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实用13篇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篇1

Key words: farmland fragmentation;agricultural produc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small-scale farming;farmland soil degradation

中图分类号:S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0-0325-05

0 引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由于中国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的占69.27%[1],中国耕地明显地呈现出细碎化的特征,导致中国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远低于欧美和日本国家的程度。这种耕地细碎化是由于历史、经济、制度、人口、生产力和地理环境等各种因素导致的。细碎化不利于机械化农业的发展,生产效率难以提高,所以很多学者都在探讨如何整改土地以效仿欧美等国发展大规模农业。然而,欧美等国家的大规模农业带来规模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另外的问题——耕地土壤退化和农田生态环境的破坏。美国在被殖民者开发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就已经出现了土壤严重退化的问题,当时美国的土壤学家富兰克林·金教授开始反思为什么亚洲国家的农用土地可以持续利用四千年却没有明显的退化现象,他在著作《四千年农夫》中写到中国、日本、朝鲜小农生产方式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2]。另外一方面,尽管国内外很多学者提出了很多整合土地、降低细碎化的方法,然而至今中国土地细碎化的状况并没有多少改善,所有的整改都收效甚微,这其中包含很多问题,因此本文对我国农地细碎化问题和农业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希望能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1 农地细碎化定义及利弊的研究

Roy等人认为农业规模经营是把密集型的家庭农场集中组建成机械化的大型农场,规模达到2公顷到20公顷[3]。在细碎化的定义方面,国外最早认为细碎化是在较大范围内里的不连接的地块[4],之后也被定义成被分割成小块儿的土地就成为细碎化[5]。Buck最早提出了中国农地细碎化的问题,在1929-1933年间,他调查了中国农户家庭平均只有31.5亩地,但平均块数却达到了5.6块,每块只有5.7亩[6]。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有黄贤金等将耕地面积大于0.67公顷的就算做是规模经营[7]。Nguyen Tin认为细碎化是一个农户拥有的几块土地是分散不连续的[8]。苏旭霞和王秀清提出过细碎化是指每个农户的土地分为零碎的几块,没有连接起来,远近也不一样,也就是说目前认为的细碎化并不是指土地由于地理形成上而造成的,更多的是人为划分[9]。许庆、田士超等人从1993年到2000年几年间统计得到吉林、四川、江西和山东的调查数据显示样本农户在这的段时期内中所拥有的平均地块数分别为4.35,5.26,5.10和4.95块[10]。

在关于农地细碎化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体现在产量降低上。Jabarin和Epplin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细碎化会提高小麦生产的成本[11]。Wadud 和White的研究表明细碎化程度低的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更高[12]。Marioara Rusu在罗马尼亚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农户希望减少细碎化程度[13]。Fleisher和Liu调查了中国1200多农户,结果表明地块数量对产量是有负面影响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地块数量每增加10%,产量下降5.7%[14]。Zhang等人的研究表明,土地细碎化造成了土地浪费农地的有效面积5%到10%[15],也就是说,如果能够消除细碎化,在同样的技术水平上也能高出至少5%的产量。Nguyen Tin等研究了吉林、山东、江西、四川和广东等五省1993-1994 年间的农户调查资料,认为平均地块面积与玉米、小麦和水稻产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细碎化导致产量下降[8]。万广华等构建模型定量分析了细碎化带来的影响,估算结果表明细碎化严重影响了粮食产量[16]。Wan Guanghua和Cheng Enjian做了这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每增加一块土地,块茎粮食作物产出减少9.8%,小麦减少6.5%,而其他作物的减少量则少得多,低于2%。基于此,他们认为不应该扩大土地规模,而是应该整合土地。细碎化的第二个负面影响体现在影响了技术水平的提高[17]。仇保兴认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中,有一项就是细碎化经营和现代化农业需要规模经营的矛盾,由于细碎化不能发挥农业机械化和科技化的作用,导致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产量不高[18]。苏旭霞和王秀清分析了细碎化对农业生产技术有显著负面影响[9]。谭淑豪等人用计量经济模型说明了细碎化增加了生产成本[19],并且谭淑豪的研究表明,其他条件固定不变时平均地块大小的增加显著提高技术效率[20]。但是也有学者得到了相反的结论,侯方安的研究表明农地细碎化并没有对农业机械化产生负面影响[21]。细碎化的第三个负面影响是浪费劳动力。Wu与Liu等人对河南湖北的227户农户调查,分析表明细碎化其实名没有显著影响农业产出水平,降低细碎化的作用在于节约劳动投入[22]。

另外一方面,农地细碎化也具有其优势。第一是降低风险。Heston和Kumar等认为细碎化的多样化经营让农户降低了风险。第二是带来种植多元化,能够增加利润[23]。Falco对保加利亚农场的调查研究中也发现细碎化尽管阻碍了生产率,但带来了种植多元,又促进了农场利润的提高[24]。国内学者Huang等人调查了越南北部的农户,他的研究结果认为,土地细碎化并非是分散风险的主要因素,但却是农作物多样化的显著因素[25]。第三是劳动力的充分利用。Bentley和Blare认为细碎化非常必要,不仅分散了风险,还充分利用了劳动力,特别指出在有剩余劳动力存在的情况下,这是一种必要的现象[26]-[27],Fenoaltea认为没有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时,农地细碎化可以缓解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28]。在这个观点上看,这是正好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的,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大,且耕地有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劳动力原本就是比较充分的。第四是细碎化有利于增加农户收入和缩小收入差距。许庆、田士超等人用半对数模型估计了农户家庭人均收入和细碎化程度、劳动力等因素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显示收入与家庭所拥有的地块数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在1%的水平上显著[10]。并且许庆、田士超等人用回归方程的夏普里值分解法研还证明了细碎化利于缩小农户间的收入差距,他们研究了8个变量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如家庭人口总数,劳动力占人口比重,家庭平均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均资本量,家庭拥有土地总面积,家庭拥有地块数目等变量,发现具有一定的正面效应[29]。张尹君杰、卓建伟基于河北省近千个样本做了回归分析表明,土地细碎化对规模经济与粮食产出具有显著的负效应,但同时土地细碎化对农户的收入有正效应,具体表现在农户可以通过增加作物种植的种类来增加收益,充分利用劳动时间以及规避自然风险、市场价格风险来提高收入[30]。第五,农地的细碎化有利于保护我国现有的耕地总面积,避免规模化整改土地带来的生态破坏。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4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 40%,人多地少, 耕地压力十分巨大,而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的又占到69.27%[1]。由于地形地貌复杂,特别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广西、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多为喀斯特地貌,俗称“十山九空”,生态十分脆弱。耕地规模化经营对土地的整改、水体开发利用会破坏原有的水体系统、地层结构、植被生态系统,导致地面沉降、形成天坑、发生泥石流、水源断流、石漠化等灾难,终将使耕地缺失或荒废。

2 我国农地细碎化整改效果的研究

郭书田认为细碎化土地降低经济效益,需要通过延长土地承包期以克服继续细碎化趋势[31]。然而叶春辉等认为农地买卖可能让细碎化更严重,由于“不在地地主”购买土地时是不考虑远近的,另外与经营生产方式有密切关系,同时他们指出我国土地制度不管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都不是形成细碎化的原因,其根本原因是“土地的稀缺性和人口众多,人地压力极高;而与西方长子继承制度不同的,中国传统习俗上的财产(包括土地)采取诸子均分制,加剧了土地的细碎”[32]。李建林等指出我国土地资源稀缺、分布不均而又人口数量庞大才是细碎化的根本原因[33]。

我国土地整改已久,但效果甚微,对此,田传浩认为村集体介入的农地市场才能降低农地细碎化程度,如果是农户之间自发的交易缺乏契约而没有什么显著影响[34]。温铁军认为在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和价格波动无序,农地市场只会更进一步细碎化[35]。而谭淑豪的调查了多个省份四十个农村,数据研究后表明农地市场对细碎化没有什么影响[19]。许庆等指出土地整合后,规模效应带来的收益未必能够抵消由于病虫害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29]。

针对农户进行土地市场交易的意愿方面,也有不少学者了做了调查研究。王延强、陈利根调研发现,在农户具有集中居住意愿且非农收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农地细碎化程度[36]。刘克春,林坚指出农户对非农就业收益期望值预期越低,对农地的需求的可能性就愈大,对农地的供给的可能性就愈小;反之亦然,农地行政性调整不是阻碍市场流转的因素[38]。所以只能通过发展非农产业才有可能促进土地流转。李功奎通过对江苏省经济欠发达地区394个样本户的实证分析,认为如果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较多,并没有得到有效地转移到农外从事非农工作,农户就倾向于维持现有的土地细碎化程度[38]-[39]。钟菲针对重庆的193户农户进行调查,发现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并不强烈,不愿意发生流转的农户比例达到45.6%,农户不愿意流转农地的根源在于当地二、三产业还不够发达,农户难以获得稳定与充足的非农收入以保障生活。另外,如果种植的是花卉等收益较高的作物时,农户更加不愿意流转土地[40]。

王兴稳基于用土地交易来解决细碎化的观点上进行了研究,提出土地是对于农民具有就业保障的功能,农民建立长期土地租赁是不可能大规模形成的,而短期租赁对降低细碎化程度意义不大。并且他们抽样调查发现地块条件不匹配,交换链长等原因,导致农民之间交换土地其实是很难成功的。所以他们最后的结论是不能期望通过发展农户间农地互换市场和通过发展农户间农地租赁市场来解决农地细碎化,更不能通过发展土地买卖市场来解决,现阶段,只有将农户大幅度减少并实现永久性的向城市移民,从而使得通过农用地市场化来解决农地细碎化问题成为可能[41]。

综上研究表明要解决细碎化问题并非简单的农地交易和合并能够实现的。

3 农地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可持续性概念最早是由生态学家提出的,1991的《关心世界:持续性战略》报告中,对可持续性定义为:持续性指一种可以长期维持的过程或状态。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或土地可持续利用于90年代初也应运而生。1993年FAO发表了“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大纲”。提出可持续土地利用五大基本原则:保持和提高生产力、降低生产风险、保护自然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和水质的退化、经济上可行、社会可承受性。Altieri将“持续性”定义为地方的可恢复性、环境的健全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社会可接受性[42]。我国学者魏杰、周诚、傅伯杰、陈百明等也从不同侧面定义了什么是土地持续利用[43]-[46]。我国的学者曾士迈把可持续农业理解为生态上可恢复,经济上可再生,社会上可接受,生产系统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的农业经营体系和技术体系[47]。May R M、Seheffer M等国外学者指出生态系统是一个稳定的具有恢复能力的系统,但是这只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如果超过一个值,则会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48]-[49]。

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生态系统破坏、土壤退化。在化肥污染方面,Philip R、Scott M、Swinton指出农业过量的氮肥施用导致面源污染(面源污染指农业污染物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并引起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其他形式的污染[50]。农业面源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农田施肥、农药、畜禽及水产养殖和农村居民)。农药方面的研究,刘长江指出我国70年代所使用的农药在20年后仍然残留在土壤中[51]。黄新等人在年度报道中指出,2002年湖南省全省农药总用量达到8.7万吨,平均每公顷25.5kg,且剧毒、高残留农药占到了15%以上[52]。孙永飞等指出美国过去的50年里使用的化学杀虫剂的数量和毒力两者均增加10倍以上,但害虫造成的损失却增加了2倍[53]。对于土壤退化,Ye L和Van Ranst E认为如果土地继续以当前的速度退化,则到2030 年中国将损失9%的粮食生产能力,如果以当前2 倍的速度退化,到2050 年粮食生产力损失达到30%[54]。同时污染破坏了农田的生态系统,陈欣、唐建指出农药的高度使用使非靶标动植物受到伤害,破坏了农田环境的生物多样性[55]。张维平指出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56]。并且这几方面并非独立的,他们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张桃林、李忠佩等指出,在高度集约农业利用下,随着化肥的长期超量施用,导致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降低、生物种群和功能多样性衰减、土壤的生物化学过程强度减弱,有机碳转化和养分供应的速率下降,土壤支撑作物生长的能力减退,反过来又使作物生产系统对化肥施用的依赖性增加[57]。陈秀蓉,南志标研究表明,细菌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不仅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抑制病原微生物方面,而且在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元素矿化、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提高以及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等方面具有其他生物无法代替的作用[58]。姚健,杨永华等采用RAPD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研究了农用化学品对土壤微生物群落DNA序列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化肥污染会引起某些土壤微生物的富集和一些微生物物种的丧失,农药污染会引起土壤微生物DNA序列本身发生变化[59]。

