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论据实用13篇

传统文化论据
传统文化论据篇1

论文 关键词:

    我们要寻找 法律 文化生成的根源、 发展 规律 和基本性格,就应当把研究对象放到特定社会、 历史 条件下予以考察。从 经济 、政治、伦理、社会组织结构、哲学等多种角度出发分析其现实基础。本文拟对

    这种特殊的司法形式在传统上是公认的,得到不断的阐释和实践。魏征说:“凡听讼理狱,必原父子之情,立君臣之义,权轻重之序,测浅深之量”’‘代 理学 大师朱熹对此说得更明白些:“凡有狱讼,必先论其尊卑、上下、长幼、亲疏之分,而后听其曲直之辞。”店人在 总结 审判经验时也说:“凡关宗族亲谊必须问明是何称呼,系何服制。”

    司法的道德教化和情理考量尽管具有积极意义,但无疑削弱甚至是取代了证据在案件事实建构中的基础性作用,司法官吏也不注重司法知识和技术的学习而一味强调伦理道德的修养,这在客观上阻碍了证据知识和技术的生成与 发展 。

   三、

传统文化论据篇2

一、国内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现状的统计分析

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为题目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上进行精确搜索,得到共计362篇期刊论文、72篇学位论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46篇、博士学位论文26篇;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为题目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中进行精确搜索,发现出版的相关图书23本,其中包括教育知识管理领域出版的相关图书14本、以知识网络命名的有关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图书9本;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为题目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共计得到386篇学术文章。(一)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期刊文献数量分析。我国国内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从2000年起经历了萌芽期、兴起期、发展期、迅速发展期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2000—2004年共计发表期刊论文24篇,为萌芽期;2005—2008年共计发表期刊论文68篇,有显著的兴起迹象,为兴起期;2009—2012年呈现出一个较为明显的发展趋势,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逐渐发力,此为发展期;2013—2016年,期刊发表数量节节攀升,图1中坡度变化明显,这说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受到的关注度正在迅速扩大之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学术地位也在持续上升。(二)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期刊文献的质量分析。通过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学术论文和被引用次数靠前的论文进行检索,得到的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重要论文也就是被高引用论文总体而言被引用的频率不是很高,高引用论文的出现主要集中在2013—2016年期间,占43.78%;而在2000—2004年期间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高引用文才占到7.7,这说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在不断的发展,有深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三)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学者的区域分布分析经过调查统计,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学者总共有348位,在我国大部分省市都有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的研究,并且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在区域上比较集中,有50%的学者来自于北京、江苏、浙江、山东、湖北、上海等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省市。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在全国大范围的普及说明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而研究学者在一定区域的集中则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有利于发展研究的交流和知识的共享,有利于提高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效率。

二、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已经成为文化发展领域研究的重点。从近几年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期刊论文中所出现的高频率词汇来看,虽然在2000年就有学者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进行研究,但是那时候的研究成果与现在的研究成果之间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有着迅速的发展,但是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等待着我们去不断完善。可以预料的是,随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不断完善发展,传统文化必定会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出它积极的作用。(二)青年研究学者将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主力军。近几年来,青年研究学者越来越有成为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主力军的趋势。虽然当前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领域经典论文的发表作者较多的还是中年群体,但是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上来看,青年研究学者由于在搜索和学习先进的方法与执行力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主力军,这也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从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的补助资金上来看,2012—2016年,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所提供的补助资金还是十分可观,其中大部分资金都资助于青年研究学者所申请的研究项目上。从图书资料上看,青年研究学者在网络研究著作的发表中占极大比例,几乎占据了网络研究著作的半壁江山。其中,全部硕士学位论文和绝大多数博士学位论文都来自于青年研究学者。总的来说,青年研究学者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领域具有很大的优势。(三)国家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资助力度。通过对历年国家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资助项目和资助资金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对国家未来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资助力度可以进行预测。我们预测未来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将会得到国家稳中有升的资金资助支持,这意味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将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并保持着它具有的独特优势,受到整个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在国家资金资助的帮助支持下,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热潮将会有一段时间的持续,在这段时间中,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相关成果数量将会增多,并且会呈现出更加优质的研究成果,从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领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完善补充。(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成果的数量将不断增多。通过对历年有关于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图书资料的发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我们了解到,由于受到学术界的大力支持和政府资金的补助力度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领域的成果会越来越丰富,期刊论文和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也将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有关学术专著的发表数量也会慢慢增多。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成果会走向完善化和多样化,而具有完善化和多样化的研究成果会反过来带动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不断发展,从而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推向一个更深更高远的层次。

三、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中的应对策略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许多学者认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解决。第一,去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仍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在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坚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继承传统文化并不是顽固不化、封闭保守,而是要融合了如今现实的需要。第二,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任何事物都是在变化发展着的,传统文化也是如此。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要适应时代文化发展的潮流与需要,不断拓展传统文化的内涵,创新传统文化的形式,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也能开出绚烂的花朵,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一直正确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第三,不断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推动传统文化的融合。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甚至在某些内容上还形成了对立,但是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拥有属于它自己的优点,这就是为什么传统文化能够一直存在的原因。不断加强国际文化的交流合作,吸取国外传统文化中的优点来丰富本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我国的文化实力,促进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合理的文化借鉴可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充实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得传统文化可以更好的适用于当今文化的发展需求。

2000年以来,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内对于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发展显现得十分明显。从2005年开始,发展变化显现得就更加明显了,期刊论文和学术论文数量迅速增加。国家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资金补助力度也是呈现出持续增长趋势。科研学术期刊上有关于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载文数量的不断增多也表明了我国学术界也开始投入到有关于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的研究当中。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传统文化更加能够适应现代文化的需求,也让相关的科研学者能够展开更为深入的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作者:焦美娜 邢长清 左福国 邓秀武 梁志强 单位:滦平县文化旅游广播电影电视局 滦平县局 滦平县民政局 滦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滦平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参考文献:

[1]王成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开封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5.

[2]郑文堂,邓蓉,华玉武,高建伟.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J].现代化农业,2015,(2):46-48.

[3]季晓莲,吉文丽,康晋.西北地域传统文化保护背景下的景观设计研究[J].北方园艺,2014,(17):212-216.

[4]王艳,淳悦峻.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问题刍议[J].山东社会科学,2014,(6):103-106.

传统文化论据篇3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和各类企业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从改善电能质量和节约人力方面比较电压无功优化自动控制装置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已逐步取代原来通过值班员手动调节档位和投切电容器来调整电压的方式,在维系电力系统稳定中的作用已充分展示出来。论文参考,自动化。电压无功优化自动控制装置由大量的数据采集、数据计算、数据传输、数据控制、程序执行元件组成,通过一系列自动化技术将其功能整合在一起,因此,了解电压无功优化自动控制中的自动化原理对于研究电压无功优化自动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着重分析了电压无功优化控制中的自动化技术。

一、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

(一)调压方式

无功优化控制系统设计在设置母线电压限定范围后,自动对高峰负荷时段、低谷负荷时段的电压值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在合格范围内的电压满足逆调压方式。论文参考,自动化。当电压超出额定范围时,则与同级和上级变电所的电压进行比较,然后判断出应该调节同级还是上级变电所的主变档位。

(二)调整策略

电压无功优化自动控制包含两个方面,分别是电压优化和无功优化:

1、电压优化

当母线电压超上限时,首先下调主变的档位,当不能满足要求时才切除电容器;当母线电压超下限时,首先投入电容器,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再上调主变档位,总之要确保电容器最合理的投入。

2、无功优化

当系统电压保持在限定范围内后,通过系统的自动控制,决定各级变电所电容器的先后投入,使得无功功率的流向最平衡,最能提高功率因数。

二、自动化数据采集、计算和传输

作为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全面的数据采集是整个控制过程最关键的一部,其采集数据的精度和安全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精度和安全。论文参考,自动化。一个完善的无功优化自动控制系统应该能实时自动的从调度中心、各监控站采集电网电压、功率、主变档位、电容器运行状态等数据并能确保当遥测遥信值不变时不与SCADA系统进行数据传输,减少系统资源占用。

在采集到实时数据后,过往的自动控制系统都是通过“专家系统”对数学模型进行简化和分解,然后利用潮流计算和专家系统等方法进行求解。随着自动化技术的高速发展,自动控制系统能够突破优化计算难于寻找工程解的难题,采用模糊控制的算法,充分考虑谐波,功率因数摆动,电压波动和事故闭锁等因素,通过一系列精密芯片的配合计算出使电网电能损耗最小的变压器档位、电容器投入量和电网最优运行电压以供控制部件执行。

系统在数据传输上使用只与内存交互数据而不存取硬盘的内存数据库技术,既提高了数据的存取速度,又节省了硬盘使用。为了提高传输效率,系统还会根据传输数据的类型和要求的不同,自动采用不同的传输协议:使用TCP/IP协议传输大量的重要数据,使用UDP协议传输少量的广播数据。在数据传输准确度方面,子站在接受到数据后会自动向主站发送反校信号,以验证所受数据的准确性。

三、系统的自动控制

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的基本过程如下:首先是主站控制系统进行电压无功计算,然后把计算得到的各级变电所的功率因数、电压的区域无功定值结果通过光纤通道传达至各级变电所的电压无功控制系统。各级变电所的控制系统周期性的把本站的功率因数、电压和接收到的定值结果比较,以判断是否越限。

为了保证电网损耗最低,主站的控制系统要不断跟紧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随时计算出最新的区域无功定值结果并传达至各级变电所的电压无功控制系统。由于主站的控制系统计算最初的区域无功定值时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会造成各级变电所从启动控制系统至接收到第一个信号间有一个时间段,系统定义这段时间内的定值是按照本地系统运行的。论文参考,自动化。

当主站系统遇到特殊情况(如有影响电网拓扑结构的遥信变位发生)时,能够即时撤销子站控制系统当前正在执行的区域无功定值。子站控制系统即以本地无功定值运行,待再次受到主站重新计算的定值时才转以新定值运行。论文参考,自动化。子站控制系统实时监视主站的定值下传通道是否正常,通信异常时,立即改为执行本地定值,直至通道恢复正常。论文参考,自动化。

