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特点实用13篇

传统医学特点
传统医学特点篇1

文章编号:1007―2349(2009)12―0010―02

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宝贵经验,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最有活力、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中医治疗的理论基础和所用的药物与西医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治疗肿瘤方面更是有自己独特的疗效,在许多方面可弥补西医治疗不足。

1 优势独特

小医药对肿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这表现在中医药的“五性”。

1.1 理论性 中医理论中的正邪学说、辨证理论、病因病机等学说对肿瘤的发病机理和病程转归的认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科学的合理性,这对肿瘤的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2 实践性 中医治疗肿瘤的各种方法均来自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并接受了实践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是能够经得起考验的,被人们广泛推广运用的良法,而不是先由某种假说式猜测而产生。

1.3 抗瘤性 传统中药中有许多药物其本身就具有抗治肿瘤的作用。如现在应用的植物类抗肿瘤药(如依托泊泊长春瑞宾、长春地辛、长春新碱等),和一些生物反应修饰剂(如细胞因子、免疫活性细胞、单克隆抗体及其偶联物、肿瘤分子疫苗)均是某些中药的有效成分。这些成分对肿瘤细胞有直接或间接的杀伤作用。

1.4 扶正性 中药里有许多药物既能扶正固本,又能抗癌。如人参、白术、薏苡仁、百合、天冬、补骨脂、绞股蓝、当归、生黄芪、太子参、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山萸肉、鳖甲、首乌、大枣、茯苓、沙参、麦冬、生地,均能够调节和调动机体防御体系,从而阻断和抑制肿瘤细胞的产生,间接地杀灭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1.5 协 有些中药在与放、化疗配合使用后,不但能达到增敏作用,而且还能减少放、化疗后产生的某些毒副作用,以减轻患者疾苦。

2 体系完整

由于中医治疗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因而其所形成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有着自己独到的特点。相比西医治疗,中医治疗肿瘤的特点如下。2,1 整体观念 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它要求人们在观察、分析、认识和处理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等问题时,必须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中医在治疗肿瘤方面也是如此,也是从患者的全身特点加以考虑,而不是仅局限在肿瘤病灶本身。恶性肿瘤是一类全身性的疾病,其病灶与机体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抗瘤能力相互制约,互为消长,影响病情进展。因此,对多数病人,只采用局部治疗往往达不到根治的目的,所以在肿瘤的治疗中,不但要注意肿瘤局部病灶的根除,而且更要重视整个机体的抗病能力。增强机体抗瘤能力,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浸润与转移。

2.2 辨证论治 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是中医治疗的另一大特点,也成为小医治疗肿瘤的最高原则。对于不同的患者。不同的肿瘤在不同的阶段必定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综合其所有的症状、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归纳后辨清其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证”。然后在此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对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由于有相同的发生、发展和形态学变化的共同基础以及病理、生物、化学改变的共同规律,因此在“异病同治”、“同病异治”、“虚则补之”和“实则泻之”的总原则下采用理气化滞、活血化瘀、化痰利湿、清热解毒、扶正固本的治则,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再制定具体的治法,相应用药,以达到治疗肿瘤,缓解症状的目的。

2.3 正邪学说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变化不外乎是邪气作用于机体的损害与正气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任何疾病包括肿瘤的形成和发展,也可概括为正、邪两方面关系的变化。“正”是指人体的正气,泛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一切能够导致疾病的因素都可称为“邪”,包括存在于外界或由人体内产生的种种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正邪相争,正不胜邪。则致病。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正气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正气不足,邪气乘虚而入,“积之成也”,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因此,从预防疾病发生的角度讲,人应时刻注意保护、扶养正气,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从治疗疾病的角度讲,正气不足,则应加以补益扶助,同时消除致病因素,即“扶正祛邪”,使正胜邪却则不发病。

2.4 预防学说 中医学历来注重预防,早在《内经》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预防,对于健康人来说,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对于肿瘤患者而言,可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预防的内容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2.4.1 未病先防 (1)顺应自然,使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相适应;(2)养性调神,要注意避免来自内外环境的不良刺激并提高人体自身心理的调摄能力;(3)护肾保精,使人体精充气足、形健神旺,达到预防疾病、防变发展的目的;(4)体魄锻炼,要因入而宜,适量运动,运动量由小到大,持之以恒;(5)调摄饮食,注意肿瘤饮食宜忌和药膳保健;(6)针灸、推拿调养;(7)避免邪气的侵害。总之,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肿瘤疾病的发生。

2.4.2 既病防变 指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恶性肿瘤的预后,关键在于是否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目前肿瘤只有争取早期治疗,才有可能被彻底治愈。如果肿瘤发展到中、晚期,肿瘤组织扩大或已发生转移,即使采取了各种治疗手段,也很难达到根治的目的。因此,对于肿瘤一定要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也是目前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

传统医学特点篇2

1.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定义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都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医药经验(或医学)。在我国,具有独特的学术地位和深远影响的“中医药”是以汉文化为背景的,通常所称的民族医药则是专指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包括藏、蒙、维吾尔、傣、壮、苗、瑶、彝、侗、土家、回回、朝鲜族医药等等。这些以不同民族名称命名的传统医药学知识,或自成体系,或以专科特长而闻名,在现代西医学传人之前,为各民族应对地方性疾病和常见创伤等,发挥过重要的医疗保健作用。

“民族医”的概念至少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出现。“民族医学”、“民族医药”则于20世纪80年代普遍见于专业的或政府的各种文件资料中。

事实上,民族医药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概念是指中华民族的传统医药,犹如民族工业、民族企业、民族经济的用词一样。这里的民族,是指中华民族大家庭,具有本国的、本土的、非外来的意义。狭义的概念专指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本文所述的民族医药为后者。我们不赞成以“中医学”的概念总括56个民族的传统医学。就现代民族医药的概念而言,它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积累和医学创造的集合,显然不能包括在以汉文化为背景的中医学范畴之内。民族医药并非是中医药中的一个分支、一种附属品,而是与中医药处于并行平等的地位。

因此,从学科角度而言,中医学与少数民族医学应当是姊妹学科的关系。然而,在现实中,民族医药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管理,民族医药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列在中医之下,这就造成中医药对民族医药的长兄代父现象。

2.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地位

2003年l0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附则”中申明:“民族医药的管理参照本条例执行。”我们认为这一规定应当有如下含义:

第一,民族医药享受与中医药同等的待遇。民族医药在理论体系、历史传统和诊疗方法等方面不同于中医药,但是民族医药和中医药同属于中华医药的组成部分。

第二,民族医药学有它独立的医学地位。民族医药并不从属于中医中药,在民族医药条例尚未制定或不另行制定的情况下,民族医药的管理是参照中医药管理条例执行的。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以汉族医药为主的中医药显然不能包括少数民族传统医药。

二、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独特性

尽管民族医学在概念上已体现了与中医学的明显区别,国家在政策上也赋予其与中医学平行的地位,但现实中,由于少数民族医学发展比较滞后,缺乏统一、平衡发展的大格局,以至于不少人仍把其归于中医学的范畴。要发展民族医药,首先必须把政策落到实处,跳出思想的局限,独立自主地进行发展。至于为何要把少数民族传统医学从现在的中医学范畴中提取出来独立发展,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和中医学的重大区别所决定的。

1.文化背景不同

中医是在中国古代汉文化背景下诞生的,主流是儒、道两家。中医把“调节平衡”、“扶正祛邪”作为保持健康和治疗疾病的主要原则,正是儒家“中庸之道”及道家“万物负阴抱阳以为和”思想的体现。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学的文化土壤则不同于中医学,它是55个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集合,因此呈现出多元性和复杂性。同汉民族一样,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发展史和独特的地域生存环境,在此基础上孕育出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必然具有各民族独特的文化背景。根据其文化源流或特殊的地域文化背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学科可分为若干类系:(1)受佛教文化影响,特别是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结合青藏高原的疾病防治经验和药物资源,逐渐发展形成了藏医学、蒙医学。而傣医学则具有南传上座部小乘佛教文化的背景。(2)受阿拉伯文化影响,特别是受阿维森纳《医典》的影响,并结合自身的医学实践而发展出了维吾尔医药、回回医药、哈萨克医药等。(3)受朝鲜古典医学影响,并融合中朝古代医学特点,发展出朝鲜族医药。(4)受汉文化影响,但又具有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从南方地区医疗实践中发展出苗、壮、瑶、彝、侗、土家、黎等医药知识体系。从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所植根的文化背景而言,其与中医药并非源和流、主干和分支的关系,而是一个不同于中医药的多元的、复杂的、独立的文化体系。

2.理论体系不同

文化背景、哲学理念的不同,必然导致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和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大差异。中医学以天人相应和阴阳学说为哲理观,以脏腑、气血、经络为生理观,以四气五味为药理观,以四诊八纲为诊疗观,从而构成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它的理论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天人相应”为一般规律的整体衡动观;(2)以脏腑、经络、气血为构架的功能生理学;(3)以阴阳为基础的矛盾平衡说;(4)以四诊、八纲为内容的诊断学;(5)以天然药物和方剂为主的治疗学。

相对于中医学,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在理论体系方面充分体现了它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它是以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为背景,以当地的自然药物为资源,采用适合本民族生产生活习俗的行医方式,以本民族为服务对象而发展起来的。例如,藏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以隆、赤巴、培根三因素学说为核心,以五源学说为指导思想,以七物质、三秽物及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独特的理论体系;蒙医学理论体系是吸收了藏医学理论和印度医学以阴阳五源说为基础的赫依、西拉、巴干达的三根理论及七素理论,以及汉医知识,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和民间疗法,创造性地加以改造并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体系;维吾尔医学以火、气、水、土四大物质和气质论为其理论基础,是以维吾尔族人民自身的医学经验并吸收了阿拉伯医学、中医学等理论形成的民族医学;傣医学的基础理论主要是“四塔”(风、火、水、土)和“五蕴”(色、识、受、想、行)学说;壮医学的基础理论主要是阴阳为本、天地人散气同步、脏腑、骨肉、气血三道(气道、谷道、水道)、两路(龙路、水路)和巧坞主神理论;苗医学的理论是纲、经、诊、疾,即两纲(冷病、热病)、五经(冷经、热经、半边经、慢经、快经)、三十六诊、七十二疾。

3.医疗技法和用药特色

人们往往以神秘、猎奇的眼光探测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其实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无外乎也是各族人民在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的实践过程中创造、积淀的。现实生活中,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对某些疑难病症有着突出的疗效。例如,藏医学至少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医治的病种大多是青藏高原的常见病、多发病,用的药物也多是青藏高原所产的植物、动物等。由于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域、生活方式的差异,使得他们对疾病的治疗各有所长。如藏医药对高原病、脑血管病、风湿病,蒙医药对骨折、脑震荡、再生障碍性贫血,维医药对哮喘、白癜风,瑶医药对肿瘤、红斑狼疮都有很好的疗效。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在医疗技法上也独具特色,如藏医学的尿诊、灌肠疗法、艾灸疗法,蒙医学的拔罐穿刺法、外伤和正骨疗法、震脑术,壮医学的目诊、耳诊、药线点灸疗法、药物竹罐疗法等等。另外,各民族医学在诊疗的同时,多注重药物疗法和精神疗法的协同作用,在给予病人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诸如冥想、催眠、巫祝、引导意向等心理治疗方法来达到更好的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必要性

