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实用13篇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篇1

少数民族的节日庆典是孕育和展示其传统服饰文化最好的平台,各民族的传统服饰就是在这个平台上不断探索、发展,并形成自己的艺术特征。彭水县土家族的节日习俗丰富多彩,如“五月端阳日,户插昌蒲艾叶,以雄黄入酒饮,并涂小儿额及洒墙壁阴湿处以避虫蛇,采百草煎水浴身,馈角黍,观竞渡。十五日为大端阳,复竞渡如前。蓐麻者剥麻刈去粗皮曝干售之,养蚕者缫丝。”①在端阳节时土家男女都会盛装出席,利用这个娱乐交友的好机会,展现个人魅力。这就在客观上促使土家族男女不断创造出体现本族审美经验和审美价值的民族服饰。

2婚庆习俗是少数民族服饰艺术特征展现的经典环节

土家族、苗族人民聚居的酉阳县,其民族传统服饰在婚庆礼仪中表现出最为突出的艺术特征。清代和民国时期酉阳县的结婚仪式程序繁多,其中,姑娘出嫁前夕要请娘娘或嫂嫂用灰包线绞尽脸上的汗毛,把眉毛绞弯,称为“开脸”。同时将原来梳的长辫绾成髻子紧贴于后脑,髻如泡粑,俗名粑粑儿,别上银质或玉质发簪,插上头花,戴上耳环,手上戴上戒指、镯子,打扮成新娘。这一过程俗称“开光”。②复杂精美的头部装饰完成之后,再穿上隆重喜庆的婚庆礼服。“婚日天亮时,新娘上头梳妆,身穿露水衣,头盖红绸巾。”③“露水衣”是土家族姑娘的嫁衣,非常的富丽堂皇,其结构是右开襟、大袖大摆,而搭配的裙子通常是“八幅罗裾”。婚礼是人们一生中最美好、最重要的时刻,结婚礼服就应该竭尽所能地表达人们的喜悦之情和展示新娘的美丽,它充分反映了土家族的审美观念。婚庆习俗便成为展示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不可或缺的环节。

3各类艺术是承载其艺术特征的重要形式

生活造就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重庆市少数民族人民也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如诗歌、历史传说、戏剧、舞蹈等,有的艺术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服饰文化,有的艺术用另一种方式保存着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民歌是典型的文学艺术,而彭水的民歌不仅悦耳动听,而且还记载了许多历史文化,其中就包括富有民族特色的苗族服饰文化,如描写男青年服饰的“一送郎的帽,金线带两吊;二送郎的鞋,白布袜子青丝带……五送郎的褂,两边都缝衩,平纽扣子钉上下。”①在这首诗歌中饱含深情地歌颂了男女之间爱恋之情,同时也细致描绘了苗族男子服饰包括帽、鞋、褂等的艺术特征,让人们见证了苗族服饰的魅力。

二、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

服饰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保暖、避暑、遮羞等实用功能方面,它还是承载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与建筑、饮食等物质文化形式不同,重庆市少数民族服饰富有自身特有的艺术价值和艺术特征,但都是各民族适应自然地理和文化环境的表现,并在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中逐步孕育发展起来的。重庆市特殊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以农耕为主、渔猎为辅。为适应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重庆市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也因地制宜演变出了颇具特色的艺术特征。

1地形地貌决定了民族服饰结构简洁、穿着方便的特点

重庆市地处我国西南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周边名山众多,在山地环境中,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需要跋山涉水、爬坡上坎。为适应此环境,土家族男女上身服装虽各有不同,但下装都穿与现在喇叭裤很相似的大脚裤,配白裤腰。苗族是中国第五大少数民族,分布地域广,其服饰呈现不同的地域特征。重庆市的苗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男子穿的是对襟短衣、长裤,缠头帕,打绑腿,而女子的传统民族服装是圆领大襟右衽宽袖衣,宽脚裤,打绑腿,配绣花围裙,衣襟、袖口、裤脚均饰有花边,外套坎肩,包头帕,头戴银饰等,这种腿上缠花绑腿的穿着方法是为行动便利之需。服装的结构、穿着方式等存在偶然性,而重庆山林众多、地势陡峭的自然环境决定了重庆市的苗族服饰结构更加简洁,穿着更加方便。

2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形成了民族服饰浓郁的宗教色彩

服饰作为一个民族重要的精神外显形式,脱胎于本民族的文化环境。由于历史的原因,重庆市少数民族人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加之比较闭塞的居住环境形成了落后的文化状况,因此当他们对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无法解释时就会求助于神灵,故而,各少数民族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等民族意识和宗教观念浓厚,并且深刻体现在服饰的图案、结构、色彩等方面。重庆市土家族相信本族的祖先是白虎,白虎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他们的图腾,民间流传的“白虎当堂坐,无灾又无祸”谚语即是有力的证明。重庆市土家族的传统民族服饰纹样中以虎为题材的图案形态各异、随处可见,但都表达了赐祥降瑞、镇妖祛邪等宗教观念。又如土家族著名的服饰品西兰卡普织锦,土家族人将之用于服装和被面、枕头面上,其常用的图案就是一只憨态可掬的白虎,表达了避邪庇佑的宗教思想。服饰的宗教特色以外显的精神表达形式,强化民族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了民族凝聚力的增强。这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少数民族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精神教化方式。

3民俗活动的正式隆重增添了民族服饰的神秘和喜庆特色

各民族的风俗礼仪都讲求正式、隆重,人们就会穿着极富各自民俗特色的服饰参加本民族的宗教活动、娱乐活动、竞技活动等。在这些重大的民俗活动中,各少数民族人民会用节日盛装精心装扮自己,用最直观的形式表达节日的庄重和喜庆,因此,其民族服饰就因适应并体现活动本质而显现出神秘或者喜庆的特色。重庆市苗族有许多重要传统节日,如赶秋、赶年场、放赦、三月三、踩山节等,苗家未婚男女穿着民族传统服饰喜庆美丽,以便在观灯、舞狮、打秋千或跳芦笙舞、对唱情歌等活动中交流感情时,充分展现自己最靓丽帅气的一面,期望找到自己的意中人。土家族的舍巴日,是土家人的祭祀祈禳节,通过祭祀祖先来祈求风调雨顺、兴旺发达,祛除祸患与不祥,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以祭祀祈禳为基础,同时融合了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质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此节日如此重大,参加活动的男女都非常重视,都用比平时更为隆重艳丽的、五色斑斓的传统民族服饰来包装自己,以表达一种渴望交流的心情。这说明即便是庄重的宗教祭祀活动也逐渐演变成少数民族欢歌载舞的节日,他们会采用风格庄重喜庆的传统服饰,尽可能通过服饰来营造节日的喜庆氛围。

4汉族为主导、多民族聚居的民族格局造就了民族服饰的汉化特征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篇2

苏联美学家卡刚在他的《艺术形态学》一书中指出,艺术是原始人生命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他们的劳动创造与艺术创造是并行的。因为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就是通过服饰的艺术符号产生象征意义来构建社会文化的,他们将诗一般的文化叙述穿戴在自己的身上去劳动、去对歌、去舞蹈,这些服饰就如同一部色彩鲜艳、图案别致的民族历史叙述诗浪漫而美丽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不禁感叹他们的艺术创造力是如此丰富、如此鲜活自然。同时,这些美丽、自然而又神秘的、充满了强烈生命意识的、源于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原生态艺术符号,也即成了现代服饰设计的新启示,且越来越成为世界服装设计热捧的时尚设计元素。

作为综合艺术、整体艺术的戏剧,服饰一直是戏剧表演艺术中极具象征性的艺术符号,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具有帮助演员塑造形象、烘托舞台整体氛围、帮助观众理解人物及其相互关系的作用。近几年来,舞台服装设计受到更多重视,已逐浙成为舞台演出的看点和评判全剧是否成功的依据之一。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篇3

结构即形式,是由点、线、面等要素构成,服饰的结构是北方各少数民族适应自然环境、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选择,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少数民族服装艺术。特殊的环境气候和游牧狩猎生活的需要,决定了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多以动物的皮毛或经过不同程度加工的毛织品为原料。达斡尔族常于袍子的前襟大摆处正中开衩,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猎人的袍服下摆部分要开四衩,这种“宽袍大袖”的北方少数民族服装款式,以装饰人体为目的,不要求突出人的形体,多为无结构自然形式,具有特殊的地域文化特征。

