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思想实用13篇

社会治理思想
社会治理思想篇1

从总体上看社会管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硬”管理,包括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实现的管理,这些管理方式以国家的暴力工具作为后盾,通过它们的强制力来实现管理的目标。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类社会管理方式被称为“软”管理,就是通过社会舆论导向、道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式来控制人们的思想意识,进而通过改变人们的行为实现管理的目标。其中思想政治教育集中反映了当前社会的政治要求,因而成为社会软管理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两类社会管理方式相比较,硬管理具有稳定性强、速度快等优点,但同时也具有覆盖面较小、严密性差等缺陷。因而我们不可能运用行政手段对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令人满意的管理,同时法律也不可能对大大小小的社会关系,事无巨细地给予规定。而这些不足之处恰恰是软管理的优势所在,因而社会生活本身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等软管理手段发挥社会管理的作用,对行政、法律管理的不足之处予以弥补。这就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的作用。

著名学者、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权威张尉萍教授在1999年就曾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管理方式,思想政治工作学是治党、治国、治企的科学,“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第一大功能是治党,治党首先是从思想政治上的治,从严治党,首先要在思想政治上从严,第二大功能是治国,……特别是在跨世纪的关键时刻,西方一些国家,害怕中国强大,想改变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阻挠中国现代化进程,如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研究意义更加重大。第三是治企,现代企业奉行以人为本,高度重视思想管理,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已有大量成功的范例”。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张教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在当代中国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笔者认为从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的角度来看待思想政治教育,更有利于其发挥作用。具体地说通过细致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人们增强整体意识,自觉地接受管理;可以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可以使人们主动地进行自我控制、协调人际关系。在现代社会管理中,能否调动管理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对管理的成败至关重要。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人们认识到社会管理的好处,并自觉地加入其中,主动处理好人际关系,有利社会管理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借鉴

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共产党人提出来的,因而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活动,其它社会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考察某种活动,不能只看它有没有某个名称,而要看它所指称的事物是否确定存在,其实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出现以前,任何统治阶级都在力图用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来影响全社会成员,使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年成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从而巩固其统治。正如陆庆壬教授所指出的那样:“社会历史上各阶级的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因而我们可以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管理方式。

政治学理论认为,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只有在大多数社会成员对它们持相对一致的态度时,才能获得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因而要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就必须取得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认同。历史上思想政治教育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主要表现在为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寻找道义上的依据。在中国古代夏商时期,国王的对外扩张被称为“天讨、天罚”,西周统治者提出了“以德配天”,认为统治者特别是有德的统治者是接受天的意志来管理民众的。这种“德治”的思想经过孔子、孟子等人的发展,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官方思想。汉朝时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论,被上天赋予“圣人之性”的人,天生为善应做统治者,而具有“斗筲之性”的人只能是被统治的对象,只能作顺民工。宋朝的理学大家朱熹将人性分为“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符合前者的人是至善的,是天然的统治者,而后一类人则需要被教化,被奴役。在西方,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宣称人天生有三种质,分别是由金子、银子和铜铁做成的。金质人富于天才和智慧是天生的统治者;银质人勇敢善战,是社会秩序、国家安全的维护者;铜铁质的人唯利是图、追求享受因而是被统治者。另一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则根本不将奴隶归于人的范畴,认为他们是“有生命的财产”,是“优于其它工具的工具”。欧洲中世纪官方神学家则公开宣称,统治者实施统治是上帝的“旨意”。马克思曾指出:“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律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当时任何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都不得不采取神学的形式。”资产阶级则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向民众传播“正义”“善良”“天赋人权”等抽象的概念,把阶级利益说成是整个社会的普遍利益,并号召人们为其努力奋斗。

另外,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还被用来约束、限制个别统治者过分的行为,以免危及整个政治统治。在中国古代,就要求统治者不能为所欲为,而要符合一定“德行”的要求。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也要求个别有钱人不能过于为富不仁,要有一些“善举”。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在历史曾起过很大的作用,取得了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不能取得的“效果”。抛开其特定的内容不谈,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管理方式,这种做法本身就值得我们加以借鉴。

三、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的要求

有些学者认识到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也是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曾盛聪先生撰文提出:“从性质上分析,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宣传教育的范畴,后者属于行政组织范畴,实践上前者是使人解惑明理的过程,后者是使人认同执行的过程。但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展和管理科学的不断深化,两者的相通性日益凸显,它们之间交互渗透、互为借鉴的性质在不断扩大和强化。笔者认为,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已成现代社会管理的一项迫切的要求,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化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也表现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矛盾的调节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依据对“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将当代中国的社会人群划分为十大社会阶层。很显然社会阶层的分化,多元利益集团的出现有利于推进中国社会由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转变,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更新。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社会各阶层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矛盾的发展会给社会稳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一现象已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重视,2002年3月朱róng@①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这些问题固然要靠发展生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工作来加以解决,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能也不应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去说服强势群体自觉出让部分利益,帮助其它社会阶层致富,这就是所要求的“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弱势人群纠正心理偏差,树立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是沟通人际关系的剂。

社会治理思想篇2

“社会治理”区别于“社会管理”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强调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性,通过政府组织、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等多元社会主体的共同参与,治理内容从以“管”为主走向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自我调节和公民自治良性互动的社会治理方式。在多元的社会治理体系中,治理主体各司其职,优势互补,通过多种管理手段并行的方式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引导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而在以前的社会管理中,更多依靠的是政府的力量,通过强制性地发号施令进行社会管理活动;而社会治理在坚持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前提之下,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并运用法律的、市场的、文化的、教育的多种管理方法进行管理活动。

而在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的这一过程中,更应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作为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和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政治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在依托法治这种“刚性”社会治理手段的基础上,更应该重视对治理对象的“软性”治理,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年龄阶段、思想意识与行为方式等的不同特征,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是用“一刀切”的方法进行社会治理活动。社会治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同源的学科基础、一致的工作对象与共通的最终目标,决定了两者结合的必然性,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社会治理功能。它通过社会舆论导向、主体人格塑造、社会风尚引领、意识形态建设等方式,引导公民思想政治道德观念的提升,现实社会活动行为选择的引导,从而提升社会治理的效能,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表现形式

社会现实的发展,充分证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治理方式,具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社会治理功能,能对社会发挥强大的整合和治理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创新社会治理理念的首要环节,更是弥补“刚性”社会管理缺陷的重要途径,从根本上使传统社会管理方式更好地顺应时代潮流。

(一)政治保证功能

社会治理作为一种保障社会良性运转的核心方式,只有在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作用发挥的前提之下进行,才能保障其正确的运行方式和发展方向。因此,我国的社会治理必须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方向,更好地促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社会治理活动,要在党委的领导下,改革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体制,将国家的性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贯彻其中,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治理指明社会主义方向。社会治理不仅具有社会性、经济性,更具有政治性的特点,它的发展,不能脱离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与当前政治现实,必须为维系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现阶段社会治理的主体,党委和政府仍然是其中坚力量。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思想多元化、价值观念分散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特点,而各种社会思潮也纷至沓来。在此背景下,社会治理的方式和方法都亟待创新,尤其需要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理念和政治内涵转化为全体人民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追求,使人们将之内化为自身的价值理念,外化为行为,固化为习惯和追求。“通过完善的工作机制和畅通的教育渠道,阐发我国社会治理的社会主义目标,思想观念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并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进而保证社会治理的社会主义方向。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治理提供政治素质保证和政治思想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我党形成了一整套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先进作风,通过经验的总结和实践的反复改进,形成了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方式方法,从而更好地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并成为我党的光荣传统。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我国的社会治理有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治理的重要特征之一。当前我国要持续继承与创新群众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于社会治理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软性”的方式,它运用疏导教育法、激励教育法、预防教育法、心理咨询法等,解决人民群众政治素质不高、政治意识淡薄、政治知识匮乏等问题,并对整个国家的政治性质和政治方向等知识进行宣传和传播,培养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为社会治理创建坚实的政治保证与思想保证。而这个内容的实现,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作用发挥。

(二)凝聚共识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从而为社会治理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以传播贯彻的重要途径,它通过价值信念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价值导向,为人的行为方式提供价值指导,提高人的行为认知水平,为社会管理凝聚、整合精神力量。在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的凝聚共识功能。

首先,“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更加强调了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强调社会治理主体的互相协商,共同合作,体现了社会治理的科学性,符合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而实现社会治理多元主体之间的和谐合作,就需要解决多元社会主体价值观凝聚的问题。若社会治理主体之间的目标、价值观分歧,那么社会治理无法正常推进,社会秩序无法真正实现,人民群众利益无法得到真正保证。如何将治理主体的目标同一化,将所有力量拧成一股绳,从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协调社会成员进行社会治理,只有靠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对多元主体进行引导教育,使之达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共识,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外化为具体行为上来,从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治理中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作用。

其次,社会治理要顺利地推进,必须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普遍支持、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导向的重要方式,有着重要的凝聚共识的功能,通过对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对社会治理的目标、政策、制度等形成认同感,加强社会治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与此同时,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了群众对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对治理主体有着某些偏见和不满情绪,而这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功能,运用和风细雨式的群众工作方法来进行法制宣传与心理沟通教育,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社会治理的有效推进。当前,我国正处于急剧转型期,人民在各种精神生活领域的问题凸显,这也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挑战。只有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共识的功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优良传统,在社会营造健康向上的精神风尚,努力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才能为推进社会治理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

(三)社会整合功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社会结构急剧变迁,利益格局面临重要调整,社会阶层分化日益严重,人们的价值观面临分歧,这使个人(群体)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以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引导不同利益群体的正确利益导向,调节整合不同的利益诉求,是必要而紧迫的。

