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实用13篇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篇1

家庭音乐教育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可以通过家庭音乐教育发掘儿童的潜能,塑造儿童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在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将音乐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育人方式,与儿童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中体会音乐的魅力,让家庭音乐教育走出误区,回归本真的儿童需要,促进儿童快乐健康的成长。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

卡尔・奥尔夫(1895一1982),德国慕尼黑人,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他与同代人及其后继者共同创造发展的一种卓有成效的,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音乐教学体系。

(一)教育理念

奥尔夫强调儿童音乐教育应该从“元素性”音乐教育入手,利用最原始、最简单的节奏和音高元素,以人类最根本、最自然,也是最古老的音乐实践形式――简单的拍手、打击乐器及即兴合作等方式面向每一个儿童,唤起他们身上潜在的音乐本能,使音乐成为他们自发的要求。奥尔夫体系追求“原始性”音乐,倡导综合性音乐教育。奥尔夫教学明确指出,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仅是结果。儿童在成长、实践的过程中的结果可能是幼稚、粗糙、不完美的,但可贵的是儿童的探索精神,是儿童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收获的经验,是儿童自然的情感、想象力、个性的发展。

(二)教育方法

奥尔夫教学法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它强调针对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和发展需求,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规律,教授者可以即兴组合成各种由简单到复杂的、灵活多变的方法。这种生动多样的灵活性正是源自对音乐活动中儿童各种生动、自由的即时表现的细致观察和积极反馈,并能够随时给予儿童最即时、最有效的指导。其主要着眼点不在于理性地传授知识和技能,而在于自然地、直接地诉之于感性,在感性的直接带动下,在奏乐的具体过程中,学会知识,掌握技能。

(三)教育内容

奥尔夫体系强调一切从儿童出发,选择最符合儿童天性的民歌、童谣、谚语等教学素材于儿童音乐教学中。其课程主要包括嗓音造型、动作造型、声音造型三个方面。其中嗓音造型是指歌唱活动和节奏朗诵活动;动作造型指律动、舞蹈、戏剧表演、指挥及声势活动(拍手、拍腿、跺脚和捻指);声音造型是指乐器演奏活动。其中节奏学习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部分。奥尔夫认为:这种集诗、舞、乐、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内容不仅符合人类生活的原始性、原本性,同时也符合儿童的特点和他们学习音乐的自然天性。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视角下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的目标

(一)以培养音乐素质为主要目标

培养儿童的音乐素质是家庭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儿童音乐素质包括三个因素,第一是儿童音乐生理因素;第二是儿童音乐心理因素;第三是儿童音乐实践因素。学前阶段音乐能力的培养应该紧扣音乐的四个性质(音的高低、音色、长短和强弱)和特点,学前家庭音乐教育应围绕构成音乐心理的基本元素展开,目的应该是帮助儿童增加对音乐要素的敏感。

(二)以培养审美能力为主要目标

音乐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家长应将培养儿童的音乐审美能力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在家庭音乐教育过程中帮助儿童形成探索音乐的环境和条件,增强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家庭音乐教育还应该增加儿童的审美体验,充实其生活经验和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力与表现力。

(三)以培养健全人格为主要目标

家庭应重视通过音乐进行健全人格的教育。把音乐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放在“人”的问题上,力求通过音乐教育使儿童在智力、情感、意志和社会性等诸方面全面而健康地发展。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而音乐教育要实现育人的这一终极目标必须是通过音乐教育的直接目标,即让儿童感受、表现、创造音乐,体验音乐的美感目标为前提。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视角下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的原则

(一)即兴性原则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即兴的歌、舞、奏,这是奥尔夫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儿童表达音乐的方式也有其即兴性的特点。比如即兴用音乐来创编故事或用不同音高来模仿小动物等,这样可让儿童的天性在即兴的游戏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也由此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真正热爱上音乐。美国教育家登纳在对中美艺术教育进行比较时指出:“中国艺术教育的重点,偏重技巧训练,目的是培养个人高水平的艺术表演能力和造型艺术中的审美观念。而在美国教育中,更强调让儿童本能地反应,强调儿童有独特的作品。

(二)交融性原则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篇2

儿童音乐教育设计除坚持以上原则外,设计的教育活动还要能够更好地遵循音乐教育的特殊规律,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2.1多种感知渠道感知音乐。教师设计活动中应注意向儿童提供各种感知通道的机会,不仅仅听觉,还要让身体动作帮助儿童感受和理解音乐,身体动作是一种重要媒介。其它通道的运用,也往往可以向儿童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和方式。因此,儿童在感知音乐时,开放的感知通道越多,儿童对音乐理解越深,提高感知能力。2.2教师应注意向儿童提供具有完整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1)教师在向儿童提供音乐材料时,应注意其表现形象的艺术质量。内容粗糙、格调低下、音响混浊的某些流行音乐,或者教师没有认真准备的随意的示范表演等,都不宜向儿童提供;(2)教师在向儿童提供音乐材料时,应注意其表现形象的完整艺术含义,即使是需要分解或分析音乐作品,也应以不失其艺术表现意义为前提,切忌将支离破碎的音响或毫无艺术表现意义的孤立符号提供给儿童。具体地说,提供给学前儿童的音乐材料,至少也应是一个句子,一个完整的音型或节奏型。在表现这个句子、音型或节奏型时,应把它当做一个有生命、有情感的形象来表现,而不应仅把它当做一堆声音的材料或声音概念的要素来娱乐。通过主体主动性,教育的制定目标才可能得以最好的实现。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篇3

(三)对幼儿个性发展的价值所谓个性是指个人与其他人所不具备的情感、思想等。个性化是人格发展的过程中构成心理自我成长的过程,它是个性建立过程的一个方面。在学前教育阶段,音乐教育有助于围绕培养孩子的生活和事物的兴趣,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创建一个舒适的音乐环境,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具,帮助儿童积极参与音乐教育活动中来,让孩子们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认识,更加有益的是音乐老师为幼儿开拓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探究精神。因此,良好的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孩子积极推进个体意识的发展。

二、学前音乐教育要遵循的教学原则

(一)遵循审美原则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可以让人们得到美的经验和感受。在幼儿音乐教学时期,教师应当遵循审美教育,教师把音乐的美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们感受音乐中的内涵。音乐作为一种声音艺术,声音可以传递美,所以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审美情感,让孩子理解音乐的内在美,获得审美体验。

(二)遵循感性原则不同的音乐作曲家的作品含有不同的情绪,所以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要使他们注意各种音乐作品出现的时候,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从而真正理解音乐作品的含义。音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感性的原则,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来设计教学模式。音乐是一种抽象和具象的艺术,由于小龄儿童认知能力是比较低的,所以老师需要使用感应式的教学方法,让孩子得到情感的理解,从而有音乐的一个形象化的理解,并最终从音乐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实现理性获得知识的目的。

(三)遵循全面发展原则与多种教学属性不同,学前音乐教育不仅要求教师专注于教学和演奏的技巧性,还需要教学和统一的认识,以此来全面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一种听觉艺术,音乐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艺术,所以,幼儿音乐教育要充分发展儿童的听觉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师应多设置一些音乐教学环节来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篇4

    (一)基于奥尔夫教学法有机综合原则的启示第一,顺应课程综合化发展的时代潮流,加强学科间的交流,突出音乐教学活动的综合性。奥尔夫教学法强调学科间的有机综合性,致力于让处于个体身心发展初期的儿童获得综合、全面的艺术审美体验。从各类艺术形式的本源上看,音乐与语言、舞蹈、戏剧本来就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

