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传统农业现状实用13篇

传统农业现状
传统农业现状篇1

2014年6月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指南》的通知,2015年3月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中制定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农业是我国最传统的基础产业,亟需用数字技术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此外农业信息的互联网化可与需求市场直接对接,互联网时代的新农民可利用互联网获取先进的技术信息,可通过大数据掌握最新的农产品价格走势,从而决定农业生产重点,同时,农业电商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互联网交易平台减少了农产品买卖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益,可见“互联网+农业”潜力巨大。然而,我国庞大的农村人口,其农业信息化意识如何?如何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意识是实现“互联网+农业”十分关键的问题,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重庆市发展新区中的铜梁、潼南、永川、璧山四个地区的部分农村居民进行实地问卷调查,试图了解村民的农业信息化意识以及村委通过网络宣传农业信息的状况,以此针对现状问题提出对策,提高农民农业信息化意识,此研究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关于农业信息化的研究较多,但主要集中在农业信息化建设状况和发展状况,主要从硬件设施的角度研究农业信息化。近几年关于农村信息化服务的文章主要有龙海对贵州省农村信息化服务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赵意焕对我国农村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从农民的角度研究农民信息化意识的文献较少,胡扬名对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中的问题进行研究,赵媛对我国农民/农民工信息意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对策;岳奎对代际之间的农民的信息能力进行差异分析及提出信息化策略,魏学宏对西北地区农户信息需求的表现进行分析研究, 成华威对新生代农民工信息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培养路径。然而专门从农民的农业信息意识或素养进行研究的文献基本没有,亦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文章涉及的问卷调查以户为单位,本次问卷共发放问卷250份,有效问卷245份,有效率98%,符合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分四个部分:一是村民的基本信息情况,包括家庭人口数,年龄段,最高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职业以及信息化设备;二是农民的农业信息关注、获取以及农产品宣传方式、网络售卖意识、农业技术学习途径等方面的信息状况;三是村委会农业信息的宣传以及基础设施情况:是否具有互联网和电脑,农业信息化平台的有无、固定信息服务站的有无、具有的信息宣传设备和农业信息途径等;四是村民通过互联网对农业信息的需求情况:获取农业信息的困难,需要政府提供的帮助。数据收集后利用SPSS 19.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农民的基本信息情况

通过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统计结果,问卷调查的农户家庭人口数集中在4人的比例最大,占到41%,5人以上和3人的比例分别为27%和25%,家庭人口为2人的比例为7%;问卷调查中年龄段集中在40~50岁,比例占到62%,30~40年龄段比例为23%,5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为14%,20~30岁人口比例为1%。总体来看40岁以上的农户比例共接近80%,这些比例说明农村常住人口是中老年人口,符合目前农村常住人口年龄段现状;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初高中文化,38%的初中文化和37%的高中文化,小学文化比例9%,16%的家庭有大学文化人口。家庭年收入6000元以上比例为47%,53%的家庭年收入低于6000元,收入不高,所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是相当必要的;从事职业中种植业、林业、渔业、牧业共占比60%以上,其中种植业43%,林业7%,牧业3%,8%的农民从事渔业,数据说明调查对象职业以农业为主,个体经营户的比例占21%,此部分农民具有促销农产品的条件,若能利用互联网信息促进农产品销售,实现农业信息互联网化,将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缩小城乡居民的差距。还有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数占18%。

由于农户的信息化设备存在重复现象,此调查问卷题目设计采取的多项选择,统计结果为:家中拥有网络电脑、手机、固定电话、电视机的问卷数分别为74、218、109、219;个案比例分别为30%、89%、45%、90%。从此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农户的信息化设备主要以手机和电视机为主,传统的信息设备如电视机占的比例较大,手机普及率较高,网络电脑设备占比少,此调查结果说明农户难以通过电脑网络设备获取相关农业信息,但手机占比大,以此可说明村民有一定条件通过手机这种途径获取相关农业信息。

农民的农业信息化意识现状

通过对农民的农业信息化意识的调查统计,结果为:是否关注农产品行情选择“是”或者“否”的问卷数比例分别为42%、58%;是否拨打过农业咨询热线选择“是”或者“否”的问卷数比例分别为13%、87%;是否使用过农业信息化平台选择“是”或者“否”的问卷数分别为22%、78%;是否建立产品信息网站选择“是”或者“否”的问卷数分别为4%、96%;是否想网络售卖农产品选择“是”或者“否”的问卷数比例分别为:16%、84%,是否会网络售卖农产品选择“是”或者“否”的问卷数比例分别为4%、96%。从这些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村民对农产品行情没有关注;绝大部分村民未拨打过农业咨询热线、未使用过农业信息平台,没有意识建立农产品信息网站,通过网络售卖农产品的意识也十分薄弱,基本不会也不想通过网络售卖农产品,即使有想过网络售卖的村民,在问及会不会网络售卖农产品的时候也选择不愿意,由此看出村民的互联网信息意识相当缺乏,这对现代化农业的推进是具有阻碍作用。

村民学习农业技术和宣传农产品的途径存在多种途径,学习农业技术的途径选择“有线广播”、“电视”、“手机”、“亲朋好友”、“网络”、“政府组织”、“图书报刊杂志”、“专技人员培训”的问卷数分别为:120、203、157、113、69、61、13、12 ;个案百分比分别为:49%、83%、 64%、46%、28%、25%、5%、5%。宣传农产品的途径选择“网络平台”、“信息服务站”、“朋友宣传”、“政府帮助”、“其他方式”的问卷数分别为:13、20、161、83、46,个案百分比分别为:5%、8%、67%、35%、19%。村民选择选项存在重复选择,统计结果选取的个案百分比,选择某答案的个数除以总的个数乘以100%,从统计结果可以得出大多数村民都选择了电视机作为学习途径,其次为广播、手机,亲朋好友也是约过半的人选择,其他的方式选择较少,农产品的宣传途径也是以亲朋宣传为主,政府对农产品的宣传也起辅助作用,从此数据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村民对网络的利用率不高,少数村民在学习农业技术和农产品宣传的途径中选择了网络宣传,在互联网时代,在受调查的广大农村地区,村民采取传统的宣传方式和学习方式对待农业,这很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

村委会的农业信息化情况

通过对村委会的农业信息化情况调查统计结果中村委会是否具有互联网和电脑90%的问卷选择有,7%的问卷选择无,3%的问卷选择正在建设中,农业信息化平台选择有、无、正在建设中的问卷数百分比分别为29%、71%、0%;固定信息服务站选择有、无、建设中的问卷数百分比分别为25%、47%、28%。从数据中可得出90%的村委具有网络化设备,说明村委会具有信息化网络化办公的条件。但相应的农业信息平台71.4%的村委会都存在空缺,固定的信息服务站也不存在,不过有一部分正在建设中,有小部分已经存在,此统计说明农业方面的信息平台村委未引起重视,村委会的农业信息意识同样薄弱,并未起到带头作用,未引导农民提高农业信息化意识。这也是此次调查的农民农业信息意识十分薄弱的原因之一。

通过对村委会的信息化设备情况调查结果为:分别选择“广播”、“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报刊亭”、“其他”的问卷数分别为:243、76、7、112、29;个案百分比分别为:99%、31%、3%、46%、12%。对村委会农业信息的途径调查结果为:选择“广播”、“网络平台”、“现场开会”、“其他途径”的问卷数分别为:222、11、214、37,个案百分比分别为:91%、5%、87%、15%。此部分调查为多项选择。村委会的公共信息化设备以广播和报刊亭为主,服务村民的阅览室少,电子阅览室更是缺乏,农业信息的也是通过广播和口头传播的形式,利用网络途径传播占比很少,说明村委会利用互联网宣传农业信息的引导作用较小。

农民对农业信息的需求情况

通过对农民对农业信息的需求情况调查统计结果为:获取农业信息的困难选择“没有基础设施”、“有设备不会使用”、“不知道获取哪些信息”的问卷数分别为:137、141、157,个案百分比分别为:56%、58%、64%,需要政府提供的帮助中选择“建好基础设施”、“获取信息途径的培训”、“政策的支持”、“宣传信息的重要性”、“其他”的问卷数分别为:141、145、117、63、14,个案百分比分别为:58%、59%、48%、26%、6%,此部分问卷采用多项选择的方式调查,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村民缺乏利用信息化设备设施获取农业信息的培训,还处在传统农业的阶段,凭借传统经验耕种,对外界的信息了解甚少,问到需要政府提供什么帮助的时候,58%的村民选择“建设基础设施”,59%的村民选择“获取信息途径的培训”,48%的村民希望获取“政策的支持”来获取农业信息,可看出99%的村民是有意愿获取农业信息,希望当地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外界帮助,获取农业信息,提高农产品产量。

农民农业信息化意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

第一,五成村民家庭年收入不高,农业信息化设备缺乏,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信号覆盖率。

从统计分析数据可以看出,50%的村民家庭年收入不高,只有30%的农户具有网络电脑,农业信息化设备严重不足,即使村民手机使用率较高,但利用手机网络获取农业信息的方式村民也大多不会。从统计分析数据可以看出,村民有农业信息的需求,但获取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由于农业信息化素养和技能低,电脑在农村普及率低等软硬件条件的限制,使村民获取信息的途径基于传统方式,从另一个侧面也可看出,农民具有提高农业信息化意识的条件,随着智慧手机的普及,通过手机即可了解各种农业信息,所以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对村民的培训和增加村民再学习的途径可提高农民的农业信息化意识。其次只有经济水平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提高,村民才有可能购买网络设备,只有农村网络覆盖率提高,信息化设备建设完善,村民才有可能通过互联网,获取所需农业信息。所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信号覆盖率是基础。

