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与交流实用13篇

人际与交流
人际与交流篇1

怀着美好的憧憬,大学新生踏入大学校园,现实和理想的巨大落差让大学新生产生沮丧甚至抵触的消极情绪。就人际交往方面,大部分新生情况不容乐观,面对人际交流方面诸多挑战和困难,处于青年阶段的大学新生因缺乏交际技巧而迷失了方向。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以及模式的变化

人际交流是每个新生个体都要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大学新生从高中进入大学,生活模式、周围环境的骤然变化让很多大学新生变得迷茫、不知所措。《学记》有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面对的主要的活动之一,也是学习、生活和心理的一种必要的社会需求。正确合理的人际交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业发展、生活幸福感甚至就业前途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人际关系,从广义上讲,是指大学生和与之有关的一切人之间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心理关系。从狭义上讲,是指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和周围的人之间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心理关系。它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双方的互动[1]。根据近几年入学新生的情况看,新生的基本特点是依赖性强,社会阅历浅,思想较单纯,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较低,并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原来单一的人际交往圈转变为多维度复杂的交际,心里或多或少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

二、导致大学新生人际交流障碍的因素

1.人际交往外在因素。马克思认为“人创造了环境,环境也创造人”[2]。(1)父母溺爱。目前,生活条件好了,大部分父母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甚至产生溺爱。这就出现一部分大学新生自私自利,没有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思想,并且缺少谦虚、忍让和宽容的良好品德,这些都很容易激起与他人之间的矛盾,造成了不和谐的人际氛围。(2)父母严厉。有的父母管教比较严厉,从来不与孩子进行交流,为孩子安排好一切。这就导致大部分新生没主见,对事情没有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在离开父母来到陌生的环境,更是不知所措。有的甚至产生懦弱,羞怯不敢与他人交流甚至是抵触与他人交流的消极心理,只活在自己的小世界。

2.社会背景因素。(1)语言障碍:在大学校园里,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新生汇聚于此。大家交流的时候,有的人害怕大家嘲笑自己的方言从而产生自卑和胆怯的心理不敢与他人沟通,不愿意开口说话。还有另一部分人,双方听不懂彼此的语言,造成了交流的停滞。(2)文化差异:大学新生是一群青春、活力无限、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青少年,个性张扬、富有创造力是他们的特点。在不同的文化碰撞下,没有共同语言导致了矛盾的发生,这就使得交流出现了危机。

3.环境压力因素。(1)陌生环境下的交流障碍:离开昔日熟悉朋友,在一个全新的环境,大学新生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2)教学方式的转变:在高中应试教育制度下,学生每天的行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在进入大学校园,自学能力、独立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都受到严峻的挑战。(3)学习竞争压力下的心态:进入大学,大家都是平分秋色、伯仲难分,学习压力也就随之而来,往往这个时候,关心的只有成绩的高低,缺乏交流思想,阻碍人际交往的进行。

4.虚拟网络因素。当今我们处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大家在网络上随心所欲地交流,在现实生活中却不知道如何与对方交流,缺乏一定的交流技巧和语言交流能力。同时,伴随着QQ、人人网、微信等网络交流工具的普及,大学新生在网上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这也导致他们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逐渐锐减。

三、人际交往内在心理因素

1.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自我意识强,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感受是大学新生最普遍的一种心理现象。在与他人相处交流时,不考虑他人感受,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没有集体感自,私自利,久而久之,人际交流的圈子会越来越小,他人只得敬而远之。

2.自卑心理的交流恐惧。具有自卑心理的大学新生,往往因为胆怯、害羞以及懦弱的心理不愿意与他人交流,便把自己封闭起来。这部分大学新生大部分来自贫困的农村,害怕被他人嘲笑。每个人都有自卑之处,但是严重的自卑心理会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

3.嫉妒心理。当别人某一方面比自己优秀,就会产生嫉妒的心理。嫉妒心理表现为对他人家庭、学习或是生活的不友好和仇视憎恨,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心态。

四、应对的办法及解决策略

1.采取的措施和策略。(1)抓好入学教育的工作,辅导员应加强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学校要注重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工作,辅导员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行为习惯并且注意学生的言谈举止,对于有严重交流障碍的同学,多给予帮助和关心进行感情的沟通,让学生感到家的温暖,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适应新生活,另外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远离不良的社会风气,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2)学校或班集体要开展一系列活动,增加学生与他人人际交流的机会,丰富大学新生的生活,开展一系列活动,增加大学新生交流的机会,塑造一个良好的人际交流氛围。(3)构建大学心理咨询室并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心理咨询室要合理地开展一系列活动,全面掌握大学生心理问题,让他们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定位,明白交际的重要性。有的同学在心理上有困难,但是又不敢去心理咨询室,害怕大家嘲笑。那么这个时候,心理工作室的老师应该采取合适的方式,消除他们的担心,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让他们有一个正确的交友观。(4)开展讲授“人际交往技巧”的系列讲座。一系列的讲座教育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也是很有作用的,给予必要的人际交流技巧传授人际交流的方法,及时解答大学新生的困难和困惑。

2.对新生的建议。(1)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构建和谐的人际交流,最重要的还是大学生本身的努力。在与他人交流时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也不能太过自卑。(2)多看些人际交往的书籍。人际交往也是一门艺术,多看些人际交往的书籍,可以获得很多启示和经验。(3)试着和他人去交流。勇敢地迈出步子,试着与他人交流,克服心理障碍,实践就是最好的老师。

参考文献:

[1]王广震,李玉运.大学新生人际关系改善研究[J].心理健康教育,2012,(1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人际与交流篇2

(一)精神学习。认真听取各类专门的宣讲和报告,积极阅读相关资料,对于我党十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将要开展的工作等等,做到了然于胸。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通过阅读书籍、查阅资料、补差补缺等方式,系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

(三)国家外交外事政策学习。通过收看《大国外交》、《辉煌中国》等纪录片,了解国家外交外事宏观政策;通过各类培训和资料学习,掌握各类外交外事微观操作规程。

(四)业务理论学习。暑期参加皖西学院与复旦科技园联合举办的“‘双一流’建设与办学治校能力提升培训班”,并撰写心得体会,提升对于高校发展与办学理论的认识。

通过以上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个人的理论政策水平有所提高,对于党的领导更加拥护,对于国家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认识也明显提升。同时,对于教育开放的信心更足,工作的思路也更加清晰。

二、求真务实,提高干事担当能力(能)

在工作中,我秉承求真务实的作风,积极践行群众路线,在抓好工作的同时,着力提高两个方面的能力。

(一)担当能力。工作中,遇到难事急事,绝不推诿退缩,以各种借口将工作推给部下,而是与同事一起,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勇于担当,率先垂范,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二)协调能力。本部门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要与各类相关联人员加强沟通协调,促进工作的顺利实施。一年来,通过各种工作机会,与国外合作院校、省内主管领导部门、学院内各相关部门和师生产生广泛的基础,沟通协调能力获得一定提升。

三、积极思考,广开国际交流新思路(勤)

对于“勤”而言,个人认为不仅仅是勤快、按时上下班的意思,还应该包含积极思考、不固步自封、不因循守旧的内容。结合我校的国际交流的实际,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一)积极寻求国际交流的突破点。本年度,我部门主要从两点入手寻求突破:一是招收留学生,而是布局“一带一路”沿线高校,目前这两项工作均取得突破。

(二)在工作中打破常规,解决棘手问题。如外教待遇问题、外加住宿问题、交流生学分兑换问题等等,均较以往常规有所突破,有效地推动了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廉洁从政,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廉)

随着中央反腐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从严治党政策出台,党风廉政建设也不断加强。我个人随着学习的不断加强,对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也不断深入。我个人在2017年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情,具体落实上级各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要求。

