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发展阶段实用13篇

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经济学的发展阶段篇1

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经济学体系和框架中形成的新学科。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与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十分深刻的联系。发展经济学的产生的背景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工业革命以后,科技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当时发达国家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当时的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是滞后的,仍是以资源配置为核心的研究,经济学家们并没有对经济发展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只是国家干预思想对发展经济学产生了一定的启迪。二是战后一些国家摆脱了殖民和压迫,纷纷独立,经济发展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的迫切需要,战后经济发展成为了一大批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经济学家们运用各自熟知的方法和理论构建了特色各异的经济发展理论。三是从西方主流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经济发展思想和理论形成了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个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一个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问题。经济发展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经济增长,也即经济规模、经济总量的递进增长;二是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社会任何部分相对它的过去都有所进步。经济增长指生产力的增长、社会财富或国民财富的增长,即在投入基础上的产出的增长,具体表现为GDP和GNP或国民收入的增长。因此,经济发展理论上包含了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可以理解为伴随着经济增长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如经济结构的优化、社会的前进、民利的改善等。由此可见,经济增长是基础,经济发展是结果;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发展思想始终是发展经济学的主旨和精髓。发展经济学诞生半个多世纪以来,经历了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新古典政治经济学三个阶段的演变。

一、结构主义

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当时结构主义思想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学派,无弹性、刚性是结构主义的经济特征。二战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经济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滞后、经济变量弹性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明显的刚性结构。各个发展中国家存在着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经济结构的差异性、市场失灵和制度或缺等问题。结构主义认识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经济现实不同,发展中国家的价格刚性、市场不完善,经济难以达到均衡状态。因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应实现动态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对没有明显改变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是克服这种刚性的有效方法。结构主义的发展经济学思想经过了不断的演绎过程。早在1939年,克拉克(Clark,C.G.,1939)就出版了《经济进步的状况》一书,对后来经济发展思想产生了十分重要影响。而在20世纪40年代,罗森斯坦―罗丹(Rosenstein-Rodan,P.N.,1944)的《东南欧工业化问题》一书中提出了在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实施有计划的工业化思想;曼德尔鲍姆(Mandelbaum,K.,1947)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一书中探讨了工业落后与农村伪装失业者之间的逻辑关联,成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1954年W.A.刘易斯(W.A.Lewis)提出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进一步把发展中国家的刚性结构问题具体化、理论化和上升到空间分析框架,使之成为结构主义发展思想最具影响的理论基础。在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的基础之上,1957年罗森斯坦-罗丹提出大推进工业化模式,大推进工业化模式理论成为结构主义发展思想另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理论标志。

虽然结构主义的发展思想在引导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还存在着缺陷。结构主义是以推动单一的数量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目标的,唯工业化为经济增长,在结构主义的实践中,主要研究探讨如何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虽然结构主义的发展理论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建立起了基本的国民经济体系,但是在致力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效果方面收效甚微。实践上,结构主义并没有搭建起发展中国家由落后到发达的桥梁,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了诸如有增长而无发展、失业率上涨、农业发展停滞不前、收入分配不公平等现象。

二、新古典主义

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复活”而成为发展经济的新的主流思想。以均衡和自由发展的逻辑起点,新古典主义构建了与结构主义相反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它运用模型逻辑演绎推导的方式,在被假定的经济行为与行为结果之间进行了数学推理与论证。市场-价格机制成为了新古典主义的核心理论。新古典主义方法摒弃了结构主义刚性的缺陷,突出和强调价格弹性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由计划模式的分析转为对市场模式的分析,消除价格扭曲和价格抑制,实现“矫正价格”(getting prices right)。突出了市场-价格机制在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新古典主义的主要观点是:(1)社会的发展应是综合的发展,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经济发展的目标;(2)重视人力资本,纠正唯物质资本的缺陷;(3)强调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显著拉动作用;(4)新古典主义突出了市场机制、资源优化配置、微观经济基础等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新古典政治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同样,由于新古典主义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也存在诸多缺陷,于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盛行。新古典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缺陷表现为:第一,新古典主义对经济的分析是在没有考虑历史、政治、法律、社会等非经济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下的纯经济分析,肆意夸大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对制度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第二,市场也会失灵,主要表现在资源空间上的有效配置、公共物品与外部性问题。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是以新政治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的,融合了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并对它们兼收并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思想有3个方面:(1)注重发展的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2)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3)建立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这些经济发展的思想可归纳为:认为社会和经济是不断的一个演化的过程,但是发展经济学家们强调的制度却是可变的、人为的,制度在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强调集团行为和社会控制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确认推动经济体制进步的力量是技术;决定资源配置的终极因素不在某些市场制度,而是各种制度的总和。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彰显了它独到的魅力。中国是发展中大国,也是经济学的沃土,运用和借鉴发展经济学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一定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 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2]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 齐良书.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4] 马颖.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J].世界经济,2002,(4).

经济学的发展阶段篇2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关系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也吸引了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一方面,大学生是一个家庭未来的希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是我国重要的社会群体,是我国社会的生力军,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然而在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扩招,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十分严重。这种失业现象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而在经济学当中,菲利普斯曲线是描述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成为当代经济学家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关系的重要经济数学模型,该曲线表明:一方面,失业的减小会推动通货膨胀的预期上升,从而影响国民经济地发展;而另一方面,失业率的上升虽然会拉低通货预期,但是会造成社会的不安与恐惧情绪。从国家经济平稳发展的角度看,政府在保障就业、调控通货膨胀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政府在调节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时候有着不同的手段,在就业率通胀率之间进行平衡是政府政策选择的结果。因而可以将政府的决策转变为一个双人博弈的模型,博弈方一的政策选择有“采用强措施控制通胀,不采用强措施控制通胀”,博弈方二的政策选择有“采用强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不采用强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依据“菲利普斯曲线”,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就政府在不同阶段的政策选择进行博弈分析。

二、促进就业与调控通胀博弈模型构建

(一)博弈的主体与形式

如前文所述,博弈主体是政府,因为政府在博弈中占据绝对主动地位。政府控制通胀可以采取抑制需求和调控成本的策略进行调控,因为就通货膨胀而言,实质是国民经济过热;而政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则可以采取拉动社会需求,推动社会加速发展的策略。正是这两种不同的策略就构成了政府政策选择的“两难困境”。一方面,如果政府促进经济发展,拉动需求,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过热,从而产生通过膨胀;因此,政府会采取抑制通货膨胀的策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一直社会需求,从而对产品造成冲击,提高了失业率。政府在促进就业和调控通胀方面就是这样一种两难的博弈形式,选择不同的策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

(二)博弈的转换

由于本文构建的博弈模型不同于一般的博弈模型,因此需要对博弈模型进行转化,演变成能够反应实际问题的模型。本文可以设定两个博弈方,博弈方一的政策选择有“采用强措施控制通胀,不采用强措施控制通胀”,博弈方二的政策选择有“采用强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不采用强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

(三)博弈分析说明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国不同经济时段面临着不同的经济任务。比如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效率”是最重要的选择,社会的经济任务是富裕起来;而在我国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则要更加注重质量,社会总的经济任务则是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结合。本文构建的博弈模型也是如此,在不同的阶段,政府需要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或者保障社会稳定,实现人民的生活富裕。因此,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是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在促进就和和调控通胀的政策决策中选择不同的政策。本文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分为: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上升阶段与经济发展成熟阶段,分别分析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博弈偏好。

三、三阶段的博弈分析

(一)初级阶段:重视经济发展效率

初级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处于较低的水平,社会生产力尚且不能充分满足社会的总体需求。人口总量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提高经济增长效率是政府的追求。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总量和水平都低,人民尚未达到温饱阶段,面临着生活的压力。此时,政府最为紧迫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来拉动。1978~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2亿元增长到99214.6亿元。更为直观的例子是当时在社会上掀起了“效率第一”的热潮,连国家政策也提出要保证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

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我国政府在大学生就业调控与通货膨胀调控上表现出积极地态势。这是因为大学生就业会拉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总量上升,最终实现我国的经济目标。而这一个策略,正推动了我国历年处于高通胀预期的阶段,财富贬值很严重,实质的经济效益并不突出。表1给出不同政策选择情况下的政府最终得益。

在这一阶段,政府的主要关心的是提高经济发展的总量。不仅中央政府如此,地方政府更是如此,因为较高水平的经济发展总量会现实政府政绩以及推动执政者晋升。因此在进行政策选择中会倾向于选择高就业调控与低通胀调控。

