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实用13篇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篇1

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构成,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政府扶持、民族政策的支持下,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各种原因的影响和制约,仍存在诸多问题,需理清思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自然环境恶劣,贫困问题突出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集中于西南、西北、东北地区,地理环境复杂,高山、丘陵、森林、荒漠居多,自然环境普遍比较恶劣。地区受环境因素的限制,城市化水平低。自然环境这一硬件设施的不足,势必影响当地经济全面、开放的发展,造成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尤为突出。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现状,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沿海地区形成鲜明的对比。2014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7017万,民族八省区(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农村贫困人口为2205万,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31.4%。从农村贫困发生率来看,全国贫困发生率为7.2%,民族八省区为14.7%,民族八省区高于全国7.5个百分点,是全国的两倍。由此看来,民族地区贫困面大,扶贫任务重。

(二)教育资源匮乏,人才流失严重

民族教育与民族经济相互补充,相互依赖。民族教育是民族经济状况的直观反映,反之,民族教育会影响和促进民族经济的长远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问题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迅速。但受自然环境、地理条件、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硬件设备不齐全,优秀教师队伍软件保障不到位,使得该地区学生接受教育的质量普遍偏低,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出的人才也就普遍偏少。加之东南沿海、华北、华中等诸多地区都比少数民族地区发达,良禽折木而栖,地区人才外流,这一现象令少数民族地区雪上加霜。教育资源匮乏,人才流失严重,又不能吸引外来优秀人才,使得少数民族地区没有充沛的人力资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三)基础设施落后,财政资金缺乏

同民族教育一样,基础设施建设同民族经济亦是相辅相成之关系。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落后这一问题长期制约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尽管国家长期对民族地区进行扶贫投入,其基础设施条件得以一定的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发达地区水平差距明显,相形见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时间长,投资金额大,见效缓慢,同时受地理环境差、人口增长快、资本形成不足、自我积累能力差等条件的制约,交通、电力、水利、住房、医疗诸多方面供给不足,有的地区群众基本生活难以保障,生活水平难以稳定提高。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财政成本高,财政自给率低,靠国家的财政支持难以维持各项财政需求。投资环境差,地方财政困难,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任重道远。

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因地制宜,促进经济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其特殊的局限性,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其人文历史悠久、民族特色显著、自然资源丰富,这也是发达地区望尘莫及的。雾霾、PM2.5同发达城市形影相随,清新的的空气、丰富的森林资源、多样的生物种群是城镇居民趋之若鹜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需因地制宜,发挥其比较优势,建立区域性的本土化民族特色经济,构筑具有民族特色、区域特色的产业结构体系,大力发展旅游业、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环保可持续的开发自然资源,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应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比如云贵川等地的喀斯特地貌,形态奇特、洞穴奇多、暗河涌动,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待开发。可将当地种植、养殖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同旅游业相结合,形成观光农业。

(二)发展教育文化事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文化事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若打好教育根基,改善地区人民文化素质,培养优秀人才,也是一劳永逸的。可通过以下措施,促进文化事业发展:(1)兴办民族院校,举办少数民族师资培训班。改善教师待遇,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同时,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在传道授业的同时更应注重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2)因势利导,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人才的培养同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相结合,同产业结构体系相结合,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3)国家、当地政府需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既要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同时需通过送文化下乡、开办专题讲座、开设村镇图书室等形式,提高中老年人知识水平。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扭转少数民族地区贫穷落后的局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道路交通、通讯设施、水利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国家仍需加大帮扶力度,中央仍需拨付投入财政资金。中央、地方政府可改革投资体制,打破基础设施领域的垄断行为,采取BOT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法律、政策范围内允许进入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建立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系,同时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参与其中,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专门的金融服务。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各部门、金融机构各司其职,共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才能具备良好的条件,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方能又好又快的得以开发,当地经济才能得以发展繁荣。

参考文献

[1]惠泽宇.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中少数民族利益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2]王果,刘正芳.论民族经济政策在边疆地区的实施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09,(5).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篇2

散杂居回族地区经济比较

(一)收入贫富差距过大且生产方式以个体经济为主

我国散杂居回族人均年收入为15594.85元,有73.04%位于平均水平以下,大部分人员从事种植业或外出打工;有26.96%位于平均水平,主要从事个体经济和运输业;其中最高人均年收入166667元,最低人均年收入1250元。过大的贫富差距表现出社会阶层流动性极差,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活力与创造性,阻碍了回族地区的整体发展。

产生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居民生产方式的不同。在被调查的散杂居回族中,有47.83%从事于个体经济;有26.09%从事种植业;有4.35%从事运输业;有8.70%从事养殖业;剩余13.04%为外出打工,或其他。

从以上调查情况可以看出,散杂居回族的生产方式集中于个体经济,这与地区的经济环境有很大关系。

(二)子女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子女的文化构成如下:有2.61%的子女为大学本科;有2.61%的子女为大专;有0.87%的子女为中专;有3.48%的子女为高中;有8.70%的子女为初中;有19.13%的子女为小学;有0.87%的子女为幼儿园;其余61.74%的子女为未接受教育。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散杂居回族的子女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基本在初中及以下。这同样是广大农村出现的问题,在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取一技之长,直接就业。在少数民族的农村尤为明显,很多不富裕的家庭即便为子女的教育进行投入,使之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仍旧解决不了生活工作的问题。尤其在偏远的散杂居地区,从事二手车市场的家庭,年收入能达到十几万,完全达到富裕水平,即便子承父业,也不用担心未来生活的问题。因此在教育投入的背后看不到长期的效益,更多的少数民族农村家庭也就选择早毕业早踏入社会。当然有些收入较高的家庭还是比较支持子女读书的,但是比例较少。

(三)保险意识参差不齐

在被调查的回族区中,户均保险年支出为1891.30元,有65.21%位于平均水平以下;有34.78%位于平均水平以上。同样存在两极分化状况,有60%的保险支出为0元;而有13.91%的保险支出达到5000元以上,最高的达到30000元。

通过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农村中投保方向基本根据其生产方式来定,大多数为财产保险,除去社会医疗保险外,极少人投保人身保险。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民的生产方式由最初的种植业向多方面转变,从事个体经济的住户的保险意识越来越强烈。在农村没有单位固定收入的人们,一般比较重要的是人身保险的投保,例如养老保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个人老年时的生活。

(四)基本生活消费状况呈现一定特点

在被调查的回族区中,主要调查了医疗保健消费、电费、人情费支出状况,做出如下分析:

散杂居回族的医疗保健年支出状况。户均医疗保健消费为2987.8元,有72.17%位于平均水平以下;有27.83%位于平均水平以上;最低达到100元,最高达到50000元。

我国少数民族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的原因,农村居民普遍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较差,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可以说,少数民族的医疗保障也成为了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散杂居回族的电费月支出状况。户均电费月支出为162.30元,有62.61%位于平均水平以下;有37.39%位于平均水平以上;最低达到30元,最高达到833元。通过数据横向对比发现,家庭电费的支出受家庭生产方式和年收入状况的影响。一般农村家庭的电费月支出范围在300元以内,但也有电费月支出超过300元的,通过实地考察大部分为年收入达到200000元的,大部分从事个体经济或养殖业,可见电费的支出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散杂居地区的经济状况。

散杂居回族地区与相邻地区经济比较

(一)生产方式不同

实地考察发现,散杂居回族地区与很多相邻地区虽然相隔不远,但是生产方式的趋向却有很大差异。很多散杂居回族地区的生产方式集中于个体经济和运输业,而相邻地区集中于传统经济—种植业,生产方式的差异也造成了地区经济的差异,人均收入相差约6000元。这缘于回族地区人民自身擅长经商的特点,可以及时发现商机并较好运用。将以传统经济种植为主的经济体系逐步转移成为个体经营。由于农村的土地面积有限,随着科技进步,种植业已经出现过多的劳动力,而散杂居回族地区依托周边的市场,充分利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发展自身经济。

(二)教育程度基本相似

散杂居回族地区与很多相邻地区的教育情况基本相似,子女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以高中技校为主。这与地区的教育理念无法分开。读书无用论在地区是比较盛行的说法,父母并不鼓励子女到更高的学府进行深造。

散杂居回族地区与大中城市平均状况比较

通过山东省济南市2009年年鉴数据可查到,济南市城市人均年纯收入20802元,农村年人均纯收入7180元。农村医疗保健消费平均水平 1188.63元,教育支出 804.64元,电费月均支出266元。

(一)家庭经济状况基本良好

散杂居回族地区人均年收入为15594.85元,其水平低于济南市城市人均收入水平,但远高于济南市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可见散杂居回族地区发展态势很好,平均水平已经走在了很多大中城市农村的前列。由于很多散杂居回族地区普遍位于城乡结合处,临近大中城市,可以看到其与大中城市的差距,力争将差距缩短,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城市的扩张所引起的城乡对立和矛盾的现实,提出了丰富、系统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认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因是城乡对立的现状与农业的基础地位;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城乡融合;城乡统筹发展的措施是城市带动农村、工业促进农业。