(一)认真学习,提高对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参加皖西学院第二期党风廉政专题培训班的网络在线学习,对于我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决心和思路更加清晰,对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要求、内容和指标更加明确。同时,利用《共产党员》、《安徽纪检监察》、《安徽先锋网》等微信公众平台开展自我学习,及时掌握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最新资讯,了解党中央、各级党组织的最新指示和要求,认真学习相关党风廉政政策。

(二)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积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要求。在工作岗位,坚持以人为本,以广大师生为服务对象,认真做好做细各项工作,耐心指导,积极建言,及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防范风险,为师生搭建最安全最有效的服务平台。2017年,所有外出交流的师生均安全地完成了本年度的交流任务。

(三)严格自律,筑牢勤政廉洁的底线。在工作中,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决不铺张浪费;兢兢业业,勇于创新,拒绝懒政庸政;带头坚持求真务实,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中坚持说真说,办实事,不弄虚作假,敷衍塞责,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通过以上各类形式的学习和积极践行,我深刻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求每个党员真正践行入党誓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我党的伟大事业贡献最大力量。对党要忠诚,不能三心二意,不能阳奉阴违;对党要老实,不能,不能损公肥私。我们的党曾经为了人民不惜牺牲一切,但今天却在局部出现了“宽松软”甚至是腐败的现象,这一切必须改正。因此,我们每个党员要时刻筑牢底线,提高警惕,时刻准备与党内一切错误的现象作斗争。

五、真抓实干,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绩)

2017年,我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副主任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努力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并积极谋划新的工作思路,争取尽早打开我校国际交流的局面。具体来讲,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准备,积极申报留学生招生资质。2017年6月,在经过前期的细致准备和充分论证后,我校获得教育厅的批复,同意我校申报的留学生招生资质备案。这期间,我主要负责前期的调研和论证,以及中期的材料准备和审核。留学生资质的获批,是我校加快国际交流工作的一个重要契机。

(二)积极谋划,搭建我校与乌克兰等高校合作平台。在“一带一路”政策指引下,我中心主动与沿线国家乌克兰的一所高校——切尔洛维茨国立费奇科维奇大学建立联系,并在短时间促成合作,签订合作协议。这当中,本人主要负责沟通协调、协议内容的商谈、对方来访安排以及留学项目的落实。根据协议,两校的合作将在明年产生成果。2017年,我校还与韩国又送、美国桥港、加拿大里贾纳、英国考文垂等大学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或协议。与这些高校的合作有待进一步落实。

(三)尽力尽责,做好国际交流常规工作。常规国际交流工作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层次。学生交流方面,主要负责落实好与美国、新西兰、马来西亚以及菲律宾相关高校的各类短期交流和学位项目的具体安排,确保学生能够安全有效地完成各类交流任务。2017年,共派出各类交流学生11名。教师方面,共派遣15名教师参加各类交流项目,主要派遣地均为美国。国际交流常规工作的好与坏,攸关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四)恪尽职守,协助做好外事常规工作。具体包括外教聘请、外事接待、外出流程办理等等。本年度,通过视频招聘的方式,共录用3名外教,均来自美加等英语母语国家,教学经验丰富。本年度共有6批次9人的外事接待,主要负责行程安排和现场翻译等等。

人际与交流篇3

一般而言,人文交流包含三个层面的交流,即人员交流、思想交流和文化交流,其目的是促进不同国家人民的相互了解与认识,从而塑造区域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最后达成区域政治合法性的支持。在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人文交流是仅次于政治安全合作、经济贸易合作的推动国家间关系发展的第三大动力。人文交流与公共外交相互促进和补充,与文化外交、民间外交等相近,但人文交流不等同于公共外交。

公共外交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文化交流、信息项目等形式,了解、获悉情况,并影响国外公众,以提高本国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进而增进本国国家利益的外交方式。简言之,公共外交是由一国政府主导(主体),以他国民众为对象(客体),通过国家形象塑造与文化传播(内容)增进国家间理解与认同,获得国家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国际关系行为。

公共外交是对传统外交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在公共外交中居于主导地位。人文交流则是由政府和民间双向推动,其范围更广,手段更丰富,对象更多元,对双边关系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随着公共外交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其行为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国家、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等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加入,使公共外交愈来愈呈现出多元网络化发展的态势。公共外交场域由早先的政治经济逐步扩展到人文交流领域,公共外交的问题领域、议题设置、媒介与路径正经历着历史性的深刻变革。在这一背景下,中俄两国高校作为非政府组织公共外交行为体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其在公共外交实践中的地位、作用、路径、策略与方法。

中俄两国高校应当主动承担起公共外交主体的历史责任,成为推动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的文化先行者。

(一)多语种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基地

公共外交以他国民众作为对象,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需要多语种人才的支持。目前,以非政府组织作为行为体的公共外交实践,急需各类“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其中,满足公共外交需要的多语种复合型专业人才缺口巨大,成为公共外交实践中的一块短板。中俄两国高校应当依托多语种人才培养优势,成为公共外交外语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基地与储备库,探索公共外交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与公共外交知识、能力、素质相统一的课程体系,拓展以公共外交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中俄两国国际合作。

(二)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内容提供者与实施者

中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及孔子学院承担着境内外汉语人才培养与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汉语国际教育作为公共外交、人文外交的重要抓手,在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的支持下,日益发挥着推广中华语言文化的重要作用。俄罗斯俄语中心及俄罗斯语言文化中心承担着俄罗斯语言文化国际传播职能。中俄两国高校凭借多语种优势,应在两国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积极发展语言教育,促进文化传播。目前,以国学、中医等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华体育文化,以及以戏剧、舞蹈、民乐为代表的中华传统艺术,正在走进孔子学院课堂,或以团组出访模式深入驻在国社区,受到各国民众的普遍欢迎。俄罗斯电影、芭蕾、油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也受到中国民众的广泛欢迎。最近两年,俄罗斯红色旅游线路受到中国旅行者的青睐。中俄两国高校应继续强化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的角色定位,发展两国间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公共外交与人文外交服务。

(三)公共外交国际化平台建设者与维护者

公共外交实践需要国际化平台。国际化平台建设是高校发挥公共外交行为体作用,进行公共外交实践所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依托中俄两国教育部和地方政府,中俄高校国际化平台建设在近年来取得了积极进展,如中俄语言文化中心、区域国别研究中心、中俄青少年国际交流基地、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研究中心、孔子学院、俄语中心等。中俄两国高校参与建设的这些国际化教学科研平台已经成为两国公共外交实践的重要基地。如何发挥平台公共外交功能,维护基于公共外交实践的平台运行,是中俄两国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重要任务。

(四)公共外交-人文交流主渠道之一

与官方外交重在政治经济领域不同,公共外交关注政治经济利益,更重视人文交流。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高校在人文交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国际教育合作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行为,与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的跨文化对话具有共通性。高校有着一支数量庞大的高级知识分子队伍,他们外语流利,同时具备专业知识,有着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显著优势,从而成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的主力军。在中俄教育国际合作中,两国高校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互派访问学者、进行高层次学术交流、实行联合培养人才计划、合作建设国际化平台等活动,推动公共外交跨文化交流,通过影响对象国的政治文化精英及公众来影响决策层,制定有利于自身的政策,构建友好合作的基础。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实现跨文化对话,增进双方的理解与互信,努力扩大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实现国家软实力输出。中俄两国高校作为两国人文交流的主渠道,应该讲好中俄故事,传播中俄声音,争取有利于中俄双方国家利益的国际舆论,提升两国软实力。

二、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路径选择

分析表明,高等院校在公共外交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构成了公共外交“政府-非政府组织-科研机构”三位一体整合运作体系的关键一环。其中,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中俄两国高校,在该体系中承担着非政府组织和科研机构的双重职能,在中俄公共外交实践中应着眼于在合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播中发挥独特作用,为国家公共外交整体战略服务,为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提供新的问题领域和可操作工具。

