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问题实用13篇

经济发展的问题
经济发展的问题篇1

本文作者:桂喜民赵海军工作单位:邯郸市统计局

经济增长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1)产业结构调整成效不彰。我市经济结构偏重,在目前限制产能的情况下弊端凸显,加剧了我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度,在经济增长稳定性、持续性和协调性方面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数据显示,1995年我市轻重工业比重比为3:7,2011年,上升为1:5.9;近似霍夫曼比率为0.17。可见,我市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重工业化趋势明显。(2)经济发展过多依赖于投资拉动和政府推动。我市投资1995~2011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93.4%,这说明我市经济目前的增长基本是靠大量的资本投入来实现的,属于明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综合要素的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3)处于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圈,政策红利缺乏。在整个国家层面上,邯郸处于天津港口经济的边缘地带。在区域层面,邯郸与以郑州、西安、青岛等区域性大城市为主的区域经济圈距离也较远,无法分享这些城市集聚效应带来的好处。(4)主导产业带动作用弱化。我市新一轮经济增长是由住宅、汽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拉动的。钢铁产业链条短,资源转化增值率低。资源优势不能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2011年,钢铁行业增加值617.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48.6%;但同期提供的利润74.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39.5%,低于增加值9.1个百分点;税收36.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30.8%,低于增加值17.8个百分点。(5)定位资源型城市制约经济发展转型的成效。邯郸被国家定位为资源型城市。煤炭、电力是国家布局的重点。导致的问题是,一是产业发展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二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压力大;三是存在区域、城乡一体化的诸多体制障碍;四是我市城市布局显得过于分散,聚集效益差;五是综合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优化组合空间。

对策建议

(1)脱胎换骨:率先实现产业升级的新突破。邯郸产业要想从“斯密增长”和“库兹尼茨增长”转向依靠结构转型、技术创新和微观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等因素的“熊彼特增长”,就要按照新兴产业规模化、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的发展思路,促进制造业集聚集度明显上升,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跻身国际市场的成功企业。(2)借力上位:打造有带动作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主要是打造与天津、济南和青岛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加强与省、铁道部的沟通,积极筹划天津-邯郸客运专线建设,邯郸-青岛客运专线的建设,争取邯郸-济南铁路客运线早日开通。在完善交通体系的同时,对不同产品、不同产业采取不同的接轨策略,钢铁、环保、汽车及其零部件、金融业等相关行业,与天津接轨;文化、教育、旅游等产业与北京接轨;白色家电、物流等行业与青岛接轨。(3)内强素质:积极推进县域综合配套改革。笔者认为,根据我市建设的现实态势和发展前景,其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和再扩展不宜继续采用均衡增长,而宜借鉴生长极理论及核心边缘模式,采用“动态平衡”(或称非均衡发展)。其可持续性建设,应该集中有限的资金,吸引优势产业发展和集中。要鼓励有条件的强县如涉县、大名、魏县等向次中心城市转变,紧密“1+6”,强力带动小城镇的发展。(4)动态均衡:积极发展小城镇,加快城镇化,解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失衡。邯郸市的乡镇分为三类:一是对于有大中型工业企业进驻的乡镇如更乐等,大力发展与之配套的加工和服务业;二是对于有风景、文化积淀的城镇如广府等,大力发展旅游等相关行业;三是有成规模工业或商业的乡镇如小寨等,将工业或商业做大做强,产业延伸;四是数量最多的农业乡镇,成立农协或农会组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走集约化、产业化之路,进一步朝着多功能的相对集中城市建设方向更新和转化。(5)政策引导:建立一个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环境。一要加大教育投入;二要下大力气,运用法制规范经济发展环境;三要转向促进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兼顾增长与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四要启动民间投资。

经济发展的问题篇2

一、宝鸡—天水经济区的形成

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正式《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关中—天水经济区确定为西部大开发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致力于将其打造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经济要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交通网络作为支撑。宝鸡作为陕西的第二大城市、亚欧大陆桥上的第三个大十字枢纽,毗邻天水,在这一经济区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实行宝天一体化,也就成为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交通运输发展的必然性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建设宝天高速公路的必然性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大发展中处于一个纽带位置,它通过实现人与物的空间位移来刺激流通,使自己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又通过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过程进行有机结合,刺激其它部门扩大再生产,推动社会发展。由于秦岭和渭河的天然阻隔,宝鸡和天水之间的交通很不便利,交通运输就成了关天经济区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我们在规划关天经济区的过程中,要优先考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突破这一瓶颈障碍。在2009年以前,宝鸡至天水这一路段是新丝绸之路上唯一没有开通高速公路的路段,从东向西行驶的汽车每每到此,只能沿国道缓慢行走。2009年9月26日,宝天高速公路经过建设者4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建成通车。这段公路全长91公里,总投资66.96亿元,设计时速80公里,采用全封闭、全立交、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作为连云港至霍尔果斯国家东西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天高速公路在促进关中—天水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交通运输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工业发展。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能够加快产品的流通速度,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完善的交通网络可以加快信息、人力和技术的流通,为企业发展提供优势力竞争,吸引投资,推动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

其次,便利的交通有助于经济区内旅游资源的协调发展。宝鸡又称“青铜器之乡”、“炎帝故里”,拥有旅游资源单体总数1240个,在陕西省内仅次于西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比较丰富。天水素称“西北小江南”,以“羲皇故里”闻名全国,有麦积山、水帘洞、石门山、仙人崖等旅游景点。宝鸡和天水均处西北内陆,丰富的旅游资源一直难以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以推动经济的增长。宝天高速的建成,改变了宝鸡、天水之间除了陇海线外没有其它交通基础设施的局面,大大方便了两地之间的合作交流。宝鸡、天水两地拥有很多的相似型旅游资源,如佛教资源(宝鸡法门寺、天水麦积山)、三国历史遗迹(宝鸡五丈原、天水街亭)等,便利的交通有助于两地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辟共同旅游项目,实现双赢。

2.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反作用

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会使社会各方面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一方面,随着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扩大,建设成本会越来越高,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为交通运输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从而为交通运输提供技术支持,即通过发展新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交通技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运输经济问题及其对策

(一)存在问题

1.交通运输建设缺乏资金支持,投资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断增大,交通运输的社会成本越来越高,政府在建设高速公路的过程中还要向银行贷款,导致很多政府入不敷出,财政压力大,从而影响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 交通运输带来环境污染

一方面,在建设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我们会人为的破坏沿线原有的生态环境,影响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以及物种的栖息环境;另一方面,交通运输能源消耗高、污染大,随着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1. 增加地区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

我们一方面应该提高政府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扩大交通网络,拓展城市内部及其周边地区的交通建设;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筹融资体制,灵活运用政府补贴、财政贴息等手段,引导社会投资,支持交通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周边地区与中心城市的人员、商品、信息的流动,实现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2007年,宝天高速在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设立了“宝鸡市宝天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资金信托计划”。这个项目是由中国建设银行“利得赢”2007年第32期理财产品所有资金认购,信托期限为1.5年,信托资金募集规模为人民币29,999万元,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宝鸡市宝天高速(陕西段)建设工程项目。