要想实现城乡协调,重点就是如何让城市带动农村,而这个带动作用的最先受益者,便是城乡结合处的地区,该村的发展状况便也能体现出该城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

(二)散杂居回族地区发展潜力巨大

散杂居回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普遍在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经济环境以及政府政策的实施。其位于山东的很多散杂居回族地区,近几年在不断建设西部的政府措施中受益。济南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东扩,西进,北跨,南控”的战略思想。其中对西部的发展有一项重要举措—建立济南市西部的“西客站枢纽新城”,这是济南市适应自身城市发展要求,配合京沪高速铁路发展的城市新区。而新城的核心区便在散杂居回族地区,通过核心区的建设和发展,将能够带动周边发展,形成生态品质优良、新兴产业繁荣、城市功能齐全、人气商业聚集的现代化新城。

回族地区经济发展可行性措施

(一)理论支持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理论。1988年11月,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提出的“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对中华民族内在构造、形成过程和精神特质最为新颖和恰当的概括。回族自古以来信仰伊斯兰教,拥有其民族自有的特色,“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回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农村区域经济国内研究。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小城镇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各自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只有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使各种规模和各种类型的城镇在农村地域上有一个合理的分布状态,形成以区域性城镇为中心的多层次农村区域经济网络,才符合我国国情和农村特点,才能促进农村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通过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研究,可以给予散杂居回族地区的发展一点启示,首先要结合区域经济特点,要应用好附近的经济市场,发展个体经济;然后就是城市带动经济,形成城乡一体化。

(二)政策以点到面且城乡统筹发展

散杂居地区民族的个体经济发展阻碍之一,就是启动资金短缺。由于农村信用体系薄弱,以及少数民族科学技术水平低下,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人们很难进行小额贷款并且对资金的有效利用能力较低。面对这一现状,散杂居地区的城市应该起到带动发展作用。首先,当地政府可以选择几个颇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作为实验区,引导发展特色经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定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其次,农村信用合作社可以适当推出一些小额贷款发放给信用度相对较强的个体,提供个体经济发展的资金基础。另外,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构建少数民族企业信贷机制,鼓励支持各民族企业形成共担风险、互为担保的信贷机制,打造民族企业的信贷平台。

(三)发挥地域特点以发展特色经济

地域环境的优势是经济发展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能否真正运用好这一因素也决定了该地经济是否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对于散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当地政府应该深层次认知当地环境与发展情况,寻找地区具有的地域优势,从而制定相关政策,带动当地居民脱贫致富。散杂居回族地区要善于发现地域特点并且深度认识当前经济环境,在民族区域经济发展上取得突破。

(四)发扬民族特色以完善民族经济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篇3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本形成的现状

我国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东部经济的发展水平较为落后,而对于西部地区来说,解决资金瓶颈问题的难度远远超出其他地区。东部地区凭借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和频繁的人口流动,引进资金注入和向外推广要比西部地区较为容易。而西部地区地大物博,人员稀少,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源和先进技术,加之交通不便、通讯技术低下等因素,使得投资回报远不及东部地区来得更加直观。所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引进资金极为困难,引进高端技术人才更是尤为困难。由于东西部地区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西部地区公司效益低下,使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和上市困难等多重挑战。现代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存在融资质量低下,对于所融资金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由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的原因,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造成了资金外流或回报率低下等情况的发生。

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资金瓶颈原因

(一)传统的发展理念

由于西部少数民族较少的与外界接触,无法使之产生新的观点,往往还处于传统封闭的观念。而少数民族大多信封宗教,不同的和风俗习惯使更加剧了传统观念的保留。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法律知识储备不足、观念过于保守的原因,通常较难与外来人员接触并融合,更有甚者出现抵触心理,使得先进资源月优秀人才的引进受到严重阻碍,更延缓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长期的经济发展形势受到人们观念和发展理念的影响,使得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整体缺乏创新意识。发展经济的意识不够强烈,不利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良好发展。

(二)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设施低下,教育者的教育水平有限,造成了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的现象,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仍保持的最传统的生产和生活的方式。由于西部地区市场规模有一定的局限性,必然导致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滞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生产力规模有限,市场发育缓慢,使资源配置无法合理安排。另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是传统农牧业占据着主导地位,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获取微博的效益,低下的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仅仅满足自身生存和生活需求。正是此种格局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部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已经适应了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更改生产方式必然引起自身的不适应。

三、有利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

(一)创新融资手段

想要发展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状况,改善经济发展水平,首要问题即是解决资金瓶颈问题。资金的短缺直接影响着西部地区资本的形成,阻碍了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所以,少数民族地区应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开展多元化的融资手段。首先,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应重视金融体系在发展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优化金融产业,使之适应当地农牧业的发展需要,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服务。加大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金融的扶持力度,解决基本的资金不足问题。其次,对银行进行严格管控,开展适应西部发展的政策性银行。最后,可以建立适合当地发展的保险制度,通过此种手段解决弱势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金融扶贫手段。

(二)改善基础设施现状

教育设施低下导致教育工作无法较好的进行,而教育工作的匮乏必然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相关部门应充分考虑到西部少数民族的教育水平,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教育设施资金投入,提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整体素质。同时,由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理环境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较难吸引外来优秀人才和当地优秀人才的保留。所以,应该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并鼓励优秀人才在西部地区长期发展。加大对优秀人才的福利与人性化的待遇,使优秀人才能够安心发展技术或事业,从而带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另外,基础设施建设仍包括储蓄、医疗等建设,一方面,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生产力,使自身的发展得到良好的循环;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现有资本进行其他产业的生产,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总而言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发展状况,而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尽快解决资金的瓶颈问题,使之形成资本,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了达到资本形成的目的,需要西部自身发展理念的转变和我国政府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唯有双向结合才能使得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向着稳定化方向发展,从而使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明.调整经济发展方式 发挥边际增长效应――黑龙江省边境及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01).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篇4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态环境脆弱,教育落后,人才素质不高,投资力度不足等。这些都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曾形象地把人才,教育,科技比喻成三驾马车,共同拉动国家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然而,少数民族地区同样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人才严重匮乏,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劳动力素质不高。事实上,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人才、科技、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少数民族地区也面临着挑战。人才、科技、教育这三个问题都未曾完全解决,并且,经济全球化并非是经济上的世界一体化,相伴发生的还有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上的差距逐步拉大。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储蓄、人均消费、人均收入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低层次的社会文化心理比较突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贫困群体中,有相当一些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仍处于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中,在体现价值观念的道德、伦理、贫富、得失等方面,仍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和小农意识,且根深蒂固,思想意识仍停留在自我积淀的思维定势上,难于接受新事物和新的社会文明。

(3)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基础条件制约着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具有人少地多、土质较差、基础条件落后、生态环境恶劣等特点。近年来,虽然各方面对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但一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山路崎岖,交通极为不便,要实现机械化农业耕作几乎不可能,特别是少数民族

地区仍是牛犁、人背、马驼的传统耕作模式,人力、物力的大量投放,加大了生产成本,投入与产出价值比较低。农民种、养出来的物资运不出去买,也是最大的问题。特别是由于年份降雨量的逐年减少。根本无法满足农作物自然生长的需求。自然灾害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产的一个重大障碍。在前期的建设发展中长期处于负债运行状态,发展后劲受到严重束缚,严重地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民也只能勉强地维持简单的再生产。调研中有这样一种感受,山高坡陡路漫长,资多效低领导忘。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交通和通讯上。通讯线路少,质量低,整体通讯能力严重不足,通讯基础设施亟需改善。

2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2.1树立正确的民族发展观

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只有体现到人的发展上才是真正的发展,这也是与目前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相一致的。以人为本,才是发展的本质。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它整体追求的价值观念,如何才是民族自身价值追求,只有在该民族的族群当中才会理解。正确的民族发展观是作为一个民族族群的人们对发展的正确认识,作为一个民族他们既要在物质发展上获取利益,同时也在生产生活的发展方式上能予以接受,保持他们所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目标出发,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一是经济发展为主原则,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有了物质基础才能进一步发展根本的社会主体——“人”;二是民族价值取向指导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的模式要和民族的价值取向结合,只有获得各民族群众的支持才能得到经济的健康发展;三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与调查的决策依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决策,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进行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和构建,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2.2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多元化的现状,以及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情况,建立适宜的发展模式,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最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涉及发展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和民族群体人文类型的丰富性,还涉及到文化的价值评判。在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模式时,是为他们选定还是帮他们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这涉及到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是否持有文化相对论的评价观。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现状,用一刀切的发展模式根本无法达到和谐发展的局面,所以要分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既要把握原有地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又要提倡创新引入新的产业,并通过本土化吸收提升区域竞争力,还要发展特色经济,形成一个资源互补,产业链衔接,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1)总体上继续重点发展重工业,依靠老工业基地,改革现有产业结构,发展深加工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无论是整个中国还是少数民族地区,都不可避免地走上工业化道路,只是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路径选择有所不同而已。工业化进程的演变规律体现为:工业发展的重心由轻工业向重工业的转移,在重工业化阶段中又经历了由原材料工业向加工装配工业再向高加工度化转移的演变;最后进入技术集约化阶段。这种规律体现了工业对资源的开发由浅层开发到深层发展的进步过程,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过程。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要充分利用其所占据的资源优势的政策优势,以重工业为龙头,更新设备,加快技术创新,同时拓展产业链,发展深加工业。发挥重工业的波及效应,形成区域性的产业链,提升区域总体竞争力。