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路径选择,应遵循跨文化对话的基本规律。在公共外交实践中,跨文化对话主体双方基于不同意向,都试图通过话语建构掌握议题设置的主动权,争取有利于自身的舆论环境和政策取向,从而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中俄两国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公共外交平台开展人文交流活动,包括传统大众传媒、网络新媒体、国际化教学科研平台、国际合作项目、国际会议及论坛等,针对不同对象,如政府官员、公众人物、商界领袖、知识分子、智库、民众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外交活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既是国家间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共外交的重要领域和实践舞台。为满足公共外交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中俄两国高校可以采取项目先行、平台依托、人才培养、储备与输出并进的工作思路,服务公共外交实践,同时为公共外交顶层设计与规划提供智库咨询与服务,为公共外交理论创新提供新的认识论、方法论资源。

三、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策略选择

基于上述理念,我们认为,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策略选择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一)项目依托

中俄两国高校拥有丰富的国际教育合作项目资源。其中,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包括联合建立合作办学机构及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项目。专业方向涉及语言学、区域学、艺术、经济、管理、设计、国际贸易等学科领域。除此以外,中俄高校还有着广泛的科研合作和访问学者项目,其主要形式是联合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合作出版科研成果、进行学者互访等。利用校际国际教育合作项目开展公共外交活动,是高校服务国家公共外交总体布局的重要一环。项目建设中的公共外交活动更多为以公民个人为主体,以他国公众为对象,以人文交流为主要内容,以公开活动或私下交往为主要方式,以传递价值、提升国家软实力为目标。

(二)平台建设

基于国际化平台的高等教育人文合作是公共外交的重要领域。中俄两国高校国际化教学科研平台为公共外交实践提供了诸多机会。这些国际化平台包括设孔子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化中心、中国及俄罗斯研究中心、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中俄国际青少年交流中心、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等。

基于国际化平台的高等教育人文合作,既有机制化项目,又有依托国际化平台进行的公共外交实践,从而具有影响驻在国政策选择的可能性。例如,在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简称上合项目)的框架下,大连外国语大学与俄罗斯多所上合项目院校合作进行的区域学专业人才培养联合项目、孔子学院中小学生夏令营和海外文化巡演、俄语中心系列活动等。再如,大连外国语大学与亚美尼亚埃里温国立语言和社会科学大学合作建设孔子学院。由于该孔子学院在当地进行持续深入的汉语语言文化教学,其影响力不断加强,获得了亚美尼亚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从而推动亚美尼亚教育部将汉语确立为该国国民教育第一外语的法律地位,进而使汉语专业进入了包括埃里温国立语言和社会科学大学、斯拉夫大学在内的高等教育学位授予体系。亚美尼亚斯拉夫大学还建立了中国汉语与文化中心。由于汉语教学在亚美尼亚的持续升温,中国外交部和亚美尼亚外交部已签订协议,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合作建立第一所汉语国际中学,由孔子学院负责教学与运营管理。该案例说明,基于国际化平台的公共外交实践能够促进语言文化推广传播和国家软实力提升。

(三)目标驱动

在国家公共外交总体布局中,高校应以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实现国家利益为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亦应尊重驻在国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从而为公共外交实践争取良好的人文环境、有效的人脉资源和充足的项目运营保障。除了技术性、操作性的因素以外,人们还应当在更宽广的背景下,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和认识公共外交的崇高使命和未来发展道路。

主席在2015年博鳌论坛主旨演讲中强调指出:“我们要把握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潮流,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俄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应为两国公共外交服务,为“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提供人才支持、智库咨询和科研支撑;发挥文化先行者作用,为建设“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服务,为建设区域内国家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文明共同体发挥作用,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内外国家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认同,促进国家间跨文化对话,增进彼此理解与互信,避免文明冲突,促进区域内外国家经济社会和平发展,为实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目标不断努力奋斗。

四、高校公共外交活动中的文化认同:

原则与策略

如前所述,为实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公共外交负有促进 “民相亲,心相通”的使命。公共外交对象国在政治、经济、人文合作与交流等发展方面存在不平衡现象。与这些外显因素相比,人文因素,特别是文化认同是影响各方合作前景,并可能造成现实阻碍的深层原因。中俄两国高校在公共外交活动中应当思考如何通过人文交流与合作达成相互理解与信任,促进文化对话,避免文化冲突,突破现实与潜在障碍,完成和实现公共外交的任务与目标。

(一)认同、文化认同与公共外交

夏建平认为,“认同”作为一种关系概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对身份的认同,二是对观念的认同;认同的形成过程是国家行为体之间获得国际社会成员身份,并逐步认同国际社会规范的过程。这里,我们将认同概念引入对公共外交行为体自我认知与他者认知的互动关系分析,并尝试从文化认同入手,揭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中的文化认同因素及其正面与负面影响。

与认同概念着重从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合作中的社会化现实运作不同,我们认为,文化认同是国家及其国民作为行为体对自身民族文化共同性的自我身份认知和民族个性主导观念的普遍接受与经典阐释。

国家行为体之间的主体文化认同差异,以及对其他国家行为体文化认同、接受、理解与阐释的正面与负面评价,是导致国家间国际合作与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正面与负面走向的深层文化心理原因。

因此,应当从将国家作为国际合作主体的角度,通过建构公共外交活动中互为理解和接受的正面文化认同来促进各方双边及多边合作,通过不断消除彼此间负面的文化认同来解决和克服合作中的问题与障碍,从而形成良性的主体间性文化认同互动,正面引导、合作共赢,从政策、项目、操作、人文等诸多方面入手,通过广泛充分的公共外交活动,促进各国文化认同的良性互动,努力避免和消除消极文化认同的误解与障碍,为构建积极正面的国家间人文合作提供内发动力,服务国家公共外交总体战略,构建良性的国家及国民文化认同的心理基础。

(二)公共外交-人文交流:原则与方法

文化认同概念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打开了新的观察视角。从文化认同理论入手,可为公共外交行为体在国际合作与人文交流中的文化对话提供基本概念与原则、策略与方法。

1.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的原则问题

分析表明,公共外交-人文交流不仅具有政治经济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它的人文价值更具本质性。

(1)多元文化认同原则:避免文化冲突

公共外交-人文交流应遵循多元文化认同原则:对自身民族文化的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对作为合作对象的异文化的认同。遵循求同存异、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多元文化认同原则,通过文化对话消除误解、排除障碍、增进理解、形成共识,促进各国民众多元文化认同的形成,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奠定民意基础。

多元文化认同原则应当成为国际合作与公共外交的基本原则之一,可用来指导公共外交行为体各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坚持多元文化认同原则,避免单一文化认同,为世界各国推行多极化战略和反对超级大国单极化战略提供了内在文化解释。

(2)和而不同原则:避免自我中心主义

公共外交-人文交流致力于加强跨文化对话,增强理解与互信,扩大多元文化认同。在人文交流过程中,各方都有各自坚持的核心国家利益,也有在合作中获得利益最大化的合理预期。公共外交行为体应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避免自我中心主义,尊重对方利益关切,尊重多元文化差异,多元互补,互利共生。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有利于消解西方单边主义、自我中心主义、文明冲突论等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克服合作中潜在的极端民族主义威胁,化解中国、大俄罗斯主义、泛民族主义、文化沙文主义等在公共外交中给各国民众的交往与项目建设带来的潜在与现实障碍。

因此,“和而不同”原则可望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提供某种能被共同接受的文化价值观,扩大各方共识,形成文化认同。人文交流各方不再是一方胜过另一方、一方同化另一方的胜负关系、零和关系,而是形成命运共同体,寻求共同利益,在各民族文化对话中找到契合点,构建国际合作与公共外交双赢与多赢格局,致力于区域文化繁荣与经济社会发展。

(3)多元认同原则:避免实用主义倾向

公共外交-人文交流应注意尊重各国,遵循多元认同原则。国际合作中应注意项目建设与的和谐统一,避免利益驱动、结果至上的实用主义倾向。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不同,甚至同一民族不同地区的也有不同。多元带来的潜在跨文化交际障碍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以偶发因素突然出现,导致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因此,坚持多元认同原则,除了要避免实用主义倾向外,在公共外交实践操作层面,应尊重自身与合作方民族宗教政策与信仰,避免因宗教背景知识不足带来的跨文化障碍。因此,在公共外交实践中,进行相应的宗教、语言与文化认同背景知识培训是必要的。