1.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现代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的困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迅猛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医疗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但长期以来,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各少数民族的医疗卫生状况始终不及发达地区,甚至差距越来越大。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中心于2005年2~11月,先后4次组织研究人员分赴各地进行民族医学的相关调研,调查覆盖了江苏、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区。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医药卫生状况及少数民族群众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缺医少药、医疗设施简陋、医学人才队伍规模过小等问题,严重阻碍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1)民族地区缺医少药、看病难、治病贵的问题十分突出。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大多位于偏远山区和其他环境恶劣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社会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得真正摆脱了缺医少药困境的人群所占比重较小。至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滞后、教育水平低、缺医少药等仍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少数民族就医难的主要原因有:医疗设施不健全;边远贫困山区缺乏高级专业人才;受经济条件限制,负担不起药费及治疗费。

(2)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据美国商务部(USDepartmentofCommerce)报告,占全世界22%人口的中国,医疗资源却仅占全球总数的约2%,或者说,每千人大概只有2.4张病床。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中国卫生分配公平性在全世界排名中处于劣势地位。我们知道,中国医疗资源缺乏是不争的事实,但更为严重的是,医疗资源分配和分布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中国的贫困地区,特别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现象更为严重。

(3)少数民族群众对民族传统医药的信赖和偏爱。一方面,现代医药服务可望而不可即,即便能够享受得到,往往也是代价高昂而效果未必尽如人意,从而影响了少数民族群众对现代医学的认同感;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受民族文化、习俗影响较大,少数民族群众对民族传统医药用药简单、看病便宜、对地区多发病和常见病有着较好的疗效等事实耳闻目睹,因此倚重民族医药、偏爱民族传统医药也就顺乎情理了。

2.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发展状况令人担忧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发展状况令人担忧。(1)民族医药在近代丢失太多,继承不足,适应现代社会的科研起步较迟、起点低。(2)民族医药制药企业起步晚,人才、技术落后,品种单一,其研发、生产、销售能力在日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面前显得十分薄弱。(3)民族医药原料质量不够稳定,成药产品质量控制不完善。(4)国外众多的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完善的专利申请策略,已开始仿制与精加工我国的民族传统成药,并进一步研发新药,从而对我国民族医药构成了威胁。(5)民族医药一直局限在各自民族聚居的小范围内使用和传播,有的用药经验仅以口耳相传,其发展和推广受到制约。目前,兼通现代医药、民族医药和语言文字的人才奇缺,各民族医药术语的规范译释工作进展缓慢。大多数民族特色药物的有效物质基础、作用机理及理论、应用、技术方法的创新尚处于空白,现代药品管理的各种规范很不完善,这些都与国际标准和市场要求相去甚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健康发展是十分紧迫的现实要求。

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基本对策

1.高等教育要为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发展培养高级人才

尽管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相继成立了一些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院校,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成熟的、能够适应21世纪发展的教育模式。

目前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的教师多数为本科毕业生,缺乏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的高级人才;学校与附属医院之间未形成人事管理一体化的机制,教师脱离临床,除老教授外,多数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缺乏临床锻炼的机会和临床实践的经验,医、教分家现象突出;缺乏专门用于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教师培训的教材;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基本没有实验课程;重专业教材而忽视其他自然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等内容的学习,导致学生知识面窄,学术思维局限,适应社会能力不强。此外,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还缺乏相应的行业协会,缺乏从业标准和业务规范;缺乏相关的职业考试制度;缺乏专业的继续教育项目,社会认同程度不够。这样老套的教育模式不可能造就出大批高水平、复合型的少数民族传统医学人才。从某种程度上说,现行的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模式已成为制约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事业发展的瓶颈,直接影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事业的未来。

21世纪是比拼高科技人才的时代,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事业能否迎头赶上,根本取决于高科技人才的补给,其中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新型、成熟、适应中国国情的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模式迫在眉睫。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借鉴国外高等教育模式中的优点,开发国内传统医学教育的合理成分,构建适合2l世纪长久发展、合理完善的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模式。(2)总结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的经验教训,深刻把握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的特点。(3)结合民族文化特点,构建系统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高等教育模式。

2.另辟蹊径,不能走“中医西化”导致资源枯竭的科研之路

由于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基础研究工作起步较晚,长期以来投入不足,造成科研人员少、整体素质不高,对民族医药体系所包含的丰富科学内涵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撑。另外,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自古以来在个体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自由发展,各立学说,没有形成统一系统的理论体系。即使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逻辑性、科学性不强,难以适应当今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理论体系的不完善,不能科学地指导实践,使得民族医药创新后劲不足。

要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必须在保持其个性化的辨证论治、求衡性的防治原则、人性化的治疗方案、多样化的干预手段、天然化的用药取向等特色的同时,加强专业研发工作。加强专业研发工作的前提是使少数民族传统医学保持特色、发挥优势。保持特色,即坚信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科学性,坚持用其特有的理论和技术从事医疗和科研;发挥优势,即发扬其疗效好、副作用小、费用低等特点,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现代医学难以克服的疑难杂症等方面发挥其独特作用。

不同民族的医药学发展是不平衡的,其积累和遗失的程度也各不相同,继承和发展的水平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科研问题不单纯是传统意义上的医药问题,而应当结合特定的民族文化视角,综合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来进行考查。既要关注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化、医疗技法的搜集整理,拯救濒临消亡的民族医药文化,又要重视医药的实际开发研制。民族医药科研的关键是“创新”,尽快开展寻找和使用珍稀濒危药材资源替代品的研究工作,这将有利于缓解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匮乏乃至枯竭的不利态势,加快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应不断开发民族医药的新药产品,使民族医药的品种更多,档次更高。另外,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科研应形成一个整体发展的格局,各科研机构既有合作又有明确的分工,以避免研究的重复性。

3.应用及产业化

以往的少数民族传统药品生产环节较薄弱,其产业处于自产自销、自制自用的自然经济状态,基本没有现代化生产过程。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疗效的不断肯定、对少数民族传统医药需求量的不断加大,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事业逐渐走向产业化道路,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壮大。自1995年以来,研制开发的新藏药就有80多种,其中12个品种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蒙药现已开发利用120多种,年产1.5万公斤,产值达575万元。目前开发利用的维药达140多种,自1993年以来,有17种维药通过新药评审,深得各界群众的赞誉。西藏、青海、贵州、四川、甘肃、内蒙等地陆续出现了一批颇具规模的现代化民族药生产企业,完全改变了小手工业作坊式的生产模式,生产能力和药品质量大幅度提高。据有关资料显示,至1998年,贵州省有民族药品生产企业70多家,产值达到7.8亿,占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西藏自治区至1999年,民族药品生产企业已达22家,产值3亿,现已有70%以上的县建立了藏药厂或藏药制剂室,藏药占全区医疗用药的比例为70%以上。

传统医学特点篇3

  1.2中医药学的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中医学的传承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具体表现为:在医疗方面,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传统行之有效的诊疗技术〔包括针灸)未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充分的运用;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未能有效地继承;中药饮片的质量及使用量大幅度下降;一些传统的中药加工炮制方法失传等等。在教育方面,中医注重临床实践、跟师学艺、熟读经典的成才规律未被有效传承等等。在科研方面,临床的系统观察与分析、经典文献的整理与应用等传承方法未被很好运用和发展。

  1.3中医学的传承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代表

  实际上,中医药的传承问题只是中国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问题的一个方面。中医学在传承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机制和规律。例如,中医学在传承方面注重德业相辅、智能相因、理术兼顾、注重临床的教学过程。在传承的内容上,注重德育和人文教育,并将其置于广阔、幽深的文化体系中去思考。151中医学作为技术还只是“黑箱”—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作为艺术与人的修养、境界相关,而不仅仅是 客观性知识;作为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产物,注重的是临床效果,而非经济效益,与现时代的技术经济观念有很大距离。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忽视了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性,特别是长期没有尊重中医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中医药的文化精神及其行业规模都有萎缩的趋势。

2中医学传承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2.1中医学传承的基本内容

中医学传承“传什么”其内容是随着社会发展与中医学术发展的需求而变化、演进的,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比,中医学传承的实质内容不仅是理论知识、实践技术、道德修为,更重要的是把握其认知方式。因此,对认知方式的把握,是中医学传承“传什么”问题中最具特殊性的内容。

2.2中医学传承的基本形式

中医学传承“怎么传”需要与时俱进。中医学传承问题,是涉及中国文化与科技发展的重要问题,仅仅依靠目前高等中医教育的“工具化”培养模式,使学生成为一个好的“医匠”己经很难了,做出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更难。在现代文化背景下,仅仅“以经解经”的模式也是不够的,中国传统医学大更新的局面是无法回避的现实。现代中医必须克服对西医的简单模仿、对传统中医的异化和肢解,准确把握中医研宄的切入点。在努力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对其理论体系作重新解析。更应该将其放在产生的自然背景下,利用现代多学科的知识,找到中医药的“活头源水”来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的临床技术。其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利用中医药这一原创的思想技术体系,来启迪和促进我国的“原始技术创新”建立中国的自主创新体系。

  3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目标

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目标是:“保护为先、弘扬文化、维护健康、创新发展。”

保护为先:就是要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层面上加强对中医学的保护,避免市场化对中医生存领域的冲击,避免所谓“科学主义”对中医理论的曲解和支解,从理论、知识、技术到实物,按照其不同的属性要求,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创新方式和途径,给予最大限度的保有和留存。

弘扬文化:就是要从弘扬民族精神的高度挖掘中医学所蕴含的中华文化传统,以中医“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为基础,营造有利于中医学传承发展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及文化氛围,抵制西方文化的不良影响,使中医学的传播和传统文化的弘扬相互促进、

维护健康:就是要认真挖掘中医学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理念、知识、方法和技术,充分体现中医药作为应用科学的价值,发挥其临床服务的优势特色,在实践应用中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并更好地服务人类健康。

创新发展:就是要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融入中医学的传统知识与技术,通过自主创新,促进中医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完善,为以后的传承发展提供新的源泉。

4中医学现代传承战略的建议

4.1从国家层面加强对中医学的全面、完整保护

(1)确立中医学传承的战略地位。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中医学传承的重要意义,把中医学的现代传承作为我国弘扬民族文化、建设医疗卫生体系、发展新兴产业,乃至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2)加强对中医学传承实物的保护。中医药传承物包括中医药古籍、文物、图谱、现代出版物、数据库等,所承载的知识一般可视为文献化的知识。文献化既是存续形式,也是传承方式和手段。有创造能力的传承人通常要从传承物中获取知识,并需要传授、体会、感悟;传承物多由古今传承人形成,后出的传承物则承载了前代传承物和传承人的知识。一方面要对己有的传承物加以保护,一方面要鼓励产生新的补充的传承物。

(3)加强对中医学传承人的保护。掌握、持有或能够传承中医药知识的特定个人、集体或群体是中医药得以保存和发展的基础力量。他们或分布在医疗、教育、研宄、企业等行业内,或分散在民间。他们既可能是知识的承载者、创造者、应用者,也可能仅为持有者,也可能几种角色兼备。离开他们,中医药知识就会有部分因失传而灭绝。建议依据不同情况,尽快采取措施,固化或转移或传播其承载的内容。

(4)创建一批中医学传统内容的保护机构。国家出资建立和维护一批中医学现代传承的特殊机构,重视对与中医药相关的传统知识与技术的传承和保护,在学术研宄上保持宽容、客观的态度,收集那些看上去并不符合现代市场需求,或目前无法用现代科技解释的稀有的、濒临灭绝的中医传统项目或掌握传统项目的人,使其得以延续。

   4.2政府要主动承担回归传统文化、唤起民众信心的责任

(1)各级政府要把中医学的现代传承纳入当地的发展规划。中医学是承载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级政府必须以发展中医学为己任,增加投入,制定规划,明确责任,大力扶持。