2.秉承环保理念建设交通运输设施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项目建设以及运输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续发展,在进行交通规划时就应该首先考虑环境因素,加强绿化,始终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宝天高速公路在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征求了专家意见,选择了地质情况相对较好、又能最大限度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的南线走廊带,避开了自然风景区,保护了沿线景区、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在建设过程中,本着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对当地的地质构造以及水文环境进行调查,科学地选取三叶草、鸢尾、野蔷薇等草本植物作为路域绿化的主要类型。

交通运输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条件,它极大地加强了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对交通运输提出更高的要求,反过来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使交通运输业不断增加基础设施,为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的问题篇3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存在着很多障碍。从国内来讲,有政治、经济、社会和历史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从国际来讲,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贸易条件的恶化、发达国家设置的种种障碍也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为了使发展中国家能够有效回避全球化进程中的风险,充分享受全球化的益处,发展中国家应当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着手进行政策调整。从国内来看,重点是要建立健全的制度,提高市场调控能力;从对外角度看,要加强国际合作,争取更为有利的国际经济金融秩序。

1.在全球化进程中对于资本市场开放持谨慎的态度。谨慎看待资本自由化,发展中国家应采取谨慎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不应盲目推进资本市场自由化。

2.发展中国家应当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动在金融危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该对投机资本的流动加强管理。密切关注金融市场上的动向,及时披露真实的金融信息,有意识地引导公众的投资行为。

3.发展中国家要加强对金融体系的监管,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要确立国际上普遍接受的标准和行为准则,强化和改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体制,以形成健全的国际金融运作体系。允许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抑制投机的国内规章制度。

4.争取在国际储备分配中更多地考虑发展中国家对于储备的需求。将当前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多元化储备货币体系,转变为单一性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相对比较公平的储备货币体系。

5.严格监控和防范国际投机资本对发展中国家不同形式的掠夺。要对游资的自由流动进行合理的控制,建立灵敏、高效的危机预警和救援机制。

6.发展中国家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全球金融合作。形成大家都能接受的公平合理的金融监管机制和资本交易的国际规则、储备分配规则。这既是全球金融市场平稳运行的需要,也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样也是发达国家的需要。

7.发展中国家要积极争取国际性金融多边组织的支持。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代表,国际性的金融多边组织应该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经济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如贫困、失业等都要通过经济增长来解决。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不少发展中国家虽有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率还不算低,但并没有经济发展,且经济增长发生之前社会上所存在的问题,在经济增长发生后仍未见多大改变。如收入分配不公,基本生活必需品得不到满足,受教育的权利被剥夺,基本医疗得不到保障等。经济增长的成果被少数特权阶层或官僚阶级所剥夺、垄断和享用。所以,虽有经济增长,参与生产性劳动的广大民众则被排斥在收益分配格局之外,政治结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等方面得不到增长的经济的支撑。

在现实中,一些经济上贫困落后、经济增长缓慢、人们生活水平低下的发展中国家,大多是政治制度存在问题或制度效率不高的国家,无休止的政治斗争,管理无效和社会秩序都相当普遍。这是发展中国家难以发展或发展没有效率的症结所在,一些国家的官僚体制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事实上,在那些政治、吏治问题严重的发展中国家中,不仅国内大量的资源处于闲置、浪费状态,或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使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下,而且其统治者为维护其独裁统治,并把如何使这种统治得以“延续”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和重点;况且,为保证这种统治稳定、持续,就要动用或利用军队作后盾支持,将社会上的所有资源都集中起来统一调配使用,而且打着民族主义、国家利益的旗号,强调本国发展经济的特殊性。因此,这类发展中国家根本不可能发展经济,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快速增长。

在当代,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庞大政权体系和官僚阶层不仅耗费了巨额的财政收入,导致用于经济建设的资金难以积累起来;如果再加上政治制度缺乏来自新闻的、政党的、法律的、议会的全方位监督,那就必然会产生广泛而普遍的浪费,而政治体制的不完善往往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形成阻力。资源再多,也因制度的无序而导致浪费。

因此,发展中国家在采取措施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应努力推进本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建立高效的政治经济体制,通过制度的高效率来带动经济增长的高效率,只有良好的、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的问题篇4