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隐藏人体美,是追求装饰美,充分调动一切艺术造型等手段表现人的精神、气质、神韵之美。传统服饰含蓄的装饰美与西方服饰直观的人体美,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价值取向的反映。一切服装样式都是因为需要而诞生,形成无结构自然形式服装形态的原因,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背景、穿着理念及审美情趣等方面有关。北方少数民族在着装上注重伦理内容,他们用服装掩盖人体的曲线,衣服宽松采取平面裁剪的结构,服装造型简练、流畅,色彩清新、柔和,纹饰两两相对,手工技艺精湛,构成了端庄、和谐、自然的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主要形态结构。

色彩是不同波长的光波照射到物体后,因物体对光的吸收或反射的程度不同,而展现出的斑斓的视觉效果。色彩是视觉审美的核心,也是人们认识世界、观赏世界的重要依据,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和情绪状态。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艺术的色彩美,突出体现了各少数民族文化心理中的色彩观,反映了不同民族通达神灵的原始观念。色彩美包含了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色彩的联想、调性表达等多种形式,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善于将不同的色彩灵活组合搭配,或和谐统一、或反差对比,具有独到的艺术特性。不同的色彩喜好是北方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风格所在,蕴含了深厚、复杂的民族心理和文化内涵。

材质,即质地,是质感与纹理的统称。当服饰与人体接触,触摸织物表面所获得的厚薄、柔软、光滑、粗糙、疏密等感受,都属于质感。纹理意为组织、结构,是对物体表面花纹或线条的总称。北方少数民族服饰质地多样,多源自大自然,树皮、兽皮、鱼皮、棉、麻、绸、绢等用来做衣,金、银、玉、石(包括红绿松石、玛瑙、水晶、贝等)做饰,取材丰富,传递出极富想象力的美感。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民族的桦树皮衣、鱼皮衣,质地光滑细腻、纹理自然雅致,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

纹样即图形装饰,是将图案按照一定的结构规律,经过抽象、变化等方法进行定型的图形。服饰的纹样是由点、线、面组成的花纹和图形。不同民族的、崇拜偶像均不相同,这些信仰和图腾文化在民族服饰文化体系中突出地表现出来。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纹样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自然形纹样和几何形纹样两大类。自然形纹样包括动物、植物、人物、自然景物等,纹样自由、淳朴、表达无拘无束之美;从古代的鸟兽、鱼蛇图腾崇拜抽象变形而成的几何形纹样,以涡旋纹、螺旋纹、方形、圆形、三角形、菱形、多边形等几何形体为主,表现规律、比例、节奏的理性之美。纹样的组织形式又可以分为单独纹样、连续纹样、适合纹样和综合纹样等,从而形成了千变万化的视觉美感。鄂温克人喜欢在服饰上绣鹿角纹、植物纹、云卷纹、水波纹等,在美化装饰服饰的同时,也表达了人们祈求平安、追求美满安康生活的向往,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

民族传统服饰的图案造型设计,与各民族心态、各民族习俗紧密相连,意在表达一种民族审美思想。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崇尚美满、幸福、吉祥、喜庆和安康的情感理念,反映在民族传统服饰图案上,表现为追求饱满、丰富、完整、对称、乐观和生生不息的情感意愿,通过图案造型向人们展示了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造型的民俗文化理念、深层底蕴和生命情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多用各色丝线刺绣图案赋予纹样造型以生命的律动,表现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勃勃生机。在嫁妆的鞋垫、肚兜上刺绣鸳鸯戏水、喜鹊登梅、凤穿牡丹、富贵白头、并蒂莲、连理枝、蝶恋花及双鱼等民俗图案,这些图案以隐喻的形式,将相亲相爱、永结同心、白头到老的纯真祈望注入到形象化的视觉语言之中,反映了朴素纯洁的民俗婚姻观。日月、星辰、山水及奇异的鸟兽花草等图案则表达了北方少数民族人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崇敬。

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反映的各种文化形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表象背后,蕴藏着深刻的审美情趣,只有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才能够真正了解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造型艺术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它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其地域性、民族性等特征的形成,既取决于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生产方式、技术水平等客观、物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更取决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精神文化因素的积淀。正是由于这种历史渊源及文化背景,才能够使各民族传统服饰产生各自不同的装饰特点及其强大的民族文化特征。

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变化,反映在民族服饰情感语言的文化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外延,生成了各具特色的服饰语言文化,体现着各自民族符号性的文化选择。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具有区域性和标志性的特点,作为文明历史的见证和信息传达的媒体,展示了人类服饰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和人文精神,是构成人类文明进步的物质表现形式和历史文化确证。服装的结构可以改变服装的风格,在服装造型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材质美和结构美是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造型的物质基础,而色彩装饰和图案情趣则体现了人们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各构成要素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造型艺术的整体设计美。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不仅是技艺的展示载体、人们情感信仰的寄托物,更具有文化概念和历史属性,具有承载历史文化、撰写历史文化的功能。 [科]

【参考文献】

[1]鲁闽.服装设计基础[M].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2]李灿光.中国少数民族与吉祥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篇4

1 北方少数民族服饰造型的原始信仰艺术表现

萨满教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信奉的宗教。满族、蒙古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翰尔族等民族都信奉以“万物有灵”为思想基础的萨满教。萨满服饰是萨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一件萨满服饰上,都蕴涵着萨满的鬼魂观。在鄂伦春族中,共发现了九种不同的萨满服饰。尽管这些萨满服饰属于不同地域、不同部族、不同历史时期的遗存,在饰物造型和装饰图案上也有着一些差别,然而它们对自然崇拜的造型特征却有着惊人的一致。在北方民族的狩猎活动中,鹿是重要的猎取对象。萨满神冠上都有耸立挺拔的鹿角(有的在双鹿角之间塑铜鸟)冠下额前饰流苏。萨满从鹿的角斗中得到启发,在做法时佩戴鹿角代表神灵与鬼神相斗。萨满神冠后面饰以红、黄、蓝三色布飘带,分别代表了火神、山川大地和天空河流。

北方游牧民族受生产方式所限制,多以兽皮为原料加工制作服饰。将去毛的光板本色皮,放入柞树皮熬煮的水中进行染色,缝制成袍后还要在衣服上装饰铜或铁制作的配饰,神裙带及飘带上多饰以蛇、熊、狼、蛙、蜥蜴等动物造型,在袍摆饰以各色布带皮带或铜铃。萨满在族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上界天堂,中界人间,下界鬼神,人们相信萨满能沟通神灵,生病、受灾都要求萨满跳神。萨满服饰主要有神冠和神衣,神衣包括上衣、围巾、神裙、鞋袜、被褥等,萨满服饰的色彩、图案、纹饰造型各异,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和审美表现力。

2 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毛皮服饰造型文化艺术

鄂伦春民族是一个从原始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这个只有几千人的民族,没有太多的受到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袭扰,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其原始的与狩猎生活息息相关的装饰艺术的单纯性和独特性,因而,鄂伦春民族的装饰艺术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北方狩猎民族古老装饰艺术的“活化石”。以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为代表的生活在大小兴安岭地区和内蒙古草原的北方狩猎民族,衣食住行依赖于原始狩猎生产,他们创造了北方毛皮装饰艺术。

毛皮制品加工首先要鞣皮,其次是剪裁,最后用马鹿、驼鹿、狍筋等制成的兽筋线进行缝制。“毛皮文化”因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审美多样性而有着丰富的内容,毛皮制品有皮袍、皮衣、皮裤、皮帽、皮靴、皮包以及各式皮具,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毛皮镶嵌工艺类;皮袋、皮包工艺类;毛皮服饰类。

鄂伦春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熟练掌握了毛皮镶嵌的工艺技巧,不论是造型设计还是装饰纹样的组合都已到了娴熟的地步。毛皮镶嵌工艺可以制作服饰、鞋帽、手套及各种包袋等,多以狍子毛皮、灰鼠毛皮、鹿兽毛皮为原料,将不同质地、颜色、花纹的毛皮组合排列镶嵌图案,制作工艺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在板皮上绣出各种主次分明的几何纹、云卷纹图案,主纹四周镶嵌几何形色块。多在服饰中间以刺绣的形式作适合纹样,以二方连续的毛皮图案作为边饰,形成了以四周粗犷的皮毛色块烘托纤细秀丽的刺绣纹样,从而形成强烈的质地与纹样的对比,其中以镶嵌象征爱情的“南绰罗花”最为流行。第二种是将不同毛色的几何形原料镶嵌组合,这种形式多为各种毛色等量、均衡排列的四方连续骨架形式。各种兽皮在他们精心设计和巧妙使用后,成为兼具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毛皮艺术品,在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 北方少数民族兼具实用与艺术的鱼皮服饰文化

