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实用13篇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篇1

一、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

我国灿烂的音乐文化成就离不开少数民族对音乐的贡献。在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吸收、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下特点:(一)变异性,即由于地理位置、生活习惯以及社会风俗的不同,各少数民族在表达同一事物时采用的音乐风格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异;(二)即兴性,能歌善舞是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特点,而在生产生活中,这些质朴的人们会根据心情的变化对音乐风格进行即兴创作,而这种创作方式不仅创新了音乐形式,也丰富了少数民族音乐内容;(三)地方性,即少数民族音乐是在其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既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性格特点,也蕴含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社会不良思潮充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而大学生接受这些思想的侵蚀,逐渐形成了民族精神、民族责任感淡薄等问题,因此,如何实现对大学生的民族主义渗透,成了高等教育中的重点,而少数民族音乐作为抒发民族情感的独特形式,其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责任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精神品质。音乐文化中不仅包含着优美的音符旋律,还包含着深厚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以及精神气质。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特殊群体,其精神品质在其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少数民族音乐中包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内核,如北方少数民族中具有勇敢、无畏的精神品格,而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从或欢快、或苍凉的旋律中真切地感受到其独特的民族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品质融入在自身品格的塑造中,从而激励着大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敢于进取、不断开拓。

三、少数民族音乐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启示

(一)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的文化渗透。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其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学生在不同的音乐内容中,可以感受到少数民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尊重,而这种在音乐中形成的文化渗透比任何说教式的文化传承都具有感染力。高校在公共艺术教学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少数民族音乐的渗透引导当地大学生形成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提高其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还可以开阔外地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对中国传统音乐多样性的认识。(二)增加了课外活动中的审美体验。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通常都是与一定的社会活动相关联,如广西壮族的歌圩、云南傣族的孔雀舞等,这些音乐与舞蹈、社会活动相结合的形式既体现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同时也为大学生开展课余文化活动提供了资源,因此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学校可以根据少数民族音乐为大学生组织文艺活动,以丰富其在实践中的审美体验。

四、结语

在中国民族文化中,各民族音乐别具特色,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作为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元素,其具有丰富的史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因此高等院校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应该深入挖掘少数民族音乐内涵,并结合科学的教学方法,吸取国内外音乐教学经验,以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邓春慧.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大舞台,2015,(05):177-178.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篇2

少数民族文化,是今天的显学——文化学密切关注的内容。实际上,它不仅是文化学者展开学术研究的丰富矿藏,也应该是地方艺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最值得重视的文化背景和教学资源。因为,中国内地大多数地方艺术院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许多珍贵艺术文化的形态较为完整地存留下来,构成了当地艺术院校办学的区域文化背景或者说是办学的区域文化基础。如果有正确的文化态度,就会将这种背景或者基础,当做自己办学的资源优势加以很好地利用;如果价值判断不准确,常常会将这种背景或基础当做妨碍前进的包袱或是自惭形秽的发展低起点。尽管随着多元文化价值的强调,这样的意识和心态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基础来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培养人才,创新艺术,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化背景,主要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的成长过程当中,成为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认知系统所建立的重要基础。只有对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历史社会、语言行为等有所了解,成为自有知识,才能对少数民族艺术有深切的体会和真挚的情感,才能产生自觉的传承行为与创作热情。但是,如果面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只是将其存在当做一种背景知识来介绍,让学生掌握,那就太大材小用、重鼎轻置了。实际上,应该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上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中国众多的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了文化构成的“多数”部分。

教学资源,主要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经过学校专家学者的耙梳、整理,总结出典型代表、规律性的东西,进入学校课堂,成为现代规模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成为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延绵不绝、自立自新、发扬光大,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上得到充分体现。

二、特色教材:少数民族艺术变为艺术人才培养资源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成为许多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譬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法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经济研究、社会文明研究、生态研究等等。而作为艺术院校,尤其是地方艺术院校的教育资源研究,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被人涉足,但是,常常是一时一地一得的议论或心得。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系统思考的问题。

意识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是一回事,将这种资源变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则是另外一回事。有理念,有思想,还要有行动、有措施。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行动”“什么措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学院合作,通过特色艺术教材出版、重点学科丛书出版和艺术精品课程教材出版项目,探索了一些路径,积累了一些经验。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篇3

一、少数民族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是今天的显学——文化学密切关注的内容。实际上,它不仅是文化学者展开学术研究的丰富矿藏,也应该是地方艺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最值得重视的文化背景和教学资源。因为,中国内地大多数地方艺术院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许多珍贵艺术文化的形态较为完整地存留下来,构成了当地艺术院校办学的区域文化背景或者说是办学的区域文化基础。如果有正确的文化态度,就会将这种背景或者基础,当做自己办学的资源优势加以很好地利用;如果价值判断不准确,常常会将这种背景或基础当做妨碍前进的包袱或是自惭形秽的发展低起点。尽管随着多元文化价值的强调,这样的意识和心态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基础来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培养人才,创新艺术,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化背景,主要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的成长过程当中,成为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认知系统所建立的重要基础。只有对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历史社会、语言行为等有所了解,成为自有知识,才能对少数民族艺术有深切的体会和真挚的情感,才能产生自觉的传承行为与创作热情。但是,如果面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只是将其存在当做一种背景知识来介绍,让学生掌握,那就太大材小用、重鼎轻置了。实际上,应该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上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中国众多的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了文化构成的“多数”部分。 

教学资源,主要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经过学校专家学者的耙梳、整理,总结出典型代表、规律性的东西,进入学校课堂,成为现代规模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成为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延绵不绝、自立自新、发扬光大,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上得到充分体现。 

 

二、特色教材:少数民族艺术变为艺术人才培养资源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成为许多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譬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法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经济研究、社会文明研究、生态研究等等。而作为艺术院校,尤其是地方艺术院校的教育资源研究,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被人涉足,但是,常常是一时一地一得的议论或心得。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系统思考的问题。 

意识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是一回事,将这种资源变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则是另外一回事。有理念,有思想,还要有行动、有措施。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行动”“什么措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学院合作,通过特色艺术教材出版、重点学科丛书出版和艺术精品课程教材出版项目,探索了一些路径,积累了一些经验。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篇4

少数民族文化,是今天的显学――文化学密切关注的内容。实际上,它不仅是文化学者展开学术研究的丰富矿藏,也应该是地方艺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最值得重视的文化背景和教学资源。因为,中国内地大多数地方艺术院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许多珍贵艺术文化的形态较为完整地存留下来,构成了当地艺术院校办学的区域文化背景或者说是办学的区域文化基础。如果有正确的文化态度,就会将这种背景或者基础,当做自己办学的资源优势加以很好地利用;如果价值判断不准确,常常会将这种背景或基础当做妨碍前进的包袱或是自惭形秽的发展低起点。尽管随着多元文化价值的强调,这样的意识和心态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基础来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培养人才,创新艺术,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化背景,主要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的成长过程当中,成为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认知系统所建立的重要基础。只有对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历史社会、语言行为等有所了解,成为自有知识,才能对少数民族艺术有深切的体会和真挚的情感,才能产生自觉的传承行为与创作热情。但是,如果面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只是将其存在当做一种背景知识来介绍,让学生掌握,那就太大材小用、重鼎轻置了。实际上,应该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上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中国众多的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了文化构成的“多数”部分。

教学资源,主要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经过学校专家学者的耙梳、整理,总结出典型代表、规律性的东西,进入学校课堂,成为现代规模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成为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延绵不绝、自立自新、发扬光大,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上得到充分体现。

二、特色教材:少数民族艺术变为艺术人才培养资源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成为许多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譬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法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经济研究、社会文明研究、生态研究等等。而作为艺术院校,尤其是地方艺术院校的教育资源研究,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被人涉足,但是,常常是一时一地一得的议论或心得。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系统思考的问题。

意识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是一回事,将这种资源变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则是另外一回事。有理念,有思想,还要有行动、有措施。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行动”“什么措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学院合作,通过特色艺术教材出版、重点学科丛书出版和艺术精品课程教材出版项目,探索了一些路径,积累了一些经验。

1.跟踪:采风经常化

采风,是艺术院校许多年以来坚持的一个传统,无论从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还是学习民间哪个意义上讲,采风都是需要的。问题在于,采风不仅仅是到社会生活的基层当中去感受和吸收鲜活的生活素材,经过整理进入艺术创作;而且是要在人民群众生活当中切实地体验人们的情感、愿望、表达方式。这些内容,也是文艺创作从生活汲取灵感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的事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复、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沉潜到基层长期静观默察、广泛学习采风变得越来越困难,成为一种难于复制、不敢追求的奢侈。偶有出游,用相机、录音机、摄像机记录一些声音影像,回家再慢慢回忆,以此为创作题材进入创作,真正是“浮光掠影”。实际上,那些声音、影像背后,最为鲜活的情感、饱实的内容、隐藏的意义,被忽略掉了。今天许多所谓的民族题材、民族色彩的艺术产品,做出来令人感到存形失魂,原因就在于此。浮光掠影采风来的外在色彩,替代了对民族情感内容与情感方式的真正深入。

所以,办学环境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要清醒地意识到这种状况,将自己的办学路数中“采风经常化”的做法固定下来,学生、教师都如此。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采风的便利十分明显,就应该用好用足这种天然的便利。云南艺术学院的一些教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这方面的意识很强,做得比较好,其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效果也就显著得多。音乐、舞蹈、艺术设计、民族民间美术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收成。音乐人类学方面、少数民族音乐乐器研究方面、云南特色工艺美术研究方面、民族舞蹈艺术研究方面,云南艺术学院都有了值得骄傲的成果。

2.培植:研究项目化

艺术院校的学术研究,历史上常常有几种做法:一是以创作代替研究,认为研究思考已经在创作过程当中酝酿、创作成果里面体现了,不必一定要用文字来总结它;二是认为研究是个人的事,而且,艺术研究就像艺术创作一样,是随心所欲,因情所致,完全根据个人爱好兴趣,所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由于这样的认识,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艺术与人文科学家族里的其他学科相比,显得理论成果薄弱,所谓艺术研究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探究、认识上。而且,就艺术整体研究看,作为专业、学科的整体性研究与结构性建设的意识淡薄。在这样的状态下,就应该在对接各种渠道的项目研究之外,针对自己学校的办学设想,针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的布局,设计一些整体推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研究项目,作为建设与发展的理性分析、科学发展的导引,这十分重要。将学校开展研究的个人爱好与零星行为,引领到项目、引领到彼此相关的项目群当中去,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通过研究项目凝聚精神、锻炼队伍、整合力量、打造品牌。

以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特色民间工艺》的出版为例: 教师们从长期下乡采风的积累中,从特色民间工艺大师进入大学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也从各级政府不断整理、确定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政府行动中,深切感受到高等艺术院校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于是,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教师们在耙梳资料,补充采访采录,条分缕析后,于2008年编辑出版了《云南特色民间工艺》一书。该书出版后,成为云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教学辅助用书,也获得了第十二届云南优秀出版物三等奖。2009年开始,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将此书作为一项概论式成果,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立项运作,将15种云南特色民间工艺成果以项目化的形式运作为一个系列成果,这个成果将于2011年以高校“十二五”规划艺术教材的形式陆续出版。

