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案例实用13篇

传统文化案例
传统文化案例篇1

一、传统文化融入地理课堂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时期,初中地理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应该注意知识与实践并重。教师需要抓住“从做中学”的思想精髓,避免传统枯燥的教学对学生的限制,在体验性学习环境中使得学生更好地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不断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能很好地让学生保持兴趣,加之他们的好奇心重,使得讨论气氛一般比较活跃。但因为学生的学习、交流和理解等能力差异较大,还需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时刻保持辅助角色,让学生的讨论进程更加有条理、有秩序,而不是完全以玩耍为主。另外,对传统文化的取舍和选材等工作要做好。在民居、服饰、古诗词等地方特色文化的选择上教师要做好分析,把适合初中学生的传统文化元素纳入课堂,不适应的应该及时舍去。

二、实际应用情况分析

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前,教师需要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身心情况和兴趣,结合当地的民居、服饰等地方特色文化,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设计能容纳多种文化的探究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督促学生全面参与活动的讨论,把学习的目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步骤和方法,带着目的参加活动,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掌握地理知识。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掌握合作学习、交流等技巧。

1.传统诗歌、传统建筑等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

教师首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学生身边的传统建筑,把当地建筑和古代、国外等建筑进行比较,将传统建筑文化与地理紧密结合起来。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领会当地建筑和其他国家的差别,进行小组交流,讨论自己喜欢的建筑,做好发言总结和归纳。最后,教师指名学生将小组和个人对当地传统建筑的想法和居住体验分享给全班学生。这样就使得学生广泛参与传统文化的地理课堂活动中,进而让学生敢于创造性地分析当地建筑与气候、降水、气温等方面的联系,促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再如,教师可以把古代诗歌引入课堂,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样的诗句帮助学生树立海拔与气温的关系。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诗帮助学生理解降雨的相关知识;也可以用“秋高气爽”等词汇帮助学生理解天气与地理联系。

2.借助传统服饰,加强地理与传统服装文化的联系

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引入传统服装文化,借助服装差异讲解不同地方的气候情况。比如,在我国新疆地区因为深处内陆,降水少而温差大,所以当地人们中午时的服装是薄而轻的纱布,到了晚上或者早上则是厚厚的棉袄。这种方式既能让学生产生探究新疆气候的兴趣,又能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一举两得。进而,教师在进行探究活动设计时就可以把青藏地区的服装情况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分析新疆地区和青藏地区服装的差异,从而得出青藏地区和新疆地区气候上的差异。在学生学习中国地理地形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借助一些传统民谣等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比如,在讲解西南地区地形时,教师可把《云南十八怪》这个民谣用了起来,这样,课堂既有趣又能促进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另外在讲解蒙古高原时则引入了“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以此促进学生学习,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发展。

传统文化案例篇2

一、教学设计理念

时代的发展要求广大教师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树立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的、富于创造性的、个性化的、开放性、系统性以及多样化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本课我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设置四个活动,充分运用信息资源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习掌握知识点。

二、教学设计

案例一:导入:在上课前,老师想请同学们说一下我留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型。(我把头发挽成发髻)

哪位同学能说一下发髻在中国古代的含义?

案例二:请同学们找一找今天我们课堂上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案例三:欣赏央视春晚版周杰伦的《兰亭序》视频,并找出视频中包含的传统文化。

案例四:思辨:传统的师道尊严应该继承

传统的师道尊严应该抛弃

案例说明:案例一中,我通过现实生活中学生常见的一个发式,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通过一个贴近生活的导入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调动学生兴趣,从而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案例二中,我会提示我所说的课堂上包括时间和空间,也就是从上课铃声开始教师里的老师和学生发生的一切活动比如上课前的老师和学生的互相问候,和教室里所包含的所有人和物。并把学生分为3组,给学生分组讨论时间三分钟,比赛活动限时五分钟,轮流回答的方式看哪个小组找到的内容最多。我则在黑板上记录学生找到的例子,最后让学生将例子分为四类,顺利引出传统文化的四种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达到教学目的。

案例三中,我选用了学生比较喜欢的周杰伦的歌,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比较崇拜周杰伦,周杰伦能在学生中引起共鸣,二是这首《兰亭序》带有浓浓的中国风,在整个视频中学生可以感受扑面而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并且视频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众多,学生可以信手拈来。通过此活动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点:传统文化的形式,教师在活动最后点拨学生深入思考:传统文化的特点。案例四中采用辩论的方式,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通过学生的激烈辩论,让学生明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有利有弊,并感悟到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三、教学设计分析

我通过案例一的设计,引入到该堂课的主题的――传统文化,并通过案例二,让学生自主探究并归纳得出传统文化的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并由学生深入思考得出传统文化的特点,通过案例四的设计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作用和态度。整堂课在四个活动中一气呵成,

四、教学设计反思

本课的知识看似简单但实际内容却博大精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举例引用的选择上应把传统文化和封建糟粕区分看,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学生容易将传统文化和封建糟粕混为一谈,所以在我在课前充分预计学生的思想误区,利用互联网资源充分备课,将容易混淆的思想区分清楚,例如孝道和三纲五常、尊师重教和儒家思想的师道尊严、社会家庭伦理和封建伦理等,让自己充分驾驭课堂有十足的准备。

这种方式,为信息技术下的开放式教学,更大限度地加大了学生的参与力度,一改往日的填鸭式教学,学生不光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了知识,增长了见识,也满足了学生对自由式,散发性思维的想法,提高了学生主体性教育的积极性。身教言传,是我们传统教育的经典,尤其在教学变革的大背景下,优秀的教学方法一定要保留。信息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政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也必定是动态的、变化发展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才能更准确、更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服务教学。而在努力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继承传统教育的精华,把传统精华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更大限度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工作。

传统文化案例篇3

一、前言

传统的图案设计在中华传统艺术中有着悠久的历史,题材丰富,底蕴深厚,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当前在包装设计中寻求属于自己民族的传统元素,将传统性和现代性合理融合, 开创多元化的包装设计潮流,是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只有在深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才能打造出符合新时代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设计。

二、中国传统图案

中国传统图案始于原始社会的彩陶图案,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可分为原始社会图案、古典图案、民俗图案、少数民族图案。

原始社会图案是指从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图案。以西安半坡、马家窑等遗址出土的彩陶图案为代表。有人物、动物、植物、编织纹、几何纹以及原始宗教纹样等,造型拙稚,风格质朴生动。

古典图案是古代流传下来而有典范性的图案。主要有:商周时期的青铜图案;战国时期漆器、金银器等图案;秦汉时期的瓦当、画像砖等图案;南北朝时期石窟装饰图案;唐代唐三彩陶器、印染等图案;宋代瓷器、刺绣等图案;元代雕漆、织金锦等图案;明清时期青花瓷器、景泰蓝、玉器等图案,它们在艺术上都各具特色。

民俗图案是在人民群众中创作并流传的具有民间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图案。主要有剪纸、刺绣、蓝印花布等图案。

少数民族图案是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并流传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图案。例如: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地毯图案,苗族、布依族的蜡染图案等。

现代包装设计,强调的是设计的装饰性,同时大胆采用鲜艳的色彩及醒目的文字,主张从传统文化中吸收素材,追求一种风趣、幽默之感。以中国传统图案为代表的中华元素,以其独特而浓郁的民族特质,已成为现代包装设计的一大重要来源。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以现代的设计手法表现传统文化,并将各个层面去粗取精地应用到具体的现代包装设计中,赋予现代包装以非物质文化在功能。

三、传统图案在现代包装运用中的艺术性与文化性体现

现代包装设计要想把传统图案的精华融入进去,设计出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现代包装作品,设计师们必须要对中国传统图案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剖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内在含义、设计思路和手法等。好的包装设计应与其本土文化相联系,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显现出深厚的人文艺术价值。传统图案与现代包装设计的完美结合,不但符合中国人民的审美习惯,也能体现出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 从而提升商品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起到影响消费者的作用。

