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实用13篇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篇1

1、学业困惑

大学生最关心的就是学业,而学习环境的变化与地位的变化往往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少的困惑。中学时期是在老师的直接引导下学习,进入大学,老师往往在两节课的时间里完成一章的内容,主要依靠学生自己学习,由被人引导学习变成自我学习,很多大学生一时之间都不能适应,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厌学、悲观等心理。很多大学生在中学时期成绩比较优异,是同学中的佼佼者,他们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和很强的自信心,但是进入大学后,发现大学里高手云集,他们一下子从昔日的宠儿变成了普通的一员,失去了原有的优越感,产生了严重的挫折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出现神经紧张、失眠、考试怯场等多种焦虑并发症,有些甚至造成恶性循环,自暴自弃,荒废学业。

2、情感困惑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生理发育接近成熟的同时,心理也经历着急剧的变化,这个时期大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内心情感体验十分细腻微妙,是外表敏感的群体,因此情绪易受外界事物影响。恋爱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爱情是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强烈需求,然而大学里的爱情是缺乏成熟条件的,经济上的自顾不暇,未来工作的不确定性,双方感情存在变化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内心的需求与外在条件的矛盾,往往给大学生带来烦恼与不安。此外,失恋也是大学生无法回避的问题,大学生因失恋引发的心理疾患不在少数。

3、道德困惑

现在80、90后大学生普遍为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是家里的“小皇帝”,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家长过多的爱使得他们从小身上就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自私自利、追求个性、标新立异在他们身上表现明显,加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不良现象,造成现代大学生在道德品行上出现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相悖的现象。现代大学生在追求道德的意向上是积极的,但由于自身的生活阅历尚浅,道德观念不坚定,容易受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他们崇尚良好的社会公德,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又漠视身边的不文明行为,甚至有时候自身也做出一些不文明行为,尤以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最为突出。这种道德理想和道德行为相背离、甚至脱节的情况往往造成大学生的困惑。

4、交际困惑

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交际范围更宽、更广,但是因为缺乏必要的交际方法、交际技巧使得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较大的障碍,现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庭教育中,基本是有求必应,但是在与他人交往中一旦不能满足于自身内心的需要,便会造成他们内心的苦闷。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还表现为缺乏集体感和合作精神,缺乏最基本的为人处世的能力,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造成一部分大学生自闭,少言寡语,整天不喜欢与人打交道,久而久之,人际关系更加敏感、敌意。

5、就业困惑

从2003年以来,我国各大高校纷纷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连年攀升,以往的大学生分配政策已被双向选择政策替代,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剧增,加上大学生缺乏应聘的技巧、缺乏工作经验、不能吃苦耐劳等等方面的原因,现代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很多的大学生情愿宅在家里“啃老”,或者一直不停的升学,以求摆脱找不到工作的现实。这些现状都对大学生造成非常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因就业压力而产生焦虑、自卑等诸多心理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

1、提高思想认识,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高校首先要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现代大学生不仅要具备高知识,高能力,更要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态,高校要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构,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教育。

2、强化思政一线工作人员的培训,掌握必要的疏导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思政一线工作人员是与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人,对学生的学业、生活、情感等信息掌握最全面,强化思政一线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疏导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使学生的不健康心理、情绪、行为得到及时的疏导、排泄和治疗,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树立良好的心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恢复和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不断健全和完善自身的人格。

3、注重思政工作的方式方法,在工作中真正体现出人文关怀

思政工作要从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和解决实际问题入手,缓解学生来自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生活的实际能力。思政教育者心里要始终装着学生, 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把具体工作与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贯穿思想教育,这既是人文关怀的体现,也是增强思政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方法。

4、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推动思政工作

现代大学生普遍喜欢上网,在网络上交友、发博文、发表评论,他们喜欢通过网络发表自身真实的情感,往往在面对真实的教育者面前却不愿意透漏自己的心声,在这样的形势下,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丰富运用信息科技手段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要有针对性地开发MSN、班级QQ群、班级blog等模式,以网络手段及时、平等、多维度地开展学生工作,契合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兴趣,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高品位、高格调、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举办各种主题的校园文化节、文艺晚会、知识竞赛、大奖赛、辩论赛、作品展等多样化的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科技活动,构建起多层次、多类型、系列化、规模化和精品化的独特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升阅历和社会承受能力

大学生一直处于家庭—校园—家庭这样固定的生活状态,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对当前社会整体状况了解不深,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当理想与现实发生较大的冲撞时,必然引起思想的波动,因此要经常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接触实际。通过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俭学、社会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力,锻炼他们思考社会现实的问题,提升面对现实的勇气,从而避免感情用事,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对各种不良诱因的抵抗能力。

综上所述,解决现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困惑,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要紧跟时代形势,研究新办法、新举措,提升工作效果。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篇2

一方面,《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开展心理咨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并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高校的心理咨询和德育能够结合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培育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两者在本质上都是帮助人们解决困扰其成长的心理认识问题,都是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层次上进行,并立足于教育和发展,以达到使其自我实现的最终目的。

另一方面,高校德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高校心理咨询也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也是发展中国高校心理咨询所必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作为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着高校心理咨询模式的构建。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西方心理咨询理论、方法的引进和改造以及创新的关系,而且对于我们完整地认识高校心理咨询的学科特点,确定高校心理咨询的性质、目的、对象和方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事实上,德育工作者在严格接受专业化培训后,从事心理咨询有一定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表现为:熟悉学生生活的(有92%),有做人的工作经验的(有78%),善于观察人、理解人的(有52%),工作热情高、责任感强的(有51%),善于与人打交道的(有37%)。此外,还表现为有社会经验,知识丰富,心理素质好,表达能力强等”。

2.在结合方式上,分清问题性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首先,与思想品德课结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随着社会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个性心理品质,正在成为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纳入德育工作计划。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以及《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科学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能感受到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分,他们认为这种方式很容易接受,对自己也很有帮助。因为这类课程偏重于解决共性问题,以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为载体,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问题和极少数的心理障碍问题作理论分析和实际指导,以达到陶冶性情、排忧解难、启迪人生、塑造健全人格的目的。也就是说,在这类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了德育之中。

其次,开展心理测试,增加心理咨询和高校德育的针对性。这为心理咨询和高校德育的结合奠定良好的基础。广泛借助心理测试资料,为心理咨询和高校德育服务,为促进大学生成长服务。心理测试是凭借心理咨询领域通用的、具有高信度、高效度的心理测试资料,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作出评估的过程。心理测试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从而对那些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或个性缺陷明显的大学生,平时多加注意,进行必要的疏导;可以了解大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帮助;还可以广泛研究优秀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大学生成才的规律,用于大学生的职业指导等。这些正是心理咨询和高校德育的目的。

第三,加强心理咨询培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一方面,应加强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培训。国家教委政教司[1994]7号文件要求:应该“逐步培养一批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学生成长规律,又掌握一定心理咨询方面专业知识的高校心理咨询教师骨干”。《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有助于专业化建设,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做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也为高校德育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另一方面,还应该对不从事专业咨询的德育工作者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区分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如果属于心理问题,则建议他们到咨询员那里;如果属于思想问题,便可以通过德育工作解决。同时通过培训还可以使高校德育工作者转变简单的工作方法,以提高工作水平和成效。

我们不能把高校心理咨询简单地看作是高校德育的补充,因为心理咨询有自己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工作任务;更不能认为心理咨询会取代德育工作,因为高校德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二、以“发展性”咨询为主,构建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模式

1.发展性心理咨询是高校心理咨询的重点

高校心理咨询的侧重点及发展趋势应为发展性心理咨询。所谓发展性心理咨询是相对于调适性心理咨询而言的。它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大学生尽可能圆满完成心理发展的任务,妥善地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因而,只要是来寻求心理咨询的学生都被认为是有心理障碍的“不正常的人”,这是一种误解。正是这个误解阻碍着我国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另外,高校心理咨询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是使适应正常、健康的广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以实现人生价值。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高校的心理咨询必然应以教育的发展的模式为核心。在功能上,把以前单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转变为心理健康咨询、学习咨询和职业咨询三个方面合作统一的方式。通过发展性心理咨询既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使其更好地认识自我,并提供处理方法,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能够鼓励广大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现有能力,充分挖掘自己潜在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好塑造个性和完善人格,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2.心理困惑的调适与心理障碍的治疗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

对有心理困惑的大学生来说,如果不能通过调适性的心理咨询及时给以缓解,则势必会对其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这些学生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危机。因此,高校心理咨询在注重发展性心理咨询的同时,还要对一般的心理困惑问题与心理障碍严格区分,加强心理困惑的调适性咨询,并把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送往心理治疗师那里去进行治疗。

心理障碍是有严格测定标准的心理问题,如果把一般心理困惑当作心理障碍,这不但会无意中夸大求询者心理危机,而且还会给心理困惑的学生带来新的精神压力,诱发新的心理问题。实践表明,学生心理异常的各种表现,大量的还是属于一般的心理困惑而非心理障碍。心理困惑通常又称为心理不适应、心理失衡,心理障碍则被称为心理缺损、心理失常。两者的区别在于:(1)心理困惑与特定的情景紧密相连,通常由特定的情景诱发,并在特定的情景中发生。(2)心理困惑常常会自行或通过调适性心理咨询化解,这与特定情景的消除有关,还与个体的不断适应分不开。但心理障碍一旦发生,常常是持续出现、长期存在,很难自行痊愈,往往需要经过专门的心理咨询甚至药物治疗才能缓解和祛除,具有明显的持久性。

