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方向实用13篇

农村发展方向
农村发展方向篇1

由于受历史和现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状况还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农村与城市基础教育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教育经费短缺,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教学水平低,教学设备落后,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没有真正普及,青少年辍学现象仍然严重。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基础薄弱,经费不足,发展不平衡,办学效率低,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跟不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需求,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教育方式缺乏灵活性和吸引力。总之,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农村教育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鉴于当前形势,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面搞好农村教育的宏观决策

1.国家教育投资的重点应向农村教育倾斜。我国现行政府教育投入的基本格局是: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投资重点主要在大学,对基础教育只有数量有限的转移支付;由市地、县区及乡村等各级财力来支撑不堪重负的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我们认为,中央和省级财力应重点保证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很大,不是“涓涓细流”所能奏效的,必须引来“滔滔江水”方能解除“多年少雨的万顷之渴”。

2.切实减少农民承担教育成本的份额。近年来,农村初中生大量辍学,高校的农村学生数量下降,农村特困生增加。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无力承受沉重的教育负担。这个问题大体应从三个方面加以解决:一是学校裁减冗员,提高效益,降低生均培养成本;二是加大对农村特困生的扶持力度;三是对来自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学生降低收费标准,并试行家庭困难生的免费制度。现行各类学校收费标准“一刀切”,表面看似公平,实际上抹杀了城乡差别。高校学生每年交纳四五千元的学杂费,对富裕家庭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于贫困的农民家庭则是一个天文数字。

3.真正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难问题。有关调查显示,中国现有流动人口约1.2亿人,其中有进城农民工学龄子女700万,就学难问题十分突出,一部分人已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为保障进城农民工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地方政府及部门,应当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规定中关于流动人口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切实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难的问题。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收费上应予以减免。

二、准确定位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

1.农村教育要为提高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服务。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奠基工程,但长期以来严重脱离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许多中小学沿袭单一的升学教育模式,只注重少数升学有望的学习尖子,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培养教育,致使广大农民缺乏知识和技能。其中少数学子“跳出农门”后远走高飞,大大削弱了当地人口素质和人才结构,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我们认为,应当借鉴当年梁漱溟办乡村教育的做法和经验,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为农民服务。建议将农村教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认真加以研究,在服务方向、办学方针、课程设置、教材内容、考试方式等方面与城市教育区别开来。

2.农村教育要为农业产业化服务。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是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劳动力密集,但文化科技素质不高,应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使他们能掌握相关科学技术,具有从事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多种知识和技能,实现其从“劳力型”“粗放型”向“知识型”“技术型”的转变。为此,农村教育必须改革办学模式,增加为“三农”服务的教学内容,全面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培养农民企业家和农业科技开发人才。3.农村教育要为新农村的社会发展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社会环境、乡俗民风有了很大改观。但由于受国际、国内大环境中种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广大农村还存在许多不健康、不文明、不科学,甚至丑恶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和老百姓的安居乐业。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通过教育采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新民德、新民风,是农村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4.农村教育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服务。我国已经有1.5亿多农民进城打工,绝大多数人由于素质低下,只能从事粗放劳动和非技术性职业,收入低微,生活动荡。在农村仍有一亿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出去。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在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向剩余劳动力提供基本就业知识和技能,提供就业市场和就业信息,培养他们读、写、算的基本技能,以及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法权意识和效益意识等,使其有能力转移出去,并尽快融入城市生活中去。

三、系统确立农村教育的特色内容

1.加强和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农村青少年是未来农村发展各项事业的主力军,从长远来看,提高农民素质必须要高度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第一,要从政策上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坚持基础教育面向农村全体学生。第二,要进一步解决农村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第三,农村基础教育要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农村存在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增设一些能够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专业技术科目,使学生掌握一些从事生产和工作的实际本领。

2.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健全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要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的原则,把农村文化教育与科技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适当设置与农村经济、市场经济、乡镇企业等有关的专业和课程,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新型农民。

农村发展方向篇2

农村相较于城市的发展来说较为滞后,整体的经济水平也较低,所以,为了能够激发农村的发展,就必须通过城市来带动农村的发展,建立我国新农村。通过新农村建设脚步的加快,我国农村的经济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进步,甚至有些农村的经济水平已经逐渐超越了城市。那么,面对今天农村的发展脚步,我们要怎样才能够正确地认识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呢?本人将在本文中进行简单解析。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农村,基本上都地处偏僻,交通不方便,文化及科技水平不高,这就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跟不上城市的发展脚步。但伴随着我国政府对农村经济重视度的提高,我国农村经济水平也已经得到了提升。

(一)农村经济体制不健全。由于我国农村所处地势比较偏僻,在经济交流上存在较大的难度且文化水平也不高,具有良好经济能力水平的人才也不多,在经济发展中并没有一个坚实的发展基础,这就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不稳固。而且,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涉入经济市场的时间并不长,经济发展受到了地域及当地文化、科技水平的制约使得其经济发展体制并不健全,而且,农村的产品交易主要集中于农产品之间的交易,交易方式较为单一,并没有发挥出货币的流通职能,而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经营组织建立不完善。为了能够全面发展我国农村的经济,政府开始在农村建立一定数量的经营组织,例如农村合作信用社等,通过这些合作社的建立能够有效地团结农村中具有经营意识的农民们参与到经济交流当中,从而激发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农村经营组织的建立并没有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这就使得农村经营组织的建立并不完善,并没有发挥出其经济推动的最大潜力。

(三)城乡互助体系没有得到全面的开展。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重心就放在了城市之上,这样是为了能够通过先富带动后富,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做到城乡互助,这样就无法发挥出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导致农村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的经济水平,造成农村经济现状。

(四)农村产业结构单一。我国农村的经济交流主要是依靠于农产品的交易,这样的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单一,对于激发农村的经济多样化发展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也并没有较大的推动性。而且,由于农村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其在经济上所承担的风险也就较大,一旦产业链上出现金融问题将造成较大的经济风险。

面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我们一定要能够掌握好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控制好农村经济发展的脚步,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农村的经济水平的提升。

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的探讨

在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我们解决,只有改善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才能够看清其经济发展的方向,最终推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农村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我们要能够有效地利用农业发展来全面带动我国农村经济的进步,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地利用农业来提升农村经济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之一。通过将农业产业化,能够将我国农村的小农经济相互结合起来,从而将其发展成为一个产业链,并建立起一个连锁产业和农产品生产链,这样能够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更高的效益,激发经济的发展。

(二)完善农村金融性机构建立的发展方向。为了能够促进我国农村的经济流动和货币交流,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提升农村人民的经济意识,我国政府建立起了一定的农村金融性机构,例如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对于金融性行业的认识不足,对相应的金融性机构的信任度不足,这就无法全面推动金融性机构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所以,全面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性机构的建立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那么,政府要能够重新界定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提高金融机构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农村的经济发展投资,从而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

(三)农村文化教育发展方向。文化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充足的文化和先进的科技才能够有效地推动经济的发展。那么,农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能够加大农村文化教育的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文化方向上的开展。所谓“知识改变命运”,通过加大农村文化教育的力度能够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金融性人才,全面提高农村人民的知识素养以及经济能力,提高他们对经济发展的认知,从而让他们能够为农村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全面建立我国新农村。

(四)经济发展科技化方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就是说科技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掌握了高端的生产水平才能够提高产品产量,才能够有效地提升经济效益。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要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科技化发展,通过技术对我国农业的武装,提升农村生产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产量。

(五)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市场程度较低,难以适应于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脚步,导致其滞后于城市的发展。所以,为了能够全面提升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我们要能够提高农村经济的市场程度,向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提倡农村经济的自由贸易,加大农村资金、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优化我国农村经济制度,提升农村经济效益,推动经济发展。

全面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促进我国综合实力提高的重要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掌握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全面推动其经济水平的提升,从而建设更加美好、和谐的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申颜芳,赵琳.应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河南农业,2010(03).