(2)加大整个社会对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宣教力度。中医学传承必须基于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而中医学又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众凝聚力以及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体现形式,因此中医学的现代传承也是民族文化传播和弘扬的重要载体。建议引导全社会重新认识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开展专项行动,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大针对社会不同群体传统文化的教育,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特别建议在中小学的课本中加入介绍中医药的内容,从儿童开始,诱发和引导青少年对中医药的兴趣,培养民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

(3)加强对中医学科学性、先进性的客观宣传。中、西医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其哲学思想不同,理论迥异,认识和研宄生命和疾病方法也大不相同。中医学尽管在微观准确性方面显得不足,在许多情况下难以像现代医学那样进行定量处理,然而,二者相比,中医药更具有先进性和发展优势,代表着人类医疗保健的发展方向。应加强对中医科学性、先进性和临床疗效以及传统医德的宣传弘扬,加强社会主流媒介对中医的正面宣传,使广大群众客观看待中医、充分相信中医、积极使用中医,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

4.3加大对中医药学知识与技术体系的梳理和研究

(1)系统梳理中医学传统知识、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要认识和尊重中医知识与技术体系的完整性,开展中医药理论和经典文献的系统整理和诠释。传统医药知识的传承、应用与保护必须维护其完整性,如果只是片面的、割裂的传承或保护其中的某些所谓“有用”的知识,实际上是对传承的阻碍,其最终结果将导致理论体系破坏。要尊重中医学知识应用的个体性与普适性规律,重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要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研宄,系统整理中医学传统知识和理论框架,梳理中医临床诊疗技术体系,丰富发展生命科学认知体系。充分利用现代多学科的知识与技术多学科结合,深入认识和挖掘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

(2)加强对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整理、规范和推广。大力加强中医临床特色诊疗技术的筛选研宄,规范评价其安全性、有效性和推广成熟度。在整理评价的基础上,加大对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推广力度。要进一步完善中医诊疗技术遴选、评价及推广的模式,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需求,建立多模

(3)加强对民族医药体系的复原和挖掘。各民族的医药正如中医药各有其源流,各具特点规律,各有临床优势。对于不同民族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要尊重其理论和实践价值,采取适合的方式方法,恢复其原貌,加以传承,不断丰富发展、推广应用。

(4)重视收集整理流传在国外及民间的中医药内容。中医药的发展历史导致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散在民间或国外,建议及时对散落在民间和流失在国外的中医药内容,如特殊理论、秘方和技术等进行抢救性的发掘和回收。同时,制定相关政策,吸引鼓励国外的中医药人员将有关学术内容再次回传国内。

4.4完善和创新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有效方式

(1)尊重传统传承方式。传统传承方式以师承、家传为主,其形式是阶段性的一师一徒或一师多徒,传承脉络清晰,其长处是分源别流,能够反映学术思想上的承续性。理论知识需要理解和体悟,经验、技巧、技能等用语言不易充分表达者,只有通过师承式传承才能达到较好效果。师承传授具有综合性,便于形成学术流派,在差异中相互促进发展。应充分尊重传统,要给予各种传承方式的结果,包括人和成果在临床应用和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合理出路。

(2)改革主流院校教育。高等中医药院校和其它大学所属中医药院系,要按照中医学现代传承的原则和思路,根据办学目标和模式,研究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并相应地进行课程体系内容、授课方式、教学方法、考试方式、教材等的调整创新。积极调整招生面向,改革招生体制、内容、方法和标准,优化生源质量,加强人文科学和临床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的比重,努力提高中医药专门人才的素质和水平,提升目前主流传承方式的效果。

(3)探索创新传承方式。结合现代环境影响和不同需求,鼓励开展中医学现代传承方式模式的探索研宄。如建立以“师徒制”与现代教育结合的职业技术型现代传承制度,选聘传承人,提供传承条件,制定传承制度,作为现代院校教育和传统师承教育的创新,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制度措施。

(4)建立传统中医学应用示范机构。制定倾斜政策,创建或设立特区,鼓励传承和应用纯粹的传统中医临床思维、方式和技术。一是在中医临床研宄基地的建设中,强化以保持和发扬特色优势为原则,以科研为导向,最大范围地应用中医学传统手段和方法。二是在更多的中医院建设传统医疗科室和中心,要求必须应用传统方法和技术,并在相关制度方 区,让确有中医传统诊疗思维的人员按照自己独有的方式开展临床诊疗活动。

(5)开展针对中医特有技术方法的研究型传承。设立科研专项,对目前中医一些独特的濒临灭绝的诊疗技术进行普查,并组织相应的传承与保护性研宄。对国内现存的传统学术流派及传人进行保护性研宄,探索新的试验性、示范性保护的传承模式,并与现有的文化遗产保护、名老中医传承项目等协调。

(6)深入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传承研究。名老中医代表了当代中医学最高水平,是现代中医学传承的典范。建议国家和地方分层次有计划地组织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的总结继承。对名老中医在临床实践中对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断、临床治疗等方面积累的独到学术见解、观点进行研宄和提炼。挖掘众多名老中医共性的诊疗思想和经验,揭示名老中医临床诊疗思维的特点和规律,可有效地对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断方法学、临床治疗学有丰富和创新作用的临床辨证论治方法的规律进行研宄和提炼。总结中医学重大基础理论传承的方法和规律,探索符合中医临床实践需求的现代中医辨证方法体系。

(7)加大对中医学古籍文献整理的支持力度。建议国家设立专项,增加经费和人员投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全面开展对各类中医古籍、现代文献以及民族医药文献的现状调查、整理保护和数字化研究,提高中医药文献的利用水平。

4.5加强对中医学现代传承的评价研究

(1)研究建立符合中医学自身特点的疗效评价体系。中医的传承需要不断去伪存真缺乏客观的疗效评价标准是中医理论和临床技艺传承的瓶颈问题。建立一种符合中医疗效特点,适合临床需求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和体系,是中医临床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2)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特点的研究方法。中医有着与中国其他传统科学一脉相承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当今科技和社会条件下,如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创建适合于中医学现展的能够被科学界广泛认可的研宄方法,最终形成既符合中医学自身发展需求,又能够为当下现代医学理解认可的方法体系,也是中医学的现代传承发展的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

(3)研究建立对中医人才的评价标准和体系。根据中医学见仁见智和不同类别需求各异的特点,重点依据对中医学传承的深度和广度,充分考虑对中医学传承的指标和因素,研宄建立针对不同类中的培育和发展。

(4)建立结合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成果评判标准。改革现行的中医药科研成果评价标准,调整方向和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各类医疗科研教学成果中的中医学内涵和对中医学传承的贡献度,专设中医学现代传承成果评价和奖励体系,鼓励学术传承,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4.6营造有利于传承发展的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

(1)加紧制定有利于中医学传承发展的法律法规。法律支持的立法重点领域主要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订中医药传承促进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中医药的地位,发展中医药的方法、途径、保障方式、推进步骤等。二是制订、完善中医药管理规范,使中医药研宄、生产和经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三是加强中医药监督管理立法,重点是加强对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医疗服务、中药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四是加快传统医药立法的步伐,制定《传统医药法》。

(2)改革完善适合国情适合中医学传承发展的医疗卫生制度。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必须是普遍服务的,真正以全体中国人民作为服务对象;必须是公平的,真正让大多数人都能享受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必须是价格合理的,真正让大多数人都能够支付得起基本医疗服务费用;必须是方便有效的,真正让大多数人能够享受方便与快捷、效率与效果兼具的基本医疗服务。而这样的新型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必须以中医药为主、中西医并重。要建立这样的新型体系,必须重建中医药重要战略地位,改革现行体制中不利于中医药发挥作用的环节和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的重大作用。

(3)大力实施符合中医学传承发展需求的标准战略。随着标准时代的到来,发达国家纷纷从技术战略发展到标准战略,从技术立国到知识产权立国。我国标准政策还存在重大缺陷,阻碍了我国标准化和产业的发展。中医学要在现代传承中保持特色为我所用,就要根据传承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标准体系,包括符合中医自身特点的技术标准、人员标准、机构标准等,以促进对中医学的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4)加强建立促进中医药传承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宣传、培训工作,提高中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快制定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升中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水平,积极参与国际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国际规则的制定,积极开展中医药知识产权综合保护策略研究,使中医药传承成果得到充分的保护。

5结语

中医学的现代传承从一定意义上直接决定着中医学的发展方向,决定着中医学的现代应用,也决定着其承载传统文化的生死存亡。我国必须把中医学的现代传承战略作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首要战略选择,并为之建立专属的法律体制和社会文化环境,方能使中医学及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作者:杨龙会、陈梦生、王思成、陈丽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  

      钟相根/北京中医药大学

传统医学特点篇4

蒙医学最基本特点,可概括为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两大特点。一是整体观念。蒙医学的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朴素的唯物主义和古代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指导临床各学科。它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二是辩证施治。人体是一个矛盾着的统一体,各部分之闯在生理上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发病以后局部病变必然会影响到其它部分和整体,而整体变化又必然会对局部发生影响。

2蒙医学科发展特点

蒙医药符合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特点及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习惯和体质特点,在北方少数民族防病治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蒙医药学科在总体上还相当落后,到解放初仍处于父传子、师传徒、寺庙办教育的状态。我国创办蒙医学专业五十多年来,蒙医学教育在培养层次上经历了由本科教育提升到研究生教育水平;在师资队伍结构上经历了由老一辈专家创业,中年学者接替,青年科学带头人培养等一系列学科梯队调整;专业方向上经历了由传统文献整理到现代实验研究,辨证论治规律探讨到其机理揭示,病集病例分析到临床试验研究等不同层次上的定位与领域扩展。蒙医学科有着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同时也不断与现代医学、药学、中医学等相关学科互相影响,相互交叉渗透,共同发展。

2.1民族文化特点。 蒙医学是蒙古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及临床客观上均存在着深刻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烙印,人们又常称之为传统的医药学、文化的医药学、哲学医药学、北方医药学等。蒙医药学指导思想中包含着大量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特点,诸如天地相应、寒热、阴阳、五元、五行、三根、七素三秽、六因学说及辨证论治理念等,均是当代自然科学不能完全解释,但却是蒙古族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乃至人类自身社会关系综合把握的理论与方法,体现出深刻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特征。蒙医学既是医药学,又是蒙古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因此,蒙医学既有自然科学的特点,也具有蒙古民族文化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

2.2师带徒传承特点。 蒙医学起初是祖传形式或带学徒办法来传授。蒙医药教育逐步实现了以师带徒教育为主向现代科学教育为主的模式转变。但师带徒教育的基本思想,在现代蒙医药学科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承名老蒙医经验继承工作也得到了国家和自治区的重视。

2.3现展特点。 蒙医学是蒙古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曾经陪伴着蒙古族人民走过几千年岁月,至今仍然是蒙古族人民医疗保健的主要手段之一。蒙医药更是一种技能,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为人类增进健康,防治疾病服务。19世纪初西医学成为主流医学之后,包括蒙医学在内的各种传统医药学客观上都成为一种补充或代替医学。

2.4基础与临床不可分割特点。 蒙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并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升华到理论,然后又运用理论进一步指导医疗实践活动。蒙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围绕临床现象建立时,一切理论都是为了说明生命活动现象与自然、社会活动的内在联系,调整人在自然和社会某种特定环境下的临床失衡状态。

2.5蒙医与蒙药不可分割特点。 蒙药是在蒙医药理论知道下的独特的用药方式,根据疾病的不同症候。按照组方的方法和原则,选择适宜的数种药物,以适当的比例配合在一起,并制成一定剂型后使用。蒙医与蒙药不分家,要认真研究蒙药的药性理论与蒙医药理论的关系以及临床应用的规律。蒙医学科发展也应以维护和提倡蒙医与蒙药不可分割的学术特点进行知识创新为原创,鼓励广泛引进新的相关研究方法,以多形式、多学科开展蒙药研究工作。

