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实用13篇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篇1

平等的合格者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语文教学理想境界的基本前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教师要蹲下身来,走近学生,贴近学生,与学生一起交流,一起合作,一起探究。

谦虚的倾听者 比如,在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中,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对演讲主题的构思、设计以及演讲的结构安排等,要尊重学生的创意。但必要时应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如何取舍演讲内容,如何查找资料,演讲时怎样注意感情的交流,演讲过程中出现问题如何加以解决等。

真诚的赏识者 教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学习的每一点进步,使得每一个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上,在学习过程和运用方法的良好行为上,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上,都能有积极的表现。

高效的组织者 教师应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在一个平台上互动,参与学生讨论探究,有效推动学生生动活泼、快乐自由地进行语文学习。

充满情感的品读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应该是浸润着情感、充满着诗意的。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精力充沛,情绪激昂,态度详和,而且自始至终要与文本保持相和谐的状态。教师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准确地再现文本的情感基调,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学生受到熏染,会产生愉悦激奋得情绪,会积极思考,乐此不疲地投入到语文教学中。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对学生的情感是一种激发、引导,是一种熏陶、感染,能促使学生对文本入情入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悟文章的情,用所学的知识体验语言的精妙,读着朗朗上口。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故事性强,文质兼备,富有极大地感染力与情感性,这种情感渗透于课文的语言文字之中。学生情动于衷,才能发于外;满怀激情,才能领会文本包含的情感,进而理解文本内容。

情境导入,催生情感 “情感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认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目的地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能为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发展心智,陶冶情操提供帮助。比如,教学《黄果树瀑布》时,教师首先运用电子白板技术在屏幕上显示美观优雅的课文标题,接着播放黄果树瀑布的震撼画面,并且配以由远及近的瀑布流水声,然后伴着优美的民乐,由著名的朗诵家朗读课文。执教老师借助于情境,以精美的画面、柔美的音乐、富于磁性的朗读、巨大的流水声响,让学生陶醉其间,催生学生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

动情朗读,滋养性情 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不少文章写得精美,需要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才能有一种令人震撼、令人鼓舞的力量。教师富有激情地朗读,能够有效地再现课文所描写的艺术之美,引导学生们走进作品的意境,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比如,《月光曲》一文中关于月光曲内容的一小节文字,是皮鞋匠凭借贝多芬的乐曲而产生的联想,其旋律是由平静到激昂。教师应指导学生用平静低缓的语调有感情地朗读前半部分,而后半部分则宜用激动、高昂的语气加以感情朗读。教师恰如其分地指导,学生一定会动情地朗读,一定会对盲姑娘产生同情,一定会被兄妹俩对音乐的追求与执著而感动。

共建和谐,陶冶情操 教师应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和传递给学生,使语文教学充满快乐、和谐的氛围,达到“亲其帅,信其道”的境界。比如,一位教师教学《月光启蒙》时,为了让学生们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首先,将学生带入那月色柔美的境界里,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读文本第一小节描写夏夜的文字,让学生想象眼前出现的画面。然后,让学生静下心来再读这一段。接下来,让学生用眼睛和心灵去感受,通过看画面、听教师的配乐,感受夏夜月色的柔美,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陶醉在夏夜的柔美之中。

师生之间真情的多元对话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篇2

有趣味的课堂教学语言需要语文老师苦练内功、长期积累。笔者听过很多高中语文课,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语文教师语言乏味、学生听课时昏昏欲睡。长此以往,造成学生厌恶语文学科,语文教师教学热情下降,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语文教师也应该反思自己的课堂语言,是不是吸引学生。例如,有教师教学徐志摩《再别康桥》的时候,穿插一些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爱情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有趣的爱情故事中领悟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建筑美”。现代诗歌的理解离不开学生的朗读,但是毕竟时代不同,背景不同,需要语文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把平淡无趣的诗歌分析变为讲述神奇的传说故事,让学生走进那个时代感悟徐志摩对康河的一片情感。

二、有“文味”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实际教学中,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被淡化甚至忽略了。其实语文课堂一定要蕴含人文味,让学生与古今中外的作者对话,在了解和理解人文思想的基础上,确立人文观念,熏陶一种人文情怀,恪守一种人文精神,在心底打下深厚的人文烙印,举手投足之间流露一种人文气息。

例如,在教学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课文时,我们的立足点不仅仅只是让学生理解这篇演讲词的内容和形式,还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位黑人领袖坚定的信念、慷慨的激情、以及对自由的无比向往。最主要的是要学生学习为实现政治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培养学生振兴祖国民族的神圣使命感和主人翁精神。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性体现在通过学习演讲,学生能在心中无形中树立一种经世济民的伟大抱负。

三、有“回味”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有“回味”是指语文课堂具有思想味。学生通过打开语文课堂这扇窗户,得到心灵的启迪,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周围的一切人和事。思想味包括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等正能量的情感认同,也包括中国古典哲学蕴含的有价值的元素。难能可贵的是,思想味是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潜移默化的感知,不是空洞无物的晦涩说教。学生在青春期,需要正确的思想引导,需要正能量的东西打下精神的底子,所以语文课思想味至关重要。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篇3

最近拜读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陈继英先生的新著《语文教学的战略思维与艺术》,这部书内容厚重而大气,高擎起“人生语文”的大旗,彰显了语文教育的大境界。