农村发展方向篇3

    由于受历史和现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状况还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农村与城市基础教育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教育经费短缺,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教学水平低,教学设备落后,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没有真正普及,青少年辍学现象仍然严重。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基础薄弱,经费不足,发展不平衡,办学效率低,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跟不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需求,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教育方式缺乏灵活性和吸引力。总之,改革开放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鉴于当前形势,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面搞好农村教育的宏观决策

    .国家教育投资的重点应向农村教育倾斜。我国现行政府教育投入的基本格局是: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投资重点主要在大学,对基础教育只有数量有限的转移支付;由市地、县区及乡村等各级财力来支撑不堪重负的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我们认为,中央和省级财力应重点保证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很大,不是“涓涓细流”所能奏效的,必须引来“滔滔江水”方能解除“多年少雨的万顷之渴”。

    .切实减少农民承担教育成本的份额。近年来,农村初中生大量辍学,高校的农村学生数量下降,农村特困生增加。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无力承受沉重的教育负担。这个问题大体应从三个方面加以解决:一是学校裁减冗员,提高效益,降低生均培养成本;二是加大对农村特困生的扶持力度;三是对来自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学生降低收费标准,并试行家庭困难生的免费制度。现行各类学校收费标准“一刀切”,表面看似公平,实际上抹杀了城乡差别。高校学生每年交纳四五千元的学杂费,对富裕家庭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于贫困的农民家庭则是一个天文数字。

    .真正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难问题。有关调查显示,中国现有流动人口约.亿人,其中有进城农民工学龄子女万,就学难问题十分突出,一部分人已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为保障进城农民工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地方政府及部门,应当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规定中关于流动人口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切实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难的问题。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收费上应予以减免。

    二、准确定位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

    .农村教育要为提高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服务。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奠基工程,但长期以来严重脱离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许多中小学沿袭单一的升学教育模式,只注重少数升学有望的学习尖子,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培养教育,致使广大农民缺乏知识和技能。其中少数学子“跳出农门”后远走高飞,大大削弱了当地人口素质和人才结构,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我们认为,应当借鉴当年梁漱溟办乡村教育的做法和经验,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为农民服务。建议将农村教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认真加以研究,在服务方向、办学方针、课程设置、教材内容、考试方式等方面与城市教育区别开来。

    .农村教育要为农业产业化服务。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是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劳动力密集,但文化科技素质不高,应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使他们能掌握相关科学技术,具有从事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多种知识和技能,实现其从“劳力型”“粗放型”向“知识型”“技术型”的转变。为此,农村教育必须改革办学模式,增加为“三农”服务的教学内容,全面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培养农民企业家和农业科技开发人才。 .农村教育要为新农村的社会发展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社会环境、乡俗民风有了很大改观。但由于受国际、国内大环境中种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广大农村还存在许多不健康、不文明、不科学,甚至丑恶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和老百姓的安居乐业。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通过教育采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新民德、新民风,是农村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农村教育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服务。我国已经有.亿多农民进城打工,绝大多数人由于素质低下,只能从事粗放劳动和非技术性职业,收入低微,生活动荡。在农村仍有一亿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出去。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在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向剩余劳动力提供基本就业知识和技能,提供就业市场和就业信息,培养他们读、写、算的基本技能,以及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法权意识和效益意识等,使其有能力转移出去,并尽快融入城市生活中去。

    三、系统确立农村教育的特色内容

    .加强和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农村青少年是未来农村发展各项事业的主力军,从长远来看,提高农民素质必须要高度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第一,要从政策上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坚持基础教育面向农村全体学生。第二,要进一步解决农村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第三,农村基础教育要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农村存在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增设一些能够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专业技术科目,使学生掌握一些从事生产和工作的实际本领。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健全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要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的原则,把农村文化教育与科技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适当设置与农村经济、市场经济

  

、乡镇企业等有关的专业和课程,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新型农民。

农村发展方向篇4

一、现代农村业余文化具有的独特性

(一)农村业余文化具有季节性。农民的主要生活来源是种地,所以农民的业余生活是随着农忙农闲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农村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这就需要农民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与之相适应。由于农忙时农民所需的文化是生产技术方面的知识,所以娱乐需求相对较少。但在农闲的时间,由于空闲时间多,文化的需求主要是娱乐需求多些。娱乐需求的高峰期是春节前后。

(二)农村的文化还处于过渡时期。由于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民受到外来各种观念的重大冲击,使得农民对传统娱乐失去兴趣,但受到各方面的制约,使得旧的文化解体,新的文化娱乐方式还没有形成。使得农村文化处于“尴尬”阶段。农村文化处于过渡的阶段,这时候是最薄弱的,如果不尽快形成先进的文化来化解这一情况,等一些不良风气就会肆意盛行。

(三)农村文化的发展不平衡。由于城市和农村的文化差距开始拉大,如:公共设施的建设,城乡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展的活动,人员队伍的素质等等各个方面。随着农村以家庭消费观念深入人心和长足发展,这种“私性文化”的文化与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形成鲜明的对比,农村传统的公共文化如:舞狮子,扭秧歌,戏班等等都已经销声匿迹,这些草根文化主要受到农村设施落后和农民观念变化的限制。农村文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农民精神生活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所以,迫切需要先进的文化来补充,否则不良腐败之风会滋生发展。

二、现代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

(一)农民的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农村文化的基础设施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基本保障,是提高农村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的基本条件。现阶段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从而大大的制约了文化的向积极方面发展。

(二)文化的建农民没有积极广泛的参与。农民缺乏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主要原因是现有的文化活动不能满足农民的本质需求,与农民的生活差距大,没有贴切生活化。例如:目前多数电视节目都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农村,农业的影视作品相对较少。

(三)文化活动与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差距较大。有于传媒信息,农村生活水平提高的影响,农民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变化,他们有了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现阶段,由于政府加大对农村的文化进行建设,如:建设乡镇的综合文化站、农村图书馆、有线电视户户通等重点惠民的文化工程。但是,这些活动不能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这些文化设施和活动离农民的文化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对策思考

(一)立足于农村实际,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力度

要建立适应农村的文化设施项目。加大对农村图书馆,各种文化站等惠民的文化工程。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文化设施。例如:来宾市的“三求”惠农工程得到了国家,自治区等领导的高度重视,自身创新思路,超前的谋划,科学的决策,取得了很大的效果,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努力营造出现代农村文化氛围

利用各种传媒方式宣传党对农村文化方面的方针政策。让全社会关心参与建设农村文化,加强文化方面的教育工作,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鼓励创作关于农村文化方面的作品,营造文化氛围为农民更好的服务。例如:来宾市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造势,使“三求”惠农工程深入人心,使来宾市各个部门增强责任心,农民热情高涨,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三)因地制宜,拓展现代农村文化建设多元化渠道

要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监管机制和加大整治力度,防止不良文化侵蚀农民思想。例如:来宾市在做文化建设方面都是结合本村庄的新农村规划相结合,根据来宾市各个民族文化,设计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多种建设方案,共各地选择。

(四)政府加强引导,呼唤起农村群众的文化自觉性

加强引导鼓励农村民间艺人组织文化活动,积极探索和发展为农民服务的特色文化,努力引导农民形成良好互动,把农民吸引到文化建设的项目上来,让农民成为文化的真正受益者和建设者。

四、结语

农村发展方向篇5

首先,“农村教育”是一种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仅仅是农业教育。我们许多人很容易误解,农村教育就是教育农村孩子学习农业知识,将来为农村发展服务的教育。其实,所有教育首先都是一种人的素质教育,就是职业教育也是职业素质的教育。