经济问题的出现。在政府进行高就业调控与低通胀调控时,经济社会呈现一片繁荣的情况,一方面是经济总量的急速上升,另一方面却是高就业率。但是“繁荣”经济的背后却是一系列的危机,不仅表现在“唯GDP论”导致的环境问题、经济泡沫,以及社会消费领域的虚假繁荣、收入的缩水。但虽然在一系列经济问题威胁的情况下,政府仍然倾向于采取这种策略。这是因为在该阶段,采取这些策略是最佳的,也即“纳什均衡”。

(二)上升阶段:保障经济平稳发展

在经济发展经过第一阶段,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成绩,但是正如本文前面分析认为,在第一阶段的高效率政策下,产生了巨大的经济问题。在第二阶段,政府的经济压力没有那么大了;而且原来低效率的经济发展政策已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发展。因此政府在这个阶段的主要经济任务不是推动经济特快发展,而是在保证经济最大效益的情况下实现经济较快发展,也即我国政策定义的“又好又快发展”。

在经济发展上升阶段,政府在大学生就业和通货膨胀上要进行一定的政策权衡。一方面,政府需要保证经济较快发展,因此需要通过促进就业来拉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社会的通胀预期;而另一方面,政府需要抑制通胀,更加实质性地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在这一个阶段,政府的政策一方面就要推动就业,一方面则要维持低通胀。而在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经济发展变缓,社会的就业压力大,但是经济发展的效益较好。我国现在正处于第二阶段,经济发展相对以前处于较低水平,同时随着最近几年扩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就业压力特别大。

在这一个阶段的政府政策选择则是高就业调控与高通胀调控并存,但是所谓的高并不是特别高,而是相对处于一个较好的阶段,且两者的调控力度类似。在这个阶段,经济能够保持较为平稳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效益较高。且此时政府处于一个积极调控的阶段,对经济发展采取较多干预。

(三)成熟阶段:自由市场的调控

在社会经济发展经过了较为平稳的时期,取得了更大的经济成就,此时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进入了成熟阶段。而成熟阶段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是政府干预较少,主要通过市场的方式进行调控。国民经济在这一个阶段处于一个较为完整阶段,各种经济制度完善,社会法律也是完善的,可以很好地保障经济发展。政府的干预也只是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干预,过多干预会扰乱经济发展秩序。

在这一个阶段的政府调控转为低就业调控与低通胀调控并存的阶段。当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热,处于高就业阶段,通货膨胀的预期较大;市场机制会在此进行调节,压低通胀预期,从来拉动了大学生就业率,造成高就业压力;在高就业的压力下,市场机制再一次进行调节,促进消费,拉动就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从而又形成了较高的通胀预期;在无数次的均衡调节下,市场机制会将通胀与就业推到一个均衡的状态,也即帕累托均衡。正是良好的社会市场机制,政府的调控会逐步较少,对经济的干预也会下降。那么在这一阶段的政府最佳策略选择是“低就业调控与低通胀调控并存”的状态。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政府不同大学生就业与通胀调控政策选择。本文研究结果认为在经济发展低级阶段,政府会采取较为激进的经济发展策略,但是此时的经济发展效益不高,存在着很大的经济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需要改变以往的策略,而采取高就业调控与低通胀调控的策略,原因是在这阶段政府要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效益,同时也要维持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在经济发展到的第三阶段,也即经济的成熟阶段,此时整个社会的市场机制较为成熟,经济发展更多地以来市场来进行调控,政府干预较少,此时政府更加倾向于采取低就业调控与低通胀调控的策略。

(二)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研究,得到了关于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政府对大学生就业调控与通胀预期调控的不同政策选择。基于本文的研究成果,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保证经济发展效益,适当减少政府宏观调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依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经济发展三阶段理论,我国在2000年前夕就实现了第二阶段,达到了局部小康水平。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着转型,需要从依靠低水平的劳动和资源要素拉动到知识资本拉动转变。同时我国就业市场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学生群体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趋增加。与以往“孔雀东南飞”不同的是,我国就业人口流动呈现回流的趋势,在户籍制度改革,户籍限制逐步取消的情况下,小城镇的兴起则成为了我国大学生进行就业及自主创业的新天地,经济发展逐步实现地区均衡。在这一个背景下,我国政府需要对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引导,创造就业机会,分散大城市的压力。同时,我国在经济发展要更加依赖于市场,通过市场的调控来推动经济增长。在这两方面的推动下,我国将逐步实现较高水平、较高效益的经济发展以及较轻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这不但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也缓解了由失业引起的社会情绪。

参考文献:

[1]王云多.大学毕业生地区间流动预期对失业、收入及人力资本的影响――以哈尔滨市数据为例[J].经济评论,2013(04).

[2]赖德胜,田永坡.对中国“知识失业”成因的一个解释[J].经济研究,2005(11).

[3]朱国晓.质疑菲利普斯曲线――并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关系[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09).

经济学的发展阶段篇3

经济发展理论独立地发展成一套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是二战以后的事情。其研究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体讲,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向现代一元经济过渡的学科。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划分经济发展的历史时期,揭示各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特征,为落后经济国家和地区揭示发达经济发展历程中所显示的一般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式,从而为经济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途径、方法。所以,要研究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发展,首先要弄清中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为此又必须了解主要的发展阶段理论及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准。

一、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理论

李斯特是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的先驱者,他主张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分析经济现象。他在斯密的“狩猎社会”、“畜牧社会”、“农业社会”的基础上,加上“农工业社会”和“农工商业社会”,形成五个发展阶段,认为各国经济一定会依次经过这五个阶段。

继李斯特之后的新旧经济学派与历史学派,提出了各种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方法,如希尔德・布兰德按照物质资料交换的不同方式,划分为“自然经济”、“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三个阶段;施・穆勒根据国民经济统一的程度,划分为“村落经济”、“城市经济”、“地区经济”、“国民经济”、“世界经济”五个阶段;美国制度学派的凡勃仑则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手工业时代和机器时代。这些划分方法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各个时代社会经济的一些特征,但缺乏理论深度,容易陷入形式上的时期区分。

西方经济学者罗斯托还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具体划分为六个阶段:(1)传统社会阶段;(2)起飞准备阶段;(3)起飞阶段:(4)成熟阶段;(5)高额大众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罗斯托认为,这种六阶段的划分,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但是,这种划分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标准多元化而不统一,二是未抓住经济发展阶段本身所具有的不同基本特征。

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新兴产业迅速崛起,西方一些经济学者和未来学者重新开始注意对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先是贝尔在《后工业社会》一书中,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进人后工业社会阶段。此后,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提出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阶段划分,认为西方国家已开始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奈比斯特在《大趋势》一书中也论述了西方国家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发展。1977年美国商务部出版了波拉特的专著《信息经济》,专门对信息经济进行了研究。后来,甚至有人提出了“第四次浪潮”(甘哈曼:《第四次浪潮》),但其内容也是分析信息社会的。现在,信息社会、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这类提法已基本上被人们所接受,并被广泛采用。农业社会一工业社会一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代表着人类自进入农业社会以来经济发展的主要阶段,揭示出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具有超越社会制度的普遍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提出根据主导部门与非主导部门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低收入阶段(以农业为主导产业)、温饱阶段(以轻纺工业为主导产业)、小康阶段(以公共交通及廉价住房为主导产业)、中等富裕阶段(以小汽车及较高级住房等为主导产业)和高富裕阶段(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等五个阶段。从当前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看,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德、英、法、日等国已达到第五阶段;中等工业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南美和东欧一些国家已达到或接近第四阶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或是处于第三阶段,或是处于第一、二阶段。

二、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准

从以上各种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中可以看出,划分经发展阶段的标准是不统一的,大致来说,农业社会一工业社会一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这种三阶段论是符合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问题是发达国家是如何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发展的;而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又应该如何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以及同时部分进入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看来划分不同发展阶段首先应该统一标准。归结起来,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准主要是:

1.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划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虽不能直接反映国民经济的内在构成状况,但能集中地代表经济整体发展的水平。例如,世界银行把世界各国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划分为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便可以大体反映出各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

2.按产业结构划分。三次产业分类法基本上能够反映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因为三次产业的比重变化可以反映出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一般来说,农业社会是以第一产业为主,工业社会以第二产业为主,如果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一半,就意味着开始向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社会发展了。产业结构之所以能较好地反映经济发展的阶段,是因为它能表示出人类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和主要内容,反映出人类活动的技术结构和技术水平,并直接决定着人口的城乡分布和劳动力的就业结构等等。