第二,村民农业信息意识十分薄弱,获取农业信息的途径基于传统方式,需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宣传,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构建功能强大、信息全面的农村信息化平台,还需要提升村民的信息技术素养以及技能,两者缺一不可,一个是硬工程,一个是软工程,只有两个工程建设好了,农村信息化建设才真正达到目的,在互联网时代,但村民并没有通过互联网获益的意识,其还处在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中,处于相当被动的状态,通过别人的信息传播方式获取信息,未形成主动的获取信息的状态,对农业信息的关注度不高,通过网络信息宣传农产品,获取有利农业信息的意识也不强,村民相当被动,农业信息化意识严重不足。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村民的文化水平集中在初高中,说明村民是有一定条件学习互联网知识的,但村民接触信息化设备的机会较少,通过自学掌握信息化设备的使用难以实现,所以对于信息化设备完善的村落,需要村委以及政府部门加强引导、培训、宣传。针对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十分薄弱这种状态,针对农民获取信息的被动状态,相关农业部门需要在农村宣传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工作和培训工作。

第三,村委会信息化设施建设不足,宣传农业信息基于传统方式,加强对村委会干部的培训以及农业信息化的宣传工作。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村委会有网络电脑设备,但与农业信息相关的服务平台占比非常小,村委会的农业信息宣传方式也处在口头传达的阶段,村委会基于形式,并未充分利用网络电脑,也未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在信息化时代,提高村民的信息化能力对现代农村农业发展都有巨大的帮助,村委会应起带头作用,意识到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针对不同条件的农村地区,需要村委会向上级政府部门反应具体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信息化传播平台,将各项涉农政策传达给农民,将农业信息通过信息化手段进村入户,促进农民对农业信息的有效吸收,提高农业生产力和信息化程度,推进农村市场化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传统农业现状篇2

明确传统农业的含义和特征是对传统农业进行分析和思考的首要条件。舒尔茨对传统农业做如下界定:“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以成为传统农业”。同时,他认为“传统农业应该被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这种处于均衡状态的农业具有有三个显著特征:“技术状况长期保持不变;获得收入来源的偏好不变;由于上述原因,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也长期处于均衡状态”。这也就是所谓的“简单再生产”。

中国的农业正符合“简单再生产”的这三个特征。如果没有其他外在因素的干预。中国的农业会一直维持现有水平,停滞不前。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人口的数量依靠农业产量。由于生产水平的落后,人口数量几乎完全由耕地的面积所决定。明朝之前。由于耕地面积变化不大。技术水平长期保持不变,人口数量一直徘徊在几千万。明清时期,由于引入了玉米、甘薯等新作物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放火烧山、围湖造田等形式的广泛应用,耕地面积得以大幅度增加,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人口数量也就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这与哈佛学者珀金斯的研究相一致。珀金斯研究发现,中国从明朝开始直至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600年当中,人口与粮食总产量的增长速度的平均水平是完全一致的。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是以苏联模式为基本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为了给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本和市场。国家通过采取低价强制征收粮食,高价出售工业品的形式。这使我国农业长期得不到发展。使农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农村发展严重滞后。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进入了农业发展的新时期。198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进行推广,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1号文件,提出“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经发包方同意。允许土地的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该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允许土地使用权的流转。1998年,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30年”。从2004年起。连续九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在“三农问题”上。这些中央一号文件分别关注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农业水利灌溉、农业科技等方面,凸显出中央对农业的重视。

我国农业政策的不断完善,促进了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但是我国农业仍属于传统农业,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发展落后。

二、舒尔茨收入流理论概述

舒尔茨首先驳斥了两种传统农业的错误观点:“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传统农业中有一部分人的边际生产率是零”。

舒尔茨根据社会学家曾经做的针对两个传统农业社会危地马拉的帕那加撤尔和印度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社会学家索尔·塔克斯发现帕那加撤尔非常贫穷,但是很有效率。“这个社会的800个人充分利用了自己掌握的大部分要素和生产技术”。在他的著作《一个便士的资本主义》中,他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民在配置当前生产中他们所拥有的要素时是很有效率的”。社会学家W·戴维·霍珀在印度的小村庄塞纳普尔的调查发现,该村庄农产品的暗含价格同实际市场价格是几乎一致的。因此,他认为塞纳普尔的农民对其生产要素作出了有效地配置。因此,“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观点是错误的。

通过对印度1918—1919年发生的流行性感冒所引发农业生产劳动力减少和农业产量下降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舒尔茨估算出“劳动系数=0.349,劳动系数的标准误差=0.076”。运用以两倍标准误差为基础的可信区间,舒尔茨认为可以接受印度农业生产中劳动系数0.4这一前提假设。这一事实证明,在传统农业中,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必然使农业产量下降。因此,“传统农业中有一部分人的边际生产率是零”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在否定上述两个观点的基础上,舒尔茨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收入流理论。他认为传统农业滞后的根本原因是收入流来源的价格过高。在传统农业中,由于生产要素的供应数量和技术状况是在长期内保持不变。使得收入流来源的供给在长期内也保持不变:由于农民获得持久收入流的偏好不变,因此持久收入流来源的需求也不变。收入流供给的价格弹性为零,表现为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收入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无穷,则需求曲线的斜率为零,表明收入流的需求曲线为一条水平线。这导致持久收入流的价格较高,使得农业的资本收益率低下,最终造成农业的停滞不前,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

为了降低持久收人流的价格,改造传统农业。就必须引进现代生产要素。为此,舒尔茨提出了三条建议:建立适于农业发展的有效制度;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加大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

制度建设方面,舒尔茨认为,“制度上的相应的改变是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他认为,必须要发挥市场机制对农产品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的作用;建立家庭农场,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实行居住所有制形式。

生产要素的供求方面,舒尔茨指出,一方面要发挥政府和科研机构的作用。促进新生产要素的研发和推广:另一方面要降低生产要素的成本,并使农民掌握使用方法。

人力资本投资方面,舒尔茨强调了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通过丹麦农业的现代化的成功范例,他认为:“新农业技能和关于农业的新知识可以成为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因此。需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在职培训、医疗健康等方面的投资。

三、我国农业发展的对策探究

舒尔茨的收入流理论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系统的解决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改造,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我们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传统农业现状篇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议》将新农村建设定义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因此,很多学者也从现代化的角度去理解新农村建设。例如,有学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中国现代化的农村战略基础”;有的则提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认识和把握新农村建设。

但是,如果我们不把新农村建设仅仅视为一种政治纲领,而是从学理上对其做一个辨析,新农村建设意味着什么呢?还能够和“现代化”简单地划等号吗?在理论界和实践领域都对现代化有过深刻反思的当下,新农村建设是否还有超出现代化内涵的新意蕴呢?

一、新农村建设:现代化及其问题

作为发展研究的主流理论,现代化理论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诞生于西方国家,是“冷战”的产物,其目标是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与模式为标杆,引导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倒向资本主义的阵营。雷迅马说:“美国政策制定者越来越把现代化理论看做是一种与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相抗衡的思想。我要指出的是,现代化理论决不仅仅是一种纯粹学术性的学说”。因此,现代化理论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现代化理论的种意识形态色彩在指导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实践中体现为两个具体的方面,即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内容和现代化的手段。从内容上说,现代化理论将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视为一个从传统状态向现代状态的转化过程。在个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与现代状态相联系,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与传统状态相联系,现代化的目标就是要从发展中国家当下的传统状态走向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状态。从手段上说,现代化战略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从一开始就采取了一种自上而下的策略。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战略中持一种指导者、规划者的姿态,对发展中国家指手划脚,发号施令。样一种发展方式后来也感染了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和发展决策部门,它们在国内推行发展战略时,同样采取了自上而下的宏观规划策略,而无视具体发展地区和发展的目标人群的实际需要。

对于两个方面,学术界都有针对性的批判。对于现代化发展的内容,弗兰克指出,现代化理论将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状态理解为发达国家现代化之前的“传统”状态,是一种错误认识。他说:“我们对不发达国家历史的无知,往往使我们以为不发达国家的过去甚至现在是和目前发达国家的早期历史相类似的。种无知和种设想使我们对于当代的不发达和发达状态产生严重的错误认识”。弗兰克区分了“未发展”(undevelopment)与“不发达”(underdevelopment)两个概念。他指出,“未发展”是发展以前的阶段,即前资本主义阶段,而“不发达”并非一种传统状态,它是“不发达的卫星国和现在发达的宗主国之间过去和当前经济等关系的历史产物”。就是说,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状态并非如现代化理论所言是一种现代社会之前的“传统”状态,而是受西方发达国家的掠夺、剥削所导致的一种落后状态。弗兰克的个观点几乎颠覆了现代化理论以传统与现代的对立与转化为基石的理论架构。

对于现代化的手段,詹姆斯?C?斯科特认为,那些由国家发起的、标准格式的、简单化的、从上到下的社会工程给发展地区的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因为以种方式“被设计或规划出来的社会秩序一定是简单的图解,他们经常会忽略真实的和活生生的社会秩序的基本特征。严格地服从规则地工作(work-to-rule)的失败可以清楚地说明一点。”班努里对现代化发展模式持根本拒斥的立场。他指出,现代化理论减损其它可供我们选择的认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模式,并且压抑第三世界本土自发的政治、社会、经济改革的潜在动力。

现在,我们可以从现代化内容和手段两个方面分别去考察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性质,看看用现代化来定义新农村建设是否合适。从内容上说,现代化理论的前提是传统状态与现代状态的对立与转化。那么,我们当下的农村是属于传统状态吗?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还较为落后,很多农民还不富裕,农村还不太文明。但是,种状态的农村是否就是传统农村呢?即使撇开新中国建立前由官方推动的农村现代化进程、民间力量推行的乡村建设运动不谈,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农村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纪元。从那时起,中国的农村就不能再跟“传统”简单地划等号了。农村公社化、农业集体化,些努力本身就属于一种现代化的规划,虽然未能取得预期效果,但是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农村的传统状态和中国农民的思想意识。其后,中国农村经过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的30多年改革洗礼,虽然还未能达到西方发达国家农村的发展水平,但是农业机械的运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组织方式的革新、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些都已经使得目前的中国农村不可能还是一个“传统”农村。中国农村目前的状态只是一种不发达状态,而不是“传统”状态。既然如此,我们把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划等号是不是有些简单呢?因为目前的中国农村并不是传统农村,因此,新农村建设的使命就不再简单地是一个从传统状态向现代状态转化的问题。故而,用现代化理论是无法充分概括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的。