3蒙医学开发研究思路

蒙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蒙医学以独特的理论体系,独到的临床疗效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冲击,蒙医学现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蒙医学怎样才能在新世纪的科技浪潮中逐步成长,如何面对现代化,面对未来呢?这是我们蒙医界迫切的、限巨的一项任务。下面就蒙医学如何现进行开发研究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3.1引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 学科的方法论对该学科发展起主导作用,而该学科的模式必须体现其所用的方法论。蒙医药和西医不同的方法论正是两者不同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

传统医学特点篇5

1 中医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中医思维

大学语文是面向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程,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显然,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旨在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提升大学生 的人文素质,从而推动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备中医思维方式是中医院校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而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中医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应在保证教育部高教司规定的大学语文教学目的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对学生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当然,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并不意味着要在大学语文课上讲授中医理论。中医药文化根植于祖国传统文化,而中医思维也源于祖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独特认识。所以,大学语文课要通过讲授传统文化知识、涵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精神来达到培养医学生中医思维的目的。实践证明,传统文化素养的深厚程度决定着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在头脑中建立中医思维。纵观学校所设立的各种课程,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精神方面责无旁贷。笔者对选修大学语文的19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其中79.4%学生选修大学语文的目的是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培养良好人文素养,13.4%的学生选修目的是陶冶情操,只有3.6%的学生选修的目的是学习语文常识。52.6%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对促进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45.9%的学生认为有促进作用,只有1.5%学生认为没有作用。通过调查及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选修大学语文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并通过提升人文修养来提升自己对传统中医理论的理解能力。

2 中医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突出祖国传统文化

目前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品种数量丰富,既有教育部规划教材,又有各行业各学校的特色教材。从教材来看,目前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选讲。而讲授的内容主要为作者事迹、代表作品、所选篇目的创作背景、内容赏析等。所选篇目有些与高中重复,而讲授内容或思路与高中相差不大,所以也有人说大学语文是“高四语文”。从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66%的同学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最感兴趣,有87.1%的同学认为大学语文课应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独特思维方面的内容。调查结果反映出学生在高中时期打下的传统文化基础不扎实、在大学学习中医药知识时面临困难迫切希望补课的心理。那么,中医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应是什么呢?首先,古汉语知识不是重点。虽然学生在阅读古代医学书籍时会遇到很多语言上的困难,但这个问题由《医古文》课来解决。第二,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应突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选讲,其中包括富有文学价值的传统历史作品和哲学作品。尤其是语言优美的传统哲学作品,这些作品中所蕴涵的哲理和思辨精神与中医理论的思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讲授过程中应打破“高四语文”的传统模式,首先要结合中国文化发展史对中国传统文学发展史进行一个简单的概述,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在讲到具体篇目时学生就可以以俯视的眼光对其进行定位,而不被作品所淹没。第三,在讲解具体作品时,要注重挖掘作品内涵的传统文化精神,而不仅仅是其文学价值。大学语文的“文”既可以理解为“文学”,更可以理解为“文化”“人文”,不能仅注重作品的艺术特色、写作技巧、人物形象塑造等文学性内容,更应突出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精神、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传统医学特点篇6

就医学的性质而言,一方面,现代西方医学将人看成一个生物体,在实验室进行器官、组织、细胞以至分子水平的研究,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但由于作为医学服务对象的人既是自然进化的产物,具有生物特征,同时人还具有社会特征,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文化的创造者。因而,健康和疾病不仅仅是生物学问题,更是社会文化问题。

医学人类学着重于有关健康与疾病的跨文化研究,在20世纪60年发展成为人类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医学人类学在人类学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从生物和社会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的疾病和保健问题及其与生物学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关系。[2](P.2)在医学人类学文献中,根据医疗体系在其社会中的地位以及病因观①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第一类:现代医学,即现代西医。在其所在国被称为是常规医学、正统医学或主流医学等。在当代,现代西医借助科技力量获得快速发展,在治疗人类的疾病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政府认定为正统医学体系,而当地的民族传统医学则被归入非正统的医学体系。

第二类:替代医学或称补充医学。这类医学一般有较长的发展历史、较系统的医学理论,且疗效确切,但因其医学理论和治病机理尚未能用科学做出圆满的解释,使得这类医学的治疗者执业的合法性受到一定限制,其药品在许多西方国家不能作为药品销售,只能作为健康补充品在一般食品商店里销售。中医学及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等都属于这一类。

第三类:民间医学。依照医疗人类学的定义,就是非现代西方的、土着的、当地人自行发展出来的或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一套固定而完整的医疗观念和行为,包括对疾病的认知、命名、分类、病因查找、治疗、预防等内容。[3](P.42)

上述分类采用的是以现代医学作为常规医学的西方国家的划分标准。在中国,上述分类标准中的替代医学或补充医学被称为传统医学,就是指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中医学以及少数民族医学。在我国的医疗制度中赋予中医学、蒙医学等传统医学和西医学一样的合法地位,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不仅是政府的选择也是社会文化的选择。可见对医学体系的分类与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及所处的历史时期有关。

医学不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科学,而且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不同民族的传统医学是该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民族利用当地的植物、动物、和其他自然资源对抗疾病的经验总结。不能因为其理论和方法暂时还不能用现代科学做出圆满的解释而轻易予以否论文定。一般认为,传统医学的历史往往是一个古老民族文化的缩影,甚至被视为是本民族的象征之一。蒙古族传统医学,简称蒙医药学,是一门历史悠久、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传统医学系统。蒙医药是蒙古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千百年来,为蒙古民族的繁衍昌盛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更好地理解蒙医药学等民族医学在维护健康治疗疾病方面的作用,及其所具有的持久而旺盛生命力的原因所在,笔者认为,有必要就蒙医药学的形成、发展及特征做简要论述。

二、蒙古族传统医学的形成、发展与特征

蒙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可概略地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2世纪以前,原始医学阶段,即蒙医药学的萌芽和积累经验时期。古代蒙古族及其祖先,繁衍生息在北方辽阔的蒙古高原,过着逐水草而游牧、狩猎的生活,在同寒冷、潮湿、风雪等自然灾害和各种疾病抗争的实践中,逐步积累了原始的医疗知识和经验,早在12世纪以前,就发明和使用了许多适合当时蒙古社会、经济、文化、气候、地理条件的独特治疗方法。当时,蒙古人多饮用酸马奶、羊肉汤以补养身体;对由寒冷所致的疾病用热敷、热针、艾灸及瑟必素疗法;①对于因长期食用肉食,积热内盛,则施以放血、煎服大黄根等医治。自古以来蒙古人因狩猎、游牧等生产生活方式以及长期的征战,经常骑射搏击,容易发生跌伤、骨折、脱臼、脑震荡等外伤事故。因而,古代蒙古人积累了丰富的治疗骨伤的经验,创造出许多适合当时社会生产、生活条件的整骨疗伤的方法。这一时期是蒙医药学的萌芽和积累经验时期。

第二阶 段: 13-16世纪上半叶,古代蒙医药学的形成时期。从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到明朝初期,随着蒙古帝国的兴起和强大,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十分频繁,蒙医药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原始时期产生的整骨术、蒙古灸、刺血疗法、外伤科、饮食疗法以及药物学知识均有了新的发展。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产生了初步的医学理论。至迟到公元13世纪,蒙古族开始孕育自己的医学体系。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是,随着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发展,医药学方面的交流也更加频繁。蒙医药学不仅吸取了其他民族医药学的精华,丰富了自己的内容,而且,蒙医药对其他民族医药学的发展也给予了一定的影响。

第三阶段: 16-20世纪中叶,近代蒙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16世纪以后的近400年的历史时期,蒙医药学在古代蒙古族经验医学的基础上,吸收了古印度医学和藏医学、中医学等传统医学的成分,发展成为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又保持原有古代蒙医药学丰富医疗经验特点的近代蒙医药学。随着印、藏医学的传入,在蒙医内部出现了三个不同的学术派别,即:传统的古代蒙医学派、藏医学派和近代蒙医学派。

古代蒙医学派:这个学派以擅长传统医疗技术而闻名。他们有丰富的蒙古传统医疗经验,尤其在骨伤科、传统疗术和饮食疗法等方面经验丰富。当时这个学派的某些疗术带有蒙古传统宗教———萨满教的色彩。这一学派崇尚自然疗法,理论上受蒙古族传统的天人相协思想影响,追求顺应自然,强调和谐,因此治疗思想基本是通过传统的针刺、放血、药浴、整骨、正脑等方法,达到寒、温、动、静的相对平衡状态。

藏医学派:印、藏医学经典在蒙古地区广泛传播以后,蒙古族中学习印、藏医学,尤其学习《四部医典》并支持其理论的人日益增多,并成为一个学派。此学派基本沿用藏医理论、方法治病。他们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其中的很多人精通《四部医典》,编写了许多医学着作,对藏医理论和医疗经验的传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他们忽视古代蒙医学的传统疗术和临床经验。

近代蒙医学派:大约17世纪末、18世纪中叶,在上述两派争鸣的基础上形成了这一学派。他们主张古代蒙医学同印度医学和藏医学相结合的观点。这个学派既熟悉古代蒙医的传统医疗经验,又精通藏医《四部医典》的理论。在几个学派的长期并存中,近代蒙医学派逐渐强大,到了19世纪以后成为蒙医学的主流。这个时期是蒙医药学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在这400年的历史中涌现了很多着名的蒙医药学家,他们给后人留下了《方海》、《四部甘露》、《蒙药正典》等数十部丰硕的古典医学巨着。[4](P.71-73)

包括蒙医药学在内的民族医学大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千百万年的演进发展中,形成各自不同的特征,但同时民族医学也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例如:

朴素的自然观。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人与自然相抗争、相协调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和运用自然力,尽量调整人体自身以适应自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整体的、以调整人体功能为主的医学观。即认为人是由身体、心理和精神构成的精细而复杂的整体,因此,要以整体观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又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不同的体质和气质,医生在诊断和治疗时要分别对待。

对本地区、本民族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有深入的探索和独特的疗效,对当地植物、动物、矿物的深刻认识和有效利用,反映了民族医药的民族性、地域性和传统性。除一般的药物疗法外,民族医学的外治疗法多种多样。

蒙医药学除具有上述民族医学的一般特征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蒙医药学是在游牧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因而处处体现出游牧文化的特征。

首先,与中药相比剂量小,用药量成人每次不超过2~3克。便于保存和携带,适合游牧。此外,蒙药还具有取材广泛、来源丰富、加工炮制简单、疗效肯定、副作用小等特点。

其次,除药物治疗外,还有放血疗法、灸疗法、针刺疗法、浸浴疗法、罨敷疗法、熏蒸疗法、按摩疗法、“以震治震”的正脑术等多种传统疗术,这些传统疗术以其疗效神奇、民族特点突出而享有盛誉。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外伤治疗、骨科发达。蒙古族传统整骨术是以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喷酒按摩、功能锻炼等行为疗法为主,辅以蒙药治疗、饮食调节等综合性治疗方法。蒙古族传统整骨术的最大特点是体外施治,一般不需要做手术。具有操作易行安全,不受环境条件限制,患者痛苦小,愈合快,合并症少,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酸马奶疗法是蒙古族典型的绿色食品疗法,历史悠久。蒙古人以此法健身、治病,它是用马奶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保健饮料,适用于肝中毒、心脏病、高血压、肺痨、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第三,在处理一般常见病的基础上,对牧区的多发病、常见病及疑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显着。如,对痛风、风湿病、肠胃等消化疾病、中风等脉系病、心脑血管病、骨折、脱臼、脑震荡等都有独特的疗法。

