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传播在新闻扩散中的作用实用13篇

人际传播在新闻扩散中的作用
人际传播在新闻扩散中的作用篇1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普及和应用,基于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的机制下,用户将原创的内容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与其他关系用户进行分享,实现更为深远的传播。而社交媒体则充当了信息聚合的平台,由此平台上,信息进行聚集、整合,用户之间进行信息的分享和散布,实现传播深度和广度的扩展。手机新闻摄影依托于自身的媒介特性近年来在新闻传播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手机新闻摄影图片改变了传统新闻摄影的传播模式。它有着更为深远的传播力,不仅拓宽了图片传播的路径,同时使得信息者、受众的社交网络得以扩展,在更大范围了提升了影像传播的影响力。

2012年10月,飓风“桑迪”袭击美国东北部,《时代》杂志采取了全新的报道模式:利用了手机拍照应用Instagram记录新闻事实。利用社交媒体来传播手机新闻摄影图片是一次尝试,这是报道新闻的最快、最直接方式。

一、内容、关系的聚合

社会化媒体是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在社会化媒体上,用户自身创造着内容,也就是UGC用户生产内容模式。用户与用户之间通过信息的分享得以实现内容的聚合和关系的聚合。Instagram是比较典型的社会化媒体形式。

1.内容的聚合:Instagram成为新闻图片库。以微博、facebook等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信息的集散地,而目前拥有超过八千万用户的Instagram则是手机摄影的天堂。据统计,每一秒钟会有60张照片在Instagram上。智能手机将摄影变得大众化,而Instagram则赋予人们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拍摄平台。

新闻摄影的突出要求是图片传播的时效性、快捷性。与传统的新闻摄影传播方式相比,手机新闻摄影的传播模式无疑是进步的。首先,它打破了身份的限制,以往只有职业摄影记者才有发稿的资格,而手机新闻摄影让更多的公民记者有了话语权,他们可以第一时间将目击的事实用手机记录并且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其次,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更多的人可以拍摄新闻照片,每一个事件的旁观者都可能成为事件的记录者,他们生产出的新闻图片丰富了新闻摄影图片的来源。无数个体从各位维度、各个视角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阐述和报道,“网民在不同层面上关于某一个事物的认识常常比专业媒体的单一视角、单一层面的报道更能反映事物的复杂性”[1]。这些新闻图片也为我们认识事件的全貌提供了依据。从另一层面来说,为了避免失去粉丝的关注,普通的用户会更注意拍摄出高质量的图片,贴近大众的对新闻图片的审美取向。这也促进提升了手机新闻摄影图片质量提升。

如今的Instagram成为了可以与Getty、Corbis等影像巨头相媲美的图片库。通过标签和关键词检索,我们可以轻松看到于平台上的图片资源。目前的Instagram平台上已经有超过40亿张照片。它已成为新闻摄影记者最喜欢使用的拍摄工具。著名的马格南图片社成员约翰·温克便在Instagram开设了自己的账户,他将iphone拍摄的新闻纪实照片上传至网络,与其他成员分享。美国《时代》周刊、国家地理杂志等出版业翘楚也在Instagram上设立了自己的账户,授权的手机新闻图片。得益于Instagram,手机新闻摄影终于有了更佳的平台。

2.关系的聚合:Instagram成为基于图片社交的平台。社会化媒体上的内容本质上是基于用户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信息生产。Instagram的定位非常清晰,只图片,完全是以图会友式的互动方式。这就有利于将对手机摄影感兴趣的人聚集起来。诸如马格南、国家地理的职业新闻摄影师加入到Instagram,使得这一空间内流动的图片信息越来越专业,越来越集中。专业新闻记者在社会化媒体上扮演了意见领袖的角色,由于他们的职业身份使得他们的图片更为专业和权威,能够引起更多的粉丝的关注和评论,图片传播的效率自然会比较高。新闻摄影的传播最关键的便是建立与受众之间的联系,而Instagram的交互性正是这种建立联系的关键。这种交互性也扩大了社交媒体上个体的传播影响力,强化了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聚合。新闻媒体的专业摄影记者进驻,有助于媒体抢占社交平台中的制高点。前文提到的,《时代》周刊Instagram平台使用了旗下摄影师拍摄飓风“桑迪”的手机摄影图片,在48小时时间内,该杂志的帐号就吸引了1.2万名新的关注者。摄影记者的账户与所供稿媒体的联动机制可以形成多点互动,抢占信息的制高点,强化了社交互动中的粘性,吸引更多人成为记者本人和媒体账号的关注者。

在Instagram平台上的新闻摄影不能忽视的一支力量就是公民记者。他们没有职业记者的身份,不享受记者的待遇,但是他们却是社会的记录者。手机摄影的技术门槛越来越低,iphone等具备强大拍摄功能的手机的出现、Instagram应用的诞生更加弱化摄影技术。公民记者亦可以拍摄出专业记者的水准,我们已经通过在去年的伦敦暴动和俄罗斯大选中看到了Instagram推动新闻摄影的潜力。著名的CNN的“iReport”也频繁采用公民记者用Instagram拍摄的照片。公民记者拍摄的新闻图片对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起到了补充、延伸和验证的作用。利用社交平台,专业媒体记者与公民记者协同报道,提升新闻报道的整体水准。

二、内容、关系的扩散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带来的是内容与社交关系的双重扩散。这种超人际传播的模式为图片摄影信息提供了内容平台,也让信息的传播者、受众实现关系的融合与扩散。基于信息分享机制下的关系更为融合,有利于反馈的及时到达,强化了传者与受众的关系。

1.内容的扩散:手机新闻图片整合后的再传播。无论你是专业摄影记者还是普通公民,都能将手机新闻摄影图片在社个平台上。诸如2012年美国大选期间就有46万上照片在Instagram上,用户用#I Voted#标注了超过10万张照片,用#election2012#标注了15万张照片。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标签看到新闻图片。使用Instagram的用户可以将图即时分享到Twitter、Flickr、新浪微博等社交网站上。受众可以在多个平台上看到手机摄影图片,社会化媒体上的图片传播有了“病毒传播”的特点,只要轻点鼠标就可转发或者分享到自己页面,让更多的用户看到图片。这些图片在平台上通过标签为索引,被进行有机的分类和整合,我们可以轻松找到与自身兴趣相关的新闻图片。读图更加便捷,更多人选择在社交网站上进行新闻摄影,进一步拓宽图片传播的渠道。

2.关系的扩散:Instagram强化并扩散传者与受众的关系。有学者提出新媒介即关系的观点,“网上的关系并不是一种人际关系,而是一点典型的社会角色关系。[2]”社会化媒体提供了维持老友关系的平台,同时也是结识新朋友的公共空间。Instagram上的用户不仅关注着自己的朋友,也因为话题、兴趣的关系而关注一些陌生人。当用户的图片更为生动,更富有美感,对于新闻事实的把握更为到位,就会得到更多人“赞”的评价,积累到一定量就会被置顶成为整个平台上的热点图片,那么者也会更受到用户的追捧,成为Instagram中的名人或重度用户,粉丝数量会呈现上升的态势。传播者与受众的交互关系更为紧密,在关系扩散的基础上得以强化。

互联网界的“梅特卡夫定律”提出,网络的价值不在于技术价值而在于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关系价值。每一个新用户都因为其他人的联网而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交流机会,是“所有人面向所有人”的传播模式[3]。这在社会化媒体中表现的更为明显,通过某些关键的节点,你可以获得更多信息,通过他的关注、分享,获得更多的有关信息。在Instagram上的一些重度用户本身拥有众多粉丝,他们的自身的手机摄影水平较好,或者对于新闻事实非常的敏感,能及时抓拍新闻事件。通过加标签的方式,他们的新闻图片能引起更多粉丝的关注,在传播路径中,这些重度用户用户成为交互模式中的节点。作为节点的很多用户在Instagram上手机摄影作品的目的可能不在于内容本身,而在于以图片为纽带,进一步延伸自己在整个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关系和影响力。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信息获取模式将以个人门户为中心,每一个新闻照片的账号就是一个中心,以个人的社会网络为桥梁,与每一个人的各种关系进行信息的双向交换。

许多专业摄影记者活跃于Instagram上,一方面他们的信息权威性和专业性更强,可以有多元化的受众关注,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关注其他用户,延伸自己的社会关系,利用别人的图片来发掘新闻线索。更多的普通用户是通过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新闻图片来吸引更多粉丝的关注和好评。获得关注就是新的社交关系的确立。关系确立后,通过不断有价值的内容来强化关系模式,有利于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即时性。

三、结 语

进入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新闻摄影面临着重大变革。手机摄影对传统摄影的冲击力越来越强烈。移动终端的优化升级、更加智能化的手机摄影软件让摄影变得更简单,集拍摄、分享、评论、关注为一体的互动应用Instagram为手机新闻摄影的传播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平台。对于新闻摄影来说,最关键的就是需要建立与受众间的联系,提升传播的空间,扩展传播渠道,而Instagram的交互性正是这种建立受众与传播者联系的关键,也是提升传播力的关键。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实现手机摄影图片的聚合和网络人际关系的扩散。基于这种传播模式的效果,每一个用智能手机的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到来自新闻现场的最新资讯,手机新闻摄影图片的传播能力势必将更为强大。当越来越多的受众乐意主动参与到新闻事件的拍摄过程中,必然又刺激了新闻摄影的图片生产。专业媒体记者与公民记者可以利用社会化媒体平台进行协同报道,让新闻摄影的表达更到位,对事件的阐述能力更强。综上所述,作为以图片为主打内容的Instagram,它的模式不仅促进了新闻摄影图片的聚合,改变了新闻摄影的生产、传播过程,还引起了新闻摄影拍摄者、传播者、受众之间关系的聚合与扩散。

参考文献:

人际传播在新闻扩散中的作用篇2

微博客(MicroBlog)简称微博,是在互联网发展基础之上,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传播平台。微博客的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手机等客户端组件,以140字以内的文字进行信息,并实现实时分享、转播和扩散。微博客始于美国2006年3月推出的twitter,它是利用无线网络、有线网络和通信技术进行的即时通讯,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微博客,也是微博客在互联网的典型应用。2007年,饭否网成为我国第一家带有微博色彩的网站,然而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微博客最早是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的“新浪微博”内测版。2010年国内微博客迎来春天,四大门户网站均开设微博客,微博客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截止2012年6月我国微博用户已达到3亿之多。

1 微博客信息传播的特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微博客就是一种草根信息平台。而且可在电脑桌面、浏览器、移动终端等多种平台载体上广泛应用。总体来说,有以下传播优势。

1.1信息简单

与传统的博客相比,微博把字数界定在140字以内,既让者不用费神费力地组织文字,也让受众能简单明了地了解传播内容。转发功能的出现,让一些哪怕是一个字也不想写的人,也能实现一键转发。同时,微博客的关注功能,也让人们通过简单的添加,实现了对自己所想了解的对象状态的关注。

1.2信息互动

相对来说,微博客就是一个圈子,用户不仅能通过微博客信息,还可以在上面迅速发表评论和感想。既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评论;也可以与感兴趣的对象进行私下交流;同一个圈子的人还可以组织起来,就某个话题进行集体讨论等等。

1.3信息真实

手机等开通微博客功能,使得随时随地信息成为可能。正是这一功能,使得受众可以通过博主实时的消息,并通过互动等,真实了解事发现场的情况,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加上图文并茂,实现微博客的实效性和现场感。尤其是当一些突发性的新闻在微博客上后,参与者你一言我一语像聊天一样,犹如在现场观看对话。

1.4信息裂变

在微博客上,信息传播不再是传统媒体条件下单向的线性传播模式,而是实现了双向甚至多向互动,在网络上实现了“裂变式传播”,表现为裂变式聚集与扩散,为信息传播加速。信息聚焦,即当某些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微博客传播,在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络中,纷纷传向某个受众或者某部分受众群体时,就实现了信息的聚焦。另一方面,当某个受众的某些信息,通过微博客传播,通过人际关系向外实现传播时,让更多的受众获取这一信息,这就实现了信息的扩散。与普通的网民传播相比,公众人物一旦参与到这种信息的传播中,其裂变效果就更为明显。而且因为微博客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这种裂变后的传播效率就更高。

2 微博客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

微博客在传递出的信息量、信息分享、传播乃至获取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再加上微博客本身便捷、原创、经济等明显的特点,使得微博客兴起的短短几年,就在现代新闻传播领域中取得一席之地,并且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1极大地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渠道

在网络媒体兴起之前,主流的新闻传播渠道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实现的,当然也有口头播散的途径。网络兴起,虽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新闻,但普通群众是没法参与其中的。从某种程度说,这种新闻传播的权力是高度“垄断”的,是一种有组织、有规模、有渠道的、精英化的媒介组织的活动。这种信息,都是通过层层筛选把关,并精心安排,有选择性地进行和传播的。当博客兴起后,这种传播形式得到一定的改善,但不彻底,毕竟,博客对的内容、字数、排版等要求也比较高。

微博客的出现,迅速实现了这一改变。实现这种改变,是因为微博客的操作对用户的要求比较低,基本上会打字就可以进行微博。微博客实现了一键式操作,信息对内容字数限制也较少,用户只需要即兴进行碎片式的内容,受众也能明白其中的含意。不需要像博客那样,要进行大量的文字录入、排版、校对工作。

微博客能参与新闻传播,实质上是技术与时代结合的产物,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随着微博客的发展,更多的文娱明星、政府官员、公司企业、名人等都能参与其中,实时向外界自身关注的新闻话题,并实现与普通网民互动与平等交流,适应了普遍大众对新闻传播的参与性。

2.2极大地提高了新闻传播的速度

新闻信息传播的时效性这一特征,在微博客迅速传播方面得到了极好的体现。

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类的报刊,其信息过程比较漫长,除了包括新闻信息线索收集、记者采访、稿件组织、后期编排印刷外,后期的发行也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从新闻信息收集开始,到把信息传播给受众,少则十小时,多则数天;而微博客的传播,从新闻事件发生,到传递给受众,则可以以秒来计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步、“秒”播。正是这种基于网络平台的微博客,方便、快捷才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另一方面,由于微博客是基于一种人际关系的,同一圈子的受众对话题的兴趣更高,内容相对精准,转发也更快,传播更迅速。即便是现代新传播媒体中的传统网络速度都要比微博慢一拍,更谈不上传统的电视、广告及报刊传播了,这也使得微博更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信息量大、信息传播快的特点。而且受众主动参与、主动传播,可实现直接向粉丝,转发相关信息,直接点对点发送到某一受众,更加明确信息源头,也使得传播更为精确,充分体现了现代传播的要求。