3.按生产技术水平划分。生产技术一般可分为手工技术、半机械化、机械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这三种技术决定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代表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大体来说,农业社会以手工技术为基础;工业社会则实现了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在机械化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自动化,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社会也就到来了。这种技术结构可以更具体地表现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并且反映出经济上的不同结构。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往往两种技术甚至三种技术并存,这就构成了技术上的二元或三元结构。

4.按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城乡人口分布划分。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既能大体反映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受着技术水平的制约。从这个角度说,它更能准确地反映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劳动力在农业社会占多数,工业社会中则工业劳动力占多数,而在信息社会,不但工业劳动力人数相对地多于农业劳动力人数,而且第三产业人数多于工农业劳动力总数。

5.按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划分。前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反映出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标准有一定的联系。现在国内有人把中国的生活水平划分为四个阶段:(1)贫穷即饥寒生活;(2)温饱生活;(3)小康生活;(4)丰裕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国民经济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特征。

当然,以上五条标准都只是反映经济发展的某一个侧面,因此必须将这几条标准按一定比重综合起来运用,才能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出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

三、中国当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

关于中国经济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根据前面的论述,如果按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的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中国现在的经济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的混合。但总体上讲,中国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的国家,同时又出现了一些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的成分。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经济发展中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以致形成现实中国经济状况的许多特点。这需要具体分析。

1.2003年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 087美元(按汇率计算),从经济发展阶段的角度看,按照世界银行的排名,中国已经进入中下收入国的行列。

2.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若按三次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划分,一次产业为15.6%,二次产业为51.7%,三次产业为32.7%。从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来看,一次产业和二次产业的比重已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后期,而三次产业的比重则尚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前期。

3.从现在中国的生产技术来看,农业仍以手工劳动和畜力为主,机械化水平很低,但化肥使用量已较大,并有某些生物技术。工业则以机械化技术为主,同时尚有较多的半机械化技术以及手工劳动,此外还有少量自动化技术以及高新技术被采用。从经济发展阶段的角度来衡量,农业总的来说尚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初期,工业则已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后期并开始向信息化或知识经济发展。

经济学的发展阶段篇4

一、商品经济形态阶段社会发展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自然经济阶段、商品经济阶段、时间经济阶段。[2]104在近代,人类开始了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转型,即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

从生产力角度而言,由自然经济过渡而来的商品经济是一个逐步打破狭隘的社会格局而使社会日益形成普遍的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要求以及整体的能力体系的过程。[3]32-33商品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对物的依赖关系基础上,资本基于自身的特殊属性——能够不断实现价值增值和便宜转化为货币,成为推动这一阶段社会发展的具体动力。资本的驱动使这一阶段的社会以如下形式发展:个体作为商品的生产者和交换者日益摆脱各种自然发生的和传统的社会联系、摆脱对直接共同体的隶属或依赖而独立发展——不过由于几乎完全受物的统治、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个体成为片面的人和对货币崇拜的异化的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劳动工具由于资本驱动的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而逐渐趋向自动化和智能化;人类整体活动的空间——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同时得到深度发展。确实,近代社会的发展是按着马克思所揭示的规律前进的:社会空间得到极大拓展、世界联系日益密切、个体得到充分发展。从生产关系角度而言,以独立的所有权为前提、以自由竞争为条件的商品经济社会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狭隘的、严重依赖的关系,结成了形式上平等、自由、相互协作的关系。而就商品经济运行一般过程而言,人们的劳动以及由劳动形成的社会地位在质上都是等同的,个体则凭借自身的生产活动而平等地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

二、社会主义是资本动力系统推动的商品经济阶段社会发展的模式之一

商品经济作为扬弃自然经济的人类社会的第二个阶段,对它运行本质的探究尤其是驱动动力的认知,是近代以来理论界关注和探讨的中心话题。马克思通过对近代商品经济运行特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认为:资本动力系统是驱动这一阶段社会发展的具体动力,但资本动力系统有两套不同的组合方式——资本和资产阶级上层建筑结合的方式即资本主义模式以及资本和无产阶级上层建筑结合的方式即社会主义模式。

传统认识认为:资本主义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家掌握生产资料;在生产中,资本家通过提供生产资料,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产,而工人则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得报酬;在分配上,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学的发展阶段篇5

一、早期萌芽

经济发展思想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早期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创始人威廉・配第提出的从事农业的人数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比起从事工业的人数会相对的减少的“配第-克拉克命题”。亚当斯密对社会财富和产出的严格界定和针对性的提出经济增长的前景等,这些都可以视作发展经济学发展的肇始。

二、奠基、发展与兴起

虽然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了200多年,但是发展经济学真正受重视却是二战以后。1948年对于发展经济学来说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哈罗德和多马提出将短期的、静态的凯恩斯经济周期学说长期化、动态化为经济增长模式,被人们认为开当代经济发展理论的先河,是发展经济学的第一个里程碑。

三、演变阶段

自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就主流发展演变阶段来说,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惟资本化、惟计划化和惟工业化。在这一阶段,发展中国家发现发达国家拥有的最大共同点是普遍实现了工业化,因此众多发展中国家将实现工业化作为提高商品劳务生产水平、改变在国际分工贸易中不利地位、提高国民收入水平的必由之路。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因为上一阶段极力推行工业化,忽视农业发展导致在这一时期部分负面效应显现。上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决策者将全部身心倾注于工业化的问题,所以“绝对贫困”问题未受到重视。这一阶段,“人类的基本需要”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一看法被广泛接受。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伴随着美国里根政府的上台和英国撒切尔夫人为代表的保守势力执掌政府,新古典主义和倡导自由市场经济力量的经济理论政策又重新被提倡。在这种背景下,前一阶段的经济发展问题可以归咎于不完善的市场结构和不当的价格政策,过于活跃的政府干预和死板的计划经济政策等。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伴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生产力极大地提高。然而,发展中国家虽然纵向相比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可是横向与发达国家相比,其差距反而是越拉越大,在高新技术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

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在这一阶段,又出现了对上一阶段的经济发展政策的反思和修正,以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为指导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改革和发展中遭受严重失败而使得新自由主义备受质疑。

四、体系形成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苏联解体这一标志着市场经济完胜的事件,发展经济学遭受了近20年的悲观论调。然而,经济问题的出现总是促使经济学家去探寻问题的解决之道。在这一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外部环境以及学术领域发生了以下几个变化:

首先,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的态度和看法发生了改变。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后,人们开始反思在以前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传统的将经济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标志,人们进行了彻底的反思和评判。这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同时也要不损害后代人发展的能力。这种发展是建立在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持续能力的基础上,旨在追求长期永续的发展。

其次,新制度经济学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人们原有的发展观中极度强调市场经济的作用,不顾一切追求高的经济发展速度。然而事与愿违,那些片面追求高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末也遭遇了经济发展停滞或不尽理想的境地。这时,部分经济学家提出鉴于经济的外部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经济中不光存在着政府失灵、计划失灵的问题,同样还会出现市场失灵的问题。以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强调一切依靠市场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的制度实际上包括一系列制度规则、规则发挥作用时的特点,以及在执行过程中人们相互作用的行为规范。

再次,内生增长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的应用。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正是有这些新理论的指导,广大发展中国家又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与方法。这些新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的运用,标志着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成熟。纵观整个发展经济经济学发展史会发现,在发展经济学成熟后期,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发展经济学看作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发展理论中的应用。

如今无论是理论发展,还是分析方法,发展经济学都有着进步和发展。理论方面如竞争性均衡的经济增长理论,新贸易理论等;应用方法和分析技术方面,如均衡方法、经济计算和平衡分析及实证研究等。发展经济学至此已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学科,同时也变成了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进行指导和研究的科学。

参考文献:

经济学的发展阶段篇6

稿件来源从稿件来源来看,《中国环境报》、《经济日报》和《人民日报》关于循环经济的报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包括由报社记者自编自采发表文章,新华社通稿或专稿,以及来自通讯员或者读者等社会公众的稿件。在阶段二中,《中国环境报》与《经济日报》由记者自编自采进行的循环经济报道数量大大增加(见图3)。《中国环境报》从阶段一的37.5%上升至阶段二的57.14%;而《经济日报》也由阶段一的55.56%上升至阶段二的72.73%。两份报纸自编自采循环经济报道比例的增长,显示了媒体对报道质量的重视。而对于《人民日报》,在阶段二中,由报纸自编自采的报道数量则出现了较大下滑,对于循环经济的报道数量由阶段一的64.71%下降至阶段二的37.5%,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阶段《人民日报》关于循环经济的报道采用新华社稿件的比重增大,比例由第一阶段的零上升到第二阶段的25%。人民日报作为政府最高机关报,在进行循环经济相关报道中侧重于报道国家高层的动态,应用的都是新华社稿,因此在第二阶段,《人民日报》的稿件来源中新华社稿件的比例上升。