在北方少数民族中,赫哲族是唯一使用鱼皮制作服饰的民族,被称为“鱼皮部落”。赫哲族是全世界穿用鱼皮服饰时间最长的民族,是世界范围内唯一一个至今仍有鱼皮制作技艺传承的民族。赫哲族的鱼皮服饰文化是北方少数民族最具特色的传统民族服饰,是赫哲族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人类服饰文化做出的卓越贡献。

赫哲人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鱼皮的厚薄、软硬等特性结合鱼皮的自然纹理,用不同鱼种的鱼皮制作不同的衣物和器具。赫哲族传统鱼皮服饰主要包括长袍、短衣、套裤、鞋、袜子、手套、袖带以及绑腿等。制作衣袍的鱼皮可以选用鳇鱼、大马哈鱼、鲤鱼、草根、白鱼、鲢鱼等,鞋靴一般选用怀头鱼、哲罗鱼、狗鱼、细鳞鱼等鱼皮制作。从选鱼到服装制作完成,要经过剥皮、晾晒、鞣制、裁剪、拼接、缝纫、染色和贴饰等数道复杂的工序。首先将三、四尺长的鱼皮完整的剥下来、去鳞晾干,用木棒捶打柔软;其次用刮刀将鱼皮上的杂乱纤维刮干净,将不整齐的边角剪掉,根据鱼皮的颜色深浅、自然纹理进行拼接、缝纫成衣;最后用植物染料染色和装饰。

鱼皮长袍、短衫是赫哲族鱼皮服装的典型代表,其式样类似于旗袍,偏襟或对襟,男女老幼皆可穿着。赫哲人喜欢用鳇鱼皮制作长袍,因为鳇鱼皮的厚度堪比牛皮,张幅较大,剪裁拼缝较简单,保暖性和耐磨性都远胜于其他鱼皮。赫哲族的鱼皮衣袍上半身大都染成紫色,在衣领处、衣襟处、袖口处用各种各样的云纹、花鸟、山水、风景图案和许多海贝、鱼骨、铜铃、珠子等装饰物进行装饰,还在背面有贴缀或拼接的呈左右对称的鱼皮剪刻装饰图案。下摆处用红色、紫色、白色滚边,造型粗犷、奔放、古朴、自然。赫哲服装不但精美,它还具有轻巧、抗寒、抗湿、耐磨、防水等特点。轻巧细薄的鱼皮衣,不仅面料为鱼皮,就连缝衣服的线也用鱼皮制成。鱼皮线细如尼龙丝,柔韧耐用、针脚细腻,也使得赫哲人的传统服饰缝合工艺不同于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皮革服饰制作。鱼皮服饰造型优美,色彩分明,集穿着与装饰于一体,融实用与艺术于一身。

这三大类文化艺术基本上包含了北方少数民族狩猎时代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大方面。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造型艺术,是服饰文化与民族习俗、民族传统、民族意识等相互交织、渗透、聚积的综合反应,是富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审美文化体系的历史延续。

参考文献:

[1] 张馨之.中国民间美术鉴赏——民间服饰[M].江西: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

[2] 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6.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篇5

一、基本情况及背景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滇中北部,是由滇入川的"北大门",素有"三水一江之地,彝歌苗舞之乡"的美誉。全县辖13个乡镇(街道)、160个村(居)委会、41.16万人,境内居住着汉、彝、苗、回、黎粟等2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3.17万人,占总人口的32%。少数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更是民族发展的“活化石”。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各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各民族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风俗,是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丰富的色彩、精巧的技艺、独特的造型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大众的喜爱,少数民族服饰的开发,既能满足日益增大的旅游市场的需要,又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和间接连带的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可以促进银饰工艺发展、银饰款式的开发与创新以和其它材质饰品的开发与创收。

二、我县少数民族服饰开发利用的前景

1.少数民族服饰,作为一种具有浓郁文化内涵的商品,市场前景很好,不管从旅游服务的角度和文化产品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群众生活必需品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吹糠见米的效果,既有社会效益也有经济效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有计划地建立一些少数民族服饰设计加工厂,促使民族服饰产业形成有一定规模、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近年来,随着旅游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县的政府部门,意识到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不仅要在表面上下功夫,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历史更能推广当地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少数民族服饰则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环节之一,所以积极把少数民族服饰的开发利用纳入党委政府的工作计划中,在政府积极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不流失的措施下,民族服装的市场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2.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遗产,是一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交融的资源,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具有重要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例如我县的彝族服饰,它不仅具有艺术价值、研究价值,也有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因而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使之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如果在古老服饰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出集民族服饰特点和现代元素于一体的民族休闲类服装,必然会吸引无数消费者的眼球,从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3.它的开发利用也是一种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市场经济的发展无可避免,要让民族服饰不被市场经济冲垮,唯有将民族服饰产业化。将民族服饰与其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结合起来,利用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既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又能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护,对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传统少数民族服饰大多为手工制作,且用料讲究、做工精细,配饰都是银制材料,因此,缝制出一套服装来成本也就相当高,因此做工精良的少数民族服饰已成为收藏市场上的稀品,这几年价格上涨得很快,这成为了少数民族服饰销售的瓶颈。

2.目前少数民族服饰市场给人的感觉是“吃力却无收益”,由于没有太多的创新设计,所以在图案、材质、工艺等方面都沿袭古老服饰的制作,这一市场虽然对于少数民族服饰的文化传承和保护可以说很有利,但从经济收益来说却无利可图,所以经营少数民族服饰的商家大多正转向经营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利益的项目。

3.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少数民族服饰已经逐渐消失,传统民族服装的缝制后继无人,如何来保护民族服饰,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首先,现在农村许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而小孩要上学,没有时间学习刺绣,使得这项手工艺术面临窘境,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72%的人回答说少数民族家庭中很少有人会或都不会刺绣,而没有人回答都会。根据访谈,会刺绣的妇女也主要集中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以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失传或即将失传的少数民族服饰尽最大努力给以恢复、保护、收藏、再制作,努力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其次,目前商品经济的发展给原本封闭落后的少数民族山区注入了活力并带来了现代化新潮时装的信息,一些传统民族服饰已经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一是少数民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不少少数民族人民觉得自己的民族服饰跟不上时展的潮流,且穿戴不方便,所以只有部分老人还保留穿戴民族服饰的习惯;二是由于大多少数民族服装用料多,装饰繁琐,工艺复杂,制作困难,有不少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年人已不穿自己的民族服装,认为买“汉装”便宜又实惠,即使会做又何必费时费工又费钱的去做。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在党委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引导下,当前禄劝县少数民族服饰的开发、生产有了大的思路,从品种、质量、款式、市场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如今民族风格越来越受到现代人推崇,但是要想让民族服饰艺术真正的具有生命力,真正的走向市场、走向世界,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开发性和创造性的研究,即在继承和发扬原有艺术精髓,把握和保留原有民族特色和神韵基础上进行一些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再创造,将民族艺术的精华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段和形式表现出来,并将其融入到现代的生活中去,体现民族服装款式与时尚的结合。但目前单纯凭借着民族服饰做工的考究和选材的精细还不足以打开整个市场的局面,如何能够将这具有深厚底蕴的民族文化推广出去,我认为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少数民族服饰的设计研究。目前的少数民族服饰,几乎都属于民间的传统工艺,样式多种化,品种多样化,值得深入研究。应当从款式、规格到图案装饰、花边的镶嵌、材料的选择、色彩的搭配等等,都加以认真探讨研究,努力发掘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同时要树立品牌意识,在服装式样、制作工艺等方面努力创建品牌,同时开发挎包、围腰、马甲等小件饰品的旅游纪念物。

2.加强对民族服装开发生产的扶持力度。依托少数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同时,因地制宜的进行出租或销售民族服饰,用古老的民族文化去打动消费者,许多游客为领略到当地独特的民族风情,会对少数民族服饰情有独钟,他们就会将自己喜欢的民族服饰买回家,可是我县少数民族服饰专卖店屈指可数,因此要把少数民族服饰资源转变为服饰文化资本,党委政府就要加强这方面的扶持和助推。一方面鼓励现在从事少数民族服饰制作的民间工艺生产者的发展,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另一方面要将少数民族服饰的开发生产列入扶持内容,在少数民族服饰的研究、调查、收集、收藏、设计、技术培训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例如2014年12月,为了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妇女掌握刺绣技能,禄劝县撒营盘镇党委政府精心组织举办了少数民族刺绣技能培训班,聘请民间刺绣大师为大家讲解少数民族手工刺绣原理、选材、设计、绘图、制作等知识,加大了对手工艺人的扶持力度,激发他们的从事民族服饰工艺事业的热情,充分体现了当地党委政府对少数民族服饰开发利用的重视。