2.3极大地降低了对主流媒体的依赖

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传播媒介,需要层层审批和把关,需要种种资质限制,这对信息社会来说,是对信息传播的极大限制。微博客新闻信息的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方式也产生了极大冲击,使得受众极大地降低了对传统媒体和主流媒体的依赖。

客观地讲,并不是所有经过严格控制的信息,都是受众所感兴趣的,一旦受众不感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信息的再次发散。

全面、客观、真实的信息,需要多重源头,而微博客源头的多种表现形式,可以使得受众能进一步进行分析和鉴别,在获得相关信息的自的同时,摆脱了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身份。看似微博客信息的无主体性,反而因为多主体的源头信息,使得用户在评论中进一步得到对当前新闻解读的深度。微博用户成为新闻信息的主体,在这一信息传播平台中,受众可以自由选择并接收相关信息,微博上不同用户的不同声音是多角度地解读当前新闻信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一些主流媒体的依赖,扩大了信息透明度。

2.4极大地增加了新闻传播的信息量

与其他网络平台一样,微博客在提供可供用户简短、便捷、自由个人言论的平台的同时,也使得网民之间在互动中引发更多深层次的新闻话题。

一些随手记录的话题,可能会引发更多人的共鸣,同时,这些随手的话题,也可能会增加更大的新闻信息量。特别是在微博客中,通过标签“tag”,对发送信息进行主题限定,聚合了更多网民的相关信息,就有可能实现从量变到质量的过程,从而成为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使得原本边缘化的微小信息也就从边缘走向中心,提升了它本身的价值。而这些话题,无形中增加了新闻传播的信息量。

特别是那些看似无主题的新闻,通过分享转播扩散,在微博客上传递给一个个受众,形成一种开放、民主、自由、平等的氛围,受众参与更多,话题更多,信息量也就更大。

2.5极大地扩散新闻传播的广度

新闻信息的传播要素包括传播者、传播内容和传播模式,而微博客在这三个方面都有着极强的优势。特别是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能迅速通过普通网民把事实的真相传播到网站,而这种传播,不再是媒体记者的“专利”,传播者更多的是事发现场的普通个人。原本在新闻传播中不受人关注的草根,可能会因为身在事件现场,而成为事件的主角,成为事件的权威。参与其中的普通受众,则可以通过转发、评论等,对新闻本身进行深度参与,实时编织一张新闻网,使得新闻传播的速度、深度、广度和真实度都得到极大提高。

微博客平台,以技术优势介入,前所未有地结合起手机终端、网络社区和人际传播的传播特性,史无前例地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在微博客上,就算一条仅有一句话的消息,只要一开始有一个受众认为有价值,并进行转发分享,就有可能激活这条信息,并且不断复制,在普通网民中间进行无限制地传播和扩散,这也就是所说的“病毒式传播”,其效果可想而知。

2.6大众对微博客也要擦亮眼睛

当然,任何事物的出现,都具有两面性。在看到微博客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清楚地看清微博客的不足。其中最大的不足就是在海量的信息中,为谣言、谎言提供了滋生的温床,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伦理道德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其具体表现为:一是某些内容失真,导致谣言四起;二是出现了大量的无用信息和垃圾广告;三是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等。

3 微博客的发展前景

微博客的迅速兴起,缘于科学技术的发达,但正是因为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使得微博客的发展前景并不明朗。此前的博客,兴起非常快,没落也非常快。那么,未来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新闻传播手段来取代微博客呢,目前还不得而知。

截至目前,各营运商也没有找到一个恰当的微博客的盈利模式,而这种只见投入不见产出的活动,持续时间过长,就会使得微博客的技术方面受到发展限制,只有建立在一定数量的用户群之上,外加一个适当的盈利模式,实现微博客的发展良性互动,才有可能使得微博客健康发展。

以新兴微博客为例,盈利模式大概有这么几种:.运用名人效应,大量积攒用户,增加流量,流量有了,广告就来了,钱就来了;推广相关应用,绑定用户,增加用户粘度;实行付费会员制;增加更多更好的付费应用;为某些企业做推广,收取相应的费用,但这点盈利远不足以支持其运行费用。

微博客不仅为现代新闻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更提高了其传播速度,实现了新闻的时效性。与此同时,微博客还降低了对主流媒体的依赖,使得新闻传播中的垄断现象消失。当然,微博客之于现代新闻传播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此,更在于它实现了新闻传播的重要命题:追求事实真相。在传统媒体中,追求真相的路途似乎显得艰难而漫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而微博虽然因为真假难辨的信息为人所诟病,然而其传播方式本身就是信息不断被求证的过程,也就是说传统媒体如若较好地利用这一特性,微博客则可以更好地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追求事实真相。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新闻传播的迅速发展也是指日可待的。

参考文献

[1]周宁.Twitter 模式,下一个web2.0 创业热点[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9(7).

[2]黄燕.媒体与掌声Twitte:的价值和中国版叽歪[J].三联生活周,2007-6-11.

人际传播在新闻扩散中的作用篇3

网络舆论是网民意见、态度与情绪的综合体现,它可以通过不同途径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传播。下面是常见的一些途径:

网络新闻:网络新闻是事实性信息与意见性信息的集合。网络新闻报道的内容与方式,都可能与舆论有着一定程度的关联。网络新闻报道的热点往往反映了社会的焦点,而一些网络新闻评论更是会与网络舆论热点产生直接互动。

新闻跟帖:新闻跟帖是在新闻报道后开设的供网民发表意见的BBS,它们常常是一事一设,讨论的主题明确。它集中反映了网民对于某一事件的意见,并由此传达了对于某一类社会现象或问题的网络舆论。

论坛贴文:除了新闻跟帖外,网上论坛大都是相对稳定的,大多数论坛也由相对固定的网民群体组成。这些论坛中的贴文虽然话题较为分散,但是,它们从各个侧面反映了网民的思想动向与意见倾向。在某些重大事件发生时,许多论坛的讨论也会集中在这些焦点上,并与其他网络舆论渠道形成互动。

电子邮件:电子邮件虽然是一种人际交流的手段,但是,它也可用于舆论的传播。采用群发邮件的方式,更是可以较为迅速、广泛地影响舆论的形成。

网上调查:网上调查是网站针对某一社会问题或事件开展的网民调查活动,常常是采用简单的“投票式”,即给定几个预设答案,由网民进行单选或复选,以表明其态度。网上调查既是事实性信息,又是意见性信息。一方面,它是网民意见分布这一事实的直接呈现,另一方面,它又反映了网民的主观评价。由于网上调查的局限性,网上调查结果并不一定总是科

学的,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网络舆论的某种走向。

网上签名:网上签名是针对某一事件或问题号召网民响应的活动,它可由网民自发组织,也可由网站组织。网上签名的价值取向非常鲜明,只表达一种态度。它所表现出来的网民态度的主流取向,是舆论的一种直接表达。

即时通信平台:网络即时通信平台可以借助人际关系网络的扩展,形成大众传播的效果,它们在反映与传播网络舆论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增强。

博客:随着从事博客活动的网民数量日益增加,博客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博客网站的关注热点以及由此传达的网民态度,也是网络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维基:维基平台中的内容,可能酝酿一定舆论倾向。此外,同一维基任务的参与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在这样的社群的交流中,也会反映出网民的意见走向。

微博客:微博客结合了即时通信、博客和SNS的一些特点,虽然内容容量有限,但是在舆论传播方面,传播网络发达,扩散能力强,传播效率高。

SNS网站:社交网站在舆论传播方面的作用,类似于即时通信工具和微博客,它的传播手段比即时通信平台更丰富,但与微博客相比,因为公共信息传播的方式有一定限制,其传播效率可能稍差。

应该指出的是,虽然在特定的事件上,某一种或几种渠道对于网络舆论形成的作用更加突出,但是,从总体来看,网络舆论是各种渠道、各种方式的信息的融合与相互作用的结果。

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舆论的形成与表现渠道还会进一步拓展。

网络舆论形成的起点——“导火索”对象的传播

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仍是一种新闻传播的过程。这是因为舆论的形成总是基于一定的信息与意见传播的。

按照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学的观点,舆论是一种社会合意,它的产生是一个“问题出现——社会讨论——合意达成”的过程。这一观点只强调了舆论对于民意的体现而没有看到它对于个人和群体的强大约束力,因而并不全面,但是其中对于舆论形成的过程的概括,仍然可以作为一种参照。参考其思路,我们可以将网络舆论的形成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虽然网民每时每刻都可以在网上发表意见,但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源于某些事件的发生,也就是它们是以某些具体的对象为依托的。一般来说,专业媒体机构的报道有助于事件的广而告之,因此,媒体的报道往往是引发网络舆论的直接动因。少数情况下,虽然专业传媒没有报道,但是,一些信息通过网络的人际传播等渠道,也可能引起舆论热潮。

有些事件的关注是从网络中少数几个“点”开始,逐渐扩展到网络的其他空间;有些事件则是从网络中的多个点同时开始形成强烈关注,进而从这些点全面辐射到网络。

网络舆论形成的中间环节——网上讨论的扩散

无论对于热点事件的关注最初是源于网络中的少数几个“点”还是多个“点”,它们都不会在原地停滞不前。因为热点问题总是能引起网民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这种关注会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开来,形成更强大的力量。

网上讨论扩散的主要渠道是网络,包括网络中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各种途径。从具体手段来看,包括网络新闻报道、新闻跟帖、论坛、即时通讯工具、博客、手机短信、SNS、微博客、电子邮件等。

从传播的模式来看,由于渠道的多样性和各渠道间的连通性,网上讨论的扩散往往是从一个点辐射到多个点,再由这些点向更多的点辐射,如图。因此其传播速度十分迅速,影响面也十分广。

网上讨论扩散的过程,是事实与意见的共同传播过程。

在网络中,事实的传播可能出现信息的保真、衰减或变形等不同结果。进行事实传播的主要方式是信息的转发,无论通过何种渠道进行转发,网站或网民都可能出于自己的主观需要对信息进行处理。如果对于信息源的信息不加任何修改,则基本可以实现信息的保真。如果对信息中某些要素或细节进行了删减,则信息发生了衰减。如果对信息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则会出现信息的变形情况。

事实传播中的信息变化情况,对于舆论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例如,如果出于主观需要有意在事实传播过程中扭曲事实,将某些信息放大、某些信息减少,就可能对舆论的走向形成误导。

同样,网上意见的传播也并不是一个“照单全收”的过程,意见的传播与意见的交锋是交织在一起的,交锋的结果是优势意见得以继续广泛传播,而处于劣势的意见逐渐从主流传播渠道中退出。

事实的传播与意见的传播也绝非泾渭分明,传播什么事实、如何传播事实本身就表明了一种意见,而很多时候,网民在传播事实时,也直接加入了自己的评价。

网上讨论的扩散速度、扩散面以及讨论的复杂程度都是在传统舆论的形成过程中无法企及的,这也是研究网络舆论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网络舆论的最终达成——意见的整合

舆论最终达成的标志是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的产生。对于某些问题或事件,网民的意见并不一定在一开始就达到一致。相对一致的舆论形成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

根据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的观点,一致的舆论的形成是由于“沉默的螺旋”的作用。虽然她研究的主要是大众传播对于舆论形成的影响,但是,在其他一些传播情境下,“沉默的螺旋”也是可以起作用的。在不少情况下,“沉默的螺旋”对于网络意见的整合,是具有明显作用的。

在网络空间,人们常常处于群体氛围中,群体的压力也是意见整合的一种影响因素,其中比较明显的是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由于其在社会阅历、社会地位、信息来源、知识面、人际关系等方面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常常能够对他人施加影响。意见领袖不仅在日常交往中能对他人产生影响,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整合意见的作用。

网站所运用的传播手段,也可以起到整合意见的作用。网站对于事实性信息或意见性信息的选择及编排手段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舆论的走向。此外,网站将某些网民的帖子置于网站或论坛的显著位置,可以使某些意见得以凸显,从而影响到他人的观点。网站在进行调查时,预设的答案也起到了一种整合的作用,使网民的意见向某几个方向集中。

以上几种因素的作用,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原本参差多样的意见逐渐趋向一致,这种意见整合过程不仅发生在网络的个别区域,也通过类似机制使整个网络空间形成主流意见,最终产生了一致舆论。

网上讨论的扩散过程与舆论达成过程并非是截然可分的,它们往往同时发生。在讨论的扩散过程中,同时在进行着意见的整合。当某一种意见的优势地位得以确立时,相对一致的舆论已经达成,而这个一致的声音又会继续地在网络中进行传播,影响着更多的人。

人际传播在新闻扩散中的作用篇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091-02

1 微博的定义和发展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中国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发展至今,国内的大型互联网综合门户搜狐、网易和腾讯都先后推出自己微博,基本自上线内测开始,用户数皆以每周50%的速度增长。

微博不仅为广大互联网用户提供了全新的休闲娱乐和人际交往方式,还成为了一种在很多方面优于现有媒体的新闻工具。微博成为了很多重大事件的第一条短新闻的平台,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热烈回应。微博具有的一系列传播优势使其注定会更为一种弥补现有媒体不足的新型新闻及接收工具。

2 微博的传播优势分析

2.1 操作使用简单便捷

用户只需一个账号,就可以开始在微博客上信息。而在微博客上,你也大可不必担心不能用文字填满一大片空白,140个字符的限制甚至可以让你“随心所欲”;你不必担心别人说你的内容不够充实,短小精悍的几句话甚至几个字更能体现出微博客的“微”精神;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传送和接受微博信息,缩短了从信息源到信息传播的路径和时间。另外,用户还可以通过微博客的API接口,把信息链接到其他网站上去。微博客如此简单便捷的使用特点恰好满足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2.2 信息传播零时间

