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实用13篇

少数民族艺术文化
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篇1

(一)渔猎文化景观包括赫哲族的椴木图腾柱;赫哲族进行渔猎活动的器具以及渔猎文化、鱼皮衣等;绣有各种花草团的大襟长袍、具有赫哲族民族特色的套裤和被褥、各式各样包括优美图案的生活器具;鄂伦春族的古典狩猎文化和饮食文化;无论是赫哲族还是鄂伦春族其渔猎狩猎文化都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特色,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开发尚属空白,因此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二)游牧文化景观在我国黑龙江西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具有很丰富的生态资源,除了有各式各样的植物,还有国家珍惜保护动物丹顶鹤;此外,少数的蒙古族部落,也带来了非常具有蒙古族特色的饮食文化,烤全羊、奶茶等。

(三)农耕文化景观分布于该地区的朝鲜族、满族、达斡尔族他们同汉族一样属于农耕社会,但是同传统的汉族农耕文明又有很明显的差距,这也是很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此外,满族历史悠久的“弯子炕”、朝鲜族鲜明的民族服装等,都是具有一定开发空间的文化旅游产品。

(四)宗教文化景观黑龙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文化也异常丰富,且这些宗教文化都蕴含到了日常的民族服饰、民族首饰中;能够让游客体验到在我国中原地区所无法领略到的另类宗教气息。

三、对于该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旅游事业发展的设想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开发、发展、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旅游事业既可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对于文化的推广也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研发、推广做为目标,有步骤、有依据的推动黑龙江省西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产业化进程,为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播及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近些年政府对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各种帮扶政策,落实的非常到位;此外,政务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少数民族地区依托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发展旅游业脱贫致富,在我国也有先例;其次,黑龙江地区在我国是一个地理位置很特殊的省份,那么黑龙江人应该抓住这些先天优势和老祖宗留下的光辉遗产利用政府的优秀政策,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建立人文气息浓厚且囊括自然景观的少数民族风俗文化村,并依托黑龙江西部地区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观,着重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建设、开发,并进一步扩大开放,除了对当地区的环境有待加强之外,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播也有一定的帮助。例如,建立满族、朝鲜族、达斡尔等民族风俗文化村时,以当地优美的自然美景作为依托,开发该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提高游客对我国少数民族灿烂文化的认识。

四、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旅游产品的效应

(一)社会效应在人文旅游中,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旅游资源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各民族的团结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着很紧密的联系。

(二)经济效应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研发,将为该地区争取到极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对于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就业问题和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具体可以参照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旅游文化发展。

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篇2

少数民族文化,是当前文化学所关注的重要内容。在实际中,其不但是对文化学者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是所有院校所重视的教学资源和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是指在艺术院校的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其构建少数民族艺术认知系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社会、风俗民情、语言行为,才能成为自有的知识,才可以深刻体会少数民族艺术,并时刻保持创作的热情,才可以自觉的对其加以传承行为。

教学资源,主要是指讲过学者的整理、耙梳,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能够进行典型代表的总结,将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东西引入课堂,使其成为现代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校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知识内容。

二、特色教材是少数民族文化变为人才培养资源的主要途径

在当前的社会中,少数民族文化是很多社会活动的主要资源。比如,宗教研究、文化研究、文化产业的研究、法学研究、社会文明研究、经济研究、生态研究等等。而作为艺术院校,特别是地方的艺术院校在教育资源研究方面的应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将少数民族文化进行艺术教育资源的有效转化。

(一)进行积极的跟踪,即确保采风的经常化

在艺术院校中采风是长期以来坚持的一个优良传统,不论是从生活艺术创作源泉方面,还是从民间学习的意义上来说,采风都是必要和需要的。但是问题在于,采风不是在社会生活基层中进行生活素材的简单感受以及吸收,而是经过整理以后进行一定的艺术创作;同时更应该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进行人们的愿望、情感、表达方式的切实体验。这些内容是文艺创作在生活中进行灵感汲取的最重要内容。

(二)认真进行培植,确保研究的项目化

艺术院校在进行学术研究时,除了对各种对接渠道项目进行研究以外,针对自己学校实际情况,如办学设想、专业设置、学科布局等,设计出整体推进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研究项目,作出发展和建设的理性分析、科学导引,这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是十分重要。把学校的研究项目和学生的个人爱好以及零星行为进行有效结合,将其引领到项目中去、引领到相关项目群体中去,还具有另外的意义,即通过项目研究进行精神的凝聚、队伍的锻炼、力量的整合、品牌的打造。

(三)积极加以支持,实现成果的课程化

成果课程化的研究,在本质上属于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研究中的办学行为加以焊接,是十分有效和有力的,其对于办学综合实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成果的课程化,需要有教材编写来进行有力的支撑。怎样才能把少数民族的艺术资源编写到现代教育行为中,使其成为教学传播的主要内容,是对教学团体和教师进行考验的关键所在。在教学的实践中,应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提高的教师能力和水平,使其从一知半解的“知道者”成为真正的专家。

三、出版社应在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自觉意识和积极作为

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篇3

因为生活在东北,所以让我对东北的少数民族文化魅力有着特殊的兴趣与热爱。常年的冰天雪地培育了高寒地区的稀有树种,养育了耐寒的猛兽飞禽,更哺育了这方水土生活着的勤劳勇敢的少数民族,如鄂伦春族。

也许是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这里的人们坚强勇敢的性格和打猎畜牧的本领,使得他们在这种野外游牧生活中激发出了最纯朴最原生态的艺术形式。他们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等广泛地涉及了民族历史、狩猎采集、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鄂伦春族口头创作“扎恩达勒”(民歌),内容丰富,他们通常以固定曲调即兴编词歌唱,他们的有些当地人演唱的民歌是要讲述一个故事,或是在曲调相近的歌声中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些是劳动的结晶,也是生活经验的总结。

在长期的狩猎劳动中产生的舞蹈应该是当地最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熊舞》、《野牛搏斗舞》、《树鸡舞》等都是表现猎人对野兽、飞禽的观察以及生产过程的模仿。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发掘最原始的艺术文化,在劳作中不由自主地产生最原生态的歌舞形式,东北少数民族就是这样在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雨历程,半个多世纪的栉风沐雨,昔日的落后与蛮荒已被文明与进步所取代,然而这种最淳朴的艺术形式却永远值得我们后来人学习和重视。

二、东北少数民族艺术特点浅析

以鄂伦春族为例,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兄弟,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下面我们浅析一下他们的艺术特点。

(1)首先他们的舞蹈形式都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反映生活,也可以说他们的民歌和舞蹈是在普遍的生活及劳动过程中产生,这种民族特色的舞蹈源于生活,更真切的反映生活,所以他们的音乐更淳朴、清新,给人一种走进生活,经营生活的感觉,如骑马、瞄准、射击等动作,源于生活而且粗犷豪爽。

(2)鄂伦春族音乐都是一种在自然中获得的声音,他们更具有原生态的气息,他们在演唱和舞蹈中可以发出一种更贴近自然的声音,例如“吼、吼”“咕、咕”之类的声音,体现了他们当时与历史恶劣环境抗衡,同时又融洽相处的那种真实。他们善于从大自然的生物中寻找最原始的声音,这种歌曲特色和舞蹈特点让人感觉更亲近自然。

(3)他们的音乐和舞蹈形式有时源于他们对动物的描述,如黑熊搏斗舞、树鸡舞等,这也包括对供奉的牺牲的描述及牺牲的祭拜方法,例如“转圈舞”,这种请祖神、拜神的程式都在一定程度上规划了他们的音乐构成模式。所以也可以看出他们的歌唱手法和舞蹈存在一些宗教色彩。

(4)她们流传已久的民间音乐文化与茂密的森林、丰富的水源、广阔的草原等优美的自然景观及她们所从事的捕鱼、游牧、手工艺等传统生产方式息息相关,形成了鲜明的本土文化特色。所以在他们的音乐中可以找到一丝悠远、自由与辽阔。每次欣赏东北少数民族的民族音乐和歌舞,都会给人一种心情爽朗、轻松自在的感觉,这种原滋原味的又有着一丝乡土气息的旋律,完全不同于现代音乐的复杂和喧嚣,是一种原始的安静与祥和。

(5)从历史意义上来看,他们的音乐从民间音乐、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到坚持民族本土音乐特色等方面,做到了保持传统的原生形态,又要与时俱进,是一种与新时代相融合的传统音乐。所以,其音乐文化需要我们的保护和延承,当地的有些老人已经是中国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者,有些原始的歌曲,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喜爱和研究中国民族音乐的音乐人来重视和保护,进而让全社会都来保护这种充满地域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

三、让民族音乐走进课堂

保持原生态的少数民族艺术文化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原始的生存环境正在逐渐缩小,它的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所以,作为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高校应当将传统音乐文化遗产引进,引导其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促进文化繁荣的要求,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传承人类文明的坚实保障。如何将这种民族艺术形式走进课堂,探索一条将传统音乐遗产与现代音乐教育完美结合的道路,也是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一项重要的参考依据,这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实践价值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积极引导

学校要有重点地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原生态天地中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可以通过田野调查等方法,深入少数民族人的生活中去,有计划地引进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或著名民间艺人进学校演出、演讲,以保证在校大学生能增加接触原汁原味的音乐形式,进而在教师的指导下走近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

2.利用课外活动配合课堂教学

学校主管部门可以制订相关制度鼓励学生、教师参与民族音乐文化活动,对于民族服饰、歌唱技巧等进行探究,进而来重新评估它们的价值。在学校开办知识讲座,以增强音乐文化意识,培养优秀原生态音乐文化人才,提高大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和研究兴趣。

3.鼓励和支持文化交流政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弘扬本地区艺术文化的同时,去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去借鉴其他地区和国外先进的文化成果,这样能更好地开阔学生的眼界,建立健全了良性循环机制。