循环经济报道的作者三家媒体都很重视报道的质量,除个别阶段外,由专业记者采写的关于循环经济的稿件在三份报纸所有作者类型中所占的比例均为最高(见图4)。其中,《中国环境报》的作者中记者比例由阶段一的37.5%上升至阶段二的57.14%;而《经济日报》也由阶段一的55.56%上升至阶段二的72.73%;相较于前两份报纸,《人民日报》的比例则在阶段二有所下降,可以看到在第一阶段中,《人民日报》的报道作者中记者比例为64.71%,在三份报纸中是最高的,而到了阶段二,这一比例则下降至37.5%,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官员和其他读者的比例却显著上升,分别由阶段一的5.88%上升至阶段二的18.75%和31.25%。此外,在三家媒体中,《人民日报》的作者中专家学者的比例也是最高的,虽然相较于阶段一的23.53%,《人民日报》的作者中专家学者的比例在阶段二降为12.50%,但是在两个阶段中,《人民日报》的作者中专家学者比例仍是三份报纸中最高的。循环经济自20世纪末传入我国,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循环经济理论和发展模式。《人民日报》做为政府最高机关报,更注重从高层的、专业的视角对循环经济理论进行阐述。相较于其他两份报纸,《人民日报》关于循环经济的报道中,由专家学者撰写的循环经济理论文章占有相当比例,对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如2004年3月24日《人民日报》刊发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撰写的《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从专业角度阐述了循环经济的概念,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006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刊发了由武汉大学法学院宁立志教授撰写的《我国循环经济法律的建构和完善》一文,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建构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对于需要完善的重点提出了相关建议,对于建构和完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在《中国环境报》和《经济日报》中专家学者在所有作者中所占的比例也都有上升,《中国环境报》作者中专家学者的比例从阶段一的完全没有上升到阶段二的2.86%,同样,《经济日报》作者中专家学者的比例从阶段一的3.7%上升到阶段二的4.55%,这表明媒体越来越重视循环经济理念传播的专业化科学化。

循环经济报道的体裁和主题1)循环经济报道的体裁。三份报纸对于循环经济报道的体裁主要分为以下三类:消息、评论理论及通讯特稿纪实类等。从对三份报纸报道体裁的统计情况,可以看到消息类和通讯特稿类报道是三份报纸中占有较大比重的类型(见图5)。分别来说,《中国环境报》与《经济日报》的消息类报道在阶段一中的比例都超过了1/3,在阶段二中,两份报纸的报道中消息所占的比重皆大幅上升。其中,《中国环境报》的比例由阶段一的45.83%上升到阶段二的60.00%,上升了近1/3倍,《经济日报》的报道中消息的比例由阶段一的33.33%上升到50.00%,上升了近一半。与之相对照的,则是两份报纸对于通讯特稿纪实类报道数量的减少。可以看到,在阶段一中,《中国环境报》与《经济日报》的通讯特稿纪实类报道的比例都接近一半,分别为47.92%和48.15%,而在阶段二中,两份报纸的比例则分别下降为22.86%和36.36%,通讯特稿等深度报道的对照之下,《人民日报》则呈现了相反的态势,报道中消息类报道的比例大幅下降,由阶段一的41.18%下降为阶段二的18.75%;而相应的,通讯特稿类篇幅较长,能够深度挖掘循环经济实质、体现循环经济发展的报道数量大幅上升,由阶段一的29.41%上升至阶段二的62.50%,增长一倍以上。对于理论评论类报道,在三份报纸中虽然数量相对较低,但在两个阶段中始终占有一定的比重,在两阶段的表现也有所不同。相较于《中国环境报》和《经济日报》,《人民日报》的报道中更加注重理论报道,虽然在阶段二中,评论理论类报道的比例由阶段一的29.41%下降至18.75%,《人民日报》相较于其他两份报纸的评论理论类报道比例仍是最高的。2)循环经济报道的主题。#p#分页标题#e#

经济学的发展阶段篇7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及其特征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体制阶段。在这一阶段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革命和建设两个角度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这一阶段,主要有以下特征:

1.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工业化。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经济,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的工业化。1953年,他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完整提出了这一思想:“党的任务是在十年甚至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的改造。”①认为,要发展通过社会主义经济,最终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

社会主义工业化理想,是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之一。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一直是一条不变的信条。由于直接领导和参与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因此他的工业化目标就不但是一个理想,而且也是实际经济工作中的行动纲领。从这个角度讲,他的工业化目标更具现实意义,对后来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也更大。

2.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采用“一大二公”的所有制模式。

认为,“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②因此,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就必须尽量建立公有制,而公有制的最高形式是全民所有制。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力要取得发展,就必须采取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所有制形式,最好是采用全民所有制形式,即“一大二公”的所有制模式。

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变迁的历史看,“一大二公”的所有制模式既是学苏联的结果,也是由于长期以来理论界未能合理地解释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造成的。而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看,也许正是由于“一大二公”的所有制模式对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伤害,才直接导致了邓小平等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模式的思考,从而确立了今天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在看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中国工业化和富强的根本。既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计划经济也就成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然体制选择。说,“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纪律,破坏这种必要的统一,是不允许的。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各地都要有适合当地情况的特殊。”③

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所有制上坚持公有制、资源配置上坚持计划经济体制几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代名词。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经济上高度集权,抑制了企业和地方的积极性,影响了国家经济发展。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反思以及由此而来的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讨论,成为后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话题。

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及其特征

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阶段。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提出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怎样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一阶段,主要有以下特征:

1.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形成的前提。

在对国情的判断上,邓小平强调了中国现阶段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他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④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经济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初级阶段理论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它科学地概括了我国的国情特点和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形成的前提,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根本目标。

邓小平说,“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⑤“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⑥

在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上,马克思也谈过共同富裕问题。马克思说,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⑦。在马克思的概念中,共同富裕是经济发展达到一个特定的高度,使得“自由人联合体”中每一个人都能够具备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认为,发展经济以促进共同富裕是为了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认为,只有通过经济的发展,才能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但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突出了区域经济梯度开发的思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首先认为要在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发展区域经济。为此,在政策上就表现为给东部沿海地区以优惠,并在相应地方建立经济特区等。当这些地区先富起来后,就要承担对落后地区的帮扶义务。通过区域协调与合作,最终实现全国所有地区的共同富裕。可以看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强调在全国范围内,要通过区域经济梯度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各地区的共同富裕。一句话,它突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步骤和现实政策选择。

3.市场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基础手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体现在他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准确定位上。他认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⑧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非是区别不同社会经济性质的标志,它们只是作为一种体制类型,表明资源配置的方式、手段和途径,因此与社会经济制度无关。所以,社会主义发展市场经济并不必然会导致资本主义。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说明,选择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证明了邓小平观点的正确。邓小平对资源配置手段的认识,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观点的束缚,既在实践中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在理论上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这个观点在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上的贡献在于,它第一次正面说明了计划和市场的性质以及二者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从而为社会主义国家采用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来发展经济提供了理论前提。

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第三阶段及其特征

第三阶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邓小平之后的中国领导人,作为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环境下,继续从实践上探索“什么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历史课题。这种认识,是对改革开放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深化和发展。这一阶段,具有如下特征:

1.先进生产力是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是对先进生产力问题的重要阐述。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现代生产力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科技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先进生产力是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邓小平理论认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三个代表”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同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相结合,把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认识,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上开创了新的篇章。

2.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

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去科学地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促进经济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在创新发展模式中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而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它表明我们必须摒弃传统发展观,解决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意义在于,它解决了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指明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坚持的正确的发展模式,这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是空前的,对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子。”⑨工业化是指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世界科技发展迅猛的信息化社会,我国经济发展可以避开发达国家曾走过的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能以信息化为支撑,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角度考察,我们发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时代提出的工业化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认为,实现工业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标,并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要“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的工业化提法,受到了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影响,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工业化道路上的体现,是旧工业化道路。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是对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理想的继承,又有别于传统工业化道路。关键的区别在于,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在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工业化道路必须与信息化相结合,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此,新型工业化道路正视知识经济的到来,重视科技和人才的作用,注重可持续发展。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上对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探索,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模式理论的重大创新,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注 释:

①《建国以来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1990年版,第251页。

②《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③《著作选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30~731页。

