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新战略实用13篇

经济发展新战略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1

一、县域经济进入新经济大背景

县域经济不具备新经济条件,电脑与因特网没有普及,金融市场不发达也不完善,高科技人才奇缺,整个经济发展环境并未走向良性循环,尤其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乏力,经济全球化提供的良好机遇很难充分利用——因此,新经济时代离县域还有一定距离,但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县域经济进入新经济的大背景之下。

(一)XX县知识经济现状

人类从农业经济跨入工业经济已有二百多年,人类即将跨入知识经济时代,而县域知识经济却刚刚开始,县域没有微软,没有英特尔,没有实达。

1、网络经济初露端倪。近年,县域出现了“初始”的网络经济。一是电子商务刚刚起步。XX县XX公司,在网上注册了“台贸网”,是我国唯一一家大型台贸网站。系统地了台贸全方位信息,包括台湾各大批发商场货物信息,我国国内对台单位介绍及劳务信息等,并将逐步实现电子商务。20__年上半年注册,计划下半年对社会开放,以三个“现代”(即现代商务、现代办公、现代生活)为目标。拓宽了电子商务空间。XX正常对台年贸易额在300万美元左右,其中劳务200万美元。实现电子商务之后,将大大增加贸易额,今年1-9月份,贸易额达2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近10%。二是私人上网人数递增。目前全县上网人数达1300多户。三是网吧企业逐增。今年县域网吧达20多家,通过网吧上网每月达5万多人次。网吧年营业额达200多万元。

2、信息网站初显效益。由政府出资创办的两家信息网站为我县经济立下一定功劳。一是供销社农产品信息服务中心。福建省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服务中心,将全省供销系统联成一体,设立网站,下设网点,将农贸产品信息上网交流。霞浦县99年一年间,通过信息中心接收的商务电子邮件531件,从网上采集商务信息65000多条,向各点信息5000多条,帮助推销水产品、蔬菜3万多吨,成交额达5000多万元。这虽然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说明网络信息已经在县域经济之中发生作用。二是由霞浦科委主办的《XX之窗》网站。该网站与“中华联合网”联合,免费为我县企业入网登记。将产生较大效益。

3、科学技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我们将这类经济形态称作“科技支持型”。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由来已久,近年提倡高优农业,科技更是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就霞浦而言,濒临绝迹的大黄鱼人工养殖的成功,利用设施农业种植反季节瓜果、蔬菜的成功,以及农作物新优品种成功,都是知识对县域农业经济作出的贡献。知识农业经济,也是知识经济的组成部分。

①大黄鱼育苗。大黄鱼濒临绝种。八十年代末,XX水产科技人员开始研究人工育苗取得成功。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养殖推广,仅5、6年间,全县人工养殖大黄鱼达9万箱,产值达数亿元。其中育苗2亿尾,产值达2亿元以上。

②反季节瓜果。XX县州洋乡农民郑XX96年始与厦门格林农业新技术开发公司联合,种值反季节无籽西瓜取得成功,目前已达500亩。正常西瓜于夏季收获,反季节西瓜于冬季收获。每亩投入900元左右,可收获3000元以上,投入产出比为1:3。蔬菜每亩投入在300元左右,收入800元左右,产出比为1:2.5。而水稻的产出比为1:1.5。

③脱毒甘薯基地。XX创建薯苗基地,培育脱毒甘薯品种,年产苗200多万株。供应本区各县。解决了甘薯品种退化问题。

工业企业中技术改造,也为工业的发展注入生机。

(二)加入WTO,县域经济环境全球化

加入WTO,将局域贸易扩展为全球贸易。即县域经济环境全球化。这将给县域经济带来生机,也将带来诸多问题。

1、加入WTO,县域经济直面国际市场。目前,XX县内资企业仅两家有出口权。加入WTO后,将大大改变这种状态,企业可以直面国际市场。县域经济的发展自然置身于国际大环境之中。国此,产业结构也将进行大调整。

2、加入WTO,拓宽了县域经济市场。XX县98年养殖大黄鱼不到2万箱,今年养殖达9万多箱,“内求”急剧下降,鱼价下迭。县域经济有许多项目受市场的制约。加入WTO,将改变这种现状。

3、加入WTO,将促进信息的数字化和经济的网络化。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信息的数字化和贸易的网络化。加入WTO后,县域将有更多的企业直面国际市场(不会是XX仅有两家内资企业具有出口权),快速便捷的网络信息将是人们经营的首选,电子商务也将逐步普及,这是发展所需,也是发展必然。这就给县域经济发展走向全球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二、新经济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将面临重大变化

随着世界新经济潮的涌来,县域经济发展将面临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支点”转变。各个时期经济发展都有相应的“支点”,这“支点”即经济发展的根本的首要的关键所在。农业经济时代,“支点”是劳动力,工业经济时代,“支点”是“能源”。新经济时代,“支点”是“知识”。目前,县域经济从依托资源转向科学技术又向信息转化。即,目前“支点”是科技,“支点”转向是“信息”。明确“支点”转变是拟定发展思路的关键。

找准了经济发展的“支点”,就有了用力之处。换句话说,县域经济呼唤科技为先导!科技是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2、经济结构调整面临困难。XX99年三产比例为:42.9∶22.3∶34.8。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这种经济结构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不加调整,经济无法得以快速发展。

经济结构难以“优化”,因素很多,主要因素:一是农地产权问题。地产权利界定不清,产权主体多元化,原来“集体”在农村已经“缺位”。土地使用权流转滞后,影响农村的经营配置。二是“双层经营”障碍。目前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双层经营”。经营、决策分散,规模偏小,又难以统一调整结构的认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困难。三是政府政策的偏差。主要表现在无意识误导和行政干预。党的工作转向以经济为中心,政府工作也以经济效益为主,于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产业迅速发展,农村三产则相对滞后。行政干预,尤其是为稳定粮食而采取的诸多措施,使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对政策的扭曲和贯彻不力,也是使产业结构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农村经济直面国际市场,经济结构调整势 在必行。然而,又困难重重,这就是县域经济面临的又一大难题。

3、经济发展趋向多元化、复杂化。新经济背景下,经济发展趋向多元化、复杂化。多元化不仅指经济结构多元化,多种经济成份混合,也指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国营、集体、“三资”、合作、股份、私营、个体——多种企业相互交错;独资、联合,跨国、跨地,强强合作、山海协作——发展形式复杂化;兼并、重组,租凭、转让——多种手段交替使用;整体经济在不平衡条件下发展前进。

三、新经济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县域经济大环境的改变,要求发展要有新策略、新思路、新措施。

(一)找准新旧经济的切合点

新经济并非凭空而生,它是脱胎于旧经济,旧经济是基础。在县域经济中,许多新经济成份则与旧经济相伴而生,这是县域新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XX县的大黄鱼养殖,反季节西瓜为什么会得以发展?这就是因为选准了推动支点。大黄鱼濒临绝种,是科技的介入,人工养殖大黄鱼成功,使得大黄鱼迅速发展。科技是“支点”,科技是“引擎”。大黄鱼养殖项目,正是从县情和市场中找到了切合点。XX县20__年大黄鱼养殖达9万多箱,当年收获产值达4亿。(9万箱产值远不止4亿)。而与其相关的产业,产前育苗,产中饵料,产后加工、销售,总产值至少10亿以上。其发展势头仍十分迅猛。

反季节瓜果也一样,同样是科技作为“引擎”。依此类推,科技与当地资源优势相结合的项目,只要有大市场,都可以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实质上是找准新旧经济的切合点。

(二)利用新经济“正向回馈”规律

旧经济是一种“负向回馈”经济,当水稻价格上涨时,农民种得更多,人们买得更少。新经济则不同,需求增加,会创造更高的效益和更高的报酬,导致价格下降,进而创造更高的需求。根据这个规律,县级发展网站将会带动经济发展。农产品信息网全省就一个,各县只设网点。这远远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县必须设立农产品信息网站各乡镇设立网点,先由政府扶持,逐步过渡到自收自支。农产品信息网的发展,将使农民避免盲目生产,将引导农产品销售步入正轨——最终成为农民生产的高级顾问。

XX县对台贸易网站,是全国唯一的台贸网。其面向三个“现代”:现代商务、现代办公、现代生活。前景看好。应作为新经济典型来发展。

(三)结构调整抓住“二性”

目前,农村经济结构难以优化,因素很多(上文已述。不管是体制问题还是政策问题),必须紧紧抓住“适应性”与“扩张性”。适应性是以变为本,通过灵活多变的措施,使经济结构适合国情、县情,使县域经济稳步发展。在新经济大背景下,县域经济依然以有形经济为主,无形经济为辅,资源优势,劳力优势仍然也必须发挥大作用,这样,县域经济与都市经济仍然不同。

扩张性,以特为主。抓住特色农业,加以发展。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主要采取新开发和项目倾斜政策,使县域经济超常发展。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项目,实质上也是立足优势,加以发挥。XX的大黄鱼,其他海产品有自己的特色。XX的石矿开发有近台优势,虽无其他特色,也可形成特色项目,除了近台(台湾需要大批量矿石),还有深水码头(万纯级泊位)。扩张的基础是优势。抓住一点,超常发挥,这就是扩张性的实质。

实质上,结构调整旨在协调发展。没有协调,发展失衡,不利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在经济项目超常发展时,必须考虑相关项目的和协。所谓生态经济,就是利用大自然和协发展的规律进行发展经济。因此,不管是适应性还是扩张性,都必须围绕和协发展。

(四)灵活务实的宏观调控

“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时代已经过去。一管就死,只因没有从实际出发,宏观控制不灵活;一放就乱,是说管理没有从实际出发,任其自然,宏观失控。

宏观调控的灵活性,指政策的灵活性。该扶的扶,该禁的禁,任其自然的放开。由于经济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必须采取一事一政策,一项目一政策,进行灵活调控。

宏观调控的务实性指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脱离实际无法执行和泛泛而论不可操作的宏观调控效果为零。现实中,往往会因为政策的不可操作,使其无法执行;因而宏观调控成为空活。林林总总的规定都因之而束之高搁。

新经济背景下,必须逐步形成灵活务实的宏观调控手段,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五)人才重在培养与激励

人才缺乏,是事实。加入WTO后,这方面人才尤其缺。步入新经济,知识人才更为缺乏。问题并不在于人才缺,而在于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机制上。

XX县各类技术人员达7142人,其中农业水产技术干部达200多人。而这些人,都不在水产技术工作岗位上。这就是当前人才问题之一。人才使用不合理。

另处,缺乏的人才,并没有培养的机制。再而缺乏激励机制。因此,人才必须重在培养与激励。缺乏的人才,选送培养,谁培养谁使用;不培养又要使用的,必须付给培养金。已有的人才必须建立奖励机制,重奖有贡献的科技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2

在新经济条件下,我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正在发生历史性的转变,传统的事务型职能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战略型的职能模式,在这一新的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得到了显著的加强,也正因为如此,人力资源将得以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于此,本文对新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内涵与特征,然后讨论了新形式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最后给出了新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发展战略选择途径。从长期发展的角度讲,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其人力资源的发展模式都应该朝着战略人力资源的方向发发展,将人力资源作为现代组织的最为重要的资源加以对待,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现代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内涵与特征

1.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内涵

从本质上讲,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对其人力资源的各种活动进行整体规划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在新经济条件下,现代组织之间的竞争程度更加激烈,只有通过人力资源的展露管理才能保证其发展战略的最终实现。因此,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基于组织的战略目标来构筑其核心竞争力,帮助现代组织实现其绩效目标[1]。可见,在新经济条件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组织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来说,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要将现代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其战略目标系统的、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的调动人力资源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1.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具被以下特征:(1)在人力资源的职能方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注重现代组织的战略层次的决策、规划与实践活动,摆脱了传统的具体的、执行性的事务管理模式;(2)在与战略的关系方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直接融入到了现代组织的战略形成与战略执行过程当中;(3)在对待人力资源的态度方面,战略人力资源被认为是现代组织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的根源,同时,也是现代组织在技术进步、管理效率提升方面的基本动力所在;(4)在实践方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关注员工的目标是否与组织目标的一致,同时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中各项实践活动之间的匹配性和关联性。