微博客的信息源传播和信息再传播均可实现零时间。信息源传播的零时间信息的推广机制保证了用户所关注的人更新了消息之后,系统自动将更新的信息聚合到接收者的个人主页当中,按时间顺序排列出一条条信息,是信息的同步主动呈现。信息再传播零时间即为微博客转发功能的一键设置加之内容的简单性,使信息接收者在接收信息、阅读信息、再转发信息的过程可同步完成,即实现了信息再传播的零时间。

2.3 具有较强的现场感

因为微博可以随时随地迅速简短信息,这就使微博具有了很强的实效性和现场感。许多事件发生的时候,微博客甚至走在其他媒体的前面。去年2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发生火灾的事件最早就是从微博客上传播开来的,当时是一名叫Zola的微博用户在饭否上了这一消息。一些国外媒体还报道说驻阿富汗美军也已经开始用Twitter信息,第一时间让跟随者了解阿富汗的军事动态。微博客可以即时消息和评论也使微博客用户产生了很强的现场感,尤其是当一则新闻在微博客上,用户们你一言我一语像聊天模式似的评论及回复常常使用户仿佛置身事发现场,因为在微博客上,即时接收信息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2.4 广播式的信息传递

微博客摒弃了社交网站双向互动的紧密人际关系,而是以单向的跟随关系简化了社交关系。微博客中的关注与被关注形成了其独特的信息分享、流动模式,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看是一种不对称的人际关系,这种不对称形成了微博客广播式的信息流动模式。用户可以任意关注他人,而不需要形成双向的好友确认关系。这种不对称的跟随关系,削弱了对接收者回复消息的暗示性,保持了发表者和接收者之间的适度距离感,这种松散的人际关系实际上保证了信息即时扩散的高效性。每个用户都可以有一定数量的追随者,保证了信息推到一定的分众群体中,而分众群体又有一定数量的追随者,以此类推形成了分众广播模式,信息的流动是广播式的,确保了信息即时扩散具有了大规模用户基础。当同时在线的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这种广播式的信息流动模式就会产生核分裂效应,一条信息通过信息源的即时传播,大规模关注者的信息即时再传播,就实现了信息的即时扩散。

2.5 简化人际关系网络

微博的人际关系网络借鉴并传承了SNS网站的特点,微博也可以通过寻找朋友网络认识的同学、同事、朋友,无形之中也为微博客用户提供了一个拓展人际网络的平台,用户们不必担心因为使用微博而失去了在SNS网站上的人际关系网络。不仅如此,微博客用户还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关注好友的最新动态,比SNS更加便捷、迅速。博客在为用户搭建人际关系网络上显然更弱,虽然博客也试图通过“圈子”来找网络人际关系,可至今许多博客用户仍然没有在博客中留下个人资料的意识,更何况SNS网站和微博客的出现,使博客的定位就是用来写东西的,要找朋友就得去SNS网站或微博。

3 微博之于新闻传播的意义

3.1 创造全新的新闻形式

微博言简意赅的特性使人们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就能够在简短的文字之中判断信息是否有价值,判断这是否是自己想要的信息。因此它开创了一个大众化短新闻写作的时代。2009年9月4日,原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离职的时候,第一条报道并非来自传统媒体渠道,而是来自其新浪微博。当天上午11时17分,李开复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面简单地更新了几个字“再见,谷歌”。数分钟后,他接着辟谣称自己不会加入Idealab,并自己将在下周公布所创办公司的具体信息。很快,这些信息迅速遍及各大博客和新闻网站。李开复的“再见,谷歌”短短4个汉字所产生的巨大新闻效应,对受众来说,对即时信息的需要先于对深度报道的需求,因此对新闻的连续性和滚动性需求更高。简短的新闻描述词,让每个人都能在这短短的信息中找到更多的新闻拓展,这种信息更加精练,又不失新闻价值。

3.2 高时效广泛的新闻源

微博客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新闻源通道。微博客能够发挥广大网民的力量,每一个微博客用户都可能成为突发事件的现场记者,利用便捷的工具迅速、及时地进行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在国外,一些影响面极大的事件都最先在微博上引起了热潮,如丹佛飞机脱离跑道事件、印度孟买连环恐怖袭击事件、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奥巴马使用Twitter竞选。而在国内,2009年12月19日21时2分台湾花莲海域地震的第一条新闻,是台湾女孩萧姗姗于21时3分在新浪微博的“地震@@!好强>

3.3 实现海量信息的高效提取

微博的用户不仅接受并个性化定制信息源,并拥有将信息组织转发的决定权,这样就制定了信息流动的新秩序,实现了海量信息的重新组织。首先,人人都可以制定个性化的信息源。每个人对信息的需求都是个性化的,海量的信息确实会增加每个人寻找对自己有用信息的成本,微博客的关注功能帮助人们制定自己个性化的信息源。虽然信息的总量增大了,对个体来说已经自主完成了在海量信息中的重新组织。其次,转发实现海量信息的重新组织与增值。微博客通过转发功能将信息组织与传播链路的决定权交给了个体。这样以来,就确保了新闻的有效传播,使新闻的接受者很大程度上是对接受到的新闻感兴趣的人。微博客信息传播能力的衡量指标之一是转发次数,转发的次数决定了信息传播链路的长度,微博客通过转发实现海量信息的重新组织,并在转发的过程中达到了信息的增值效果。

3.4 新闻传播的驱动力去中心化

在微博客中,传播者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每个人都是集信息生产者、信息传播者、信息接收者为一体的,传播的主客体的区分不再重要。每个微博客用户既是信息的创造者,同时也收到来自所关注的人的信息成为信息接收者,同时对于接收到信息通过转发功能传播给收听自己的人。微博客充分体现出Web2.0信息聚合与共享的原则,每个用户既是传播的主体也是受众,同时也是传播媒介,每个用户都成为了微博客信息传播的驱动力。信息传播不再是专业媒体机构的特权,体现出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个性化。这样可以降低新闻传播的成本和门槛,使越来越多的专业媒体采集不到的新闻,都可以通过微博的形式广播出去,让网友可以在更多的角度和视点来全面认识一些新闻事件。同时,一些大型综合互联网企业如新浪腾讯,可以通过自己的微博来获取第一时间新闻,并结合新闻网站将新闻更广泛地出去。

3.5 碎片化信息可汇聚成新型的话语权

虽然微博客的信息是碎片化的、零散的,存在很多无用信息,容易导致信息泛滥,但是,一旦这些单独的只言片语和某个大家关注的事件相关联,信息制造者就成为目击者、知情者、经历者、评价者。当大量的信息碎片在一个主题下集中,就可能汇集成事件流、思想流,大量积聚后成为热门话题,从而产生了一种新型的话语权。

这种话语权强调复原事实真相。是很多人参“事件流”与的会话,参加者分散于世界各地,他们中间有亲历者,有分析者,也有提供背景或者支撑性知识的人。当信息、观点、知识聚合后,这就有了复原事实真相的力量。在微博客中没有“头条新闻”,只有碎片新闻流,而大量的相同新闻关键词则让这个话题成为焦点话题。另外,微博客的这种碎片化、离散性的信息中大多数都包含着用户的附带的情感元素,可以被提取出来并加以聚合,就某一话题进行跟踪,有时还可以发现人们对某个话题的整体情绪。

4 微博的新闻发展前景探析

微博因为其独特的传播优势而迅速成长和发展,我们在不断优化它本身的基础上还是充分有效地利用它。微博客作为web2.0时代的一种新兴传播形式,有着不同于博客、BBS等传播形式的独特传播优势,存在着极大潜力。广大媒体均可将微博作为一种快捷有效的新闻源,只有时效的短信息不能成为新闻,同时也要结合一些特殊的方式对新闻进行筛选和扩展。一些其他媒体已经开始和微博客进行合作,微博在新闻传播上的优势给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新闻信源渠道和采访方式。只要微博客运营商找准定位和商机,同时在技术上加强对微博客的监管、把关和与通信商的合作,加上微博客独特的传播优势,微博客的发展前景十分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刘兴亮.微博的传播机制及未来发展思考[J].传媒,2010,(1).

[2]卢金珠.微博客传播特性及盈利模式分析[J].新闻记者,2010,(4).

[3]喻国明.微博价值:核心功能、延伸功能与附加功能[J].新闻与写作,2010,(1).

人际传播在新闻扩散中的作用篇5

一、微博的“扩音效用”

已经有学者在研究危机情势下媒体的传播效应时,提及了媒体的“扩音作用”,认为媒体能使本来不起眼的议题扩大成巨大的杂音。也有学者用“雪崩效应”来形容媒体的这种作用,认为媒体容易将极小的扰动效果不停放大、扩散、甚至演变成为全球性的更大的危机。从网络层面上来分析,微博传播过程涉及的是关系而不是属性。关系不是一个个体的特征,而是发生在两个人或更多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征。基于社会网络的方法使我们能有效描述微博信息传播过程,相互作用和影响,洞察传播模式的动态演化。我们对微博的放大作用和扩音效用进行了实证。我们对2012年4月份由微博的社会性事件,最终发展成突发事件,并迅速扩散的一些著名案例进行了统计,这些事件案例包括“山西空饷副县长”事件、“湘潭90后副局长事件”、“吴英案”、“毒胶囊”等。我们通过跟踪分析这些典型事件的扩散时间和规模,发现的确存在信息的爆炸式、病毒式传播特征:通常由某个微博受到若干转发,突然,短期内受到大量fellows关注,相关信息开始被更多微博,即时性地被旧、新fellows关注和转发,然后其它网络媒体跟进、传统媒体跟进,微博上新信息、议题更多,于是突发事件舆情形成。上述效应很像电路学中的信号处理器的功能——信号的输出或由于放大器的关闭被消除,或由于正反馈被不停扩大,并且,这些被扩大了的信号常常伴随很多噪音,为了提高个体的信息说服力,这导致个体会提高声音,即提供更有说服力、更耸人听闻的信息,来对抗噪音,而这最终使得所有的声音都会放大。而对于微博,特指公众和媒介依据某些事件期内受众的意愿或情绪,对某事件不停增强有关信息的报道。由于微博媒介下,传统媒介把关人不复存在,人人都可成为媒体,因而信息会持续扩散。

二、微博“扩音效用”的理论基础

(一)新闻虫洞理论。1982年,美国社会预测学家约翰·奈斯比特首次提出了“新闻洞(news hole)”概念。“新闻洞“是指各种大众媒介总体会聚而成的一个封闭系统,这个封闭系统选择性地反映了社会整体面貌及其变动。但是,微博是典型的渠道革命,大众传媒时代,大多数人主要做的是生产革命(即制造内容);但在网络及微博时代,大多数人可以同时做生产和扩散的革命(即既制造内容又传播内容),这打破了以前所有的方式和方法。传统媒体,例如报纸,其版面是有限的,电视,其画面和播出时间也是有限的,但在网络及微博时代,不存在版面限制,也不存在工具限制。它可以是成千上万者共同参与的,就好像无数人自己挖洞。量子力学中有个“虫洞”的概念,它的含义是在某一特定的时空中,例如一个苹果中,虫子们可以挖出无限条隧道,制造出无数个虫洞,不受苹果大小的限制。微博所造成的“新闻洞”,就类似这种,我们称之为“新闻虫洞”,人人都可挖洞、随时随处挖洞。人们可以对同一主题不同看法,可以提出各种独立活着相抵触的无限个观点,可以从他人的信息虫洞上深挖或新挖分支,也可以自说自话。微博完全体现了媒介即信息的含义,这这样一种情境下,考虑到微博的庞大基数,在很短时间内,“新闻虫洞”将遍布事件“苹果”的整个内部,几乎可以无限穷尽事件的方方面面。

(二)弱连接理论。弱连接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格拉诺维特于1974年提出。格兰诺维特指出:在传统社会,每个人接触最频繁的是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这是一种十分稳定的然而传播范围有限的社会认知,这是一种“强连接”(Strong Ties)现象;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类相对于前一种社会关系更为广泛的,然而却是肤浅的社会认知。例如一个被人无意间被人提到或者打开收音机偶然听到的一个人……格兰诺维特把后者称为“弱连接”(Weak Ties)。研究发现:其实与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关系最密切的社会关系并不是“强连接”,而常常是“弱连接”。“弱连接”虽然不如“强连接”那样坚固,却有着极快的、低成本和高效能的传播效率。微博上大多数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临时关系,彼此之间关系微弱。你其实根本不知道那人是谁,但是对他的某一条微博有兴趣;而你follow的人则大多数是弱连接的关系(weak tie),大家并不相识,萍水相逢,只为关注同一个话题而连接,“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很少会有强连接的关系。然而由于微博信息量巨大,临时连接和弱连接随时随地就可以建立,例如,twitter推出“列表(list)”功能,让人们可以不用follow别人,也能及时跟踪他们的推,也就是说让我可以和临时连接关系的人们用另一种方式交互,同时这些list还是公开的,可以让别人follow,也就是说让更多的人去建立这种临时连接的交互关系。本质上,微博上的话题大多是基于临时连接而来。弱连接产生微动力,这种连接力量并不大,然而却胜在随机产生且数量庞大,从而导致信息像病毒式扩展开来。

(三)微循环理论。微博就像是个具有自组织能力的有机体在不断新陈代谢,微虫洞产生弱信息,弱连接产生弱动力,弱信息和弱动力就使得微博不断演化、增长和扩散。由微博导致的微循环所带来的新闻制造和信息传播,其循环周期是非常短暂和快捷的,微博甚至导致传统的7*24新闻模式完全不能满足需求,可能变成7*24*3600,以秒为单位来计算,或完全变成所谓的real time。这种媒介和信息循环模式既是内容呈现上的革命,还是空间弥漫性上的革命。微博的这种快捷信息循环模式是分享和信息相互求证的过程,在不断地的信息交锋、信息挖掘中循环发展,最终会无限逼近真相,压迫信息产出,并最终导致重大舆情甚至国家政策调整。根据微循环理论,当传播网络规模无限增大时,无标度网络(服从幂律分布)的信息扩散临界值趋于零,这意味着即使是很微小的传染源——谣言、小道消息也足以在庞大的网络中蔓延;人际关系构成的社会网络形成了自组织现象,这表明任何一个似乎微不足道的事件开端,可能导致舆情的发生和突变,因此微博上的个体传播行为,往往会影响到与其相关的整个社会网络,并有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网络呈现复杂性的整体行为发生。