因此,客观地看,新农村建设包含现代化的未竟事业,有现代化的成分,但是新农村建设并不仅仅是现代化问题,新农村建设的含义超出了现代化的概念内涵。

从现代化的手段上看,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宏观规划方略。种手段无视本土性、无视地区差异、无视人群差异的弊端已经在发展实践中显露无遗,遭到了学界的批判和发展地区的抵制。如果中国的新农村建设被定位为现代化,那么是否意味着新农村建设的实现手段也是种现代化式的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宏观发展规划呢?事实上,以样的现代化理念为指引的新农村建设在实践过程中已经出现了诸多问题。首先是白上而下的发展规划方式阻断了农村的主人――农民自身

对新农村建设的参与。如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民动员不足,农民参与不进去。潘迎春认为:“中央虽然也注意到了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但新农村政策依然难脱传统的政策运行体制,从各地来看,基本上还是政府自上而下的决策和推动……在强大的公共权力面前,贫弱的农民既失去了参与的热情,更没有参与的渠道。”其次是种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发展规划忽视了农民的感受,甚至侵害了农民的利益。拿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村土地的流转来说,就不无问题。《新京报》2010年10月7日报道:宅基地腾退,村民称“被代表”;《新京报》2010年11月5日报道:“新圈地运动”在“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面,政策可能给予了政府更多的权利,而农民很少能真正有发言权。

所以,如果以现代化理论自上而下的宏观规划的方式进行新农村建设,其结果可想而知。也反过来说明,以现代化理念去把握新农村建设是有所欠缺的。

二、新农村建设:现代化与后现代化

新农村建设不能与现代化划等号,那么新农村建设除了完成未竞的现代化事业,还有什么历史使命呢?现代化自上而下的发展手段弊端重重,那么新农村建设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手段呢?

其实,对于些问题,从一些著名的学者、官员或政策研究人员对新农村建设的不同理解中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林毅夫从农村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即“拉动内需”的角度理解新农村建设”。陈锡文认为,新农村建设有四个非常重要的方面:(1)要把坚持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作为第一个原则,(2)要加快完善农村经济社会管理体制,(3)要通过城乡统筹的办法,针对农民最关注又最无奈的突出困难,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4)要让农村有个新的面貌,建设一个好的农村环境。温铁军则认为新农村建设应该放弃单纯追求GDP的目标,而应该追求综合发展、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他强调农村和谐社会的建构,强调农民合作,主张引入外来志愿者帮助农民发展各种社会文化组织;强调农村自然环境与人文传统的全面恢复。郑新立注重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建设,强调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和公益项目的建设以及农户自主参与、农民直接受益的项目的建设。

可以看出,林毅夫、陈锡文的观点与温铁军、郑新立的观点有所不同。前面的两种观点倾向于强调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增长、生产力和宏观的经济社会制度、国家自上而下的规划;后面的两种观点则更倾向于农村社会文化的建设、农民的合作和参与、农村传统的价值以及农村公共性的建设,并不一味强调经济增长的绝对重要性。可以看出,前面的两种新农村建设观点跟现代化理念是有亲和性的,而后面的两种新农村建设观点则跟后现代化或者后发展话语有更多的亲和性。

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是一个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化过程,在个过程中,现代化理论最看重的是经济层面的转化,即经济的工业化、市场化发展,认为经济现代化的“滴流”效应可以自动带来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和政治的民主化。现代化理论的种理念也被称为发展主义。发展主义是指“一种意识形态,一种认为经济增长是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的信念”;是战后西方阵营的第三世界发展战略。除了发展主义倾向,现代化理论还钟情宏观的发展规划,忽视发展地区的地方性、差异性、民众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参与性。可见,我们上述的前两种新农村建设观点和现代化理论的些特点是较为接近的。

后现代化话语或后发展话语是在反思和批判现代化理论或发展主义话语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事实上,当现代化理论指导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实践纷纷落败之时,对现代化话语进行解构的工作就被一些持后现代主义的学者们提上了学术议程,后发展或者后现代化的理论主张相应地走向发展领域的前台。

凯蒂?加德纳和大卫?刘易斯指出,“本质上,现代化是一种进化论思想,它以工业化、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及都市化为依据,认为所有国家都处于一个直线发展道路上的不同阶段,并最终将成为一个工业化、都市化与有序的社会。”而“后现代强调多样性、地方知识的重要性及发展话语的殖民根基,强调第三世界问题”。

发展人类学家对发展主义的发展规划“最常见的批评之一是它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种批评认为,发展规划由来自远方的项目官员制定,些官员对于将要实施干预的地区或社区的状况、能力或需要一无所知。在种情况下,把他们所制定的项目强加到社区而不让社区参与到决策过程的做法,注定了干预活动要失败,因为只有来自‘草根’的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到20世纪80年代时,“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作为发展项目主体的‘行动者’,使参与式发展、‘农民第一’运动及‘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等思想盛行起来。”

现代化的经济至上导向也遭到了批评,沃勒斯坦感叹:过去30年来,“人们几乎一致接受的社会目标就是经济发展,其他目标恐怕难以比拟。”

埃斯科巴对以现代化理论为代表的发展话语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一个以草根运动、本土知识与文化、大众权力为发展基础的后发展时代构想,在个后发展构想中,他“呼吁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回归”。

美国学者殷格哈特(Inglehart)在1997年出版的《现代化和后现代化》一书中,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上的新趋势称为后现代化。他认为,在现代化阶段,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率是核心目标,工具理性占主导地位;在后现代化阶段,经济增长不再具有压倒一切的地位,工具理性让位于价值理性,核心目标是增加人类主观幸福和生活价值。

些思想可以统称为后现代化思想或后发展思想。后现代化或后发展思想强调发展地区传统和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注重发展地区民众对发展的参与,注重“草根”的发展、多样性的发展而不是由官方实施的自上而下的标准化规划,注重社会与文化层面的发展而不仅仅关注经济增长率。因此,我们说上述的后两种新农村建设观点更倾向于后现代化或后发展话语并非妄言。

从上述分别倾向于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两类不同观点可以看出,新农村建设的确存在着两类性质相异的任务及其实现手段。一是现代化性质的任务,强调农村经济发展,如农业的产业化、农民增收、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些目标,其实现途径倾向于自上而下的宏观制度与规划;二是后现代化或后发展性质的任务,强调农村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如农村社会与文化组织的发展、农村公益项目的建设、农民的合作、对传统价值和地方性知识的尊重、对差异性或多样性的尊重。对于些目标,其实现途径倾向于发展地区民众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合作。

三、新农村建设:时空压缩下的现代化与后现代化

如果新农村建设有现代化和后现代化两类性质相异的使命,那么就有样的问题:一般来说,现代化性质的任务和后现代化性质的任务本应该是属于不同时代的任务,怎么会在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中交织到一起了呢?而且中国农村的发展水平似乎离

后现代化也很遥远,怎么会有后现代化的使命呢?

就涉及到了一个“时空压缩”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问题与后现代化问题的确是属于两个不同时代的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早在工业革命之后就已实现,而后现代化则是二十世纪六七十代以后才在西方出现的社会发展变迁的新趋势。但是,对于中国样的发展中国家,“时空压缩”的发展特性使得我们在发展路径上与西方发达国家有了不同的轨迹。

“时空压缩”本是戴维?哈维提出来用于概括现代人的时空体验的概念。景天魁将其加以改造,用来分析中国社会发展的“建构性场景”:在西方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先是传统与现代性的对话,然后是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对话,而当代中国就不同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就面对着传统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前所未有的大汇集、大冲撞、大综合”。“第一,传统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三个不同时代的东西集中压缩到了一个时空之中,对话结构由二元变成了三元;第二,在欧美,三者是一个取代另一个,一个否定另一个,一个排斥另一个。在当代中国,却必须把三个本来相互冲突的东西形成相互协调、相互包含、择优综合的关系”。就是发展社会学意义上的“时空压缩”的含义。

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在全球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中,发展过程中的“时空压缩”现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种“时空压缩”特性,所以传统性问题、现代性问题与后现代性问题,三个在西方国家本属于三个不同时代的问题在中国就被压缩到了同一个历史时代。具体到新农村建设,就是农村的现代化问题和后现代化问题被挤压到了同一个历史时代,中国农村的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政治的民主化些现代化的基本任务尚未完成,后现代化的参与合作、地区发展、公共服务、社会和谐、尊重传统、生活质量等问题又不得不被提上议程。后现代化的新任务一方面是出于对现代化的反思与批判而出现的,例如,因对现代化摒弃传统的理念的纠偏,后现代化提出了尊重传统的新理念;因对现代化自上而下的发展规划的反叛,后现代化提出了民众参与合作的新发展途径;因对现代化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目标的质疑,后现代化提出了追求主观幸福和生活质量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因西方的一些新发展趋势和新思潮的影响所致,例如参与式发展理念与实践、地区发展理念与实践、新公共管理理念与实践,等等。些新的发展理念与趋势源自西方发达国家,是西方发达国家后现代化发展的表现。中国的发展水平虽然不及西方发达国家,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些新的发展趋势和理念会很快传播到中国,影响到中国的发展实践。

传统农业现状篇4

1.2精细作业技术与智能装备。 

精细作业技术和智能装备指的是把遥感、GPS、GIS、作物栽培管理决策支持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集合用于精细农业中,使农田里的农作物能实现随着时间、空间而变化。使用精细作业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减少种植成本。精细作业技术包括机载田间信息采集技术、导航与控制技术、决策模型和处方生成技术等,这些技术不但能够及时获取农田里农作物的生长信息,还能智能综合信息生成决策方案。精细实施技术装备是精细作业技术发展的产物,是其得以发展推广的一个主要载体,二者缺一不可。精细实施技术装备在农作物的播种、施肥等各个生产环节都得到应用,变量播种机、自动施肥机等已经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3农业智能机器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机器人技术的逐渐成熟,农业智能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农作工具被广泛应用起来。农业智能机器人聚自动控制技术、环境建模算法、机器视觉系统等多种技术为一体,逐渐成为机器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用途,机器人可以分为播种机器人、采摘机器人、除草机器人、农产品加工类机器人等。现如今AI技术的崛起,农业智能机器人产业也将面临着大整合,传统的半自动的农业机器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会被时代淘汰。时至今日,科学技术已经可以帮助许多领域节省很大比例的劳动力成本,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在未来十年,农业领域将有六成以上的工作都能够用农业智能机器人来代替人力。 