2.高校公共外交与人文交流的策略与方法

中俄两国高校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与方法,为多元文化认同视角下的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活动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文保障。

(1)建立高校多元文化认同人才培养的合作模式

公共外交-人文交流需要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储备。中俄高校应当以大学合作为基础,建立高校间多元文化认同人才培养的合作模式。人才培养对两国人文交流具有基础意义。分析表明,具有多元文化认同及跨文化能力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建设。第一,探讨建立“一带一路”外国语大学联盟或建立联合大学的可行性。第二,加强“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各高校对象国语言文学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各国语言学习与教育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中俄两国开设各小语种专业的高校还不多。我们建议,加强“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将语言专业教育与区域学专业方向相结合;同时,建立区域学、双语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第三,加强“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高校区域学、语言学、对象国社会与文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2)建立多元文化认同科研合作机制

公共外交对象国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推行各自的国家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在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框架下,推动建立多元文化认同科学研究的合作机制,对增进国家间相互理解、信任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认为,应当在“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各国政府的支持下,整合大学及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建立由各国多学科学者共同参加的非官方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共同制定合作科研项目,在人文交流框架下就国家认同、历史认同、文化认同等主题联合展开科学研究;就课题设计、资料公开、科研合作、分歧讨论与解决、成果发表与共享等具体问题进行研讨;在制度化安排、政策与资金支持、科研成果推广等可操作性问题上形成结论,由研究中心负责具体落实。

此外,应当在联合科研机制框架下,加强“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各国国别问题研究、民族文化语言对比研究,对各国间频繁出现的文化误解和误读,国家及国民刻板印象,定型观念、大众传播中的国家形象塑造民族语言世界图景共性与差异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形成科学严谨的结论,供决策部门参考。

多元文化认同的联合科研攻关十分重要。“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各国学者就上述问题进行科研合作,以最终达成共同接受的科研成果为目标,这对逐步建立各国多元文化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形成对合作方核心国家利益关切的同情与理解,建立“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国家及民众间相互认同与信任,构筑民间友好合作的民意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多元文化认同智库建设

多元文化认同需要“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各国智库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建议,“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高校联合各国科研机构,推进公共外交研究智库建设。智库的建立可望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提供有力的政策咨询、项目调研、风险评估等智力支持。同时,区域内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平台也应发挥智库功能,为具体项目建设提供科研与实务服务。

以上,我们讨论了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在国际教育合作中以人文交流为主要对象的角色定位、路径选择、策略方法等问题,并着重从文化认同角度尝试提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的多元文化认同原则与方法。公共外交主体各方可以从文化认同入手,相互调整适应,以增进理解与信任。以此为基础,我们提出了中俄两国高校通过公共外交-人文交流实现多元文化认同的方法,希望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高飞. 公共外交的界定、形成条件及其作用[J]. 外交评论, 2005 (3).

[2]尼古拉斯・卡尔. 公共外交:以史为鉴的七条法则[J]. 国际新闻界,2010(7).

[3]吴白乙. 公共外交――中国外交变革的重要一环[J]. 国际政治研究,2010(3).

[4]周庆安,吴月. 公共外交研究需要构建“新常态”――2013-2014国际公共外交研究的新动态[J]. 对外传播,2015 (1).

[5]李志永. 公共外交相关概念辨析[J]. 外交评论,2009 (2).

[6]吴勇毅. 孔子学院与国际汉语教育的公共外交价值[N].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4).

[7]廖宏斌. 公共外交:国际经验与启示[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1).

[8]赵可金. 人文外交: 全球化时代的新外交形态[J]. 外交评论,2011 (6).

[9]赵启正. 由民间外交到公共外交[J]. 外交评论, 2009(5).

[10]陈力丹,熊壮. 2014 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J]. 对外传播,2015(1).

[11]刘雯,刘笑盈. 2014年中国对外传播研究综述[J]. 对外传播,2015(1).

[12]郑华. 中国公共外交发展进程中的困惑及其应对[J]. 国际观察,2012(2).

[13]王义桅. 中国公共外交的自信与自觉[N].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2).

[14]于朝晖. 整合公共外交――国家形象构建的战略沟通新视角[J]. 国际观察,2008 (1).

人际与交流篇4

(一)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所培养的学生必须适应时展的需要,了解和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和发展理念,这就要求学校的教育与国际接轨,不断探索多元化、信息化、现代化的高校发展之路。大量复合型高素质外语人才的培养能更有力地促进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与接轨,国际化、复合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在当今世界的经济大舞台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能使外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充分了解世界同类学科的发展模式和发展变化情况;进一步改善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式效率低下等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国家交流与合作,把握外语科研动态,积极推动知识创新;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合作模式,开阔师生的国际视野。

庄智象先生认为创新型国际人才应具有以下素质:(1)良好的语言基本功。这是外语专业人才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没有这一基础,其他所有目标都是空谈;(2)合理、完整的知识结构。要求外语人才应具有“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并且能够熟练运用所学到的知识;(3)创造性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语人才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发挥批判性思维,更加客观、全面、灵便地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4)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这就要求外语专业的人才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能只是“闭门造车”,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事物,特别是加深对国外文化、国际规则的了解,并能在国际舞台上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

(二)加强交流与合作可以学习外国先进的外语教学理念

我国一流大学如清华、北大等早已意识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以北大为例,截止到2011年底,北大的国际合作交流伙伴已扩展到80多个国家的265所大学和科研机构;部分地方院校已逐渐认识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具有国际教育背景及参加过国际培训的截止到2012年底约达250人。我们了解了国外院校的外语先进教学理念,比如:同样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日本和韩国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日本自1949年起诞生了18位诺贝尔获奖者,在SSCI和A&RHI等主要权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远远超过了我国,而这些现实情况表明日本研究人员在论文撰写和阅读国际前沿刊物方面有极强的英语能力,而这些和他们的教学体制是分不开的。张济华同志调查曾发现,日本学生的基础英语已在高中阶段完成,高校阶段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主要是ESP教学,大学英语一开始就与专业挂钩,重点培养学生专业范围内的国际交流能力;这与我国大多数高校还把英语作为基础课学习形成对比;在我国,高等教育的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学之间没有明显的层次性,很多大学英语课堂学习的内容高中已经讲过,从而无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据调查发现,大一参加四级考试的学生通过率比大二的高出不少,这说明大学英语教育存在很严重的问题,部分高校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英语能力反而倒退。再以韩国为例,上世纪60年代的韩国,科技落后,自然资源缺乏,要想使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加强与世界的联系,培养国际化的高端人才,加强外语人才的培养成为当时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韩国外语大学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教学融入社会,实行社会办学,他们经常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对不同的企业、职业和其他社会阶层进行调研,捕捉人才需求信息,重视学习的实践性,做到培养人才与时俱进,外语人才的培养形成了“外语+专业”、“外语+副修”、“专业+外语+副修”等多样化格局;实行各种形式的国内、国际合作办学,实现优质资源的有效利用;相比之下,我国部分高校的外语教学内容早已无法满足时展的需要,教学材料信息滞后,在以后学生的工作、生活中毫无用处。而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美国,在学习其他外语过程中十分强调教师的作用,对外语教师实行严格的考评制度,并为他们提供机会在目的语国家进行深入、广泛的浸入式体验,等等。所以,通过参加国际交流,感受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为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方案的实施与改革提供参考。

(三)加快外语人才培养的有效国际交流与合作途径

既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对我国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那么,我们要通过怎样的具体方式,踏实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呢?