其次,农村教育是公民教育,而不是农民教育。农村教育是农村孩子成为一个公民应该接受的教育,是他们成为公民的基础教育,我们国家把农村的小学和初中教育都叫义务教育,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从农村教育的对象来看,农村教育是对生活在农村、具有农业户口的人进行的教育,包括农民子女和农民自身的教育;从教育的形式上看,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非义务教育(高中阶段的教育)、职业和技能教育等;从教育的内容上看,包括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文化和科学技术教育。而农民教育仅指农民自身的教育。

最后,农村教育是为现代化服务的教育,而不是仅仅为农村发展服务的教育。在农村的高中教育里,有普通高中教育,也可以有职业教育,但是,农村高中的职业教育也不是唯一培养职业农民的教育。即使农村孩子今后当农民,但是在社会发展的未来,农民也不是高中甚至初中毕业就能胜任的,农民也应该上大学。因此,农村教育不全是培养农民的教育,更不是只为农村服务的教育,必须超越农村当前的现实,用发展的战略眼光发展农村教育,为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而服务。

二、河北省农村教育的现状分析

首先,农村基础教育相对落后。表现在:一是农村学校基础教育经费不足,筹措渠道不畅。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初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的投入中,乡镇负担78%,县财政负担9%,省财政负担11%,而中央财政仅负担2%。而县乡财政负担的87%基本上直接来源于农民。2005年,国务院决定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限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长期短缺,严重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二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师资严重缺乏。现有的农村教师大量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层次偏低、继续接受教育受到限制等不利于稳定和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因素。三是农村义务教育设施简陋。大部分农村校舍仅停留在几间房、几张桌上;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条件;没有相应的文化体育设施;没有必要的图书资料;没有必要的教学教具等基础设施。与农村基础教育相比,城市无论是在地理位置、教学条件、师资配备、教学观念、教育经费等方面都优于农村。四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受到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就会好一点。现阶段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不是量上的普及问题,而是质上的提高问题。

其次,扫盲教育仍然任重而道远。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农民的文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1990年,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5.48%,2004年只占23.75%;1990年初中文化程度为39.58%,2004年是58.75%。这个数字的变化,说明河北省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文盲又不断出现,我们把这阶段的文盲叫做:科技盲、电脑盲、信息盲、人才盲。据农业有关部门的统计,截止到2005年底,河北省各级各类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为34 794人,2远远低于其他省份,更低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农村技术推广人员与农业人口的比例是1∶100,我国是1∶1 200,河北省是1∶2 000。我省大多数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是从传统和经验出发,靠天吃饭的想法和做法的人大有人在,不主动地学习科学技术,有的农民甚至抵触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和推广。据调查资料显示,我省农民的农业传统技能还好,有58.06%的被调查者能够阅读书报,但能够使用电脑打字的仅有7.2%,能够使用电脑收发电子邮件的仅为3.98%。3其中主动利用网路为农业发展、农村发展服务的就更少了。因为不了解和使用先进的传媒工具,很多人的信息不通、不灵、不及时。

最后,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欠缺,成人教育不够。传统的教育重基础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人口普查显示,农村16岁以上年龄人口受教育水平:大专及以上人口低于城镇(10.9%)10.2个百分点,高中及中专人口低于城镇(25.7%)18.6个百分点,初中及小学人口高于城镇(38.9%+19.4%)22.5个百分点,未上过学的高于城镇(5.1%)6.3个百分点。在农村,45岁以上的农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几乎是空白,有的农村职业教育机构形同虚设,有的根本就没有职业教育机构和场所。所以,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前,参加职业教育的人数极少,少许职业教育大多是打工期间的在岗教育。传统的观念认为,农业只是一个产业,而不是一个职业。同时农村其他职业发展的限制,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基本上处于盲点。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中国社会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的举措;发展农村教育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三、河北省农村教育战略转变的思考

首先,树立农村教育也要科学发展的观念,保障农村教育经费,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指导我国各行各业发展的理论,我省农村教育的战略选择,是坚持我省农村教育以人为本,与城市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是我国农村教育走出困境,顺利发展的战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农村教育不光是培养农民的教育,教育首先是一种人的素质教育,是公民教育,是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农村教育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这是我国人才战略发展的要求,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公平竞争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公平,进而实现社会公平。我国教育的城乡分割由来已久,农村教育由于其定位不准,方向模糊,致使我国的教育政策、教育投资多倾向于城市,经济的二元结构导致教育的二元结构,农村人口受教育的机会受到限制。现阶段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教育的理念,把农村教育纳入到我们的国民教育系列通盘考虑,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其次,全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的。在本法的第四条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在本法的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在本法的第三条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在本法的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现阶段的农村义务教育,不是量上的普及问题,也不是“普九”的问题,而是农村义务教育在质上的提高问题。

第一,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设施的投资和维护。河北省教育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有普通中学校舍3 250.7万m2,普通小学校舍2 805.3万m2,普通中学的危房面积是58.2万m2,普通小学的危房面积是90.7万m2,而且81%的危房在农村。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孩子的健康成长就是我们国家的健康发展。

第二,增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学投入。比如学校的图书资料、教学用具、文体用具和现代教学设备和手段。

第三,提高农村教师的工作待遇,及时的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由于农村经济困难,教师工资足额发放困难,农村对教师的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是合格教师严重不足,一方面是师范院校毕业生下不到农村学校,农村教师质量无法保证,今天的教师素质影响甚至决定着明天的学生素质。2008年6月16-17日,河北省教育厅召开中小学人事工作现场会,在这次会议上,对当前人事工作提出:积极争取人事部门支持,做好中小学岗位设置工作,使岗位设置有利于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加快建立完善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录制度,吸引优秀人才从教、杜绝不合格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创新教师补充机制,这为我省农村基础教育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最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城市化是我国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现代化的主要途径。城市化需要农民离开土地,从农民转变为城市市民。农民转变为市民并非只是身份的变化,而更要求农民的素质得到提高。农民变为市民,应该有市民的就业能力,有城市市民的文化素质,还需要有适应市民生活的习惯,等等。这既是城市化的需要,又是我国人才战略的要求,还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公平竞争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公平,进而实现社会公平。因为农村教育不只是培养农民的教育。据统计,从土地上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的占到94.5%,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仅有5.5%,可见,农民迫切需要的是第二、三产业的专业技能,针对农村的职业教育也应该适应这种需要,根据本地经济特点或劳动力输入地的需求进行专业设置,不能在传统的为农方向上继续浪费教育资源。据资料显示,71.8%的农民愿意参加职业培训,接受农业实用技术,更希望学习和接受实用性强、效益高、风险小的职业技术培训。比如,养殖、食用菌、建筑、机械加工、家电维修、服装设计等实用性技术。第一,以就业为导向,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把教育教学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与农村社会需要相结合。第二,增加农民收入,树立终身教育观念。按国际共识,国民人均收入在1 000美元左右,合理的“城乡收入消费差距”是2∶1,而2001年中国“城乡收入消费差距”实际为6∶1。城里人对教育高投入时,农村人仍为书本费犯愁。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还导致了巨大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贫富分化,从而直接影响各地区社会成员的实际家庭收入,进而影响社会成员对于教育支出的能力。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会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经济对教育的需求程度,而经济对教育的需求程度,又往往是教育发展的深层次动力。第三,开展全民免费教育的实践,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普及教育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政治选择。免费教育,能够使“全民教育”成为广泛的社会实践;彻底地扬弃了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教育的不断普及,会极大地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农村教育的发展;缩短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距;使社会各阶层都能接受到义务教育,提高社会成员的精神文明素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一是要政府主导,通过政策、制度等规范引导农民积极参与职业学习和技术学习;通过政府投资为农村职业教育的资金数量和资金来源渠道提高资金保障,解除农村职业教育的后顾之忧;政府通过提供相应的专业技术服务为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提高不断的动力保障。二是利用本省、市的农业院校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提供场所和师资力量。三是利用社会培训机构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提供新型的实用的农业技术。四是职业学校为农村提供非农知识的培训,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农村教育。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确立这样的农村教育发展战略,才能实现农村发展与农村教育的良性互动,才能最终实现农村的成功转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也真正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农村统计年鉴,2005.