④⑤⑧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2、155、373页。

经济学的发展阶段篇8

经济学自从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以来,就一直以经济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并为经济的发展服务,这样说并不是否认经济学的阶级性。因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发展水平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主导或统治作用的,是不同的社会阶层,也就是不同的阶级。经济学的阶级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也是最明显、最不容易被人忽视的方面,就是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的时期,经济学的阶级性表现在反对前一阶段处于统治地位阶级的利益,大力宣扬即将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这时的经济学的阶级性具有进步性和革命性,起着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第二个方面,是在每个经济发展阶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在这个阶段,经济学站在已经牢牢地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立场上,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压制被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不论治阶级是否代表未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由于此时统治阶级控制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往往把为其服的经济学说成是为一切阶层服务的“纯经济学”,是站在社会“公正”立场上的经济学,此时人们最容易忽视经济学的阶级性,其实,这种“纯经济学”本身就代表着经济学的阶级性。这个阶段经济学的阶级性一开始是具有进步性和革命性的,因为它所代表的统治阶级之所以成为统治级,是因为它比前一阶段的统治阶级更能容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有一种更为进步、更能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因素出现,而这种因素不可能从统治阶级内部长生,因为它代表的只是比前一阶段更进步的因素,而只能从其他阶级,也就是被统治阶级中产生。在社会的进步使这种因素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要走上社会的前台发挥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时,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经济学的阶级性就不再具有其原来的进步性和革命性了而具有了保守性和落后性。因此经济学的发展是和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它是不同阶段不同阶级的利益的一种反映。

经济,是人们获取物质财富(这里的物质财富是从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的)的活动,而物质财富的获得要依赖多种要素的共同作用。在迄今为止的人类认识水平内,自然资源、生产资料和劳动在财富的生产过程中都起着一定的作用,财富就是在这三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不断地生产和积累的。而随着人类认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三种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也不断发生变化,正是这种变化,促进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转变,使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并将继续向更高一级的社会转变。在原始社会,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处于极其低级的阶段,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的能力微乎其微,在自然面前基本上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只能借助自然界的施予,努力使自身生存下去。另外,在十分偶然的情况下,人类发现土地上长出来的庄稼可以以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培养,一粒种子能够长出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果实,由此发展了野果、动物的培养活动。这样人类就有了简单的工具,有了有意识的活动,在大自然面前,有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大大提高了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到原始社会末期,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力的提高,不仅能获得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物品,而且还能有一定的剩余,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在整个原始社会阶段,自然资源,包括土地、山林、树木、河流等,在获取财富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人类依据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自己的活动范围,决定自己的活动类型。自然资源在财富生产过程的决定性作用,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低下(个人的单独活动不能支持一个人的生存),使该时期的经济活动采取大家共同生产、按需要分配产品的方式。

经济学的发展阶段篇9

1.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早在1867年,马克思就在《资本论》中区分了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关系——人与自然的研究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著名论断已被人们视为“历史性前瞻”,至今仍给人以启迪。

马克思告诫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大自然。人类经济社会系统是大自然生态系统的子系统,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基础。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如果我们不认识和正确应用自然规律,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就要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性惩罚,“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

2.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理论。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经济增长理论有早期经济增长理论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之分。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不同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规律直接反映在不同经济时期的增长理论上。在经济增长的第一个阶段,由于人口增长与粮食等产品增长的不同步,人口增长的扩张性与土地等生产能力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因而产生了理论上所谓的“马尔萨斯陷阱”。对于经济增长依赖于基本生产要素驱动的困境,斯密与李嘉图等曾持悲观态度。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理论上的“马尔萨斯陷阱”并没有在现实中发生。在早期增长阶段,经济的快速增长得益于资本的积累。

新增长理论的内生增长模型是对新古典增长论的完善和修正,其共同特点是强调内生化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新增长理论说明,要素投入的增加只有在其能够带来科技进步的条件下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科技进步必须遵循内在实现机制。

3.影响经济增长因素的研究。研究经济发展方式,首先应该研究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对影响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美国经济学家丁·克德思提出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丁·克德思指出,全要素生产是指产量与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之比。美国另一位著名经济学家丹尼麦运用克德里克的全要素生产理论把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两大类,即总投入量和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全要素生产率);并且指出,总投入量主要包括劳动、资本的投入量;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包括知识生产、资源配置的落差、规模经济等。

丹尼麦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被各国经济学家所关注,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在理论界,比较公认的影响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资本的投入,广义技术进步如新技术的发明应用,工艺水平的提高,经营管理的理论化,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即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经济环境的改善(包括经济体制的效能、政府部门的效率和社会的稳定等)。在这里,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可分解为数量和质量两种,总投入数量属于经济增长的数量因素,全要素生产率属于经济增长的质量因素,经济增长方式也就有数量扩张型增长方式和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总投入量的增加而带来的增长就是数量型增长,一般称之为粗放型增长;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带来的增长,就是质量效益型增长,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集约型增长。

4.四个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增长方式。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以P·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为开端,现代经济学把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大体上划分为4个阶段;对应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增长方式。对于这4个阶段,虽然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命名,但他们对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增长方式内容的分析却几乎如出一辙。

第一阶段是“起飞”前阶段,即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前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增长缓慢并且主要依靠增加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投入来实现,农业是这一时期的主导产业。M·波特(Michael Porter)把它定义为“生产要素驱动阶段”。

第二阶段是从18世纪后期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到19世纪后期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始前的“早期经济增长”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以机器代替手工业,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驱动,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成为主导产业。M·波特把这一发展阶段定义为“投资驱动阶段”。

第三阶段是l870-1970年的百年发展时期。这个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早期经济增长阶段的增长方式的区别在于,经济增长已经主要不是靠资本积累驱动,而是主要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来实现。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与现代农业。S·库兹涅茨(simon Kuznefs)把这种增长方式叫做“现代经济增长”,M·波特把这个阶段定义为“创新驱动阶段”。[2]

第四个阶段是1970年以后逐步向信息时代或者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用信息技术改造、优化、提升国民经济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信息化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这一时期的主导产业是渗透于各行各业的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依据

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来解析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可以发现,我国经济之所以长期粗放而且转型艰难,在主观上,是与战略指导上的价值观、发展观、政绩观密切相关;在客观上,是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及国际背景的新变化密切相关。

(一)战略指导上的价值观、发展观和政绩观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财富拜物教的价值观、追求GDP数量增长的发展观深刻影响着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战略指导思想出现偏差的深层次文化根源。

自18世纪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在创造出惊人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把物质财富当成了那个时代的图腾,当成了衡量一切价值的基础。而且,亚当·斯密(后来还有边沁和穆勒)把自利和对功利主义的追求,上升为社会繁荣进步的源泉。作为传统工业文明的一种主流价值观,功利主义已渗透到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长期以来,我们把以财富拜物教、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为主要特征的价值观当作资本主义的特殊产物,殊不知,这种价值观在社会主义中国照样大行其道。在我国,在宏观层面上,对财富的崇拜表现为对GDP增长速度的追求;在企业层面上,财富拜物教表现为对利润的最大化崇拜。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疯狂地扩大生产规模,滥用资源,将环境污染“外部化”。显然,这种价值观、发展观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格格不入,与生态文明格格不入。

(二)所处发展阶段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加速阶段,产业结构均由“一二三”演进到了“二三一”阶段,即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并且处在起飞后的高速增长期,第二产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在这个阶段,有许多因素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1.正面影响

(1)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坚实基础。

(2)高新技术蓬勃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技术支撑。

(3)重视生态、重视环保的思想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4)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制度,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制度保证。

(5)城市化发展和城市规模效益的提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条件。

(6)融入经济全球化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内外两个市场和多种资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了外部条件。

因此,现在我们已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佳机遇期。

2.负面影响

(1)在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能源、资源的高消耗仍将是我国经济领域的有关重要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早期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影响很大,国际背景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影响也不可低估。为了吸引外资,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一系列包括减免税收、廉价甚至无偿出让土地、压低劳动工资等手段招商引资,而且低设环保门槛。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发达国家趁机把资源消耗型、污染型产业纷纷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自己则以主导者的身份占据且控制着全球价值链中的核心技术研发、品牌和销售终端等高端环节。正是在这种国际分工格局中,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我国引进了不少资源能源消耗大、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环境污染大的产业,中国成了加工制造大国。这种“低端锁定”增加了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经济学的发展阶段篇10

正确估计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是合理确定各种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目前比较通行的判断方法,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水平(人均GDP)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1的变化来研究经济发展的阶段。下面将采用上述三个指标对新疆的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进行判断。

二、新疆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

(一)基于人均GDP的发展水平的判断

近现代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工业化为标志,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与工业化过程密切联系。发展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曾运用多国模型对人均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阶段进行深入的研究。按照H・钱纳里的分析,现代经济发展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准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实现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见表1)。