解决化肥农药污染和土壤退化的问题迫在眉睫,所以国际上提出了EPM的概念,即用生态学原理持续控制生物的有害作用。汤圣祥提出了利用抗性品种混合种植或交叉种植等方法来防治病虫害[60]。冯忠民等也提出了陪植植物方法[61],陈泽坦、刘奎等人也提出类似的观点[62]。陈欣,唐建军等指出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害虫控制、土壤侵蚀防治、退化环境恢复、消除污染和促进养分循环等方面[63]。尹飞,毛任钊等指出农田生态系统内各物种的丰富度、配置和物种间的互相作用都将对整个生态系统构成影响,维持生物多样性非常重要,土壤有机物分解随着微生物种类增加而加快,然而农田生态系统的功能要在一定的时间尺度上才能体现出来[64]。张春霞,郝明德等研究发现小麦连作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肥力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碳含量比加入豆类轮作的土地要低,表明轮作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并且长期施用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环境,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65]。祝增荣等指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农业生态的多样性,发挥本地生物居群和自然资源的功能,最小限度地使用如化肥、农药[66]。卢宝荣、朱有勇研究认为现代农业的集约化生产方式使大量农作物地方品种被少数高产改良品种所取代,造成农作物基因库的严重“基因流失”,利用生物多样性布局的水稻混合间栽的生产模式,可以病害控制的问题[67]。朱有勇在Nature上发表的研究利用间隔种植来防治水稻灾害,结果表明防病虫害能力比种单一品种的水稻提高54.47%-92.18%[68]。吕建平,周金玉等把优质稻作为间栽品种种植,取得的平均防治效果为76.9%,抗倒伏率100%,增产765.0kg/hm2,利用水稻品种多样性增强了稻田生态稳定性、减少农药用量[69]。此外左文明、刘康成、吕亮、刘二明、王仲华、刘治福、张先平、任金平、窦友萍、赵学谦、等学者在各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水稻间种实验,都在防治灾害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功[70]-[80]。

杨志新,郑大玮等通过评估认为农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是客观存在的[81]。孙新章等人采用生态经济学的方法对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了价值化评估,结果表明2003年中国农田生态系统提供的总服务价值为19121.8×108元(2003年现价),正面服务价值为22334.1×108元,由于灌溉、化肥及农药的使用给人类福利造成的损失为3212.3×108元[82]。

4 主要结论与启示

从上述关于农地细碎化的相关研究当中就能看出,细碎化对农户收入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虽然降低了产量和技术效率,但是却有利于提高农户家庭收入。农户只是土地的经营者而非经济学家,他们不关注整个地区的成本和产出,而关注的是自己家庭的经济收益,所以农户意愿上更接受细碎化的现状,并且很多学者都发现如果要解决细碎化,需要大量转移剩余劳动力,把农村人口城镇化,基于我国的现状,这并非是个短期内能妥善解决的问题。另外,从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方面来说,生态环境中的物种越多、系统越复杂,这个系统就更加稳定和可持续,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地球的生态系统中,最稳定的是森林生态系统,而最不稳定的是农田生态系统。由于农田生态系统是受到人类影响最大的系统,其本身就不够稳定。规模农业导致系统更单一,土壤容易退化,不得不使用大量化肥,又加速了退化。在大规模农业的情况下,几十公顷都是单一的农作物,更容易遭受病虫害,给农户带来巨大风险,导致农户大量使用农药,不仅带来食物安全隐患,又破坏了农田的生态系统,导致种植作物更加依赖与化肥和农药,恶性循环。

所以本文针对对于大规模农业,提出了以下三点质疑:大规模农业导致土地的不可持续性以及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大量使用农药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大量减少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这些剩余劳动力安置问题如何解决?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而细碎化有利于保护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土壤;有研究表明多样化的农作物间隔种植可以抵抗病虫害,也就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减少食品安全隐患;很多文献指出实际上细碎化利于农户收入增加。

所以本文认为小农业发展相比大规模农业在生态环境上更具有可持续性,在我国目前细碎化的现状下也更合理。

然而小规模农业应该必须有采取合理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增加农户收入,这样才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这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孔祥斌,张青璞.中国西部区耕地等别空间分布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2):1-7.

[2]KING F H著,程存旺等译.四千年农夫[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

[3]ROY L P, Tim H, LI P. Can china feed itself[J]. Scientific American, 1996, 275(5):70-76.

[4]BINNS B O. The consolidation of fragmented agricultural holdings. FAO Agriculture Studies,1995,11,Washiongton DC.

[5]JACOBY B, LATIES G G. Bicarbonate fixation and malate compartmentation in relation to salt-induced stoichiometric synthesis of organic acid[J]. Plant Physiology,1971,(47):525-531.

[6]BUCK J L. Land utilization in China,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7]黄贤金,尼克·哈瑞柯,鲁尔特·卢本等.中国农村土地市场运行机理分析[J].江海学刊,2001,(2):9-15.

[8]NGUYEN T, CHENG E, FINDLAY C. Land fragmentation and farm Productivity in China in the 1990s[J].China Economic Review,1996,7(2):169-180.

[9]苏旭霞,王秀清.农用地细碎化与农户粮食生产——以山东省莱西市为例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2,(3):22-28.

[10]许庆,田士超,邵挺,等.土地细碎化与农民收入: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7,(6):67-72.

[11]JABARIN A S, EPPLIN F M. Economics of alternative systems for producing wheat and lentils in Jordan[J]. Agricultural Systems, 1996,51(2):203-214.

[12] WADUD, WHITE. Farm household efficiency in Bangladesh: a comparison of stochastic frontier and DEA methods[J]. Applied Economics,2000,(32):1665-1673.

[13]MARIOARA R. The FAO project: comparative study on land fragmentation and its economic and social impacts on rural society in four EU acession countries: Bulgaria,Czech Republic,Hungary,and Romania,January-July 2000.

[14]FLEISHERB, LIU Y H. Economies of scale, plot size, human capital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ese agriculture[J].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1992,32(3),112-123.

[15]ZHANG L, HUANG J, SCOTT R. Land policy and land use in China, In OECD: Agricultural policy in China, OECD, Paris, 1997:71-77.

[16]万广华,程恩江. 规模经济、土地细碎化与我国的粮食生产[J].中国农村观察,1996,(3):31-36;64.

[17]WAN G, CHENG E. Effects of land fragmentation and returns to scale in the Chinese farming sector, Applied Economics[J],2001,(33),183-194.

[18]仇保兴.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八对主要矛盾及基本对策[J].科学社会主义,1996,06:45-51.

[19]谭淑豪,曲福田,尼克?哈瑞柯. 土地细碎化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3,(6):24-30;74.

[20]谭淑豪, Nico H,曲福田.土地细碎化对中国东南部稻农技术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2): 2467-2473.

[21]侯方安. 耕地细碎化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J]. 中国农机化,2009( 2) : 68-72.

[22]WU M, LIU J, DAVIS et al. Land consolida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ese household crop production[J]. China Economic Review,2005,16(1):28-49.

[23]HESTON A, KUMAR D. The Persistence of land fragmentation in peasant agriculture: South Asia 1983(20).

[24]FALCO S D, PENOV I, ALEKSIEV A, et al. Agrobiodiversity, farm profits and land fragmentation: Evidence from Bulgaria[J]. Land Use Policy,2010,27(3):763-771.

[25]HUNG T D, HERBOHN J L, LAMB, D, et al. Growth and production varies between pair-wise mixtures and monoculture plantations in North Viet Nam.[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11,262(3):440-448.

[26]BENTLEY J.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to land fragmentation: In defence of a muh-aligned,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1987,(16):31-67.

[27]BLARE B, HAZELL P, PLACE F, et al. The economics of farm fragmentation: Evidence from Ghana and Rwanda[J].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992,6(2):233-254.

[28]FENOALTEA S. Risk, transaction cost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medieval agriculture[J].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1976,13(2):129-151.

[29]许庆,田士超,徐志刚,等.农地制度、土地细碎化与农民收入不平等[J].经济研究,2008,(2):83-93.

[30]张尹君杰,卓建伟.土地细碎化的正面与负面效应的双重论证——基于河北省农户固定观察点资料的实证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25-29.|

[31]郭书田.九十年代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和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1995,(6).

[32]叶春辉,许庆,徐志刚.农地细碎化的缘由与效应——历史视角下的经济学解释[J].农业经济问题,2008,(9):9-15.

[33]李建林,陈瑜琦,江清霞,等.中国耕地破碎化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06,(6):21-23.

[34]田传浩,陈宏辉,贾生华.农地市场对耕地零碎化程度的影响——理论与来自苏浙鲁的经验[J].经济学:季刊,2005,4(3):769-784.

[35]温铁军. “三农问题”世纪反思[J].科学决策,2001,(l):2-6.

[36]王延强,陈利根.农户集中居住对农地细碎化程度的影响[J].农村经济,2008,(10):6-9.

[37]刘克春,林坚.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与行政性调整: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农户层面和江西省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11):99-111.

[38]李功奎,钟甫宁.农地细碎化、劳动力利用与农民收入——基于江苏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6,(4):42-48.

[39]李功奎,苗齐,褚小明,等.农户对农地归整意愿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例[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02):31-34.

[40]钟菲.农户农地使用权流转意愿与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0:47-48.

[41]王兴稳.农民间土地流转市场与农地细碎化——基于江苏兴化、黑龙江宾县两地调查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8.

[42]ALTIERI M. Agroecology, a new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aradigm for world agriculture[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1989,(27):37-46.

[43]汪冬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另一种审视——访著名青年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魏杰[J].中国土地,1996,(02):29-31.

[44]周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之我见[J].中国土地,1996,(03):15.

[45]傅伯杰,陈利顶,马诚.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1997,(2):17-23.

[46]陈百明,张凤荣.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1,(3):197-203.

[47]曾士迈.持续农业和植物病理学[J].植物病理学报,1995, (3):193-196.

[48]MAY R M. Thresholds and breakpoints in ecosystems with multiplicity of stable states. Nature, 1977,269:471-477.

[49]SEHEFFER M, CARPENTER S R, FOLEY J A, et a1. Catastrophic shifts in ecosystems. Nature, 2001, 413:591-596.

[50]ROBERTSON G P, SWINTON S M. Reconcil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environmental integrity: a grand challenge for agriculture. Front Ecol Environ, 2005, 3(1):38~46.

[51]刘长江,门万杰,刘彦军,等.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及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2,18(4): 291-292,297.

[52]黄新,肖顺勇.关于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的思考[J].湖南农业科学,2005,(1):1-4.

[53]孙永飞,梁尹明,冯忠民,等.创造农田生物多样性——全面持续控制农业有害生物[C].//2003年海峡两岸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193-195.|

[54]YE L,VAN R E. Production scenarios and the effect of soil degradation on long-term food security in China.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9, 19(4): 464-481.

[55]陈欣,唐建军,王兆骞. 农业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生物多样性,1999,(3):75-80.

[56]张维平.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环境科学,1998,(4):94-98.

[57]张桃林,李忠佩,王兴祥.高度集约农业利用导致的土壤退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土壤学报,2006,(5):843-850.

[58]陈秀蓉,南志标.细菌多样性及其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J].草业科学,2002,(9):34-38.

[59]姚健,杨永华,沈晓蓉,等.农用化学品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DNA序列多样性影响研究[J].生态学报,2000,(6):1021-1027.