(2)根据各民族聚居点的特点,实施保护性政策,保护当地民族居民价值取向的所认可的生产方式。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篇5

一、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原因

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坚持加快发展(包含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这是依据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的状况和整个国家的状况采取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重要的原因。

1.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来看其相对落后

中国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前因为受到国内发动统治阶级与本民族剥削阶级的严重剥削,社会生产力遭到很大的摧残与束缚,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充分、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中国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处在极度贫困与愚昧落后的状态。大部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停滞在前资本主义阶段,没有现代工业,农业生产也非常落后,全部靠天吃饭。交通运输特别落后,就连公路也很少,全部依赖肩挑背扛,牛拉马驮,文化教育在很多地方还是空白状态,文盲比重占到总人口的绝大部分,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事业十分落后,医药稀缺,经常发生流行疾病,人口发展迟缓。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地开展了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然而,因为自身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和汉族地区发展相比较,差距依旧较大。在这种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要想赶上先进民族,那就得要加快自身的发展速度。在自身发展基础差的状况下要想调动自身发展的活力和加速自我发展的能力,那就得在自身奋发努力的基础上,需要国家与先进民族给予相应的帮助。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与技术力量等诸多方面全面地支援与帮助了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与国家的帮助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加快”分不开的。

2.从少数民族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来看其占有重要的地位

少数民族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发挥少数民族经济中的优势、发挥它的重要作用,才可能有高速度的发展。例如,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草原、森林、水利资源等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占绝对的优势,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也很丰富。这不但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而且也是加快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再如,畜牧业、林业等是某些少数民族的重要经济部门,同时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同志所讲的,“没有畜牧业的经济是不完全的经济”。

3.从少数民族地区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来看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中国21000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大多都居住有少数民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就约有30多个居住在边境线上,从东北的黑龙江,到北部的内蒙古,西北的新疆,西南的、云南,南部的广西,都是祖国边防第一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和周边15个国家接壤,有很多少数民族是跨国界居住的,像苗族、傣族、俄罗斯族、蒙古族、朝鲜族等。要巩固国防,把边防建设成为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就得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与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首要的是要把边境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这是改善边境地区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激起少数民族群众的爱国热情,夺得反对境外敌对势力颠覆阴谋斗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因素,也是保卫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的物质条件。为此,为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安定的国内社会局面,必须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把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尤其是在当前,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因而,解决好经济发展方面呈现出来的民族问题,实际关系到当前社会安定团结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情况、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民族问题的重要性等原因,体现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性。

二、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事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既是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又是中国的根本利益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特别需要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特别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志曾讲过:“中国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中国有几十种民族,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比汉族居住的地方面积要宽,那里蕴藏的各种物质财富多得很。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1]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少数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需要少数民族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要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毫无可能的。就像同志讲的:“我们不能设想,只有汉族地区工业高度发展,让长期落后下去,让维吾尔族长期落后下去,让内蒙牧区长期落后下去,这样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要所有的兄弟民族地方,区域自治地方,都现代化。”[2]另外,因为历史的原因,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跟汉族地区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国家在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扶持与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这不仅有利于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状况,而且还有利于完善中国的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缩小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改变内地和边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消除各民族间发展上的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途径

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中国废除了民族压迫剥削制度,各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实现了平等。然而,因为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进行压迫、少数民族内部存在阶级压迫和剥削,还有少数民族落后的社会制度等因素,导致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上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各民族在行使各种平等权利时,受到各种约束。从经济角度来讲,国家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并未约束少数民族使用先进科学技术和装备。然而。因为,文化教育的迟缓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稀缺,客观上约束了对科学技术和先进装备的使用,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的迟缓并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造成影响。因为历史的因素,各民族并未平等地行使宪法与法律赋予的各种发展经济与文化的权利。要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的根本途径,就得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让各民族都步入先进民族的队列,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加快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加强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与互助合作,为将来彻底解决民族问题逐步创造条件。

总而言之,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事业,不仅是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也是中国的根本利益,促使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国家的全方位开放与改革。同时,还有利于充分开发与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边疆得到建设和国防得到巩固,加快中华民族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方面,都具有特别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篇6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事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事业,是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与重视的民族理论政策原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是中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一、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原因

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坚持加快发展(包含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这是依据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的状况和整个国家的状况采取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重要的原因。

1.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来看其相对落后

中国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前因为受到国内发动统治阶级与本民族剥削阶级的严重剥削,社会生产力遭到很大的摧残与束缚,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充分、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中国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处在极度贫困与愚昧落后的状态。大部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停滞在前资本主义阶段,没有现代工业,农业生产也非常落后,全部靠天吃饭。交通运输特别落后,就连公路也很少,全部依赖肩挑背扛,牛拉马驮,文化教育在很多地方还是空白状态,文盲比重占到总人口的绝大部分,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事业十分落后,医药稀缺,经常发生流行疾病,人口发展迟缓。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地开展了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然而,因为自身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和汉族地区发展相比较,差距依旧较大。在这种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要想赶上先进民族,那就得要加快自身的发展速度。在自身发展基础差的状况下要想调动自身发展的活力和加速自我发展的能力,那就得在自身奋发努力的基础上,需要国家与先进民族给予相应的帮助。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与技术力量等诸多方面全面地支援与帮助了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与国家的帮助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加快”分不开的。

2.从少数民族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来看其占有重要的地位

少数民族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发挥少数民族经济中的优势、发挥它的重要作用,才可能有高速度的发展。例如,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草原、森林、水利资源等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占绝对的优势,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也很丰富。这不但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而且也是加快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再如,畜牧业、林业等是某些少数民族的重要经济部门,同时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同志所讲的,“没有畜牧业的经济是不完全的经济”。

3.从少数民族地区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来看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中国21 000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大多都居住有少数民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就约有30多个居住在边境线上,从东北的黑龙江,到北部的内蒙古,西北的新疆,西南的、云南,南部的广西,都是祖国边防第一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和周边15个国家接壤,有很多少数民族是跨国界居住的,像苗族、傣族、俄罗斯族、蒙古族、朝鲜族等。要巩固国防,把边防建设成为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就得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与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首要的是要把边境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这是改善边境地区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激起少数民族群众的爱国热情,夺得反对境外敌对势力颠覆阴谋斗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因素,也是保卫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的物质条件。为此,为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安定的国内社会局面,必须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把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尤其是在当前,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因而,解决好经济发展方面呈现出来的民族问题,实际关系到当前社会安定团结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情况、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民族问题的重要性等原因,体现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性。

二、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事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既是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又是中国的根本利益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特别需要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特别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志曾讲过:“中国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中国有几十种民族,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比汉族居住的地方面积要宽,那里蕴藏的各种物质财富多得很。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1]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少数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需要少数民族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要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毫无可能的。就像同志讲的:“我们不能设想,只有汉族地区工业高度发展,让长期落后下去,让维吾尔族长期落后下去,让内蒙牧区长期落后下去,这样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要所有的兄弟民族地方,区域自治地方,都现代化。”[2]另外,因为历史的原因,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跟汉族地区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国家在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扶持与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这不仅有利于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状况,而且还有利于完善中国的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缩小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改变内地和边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消除各民族间发展上的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途径

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中国废除了民族压迫剥削制度,各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实现了平等。然而,因为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进行压迫、少数民族内部存在阶级压迫和剥削,还有少数民族落后的社会制度等因素,导致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上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各民族在行使各种平等权利时,受到各种约束。从经济角度来讲,国家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并未约束少数民族使用先进科学技术和装备。然而。因为,文化教育的迟缓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稀缺,客观上约束了对科学技术和先进装备的使用,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的迟缓并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造成影响。因为历史的因素,各民族并未平等地行使宪法与法律赋予的各种发展经济与文化的权利。要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的根本途径,就得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让各民族都步入先进民族的队列,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加快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加强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与互助合作,为将来彻底解决民族问题逐步创造条件。

总而言之,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事业,不仅是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也是中国的根本利益,促使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国家的全方位开放与改革。同时,还有利于充分开发与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边疆得到建设和国防得到巩固,加快中华民族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方面,都具有特别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278.