四、系统自动化的安全保证

目前国内的一些系统仅仅只做到了一层闭环控制,安全可靠性根本无法保证。而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最新的系统则是采用主站和子站同时的双层实时闭环反馈控制结构。实验证明由于采用了双层实时闭环反馈控制结构,当运行中发生用户定义的需要闭锁的异常事件时,控制系统能够立即执行闭锁,符合电网结构和调度运行特点,适合各种大小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能更有利地保证提高电网的电能质量,其具体的安全策略如下:

自动估算电网电压,使电容器平稳投切,避免出现振荡;自动估算电压调节后的无功变化量,使主变档位平稳调整,避免出现振荡。

当需要调节的变电所的主变并联运行时,为了避免出现其中一台主变频繁调节的情况,首先调节据动率较高的那台主变的档位。应对于主变和电容器出现的异常情况,系统能够自动减少主变档位调整次数,使设备寿命增加,电网安全得到保证。当遭遇设备异常时,系统自动闭锁,而且必须人工手动来解除封锁。具体的异常情况有:电容器或主变档位异常变位;系统需要采集的数据异常;系统数据不刷新。特别的当发生10kV单相接地时,系统自动闭锁电容器的投切。为避免采集到的数据不准确,系统采用同时判断遥测数据和遥信数据的方式,提高了采集数据的准度。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系统的浅要介绍,分析了其包含的自动化技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科技的发展,也展现了电力行业专业人才的卓越才能。本文对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系统从设计思想,系统构成方面进行的论述,可作电力专业的教辅材料,也可供电压无功优化控制装置设计和运行参考。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论据篇4

1引言

数字电视图文信息服务系统建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的给用户提供所需的关于医疗卫生、教育教学、农产品价格和供求等相关信息,对信息资源做到集中管理、共享访问,最终形成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图文信息服务系统。论文参考,图文信息。为了使各部分模块之间能够顺畅的衔接,本文介绍了数字电视图文信息服务系统接口的设计方案。

2图文信息服务系统外部接口的设计

2.1与门户的接口

图文资源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平台,与门户登陆系统之间通过接口传送机顶盒登陆数据信息,如图1所示。

图1 门户系统接口结构图

门户系统接口:功能是获得当前机顶盒的MAC地址。论文参考,图文信息。

接口协议:通信采集用HTTP协议,通信的数据格式采用XML1.0标准。

2.2与合作方网站的接口

对于开放站点数据库的合作方,由于不同的合作方其数据库结构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图文采集子系统的数据迁移模块中,分析合作方数据库结构的协议需要与开放站点做接口。

传输数据:合作方向资源中心提供的信息数据。

接口协议:合作方数据源的数据格式协议。论文参考,图文信息。与开发站点数据库的通信采集JDBC2.0标准;与XML格式数据源通信,数据格式采用XML1.0标准。

2.3短信平台接口

此接口留待扩展,当用户选择接收手机短信时,有新的留言信息会有手机短信提示,可和现有的短信平台对接,实现图文的短信增值。

传输数据:留言发件人、留言标题、留言正文。

接口协议:与留言系统数据库的通信采集JDBC2.0标准;与短信平台接口数据格式符合短信平台的协议。

2.4与中小学教育信息系统(PSTIM)接口

2.4.1数据同步

数据同步部分主要功能是基于TCP协议建立socket连接的方式,将中小学教育信息系统中的年级、年级所学科目、年级所学科目版本、知识点、教学周等信息传递过来,并将此信息转化为图文栏目层次的数据关系,通过此关系可以对学习资料图文信息进行组织。在图文中PSTIM传递而来的数据将组成为图文中一个子系统进行管理。

1.接口结构图

图2PSTIM门户系统接口结构图

2.协议和规范:

TCP协议:从PSTIM中获取数据采用的协议。

JDBC:数据转入图文数据库中遵守的规范。

HTTP:接口程序与图文数据库通信采用的协议。

3.接口实现:

接口实现分为五个模块(类):中间表、socket通信模块、传输数据分析模块、数据结构转化模块、图文库操作模块。论文参考,图文信息。

1) 中间表:

图3 接口图文与中小学教育数据结构图

2) Socket通信模块:

采用成熟的基于TCP协议的socket通信的代码搭建。根据双方沟通和《教学管理系统与EPG等系统的接口协议.》文档,接口同步程序作为socket通信的客户端。论文参考,图文信息。根据配置的IP和PORT向服务端发送数据请求。论文参考,图文信息。服务端数据发生变化由系统外通知,数据通信请求由手动方式触发。

3) 传输数据分析模块:

传输数据分析类根据文档《教学管理系统与EPG等系统的接口协议》制定数据传输协议编写。

4) 数据结构转化模块:

数据结构转化完毕后在栏目表中层次结构为:中小学教育信息系统->年级->年级所学科目->年级所学科目版本->知识点->图文学习资料。转化完毕在图文中中小教学系统传递而来的数据作为一个图文中一个子系统进行管理。

数据同步完毕后在接口图文与中小学教育表中层次结构为年级->年级所学科目->年级所学科目版本->知识点。

5) 图文库操作模块:

该模块主要由操作栏目和操作接口图文与中小学教育两个表。功能分为:

a) 对这两个表进行插入、修改、更新操作。

b) 获得同步数据在图文中所属的rootid。

c) 删除栏目(删除其下所有子栏目和信息)。

3总结

数字电视图文信息服务系统为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设计适合信息服务平台各类信息模块联接的接口,是图文信息服务系统中的重中之重。本文所设计的方案,满足了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为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论据篇5

CBM是随着状态监控和故障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出现的,通过内置传感器或便携式外部检测设备进行测试,获取装备运行的特征量信息,借助各种智能推理算法(如物理模型、神经网络、数据融合、模糊逻辑、专家系统等)实时评估装备的技术状态,在装备故障发生前对其剩余寿命进行预测,并根据各种可利用的资源信息结合不同的决策目标实施决策的维修过程。

在CBM理论研究方面,主要是以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为主,对维修决策研究不够。特别是对状态模型、维修决策模型的建立、求解以及应用都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但仍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唐红芳对汽轮机转子和汽缸的二维模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采用C++语言编制了汽轮机以及缸体的温度场实时在线监测程序[1];张秀斌、王广伟等应用比例风险模型(PHM)建立系统运行状态与故障率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维修状态阈值[2];袁志坚提出了一种电力变压器状态维修策略的模糊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并通过某一变压器状态维修方案的决策过程,采用折衷型群决策方法具体探讨了模糊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在变压器状态维修决策中的应用[3];董玉亮提出了多状态特征参数变权模糊综合状态评价方法,利用设备的监测诊断、维修历史数据等信息,使状态评价的结果更贴近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并利用这些结果建立了维修任务决策及优化模型[4];吕文元、杨远涛等利用滤波理论建立设备预测维修的优化模型[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曾声奎结合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的技术发展过程,阐述了PHM的应用价值[6];邱立鹏在其硕士论文中阐述了基于各种指标的预测分析技术,并使用C++开发了一套完整的基于Microsoft Window9x对设备剩余寿命进行分析和预测的软件[7]。

1先进传感器技术

精确、及时、高效的数据是应用CBM的基础,而传感器作为获取装备状态数据的一种有效工具,在CBM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传感器技术作为一门专项技术,是以传感器为核心,涉及测量技术、功能材料、微电子技术、精密与微细加工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相互融合的技术密集型综合技术,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发现新效应,开发新材料、新功能;向多功能集成化和微型化发展;传感器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目前有很多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被应用于CBM系统中,如光纤传感器、压电传感器、碳纳米管、微电子机械系统等,这些新型的传感器具有精度高、使用范围广、工作温度范围大、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在CBM系统中应用传感器主要涉及两个问题:

1.1传感器的选择

传感器的选择是获取装备状态数据的首要环节,这是因为传感器一旦确定,与之相匹配的数据处理、故障诊断及其相关仪器设备也就确定。因此测试结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感器的选取是否恰当。传感器选择的一般步骤如图1所示。

1.2传感器的安装与使用

传感器作为一种精密器件,只有正确的安装与使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工作性能,因而在其安装与使用过程中,除了要遵循精密器件一般安装使用规定外,还需要特别遵守如下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测试点并正确安装传感器;2)为确保被测信号的有效、准确传输,传感器的电源电缆、数据传输线要符合规定,正确安装;3)传感器的定期标定与校准是保证数据采集系统正常功能的必要步骤。

2数据传输与预处理技术

2.1数据传输技术

目前主要有两种数据传输方式,即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有线传输是较为成熟的一种传输方式,主要是通过各种有线数据总线和各种网络如Internet、Ethernet LAN(local area network)等进行数据的传输,并且大多都有各种通信标准、网络协议如TCP/IP、UDP/IP等可以遵循。其数据传输的一般过程是,首先通过各种线缆将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并存储在部件级的监测系统中,然后通过特定的有线网络将部件级的监测数据传输到中央级存储和监测处理系统。图2为两种数据传输方式的简单系统构成。

2.2数据预处理技术

由于不同的状态监测、健康评估和故障预测方法要求不同的数据类型,需要对采集的原始数据信息进行各种预处理,以使数据格式满足后续处理的要求,同时也将便于传输和存储。预处理包括数据的模数转换、去噪声、高通滤波、压缩、信号自相关等。数据处理方式和技术要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选择,如特征提取技术是为了进行故障识别和故障隔离;数据简化是为了剔除不必要冗余的原始数据便于进一步处理;循环计数方法则是为了便于将连续的数据信息转化为离散的数据信息等。

3信息融合技术

传统的信息/数据融合是指多传感器的信息/数据在一定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综合以完成所需的决策和评估而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

信息融合系统的结构目前尚无形成统一的分类形式,从信息融合的功能角度,可将信息融合过程分为5层,即:检测级(判决)融合、状态级(跟踪)融合、属性级(目标识别)融合、态势评估和威胁估计,如图3所示,其中状态评估和威胁估计主要用于军事领域。

检测级融合的功能主要是判断目标的有无;状态级融合的功能是估计目标的状态(距离、运动速度等);属性级融合的目的是确定目标的身份。这3个层次的融合各有特点。在具体的应用中应根据融合的目的和条件选用。

4结论

本文贯穿车辆CBM应用流程的整个环节,利用RCM分析方法确定CBM的实施对象,明确了CBM在车辆维修中的关键技术,分析了关键技术的具体内容,为车辆开展状态维修提供了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唐红芳. 汽轮机寿命在线监测与管理技术研究[D]. 保定:华北电力大学(硕士论文),2004.

