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实用13篇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篇1

Abstract Under the current new social norm, the cultivation of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is in the formation of comm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aspect of training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from the importance and cultivating mode has many shortcoming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ining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draws lessons from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from the university, explore 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path of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and improves the training mechanism for the reform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在许多高校尤其是教学型高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很不乐观,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培养机制,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1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提出

在国外,以美国高校为代表,首先提出了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了给本科生提供参加科研的机会,开始实施“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随后,加州理工学院等高校相继制定本科生科研计划,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几乎所有的美国研究型大学都不同形式的开展本科生科研计划。在国内,清华大学于1996年正式启动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首次提出了类似的本科生研究计划,北京大学自1998陆续设立了三项“基金”,鼓励和引导优秀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随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著名研究型大学相继开展本科生科研,本科生科研正在成为本科生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2005年1月,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让本科生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为创造学校的科研创新环境。

2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2.1 适应社会发展,培养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客观需要

2014年9月,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要在中国大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并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吹响了创新的号角。社会的创新离不开科研创新能力,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相关研究表明,参加过科研训练的本科生与未曾参加过科研训练的本科生在创新能力上存在着显著差异。①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让他们从事创造性的活动,学会主动地学习和探索,是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必然。

2.2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大学本科教育,应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2007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各层级举办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都包括此项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其创业、就业能力的导向性。高校完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良好的平台,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3 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客观需要

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一方面,有利于主动进行知识积累重构、培养自主自学能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实践、协作等能力和严谨作风,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或创新性工作奠定基础;②另一方面,有助于挖掘大学生创新潜力,锻炼自主独立学习、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形成开创性思维,为今后更好地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做好准备。

3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在高等教育领域已形成普遍共识,许多高校也在开展相关的工作,但实际培养情况与客观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3.1 培养机制不健全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健全的机制做保障,然而我国目前许多高校虽然都在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方面的工作,但从培养机制的角度来看还很不健全,缺乏系统的培养计划、相关机构以及制度保障,整个运行机制多处于自发自愿的无序状态。

3.2 学校重视不到位

任何一项工作的有效开展,都离不开相关部门的重视。现在,许多高校的工作重心大多集中在科研(教师的科研)、教学、学生管理和就业等方面。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等方面不便量化的工作往往重视不够。科研创新能力作为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在许多高校仅仅作为学生参加竞赛或者二课活动的形式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类型繁多,但大多项目缺少创新性、可行性,技术含量不高,许多科研创新活动周期短,深度和广度涉及不够,实际培养的效果也无关紧要,多流于形式。另外,任何形式的科研创新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的资金,多数高校没有建立专门的本科生科研创新资金,有些只是小额度的资助,可以说这项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3.3 师生参与度较低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大多数老师一方面承担着教学和自身的科研任务,在缺乏相应激励措施的情况下,对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的指导和培养缺乏动力,积极性和参与度都比较低。在没有浓厚的本科生科研创新氛围里,目前大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较低,近年来,与本科生的人数相比较,科研创新活动的范围小,大多数学生还未能从该活动中受益。③

4 完善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目前,创新成为社会新常态,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大力度,进一步完善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显得尤为急迫和必要。

4.1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运行机制

高校建立相关的制度体系和完善的运行机制,是促进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发展的当务之急。在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基础上设立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指导委员会,作为学术委员会的二级机构,专门负责本科生科研创新的指导、评定、审核和管理工作。指导委员会由校级党政领导、校内外知名专家和企事业代表共同组成,制定相关的方针政策和培养方案,定期召开会议,研讨工作开展情况,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保障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在院系层面设置本科生科研管理机构,配备或制定专门人员对接指导委员会,具体负责相关工作,避免目前许多高校存在的各自为战的无组织状态,为本科生科研创新拓通渠道,建立良好的组织保障和运行机制。

4.2 打造科研创新平台,营造良好氛围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加强平台建设,营造良好氛围。首先,加大实验室设施投入,实行开放式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同时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和企业、行业的合作,强化实践动手环节,切实促进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大学生科研创新动手实践活动提供平台;其次,改革课程设置体系,增加专题学术讲座,邀请专家举办报告会和研讨会,在学术交流的过程中与有关专家、学者及教授们直接互动,有助于本科生树立正确的科研方向,找到更有效的科研途径和方法。④同时在学校创办期刊上开辟本科生科研创新成果专栏,拓宽交流平台,营造科研创新氛围。

4.3 完善激励措施,调动师生积极性

完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工作评价激励措施,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是保证工作顺利进展的必要前提。在教师层面,建立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将学生的科研成果与教师的业绩评价挂钩,鼓励教师积极指导学生的科研活动,并对成绩优异的指导教师进行奖励;在学生层面,完善学生科研创新鼓励措施,将学生、评奖、申请专利等科研创新活动成果作为评先、评优、评奖,以及免试攻读研究生等工作的重要参考标准,形成学生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

注释

① 江颖.科研训练活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差异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2):31-33.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篇2

1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医药卫生实践中的重要性

医药卫生领域的实践需要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在医疗行业,医生的诊疗过程需要一定科研素质,应结合实践,跟踪前沿,这是对我国未来医疗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临床实践中,实验室诊断工作者更需要掌握检测指标的产生和意义及对动态发展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在药物研发领域,更需要自主创新药物的研发。如目前人源化抗体等药物绝大多数都为国外专利,我国需要加强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相关药品的研发。在研究生培养阶段,由于相当比例研究生要求开展实验研究工作,科研素质也一定程度决定了其对研究目的和内容的把握及研究成果的质量。这就给医学相关专业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本科阶段有针对性地提高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但目前,我国本科生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培养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学校甚至缺失。一方面,教师忙于科研工作,缺乏对相关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另一方面,某些提前接触科研等活动流于形式,出现短时间内“跟风”,效果有限。本科学生依然摆脱不了“上课划书,课后背书”的学习模式,不能有效地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缺乏对“什么是科研”的基本认识。

2我国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我国多所高校已经开展了针对本科学生科研素质的教改及创新大赛等活动,也取得了巨大成功[1,2]。在本科生科研实践环境上,学生以导师制进入教学实验中心进行科研活动的较多;从参与人数上,多以通过选拔,进行科研实践活动[3,4]。即便如此,在大力推进创新创业背景下及面临大众创新能力普遍亟待提高的形势,仍显得杯水车薪。我们需要提升医学领域人才的整体科研能力,这样对更高级人才将提供有力的支撑。在国家提倡创新的大环境下,医学高等学校应该全面跟进,开展本科学生及长学制本科阶段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以我校为例,药学专业有为期半年左右的实习学习,参与科室部分实验工作,完成万字左右的毕业论文。但由于实习设置在毕业前的半年,由于考研和就业压力,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临床七年制在进入临床学习前有2-3个月的全时科研训练活动,以综述形式进行考核。笔者通常为其讲解科研活动的一般流程,并鼓励其将综述文章进行投稿。但由于时间短,较难完成完整的工作。临床医学等专业本科生虽开设生物技术、机能、形态等实验系列课程[5],但部分课程限于几种实验原理和操作的学习,并不系统;绝大多数学生不进具体教研室或实验室参与科研工作,故对实验室工作和科研活动的认知几乎为零。为了增强以本科生为主的医学生的科研、人文素养,我校于2012-2014年进行了课余时间选修课的尝试。但从选课情况来看,同学们更关注就业、考研、人际关系、情感等较为实际的课程,而科研相关讲座少有问津,听者寥寥。此外,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另一重要手段是学术会议和讲座。本科学生难以听懂校内讲座,这与教学中科研素质培养的缺位有关。而专业的学术会议更是本科生难以企及的。

3日本大学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初探

我们以日本熊本大学为例,介绍日本大学药学专业(研究型)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这方面的培养模式情况。熊本大学于1949年5月由熊本地区的熊本医学校(其前身为1756年建立的“再春馆”)、熊本师范学校、熊本药学院、第五高等中学及第五高等学校工学部合并后建立,1955年设立研究生院医学研究科。2004年更名为国立大学法人熊本大学。熊本大学获批2013年日本促进研究型大学建设项目(RU-22),2014年日本文部科学省超级全球大学创建支援项目(批准37所)及地区(知识)据点整备项目(CenterofCommunity)。以获得科研经费排序,2014至2016年连续三年,熊本大学进入日本大学前20位(研究经费17.44亿日元)。目前拥有7个院系,8个研究生院和20个研究中心以及研究院;8100名本科生和2000名研究生,其中包括来自47个国家的470名外国留学生(2015年5月统计数字)。我们以该校药学(研究型)与临床医学专业的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模式为例进行介绍。熊本大学药学专业(研究型)近年每年招收40人,学制4年;临床医学专业招收60人,学制6年。二者理论教学均采用大班授课模式。都会在第3-4学期开展早期接触科研的活动。如:由上届学生进行实验技术讲座及实验室介绍;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基础科室轮转(可能相当于我国的实验教学,只是地点为各个实验室,而非实验教学中心),并完成百页的实习报告。在5-8学期将进入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教研室及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熊本大学的科研素质培养模式包括:①医学相关本科教学活动中,有一半以上的学期,学生都会进入各科室进行实验活动,由教师或博士生等进行指导,感受科研工作,熟悉科研环境与基本流程。这里的实验室并非实验教学中心,而是各个专业的实验室。②药学等专业中,已经进入实验室三年级学生会为二年级学生进行实验室介绍及基本技术的专题讲座。从学生角度传授经验,对上届学生是督促,更是荣誉,使下届学生更感兴趣。③在科室的实习活动中,即使是本科学生仍然有机会参加日本国内学术会议,且本科生及高中生以下参会免会务费;甚至参加国外的专业性学术会议。平均本科生每年度1次,硕士生可达3-5次(熊本大学生命资源与研究援助中心(CARD)为例)。此外,在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PBL等形式的教学并不多,主要还是以大班授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考试分为期中与期末考试,题型同样包括选择、判断及问答等。不及格率一般在10%-20%,每年度有一门补考不及格将做留级处理。同学们也更关心分数,除此之外较为关注课程与实际应用结合的情况。同学大都从上届学生及教师授课过程中了解各个实验室和科室的情况,以选择进入的实验室。进入实验室后学生白天依旧会进行理论课的学习。以在CARD实习的学生为例:早9点至下午4点左右进行理论课学习,晚上及没有课的时间会在实验室做实验或自习,并定期安排实验进展汇报。学生大都具有较高的自律性,实验工作也比较敬业。通过在实验室的学习,可以培养对该专业方向的兴趣,也能够在考研时多一个选择方向。教学内容方面,以医学生物化学为例,所讲的内容与国内差别不大:生物大分子、物质代谢及其相互联系等,但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实验课。这可能与较早进入科室有关。可以看出,该熊本大学对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科研实践的培养具有“早”和“真”的特点,即:早期进入科室进行科研活动和“真刀真枪”进行科研活动。绝不仅仅是兴趣小组的游戏,而是真正承担科研工作的一部分。