    奥尔夫体系的有机综合性原则启示我们,儿童音乐教学应当将欣赏、表演、诵读、歌唱、舞蹈、演奏等多种艺术表达方式综合到一起,让儿童在音乐综合教学模式中调动多方位思维,全面发展他们的身心。奥尔夫这种将音乐知识同动作、语言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加深儿童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体验,增进其对音乐的情感,达到“将音乐移植到躯体中”的素质教学目的。这种艺术学科间的有机综合、情感与知识间的体验整合给单调、枯燥的中国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提供了实践和理论的参考和借鉴。音乐与舞蹈、文学、美术存在着许多共通的审美要素,音乐教师需要将这四种形式通过情感、直觉、通感等方法进行渗透、迁移,实现学科门类间的综合。从完善儿童人格的高度出发,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融入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使儿童在音乐中获得更加广泛的文艺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审美素质,最终构建起健全的审美心理。第二,从儿童特质出发,选择最符合其天性的民歌、童谣、谚语等多元化教学素材。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针对的是全部儿童,而不是特定的、有音乐天分的儿童。因而,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尽量多元化,这既是奥尔夫教学法有机综合原则的具体要求,也是儿童天性与特点的需要。具体来讲,在教学材料和课堂内容的选择上,尽量以生活与自然中常听到的声源为切入点。例如,选择杜鹃叫声下行三度作为旋律与音准学习的起点,以儿童熟悉的童谣、儿歌、地名或者花草树木的名字作为歌词学习的起点,这样儿童就能根据自己常见的事物进行音乐模仿,不但能使学生快速掌握音乐知识,更能实现多学科的综合学习。以奥尔夫本人撰写的《儿童音乐教材》为例,这本教材融合了民歌、谚语、儿童游戏、戏剧等多种形式,自然而富有综合性。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篇5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已经成为不断升温的热门课题,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加入到了这个研究领域中,在这种新形势下也涌现出了许多新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解决。例如:当儿童参与各种音乐教学活动时,他们如何思维?什么类型的教学对他们最为合适?如何使音乐教学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当音乐教师充分掌握了解音乐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一定知识,并加以充分学习利用这些科学的问题,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才能把这些科学的教育心理理论运用到儿童音乐教育实践中,不断地提高音乐教学技巧,使音乐教育符合儿童的发展特征。

一、音乐教育心理学在儿童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音乐教育的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到一些值得考虑的问题:如何唤起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怎样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掌握儿童的一般心理特征和心理的个别差异?所有这些问题,都涉及到音乐教育心理学的问题。因此,要当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仅仅掌握音乐知识、音乐理论和音乐技巧是不够的,正如英国哲学家洛克所说的:“当你教一个学生时,你真正教的,并必须与之接触的东西,是学生的心理。”

(一)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兴趣,就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

对于儿童来说,兴趣的培养则更显重要。儿童的心理发育尚不完全。他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有限,不可能对某一事物做出理性的判断。虽然他们的好奇心很强,但如果不能及时将好奇心转化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久而久之必然对音乐学习产生厌恶情绪。那么儿童对怎样的音乐会产生兴趣呢?一般来说,儿童最容易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和富有情趣的事物,老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启发、诱导、激励的方法培养和加深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比如,儿童喜欢形象思维,教师在示范前最好用形象的语言或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将乐曲的内容、情境讲给孩子;在教授学生视唱时,学生对新出现的附点节奏和休止弱起节奏不容易掌握,教师就可以黑板上写出节奏型,让学生拍着手做节奏游戏,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起来,待学生掌握后再回到视唱练习中,节奏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另外,根据他们爱表现、喜欢得到赞扬的特点,音乐老师尽可能的多让他们看一些音乐会视频、观看实际演出,经常举办一些小型音乐会,让孩子们互相观摩、互相找差距,这样既能锻炼他们的表演能力,又能让他们产生竞争意识。通过上述列举的方法,孩子们会逐渐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并能自觉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同时还会产生较强的自信心,从而对音乐更感兴趣。

(二)在音乐教学中集中儿童的注意力

注意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学生只有注意听教师的讲课,才能学到知识。心理学的实验表明,人的注意力是不会持久的。特别是对儿童来说,他们的注意力更是每时每刻都会被转移、理解教师的指令有困难。即使当他们知道要做什么的时候,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仍然无法平静下来做事。

要使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都保持集中是件很难的事情,但经过教师的努力也是可以做到的。一般来说,前半节课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教师应抓紧这段时间,把新课内容和较难理解的内容安排在这段时间,后半节课用来复习、巩固或进行唱歌练习。目前,儿童的音乐教学多采用综合课教学,这对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是很有好处的,避免了单一课的枯燥乏味。有时,由于教师的授课枯燥乏味,也会使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既使强打精神,也不行。这种情况下,音乐教师就需要改进教学方法。

(三)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音乐教师的责任是向孩子讲授音乐知识,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鉴赏力。而儿童学习音乐的目的也不仅仅在于学习音乐本身,要重要的是通过学习音乐,使孩子的记忆、协调和集中注意的能力得到发展,使孩子全面发展,成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人,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素质基础。在音乐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力,还能通过丰富想象力充分理解音乐内涵,提高音乐感、节律感等音乐素质。为了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作为教师本身也应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用一些直观、生动、形象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例如可以制作一些形象的教具,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自己去认识各种节奏谱;通过一些画面介绍音乐内容,使学生通过视觉配合听觉来感受音乐形象;反之,让学生通过听音乐产生联想,让学生将其感受到的音乐形象画出来,也是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方法。总之,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再充分表现音乐,激发学生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学习音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心理个别差异

人的心理个别差异,是人们在各自不同的素质基础上,在各自不同的社会物质生活、文化教育环境中,接受不尽相同的影响,从事不尽相同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我们在教儿童学习音乐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很快,有的学生却很难教会,其实这是很正常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儿童的认知、心理、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只有分析儿童的心理个别差异,提出改变和发展这些特点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心理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能力方面的差异。一个具有音乐才能的人,他必须具备三方面的基本能力,即:曲调感、听觉表象能力和节奏感。对于儿童来说,很少有人同时具备这三种能力,一般都是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多数学生的曲调感和节奏感较好,而听觉表象能力较差。有时,我们还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似乎没有任何音乐方面的才能,连他们自己也认为没有“音乐细胞”。对于这类学生,我们首先要解除他们的思想包袱,去掉自卑感,并且注意观察,发现他们在音乐方面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自信心。

策二,素质方面的差异。素质是指人们生来具有的解剖生理方面的特点,它是能力形成、发展的自然前提。例如:有些乐器对于学生手指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而声带的条件则是一个学声乐的学生的必要前提。生理是心理的基础,生理的变化,会引起心理的变化。老师应从生理学与心理学的角度,根据学生的物质基础和心理特征,预测他们的音乐前途,为学生 指出发展方向。

第三,性格方面的差异。性格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人的个性差异,首先表现在性格上。如:有的学生热情活泼,积极主动地回答教师的提问,而有的学生胆小、拘谨,回答问题时十分紧张。了解学生的性格,是做好因材施教的必要前提。如:有的学生好胜心强,喜欢出风头,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但不求甚解。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先肯定他学习的积极性,然后,适当指出他的问题所在,并要求他多用脑子思考,不能没考虑好就急着回答;有的男孩子脑子很聪明,但特别好动,上课时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有的女孩子性格内向,不爱吐露自己的观点,这时教师应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在公众场合下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儿童音乐教学的心理学应用

在现代音乐教学中,音乐教育家们更重视心理学原则的应用。一些音乐教育家们通过运用教学心理原则,创造了科学的音乐教学法,如奥尔夫、科达伊、铃木等。这些音乐教学法都是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法的基础上,以音乐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得以形成、确立并发展,几乎所有的著名音乐教学法都与心理学不无关系。

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所创立的元素性教学法在国际上影响较大。元素性音乐教学法表现出奥尔夫较全面而深刻地了解音乐教学方面的心理因素。他之所以提倡音乐与语言、舞蹈、乐器等紧密相结合,这是因为如此做法可以启发并引导学生用尽所有的人体感官,而不只是听觉器官或言语器官,还包括其它感官(视觉器官或触觉器官)一同参与音乐的学习,使之对音乐音响有更全面而深刻的声音表象。正如奥尔夫指出的“元素性音乐绝不仅仅是指音乐本身,它是同动作、舞蹈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一种必须由人们自己参与创造的音乐。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表演者参与到音乐中去。”“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体现出奥尔夫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应用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充分培养人的创造性的一种充满活力的教学法:比如,相同的一个节奏型或一段旋律,根据个人的不同感受演化成各种不同的动作表现,强调并鼓励哪怕是细微的与众不同之处,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创造学习,其效果更加突出。

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在他的音乐教学中突出应用移动性节奏,通过步行和跑步使儿童认识理解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区别,让儿童逐步理解不同音符的时值长度。在音准训练方面,他应用了七种不同的手势来表示七个不同的音高,这种手势能使学生产生一定相应的音高知觉。柯达伊音高手势的心理学特点在于,学生根据视觉可获悉手的空间方位,并通过通感联想到相应的音高,这是运用视觉与听觉的通感联系进行音乐教学的具体体现。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篇6

研究儿童音乐作品,自然要确定“儿童”这个概念。从广义上讲,儿童泛指法定成人年龄以下的人;而狭义的界定是将未成年人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年期。本文所指的“儿童音乐”包括适合青少年的音乐、适合幼儿的音乐以及胎教音乐。“儿童音乐作品”则包括适于儿童演奏、演唱的音乐作品;适于儿童欣赏的音乐作品;在题材和形态上具有儿童音乐的某些特征,但又适于成年人表演、欣赏或老少咸宜的音乐作品。

