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实用13篇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篇1

1职业教育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1.1职业教育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联系非常紧密,如果职业教育违背了适应经济发展的宗旨,便失去了职业教育的存在价值。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体现在该国或该地区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教育是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兼具教育与经济两重性,职业教育能够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满足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支撑。

1.2经济转型发展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愈演愈烈,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科技和人才的培养上,职业教育在提升科技和人才的质量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要符合经济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转型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职业教育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依据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和未来需求制定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和措施,把职业院校自身的发展融入到经济转型发展的进程中,有助于实现职业院校的自身价值,最终推动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1.3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符合经济转型的发展要求

一国或一个地区发展的不同时期对其教育有着不同的定位。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技术熟练的初中高级产业技术工人来满足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可以为经济的转型发展输送大量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是服务至上和质量至上,职业院校旨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符合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

2职业教育适应经济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不强,专业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课程设置具有相似性,没有突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忽略了经济转型发展的人才需求。职业院校中有一部分院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符合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和专业结构的设置方面存在培养目标过宽过高、模糊不清、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甚至有些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紊乱,核心课程不明确,专业课课时不够充分,有些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太少。还有些专业缺乏相应的学科支撑,不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限制了职业教育在适应经济转型发展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2.2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不高,实践环节有待改进

大多数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的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不高,获取知识的来源单一,限制了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难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更不用说培养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对于职业院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但从目前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看,实践教学条件相对滞后,实验设备不够新,缺少长期合作的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导致学生在实习中的效率较低,收获的实践技能不充分,无法适应经济转型的发展需求。

2.3招生规模的数量不突出,职教投入力度不充分

目前,人们对职业院校仍存在偏见,认为本科要比专科有优势,因此在职业院校招生时面临着一定的阻碍。从职教经费的投入看,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比例很大,职业教育的投入比重较低,难以满足职业院校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有些职业院校教学设备陈旧、有实践经验的师资不足,不少学校缺少实训教室、实习场地等。有些专业教师年龄过于集中,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正常的梯队,个别专业缺乏高级职称教师和具备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缺少符合标准要求的专业带头人。

3职业教育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制定契合产业转型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优化专业建设

职业院校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和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方面,也是职业院校融入并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要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服务。因此,职业教育应根据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遵循国家颁布的课程和专业设置的基本标准,结合职业院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合理设置专业。通过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建设。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等五大专业群建设。注重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从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出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职业教育培训机会,把职业院校办成经济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

3.2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强实践环节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篇2

(二)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

全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继续推进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中南部无公害果菜经济区、东西两山干果杂粮经济区建设,启动实施了大同、晋中、运城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玉米丰产增粮、规模健康养殖、高效园艺建设、农产品加工增值“四大工程”,实施了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规划建设了一批优势农产品产业区、产业带和示范基地县,初步形成了粮经牧加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启动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4200家。通过重点抓300个示范合作社建设、分批开展合作社带头人培训等措施,着力提高合作社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连续两年保持了在全国领先的势头,注册总数达到20945家,比上年增加8173家,增长64%。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支持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了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方面的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力度,组织开展了科技进村入户万人行动,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三)大力实施兴水战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2007年实施兴水战略以来,通过全力推进应急水源、农村饮水、农田灌溉等六大工程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2009年,引黄北干线引水工程开工建设,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省实灌面积2009年突破1610万亩,创历史最好水平。积极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首都水资源规划项目和淤地坝建设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2006年以来,4年解决了87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2009年解决了272万人。

(四)积极推进“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自2008年启动以来,集中实施汾河中下游河道生态修复、水土保持调蓄淤地坝、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汾河源头移民、河流水质监测能力建设等“十大建设工程”,并扎实落实“四大整治重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是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扎实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重点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全力推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积极做好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选择确定10个试点县上报国家。继续实施省级造林绿化十大工程,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09年完成营造林530万亩,造林绿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五)全力实施“五个全覆盖”工程,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2009年,村通水泥(油)路、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村卫生室、村通广播电视、农村安全饮水等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深入推进,至年底两年全覆盖实现程度达67.5%。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重点支持了新农村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建设,加大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富民工程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至2009年底,2000个重点推进村中95%完成村庄规划和“四化四改”建设任务,有70%以上的村形成比较明显的主导产业,“一村一品”发展势头良好。推进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至2009年底,全省共编制完成县域村镇体系规划50个,小城镇总体规划564个,全省115个农业县全部完成了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入了“示范带动、连片建设、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六)大力繁荣农村经济,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在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不断提高农业效益的同时,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在全省农村启动了“零转移就业培训计划”,积极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2006―2008年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0多万人,劳务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以“两区开发”为重点,继续抓好整村推进、移民搬迁、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工作,2006―2008年共解决了6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移民搬迁15万人。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完善和强化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措施,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2006―2008年累计对农民的直补资金达到37亿元。全方位的工作措施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44元,比2005年的2891元增长46.8%。