[2] 张秀斌,王广伟. 应用比例故障率模型进行基于状态的视情维修决策[J].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02(4):19-22.

[3] 袁志坚,孙才新,袁张渝,等. 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的灰色聚类决策方法[J]. 重庆大学学报,2005,28(3):22-25.

[4] 董玉亮. 发电设备运行与维修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 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博士论文),2005.

传统文化论据篇6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和各类企业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从改善电能质量和节约人力方面比较电压无功优化自动控制装置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已逐步取代原来通过值班员手动调节档位和投切电容器来调整电压的方式,在维系电力系统稳定中的作用已充分展示出来。论文参考,自动化。电压无功优化自动控制装置由大量的数据采集、数据计算、数据传输、数据控制、程序执行元件组成,通过一系列自动化技术将其功能整合在一起,因此,了解电压无功优化自动控制中的自动化原理对于研究电压无功优化自动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着重分析了电压无功优化控制中的自动化技术。

一、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

(一)调压方式

无功优化控制系统设计在设置母线电压限定范围后,自动对高峰负荷时段、低谷负荷时段的电压值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在合格范围内的电压满足逆调压方式。论文参考,自动化。当电压超出额定范围时,则与同级和上级变电所的电压进行比较,然后判断出应该调节同级还是上级变电所的主变档位。

(二)调整策略

电压无功优化自动控制包含两个方面,分别是电压优化和无功优化:

1、电压优化

当母线电压超上限时,首先下调主变的档位,当不能满足要求时才切除电容器;当母线电压超下限时,首先投入电容器,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再上调主变档位,总之要确保电容器最合理的投入。

2、无功优化

当系统电压保持在限定范围内后,通过系统的自动控制,决定各级变电所电容器的先后投入,使得无功功率的流向最平衡,最能提高功率因数。

二、自动化数据采集、计算和传输

作为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全面的数据采集是整个控制过程最关键的一部,其采集数据的精度和安全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精度和安全。论文参考,自动化。一个完善的无功优化自动控制系统应该能实时自动的从调度中心、各监控站采集电网电压、功率、主变档位、电容器运行状态等数据并能确保当遥测遥信值不变时不与SCADA系统进行数据传输,减少系统资源占用。

在采集到实时数据后,过往的自动控制系统都是通过“专家系统”对数学模型进行简化和分解,然后利用潮流计算和专家系统等方法进行求解。随着自动化技术的高速发展,自动控制系统能够突破优化计算难于寻找工程解的难题,采用模糊控制的算法,充分考虑谐波,功率因数摆动,电压波动和事故闭锁等因素,通过一系列精密芯片的配合计算出使电网电能损耗最小的变压器档位、电容器投入量和电网最优运行电压以供控制部件执行。

系统在数据传输上使用只与内存交互数据而不存取硬盘的内存数据库技术,既提高了数据的存取速度,又节省了硬盘使用。为了提高传输效率,系统还会根据传输数据的类型和要求的不同,自动采用不同的传输协议:使用TCP/IP协议传输大量的重要数据,使用UDP协议传输少量的广播数据。在数据传输准确度方面,子站在接受到数据后会自动向主站发送反校信号,以验证所受数据的准确性。

三、系统的自动控制

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的基本过程如下:首先是主站控制系统进行电压无功计算,然后把计算得到的各级变电所的功率因数、电压的区域无功定值结果通过光纤通道传达至各级变电所的电压无功控制系统。各级变电所的控制系统周期性的把本站的功率因数、电压和接收到的定值结果比较,以判断是否越限。

为了保证电网损耗最低,主站的控制系统要不断跟紧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随时计算出最新的区域无功定值结果并传达至各级变电所的电压无功控制系统。由于主站的控制系统计算最初的区域无功定值时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会造成各级变电所从启动控制系统至接收到第一个信号间有一个时间段,系统定义这段时间内的定值是按照本地系统运行的。论文参考,自动化。

当主站系统遇到特殊情况(如有影响电网拓扑结构的遥信变位发生)时,能够即时撤销子站控制系统当前正在执行的区域无功定值。子站控制系统即以本地无功定值运行,待再次受到主站重新计算的定值时才转以新定值运行。论文参考,自动化。子站控制系统实时监视主站的定值下传通道是否正常,通信异常时,立即改为执行本地定值,直至通道恢复正常。论文参考,自动化。

四、系统自动化的安全保证

目前国内的一些系统仅仅只做到了一层闭环控制,安全可靠性根本无法保证。而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最新的系统则是采用主站和子站同时的双层实时闭环反馈控制结构。实验证明由于采用了双层实时闭环反馈控制结构,当运行中发生用户定义的需要闭锁的异常事件时,控制系统能够立即执行闭锁,符合电网结构和调度运行特点,适合各种大小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能更有利地保证提高电网的电能质量,其具体的安全策略如下:

自动估算电网电压,使电容器平稳投切,避免出现振荡;自动估算电压调节后的无功变化量,使主变档位平稳调整,避免出现振荡。

当需要调节的变电所的主变并联运行时,为了避免出现其中一台主变频繁调节的情况,首先调节据动率较高的那台主变的档位。应对于主变和电容器出现的异常情况,系统能够自动减少主变档位调整次数,使设备寿命增加,电网安全得到保证。当遭遇设备异常时,系统自动闭锁,而且必须人工手动来解除封锁。具体的异常情况有:电容器或主变档位异常变位;系统需要采集的数据异常;系统数据不刷新。特别的当发生10kV单相接地时,系统自动闭锁电容器的投切。为避免采集到的数据不准确,系统采用同时判断遥测数据和遥信数据的方式,提高了采集数据的准度。

五、结论

传统文化论据篇7

根据网络新闻评论主体的不同,网络新闻评论大致可以分为网站评论、专家评论、网民新闻评论这几类。网站评论,即代表网站立场的评论,它通常由网站或网站所依附的传统媒体的编辑和记者,或网站的特约评论员来撰写;专家评论,指由网站特邀的专家对某个事件发表的评论;网民评论,则是指任何方式的网民意见的自由表达,主要包括论坛中的帖子和新闻事件后面的留言。①网络新闻评论除具有传统新闻评论所具有的理论性、思想性、有益性等特性以外,还具有传统新闻评论所不具备许多优势,主要有:

首先,网络评论具有连续动态性的特点。所谓连续动态性,是相对于传统新闻传播的静态而言,传统的新闻评论由于技术、覆盖范围等限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一定的间隔,网络新闻评论突破了技术等限制,消除了网络新闻评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间隔。网民制作、传播、接受和反馈新闻评论的过程几乎同时同步进行,这使新闻评论在宏观上呈现连续、动态的特性。对于传统新闻评论而言,时效性是重要特性之一,即当新闻事件发生以后,新闻评论的写作者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新闻评论的写作并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里传播出去。较传统媒体而言,网络媒体在时效性上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更便利的技术条件。在此基础上将这种时效性发展成为即时性,逐渐形成连续动态性。“全天候的滚动新闻是网络媒体独有的新闻形式,在网络上,新闻文本的时间已经细化到了几分几秒”,而新闻后面往往会有“我要发言”等为受众提供新闻评论的空间,只要受众有表达的意愿,即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尽情发表意见和观点。同时,网民写作的新闻评论越来越跳出传统的新闻评论写作模式,观点愈发自由和多样化。论点、论据、论证等都不再是必须的要素,一句话、一组词、甚至是一个表情,只要可以表达此刻的观点或情绪,都可以写作、发表并形成网民的新闻评论,省去措辞的推敲和斟酌以及论点的推理论证过程,节省大量时间。评论完成后,只要点击相应按钮,便即刻上传和,过程简单、对专业技术要求不高。这些微观的快捷操作最终形成了网络新闻评论连续动态的效果。

其次,网络新闻评论具有多元化特性。网络新闻评论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写作主体多元化、文本形式多元化、选题多元化、发表渠道多元化、编辑组织形式多元化等几个方面。写作主体多元化,传统新闻评论的写作主体以本媒体的记者、编辑为主,结合少量的特约评论员评论和专家评论,而网络新闻评论不仅包括记者、编辑、特约评论员以及专家评论,还包括数量庞大的网民评论。数以万计的网民有着不同的来源,独特的人生经历及各异的学历、年龄、社会地位等利于形成独立的新闻人格、新闻认识、新闻情感和新闻角色,形成多元的新闻评论写作主体;文本形式多元化,传统的新闻评论根据自身的媒体特色和局限分别以文字、声音、图像为主要文本形式,网络新闻评论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可以综合运用这些载体进行整合传播。同时,网络新闻评论还突破了传统新闻评论的文本标准和规范,网友甚至可以利用单纯的表情、符号、声音等发表评论,文本形式高度自由;选题多元化,新闻评论就是新闻评论所要描述的事物、现象或是要评述的问题,它规定着评论的对象与范围,也是写作过程中的首要环节②。由于版面和时段的限制,传统新闻评论选题多数集中于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大多选题严肃、评论严谨。网络新闻评论从根本上突破容量的限制,为评论选题的多元化提供保证,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关注点和兴趣点而对不同的事件、问题发表评论,使评论选题更丰富、视野更广阔;渠道多元化,网络新闻评论的发表渠道主要有网络新闻评论专栏评论、网络论坛评论、网民即时评论三种。网络新闻评论专栏主要发表媒体自身以及网民的评论性文章,独立成篇、新闻评论要素较齐全,基本延续了传统新闻评论的形式和特点。网络论坛评论主要是指网民根据各自兴趣自发形成的就某个或某类话题表达意见并相互交流反馈。网民即时评论通常是指网民在阅读相关新闻之后迅速跟帖作出的评论;编辑组织形式多元化,相对于传统的新闻评论编辑组织方式,网络新闻评论的编辑组织方式出现了创新,如利用网络的超大容量功能,进行评论汇编,就某热点讨论制作专题,为网友制作评论文集,建立评论数据库。③ 转贴于