一、研究儿童音乐具有社会现实意义

笔者研究儿童音乐的原因除了受“具有很强可塑性的儿童时期是艺术培养的关键期”“儿童音乐对于少年儿童本质意义在于其人格的发展和情感的培养”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笔者被布尔迪约与帕斯隆所著的《再生产》所震撼。这部著作指出:“从教育行动是由一种专断权力所强加的一种文化专断的意义上说,所有的教育行动客观上都是一种符号暴力。”①这里的“符号暴力”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暴力,而是指教育具有一种专断权力。“教育工作是一种长期灌输的工作”②,它使一种文化专断的原则以一种习性的形式内化。儿童作为教育的接受者,具有一定的受动性,受周围文化环境的影响很大,而音乐是作用于心灵的最有效的媒介。儿童接触的音乐信息如果不是优质的、合适的,那么低劣的、不合适的必然取而代之。从这个意义上讲,儿童音乐作为一种最有效地被儿童接受消化的教育资源,预示着社会文化再生产的结果,从而预兆了社会的成熟与否。对儿童音乐的这样一种思考和定位,正是促使笔者选择这个课题的深层原因,也使得这一研究具有了社会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西方儿童音乐的方法与内容

笔者认为,对西方儿童音乐的文化考察,可以采用比较分析、交叉渗透、个案考察、形态分类等研究方法。研究的视角包括西方儿童音乐的文化特性、社会功能和形态范畴。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从社会学角度进行考察,通过追溯西方音乐历史,发现各个时代社会的儿童观直接影响儿童音乐的创作与传播。在中世纪以前,儿童被看成“小大人”。文艺复兴后开始重视探讨儿童的特殊性,倡导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但直至18世纪才明确提出“儿童亚文化”的概念。所以到18世纪以后,尤其在19、20世纪,西方儿童音乐创作方面才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

(二)从艺术哲学的角度来考察。儿童音乐与成人音乐在美学特质上尽管有众多类似的方面,但由于不同的艺术对象在生理、心理和文化上的差异,儿童音乐也存在独特的美学特质,如直观具象、纯真稚拙、情感恬适、自律表意、民族性格、泛灵幻想等。

(三)以巴托克的钢琴作品集《献给孩子们》为个案,考察儿童音乐体现的民族性特征和儿童音乐的民族基质教育价值。重点分析巴托克关于儿童音乐民族风格与“儿童世界”相统一的观点、用民族音乐的简朴之美对儿童进行“精神培养”以及民族风格多样性的观点。强调了儿童在学习音乐初期就应该接触民族音乐语汇,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构建儿童的“音乐母语”意识。

(四)从艺术形态学的角度考察,对西方儿童音乐进行分类。文中借鉴俄国美学家莫・卡冈的“体裁作为形态学范畴”③的思路,按照活动(艺术实践、游戏等)、题材(自然、文学、生活等)及体裁(儿童歌剧、儿童歌曲、交响童话等)三个方面进行分类,以揭示西方儿童音乐结构模式的规律性和结构变化的多样性。

对西方儿童音乐的文化考察,为反观中国儿童音乐创作状况提供了一种参照和启迪,有利于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从社会、文化、教育、机制等方面来分析现状和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展望和开创中国儿童音乐创作繁荣的前景。

三、研究西方儿童音乐的几点启示

对西方儿童音乐的文化考察,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首先,儿童音乐繁荣与否,不是取决于作曲家个人的喜好,而是社会文明化程度的结果与鲜明标志。西方从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对“人”的肯定,到18世纪对“儿童”的重视及随之儿童音乐创作的逐步发展,经历了400余年的思想历程,与社会文明的发展相呼应,体现了思想观念与社会的巨大进步。

其次,彪炳史册的西方经典儿童音乐作品大多出自著名音乐大师之手,而且不为经济目的,甚至多半不是委约作品而是作曲家的自愿创作,这反映了作曲家高尚的情怀。

由此可以看出大师创作儿童音乐作品有三类原委:一是历史使命感。作曲家受到进步儿童观的影响,认识到“儿童是高尚的”,将创作儿童音乐看作崇高的事业。二是情真意切。对自己的创作对象――儿童,倾注了最真切、最纯美的爱。三是“童心”未泯。饱经沧桑的的音乐家怀念儿时情趣,在生活中显出天真纯朴,展现出个体人生的一种境界。第三点原委尤其值得注意,因为在一个过于崇尚理性神威和科学主义的时代,在受制于繁文缛节和物欲驱使的人生疆场,对“童心”的慧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和理解的。④那些动辄把儿童趣味的音乐称作“小儿科’“奶嘴文化”的人,他们多半没有感受到童心之美那充满人性魅力的生命之光。

再次,西方在肯定儿童音乐审美功能的同时,十分重视其超越审美的社会功能特性。由此可见,儿童音乐的教育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审美,其潜在的民族基质教育价值应得到充分挖掘。熟谙民族音乐的“简朴之美”和构建儿童“音乐母语”意识应成为儿童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

这些启示引发我们进一步思考。西乐传入中国百年,老一辈音乐家投入了大量精力创作儿童音乐作品,做出了卓越贡献。后,儿童音乐受到空前重视,我国现代女作曲家周淑安1930年在《乐艺》中提出:“我们不求中国音乐的进步则已,如果要求进步,非从儿童之音乐教育入手不可!”“现在将改良的办法提出几条来大家研究研究:中央及地方政府应当设法提倡,在公共场所多奏上等音乐;使国内儿童听到好的音乐;教育当局,尤其是音乐教育家应当多设音乐师范班,竭力训练师资,以便日后在国内各小学授儿童以科学化的音乐训练……鼓励乐谱著作家,多作儿童适用的歌乐谱,以便儿童练习……”作曲家黎锦晖创作的《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小羊救母》等儿童歌舞剧和《好朋友来了》《三个小宝贝》《谁和我玩》等儿童歌舞表演曲,显示了中国儿童音乐创作的杰出成就和鲜明特色。新中国成立后,儿童音乐创作更有了长足进步。除了有作曲家丁善德的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邓尔敬的《儿童钢琴曲四首》、吴祖强的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等器乐作品之外,儿童歌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如《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多么幸福》《快乐的节日》《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爱北京天安门》《红星歌》等,这些作品都是久唱不衰的曲目。改革开放以来,儿童音乐作品的创作表现出全面繁荣兴旺的局面,数量之多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有《嘀哩、嘀哩》《歌声与微笑》《我向党来唱支歌》《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采蘑菇的小姑娘》等儿童歌曲。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儿童音乐创作与急速发展的社会需求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艺术价值高、流传广泛的儿童音乐作品屈指可数。比如2003年10月,北京第六届国际音乐节期间中国少年交响乐团的儿童专场音乐会,尽管在青年指挥家李心草的指挥下乐团演奏精彩,还伴以生动的讲解,虽然孩子们兴趣盎然,但是,曲目令人遗憾。除了史真荣的《龟兔赛跑》是中国乐曲外,其余则是是拉威尔的《鹅妈妈》组曲、普罗可菲耶夫的《彼得与狼》等舶来品,甚至连贝多芬鸿篇巨制的《第五钢琴协奏曲》这样典型的成人音乐也被搬上儿童专场。

与贫乏的儿童音乐创作形成反差的是,当前我国的儿童音乐活动空前活跃。成千上万的考级琴童、雨后春般的学生乐队、音乐夏令营爆满的讲座和音乐会,让我们在欣喜之余更多了几分忧虑。音乐创作已融入消费社会,作曲家的灵感被标上了价格。纷至沓来的各种作品征集评奖,鲜有儿童音乐创作的位置。

令人欣慰的是,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在纲要总目标中提出了坚持“儿童优先”的原则,在这个总目标和原则之下,儿童音乐创作必将出现新的繁荣。建立专门的儿童音乐网站,创作新的儿童歌舞剧、儿童民乐曲、儿童交响音乐……可爱的孩子们,渴望五彩斑斓的儿童音乐世界,因为“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⑤。儿童音乐的舞台,呼唤作曲家的情怀、挚爱和童心。我们的社会,不要因为成人过多地关心金钱、财富和名誉而使“祖国的花朵”“世界的未来”失望,我们应该让每一位才华横溢的作曲家认同――儿童优先。

注释:

①②P・布尔迪约,J・C・帕斯隆.再生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3,45.