社会治理思想篇3

“社会动员”本意指军事斗争准备活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依托其他工作发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动员显然属于后者。尽管学界在表述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动员的关系时,常将社会动员归纳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功能,但这种功能发挥实质上是多种动员因素在时空中的接续作用也即实际的动员活动。所以,本文将社会治理领域内的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动员(以下简称思想政治动员)界定为一种行政活动。其主体是行政组织机构和人员,客体是各类公共组织和广大民众,主旨是从聚焦公共责任、扩大有效参与以及提升政府公信力等方面提供善治的思想准备。

聚焦公共责任

思想政治动员以各类突发事件或持续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前提条件。由于思想发动的战略意图,社会动员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在社会治理中,围绕“善治”进行的战略谋划离不开增进公共利益的公共责任。毕竟,社会治理的对象是公共事务,而公共事务的核心是集合多个社会成员生存发展权利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增进必然衍生出公共责任问题。在公共责任成为“善治”的象征性符号后,聚焦公共责任也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员目标。

这一动员目标的确定,有助于社会治理的推进。思想政治动员对公共责任的聚焦通常是以阐发公共利益的具体指向为起点的。这一起点设定,不仅可以促使公众用正确的、鲜明的、系统性的公共利益观取代以往错误的、模糊的、零碎的利益认知,扩大关于社会善治的共识,还可以在源头上避免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公众之间因公共责任认识分歧而导致的无效争论。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比无效争论更为常见的是低效组织。为了促成各种社会力量的合理搭配,思想政治动员一般会强调公共责任的分配原则甚至具体的分配方案,减少因责任不清造成治理活动的盲目性、重复性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资源浪费,防止责任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思想政治工作以聚焦公共责任为目标进行思想发动,主要路径有二:

发展公共理性,凝练、诠释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凝结、提炼和诠释离不开公共理性。罗尔斯认为,“公共理性观念确立于基本道德与政治价值之最深的层次”,这种理性从“作为自由平等的公民的理性”、主题关系到“公共善”以及达成“满足互惠准则”的“公共推理”等三种方式体现出公共性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以及遍布乡村、城市的基层群众自治为当代中国进一步发展民主政治提供了制度保证和经验积累,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国梦等为主题开展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深耕,正在加强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价值引导和理想信念教育。目前,政党执政的理性思维逐步由抽象宏观的政治理性过渡为具体精微的行政理性。这种过渡无疑有助于推动社会公共理性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关的公共利益的凝练。凝练后的公共利益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将获得更多的传播机会和更多样的传播方式,更可能在各种社会力量的合力作用下完成由应然到实然、由限量到增量的变化。所以,思想政治动员要积极促进公共理性的萌芽、发展。鉴于公共理性的公共性特点,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在动员中以平等的心态尊重社会治理的各种力量,突出具体公共利益之善与正义的道德属性,以缜密的逻辑推理说服公众接纳和认同公共利益。

明确公共责任分配。社会中的公共责任分配,“是一个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相互矛盾运动的复杂变化过程”②。而这一变化过程其实是个人与社会之间在利益观念上的融通。所以,思想政治动员在进行责任分配伊始即要理清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即以明确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引导公众认识到增进公共利益是实现个体利益的前提,培育公民遵从法治规范、认同制度价值、愿意承担公共责任并乐于接受责任分配。社会动员中的公共责任分配,在利益观转化之外,还涉及责任类型和责任分配原则。从责任心理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动员中涉及的公共责任有事前和事后两种类型。其中的事前责任是一种关心公共利益发展趋势的道德义务,事后责任是对损害、浪费公共利益的不作为或乱作为的追究与惩罚。同一公共事务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责任重点,不同类型的公共事务也有不同的责任侧重。社会动员对以上责任类型的划分可以更好地据实选择分配原则。在社会治理中,由于各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所涉公众以及规模、影响等方面的差别,思想政治动员会采纳不同的责任分配原则,如根据责任主体的能力大小、利益相关性以及承担责任需付出的成本量等。总之,思想政治动员在转化公众利益观、划分公共责任类型后,还应该尽可能地提出清晰的责任分配原则以及相对详实的责任分配预案。

扩大有效参与

在社会治理中,每个社会成员都是公共利益相关者。在诸多的公共利益相关者中进行权责分配,必须有他们的知情同意。知情同意所表征的其实是公众参与。公众参与不仅可以激活公众的集体智慧,激发非政府组织丰富当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积极性,还可以激励政府组织机构和相关人员在治理决策过程中努力维护公众权益。没有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无异于空想的乌有之乡。出于权责分配的需要,社会治理中的思想政治动员,不仅要鼓励公众通过社会组织发挥现实影响从而实现公民权利,而且会谋求公众参与的扩大化和有效性。

扩大有效的公众参与,有助于社会治理的优化。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政府与其他公共组织以及民众之间的连接,赋予了各种社会力量以更多的公平机会参加到社会治理中来。作为一种参与渠道,深入的思想政治动员有助于提高参与比例和参与频次,抑制和摒弃公众参与中原有的走形式、秀表演的流俗。另一方面,社会治理中的参与机会应该更多地分配给具有较强参与意愿的公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思想政治动员可以在促进公众萌生参与意识,激发公众对社会治理产生希望参与的积极情感需要,以及推动“应当参与”的理智分析主导个体意志决定等方面发挥正向作用。除参与机会和参与意愿外,公众参与的自我效能感也是影响参与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思想政治动员的信息公开和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培养公众的信息处理、政治思考、自知、自控等参与能力。如果说培养参与能力是获得参与效能感的基础,那么,动员中的纪律观念传播则使这种效能感在公序良俗的推动下持续发展。

思想政治动员怎样才能扩大有效的公众参与呢?应以民生为轴心搭建平等参与的平台。当前,社会动员轴心正在从社会管理中的促进国家与民族发展的政治需要转向社会治理中的满足百姓日常生活之需。这一民生转向使动员的领域由政治扩展至社会生活、使动员的时效从危机应急过渡到常态化。动员领域和动员时效的变化对参与的机会平等、参与的过程公正提出了更多挑战。思想政治工作在进行社会治理动员时,可以通过准确公布各类最新消息、对治理活动进行合理的背景解释以及与其他公共组织和新闻媒体等公众代言人进行交流沟通,保证知情公正和平等参与。

提升公众意见与社会理想信念的契合度。公众意见是公众参与意愿的直观表现。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社情民意的汇集、整理和反馈”。这无疑有助于增强各类社会组织和公众的角色意识,提高对和谐社会的价值认同。而价值认同中的道德理性推理则有助于公众认清社会治理之“应当参与”的成本支出与个体人生价值实现间的关系,鼓励奉献和牺牲精神在社会生活中的承续发展。所以,思想政治动员可以通过密切公众意见和社会理想信念的关系,使二者形成总体价值指向上的一致。

注重多元隐性教育,培养公众参与能力。社会治理因多种社会力量的参与而表现出一定的群体性。虽然公众对和谐社会的价值认同为群体活动提供了信念支撑,但这种普遍的意义支撑要进一步具体化离不开参与能力的作用。参与能力的养成与“种族、传统、时代、各种典章制度和教育”③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思想政治动员中含有的民族复兴、文化陶冶、与时俱进等方面的隐性教育,无疑将强化以上环境因素的现实影响。

明确法纪限度,倡导理性参与。公众参与是社会动员的一个重要目标,但它并不是动员的终极旨归。一味扩大参与数量的社会动员,也可能“造成政治衰朽”的消极后果。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教育宣讲明确社会治理中的纪律要求,包括社会现行法律制度、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以社会理性唤起公众参与治理的个体理性自觉、引导公众规制自己的情感宣泄,降低因社会动员而产生情绪化参与行为冲击政治秩序的发生几率。

提升政府公信力

众多参与者空间上的共同在场体现了某些人际信任的独特品质。具体的人际信任在信任之扩展本性的推动下可进一步发展为抽象的社会信任,如对社会角色、社会群体乃至社会组织机构的道德品质的信任。值得指出的是,在以上诸多信任中,对行政组织、机构和公务人员的信任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力,往往被归纳为政府公信力。强大的政府公信力意味着政府与其他各种社会力量将借由信任活动达到良好的道德粘连。这种道德粘连是促成社会团结的潜在力量,也是社会治理活动的道德支点。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道德资源丰沛的国家,思想政治动员自然不会忽视政府公信力的作用。

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有助于社会治理的加速发展。政府公信力是一个符号。它代表着公众相信政府组织机构的存在具有正当性;相信公务员或政府组织机构的介入将增进公共利益;相信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可以令自己满意;相信自己应该在社会治理中做出积极参与、配合的承诺,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再谴责、诟病他人。这一系列的信任活动,饱含着公众对政府之希望、信心、期待和认可四种心理倾向。对于公众而言,信任政府可以使自己在集体背景下获得、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和信念,从而减少和避免短期投机行为;对于政府而言,公众的信任意味着他们将在一定程度上从严厉的社会监督、严格的社会控制中解放出来,积累更多的社会柔性资本以自由安排自己的行为预期,在高效运转的社会环境中更好地履职尽责。

所以,思想政治动员不仅要彰显政府作为一种公共机构的现实权威和影响力,更要追求公众对整个社会系统、社会秩序以及现行制度体系运行的稳定、持续的政治认同以及公众与社会共同体的情感联结。虽然政府公信力具有长期缓慢提升和短期加速丧失并存的特点,但思想政治动员总是不遗余力地对其进行历史塑造和积极强化:

借助意识形态资源解读政府施政的合理性。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解读工具略有不同,或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或者是思想,或者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可以为政府的施政目标、施政行为提供详实注脚。这些注脚不仅证实了政府组织机构的合理存在,还以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以来之百年沧桑揭示了公信政府合法存在的连续性。