2新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2.1以能力为本

在新经济条件下,现代组织的能力体现在硬件能力与软件能力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指技术能力,比如现代组织能否创造有市场价值的技术,能否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多个市场同时做出正确的积极的反应,能否执行积极的、灵活的财务政策;后者指的是组织的能力,比如能够在市场上更快的获得转换的能力,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等。在这种情况下,现代组织需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建立信心、维持声誉等[2]。

2.2科技的进步

在新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状态彻底的改变了。无论是就业计划的制订,还是职务分析的执行,无论是招聘形式的选择,还是录用资料的处理,包括招聘过程的面谈、笔试或者绩效评估,都在科学技术的作用下,变得与以往大不相同。尤其是语音应答系统、网络培训系统、薪酬福利系统以及人力资源数据信息库等网络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之后,人力资源现代化管理的进程明显的加快了,这些对当代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2.3文化的融合

在全球经济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和文化往来越来越密切,在这一过程中,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内部的不同组织之间除了常规的交往之外,文化的融合也向纵深方向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力资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和威胁[3]。在这种情况下,现代组织的控制跨度得到了明显的拓展,工作的正规化程度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员工被授予了越来越多的权力。这些变化的发生要求一种文化提供多元的价值体系,保证组织中的个体得以进行相互调整。

3新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发展战略选择

3.1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现代组织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观念,将把人力资源作为现代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为此,需要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每个员工充分发挥所长,创出更大的绩效。当然,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全面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工作,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关键环节,建立期科学严谨的员工培训体系、激励体系和灵活机动的人与事相适应的管理策略,使员工能充分分享组织成长所带来的好处,给员工发挥潜能、施展才华提供舞台,使员工能够体会到人格受到尊重。

3.2构建基于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新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组织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需要构建基于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一方面要通过人力资源的规划、政策及管理实践达到获得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突出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匹配,体现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实现组织战略的灵活性和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另一方面,要将人力资源看做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认为组织的发展与员工的职业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鼓励员工不断提高职业能力以增强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4]。

3.3更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人才的能力与知识层次越高,现代组织对环境的要求就越高。并且,真正有真才实学与实践经验的人才一般倾向于选择体制完备、配置合理的工作环境,也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才能获得发展。但是随着现代社会中人才争夺战的日趋激烈,加之人才的流动性得到了显著的增强,这就要求现代组织要与时俱进,逐步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公正的报酬制度与公平的发展机制,形成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框架。

3.4人力资源结构调整

在新经济条件下,需要对现代组织的人力资源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调整的关键在于实现“能岗匹配”。为此,需要充分发挥现代组织的激励作用,将报酬和岗位情况进行权衡和比较,依据不同岗位的能级设定人员的相应报酬等级,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潜能[5]。此外,需要重视竞争在现代组织中的作用,积极的实行竞争上岗,择优选拔,注重德才兼备,通过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减少人才任用与选拔过程中的主观因素,保证公正客观。与此同时,要针对不同的人才队伍,按照具体职能与作用,使人力资源体制改革和组织结构调整结合在一起。

4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现代组织的管理者都需要为明天的生存与发展未雨绸缪。为此,现代组织要关注战略,预测组织所面对的未来环境的变化,对现在环境的优劣状况进行有效的把握。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人力资源管理这一因素,这是最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也就是说,现代组织要想取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必须靠人力资源优势来维持和培育竞争力,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宏娜. 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基本架构分析[J]. 人力资源管理,2011(9):102.

[2] 张文.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取向[J]. 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4(11):45-49.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3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在新经济条件下,我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正在发生历史性的转变,传统的事务型职能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战略型的职能模式,在这一新的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得到了显著的加强,也正因为如此,人力资源将得以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于此,本文对新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内涵与特征,然后讨论了新形式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最后给出了新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发展战略选择途径。从长期发展的角度讲,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其人力资源的发展模式都应该朝着战略人力资源的方向发发展,将人力资源作为现代组织的最为重要的资源加以对待,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现代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内涵与特征 

1.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内涵 

从本质上讲,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对其人力资源的各种活动进行整体规划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在新经济条件下,现代组织之间的竞争程度更加激烈,只有通过人力资源的展露管理才能保证其发展战略的最终实现。因此,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基于组织的战略目标来构筑其核心竞争力,帮助现代组织实现其绩效目标[1]。可见,在新经济条件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组织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来说,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要将现代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其战略目标系统的、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的调动人力资源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1.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具被以下特征:(1)在人力资源的职能方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注重现代组织的战略层次的决策、规划与实践活动,摆脱了传统的具体的、执行性的事务管理模式;(2)在与战略的关系方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直接融入到了现代组织的战略形成与战略执行过程当中;(3)在对待人力资源的态度方面,战略人力资源被认为是现代组织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的根源,同时,也是现代组织在技术进步、管理效率提升方面的基本动力所在;(4)在实践方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关注员工的目标是否与组织目标的一致,同时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中各项实践活动之间的匹配性和关联性。

 

2新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2.1以能力为本 

在新经济条件下,现代组织的能力体现在硬件能力与软件能力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指技术能力,比如现代组织能否创造有市场价值的技术,能否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多个市场同时做出正确的积极的反应,能否执行积极的、灵活的财务政策;后者指的是组织的能力,比如能够在市场上更快的获得转换的能力,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等。在这种情况下,现代组织需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建立信心、维持声誉等[2]。

 

2.2科技的进步 

在新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状态彻底的改变了。无论是就业计划的制订,还是职务分析的执行,无论是招聘形式的选择,还是录用资料的处理,包括招聘过程的面谈、笔试或者绩效评估,都在科学技术的作用下,变得与以往大不相同。尤其是语音应答系统、网络培训系统、薪酬福利系统以及人力资源数据信息库等网络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之后,人力资源现代化管理的进程明显的加快了,这些对当代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2.3文化的融合 

在全球经济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和文化往来越来越密切,在这一过程中,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内部的不同组织之间除了常规的交往之外,文化的融合也向纵深方向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力资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和威胁[3]。在这种情况下,现代组织的控制跨度得到了明显的拓展,工作的正规化程度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员工被授予了越来越多的权力。这些变化的发生要求一种文化提供多元的价值体系,保证组织中的个体得以进行相互调整。

 

3新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发展战略选择 

3.1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现代组织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观念,将把人力资源作为现代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为此,需要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每个员工充分发挥所长,创出更大的绩效。当然,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全面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工作,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关键环节,建立期科学严谨的员工培训体系、激励体系和灵活机动的人与事相适应的管理策略,使员工能充分分享组织成长所带来的好处,给员工发挥潜能、施展才华提供舞台,使员工能够体会到人格受到尊重。

 

3.2构建基于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新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组织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需要构建基于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一方面要通过人力资源的规划、政策及管理实践达到获得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突出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匹配,体现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实现组织战略的灵活性和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另一方面,要将人力资源看做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认为组织的发展与员工的职业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鼓励员工不断提高职业能力以增强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4]。

3.3更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人才的能力与知识层次越高,现代组织对环境的要求就越高。并且,真正有真才实学与实践经验的人才一般倾向于选择体制完备、配置合理的工作环境,也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才能获得发展。但是随着现代社会中人才争夺战的日趋激烈,加之人才的流动性得到了显著的增强,这就要求现代组织要与时俱进,逐步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公正的报酬制度与公平的发展机制,形成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框架。

 

3.4人力资源结构调整 

在新经济条件下,需要对现代组织的人力资源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调整的关键在于实现“能岗匹配”。为此,需要充分发挥现代组织的激励作用,将报酬和岗位情况进行权衡和比较,依据不同岗位的能级设定人员的相应报酬等级,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潜能[5]。此外,需要重视竞争在现代组织中的作用,积极的实行竞争上岗,择优选拔,注重德才兼备,通过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减少人才任用与选拔过程中的主观因素,保证公正客观。与此同时,要针对不同的人才队伍,按照具体职能与作用,使人力资源体制改革和组织结构调整结合在一起。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4

1.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内涵

从本质上讲,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对其人力资源的各种活动进行整体规划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在新经济条件下,现代组织之间的竞争程度更加激烈,只有通过人力资源的展露管理才能保证其发展战略的最终实现。因此,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基于组织的战略目标来构筑其核心竞争力,帮助现代组织实现其绩效目标[1]。可见,在新经济条件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组织发展不本文由收集整理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来说,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要将现代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其战略目标系统的、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的调动人力资源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1.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具被以下特征:(1)在人力资源的职能方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注重现代组织的战略层次的决策、规划与实践活动,摆脱了传统的具体的、执行性的事务管理模式;(2)在与战略的关系方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直接融入到了现代组织的战略形成与战略执行过程当中;(3)在对待人力资源的态度方面,战略人力资源被认为是现代组织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的根源,同时,也是现代组织在技术进步、管理效率提升方面的基本动力所在;(4)在实践方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关注员工的目标是否与组织目标的一致,同时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中各项实践活动之间的匹配性和关联性。

2新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2.1以能力为本

在新经济条件下,现代组织的能力体现在硬件能力与软件能力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指技术能力,比如现代组织能否创造有市场价值的技术,能否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多个市场同时做出正确的积极的反应,能否执行积极的、灵活的财务政策;后者指的是组织的能力,比如能够在市场上更快的获得转换的能力,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等。在这种情况下,现代组织需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建立信心、维持声誉等[2]。

2.2科技的进步

在新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状态彻底的改变了。无论是就业计划的制订,还是职务分析的执行,无论是招聘形式的选择,还是录用资料的处理,包括招聘过程的面谈、笔试或者绩效评估,都在科学技术的作用下,变得与以往大不相同。尤其是语音应答系统、网络培训系统、薪酬福利系统以及人力资源数据信息库等网络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之后,人力资源现代化管理的进程明显的加快了,这些对当代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2.3文化的融合

在全球经济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和文化往来越来越密切,在这一过程中,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内部的不同组织之间除了常规的交往之外,文化的融合也向纵深方向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力资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和威胁[3]。在这种情况下,现代组织的控制跨度得到了明显的拓展,工作的正规化程度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员工被授予了越来越多的权力。这些变化的发生要求一种文化提供多元的价值体系,保证组织中的个体得以进行相互调整。

3新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发展战略选择

3.1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现代组织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观念,将把人力资源作为现代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为此,需要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每个员工充分发挥所长,创出更大的绩效。当然,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全面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工作,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关键环节,建立期科学严谨的员工培训体系、激励体系和灵活机动的人与事相适应的管理策略,使员工能充分分享组织成长所带来的好处,给员工发挥潜能、施展才华提供舞台,使员工能够体会到人格受到尊重。

3.2构建基于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新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组织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需要构建基于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一方面要通过人力资源的规划、政策及管理实践达到获得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突出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匹配,体现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实现组织战略的灵活性和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另一方面,要将人力资源看做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认为组织的发展与员工的职业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鼓励员工不断提高职业能力以增强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4]。

3.3更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人才的能力与知识层次越高,现代组织对环境的要求就越高。并且,真正有真才实学与实践经验的人才一般倾向于选择体制完备、配置合理的工作环境,也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才能获得发展。但是随着现代社会中人才争夺战的日趋激烈,加之人才的流动性得到了显著的增强,这就要求现代组织要与时俱进,逐步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公正的报酬制度与公平的发展机制,形成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框架。

3.4人力资源结构调整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5

2013年9月7日,访问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时,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此战略构想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国内外的巨大反响。“丝绸之路”这条在世界历史上占据极为重要地位的人文、经济通道,也在今天重新焕发了生机。新疆作为历史上“丝绸之路”在今天我国境内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可以凭借独特的优势抓住发展机遇在取得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伟大构想做出应有贡献。

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意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下简称“丝路经济带”)战略构想脱胎于古代“丝绸之路”概念,但又超越了这个概念,体现了新一代领导集体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方向,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拓展经济发展空间。2010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也更加紧密。目前我国的经贸中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八成以上都集中东部沿海地区,我国经贸通道过于依赖东南沿海的海上通道。近年来周边邻国对于我国海洋领土的觊觎,以及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中国的遏制与围堵,均造成了对海洋安全的潜在威胁,从而对我国海上经济通道带来风险,而“丝路经济带”的构建则为以上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机遇。“丝路经济带”连接了亚太和欧洲两大经济圈,涵盖40多个国家,惠及30多亿人口。从我国通过西部陆上通道到达欧洲,相比通过传统的东南海路可以节约上千公里的路程。构建“丝路经济带”还可以带动中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从而有效分散东南沿海经济重心的压力,平衡区域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对海上通道的依赖。