相信在相关教育部门的广泛重视和政策下,在物质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能让更多的大学生和热爱艺术的人吸收广泛的营养,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传承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结束语

在我国东北居住着很多勤劳善良,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人,无论从历史学、人类学、比较文学和音乐学等众多学科研究所需的角度来看,世代相传的音乐文化,都是一种取之不尽的巨大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之一。回顾东北少数民族的定居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是一份美丽的“音乐神话”,是一段优美的“民间传说”,他以特殊的韵律向人类发出了“携起手来共同寻根”的文化信息。我们相信,这种纯粹的淳朴的艺术方式,在得到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今天,一定会在更广阔的领域莫名而直接地感动所有人。今天,让我们更加关注历史,弘扬民族精神,让中华文脉得以沿承。

参考文献:

[1]刘翠兰.鄂伦春族.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汪立珍.鄂温克族神话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篇4

1、在美术活动中尊重理解幼儿的想法

陈鹤琴在《儿童的绘画》一文中说道:“绘画是言语的先导,表示美感之良心。要知儿童心理,不可不研究儿童的绘画”。儿童画是儿童内心的真实写照,应以此为教学目的激发幼儿表现力、创造力。有时候孩子们会用用稚拙颠歪的线条,拼接组合成一些莫明其妙的形状、图案,成人是难以读懂,而孩子们总能描述的非常详尽:“这是房子、这是小河、这是花朵、这是白云……”。这即幼儿眼中真实的世界、内心真实地写照。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观察方法和角度以及特定的思维方式,把所看到想到的东西用笔表现出来,形成生动的全新的世界。就像一句话所描述的:“幼儿的画是用来听的,而不是用来看的!”当她(他)看到漂亮美丽的事物时,总会异常兴奋,产生心灵共鸣,进而表现于美术作品中,即先娱目动情,才能激思励志。

2、带领幼儿感受欣赏少数民族艺术元素

在少数民族艺术元素感受与欣赏就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教师经常带幼儿参观清真寺、回民小吃街、文化广场、回族工艺品商店、食品加工坊,同时对幼儿进行分组到回族爷爷奶奶的家里去,让幼儿身临其境,玩耍、游戏、观察体验,感觉少数民族文化的变化,捕捉感兴趣的事物的形态;孩子们观察特色建筑、回族服饰、工艺品,对它们身上的装饰纹样产生了巨大的兴趣。间接经验主要是通过语言的描述,如参观的感受、生活情境中让自己眼睛一亮的事物都是创造的起点、灵感的源头。在参观活动中引导孩子去体验民族文化带给大家的震撼与惊奇;在活动前要求每个孩子用眼睛去看,用脑子去想、去记;活动之后鼓励孩子通过行动去体验,用语言描述,用视频回放的形式促使幼儿的灵感运动起来,内化于画中,从中去发现、去辨别,并悟出道理,看谁画的颜色搭配好,谁的画构图有主有次,谁的画画得更有趣、真实的景象中的用色与色调的搭配等,所以幼儿经验越丰富,表象储备则越多,幼儿头中的形象也就越鲜明,内在的创造冲动,就越容易产生,由此达到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最终教育目标。

3、在美术活动中妙用多种技能材料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包括绘画、美工、欣赏,幼儿表现美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的,而现在面对幼儿的美术活动往往只给幼儿一纸一笔,无法激起幼儿创作的兴趣。因此,在探究少数民族(回族)文化艺术在我园美术活动中运用的过程中,我运用多种工具、方法,如竹签、棉团、色纸等,运用喷、洒、印、拓、吹等多种技能,同时运用多种材料将美术活动丰富化、游戏化,如用牙膏盒、饼干盒拼装成清真寺并加以美化、用不同颜色的超轻黏土制作各类回民小吃、并用布、纸等不同材料制作自己心目中的民族服饰。通过一次次的实践研究,我有机地将少数民族(回族)文化艺术在我园美术活动中运用的淋漓尽致,在孩子们的作品中我感受到惊喜,体验作为师者的快乐与幸福!

二、丰富幼儿感性经验,提高幼儿美术创作的表现技能

《幼儿园规程》明确提出:“教育活动应灵活运用集体和个别活动的形式,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注重活动的过程,促进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提高。”美术教学也不例外。因此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运用各种途径、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使回装饰艺术在幼儿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巧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使美术欣赏更加直观

回族艺术独特的民族特色、丰富的图案形式是幼儿园开展美术欣赏活动的优质素材,老师在开展美术欣赏活动中,巧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美术欣赏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例如:教师在网上搜集回族影像视频、收集各类回族装饰纹样,利用幻灯或者课件的形式让幼儿欣赏。另外,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备课,幼儿能够更加清晰直观的欣赏到到回族装饰艺术的图案美和色彩美,有利于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开拓视野,激发幼儿兴趣。此外,幼儿的作品在最后的评价环节也能够通过大屏幕上的展示,增强幼儿与作品之间的互动,让幼儿有成功感。

2、游戏化的活动帮助幼儿提高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师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游戏情景,提供多样化的材料,满足幼儿操作的不同兴趣,使幼儿通过游戏活动,获得对回族族装饰艺术的认知、表现等方面的发展。例如在《花儿弹唱会》活动中,由幼儿和教师、家长共制作、收集回族乐器、回族娃娃、头饰、服装等,在活动区中,女孩子戴上用丝巾做的头饰、穿上皱纹纸做的回族服装;男孩子带上自己做的自制的小花帽,穿上自制的马甲,手里拿着冬不拉,跟着音乐唱起来、跳起来……游戏化的情境,吸引幼儿强烈的参与欲望,孩子们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篇5

 

一、少数民族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是今天的显学——文化学密切关注的内容。实际上,它不仅是文化学者展开学术研究的丰富矿藏,也应该是地方艺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最值得重视的文化背景和教学资源。因为,中国内地大多数地方艺术院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许多珍贵艺术文化的形态较为完整地存留下来,构成了当地艺术院校办学的区域文化背景或者说是办学的区域文化基础。如果有正确的文化态度,就会将这种背景或者基础,当做自己办学的资源优势加以很好地利用;如果价值判断不准确,常常会将这种背景或基础当做妨碍前进的包袱或是自惭形秽的发展低起点。尽管随着多元文化价值的强调,这样的意识和心态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基础来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培养人才,创新艺术,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化背景,主要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的成长过程当中,成为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认知系统所建立的重要基础。只有对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历史社会、语言行为等有所了解,成为自有知识,才能对少数民族艺术有深切的体会和真挚的情感,才能产生自觉的传承行为与创作热情。但是,如果面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只是将其存在当做一种背景知识来介绍,让学生掌握,那就太大材小用、重鼎轻置了。实际上,应该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上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中国众多的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了文化构成的“多数”部分。 

教学资源,主要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经过学校专家学者的耙梳、整理,总结出典型代表、规律性的东西,进入学校课堂,成为现代规模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成为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延绵不绝、自立自新、发扬光大,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上得到充分体现。 

 

二、特色教材:少数民族艺术变为艺术人才培养资源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成为许多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譬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法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经济研究、社会文明研究、生态研究等等。而作为艺术院校,尤其是地方艺术院校的教育资源研究,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被人涉足,但是,常常是一时一地一得的议论或心得。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系统思考的问题。 

意识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是一回事,将这种资源变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则是另外一回事。有理念,有思想,还要有行动、有措施。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行动”“什么措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学院合作,通过特色艺术教材出版、重点学科丛书出版和艺术精品课程教材出版项目,探索了一些路径,积累了一些经验。 

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篇6

少数民族文化,是今天的显学——文化学密切关注的内容。实际上,它不仅是文化学者展开学术研究的丰富矿藏,也应该是地方艺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最值得重视的文化背景和教学资源。因为,中国内地大多数地方艺术院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许多珍贵艺术文化的形态较为完整地存留下来,构成了当地艺术院校办学的区域文化背景或者说是办学的区域文化基础。如果有正确的文化态度,就会将这种背景或者基础,当做自己办学的资源优势加以很好地利用;如果价值判断不准确,常常会将这种背景或基础当做妨碍前进的包袱或是自惭形秽的发展低起点。尽管随着多元文化价值的强调,这样的意识和心态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基础来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培养人才,创新艺术,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化背景,主要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的成长过程当中,成为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认知系统所建立的重要基础。只有对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历史社会、语言行为等有所了解,成为自有知识,才能对少数民族艺术有深切的体会和真挚的情感,才能产生自觉的传承行为与创作热情。但是,如果面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只是将其存在当做一种背景知识来介绍,让学生掌握,那就太大材小用、重鼎轻置了。实际上,应该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上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中国众多的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了文化构成的“多数”部分。

教学资源,主要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经过学校专家学者的耙梳、整理,总结出典型代表、规律性的东西,进入学校课堂,成为现代规模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成为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延绵不绝、自立自新、发扬光大,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上得到充分体现。

二、特色教材:少数民族艺术变为艺术人才培养资源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成为许多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譬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法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经济研究、社会文明研究、生态研究等等。而作为艺术院校,尤其是地方艺术院校的教育资源研究,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被人涉足,但是,常常是一时一地一得的议论或心得。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系统思考的问题。

意识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是一回事,将这种资源变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则是另外一回事。有理念,有思想,还要有行动、有措施。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行动”“什么措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学院合作,通过特色艺术教材出版、重点学科丛书出版和艺术精品课程教材出版项目,探索了一些路径,积累了一些经验。