宣传政府的行政绩效管理。从信用消费的角度来看,政府公信力其实是政府组织机构及其人员共同享有的一种道德形象。这种道德形象来源于政府组织以往的历史作为与当下现实表现间的相互印证。为了达到印证效果,思想政治动员必须重视行政效能的宣传。这种宣传,既可以回顾历史上真实存在于公务员身上的高尚职业道德和政府机构领导的光辉成就,也可以通过主动的形象展示、细致的行为作风展现表明当前政府组织机构的行政效率、效果、效益,以现任公职人员的率先垂范与积极作为表达政府战胜困难的决心,鼓励公众对政府的行政效能产生积极期待。

强调政府的责任担当。政府道德形象的深层根源是其稳定的道德品格。思想政治工作动员突出政府在社会治理活动发生前对公众许下的承诺,并配合宣讲当前的发展形势。责任担当和承诺意味着政府的每一行为都会受到监督,将被惩罚。在社会治理中,严厉的监督惩罚措施一方面可以对政府行政绩效管理的初级可信性进行有效补充;另一方面可以间接促进公共服务质量与公众预期在事实层面上的结合。这种结合,在唤起公众对公共服务质量信心的同时,又将公众审视的深邃眼光引向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现实能力,从而营造出政府公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良性的动态平衡。与政府责任担当相匹配的形势宣讲,不仅可以营造信任的情境氛围,促进公众信任冲动的发展,还可以催化公众对政府信任行为的发生。

公众对政府施政目标的认同、对政府行政效能的期待以及对公共服务质量的接受和认可,都将激励其形成向上的乐观心态积极配合各项社会治理活动的开展。思想政治动员不断展现政府工作人员和机构组织以诚实无欺示人,以公平正义待人,将逐步积累公众的期待和信赖,而多次信任心理活动和信任行为的沉淀会形成习惯性信任。换言之,思想政治动员以主动的有意行为来推动公众信任的升级,从而使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获得稳定支持和发展助力。

综上所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动员”的概念外延不断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这种延伸不仅拉大了社会动员存续的时间跨度,扩大了社会动员的活动空间,而且深化了社会动员作为一种价值性存在的社会影响。在社会治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动员以聚焦公共责任为目标,以扩大公众有效参与为途径,以政府公信力为助力剂。具体的动员过程可能因事因时打破以上应然逻辑排列,如在处置、谋划京津冀经济圈以及社会公德建设等不同社会治理事项的动员中,聚焦公共责任、扩大公众有效参与和提升政府公信力所受重视必然有程度上的差异。但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动员之所以发生效用,还与动员的多次反复密切相关。因此,其拓展功能的系统性不容忽视。总之,作为实现社会治理的一种基本方式,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动员有助于社会善治的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部队管理系;本文系河北省社科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治理功能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02103)

【注释】

①[美]约翰・罗尔斯:《万民法》,张晓辉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2~143页。

社会治理思想篇4

从总体上看社会管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硬”管理,包括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实现的管理,这些管理方式以国家的暴力工具作为后盾,通过它们的强制力来实现管理的目标。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类社会管理方式被称为“软”管理,就是通过社会舆论导向、道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式来控制人们的思想意识,进而通过改变人们的行为实现管理的目标。其中思想政治教育集中反映了当前社会的政治要求,因而成为社会软管理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两类社会管理方式相比较,硬管理具有稳定性强、速度快等优点,但同时也具有覆盖面较小、严密性差等缺陷。因而我们不可能运用行政手段对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令人满意的管理,同时法律也不可能对大大小小的社会关系,事无巨细地给予规定。而这些不足之处恰恰是软管理的优势所在,因而社会生活本身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等软管理手段发挥社会管理的作用,对行政、法律管理的不足之处予以弥补。这就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的作用。

著名学者、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权威张尉萍教授在1999年就曾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管理方式,思想政治工作学是治党、治国、治企的科学,“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第一大功能是治党,治党首先是从思想政治上的治,从严治党,首先要在思想政治上从严,第二大功能是治国,……特别是在跨世纪的关键时刻,西方一些国家,害怕中国强大,想改变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阻挠中国现代化进程,如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研究意义更加重大。第三是治企,现代企业奉行以人为本,高度重视思想管理,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已有大量成功的范例”。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张教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在当代中国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笔者认为从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的角度来看待思想政治教育,更有利于其发挥作用。具体地说通过细致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人们增强整体意识,自觉地接受管理;可以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可以使人们主动地进行自我控制、协调人际关系。在现代社会管理中,能否调动管理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对管理的成败至关重要。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人们认识到社会管理的好处,并自觉地加入其中,主动处理好人际关系,有利社会管理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借鉴

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共产党人提出来的,因而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活动,其它社会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考察某种活动,不能只看它有没有某个名称,而要看它所指称的事物是否确定存在,其实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出现以前,任何统治阶级都在力图用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来影响全社会成员,使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年成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从而巩固其统治。正如陆庆壬教授所指出的那样:“社会历史上各阶级的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因而我们可以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管理方式。

政治学理论认为,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只有在大多数社会成员对它们持相对一致的态度时,才能获得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因而要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就必须取得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认同。历史上思想政治教育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主要表现在为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寻找道义上的依据。在中国古代夏商时期,国王的对外扩张被称为“天讨、天罚”,西周统治者提出了“以德配天”,认为统治者特别是有德的统治者是接受天的意志来管理民众的。这种“德治”的思想经过孔子、孟子等人的发展,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官方思想。汉朝时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论,被上天赋予“圣人之性”的人,天生为善应做统治者,而具有“斗筲之性”的人只能是被统治的对象,只能作顺民工。宋朝的理学大家朱熹将人性分为“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符合前者的人是至善的,是天然的统治者,而后一类人则需要被教化,被奴役。在西方,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宣称人天生有三种质,分别是由金子、银子和铜铁做成的。金质人富于天才和智慧是天生的统治者;银质人勇敢善战,是社会秩序、国家安全的维护者;铜铁质的人唯利是图、追求享受因而是被统治者。另一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则根本不将奴隶归于人的范畴,认为他们是“有生命的财产”,是“优于其它工具的工具”。欧洲中世纪官方神学家则公开宣称,统治者实施统治是上帝的“旨意”。马克思曾指出:“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律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当时任何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都不得不采取神学的形式。”资产阶级则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向民众传播“正义”“善良”“天赋人权”等抽象的概念,把阶级利益说成是整个社会的普遍利益,并号召人们为其努力奋斗。

另外,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还被用来约束、限制个别统治者过分的行为,以免危及整个政治统治。在中国古代,就要求统治者不能为所欲为,而要符合一定“德行”的要求。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也要求个别有钱人不能过于为富不仁,要有一些“善举”。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在历史曾起过很大的作用,取得了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不能取得的“效果”。抛开其特定的内容不谈,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管理方式,这种做法本身就值得我们加以借鉴。

三、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的要求

有些学者认识到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也是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曾盛聪先生撰文提出:“从性质上分析,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宣传教育的范畴,后者属于行政组织范畴,实践上前者是使人解惑明理的过程,后者是使人认同执行的过程。但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展和管理科学的不断深化,两者的相通性日益凸显,它们之间交互渗透、互为借鉴的性质在不断扩大和强化。笔者认为,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已成现代社会管理的一项迫切的要求,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化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也表现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矛盾的调节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依据对“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将当代中国的社会人群划分为十大社会阶层。很显然社会阶层的分化,多元利益集团的出现有利于推进中国社会由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转变,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更新。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社会各阶层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矛盾的发展会给社会稳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一现象已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重视,2002年3月朱róng@①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这些问题固然要靠发展生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工作来加以解决,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能也不应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去说服强势群体自觉出让部分利益,帮助其它社会阶层致富,这就是所要求的“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弱势人群纠正心理偏差,树立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是沟通人际关系的剂。

社会治理思想篇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8-0118-01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许多隐藏的社会管理矛盾和问题日益暴露和显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成为党和政府亟待进行的工作。针对这一现状,去年2月份,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以及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安定有序的问题为重点,以此来提高社会管理的水平,实现社会和谐。如何全面、正确认识目前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社会管理中的各种关系以及管理中的规律,鼓励全民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处于何种地位?归根到底,社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是围绕人的思想和行为而展开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做个人的工作,而且还研究个体的思想与行为活动规律。因此,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政治保证,这是摆在学者及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1 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它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胜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教育人民、团结人民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我国立党、立国之本和管理社会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党成立90年以来,我国国内、国外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迁,这也带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刻变化。就现在的状况来说,目前的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着理论落后于实践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并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情况有点脱节,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在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上,对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1.1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政治优势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我党90年的不平凡历程中,党和政府都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知道依靠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服务并管理社会的重要性,同志曾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灵魂、是统帅,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也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他们在领导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当前的社会管理应继承我党长期以来所积累的经验,坚持把它放在党的全部工作系统中重中之重的位置,同时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式,以实现其促进创新社会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加强的巨大功能。做好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意见作为决策的前提,并认真分析人民群众内部矛盾的新特点及其表现形式,通过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达到引导人民群众不断提高自身精神境界的良好社会管理和服务效果。

1.2 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最主要形式

社会管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刚性管理,一类是柔性管理。前者是一种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其管理的基础是组织权威,它所依靠的主要是组织制度和职责权力,管理者的作用主要在于命令、监督与控制,它是以国家暴力为后盾,通过执行政策、规范来实现社会管理的目标。后者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依赖于领导力等软因素进行管理,它的特征是: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务实重于务虚,通过从内心深处来激发被管理者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获得尊重感、归属感,进而实现有效的社会管理。目前,我国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发展容易掉进“中等收入陷阱”,刚性管理存在着许多不足,有些无法触及到社会的根本矛盾,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其疏导、指引、渗透、粘合的功能来解决社会矛盾,从管理的另外方面来解决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2 思想政治工作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功能