其境界之大在于大视野。诚如陈先生书中所言,当今语文教育功利化泛滥成灾,教学和评价都在围着考试转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多数教师打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旗号行“应试教育”之实,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为应试分数而教,为了0.1的平均分师生们也得拼个死去活来,语文教学完全沦为考试的附庸。对于这种短视、功利的语文教学现状,对于这种连教育教学常识都被社会挤压的现实,陈先生站在战略的制高点,把目光聚焦于为学生人生长远的发展为目标,并从人生发展的角度观察思考,“人生发展需要什么语文能力,国家需要语文学科为未来人才培养哪些能力,人才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是怎么形成的,语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他以语文研究专家的敏锐洞察力,发现当下我国的语文课堂教学普遍“缺失的是对学生人生发展智能和精神境界提升的重视与引导,缺失的是对语文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缺失的是对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认识能力的重视与培养,缺失的是对学生实际语文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视与培养,缺失的是对百分之八十多的学生基本阅读和基础写作能力的重视与培养,缺失的是对学生这一群体学习语文的特殊心理与规律及其个体差异性的重视与研究,缺失的是对中华经典文化名著阅读的重视和有效阅读方法的指导与研究”, 而这些正是人生与人才发展最需要的素养和能力。陈先生正是以语文教育的大视野提出了“人生语文”教学理念,“明确了语文教学要从促进学生人生发展的视角实施教学,注重从人的语言、思维、文化、精神等人生发展所需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实施教学,丰富人生智慧,提升人生境界”“突破了语文教学与学生人生体验隔离的现状,打通了语文与人生密切关联的路径,为语文教学实践注重人生智慧的启迪起到了奠基与导航作用”。如此看来,较之那些围绕着高考转悠的所谓“教学改革”与仅限于一招一式的“技术化研究”,“人生语文”直抵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我们不得不由衷赞叹陈继英先生的语文教育大视野。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篇4

二、思想与效率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反映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科学,它“除了能给人以知识、能力和智力外,还具有思想教育情感熏陶、道德感染、培养性格、意志和审美观念等功能”。同时,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些性质与特征,便“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有知识、能力、智力方面的目标,而且还有认识、教育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目标”。这就是说,语文教育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而且还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

教师的思想魅力来自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学习哲学,关心时事,思想敏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当一名教师摆脱了“匠人”的呆气,愿意向学生说心里话,愿意与学生交流思想,当学生发现了教师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体会到老师的思想活力,教师的点拨弥补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的缺陷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由迷恋教师的讲课而喜欢上这门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事实上,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感染力强,容易吸引学生,为什么学生还会感到语文课枯燥无味呢?有些小说,为什么学生课下初读时兴味盎然,而在课堂上经老师讲解后反而兴味索然呢?除了与教师陈旧的教学模式有关外,还有一点,就是某些教师的思想观点过于保守,照搬教学参考书,人云亦云,没有主见。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篇5

盛唐时期的诗论、文论中开始出现“境”,如王昌龄《诗格》中提出“诗有三境”:“物境、情境和意境。”宋、元、明、清时期,“境界”被广泛运用于诗画、戏曲、小说、散文的评论中,渐渐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特有的概念。

近代学者王国维标举“境界”一词为品评宋词的准绳,成为“境界说”之集大成者,他在《人间词话》开篇即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他阐释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如今,“境界”一词已普遍用于道德、文学、艺术等范畴,《现代汉语词典》中解之为“事物所能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

课堂教学在我国的兴起始于清朝末年的1862年,京师同文馆是我国第一所实施课堂教学的学校;而课堂教学得以在全国推广,则是在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之后。我国课堂教学经历了150余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于对“境界”说的思辨与探寻,一代又一代的老师,尝试对“课堂教学境界”进行界定。查阅文献,我们发现典型的说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说法认为,“课堂教学境界是对课堂教学情境和效果的描述,它是通过教师的教法和附着于其自身的教学风格体现出来的,以学生的学习状态为标志的,以课堂教学气氛为烘托的,师生共同达到的一种可预期的教学效果状态,它是教师驾驭课堂、调动学生能力的体现。”[1]

另一种说法认为,“课堂教学境界就是上课之时,教室之内,教师与学生完全沟通,融为一体,教师全神贯注地教,学生专心致志地学,教与学和谐一致,有机统一;教师各种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学生主动积极,紧密配合;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淌,而知识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交接。一节课结束,目标达到,任务完成。”[2]这两种说法都很有见地。

二、古诗文教学境界的内涵和意义

中国几千年教育史,其主体即语文教育,而古诗文教学又是整个语文教育的内核与载体。这是从广义而言。此处我们所言的古诗文教学是狭义的,主要指1862年之后形成并发展的古诗文课堂教学。那古诗文教学境界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古诗文教学境界就是古诗文教学所能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状态,它以教学目标为指引,以古诗文教学内容为载体,以师生交流为路径,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所达成的一种理想的教学状态,是师生精神互动创生且共同享有的意义世界。

在语文教育实践中,提到古诗文教学,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不是“境界”,而是“死于章句,废于清议”八个字。“死于章句”是指在古诗文教学中“死抠字词,不见文章、文学、文化,或者说,更多的是把古诗文当做孤立的语言材料处理,而不是当做活生生的作品来教学”。“废于清议”是指古诗文教学“架空文本,架空语言,侈谈文学、文化,结果语词掌握不了几个,文章没有读懂多少,得到的只是抽象空玄的人文思想的碎片而已”[3]。人们用这八个字,其实是形容长期以来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在虚实之间徘徊,走两个极端,效益低下。为了彻底革除这一弊端,许多老师开出了许多“处方”。赵谦翔老师还特别提出了“绿色文言教学”。在当今“语文是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语境下,人们提得最多的是“言文结合”、“言文并重”。那它们是否就是我们企求的目标呢?让我们先来看个课例。

一位老师执教苏轼的《石钟山记》,他是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三个:1.理解并积累文中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2.品味文章的写作特色以及文章蕴含的道理;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为他们阅读浅易古诗文能力的逐步形成奠基。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步骤除了导入语、结语外,主要有四个:1.引导学生“读一读”,会读课文;2.引导学生“译一译”,结合书下注解能通译全文;3.引导学生“品一品”,品文章思路、品写作技巧、品人生道理;4.引导学生“练一练”,对文言知识进行梳理、深化积累,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这堂课有没有注意到“言文结合”、“言文并重”?应该说是做到了,但这种状态,是否我们理想中的境界呢?显然不是!在这堂课上,言、文仍然是两层皮,他的这种言文结合,仅仅是由“言”到“文”的一次性完成,而不是“言中有文、文中有言”。我们憧憬的古诗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它的呈现应该是“言文交融、来回穿梭、循环往复”的一种动态过程,以及由此生成的意义世界!