经济法学在中国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作为法学领域里的一个新兴学科,它随着国家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立法的变化和发展,亦相应地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其发展历程中是充满了波折和艰辛的,就如同整个经济改革历尽曲折一样。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从事经济法的教学和研究以及学习经济法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真可谓“为学者日益”,从而使整个经济法学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这是学界有目共睹的。尽管如此,回顾和总结经济法学的发展历程,仍不难看到,在经济法研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和不能回避的问题,这是经济法学发展中的问题,对此已有一些学者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及。由于这些问题关系到经济法学在未来能否得到持续的、良性的发展,故在此略作撮要,希与学界探讨。 一、经济法的定位问题 对经济法的地位应如何确定,是许多人非常关注的问题。由于经济法是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因而其定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经济法学的定位和发展。对此,许多学者已经认识到,经济法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部门,有其自身独立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是其他部门法不能替代的。但与此同时,经济法也仅仅只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部门法,它同样也不能代替其他部门法。因此,对其地位要有适当的定位,既不能过分低估,也不能过分高估。事实上,能否对经济法予以正确定位,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经济法的地位、经济法的体系、适用范围等等问题的认识,从而会影响到经济法方面的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进而会影响到整个经济法学的未来发展。 恰如其分地估价经济法的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现实意义。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经济关系日益复杂,这些经济关系在总体上需要各类法律的综合调整,因此仅靠任何一个部门法都不足以实现法律体系的调整目标,必须由经济法同其他相关的部门法配合,才能共同实现法律体系的输出功能。对待经济法和其他部门法必须本着科学的、客观的态度,而不能出于偏狭的门户之见。这是经济法学者和其他相关部门法学者应注意的。 二、经济法与经济法学的稳定与发展问题 国家和社会有一个稳定与发展的问题,经济法与经济法学同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经济法学虽然在总体上发展较为迅猛,但其发展很不稳定,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现实的经济法研究与国家的经济政策以及经济立法贴得太近,而经济政策与经济立法又变化太快,致使经济法学的研究也只能亦步亦趋地相应变化。同时,经济法研究人员在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总体上的不成熟可能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应当承认,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立法是经济法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但并不是唯一的研究对象,同时,也不应把它们作为判断学术研究真伪的唯一依据。学术上的评判标准是应与政策和法律的成文规定相区别的,否则也就失去了学术研究的意义。尤其是在我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立法都需要随着现实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不断作出调整以使之日臻完善的情况下,更应注意这一点。 由于建立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提法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因此,我国的经济立法速度是相当快的。这样的立法一方面对于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弊端,对此已有许多学者提出了批评意见。上述情况也说明,经济立法(其中包括经济法方面的立法)的发展是应该的,但也应适当地保持其稳定性,这不仅对保障法律本身的安定性和可预知性是必要的,而且对于保障法律的实效,保障真正的法律秩序的有效形成也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如此,从附带的意义上说,在某些学者特别重视成文法研究的情况下,经济立法的稳定也能为经济法学提供较为稳定的研究对象,从而有助于人们在某些基本问题上形成一些必要的共识,这也是经济法学的稳定发展所需要的。 经济法的研究应当深化基础理论研究,否则经济法就不可能得到大的发展,就不可能向深度和广度掘进和拓展。但是,经济法的研究同样要注意经济法的各个部门法的研究,没有部门法的深入、广泛的研究,经济法的基础理论也不可能得到丰富和发展。可见,经济法的理论研究和部门法研究应有良性的循环,但目前这种循环尚未充分实现。此外,在研究部门法时往往会存在仅仅重视具体政策和相关法律规定的问题,由此存在对现行政策和法律依附过重的问题。在此仍需强调说明的是,成文的经济法律、法规等等固然是经济法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那些现实生活中正在起作用的非官方的规则、惯例等等同样也是值得研究的,它们往往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政策目标、法律的预期目标等能否得到有效实现,关系到成文的经济法的 制定者、执行者、受规制者之间的博弈活动,因而会直接影响到经济法的运作过程和实际效果。这些也都是经济法学应该研究的重要问题。 经济法学的发展还需要经济法教学和科研队伍的稳定,还需要学术规范的稳定。在经济法学的发展历程中,随着对经济法认识的起伏不定,经济法的研究队伍也有一些伸缩变动。当然,从学者个人而言,学术选向是自由的,但一个学科的发展确实需要一批有志于此的高水平的人们。我国经济法学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往往是显得有一定的规模的,但低水平的重复研究也并不少见,有些人并不是在进行学术研究,其研究工作并非本于学术的兴趣或忠诚,因而他们只会制造学术对话的噪音,而很难出学术精品。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由于中国的经济法学仅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且整个法学研究都较为缺少应有的一些学术规范和学术传统,因而在经济法学方面就更需要建立和健全应有的学术规范,并在稳定的学术规范中展开学术的交流。经济法学的发展需要经济法学者乃至其他领域的学者展开广泛的对话,通过百家争鸣、真正的学术批评来促进经济法学的发展,并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一定的学术传统。唯有如此,才能有助于改变目前某些经济法研究中存在的自言自语、各说各话、无的放矢、自以为是的状况,也有助于改变某些不尊重他人著作权的信手拈来、据为己有的状况,或不知他人早有研究且已成通说,还自以为是提出了“新思维”的状况,从而有助于形成真正的学术共同体或学术团体,等等。 三、经济法学的路径依赖问题 经济法学的路径依赖问题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中国经济法的研究因其依托于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特定的经济法律制度和特定的学者群体,因而必然会显现出自己的特色。基于中国特定的经济、社会状况而产生的立法、法律运作的环境以及学者本身长期形成的研究习惯,都会构成经济法学的赖以存续和发展的路径。路径依赖的存在,使得中国的经济法同样属于一种“地方性的知识”,它必然不同于体现了“地方性知识”的他国经济法,而这样的经济法正是我国经济法的研究对象,我们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研究经济法。应当看到,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因此,各国的经济法往往名称虽然相同,但其实可能相去甚远。有鉴于此,经济法学的研究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既有体现共性的、外向的国际化问题,又有体现个性的、内省的本土化问题。这两个方面不可偏废。 四、经济法学研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经济法学研究应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尤其应注意吸收和借鉴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密切联系的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例如,在经济学领域曾长期探讨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等问题,这些问题尤其有助于认识经济法究竟应调整何种经济关系(如俗称的纵向经济关系或横向经济关系),这些经济关系与民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之间是如何此消彼长的,等等。可见,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解决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调整范围、体系以及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等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 近些年学者还很重视法律的经济分析,尤其是在经济法领域,法律经济学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尽管这些应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毕竟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此外,博弈论、公共选择理论等在经济法领域也是很有应用价值的。不仅如此,社会学、政治学等许多相关学科的其他的一些相关经济法学同法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更是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能从其他法学学科的发展中吸取大量的营养。例如,法理学近年发展迅速,其中有很多成果是值得经济法学借鉴的。又如,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区域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因而一国的经济和法律发展都不可能脱离国外的经济和法律的发展,有鉴于此,一些学者已开始重视把国内经济法同国际经济法相结合,进行综合的研究,等等。这些都是加强“科际整合”研究的有益尝试。经济法学的研究视野必须开阔,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解决现实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研究具体问题时还应打破僵化固守“部门法细分”的藩篱,以使问题的分析较为全面,真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不是在一些大家都已有共识的问题上继续进行喋喋不休的“同义反复”。 在加强经济法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流和打通的同时,也应看到,同一些相关部门法学相类似,经济法学在以往的某些研究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深受概念法学和注释法学影响的问题,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绝对主义的影响是甚为深广 的。由于现实的世界和经济关系是非常复杂和丰富多采的,因而在经济法研究中有必要多视角地、非直线地、非绝对地去分析和研究一些问题。这对于改善经济法研究也许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总之,上述问题都是经济法学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只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大力加强经济法的法制建设和经济法学的研究,就必须不断解决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这已是人们的共识。为了促进经济法学的未来发展,在正视和不断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尤应强调:经济法基础理论的研究要深化,经济法部门法的研究要强化,前者应从后者吸取营养,后者应得到前者的有效指导,从而实现前述的两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和共同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经济法学的发展。 [注释] 马洪:《十年来经济法学基本理论问题争鸣述评》, 《财经研究》1989年第12期;谢次昌:《经济法学的十年及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中国法学》1989年第3期,等等。 依据“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的基本精神,国家立法机关非常重视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制定了大量的经济法方面的法律规范。九届人大仍将继续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工作。此外,国务院机构的改革的原则也是要重视和强化宏观调控部门的作用。为此,有一些学者认为这有利于经济法和经济法学的发展。 可参见李静冰:《盛行的经济立法观在法理学上的检讨》, 《法律科学》1995年第1期; 以及苏力等人的相关论文。 对于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著名经济学家诺斯有精深的研究,他尤其认为“路径依赖”是指今天的选择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参见《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依据诺斯的理论,路径依赖对制度变迁起着制约的作用,因而经济法的变化和发展同样会受其影响,从而也会影响到经济法学。由于一国的经济法学必然会受到既有的各种特定因素的影响,因而会体现出其特殊性。

经济发展的问题篇5

一、网络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网络设施建设问题

就目前我国互联网建设来说,还远远无法满足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需求。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不足,网络速度较为缓慢,网络流量受到较为严重的约束,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对于互联网普及率较欠发达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存在较大差距,使得我国网络用户数量增加速度有所减缓,对我我国网络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二)自主研发能力较差