1.跟踪:采风经常化

采风,是艺术院校许多年以来坚持的一个传统,无论从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还是学习民间哪个意义上讲,采风都是需要的。问题在于,采风不仅仅是到社会生活的基层当中去感受和吸收鲜活的生活素材,经过整理进入艺术创作;而且是要在人民群众生活当中切实地体验人们的情感、愿望、表达方式。这些内容,也是文艺创作从生活汲取灵感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的事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复、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沉潜到基层长期静观默察、广泛学习采风变得越来越困难,成为一种难于复制、不敢追求的奢侈。偶有出游,用相机、录音机、摄像机记录一些声音影像,回家再慢慢回忆,以此为创作题材进入创作,真正是“浮光掠影”。实际上,那些声音、影像背后,最为鲜活的情感、饱实的内容、隐藏的意义,被忽略掉了。今天许多所谓的民族题材、民族色彩的艺术产品,做出来令人感到存形失魂,原因就在于此。浮光掠影采风来的外在色彩,替代了对民族情感内容与情感方式的真正深入。

所以,办学环境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要清醒地意识到这种状况,将自己的办学路数中“采风经常化”的做法固定下来,学生、教师都如此。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采风的便利十分明显,就应该用好用足这种天然的便利。云南艺术学院的一些教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这方面的意识很强,做得比较好,其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效果也就显著得多。

[1] [2] [3] 

音乐、舞蹈、艺术设计、民族民间美术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收成。音乐人类学方面、少数民族音乐乐器研究方面、云南特色工艺美术研究方面、民族舞蹈艺术研究方面,云南艺术学院都有了值得骄傲的成果。

.培植:研究项目化

艺术院校的学术研究,历史上常常有几种做法:一是以创作代替研究,认为研究思考已经在创作过程当中酝酿、创作成果里面体现了,不必一定要用文字来总结它;二是认为研究是个人的事,而且,艺术研究就像艺术创作一样,是随心所欲,因情所致,完全根据个人爱好兴趣,所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由于这样的认识,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艺术与人文科学家族里的其他学科相比,显得理论成果薄弱,所谓艺术研究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探究、认识上。而且,就艺术整体研究看,作为专业、学科的整体性研究与结构性建设的意识淡薄。在这样的状态下,就应该在对接各种渠道的项目研究之外,针对自己学校的办学设想,针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的布局,设计一些整体推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研究项目,作为建设与发展的理性分析、科学发展的导引,这十分重要。将学校开展研究的个人爱好与零星行为,引领到项目、引领到彼此相关的项目群当中去,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通过研究项目凝聚精神、锻炼队伍、整合力量、打造品牌。

以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特色民间工艺》的出版为例: 教师们从长期下乡采风的积累中,从特色民间工艺大师进入大学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也从各级政府不断整理、确定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政府行动中,深切感受到高等艺术院校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于是,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教师们在耙梳资料,补充采访采录,条分缕析后,于年编辑出版了《云南特色民间工艺》一书。该书出版后,成为云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教学辅助用书,也获得了第十二届云南优秀出版物三等奖。年开始,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将此书作为一项概论式成果,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立项运作,将种云南特色民间工艺成果以项目化的形式运作为一个系列成果,这个成果将于年以高校“十二五”规划艺术教材的形式陆续出版。

.支持:成果课程化

研究成果课程化,实质上是焊接教学研究与教学过程的办学行为,十分有力、有效,对于办学综合实力的生成也非常重要。大学里的研究成果,有的可以转化为经济成果,有的能够体现为社会效益成果,还有的,可以转化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当中去,建立一门课程或一种课程体系。以云南艺术学院为例,近年大力开展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教学成果以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等形式体现出来,涉及教学环节的教师个体、教师梯队结构、专业特色优势与课程品牌各个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实际上,教学质量工程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实在“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谁有资格教、为什么教”这样一些具体问题上的工程。

成果课程化,最有力的支撑显然来自教材编写。如何将少数民族艺术资源编写成可以在现代教育行为当中广泛教学传播的内容,就是一个考验教师和教学团队的关键所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都涉及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过程控制、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检测的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都在解决“教什么、谁教、谁有资格教、如何教、为什么教”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首先是理论问题,是文化立场姿态与艺术价值判断的理论问题,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教材编写中体现出来的教师能力的增强与水平的提升,从一知半解的“知道者”变为专家。

出版社根据艺术院校的课程建设、专业发展、学科建设需求,积极回应,支持项目,扩大合作,在精品课程、特色课程、重点学科建设方面为艺术教育提供服务。

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篇7

少数民族文化,是今天的显学——文化学密切关注的内容。实际上,它不仅是文化学者展开学术研究的丰富矿藏,也应该是地方艺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最值得重视的文化背景和教学资源。因为,中国内地大多数地方艺术院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许多珍贵艺术文化的形态较为完整地存留下来,构成了当地艺术院校办学的区域文化背景或者说是办学的区域文化基础。如果有正确的文化态度,就会将这种背景或者基础,当做自己办学的资源优势加以很好地利用;如果价值判断不准确,常常会将这种背景或基础当做妨碍前进的包袱或是自惭形秽的发展低起点。尽管随着多元文化价值的强调,这样的意识和心态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基础来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培养人才,创新艺术,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化背景,主要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的成长过程当中,成为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认知系统所建立的重要基础。只有对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历史社会、语言行为等有所了解,成为自有知识,才能对少数民族艺术有深切的体会和真挚的情感,才能产生自觉的传承行为与创作热情。wWW.133229.CoM但是,如果面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只是将其存在当做一种背景知识来介绍,让学生掌握,那就太大材小用、重鼎轻置了。实际上,应该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上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中国众多的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了文化构成的“多数”部分。

教学资源,主要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经过学校专家学者的耙梳、整理,总结出典型代表、规律性的东西,进入学校课堂,成为现代规模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成为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延绵不绝、自立自新、发扬光大,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上得到充分体现。

二、特色教材:少数民族艺术变为艺术人才培养资源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成为许多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譬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法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经济研究、社会文明研究、生态研究等等。而作为艺术院校,尤其是地方艺术院校的教育资源研究,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被人涉足,但是,常常是一时一地一得的议论或心得。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系统思考的问题。

意识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是一回事,将这种资源变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则是另外一回事。有理念,有思想,还要有行动、有措施。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行动”“什么措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学院合作,通过特色艺术教材出版、重点学科丛书出版和艺术精品课程教材出版项目,探索了一些路径,积累了一些经验。

1.跟踪:采风经常化

采风,是艺术院校许多年以来坚持的一个传统,无论从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还是学习民间哪个意义上讲,采风都是需要的。问题在于,采风不仅仅是到社会生活的基层当中去感受和吸收鲜活的生活素材,经过整理进入艺术创作;而且是要在人民群众生活当中切实地体验人们的情感、愿望、表达方式。这些内容,也是文艺创作从生活汲取灵感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的事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复、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沉潜到基层长期静观默察、广泛学习采风变得越来越困难,成为一种难于复制、不敢追求的奢侈。偶有出游,用相机、录音机、摄像机记录一些声音影像,回家再慢慢回忆,以此为创作题材进入创作,真正是“浮光掠影”。实际上,那些声音、影像背后,最为鲜活的情感、饱实的内容、隐藏的意义,被忽略掉了。今天许多所谓的民族题材、民族色彩的艺术产品,做出来令人感到存形失魂,原因就在于此。浮光掠影采风来的外在色彩,替代了对民族情感内容与情感方式的真正深入。

所以,办学环境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要清醒地意识到这种状况,将自己的办学路数中“采风经常化”的做法固定下来,学生、教师都如此。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采风的便利十分明显,就应该用好用足这种天然的便利。云南艺术学院的一些教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这方面的意识很强,做得比较好,其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效果也就显著得多。音乐、舞蹈、艺术设计、民族民间美术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收成。音乐人类学方面、少数民族音乐乐器研究方面、云南特色工艺美术研究方面、民族舞蹈艺术研究方面,云南艺术学院都有了值得骄傲的成果。

2.培植:研究项目化

艺术院校的学术研究,历史上常常有几种做法:一是以创作代替研究,认为研究思考已经在创作过程当中酝酿、创作成果里面体现了,不必一定要用文字来总结它;二是认为研究是个人的事,而且,艺术研究就像艺术创作一样,是随心所欲,因情所致,完全根据个人爱好兴趣,所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由于这样的认识,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艺术与人文科学家族里的其他学科相比,显得理论成果薄弱,所谓艺术研究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探究、认识上。而且,就艺术整体研究看,作为专业、学科的整体性研究与结构性建设的意识淡薄。在这样的状态下,就应该在对接各种渠道的项目研究之外,针对自己学校的办学设想,针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的布局,设计一些整体推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研究项目,作为建设与发展的理性分析、科学发展的导引,这十分重要。将学校开展研究的个人爱好与零星行为,引领到项目、引领到彼此相关的项目群当中去,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通过研究项目凝聚精神、锻炼队伍、整合力量、打造品牌。

以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特色民间工艺》的出版为例: 教师们从长期下乡采风的积累中,从特色民间工艺大师进入大学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也从各级政府不断整理、确定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政府行动中,深切感受到高等艺术院校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于是,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教师们在耙梳资料,补充采访采录,条分缕析后,于2008年编辑出版了《云南特色民间工艺》一书。该书出版后,成为云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教学辅助用书,也获得了第十二届云南优秀出版物三等奖。2009年开始,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将此书作为一项概论式成果,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立项运作,将15种云南特色民间工艺成果以项目化的形式运作为一个系列成果,这个成果将于2011年以高校“十二五”规划艺术教材的形式陆续出版。

3.支持:成果课程化

研究成果课程化,实质上是焊接教学研究与教学过程的办学行为,十分有力、有效,对于办学综合实力的生成也非常重要。大学里的研究成果,有的可以转化为经济成果,有的能够体现为社会效益成果,还有的,可以转化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当中去,建立一门课程或一种课程体系。以云南艺术学院为例,近年大力开展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教学成果以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等形式体现出来,涉及教学环节的教师个体、教师梯队结构、专业特色优势与课程品牌各个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实际上,教学质量工程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实在“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谁有资格教、为什么教”这样一些具体问题上的工程。