目前,欧美经济泥足深陷,市场不景气现象普遍存在,中国还可以通过“丝路经济带”在中亚、西亚、南亚地区拓展新兴市场。同时,中国与中亚诸国在经济上存在互补性,他们也可以从“丝路经济带”中获益。

维护能源安全。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这些资源均属不可再生资源。我国的能源安全正面临巨大考验,目前我国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净进口国,其中2013年原油对外依存度约为57.4%,①未来还将继续提高。我国的原油进口面临潜在威胁,进口地区和进口路线存在不稳定因素,前者主要集中在政局不稳的非洲和中东,后者则主要通过印度洋至马六甲海峡海路。我国正处于国家战略发展重大机遇期,布局陆上能源通道,规避海上运输风险,以保证能源安全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能源产业在中亚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支柱地位,这些国家在基础设施、科技水平等方面比较落后,国内产业发展需要巨大投资。中国可以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和资金资源为中亚诸国的能源产业提供现代化改造和产业链延长,使这些国家的能源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同时,中国还可以发挥枢纽作用,通过中国使包括中亚在内的亚欧大陆能源资源走向经济活跃的亚太市场。中国和周边各能源国之间的互补优势,不仅有利于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又能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受惠,还可以打造由生产、消费、过境环节组成的国际能源新秩序,形成新型能源合作机制。

打击“”的需要。近年来,西亚北非局势动荡,美国撤军伊拉克并未给该地区带来真正的和平与稳定,极端宗教恐怖势力在该地区愈演愈烈,并殃及周边,形成“溢出效应”。2014年9月11日至12日,“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峰会,与会各国领导人就安全、经济合作以及区域和全球合作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的“丝路经济带”构想得到了广泛赞同。“上合组织”成立的初衷就是打击“”,即极端势力、分裂势力、恐怖势力。自成立以来,“上合组织”如一只铁拳打向“”,“丝路经济带”通过创造经济繁荣,促进区内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从根本上摧毁“”滋生的土壤,这就是“软硬兼施”。

历史上“丝绸之路”中的新疆

“丝绸之路”形成于两汉时期,是一条“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②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以及沿线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哲学、宗教发展,为这些文明以后的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从世界地理来看,“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丝路”)包括三条主要通道,第一条称为“沙漠(绿洲)丝路”,即主要经过我国南疆地区各绿洲城国的经济文化走廊;第二条称为“草原丝路”,主要通过蒙古草原,也是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商贸大通道;第三条称为“海上丝路”,是通过海路从我国南方,经东南亚、斯里兰卡、印度抵达波斯湾的海上贸易通道。在这三条“丝路”中,“沙漠(绿洲)丝路”是最富盛名的路线,狭义上所指的“丝路”亦是指这条路。

新疆是“沙漠(绿洲)丝路”的中心地区,狭义上的“西域”基本等同于今新疆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及其周边地区。“西域”是中原通往中亚各国的重要通道。丝路上的新疆是各种族、部族、文明的汇聚之地。首先,经济上,龟兹、于阗、疏勒、焉耆等绿洲城国作为“丝路”贸易的中转站和商品集散地,将中国的丝绸和玉器输往西方,也将西方的珍奇物种输入中原。其次,文化上,古代新疆是世界四大文明交汇之地,中原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在这里汇聚。宗教、艺术交流在丝路上绵延不绝。在不同历史时期,包括玄奘大师在内的多位大德高僧,为了弘扬佛教,探求佛法通过“丝路”穿梭来往于东西方。最后,在国家安全方面,从西汉开始,中原王朝就开始将屯田作为经营西域的重要手段,而实行屯田戍边的最初原因就是为了保护“丝路”的畅通,维护中原与西域各国贸易的正常开展,巩固中原政权西部边疆的安定和繁荣。

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努力方向

打造能源资源中心。新疆是一片富饶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及稀有矿产资源。目前新疆已知石油储量占我国陆上石油资源的30%,天然气资源占我国天然气储量的34%,③煤炭资源占我国煤炭总量的40%以上④。此外,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拥有17个陆路一类口岸和2个航空口岸,是我国拥有最多陆路口岸的地区之一。新欧亚大陆桥的开通使新疆向东可以连接中国内地,向西可以贯通欧洲大陆,打造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集公路、铁路、航空、管道“四位一体”的综合区域性的交通网络。利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新疆可以将中国和中亚及俄罗斯连接起来,甚至可以辐射亚太,为区内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在发挥新疆资源优势,建设“丝路经济带”能源枢纽时,更要注意融入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大局,在合作互信、互利双赢的原则下,加强与周边相关国家进行油气等资源的合作开发。以中亚地区为枢纽,建设连接里海、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新疆能源大通道。完善包括公路、铁路、口岸、管道在内的新疆交通运输网络总体规划,加快打造国际、国内运输通道,努力构建现代、便捷、安全的综合通运输网络体系,为“丝路经济带”能源战略提供应有保障和支持。在加强与俄罗斯西伯利亚、中亚西部和南部地区以及伊朗等主要油气产区联系和合作开发的同时,新疆还应该依托自身能源和区位优势建立涵盖周边国家,甚至远达欧洲的能源资源交易平台。

打造交通商贸物流中心。新疆建设“丝路经济带”核心区,加快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至关重要。在公路方面,新疆应加快省内公路网络和国道的建设,完善陆路口岸公路建设,提高公路管理水平,加快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各国信息共享能力,努力提升跨境通关便利化程度,使新疆构建起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连通国内外。在铁路方面,加快中巴铁路、中吉乌铁路等跨境铁路的建设。在管道建设上,继续推进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塔吉克斯坦段建设,高效建设中俄“西伯利亚力量”输气管道。此外,还应大力推进“疆电东送”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注重与周边国家开展电网设施的合作建设。

在加强口岸建设,完善口岸服务的同时,通过推进亚欧博览会平台的拓展和深化,进一步加强我国和周边邻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商品和服务在区内国家的口碑和影响力,努力扩大新疆对外贸易规模。新疆应该利用已有的对外经济合作平台先行先试,带动“丝路”区内国家经济发展,加强与这些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充分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不仅要将其建设成为中国西部的中心城市,更要使其成为“丝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商贸中心。此外,国家加快推进“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建设,新疆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消除关税贸易壁垒,吸引外资,扩大“丝路经济带”内国家间的贸易互惠范围,增加自身竞争力,才能实现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新疆在建设“丝路经济带”商贸物流中心的过程中,还应进一步坚持和推进“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利用好国家关于支持新疆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差别化产业政策和产业由东向西专业战略,引入高水平产业技术,以“产业援疆”模式支持新疆产业发展和升级换代。内地企业要凭借新疆的资源、区位、政策优势,大力发展对外经贸,投资境外,扩大劳务输出,扩展对外工程承包业务。有条件的新疆企业要敢于参与境外经济合作建设,特别是我国与周边邻国的援外项目,鼓励新疆企业加大参与力度。政府在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做好政策支持,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稳定、良好的政策环境,使企业减少后顾之忧。

建设文化旅游中心。作为一条跨越千余年的文化、经济、艺术大通道,“丝路”沿线除了拥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和神奇的地理景观之外,还形成了在漫长历史中所形成的独特民族和地域文化,这些赋予了新疆得天独厚的丰富旅游资源。

在旅游产业开发方面,“丝路”作为一条文化旅游线路,要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协调好自然生态、文化遗产保护和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关系。在进行旅游开发时,要注意做好保护性开发,尽量维持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历史风貌和原有特色。由于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发展旅游产业时还要注意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维护民族团结。此外,还要注意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兼顾,在建设景点基础设施的同时,不能忽视对从业人员服务水平的监督和提高,力求构建科学运营机制。在配套政策方面,努力加快落地签证政策,将新疆建设成为内地前往欧亚大陆旅游以及欧亚大陆前往内地旅游的中转站。政府可以在政策支持上,给予新疆特殊优惠政策,积极推动中亚国家成为我国居民出境旅游的目的地国,促进边境旅游开发。同时,新疆还要注重同西北“丝路”沿线其他省区乃至沿线国家的旅游开发合作,打造“丝路”国际旅游品牌,搭建国际旅游合作平台。

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障碍

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在基础设施方面,新疆包括交通在内的基础设施与中亚地区的双向联通水平有待提高。在铁路方面,新疆铁路向西能力不足,“东连西出”的铁路通道只有运力趋于饱和的兰新铁路,急需加快开辟新的铁路通道联通新疆与中亚。新疆与中亚联通的铁路口岸数量少。未来,新疆要加快建设包括额济纳至哈密、将军庙至哈密、库尔勒至格尔木铁路线在内的国际战略性铁路大通道。在航空方面,新疆目前直达欧亚大陆的国际航线数量很少,航空枢纽和中转功能尚待完善。此外,还要积极推进中巴经济走廊、亚欧大陆桥、新亚欧大陆桥建设。

面临兄弟省区的激烈竞争。自“丝路经济带”伟大构想成为国家战略以来,古代“丝路”沿线省区甚至外沿地区纷纷加紧研究自身在经济带中的定位。与此同时,内地一些省区开通了连接欧亚大陆的铁路,如重庆、武汉等地开通的“渝新欧”、“汉新欧”等国际铁路快线,使得原本就依赖过境贸易的新疆在未来可能会受到一定冲击。

在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上,由于新疆经济底子薄,发展时间较短,积累不足,虽然在与自身的纵向比较中成绩斐然,但在与其他省区尤其是东部省区的横向比较中就处于劣势。2013年,新疆GDP为8510亿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仅排第25位。⑤另外,新疆各地区之间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如2013年乌鲁木齐、巴音郭楞、昌吉、克拉玛依、喀什的GDP占新疆GDP的六成以上。针对以上现状,国家要持续提供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对口援疆战略,提高新疆经济增速。

来自境内境外的政治及安全挑战。中亚国家内部在政治上总体平稳,但是在外部环境上,由于美俄大国博弈,例如克里米亚和乌克兰的危机,使得该地区在未来的安全局势存在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此外,近年来愈演愈烈的“”也会对新疆构建“丝路经济带”核心区产生安全威胁,对此,我们应充分发挥“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机制,加大合作打击力度,新疆政府也应对势力保持高压态势,震慑犯罪分子,维护“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安全环境。中亚国家虽然政局稳定,但在市场机制、政治清廉和法制健全程度上均存在诸多问题 ,据透明国际公布的2013全球清廉指数显示,哈萨克斯坦排名第140位,吉尔吉斯斯坦排名第150位,塔吉克斯坦第154位,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并列第168位,腐败程度较为严重。内部存在的问题和外部存在的风险均会对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过程中新疆与中亚诸国的合作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五十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页。

②钱兴坤:《2013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2014年。

③妥红:“浅谈新疆石油资源、促进新疆经济发展”,《中国科技博览》,2012年第13期。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6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economic pattern;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5)-02-5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中部崛起战略,对全国的区域经济布局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近年来,国家相继推出一系列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0 12月13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部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于山西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山西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统筹区域发展、优化经济布局、建立和完善省际之间以及省内各区域之间协调互动发展机制,是当前提升山西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面对全国经济格局和区域发展的新变化,以及当前国内促进区域协调、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特别是环渤海经济圈等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兴起,山西如何才能依托承东启西的地缘优势,创新区域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是山西社会经济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1 山西区域经济的发展轨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西经济在调整中前进,在完善中发展。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区域发展战略思路不断成熟,方法不断创新,区域经济发展跟随国家区域政策的脚步在曲折中前行。