第四,动物药多。内蒙古的药用动物有100种以上,其中蒙药应用的有66种。家畜和动物脏器是生物药物最主要的原料。此外,还发现和利用了动物的血、肉、骨、角、结石、粪便等成分的药用价值。

如上所述,蒙古族传统医学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自古以来,深得广大蒙古族患者的信赖。时至今日,依然是蒙古族就医时的主要选择之一。蒙古族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一起,共同承担着当地人民防病治病、维护健康的使命。

三、当代蒙古族医疗选择的多样化格局

地方医疗体系包容了一个社会中与健康有关的许多成分,包括了一群人或一个社会所能够利用的全部医疗资源。目前可供生活在内蒙古的蒙古族选择的医疗资源有三类:第一类,以蒙医药为主的传统医疗;第二类,西医;第三类,民间医疗。人们根据自己的条件和需要选择使用,形成三个部分相互区别又相互交叠的现象。尽管在蒙古族内部对医疗资源的选择存在异质性,但对于生活在牧区或半农半牧区的蒙古族牧民而言,对蒙医药怀有深厚的感情,对蒙医蒙药有很强的认同感和依赖,同时也不排斥西医等其他医疗手段。

下面介绍的案例是根据笔者2005年7月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阿古拉镇所做的实地调查整理而成。笔者认为,能够基本反映蒙医药在牧区和蒙古族聚居的半农半牧区的使用情况以及蒙古族牧民、农民的医疗选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案例解读

阿古拉镇的医疗资源及人们的就医行为阿古拉镇地处科尔沁左翼后旗中部的沙坨地区,距旗政府所在地甘旗卡镇120华里,是一个蒙古族聚居的半农半牧区。阿古拉中心卫生院作为该镇主要医疗机构,承担着本镇居民和所属嘎查农牧民的防病治病、卫生防疫、妇幼保健以及村级卫生室建设等工作。阿古拉中心卫生院始建于1953年,初为合作医疗形式,到20世纪60年代变为苏木卫生院, 2001年阿古拉撤苏木建镇,该院亦变为镇卫生院, 2002晋升为中心卫生院。

该院在岗的11位大夫全部是蒙医,其中的5人是从社会上聘请的有多年行医经验的蒙医。院长格日勒图,毕业于内蒙古蒙医学院,其余为卫校毕业。当地是蒙古族聚居区,对蒙医蒙药有较高的需求。卫校毕业的人中有的是学西医的,到阿古拉中心卫生院工作后,都要跟着老蒙医学习蒙医。

特色科室有蒙医传统理疗科:该科应用蒙医传统疗法如放血、针灸、按摩、拔罐等方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风湿病、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蒙医传统骨科:运用传统蒙医整骨术,治疗各种骨伤、骨折等。蒙医内科:用蒙药治疗急、慢性肝炎,胃肠炎等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各种传染病。

院长格日勒图介绍说,当 地冬季气候寒冷,农牧民一年四季在野外干活,外感风寒,故风湿病较多。其次是胃病等消化道疾病。主要是因为饮食不规律,卫生条件较差,生活水平低,小病得不到及时治疗。他还介绍,当地人求医多选择蒙医,认为蒙药疗效好,副作用小、便宜。对西医的选择多是打针和“挂吊瓶”(指输液),认为见效快。得了大病和急性病,多去旗医院或通辽市医院找西医检查治疗,病情缓解后,会继续吃蒙药治疗。当地患者选择阿古拉卫生院就医的原因,据院长分析,主要有以下因素:一是路近方便;二是大夫好药好。该院的几位蒙医大夫对有些病治得很好,如用蒙药治疗肝病、胃肠道疾病等有很好的疗效;还有的大夫掌握一定的蒙古族传统疗术,如放血、针灸、接骨等技术;三是花费少,如检查费比大医院便宜一半,一般是几十块钱。治疗费、药费也比大医院便宜;四是语言通,手续简单。

结合上述案例,笔者认为蒙古族就医行为的选择依据如下:

首先,民族医学经过漫长的历史千锤百炼传承下来,大都有深厚的积淀,疗效确切。即使是生活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其就医行为一般而言也是理性的,蒙古族牧民就医时首选蒙医蒙药,蒙医药的良好疗效是主要的原因。尤其是对牧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治疗优势尤为显着。

其次,根据病情和病症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医疗手段。确诊疾病时往往求助于西医,因为西医先进的检验手段是传统医学无法企及的。对于重病和急性病,先去找西医检查治疗,病情缓解和稳定后,用西医治疗的同时,也会找蒙医治疗。如果是慢性病或西医无法确诊的疑难病症,多选择吃蒙药,认为蒙药副作用小,不仅能治标而且能治本。对西医的选择多是手术、打针和输液。第三,经济的考虑。在西医占主导地位的今天,蒙医药仍然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价格相对低廉,符合目前大多数患者的经济能力和消费水平,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大医院高昂的医疗费用使得收入较低的牧民、农民望而却步。第四,医患关系及语言交流的便利。医患关系是医学人类学和医学社会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由于文化背景对人的思想、行为的制约和引导作用,不同文化中治病的场所及在该场所中医生与病人的互动有时区别甚大。而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对成功治愈病患有至关重要的意义。[5](P.163-166)对于牧民来说,语言也会成为一个交流的障碍。蒙医与牧民交流起来无疑更自如、轻松、有效。

传统医学特点篇7

关键词: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R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1-0001-04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学是形成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以人体生命、健康、疾病、药物为研究对象的医学科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与少数民族人文社会科学相交融的科学体系。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理论体系及用药特点,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经验,长期以来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防病治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少数民族地区医药卫生保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人民千百年来与大自然斗争中智慧与知识的结晶,有着宝贵的人文、医学、历史传承价值。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与传统中医药关系不是“父子”关系,而是“兄弟”关系,因此,近年来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继承和发展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为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条件。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共同扶持中医药和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事业发展”,并首次明确了少数民族医药的地位,提出了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事业的重大战略。下面以我国维吾尔族为例,就其传统医药发展现状以及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

1 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的特点与发展现状

1.1 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的特点

维吾尔族医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2500多年的历史,集阿拉伯、古希腊医药之所长并受到中医药学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因其具有独特的临床有效性、博大精深的医学理论体系、独到的气候、地缘和人文特点的形成因素,形成了备受国际医学界重视的区域医学。维吾尔族传统医学认为四种物质即火、气、水、土是宇宙之本,而人身则存在于这四种物质的影响之中。四种津液即胆汁、粘液、黑胆质及血液是因四种物质对人体的影响而产生的,而四种津液的失调是人体患病的主要原因。四种津液是形成人体四种气质即干、湿、凉、热性的基础。维吾尔族医学的四大物质学说、四津学说及气质学说解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辨析人体的生理与病理变化,在疾病学、药理学和健康学等方面早已跨越了民间郎中的范围,形成了其完整的理论体系,还创立了一套诊治疾病的治疗学说。其特点主要概述如下:①维吾尔族医除能治好各种常见病之外,还对西医难治的各种疾病特别是对西药过敏的、口服药对内脏有害的、无疗效的、长期服药而产生抗药性的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维吾尔族医的药品无副作用,除治病以外还能增强营养,提高免疫力;②维吾尔族医的用药方法多样,除口服以外还有外用、热敷、凉敷、放血、止血、上火罐、烟熏、嗅闻、温澡等方法;③在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日子、特定的时刻采用特定的药品是维吾尔族医的一个特点;④注重用药和加强营养相结合是维吾尔族医的一个基本特点,维吾尔族医用蜂蜜等食品对药物的涩味进行调和,同时增加药品的营养成份,还配用具有辅助疗效的药品,达到治病补身的目的;⑤维吾尔族医很注意配方,将药材在阴凉处晾干,正确的控制煮药时间和温度,防止烧透,同时注意制药和装药器具,用泥料密封药罐罐口等方法延长药品的保管期限;⑥维吾尔族医配方具有科学性,对某一种配方都采取先试用后推广的方法;⑦维吾尔族医对一种病试用多种配方,采取择优选用的方法,还对同病不同人采取不同的配方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因此,维吾尔医的配方非常丰富,常用配方达几万方,大部分古方至今仍能采用;⑧对症下药,治病除根方面维吾尔族医具有很丰富的经验,同时非常注意诊断的正确性,尽可能做到查清病因,采用效果最好的配方,以便消除病根,很注意用药剂量,不准按估量用药;⑨维吾尔族医的药材资源很丰富广泛,植物花草、动物、内脏、矿石粘土、泉水冰雪、水果食品、燕窝碱盐都可以入药治病,维吾尔族医的这些方面曾有很多很深刻的记载,药材都有维吾尔语的或突厥语的名称,大部分药材和药品的古名和今名相同或相似;⑩维吾尔族医推行水疗法,认为河水、泉水、雨水、雪水和冰水在医疗实践中具有不同的作用[1-5]。

1.2 维吾尔族医药学发展现状与阶段性成绩

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维吾尔族医药的继承与发展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统计,仅新疆就已建立了40所县级以上维吾尔医疗机构,以维吾尔医药生产为主的制药企业已有6家,维吾尔医学校1所,维吾尔医药科研机构3个,维吾尔医药材达1000多种,常用的800余种,制剂400余种,基本形成了医疗、教育、科研和药物生产协调发展的格局。乌鲁木齐已有2家维吾尔医药厂通过了GMP认证,18家维吾尔医医疗机构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新疆这些维吾尔医药生产企业完全按照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建设厂房,开发了一批维药新药,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许多被西医、中医视为疑难杂症的疾病,如白癜风、牛皮癣、糖尿病,采用维吾尔族医的医疗手段能收到奇效。同时,在发掘整理较有影响的维吾尔族医药学古籍文献和民间验方的基础上,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专著、成果相继问世,如《维吾尔医疗手册》、《维吾尔医处方集》、《维吾尔医基础理论》等著作,有关维吾尔族医内科学、治疗学、妇产科学、骨科学等方面的论著已载入《中国医药学百科全书》,并作为维吾尔医专科学校教材,尤其在总结一些地方病、多发病的防治经验的基础上,挖掘整理出有特色的处方并开发为成药,其中81个处方制剂被收入《卫生部药品标准( 维吾尔药分册) 》,有30多个品种已取得生产批准文号[6-7]。

1.3 维吾尔族传统医药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取得了某些进步与成绩,与西方医药学、传统中医药学相比,维吾尔族传统医药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保护和扶持维吾尔族传统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没有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有关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的特殊性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投入长期不足,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维吾尔族传统医学研究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传统医药理论与技法濒临失传,大部分临床文献仍属经验介绍形式,缺乏系统、科学的观察研究;维吾尔族传统医药文化传承的弱化,社会的普遍理解与认同不够;维吾尔族医疗服务水平、体制、机制远远不能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的卫生健康需求;不同地区维吾尔族传统医药发展极不平衡,维吾尔族传统医药与中医药、现代医学之间差距较大,特色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多数维吾尔族特色药物的有效物质基础、作用机理尚处于空白,维吾尔族药物的应用研究技术含量较低,维吾尔族药物在药效和安全性评价、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制剂技术、临床评价、临床疗效研究等方面严重滞后;珍稀维吾尔族传统医药资源被过度采挖,濒临灭绝;现有几所维吾尔族医药研究机构科研能力单薄,缺少高层次专业人才,缺少对外交流,实验条件差,没有形成系统的、全面的维吾尔族医药研究。此外,我国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尤显突出。

2 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现状与存在问题

2.1 专利

专利制度的优势及其与药物研究的关系专利制度对发明创造和技术进步具有很好的激励和推动作用,具有公开和调节作用。专利在药物研究过程中不仅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对药物研究开发市场也起着积极的竞争作用,同时还能推动药物研究不断创新。我国《专利法》从1993年开始对药品给予专利保护。这样的措施不仅有利于引进国外的新药专利技术,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和保护我国药物的自主研制与开发[8-9]。