3.支持:成果课程化

研究成果课程化,实质上是焊接教学研究与教学过程的办学行为,十分有力、有效,对于办学综合实力的生成也非常重要。大学里的研究成果,有的可以转化为经济成果,有的能够体现为社会效益成果,还有的,可以转化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当中去,建立一门课程或一种课程体系。以云南艺术学院为例,近年大力开展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教学成果以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等形式体现出来,涉及教学环节的教师个体、教师梯队结构、专业特色优势与课程品牌各个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实际上,教学质量工程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实在“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谁有资格教、为什么教”这样一些具体问题上的工程。

成果课程化,最有力的支撑显然来自教材编写。如何将少数民族艺术资源编写成可以在现代教育行为当中广泛教学传播的内容,就是一个考验教师和教学团队的关键所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都涉及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过程控制、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检测的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都在解决“教什么、谁教、谁有资格教、如何教、为什么教”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首先是理论问题,是文化立场姿态与艺术价值判断的理论问题,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教材编写中体现出来的教师能力的增强与水平的提升,从一知半解的“知道者”变为专家。

出版社根据艺术院校的课程建设、专业发展、学科建设需求,积极回应,支持项目,扩大合作,在精品课程、特色课程、重点学科建设方面为艺术教育提供服务。

具体说,出版社用出版教材的方式支持地方艺术院校在办学当中强调特色,发展优势,支持他们在精品课程建设当中突出教学内容的特色优势,突出他们在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的丰厚资源基础上的教学优势,突出他们在整理和创新民族艺术方面身置其中所具有的深切体验。云南大学出版社近年来陆续出版的《云南特色民间工艺》《图形创意》《傣族舞蹈教材》《云南民族复调音乐研究》等,就是将院校教师或艺术家多年的研究所得整理出版后又把它们转化为课程内容,突出了少数民族艺术传承过程在现代大学里通过教学完成的实验。以《图形创意》教材的编写出版为例:云南艺术学院这个学科的教师从艺术设计课程的角度多年下乡采风,搜集了大量的民族民间图形,教师们把这些积累作为本地的图形元素运用到图形创意的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了这一专业基础课程的本土特色。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提炼完善,逐渐建设成了一门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于是,精品课程教材也顺理成章、应运而生了。

民间艺术,少数民族艺术,通过现代大学教育,变成规模化、群体性、科学化的科学可控的过程,为中国艺术的繁荣预埋下了“草根情怀”的种子。我们看到,云南艺术学院的学生,通过学习,除了艺术院校大学生都应该掌握的一般人文知识、艺术技能外,还可以获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知识的技能。这是他们拓展生存空间和发展平台的重要社会竞争力。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通过这样的学术研究和教材编写,艺术教育单位润物无声地准备了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的团队。经过了下乡采风实践、课堂教学运用、问题思考、项目研究,再回馈到教学实践中,经过如此锤炼的队伍是那种用别人的教材、鹦鹉学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队伍所无法企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云南大学出版社在支持艺术教育单位的教材与研究成果的出版中,也支持了艺术教育单位的人才培养、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

成果课程化“一石双鸟”,既转化了研究成果,又培育了专家和教学团队。

三、出版社在艺术人才培养规划当中的自觉意识与积极作为

艺术人才的智力贡献与创造能力,是建设文化大省与文化强省的关键,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民族文化传承者和创新者,就地取材、因人施教的教材编写尤其重要。2002年,云南大学出版社出面运作,由云南艺术学院牵头,召集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玉溪师范学院、大理学院等办有艺术专业或艺术学科的大学开会结盟,统一认识,将“继承传统、学习民间”的区域文化特色与地域艺术优势的内容结合到艺术教育的普遍性规律中,搭建了“新世纪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系列教材”的基本框架,至今,已经陆续出版了《艺术美学导论》《艺术概论》《艺术教育管理学》《艺术英语》《云南民族美术学》《中国水墨画:源流、审美、表现》《图形创意》《电子杂志设计》《云南高等美术教育史研究》《云南民族民间戏剧概论》《戏剧导演思维与训练》《欧美现当代名剧赏析》《云南民族舞蹈史》《傣族舞蹈教程》《诸子论音乐》《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音乐美学教学论稿》《音乐素质通用教程》《电视导播》等教材,社会反响和教学效果良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教育界基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一个从云南艺术教育单位毕业的学生,如果对云南、对西南、对中国艺术状况知之不多、一知半解,那他就不是一个十分合格的学生,就远不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者、创新者的“候选人”,他的资格就差得很远。如果这样的状况是由于他所毕业的艺术教育单位造成的,那么,这个艺术教育单位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就很值得怀疑。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篇5

一、少数民族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是今天的显学——文化学密切关注的内容。实际上,它不仅是文化学者展开学术研究的丰富矿藏,也应该是地方艺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最值得重视的文化背景和教学资源。因为,中国内地大多数地方艺术院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许多珍贵艺术文化的形态较为完整地存留下来,构成了当地艺术院校办学的区域文化背景或者说是办学的区域文化基础。如果有正确的文化态度,就会将这种背景或者基础,当做自己办学的资源优势加以很好地利用;如果价值判断不准确,常常会将这种背景或基础当做妨碍前进的包袱或是自惭形秽的发展低起点。尽管随着多元文化价值的强调,这样的意识和心态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基础来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培养人才,创新艺术,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化背景,主要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的成长过程当中,成为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认知系统所建立的重要基础。只有对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历史社会、语言行为等有所了解,成为自有知识,才能对少数民族艺术有深切的体会和真挚的情感,才能产生自觉的传承行为与创作热情。但是,如果面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只是将其存在当做一种背景知识来介绍,让学生掌握,那就太大材小用、重鼎轻置了。实际上,应该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上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中国众多的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了文化构成的“多数”部分。 

教学资源,主要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经过学校专家学者的耙梳、整理,总结出典型代表、规律性的东西,进入学校课堂,成为现代规模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成为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延绵不绝、自立自新、发扬光大,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上得到充分体现。 

 

二、特色教材:少数民族艺术变为艺术人才培养资源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成为许多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譬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法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经济研究、社会文明研究、生态研究等等。而作为艺术院校,尤其是地方艺术院校的教育资源研究,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被人涉足,但是,常常是一时一地一得的议论或心得。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系统思考的问题。 

意识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是一回事,将这种资源变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则是另外一回事。有理念,有思想,还要有行动、有措施。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行动”“什么措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学院合作,通过特色艺术教材出版、重点学科丛书出版和艺术精品课程教材出版项目,探索了一些路径,积累了一些经验。 

1.跟踪:采风经常化 

采风,是艺术院校许多年以来坚持的一个传统,无论从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还是学习民间哪个意义上讲,采风都是需要的。问题在于,采风不仅仅是到社会生活的基层当中去感受和吸收鲜活的生活素材,经过整理进入艺术创作;而且是要在人民群众生活当中切实地体验人们的情感、愿望、表达方式。这些内容,也是文艺创作从生活汲取灵感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的事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复、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沉潜到基层长期静观默察、广泛学习采风变得越来越困难,成为一种难于复制、不敢追求的奢侈。偶有出游,用相机、录音机、摄像机记录一些声音影像,回家再慢慢回忆,以此为创作题材进入创作,真正是“浮光掠影”。实际上,那些声音、影像背后,最为鲜活的情感、饱实的内容、隐藏的意义,被忽略掉了。今天许多所谓的民族题材、民族色彩的艺术产品,做出来令人感到存形失魂,原因就在于此。浮光掠影采风来的外在色彩,替代了对民族情感内容与情感方式的真正深入。 

所以,办学环境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要清醒地意识到这种状况,将自己的办学路数中“采风经常化”的做法固定下来,学生、教师都如此。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采风的便利十分明显,就应该用好用足这种天然的便利。云南艺术学院的一些教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这方面的意识很强,做得比较好,其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效果也就显著得多。音乐、舞蹈、艺术设计、民族民间美术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收成。音乐人类学方面、少数民族音乐乐器研究方面、云南特色工艺美术研究方面、民族舞蹈艺术研究方面,云南艺术学院都有了值得骄傲的成果。 

2.培植:研究项目化 

艺术院校的学术研究,历史上常常有几种做法:一是以创作代替研究,认为研究思考已经在创作过程当中酝酿、创作成果里面体现了,不必一定要用文字来总结它;二是认为研究是个人的事,而且,艺术研究就像艺术创作一样,是随心所欲,因情所致,完全根据个人爱好兴趣,所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由于这样的认识,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艺术与人文科学家族里的其他学科相比,显得理论成果薄弱,所谓艺术研究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探究、认识上。而且,就艺术整体研究看,作为专业、学科的整体性研究与结构性建设的意识淡薄。在这样的状态下,就应该在对接各种渠道的项目研究之外,针对自己学校的办学设想,针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的布局,设计一些整体推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研究项目,作为建设与发展的理性分析、科学发展的导引,这十分重要。将学校开展研究的个人爱好与零星行为,引领到项目、引领到彼此相关的项目群当中去,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通过研究项目凝聚精神、锻炼队伍、整合力量、打造品牌。 

以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特色民间工艺》的出版为例: 教师们从长期下乡采风的积累中,从特色民间工艺大师进入大学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也从各级政府不断整理、确定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政府行动中,深切感受到高等艺术院校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于是,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教师们在耙梳资料,补充采访采录,条分缕析后,于2008年编辑出版了《云南特色民间工艺》一书。该书出版后,成为云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教学辅助用书,也获得了第十二届云南优秀出版物三等奖。2009年开始,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将此书作为一项概论式成果,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立项运作,将15种云南特色民间工艺成果以项目化的形式运作为一个系列成果,这个成果将于2011年以高校“十二五”规划艺术教材的形式陆续出版。 

3.支持:成果课程化 

研究成果课程化,实质上是焊接教学研究与教学过程的办学行为,十分有力、有效,对于办学综合实力的生成也非常重要。大学里的研究成果,有的可以转化为经济成果,有的能够体现为社会效益成果,还有的,可以转化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当中去,建立一门课程或一种课程体系。以云南艺术学院为例,近年大力开展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教学成果以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等形式体现出来,涉及教学环节的教师个体、教师梯队结构、专业特色优势与课程品牌各个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实际上,教学质量工程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实在“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谁有资格教、为什么教”这样一些具体问题上的工程。 

成果课程化,最有力的支撑显然来自教材编写。如何将少数民族艺术资源编写成可以在现代教育行为当中广泛教学传播的内容,就是一个考验教师和教学团队的关键所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都涉及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过程控制、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检测的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都在解决“教什么、谁教、谁有资格教、如何教、为什么教”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首先是理论问题,是文化立场姿态与艺术价值判断的理论问题,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教材编写中体现出来的教师能力的增强与水平的提升,从一知半解的“知道者”变为专家。 