成果课程化,最有力的支撑显然来自教材编写。如何将少数民族艺术资源编写成可以在现代教育行为当中广泛教学传播的内容,就是一个考验教师和教学团队的关键所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都涉及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过程控制、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检测的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都在解决“教什么、谁教、谁有资格教、如何教、为什么教”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首先是理论问题,是文化立场姿态与艺术价值判断的理论问题,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教材编写中体现出来的教师能力的增强与水平的提升,从一知半解的“知道者”变为专家。

出版社根据艺术院校的课程建设、专业发展、学科建设需求,积极回应,支持项目,扩大合作,在精品课程、特色课程、重点学科建设方面为艺术教育提供服务。

具体说,出版社用出版教材的方式支持地方艺术院校在办学当中强调特色,发展优势,支持他们在精品课程建设当中突出教学内容的特色优势,突出他们在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的丰厚资源基础上的教学优势,突出他们在整理和创新民族艺术方面身置其中所具有的深切体验。云南大学出版社近年来陆续出版的《云南特色民间工艺》《图形创意》《傣族舞蹈教材》《云南民族复调音乐研究》等,就是将院校教师或艺术家多年的研究所得整理出版后又把它们转化为课程内容,突出了少数民族艺术传承过程在现代大学里通过教学完成的实验。以《图形创意》教材的编写出版为例:云南艺术学院这个学科的教师从艺术设计课程的角度多年下乡采风,搜集了大量的民族民间图形,教师们把这些积累作为本地的图形元素运用到图形创意的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了这一专业基础课程的本土特色。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提炼完善,逐渐建设成了一门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于是,精品课程教材也顺理成章、应运而生了。

民间艺术,少数民族艺术,通过现代大学教育,变成规模化、群体性、科学化的科学可控的过程,为中国艺术的繁荣预埋下了“草根情怀”的种子。我们看到,云南艺术学院的学生,通过学习,除了艺术院校大学生都应该掌握的一般人文知识、艺术技能外,还可以获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知识的技能。这是他们拓展生存空间和发展平台的重要社会竞争力。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通过这样的学术研究和教材编写,艺术教育单位润物无声地准备了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的团队。经过了下乡采风实践、课堂教学运用、问题思考、项目研究,再回馈到教学实践中,经过如此锤炼的队伍是那种用别人的教材、鹦鹉学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队伍所无法企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云南大学出版社在支持艺术教育单位的教材与研究成果的出版中,也支持了艺术教育单位的人才培养、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

成果课程化“一石双鸟”,既转化了研究成果,又培育了专家和教学团队。

三、出版社在艺术人才培养规划当中的自觉意识与积极作为

艺术人才的智力贡献与创造能力,是建设文化大省与文化强省的关键,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民族文化传承者和创新者,就地取材、因人施教的教材编写尤其重要。2002年,云南大学出版社出面运作,由云南艺术学院牵头,召集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玉溪师范学院、大理学院等办有艺术专业或艺术学科的大学开会结盟,统一认识,将“继承传统、学习民间”的区域文化特色与地域艺术优势的内容结合到艺术教育的普遍性规律中,搭建了“新世纪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系列教材”的基本框架,至今,已经陆续出版了《艺术美学导论》《艺术概论》《艺术教育管理学》《艺术英语》《云南民族美术学》《中国水墨画:源流、审美、表现》《图形创意》《电子杂志设计》《云南高等美术教育史研究》《云南民族民间戏剧概论》《戏剧导演思维与训练》《欧美现当代名剧赏析》《云南民族舞蹈史》《傣族舞蹈教程》《诸子论音乐》《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音乐美学教学论稿》《音乐素质通用教程》《电视导播》等教材,社会反响和教学效果良好。

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篇8

少数民族文化,是今天的显学——文化学密切关注的内容。实际上,它不仅是文化学者展开学术研究的丰富矿藏,也应该是地方艺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最值得重视的文化背景和教学资源。因为,中国内地大多数地方艺术院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许多珍贵艺术文化的形态较为完整地存留下来,构成了当地艺术院校办学的区域文化背景或者说是办学的区域文化基础。如果有正确的文化态度,就会将这种背景或者基础,当做自己办学的资源优势加以很好地利用;如果价值判断不准确,常常会将这种背景或基础当做妨碍前进的包袱或是自惭形秽的发展低起点。尽管随着多元文化价值的强调,这样的意识和心态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基础来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培养人才,创新艺术,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化背景,主要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的成长过程当中,成为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认知系统所建立的重要基础。www.133229.CoM只有对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历史社会、语言行为等有所了解,成为自有知识,才能对少数民族艺术有深切的体会和真挚的情感,才能产生自觉的传承行为与创作热情。但是,如果面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只是将其存在当做一种背景知识来介绍,让学生掌握,那就太大材小用、重鼎轻置了。实际上,应该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上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中国众多的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了文化构成的“多数”部分。

教学资源,主要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经过学校专家学者的耙梳、整理,总结出典型代表、规律性的东西,进入学校课堂,成为现代规模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成为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延绵不绝、自立自新、发扬光大,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上得到充分体现。

二、特色教材:少数民族艺术变为艺术人才培养资源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成为许多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譬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法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经济研究、社会文明研究、生态研究等等。而作为艺术院校,尤其是地方艺术院校的教育资源研究,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被人涉足,但是,常常是一时一地一得的议论或心得。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系统思考的问题。

意识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是一回事,将这种资源变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则是另外一回事。有理念,有思想,还要有行动、有措施。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行动”“什么措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学院合作,通过特色艺术教材出版、重点学科丛书出版和艺术精品课程教材出版项目,探索了一些路径,积累了一些经验。

1.跟踪:采风经常化

采风,是艺术院校许多年以来坚持的一个传统,无论从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还是学习民间哪个意义上讲,采风都是需要的。问题在于,采风不仅仅是到社会生活的基层当中去感受和吸收鲜活的生活素材,经过整理进入艺术创作;而且是要在人民群众生活当中切实地体验人们的情感、愿望、表达方式。这些内容,也是文艺创作从生活汲取灵感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的事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复、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沉潜到基层长期静观默察、广泛学习采风变得越来越困难,成为一种难于复制、不敢追求的奢侈。偶有出游,用相机、录音机、摄像机记录一些声音影像,回家再慢慢回忆,以此为创作题材进入创作,真正是“浮光掠影”。实际上,那些声音、影像背后,最为鲜活的情感、饱实的内容、隐藏的意义,被忽略掉了。今天许多所谓的民族题材、民族色彩的艺术产品,做出来令人感到存形失魂,原因就在于此。浮光掠影采风来的外在色彩,替代了对民族情感内容与情感方式的真正深入。

所以,办学环境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要清醒地意识到这种状况,将自己的办学路数中“采风经常化”的做法固定下来,学生、教师都如此。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采风的便利十分明显,就应该用好用足这种天然的便利。云南艺术学院的一些教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这方面的意识很强,做得比较好,其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效果也就显著得多。音乐、舞蹈、艺术设计、民族民间美术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收成。音乐人类学方面、少数民族音乐乐器研究方面、云南特色工艺美术研究方面、民族舞蹈艺术研究方面,云南艺术学院都有了值得骄傲的成果。

2.培植:研究项目化

艺术院校的学术研究,历史上常常有几种做法:一是以创作代替研究,认为研究思考已经在创作过程当中酝酿、创作成果里面体现了,不必一定要用文字来总结它;二是认为研究是个人的事,而且,艺术研究就像艺术创作一样,是随心所欲,因情所致,完全根据个人爱好兴趣,所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由于这样的认识,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艺术与人文科学家族里的其他学科相比,显得理论成果薄弱,所谓艺术研究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探究、认识上。而且,就艺术整体研究看,作为专业、学科的整体性研究与结构性建设的意识淡薄。在这样的状态下,就应该在对接各种渠道的项目研究之外,针对自己学校的办学设想,针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的布局,设计一些整体推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研究项目,作为建设与发展的理性分析、科学发展的导引,这十分重要。将学校开展研究的个人爱好与零星行为,引领到项目、引领到彼此相关的项目群当中去,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通过研究项目凝聚精神、锻炼队伍、整合力量、打造品牌。

以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特色民间工艺》的出版为例:教师们从长期下乡采风的积累中,从特色民间工艺大师进入大学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也从各级政府不断整理、确定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政府行动中,深切感受到高等艺术院校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于是,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教师们在耙梳资料,补充采访采录,条分缕析后,于2008年编辑出版了《云南特色民间工艺》一书。该书出版后,成为云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教学辅助用书,也获得了第十二届云南优秀出版物三等奖。2009年开始,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将此书作为一项概论式成果,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立项运作,将15种云南特色民间工艺成果以项目化的形式运作为一个系列成果,这个成果将于2011年以高校“十二五”规划艺术教材的形式陆续出版。

3.支持:成果课程化

研究成果课程化,实质上是焊接教学研究与教学过程的办学行为,十分有力、有效,对于办学综合实力的生成也非常重要。大学里的研究成果,有的可以转化为经济成果,有的能够体现为社会效益成果,还有的,可以转化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当中去,建立一门课程或一种课程体系。以云南艺术学院为例,近年大力开展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教学成果以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等形式体现出来,涉及教学环节的教师个体、教师梯队结构、专业特色优势与课程品牌各个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实际上,教学质量工程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实在“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谁有资格教、为什么教”这样一些具体问题上的工程。