1.抓住机遇,加强沟通。

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当前许多国家出现了“汉语热”的现象,经国家汉办和其他机构多方面的努力,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近四年来,我们外派的教汉语的外语教师级学生达到百余人,这正是个人对国外文化及语言加强了解的一个大好机会。同时,对学校而言也是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点。外派支教的老师完全可以成为合作双方的“使者”,是合作双方了解与合作的有效“桥梁”。

2.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有良好的创新能力的外语人才,“师资”是关键。外语教师除了拥有良好的语言技能外,还要熟悉该主专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富有创新意识。笔者于2012年暑期到美国德州大学进行职业培训,时间虽短却收获颇丰,对该校外语教师Juliet对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引导者”、“控制者”、“观察者”游刃有余的角色互换的讲解印象颇深;我校老师在加拿大访学的老师归来所做的报告中一致认为自身的英语水平、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引进外教的做法使学生能够更详细地、与时俱进地了解目的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发展概况,等等。

3.加大“交换学生”的力度。

高校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多派学生到目的语国家进行学习培训,毕竟,教师从国外学到的东西,一方面可能由于实际条件的制约无法实施,另一方面,学生在国内和国外的感觉、领悟肯定会由于学习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学生经历一段时间的国外留学,有利于更好地发展语言能力,拓宽视野,借鉴国外相关学科的培训和发展经验,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创新能力,回国之后可以和同学交流经验,传播体会与感受。

4.合作办学。

通过合作办学引进先进、优质的课程设置体系,加大外语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输入”力度,促进英语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使外语课程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听”、“说”、“读”、“写”的技能培训上,而是应加大学生的专业培训力度,以某一“切入点”为依托,促进课程的纵向开发,培养实践型、创新型人才,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得到实际运用。

我国一等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已经经过了若干年的发展,所实施的具体形式经归纳已有以下几种:访问学者、教师进修、学生互换、合作办学与研究,国际会议,聘任外教、专家,等等,实现国际间优质资源互享;这类院校还应进一步加大国际交流的力度,通过沟通建立更加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地方院校由于办学条件、管理制度和氛围的制约,缺少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积极主动性和条件,而且在少有的交流当中,重视吃、住、行等形式,缺少真正的交流内涵。这类院校应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利用一切可能提升国际交流层次,使学校、教师和学生真正从中获益。

随着社会各方面、各领域“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高校间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信息互通有无,形成良性互动,不断加强交流与合作的内涵建设;通过交流合作研究探究国际先进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动向。同时,依据中国的具体国情,不断吸收、利用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有益的内容,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促进我国外语高端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蔡基刚.从日本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看我国外语教学目标调整[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3):1-7.

[2]王志伟.美国外语教育改革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J].教育与管理,2012(9):156-157.

[3]谢小苑,吴庆宪.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外语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8):82-85.

[4]黄葵.国际化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J].教育与经济,2012(3):34-37.

[5]庄智象,谢宇等.国际化创新性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J].外语界,2012(4):61-67.

人际与交流篇5

在国际合作过程中,误解会时有发生,而话语交流是消除误解、化解矛盾的基本途径。通过话语交流,人们可以分析产生误解的原因,化解矛盾和分歧,增进彼此了解,促成相互信任。当今世界各民族文化特点各不相同,跨文化交流总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隔阂甚至矛盾和冲突。为了增强沟通,促成国际合作,话语交流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通过交流,人们可以协调内部与外部行为,促成个体收益和整体收益实现合理化。因此,在国际合作过程中必需加强话语交流的互动意识。

一、话语交流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

西方国际合作理论新自由主义流派代表人物基欧汉认为国际合作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矛盾与冲突,相反,合作与冲突是同时共存的,而话语交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诱发性”信任,从而使国际合作“变得更加容易”[1](p46-50)。不管是消除误解,化解矛盾,还是促成国际合作,话语交流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一)话语交流是国际合作得以顺利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话语交流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交换或者讨价还价,话语交流还可以塑造指示对象,使其“富有感召力”[2](p14),从而使国际合作变得更加容易实现。话语的功能不单是将指示对象符号化并加以传达,更重要的是可以塑造话语行为人的形象,体现话语行为人的思想意识形态。正如法国话语理论大师福柯所说,“不能把语言的能指简单地归结为其内容或者表达,而应把语言当作系统形成这些话语以及所言及的对象来研究[3](p62)”。在现实世界中,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无一不是以话语交流为先导,在经济合作中所涉及的权利、收益、分配等关系无一不是话语交流产生的结果。因此,不涉及话语交流问题,就无法真正解决国家间的合作问题。国际合作其实就是话语交流形成的结果,只有通过沟通交流才能达成共同的合作目标。

在国际关系领域中影响最大的建构主义合作理论代表人物温特教授指出国际合作从来都不是在“沉默”中进行的[4](p152),话语交流在国际合作过程中起着沟通与协调的作用。国内不少学者也认为在国际合作过程中,话语交流是“代价最小的博弈方式”[5](p29),因为对话与交流意味着允许对方做出反应和评价,如果话语行为人能就话语内容的真实、真诚和正当性达成相互理解,就有助于从冲突走向合作。

在国际合作过程中,人们应当加强话语交流的互动意识。互动是指交流各方在交往过程中交替调整自己的话语行为以达成共识的行为模式[6](p18)。话语交流互动的模式包括协调互动和趋同互动两种。协调互动是指在交往过程中人们调整自己的话语以影响对方,这一机制包括一系列针对受话人的人际间话语互动策略,即“说话人调整自己的言语方式以适应受话人的个性特点[7](p38)”。趋同发生在话语交流的过程中,话语行为人通过一系列的语言特征如语音、语调、停顿、话轮长度、词汇特点等方式来调整自己的话语以适应对方[8](p14)。话语交流中的互动涉及到一系列影响交际行为的动态社会心理过程,交际各方应当理解交谈时自己和对方的意义,进而调整自己的话语以使交际能顺利完成。在话语交流过程中,人们应当注意运用话语交流的各种互动机制,通过协调趋同,消除误解,增进彼此了解和信任,从而使国际合作得到稳步发展和巩固。

话语交流在国际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话语交流并不是合作取得成功的充分条件。所以,在国际合作的谈判过程中,除了充分利用话语交流的各种机制,协调互动达成“同一”之外,还应充分考虑合作各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的不同等,从而使国际合作更加容易实现。

(二)话语交流促成国际合作收益实现合理化

国际合作总是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因为国际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各个行为主体的某种利益[9](p64)。这些利益可能是政治上的,也可能是经济上的。各国在交往过程中总是理性地思考着自己的策略,以实现自己收益最大化,其中话语交流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合作过程中,话语交流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对话与商谈可以协调合作各方的需要问题,还可以平衡权益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从而使国际合作收益实现合理化。

在国际合作过程中,各国合作的价值理念和共同目标也只有在充分话语交流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如果没有充分的话语交流,合作各方就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也就不可能形成共同一致的合作目标。即使已经形成临时的合作事实,如果不注意加强对话交流与沟通,还是不可能使合作参与者对已达成的合作目标保持忠诚,也不可能使合作得到稳步发展。

在经济合作过程中,谈判是促成合作,实现共赢的基本手段,而谈判本身就是话语交流的一种特殊形态。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时代里,所有国家都是通过话语交流这一方式进行沟通,从而达成合作,并最终使合作收益实现合理化。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的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话语交流更加显示出其重要的意义。

二、国际合作中话语交流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国际合作中,理性话语交流的形成有赖于多个方面共同起作用。首先,话语交流应遵循伦理规范原则。话语伦理是一种互动式道德理论,它建立在平等对话理念的基础之上。在国际合作中,话语伦理强调话语的道德理性和伦理规范,它不仅为话语交流提供基本道德准则,而且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国际合作中产生的矛盾与冲突起到缓解作用。其次,在国际合作中,话语交流还应当遵守互主体性原则,即话语行为主体之间应当奉行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

