力倡导及支持下,各高校基本建立了“部级―省级―校级”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通过“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实施方式,带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是研究创新型实验课程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此外,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实验室开放项目、教师科研项目、毕业设计等也是创新研究型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些课程吸引和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创新研究,激发广大学生进行科技开发和创新实验的兴趣,从而培养创新精神。

4 子技术多层次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实验教学体系的实施离不开实验平台的建设,为了更好地实施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在实验室建设中需要对实验室进行重新整合并构建新的管理体制,并根据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多层次实验教学平台。以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电子技术实验中心为例,电子技术多层次实验教学平台如图1所示。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电子技术实验中心是首批“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过10年的建设,中心实验室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累计投入经费1300余万元,实验硬件和软件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升。为了适应多层次实验教学及课程体系,按照“提升基础实验、优化专业综合实验、强化创新实验”的原则,在建设中对实验室场地、仪器设备等资源按优化、共享的原则进行重新配置,在保证基础实验仪器设备扩充、更新的前提下,在综合应用型、研究创新型实验教学方面进行重点投入,构建与实验教学体系、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多层次实验教学平台。

同时,为适应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的要求,中心构建基于全开放导向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所有实验室都达到时间、空间的全开放要求,其中研究创新平台实施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自主管理模式,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开展各种创新实践活动的需要。

5 总结

在国家全面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强化理论、实验教学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加强工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本文结合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实际情况,构建基础设计、综合应用、研究创新等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及实验平台,对于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实施结果表明,达到预期效果,并为后续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基础性技术创新篇13

根据知识对象的不同,有人将企业知识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技术诀窍、技术主体”四类[1];Rothwall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相互交流沟通的过程,创新性企业的成功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部企业的核心知识和中肯的建议[2];Nonaka等认为企业进行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要依赖于知识资产,并将其划分为概念性知识资产、系统性知识资产、经验性知识资产和常规性知识资产[3]。企业与外部知识交流和碰撞能同时将分散的知识以新的途径融合产生新的知识或技术。

(二)企业知识基础的分散性

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将企业的创新模式从早期的简单线性模式发展到现在的网络模式和系统模式,使得个人、企业和其他组织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企业的知识基础正在向分散式的企业价值系统或者侧重于产品价值链的知识基础转变[4]。在分散式的企业知识基础中,外部的知识流越来越多的取代了企业内部知识基础中的知识流。如文化产业中的知识元素与信息产业中的技术相结合,获得了有助于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新知识和新经营模式,并缩短了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之间的差距。

(三)知识获取与技术创新联盟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仅仅依靠企业内部的知识进行技术创新有很大的难度,如果能借助外部知识并能获取则会使技术创新变得相对简单。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能有效地利用外部企业或机构提供的互补的、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知识,因此,技术创新联盟正好能使企业获得这些知识。技术创新联盟是企业为借助外部知识和技术资源增强企业核心知识资产,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与其他企业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本论文将以杜邦公司为案例来更好的认识和了解技术创新联盟如何帮助企业获得和利用知识资产。

杜邦公司的技术创新联盟

(一)杜邦公司技术创新相关介绍

杜邦公司成立于1802年,是一家以科研为基础的全球性企业,提供能提高人类在食物与营养、保健、服装、家具与建筑、电子和交通灯生活领域的品质的科学解决之道。2013年的销售额为3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技术创新对于杜邦公司这种以科研为基础的企业来说非常重要,是其长久发展的基础,始终指引着其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杜邦公司着重于根据市场的需求寻找研发目标,使其更加专注于市场;其次,加快产品或服务的创新速度,缩短产品或服务概念化到商品化的时间,提高技术创新过程的效率;最后,广泛开展合作和结盟,与相关产业中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研发关键共性技术,与大学院校合作获得未来发展所需的新的技术,与供应链的下游客户企业开展合作,从而能更好的开拓和把握市场。

(二) 杜邦公司的技术创新联盟

杜邦公司是一个多元化公司,从不同的层面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在基础领域,其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保证了在材料和生化科技领域长期的竞争优势;在产业层面,采用以合作为主的产业链上的技术创新联盟模式,借助别家公司在产品设计、制造、推广方面的优势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和转化率;在行业层面上,采用以合作为主或先合作、后竞争的相关行业间技术创新联盟模式,利用自身的知识深度和广度,与别家相关企业的优势互补,提高双方的技术创新能力。

(三) 启示与结论

正如上面分析的,杜邦公司建立的技术创新联盟主要有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体现了公司技术创新途径的多样性,不仅从侧面印证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来源的广泛性和企业知识基础的分布性,而且同时印证了知识的互补是建立联盟的根本基础。这都是杜邦公司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和全球化的挑战、获取互补的专业知识、减少创新风险所采取的有力武器。当然,我们也能得到如下启示:

(1)建立技术创新联盟的前提条件是联盟成员在相关领域之间的知识互补。不同的只是特征决定不同的联盟模式,同时,具有不同知识资产的企业之间可以形成不同模式的联盟。

(2)技术创新联盟是一种比较复杂、综合性比较强的企业合作形式,涉及到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

(3)企业可以通过联盟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降低技术创新风险,增强企业适应市场的灵活性;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联盟从更大的范围中合理配置技术资源,增加企业知识资产,提高企业吸引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竞争力。

参考文献:

[1]GIBBONS M,LIMOGES C,NOWOTNY H,SCHWARTZMAN S,SCOTT P,TROW M.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M].Lon-don:Sage,1994

[2]ROTHWELL R.Successful Industrial Innovation: Critical Factors for the 1990s[J]. R&D Management,1990,22(3):221-239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