[60]汤圣祥,丁立,王中秋.利用生物多样性稳定控制水稻病虫害[J].世界农业,1999,(1):28.

[61]冯忠民,陈华江.利用生物多样性持续控制作物害虫.植物保护与植物营养研究进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49-52.

[62]陈泽坦,刘奎.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与可持续农业[J].热带农业科学,2000,(4):69-71,82.

[63]陈欣,唐建军,王兆骞.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兼论其保护途径与今后研究方向[J].农村生态环境,2002,(1):38-41.

[64]尹飞,毛任钊,傅伯杰,等.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形成机制[J].应用生态学报,2006,(5):929-934.

[65]张春霞,郝明德,魏孝荣,等.不同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81-83.

[66]祝增荣,李红叶,程家安.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00-104.

[67]卢宝荣,朱有勇,王云月.农作物遗传多样性农家保护的现状及前景[J].生物多样性,2002,(4):409-415.

[68]ZHU Y Y, CHEN H R, FAN J H. Genetic diversity and disease control in rice[J]. Nature, 2000,406:718-722.

[69]吕建平,周金玉. 水稻生物多样性混栽控制稻瘟病技术的应用[J].中国植保导刊,2004,24(2):8-10.

[70]左文明.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J].云南农业,2002,(2):12.

[71]刘康成,刘文彬,袁建明,等.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试验[J].植物医生,2002,15(4):27-28.

[72]吕亮,陈其志,陈茂华,等.不同水稻品种间栽控制稻瘟病的田间试验[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21(3):228-230.

[73]刘二明,朱有勇,刘新民,等.丘陵区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控制稻瘟病研究[J].作物研究,2002,16(1):7-10.

[74]刘二明,朱有勇,肖放华,等.水稻品种多样性混栽持续控制稻瘟病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3,36(2):164-16.

[75]王仲华,李玉顺,舒先尧.水稻混栽抗稻瘟病试验初报[J].耕作与栽培,2003,(3):60-61.

[76]刘治福,樊雄伟,张玉龙.利用生物多样性控防稻瘟病[J].四川农业科技,2004,(2):34-35.

[77]张先平,孙敏,邓根生,等.水稻多品种混合间栽控制稻瘟病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4,13(3):62-65.

[78]任金平,郭晓莉,王继春,等.水稻品种混植控制稻瘟病技术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26(4):414-415,41.

[79]窦友萍.水稻混合间栽控病增产增效[J].云南农业,2005,(6):25-26.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篇2

1.1 坚持六个原则

1.1.1 坚持系统性原则。我们应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看作为一个包含社会生产、经济发展、资源合理利用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大系统,从这个系统中研究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数量关系界限。通过所设置的指标体系,来反映其中客观现象的内在联系,从而克服就经济生产孤立地研究经济生产的传统统计模式。

1.1.2 坚持特殊性原则。同所有系统都具有特殊性一样,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因而,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均衡,可持续发展在不同发展水平国家里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和评价标准,因而各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应有许多不同的实际内容。另外,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别于工业等其它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其指标体系应包含其特定的指标指数。可见,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该体现上述两种特殊性。

1.1.3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两个根本转变”的原则。经济发展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系统的核心因素,自中国农村改革以来,农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人均GDP低,农民人均收入低,且中国农业经济高速发展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的粗放型发展道路,这种发展模式与农业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是不相适应的。中国农业要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粗放型经营生产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以经济发展指标为核心,同时体现“两个根本转变”。

1.1.4 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原则。人口和环境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两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中国人口众多且文化素质低,这种状况在广大的农村表现尤为突出,会给中国农业的发展带来许多社会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因而实行计划生育、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各类高级人才,是我国农业工作中的一项长期政策。另外,由于中国城市环境污染的蔓延和农村的自我污染,农村的生态环境受污染的程度日益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体现“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

1.1.5 坚持合理利用资源原则。自然资源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础因素,在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量很少,我国耕地资源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而且我国农业资源还存在利用率低、闲置和浪费的比重大等问题,这就要求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体现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1.1.6 坚持“科教兴农”原则。科技和教育是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系统稳定、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农业资源终归是有限的,人才和知识的潜力则是无限的。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依靠科教的力量来解决。另外,目前我国农产品的低质、低量现象,也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解决。教育是一项意义十分深远的事业,只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才能促进人们科技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科技文化知识不断丰富,人们的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所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将教育和科技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1.2 实现两个结合

1.2.1 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相结合。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蕴含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它不是单一体,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而单一的指标体系确实难以体现它们的实现程度。另外,考察我国以往统计指标和数据:经济统计比较健全和完善,社会统计指标未形成统一的逻辑严密的体系,生态统计则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指标和综合方法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所以建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不是只将原有的传统的社会、经济、生态等领域的统计指标简单照搬、相加和堆积,而是将原有的指标有机结合、提炼、升华和在一定程度上创新。[1]这就决定了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必须把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并且在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中做到长期指标和近期指标、生存指标和发展指标、消费指标和储蓄指标、流量指标和存量指标相统一。总之,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侧重于描述、解释功能,而评价性指标体系侧重于评价、监测和预警功能。这两部分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不可分割的,共同构成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1.2.2 货币评价指标体系和非货币评价指标体系相结合。所谓的货币评价就是通过模仿市场,把市场价值延伸到非市场范围,将可比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赋予诸如安逸、环境和安全这些非市场成果,从而对不同领域里的发展活动加以比较,即用共同的货币单位对它们加以衡量,并将这些成果聚集为一个全面的发展指标,而非货币评价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满足人们多方面需要的多维发展,试图建立一套多维层次 的指标体系,对发展的多个截面进行评价。[2]由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人们活动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很难用单一的货币体系加以描述和评价。这就要求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必须将货币评价指标体系和非货币评价指标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领域中应采用货币评价为主,在社会领域和生态领域中应多用非货币评价,但在各个领域中绝不能只有单一的评价体系。总之,在建立健全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时,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把比较客观且通用性好的货币评价体系和针对性强的非货币评价指标新体系有机统一起来,使整个评价指标体系既能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深刻理解和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素透彻分析,又能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进行主成分性分析和独立性分析。

2 全面、科学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包含四个子指体体系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既有描述性的又有评价性的,整体上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框架。

2.1 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子系统

2.1.1 人均GDP、农民收入、农民生活质量指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主要是由经济指标来体现的。在这个经济指标群中自然不能缺少人均GDP、农民收入和农民生活质量指数等经济指标,因为这些经济指标既从绝对量上又从相对量上反映了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经济发展质量、速度。人均GDP从产值上反映经济发展,农民收入从效益上反映经济增长,农民生活质量指数从生活上反映经济状况。

2.1.2 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加强教育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有两个重大作用。一是增加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和提高农民素质;二是加强了农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创新意识。可见,教育投资占GDP比重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进程。因而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2.1.3 农业科技投资占GDP的比重、科技贡献率。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低、储备不足、投入低、成果转化率低、贡献率低等现状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但农业科技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一方面,科技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自然资源问题的最有力手段;另一方面科技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保证。所以,农业科技投资占GDP的比重、科技贡献率是经济指标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指标,它们不仅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当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程度,而且能够鞭策人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来改变农业科技现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1.4 市场化程度指数和产业结构调整幅度指数。改革前的计划经济不适应中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在加入WTO后市场化程度指数在经济发展指标中的位置更为重要。经济发展不仅表现在量上,还表现在质上,且在质上的表现更为重要,产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所以,产业结构调整幅度指数是经济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2.2 反映农村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子系统

2.2.1 社会总成本利润率、综合要素增长率。可持续发展产生的效益是整体效益,既包含经济效益又包含社会效益。社会总成本利润率和综合要素增长率准确反映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效益,但重点反映着中国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2.2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指数、农业人才比例、农民负担指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我国过多的农村人口直接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采用科学的计划生育政策来平衡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实施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剩余劳动力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如就业问题、社会稳定问题),影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顺利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人才的多寡影响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而,我们要制定各项有利于人才发挥才能的政策和措施来诱使有关专业人才从事农业工作。农民负担过重是我国农业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它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对社会建设的热情,成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可见,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指数、农业人才比例、农民负担指数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附图

图1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图

2.3 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指标体系子系统

2.3.1 单位标准能源创造的GDP、资源浪费率、人均可再生资源变动指数。自然资源和能源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利用率的现状能从一定角度反映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程度。单位标准能源创造GDP既能从个体上反映能源的利用率,又能从整体上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而反映出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单位标准能源创造GDP越大,能源利用率越高,越有利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资源浪费率直接反映着农业资源总体上的利用状况和浪费状况,间接反映着我国农业的科技现状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而反映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状况。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量是很少的,而且,相对于人类发展的需求来说,自然资源总是稀缺的。所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资源的再生产。由于不可再生资源再生产的可能性不大,因而可再生资源的再生产是在所难免了。人均可再生资源变动指数就是体现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可再生资源的再生状况。可见,单位标准能源创造的GDP、资源浪费率、人均可再生产资源变动指数都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状况,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指标。

2.3.2 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排污处理达标率。恶劣的生态环境会制约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因而人们要不断优化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创造条件。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能根本上说明有关部门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及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心和力度。排污处理达标率体现着治理生态环境的力度和效果。所以,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排污处理达标率也是必需的指标。

2.4 反映公平发展的指标体系子系统

2.4.1 各地区GDP序列的全矩、各地区综合要素增长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代际间、代内间都能公平发展,都有公平的发展权。各地区GDP序列的全矩由绝对差值来表现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平衡性状况,各地区综合要素增长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由相对比值来体现各地区发展的平衡性状况。因此,它们都是反映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公平发展的重要指标。

2.4.2 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判别一个国家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3]基尼系数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能反映各地区获公平发展权的状况。

我国农业一直在动态地发展,其发展指标体系中的具体内容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要遵循系统的动态性特征和原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篇3

1)农业经济发展系统活力不足。农业经济作为第三产业中的基础组成部分,其发展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特征,但是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产业化集中度比较低,在分散经营的状态下,无法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不仅造成整体运营效率低下,不具备增长的潜力,同时对自然灾害和生产中的规模性的负面影响抵御能力较差,无法满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无法达到类似于工业和第三产业等较高的年均增长率。2)农业经济还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受农业经济传统经营模式的限制,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依然处于粗放式的经营状态,在进行生产投入时,无法通过精确的计算进行肥力、水资源等进行精准投入,甚至为了片面追求产量进行不合理的土地开采和开发,非农业占地现象不断增加,地下资源也遭到严重破坏,不仅造成直接性的农业减产现象,从长期发展来看,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农业经济发展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依靠农业生产者个体完成各个生产环节,更多的是依靠完善的生产服务体系来促进整体发展,但是在传统的农业服务体系中,更多的是侧重于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服务,对于农业产品转化为经济效益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落后,更无法建立起完善的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农业经济发展信息化支撑不足。虽然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为农业经济多样化发展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这方面工作的开展还存在覆盖面有限,实际运行效果达不到预期需求,无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信息化水平提升,不能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应有的保障作用。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对策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篇4

0 前言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保护生态环境的持续性发展变成了我们的首要大任。我国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每年对外出口和库存粮食众多,但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粮食产地大多集中在东北及长江黄河流域,内蒙西部及西北、等地由于气候和缺水,大部分地区都呈现戈壁景象,因此,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具现实意义。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发展的主旋律,已经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推崇和认同。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肩负着我国13亿人口所需的农产品及工业原料的重任。可以说农业发展的好坏,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的发展大局。我国施行过南水北调的大项目,但是仍然满足不了需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尖锐。节水灌溉是一种高效的用水方式,能有效节约用水,因此,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缺水地区被广泛使用,在农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我国水资源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土地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变化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据相关调查统计,我国地面及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7220亿m3,其中河川等地面水年径流量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70%以上。但是地面水资源在时间和地域上分配是极其不均匀的,也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像南方处于黄河长江流域,且由于气候温暖,年降水量多,但是耕地面积却没有达到全国耕地面积的40%;北方虽然气候相对寒冷,地面水流较少,年降水量也不多,但是耕地面积却占50%以上。这种水资源和耕地面积的不均匀分布,给我国农业生产和发展带来很多的困难。根据相关资料估计,目前我国包括农牧业、工业和城乡居民等各方面用水,每年的用水需求总量达到6000亿m3以上。虽然从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及总量来看,还可以满足当前的用水需求,但是对于水资源匮乏的北方地区已经开始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0亿m3左右。北方水资源不足对农业的发展带来的制约,除了要合理调整农业布局和响应国家南水北调号召之外,也要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这才是现实可行的、积极有效的措施。国务院针对我国水资源匮乏与不良前景的现状,在《21世纪议程》中强调: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在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上,而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是所有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中最有效的方法。这就要求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节水灌溉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农业在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健康运行。