成果课程化,最有力的支撑显然来自教材编写。如何将少数民族艺术资源编写成可以在现代教育行为当中广泛教学传播的内容,就是一个考验教师和教学团队的关键所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都涉及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过程控制、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检测的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都在解决“教什么、谁教、谁有资格教、如何教、为什么教”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首先是理论问题,是文化立场姿态与艺术价值判断的理论问题,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教材编写中体现出来的教师能力的增强与水平的提升,从一知半解的“知道者”变为专家。

出版社根据艺术院校的课程建设、专业发展、学科建设需求,积极回应,支持项目,扩大合作,在精品课程、特色课程、重点学科建设方面为艺术教育提供服务。

具体说,出版社用出版教材的方式支持地方艺术院校在办学当中强调特色,发展优势,支持他们在精品课程建设当中突出教学内容的特色优势,突出他们在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的丰厚资源基础上的教学优势,突出他们在整理和创新民族艺术方面身置其中所具有的深切体验。云南大学出版社近年来陆续出版的《云南特色民间工艺》《图形创意》《傣族舞蹈教材》《云南民族复调音乐研究》等,就是将院校教师或艺术家多年的研究所得整理出版后又把它们转化为课程内容,突出了少数民族艺术传承过程在现代大学里通过教学完成的实验。以《图形创意》教材的编写出版为例:云南艺术学院这个学科的教师从艺术设计课程的角度多年下乡采风,搜集了大量的民族民间图形,教师们把这些积累作为本地的图形元素运用到图形创意的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了这一专业基础课程的本土特色。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提炼完善,逐渐建设成了一门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于是,精品课程教材也顺理成章、应运而生了。

民间艺术,少数民族艺术,通过现代大学教育,变成规模化、群体性、科学化的科学可控的过程,为中国艺术的繁荣预埋下了“草根情怀”的种子。我们看到,云南艺术学院的学生,通过学习,除了艺术院校大学生都应该掌握的一般人文知识、艺术技能外,还可以获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知识的技能。这是他们拓展生存空间和发展平台的重要社会竞争力。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通过这样的学术研究和教材编写,艺术教育单位润物无声地准备了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的团队。经过了下乡采风实践、课堂教学运用、问题思考、项目研究,再回馈到教学实践中,经过如此锤炼的队伍是那种用别人的教材、鹦鹉学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队伍所无法企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云南大学出版社在支持艺术教育单位的教材与研究成果的出版中,也支持了艺术教育单位的人才培养、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

成果课程化“一石双鸟”,既转化了研究成果,又培育了专家和教学团队。

三、出版社在艺术人才培养规划当中的自觉意识与积极作为

艺术人才的智力贡献与创造能力,是建设文化大省与文化强省的关键,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民族文化传承者和创新者,就地取材、因人施教的教材编写尤其重要。2002年,云南大学出版社出面运作,由云南艺术学院牵头,召集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玉溪师范学院、大理学院等办有艺术专业或艺术学科的大学开会结盟,统一认识,将“继承传统、学习民间”的区域文化特色与地域艺术优势的内容结合到艺术教育的普遍性规律中,搭建了“新世纪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系列教材”的基本框架,至今,已经陆续出版了《艺术美学导论》《艺术概论》《艺术教育管理学》《艺术英语》《云南民族美术学》《中国水墨画:源流、审美、表现》《图形创意》《电子杂志设计》《云南高等美术教育史研究》《云南民族民间戏剧概论》《戏剧导演思维与训练》《欧美现当代名剧赏析》《云南民族舞蹈史》《傣族舞蹈教程》《诸子论音乐》《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音乐美学教学论稿》《音乐素质通用教程》《电视导播》等教材,社会反响和教学效果良好。

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篇9

少数民族文化,是今天的显学——文化学密切关注的内容。实际上,它不仅是文化学者展开学术研究的丰富矿藏,也应该是地方艺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最值得重视的文化背景和教学资源。因为,中国内地大多数地方艺术院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许多珍贵艺术文化的形态较为完整地存留下来,构成了当地艺术院校办学的区域文化背景或者说是办学的区域文化基础。如果有正确的文化态度,就会将这种背景或者基础,当做自己办学的资源优势加以很好地利用;如果价值判断不准确,常常会将这种背景或基础当做妨碍前进的包袱或是自惭形秽的发展低起点。尽管随着多元文化价值的强调,这样的意识和心态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基础来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培养人才,创新艺术,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化背景,主要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的成长过程当中,成为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认知系统所建立的重要基础。只有对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历史社会、语言行为等有所了解,成为自有知识,才能对少数民族艺术有深切的体会和真挚的情感,才能产生自觉的传承行为与创作热情。但是,如果面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只是将其存在当做一种背景知识来介绍,让学生掌握,那就太大材小用、重鼎轻置了。实际上,应该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上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中国众多的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了文化构成的“多数”部分。

教学资源,主要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经过学校专家学者的耙梳、整理,总结出典型代表、规律性的东西,进入学校课堂,成为现代规模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成为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延绵不绝、自立自新、发扬光大,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上得到充分体现。

二、特色教材:少数民族艺术变为艺术人才培养资源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成为许多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譬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法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经济研究、社会文明研究、生态研究等等。而作为艺术院校,尤其是地方艺术院校的教育资源研究,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被人涉足,但是,常常是一时一地一得的议论或心得。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系统思考的问题。

意识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是一回事,将这种资源变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则是另外一回事。有理念,有思想,还要有行动、有措施。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行动”“什么措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学院合作,通过特色艺术教材出版、重点学科丛书出版和艺术精品课程教材出版项目,探索了一些路径,积累了一些经验。

1.跟踪:采风经常化

采风,是艺术院校许多年以来坚持的一个传统,无论从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还是学习民间哪个意义上讲,采风都是需要的。问题在于,采风不仅仅是到社会生活的基层当中去感受和吸收鲜活的生活素材,经过整理进入艺术创作;而且是要在人民群众生活当中切实地体验人们的情感、愿望、表达方式。这些内容,也是文艺创作从生活汲取灵感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的事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复、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沉潜到基层长期静观默察、广泛学习采风变得越来越困难,成为一种难于复制、不敢追求的奢侈。偶有出游,用相机、录音机、摄像机记录一些声音影像,回家再慢慢回忆,以此为创作题材进入创作,真正是“浮光掠影”。实际上,那些声音、影像背后,最为鲜活的情感、饱实的内容、隐藏的意义,被忽略掉了。今天许多所谓的民族题材、民族色彩的艺术产品,做出来令人感到存形失魂,原因就在于此。浮光掠影采风来的外在色彩,替代了对民族情感内容与情感方式的真正深入。

所以,办学环境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要清醒地意识到这种状况,将自己的办学路数中“采风经常化”的做法固定下来,学生、教师都如此。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采风的便利十分明显,就应该用好用足这种天然的便利。云南艺术学院的一些教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这方面的意识很强,做得比较好,其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效果也就显著得多。音乐、舞蹈、艺术设计、民族民间美术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收成。音乐人类学方面、少数民族音乐乐器研究方面、云南特色工艺美术研究方面、民族舞蹈艺术研究方面,云南艺术学院都有了值得骄傲的成果。

2.培植:研究项目化

艺术院校的学术研究,历史上常常有几种做法:一是以创作代替研究,认为研究思考已经在创作过程当中酝酿、创作成果里面体现了,不必一定要用文字来总结它;二是认为研究是个人的事,而且,艺术研究就像艺术创作一样,是随心所欲,因情所致,完全根据个人爱好兴趣,所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由于这样的认识,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艺术与人文科学家族里的其他学科相比,显得理论成果薄弱,所谓艺术研究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探究、认识上。而且,就艺术整体研究看,作为专业、学科的整体性研究与结构性建设的意识淡薄。在这样的状态下,就应该在对接各种渠道的项目研究之外,针对自己学校的办学设想,针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的布局,设计一些整体推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研究项目,作为建设与发展的理性分析、科学发展的导引,这十分重要。将学校开展研究的个人爱好与零星行为,引领到项目、引领到彼此相关的项目群当中去,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通过研究项目凝聚精神、锻炼队伍、整合力量、打造品牌。

以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特色民间工艺》的出版为例: 教师们从长期下乡采风的积累中,从特色民间工艺大师进入大学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也从各级政府不断整理、确定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政府行动中,深切感受到高等艺术院校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于是,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教师们在耙梳资料,补充采访采录,条分缕析后,于2008年编辑出版了《云南特色民间工艺》一书。该书出版后,成为云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教学辅助用书,也获得了第十二届云南优秀出版物三等奖。2009年开始,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将此书作为一项概论式成果,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立项运作,将15种云南特色民间工艺成果以项目化的形式运作为一个系列成果,这个成果将于2011年以高校“十二五”规划艺术教材的形式陆续出版。

3.支持:成果课程化

研究成果课程化,实质上是焊接教学研究与教学过程的办学行为,十分有力、有效,对于办学综合实力的生成也非常重要。大学里的研究成果,有的可以转化为经济成果,有的能够体现为社会效益成果,还有的,可以转化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当中去,建立一门课程或一种课程体系。以云南艺术学院为例,近年大力开展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教学成果以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等形式体现出来,涉及教学环节的教师个体、教师梯队结构、专业特色优势与课程品牌各个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实际上,教学质量工程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实在“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谁有资格教、为什么教”这样一些具体问题上的工程。 转贴于 成果课程化,最有力的支撑显然来自教材编写。如何将少数民族艺术资源编写成可以在现代教育行为当中广泛教学传播的内容,就是一个考验教师和教学团队的关键所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都涉及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过程控制、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检测的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都在解决“教什么、谁教、谁有资格教、如何教、为什么教”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首先是理论问题,是文化立场姿态与艺术价值判断的理论问题,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教材编写中体现出来的教师能力的增强与水平的提升,从一知半解的“知道者”变为专家。