③莫・卡冈.艺术形态学[M].上海:三联书店,1986:418.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篇7

对于国外的学前音乐教育来说,十八世纪已经对此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而且随着科学理性主义思潮的发展,相关工作者对儿童的学前音乐教育的研究更上一层楼,相关的理论也逐渐的得到了完善,尤其在二十世纪之后的时间里,相关人员注重对学习儿童的心理研究,也促进了儿童音乐教育理论的蓬勃发展。作为国外“发现儿童”心理研究的第一人卢梭,他的教育理念基于“人的发展”,同时注重音乐教育对于儿童的作用。他也认为儿童对于世界上事物的看法、想法、感触等等与成人都有很大的不同。儿童的音乐教育和成人的音乐教育有很大区别,其中儿童的音乐教育中主要是鼓励儿童进行自由的创造。在随后的专家学者的探索和研究中也不断的提出了,学前音乐教育也重新挖掘了人们自身艺术的闪光点。

在国内的十九世纪,陶行知先生也将国外的先进儿童教育理念传播到国内来,其中包括著名的“六大解放”的观点,其中包括:通过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来达到培养儿童能力的目的。同时他也认为进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具创新精神的栋梁。陶行知先生认为通过创造有力的环境来教育儿童,并且培养优秀的教师,在这各环节中塑造儿童的能力。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学习和实践也是不可分割的,儿童的培养不光需要引导儿童学习,还需要鼓励儿童实践。其次陈鹤琴先生也是儿童心理学方面的音乐教育部分中的先驱,并且他的《儿童心理之研究》在儿童教育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文献。总而言之,人类科技的发展的进步,离不开创新思维,虽然我国相对与欧美国家我国的学前音乐教育起步较晚,但是通过积极探索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我国的学前音乐教育课程也会有很大的发展。

(二)我国学前音乐教育课程的现状分析

通过实践和查阅文献,笔者发现其实我国的学前音乐教育也具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所以学前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也并不是新的问题和目标,其实很多专家学者在这个领域中都有很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学前音乐教育的根本是为了激发儿童的创意能力;其次对于儿童来说创意思维包括天赋也包括后天的培养,因此学前音乐教育工作进行的规律是遵守儿童本身特有的创造性;而且通过学前音乐课程,儿童的交际能力、学习能力、思考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在这个理论中笔者发现,专家是将儿童放在在学前音乐教育的中心地位。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原理

关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在二十年代二十年代初出现的,这个教学理念也是认为,音乐并非进行学习的唯一目的,但是通过学习音乐有助于人们了解自身的精神世界。而且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光仅限于音乐知识的传授,还有语言和舞蹈的结合,而且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原本性”,让学习的人通过学习音乐慢慢的回归人的生命,而且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不只有基础知识的传授、技术的训练,还需要学习者自主的进行参与、自然而然的获得。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无忧无虑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并且这样的学习并没有映音乐风格、音乐民族的限制,因此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正是我国非常需要的,让孩子喜欢音乐、热爱音乐。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还非常注重“即兴原则”,奥尔夫认为“即兴”是非常古老和自然的音乐表现方法,也是情感表达最为直观的方式。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的运用

(一)注重儿童天性、因材施教

儿童天性好动,充满好奇,具有探究倾向,拥有和成人不一样的观察视角与思维特征。例如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教师总会让一些孩子在全体成员面前唱歌,但是很多儿童非常的羞涩就比较抗拒这个环节,所以教师需要对“热身”阶段的音乐活动进行创新,比如组织一个接歌的游戏,准备更多具有趣味性的音乐游戏,这样既进行了教学的“暖场工作”,又提高得了儿童的学习兴趣。让儿童更多的参与进来,不要望而却步,儿童才能在这个广阔的音乐世界里肆意生长。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选择儿歌、谚语、童话故事等等,这样更加符合孩子的天性,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二)培养儿童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创造力

笔者认为在音乐教育中,很多专家学者也非常注重对孩子心理的研究,通过研究便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一个人进行探究和创新的动力,如果一个孩子非常喜欢音乐,那么孩子就会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去学习音乐的相关知识,这也有利于孩子在音乐的学习中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孩子在音乐领域中将具有更加敏锐的直觉,积极的思考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因此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塑造出自由、愉快、民主的学习环境,这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被激发的基础。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篇8

一、一次音乐教育活动

2013年11月26日,我们走进了普洱市某幼儿园,感受了一次具有此园特色的音乐教育活动。

活动记录如下:

活动的目标:

让幼儿感受各种乐器的节奏与音色;大胆、自信的展现自己的音乐才艺,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园请来一位从事音乐教育的家长A组织此次活动

2.打击乐器

(1)碰铃、沙锤、手摇铃

(2)废旧材料自制打击乐器:报纸、纸盒、铁盒、装有沙子的瓶子等

(3)家里常见用具:锅碗瓢盆

3.乐器:小提琴、钢琴

活动过程:

(1)A家长演奏钢琴与小提琴,让幼儿们聆听钢琴这种幼儿园中最常见乐器的声音。

(2)“海边的声音”、“森林里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A家长利用成品乐器、自制乐器进行演奏,并引导幼儿听音想象大自然中一起发出声响的东西。

(3)“家里的声音”――A家长利用家里常见物品有节奏发出声音,引导幼儿感受不同的音乐效果。

(4)“未来的演奏家”――让儿童演奏钢琴与小提琴,展示幼儿们的才艺。

(5)“音乐剧”――在A家长小提琴伴奏中,幼儿拿起各种打击乐器,跟随节奏进行表演整个活动在幼儿们活跃的表现中结束。

二、对此次音乐教育活动的思考与认识

1.家园合作的课程资源开发模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 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1)建立“家长资源库”,吸收有价值资源。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主要引导者,在音乐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此幼儿园特别在家长 “联系薄”中增设:“家长特长”,在获得家长信息的时候,幼儿园便与这些有不同技能、不同专长的家长进行沟通,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在此音乐活动中,幼儿园很好的整合了外部资源,秉着“营造一座没有围墙的幼儿园”的思想,利用A家长从事艺术教育这一自身的优势,带给幼儿们丰富的音乐认知。

(2)与家长共商,探讨课程资源的开发。在组织此次音乐教育活动之前,幼儿园老师与家长进行了讨论:按照常规的活动开展,进行打击乐活动时,幼儿园常用的是响铃、沙锤等素材,与A家长商讨之后,确定了加入钢琴、小提琴等乐器,运用比较开放的,以幼儿为主教师引导的综合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此次组织活动。在商讨过程中,幼儿教师观念得到了启发有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

(3)建立实效的评价模式,完善幼儿园课程评价。当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完后,教师可与参加本次活动的家长进行反馈,交换意见,对此次活动开展中可取之处以及不足之处加以反思,不仅可以得到家长及时的评价,还能让教师从中掌握对本次活动的评价,以便在以后的组织教育活动中得到完善。除此之外,活动图片、作品等也可放到宣传栏中,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幼儿园活动,促进家园之间、家长之间的交流,对家园合作在幼儿园课程方面产生实际、快速的功效。

2.实践教育理论,让音乐教育“回归幼儿生活世界”

(1)德国音乐家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始于动作,应从儿童的身体反应和动作开始。他认为节奏是儿童游戏的本能,他强调运用人类本能的、自然的音乐表现方式――节奏,如简单的拍手、拍腿、跺脚、捻指、敲打击乐器等方式,激发儿童潜在的音乐天赋,唤起儿童对音乐的自发要求。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思想是使幼儿音乐教育回归自然,它是一种必须自己主动参与的音乐: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没有困难和压力的获得音乐感悟。因此,在我们设计音乐教育活动时,应该充分抓住这一思想,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将生活中的“物品”转化为教学活动中的材料,这样既能丰富教学资源,也能让幼儿们理解生活、探索生活。

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的原则上,奥尔夫还强调将各领城教学内容与音乐教学相互渗透,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原则。

奥尔夫说过:“尝试和做在这里意味着一切。因为语言文字的解释,只有对以体验过一切的人,才能真正被理解。”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奥尔夫的实践性原则。幼儿必须通过自己实际唱奏甚至作曲来体验音乐并接受音乐教育。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合奏、合唱、歌舞表演、戏剧表演以及其它各领域知识的渗透来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如在此次音乐活动中,以家长A的引导“下雨的声音”做主线,幼儿先找到桌上的报纸,在老师的引导下撕碎报纸,探索报纸能发出的声音,然后幼儿可以即兴创造出节奏来,通过活动,幼儿的记忆、探索、想象、创造力等方面得到训练和培养,也充分体现了实践性和综合性的教育原则。

(2)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和“社会的职能”,是“生活的社会延续”,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而这种改造必须利用环境来完成。

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既有内因又有外因,还有内外因的相互作用,两者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主体同过同化和顺应来达到有机体与环境的平衡,这种过程形成了儿童心理的发展。无论是同化和顺应,都是需要主体与生活环境发生联系的,儿童的生活经验为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在这些观点的影响下,教育界对“生活世界的教育”进行了很多的思考与探讨,学前教育也不例外。在现实的幼儿园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幼儿的生活世界正在日益缩小,幼儿们的生活空间被成人世界替代。成人对孩子的预设、保护等等使幼儿失去了自己的想象和自由空间。因此,在幼儿园课程设计中,应该考虑儿童的特殊性、差异性及他们各自的兴趣,使课程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以活动这种生活化的形式来对幼儿进行教育。

通过本次音乐活动的观摩,对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发展方向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应当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实践教育理论,促进幼儿园课程改革,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

[2] 张博.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生活,2010.4

[3] 吴忠才.幼儿课程生活化探析[J].教育探索,2007.12.