农村发展方向篇6

一、以超前意识,为未来十年霸州市新农村建设铺路。

电力企业的发展目标即供电可靠性强,电能质量优良,供用电关系和谐,电力负荷均衡。超前意识要求供电企业要根据当地政府的发展规划,结合当地经济产业的性质,提前预判未来电力负荷的中心及总体负荷要求。

霸州市经济基础较好,农副业生产、工商业较为发达,对供电质量要求相对高于周边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县市,且工业发展相对集中于东部,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趋势,选取以经济发展重心为电力负荷中心,以点及面的规划方向。中西部以小康型村庄产业为主导,经济基础薄弱,农民生活尚不宽裕,公共设施和环境面貌较差,对供电环境要求较低,采取供电能力满足需要,供电基本安全可靠,电能质量符合标准,服务水平较高,供用关系和谐有序,满足新农村5―8年经济发展需求。

二、三期农网改造后存在的问题。

霸州市农网经过三期建设,大大改善了35kV变电站站点匮乏、部分变电站单电源供电、10kV配电网薄弱的问题,提高了负荷供给能力,提高了地区供电可靠性,改善了电压质量。但农网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35kV变电站存在着负荷不均的问题。虽然各个35kV变电站容载比都比较高,但仍存在个别变电站容量不足、主变负载率非常低的问题,需要通过对配电网的进一步改造来均衡负荷。第二,部分35kV变电站设备运行年限较长,设备老化严重,影响了变电站的可靠运行。第三,部分供电线路过长,线型过低,线路损耗较大,过负荷严重。目前霸州市农网仍存在部分线路损耗较大,末端电压质量偏低,线路负荷分配不合理,线路负载过重等情况。2010年5月霸州市供电负荷已超过60%,个别线路以超负荷80%。每年夏季用电高峰期,部分10kV架空线路负荷趋于饱和,供电裕度很低,互倒互带能力非常差。由于部分线路为长线路,挂接用户较多,一旦发生故障,将损失大量电能,并且事故处理复杂,不能保证及时恢复供电。

第四,农村低压配网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农村低压线路大部分采用裸导线,未实现绝缘化,10kV开关绝大部分仍是油开关。农村居民计量表计大部分使用铁箱,运行环境差,接地线缺失严重,漏电问题突出。部分城乡综合变压器存在过负荷问题r水利台区以下低压资产长期未进行改造,设备老化,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第五,农网建设资金需求量大,资金投入相对集中。虽然农网用电量持续高增长,但是农村用电量的增长在一段较长时期内,仍然很难与农网建设投入资金相匹配。农网收益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将面临比较严峻的资金紧张局面。

长期以来,新建住宅小区的配套电力设施及其市政建筑等外电源,一直是由用户负责投资,电力部门组织建设。由于产权关系不清,供电企业无法提取折旧费,没有10kV配网维修及改造资金来源,使得配网的更新改造不能满足负荷发展的需要。

三、新农村电气化发展方向。

(一)推进新农村电力基础建设

完善农村110kV、35kV变电站建设,调整负荷的供用平衡,提高配电网线路的供电裕度和绝缘化程度,改善新农村低压村网线路及配变台区的综合容量,加大对0.4kV以下接户工程的投资,确保以安全可靠的用电环境推动新农村建设。

(二)农网发展需要长效机制

农电的发展主要还是依靠国家和各级政府的调控和投入。以往农网改造以国家控制招投标采购,以地方政府协助来推进完善农网改造。国家应继续坚持一、二、三期农网改造所形成的投资机制,保持对农网投资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农村电网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农村电力专项资金,支持农村电力设施的建设与改造,确保农村电网能够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的用电需要。

(三)建立激励机制推动节能工作

农村电网有巨大的节能潜力,变压器经济运行、单三相混合配电方式、节能型变压器等节能技术和设备在农村电网的应用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但投资和电量收益却无法匹配。需求侧管理在终端用电领域有巨大的节电潜力,供电企业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体。可以通过负荷管理、分时电价政策等管理手段缓解电力紧缺矛盾。节电项目投入和售电量减少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政府应建立激励机制和专项资金,给予供电企业合理的经济补偿,为节能工作的开展注入动力。

(四)促进推动能源替代

在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引导下。以环保、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为契机,以市政、商业、居民用电市场为主攻方向,以稳定工业市场用电为重点,政府应给予政策支持,积极推动以电代煤、以电代气、以电代薪,促进提高电力在农村能源市场的占有率,实现电力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同时,由政

(五)制定落后地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扶贫政策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不应只针对经济条件较好的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落后城乡也应该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针对贫困乡镇建设资金少的问题,政府应给予支持,积极促进贫困地区用电环境的改善。

(六)提高电力行业服务机制

作为供电服务行业,搞好优质、高效的电力服务,尤其是“95598”客服中心等窗口单位,充分发挥抢报修管理系统的独特优势,通过热情积极的服务态度及高效快捷的服务质量,积极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完善克服系统与调度系统的信息链接,尝试语音转换功能,不断加强坐席人员的素质培养,举办流动红旗等比赛,督促业务人员综合素质,服务功能的提升,提高农民用电的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注入强心剂。

电力服务行业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刻把握电网内在规律、市场规律以及企业发展规律,推进企业和电网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基础建设和体制创新,弘扬供电行业精神,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努力打造绿色、高效、节能供电环境,为进一步完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农村发展方向篇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5-0177-02

1 农村民间金融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的资金来源于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其中正规金融指农村中法定的金融组织所提供的直接融资。它包括农村合作金融农村信用合作社、商业性金融中国农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现如今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主要是信用社了。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非正规金融是相对正规金融机构而言,民间经济主体之间的一种资金融通形式,通常称为民间金融。其借贷双方一般为民间经济主体,包括农户、私人钱庄、合会、私营企业等,即所有非公有经济成分之间的资金运动。民间金融按规范化和组织化程度的高低,依次为,农户借贷、民间合会、企业社会集资、银背或钱中、私人钱庄、私募基金。民间借贷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民、居民与经济组织的积累或临时性富余资金。民间借贷的资金用途主要包括生产性和消费性两部分。目前,农村金融的现状是正规农村金融支持“三农”不力,而游离于正规金融之外的民间金融在农村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由于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而农村对资金需求又很大,这就给农村民间金融以生存空间。从1986年开始农村民间借贷规模就已经超过了正规借贷的规模,且据统计每年以19%速度增长(和安耐,胡必亮,2008)。2003年全国农户户均借贷来源中来自银行信用社的贷款只占20%,而来自私人的借贷则占80%。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缓解了农村的资金紧张情况,它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农村民间金融各利益方之间的博弈

2.1 正规金融与农民的博弈

下面通过使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来分析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中正规金融对于农民贷款供给不足的原因。

在我国农村主要的正规金融组织为农村信用社,且其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假定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的博弈参与者只有两个,即农村信用社与农民,它们的战略选择分别有两个,其中农村信用社的战略为贷款和不贷款。农民的战略选择为借款和不借款。

我们假设农村信用社选择发放贷款的金额为A,贷款利率为r,贷款期限为t(年),则到期后农户需偿还的金额为(按单利率计算)A(1+r*t),信用社的贷款成本为C。另外,农户借得贷款后可获得收益为B,农户的借款成本D。因此农民借款后且还贷款的收益为B- A(1+r*t),此时信用社的收益为A(1+r*t);农民不还贷款的收益为B,此时信用社的收益为-A。在此我们假设农民还贷款的概率为p,其博弈矩阵为