研究古诗文教学境界,其突出的意义有这样三个。

首先,进一步凸显了古诗文教学的内容: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涵、传承文明,也进一步彰显了古诗文教学的方式:言文交融、来回穿梭、循环往复。

其次,古诗文教学境界的生成愿景,呼唤教师角色的进一步蜕变,呼唤学生主体的深度介入,呼唤真情实感、真才实学、真知灼见的对话,对话由表象走向深层成为可能,也成为必然。追求境界的古诗文课堂将是生机勃勃、春色盎然的。

第三,在坚守知识教学的同时,古诗文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将越发突出,因为“言文交融”的着力支点是四个:文言、文章、文学、文明;而且随着文化课堂理念的渐入人心,在学习文言、文章、文学,传承文明的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本,积极践行人文关怀,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会更趋浓厚、积极性会更高,古诗文教学效益会大幅提高。

三、古诗文教学境界的生成路径

1.把串讲与涵泳结合起来

串讲和涵泳是语文教学的传统工艺。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利弊,串讲、涵泳也不例外。黄厚江老师曾说:“我是坚决反对初中的文言文教学采用串讲的方法的。”[4]黄老师强调说的是“初中”,不知他对高中古诗文教学持何看法。不过实践表明,在追求古诗文教学的文化意蕴时,这两种方法往往有独到的“功效”。邓彤老师教学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就是这样做的——

师:你们从这一段文字看,归有光在他的书房里读书,应该是一种什么心态?他在书房读书是一种什么感觉?……

生:在那个小书房里,有一种自娱自乐的感觉。

师:我很欣赏你说的自娱自乐,你觉得哪些词句能看出自娱自乐呢?

生:借书满架。

师:你能体会怎么个自娱自乐?

生:就是他在那个小书屋里,生活悠然自得。

师:你看,“借书满架”什么意思呢?先看注释。没有注释?哦,你们的课文是临时印的。没关系。老师给你们解释。有人说,“借书”是“借来之书”,那归有光是不是借书从来不还啊?(学生摇头笑)

师:那为什么又满架借书呢?

生:爱读书。

师:不错。有专家评价说,这四个字别太落实了,就是讲房间的书多。有一点你们体会体会,一间小小的房子,满架图书,这时候这个读书人站在书架前面,会是一种什么感觉?

生(杂):有成就感,有知识。

师:对,有一种自豪的感觉,好像这架书就是士兵,我就是元帅,我正在检阅我的士兵、我的军队,所以读这四个字的时候应该怎么读?

生:骄傲。

师:你来“骄傲”一下,把这四个字读一读。

生:(小声地)借书满架。

师:好像有些胆怯,怯生生地,不够骄傲。(全班学生笑)

生:(大声地)借书满架。

师:声音大一些,再“骄傲”一下。

生:(大声骄傲地)借书满架[5]。

邓老师在这部分教学中,既有词语解释的“稳重”,也有揣摩人物情感的“灵动”,前者以“讲”落实,后者以“读”来落实,而朗读是“涵泳”最重要的方式。两方面结合,相得益彰,效果明显,耐人回味。

2.把语境与明象结合起来

语文教育应该是明象的。王弼说:“意以象尽,象以言著。”王夫之亦云:“天下无象外之道”,“言以明象”。可见,文章的表里应当分为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即所谓“文”、“象”、“道”三个基本层次。其中“文”是“象”的形式,而“象”是“文”的内容;“象”是“道”的形式,而“道”又是“象”的内容。跨越“象”,以“文”径直解“道”的过程,是违背阅读认识规律的,是不能达到真切“悟道”的高境界的。优秀的作品总是充满了生命的奥秘和机智,是灵与肉、光与色、形与神有机融合起来的意象体,教材中的古诗文作品概莫能外。我们来欣赏王君老师的一段课堂实录,理解会更深刻。

(课件展示写景句)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指导学生朗读)

师:这样的一副雪景,你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生:我感觉第一句给人一种苍苍茫茫的感觉。

师:是吗?但老师觉得呀,这一句有问题。你看“天与云与山与水”多拖沓啊,开头我们还说张岱作文惜墨如金呢,这里居然一连用了三个“与”,我看一个都不用也行。

生:不行,老师。

师:为什么不行?你看我读。(师去掉四个“与”,很认真地读了)我们对比再读一读。先去掉“与”读一遍,然后再把原文读一遍。(生对比读了一遍)

生:哦,老师,我感觉出来了,这四个“与”并不多余,它让“天、云、山、水”四个景物融和在了一起,如果去掉,好像它们之间的界限很清楚似的。

生:四个“与”字就造成了一种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有这四个“与”,后文的“上下一白”才显得更有气势。

师:好样的,有眼光!来,咱们读出天地苍茫的景象。(师指导学生拖长音调读,摇头晃脑,读出韵味儿)

生:我觉得文中的量词用得很怪,和我们平时的不一样。

师:有同感。我如果来写,我会这样写:“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你认为如何呢?