调适性心理咨询主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其目的在于通过价值干预进行调适,把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化解,进而将该大学生列为发展性心理咨询的对象。无论是调适性心理咨询或发展性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也是有区别的。关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区别的争论,“哈恩认为,不同学者意见最一致的看法是(1)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不能完全区别开的,(2)咨询员的实践在心理治疗家看来是心理治疗,(3)心理治疗家的实践在咨询员看来是心理咨询,(4)尽管如此,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还是不同的。这段使人感到困惑的描述的确就是争论现状的真实写照”。可以看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程度和范围以及侧重点的差异:在服务对象上,心理咨询是现实生活中遇到了适应和发展问题的健康人或心理困惑者,而心理治疗是针对严重的心理障碍者;从提供帮助的人来看,前者是心理咨询员,而后者是临床心理医生;前者具有教育性、发展性,是帮助求询者澄清认识,而后者则要借助于药物,具有治疗性。然而,当心理障碍者通过心理治疗痊愈以后,他又可以成为发展性心理咨询的对象。

严格区别二者的目的在于要把高校心理咨询的重点放在解决心理困惑上。如把重点放在心理障碍上则会造成主次颠倒,劳而无功。毕竟心理障碍多数需要专门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干预和药物治疗才能矫正,心理咨询只能在心理支持等方面起积极作用。

三、优化心理环境,为构建心理咨询模式创造良好条件

所谓心理环境,是指主体所能受到的一切对其心理产生影响的外部信息的总和,包括宏观的心理环境和微观的心理环境。而对大学生产生直接影响的往往是微观的心理环境,如学校的学风、班风、大学生人际关系、班规校纪以及奖惩的合理性等。针对当前大学生对心理咨询有一定偏见或误解,应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心理咨询宣传教育工作。首先应经常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专题讲座,向大学生宣传有关心理卫生及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开设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系统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心理知识。其次,应充分发挥教师、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及党团组织的作用,因为他们都是直接与大学生打交道的,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人际关系等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应对上述教职员工进行一定的心理咨询培训,以便通过他们直接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并加强对心理咨询的宣传。最后,还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学校刊物、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N].2001.

[4]林孟平.小组辅导与心理治疗[M].香港:香港印书馆有限公司,1993.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篇3

“政治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政治学说和政治制度真诚信服和坚定不移地遵循与执行的态度,它是建立在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基础上的一种思想意识,是一种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政治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生的选择与方向的坚定。多次调查均显示,当前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在受到强烈文化冲击的中国,要清醒地保持着共产主义政治信仰,要从文化力量的传导者入手,注重教师队伍“师德”的力量。

当今中国虽然不用直面民族危亡,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责任担当;虽然不用与饥饱线上挣扎,但比任何时代都需要自强自立。“青年强,则民族强”,受多元化价值观影响的当代大学生,缺乏登高望远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必然导致道德沦丧。在教师的道德层面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该做些什么?

一、“德”的涵义

1.何者为“师”?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韩愈就曾将教师的职责朴素而凝练地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换言之,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范,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一直以来我们优秀的教师工作者们在“授业”和“解惑”中孜孜以求,可是“传道”呢?“道”为何物呢?老子给予中华大地最早的提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2]道乃万物之规律。《周易》给以我们人类进一步的提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即人应天地,天地乃“自强”与“厚德”。

2.何者为“德”?

《老子》曰“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即遵循天道自然的运行刚强,自求进取,永不停息;运载大地的厚实和顺,容载万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对我们高校而言,大学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希望、是科学的脊梁,是社会文明的一面旗帜和培养人才的摇篮,而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历史使命的是我们这些教师工作者。那么,理清了何为“师”,又弄懂了何为“德”,我们的“师德”从何谈起呢?!

二、“师德”的三重涵义

1.传道之德

从古圣先贤的智慧已然明确说出:老师的第一要务为“传道”。前文我们理解了“道”与“德”,那么传道之德即可理解为:一者,要清楚道乃事物之规律并加以传授;二者,自身如同天健一般刚强进取、自强不息;三者,处事如同大地般厚实容载,以身正为范传授给学生做人的地坤的道理。既为“传道者”,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论是教育还是被教育都不是给予与被给予的过程,而是来自于教育与被教育者的内省,是高尚人格来以身示教,是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2.授业之德

我们往往将“授业”解释为传授学业与技能,多是指教师传授能够使学习者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各种技术与理论知识。可是,既乃为“授业之德”者,为三:一者,教师在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完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二者,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完成传授课业的同时,重视思维方法的传授,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获得一套崭新的、科学的思维方法;三者,授业者以自强不息的研究精神与敦厚运载的敬业精神,将敬业与守夜精神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所以为师者,常扪心自问:你是不是尽心尽力恪尽职守?你的教学是否有教无类满足了学生的要求?你是否拥有最先进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对学生有所启发?所以一个好的大学教师每天、甚至每堂课都要认真地反省,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开拓,知识求真、对生活求实、对教育求精,才能真正成为“授业之良师”。

3.解惑之德

“惑”,是指困顿、迷惑,当学生面临未知事物或与已知事物出现矛盾彷徨时,教师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及人生感悟为学生解开困顿、迷惑。在授业解惑中传道,在传道过程中解惑授业方可称之为“解惑之德”:一者,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探索的路上出现迷茫时,给予及时指导;二者,在学生对人生出现困顿时给予温暖的导航;三者,当为师者本人面临选择与困苦时,如何为自己排忧解惑的榜样显现于学生眼前。在“解惑”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热爱学生以情育人,要诲人不倦以言导行,还要亲切关心以才育人,更要尊重信任以身示范。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脊梁;教育,是文明的传承和智慧的涤荡;教师,是生存技能的培训与人格塑造的根本。智能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在虚拟世界纵横驰骋中,可以让人瞬间行万里路知天下事,更可以让人瞬间焦虑烦躁失去理性。所以,为师者,要具有传授出能够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的学生,一定要以德执教。“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师魂。”在面对一双双眼睛背后的期待,看得见我们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我们,教师要铸就为天地立心的志气,要获得为生民立命的能力,要追求为往圣继绝学的意志和为天下开太平[1]的决心,乃“师德”也。

参考文献:

[1]韩愈.《师说》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篇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社会转型时期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面对现实生活的变化与冲击,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有一部分学生自卑感强,自信心不足,稍遇挫折,便心灰意冷,心理失衡、心理危机等情况时有出现。这就需要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结合起来,加强自信力的教育,加强逆境中战胜困难的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全体学生开展普及教育,对少数学生进行障碍咨询辅导和发展咨询辅导,从而增长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改善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坦然面对和正确处理学习、成长、择业、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加强法纪和道德教育。古人云:“有才无德,其行不远。”作为以培养社会主义实用型建设人才为根本任务的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加强法纪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社会主义人权观教育,遵守宪法、法律和校规校纪教育以及社会公德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伦理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所应有的精神风貌。

探索和实践适应高职办学规律的思想政治工作途径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抓好课堂教学环节,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功能。积极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当前“两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两课”教师要深刻把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精髓和实质,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意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特别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精心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是通过教育培养和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主观努力,将思想道德素质要求逐步转化为个体内在品质的过程,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更应注重实践环节,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生产实践活动、勤工俭学、技术服务、社会调查、军事训练、参观访问,以及创文明学校、文明社区和文明城市活动、“三下乡”服务活动、学雷锋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改变以往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知与行分离的状况,使学生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增强其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参与意识,变被动为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使大学生了解社会,熟悉社会,受到外部评价,认识自我,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也教育学生抛弃不劳而获、贪图享乐的思想,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使其不怕艰苦、不怕困难、勇挑重担,增强社会责任感。

开展“心连心活动”,正确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充满各种各样的困惑。学生心理上的困惑主要体现在对人生理想和信仰的困惑,道德价值取向的困惑,就业及前途命运的困惑,生活困难、交不起学费带来的困惑,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困惑,互相攀比、落伍自卑的困惑等。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占多数,娇、骄二气较为严重,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容易导致心理障碍,产生不良后果。为此,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培训、培养,创造条件成立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建立互联网心理咨询网页,逐步实行网上咨询和交流,使学生能够处理好在学习、成才、择业、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二是重点转入对学生的心理潜能开发的研究,即不仅针对心理领域,如理想、人生、自卑感、社交、友谊、爱情、学习以及某些病症(神经症、焦虑等),而且扩展到法律知识、工作方法与能力培养等其他一些咨询领域。

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大学生的思想品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环境的内容、性质和特性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既包括高雅、舒适、优美、充满人文气息的建筑设施、活动场地、绿化美化景点等相对静止的物态硬环境,也包括内容健康、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各种社团和文体比赛、学术讲座、电视网络、橱窗板报、书画展览等动态的软环境,还包括相互关心、谦虚好学、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人际关系环境。“硬环境”有利于学生以景入情,在从形象思维到理性思维的升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软环境”有利于学生从“理知”到“感知”,即由“道德理性认识”升华到“道德实践”的过程中,养成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服务为本。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个体意识不断增强。而今的学生再也不像以前那么听话,这几乎是所有教育者的同感。因此,在“自我中心”意识增强的学生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要转变过去的行政命令式管理方式,树立以服务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要把教育视为一种服务业,提高服务的质量与品位,以服务求信任、以服务求实效,使消费者(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减轻他们的思想压力,使一些靠思想政治工作难以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和开辟道路。

目标激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实现最佳的工作目标和取得最好的工作绩效。思想政治工作的天职不是挑别人的毛病,而是发掘对方的长处,变后进为先进。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要立足于激励,要善于把精神鼓励和物质激励结合起来,用精神鼓励去提高物质激励的格调,用物质激励去强化精神鼓励的效果,做到“讲精神不空,讲物质不俗”。目标激励就是帮助学生树立各个时期的目标,并激励他们实现这些目标。我们要善于帮助学生确立可以激动人心的目标,以激励学生努力地去实现。目标的制定,不仅要有时代性,内容实际,方法得当,还应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具体目标。