三、微博“扩音效用”理论的应用

微博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社会关系网络、拥有关系资源“背书”、能够实现“点对面”的实时互动和传播,它会产生病毒式的扩散和规模效应,突发事件一旦突破关键多数,就往往很快形成突发舆情。因此,作为典型的社会媒介,微博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媒体在公共事务领域社会表达功能的缺失,提升了整个社会信息透明度和意见表达的均衡性和多元化,建构了对真相追逐的公共空间,促进了社会民主开放和健康平衡发展。以理解、支持和开放包容的心态来接纳它、引导它,积极、主动、平等地参与到与网民及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中,微博和网络就不再是洪水猛兽,而可变成执政为民的新平台,变成帮助开阔视野、畅通民意的“贤内助”,变成引导我们服务群众、治国理政的方向标。云南的孟连事件、广东的乌坎事件,青岛的植树事件等等,就是信息高度透明、政府正面引导,复杂的突发事件和谐处理的典型案例,而且保持了后续跟进和解决深层次问题的长效机制。政府的公开应对和有错即纠的政治勇气、善于担当的政治智慧、娴熟的信息捕捉和网络沟通能力,使得“谣言止于知者”,使得舆情由不利转向理性,政府逐步在信息传播中把握了主动权,成了“粉丝”们自愿接受的“意见领袖”,问题也就自然迎刃而解了。这些重大事件带来的舆论影响力非常巨大,对未来地方舆情格局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面对突发事件,微博的作用早已总所周知。本质上,每当一个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公众产生强烈的信息需求,这种需求一定需要得到满足,这是微博及所有其他媒体信息报道的原动力。然而,微博更凸显个体满足这种需求的动机,通过微博,个体满足这种信息需求的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众多个体能够充分利用微博和网络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来收取信息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本文试图从社会科学角度和传播基本理论来分析微博的“扩音”效应,并且提出未来关于微博的研究,应当着重关注“关系”中的人相互作用和影响,考察微博网络如何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强调微博互动所带来微群特征,关注网络结构对人的互动影响;要强调权力、控制、利益、把关人、群体动力、强弱链接、小群体,凝聚力,结构洞等现象。互联网络和通讯信息网络的拓扑结构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但网络结构的演化也会影响人们的信息传播机制。未来研究将可从此角度切入。(来源:《今传媒》杂志 作者简介:张淑华,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新闻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主要从事网络传播、新闻实务研究;徐艳,天津外国语大学讲师,新闻学博士,主要从事新闻学、传播理论研究。编选:)

参考文献

人际传播在新闻扩散中的作用篇6

1引言

作为信息的一种特殊形式,传闻在股票市场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市场传闻对股票市场的波动影响日益凸显,并已受到众多学者、政府和业界的高度关注。国内外已有大量文献从股价变动和交易量两个维度实证了市场传闻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有显著效应[1~3]。众所周知,市场传闻通过在投资者之间传播、扩散,影响投资者对于传闻的状态,进而影响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并最终由市场波动而显现。因此,弄清市场传闻在投资者之间的扩散机理便于更准确地把握和理解市场传闻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自20世纪初Schumpeter创立传闻理论起,人们便展开了对传闻扩散的研究。然而直到20世纪60年代,Daley和Kendall才首次提出研究传闻扩散的数学模型[4]。综观国内外研究,传闻扩散模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采用宏观视角建模,将人群看作一个整体,采用微分方程刻画人群状态的变化,如经典的DK模型和MK模型[5]。由于其数学形式简洁,便于分析且对数据要求低,该类模型在早期的传闻扩散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6,7]。另一类是基于网络的微观建模,建模出发点是人群中的个体。不同于宏观模型一般假设个体同质,人群均匀混合,微观模型考虑现实中个体只能与有限个体接触[8],且个体接触模式差异性较大等特征,采用网络方法对其接触模式进行描述[9]。因此,该模型对传闻扩散动力学过程的刻画更符合实际。近年来,随着复杂性科学的蓬勃发展,基于网络的视角对传闻扩散进行研究已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Zanette[10]、Buzna[11]分别构建了基于小世界网络的传闻扩散模型。Moreno等[12]研究无标度网络上传闻扩散的随机MK模型。Nekovee等[13]结合MK模型和SIR模型系统地提出不同拓扑结构网络上的传闻扩散模型。Zhao等[14,15]基于均匀网络和异质网络建立传闻扩散SIHR模型。

由此可见,基于网络的微观模型业已成为研究传闻扩散的主要范式,大量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对传闻扩散动力学有显著的影响。然而,现有基于网络的传闻扩散研究都假定网络结构是静态不变的。而网络的动态特性是实际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网络演化的内在属性。事实上,传闻扩散基于的行为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总是伴随着网络节点和连边的产生或消亡而动态演化着[16]。那么,基于动态网络的传闻扩散动力学与相应静态网络上的动力学是否相同?遗憾的是,有关网络动力学对传闻扩散过程影响的实证研究或仅简单地进行对比分析的相关文献都鲜有见到。正如Gross等[17]所说:“网络动力学”研究和“网络上的动力学”研究仍旧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研究领域。

基于此,本文首次对动态演化的投资者网络上股市传闻扩散进行研究。文中假定投资者网络节点固定不变,仅考虑由股市投资者的个人社会行为引致网络中新连边的创建这一网络演化动力机制。本文借鉴文献[18]描述个人的社会行为模式,通过优先连接机制、三角闭合机制、全局连接机制等行为模型对现实投资者网络的演化模式进行再造。本文创新性地提出耦合投资者网络演化动力学和股市传闻扩散动力学的MDD(Merging Dynamic of network and Diffusion of rumor,MDD)模型,并通过模型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投资者网络演化动力学对股市传闻扩散的影响。

2模型构建

首先阐述投资者网络演化动力学和股市传闻扩散动力学,在此基础上模型化两者的动态耦合,进而提出动态投资者网络上股市传闻扩散的模型。

2.1投资者网络的演化动力学

股票市场中,市场传闻一般通过投资者网络这一传播载体进行扩散,股市中的每个投资者都可看作网络的节点,投资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视为网络的连边。投资者网络是社会关系网络的一种,具有典型的复杂网络特征,如“小世界”和“无标度”特性。但对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表明,除具有较小的平均节点间距离和幂率分布的节点度特征外,社会关系网络往往还呈现出较高的簇系数特征。为此,在综合考虑上述网络特征的基础上,构建股市投资者复杂网络模型,该网络模型的统计特征与现实的社会关系网络基本相符,如表1所示。

网络模型的特征平均路径短短短簇系统高低高度分布高斯分布幂率分布幂率分布股市投资者网络的动力学特征表现为由投资者的社会行为引致的网络节点、网络连边的增加或者删除。借鉴文献[18],选取以下4种常见的社会网络演化机制对股市投资者网络的演化模式进行再造(如图1所示)。为简单起见,这里仅讨论创建新的网络连接这一网络动力机制。

(1) 随机连接(Random Connection,RC)机制:随机地创建节点之间的连接。该机制适合于对相关网络变化信息缺乏了解的现实社会网络的演化模型的构建。

(2) 三角闭合连接(Triadic Closure,TC)机制:在邻居的邻居中选择一个节点进行连接。该机制体现了人际关系容易通过朋友的朋友不断延伸的特点。

(3) 全局连接(Global Connection,GC)机制:节点仅与其邻接点的非邻接节点连接,即选择朋友的朋友之外的个体进行随机连接。

(4) 优先连接(Preferential Attachment,PA)机制:新的节点倾向于与那些具有较高连接度的“大”节点相连接。这种现象也成为“富者更富”。

2.2股市传闻扩散动力学

传闻扩散动力学表现为个体相对于传闻的状态的转变。股市传闻扩散模型中,投资者个体相对于市场传闻的状态可分为3种:市场传闻不知情的未感染投资人群、知情并积极传播的市场传闻扩散投资人群和知情但停止(或拒绝)传播的市场传闻免疫投资人群,分别用符号I、S、R来表征。未感染投资者与扩散投资者交流后以概率λ(市场传闻扩散率)成为市场传闻扩散者;当扩散投资者与其他的扩散投资者或免疫投资者交流后,前者以概率σ(市场传闻免疫率)成为市场传闻免疫者;扩散投资者不会无休止地传播下去,会以一定的速度δ(市场传闻遗忘率)自发地停止传播而变为市场传闻免疫者。

2.3MDD模型

设股市传闻扩散过程对应的时间序列为T={t0,t1,…,tn}且tj

(1)股市传闻的产生。设t0时刻所有投资者都是市场传闻不知情者,且投资者网络Gt0中没有任何连边。此时,随机选择一个投资者作为最初的市场传闻知情者。由此,以上描述了股市传闻扩散的初始状态:假设股市投资者群体中,最初只有一个扩散者进行市场传闻的扩散,而其余的都是市场传闻不知情者。

(2)股市传闻的扩散。股市投资者网络中,市场传闻的知情投资者υ通过网络连边将此市场传闻以一定的概率分享、传播给其他的投资者。一般地,若tj时刻未感染节点i有ki个邻接点是市场传闻扩散节点,则节点i以1-(1-λ)ki的概率变为市场传闻扩散节点。

(3)投资者网络的演化。经第(2)步后,记录下投资者群体中市场传闻扩散人群所占的比例;然后投资者网络依照相应的演化机制Γ及演化速度进行演化,将演化后的网络记为Gtj+1。

(4)股市传闻的免疫。市场传闻扩散节点以免疫概率σ和遗忘率δ成为市场传闻免疫节点。

重复上述步骤(2)、(3)、(4),直到市场传闻扩散者完全消失,即Stj=时停止。当市场传闻扩散趋于稳态时,记录市场传闻扩散持续的时间。图2给出了上述建模过程的基本流程图。3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3.1参数设置

假设一次循环迭代的时间为一个单位时间,考虑到股市传闻扩散的特点,这里取T=140,即取时间序列T={t0,t1,…,t140}。因此,本文仅对140次迭代时间周期上股市传闻扩散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股市传闻扩散模型中相应参数设置为:市场传闻扩散率λ=08,市场传闻免疫率σ=04,市场传闻遗忘率δ=04。初始时刻t0,股市投资者网络的统计特征如表2所示。本文的仿真实验是基于仿真软件DynSpread[19]展开,所有仿真结果是对100次的模拟结果取平均得到。表2t0时刻投资者网络的主要统计特征

3.2仿真实验

图3给出了不同动态演化投资者网络中股市传闻扩散节点在投资者群体中的占比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在不同网络演化机制下,对于给定的投资者网络演化速度,每一次迭代中股市传闻扩散节点密度的变化情况分别通过不同线型、不同颜色的曲线表示,如图3(a)、3(b)和3(c)分别对应于投资者网络演化速度50、100和150的情形。注意到,作为比较讨论的基准曲线,图3中都画出了静态投资者网络情形下,股市传闻扩散节点密度的变化曲线。

首先,由图3可见,相比于静态网络,在不同演化机制下动态演化的投资者网络上股市传闻的扩散特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明网络演化动力学对传闻扩散动力学确实有影响。因而,本文所构建的模型是有效的。

其次,图3显示出投资者网络的演化速度对股市传闻的扩散有显著的影响:新连边的创建明显加大了股市传闻传播、扩散的力度。具体表现为:(1)对股市传闻最大影响力的影响。股市传闻扩散峰值随着投资者网络演化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如在网络演化机制下的投资者网络中,对应于网络演化速度50、100和150,股市传闻扩散的峰值分别为043、057和068);对股市传闻扩散的时间的影响。投资者网络演化速度越大,股市传闻扩散峰值出现的时间就越早。

最后,如图3所示,不论投资者网络演化速度如何,股市传闻的扩散都呈现出共同的变化趋势。即,PA网络演化机制下的股市传闻扩散的峰值系统性高于其他3种网络演化机制下的传闻扩散峰值,并且该峰值出现的时间最早;TC网络演化机制下的峰值最低,但峰值出现的时间稍晚于PA情形;GC与RC这两种网络演化机制下的情形则非常相似,峰值处于中间位置,但峰值出现的时间最晚。

进一步,对股市传闻扩散的两个重要特征——传闻扩散的峰值及其出现的时间,在动态的投资者网络中的变化情况进行仿真。图4给出了不同网络演化机制下,股市传闻扩散峰值随投资者网络演化速度的变化情况;图5则演示了不同网络演化机制下,股市传闻扩散峰值的出现时间随投资者网络演化速度的变化情况。通过观察发现:(1)动态投资者网络中,股市传闻扩散峰值始终随着网络演化速度的变大而递增,且对应于同样的网络演化速度,股市传闻扩散的峰值在PA网络演化机制下最大,在GC与RC网络演化机制下相当,而在TC网络演化机制下则最小。(2)当网络的演化速度超过一定的阈值后,股市传闻扩散峰值出现的时间在PA网络演化机制下最早,在TC网络演化机制下其次,在GC与RC网络演化机制下相当且最晚。这些结论与由图3分析得出的结论基本相吻合。

3.3结果分析

由于网络的动态演化对市场传闻的扩散有显著影响,因此,本文从投资者网络的主要统计特征在动态演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变化这一视角对上述仿真结果予以阐述。对图3的观察发现,当投资者网络的演化速度达到100时,股市传闻扩散的特征在不同的演化机制下的差异性便可清晰地识别,且随着演化速度的增加,差异性愈发明显。因此,本文选取股市传闻扩散后(t140时刻),不同演化机制下、分别以速度100和150进行动态演化的投资者网络的主要统计特征(见表3),并从网络演化前后网络特征的变化和不同网络演化机制引致的网络特征的变化两个层面进行对比分析。