2 节水灌溉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1 农业节水灌溉的效益分析

我国水资源分配不均及缺水的现状分析告诉我们农业节水灌溉势在必行的。何谓节水灌溉?节水灌溉就是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收益,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下面举个例子:假若在我国的农业灌溉用水中,2470亿m3的水损失中有1330亿m3的水可通过节水措施而得到充分利用,那么这时的灌溉水利用率为70%。同样在不改变现在灌溉用水量的情况下,可以增加灌溉面积6000万km3,每年可多产粮食4亿多吨,这些粮食相当于我国13亿人口一年的口粮。节水灌溉除了可以增加我国粮食产量之外,还能够大大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特别是偏远缺水地区。很多偏远地区水资源匮乏长久得不到改善,长期以来没有一项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而农业节水灌溉则可以将农业上节约的水资源运往这些缺水地区,这也足以说明节水灌溉是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项有效措施。

2.2 节水灌溉能够有效保持土地状态

农业要想可持续发展,除了要合理利用水资源之外,也要保持好土地的良好状态,特别是我国由于森林覆盖率逐年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下,更是需要很好的保持现有的土地。那么如何对目前现有土地进行有效的保护?科学的灌溉是必不可少的。节水灌溉作为科学灌溉的有效方式,能够有效的保持土壤中的水、肥、气和热等,能够有效防止土地盐碱化和沙漠化,减少我国盐碱化与沙漠化面积的扩大。此外,节水灌溉具有省水、省工、节能、节肥等诸多优点,不单能够保持水土的良好状态,也能够促进粮食作物增产增收。可见,节水灌溉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3 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速增长,对于农产品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的民生大计。节水灌溉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保持水土的良好状态同时,促进增产增收,这对于我们国家的意义也是深远而巨大的。

参考文献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篇5

2农业可持续性的特征

农业可持续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一个关键性概念。由于不同学者所从事研究的学科背景不同,其对农业可持续性的认识角度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农业可持续性的内容基本都包括生态、经济与社会3个方面,并具有以下特征。

2.1公平性

在可持续发展中,公平主要有2个方面的含义:①代内公平,即当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也就是说,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要求和给全体人民以同等机会,满足他们较好的生活愿望。②代际公平,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基本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农业系统发展的公平性,即农业生产不能以牺牲后代及其他地区人的长远利益为代价,从而剥夺他人生存发展权利。农业发展既要消除农村贫困,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农业生态资源和环境[4]。

2.2持续性

农业可持续性包括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与社会可持续性3个方面。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持续性保持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农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农业发展要在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持农业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

2.3协调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促进生态平衡;农业发展必须在开发、利用、保护和重新培植资源与环境动态过程中来实现,决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5]。

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农业是一个包含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复合系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是多角度、综合性的,因此需要对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全面考虑。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较多,可以概括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等方面。

3.1人口因素

人类是社会的主体,也是农业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说,人口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索。适度的人口规模与优化的人口素质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目前我国的人口现状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总量大,增长速度过快,且农村人口比重多,庞大的人口总量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由于生产结构不合理和人均支配生产资料有限,使得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效率差,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3.2经济因素

农业的本质特点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经济系统是作用于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其特征与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具体影响农业发展的经济因素很多,主要有农业GDP、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农业要素生产率、农业产业化水平、农村非农产业比重、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比重、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农业信贷以及农村市场发育状况等。这些因素有的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有的间接影响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6]。

3.3社会因素

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左右,具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农业人口的40%,农民文化素质总体偏低,观念落后,创新能力弱,农业科技成果难推广和普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农业的技术进步。特别是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的根本出路是加快农业技术进步,不断研究和推广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3.4自然环境因素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篇6

2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

为了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状态和目标实现程度度量的问题,要逐渐建立和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展开。1991年粮农组织曾在荷兰举行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会议,明确指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采取积极措施增加粮食生产,必须考虑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和适当调剂储备相结合以稳定粮食供应;二是促进农业发展多样化,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三是进一步创造有利条件合理利用并保护和改善自然资源,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这些目标,既考虑到一些国家重视环境与追求更高的生活标准的双重利益,也考虑到一些国家必须采取的为生存斗争和继续发展的愿望,因此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同意接受这一提议。

该文所涉及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经历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阶段之一。这一阶段的任务和基本目标是:基于现代农业科学和技术,使传统农业技术的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劳动生产力和土地使用率得以提高,实现发展农业生产和保护农村环境的协调,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产品的高品质、低功耗,逐步建立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管理系统;通过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和产品的成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资源生产率,防止污染和保持农业生态平衡,逐步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管理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农业。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也必然要遵循全面、准确、科学地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的目标,这就要求指标体系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2.1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

农业资源的承载能力包括一定空间内各种支持农产品需求的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农业生产的“生存支持系统”。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农业资源不仅能够支持当代人生存发展需要,而且不能损害后代未来发展的需要。如果考虑到农业生产的发展所需资源分配的成本,可以认为该“生存支持系统”应当首先具备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不具备,那么就要尽量挖掘替代能源,将“生存支持系统”保持在与满足农产品需求的实际资源相当的水平。

2.2农业可持续发展生产能力的评价

农业作为一个产业必须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不断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方面的能力必须在不危及其他系统的发展和子孙后代需要的前提下,提供更多的农产品并确保其生产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步增长,即农业发展速度保持一个稳定的趋势,使农业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抗干扰能力,不仅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而且遭到破坏后系统能迅速重建,从而避免系统崩溃或不可逆转的灾难性后果。稳态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允许正常波动变化过程,但主张更稳定积极的变化速度。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是一个动态积极的稳态。

2.3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协调能力的评价

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水平应当保持在允许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区域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之内,否则不能实现持续发展。虽然掠夺式的生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满足生产者的当前利益和需要,但造成资源的破坏会有深远的影响,不仅会导致农业生产难以维持并获得长足发展,甚至会危及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一个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1-2]。

2.4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管理协调能力的评价

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农业生产体系系统内的元素之间必须保持和谐的关系,才能维持系统状态的稳定、效率和可持续性。农业生产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农业生产和区域间协调发展是系统管理协调能力的2个方面。可持续农业生产系统应该在一定范围内,与区域社会形成功能互补的有机整体或区域系统整合,以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和地区之间协调发展的基础,省、市、县或其他行政区域或农业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和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形成了发展农业生产、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深化农业产品加工,与其他各方面发展水平相协调,以改善农业生产系统的整体经济效益的基础[3-4]。

3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建立在遵循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等科学规律的基础上,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不但能够客观地反映农业生产系统内部的运动及外部影响状况,做到全面准确反映实际状况。同时,指标体系的建立要兼顾数据搜集处理在实际分析的可操作性,便于统计调查的进行。只有可操作、可应用于实践的科学才富有生命力,可以说科学性是可操作性的准绳,可操作性使科学性得以实现。在该文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尽可能使用便于获取信息、易于操作的指标类型如百分比、单位面积产出、单位投入产出、利用效率等,以便于普遍地应用于实践。

3.2代表性与可比性相结合

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涉及面十分广泛,影响因素众多,纷繁复杂,很多指标在实际调研中难以收集到理想的数据和确定参数,使数学工具运用十分困难。因此,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应简单明了,应尽量选取富有代表性、多用途性和可定量化的指标,使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既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评价对象的整体全貌,同时还能够通过相互联系的指标,较好地度量和评价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和不同模式农业发展可持续性目标实现的程度,尤其是一定要在指标选取合体系设计上注重时间、地点和适应范围的可对比性,以便于从横向比较和经济的推广与应用。

3.3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结合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动态与静态的辩证统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过程具有周期性,因此某些指标很难在1个周期内界定,经过1个或1个以上的周期循环才能得到反映;二是随着科技的创新和进步和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范畴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变化,因而要求评价指标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变化特点。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静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方面,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当包含可以反映农业生产、生态和经济、社会的状态的指标,以便描述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范围内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和相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另一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专门化的工作过程,需要时间、人力物力等的成本性投入,而且指标体系一经建立就需要时间进行验证和改进,因此评价指标体系不宜频繁变动,在一定时期内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以满足数据采集的有序性和指标核算的可比性,同时节约成本,加强可操作性。

3.4系统性与层序性相结合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基于自然生态基础和地理区域限制的由不同层次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是既有人类社会本身又包括与人类社会有关的各种基本要素、关系和行为的有机综合系统。

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复杂的有机系统的特点,一方面,要遵从农业可持续发展整体效果的规律,较为广泛地覆盖评价项目,使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上综合反映和标准化衡量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各种因素,包括可持续性是否理想,资源利用率是否较高,农业生产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是否合理,农业生态环境是否趋向良性循环等方面内容。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区域农业生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相关的联系点和耦合点进行相应的指标覆盖,使指标体系更具层次性和逻辑性,进而对分析整体区域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准确的数据信息。

4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结构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是整体的综合性的概念,每个指标反映农业可持续的一个侧面或小的方面,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需要进一步分为更小的目标与类型,各个小的目标和类型构成所需的指标体系。

4.1根据指标的作用和形式划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一般由绝对数来表示,拥有一定的计量单位,反映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的绝对数量关系,如农作物总产量(值)、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面积、农业人口数量等。质量指标一般是相应的数量指标的比值,其计量单位由相互比较的2个指标的相互关系与特征来决定,主要用来表示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与发展过程的相对状态。

4.2根据指标描述对象和反映内容划分为结构性指标和功能性指标

系统的状态及其演变发展总是首先反映在其结构功能上,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特征就是通过结构性与功能性2个方面的指标进行衡量和标准化的,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综合,结构性指标反映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相互关系,如农业生产结构、农业人口构成、农业资源利用结构等指标。功能性指标反映农业系统内部各种功能及其影响,如反映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收入与产值类、信息流、能量流等指标。

4.3农业可持续发展基本特征指标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定量评价农业发展的状态和可持续性特征的指标系统,不同类型的指标反映了被评价对象的不同特征,分别描述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各个不同方面和层次,不同量纲的指标必须进行无量纲处理以便于比较,使各指标的可持续性得到一个整体性的评价。除了定量反映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外,定性指标也必须进行量化,所有指标的集合必须包含能反映农业生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全面信息。最终形成一个方法系统,达到综合全面科学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依照农业可持续发展内在要求和规律将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个层次(表1)。第1个层次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第2个层次分解为农业自然基础、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生产能力、农业生产发展等;第3个层次分解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社会、经济、技术等12个方面;第4个层次是对第3个层次的进一步细化分解。通过各类指标的组合对整个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也可以根据需要对农业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农业生产水平可持续性、农业生产能力可持续性以及农业生产发展过程可持续性等作出相应评估。

5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注意事项

5.1经济发展指标与可持续性指标

经济的发展影响农业生产和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该包括经济发展的指标,但是是否将经济发展指标作为考察农业生产和发展的主要指标却有待研究。以追求高水平、高速率发展为典型特征的生产方式恰恰是导致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较高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所表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一定是可持续的。当前主导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强大压力已经向世人表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的可持续性在逐渐降低。从长远来看,将经济发展指标作为可持续性的主要衡量标准是不合适的。因此,在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时,要将经济发展指标纳入其中,作为重要的区域背景指标,但却不能将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判别准则[5]。