生:我觉得作者就是想把后面的景物写得很小很小,好和前面的“上下一白”形成鲜明对比。

师:有意思!你的这句“就是想”激发了老师的共鸣。我也觉得这句话不仅是量词有问题,而且顺序也有问题呢,如果我来写就这样安排:“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个、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你看,越来越清晰,符合人的心理要求嘛!

生:不好,味道全没有了。

师:啥味道?

生:好像作者要把自己融进苍茫宇宙的那种味道。

师:“融进”这个词用得妙!是啊,老师也感觉到张岱是想和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否则你说,张岱和舟子是在船上的吧,他怎么能够说自己和舟子是“舟中人两三粒”呢?这视角根本就不对啊!

师:还有,咱们读读最后一句,把那个“而已”的味道读出来。

(生反复读“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教师反复指导“而已”的读法,去掉再读)

师:感觉到这“而已”的言外之意了吗?

生:景啊,人啊,不过是这沧海一粟罢了,在苍茫天地中,他们都似有似无,“天人合一”了!(师生热烈鼓掌)

师:哦,这同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痴人眼中有痴景,是因为有个“天人合一”,融入宇宙的愿望啊!这样看来,当时张岱去湖心亭看雪,他是怎么定位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和世俗社会的关系的?

生:他不想见人,也不希望被人见到。

师:对!明白了这个道理,先前关于他和金陵客交往的不和谐就有了答案了。他和自然的关系呢?

生:他希望融入自然中,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师:我们现在来看最初发现的那个“独”与“两三”之间的矛盾,是张岱数不清楚人数吗?是张岱一不小心犯了一个可笑的错误吗?

生:不!那是因为他“眼中无人”,知音尚且不顾,何况舟子?(生鼓掌)

师:那他的眼中只有什么呢?

生:只有自己的心,只有自然,他是属于自然的。

师:哦,同学们一点拨,老师懂了……[6]

人们都说王君老师的课很有灵气,“灵”在何处?就“灵”在把语境和明象有机融合,给学生以知趣、意趣以及美的过程享受。

3.把释义与寻根结合起来

在这一方面,广东增城的曹小平老师做得非常好。当讲到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一句时,曹老师就在黑板上写出“休”的篆体,并告诉学生,“休”是左右结构,由左边的“人”和右边的“木”组成,“一个人靠在树上”就是休息之意,这是中国汉字造字法中的会意法。

当讲到范仲淹《岳阳楼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一句中的“集”字时,曹老师和学生细细分析,“集”字是上下结构,上面这部分“隹”读zhuī,下面“木”也表示树。根据东汉许慎的《说文》可知,“隹”字指“短尾的鸟”,因此,“集”就是鸟停在树上,其本意就是“栖息”。再如,该文中的“暮”字。最早只有“莫”,并没有“暮”。“莫”的意思是“太阳掉在草里面”,也就是日暮之时。后来因为“莫”常借用为副词,解释为“不要”之意,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于是祖先又专门造了“暮”字来表示日暮、傍晚。每当曹老师用“寻根”的方法来解释文言词义时,学生们总是兴味盎然、聚精会神地听着,传统文化之韵自然沁入学生心田[7]。

还有一个老师和上述的曹老师不谋而合。当他讲到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字而幼孩,遂而鸡豚”一句时,学生对“字”解释为“养育”迷惑不解。老师就从“字的”的古代文化语境说起。“字”也是会意字,上面的部首“宝盖头”表示房屋,下面的“子”表示小孩子,用来表示女子在屋里生孩子,即生育,引申为养育、教育、这样,说学生豁然开朗。

其实老师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同时,寻觅语言文化之根,他们的契入视角是语言文化。实际上语言文化仅仅是汉字文化冰山之一角。汉字具有丰富而深邃的文化蕴涵,蕴藏着汉民族诸多的文化特征。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说过:“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汉字从文化学角度可以分为四类,即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物态文化主要包括人体文化、植物文化、动物文化、宇宙文化、工具文化、服饰文化等;制度文化主要包括礼仪文化、典章文化、忌讳文化等;行为文化主要包括语言文化、姓氏文化、习俗文化、宗教文化等;心态文化主要包括心理文化、科学文化、神话文化等[8]。古诗文作为汉文化的最重要载体,在课堂教学境界的文化追求上大有作为。有的老师在讲授《记天天寺夜游》时引导学生领悟“月”之文化在教学《唐睢不辱使命》时领略战国时期的“土”文化,实乃高明之举。

4.把悟意与延宕结合起来

南京师范大学何永康教授,曾在《南京师大报》上发表《情系南师四十年》一文,文中忆及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描述了这位最慈祥、最谦和的老师别具风格的上课情形:“只见他老人家端坐在黑板前,一遍又一遍地将名篇诵读。‘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这抑扬顿挫的吟诵声,把我们渐渐地、静静地带入了美妙的诗境;然后,‘柳永啊,他想啊,想啊,想啊……’想什么呢?唐老未作一字解释,只让我们全班同学由着性子自己去想像,去补充。”[9]唐圭璋先生的教学,巧妙地将感悟时间的无限延宕和感悟空间的无限拓展交融起来,引导学生自己体悟,自悟自得,学生自然终生不忘。

如果将延宕引申为“延伸拓展”之意,悟意和延宕的结合将是另一番天地。我们来欣赏余映潮老师的一段课堂实录。

师:好,看屏幕。(屏显2:学习活动之一,简说故事。)