新疆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为了正确判断新疆的经济发展阶段,本文利用了H・钱纳里等对人均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研究成果。

对照H・钱纳里的人均GDP经济发展阶段划分表,1996年新疆人均GDP值约合1315美元,小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上限1456美元,说明在1996年之前新疆仍处于准工业化阶段。1997年人均GDP值达到1457美元,超过工业化初级阶段的上线1456美元,说明到1997年新疆开始步入工业化中级阶段。直到2006年,人均GDP值约合2450美元,一直处于1456―2912美元的工业化中级阶段区间,说明1997--2006年间新疆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尽管2006年人均GDP值进一步提高,达到2450美元,但其人均GDP水平仅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标志的下限区域附近,故目前新疆的经济发展阶段定位应为工业化中级阶段。

(二)基于产业结构发展情况的判断

根据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的研究成果,工业化往往是产业结构变动最迅速的时期,其演进阶段也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表现出来。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产业结构变化的核心是农业和工业之间“二元结构”的转化。在工业化起点,一产比重较高,二产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当一产比重降低到20%以下时,二产比重上升到高于三产,这时候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当一产比重进一步降低到10%左右时,二产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

由新疆三产统计数据显示,直至1997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上升至37.1%,首次超过了三产的35.7%,但一产比重未能降至20%以下,所以还不能完全说是达到了工业化的中级阶段。新疆直至200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才下降至19.3%,首次向下突破20%的关口,但第二产业比重未能超过了三产,因此也不能说是进入到了工业化的中级阶段。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才下降至19.6%,第二产业比重为44.7%,超过了三产的35.7%,这标志着新疆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过渡到了工业化的中级阶段。所以,根据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化可以判断,新疆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定位为工业化中级阶段。

(三)基于就业结构角度的分析

C.G.克拉克根据威廉・配第的观点,得出以下结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如表3)。该表中的1、2、3、4、5大体分别对应准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级阶段、工业化中级阶段、工业化高级阶段和发达经济阶段,又称配第一克拉克定理。该定理通过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由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的转移,表明就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经济学的发展阶段篇11

经济增长理论的不断发展就是经济学家不断寻找和解释经济增长源泉的过程。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代表性的观点主要为“资本决定论”、“技术进步论”、“人力资本论”、“结构效应理论”和“制度决定理论”。

资本决定论观点的主要代表是哈罗德和多马所构建的哈-多模型。该模型强调了生产要素的贡献,认为当实际经济增长等于资本家愿意的经济增长率并且等于人口增长率时,经济才能处于稳定增长状态。技术进步论认为,在要素资源投入量一定、资源配置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况下,技术进步是决定经济增长水平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论强调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将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要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中,人力资本当做经济增长的源泉。结构效应理论认为,劳动和资本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会加速经济的增长,亦即结构效应是经济增长的一个源泉。制度决定理论认为,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及其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上述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是通过建立相关模型,研究各因素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而后分析出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从而探讨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虽然这些理论观点存在一定的弊端,但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上述观点大多强调了资本、制度、技术和人力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认为经济的增长不是受单一因素影响的而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其中包含起主要作用的关键因素。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关注保持资本的积累速度,还需要把握影响资本积累速度的各因素,尤其是关键因素,这就要求在保持资本积累速度的基础上,注重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劳动分工水平、优化分配结构等方式的推动作用。

(二)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由于二战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的情况,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很多学者开始反思经济增长至上论,逐步形成了新的经济发展观,在此基础上,联合国发展计划署1990年提出了“人类发展”的概念,并设计了“人类发展指数”。新发展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逐步融合,提出了通过加快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制度创新等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比较有影响力的有刘易斯(1954)、罗斯托(1960,1971)、波特(2002)与阿西墨格鲁(2006)等的经济发展理论。

1.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将经济发展阶段分为传统经济、过渡和现代化三个阶段,二元结构就是指过渡阶段中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并存的现象。刘易斯的理论不仅仅是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理论模型,而且涉及到整个经济中的结构转变。

2. 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把经济发展分为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等五个阶段。后来在《政治与增长阶段》一书中,他又提出了新的第六个阶段,即“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主导部门是服务业与环保产业。罗斯托认为“起飞”和“追求生活质量”两个阶段是促进经济成长的关键性阶段,并分析了这两个阶段所需要的政策。

3. 波特的经济发展四阶段论。波特(1990)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根据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不同把经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要素驱动阶段,主要靠要素投入(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等)驱动经济增长。(2)投资驱动阶段,主要靠投资供给推动,而不是由需求拉动。(3)创新驱动阶段,生产要素的自然禀赋优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这一阶段越来越少,不断地对这些生产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动力。(4)财富驱动阶段,获得经济财富是这一阶段的驱动力。

4. 阿西墨格鲁的经济增长两阶段论。阿西墨格鲁等(2006)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的增长称之为“基于投资的增长”,而将处于技术可能性边界前沿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称之为“基于创新的增长”。(1)“基于投资的增长”阶段,由于发展中国家远离技术可能性边界前沿,意味着发展中国家更多地通过学习或模仿现成的技术,此阶段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动员和组织资源,增加投资以吸纳国外先第 一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进技术促进经济增长。(2)“基于创新的增长”阶段,发达国家已经处于技术前沿,只有通过自身的研发与创新活动才能推动技术可能性边界的外移,为经济增长寻求新的技术与产业支撑。

上述对经济发展阶段论的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细化了经济发展的过程,借此我们可以判断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明确各阶段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发展途径。经济发展驱动因素的转换(资源—资本—技术),其中隐含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对于我们研究经济转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三)相关理论体系

除了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外,从理论层面看还有一些相关理论对我们研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重要意义。这些理论主要包括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和需求结构理论等。

自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众多学者就视其为经济增长的源泉,越来越多地从创新的视角研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代表性的创新理论主要包括:熊彼特创新理论和他提出的独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体系;强调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同等 重要的演化经济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需求结构理论从需求角度分析,就是宏观经济学中把国民生产总值分解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部分,用公式可表示为:Y=C+I+G+(X-M)。而在国民经济学中,通常把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概括为“三驾马车”即:消费、投资和外需。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相关的收入分配理论主要有:马克思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和两阶段分析模式基础上的收入分配两极化理论;李嘉图认为分配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命题;库兹涅茨的倒U假说,即收入不平等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虽然这些理论有的还不完善,但对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可持续发展最早于1972年提出,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以上理论对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切实落实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发展政策,完善收入分配改革,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二、国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理论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期,但是伴随而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明确提出了一些相应政策和技术手段来拉动和带动转变。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引发了一些新问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日益严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一次成为学者寻求解决当前我国经济问题的研究热点。

(一)转变经济发展的内涵

十七大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对其内涵作了深入阐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大局,是关系着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影响着未来经济发展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针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大多数研究者是从定性的角度阐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黄泰岩(2007)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不仅指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转变或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的转变,还应该向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向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转变,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方式转变,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使经济发展朝着有利于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前进。吴树青(2008)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要求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杨玉霞、邢宏(2008)从定量的角度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进行阐述,他们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注重实现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或超过50%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经济发展质的提升,注重质和量的统一,包括经济增长、结构改善、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的改善,等等。杨玉民(2011)认为在强调数量的基础上,更应该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众多学者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笔者认为,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的内涵更为深刻,除了包含上述两方面内容,还应包含民生改善。即:

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结构转变+民生改善

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基础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第 一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消费需求的提高对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因此,将改善民生融入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成为转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就会更加全面和丰富。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各地区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发展模式等方面都存有差异,各有特色,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面临的问题与实现途径、约束条件等也各有不同,许多学者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作了深入研究。

一部分学者强调深化改革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比如吴敬琏(2005)认为,要打破经济转型的体制性障碍就要推进经济体制和社会政治体制的改革;张卓元(2007)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深化政府改革。

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增强创新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才能维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刘世锦(2006)和汪洋(2010)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卫兴华、侯为民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是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王德平(2009)指出科技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还有一部分学者综合分析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种因素,相应地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如:黄泰岩(2008)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强自主创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王军(2009)指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努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进展;不断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转变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定要有推动力,推动力就像是汽车的发动机,是加速转型的关键。由于我国所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推动力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有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主要观点如下:

刘庆宝、未良莉(2007)结合我国国情,系统分析经济增长理论的源动力,构建了扩展的索洛(So-low)模型,从消费、投资、出口三个方面对我国经济增长的 拉动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

汪洋(2010)结合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推动力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他认为只有坚持不懈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才有可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始终掌握主动权。