20世纪80年代,国家确定把山西建设成为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制定了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规划和发展战略。随后,为缓解国家能源需求瓶颈,更好地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山西省制定了“有水快流”的政策,放手让有煤地区发展小煤矿、小煤窑。当时,国家通过大量投资,以煤炭的高强度开发为主要途径建设山西特大型煤矿。有资料显示,1981~1990年,中央在山西的投资约达330亿元,占同期山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 41%。国家的大量投资,也使山西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 1981年的 25.5 亿元增加到 1990 年的 123.4 亿元,增长了近 4 倍,占全国的比重由 1980 年的 3.1% 上升到 1985 年的 3.7 %,排位也上升到第 13 位,虽然到 1990 年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在全国的排位仍保持在第 14 位。固定资产投资的急剧增加,带来了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了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刺激了山西整个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相对缩小了与全国水平的差距。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中央有效的宏观调控,市场供求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一般工业消费品开始出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多年来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瓶颈”的能源、原材料、交通基础设施也有了实质性缓解,大部分生产资料产品供过于求,农副产品供给稳中趋升,多数行业先后出现程度不同的生产能力过剩。同时,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陆续实施的沿海开放政策、“能源西移”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导致市场需求和要素流动向沿海和西部地区转移,开始对山西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促使经济生活的各种矛盾明显凸现。从产业结构讲,90年代前期和中期,煤炭采掘业仍然是山西的主导产业,但煤炭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拉动作用已经弱化。当时山西省委、省政府也曾实施工业结构调整的“ 14888 ”工程,但从总体上看,产业结构调整仍停留在80年代的发展思路上,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产业和基础设施上,忽视了主导产业的转换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

20世纪末期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内一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普遍供不应求的短缺时代结束,基础产业“瓶颈”制约的状况已得到很大程度缓解,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从资源供给的约束转向市场约束,企业发展从争项目、争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粗放经营转向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政府宏观调控目标也从抑制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膨胀、控制物价转向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市场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家宏观调控导向要求山西改变低效的能源重化工发展模式,1999年10月,在运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会议上,山西省制定了全省开展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决策。同年12月,在省委七届九次全体会议上又明确提出了“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抓好五项创新、实现三个提高”的战略部署,并且提出了用10年的时间分两个阶段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之后,在“十五”规划中,提出了实施“战略工程”,构建“六大支撑体系”的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并实施了“1311”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004年,山西确立了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定位,并将结构调整的实施重点确定为能源、冶金、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农畜产品加工业、化学医药、现代服务和旅游文化七大产业领域。这一时期,山西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以培育潜力产品为切入点,以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目标,大力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全省产业特色和优势得以显现,促进了山西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提高,山西经济在国内的位次也明显提升。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政策机遇下,山西省将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定位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重化工基地上。山西省强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决策部署,明确传统产业要改造提升煤炭、焦化、冶金、电力等四大优势产业,新兴产业要发展壮大现代煤化工业、装备制造业、材料工业和旅游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优化城乡发展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对于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而且对促进山西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强改革创新,实现区域经济繁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世界及我国能源需求的大幅上涨,在21世纪的头几年里,山西工业经济始终保持20%左右的增长。2008年,山西工业占GDP比重高达56.5%,煤、焦、冶、电四大支柱产业占工业生产总值的80%以上。从2008年9月份开始,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山西省工业的发展形势出现逆转,焦炭、钢材等产品价格快速下跌,出现了全行业亏损,一大批企业停产或半停产,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山西畸重的产业结构,导致其受市场影响程度远高于其他产业类型结构的地区,山西工业经济下降幅度深且迟于全国复苏。虽然,全球金融危机给山西能源市场带来一定冲击,但也为山西能源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机遇,山西省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借能源需求低迷之机调整能源产业结构,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机遇,解决在经济高速发展、能源供应紧张时期无法解决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煤炭工业结构趋于优化,晋电外输取得实质性进展,“十二五”期间山西将以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重要抓手,发展清洁能源、循环经济成为大势所趋,煤层气,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迎来发展契机。

2 山西区域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分析

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不断向纵深漫延,以及全国经济格局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各地区之间区域加紧联合发展的新形势,特别是近期中部崛起规划的提出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区的获批,对山西的区域发展无疑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从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和国家大的战略措施中思考山西的未来、寻找山西的发展路径,是山西区域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2.1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山西区域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它不但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促进了各国、各地区的紧密联系。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背景发生的深刻变化,导致竞争格局由单体(企业)竞争逐步演变为包括研发能力在内的地区间产业集群竞争,或者说是区域中心和以中心地区为依托的经济圈的产业聚集优势和经济实力竞争。随着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正在迈向国际化,逐渐成为国际性的经济活动中心与资本集聚地。山西拥有的丰富矿产资源和独特产业优势,一直以来为国家和本省的经济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种“畸重”的产业结构,也决定了山西应变市场的能力较弱。这在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山西省2009年一、二季度GDP竞出现了负增长,究其原因,近因是受上年第四季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上游产品价格下行的影响;远因则是由于长期以来山西支柱产业单一、产品初级化的问题,致使资源型产业在全省经济中比重比较大、抗风险能力薄弱所致。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山西必须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大力提高能源基地的辐射半径,大力提高国际经济的参与度,把山西建成国内区域经济的重要支点。

2.2 经济格局的改变对山西区域发展的影响

有学者用“重大变化”、“重新洗牌”来形容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出现的新变化,中国经济区域经济的增长点正在由南向北,由东向西调整,区域经济格局正在重构。这种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将有力地改善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对于促进全国各地区协调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1 由东向西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外需的回落,以出口为主的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受到冲击,而国家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以基建项目和工业项目为主,此次大项目投资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东北区域。所以,反映到GDP和投资增速度上,中西部地区就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了。此外,金融危机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也为中西部地区的赶超计划提供了机会,一些内陆省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弯道超车”的口号。可以说,今后一段时期将是中西部大发展的时期。

山西作为东、中、西部地区的连接地带,具有很重要的地理优势和环境优势。未来中西部地区有望成为新兴经济体,山西如果没有及时顺势而上,抢抓机遇,融入大环境,将很可能面临被甩出这一梯队的危险。在新的区域经济格局下,山西必须承担起全国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过程中“承东启西”的大任,积极培育自身优势,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原材料等主要商品的定价机制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借此时机开展深层次合作,建立自己的发声平台等,从而转危为机,加快建设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2.2.2 由南向北

除了东西部之间区域格局的变化,南北差距缩小也是区域经济改变的又一动向。以天津滨海新区为龙头的环渤海地区迅猛发展,在环渤海区域内相互关联度不高的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三大板块,也开始呈现出竞争合作的新迹象。东北地区在此次大项目投资的基础上,也表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中国经济的增长极也正在由南向北转移。

山西与环渤海经济区的其它三省二市相比,差异较大。但具有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功能互补优势,可发展成为环渤海经济区的物质保障基地。山西要积极主动融入环渤海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之中,通过与环渤海地区各省(市)互惠互利的“双赢”合作,促使山西产业结构实现有效调整和升级。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互补合作,充分利用京津冀的辐射带动优势,提升自身经济地位和产业水平。加快建立与周边区域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营造良好的商贸投资环境。在北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赢得一席之地。

2.2.3 区域经济新变化对山西区域发展的影响

当前,省际间的区域联合方兴未艾,各地区纷纷联合,不仅使原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了更广泛和更深层次的合作,也产生了许多新兴的经济合作体。如,东部地区的泛珠“9+2”的区域的进一步深化合作,长三角地区的重新思考、调整和突破;中西部地区的首都经济圈、海西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及武汉及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等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中部六省地区的联合发展;东北地区的沈北新区等区域合作的联合发展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区域间的合作已成为大势所趋。

当前,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各大区域之间的合作日趋密切,相互之间的 “壁垒”也正在被打破,市场分割的问题和矛盾正随着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和区域互动机制的完善而得以解决,东南西北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将随着分工合作的深化和经济资源的整合而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山西面对这一新的形势,也应积极参与首都经济圈等省际区域经济合作,围绕国家重点战略要求,利用自身优势和特点,充分利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借助区域协作的合力,着力打造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综改区、能源联合发展区等既符合本省发展实际,又能提升产业结构的区域发展战略,形成若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此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使全省经济在经济危机之后更富竞争力和后劲。

3 新形势下山西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

面对国内外的区域格局的新形势和山西自身的区域发展现状,山西应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等经济区域发展之中,建设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发展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引导都市区、城镇组群合理布局和整合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构造山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

3.1 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等经济区域

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各地经济圈、都市圈的建设,山西提出了“东引西进”的对外开放战略。在“东引”上主要是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优势产业的发展;在“西进”上主要是西进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山西积极融入国内区域一体化发展之中,抓住东西合作中出现的结构性断层,逐步扩大省外市场。面对新的区域经济形势,山西应继续积极融入首都经济圈等经济区域,扩大山西与周边省区的区域联合。

环渤海经济区,是指以天津――大连为轴心,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四省和北京、天津二市及渤海海域所形成的区域,该区域地理位置优越,海洋和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信息网络密度高,综合科技力量强,有独特的港口优势和辽阔的腹地和协调发展的良好基础。环渤海经济区的组建与崛起,某种程度上是对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矫正。山西融入环渤海经济区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物质技术基础,但也有一些不利因素。更重要的是它能对山西经济向纵深推进和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产生空前的影响,并为山西经济发展有效实施“重点东进”的开放战略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3.2 建设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

为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尽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近年来,国家选择不同地区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希望通过局部试点、探索经验,为解决面上共性问题提供借鉴,把改革风险和试错成本控制在最小,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改革新进程的开始和关键。国家先后批准设立了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四川成都、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山西等九个部级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有的综改区试点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和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

老工业基地转型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调整好的,资源性地区转型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了推动山西转型发展,2010年底国家批准在山西建立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将掌握先行先试的改革权力来解决禁锢全省多年的体制问题,这将对山西在转型过程中的区域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山西其他方面的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加快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进程。山西应充分利用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契机,把解决山西实际问题与探索全省共性难题相结合,把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相结合,把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相结合,以跟上这一轮“新特区”发展的步伐。

3.3 创新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方式

回顾近30年的区域发展进程,结构调整始终是山西经济工作的主线和中心。山西省早在8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的动议,90年代也出台过调整产业结构的意见。1999年10月,山西省提出了“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的发展思路,从而启动了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一直是山西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从未动摇过。在新的形势下,山西要加大力度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创新调整方式,以适应新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按照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合理确定自身的职能定位和介入方式,能动地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并应把培育潜力产品作为山西结构调整的切入点。要处理好与企业和市场关系,通过制度创新引导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强化企业的调产主体地位。以循环经济为抓手推进传统产业的新型化,进一步强化新兴产业的规模化,从全球产业链演进中确定自己的产业层次。要顺应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演进规律,把建设服务型经济作为促进结构升级的重点,增强生产能力,切实加强服务业的政策创新。从而在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力推动下,促进山西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4 构建山西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未来,山西要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提高山西产业竞争力,实现转型发展,就必须强化产业政策导向,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积极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和培育新兴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间的关联度和融合度,形成一个由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构成的完善和综合性强的产业体系,以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助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具体来说,山西的优势在煤,山西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煤。要以煤为基础,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在实现煤炭产业高效绿色安全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提升焦炭、冶金、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壮大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文化旅游、物流会展、特色食品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研发设计、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实现由煤炭大省向以煤为基的现代产业大省的跨越,实现由单一煤电“基地”向立体能源“中心”的转变。同时,山西作为欠发达地区必须立足自己的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地梯次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要坚持农业产业化这个主题,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把政策和要素集聚到“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上来,实现规模、质量、品牌、效益的良性循环。突出县域工业化这个核心,因地制宜发展煤炭配套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以县级工业园区为承载,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民形成利益共享机制,提升应对市场能力。抓住农民增收这个关键,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5 推进山西区域特色城镇化

加快城镇化是实现山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大的内生动力和坚实支撑,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和关键环节,更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加快发展与区域一体化接轨的全局性、战略性、持久性强大动力。山西省新型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容是:遵循工业化与城镇化、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的城镇化规律;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民营经济推动的城镇化机制;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集约型、可持续的城镇化进程;实行稳步推进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居民的政策,不断提升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大中小、多产业类型共存的城镇化模式;形成 “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空间布局,实现中心城市、城镇群、经济圈的互促互动。

3.6 加强科技和体制创新

在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先导,支撑助推全省转型和跨越发展。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各地正进行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山西省要在这场竞争中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就须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发展战略方向,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把科技创新变成化解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重大机遇;变成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实现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着力点保障科学发展,能有效整合和放大山西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让山西更具发展活力、吸引力和竞争力,以增强体制机制的优势实现山西的又好又快发展。充分运用好资本市场、各种创新载体等资源。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上取得突破。发挥好国有企业的骨干力量,以资产资本化、资本股权化、股权多元化为重点,实施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高端化发展。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形成外商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软硬环境。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落实对民营经济的各类政策,帮助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着力点,全方位地实施开放引进战略,激发劳动、知识、资本、管理的活力,为经济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7