4我国医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启示

4.1学校和教研室/实验室适当提供平台医学相关专业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从本科阶段开始进行。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是:人口基数大,每年本科生数量较多。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近年保持在400余人,全部本科专业学生800-1000人。而各基础科室空间有限,盲目实施本科学生进入实验室不太现实。以“根据兴趣,自愿参加”为基础,适当结合“择优选拔”可能会是比较好的形式。此外,科室需要提供一些具体可行的科研工作。目前,盲目追求SCI文章使得高校科研活动越来越“高大上”,很多实验对于本科生来说,短时间难以掌握,面对出现的问题更是无从分析。如何设置本科生能够完成的“小”课题也是科室相关教师需思考与创新的。4.2实际参与科研活动对本科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以真实的科研活动为基础。形式上应与研究生一致,在课题深度难度上可适当降低。不宜采取“兴趣小组”等模拟活动形式。让本科生真正参与科室的科研活动中,感受实验的失败和收获的惊喜,作为实验室的一员,又有利于其建立主人翁意识,并有助于培养其科研精神。考查可以是毕业论文等形式。4.3丰富认知科室的信息渠道一方面,授课教师应注重授课内容与科室科研工作的结合,有意识地提高同学对科室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应加强网站信息,甚至微信等新兴工具在科室介绍中的普及。如能建立本科进入科室参加实验工作1-2轮,再通过高低年级之间的交流将有助于形成科室信息传播的良性循环。4.4提供更多学术讲座与会议的机会最后,基础教育中应注重对科研素养的培养与引导。在让学生参加讲座前,增加适当的介绍工作或许有助于同学理解讲座内容。并适当为有科研兴趣、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与资金支持。经济水平及人口基数等因素在高等教育等领域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在坚定不移地推动高教领域的创新实践,高校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改革探索。通过不断借鉴与探索,相信我们会在医学基础医学教育工作中再创佳绩。

参考文献:

[1]李冬民,吕社民,孟列素,等.深化分子生物学实践教学,提高医学生创新能力[J].基础医学教育,2008,10(4):454-456.

[2]孙利军.现代医学生科研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复旦教育论坛,2007,15(6):88-90.

[3]陶怀,陈夏.以“助研计划”为契机,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8):680-682.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篇3

我国教育的最高层次当属研究生教育,在全面实施的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3]。研究生教育问题,需要在分析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以及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础上,把握研究生教育之关键,即重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4,5]。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教改实践活动和核心价值追求[6,7]。如何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挖掘他们的创新潜力呢?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需从培养研究生的求真务实尊重科学的精神入手,围绕科研创新的核心,以增强学生获取有用信息以及强化学生科研实践能力为主要方式,达到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从而使研究生能够适应科技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使研究生不仅成长为合格的求职者,更能成为兼具科研创新能力与顺应时展需要的创业者,担负起实现国家振兴的重任。

一、注重培养研究生尊重科学的精神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是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而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尊重科学的精神是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科研素养,因此,科学道德教育应当首先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必修课。作为导师,应以身示教,通过科研道德教育培养研究生锲而不舍地追求真理的科研精神,让研究生真正认识到:科研活动必须在严谨求实的前提下,经过细致合理的实验设计、严格的实验操作和周密的理论分析,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获得创新成果。

二、注重培养研究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科学研究需要掌握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而科技文献资料是科研工作者了解国内外学科最新进展的重要途径。研究生利用获取信息的多种现代化科技手段,通过对本专业领域文献资料的广泛收集,获得大量丰富的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并通过仔细研读及开拓思路,及时了解同行的研究工作,把握研究课题的方向,以受到启迪,自觉遵循从研读文献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新问题,以至于萌发新见解的科研创新之路。因此,要培养研究生会按照一定的主题词或相关线索收集资料,并能够对所获取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述,从而把握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发展动态,发展趋势,尤其是尚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为进一步明确具体研究内容奠定基础。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深化分析总结,来挖掘新问题,发现新关系或揭示新规律。

三、注重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作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具有创新能力,也即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贯穿于研究生思想教育、开题设计、科研实践、论文总结等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一个人能够有创新,首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只有创新思维,没有创新精神,不愿刻苦钻研,不愿付出劳动,不可能有创新成果。所以树立创新精神,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反过来只有创新精神,无创新思维,也是不可能有发明创造的。因此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从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两方面入手。在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把训练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作为培养重点,并把这一重点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研究方向和论文题目的确定,需要考虑实现创新的可能性及其范围。对于研究方向狭窄或研究内容不够前沿,要想突破创新就较为困难。作开题报告时应该明确指出创新点在什么地方。因此,在制定培养计划和方案,确定培养方向和论文题目时,应该始终把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目标,同时鼓励研究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能提出不同的新观点。在开展科研项目和撰写研究论文阶段,关键是带领研究生走向科研创新之路,遵循科研探索的规律,即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师需要不懈努力,以创新的教育观培养研究生,不仅将研究生培养成为合格的求职者,更能培养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创业者。

四、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生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需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实验研究和学术活动是科研实践的主要方面。学生在进行实验研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新问题,这就促使学生主动去尝试新的实验手段或方法,需要学生调整实验方案,进行独立地设计,观察记录实验现象,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从而提高独立从事科研活动的能力。研究生的学术实践主要包括在国内外进行学术交流、撰写学术论文、作学术报告及举办专题讨论等。撰写学术论文需要依靠第一手科研资料,通过对第一手数据及资料的整理提炼,有可能产生新知识,新知识被加以应用就有可能成为新的生产力。所有这些科研实践活动,使研究生在掌握知识、培养素质以及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得到了训练。因此,要鼓励研究生尽可能多地参加科研项目研究,支持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多参加学术交流、学术报告会、学术专题讨论会等。

五、注重学科交叉及扩大研究生的知识面

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渗透和协调发展,是科学自身发展的要求。科学技术已逐渐向综合化、集成化发展。“经典的分门别类进行分析”的时代正在向“学科交叉与综合”的时代转变。这种转变,要求科研工作者具有相对宽广的知识结构。学科交叉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科技进步与发展已很难在一个独立的学科中产生,科学发展的综合性使得跨学科联合才能更有效地开展研究,各学科间通力合作,共同探索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实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需要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进行多学科的交流、摩擦与碰撞,才能产生新思想的火花,才能提高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路甬祥.东西方教育差异及对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启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21(1):1.

[2]李静波,柴育玲.研究生教育创新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5):10-11.

[3]王碧云,陈国平,邱均平.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分析[J].教育与现代化,2010,94(1):78-83.

[4]陈新忠,李忠云,胡瑞.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三个基本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58-60.

[5]张来斌.认清形势把握关键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58-60.

[6]颜卫东.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成功(教育),2009,(7):218-219.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篇4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103-02

进入21世纪以后,创新能力成为决定世界各国在相互竞争中领先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就必须有充足的人才资源储备。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更是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目标,不断训练学生在科研创新活动中的科研创新能力。

1 传授科研创新经验

研究生的选拔以笔试为主,这就说明研究生在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上有一定的储备。但是,正是由于这种形式的存在,造成所选的研究生人才大都是理论知识过硬,实际的操作能力偏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生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学习时应当从自身的实际学术经验出发,有侧重地引导学生,从而让其对科研创新活动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具体操作就是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准备工作阶段,导师应当让学生明确科研创新的定义、内涵、具体的表现形式,以及开展科研创新问题的方法等。

通常来说,学术科研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的表现形式。1)科研内容上的创新,也就是说研究生不受他人研究课题的影响,而是从一个全新的方向出发,在新的领域上开辟一片研究沃土。2)科研视角的创新。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不随从大众的研究趋势,而是以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3)科研思路的创新。通过研究生科学研究的逻辑顺序与大众研究顺序的差异进行区分,一般与个别、共性和个性、归纳与演绎等矛盾的对立统一的基本范畴正是形成这一科研创新形式的源泉。4)科研方法的创新,指研究生在对相同课题进行研究时,使用不同于主流研究方法的新颖研究方法。5)科研成果的创新。这一种创新形式的实质就是指与现有的研究成果相比,研究生又使用了新的研究方法,或者有了新的见地、创造了新的事物等。

由此可见,科研成果的创新实际上是科研创新的最终目的和归宿。研究生只有深刻认识到科研创新能力的内容和实质,才能真正给予科研创新以最佳的定义,从而在最后的科研创新活动中做出准确而合理的定位和预期。

2 训练科研创新技能

在完成科研创新前的准备工作之后,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技能的训练。这也就是说,研究生在完成理论知识储备后,应当将这些知识实际运用到科研创新活动中。研究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科研实践,实际上就是完成了由创新的潜在状态到现实状态的转变。科研创新技能的训练形式包括两种。1)科研论文的写作训练。科研论文具体是指对某一特定课题以论文的形式进行创新研究。加强研究生的科研论文训练,对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意识,教授他们创新方法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科研课题的研究训练。科研课题是指围绕某一现象、理论或者问题,进行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性研究活动。这一技能的训练,相比于论文的写作训练,其过程更加繁琐,系统性也非常强。