5.2资源使用效率指标和可持续发展指标

资源使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使用效率。资源供需条件相同时,资源使用效率越高,资源可持续性越强。科技进步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最为有效的途径,包括开发利用技术和管理技术。决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资源消耗速率与资源更新速率或资源存量间的关系。只有当区域资源消耗总量有效地控制在适度水平时,技术进步对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才可真正视为对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做出了贡献。

5.3指标选取过程中的时空覆盖率

一般来说,应用于指标分析的农业自然资源数据在统计途径上是按照流域、农业生态圈等空间划分的,而与农业生产密不可分的社会经济数据则是按照行政区划来搜集的,这样的空间错位使得指标数据在空间坐标上的差异很复杂。因此,在指标选取中要十分注意这2类空间划分的统一程度,统一度越高则指标选取就会越成功,以后的数据分析结论也会更契合于整个农业生产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程度考核目标。

另外,自然资源数据在空间坐标上主要分为点和面2类,比如气象气候数据必须由特定站点采集,而土地方面的指标(地形地貌、土壤品质、土地利用等)则可以通过平面图件资料获得。时间坐标则是由现有指标的统计调查、资源测绘等工作开展的年份所决定的。因此,造成新出现的指标缺乏历史数据、时间坐标的参考系而难以确定的情况。此种情况使得农业自然资源的时空坐标有时难以满足评价的需要。因此,在评估过程中必须注意处理这一复杂的问题。

5.4指标的聚合问题

农业自然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包含众多指标的体系,要想对其进行分析处理,指标聚合是比较通用的做法。但是科学总是存在着不确定性,无法量化的指标、指标不同的时空坐标、不同的量纲、不同成分之间相互作用机制与功能的了解程度都限制着使用常规数学方法对指标进行聚合。出于对农业自然资源自身特点以及影响其使用的诸多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的考虑,针对不同资源的表征指标分别构造适用的聚合方法较为合理。在准则或亚准则层进行聚合以适当简化指标,便于理解的同时不丢失任何关键因子是一种可行的方案。同时,依据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经验而不单纯拘泥于数学模型对指标权重进行确定,也是合乎情理的。

5.5影响因素的双重性或多重性

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并不是由某一种影响因素单一作用造成的。每一种影响因素都可能同时产生不同的影响效力。比如,有时既有保证可持续利用的正向效应,又有诱发非永续利用的负向效应。更甚至于同一影响因素的不同变化范围都可能使问题变得更复杂,如对土地生产力的可持续潜力而言,农田化肥施用量与可持续性在达到土壤养分供需平衡之前成正比,一旦达到平衡点(也是度的节点),施肥量的继续增加反而会使某些微量元素过量甚至产生毒性进而降低土地的持续利用潜力,甚至损害以土地为载体的生态环境。因此,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的双重性和多重性决定了不能依据表征该类因素的特定指标值来简单地判定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是否具有可持续潜力,而是要通过综合的分析比较以期得到客观的结论。

6参考文献

[1] 张淑焕.中国农业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 严力蛟,朱顺富.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篇7

黑龙江垦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示范性地区之一。然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持续增长的人口数量,日益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还是会在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中出现,尤其是随着黑土层的进一步破坏,垦区可以利用的自然条件优势明显减弱,如何积极有效地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是未来垦区农业发展的重要议题。国外对于如何进行农业可持续利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同时也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其中,最为著名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有以下几个:(1)美国的“低投入可持续农业”模式;(2)日本的“环保型可持续农业”模式;(3)德国的“生物农业”模式。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相对欧美国家较晚,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才真正开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其中,制定符合我国及区域发展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研究仍然是研究的重点内容。

本文以宝泉岭分局为例,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为研究区乃至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政策建议和意见。

2 研究区概况

宝泉岭分局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下属九个分局之一,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黑龙江和松花江汇合的三角地带。地理位置为东经139°35'至130°36',北纬46°33至47°54'之间。土地总面积575667公顷,下辖13个国有农场,宝泉岭分局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其中,耕地面积31.75万公顷,占整个垦区耕地面积的13.53%,占黑龙江省耕地面积的3.68%。

3 研究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3.1 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农业方面,由于积极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大型灌区建设加快推进,土地复垦整理成效显著,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增强。实现粮食产量252.7万吨,种植业增加值27.6亿元,同比增长9%。粮食单产持续增长,从2012年的7856kg/hm2,增长到2016年的9986kg/hm2,处于黑龙江垦区9个分局中较领先水平。畜牧业增加值36.3亿元,同比增长21%。

3.2 机械化程度

2015年,机械耕整地面积为415350公顷,在整个黑龙江垦区而言机械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这也有利于整个分局粮食产量的提高。但是,从各个农场来看,区域差异还是比较明显。其中,290农场机械耕整地面积最广,达到51820公顷;依兰农场机械耕整地面积最小,仅为4536公顷,差距达到10.8倍之多,可见宝泉岭分局机械化发展程度极为不平衡。

3.3 水利化程度

2015年,宝泉岭局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了248711公顷,其中,绥滨农场有效灌溉面积最大,为40102公顷,汤原农场有效灌溉面积仅为323公顷,处于最低水平。可以看出,宝泉岭分局水利化灌溉程度区域差异比机械化区域差异更加显著。

3.4 生产资料消耗程度

从农药施用量来看,2015年,宝泉岭分局农药施用量为1230吨,相对于2014年有所下降。从各农场使用情况来看,290、军川和绥滨农场农药施用量较大,而江滨、名山、延军、汤原、依兰、梧桐河六个农场的农药施用量均小于100吨。从化肥施用量来看,2015年,宝泉岭分局化肥施用量(折纯量)为63431吨。可以看出,整个分局13个农场的化肥施用量还是比较高的。

4 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部分农场规模过小,产业化水平低

农业产业化水平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依兰、汤原等部分农场由于规模小,无论从土地面积、生产规模、人口总数、农垦生产总值,还是资金、设备、技术力量等等,都与其他农场或者垦区其他地区无法抗衡)。因此,造成了许多单一农垦企业生产经营的许多环节都要受到农垦外部的制约,农垦抵抗不确定因素影响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较弱,农垦企业内部不能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体系,农业产业化实施难度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着宝泉岭分局农业可持续发展步伐。

4.2 农垦单位分布过于分散,不利于统一管理

宝泉岭分局土地总面积575667公顷,下辖13个国有农场,这对于农垦系统的统一经营管理非常不利,这也是制约该分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天性因素。最近实施的农垦农场体制改革过程中,还暴露出有些农场不能真正融入到地方经济、省级管理部门与地市管理部门相互推委、农场管理力度趋弱、农场与地方纠纷加剧等问题。

4.3 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近年来,为了追求产量和生产效率,农药,化肥,大量的除草剂应用程序,不仅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化肥施用量,农药,除草剂损失中的水,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同时,化肥在土壤中的硝化反应,转化成亚硝酸盐积累在土壤,蔬菜,饮用水,食品,饲料中的硝酸盐含量增加,农药在一些化学性质稳定的农药(如六个六,DDT),通过植物,动物或人体对人类产生致癌作用,其毒性可能进入食物链。尤其是长期使用农药,使一些抗虫,使用农药的使用越来越大,而且减少的影响,害虫猖獗发生,加剧了环境和食品的污染,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5 结论

宝泉岭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由于积极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大型灌区建设加快推进,土地复垦整理成效显著,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增强。机械化发展程度极为不平衡。水利化灌溉程度区域差异比机械化区域差异更加显著,整个分局13个农场的化肥施用量还是比较高的。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农场规模过小,产业化水平低;(2)农垦单位分布过于分散,不利于统一管理;(3)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参考文献

[1]黄小黎.珠江三角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热带地理,2004,24(1):23-27.

[2]张久铭,王孟洲.平顶山市城郊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17(3):17-20.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篇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上市公司的诞生与发展对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近年来,农业上市公司业绩滑坡的报道屡见不鲜,暴露出一系列诸如主营业务衰退、多元化经营失误等问题。可持续发展观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于80年代,到90年代成为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思想原则。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的科学发展观更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全面贯彻。那么,基于企业层面角度,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到底如何?是增长过度,还是增长不足?哪些因素影响了农业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有效地实现农业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已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2003~2007年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秩检验和回归分析,研究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原因,以期得出适合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方式,为农业上市公司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设计

(一)文献回顾

国外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始于Robert. c. Higgins(1977)从企业财务管理角度提出企业可持续增长的观点。James .C. Van Horne(1988)沿用希金斯的企业可持续增长含义,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企业可持续增长模型。之后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影响因素:Storey(1994)认为企业家、企业本身和企业经营战略三个要素恰当地结合在一起,企业才能实现持续成长;Hay Michael和Kamshad Kimya(1994)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小企业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两类,即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并提出了包括债务和融资能力不足、获得风险资本能力不足、得不到足够合格的劳动力等在内的12个主要影响因素。国内针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1.对上市公司持续发展不力的成因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如吴晓求(2001)、黄速建和卢晟(2002)及陆国庆(2003)等;2.通过构建一系列评价指标,定量研究上市公司能否持续发展或者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范明、汤学俊(2004)认为产业力纬度、技术力纬度、制度力纬度和市场权力纬度构成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四力纬度结构;苏冬蔚、吴仰儒(2005)构建一个新颖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计量模型,并首次运用屏面数据计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王方华、肖海林(2005)提出的“十个管理诉求”模式认为,企业要实现可持续成长,必须遵循十个管理诉求。相比而言,国内针对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不多,张锦华(2003)、朱翔和蔡明超(2005)对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做过定性分析,王玉春和花贵如(2006)从财务的角度分析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状况及原因。但有关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还较少。为此,本文基于此背景对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进行实证分析,为提高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提供可借鉴的经验证据。

(二)模型选取

对于模型的选取,笔者认为,希金斯可持续增长模型的构建是在(企业打算以市场条件允许下的增长率增长、管理者不可能或不愿意发售新股、企业已经有且打算继续维持一个目标资本结构和目标股利政策)三个假设约束条件下形成的,是一种静态的模型,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实际应用时有一定的局限性(林娜,2008)。而范霍恩可持续增长模型更强调可持续增长率是个目标值,他从静态模型研究入手,通过改变假设条件,得出动态的可持续增长模型。为了保证实证检验的正确性,笔者以詹姆斯.C.范霍恩的可持续增长模型验证我国沪、深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状况。詹姆斯.C.范霍恩可持续增长模型计算公式如下:

可持续增长率(SGR)=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权益乘数/(1-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权益乘数)

可持续增长模型说明:1.企业的可持续增长率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留存收益率和权益乘数,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融资(权益乘数)和股利分配(留存收益率)等各项财务活动的效率,可以用来综合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业绩,表现为盈利能力和资产管理水平;权益乘数和留存收益率反映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财务政策,前者反映了公司的财务杠杆政策,后者反映了管理层对待股利分配的态度,两者取决于管理当局对待风险和收益的权衡。2.可持续增长率表示根据经营比率、负债比率和股利支付率的目标值、公司销售额的最大年增长率,同时是企业当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决定的内在增长能力。当销售按照不同于可持续增长率的比率增长,就需要改变其中一个或几个比率,调节经营政策或财务政策,对企业的增长率进行调节管理,使企业以合理健康的速度发展。

本文具体实证的内容如下:一是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是否实现可持续增长?二是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是增长过度还是增长不足?三是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未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具体财务原因。

(三)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中“农业上市公司”是指中国证监会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界定的农、林、牧、渔业的上市公司。样本按以下标准筛选:1.选取2003年之前上市的农业上市公司,因为本文的样本数据覆盖年度为2003-2007年。2.剔除B、H股的上市公司。按照我国有关法规,A股公司和B、H股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分别遵循不同的会计准则(A股公司遵循中国会计准则;B、H股公司遵循国际会计准则),其财务指标缺乏可比性。3.剔除处于*ST、ST或者PT状态的T类上市公司。因为T类上市公司的重组、整合十分常见,正常生产经营不能持续,这些公司的会计指标并不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4.剔除数据不完备的上市公司。按照上述样本选择顺序,本文最终得到110个有效样本,具体为22家农业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财务数据。本文所用到的农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均来自CCER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库。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包。