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图案逐渐蒙上了世俗的色彩,从观念及象征意义发生着较大的变化,更多的被赋予了传统道德、封建人伦的思想,增强了驱邪祈福、讽世劝诫的社会文化功能。在创作主题上更多的融入传统文化思想,形成了直觉与自信的认识经验。由此可见,现代包装设计融入中国传统图案能够充分的体现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性。

四、中国传统图案对现代包装的影响

其影响来源于:1、象征:根据某些花草果木的生态形状、色彩、功用等自然属性表现某一特定的思想内容。如石榴果内多籽,象征多子;牡丹花色鲜艳,象征富贵;藤蔓不断生长开花结果,象征子孙繁衍;灵芝、松鹤,象征长寿等。2、寓意:用某些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神话传说,文学典故等题材来寄寓特定的思想内容。例如《汉武内传》记载东方朔偷食王母仙桃而长生不死的神话,故以桃子象征长寿。3、比拟:赋予某种题材以拟人化的性格。例如梅花在一年中花期最早,被比拟为花中之魁;兰花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而被比拟为君子。4、表号:将某些题材当作代表某种特写意义的记号。例如“暗八仙”的八种器物图案分别为八仙所执的器物。 5、谐音:借用题材名称的同音字拼成某种吉祥语。例如,蝙蝠、佛手象征福,金鱼象征金玉等。6、文字直接表意:如直接用“福”、“寿”、“喜”等字。

当人类的脚步跟随着时代步伐越来越紧时,对传统文化也变得越来越依恋。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并非抄袭,它需要在深刻领悟后,进行一种提炼和概括。但是仅仅是借用这些传统的元素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传统的图形和元素与现代生活有机的融汇在一起,并很好的得到体现和应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包装艺术作品,给人们增添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从而提升了产品的价值。

五、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人民以勤劳和智慧创造出辉煌的民族文化,产生了许多的吉祥图案。如动物图案中的龙凤、麒麟、狮、虎、龟;植物图案中的梅、竹、菊、牡丹、莲花;人物图案中的门神、财神;符号图案中的福寿、双钱、八宝等,这些吉祥图案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古代传统图案的造型方法,与现代设计有很多不同,它主要注重的是形的完整性和装饰性,关注形与形之间的呼应礼让和穿插关系。在运用传统图案进行包装设计时,要结合它外形欣赏价值和内部蕴藏意义进行灵活运用。如蝙蝠与寿桃代表着“福寿呈祥”,牡丹代表“雍荣华贵”,荷花代表“清政廉洁”,明月代表“花好月圆”等,使用这种传统的图案,用其精神属性上的某种特征,来传达商品信息,更能深入人心。

在包装设计中运用传统图案进行表现,是体现传统文化的关键所在。例如龙纹图案是民族传统的标志和象征,将龙纹作为一种装饰和主题图案设计于包装之中,对于创造这种商品的艺术形象,表达某种主题,能起很大的推销作用。例如:板城烧锅酒的包装设计就很好的表达了该商品的理念,给人们带来积极、向上、吉祥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对传统装饰图案的把握上,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图案色彩的对比、统一及变化等基本规律,还要注意汲取中国传统民族图案艺术中的色彩精华并加以创造性的发挥与运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中国包装设计的民族风格。

如今,当我们看到商场里的产品包装,琳琅满目、图案精美,并有很多传统图案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很好的得到体现和应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包装艺术,给人们增添了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作为一名艺术设计人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借鉴传统的文化遗产,借助各种素材的启迪,运用现代设计观念和手法,创作出切合时代需求的作品,为我们的产品增添彩衣,为提升产品的价值,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亚敏.中国传统文化图案在现代包装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案例篇4

在历史文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当今社会人类对建筑物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在建筑装饰设计方面,不仅需要使建筑装饰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要兼顾建筑装饰的艺术价值与外观效果,这就对建筑装饰设计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通过中国传统元素的渗透,建筑装饰不仅更具艺术气息,同时其使用效果也得到进一步改善,因此,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关于传统手法的运用与拓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建筑装饰手法

在传统建筑装饰设计中,除了需要对建筑的平面色彩、立体方面内容予以考虑,同时也要兼顾结构装饰效果。其中在平面色彩装饰中,传统手法包括屏风、梁柱以及墙壁上的彩绘;而立体装饰则有屋顶的瓦当、屋檐、门窗的雕刻等等;在结构装饰中,传统手法则涉及到梁柱、建筑外部的斗拱等等。总而言之,在建筑装饰设计中传统手法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得到表现,通过传统元素的运用,建筑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其装饰效果也得到改进。就传统建筑装饰而言,在具体设计中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将具体的象征意义或者内涵赋予到装饰物中,使其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例如梅花鹿代表“禄”、牡丹代表“富贵”等等。在建筑装饰中,这些图案的应用使得建筑物的生命力得到焕发,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二、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传统手法的应用实例

1、传统书法艺术的应用

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积累与沉淀,其在现代社会各个领域中渗透已久,以书法艺术为例,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魍呈榉具有独特的样式以及极高的艺术价值,在建筑装饰中将其思想内涵融入其中,能够使建筑物的艺术气息变得更加浓厚。例如在传统建筑装饰这能够,汉字的“形”决定了装饰物的摆放位置,并且对比例设计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这在建筑装饰设计中是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有广泛的应用。而书法艺术的“意”则将装饰设计的艺术风格充分展现出来,其具有的艺术代表性十分突出。

首先,传统书法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价值表现为字体选择十分丰富,例如草书的奔放可以将建筑装饰设计的活力激发出来;而规矩、整齐的宋体则能够衬托出建筑装饰的严肃与庄重。不同的字体有着不同的风格,在建筑装饰中发挥的效果也有着一定区别。此外,建筑装饰还可以通过艺术设计对汉字的应用进行优化,例如将字体进行夸张变形,或者变化其线条形状,如此一来,就可以将装饰中嵌入文字的形态美得到充分展现。在建筑装饰中,传统书法的运用除了在“形”上得到体现,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意”表达出来。例如在门匾设计中,往往其汉字设计具有浓墨重彩的特点,并将建筑装饰的艺术风格传递给人们。总而言之,对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而言,通过合理运用传统书法艺术,能够使建筑装饰的生命力得到焕发,使其艺术价值得到提升,具有更浓厚的文化底蕴。当然,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一味的生搬硬套并不能书法艺术的生命力带到建筑装饰中,必须结合建筑实际需求,采用创造性的设计手法,如此才能够真正提高建筑装饰设计的水平。

2、传统装饰图案的应用

作为中国建筑装饰的文化结晶,传统装饰图案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例如民风民俗、人物、风景等等。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传统装饰图案的应用也不断趋于广泛与成熟,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与价值。目前,传统装饰图案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形式主要分为两种,即直接使用与整合开发,具体阐述如下。

首先在传统装饰图案的直接使用方面,由于传统装饰图案已经具备成熟的创作工艺,并且其选择也十分丰富,同时不同装饰图案的文化内涵也相对固定,因此现代建筑装饰设计可以对这些传统元素进行直接使用。例如喜鹊象征喜庆、龙凤象征吉祥。在壁纸与门窗设计中,这些装饰图案往往有着广泛的应用,并给人们带来愉悦的体验。对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而言,设计人员必须与实际装饰需求相结合,对传统设计手法加以合理运用,例如保证建筑装饰图案与建筑主体的一致性,避免生搬硬套,使建筑装饰不协调。应做到在传统手法的直接使用之下,建筑装饰设计的效率与效果得到提升,使建筑装饰的文化气息与艺术美感得到增强。

其次,对于传统装饰图案的整合开发而言,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主要强调的是传统元素运用的灵活性。在社会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也在不断发展,为了适应时展形式,在某些建筑装饰设计中如果单纯的直接使用传统装饰图案,可能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设计人员就需要对传统装饰图案进行整合与开发,并融入创造性思维,使其结构、图形以及文化含义的价值得到全面体现。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必须对优秀的传统元素加以借鉴,并将其融入到具体设计中,并在现代先进设计技术的辅助之下,使传统装饰图案得到进一步加工。例如在建筑装饰设计中,可以改变传统装饰图案的造型,重组其结构,将现代先进的文化理念与思想融入其中;又比如可以在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中,将传统装饰图案的平面图向立体图进行转换,如此一来,建筑装饰设计的空间感与时代感就得到充分体现。当然,这种设计方法可能会对传统装饰图案进行改动,使其内涵发生变化,因此就要求设计人员把握住这些图案的灵魂,在保证不变质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优化与升级,以此使现代社会对建筑装饰设计的不同需求得到满足,在提高建筑装饰设计传统审美价值的同时,也兼顾现代人类的审美情趣。在传统艺术的加工与升级中,如果没有掌握住其核心内容,仅仅是生硬的改造,那么建筑装饰设计就并没有得到本质的提升,不是真正的运用传统装饰设计手法,作为设计人员,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必须考虑这一问题。

三、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传统手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作为建筑装饰设计人员,为了有效提高建筑装饰效果,在具体设计中就必须把握住传统文化元素的精髓,并将其充分融入到装饰设计中,同时也要注意先进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在二者有机结合之下,推动建筑装饰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天映.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传统手法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6):107-107.