3 开展科研创新实践

传授科研创新经验,训练科研创新技能,都是开展科研创新实践的准备阶段。当这两方面的工作有了充分准备之后,导师应当有意识地加强研究生的创新指导训练,这不仅是巩固他们理论知识的手段,也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因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要积极开展科研创新实践,具体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保障研究生能完成主要课题任务的基础上,导师有意识地适时安排科研创新活动。导师应当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加一些有特色的研究项目,项目内容并不局限于在研的领域,允许学科交叉,支持团队合作,鼓励有想法的研究生积极参加,允许项目失败,对成功的项目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简而言之,导师选定一个课题,让研究生对该课题进行创新研究,并将其理论成果或者研究数据以论文或者模型等方式展现出来。或者,由导师牵头联系,不同学科之间的研究生定期开联合组会,根据需要开展合作,开创新课题。当然,导师还可以积极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国家或者地区的竞技性科研创新活动。在这些形式中,研究生不仅能够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扩大视野,而且能够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这对于提高研究生整体创新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次,要积极为开展科研创新实践活动搭建平台。完善研究生科研创新机制。完善这一机制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变革学生的入学选拔机制,将以考核理论知识为主转变成考核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这样一来,高等教育机构就可以根据学生对于主题的回答,选拔出科研创新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此外,教育部门应当设置不同学校、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的研究生招生,这样能够有效避免研究生培养的近亲繁殖现象。同时,建立良好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考核体系。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学校或者导师方面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往往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有所侧重,这对于学生实际的科研创新能力是非常不利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导师应当积极地为学生安排一些科研创新活动。通常来讲,这种科研创新活动以实验室的活动为主要形式。也就是说,导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应当多为学生增加一些实验室的研究项目。

其次,变革研究生教育模式。目前,我国的研究生阶段学习成果,仍然以论文的写作为主要形式,学习过程中也是以传授理论性知识的课堂为主。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师应当积极建议学校方面在科研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加大对于学校科研创新实验室、科研创新图书馆以及其他形式的科研创新活动建设的经费支出,采用先进技术,加大实验室教学的比重,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在以实验室研究成果为形式的科研创新上有所集中。

再次,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上应做好积极的引导工作。在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实践活动受阻受挫时,导师要及时给予帮助,稳定研究生沮丧情绪,鼓舞研究生继续探索的斗志,保证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导师可以为学生在实验室中展示一些有趣的实验性研究成果,并将实验创新成果的形成北京展示给学生,如万有引力的来源、磁场的发现过程等。让研究生在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到创新由失败到成功的喜悦,对于他们科研创新能力和信心的培养有巨大的帮助。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国家重点培养的高素质人才,研究生教育必须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为目标,这不仅是为国家提供创新型人才战略储备的要求,也是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必然。

参考文献

[1]高英彤,刘亚娜.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术交流,2012(2):20-21.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篇5

各大学既是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构建的实施者又是其科学性、合理性的研究者。构建合理、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大学实现创新人才培养也有利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归纳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背景,阐述各大学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现状,并由此开展分析与比较,归纳出不同类型实验班的特点与异同,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性研究,力求对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构建起到借鉴作用,并为下一步全面实施精英教育提供经验。

一 理论依据

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主要面向当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全面素质及综合能力的要求,坚持“学生为本,基础宽厚、道德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塑造高尚人格、培养创新能力以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激情,面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结合新时期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总体目标,创新实验班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宽厚的知识基础、突出的能力潜质、优秀的综合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英型拔尖创新人才。

二 本科创新实验班培养构想

结合新时期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面向技术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问题,总结其他高校在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现状、经验及问题,探索旨在提高技术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本科创新实验班培养机制、模式及对策,注重培养技术类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笔者认为:科研创新能力主要包括英文阅读及写作能力、计算机编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这些能力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系统的培训和训练。各个高校应该结合本校特色,综合考虑不同专业的相关需求,开设一系列本科创新实验班。

英文阅读及写作创新实验班主要瞄准英文文献的阅读、英文论文的撰写、英文报告的准备等工作开展。英文文献阅读主要瞄准本专业国外近年来的英文文献。英文论文撰写主要是培养本科生提出写作创意、论文素材准备、设计并完成实验、实验结果整理、论文的特色和完善等。英文报告准备主要培养本科生如何言简意赅地进行一次学术报告。通过以上专业化的培训和训练,相信本科生的英文阅读及写作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计算机编程创新实验班主要包括程序设计思想、常用计算机语言的培训。各个学校可根据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训练。以国防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在本科生的计算机编程创新实验班上,主要培训学生使用MATLAB、C、C++和C#的培训和训练。通过计算机编程创新实验班的培训和训练,相信本科生的计算机编程和实现能力能得到极大提高。

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验班主要瞄准本科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个班可以通过典型案例、实际场景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训练。通过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验班的培训和训练,相信本科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 对策和建议

为了更加有效地探索本科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广泛开展研究工作:(1)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现状。总结其他高校在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现状、经验及问题,试图从文、理、工三大类实验班培养模式入手,比较并分析三大类培养模式的不同特点、共同特点与发展趋势。(2)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理论及方法。在归纳、总结大学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的相关理论与现实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探索技术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提升途径。(3)技术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创新实验班培养机制、模式及对策。根据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特点与目标,尝试构建创新实验班培养机制及模式,并提出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构建的相应对策。

四 结束语

本科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研究的创新之处:分析与比较不同创新实验班的培养现状,得出各类实验班人才培养的不同特点、共同特征与发展趋势;结合新时期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探索技术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提升途径;构建创新实验班培养机制及模式,提出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构建的相应对策。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任重道远,还需要众多教育者持续不懈地探索及研究。

参考文献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篇6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018-02

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指“研究生为了提高研究能力或满足社会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应用自己的知识基础和相应的外部条件,创造具有教育价值或社会价值新成果的能力”。[1]2003年,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就提出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明确提出了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在国外,欧洲大学委员会2007年发表的《高等教育中的创新能力》报告、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2007年的《研究生教育:美国竞争力和创新的支柱》报告、美国研究生教育面向未来委员会2010年4月的《前方的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未来》报告都明确提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法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

法科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一种文科领域的创新,除具有一般创新能力的内涵,还兼顾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特性:对社会现实的新总结与新探索;对现有资料的新分析与新资料的发掘考证;通过理论研究为社会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新思维、新方法对社会生产实践产生影响。[2]但同时,它也具有自身特色与价值导向。

法科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既要体现法学学科的特性,体现科学研究的本质,也要凸显其必要的社会价值,但又不同于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高学术性与研究性。因此,法科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包括:第一,针对法学研究领域作出的科学总结与探索。体现法科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自身的观察,以批判的精神审视法学学科的相关知识,包括经典名著、权威言论、既成事实等等;发挥想象的作用形成新的科学总结与认知。第二,以新方法指导自身法律实践活动,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出贡献。在实践中创新,关注社会现实中的法律实践活动,增强动手能力,倾力亲为,拓展自身工作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以升华,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服务于社会发展。第三,与时俱进,将法律现实与法学的发展有机统一,赋予法学应有的时代内涵。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法科硕士研究生的创新首先是适应时展的、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创新,同时也是不断发展的、完善的创新,更是一种有所选择与舍弃的战略选择。第四,具备应有的创新素养,透过交流、协作与他人以及社会组织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为进一步的法律沟通奠定基础。并在沟通与协作的基础上养成一定的领导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层次拔尖人才。第五,以独立、灵活、主动、包容的人格探索法律研究与实践,具备对法律职业的价值认同感,养成应有的法律职业道德。

二、我国法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虽然高校十分重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硕士研究生,特别是文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却并不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被喻为“炒冷饭”,更多的是本科教育的重复,与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衔接也存在一定问题。法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境地。

1.法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更多注重的是“趋同”,“求异”性稍显不足

创新的本质是求异,寻求发展的特色化与多样化,但目前我国法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一是基于人文社科专业的特性,更注重教学与学位的授予,加之“严进宽出”的教育体制,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不多,更缺少高水平的创新成果。从1990年到2012年,中国知网中署名法学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只有219篇,法律硕士研究生只有64篇。与之相对应的是“在许多法学院校中,硕士研究生(包括法律硕士)的数量已经大大超过了本科生的数量”。[3]研究生规模的扩张是几何式的增长。二是大规模的法科硕士研究生扩招带来的是资源的短缺以及对传统“精英式教育”的冲击,法科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也面临严峻考验,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保证教育质量前提下的次要选择。三是来自制度层的招录考试制度与就业形势的新变化,法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更多服务于法律职业的需求。从2002年司法考试制度实行以来,司法机关吸纳法科毕业生的比例越来越小,法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同样也面临残酷的现实。而司法考试与公务员考试其受众面都是宽泛的,更侧重于基本功的测试与选拔,并不能体现创新能力。因此,培养的法科硕士研究生越来越具有“趋同”性,创新性略显不足。

2.法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更多等同于的是借鉴性“继承”,缺乏实质性的超越与扬弃

重视法律职业教育是国际法学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面对新的形势,我国法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用了许多新形式,除招收在职的法律硕士研究生,2009年部分院校开始招收法学本科毕业生入学的全日制法律硕士,还有就是中央政法委主导的、党政军一共15个部门实施的政法干警招录培养改革试点工作的研究生层次培养,采取了法律硕士教育的形式。但这些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定位于法律职业化教育的同时,更多的是借鉴性地继承了国外法学教育的优点,缺乏结合自身实际的超越与扬弃,未形成符合学校特色的法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不能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法科硕士研究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的机会相对较少;协助处理有关法律案件,并产生重要影响的鲜有发生;自我组织与创办的、有影响的法律学术刊物十分少见;主动参加的法律援助活动与法律实践性活动较少;团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更为不足,这与法律职业的特性本身是背离的。