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民族药专利没有给与足够的关注,不注意申请专利;只注重药物本身,不注重药物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相当多的民族药专利申请者缺少对专利基本知识的了解;不了解所立项专题的专利背景,盲目研究;大部分申请的技术控制的含金量偏低;职务发明申请比例不足;在国际技术合作中不注意保护我国专利所有者的权利,以致成果外流。

2.2 商标

商标对维吾尔族传统医药保护的作用对于药品来说,商标的意义在于药品中的商标注册可以作为药品是否合法经营的依据。药品的商标注册对于企业创名牌、争效益、保质量、提高竞争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药品作为特殊商品,消费者无法靠自己的能力辨别质量的优劣,同一产品最有效的区别方式就在于使用不同的商标。确有疗效的、习用的维吾尔族传统药名称有着悠久的历史,享有一定的声誉,是制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9-10]。

存在的主要问题:民族药被冒用,代以西药或中药名称;药品商标注册量少,民族药商标的独特性不强;商标保护意识淡漠,名牌流失;药品名与商标名关系处理不当;存在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冲突问题;商标的区分作用不强,商标的设计缺乏竞争力。

2.3 行政保护

我国维吾尔族传统医药行政保护的依据尚不充足,暂时以中医药相关管理规则为主,其中包括:新药的保护依据是《药品管理法》;中药品种保护的依据是《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现有的这些行政保护是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补充,或者也可以认为是民族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政保护所拥有的权利包括相对专用权、实施权、有限制的转让权及其它权利[9,11]。

维吾尔族传统医药在行政保护方面的现状:对相关行政法规不甚了解;对新药品法规需进一步地熟悉和适应;需正确处理好行政保护与专利的关系。

2.4 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的产权属性主要表现为:具有明显的财产价值;是智力劳动和物化劳动的产物;可作为财产权的标的进行转让或入股投资。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秘密已在很多国家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从民族医药领域的技术特征看,商业秘密保护是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9,12]。现今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对商业秘密的正确认识和科学使用;违反与权利人的合同约定;以占有为目的的违法获取。

3 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方法与解决途径[13-15]

3.1 普及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知识产权知识,强化知识产权意识

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知识产权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全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和竞争武器的重要价值及其在开拓占领国内外市场、保护竞争优势和发展后劲的积极作用。从科研、经营策略和发展战略的高度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只有让市场主体学会如何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产权保护。

3.2 开展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调查和理论研究

近年来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的部分专家和科技人员一直呼吁加强本民族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客观地看,我国对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可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也刚刚起步,而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点。因此,当前的一项首要工作是对我国维吾尔族传统医药及其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要摸清维吾尔族传统医药“家底”;同时,要借鉴传统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经验,开展多学科、多民族、多地区的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基础性研究,探索适合于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3.3 专利保护

专利保护是药品发明保护中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世界上已有90多个国家对药品实行专利保护。我国1993年修改了专利法,开始对药品给予专利保护,使我国专利法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专利法相一致。专利制度目的“在于确认发明人对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的专有权”,对于药品而言,专利所保护的是药品的核心技术特征。在原有传统知识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赋予民族医药新的现代科技内涵,提高现代科技含量,是可以适应现代专利制度要求,从而得到专利制度保护的。对于维吾尔族传统医药而言,应从医药配方、现代剂型、医药新用途、药材栽培、养殖技术等方面进行科技创新,获得专利权。

3.4 商标保护

药品作为维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商品,关系到生命安全,因此,我国商标法规定药品商标必须强制注册。知名商标往往蕴涵企业形象、商品质量、顾客对商品的信赖,顾客可能仅因为信赖该知名商标而购买其商品。“医药品牌是健康的需要,是民族文化的体现,是人类文明的结果,树立品牌意识是开拓市场、抢占市场的关键”。维吾尔族医药企业的商标意识薄弱,平均10家企业才有1个企业注册商标。因此提高维吾尔族医药企业的商标意识,对于法制建设薄弱的民族地区医药企业尤显重要。维吾尔族医药企业在商标名称和图案的选择上应当深深根植于本民族文化底蕴之中,使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较强区别性;另外,还应充分应用各种新技术(数码防伪、印刷工艺防伪、材料防伪等) 保护商标,提高仿冒门槛。商标战略应当前瞻性地考虑到海外市场需要,及时扩大商标注册的地域范围。

3.5 行政保护

行政保护是指除专利、商标之外,依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对药品知识产权的保护。我国对医药行政保护主要体现为中药品种保护和新药保护,同样适用于维吾尔族传统医药。如1993年我国实行的《中药品种保护条例》规定,中药品种保护对象是在中国境内生产的,已经列入国家标准的品种,其保护期限为:一级保护品种分别为30年、20年、10年,中药二级保护品种为7年;一级保护品种的处方组成和工艺制法,在保护期内由获得“中药保护品种证书”的生产企业和有关药品生产经营部门及有关单位和个人负责保密,不得公开。1999年5月实行的《新药审批办法》第2条规定:新药系指在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其中按中药、化学药品和重要生物制品分为5类;我国对新药实行分类保护制度,其中,中药被划分为第四类,各类新药的保护期分别为:第一类新药12年,第二、三类新药8年,第四、五类6年,保护期自新药证书颁布之日起算。应当说,药品行政保护的优势在于以较简单的程序迅速地制止侵权行为,或至少制止侵权行为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行政保护只是国内强制性的行政保护措施,不具有国际效力。对于维吾尔族传统医药而言,行政保护不利之处主要体现在:虽然维吾尔族传统医药利用传统方剂开发出许多药品,但由于不是列入国家标准的品种,而不能获得品种保护,因此当务之急,应当加快对这些药品的研究和临床实验步伐,尽快纳入国家保护品种体系之中,地方也应当加快制定本民族的医药标准;许多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研发生产周期较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而新药保护期限显得较短。

3.6 商业秘密保护

商业秘密保护是针对那些不能够获得专利、发明人不愿公开而不申请专利的技术信息提供的保护,我国在商业秘密保护上主要体现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第25条和《刑法》第219条、第220条。我国许多知名的商标都是用商业秘密保护其知识产权,如新疆强心口服液等,特别是在现有的专利制度对我国民族医药保护不利条件下,商业秘密保护尤为重要。对于维吾尔族传统医药而言,其对象主要包括医药配方、医药炮制技术等方面。

4 结语

我国维吾尔族传统医药虽然历史悠久,但其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却是近年才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被认为是“历史”对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挑战。维吾尔族拥有数量巨大的传统医药,对这些传统医药给予恰当的保护,进行恰当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促进我国维吾尔族聚居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我国已经加入WTO,更应当加快对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步伐,应当逐步建立起专利保护、商标保护、商业秘密保护、行政保护等多种手段并用的综合性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使我国的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真正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

参考文献:

[1] 钟庆康,阿尔甫•买买提尼牙孜.创新是维吾尔医药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3(2):56-58.

[2] 阿尔甫,龙劲松.发展中的新疆民族医药事业[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9,5 (1):8-9.

[3] 艾尔肯•卡斯木,热娜•吾买尔.试谈当前维吾尔药研究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4):82.

[4] 王宇真,吕凤民,韩勇明.维吾尔医药资源及药物学简介[J].中国中药杂志, 2005,30(4) :316-317.

[5] 阿布都卡地尔,阿布都瓦衣提.论挖掘、收集和整理维吾尔医药古籍文献明确鉴定的几点问题[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4):64-66.

[6] 卡德尔•阿不都斯木.促进维吾尔医药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药品监督管理,2004(5):29.

[7] 斯拉甫•艾白.注重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努力提高维医药技术创新能力[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4):79-80.

[8] 黄旭东.贵州民族民间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6(2):22-26.

[9] 王北婴.论中药和民族医药的知识产权及专利保护[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9(7):30-34.

[10] 彭斌韬.少数民族医药企业如何进行知识产权保护[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6(7):44-48.

[11] 石倩玮,张超.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对策探讨[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

[12] 李运仓,马玉珍.加强民族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 实现民族医药的可持续发展[J].特区经济,2006(4):72-76.

传统医学特点篇8

随着世界人口的日益老龄化,对于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开发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传感技术的发展可以更好地预防、检测、治疗各种疾病,它作为医疗保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疾病挑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疗保健系统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应用高级功能生物材料和研发新型技术创造智能、微型、可靠、成本低、多功能、高效率的生物医学传感器,实时对人体的状态以及功能进行连续性监控和检测,确保在不间断的观察下及时发现疾病并做出及时的治疗。

2 生物传感器简介

(1)生物传感器定义。生物传感器是指:利用具有固定化的生物分子与换能器结合,用于侦察生物体内或生物体外的环境化学物质以及和它发生特异互反应并产生响应的装置。生物传感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有两个,其一是来自于生物体组织部分、生物体分子和个体细胞的分子辨认组成部件,这一部分是生物传感器的信号产生和接收部分,另一部分为仪器的硬件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物理信号的相互转换,检测元件主要为光学检测和电化学组成。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涌入新材料、新原理、新技术,特别是生物芯片技术和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出现,使得生物传感器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微型化、智能化、集成化以及芯片化为特点的处理、生物检测的微系统。(2)生物医学传感器工作原理。生物传感器的使用原理为:被检测的物质通过扩散用与生物活性材料相结合,经过分子的特异性识别后,发生化学或物理反应进而产生一系列的信息,相应的化学或物理换能器将这些信息转变成可以处理和可以定量的电信号,这些电信号再通过信号处理系统输出,便能检测出待测物质的相关信息。

3 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应用

生物医学传感器可以实时的对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检测。通过动态观察抗体、抗原之间的结合作用以及解离关系,准确计算抗体的亲和力强弱,对人们了解单克隆抗体以及有目的的筛选具有应用潜力的单克隆抗体具有重要作用。(1)临床应用。利用生物医学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例如乳酸、血糖、谷氨酰胺等具有临床意义的基质。对患者的血药浓度进行检测,使得以前的依靠经验治疗转变为依靠科学治疗,对临床检验具有指导性意义。依靠科学的手段对其检测能大幅度减小药物的毒性作用,抑制毒性的发作。现如今,血液中葡萄糖的检测广泛使用的为葡萄糖酶传感器,并已取得大众的认可。乳酸测定仪作为目前研究最为成功的一款商品酶传感器,可以检测由于肌肉持续运动产生的乳酸代谢产物的含量,具有现实性意义。(2)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在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药物过程中,使用生物传感器监视各时段生化反应特征,可以及时获得数据,对生物工程产品加以实施监测,保证生物产品质量。生物传感器应用于癌症药物的研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在进行癌症药物研究时,提取患者的癌症细胞培养,分别把各种药物作用于细胞,利用生物传感器观察癌症细胞对每种药物的反应,从中选择最为合适有效的治疗药物。

4 生物医学传感器发展趋势

及时了解身体状况、获得身体健康信息是预防疾病的基础措施。积极预防、早期诊断是系统性的预防疾病的重要方式。生物医学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医疗设备可以及时获得这些信息,对于重病患者、慢性病患者以及从事特殊职业的危险作业人员来说,使用穿戴式传感器或无线植入式传感器对其重要的身体信息特征进行实时监测显得尤为重要。医学领域的发展要求与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密切相关,利用生物传感器对疾病患者进行实时监测以及对患者进行筛查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远程医疗、一次性使用传感器、远程会诊业务会随着家庭护理需求的增加而逐步发展扩大。这些因素决定了未来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发展方向会是具有低成本、低功耗、智能化、微型化、多功能、远程供电、无损检测、无线传输等特点。