[4] 蒲永明.论学前教育回归生活世界[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篇9

(二)反对单纯音乐技能培养,主张“从内心而歌”用音乐陶冶儿童的性情

陈鹤琴先生反对把音乐教育技能化的倾向,指出儿童音乐教育是一种“从内心而歌的精神活动”,更应该注重的是它的审美价值。

他说“:从前的艺术教育太注重技能,现在的艺术教育是要注意儿童的个性、儿童的天真、儿童的创作。“”我们中国应采取这种创造性的新精神来改进陈腐、呆板的‘艺术’教育。”[1][p.86-90]所以,儿童唱歌应以反映精神面貌为主,不能偏重于演唱技术的教学。满足儿童唱歌的欲望、陶冶良好的情操是第一要务,培养技能是其次的。陈鹤琴先生对于音乐的情感陶冶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指出音乐的真正价值在于人和音乐交融,由音乐的节奏、旋律之美,引起身体和精神的共鸣,净化人的心灵,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要用音乐来陶冶儿童性情,“使儿童的性情通过音乐的洗练,而达到至精至纯的陶冶,以至于引导儿童以快乐的精神来创造自己的生活。”[2][p.401]陈鹤琴先生提倡用音乐激发人们团结一致、爱国向上的精神,非常注意发挥音乐对儿童良好品德与人格的培育作用。而当时的社会现状是国人甚至连国歌也不能普遍地会唱,更谈不上个人的情感、团体的精神的激发和表现。所以,他主张为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唤起民众爱国的精神,就必须特别注重音乐教育。为此,陈先生亲自为儿童和幼师的学生创作歌曲,用歌曲的形式对学生们进行良好品德的熏陶,鼓励学生为建设新国家的理想而努力学习。

(三)使儿童生活音乐化,儿童音乐教育生活化、综合化陈鹤琴先生批判当时幼儿园音乐教学与生活脱节的现象,反对把音乐教育仅仅作为课堂内的唱歌或舞台上的表演。他主张要寓音乐教育于儿童生活之中,让儿童生活音乐化。他说“: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游戏、走路或是休息,都本能地爱唱着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因此,我认为儿童的生活离不开音乐”,[3][p.345]同时“我们要凭着音乐的生气和兴味,渗透到儿童的生活里面,使儿童无论在工作、游戏或劳动的时候,都能有意志统一、行动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现,使儿童生活音乐化。”[4][p.401]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他设计了“整个教学法”,把各科围绕儿童生活整合在一起;在教育过程中,不仅各科不能分,就连科目和儿童也是不分的。

他主张把儿童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给儿童;提出儿童教育内容要有机结合的主张;提倡实施综合化、整合化的教育;反对“四分五裂”、“杂乱无章”的分科教学;提出音乐教育要与其他各门学科相结合,把音乐教育融入各领域、科目的教学之中,形成音乐教育的系统。同时,不能只是学校的音乐课上有音乐,还应将音乐教育与家庭、社会、学校的生活相融合,使儿童生活在音乐之中。

(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儿童音乐教育“中国化”

陶行知先生批判当时幼稚教育有三种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陈鹤琴先生对陶先生的批判非常赞同,主张儿童音乐教育要适应中国国情,要走民族化之路,要重视民族音乐的价值,不可盲目崇洋。他说“:现在中国所有的幼稚园差不多都是美国式的。幼稚生听的故事,唱的歌曲,玩的玩具,用的教材,也有许多是从美国来的。就连教法都不能逃出美国的范围。中国和美国文化背景、环境均不相等,他们视为好的东西,对中国未必合适。”[5][p.75]陈先生提出办园要适合国情,鼓励儿童音乐教育要有中国特色,主张运用民族乐器,如琵琶、笙、箫、古琴、鼓、磬、钵等,这些既易于获得,又便宜,对儿童的教育具有与西洋乐器一样的价值。陈先生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创作和改编儿童歌曲,运用民族乐器进行儿童音乐教育,努力对当时儿童音乐教育进行“中国化”“本土化”的改造。

二、陈鹤琴儿童音乐教育思想的启示

(一)儿童音乐教育应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观从幼儿教育机构正式成立之日,“儿童中心”就成为儿童教育工作者遵循的准则,欧洲的新教育和美国的进步教育都提倡人性的自由平等,特别是杜威更是明确提出“儿童中心”的理念,被称为“教育上哥白尼式的变革”,陈鹤琴先生秉承杜威的先进理念,提出培养“人”的教育目标。时至今日,儿童音乐教育实践中仍存在着不从儿童出发,重“技”轻“人”的现象。按照陈先生的音乐教育思想,我们应该做到:

1.让儿童都能享受音乐的快乐

音乐是每个儿童所喜欢的,但并不是所有儿童都喜欢上音乐课,也不是每个儿童都能在音乐中获得乐趣,原因是传统音乐教育过于“功利”,只关注几个优秀的“小音乐家”,不能顾及全体儿童特别是音乐技能发展较慢的儿童,音乐教育变成了少数人的特权和优势,成了许多儿童的痛苦和失落。因此,在进行儿童音乐教育时,我们不应过于注重音乐技能的培养,也不能只关注少数音乐特长儿童,而应让每个儿童生活在音乐之中,享受带来的快乐,享受生活的乐趣。应做到不论儿童音乐能力的高低,不论儿童声音是否优美,让每个儿童都能体验音乐的美和生命的价值。

2.让儿童音乐教育动起来

陈鹤琴先生把儿童心理突出的特征描述为“好动心、模仿心、好奇心和游戏心”,把“做”作为教和学的中心,认为教学要围绕“做”展开,认为“做这个教学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一切的学习,不论是肌肉的,不论是感觉的,不论是神经的,都要靠做。”[6][p.68]因此,在儿童音乐教学中,应该把音乐转变为儿童表演、游戏的形式,而且应该让儿童自由表现,因为儿童有“一百种语言”,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表现情感的方式。比如,在音乐响起时,我们可以让儿童站起来自由的按照旋律、节奏跳舞、表演,可以让幼儿根据音乐的体验去模仿动物、做游戏、讲故事、绘画等等。既能促进儿童对音乐的体验、欣赏和理解,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又能促进儿童身体协调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儿童音乐教育游戏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游戏是儿童所喜欢的,儿童生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游戏,用游戏的方法进行儿童音乐教育,易于受到良好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他就会很快的去认知、体验和探索,就会积极学习。儿童感知动作思维占优势,但凡能成为其动作操作对象的物体,他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儿童音乐教学要溶入游戏,让儿童在做中学、玩中学,在快乐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内容上把儿歌故事化,让儿童去表演;也可把儿歌学习形式游戏化,让儿童在玩中学,不知不觉中获得发展。

4.儿童音乐教育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特点

陈鹤琴先生提出了“幼稚园要有幼稚园的歌曲,要有幼稚园的节奏”[7][p.290]儿童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需要,儿童音乐教学中,从形式到内容、从方法到环境都应适合儿童。从内容讲,儿童音乐教育应选择适合儿童的音乐,选择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内容简单便于儿童掌握的儿歌;从形式讲,可以用团体教学的形式面向全体,但也要顾及每个儿童的特点采用小组教学或个别辅导,同时应提供各种玩具、道具帮助儿童体验和表现音乐。从方法上讲,儿童音乐教学应从音乐的整体入手,应儿童完整的欣赏和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情感,切不可为了记忆歌词把一首优美的音乐分割的“四分五裂、支离破碎”,违背儿童整体认知的特点和音乐自身的规律;从环境来讲,要选择优质的光盘磁带,创设渲染音乐情感的物质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应为儿童创设轻松的心理氛围,尊重每个儿童的想法和创造,让儿童沉浸在音乐之中。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也可以让儿童教儿童,相互促进。