师:我们现在开始讲成语故事。齐威王这个人呢,跟两个成语故事有关,一个成语故事叫“一鸣惊人”,一个叫“门庭若市”。齐威王即位以后,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齐国处于崩溃的边缘,有一个叫淳于髡的谋士,心里着急,他知道齐威王这个人喜欢隐语,什么叫隐语呢,就是用打比方的方式来说话,于是见到了威王,他说,大王,王宫里飞来了一只大鸟,这只大鸟在庭院里既不飞也不叫,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啊?齐威王一听就明白了,他说,你知道吗,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他就开始整理朝政,齐国就逐步强大起来。这就是“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故事的来历。下面你们就用非常简洁的文字,根据课文内容,来说“门庭若市”的成语故事。开始准备。(学生准备3分钟)

师:好,哪位同学能够试一下?我建议,讲这个故事,第一,不要用复述的方式从头讲到尾,可以切入到故事的正中,比如说邹忌是个很美的人,他怎么样怎么样,很快地到故事当中来了;第二,结尾的时候要点一下题,这就是“门庭若市”这个成语故事的来源,这样表示你说话的层次。

师:好,哪位同学试一下?

生:在齐国有一个面目清秀的人,名叫邹忌,有一天早上他起来穿戴好衣服,分别问他的妻子、他的妾和他的一些门客,说,他和城北徐公到底谁更加的美丽?他的妻、妾、门客都说他比徐公更加美丽,于是他入朝见了齐威王,对齐威王说了他早上的经历,齐威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且说“甚善”,于他便下令鼓励群臣和百姓向他进谏来维护朝政的平和,于是在这好条令的实施下,齐国更加繁荣,使其他一些国家皆朝于齐,这就是“门庭若市”这个成语的来历。

师:好,他讲得很好,用很简洁的方式述说了一个小小的故事,但是,一个小小的弱点,“门庭若市”的细节没有说出来,对不对?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非常热闹,于是后来就有了……挺好的,谁再来说一次?

生2:在齐国的时候,有一个美男子叫邹忌,他有一天问他的妻子,他和城北徐公谁美?妻子说他比徐公美;他由于不自信,又问了他的妾和来他家作客的人,都得到了同样的答案,都是说他比城北的徐公美,但是等到第二天徐公来的时候,他才知道他的样子大不如徐公美。他由此联想到现在齐国的形势,就去面见齐王,把这件事告诉了齐王,齐王了解了其中的道理,就开始广纳善言,让全天下的百姓都来挑自己的毛病,然后群臣都到朝廷来上书,朝廷里非常热闹,这就是“门庭若市”的来历。

师:好的。他有一个优点,他点出了邹忌因为自己的生活小事而联想到了国家大事。还有没有同学用更加简洁的语言来表达?

生3:齐国有个长得非常美丽的人,他叫邹忌,有一天他早上起来之后问他的妻子、小妾以及客人,说:“我与城北的徐公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小妾和客人都说“您非常美丽,徐公怎么能比?”于是他又想到国家大事,就入朝见威王,告诉威王已经受蒙蔽很深了,威王就开始下令说:“如果谁有兴德之言进谏给我,就能受赏。”群臣、百姓都来进谏,所以门庭前面非常热闹,这就是“门庭若市”的来历。

师:好。你看,三个人讲的这个故事,逐步到位。但从“简说故事”这个角度来讲,还可以比刚才这位同学再简。好,你来。

生4:齐国的邹忌在与城北的徐公比美的过程中,得出了一个结论,于是把他得出的这个道理建议给齐王了,齐王认为他说的很正确,于是就广开言路,他的臣子和子民们都去朝廷上给他进谏,十分的热闹,于是齐国就繁荣昌盛起来。这就是“门庭若市”的来历。

师:你看,他更简了,但是又简过了头。真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啊。(师笑)邹忌本来很美,但是没有徐公美,他的妻、妾、客都说他比徐公美,于是他就从里面悟到了一个什么道理,就这样把前面稍微的加上一点就够了。好了,这就是“简说故事”[10]。

在这个片段中,余老师“悟意和延宕”的教学智慧一览无余。他讲“一鸣惊人”的故事,既是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展,也是为学生讲成语故事作了一个示范;既拓宽了学生视野,也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方向感。让学生讲“门庭若市”的故事,实际上既让学生领悟了全文的大意,也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起到一石三鸟的效果,令人钦佩。

参考文献

[1] 张东娇.关于课堂教学境界艺术化的探讨.教育科学,1994(3).

[2] 王炳宽.课堂教学境界论.法制与社会,2010(7).

[3] 李卫东.如何确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中学语文教学,2011(6).

[4] 黄厚江.黄厚江讲语文.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

[5] 邓彤.邓彤讲语文.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

[6] 王君.王君讲语文.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

[7] 曹小平.文言文教学浅见.语文月刊,2011(3).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篇6

(1)新媒体传播研究。国外在新媒体传播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者从技术角度分析新媒体发展的轨迹和规律。如尼葛洛庞蒂在其《数字化生存》中对互联网时代媒体所扮演的角色与功能的转变有着独特的见解,莱?舍基认为“自媒体”时代用一种新的关系模式改变了原先的组织形态,人与人之间建立了一种“湿关系链”。二是探讨社会、经济领域所受到的各类影响,研究者试图利用传播学知识、文化研究等来得出新研究范式和结论。目前传播学界有社会科学研究、批判研究与诠释式研究三种主流研究范式。三是新媒体语境下新的传播实践活动,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罗杰?费德勒的《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体》等。近几年,国内对新媒体传播的研究则更多地聚焦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媒体发展、传统媒体转型、社会性传播、传播制度等主题。

(2)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近年来,国内不少的专家学者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开始思考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育人工作,近十年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学者们普遍认为,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空间、新载体、新形式和新手段。同时,新媒体是把“双刃剑”,传播的多元性、开放性、虚拟性等特征容易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心理健康,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二是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学者们大致从建设网络思想政治队伍、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构建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强化网络道德素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