第三,网络新闻评论具有交互性的特点。所谓交互性,是指“后来的信息在顺序上与前面的信息的相互关联程度,尤其是后来的信息对早先信息关系叙述的程度”④。网络是双向交流的媒介,受众能在阅读评论的同时参与评论,任何人都是网络空间信息的一个结点,既接受铺天盖地而来的网络信息,又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同时新的信息,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而这些操作对于能够使用网络的用户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壁垒。当下几乎所有网站的新闻页面都附有“评论”选项,读者可以随时发表评论。在这样一个网络信息的集散地上,读者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信息的传播和反馈,相互交流和互动。技术的便利为网民的互动提供了宽广的平台和坚强的后盾,而网络的匿名性则为网民的畅所欲言提供了可能。网民在网络空间均呈匿名状态,现实生活相对应的身份和责任在网络世界均隐退,网民发表意见和言论可以规避“祸从口出”的风险,不必为说过的话负责任、不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对于当下具有倾诉欲的人而言具有无法抵抗的吸引力,网民可以完全根据个人兴趣参与不同的讨论群,出入自由、交流平等,全然没有后顾之忧,吸引和激发了网民的参与热情,网民的参与又进一步推动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讲网络新闻评论看成是“互动式评论”。传统新闻评论虽然也在不遗余力地开展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例如报纸有读者来信,广播和电视有听众电话甚至邀请受众进演播厅,但事实是,任何传统媒体在交互性上都无法和网络媒体媲美,网络媒体互动的广度和深度是传统媒体的读者来信和电话参与不能望其项背的。

第四,网络新闻评论的大众化和个性化特色也是其吸引受众的重要魅力。首先是话语权向大众的回归。传统媒体格局之下,发表言论的权利属于社会稀缺资源。虽然广播、报纸、电视都致力于发展与受众之间的良好互动,但是由于版面和时间的限制,公众意见往往无法得到自由流畅地抒发。而网络技术提供的可能性,使任何可以接触网络终端设备的组织和个人可以在网络空间里占有一席之地,并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平等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受版面、时间的限制。话语权的回归使网络新闻评论真正实现了“观点的自由市场”,真正成为有着广大受众参与的交互式评论。其次,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使得网民有可能使用网络技术为公众提供的话语权。经济的发展使网络终端对于寻常百姓而言不再遥不可及,网民几乎可以在第一时间接触新闻事实,发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言论。这种互动式的评论,改变了传统媒体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技术的突破和竞争的要求逐渐形成了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模式。广泛参与的受众从自身环境出发,选择与自己实际生活相关或是受到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发表意见,使网络新闻评论从根源上具有平民化和鲜明的个人化印记,具体表现为个人化的选题、个人化的视角、个人化的判断和个人化的语言。大众化和个人化不仅是网络新闻评论的重要特性,也反映了当下关注个体、关注民生的时代精神。

第五,网络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批判性。批判是网络新闻评论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前提是在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框架内,对某种思想、观点或者行文进行合逻辑的分析,其分析的结果是对该思想、观点或者行为的否定。⑤话语权由过去的被媒体精英或知识精英垄断的格局转变为人人都能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去中心局面,同时网络的匿名性使人们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发表个人意见,这些都决定了网络新闻评论的批判性。伴随着网络新闻评论的产生和发展,这种批判精神更是被网民发挥到极致。庞大数量的参与主体,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团体,代表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立场,他们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对某个新闻事件或事态予以关注并进行思考和发表评论。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人生经历去关注和分析新闻事件,形成观点和看法。在网络这个“自由的意见市场”上,各种声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相互之间平等民主,这些都使网络新闻评论具有强烈的批判性。综上所述,网络新闻评论具有连续动态性、交互性、多元性、大众化和个性化、批判性等优势特性,这使网络新闻评论相较于传统新闻评论而言对受众更有吸引力,虽然这些特性的存在不能掩盖网络新闻媒体权威性不足等缺陷,但是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扬长避短,根据自身优势,为网络新闻评论拓展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①彭兰:《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②郑艳,《网络新闻评论的特色》, 《新闻爱好者》,2008年12月(下半月)

传统文化论据篇8

根据网络新闻评论主体的不同,网络新闻评论大致可以分为网站评论、专家评论、网民新闻评论这几类。网站评论,即代表网站立场的评论,它通常由网站或网站所依附的传统媒体的编辑和记者,或网站的特约评论员来撰写;专家评论,指由网站特邀的专家对某个事件发表的评论;网民评论,则是指任何方式的网民意见的自由表达,主要包括论坛中的帖子和新闻事件后面的留言。①网络新闻评论除具有传统新闻评论所具有的理论性、思想性、有益性等特性以外,还具有传统新闻评论所不具备许多优势,主要有:

首先,网络评论具有连续动态性的特点。所谓连续动态性,是相对于传统新闻传播的静态而言,传统的新闻评论由于技术、覆盖范围等限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一定的间隔,网络新闻评论突破了技术等限制,消除了网络新闻评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间隔。网民制作、传播、接受和反馈新闻评论的过程几乎同时同步进行,这使新闻评论在宏观上呈现连续、动态的特性。对于传统新闻评论而言,时效性是重要特性之一,即当新闻事件发生以后,新闻评论的写作者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新闻评论的写作并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里传播出去。较传统媒体而言,网络媒体在时效性上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更便利的技术条件。在此基础上将这种时效性发展成为即时性,逐渐形成连续动态性。“全天候的滚动新闻是网络媒体独有的新闻形式,在网络上,新闻文本的时间已经细化到了几分几秒”,而新闻后面往往会有“我要发言”等为受众提供新闻评论的空间,只要受众有表达的意愿,即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尽情发表意见和观点。同时,网民写作的新闻评论越来越跳出传统的新闻评论写作模式,观点愈发自由和多样化。论点、论据、论证等都不再是必须的要素,一句话、一组词、甚至是一个表情,只要可以表达此刻的观点或情绪,都可以写作、发表并形成网民的新闻评论,省去措辞的推敲和斟酌以及论点的推理论证过程,节省大量时间。评论完成后,只要点击相应按钮,便即刻上传和,过程简单、对专业技术要求不高。这些微观的快捷操作最终形成了网络新闻评论连续动态的效果。

其次,网络新闻评论具有多元化特性。网络新闻评论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写作主体多元化、文本形式多元化、选题多元化、发表渠道多元化、编辑组织形式多元化等几个方面。写作主体多元化,传统新闻评论的写作主体以本媒体的记者、编辑为主,结合少量的特约评论员评论和专家评论,而网络新闻评论不仅包括记者、编辑、特约评论员以及专家评论,还包括数量庞大的网民评论。数以万计的网民有着不同的来源,独特的人生经历及各异的学历、年龄、社会地位等利于形成独立的新闻人格、新闻认识、新闻情感和新闻角色,形成多元的新闻评论写作主体;文本形式多元化,传统的新闻评论根据自身的媒体特色和局限分别以文字、声音、图像为主要文本形式,网络新闻评论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可以综合运用这些载体进行整合传播。同时,网络新闻评论还突破了传统新闻评论的文本标准和规范,网友甚至可以利用单纯的表情、符号、声音等发表评论,文本形式高度自由;选题多元化,新闻评论就是新闻评论所要描述的事物、现象或是要评述的问题,它规定着评论的对象与范围,也是写作过程中的首要环节②。由于版面和时段的限制,传统新闻评论选题多数集中于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大多选题严肃、评论严谨。网络新闻评论从根本上突破容量的限制,为评论选题的多元化提供保证,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关注点和兴趣点而对不同的事件、问题发表评论,使评论选题更丰富、视野更广阔;渠道多元化,网络新闻评论的发表渠道主要有网络新闻评论专栏评论、网络论坛评论、网民即时评论三种。网络新闻评论专栏主要发表媒体自身以及网民的评论性文章,独立成篇、新闻评论要素较齐全,基本延续了传统新闻评论的形式和特点。网络论坛评论主要是指网民根据各自兴趣自发形成的就某个或某类话题表达意见并相互交流反馈。网民即时评论通常是指网民在阅读相关新闻之后迅速跟帖作出的评论;编辑组织形式多元化,相对于传统的新闻评论编辑组织方式,网络新闻评论的编辑组织方式出现了创新,如利用网络的超大容量功能,进行评论汇编,就某热点讨论制作专题,为网友制作评论文集,建立评论数据库。③

第三,网络新闻评论具有交互性的特点。所谓交互性,是指“后来的信息在顺序上与前面的信息的相互关联程度,尤其是后来的信息对早先信息关系叙述的程度”④。网络是双向交流的媒介,受众能在阅读评论的同时参与评论,任何人都是网络空间信息的一个结点,既接受铺天盖地而来的网络信息,又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同时新的信息,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而这些操作对于能够使用网络的用户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壁垒。当下几乎所有网站的新闻页面都附有“评论”选项,读者可以随时发表评论。在这样一个网络信息的集散地上,读者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信息的传播和反馈,相互交流和互动。技术的便利为网民的互动提供了宽广的平台和坚强的后盾,而网络的匿名性则为网民的畅所欲言提供了可能。网民在网络空间均呈匿名状态,现实生活相对应的身份和责任在网络世界均隐退,网民发表意见和言论可以规避“祸从口出”的风险,不必为说过的话负责任、不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对于当下具有倾诉欲的人而言具有无法抵抗的吸引力,网民可以完全根据个人兴趣参与不同的讨论群,出入自由、交流平等,全然没有后顾之忧,吸引和激发了网民的参与热情,网民的参与又进一步推动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讲网络新闻评论看成是“互动式评论”。传统新闻评论虽然也在不遗余力地开展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例如报纸有读者来信,广播和电视有听众电话甚至邀请受众进演播厅,但事实是,任何传统媒体在交互性上都无法和网络媒体媲美,网络媒体互动的广度和深度是传统媒体的读者来信和电话参与不能望其项背的。

第四,网络新闻评论的大众化和个性化特色也是其吸引受众的重要魅力。首先是话语权向大众的回归。传统媒体格局之下,发表言论的权利属于社会稀缺资源。虽然广播、报纸、电视都致力于发展与受众之间的良好互动,但是由于版面和时间的限制,公众意见往往无法得到自由流畅地抒发。而网络技术提供的可能性,使任何可以接触网络终端设备的组织和个人可以在网络空间里占有一席之地,并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平等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受版面、时间的限制。话语权的回归使网络新闻评论真正实现了“观点的自由市场”,真正成为有着广大受众参与的交互式评论。其次,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使得网民有可能使用网络技术为公众提供的话语权。经济的发展使网络终端对于寻常百姓而言不再遥不可及,网民几乎可以在第一时间接触新闻事实,发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言论。这种互动式的评论,改变了传统媒体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技术的突破和竞争的要求逐渐形成了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模式。广泛参与的受众从自身环境出发,选择与自己实际生活相关或是受到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发表意见,使网络新闻评论从根源上具有平民化和鲜明的个人化印记,具体表现为个人化的选题、个人化的视角、个人化的判断和个人化的语言。大众化和个人化不仅是网络新闻评论的重要特性,也反映了当下关注个体、关注民生的时代精神。