情感沟通。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纽带和桥梁。心理学告诉我们,期望得到理解和尊重是人的需要的高级层次,它对于激发人的内部潜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克服那种训斥、说教的做法,确立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的基本原则。马克思曾讲过:“只有用爱交换爱,只能用信任交换信任。”思想政治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平和的口气,把教育对象视为自己的朋友、伙伴和亲人,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交心知心,以诚相待,以达到思想上的相互信任、感情上的相互理解和沟通,从而增强教育效果。

以身作则。教师的示范、表率作用是教师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重要条件。实践表明,对自己要求严格、乐于关心他人、事业上奋力进取的教育者,他的语言可以感人,行为令人信服。教师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举止风度,对学生时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努力去做;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去做,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对己对人一个样。这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威信就会越来越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篇5

一、中学生渴望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解决自身的迷茫和困惑

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自我意识不断发展的同时,心理困惑和矛盾也很多。心理的问题最好通过心理学的方法来排解。可是,虽然教育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影响,加上中学缺少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尤其是农村学校情况更不容乐观。所以,中学生没能通过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去排解成长中的困惑。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由于开课的目的性和教师知识结构的贴近性,在没有普遍开展心理教育课程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课是普及心理知识,满足中学生心理需求,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最佳渠道。

二、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能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代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家和教育改革家卡尔·罗杰斯,作为大学教授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方法。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把发展学生潜能作为教育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促进者,教学的成败关键不是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而在于人际关系和情感态度,学习的意义不是学习多少知识而是学会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自我意识,体现对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的根本信任,体现师生平等。因此,心理学的理论更容易被自我意识高涨、较强叛逆心理的中学生认可和接受,自觉学习,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成熟,培养健全人格。同时,也为广大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保障。

三、在心理学的服务中全面提高德育教育

心理学价值中立的态度,对人无条件的接纳、积极关注、尊重、真诚、热情等服务理念值得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推广。这些理念始终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使得教师更能走进学生心灵的深处,倾听他们的声音,想他们所想,充分地理解学生困惑和冲突背后的原因,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被接纳、被理解,敢于并愿意敞开心扉地交流。因此,心理学的服务理念能促进思维创造性的发展,值得思想政治教育课采纳。

(一)利用社会环境和时展的特征,推进思想教育工作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建立和谐社会是我们现在社会的热潮,帮助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我们作为教师的主要责任。作为德育的主要实践者,我们要与时俱进,指引学生认清当前社会的形式,积极实践到行动中去。如,结合目前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校园巡回展,“红色之旅”,以德治国下的公民道德行为规范宣传等深入持久开展爱党爱国活动并不断丰富其内容及形式。

(二)班主任要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

1.观念决定一切。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给学生讲道理,就会使讲授显得苍白无力,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甚至还会有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讲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爱好、情感发展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父母、教师等都是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其中,承担着德育工作的是教师和班主任。但是,教师的教学往往还停留在传统的说教方式上,内容陈旧,总是出现只教书不育人现象,以致造成这部分德育渠道的浪费或缺损。

2.由于现代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对人精神生活领域的强势扩张,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也日益呈现多元化。然而,各种思想观念混杂,这对于正处在身心关键发展阶段的学生影响很大,有的甚至会误入歧途。对此,德育工作决不能搞一刀切,简单化而全盘否定,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认知,自我欣赏,自我潜能挖掘,自我奋斗和发展,如开展学生各类技能竞赛,评选校园明星,弘扬校园新型价值观。

(三)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新德育工作的渠道和方式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篇6

社会转型时期面临诸多社会问题,复杂矛盾日益突出。社会转型迫使人们对变革着的社会生存状态进行伦理反思。在社会的各种复杂关系中,人们普遍存在着一定的道德困惑。正确认识道德在城市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寻找走出道德困惑之路,逐步优化城市社会风气。当前最重要的伦理任务是,进一步完善人格伦理再造、道德法治化、制度规范化等,重塑道德权威,确立道德赏罚。这对解决我国城市存在的社会问题,推动我国城市文明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现代城市存在的生存样式和道德状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向城市地区集聚,网络信息化建设常态化,人与人之间的传统本位关系和稳定生活秩序逐步被消解。城市道德多元化、复杂化,经济和物质欲望凸显,城市文明正在经历着深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验。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出现“食品安全”“”“上海群体性踩踏”等事件,无不挑动着城市伦理正义的神经,引起社会的深刻伦理反思,积极推进城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迫在眉睫。

(一)传统道德受到质疑和否定:城市个人功利主义凸显

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德性的基础即在于努力保持人的自我存在,而一个人的幸福即在于他能保持他自己的存在[1]。当下日益彰显的个人价值主义不断消解和歪曲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功利主义与社会正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直接面对的矛盾存在。城市经济稳步发展,个人生存质量切实提高,而城市道德水准却未能相应提高,甚至出现逆道德现象。正如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言:“人类道德行为的平均水平,至今仍没有提高。所以,在道德上说文明社会比原始社会高出一头,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我们通常称之为文明的进步,始终不过是技术和科学的提高。这跟道德上的提高,不能相提并论。”[2]随着经济和社会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城市伦理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经济利益在实际上成为影响城市文明和个人道德的推动力,传统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质疑和否定。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现代城市的生存样式和道德状态对传统道德的质疑和否定几乎涉及传统道德的方方面面。例如,传统美德中的精华“仁”“义”“礼”“智”“信”等也遭到了极大的怀疑和否定。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3]。社会转型时期的城市出现了功利主义道德标准,人人为自己客观存在,将个人利益绝对化,同时致使城市弱势群体产生道德自卑感。城市个人功利主义的存在,导致了弱势群体道德自尊的丧失,这实质上是一种道德危机的滋生和蔓延。笔者认为,城市当前面临的种种道德问题,是社会转型新旧道德冲突的直接反映,我们需要做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避免个人功利主义在城市中膨胀。

(二)“非道德主义”在城市中抬头:新的道德标准需严格执行

“非道德主义”本质上是一种个人功利主义[4],认为只要能够达到个人目的,任何不道德的手段都可以成为个人行为的合法方式。“非道德主义”在城市的一定范围内抬头和泛滥,社会越轨和道德失范行为普遍发生,这就强烈要求在城市中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道德责任来看,城市文明的主体都应该负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责任。从道德认识来看,当前城市中存在着坚持“人性自私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教条的群体,具体表现为、见利忘义、为富不仁、坑蒙拐骗等行为,发人深省的是人们道德责任感的下降,道德情感在变弱。辨识和描述现在的、过去的、已经丧失了的道德,这是我们解决道德困惑、确立道德新标准的道德伦理难题。

在道德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个人不仅面临着行为的选择,也面临着道德的甄别。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我国公民的社会道德信仰面临严重危机,道德争论日益激烈,表现为深刻的道德困惑。诸如“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等等,城市尤为明显。归根结底,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非道德的”。新常态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适应和解决我国城市文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新道德标准。

二、城市道德困惑存在的核心问题

在理性主义伦理学家看来,并不存在真正的道德困境,一个人只要信持一种合理的道德理论,有科学推理能力,那么他在困境中能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进而做出合理的道德选择[5]。社会转型时期,城市道德困惑凸显,是城市发展转型中存在的伦理生活特点,是转型过程中人们对道德认识、道德评价和道德实践的不知所措,其根源是人们对同一价值体系中善与善、恶与恶、善与恶的辨识。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道德认识上的困惑:道德观念混乱

社会转型时期的城市道德困惑,原因是多元的,但最直接的原因之一是经济发展带来的道德畸形。经济的快速发展,本身就是对经济利益的一种物质追求,就意味着承认个人利益。经济利益本身无所谓好坏,过度追求物质利益,把个人利益建立在别人痛苦或损失的基础上,这显然是一种不道德。《论语・里仁》一文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汉代董仲舒的“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社会转型时期,传统道德观念的权威性受到挑战、质疑甚至否定,这一阶段城市道德观念状况混乱无序,在所难免。中国优良的传统美德有被抛弃的危险,古希腊传统美德:友谊、勇敢、自制、正义等,我们也没有很好地吸取。反之,“拜金主义”“有德吃亏论”“道德无用论”“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等现象在城市社会中不断蔓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的情感变得复杂化,人们道德感的偶发性、不稳定性加剧,甚至变得不可捉摸。出现的道德困惑带给具有道德良知的人们的精神痛苦是不言而喻的,其强烈冲击着社会主导价值体系。

(二)道德评价上的困惑:社会道德建设滞后

当下道德评价的标准必须是确定的,善就是善,恶就是恶,二者不可颠倒。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社会转型,城市社会要适度调整人们的行为方式,努力使社会整体道德价值与经济价值相适应。在现实生活中,多种价值取向并存,使人们在行为的选择中缺乏道德依据,最终导致行为道德的缺乏。

评价的问题就是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客观反应。评价判断,尤其是道德判断,就其特征而言,都无非是偏好的表达、态度或情感的表达[6]。从理论和现实中看,道德评价实质上属于一种善恶的客观辨识。社会转型时期的城市道德建设相对滞后,加上道德评价标准本身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矛盾,这就容易使人们在道德评价过程中产生道德困惑。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是正义的、合理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非正义的、不合理的,一系列道德评价标准的认识和区分上陷入了深层次的思想混乱。

(三)道德实践中的困惑:社会实践行为失约

传统道德目标受到批判、质疑,甚至否定,而适应社会转型期的道德目标尚未明确,致使道德失约,人的行为趋向缺乏正义和规则意识。人们在社会现实中遇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复杂多样,大致可以归为两类,即对待社会和对待他人的态度问题。