自1999年海南“南海传说”、三亚“博鳌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的成功开发后,旅游地产项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运作。随着2009年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规划获批,迪士尼乐园落户上海等重磅消息的传出,旅游地产市场再次受到强烈刺激,良好的市场前景引发大批地产商将目光转向该领域,旅游地产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1 新经济政策下旅游地产发展契机

1.1 住宅用地调控从紧,旅游地产成投资新宠

在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前提下,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房价、地价过快上涨问题,中央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如《关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十一条”、“新国十条”等。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日趋严厉,住宅用地调控从紧的政策背景下,旅游地产逐步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新宠儿。据了解,目前进驻海南旅游地产领域的企业已有上百家,其中不乏万科、新世界、保利地产、杭州绿地、华润、富力、雅居乐、鲁能、中信、中体等地产大鳄,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

1.2 休闲产业浪潮涌起,旅游地产平台广阔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中国旅游业经过30年的长足发展,已经开始走上转型增效的成熟道路,逐渐融入到世界休闲产业革命发展趋势中。如国家批复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规划后,海南房地产市场形成了“百企陈兵,千亿会战”的局面;星光国际集团与丽江市玉龙县政府签约开发“星光国际传媒度假村”项目;以黄山大观为代表的山岳旅游地产日趋升温等。众多新启的项目诠释着国家对旅游业的政策支持和旅游休闲时代的来临,为旅游地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1.3 宏观政策鼓励消费,旅游地产需求增加

2009年年末召开的中央工作经济会议把扩大居民消费、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摆在了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目前我国居民的生存型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逐渐下降,服务和享受型消费比重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持续时间相对缩短,转换速度加快。由此可见,我国消费结构已从生存型消费升级到发展型消费阶段。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能力和国家支持消费的政策为旅游地产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给予了适当的政策引导。

1.4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为旅游地产铺平道路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年底国务院出台4万亿元投资计划来拉动内需。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数据,在我国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1.5万亿元用于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另据相关数据预测,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的汽车持有量为5.92台,在某些大城市家庭平均汽车持有量更是在猛增。专家预言,中国某些经济发达城市5年之内将会进入到5个人一辆车的时代。我国基础设施的改善,特别是公路网络的完善,致使富裕阶层住宅郊区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这为旅游地产的开发铺平了道路。

2 新经济政策下旅游地产发展战略

2.1 加强规划设计,提升理念价值

规划是财富,环境是资本,结构是效益。旅游地产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环境整治、资源整合、产业重组和住宅建设等环节,开发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资源,进行精心规划,不仅要为旅游功能的发展预留空间,同时还要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资源整合留好衔接口。旅游地产项目必须在旅游大区域的范畴内统筹规划,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合理布局,均衡布点,既着眼当前,又立足未来,将旅游地产开发的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产业优化、旅游资源整合、拳头品牌打造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环境、投资、生活理念一直是旅游地产的三大卖点。与一般的规划、设计不同的是,旅游地产注重的是卖点设计,这种卖点设计主要是思想与灵魂的动态设计,而不是观念设计,这需要在景观设计、小区设计、项目设计、亭台榭廊设计等情境中展现,将设计理念与实体建筑和景观相互交融。在“人―建筑―环境”三体中以人为核心,把最吸引人的卖点挖掘出来,然后导入“环境加建筑文化”的新理念。创建21世纪社区环境文化,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的需求是旅游地产独具的特色。如广州祈福新村旅游景观房产在建设中与自然博物馆合作建设了恐龙馆、标本馆等科普场馆,并与高等院校联合建设美术馆,开展一系列持续性的社区文化活动,从而营造出高雅、文明、健康的社区文化。

2.2 挖掘项目特色,明确战略定位

战略定位是旅游地产开发的核心步骤和指导因素,产业组织论强调定位必须与环境相联系,从成本和产品差异化上寻找竞争优势。资源基础论强调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挖掘和培养有价值、无法仿制、难以替代的资源,以此作为战略开发定位的核心基础。两种理论分别从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的角度阐明了战略定位的重要性,特别是旅游地产涉及多产业复合、多功能叠加、多需求满足。因此,唯有深入挖掘项目的唯一性、稀缺性和排他性,方能在战略定位上取胜。现主要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旅游地产项目的定位依据:

(1)选择项目主题,明晰概念定位。概念定位直接决定终端客户的认知。我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如何深入挖掘资源稀缺性、项目独特性,通过整合包装,积聚人群,最终形成清晰的主题概念,是决定项目能否成功的重要前置因素。如宋城提出的“给我一天,还你千年 ”的概念定位,清晰地传递了该项目的南宋人文、场景、体验性主题公园定位,使之成为国内观光地产开发阶段的经典案例。

(2)分析辐射半径,明确市场定位。项目的辐射广度决定市场定位。三半径理论主要从资源及辐射的地理范围、经济圈的影响力以及项目功能的差异性出发,依据辐射广度和深度,测算项目的地理半径、经济半径和机会半径,从而明确项目的市场定位。地理半径决定项目的基础市场,资源辐射的差异性决定了基础市场的圈层大小;经济半径决定项目的目标市场,项目所在区域经济圈的影响力往往决定了项目的目标市场范围;机会半径决定项目的蓝海市场,项目功能属性的差异性决定了项目蓝海市场存在的可能性和辐射范围。

(3)依据企业战略,决定开发目标。战略定位直接决定项目的开发目标。开发目标必须符合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方能做到层次推进,有序开发。第一,要明确模式目标,模式定位直接决定项目开发成败,如持有型开发或者销售型开发对企业的前期定位要求是不一样的;第二,要明确时序目标,何种业态先动,以旅游开发带动地产开发还是先地产开发后旅游跟进,对企业能力、资源禀赋、资金投入等方面的要求也是截然不同的。

(4)组合游憩要素,完善功能设计。功能定位是解决项目如何满足客户需求的问题。因此,旅游地产的开发注重游憩要素的组合,如“食、住、行、游、购、娱、体、疗、学、悟 ”等旅游要素中既包括观光、休闲旅游的业态范围,又包括度假旅游的业态选择。如何在游憩功能设计上符合企业的开发市场、目标、竞争定位等,是将战略定位在产品功能上能否落实的关键因素。

2.3 建立“四位一体”互动机制,实现多方利益共赢

与普通的住宅类开发项目不同的是,旅游地产的开发牵涉的利益主体更为复杂,主要涉及开发商、政府管理部门、消费者和当地居民四个主体。建立“四位一体”的互动机制,就是旅游地产在开发中要建立起同时平衡这四方面利益关系的良性互动运作机制。一个成功的旅游项目开发,必须同时满足旅游地产开发商、政府管理部门、消费者和当地居民的需求,才能实现多方利益共赢。对于开发商而言,注重的是采取正确合理的开发模式以保证项目在短期和长期内都能实现其利润最大化;对于政府管理部门而言,注重的是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并确保国家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公众利益的实现;对于消费者而言,关注的重点是需要满足其对旅游度假环境和设施的多样化需求;对于当地居民而言,旅游地产的开发可以成为一种新农村的建设的模式,通过旅游业拉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将附加值较低的农业转变为旅游服务业,引入手工业、物业管理、配套综合服务等多方面产业,实现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时,新型的旅游地产模式,可以通过引入乡村集体与开发商土地合股等新型的运作方式,通过市场运作,将物业运营的收益分期补偿给当地居民,代替以往的一次性占用土地补偿,并在开发的同时,为当地居民提供配套的教育、文化等公共设施。良性互动的开发机制,不仅可以促进项目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还可以将旅游地产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地方的社会发展相结合。

2.4 政府宏观调控,完善市场管理体制

旅游地产开发过程中,政府部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在适合开发旅游房地产项目的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应给予政策优惠,在道路、交通、市政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政府部门应统筹规划,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条件确立旅游地产项目,防止盲目开发。再次,政府和行业各方应尽快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行业组织,吸收优秀企业和发展商加入,实现行业内部管理。行业协会应提供业务指导,协调会员利益,制定行业规范,并监督执行。如为增强消费者对具有“期货”性质的旅游地产的信任度,可以实行客观公开的信息披露制度、风险金制度和“冷静期”制度,规定消费者在“冷静期”内享受无条件退货的权力,以避免强迫性和欺骗性消费。也可以由政府建立一个消费者保障体系和行业信誉的认证体系,以有效管理行业运行秩序,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最后,政府部门分工协作,保证旅游地产的有序开发。旅游地产项目既涉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又涉及地产的开发,为避免“抢”、“推”现象的出现,旅游管理部门和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分工合作,协调好管理职能。

当前,关于旅游地产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破坏市场秩序、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制定相关法规,使执法部门有法可依;同时,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坚持市场化运作,严格执法。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提高进入门槛,规范中介市场秩序,同时建立由保险、信托、咨询等机构组成的安全监管和保障体系,降低信用风险,保护消费者权益。另外,学术界也应加强对旅游地产的理论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建立旅游地产理论体系以及研究旅游和房地产的结合规律。

参考文献:

[1]罗悦.大城市旅游房地产发展战略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08(14).

[2]张仁开.上海旅游房地产开发的战略思考[J].上海房地,2007(5).

[3]颐点.北京旅游地产住宅前景可期[J].北京房地产,2007(2).

[4]搜狐网.休闲时代来临 旅游地产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EB/OL]..

[5]新浪网.2010•中国旅游地产年会[EB/OL]..

[6]王智,对加快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和升级转型的宏观思考[EB/OL]..

[7]365地产家居网.苏州楼市暗藏机遇 投资休闲旅游地产正当时[EB/OL]..

[8]新浪网.中国旅游地产产业未来发展趋势[EB/OL]..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8

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过去数十年间,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是全球消耗的最主要能源。然而长期过度开采导致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加上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与生态破坏问题,人们对新能源资源的需求日渐增强。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以能源的大量消耗为保证,长期以来过度依赖化石能源。如今,传统能源难以保障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既有能源结构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能源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亟待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在这一背景下,新能源的研究与开发极具现实意义。由于新能源具有资源丰富、环保低碳等特点,顺应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提供新机会、新动力,为社会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提升国际竞争力,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全球新能源战略

(一)新能源战略意义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一般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和核能,区别于已被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等常规能源。由于传统能源日渐枯竭以及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主要特点的新能源开发逐渐被各国重视。新能源具有以下特点:1.资源丰富,可再生性强;2.不含碳或含碳量很少,对环境影响小;3.分布广,有利于小规模分散利用;4.能量密度低,开发利用需要较大空间;5.开发利用成本较化石能源高。

能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可以带动许多关联产业发展,促进消费和投资增长。发展新能源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石油、煤炭为代表的传统能源,其经济结构具有高耗能、低产出的主要特点,长期以来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等社会问题,威胁经济可持续发展。新能源的出现打破了原有局面,太阳能、风能等资源一方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易于就地发开,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使能源利用走向绿色低碳,契合五大发展理念中的“绿色”目标。因此新能源在能源结构转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在我国广袤土地上,许多地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如青海、甘肃、内蒙古等西部地区年日照时数超过3000小时,东南沿海和我国北部地区风能集中。这些新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若能因地制宜,形成适度的规模化产出,将会形成强大的经济推动力,带动以新能源为中心的产业链发展,实现区域经济振兴。

(二)各国新能源战略

从全球新能源战略来看,发展新能源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共识,是拉动经济增长和应对未来能源与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欧洲,瑞典、丹麦等国已提出到2020年⑹迪50%的电力能源来自新能源。而根据德国权威机构全球变化咨询委员会的相关研究,未来新能源的替代比例唯有从2020年的20%进一步提高到2050年的50%,才能很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近十余年,世界各国对新能源的发展力度相当可观。以光伏、光热产业为例,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一直是新能源领域开发应用的热点。各国针对太阳能产业相继出台扶持激励政策,宣布的总装机规模不断上升,近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投资和建设热潮,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例如日本公布的“面向2030光伏路线图”中提出,到2030年将安装太阳电池组件容量1000GW,通过发展光伏产业缓解能源供给的紧张局面,保障经济平稳发展。同时美国也提出“2030及更久远的美国光伏工业线路图”和“千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力图实现本国在光伏产业的领先地位。根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EPIA)预测,到2020年,欧盟的光伏发电系统将满足欧盟全部电力需求的12%;到203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将达到10%以上,成为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供给能源之一。与此同时,太阳能光热发电也发展迅猛,西班牙、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德国等国相继加大核心技术的投资力度,至2012年底全球已建成的光热发电站装机容量超过2500MW。根据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欧洲太阳热电协会在《2009年世界太阳能集热发电概况》的预测,如果发展顺利,到2030年光热发电将可满足全球7%的能源需求。