(四)变量选取

笔者基于詹姆斯.C.范霍恩可持续增长模型的角度来选取变量。其中:GG=SGR-g,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两者的差异代表实际情况与理想状况之间的差距,笔者把它命名为“增长差距”。出现“增长差距”有两方面原因:企业增长过快和增长不足。为了保证检验的正确性,需要控制其他的影响因素,笔者利用哑变量YEAR(0,1)对年度进行控制。变量的选取详见表1。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表2报告了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2003~2007年,农业上市公司的实际增长率显著高于可持续增长率。从实际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及方差可以看出,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实际增长率的波动远远大于可持续增长率的变化。这表明农业上市公司的实际增长超过了自身在当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决定的内在增长能力。而实际增长高于可持续增长是依靠增加负债来维持的,如果不能通过提升自身盈利能力来提高可持续增长率,那么这种实际增长是不能维持下去的。2003~2007年,销售净利率逐年下滑;总资产周转率在2003~2007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收益留存率和权益乘数逐年上升。但是,总资产周转率回升和收益留存率、权益乘数上升却不能抑制销售净利率下滑所导致的可持续增长率下降的趋势。

(二)是否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检验

表3报告了农业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可持续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有无显著差异的检验结果。结果显示:可持续增长率的样本均值与实际增长率的样本均值差异的T检验的双尾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0.05,拒绝原假设(U=SGR-g=0,即假设可持续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之差的均值为零),表明可持续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的均值差异在99%以上的置信水平高度显著,意味着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未实现可持续增长,出现了增长过度或者增长不足的问题。

(三)增长过度和增长不足的检验

通过上述配对样本的T检验可知,样本农业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不一致,未实现可持续增长。那么,是增长过度,还是增长不足?这可通过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来证实。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用于检验两个相关样本是否来自相同均值的总体,或检验两个相关样本是否具有相同的分布。农业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增长率(SGR)和实际销售收入增长率(g)可以看作是两个相关样本,该法通过计算各观察值的偏差、绝对偏差的秩以及正负符号秩的和,不仅考虑两组数据差的符号,而且考虑差的大小,可以用来进一步检验确认样本公司的增长状况。

表4为报告样本的威尔科克森秩检验结果。结果显示:所选的中国22家农业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可持续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之差的负秩数为81,占总数的73.64%;而正秩数为29,占总数的26.36%;结为0,即在总样本中没有可持续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相等的样本。在显著性水平а=0.05时,Z1-а/2=1.96条件下,|Z|>Z1-а/2时,拒绝原假设,即认为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率(SGR)和实际销售收入增长率(g)有显著差别,即均未实现可持续增长。样本公司中有73.64%出现实际增长率超过可持续增长率,这种与自有财务资源不相匹配的增长过度,使公司的资源变得相当紧张;26.36%出现增长不足的问题,造成了企业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四)未实现可持续增长原因的检验

依据詹姆斯·C·范霍恩的可持续增长模型,对可持续增长率的四个驱动因素——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和收益留存率进行回归分析。笔者建立回归模型:

GG=β0+β1PS+β2RA+β3AQ+β4R+β5YEAR+ε

其中:GG-因变量;β0—常数项;β1-β5—回归系数;ε

—残差。

1.相关系数

表5报告了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各个变量之间相关系数均显著小于0.8,故回归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2.回归分析

表6报告了样本的回归分析结果。R2为0.165278,说明样本拟合优度一般;DW值为2.024325,接近2,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销售净利率(PS)、权益乘数(AQ)与增长差距(GG)正相关,总资产周转率(RA)、收益留存率(R)与增长差距(GG)负相关。从回归系数T检验值的显著性水平看,其中销售净利率(PS)的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销售净利率即盈利能力是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出现增长差距(GG)的主要原因,其次为权益乘数(AQ)即资本结构不合理。

3.主要影响因素的财务分析

从回归分析可以看出,销售净利率即盈利能力是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增长过度的主要原因;其次为权益乘数即资本结构不合理。以下对农业上市公司增长过度的关键因素:盈利能力和资本结构进行详细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

笔者以销售净利率、资产利润率、权益利润率及净利润增长率来衡量农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从表7可以看出,农业上市公司与其它行业如工业、交通运输、商业、饮食服务业相比,销售净利率偏低,同时其净利润增长率从2004年开始出现负的增长,导致农业上市公司收益留存率下降,阻碍了农业上市公司的内在增长能力。

针对销售净利率偏低的原因,本文对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费用进行深入分析,如表8所示。从2003年到2005年中,销售净利率逐年下滑,并且2005年出现了负的增长,从2006年到2007又呈现了下滑的趋势。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的平均值为0.2283;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同比增长率的总平均值为0.7882,其中主营业务成本占34.09%,财务费用占33.06%,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总体占32.86%。正因为样本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同比增长率大于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大幅侵蚀了利润,所以才直接导致销售净利率年年下滑。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篇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对于贫困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贫困的理解,学术界已从收入的贫困转变为创造收入的能力、机会和权力的贫困,因此,单从收入角度来研究贫困群体绝对意义上的贫困已经是“流于表面”。可持续生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提出来的。本文从生计的定义出发,对可持续生计的内涵进行深层次探讨,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国内外不同脆弱性背景,对可持续生计理论的应用进行研究,最后对如何提高弱势群体(特别是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能力的建议进行归纳总结,以求得出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把可持续生计理论运用到现实的反贫斗争中去。

二、可持续生计的研究现状

(一)可持续生计的内涵探讨

“可持续生计”概念最早见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并在20世纪最后十年逐渐流行开来。1995年在哥本哈根社会发展世界峰会上通过的《哥本哈根宣言》将可持续生计概括为“使所有男人和妇女通过自由选择的生产性就业和工作,获得可靠和稳定的生计”。Scoones(1998)对可持续生计的定义为:“某一个生计由生活所需要的能力、有形和无形资产以及活动组成。如果能够应付压力和冲击进而恢复,并且在不过度消耗其自然资源基础的同时维持或改善其能力和资产,那么该生计具有持续性。”Chambers和Conway将“生计”定义为一种“谋生的方式,该谋生方式建立在能力、资产(包括储备物、资源、要求权和享有权)和活动基础之上。”目前,这一概念已被大多数学者所采纳。纳列什・辛格和乔纳森・吉尔曼在《让生计可持续》一文中指出,“消除贫困的大目标在于发展个体、家庭和社会改善生计系统的能力”。从对可持续生计的定义来看,可持续生计是个系统性概念,涉及到脆弱性背景、外部性冲击、生计能力、资产状况、生计活动和策略等方面,以及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可持续生计的应用研究

目前在国内外学术界,基于可持续生计的分析框架(SLA分析框架)对弱势群体或者贫困人群进行的研究,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运用。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对可持续性生计的研究开发了投入、产出、成果、影响和过程等一系列指标对生计安全进行监测;美国非政府组织CARE的农户生计安全框架以家庭为焦点,同时强调关注家庭内部的性别和生育关系,分析儿童、妇女、男性和老人在社会中的作用。英国海外发展部(DFID)提出的可持续分析框架得到最为广泛的应用(见图1)。这个框架以人为中心,更强调贫困者自身的主动参与式发展,从背景到现实再到政策可以进行一个完整的整体性分析,并能在生计的各个过程中进行调节以增进生计能力。

整个分析框架由五部分组成,包括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结构和过程转变、生计战略和生计输出。在现今的学术研究中,更多侧重于对生计资本的衡量上。生计资本包括五个部分:自然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而这五个资本又可以用若干小指标加以测度来反映。

在这个分析框架下,首先是对脆弱性背景进行的研究。成得礼(2008)以城中村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失地农民生存发展中个人转型、集体经济转型、城中村社会转型等脆弱性背景,同时也对失地农民的生计资产的积累进行分析,发现非正式经济是生计资产积累的重要源泉。

我国学者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状况对贫困群体的生计资产进行了实证分析。杨云彦等(2009)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库区农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建设的外力冲击下库区农民的生计资本状况。库区农民生计资本的特点是人力资本积累整体薄弱,普遍缺乏一种有利于生计创新的人文环境和人力资本基础;在自然资本方面,人均拥有的数量较少;物质资本方面,差异不大;金融资本的测量得分值低,反映出库区农民极少有交易性极强的货币资本积累;社会资本得分最高,可见它们是农户规避生计风险、实现互助的坚实基础。李小云等(2007)对农户的生计资产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在人力资产方面,低收入家庭对教育、培训投入较少,人力资本累积速度较慢;自然资产脆弱性大;物质资产不可转换性强,无法与其他资产进行相互转化来达到降低生计脆弱性的目的;社会资产主要表现为以亲缘关系为主的家庭网络。

在对整个分析框架的研究中,除了对生计资产的测度外,也有对生计策略的分析。黎洁等在对西部贫困退耕山区农户设国际状况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特意将调查地农户分为农业户和兼业户两种类型通过对比分析来突出不同生计策略所带来的影响作用。总的来说,兼业户生计状况比农业户更好,对于自然和环境的依赖程度也较低;李斌等(2004)针对生计途径,结合非政府组织(NGO)农村扶贫和发展项目的具体落实,发现如何协调援助组织强调的赋权和平等目标与受援助者希望尽快改善生计的目标不一致的问题是在可持续生计途径在现实中遇到的阻力。

此外,我国学者结合失地农民的实际情况,认为现行制度的缺陷是导致失地农民生计“不可持续”的主要原因。冯振东(2007)主要从现行制度出发,认为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城乡二元分割制度的不合理和就业培训的滞后是造成失地农民生计“不可持续”的主要原因。赵兴玲等(2009)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他们将影响因素分为主、客观两个方面:主观上,他们长期居住在农村,习惯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模式,传统生活观念浓重;客观上,现行的征地安置模式的短期性、征地补偿费用低、就业渠道不通、社会保障不完善都是造成失地农民的生活面临严峻挑战的因素。金雁(2005)结合南京市的实际情况,认为在贫困群体中很大一部分人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只是他们的劳动力价值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贬值,而现行的社会救助政策(城市低保、失业救济等)激励不足,无法为贫困者自强自立提供足够的动力,进一步恶化了他们的生计状况。

综合以上的研究成果来看,在运用可持续分析框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可以把研究的重心从如何提高收入转化到生计的可持续性的提高上来,深层次地挖掘导致贫困以及可持续生计难以维持的原因,这对如何更好地进行扶贫减贫具有指导意义。

(三)加强可持续生计能力的政策建议研究

关于如何解决贫困群体可持续生计的研究,很多学者从对政府政策的研究层面出发,从征地补偿、社会保障、就业帮扶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对策。魏顺泽(2006)针对绵阳市失地农民的实际情况,提出要“积极探索股份制运作方式,使农民持有集体经济股份”,同时采用土地换保障的方式,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基金,采用“不同片区价”的赔偿模式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孙绪民等(2007)认为要确保农民的话语权,并且改革干部评聘制度和财税制度,构建合理的制度体系。

而沿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进行研究的学者,更多的是从贫困群体如何改善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状况、优化结构和制度、丰富生计战略等角度出发,提出很多可行性建议。

成得礼(2008)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的脆弱性背景,认为科学编制和实施城乡规划、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保障体系的对接,实地农民市民化意识的提高)是解决他们可持续生计的有利环境。纳列什・辛格、乔纳森・吉尔曼(2000)提出借助“行动社区”的方式解决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所谓“行动社区”就是一群人,通过共同的目标(即可持续生计方案)以及分享知识的真切需要而非正式地走到一起来。徐鹏等(2008)针对西部地区的特点,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两方面出发,认为要改善当地具有周期性变化、外部冲击力大的生计环境;同时还要增加西部地区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设施的供给,改善各种资产状况,进一步解放西部地区的生产力。李琳一等(2007)提出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支持农户多样化的生计策略显得很有必要。“在更加微观的水平上推动直接活跃经济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针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人力资源开发计划,进行农村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推动基于农民特殊的社会网络的乡土的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等”。

可以看出,在分析框架下进行的研究,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问题,因而针对不同的脆弱性背景、不同的资产状况提出了更多解决贫困群体的可持续生计问题的方式更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在分析失地农民问题时,研究他们在丧失土地资源后,如何根据自身资产条件进行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生计策略实现有效生计输出,最终实现生计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结束语

从“可持续生计”的概念提出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二十多年里,各个国家的专家学者都对如何解决贫困群体的可持续生计做出不懈努力,有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沿用可持续生计的分析框架,在一定脆弱性环境的背景下,通过一系列生计战略和制度结构的演变,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扶贫斗争中去。可以明显地看出,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对于贫困群体的研究,从客观环境到个人的生计资产,再到生计策略和生计输出,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测度,对于研究贫困群体贫困的深层原因,能够进行多方面的考虑,深刻挖掘其中的本质,并得到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总体来说,可持续生计是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一个传统问题,也因此得出了一些新思路和新方法,这就为更好地解决贫困问题、生计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参考文献:

1、纳列什・辛格,乔纳森・吉尔曼.让生计可持续[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4).