出版社根据艺术院校的课程建设、专业发展、学科建设需求,积极回应,支持项目,扩大合作,在精品课程、特色课程、重点学科建设方面为艺术教育提供服务。 

具体说,出版社用出版教材的方式支持地方艺术院校在办学当中强调特色,发展优势,支持他们在精品课程建设当中突出教学内容的特色优势,突出他们在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的丰厚资源基础上的教学优势,突出他们在整理和创新民族艺术方面身置其中所具有的深切体验。云南大学出版社近年来陆续出版的《云南特色民间工艺》《图形创意》《傣族舞蹈教材》《云南民族复调音乐研究》等,就是将院校教师或艺术家多年的研究所得整理出版后又把它们转化为课程内容,突出了少数民族艺术传承过程在现代大学里通过教学完成的实验。以《图形创意》教材的编写出版为例:云南艺术学院这个学科的教师从艺术设计课程的角度多年下乡采风,搜集了大量的民族民间图形,教师们把这些积累作为本地的图形元素运用到图形创意的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了这一专业基础课程的本土特色。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提炼完善,逐渐建设成了一门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于是,精品课程教材也顺理成章、应运而生了。 

民间艺术,少数民族艺术,通过现代大学教育,变成规模化、群体性、科学化的科学可控的过程,为中国艺术的繁荣预埋下了“草根情怀”的种子。我们看到,云南艺术学院的学生,通过学习,除了艺术院校大学生都应该掌握的一般人文知识、艺术技能外,还可以获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知识的技能。这是他们拓展生存空间和发展平台的重要社会竞争力。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通过这样的学术研究和教材编写,艺术教育单位润物无声地准备了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的团队。经过了下乡采风实践、课堂教学运用、问题思考、项目研究,再回馈到教学实践中,经过如此锤炼的队伍是那种用别人的教材、鹦鹉学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队伍所无法企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云南大学出版社在支持艺术教育单位的教材与研究成果的出版中,也支持了艺术教育单位的人才培养、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 

成果课程化“一石双鸟”,既转化了研究成果,又培育了专家和教学团队。 

 

三、出版社在艺术人才培养规划当中的自觉意识与积极作为 

艺术人才的智力贡献与创造能力,是建设文化大省与文化强省的关键,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民族文化传承者和创新者,就地取材、因人施教的教材编写尤其重要。2002年,云南大学出版社出面运作,由云南艺术学院牵头,召集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玉溪师范学院、大理学院等办有艺术专业或艺术学科的大学开会结盟,统一认识,将“继承传统、学习民间”的区域文化特色与地域艺术优势的内容结合到艺术教育的普遍性规律中,搭建了“新世纪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系列教材”的基本框架,至今,已经陆续出版了《艺术美学导论》《艺术概论》《艺术教育管理学》《艺术英语》《云南民族美术学》《中国水墨画:源流、审美、表现》《图形创意》《电子杂志设计》《云南高等美术教育史研究》《云南民族民间戏剧概论》《戏剧导演思维与训练》《欧美现当代名剧赏析》《云南民族舞蹈史》《傣族舞蹈教程》《诸子论音乐》《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音乐美学教学论稿》《音乐素质通用教程》《电视导播》等教材,社会反响和教学效果良好。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篇6

少数民族文化,是今天的显学——文化学密切关注的内容。实际上,它不仅是文化学者展开学术研究的丰富矿藏,也应该是地方艺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最值得重视的文化背景和教学资源。因为,中国内地大多数地方艺术院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许多珍贵艺术文化的形态较为完整地存留下来,构成了当地艺术院校办学的区域文化背景或者说是办学的区域文化基础。如果有正确的文化态度,就会将这种背景或者基础,当做自己办学的资源优势加以很好地利用;如果价值判断不准确,常常会将这种背景或基础当做妨碍前进的包袱或是自惭形秽的发展低起点。尽管随着多元文化价值的强调,这样的意识和心态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基础来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培养人才,创新艺术,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化背景,主要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的成长过程当中,成为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认知系统所建立的重要基础。只有对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历史社会、语言行为等有所了解,成为自有知识,才能对少数民族艺术有深切的体会和真挚的情感,才能产生自觉的传承行为与创作热情。但是,如果面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只是将其存在当做一种背景知识来介绍,让学生掌握,那就太大材小用、重鼎轻置了。实际上,应该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上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中国众多的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了文化构成的“多数”部分。

教学资源,主要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经过学校专家学者的耙梳、整理,总结出典型代表、规律性的东西,进入学校课堂,成为现代规模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成为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延绵不绝、自立自新、发扬光大,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上得到充分体现。

二、特色教材:少数民族艺术变为艺术人才培养资源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成为许多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譬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法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经济研究、社会文明研究、生态研究等等。而作为艺术院校,尤其是地方艺术院校的教育资源研究,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被人涉足,但是,常常是一时一地一得的议论或心得。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系统思考的问题。

意识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是一回事,将这种资源变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则是另外一回事。有理念,有思想,还要有行动、有措施。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行动”“什么措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学院合作,通过特色艺术教材出版、重点学科丛书出版和艺术精品课程教材出版项目,探索了一些路径,积累了一些经验。

1.跟踪:采风经常化

采风,是艺术院校许多年以来坚持的一个传统,无论从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还是学习民间哪个意义上讲,采风都是需要的。问题在于,采风不仅仅是到社会生活的基层当中去感受和吸收鲜活的生活素材,经过整理进入艺术创作;而且是要在人民群众生活当中切实地体验人们的情感、愿望、表达方式。这些内容,也是文艺创作从生活汲取灵感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的事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复、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沉潜到基层长期静观默察、广泛学习采风变得越来越困难,成为一种难于复制、不敢追求的奢侈。偶有出游,用相机、录音机、摄像机记录一些声音影像,回家再慢慢回忆,以此为创作题材进入创作,真正是“浮光掠影”。实际上,那些声音、影像背后,最为鲜活的情感、饱实的内容、隐藏的意义,被忽略掉了。今天许多所谓的民族题材、民族色彩的艺术产品,做出来令人感到存形失魂,原因就在于此。浮光掠影采风来的外在色彩,替代了对民族情感内容与情感方式的真正深入。

所以,办学环境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要清醒地意识到这种状况,将自己的办学路数中“采风经常化”的做法固定下来,学生、教师都如此。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采风的便利十分明显,就应该用好用足这种天然的便利。云南艺术学院的一些教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这方面的意识很强,做得比较好,其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效果也就显著得多。音乐、舞蹈、艺术设计、民族民间美术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收成。音乐人类学方面、少数民族音乐乐器研究方面、云南特色工艺美术研究方面、民族舞蹈艺术研究方面,云南艺术学院都有了值得骄傲的成果。

2.培植:研究项目化

艺术院校的学术研究,历史上常常有几种做法:一是以创作代替研究,认为研究思考已经在创作过程当中酝酿、创作成果里面体现了,不必一定要用文字来总结它;二是认为研究是个人的事,而且,艺术研究就像艺术创作一样,是随心所欲,因情所致,完全根据个人爱好兴趣,所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由于这样的认识,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艺术与人文科学家族里的其他学科相比,显得理论成果薄弱,所谓艺术研究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探究、认识上。而且,就艺术整体研究看,作为专业、学科的整体性研究与结构性建设的意识淡薄。在这样的状态下,就应该在对接各种渠道的项目研究之外,针对自己学校的办学设想,针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的布局,设计一些整体推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研究项目,作为建设与发展的理性分析、科学发展的导引,这十分重要。将学校开展研究的个人爱好与零星行为,引领到项目、引领到彼此相关的项目群当中去,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通过研究项目凝聚精神、锻炼队伍、整合力量、打造品牌。

以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特色民间工艺》的出版为例: 教师们从长期下乡采风的积累中,从特色民间工艺大师进入大学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也从各级政府不断整理、确定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政府行动中,深切感受到高等艺术院校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于是,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教师们在耙梳资料,补充采访采录,条分缕析后,于2008年编辑出版了《云南特色民间工艺》一书。该书出版后,成为云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教学辅助用书,也获得了第十二届云南优秀出版物三等奖。2009年开始,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将此书作为一项概论式成果,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立项运作,将15种云南特色民间工艺成果以项目化的形式运作为一个系列成果,这个成果将于2011年以高校“十二五”规划艺术教材的形式陆续出版。

3.支持:成果课程化

研究成果课程化,实质上是焊接教学研究与教学过程的办学行为,十分有力、有效,对于办学综合实力的生成也非常重要。大学里的研究成果,有的可以转化为经济成果,有的能够体现为社会效益成果,还有的,可以转化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当中去,建立一门课程或一种课程体系。以云南艺术学院为例,近年大力开展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教学成果以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等形式体现出来,涉及教学环节的教师个体、教师梯队结构、专业特色优势与课程品牌各个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实际上,教学质量工程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实在“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谁有资格教、为什么教”这样一些具体问题上的工程。 转贴于 成果课程化,最有力的支撑显然来自教材编写。如何将少数民族艺术资源编写成可以在现代教育行为当中广泛教学传播的内容,就是一个考验教师和教学团队的关键所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都涉及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过程控制、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检测的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都在解决“教什么、谁教、谁有资格教、如何教、为什么教”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首先是理论问题,是文化立场姿态与艺术价值判断的理论问题,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教材编写中体现出来的教师能力的增强与水平的提升,从一知半解的“知道者”变为专家。

出版社根据艺术院校的课程建设、专业发展、学科建设需求,积极回应,支持项目,扩大合作,在精品课程、特色课程、重点学科建设方面为艺术教育提供服务。

具体说,出版社用出版教材的方式支持地方艺术院校在办学当中强调特色,发展优势,支持他们在精品课程建设当中突出教学内容的特色优势,突出他们在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的丰厚资源基础上的教学优势,突出他们在整理和创新民族艺术方面身置其中所具有的深切体验。云南大学出版社近年来陆续出版的《云南特色民间工艺》《图形创意》《傣族舞蹈教材》《云南民族复调音乐研究》等,就是将院校教师或艺术家多年的研究所得整理出版后又把它们转化为课程内容,突出了少数民族艺术传承过程在现代大学里通过教学完成的实验。以《图形创意》教材的编写出版为例:云南艺术学院这个学科的教师从艺术设计课程的角度多年下乡采风,搜集了大量的民族民间图形,教师们把这些积累作为本地的图形元素运用到图形创意的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了这一专业基础课程的本土特色。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提炼完善,逐渐建设成了一门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于是,精品课程教材也顺理成章、应运而生了。

民间艺术,少数民族艺术,通过现代大学教育,变成规模化、群体性、科学化的科学可控的过程,为中国艺术的繁荣预埋下了“草根情怀”的种子。我们看到,云南艺术学院的学生,通过学习,除了艺术院校大学生都应该掌握的一般人文知识、艺术技能外,还可以获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知识的技能。这是他们拓展生存空间和发展平台的重要社会竞争力。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通过这样的学术研究和教材编写,艺术教育单位润物无声地准备了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的团队。经过了下乡采风实践、课堂教学运用、问题思考、项目研究,再回馈到教学实践中,经过如此锤炼的队伍是那种用别人的教材、鹦鹉学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队伍所无法企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云南大学出版社在支持艺术教育单位的教材与研究成果的出版中,也支持了艺术教育单位的人才培养、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