[2]关于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23.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Ethnic Minorities

PAN Xiao-dong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篇7

一、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原因

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坚持加快发展(包含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这是依据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的状况和整个国家的状况采取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重要的原因。

1.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来看其相对落后

中国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前因为受到国内发动统治阶级与本民族剥削阶级的严重剥削,社会生产力遭到很大的摧残与束缚,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充分、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中国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处在极度贫困与愚昧落后的状态。大部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停滞在前资本主义阶段,没有现代工业,农业生产也非常落后,全部靠天吃饭。交通运输特别落后,就连公路也很少,全部依赖肩挑背扛,牛拉马驮,文化教育在很多地方还是空白状态,文盲比重占到总人口的绝大部分,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事业十分落后,医药稀缺,经常发生流行疾病,人口发展迟缓。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地开展了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然而,因为自身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和汉族地区发展相比较,差距依旧较大。在这种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要想赶上先进民族,那就得要加快自身的发展速度。在自身发展基础差的状况下要想调动自身发展的活力和加速自我发展的能力,那就得在自身奋发努力的基础上,需要国家与先进民族给予相应的帮助。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与技术力量等诸多方面全面地支援与帮助了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与国家的帮助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加快”分不开的。

2.从少数民族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来看其占有重要的地位

少数民族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发挥少数民族经济中的优势、发挥它的重要作用,才可能有高速度的发展。例如,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草原、森林、水利资源等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占绝对的优势,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也很丰富。这不但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而且也是加快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再如,畜牧业、林业等是某些少数民族的重要经济部门,同时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同志所讲的,“没有畜牧业的经济是不完全的经济”。

3.从少数民族地区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来看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中国21000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大多都居住有少数民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就约有30多个居住在边境线上,从东北的黑龙江,到北部的内蒙古,西北的新疆,西南的、云南,南部的广西,都是祖国边防第一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和周边15个国家接壤,有很多少数民族是跨国界居住的,像苗族、傣族、俄罗斯族、蒙古族、朝鲜族等。要巩固国防,把边防建设成为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就得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与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首要的是要把边境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这是改善边境地区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激起少数民族群众的爱国热情,夺得反对境外敌对势力颠覆阴谋斗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因素,也是保卫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的物质条件。为此,为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安定的国内社会局面,必须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把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尤其是在当前,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因而,解决好经济发展方面呈现出来的民族问题,实际关系到当前社会安定团结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情况、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民族问题的重要性等原因,体现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性。二、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事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既是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又是中国的根本利益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特别需要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特别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志曾讲过:“中国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中国有几十种民族,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比汉族居住的地方面积要宽,那里蕴藏的各种物质财富多得很。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1]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少数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需要少数民族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要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毫无可能的。就像同志讲的:“我们不能设想,只有汉族地区工业高度发展,让长期落后下去,让维吾尔族长期落后下去,让内蒙牧区长期落后下去,这样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要所有的兄弟民族地方,区域自治地方,都现代化。”[2]另外,因为历史的原因,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跟汉族地区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国家在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扶持与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这不仅有利于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状况,而且还有利于完善中国的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缩小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改变内地和边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消除各民族间发展上的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途径

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中国废除了民族压迫剥削制度,各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实现了平等。然而,因为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进行压迫、少数民族内部存在阶级压迫和剥削,还有少数民族落后的社会制度等因素,导致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上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各民族在行使各种平等权利时,受到各种约束。从经济角度来讲,国家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并未约束少数民族使用先进科学技术和装备。然而。因为,文化教育的迟缓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稀缺,客观上约束了对科学技术和先进装备的使用,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的迟缓并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造成影响。因为历史的因素,各民族并未平等地行使宪法与法律赋予的各种发展经济与文化的权利。要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的根本途径,就得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让各民族都步入先进民族的队列,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加快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加强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与互助合作,为将来彻底解决民族问题逐步创造条件。

总而言之,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事业,不仅是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也是中国的根本利益,促使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国家的全方位开放与改革。同时,还有利于充分开发与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边疆得到建设和国防得到巩固,加快中华民族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方面,都具有特别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篇8

关键词:

茶;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影响;作用

茶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水平。在面积广阔,人口稀少,地理位置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茶叶凸显出其独特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茶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带动少数民族地区走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少数民族的人民拥有安定富裕的生活。

1茶产业的发展状况

中国茶产业最早起源于汉代,被众多文人雅士所喜爱,成为他们高谈阔论的必需品。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与生活水平都发生重大改变的同时,茶产品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并对中国人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从人们经常谈起的一句“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我们就可以得知,茶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目前,茶主要被分为乌龙茶、红茶、绿茶、白茶、黑茶、黄茶共六类,与再加工的花茶、茶饮料等。我们所熟知的铁观音、龙井、普洱茶等茶叶都被涵盖在这六类茶产品之中,分别以不同的口味与功效走进我们的生活。现如今,茶产品不仅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在国外同样吸引着广大外国友人的食用欲。在扩大茶产业在中国发展的同时,同样要拥有良好的对外发展贸易,日本、韩国、东南亚、英国、荷兰等国家都是中国茶叶对外出口贸易的大国。由此可见,中国茶产业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进步,逐渐呈现经济上升发展的趋势。茶产业之所以在社会中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是因为茶叶拥有美味与特殊的功效。茶叶在清新爽口的同时,拥有养生保健的功效。茶单宁(茶多酚),作为茶叶有的成份,具有苦、涩味与收碱性,在饮用的过程中,可以起到抑制血压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过敏、抗氧化等功效。茶中含有的钾、钙、镁、锰、硒、锌、氟等30种矿物质,可以对人的身体起到保健的作用,防止蛀牙、抗老化、增强免疫功能都是茶叶所带来的特有的功效。由于茶叶的养生效果显著,导致社会中出现大量的茶饮料,以饮料的方式为社会中更多的人提供茶产品。这样的销售模式,对茶产品的销售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大力发展,我国茶产业不仅在对外贸易与市场营销中呈现良好发展的态势,在旅游观光行业同样呈现经济持续上升的趋势。现如今,茶产业对中国部分地区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促进我国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

2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状况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分布在我国的西南、西北等边疆地区,远离国家的政治核心与经济核心,导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起点比较低。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利,信息设备严重缺乏。这些区位劣势因素与历史积累因素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致使少数民族经济一直处于落后于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阶段。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家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甚远,具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从少数民族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逐渐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在国家经济与政治的大力扶持之下,少数民族的交通状况得以改善,火车、汽车等交通顺利的通行。与此同时,少数民族人民文化落后现象也得以改善,通过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改变了人民愚昧的现象,提高了少数民族人民的思想境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具有积极的影响。种植业的发展状况,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具有积极的影响。其中,茶产业对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就具有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地区的气候环境与土壤性质适合茶叶的生长。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社会中更多人的生活需求。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茶产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在茶市场、茶艺馆、茶贸易与茶旅游业盛行的同时,茶产业带动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水平。现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带动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逐渐提高了少数民族人们的生活质量。

3茶对少数民族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3.1茶艺馆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茶艺馆,作为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对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程度的发展,在拥有安定富裕的生活的前提下,人们对于精神享受与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茶艺馆作为小型的文化交流中心,满足了大部分人的生活需求。茶艺馆是以茶作为主要的媒体,为生活压力大,寻求放松的人们提供幽雅、舒适的休闲娱乐活动场所。在茶艺馆里饮茶的人们,可以与朋友开心的聊天、洽谈,可以安静的阅读一本书籍,还可以欣赏自己喜欢的曲子,品味它的韵味。茶艺馆还可以满足商业洽谈人士的需求,允许他们在茶艺馆举办各类的会议。茶艺馆内部雅致的布置、休闲的气氛、以及充满韵味的文化气息,吸引社会中形形的人。茶产品爱好者更是将茶艺馆与饮茶作为自己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常邀约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们,走进自己喜欢的茶艺馆,共同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当然,茶艺馆的开放离不开优质茶叶的支持,在茶艺馆盛行的同时,我国茶产品的消费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提高了我国茶产品的销售数量。茶产品拥有广大的受众群预示着茶产业的发展,拥有大片茶园的少数民族地区,正潜移默化地受到茶产业的影响。在茶产品供不应求的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利用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茶产业,生产中国的优质茶叶。随着时间的流逝,茶产业带动不适合生产农作物的少数民族地区走向繁荣。至今为止,茶产品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为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富裕生活提供保障。

3.2茶贸易影响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中国茶叶贸易在我国古代时期就已经开始盛行。宋代的茶贸易在促进宋代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进一步的推动了茶器具以及茶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茶产品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现如今,茶产业不仅在本国进行茶叶贸易,在世界各国都拥有良好的对外贸易市场,茶文化吸引着广大外国友人的购买欲。由此可见,茶产品的贸易发展状况对于中国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古至今,从未改变。中国茶贸易的大力发展推动了中国茶产品的销售数量,在茶贸易发展水平的提升下,中国茶产品的销售量也得到了大力提升,从而促进中国茶产品种植业的发展,扩大了茶产品种植的范围。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作为茶产品的主要种植地,在茶产品贸易发展的前提下,提升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民进行茶产品的种植。久而久之,种植茶叶成为大多数少数民族人民的主要行业,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茶产品贸易影响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少数民族的人们积极发展生产力,保证生产优质茶叶的同时,努力提高茶叶的数量。茶产品的种植,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差而无法在丘陵与山地进行农作物种植的现象,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也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新的生活希望。茶贸易的发展水平直接提升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缩小我国东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地区应该重视茶产品的贸易情况,根据贸易发展报告,改变茶叶种植的种类与数量,以保证少数民族地区茶产品经济的顺利发展。