出版社根据艺术院校的课程建设、专业发展、学科建设需求,积极回应,支持项目,扩大合作,在精品课程、特色课程、重点学科建设方面为艺术教育提供服务。

具体说,出版社用出版教材的方式支持地方艺术院校在办学当中强调特色,发展优势,支持他们在精品课程建设当中突出教学内容的特色优势,突出他们在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的丰厚资源基础上的教学优势,突出他们在整理和创新民族艺术方面身置其中所具有的深切体验。云南大学出版社近年来陆续出版的《云南特色民间工艺》《图形创意》《傣族舞蹈教材》《云南民族复调音乐研究》等,就是将院校教师或艺术家多年的研究所得整理出版后又把它们转化为课程内容,突出了少数民族艺术传承过程在现代大学里通过教学完成的实验。以《图形创意》教材的编写出版为例:云南艺术学院这个学科的教师从艺术设计课程的角度多年下乡采风,搜集了大量的民族民间图形,教师们把这些积累作为本地的图形元素运用到图形创意的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了这一专业基础课程的本土特色。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提炼完善,逐渐建设成了一门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于是,精品课程教材也顺理成章、应运而生了。

民间艺术,少数民族艺术,通过现代大学教育,变成规模化、群体性、科学化的科学可控的过程,为中国艺术的繁荣预埋下了“草根情怀”的种子。我们看到,云南艺术学院的学生,通过学习,除了艺术院校大学生都应该掌握的一般人文知识、艺术技能外,还可以获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知识的技能。这是他们拓展生存空间和发展平台的重要社会竞争力。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通过这样的学术研究和教材编写,艺术教育单位润物无声地准备了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的团队。经过了下乡采风实践、课堂教学运用、问题思考、项目研究,再回馈到教学实践中,经过如此锤炼的队伍是那种用别人的教材、鹦鹉学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队伍所无法企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云南大学出版社在支持艺术教育单位的教材与研究成果的出版中,也支持了艺术教育单位的人才培养、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

成果课程化“一石双鸟”,既转化了研究成果,又培育了专家和教学团队。

三、出版社在艺术人才培养规划当中的自觉意识与积极作为

艺术人才的智力贡献与创造能力,是建设文化大省与文化强省的关键,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民族文化传承者和创新者,就地取材、因人施教的教材编写尤其重要。2002年,云南大学出版社出面运作,由云南艺术学院牵头,召集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玉溪师范学院、大理学院等办有艺术专业或艺术学科的大学开会结盟,统一认识,将“继承传统、学习民间”的区域文化特色与地域艺术优势的内容结合到艺术教育的普遍性规律中,搭建了“新世纪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系列教材”的基本框架,至今,已经陆续出版了《艺术美学导论》《艺术概论》《艺术教育管理学》《艺术英语》《云南民族美术学》《中国水墨画:源流、审美、表现》《图形创意》《电子杂志设计》《云南高等美术教育史研究》《云南民族民间戏剧概论》《戏剧导演思维与训练》《欧美现当代名剧赏析》《云南民族舞蹈史》《傣族舞蹈教程》《诸子论音乐》《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音乐美学教学论稿》《音乐素质通用教程》《电视导播》等教材,社会反响和教学效果良好。

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篇10

1 具有美感的动作姿态

花腰彝舞蹈由于节奏明快,所以很有动感,在动作上既表现出朴实的生活场景,又极具艺术性。特别是花腰彝舞蹈的脚步动作,纷杂变化的同时还会以篝火、群舞等表现形式展现其丰富的姿态,极富美学价值。结合具体动作分析,花腰彝舞蹈动作中,最突出的就是“顿足踏地”以及“腹前击掌”。这两个动作是根据原始部落人们的动作加以演化而成,包含着原始的美感。“顿足踏地”就是用脚与地面接触以发出声音,并通过有韵律地接触创造节奏;“腹前击掌”则是人利用自己的身体发声,完全没有打击乐器的参与,原本地展现了原始的美感。在进行这种节奏的同时,伴随着呼喊使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原始气息。

除此之外,“围篝火”也是极富有特色的元素,一方面,“火”具有象征意义。在原始社会和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低下,因而对火有很深的依赖。“围篝火”这样的一个动作,就是在表达对火的崇拜。而花腰彝舞蹈对这一元素的应用,实际上是对原始力量的一种崇拜,有一种肃穆的美感。“舞龙”则取材于花腰彝传统的祭祀仪式。由于在花腰彝的概念中,舞龙也有雌雄之别,因此在祭祀的时候需要两条龙一起舞动,生动却又不失严肃。这种舞龙的动作也是花腰彝祭祀仪式的美感展现,其深层次的含义就是人们对于龙的崇拜和认同,是在当时低下生产力的客观条件中脆弱、渴望庇护的一种体现,因而具有庄严的仪式美。

2 蕴含着乐感与痛感文化的母题

在花腰彝中,忧伤和欢快都表现得十分极端,这从文化根源上不难解释。花腰彝的文化具有痛感文化和乐感文化共同的母题,一方面是由于这些文化产生于花腰彝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另一方面是由于深受本民族文化影响的花腰彝族人在后期创作中提炼出来的。首先是“大地母题”,在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化中,都有对这一主题的表现,这是因为对于大多数少数民族而言,大地十分重要,也十分熟悉。因此,在花腰彝舞蹈中就有对大地的深情,诸如“屈膝弓腰”这个动作,就展现了对大地的尊敬。这里的尊敬应当一分为二来看,一方面这是花腰彝人民对于大地的一种崇敬,向大地寻求庇护,表达感谢;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敬畏,由于生活生产过度依赖土地,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原理不明,导致了畏惧大地的心理。

花腰彝舞蹈中,还有对于生死主题的展现,对于这个母题,花腰彝同样有两种态度。在花腰彝的祭祀舞蹈中,大部分都会涉及舞龙,这表现的是对死者的敬畏。由此还引发了对于生命的思索,一方面,人们惧怕死亡,向死神表达着自己的畏惧与服从;另一方面,人们必须经历死亡,死亡也是人最终的归宿,自然而又具有皈依感。花腰彝舞蹈将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生死感悟有机地融合在了舞蹈中,并通过看似激烈变幻莫测的舞蹈动作展现出这种纠结,有一种矛盾的美感。

此外,生殖崇拜也是花腰彝舞蹈表达的母题之一。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殖的崇拜会逐渐减弱,这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获得了有更多生存的机会,所以死亡率大大降低,而死亡率降低又意味着不需要扩大出生率来维持种族的繁衍。在一些相对闭塞的地区,其生产力水平仍然没有很大的提高,思想水平也与现代社会脱节,所以在花腰彝的舞蹈中还是存在着生殖崇拜的痕迹。在舞蹈服饰上,花腰彝舞蹈的服饰以大红色为基础色调,男性通常会上身,展现出活力。

3 花腰彝舞蹈的感官价值

舞蹈艺术本来就能调动观众的视觉与听觉,并通过视听的结合充分调动起观众的感官。花腰彝舞蹈在视觉方面,尤其是动作、色彩给人很深刻的印象。大部分花腰彝舞蹈的动作幅度都不算太大,但是有很强的节奏感。观众在欣赏花腰彝舞蹈时,会感受到自己的视野被净化了。因为动作的细小,所以会仔细关注那些细微的动作,不会被其他因素影响,有效地提升了视觉的灵敏度,从而摒除杂念,专注于舞蹈动作,更好地感受到舞蹈的美感。在听觉层面上,花腰彝舞蹈重视延长声音以及曲调的应用。花腰彝舞蹈要求舞蹈是四二拍,而歌曲却是四三拍,因此舞蹈的呈现常常是舞步声与歌唱声错乱,但是却又不紊乱。并由此展现出与视觉截然不同的体验,让人感到仿佛是视觉与听觉割裂了开来,因为眼前的景象的确与耳边的声响没有在一个节拍上。但是,这一切却又有一种纷乱的美感,让人忍不住沉醉其中。此外,具有花腰彝民族风情的唱词与音乐,同样丰富了人们的感官。

4 结束语

云南花腰彝舞蹈独具艺术特色,首先体现在其美学内涵上,通过原始美、庄严美、仪式美的内涵展现,让人们沉醉于美学的境界中。其次,体现在母题上,由于花腰彝舞蹈设计的内容与其文化背景密不可分,所以其母题中关于土地,关于生死的内容独具民族特色。最后,花腰彝舞蹈的艺术文化特色还体现在其展现的感官价值上。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影响,花腰彝舞蹈让人们深切地体会到了民族舞蹈之美,并被花腰彝文化艺术深深折服。

参考文献:

[1] 彭艳云.花腰彝“舞龙”文化传承的现状及思考[J].文山学院学报,2010(02).

[2] 魏美仙,蒋少华.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艺术的生存与传承――基于云南彝族、傣族两个村落的田野考察[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04).