2.1 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保障功能

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强的先导性,一般先于实践,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在复杂的社会管理工作中发挥防患未然的作用,从而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保障功能,思想政治工作不但使人们能够认识事物并能发现事物的基本规律,而且能够帮助人们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从而使人们在面对多变的社会矛盾时能够分清主次,把握方向。

2.2 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调节、整合功能

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管理主体由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和社区组织、公众四部分组成。其中,党委领导是根本,政府负责是前提,社会协同是依托,公众参与是基础,四位一体,有机联系,不可分割。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是要求应该遵守这一格局,这样才能发挥各个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作用,从而形成管理社会的新形式。这就需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调节、整合功能,切实提高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社会管理的有效性。目前,由于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有很大针对性,要针对当前的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尤其是关系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问题,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化解矛盾,避免矛盾进一步的扩大。

2.3 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动员、凝聚功能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思想教育使人认识到某些问题的实质,从而形成各种意识。只有在人民增强各种意识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实现有效的社会动员,发挥其强大的动员功能。当前,我国的国情和主要矛盾没有变化,加之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问题,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来凝聚人心,筑牢人民的思想基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共同为建设和谐社会奋斗努力。

3 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3.1 要以人为中心,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主体作用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现阶段以及未来政府的执政理念。尊重群众的意愿和智慧,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展社会管理工作,必须时刻坚持以人为本,把让人民生活的更好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标,把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创造性,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基础。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一是围绕群众所思、所盼、所想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作决策、做工作,都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二是依靠群众自身的智慧与力量创新社会管理,这就要求管理者尊重、贴近、依靠群众,认真倾听群众呼声,把群众的意见作为决策的前提,以科学的、民主的、法治的方式推进社会关系的整合与创新。

3.2 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群众工作和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同做好群众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切的社会管理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幸福,所以群众利益对社会管理方式、方法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以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真正掌握社情民意,帮忙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担心、最揪心的问题。这也同时就决定了社会管理工作要将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从政府职能、管理理念、工作方法等方面真正把群众关注点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着力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善于走群众路线,要从实际出发,关心群众生活,抓紧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把中央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3.3 把社会管理的重点放在基层,扩大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社会管理的覆盖面

社会治理思想篇6

2.创新社会管理的最主要形式

社会管理主要可以分为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其中刚性管理主要就是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其管理的基础就是组织制度和责任权力,管理者的主要作用就是监督和控制,视国家暴力为后盾,通过执行政策和规范实现社会管理的目标。柔性管理主要就是指以人为本的管理,主要依赖于领导力等因素,其主要特点就是内在比较重要,心理要重于物理,通过内心深处激发被管理者的潜力和创造精神,从而促使他们获得尊重感和归属感,更好的实现社会管理工作。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功能

1.社会保障功能

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具有比较强的先导性,往往都会在实践工作之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在社会管理中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进而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保障功能,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能够促使人们能够清晰的认识到事物的基本规律,还能够帮助人们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能够保障人们在面对多变的社会矛盾的时候分清主次和把握方向。

2.社会调节、整合功能

在进行社会管理的时候,管理的主体主要就是由党委、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公众四大部分组成的。党委领导是社会管理工作的根本,政府是社会管理的前提条件,公众是基础部分,相互之间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进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的时候必须要遵守这个格局,进而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各个部位的作用,从而形成社会管理的新模式。

3.社会动员、凝聚功能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使人们能够认识到一些问题的实质,从而能够形成相应的意识,人们群众不断的增强意识,才能够实现社会动员的目的,发挥出强大的动员功能。目前,我国国情和主要矛盾并没有发生相应的改变,随着改革开放中逐渐暴露出来的新问题,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不断的提高人们群众的凝聚力,打造人们坚固的思想基础,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奉献自身的力量。

三、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措施

1.思路创新

必须要结合新时期的大形势,通过和谐思维来不断的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公平、公正的富有时代特色的新观念,新思维,不断的提高人们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提高群众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确、科学的评价人们群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贡献,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进而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从根本上不断的转变观念,坚持以人文本,突出人们群众的主体地位,弘扬人们的自觉性,充分的发挥出人们群众的作用,不断的将和谐基因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从而使和谐理念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标准,更好的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服务。

2.内容创新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内容,以和谐的内涵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不断的加强和谐理念教育,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时代感和时效性,是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和谐理念教育不断的弘扬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倡导和谐的思想观念,为人们群众树立共同的思想文化,营造和谐的舆论以及培养和谐的精神,为团结我国各族人们群众奋斗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3.加强组织领导,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体系

必须要充分的发挥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的作用,通过建立社区党总支为龙头,党支部为抓手,从而实现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将党员服务岗覆盖各个社区,从而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党员、干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模范作用。必须要发挥基层组织骨干的作用,可以建立社区、居委会为一体的思想政治三级工作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得到全面的落实,最终形成互通有无的格局。

社会治理思想篇7

“治理”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国际社会科学界和公共管理领域中普遍使用的概念,社会治理是21世纪国际社会科学的前沿理论。“社会治理理论”强调通过社会治理来实现社会建设的目标,其代表人物是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事务和政治科学教授詹姆斯?N.罗西瑙(J.N.Rosenau),代表作有《21世纪的治理》和《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等。罗西瑙指出,治理“既包括政府机制,同时也包含非正式、非政府的机制”。[1](P5) 罗茨(RRhodes)是治理理论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认为:治理意味着“统治的含义有了变化,意味着一种新的统治过程,意味着有序统治的条件已经不同以前,或是以新的方法来统治社会”。[2](P154)在学术界,全球治理委员会关于治理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1995年,全球治理委员会在其发表的研究报告《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中对治理做出了如下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3](P1)

社会治理理论在20世纪末被引入中国,而真正受到理论界重视是近十几年的事。1995年,刘军宁以“治道”的概念将西方治理的基本思想引介到中国。俞可平教授在治理理论的引进和研究方面做出较大贡献。俞可平认为:“治理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官方的或民间的公共管理组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所以,治理是一种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管理过程,它包括必要的公共权威、管理规则、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3](P1)

目前,学术界对社会治理的界定还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笔者认为,社会治理包括法治、德治、自治、共治,是在一个既定的空间范围内由政府、社会、公民等,通过平等的合作、协商、建立伙伴关系,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规范、协调和服务的过程,其目的是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

二、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思想的历史演进

尽管社会治理这一概念现在才提出,但是有关社会治理的思想早已有之,有关社会治理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早已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社会治理的认识和实践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肩负起社会治理的历史重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毛泽东领导我们党和中国人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社会治理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许多至今仍然闪耀着光芒的思想观点。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这篇著作中,强调要正确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把国内外所有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著作中,分析了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提出要学会用民主的方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等。后来,毛泽东又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4](P887)由于历史的原因,尽管这些思想在当时没有得到很好贯彻执行,但对今天我们进行社会治理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历史新征程。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的过程,必然会引起各式各样的社会矛盾。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关于如何治理社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邓小平强调,制度建设更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既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又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环境,什么事也干不成,已有的成果也会丧失掉。这些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先后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三位一体”发展成包括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胡锦涛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管理理念;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增强它们服务社会的功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些重要论述把我们党关于社会治理的理论进一步推向前进。

在党的历史上,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治理”概念并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做出部署,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发生重大转变,治国理政思路更加清晰。由“管理”到“治理”,昭示着我国的治理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反映了我们党的治理理念的高度提升。它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治理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三、当前中国社会治理实践中面临的挑战

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以后,不断探索社会治理这个问题,虽然也发生过严重曲折,但在社会治理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的进展尤为显著。我国社会治理总体上是好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但是,相比国内形势任务的变化,相比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社会治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矛盾。

(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难以适应

[JP+1]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借鉴苏联模式的基础上,我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形成了“政府―单位―个人”的一元主体社会管理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掌握所有社会资源,承担着几乎全部社会职能,采用行政命令、经济处罚等手段对所有社会领域的事务进行管制或强制干预,以单位为基础对社会实行总体控制。这种传统社会管理体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行之有效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开始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由一个相对封闭静态的社会向现代开放动态的社会转变,整个社会出现了经济成分多样化、社会生活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形式多样化,给当今社会管理带来种种挑战,传统社会管理模式滞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理念思路上,重管理、轻服务;在管理主体上,重政府一元作用、轻多元参与;在管理方式上,重管制控制、轻协商协调;在管理环节上,重事后处置、轻源头预防与治理;在管理手段上,重行政手段、轻科技、道德和法治手段。

(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矛盾多样多发

[JP+1]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改革开放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使中国从贫困到小康,从短缺到丰裕,从封闭到开放,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创造了世界发展奇迹。但我国发展中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日益凸显,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加剧,社会成员之间贫富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生产与消费有所失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由此引发了大量社会矛盾。矛盾主要集中在城镇房屋拆迁、国有企业改制、农村土地征用、涉法涉诉、医患纠纷、劳资纠纷、环境污染、城市公共管理服务、非法集资、股市房市投资受损等领域。矛盾涉及各行业各阶层,触点增多、燃点降低,关联性增强,“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增多,行为方式日趋激烈,暴力对抗程度加剧,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相互交织。利益格局调整引发的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这些社会矛盾,说到底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社会建设和治理滞后引起的。

(三)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治理任务日益繁重

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结构实现了由封闭向开放的历史转变,城乡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等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的格局有了很大改变,城乡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较为简短,只有两个阶级一个阶层。改革开放后,由于所有制形式的变化,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一是原有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群体内部不断分化,二是新的利益阶层不断涌现,如民营企业的创业人员、个体户、自由职业者、中介组织从业人员等。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人口大国,农业就业人员一直占整个就业人口的大多数。改革开放以后,第二、三产业得到较大发展,产业结构变动,导致中国就业结构发生变化。改革开放前,政府单一承担了组织社会生产、管理社会生活的功能,社会组织几乎没有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环境。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利益差距不断扩大,这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相继出现,在我国活动的境外组织越来越多,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总之,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社会的流动性、开放性大大增强,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全国统一大市场、大流通格局正在加速形成,社会治理任务日益繁重。