(一)话语交流的伦理规范原则

话语伦理是一种互动式道德理论,它建立在平等对话理念的基础之上,其作用在于为人们的话语交流提供基本道德准则。话语伦理通过话语行为人反思并调整自己的言语从而使国际合作得以顺利进行。德国著名的交际学家哈贝马斯在交往哲学的基础上建构了话语伦理学。话语伦理是指某一话语规范能够得到所有交际参与人的赞同,那么这一话语规范才是“有效的”,合乎伦理的[10](p179) 。根据这一原则,在国际合作中,话语交流的实践应当是互相包容,而不是排他的,每一个话语参与者都应当有平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所有话语参与人的权益都应得到平等重视。在话语交流的过程中,不论是说话人还是受话人都应当采取有利于达成共识或“同一”的交往态度,并按照所有话语参与人的平等利益调整各自的话语规范,使交流既没有内在压抑,也不受外来强制。

哈贝马斯提出在话语交流过程中话语行为人应当思考自己的话语是否符合伦理规范,并通过协调趋同这一话语交流互动机制调整自己的话语,从而达到一种自制状态。在交往过程中,话语伦理意识有助于话语行为人之间达成“同一”,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为国际合作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话语伦理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首先,话语行为人应当选择恰当的话语进行交流。话语恰当是话语伦理的一个基本要素,通过话语行为人在交往过程中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来实现。哈贝马斯认为恰当的话语应当满足三个条件,即话语的“真实性、真诚性与正确性”[11](p126-128)。话语真实是指话语所表达的意思真实有效,即话语的信息内容符合事实,而不是虚构或凭空臆造。话语之所以能够影响受众的意志、改变受众的态度与行为,是因为在交往过程中受众认为说话人的话语真实可信。所以,话语行为人应当自觉遵守诺言,树立良好的信誉与形象。其次,说话人应当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诚恳,以取得受众的信任。总之,在交往过程中,话语行为人应当选择恰当的话语进行交流,真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树立良好的信誉与形象,才能使国际合作得以顺利进行。

(二)话语交流中的互主体性原则

哈贝马斯认为要建立起正常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秩序,就必须承认和尊重社会中一定的共同规范标准――互主体性原则[12](p2)。互主体性原则是指话语行为主体之间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在国际合作过程中,话语行为人不应当推行话语霸权,更不应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给他人,而应当采取一种平等的态度进行对话交流。研究表明,话语行为人往往通过推行话语霸权来追求自身价值的普遍化,而话语霸权常常导致交流失败,不利于国际合作。所以哈贝马斯提出,“在奉行自己存在方式的同时还应承认不同存在方式的合理要求,不论对陌生人或异己者是否反感或不理解,都应给予他们平等的权利,不追求自身价值的普遍化”[13](p153)。

互主体性原则强调话语行为主体之间的平等与相互尊重,即在话语交流的过程中,说话人与受话人都采取一种平等、互利的态度进行交谈,这样的交流才能得到所有话语参与人的普遍接受,从而有利于国际合作得以顺利进行。在国际交往中,合作各方只有相互承认,相互尊重,不推行话语霸权,不追求自身价值普遍化,才能建立起正常的合作秩序。

在国际合作过程中,人们应当充分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与文化之间的差异,营造良好的话语环境。合作各方要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共同参与制定并遵守合作规则,在承认和尊重一定规范标准的基础上建立起良好的话语交流环境,这是国际合作得以巩固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良好话语交流的基本特征及其培养

美国交际学家伯德对话语交流的机制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良好的话语交流应当包括以下几个特征[14](p207)。1.会话的进程为交互式。在话语交流过程中,话轮转换体现了双方交换话题的过程,话轮的长短反映双方在交流过程中控制话题程度的异同。交互式会话进程是良好话语交流的主要特征之一。2.交际是理性的、诚实的。理性话语的形成有赖于话语行为人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对话语伦理规范行为进行自觉运用,说话人应当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理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评判社会,这样才会取得受话人的信任与支持。3.交际人履行自己的承诺。承诺是话语行为人向受话人许下的诺言。承诺的产生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承诺人与受诺人之间存在一定的信赖关系,受话人会因为承诺人的承诺而产生某种期待。承诺的遵守是信任得到实现的基本方式,不守诺言,话语就会变成谎言,承诺人的形象也会因此受到损害。4.信息交换真诚,说话人比较专注。所谓专注是指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事物上。一个专注的话语行为人会把自己的注意力凝聚到交流上来,使交际对方产生信任感,从而使话语互动能更加顺利地进行。

与哈贝马斯话语伦理的变量相比,伯德话语交流的特征与人们的生活世界联系得更加紧密。这些特征代表了话语交流的基本规范,是良好话语交流活动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对于人们的学习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在会话交流过程中,人们应当自觉遵循这些规范要求,努力提高自己的话语伦理意识和话语交流能力。

根据伯德话语交流的基本特征,良好话语交流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是鼓励话语行为人多说话,常交流,因为只有对话才可能促进交流与合作,而沉默不利于社会交往与人际沟通。其次,在话语交流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各种互动机制,尽量协调趋同,消除误解,逐步达到“同一”与共识。话语交流需要各方互动,因为交往行为是由交际各方各自构建的意义和话语规则构成的。话语交流各方应当认识和理解交谈时自己和对方的意义,进而调整自己的话语以使交流能顺利完成。再次,在话语交流过程中应允许各方持有异议,尽量避免中断谈话。只要话语交流能不断进行,就可能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根本上给予解决。

四、结语

在全球化语境下,通过话语交流来化解矛盾、消除误解是促成国际合作取得成功的基本途径。在国际合作过程中,话语交流应当以沟通为目标,以达成合作为导向,充分发挥话语交流互动机制的各种作用。掌握话语交流互动的技巧,善于言语交际,能使国际合作更加顺利愉快地进行。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等(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试论话语交流与国际合作[J].晋阳学刊,2007(5).

[3]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8.

[4]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惠耕田.沟通理性与国际合作[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2).

[6]Philipsen,G.The Coordinated Management of Meaning Theory of Pearce,Cronen,and Associates[A].In D.P.Cushman & B.Kovacic (Eds.),Watershed Traditions in Human Communication Theory.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5,pp13-43.

[7]Coupland,N.,Coupland,J.Giles,H.,& Henwood,K.Accommodating the Elderly:Invoking and Extending a Theory[J].Language in Society,1988(17),pp1-41.

[8]Giles,H.,Mulac,A.,Bradac,J.,&Johnson,P.Speech Accommodation Theory:The Next Decade and Beyond[J].In M.Mclaughlin(Ed.),Communication Yearbook 10.Newburry Park,CA: Sage,1987,pp.1-48.

[9]苏长和.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11]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人际与交流篇6

我国许多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呈现发展理念陈旧保守,国际化意识不强,缺乏开放性与创新性,发展战略规划与管理制度欠缺,管理机制不健全,措施不得力等方面的问题。其中,交流与合作的领域少、渠道窄、层次低,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国际大公司的交流与合作少,高质量的科学研究项目、人才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少,获取多方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信息资源的能力不强,缺少更加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内容。同时,吸引外国留学生的意识与能力较弱,生源素质不高,外国学生和教师所占的比例低,留学生求学主要集中于汉语言文字、医学等少数专业,外国教师主要是语言教师,其他领域教师较少。此外,在教育目标、内容、方法以及学科专业发展水平、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与国外高校和国内重点高校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二)发展经费短缺

许多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经费占学校教学、科研经费的比重很低,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多数靠学校获得的政府拨款。而学校经费相对固定而有限,国际交流与合作事业又需要大量的经费作为支持,这导致学校无更多的经费支持和参与一些对学校师生教学科研有重要意义的国际合作项目,对国际交流与合作所需的设施设备的投入不足,也导致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不能及时、有效、全面地开展,影响合作与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制约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事业的发展进程。