2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传感器技术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农业传感器技术中的主要检测技术大部分是对静态属性的研究,对实时、动态的信息传感存在真空,在今后的研发农业综合应用系统方面无法适应。一些虚拟模拟技术的研究也才只是刚刚起步,缺少多点同步检测和一些多组检测的方法,在农业环境复杂情况下非常缺乏实用性。中国传感器的产业结构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许多先进的技术产业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除此之外,农业传感器技术的售后产业也存在着问题。 

2.2精细作业技术和智能装备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精细作业技术和智能装备领域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各个方面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专业技术不足,系统不完善以及经济方面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未研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体系和精细农业的核心技术,从国外引进的技术针对性不强,成本却难以控制。智能装备相关技术严重匮乏,技术落后,导致质量不过关,产品定位不明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无法完全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2.3研究及推广农业智能机器人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农业机器人的研究有很大的随意性,可以从各种不同的方向进行研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而各个科研机构跟踪国际热点进行研究,却对真正农业机器人起作用的方面不够重视,使得研究成果与现实的情况不符,研究方向与市场需求不同,减缓了农业机器人推广的进度。例如,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农业机器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种植业,忽略了同样巨大而且经济效益更高的畜牧业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很少有专业的机器人研究机构涉及农业机器人,不能很好的融合农业生产和机器人技术。 

3推进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策略提出 

3.1加快农业信息技术创新。 

建议根据技术实用性不高的问题,当前应该应对的手段就是拓广农业智能机器人的使用范围,科研团队首先得研制出适合农业发展且非常实用的机器人,其次国家采用一定的经济手段帮助推广,让这些高新技术真正的惠及到农业领域。 

3.2完善重大工程專项。 

要不断加强我国北斗卫星系统的建设,提高我国的遥感技术,完善我国的地理分析系统,要逐渐摆脱依赖外国卫星数据的现状,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拥有自己的数据系统。 

3.3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发展农业信息化技术要切实与我国自主业务系统匹配到位,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农业发展的现状相结合,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不仅要做到”高大上“更重要的是要同时做到”接地气“。 

4结语 

近年来,农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力,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在研发新技术的同时,要注重对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各项因素,解决好现存问题。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正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增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水平与国际水平的距离将会逐步缩小。 

参考文献 

传统农业现状篇5

2影响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因素

在多样的生态条件下,经过自然或人工选择,农业文化遗产地形成了丰富而稳定的适应性农业生物种质资源。这些农业资源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密切,易受人类文化、民族习俗、耕作方式和经济方式等变化的冲击。在一些地区,育成品种或杂交品种不能完全适应当地的多种生态条件,原有的传统农业生物资源因此被保留下来。但在粮食需求的压力下,现代育成品种被广泛种植,传统遗传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冲击。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快速减少与农村文化多样性的丢失有关,传统作物也会因文化的传承而被保留下来,如在云南当地的节庆和婚丧嫁娶惯用老品种祭祀和庆祝。在农业多样性形成的过程中,农户是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改造者,他们的文化特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农地景观和农业生态系统。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农田生态系统或农业景观中的生物多样性降低都和农业集约化的种植方式以及传统农业管理技术的消失有关。一方面,农田农地的过度开发、田块的规模化经营、乡村沟渠路面的过度硬化导致了农业半自然生境的减少或消失,世界范围内45%的稀树草原都转化为农业用地,70%的草地以及森林被开垦成农田。另一方面,农业集约化管理过程中对高产和稳产的过度追求,大面积种植单一作物导致农业景观均质化、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减低;集约化的农事管理中大量使用的农药、化肥造成农业环境质量急剧降低,直接导致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4]。农业的集约化经营通常导致自然生境破碎化,使得农田和般自然生境、自然生境变成相对离散化分布状态,减少了农业景观的复杂性。破碎化的自然生境不仅减少了某些物种的丰度,还会影响物种之间的关系及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农用土地向低级、简单的生态系统退化,空间异质性减少。另外,农用地闲置或撂荒均会导致某些生境类型的消失,进而会威胁生物多样性。

3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是保证我们现在以及将来能够获得和应用这些农业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相关的技术。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对其进行保护就比自然生物多样性保护要艰难得多。对于农业遗传生物资源,我国很多科研单位进行了作物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和迁地保护等工作,但是这些工作多为种质资源的搜集和保存,而且局限于少数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对半栽培、采集利用的野生物种开展的保护工作相对较少。动态保护的理念下,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还是强调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是由农户以储存的种子或繁殖材料为基础进行农业生产和管理的一个过程。目前在大部分地区,就地保护对多数传统品种、野生近缘种来说仍然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我国建立了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通过这种自然保护的形式对野生植物进行保护。但也存在缺点:第一,保护的目标物种较为单一,保护的投入相对较大;第二,除了对少数野生近缘种有效外,对栽培品种、半驯化品种等农业生态系统的多数物种是无效的。就地保护的另一种措施就是扩大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多样性被认为是一种很好的提高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手段,例如庭园系统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蔬菜、观赏、药用、材用植物,被认为是野生植物的避难所,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也是野生植物向栽培植物进化的重要试验地。庭院管理者会从周边野生环境中引入半栽培植物,以较小的管理强度保护了很多的生物多样性。非作物生境或半自然生境类型,如林地、田块边缘区、草地、灌木篱墙等,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异质化空间,这些非作物生境可以作为捕食性昆虫、传粉昆虫等动物的避难所,有利于它们迁入邻近的作物生境中对害虫起到调节和控制作用[5]。因此,对农业景观重构和提质,不仅可以提升农业天敌害虫调控、水土涵养、授粉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还可以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增加粮食产量的目标。国外已经采取了很多积极的措施来保护农田边界,欧美国家就采取了很多农业景观保护的具体措施,如将少部分农田建设为保留地,用于小片林地、坑塘湿地;鼓励种植作物的多样化和种植模式的多样化,鼓励间作套种、发展农林复合经营;建立农田边界缓冲带种植;保护传粉动物、害虫天敌的栖息地和生境。2005年欧盟就开始对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增加生态补贴,以生物多样性为保护目标的高价值农田占到农用地的20%。虽然我国在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开发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进展,但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面进展缓慢。在我国有一些支持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如鼓励立体种植、间套作、野生动物廊道建设、防护林建设等,但对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其他方面,如缓冲带建设、带状耕作、保护性耕作、植物篱种植、植被屏障建设、农田边界建设、农田植被提升、河流缓冲带、农地灌丛管理等,还没有产生综合的农业景观保护政策。

4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

传统农业现状篇6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无中心节点的全分布式系统。通过随机投放的方式,众多传感器节点被密集部署于监控区域。这些传感器节点集成了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通信模块和能源单元,它们通过无线信道相连,自组织地构成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被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无线传感器网络集传感器技术、微机电系统(MEMS) 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和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于一体, 因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成为当今世界上备受关注的、多学科高度交叉的热点研究领域。

在传统农业中,人们获取农田信息的方式都很有限,主要是通过人工测量。这样的获取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而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消耗和对农田环境的影响,获取精确的作物环境和作物信息。

目前无线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但大都是具有基站星形拓扑结构的应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农业上一般应用是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监控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帮助农民及时发现问题, 并且准确地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这样,农业将有可能逐渐地从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机械的生产模式转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生产模式,进而大量使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温室环境的信息采集和控制。

在温室环境里,单个温室即可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一个测量控制区。采用不同的传感器节点和具有简单执行机构的节点(风机、低压电机、阀门等工作电流偏低的执行机构) 构成无线网络,来测量土壤湿度、土壤成分、pH 值、降水量、温度、空气湿度和气压、光照强度、CO2浓度,由此获得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将生物信息获取方法应用于无线传感器节点, 可为温室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最终使温室中传感器和执行机构标准化、数据化, 利用网关实现控制装置的网络化, 从而达到现场组网方便、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节水灌溉。

无线传感器网络自动灌溉系统利用传感器感应土壤的水分,并在设定条件下与接收器通信,控制灌溉系统的阀门打开、关闭,从而达到自动节水灌溉的目的。由于传感器网络具有多跳路由、信息互递、自组网络及网络通信时间同步等特点, 使灌区面积、节点数量可以不受限制,因此可以灵活增减轮灌组。加上节点具有土壤、植物、气象等测量采集装置,利用通信网关的Internet 功能与RS 和GPS 技术结合,形成灌区动态管理信息采集分析技术,配合作物需水信息采集与精量控制灌溉技术、专家系统技术等,可构建高效、低能耗、低投入、多功能的农业节水灌溉平台。用户还可在温室、庭院花园绿地、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农田井用灌溉区等区域, 实现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的定量化、规范化、模式化、集成化,促进节水农业的快速和健康发展。

2008年,湖南农业大学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田自动节水灌溉构建方案,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农田土壤湿度信息的实时采集和传输,通过灌溉控制器控制灌溉管网,分区域实时灌溉并调节土壤湿度,保证了精细农业所要求的时空差异性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环境和动植物信息监测。

用户通过布置多层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检测系统,可以对牲畜家禽、水产养殖、稀有动物的生活习性、环境、生理状况及种群复杂度进行观测研究, 也可用于对森林环境监测和火灾报警。传感器节点随机密布在森林之中, 平常状态下定期报告环境数据, 当发生火灾时, 节点通过协同合作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火源的具体地址、火势大小等信息传送给相关部门。此外,无线传感器网络也可以应用在精准农业中, 来监测农作物中的害虫、土壤的酸碱度和施肥状况等。

形形的传感器

在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数字农业重大专项实现了农田信息采集技术的突破,推出了一批成本低、性能高的土壤水分和作物营养信息采集产品,基本解决了数字农业信息快速获取的技术瓶颈问题。科研人员开展了农田水分、养分、作物长势、冠层生理与生态因子、品质、产量和虫害草害等信息采集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土壤水分传感器,研制了土壤和作物养分信息快速采集方法与新型配套仪器设备。在虫害与杂草动态监测系统的研究方面,我国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开发了基于称重传感器的高精度智能测产系统,解决了智能测产与谷物品质监测系统的精度难题,使我国农业信息快速获取技术迈出了新的步伐。