农民

借不借

信用社

贷p{B-A(1+r*t)}+(1-P)B-D;p* A(1+r*t)+(1-p)*(-A)-C-C ; 0

不贷0 ;-D0;0

由于农村信用社与农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小额贷款的农户地域又很分散,农户的逆向选择问题突出,道德信用风险大,农户不遵守贷款合同还不起贷款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p值较低,而信用社的贷款成本主要是交易成本包括签约前的搜寻成本即农村信用社再发房贷款前会获取大量的关于农户的信息,由于农村交通情况差,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信用社获取信息的费用高,签约中的谈判成本即农村信用社在签订借贷合同时往往会设置严格的贷款标准和繁琐的抵押担保手续,增加了谈判成本。使得最终C值很高。且农户向信用社贷款手续繁杂,程序较多,等待的时间很长因此D较大。这样信用社贷款给农民的期望收益为p{B-A(1+r*t)}+(1-P)B-D

2.2 民间金融与农民的博弈

在此我们同样的假设民间金融的战略选择为贷款和不贷款,农户的战略选择为借款和不借款我们假设民间金融选择发放贷款的金额为E,贷款利率为r,贷款期限为t(年),则到期后农户需偿还的金额为(简单计算)E(1+r*t),民间金融贷款成本为M。另外,农户借得贷款后可获得收益为F,农户的借款成本N。因此农民借款后且还贷款的收益为F- E(1+r*t),此时信用社的收益为E(1+r*t);农民不还贷款的收益为F,此时信用社的收益为-E。在此我们假设农民还贷款的概率为q,其博弈矩阵为

农民

借不借

民间金融

贷q{F-E(1+r*t)}+(1-q)F-M;q*E(1+r*t)+(1-q)*(-E)-N-M ;0

不贷0;-N0;0

由于农村民间金融放贷人往往和借款人生活在同一地域,一般存在着许多其他联系如生产、贸易、信息及亲缘联系,具有明显的社会舆论监督作用。这样他们往往具有较充分的信息,道德信用风险低,而且即使农户的还贷刚刚出现问题时民间放贷者会通过社会舆论、威胁或将来不再放贷等方式给予农户压力,这样农户不遵守贷款合同还不起贷款的情况很少发生。因此q值较高,而由于民间金融的信息优势主要是交易成本包括签约前的搜寻成本,民间金融获取信息的费用低,签约中的谈判成本,农村地区存在着愿意接受农民特定抵押物的放贷者,农民可将土地、劳动力或者房屋作为抵押物,且手续简便,农村民间金融在签订借贷谈判成本也较低。因此M值较低。且农户向信用社贷款手续简单,程序较少,等待的时间短因此N也较低。因此q{F-E(1+r*t)}+(1-q)F-N>0;q*E(1+r*t)+(1-q)*(-E)-M>0。这样本博弈的均衡解为(贷,借)。即农户选择借款,信用社选择贷款。

尽管民间金融在农村存在一定的优势,但是民间金融也存在许多缺陷。如操作不规范,且其借贷基础主要为个人信用、熟悉、亲密程度,且担保违约责任等没有详细规定,容易引发道德风险,滋生不稳定因素。由于民间金融管理的不完善农村经常出现非法集资、高息揽存、金融诈骗等事件,2009年1月13日的“小姑娘”非法集资诈骗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缺少监督,民间金融不受任何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约束,其经营活动很随意,因此会带给一些高耗能高污染或技术水平低的行业,又存在高额的回报因此很多人不愿将钱存入银行而是冒险借贷出去,这不可避免的会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信贷和资金市场,有可能会干扰金融秩序,影响国家金融调控的政策效果;贷款周期短,利率高,有些农村的放贷者有时在借款者的急迫心情下,会提高贷款利率,又民间金融的利率普遍不受约束,大部分都高于正规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有时甚至高出好几倍;融资能力有限,民间金融资金规模普遍较小。

2.3 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间的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是指参与人从自己的利益(短期利益、长期利益)出发与其他参与者谈判达成协议或形成联盟,使博弈结果对所有参与人均有利的博弈。在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的合作博弈模型中我们仍以信用社作为正规金融的代表。我们假设合作后信用社从民间金融借贷收益的分成为S且S可以在信用社与民间金融之间协议。合作后信用社的成本主要是监督民间金融的成本C1。民间金融的贷款成本为C2。由于合作减少了正规金融的交易成本即C1 p{B-A(1+r*t)}+(1-p)B-D ;A*r*t*(1-S)-C2>p* E(1+r*t)+(1-p)*(-E)-N,大于合作前的收益。这样信用社和民间金融都会选择合作。

3 民间金融发展方向的政策建议

从以上的博弈分析中可知民间金融存在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存在合理性不一定就是高效率的,民间金融业存在其缺陷。合理的金融结构能最大限度的吸收农民存款并最大限度的转化为投资,我们必须建立一套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农村金融体系,即建立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一体化,实现其相互合作提高各自的效率。早在1989年世界发展报告就指出,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的合作是金融体系发展的一个有前途的战略。且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两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表示,让民间借贷走向正规金融,让民间金融“阳光化”“规范化”发展,这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和三农的资金困难。目前也有许多学者提出了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从博弈的角度出发解释了民间金融存在的合理性及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合作所带来的好处,通过对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的优缺点的分析后同时考虑我国农村的借贷需求特点,其合作方式可采用垂直一体化的合作方向,将民间金融纳入到正规金融的体系中,将民间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专门的负责发放贷款和收回贷款的部门,借贷资金由正规金融提供,这样双方有独立变成了统一。通过此种方式实现合作后,正规金融可以监督改正民间金融操作上的不规范,逐步实现民间金融操作的规范化,减少民间金融的投机行为和欺诈行为;正规金融可以向民间金融提供稳定的较大规模的资金,弥补了民间金融融资能力差、贷款金额小的缺点;由于比起合作前民间金融的贷款来源稳定风险减少收益增加,这样民间金融也会相应的降低贷款利率;合作后正规金融贷款给农民的交易成本已不存在,只增加了管理民间金融的内部管理成本,总起来说其运营成本会有所降低,弥补了一部分风险;合作后不仅民众看到了正规金融对农村借贷的支持,农民会重新多存款于正规金融,这有利于正规金融的持续发展,也解决了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的低效率问题;对于农户来说,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合作后,不仅有了稳定的贷款来源,较低的贷款利率和借款成本,而且可以凭借自己的良好的信贷记录增加自己的贷款限额。这是一种共赢的局面。

本文提出的关于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的合作方式的建议,是理论上的一种新的思路,但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也许还有不尽完善的地方,有待进一步的实证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2]朱•弗登博格,让•梯若尔.博弈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翟小丽.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合理性探讨――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现代商业,2008,(11).