二、当前山西省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生态环境制约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脆弱是山西省情的一个基本特点。同时,随着煤、焦、铁等资源型产业快速发展,耕地、水、植被等资源又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或污染,更加剧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二是农业生产的资源约束更加突出。山西省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水资源紧缺,人均水资源298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土壤瘠薄,60%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水土流失严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0.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9%,是全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尚未得到扭转,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由2005年的6023元上升到2009年的975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5年的3.08∶1上升到2009年的3.3∶1。同时,目前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依然偏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有限,而一些制约农民增收的体制还没有消除,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四是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尽管近几年政府新增财力向“三农”大力倾斜,但与新农村建设的投资需求相比仍严重不足,“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三、进一步促进山西省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全力支持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513工程”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大同、晋中和运城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抓紧制定出台切实可行、操作性较强的扶持政策措施,明确目标责任并抓好落实。按照批复的规划,认真对接项目,明确管理程序,做好省级专项扶持资金的落实。努力做好与国家正在着手启动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粮食增产项目、节水改造项目,及其他支持服务体系项目的对接工作,力争取得国家更多的支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尽可能将林业、水利及农业支撑服务体系项目向示范区倾斜,推进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起好步,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围绕“513”工程,加快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按照省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意见》提出的各项有关扶持政策措施,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工作,特别是落实省级扶持资金,并引导、督促各市、县落实地方配套资金。进一步完善政府资金支持龙头企业的方式,增加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以及对基地的带动作用。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支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中南部水果蔬菜和东西两山干果杂粮等三大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山西的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股权改革,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大力发展各种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以农业组织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建立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和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三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科教结合和农业科技创新,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四是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和保障现代农业发展。综合利用投资、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手段,支持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和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公益职能,创新服务方式,支撑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二)大力推进“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

继续做好“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牵头协调工作,确保全省重点工程顺利实施。一是尽快完成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部分实施项目的调整工作,并增加投资加快干流坝路林一体化项目建设,足额落实市、县配套资金,加快实施“十大建设工程”和“四项整治重点”,确保年底前完成近期工程治理目标任务。二是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十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和太原西山地区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力争2010年各项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结合粮食增产工程的启动实施和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2010年山西省应继续加大10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和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的投入,并做好与国家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衔接工作,发挥整体效益。二是加快应急水源工程和引黄北干线工程建设进度,并积极配合国家投资,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夹马口、大禹度等10个大型灌区和部分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力度,新建一批节水灌溉园区和集雨灌溉工程,启动实施西山提黄灌溉工程,扎实推进以淤地坝为主的水保生态建设,加快研究制定山西省水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规划,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四)实施生态兴省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是继续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重点防护林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努力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建设和治理任务。二是加大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试点和国有林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等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争取2010年启动实施。三是继续抓好以“身边增绿”为主的省级造林绿化工程和管护工程,并合理安排省级投资,发挥好投资效益。四是配合林业部门,推进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改革工作,从机制上解决森林和林地的管护问题。

(五)全力支持“五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一是继续全力以赴做好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的牵头、协调、服务工作,配合和督促有关部门,加大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年内各项任务的完成,并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二是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做好与国家项目的对接工作,争取国家更多的资金支持,并做好争取下一轮国家项目支持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全面完成“五个全覆盖”的同时,围绕新农村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继续加大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投资力度,加强农村沼气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抓好新农村建设,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夯实基础。

(六)以推进小城镇和民营经济发展为重点,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步伐

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继续加强小城镇建设,重点发展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充分发挥辐射周边农村的功能,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积极培育小城镇主导产业,繁荣小城镇经济。

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围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就业两大任务,突出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园区建设三个重点,加大力度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多途径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尽快培育和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加快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篇3

小微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它管理成本低、市场应变能力强,是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深化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小微企业大多是第三产业,贴近市场、贴近用户,活跃在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相对大企业而言,小微企业改革成本低、操作便利,社会震荡小、新机制引入快,对话跃我市经济、推动转型、解决就业、消费升级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如何在我市发展小微企业,因地制宜地解决我市的实际困难,我建议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制定利于小微企业在我市落地生根并发展壮大的政策。在中央、省、市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基础上,我市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统筹财政、税务、发改、规划等部门,制定县级补贴优惠政策;设立便捷服务中心或绿色通道,为小微企业的注册和行政事务提供专项服务;由中小企业局牵头,定期召开小微企业座谈会,了解企业需求,改进职能履行。

(二)吸引能为小微企业提供领导决策的人才资源。曾说:“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我市可以为人才资源提供政策咨询、融资申报、劳动维权等个性化、精细化服务,增强其责任感和归属感;积极与省市院校、科研机构合作交流,促进人才流动与知识共享,增加我市对人才的吸引力。

(三)吸纳社会力量为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除政府对小微企业的短期激励政策,如减免税费、定向降准外,可以由政府帮助向社会融资,包括建立和发展服务于小微企业的专业性融资平台和担保机制,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到条件。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篇4

总结武乡红色文化旅游先进理念与模式,并发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合理的意见,对于其他地区应用文化旅游推动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有重要意义。