3.法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创新动力匮乏,不能使之真正改旧更新

就自主创新而言,我国法科硕士研究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基于学科的局限、教育体制的影响与自我认知的偏差,法科硕士研究生对于创新的现时回报要求过高,缺乏内省与自修,不能正确认知创新能力基于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创新需要外力的作用,否则很难实现自身的突破。事物“由于惯性,在适应之后,对新事物的敏锐性自然会降低,要‘创’就更难,因此,需要一定的外力促使其发展”。[4]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中,首先,导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事实是,一方面部分导师自身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创新动力;另一方面,由于法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导师们将法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多地集中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其次,国家、政府、高校对“研究生创新计划”的支持更多倾向于能实现科研成果社会转化的学科,法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法科硕士研究生很少得到此类计划的青睐。最后,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缺少必要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特别是像法学这样的软科学门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相对困难。法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必要的激励保障机制。

三、我国法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解构与重组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研究生教育思想和培养理念指导下,根据研究生培养的规律和社会需求,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某些典型特征且相对稳定的理论模型和操作式样”。[5]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改变目前法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现状必然要改革其培养模式,发挥各要素应有的作用。

1.培养理念的扬弃与超越:教育的信仰在于创新,在于批判、继承层面上扬弃与超越

“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己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6]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的教育,必须有自己的理念导向和价值追求。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硕士学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学位层级。法科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法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教育创新的体现。

因此,法科硕士研究生教育首先应该摒弃“趋同”性的培养模式,结合国家的特质与法学学科的特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社会主义法律卓越人才,注重特色与个性的差异,凸显创新的本质。其次,在继承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法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批判,扬弃法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过于注重学术性或过于注重职业性的极端选择,实现科研创新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并重。最后,超越现有的法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汲取国际法科研究生培养的先进思想、理念,以培养基于未来发展需要的国际法律卓越人才为目标,在探索中求变。

2.培养目标的继承与扬弃: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卓越法律专门人才

从我国法学研究生教育层次来看,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总是摇摆于“学术型”与“应用型”之间,法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着庸俗化与非学术化的怪相,法律硕士的培养层次定位又过于偏低,更多的是一种职业教育。因此,需要重新定位法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有效提升法科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19世纪德国“洪堡理念”开启了世界研究生教育的先河,科研与教学统一的教育理念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核心思想。时至今天,人们一直在延续这一思想。法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同样不能背离这一主导思想。因此,应该首先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法科硕士研究生,使法科硕士研究生能够针对法学研究领域进行科学总结与探索。

同时,适应社会发展与法律职业务实性的需求,法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该扬弃传统法学研究生教育对实践技能培养的忽略与弱化,或者将法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演变为职业技能培养的做法,注重其实践创新能力的养成。此外,法科硕士研究生创新素养和创新人格的形成也离不开法律实践的现实土壤。

2012年5月国家正式启动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是国家层面优化法学专业布局、提升法律人才培养质量采取的重大举措,代表了国家法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其目的是要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法律人才,法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更应在此基础之上突出“卓越”的真正内涵与外延,培养卓越的法律专门人才。

3.培养对象内动力的激发:培养法科硕士研究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就法科硕士研究生创新的主体性而言,面对激烈的就业压力,一些学生认为司法考试重于一切,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复习考试,对于科研创新与实践创新并不看重。同样地,即使在美国,法学院的学生也会在第三学年的春季花费大量的时间准备律师资格考试。但应聘工作时,用人单位看重的不仅仅是资格考试证书,而是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他们参加过的具体的法律实践培训。著名的《哈佛法学评论》即是1887年哈佛大学法学院一名三年级的学生发起的美国第一家由学生编辑和管理的法学刊物。[7]由于学生编辑的法律评论具有较高的水平,因此,担任过编辑的学生往往能受到重视。学生参与法律评论在美国被认为是一种荣誉,这也成为美国法学院学生趋之若鹜的原因之一。

但现在的大学生往往缺乏这种创新主动性,这与我国“严进宽出”的教育体制以及司法考试制度、公务员招录制度等不无关系,可能需要教育和社会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需要帮助学生树立基于未来发展规划的理念,增强创新的自主意识,使学生明白科研创新与实践创新作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是服务于未来的。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4.培养条件与方式的重组:发挥外力推进作用,扬弃固有培养方式,有效提升法科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外力的作用。这些外力是来自多方面的,既包括导师的引导力,也包括来自国家、政府、高校的动力支持,还包括来自社会监督的力量。

首先,导师的引导力在法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是最直接的外作用力。导师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契机。所以,应该实行以导师创新为主要评判标准的遴选制度,以导师创新促培养创新。打破导师聘用终身制,以法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增长作为遴选的指标之一。

其次,国家、政府和高校在法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发挥着不同的功效与作用。2011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开启了协同创新的新境界。法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亦可抓住这一机遇,以高校联盟、行业联盟、校务(法律实务部门,包括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以及相关部门)联盟为基点,拓展法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视野。政府则应在资金倾斜方面对法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给予必要的支持,以项目为纽带,通过政府的支持保障法科硕士研究生参与其中,在项目研发中提升自我创新能力;以团队建设为手段,引导法科硕士研究生创新团队的建设,培养协同创新能力;以平台建设为基础,构建服务社会的法律平台,培养法科硕士研究生服务社会发展的创新能力。高校作为直接培养单位,应该努力践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求异性与超越性。其一,形成弹性的学位授予机制,解构法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有的放矢,促成学生全部或者某一方面创新品质的养成,并成为其学位授予的弹性标准,而不仅仅以科研能力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从而实现创新的“求异”性。其二,要有超越的眼光,审时度势,将法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定位于战略发展的层次,不计眼前结果。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但量的积累必定会引起质的飞跃,要看到创新能力培养对未来学生发展以及高校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

最后,社会评价的监督作用。法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体现最终要在实践中得以验证,需要社会的评价。因此,要建立法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社会评价体系,接受来自法律专家的专业评价、社会法律实务部门的行业评价、导师的能力评价、团队的互相评价以及底层社会人的职业道德评价,综合考查法科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茂林,董泽芳.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本特征[J].煤炭高等教育,2010,(6):81.

[2]黄宇辉.从文科研究生的特殊性看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科学,2000,(6):69.

[3]霍宪丹.法律教育:从社会人到法律人的中国实践[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375.

[4]董云川,张琪仁.再辩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J].中国高校科技,

2011,(10):18.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篇7

随着科研能力重要性的日益凸显,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企事业单位,都对个人科研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科阶段是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然而,传统“填鸭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科研创新的热情,导致其科研意识缺乏,参与机会少;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缺乏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内容;医学本科生学习任务繁重,课余时间少,接受科研训练的时间有限且分散,不利于教师长期对本科生科研能力进行系统培养。仅有为数不多的本科生有机会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而其中很多人目的性很强,主要是为了在奖学金评定项目中加分,因而出现“重结果、轻管理,重立项、轻过程”现象。此外,学校对本科生的科研投入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科研经费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需要[1]。

2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思路

本科教育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研究型医学院校应在本科教育阶段重视学生科研素质培养,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激发学生科研创新的兴趣[2]。而这种因兴趣产生的创新行为要转变为在个人自主创新意识指导下产生的行为,则需要全面而系统的教育和引导[3]。

2.1教学中加强科研创新训练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将讲授的知识点对应的问题找出来,经设计后将问题变成一个科学研究课题。然后,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在授课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这种问题导向型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学生被动接受、参与程度低的教学模式,培养了科研创新思维。故事阐述型教学方法适用于授课时间相对比较紧张的课程,主要是通过科研典故呈现问题解决过程。例如,讲述某一科研问题的提出、科研人员解决该问题的思路、曾走过的弯路、最后正确解决问题的过程,既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能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思维[4]。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科研创新训练效果

科学研究在大学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高校的竞争从根本上讲就是科研实力的直接较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也无法保障高质量的教学,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因此,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在培养创新性人才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不断渗透本专业前沿知识、学术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善于将最新的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创新思维[5]。因此,要加强对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批判性思维等的培训,提高其对科研与教学关系的认知。一方面教学支撑科研,另一方面科研指引教学,要在研中学、学中研。科研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引导学生发现专业核心问题和国际热点问题,保证教学与行业发展无缝对接。

2.3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导师制是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方式,也是本科生早期接触科研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通常从学生大二阶段开始实行。各学院遴选具有较高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针对本科生出现的科研、专业学习及未来发展等方面问题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做好学业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导师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条件的导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安排其参与科研课题、教改课题的研究或完成辅助性工作,尽量使其在本科阶段系统接受科研能力训练。学生从查阅中英文文献做起,开题并设计小实验,动手完成简单的实验操作,最终完成资料的整理及小论文的撰写。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学生夯实理论基础,拓宽视野,提升创新能力。学生不仅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应用所学知识,而且能锻炼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能力。已有研究显示,接受导师制培养的学生成绩不但没有因科研占用时间而下降,反而有不同程度的提升[1],因为他们能更透彻地理解教学内容。

2.4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国家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高校顺应潮流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各类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越来越多。例如,从部级的“挑战杯”到校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而且培养了其创新意识。同时,本科生在富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会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深远影响[6]。有研究表明,本科阶段接受科研训练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具有很大优势,能得到很多用人单位的青睐[1]。因此,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3我院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篇8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不拘一格地解决问题的人才。我国《高等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都明确提出了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创新人才的培养应以全面发展为基础,而全面发展应以创造性的发展为最高目标。大学生科研训练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潜能的挖掘、知识领域的拓宽、专业技能的训练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

2007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了《关于印发大学生科研与创新训练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到2013年已经实施了6年。大学生科研与创新训练计划通过几年的积极探索,形成了有效管理运行模式和的管理方法,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创新

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对全校部分学院的调查,调查对象是已经参加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负责人。本次调查我们随机选取了4个学院,分别是劳动经济学院、城市学院、法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总共收到154份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本文将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本科生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修改建议。

二、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缺乏相关课程,学生缺少科研写作相关知识

从部分学院的课程设置来看,基本上没有与大学生科研创新相关的课程,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对科研创新的诸多知识不甚了解。在申请项目的时候,申请书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即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特色与新意、预期成果和形式。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于这些内容并不是太了解。