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政府十分重视太阳能产业发展,迄今已通过光伏发电技术为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等地十余万无电用户解决了用电问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共有7个奥运场馆使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其一年的发电量相当于节约170吨标准煤,减少57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据估计,到2050年我国新能源装机将超过全世界装机的25%,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进入大规模普及阶段,系统安装成本大幅降低,新能源消费逐渐走进普通大众生活。

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涉及广泛,在替代传统能源的过程中受到的经济周期影响小,在可预见的未来,必将凭借自身优势特点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成为能源领域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三、我国新能源前沿

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持续改进。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2013年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为67.5%,石油占比为17.8%,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9.6%。煤炭、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年减少,非化石能源占比逐年增长,表明我国的绿色能源消费正在逐步增加,能源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新能源相关的前沿应用和概念被提出,如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根据国家发改委出台的《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总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

(一)新能源电动汽车

汽车产业涉及钢铁、电子、机械、玻璃、橡胶等工业领域,产业链很长,具有显著的经济拉动作用。新能源汽车因其节能环保特点被认为是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2009年我国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率先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工作,通过财政补贴政策鼓励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等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据统计,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33万辆,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16年工信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显示,至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体销量的比例将达40%以上。目前我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化的拐点,新能源汽车作为“新经济”在工业领域的标志性行业,将有效促进产业转型,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二)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提出,其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代表,融合了新能源技术与互联网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传统能源的利用模式。2016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18年要建成一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到2025年初步建成能源互联网产业体系,成为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作为能源与信息深度融合的复杂系统,能源互联网具有分享快捷、多源协同、低碳高效等主要特点,近年来保持较快发展。根据埃森哲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能源互联网总市场规模将超过9400亿美元,约占当年GDP的7%,成为推动能源行业革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四、政策措施

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发展新能源对促进能源结构改善、摆脱经济衰退和创造就业机会具有战略意义。为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先后公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法规措施,规范产业方向。与此同时,应重点考虑在经济政策方面给予扶持,培育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优良环境。

(一)降成本,提供融资渠道

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产业具有一些特殊问题,如资源分散、不稳定性、技术不成熟、高成本和高风险。总体而言,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且耗费时间长。因此政府需要提供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如在新能源示范区实行企业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提供充足的自主研发经费,降低企业成本。还应拓宽融资渠道,如建立新能源产业信贷、新能源专项融资等,为企业、个人进入新能源行业提供便利,使企业免除不必要的后顾之忧,得以专注于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有利于新能源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防垄断,促进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是新能源产业持续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与传统能源特点不同,新能源是对能源开发、生产、消费观念的一次变革,经济增长不能以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为代价,不能用生态环境的破坏来交换,传统能源市场结构已不能适应新能源行业。未来亟需打破能源市场壁垒,坚持市场导向,加强垄断监管,进而推动能源体制改革,使民营资本成为发展新能源的主力军,有力支撑国民经济发展。

(三)鼓励创新,营造绿色消费氛围

新能源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相比许多传统行业我国在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小,甚至在一些方面还领先国际,因此整体存在赶超先进的可能。在此背景下,应当充分鼓励对核心技术的创新,促进自主知识产权发展。通过与国外共建研发机构、技术联盟,引进高素质人才,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企业,提升我国的创新竞争力。同时努力营造绿色消费的文化氛围,有效推广新能源产品,例如通过补贴免税政策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停车场建设,让大众意识到节能环保势在必行,新能源消费符合人们的切身利益。

五、张家口案例

以河北省张家口市为例。张家口是我国华北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位于蒙古高原冷空饨入华北平原的主要气流通道,据估计风能资源可开发量达4000万千瓦以上,占河北省陆上风资源的71%。同时太阳能资源也十分丰富,可开发量在300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发展潜力巨大。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电力负荷中心之一,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约为5000亿千瓦时,其中化石能源电力仍占90%以上,对新能源发展需求迫切。2015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河北省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规划》,确立了张家口地区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规划部署。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和电力输送通道节点,张家口率先探索新能源发展的模式机制,目前已拥有“国家风光储输试验中心”、全国首个风电研究监测试验基地以及风机总装、叶片制造等生产企业,初步形成了涵盖开发应用、装备制造、科技研发、技术服务等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成为国内重要的新能源生产基地。未来将促使能源结构更趋清洁化、多元化,实现大气污染治理,保障区域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位于张家口市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至2014年已累计输出优质绿色电能超过8.4亿千瓦时,为区域经济贡献巨大。借助规模优势和自主研发投入力度,未来张家口开发新能源成本将有效降低,人们的消费理念将更趋绿色环保。预计到2020年,张家口市55%的电力消费来自新能源,全部城市公共交通、40%的城镇居民生活用能、50%的商业及公共建筑用能来自新能源,40%的工业企业实现零碳排放。张家口还以北京-张家口冬奥会为契机,将建设国际领先的“低碳奥运专区”、“光伏迎宾走廊”,向世界展示我国新能源发展成果,彰显可持续发展理念。

张家口市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作为新能源产业基地的张北县,近年充分发挥域内能源丰富的潜力,强力推进风光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出部级新能源产业示范区,有力地提升了县域经济实力。有计划显示,未来国家考虑在张北县一带建立新能源特区,建成京津冀地区最大的风电、光伏及光热项目集群,总规模逾2000万千瓦,总投资达万亿元以上。同样,康保县由于地理位置适宜开发风光电,县政府紧抓国家发展新能源契机,将新能源产业培育成全县支柱产业,很快形成了地区的投资热潮。自启动新能源项目以来,康保县已与十余家新能源企业签约,吸引了数百亿元投资,为地区发展注入极大活力。

六、结语

当前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国际环境下,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在经济发展新时期,为顺应时展需求,有效解决高耗能问题,对新能源的开发投入力度日益增强,近年来已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产业化初具规模。未来将吸引更多投资,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向着全面实现新能源商业化,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的方向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

参考文献:

[1]刘松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繁荣――培植新经济增长点和新财源.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C].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009.

[2]谢晶莹.新能源:世界各国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0(01).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9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世界各国都将创新驱动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我国也明确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驱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在创新的过程中,只有正确把握创新的驱动因素和内涵,才能够找到促进创新的最有效途径。结合濮阳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针对创新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就培育壮大自主创新主体,开展产学研合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探讨。

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本质和基本战略内涵

创新驱动发展与产业变革的深度融合成为当代世界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美国竞争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研究中将企业之间的竞争转为国家之间的竞争,第一次使用创新驱动一词,他把经济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驱动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大规模投资、改善技术装备成为支撑经济发展主要因素的“投资驱动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创新能力及科技水平成为驱动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第四阶段是“财富驱动发展阶段”。这里使用的驱动概念指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就创新驱动阶段来说,不是说创新驱动就不需要要素和投资,而是说要素和投资通过创新的驱动,可以实现在减少物质和人力资源投入的基础上加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1.1 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根据波特的理论划分,创新驱动阶段是从要素驱动阶段到投资驱动阶段递进演变过来的。创新驱动的本质就是不断地促进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迅速而持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1.2 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社会长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谋略。创新的内容包括理论、体制、机制、管理、知识和技术等方面的创新。

创新驱动是指利用新知识、新技术、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组织制度及商业运行模式等创新要素对现有的资本、劳动力、物资资源等有形要素资源进行的新组合。使各种物质要素经过新知识和新发明的介入和组合,创造出新的增长要素,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形成了内生性增长。同时,创新驱动的增长方式不只是解决效率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加快了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和市场上的应用和扩散,形成了创造性的增长要素。显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经济成果和社会成果。

2 濮阳市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优势和不足

近年来,濮阳市在科学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实施濮阳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发展优势。

2.1 科学技术研究开发能力显著提高,创新主体建设不断壮大。2011年以来,共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科技项目577项,其中国家项目42项,争取资金1 589万元;省项目132项,争取资金3 766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23项,市科技进步奖120项。申请专利2 918件,授权2 117件,目前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0.99件,居全省第5位。截至2012年,共建立了以光电子、家具制造、精细化工、羽绒及服装加工、石油机械制造等各类不同产业特色的省定产业集聚区8个;部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河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17家,濮阳市创新型示范企业27家,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5家,濮阳市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2家。2012年濮阳市规模以上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占27.2%。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7 351人。

2.2 各类创新基础要素进一步增强:第一,濮范台综合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濮阳市创新驱动发展带来战略机遇;第二,濮阳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自2011年起的5年内,可获得中央转型专项资金共约15亿元,对濮阳市依靠科技创新,加快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三,科技研发投入逐年加大,健全的科技投入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保障。2012年濮阳市科学技术支出18 385万元;本级科学技术支出7 207万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1.74%。第四,由濮阳市科技局牵头,着力打造的“企业号”、“农业号”、“进步号”、“持续号”四支部级科技航母舰队,为提升企业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搭建了良好的创新基础平台。

2.3 科技创新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强。目前濮阳市共有省、市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53家,其中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家;重点实验室16家,博士后研发机构5家,院士工作站2家,河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

目前,濮阳市已有260家企业与185家国内知名高校院所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开展合作项目325项,引进新技术、新工艺222项,项目总投资达35.7亿元。随着创新主体和载体不断壮大,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驱动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濮阳市今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动力和源泉。

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是全社会创新驱动发展意识薄弱。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创新意识不强,不愿承担技术创新的风险,认为当前通过低价竞争、粗放生产方式尚有一定的市场生存空间,没有把企业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

二是科技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科技资源的利用和共享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些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等问题仍很突出。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不尽合理,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不高。科技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和发挥。

三是社会科技创新力量比较薄弱。濮阳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数量比较少、规模比较小、层次比较低;科技人才总量不大,专业结构、人才分布结构均需进一步优化。创新型人才、学科带头人以及行业拔尖技术人才短缺问题,随着濮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突出。

四是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总体规模偏小,竞争能力不强,对濮阳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带动作用不明显。根据相关数据分析:截止2012年底,濮阳市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7家,占全省1 850家的0.37%;有部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占全省59家的1.69%;有部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占全省18家的5.55%。

3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建议和对策

3.1 加强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认识,增强自主创新意识

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理念转化成为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行动。把创新驱动发展教育列入各级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年度培训的主要内容,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创新之风。

3.2 推进制度和管理机制创新,强化政策扶持

3.2.1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投入体制机制创新。开放科技创新投融资渠道,建立全健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逐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导向,以企业、科研院所及社会民间资本投入为主体,以金融投入为支柱,以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

3.2.2 落实国家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减征企业所得税工作。把企业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作为企业申请政府科技经费支持和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必要条件。

3.2.3 建立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目标责任制,把企业科技创新意识、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机构建设、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等作为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促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

3.2.4 建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改革科技成果评价标准,把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效果作为自主创新驱动的根本目的和主要评价指标。要把转化应用前景好的科研成果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把对地区生产总值的科技贡献率作为评价科技创新能力的衡量标准。

3.3 培育壮大企业创新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把研发机构建在企业,将人才工作重心向企业转移,将科技优惠政策向企业倾斜,将社会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参与实施重大重点项目的研发,加大对企业高新技术的引进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的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全球眼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家。

3.4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自主创新载体建设

3.4.1 培育企业研发中心,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载体建设。抓住濮阳市被列入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的发展机遇,着力培育以新材料、光电子、生物、节能环保、精密仪器、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特色化、专业化、高端化新兴产业体系。引导和支持濮阳市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骨干企业,依托省内外重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建设自主研发基地和联合研发平台。充分发挥其自主创新载体作用,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3.4.2 积极发展科技型孵化基地建设,夯实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加快科技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规模,整合资源,推进濮阳区域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组团发展,打造“企业号”科技航母舰队,申报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共享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科技资源。支持濮阳市孵化基地以省内外重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开展事关濮阳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和战略性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学术交流。