1武乡红色文化旅游的特点分析

1.1年轻化参与式的理念

武乡八路军文化园顺应时代的发展,一改传统的参观学习模式,融入各种创新理念。在形式上,另外增加了体验园、实景区、真人表演等元素,为的是让游客在实景体验活动中学习和感受八路军抗战时期的军区生活和抗日民族精神。这些新元素的融入,吸引了不少年轻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游客们可以在此穿一身军装,打一场游击战,当一回真正的抗日英雄,这些都让游客更加由衷地感受到民族独立的激情,更加深刻的领悟抗日民族精神的内涵。

1.2红+绿的发展模式

武乡县奋力开创武乡革命老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新局面。在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的政治优势的基础上寻求新突破: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工业经济循环化、第三产业规模化。这一发展模式突出一个“绿”字:特色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培育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为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发展农业园区,形成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工业经济循环化就是实现“黑色”到“绿色”的转变;第三产业规模化就是抓住国家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机遇,完善配套设施,提高综合效益,让绿色产业引领百姓走上富裕之路。

武乡县紧紧抓住八路军抗战红色民族精神的优势,打响革命红色老区牌,让红色旅游拉动第三产业规模化发展。以八路军纪念馆为中心,打造八路军文化园;以板山、太行龙洞为中心,打造自然风景区园;以太行龙湖为中心,打造休闲度假后花园。并且全县上下大力营造八路军文化氛围,积极支持和配合八路军纪念馆申报AAAAA级景区。还专门成立八路军研究会,充分挖掘八路军文化,真正实现武乡县“红”“绿”共赢的发展模式。

2红色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发展模式单一,缺乏总体规划

武乡的红色旅游目前尚没有一个总体规划,红色旅游开发呈现出明显的各自为政现象。由于缺乏红色旅游产品一盘棋的思想,导致武乡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武乡红色旅游产品较为单一,以展示、展览为主。由于这种旅游形式不能完全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导致游客在红色景区停留时间短,重游率很低,这直接影响了武乡红色旅游客源市场的拓展。

目前,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依然停留在低层次、简单化的线路组合上,难以体现武乡红色旅游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红色旅游文化的内涵,致使武乡红色旅游产品竞争乏力。

2.2旅游资源处于开发前期,资金存在短缺,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当前,随着武乡县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旅游服务的质量已经有所提升。但是,武乡县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全面优质旅游服务方面仍有欠缺,没有形成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旅游交通道路建设力度亟待加强;其次,武乡县的旅游接待设施严重滞后,经常会出现游客没有地方住的现象。因此,武乡县应当致力于建设针对不同消费水平游客的不同等级宾馆。由此看来,武乡县仍需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不断努力。

2.3专业人才缺乏,宣传手段滞后

武乡县现处于旅游业发展初期,需要大量旅游专业人才,县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并通过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完善考核制度来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即便如此,旅游专业人才,尤其是景区中层管理人才、宣传促销人员、规划人才仍十分缺乏。

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武乡旅游宣传方式也仍滞后不前。武乡县属于革命老区,多年来,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在高科技和网络运用方面明显滞后,宣传方式仍然使用传统方式,缺乏创新理念与方式。

2.4地域格局存在局限性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一个与地域格局息息相关的产业。武乡县加快红色景区景点的建设,并且根据本地地域情况积极引导当地煤矿对接旅游开发,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但是,由于山西红色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远离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的边远山区,距主要客源地较远,游客进出比较困难。加之山西旅游交通的不畅,加大了山西红色旅游景区的可进出难度,严重制约着当地红色旅游的开发。

2.5内部管理和整合开发存在不足

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形成旅游发展合力,增强区域旅游业整体实力的最佳途径。武乡红色旅游资源与周边其他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尚不到位,导致武乡红色旅游产品的近邻效应未能充分发挥。武乡红色旅游开发更多专注的是红色旅游资源内部的组合。同质旅游资源的组合使得旅途单调乏味,红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也日渐衰弱。由于武乡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缺乏地方特有旅游资源的融入,红色旅游产品与其他旅游产品难以相互带动,红色旅游发展显得势单力薄,市场竞争乏力。

3对策思考与相关建议

3.1还原历史,创新红色文化互动体验新模式

红色文化旅游是一个很宽泛的产业体系。尽管传统的观光旅游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节假日休闲、会展、运动、商务、、游乐、娱乐、修学、培训、探险、创意产业、康体疗养、房地产、餐饮、现代农业等,都已经在红色旅游的大结构中形成共生。因此,多产业的综合,成为红色文化旅游开发的基础。