网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网络硬件设施和相关应用软件的更新和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相关科技技术能力比较欠缺,导致了我国相关设施自主研发能力较差,一些较为先进的网络设备和应用软件需求都需要由进口进行解决,这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基础设施和经济交易安全都存在较大的威胁。

(三)信息资源的共享度较低

网络经济以互联网平台进行实现的,因此,网络经济同市场经济相比没有过多的约束力,没有国界、地域和其他因素的限制,为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针对与网络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经济概念和管理观念,使行业之间进行良好的资源共享,这样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对于网络经济的发展来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我国在信息资源的共享方面依旧存在较大的问题,往往企业会将相关信息当做企业机密进行严格保管,拒绝有效资源的共享,这样就导致了企业发展的封闭性,增加品推广的困难程度,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社会资源浪费问题。

(四)网络经济市场集中度较低

我国网络经济市场集中度较低,分散的市场销售份额,对于我国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目前,在我国网络经济市场中占据份额较大的网络企业为腾讯、新浪、网易等较大综合门户,但也仅仅维持在30%作用,其余份额则被中小企业进行瓜分,松散的经济构架对于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较为严重的阻碍,因此,必须进行相应的整合,最好统一的市场规范,才能够保证我国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网络隐私的保护能力低下

互联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许多工作都能够借助互联网进行相应的解决,但是由于我国互联网技术存在一定不足,导致了我国网络隐私的保护能力比较欠缺,使得许多互联网用户对网络交易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这也是造成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由于相关管理技术的落后,使得网民个人信息容易被他人窃取并盗用,这使得网民对网上交易更是持怀疑态度,不敢做轻易尝试,尽管网上购物目前已逐渐兴盛,但是仍有很多用户表示不会采用网络购物。因此,加强网络隐私保护,是保证我国网络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工作。

二、促进网络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

(一)加快网络建设,普及网络技术

尽管我国网民总是居世界第二位,但是我国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率仍旧较低,发达地区同欠发达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因此,加快网络建设,普及网络技术,是保证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工作。首先,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网络技术的重视力度,加大网络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快网络设施建设步伐;其次,应该提高我国网络系统使用效率,提高网络传输能力,对于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将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对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也能够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二)加强自主研发能力

目前,我国网络技术自主研发能力较低,影响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对我国相关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必须要加强自主研发能力,积极开展网络技术研发工作。对于国家相关部门来说,应该进行一定的资金支持,保证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相关网络企业来说,应该加强企业合作和企业联系,提供优秀技术人员进行合作开发,以争取较短时间内取得研发进度,进而提高我国网络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促进我国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加强资源共享,加强市场整合

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使用,这样能够有效避免相关统计工作的重复开展,避免低效率工作的开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网络市场环境,刺激我国网络企业的快速发展,减少网络市场中的恶性竞争。同时,要加强市场整合工作,建立良好的市场合作关系,使市场瓜分转变为联合经营,实现共赢,保证网络市场的加健康发展。

(四)加强网络隐私管理,避免网络经济犯罪

由于我国相关网络管理技术的欠缺,容易造成网络隐私数据的泄漏,给网络用户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使得人们对网络交易存在非常大的抵触清楚情绪,这样对于网络经济的发咋和你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网络隐私管理工作,积极研发和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隐私安全;同时,要加大对网络经济犯罪的处罚力度,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净化网络市场,为网络经济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三、总结

网络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会参与到网络经济活动当中,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良好的网络市场秩序,及时发现网络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作出相应的解决和完善,从而促进我国网络经济的健康、快速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的问题篇6

循环经济是由线性经济模式的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经济,为了减少因环境问题造成的严重影响,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并以此实现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双赢局面。

一、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及原则

(一)循环经济的产生

循环经济最先产生于美国,在二十世纪中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他将地球比作太空中的宇宙飞船,这艘宇宙飞船只能通过不断消耗自身的能量资源得以生存,表明人类生活以及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应该注重生态学规律,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使生态环境随其共同发展。但是,这条理念却没有广泛地推广下去,人们只注重于对环境产生污染后的处理措施,减少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直至二十世纪末,人们才开始对其进行思想政策上的理论补充,开始注重其经济体制的运行。

(二)循环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主要是指对物质的闭环流动经济,由于二十世纪末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实行,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对经济产生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一系列有关于循环经济思想的体现的理念,改变对资源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经济模式,形成物质闭环流动经济的三种关键性思路,促进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质性发展,达到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局面的目的。

(三)循环经济的原则

循环经济一贯遵循3R原则,即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内容的行为原则,该项原则促进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协调,减少工业化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

1、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作为循环经济的第一原则,主要用于减少对于生产与消费运作流程中的输入物质的数量,减少物质化,懂得提前预防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被污染的现象,避免使其在危害发生后再想方案治理。

2、再使用原则。再使用原则是循环经济的第二项需遵循的原则,更加注重于过程性,主要是增加服务的时间,对已经使用过的物品进行回收再使用,提高物品的利用率,加强环保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3、再循环原则。再循环原则是循环经济的第三个原则,是将所使用过的物品尽可能多地再利用,减少垃圾的输出,从而减少垃圾处理场的压力,将废弃物进行加工创造,使其变成新产品再次投入运用于其他领域。针对于循环经济的原则,不仅要遵循3R原则,还要注重产品生产的质量、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排放等,对其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选用易循环利用的原材料,对有害物质进行环境无害化的及时处理,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并将产生污染的能量转移至其他绿色能源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

(一)构建合理的物质材料循环体系

物质材料循环体系是循环经济于企业内部的微观视角中的基本表现,通过将企业内部所流失的物质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经过适当合理的加工处理后使其用于原来的生产流程或新的生产过程中,以减少物料排放所引起的环境污染现象,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创造低污染低排放的新型物料,保护生态环境。譬如二十世纪末的杜邦化学公司,它是当时最大的化学制造业,为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局面,放弃使用有害的化学物质,并创造性的开发使用耐用的乙烯材料等新产品,不仅提高了创造性,还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建立生态工业区

企业内部的循环具有一定得限定因素,总会产生一定的废弃物料,只能从企业外部进行回收利用,组织循环。建立生态工业区就是将所有企业聚集起来,形成一种资源共享的局面,将从这家企业回收的废弃物料转换为另一家企业的能源,已达到废弃物的循环使用,减少排放量,增加使用率,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建立生态工业区,就需要企业重视废弃物料的排放问题,意识到废弃物料的重要性以及生态工业区所带来的企业之间的友好交流,确保废弃物料得到最大最优化的利用。

(三)建造静脉产业

于社会企业内部的循环,形成一种加强环境与企业经济之间的良性循环;于社会整体的循环,要大力发展废弃物料的回收再利用,建立资源回收产业并进行加工,使其二次投入使用,这种的称之为静脉产业。譬如德国用于对包装品系列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的双轨制回收系统,将回收的包装品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其所含的物质资源进行加工改造再使用,将能直接回收使用的包装品废弃物直接返回制造商进行使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以及生态环境的负担,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迅速,但其快速的发展中仍旧存在许多问题。从认识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循环经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