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篇11

一.文山壮族和瑶族历史考察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山是云南境内壮族的主要聚居地区,也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两个自治民族之一。作为文山境内分布最多最广的民族,壮族在全州八县均有分布,人口增长方面在建国后至今也得到了快速增长。因壮族多分布在有河、溪、井的坝区、河谷地区和靠山临水的丘陵地带,因此历史上壮族曾被成为“水边的民族”、“农耕民族”和“稻作民族”,在分布上也呈现大聚居、小分散、居地连片的特点,少数还保留着古代濮人部落的居住遗迹。

瑶族多分布在溪流密布,山青水秀,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区,其称谓由于生产方式、居住条件、生活服饰等特点,历史上曾多次变化,在建国后,经过民族归系统称瑶族。现居住在州境内文山的瑶族主要有三个支系,自称“们”或“金门”的,他称蓝靛瑶;自称“孟棉”或“龙棉”的,他称大板瑶、角瑶;自称“秀”或“亚”的,他称山瑶、过山瑶。相较壮族,瑶族经历过封建和半封建社会,受分布地区自然条件和入境早晚差异,各地瑶族在经济和文化形态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在解放后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瑶族地区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均有所提升,开始融入市场经济轨道。受居住条件和生活习性影响,瑶族人除了粮食生产水平较为稳定外,在林果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发面也有所发展,民族总体发展趋势较好。

二.壮族与瑶族传统文化艺术

1.壮族传统文化艺术

壮族在历史上曾有过自己的文字,是全国23个有古代文字的少数民族之一。唐宋时期,部分壮族有识之士采用汉字记音、记义和汉字切合的方法,按照壮语习惯发明了具有形、声、义规律的土俗方块古壮字,有象形字、会义字、形声字等,用它记载和交流民族的历史文化、天文地理、生活习俗、民情掌故。在广南、富宁、文山、西畴等县的壮族民间古籍中,以汉字、壮字混用的形式,记载壮族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经济,政治与文化,许多古壮字至今仍珍藏在民间。流传下来的壮族文献古籍有《骨刻历算》、《鸡卜经》、《布洛陀经诗》等。壮族口碑古籍类有《创世史诗》、《英雄史诗》、《爱情长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

铜鼓、壮锦、乐器天琴、壮剧等也是壮族优秀的民族文化。铜鼓不仅是一种实用器物,同时也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它既有浮雕式的花纹图案,又有立体塑物,是雕刻艺术和立塑的综合体,是综合的艺术品,体现了壮族工匠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艺术水平。壮锦是壮族妇女独创的手工艺品,以棉纱为经,丝绒为纬,经线一般为原色,纬线用各种彩色,织成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壮锦色泽鲜艳、织工精巧、质地松软、结实耐用。天琴是壮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壮族的舞蹈有“舂堂舞”、“绣球舞”、“采茶舞”、“扁担舞”、“铜鼓舞”等,主题鲜明,舞步雄捷,诙谐活泼,感情逼真,极富感染力。壮剧是壮族舞台艺术形式,是壮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综合性艺术,大体上可包括师公剧、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乐西土戏等六种,在民间文化中享有盛誉。

2.瑶族传统文化艺术

文山瑶族民间珍藏的古籍,已发现的大体可分为历史、度戒、丧葬、教育、本命书、阴阳牒、历书、科技、中医草药、故事、创世歌、婚姻歌、祭祀歌、鸳鸯歌、信歌、新民歌16类,共150卷1000多万字。这些瑶族古籍,风格独特,绚丽多彩,具有历史性、资料性和艺术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具有瑶族风情的特殊乐器长鼓在瑶族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瑶族舞蹈多与宗教祭祀有关,其中最著名的是长鼓舞和铜鼓舞,长鼓舞主要流行于盘瑶支系的瑶族地区,1996年广西金秀坳瑶到日本演出长鼓舞,大获好评。瑶族人民精于织染和刺绣,他们用蓝靛和黄蜡在白布上染出精美细致的花纹,称为“瑶斑布”,这种精巧技术,曾在国内享有盛誉;织绣的花纹图案主要有挑花、织花和绣花三种,明清之际就曾有“用五色绒,杂绣花卉”的记载,这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在改革开放后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被开发。瑶族的编织工艺,主要有竹筐、竹篓、竹箩、竹帽、藤箱、藤夹等,雕刻艺术,主要有门匾、烟盒、吊楼,以及神像、神龛,以茶山瑶的水平为最高。盘瑶、蓝靛瑶和部分茶山瑶青年成年时,必须举行一次“度戒”仪式,举行仪式时,据说要翻云台、上刀山、过火海等,历尽艰苦考验,发展到现在,其中许多内容已经成为一些瑶族地区民族风情旅游表演的保留节目。在传统体育节目方面,抢花炮、抢柚子、打陀螺等体育项目也非常受欢迎。

三.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挖掘和保存传统文化精髓

文山地区壮族和瑶族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非常强烈的原生态文化特色,我们要努力挖掘濒于消失的少数民族原生态载体,真实记录保存下少数民族璀璨的文化,并以多种形式和载体传承下去。文山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濒临消失的主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包括濒危民族语言文字、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与游艺、传统礼仪与节庆、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知识与实践、传统医药、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要以州文化局为主,地方政府为辅。要对文化局工作人员加强教育与培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和类型的民族文化遗产调查、收集工作,申报立项保护,引起国家和地方重视。地方政府可成立传统文化保护项目培养传统民族艺人,实现技艺和文化的传承,配以多种奖励措施,加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视和保护力度。在宣传工作中,强化民众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发展历史的认识,培养其民族历史自豪感,并从中获得动力更好的完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2.加强文化溯源研究,做好保护与传承

我们要结合史料和已有成果深入研究,力求对文山壮族、瑶族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阐释,促进对文山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源流追溯研究及传承与保护工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关于壮族和瑶族的部分民族文化就已经做了基础性整理,我们要在这个良好的基础上,联合文化局、古籍办等结构组织力量抢救古籍文化,进行整理和出版,在本土多培养一些民族学者,以便更好的完成整理和出版工作。以此同时,我们还要多渠道多项式挖掘、保护、传承与展示文山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文化。近几年,随着国家和政府对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问题的重视,众多媒体都加强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力度,比如2008年,由多家影视公司和电视台及州政府共同合作拍摄的壮族文化电视系列片《丽哉勐僚》上市,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影视族群志的空白,其中《》一集,揭示了壮族的原生宗教文化和壮族的生态观,这对于宣传壮族文化,做好传承有着积极意义。2008年州庆期间,中央电视台在文山录制《见证与畅想》、《世外桃源》等纪录片,在央视节目播出,提高了文山的知名度,充分展示了文山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

3.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建设三结合

在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挖掘保护与少数民族村镇的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少数民族村镇的资源开发相结合,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传承展示与少数民族村镇的经济发展相结合。州级政府要在少数民族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基础上,加强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开发和文明建设,探索资源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结合民族实际发展情况,走最优的发展道路,比如麻栗坡县瑶族的老山第一村、马关县阿峨民间艺术之乡、文山县的姑娘寨、富宁县坡芽壮族文化生态村等,都是运作较为成功的村寨。目前,广西民族文化开发其实已经踏出脚步:如诗如画、永不落幕的山水实境演出“印象・刘三姐”等一批民族文化品牌都已经走上了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康庄大道。包括靖西绣球、阳朔画扇等大批民族文化传统工艺产品已经行销世界。

4.多方面合力共同促进保护与发展

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整个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关于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国家曾经下达重要政策,主要以四种措施为主:制定法律,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设立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机构和设施,使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载体;培养人才,包括各种大学、艺术院校培养的从事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专门人才,也包括培养和使用对少数民族文化起传承作用的民间专业人士;对那些濒临湮灭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抢救。这四种措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指导和提示,也是文山壮族和瑶族在保护民族文化传统中应当遵循的重要指示和必然要走的发展道路。

在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建设的前提下,积极扶持民间艺术团,将极富民族特色的绝活儿进行传承,特别是传承民间技艺、民间绝技并进行市场化动作的艺术团,要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比如怒江地区的泸峰艺术团(传承上刀山下火海绝技)、大南茂民间艺术团(传承傈僳族多声部合唱和傈僳民间三大调)就是较为成功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利用社会名人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努力探索民间文化的自我传承的途径。比如著名词作家陈哲先生出于对普米族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在兰坪举办了普米文化传承点,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普米族民间艺人,并在在兰坪县城开办了一个以宣传、展示普米文化为主的土风茶楼,积极探索民族文化的传承、展示、弘扬并与市场相结合的路子。

总之,在世界文化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保护好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做好新时代的传承,对于焕发新时代下民族文化精神魅力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文化产业和其他经济产业的发展,对于民族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尹毅.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着力点[N]. 云南日报.2003-07-02 (C04)

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篇12

在我国广袤辽阔的土地上共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而由于我国各地区地形多样、文化背景复杂,使得各少数民族之间在艺术形式和情感表达上形成了迥然不同的风格。而少数民族音乐就是其艺术表达中的典型代表。在上千年的发展中,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表达习惯对音乐进行艺术加工,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而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为高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多样化的资源,因此随着我国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明确少数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对于实现少数民族音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

我国灿烂的音乐文化成就离不开少数民族对音乐的贡献。在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吸收、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下特点:(一)变异性,即由于地理位置、生活习惯以及社会风俗的不同,各少数民族在表达同一事物时采用的音乐风格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异;(二)即兴性,能歌善舞是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特点,而在生产生活中,这些质朴的人们会根据心情的变化对音乐风格进行即兴创作,而这种创作方式不仅创新了音乐形式,也丰富了少数民族音乐内容;(三)地方性,即少数民族音乐是在其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既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性格特点,也蕴含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社会不良思潮充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而大学生接受这些思想的侵蚀,逐渐形成了民族精神、民族责任感淡薄等问题,因此,如何实现对大学生的民族主义渗透,成了高等教育中的重点,而少数民族音乐作为抒发民族情感的独特形式,其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责任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精神品质。音乐文化中不仅包含着优美的音符旋律,还包含着深厚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以及精神气质。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特殊群体,其精神品质在其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少数民族音乐中包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内核,如北方少数民族中具有勇敢、无畏的精神品格,而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从或欢快、或苍凉的旋律中真切地感受到其独特的民族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品质融入在自身品格的塑造中,从而激励着大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敢于进取、不断开拓。

三、少数民族音乐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启示

(一)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的文化渗透。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其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学生在不同的音乐内容中,可以感受到少数民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尊重,而这种在音乐中形成的文化渗透比任何说教式的文化传承都具有感染力。高校在公共艺术教学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少数民族音乐的渗透引导当地大学生形成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提高其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还可以开阔外地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对中国传统音乐多样性的认识。

(二)增加了课外活动中的审美体验。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通常都是与一定的社会活动相关联,如广西壮族的歌圩、云南傣族的孔雀舞等,这些音乐与舞蹈、社会活动相结合的形式既体现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同时也为大学生开展课余文化活动提供了资源,因此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学校可以根据少数民族音乐为大学生组织文艺活动,以丰富其在实践中的审美体验。

四、结语

在中国民族文化中,各民族音乐别具特色,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作为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元素,其具有丰富的史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因此高等院校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应该深入挖掘少数民族音乐内涵,并结合科学的教学方法,吸取国内外音乐教学经验,以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篇13

中图分类号:J0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1-02-0097-03

The?Application?and?Communication?of?Ethnic?Cultural?Elements?in?the?Animation?Art? Design, "Little-Known?Dongxiang", for?Example

XU Yuan-yuan, LI Wen-li, SHI Yi-ting, LEI Ting-ting, LU Zeng-lian, MA Xiu-lan(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Lanzhou 730100,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ethnic minority culture is facing huge impact and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Accompanying the slowly disappearing of many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culture,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 the national cultur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nimation industry as a fast-growing emerging industry, has huge development space and potenti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imation will be abstract and profound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simple and intuitive screen image by its unique form of express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 through lively activities attracts more and more consumer group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spread of minority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animation design,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innovation way in the process of animation creation.