接近七成的学生熟悉如何撰写研究意义。从参加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学生对于研究意义的熟悉情况来看,总体状况较好。具体来说,非常熟悉和比较熟悉的比例分别有15.6%和53.2%,二者比例合计达到68.8%;对于研究意义熟悉程度一般的比例超过四分之一,达到26.0%;而不太熟悉和非常不熟悉的比例分别为4.5%和0.6%,不熟悉的比例之和非常低,不足一成1。

不足一半的学生熟悉文献综述。从接受调查的学生对于文献综述的熟悉程度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具体来说,非常熟悉和比较熟悉的比例分别有11.7%和33.8%,熟悉程度一般的比例高达35.7%,而不太熟悉和非常不熟悉的比例之和也达到了18.1%。虽然有接近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于文献综述相对熟悉,但是,真正写出来比较好的文献综述的学生非常少。以劳动经济学院为例,笔者自2011年入校以来,每年的大学生科学研究创新项目的结项我均参加,连续2年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我也均参加,从我参与的论文答辩和结项答辩的情况来看,文献综述的写作状况比较一般。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文献综述仅仅是对观点的堆砌而不是观点的整合,部分文献综述仅仅只有叙述没有评价,还有些文献综述随便找几篇文献,没有找到最新的和最权威的文献,还有的文献综述形式非常不规范。在问到“您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学生给出的答案包括“对报告撰写过程中文献综述不熟悉”、“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文献查找困难”、“文献搜索难”。

笔者曾经对劳动经济学院2008级本科毕业生的写作规范进行专门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没有做文献综述,只有一成的学生文献综述是合格的,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文献综述是不合格的。从统计数据来看,189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中,有103名学生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没有写文献综述,占全部学生的比例高达54%。只有20个学生的文献综述形式是符合规范的,占全部学生的比例大概为11%。另外,还有66个学生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写了文献综述,但是,文献综述的形式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占全部学生的比例为35%。

接近六分之一的学生不熟悉研究方法。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对研究方法的熟悉状况较好,非常熟悉和比较熟悉的比例分别有11.0%和44.2%,对研究方法熟悉状况一般的学生有27.3%,不太熟悉和非常不熟悉的比例分别为14.9%和1.3%,比例之和达到16.2%,几乎占全部学生的六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熟悉研究方法,事实上,也只仅仅是知道这些研究方法而已,具体在写作的过程中仅仅把一些研究方法放到文章中,至于是否真的使用很多学生并不清楚。在以往的大学生科学研究创新活动结项答辩的过程中,经常有学生只是在研究方法提及部分研究方法,但是,实际上在后面的研究中压根没有用到这些方法,说明这些学生只是知道研究方法而已,并不知道如何使用。

正是由于缺少相关的知识尤其是不知道如何使用相关的数据处理软件,很多学生在调查的时候反映在课题报告写作的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比如“不知如何入手开展调研,数据处理工作量大,不会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对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不了解,不知道具体科研的流程”、“后期数据处理和分析较为困难”。

接近六成的学生熟悉研究内容。从本次的调查结果来看,对研究内容非常熟悉和比较熟悉的比例分别有13.6%和44.2%,对研究内容熟悉状况一般的学生接近三分之一,达到了31.2%,而不太熟悉和非常不熟悉的比例分别为9.1%和0.6%。总的来说,研究内容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所以,认为对研究内容比较熟悉的比较多。不过,也有学生表示对这块不是很熟悉,即使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熟悉,但是,在实际的写作中依然无法准确的写出自己的研究内容。

超过一半的学生熟悉研究特色与新意。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于研究特色与新意熟悉状况较好,非常熟悉和比较熟悉的比例分别有9.1%和45.5%,熟悉状况一般的比例接近三成,达到29.9%。不过,依然有13.0%和2.6%的学生表示对研究内容与特色部分不太熟悉和非常不熟悉。从部分学生的申请书来看,虽然部分学生表示对这块熟悉,实际的写作中并不能把自己的研究中最具特色的部分表达出来,只是写出自己认为的特色与新意的东西,实际上是非常陈旧的内容。

接近三分之二的学生熟悉预期成果和形式。与研究内容部分类似,预期成果和形式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相对比较容易理解,所以,认为非常熟悉和比较熟悉的比例分别有11.0%和51.3%,认为一般的比例也达到了27.3%,不太熟悉和非常不熟悉相对较低,比例分别只有9.1%和0.6%。

(二)部分学生缺乏科研创新活动的选题意识

从本次的调查结果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即使部分学生成功申请到了项目,但是,在选题的过程中依然出现了很多问题。从项目的题目选择来看,55.2%的学生题目是由自己提出,37.7%的学生由指导老师指定题目。我们不排斥学生的题目由老师来指定,但是,这里凸显了一个非常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学生参加了科研创新活动,但是,严重缺乏选题意识。不管是科研创新项目的题目还是本科毕业论文的题目,很多学生都存在选题困难的问题。即使有些学生自己选择了题目,但是,选择的题目可行性比较差或者题目过大无法驾驭。目前,学生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缺陷是对于身边的选题关注严重不足,实际上,我们的生活中和身边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题目,遗憾的是,这些小题目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即使这样,依然有学生反映“选题困难”、“一开始没选好题导致中期更改主题”。

(三)指导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参与力度不够

接近三分之二的学生与指导老师沟通状况较好。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与指导老师的沟通状况相对较好。调查结果显示,在科研创新项目进行的过程中,26%的学生认为与指导老师沟通状况非常好,38.3%的学生认为沟通状况比较好,认为沟通状况一般的学生有22.1%,还有5.2%的学生认为沟通状况不太好,没有学生认为沟通状况很不好。虽然学生认为沟通状况还不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指导老师的参与状况较好。

指导老师指导次数人均不足3次。从调查结果来看,指导老师的指导次数还很不够,平均每人被指导的次数为2.9次。当然,这里面还包括一些项目刚刚开始的学生,对于那些项目已经结项的学生,指导次数也许会有所不同。但是,结果非常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专门选取了那些项目已经完成的学生,一共有25个,这25个学生平均被指导的次数依然是2.9次。从上述两个数据可以看出,指导老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力度存在严重的不足。调查中有学生反映“指导老师难找”、“与指导老师联系少,指导老师给予帮助不大”、“老师指导较少”。

指导老师修改次数人均不足2次。在调查的时候除了询问指导老师对学生的指导状况,我们继续追问了指导老师在整个项目的过程中对学生的项目报告的修改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指导次数依然不够乐观,人均指导次数不足2次,只有1.97次。同样,我们对于那些项目已经完成的学生的修改次数进行计算,结果更加不容乐观,这些学生被指导老师修改的人均次数为1.68次,与全部学生的人均次数还低。

指导老师对学生的项目报告修改次数不足,原因可能在于学生的科研创新项目与指导老师的研究领域不一致有一定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66.9%的学生回答学生的科研创新项目与指导老师的研究领域一致,13.0%的学生回答不一致,还有8.4%的学生不知道。另外,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很多老师不是天天到学校,平时与学生的沟通不是很顺畅。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一般只有在老师给学生上课以后会更方便,调查结果显示,42.9%的学生回答指导老师没有给自己上过课。

接近三分之三的学生对指导老师的指导满意。从本次的调查结果来看,33.1%的学生对于指导老师的指导非常满意,40.3%的学生对于指导老师的指导比较满意,满意度一般的学生比例为12.3%,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1.9%和1.3%。虽然学生对于指导老师的指导满意度很高,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指导老师的指导力度还很不够。这里面既有学生不够主动的原因,但是,指导老师自身也有问题。同样,学校的相关政策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从目前的规定来看,对于指导老师每组学生只有300元,激励力度不够,也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四)项目立项和结项把关力度不够

从目前的立项和结项来看,把关力度严重不足。从我自身的经历来看,只要学生申请,基本都会立项。为了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在立项时没有淘汰机制无可厚非,但是,在结项的时候如果做的不够好的学生依然给予结项,那么就会助长学生的侥幸心理。从调查结果来看,有85.7%的学生回答在立项的时候老师给予了修改意见。在已经结项的21个学生中,有15个学生反映在结项的时候结项老师提出了修改意见。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不管是立项还是结项,学院层面的把关力度还很不够,需要在未来做出调整。

(五)项目最终成果发表的比例过低

由于在整个项目的选题、立项、指导过程以及结项等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所以,即使项目最终结项,学生也很写出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最终能够发表的比例非常低。从调查结果来看,只有12个学生的研究报告最终发表,占全部学生的7.8%。如此低的发表率与学校的相关规定有着较大的关系,在结项的时候,学校的相关规定并未做出必须发表在相关期刊的规定。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大约有66.2%的学生希望自己的研究报告能够发表,但是由于质量不够等原因,大部分学生的愿望无法实现。

三、解决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的对策建议

(一)开设研究方法课程与统计分析课程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很多学生及时对相关课题有一定的认识,但是,由于缺少相关的知识,也很难把课题做的很规范和深入。学校可以考虑在未来的课程调整的时候,对本科生增加与科研相关的课题,这些课程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SPSS软件应用或者其他统计软件。通过两门课程的开设,至少可以解决学生的以下问题:选题、问卷设计、抽样方法、数据分析。不过,在上述两门课开课的时候还需要注意补充一下写作规范的学习,从笔者最近两年参加的科研创新项目结项、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以及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的情况来看,学生在写作规范方面存在很大不足。从各个院系的情况来看,劳动经济学院在2012年对全部的大四本科生就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写作规范进行了培训,同时,对于参加大学生科学研究创新的学生,在申请项目之前也进行了培训。上述的培训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明白如何做科研。但是,如果想让学生对于如何做科研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开设相关课程是最佳选择。

(二)加大对指导老师的考核与奖励

从学生的满意度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指导老师的指导比较满意,但是,从指导的具体情况来看,情况不容乐观,指导老师与之间的沟通、指导次数、项目报告的修改次数都不足。所以,在未来的政策设计时,可以就如何沟通以及指导等作出硬性规定。目前,每位指导老师指导一组学生只有300元,未来可以适当加大奖励。同时,对于那些学生项目做的比较好的学生,对于指导老师相应增加奖励。指导学生获奖的老师在评优和职称晋级的过程中作为一个重要条件,在条件同样的情况下优先晋级。

(三)严格把关立项和结项关

从目前的立项和结项来看,我们目前在这两个阶段过于宽松。建议在立项的时候,根据项目申请书的情况,有一定的淘汰率。在结项的时候,根据项目报告的具体情况,评出具体的级别。写的非常差的项目延期结项,修改后依然不合格的,终止项目,追回项目资金。对于结项时比较好的项目,可以追加一部分资金作为奖励。同时,对于项目报告在正式出版物刊发的,可以给予奖励。

(四)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与挑战杯统筹培育

根据前面的分析,建议在院系层面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结项的时候评出部分优秀的项目,评出一二三等奖,选择部分比较好的项目精心培育,参加每两年进行一次的挑战杯。在学校层面,建议教务处组织相关专家对各院系报送上来的项目进行评审,选择有价值的项目进行培育。在培育的过程中,学校每隔一段时间组织相关专家,关注项目培育的进展状况。

注释:

①由于部分学生没有回答相关问题,所以,所有选项的比例之和不足100%,下面的部分问题也存在相同的情况。

参考文献:

[1]王亚.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新举措[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3).