1.关注自身利益,缺乏社会公德。社会转型时期,个人功利主义思想客观地存在,并有进一步扩张的趋势。社会公德是社会整体所追求和建构起来的以实现公民合法利益的特定社会秩序关系的间接表现形式。因此肯定和维护社会道德规范,实质上是肯定和推行普遍的社会理想和核心价值观念,是在推行公民合法利益赖以实现的普遍社会秩序。社会道德的转换与社会利益有着密切联系。在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多元利益格局已经形成,多重人格形象屡见不鲜,单一的社会理想人格形象的道德塑造与倡导,其示范效应就显得有局限性和单调乏力。现实生活中一些社会成员对社会公益事业漠不关心,见义不作为的事情时有发生,一些人在做出有损公德的行为后若无其事,甚至流露出一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道德缺失心态。

2.道德冷漠日盛,人际缺乏信任。在城市公共生活中对待陌生人的最大道德问题是对陌生人缺乏起码的尊重;对公德规则普遍的不尊重、不遵守源于对公共生活的排除性倾向。城市发展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浪潮中,从传统的工业化城市向商业化、科技化城市转换。一方面,传统的道德情感社会变为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与责任感降低;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时期的政策多变和不完善,一些政府职能未能及时得到有效调整,人们心理和现实的安全感缺乏。这种深层次的信任危机与其他因素综合起来,导致当前城市社会缺乏人际信任。缺乏美德意识不仅导致公共生活承诺与契约的态度难以发展,由此产生无规则、无承诺、无契约等等不道德的行为倾向问题。

三、实践道德转型:走出道德困惑的必由之路

道德转型是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倾向、道德体系,共栖于城市社会,对人们起着制约作用。本文将从重塑道德权威、确立道德赏罚机制、创新社会利益机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试图为实践道德转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期早日走出道德困惑的怪圈。

(一)重塑道德权威:实践传统美德向城市回归

道德历史是现实道德重建和创新的基础,面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混乱的状况,回归传统美德,重塑道德权威显得尤为必要。伦理学家麦金太尔认为,美德是一种获得性的人类品质,对他的拥有与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内在于实践的利益,而缺乏这种品质就会严重地妨碍我们获得诸如此类的利益[7]。社会转型时期要真正实现道德的权威性,法制化和制度化是最理想而有效的选择。

1.道德法治化。长期以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社会规范的整体是有机的,各部分在因果关系上是相互依赖的。建立有效的法治化道德规范,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监督作用,划清行为中当与不当的界限,强化惩治性力量,增强它在人们中的威慑力,不断提高人们道德自律的能力,实践法治精神。

2.道德制度化。我们应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重新认识传统道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虽然是历史上形成的,但却是经过千百年社会实践考验的文化内核,对于今天仍然具有现实的意义。城市道德建设不能割断历史,相反应该重归历史的传统美德,将美德制度规范化,有利于美德的推广,使其更具有道德约束力,这对城市文明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二)确立道德赏罚机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准

道德赏罚历史悠久,原始社会就有初始萌芽,当时单纯表现形式为风俗、习惯等,调节着简单的劳动协作关系,但是具有很强的约束性和权威性[8]。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的城市道德危机迫切要求我们建立一套完善的奖惩机制,为道德正义构建提供直接的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人们有效辨别是非的利器,直接起到教育、导向、评价的作用,为人们提供道德衡量标准,使其在行为上有章可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常态下的一种特殊道德评价和调控方式,是提高城市道德水准的一个重要契机。

实践道德赏罚为完善社会转型期城市道德建设的一种客观需要,也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城市文明建设的一种现实选择。违反道德行为理应受到惩处,使其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一定精神与物质代价。如果执行社会美德行为,付出了一定社会利益代价,有必要对其进行精神的或物质的利益补偿。道德赏罚作为一种普遍规则,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应该以有效的法治化或制度化的形式明确,使之成为实现城市道德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创新社会利益机制:实现城市道德人格再造

社会利益机制的实质是社会公众的权、责、利的划分及其相互制约的问题。社会道德正义要求以利益作为基本手段,进行道德合法导向。由于人们的社会道德观念是在一定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各种利益得失、利益改变,都会引起一定的道德观念变化。在社会转型的今天,如果要让符合正义原则的社会利益有所扩展、提升,既要提倡奉献,但也不能让奉献者的利益受到损失。

社会转型时期的城市确实存在见利忘义、、损害他人利益的失德行为,这些严重影响社会道德风尚。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着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9]利益分配机制的缺陷是导致社会道德问题存在的根源之一,解决问题的当务之急是创新社会利益机制,实现城市道德的人格再造。新常态下的城市道德建设,不仅要健全道德他律机制,也要加强道德制度规范建设,践行依法治国,实现法治精神。这些都有利于规约社会成员道德发展的趋势、理想和价值目标,引导社会成员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方向提升自己的道德人格。

参考文献:

[1]Spinoza.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Understanding the Ethics Correspondence[M].NewYork:Dover Publications Inc,1995:201.

[2][英]A.J.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苟春生,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388.

[3]黑格尔.历史哲学讲演录[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65.

[4]杜培.当代中国道德失范及道德嬗变探源[J].甘肃理论学刊,1998(4).

[5]卢风.道德选择、道德困境与道德悖论[J].哲学动态,2009(9).

[6]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道德伦理研究[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篇7

    1.坚守与困惑并存的政治信仰

    从思想政治方面总体上看,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依然是当前学生政治信仰的主流。但高职生在思想政治观念上也存在一些不好的方面,如在政治理想和政治观念上存在着淡化的倾向,以自我发展为视点看待政治问题,比较关注自我的经济利益,甚至存在一些功利性倾向,把人党、评优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手段等。

    2主流与支流冲突的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方面主流是积极的,但在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上也存在着矛盾和困惑。首先从好的方面看,广大高职生对基本道德原则,还是信守和推崇的,希望自己做一个“有健全人格”、“道德高尚”的人。对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反映强烈,对社会丑恶现象深恶痛绝;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主动参与校园管理。其次,因为高职生有不同于普通大学生的特点,其群体道德水准参差不齐,道德状况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客观与困惑兼有的主体意识

    高职院校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趋于客观,自我意识和成才意识日益强烈,但身心健康状况下降,成长过程中的矛盾和困惑增加。高职生在成长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压力,一是学习压力大。随着教学改革和学分制的实施,学生在学习方面投人了更多的精力。但仍有部分学生心理准备不够,信心不足,加之对学校教学改革、教学条件不满等原因,学习茫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因而造成了学习成绩不佳。二是经济压力大。伴随着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和收费并轨制实施的步伐,校园里已涌现出越来越多因高昂的教育费而使整个家庭背上沉重负担的贫困生,他们自身也因为经济原因而存在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三是就业压力大。随着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局面的逐渐明朗化,许多在校生已经清晰地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激烈竞争,最关心的是将来的就业问题和现在的就业形势。

    4.认知与行为脱节的价值观念

    大多数学生能积极进取,敢于竞争,坚持集体主义,拥有服务和奉献精神。但在价值主体、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表现出自我化、实效化、短期化的特点。从价值主体来看,高职生的自我主体意识增强,注重个人奋斗,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实现”。从价值观念来源来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下,高职生的价值观念的来源呈现出多元化倾向,社会现实生活及社会流行的价值观念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在价值实现的途径上,倾向于既靠自己努力,又争取他人帮助,倾向于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自我价值。

    二、对高职生进行道德人格培养的对策

    根据当代高职生的自身特点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塑造道德人格新形象,是解决当代高职生道德人格偏差的有效途径。发展和完善高职生道德人格,需要从他律和自律,即从高职生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两个环节着手。

    1.确定道德评判的内在标准

    道德评判标准的形成是建立在社会基本价值尺度合理定位的基础之上的,社会基本价值尺度对道德标准存在直接的制约关系,所以应注重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和定位。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在承认多元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社会主导利益与各群体利益、个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及其间的价值评判标准,探索人生价值在现实行为模式下如何得到合理真实的体现。

    2、建立道德教育系统

    高职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应着眼未来,增加新内容,必须把培养适合21世纪需要的人才道德素质放在首位。同时,也应不断融人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的研究结果,把握时代脉搏,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注重吸取新知识。在道德教育方法和手段上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现实,寻求答案,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同时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信息网络、多媒体等,促进教育的效果。在高职生道德人格塑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道德榜样的作用。学生党员要成为道德榜样的典范,并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对道德典范要进行表彰,适当的时候应给予其物质上的奖励,这样会对高职生产生道德感化作用。

    3.优化德育过程

    德育的出发点须由“泛政治化”转向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德育目标应该具有现实性,应以帮助个体实现社会化为目标,培养适应社会的人。院校德育应紧紧围绕基本的道德品质开展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心、效率感,创新性,合作与竞争精神。德育载体必须适应新的变化,从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出发,合理运用传媒、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冲破传统的道德灌输模式,注意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实现德育手段、方法、方式的变革,增强德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篇8

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面对中考的改革,到底该怎么组织平时的教与学?教师应该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应该学到什么程度?这是我们初中政治教师所面临的困惑。面对困惑,认真思考,积极研究相应对策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一、正视困惑,深入思考

困惑一:来自人们的认识。一是,有些人认为,实行开卷考试,学生只要到时抄抄书就行了,平时的课可上可不上了,这种课什么人都可以上;也有人认为,政治考分少,平时的课应少上。这些认识,既削弱了平时利用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地位,又是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亵渎。二是放松平时的教学,忽视考试的难度。有些政治教师由于没有看到政治考试由闭卷改为开卷的意义和价值,认为政治课没啥好讲的,成了照本宣科的“读者”;有些学生由于过低地估计了开卷考试的难度,把得分的希望都寄托到考场上临时翻书照抄,认为政治课也没啥可学的,成了心不在焉的“听者”。这种认识,既忽视了考试时间具有限制性的规定,又忽视了考试题目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困惑二:政治教材的内容要求过于偏高。让初三的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对于没有任何实践经验且还未成年的人来说,的确有些难度。