首先,武乡有其独特的历史印记,面对国内红色文化旅游体验方式的同质化趋势严重的问题,其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要区别于其他红色旅游景点,应深入发掘其独特性,运用文化体验情景再现模式,在创新与创意中追求文化旅游开发的差异化,通过特色打造,提升竞争力。其次,紧扣历史时代的鲜明主题是文化体验旅游的第一步。武乡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是突破传统红色旅游发展模式,融教育与娱乐为一体,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模式创新,抓住消费者市场,对旅游项目进行创新设计,开发“红色教育+素质拓跋+真人游击+影视拍摄”等相结合的文化体验新模式,让游客可以亲身融入实景,将历史画面呈现在消费者眼前,更能从头脑中、情绪上增强历史的责任感。最后,一般的文化旅游资源都存在分散性分布特征,一个文化资源在相邻的地方都有,或者在每个地方只具有一个或几个侧面特色,没有整体性。因此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需要采取主题化、集约化的手段,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实现红色风情立体化的全面客户体验。

3.2依据市场,打造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体系

拓展武乡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渠道,必须借助信息网络媒体,有针对性的改变宣传观念,设计宣传口号,开发主题旅游月,推出优惠政策,举办体验活动,提供优质服务,开发多种宣传途径,扩大红色文化旅游的影响度,打造武乡红色品牌。

红色文化资源宣传途径必须与市场群体相结合。武乡红色文化旅游在发挥其旅游观光的作用时,还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其面向的市场群体有各机关单位的群体培训、大学生、省内游客、省外游客等,必须针对不同市场群体,改变宣传理念,开发适合各种群体的宣传途径。针对市场,要形成立体化的宣传体系,结合不同部门和不同省份,开发不同渠道的宣传途径。红色文化旅游是很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要特别注意针对高校市场,设计符合高校特点的宣传途径,如联手高校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基地、邀请高校师生参观、邀请高校专家讲解武乡抗战历史、联合当地党史研究室,出版武乡抗战史、学生暑期旅游优惠、和学生实践研究建立资助合作等,都可以极大拓展高校市场的影响面。

3.3产业联动,提升优质红色文化资源深开发的软实力

优质红色资源的深入开发,除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外,还必须注重虚拟体验系统开发,注重历史场景的深度体验。这就要求摒弃传统的陈列式展示形式,打造以游客为本的文化展演体验模式,寻求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使文化展示从博物馆中走出来、活起来,向互动、开放的动态形式转变。这一形式的转变不但要求高素质的培训人员和专业的技术人员,还需要全区域的社区群众的力量,更涉及区域内产业服务的联动体系。

一是强化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联动产业相融合。山西武乡有着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以特殊地理环境孕育的抗日战争为主的“八路军文化”,既有血性、刚性的一面,也有柔性、生活化的一面;既有在战场上顽强不屈、英勇杀敌的一方面,也有在生活、工作中积极创造、富有亲和力的一面。在完整展示红色文化的历史特征的同时,必须与产业开发相融合。红色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既要注重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看到经济的带动效应和品牌打造,更要注重与之相关联的人才、融资、技术、体制、环境等相关系统内环节。

二是推进红色文化创新与人才引进、培养相促进。红色旅游人才培训和管理涉及不同岗位的服务人员,必须针对不同岗位人才,建立分级培训体系;政府部门需要根据需求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培训任务;通过统筹相关政府部门、社会资源,各方联动实施培训,完善“逐地举办、区域联动,推动发展”的培训模式推进红色文化创新与人才引进、培养相结合,提升武乡红色景区深开发的“软支撑”。

三是注重红色“软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品牌结合。整合地域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红色文化较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将其注入企业经济品牌中,使得该品牌相关产品能够在较高的起点上获得更高知晓度和信任度,即红色经济品牌打造。首先,注重红色经济品牌打造。发挥红色文化作为“政治品牌”所带来的影响力,开发相对应和诠释红色文化品牌的产品。其次,注重红色经济品牌对经济的影响。企业产品与红色品牌相结合,创造出“商标”的影响力,其知名度必然会大幅提升,加之对企业产品质量提升,市场会逐渐延伸,赢得消费者信任,经济效益会不断增加。最后,红色品牌会给地域企业注入发展活力。红色文化资源凭借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带动区域内旅游、交通、餐饮、住宿、服饰等产业发展,形成旅游观光为核心的产业链组合。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篇5

根据深圳市“十二五”规划《建议》,深圳“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力争到2015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GDP超过1.5万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9万元,强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地位,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民生幸福城市、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城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

■ 总体定位:建设科学发展新特区

“十二五”时期是深圳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自主创新的提升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期、社会发展的加速期和改革开放的攻坚期。深圳“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转型发展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创新发展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以和谐发展建设民生幸福城市,以协调发展加快经济特区一体化进程,以低碳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综合配套改革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更加奋发有为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落实总书记“五个继续、五个努力”的重要指示,全面建设科学发展、和谐幸福的新特区。

根据“十二五”规划《建议》,深圳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坚持六大原则:一是突出结构调整,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二是突出自主创新,坚持把创新资源集聚和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三是突出人才战略,广聚优质人才资源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四是突出和谐共享,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五是突出协调发展,坚持把推进特区一体化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契机和战略举措。六是突出可持续发展,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 战略支撑:建设“五个城市”