[2]戴振翔,郑赣鸿.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1).

[3]万舒良,吴泽娟,杜娟.浅谈高校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37).

[4]吴琦.刍议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2012,3(上).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篇9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工业化国家的进程中,需要大批专业能力强、职业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我国正在积极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全民族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要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基本结构特征,学生应具有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基本能力[1]。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宽厚的基础科学知识、丰富的人文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很好地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了的知识,而且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基本能力[2];学校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不仅要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养成研究问题的良好习惯。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工科学生素质的高低,很重要的方面体现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低[3]。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科学精神最基本的内涵可以归纳为科学的怀疑精神、科学的实证精神和科学的创新精神。科学家周光召把科学精神概括为坚持科学态度,采用科学方法,不畏艰难险阻,不断追求真理,进取创新,努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求得对客观世界的状态和结构、运动和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并用它作出预测,直到进一步的实践,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怀疑精神,就要使学生能够自由思想、独立思考,学生既要学会合理的怀疑、辩证的扬弃,也要保留被怀疑对象的合理的、正确的部分,而将其不合理的、不正确的部分加以纠正,使科学认识逐渐走向真实和完善。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实证精神,就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使学生尊重事实、诚实正直、追求真理、坚持真理。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精神,就要使学生明白科学的创新精神是科学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没有一定的创新,科学就会停滞不前,人类社会就难于获得进步。创新和突破往往要受到陈旧思想的强烈反对,所以创新精神也包含着勇敢无畏的探索和奋度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就是要认识到素质教育要以创新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模式,不要把已经取得的知识成果作为认识发展的终点,而是把它作为认识发展的起点;就要使学生们懂得认识传播中所得到的不仅已有的结果和结论,更重要的是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并由此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创设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努力促使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积极发展;促使学生自我发激励、自我评价、独立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人。基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教学过程,应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时获得基本知识、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和创新方法,从而具备创新人才的智能结构。

2.优化教学模式,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在独立观察思考与独立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实验技能与实践动手能力、系统分析与综合归纳能力以及交流与协作能力。优化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建立的全新教学模式,就要对传统的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整合,构建一个全新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使受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时获得创新能力和创新方法。首先要优化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新方案,人才培养方案要强化本科基础教育,完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素质、专业基础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新方案的课程体系要科学的处理好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人才培养新方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密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的关系,加强实践环节的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4]。人才培养方案要注重个性发展培养综和能力,为拓宽学生知识面,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人才培养方案要优化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5]。

3.强化实践,为学生科技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技创新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文明和经济的发展。科学实验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是高等工科教育的重要支柱。实践证明,要使学生将所学的创新理论和创新技法转变为创新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反复的实践。一是要根据社会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精心选择和设计各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在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和开放性实验的同时,实验教学项目也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层次。对专业基础课程要有必做实验、选做实验、提高性实验;对专业课及专业方向课程有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等内容。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实行导师制,导师通过实实在在的学业指导,引导学生明确大学的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促进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素质。导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通过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职业道德来影响学生。导师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加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培养。导师要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多途径、多渠道的师生沟通和交流,改善师生关系,形成良性互动,通过学科竞赛、创业大赛、论文写作、项目策划、科研实践、专利申报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大学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要不断完善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为社会培养更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科]

【参考文献】

[1]睦依凡.观念更新:大学人才培养改革设计的价值引领[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6-9.

[2]解念锁.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5):119-120.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篇10

十以来,全民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首要举措。创新的核心是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支持创新的关键,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1]。科研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探索活动,综合性较强,涉及学科门类多,在这一复杂的认识过程中,遇到挫折、困难都必须坚持不懈地追求,才能将课题继续研究下去,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其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理论的创新精神。这种精神对医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2]。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提高学生学术水平,增强学生进行医学研究和学术探讨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意识,2010年我校制订了大学生科研立项管理办法。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努力,我校学生立项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结合我校大学生科研立项活动的情况,探索口腔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1注重项目的可行性

选定一个设计合理、起点高同时难度又不大的课题,是创新训练计划保质保量完成的前提条件[3]。从立项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本科生的知识储备量和视野的宽度,切忌好高骛远。在选题时要注意课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科研要立足于实际应用,落脚于临床实践。科研经费是立项可行性的另一个重要条件,课题设计时需要做好经费预算,尽量控制在规定预算内,这样可以保证科研过程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课题不能选的偏难、偏大。知识储备、科研应用和经费预算是学生科研立项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需要指导教师进行着重指导以保证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2强调综合素质能力

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并形成最终成果,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十分必要的条件。在科研实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可预知的问题,包括学术上和人员协调看上的。这时需要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通过资料的查找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清除实验中的问题和障碍。在科研中,有些实验指标需要应用特殊实验技术,这些技术在课堂上是无法学到的,学生需要协调沟通相关专业的教师请教,查阅相关专业资料,在反复操作中掌握该项技能,这对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理论及操作的学习能力都是不小的考验。此外,科研中的资料查找不单局限在本专业的知识上,可能会涉及到其他学科,同时会有国外文献的查找,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翻译专业文献并整合知识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需要整个科研团队的精诚协作,每个成员需要有团队精神,做好成员间的协调和沟通是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在答辩过程中需要通过专家的审议,提问,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口头表达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学生参与科研立项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探索,更是对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为社会提供了高竞争力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

3体现口腔专业特点

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是在大学三年级以后开始学习口腔专业课,这相比于国外的从一年级涉及专业课程的时间较晚,学生对本专业课程认识没有达到逐渐融合的水平,大量的专业课内容使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弱,理论联系实际的时间也较短。学生科研立项为学生进一步接触口腔专业知识提供了机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口腔专业方向的项目,调动学生对口腔专业课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并将口腔临床知识运用到科研实践中。

4总结

综上所述,口腔医学生科研立项全面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现场表达能力以及人员协调、团队合作能力。医学生的特点就是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体现,科研项目研究为医学生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这对医学生今后的发展无疑是有着无法比拟的积极的影响。现今社会对医学生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有文凭会看病,而是要求看好病,能沟通,会创新,综合能力过硬的优秀医学人才。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社会的需要,对医学生的培养需要朝着多元化,创新型发展,这为高校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提供了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戴振东,吴庆宪.大学本科教育中创新意识培育的试验和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42(10):82-85.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篇11

关键词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课外科技创新组织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4.010

中图分类号:G6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4—0022—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2012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17)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4—11—18

作者简介:陈倩(1981— ),女,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冯程伟(1981— ),男,河南灵宝人。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王岳蕾(1986— ),女,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李伟娜(1980— ),女,河北唐山人。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培养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

(一)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指出:“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科技持续发展的后续力量,其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是关系到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注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我国创新型社会的建设、经济转型都有重大意义,也是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体现。[1]

(二)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要求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企业也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才是竞争取胜的关键,尤其是有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强,并且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更是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科技创新能力强的毕业生一般理论基础扎实,为了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他们不但要主动自学课堂上未讲授的专业知识或软件,而且要对自身的科研项目进行多次修改或调试,在此过程中,他们的专业素养、实践动手能力、科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科研中所解决的问题往往也都是现实生活中亟待解决的,这些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能更快地适应企业和市场的要求。[2]

(三)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对于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在校期间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学习,二是科研。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对专业课知识的学习,科研工作则多是通过第二课堂进行的。大学生搞科研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这不仅能够促使大学生将更多的课外时间放在科研竞赛类相关学科知识的拓展学习上,对于大学生专业视野的拓宽、高校学风建设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取得实效

1.加强对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高校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相关校领导任组长,成员包括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科技处、学生处、团委、研究生院、工程训练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办公室设在教务处。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高校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方案,制定、修订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实施办法,统一协调各院系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工作组的工作,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场地、资金及设备支持。

2.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项目评审指导专家组。专家组成员由各院系、教务处、学生处、科技处、团委共同推荐组成。专家组具体负责对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评审、立项、检查和验收,对创新实践活动的有关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抓好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1.创新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要注重依靠行业内的龙头企业,通过校友会等组织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积极争取与企业合作,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在企业设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实验室特别是重点实验室都要结合专业优势,突出专业特色,为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场所、设备和技术支持。各实验室每年都要制订接纳本科生参与创新实践的计划,要通过实验室开放、创新性实验等方式,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学生到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2.创新实践基地要按照专家推荐和自由申报相结合的方式,每年都要确立一批具有基地学科特色、代表学术前沿且适合学生参研的创新实践课题,择优参加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活动。本着双向选择的原则,创新实践基地负责为每个立项项目联系一位或几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热心从事学生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3]