农村发展方向篇8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的创新是因为有许多外在性的变化促进了潜在利润的形成。为了获取潜在利润,在原有制度下的一些经济主体就会尝试对既有制度安排的创新和变革,从而导致了新的制度安排产生。而制度创新总是各经济主体根据收益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原则来进行决策的。

除了追求利益的动力,制度变迁也受到意识形态、各种压力集团和政府关于什么对公众最有利的判断的影响。外生变迁并不是改变游戏规则以适应游戏变化的要求,相反,是改变游戏使之适应于为某特定利益集团所偏爱的规则。因此,关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可以称之为“制度环境约束下的利益集团博弈理论”,即在制度环境的约束甚至主导下,利益集团为了内化外部利润而相互博弈,最终会在某个利益集团的主导下达成博弈的均衡,实现制度变迁。

(一)制度环境的约束与影响

这里制度环境是指影响交易成本的各种因素构成的外部环境。制度环境制约着制度选择的集合,同时影响着具体制度安排的交易成本。对于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而言,制度环境主要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正式制度是指由政治权力机构制定出来并依靠国家权力保障实施的一系列规则,包括法律法规、政治、经济体制、国家政策等。非正式制度主要包括意识形态、传统观念与习俗等,其中意识形态居于核心的地位。与正式制度是通过正式有组织的机制来保障其实施不同,非正式制度对违规行为的惩罚是分权化的、自发的社会反馈。与新的制度具有一致价值取向的非正式制度会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反之,则会增加制度变迁的成本。

(二)利益集团博弈的推动

制度变迁必然由人的行动来推动。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不同的利益集团会根据各自的利益取向采取不同的行动,推动制度向着有利于本集团利益的方向发展,各个利益集团相互博弈并达成均衡,从而形成新的制度。对于利益集团而言,只要制度变迁为本集团带来的预期收益大于推动制度变迁的预期成本,就有动力推动制度变迁,而且在行动过程中,利益集团会根据成本收益的变化调整其行动。

对于解释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央与微观主体之间二元博弈的框架不能反映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重要作用,对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应该将地方政府纳入制度分析的框架,构建三元(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集团)博弈的制度变迁分析框架。外部利润的存在能否导致制度供给,取决于支持和推动这种制度变迁的利益集团是否处于优势地位。

其一,中央政府。此处的中央政府可广义理解,等同于诺斯所说的国家。中央政府是制度变迁中最重要的行动集团,对于所有制度的确立拥有最后的决定权。中央政府的利益取向更为宏观和具有综合性,会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决定农村土地制度的选择。在行为方式上,中央政府由于拥有国家权力的保障,并且受到意识形态、组织结构等多方面的有力支持,可以采取强制性手段推进制度变迁。这一点在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其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具有双重身份和利益取向,一方面它是中央政府的人,有义务维护中央政府的利益,落实中央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另一方面作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地方政府又有着不同于中央政府的自主利益。具体到农村土地制度,地方政府的利益取向是希望通过农村土地制度安排能够带来当地财政收入的增加、促进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等。当自身利益与中央政府的利益不一致时,地方政府会利用自身资源,努力影响中央政府的决策,使其自主行为或制度合法化,推动制度变迁。

其三,农民集团。农民是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主要通过其行为对于制度运行的交易成本的影响而影响制度变迁,虽然间接,但有时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农村土地制度安排能够满足农民对于公平和私人产权的偏好,就会得到农民集团的认同并自觉执行,从而降低制度运行的交易成本;反之,则会遭到抵制,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加。

(三)交易成本的约束

制度环境通过影响交易成本影响制度变迁,利益集团的博弈同样要受到交易成本的制约,交易成本的约束贯穿制度变迁的始终。由于将制度环境和利益集团博弈引入了制度变迁的分析,交易成本可以分为环境成本和博弈成本两个部分,环境成本是指受到制度环境约束而产生的交易成本,主要包括信息成本及制度正常运作的成本。从长期来看,制度变迁的目的在于降低环境成本。博弈成本是指由于不同利益集团进行博弈而产生的交易成本,包括组织成本、谈判成本等,博弈成本的重要意义在于确定了利益集团行动的限度,当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成本超过了制度变迁带给某一利益集团预期收益,则该利益集团会采取妥协,停止行动。因此,博弈成本构成利益集团行动的约束,制约着制度变迁的方向和程度。

(四)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实施时序

在分析了交易成本、制度环境和利益集团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产生外部利润。外部利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制度环境的变化导致制度选择集合或制度运行成本的改变而产生外部利润,即由于新的制度被纳入选择的集合,或者制度环境中某些因素的改变而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使外部利润的产生。二是技术的进步导致外部利润的产生。由于技术的进步会产生规模报酬递增效益,并降低某些制度安排的操作成本,使得大规模经营制度的建立变得有利。

第二阶段,内化外部利润,利益集团展开博弈。外部利润产生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会根据制度变迁的预期利润和变迁成本选择制度方案,并推动制度变迁,博弈成本随之产生。利益集团会不断调整制度方案以降低博弈成本,当博弈的边际效益为零时,博弈就会停止。

第三阶段,主导利益集团促成博弈均衡。由于一些集团可以运用自身优势对另一些集团施加影响,因此农村土地制

度变迁往往是在某个利益集团的主导下进行。在确立了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主导集团后,主导集团会在制度环境的约束下,综合自身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利益,调整和完善制度方案,并且利用自身的实力支配或影响其他利益集团,确定达成博弈均衡,完成制度变迁。

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方向

我国未来的集体土地制度应该立足维护集体所有、明晰土地权利的基础上推动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即从法律上确认和保护集体的土地所有权和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制度安排是基于下列理由:

其一,这样的制度安排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宪法的基本规定,也与国家发展理念的调整保持一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理念,这标志着我国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正在到来。随着新的发展观念和政策取向的转变,要求逐步改变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不平等现状,提高集体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和效率将成为必然的选择。

其二,这一制度安排能够最大限度内化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外部利润,法律上对权利的清楚界定和相应保护机制能够增强集体和农民对于权利稳定的预期,稳定的土地产权具有“担保效应”,即当农民觉得能长期使用土地,并且保存和增强土地肥力的长期投资能够带来的回报很高的时候,他们就有更强积极性去进行这种投资。

农村发展方向篇9

一、新农村建设中建筑地域特色现状

1、农村建设地域特色概述

建筑风貌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主要内容包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因素有: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植被等;人文环境因素有农村内涵、现存的道路交通状况、历史文物遗迹、当地风俗、生活特色、传统建筑技巧、地域文化特点等。传统乡村建筑都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传统民居表现为“同一宗族的人居住在一起”的特点,这种特点包括风俗习惯、宗族观念、等级之分。传统乡村建筑表现了我国人民的建筑智慧,不管是广泛应用于乡村建筑中的木雕、铁雕、砖雕、石雕,还是彩绘纹样等,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传统建筑中的屋顶、门窗、雀替、斗拱等,都表现了当地工匠的精妙技术。自这些精巧绝伦的装饰形象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影子。不但如此,在建设传统乡村建筑时,人们还应用了大量的本地材料,反映了当地建筑特色,如沿海地区建筑中应用蚝壳,湘西、鄂西、贵州农村中大量应用木材和竹材,而位于我国西部的农村大量使用粘土和石板等,都是在当地环境中选择建筑材料。

2、新农村建筑导致地域特色消失

在新农村改造过程中,大量传统乡村建筑被拆除,众多本来存在的传统建筑不复存在,随之建设了大量新型建筑。这种现象使大量传统乡村建筑消失,在传统乡村建筑中,存在大量具有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和古村落,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属于有形文化遗产,一旦拆除,便不会再生。还有,依据传统建筑样式,新建设成功的建筑只是在形式上接近传统建筑,而没有考察价值,不可能做到传统建筑的继承。对传统建筑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和保护,但如果遭遇旅游业的大力开发,就会使传统村落逐步脱离原来特色,而呈现商业化发展趋势,对原来乡村中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

二、新农村建筑地域特色发展措施

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由于这一特殊性质,限制了农村创作地域性建筑的发展,也是设计当中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地域特色的有效发展。

1、保护地域文化信息原真性

最近几年,人们不再只局限于保护国家文物,而越来越重视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人们不但认识到大量历史建筑、旧建筑的重要性,而且认识到建筑文化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大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在建筑建设中在研究当地建设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使得农村地域特色风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从而增加农村地域性建筑的特色。