现代化温室和工厂化栽培调节和控制环境(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喷灌量、通风等)可用于培育各种秧苗,栽培各种果蔬和作物。在这个过程中,作物需要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 值传感器、光传感器、离子传感器、生物传感器、CO2传感器等检测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PH 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CO2浓度等物理量参数,各种仪器仪表可实时显示或作为自动控制的参变量参与到自动控制中,保证农作物有一个良好的、适宜生长的环境。

在果蔬和粮食的储藏中,温度传感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制冷机根据冷库内温度传感器的实时参数值自动控制并且保持该温度的相对稳定。气调库相比冷藏库是更为先进的贮藏保鲜方法,除了温度之外,气调库内的相对湿度(RH)、O2浓度、CO2浓度、乙烯(C2H4)浓度等均有相应的控制指标。控制系统采集气调库内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O2浓度传感器、CO2浓度传感器等物理量参数, 通过各种仪器仪表适时显示,或作为自动控制的参变量参与到自动控制中,保证有一个适宜的贮藏保鲜环境,达到最佳的保鲜效果。

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形状传感器、颜色传感器、重量传感器等可用来监测物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由此确定作物的成熟程度, 以便适时采摘和收获。用户可以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进行植物生长的人工环境的监控, 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例如, 塑料大棚蔬菜种植环境可以利用超声波传感器、音量和音频传感器等进行灭鼠、灭虫; 还能用流量传感器及计算机系统自动控制农田水利灌溉。

另一方面,生物技术、遗传工程等都成为良种培育的重要技术, 在这其中,生物传感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农业科学家通过生物传感器操纵种子的遗传基因, 在玉米种子里找到了防止脱水的基因, 培育出了优良的玉米种子。此外,监测育种环境还需要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传感器等; 测量土壤状况需用水分传感器, 吸力传感器、氢离子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测量氮磷、钾各种养分需要用离子敏传感器。

在动物饲养中也有传感器应用,如可用来测定畜、禽肉鲜度的传感器。它可以高精度地测定出鸡、鱼、肉等食品变质时发出的臭味成分二甲基胺( DMA ) 的浓度, 其测量的最小浓度可以达到1ppm,利用这种传感器可以准确地掌握肉类的鲜度, 防止肉类腐败变质。

挖掘潜在应用 物联网在农业领域具有远大的应用前景。

在农田、果园等大规模生产方面,如何把农业小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降雨量、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温湿度、重金属含量、PH值,以及植物生长特征等信息进行实时获取并利用,对于科学施肥、灌溉作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生鲜农产品流通方面,需要对储运环境的温度和农产品的水分进行控制,环境温度过高可能会发生大批农产品的腐烂,水分不足品质会受到影响,在这个环节要借助物联网的帮助。

还有一类具有典型意义的应用是工厂化健康养殖作业,需要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畜禽、水产养殖环境的动态监测与控制。

农业物联网要解“三个结”

第一结: 价格

智能感知器的成本问题。目前,农业环境和动植物群体/个体信息采集和传输的感知设备成本相对还比较昂贵,例如农产品供应链上的电子标签,生产100万个的成本约为14美分/个。除此之外还有实施 RFID 所需的基础设施的成本,如阅读器的购置价格等,因为农产品的本身价值并不大,使用RFID所增加的成本相比之下显得过高,目前只适用于一些高价值的农产品。

第二结: 功耗

农田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的功耗问题。由于农作物生产周期较长,而传感器节点数量较多,因此如果经常更换电池将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作。如何有效节省电能、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是面向大规模农田种植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三结: 传输

物联网感知节点上数据高效传输问题。农业监测区域分布大量传感器节点(sensor node)和少数汇聚节点(sink node),传感器节点负责采集相关数据信息,最终将数据传送至汇聚节点。由于农业物联网具有感知数据量大、无线通信带宽低、时效性强的特征,网络节点在能量、计算、存储及通信能力方面存在局限性,数据高效传输与管理问题是提高节点协作感知、采集、处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链接

三大关联技术

电子标签与条码技术

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而农产品供应链包括了生产、包装、加工、配送、销售等多个环节,在流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很难进行监控。通过RFID对农产品信息进行标识、采集、传递和关联管理,可使农产品信息流与物流联系起来,将电子标签作为农产品的信息载体,有效地实现了农产品质量跟踪与追溯。以猪肉供应为例,猪肉追溯体系需要在商品猪肉供应链的各关键节点――生猪养殖场、市境道口、屠宰场、批发市场设置控制点,使用 RFID 标签记录追溯所需的信息。

GPS技术

GPS是农业生产和科研中重要的信息获取手段,目前GPS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资源调查、土壤养分监测和施肥、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等方面。此外,GPS在农业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就是精准农业的农机作业上。精准农业要求实时获取地块中每个小区(每平米到每百平米)的土壤与作物信息,诊断作物长势和产量在空间上出现差异的原因,并按每个小区做出决策,准确地在每个小区进行灌溉、施肥、喷药等,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肥、药的利用效率。GPS技术为农用机具提供实时位置信息,提高了机具行走和飞行精度。精准农业需要及时了解农田状态信息,如农田中的肥、水、病、虫、草、害和产量的分布情况。

传统农业现状篇7

2 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现状 

(一)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在我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由此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十七大会议中再次强调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内容包含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等四项主要内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经济建设内容被放在首要发展位置,因为我国农村的发展主要靠经济建设的发展。 

传统农业现状篇8

现在,我国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主要依靠的力量是手工劳动,但是正需要把这样的模式转变为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模式,用先进的科技水平来代替手工劳动,这也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的一种要求,希望能够产生更高的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一、农业机械化自动化的作用

随着经济水平和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服务产业在我国农村中寻找了大量的青年才干。正因为这样,现在农村中留下的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员主要是妇女和老人。但是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这种现象只会持续增加而不会减少。农业生产的完成要能够达到及时、按量的标准,主要依靠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产效率问题,还有一方面是尽量减少劳动强度和劳动量。因此农业的自动化和机械化就能够很好的和这个目标进行结合。现在,在农业的水位采集、粮食烘干湿度的在线测定和温度控制等方面都已经成功的运用到了传感技术,并且在收割机上面安装这种传感器还可以计算出作物的产量。现在,在蔬菜的嫁接中也运用到了机器人这项技术,所以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国内外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状况

1.外国的农业自动化情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国的农业也出现了惊人的进步,国外的农业机械设计朝着更加快速、高效率和舒适的道路发展。自动化和机械化在农业中的运用在国外已经很普遍了,一些有名的企业把有关的农业技术包括自动控制、全球定位、信息处理和激光、传感技术等先进的科技运用到农业机械中去。比如一种农用激光平地机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激光调平传感微机处理技术,通过一次平面的作业,就可以成形,并且其操作的精度也十分高。美国约翰・迪尔公司曾经生产过一种水稻联合收割机就是用了精准的操作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提供很多数据信息,包括作物的产量、湿度、待收获作物的产量和收货量等信息,还可以准确的测试出粮食升降机最上面谷物的流量和实际的作物产量等数据,对于一些主要装置,比如分离装置、割台升降、割台倾斜、滚筒转速以及停车制动安全等装置能够实施有效的监控和监测。这个机械还装有全球定位系统和定位信号,从而能够及时和第一时间找到机器的位置。

2.在中国农业中运用的自控技术

因为历史、思想以及科技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国传统农业机械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比较大,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农业的发展。所以,长时间以来,自动化的观念渐渐的深入人心,把自动化更好的运用到农业中也成为人们现在主要研究的问题之一。比如,在传统的农业技术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微处理技术、传感和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使其各种技术进行一个很好的结合,可以很好的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我国农业相关部门结合了一些地区的农业自动化的例子,比如在台湾出现的农业生产自动化、畜牧业自动化、渔业自动化和农产品自动化等技术的开发和使用情况,与此同时也吸取了外国在农业技术方面的经验和例子,例如在英国运用施肥机进行施肥,利用施肥的动力情况来测试肥料的具体使用情况。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事例使得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更上一层楼,也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发展,以便最后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道路。

3.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的不足

现在中国的农业是趋向自动化的进程,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存在。第一,我国的自动化机械设备为了更好的实现某个效用或者实现改善整体作业的发展,对于传统的农用机械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整改和重新组合,因为功效的增加使得机械也变得更加复杂,这对于机械的制造和修理就造成了困难。在科技层面,想要使我国的农业实现精准化还需要一个过程,机械和GPS、计算机的整合和传感技术等都需要以硬件的标准化为基础,但是在这方面我国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在市场经济中,机械和农产品生产模式之间的协调性比较差,并且我国很多农用机械主要是依靠外国的技术,没有完全独立出来,而且市场上面的农用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

4.农业机械自动化采用阶梯式的发展模式

农业机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会在冲破种种困难之后,不断的进行尝试和实验,最后取得胜利。但是现在的农业生产水平和条件有限,所以现在的农业机械自动化应该采取阶梯式的模式,渐渐的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三、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首要,要从农业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考虑农业现在的水平和技术条件,从而更好的提高效率、节省能源,加强安全性等标准,对于不同自动化模式所产生的效用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再进行有选择的自动化模式,按照阶梯性的模式来推进农业的进程。

1.农用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的研发

在进行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的时候所遇到的主要阻碍是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加工的过程,其中缺少能够准确、快速、没有破坏性的评价农作物或者是农产品的具体生长状况和活动的传感器,因此要研究出在正常条件下能够精准的测试出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和活动的传感器,尤其是能够运用到田间和培养液中的农作物,它的研究和开发对于工厂化和设施化作物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而且,认真分析传感器所传达出来的数据信息也是很有必要的。

2.观念的转变

为了更好的提升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操作性能和工作性能,一般是改善机械的结构来实现这一目的。但是,其机械也会变得更为复杂,价格高且修理比较麻烦。所以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要从农业生产的对象出发,研发出合适而又经济的自动化机械。比如,因为小规模的农户对于生产的需求,把原来大型的农业器械转化为价位稍低、多功能的自动化机械。