第五,网络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批判性。批判是网络新闻评论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前提是在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框架内,对某种思想、观点或者行文进行合逻辑的分析,其分析的结果是对该思想、观点或者行为的否定。⑤话语权由过去的被媒体精英或知识精英垄断的格局转变为人人都能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去中心局面,同时网络的匿名性使人们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发表个人意见,这些都决定了网络新闻评论的批判性。伴随着网络新闻评论的产生和发展,这种批判精神更是被网民发挥到极致。庞大数量的参与主体,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团体,代表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立场,他们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对某个新闻事件或事态予以关注并进行思考和发表评论。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人生经历去关注和分析新闻事件,形成观点和看法。在网络这个“自由的意见市场”上,各种声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相互之间平等民主,这些都使网络新闻评论具有强烈的批判性。综上所述,网络新闻评论具有连续动态性、交互性、多元性、大众化和个性化、批判性等优势特性,这使网络新闻评论相较于传统新闻评论而言对受众更有吸引力,虽然这些特性的存在不能掩盖网络新闻媒体权威性不足等缺陷,但是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扬长避短,根据自身优势,为网络新闻评论拓展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①彭兰:《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②郑艳,《网络新闻评论的特色》, 《新闻爱好者》,2008年12月(下半月)

③田秋生,《网络新闻评论的突破和创新浅析》,《新闻传播》,2006年第9期

④周灿华,《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影响》,《现代视听》,2008年第3期

传统文化论据篇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很多优秀的思想和美德,所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美德,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更要担当起这份责任,履行好这份义务。高校培养人才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国人的知识教育,也是为了增强国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国人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传承历史文化,创建文明社会的目的。所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渗透,可以有效传承传统文化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可行性

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使命,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更应该承担起这份光荣的使命。传统文化与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可以说思想政治课程很大一部分是从传统文化中传承过来的。但是在之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直是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分开来讲授的,这对教育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1]深析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理论很大一部分能够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依据。比如老子的《道德经》,孔孟学说等,都渗透了思想政治内容。所以将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以在学生的思想政治中渗入文化内涵,在传统文化中找到思想政治的理论依据,从而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更透彻,对思想政治教育体会更深刻。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同时有利于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以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具有可行性,接下来笔者将对二者结合可行性进行具体分析:

(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在内容上存在共性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主要是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形成我国特有的思想政治体系:概论、邓小平政治理论等优秀的政治思想理论。将马克思理论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能够更明显的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体系。[2]马克思理论主要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科学三个主要部分,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同样有体现这三方面的内容,比如,在《论语》为政篇中就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为政理论。在老子的《道德经》中“道法自然”就是道家的经济思想,它是崇尚自然法则的经济主张。至于社会科学更是贯穿在孔孟学说,诸子百家的言论之中。所以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在内容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二)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在目标上存在共性

马克思主义涉及到很多方面的思想指导,但是究其主旨马克思的著作是为了为世人提供政治、经济、社会学方面的发展规律,帮助世人形成正确的政治、经济、社会观念。传统文化中体现出的中心思想同样是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比如,在《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即符合马克思理论中的辩证思想。荀子的“形具而神生”即具唯物主义雏形。思想政治教育中包含着很多文化元素,也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从传统文化中衍生出的产物,所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还原到传统文化中,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也符合文化多元发展的潮流。

(三)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

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载体,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需要传统文化的辅助,二者在高校的学习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首先我国高校学生在传统文化的认知上存在很大的盲区,根据调查,近代高校学生中近五成学生不知道端午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会背我国国学经典的学生不足两成,知道我国国学经典著作的学生也不足三成,相反这些学生却可以清楚的知道国外圣诞节的由来,能够清楚的记住很多明星的生日和喜好,能够流利的背诵出某个明星的代表作。[3]高校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思想上出现“荒漠”,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极为不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高校的实际教学中同样存在着很多弊端,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觉枯燥,从而对思想政治的学习感到厌烦,甚至出现逃课的现象。即使留在课堂上的学生多数也是为了防止挂科,而不是真正的愿意去学习思想政治课程。这种现象对思想政治的教学效率造成很大的阻碍。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能够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同时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能够增添思想政治的趣味性。所以将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有效的结合可以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率。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阻碍因素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有很多有利的方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可以在思想政治中渗入文化营养,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阻碍因素。[4]接下来将对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教育结合中出现的阻碍因素进行分析。

(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内容联系研究不紧密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在内容上和目标上都有很大的相似处.但是传统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独立的个体,所以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容易将其它的理论渗透进去,而且目前并没有专业的教材或者可参考的资料,这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应用中难度大。

(二)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的结合与现实联系不紧密

素质教育中更注重学以致用,所以课堂的学习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知识也要不断的进行更新,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学生的政治思想能够跟上社会政治思想的改革。[5]我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是在与实际相结合上有许多的欠缺,所以导致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结合与现实联系不紧密。

(三)传统文化中存在消极思想

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上千年的君主统治历史文化,其中的君主统治思想对现代的政治影响很大,导致现代很多的领导干部、藐视法律,对社会和谐造成很大的影响。[6]如果将这种君主统治思想加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不利,所以在传统文化的选择上极为重要。

三、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有效措施

(一)成立教研组,使二者内容有机融合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结合能够促进学生对文化传统的发展,有助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所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重视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因为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并没有理论依据,这就要求教师积极的开展教研讨论活动,在课程中总结经验,发掘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点和契合点,使二者在教学内容上有更多的共通性。[7]使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教学更加有效,使教师更容易掌握改革后的教学方式,从而使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可以得到广泛的推广。

(二)注重实践,使二者结合与时代接轨

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以及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理论的学习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实践意义。在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中,教师要注重实践教学,根据社会的发展,灵活的将实际生活渗入到思想政治课堂中,帮助学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意义。[8]同时在我国传统文化上,教师要通过与其他与传统文化有关学科教师的研讨,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以便于将传统文化知识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课程中。使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课程更具有实践意义和时代意义。

(三)扬长避短,使二者结合更合理

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引以为傲的文化瑰宝,但是在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思想,比如君主制度、唯物主义思想等,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不利。所以在将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时,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严格的筛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学生能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念。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对传统文化扬长避短,使二者合理的结合,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更有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具有可行性,而且二者的结合能够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渗入文化元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思想政治理论。新的历史阶段决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既要重视思想政治的现实意义,也要兼顾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从而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能够高效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陈艳.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汪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南昌大学,2012.

[3]潘昊辉.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和应用[D].河南大学,2014.

[4]卫军帅,李春华.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

[5]张鹏飞,吴月.高校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11).

[6]胡素梅.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J].文史博览(理论),2011,(2).

传统文化论据篇10

这种伦理性的文化 ,在古典社会的范围内 ,与古典社会和现代社会交替的边缘状态上 ,发挥作用的方式具有重大差异。如果说在前者言 ,它还不能说是完全适应的话 ,起码也是基本协调的。但是就后者讲 ,它则是完全无法给与社会运动过程以引力的了。就这种文化事实而言 ,人们早已经是不否认的了。

然而 ,复杂的是 ,这里涉及到的是一个微妙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与价值认同问题。价值选择的公共性较弱 ,个体性特点较强。换言之 ,价值问题上的分歧 ,较之事实上的认知 ,分歧会更大。而且 ,价值问题是一个可以脱开现实世界 ,在精神世界独立运作的思想领域。因此 ,某种价值主张完全可以以某种个人偏好为支撑、或以某种群体心理为支持。在事实与价值之间 ,寻求到相对的一致性 ,则是凸显价值认同引导现实认知之路的要求。

这是一个价值难题。围绕这一价值难题 ,近代中国逐渐形成了尖锐对立的两种断定传统文化近代命运 ,以及以儒家伦理为中心的传统伦理近代命运的判断 :否定传统文化的近代功用者 ,吁求人们的“伦理觉悟” ,形成所谓全盘反传统主义的思路。肯定传统文化的近代作用者 ,呼吁人们看到“花果飘零”之后的“灵根自植”事实 ,从而对于传统中的近代因素进行耙梳 ,以便接通传统与近代联系的血脉。在两者相互的衡量中 ,前者视后者为不可救药的保守分子。后者视前者为数典忘祖的激进人物。而在两者的思想学术努力中 ,前者将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伦理视为将一切社会要素化约为伦理的简化思维 ,从而将这种基础上形成的伦理中心主义思维 ,视为传统文化的基本思维定势 ,请求人们在现代背景下将之弃置不用。后者则认为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伦理思想与行为抉择方式 ,恰好体现了现代社会中仍然期许的道德理想主义特质。而这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所不可匮缺的东西。因此 ,传统伦理的处境 ,不能简单化为一个否定传统、抛弃传统的问题 ,而是要致力于将传统中具有时代价值的东西尽力挖掘出来 ,为当下社会伦理道德建设所用.