3.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展示民族服饰。以禄劝县为例,在我县可以充分利用彝族的“火把节”和苗族的“花山节”等传统节日来展示宣传民族服饰,既开发了民族服饰旅游资源,又促进了县域经贸活动的开展,还可扩大销售范围和知名度。

4.强化少数民族人民对本民族服饰的重视。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说“物质文化只有通过人,同人一道,随着人,在人身上,特别是在人的心上,才能传播”。所以要实现对禄劝少数民族服饰的开发利用,首先要改变人的观念,唤醒我县境内各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服饰的重视与热爱,才能使得民族服饰有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5.获得利润是促进少数民族服饰开发的目的。在少数民族服饰产业开发中,要使少数民族服饰经营者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和实惠,这才是他们心中最大的追求,所以我们要通过政府行为激发他们以此作为谋生手段的意识,使少数民族服饰既能获得利益又对民族服饰文化起到保护的作用,把保护传统工艺和商业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6.民族服饰要得到传承与发展,必须加强创新。在与汉民族服饰的交流中,积极吸收新的内容,在保持其民族特性的同时,注意吸收现代化的元素。可以说少数民族服饰只有加强创新,与时尚接轨,使其符合新的审美要求,才能得以传承,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7.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教育中,可将民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引入课堂,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对民族服饰文化的认同与热爱,更好的继承与保护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有利于将来培养更多的民族服饰手工艺继承者。

总而言之,目前少数民族穿着本民族服装的频率、人数都在减少,由于缺乏群众基础,民族服饰的开发、传承与保护依然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积极努力,重视少数民族服饰和文化的发展,把各族人民对自己本民族服饰的开发利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相信我县的民族服饰文化产业的开发事业一定会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昆声、周文林《云南民族服饰》2002云南艺术出版社

[2]民族工作编辑部《民族工作手册》1985云南人民出版社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篇6

突出民族特色的艺术教学,是我院办学的努力目标,在各学科课程的设置中,均有一定比重地安排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采风收集及运用设计的课时;这一措施,一方面,有效地促进师生对传统民族艺术的深入认识,另一方面,为发掘、研究、保护和发展我国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作出实际贡献。

传统民族、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承形式,从其服饰形态上看,在历经漫长的历史变更后使得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颇为壮观;在西南少数民族的各个节日里,如:苗族的苗年节、吃新节、芦笙节、姐妹节、鼓臧节,侗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的盘王节等,均能看到节日盛装中的华丽服饰,精美的蜡染、精致的刺绣工艺及其独特的装饰艺术形态,均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一、传统民族服饰采风研究的必要性

传统民族服饰,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变更和劳动生活中,根据民族自身的生活环境及文化传承所产生的服饰形式。一般分为便装与盛装,便装却为日常生活劳作中穿着,盛装即是在民族重大节日盛会、婚礼庆典等场合穿着,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多为盛装,由于其穿着的时间性,这就给我们的采风活动必须要考虑其节日的时间安排。因为当今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在日常生活中已较少穿着,其原因是现代时尚流行服饰对新时代青年的着装有着极大的影响,这对于已渐渐走出大山的少数民族青年也不例外,他(她)们在电视信息、外出务工、上学等的方面,逐渐接受了新的时尚着装理念,而对本民族的传统服饰在日常生活的穿用已不注重;在许多的苗寨、侗寨、瑶寨里平时很少看到青年人穿着其民族服装的,只有在他们的节日里才能看到载歌载舞的身着盛装的人们,展示其华丽的民族服饰。这些华丽的服饰里有精美的刺绣、独特的蜡染工艺和华美的配饰艺术,均蕴含着宝贵的现代服饰创新运用的艺术元素。

由于民族开放与融合,许多少数民族的生活观念也渐渐被“汉化”。他们所居住的木楼已渐变为水泥砖房,其穿着的棉麻纺织土布也逐渐被时尚的“牛仔布”所代替,其具有民族特色的银项圈也更换为时尚的钻戒、项链……这种现象的延续,意味着再过十几乃至几十年后,是否会使得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族艺术丢失更多甚至完全消失;因此,发掘和研究、保护和挽救、传承和发展传统民族艺术是当今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民族艺术的采风、考察研究,正是这一任务的具体实践。

从现代设计的趋势上看,民族艺术元素的运用在现代设计领域上得以广泛的运用。西方艺术形态的引入和发展,所注重的是现代艺术元素的研究和运用,所体现的是以西方艺术元素的现代构成成果。在历经一定设计阶段的探究后,世界各地的设计师们已开始把目光注视到民族艺术元素的设计运用上,也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其成功代表作品如:我国著名服装设计师吴海燕的设计作品“鼎盛时代”、张肇达的“紫禁城”、“西双版纳”等等,这些作品均具有时代性又富有民族性,是当代服装设计的优秀作品。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具有丰富的民族服饰艺术元素;但在年轻的大学生中,对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认识需要加强,在学习、研究中丰富和发展民族艺术。因此,民族艺术的实地考察与研究,对培养现代设计人才,弘扬、发展民族艺术具有重大意义。

二、传统民族服饰艺术采风的实施方法

对传统民族服饰艺术的认识,普遍的方式是,在现有的图书资料、画册图片、网络视频等阅读媒体认识、分析与研究;在以往的采风过程中,也只是到一些少数民族的村寨拍些照片、画画速写,记录些少数民族的民间传说故事等等;但仅是这些采风活动,对传统民族服饰的研究,探索其民族艺术深层次的精髓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作为课题研究的采风活动,不是一般性的采访,更不是只到民族地区的旅游观光,而是有针对性的选择采风内容、地点,深入到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的民族居住地,有方法、有步骤地,较为完整的服饰艺术考察,从而较全面地收集民族服饰的第一手资料。

1、采风路线、地点的选择与确定

在准备下乡采风前,要带着目的与任务地选择和确定采风地点和行进路线,也就是要收集什么素材,要到什么地方去,该地点有什么民族居住,服饰有什么特点等等,都要预先查找有关资料进行了解,否则,没有目的的随便走走,就有可能无法收集到所需的资料。因此,在接受到带采风课的老师,应当根据该班的专业方向及研究课题,选择和确定采风地点,如:服装艺术设计的班级,进行苗、瑶、侗族的服饰考察研究课题,就应选择这些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聚居地的广西融水、三江、龙胜、金秀,贵州的凯里、雷山、施洞、黎平等地;与此同时,也要选择好行进路线,在该路线上,根据时间安排,确定几个考察点,预定每个点的考察时间和考察内容,尽可能的做到时间紧凑、经济实惠;并准备该考察地区地图,标定行走路线,从而确定考察目的地及考察路线。

2、考察前的准备工作

考察出发前,首先要组织学生查阅所考察地区少数民族的有关资料,对其历史概况、生活习俗、风土人情、、装饰艺术形态等作初步了解,这些了解,对考察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让学生知道所考察的内容中有哪些资料是要重点收集的,哪些是需要补充收集的;其次是经费准备,根据考察的地点、路线、车船交通情况、吃住情况等作经费预算。另外,对该班级学生作以小组为单位的考察分组(以3—5人为一组),指定组长负责;同时,组织一个由2—3人组成的先遣组,负责车(船)交通及住宿的联系与安排,指定班生活委员负责经费的收支与管理,领取或采购必备的药品和生活用品。再者,对全班进行下乡采风的安全及纪律教育,强调各项规定与注意事项,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是完成采风任务的重要保障。

3、采风考察的实施方法

采风考察的具体实施,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对民族地区的州、县的民族、民俗博物馆馆藏民族服饰资料的参观考察;二是深入民族村寨对民族服饰资料的收集与考察,这些考察要确实做到具体、细致,对收集的资料,要力求完整和准确;由于民族服饰的类型较多,因此,应以每件(套)的服饰的分类进行小组负责制,同时每小组的同学,每人负责一项具体任务;如对某一苗族女装服饰的考察为例:

第一组(5人):负责头、项、胸饰的考察:组员一,负责拍照(一般是用数码相机);组员二,负责摆放银饰,协助拍照;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服饰的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协助测量服饰;组员五,负责记录数据和有关调查、采访的资料。

第二组5人:负责衣服类的考察:组员一,负责拍照(一般是用数码相机);组员二,负责摆放衣物(上衣、裙、裤等),协助拍照;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服饰的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协助测量服饰,记录数据;组员五,负责画出个衣物的款式样式图并标记各部位数据,记录有关调查、采访资料。

第三组(5人):负责服饰材料的织造、蜡染、刺绣工艺的考察:组员一,负责拍照(一般是用数码相机);组员二,负责摆放物品,协助拍照;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所考察的物品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协助测量;组员五,负责记录数据和有关调查、采访的资料。