3.3茶文化旅游业带动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旅游,作为一种精神生活的享受方式,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喜爱。现如今,在少数民族地区,茶文化旅游业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经济发展方式。越来越多的旅游爱好者为了欣赏茶园的美丽风光,而走进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生态旅游,感受茶园的独特魅力。茶文化旅游业同样吸引着国内外的茶叶爱好者,为了学习不同地区的茶叶知识,很多茶叶爱好者选择亲临茶园,走进生产茶叶的地方,了解有关茶叶的奥秘。在游玩茶园的过程中,旅游者可以体验茶叶表演、听茶戏、猜茶谜、吃茶宴等一些与茶有关的活动,充分了解茶产品的历史,挖掘茶产品的民俗文化。旅游者欣赏茶文化的同时,也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服务业与交通业的发展。为少数民族人民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茶文化旅游业的兴起,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无人问津的状态以及贫困落后的现象,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总体发展水平,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走向共同繁荣富强的道路。在未来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应该更加积极的创造与茶有关的文化活动,以新颖的方式,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4结语

茶产业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在少数民族的发展道路上,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促使少数民族经济逐渐形成可持续性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少数民族地区应该继续依靠茶产业,努力发展地区经济,在茶产业的带动下,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洁.茶对云南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J].云南社会科学,2011(5):101-104.

[2]刘念慈.[J].中武陵山区特色产业的减贫路径研究———以绿茶产业为例国商贸,2014(18):203-204.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篇9

在散杂居民族工作中回族问题尤为重要,它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一个民族,特别是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最常见的少数民族就是回族。从人口分布上看,全国98%的县级行政区域内都居住、生活着数量不等的回族人口,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回族与其他民族广泛交错居住的空间格局。

散杂居回族地区经济比较

(一)收入贫富差距过大且生产方式以个体经济为主

我国散杂居回族人均年收入为15594.85元,有73.04%位于平均水平以下,大部分人员从事种植业或外出打工;有26.96%位于平均水平,主要从事个体经济和运输业;其中最高人均年收入166667元,最低人均年收入1250元。过大的贫富差距表现出社会阶层流动性极差,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活力与创造性,阻碍了回族地区的整体发展。

产生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居民生产方式的不同。在被调查的散杂居回族中,有47.83%从事于个体经济;有26.09%从事种植业;有4.35%从事运输业;有8.70%从事养殖业;剩余13.04%为外出打工,或其他。

从以上调查情况可以看出,散杂居回族的生产方式集中于个体经济,这与地区的经济环境有很大关系。

(二)子女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子女的文化构成如下:有2.61%的子女为大学本科;有2.61%的子女为大专;有0.87%的子女为中专;有3.48%的子女为高中;有8.70%的子女为初中;有19.13%的子女为小学;有0.87%的子女为幼儿园;其余61.74%的子女为未接受教育。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散杂居回族的子女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基本在初中及以下。这同样是广大农村出现的问题,在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取一技之长,直接就业。在少数民族的农村尤为明显,很多不富裕的家庭即便为子女的教育进行投入,使之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仍旧解决不了生活工作的问题。尤其在偏远的散杂居地区,从事二手车市场的家庭,年收入能达到十几万,完全达到富裕水平,即便子承父业,也不用担心未来生活的问题。因此在教育投入的背后看不到长期的效益,更多的少数民族农村家庭也就选择早毕业早踏入社会。当然有些收入较高的家庭还是比较支持子女读书的,但是比例较少。

(三)保险意识参差不齐

在被调查的回族区中,户均保险年支出为1891.30元,有65.21%位于平均水平以下;有34.78%位于平均水平以上。同样存在两极分化状况,有60%的保险支出为0元;而有13.91%的保险支出达到5000元以上,最高的达到30000元。

通过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农村中投保方向基本根据其生产方式来定,大多数为财产保险,除去社会医疗保险外,极少人投保人身保险。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民的生产方式由最初的种植业向多方面转变,从事个体经济的住户的保险意识越来越强烈。在农村没有单位固定收入的人们,一般比较重要的是人身保险的投保,例如养老保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个人老年时的生活。

(四)基本生活消费状况呈现一定特点

在被调查的回族区中,主要调查了医疗保健消费、电费、人情费支出状况,做出如下分析:

散杂居回族的医疗保健年支出状况。户均医疗保健消费为2987.8元,有72.17%位于平均水平以下;有27.83%位于平均水平以上;最低达到100元,最高达到50000元。

我国少数民族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的原因,农村居民普遍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较差,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可以说,少数民族的医疗保障也成为了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散杂居回族的电费月支出状况。户均电费月支出为162.30元,有62.61%位于平均水平以下;有37.39%位于平均水平以上;最低达到30元,最高达到833元。通过数据横向对比发现,家庭电费的支出受家庭生产方式和年收入状况的影响。一般农村家庭的电费月支出范围在300元以内,但也有电费月支出超过300元的,通过实地考察大部分为年收入达到200000元的,大部分从事个体经济或养殖业,可见电费的支出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散杂居地区的经济状况。

散杂居回族地区与相邻地区经济比较

(一)生产方式不同

实地考察发现,散杂居回族地区与很多相邻地区虽然相隔不远,但是生产方式的趋向却有很大差异。很多散杂居回族地区的生产方式集中于个体经济和运输业,而相邻地区集中于传统经济―种植业,生产方式的差异也造成了地区经济的差异,人均收入相差约6000元。这缘于回族地区人民自身擅长经商的特点,可以及时发现商机并较好运用。将以传统经济种植为主的经济体系逐步转移成为个体经营。由于农村的土地面积有限,随着科技进步,种植业已经出现过多的劳动力,而散杂居回族地区依托周边的市场,充分利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发展自身经济。

(二)教育程度基本相似

散杂居回族地区与很多相邻地区的教育情况基本相似,子女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以高中技校为主。这与地区的教育理念无法分开。读书无用论在地区是比较盛行的说法,父母并不鼓励子女到更高的学府进行深造。

散杂居回族地区与大中城市平均状况比较

通过山东省济南市2009年年鉴数据可查到,济南市城市人均年纯收入20802元,农村年人均纯收入7180元。农村医疗保健消费平均水平 1188.63元,教育支出 804.64元,电费月均支出266元。

(一)家庭经济状况基本良好

散杂居回族地区人均年收入为15594.85元,其水平低于济南市城市人均收入水平,但远高于济南市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可见散杂居回族地区发展态势很好,平均水平已经走在了很多大中城市农村的前列。由于很多散杂居回族地区普遍位于城乡结合处,临近大中城市,可以看到其与大中城市的差距,力争将差距缩短,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城市的扩张所引起的城乡对立和矛盾的现实,提出了丰富、系统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认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因是城乡对立的现状与农业的基础地位;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城乡融合;城乡统筹发展的措施是城市带动农村、工业促进农业。

要想实现城乡协调,重点就是如何让城市带动农村,而这个带动作用的最先受益者,便是城乡结合处的地区,该村的发展状况便也能体现出该城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

(二)散杂居回族地区发展潜力巨大

散杂居回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普遍在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经济环境以及政府政策的实施。其位于山东的很多散杂居回族地区,近几年在不断建设西部的政府措施中受益。济南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东扩,西进,北跨,南控”的战略思想。其中对西部的发展有一项重要举措―建立济南市西部的“西客站枢纽新城”,这是济南市适应自身城市发展要求,配合京沪高速铁路发展的城市新区。而新城的核心区便在散杂居回族地区,通过核心区的建设和发展,将能够带动周边发展,形成生态品质优良、新兴产业繁荣、城市功能齐全、人气商业聚集的现代化新城。

回族地区经济发展可行性措施

(一)理论支持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理论。1988年11月,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提出的“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对中华民族内在构造、形成过程和精神特质最为新颖和恰当的概括。回族自古以来信仰伊斯兰教,拥有其民族自有的特色,“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回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农村区域经济国内研究。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小城镇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各自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只有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使各种规模和各种类型的城镇在农村地域上有一个合理的分布状态,形成以区域性城镇为中心的多层次农村区域经济网络,才符合我国国情和农村特点,才能促进农村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通过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研究,可以给予散杂居回族地区的发展一点启示,首先要结合区域经济特点,要应用好附近的经济市场,发展个体经济;然后就是城市带动经济,形成城乡一体化。

(二)政策以点到面且城乡统筹发展

散杂居地区民族的个体经济发展阻碍之一,就是启动资金短缺。由于农村信用体系薄弱,以及少数民族科学技术水平低下,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人们很难进行小额贷款并且对资金的有效利用能力较低。面对这一现状,散杂居地区的城市应该起到带动发展作用。首先,当地政府可以选择几个颇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作为实验区,引导发展特色经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定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其次,农村信用合作社可以适当推出一些小额贷款发放给信用度相对较强的个体,提供个体经济发展的资金基础。另外,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构建少数民族企业信贷机制,鼓励支持各民族企业形成共担风险、互为担保的信贷机制,打造民族企业的信贷平台。