2、LasseKrantz The Sustainable Livelihood Approach to Poverty Reduction[M]. Swedish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gency,2001.

3、苏芳,徐中民,尚海洋.可持续生计分析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9(1).

4、成得礼.对中国城中村发展问题的再思考――基于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角度[J].城市发展研究,2008(3).

5、杨云彦,赵锋.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农户生计资本的调查与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3).

6、李琳一,李小云.浅析发展学视角下的农户生计资产[J].农村经济,2007(10).

7、黎洁,李亚莉,邰秀军.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西部贫困退耕山区农户生计状况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9(5).

8、李斌,李小云,左停.农村发展中的生计途径研究与实践[J].农业技术经济,2004(4).

9、冯振东.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以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为例[D].西北大学,2007.

10、赵兴玲,骆华松,黄帮梅,李燕冰.可持续生计视角下失地农民长远生计问题探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1).

11、金雁.可持续生计:完善南京贫困群体政策支持体系的重要方向[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S1).

12、魏顺泽.城市建设与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路径[J].农村经济,2006(8).

13、孙绪民,周森林.论我国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J].理论探讨,2007(5).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篇10

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涵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由来。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发展会议中指出,农业的发展要采取一种维护自然环境和维持自然资源的方式进行合理发展,不仅要确保农业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要满足后代的发展需求,并且要保持土地的农业永续性利用,对于水和其他动植物资源能够不构成影响,在资源上、技术上、经济上、、社会上都要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次会议是农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第一次提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史称FAO会议。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早在国际会议开始之前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只是在管理上缺乏管理力度,为响应FAO会议的发展要求,中国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要保证农业生产率的稳定增长,在提高食物生产以及安全的基础上,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发展现状,保证和改善农业环境,要做到合理、有序的利用农业资源,尤其是针对相关生物资源以及可再生环境,要做到保护为主,利用为辅的发展理念。

3.近年来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情况。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发展理念就是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又要做到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农业利用,在农业经济可承载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经济的转换率,这种发展理念随着十对于生态环境发展的理念提出而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因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在当下得到普遍的认可和发展。

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在于发展。

经济发展是我国发展的第一要义,因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注重发展,只有经济发展才能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间的矛盾,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国民发展的刚性需求,同时,要指出的是,农业的发展要在满足可持续的基础上,主要做到农产品的质量以及数量的同步发展。

2.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占国民总量的一半以上,同时农用土地面积占我国总面积的70%,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强调保证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路线主要就从三农问题开始解决。农业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在进行种植业时对于农药化肥的使用、大棚扣膜的使用等都对于土壤以及地下水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并且污染物的存在形式较为特殊,难以降解。在进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将生态发展放在首位,要以保护环境为主。

3.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施要通过合理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我们当下所最为关注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也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解决途径之一,农业作为主要的发展途径,也是减缓环境压力的主要途径,在进行三农问题的解决时,要进行合理控制农村的人口数量,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大力发展农村人口的素质以及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因此是农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自觉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

4.要进行合理保护农业自然资源以及生物资源。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最终目的在于合理的开发农业资源,将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开发合理结合起来,尽量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作用,将农业发展与资源利用至于良性循环之中,因而在资源开发中,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完成生态的协调发展,以保证减少农业资源的污染。

5.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要体现在农业的发展方式上。

农业的发展方式是农业经济进步重要的发展限制因素,合理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在当下的农业现代化较为普及的今天,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农业经济方式上要选择以农业科技发展为主要发展方式。此外,在农业的发展方式上要选择以农业增长的集约性进行合理分配,因为采用集约形式发展农业能够减少污染的面积,并且便于进行污染的集中治理。

三、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主要特点

1.发展目标的多元化。

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展特点,其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的质量、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以及农业产出率等,同时也要满足农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方面结合,并将环境效益放在首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增加环境的污染。

2.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发展所包含的内容有各个方面,其中在农业生态发展上所要表现出来的是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即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在发展农业时保证遵循自然生态规则,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保证自然环境的自我调节的基础上应用自然资源,不破坏环境的生态调节率,才能真正做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四、结语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全面发展与进步的支撑和源泉,因而努力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现在方方面面,本文针对其发展特性、发展现状做了简要的概述。

参考文献: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篇11

1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纵观我国现阶段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在其发展进程中仍然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其一,部分经济落后地区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对其水利、电网等改造工程的重视度不够;其二,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中,科技创新亮点不足,推广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有待完善;其三,与农业经济息息相关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力度与进度不够,导致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发展对策

2.1加大投入力度

加强对农村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但能够改善当前农村人民生活水平,还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导入到现代化农业的建设当中,通过刺激投资与消费,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自2010年以来,国家财政、固定资产都投入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2,3]。中央财政所安排的“三农”总投入8183亿元,其中有1150亿元资金被用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6240座大中型与重点小型病险水库的加固建设工作,并且持续推进改善农村灌溉配套设施,进行节水改造以及农村电网改造。由此可见,为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大投入的力度。

2.2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

结合当前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要求,确立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与重点,通过加大投入资金,将各方科研力量进行整合,在重要领域与关键性技术方面实现突破。要将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在良种培育方面。中国作为世界上粮食用种量最大的国家,然在粮食种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较大隐患,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我国粮食安全与农业生产安全。因此,要重点研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的培育,加速国内种业企业的产业整合,与科研机构强强联手,提升我国种业的核心技术[4,5]。此外,还应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力度,在耕地、播种、收获等环节注入农机化的先进“血液”,并且要对农机合作社进行大力扶持,推动农机服务专业化与产业化,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

加强对农田水利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是当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重点任务,必须加大投入力度与加快建设速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解决长期以来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落后局面。2.3.1大力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对县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规划并完善,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争取中央财政的专项补助资金,将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改造以及小型排涝设施都列入补助范围[6]。结合雨水蓄积利用,同时对山区小型抗旱水源工程抓紧建设。并积极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改革,对建设主体与管护责任要明确到位。2.3.2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加大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的投资力度,尽量在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任务。农业综合开发则需要加大对中型灌区重点工程以及大中型灌区田间节水改造的资金投入力度。打造节水灌溉的示范基地,利用榜样的示范作用,去积极引导农户选用先进的节水设备与技术。对现有的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技术进行规模改造,并扩大范围,其中对重要涝区进行重点整治[7,8]。此外,还应对用于农业灌溉的农业用电提供政策优惠,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去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做好“三农”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对稳定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现代化的农业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与建设,通过可持续化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

参考文献:

[1]王丽.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点[J/OL].乡村科技,2016,(32):55.(2017-05-12)

[2]何平均,彭沛.协同视角下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三维”机制研究[J].经济论坛,2016,(11):78-81,92.

[3]徐亮亮.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J].工程技术研究,2016,(05):251-252.

[4]李丽.制度创新视角下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06):77-80.

[5]孙凯.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02):43-44.

[6]张世国,高玉春,徐亚利.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J].科技信息,2013,(12):84.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篇12

一.传统农业的特点

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1.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效率很低。传统农业使用的还是一些简单的铁质工具,像铁犁、铁锄、铁耙等;生产动力也基本上靠畜力和人力,长期以来技术十分落后,因此劳动生产率也非常低下。

2.农业生产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商品化程度不高。长期以来的小农生产意识决定了传统农业生产的性质,另外传统农业生产工具落后、效率低下也决定了农业生产只能自给自足,基本上没有或者很少有富余的农产品可以拿出去交换,这些都导致了传统农业的商品化程度低下。

3.传统农业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因此对外部环境依赖程度很大。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因为缺乏理论知识的指导和现代化生产工具的辅助,传统农业的发展只能依赖于长期的实践经验。传统农业基本上是靠天吃饭,灾害抵御能力非常低下,像干旱,这是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古代,面对旱情,只能跪拜求雨,由此可见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弊端。

二.农业发展的趋势

1.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发展。农业的规模化生产是在成片集中的土地上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运用高效的农业机械进行耕作。农业规模化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还能在同等条件下提高单位面积的总产量,使得农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真正促进大农业的发展。国家现在也出台了可以合理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政策,进而有效提升耕地资源的利用率。农业规模化发展还需要加强先进的农业措施和管理,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努力实现了农业生产“高劳动生产率、高商品率、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2.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发展。现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因为部分人盲目追逐利益,过度使用农药化学产品、进行大机械化操作,严重破坏了农业资源和环境。为此必须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按照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促进农业发展与自然相和谐。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进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从自然式农业走向设施化农业。我国传统农业是靠天吃饭,农业生产中因为缺乏理论知识的指导和现代化生产工具的辅助,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力及其低下。为了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改善看天吃饭的难题,必须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有效抵御旱、涝等自然灾害。目前,在我国一些土地资源缺乏但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已经建立了一些高科技含量、高投入的设施农业,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的更好发展,必须克服目前的困难,加大投入,建设现代化的农业设施。

三.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对策

1.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生产加强了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和管理技术这三个方面的改革,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业资源的使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进而整体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但是如果在发展过程中不综合考虑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将会出现过度使用农药化学产品、进行大机械化操作的情况,这样就会对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多的危害。生态农业就是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注重农、林、牧、副、渔等全面综合发展,提倡产品的循环利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加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投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也必须依赖农业科技的支持。先进的农业科技的投入、使用可以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强调持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的同时,将“大幅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摆在了突出位置上,这样就有效夯实了粮食增产的资金保障。相关部门还需要继续加大对农业发展资金的投入,不断鼓励农业科研创新,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人口素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目前我国农业人口还占绝大多数,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比较低,自身素质发展相对欠缺,环保意识不高,他们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对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坏,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所以,必须加强环保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农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与此同时还要从法律层面上予以完善,这样才能真正改善目前农业的生产状况,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

四、总结

传统的农业生产以及不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农产品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立足农业发展现状,把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结合起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投入;提高人口素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参考文献: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篇1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上市公司的诞生与发展对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近年来,农业上市公司业绩滑坡的报道屡见不鲜,暴露出一系列诸如主营业务衰退、多元化经营失误等问题。可持续发展观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于80年代,到90年代成为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思想原则。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的科学发展观更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全面贯彻。那么,基于企业层面角度,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到底如何?是增长过度,还是增长不足?哪些因素影响了农业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有效地实现农业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已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2003~2007年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秩检验和回归分析,研究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原因,以期得出适合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方式,为农业上市公司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设计