(四)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治理难度加大

[JP+1]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形势下,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碰撞,传统思想观念与现代思想观念相互激荡,社会思想意识呈现出多元多变的特点。随着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流、交锋,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明显增强,人们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加大,人们思想活动的选择性明显增多,人民群众文化消费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征更加明显,人们的公平意识、参政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权利意识、尊严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日益强烈,自信、包容、多元观念逐步树立,科学、民主、文明、公平、创新等理念日益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发生了变化,但与这种变化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建设明显滞后,原有的一些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形成,从而导致我国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不良问题,诸如一些人理想信念模糊,一些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一些人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一些腐朽落后思想沉渣泛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等等。由于对群众的思想教育、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工作跟不上,致使一些人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矛盾,使社会治理难度越来越大。如何更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弘扬社会正气,引领社会思潮,打牢创新社会治理的思想道德基础,是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的新课题。

四、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路径

针对中国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社会治理实践创新需要从转变社会治理理念、建立健全社会治理格局、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和完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等方面着手。

(一)切实转变社会治理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的更新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前提和基础。社会治理强调服务为先,所以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贯彻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社会治理强调多元共治,所以必须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在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发挥好社会组织在治理中的自治、协同、自律、他律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强大合力。社会治理强调通过平等的合作、协商,建立伙伴关系,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协调,所以必须树立统筹兼顾、协商协调的理念,正确反映各种利益诉求,兼顾各方面的关切,通过平等沟通、协商协调等办法进行社会治理。社会治理强调法治、德治,多种治理手段并用,所以必须树立综合施策的理念,坚持依法治理、依法行政,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道德、科技等手段进行社会治理。

(二)构建科学的社会治理格局

社会治理涉及科技、教育、文化、就业、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等领域,又关系到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利益,政府包打天下管不了也管不好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公共事务。解决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改变社会协同能力差、公众参与程度低的状况,需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在社会治理中,党委领导是根本。通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党总揽全局、把握方向、整合力量的领导核心作用,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社会治理和服务活动,直接服务群众。在社会治理中,政府负责是前提。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对于该由政府负责的公共服务,政府应当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凡是公民、社会组织通过自律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不干涉。在社会治理中,社会协同是依托。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助手和伙伴,在社会治理中具有政府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大力发展和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发挥他们反映诉求、提供服务、规范行为的作用,调动他们参与社会服务,把该市场做的事还给市场,把该社会做的事交给社会,逐步形成社会组织与政府互补互动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网络。在社会治理中,公众参与是基础。要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参与社会治理,培养公民意识,实现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三)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体系

基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只有把基层基础工作做扎实,才能把情况掌握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感情融洽在基层,从而为实现社会长期和谐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重点在基层,力量在基层,基础在群众。因此,要把更多的人、财、物投放基层,壮大基层力量,为社会治理奠定坚实基础。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执政的根基。所以,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其社会治理能力,充分发挥引领服务群众、反映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的作用。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不仅是城乡居民生活的家园,同时也是联系党委政府与群众的桥梁,是政府做好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工作不可缺少的好帮手,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所以,要发展和完善城市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等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发挥它们协调利益、调解民间纠纷、为政府排忧解难的作用。

(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治理思想篇8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4-0075-04

时间与空间是人们思维的总体框架,形成了人们考察和分析事物的重要维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是一种理论的思辨和思维的抽象。而是受教育者作为生命个体在社会时空中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方式。正如西方著名学者吉登斯在阐释社会结构与行动关系的理论时指出的:“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既不是行动的经验,也不是任何形式的社会总体的存在,而是在时空向度上得到有序安排的各种社会实践。”作为分析和把握社会问题的新思维、新方法、新路径,社会空间理论以一种全新的问题意识和视角转向,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解释框架。

一、空间概念与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

在一般的意义上,空间指物体存在的位置和场所,物体与空间的关系是空间分析的基本逻辑。柏拉图认为,空间是一种感觉无法把握的绝对存在,它不朽而永恒,并作为一切生成运动变化的场所。与其相反,亚里士多德认为,离开物体存在的空间不可思议,空间是确定每个事物的量和量的质料的形式或形状。此后,空间作为人类生活环境的容器以及几何学分析的客体化特征被加以理解,形成了人们关于绝对空间和相对空间的争议。物理学家牛顿认为,绝对空间与一切外在事物无关,处处均匀,永不运动。相对空间是对绝对空间的度量,是可以在绝对空间中运动的结构,可以通过与物体的相对位置感知它。由于人类无法看见绝对空间处所的一部分,只能代之以可感知的测量,测出相对于这些处所的一切运动。

绝对空间观形而上地割裂了事物与运动的关系,引起了近代哲学关于空间思维方式的分化。与远离主体的纯粹对象化的思维方式不同。近代哲学将空间讨论的视角切换到主体与空间的关系上,通过将空间放置于主体之中考察其形成与结构,寻求关于人的空间的知识或者关于空间的人的知识,空间与主体的关系展现为“经验空间”与“先验空间”的理论争鸣。如提出预定和谐学说的莱布尼茨认为,空间概念是人们在理解和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秩序中形成的,处于同样关系的事物居于相同的位置,包括这些位置的东西即为空间。与莱布尼茨不同,崇尚理性的哲学家康德认为,空间并不是从外部经验得来的经验性概念,“空间是一个作为一切外部直观基础的必然的、验前的表象。我们永远不能想象到空间的不存在,虽然我们尽可能想到空间为空无一物”。空间思维方式的转换衍生出人们对于空间意义的关注,空间的属人性逐渐得以彰显,空间分析的基本逻辑嬗变为人与空间的关系。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社会学、政治学、地理学不断发挥“学术想象力”的知识生产过程中,空间研究的重心由自然空间过渡到社会空间,社会空间理论的产生成为“知识和政治发展中最具举足轻重的事件之一”。在研究城市发展、社会互动、村落终结、社会分层的过程中。列斐伏尔、西美尔、福柯、布迪厄、哈维、吉登斯等众多学者承扬了以往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中的空间思想,提出并构建了以“空间生产”、“权力空间”、“场域”、“时空压缩”、“社会网络”为核心概念的社会空间理论。为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支撑。在社会空间理论的视野中,空间包括“社会群体居住的区域、个人对空间的主观感受或在空间中的社会关系、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人类实践活动生成的生存区域”等宏阔而精微的社会意蕴。空间是人们及其社会活动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建构的过程和结果。人类并不只是空间中的存在者,他们总是忙于空间与场所、疆域与区域、环境与居所的生产和建构。由于空间是社会的产物与人类行为的构成因素,它包含着丰富的物质特征、主观意义和社会效用,形成了从社会场域、权力关系、符号体系、情感体验等层面去认识空间的分析视角和解释框架。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空间维度

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空间的延展规范、引导、制约着人的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由个体人向社会人、由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由社会教育向自我教育、由自在自发向自由自觉的超越发展具有空间建构的意义,它以人际空间的扩展、精神空间的绵延、教育空间的扩容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空间维度。

人际空间的扩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及其效果的直接体现。在社会生活中,人的“类”存在决定了个体需要以情感、习惯、职业、地域、家庭等为纽带建立群己关系,人的成长发展体现在通过社会互动拥有属于自身的公共空间和共同生活。由自然和社会因素所构成的社会环境,以及从个体的自我认知到人际情境中的社会比较,再到群体内的社会互动以及群际之间的社会建构,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区隔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思想政治教育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任何社会信念系统和意识形态的建构和改造都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人际交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际空间的扩展直接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政治统治、协调社会关系、完善社会管理的重要作用。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的丰富,社会认同、政治共识的达成提高了人们进行社会沟通、参与社会互动的意识和能力。随着沟通、协商、对话、交流等日常生活与公共活动的展开,受教育者增进着关于社会空间的理解和认识,确证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社会人际效应。

精神空间的绵延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运作的理论前提和表现形式。人是一种精神性的动物,精神空间的绵延充分体现了人的生命和思想的开放性、实践性、超越性。正如思想家帕斯卡尔所言,人是会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在于人有思想。“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却囊括了宇宙”。在社会生活中,人的知识、情感、意志与行为以其丰富的形态塑造和构成了社会主体的精神空间。人的精神空间可以通过理论教育、实践锤炼、环境熏陶、自我教育得以涵养而变得宽广和深厚。人们关于一定思想观念的认同以及自身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变化,不断涵厚和化育着自我与社会的精神空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引导受教育者积极能动地预设、构想和追求人与社会的发展。关键在于通过思想引导、精神劝导、榜样训导和实践指导,提升受教育者思想认识的深度、高度、广度和力度,促进受教育者精神空间的绵延,从而帮助他们积累自我发展的精神势能,培育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所需要的时代精神。

教育空间的扩容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运行的社会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涉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行为等不同领域,有着“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的多方面要求。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不同利益需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充分的理论涵容和实践空间。狭义上,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自身特定的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形成了师生共同创造的教学生活及其空间。教学空间是师生在教学、体验、思考与交流中清扫知识疆界,拓展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理论体系的主渠道、主阵地。它能够通过知识传播、学习体验、沟通交流等形式进行学习空间的划分,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识眼界、理论水平和精神境界。广义上,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社会集团为了特定的政治目的。促进受教育者个体社会化发展的特殊教育活动。尽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教育形态的固有特征,但又绝不能局限于狭隘的课堂教学空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取向,通过教育资源、教学条件的吸纳、整合和增权,以“全过程、广覆盖”为原则开辟教育场所,实现空间扩容。