四、总结

农业机械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改善农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农业的机械化,改变了过去的农业耕作模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向着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俊修.浅析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J]机电信息;2011(10)

传统农业现状篇9

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到智能农业中,推动农业信息化高速发展,通过应用RFID技术、WSN等物联网技术,依靠无线局域网络或3G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通过将感知层的相关设备整合起来,包括传感设备探测、视频监控等,构成了一个具备智能感知、实时控制的监控后台系统,从而实现“信息感知、网络传输、智能控制”。同时,用户可用电脑登录网页,或通过手机、PDA等终端实时地査询到农地里或大棚中的农作物生长状况,生长环境信息等,并且可以实现远程控制相关的机械与设备,完全不用考虑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此外,当农地里或者农业大棚中突发异常情况时,系统能够自动给监控者的手机发送报警讯息。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在农业中的应用,实现了人们在家中务农、实时监控农作物信息。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管理理念实际应用到现实农业生产中,它改变了粗放型经营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业产量,并且加快了农业信息现代化的步伐。

2.农业物联网的定义及体系架构

2.1 农业物联网的定义

农业物联网是指将多种的传感器节点自动组织起来构成传感网络,将传感器采集并处理过的农业相关信息实时反馈给各个农户,实现各农户不出家门即可掌握到监控区域的农物生长状况及环境信息。此外,农民亦可使用终端设备或者电脑进行远程控制与操作。自动控制系统可大大减少农工人数,提高了务农效率及作物的产量。农业物联网将农业生产装备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应用了智能化的生产控制设备,推动了传统农业中大量依靠人力和简单农产设备的生产模式向以信息技术和软件为中心生产模式的转换。

2.2 农业物联网的系统架构

农业物联网系统的总体架构大致可分为信息感知采集、视频监控、分析处理和远程控制四个部分。

(1)数据采集系统。数据感知采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感知采集农作物信息及农田、大棚中环境信息。通过采集湿度、温度、光照度及土壤状态等信息,实现农业实时监控。(2)视频采集系统。该系统中融合了高精确度的网络监测机和全球眼系统,具有超稳定和超清晰的特点。(3)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控制设备和相应的继电器控制电路组成,继电器的应用可实现农业生产设备的实时控制,主要包括浇灌系统及空气环境调节系统等。(4)无线传输系统。无线传输系统主要实现采集信息的传递,通过网络将信息传递到后台服务器,给操作者提供依据。(5)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完成信息存储与处理,为信息使用者提供详细的决策依据,用户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实时地进行信息查询。

3.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

3.1 数据采集

在温室内部署各种传感器节点、采集模块、物联网中间件等,搭建无线传输网络,功能各异的传感器采集相应信息。采集的数据包括农田或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空气中各种气体浓度参数、土壤状况等。当传感器采集的信息超出正常值时,系统会自动警报。另外,传感器设备的安装位置将直接影响着数据采集的有效性与正确性。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到农业系统中具有明显的优势:(1)通过RFID技术及无线网络,实现无人农物养殖,避免了人员走动造成的农作物的损害;(2)采用行业内标准感知层设备,准确把握传感器安装位置,实现传输距离远、抗干扰的可靠信息传输;(3)预警提示功能,可以在异常情况发生当时及时进行预警,提示操作人员加强防范。

3.2 农业设施智能控制系统

通过智能手机、PDA、PC等终端,可随时随地高效、精准的控制相应的农业设施,如:风机、照明、喷灌、遮阳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设施智能控制系统的优势:(1)实吋性强,在正常情况下,从终端发起控制命令3至5秒将控制设备成功;(2)智能化强,如果设备发生故障或者网络不通畅时则会进行智能提示,将原因和状态向用户返回,方便用户第一时间内获取最新的设备信息;(3)稳定性强,相比其他采集控制系统,此农业设施智能控制系统将采集和控制相分离,多通道进行通信,采集与控制相互不干扰,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

3.3 农业影像监控

通过智能手机、PDA、PC等终端,可随时随地实时进行远程视频监控,查看现场农作物的长势情况,为科研生产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也可实现温室大棚内的安防监控。建设内容包含摄像头有线网络的部署,球形摄像头的安装,手机视频监控模块的建设,平台视频监控模块的建设,网络型视频服务器的部署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业系统中农业影像监控的优势:(1)摄像头高清,流畅,平台和手机等终端上可以清晰的对温室中的环境进行监控,并带有云台控制。(2)摄像头带有云台控制,可以方便的拉近拉远,360度转向监控。

3.4 病虫害预警

在温室大棚中部署摄像头等农业设备,通过视频校式识别技术对病虫害进行监测。使用相关技术,对采集的视频数据分析处理,使之达到高清的效果,然后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农作物叶状轮廓的分析,对比病虫害时的情况和农作物健康生长时的状况,当出现如萎蔫、虫洞等状况时,提示农户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视频还可以使用自适应式运动检测技术,对病虫害、鼠害等情况进行预警告知。

4.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4.1 行业标准问题

农业物联网建设涉及到传感器以及相应的传输网络。信息采集、传输、人机交互接口等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因缺乏技术标准参照,则不能规模性生产,因此终端设备成本偏高,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作业中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4.2 信息集成问题

农业中的各种信息,产生大量的数据,由于目前存储算法不够完善,存储成本偏高。

4.3 商业模式问题

当前农业物联网主要有政府支持的示范性项目、物联网企业的示范性推广项目及国有大型农业物联网项目这三种商业模式。各个模式均有其推进的瓶颈问题。因此,有必要统一行业相关标准,健全相应的体系,加强国家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5.总结

目前,物联网技术仅在农业生产的育秧阶段进行了实际应用,不久的将来,将拓展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将变得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现代化。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与成熟,智能农业应用的不断深化,将为我国农业带来新的产业发展契机,拉动更多行业和领域的专业服务提供商的出现和参与,更广泛地带动社会服务资源,促进经济结构的良性发展,从而提高农业整体科技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管继刚.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农业中的应用[J].通信管理与技术,2010,03:24-27.

[2]赵霞,吴建强,杜永林等.物联网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1,(6):7.

[3]沈苏彬,范曲立,宗平.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J].南京邮屯人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6):1.

[4]Serodio C,Cunha J B,Morais R,et al.A networked platform for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s[J].Computers Electron Agric,2009,31: 75-90.

[5]娄汉平.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2012,12:106-107.

本文系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项目“学术创新人才项目”(项目编号:PHR201006129)、北京高校物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BJLE2010)。

传统农业现状篇10

一、特色农业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幅员辽阔,以农业为基础的省份众多,本文以山东省和吉林省为例来分析我国的特色农业,并总结我国特色农业的现状。

1.山东省。山东省拥有多种形态的地形和特殊的气候资源等,目前已经拥有发展良好的特色畜牧业,并逐渐转换为其农业的一大优势。山东省的特色畜牧业产值已经达到了200亿元以上,占全国特色畜牧业的12%,其中家兔存栏出栏数量分别为5137万只和10850万只,在全国名列前茅,水貂年出栏数量为2000万只以上,居全国首位,蜜蜂养殖在全国也具有很大的优势。为了推动山东特色农业的发展,山东省政府还印发了《山东省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鲁政发[2010]33号)等文件,以特色农业为农业发展的新切入点,企图调整产业结构,打造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在全省设立了五个保护区培育出新型品种多个,逐渐形成了特色养殖“沿海一线”、综合发展的局面,为山东省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吉林省。吉林省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拥有著名的“东北三宝”,即人参、鹿茸和貂皮,以此为基础,逐渐发展特色农业。截止目前,吉林省的毛皮动物养殖已经达到165万只,在全国名列前茅,省内的大规模狐、貂皮加工企业年产值达到4亿以上。梅花鹿也是吉林省的一大特色,长春市双阳区是公认的“中国梅花鹿之乡”,省内鹿茸加工年产值达到8亿以上。同时林蛙养殖也逐渐成为一大特色,目前全省林蛙养殖4000条,产林蛙油160吨,年产值到达20亿以上。2009年,桦甸市成立的中国长白山特产商品城,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林蛙产品市场,其林蛙产品量大质高,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还远销到新加坡、韩国和香港等国家地区,为该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市场和财富。

3.我国特色农业的现状。由山东省和吉林省的特色农业现状可以看出,我国特色农业主要以蜂、蚕、鹿养殖和毛皮动物养殖为主,这些养殖业涉及的范围比较大,拥有一定的发展历史,具有当地的特色性质,已经逐渐形成了我国特色农业的现状。

二、特色农业的发展战略

在“十二五”总体规划中,农业部对我国今后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具体的规划,主要体现在“两个千方百计、两个确保”的刚性约束上,对于我国特色农业虽然没有体现过多的政策,但也明确指出了“要积极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并具体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功能,挖掘文化内涵,引领新型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形成”。在农产品出口方面,传统的农业产品优势已受到极大的威胁,而特色农业产品逐渐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风向标。因此发展特色农业刻不容缓。我国特色农业的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牢牢抓住特色的本质。特色农业之所以区别于传统的农业,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具有传统农业不具备的特色,因此要发展特色农业,首先要牢牢抓住其特色的本质,这主要表现在利用当地独特的资源开发出特色的产品,将当地的文化内涵附加到农产品当中,采取当地特殊的加工工艺和营销模式等等,同时还要瞄准市场先机,抓住市场需求,对农产品不断进行开发和提升,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打造名副其实的特色农业。

2.减小对农业资源的占用量。“十二五”规划对我国传统农产品的占地面积和产量做了最低要求,这就要求保证农业资源有限用于传统农业,使得分配给特色农业的资源有限,因此,发展特色农业要优先发展占用农业资源少的特色农业,这样的特色农业才会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并拥有广阔前景。

3.避免盲从,偷换概念。特色农业是一个新兴的名词,并且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这就使得许多地区盲目跟从,甚至偷梁换柱,对传统的农业进行表面包装视为发展特色农业,忽视了特色农业的内涵。因此发展特色农业一定要保持特色,无论是以文化服务附加为主还是以创业农业为主,都要认清特色农业的本质,否则只是做做表面工作,并不能推动农业的发展,结果知识劳民伤财。