(一)文献回顾

国外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始于Robert. c. Higgins(1977)从企业财务管理角度提出企业可持续增长的观点。James .C. Van Horne(1988)沿用希金斯的企业可持续增长含义,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企业可持续增长模型。之后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影响因素:Storey(1994)认为企业家、企业本身和企业经营战略三个要素恰当地结合在一起,企业才能实现持续成长;Hay Michael和Kamshad Kimya(1994)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小企业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两类,即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并提出了包括债务和融资能力不足、获得风险资本能力不足、得不到足够合格的劳动力等在内的12个主要影响因素。国内针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1.对上市公司持续发展不力的成因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如吴晓求(2001)、黄速建和卢晟(2002)及陆国庆(2003)等;2.通过构建一系列评价指标,定量研究上市公司能否持续发展或者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范明、汤学俊(2004)认为产业力纬度、技术力纬度、制度力纬度和市场权力纬度构成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四力纬度结构;苏冬蔚、吴仰儒(2005)构建一个新颖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计量模型,并首次运用屏面数据计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王方华、肖海林(2005)提出的“十个管理诉求”模式认为,企业要实现可持续成长,必须遵循十个管理诉求。相比而言,国内针对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不多,张锦华(2003)、朱翔和蔡明超(2005)对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做过定性分析,王玉春和花贵如(2006)从财务的角度分析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状况及原因。但有关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还较少。为此,本文基于此背景对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进行实证分析,为提高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提供可借鉴的经验证据。

(二)模型选取

对于模型的选取,笔者认为,希金斯可持续增长模型的构建是在(企业打算以市场条件允许下的增长率增长、管理者不可能或不愿意发售新股、企业已经有且打算继续维持一个目标资本结构和目标股利政策)三个假设约束条件下形成的,是一种静态的模型,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实际应用时有一定的局限性(林娜,2008)。而范霍恩可持续增长模型更强调可持续增长率是个目标值,他从静态模型研究入手,通过改变假设条件,得出动态的可持续增长模型。为了保证实证检验的正确性,笔者以詹姆斯.C.范霍恩的可持续增长模型验证我国沪、深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状况。詹姆斯.C.范霍恩可持续增长模型计算公式如下:

可持续增长率(SGR)=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权益乘数/(1-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权益乘数)

可持续增长模型说明:1.企业的可持续增长率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留存收益率和权益乘数,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融资(权益乘数)和股利分配(留存收益率)等各项财务活动的效率,可以用来综合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业绩,表现为盈利能力和资产管理水平;权益乘数和留存收益率反映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财务政策,前者反映了公司的财务杠杆政策,后者反映了管理层对待股利分配的态度,两者取决于管理当局对待风险和收益的权衡。2.可持续增长率表示根据经营比率、负债比率和股利支付率的目标值、公司销售额的最大年增长率,同时是企业当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决定的内在增长能力。当销售按照不同于可持续增长率的比率增长,就需要改变其中一个或几个比率,调节经营政策或财务政策,对企业的增长率进行调节管理,使企业以合理健康的速度发展。

本文具体实证的内容如下:一是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是否实现可持续增长?二是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是增长过度还是增长不足?三是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未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具体财务原因。

(三)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中“农业上市公司”是指中国证监会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界定的农、林、牧、渔业的上市公司。样本按以下标准筛选:1.选取2003年之前上市的农业上市公司,因为本文的样本数据覆盖年度为2003-2007年。2.剔除B、H股的上市公司。按照我国有关法规,A股公司和B、H股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分别遵循不同的会计准则(A股公司遵循中国会计准则;B、H股公司遵循国际会计准则),其财务指标缺乏可比性。3.剔除处于*ST、ST或者PT状态的T类上市公司。因为T类上市公司的重组、整合十分常见,正常生产经营不能持续,这些公司的会计指标并不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4.剔除数据不完备的上市公司。按照上述样本选择顺序,本文最终得到110个有效样本,具体为22家农业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财务数据。本文所用到的农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均来自CCER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库。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包。

(四)变量选取

笔者基于詹姆斯.C.范霍恩可持续增长模型的角度来选取变量。其中:GG=SGR-g,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两者的差异代表实际情况与理想状况之间的差距,笔者把它命名为“增长差距”。出现“增长差距”有两方面原因:企业增长过快和增长不足。为了保证检验的正确性,需要控制其他的影响因素,笔者利用哑变量YEAR(0,1)对年度进行控制。变量的选取详见表1。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表2报告了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2003~2007年,农业上市公司的实际增长率显著高于可持续增长率。从实际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及方差可以看出,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实际增长率的波动远远大于可持续增长率的变化。这表明农业上市公司的实际增长超过了自身在当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决定的内在增长能力。而实际增长高于可持续增长是依靠增加负债来维持的,如果不能通过提升自身盈利能力来提高可持续增长率,那么这种实际增长是不能维持下去的。2003~2007年,销售净利率逐年下滑;总资产周转率在2003~2007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收益留存率和权益乘数逐年上升。但是,总资产周转率回升和收益留存率、权益乘数上升却不能抑制销售净利率下滑所导致的可持续增长率下降的趋势。

(二)是否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检验

表3报告了农业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可持续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有无显著差异的检验结果。结果显示:可持续增长率的样本均值与实际增长率的样本均值差异的T检验的双尾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0.05,拒绝原假设(U=SGR-g=0,即假设可持续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之差的均值为零),表明可持续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的均值差异在99%以上的置信水平高度显著,意味着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未实现可持续增长,出现了增长过度或者增长不足的问题。

(三)增长过度和增长不足的检验

通过上述配对样本的T检验可知,样本农业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不一致,未实现可持续增长。那么,是增长过度,还是增长不足?这可通过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来证实。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用于检验两个相关样本是否来自相同均值的总体,或检验两个相关样本是否具有相同的分布。农业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增长率(SGR)和实际销售收入增长率(g)可以看作是两个相关样本,该法通过计算各观察值的偏差、绝对偏差的秩以及正负符号秩的和,不仅考虑两组数据差的符号,而且考虑差的大小,可以用来进一步检验确认样本公司的增长状况。

表4为报告样本的威尔科克森秩检验结果。结果显示:所选的中国22家农业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可持续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之差的负秩数为81,占总数的73.64%;而正秩数为29,占总数的26.36%;结为0,即在总样本中没有可持续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相等的样本。在显著性水平а=0.05时,Z1-а/2=1.96条件下,|Z|>Z1-а/2时,拒绝原假设,即认为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率(SGR)和实际销售收入增长率(g)有显著差别,即均未实现可持续增长。样本公司中有73.64%出现实际增长率超过可持续增长率,这种与自有财务资源不相匹配的增长过度,使公司的资源变得相当紧张;26.36%出现增长不足的问题,造成了企业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四)未实现可持续增长原因的检验

依据詹姆斯・C・范霍恩的可持续增长模型,对可持续增长率的四个驱动因素――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和收益留存率进行回归分析。笔者建立回归模型:

GG=β0+β1PS+β2RA+β3AQ+β4R+β5YEAR+ε

其中:GG-因变量;β0―常数项;β1-β5―回归系数;ε

―残差。

1.相关系数

表5报告了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各个变量之间相关系数均显著小于0.8,故回归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2.回归分析

表6报告了样本的回归分析结果。R2为0.165278,说明样本拟合优度一般;DW值为2.024325,接近2,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销售净利率(PS)、权益乘数(AQ)与增长差距(GG)正相关,总资产周转率(RA)、收益留存率(R)与增长差距(GG)负相关。从回归系数T检验值的显著性水平看,其中销售净利率(PS)的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销售净利率即盈利能力是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出现增长差距(GG)的主要原因,其次为权益乘数(AQ)即资本结构不合理。

3.主要影响因素的财务分析

从回归分析可以看出,销售净利率即盈利能力是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增长过度的主要原因;其次为权益乘数即资本结构不合理。以下对农业上市公司增长过度的关键因素:盈利能力和资本结构进行详细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

笔者以销售净利率、资产利润率、权益利润率及净利润增长率来衡量农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从表7可以看出,农业上市公司与其它行业如工业、交通运输、商业、饮食服务业相比,销售净利率偏低,同时其净利润增长率从2004年开始出现负的增长,导致农业上市公司收益留存率下降,阻碍了农业上市公司的内在增长能力。

针对销售净利率偏低的原因,本文对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费用进行深入分析,如表8所示。从2003年到2005年中,销售净利率逐年下滑,并且2005年出现了负的增长,从2006年到2007又呈现了下滑的趋势。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的平均值为0.2283;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同比增长率的总平均值为0.7882,其中主营业务成本占34.09%,财务费用占33.06%,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总体占32.86%。正因为样本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同比增长率大于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大幅侵蚀了利润,所以才直接导致销售净利率年年下滑。

表9报告了农业上市公司历年盈利构成状况。从中可以看出,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相对较高,营业利润比重逐年下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加入WTO后,由于国内外两个市场对接,国外农产品的进口数量和价格也对中国农业上市公司产生较大冲击。同时近年来,我国石油、煤炭等能源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农产品所需原料价格也节节攀升,这直接导致了原材料、运费、燃料等生产成本的增加,从而使公司的营业利润下降。但同时样本公司中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和补贴收入占利润总额有上升的趋势,由于农业上市公司的性质,受其国家的扶持较多,因此补贴收入自然也多。另外,从样本公司涉及的行业来看,其虽以“农业题材”上市,但很多都投资经营酒店服务业、房地产业、证券业等业务,“背农现象”比较普遍,一些没有效率或效率低下的非核心经济业务降低了其可持续增长能力。

(2)资本结构分析

表10报告了农业上市公司历年的债务结构状况。从样本描述性统计结果(表2)可以看出,2003~2007年,样本公司的权益乘数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表明农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逐年攀升,公司利用负债部分解决了超速发展所带来的资金缺口。然而,在销售净利率下滑且出现负值的情况下,运用负债将产生一定的负作用:财务风险和破产风险将变大。从表10可以看出,农业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流动负债占很大的比重(从2003~2007年流动负债比重分别是87.55%、84.66%、88.7%、91.71%和86.65%),表明企业临时偿债压力和财务风险巨大。流动负债较大比重来自于短期借款及一些应付款项和应付票据,而长期负债的主要来源是长期借款。由于公司的信用水平是有限的,仅仅依靠银行的短期借贷活动进行融资不能解决主要资金的来源问题,但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都是依靠短期借贷或通过应付款项进行融资,造成流动负债的比重过大而使得债务结构失衡。故资本结构不合理是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脱离可持续增长轨道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企业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在资金链不产生断裂或不造成浪费的前提下,企业保持合理、持续的增长速度,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因此企业的增长速度应以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为前提,过快或过缓的增长速度对企业的发展壮大都是不益的。本文通过选取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均值差异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脱离了可持续增长率的轨道,而销售净利率下降和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主要原因。

本文的研究建议如下:

(一)提高盈利能力,重视成本控制和管理

努力提高农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缓解快速增长所带来的资金紧张的压力,为公司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源性资本,保证长期可持续增长。农业上市公司应在调整产品品种结构、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的同时,尽可能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降低主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同时,需要调整经营战略,剥离没有效率或效率低下的非核心经济业务,这样既可以获得农业上市公司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支持核心业务的发展,又可以降低公司整体过快的增长速度。

(二)优化资本结构,改善债务期限结构

过高的流动负债虽然有利于降低综合资本成本,但财务风险明显增大。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应该结合债务资本的用途适当降低短期负债,增加长期负债,以缓解公司临时偿债的压力和降低财务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 吴晓求.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J].经济导刊,2001(1):5-16.

[2] 黄速建,卢晟.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J].经济管理,2002(3):9-12.

[3] 陆国庆.上市公司“富不过三年”的深层原因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J].当代财经,2003(1):85-87.

[4] 范明,汤学俊.企业可持续成长的自组织研究:一个一般框架及其对中国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应用分析[J].管理世界,2004(10):107-113.

[5] 苏冬蔚,吴仰儒.我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5(1):106-116.

[6] 王方华,肖海林.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地位与管理范式[J].管理学报,2005(3):210-216.

[7] 张锦华,吴方卫.农业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分析: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3(3):5-9.

[8] 朱翔,蔡明超. 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整体现状及发展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5(10):1945-1946.

[9] 王玉春,花贵如.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10):43-49.

[10] 林娜.可持续增长模型及其实证检验[D].山东: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1] Robert.C.Higgins. How much growth can a firm afford?[J].Financial Management,1977(6).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