(一)认识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对循环经济的意识不足。许多企业在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时,不了解其根本,以至于不能完善应用。其中,譬如产品生产制作后进行的末端处理,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污染,必须注重末端处理,但是随着污染物的逐渐减少,其所需成本却越来越高,使企业所获取的利益抵消于该末端处理所需的成本中,容易对社会造成恶性经济效益,制止了技术的改革创新。对于末端处理应尊重生态环境,遵守环境法规,提供优化合理的系统促进环境发展与环境治理之间关系的良好发展,提高环境的治理,推动发展中国家向现代化行进的发展速度,以及对发达国家在环境治理方面的交流。

2、对循环经济没有全面的认知。因为诸多企业对循环经济的认知理解仅仅存在于狭义范围内,认为循环经济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只要减少污染率即可,并未对其有全面的认知。循环经济是一种绿色文明的经济形态,更多的追求于社会整体的发展与协调,注重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模式,并以此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达到共赢的局面。

(二)循环经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落后的计划经济体制。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于政府的宏观调控,还要结合计划经济体制,然而较为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是在政府的严格控制下以及市场管理体制的作用下发展,若要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就需要确保信息的及时全面,协调社会效益与个体效益之间的关系,完善管理制度体系,保证生产者以及消费者的正确有效的选择和决策;反之,如若不改革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就会阻碍循环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自然资源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

2、市场经济体制的自由化。过度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市场作为主导作用,并不能全面的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譬如对于废弃物的处理,市场运作失灵,不能完全的发挥其作用;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市场仅仅能够对企业产生激励作用,不能确保效率。只有不受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局限性,严格执法守法,对于废弃物的污染排放大力控制并处理,将处理环境污染的资金计算入企业的成本之中,不受宏观政策所带来的影响,确保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环境标准存在的问题

环境问题一直以开就是国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企业的经济发展,不可避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废弃物的排放、化学用品的排放等,为了制止污染的严重发展,需要制定相关的环境标准,为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督执法带来有效的依据。然而,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致使环境标准不够完善,其治理手段力度不足,掌握的环境标准的范围不准确,对社会的影响力不够强,不能起到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四)企业存在的问题。

企业的产品生产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获取的市场信息不够完善,影响企业的生产;在技术设备方面,企业更注重于使用进口的设备,花费大量的资金;在企业生产的结构方面,企业发展的规模较小且不集中,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科学技术不先进,没有较强的自主开发能力,造成企业基础薄弱,只能以牺牲环境来谋取利益,缺少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四、结语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资源的需求日益剧增,企业对于资源的高度开采以及利用率低,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而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一直阻碍着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以及绿色文明的实行。因此,要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措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确保生态环境与经济相适应,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梅.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策略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06)

经济发展的问题篇7

一、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农村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在农村流动人口子

户籍地以外生活的人们把其未成年的子女们留在户籍地尤其爷爷奶奶进行抚养的一种社会趋势,农村留守儿童也是当今社会最普遍看到的现象,而人们行惯性的把现在的农村形容成“703861部队”,农村只剩下古稀的老人、体弱的妇女、幼龄的儿童,越来越多的农村“壮丁”进入到大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但也正因为这样,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的解决也刻不容缓,孩子的素质教育出现了问题,生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解决“三农”重要举措,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应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孩子们学习的环境,同时也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经济,促进农民的增收,多招商引资,给予农民更多的优惠政策,让农民不出门就可以有钱赚,有工打,从而可有效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2)土地问题伴随着“三农”问题正式入围国家的重要议程

国家农村的扶贫政策越来越好,农民挣到钱之后就会盖新房子,占用了土地,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随着农村进程务工的人流量的不断加剧,以及国际化的商品充斥着国内的市场,使农民种地的热情在不断下滑,从而出现了轻视农业、不注重粮食的生产、忽视保护地的重要性,尽管国家出台了“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但农村还是存在大量的荒地,这就造成了额严重的损失,其次随着国家重工业的发展,土地的面积也越来越少,再有土地流转的问题也随之加剧,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土地的补偿或者是置换往往不到位,人们不断的抬高地价,导致产业无法形成规模。针对大量土地撂荒的问题首先应解决住房难的问题,其次要注重法律的宣传与普及。

(3)人才问题伴随着经济的大踏步前进,农村的劳务输出已经和农村的总收入比例严重失调,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劳动力,已经由“力量型”转变为“技巧性”而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儿童和一些没有技能的人,他们已经无法接受大多的新知识,新事物,对农业的长久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基础设施问题农村的经济基础较薄弱,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物资的匮乏,以及农村的水利、道路、教育、医疗、电力等设施都不够完善,都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导致农民的收入降低。

(5)资金问题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资金的大量的投入,而受种种条件的制约农民没有大量的资金注入,从而影响产业的发展,大量资金的来源需要农民进行贷款,然而贷款需要担保、抵押而且贷款还有一定的上线,压抑了贷款的积极性,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6)市场问题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种植业与养殖业无法形成规模,不能带动产业化发展,同时农村的商品信息不是十分流通,买卖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市场上严重的充斥着假冒伪劣产品,无时无刻不再威胁着广大人民的生命及财产的安全。

(7)农民的观念转变不够,镇府引导不到位,促使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农业经济发展失衡当今社会还有无数的农民持保守思想,靠天吃饭,仍依靠原有的生产方式,产业化单一,要想农机经济的大力发展,呈现丰收的景象,要以国家为首脑,各级干部积极动员,真抓实干,提高农民的意识,抓好第一产业,使之增产增收,像第二、第三产业开拓,形成产业链,全面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提升。

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采用的发展形式

1、统筹好城乡发展,落实好国家的扶持政策“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让农民步入小康的生活行列。不断的完善农业经济发展的机制,把农业的经济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建立长久有效的机制,加强农业市场的规划,减少农民的损失,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农村经济的投入,从本质上改变农村发展的硬件设施。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经济发展的问题篇8

[基金项目]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批准号:2006C02);楚雄师范 学院引进人才项目“民族地区县域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批准号:06-YJRC04)

[作者简介] 许华荣,楚雄师范学院经济信息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云南 楚雄 675000)

经济、政治、文化是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已成为影响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人们往往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并以之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标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种发展模式和评价标准导致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道德、观念、习俗等文化价值失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资源、植物、气候等生态环境被破坏,从而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对构成人类社会发展决定因素的生产方式产生问题。因此,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除了应重视资本、技术、劳动等的作用外,也应重视文化的作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握好民族地区传统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充分认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的必然要求,对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树立先进的文化观念,更好地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全面推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步伐,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的必然要求