4.减小对生态的损害。可持续发展是国家推行的一项重要政策,特色农业作为一个新的概念也不例外,这就需要特色农业能够自身对生态进行修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即利于环境的保护,也利于生态农业自身的发展,这不仅要求先期对所选的生态农业进行环境评估,淘汰不合时宜的生态农业方案,而且还要在后期运营中不断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立即解决。总之,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农业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

综上所述,我国特色农业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但局限性有限,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未来我国特色农业的发展要牢牢抓住特色的本质,以减小对农业资源的占用量为前提,坚持可持续发展,从实质上入手,这样才能不断推动我国特色农业的发展。相信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特色农业将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最终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产业。

参考文献:

传统农业现状篇11

1.2创新特点

由于工业技术受到了大多数的农业技术和不同层次的环境保护与农业技术、资源利用与农业技术、农业技术秘密、公共产品特性等与之密切相关的影响和制约,农业技术的创新特点大致有较多的技术、创新过程较为复杂、不确定的技术创新、农业技术的创新子系统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性等。

2农业技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策略方针

2.1基本策略方针

对传统的农业技术进行传承是实现农业技术从传统向现代进行转变的基本策略,这是因为农业的科技和技术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们依据不尽相同的自然条件以及存在差异的社会文化进行继承和创造,农业技术包含当地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且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显著。在继承传统农业技术进行现代化农业技术转变的过程中,不可盲目模仿要联系实际国情和地方特点发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农业技术,实现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的融合从而使未来的农业技术发展保持稳定。

2.2关键策略方针

对传统的农业技术进行改造是实现农业技术从传统向现代进行转变的关键策略,这是因为长期积累投入并未使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发生改变,即便生产率较低只要技术的状态保持不变的话,假以时日就可以实现传统农业的专项平衡及恢复等。而农业科技发展从技术结构的优化过程来看可以分为以下的三个阶段并逐一介绍:(1)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相关的手工劳动主要是依靠现有自然资源进行,是以手工产品或者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劳动密集型的阶段。(2)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和发挥,进军更广更深的自然资源从而形成了以生产加工商品为主的技术密集型阶段。(3)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水平都达到很高的阶段,农业的现代化已经实现且智力和知识优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是以生产高新商品为主的知识密集型阶段。

2.3根本策略方针

对传统的农业技术进行提升是实现农业技术从传统向现代进行转变的根本策略,这是因为改造传统农业技术的目标和方向就是现代农业技术,根据世界农业的发展经验可以发现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农业的生产必须实现从满足目标消费追求的数量向商业生产利润的最大化进行转化。

传统农业现状篇12

“三农”问题是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崭新发展阶段,促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电视作为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大有可为。关键是要认清受众状况和媒介自身的实际,才能科学地选择宣传方向,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宣传质量,从而在造就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挥电视媒体应有的作用。

受众分析:农民状况的变化

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业,更没有新农村。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批农民走向城市,农民群体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如果把农民群体看成一盆水,那么当前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就是一团烈火,在不断地给它加热。那些年纪较轻、受教育程度较高、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的“分子”,受热的速度相对较快。从而不断向城市“蒸发”,向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蒸发”。老年人和妇女由于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等方面的原因,留在农村的相对比较多。

以江苏省为例。2004年江苏全省有53.89%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外出劳动力和未外出劳动力在年龄、文化程度、培训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6.02岁。平均受教育程度为7.79年,而未外出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44.28岁,平均受教育程度为4.57年。现在,很多村庄中几乎找不到50岁以下的从事农业生产的男性劳动力。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其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状况很难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

当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积极的因素也在农民群体、农村社会中逐步显现出来。“由于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全社会乃至全球更加自由地流动,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劳动力可以流动,农民可以进城打工,城里人可以下乡投资……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可以投向最有效益的地区和项目。”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出现了有别于传统农民的新型农民。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从传统农民中成长起来的新型农民。主要包括规模种植养殖户和农民经纪人,其中有一部分人还到城市发展过。他们的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眼界开阔,思想灵活,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市场经济意识。懂得要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种植养殖的品种和规模;懂得新技术对发展生产的重要性;懂得怎样去和市场打交道,并从中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还有必要加强对这部分人的教育、培训、引导,才能使他们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另一部分人来自城市甚至国外。他们具有相对较高的知识水平和雄厚的资本技术积累,能够更加理性宏观地看待中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走势,知道如何参与到现代农业发展浪潮中去,在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他们从城市转入农村,从非农产业转人农业产业,应当被算作是新型农民。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纵深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不断巩固和加强,农村这个大舞台对城市资本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这部分人正在迅速增加。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包括上述两部分人在内的新型农民。因此,新时期电视媒体“三农”宣传必然要从单一面向农村向城乡并重甚至侧重面向城市转变。

媒介分析:“三农”电视节目现状

据统计,目前。在全国和省级电视台中开办农业节目的不到20家,市县级台更是寥寥无几,而且全国几乎没有独立的农业专业频道。在近400家已注册的各级电视媒介中,开办有农业电视节目的只占4%。在全国电视节目年播出总量的1000多万小时中,农业节目尚不超过1%。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市场原因。目前大部分商品消费尤其是高档、大额的消费,基本上还是在城市中进行。出于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各级电视台必然倾向于把城市居民定位为主要的目标受众,因而有意无意地减少了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电视媒体总是倾向于睡在城市这张床上,满足于城市化生存,而不愿意农村化生存。与此同时,目前可以以无线方式收看的电视频道很少,一般只有五六个。大部分电视频道都是通过有线传输,农村居民要花钱才能收看,收看的积极性自然会降低。更不用说很多地方的农村目前还没有通上有线电视。

另一方面,各级电视台所掌握的资源差别很大,宣传功能强弱悬殊。市级以下电视台接近基层,拥有大量的“三农”节目资源,但却苦于没有充足的人才、资金,无力开发这座富矿。中央台、省台有足够雄厚的实力,但却对基层资源鞭长莫及。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观众,“三农”节目大都追求一种普适性,因此宏观的理念、模式等方面的东西讲得比较多,微观的有针对性的东西相对就少了。

即使是目前这么少的对农节目,受到方言和审美趣味等因素的影响,其播出效果还要再打折扣。不少人因为听不懂普通话根本不看电视。加之信息也是一种特定意义上的“公共产品”,按照“集体行动的逻辑”,由于“信息垄断”和“搭便车”双重心理的作用,农户几乎没有动力去获取信息并进行信息的传播。

这样,电视媒体中面向农村的“三农”宣传与面向城市的“二三农”宣传都不足,也就不奇怪了。

对策分析:以创新求发展

梁漱溟当年曾经说过:“乡村建设之所求,就在于培养起乡村力量,更无其他。力量一在人的知能,二在物质。”按照今天的理解,乡村力量当指“三农”发展的内生动力,而内生动力主要由人才、技术、资本构成。当前农村缺少的正是人才、技术、资本,城市里蓄积着大量这样的资源,却没有动力向农村流动。因此,电视媒体必须跳出“农”字束缚,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在宣传的内容、对象、宣传方式、经营理念等方面进行转变,致力于推动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

在对谁宣传问题上,坚持面向农民、兼顾市民。一方面,坚持把对农村、农民的宣传作为主体。改变农村现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农民。我们在对农宣传中,要不断加大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宣传推广力度,加大新人新事新风尚的宣传力度,从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引导,促使农民崇尚科学,掌握技术,改造农村。

另一方面,积极尝试加强对市民的“三农”宣传。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发展现代农业,并不能仅仅依靠传统农民,还应该重视推动城市人才、资本、技术向农村流动。因此,在做好针对农民的宣传的同时,必须把城市居民纳入目标受众范嗣,积极探索搞好对市民开展“三农”宣传 的新方法、新途径。要加大观光农业的宣传力度,打造观光农业品牌。引导市民到农村去消费。加大对到农村创业的市民典型的宣传力度,告诉人们农村天地广阔,是投资创业的大舞台,从而引导城市资本、人才、技术向农村流动。

在宣传什么这个问题上,坚持重点突出、全面覆盖。一是坚持全面覆盖,讲究宣传的计划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对照这样的要求,“三农”宣传工作面广量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因此,宣传过程中必须讲究计划性。必须充实“三农”报道力量,因时制宜地搞好题材策划,形成阶段性的某一方面工作宣传攻势,以期收到好的宣传效果。

二是坚持抓重点,加大典型宣传力度。任何一项宣传工作,都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三农”宣传也是如此。近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致富、农村环境建设的先进典型。在“三农”宣传中,必须注重搞好典型宣传,用典型带动农民学习新技术、弘扬新风尚、创造新业绩。

三是坚持抓热点,强化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新的方针政策不断出台,随之经常出现农业税减免、村委会直选、种粮补贴这样的阶段性热点。为此,必须注重加强对这些热点的关注和宣传,及时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告诉农民和市民。告诉农民有利于促进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减少农村矛盾,促进农村和谐;告诉市民有利于增强他们对到农村创业投资的兴趣,促进资本、技术、人才向农村流动。

在怎样宣传问题上,坚持贴近基层,塑创特色。这方面央视农业频道的《每日农经》、《致富经》等栏目是典范。他们致力于告诉老百姓有关“三农”方面最新鲜的事实,坚持用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去影响老百姓,充分体现了新闻的接近性和趣味性,也体现了三贴近原则的要求。这些栏目在观众中的影响力因此长盛不衰,一直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因此,电视“三农”报道必须强调要有体温,做到“软些,软些,再软些”。即使是面上的情况报道,也要求小切口,从具体的人物和故事切入,挖掘、讲述故事,增强“三农”宣传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传统农业现状篇13

一、引言

几乎所有的二元经济特征的国家和地区都会面临着农村劳动力使用的问题,在我国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面前,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加上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的区位条件、资源状况、经济基础的不同造成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使用变得特殊而复杂,大量农村劳动力游动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现象。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刘易斯和舒尔茨都曾对二元经济中农村劳动力使用问题给予极大关注,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提出了很有价值的理论。但是,由于他们使用的方法不同,分析问题的角度有异,以致在“零值劳动力”问题上产生了巨大分歧。本文试图从两种理论的分析入手,结合当前中国特有的劳动力使用情况,探寻一些解决相关问题的新途径。