(三)高校内部人员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许多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存在主体不明,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教学和科研单位、教学科研人员和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管理部门的工作理念滞后,对国际交流与合作信息的宣传与推介力度不够,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大部分学校的外事工作人员都没有相关经验或受过相关培训,很多情况下都是学校教师转岗,对如何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没有清晰的了解,只是靠摸索和尝试。二是由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生源质量相比重点高校差一些,学生外语水平和学习意愿与能力相对较低,学生国际化的意识不高,以及留学费用高昂等问题。三是教学科研人员的外语水平和专业能力相对较低,进行国际交流有一定的困难,以及面临出国学习后的教学科研工作安排、待遇等问题。若是单一依靠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部门,无法全面有效地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事业的更好发展,因为教学科研人员及学生才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体,需要“三位一体”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事业的发展。

(四)留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相对滞后

许多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对留学生教育疏于管理,缺乏科学的服务理念,在留学生教学、生活和安全管理与服务等方面与学校的教务、学生、保卫、后勤保障、相关二级学院、教师等部门或人员存在沟通不畅、联系不紧密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留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面临如何构建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具有本地特色的留学生教育课程体系,如何处理好留学生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教学内容和方式与留学生接受能力存在偏差;缺乏有效的针对留学生学习质量的监控与奖惩机制;高质量师资队伍亟待加强;未能有效建立与健全提高留学生汉语水平与中国高校生英语水平“双赢”的管理运行机制。二是留学生生活管理与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对留学生食宿与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留学生课外生活、校园文化、体育活动的有效安排与科学管理,未能有效地引导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及求学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留学生与所在高校的中国学生交流的机会少。三是后勤生活服务保障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留学生的宿舍楼和教学设施设备缺乏,留学生宿舍供应不足等问题。由于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地区,饮食、居住环境与文化等方面差异比较大,导致中国学生的宿舍设计模式无法满足其需求,致使许多留学生到校外租房住,不利于留学生的教学、生活与安全管理,需要学校有针对性地对待。

二、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科学发展的策略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针对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存在的问题,从国情、校情出发,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研究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

(一)更新发展理念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地区的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不能一味地封闭进行,应具有国际视野,注重比较研究,适当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重要的举措。开展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重要的是办学理念的更新和合作机制的创新,充分认识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市场,坚持重点建设与整体统筹相结合,有计划、分层次地推进国际化进程。我国重点高校(985、211工程高校)开展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时间比较早,发展模式逐渐成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经验,值得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学习借鉴。因此,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解放思想,开放办学,审时度势,增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意识,充分借鉴与吸收世界和国内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经验,探索多向互动、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建立良好的合作与交流机制,充分利用国际高等教育教学资源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

由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发展基础弱,学科专业发展水平、财力资源、师资队伍水平、科研水平等方面与国内外重点高校相差较大。因而,不能一味地照抄照搬其发展模式和做法,应根据自身实际制定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战略,不断拓展交流与合作的领域,提升办学层次,提高获取国际交流与合作信息资源的能力。发展规划应明确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目标、原则、内容与方法,做到统筹规划,全面展开,实现速度、数量、规模、层次、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协调发展,有选择、有步骤地推进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与国内外教育主管部门、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国外交流基金会和国际大公司交流与合作,研讨合作项目,签署合作与交流的协议,推动自身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三)做好经费管理工作地方普

通本科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事业的有效开展需要相对充足的专项经费支持,以满足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需要。一方面,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投入与支持,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例如,借鉴中外合作大学的做法,除了学费收入这个主渠道以外,广泛通过其他渠道吸收各方面的投资,注重面向外部企事业单位,争取社会捐赠。另一方面,应加强经费的管理。制定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经费的预算与结算管理办法,规范财务管理,做好开源与节流工作,实现经费的科学运行。

(四)加强相关人员的管理与服务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有效开展,需要高校内部人力资源的有力推动。一方面,应加强管理与服务人员的队伍建设。国内大部分高校设立了负责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专门机构,应加强专职人员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与服务等方面的培养,不断加强外语交流能力、外事政策法规、国际礼仪等方面的学习和培训,为在校生出国留学、教师出国进修、外国留学生学习、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和国际教育投资培训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另一方面,应鼓励和引导师生通过多种方式出国交流与合作。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不断建立健全不同人员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创新高校不同人员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式,建立健全学校领导、学科专家、拔尖人才、相关教师和学生参与的机制,形成高校领导层重视、教学科研人员为骨干、优秀学生为突破口的良好局面;采取“走出去”的方法,引导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以交换生、联合培养、直接申请外国高校、访问学者、出国进修、合作科研(包括共建科研机构、开展科研项目)和出国考察访问等形式走出去,形成申报国家公派留学、高校选派、自费留学、校际互访、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五)加强留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

近年来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留学生数量增长较快,例如医学、综合类院校的留学生。对此,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处理好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和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关系,统筹安排留学生中学历生与非学历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改革和完善留学生教育教学、生活管理制度,加强留学生培养规格、培养计划、培养内容、培养过程、培养方式等方面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改善留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及管理水平。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需要与学校的教务、学生、保卫、相关二级学院以及政府外事管理部门、公安部门进行协作,提高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提高留学生的满意度和学习质量。为了提高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外部师资队伍建设来说,积极拓宽聘请渠道,与国内外重点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采用长短期聘任结合或特聘、兼职、项目合作等“柔性流动”的聘用机制;从内部师资培养来说,鼓励教学科研人员进行在职进修。针对学校发展现状,制定教学科研人员出国进修、考察、参加国际会议、合作科研等制度,提高教学科研人员的教学科研能力。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由于受到经费、学科发展水平、科研条件等方面的制约,无法大力引进高水平的校外教学科研人员,而对在职教师进行进修培养是重要而可行的举措。

人际与交流篇7

(二)交流方式不科学,缺乏交流技巧

科学的交流方式和合理的交谈技巧是人际技能的两项重要指标。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很多工商管理应用人才的交流方式都存在不科学性。调查结果显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利用网络和手机来进行交流,而面对面的交流却越来越少。他们认为面对面的交流会让人产生害怕或羞怯的心理,给人不自然或者尴尬的感觉。但是网络和手机这样的交流方式很多时候都局限于文字的交流,对形成良好的交流技巧造成了极大的阻碍。除了方式的不科学,缺乏合理的交谈技巧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39.6%的学生觉得自己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很多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交流时总是显得不知所措,不懂得灵活变通。

(三)以自我为中心,存在交流障碍

当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属于90后独生子女,因此他们也有着90后的鲜明个性——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从小在父辈的呵护中成长,有的甚至是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包容,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总是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为出发点。他们总是认为别人应该按自己的意愿来行事,喜欢把他们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不懂得换位思考,不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由于这种自我心理的存在,很大一部分工商管理学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喜欢被动地等待别人来与自己交流,甚至在交流的过程中表现出对别人的不尊重。这些都构成了他们人际交往的重要障碍,非常不利于人际技能的提高和人际技能素养的养成。

(四)交流经验不足,缺乏锻炼平台

人际交往技能同样需要在实践中去获得,并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不仅在课程安排上没有给予学生足够多的人际交往指导,学生无法系统地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而且也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互动式的人际交往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与人交往的重要性,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学生一旦没有正确的引导和合适的平台,他们的人际交往会成为零散的和不合理的活动,甚至有些学生会由于性格的原因放弃本可以交流的机会。总之,由于没有足够多的锻炼机会,导致学生交流经验的缺乏,使学生无法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以及养成良好的人际技能素养,所以在交往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当的行为而影响人际关系,或是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表达不妥或是词不达意而让人误解,给人际交往造成不好的影响。[3]

二、工商管理应用人才人际技能素养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大学生的人际技能素养的高低。生活在相对富裕家庭的孩子,由于长辈们的溺爱,性格高傲,自认为高人一等,在人际交往中根本不屑于与其他人交流。而处于相对贫困家庭中的孩子,由于自身条件的影响,在人际交往时则会表现出自卑心理,独来独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因此,不同的家庭氛围造就不同的人际交往的性格与偏好。

(二)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人际技能素养养成的重要因素。学校能否为学生创造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交流平台、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交流的无障碍性与和谐度、学校对学生人际交往的控制力度等等,都会影响学生参与人际交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一个良好的校园人际环境下,学生不仅乐意与人交流,获得交往的满足感,而且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交流技巧,不断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