(三)发挥地域特点以发展特色经济

地域环境的优势是经济发展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能否真正运用好这一因素也决定了该地经济是否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对于散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当地政府应该深层次认知当地环境与发展情况,寻找地区具有的地域优势,从而制定相关政策,带动当地居民脱贫致富。散杂居回族地区要善于发现地域特点并且深度认识当前经济环境,在民族区域经济发展上取得突破。

(四)发扬民族特色以完善民族经济

国家政策对民族个体经济给予鼓励,2005年2月,国务院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36条相关规定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放宽了对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的要求,并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国家的这些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非公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于政策支持,散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应该着重发展民族经济,发扬该民族的特色,扩大个体经营范围,这样才能促进当地经济的进步。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下,创新成为新时代成功的代名词,而少数民族具有与生俱来的创新性,也就是其民族内涵。纵观近几十年,各少数民族传统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及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依托少数民族产品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贴切的使用价值和低廉的成本开拓出了市场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实际发展中,民族经济也会遇到一些阻碍。面对这些阻碍,应该采取扩大经营网点、科学管理、规范经营、形成品牌效应等措施。政府对于回族地区个体经济的发展也给予政策支持,如2003年以来,国家实行清真食品生产企业享受流动资金贷款年息2.88个百分点的优惠利率和技术改造贷款由中央财政贴息的优惠政策,对清真食品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为少数民族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杨侯第主编.散杂居民族工作概论.民族出版杜,2001

2.关注少数民族医疗现状•上汽通用五菱广西建多家博爱卫生站.丁香园,2009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篇10

一、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

1、总体水平。与全国各地区比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偏低。以近年来的人均GDP水平为例,除了青海海西、新疆昌吉和博尔塔拉三个地区外,其他的民族地区GDP水平均在全国水平线以下,其中最低的青海临夏只有全国平均值的1/5。

2、经济结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总体分布不够合理。第一产业的比重过大,远远超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和。其中,仅有的一些第二产业部分,也大多为面临淘汰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技术设备、技术水平和产业化程度都十分落后;而作为新兴产业发展重点的第三产业,在民族地区的起点很低,起步也要晚很多,属于发展严重滞后。

3、城镇化水平。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元经济”特征十分突出的情况下,改造落后的农村经济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头痛”之症。

4、经济积累能力。少数民族地区普遍缺乏自身的“造血”功能,地方财政主要依靠中央拨款,严重的收不抵支。在自身经济积累的能力十分低下的情况下,经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紧缺。

5、对外开放程度。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很有限。对外开放程度不够,对经济的发展就起不到应有的带动作用,对于原本就缺乏内需的民族地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6、劳动力资源。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资源总的来说尽管数量很大但普遍素质较低。民族地区的居民受教育水平虽然在近年来有所提高,但仍然偏低。劳动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偏低不仅直接影响到本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间接影响了外来投资的兴趣。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金融业发展现状

从少数民族地区的金融业总量水平来看,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金融资产拥有量、人均存款拥有量和人均贷款额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人均贷款额最低的青海玉树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30。

从金融机构的种类和数量来看,少数民族地区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几大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城乡的合作信用社,许多股份制商业银行数量很少,证券公司等专门性的金融机构更是几乎没有。

从金融业务的开展来看,仍然以传统金融业务为主,缺少新的融资方式和现代化的资本市场,业务的落后也导致了上市公司的数量少、融资能力差。

此外,就目前而言,少数民族地区金融业发展的外援推进仍显不足。

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金融业非协调发展的对策分析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金融业非协调发展的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金融发展的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增长。其中,金融信贷资源的大量外流,使得原本就很紧张的本地资金并没有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极低,经济发展缺乏足够的金融支持;金融融资能力不足弱化了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二是经济水平的落后也严重影响了金融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落后,经济对金融的需求就低,金融业的发展就相对滞后;经济质量低也限制了金融业的发展空间;金融资源的匮乏使得金融业的运营成本过高,因此许多金融机构因为成本高收益低的原因就放弃或减少了在民族地区的业务。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提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健全机制。应该充分发挥出民族地区各经济金融主体的职责:中央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全面承担起自己的主导地位,加强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理论、政策研究,不断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对新形势下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大力推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增长;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该根据本地区实际,利用好民族地区的相应配套扶持政策,努力改善本地区的经济环境,增强对资本的吸引力;金融监管部门应该配合相关政策,加强对具体金融机构的指导,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经济金融依据;各金融机构,尤其是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项目和新兴企业的金融支持。

(二)完善制度。要有效提高民族地区经济金融制度的效率:一是要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制度要逐步完善,由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底子很薄,国家相应地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性经济手段一定要跟上;二是要逐步规范社会信用制度,这也是发展民族地区金融业的必要条件;三是要完善相应的金融监管供给制度,同时也要有激励型的监管手段和创新型的金融支持体系;四是要完善民族地区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制度,如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健全,可以将农业发展银行在民族地区发展为真正的支农政策性银行,可以将国家开发银行在民族地区的业务开展到县一级,可以开办地方性的政策性银行等等;五要完善相应金融功能的约束制度,如以制度约束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民族地区的业务开展,约束农行重点服务“三农”方面的金融业务等等。

(三)创新政策。中央应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性投资政策和财税政策的力度;地方政府也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出台相应的经济金融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金融监管机构也应该对民族地区的金融业务开展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如适当地下放对民族地区分支机构的信贷审批权限等。(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篇11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前提下,如何正确对待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上的差距逐步拉大。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储蓄、人均消费、人均收入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1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基础低

少数民族多生活在偏远地区,山路崎岖,交通不便。这些都对民族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制约。改革开放,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少数民族地区各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2产业结构不完善,工业化水平低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语言的障碍、地理环境及其它客观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以种植业生产为主,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滞后。

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虽有一定的工业主题,但是多以中小型企业居多,工业生产还停留在粗加工生产环节,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研发能力弱,科技含量低。

1.3经济结构单一,传统经济形式占主导地位

这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面临的共性制约瓶颈。在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化基础比较薄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传统农业与畜牧业仍然占较大比重,很多少数民族的生计主要依靠简单劳动、传统技术和小片土地的结合,技术和资本极端缺乏。由于农业本身就是效益偏低的产业,而许多少数民族农业生产方式又多以家庭式小规模经济组合体为劳动组织形式,甚至许多还保存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农业产出的大小完全依靠劳动力投入的多少和是否风调雨顺。由于农业技术长期不变,农业生产工具落后,使农业生产率水平和收入水平都非常低下,辛辛苦苦一年的劳动成果仅够家人和自身消费。经济结构不但单一而且具有超稳定性。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得农民不得不把眼光放在开山种地、砍树卖钱上,使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使这些地区的经济陷入一种无序的恶性循环之中。而且这种以种植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也导致了以传统农业社会结构为主的城乡格局,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摆脱贫困缺少必要的原动力,不利于这些少数民族发展能力的积累。

2.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人力资源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更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重要的联系。要研究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现状,就要从人力资源的质量水平、人力资源流动配置状况等方面进行研究。

2.1人力资本存量低

少数民族人民接受教育的程度低,对人力资源发展已经是一个大的制约。加上较发达地区的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很多青年在接受完教育后选择外出打工,而不是留在当地工作。

国家虽然大力提倡优秀人才到民族地区去,但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引进、使用、培养、激励等机制没有健全,人才市场的发展比较落后,许多人才供求密切相关的配套制度,如户籍管理制度、商品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都影响人才的去留。

2.2发展落后,吸引力不大

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匮乏,与发达地区相比,人才的生活条件、经济待遇、成长空间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这就导致很多人才不愿去这些地方工作。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人才往民族地区去,虽然这些政策吸引了一些优秀人才去到民族地区,发展当地的经济,但是从数据上来看,真正留下来的很少。

2.3发展意识薄弱

少数民族群体中,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仍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思想陈旧,习惯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所以他们很多人仍对教育的意识不够清晰,很多人认为只要小学毕业就可以了,初中、高中的教育史没有必要的,导致文化层次普遍较低。

2.4人力资源开发成本高

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落后,加上居民教育意识薄弱,所以整体的素质都不是很高。以贵州岜沙为例,整个村没有一个人接受过高等教育,接受高中教育只有3人,绝大部分人都是小学及以下的学历,他们也没有能力让自己或孩子接受更多的教育,这样在人力资源开发中投入的成本也就随之增加。

3.人力资源发展落后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制约的表现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既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又是经济的制约因素,不管哪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都是与人力资源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发展的落后直接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3.1人力资本素质低下,科技推广难

经济增长要以高产为基础、以优质为生命、以高效为目标。而这些却与高文盲率、思想保守、墨守陈规、不思进取、不求创新,对新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创新和推广有着天然排斥性的人相违背。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尝试推广一些先进的生产方式,可由于民族地区人民接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对于知识的领悟和掌握能力偏低,这就导致了科技推广难已发展。目前,仍有很多民族地区采用原始的耕作方法。