根据深圳“十二五”规划《建议》,深圳将通过建设“五个城市”科学打造新特区。首先,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在积极扩大内需方面,增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打造高端的国际消费中心。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发展物联网和云计算,率先建设“无线城市”,着力打造“智慧深圳”。

其次,聚集优质创新要素资源,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力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基因工程、干细胞、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领域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成为国家核心技术创新的先锋城市。加强“深港创新圈”建设,联手打造世界级的创新中心。

第三,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勇当科学发展的先锋城市。全面推进政府部门预算公开制度,加快建立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积极争取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健全地方税体系。探索开征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等。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土地资源、资产、资本综合管理模式。将前海建设成为全国现代服务业重要基地和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创新服务中心和国际经济交流合作的高端平台。

第四,顺应人民新期待,努力建设民生幸福城市。完善医疗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减轻个人缴费负担。创新住房保障体制机制,建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培育发展分工合理、覆盖全面的慈善组织体系。

第五,推进经济特区一体化,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大力推进地铁、城际轨道、高铁、高快速路、机场、港口、火车站、口岸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加快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打造具有强大辐射力的陆港、海港、空港、信息港,打造国际水准的公交都市。加快深莞惠一体化进程,打造珠江口东岸“一小时”通勤圈,完善辐射全国的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增强集聚辐射能力,强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功能。

■ 规划亮点:率先将公民社会纳入“十二五”规划

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深圳“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探索社会组织与公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治理模式,率先建立现代公民社会。深圳是全国首个把率先建立现代公民社会写到“十二五”规划中的城市。

另外,深圳市“十二五”规划《建议》中还体现了“网络问政”、建设廉洁城市等亮点。规划建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府绩效管理,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努力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支持“网络问政”,创新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体制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同时,规划建议提出,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更加注重治本、预防和制度建设,发展廉政文化,全力打造清正廉洁的执政环境、从政环境、社会环境,努力建设让人尊敬、令人向往的廉洁城市。

此外,深圳市提出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市。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实行“绿色行政、绿色采购”,发挥政府在低碳发展中的表率作用,走出一条低碳发展的“深圳模式”。同时,规划《建议》强调要提升经济特区文化创造力和影响力,努力建设文化强市。

项目实施单位:深圳市政府

推荐词: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篇6

这次市委全会是在我市被批准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之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是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林区建设,扩大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加快国有林区体制创新,保护、恢复森林资源,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探索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新路子,是推动整个林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局的党政工作会议是全面贯彻市委全会精神,在全局面临重大历史转折时期,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结合我局具体情况召开的。我们要把认真学习领会贯彻会议精神,当做当前和今后的头等大事来抓,真正认识到经济转型是推动我局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自觉地把自身工作融入到全局经济转型的大目标上来。

二、指导思想

学习贯彻市委九届十五次全会精神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十五次全会、我局党政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伊春市委关于加快经济转型的决定》,紧紧围绕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个目标,密切联系我局的实际,加大对经济转型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经济转型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在全局形成人人了解转型、人人关心转型、人人支持转型、万众一心推进转型的浓厚氛围。

三、深刻领会、掌握全会的主要精神和内容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深理解:

一是充分认识林业经济转型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关于加快经济转型的决定上来,落实到我局的党政工作会议精神上来。第一,推进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实现林区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第二,推进林业经济转型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第三,推进林业经济转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林区和谐社会的战略要求。第四,推进林业经济转型既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是对我们的严峻考验。我们必须不断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高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科学性。

二是要深刻认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正视我们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清醒的头脑审视自己,以前瞻性的思维谋划全局。用好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再创新的优势,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要抓住重点,全面加快经济社会转型步伐。紧紧围绕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个目标,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认真实施积极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着力解决资源性、体制性、结构性、社会性矛盾,构建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集中林区人们的智慧和力量,整体推进林区经济转型,探索走出一条林业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在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情况下,支柱产业实现置换,优势产业群体培育成熟,建成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三是要全面掌握市委全会对下一步工作的总体部署。领导干部、党员要在学习贯彻中要发挥带头作用。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把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当做当前和今后的头等大事来抓,真正认识到经济转型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自觉地把自身工作融入到经济转型的大目标上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完成各项任务,实现两个会议确定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要积极行动起来,迅速掀起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热潮,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在加快经济转型中勇当先锋、争做模范、干事创业。我们要坚持以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两级中心组要把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学习重点,全力抓紧抓好抓实,推动学习的深入开展。按照党委和局工作的总体要求、指导原则、目标任务、主要措施,党政干部要坚持思路上与时俱进,工作上持之以恒,精心做好各项工作,实现更高水平、更加协调的发展。

四是加快结构调整、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生态建设的建设力度和五大接续产业的发展速度,推动经济转型快速发展,健康发展,不断提高新水平