传统文化案例篇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055-01

1 现代社会中病案数字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现阶段中,基于互联网以及高科技手段的层出不穷,可以明确的说,我国医院在病例档案管理中,进行数字化的管理,已经不是难题。并且数字化的管理,能够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来进行推广。但是在现代社会中,进行病案数字化的管理,还是面临着诸多的问题的。首先,传统的病案管理已经深入人心,尽管传统的病案管理存在有很多的不足和缺陷,但是由于其使用历史较长,医院在较短的时间内还是很难舍弃传统的病案管理方法的。除此之外,医院中的医生和护士,也不愿医院在病案管理中做出较大的变动,更倾向于传统的病案管理。其次。数字化的病案管理,是基于缩微胶片对原始病案进行的,还要进行扫描工作,因此这就需要将病案及时归档,还要求把好病案书写质量关,对出院病案进行严格的质量考核,并针对问题及时与有关科室联系,及时修改,使每一份病案信息都能及时、真实、可靠的被充分利用。最后,对于病案数字化管理来说,在某些方面还有不足,例如在病案扫描输入标准化问题上,还没有相关的硬性规定,扫描病案的标准不统一;由于扫描照相设备分辨率低数字化病案的清晰度有待提高;病人隐私权和个性化医疗问题等等,都亟待解决。

2 病案数字化管理的重大意义

2.1便于病案的调阅,实现网络共享

数字化病案管理信息系统是在医院现有的信息系统(HIS)的基础上的延伸。医院中的病案数字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大型数据库技术、电子水印认证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对医疗病案中所有的文稿(病案首页、病程记录、化验单等)资料通过扫描及拍摄手段,使之转变为可被计算机存储的图文资料。因此,当医院进行病人病例档案的调阅时,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一系列的操作:通过医院局域网查阅、打印病案等。这样的网上调阅方式可以为医院的病案管理节省了时间、人力,还可以做远距离传输,病案信息实现共享,在权限规定范围内,各部门可同时查看所需信息,为医、教、研提供了便捷服务。因此,而网上调阅更加地方便、快捷。由于医院的病例档案时通过互联网和医院的局域网建立起来的,因此,就能够基于网络而实现病案管理工作过程中诸多部门的数据共享。在各个客户端还能将病案全文信息资料包括图象信息,通过计算机传输、管理和利用。共享病案信息也能够大大地减轻临床医生查找病历资料的工作强度,节省大量宝贵的时间,用于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

2.2确保病案的原始性和完整度

在传统的病案管理中,病人的病例档案大部分都是采用纸质病案的,并且在病案的调阅中,也是进行纸质病案原件的审查。而对于纸质档案的保存,很多的医院都是在防火、防潮的储存柜中进行保存的。但是,防火防潮的病案保存,任然会在病例档案的调阅中,出现纸质档案的磨损,以及损坏的。而在医院的病例档案管理中,采取数字化管理的话,首先,进行微缩技术,将相对利用率高的病案进行扫描储存在计算机中。微缩扫描病例档案和影像资料和原始资料完全一致,这样就可以完好再现了纸质病案原貌,保护和隔离了纸质病案原件。而结合病案首页管理系统的使用,对病案首页信息进行全面的综合利用,可从多角度查询统计分析检索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这样就可以取消传统的借阅病案时的频繁上下架的劳动,降低了病案的丢失、损坏率,也减轻了病案保管员的劳动强度。病案数字化系统能够使借阅者快速、便捷、准确、系统、全面的看到所需的信息资料。提高了查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传统文化案例篇6

1.中国传统图案的分类从装饰图形来看,中国的传统图案内容丰富,其中包括动物纹样、祥禽瑞兽纹样、植物纹样、器物纹样、人物纹样和由数种图案组合而成的吉祥组合图案等。这里所说的动物纹样是指一些被古代人们所赋予得各种各样具有吉祥寓意和哲理的飞禽走兽、家畜虫鱼,例如鸳鸯、喜鹊、仙鹤、蝙蝠、龟等。

2.中国传统图案的文化底蕴任何图案都经历了从自然的模拟到提炼、抽象的过程。中国传统图案也是如此,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文化的精粹被传统图案所吸收,是基于中国文化意识下对“意”的追求。中国审美思想得以形成的本原来自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哲学思想,其中的“意”,是在具体造型之上对于抽象美的理解,是中国艺术表现的核心所在。中国传统图案的发展,是在中国文化土壤的培育下发芽生长,它真正的艺术之美就在于在其自然所形成的境界基础上,经过再设计与再运用,不仅仅是在表面进行美化装饰,更强调对真、善、美的追求与歌颂。

传统文化案例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前实施传统病例管理的入出院病例1000份,为传统组;其中内科病例378份,外科病例214;妇科病例221例,儿科病例187例,2014年1月后入出院病例1000份给予人性化服务管理,为改良组,其中内科病例381份,外科病例209;妇科病例219例,儿科病例191例,对比两组病例的科室等,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传统组1000例,对其进行传统的病例管理,主要是针对病例进行分类管理,注意保证病例的清洁,保证病案室的清洁和环境卫生等。

1.2.2改良组1000例,实施人性化管理措施:①准确评估:对新键入病案室的病例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评估,逐页进行病例检查,是否存在缺页、污损、差错、病例不完善等情况,进行对应的处理。保证进入病案室的病例完整和病例的质量,减少以后进行病案服务中产生差错导致医患纠纷发生[2]。②分类管理:依据病例的科室、保存时间和类别进行分组、分类管理,方便于以后的管理和快速查找。③定期培训学习:对病案室的管理和工作人员定期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提高病例管理的相关知识和业务水平。④实施轮岗责任制:对病案室的工作人员均进行轮岗轮值责任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并且定期进行轮值均衡科室内的工作压力,改善病案室的工作环境。⑤微笑服务:对患者实施微笑服务,以饱满热情的态度面对每1例患者或是患者家属[3]。⑥礼貌用语:对每位患者和家属均使用礼貌用语,在发生工作分歧时热情沟通,减少相互间的摩擦和纠纷发生。⑦责任管理制度:对借用病例的医生和患者应尽早进行催还,避免病例丢失和不归还,造成病例缺失,同时对病例出借工作人员实施问责制度,增加工作责任感,增加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的学习,保证医院按照相关的发力知识提供医疗服务。⑧完善病例复印制度:全院各科室做好复印宣教工作,内容包括复印病案必需提供的有效证件及相关材料[按《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内容要求]以便准备好相关证件[4]。各病室张贴病案复印流程图,以便患者和家属全面了解复印程序,临床医务人员要熟知《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内容,随时向患者提供相关知情同意权咨询,让患者清晰自己享有的复印权利范围。出院时,到病案室填写复印登记单,预约具体复印时间,以确保随到随印,避免长时间等待[5]。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 11.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2结果