3.2人力资本的单一,导致其他产业发展缓慢

民族地区的人民受教育程度低,人口的知识体系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世代口口相传的耕种知识。民族地区其他技能培训相对缺乏或者难以实施,导致人力资本相对的单一,缺少能够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力,这就导致了其他产业难以发展。

3.3 人力资本使用不合理,剩余劳动力无法投入经济发展

由于劳动力存在改变职业的障碍,改变工作环境和地点的障碍。再加上人们的思想保守,文化素质不高。所以即便有大量剩余劳动力也无法得到合理分配和利用。这些,都会导致劳动力资源与其它生产要素之间在结构和层次上的禀赋不合理,直接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4.发展人力资源,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不仅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更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了解了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我们就要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加快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发展,让它更好的作用于经济发展。

4.1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基本素质

针对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情况,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儿童入学率, 特别要改善青海省少数民族女童的受教育状况,防止新文盲人群的产生。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实现12年基础教育,加速普及中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适度发展高等教育。在极度落后地区,政府要增加教育投入,对教育、科技进行重点扶持和倾斜。政府应改变教育投资方式,拓宽办学资金渠道,加大对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4.2建立专业培训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面对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生产者知识水平构成低甚至普遍缺乏教育的现实情况,应大力发展各种职业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教育、函授教育来加速教育的普及,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下岗职工与富余职工的开发与培训,进行职业开发与转移。要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职业教育,进行实用技术的职业培训。

4.3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主体多元化

人力资源的开发主体必须要多元化,政府、企业、社会都要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用市场机制的办法把企业和社会从人力资本的无偿占有者转变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企业和社会都要自主进行教育和科研的投入。国家财力有限仅靠政府投资办教育是不现实的,必须实行人力资源投资新模式。必须突破单一的国家办教育的模式,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和公民个人投资办学、集资办学、合作办学,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建立政府、社会、单位、个人相结合的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投资新模式。

结论

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人的作用发挥,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开发对于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区域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只有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才可占领经济市场的制高点,并得到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启虎.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M].知识经济,2010.23,8.

[2]杨红英.少数民族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基于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教育开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20-22.

[3]温国政.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19-26.

[4]马丽娟.再谈民族经济学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1.6.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篇12

本文在明确特色经济及特色经济定位涵义的基础上,对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定位进行了探讨。

一、特色经济及特色经济定位的含义

(一)明确特色经济及特色经济定位含义的重要性

明确特色经济及特色经济定位含义,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政府对自己在发展特色经济中的作用进行科学的定位。一方面,因为构建特色经济的首要条件是在对区域内的特色、优势资源进行充分调查和开发利用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所以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区域内的任何各级政府,要能全面准确地掌握本区域内各类特色、优势资源现状,就必须准确理解特色经济及特色经济定位的含义;另一方面,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特色经济总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发展的,更何况特色经济的形成必须依托特色产业和构建相应的特色市场,所以作为充当服务者、顾问和助手等多重角色的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只有在准确理解特色经济及特色经济定位含义的前提下,才能逐步明确本区域内特色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规模,才能制定出完善的规则制度参与其他区域进行合法的特色经济竞争,以及正确引导本区域内的市场主体进行科学、规范、合理、有效的特色经济运作。

(二)特色经济的含义

关于特色经济,到目前为止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特色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比较多,如王生鹏等认为,特色经济是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产品为核心,以特色技术为支撑,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2];杨丽认为,特色经济是依托资源禀赋进行产业选择、培育的一种经济发展的特殊模式[3];李澜等认为,所谓特色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依据本区域现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资源禀赋和生产力水平,能最大限度地扩张经济总量,结构合理且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经济效益显著,能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4]。第二种观点认为特色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体系。如曹阳等认为,特色经济是指某区域依托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构建并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所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区域经济体系[5]。第三种观点认为特色经济是一种经济结构。如谢宝剑等认为,特色经济是指一个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利用比较优势,通过市场竞争而形成的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及企业、产品特色的经济结构[6]。

比较上述三种观点,我们不难发现,学者们对特色经济的本质界定是一致的,亦即都强调特色经济必须具备两个本质特点:一是特色,二是规模。因为无论强调特色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或者是一种区域经济体系,亦或是一种经济结构,只有特色而无规模,没有数量上的优势,只不过是开展多元经营中的一种“小打小闹”,称不上是特色经济;同样,只有规模而无特色,没有质上的优势,也称不上是特色经济。所以他们只是在表述上或者在强调的重点上有所不同而已。

(三)特色经济定位的含义

1、经济定位的含义

所谓定位,简单说来就是指确定位置,具体地讲就是确定某一事物在一定环境中的位置,如确定某一产品在市场中位置、某人在其所属组织机构中的位置(或角色)、某个物品在某一地理环境中的位置等。

而对于经济定位的定义,不能这样简单地下。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经济定位是指国家、地区或城市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功能目标的选择与地位目标的确定的过程[7]。这里我们必须明确与经济定位有关的几个问题:(1)经济发展的功能目标是由主导产业决定的;(2)经济地位目标是由主导产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3)主导产业的性质是由它的社会化程度决定的,其发展趋势是国际性,而主导产业的地位是由其影响的范围决定的,分为全球范围、国际区域(几个洲)范围、国际地区(几个国家)范围。可见,经济定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过程,即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发展目标的过程。但是,不能认为经济定位是经常地、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的,我们应明确它只不过是相对稳定罢了,一般至少可以稳定5~l0年。所以,可以认为经济定位是经济发展中长期发展目标的选择与确定。

2、特色经济定位及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定位的含义

仿照经济定位的定义,结合特色经济的含义,笔者认为特色经济定位就是国家、地区或城市特色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功能目标的选择与地位目标的确定的过程,是特色经济发展中长期发展目标的选择与确定。顺此思路,笔者认为所谓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定位,就是指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功能目标的选择与地位目标的确定的过程,是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中长期发展目标的选择与确定。

二、科学定位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意义

笔者认为,科学定位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意义是极为深远的。

(一)有利于明确特色经济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发达地区相比相对较为落后的现实,决定了特色经济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必然处于基础性的地位,由此又决定了特色经济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作用。

笔者认为,科学定位并发展特色经济的作用是很多的,但最突出的作用是逐渐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经济结构很不合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只有合理的地区经济布局和结构,才会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到人尽其才,货畅其流,物尽其用,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相反,如果地区经济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则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桎梏。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在特色、优势资源和民族文化上,与发达地区相比优势甚为明显,所以依托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将会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了,又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必然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的状况,从而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趋向合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协调发展。

(二)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8]。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以及区域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加入WTO所带来的冲击,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着既要提高水平和效益,又要适应并谋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少数民族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在经济规模扩大和经济结构调整上,确定自己在国际、国内及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和层次,通过对特色经济进行科学的定位,既能为自身带来更大的发展动力,又能激活与国际、国内及其他区域之间的竞争力,进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

(三)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指南

实践证明,因为特色经济具有很强的应变性和适应性,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有效解决“大而全”、“小而全”问题;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加快城市化进程[9]。所以,科学定位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指南。

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定位的探讨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特色经济定位时,总体思路上应进行多元定位,具体操作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基本特征对其进行特色经济定位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基本特征,既有优势特征又有劣势特征[10],其优势特征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丰富、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如今在很多产业和产品的开发及生产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以及区位特点和优势明显等几方面。

少数民族地区的劣势特征更加突出:(1)因为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存条件艰苦,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的硬成本远高于国内其他地区;(2)由于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发展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和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等原因,隔断了与周边地区的紧密联系,或即使有联系但并不快速畅通,进而限制了资源的利用开发与流动;(3)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条件甚为缺乏或落后,因而对自然条件具有绝对依赖性和边际效益约束;(4)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观念和尊重人才的意识淡薄,使其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人才匮乏;(5)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体系的非均衡状态十分显著。

正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优势特征和劣势特征同时并存,相互影响和相互结合,使其开发难度较大,经济发展忧喜参半。所以,笔者认为在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特色经济开发定位的过程中,必须依其特点和现有的经济社会基础,结合现实市场和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权衡利弊,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准确找到发展特色经济的目标所在,以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具体对策,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根据少数民族地区所拥有的优势、特色自然资源定位特色经济

前面述及,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优势特征之一。笔者认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当然是优势,但只是定位发展特色经济的必要条件,非充要条件。要能准确定位实施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经济并日后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要根据少数民族地区所拥有的特色自然资源定位特色经济。因为少数民族地区周边也不乏个别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也在从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入手打造特色,而特色经济是在整体综合上的比较优势经济,所以少数民族地区在对特色经济进行定位时,一方面要在特色资源定位上下功夫,找出人无我有,并进行产权定位如注册有关特色资源开发利用产品的商标或申请地理标志等;另一方面,要对与周边地区相同或相似的资源通过保护性的特色加工或特色营销等方式打造特色。

(三)根据自身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定位特色经济

因为各民族对于同一产品的加工和利用方法奇特各异,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或反映出人类在环境恶劣、科学不发达、生产生活资料极其匮乏情况下,主动适应外界条件的结果。比如,水族风味独特的名菜“韭菜包鱼”既营养,而又有“久久有余”的文化内涵,布依族的“酥肉”则是该民族在猎物过剩,缺乏储藏条件而又不愿扔掉的聪明智慧反映。众多的市场实践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工业产品如民族加工产品等效益一直看好,所以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其民族文化定位特色经济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仍以民族加工为例,根据调查发现在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多鲜为人知的生产加工方法所获的产品,因数量极少,市场供不应求,根本谈不上成为特色经济。所以,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在对各行各业进行特色经济定位时,要将自身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内涵注入其中,以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在生产加工领域,一方面要发掘民族特色加工工艺;另一方面,要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高民族加工的生产效率;再一方面,加大扶持资金,注入相应的民族文化内涵,扩大规模,使其逐渐成为自身的特色经济模式。

参考文献

[1]马晓路,武友德,周智生.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初探——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6(10):157-160.