对表2、表3中投资者网络的最大度的比较发现,PA网络演化机制下,度大的节点的连接度进一步得到了增强。如,从t0的122到t140的20888(=100时)和21347(=150时)。投资者网络中这些超大的Hub节点一旦成为市场传闻扩散者,便会通过他们在投资者群体中的影响力促使市场传闻在投资者网络中迅猛地传播扩散,其直接表现为:PA演化的投资者网络上股市传闻扩散的峰值最大且出现的时间最早。尽管TC演化的投资者网络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超大Hub节点,但另一方面,该网络演化机制也使得投资者网络呈现出较高的簇系数特点,如t0的00043变成t140的02874(=100时)和03036(=150时)。因此,TC演化的投资者网络中,传闻扩散的峰值也较早出现,但由于市场传闻仅限于在由部分投资者形成的某个社团中扩散,致使其影响力有限,因而便出现了较小的传闻扩散峰值。由于GC网络演化机制下,网络节点仅限于与其所在的直接社团之外的节点随机连接,从而导致网络具有较小的簇系数。正如表3所示,除簇系数外,RC和GC网络演化机制下的投资者网络特征都非常相似。鉴于此,基于这两种网络演化机制的动态投资者网络上的股市传闻的扩散具有类似的特征便不足为奇。另外,较之PA和TC情形,RC和GC下的度分布更加均匀,表现为网络的最大度比前者小而网络平均度却比它们大。即,一方面网络中未出现能加速传闻扩散的Hub节点,但另一方面网络也不具备很高的簇系数。因此,传闻扩散峰值不是最小但出现最晚。

4结语

与现有基于网络的传闻扩散模型研究不考虑网络的动态特性不同,本文通过将网络演化动力学和传闻扩散动力学进行耦合建立了动态投资者网络上股市传闻扩散的MDD模型。通过模型的仿真实验,比较分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网络演化动力学模型对股市传闻扩散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网络的动态演化机制和演化速度对股市传闻扩散的两个重要特征——传闻扩散峰值及峰值出现时间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基于投资者网络主要特征动态变化的视角对仿真结果进行了解释。上述结论表明,本文的MDD模型有效地粘连了网路动力学与传闻扩散动力学,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方法。同时,该研究也为上市公司、监管部门对股市传闻扩散的有效监管与控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

本文中投资者网络的动态演化仅限于网络中创建新的连边这一简单的演化机制,因而,考虑更为复杂的网络演化动力学模型是今后值得探讨的。

参考文献:

[1]Clarkson PM, Joyce D, Tutticci I. Market Reaction to Takeover Rumour in Internet Discussion Sites [J]. Accounting & Finance, 2006, 46(1): 31-52.

[2]Einwiller SA, Kamins MA. Rumor Has It: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Identification on Rumor Impac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Rumor Refutation [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8, 38(9): 2248-2272.

[3]陈静, 张晓明. 资本市场传闻信息与股价异动研究[J]. 兰州学刊, 2010(5): 31-34.

[4]Daley DJ, Kendall DG. Stochastic Rumours [J]. IMA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1965, 1(1): 42-55.

[5]Maki D, Thomson M.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Applications [M].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1973.

[6]Lefevre C, Picard P. Distribution of the Final Extent of a Rumour Process [J]. Journal of Applied Probability, 1994, 31(1): 244-249.

[7]Noymer A. The Transmission and Persistence of ‘Urban Legends’: Sociological Applications of Age-Structured Epidemic Models [J]. The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Sociology, 2001, 25(3): 299-323.

[8]Wallinga J, Edmunds WJ, Kretzschmar M. Perspective: Human Contact Patterns and the Spread of Ai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s [J].Trends in Microbiology, 1999, 7(9): 372-377.

[9]Liljeros F, Edling CR, Amaral LAN. Sexual Networks: Implication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J]. Microbes and Infection, 2003, 5(2): 189-196.

[10]Zanette D H. Critical Behavior of Propagation on Small-World Networks [J]. Physical Review E, 2001, 64(5).

[11]Buzna L, Peters K, Helbing D. Modelling the Dynamics of Disaster Spreading in Networks [J]. Physica A, 2006, 363(1): 132-140.

[12]Moreno Y, Nekovee M, Pacheco A. Dynamics of Rumor Spreading in Complex Networks [J]. Phys Rev E, 2004, 69(6).

[13]Nekovee M, Moreno Y, Bianconi G, et al. Theory of Rumour Spreading in Complex Social Networks [J]. Physica A, 2007, 374(1): 457-470.

[14]Zhao LJ, Wang JJ, Chen YC, et al. SIHR Rumor Spreading Model in Social Networks [J]. Physica A, 2012, 391(7): 2444-2453.

[15]Zhao LJ, Qiu XY, Wang XL, et al. Rumor Spreading Model Considering Forgetting and Remembering Mechanisms in Inhomogeneous Networks [J]. Physica A, 2013, 392(4): 987-994.

[16]Dorogovtsev S, Mendes J. Evolution of Networks [J]. Advances in Physics, 2002, 51(4): 1079-1187.

人际传播在新闻扩散中的作用篇7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突发事件”高发的年代。而突发事件一旦被网络媒体或网民报道,短时间内会引起网民关注,相关报道被重复转载、迅速传播,形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社会性突发事件发生并发展成突发事件舆情,是各种因素量变的积累在极短时间内发生质的改变。与传统网络媒体相比,微博在网络突发事件和舆情发展中所产生的影响力是空前巨大的,通过微博及其所引导的媒介力量,很多微不足道的事件极短时间内成为席卷整个媒介生态系统的舆情。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讲,微博是社会,微博反映社会现象,是一种社会网络;同时微博也是一种传播现象,一种媒体,一种新媒体,需要考察传播机理和互动机制。现有研究较多关注微博的传播模式、传播效果等,很少从理论深度分析微博的传播学、社会学理论基础,分析突发事件从单一微小事件中迅速放大扩展成社会舆情,本研究试图从理论上对此进行探讨。

一、微博的“扩音效用”

已经有学者在研究危机情势下媒体的传播效应时,提及了媒体的“扩音作用”,认为媒体能使本来不起眼的议题扩大成巨大的杂音。也有学者用“雪崩效应”来形容媒体的这种作用,认为媒体容易将极小的扰动效果不停放大、扩散、甚至演变成为全球性的更大的危机。从网络层面上来分析,微博传播过程涉及的是关系而不是属性。关系不是一个个体的特征,而是发生在两个人或更多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征。基于社会网络的方法使我们能有效描述微博信息传播过程,相互作用和影响,洞察传播模式的动态演化。我们对微博的放大作用和扩音效用进行了实证。我们对2012年4月份由微博的社会性事件,最终发展成突发事件,并迅速扩散的一些著名案例进行了统计,这些事件案例包括“山西空饷副县长”事件、“湘潭90后副局长事件”、“吴英案”、“毒胶囊”等。我们通过跟踪分析这些典型事件的扩散时间和规模,发现的确存在信息的爆炸式、病毒式传播特征:通常由某个微博受到若干转发,突然,短期内受到大量fellows 关注,相关信息开始被更多微博,即时性地被旧、新fellows关注和转发,然后其它网络媒体跟进、传统媒体跟进,微博上新信息、议题更多,于是突发事件舆情形成。上述效应很像电路学中的信号处理器的功能——信号的输出或由于放大器的关闭被消除,或由于正反馈被不停扩大,并且,这些被扩大了的信号常常伴随很多噪音,为了提高个体的信息说服力,这导致个体会提高声音,即提供更有说服力、更耸人听闻的信息,来对抗噪音,而这最终使得所有的声音都会放大。而对于微博,特指公众和媒介依据某些事件期内受众的意愿或情绪,对某事件不停增强有关信息的报道。由于微博媒介下,传统媒介把关人不复存在,人人都可成为媒体,因而信息会持续扩散。

二、微博“扩音效用”的理论基础

(一)新闻虫洞理论。1982年,美国社会预测学家约翰·奈斯比特首次提出了“新闻洞(news hole)”概念。“新闻洞“是指各种大众媒介总体会聚而成的一个封闭系统,这个封闭系统选择性地反映了社会整体面貌及其变动。但是,微博是典型的渠道革命,大众传媒时代,大多数人主要做的是生产革命(即制造内容);但在网络及微博时代,大多数人可以同时做生产和扩散的革命(即既制造内容又传播内容),这打破了以前所有的方式和方法。传统媒体,例如报纸,其版面是有限的,电视,其画面和播出时间也是有限的,但在网络及微博时代,不存在版面限制,也不存在工具限制。它可以是成千上万者共同参与的,就好像无数人自己挖洞。量子力学中有个“虫洞”的概念,它的含义是在某一特定的时空中,例如一个苹果中,虫子们可以挖出无限条隧道,制造出无数个虫洞,不受苹果大小的限制。微博所造成的“新闻洞”,就类似这种,我们称之为“新闻虫洞”,人人都可挖洞、随时随处挖洞。人们可以对同一主题不同看法,可以提出各种独立活着相抵触的无限个观点,可以从他人的信息虫洞上深挖或新挖分支,也可以自说自话。微博完全体现了媒介即信息的含义,这这样一种情境下,考虑到微博的庞大基数,在很短时间内,“新闻虫洞”将遍布事件“苹果”的整个内部,几乎可以无限穷尽事件的方方面面。

(二)弱连接理论。弱连接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格拉诺维特于1974年提出。格兰诺维特指出:在传统社会,每个人接触最频繁的是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这是一种十分稳定的然而传播范围有限的社会认知,这是一种“强连接”(Strong Ties)现象;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类相对于前一种社会关系更为广泛的,然而却是肤浅的社会认知。例如一个被人无意间被人提到或者打开收音机偶然听到的一个人……格兰诺维特把后者称为“弱连接”(Weak Ties)。研究发现:其实与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关系最密切的社会关系并不是“强连接”,而常常是“弱连接”。“弱连接”虽然不如“强连接”那样坚固,却有着极快的、低成本和高效能的传播效率。微博上大多数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临时关系,彼此之间关系微弱。你其实根本不知道那人是谁,但是对他的某一条微博有兴趣;而你follow的人则大多数是弱连接的关系(weak tie),大家并不相识,萍水相逢,只为关注同一个话题而连接,“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很少会有强连接的关系。然而由于微博信息量巨大,临时连接和弱连接随时随地就可以建立,例如,twitter推出“列表(list)”功能,让人们可以不用follow别人,也能及时跟踪他们的推,也就是说让我可以和临时连接关系的人们用另一种方式交互,同时这些list 还是公开的,可以让别人follow,也就是说让更多的人去建立这种临时连接的交互关系。本质上,微博上的话题大多是基于临时连接而来。弱连接产生微动力,这种连接力量并不大,然而却胜在随机产生且数量庞大,从而导致信息像病毒式扩展开来。

(三)微循环理论。微博就像是个具有自组织能力的有机体在不断新陈代谢,微虫洞产生弱信息,弱连接产生弱动力,弱信息和弱动力就使得微博不断演化、增长和扩散。由微博导致的微循环所带来的新闻制造和信息传播,其循环周期是非常短暂和快捷的,微博甚至导致传统的7*24新闻模式完全不能满足需求,可能变成7*24*3600,以秒为单位来计算,或完全变成所谓的real time。这种媒介和信息循环模式既是内容呈现上的革命,还是空间弥漫性上的革命。微博的这种快捷信息循环模式是分享和信息相互求证的过程,在不断地的信息交锋、信息挖掘中循环发展,最终会无限逼近真相,压迫信息产出,并最终导致重大舆情甚至国家政策调整。根据微循环理论,当传播网络规模无限增大时,无标度网络(服从幂律分布)的信息扩散临界值趋于零,这意味着即使是很微小的传染源——谣言、小道消息也足以在庞大的网络中蔓延;人际关系构成的社会网络形成了自组织现象,这表明任何一个似乎微不足道的事件开端,可能导致舆情的发生和突变,因此微博上的个体传播行为,往往会影响到与其相关的整个社会网络,并有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网络呈现复杂性的整体行为发生。

三、微博“扩音效用”理论的应用

微博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社会关系网络、拥有关系资源“背书”、能够实现“点对面”的实时互动和传播,它会产生病毒式的扩散和规模效应,突发事件一旦突破关键多数,就往往很快形成突发舆情。因此,作为典型的社会媒介,微博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媒体在公共事务领域社会表达功能的缺失,提升了整个社会信息透明度和意见表达的均衡性和多元化,建构了对真相追逐的公共空间,促进了社会民主开放和健康平衡发展。以理解、支持和开放包容的心态来接纳它、引导它,积极、主动、平等地参与到与网民及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中,微博和网络就不再是洪水猛兽,而可变成执政为民的新平台,变成帮助开阔视野、畅通民意的“贤内助”,变成引导我们服务群众、治国理政的方向标。云南的孟连事件、广东的乌坎事件,青岛的植树事件等等,就是信息高度透明、政府正面引导,复杂的突发事件和谐处理的典型案例,而且保持了后续跟进和解决深层次问题的长效机制。政府的公开应对和有错即纠的政治勇气、善于担当的政治智慧、娴熟的信息捕捉和网络沟通能力,使得“谣言止于知者”,使得舆情由不利转向理性,政府逐步在信息传播中把握了主动权,成了“粉丝”们自愿接受的“意见领袖”,问题也就自然迎刃而解了。这些重大事件带来的舆论影响力非常巨大,对未来地方舆情格局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面对突发事件,微博的作用早已总所周知。本质上,每当一个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公众产生强烈的信息需求,这种需求一定需要得到满足,这是微博及所有其他媒体信息报道的原动力。然而,微博更凸显个体满足这种需求的动机,通过微博,个体满足这种信息需求的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众多个体能够充分利用微博和网络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来收取信息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本文试图从社会科学角度和传播基本理论来分析微博的“扩音”效应,并且提出未来关于微博的研究,应当着重关注“关系”中的人相互作用和影响,考察微博网络如何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强调微博互动所带来微群特征,关注网络结构对人的互动影响;要强调权力、控制、利益、把关人、群体动力、强弱链接、小群体,凝聚力,结构洞等现象。互联网络和通讯信息网络的拓扑结构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但网络结构的演化也会影响人们的信息传播机制。未来研究将可从此角度切入。

参考文献:

[1] 杨晓茹.传播学视域中的微博研究[J].当代传播,2010(2).