二、新媒体话语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

(1)话语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近年来,学者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涵、话语创新路径以及与学科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包括:一是话语内涵研究。学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意义、手段、特征等层面定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但目前未统一界定。如邱仁富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功能角度予以界定,强调其话语环境、话语规律与话语目的;郭毅然则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话语表达方式角度予以界定,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控制式、劝导式和对话式三种形式,并逐渐从控制式和劝导式转向对话式。二是话语体系与创新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传统话语体系缺乏层次性、生动性、批判性,如李宪伦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话语体系,邵献平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需要实现“生活关怀、理论魅力、平等沟通、情感共鸣和实效”五个方面的转向。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篇7

教师的人格美还表现在教师的服饰穿戴一举一动上,因为教师的服饰也是他的生活观、审美能力人格化的体现。不修边幅,拖沓粗俗,或摆阔显富,珠光宝气,都不能让学生赏心悦目,自然影响教学效率。

那么,一个语文教师的高尚人格从哪里来的?它来自教师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来自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来自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来自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和对假恶丑的切齿痛恨,来自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宽阔博大的胸怀,来自对教材透彻而正确的认识,来自和学生共同奋斗的内在需要。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注意教师的人格作用。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由此可见,加强修养,提高人格力量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一招。

2.思想与效率。语文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反映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科学,它除了能给人以知识、能力和智力外,还具有思想教育、情感熏陶、道德感染、培养性格、意志和审美观念等功能。同时,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些性质与特征,便“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有知识、能力、智力方面的目标,而且还有认识、教育、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目标。”这就是说,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而且还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

教师的思想魅力来自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学习哲学,关心时事,思想敏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深邃的哲理。当一名教师摆脱了“匠人”的呆气,愿意向学生说心里话,愿意与学生交流思想,当学生发现了教师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体会到老师的思想活力,教师的点拨弥补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的缺陷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由迷恋教师的讲课而喜欢上这门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事实上,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感染力强,容易吸引学生,为什么学生还会感到语文课枯燥无味呢?有些小说,为什么学生课下初读时兴味盎然,而在课堂上经老师讲解后反而兴味索然呢?除了与教师陈旧的教学模式有关外,还有一点,就是某些教师的思想观点过于保守,照搬教学参考书,人云亦云,没有主见。教师缺乏思想的深度,唯上唯书,怎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提高教学效率呢?

再者,我们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们所处的历史时期,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旧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正受到猛烈的冲击,社会变革的范围之广泛、内容之深刻、速度之迅猛都是前所未有的;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我们若思想僵化,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篇8

一、人格效应与教学效率。

我国古代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之说,用人格力量征服学生,我们称之为“人格效应”。人格即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曾说:“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人境界。”当今社会中处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最多,进入道德境界的人少一些,进入天人境界的更少。我觉得合格的教师至少应该是道德境界中的人。试想一下,一个思想道德低劣,在利益面前斤斤计较,在上级面前卑躬屈膝,在有权势的家长面前唯唯诺诺,在出身低微的家长面前颐指气使,能不引起学生的反感么?教师没有事业心,不注意尊重学生,即使他的业务水平再高,学生也会对他产生一种排斥力,不愿意上他的语文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率从何谈起?

教师的人格美还表现在教师的服饰穿戴一举一动上,因为教师的服饰也是他的生活观、审美能力人格化的体现。不修边幅,拖沓粗俗,或摆阔显富,珠光宝气,都不能让学生赏心悦目,自然影响教学效率。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注意教师的人格作用。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由此可见,加强修养,提高人格力量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一着。

那么,一个语文教师的高尚人格从哪里来的?它来自教师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来自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来自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来自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和对假恶丑的切齿痛恨,来自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宽阔博大的胸怀,来自对教材透彻而正确的认识,来自和学生共同奋斗的内在需要。

二、思想水平与教育效率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反映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科学,它“除了能给人以知识、能力和智力外,还具有思想教育、情感熏陶、道德感染、培养性格、意志和审美观念等功能。同时,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些性质与特征,便“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有知识、能力、智力方面的目标,而且还有认识、教育、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目标。这就是说,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而且还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  教师的思想魅力来自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学习哲学,关心时事,思想敏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深邃的哲理。当一名教师摆脱了“匠人”的呆气,愿意向学生说心里话,愿意与学生交流思想,当学生发现了教师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体会到老师的思想活力,教师的点拨弥补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的缺陷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由迷恋教师的讲课而喜欢上这门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再者,我们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们所处的历史时期,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旧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正受到猛烈的冲击,社会变革的范围之广泛,内容之深刻、速度之迅猛都是前所未有的;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我们若思想僵化,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三、教师技艺与教学效率。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一个业务水平很高的教师是非常受学生的欢迎的,甚至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种崇拜可以变成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词汇量,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语文教师应该是一本“活字典”。

语文教师要有过硬的背功。语文教师的厚积,应包括背诵大量的文章。背诵课文令学生头疼,如果老师常常出口成章,名篇佳段不离口,学生除了佩服老师的文学功底外,主动背诵,欲与老师比高低,展示自己才华的心情就难以按捺了。教师若有学者的风范,学生就会如飞蝶恋花般地崇拜老师,崇拜知识。

语文教师必须能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笔字。字要写得端庄大方,笔顺要正确,你要求学生有一个眉清目秀的作文本面,可自己的板书龙飞凤舞,杂乱无章,你哪里还有说服力呢?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篇9