第四组(4人):负责银饰铸造、打造、雕花、镶嵌等制作工艺:组员一,负责拍照(一般是用数码相机);组员二,负责摆放银饰,协助拍照;组员三,负责用测量银饰的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负责记录数据、制作步骤和有关调查、采访的资料。

第五组(4人):负责服饰的装饰图形(图案)的考察:组员一,负责拍照(一般是用数码相机);组员二,负责摆放图形物品,协助拍照;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图案的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负责记录数据和有关图形的调查、采访的资料。

在考察的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各组员进行机动轮换。各组在考察时,如时间较紧迫的情况下,应注重抓主要部分的先行完成,余下的细节可作粗略记录,在后期整理资料时凭记忆和参考照片补充完善;同时,也要注意记录各服饰的穿戴方法。

三、采风过程中的教、学互动

采风的教学实践,是教师教授方法与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认识和掌握这一方式、方法的过程,两者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才能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1、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采风教学,是课堂式教学的野外延伸。教室中的理论学习与研究,是学习前人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总结,只是在理论层面的理解与认识;通过采风实践教学,深入到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生活气息的环境中,使得师生以较高的积极性、聚集较大的激情投入该教学实践中,感受新的服饰文化氛围和获取新的服饰知识,以愉快的心情置身于采风实践里,教学气氛轻松、活跃,真可谓寓教于乐。这一方式,也是众多师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

2、灵活的教学方法

课堂的教学,通常是学习理论和研究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而采风实践,是在对新的艺术形式的接触性研究,从而获取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也是丰富和提升理论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教,则注重方法的传授、在把握好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机动地安排实践和灵活实施每一个步骤,充分发挥教学的灵活机动性,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学,则以确实了解和掌握采风所获取的新知识和研究方法为目的,在教师的统筹安排下,灵活地实施考察环节。采风实施中,方法的灵活多样,师生相互配合、组与组的分工合作,组员与组员间的互相协调,共同完成采风任务,是集体主义和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

3、教、学的相互促进

采风教实践学,一方面是学生在民族生活中,感受到民族服饰艺术的特殊魅力,并从中学习优秀的传统民族服饰艺术文化,更重要的是从中掌握学习和研究民族服饰艺术的方式方法;这一方法,也将会影响和启发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对其他领域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另一方面,也将促进教师在同样感受民族艺术瑰宝的同时,从中学习到传统民族服饰的更深层次的服饰艺术和文化内涵,对促进教师对民族文化研究与运用的科研创作起到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也将为今后传统民族服饰艺术的考察、研究与运用,探索新的采风方法而提供实践基础。

四、采风资料的后期整理

资料的收集,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于今后的艺术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当面对采风收集回来的一大批资料时,有必要进行整理和保存的一系列工作,以便今后的查阅和调用。

1、资料的分类整理

按民族名称或支系名称的不同服饰分类:采风收集的有多个少数民族服饰资料的,应按有主次的排序,同时,男装、女装、童装也要实行分类,盛装与日常装也要进行分类;同一民族有不同支系的不同服饰,也要作分类整理。

按每套服饰的衣服、配饰分类:(1)衣服类:有上衣、裙(裤)、绑腿等。将图片、款式图及测绘数据、采访资料均按秩序排列。(2)银饰类:有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镯等。(3)服饰材料染、绣工艺类:有蜡染、刺绣、织造等。(4)装饰图案类:有崇拜图腾纹样、植物纹样、动物纹样等。同时,传统民族服饰的图案装饰十分丰富,如帽饰图案、衣领图案、胸襟图案,背部图案、袖饰图案、裙摆图案、腰带图案、绑腿图案、鞋饰图案等。对这些图案,运用PS软件进行抠图,将单纯的图案从服装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图形单元,以方便今后的设计运用。

2、文献材料整理

文献材料,是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在采风后期的文献资料的整理中也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民族史料:有关该民族的起源、迁徙、、生活习俗及发展简况。(1)服饰的发展变化。(2)服饰现状。(3)民族的神话传说与故事等。

3、总结、撰写考察报告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篇7

民族艺术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往往与各民族的音乐、舞蹈以及美术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如苗族人民喜爱的跳芦笙,健美的动作,配合内容丰富的歌词和优美的曲调,身着漂亮的民族服饰,边唱边舞,边跳边吹,说唱、交谊、运动三位一体,既交流思想感情,又得到娱乐和健身。又如黎族的跳竹竿,击竿者,时跪、时蹲、时站,节奏越打越快,难度越来越大。跳竿者随竹竿的分合、高低、快慢,灵巧地跳跃其间,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展现出各种优美的姿势,美不胜收。参加者不仅要求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舞蹈技巧,形成了高度体育技巧性同高度艺术性统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

民族传统舞蹈是取得群众确认而流传下来的舞蹈形式,是由各族人民根据现实生活直接创作的,反映了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的情感和态度。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都属于人体艺术形态,有着深厚的民族群众性基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舞蹈与体育共生共存,栖息相伴的现象是有目共睹的。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两种人体艺术文化、人体艺术形态。我们可以举出不少的实例来说明“舞中有体、体中有舞”的现象。我国的剑术就是很好的例证。这种融舞蹈与体育于一身的艺术形态至今仍受到群众的欢迎。

从历史上看,远在先秦时期,在东北、内蒙地区的阴山岩画和乌兰察布岩画中的原始狩猎舞蹈。魏晋南北时期,西南僚人的铜鼓舞。明清时期,中南地区瑶族的盘王舞。民国时期,朝鲜族的刀舞等等都有上述的特点。民族舞蹈侧重于内心情感的表述,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以健身及竞技取胜为侧重,形成现在这种有分有合、以分为主的状况,即民族舞蹈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形态,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形成另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

此外,从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需要层次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舞蹈都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享受和发展需要的实践,都是人类愉快、活力和自由的源泉,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参与身体活动的目的既具有健身性目的又具有审美性目的,既为了满足身体本身的需要,也为了满足心理和情感的需要,对身体活动的多目标追求将逐渐成为人们参与身体活动的重要特征。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这种“舞中有体”,“体中有舞”的融合形式,将成为一种趋势,将共同构成人们余暇生活的重要内容。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服饰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服饰共同体现各少数民族的特点。我国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常常在佳节吉日借助民族传统体育来寄托美好心愿,表达欢娱的心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又因不同的自然环境、生存方式、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审美心理等,形成了各具风采的民族节日盛装。这些民族盛装被广泛应用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它们在服装款式、色彩搭配、纹样装饰、饰品造型乃至整体着装风格上,既涵盖了少数民族服饰的日常样式,又荟萃了少数民族服饰的精华,因而具备了各少数民族服饰最直观的民族形象表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服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随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演变出全方位、多层面的形式,反映出少数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动作也无限变幻,难度高超。此时的民族服饰为了配合视觉效果,必须将少数民族盛装原生的装饰、佩戴及穿着体系打散、解构其中最具少数民族服饰风采的元素,诸如款型、饰品、图案纹样等,作为少数民族形象的象征,被有选择地用于或重新组构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的设计中,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变得艺术化。而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设计的少数民族盛装,因其涵盖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日常式样,深受群众的喜爱,因而许多优秀项目经过多次的精选、提炼,世代传播,魅力无穷。

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器具

由于民族特色、地域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每个少数民族拥有不同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游戏,而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别有不同的民族体育器具。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器具相互依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表演和比赛与民族器具的使用密不可分。民族体育器具在许多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和表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纳西族武术“东巴跳”,是纳西族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它集中了纳西族有代表性的传统武功。纳西族每当祭风、祭神、消灾、除秽、开丧、走荐、求寿等七种道场,都要举行盛大的“东巴跳”。典礼时,人们头戴五色飘带佛冠或鸡冠帽,身披龙凤小旗,腰系黑红彩带,穿着各种彩色法衣或兽皮服饰,手执刀、剑、弓、弩、叉、矛、盾等武器,以及板铃、手鼓、大鼓、铜擦、铜锣、海螺、楞锤、魔样等民族器具进行演练。如果没有民族器具作为道具,“东巴跳”就不可能表达出应有的感情色彩。因此,民族器具在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传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民族器具的认识。多数人对哈尼族、普米族的“磨秋”和阿昌族的“车秋”没有太大的印象,但是通过各个级别的少数民族竞赛或少数民族项目表演等,人们就会认识到,“磨秋”是“打磨秋”运动的器材。“车秋”是阿昌族的“车秋”运动项目的器材,“车秋”形状略似纺车,有四根木柱分立两边作为支架,中间横担着秋辊,左右各用两根木柱交叉的镶在秋辊上,类似车的辐条,在顶端左右相连,挂着秋千绳。每架“车秋”可同时坐4人或8人,节日期间,阿昌族青年都身着节日服装,悠荡秋千,尽情娱乐。