所有以上困惑,在不同程度上都已经影响了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如何正视这些困惑,这是每个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

二、研究对策,更新观念

思想品德课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重要课程,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的,教学内容是活的,教学方法也应是活的。我们的思想品德课不可能一成不变,必须不断改革,与时俱进。具体地说,形势在不断发展,思想品德课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思想状况出现新的特点,教学就要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来进行;社会理论在发展,思想品德课程也要不断更新;国家与社会对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就要反映国家的意志,跟着改革进行教学。初中思想品德实行开卷考试的改革,目的在于深化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改革,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引导教与学双方注重联系实际,注重培养能力,避免死记硬背;在于培养创新精神,提高人文素养,为高一级学校选送具有学习潜能的新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为此,我认为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重视平时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中考的题目,突出社会热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突出知识的应用能力,突出对学生的觉悟水平和实际行为等方面的考查,所以,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用了。教学中不能仅仅停留在“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层面上,而要注重“怎么办”和“怎么用”的指导;也不能停留在学生“记住没有”的识记上,而要注重学生对“理解没有”的分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研究教材教法,关心社会热点,熟知党和政府在解决“热点”问题上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把所要教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分析、解决社会热点中去,更强调教学的针对性、时代性,更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素质。新《课程标准》在教学模式上,倡导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学会创造性地学习和创造性的运用。为了适应开卷考试的需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具体做法是:

1.上好平时的每堂课。首先,以每课的框题内容为单位,出好相应的学案印发给每个学生,让学生结合学案自主预习;其次,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师生共同联系实际进行分析、探究、讨论;最后,归纳总结,进行中考典型题练习,加强方法指导。这样举一反三地组织教学,不仅使学生跳出了死记硬背的“苦海”,而且容易使学生掌握所要学的基础知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1)指导学生预习,搜集各类信息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做到三级预习和搜集。大预习,即新课本发下来后对全册内容大体浏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搜集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国策方面的典型材料。中预习,即对单元的预习,在学习新单元以前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做好知识树,进一步整理和搜集与本单元内容有关的信息资料。小预习,即每节课前预习,给学生提供明确的预习提纲,引导学生做好预习作业,不会的问题做好记录,课堂与同学讨论交流或及时问老师,同时对以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简要评析,为上好新课做好充分准备。

(2)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条件。首先、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创造的非智力源泉。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重要特点是集光、声、色、像为一体,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并能满足学生心理的不同要求。它可以把多种形式的感性材料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多媒体辅助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多媒体教学介入课堂,打破了原有的“粉笔加黑板”的模式,可以将授课内容和学生融洽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回归学习的主体地位,促使他们主动学习,从中获得学习乐趣与成就感。例如:课前新闻学生可以制作小课件进行展示,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学习《民族精神耀中华》一课时,我布置学生上网搜集了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大量的图片、视频使学生深刻感悟到民族精神的内涵,同时使学生感受到自身实践的价值。

2.在学习方法上给予点拨和指导。使学生感到学习思想品德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教法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重点

根据我校实施素质教育 打造高校课堂的总课题探讨并实践了适合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模式,共分六步:(1)复习提问。(2)新闻播报,导入新课。(3)定向示标,即出示学习目标,点明重难点;(4)自学指导,即出示导学提纲,自学内容具体明确采用一次或多次循环的方法出现。自学督查、导学释疑,即采用小组讨论的活动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在小组内获得自由发表意见的机会,充分地表现自己;可以通过组里同学间的信息交流,相互启发,互相帮助,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先兵教兵,后教师更正、补充、释疑。到位。(5)自主训练。分层设计学生独立完成。(6)优化课后辅导,重视对后进生的辅导,确保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

实践表明:在课上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新闻分析、案例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闻分析、案例讨论等教学方法,具有很高的新颖性、吸引力和启发性,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话题,可以调动学生开动脑筋、各述己见、取长补短,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好方法。

案例讨论(新闻分析)教学法的一般步骤是:

(1)呈现案例与问题。可以使用投影、视频或书面印刷材料等手段呈现。

(2)学生阅读并在小组内交流认识。小组讨论的重要性:有利于全体学生得到锻炼,也有利于为学生在全班发言做好准备。

(3)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与讨论。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得到提高。学生在全班发言时,教师最好做简要板书,记录学生发言要点,为点评学生的发言做好准备。

(4)教师阐明自己的观点。教师推出参考答案,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指导;对学生的发言做简要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讨论不要仅仅举行全班的讨论,要多进行一些小组讨论,才能使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以往政治课教学的主要弊端就是“先生讲、学生听”,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政治教师应通过课前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社会调查,自己搜集案例,自己发现问题、主动学习知识;在课堂上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上述教法改革,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直击中考试题,重视专门训练

综观近几年来的中考政治试题,一般都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一是突出社会热点,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对当前人人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考查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体现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的。二是试卷的知识点覆盖面广,较好地体现了对知识考查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综合性。三是立意突出素质和能力方面的要求,淡化对知识的机械记忆要求,较好地体现了由考查知识为主,到考查能力和思想觉悟为主的转变,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性。四是试题的灵活、多样、新颖,逐步增大了主观性试题的比重,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答题空间,体现了试题的开放性。针对这些特点,在复习过程中,必须重视对不同题型的专门训练。

首先,要明确训练的指导思想。进行试题训练,我们不主张搞“题海战术”,而应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题型和题目,有的放矢地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历年中考试卷和试题的特点上,精心挑选和设计一些题目新、材料广、问题宽、答案活的试题,让学生通过做题,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答题。同时,要把试题训练看成是一种集强化记忆、加深理解、熟练技巧、培养能力为一体的有效复习方法之一。

其次,要有计划地进行训练。根据 “三轮”复习的不同要求,必须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第一轮复习,应以基础性的试题,以每课的小综合训练为主。第二轮,应以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试题为主。第三轮,应以综合性的试题为主。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篇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5-0110-01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与艺术。它的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观点、付诸行动的复杂过程,也是学生世界观的形成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的好坏是关系到整个教育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我国古代就有“亲其师而信其道”之说。传统教育模式下,老师与学生之间往往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具有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绝对权威。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分数决定一切,教师又决定分数,教师的权威表现得更加明显。常常表现在老师以管教、传经布道的态度对待学生,师生之间谈不上真正的民主和平等,造成师生之间心理、思想上的隔阂,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

从教数年来,我深深感到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现在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更要求建立的一种新型师生关系。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垠的知识原野的窗子。”高中思想政治课,在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青年。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教师对学生多一些赏识,多一些激励,多一些尊重,走到学生心中去,打破师生界限,与学生同呼吸、同思维,帮助学生达到乐于学习的境界。建立了这种关系,就可以营造宽松、融洽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心态的开放,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一、平等、尊重——“师生是朋友”

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现在的学生具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独立的人格也正在趋向成熟。所以,我们教师应以民主、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学生,而不应以权威者、法官的身份,更不能以审判员的身份,高高在上地去“管”学生,而是放下架子与学生一起学习、生活。教师对每个学生参与权利与决策权利的尊重。将学生看成活生生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而不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或手段,由此应形成师生间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和谐关系。这样学生才敢于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为学生成为活动主体创造前提条件。营造师生间宽松和谐的氛围,会使师生心情舒畅,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大胆创新,乐于合作,使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

师生在教学中互动,则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点与理念,从而丰富教学内容,真正实现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和谐统一,使教学活动多姿多彩。尊重学生还意味着对学生差异性的尊重。凡有人群,必有水平高低之分,有主动被动之分,有特长不同之分,因此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差异、知识差异、能力差异,尊重学生多样的选择和独特价值,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必修二中有这样一个知识点:以国家利益为重。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此认识出现分歧,这时教师不能笼统继续讲课,首先要做的是解开不同意见学生的困惑。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出现这一现象,它的出现可能是一件好事,这正是我们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突破口。学生在课堂上能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一方面说明他在思考问题,想接受书本的理论知识,只是思想上存在困惑,认知和行动存在差距;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老师的信任,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消除困惑。如果充耳不闻,不仅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效果及思想政治课本身的功能会大打折扣,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伤害。所以,我采取的方法是:不回避矛盾,尊重学生,正确对待学生的困惑,顺着他们的思路,从不同角度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进而解决他们的疑惑。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写过:每个学生都是带着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象颗耀眼的火星,他以无比信任的心情把这颗火星交给我们,这颗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态度所熄灭,师生之间相互信任,那将是一种互相尊重的美妙的和谐。只有在轻松愉快的交流中,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无话不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民主——“教学相长”

从教师方面讲:“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的过程也就是学的过程,教与学是彼此相长、互相促进,不断提高教学的水平。教师通过教学感到困难,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督促自己再努力学习提高。这种情况,凡是从事过教学工作的同志几乎都有这种体会。开始时认为自己差不多了,教课没有问题,但一到上课,就感到有些地方讲不清楚,更不能深入浅出的生动传授知识,这时才体会到自己还很不够,需要虚心学习,这就是“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才能“自强”。

从学生方面讲:学生从老师的教中获得知识,但需要自己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不限于师云亦云。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实践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好处和难处。愈学兴趣愈高,眼界愈开阔,也就愈感到自己的贫乏,从而发奋“自反”,求得长进。所以说:“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篇10

3、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影响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金钱万能、爱慕虚荣等消极有害的思想观念原本是和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的,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这些思想也成了部分大学生的时髦语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给社会思想多元化的产生提供了合适的土壤。显然,这对于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来说会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尤其在当前形势下,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开展,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及社会现象不断产生,如诚信问题、腐败问题、低俗文化泛滥等,都会对大学生尚不稳定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造成巨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如果不能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就会出现所培养的大学生与学校教育目标、国家培养目标发生偏离的现象,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功能就不能很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就无法显现。