“经济文化化”一般指在经济发展和运行中赋予更多的文化理念和内涵。即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不断增强文化内涵,不断发挥文化要素的作用,不断提高文化资源在各种资源中所占的比重,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中更多地体现文化的内容,在经济产品中不断丰富文化的含量。可以说经济文化化涉及经济发展和运行的方方面面,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经济文化化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经济文化化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民族地区也不例外。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初期,人们主要解决物质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以吃饱、穿暖等生存资料数量扩张为主。而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主要目标已经由解决物质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主,转向了全面解决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随着民族地区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基本的物质层次满足的基础上人们将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要,人们的生活消费结构也将随之出现新的变化,用于物质生活开支所占的比重将减少,而文化消费开支所占的比重将增加,文化需求将进入旺盛期。这种社会消费需求的新变化,一方面要求生产出更多的文化精神产品来满足人们文化上、精神上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求经济活动及物质产品中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

2.经济文化化是民族文化产品属性及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民族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为经济与文化的结合创造了条件。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产品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为满足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劳动产品,耗费了人类的抽象劳动,使民族文化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并且能通过流通过程实现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民族文化产品是整个社会产品的有机构成内容,具有经济属性,这为经济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条件。

(2)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文化与经济融合提供了舞台。第一,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等市场经济要素作用日益发挥,文化在保持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其产业属性越来越明显,使文化产业的社会化大生产成为现实。第二,市场经济是交换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交换效率越来越高,传播能力越来越强,覆盖面越来越广,文化的表现力、感召力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和提高,文化产业已成为民族地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并已经成为民族地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第三,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也是一种资本,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除了有赖于传统的有形资本外,更重要的还需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文化这种无形资本,其作用甚至比原材料、能源等有形资本的作用更大,文化资本理论最终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及其产业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3.经济文化化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一样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经济发展阶段。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起核心作用的生产力要素不同,农业经济阶段的核心生产力要素是自然力,工业经济阶段是资本,知识经济阶段是知识。文化与知识是两个相互联系的内容,知识是通过实践获得的关于事物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认识的总和。而文化是在知识的基础上升华而成的智慧、人文素养、精神气度等表现形式,是要深入到认知者的本体中去成为生命体中灵魂的东西。知识是文化的基础和前提,文化是知识的凝练和升华,文化具有超越具体职业、学科又能影响到一切职业的特点,无知识的文化,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文化的知识如同无舵之舟、无衔之马。因此,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内涵截然不同的新型经济,有着鲜明的文化特征,代表了一个全新的文明发展阶段,知识经济的兴起表明以文化知识内容为主导的经济形态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流,人类社会发展正步入一个文化经济的时代,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正是知识经济的兴起催生和加速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

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中的文化内涵

英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冯哈耶克(Friedrch Von Hayek)认为,文化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因此,从经济发展与运行的角度看,文化包含传统性和观念性两个特性,传统性表现在文化是人们在经济运行中所习得与遵从的,它来源于特定地域与特定人群的经济活动。观念性表现在文化是人们在经济运行中所习得与遵从的特定价值观体系,它构成了人们的主观模型,人们无论是进行生产、交换,还是分配、消费活动,总是需要这一特定的价值观体系来帮助判断决策。

从文化的传统性与观念性来看,在经济活动中,文化是通过对人们产生影响的文化观念来赋予不同区域人群以不同特性,进而通过这些不同特性经济主体的不同行为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体来说,文化是通过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导向、约束、激励来发挥其对经济的影响作用。

1.导向作用。文化观念为经济行为主体提供明确的价值参照体系,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把人们导向有价值的经济活动。因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经济行为主体会出现不同的经济活动取向。

2.约束作用。特定的文化观念构成经济行为主体潜在的行为规范,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么,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维持不同的秩序风格。

3.激励作用。文化观念往往构成经济行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为他们提供克服困难、解决疑难、忍受劳苦的心理暗示与信念支撑。

经济发展的问题篇9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社会经济领域应用的范围在扩大,都促进众多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其在发展过程中对基础性的理论、方法等开展合理化运用有利于提高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研究、应用的水平。对于国家有关经济主管部门来讲,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知识、模式等进行有效性应用可以把握好经济发展的整体性趋势,为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指导我国众多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数据信息参考。因此,我们针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相关内容、发展面临的问题、提高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工作。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相关内容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学科由以往的经济学、统计学融合而组成,通过对宏观经济理论的运用,进行众多经济运行资料、信息、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对宏观经济的运行形成基本的统计分析结果,加深对经济发展趋势、产业经济结构认知的水平。在具体的应用中,宏观经济统计分析通过专题性的统计分析工作和制度化的统计分析工作形成对宏观经济运行发展趋势的深刻判断,渐渐形成完整性的报告内容[1]。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面临的问题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第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应用的方法存在滞后性的问题,无法有效性、客观性的反映出宏观经济运行中深刻的问题。同时,有关方面的统计分析人员缺乏创新性思维,没有顺应经济发展运行的客观规律。第二,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大数据时代特征。比如:对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存在认知上的缺陷,使得大数据特征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模型无法有效构架,无法科学、客观、准确的分析、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特点、未来发展的趋势等等。第三,缺乏必要市场机制的内在推力,影响到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比如:众多企业出口积极性受到削弱、供需矛盾的进一步加剧等等[2]。

三、提高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方法

(一)全面贯彻新型的理念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需要以发展性、多样性、灵活性、全面性理念为支撑,提高其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具体来讲吗,第一,需要有效性、灵活性的贯彻我国政府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针,充分结合我国经济运行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性的方法规避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因素,促进我国经济更加平稳、科学、健康的发展和进步。第二,需要应用多样化的理念,充分的协调好经济运行发展中的各种资源、各个领域,使得它们在多样化发展的理念下更加协调,促进我国宏观经济整体性进步。第三,需要应用好宏观经济分析理论,有效性的解决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握好其未来运行规律,进一步的提高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率[3]。

(二)提升宏观经济调控能力

经济的发展运行是促进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础。因此,对于我国政府来讲,需要应用有效性的手段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使得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有可靠的动力。具体来讲,第一,明确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发展目标,依照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模式、方法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第二,对于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进行科学规划,有效性的巩固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结果,使得我国经济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经济平稳、安全、科学、健康发展。第三,进行投融资体制的创新。投融资体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社会中各个企业资本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我国需要加快革新投融资体制,建立起必要的风险投资基金。第四,我国政府需要促进出口退税进程的加快,为众多出口企业的信贷提供有效保障。第五,进行国家发展资金的统筹,对重点的经济领域进行全面性扶持,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和支持。

(三)构建大数据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模式

大数据理论和技术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模型,提高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应用质量和水平。具体来讲,我国需要以政府信息数据发展应用为重要切入点,全面促进政府信息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使得政府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中长期的科学规划,提高经济分析的水平和效率,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4]。

(四)保障社会供求基本平衡

保障社会供求基本平衡有利于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提供重要指标数据支持。因此,对于我国的政府来讲,需要从众多的方面着手,保持我国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具体来讲,第一,需要应用多种方式提高我国的就业率,提高我国社会保障机制的应用能力。第二,适当性的增加政府支出,提高我国经济运行中消费比例的提高、拉动内需,提高宏观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为更好的开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提供重要依据。第三,促进货币的流通,加大对基础性经济领域的投资。第四,降低城乡之间差距,提高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开展合理化的资源分配,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5]。

结论: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本文以我国政府为主要的视角,通过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问题为研究的重点,提出来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政府在各个方面的举措应用完善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平台的构建,对于经济运行中社会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对于众多资源进行统筹,有效性解决了经济发展问题,提高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也促进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伟.探索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1:8.