2、应用传统符号拼贴

对建筑风貌进行地域性表达时,很多建筑工程师经常运用的创作手法是利用传统建筑当中的符号,或者重新构建。建筑工程师在充分研究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自身具备对传统建筑内涵的丰富体验,则应用传统建筑符号来表示自己的理解方向,在地域性表达的设计当中,产生了两种风格各异的设计状况:表达传统形式和传统精神;将传统内容现代化,将传统功能现代化。如重庆磁器口应用了第一种设计方法,上海新天地应用了第二种设计手法。

3、运用地方材料

现阶段,很多新农村建设在保持地域特色时,建筑工程师一般会结合自己对传统建筑的理解,应用现代化技术和本地材料,改革地域传统建筑技术,开发出具有地域场所感和认同感的地域性建筑,争取使传统文化精神再现于世人面前,力求保证地域文化价值和生命力,促进地域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如重庆磁器口建设中,各种仿古建筑材料的应用就是一例。

4、应对地域气候条件

新农村地域建筑工程师在开始设计工作时,要重视考虑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认真研究当地农村传统建筑在此方面的宝贵经验,应用传统建筑中的形式、空间、布局,以及一些细节结构,原则上应用传统建筑中的自然采光、通风、低消耗建筑技术,利用继承传统建筑精髓,保证建筑与当地环境的共同发展,完成新农村建筑的地域性表达。

5、依据地形地貌

乡村虽小,但和大中城市一样,在当前火热的现代化开发中,经常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原有景观造成一定程度的毁坏。为了使地域性表达得以顺利实现,在设计新型建筑过程中,要保证使建筑融合于周边环境当中,这种建设并不是消极保护原有景观,而是依据周边环境特点,进行新建建筑的设计,使建筑与自然环境不产生冲突,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在使建筑融合于当地自然环境过程中,对当地环境也形成了一种创造性作用,从而创造出更加美丽的景观,做到减少建筑成本,节约建筑资金,减少能源消耗。如渝东南土家族的龚滩镇吊脚楼。

6、运用地域技术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促进了社会的大发展,地域技术不但要做到继承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而且要与当前实际需求相符。如果新农村建设中地域性建筑还没有遭到破坏,仍然具有自身独特地域特色,那么在地域性表达过程中,可以应用地域性技术,传承文化和精神内涵,表现传统地域文化,如黔江小南海桥梁村的新建建筑群。

还有,在乡村这样的特殊环境中,如果设计人员能够邀请不同集体与个人都来参加设计工作,不但使设计工作透明化,而且可以表现全体村民的意愿,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可以最大程度地表现乡村建筑的地域特点。

农村发展方向篇10

1.有机肥肥力的较低与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产生了矛盾: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化肥的应用基本实现了农业大规模生产的需求,当前更是发生了产能过剩,而作为农村生产生活产生的各种人体排泄物、畜禽排泄物和作物残体,只有因为生活的需要,才会有少量的被动地转移到田间作为肥料使用,至于高温堆肥、厩肥、沟塘泥肥则基本消失,原因是产动收集这些肥料进入田间将要使用大量的劳动力,从经济的角度来算是亏损的,而这个工作的操作当前还没有合理的机械来使用。

2.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村民更不愿意从事有机肥收集工作,因为这项工作不仅将消耗大量的体力,而且还是一项工作环境很恶劣的、很不“体面”的工作,除非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没有人愿意从事这个工作,作为一村村民,替别人清厕所,清猪粪,在面子上很难过得去,而相应的社会服务机构、服务组织、专业企业或专业个体户还没有形成。

二、有机肥不合理淘汰产生的不良后果

1.有机肥的不合理淘汰恶化了土壤结构,使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快速减少,土壤孔隙度减小,土壤沙化,蓄水保肥能力差,作物抵抗水旱灾害的能力减弱,在皖北地区已经明显产生了抗旱频率提高,抗旱成本增加的事实,农业用水的增加导致本就不足的农业用水更加匮乏,进一步恶化了农业生产环境。

2.农村土地土壤营养成分的匮乏:有机肥的淘汰导致土壤中中、微量元素严重缺乏,这些恶性的变化进一步导致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减少,土壤对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减弱,依据所谓的“木桶理论”来分析:土壤中中、微量元素的过度减少会严重限制某些植物体组织、器官或营养的形成,会降低产品产量,降低产品品质,削弱作物的抗病能力,进一步降低产品品质。特别是对于蔬菜和中药材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产品,由于当前对它们的研究还远不像对小麦、玉米等大宗作物的研究来得深入,所以对于这些作物需要哪些元素作为生长和合成营养、药物成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研究结论,对每种作物都作淡入的研究也不符合成本效益对应的原则。而有机肥因为其来源于的生物生产过程本身,其中作物所需的大量元素虽然很少,但其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却很多,这是由生物生产和工业生产根本原理不同所决定的。对于特殊作物生长所需要的“短板元素”,在没有充分依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补充农家有机肥这个途径来解决,这是一个虽然盲目却十分奏效的方法。这就如同西医不能通过解剖与病理解决问题时,可能用传统中医的方法来处理。这种方法来源于经验,没有充分的理论支持,却有十分有效的作用。而淘汰有机肥就是严重浪费了这种资源。

3.有机肥的不合理淘汰破坏了农村的生产产活环境。在当前的农村,各居住户都不再设置独立的生活垃圾堆放点,生活产生的垃圾乱扔乱放,污染了农村环境,农村流动的畜禽产生的粪便无人收集,会随雨水冲入沟塘,连同田间流失的化肥积累在沟塘中,逐渐填埋住了沟塘,使这些沟塘一方面失去了蓄水、灌溉与排涝的功能,一方面也使这些沟塘失去农村洗浴、游泳、渔业养殖的功能,也使这些沟塘失去了进一步降解有害物质的能力,这些恶劣影响综合破坏了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农村有机肥的发展方向

1.加快农村有机肥的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一是加快推广农村有机肥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应用,比如沼气池建设,厕所改造,秸秆氨化处理技术等,这些技术都已经成熟,政府当加快推广力度,实现有机肥应用的规模化,在当前特别要把对种植、养殖大户生产的生物排泄物、生物残体作为研究重点,与政府的秸秆禁烧政策相结合,建造规模化的处理设施,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障在利用有机肥的同时,保障农业产品的安全,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二是加快有机肥应用的机械化应用方面的技术研究与推广,比如:通过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降低有机肥的收集与处理成本,比如研究生产适合收集农村厕所粪便的机械设备,研究生产清理沟塘污泥的机械,研究制造适用于高温堆肥生产应用的机械设备,只有通过机械技术的推广,才能有效降低有机肥的最终应用成本,使社会经济组织或个人有从事有机肥收集与处理的意愿。

农村发展方向篇11

(一)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对于农民而言,最重要的都是农产品的销售能在最合适的时间把农产品卖出去,并卖个好价钱,这是农民最大的愿望。而电子商务的出现,解决了以往农民信息滞后的问题,他们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了解农产品的信息,还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产品的价格变化,避免盲目地投资造成的失误。

(二)电子商务能够帮助农民节省开拓市场所需资金以往农民要想让市场了解自己的产品,就需要作出大量的宣传。而现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农民可以利用网络这一信息平台进行宣传。这一方式简洁、快速、见效,让农民收获更多的利益,也扩大了农产品的销路。并且还为农民节约了大笔的宣传资金。

(三)电子商务能够扩大特色产品推广提高经济效益电子商务的出现,同时也使农民敢于推出大量的特色产品,在网络上的宣传,迅速地打开了思路,使得农民获取更多的信心。进而开始推出更具特色的产品,加大宣传的力度。产品的热销,也使得农民开始把家乡发展成为旅游基地,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也为产品打开更多的销路。