2.1对比两种管理措施医患纠纷和工作情况 改良组医患纠纷发生比例、工作差错发生比例均明显优越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对比两种管理措施患者满意度 改良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越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对比两种管理措施工作满意度 改良组工作满意度均明显优越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伴随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卫生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病案室的工作逐渐获得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大部分疾病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病例的建立和保存对于患者的后续治疗和健康管理尤为重要。随着我国逐渐实现全民医疗保险的大前提下,病例的使用频率也相应增加,因此病案室的工作越来越重要。

病例不但详细的记载了患者的入出院情况,还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详细的记载,对于部分患者的日后的治疗和健康教育管理给予重要的帮助。同时也为相关的法律事件提供对应的证据支持作用,因此病例的完善和良好的保存对于患者的意义重大。

传统的病例管理只是针对病例的完善程度、保存和复印、转借等提供基本的服务措施。但因工作量较大或是服务更加机械化,常会导致患者较为不满意,沟通傻瓜产生差错引起医患纠纷,造成服务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人性化管理措施的实施,不断改善了病例的管理措施,还有效的提高了针对于患者病例复印和转借等服务质量,增加医患之间的沟通,减少的医患之间的摩擦和误解,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比例。同时对工作环境的改善,更加有利于提高病案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明显的提高病案室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病案室工作服务质量,增加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的满意度[6]。病案管理人员还应认真学习档案法、民事诉讼法、有关隐私保护法、国家卫生部门有关医疗及病案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深刻理解有关病案利用的规定,熟悉掌握病案服务的要求标准,明确病案中患者的隐私内容,自觉维护医院和用户双方合法权益。病案管理人员要向多元化结构复合型人才发展,以适应新形势对病案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是为用户提供人的根本保障[7]。

本文中选取我院病案室的病例2000份,分别为实施人性化管理和传统管理,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病案室的病例管理采用人性化管理措施,能够明显的改善病案室的工作环境,增加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的提高医院综合的质量。随机经济高速发展和医疗服务体系的多元化发展,现今私立医院的建立和发展已经获得突破性的进展,不但从医疗治疗水平和综合水平均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给医疗行业的竞争增加了新的要求,良好的综合措施对医院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8]。

参考文献:

[1]陈晓明.医务人员沟通技巧与医务礼仪培训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356-357.

[2]邓海莲,陈惠英.IS09001在住院病案质肇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效果研究[M].海南医学,2007,18(6):4-6.

[3]裴柯平,陈涤新,王玲,等.新条例下复印病历资料的前提条件探讨[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3,6:240.

[4]袁庆华,宁彩霞.病案信息利用度与病案质量管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0):2955.

[5]丁蓓.信息时代病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及能力培养[J].哈尔滨医药,2011,31(04):275-276.

传统文化案例篇8

传统文化艺术;平面设计;中国传统文化;运用

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博大精深,植根于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和创造中,俗话说:“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因此,在进行现代平面设计时,适时把当代的设计元素同传统的文化艺术元素相融合,不断拓宽平面设计的思维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为平面设计提供更为丰富的灵感来源,使平面设计作品更具文化性、观赏性和时代性,应是现代平面设计的应有之义。

1、传统文字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在中国浩瀚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中,文字艺术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文字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传统文化的进步和传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文字艺术有着鲜明的时代感,即不同时代文字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往往有很大的差异,而正是这种差异却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了大量的文化创意资源。作为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元素,传统的文字艺术元素理应得到大规模的应用。传统的文字艺术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古代的劳动人民已会依照各种图形了解现实中的事物,并能根据图形所传达的含义赋予相应的文字标识。为此,在现代平面设计实践中,要将文字图形的含义和功能进行深度还原,以逐步形成个性化的审美元素。例如,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的外形酷似五羊的轮廓,将抽象和具象相结合,在运动、飘逸中不失庄重,向世人传达着亚运会的圣火不息的精神,也点亮了广州城市的名片。同时,在本届亚运会的会徽中可看到以草书构成的“广州”二字,线条富有动感,彰显了当代城市的人文精神和亚运精神永恒同在。草书随意跃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使图案更加自由、奔放、灵动,凸显时代的节奏感。该平面设计作品正是成功运用传统的汉字书法艺术的范例。

2、传统民俗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是人口第一的世界大国,同时也拥有众多的民族和辽阔的地域,所以就形成了多元化的民族特色。当前,我国不少平面设计作品声誉遍布世界,不但是由于设计手法的精炼和别致,还由于其中大量融合了诸多民俗特征,凸显民族特色,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亲切感。众所周知,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民俗也多样化,除汉族以外,一些少数民族的民俗表现特征格外明显。例如,手鼓舞是维吾尔族的重要民俗,如今新疆电视台卫星频道的台标设计正是获此启发,该台标上方的红点酷似人头,下方则为维吾尔族女子翩翩起舞的身体,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民俗特征。这极易引发人们的情感触动,增加对设计作品的思想感悟。

3、传统色彩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使当代的人们对色彩愈发敏感,因此,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对色彩元素的运用也日益丰富。例如,在漫长的皇权专制社会,黄色意味着皇帝的权威,象征着尊贵。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加快了传统的色彩艺术元素的发展步伐,使传统的色彩艺术元素易于为当代人们所认可,并运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如平面设计作品的《吉祥纹样》中以龙和凤作为主要事物,同时用黄色作为整个作品的背景色彩,体现了龙和凤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即是高贵、尊严的精神象征。

4、传统图案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艺术设计实践中累积了丰富的装饰图案设计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图案装饰风格。传统图案艺术元素的运用体现了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在平面设计中,将传统的图案元素运用其中,具有很强的感情表达力,可道出人们心灵深处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憧憬。传统的图案艺术元素作为传统文化艺术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时光的积淀,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已形成健全的、整体的传统图案艺术系统。就图案的表达内容而言,有若干方面,例如,有群众欢庆节日的,日常社会生活的以及敬畏神灵的。在进行图案的艺术装饰时,既能传达出群众的生活态度,又能彰显生活情感。除此以外,在现代平面设计时,还可密切了解图案文化艺术的故事,并将其还原,把现代的文明和艺术理念融汇于此,一方面可传承传统图案文化艺术的精神,另一方面则可满足群众对平面设计的美学需求。例如,韩秉华所设计的“苏州印象”海报,运用开片纹的图案窗格以及“三点水”的笔法,组成“州”字的外形。同时,背景以一叶扁舟和一影波光作为衬托,以银色和黑色印刷,凸显中国传统图案艺术典雅质朴的深厚意境。除此以外,在平面设计时,还要善于把握图案色彩的比例、统一及变化等基本常识,注重汲取和借鉴传统图案艺术元素中的色彩应用的经验,方能凸显平面设计作品的个性化风格。

5、结束语

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有着绵延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将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文字、民俗、色彩和图案元素运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极大地丰富了平面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增强了作品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显著提高了作品的设计水平和设计质量,同时也有利于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王艳.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13).