五是要深刻认识永葆党的先进性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本质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大力弘扬马永顺精神、与时俱进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当前要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创业的热情,动员党员在经济转型中当先锋、做表率。各级党政领导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用主要精力抓转型,经常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始终着眼于发展,立足于实践,问计于群众。多办重实绩、求实效的事情,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坚决克服拉花架、图虚名、做表面文章等倾向,树立雷厉风行、只争朝夕、真抓实干、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做到看准的事情少争论,决定的事情不扯皮,干起的事情抓到底。

四、加强对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组织领导

全局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负责地抓好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一是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全会文件,特别是学习好杨喜军、许兆君同志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伊春市委关于加快经济转型的决定》,要领会精神实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二是两级中心组要带头学习,同时要对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的学习贯彻作出具体安排,加强督促检查,务求取得实效。三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查找在思想观念、创新意识、工作作风、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差距,按照再上新水平的要求,确定工作目标,制定切实措施,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起步高、成效实、发展快。四是组织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篇7

一、南通民营经济特点

“十二五”以来,南通市民营经济在转型升级中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为全市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一是规模总量不断壮大。个体工商户数、私营企业数及私营企业注册资本五年分别增长23.2%、15.6%和100.5%。2015年,民营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707亿元,是2010年的2倍。二是结构调整成效显著。2015年,全市民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200亿元,比2010年翻了近两番。五年新增上市民营企业10家、新三板挂牌39家;新增驰名商标53件、著名商标250件、省级名牌产品300个;入选全省民企百强和全国民企500强的企业均达到17家。三是贡献份额稳步提高。2015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5%、比2010年提高5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入库税金占全市税收比重达76.3%、比2010年提高13.5个百分点。四是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累计新批境外民资项目315个,中方协议投资额41.1亿美元、是“十一五”的8.5倍。2015年,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126.1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125.6%,民资与外资合作率达37%。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不少民营企业也面临“市场冰山、融资高山、转型火山”的严峻挑战。

二、当前南通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是转型升级压力加大。南通民营企业不少集中在纺织、服装、建筑、商贸等传统产业及其他资源依赖型产业,总体上产业层次、产品档次依然偏低,产品附加值及市场占有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前几年空间布局不够科学,规划引导滞后,对产业宣传、扶持、引导、规范力度不足,转型升级发展理念觉悟得迟。二是创新能力亟待增强。“十二五”以来,除部分规模骨干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外,大多数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基础依然薄弱,产品研发、工艺流程改造、新设备更新等投入费用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高。一方面是民营业主小胜即满,小富即安,闯劲不足,做大做强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政策杠杆作用没有发挥好,财政扶持力度不足,甚至不能辐射到县(市)。三是要素制约矛盾突出。进入新常态以来,受宏观经济下行、产能过剩以及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影响,南通部分民营企业一方面面临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空间不断挤压、发展后劲和信心不足、环保和安全生产要求倒逼压力等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资金、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制约不断加剧。

三、供给侧改革中南通民营经济转型发展路径的对策建议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南通应全面贯彻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抢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窗口期”,政企联动提升民营经济自主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为全市爬坡过坎、转型升级提供主体支撑。

(一)激发民营经济发展主体活力

1.大力培育创业主体。在新动能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加快一批新业态主体培育是转型发展的捷径,建议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强化创业服务指导,支持各类创业主体开展创业活动。引导各地基层创业者抢抓“互联网+”机遇,大力开展电商创业。引导行业领军企业运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裂变一批具有前沿技术和全新商业模式的创业企业。建议用五年左右时间重点打造9个具有示范效应的创业基地,建成50个创业创新服务平台。

2.强化企业梯度培育。产业政策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供给侧改革中建议创新政策举措、整合资源要素、汇聚各方力量,在全市民营经济特色板块和重点行业培育发展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影响力大、具有行业话语权、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地标型”民营大企业和大集团。建议用五年时间培育营业收入超100亿元民营工业企业3-5家,其中超200亿元企业1-2家。建议实施成长性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在全市遴选出100家竞争能力较强、发展增幅较快、创新潜力较大和经营管理规范的科技型、成长性民营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培育,确保一批中小型科技企业加快晋升大企业、大集团行列。

3.大力开展民资招商。建议围绕全市“3+3+N”重点培育产业,大力开展市外民资招商活动,以长三角、珠三角及长江中上游武汉、重庆等地为重点大力开展主题招商、产业招商、精准招商,重点着力做好接轨上海工作。建议把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紧密结合起来,为“3+3+N”重点产业和民营经济特色板块发展吸引优质民资项目,着力招引一批补链育链强链的产业链配套项目、一批产业梯度转移优质项目、一批种子产业布局和产权合作项目。

(二)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推动民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深圳等先进发达地区的实践告诉我们,创新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笔者建议再次完善创新政策体系,积极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民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进一步加快新产品研发、新技术运用和新设备更新。支持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建设部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建议在未来五年时间里全市新培育50家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科技“小巨人”及2000家科技型企业,完成50项江苏省成果转化项目,完成2000项产学研项目,改善南通民营经济的技术状况。