参考文献:

[1]杨津津,张雁飞.试析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与传统体育的共同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02,(3).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篇8

民族艺术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往往与各民族的音乐、舞蹈以及美术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如苗族人民喜爱的跳芦笙,健美的动作,配合内容丰富的歌词和优美的曲调,身着漂亮的民族服饰,边唱边舞,边跳边吹,说唱、交谊、运动三位一体,既交流思想感情,又得到娱乐和健身。又如黎族的跳竹竿,击竿者,时跪、时蹲、时站,节奏越打越快,难度越来越大。跳竿者随竹竿的分合、高低、快慢,灵巧地跳跃其间,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展现出各种优美的姿势,美不胜收。参加者不仅要求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舞蹈技巧,形成了高度体育技巧性同高度艺术性统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

民族传统舞蹈是取得群众确认而流传下来的舞蹈形式,是由各族人民根据现实生活直接创作的,反映了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的情感和态度。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都属于人体艺术形态,有着深厚的民族群众性基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舞蹈与体育共生共存,栖息相伴的现象是有目共睹的。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两种人体艺术文化、人体艺术形态。我们可以举出不少的实例来说明“舞中有体、体中有舞”的现象。我国的剑术就是很好的例证。这种融舞蹈与体育于一身的艺术形态至今仍受到群众的欢迎。

从历史上看,远在先秦时期,在东北、内蒙地区的阴山岩画和乌兰察布岩画中的原始狩猎舞蹈。魏晋南北时期,西南僚人的铜鼓舞。明清时期,中南地区瑶族的盘王舞。民国时期,朝鲜族的刀舞等等都有上述的特点。民族舞蹈侧重于内心情感的表述,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以健身及竞技取胜为侧重,形成现在这种有分有合、以分为主的状况,即民族舞蹈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形态,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形成另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

此外,从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需要层次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舞蹈都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享受和发展需要的实践,都是人类愉快、活力和自由的源泉,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参与身体活动的目的既具有健身性目的又具有审美性目的,既为了满足身体本身的需要,也为了满足心理和情感的需要,对身体活动的多目标追求将逐渐成为人们参与身体活动的重要特征。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这种“舞中有体”,“体中有舞”的融合形式,将成为一种趋势,将共同构成人们余暇生活的重要内容。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服饰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服饰共同体现各少数民族的特点。我国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常常在佳节吉日借助民族传统体育来寄托美好心愿,表达欢娱的心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又因不同的自然环境、生存方式、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审美心理等,形成了各具风采的民族节日盛装。这些民族盛装被广泛应用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它们在服装款式、色彩搭配、纹样装饰、饰品造型乃至整体着装风格上,既涵盖了少数民族服饰的日常样式,又荟萃了少数民族服饰的精华,因而具备了各少数民族服饰最直观的民族形象表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服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随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演变出全方位、多层面的形式,反映出少数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动作也无限变幻,难度高超。此时的民族服饰为了配合视觉效果,必须将少数民族盛装原生的装饰、佩戴及穿着体系打散、解构其中最具少数民族服饰风采的元素,诸如款型、饰品、图案纹样等,作为少数民族形象的象征,被有选择地用于或重新组构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的设计中,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变得艺术化。而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设计的少数民族盛装,因其涵盖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日常式样,深受群众的喜爱,因而许多优秀项目经过多次的精选、提炼,世代传播,魅力无穷。

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器具

由于民族特色、地域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每个少数民族拥有不同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游戏,而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别有不同的民族体育器具。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器具相互依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表演和比赛与民族器具的使用密不可分。民族体育器具在许多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和表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纳西族武术“东巴跳”,是纳西族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它集中了纳西族有代表性的传统武功。纳西族每当祭风、祭神、消灾、除秽、开丧、走荐、求寿等七种道场,都要举行盛大的“东巴跳”。典礼时,人们头戴五色飘带佛冠或鸡冠帽,身披龙凤小旗,腰系黑红彩带,穿着各种彩色法衣或兽皮服饰,手执刀、剑、弓、弩、叉、矛、盾等武器,以及板铃、手鼓、大鼓、铜擦、铜锣、海螺、楞锤、魔样等民族器具进行演练。如果没有民族器具作为道具,“东巴跳”就不可能表达出应有的感情色彩。因此,民族器具在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传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民族器具的认识。多数人对哈尼族、普米族的“磨秋”和阿昌族的“车秋”没有太大的印象,但是通过各个级别的少数民族竞赛或少数民族项目表演等,人们就会认识到,“磨秋”是“打磨秋”运动的器材。“车秋”是阿昌族的“车秋”运动项目的器材,“车秋”形状略似纺车,有四根木柱分立两边作为支架,中间横担着秋辊,左右各用两根木柱交叉的镶在秋辊上,类似车的辐条,在顶端左右相连,挂着秋千绳。每架“车秋”可同时坐4人或8人,节日期间,阿昌族青年都身着节日服装,悠荡秋千,尽情娱乐。

参考文献:

[1]杨津津,张雁飞.试析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与传统体育的共同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02,(3).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篇9

民族艺术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往往与各民族的音乐、舞蹈以及美术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如苗族人民喜爱的跳芦笙,健美的动作,配合内容丰富的歌词和优美的曲调,身着漂亮的民族服饰,边唱边舞,边跳边吹,说唱、交谊、运动三位一体,既交流思想感情,又得到娱乐和健身。又如黎族的跳竹竿,击竿者,时跪、时蹲、时站,节奏越打越快,难度越来越大。跳竿者随竹竿的分合、高低、快慢,灵巧地跳跃其间,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展现出各种优美的姿势,美不胜收。参加者不仅要求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舞蹈技巧,形成了高度体育技巧性同高度艺术性统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

民族传统舞蹈是取得群众确认而流传下来的舞蹈形式,是由各族人民根据现实生活直接创作的,反映了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之间的关系上的情感和态度。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都属于人体艺术形态,有着深厚的民族群众性基础。

在漫长的长河中,舞蹈与体育共生共存,栖息相伴的现象是有目共睹的。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两种人体艺术文化、人体艺术形态。我们可以举出不少的实例来说明“舞中有体、体中有舞”的现象。我国的剑术就是很好的例证。这种融舞蹈与体育于一身的艺术形态至今仍受到群众的欢迎。

从历史上看,远在先秦时期,在东北、内蒙地区的阴山岩画和乌兰察布岩画中的原始狩猎舞蹈。魏晋南北时期,西南僚人的铜鼓舞。明清时期,中南地区瑶族的盘王舞。民国时期,朝鲜族的刀舞等等都有上述的特点。民族舞蹈侧重于内心情感的表述,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以健身及竞技取胜为侧重,形成现在这种有分有合、以分为主的状况,即民族舞蹈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形态,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形成另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

此外,从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需要层次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舞蹈都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享受和发展需要的实践,都是人类愉快、活力和自由的源泉,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参与身体活动的目的既具有健身性目的又具有审美性目的,既为了满足身体本身的需要,也为了满足心理和情感的需要,对身体活动的多目标追求将逐渐成为人们参与身体活动的重要特征。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这种“舞中有体”,“体中有舞”的融合形式,将成为一种趋势,将共同构成人们余暇生活的重要内容。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服饰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服饰共同体现各少数民族的特点。我国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常常在佳节吉日借助民族传统体育来寄托美好心愿,表达欢娱的心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又因不同的自然环境、生存方式、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审美心理等,形成了各具风采的民族节日盛装。这些民族盛装被广泛应用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它们在服装款式、色彩搭配、纹样装饰、饰品造型乃至整体着装风格上,既涵盖了少数民族服饰的日常样式,又荟萃了少数民族服饰的精华,因而具备了各少数民族服饰最直观的民族形象表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服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随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演变出全方位、多层面的形式,反映出少数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动作也无限变幻,难度高超。此时的民族服饰为了配合视觉效果,必须将少数民族盛装原生的装饰、佩戴及穿着体系打散、解构其中最具少数民族服饰风采的元素,诸如款型、饰品、图案纹样等,作为少数民族形象的象征,被有选择地用于或重新组构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的设计中,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变得艺术化。而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设计的少数民族盛装,因其涵盖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日常式样,深受群众的喜爱,因而许多优秀项目经过多次的精选、提炼,世代传播,魅力无穷。