传统文化案例篇9

《传播学》课程;案例教学;改进对策

案例教学法是《传播学》课程最为基本也是目前被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传播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实施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从实践层面看,无论是对案例教学法本身的认识,还是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运用,都还存在不少偏差。这些偏差不仅可能导致“案例”仅仅作为理论观点的例证,而且可能遮蔽案例教学在《传播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一、《传播学》课程案例教学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基本功能在于理论联系实际,为理论讲授提供经验证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友好的教学环境,促进“有效教学”。若把案例教学法等同于“举例教学法”,[1]则大大缩小了案例教学的作用领域,也偏离了案例教学的核心价值。从这个角度看,目前《传播学》课程案例教学实践至少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首先,在案例发掘主体上,限于授课教师单一主体。任何一种理论观点,都可以轻易地找到经验证据的支持。对案例教学所承载的教学模式改革而言,发掘案例的过程甚至比案例本身更为重要。但在《传播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依然习惯“包揽”一切,根据自己的经验、立场选取甚或解读教学案例,学生少有机会参与到案例的挖掘、选择和讨论过程之中。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教师所选取的案例往往成为传播学理论的“佐料”,案例在激发学生联想记忆、促发学生反思理论生成语境等方面的作用难以发挥出来;另一方面,缺乏学生参与的案例引介依然是偏于“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传授,容易压制案例教学潜在的互动讨论空间,也无助于革新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次,在案例选取视野上,囿于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经典传播案例。作为西方传播学的主流学派,基于实证主义方法取向和多元主义价值立场的美国经验学派及其相关的研究案例往往成为《传播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比如,罗杰斯有关艾奥瓦杂交玉米种的研究、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伊里调查”、麦库姆斯和肖针对总统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所做的调查等等,都是《传播学》课程教学广泛使用的教学案例。问题在于,一方面,由于方法论和学术立场的差异,传播学在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流派,包括美国的经验学派、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加拿大媒介环境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法国符号学派等。唯有展示不同学派的理论观点和经典案例,才能更准确、更全面地还原传播学的知识谱系。另一方面,传播学进入中国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如何在消化吸收西方传播学理论的同时积极探索传播学的“本土化”,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理论体系,是摆在学人面前的重要课题。再次,在案例选取领域上,偏于大众传播实践特别是传统媒体实践。根据传播规模的不同,社会传播可以划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五种类型。由于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影响力大等特点,大众传播往往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重点。在各个版本的《传播学》教材中,有关大众传播的议题探讨始终处于显性地位,控制研究、媒介分析、内容分析、受众分析、效果研究等传播研究的五大领域很大程度上也是依据大众传播模式设定的。应该说,在《传播学》课程教学中,以大众传播实践为主选取教学案例无可厚非,但有三个问题亟待澄清:一是大众传播并不等同于新闻传播,选取案例时不能过多聚焦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二是不能回避大众传播在新媒体背景下的深刻变化,案例选择不应偏向理论内涵相对定型的传统媒体传播实践,而应注意借助新媒体实践案例讨论传播学理论的适用性;三是大众传播并不等同于社会传播,既然课程名称为《传播学》而非《大众传播学》,教学过程中的案例选择就不应过分偏向于大众传播实践而忽略其他社会传播实践。最后,在案例使用方式上,多为验证式释例。在《传播学》课程的案例教学实践中,“案例”至少有三个具体应用领域:一是理论导入,为带出理论知识作铺垫,如通过《国王的演讲》等影视剧台词引入有关“传播过程与模式”的探讨;二是验证理论,为理论观点提供证据支持,如以“老人摔倒扶不扶”的媒体报道风潮及其社会影响讨论传播效果的认知、心理与态度、行为三个层面;三是拓展理论,为反思和重构传播理论提供经验对象,如以微信朋友圈讨论群体传播在新媒体时代的变化。

二、《传播学》课程案例教学的改进对策改进

案例教学的前提是纠正对案例教学的认知偏差,将案例教学从“举例说明”的思路框架中摆脱出来,突出强调其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服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可能性作用。在此基础上,针对《传播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实践误区,还应在建设路径、视域取向、内容取向、使用方式等方面予以改进。

(一)建设路径上,积极调动学生共同参与案例教学如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性议题。在《传播学》课程的案例教学实践中,可供借鉴的学生参与路径至少有三条:一是发掘学生个体及其家庭生活经历中的传播经验,如组织学生访谈父辈的媒介使用经验,据此讨论媒介技术的历史变迁、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集体记忆”等传播学理论知识;二是组织学生针对教师提供的新近传播案例进行讨论;三是调动学生参与《传播学》的案例库建设,如组织学生自行寻找社会传播实践案例,并要求学生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解读。

(二)视域取向上,突出强调中国本土传播经验倡导学生在本土化语境中深入思考西方传播理论的适用性问题,引导学生将传播学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议题结合起来,是《传播学》课程教学的重要面向。体现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这种对传播学的“本土化”探索可以从两方面努力:一方面,在援引西方传播研究经典案例时,要有意识地还原研究案例及其理论建构的历史与社会情境,并将其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历史积淀、基本国情、传播制度相对照。例如,“议程设置”理论是基于对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的媒体报道与公众议程之间关联的考察提出的,但在本土语境下,政治议程和媒体议程的设定模式与美国并不相同,其与公众议程之间的关联显然需要重新考察。另一方面,要在理论阐释和理论延伸环节,注重引入本土的研究案例和传播经验,如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的“黄羊川模式”及其学术探讨,[2]认知传播中的“面子观”,[3]等等。

(三)内容取向上,兼顾各类社会传播实践大众传播是《传播学》课程教学最为核心的讨论议题。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大众传媒的传播实践理应是关键的案例来源。与此同时,案例的选择需要把握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关注新闻媒体以外的大众传播实践,兼顾杂志、电影、音乐等大众媒介的文化传播实践;二是突出新媒体传播案例,借以反思大众传播模式在传播者、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受传者、互动机制、传播效果以及传播制度在新媒体语境下的深刻变化,比如网络圈子传播的“信蜂”现象、网络吐槽文化的兴盛等;三是关注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等其他社会传播类型,兼顾选取面对面交流、QQ群、微信群、小广告、户外广告、海报、戏剧、公文等社会性媒介的传播实例。

(四)使用方式上,重视案例在“知识生产”方面的作用如前所述,尽管“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为理论知识提供经验依据,但如果将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教学”,则会大大缩小案例教学的作用领域。从本质上说,“举例教学”是重复性的知识传授,而“案例教学”则包含“生产知识”和转变教学模式的意义指向。对传播学这一远未成熟的学科而言,借助案例的深度探讨正是深化传播学学理建构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信息传播格局急剧变迁的当代社会,传播现象纷繁复杂,可供观察和探讨的传播现象既包括国际传播、危机公关、广告传播等新闻媒体及新媒体的传播实践,也包括科技传播、教育传播、环境传播、健康传播等社会的媒介使用与文化生产,相关的传播与社会相互建构的鲜活实践正在成为反思、重构或生成传播学理论的重要契机。总的来说,对《传播学》课程案例教学而言,如何借由师生共同发掘、分析和讨论本土语境与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实例,破除教师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和“传统媒体”中心主义的教学倾向,增进学生在本土语境与新媒体环境中理解、应用和反思西方传播理论的能力,始终是值得深入探察的教学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王秀芝.案例教学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44-45.

传统文化案例篇10

2基于Web2.0与文本挖掘的CBR系统

2.1CBR中引入Web2.0与文本挖掘的必要性传统CBR系统案例库中的知识往往由专家给出,或者由以往经验得出,案例的更新是“被动地”,即只有当用户有求解需求时才会使用。如此被动的方式往往使案例库知识量少,新案例获取困难,并且由于长期得不到更新,成为静态、过时的案例库,极大影响解决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传统CBR系统缺乏用户间交流协作的平台,使用系统的最大目的仅是单纯寻找能解决当前问题的最相关案例,用户无法讨论他们读过的案例,也无法对案例做补充说明,案例库资源得不到充分地增值与利用。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讲,对于行家里手的工作经验,由于缺乏可以“主动”贡献的平台而未能留下相对完整的解决方案记忆,其他用户碰到类似问题只能重头再来。伴随着Web2.0的迅速发展与普及应用,在CBR系统中引入Web2.0技术,增加系统与用户交流的接口,用户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内容贡献者,为用户提供一个学习平台,可以评论案例,丰富案例库,创建案例更加自主,使案例库内容呈现出开放与协同创作的特点。例如,可以用Wiki平台帮助系统拓宽案例来源,还可通过Blog构建网络社区评论案例并为案例增加注释【8】。引入Web2.0在系统中构建不同的交流圈子,使用户积极参与到系统互动共享中,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系统解决问题的成本。用户的经验和感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案例的质量,而用户参与度与交互性的加强反过来促进案例质量的提高。研究表明大约80%的组织信息都包含在文本文档中【9】,案例库中同样含有大量的文本信息。文本挖掘技术即尝试从无结构的文本中抽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而CBR系统关注于如何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两者结合相互补充循序渐进使系统更具灵活性。