成果课程化“一石双鸟”,既转化了研究成果,又培育了专家和教学团队。

三、出版社在艺术人才培养规划当中的自觉意识与积极作为

艺术人才的智力贡献与创造能力,是建设文化大省与文化强省的关键,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民族文化传承者和创新者,就地取材、因人施教的教材编写尤其重要。2002年,云南大学出版社出面运作,由云南艺术学院牵头,召集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玉溪师范学院、大理学院等办有艺术专业或艺术学科的大学开会结盟,统一认识,将“继承传统、学习民间”的区域文化特色与地域艺术优势的内容结合到艺术教育的普遍性规律中,搭建了“新世纪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系列教材”的基本框架,至今,已经陆续出版了《艺术美学导论》《艺术概论》《艺术教育管理学》《艺术英语》《云南民族美术学》《中国水墨画:源流、审美、表现》《图形创意》《电子杂志设计》《云南高等美术教育史研究》《云南民族民间戏剧概论》《戏剧导演思维与训练》《欧美现当代名剧赏析》《云南民族舞蹈史》《傣族舞蹈教程》《诸子论音乐》《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音乐美学教学论稿》《音乐素质通用教程》《电视导播》等教材,社会反响和教学效果良好。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篇7

1 具有美感的动作姿态

花腰彝舞蹈由于节奏明快,所以很有动感,在动作上既表现出朴实的生活场景,又极具艺术性。特别是花腰彝舞蹈的脚步动作,纷杂变化的同时还会以篝火、群舞等表现形式展现其丰富的姿态,极富美学价值。结合具体动作分析,花腰彝舞蹈动作中,最突出的就是“顿足踏地”以及“腹前击掌”。这两个动作是根据原始部落人们的动作加以演化而成,包含着原始的美感。“顿足踏地”就是用脚与地面接触以发出声音,并通过有韵律地接触创造节奏;“腹前击掌”则是人利用自己的身体发声,完全没有打击乐器的参与,原本地展现了原始的美感。在进行这种节奏的同时,伴随着呼喊使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原始气息。

除此之外,“围篝火”也是极富有特色的元素,一方面,“火”具有象征意义。在原始社会和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低下,因而对火有很深的依赖。“围篝火”这样的一个动作,就是在表达对火的崇拜。而花腰彝舞蹈对这一元素的应用,实际上是对原始力量的一种崇拜,有一种肃穆的美感。“舞龙”则取材于花腰彝传统的祭祀仪式。由于在花腰彝的概念中,舞龙也有雌雄之别,因此在祭祀的时候需要两条龙一起舞动,生动却又不失严肃。这种舞龙的动作也是花腰彝祭祀仪式的美感展现,其深层次的含义就是人们对于龙的崇拜和认同,是在当时低下生产力的客观条件中脆弱、渴望庇护的一种体现,因而具有庄严的仪式美。

2 蕴含着乐感与痛感文化的母题

在花腰彝中,忧伤和欢快都表现得十分极端,这从文化根源上不难解释。花腰彝的文化具有痛感文化和乐感文化共同的母题,一方面是由于这些文化产生于花腰彝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另一方面是由于深受本民族文化影响的花腰彝族人在后期创作中提炼出来的。首先是“大地母题”,在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化中,都有对这一主题的表现,这是因为对于大多数少数民族而言,大地十分重要,也十分熟悉。因此,在花腰彝舞蹈中就有对大地的深情,诸如“屈膝弓腰”这个动作,就展现了对大地的尊敬。这里的尊敬应当一分为二来看,一方面这是花腰彝人民对于大地的一种崇敬,向大地寻求庇护,表达感谢;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敬畏,由于生活生产过度依赖土地,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原理不明,导致了畏惧大地的心理。

花腰彝舞蹈中,还有对于生死主题的展现,对于这个母题,花腰彝同样有两种态度。在花腰彝的祭祀舞蹈中,大部分都会涉及舞龙,这表现的是对死者的敬畏。由此还引发了对于生命的思索,一方面,人们惧怕死亡,向死神表达着自己的畏惧与服从;另一方面,人们必须经历死亡,死亡也是人最终的归宿,自然而又具有皈依感。花腰彝舞蹈将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生死感悟有机地融合在了舞蹈中,并通过看似激烈变幻莫测的舞蹈动作展现出这种纠结,有一种矛盾的美感。

此外,生殖崇拜也是花腰彝舞蹈表达的母题之一。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殖的崇拜会逐渐减弱,这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获得了有更多生存的机会,所以死亡率大大降低,而死亡率降低又意味着不需要扩大出生率来维持种族的繁衍。在一些相对闭塞的地区,其生产力水平仍然没有很大的提高,思想水平也与现代社会脱节,所以在花腰彝的舞蹈中还是存在着生殖崇拜的痕迹。在舞蹈服饰上,花腰彝舞蹈的服饰以大红色为基础色调,男性通常会上身,展现出活力。

3 花腰彝舞蹈的感官价值

舞蹈艺术本来就能调动观众的视觉与听觉,并通过视听的结合充分调动起观众的感官。花腰彝舞蹈在视觉方面,尤其是动作、色彩给人很深刻的印象。大部分花腰彝舞蹈的动作幅度都不算太大,但是有很强的节奏感。观众在欣赏花腰彝舞蹈时,会感受到自己的视野被净化了。因为动作的细小,所以会仔细关注那些细微的动作,不会被其他因素影响,有效地提升了视觉的灵敏度,从而摒除杂念,专注于舞蹈动作,更好地感受到舞蹈的美感。在听觉层面上,花腰彝舞蹈重视延长声音以及曲调的应用。花腰彝舞蹈要求舞蹈是四二拍,而歌曲却是四三拍,因此舞蹈的呈现常常是舞步声与歌唱声错乱,但是却又不紊乱。并由此展现出与视觉截然不同的体验,让人感到仿佛是视觉与听觉割裂了开来,因为眼前的景象的确与耳边的声响没有在一个节拍上。但是,这一切却又有一种纷乱的美感,让人忍不住沉醉其中。此外,具有花腰彝民族风情的唱词与音乐,同样丰富了人们的感官。

4 结束语

云南花腰彝舞蹈独具艺术特色,首先体现在其美学内涵上,通过原始美、庄严美、仪式美的内涵展现,让人们沉醉于美学的境界中。其次,体现在母题上,由于花腰彝舞蹈设计的内容与其文化背景密不可分,所以其母题中关于土地,关于生死的内容独具民族特色。最后,花腰彝舞蹈的艺术文化特色还体现在其展现的感官价值上。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影响,花腰彝舞蹈让人们深切地体会到了民族舞蹈之美,并被花腰彝文化艺术深深折服。

参考文献:

[1] 彭艳云.花腰彝“舞龙”文化传承的现状及思考[J].文山学院学报,2010(02).

[2] 魏美仙,蒋少华.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艺术的生存与传承――基于云南彝族、傣族两个村落的田野考察[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04).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篇8

一、引言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民俗传统形成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表演艺术、传统手工具制作以及民俗活动等文化形式,不仅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更是我们传承和保护的艺术文化瑰宝。由于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一些传统的艺术文化在逐渐流失,因此,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明确艺术教育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中,艺术教育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它不仅能使学生从根本上树立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意识,还能实现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底蕴。在一些高校的艺术教育中,采用邀请民间艺人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通过真人讲解传授,将传统艺术形式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大大凸显了文化的艺术价值和潜在发展价值,促使学生形成深刻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大学生是我国的重要人才储备,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流砥柱,对民众的影响力较为深远,因此,在艺术教育中开展关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有助于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

近年来,受到西方艺术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在学生中间崇洋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设置方面也过分强调西方艺术流派和理念,而忽视了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以音乐教学为例,大部分学生对西方的贝多芬、舒伯特等音乐大师了解较为深入,然而对我国少数民族的经典音乐之作却知之甚少。这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艺术教育模式有关,云南地区不同民族的演奏乐器、演奏方法等都是传承千年的经典,在艺术教育中要有所体现。

三、在艺术教育中牢固树立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1.要有危机意识。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虽然丰富多样,历史悠久,但受到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一方面,有很大一部分文化遗产已经遭受了较为严重的损害,甚至濒临消失;另一方面,一些文化遗产不具可再生性。因此,要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意识在学生之中牢固树立,对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采取科学吸收的态度,从而传承好、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

2.形成产业意识。目前,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大多以自发形式存在,规模较小、影响力不足,改变这一现状较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将民族文化遗产作为品牌来经营,形成民族文化产业意识,将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的宣传手段相结合。同时结合市场信息和社会需求,对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民族文化进行品牌化经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度和知名度。

3.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随着文化旅游等服务性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被逐渐作为产品进行开发和经营。依托于民族传统文化兴起的服务型产业只有本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才能达到保护和继承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现阶段,许多企业在对文化遗产进行开发时过度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文化破坏现象,因此,在对文化遗产进行开发时要树立适度开发、重点保护的意识,不能单纯地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

4.树立创新意识。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要保护好传统的民族文化免受现代文明的冲击而流失,更要在保护的同时,树立创新意识,对传统的文化遗产进行创新,将现代文明精神和传播手段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例如,网络技术的应用相比传统的媒体设备优势更加明显,近年来,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再如,云南的纳西古乐是比较典型的民族音乐,近年来,与古乐器结合所演奏出的悠久古曲就成为传唱的佳话。

四、如何将艺术教育应用到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

1.建立完善的艺术教育体系。相比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系统更加完善,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上世纪50年代开始,部分大学就已经开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课程,其中以民间文学课程和民俗学最具代表性,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思想意识的转变,但归根结底,由于受到灌输性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深刻的认识,只是简单民间艺术形式作为传统文化,这种思想是十分片面的。因此,新的教育理念要从根本上打破这种格局,倡导从本质上认清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同时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不能盲目崇拜和完全吸收。

2.在教学中注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貌。目前在对学生进行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时,通常注重艺术概念、时代特征的阐释,对具体的艺术表现效果展现的并不深入。如此一来,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只是局限在理论层次,因此,在进行艺术教育时,要充分把握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将直观的传统艺术形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别是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多样,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其艺术内涵和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具体表现在民族乐器、风俗习惯、寓意内涵等方面。只有通过直观的教学形式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文化内涵的真谛。

3.增设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要将我国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专业在高等院校中普及开设,将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形式、民间技能、科学技术等课程纳入教学范围。此外,在课程结构设置上也要多样化,在重点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还应该将课程广泛涉猎到汉族文化以及国外优秀传统文化中,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在不断的融合吸收中,才能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结束语:

在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中,艺术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实际教学中,要将树立保护意识与加大传承力度相结合,将传统艺术文化与现代艺术理念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艺术教育所肩负的不仅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还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保护者。

参考文献:

[1]黄彩文.云南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邦丙村布朗族的传统纺织技艺为研究个案[J].西北民族研究,2011,(08).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篇9

中图分类号:J0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1-02-0097-03

The?Application?and?Communication?of?Ethnic?Cultural?Elements?in?the?Animation?Art? Design, "Little-Known?Dongxiang", for?Example

XU Yuan-yuan, LI Wen-li, SHI Yi-ting, LEI Ting-ting, LU Zeng-lian, MA Xiu-lan(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Lanzhou 730100,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ethnic minority culture is facing huge impact and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Accompanying the slowly disappearing of many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culture,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 the national cultur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nimation industry as a fast-growing emerging industry, has huge development space and potenti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imation will be abstract and profound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simple and intuitive screen image by its unique form of express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 through lively activities attracts more and more consumer group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spread of minority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animation design,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innovation way in the process of animation creation.