娱乐已成为这个多元化社会世俗生活的主流,无论是传媒还是影视,娱乐至上已是不争的事实。娱乐消减了人们对精品文化的阅读,娱乐挤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多余”时间,使得诗化的语文在生活空间中无立足之地。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紧节奏,工作的繁忙,就业的压力,这些心理负荷促使大多数人想放松自己,于是娱乐自然而然走上了成人世界舞台。严肃、高雅的语文(指作品阅读)自然江河日下。于是,一夜之间捧红一个超女的现象已不奇怪。这样的社会现实误导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也影响了语文教师内心的尺度,语文被疏远理所当然。

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也左右了学生学习语文,老师教授语文的兴趣,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对人文作品的阅读量

电视,各种各样的电子娱乐品,尤其是网络世界鱼龙混杂的信息,已严重削弱了语文曾经有过的地位,一个学生可以抱着方便面在电视机前“享受”上几个小时,或者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整天发狂,但他已绝不可能在语文世界的阅读中忘我,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这里暂不多赘。

三、价值标准的错乱,让语文的崇高处于尴尬境地

语文是与功利格格不入的,语文的精神世界中有两个字――崇高,语文正是凭着这两个字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完成了传统人文精神的延承。然而,现代社会,追功逐利的大环境势必影响语文理想化阵地,使语文的有些理念显得不堪一击。一个小学水平的人可以腰缠,然而饱尝寒窗几十载的人也许寄人篱下。读书无用,尤其是读语文更无用论正在抬头,这就印证了古人语“百无一用是书生”。其次,“骅骝拳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的现实在大多数用人单位还存在,这种“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的特殊差距与不合理地位也影响了语文价值世界的恒一性。第三,“名人效应”,追明星、评名师、选优秀已泛滥于这个世界。任何东西一旦泛滥,就会过之而不及,其造成的结果很可能是华而不实的“实至名归”,果实累累的却无知无名,这种社会流弊已深刻触及学校这一干净家园,这势必也会左右学生评判事物的标准,从而影响了学生对语文的信仰,教师对语文的精神依赖。

四、快餐化的文化氛围,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教学现实与语文的学习的长期性、高雅性、素养性相背离

1.快餐化的文化氛围与语文世界的潜心阅读相矛盾。因为语文学习是一个咀嚼消化再吸收的享受过程,一般需要阅读者耐得住寂寞,坐得稳板凳,这与快餐化的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是划清界限的,前者需要的是质量或者思考,后者只需要的是信息或者消遣。2.应试想法与培养语文素养间的矛盾。语文素养是个体在语言、文字、写作、文艺、文化、情感、智力、能力、人格等诸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这完全不是可以用一张语文试卷检验出来的,语文成绩并不能反映语文素养。可是面对高考,面对重成绩轻素质的滞后环境,语文教学者不得不舍本而逐末,于是我们搞语文训练的时间多于培养语文素养的时间,难怪一代人比一代人俗,难怪我们今天大力宣扬素质教育。3.效益标准与语文长期性、高雅性间的矛盾。在效益至上的今天,我们力图以“多快好省”的幻想教学语文,然而,“多快省”了就不可能“好”了,学习语文与加工产品是一样的道理,可是我们还在上演本质性的错误。

五、母语与外来语的矛盾冲突,也使语文陷入了困境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篇10

那么,一个语文教师的高尚人格从哪里来的?它来自教师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来自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来自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来自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和对假恶丑的切齿痛恨,来自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宽阔博大的胸怀,来自对教材透彻而正确的认识,来自和学生共同奋斗的内在需要。

二、语文教师的教学与思想与教学效率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反映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科学,它“除了能给人以知识、能力和智力外,还具有思想教育、情感熏陶、道德感染、培养性格、意志和审美观念等功能”。同时,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些性质与特征,便“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有知识、能力、智力方面的目标,而且还有认识、教育、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目标。”这就是说,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而且还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

教师的思想魅力来自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学习哲学,关心时事,思想敏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深邃的哲理。当一名教师摆脱了“匠人”的呆气,愿意向学生说心里话,愿意与学生交流思想,当学生发现了教师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体会到老师的思想活力,教师的点拨弥补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的缺陷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由迷恋教师的讲课而喜欢上这门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事实上,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感染力强,容易吸引学生,为什么学生还会感到语文课枯燥无味呢?有些小说,为什么学生课下初读时兴味盎然,而在课堂上经老师讲解后反而兴味索然呢?除了与教师陈旧的教学模式有关外,还有一点,就是某些教师的思想观点过于保守,照搬教学参考书,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如学习《故乡》,在分析了闰土的种种不幸之后,一定要冠以这“正是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的中心(人教版教参云),将一个活生生的闰土贴上历史标签。其实,在文中,作者又何尝没有对“我”与闰土之间的隔膜的悲哀情感呢?由此可见,教师缺乏思想的深度,唯上唯书,怎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提高教学效率呢?

三、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艺与教学效率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一个业务水平很高的教师是非常受学生的欢迎的,甚至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种崇拜可以变成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语文教师必然具有较强的朗读能力,无论什么文体,语文教师读起来,应是字正腔圆,优美动听。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词汇量,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语文教师应该是一本“活字典”。语文教师要有过硬的背功。语文教师的厚积,应包括背诵大量的文章。背诵课文令学生头疼,如果老师常常出口成章,名篇佳段不离口,学生除了佩服老师的文学功底外,主动背诵,欲与老师比高低,展示自己才华的心情就难以按捺了。教师若有学者的风范,学生就会如飞蝶恋花般地崇拜老师,崇拜知识。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篇11