两者处于鲜明的对峙状态。就分析的角度来看 ,二者各据其理。从反对传统的理论立场来讲 ,假如他们是站在传统与现代的类型差异的视角看问题的 ,那么 ,他们可以在这种事实差异的基础上 ,找到自己观点的有力根据。因为 ,不论你在何种理论角度看问题 ,中国古典传统与西方现代社会 ,都是两种类型的社会 ,那些具体要素上的类同性 ,与类型上的差异性比较起来 ,都是可以忽略的。而且 ,不论你在何种心理状态的支配下看问题 ,你都会对传统本身在明清以降的内在动力的匮乏 ,感觉到一种“自己不争气”的晦气 ,反传统者自不用说 ,即使是现代新儒家 ,也对“花果飘零”痛心疾首。另外 ,不论你在何种意欲的理论预构引导下看问题 ,你都会在离开传统的既有思路上去讨论足以“结合”古典传统与现代精神的“新型”思想问题。

从支持传统的理论立场讨论 ,假如他们是站在传统与现代的要素关联性上看问题的 ,那么 ,他们就可以在这种事实联系的基础上 ,提供给自己观点以多种支持。因为 ,即使你强调传统与现代的类型差异 ,但是 ,历史从来不是运行在完全中断的基础上的 ,因此历史的连接 ,总是一个历史的实际。这就为人们在文化传统的价值基点上 ,寻找自己文化发展的动力提供了支持理由。而且 ,不论是中国历史 ,还是西方历史 ,又总是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 ,通过文化资源的互相借取 ,来为自己文化提供发展养分的。因此 ,绝对没有一个民族在完全远离其他民族的思想文化资源的情况下 ,独立地开掘出一条文化发展之路。由于对于现代西方文化来讲 ,中国古典文化的启发性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因此 ,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 ,也是不容抹杀的。但是 ,就综合的角度看这一问题 ,则会有不同的结论.

姑且不说二者站在对立的立场上对于传统命运得出的相反对的结论。同时 ,也不论二者对于传统文化发展前景的设计多么具有吸引力 ,仅就二者的思路和结论来看 ,就存在可以改进的地方。其一 ,在问题意识上 ,二者仅仅依据于社会原生问题的各一个方面立论 ,对于中国问题的连动机制 ,掉以轻心了。其二 ,在问题陈述上 ,也都只是对于中国传统命运这一个问题的两面 (现代有效性与时代失效性 ),各占据一个方面的事实依据。其三 ,在价值主张上 ,各自也是在自己的价值立场上 ,声言自己立场的合理性 ,对于对方的价值立场缺乏起码的尊重 ,因此对于相互间共同分享的价值资源忽视了。其四 ,在解决传统伦理的出路问题上 ,各自都在自己封闭的思路寻求“出路”。保守传统 (以儒家为核心 )价值者以为传统本身就可以为我们走出近代以来的文化困境提供一切药方。反对传统 (也以儒家为核心 )价值者则以为传统构成了我们走向现代的障碍 ,于是以告别传统为走进现代的前提。其实 ,就文化的当下发展来讲 ,传统自身的处境并不是一个真实的现代出路问题。在问题的确认上面 ,二者都有以伪问题为立论基础的嫌疑。

为此 ,在展开对于传统文化、传统伦理现代处境问题的论述之前 ,需要先行确立起几个论说问题的原则 :

第一 ,告别二元对峙的处理传统命运的方法。一方面 ,绝对不单纯站在具有永恒价值的道德理想主义的视角 ,来为以儒家价值为核心的传统伦理体系进行辩护。另一方面 ,也绝对不站在需要扬弃的伦理中心主义的视角 ,去为全盘反传统主义进行论证。而是走出这种各据传统之一个方面的内涵 ,而各阐其说的理论困境。将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视为传统 (儒家 )伦理两个难以割离的层面 ,将传统做整体观。这样 ,可以保证我们不至于在割裂传统结构的基础上 ,对于传统进行不可靠的问题讨论与价值抉择。

第二 ,告别基于学理要求的伦理学思想史讨论的学术定位。这样 ,就可以避免在学理的僵化逻辑进路上 ,对于问题的丰富蕴涵加以撇除 ,而集中于论述者关注的或辩护、或拒斥的一个或几个价值兴奋点上面。从而对于原教旨主义基点上的思想史阐释方式 ,予以回绝 ;同时 ,对于反传统主义基点上的思想史裁量方式 ,加以扬弃。在此基础上 ,对于传统伦理、尤其是儒家伦理 ,作合乎其历史面目的理论审查。在理论逻辑思量的同时 ,对其作实践逻辑的同情性了解 ,使传统伦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不至于割离 ,由此获得具有真实性保障的理解.

第三 ,告别那种专注于对传统、传统伦理与儒家伦理的系统描述方式。从而 ,对于传统中与现代关联紧密的问题 ,做突破性的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对于传统伦理中 ,对现代中国人的伦理思维与行为的伦理抉择发生着影响的观念与行为导向 ,进行聚焦式的审查。而这类问题 ,大致有 :传统伦理的构成状况究竟是如何的 ,传统伦理的类型特征实际是怎样的 ,中国传统伦理与西方伦理的传统与现代构成的异同如何 ,在“现代”的变迁条件下 ,传统伦理的处境怎样 ,传统伦理的现论境遇与实践际遇如何 ?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 ,比之于延续了近一个世纪的描述传统伦理的学术取向 ,更有利于我们进入传统的堂奥 ,并携带传统宝贵遗产 ,走进现代的大门。

第四 ,告别那种脱离现实伦理生活关联着的伦理学问题的玄虚的致思方式。就此而言 ,就可以期望在论述传统伦理的现代处境问题时 ,从现实的伦理生活要求这个伦理学致思的最强有力的基点上 ,去考虑问题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理论性与实践性诸方面关联着问题省思的方方面面。于是 ,当代中国的道德失序与道德秩序重建要求 ,就此成为我们反省传统、传统伦理、传统儒家伦理的理论问题与实践处境的背景条件。由此 ,问题就引向了讨论传统伦理的时代感维度。这就使得当下伦理生活的问题 ,可以既在传统中寻找它的源头 ,又可以在传统中寻思它的解决之道。但是 ,在此传统绝对不构成我们思考现代的轴心。

确认了这些原则 ,则讨论传统伦理问题的问题思路就凸现出来了一者 ,确立讨论传统伦理的理论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就是传统伦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儒家伦理的结构分析问题。长期以来 ,反传统主义者将这一结构中与传统政治直接关联在一起的、令人反感的伦理中心主义加以放大 ,以此作为否定传统伦理价值的依据。而保守主义者则又将其中的、与古典社会伦理道德生活的常态相吻合的道德理想主义加以扩展 ,以此作为为传统伦理的现代转进的理论努力的根据。其实 ,分析起来 ,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正是构成传统 (儒家 )伦理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一旦割裂 ,传统就会变成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女孩”了。只有从这两个方面同时入手 ,才能理解作为古典规范伦理体系的儒家伦理 ,缘何既可以提供一个调整社会生活的普适规范 ,又可以提供一个个人道德修养的指南原因。儒家有关于良心的论说 ,是因应于后者的论说。而儒家关于忠诚的言述 ,则是关于前者的社会伦理陈述。就此而言 ,儒家伦理绝对不可能是时下一些论者所认定的、在现代社会可以直接发挥管理功能的管理伦理学 ,而只能是古典意义上的规范伦理学.

二者 ,在确认了传统伦理的结构特征之后 ,我们需要对于传统伦理显现出自己的结构特征的外部条件加以分析了解。在比较伦理学的视野中 ,中国传统伦理与西方现代伦理的结构性差异 ,是最为显明的。之所以要对这两种伦理体系加以比较 ,不是因为一些论者认为的我们中国人近代以来形成的所谓“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思维定势。而是因为 ,这一方面是取决于传统伦理的结构背景与西方伦理的结构背景 ,正好构成一个相互对应性的参照架构从比较方法学的角度讲 ,这样最有利于说明具有差异的两者之发生差异的原因 ,以及这种差异显示出的两者各自的独特性征。另一方面 ,则是因为伦理学在其自身的延伸逻辑上 ,构成了体系化论说而又具有比较价值的伦理学传统 ,就是中国与西方的伦理学两种传统。再一方面 ,则是由于中国与西方自近代以来的文化冲突 ,构成为 1 7世纪资本主义发展以来 ,最为剧烈、而又最为具有跨文化传统研究价值的现代文化问题。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的冲突与对接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涌现了它丰富的理论蕴涵。这值得人们去加以追究。当然 ,这种比较是复杂以至于在冲突与融会的整个过程中也不可能全部予以清晰的理论阐释。为此 ,从三个视点上去加以把握是值得尝试的进路。一是中国与西方伦理传统中是否共同分享着某些理论话题。为此 ,考察最具有伦理意味、且为古典中西伦理学家都高度关注的“中庸”话题 ,在这里就变得具有特殊的意义了。二是中西伦理传统中是否具有某种深层的伦理心理的分流。在此 ,通过中西社会伦理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悔”的道德心理现象的比较分析 ,似乎可以期望对于其中的某些差异加以认知。三是中国与西方伦理传统中对于社会政治问题的伦理回答 ,是否具有引导社会向不同方向运作的理论诱导力量。就此而言, 中国古典传统的伦理与政治的直接合流 ,与西方现代传统的伦理与法理的紧密关联 ,确实给我们显示出两幅社会政治伦理画面。

三者 ,在区域化发展的伦理格局被打破以后 ,亦即在通向全球化的伦理发展格局的大背景条件下 ,我们对于伦理问题的反思 ,有了不同于各自传统自身审查传统的正当性与合理性的进路。因此 ,我们如何可以合理地确认在这种条件下 ,判定伦理道德问题正当性与合理性的方法 ,就成为我们的伦理道德审查必须确立的方法论前提。为此 ,对于我们自己传统的形成过程加以描述性分析 ,对于我们的伦理传统之表现而出的精神特质 ,对于我们的社会与相异类型社会的本质差异加以勾画 ,进而对于一般意义上的伦理学反省方法论问题加以检讨 ,就成为相互依赖的几个问题。于是 ,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问题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问题 ,中国文化特质的勾画问题 ,以及伦理思维的理论与实践前提的反思问题 ,就成为伦理学必须直面的基础性问题。

传统文化论据篇11

目前,我校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仍采用手工方式管理,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中的许多环节,例如选题、开题、过程管理、审阅评议、结果统计分析等工作还没有被纳入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中。

每年我校的本科毕业生有6000余人,由于整个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过程持续时间长、涉及人数多(包括学生、指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传统的以手工为主的管理方式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学生在选导师、选题目等方面缺乏较好的公开性、公平性;师生之间信息交流不畅;论文(设计)工作进度难以及时了解并进行控制;在成绩评定方面存在较大的片面性和随意性;文档收集整理、成绩统计分析等方面重复劳动量大、工作效率低下等等[1]。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加强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实现无纸化和网络化办公,是一个极具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研发毕业论文(设计)系统可以大大减少工作量,节约打印纸张等办公经费,提高教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还可以方便学生上传下载和师生间共享论文资源。