5.儿童音乐教育加强“情育”,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情商在现代社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一种“情育”,它对人类的情感起着陶冶、净化、启迪、培育的作用[8]。因而,我们要利用音乐教育的“情育”功能,培养儿童的情商,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9]

学前儿童遵从“唯乐原则”,以无意注意为主,只有儿童感兴趣的东西,他才愿意探索,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因而应充分运用音乐对儿童情感的陶冶作用,让儿童在音乐教育中学会体验美、欣赏美和表现美,激发儿童的良好情感和积极态度。同时,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不衰竭的动力,儿童期是想象力、创造力发展迅速的时期,可以利用音乐教学激发儿童的想象,创造性的去演绎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学会和其他儿童合作、分享。

(二)儿童音乐教育应树立“回归生活”的课程观

1.儿童音乐浸润于一日生活

音乐本来就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创造而生,让枯竭冷漠的儿童艺术教育回归到儿童真实、鲜活、丰富的生活中去,这既是儿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儿童作为一个生命体应该享受的权利。[10]

我们要把音乐融入儿童的一日生活:早上让孩子听着熟悉、激昂的音乐入园,幼儿很快就能进入幼儿园的活动氛围,激起幼儿愉快的情感和探索的愿望,高高兴兴的开始一天的幼儿园生活;餐点听着舒缓、优美的音乐,营造一个温馨的进餐环境,优美的旋律能使幼儿安静下来,增加食欲,有助于细化吸收;伴着抒情、缓慢的摇篮曲午睡,让幼儿回味到母亲的爱和温暖,幸福自然入梦;利用音乐引导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可使幼儿不知不觉的形成习惯。

2.儿童音乐教育与各领域教学相融合

《纲要》指出“各个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领域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与美术、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相融合,还要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等领域相融合,形成合力促进儿童发展。

一方面,各领域可以利用音乐这种儿童喜爱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可以利用音乐促进儿童运动的兴趣、缓解儿童的紧张,也可以利用配乐进行声情并茂的语言教学,还可以把音乐作为背景,协助各领域教学的需要。

另一方,音乐教育要自然的融入语言、科学等知识,促进儿童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良好的情感体验和社会情感,与其他领域共同促进儿童发展。

3.儿童音乐教育做到家、园、社会相统一

儿童音乐教育不单是儿童教育机构所能单独承担的,音乐教育要融入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使家庭音乐、学校音乐、社会音乐融为一炉,而使儿童整个生活达于音乐的境界。”[11][p.402]这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就融为一体,使儿童就能时时、处处都沉浸在音乐的熏陶之中,欣赏到音乐的美,体验到音乐带来的乐趣,在各种场合自由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

(三)儿童音乐教育应树立“民族化、本土化”的价值观

1.儿童音乐教育的民族化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音乐教育,如果不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就谈不上继承、弘扬和发展,更谈不上走向世界立于世界之巅。因此,儿童音乐教育“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12]

现在,我国引进了许多国外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模式,如德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匈牙利科达伊音乐教学法、美国综合音感教学法和日本的铃木音乐教育体系等,也有许多儿童音乐教学演唱国外的歌曲、使用国外的乐器,当然在世界多元化、一体化的今天,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无可厚非的,甚至对我国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任何一种教育模式、歌曲都有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在国外好的东西不一定完全适合我们;再有,作为儿童阶段的音乐教育应以普及教育、情感陶冶为主,应该使儿童音乐教育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最强音。因此,这些国外乐器、歌曲甚至教学形式的引进,必须立足于我们本国文化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的改造。

2.儿童音乐教育的本土化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篇10

(二)反对单纯音乐技能培养,主张“从内心而歌”用音乐陶冶儿童的性情

陈鹤琴先生反对把音乐教育技能化的倾向,指出儿童音乐教育是一种“从内心而歌的精神活动”,更应该注重的是它的审美价值。他说“:从前的艺术教育太注重技能,现在的艺术教育是要注意儿童的个性、儿童的天真、儿童的创作。“”我们中国应采取这种创造性的新精神来改进陈腐、呆板的‘艺术’教育。”[1][p.86-90]所以,儿童唱歌应以反映精神面貌为主,不能偏重于演唱技术的教学。满足儿童唱歌的欲望、陶冶良好的情操是第一要务,培养技能是其次的。陈鹤琴先生对于音乐的情感陶冶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指出音乐的真正价值在于人和音乐交融,由音乐的节奏、旋律之美,引起身体和精神的共鸣,净化人的心灵,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要用音乐来陶冶儿童性情,“使儿童的性情通过音乐的洗练,而达到至精至纯的陶冶,以至于引导儿童以快乐的精神来创造自己的生活。”[2][p.401]陈鹤琴先生提倡用音乐激发人们团结一致、爱国向上的精神,非常注意发挥音乐对儿童良好品德与人格的培育作用。而当时的社会现状是国人甚至连国歌也不能普遍地会唱,更谈不上个人的情感、团体的精神的激发和表现。所以,他主张为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唤起民众爱国的精神,就必须特别注重音乐教育。为此,陈先生亲自为儿童和幼师的学生创作歌曲,用歌曲的形式对学生们进行良好品德的熏陶,鼓励学生为建设新国家的理想而努力学习。

(三)使儿童生活音乐化,儿童音乐教育生活化、综合化

陈鹤琴先生批判当时幼儿园音乐教学与生活脱节的现象,反对把音乐教育仅仅作为课堂内的唱歌或舞台上的表演。他主张要寓音乐教育于儿童生活之中,让儿童生活音乐化。他说“: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游戏、走路或是休息,都本能地爱唱着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因此,我认为儿童的生活离不开音乐”,[3][p.345]同时“我们要凭着音乐的生气和兴味,渗透到儿童的生活里面,使儿童无论在工作、游戏或劳动的时候,都能有意志统一、行动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现,使儿童生活音乐化。”[4][p.401]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他设计了“整个教学法”,把各科围绕儿童生活整合在一起;在教育过程中,不仅各科不能分,就连科目和儿童也是不分的。他主张把儿童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给儿童;提出儿童教育内容要有机结合的主张;提倡实施综合化、整合化的教育;反对“四分五裂”、“杂乱无章”的分科教学;提出音乐教育要与其他各门学科相结合,把音乐教育融入各领域、科目的教学之中,形成音乐教育的系统。同时,不能只是学校的音乐课上有音乐,还应将音乐教育与家庭、社会、学校的生活相融合,使儿童生活在音乐之中。

(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儿童音乐教育“中国化”

陶行知先生批判当时幼稚教育有三种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陈鹤琴先生对陶先生的批判非常赞同,主张儿童音乐教育要适应中国国情,要走民族化之路,要重视民族音乐的价值,不可盲目崇洋。他说“:现在中国所有的幼稚园差不多都是美国式的。幼稚生听的故事,唱的歌曲,玩的玩具,用的教材,也有许多是从美国来的。就连教法都不能逃出美国的范围。中国和美国文化背景、环境均不相等,他们视为好的东西,对中国未必合适。”[5][p.75]陈先生提出办园要适合国情,鼓励儿童音乐教育要有中国特色,主张运用民族乐器,如琵琶、笙、箫、古琴、鼓、磬、钵等,这些既易于获得,又便宜,对儿童的教育具有与西洋乐器一样的价值。陈先生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创作和改编儿童歌曲,运用民族乐器进行儿童音乐教育,努力对当时儿童音乐教育进行“中国化”“本土化”的改造。

二、陈鹤琴儿童音乐教育思想的启示

(一)儿童音乐教育应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观

从幼儿教育机构正式成立之日,“儿童中心”就成为儿童教育工作者遵循的准则,欧洲的新教育和美国的进步教育都提倡人性的自由平等,特别是杜威更是明确提出“儿童中心”的理念,被称为“教育上哥白尼式的变革”,陈鹤琴先生秉承杜威的先进理念,提出培养“人”的教育目标。时至今日,儿童音乐教育实践中仍存在着不从儿童出发,重“技”轻“人”的现象。按照陈先生的音乐教育思想,我们应该做到:

1.让儿童都能享受音乐的快乐

音乐是每个儿童所喜欢的,但并不是所有儿童都喜欢上音乐课,也不是每个儿童都能在音乐中获得乐趣,原因是传统音乐教育过于“功利”,只关注几个优秀的“小音乐家”,不能顾及全体儿童特别是音乐技能发展较慢的儿童,音乐教育变成了少数人的特权和优势,成了许多儿童的痛苦和失落。因此,在进行儿童音乐教育时,我们不应过于注重音乐技能的培养,也不能只关注少数音乐特长儿童,而应让每个儿童生活在音乐之中,享受带来的快乐,享受生活的乐趣。应做到不论儿童音乐能力的高低,不论儿童声音是否优美,让每个儿童都能体验音乐的美和生命的价值。

2.让儿童音乐教育动起来

陈鹤琴先生把儿童心理突出的特征描述为“好动心、模仿心、好奇心和游戏心”,把“做”作为教和学的中心,认为教学要围绕“做”展开,认为“做这个教学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一切的学习,不论是肌肉的,不论是感觉的,不论是神经的,都要靠做。”[6][p.68]因此,在儿童音乐教学中,应该把音乐转变为儿童表演、游戏的形式,而且应该让儿童自由表现,因为儿童有“一百种语言”,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表现情感的方式。比如,在音乐响起时,我们可以让儿童站起来自由的按照旋律、节奏跳舞、表演,可以让幼儿根据音乐的体验去模仿动物、做游戏、讲故事、绘画等等。既能促进儿童对音乐的体验、欣赏和理解,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又能促进儿童身体协调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儿童音乐教育游戏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游戏是儿童所喜欢的,儿童生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游戏,用游戏的方法进行儿童音乐教育,易于受到良好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他就会很快的去认知、体验和探索,就会积极学习。儿童感知动作思维占优势,但凡能成为其动作操作对象的物体,他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儿童音乐教学要溶入游戏,让儿童在做中学、玩中学,在快乐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内容上把儿歌故事化,让儿童去表演;也可把儿歌学习形式游戏化,让儿童在玩中学,不知不觉中获得发展。

4.儿童音乐教育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特点

陈鹤琴先生提出了“幼稚园要有幼稚园的歌曲,要有幼稚园的节奏”[7][p.290]儿童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需要,儿童音乐教学中,从形式到内容、从方法到环境都应适合儿童。从内容讲,儿童音乐教育应选择适合儿童的音乐,选择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内容简单便于儿童掌握的儿歌;从形式讲,可以用团体教学的形式面向全体,但也要顾及每个儿童的特点采用小组教学或个别辅导,同时应提供各种玩具、道具帮助儿童体验和表现音乐。从方法上讲,儿童音乐教学应从音乐的整体入手,应儿童完整的欣赏和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情感,切不可为了记忆歌词把一首优美的音乐分割的“四分五裂、支离破碎”,违背儿童整体认知的特点和音乐自身的规律;从环境来讲,要选择优质的光盘磁带,创设渲染音乐情感的物质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应为儿童创设轻松的心理氛围,尊重每个儿童的想法和创造,让儿童沉浸在音乐之中。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也可以让儿童教儿童,相互促进。

5.儿童音乐教育加强“情育”,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情商在现代社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一种“情育”,它对人类的情感起着陶冶、净化、启迪、培育的作用[8]。因而,我们要利用音乐教育的“情育”功能,培养儿童的情商,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着名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9]学前儿童遵从“唯乐原则”,以无意注意为主,只有儿童感兴趣的东西,他才愿意探索,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因而应充分运用音乐对儿童情感的陶冶作用,让儿童在音乐教育中学会体验美、欣赏美和表现美,激发儿童的良好情感和积极态度。同时,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不衰竭的动力,儿童期是想象力、创造力发展迅速的时期,可以利用音乐教学激发儿童的想象,创造性的去演绎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学会和其他儿童合作、分享。

(二)儿童音乐教育应树立“回归生活”的课程观

1.儿童音乐浸润于一日生活

音乐本来就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创造而生,让枯竭冷漠的儿童艺术教育回归到儿童真实、鲜活、丰富的生活中去,这既是儿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儿童作为一个生命体应该享受的权利。[10]我们要把音乐融入儿童的一日生活:早上让孩子听着熟悉、激昂的音乐入园,幼儿很快就能进入幼儿园的活动氛围,激起幼儿愉快的情感和探索的愿望,高高兴兴的开始一天的幼儿园生活;餐点听着舒缓、优美的音乐,营造一个温馨的进餐环境,优美的旋律能使幼儿安静下来,增加食欲,有助于细化吸收;伴着抒情、缓慢的摇篮曲午睡,让幼儿回味到母亲的爱和温暖,幸福自然入梦;利用音乐引导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可使幼儿不知不觉的形成习惯。

2.儿童音乐教育与各领域教学相融合

《纲要》指出“各个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音乐教育作为艺术领域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与美术、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相融合,还要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等领域相融合,形成合力促进儿童发展。一方面,各领域可以利用音乐这种儿童喜爱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可以利用音乐促进儿童运动的兴趣、缓解儿童的紧张,也可以利用配乐进行声情并茂的语言教学,还可以把音乐作为背景,协助各领域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音乐教育要自然的融入语言、科学等知识,促进儿童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良好的情感体验和社会情感,与其他领域共同促进儿童发展。

3.儿童音乐教育做到家、园、社会相统一

儿童音乐教育不单是儿童教育机构所能单独承担的,音乐教育要融入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使家庭音乐、学校音乐、社会音乐融为一炉,而使儿童整个生活达于音乐的境界。”[11][p.402]这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就融为一体,使儿童就能时时、处处都沉浸在音乐的熏陶之中,欣赏到音乐的美,体验到音乐带来的乐趣,在各种场合自由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

(三)儿童音乐教育应树立“民族化、本土化”的价值观

1.儿童音乐教育的民族化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音乐教育,如果不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就谈不上继承、弘扬和发展,更谈不上走向世界立于世界之巅。因此,儿童音乐教育“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12]现在,我国引进了许多国外着名的儿童音乐教育模式,如德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匈牙利科达伊音乐教学法、美国综合音感教学法和日本的铃木音乐教育体系等,也有许多儿童音乐教学演唱国外的歌曲、使用国外的乐器,当然在世界多元化、一体化的今天,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无可厚非的,甚至对我国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任何一种教育模式、歌曲都有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在国外好的东西不一定完全适合我们;再有,作为儿童阶段的音乐教育应以普及教育、情感陶冶为主,应该使儿童音乐教育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最强音。因此,这些国外乐器、歌曲甚至教学形式的引进,必须立足于我们本国文化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的改造。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篇11

二、长春市社会音乐教育培训机构的现状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篇12

1.1概念界定

幼儿游戏是儿童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通过身体的运动和心智活动,反应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1]。它必须有主体主动参与互动,而且以直接获得为主要目的,游戏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其中较为常见的有法国社会学家罗杰・凯华的四分法,即将游戏分为竞争游戏、模拟游戏、运气游戏、眩晕游戏[2]。本研究所讨论的游戏的含义不限于是一般的儿童游戏,而是与音乐高度相关,以音乐学习为最终目的的音乐游戏。

对于音乐游戏学界尚未有较为权威和明确的定义,它更多的是与美术游戏、数学游戏、科学游戏等相对的从学科角度对游戏进行划分的游戏种类。在研究中将音乐游戏定义为与音乐相伴进行的游戏活动,是较为特殊的韵律活动[3]。该定义强调了游戏中的韵律学习。

1.2游戏应用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

游戏的体验性、想象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与儿童音乐教学具有相同特点,游戏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游戏使抽象的音乐符号变得生动具体,将枯燥的知识传授课程变得充满乐趣。另外,音乐游戏的运用使得参与游戏的学生更具有集体精神[2],提高了学生们的情绪理解能力[3]。总之,音乐游戏对于儿童的个人成长以及音乐学习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游戏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的乐理知识不过关,缺乏基本的音乐技能,难以有效将音乐知识与游戏相融合,教师对音乐缺乏兴趣也影响了游戏的实践效果[4]。教育观念的功利化往往使得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技巧学习,使得音乐游戏中的个人体验容易受到忽视[5]。这些都显示出目前游戏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状况不容乐观,需要研究者们总结游戏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实施原则,对音乐教学实践进行指导,促进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

2 游戏的应用策略

音乐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幼儿感知音乐的能力、欣赏音乐的能力和创造音乐的能力[6]。具体来说,从知觉体验方面促进幼儿感知音乐的存在,体会到音乐带来的愉悦感受,使幼儿进行审美活动。从情感态度方面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增加幼儿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养成积极向上的审美情感[6]。从知识技能方面来讲,幼儿能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学会用不同材料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将游戏应用到音乐教学中,本质上则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音乐教育的目标也是游戏的宗旨。