Key words :minority cultural; animation; the dongxiang nationality

Internet :.cn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是先辈们遗留的精神瑰宝,是人们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精神气节。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延续性的特征,形成了丰富的内容,多样化的内涵。只有找到人们喜欢的合适的传播形式才能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生活化、大众化,为人们了解和接受。动漫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形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动漫产业正以其自身强大的优势进入民族文化传播的行列之中。它以千变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的表现风格,在吸引观众兴趣、感染观众情绪以及传播动画内容和思想的真实情感。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动画创作之中,不仅有助于丰富动画题材和内容,更对国家文化和国家形象的传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民族文化元素在动画设计中使用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的不断传播,中国本土民族文化正被不断地稀释,少数民族文化更是受到巨大的冲击。由于人们的关注点发生了转移,导致在动画创作中忽略了自身丰富的民族文化的运用,少数民族现行的生活习俗正随着世代更替而逐渐消亡。好莱坞动画以及日本动漫作品大量涌入中国文化市场,使得我国动画电影在内容题材、造型、艺术深度等各方面面临着挑战。很多外国动画作品灵活借鉴中国特色民族元素和题材,将中国神话传说、功夫等特色民族元素融入到动画创作中。把中国民族文化以动画的形式包装一新,推广全世界,获得巨额利润,赚取中国人票房,做到了我国动画工作者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这种现象也给我们敲醒了警钟。

2008年梦工厂推出的《功夫熊猫》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在这部影片中中国传统元素无处不在,从角色造型到场景设计,从道具的使用到背景音乐以及中国精神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在影片中将中国功夫和大熊猫巧妙的结合是作为影片的一大亮点。功夫是中国独有的一门传统元素,在影片中却表现的具体可感,生动形象的呈现在观众眼前。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宝,是中国文化符号的象征,本身具有笨拙、可爱、憨态的特点,动画制作者又赋予它馋嘴好吃的特点,为影片添加了很多笑点,大大增加了影片的趣味性。在中国文化中乌龟向来被看做长寿的象征,拥有者无穷的智慧,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影片中的乌龟大师正是迎合了中国的这种精神理念,他具有超人的智慧、豁达的胸襟、还能未卜先知,任何时候都表现出一幅泰若自然、高深莫测的神态。影片中的五大高手也是一大特色,虎、螳螂、鹤、蛇、猴等形象并不是制作者随意安排的而是结合中国传统武术虎拳、螳螂拳、鹤拳、蛇拳、猴拳特意塑造。这样就把抽象的“中国功夫”进行了高度概括和具象化。影片的开场进行了一场“龙斗士”的选拔,“五大高手”所暗含的中国传统武术就潜移默化的进入了观众的头脑,是一种娱乐而不是说教。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文化资源宝库丰富,对于动画创作有着不可估量的的发展潜力,但是动画创作者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并不是一味的对传统文化样式和表现形式进行照搬照抄,而是应该将传统精神融入现代创作的思维理念,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同时迎合大众的口味。动画传播不是教条式的说教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人们在轻松娱乐的状态下感受传统文化精神。

二、民族元素在动画中的运用对传统文化传播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与此同时动画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丰富多彩的、风格各样的动画片大量涌现。但是,无论如何发展,它都是一种传播媒介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动画越来越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特别是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载体,它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博大的文化精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觉窗口。因此,在动画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就会使传统文化随着动画的传播而得到扩散。例如动漫作品《郑成功》,它的取材是中国明末福建沿海,民族英雄邓成功的故事。在整个作品中展现着大量的闽南沿海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将中国民族传统的优良品质发挥额淋漓尽致。

大家都知道日本动画越来越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而日本动画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立足传统进行创新,像《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红猪》等一系列优秀作品无不折射着日本传统文化。影片《幽灵公主》中男主人公阿西达卡生活的村落便是取材于日本真实存在的一个民族部落,其主人公的服装造型、生活风俗都体现了现实生活民族的原貌。在《千与千寻》中宫崎骏把日本民族元素抽象成了各种鬼怪造型,如无脸男、还有光顾油屋泡澡的各种神灵,体现了日本大和民族对神灵的信奉。《龙猫》里的龙猫和煤炭精灵,《幽灵公主》里的树灵精和山神兽,虽然没有太多的对白和复杂的情节却能吸引大量的观众,让世界人们在娱乐的同时更加了解日本文化。

中国是一个拥有多民族的文化大国,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才形成了如今我们灿烂的中华文明。我们拥有丰富的民族题材资源,但现阶段中国动画将少数民族元素运用到动画中创造出经典的较少。一方面很多动画创作者对少数民族文化不了解。各民族宗教、传统文化的不同,无法深入其中领悟文化内涵,盲目的追求形式化,过于刻板。另一方面欧美、日韩等流行元素的轮翻冲击,使年轻的一代人对传统文化已经产生了距离感。在进行动画创作时,提炼民族文化之精华,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把少数民族元素,如:民族服饰、传统民间音乐、民族传说灵活运用到动画创作中,不仅可以丰富各民族地区的人民娱乐精神需要,而且能够传播和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动画短片《你不知道的东乡族》创作过程

我们的动画短片名为《你不知道的东乡族》用一种简洁、轻松、幽默的方式来介绍东乡人们的风俗习惯、人文风貌。在动画短片中我们用一种诙谐的语言讲述了东乡族的发展历史、生活习俗、婚嫁礼节。让观众以一种清新愉快的心情走进东乡族,了解东乡族的风土人情。

在《你不知道的东乡族》人物造型制作中人物大多使用较为简练的线条,背景大多使用明度较高的纯色背景,给人以简洁明快的效果。人物造型在提炼少数民族元素方面主要参照了东乡族的外形特征。男人喜欢戴平顶软帽,有白的,也有黑的,但并没有太多讲究,只是花纹会不同。衣服为长袍、男性有腰带。东乡人民的衣服花纹多,但是颜色多为青、蓝色或藏青色。妇女的盖头分黑、绿、白三种颜色,颜色也随着年龄改变,七八岁戴绿盖头,婚后戴黑色盖头,老年戴白色盖头。所以盖头的颜色就是她们身份以及年龄的官方认证。在制作中把人物的五官抽象为点和线,这也是动画具有超越现实性的特征。

东乡族的婚嫁习俗还是具有较多讲究的,画面会以父母高堂而坐来表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之前男女青年是不得谋面相谈的,大多通过媒人中间传话。画面会用夸张的形式来表现传话过程的复杂和趣味性。结婚后新郎还要到厨房去“偷”一件炊具,象征掌握烹调技术,让新娘心灵手巧。画面将展示一个滑稽蒙面小偷的形象来表现这一习俗。接着画面会展示新娘哭着拉拉面的场景代表第二天晚饭,新娘要下厨擀长面,称“试刀面”。将复杂的传统习俗用简单的画面来表现增加了趣味性,更能吸引观众。

我们通过这些诙谐有趣的画面来表现东乡族的风俗习惯、人文风貌,让人们能更好地认识了解东乡族。最重要的一点是短片中出现的情节都是我们熟悉或经历的事物,有参照,并不是虚构的情节。我们采用的是一种有趣的方式,对东乡族进行科普解说,以简洁的画面给人以最直接的传达,动画中还融合了民族说唱,民族方言等元素。短片具有时间短、速度快、语言诙谐有趣等特点,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口味。让他们休闲娱乐的同时了解东乡族人们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你不知道的东乡族》创作的鲜明特点,这个动画短片并不像传统的动画片一样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套用一个神话传说传达一种理念,而是采用一种现代人的思维观念、以现代人喜欢的流行文化方式来呈现东乡族人们热情好客,尊老爱幼,朴素醇厚的情深面貌。让更多的人了解东乡族,也为东乡族文化的传播起到一定作用。

四、结语

在经济信息一体化的今天,若要大力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只有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充分将本民族文化中的艺术精髓与时代精神相互融合,用创新的演绎方法,再加上巧妙的动画表现技巧,才能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下去。在制作动画时,要充分将文化的传统元素与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进行对比,而且要结合时代特色,创作出全新的角色与故事,丰富文化产业。只有在继承和挖掘民族民间文化的同时,将创新性、民族性、世界性和时代性的高度统一,才能用传统文化创造新的时尚潮流。保留经典,给观众耳目一新的审美感觉,从而引发观众的兴趣,使文化、商业达到双赢。若要动画片适应现代这个高速发展的环境,时代特色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两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 尼・巴音查汗.少数民族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借鉴及应用[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2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篇10

一、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困境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走向经济全球化,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和文化混合在了一起,经济借助文化来发展,文化要依靠经济来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多元化传播媒介虽然促进了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但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功利化思想的蔓延,使得少数民族艺术在多元化传播媒介传播过程中被渐渐地遗忘和疏远,被当成了赚钱的工具,使人们忘记了少数民族艺术的精神内涵,少数民族艺术在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的传播遇到了很大的困境,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元化传播媒介传播削弱了少数民族艺术的特色

当前,在多元化传播媒介中,新媒体占据了主要的传播地位。新媒体由于本身具有同步性和复制性,使得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只是截取了少数民族艺术的一部分,甚至是一些简单的少数民族艺术符号,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艺术的整体性和精神内涵的传播。最近几年,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造成了多元化传播媒介的瞬间化、平面化和碎片化,使得这些媒介在传播少数民族艺术的过程中,将少数民族艺术的形式和内容都进行了简单化、分解化、同质化,没有把民族艺术进行整体的传播,使得少数民族艺术离现代的多元化传媒媒介特别是手机、网络等新媒体越来越远,很少能在新媒体中见到少数民族艺术,少数民族艺术特色已经被肢解成简单的文化艺术符号。

(二)多元化传播媒介淡化了少数民族艺术的精神内涵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仍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为主要目的。因此,在当前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中,流行着文化艺术搭台、经济唱戏的所谓的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方式。虽然这种发展模式是以多元化的传播媒介作为主要的传播手段和途径,但这种发展方式的最终目的是发展经济,并不是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也许能在这样的发展方式中得到一点发展,但是发展的只是一些数量,少数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并没有得到发展,甚至还被逐渐淡化了。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艺术的标准处在次要的地位,只要市场需要,再正确的艺术标准都不会被采纳。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消费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实际上就是在消费文化。消费文化就意味着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不符合市场需要的东西不断丢弃、不断否定,使得民族文化中宝贵的精神内涵逐渐被忽视和弱化。虽然有很多地方都在讲传统文化特色,但大都只是把传统文化特色当作了宣传的噱头,并没有实质涉及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实际上,很多的少数民族艺术都已经面临着文化消费的问题。

(三)多元化传播媒介的娱乐性损害了少数民族艺术传承的严肃性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娱乐性到处可见。当前的传播媒介虽然多元,但绝大部分都是把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基本动力。大众的娱乐需求有的是健康的、严肃的,但也有的大众的娱乐需求是庸俗的、搞笑的。现在的传播媒介有很多都是在满足大众这种庸俗的、甚至是低级的娱乐需求,传播了一些不健康的娱乐信息。少数民族艺术在被多元化传播媒介的传播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娱乐化的影响,一些严肃的艺术因大众娱乐需求而被扭曲、被搞笑,完全丢失了艺术的严肃性。例如,在一些电影和电视剧中,对历史人物、民族英雄进行了娱乐化、无厘头式地重新塑造,完全丢失了历史人物、民族英雄的精神意义,失去了艺术的严肃性。一部分少数民族艺术因形势的发展已经逐渐被娱乐化,丧失了艺术的很多宝贵的东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在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出现的这些传播困境,究其原因,一是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通过多元化传播媒介对少数民族艺术传承的影响;二是新的传播媒介技术的不断出现对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并没有相应地作出改变。