二、两种分歧较大的劳动力理论

(一)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中的零值劳动力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殖民地国家相继获得了民族解放和政治独立,但并没有完全摆脱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赖。由于欠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着严重的二元结构问题(落后的农业部门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太大),因此解决结构问题(即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就成为欠发达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首要经济目标。然而,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在这个问题上,绝大多数经济学家的答案是:加速资本积累是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增加资本积累?1954年,刘易斯在《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刘易斯模型是建立在三个假设基础上:第一,“零值劳动力”假设,即“在那些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人口如此众多,以至于在这种经济的较大的部门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或等于零、甚至为负数的国家里,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是存在的”;第二,“工资不变”假设,即“维持生计部门的收入决定资本家部门工资的下限”,“在最低收入水平时,存在着无限的劳动力供给”;第三,“资本家剩余”假设,即“资本主义部门由于把剩余再投资于创造新资本而扩大,并吸收更多的人从维持生计部门到资本主义部门就业。剩余越来越多,资本形成也越来越大,而且这个过程要一直继续到剩余劳动力消失为止”。在刘易斯看来传统部门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这一水平决定了现代部门工资的下限,可使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在大量吸收劳动力就业的同时基本上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只要支付维持生活的最低工资,便可得到要多少有多少的劳动力,这就是刘易斯所谓的“劳动力供给的无限性”,也是刘易斯理论的核心所在。

(二)舒尔茨――贫穷而有效率的农业部门

批评“零值劳动力”假设最激烈的是与刘易斯同时获得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舒尔茨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他的二元经济中的劳动力理论:

1.贫穷而有效的传统农业社会

舒尔茨认为,在传统农业社会,虽然人们十分贫穷,但并不能因此说该社会的生产要素配置不当。恰恰相反,传统农业社会的资源配置是很有效的。他列举了大量文献和经验材料证明这一论点。舒尔茨甚至援引了一份关于印第安人社会在本世纪30年代状况的研究报告来证明自己的论断。他说,一些年纪很小的孩子也到农田去干活,这说明他们可以做出一些有价值的贡献,所以他们没有时间去上学。在他看来,“全世界的农民,在考虑成本、利润及各种风险时,都是很会盘算的生意人”,“无论本国还是外国的有能力的农场经营者都不能向农民说明如何更好地配置现有的生产要素”。也就是说,传统农业是“贫穷”的经济,同时又是安排得很好的经济。传统农业社会贫穷的根源在于这种社会处于一种特殊的经济均衡状态之中。在这种均衡状态下,农民即使对即存资源作了最有效的安排,仍无法摆脱贫穷命运,这是由于这种特殊均衡状态所依存的条件所决定的。

2.对“零值劳动力”学说的否定

舒尔茨批评了刘易斯关于传统农业“零值劳力”的论断。首先,这一假说建立在错误的统计估算基础上,这种估算以为,农业似乎可以组织所有农业工人像工业工人那样每天干10小时或8小时的活,而忽视了农业的季节性这个重要特点。其次,按照舒尔茨的观点,引进新要素促使生产率提高后才会出现农业劳动力剩余,但这个阶段已不是传统农业,而是过渡型农业或现代农业了。最后,舒尔茨用以印度1918~1919年流行性感冒所引起的农业生产总量下降的事实为论据证明在传统农业中农业产量的增减与农业人口的增减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必然使农业产量下降,进一步证明传统农业中的“隐蔽失业”不能成立。

三、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使用情况与理论分析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使用情况的特征

1.规模不断扩大,人数众多,发展速度快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建国后虽经历了曲折的道路,但始终没有停止,计划性的转移决定其规模相对较小。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使过去的计划转移方式不能适应要求,因而在70年代农民外出打工已出现,但到80年代初期全国外出打工的农民不足200万人。到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农村和城市的继续改革,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基本建设项目纷纷上马产生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为国家不能提供相应的设施和条件,虽然只能形成民工型的就业,也导致农村劳动力外流人数骤增,尤其是进入90年代外流规模不断增大。

2.农村劳动力在外时间常年化

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初始阶段多是农闲季节,短暂外出,近年来这种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2005年外流劳动力中,外出时间在3个月以下的占16%,3至6个月的占24%,6个月以上的占59%。在全部外流劳动力中,外出时间在10个月以上基本上可视为常年在外的占53%,常年在外是目前农村外出劳动力中的多数,而且外出时间有所延长,外出二三年的劳动力逐渐增多。

3.农村劳动力“回流”现象明显,出现了“流出,流进”双向流动现象

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数量是很少的,可以说没有形成规模,回流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均未超过5%。但是到了90年代中后期,已经形成了规模。在回流的人群中,年龄较大者占据了多数,再有就是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占据了多数。但是在回流的人群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其中有些人利用在外学到的技术、积累的资金和经验,以及建立的关系,回到家乡创办或领办了一批乡镇企业,而且成为当地小城镇建设中的骨干力量和主力军。在大量回流的情况之下,甚至在某些地区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使用情况的理论分析

1.刘易斯理论的分析

刘易斯认为农村劳动力应该是如此转移的:现代部门在生产中获得的利润全部用于投资,生产的扩张会进一步吸引传统部门人口向现代部门转移。当该过程发展到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被现代部门吸纳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完成了第一阶段。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传统部门劳动生产率随之提升,收入水平也相应提高,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的收入差距缩小,现代部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下降。此情况下,现代部门要雇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只能提高报酬水平与传统部门争夺劳动力。当传统部门像现代部门一样实现现代化后,二元经济就实现了一元化,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的收入差距就会消失正是这种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建立起两部门的联系,工业资本通过使用农村大量廉价劳动力使农村摆脱了由于大量剩余劳动力造成的困境,走上两大部门的收入差距缩小之路。但是在刘易斯的理论中,其分析过程暗含一个假定,城市充分就业,流入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都能找到工作。不仅如此,无论是刘易斯还默认人口的流动是完全的。但目前中国的现实状况是: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可能找不到工作,剩余劳动力在城市无论找到工作与否,挣到钱与否,大都会返回农村。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方向得使用,城市实际失业率也居高不下。同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使用并不是完全自由、没有限制的。因此,我国的农村劳动力的使用不能简单用这一理论进行合理的解释,我们应该针对现实特点提出更加有效合理的解释和对策。

2.舒尔茨理论的分析

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要走向现代农业,核心问题是打破传统农业的特殊经济均衡,改变这种均衡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因此,舒尔茨的农业劳力剩余的判断,是建立在现代生产要素的引入或重组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只要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不发生改变,农村中士不存在剩余劳动力的,但他的分析存在如下几点问题:第一,他忽略了人口自然增长因素。他定义的传统农业中不可能存在零值劳动力。我们知道,在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居高不下,舒尔茨没有证明这些剧增的劳动力在传统农业中能否与其他生产要素发生完全替代。第二,在实践中很难划清传统农业是否引入了现代要素的界线。在理论上,舒尔茨虽然较好地概括了传统农业的三大特征,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以各种方式冲击传统部门,因此,在当前国内的现实中,很难找到舒尔所描绘的典型的传统农业,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他对零值劳动力学说的批评失去意义。

但是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却很好的解释当前的“回流”现象。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包括用以形成和完善劳动力的各种投资。他转引西蒙・库兹耐的话说:“对各种不同社会长期以来经济增长进行研究中发现,资本的概念、资本的形成都必须扩大足以包括人们的健康、教育、训练的投资,也就是对人力的投资”。在中国,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经历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对生产、生活的适应能力,思想观念更加现代化,生活方式出现城市化倾向。这部分人的回流,推动了乡村社会的发展;扩大了农村的开放程度,改变了输出地的社会生活,加快了输出地的社会变革进程;部分人回乡务农,搞农业开发经营,形成一批新型的农业经营大户,他们经营项目新,投资力度大,追求新技术,走在农业结构调整的前沿,这可以为输出地的农业引进技术,注入资金,带来市场信息,并通过示范效应带动输出地农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从而带来更多的在人力资本上的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了整体素质。当然,对于“民工荒”现象,笔者认为民工荒是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一种局部性和结构性现象。局部性体现在,出现用工缺口的主要是一些经济发达、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的地区,结构性表现在,用工缺口一方面出现在劳动条件很差、待遇过低的岗位;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劳动者综合素质要求特别是劳动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要求我们一方面是要提高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是建立优质的劳动力迁徙的制度,为劳动力的迁徙提供更加宽畅有利的环境。

四、我国农村劳动力使用的几点对策

1.加快制度创新,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市场化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以及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制度创新,从根本上废除二元管理体制,消除附着于城乡户籍制度上的不合理经济待遇与身份地位的差别,构建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城市化的制度。近年来,各地虽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定了一些便利的政策,但从根本上消除制度障碍的力度仍然不大。让那些可以、也能够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与土地彻底脱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转移,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体制创新的力度。因此,应尽快完善劳动力市场化制度,切实保证进城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医疗、教育、福利等社会保障与社会地位。

2.积极创造非农就业岗位,协调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使用

由于国有企业改制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城镇就业增长率从20世纪末开始大幅下降。新增的非农就业岗位越来越有限,但新增劳动力却越来越多,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由此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包括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新兴行业的进步,重视非正规就业形式;也包括加快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恢复其创造就业的能力。第三产业是吸收劳动力的最主要产业,创造非农就业岗位主要依靠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实现。各级政府应从战略高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创造条件为新兴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成长环境,并以此为契机发掘就业机会。在推动就业的过程中,还应加快我国城镇就业模式转变,促进非正规就业的发展。

3.建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大培训力度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越来越困难,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劳动技能并没有随着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而得到提高。从劳动力供给看,表现为普通工人多,技术工人少,求职者与职位空缺同时存在。因此,加大对他们的技术培训力度,既可增加他们的收入预期,又可缓解城市技术工人短缺的状况,同时也使得农村整体人口素质达到提高,这也是目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较为关注的问题。

[1]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J].商务印书馆,1987.

[3]西奥多・舒尔茨.人力资本的投资[J].经济学译丛,1980年第9期.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