一、引领学生走入文境,体验作者的情感世界

当相对活跃的阅读主体敞开情怀时,文本才渐次为其开放,学生才能进入文本的深层世界,获得阅读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第一步要做的是寻求作者与学生这两个主体的情感世界的开放,即以文本为媒介,借此体验,感悟、理解作者在文本中融贮的情感和思想,体味作品中生命的玄妙和机智。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全部的情感,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体之。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教师在哀乐声中,声音低沉、缓缓的朗读,就能使学生沉浸在悲痛气氛之中,再加上对生前资料、图片的补充、展示,就能起到感染共鸣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及全国人民对的思念、不忍分离的悲痛心情。这时再引导学生读,就会让学生入情入境,点燃其朗读灵气。

二、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享受审美愉悦

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模拟作者、充当作者,接受学生的咨询。教师要让学生反复阅读文本,从文本中获得启示,产生悟性。然后,在文本的隐约朦胧、虚中带实处,在思想深刻、包含多义处,在内涵丰富、容量巨大处等,向作者发出咨询。在这样的对话中,学生的心灵和文本作者的心灵得到了沟通,学生的生命灵气也由此不断地被点燃。

声情并茂,诵读吟咏,让学生感受教材中的美。语文教材,不少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让学生通过诵读吟咏,把教材的语言符号幻化为头脑中触手可及的情境,自然而然地进入审美状态,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桂林山水》教学中,我们以朗诵为主,辅之以点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反复诵读吟咏,边读边想象,边想象边读,一旦学生自身的知识、情感、体验储存与文本对接或同比,文本中水的静、清、绿,山的奇、秀、险便一下子立体化了,活起来了,类似的记忆表象就能在学生的思维屏幕上动起来了,活起来了……这时,学生才真正地感受到文本的语言美、画面美和意境美。

唤起联想,激活想象,让学生进入美的再创造境界,教学中,激发学生联想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由教师设问、提示诱导、分析、描述等,或让学生诵读吟咏、静思默想、体察咀嚼等。不管采用什么方式,都必须让学生进入再造想象的天地,使他们透过语言文字的表象,体味、玩赏深层的审美意象。一旦学生的灵魂被课文中的美学因素陶冶,他们的生命灵气也就被真正地点燃了,其精神境界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三、引导学生发掘,丰富作品的意蕴,提高语言的品鉴能力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超越教材,不拘泥于教材,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同一主题、同一人物自主探究,进行个性化阅读。以往,《丑小鸭》这篇童话的教学,很多教师把主题放在丑小鸭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就“丑小鸭离家出走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进行多元感悟,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到:如果大家之间能相互尊重,多包容善待他人,自己有什么烦恼与别人及时沟通,并正确认识自己,就不会有离家出走这种行为。此时,作品中的意蕴变得丰富而厚实了,学生的阅读视角变成了一种阅读灵气。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篇12

一、网络时代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话语的传播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思想品德教育话语在理论建设、实践运用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话语已经成为思想品德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领域。网络时代的到来冲击了传统的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中学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的建构成为现实的必然选择。然而,从实际观察中不难发现,网络与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仍面临着一系列耦合困境,集中表现在语境差异、话语权转换和意识形态冲击等方面。(一)语境的差异影响了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传播。网络话语作为网络社会新兴的语言,有着随意性、口语化、生活化以及更新速度快等特点,适应了偏好个性追求的学生需要。而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话语由于学科性质的要求,一般来讲遣词严肃、用语规范,即使到了网络环境中,这种话语的表达方式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此外,传统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话语在表达现实社会问题方面能力较弱,接地气不足,不像网络话语那样总是在第一时间捕捉并传递最新社会动态。这说明,教育工作者对网络时代的中学政治生态变化不甚敏感,对网络语境学生接受的心理缺乏必要的了解,进而使得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在深受网络文化影响的学生面前缺乏针对性和可读性。(二)网络媒介转换了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的话语权。一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话语主体趋向模糊。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教育者完全掌握着话语优先权,语境中的主体和客体地位分明。而网络时代则不同,人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拥有者和传播者,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传统语境中的话语主体。二是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的话语表达严肃有加,活泼不足。而网络语言简洁明了、个性张扬、灵活多变,话语表达的不同也会影响思想品德教育的传播力。三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话语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网络教育理念的逐渐生成,势必会引发一场教育领域的大变革。如何在网络教育环境中形成与传统思想品德教育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网络思想品德教育体系,如何在网络思想品德教育中形成兼顾传统和网络特性的新的话语体系,发现和掌握网络思想品德教育传播规律,将是网络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又一个难题。(三)““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冲击着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目前,各中学都建立了校园网站,教学也进入多媒体和“慕课”时代。但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话语体系在多媒体运用的形态、传播能力和渗透性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还有距离。西方国家凭借其网络技术优势,在虚拟空间中有意或无意地向我国传播着他们的文化,中学更是西方国家重点关注的地方,新一轮的话语争夺战正在网络世界中展开,这就使得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不仅面临着西方网络话语的冲击,而且对于学生而言也增加了其价值判断难度。因此,面对网络时代西方话语的挑战,如何加速提升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传播力,争取网络话语主导权,在当下显得十分迫切。

二、中学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话语困境的消解原则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篇13

二、通过体悟与创作培养感受力

了解人的存在意义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本质目标,语文在传递思想的过程中还帮助学生理解自身的价值与意义。而对于人生意义的认识需要通过亲身感悟才能达到。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教小学生学会体悟。体悟是一种经验也是一种获得经验的方式,是一种改变自身精神的活动。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把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融入阅读过程中。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体悟,也就是要帮助小学生能够从文章的意义到主体的生存意义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将自己的经验世界与文章世界结合起来。通过阅读小学生可以理解世界,与世界对话,从而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以及做人的道理。创作不是简单的继续,而是一种创造和一种超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让小学生学会如何生活,表达出其感受,又逐渐超越感受。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让小学生学会创作,还应当认识自我、感受自我以及超越自我。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