2.1游戏作用于节奏训练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便是节奏[7]。节奏感是人对于声音的聚合感知力。任何唱奏技能的学习都以节奏为基础[8]。对于节奏感的训练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方面是歌唱中的节奏训练,另一方面是动作中的韵律训练。

在歌唱训练中,可采用的是说唱儿歌、童谣的形式进行。儿歌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形式之一,它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更生动形象,节奏感也比较强,朗朗上口[8]。从儿童童谣入手进行音乐教学是儿童比较喜欢的方式,在教学中要打破先教乐谱再填词的顺序,而是先通过童谣的学习使儿童体验到节奏朗读,再由老师进行音乐弹奏进行伴奏,通过二者的配合来完成节奏的感知和学习。年龄较小的幼儿从最基本的简单动作,如走路、踏步开始训练,幼儿可以根据节奏的快慢进行运动。

2.2游戏作用于情感提升

幼儿进行游戏是为了获得自由和快乐的体验[6]。将这样的体验融入音乐教学中,无疑有助于儿童对音乐的情感认同。音乐情感的提升,使得幼儿对音乐有更多的兴趣和学习自发性,在学习过程中也乐于探索和创造。廖乃雄教授认为,音乐的本质是人类本性体现和本能证实。音乐教育应当把自然的表现欲望作为从事音乐的原动力,从而还原音乐的本来面目[8]。音乐本能的训练很大程度上是对音乐情感的提升,激发儿童热爱音乐的天性。这个部分的内容需要教师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激发幼儿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幼儿真正发挥主动性。在执行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幼儿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注重感悟美,以及寻找美、发现美的过程,并不在乎专业知识和技能习得,体现出超功利性的游戏精神[6]。

3 游戏应用的原则

3.1游戏与音乐紧密结合

游戏与音乐结合是注重动作设计、儿童演唱与音乐体验的有机结合。在游戏设计中,音乐元素应在所有元素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否则就成了单纯的游戏,淡化了它的音乐教育效果。同时,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儿童们的反应,关注游戏是否在围绕音乐进行[2]。在游戏脱离音乐体验时,应及时调整,确保游戏能够达到教学目的。

3.2适宜的游戏目标

在进行音乐游戏教学前,应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音乐教学目标要融入游戏设计之中。目标的制定应符合现阶段儿童的发展特点,注重目标实现的可行性,不宜过难,影响儿童的体验。同时,目标设置应尽量详细,与游戏的各个步骤相结合,每个步骤都有明确的目标相对应。另外,在设置目标的时候要注意设定一定的指标,利于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对目标达成效果进行观察并做出及时调整。尤其重要的是,目标的设定要避免功利化,应该注重儿童的体验与长远综合能力的发展。

3.3充分的游戏准备

音乐游戏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游戏开展前的充分准备。将音乐与游戏完美融合是比较困难的事情,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状况进行精心设计。设计中既要考虑难易程度,又要考虑实际存在的风险。在游戏设计准备中,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非常重要,音乐素材要与游戏内容相符合。音乐和游戏在节奏、含义、情感等方面要较好的统一。准备过程包括物质准备,即录音机、卡片等各种游戏道具,同时教师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对于游戏开展过程有较好的把握,对可能产生的问题有一定的预见性,并及时制止。

3.4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不仅仅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游戏设计,也要注意同一阶段的儿童的不同特点。不可否认的是,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有的儿童有较好的天赋,能够快速学习,但有的儿童学习过程则较慢。这需要教师用开放的心态对待儿童的学习,不得对学习较慢的学生进行责难,否则不仅会影响学生个人的学习体验和学习兴趣,也会破坏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同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需要教师认真观察和发掘,并及时对儿童进行鼓励,增强其自信心,也可以在后续的教学中针对不同儿童的特点设计不同游戏角色,充分发挥每个儿童的学习优势。

游戏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儿童们的学习热情,在游戏体验中提高音乐素养。但仍然要注意把握游戏的度,做到游戏和音乐学习的平衡,较好的将游戏运用到音乐教育中不仅需要广大教师的不断学习与思考,也需要更多的实践和联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整合理论和个人经验,不断自我反思,自我改进,更好地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梦飞. 幼儿音乐教育中音乐与游戏交互作用的意义[D]. 浙江师范大学, 2013.

[2]赵霞. 游戏在儿童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 中央音乐学院, 2011.

[3]武琬霄. 以主题性音乐游戏为媒介促进小班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实践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4]孟娜. 论音乐游戏教学中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02): 22-23.

[5]姚琛. 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4.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篇13

从对自然界各种音响、事物的感知和对自身情绪的体验出发,用最简单的声音、节奏、动作、乐器来加以准确、细致、生动的表达,这便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它集原本性、即兴性、创造性三大原则于一体。在思想上,追求“原始性”的音乐,倡导综合性音乐教育;在课程内容上,强调一切从儿童出发,选择最符合儿童天性的民歌、童谣、谚语等教学素材并应用于儿童音乐教学中。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园民间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1.综合性策略的运用

奥尔夫音乐教育提倡综合性。音乐活动不是单纯的唱歌、跳舞,而是和语言、节奏、故事、肢体、乐器、表演结合在一起,也就使音乐与不同的领域产生有机联系。如《鸭子拌嘴》,通过让孩子听乐器声音画画,再通过画面重新配器,让孩子感受“音中有画、画中有音”,陶冶了孩子的心灵。童谣《拉大锯》,是一首民间童谣,在活动中将语言念白、乐器演奏、声势动作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综合性特点。

2.即兴性策略的运用

奥尔夫认为,即兴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情感表露最直接的形式,“原本性的奏乐的出发点,就是即兴演奏”。奥尔夫音方萄Щ疃通过儿童的积极参与,以即兴活动形式发展儿童音乐创造的能力。如:大班《对山歌》让孩子即兴创编山歌歌词,并加入乐器的演奏,以全新的教法让孩子感受到山歌的美。《采茶扑蝶》中请孩子根据音乐即兴创编蝴蝶飞舞的舞蹈动作。《老鼠嫁女》中请幼儿听音乐即兴创编故事等。

3.创设情境法的运用

在民间音乐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音乐作品本身的内涵因素,创编内容简练、情节与音乐特点贴切的故事、儿歌等,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氛围,在生动形象的情境氛围中激发幼儿认知,触发内心深处纯真的感情,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民间音乐活动中。如《猪八戒背媳妇》,就是通过孩子背布娃娃,模仿猪八戒背媳妇,跟着音乐的节奏感受音乐的诙谐;《摇啊摇》就是让孩子在“摇船摇到外婆家”的游戏情境中感受亲人间的温情。

4.游戏表演法的运用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民间音乐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音乐的特点,巧妙地将游戏融入活动之中。如《化蝶》,难点在于乐句的理解,教师让幼儿分别扮演蝴蝶和花随音乐做游戏,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四个乐句,以便让幼儿感受乐曲的特点与结构;《手指谣》通过手指游戏学念童谣;而《丢手绢》则是在游戏中学唱歌曲。

5.图谱法的运用

“图谱”就是教师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图片、符号、图案或线条,经过一定的排列,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了解音乐结构、协调各声部演奏等。它能形象直观地帮助幼儿感受音乐旋律的变化和曲式的结构,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获得对音乐作品完整的表象。如:大班的《鸭子拌嘴》,用符号来表示情节及故事形象,设计出一张音乐图谱,以此来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用乐器来表现故事内容。教师再与幼儿一起根据故事情节创编的图谱节奏,用不同的脚印表示蛇与青蛙的角色,用单声部以及声部的插入来表示青蛙、蛇的先后出场,用声部轮奏的方式来表示两者之间一前一后的跟踪方式,还分别用不同的声势动作和乐器来制造不同的音响以表示两个角色的性质。通过图谱,将抽象的民族音乐直观地再现于幼儿面前,实现了音乐的直观化、形象化,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记忆音乐作品。

三、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园民间音乐教育中运用的思考

1.如何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音乐素质发展要求,合理编排众多的民间音乐活动,以形成一个随年龄阶段螺旋式上升的、融入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幼儿园民间音乐课程体系?

2.如何更加充分地利用民间音乐教育,以点带面,进一步深化幼儿对我国民族、民俗文化以及其他民间艺术形式的体验?

在下一阶段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带着这些问题,秉持着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坚持走一条富有奥尔夫音乐教育特色的以研促教之路。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