二、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的传播途径

当前的多元化传播媒介的主要力量来自新媒体,也就是网络和智能手机。据中国互联网络数据中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6.49亿,网络普及率已经达到了47.9%,手机网民更是达到了5.57亿,电视这一传统传播媒介也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接入设备,增加了新的传播功能,我国已经成为了全世界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新媒体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传播媒介,极大拓宽了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途径。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在多元化传播媒介特别是网络和手机日益发达的背景下的传承,要与时俱进,自觉适应传播媒介的不断变化,主动寻求在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新的传承发展。首先,要转变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的传播理念。通过运用多元化传播媒介来转变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在传播上的观念和思想。观念和思想上转变的标志就是要把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通过多元化传播媒介带出少数民族居住地,实现少数民族艺术高效、高速发展。观念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一是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和发展,不仅仅是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更是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软实力;二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的传播和发展,是对全世界艺术文化的丰富,保持了全世界艺术文化的多样性;三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的传播和发展一定要顺应时展要求,一定要紧紧依靠传播媒介技术,充分利用新的传播媒介技术来促进自身的传播和发展。其次,积极寻求多元化传播媒介特别是新传播媒介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新的传播途径。与传统的传播媒介相比,新的传播媒介不仅越来越多元化,而且也越来越先进,传播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传播效果也越来越好,为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传播途径,民族艺术的传播有了一个重要的技术支持。因此,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的传播和发展一定要紧紧依靠多元化传播媒介特别是新的传播媒介,不断寻求新的传播途径,促进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和发展。

(一)继续充分利用好电视、广播等传统传播媒介

在新的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促进下,电视、广播等传统传播媒介的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传播手段比过去更加丰富,传播效果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电视、广播已经可以在网络上实现同步直播,宣传途径得到了很大地拓展。电视已经作为网络接入设备,功能有了很大地拓展,已经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电视观看功能。因此,少数民族艺术在充分利用新的传播媒介的同时,也还要充分利用好电视、广播等传统传播媒介,在这些传播媒介上多制作一些专题片、纪录片来大力宣传介绍少数民族艺术,也可以制作一些以少数民族艺术为主题的电视剧、电影等来宣扬这些艺术的感染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上少数民族艺术,使少数民族艺术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传播媒介得到更好地传播。

(二)成立动态的、生态的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

我国少数民族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聚集地。要想使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艺术得到有效传承,就应该把这些民族艺术集中起来,成立一个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使这些民族艺术能够集中保存起来。成立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并不是简单地把各种少数民族艺术集中在一起,而是要紧紧依托多元化的传播媒介,建立一个以新的传播媒介技术为展示、保存手段的网络化、动态化的现代的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要能够体现以下特点:一是展示内容要具有民族性。博物馆的传播媒介所展示的内容要能够使参观者感受到各种各样的少数民族艺术,要能够使参观者看到和听到少数民族优秀的艺术作品。二是展示的内容要具有扩充性。博物馆的传播媒介所记载的内容要能够不受时空的限制,能够不断地扩充。三是民族艺术传播的双边性。在过去,艺术的传播都是发达城市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的,是单边性的。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要通过新的传播媒介把少数民族艺术向发达城市传播,变单边传播为双向传播,使少数民族艺术走出去,扩大影响力。三是要能够实施市场化运营。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要想获得长期的发展,光靠政府投资是不够的,要吸引更多投资者来投资,实行市场化运营,运用市场运行规则来获取适度的经济利益。当然,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

(三)开办少数民族艺术网上书店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篇11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瑰丽多姿,古朴生动,有着鲜活的艺术特色和根植于民间的顽强艺术生命力。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经历近千年的传承古朴悠远。在新社会环境的变革之下,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我们在欣赏少数民族宝贵文化艺术的同时,感慨艺术传承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新时代生活环境的变革对根植于传统生活环境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带来了巨大冲击。城镇化建设让原始村镇消失,机械化大生产改变了传统劳作模式。研究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传统脉络,熟悉现代社会化建设的步伐,让传统与现代协调统一和谐发展下去是我们艺术工作者的责任。在传统与现实中,找到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途径,维护少数民族文化根植的土壤,让少数民族文化瑰宝世代传承。

一、民族音乐舞蹈文化传统

齐齐哈尔市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居住的民族大家园,自古以来齐齐哈尔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聚居区,随着清政府加强黑龙江地区管辖,齐齐哈尔市的边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逐渐显现,大量戍边军队,南方流士进入到齐齐哈尔,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了合同一家的民族大家庭。据统计,齐齐哈尔地区共有35个少数民族,人口约26.9万人,其中齐齐哈尔市管辖下有梅里斯区达斡尔自治区、富裕县三家子和扎龙满族聚居区、克东县名山和讷河市全胜乡朝鲜族聚居区、讷河市鄂温克族聚居区、富裕县登科友谊民族乡柯尔克孜族聚居区。全市共十个民族乡镇,八十三个少数民族村。新中国建立以后,曾经生活贫苦的少数民族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他们用歌声舞蹈这种传统的民族文化方式来表达对新生活的无限热爱。民族传统文化在文化工作者的挖掘整理下,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在各类大型民族文艺展演上,齐齐哈尔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歌舞引起了学者的重视和观众的好评。

齐齐哈尔地区生活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有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这些民族的祖先大多过着游牧生活,有语言无文字,是典型的北部游牧民族后裔。在他们的生活中音乐和舞蹈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节日中少数民族同胞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同感受节日带来的喜悦,用最直接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表达内心幸福愉快的情感。家庭聚会中,人们同样用歌声舞蹈感恩亲情,美酒佳肴合着歌舞声声,家庭氛围热闹欢乐。北方民族热辣宽广的胸怀,也在这歌声舞蹈中,让人有真切的感受。

传承多年的生活方式,古老的庆祝方式流传至今,依靠的是强大的家庭力量,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

二、城镇化的具体实施

城镇化是中国社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国策,是缩小城镇差距,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等一项重要的国计民生工程。《2016-2020中国城镇化率增长预测报告》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城镇化将稳步推进,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3%,2018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将超过8亿,未来五年城镇化持续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曾经人们熟悉的乡村已经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机器化劳作的农田和集中生活区域的小型城镇。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标志,是生产力不断进步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这是历史的洪流在推进着城市建设的进步。人们为生活条件的改变而欢欣鼓舞,但同时它的变化对传统产生了冲击。传统的生产方式所衍生出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是经过漫长历史积淀的,它根植于传统的生活环境,滋养于自然的生活状态,一代代流传下来。时代变迁,桑海桑田,当我们的生活方式发展改变,怎样保护历史传统文化,@是摆在少数民族同胞和学者面前的课题。

三、民族音乐舞蹈的发展途径

城镇化建设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显而易见,文化传承应该怎样做?我们要顺应社会发展进步的规律,并且积极运用现代社会有力的各种契机,将优秀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传统传承、发展下去。

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齐齐哈尔市政府对本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工作高度重视,齐齐哈尔市是中国魅力城市之一。城市的魅力在于他得天独厚独特的自然资源,浓厚的文化氛围、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较高的市民文化素养,齐齐哈尔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具有独立立法权的十八个大型城市之一,这为城市文化建设,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保护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运用立法优势,可以积极有效地开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保护工作。政府牵头,地方文化部门认真对待,对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事业展开积极有效地保护和开发工作。齐齐哈尔有市级民资文化馆,组织齐齐哈尔各区县民间团体开展活动,梅里斯区达斡尔族区文化馆主抓达斡尔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活动,协作研究者与艺术传承人密切配合,展开有效艺术成果整理保护工作。乡镇级民族文化站有10个,文化站工作人员对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传承人进行记录管理,齐齐哈尔市共计32人,还有少数民族文艺骨干人员均登记在册,常规性组织相关文化交流活动。

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为了弘扬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促使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活动成为一种常态。开展了达斡尔族“库木勒节”、“ 抹黑节”、回族“尔代节”以及朝鲜族“花甲礼”家庭庆祝活动等。多渠道地鼓励创作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精品。在文献研究上有《满语研究通论》、史诗舞蹈《达斡尔人》、文学作品《遥远的钟声》等。大力发掘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用传统的民族艺术文化为切入点,让更多的人了解齐齐哈尔地区传统民族文化,扩大少数民族文化影响力。

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应该继续保持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度,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让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竖起来,走出去,成为齐齐哈尔城市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2.开展文化研究保护工作

齐齐哈尔地区特殊的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并且存在一定发掘保护研究的困难。比如,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有语言无文字,这些少数民族艺术文化面临着失传的严重问题。能歌善舞的民族特性,多年了传承下来众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失传不仅仅是艺术的损失,更是这个民族消亡的预兆。

1986年“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在齐齐哈尔召开第二醚术年会,这是“学会”里程碑式的一届年会,形成“齐齐哈尔共识”定下“学会”研究体系与管理章程。从这届年会开始,对齐齐哈尔地区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研究逐渐走入学者的视野。

著名达斡尔族音乐家杨士清,对本民族音乐的整理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撰写的第一部达斡尔民歌集,发表了《达斡尔族民歌特点分析》等多篇研究性学术文章,让我们领略到达斡尔民歌的魅力。

中国音乐学院张天彤教授一直致力于达斡尔传统音乐研究,对达斡尔艺术进行了多次的田野调查,多次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艺术交流,研究成果展示,促进了不同地区达斡尔文化的相互交流学习。文化工作者与各地民间艺术家、歌曲和舞蹈传承人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对各地区达斡尔族民间音乐舞蹈的变迁、发展、传承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朝鲜族的音乐舞蹈传统更加悠久丰富,齐齐哈尔甘南县文化馆对朝鲜族传统舞蹈“碟子舞”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整理,并且申请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李顺花、车元梅是碟子舞的文化传承人,在他们的指导下,朝鲜传统舞蹈依然焕发着现代艺术魅力。

众多少数民族群众对本民族艺术文化珍爱有加,他们自愿投身到本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给予他们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生活保障,保护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人,使他们能够专心从事自己热爱的民族艺术事业中。

3.学校教育传承工作

教育是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的传承方式是家庭传承,民族聚居区民间活动,而城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生活方式在逐渐改变,必须适应现代化生活方式,注重运用好学校教育对艺术传承的重要作用。

齐齐哈尔地区具有悠久的少数民族传统,在学校教育上各级领导部门非常重视。齐齐哈尔市有齐齐哈尔民族中学、齐齐哈尔朝鲜族中学、梅里斯区达斡尔族中学等少数民族学校,开设民族语言艺术课程,保留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促进民族文化文化发展。其中齐齐哈尔民族中学有蒙汉双语班,教授蒙古语言文字、朝鲜族中学为朝汉双语教学、梅里斯达斡尔中学少数课程进行达语授课。在保留本民族语言的同时,各级少数民族学校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渗透本民族艺术课程,学习演唱本民族歌曲,表演民族传统舞蹈。运用好学校艺术教学阵地,让少数民族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历史,热爱本民族的传统艺术,为成为艺术文化传承者做准备。