(1)具有无损特点传感器。在当前的医学领域上有着多种方法对相关医学参数进行检测,生化医学传感器大多是采用侵入式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测,这样会对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不利于诊断的进行。因此,选用非侵入式的无损医学传感器进行检测成为了最理想的检测方法,开发具有无损特点的医学传感器也是生物医学传感器发展的重点。(2)纳米传感器。纳米技术是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完成对材料的设计、操作以及使用,并可以使材料产生新的功能特性、生物特性、化学特性、机械特性,生物医学传感器与纳米技术的相结合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生物芯片、纳米生物传感器以及微型智能化医疗器械等方面的发展会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保健等方面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3)人体局域网和无线传感器。当前医学上对重病患者的监测主要采用ICU等设备,然而ICU设施具有一些不利特点,例如:线路繁多、设备复杂、价格昂贵、难以移动等,并且过于繁多的线路会对患者的心里造成一定影响,制造紧张情绪,在这种影响下会导致对患者的诊断数据与真实情况发生偏差。针对这一情况研发的无线医学传感器,在其外部设备没有线路连接,并通过无线通讯设施与无线传感器网络连接,可以保证患者在正常的自由活动下完成检测,这样可以确保检测更加准确、方便。

人体局域网是指将人体周围可植入、可穿戴、可侵入的无线医学传感器,例如腕表型血糖传感器、可在指尖穿戴的血氧传感器、心电传感器、血压传感器、呼吸传感器等和便携式的信息采集装置或是具有特殊功能的手机相连接组成无线系统。人体局域网可以自动诊断并对相应情况发出报警信号。它在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发展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5 结语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与实施,使得与医学、生物学、食品、卫生等学科相关的各类生物传感器得以极速发展,并给生物传感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和平台。因此,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有不断的新型传感器被研发和发展,并会在生物信息研究、疾病诊断治疗、基因检测等方面展现极大的推动作用。

传统医学特点篇9

随着世界人口的日益老龄化,对于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开发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传感技术的发展可以更好地预防、检测、治疗各种疾病,它作为医疗保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疾病挑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疗保健系统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应用高级功能生物材料和研发新型技术创造智能、微型、可靠、成本低、多功能、高效率的生物医学传感器,实时对人体的状态以及功能进行连续性监控和检测,确保在不间断的观察下及时发现疾病并做出及时的治疗。

2生物传感器简介

(1)生物传感器定义。生物传感器是指:利用具有固定化的生物分子与换能器结合,用于侦察生物体内或生物体外的环境化学物质以及和它发生特异性交互反应并产生响应的装置。生物传感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有两个,其一是来自于生物体组织部分、生物体分子和个体细胞的分子辨认组成部件,这一部分是生物传感器的信号产生和接收部分,另一部分为仪器的硬件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物理信号的相互转换,检测元件主要为光学检测和电化学组成。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涌入新材料、新原理、新技术,特别是生物芯片技术和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出现,使得生物传感器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微型化、智能化、集成化以及芯片化为特点的处理、生物检测的微系统。(2)生物医学传感器工作原理。生物传感器的使用原理为:被检测的物质通过扩散用与生物活性材料相结合,经过分子的特异性识别后,发生化学或物理反应进而产生一系列的信息,相应的化学或物理换能器将这些信息转变成可以处理和可以定量的电信号,这些电信号再通过信号处理系统输出,便能检测出待测物质的相关信息。

3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应用

生物医学传感器可以实时的对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检测。通过动态观察抗体、抗原之间的结合作用以及解离关系,准确计算抗体的亲和力强弱,对人们了解单克隆抗体以及有目的的筛选具有应用潜力的单克隆抗体具有重要作用。(1)临床应用。利用生物医学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例如乳酸、血糖、谷氨酰胺等具有临床意义的基质。对患者的血药浓度进行检测,使得以前的依靠经验治疗转变为依靠科学治疗,对临床检验具有指导性意义。依靠科学的手段对其检测能大幅度减小药物的毒性作用,抑制毒性的发作。现如今,血液中葡萄糖的检测广泛使用的为葡萄糖酶传感器,并已取得大众的认可。乳酸测定仪作为目前研究最为成功的一款商品酶传感器,可以检测由于肌肉持续运动产生的乳酸代谢产物的含量,具有现实性意义。(2)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在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药物过程中,使用生物传感器监视各时段生化反应特征,可以及时获得数据,对生物工程产品加以实施监测,保证生物产品质量。生物传感器应用于癌症药物的研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在进行癌症药物研究时,提取患者的癌症细胞培养,分别把各种药物作用于细胞,利用生物传感器观察癌症细胞对每种药物的反应,从中选择最为合适有效的治疗药物。

4生物医学传感器发展趋势

及时了解身体状况、获得身体健康信息是预防疾病的基础措施。积极预防、早期诊断是系统性的预防疾病的重要方式。生物医学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医疗设备可以及时获得这些信息,对于重病患者、慢性病患者以及从事特殊职业的危险作业人员来说,使用穿戴式传感器或无线植入式传感器对其重要的身体信息特征进行实时监测显得尤为重要。医学领域的发展要求与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密切相关,利用生物传感器对疾病患者进行实时监测以及对患者进行筛查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远程医疗、一次性使用传感器、远程会诊业务会随着家庭护理需求的增加而逐步发展扩大。这些因素决定了未来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发展方向会是具有低成本、低功耗、智能化、微型化、多功能、远程供电、无损检测、无线传输等特点。

(1)具有无损特点传感器。在当前的医学领域上有着多种方法对相关医学参数进行检测,生化医学传感器大多是采用侵入式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测,这样会对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不利于诊断的进行。因此,选用非侵入式的无损医学传感器进行检测成为了最理想的检测方法,开发具有无损特点的医学传感器也是生物医学传感器发展的重点。(2)纳米传感器。纳米技术是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完成对材料的设计、操作以及使用,并可以使材料产生新的功能特性、生物特性、化学特性、机械特性,生物医学传感器与纳米技术的相结合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生物芯片、纳米生物传感器以及微型智能化医疗器械等方面的发展会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保健等方面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3)人体局域网和无线传感器。当前医学上对重病患者的监测主要采用ICU等设备,然而ICU设施具有一些不利特点,例如:线路繁多、设备复杂、价格昂贵、难以移动等,并且过于繁多的线路会对患者的心里造成一定影响,制造紧张情绪,在这种影响下会导致对患者的诊断数据与真实情况发生偏差。针对这一情况研发的无线医学传感器,在其外部设备没有线路连接,并通过无线通讯设施与无线传感器网络连接,可以保证患者在正常的自由活动下完成检测,这样可以确保检测更加准确、方便。

传统医学特点篇10

在当今的社会大背景中,不得不承认中医院正处于一个机遇与危机并存的矛盾地位。一方面,养生热潮、中医诊断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中医名家访谈、养生节目不断地刷新着收视率;而另外一方面,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西方医学的迅速发展对中医又形成较强的冲击力。作为中医医院,如何走好自己的办院路线,成为中医院院长必须思考和面对问题。顺义区中医医院在这些问题上有着独特的见解和坚定的立场。顺义区中医医院秉承中医传统、结合现代医学、打造特色专科、建设中医名院,在不断开拓与创新中创造了医院迅速发展的足迹。

一、坚持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

顺义区中医医院一贯以“秉承中医传统、结合现代医学,打造特色专科、建设中医名院”为目标,从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等几方面着手,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医疗体系。

1.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顺义区中医医院将按摩、针灸、拔火罐、中药熏蒸、贴敷等中医传统技法进行较大范围的推广,以费用低,见效快、痛苦小等特点获得了患者的好评。为此顺义区中医医院还设立了“传统医学特色诊疗专区”,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中医诊疗服务。

2.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

明确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五位一体”的整体思路,将预防,保健,养生结合到治疗中去,治疗效果事半功倍。

3.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

以“中风专科、心血管专科”两个北京市重点中医专科为龙头,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带动全院中医特色发展。

二、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发展

传统医学特点篇11

民族医学之间交流的方式、交流的内容与每一传统医学的母体文化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医药交流的影响因素主要有:① 有使用价值。②合乎本民族的文化模式。③符合民族的心理特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性,它是民族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医学理论是作为文化的一分子被吸收进来的。文化模式给医学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空间,同时医学本身直接参与了文化模式的建构。蒙医学是根据蒙古地区自然环境、生活习俗和疾病特点,在原有的理论雏形和经验的基础上的吸收外来医药的精华而形成的。蒙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既是对其他医学进行民族化的产物,也是历史传承的必然结果。

一、传统蒙医学经验积累时期的医学交流

13世纪之前是传统蒙医学积累经验的时期。蒙古族的先民不仅积累了与地理环境、生活条件相适应的卫生保健习俗和经验,而且在饮食、药物及外治等方面也发明了很多颇具特色的治疗方法,有些方法在中医学或藏医学著作中有零散的记载。

这是北方少数民族医学经验在中医经典中的生动反映,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蒙医学与中医学之间的交流。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烧地炕急救法,与《史记》中记载的汉使苏武自刎时匈奴人所用急救的方法十分相近,很有可能这种与北方寒冷气候相适应的急救法在此时已经传人了中原地区。唐代社会繁荣。中外医学交流日趋活跃。中医学著作

二、传统蒙医学形成时期的医学交流

13世纪初至l6世纪中叶,随着蒙古族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蒙医传统疗术、饮食疗法及临证用药等诸方面在原有的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骨伤科发展成为较为成熟的、独立的临证学科嗍。由于统治者提倡各种文化兼容并蓄,蒙古族与各兄弟民族,特别是同汉、藏族之间的往来更加密切,与印度、阿拉倍和欧洲等国家的通商及文化交流频繁,极大地促进了医学交流。中医学与蒙医学的交流空前活跃。据《长春真人西游记) 记载,成吉思汗仰慕道家养生,特召见中原全真道教领袖长春真人丘处机。两人当面谈论道家之养生之法。据《元史》记载,1226年在蒙古军中发生传染性疾病,精通中原文化的耶律楚材应用中药大黄治疗,这是蒙古族使用中药的较早记载。[71在蒙汉民族往来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不少北方民族医家致力于学习和研究汉医,有些汉医著作被传播到蒙古地区,对传统蒙医学产生了一定影响。、是这一时期出现的蒙汉医学合璧之杰作。其中相当篇幅论述了蒙古族传统医药及其北方游牧民族医药知识。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成书于1330年,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营养学专著。书中收录了大量蒙古族传统饮食,并作了理论阐释。

传统医学特点篇12

“倒逼”态势

张伯礼院士表示,面对国外传统医药的立法与管理形势及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倒逼”态势,加快中医药立法已迫在眉睫。他说,据WHO统计,目前世界上有54个国家制定了传统医学相关法案,92个国家颁布了草药相关法案,对传统医药单独立法管理,保护本国传统医学的发展;特别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有使用传统医药历史的发展中国家,较早地开展了对传统医药的立法管理,韩国于2003年颁布了《发展韩医药法案》,印度制定、颁布了关于印度医学和顺势疗法的两部传统医药法律。近些年,一些发达国家开始重视中医药在卫生保健方面的作用,通过立法承认其法律地位并进行规范管理,如澳大利亚、加拿大都有中医药的法案。面对国际传统医药发展形势,保持中医药在世界传统医药中的领先地位,迫切需要我国制定一部中医药专门的法律。

同时,目前国际社会对以中医药代表的传统医药的认识也发生了积极变化,中医走向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这也使中医药发展面临新的竞争和挑战,特别是一些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中医药进行研发和为我所用,以占据中医药技术制高点,争夺中医药知识产权和主导权,对我国中医药形成“倒逼”态势。张伯礼院士说,据他了解,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力图通过立法、制定标准等手段,将中医药的理论知识和诊疗技术方法据为己有。面对这种形势,我们要从国家利益和战略高度来考虑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要完善现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对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