2.2基于Web2.0与文本挖掘的CBR系统CBR作为一个社会技术系统,环境、用户等因素同样被考虑进来,激励用户讨论他们读过的案例,分享他们的想法与感受,回答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的基于Web2.0与文本挖掘的CBR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对比传统CBR系统,基于Web2.0与文本挖掘的CBR系统在案例的与更新,检索以及知识的呈现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与改进。在结构上,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减少用户安装和使用系统的复杂度,同时也消除了时间和地点的约束。用户通过浏览器完成案例的、检索与评价而无需了解HTML以及其他复杂软件,还可登录Wiki平台分享经验并通过Wiki页面对案例添加标签,利用浏览器端的RSS阅读器订阅感兴趣的案例并获得及时提醒。用户案例后,并不是直接存入案例库,而是先保存在临时案例库中,再通过临时案例库更新案例库。这样一方面防止案例数据急剧增大以及部分用户恶意添加无效内容,减少数据冗余,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时,先检索案例库,无合理匹配后再检索临时案例库,提高了检索效率与有效性。针对案例匹配的相似度算法,国内外学者已有很多详细的研究成果【10-11】,然而引入Web2.0后,系统通过检索界面可利用Ajax技术与用户交互【12】,通过向用户提问与提示的方式缩小检索范围,即在案例检索前由用户选取必须或者优先满足的条件,得到一个初始案例集合,之后再与目标案例逐一进行相似度对比。算法步骤如下:Step1:根据用户需求,确定目标案例C0的属性等;Step2:引导用户选取案例中优先或必须满足的属性或子过程,检索案例库,得到满足约束条件的案例初始集合Ci,其中i为初始集合中案例个数;Step3:利用相似度算法,逐一计算目标案例C0与初始集合Ci中每个案例的相似度S1,S2,S3……Si;Step4:对于给定的阈值λ,若Sm>λ(其中m=1,2,……i),则将Sm对应案例作为最佳匹配反馈给用户。引入Web2.0与文本挖掘技术后,系统将不再仅仅是案例推理系统,而是一个知识管理系统,一个信息共享与协作平台,可以对实时、动态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系统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3Web2.0与文本挖掘在CBR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

3.1利用标签实现案例知识的标引与组织标签是对内容个人理解基础上的标注,它不需要遵循固定的模式与标准,是一种灵活、自由而有序的信息分类技术,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揭示信息内容。在传统案例表达方式的基础上,结合Web2.0去中心化,强调用户参与的特征,系统允许用户为其使用的案例设置标签,使用户之间,案例内容之间产生新的链接与联系,如图2所示。标签使得用户间建立社会网络关系,案例间建立概念关系,反过来用户标签的使用习惯和分布特征也形成了标签间潜在的语义联系。具体来讲,第一,对于系统反馈的案例用户可按照自身理解添加标签,每个案例能被添加多个标签。用户拥有自己的系统账户,其中可设置标签列表,包含其曾经添加过的所有标签,选择其中某个标签即可获得用户使用该标签标注的案例链接,标签帮助用户分门别类地管理对自己有用的案例资源。第二,用户可为多个案例添加标签,从而建立了用户与案例间的关联,如图2实线所示。同一案例可被不同的标签标注,同一标签也可标注不同的案例,不同的案例,不同的用户之间便关联起来,如图2虚线所示。系统用户的标签列表可以被其他用户查看,其他用户也可使用相同的标签。对案例添加标签成为一种基于共享的协作,更有价值的案例信息总是被更多用户标注,使用频率越高的标签对案例内容的概括也越准确。第三,用户添加的标签是对案例特征的描述,可作为案例检索时的关键词。在检索过程中,一方面可以给出该标签下的相关案例,另一方面还可以向用户提示与其相关的其他标签【6】。案例、标签、用户间的关系在数据库中可以通过建立二维关系表实现,如图3所示。其中标签表引用用户表的UserID字段作为外键,案例表引用标签表的TagID字段作为外键。除了传统标签外,系统还可引入标签云作为案例内容的额外解释。标签云能使文本案例以快速、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当系统反馈给用户一个备选案例时,标签云给用户对于案例内容更直观地感知与理解。有时,用户甚至可以直接使用标签云来对比两个相似案例间的不同【13】。标签云可以通过在系统中集成Wordle、TagCloud与Imagechef等工具实现。

3.2利用Wiki构建案例知识协作与共享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案例库内存储的案例数量决定了用其进行推理决策的水平与效果,所以系统应提供相应机制允许用户主动丰富案例知识。然而一段经验,一个案例解决方案的形成可能需要多个用户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同时也需要一个平台去积累沉淀,并将这些凌乱的多用户信息系统地显示出来。作为Web2.0应用之一的Wiki是支持社群协作的开放式自组织工具【14】,系统可利用Wiki构建案例知识协作与共享平台。CBR系统中的Wiki平台如图4所示,每个Wiki页面可存放一个完整案例或尚未成熟的案例问题描述、解决方案等组成要素。用户登录平台后,通过创建新Wiki页面来呈现自己过去的实践经验或经历,其他用户可对其观点进行补充并提出不同意见,通过彼此交流协作,实现案例知识融合。Wiki页面的经验片段不断地被反馈、修改与完善,并通过Wiki的版本控制剔除恶意篡改的内容,能够形成完整合理的解决方案时,再由系统管理人员将其引入案例库或对相应案例进行更新。更新后的案例又通过Wiki平台反馈给用户,形成一个知识的动态循环。用户的贡献越多,其拥有的权限就可以越大,系统变得更具有吸引力来激励其作出更多贡献,同时吸引新用户的加入。这样的过程使案例数量不断“主动地”增加,同时促进用户间协作共享并且改善系统的使用体验。用户在编辑页面内容时可添加超链接标记,系统自动寻找已定义的概念并添加相应案例条目间的链接,案例之间或案例内容各组成要素间的关系便可依靠页面间的超链接标记来实现。用户在阅读某个Wiki页面时,通过超链接跳转至其他页面以便了解更多感兴趣的概念,页面的链接目标可以尚未存在,通过点选链接创建这些页面,从而使系统得以增长。Wiki引擎是整个平台的核心,根据用户的请求信息,Wiki引擎从案例库存储模块读取相应数据,它为用户编辑和浏览Wiki页面提供Web界面,将用户标记的页面进行处理,系统内多个内容重复的页面可被汇聚于其中某个页面,相应链接结构也随之改变,从而实现案例间的跳转导航。从案例优化的角度,系统反馈给用户的案例通过Wiki展现出来,用户可对其作出评价,即可在Wi⁃ki上设置案例评价模块,用户对案例的满意度进行打分并且标注合理的标签,给出简短评注【15】。久而久之,用户的评价数据可作为案例匹配检索以及案例库更新优化的判定依据之一。具体来说,可在案例库中为每个案例增加两个字段CandidateTimes和SatisfactionTimes,CandidateTimes表示某案例被推送为候选案例的次数,SatisfactionTimes表示该候选案例最终被成功采纳的次数。两者初始值均为零,当某个案例被成功检索并推送给用户时,Candi⁃dateTimes+1,用户对于系统推送的案例给予评价,若用户满意并可用则SatisfactionTimes+1。久而久之,若某案例的CandidateTimes远大于SatisfactionTimes,说明该案例的实用价值不高并影响案例库质量,应在系统优化阶段予以剔除。