[2]王生鹏,祁明德.甘肃省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初步研究[J].甘肃科技,2006(12):33-36.

[3]杨丽.世界经济低迷状态下边远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昀新课题——以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为例[J].学术探索,2002(4):130-133.

[4]李澜,张丽君.论西部地区民族经济发展中的特色经济开发[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116-120.

[5]曹阳,吴燕,金石.从产业价值链分析特色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兼论发展民族地区特色经济[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7):242-244.

[6]谢宝剑,王志凌.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J].开发研究,2006(4):20-23.

[7]戴武堂.澳门经济定位与鄂澳经济合作[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1)::5-54.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篇13

2、实际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是指以少数名族人民为主聚集生活的地区。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等边疆地区。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条件等原因,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一般是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落后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与此相联系,伴随着落后的经济状况,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也较为缓慢。基于此,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逐渐全面、平衡发展的首要问题。

二、文献综述

1、特色经济的含义

关于特色经济,到目前为止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特色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比较多,如王生鹏等认为,特色经济是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产品为核心,以特色技术为支撑,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2006);杨丽认为,特色经济是依托资源禀赋进行产业选择、培育的一种经济发展的特殊模式(2007);李澜等认为,所谓特色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依据本区域现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资源禀赋和生产力水平,能最大限度地扩张经济总量,结构合理且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经济效益显著,能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2007)。第二种观点认为特色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体系。如曹阳等认为,特色经济是指某区域依托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构建并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所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区域经济体系(2008)。第三种观点认为特色经济是一种经济结构。如谢宝剑等认为,特色经济是指一个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利用比较优势,通过市场竞争而形成的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及企业、产品特色的经济结构(2006)。

比较上述三种观点,我们不难发现,学者们对特色经济的本质界定是一致的,亦即都强调特色经济必须具备两个本质特点:一是特色,二是规模。因为无论强调特色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或者是一种区域经济体系,亦或是一种经济结构,只有特色而无规模,没有数量上的优势,只不过是开展多元经营中的一种“小打小闹”,称不上是特色经济;同样,只有规模而无特色,没有质上的优势,也称不上是特色经济。所以他们只是在表述上或者在强调的重点上有所不同而已。

2、科学定位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意义

(1)有利于明确特色经济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发达地区相比相对较为落后的现实,决定了特色经济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必然处于基础性的地位,由此又决定了特色经济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学者认为,科学定位并发展特色经济的作用是很多的,但最突出的作用是逐渐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经济结构很不合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只有合理的地区经济布局和结构,才会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到人尽其才,货畅其流,物尽其用,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相反,如果地区经济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则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桎梏。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在特色、优势资源和民族文化上,与发达地区相比优势甚为明显,所以依托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将会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了,又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必然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的状况,从而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趋向合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协调发展。

(2)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以及区域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加入WTO所带来的冲击,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着既要提高水平和效益,又要适应并谋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少数民族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在经济规模扩大和经济结构调整上,确定自己在国际、国内及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和层次,通过对特色经济进行科学的定位,既能为自身带来更大的发展动力,又能激活与国际、国内及其他区域之间的竞争力,进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

(3)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指南

实践证明,因为特色经济具有很强的应变性和适应性,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有效解决“大而全”、“小而全”问题;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加快城市化进程(2005)。所以,科学定位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指南。

3、调研地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旧经济十分落后,交通闭塞,没有现代工业,只有牧业和少量农业、手工业。自1959年民主改革后,特别是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的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不仅建立了现代工业、交通通讯业,原有的农牧业、商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自治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按照“第一产业上水平、第二产业抓重点、第三产业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自治区经济运行良好,效益提高,成效突出,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

据“自治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当年自治区生产总值(GDP)达到342.19亿元,比2006年增长14%,超额完成原定计划。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33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96.57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增加值190.29亿元,增长16.2%。人均GDP达12109元,增长12.6%。

在全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6.2%、28.2%、55.6%,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0.6个百分点。

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劣势:地区偏远,信息滞后,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难度较大,较为贫穷落后。区域多民族聚居,民族关系复杂,较为封闭,科学文化落后,商品经济观念比较淡漠,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地处国防第一线,容易受国内外政治变化的影响。

但是少数民族地区自身也具有一定优势:一是自然资源丰富,有待开发,发展潜力巨大。二是多与我国周边国家接壤,具有对外开放的条件。三是民族融合趋势明显,文化交流频繁,多种文化交汇丰富。四是环境状况较好,人文自然旅游资源丰富。

三、促进特色经济发展的建议

通过调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然后总结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进而从少数民族地区自身和政府以及国家三方面给出推进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必要措施。最终得出结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地区应依托其资源特色优势,开发特色产品,培育新的特色经济增长点,最终形成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经济体系是其发展特色经济的基本轨迹。在培育发展特色经济过程中,应该有合理而科学的保障措施,既保障特色经济正常发展,又不危及和谐发展的需要。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切入:

1、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基本特征对其进行特色经济定位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基本特征,既有优势特征又有劣势特征,其优势特征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丰富、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如今在很多产业和产品的开发及生产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以及区位特点和优势明显等几方面。

少数民族地区的劣势特征更加突出:(1)因为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存条件艰苦,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的硬成本远高于国内其他地区;(2)由于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发展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和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等原因,隔断了与周边地区的紧密联系,或即使有联系但并不快速畅通,进而限制了资源的利用开发与流动;(3)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条件甚为缺乏或落后,因而对自然条件具有绝对依赖性和边际效益约束;(4)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观念和尊重人才的意识淡薄,使其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人才匮乏;(5)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体系的非均衡状态十分显著。

正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优势特征和劣势特征同时并存,相互影响和相互结合,使其开发难度较大,经济发展忧喜参半。所以,在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特色经济开发定位的过程中,必须依其特点和现有的经济社会基础,结合现实市场和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权衡利弊,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准确找到发展特色经济的目标所在,以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具体对策,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2、根据少数民族地区所拥有的优势、特色自然资源定位特色经济

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优势特征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当然是优势,但只是定位发展特色经济的必要条件,非充要条件。要能准确定位实施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经济并日后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要根据少数民族地区所拥有的特色自然资源定位特色经济。因为少数民族地区周边也不乏个别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也在从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入手打造特色,而特色经济是在整体综合上的比较优势经济,所以少数民族地区在对特色经济进行定位时,一方面要在特色资源定位上下功夫,找出人无我有,并进行产权定位如注册有关特色资源开发利用产品的商标或申请地理标志等;另一方面,要对与周边地区相同或相似的资源通过保护性的特色加工或特色营销等方式打造特色。

3、根据自身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定位特色经济

因为各民族对于同一产品的加工和利用方法奇特各异,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或反映出人类在环境恶劣、科学不发达、生产生活资料极其匮乏情况下,主动适应外界条件的结果。比如,水族风味独特的名菜“韭菜包鱼”既营养,而又有“久久有余”的文化内涵,布依族的“酥肉”则是该民族在猎物过剩,缺乏储藏条件而又不愿扔掉的聪明智慧反映。众多的市场实践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工业产品如民族加工产品等效益一直看好,所以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其民族文化定位特色经济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仍以民族加工为例,根据调查发现在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多鲜为人知的生产加工方法所获的产品,因数量极少,市场供不应求,根本谈不上成为特色经济。所以,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在对各行各业进行特色经济定位时,要将自身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内涵注入其中,以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在生产加工领域,一方面要发掘民族特色加工工艺;另一方面,要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高民族加工的生产效率;再一方面,加大扶持资金,注入相应的民族文化内涵,扩大规模,使其逐渐成为自身的特色经济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彪,袁瑛.重庆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研究——以重庆市云阳清水土家族乡林下经济发展为例[J].商业经济,2010,(19):70-71

[2]王涛.发展特色经济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经济关系调整[J].经济问题探索,2008,(12):113-117

[3]胡忠俊,姜翔程,肖洁等.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之思考——以贵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244-1246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