Key words :minority cultural; animation; the dongxiang nationality

Internet :.cn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是先辈们遗留的精神瑰宝,是人们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精神气节。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延续性的特征,形成了丰富的内容,多样化的内涵。只有找到人们喜欢的合适的传播形式才能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生活化、大众化,为人们了解和接受。动漫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形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动漫产业正以其自身强大的优势进入民族文化传播的行列之中。它以千变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的表现风格,在吸引观众兴趣、感染观众情绪以及传播动画内容和思想的真实情感。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动画创作之中,不仅有助于丰富动画题材和内容,更对国家文化和国家形象的传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民族文化元素在动画设计中使用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的不断传播,中国本土民族文化正被不断地稀释,少数民族文化更是受到巨大的冲击。由于人们的关注点发生了转移,导致在动画创作中忽略了自身丰富的民族文化的运用,少数民族现行的生活习俗正随着世代更替而逐渐消亡。好莱坞动画以及日本动漫作品大量涌入中国文化市场,使得我国动画电影在内容题材、造型、艺术深度等各方面面临着挑战。很多外国动画作品灵活借鉴中国特色民族元素和题材,将中国神话传说、功夫等特色民族元素融入到动画创作中。把中国民族文化以动画的形式包装一新,推广全世界,获得巨额利润,赚取中国人票房,做到了我国动画工作者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这种现象也给我们敲醒了警钟。

2008年梦工厂推出的《功夫熊猫》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在这部影片中中国传统元素无处不在,从角色造型到场景设计,从道具的使用到背景音乐以及中国精神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在影片中将中国功夫和大熊猫巧妙的结合是作为影片的一大亮点。功夫是中国独有的一门传统元素,在影片中却表现的具体可感,生动形象的呈现在观众眼前。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宝,是中国文化符号的象征,本身具有笨拙、可爱、憨态的特点,动画制作者又赋予它馋嘴好吃的特点,为影片添加了很多笑点,大大增加了影片的趣味性。在中国文化中乌龟向来被看做长寿的象征,拥有者无穷的智慧,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影片中的乌龟大师正是迎合了中国的这种精神理念,他具有超人的智慧、豁达的胸襟、还能未卜先知,任何时候都表现出一幅泰若自然、高深莫测的神态。影片中的五大高手也是一大特色,虎、螳螂、鹤、蛇、猴等形象并不是制作者随意安排的而是结合中国传统武术虎拳、螳螂拳、鹤拳、蛇拳、猴拳特意塑造。这样就把抽象的“中国功夫”进行了高度概括和具象化。影片的开场进行了一场“龙斗士”的选拔,“五大高手”所暗含的中国传统武术就潜移默化的进入了观众的头脑,是一种娱乐而不是说教。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文化资源宝库丰富,对于动画创作有着不可估量的的发展潜力,但是动画创作者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并不是一味的对传统文化样式和表现形式进行照搬照抄,而是应该将传统精神融入现代创作的思维理念,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同时迎合大众的口味。动画传播不是教条式的说教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人们在轻松娱乐的状态下感受传统文化精神。

二、民族元素在动画中的运用对传统文化传播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与此同时动画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丰富多彩的、风格各样的动画片大量涌现。但是,无论如何发展,它都是一种传播媒介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动画越来越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特别是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载体,它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博大的文化精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觉窗口。因此,在动画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就会使传统文化随着动画的传播而得到扩散。例如动漫作品《郑成功》,它的取材是中国明末福建沿海,民族英雄邓成功的故事。在整个作品中展现着大量的闽南沿海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将中国民族传统的优良品质发挥额淋漓尽致。

大家都知道日本动画越来越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而日本动画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立足传统进行创新,像《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红猪》等一系列优秀作品无不折射着日本传统文化。影片《幽灵公主》中男主人公阿西达卡生活的村落便是取材于日本真实存在的一个民族部落,其主人公的服装造型、生活风俗都体现了现实生活民族的原貌。在《千与千寻》中宫崎骏把日本民族元素抽象成了各种鬼怪造型,如无脸男、还有光顾油屋泡澡的各种神灵,体现了日本大和民族对神灵的信奉。《龙猫》里的龙猫和煤炭精灵,《幽灵公主》里的树灵精和山神兽,虽然没有太多的对白和复杂的情节却能吸引大量的观众,让世界人们在娱乐的同时更加了解日本文化。

中国是一个拥有多民族的文化大国,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才形成了如今我们灿烂的中华文明。我们拥有丰富的民族题材资源,但现阶段中国动画将少数民族元素运用到动画中创造出经典的较少。一方面很多动画创作者对少数民族文化不了解。各民族宗教、传统文化的不同,无法深入其中领悟文化内涵,盲目的追求形式化,过于刻板。另一方面欧美、日韩等流行元素的轮翻冲击,使年轻的一代人对传统文化已经产生了距离感。在进行动画创作时,提炼民族文化之精华,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把少数民族元素,如:民族服饰、传统民间音乐、民族传说灵活运用到动画创作中,不仅可以丰富各民族地区的人民娱乐精神需要,而且能够传播和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动画短片《你不知道的东乡族》创作过程

我们的动画短片名为《你不知道的东乡族》用一种简洁、轻松、幽默的方式来介绍东乡人们的风俗习惯、人文风貌。在动画短片中我们用一种诙谐的语言讲述了东乡族的发展历史、生活习俗、婚嫁礼节。让观众以一种清新愉快的心情走进东乡族,了解东乡族的风土人情。

在《你不知道的东乡族》人物造型制作中人物大多使用较为简练的线条,背景大多使用明度较高的纯色背景,给人以简洁明快的效果。人物造型在提炼少数民族元素方面主要参照了东乡族的外形特征。男人喜欢戴平顶软帽,有白的,也有黑的,但并没有太多讲究,只是花纹会不同。衣服为长袍、男性有腰带。东乡人民的衣服花纹多,但是颜色多为青、蓝色或藏青色。妇女的盖头分黑、绿、白三种颜色,颜色也随着年龄改变,七八岁戴绿盖头,婚后戴黑色盖头,老年戴白色盖头。所以盖头的颜色就是她们身份以及年龄的官方认证。在制作中把人物的五官抽象为点和线,这也是动画具有超越现实性的特征。

东乡族的婚嫁习俗还是具有较多讲究的,画面会以父母高堂而坐来表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之前男女青年是不得谋面相谈的,大多通过媒人中间传话。画面会用夸张的形式来表现传话过程的复杂和趣味性。结婚后新郎还要到厨房去“偷”一件炊具,象征掌握烹调技术,让新娘心灵手巧。画面将展示一个滑稽蒙面小偷的形象来表现这一习俗。接着画面会展示新娘哭着拉拉面的场景代表第二天晚饭,新娘要下厨擀长面,称“试刀面”。将复杂的传统习俗用简单的画面来表现增加了趣味性,更能吸引观众。

我们通过这些诙谐有趣的画面来表现东乡族的风俗习惯、人文风貌,让人们能更好地认识了解东乡族。最重要的一点是短片中出现的情节都是我们熟悉或经历的事物,有参照,并不是虚构的情节。我们采用的是一种有趣的方式,对东乡族进行科普解说,以简洁的画面给人以最直接的传达,动画中还融合了民族说唱,民族方言等元素。短片具有时间短、速度快、语言诙谐有趣等特点,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口味。让他们休闲娱乐的同时了解东乡族人们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你不知道的东乡族》创作的鲜明特点,这个动画短片并不像传统的动画片一样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套用一个神话传说传达一种理念,而是采用一种现代人的思维观念、以现代人喜欢的流行文化方式来呈现东乡族人们热情好客,尊老爱幼,朴素醇厚的情深面貌。让更多的人了解东乡族,也为东乡族文化的传播起到一定作用。

四、结语

在经济信息一体化的今天,若要大力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只有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充分将本民族文化中的艺术精髓与时代精神相互融合,用创新的演绎方法,再加上巧妙的动画表现技巧,才能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下去。在制作动画时,要充分将文化的传统元素与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进行对比,而且要结合时代特色,创作出全新的角色与故事,丰富文化产业。只有在继承和挖掘民族民间文化的同时,将创新性、民族性、世界性和时代性的高度统一,才能用传统文化创造新的时尚潮流。保留经典,给观众耳目一新的审美感觉,从而引发观众的兴趣,使文化、商业达到双赢。若要动画片适应现代这个高速发展的环境,时代特色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两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 尼・巴音查汗.少数民族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借鉴及应用[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2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