3.5 强化合作意识,提升产学研合作的水平。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需要在创新的理念层次上达成共识,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通过自建或与高校院所共建一批高水平的企业研发机构。并主动引进国内外研发机构和知名企业在濮阳设立研发中心。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实现创新要素和生产要素的有机衔接。

3.6 加强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建设,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引进一批涉及濮阳市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注重培养挖掘本地创新人才。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规模,引导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切实保护好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10

二、要细化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区域规划是区域空间规划体系的龙头,具有战略性、统筹性、指导性等特点。总体看,我市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已经非常明晰,尤其是各区县在“十一五”的基础上,均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但是各区县的“十二五”规划多是属地化的,单纯地就本地的发展进行规划,很少涉及与其他区、县(市)、场(林、矿)等的共同发展规划,甚至在地缘上相邻的区、县(市)、场(林、矿)之间都没有区域发展规划和合作意向,竞相发展的势头很猛,合作的意愿不足,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多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欠缺联系和沟通,鲜有把“蛋糕”做大的合作愿景。鉴于此,各地应围绕市委“北越、南拓、中兴、强县”战略,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和城乡体制分割的束缚,真正体现区域资源配置、重大基础设施、城镇体系框架、土地利用方向、产业发展布局、重要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方面的一体化,共谋合作发展大计,在全市范围内或相邻区、县(市)、场(林、矿)内统一规划布局重大产业发展项目、重大公共事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建共享程度。

三、要合作发展区域产业

由于行政区域的限制,必然存在各种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市场分割、恶性竞争和地方保护等现象不可避免,严重阻碍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在发展区域经济中,发展产业是重中之重。就一个地方而言,资源、资金和产业规模毕竟有限,无论是谋划大项目,还是吸引资金都会有瓶颈制约,如果联合起来发展产业,就可能谋划更多的投资规模大、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大项目、好项目。2009年开始,市政协、市政府大项目办会同市民建、市九三学社,就开发建设蚂蚁河、拉林河(“两河流域”)部级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了该项目。据了解,“两河流域”位于世界上仅有的3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涵盖双城、五常、尚志、延寿和方正5个县(市),现有农业人口206.2万,占全市农业人口40%以上;现有耕地1 102.5万亩,占全市耕地40%以上;粮食产量占全市的5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县域经济总量的47%左右。专家设计“两河流域”开发建设周期为6年,项目建成投产后,在“两河流域”可形成年产100万亩有机稻米、1万头有机猪、8万吨有机奶、1万头有机肉牛、多种系列有机山特产品的生产加工能力,可实现总收入45.8亿元。一旦有了类似这样的区域产业,就可以考虑跨区联合建设生产基地和工业园区,培育大型龙头加工企业,提高产业集聚度,打造产品区域品牌,共商共建统一开放的大市场,获得规模效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惠及民生。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11

不仅是机会平等

对于“包容性增长”,世界银行等机构给出的解释多侧重于机会平等。但是,中国领导人则同时强调“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换句话说,在中国视域中,“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和外延更广泛。

这种思想与国内外一些著名政治学家的看法不谋而合。比如,著名的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说:“所有社会价值(包括自由和平等、收入和财富、个人和尊严的各项基础)都应该平均分配,除非这些价值中的一项或全部的不平均分配能使所有人受益”;中国学者王绍光就指出,机会平等理论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在某些关键领域(当然不是所有领域),结果必须平等。只有这些领域的结果平等了,人们在机会上才会真正平等。

退一步讲,即使不是理想意义上的机会平等,一个包容性的社会必须不论种族、肤色、性别、年龄、体力、智力,保证人人都有相同的权利和责任,都有用武之地,都有被保护而免于歧视和社会排斥的权利。也就是说,“包容性增长”应该允许社会全体成员有机会参与经济增长的过程,并为之作贡献。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正如联合国主管经济社会事务的中国籍副秘书长沙祖康所言,在1995年哥本哈根的联合国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上,世界各国各地区领导人都承诺构建一个包容性的社会,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社会一体化一直没有被排上发展的最重要日程。

除了联合国,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包容性增长”理念在强调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也强调经济增长的方式,强调人民平等、广泛参与经济增长的过程并从中受益,强调通过增加投资和生产型就业机会,使人民平等、广泛参与经济增长的过程等。对生产型就业机会而不是直接的收入分配的强调是重要的,这种强调既是为了实现当下可能的就业型经济增长,也是为了避免那种侧重分配收入而忽视创造收入的“福利病”,从而使得经济社会体制缺乏活力。

经济增长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的目标、手段、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因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政治体系在一个社会中是相互依赖的。如果其中一个部分变化太快,很可能会导致社会其他部分的不稳定。不少研究表明:不平等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财产的不平等。如果不平等因素是体制性因素所致,那么这种不平等就可能中断经济增长。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奠基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索洛曾指出:“在许多方面,经济增长越平等,经济就越有可能保持持续性增长,因为带来更少的争论、不和与抵制。”世界银行2006年《公平与发展》报告就提醒人们注意经济、政治和社会的代际传递,以及机会和政治不平等对发展的负面影响,避免形成“不平等陷阱”。在这个意义上,旨在促进平等的政策措施,并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附属物,而是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面临的挑战

的确,理想的可持续经济增长过程应当是包容性的。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实现可持续、包容性的经济增长绝非易事。有人戏言,不平等的历史跟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样悠久。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宾塞领衔的世界银行《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报告称,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全球只有13个经济体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或超过了7%并持续25年以上。在这13个经济体中,只有日本、韩国、新加坡、马耳他、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保持了经济持续增长,实现了人均高收入水平。除去日本,只有韩国和中国台湾这两个人口超千万的经济体,跨越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进入了高收入水平经济体行列。

然而,即使这些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进入了高收入水平的经济体,也面临着“包容性增长”的挑战。例如美国,无论是收入还是财富,不平等都十分惊人:前1%的富人拥有的资产额超过总资产的40%,后80%的人口只拥有美国17%的财富;2003年到2005年,美国前1%的人的收入增加额超过了20%的穷人的收入总额。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调查,美国2010年贫困人口达到历史性的4620万人,与2009年相比新增贫困人口260万人,达到52年来的最高值;贫困人口比例更是攀升到了15.1%,即6.6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穷人,是199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在韩国,连续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并没有形成社会融合,政府和私人财阀正就是否施行“共享型经济增长”激烈争论。

政府的角色转变

前述世界银行《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报告在总结中说,实现持续25年以上、年均经济增长率7%以上的13个经济体的共同特征之一,就是它们都有一个日益能干、可靠和有责任感的政府,即一个有领导力和有效的政府。换句话说,要取得成功,决策者的诺言必须可靠、有包容性,使人民相信自己或自己的后代会充分地分享经济发展果实。

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发展面临的要害问题并不是资本的缺乏,而是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关于政府在

转贴于

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除了世界银行《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报告的作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宾塞以及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等西方主流学者,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负责人都纷纷表示要对市场的局限以及政府的作用进行重新审视或反思。

2010年9月,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演讲中指出,“华盛顿共识”正在淡出历史舞台,人们也不可能有一个从一个城市到全世界都可适用的政治经济学共识。佐利克解释说,尽管市场和政府都可能失灵,但是良好的治理、反腐败、法治之类的政府治理角色的重要性将超越单一经济效率的考量;此外,除去这些基本的原则,经验显示“一刀切”的模式存在问题;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到金融管制措施,都可能要差别化对待。佐利克还对过去若干年来发达国家的伪善(包括在涉及能源、财政政策、贸易政策、债务水平等一系列问题上的“依我所言、勿仿我行”)和旧的世界经济模式提出了尖锐批评。

2011年4月,时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也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公开批评过去若干年来经济社会政策对平等问题的淡化和漠视。他倡导对热钱进行管制,增加社会凝聚和包容性,夯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平等基础。在这次演讲中,“新的全球 化”、“更加公平的全球化”、“更具人性的全球化”、“社会包容性的增长模式”、“政府和市场相互补充、相互平衡”、“多边主义和合作”等词语成了演讲的关键词。

现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曾向中国读者推荐由斯宾塞主持的《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研究报告。他提醒人们反思“华盛顿共识”的缺陷,积极审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那些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他在接受新华社和凤凰卫视等媒体采访时说,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华盛顿共识”的固有缺陷,而且要超越传统凯恩斯主义意义上“挖洞”、“补洞”的财政刺激政策,用能够提高生产率、消除增长瓶颈的投资作为公共财政刺激的主要对象。林毅夫指出,由于过去提出的大部分的经济理论是根据发达国家经验,他们的结构相对成熟、稳定,政府的作用就不那么凸显,所以,理论上强调市场,忽视了政府的作用。

针对林毅夫的上述主张,2011年7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反思发展经济学》论文中就指出,政府不仅有约束性作用,也有建设性和促进的作用。例如,在培育企业家才能、提供基础设施、确保教育和金融资源获得、支持技术和创新等方面,政府的作用都不可小视。

当然,这并不是说政府的角色是完美的、不可挑剔的。事实上,政府也会失灵,政府也需要人民的监督。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应该并重。

中国的经济转型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12

一、镇江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今年以来,按照我市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制造、海洋工程五大新兴产业的统计范围,新认定的新兴产业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总量快速增长,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经济效益领先增长,区域发展百舸争流。

(一)发展格局良好

形成了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格局.新能源产业。主要包括薄膜太阳能、晶硅太阳能、风电、核电、生物质能、动力电池等六大板块,拥有规模以上企业60家;新材料业。主要包括高性能合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功能性纤维材料三大特色板块,拥有规模以上企业201家;电子信息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产品制造、软件、物联网和LED四大板块,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57家;航空航天产业。主要包括航空航天新材料、客舱设备及内饰件、航空机电等,拥有规模以上涉航企业14家;海洋工程产业。主要产品包括海洋平台工程船、海洋工程配电系统、海洋系泊链、中低速船用柴油机等,拥有船舶及配套企业95家。

(二)增长态势较快

2012年1~9月份,新兴产业预计完成投资480亿元,增长55.7%,高于全市工业投资35.7个百分点。新兴产业销售预计完成1650亿元,增长34.1%,高于工业销售17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销售37.3%。(预计2012年全年可实现销售2200亿元,增长32.4%。)服务业发展增势良好。1~9月份,预计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1.5%;服务业税收1~9月预计累计完成100亿元以上,增长20%,高于全市税收总量增速5个百分点。15家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进展顺利,服务业集约发展、特色发展态势进一步显现。科技创新能力继续提升,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1~9月预计单位GDP能耗下降4.7%。

(三)政策环境日趋完善

根据国家和江苏省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镇江市《镇江市五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于2010年7月23日正式施行,《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明确了发展目标:“加快新兴产业特色基地建设,推进新兴产业集聚、集约、集成发展。2015年,五大新兴产业销售力争翻两番以上;新兴产业销售占规模工业销售比重达到40%左右,力争形成3个销售千亿元以上的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发展配套政策也陆续出台,包括:《关于加快全市新兴产业的扶持激励政策实施细则》、《关于认定新兴产业科技研发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通知》等。确定了“5+X”新兴产业发展体系,并着力打造了几大特色产业园区,如扬中光伏产业园、京口海洋工程产业基地、丹阳新材料产业基地等。七个辖市区也针对各自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明确了重点新兴产业,特色板块初步形成,区域发展百舸争流。

(四)优势领域日益突出

目前镇江已建成扬中电力电器等5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和京口航空航天高性铝材等6个市级特色产业基地,这11个特色产业基地已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和示范区,各新兴产业领域重点板块竞争优势进一步突显。如新能源产业领域的薄膜太阳能、晶硅太阳能进一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发展体系;新材料产业领域已形成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和新型碳材料三大特色板块;在电子信息领域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而航空制造、海洋工程产业也在迅速起步,并且具备了爆发式增长的人才、技术、投入等方面的基础。与此同时,一批产品特色明显、企业知名度较高、竞争力较强、行业影响力较大的骨干企业竞争能力有所提高,对新兴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支撑作用。新能源领域的环太硅科技、大成硅科技、哈电集团,新材料领域的宏达新材料、山特维克材料有限公司,电子信息领域的南自通华、巨宝科技,航空制造领域的鼎胜铝业、巍华合金,海洋工程领域的中船设备、港盛重工等一批骨干企业或是产销大幅增长,或是在手重点项目迅速推进,对全市新兴产业发展支撑作用明显。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镇江市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实质是追求绿色GDP、清洁能源开发、能源高效利用,它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新兴战略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一个深度结合,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从而推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最终形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当前,要实现镇江市低碳经济和新兴战略产业的融合发展,还面临以下困难和挑战:

(一)产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镇江市产业现状,截至2011年末,三次产业占比为4.4%、55%、40.6%呈现“二、三、一”结构,且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比例失调。上世纪90年代,镇江市经济发展依靠金东纸业、索普化工、京阳水泥等为代表的一批支柱企业,但是造纸、化工、水泥均是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产业结构急需升级。2009年镇江市实施“千百亿工程”后,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材料、造纸及特种金属等已跃升为本地主导产业;目前镇江拥有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部级经济开发区,世界500强中有50余家落户镇江。但是产业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比例失调,传统产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点在工业产业中表现较为明显,“十一五”末,全市传统产业共实现销售2762亿元、利税202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总量的69.4%和57.3%;吸纳就业人员32.7万人,约占全市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80%;服务业方面,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占比偏小,且服务业中传统商业和交通运输业依然占据了很大比重。

(二)能源结构以原煤为核心

镇江市的工业企业以高能耗的重工业企业为主,且三次产业呈现高碳经济特征。镇江市地处沪宁工业带、长江和运河十字交汇点,具备发展基础工业所必要的港口、交通、能源、水利、用地及城市依托等优势条件,镇江市能源消费仍然以煤炭为主,长期以来原煤使用占总能源消耗的比重远远超过长三角一带的其他城市,根据《镇江市统计年鉴2012》,2011年全市综合能源消费量超过50万吨标准煤的行业有5个,依次分别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五大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达975.43万吨标准煤,占全部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87.69%,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每增加一万元产值需要消耗5.11吨标准煤,属于高能耗、低产值行业。因此镇江市减排发展空间很大,发展低碳经济和新兴产业显得尤为迫切。

(三)产业层次偏低

在价值链中,从研发设计、制造到营销三个环节,价值呈现微笑曲线分布,镇江企业产品以中低档为主,生产单机、零配件产品多,终端产品少,附加值相对较低。有的上下游产品延伸不多,适应市场能力弱,缺少发展后劲。不少企业处于价值链低端,整体附加值偏低,碳排放量较多。同时高端新兴产业规模依然偏小,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偏低,而对于利润丰厚的前端研发和后端品牌销售阶段生产经营存在不足,总体上仍处于产业链低端。

(四)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集聚水平亟待提升

大中型工业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数量规模、上市公司数量规模是一个地区工业实力的标志和象征。在国家统计局首次的中国制造业500强中,江苏有73家企业入围,而镇江市仅有1家,可见镇江规模企业偏少,销售总量、规模企业数量有待进一步增加。当前,镇江市已着力打造了7个新兴产业特色园区,但集聚区离“集中、集聚、集约”的发展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产业内部“过得硬、打得响”的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还不多,产业发展的集中度和集聚度还处于较低层次。

(五)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企业研发投入较少,创新能力、核心技术缺乏支撑。2011年,镇江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为2.2%,仅达到全省平均水平,高层次、复合型技术带头人、技能型人才紧缺和研发经费投入的不足,导致新兴产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上、自主创新能力上仍较薄弱,同时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尚待完善,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间的产学研联合互动不强,许多产业只是低水平、简单的重复、集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研发链。其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不多。我市新兴产业技术标准数量、自主品牌和专利的拥有数偏少,特别是发明专利数偏少,多数专利仍为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三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实力有待提升。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核心所在,直接决定着实现低碳发展目标能否成功,但目前由于我国整体科技水平的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中国70%的低碳核心技术需要“进口”,低碳技术的软肋制约着经济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变。

(六)人才瓶颈制约矛盾突出

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端人才的竞争。要实现经济发展的大跨越,人才作为智力支撑、技术支持是关键。目前,镇江新兴产业发展正面临中高端管理型、技术型人才和生产一线产业工人共同短缺的现实难题,企业家队伍和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尚不能适应高科技、高技术、低碳经济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新兴产业中的人才以及高端领军人才明显不足,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我市人才的集聚效应偏低。人才难觅、人才难留,“引得进”和“留得住”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两难”瓶颈。如何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创造最佳用人环境,努力放大对人才的“磁吸效应”,已成为政府和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路径选择

(一)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低碳经济和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转型”的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转变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将粗放型生产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生产方式;“升级”的核心是三次产业比重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演进,是产业内部由加工、再加工向技术集约化、生产高效化演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是产业结构合乎规律的演进过程,也是产业技术提高和经济效益提升的过程,应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选择依据看,最重要的有三条: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同时要促进传统产业低碳改造,积极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提高核心竞争力,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强碳汇林建设,努力促进二、三产业比例结构的调整。

(二)优化能源结构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13

    1、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变化,形成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经济高增长

    2002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2.6%,其中重工业增长率为13.1%,轻工业增长率为12.1%,2003年则分别提高到17.0%、 18.6%和14.6%。两年中重工业比轻工业的增长分别高出1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重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也从60.9%提高到64.6%。重工业增长不仅明显超过轻工业,成为带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而且从整个经济增长来看,重工业增长也发挥着主导作用。1998―2002年工业增长为9.2%,同期GDP增长为7.7%,工业增长高出GDP增长1.5个百分点;2002年GDP增长10.2%,工业增长8.0%,工业增长高出GDP增长2.2个百分点。2003年GDP增长9.1%,在农业和服务业增长速度均比上一年有所减慢的情况下,工业增长速度却达到17.0%,高出GDP增长7.9个百分点。因此,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增长速度的提高,不是短期因素所为,而是由长期积累因素作用的结果,反映了我国经济未来结构变动的趋势。

    经济高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投资的高增长。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7%,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与近几年消费增长平稳和净出口增速下降的情况相比,投资的增长无疑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从理论上讲,投资高增长是工业化进程中重化工业加速发展阶段支撑经济高增长的必要前提,与前期以轻工业为主和后期以服务业为主的发展阶段相比,新的发展阶段必然伴随着投资的大量增加。2003年我国工业投资14460亿元,同比增长39.0%,提高了16.8个百分点。带动投资高速增长的主要工业行业大多集中在重化工业领域,据2003年统计公报显示,在500万元以上项目中,钢铁投资增长96.6%,电解铝增长92.9%,水泥增长121.9%,汽车增长87.2%,纺织增长80.4%,煤炭增长52.3%。另外,就长期趋势而言,投资增长的作用也反映在近几年我国消费率和投资率关系的变动上,投资率从1998年的37.4%上升到2003年的42.7%。

    导致产业和投资格局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是消费结构升级。虽然近几年我国消费增长保持平稳,个别年份还有些偏弱,但不能否认的事实是,经过多年的能量积累,消费的结构已经发生明显变化。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1997年相比,我国城市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从46.6%下降为2003年的37.1%,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也从55.1%下降到45.6%。目前人们的消费观念、方式、内容以及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居民消费总体从重视生活水平的提高向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转变,从追求物质消费向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从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转变。汽车、住宅、通信、旅游以及教育和文化娱乐正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在居民年均消费支出构成中所占的比重都在明显增加。2003年,在城镇居民平均每年消费支出中上述领域的消费占35.9%,农村居民达到34.9%。可以预见,消费结构的升级将会逐步释放出能量,成为带动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2、重化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增强了产业发展的关联性,使经济高增长更加具有可持续性

    工业化国家特别是大国的经验表明,当大众消费进入汽车、住宅消费阶段后,投资高位运行,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将保持较长时期快速增长。与之相比我国的情况有两点明显不同:一是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与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发展将会形成紧密的互动关系,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改造,将给传统产业带来新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我国人均GDP从目前1000美元到2020年3000美元的20年间,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不仅来自于传统消费需求的生机和不断释放,而且新技术发展必然引致和创造新的消费需求。目前我国城市居民汽车和通讯消费的持续高涨已经显示出了这种特征。二是我国已经把加快城市化发展,逐步消除二元结构,作为调整结构、扩大内需的长期战略。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农村人口,城市化又长期处于滞后状态,如果能够持续提高城市化率,农村居民进入城市所释放出来的潜力不可估量。在未来经济发展新阶段,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将以重工业为主导,以新技术应用和城市化发展为依托,有可能持续20多年,直至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率达到60%左右。

    重化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将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的关联效应。近年来,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大都是关联效应较强的产业,如信息、汽车和房地产业。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3倍于GDP增长的速度发展。2002年,汽车行业已经取代电子通讯行业,成为对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带动力最强的行业之一。从2000年开始,房地产投资也已连续3年以较高速度增长。随着这些行业的快速增长,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如钢材、有色、化工及建材等行业的增长空间进一步扩大。2003年出现的以能源和原材料行业为主的短缺和投资热潮,客观上反映出主导产业变化的特点,标志着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已经到来。产业关联效应增强不仅反映在工业内部,也反映在基础设施领域。随着收入增长,人口流动增加,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提高,大众消费对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会趋于上升。同时,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会拉长产业链条,增加物流规模,提高产业组织的复杂程度,使生产和流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趋于上升。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低、中、高收入国家交通及通讯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随收入上升而上升。重化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在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扩张的同时,还将带动对服务业的需求。在新的发展阶段,以研发、物流和金融为中心的新兴服务业和以满足城镇居民需要为中心的生活服务业,都将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从而会显着提高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

    3、新的发展阶段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趋势相统一,正在重塑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角色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加入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列,90年代随着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加,世界制造业向我国的转移形成浪潮。根据商务部有关统计,全球500强在华投资成立企业数量的最多年份是1995年;投资额最多的年份是近两年,尽管投资企业数减少,但投资额增大,表明大多数在华投资的500强企业已经进入规模扩张阶段。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500强在华投资的73%集中在制造业领域,极大地带动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使制成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而在我国以最终消费品为主要内容的进口替展阶段基本结束,出口导向阶段趋于成熟。未来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将会更多地转向资本技术产业,以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原材料、元器件等上游产品的需要。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1998―2003年,我国各年GDP保持平稳增长,外贸进出口虽有较大的起伏波动,但平均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两倍以上。由于外贸进出口的增长速度持续超过经济增长速度,致使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迅速提高,从35%左右提高到60%以上,成为世界上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大国。同期,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由每年400多亿美元上升到500多亿美元;外商(含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9%提高到27.2%; 2003年外商(含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为41.4%,进口占进口总额比重44.7%。我国经济对外依赖不仅表现在市场和资金方面,同时也表现在技术和资源方面。目前,许多高成长性行业如计算机、电信和汽车等行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仍然严重依赖国外技术,自主研发能力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对于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一些重要资源的供求关系出现紧张,以致进口迅速增加。2001年到2003年,我国原油进口数量增加了50%,钢材年进口数量增幅超过了100%。

    综合上述分析,在经济发展新阶段,我国制造业的供给能力将因重化工业的发展全面提升,从而将真正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大国。另一方面,我国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增长,国内潜在的大市场将会对国际经济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二、新阶段提出的主要问题

    1、经济社会转型压力增大

    重化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既是后起国家振兴经济、实现赶超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容易造成发展失衡、加剧社会矛盾的时期。国际经验表明,重化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一般为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正是一个国家由低收入向中等收入水平转换的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将出现显着变化。对于这些变化处理得当,就能顺利地发展上去,反之,则可能出现徘徊以至于后退的局面。韩国在这一阶段由于片面地追求重化工业发展,不惜大量举借外债,导致经济结构失衡,上世纪80年代初在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中陷入了债务危机,后经艰难的调整才渡过难关。拉美有的国家在上世纪60―70年代实施进口替代战略,一度出现了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快速增长,但随后因为经济结构扭曲,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最终酿成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90年代中后期,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的进程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被迫中断,大致也是发生在这一阶段。相比之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更加错综复杂,目前正在进入的重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也是在体制转轨和长期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逐步显露的时期,对这一时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应有充分的认识。

    2、发展不平衡现象更加突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