2.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建议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商标战略和标准战略,引导支持在家纺、电动工具、电子信息、光电材料、新能源等民营经济重点特色板块和重点产业内培育、扶持打造一批区域品牌,提升产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建议在民营企业中积极开展品牌价值评价工作,将品牌转化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帮助企业更好开拓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3.引导企业创新发展模式。建议引导民营企业紧抓“互联网+”机遇,增强信息化意识和互联网思维,依托网络平台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工业互联网、数字制造、定制生产,整合提升产业链集成创新水平。引导企业创新营销模式,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发展跨境贸易,在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培育建设南通区域性的网上销售专区。加快培育一批为传统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互联网服务商,大力引进知名信息和通信技术企业,推动建立互联网产业联盟。

(三)加快民营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1.优化民营经济空间布局。空间布局科学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按照统筹规划、优江拓海、集聚集约的原则,顺应沿江、沿海、沿沪、沿通道、沿节点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趋势,促进民营资本、项目、资源要素向在“一核、两带、多极”集聚布局,不断拓展民营经济的产业发展空间。对接“一核四片区”中心城区战略核心布局,促进高新电子、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发展。

2.优化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大力推动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转型发展。做优做强高端纺织、船舶重工、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3+3”重点产业,加快制造业低转高、散转聚、大转强,重点推动船舶海工产业、家用纺织、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现代能源等制造业基地提档升级。着力加快成长性产业发展和种子产业培育,做特做大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及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四)推动民营经济融合发展

1.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抓住新一轮国企改革机遇,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利用产权交易市场,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引导企业通过项目合作、双向重组、股权转让、战略投资等多种模式,与央企和国资的资金、市场、技术、品牌优势进行有效嫁接。加快构建行业领军企业、建筑特级资质企业与国资、央企对接合作的平台和机制。

2.推动民营经济“国际化”。建议鼓励民营企业紧抓“一带一路”机遇,沿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开拓印缅孟等国市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和城市开展经贸物流、共建园区等合作。引导民营企业拓展东盟、中亚、非洲、南美等境外投资新空间。

(五)着力为民营经济提供要素支撑

1.加强组织推进。建议向广东东莞学习,继续把民营经济作为南通发展的主流经济,建立健全市领导及其相关部门挂钩联系发展民营企业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创新政策举措,及时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2.优化营商环境。建议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营造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关心支持企业家发展成长的舆论氛围,推动“张謇杯”杰出企业家和南通“三名”、“三创”人物发挥更大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篇8

在依法监督上有新作为。

要始终坚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着力点,以监督法为指导,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的原则,完善机制,善于监督,努力提高监督实效,着力促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机统一,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重点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监督工作。

一是紧密结合当前宏观形势的新变化,切实加强对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强化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监督,督促政府积极破解转型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增创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二要紧紧抓住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支持政府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机制,创新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体制,改进行政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

三要始终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方式,督促政府进一步集中人力财力和公共资源,着力解决突出的基本民生问题,让经济发展成果切实落实到改善民生上,通过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内需,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在发挥代表作用上有新作为。

要继续深化代表工作,建立起代表培训学习、服务保障、激励约束等机制,让代表善于履职,便于履职,乐于履职,勤于履职,立足本职,发挥作用,帮助政府推进工作,为推进经济发展法师转变作出贡献。

一是要立足镇情实际,引导企业家代表摒弃传统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增强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大力发展附加值高、污染少、能耗低的产品,提倡清洁生产,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鼓励科技界代表积极研发适用技术,并积极推广应用,不断提高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贡献率。

二是要组织好代表视察和专题研究。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的重大问题,适时组织代表开展视察和专题调研,广泛了解产业转型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反映呼声要求,提出对策建议,并及时将视察调研情况反馈给相关部门,为产业优化升级创造条件。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篇9

本届论坛以“创新与转型―后危机时代的绿色经济发展”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就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走势、绿色经济复苏、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城镇化、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区域经济与企业发展战略等热点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发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经济转型》的主旨发言。他指出,在当下全球金融危机过后亟需复苏的背景下,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促进经济转型、实现绿色发展有着重大战略意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则就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发展的转变发表主题演讲。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篇10

二、深刻认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

要正视我们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应该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以清醒的头脑审视自己,以前瞻性的思维谋划全局。用好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再创新的辉煌,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要抓住重点,全面加快经济社会转型步伐。紧紧围绕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个目标,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认真实施积极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着力解决资源性、体制性、结构性、社会性矛盾,构建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集中林区人们的智慧和力量,整体推进林区经济转型,探索走出一条林业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不断加快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生态建设的建设力度和五大接续产业的发展速度,推动经济转型快速发展,健康发展,不断提高新水平。

在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情况下,支柱产业实现置换,优势产业群体培育成熟,建成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三、全面了解下一步工作的总体部署

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中要发挥带头作用。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当作当前和今后的头等大事来抓,真正认识到经济转型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自觉地把自身工作融入到经济转型的大目标上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完成各项任务,实现会议确定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要积极行动起来,迅速掀起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热潮,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在加快经济转型中勇当先锋、争做模范、干事创业。我们要坚持以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两级中心组要把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学习重要内容,全力抓紧抓好抓实,推动学习的深入开展。按照党委和局工作的总体要求、指导原则、目标任务、主要措施,党政干部要坚持思路上与时俱进,工作上持之以恒,精心做好各项工作,实现更高水平、更加协调的发展。