三、少数民族传统与民族器具

由于民族特色、地域环境和状况的不同,每个少数民族拥有不同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游戏,而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别有不同的民族体育器具。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器具相互依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表演和比赛与民族器具的使用密不可分。民族体育器具在许多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和表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纳西族武术“东巴跳”,是纳西族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它集中了纳西族有代表性的传统武功。纳西族每当祭风、祭神、消灾、除秽、开丧、走荐、求寿等七种道场,都要举行盛大的“东巴跳”。典礼时,人们头戴五色飘带佛冠或鸡冠帽,身披龙凤小旗,腰系黑红彩带,穿着各种彩色法衣或兽皮服饰,手执刀、剑、弓、弩、叉、矛、盾等武器,以及板铃、手鼓、大鼓、铜擦、铜锣、海螺、楞锤、魔样等民族器具进行演练。如果没有民族器具作为道具,“东巴跳”就不可能表达出应有的感情色彩。因此,民族器具在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传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民族器具的认识。多数人对哈尼族、普米族的“磨秋”和阿昌族的“车秋”没有太大的印象,但是通过各个级别的少数民族竞赛或少数民族项目表演等,人们就会认识到,“磨秋”是“打磨秋”运动的器材。“车秋”是阿昌族的“车秋”运动项目的器材,“车秋”形状略似纺车,有四根木柱分立两边作为支架,中间横担着秋辊,左右各用两根木柱交叉的镶在秋辊上,类似车的辐条,在顶端左右相连,挂着秋千绳。每架“车秋”可同时坐4人或8人,节日期间,阿昌族青年都身着节日服装,悠荡秋千,尽情娱乐。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篇10

民族艺术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往往与各民族的音乐、舞蹈以及美术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如苗族人民喜爱的跳芦笙,健美的动作,配合内容丰富的歌词和优美的曲调,身着漂亮的民族服饰,边唱边舞,边跳边吹,说唱、交谊、运动三位一体,既交流思想感情,又得到娱乐和健身。又如黎族的跳竹竿,击竿者,时跪、时蹲、时站,节奏越打越快,难度越来越大。跳竿者随竹竿的分合、高低、快慢,灵巧地跳跃其间,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展现出各种优美的姿势,美不胜收。参加者不仅要求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舞蹈技巧,形成了高度体育技巧性同高度艺术性统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民族传统舞蹈是取得群众确认而流传下来的舞蹈形式,是由各族人民根据现实生活直接创作的,反映了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的情感和态度。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都属于人体艺术形态,有着深厚的民族群众性基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舞蹈与体育共生共存,栖息相伴的现象是有目共睹的。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两种人体艺术文化、人体艺术形态。我们可以举出不少的实例来说明“舞中有体、体中有舞”的现象。我国的剑术就是很好的例证。这种融舞蹈与体育于一身的艺术形态至今仍受到群众的欢迎。

从历史上看,远在先秦时期,在东北、内蒙地区的阴山岩画和乌兰察布岩画中的原始狩猎舞蹈。魏晋南北时期,西南僚人的铜鼓舞。明清时期,中南地区瑶族的盘王舞。民国时期,朝鲜族的刀舞等等都有上述的特点。民族舞蹈侧重于内心情感的表述,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以健身及竞技取胜为侧重,形成现在这种有分有合、以分为主的状况,即民族舞蹈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形态,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形成另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

此外,从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需要层次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舞蹈都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享受和发展需要的实践,都是人类愉快、活力和自由的源泉,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参与身体活动的目的既具有健身性目的又具有审美性目的,既为了满足身体本身的需要,也为了满足心理和情感的需要,对身体活动的多目标追求将逐渐成为人们参与身体活动的重要特征。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这种“舞中有体”,“体中有舞”的融合形式,将成为一种趋势,将共同构成人们余暇生活的重要内容。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服饰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服饰共同体现各少数民族的特点。我国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常常在佳节吉日借助民族传统体育来寄托美好心愿,表达欢娱的心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又因不同的自然环境、生存方式、、生活习俗、审美心理等,形成了各具风采的民族节日盛装。这些民族盛装被广泛应用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它们在服装款式、色彩搭配、纹样装饰、饰品造型乃至整体着装风格上,既涵盖了少数民族服饰的日常样式,又荟萃了少数民族服饰的精华,因而具备了各少数民族服饰最直观的民族形象表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服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随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演变出全方位、多层面的形式,反映出少数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动作也无限变幻,难度高超。此时的民族服饰为了配合视觉效果,必须将少数民族盛装原生的装饰、佩戴及穿着体系打散、解构其中最具少数民族服饰风采的元素,诸如款型、饰品、图案纹样等,作为少数民族形象的象征,被有选择地用于或重新组构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的设计中,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变得艺术化。而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设计的少数民族盛装,因其涵盖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日常式样,深受群众的喜爱,因而许多优秀项目经过多次的精选、提炼,世代传播,魅力无穷。

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器具

由于民族特色、地域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每个少数民族拥有不同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游戏,而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别有不同的民族体育器具。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器具相互依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表演和比赛与民族器具的使用密不可分。民族体育器具在许多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和表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纳西族武术“东巴跳”,是纳西族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它集中了纳西族有代表性的传统武功。纳西族每当祭风、祭神、消灾、除秽、开丧、走荐、求寿等七种道场,都要举行盛大的“东巴跳”。典礼时,人们头戴五色飘带佛冠或鸡冠帽,身披龙凤小旗,腰系黑红彩带,穿着各种彩色法衣或兽皮服饰,手执刀、剑、弓、弩、叉、矛、盾等武器,以及板铃、手鼓、大鼓、铜擦、铜锣、海螺、楞锤、魔样等民族器具进行演练。如果没有民族器具作为道具,“东巴跳”就不可能表达出应有的感彩。因此,民族器具在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传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民族器具的认识。多数人对哈尼族、普米族的“磨秋”和阿昌族的“车秋”没有太大的印象,但是通过各个级别的少数民族竞赛或少数民族项目表演等,人们就会认识到,“磨秋”是“打磨秋”运动的器材。“车秋”是阿昌族的“车秋”运动项目的器材,“车秋”形状略似纺车,有四根木柱分立两边作为支架,中间横担着秋辊,左右各用两根木柱交叉的镶在秋辊上,类似车的辐条,在顶端左右相连,挂着秋千绳。每架“车秋”可同时坐4人或8人,节日期间,阿昌族青年都身着节日服装,悠荡秋千,尽情娱乐。

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篇11

一、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显示出北南方的差异性:

根据中国的地形分为南北两地,我们就根据这个线索来分南北的了解一下我们的民族服饰文化的特点。

居住在南方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由于气候炎热,服装款式风格多为衣裙式或衣裤式.式样繁多,各不相同。有的民族分布较广,如彝族,分布在四川凉山、云南宁蒗 峨山、江城、巍山、路南。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彝族,服饰也不同。80年代末,云南。东方彩霞” 服饰艺术团成立时.在收集彝族服饰中据统计有400多种不同的款式。分布在西双版纳的潦族只穿小上衣和筒裙, 但是在其他地区,如瓤平、元江地区,却有花腰傣、汉傣、水傣、傣卡、傣雅、傣仲等不同支系的傣族之分。其服饰也不相同。

在这些风格不同的服饰中 长款比人高.如藏袍 短款则只有l5—20厘米 如峙尼族的

叶车人支系所穿的短裤 凉山彝族的男装其裤脚宽的达170厘米.窄的只有30厘米。

北方气候寒冷,风雪交加,森林草原丰厚,居住在这一地域的少数民族,多靠狩猎、畜牧业、渔业为生,其服饰多有防寒保暖及适应马上生活的功能,款式多为袍式.通常以“宽袍大袖,厚实庄重”概括其特 。由于自然、经济环境的影响 各民族衣料质地不一。北方的少数民族衣料有兽皮、毛、鱼皮、丝绸各种特色材料。由于受丝绸之路文化的影响。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旅多采用艾得川丝绸做夏装。显得神秘浪漫。赫哲族,用鱼皮制皮,具有耐磨、保暖、不透水、不挂霜的特点。藏族、裕固族 、普米族用羊毛织物氆氇做衣料。侗族苗族善于用鸡蛋清、牛皮汁、猪血浆染而成的亮布制衣。彝族的火草布也独具有特色,透气性强、保暖、柔软、舒适、光泽好 姑娘们往往将其衣做为“定情衣”。僳僳族的麻布衣。在日本展出的时候曾轰动一时。

二、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民族传统和文化特色:

少数民族服饰的另一特点在于他们的制作工艺非常之精美。有些地区的民族逐步接受现代缝纫技术.大多数民族和地区仍然保持古老的染织绣和揉皮工艺。一件绣花衣、一条百褶裙、一顶花帽.就是一件极精美的工艺品.反映着少数民族妇女很高的审美情趣和精湛的工艺水平,倾注了她们的全部心血。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如壮、土家、傣、黎族等都有卓越的织锦才能,而且历电久远。《后汉书》中提到的“中古哀牢国和西南夷的帛叠、阑杆布”很可能与织锦艺术有关。书中虽没有“锦”这一概念的出现,但却可看出“帛叠”指术绵织物 宋 后出现“兜罗锦 、“诸葛锦”的记载,已是小机提花、丝棉兼织的“织锦”了。流传至今的壮锦、土家锦、傣锦 黎锦、侗锦、瑶锦正是这种特点 土家锦本民族称为“兰卡普”.汉语称土花铺盖。是历史久远,民间广为流传的卓越工艺成果。流传至今的光色迥异的图案不下百种,如桌子花、大白梅花、韭菜花、棱罗花、荷叶花、狮子花、燕子花、虎皮花、牛脚迹花、鱼尾花。海南岛黎族织锦也很有影响,传说早在夏禹时黎族人民已经学会种棉纺纱。尽管不能把传说当成史实。但却说明黎族人民纺织技术历史很长。这种技术影啊到中原。元代棉纺革新家黄道婆远道来黎族地区,岳又将学就的棉纺技术带回长江下游一带,推动了汉族地区纺织业的发展。刺多,俗称“绣花”。针法有错针、锁针、乱针、剩针、洒针、挑针等。各民族的刺绣品充分表现出本民族刺绣艺术的潜能。

北方民族的挑花、刺绣、风格粗犷、奔放.尤其一些皮革服饰的装饰工艺别具一格。有极浓的特色,如鄂伦春族的孢皮手套、女袍、皮荷包,蒙古族的皮靴.哈萨克、柯尔克孜族的男、女皮衣和皮裤等,都绣有精美、简洁的图案。颇为精彩的是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的女靴,它用各种彩色皮革相拼接镶嵌,组成各种精致图案,异常美观、大方 南方民族的挑花刺绣风格显得细腻规范。在众多的刺绣品中.尤以苗绣最引人人胜.苗绣用色大胆。图案夸张得当一针法特跌.富于巧夺天工之魅力.受到了海内外收藏家的青睐。

三、我国少数民族对色彩的自我理解和运用。

在我们注意少数民族服饰的款式千姿百态的同时。一定也会注意到它的鲜艳夺目、层次丰富的色彩。这些色彩同样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上的丰富的色彩感。

少数民族服饰之所以具有这样大的魅力.其色彩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色彩。如朝鲜族,素有白衣民族之称,多用白色.他们的婚纱也用白色.未婚少女上丧用浅红、浅绿。童装却喜欢用七彩布缝制而成,有飘飘欲仙之势。傣族的上衣以浅粉红、肉色、浅绿色居多但筒裙则用深色。善于装饰也是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之一。有华贵典雅、珠光宝气的饰品。其中用银最多的是苗族。居全国各民旋首位 一套婚礼服的银饰品多达20多斤。价值人民币2 3万元。青海玉树、果洛一带的藏族一套服饰的装饰品价值人民币上百万元。也有简洁、朴实的装饰,如基诺族用鲜花作耳饰,独龙族、佤族、德昂族等民族用山中的藤条作饰。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面临着社会全面现代化进程的冲击和改革的要求,一些传统服饰已经发生变化,因此,一方面要抢救服饰资源,另一方面要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服饰改革,努力做到既保持服饰的民族传统和文化特色,又能适应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服饰是一个五彩斑斓的王国,同时给我们的后代子孙提供比其他各国更为丰富的服装遗产可以借鉴和创新。

四、总结。

总之,民族服饰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艺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博大精探,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与技术水平,要有饱满的创作激情.敢于开刨自己的服饰风格,使世界的人们除了得到一种服饰艺术的享受之外,还能了解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我们要不断努力保护属于我们的各民族的服饰文化遗产。在保护的同时不断的开阔我们自己自己的视眼,开阔我们的创新能力,让世界各国人民都能看到我们的民族服饰。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篇12

我们知道,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主体文明内容。仅从文字文明对主体文明所作历史记载角度考察,主体文明中,曾经常被人类首选尊崇的又是什么?试从中国的可靠记载入手作参阅,古近代的中国,总体上是世界最强国之一,可以代表性体现当时人类的最先进文明情况和人类文明追求。我们发现,按中国传统文字文明对人类生活问题的组词排序或描述记载,衣,竟然是排名第一的,可见,服饰在各种与其相配的文明遗产体系中的重要程度确是详实不虚的。

对服饰的观察研究,不仅能发现古代和近代传统文明史的一些端倪,也能获得传统服饰本身的玄妙内涵,及其所带来的最直接的服饰艺术的震撼和启迪,给当今艺术注入些传统中最经典的元素。通过对它的继承、创新、发展,可以让古代和近代先人的伟大智慧协同我们共创美好生活,提升当代文明的厚重性。

在中国,许多少数民族继续沿袭着千百年的服饰遗产,其服饰艺术的历史客观演化步伐相对较小,保持有古今一贯的文明认同性,而成为最好的继承典范之一。近年来,在新兴世界高新科技文明的大环境冲击下,中国少数民族也已经试图在逐步做小规模创新和发展工作,但民族服饰艺术,也就是传统服饰文明、艺术结晶因经历了沉重的千百年的洗礼,精华依旧灿烂。诚然,各民族除了自身,或大或小会受相互间时代性和跨时代性双重文明的影响。我们对此探究学习和发展推进,实际上也关乎对人类事实无法回避的必然性时空思维过程及模式的整体把握掌控,关乎今天的人如何能最终理清跨越的目的和意义。就此,我们的研究,既要大胆,又必须树立很明确的虚心学习先人、旁人的态度,只有在此前提下,创新和发展才不至于沦为无本之末。

传统服饰文明在现今生活中的继承创新发展情况,若经我们进一步做生动化集中关注,则会怎样呢?依然以中国为例,56个民族中,由于各自积淀的文明史的具体原因,主观性和客观性继承发展情况自然各有差异。如汉族服饰艺术的继承相对薄弱些,因为汉族是一个信仰方面与时俱进性比较强也比较早的民族,善于变通观念和改变自己外观装饰形式,其文明的持久性完全是高强度包容的适时适应性所带来的。汉族唯有饮食文明和文字文明是真正保持得最好的。而服饰文明,甚至建筑居住文明、行为习惯文明等,均以变为进,常变常新。从汉族服装的变迁,几乎可以最大限度地精确考证到各朝断代史及变迁,其服饰仍能成为传统学术研究中最具价值的科考点也在于此。

再看满族、壮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苗族、藏族等少数民族服饰艺术,由于其族群文明遗产保护储存空间、时间和人力都比较丰厚,民族意识又较强,其继承比较具有延续性,另外由于其历史功绩,如蒙古族建立元朝、满族建立清朝,服饰文明伴随其族群文明的其他部分文明力量包括信仰等的全国性大规模长期渗透,发扬得也相对较好。

而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如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瑶族、俄罗斯族、彝族、高山族、傣族、白族、朝鲜族、纳西族等,一般由于其族群文明遗产保护措施和外推节点,以及文明力量等因素均不够强,虽继承有余,而创新发展也即发扬方面显得相对缓慢。不过,现今的情况有所改观,有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文明,在国家所提出的共享人类文明遗产概念和政策的保护下,正在受到有效保护,得以准确全面地继承,并正不断寻求着发扬光大的更多新途径。

由此综合看,中国的民族服饰艺术,在今天的继承和创新发展状况下,正在形成共同发展、相互借鉴的趋势。

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各族群文明中,汉族服饰已失去了狭义上的其在古近代传统服饰文明遗产中显示的特征痕迹,代之以出现的,是融会了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服饰文明最经典元素的服饰理念,如汉族女士现代版短袖旗袍,就是源于满清服饰文明元素的结晶。不仅如此,各民族服饰中的许多具体款式及经典细致纹样,也时常在现代服装中高调出现,虽然常以戏服的形式或礼服的形式出现,但不容否认,已然产生了博采众长的广义上的汉服。若以从继承到发扬的动态眼光看,这也正是保持了汉服的一种传统灵魂,因为在历史上,汉服原本就是不断融合以及不断改进的。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篇13

该书指出对少数民族而言,服不仅象征着民族特色,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多种多样的色彩、款式适用于不同的场合,表达不同的心理状态等,也在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设计风格和艺术特点。例如蒙古族人热情洋溢,草原地区气候特征明显,因此蒙古族服饰不仅色泽鲜艳,传达给人热情好客的心理,又注重保暖和方便。因此从民族起源和发展历程入手进行研究,对于民族服饰的绘画艺术探究过程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让研究过程变得有理有据,便于分门别类总结不同民族服饰中的绘画艺术特点。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