二、解决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惑的对策和措施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日积月累,慢慢积淀。提出这些困惑,并不是否定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已经取得的成绩,相反,我们的目标和宗旨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规律,从而使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

1、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的关系,以德为先,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智育是教授大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的关系能够更好地发挥智育在大学生成才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对于高校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的观念,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的机制,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的课堂教育、专业知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远离学生,成为高高在上的空洞的理论,而是变得真真切切、实实在在,成为大学生成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篇11

美国女权主义者贝蒂·弗里丹在《女性的奥秘》一书中指出:“在我们作为女人的生活现实和我们要努力去与之相符的那种角色之间,存在着奇怪的差异”,女性面临着“精神分裂症一般的人格分裂。”贝蒂·弗里丹认为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取悦夫君和不断重复的家务劳动成为扼杀女性生存质量的杀手,这种无限循环的生活使女性陷入个性的压抑之中,使女性的精神生活处于空白之中。而生活于60年代的英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对贝蒂·弗里丹的这一说法十分赞同,她以敏锐的目光发现存在于女性生活中的问题,并以小说的形式向社会提出疑问:“我发现许多妇女正经历完全相同的过程,它令我惊奇:妇女的工作自由和生儿育女,使她们同时充当两个角色而精疲力竭。”很显然,德拉布尔所说的女性的“精疲力竭”是指女性精神上的而不是身体上的疲倦感。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西方社会人文思想更加普及,女性在社会上享有了更多的权利,因此在政治、经济、教育方面有了更大的空间。随着西方受教育的女性人数的增多,知识女性对于男权社会做了更大程度的反拨和对抗,同时也使知识女性的生存危机感更加突出,德拉布尔的小说正是在这一语境下诞生的,她致力于知识女性这一特殊群体的描写,努力地表现知识女性心灵中的隐秘和精神成长过程,描写她们在自我实现道路进行的种种尝试和尴尬处境,突出了这一群体在男权社会中感受的生存困惑。 

尽管在六七十年代的西方知识女性已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但她们的现状仍然是处于男权社会的阴影之下,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所面临的仍然是结婚、生子、料理家务和丧失独立人格成为丈夫的附属品的生存状态,这样的现实与她们曾经受过的完美教育、曾经有过的高尚理想有着巨大的落差。在简单苍白的日子里,知识女性心里涌动着对婚姻价值的困惑、对女性生活角色的困惑、对未来出路的困惑,而这些困惑构成了知识女性对前景的迷惘与不安,德拉布尔正是植根于现实主义的土壤之中,借助于自己对知识女性生活的熟悉,通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来表现这种困惑与不安,以完成对知识女性成长之路的探索。 

一 对于婚姻的困惑 

德拉布尔曾说过:“从自然性别而言,女性被禁止承担积极的角色,她们很少有自主权。”毕业于剑桥大学、曾有过婚变的德拉布尔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清醒地认识到,社会所造成的男女不平等使女性在婚姻中一定会处于弱势,而女性的生理特征更会使其在婚后陷入儿女缠身的境地,从而无法与男性抗争。基于这一点,德拉布尔认为女性在婚姻中的失败几乎是必然的,所以女性不应当抱着盲目和不切实际的浪漫去幻想婚姻,而应当抱着清醒而理智的态度去对待婚姻。也因此,德拉布尔更关注处于婚姻的矛盾心理中的知识女性,并一直都把小说里的婚姻写得矛盾重重。 

德拉布尔于1963年出版的第一部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夏日鸟笼》所反映的正是她本人在大学毕业后初涉人世的心态。德拉布尔本人曾说过:“我写第一部小说是因为我发现现实生活与读书生活之间大的差异……我想证明我感到突然失去的身份。”小说中的主人公萨拉毕业于牛津大学之后,面临着一种对未来生活的抉择:结婚或者不结婚。她徘徊于“嫁个学究还是做个学究”的两难境地里。萨拉是个理性的学者型的女子,所以她首先总结了自己身边的两类女性,并对她们的生活进行比对,这两类女性中的一类是萨拉已婚的姐姐路易丝和萨拉的同学吉尔;一类是未婚的历史教师达芙妮,而这两类人物的状况在萨拉的眼里都是不完美的:姐姐路易丝虽然嫁入富裕人家,得到了豪宅和华丽的服饰,但她一直生活在没有感情的婚姻里,成为丈夫的一个附属品或“家庭秘书”,爱情的缺失使路易丝只能靠隐秘的婚外恋来支撑自己的感情生活,但最终私情败露而被丈夫赶出家门,这让萨拉心里感到了婚姻的不可靠。而同学吉尔虽然经历了花前月下海誓山盟的浪漫恋情,但在实质性的婚姻到来之后,也最终因为丈夫的大男子主义而宣告破产。两个已婚女子的不幸给萨拉造成了心理上的恐慌,并使她对婚姻的本质产生了质疑。萨拉认为在称女性为“第二性”的社会环境里,女性在婚姻上一定是个劣败者,很难有美满幸福可言。小说中不嫁人的历史教师达芙妮的生活同样不幸:她虽然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上的独立,但因相貌平平、反应迟钝、生活里没有一点激情,而倍受世人的白眼,致使萨拉每一次看到她,都会“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从达芙妮的经历上,萨拉看到的是女性跻身于知识群体里的障碍:“你不能当一个性感的教授,如果你是一个男人,博学多才又相貌出众,那无关紧要;如果你是一个女人,这就是一个过错。”所以,身为美丽女子的萨拉无法实现自己的学者之梦,也无法顺利地走进婚姻,她只能当一个婚姻的审视者和社会生活里的“他者”,在“嫁一个学究还是做一个学究”的犹豫之间徘徊,正如王贤所言:“‘嫁个学究还是当个学究’的追问,就如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的苦苦追问一样,德拉布尔为女性的处境而烦恼,为自身价值的难以实现而焦虑,并以自身的切身感受和特有的笔触刻画了一系列以各种形式寻求自我身份的女性,道出了女性在这个世界上的困惑和不幸。” 

二 对女性生活角色的困惑 

德拉布尔曾说过:“我们不想与过去的妇女相似,但是我们的未来又在何方?……在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方面,我们是生活在一直不确定的未知世界里,我们必须在我们的前进方向里确定我们的道德规范。”这种对往昔女性生活的否定和对未来的迷惘,造成了生活于男权社会和女权运动的激烈摩擦之中的英国知识女性对自我身份的困惑,她们不知道受过高等教育之后的女性该如何在新的社会氛围里确定自己的身份,是否还要承担往昔女性所承担的传统的义务等。 

德拉布尔的寓言式小说《磨砺》中的女博士罗莎蒙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罗莎蒙德是一位拒绝婚姻和性爱的全新女性,她独居于一套父母留下的大房子里,对性爱十分淡薄,将事业和博士论文看成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不允许男性插足或主导自己的情感和生活,她认为,“爱情对于男人来说,是他的身外之物,而对女人来说,却是她生命的全部,这是拜伦的见解,可我不以为然。”生活中的罗莎蒙德是一个精神上始终摇摆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知识女性,在她放荡的外表下掩盖着坚守贞操的决心,她绝对不允许男人来主宰她的生活和感情。为了保持贞操,她故意同时与两个男人来往,好让对方都误认为她是另一个男人的情侣,这其实是罗莎蒙德的“双重护卫系统”,她靠着这种误会保护着她的贞操。但命运却给罗莎蒙德设下了一道难题: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她与关系极为疏淡的乔治发生了偶合,竟使她意外怀孕。

在经历了是否自杀、是否做母亲的痛苦挣扎之后,罗莎蒙德选择把孩子生下来而不告诉孩子父亲的做法,这样就会“排除了日后需要维护关系的麻烦”,同时也可以捍卫自己人格的独立与尊严。小说中的未婚母亲罗莎蒙德放弃了夫妻共同抚养儿女的甜蜜与幸福,独自经历怀孕、分娩和抚养女儿的全过程,同时,她还要撰写博士论文,承担所有的生活重担,她这样做的原因是怕落入传统女性的家庭牢笼之中,变成庸庸碌碌的家庭妇女中的一员。因此在小说临近结尾处,当乔治又来到罗莎蒙德的寓所,并见到了她的孩子时,罗莎蒙德有了选择与孩子的父亲共同抚养女儿的机会。此时,罗莎蒙德的感情上极度矛盾,她既渴望乔治留下来又不想陷入旧式女性的生活圈套里,决定不去“企求他的爱,他的容忍,他的怜悯,企求他能留在我身边,使我能不再独自一人面对那些税单,不再因没有他而那么痛苦”,最终也没有泄漏孩子的秘密,她决定独自忍受极度的孤独寂寞,架空“丈夫”与“家”的概念,将男性处于虚幻的他者地位上。罗莎蒙德的这种唯我主义者的作法使其远离了现实和人性,甚至远离了女性的本能需求,陷入到一种新的内心的困惑与彷徨之中。 

三 对未来出路的困惑 

王佐良先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中指出:“比她(多丽丝·莱辛)年轻的德拉布尔在《金色的耶路撒冷》等小说里专写受大学教育或在大学教书的青年妇女所面临的恋爱、婚姻、职业等问题,用细腻的文笔描绘了20世纪60年代英国妇女的神态风貌。”这说明德拉布尔的小说里不仅表现出知识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困惑,更包含了她们在职业选择和个人出路上的困惑。她的小说中的人物生活于正值西方社会社会变革的时期,传统的价值观念被解构,而新的人生价值还在不确定之中,于是年轻的知识女性们解脱了传统的负荷,却陷入到精神上的无所适从。年轻的德拉布尔正是在这种社会语境当中,产生了反映女性生存境况的想法,她对千百年来传统女性仅仅充当家庭里的角色深感不满,认为这样的做法使女性的个性受到压抑,于是在她的作品里便出现了走出家庭围城、在新环境里寻求个人价值的知识女性。 