为此,我们申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根据数学与统计学院(简称“数统学院”)的实际情况,开发出了适用于数统学院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2]。

一、毕业论文过程化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教师出题、学生选题、学生自命题、教学管理员审核、学生上传相关文档、数据汇总、系统设置。其中,系统分三个模块,分别是教师模块、学生模块和管理员模块[3]。

1.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①教师登录系统,输入自己想要指导的课题,并申报;②教务管理员登录系统审核课题;③学生登录系统选择课题或者自命题;④学生登录系统查看自己的课题状况,并根据课题要求完成毕业论文教学进程的各项任务,按时上传相应的文档。同时,教师可以在登录系统查看自己指导的学生的信息,下载学生上传的文档。⑤待学生在规定时间全部完成和上传文档后,教务管理员可对整个教务进程进行总结和整理,完成整个毕业论文线上办公的过程。

以下时序图1阐述了系统的基本流程:

2.管理系统开发所需要的技术条件:

①Visual Studio 2013 IDE工具作为系统开发环境;② MVC4 (C#)作为开发语言和开发框架;③FTP工具上传部署代码;④Git版本管理工具进行版本管理;⑤Windows Server 2008 RC2作为服务器系统;⑥IIS服务器作为运行服务器;⑦SQL Server 2008作为数据库服务器。

目前项目系统的开发工作已经顺利完成,并且已经过教务管理人员和学生的测试,根据他们的建议对系统功能进行完善,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二、毕业论文过程化管理系统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1.多个学生选同一个课题多并发问题。在学生选择课题的时候,由于某个课题比较受欢迎,可能会有比较多得学生优先考虑,但课题只有一个。这时候,如果有多个学生同时选的话,很可能会出现冲突问题,导致系统出错。图2展示了Topic(论题的表)的结构。

其中Student_UserId为学生的用户唯一标识,当学生选择某个课题的时候,属于这个课题的一行记录中的这个字段就会填上学生的标识。在多并发的问题中,如果多个学生请求选择这个课题,就会同时更新这个字段。那么,在更新的一瞬间,根据服务器处理的先后顺序,往往是最后被处理的被写上这个字段。这是因为服务器接收到多个选题请求后,会同时地执行逻辑处理。首先将相关的这一行的资源从数据库里面取出来,在逻辑处理的过程中,服务器会根据这个资源在内存中生成对应的对象或者数组,而修改数据就通过修改这个对象或者数组来实现。而最后保存操作就把这个对象或者数组再生成SQL语句更新数据库。那么根据这图2 Topic结构个流程,各个请求都生成了属于自己的SQL语句,当然是最后执行SQL的那个请求会被最终保留在字段里了,这样就是“后者先得”,不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会造成后续逻辑的错误。

解决方案:

通过为Topic表加上一个16进制的字段RowVersion(见图2箭头所指)和乐观锁的方法。相应的处理逻辑改为:读取某一行的时候,也顺便把RowVersion的值读出来作为这一行的版本判断,当更新行的时候,首先判断数据库中的这一行的这个字段是否还是原来的值,如果是的话表示期间没有被修改过,那么就将RowVersion的值加1,再存进数据库;如果不等于原来的值,就表示已经被修改过,不能再执行更新,而要做出相应的处理。乐观锁保证了对某行记录进行更新操作时,会对这一行加锁,若有另外的进程需要操作同一行,必须等前面的进程操作完成。这就保证了数据不会有冲突,解决“后者先得”的这个问题[4]。

2.师生用户体验优化问题。系统对用户体验做出了比较多的优化,总结为如下几点:①采用当前较为新的HTML5 UI作为界面元素,无论是界面风格、字体还是图标设计看上去都令人舒服。②系统的大部分操作都使用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异步处理的技术,通过弹出层来进行各种操作,不需要刷新页面就能看到修改后的效果,让用户感觉方便和友好[5]。

3.桌上电脑和移动端同时兼容的问题。为了同时兼容桌上个人电脑端和移动端,能让教师或者学生出门在外或者不在电脑旁都能登录系统完成自己需要的操作,本系统实现了PC和移动端的兼容。系统的页面可以根据屏幕的宽度来调节相应的样式。本文只讨论了项目软件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和解决方案,借此与专家或有相关经验的开发者分享,项目中其他功能的具体实现过程不再一一列出,敬请批评和指正。

三、总结

毕业论文管理是学院教学管理与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在校大学生的角度看,只有认真对待论文写作,才能顺利完成学业,取得学士学位;从教育管理的角度看,毕业论文工作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更能言传身教给学生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和扎实的研究作风,并且可以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继续学习的良好思维品质。这才是大学教育中毕业论文工作的真正内涵。

参考文献:

[1]李海燕,俞金梅,等.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141-144.

[2]李景荩呙文承等.基于MVC框架的系统重构方法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22):63-66.

传统文化论据篇12

本文中的“传信范畴”对译于英文中的“evidentiality”,这一用法始于张伯江(1997)对“evidentiality”这一研究领域的引介。根据这一译法,严辰松(2000)将语言中表达传信的方式“evidentials”译为“传信语”。关于“evidentiality”,英语学界通行的译法有“可证性”(胡壮麟1994)、“实据性”(牛保义,2005)及“言据性”(朱永生,2006;房红梅,2006)等,而“evidentials”则分别对应于“证素”、“实据性标记”及“据素”。由于汉语的研究传统中早有“传信”和“传疑”的对立(刘永华,2006),且这一对概念与“evidentiality”具有相关性,因此,我们采用张文的译法,将“evidentiality”译为“传信范畴”,并将传信范畴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evidentials”统称为“传信标记”,但涉及具体的信息来源时,则沿用胡壮麟(1994)的译法,称为“某某证素”。

根据Dendale和Tasmowski(2001)的介绍,术语“evidentiality”在西文文献中最早由Franz Boas(1947)引入语言学,十年之后Jakobson发表了Shifters,verbal categories,and the Russian verb一文,该术语开始被广泛接受。八十年代后,传信范畴开始成为国际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第一个里程碑事件为1981年第一次传信范畴理论专题研讨会的召开及会议论文集《传信范畴:认识观的语言编码》(Evidentiality:The Linguistic Coding of Epistemology)一书的出版。另一个重要事件则为1998年第六届国际语用学会议的召开。会中有两个座谈会专门讨论传信范畴,讨论成果在2001年《语用学杂志》第33卷第3期专辑刊登。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Alexandra Y.Aikhenvald于2004年出版了Evidentiality这一专著,系统论述了传信范畴的各个方面。关于该范畴的研究历史,我不打算详述(可参看胡壮麟 1994,牛保义,2005,乐耀,2011等相关评介),下文将着重讨论在此范畴的研究过程中存在争议的一些问题,并总结出不同的研究取向。

2.传信范畴研究中的重要议题

在传信范畴的研究中,下面几个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不同的研究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存在分歧。

2.1关于传信范畴的定义。

关于传信范畴的定义,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取向。前者以Chafe(1986)为代表,在其系统中,传信范畴包括“信息来源+对知识的态度”。具体包括:知识的来源(语言、证据等与说话人直接经验相关的部分)、认知方式(包括信念、归纳、传闻、演绎等不同的认知方式,对应与说话人心理上的认知过程)、信度(信息的可靠程度)及与知识相匹配的因素(包括言语的资源及与说话人心理预期相匹配的程度)。而后者以Willett(1988)为代表,传信范畴只包括“信息来源”。

定义的广狭与研究者所面对的研究对象及其所持的理论取向密切相关。Chafe所面对的研究对象是英语,英语中传信范畴并没有严格的形态标记,更没有形成词形变化表。他从认识观的角度考查人获取知识的方式如何通过语言编码及不同的知识获取方式影响知识的信度。而Willett(1988)则是从类型学的角度对信息来源进行分类。他所面对的材料是传信范畴由词缀或者曲折形式标记的语言,其研究取向是找出这些形式所对应的语法意义(参看胡壮麟,1994;朱永生,2006)。Aikhenvald(2004)是对Willett(1988)研究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作者持坚定的狭义主义立场,申明传信范畴的核心是“标记信息来源”,言者态度只与传信范畴具有边缘性相关性。

2.2关于传信范畴的语法化程度。

Lazard(2001)认为,虽然所有的语言均有表达信息来源的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的语言都有语法性的传信范畴。在一个语法系统中,只有特定形式(能指)的语义—语用内容(所指)的基本意义指向信息来源时,才能说该语言中的传信表达实现了语法化。根据这一标准,世界上的语言可以分为三类:传信系统尚未语法化的语言、传信系统正处于语法化过程的语言及传信系统已经语法化的语言。英语和法语这样的语言在动词系统中没有形态性的传信标记,传信意义由词汇形式表达,属于传信系统尚未语法化的语言。而亚洲西部的有些语言虽然传信意义没有特定的语法形式,但可以偶尔用中心意义属于其他范畴的形式表达,完成时通常有这样的用法。如西亚美尼亚语从完成式中发展出了一套传信标记,而东亚美尼亚的完成体在保持传统的用法的同时可能也发展出了传信意义。这样的语言不具有语法性的传信范畴,但处于向语法化的传信范畴发展进程之中。另有一些语言,它们中的每个动词均需带有指称信息来源的语素,如Tuyuca,在此语言中,独立的动词最少需包括一个动词词根和一个证素,这样的语言是传信系统高度语法化的语言(参看牛保义,2005)。

2.3传信范畴与情态范畴的关系。

Dendale和Tasmowski(2001)一文总结了现有研究中传信范畴与情态范畴的关系。就这两者的研究范域来说,共有三种情况:分离、包含与交叉。坚持传信范畴应作狭义理解的研究者通常认为传信范畴与情态范畴是彼此独立的研究领域,如Aikhenvald(2003:19)认为,将表达不确定性、可能性及言者对信息的态度看成对传信范畴的扩展是一种误解。

“包含”分为两种情况,传信范畴包含情态范畴和情态范畴包含传信系统。Matlock(1989:215)持这前一立场,认为传信范畴编码言者的信息来源及对信息的确信程度(转引自Dendale and Tasmowski,2001)。在此“确信程度”置于传信范畴之中,而“传信范畴”则同时作为“情态”的同位词及上位词存在。与此观点相对,Palmer(2001)认为传信是情态系统中的一部分,是命题情态的一个小类,并认为传信与认识情态一样,均涉及言者对命题真值或事实状态的态度,两者的区别仅在言者用传信情态来显示对他们对于事实状态所拥有的证据而用认识情态来直接表达对于命题事实的判断(Palmer,2001:8-9)。Dendale和Tasmowski认为通常情况下,被包含的概念应该为传信系统,因为信息来源可以看做是标记言者认识态度的间接手段,或者可以用来定义不同的认识情态(Jan Nuyts2001)。