3.创新实践基地要充分利用报纸、展板、网站等媒体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的宣传,扩大创新实践基地在教师和学生中的影响力。同时,要定期组织并举办各种科技讲座、学术沙龙以及学生间的学术交流活动等,为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对于条件成熟的创新实践基地,学校要积极鼓励、支持其开设一批实践性强、特色突出的全校性实践选修课供学生选修。

(三)以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组织为载体,以项目经费为保障,深入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1.加强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学生组织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百家争鸣”的原则,建立形式多样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组织,包括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社团、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俱乐部、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组(工作组)等。课外科技创新组织开展的活动要有学术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

2.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组织以课外科技创新实践项目为日常活动载体,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参加相应的科技创新竞赛。学校有关部门和院系要对创新俱乐部活动的开展给予经费支持。[4]

3.面向全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设立校级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验项目,按照“公开立项、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原则进行立项,对项目给予经费支持。创新实践项目可以来源于教师科研,实验室、创新实践基地的推荐等,也可以由学生自行拟定,定期报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严格规范指导教师的聘请制度,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1.发动学校各方力量,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为各级各类学生科技创新组织组建指导教师团队,为科技创新项目聘请指导教师,全方位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2.指导教师要根据专业领域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选择前沿问题、热点课题,进而确定主题新颖、有一定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项目供学生参与研究实践,并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指导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指导经验,在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更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3.学校每年都应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指导工作先进个人”的评选工作,对于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或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地、组织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予以表彰。对于获奖的指导教师、组织管理者,按照学校相关规定给予奖励。[5]

参考文献]

[1]杨剑钊.略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4).

[2]朱新力.对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篇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永远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核心推动力量。反思人类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科技创新史。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同志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都十分强调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神圣使命,在高等教育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高校应当以改革开放的博怀,科学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要求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长效机制。

一、哈佛大学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成功经验

始建立于1636年的哈佛大学,是美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也是全球最为著名的一流高校,被誉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王中之王”。哈佛大学成名成功,是因为它培养出了一流杰出人才,而培养一流杰出人才的关键在于其系统的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为全面了解哈佛大学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课题组中的部分教师在哈佛大学作访问学者期间实地考察并亲身感受了这所世界一流大学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做法,其经验可归纳为“一种理念,一套体系,一支队伍,一种文化”。

(一)一种理念——持续稳定的创新教育理念引领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美国高校的成功典范,培养

出一大批具有远见卓识和开拓精神的科技创新人才,根本原因在于它持续稳定的创新教育理念和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机制。考察哈佛大学的创新教育思想史可以发现,哈佛大学以“独立思想为第一教育原则”,成为哈佛大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的灵魂。这一点也可以从哈佛大学历任校长的教育理念中得到完美的体现。前校长陆登庭认为,大学主要努力的方向就是使学生能够成为参与发现、解释和创造新知识或形成新思想的人;第23任校长科南特总结哈佛大学办学方针时说:“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第24任校长普西对开发学生创造力意义的理解是“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岭”。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哈佛大学沉淀了“卓越与特色、开放与交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创新教育理念,非常强调主动性学习、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联想创造能力、持续钻研和终身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哈佛大学先后养出了3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和30多名普利策奖获得者。

(二)一套体系——配套的人才培养体系把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为落实创新教育理念,哈佛大学构建和执行了一整套系统完整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把创新教育理念具体化——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一是以学生潜力为重的准入制度。哈佛大学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首先从严把招生入学关开始。哈佛大学认为,“潜在的优秀的人才是唯一的入学标准”。智力、潜力、个性是哈佛大学招生委员会在招收学生时着重考虑的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尤其潜力是更加侧重考虑的因素(表1)。学生必须证明自己的智力和潜力,展现自己的个性,并得到招生委员会的认可才能成为哈佛大学的学生。这种“非分数论”的综合化评价选拔方式营造了竞争的氛围,吸引和聚集了一大批优秀潜质人才到哈佛大学学习和深造,为哈佛大学杰出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设置体系(表2)。“大学教育应该为学生敞开一扇门,使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新思想,获得新的观点”。哈佛大学的课程设置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学生有设立新课程的申请权。学校鼓励学生自我探索和设计新的课程和专业,并提供制度路径支持。哈佛学生在组织课外讨论和学术讲座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设想如果不能被现有的课程体系所涵盖,就可以向哈佛本科学院教学委员会提出课程需求申请,经课程委员会审核同意,即可列为哈佛大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正式课程(在耶鲁,平均每年约有40门左右的课程是学生申请设立的)。其二,课程体系充分尊重了学生个性。哈佛大学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学校没有整齐划一的教学计划,各专业本科生的教学计划都不相同,如果说有统一计划,那也是一个由各类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组成的庞大的课程体系,特别是在课程体系中,任选课的比重几乎接近总学分的一半,从而给学生提供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对于开阔学生视野、促进个性发展和培养创新意识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是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通识教育。1828年,耶鲁最早在本科生教育中引入通识教育课程,之后在全美流行开来 。哈佛大学本科教育学制一般为四年,前两年不分专业,集中进行通识教育,既为后两年的学习打下基础,也为学生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兴趣提供平台。其通识教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接近1/3(表2),通识课程不仅内容广泛,而且注重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在通识课程体系中,不仅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有道德伦理、文化艺术等课程,当然也有宣扬美国民主和自由理念方面的课程。以哈佛2009年开设的课程体系为例,涉及通识教育的学科领域就达到11个,要求跨专业领域修读的课程达到12门(表3)。这表明哈佛大学的课程设置是从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出发而灵活确定的,而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纯粹的实用主义”的教育目的观的体现。

四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其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内在潜能,教会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教师们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传授知识”。为此,教师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哈佛大学教师的基本教学方式,与之相应的“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团队讨论法”、“小组学习法”、“科技活动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探索性活动中”不仅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还学会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积极为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创造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不设立唯一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五是“社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培养模式上,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哈佛大学十分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积极推行“产学研”合作培养机制,把学校的培养延伸到社会生产和科研实践第一线。学生不仅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与导师一起开展科学研究,而且还要参与企业、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哈佛大学与许多著名社会企业和公司建立了广泛的“产学研联盟”,形成了融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教育实践平台。这种培养模式不仅加强了哈佛与社会的广泛联系,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支持,而且还为学生直接参与创新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一支队伍——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是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重要支撑

如果说哈佛的优秀是因为其培养的人才优秀,不如说哈佛的优秀是因为其拥有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为确保教师队伍素质,哈佛大学有其非常严格的教师选拔制度。在哈佛,如果年轻人有志成为其终身教授,必须进入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3年左右,然后才能向学校申请并经考察评审优秀方可成为助理教授,助理教授工作6年左右经考察评审优秀才能成为终身副教授,终身副教授再工作6年左右经考察评审优秀才能成为终身教授,而且每一环节都有可能被淘汰出局或另谋出路。“终身教授岗位的设置,既是无形的压力,又是无形的动力,为教师们设立一个非常诱人的、无法松懈的、长达15年之久的持续奋斗目标,它要求教师必须是成果丰硕的人,是献身科学的人,是不断创新的人”。严格的教师选拔制度,造就了一支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也为学生的成长树立了成功的典范。

(四)一种文化——浓厚的校园创新文化为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注入了精神动力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高校长期办学历史的积淀,是大学传统精神的象征。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内在影响力因素,其影响更具有持久性和深刻性。哈佛大学在长达近400年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以严谨细致的学术观念、拼搏创新的竞争意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为内核的校园精神文化,影响和激励着一批又一批青年学生开拓创新,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以“此刻打盹,你将做梦;此刻学习,你将圆梦”(This moment will nap, you will have a dream; but this moment study, you will interpret a dream)、“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Time the study pain is temporary, has not learned the pain is life-long)等简单明了而又催人奋进的校训格言激励着一代代学子拼搏奋进。可以认为,在哈佛大学的校园里,几乎见不到花前月下,见到的是在餐厅里、图书馆和教室里埋头看书的学子。考察期间,一位在哈佛深造的中国学生说:“我只有比别人多看书,多学习,才能在课堂上跟别人交流,才能和大家一起学习,贡献个人思想,否则我就无法融入课堂讨论。”这种无形的校园文化成为哈佛学子们不断追求卓越和超越自我的持久精神力量,也成为哈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深刻内在动力,值得学习和借鉴。

二、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基本现状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目前中国已基本形成了“国家重视,地方扶持,各方支持,学校实践”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已把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纳入了国家和社会发展战略体系,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要求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创新人才培养放在突出位置,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其二,地方政府给予政策扶持,从建立科技孵化园、鼓励校企合作培养、出台毕业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其三,各方投入支持创新。目前,国家、地方和高校乃至社会企业等单位都积极以各种形式给予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一定的经费扶持。其四,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国家、省、校的三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体系,推动了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特别是在、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国内著名大学和新闻单位联合发起和各高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的全国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活动的带动下,科技创新日益深入人心,科技成果产出日益丰富。

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中国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还处于起步和实践探索阶段,进一步完善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还任重道远。目前,由于传统和历史因素影响,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还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其一,创新教育理念还没有得到真正确立,个别教师认为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传授知识而不是创新知识,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上大学是来学习的,不是来搞发明创造的”。其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还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应试教育”怪圈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课程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生全面发展需要,通识教育课程还不多,培养方式较为单一,学科交叉性不强,专业过于“分块”等。其三,教师创新素质还有待提高,教学与科研还没有真正统一。其四,学生的创新意识还不够强烈,创新人格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其五,校园创新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科技创新活动深度不够,科技创新活动学生参与面还较窄等。

三、完善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建议

健全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是一个全员性、综合性、系统性、深刻性的创新工程,既需要思想和文化上创新,还需要制度上的配套保障和行动上的真正落实。结合中国实际,借鉴哈佛的成功经验,笔者建议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长效机制。