张伯礼院士认为,面对中医药继承不足、创新不够的现状,加快建立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管理制度迫在眉睫。他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门医药科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其理论思维、学术体系、发展规律、传承模式等均不同于现代医学,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的规律来管理和发展中医药已成为共识。但现行涉及中医药的法律法规没有充分体现中医药发展规律和自身特点,没有充分考虑中医药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起不到保护作用,反而在客观上制约了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因此,加快中医药立法进程,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十分必要和紧迫。

“同时,中医医疗机构面临着特色淡化的现状,加快建立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投入补偿机制同样迫在眉睫。”张伯礼院士介绍说,中医药具有的简便、价廉的特点,在服务群众、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作为医疗机构营利手段方面,却存在明显的劣势。一些中医医院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增加现代诊疗手段,忽视了对中医临床科室的建设和中医特色诊疗项目的应用,中医药特色淡化,具有优势的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等服务滞后,得不到充分发挥,一些中医药独特、有效的诊疗技术和方法未能很好地得到传承,有的濒临失传。因此,亟需加快中医药立法进程,建立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投入补偿机制、价格形成机制。

“当前,中药材资源日益短缺,紧缺濒危品种日渐增多,应加快建立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制度!”张伯礼院士认为,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保护不仅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的健康利益。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监管,乱采、乱挖现象十分严重,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严峻挑战。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处于濒危状态的近3000种野生植物中,用于中药或具有药用价值的占60%~70%;400余种常用中药材每年有20%出现短缺。因此,应尽快通过立法,在法律层面建立中药材资源保护机制,处理好中药材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期待《中医药法》早日出台

在采访中,张伯礼院士指出,加快中医药立法,有利于建立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有利于发挥我国自主创新优势领域的作用,促进我国健康产业发展;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动中医药更广泛地走向世界。

他分析说,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政对医疗卫生的负担能力有限,人民群众的筹资能力有限,难以承担高额的医药费用,我国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必须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药卫生制度”,必须构建低成本、高效率、政府承受得了、群众负担得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模式,必须发挥中医药这一重要医疗卫生资源疗效确切、费用相对低廉的优势。

中医药是我国具有自主创新优势的重要领域,加快中医药立法,创新发展中医药理论、技术、产品,将中医药的原始创新潜力转化为自主创新能力,将中医药的资源优势和知识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发展中医药相关健康产业,是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可以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机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中医药学以以人为本、大医精诚作为行为准则,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加快中医药立法,继承发展中医药,深入挖掘中医药的文化价值,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神,加强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对于促进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伯礼院士建议加快中医药立法进程,依法保障中医药发展。他建议妥善解决“争议”,部分民族地区希望以“传统医药”为名立法。并认为“中医药”和“传统医药”名称之争并不是关键问题,要从国家战略高度,以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处理争议;求大同存小异,学术问题放到学术层面去争鸣研讨。民族医药已包括在“大中医”之中,《中医药法(草案)》中已有体现。我国中医药、民族医药的主管部门名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并非以“传统医药管理局”命名。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曾经以“传统医药”为口号,团结各国传统医学共同发展;而到20世纪末,中医药快速发展,并向世界推广普及,中医药已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和国家软实力的代表,以中医药为名立法,不仅有利于中医药学引领世界传统医药发展,也避免一些国家不当行为侵占中医药宝库。张伯礼院士还表示,希望国务院相关立法研究部门加快对《中医药法》的审议工作,及早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法》立法工作的指导和督促,促进《中医药法》早日出台。

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

中医药传统知识既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珍贵的原创知识产权资源。作为中医药科研原始创新的源泉,蕴藏着巨大的商业利益。随着对传统知识价值认识的深入,传统知识保护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讨论的热点问题。

张伯礼院士表示,中医药传统知识面临诸多问题。一些有价值的传统知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被严重边缘化,受到现代科学不公平的质疑,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承认,传承面临断代,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对传统知识本身缺乏应有的尊重和珍惜,人们往往会以一种狭隘的视角来看待传统知识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因此可能会忽略对其真实价值的认识,导致传统知识的变异或流失。

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挖掘”开发传统知识,并利用他们推行的知识产权制度“正当”地获得利益保障;由于当前在国际上尚未形成保护传统知识的有约束力的制度,同时,一些传统知识持有国缺乏保护经验和相应的制度,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面临资源流失、传统失落的尴尬境地。中华民族作为传统医药资源的提供者,因不当占有和不当使用中医药传统知识的行为大量存在。

在采访中,张伯礼院士还认为,现行知识产权制度能够促进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医药,并对产生的技术成果申请专利保护。然而,我国中医药产业在技术创新竞争中处于劣势,国外企业对中医药商业性开发不断增多,不公平现象日益突出。更突出的问题是,现行制度只能基于对传统知识利用而产生的新成果的下游部分保护,“顾尾不顾首”,而作为现行的传统知识的上游部分,即源头,没有得到保护。因此,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应是知识全部,需要“从头至尾”的整体保护,才能从根本上阻断对中医药传统知识形形的“不当占有”,否则中医药传统知识将会遭到滥用、破坏,最后会源头枯竭,成为无源之水。

张伯礼院士介绍说,以上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已经将保护传统知识的问题纳入议事日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设立政府间委员会,自2000年成立至今已连续召开了23次会议,专门讨论传统知识保护问题,目前已初步达成的共识:一是传统知识保护的政策目标和核心原则是承认价值、促进尊重、制止不正当和不公正利用、促进公正利益分享等;二是可以在现行知识产权框架中增加披露来源和利益分享的原则。

张伯礼院士指出,国际上的这种共识,符合我国的利益。但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坚持认为没有必要单独设立国际条约,最好使用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来解决问题,并以要求国内首先立法为借口拖延时间。因此,保护传统知识在国际上短时期内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近年来,发展中国家通过国内立法建立了传统知识的专门保护制度来保护本国的传统知识,以对抗发达国家对这些战略资源的掠夺和盗用。我国在传统知识保护上还相对滞后,与我国传统知识保有大国的地位不相符。现阶段在战略性利用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同时,依据国际有关传统知识谈判的初步共识,结合我国现状,探索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专门保护制度已迫在眉睫。

基于以上原因,鉴于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的需求,张伯礼院士提出了一些可行性较强的建议。他认为,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专门制度可以达到四个目的:一是以法律形式承认中医药传统知识是智力成果;二是尊重并体现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价值;三是完整保存;四是在合理利用中行使知情、参与和同意的权利。“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作为中医药传统知识专门保护制度的核心,对中医药传统知识实施法律保护以制止对中医药的不当占有和滥用,为实现对传统知识的尊重、保存、承认价值与获益分享提供保障。“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应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衔接,整合《中药品种保护条例》《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等法规,形成与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及其他保护措施互为补充、协调配合的综合法律保护体系。

张伯礼院士还建议尽快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建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近期尽快完善“关于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的通知”。建议尽快设立中医药传统知识管理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中心和分中心机构,形成一支致力于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专业人才队伍,为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构筑起长效机制。建立中医药进出口商品的海关编码制度、中药材和特定技术的出口审核登记制度,建立传统医药特有标志和符号的目录,规范外商在华投资设立中药企业的审批和监管制度,设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发展基金。

应尽快开展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张伯礼院士表示,当前开展全国范围中药资源普查的条件已经成熟,建议国务院批准设立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专项,启动实施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

张伯礼院士介绍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分别于1960~1962年、1969~1973年、1983~1987年组织开展了三次全国范围的中药资源普查。历次中药资源普查获得的数据资料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和中药产业发展规划的制订提供了重要依据。

张伯礼院士进一步介绍说,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医疗、保健等方面用药需求量剧增,中药工业产值快速增长。据统计,2002~2012年间,中药工业产值以指数增长,其中2002年中药工业产值为500亿元,2005年中药工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2009年中药工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2010年中药工业产值超过3000亿元,2012年中药工业产值超过5000亿元。根据中国中药协会的统计,我国中药产业发展势态良好,2012年中药产业产值已经超过医药产业总产值的1/3,与化学药、生物药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在当今中国的经济领域,中医药产业无疑是公认的“朝阳产业”。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和欢迎。中药资源除了药品消耗外,同时也是其他行业发展的原料来源,许多制药企业布局大健康产业,凉茶、日化品、保健食品等均开始添加中药成分,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中药资源的需求量。中国的崛起使得国际市场对中药资源的需求增加,各种形式的中药出口增长迅速,中医药国际贸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因此,准确掌握中药资源的实际蕴藏量,对中药行业的整体决策意义重大。

从2011年开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了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试点范围已覆盖31个省份。通过试点工作,已经积累了现代科技条件下在全国范围开展中药资源普查的组织管理经验,同时培养了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为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组织实施、技术方法、人员队伍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伯礼院士建议设立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专项,落实普查专项经费。以中药资源普查为切入点,加强中药材基地及条件建设,以中药资源普查为依托,建立中药资源科研和服务体系。加强中药资源普查与中药资源保护、开发和评估等工作的结合,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张伯礼院士认为,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范围广、涉及部门多、工作任务重,需要国务院统一领导,各部委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因此他建议由国务院领导牵头,成立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发改委和财政部等部门,设立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专项,落实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专项经费。

张伯礼院士分析说,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种质资源库是保护、保存中药种质资源、为中药材生产提供优良种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平台。在中药资源普查中,有大量获得的中药材种子种苗需要保护、保存。结合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鼓励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根据建设标准在中药材的道地产区或主产区建设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逐步建成国家名贵道地、大宗常用,以及稀缺濒危药材种子种苗规模化、规范化的繁育基地,保证中药材的品质优良和有效供给。

张伯礼院士还认为,通过中药资源普查可对区域内中药资源相关信息的收集和监测,分析中药资源动态变化趋势,提供中药材主要产区的产量、流通量、质量和价格等信息,开展与中药资源相关的检测检验等技术服务,逐步形成由中心平台、监测站和监测点组成的国家基本药物中药原料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以解决产业发展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服务中药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在国家一次性的公益性投入后,引入市场机制以保障该体系的长效运行。

传统医学特点篇13

突出祖国传统文化目前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品种数量丰富,既有教育部规划教材,又有各行业各学校的特色教材。从教材来看,目前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选讲。而讲授的内容主要为作者事迹、代表作品、所选篇目的创作背景、内容赏析等。所选篇目有些与高中重复,而讲授内容或思路与高中相差不大,所以也有人说大学语文是“高四语文”。从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66%的同学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最感兴趣,有87.1%的同学认为大学语文课应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独特思维方面的内容。调查结果反映出学生在高中时期打下的传统文化基础不扎实、在大学学习中医药知识时面临困难迫切希望补课的心理。那么,中医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应是什么呢?首先,古汉语知识不是重点。虽然学生在阅读古代医学书籍时会遇到很多语言上的困难,但这个问题由《医古文》课来解决。第二,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应突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选讲,其中包括富有文学价值的传统历史作品和哲学作品。尤其是语言优美的传统哲学作品,这些作品中所蕴涵的哲理和思辨精神与中医理论的思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讲授过程中应打破“高四语文”的传统模式,首先要结合中国文化发展史对中国传统文学发展史进行一个简单的概述,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在讲到具体篇目时学生就可以以俯视的眼光对其进行定位,而不被作品所淹没。第三,在讲解具体作品时,要注重挖掘作品内涵的传统文化精神,而不仅仅是其文学价值。大学语文的“文”既可以理解为“文学”,更可以理解为“文化”“人文”,不能仅注重作品的艺术特色、写作技巧、人物形象塑造等文学性内容,更应突出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精神、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