“交叉”关系的立场可以从Auwera和Plungian(1998:86)一文看到,作者认为“推断”证素的值与认识情态“必然性”的值相当(转引自Dendale and Tasmowski,2001)。其实Palmer(2001)也有类似的看法,认为“推断”可以在认识情态和传信情态两个系统中出现,并引用Coates(1983:41)注解道:“在最常规的用法中,must通常传递言者在对所知事实所作推理的基础上对所述事物真值的信心。”并且说中部波莫语的例子“演绎”形式显示出对其所述命题,有非直接的,通常为视觉的证据。

在列举出传信范畴与情态范畴的这三种关系之后,作者指出研究者之所以对传信系统和情态系统的关系存在这么大的分歧,是因为这样的经验事实:在许多语言的传信系统中,标记信息来源的形式同时标记言者对此信息可信赖性的态度。

3.关于传信范畴的研究取向

研究者对于传信范畴的不同研究取向与他们对上述三个重要问题的看法密切相关。具体说来,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种研究范式。

3.1认识观的研究取向,以Chafe(1986)为代表。

将传信系统放入对人和事物的认识中考察,认为我们对人或事物的认识存在信度的区别,有确信性的也有不太确信的。前者是我们对其有可信的证据或我们对其真实性确信无疑,后者是基于我们对其或然性或可能性的考虑。因此,只要涉及信息来源(包括直接涉及和从表达中推断)和言者态度(包括对信息真值的推断,如英语中的“must”等情态助词,也包括对于信息的确信程度,如“probably”等表示或然性的副词),不管其是词汇性的成分还是语法性的成分,都可列为传信范畴的研究范围。由于对于信息确信度的认识和表达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传信范畴的研究可以在所有人类语言中展开。

3.2语法化的研究取向,以Aikhenvald(2003,2004)等研究为代表。

认为传信范畴是一个语法性的范畴,主要标记信息来源。这类研究者通常具有类型学的研究背景,严格限定传信范畴的研究范围,认为一个语言的传信策略只有充分语法化,形成强制性的表达形式时,才可以说形成了传信范畴系统。用词汇方式或者可选性的语法形式标记信息来源时,不能认为具有语法性的传信范畴(Aikhenvald,2003:1—2)。这类学者的研究重心往往放在传信范畴已经系统化的那些语言上,通过跨语言比较及具体语言系统的考察,确定证素的意义(具体表达何种信息来源)、来源(语法化源头)及表达功能(在语言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3.3语法性的研究取向,以Anderson(1986)为代表。

该文为证素提出了四条标准:(1)证素表示人们对一个事实性断言的理据,有以下几种可资利用的方式:直接证据+观察(无需推理);证据+推理;推理(未指明证据);根据逻辑或其他事实所作的合理期待;听觉的或视觉的证据。(2)证素本身不是对小句的主要表述,而是对某事物的事实性断言作附加说明。(3)证素的主要意义是作为a项的证据,不仅仅是语用学的推理。(4)形态学上,证素是曲折形式,附着语素或其他自由的句法成分(不是复合词或衍生形式)。

Anderson(1986)的研究取向其实可以看作前两者的中间状态。首先它比Chafe(1986)的研究范围小,他强调传信范畴必须具有一定的抽象程度,因此只能是附加说明而不能是小句的主要表述;其次,证素主要的意义是提供断言的证据,而且不能仅是语用学的推理,因此通过言者态度和命题真值归因出的信息来源被排除出传信系统;再次,证素应该具有语法性质,必须为曲折形式、附着语素或其他成分;最后,它不片面强调只有完全语法化的传信系统才能作为传信范畴“合格”的研究对象。只要某一语法形式的主要功能是作为断言的理据,即使该语言没有形成系统的传信范畴,也可以开展传信范畴的研究。

4.结语

根据国外文献的记载并结合国内研究者的相关评述,我们总结出了传信范畴研究中几个问题,包括传信范畴的定义、传信范畴的语法化程度及传信范畴与情态系统的关系,最后根据研究者对于上述几个问题所持观点的不同总结出认识观、语法化及语法性三个研究取向。由于汉语中不存在充分语法化的成系统的传信范畴,而将传信作为一个范畴来研究,又必须注重它与词汇形式及其他语法范畴之间的关系,因此,我初步认为对汉语传信范畴的研究应该采取语法性的立场。

参考文献:

[1]Aikhenvald,A&R.Dixon(eds.).Studies in Evidentiality.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3.

[2]Aikhenvald,A..Evidentialit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3]Anderson,Lloyd.Evidentials,Paths of Change,and Mental Maps.In Evidentiality:the Linguistic Coding of Epistemology,ed.Nichols & Chafe.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 :273-302.

[4]Chafe,Wallace.Evidentiality in English Conversation and Academic Writing.In Evidentiality:the Linguistic Coding of Epistemology,ed.Nichols & Chafe.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61-272.

[5]Dendale,Patrick and Liliane Tasmowsk.Introduction “Evidentiality” and related notions.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1 ,33:339-348.

[6]Jakobson R..Shifters,Verbal categories,and the Russian verb,1957:130-147.In Roman Jackbson Selected Writing II:Word and Language ,The Hague :Mouton,1971.

[7]Lazard,Gilbert.On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evidentiality,Journal of Pragmatics,2001 ,33:359-367.

[8]Nuyts,Jan.Subjectivity as an evidential dimension in epistemic modal expressions,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1,33:383-400.

[9]Palmer,Frank R..Mood and Modality(2nd edition),Cambridge,Cambridge Press,2001.

[10]Stanka A.Fitneva.Epistemic marking and reliability judgments:Evidence from Bulgarian,Journal of Pragmatics,2001,33:401-420.

[11]Willett,T.. A cross-linguistic survey of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evidentiality,Studies in Language,1988,VOL12,(1):51-97.

[12]陈颖.现代汉语传信范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3]房红梅.言据性研究述评.现代外语,2006,第29卷,(2).

[14]胡壮麟.语言的可证性.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1).

[15]刘永华.《马氏文通》传信范畴再探.兰州学刊,2006,(9).

[16]牛保义.国外实据性理论研究.当代语言学,2005,(1).

[17]严辰松.语言如何表达“言之有据”——传信范畴浅说.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

传统文化论据篇13

一、前言

以不断创新的信息技术应用为特征的互联网、移动数字通讯设备等新媒体,正在以新的传播方式和强大的传播能力影响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所谓新媒体[1],具备以下特征: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以互联网作为主要的传播手段;内容为王,强调互动;媒介形式多样化,信息的、接入以及传播方式多样化。

中国工信部2010年2月3日的统计数据显示[2],2009年,中国网民数,达到3.84亿,继续位居全球首位。而根据200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中国有线电视用户基数也才为16342万户。中国互联网目前的普及率还不足三成,与美国、日本等国家超过七成的普及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根据传播扩散理论[4],在未来的2~3年里,网络新媒体将处于一种“爆炸式”的发展状态。

聚焦在新媒体支撑技术这个层面,带宽、服务器及系统运维构成了新媒体企业巨额成本的“三座大山”[5]。还有一个非常大的成本以及技术风险在逐渐显现,这个风险就是新媒体内容的存储风险,也就是新媒体数据的存储风险,尤其是存储系统与服务器之间的I/O风险。一旦带宽和处理器能力达到一定的指标,新媒体受众达到一定的规模,数据访问模式的变化以及服务器和存储系统的I/O的压力将处于一种根本无法预计的状态。

本文依据目前存储技术的发展,重点讨论面对未来新媒体支撑技术体系结构中存储系统的I/O压力以及其解决方案,其目的是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保证整个新媒体支撑技术系统的I/O平衡和满负荷。EMC的MPFS就是可以处理和解决新媒体存储以及I/O压力的优秀解决方案之一。

二、新媒体信息的抽象模型

从抽象的角度出发,可以将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和智慧(Wisdom)抽象成为一个金字塔。

媒体属于信息(Information)这个层次,人们通过获取媒体信息对象,可以知道媒体对象所表达的含义(Know What)。而进一步抽象信息对象,可以得出下列描述:

所谓信息,就是具有上下文场景的数据。即:Information is Data in Context。

针对媒体信息来分析,所谓:

Data:某种格式的媒体的比特(Bits)流

Context:可以播放或者理解该格式媒体文件的应用系统

Information:新媒体所展示的内容

因此,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媒体的应用系统(非编、播出、媒资等等)和特定的媒体文件格式,共同维护了数据(媒体的比特流)的场景信息,从而使某个比特流的数据可以体现或者展示出可以使人类理解的信息。

面对大规模新媒体的传播,从展示路径出发,将存在两个可能的瓶颈,数据到媒体应用系统间的I/O传输瓶颈和媒体应用系统到客户端之间的网络传输瓶颈。本文研究的内容就是聚焦在解决数据到媒体应用系统间的I/O传输瓶颈。

三、MPFS工作原理与技术优势

由于媒体应用的要求和特点,需要多个媒体应用服务器(如:非线性编辑系统、播出视频服务器系统等)同时对媒体数据进行并行处理,因此,需要2个主要的需求同时得到满足:1.高性能。2.共享。但传统的存储系统,无论是SAN还是NAS都无法同时满足这两个需求。

在国内的媒体行业,存在以昆腾(Quantum)StorNext为代表的的基于SAN的共享文件系统解决方案以及EMC的基于统一存储(Unified Storage)的多路径文件系统解决方案(MPFS,Multi-Path File System)。

媒体数据多以大文件形式存在,多个媒体应用需同时共享这些大文件的媒体数据。尽管传统的SAN传输效率较高,但数据共享是其从原理上难以解决的问题。一般而言,这种共享大多通过网络文件共享协议来实现,如CIFS/NFS/FTP/.

[3] 200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stats.省略 统计公报.

[4] 金兼斌.互联网在中国大陆的扩散[M].全球化与大众传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42-269.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