齐齐哈尔地区综合性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对所在地区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研究投入了大量精力。依靠地缘优势,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多名教师一直在从事达斡尔音乐舞蹈的研究整理工作。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学院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研究者,已故的达斡尔族音乐家何今生先生,在达斡尔音乐的研究和创作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学院设立了研究生层次“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二级学科方向,师生共同致力于达斡尔音乐舞蹈艺术的研究工作。在研究生教学和本科教学中,设置达斡尔音乐的相关课程,促进学生对达斡尔音乐文化的学习研究,并且面向全校学生开展“达斡尔音乐文化”选修课,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经过多年的努力,齐齐哈尔大学培养了大量少数民族音乐人才,这些具备少数民族音乐知识的教师,将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知识传播下去,将他们的研究精神延续下去,对少数民族音乐艺术保护和传承起到积极作用。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展演中齐齐哈尔大学与齐齐哈尔戏剧院合作的《达斡尔人》荣获表演金奖等十一项大奖。2014年齐齐哈尔大学组织创编的民族歌舞《阳光下的达斡尔人》专场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展示了教学研究、艺术创作、艺术实践的优秀成果。

4.民间文化活动新途径

齐齐哈尔地区民族特色鲜明,运用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特征开展民进文化活动。齐齐哈尔有少数民族常态化的一系列节日庆祝活动,达斡尔族“库木勒节”、“抹黑节”、回族“尔代节”和朝鲜族“花甲礼”家庭庆祝活动等。

齐齐哈尔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也应该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以展示的机会。特别是在各级学校中,组织展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各级赛事,调动年青一代学习展示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积极性。

齐齐哈尔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之一。每到旅游季节都会有大量游客来到齐齐哈尔一览北国风光。将旅游活动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相结合,是旅游业发展的有一个契机,达到了文化与旅游业发展的双赢。经过多年的研究发掘整理,应该让优秀的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展示在人们面前,使少数民族彰显民族风格,让民族文化大放异彩,树立少数民族文化自觉性,构建民族文化信心。

5.社会力量征集,拓宽资金来源

少数民族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研究整理保护工作仅仅靠政府的支持,或许不能尽善尽美的全部承载下来。在中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拓宽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保护的资金渠道十分必要,我们应重视民间力量对传统艺术文化保护的作用。

全国性的企业和地方性优质企业,可以借助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来扩大企业宣传,找到企业与艺术文化发展的双赢。积极开展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研究工作,开展各类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可以寻求企业的支持。

注重民间力量的支持。热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各类民间组织群体,也是少数民族艺术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齐齐哈尔“菲燕舞蹈”学校创作的一些舞蹈,在舞蹈创作编排上,将本地区少数民族艺术元素融入其中,作品艺术感强,在各类展演中收到一致好评。

6.大力宣传传统民族音乐文化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根植于北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具有浓郁的北方游牧民族生活气息。这个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借助各类宣传手段,会更好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摆脱城镇化带来的发展瓶颈,拓宽少数民族艺术发展的平台。

齐齐哈尔市拥有各级文化馆、文化站,这是展示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前沿阵地,利用好各类资源,对优质文化进行展示展出,让更多人了解北方特色民族艺术。

少数民族艺术中音乐和舞蹈占的比重非常大,是少数民族生活艺术的展现,面对城镇化对传统艺术文化的冲击,我们可以选择现代化科技手段,将经典作品完整保留下来,比如建立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影音库,使其得以永久的保存。

宝贵的少数民族艺术文化遗产,在信息化的今天,我们不但要深入挖掘研究,更要展示在世界面前。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网站,宣传传统艺术,弘扬少数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少数民族艺术,爱上纯真质朴的少数民族艺术。

城镇化建设是历史的洪流,是中国大踏步向前迈进的标志。顺应时代的潮流,利用各类有利资源,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将会得到更有利的保护和发展。利用好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契机,让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继续扎根在这片肥沃的黑土。

〔参 考 文 献〕

〔1〕桑德诺瓦.横看成岭侧成峰〔J〕.中国音乐, 2009,(01):61-71.

〔2〕郑丽丽.论黑龙江省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01):

156-163.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篇12

一、少数民族艺术的推广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我国拥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居住状况正所谓“大杂居,小聚居”,即少数民族和汉民族杂居在一起,正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在生活习惯、审美心理、民族文化等多方面彼此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我国的多民族聚居地区重视保护与传承宝贵的少数民族艺术是势在必行的,而且在这些地区的高校将少数民族艺术纳入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范畴不仅有利于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也是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有益探索。以海南省为例,海南有少数民族30多个,其中主要是黎族,其次是苗族、回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6。各民族都有着自己极具魅力的民族艺术。例如黎族的绣面文身,神话传说、黎族歌舞、民间节庆、服饰饮食等,这些宝贵的艺术财富对我国高校大学生都有着深远积极的影响。1.高校学生学习少数民族艺术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我国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民族艺术厚重的历史感是少数民族艺术能够增强大学生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因素。例如,据专家考证,海南黎族与台湾阿美、泰布排湾等少数民族族群同属与祖国大陆南部古百越族后裔。琼、台少数民族族源相同、习俗相近、文化相似,至今琼、台少数民族同胞都会用传统的艺术形式共度“三月三”佳节,可谓是“同宗同源本一家,载歌载舞庆佳节”。这些相关文化艺术知识如果能成为公共艺术教学内容,必定会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2.少数民族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对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今少数民族艺术在保护与传承问题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老一代艺人、匠人逐渐离去,民族民间艺术的技术技艺也在渐渐消失,所以对于民族艺术的传承保护不能仅仅靠政府的宣传推广,还要纳入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中。3.少数民族艺术在高校教育中实施,可以培养大量优秀的艺术人才,增强对少数民族艺术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艺术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艺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4.高校学生学习少数民族艺术,不仅是对艺术的了解和掌握,更能够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更有利于促进我国少数民族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和热情。

二、少数民族艺术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实问题

我国对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以及少数民族艺术教育的重视,和对之进行的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的改革尚不成熟,仍然处于不断探索与不断实践的阶段。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少数民族艺术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1.学生对少数民族艺术兴趣不足。众所周知,流行艺术作为当今艺术领域的主流,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然而,高校大学生对我国珍贵的民族艺术、少数民族艺术没有报以足够的关注和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将流行艺术冠之以“洋”,而民族艺术、少数民族艺术就等同于“土”,这样的思想不利于少数民族艺术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推广。2.少数民族艺术教学的师资薄弱。艺术教师是有特殊技能的教师,必须具有较深厚的艺术功底。然而作为少数民族艺术课程的教师,其专业性显得尤为重要,他必须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有更全面的了解和研究。当前,满足要求的专业教师明显匮乏,这也成为少数民族艺术在公共艺术教育中推广的一个瓶颈问题。3.少数民族艺术的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单一。目前我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多以欣赏为主,主要有音乐欣赏、舞蹈欣赏、美术作品欣赏、建筑作品鉴赏等,教学形式忽略了学生的参与性,这样也大大挫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埋没了大学生的创造性。少数民族艺术具有更广泛的实践、参与、表演和创造的特点,因此当前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少数民族艺术的教学要求和艺术要求。

三、少数民族艺术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举措与途径

1.通过制定制度措施,保证少数民族艺术教育的有效开展。目前我国各高校均开设了相对较为丰富的公共艺术相关课程,但是在少数民族艺术的教育方面尚显薄弱,因此笔者建议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制度建设方面,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艺术融入公共艺术教育的工作,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完整、规范的制度和措施,为这一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保证少数民族艺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和健康发展。如把少数民族艺术课程纳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类通识教育体系,并严格规定学生修满一定的少数民族艺术相关课程学分,建立操作性较强的监管和评估制度。2.建设少数民族艺术精品课程、编纂教材。少数民族艺术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既为大学生提供了解我国璀璨的少数民族艺术的机会、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同时又能依托高校艺术教育平台,大力发掘少数民族艺术资源,充分利用少数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和艺术资源,在传承保护中加以弘扬。课程内容要力争涵盖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主要艺术类别,兼顾理论、技巧与赏析等多方面内容,让不同层次和兴趣爱好的高校大学生都能从中感受少数民族艺术的魅力。在此基础上,高校应鼓励和扶持建设少数民族艺术精品课程,并为之辅以配套教材,从而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保证此类课程能够长期可持续地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开展。3.加强少数民族艺术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高校中专门从事少数民族艺术类课程的专任教师师资薄弱,解决这一问题,应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1)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国内少数民族艺术相关研究机构进行进修学习,提高教师对少数民族艺术的教学水平和资源占有量。(2)聘请研究少数民族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到高校讲学、举办讲座,邀请具有少数民族艺术高水平技艺的民间艺人、匠人走进课堂或担任客座教授,让学生不仅切身感受少数民族艺术的生存状态,也能帮助学生找到灵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例如在海南省,黎族是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琼中黎族民歌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海南高校的公共艺术教学将此少数民族艺术纳入教学,邀请民间艺术家在课堂上为学生细致讲解、表演黎族民歌,一定会给学生带来深刻的体会,也会为黎族民歌的传承、保护、弘扬贡献一分力量。再如黎族的黎锦、竹竿舞等一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艺术,在海南高校中通过进入艺术课堂的形式加以推广,获得大学生的认可和喜爱,这无疑对于少数民族优秀艺术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4.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艺术的存在具有丰富多样性,少数民族的艺术更是如此。因此将少数民族艺术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的课堂要充分利用此特点,在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上不囿于传统,敢于创新。笔者认为,艺术的学习需要实践,我国少数民族艺术的学习亦是如此。在教学上不仅是简单的艺术理论知识或技能培训,也不能变为热闹的休闲娱乐课,而是要通过雅俗共赏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大学生在实践和参与中被感染、被熏陶,使情感得以陶冶,精神得以升华。因此教师应当增加学生在课堂参与艺术活动的机会,例如举办少数民族歌会、舞会、运动会,举办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一系列的展示活动。这样的活动既使学生扎实地掌握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弘扬优秀文化是我国时代的主旋律,将少数民族艺术引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能够增进广大学生对民族文化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对于弘扬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丰富学校艺术教育的内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课程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进一步体现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王玲.少数民族音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文化价值[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2]田雅丽.对高校艺术教育建设的几点构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篇13

少数民族艺术是对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才艺和技术的总称,它存在于少数民族地区,是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目前,面对外来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冲击,少数民族艺术要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传承是最有效的手段。少数民族艺术传承即是将一个民族的艺术文化继承和发展下去,而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文化传播。民族艺术作为民族文化中相当重要的具体组成部分,其传承的特点和方向与民族文化也是保持一致的,他们通过基层最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同时也在传承中不断的更换各种方式和方法,更加符合当前时代与社会的需要[1]。当前,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主要有五种途径:生产生活中的口耳相传、博物馆等静态方式传播、民族传统节日和宗教活动中的耳濡目染、民族旅游的推广和通过教育的形式来传承。前四种途径在传承少数民族艺术的过程中,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但是也存在许多弊端。所以,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不仅仅要通过这样一些静态和被动的方式进行运作,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一些灵活的方式进行积极主动的保护与继承[2]。所以,教育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就逐渐显露出来。学者们认为,只有教育才能为文化艺术的延续不断提供动力,使文化艺术传播开来并传承下去。同时,教育这一方式更是永葆少数民族艺术青春和生命的最有利手段,通过教育能够将艺术的生命加以延续,并且在不断的发展中获取新的生命力,更加符合时代感以及更具有现实意义。社会、家庭和学校是教育的三个主体,在传承少数民族艺术的过程中,社会、家庭和学校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同时又要形成合力,形成少数民族艺术传承的动力。教育要从小开始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少数民族艺术通过教育这一有效手段来传承,也应该从娃娃抓起,从幼儿期抓起,使幼儿教育也能成为传承少数民族艺术的有效方式之一[3]。