(一)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始终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摆到突出位置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健全和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必须首先解决教育理念问题。教育理念是教育发展的一种精神性、持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价值追求,在引领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着方向性的规制作用。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必须首先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教育是引导,不是去左右;教育是解放,不是去控制”的创新教育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本,始终把创新人才培养放在突出位置,要突破“知识传授型”旧观念的束缚,确立“智慧开发型”教育观念,并以开放的胸怀,科学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一流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使之更长效、更科学、更规范。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核心环节是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有学者呼吁“大范畴、大力度变革教学方法,是破解创新人才培养这一难题的重要突破口”。就此,建议高校:一要改革传统的“专业分块”教育模式,加强通识教育,奠定创新基础。二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要理解教育的本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 ,真正从“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转变到“学生中心、兴趣中心、问题中心”轨道,大力实施以启发诱导为主的探究式、问题式、讨论式和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三要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科间的融合渗透,科学处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四要改革传统的培养方式,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五要改革传统的考试和评价方式,考试方式要从注重书本知识转变到注重学生创新能力考核,评价方式要从“唯分数论”转变到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轨道,从而引导学生协调发展、全面发展。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大学的理念要通过教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大学教师是育人的一线执行者,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是富有教师个性特征的创造性工作,有创新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关键在教师。同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关键也在于建设一支富有创造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客观上讲,当前中国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并不乐观,教师队伍的整体创新素质有待提高。高校应当尽快通过人事制度改革让教师主动成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生力军。当然这种改革应当是“既合理的又合法的”的改革 。结合中国大学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笔者建议高校应当从教师的“选拔入口关”、“培养提高关”、“管理过程关”、“晋升发展关”等四个环节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创新精神而又热心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使大学教师成为“忠于教育的人,献身科学的人、开拓创新的人”。

(四)着力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全面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综合素质

“非智力因素”是一个人创新成功的重要保证,而创新人格就是人的创新素质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独立性、批判性、挑战性、坚韧性、进取性、合作性等个性特质。一方面,创新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创造性、开拓性活动,在创新过程中,往往更多的是失败而不是成功。因此,创新本身就需要一种特殊的人格,即创新人格。另一方面,中国不同于西方,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中国有艰辛的科技创新经历的大学生不是很多,往往对创新的艰辛程度思想准备不足,不易坚持,容易放弃。因此,建议中国高校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时,要特别重视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要在大学生中广泛而深入开展创新思想教育,尤其是要从正面引导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创新实践,既要敢于创新,又不畏于创新失败,更要宽容失败、接纳失败和理解失败。

(五)大力建设校园创新文化,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注入精神动力

大学校园文化是直接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与其他因素相比,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更具有持久性和深刻性特点。“要把学生的创新潜能转化为现实创造力,必须注重氛围的营造”。因此,大力建设和营造浓厚的大学校园创新文化,形成创新文化氛围是高校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哈佛大学校园创新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表明,大学校园不能没有创新文化,没有创新文化的大学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这方面,建议高校要从制度层面、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等全方位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崇尚创新、追求创新、勇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为中国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注入持久的、深刻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屈晓婷.哈佛大学理念与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7(8):84-87.

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3.

马建生,孙珂.美国高等教育创新机制浅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0(5):58-62.

高有华,王银芬.当代美国大学课程改革发展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8):201-203.

庞雄奇.美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五大保障及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9):83-88.

李好.美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及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0(3):175-177.

张仁杰.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机制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69-70.

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91.

郭广生,李庆丰.培养创新人才呼唤教学方法大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7-10.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译.现代西方资产阶段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214.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篇13

Promote Teaching by Research and Train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ZHOU Jihong, CHEN Changjie, YANG Qingling

(Bengbu Medical College, Bengbu, Anhui 233030)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biotechnology curriculum group, training of highly qualified personnel with medical biology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spirit, the introduction of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quality training curriculum group teaching, strengthened through teacher train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content selecte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forms of teaching, to develop innovative training program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abil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ystem, in order to promote research and teaching quality. Build promote research and teaching and training system, enrich the forms of teaching and improve students' scientific thinking ability, increasing th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practice and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innovate.

Key words innovative ability; promote teaching by research; biotechnology curriculum group

科研的过程是追踪世界前沿信息,补充和更新知识的过程。以教学带动科研、用科研促进教学,实现教学相长、研究有成。近年来,本学科课程组在利用科研成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前提下,鼓励教师把科研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科研成果有机代入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及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去,尽自己所能把最新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从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以科研促进本专业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

“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要常流常新”,教师的科研能力反映的是学科的发展状况。作为快速发展的学科分子生物学教学工作,本教研室积极组建科研团队,凝练与学科建设及课程建设相关的科研方向;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学历、热爱教学与科研的师资梯队;提倡教学与科研融合,教学与科研并重,培养创新型师资队伍。具体做法是组织队伍、凝聚力量,进行科研课题的申报;通过科研课题的研究实践,锤炼人才;通过学术带头人的领导,促进学术队伍的凝聚和青年教师的成长;全力支持本课程组教师队伍科研能力的提高,先后选送多名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参加专业技术培训。显著提升了本专业科研工作的整体实力,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科研方向和学术梯队,目前作为分子生物学科研和教学团队师资中获得省学术与技术带人后备人选、省青年骨干教师、院级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近三年主持部级、省厅级科研课题二十余项,为本专业有效实施科研促进教学,提供了较强的学科和师资力量保障。并注重师资队伍中学科背景多元化,涉及诸如临床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检验、植物学等领域。知识的交叉、互补与融合,有利于多学科知识结构的建立及本学科的横向发展。

2 科研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本科教学具有很强的探索性,不仅要传授知识,还担负着培养学生探求新知能力的任务。所以,教学过程本身就包括教学与科研两种因素。①基于这种共识,在专业教学和学科发展中,特别强调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本学科专业课教学任务均由长期坚守在科研第一线的教师承担,所以授课过程中很容易将自身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从而开阔了学生的学术眼光和视野。实践表明,授课过程中采用启发式的案例教学,不仅使同学们可以深刻领会学习本门课程的真正目的和用途,还可大大提高同学们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去解决和分析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生动又直观,直接有利于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建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根据每年学科发展动态,我们安排三节课内容介绍最新研究进展,为学生创建了接触当前国际相关研究的前沿,感受了当前相关研究的热点的机会,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以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为标志的“组学”时代的来临,生物信息学应运而生,我们及时开设选修课程,集校内在该领域掌握相关前沿知识并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主讲相关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适时的采用提高课堂教学的学术含量的方法,结合本教学团队主持的科研课题,多肽研制领域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体会,系统阐述蛋白质工程技术与进展,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努力将本教学科研团队研究内容与学生的毕业论文有机结合,从2007年起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设计,毕业论文的选题来自团队研究课题的相关内容。

实践表明,这些改革方法和所付出的努力有效地改变了以前只能教死书的状况将科研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带到了课堂,有效拓展课堂教学内容,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科学研究也使学生更加近距离地接触到学科发展前沿内容,给学生以前沿的引导。在此基础上,2010级和2011级学生获得了部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同时,以这些教改内容为主体创建的“分子生物学”网络课程获得了全国网络课程比赛三等奖、安徽省二等奖和校二等奖。

3 以科研促进实验课教学

教学改革的方向是科学技术。科研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学加速改革,教学要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科研又推进了教学的改革。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科研,而科研又是教学的一个源头。②2007年,教育部指出“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其中,实验教学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实验教学必须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本教学团队构建了生物科学专业的课程群,其中专业实验课程涉及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和酶工程。在院教学研究课题和省教学研究课题资助下,以教师的科研成果为主线,对三门独立的实验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创建系统的生物技术综合实验。覆盖了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酶工程等课程的核心内容。学生通过从基因提取到表达的整个大实验过程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研究思路,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使学生在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分子及现代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发展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注重发展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研究创新能力,充分训练学生的实际科研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取得较好效果。并根据综合实验制作了CAI课件,获得2008年安徽省多媒体比赛三等奖,将课件、教师实验理论授课、操作示教和学生操作录像均挂于网络,实现了实验课的网上预习。针对上述成果,获得了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和院一等奖。同时,将此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思路推广至医学检验专业“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开展病例为主线的综合性实验课程,研究成果获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及院特等奖。

4 以科研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仅仅依靠课堂无法学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让学生到实践中去,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利用教师引导、传授科研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③目前,不少高校实行的大学生导师制就是推动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随着综合实验开设的成功,并考虑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进一步促使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融入到科技活动等实践教学体系中,并对其进行统筹规划和安排。打造“一体系、三层次(基础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多模块(实验教学模块、科研训练模块、科研实习模块和企业实训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

(1)对本科生进行系统的科研技能训练在教学中,根据“科研技能训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特点,我们特别强化了实践环节。使用常用的科研方法开展科研活动的系统训练。例如通过开设系列讲座,对本科生进行系统的科研思维训练;辅助学生完成并提交课题立项申报书;实践操作培训。在此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了本科生的学术品德、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以及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供科研工作平台,推动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科研活动过程中教师会形成一种特殊的精神气质,包括实践精神、创新意识、独立探索的自觉性和进取心。学生直接参与老师的科研,可把学生所学的理论转化成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能通过自身品质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有形无形地影响学生,进而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科研素质和创新的兴趣。本课程组采用两种方法促进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活动:(1)鼓励学生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工作,体验和熟悉实际科研。例如本专业两位教师参与了大学生创新工作,建立三级指导体系——指导教师、技术教师和研究生助理教师。通过锻炼使同学们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同学的科研热情进一步激发;(2)将教师的科研与学生的毕业论文结合起来进行,从2007级起开始接受实习本科生,形成硕士生导师、研究生、本科生带教体系。完成了一部分实际工作、进一步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项目意识、科研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以此为基础,本专业于2011年获得一项省教学研究重点项目、一项省教学研究一般项目及三项院级教学研究课题,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在理论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网络教学方面体现学科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学研究重点项目(NO: 2012jyxm302、 2013jyxm118);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NO: 2012zy048);蚌埠医学院教学研究项目(NO: jyxm1147、jyxm1325、jyxm1322)

注释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