陈元中(2010)认为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才能有效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马西恒(2010)认为目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遭遇内生动力不足的瓶颈。应充分重视社会经济基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和制约,通过调整利益格局建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动力。建议以发展型社会政策为范式,从政府能力、公共服务、权利平等和收入分配四个方面建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社会政策支持体系。

(四)转变经济发展的阶段研究

虽然西方有许多关于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但是由于经济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差异可能不完全符合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实际,认清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有利于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为此有些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进行了研究分析。

蔡昉(2007)认为经济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劳动力驱动、生产率驱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从一种要素驱动为主的发展阶段到另一种要素为主的发展阶段的转变。中国目前处于第二个转折点——刘易斯转折点。

梁炜、任保平(2009)透过经济发展的内涵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内容,设计了相应的指标体系,从经济总量水平、经济结构、制度水平的变化和创新水平四个方面对我国1978—2006年的数据进行整理,借用Fisher最优分割法进行系统分析,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年)为“自主发展”的工业化准备和初级产品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1985—1992年)为我国经济第 一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发展在经历从初期向中期的过渡后,进入实现工业化的起步阶段;第三阶段(1993—2002年)为工业化实现和经济发展加速度阶段;第四阶段(2003—2006年)为工业化逐渐成熟、开始迈进工业化高级阶段和经济稳定增长阶段。我国目前正处于第四阶段上。

王兵和颜鹏飞(2004)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91年,我国的TFP年均增长率为-0.17%;第二阶段为1992—2001年,我国的TFP年均增长率为0.79%。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体系和TFP测算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后,众多学者从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理论研究转向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体系的研究。众多学者大体从综合指标(经济增长份额中靠集约所得占的比重)、反映投入和产出质量的指标、反映提高生产效率的指标等方面进行评价。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测算和评价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社会生产函数分析投入结构及其与产出的关系,来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测算,主要包括劳动生产率、能源产出率、投资产出率等指标体系;另一种则是基于系统论方法构建评估体系。主要研究成果有:

崔立涛(2008)根据浙江省经济发展类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从不同侧面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的国民经济增长质量指标、经济结构优化程度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经济增长中的技术含量及技术发展状况指标。他主要从七个方面反应经济发展方式是否发生转变及转变程度,其中包括经济增长本身、经济增长中的决定因素、经济增长质量、生产结构调整、需求结构调整、资源消耗和污染产生、劳动力流动机制及增长实施主体。

康达华(2008)建立了资源节约型社会指标、环境友好型社会指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标3个一级指标,以及相应的具体指标,其中包括8个生产领域的资源节约指标,9个生活领域的资源节约指标,7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生活水平指标。

郑惠强(2010)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体系,应包括优化产业结构、优化需求结构、优化投入结构、促进均衡发展、促进绿色发展、促进共享发展等六个方面。

张炳君、于淑娥(2010)对青岛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了实证分析,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设计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涉及经济增长质量指标、经济结构优化指标、科技投入指标、资源环境指标、社会发展指标和人民生活指标共6个一级指标以及29个二级指标。

沈露莹(2010)立足于现阶段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涵和要求,构建了一套集经济增长、服务经济、城市功能、自主创新、资源集约和以人为本六个领域为一体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18个一级指标,48个二级指标。并对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和阶段评价。

庄惠明、黄丽君、郑伟腾(2010)结合福建省经济发展情况建立了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资源和环境、科技创新、经济效益5个系统,并对福建省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第 一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

李志平和刘世奎(2010)主要从经济结构的失衡和技术的进步两方面选取指标。构建了拉力模型PL=∑?兹iTi和推力模型PS=∑?棕iSi,并结合湖北省的实际情况从这两个模型出发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科研投入、区域结构的失衡、国有和民营经济的失衡等八个指标。在此基础上对湖北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刘春宇、闫泽武(2010)在充分体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要便于量化和考核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设计指标体系的原则和基本框架,并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自主创新、生态文明、社会事业和民生等不同维度设计了一些具体指标。

石宏博(2011)从经济发展、民生福利、环境评价与协调发展等方面选取指标来反映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构建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客观系统地 对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状进行了评价。

通过以上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和监测等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现有研究主要以省、市为评价对象来构建指标体系并进行测评,现有文献虽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但由于我国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间较短,相关的统计监测及评价研究寥寥无几,现有研究大部分是静态地评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状况或者和其他省市地区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并没有动态的监测机制。

(二)全要素生产率(TFP)衡量经济转型

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是指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它的理论基础是索洛增长模型。依据生产函数并利用多元回归方法测算出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计算出TFP,进而根据相应的标准判断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判断标准如表1所示。

许多学者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但由于依据的模型和假设不同,测算出的数据有较大差异,有的学者测算出的TPF高达48%,有的仅为2%。主要研究成果有:

Chow首先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进行了研究,他指出,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全要素生产率趋于稳定,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改革开放后全要素生产率以每年2.7%左右的速度增长。

江春、吴磊、腾芸(2010)测算了2000—2008年中国及各省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TPF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指出这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投资、收入分配不合理以及金融体系不健全造成的。

高峰(2008)指出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判断标准,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份额小于30%的经济发展方式为粗放型,30%~50%的为半集约型,50%~70%的为集约型,70%以上为高度集约型。

蒋晶晶和冯邦彦(2011)建立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模型T=Y-?琢h-?茁h,测算出1985—2008年广东省的全要素增长率,分析出广东省的经济增长方式属于投资生产率拉动型增长,有效劳动作用不明显。

第 一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偏低,基本属于投资拉动型增长。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尚不统一。

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上述文献梳理可以看出,近年来,虽然众多的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政策做了大量研究,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 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概念、内涵、意义等研究论述较多,大多数经典理论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对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探索。但是这些理论研究至今还没有完全体系化、成熟化,理论体系还比较单一。其原因,一方面是理论演进本身所遇到的困难,再加之经济转轨与发展相互交织的经济体经常出现的非均衡状态和各种不确定性,使得非均衡动态经济理论和模型难以建立和完善;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自身特定的国情和背景。中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可能产生种种复杂的态势,并且有多种发展路径,所以很难用单一的理论来解决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所遇到的问题。

2. 虽然现有很多研究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但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单纯地把改善民生看做一个社会问题,忽略了改善民生不仅是转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重要前提,也是转方式的基础动力。现有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思路还比较狭窄,没有充分和边沿理论进行结合。

3. 对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演进、路径、政策等定性研究较多,而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不多,基于统计数据的实证研究也较少。现有成果许多没有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和本质特征紧密结合开展研究,并且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内的某些指标过于细化,可操作性不强,模型构建不够合理,综合测度结果不能有效地指导政策研究。

4. 在测算全要素生产率(TFP)判断经济发展模式时,缺少统一的测算标准。衡量一个地区能否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的TFP测算方法有多种,每种测算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环境,而很多学者在测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时忽略了所应用的方法是否适合要分析的内容,这也是不同学者测算出的TFP值差异较大的原因之一。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的未来展望

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要着重从以下方面加强研究:

1. 要综合运用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各学科各分支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学科的融合发展才能第 一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有效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体系,要不断创新,注重理论的横向有效整合,如经济理论与创新理论,分配理论,人口流动理论的结合等。

2. 由于中国特殊国情的制约,在经济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存在非均衡性和不确定性,所以研究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均衡性和灵活性。要能够应对经济转型过程中随时出现的不确定因素,研究要具有预见性,尽量减少经济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3. 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加强以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为重点的定量研究,通过定量化的测度并据此进行纵横向的比较分析,可以相互之间找出优势、劣势、差距和薄弱环节;要注重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和整体性,不但要研究和构建最表面、最容易感知的显示性指标,更要注重揭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原因的分析性指标和传导性指标,使对策研究更具针对性。

4. 对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方法的研究应当不断细化。我国经济测算全要素率的方法应与发达国家的不同,要加快探讨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测度方法,应该在TFP核算中加入新的解释变量,对解释变量的计量方法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刘建党.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文献综述.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6,(6):71-74.

蒲晓晔,赵守国.关于近年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的观点述评.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30-33.

王德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科技创新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9.