人际传播在新闻扩散中的作用篇8

(一)对新闻媒体的冲击

网络传播的时效性与公开性,使新闻媒体对新闻事件报道的效用性大大降低。新闻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出于这也规范,需要对新闻真实性、可传播性进行全面的考虑,并需要对新闻报道的方式注重分析,实现新闻报道的引导价值。在新闻媒体报道前的准备过程中,网络舆论已经形成,其时效性降低了新闻媒体报道的效用性,人们先入为主的思想,会使其更容易记住网络舆论当中的内容,很多人利用网络舆论的这一特点,恶意扭曲新闻事件的真实性,甚至恶意散播谣言或虚假消息,危害社??的和谐稳定,降低新闻媒体在社会公众当中的公信力。

(二)网络媒体之间的恶性竞争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网络媒体的构建成本大幅度降低,进而使媒体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各个媒体之间的竞争形势日趋激烈。在这种竞争环境下,存在一些网络媒体,由于职业道德缺失,采用一些底下的新闻传播手段,如为附和民众的主观心理,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指向性批判;或通过无底线、不真实的标题吸引民众;甚至自己制造新闻话题恶意传播。网络媒体之间的恶性竞争,助长了网络舆论的消极作用,且违背了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1]。

(三)监管机制缺失

信息技术促使新闻媒体的发展过于迅速,而相应的监管机制,却未能跟上新闻媒体的发展步伐。网络舆论的恶性传播,监管机制的缺失是很大一个部分原因,针对明显的虚假新闻或恶意的网络舆论,没有相应的审查机制,者也不会因此受到任何实质性的惩罚或教训,使其无法认识到自身错误,助长这类群体的嚣张气焰。

二、基于新闻传播学视阈下关于网络舆论的净化策略分析

(一)强化媒体自身责任意识

在新闻传播学中的新闻宣传,是指通过带有一定目的性与说服意愿的语言或文字,借助相关新闻事件进行正确价值观传递的一个过程。在新闻媒体信息化与数据化的发展形势下,媒体自身的责任意识需要全面提升。网络舆论的恶性发展,是在个别网络媒体以及新闻媒体的推动下形成的,因此,若想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的未来发展,需要从媒体本身上出发,强化其责任意识。

新闻媒体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摒弃不利于媒体行业以及社会发展的部分,全面开展组织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是培养媒体责任意识的基础。利用媒体自身的传播功能,由媒体行业中的重要企业,发挥其引导作用,鼓励媒体从业者坚守职业底线进行新闻传播与企业发展。在网络科技的发展下,以严格遵守媒体自身职业道德为基础,向新媒体形式转型,提升新闻传播是时效性,保证新闻事件的正式性,进而提升社会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信心,并有效维护媒体行业的社会公信力。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媒体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社会引导价值,依据具体的新闻事件,结合权威认识的相应观点,控制舆论导向,在增强新闻吸引力的同时,提升说服力。此外,媒体自身还应严厉禁止谣言的与传播,杜绝恐慌以及消极的网络舆论蔓延,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增强公民辨别意识

公民即是新闻传播的受众,网络舆论的恶性传播,其中也存在由于公民辨别意识薄弱,帮助舆论传播,进而导致网络舆论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不实新闻报道正是通过公民进一步扩散的,就如娱乐圈内的众多老艺术家“被去世”,这些事件只需通过对者的身份进行求证,就能打破谣言,但由于公众的辨别意识缺乏,造成了谣言的进一步扩散[2]。增强民众的辨别意识,引导民众对新闻事件的求证态度,才能有效遏制谣言等舆论的扩散。

(三)完善管理与监管机制

管理与监管机制的完善,应该同步进行,以管理机制处理网络舆论方面的问题,以监管机制监督管理工作。具体而言,两项工作均可以采取层次结构进行。

所谓层次结构,是对工作的细化,也是为了便于责任的落实。以管理为例,现阶段网络管理主要由网络监察人员负责,但由于网民数量庞大、超过7亿,只依靠网络监察力有不及,在下一步工作中,可以建立三层结构,第一层是监察层,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监察人员,负责对网络舆论进行监察,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给中层管理层;中层管理层的职责是汇总各类不良舆论,了解其类型、传播途径以及目的,形成汇总文件,上报给高层决策层;高层决策层的职责是了解中层工作,并根据中层工作结果思索有效的管理方式。例如不良舆论在微博中传播较多,就可以针对性的加强对微博的管理。

人际传播在新闻扩散中的作用篇9

(一)传统媒体时期新闻的去谣言化

谣言在早期信息传播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在缺乏统一的大众媒体时代,由于传播技术的限制,社会信息依靠有限的抄写复制与大量的口耳相传进行复制与传播。可以说早期的社会新闻,或多或少存在谣言的成分。如法国学者卡普费雷的观点“谣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传媒”[1],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谣言甚至是作为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式和渠道存在的。

在新闻报道的漫长历史中,新闻采访、记录、调查、摄影等事实核实的专业技术都是相当晚才出现的,而在此之前的新闻实践很少把“确切的事实”置于最重要的位置。[2]从这个角度来说,早期的谣言恰恰扮演着公众关心的议题和公众愿意传播的信息的双重角色。但随着近代印刷技术的发展,以报纸为代表的印刷媒体和以报社为代表的大众媒体机构,成为社会信息中的强势者,经过统一管理下的采访、编辑和报道的信息很快成为更可信、更准确,也更真实的信息。随后形成的新闻报道的一系列专业准则,将大量不真实的信息屏蔽在大众媒体信息之外,在新闻规范制度建立的同时,社会信息实际上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去谣言化过程。

传统媒体时期,大众媒体的技术特征表现为明显的媒介机构化,无论报纸、广播还是电视,社会信息被统合在由报社、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大众媒体机构中,信息的集权化传播使得社会信息呈现出一种有序并且高度可信的特征。这种特征在最近的100年间逐渐被公众所接受,新闻与谣言也就在这种媒介环境的规范化变革中逐渐被分离开。在传统媒体新闻信息中,已经极少见到未经核实的纯粹谣言,可以说,近代传统媒体的快速发展与新闻报道专业标准的建立事实上将谣言从新闻信息中基本剥离了出来,完成了新闻信息的去谣言化过程。

传统媒体的去谣言化过程,一方面反映出了大众媒体的出现对社会信息的规范和把关作用,最终整体导致了社会信息真实性的存在;另一方面也将社会信息的传播分割成了前台和后台两个部分,前台的信息是经过媒体选择、把关后的信息,而后台原始状态的信息,则反过来淹没在强大的媒体信息传播声势中。谣言也随着这一过程,在社会信息中逐渐成为游离于媒介信息之外的后台信息,这时的谣言,由于难以被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大众媒体报道,因而很难在全社会范围内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二)自媒体时代舆论的谣言化演变

随着互联网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流媒体,网络媒体的变革也逐渐影响着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在过去的十年间,网络信息走过了从传统新闻媒体报道的补充,到与传统媒体共同参与社会舆论塑造,再到独立报道新闻、营造舆论,成为传统媒体信息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媒体逐渐表现出“个人化”的特征,2009年微博的兴起几乎标志着自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而自媒体时代一个显著的传播特征就是,网络自媒体平台中的个人被赋予了传统媒体媒介机构的核心职能——向公众信息,而个人化的自媒体信息平台,则缺乏一套传统媒体经过漫长探索才发展而来的新闻报道体制。在自媒体时代快速到来的过程中,互联网这个涵盖了我国近一半公民的新兴大众媒体,逐渐去除了传统媒体机构积极营造的信息审核机制。自媒体带给社会的除了信息的快捷、公民话语权的增加外,还有一个显著的副作用,即社会信息中谣言的回归。

回顾近年来的重大社会热点事件,在舆论的生发过程中,来自自媒体平台的个人信息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其中。在自媒体时代全面到来之前,网络谣言通常是一起重大社会舆论事件中的部分声音。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网络谣言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片面特征。第一阶段:攻击政府预报不力,挑拨民众情绪,进而攻击社会制度和中央。第二阶段:攻击救援不及时,要求国际人员进入,企图利用舆论干扰救灾进程。第三阶段:散布水污染、余震等各种传闻,扰乱人心,影响灾区救援工作正常组织。[3]这一时期的网络谣言,虽然借助了互联网论坛、贴吧、博客等平台散播信息,但由于传统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强大引导力以及互联网传播效率的局限,并没有造成明显的社会危害和负面效果。

但近期逐渐产生的网络谣言,则由过去的社会重大事件转向对具体事件、具体人的造谣,如“秦火火”在被捕前曾经造谣李双江之子非亲生、攻击张海迪之妹改国籍、造谣罗援兄弟海外任职、造谣红十字会强行募捐、造谣动车事故天价赔偿等。这些谣言的散布过程都是通过微博关注的方式进行扩散和传播的,而谣言的捏造过程则显得简单直接,带有明显的吸引人注意力的特征。

对比微博兴起前后网络谣言的特点可以看出,自媒体时代在赋予公民话语权的同时,也必然放松对社会信息真实性的把关权限,在自媒体时代涌现出的诸如微博、微信等信息平台,实际上将社会信息最活跃的部分推回到了一个“无媒介结构”的时代,而缺乏信息监管核实制度的自媒体平台,则在事实上实现了社会舆论的谣言化演变。

二、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产生条件与诱因

(一)技术条件:互联网自媒体化的三个阶段

近年来,网络媒体的发展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互联网从新锐的新技术媒体逐渐大众化,二是网络媒体越来越多地表现出自媒体性质。这两个特征的不断凸显和发展,共同为网络谣言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和媒介环境。

自媒体平台的技术特征重新分配了传统意义上互联网的话语权,在丰富网络信息的同时,削减了信息过程中以传统网站为代表的网络媒体机构对互联网信息的把关效果。随着自媒体平台的人性化发展,网络信息的模式从论坛、贴吧、博客这些传统自媒体平台,转向了微博、微信等带有浓重即时通信色彩和移动色彩的新型自媒体平台。

自媒体平台的快速转变反映出了网络技术变化给受众信息习惯带来的变化,同时也改变了网络信息扩散和传播的基本途径。早期的互联网,信息以门户网站为主要渠道,网民间的信息传播主要通过即时通信工具进行。在这个阶段,网络舆论是一个小众舆论,网络信息也是在社会少数年轻人群中小范围传播。网络信息的传播模式是一种单向的“网民通过浏览获得信息”的模式。

随着网络技术向Web2.0时代的过渡,网络信息的传播模式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用户信息交互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模式,互联网信息的内部传播模式开始从门户网站信息,进而网络受众传播信息,倒置为从网络受众信息,到门户网站选择性地传播报道。这种信息传播模式的倒置,实际上开启了中国网络舆论从媒体化向自媒体化的过渡,同时也开始为网络谣言的产生提供媒介技术环境。

随着互联网自媒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十余年来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5亿,占人口总数的比重也已经达到了40%以上[4],网络舆论也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众舆论形态,同时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网络信息的内部传播模式走入了第三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互联网成为影响社会信息的主要信息源,自媒体平台的移动化导致网络受众开始从传播渠道的受众身份演化为传授一体的网络终端用户。在前两个阶段中扮演重要传播角色的网络媒体机构,逐渐开始由传统媒体化,演化为视频、游戏、购物等网络内容提供商。而通过微博、微信等形式,早期的网民中大量的即时通信工具用户转变为自媒体信息者,网络信息初步实现了受众间的快速传播。这使得网络信息环境变成了一个具有强大社会舆论影响力、覆盖相当比重社会人口、信息呈现病毒式扩散的复杂环境,这样的网络信息环境成为导致网络谣言产生并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根本原因。

(二)社会条件:自媒体社会影响力的快速成长

除技术条件外,网络谣言的产生还离不开自媒体社会影响力快速成长这个社会条件。在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初期,信息还呈现出网民内部传播的特征。早期的网络流行语并不能被社会大众普遍接受就是最好的例证。而随着网民人数的增加、自媒体技术的人性化发展,自媒体平台的社会影响力开始快速成长。

这种快速成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媒体在人际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自媒体用户的大量增加导致传统信息传播模式面临瓦解和重组。移动电话在近20年来占据着人际沟通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的位置,但由于手机的智能移动终端化发展,手机用户和网民开始逐渐从两个群体整合为一个群体。这个受众群体融合的过程,最终导致传统手机移动通话、短信等人际沟通模式向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功能转变。自媒体平台逐渐成为人际信息传播的主要工具。

二是自媒体平台的日益媒体化。今天网络信息成为社会舆论的一个经典途径是,信息从个人用户的自媒体平台发出,经过具有大量关注用户的自媒体平台转发,进而被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用户的自媒体平台关注和转载,迅速成为一个具有全社会影响力的信息。这个过程的背后,是部分自媒体平台由于获得大量受众的关注而成为一个具有传统媒体传播力的信息渠道。

自媒体平台社会影响力提升的这两个方面,共同导致民众通过自媒体平台的信息能够通过特定渠道有效地成为在社会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信息,这也就为网络谣言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产生诱因:网络推手向谣言者的转化

网络推手作为中国社会网络谣言现象背后的一个重要角色,起到了直接为网络谣言出现并成为一个社会现象提供诱因的作用。具体来说,早期的网络推手走过了从推动网络红人向网络营销的过渡,这是一个网络推手组织化、产业化的过程。从2004年到2009年,网络推手的存在多以网络营销的形式为主,这一时期的网络推手,通过其营销手段和策略的实施,在互联网论坛、贴吧等平台营造对广告主有利的舆论事件。网络推手的社会影响局限在对流行文化的塑造和消费舆论的引导两个方面,并未真正直接参与社会主流信息的传播和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引导。这一阶段中,“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封杀王老吉等事件,都是网络推手活动的典型范例。

在2009年以后的几年里,网络推手开始从单纯的网络营销转变为对社会主流信息的参与,并且其散播的信息开始倾向于影响和误导社会价值规范。微博、微信平台的普及,导致了诸如郭美美等一批带有明显负面影响的网络红人案例的出现,这些负面信息逐渐浮出的背后,是网络推手群体从网络营销向获取舆论附加价值的转化。

在“秦火火”“立二拆四”被捕后,这些曾经立足于网络营销的网络推手,显现出了通过利用更为便捷、把关更松的自媒体平台获取公众注意进而赢得个人利益的新的目的。部分网络推手在自媒体平台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从为他人传播价值的策划者,变成了为自身获得受众注意力的舆论牟利者。这个过程实际上是部分网络推手从网络营销策划人向网络谣言者的转化。