[2]袁天夫.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6:20.

经济发展的问题篇10

一、“三农”问题现状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目前而言,其现状如下: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问题。但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方面表现在农民收入的增长率不断下降;另一方面表现在农民收入的增长率远低于我国GDP的增长率和人均GDP的增长率。

(二)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一方面表现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上。1997年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2.47倍,而2005年却达到了3.22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呈现出下降的趋势,1989年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是0.548和0.545,二者相差不大,但到了2005年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0.455和0.367。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由于农村产业领域的拓展速度与农村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呈现较大反差,因而劳动力的过剩问题尤其突出。正是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使得很多农民基于自身素质的局限,很难增加个人收入,提高购买力,改善生活水平。

(四)农村有效需求不足,市场难以启动。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比城镇居民要慢,因而农民的消费水平也远比城镇居民低。我国农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从1991年的22.5%下降到2005年的10.2%。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农民消费不足是工业品大量过剩的重要原因。农村市场由于农民购买力不足,造成整个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最终导致农村经济的严重滞后。

二、目前策略存在的不足

“三农”问题现状的概述基本上在学术界达成了共识,但怎么解决“三农”问题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策略存在着明显不足。

(一)大力推行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农业的投入,努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和谐新农村。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需要私有资本的介入,作为经济人的基本假设,资本是追逐利润的,资本的逐利性将决定了其流动的方向。“三农”问题一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导致本来就属于弱势产业的农业在利润上得不到较好的实现和回报。而这对于想获得超额利润的资本来说,要其投入到连平均利润都难以实现的农业中,本身就是违背经济学原理的。如果还要做到资本的连续投入,只有依靠强有力的财政支持。然而,我国作为一个农民大国,将并不充裕的财政收入投入到如此薄弱的农业中去存在着很多现实问题。而且对于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而言,新农村建设不仅仅需要长时间的资金投入,这种投入还需要是持续和庞大的,这对于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是无法做到的,至于能否保持持续投入和能否达到预期的投入效果更是一个未知数了。

同时,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根本目标是提高农民收入,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取决于农民的数量减少,与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无关。由此可知,要使农民收入提高,就必须把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农业部门收入增长就完全取决于转移的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农业劳动力不变的条件下并不能增加农民收入,而只会增加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在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如此之大的情况下,一味地强调发展现代农业,不仅不能解决“三农”问题,还会由于产生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加剧它。

(二)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更确切地说,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单元,必定集中一定数量的人口,而人口来源于农村。由此可见,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乃是城市化的核心所在。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而要实现这一点,唯有靠实现城市化战略才能最终完成。如果将绝大多数的农民转移出来,成为二三产业的劳动者,成为城市的居民,这既是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化的必然选择,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一旦农村人口数量下降到总人口的25%以下时,农村的土地价值就能达到市场化要求的成本值,此时农业土地的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方能达到一定水平,农业的科技含量、服务水平才会得到根本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才会有明显的提高和进步。至此,我国“三农”问题的一系列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但是,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已经基本饱和,而且城市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是有限的,对于我国数目庞大的农民群体,想要城市完全接受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如果从农村城市化的角度来看,难度将会更大,因为农村本身基础就很差,经济落后,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也需要其他很多软件方面的支持,在目前的我国是很难做到的。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这些解决策略在理论或实际上都有明显的缺陷,这就要求我们另辟蹊径解决“三农”问题。

三、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径

在当今中国,县域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更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是国家政策最直接的操作平台。只有县域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和加快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才能快速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最终彻底解决“三农”难题。但县域经济与其他类型的区域经济相比较,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它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第二,它又是一种开放型区域经济。尽管县域经济是在县行政区域长期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但它不是封闭的经济,具有很大的开放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借助于市场经济的力量,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可以突破人为划分的地域边界,打破自然条件、地理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形成跨县域的经济协作网络、贸易集散地或某一专业化生产中心;第三,它是一种既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又具有地域特点的特色型区域经济。一般而言,县域经济是功能比较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以及一二三产业各部门。县域经济具有类似国民经济大系统、大网络的综合性特点,是我国社会经济功能较为完整的基本单元,具有相对独立的完整体系。

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扭住经济中心不动摇,牢牢把握发展主题不放松,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增加财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为核心,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一)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结构调整要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兴农,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结构调整则应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以技术进步、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乡镇级的商业服务中心和村的三级服务体系。

(二)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经济发达县的实践证明,发展特色经济是成功之道。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适应形势,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做亮特色经济。特色经济多是“集群型”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带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因此,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一定要走出全面抓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球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培植自己经济发展的亮点,开辟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新路子。

(三)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走出一条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别需要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企业的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政策扶持等措施,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主群体的发展,激励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自身优势,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从我国的实践来看,沿海发达县市,近十几年来小城镇发展很快,形成了一个个密集的城镇群,不仅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做强城镇经济。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加强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优化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向城区和城镇集聚和重组,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

(五)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从县域经济的竞争态势来看,区域间争夺资源、争夺市场、争夺效益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如何在竞争中把握机遇,通过自身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成为关键因素。只有努力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柳欣,冯素杰.“三农”问题新论――在城市化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4.

经济发展的问题篇11

循环经济是指按照生态规律运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经济形态,力求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建立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循环经济是缓解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资源严重稀缺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节约型社会、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发展循环经济,这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同时,为确保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需要制度建设的保障。制度是经济发展中一项不可忽视的要素,甚至是最重要的要素,它决定了人类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分配和利益分配形式。经济系统是一个包含制度的复杂系统,发展循环经济并不仅仅只需要考虑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更需要一系列制度支持。因此,研究循环经济发展制度创新问题,对于建立健全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支持体系、保障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2循环经济制度问题相关研究

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制度创新问题国内进行了一些基础的研究,并对我国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尚不够完善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地区、企业对制度建设的热情不高,以至于我国循环经济制度建设推进缓慢,并在此基础上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进行了探索;关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中,李杰在其发表在《江苏农村经济》上的《长三角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中指出:“缺乏制度保障是阻碍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云虹发表在《财会研究》的《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及创新》中说:“制度是经济发展中一项不可忽视的要素,甚至是最重要的要素”。刘晓萌发表在《中国商贸》的《河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中说:“制度创新是促使制度更好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冉春艳发表在《未来与发展》的《基于PEST分析法的湖北省发展循环经济机制创新研究》中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创新策略,对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总体上,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的已有研究既为我们的实际工作提供了指导,也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已有研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的方面。比如,各省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差异还比较大,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途径是否具有普适性问题是值得思考和进一步研究的。毫无疑问,即使已有研究所提出的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途径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要达到最优化,仍然需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因此,结合地区实际研究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3江西发展循环经济制度创新模式选择