二、少数民族艺术在幼儿教育中传承的可行性分析

要使我国少数民族艺术能够在新时期大放异彩,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将保持少数民族艺术生命的活力作为一项永恒的课题和任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将传承的任务放在少数民族同胞的少年儿童身上,让他们从小就在自己的血液里烙上深深的印记,从幼儿期就将少数民族艺术进行潜移默化的传承和发扬。这些都建立在少数民族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是可行的。

(一)符合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

首先,少数民族艺术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活泼生动的形式,这正好与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相匹配,容易激发幼儿对少数民族艺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此外,少数民族艺术作品中所洋溢的热情和欢快的情绪可以营造一种开心和快乐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对少数民族艺术的喜爱,幼儿的认知与感情的共鸣很容易被这种欢快的氛围所激发[4]。如果将少数民族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融入到幼儿学习与成长的环境中,就能使幼儿在耳濡目染中享受到欣赏和表现艺术的乐趣。最后,少数民族艺术是少数民族同胞在历史发展和劳动过程中有感而发的,是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的追求,这些都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容易被幼儿感受和模仿[5]。

(二)幼儿已具备良好的心理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一项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儿童审美感知发展的最初阶段,此时,儿童已经能初步感知艺术作品的美。对传承少数民族艺术,幼儿已经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此时,幼儿包括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能力在内的智力因素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都表明了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水平已经具备了少数民族艺术启蒙教育的基础,使幼儿期开展少数民族艺术启蒙教育成为可能[6]。

三、少数民族艺术在幼儿教育中传承的价值分析

(一)对少数民族艺术传承本身的价值

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是由“传”和“承”两方面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过程就需要通过人这一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来参与,不仅是传还是承都需要少数民族同胞们积极的参与,否则仅仅拥有一腔热情,却不付诸于实现,也就无法传承。通过许多研究和调查也表明,由于互联网信息的交流和信息共享的快速渠道,年轻一代已经被许多全球化的文化和潮流文化所影响和覆盖,他们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正在按照世界的潮流和流行趋势来进行。更多的年轻一代们更愿意按照世界的潮流和流行趋势来生活,包括穿什么衣服,跳什么舞蹈,唱什么歌曲,用什么饰物,甚至有些年轻一代错误的认为民族的就是土的,是落后的,是不合潮流的,这使得许多少数民族的艺术传承之路出现重重困难。要改变这一现状,要使继承者们从幼年时期就要对民族艺术有所了解和认识,要培养少数民族幼儿对于本民族艺术形式和文化思想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热爱自己的民族艺术,将这些艺术形式作为自己本民族的瑰宝来看待;同时又要能了解其他民族的艺术,感受其他民族艺术的优秀之处和价值,从而促进整个中华多元民族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和谐[7]。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世界共识,幼年时期的教育对儿童今后的人生都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要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可见,在幼儿期,孩子其实已经可以形成一些重要的习惯、倾向和态度。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幼儿期,孩子的兴趣会开始分化,每一个孩子都会显现出自己的独特个性,在接受教育后,幼儿会对一些活动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兴趣和态度。所以,幼儿园一定要将少数民族艺术在课程安排和教育设置中有所反映,从小培养幼儿对少数民族艺术的浓厚兴趣。此外,孩子在幼年时期就能具有初步的学习能力,在三岁左右就会对于一些文化现象触发懵懂的学习意识,并且由于幼儿十分善于模仿,因此在生理和心理上对于艺术文化的传承都有着十分积极有利的基础[8]。如果在人生最初的幼儿阶段就能够培养他们,使他们成为少数民族优秀艺术的继承者,那对于整个文化传承的任务而言是事半功倍的。

(二)对幼儿个体发展的价值

1.有利于幼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不可否认一个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于人的认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二者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意义都是举足轻重的。在幼儿园开展少数民族艺术传承,其实就是开展少数民族艺术启蒙教育。幼儿在接触少数民族艺术的过程中,通过聆听少数民族传说故事、少数民族歌曲和乐曲,欣赏少数民族手工艺品和舞蹈,穿戴少数民族服饰,就可以在耳濡目染中调动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少数民族艺术启蒙教育中,需要幼儿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概括理解,不断记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了智力因素的发展。同时,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并不需要大量理论知识的传授,想要将幼儿培养成为少数民族艺术的继承者,首先要进行少数民族文化自信和感情的培养,让幼儿从小就感知到本民族艺术文化的优秀和灿烂,这就能使幼儿在欣赏少数民族艺术之美,表现少数民族艺术之美,创造少数民族艺术之美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其非智力因素。

2.有利于幼儿审美心理的发展

儿童在幼儿期就已经存在一定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水平,这是一种高级认知的阶段,是美学感知的萌芽阶段。教育者要在这一阶段积极地采取措施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否则这一阶段稍纵即逝,一旦错过了这一萌芽阶段,审美认知就得进行全新的认知重构,反而会浪费时间[9]。所以,幼儿可以在欣赏和学习一些少数民族艺术形式的过程中,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对少数民族艺术产生兴趣,在心理构架上重新对于艺术进行全方位的美感感知,从而引导幼儿能够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正确的艺术感导向和审美取向。

3.有利于民族地区幼儿的文化认同

学者陈世联、刘云艳曾选取云南迪庆藏族、澜沧拉祜民族、丽江纳西民族,四川凉山彝族,贵州三都水族、铜仁苗族共1202名少数民族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作出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调查中的少数民族儿童并没有展现出对本民族文化较高程度的认同。在这一调查收集的信息中可以明显看出,目前少数民族的儿童并没有显现出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关注,所以在民族文化的认同乃至民族认同方面并不理想。而少数民族艺术由于其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又有丰富多彩的形式,所以最易被幼儿喜爱和接受,这是一个民族文化认同的突破口。所以目前极其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通过在多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中开展少数民族艺术启蒙教育,一方面培养少数民族艺术的继承者来不断传承少数民族艺术,另一方面在感受传承本民族艺术中培养初步的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10]。多民族地区的幼儿从小生活在多个民族共同生活的区域里,一些不同民族的幼儿在一起成长和生活。他们居住在一起,上一个幼儿园,一起做游戏,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他们从小接触不同的民族语言,看到不同的民族服饰,听到不同的民族乐曲、歌曲和故事,看到不同的民族舞蹈和手工艺品,认识和领略到多种民族艺术文化的特点。在多民族的相互交往中,幼儿从小就树立一种能理解、接受和欣赏其他民族的民族艺术文化的心理感情,增进与其他民族幼儿的了解和友谊。

(三)对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价值

长期以来,我国的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亲密往来、紧密依存,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要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且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百花齐放,保持民族文化艺术的多元性,同时又要有一体性,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和谐。多元和一体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核心。而少数民族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既有利于保持民族文化艺术的多元性,又有利于维护我国多元一体的文化艺术格局,从而在多元一体中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蓬勃发展[11]。

1.有利于保持民族文化艺术的多样性

文化多元主义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在每一个多种民族聚居的国家,每一个不同的民族都应该保留住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化。而文化相对主义则认为多民族国家的不同民族应该相互尊重各自不同的文化差异,从而谋求不同文化的共存。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逐渐具备多样性的特质,这就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一样,也会由于地域和具体条件的差距呈现不同的特征。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必须像保护生态环境的多样性那样,随时保持警惕。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也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全球化的文化发展趋势开始冲击着我国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更强烈冲击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特别是那些地处偏远山区,人口少,经济滞后的民族,他们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形式正面临着缺少继承者的不利局面,长久以往,一些少数民族艺术就会走向消亡[12]。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民族文化的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安全,所以在面对当前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危险局面,需要国家和社会密切关心,积极地采取措施,保护好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不被侵蚀,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消亡了,那么这个民族也会最终走向消亡。少数民族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需要寻找和研究出更科学有效的方式加以创新和传承,让这些少数民族文化的瑰宝在新时期闪烁出更耀眼的光芒。所以,少数民族艺术在多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中传承,可以为各种不同民族的艺术培养可能的继承者,从而维护了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多样性。

2.有利于维护我国多元一体的文化艺术格局

中华民族是中国从古至今各民族的总称。在中国经历不断分合后最终成为一个统一国家的过程中,多种民族也相互交融,最终形成中华民族这个民族集合体。在我国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56个民族不断交往、杂居、通婚、融合,又在分歧中不断争斗、分裂、灭亡,逐渐形成一个融合又各具个性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历史的积淀之下,我国的56个民族具有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又共同构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既有一体性,更有多元化,一体性和多元化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显著特征[13]。艺术文化的传承既要维护文化的一体性,也要维护文化的多元化。如果对民族文化过于忽视,容易造成部分民族文化的消融,不利于文化生态多样性的安全。而反过来如果对民族文化过度的强调,过分推崇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同时排斥其他民族和民族文化,很容易陷入狭隘的民族主义误区。民族的团结和和谐需要使不同的民族也能相互认同各自的民族文化和建立情感上的亲近关系。所以,在多民族地区的幼儿园教育中传承少数民族艺术,可以培养本民族艺术的继承者,维持民族艺术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可以增进各民族的感情,相互认同,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多元一体文化艺术格局。总之,幼儿时期是每个人成长的奠基期,具有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甚至会决定其未来人生的走向。此时,幼儿心理和生理地发展也提供了在幼儿期传承少数民族艺术的可能性。在幼儿期传承少数民族艺术不仅是传承的一种有效途径,更对幼儿自身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多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中传承少数民族艺术也有着全局性的战略意义。同时,少数民族艺术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幼儿教育的特殊工具,可以成为一种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这种资源丰富了教学的手段,充实了教学的内容。也正是幼儿教育和少数民族艺术二者之间相互碰撞和交流,才会共同为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产生更多的积极意义[14]。

[参考文献]

[1]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张文勋,施惟达,张胜冰,等.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宋桂生.当代民族艺术之路传承与超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孙亚娟.儿童养育习俗及其研究价值的教育人类学分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7):6-10.

[5]方娟.少数民族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D].昆明:云南大学,2010.

[6]龙成彦.少数民族地区第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后的现状及改进思路[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1):92-95.

[7]张文馨.成人教育视域下的民族艺术传承研究--基于对云南少数民族艺术传承教育的思考[D].昆明:云南大学,2014.

[8]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6.

[9]朱晓红.蒙古族民间艺术的特征及其幼儿教育价值[J].前沿,2005(1):113-115.

[10]陈世联,刘云艳.西南六个少数民族儿童民族文化认同的比较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6(11):12-15.

[11]黄宗植.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及其实践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04(6):80-84.

[12]蔡迎旗.多元文化中的幼儿民族文化教育[J].山东教育,2002(5):30-33.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