3.3利用RSS实现案例知识的聚合与推送RSS通过支持基于XML的RSSFeed实现信息内容的订阅、聚合和推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一站式”知识服务。用户能够订阅案例内容的先决条件是系统提供了RSSFeed,它由一个URL唯一标识,是以XML格式写成的文档,包含标题、摘要或内容选录等。RSSFeed有多种生成方式,对主要用于案例读取而更新较少的案例库,可以采用RSSCre⁃ator等Feed生成软件从案例库中读取现成数据,生成静态XML文件,实现RSS输出;对于案例库与用户交互频繁,案例库更新较快的系统可根据用户的请求编程动态生成XML文件【16】。当用户进行案例检索时,系统在返回候选案例列表的同时自动给出RSSFeedURL。由于本文提出的系统采用B/S模式,所以用户可通过在线RSS阅读器或浏览器自带RSS功能订阅相应URL,阅读器解析XML文档中的每个条目,从而得出新下载的RSSFeed中新增的条目并呈现给用户。CBR中RSS的解析结构如图5所示。系统模块提供完整的案例内容,同时生成相应案例的RSSFeed,内容聚合器读取最新RSS文件汇总并进行索引,之后浏览器端连接到聚合器,用户通过点击标题链接获取详细内容。当案例库中增加相关主题的案例或案例内容发生变更时,系统便可从多案例源搜集整合内容到单个数据流反馈给用户。如此做一方面案例的可见度提高,即使当前没有检索需求,用户仍可以从主动推送的内容中学习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节省了用户筛选、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每个用户既是被动的信息获取者,又是主动的信息提炼者【17】;另一方面,由于关注度提高,相应案例的使用频率和影响程度也大大增加。

3.4利用文本挖掘实现案例知识的结构化表示文本挖掘是分析文本数据、抽取文本信息进而发现文本知识的过程,它关注于发现数据中的隐藏信息【18】。对于含有大量文本数据的CBR系统,案例的形式和内容往往由描述者决定,其文本的逻辑、表达和写作格式不尽相同,如果不借助文本挖掘技术获取文本的主要内容特征,后续的案例分析、检索等都难以开展。CBR系统中文本挖掘的应用场景如图6所示。用户通过Wiki平台记录的非结构化案例文本传递给文本挖掘模块做进一步处理。针对差异化的案例描述,通过文本预处理、关系抽取和关联分析等一系列步骤把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的数据转化为结构化的案例知识以框架的形式表示出来,并存储到案例库中。从这个角度来讲,文本挖掘使案例库在没有专家知识支持的情况下也可产生。此外可将用户的问题描述转化为结构化的案例检索请求传送到推理模块,找出与问题案例最相似的历史案例反馈给用户。不同案例描述与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同,系统通过聚类对案例库进行分区【5】。聚类的结果构成若干子案例库,每个子案例库被当作一个新的个体案例,在使用过程中可用来反推系统进行聚类的特征依据,便于用户学习案例知识,也使案例库的更新与系统维护变得更细化更快捷。另外,在每个子案例库中可选取几个代表案例,当进行相似度计算时,可先与代表案例进行比较,之后再与相似度较高的代表案例子案例库中的每个案例逐一对比,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检索效率。用户通过Wiki平台贡献的案例往往数量多且内容较冗长,系统管理人员没有时间阅读整篇案例,故可利用自动摘要技术产生案例关键词甚至摘要,抽取的关键词在案例中被高亮显示,帮助管理员快捷有效地决定是否将此案例添加到案例库中,其结果也可作为确定案例索引数据权重的辅助方法【19】。同时,案例中诸如创建者、时间、地点等要素也被抽取出来构建单独的索引。

传统文化案例篇11

一、中国传统视觉元素中图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图案一词属于外来词,最初从日本传入我国。雷圭元先生是著名的图案教育家和理论家,在其所著的《图案基础》中,对图案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在其看来,“图案”属于一种具有较强实用性、装饰性和建筑性的美术,主要是在色彩、形式和结构上进行的预先设计,并受工艺材料、经济和用途以及生产等因素的制约而形成的装饰纹样的方案均属于图案。就我国而言,传统装饰图案意识的历史十分悠久,在中华灿烂文化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尤其是经过几千年的努力,从古到今的诸多艺术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装饰图案创作的经验,并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装饰图案特色。所以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加强中国传统图案的应用已成为广大设计师的共识,并备受青睐。例如,靳埭强先生,这位著名的设计师在给日本的“自在”纸坊进行广告设计时,就融入了中华文化特色。例如,在纸纹上,采取传统的手造纸毛边和宣纸的竹纹变化,形成了富有中国山水自然绘画的意向,将中国无拘无束的人文性情和悠然自得的态度充分地彰显出来,所以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均是注重中国传统图案意识的表现,淋漓尽致彰显作品的风格。就手法单调的计算机艺术设计来看,若将其与传统的民族意识表现手法进行有机的结合,就能得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例如,在设计标志时,我们就可以加强传统图案的应用,确保所设计的标志具有时代性、主张性和国际性,但是这并非简单的挪用和拷贝传统的图案,这需要设计人员加强对图案的掌握和二次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挖掘、变化以及改造,从而使其成为设计中的创意点,确保所设计的标志能焕发出生命力。例如,香港的凤凰卫视,就纳入了传统凤凰的纹样,并采用想象风格,通过凤凰展翅高飞的形态,将媒体特点和品牌立意高远彰显出来。再如,在现代流行平面广告设计中,也可以加强传统图案的应用。例如,为了设计房地产的平面广告,我们在设计中就可以将我国的古典园林装饰图案融入,从而更好地打动潜在消费者的内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应用图案,还应切实加强对其文化特点的研究,结合其文化元素中包含的文化精髓,并对其创作,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的理解,促进其更好地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二、中国传统视觉元素中色彩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传统的民族色彩中,最具有民族性的代表色彩体系主要是五行色彩,即青赤黄白黑,每一种颜色所代表的象征和意义也不同。青包含了绿色和蓝色,蓝色在传统中代表纯净和神往,而在现代设计中代表沉思、冷静和智慧,绿色在传统中则代表朴素,但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则代表生命、和平和希望。赤即红色,在传统和现代设计中均代表红火、吉祥、热闹、振奋和热量等,而黄色则代表着富贵、尊严和权威以及辉煌等,白色则代表着友爱、纯洁、高尚。黑色则代表庄重、沉稳和冷酷。所以,上述五种颜色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必须结合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应用。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加强传统色彩的应用,能更好地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借鉴与传承,例如中国银行的logo,其创意就是源于红绳古钱币,红绳和钱孔形成的中字,其基色为中国的国色,即红色,而视觉上则能给我们一种强有力的感觉。因而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我们必须结合颜色的蕴意,在设计中针对性的加强对其的应用,才能强化其应用的成效。而在此基础上,还应结合色彩的统一、对比以及变化等规律,汲取色彩精髓的同时加强对其创造性的发挥,才能将平面设计中的民族风格元素彰显出来,既能促进中华色彩文化内涵和底蕴的发掘,还能促进民族情感的表达,并在内心中形成共鸣,所以在现代简约设计中应注重中华民族风味的渗透,才能创造出较强现代风格的同时促进中国风格的体现。[1]

三、中国传统视觉元素中文字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文字是一种感染力和生命力最强的设计元素,在传递消息的同时还能美化装饰和传承文化。所以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文字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中国传统视觉元素,我们应加强对其的应用。在平面设计中,只要不偏离汉字造型结构及其形象轨迹,在字型与字意上根据设计的要求把握好文字形象的意味表现,便可超越任何借助具体物象所可能再现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字创意设计的套路甚广,特点、技法也多种多样,在设计创意时,就应仔细品味与推敲属于每个字该有的力量内涵,只有赋予字体独特的创意,使音、形、义完美统一,才能更好地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创造出视觉奇迹。[2]

四、结语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加强中国传统视觉元素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强化中国传统视觉元素的应用,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平面设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注重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还要加强对中国传统视觉元素的研究,切实掌握其内涵,并在日常设计工作中强化对其的应用,才能更好地在设计中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彰显出来,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促进现代平面设计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艾茁.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0):203-204.