(四)电子商务能够加大农村宣传力度吸引客商投资农民通过电子商务为农产品打开了销路,于是,农民有开始利用电子商务这一途径吸引更多的人。他们把家乡建设成为旅游基地。通过电子商务的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村,了解农产品,以便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早点让偏远地区改变落后的面貌,跟上时展的步伐。

(五)电子商务能够转变农民购物方式提高生活品质以往农民出售农产品需要到集市上,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财力。而电子商务的出现,在网络上销售产品,大大节约了成本,让农民获取了更多的利益。而电子商务还能够让农民随时关注价格的变动,以便随时调整情况。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二、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通过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政策扶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笔者已经充分论述了电子商务在农村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可是电子商务在农村起到的作用中,不仅仅都是积极作用,还有一部分是消极的作用,对于这部分消极作用,政府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进行管理。争取能够正确地引导电子商务的发展,以下是引导电子商务发展的手段:首先,要加大电子商务的宣传力度,宣传人员要深入到农村做宣传,让更多的农民了解电子商务;其次,要通过媒体进行宣传,让电子商务逐渐在农民的心中生根发芽。不管通过何种方式,都要让农民更多地了解电子商务。

(二)通过加强网络的覆盖和平台开发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尽管大大中小城市内,移动、电信等网络已经非常普及,可是在农村地区,还需要再进一步地推广。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网络容易出现不稳定的现象,信号不正常。这就给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一定要加强网络的稳定性,同时在价格上也要做到合理公平,让更多的农民能够接受,只有他们能够接受价格,安装了网络,才是推广电子商务的基础。

(三)通过加强网络技术应用意识能力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虽然网络已经发展的非常迅速,人们对于网络也不再陌生,可是这些仅限于大中小城市。而在我国,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对网络的使用还是一种奢望。他们生活的地区甚至还没有电和公路。因此,国家不能只盯着那些发展迅速的城市,对于农村地区也要多加关注,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为这些偏远地区安装网络,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到网络的优越性,能够通过电子商务来销售产品。另外,偏远地区的农民也要多培养一些人才,让这些人才大学毕业后回到农村,为农村的建设贡献力量。

(四)通过完善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布局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目前,在大中型城市,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相配套的物流行业也发展迅速。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在相互促进的情况下,各自都取得快速发展。而农村的电子商务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可是物流行业还是一个空白。农民需要到城里取件,这就造成很大的不便,甚至严重影响了电子商务的继续发展,同时让农民放弃电子商务这种模式。鉴于此种情况,政府要加强对物流行业的扶持力度,让物流也逐渐地深入到农村。

(五)通过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机制体制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涉及农村经济发展、信息网络建设、网络安全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道路运输管理、物流快递管理等多个领域,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体制,众多管理部门和相关领域很难形成有效合力,各自为政势必不利于甚至阻碍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因此,要不断健全完善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和配套措施建设,通过机制体制的约束和调控,让各部门各领域形成最大合力,让电子商务最大程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发展方向篇12

要在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中加大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对艺术教育的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都来重视、支持学校艺术教育,尊重、关心艺术教师,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教育部的文件中指出了农村的教育现状,针对这一现状,农村音乐教育在这一形式下要积极面对,尽快解决以下几点问题:

一、首先要意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

二、其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的保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乏,就我区而言,有22所学校(中学所,小学所),共有音乐教师18名,其中大来中学、望江联校没有音乐教师,有些学校只配备一名音乐教师,根本无法开满音乐课时,也无法达到教学的目的,没有教师的学校也无法开展音乐教学活动,音乐对人的一生影响及其重要,美育被列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音乐课是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在多数农村的学校,音乐教师都是半路出家,没有音乐的专业水平和素质,综合能力差,教师的水平有限,有的学校把音乐课当成唱歌课,甚至只唱流行歌曲,对于音乐知识根本不做要求,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不能完成教育大纲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区的音乐教师只有三分之二达到了学历要求,其中还有一部分教师只是学器乐的,根本无法独立完成课堂教学,不能用钢琴或电子琴进行课堂教学,可以说不称职为合格音乐教师,因此很难达到课标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三、加大重视力度,改善办学条件

农村发展方向篇13

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民就业的重要途径

农产品加工业加工的大都是一些土特产品或优势农产品,原料分散,资金技术含量要求较低,所需劳动量大,工艺相对简单,因此适合于乡镇中小企业生产,从而非常有利于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据文献资料报道,在意大利、法国、美国、日本的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中小企业在全国出口特别是农产品出口中都占有重要地位。1952年和1958年日本中小企业的农产品出口占全国的87.9%和84.1%。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会带动商业、运输、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和集中,这些产业又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该产业,反过来又加快了小城镇的发展。

2.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缓解农产品卖难问题

当前,我国的农产品供求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已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体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状况。由于农民居住的分散性、生产方式的封闭性、组织程度的松散性、社会交往与联系的局限性、思想观念上的保守性,使他们难以形成一个紧密的利益集团。使农民在走向市场过程中,尤其是在应对“入世”挑战,表现出无奈和困惑,习惯于充当社会利益分配结果的被动接受者。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搞订单农业,则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按照国际惯例,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户的关系应日趋紧密。在国内很多地方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已经形成。一些龙头企业把基地和农户作为“第一生产车间”,通过公司(企业)加农户、契约加服务、服务加农户、科农工贸一体化等经营模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衔接起来,延长了农业产业链。龙头与基地、基地与农户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效的解决了农民农产品卖难问题。 各地的实践表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带动力的大小决定着结构调整的规模和成效,也决定着农产品加工的深度和广度。哪里有成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哪里的结构调整就顺利,农产品就销路畅、价钱好,农民的收入也就高一些。农民找到了龙头企业,就等于找到了市场,收入也就有保障。 从另一方面来讲,围绕加工来种,围绕加工来养,引导加工企业和农民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和利益联接机制,让农民的种养成果有销路,让加工企业有原料,实现“双赢”。发挥好龙头企业外连市场,内连农户的链条作用,不仅会推动产业化向新的发展空间迈进,而且可确保农产品有一条进入市场的稳定渠道,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关系日趋紧密。总之,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促进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

3.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有效地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初级产品的附加值, 从而有效的增加农民收入。 有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农业增值最大的环节在加工转化,如:美国的农产品总价值构成中,产前部门转移价值占21%,农业生产创造的价值占17%,而产后部门创造的附加值占62%,流通和加工环节的增值是生产环节创造价值的3.6倍。一般来说,由初级农产品加工向深度加工和精度加工发展,经过加工转化后,可以几倍、几十倍乃至成百倍地多层次增值。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上规模、上水平的企业。据统计,全国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5653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平均年产值4176万元,其中31259家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平均产值3006万元,其中像三元、伊利、蒙牛、双汇、华农、旺旺、夏进、汇源、德大、华龙、鲁花等一大批企业不仅规模大、效益好、有品牌,而且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 目前,农业结构不合理,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农民文化技术水平低,初级原材料生产比重大,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弱,农产品附加值少,尤其是后者,是制约我国农业综合素质和影响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从长远看,加快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可以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把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都纳入农业的全部内容,使农业摆脱仅仅提供原料和初级加工品的地位,形成“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从而有效地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因此,要抓住当前农产品供给比较充裕的有利时机,大力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更大规模地实行农产品加工转化,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来源,将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开拓新的领域,将进一步加快中国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

4.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也是应对WTO挑战、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步骤。 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3.7:1,而我国只有0.43:1。没有经过加工的农产品,由于其需求性小,科技含量低,因而形成价值低和竞争能力不强。当今世界各国的农业竞争,已不仅表现为初级农产品和单个生产环节的竞争,更表现为包括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在内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竞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有利于保持和扩大我国优势农产品的出口,而且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原料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相对降低某些初级产品的国内资源成本,从而使比较劣势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比较优势。通过扩大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促进农产品出口,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5.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开拓农产品的新市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