小说《针眼》里富裕的女主人公罗斯受过良好的教育,过着养尊处优、整天无所事事的生活。结婚后的她为摆脱平庸的生活,求得精神上的充实而把大笔财产奉献到非洲一所小学,兴办起了自己的学校。但不幸的是,学校在战争中被大火焚毁,罗斯谋求自我生命超越的希望破灭,也导致婚姻破裂,生活贫苦。罗斯赖以寄托理想的实体被烧毁,她的新生活之路也就此中断,于是心灰意冷的罗斯只得放弃了出走之路而回归于家庭,继续过她那苍白的日子。“针眼”一词取自《圣经》中的“富人进天堂比骆驼过针眼还要难”的名言,也暗示着女性寻求新生活的艰辛。同样的女性寻求自我救赎之路的故事还表现在德拉布尔的另一个长篇《金色的耶路撒冷》之中,小说的主人公克拉拉也是对未来抱着强烈向往的人。这个清贫而美丽的外省少女克拉拉,不愿像自己的母亲那样在偏远的角落里度过默默无闻的一生,于是她选择了逃离家乡来到大都市伦敦,寻找理想的圣地——金色的耶路撒冷。克拉拉凭借着自己女性的魅力认识了青年富人、已婚的加布里埃尔,并成为他的情人,见识了“美丽的宅邸,美丽的人说着美丽的语言”的生活,她仿佛找到了梦想中的耶路撒冷。但好景不长,随着克拉拉与加布里埃尔的婚外恋情的中止,克拉拉失掉了她的社会根基,也失去了生活的来源,只能重返家乡,重演母亲的命运。这说明克拉拉脱离的只是地理意义上的故乡,她并未能逃离无处不在的男权世界,她的“金色的耶路撒冷”只是一个虚无飘渺的幻景,这个幻景仍然是建立在男性对女性的驾驭之上,建立在女性以性别魅力取悦于男性的前提之下,所以它根本不是展示女性才能的平台。 

美国女权主义者贝尔·胡克斯指出:“性别歧视暴政下妇女的遭遇是一种所有妇女共同的东西”,这说明女性不管属于何种阶层,她所要面对的都是男权社会对于女性话语权的剥夺,都是女性在社会中被边缘化的现实。因此德拉布尔小说中知识女性的心灵困惑,既是属于女性的,更是属于知识女性的,而这些女性个体生命的体验构成了德拉布尔对女性生命价值的拷问,表现出那些刚刚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又要面对茫然未来的女性生存状态。德拉布尔对于小说中女主人公命运的安排,正是要唤起人们的思考:女性的自强和独立是否一定要以牺牲婚姻为代价,是否一定要以女性的自我封闭和对男性的虚化为前提呢? 

 

 

 参考文献: 

 [1] 王佐良:《英国20世纪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版。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篇12

尽管在六七十年代的西方知识女性已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但她们的现状仍然是处于男权社会的阴影之下,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所面临的仍然是结婚、生子、料理家务和丧失独立人格成为丈夫的附属品的生存状态,这样的现实与她们曾经受过的完美教育、曾经有过的高尚理想有着巨大的落差。在简单苍白的日子里,知识女性心里涌动着对婚姻价值的困惑、对女性生活角色的困惑、对未来出路的困惑,而这些困惑构成了知识女性对前景的迷惘与不安,德拉布尔正是植根于现实主义的土壤之中,借助于自己对知识女性生活的熟悉,通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来表现这种困惑与不安,以完成对知识女性成长之路的探索。

一 对于婚姻的困惑

德拉布尔曾说过:“从自然性别而言,女性被禁止承担积极的角色,她们很少有自。”毕业于剑桥大学、曾有过婚变的德拉布尔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清醒地认识到,社会所造成的男女不平等使女性在婚姻中一定会处于弱势,而女性的生理特征更会使其在婚后陷入儿女缠身的境地,从而无法与男性抗争。基于这一点,德拉布尔认为女性在婚姻中的失败几乎是必然的,所以女性不应当抱着盲目和不切实际的浪漫去幻想婚姻,而应当抱着清醒而理智的态度去对待婚姻。也因此,德拉布尔更关注处于婚姻的矛盾心理中的知识女性,并一直都把小说里的婚姻写得矛盾重重。

德拉布尔于1963年出版的第一部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夏日鸟笼》所反映的正是她本人在大学毕业后初涉人世的心态。德拉布尔本人曾说过:“我写第一部小说是因为我发现现实生活与读书生活之间大的差异……我想证明我感到突然失去的身份。”小说中的主人公萨拉毕业于牛津大学之后,面临着一种对未来生活的抉择:结婚或者不结婚。她徘徊于“嫁个学究还是做个学究”的两难境地里。萨拉是个理性的学者型的女子,所以她首先总结了自己身边的两类女性,并对她们的生活进行比对,这两类女性中的一类是萨拉已婚的姐姐路易丝和萨拉的同学吉尔;一类是未婚的历史教师达芙妮,而这两类人物的状况在萨拉的眼里都是不完美的:姐姐路易丝虽然嫁入富裕人家,得到了豪宅和华丽的服饰,但她一直生活在没有感情的婚姻里,成为丈夫的一个附属品或“家庭秘书”,爱情的缺失使路易丝只能靠隐秘的婚外恋来支撑自己的感情生活,但最终私情败露而被丈夫赶出家门,这让萨拉心里感到了婚姻的不可靠。而同学吉尔虽然经历了花前月下海誓山盟的浪漫恋情,但在实质性的婚姻到来之后,也最终因为丈夫的大男子主义而宣告破产。两个已婚女子的不幸给萨拉造成了心理上的恐慌,并使她对婚姻的本质产生了质疑。萨拉认为在称女性为“第二性”的社会环境里,女性在婚姻上一定是个劣败者,很难有美满幸福可言。小说中不嫁人的历史教师达芙妮的生活同样不幸:她虽然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上的独立,但因相貌平平、反应迟钝、生活里没有一点激情,而倍受世人的白眼,致使萨拉每一次看到她,都会“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从达芙妮的经历上,萨拉看到的是女性跻身于知识群体里的障碍:“你不能当一个性感的教授,如果你是一个男人,博学多才又相貌出众,那无关紧要;如果你是一个女人,这就是一个过错。”所以,身为美丽女子的萨拉无法实现自己的学者之梦,也无法顺利地走进婚姻,她只能当一个婚姻的审视者和社会生活里的“他者”,在“嫁一个学究还是做一个学究”的犹豫之间徘徊,正如王贤所言:“‘嫁个学究还是当个学究’的追问,就如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的苦苦追问一样,德拉布尔为女性的处境而烦恼,为自身价值的难以实现而焦虑,并以自身的切身感受和特有的笔触刻画了一系列以各种形式寻求自我身份的女性,道出了女性在这个世界上的困惑和不幸。”

二 对女性生活角色的困惑

德拉布尔曾说过:“我们不想与过去的妇女相似,但是我们的未来又在何方?……在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方面,我们是生活在一直不确定的未知世界里,我们必须在我们的前进方向里确定我们的道德规范。”这种对往昔女性生活的否定和对未来的迷惘,造成了生活于男权社会和女权运动的激烈摩擦之中的英国知识女性对自我身份的困惑,她们不知道受过高等教育之后的女性该如何在新的社会氛围里确定自己的身份,是否还要承担往昔女性所承担的传统的义务等。

德拉布尔的寓言式小说《磨砺》中的女博士罗莎蒙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罗莎蒙德是一位拒绝婚姻和的全新女性,她独居于一套父母留下的大房子里,对十分淡薄,将事业和博士论文看成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不允许男性插足或主导自己的情感和生活,她认为,“爱情对于男人来说,是他的身外之物,而对女人来说,却是她生命的全部,这是拜伦的见解,可我不以为然。”生活中的罗莎蒙德是 一个精神上始终摇摆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知识女性,在她放荡的外表下掩盖着坚守的决心,她绝对不允许男人来主宰她的生活和感情。为了保持,她故意同时与两个男人来往,好让对方都误认为她是另一个男人的情侣,这其实是罗莎蒙德的“双重护卫系统”,她靠着这种误会保护着她的。但命运却给罗莎蒙德设下了一道难题: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她与关系极为疏淡的乔治发生了偶合,竟使她意外怀孕。

在经历了是否自杀、是否做母亲的痛苦挣扎之后,罗莎蒙德选择把孩子生下来而不告诉孩子父亲的做法,这样就会“排除了日后需要维护关系的麻烦”,同时也可以扞卫自己人格的独立与尊严。小说中的未婚母亲罗莎蒙德放弃了夫妻共同抚养儿女的甜蜜与幸福,独自经历怀孕、分娩和抚养女儿的全过程,同时,她还要撰写博士论文,承担所有的生活重担,她这样做的原因是怕落入传统女性的家庭牢笼之中,变成庸庸碌碌的家庭妇女中的一员。因此在小说临近结尾处,当乔治又来到罗莎蒙德的寓所,并见到了她的孩子时,罗莎蒙德有了选择与孩子的父亲共同抚养女儿的机会。此时,罗莎蒙德的感情上极度矛盾,她既渴望乔治留下来又不想陷入旧式女性的生活圈套里,决定不去“企求他的爱,他的容忍,他的怜悯,企求他能留在我身边,使我能不再独自一人面对那些税单,不再因没有他而那么痛苦”,最终也没有泄漏孩子的秘密,她决定独自忍受极度的孤独寂寞,架空“丈夫”与“家”的概念,将男性处于虚幻的他者地位上。罗莎蒙德的这种唯我主义者的作法使其远离了现实和人性,甚至远离了女性的本能需求,陷入到一种新的内心的困惑与彷徨之中。