在我国大力发展经济的促进下,江西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江西某些基础薄弱,资金短缺的地区采用粗放型经济增长为主的发展模式,并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为代价,资源利用不尽合理,浪费严重。由于管理和工艺技术水平不高,许多生产要素的投入被浪费掉,而且大量有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低,这种依靠外延的经济增长方式对江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提高单位资源的使用效率,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其最大的效能,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则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措施。与其他形式的经济一样,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江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依靠新的经济模式,鉴于循环经济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经济形式的特征,与之相关的制度也将是不同于以往的经济制度。为了确保江西循环经济良性发展,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能力,通过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建立健全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支持体系。我们要从政策法规创新、经济制度创新、社会文化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探索江西省发展循环经济相关体制创新框架,力求对已有框架有所突破,并提高经济制度保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理论上提出符合江西实际的循环经济制度创新体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江西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制度建设实践提供有益的动力。

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政府发挥要一定的宏观控制能力,江西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尚不够完善,如有效制度供给不足导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制度供给不均衡会导致制度变迁不均衡、制度效率较低导致循环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发展绩效比较低、制度强制力弱导致不能保证有效地贯彻实施,等等。江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依靠新的经济模式,为了确保江西循环经济良性发展,我们要通过调查江西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制度障碍和相关具体问题,针对江西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不注重保护,使得自然资源的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等问题日见突出,特别是近几年生态恶化的情况严重,从政策法规创新、经济制度创新、社会文化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针对性的探索符合江西省循环经济发展实际的制度创新体系,并借鉴国内外立法经验,建立针对性强和实效性高的循环经济制度保障模式,从而提出江西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4结语

循环经济制度创新最基本的组成要素是法律制度的创新,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比如明确消费者、企业与各级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义务和责任,避免法律制度与实际情况脱节的问题,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要进行领导和监管制度的创新,成立循环经济领导专门部门,避免多头管理或管理空缺,保障循环经济始终在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王德平,杨小玲.论推进循环经济的政府规制[J].经济体制改革,2006,(2)

经济发展的问题篇12

体育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在经济社会不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体育事业有了较大的进步,其成为带动和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体育经济的发展涉及多个方面,能否实现体育经济的健康长期发展将直接关系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水平。目前我国体育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缺乏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支持、相关产业发展不完善、缺乏专业化的体育经济发展人才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直接阻碍了我国体育经济的健康长期发展,因此必须要从其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实现我国体育经济的健康长期发展。

1.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支持近年来,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其当前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的问题,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不到位是造成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缓慢的首要问题。一方面,我国体育经济的总量较小,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在短期内难以显现,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对体育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较低,很多地方性的政府将体育经济视为副属性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为从根本上给予相关的重视和支持。另一方面,我国各级政府当前仍然以传统产业的发展为重点,对体育经济及相关企业的发展没有给予充足的税收及政策优惠,使得体育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完善的政策支持,因此其面临的发展压力及问题不断增多。

1.2相关产业发展不完善各行业的发展尤其是体育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关产业的支持。当前,我国体育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相关产业发展不完善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体育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一方面,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我国国内的需求市场较大,但是由于产业发展政策并未向体育经济的发展进行倾斜,使得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显得相对孤立。另一方面,体育经济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较低,并未形成完善的产业发展链条,因此使其供需失衡、行业内各企业的发展成本高居不下等问题。同时,我国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强势的市场品牌,多以代工为主,因此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限制了我国体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3缺乏先进的体育经济发展经验我国体育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借鉴国内其他产业的发展而摸索前进,当前,人才的竞争是各行业各企业竞争的关键,同样是一个行业逐渐走向高级化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体育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还缺乏专业的高端体育经济发展人才。其在对体育经济发展指导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难以使得我国体育经济与其他产业经济实现协同发展。同时,我国在发展体育经济的过程中不注重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充分吸收和借鉴,在仅有的借鉴中存在盲目照搬的现象,使得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步伐显得十分缓慢。

2.推动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2.1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如前所述,我国体育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存在诸多的问题,与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一方面,要不断强化政府相关部门对体育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正确引导体育经济朝着高效化的路径发展,使其成为引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要通过完善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政策,为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使其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2.2强化相关产业的发展,完善体育经济发展环境体育经济的发展涉及各个行业,目前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很不完善,因此必须要通过强化相关产业对体育产业的支持力度出发,进一步完善体育经济的发展环境。其一,要鼓励体育产业内的企业通过创新来建立强势的品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利润率,增强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实力,降低其运行的成本。其二,政府部门要通过实施完善的产业发展政策,强化体育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条,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市场需求,使其产生强大的产业集聚力量,进而有效促进我国体育经济的健康发展。

2.3充分吸收和借鉴体育经济发展的经验鉴于当前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必须要全面吸收和借鉴体育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一方面,可以从我国当前其他产业的发展来总结和摸索体育经济自身发展的经验,使其能够充分根据国内其他产业的发展实现自身的健康长期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借鉴国外体育经济的发展经验,其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体育经济发展人才,使其为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建言献策,其二要对国外体育经济发展经验进行总结,以“扬弃”的原则对其进行吸收,充分结合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现状,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指导。

3.总结

实现体育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其目前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必须要从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强化相关产业的发展、完善体育经济发展环境以及引进和培养专业化的体育经济发展人才等方面出发,充分解决当前我国体育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实现我国体育经济的健康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丹.我国体育经济商业化发展的对策探讨[J].福建质量管理,2016(02)

经济发展的问题篇13

当今世界,绿色经济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基本趋势。因而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发展低碳经济,推进低碳发展,作为本国应对多重危机、谋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现在,全球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潮流正在改变着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即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方式及其世界科技、贸易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态,这已成为21世纪全球性的时代课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一、历史机遇与严重挑战

进入21世纪之后,英国率先发起了“低碳革命”。2009年夏,英国制定了《英国低碳工业战略》,并了国家战略文件《英国低碳转换计划》,把低碳经济作为英国后危机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今年初,瑞士达沃斯论坛呼吁发展低碳经济、低碳产业,建设低碳社会、低碳城市;再加上西方国家的“碳关税”、“碳标签”等措施,逐步步入实践阶段,可以说,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的浪潮席卷全球,使人感到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低碳时代。对此,也有学者认为这是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的“低碳陷阱”。今年8月11日,太原日报以“新起点、新高度、新跨越”为题发表了“

前世界范围内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领域的最新成果,“引导

新型工业化的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仍占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新型工业文明的经济还是一种高碳经济与高碳文明。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文明,走低碳发展之道,必须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综合为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内在环节,加快新型工业化的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一种工业化同生态化、低碳化同时进行与有机结合跨越式低碳发展,体现着工业文明与高碳文明向生态文明与低碳文明的绿色转型,努力走出一条绿色工业化、绿色城镇化、绿色市场化和绿色信息化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第四,关于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与运行机制问题。首先,我们要深刻认识低碳经济发展代表着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和编辑整理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