四、深刻认识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经济转型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篇11

论文摘要: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经济危机使我国许多企业的经营陷入困境,劳动关系问题开始凸显和爆发。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面临巨大挑战。本文认为面对挑战,企业应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通过创新和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发展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论文关键词:经济危机 人力资源管理 劳动关系 和谐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和劳动的使用者之间建立相互沟通、全面协调、依法治理、公平正义、和睦相处的劳动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就要求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本着互惠互利、互谅互让的原则,公平、平等的建立劳动关系,并解决在劳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提出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这是当前经济危机下解决劳动关系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对加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通过创新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 经济危机给企业劳动关系带来的影响 西方国家劳动关系发展的经验表明,在社会转型期过程中,劳动关系的紧张冲突表现的比较突出。18世纪产业革命使得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是大量手工业者失业,恶劣的工作条件、原始的剥削方式使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急剧恶化,劳资矛盾不断激化。我国正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此引发的各种劳动关系纠纷、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和由劳动关系问题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大量增多。而在当前,由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使我国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的经营陷入困境,劳动关系问题开始爆发,直接挑战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与发展。经济危机给企业劳动关系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1 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加 经济危机下因企业倒闭或经营困难而采取的裁员、减薪引起员工的恐慌和抗议,引发劳动争议,导致劳资关系紧张,威胁企业内部和谐,劳动争议案件不断攀升。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初步统计,2008年上半年全国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于是裁员、减薪等手段成为企业应对危机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办法。不仅一些中小型企业如此,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也采取同样的措施。企业裁员、减薪的措施引发劳动争议,导致劳资关系紧张。 1.2 劳动争议案件类型多样化 经济危机下,劳动争议案件不仅数量越来越多,而且争议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过去的劳动争议案件主要集中在因用人单位除名、辞退而发生的争议,现在主要有违法辞退,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等的劳动争议,而其中又以劳动报酬和保险福利案件居多。在劳动报酬的争议中,有关加班工资的争议最多,占到60%左右。 1.3 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缺陷显露无遗 现阶段,伴随着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逐年上升,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暴露出程序繁琐、环节多、消耗时间长,劳动监察不力,从事劳动争议处理的工作人员严重短缺和专业化水平不高,仲裁与审判之间缺乏合理的衔接等问题,甚至出现强制仲裁和仲裁前置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为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带来重重困难。 1.4 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制度和职能密切相关的纠纷越来越凸显 招聘管理中的公平就业、各种歧视(如年龄歧视、性别歧视、来源地歧视、户籍歧视等)、劳动合同不规范;薪酬管理中的工资、加班工资、保险福利等、人力资源离职中相关的培训费、薪酬等之争。 2 经济危机下企业劳动关系问题凸显的原因分析 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许多问题与当前我国社会处在转型期、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过程中法律不健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篇12

二、深刻认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

要正视我们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应该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以清醒的头脑审视自己,以前瞻性的思维谋划全局。用好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再创新的辉煌,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要抓住重点,全面加快经济社会转型步伐。紧紧围绕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个目标,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认真实施积极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着力解决资源性、体制性、结构性、社会性矛盾,构建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集中林区人们的智慧和力量,整体推进林区经济转型,探索走出一条林业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不断加快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生态建设的建设力度和五大接续产业的发展速度,推动经济转型快速发展,健康发展,不断提高新水平。

在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情况下,支柱产业实现置换,优势产业群体培育成熟,建成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三、全面了解下一步工作的总体部署

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中要发挥带头作用。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当作当前和今后的头等大事来抓,真正认识到经济转型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自觉地把自身工作融入到经济转型的大目标上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完成各项任务,实现会议确定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要积极行动起来,迅速掀起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热潮,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在加快经济转型中勇当先锋、争做模范、干事创业。我们要坚持以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两级中心组要把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学习重要内容,全力抓紧抓好抓实,推动学习的深入开展。按照党委和局工作的总体要求、指导原则、目标任务、主要措施,党政干部要坚持思路上与时俱进,工作上持之以恒,精心做好各项工作,实现更高水平、更加协调的发展。

四、深刻认识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经济转型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篇13

三、2015年,要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稳中求进、转中求好,全面完成省人代会和“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和建设“两富”、“两美”现代化浙江奠定坚实基础。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

(一)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实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等重大举措,狠抓工业发展,加快培育信息经济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411”扩大有效投资行动计划,切实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投资,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扎实做好浙商回归、激发民资、引进外资、对接央企等工作。加快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努力扩大外贸出口,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提质增效。认真编制“十三五”规划,深入谋划事关全省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重大政策。

(二)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活力。积极主动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切实抓好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和新赋予的六大改革项目的落实。继续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改革,切实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