传统文化案例篇12

一、传统刺绣图案的特点

(一)图案样式丰富多样

我国刺绣历史丰富,刺绣图案样式也多种多样,最常用的图案样式主要包括龙纹、雷纹、祥云、山水、花鸟、鱼虫等,上述图案不仅形态优美,还能够寄托创作者丰富的情感。同时,传统刺绣图案中还存在许多叙事的图案,该种刺绣图案讲述了某个或者一系列故事,能够有效的提高刺绣图案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二)图案具有写意特点

古代普通女红在刺绣时,并不刻意追求逼真的效果或准确的比例,重在传神达意,表达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因此,传统刺绣图案具有很强的写意特点。部分图案采用简练的线条绘制而成,仅仅设计出简洁的几何图案来绘制所要表现的事物。这些图案突出了所要描绘事物的基本特征,抓住其规律性,虽然不是具体的物体,却很好地表达出了其所蕴含的意味。

(三)图案色彩绚丽

传统刺绣中的图案大多采用引人注目的绚丽、多样的色彩来装饰,还可以采用对比相对强烈的色彩进行烘托,这样能够提高图案的艺术性。同时,在刺绣的过程中创作者非常重视图案颜色和整体颜色之间的对比,刺绣图案最常采用的色彩组合多种多样,如红配绿、红配黑等。创作者在进行色彩搭配时还会采用对比的方式对画面进行处理,目前应用最广发的一种为纯色的强烈对比。另外,民间刺绣创作者在图案创作过程中还经常运用色晕、退晕等方式对刺绣图案的颜色进行调节,这样能够使图案显得更加富有层次感和艺术感。

二、传统刺绣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意义

(一)突破传统设计的完整性

在传统服装中大多采用形象完整的图案来进行装饰,比较呆板、固定。现代服装设计师突破了传统的完整性,将图案进行分割,对构图进行处理,更加凸显人体的曲线美。例如,将连衣裙后背设计成镂空样式,仅用刺绣装饰腰部,能够突出女性的美丽曲线。

(二)增加现代服装的美感

传统刺绣手法细致,图案精美,装饰到现代服装中更能增加服装设计感与美感。例如在旗袍腰部绣上贴合旗袍整体气质的花朵,不够能够避免单调,还能提升旗袍的质感,又可以突出柔美。因此,将传统刺绣应用到现代服装中,可以增加美感,审美与功能高度统一,促进现代服装设计行业的发展。

三、传统刺绣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一)将传统手工刺绣方式与现代工业化相结合

传统刺绣工艺的制作大多完全采用手工的方式来完成,虽然能保证质量,但是由于人工的局限性制作效率很低,因此当时的刺绣品产量不高,主要用于人们日常穿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新的机器设备和刺绣技术逐渐代替手工作业,很多刺绣图案都是采用比较先进的机器自动完成,不仅可以保留传统刺绣的美感,还能提高制作效率,从而满足现代人对绣品的需要。例如,龙凤图案的刺绣,利用现代技术不仅可以完成将龙凤图案绣在服装上的制作,还能将其作为图案印染在服装上并设计成镂空样式,使服装更加具有设计感,满足大众对审美的需要。

(二)削弱传统刺绣中图案的寓意

传统刺绣中的图案大多具有特定的含义。如彩云纹样寓意吉祥、如意纹样寓意如意。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服装设计中逐渐将图案寓意弱化,更加注重服装的形式。例如,在传统刺绣中,龙纹图案寓意皇权,只有天子可以使用,其他人是没有权利将龙纹作为绣样的。但随着我国民主社会制度的建立,君主制退出历史舞台,现代服装设计可以随意使用龙纹图案。因此,现代服装设计师不必拘泥于刺绣图案的传统寓意,可以根据设计形式的需要使用图案,形成独特的风格,凸显出形式美。

(三)创新的装饰模式

传统刺绣的图案一般情况下都是固定的,位置比较单一,大多在服装正中央或比较显眼的位置,这样容易给人产生死板及庸俗的视觉感受。随着现代人类对服装审美要求的提高,这种传统的刺绣方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例如有的人偏向于低调,有的人偏向于潮流,有的人偏向于个性,这些多样的需求注定刺绣的位置要发生变化。例如,现代服装设计者将刺绣图案放在侧腰、肩部等位置,既不会显得高调,又在细节处体现出了衣服的设计感,很适合低调人群。

(四)将刺绣与现代服装款式结合

传统刺绣中的图案具有特色,是我国服饰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将传统元素和现代服装风格结合使整体感觉更为和谐、独特,不仅能完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能彰显审美要求。现代刺绣设备不断更新,机绣大大缩短了手工刺绣的时间,同时使刺绣效果更为精美。例如在面料上进行挑花和打籽时,可以采用机器印刷,不仅提高了效率和质量,而且满足了人们个性化的需求,让传统刺绣更受欢迎。

四、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已不仅是遮体御寒,还要满足追求时尚和个性的要求。服装设计者要积极探究传统刺绣的创新应用,充分认识到刺绣的内涵与美丽,将刺绣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服装,同时通过刺绣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将这门传统手工艺传承发扬下去。

【参考文献】

[1]胡蝶.传统刺绣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时尚化体现[J].美术界,2015(10):72-72.

[2]魏玉龙.传统刺绣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J].毛纺科技,2014,42(07):29-32.

传统文化案例篇13

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融入我国,这便给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传统文化的发展及继承由此便成为我们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

在当前的社会中,传统图案现代的标志中应用,赋予了其全新的意义与价值,充分的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我国在2008年举办的奥运会,当时的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便是典型的传统图案应用在现代标志中,使其具备了时代特色及意义:第一,会徽是以中国传统的印章形式出现的,充分的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而且采用的颜色是我国公认的喜庆颜色,彰显了我国的民族文化特色;第二,会徽是将我国的传统汉字“京”与“人”相结合,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字的文化底蕴,并将我国欢迎各国来宾的友好之情予以彰显;第三,国际规定的奥运会的宗旨是’更快、更高、更强”,而我国的会徽则以生动、形象的表现出这一宗旨。由此可知,传统图案在现代标志中应用,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二、传统图案的概况

(一)传统图案的界定

图案的定义是非常广泛的,既可以单纯的指一些事物上的纹饰以及颜色,还可以指整个事物乃至包含其中的纹饰,比如颜色。“图案”一词在解释时,需要将“图”和“案”分开来解释,而根据这两个字的解释,人们通常将图案划分为两大类:基础图案与工艺图案。但是,这两类并不是完全不一致的,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共同点,例如,两者都存在平面和立体之分。其中,平面图案指的是二维空间中的图案,而立体图案则指的是三维空间中图案。

我国存在的几千年中,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朝代,因此,在每个时代中的图案风格都是不尽相同的。

(二)传统图案的分类

根据每个时代的图案造型,可以将我国的传统图案分为以下几大类:第一,人物类图案,用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平安富裕的愿望;第二,祥禽瑞兽类图案,用来表达美好的愿望;第三,植物类图案,用来表达高尚的情操和对事物的感慨;第四,几何纹样;第五,文字类;第六,篆刻;第七,多种表现形式的综合运用。

三、传统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一)消除设计语言的单调与匮乏性

我国传统图案的题材基本上均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其应用的范围也是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现如今的标志设计中,语言单调而又匮乏,因此,加入传统的图案是顺应了标志设计的发展,使其形式得到了创新与发展。

(二)激发民族自信心,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现代标志的设计必须要结合我国传统的图案,走民族化的发展道路。传统文化体现了我国整个民族的特色,是我们祖先留给后代的宝贵财富,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雨洗礼,造就了现如今愈加纯粹的传统文化。将传统的图案融入到现代标志中,既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对传统文化拓展和延伸,并且还可以使现代标志的意义变得更为深厚。每个国家的各个民族均有自身的文化精神,文化精神体现的是国家的素养,弘扬民族的文化精神是国家每个公民的责任。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是经过了五千年的积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精华,这些都能够在传统的图案中予以展现。

(三)满足人们文化消费的需求

为满足人们更高的文化需求,商家为更好的营利,吸引顾客的消费,标志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彰显商品的文化蕴涵,标志设计就必须要融入传统的图案,来充分体现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而达到吸引消费者及营利的目的。例如,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的标志,就是将我国传统的“盘长”和“回纹”图案应用到标志中,不仅极大的增加了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还含蓄的表明其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流畅性,彰显了其产品的文化底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四、结束语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