网络推手从网络营销活动的策划人和执行者转向网络谣言者的过程,还蕴含着网络推手从一个带有组织性的网络营销团队向一个目的更分散的网络信息模式的转化。从网络推手自身的发展形态来看,其信息传播行为早已脱离了个人行为,形成了一种有组织、有策划、有分工的团队协作行动模式。这样的团队协作模式,在网络推手作为网络营销专业组织的时代,可以将网络营销以更为系统、更为专业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品牌塑造、口碑营销领域,都有更为突出和明显的作用。

但进入2009年以来,随着网络推手的信息渠道从过去的贴吧、论坛转为微博、微信等平台后,网络推手的信息路径从过去的将预设信息放置在公共平台进而组织水军进行跟帖、回复、转发,变成了通过引发“大V”关注的将预设信息放置于网络意见领袖的话语平台上,进而形成信息的高速扩散。这个细节的转变,实质上是网络推手从过去网络营销的执行者向单纯网络信息者的转变,而部分网络推手从网络营销策划人向网络谣言者的转化,也就是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从传统意义的网络推手中分化出来的。

三、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变迁轨迹

(一)第一阶段:网络谣言作为社会舆论的构成部分

自媒体时代社会信息的去媒体化导致大众传播机制中传统的媒体把关被打开了一个缺口,而这个缺口除了将社会信息的后台暴露在公众面前外,还给网络谣言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温床,在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变革中,网络谣言经历了作为社会舆论构成部分和作为社会舆论的对象与主体两个阶段。

从互联网有了公众能够独立发表言论的空间开始,网络谣言就不可避免地诞生了。早在公民个人信息仅有聊天室、QQ空间这样的有限传播平台的时候,网络谣言主要表现在网民对社会舆论的议论和传播扩散中。一个社会事件要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还需要经过传统媒体的集中报道,而网络信息和来自互联网的言论则只能成为一个重大舆论事件中参与讨论的声音和态度的组成部分。

早期的网络谣言,其存在的形式多为对传统媒体报道新闻的误解和误传。在网络平台自媒体化的初期,网络信息的渠道相对单一,信息的效率也相对低下。互联网虽然有可供网民信息的平台渠道,但信息来源的全民化特征和信息传播的病毒式扩散并未明显显现。网络谣言在其诞生之初,由于缺乏高速高效的传播平台、缺乏足够多数的网络受众关注,只能作为社会舆论议题的某一种观点或某一方面的意见,而无法真正构成一个社会舆论关注的对象。网络谣言早期存在模式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依附传统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强大影响力,在已经形成的舆论场中,参与或影响舆论的走向和进程。

这个阶段的网络谣言,缺乏能够使其上升为社会性议题的传播平台,同时网民占我国人口的总数也相对有限,网络信息仅仅作为一种特定群体的社会信息存在,虽然网络谣言可以参与社会舆论的构建过程,但是网络谣言不足以成为舆论自身,网络谣言所代表的价值、立场也难以从互联网和网民群体中脱离出来成为社会舆论的优势声音。在自媒体平台普及前的网络谣言,虽然传播虚假信息散布极端价值观念的情况无可避免,但其影响力始终有限。

(二)第二阶段:网络谣言作为社会舆论构成的对象和主体

在自媒体平台发展的历程中,网络信息的自由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随着网络平台从论坛、贴吧、博客逐渐丰富为微博、微信,从自媒体平台接入手段为单一的计算机终端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甚至数码相机、电视机的全方位丰富,使用自媒体平台信息在成为大多数网民生活习惯的同时,网络信息的自由化也随之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

网络谣言在这样一个“个人媒体化”“信息自由化”的媒介环境里,与一般非谣言性质的网络信息混杂在一起。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网络信息的社会化进程加快,网络谣言自然具备了影响社会舆论、成为社会舆论关注对象,甚至构成社会舆论主体的能力。

在网络谣言发展到作为社会舆论构成的对象和主体这一层面的过程中,网络推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在网络谣言的散布过程中,充当了谣言策划、、传播的多重角色。在早期自媒体时代网络推手积累下的网络舆论营造和网络营销经验,使他们能够更自如地运用诸如微博这样简单高效的信息渠道。在自媒体平台从使用人数到应用终端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网络谣言就先天具备了者、传播者和传播渠道三个重要的条件。

在网络谣言作为社会舆论构成对象和主体发展过程的背后,是传统传播学认为的大众媒体对社会成员社会地位赋予功能在网络平台上更集中的表现。自媒体平台的发展事实上成就了个人传播力的大幅提升。在微博平台中,个人微博主和媒体微博主、企业微博主具有同样的传播能力。一些资深博主和网络大V可以快速引发互联网信息的连锁反应,网络信息的扩散速度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这就使得拥有良好微博平台的个人成为能够对社会舆论产生巨大影响力的舆论引导者,同样他们在参与社会议题的过程中,也自然而然地成为自媒体时代的意见领袖。自媒体时代网络媒体强大的社会地位赋予功能,一方面使一部分人具备了传统媒体那样的社会舆论引导力,另一方面也吸引了一部分人渴望通过其传播信息的被关注而获得相应的名誉和利益,这就客观为网络推手转变为网络谣言散布者提供了极具诱惑力的动机。

在网络谣言冲破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的技术壁垒之后,一句网络谣言就变成了一个原发的社会舆论事件,一句谣言经过短时间的快速传播,会引发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并成为一个社会舆论的关注对象,而网络谣言在有效获得相当数量网络意见领袖的传播后,谣言所代表的观点和态度也就逐渐成为舆论生发中的优势声音,并进而成为社会舆论的主体。

四、结 语

网络谣言并不是近年来突然出现的社会现象,谣言的产生与发展的背后,是社会信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革新和自媒体平台的深化发展,逐渐表现出的社会信息去媒体化特征。传统媒体时代经过大众媒体把关的社会信息,正在面临来自互联网的信息自由化挑战。面对网络谣言日益频繁的出现,网络谣言日益扩大的社会影响,从网络谣言生发的媒介环境变迁去梳理其产生、发展的规律,能够有效地提示社会,将自由化的网络信息环境,重新规范为媒介机构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使拥有网络话语权的个体能够在信息过程中逐渐形成信息监控和把关的机制。探索传统媒体发展过程中,媒介机构化导致媒介信息去谣言化的一般规律在自媒体时代的表现方式,才能够有效地实现自媒体管理的机构化,进而带来网络信息的去谣言化。

[基金项目:2011年河南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推手对社会舆论的影响研究——从社会变迁和技术发展的角度》(2011BXW00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让-诺埃尔·卡普费雷.谣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传媒[M].郑若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

[2]王辰瑶.新闻与谣言[EB/OL].http://.cn/expert_article-151701-60012.shtml.

[3]岳健能.网络谣言的传播规律及国内外研究综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11).

人际传播在新闻扩散中的作用篇10

1.受众范围、发展范围具有局限性

目前,我国的英语新闻的目标受众主要是外国人、华侨以及学习英语的中国人,受众群体比较单一,且英语新闻缺乏细致的定位,没有相对明确的受众群体。从实际情况来看,学习英语的受众远多于其他,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人群,他们主动接收英语新闻的目的性很强,就是以学习为目的,但一旦完成学业后,就会逐渐减少甚至抛弃英语新闻。

发展范围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我国英语新闻在全球的影响力低、收视率低,在海外的市场占有率与国外媒体存在巨大差距。目前我国英语新闻传播的主流媒体,例如新华社的英文稿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英语广播、《中国日报》以及CCTV-9,其主要市场仍是大中华区,发行、收听和收视覆盖范围局限性大,对外报道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2.信息不全面,受众信任基础缺乏

我国的英语新闻如传统新闻一样,习惯直白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对内传播站在政府的立场发言,而对外传播时便充当官方发言人的角色,这种传播方式很难得到西方国家的认可。

3.人才基础薄弱,综合类人才难求

对于学习英语的电视受众来说,主持人的表达能力和英语发音尤为重要,强于内容本身,在这一点上我国的英语新闻节目这些年逐渐走上正轨。对于要求更高的外国人和其他受众来说,英语新闻需要不但懂英语,还懂新闻国际传播的综合类人才。但是由于长期处于中文的母语环境,受到文化、习惯和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影响,国内的英语新闻很难做到适合外国人的口味,这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英语新闻的发展。因此,建设更加专业化、国际化的英语新闻传播队伍势在必行。

我国英语新闻的发展方向

1.正确定位目标受众

在英语新闻传播的发展上,新闻媒介首先应做好清晰的市场划分,即确定各自的目标受众群体,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起固定的受众,从而扩大影响力。扩大影响力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媒体在定位目标的基础上分步来实现。首先,英语新闻可以先由国内向亚洲周边国家逐步扩散,此阶段主要发展国内及周边国家对中国新闻、文化感兴趣的受众。然后,受众群体再由亚洲辐射到世界范围,将传播优势不断扩大,并逐步提升世界范围的认可度。

2.在内容与传播形式上与国际接轨

不同于国内传统的中文新闻,在西方国家,普遍注重文字的真实、通俗易懂,新闻报道以平实为重。而在我国,由于文化差异,又受传统新闻模式的影响,英语新闻也多使用华丽的辞藻和抒情的文笔,喜欢渲染气氛,这些虽能影响受众情绪,却会远离新闻的真实性。并且因为阅读习惯的不同,这种新闻在传递到国外时,也会引起国外受众阅渎上的障碍,成为信息传播的绊脚石。

以英语新闻的标题为例,标题是新闻报道的“眼睛”,英语新闻的标题通常具有简洁、准确、抢眼的特点,因此英语新闻标题形成了其特有的标题语言。在对外传播的英语新闻写作上,首先应具有这些特性才能吸引国外受众的眼球。

3.培养复合型英语新闻人才

人际传播在新闻扩散中的作用篇11

在当前新媒介快速发展的技术背景下,新型的新闻传播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解构了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造成了一系列的困境。首先是专业新闻与非专业新闻的边界消弭,一系列新兴传播渠道带来的权利扩散,撼动了新闻传媒机构;新媒体技术支撑下,传统“受众”的便捷接近权将“受众”变为“用户”,传受界限被消弭,造成的是新闻从业人员职业身份的深层焦虑。新闻制作权的泛化和信息的扩容让新闻的边界发生位移,可形成有效传播的内容越来越多,各行业内部分化出信息传达人才,形成独立闭合圈探讨模式。广告模式迎来寒潮,互联网免费模式冲击传统收费新闻结构,低收入促使了新闻人的远去。

一、专业与非专业离得有多远

在过去,专业新闻机构为新闻生产的自主性、独立性和专业性提供了平台和机制的保障。专门化机构的设置使得新闻的传播不再受到政治机构和利益集团的摆布,独立的话语发声体是专业新闻机构得以生存的重要保障。在不断的实践中,新闻实现了模式化的生产,标准和惯例的存在极大提升了新闻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媒体之所以与媒介相区分开来,归根到底是他掌握了话语传播的“公器”,形成了一定的传播规模和影响力。

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新闻生产的传播渠道被更多的力量介入甚至是开辟,最为典型的就是目前被津津乐道为“第五媒体”的手机,作为移动传播领域的佼佼者,客户端、门户网、公众号、微博传播,更便捷的收看方式、免费化的运作、包罗万象的信息资源、更迅速、更个性化、更优秀的参与感、更自由的表达方式。人人皆可为记者的时代已经到来,人们对于单纯信息化的接收要求中,专业新闻机构的渠道、消息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即使是在议程的设置上,传统机构的力量也呈现出逐渐式微的态势。舆论主战场从生发到评论皆为线上时代的产物,传统媒体在舆论大潮过后才迟迟介入。总之,当前专业新闻机构与非职业化组织和个人的并存构成了新的传媒生态,专业传媒机构垄断式的新闻生产神话被粉粹,基于内容生产、发行和广告的运作模式也被打破。

二、新闻人的身份焦虑

在传播学领域,我们将信息的接受者称作“受众”,而今,在新的媒介技术的影响下,从“受众”变为“用户”已经成为共识,在传播框架上,用户的地位正在逐渐上升,变成一股具备主导性力量的人群。在人人拥有传播渠道的电子媒介时代,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新闻传播领域,扮演不同的传播角色,新媒体为这些人逾越单纯的受众身份而变身传者准备了条件。传统的“中心边缘扩散”模式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网络时代“去中心化”的特征开始彰显。简而言之,新闻人在一定程度、一定领域上,失去了话语“公器”,这样一方面扩大了新闻生产的主题范围,一方面也确实对职业新闻人地位构成了冲击。传统意义上作为“把关人”的职业新闻人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身份危机。公众不仅有权力自己采制新闻,更有通过门户网站转载和传播的能力,专业新闻机构的不能再设置好抵达人群,影响力的大小正在被公众的意思左右。

三、新闻边界的位移

迈克尔・舒德森曾经提出过一个“泛新闻工作者”的概念,公关公司、公共信息主管以及各种组织的推广人员,他们曾经需要通过与新闻从业人员的接触和互动来影响新闻报道。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领域,试图获得媒体的关注才能达到更广层面上的引动和交流。但是现在,更简单更便捷、更青睐碎片化的交流传播方式让行业内的传播变得更加广泛。诸如医药行业、冶金机械、生物科技、天文物理行业等等,公众号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这些自发性的探讨是新闻人很难做得更好的领域。即使是在民生生活上,手持自媒介的普通民众拥有比专业新闻记者更广的活动范围,他们深入生活,凭借自己的个人理解采集新闻、制作新闻、新闻。在当前对新闻的具体界定不甚明晰,边界被极大泛化、外延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自发的新闻在接近性、生活化的审美倾向和高参与性、高互动性方面迎合了大量需求。

四、商业模式的迷茫

新闻的采编、作品的发行,实际上是一个成本很高的活动。新闻机构之所以能拥有独立的话语权,脱离开强力机构的控制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基于平面广告和发行的收入。传统的收费模式已经成为了媒体提供更多新闻资源的动力,而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低廉的价格表现,与之相对的新闻采编呈现出入不敷出的状况,阅读量发行量的下降随之而来的就是广告的缩减,广告的缩减又必会带来采编经费的不足,恶性循环之下,传统媒体如果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商业模式,就只能被动承受互联网带来的冲击浪潮。