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空间建构

空间是属人的空间。人们通过日常生活的叙事和阐释赋予生活空间以意义,通过社会空间的想象改变现存的、固有的空间安排,通过主体的实践创造完成新的空间的生产和维护,建立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关注空间的多样化、立体化、信息化、网络化、虚拟化和全球化,设计、创造和建构丰富多样的空间形态。由此,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特征,把握其空间建构的内在规律、技术路径和实践目标,对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聚焦日常生活空间,促进“符号化”向“生活化”的真正回归。社会生活分为日常生活、非日常生活两种形态。其中,日常生活指以传统习俗、经验、常识等为认知图式,以生存本能、血缘关系、天然情感等文化因素为基础的生活领域。非日常生活指以科学、艺术、哲学等为表现形态的精神生产,以社会化大生产、经济、政治、公共事务等为内涵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社会空间由此区隔为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两类分化聚合的形态。由于个人总是按照一定社群的习惯系统所提供的节奏、秩序和规则融入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与社会群体的文化模式、社会习俗紧密联系,日常生活空间构成了人最基本的教育环境。诚如社会学家韦伯指出的,基本真意义上的“日常生活”的肤浅恰恰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混日子的人意识不到,尤其是不想意识到部分地受心理制约、部分地受实用制约的各种价值的混杂。日常生活空间中的制度结构、社会习俗、文化模式同样具有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方面的社会特性。

非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回归和超越关系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建构的内在规律。也正如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指出的,“在政治教育中应当探讨日常的问题,因为这些才是现实的事物。才能引起兴趣和注意”。受教育者对社会价值观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接受,具体展现为日常生活中关于教育情境与教育内容的解释、回应和转变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聚焦受教育者现实的日常生活。充分“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才能真正成为理解、选择和建构社会生活的实践需要,彻底改变仅仅被当作知识来加工和灌输的情形。聚焦日常生活空间,就是要赋予日常生活内在而超越的政治关怀和生存理解。引导人们发现和重构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与公众日常生活的关系,认同社会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想性、超越性及其实践价值。这种“符号化”的意识形态话语向“生活化”的社会实践回归,绝不是对思想教育具有的社会政治本质的消融和消解,而是要充分扬弃日常生活的“肤浅”之处,教育和引导人们实现对自我身份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防止陷入空洞说教,打破形式主义骨鲠,凝练生活化的实践智慧,引导人们广泛的社会认同和社会参与是思想政治教育聚焦日常生活空间的根本目的。

(二)关注虚拟生活空间,实现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超级链接。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数字化生存已成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网络以其主体隐匿的虚无性、空间范围的无限性,提供了人们表达思想、传达信息、交流情感、讨论话题、交易商品、评论媒体、参与政治的重要平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虚拟实践作为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桥梁,增进了人们对于网络生活的深刻体验,促进着网络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建构。在网络平台的建构中,网络主体的组合、联系、互动形成了一个基于生活想象的虚拟社会。网络虚拟生存成为人们超越和扬弃现实生活的重要方式,成为人的意义生存和虚拟发展的重要维度。由于虚拟社会不是单个人在虚拟空间中无序的简单的集合,而是在虚拟实践中按照一定的方式彼此发生的各种虚拟社会联系和关系的领域,关注虚拟生活空间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思想观念,积极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建构的一种技术路径。

网络技术条件下的虚拟生存使人能够以现实和想象的双重身份创造生活,它激活了人的生命意识、技术精神和创新品质。然而,正如马克思在论及机器大工业的革命性时指出的,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作为人类生存方式的突破,虚拟技术在比特精灵的运思中可能是点亮的“阿拉丁神灯”,也可能是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受到现实环境和网络主体素质的限制,虚拟生存始终只能作为一种有限的生存,信息污染、知识贫乏、文化退化、道德失范等网络问题早已暴露出技术化生存的风险和危机。由于网络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聚焦人们在虚拟社会中的生活图景,广泛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然选择。由于虚拟生活是现实生活的投影和折射。虚拟生活空间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为典型的社会环境、教育载体和丰富内容。把握网络民意、网络舆情、网络话语,建设网络文化,引导网络生存。都必须自觉聚焦虚拟生活空间,通过建立覆盖面广、吸引力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超级链接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工具平台、学科价值、社会环境及其教育要素上的“惊险的一跃”。

(三)认定自我社会空间,力求自我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统一。在社会空间理论的视角中,人的性情、习性以及他们理解社会的思想认识,实际上是对自我社会空间位置的认定和内化。正如社会空间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社会空间的建构方式乃是位居此空间的行动者、群体或制度的接近”,“行动者的性情、习性以及他们理解社会世界的心智结构,正是内化了那个世界结构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不是存在于教室、街头等物质空间中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是由角色、言语、行为、文化等不同要素在互动中构成的社会空间。由于受教育者通常置身于不同的社会空间寻找着自身身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空间形成了丰富而复杂的差序结构。即便是教学一律性的课堂教学空间,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仍然存在着鲜明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分殊。在这一空间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要“提供各种不同的观点,使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够看见自己的生活世界……为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能够看见自己,知道他们究竟是谁,并建构一个能够自我决定的或与他人互为主体的美好世界”,就必须充分认定受教育者的自我社会空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力求自我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统一。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传统社会的同构差序格局已彻底地嬗变为领域分离的市场整合模式。异质代替了统一、分化取代了集中,家国同构、个人的集体依附、单位依附都已极大程度地被瓦解。在社会生活中,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格局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导致了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加之人类文明的开放与多元,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具有了更多的自主性、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此外,由于社会流动的加快以及新的社会阶层的形成,整个社会空间被越来越多地分割为特定人群的私人空间,社会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形成了两极对峙、复杂多元的鲜明格局。面对我国社会空间建构与发展的新态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的差异带来的社会隔离和社会分层,自觉把握受教育者的自我社会空间的范围及其特性,深入研究自我空间、社会空间与自我认同、社会认同的关系,在加强社会参照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调适社会价值体系、缓和思想行为冲突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管理功能。

[参考文献]

[1]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2]康德著,纯粹理性批判[M],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王晓磊,“社会空间”的概念界说与本质特征[J],理论与现代化,2010,(1).

[4]帕斯卡尔,思想录[M],何兆武,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5]表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6]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社会治理思想篇9

社会管理,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和良性循环,对社会系统的全部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指挥、监督、调节和控制的过程,是优化社会成员关系、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增强社会合力的必要手段。社会管理是以人为本的,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社会需要社会制度和机制来保障其有效的运行和发展。所以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了解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发展,针对当前社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构建合理的社会管理机制。实施社会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实现高校的社会管理可以为社会建设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所以社会管理的理念、机制、方式都需要在社会建设和社会实践过程中进行不断完善、不断调整和不断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的社会资源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引入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和方法,对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进行完善,从而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更好地实现社会管理目标的活动。社会管理创新既是活动,也是活动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形成更为良好的社会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增加社会服务设施、改善社会生活环境,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建设过程中需要实施社会管理,而加强社会建设,关键在于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建设过程中的有力推手。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国内外环境发生风云突变的今天,社会管理创新更成了我们管理工作中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社会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只有形成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才能进行有效的社会管理。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在管理过程中就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 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1. 导向作用

社会管理的直接目的是对社会关系的优化整合,对社会系统进行良性协调,推动其良性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进行管理的方式与方法之一,在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整合和协调,社会关系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对价值体系和精神世界的导向作用,可以培养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和政治认同感,增强他们的政治信念和意志力,从而提高了社会管理的有效性。

2. 协调作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成了普遍现象,也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具有的调控功能,虽然不能直接代替市场和政府进行财富分配和利益分配,进行资源的配置,但是通过协调各利益主体,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情况,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整体向上的积极趋势,正确看待贫富差距,让利益主体客服认识偏差和心理落差,通过思想的转变进行自我调整,缓解各利益主体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在关系协调中实现了社会管理的优化发展。

3. 促进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人的智力、体力和意志进行开发,使其获得思想上的提高和认识上的升华,从而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只有充分了解了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行为模式,才能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尽可能地发挥人的主动精神、创造精神和挖掘人的潜在能力,使管理工作获得最佳效果。在客观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在社会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客观形态,潜移默化的提供给认识行为的个体,增强其对社会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的正确价值观教导给行为个体,把社会价值内化成为道德伦理,外化成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构建社会主义做出良好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导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通过提高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团体、组织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在社会管理中,也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行为个体,保证了社会体系的良好运行,从而推动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三、社会管理创新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性发展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大转型的发展阶段,作为政治体系重要构成部分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功能方式必然要发生变革与调整,以适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时代的风云突变对政府和社会的管理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需要创新社会管理和转变管理方式。在当今,社会管理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就社会管理者来说,要认识到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追求公平公正为目标,明确公共权力的实施,保障公民权益,遵循为人民群众谋福利。总之,营造出公平正义、城市守法的社会氛围。就被管理者来说,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明确社会发展目标,让人民群众认识到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关系中进行分工合作、协调整合,摆脱利己主义的驱使,集体利益至上,尊重公平和正义,提高政治认同感,每个公民都遵纪守法,尽到法律规定应尽的义务,在动态发展的社会环境中每个行为主体都自觉地把自身摆放在合适的位置,这样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因此,在创新社会管理理念的过程中,首先要摆正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位置,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优良传统、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消除人们的疑虑、误解,努力增加整个社会的和谐因素;其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社会管理创新,用思想教育健全人的心智,促成人的灵魂转向,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管理力量,确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共识和认同,确保创新社会管理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是舆论监督,在教育过程中,要及时准确的传达党和政府的政策和方针,政策必须贴近民生、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所以社会管理者也要准确地向上级传达民意、表达民愿,确保各级管理部门的沟通和互动,确保社会的安定和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地出现,思想政治教育要为解决问题、表明情况提供现实路径,所以社会管理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抓住社会问题中的热点和难点,使各利益主体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意见的表达,围绕民生大事,反馈给党和国家进行重大的战略部署和政策制定,提供一条有效的社会管理渠道。只有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达到社会的普遍认同感和政治归属感,才能在社会管理中营造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创新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模式,才能构建社会和谐,使人民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窦玉沛.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4).