三 对未来出路的困惑

王佐良先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中指出:“比她(多丽丝·莱辛)年轻的德拉布尔在《金色的耶路撒冷》等小说里专写受大学教育或在大学教书的青年妇女所面临的恋爱、婚姻、职业等问题,用细腻的文笔描绘了20世纪60年代英国妇女的神态风貌。”这说明德拉布尔的小说里不仅表现出知识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困惑,更包含了她们在职业选择和个人出路上的困惑。她的小说中的人物生活于正值西方社会社会变革的时期,传统的价值观念被解构,而新的人生价值还在不确定之中,于是年轻的知识女性们解脱了传统的负荷,却陷入到精神上的无所适从。年轻的德拉布尔正是在这种社会语境当中,产生了反映女性生存境况的想法,她对千百年来传统女性仅仅充当家庭里的角色深感不满,认为这样的做法使女性的个性受到压抑,于是在她的作品里便出现了走出家庭围城、在新环境里寻求个人价值的知识女性。

小说《针眼》里富裕的女主人公罗斯受过良好的教育,过着养尊处优、整天无所事事的生活。结婚后的她为摆脱平庸的生活,求得精神上的充实而把大笔财产奉献到非洲一所小学,兴办起了自己的学校。但不幸的是,学校在战争中被大火焚毁,罗斯谋求自我生命超越的希望破灭,也导致婚姻破裂,生活贫苦。罗斯赖以寄托理想的实体被烧毁,她的新生活之路也就此中断,于是心灰意冷的罗斯只得放弃了出走之路而回归于家庭,继续过她那苍白的日子。“针眼”一词取自《圣经》中的“富人进天堂比骆驼过针眼还要难”的名言,也暗示着女性寻求新生活的艰辛。同样的女性寻求自我救赎之路的故事还表现在德拉布尔的另一个长篇《金色的耶路撒冷》之中,小说的主人公克拉拉也是对未来抱着强烈向往的人。这个清贫而美丽的外省少女克拉拉,不愿像自己的母亲那样在偏远的角落里度过默默无闻的一生,于是她选择了逃离家乡来到大都市伦敦,寻找理想的圣地——金色的耶路撒冷。克拉拉凭借着自己女性的魅力认识了青年富人、已婚的加布里埃尔,并成为他的情人,见识了“美丽的宅邸,美丽的人说着美丽的语言”的生活,她仿佛找到了梦想中的耶路撒冷。但好景不长,随着克拉拉与加布里埃尔的婚外恋情的中止,克拉拉失掉了她的社会根基,也失去了生活的来源,只能重返家乡,重演母亲的命运。这说明克拉拉脱离的只是地理意义上的故乡,她并未能逃离无处不在的男权世界,她的“金色的耶路撒冷”只是一个虚无飘渺的幻景,这个幻景仍然是建立在男性对女性的驾驭之上,建立在女性以性别魅力取悦于男性的前提之下,所以它根本不是展示女性才能的平台。

美国女权主义者贝尔·胡克斯指出:“性别歧视暴政下妇女的遭遇是一种所有妇女共同的东西”,这说明女性不管属于何种阶层,她所要面对的都是男权社会对于女性话语权的剥夺,都是女性在社会中被边缘化的现实。因此德拉布尔小说中知识女性的心灵困惑,既是属于女性的,更是属于知识女性的,而这些女性个体生命的体验构成了德拉布尔对女性生命价值的拷问,表现出那些刚刚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又要面对茫然未来的女性生存状态。德拉布尔对于小说中女主人公命运的安排,正是要唤起人们的思考:女性的自强和独立是否一定要以牺牲婚姻为代价,是否一定要以女性的自我封闭和对男性的虚化为前提呢?

  参考文献:

[1] 王佐良:《英国20世纪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版。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篇13

在我国德育实践中,人们对道德的理解大体可以分为以道德规范为核心和以道德能力为核心两类,其中道德能力包括道德情感、体验、行动能力等。虽然很少有人会承认道德仅由道德规范组成,但在潜意识中,提到道德,人们头脑中往往还是反应出与道德规范有关的印象。毕竟规范对于教学管理和道德行为的塑造起直接作用。

如果道德的核心不是规范,那么道德可以简单替换为道德规范这种普遍观点是如何产生的?部分原因在于我国的历史和社会发展历程。革命时期的形势要求思想政治高度统一,所以很多与道德相关的内容都是用铁的纪律和政治性内容来表述,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规范形式。此外还有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因素,许多合理或不合理的传统道德习俗规范也或多或少地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发挥作用。忽视目的和条件地追求“圣人”人格,给人们带来了很大误解,让人们觉得圣人既难达到,也要付出得太多,受约束太多,缺少了自由。提倡“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之时,如果忽视了道德发展的自然过程和行为本身的目的性和自主性,可能会给人们造成“德福背反”的误解,即要成为有道德的人或者道德高尚的人,就要付出高昂的身心和物质代价。随着革命时期的远去、和平建设时期的到来,革命逻辑也在逐步向“幸福生活”逻辑转变,“德育回归生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共识。道德不是限制人的规范,而是提升人幸福感的途径,这一点在近十几年积极心理学的进展中,我们能找到不少科学的佐证。积极心理学发现,人的幸福感与美德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因此,道德行为的价值关键在于从向外的关系处理中获得内在的精神享受和品质超越。这一点当然是发生在个体自愿的前提下,以个体对道德结果的感受力为前提条件。因此如何超越道德规范,探寻规范背后的德性本源,并以此为目标形成道德能力,是德育的关键问题。

二、“什么人教”的困惑

“道德可不可教”不能脱离“什么人教”的问题。理论上,由具备道德素养(好人)、专业素养(懂道德)和教育素养(懂教育)三方面条件的教师来从事德育工作比较理想[6],这一点也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但实际中往往存在三种情况。我们常见的德育工作人员,有的是根据考试成绩选的,比如师范院校中的德育专业的学生,这其实根据的是智育原则,隐含着“道德认知决定道德教育效果”的假设;有的是没有明确选拔条件,比如一线班主任或者德育教师,这其实隐含着“德育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可以在实践中成长”的假设;有的是根据智育学科教学能力进行的逆向选拔,比如一些学校安排教学能力不突出的教师从事德育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问,德育有没有专业性?什么人都能教吗?

可以认为,传统德育师资选拔培养观念的延续,各种考评压力与并不充足的师资配备之间的矛盾,优秀师资学科教学能力与良好师德水平集于一身导致的分身乏术,以及合理德育工作考评机制的缺乏,这些因素是导致德育“什么人教”困惑的原因。

三、“如何教”的困惑

“道德可不可教”也依赖于“如何教”。一般认为直接德育课程、间接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各种德育活动,甚至更为广阔的制度、组织文化、环境等都可以蕴含着道德教育方法。人们往往认为“潜移默化”“不言之教”更重要,认为富含道德内涵与人文关怀的环境对于道德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在100多年前引入现代学堂制度开始分科教学后,以智育为原型的模式照搬到德育方面,给人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惑。但是直接德育课程的出现,德育工作者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分离,都隐含着“直接德育是德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假设,似乎也传递着“道德认知比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更重要”的信息。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是进行认知教育的有利条件,而并非道德情感与行为的主要条件。德育课程设置不当,全员德育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重视和实现,如何看待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的合与分,这些问题恐怕都得根据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灵活地安排。

四、“可不可教”的困惑

对于道德教育效果本身,社会和学校的期待与实际的重视程度之间的反差,德育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失衡,德育教学的短期性与教学效果检验的长期性之间的矛盾,都给人们造成了困惑。比如,几乎所有相关文件和学校办学理念都把德育放在了优先的位置,可是实际上很多部门和学校又并未给予相应的行动和资源投入的配合。另外一方面,一些重视德育的学校可能会发现,仅仅投入更多的师资和课程资源,不一定会带来德育效果或者办学收益的显著回报。比如在理论上,道德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学生智慧以及其他综合能力的发展,但现实中这种案例并不普遍。这使得人们有时会怀疑,学校德育的作用是不是有限甚至得不偿失。“可不可”变为“值不值”的问题。此外,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学生的家庭环境各异,学校德育究竟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有所作为?众多的德育教师,也往往会被“明知故犯”“知而不行”等现象折磨。而公众认可的道德模范,我们也难以证明他们是如何“受教”才引发道德成长的。种种模糊性使得众多德育工作者陷入道德到底可不可教的迷茫。

上述问题都在告诉我们,虽然教育政策、德育理论传递着德育重要、道德可教的肯定信息,但是我们身边的实际情况往往在传递相反的信息,这说明社会转型期的压力对德育来说无处不在。在环境条件不利于道德教育和发展的情况下,我们的德育对策需要作出相应调整还是以不变应万变,应该是非常清楚的。对道德的信仰需要实实在在的案例来支撑,需要饱含道德力量的情感共鸣,也需要更加明确的道德机制,只有有效达到这几种作用强度的道德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面对转型压力,我们不仅需要值得信赖的道德理由以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与信心,更需要充满实效的道德智慧以应对复杂多变的道德抉择和生活环境。因此,正视和重视转型压力这一德育环境特征,并将这一因素全面深刻地纳入德育研究范畴,是现阶段提升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樊浩.“德”―“育”生态论[J]. 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23.

[2]樊浩.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4):28.

[3][5]靖国平,曹树真,向葵花.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中小学校德育环境调查报告[J].中国德育,2008,(6):18,17.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