人际传播在新闻扩散中的作用篇12

一、新闻传播伦理的含义

新闻及其相关信息的传播作为一种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影响力大、能被广泛接受的传播活动,必须考虑到一种特殊因素,那就是当把新闻及其所涉及的信息公布于众的时候,需将其所能产生的社会道德反响考虑在内。所报道的内容,无论是信息本身还是后期编辑加工所赋予的含义,亦或是最终的传播效果,必须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能被人们心中普遍的道德观所接纳。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伦理道德与其他类别的伦理道德是一样的,都被包括在社会的意识形态范畴中,是由社会的存在所决定的意识;新闻传播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道德伦理是一种比较自由不受强制的社会规范。首先,新闻传播讲究伦理道德是过程控制,是一种方法而不是终极目标。新闻传播的目标是报道发生的客观事实,客观事实包括新闻主客体,其占据着新闻重要乃至主导地位,而在新闻中涉及的伦理道德只是一个辅助问题。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伦理道德在新闻传播的主体与客体出现后才被发现提出,这一点来讲对于新闻传播活动的开展是很有必要的,它是为了将新闻传播活动的价值体现出来才产生的。因此,在新闻传播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对伦理道德的完善是要持续不断的,这样才可以跟得上新闻传播活动的进步步伐,从而防止两者之间对立冲突的产生与扩大,最终使其成为一种相对比较贴近人性的规章和制度。除了这些之外,还要使新闻传播伦理自身具备的调节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与新闻有关的采访等活动中新闻传播伦理具有能够调节人和人、人与社会以及相关组织间的关系与相处方式的作用,这一点上来讲是有利于社会集体更加规范、相处的更加和谐。虽然从自媒体传播平台这个角度来讲,个体不仅仅是新闻传播的主导者同时也是新闻传播的接受群体,但是社会性仍然是人类的第一且首要属性,个体需要的是在生活或者社会的交往中,能够和他人或者一些群体进行持续不断的沟通与交流。

二、新闻传播伦理问题的分析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跟自媒体的关系越发紧密,人们传播新闻信息的方式方法也更加快速与便捷。但凡事都有利弊,人们也因此变得更加轻信与盲从,一部分人很容易被各种信息所裹挟,并导致情绪失控,产生越过道德底线的过激行为,这样就难免会造成一系列的伦理道德丧失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弄虚作假的新闻、故意炒作的新闻甚至充满恶意的、具有煽动性的新闻在我们的网络媒体上随处可见,塑料紫菜、塑料粉丝这类违背常识的信息居然不绝于耳。更让人困惑的是,在微信内的朋友圈、新浪微博上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谣言,人们不加思考的转发,一传十,十传百,迅速扩散……这些现象和问题不但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也是让自媒体发展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面对网络上各式各样的假信息、各种谣言,人们被严重困扰的同时,不禁发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这一方面跟我们所处的环境有关,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价值观多元,信仰缺失,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和共识,各种利益群体都在为各自的利益竭力发声、制造舆论、赢得话语权,媒体无疑成为首选的工具和阵地;另一方面,便是网络用户数量的迅猛增加,自媒体平台五花八门、各式各样,自媒体相互之间的互动环境也日益变得复杂,信息用一种近似裂变的方式进行传播,失控在所难免。君不见,很多重要性的新闻信息一旦在自媒体平台上出现之后,便能够很快成为微博或者微信中大众的谈论热点,在赞与弹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因为观点不同而失去理性的相互贬低,造成一种丧失道德底线的语言上的伤害;更有一些素质比较低下的网民喜欢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扭曲事情的真相,然后使其变成一种谣言。目前在社交中普遍使用的微信平台上,就出现过许多网友在朋友圈转发信息时并没有去进行信息真伪的辨别,便随意将其转发扩散的情况。这种行为导致的后果,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广大的网友。例如近些年频繁出现的号召大家救助贫困的各种基金、各种养生秘诀等,此类虚假信息可以说都是由于朋友圈的快速转发而扩散的,已经对人们的生活构成了不小的影响和困扰。媒体审判也是当下社会中常见的一种行为。媒体审判指的是借助新闻媒体和一定的社会舆论对一些事件的当事人进行一种带有预设性的定性、结论。此类行为涉及新闻伦理,很容易带有误导性,产生不良的社会效果。媒体审判实际上是新闻媒体在社会职能上的一种越位行为,它让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公正性、客观性形象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也对媒体的公信力造成了伤害,同时与我国的法制精神建设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三、新闻传播伦理问题的优化、改善

(一)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律法规

我国虽然对于自媒体的平台传播制定了多种多类的规章与制度,但是这些规章制度或者法律条文总是滞后于新媒体的发展,尚在不断完善中。因此必须要对自媒体的管理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总结和发现规律,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为了让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国家以及相关机构必须对自媒体传播活动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核与监督,并且加大对自媒体技术的国有投入,针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对于网络信息传播严加管理,促进网络信息健康、绿色发展。

(二)建立自媒体新闻传播的伦理规范

必须在自媒体平台上建立以服务大众为中心的信息规范,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自媒体平台上的信息首先要遵守新闻的基本原则,尊重事实,客观报道,任何以新闻炒作、虚假消息为谋取利益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因为自媒体的扩散范围广,扩散速度快,一旦虚假信息产生,并传播开来,不仅对受众产生错误的引导,也会在整个社会上产生大面积的负面舆论,其后果将不可估量。假亦真时真亦假,有些时候,政府部门为维护公众利益对虚假信息给予揭穿或者通过权威媒体平台进行辟谣时,人们由于先入为主,甚至对真实的信息产生怀疑和动摇。长此以往,容易导致政府和新闻媒体失去公众的信任。所以,只有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才能促进自媒体的长期健康发展。

四、结语

在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发展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新闻传播伦理道德问题,对自媒体进行完善的管理和约束,才能发挥自媒体在推进舆论监督和推进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自媒体只有加强自身伦理建设才能促使自身积极健康发展,才能使得民众更好的利用自媒体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营造理性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助力改革发展和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许嘉宁.浅谈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伦理的构建[J].理论察,2016(11):123-124.

人际传播在新闻扩散中的作用篇13

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在1967年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体”一词。不久之后,新媒体一词迅速从美国扩展到全世界。

相对于传统媒体环境,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介传播渠道共同实现,最重要的是这些媒体逐步走向融合。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新闻生产从制作到的全方位变革,同时衍生出电子报、电子杂志等新型媒介形式。新媒体环境实际是新旧媒体之间的融合,新闻传播也从传统媒体单一报道方式逐步转变为多媒体融合报道,新闻传播实现了即时、非线性、双向交互。

二、政府危机传播

1969年,研究危机的先驱C.F.赫尔曼(Hermann)最早且系统提出了危机的定义:“威胁到组织或决策单位高度优先之价值和目标;在情况急剧转变前可供反应的时间有限;对组织或决策单位而言,危机乃是未曾意料且仓促爆发所生成的一种意外”①。危机的爆发具有紧急、出乎意外的不确定性,在第一时间进行危机传播以减少信息的不确定性则显得至关重要。国内学者董天策在其文章中对危机传播内涵进行了界定,“危机传播至少包含两个具有密切联系的传播主体及其传播行为,一是作为解决危机的责任主体――政府及其信息,一是作为报道危机解决过程的传播主体――媒体及其新闻报道。”

政府危机传播到目前为止仍没有明确的定义,其着重强调政府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为避免或减轻危机带来的严重后果,主动协调政府部门、媒介和受众的关系,及时新闻、采用合理的危机处理策略以及在危机过后实施形象修复策略,这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新媒介环境下的政府危机传播模式分析

根据斯蒂文•芬克在1986年提出的危机传播四段论,本文按照政府危机传播的四个阶段――危机潜伏期、危机爆发期、危机扩散期和危机消退期,来分析政府危机传播模式的特点。

(一)危机潜伏期:社会舆论及时预警

所谓危机预警,通常会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政府、专业机构、权威部门的预警传播;二是社会舆论的预警传播,其中社会舆论的预警传播通过网络和手机媒体来实现,这是由数字媒体在传播方式上非线性、双向去中心化的传播特点决定的。

新媒体的危机预警是对公民知情权的尊重和政府社会预警职能的体现。网络媒体的开放性赋予受众充分的话语权,在危机事件现场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将有关信息立即上传,网民成为危机事件的报道者和参与者。新媒体的危机预警有助于政府及时引导公众的不满情绪,避免网络不良言论的蔓延和扩散以致酿成严重后果。

另外,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危机预警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则是政府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政府部门与网络媒体建立预警机制,使政府与媒体之间达成了危机预警的共识。2009年7月16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正式启动气象预警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并与人民网等14家网络媒体签订《气象预警信息共享服务合作协议》,气象预警信息将在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14家网络媒体第一时间。这有利于最大程度地防御和减少突发灾害性天气给社会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②

(二)危机爆发期:谣言与政府危机信息管理

危机爆发之后,此时媒体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政府与公众及时沟通,传播政府处理危机的积极态度和采取的有效行动,消除人们对危机的各种误解,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信心。

在危机爆发期,网络和手机媒体的信息传播,并没有从危机潜伏期的舆论及时预警中得以控制,而是继续呈现扩大散播趋势。受众一方面通过新媒体信息,另一方面运用新媒体使知情权得以满足。如果网上的言论得不到“第三方”――大众传媒的权威验证,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加 剧舆论形态的畸变――流言传播。流言“是社会不安定状态的反映,当社会危机四伏,或发生重大的事件时,随着谣言的增多,流言也在社会上蔓延开来”。③而为了控制流言的不断蔓延,政府应在网络环境下提升政府运用新媒体解除危机的能力。政府部门应将权威信息通过网络广泛传递给受众,树立及时运用网络与受众进行沟通交流的意识,将政府对流言的控制由“被动式”应对转变为“主动式”解决。据华商网2009年7月的报道,陕西省渭南市通过对下属县(市、区)的政府网站和市政府部门、单位网站上半年网络更新和使用情况的全面调查和评估发现,42家单位(部门)至今没有与市政府网站链接或无网站(页),同时渭南市国土资源局网站“国土要闻”内的渭南新闻竟是4年前的旧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政府部门对网络媒体的重视程度不够。

新媒体环境下,不仅要求政府在危机传播中具有运用网络信息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快速反应能力。“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到20分钟,国家地震局就通过新华社向社会了消息,各地也及时了辟谣信息,使公众第一时间了解真相,在强震面前保持了理性和冷静,避免了社会恐慌的发生,这说明政府运用网络进行迅速高密度的资讯传播会使谣言的传播失去生存的空间。

(三)危机扩散期:政府、媒体“合作”引导公众舆论

危机扩散期是危机四个阶段中时间相对较长的一个阶段,如果政府、媒体和受众三方之间的传播得力,将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爆发期造成的损害。

在危机情境下,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将直接影响到政府应对危机事件的成败。因此,对媒体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将其作为连结政府和公众的中间环节,起到上传下达的枢纽作用,④是这一时期政府危机传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危机扩散期,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形成“合作”之势,推动社会舆论共识的形成。中央和地方的主流媒体开始对危机事件进行全面立体式和及时准确的客观报道,凭借本身所具有的公信力、权威性和可靠性,对网络舆论起过滤、放大作用。同时,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为传统媒体的报道、网络舆论的实现和政府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二者合作可以更好地引导公众舆论。

政府在危机扩散期不但需要迅速决策,还要通过媒体协调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处理危机。通过媒体,一方面可以使政府及时获知危机状态和民众心态的反馈,促使政府根据公众舆论的要求和建议适时调整政策;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向社会公布政策,取得广泛的支持和参与。这时,网络的一些功能包括即时的新闻传播、个人化的信息服务和灾难专题服务就给政府提供了信息服务平台。汶川地震中后期,传统媒体开始全面大规模报道的同时,网络上通过创设有效的“集体疗伤平台”和组织网上援助,利用手机短信传播安民信息促进信息快速流通,有效地充当了社会情绪的输送渠道、社会力量的集结平台,成为碎片化的民间智慧的巨大“整合器”。⑤政府借助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力量,形成良好互动的应急传播机制。

(四)危机消退期:政府对危机的反思和形象修复

危机消退期并不意味着政府危机传播过程的结束,尤其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府立足于现实的危机问题,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广泛的舆论空间,针对公众舆论的热点,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官方消息,向公众说明事实,安抚人心,及时消除危机事件消退期的危机隐患,对危机进行反思,重塑政府形象。

在传统媒介环境下,危机消退期,政府部门主要通过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来信息。而在新媒介环境下,网络传媒突破了传统传播技术功能的局限,为政府危机传播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修复的方式。比如:可以基于信息技术建立门户网站,使之成为官方信息的权威平台;通过BBS、电子邮件、网上等方式与公众互动,减少公共危机事件再度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政府运用网络媒体继续进行后续传播,通过利用网络多链接的特点,进行危机事件发生、发展全面的回顾,向公众展示完整的危机事件过程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使公众广泛参与到问责和总结的形象修复过程中,寻求今后避免此类危机和改进政策的方法,这也是网络媒体引导舆论的良好时机。危机后,社会心理往往呈现反弹和低落的状态,网络媒体可以发挥其人文主义关怀的优势,尽量安抚公众情绪,将危机后的社会震荡削减到最低程度。对于政府来说,危机后政府的形象和声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此时政府部门如果能够表达真诚的反思和完善制度的决心,通过网络媒体的正面宣传与公众有效沟通,就能实现政府形象的重塑,并且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综上所述,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环境下的危机传播特点相比,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危机传播在危机发展的四个阶段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说明在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主动运用新媒体展开危机传播的必要性。政府危机传播的实践和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其发展模式和特点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丰富。■

参考文献

①戴世杰,《以系统思考分析危机管理――以印度帕波毒气外泻事件为例》,台湾中山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6月

②省略

③刘建明:《当代舆论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第179页

④沙永忠,罗吉,《危机管理中网络媒体角色的三种分析模型》,《兰州大学学报》,2009年3月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