经济学的发展阶段篇12

(一)社会转型的内涵

“社会转型”一词源于西方社会学现代化理论,是英文Social Transformation的中文释义。西方社会学家借用此概念来描述社会结构具有进化(或演化)意义的转换和性变,通常指传统的原型社会的规范结构向“发展逻辑”(developmental logic)的更高层次的演化。由此可见,社会学更侧重于把“社会转型”的内涵定义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范型社会结构的转换”。

随着全球性改革浪潮的推动,“社会转型”这个新范畴已渐渐被人们所认同,但在具体理解时,许多学者常常会把“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历史转折”等概念作同义语使用。但我们认为,虽然这几个概念意思接近,但实质上是有所不同的。

首先,“社会转型”与“历史转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可否认,“社会转型”有着客观的历史发展前提,它与“历史转折”相联系。“历史转折”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一种渐进性中断,是社会存在深层结构的客观变动趋势。“社会转型”的范畴要大于“历史转折”的范畴,只有代表着历史转折性质的社会转变才是社会转型,否则只能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变革”或“社会震荡”。

其次,“社会转型”与“社会变迁”的内涵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社会变迁”指发生在同一社会形态或同一生产方式内的社会积累性渐变或者突变。这种变化可能是突发的、急剧的,也可能是演进的、缓慢的,但实质上都没有与传统的制度决裂,只是在已有的社会制度、模式框架内的变化。“社会转型”是社会模式和结构的转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连续性的“中断”或“飞跃”,它更侧重把变化解释为社会发展经过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突破原有的社会模式而发生的全方位的革命性转变。如果说“社会变迁”着意于“流变”的特征,“社会转型”则着意于“转变”的性质。从整体来说,中国社会在过去的百年,特别是近三十年间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对于这样的巨变,我们是很难用三言两语就能作一个完整而周详的叙述的。但我们可以用一种简单的观念模型来把握这一变化,即这一变化是从“传统”而转向“现代”的,也即“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我们在谈“社会转型”的时候,着重强调的是社会结构的转型。从这一意义上说,“社会转型”和“社会现代化”的内涵是重合的,几乎是同义的。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避免用两分法来思考问题,即认为我国已经从传统社会走出来,跨入了现代社会。实际上,社会转型是一条漫长的道路,“现代化”不是一二十年就可以完全实现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巨大的发展连续体。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倾向于将“社会转型”的内涵定义为: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包括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

(二)我国当代社会转型

对于世界不同国家来说。“社会转型”是一个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的过程。普遍性体现在世界各国几乎都要走“转型”之路,只是时间早晚不同;由于各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内外环境、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等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各国的社会转型之路又表现出其特殊性,所选择的道路和模式各有各的特色。

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社会就把“转型”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经过漫长的摸索和实践,找到正确的社会转型的道路和模式,可以说是历经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和磨难的。社会转型对我国而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社会转型”是指1840年洋务运动以来历经、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直至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一个半世纪的社会发展变迁与转型的历史过程,狭义上“社会转型”特指我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至今的社会转型过程。广义的社会转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从1840年至1949年是第一阶段,在这一百多年中,中国选择了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和模式,几番尝试,但均以失败告终,也没能最终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面貌,以及被列强入侵的局面。惨痛的历史教训让中国的有识之士们开始觉醒,向社会主义找寻救国之路。

从1949至1978年是第二阶段。在建国后的这三十年间,由于缺乏对我国实际情况的具体分析,我国照搬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权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随着经济建设的深入,这一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暴露。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源分配上的“大锅饭”局面,使个人和社会日益失去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痛定思痛,我国开始寻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模式。

从1978年代末至今是中国社会转型的第三阶段。从社会转型的整体历史进程来说,这场社会转型是全方位的,其广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在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主持下,我国开始实行全面的改革开放政策,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向对外开放,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变,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模式。

我国当代社会转型(狭义的“社会转型”)特指广义的“社会转型”中的第三阶段,即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至今的社会转型过程。目前,我国理论界针对“社会转型”的内涵、特点,以及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的研究主要是立足于我国当代的社会转型而展开的。这场转型是指从新时期改革开放开始,以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为突出标志,广泛而深刻地涉及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社会各领域、各方面,其实质是两步并一步走,实现由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同时又向信息社会文明的转变。

二、我国当代社会转型的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这场社会转型给我国带来了显著而深刻的变化。从表面上看,这些变化是杂乱无章和错综复杂的。实际上,我国当代的社会转型历经30年的历史跃迁,呈现出了渐进式发展的阶段。

目前,我国学界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的阶段划分的主要有“二阶段说”、“三阶段说”及“四阶段说”三种观点。

主张二阶段说的学者认为,我国30年的社会转型大体可分前后两个阶段,即前15年(1978-1992年)和后15年(1992-2008年)。前15年中,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揭开了我国当代社会转型的历史序幕,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代的到来。会议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并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的“南巡讲话”标志着社会转型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南巡讲话”深刻回答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并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有学者从中国社会转型的实际历程出发,在参考科勒德克对其他国家社会转型历程分析的基础上,将我国当代社会转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是旧体制解体、新体制酝酿建构阶段;第二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是新旧体制交替专柜阶段;第三阶段从21世纪初至今,是实施新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阶段。在第一阶段中,一系列的思想解放运动将人们对教条主义、平均主义中解放出来。个性和个人利益得到承认与尊重。在第二阶段中。随着由前一阶段激发出来的人们对物质财富追求的欲望的不断增强,从特殊的原始积累中发展起来的私营和民营经济迅速壮大,从而改变了原先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制度并存的新经济制度。在第三阶段里,由于经济高度繁荣和新旧体制的转轨带来的大量社会问题涌现出来,大量的社会现实迫使人们开始反思社会转型所走过的历程,理性地看清转型中出现的问题。重新选择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即从过去只讲增长速度、只讲效率优先转移到讲社会公正平等、讲共同富裕上来。

纵观历史发展,30年来一些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决策多是在历届党的三中全会上作出的。众所周知,社会转型首先是在经济领域展开的,我国经济体制领域的转型与社会转型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可以从30年七次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和关键词的更迭中,找寻我国的社会转型逐步演进和探索的路径。有学者对30年来历届党的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将社会转型的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了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序幕,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部署。这一阶段改革的任务是拨乱反正,回归人性,回归民主法治,回归市场经济。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这次会议还标志着改革开始从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由此我国当代的社会转型进入到第二阶段,即展开阶段。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并将十四大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加以具体化,提出了八个方面的改革举措,即企业改革、市场改革、对外开放、科技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等。这次会议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便向着纵深发展。极大推动了我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举措,标志着我国当代社会转型进入到第四阶段,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在这次会议上还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国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这标志着我国发展战略上的重大转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经济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就此全面展开了。

目前学界对我国当代社会转型阶段的三种划分的观点都有其道理,它们都重视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事实,客观地描述了这段宏伟的历史变迁。所不同的只是有的学者更为重视从史学(更为确切地说是从党史学)角度来划分阶段,有的学者从社会哲学的角度来对这段历史进行划分。这几种划分都有各自的好处,比如:“二阶段”划分法以90年代初期为界限,把30年的转型历程分为前后15年,使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为直接的感受;“三阶段”的划分法虽然比较抽象,但它却道出了不同阶段比较本质的属性,从体制的高度来认识我们社会转型的阶段特点;“四阶段”划分法使我们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非常具体感性地把当年一幅幅历史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笔者在分析思考这几种阶段划分的基础上,认为将我国当代社会转型分为三个阶段较为妥当。

把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我国当代社会转型第一阶段的开端已成为学界的共识。这次会议以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而被誉为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以这次会议为标志,我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确立了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

经济学的发展阶段篇1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是我们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我们以往发生的失误,制定的有些方针政策所以不符合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归根到底就是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所处的阶段认识还不清楚,不明确。诸如“一大二公”、“急于求成”、“大干快上”、“急于过渡”等等,都与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个问题认识不太清楚有密切联系。小平同志领导我们所以成功卿 F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地确立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归根到底,就是由于全党同志对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客观实际,有了清醒的、科学的和坚定的认识。正是从这个根本实际出发,展开对各种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来确立和确定同这个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这才有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理论和实践上的伟大成果,才有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因此,正确认识党的十五大对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全面贯彻十五大精神,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那么,党的十五大在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初级阶段的理论呢?

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一个不成熟的、特定的历史阶段,它除了具有一般社会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特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总结十三大以来的实践经验,在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概括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进程作了进一步的概括和论述:①这个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是一个总的概括;②这个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③这个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④这个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⑤这个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⑥这个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⑦这个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⑧这个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⑨这个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上述九条系统、全面地概括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科学描绘了它的整个历史进程,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这个阶段的历史任务,使我们能够更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明确努力的奋斗目标;使人们懂得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九个方面的概括,与十三大的概括相比,不仅更具有科学性,如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的概括方面,目的性更明确;把“商品经济”改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等,而且还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由十三大五个方面的概括增加到十五大的九个方面概括。

三、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概括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几十年实践中正反两方面丰富经验,特别是近二一i一年实行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的总结。为了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必须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并明确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文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①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③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④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