[2] 应松年.社会管理创新引论[J].法学论坛,2010(06).

[3] 张昱.管理心理学[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

社会治理思想篇10

社会管理为思想政治工作实现现代转向、体现时代价值提供了广阔平台。认真总结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经验,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不仅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新时期社会管理工作实现人性化、现代化转向具有实践意义。

一、发挥社会调节作用,化解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

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引领社会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同时也为不和谐因素的激活提供了结构性条件[1]。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发展期,代表传统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不同思潮相互交织;传统社会结构经历着“去组织化”和“去集体化”趋势的不断冲击;传统经济方式的瓦解与现代市场机制的共生现状;利益分配现状对社会信念和价值认同带来的深度腐蚀等诸多因素为社会矛盾激化提供了“催化剂”。错综复杂、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障碍,推进社会管理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在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中发挥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典型示范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情感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对人的情绪进行调控,实现对人际关系的有效调整,最终达到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的目的。化解社会矛盾,首先要对矛盾的性质作出准确判断。现阶段,虽然一些矛盾常常以直接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就其本质而言,仍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个人、群体间现实利益分配、享有方面的矛盾。准确判断了矛盾的性质基础上,就需要寻找正确的处理矛盾的方式。思想政治工作从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实践两个方面入手,协调社会成员个体之间的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克服价值取向偏差导致的人民内部矛盾。通过开展以正确的义利观、基本国情、形势政策、集体主义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不断教育群众对待问题、看待他人的过程中要有包容理解的心态,增强大局意识,在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充分尊重他人合法权利享有的便利。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重要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多做为民谋利的实事,帮扶社会弱势群体,用实际行动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真正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当前,干群矛盾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干群矛盾的激化直接对党的执政基础产生消极影响。如果不能解决目前日益显现的干群矛盾,党的群众基础就会削弱,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根基就会被侵蚀。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们党和群众连接的桥梁和纽带,必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权力观是指如何看待权力来源和权力运用的观点。马克思的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前一句话指明了权力的根本来源和基础,后一句话指明了权力的根本性质和归宿[2]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权力的使用上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正确观念。事业观是关于事业目标、事业精神和事业道路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就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看待政绩、看待群众、看待职位升迁的问题上要遵循现代政党执政的思维逻辑和行事准则,真正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执政成绩的考量标准,不负百姓重托,不辱历史使命。

二、发挥社会动员作用,凝聚多元分散的社会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是一部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各民族群众共同抗争侵略者和内战分子,从而取得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奋斗史。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同样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国家,做好社会管理工作更为艰巨繁重,必须以各民族的团结和各阶层力量的凝聚为基础。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握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以民主的方法,以协调、沟通、服务的方式增强整个社会的凝聚力。

第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多方力量。社会管理是执政党团结社会各种力量的“粘合剂”,是实现社会理想的有效方式。曾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才能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新阶段我们党针对现实问题、总结国外发展规律得出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团结各族人民实现共同理想的现实路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在全国各族人民中广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理想为社会管理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二,要以党的执政方略的认同来凝聚群众[3]。党是各种战略方针的制定者,广大人民群众是落实战略方针的执行者。如何才能保证党的战略方针得以实现呢?只有人民群众认同党的战略方针,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拥护它,执行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政治工作要保证党的战略方针的实施,首先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党的执政方略来源于人民,是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的回应。有了各阶层群众的高度认同和积极拥护,社会管理就有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此基础上,社会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有效配合。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中的创造性。通过全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共同努力,提高了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人民群众成为真正的受益者,进一步激发群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热情。

第三,要以服务群众的工作方式来凝聚群众。社会管理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社会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民的幸福感。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能否保障好群众的各项权益、解决好群众的生活问题、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思想政治工作要强化各级党组织的服务功能,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措施。思想政治工作要推动各级基层组织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关注群众的切身利益,增强群众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将群众的实际困难解决在基层、将群众的利益矛盾化解在基层,真正发挥社会各级组织凝聚群众的作用。

三、发挥社会管控作用,创设稳定和谐的发展氛围

社会稳定是指社会整体处于稳固、安定、和谐的状态。只有社会处于稳定、和谐的状态,社会成员间自觉按照各项法律、道德规范的要求有序运行,党的各项事业才能取得胜利。思想政治工作在创设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中的优势体现在它能够社会行为主体思想意识层面发挥积极的管控作用,对主体行为进行有效控制,将社会成员的错误偏激思想倾向消除在行为发生之前,防患于未然。

社会成员的错误行为通常存在着心理动因,并且心理动因的萌发、发展、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就是把握个体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通过外在的教育、感化、交流,促使个体思想认识的改变。社会管理工作中要想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状态,就必须深入把握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运动轨迹。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承担思想预警的任务。要善于通过个体的行为方式分析其行为动机、行为意愿,提前预判其行为指向。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透过个体行为的偶然性,分析其行为动机的来源,判断引起行为动机的现实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做思想工作,达到由表及里、见微知著的效果。通过对社会成员思想动态监测预警,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嗅探仪”,及时反映社会动态,通过深入群众、与群众交流的方式和途径,收集危害社会稳定、破坏社会和谐的信息,及时消解破坏稳定团结的不和谐因素,最终转化为实现和谐稳定的现实资源。

近年来,突发性事件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破坏和谐氛围的重要因素。突发性事件既包括重大自然灾害所引起的短期社会秩序紊乱,也包括由于长期矛盾积聚所导致的。重大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海啸等非常规事件的发生,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大量及时的心理安抚工作,要进一步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到社会应急管理机制建设中。频发是当前社会矛盾激化的集中表现,的产生通常是由于社会矛盾的长期积聚而由典型事件引发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发生的全过程中都应该发挥应有作用。首先是事前的预防警示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的预防作用体现在及时把握社会的思想动向和人们的心理动态,及时捕捉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及时发现潜藏在社会生活中的暗流,超前预测,为政府部门提供舆情动态资料和对策建议的工作。其警示作用表现在准确把握群众中错误、偏激思想的积聚程度,善于运用现代媒体引导舆论风向,及时有效扑灭“燃火点”。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导火索”事件的共性特征,及时向党委和政府部门上报警情,提供政策制定依据。其次是事件中的疏导协调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要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用立场鲜明、简明扼要的语言,通过最便捷的传播途径,向群众讲明大是大非,站到群众的立场上讲清利害得失,抓住群体心理的特点,从参与人群内部进行瓦解。必须充分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利用新型媒体的宣传效应,讲清事件缘由、发展态势等,帮助群众了解事实真相。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爆发过程中要善于组织工作密切结合,做好实实在在的组织、宣传工作,引导群众与政府进行理性对话,尽早达成共识,提出解决方案。再次是引领导向作用,一方面,事件本身可能造成人们的心理创伤,需要加强对处置后的心理干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治愈群众心理创伤的层面,持续地对受害者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经验总结。要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在鼓舞群众和心理安慰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慰问看望的方式,向群众传达党组织的关怀和希冀。必须进一步探索危机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通过对个案的记录和追踪工作,逐渐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从而为以后危机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四、发挥社会激励作用,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是在社会管理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创造力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是社会管理不断创新、人民自觉参与管理的关键因素。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具有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开发人的创造潜力的功能,能够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破除各种思想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实践得到支持、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社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主动参与和不断创新。多元主体的社会管理格局,更需要激发公众的参与意识,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社会管理的良好局面。随着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社会成员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提高,表现在社会管理方面就是人们的社会公民意识逐渐觉醒,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意识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要通过有效途径,鼓励、支持和保护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公民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的责任感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提高公民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创新氛围。创新精神是创新实践和创造活力的思想先导,有没有创新精神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久生命力,关系到一个政党的执政能力水平。思想政治工作在促进人们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调动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通过积极倡导人们抢抓机遇,只争朝夕,坚决破除保守思想、僵化观念、惰性意识和安逸心理的束缚,支持改革者、鼓励干事者、褒奖成功者,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创新氛围。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尊重并疏导多样价值观。一个社会有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利益要求,社会和谐需要协调好这些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岗位人群的利益诉求,在社会内部形成合力。无论是在观念方面,还是在社会结构层面,“和谐”本身就包含着对不同意见和不同群体利益的尊重、宽容。当然,我们强调尊重多样价值观并不是要在社会中放任各种错误思潮、价值观恣意横行,而是要充分认识到不同价值观背后所代表的多样的群众需求,将上述“不同”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伟大旗帜之下,在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中积极倡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为没有一个权威的价值主导系统引领,社会便没有了基本道德规范,就会处在失序紊乱状态。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倡导给予新兴社会阶层精神激励。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间接地引起社会结构的变迁,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他们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者,而且是社会创造活力的重要来源。作为新兴社会阶层,他们在政治上、精神上及社会认同上有着强烈的内在需求。无论是从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出发,还是从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看,我们都需要从社会心理层面对他们给予激励,以保持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凝聚力。思想政治工作应以新兴社会阶层的利益需求为着眼点,从其多方面的需求入手,做好必要的思想宣传工作,运用多种宣传途径在全社会对他们的创新精神予以认可、鼓励,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骨干人员进行表彰、嘉奖,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在群众中形成“提倡创新、鼓励创新”的社会共识。

参考文献:

社会治理思想篇11

(一)是时代和医院发展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思想政治建设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重点。因为实际社会中经常会发现在经济利益驱使下频繁发生的不正当工作态度,比如在医疗领域的拿红包、拿回扣等不良医疗行贿事件,这些问题都使得医疗机构的正常性能发生了转变。因此,开展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代下医疗机构发展的硬性需求,满足了新时代下对医疗机构社会管理的定义。因为医务工作者最基本的工作理念就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做好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可以实现其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更好的服务社会。

(二)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在医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医护人员是主要的开展对象,他们必须要日常的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注意其具体的作风建设,并积极与其他部门的医务人员进行思想感受的交流,及时调整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现阶段的医院工作环境中,有些医务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还不过关,更加关注自身的工作成就和薪酬,价值衡量和团队集体意识比较缺乏。这些问题就加剧了个人和团体之间的意见分歧,所以医院只的思想政治作风工作落实有开展的必要[1]。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医护人员就可以充分的认识到医疗事业中自身的重要性,并产生团队意识,通过不断调整改善医患关系,最终推动医院的综合治理发展。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策略

(一)转变干部的思想作风

在医院社会管理的综合治理中,要发挥良好的干部作风,并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注重干部的作风建设。因为目前医院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欺上瞒下”、慵政、懒政的现象,所以必须要转变干部的思想作风,避免这种善于钻空子的投机者一直在干部队伍中混迹。因此,在医院内部必须要定期进行干部的考核,综合测评备选干部的情况,保证测评效果的全方位,推动良好干部风气的塑造。而在进行考核时,传统的政绩测评、德行测评、知识储备测评等硬性资料是考核的一个内容,但是备选干部工作的服务对象、与社会公众的互动、民心向背等都要进行考察。同时也要将访谈、在线交流、微博留言等综合手段运用进来,让公众可以直接评议干部,这样在科学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中就可以提高调查结果的全面和客观性。随着医疗环境的变化,也要转变医务人员的服务理念,注重对其服务水平和医疗技能的提高。

(二)树立治理意识

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必须要营造良好的医院环境思想,这是实现综合治理的目标,所以必须要在医院综合治理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因此,首先要做好综合治理工作人员的日常思想工作,虽然他们承担着医院的综合治理的职责,但是医院的安全保卫工作也是其工作内容,所以加强医院保卫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很有必要[2]。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及时了解保卫人员的思想动态,还可以推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开展。其次,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样才能更好的落实医院综合治理的安全责任制度,因为其综合治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系数。通过对综合治理工作岗位制度进行明确,并及时签订安全责任书,可以保障综合治理人员的安全,解决其后顾之忧,比如医院可以为其购买意外保险、工伤保险等。

(三)营造医院文化素养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是教育和灌输,所以医院必须要冶炼和熏陶自身的文化,推动具有浓厚政治素养的综合治理文化的构建。因此,必须要加快弘扬培育医院的精神,为其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不断丰富活跃职工的文化体育活动。因为医院文化体系的核心要素就是医院精神,它是对医院文化精华的一种集中,鲜明的体现了医院的价值观。而营造医院良好的文化氛围也有利于加快医院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在新形势下开展医院综合治理工作,相关工作人员也要堆同行的先进经验积极借鉴,对于大型医疗集团、著名医疗机构的综合治理方面的经验也要进行学习和汲取。

(四)重视医疗和行政安全

医疗安全和医院的行政安全在医院的综合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医院的医疗安全会对医院的声誉和生存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使得每位患者的切身利益都受到影响。因此,综合治理人员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医院可以为医护人员发放有关安全法律的小册子,对各类医疗安全的处理方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记载,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3]。同时也要推动医疗纠纷防范机制的建立健全,提高医疗服务的有效性,这样因为医疗安全引发医患纠纷、医闹等事故,医护人员也可以及时进行沟通,这是医院进行社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五)建立健全综合治理制度

社会治理思想篇12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社会变化剧烈,改革的成果一方面体现在居民的生活改善方面;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企业的发展方面,尤其是企业,往往保存有大量的历史资料,这种变化体现的最为直接。因此,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对有一定历史的大型企业进行参观,让学生近距离的感受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实际变化,体会社会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优越性。毕竟当今这个年代的学生对于过去的历史了解极少,无法体会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生存状况,通过这种实实在在的对比,学生就可以形成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直观认识,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同时与实践的结合也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

1.1.2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了大量的革命先辈奋斗的故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先辈们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及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通过组织学生到革命纪念地、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参观,使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增强学生对党的感情,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培养他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精神,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1.3与先进典型人物作近距离接触。

在社会前进过程中,国内涌现出了很多先进典型人物,他们或乐于奉献,或努力工作,或舍己救人,其思想和精神都值得年轻一代学习。为了将这种精神进一步的传承,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与他们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例如访谈交流等,用他们的影响力来改变学生们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与观念,端正人生态度,加强德育修养,增强为社会和人民奋斗的决心。以上活动在开展结束之后,还要注意及时的巩固,例如写一些心得体会或者思想报告之类的内容作为学生的课余作业,增加学生思考的广度与深度,使其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意义。

1.2社会调查。

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体系,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问,也可以采用社会调查的方式来完善和提升思想政治课的开展。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已经进入成年阶段,有了自己的主观的意识,但是大多数思想都是来自于别人的人云亦云,更是缺乏对社会的体验与调查。因此,组织学生体验社会,调查相关问题,既可以培养他们对于社会的深刻理解,又能够有助于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思政理论武器剖析和分解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学生的调查报告在上交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进行评选,从中选出一些质量比较高的进行重点解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同时还可以建立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1.3开展社会宣传服务。

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自主学习,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或者社区进行思想和其他政治理论的宣传讲解,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通过宣传宣讲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能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宣传宣讲的同时,加深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正确性的理解,提升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境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2、确保社会实践教学成功开展的辅助措施

除了以上措施之外,为了保证实践课程的合理开展,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配套与辅助工作,实现和保障实践教学课程的长期保障性设置。

2.1增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

高职院校由于肩负着为社会培育大量专业人才的重任,大多与企业的联系比较密切,但是这种联系更多的体现在业务层面上,很少涉及到教学环节。因此,需要各高职院校加强与企业间的联系,共同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方面做好相关的工作,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2.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对于课程的开展效果有着非常大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水平建设。首先,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兼任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分期分批安排教师利用假期或双休日有针对性地到企业、到社会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和社会考察活动;其次,从学校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中选拔、培养一批兼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指导教师。

社会治理思想篇13

图1 虚拟社会信息过程

二、虚拟社会的危险性特点

虚拟社会具有崭新的社会形态特征,区别于传统规范和要求,虚拟社会的特点引发了其与现实社会伦理道德的冲突。虚拟社会的建立和发展,为当代伦理道德建设既提供了无穷的机遇,也带来了无尽的挑战。“危险性”是虚拟社会不可摆脱的负面影响,这是互联网“双刃性”特征所决定的,也是虚拟社会背景下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因素。笔者认为,虚拟社会危险性表现:

(一)思想危险。思想意识反映了当前社会所处的观念形态,人类思想变化对社会环境具有很大的影响。虚拟社会推广初期,很多社会研究学者纷纷表示担忧,特别是虚拟社会对伦理道德产生的冲击,势必带来思想意识的异常变化,腐败思想、拜金主义、官僚主义等思想现象日趋严重,危害了我国传统社会的思想文明。“思想是社会文明的精神支柱”,当社会良好思想被破坏之后,整个社会失去了安定性。

(二)行为危险。若社会思想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虚拟社会不良思想将会对人们社会实践产生“误导”作用,这种误导往往直接造成社会群体行为的“非法性”。例如,虚拟社会具有广阔的资源共享性特点,公民有权在网络上发表个人的思想观念,并且快速地传播于网络世界。然而,恰好是互联网共享性平台下,各种虚假信息、不良广告、暴露隐私、诽谤勒索等犯罪行为日趋增多,破坏了良好的虚拟社会环境。

(三)文化危险。文化事业建设是社会主义改革的主要内容,文化不仅是对人类社会文明的统称,更是关系着社会群体的思想变革趋势,营造和谐有序的文化关系,对社会安定与发展是极为关键的。虚拟社会具有文化传播功能,但同时也为不良思想文化传播创造了机会,影响到了国家政治民主体制的可持续建设。比如,“台湾独立”、“新疆独立”、“西藏独立”等非民意性文化,这些是对我国政治主权的公开挑衅。

三、虚拟社会不良思想治理的科学对策

虚拟社会是指高科技的网络信息时代,把意识形态中的社会结构以数字化形式展示出来。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动力,虚拟社会在科技因素推动下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趋势,为广大公民生活提供了许多的便捷性。与此同时,虚拟社会所形成的不良思想也产生了巨大危害,破坏了整个社会文明的和谐性。“思想是一切实践的指导者”,解决社会不良现象必须从思想意识开始,治理不良思想是眼下的重要工作。

(一)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虚拟社会环境,应当号召全体公民参与社会改造建设,借助宣传政策提升公民的思想环境意识。政府是社会主义的宏观调控者,政府应当强化对虚拟社会的宣传与引导,使公民树立正确科学的个人价值观,抵制虚拟社会不良思想造成的危害性。比如,针对“网络诈骗”行为,可从犯罪诈骗的危害影响、常用手段、防范措施等方面宣传,组织公民共同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依法治理。近年来虚拟社会犯罪事件明显增多,因不良思想导致的虚拟犯罪行为形式多样,涉及到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抑制不良思想导致的非法行为,法律部门要做好虚拟环境整治工作,按照国家法律规则提出可靠的处理方案。比如,立法机关对虚拟网络制定管理法,严格惩治虚假宣传、煽动民众、欺骗百姓等非法组织,从根本上解决不良思想对社会群体造成的危害性。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