(三)性格类型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性格类型包括外倾型、内倾型和介于两者中间的混合型。外倾型的学生开朗积极,喜欢各种社交活动,善于与人打交道,拥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内倾型的人害怕与人交流,不善言谈,不愿参加各种活动。混合型的学生,在熟悉的人面前开朗活泼,但在陌生人或与自己交流不多的人面前则表现得比较沉闷。不同性格类型的人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同,性格的差异性也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出缤纷的色彩。调查发现,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属于外向型性格,这也是专业的需要。

(四)沟通方式

沟通方式在人际交往中也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沟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种沟通方式都有优缺点,比如面对面的交流可以传达及时的信息,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缺点是无法表达更加详细和完整的信息,以及容易让人产生畏惧感和不自然感;而网络交流方式虽然可以避免畏惧心理,但是容易拉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是因为沟通方式的差异性与局限性,在不同的场合和时期,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要想与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需要我们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工商管理人才将来从事的是在不同场合与不同类型人打交道的工作,所以,只有能够灵活地选择沟通方式,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三、工商管理应用人才人际交往素养的强化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趋向物质性和实用性。很多学生在与人交往时,都抱着功利性的目的,重利轻义,真实的情感和友谊不被重视。这种唯利是图、一切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直接影响了其人际交往观,造成了一切以利益为纽带、缺乏真正温暖的人际关系的局面。所以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观。人际交往中不仅是利益的交换,更是情感的交换,我们要教导学生尊重人性、关注他人、平等互助、真诚交友,享受人际交往中的快乐,让别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

(二)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

积极乐观的性格会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豁达的生活态度会产生无限的魅力,吸引别人与自己交友。积极乐观的性格和态度不是天生的,需要通过后天培养。学校要经常督促学生阅读一些相关书籍,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消除自卑感,增强信心,敞开心扉,开心地去与别人交流。要引导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和朋友,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在人际交往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人际技能。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消除其心理障碍,改善他们的羞怯和交流恐惧心理,提高他们的交友信心、乐观心态和开放程度。

(三)培育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

人际交往技能是一种包含言语交流、非言语性表达、倾听、识别团体特征、情绪协调等多种技能的规则复杂、特征显著的社会技能。与人交往是一门很有艺术性的学问。学校可开设一些有关人际交往的课程,给学生系统地传授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有针对性地定期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的培训,开展一些素质拓展活动和知识讲座。另外,督促学生去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

(四)加强实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掌握人际交往的各种技巧,并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增强在人际交往中的信心和勇气。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知识、技能竞赛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运用所学,促进其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在活动中,对于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进行一些有效的指导。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外的实践活动,接触社会,和不同社会地位、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人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掌握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更适合自己的交往方法,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五)完善学校和家庭教育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接受的学校教育都是应试教育,这也造成了很多学生智商高、分数高,但情商和人际技能却较低。人际技能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即从幼儿园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评价一个学生不仅要看其成绩,更要看其综合素质。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促进学生之间的日常交流。高校可以开展人际交往的系列活动,在期末的学生测评中加以适量的人际交往知识,把学生的综合人际交往能力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关于家庭教育的完善,首先要让父母选择科学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味地让子女读死书刷高分数,要注重子女的素质教育。父母还要加强和子女的沟通,要主动与孩子进行交流探讨,增进彼此的了解。只有通过相互沟通了解,才能形成相互之间的和谐关系,让子女享受到和谐人际关系的乐趣和必要性,促进其加强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与交流篇8

(二)交流专业和学科多样化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从境外院校赴中国交流的外国学生从以前的单纯学中文扩展到各种专业学习。比如,浙江传媒学院2010年之后,接收的国际生从过去全部学习中文,发展到现在除传统的中文语言学习之外,拓展为新闻传播、摄影、媒体制作、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课程的,所涉及的学院也已从单一的文学院,发展为包括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在内的多个学院。

二、国际学生交流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而完善的国际交流生规章制度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成绩显著。但在各国学生间交流上,仍有些问题必须亟待我们予以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和解决。其中,我国大部分高校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是,还尚未建立全面有效的与国外高校校际交流的规章制度;在校际学生交流方面规范完善的制度的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与国外高校校际交流的进一步开展和实施。比如目前在许多高校当中,成熟的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由于国内外高校在课程学分、课程名称、学时量和学分值等许多方面存在诸多不一致,科学而公认的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制度的缺乏会让广大学生对校际交流存有隐忧,严重影响其参加国际交流项目的积极性,进而直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二)欠缺规范和协调的国际交流生管理

高校内部各级学院与各行政职能部门是高校校际交流各项政策和措施得以真正贯彻落实的租住保障。国际交流生工作涉及到学生学籍管理、选课指导、宿舍问题、返校后学分认定、奖学金评定等手续。多部门多头管理容易产生责任不清,管理脱节问题。职能部门之间容易产生沟通不够紧密、工作衔接不到位问题,导致教学管理不到位等,影响交流工作的落实以及顺利开展,同时也会制约学生参加校际交流的积极性。

(三)国际交流学生的语言障碍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国境交流的学生的语言障碍,二是提供给外国交流生的国际课程较为缺乏。目前,国内高校本科生在与国外(境外)高校的校际交流中,基本上都以英语为媒介语言进行,无论是赴国(境)外交流的中国学生,还是来中国交流的外国留学生一般都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但目前学生考雅思托福的提前意识不够强烈,无法及时提供交流院校要求的雅思或托福成绩。

(四)缺乏成熟的国际课程

课程国际化是教育化的重要内容。目前,部分高校课程由于缺乏长期的学术积淀、充分的师资培养以及相关系列课程丰富的教学经验,国际课程内容较随意、系统性不足。教学内容根据国外留学生的兴趣安排、科学性、合理性及与当地高校资源的适配性都较差,总体国际课程设置不够成熟,暂时无法提供有特色的、完善的国际课程或双语课程,因此在教学内容上真正吸引有兴趣的外国留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

三、建议和对策

(一)完善高校本科生校际交流的法规制度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缺乏公认、完善的高等教育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系统的现状,国内各高校也应根据自己特定的需要,研究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系统,完善改进交流生课程学分转换、成绩评定标准制度。另外,还需积极健全学生交换项目的选拔考核制度、交流期间的安全应急机制,通过规范化的管理保障各项交流项目的完成质量,提高师生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国际学生交流活动的开展。

(二)探索高校本科生校际交流的激励机制

为鼓励中国学生赴境外交流以及吸引更多优秀的海外交流生,应设立高校本科生校际交流奖学金或者校际交流助学金。交流奖学金可以用于奖励参加校际交流学习成绩和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国内外学生,而校际交流助学金可以用于资助品学兼优、出国交流意向强烈但是家庭经济困难但的校际交流学生。

(三)开发特色国际化课程

在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应努力开发与时俱进的国际化课程。国际化的课程强调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有机结合,在吸取外来优秀元素的同时,注重保持和张扬自身的特色,旨在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通过比较分析,将其他国家相关人文、社科等知识和经验融入本国高校专业设置和教授的课程。开发特色国际化课程应将课程国际化理念纳入学校的总体发展纲要和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国际化课程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开发通过国际比较与借鉴得以延伸和扩大传统学科领域的课程、国际学科特点的课程、跨文化交流课程、引进外方课程、两国高校共同开发的课程。

(四)积极开拓新的交流合作模式

校际间的交流合作我们不应拘泥于传统合作模式,而应努力创新思维,积极挖掘非传统合作模式,如探索双联或多联合作(两国两校、两国多校或多国多校)、各类短期互派学生修读学分课程、暑期实践学分项目、海外教师辅导制项目、两校学生联合作课题项目、学生海外带薪实习项目以及跨学科研究项目等等。

人际与交流篇9

1.加强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1.1加强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信息时展的需要

在信息时代,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康复辅具标准化发展,促进康复辅具业发展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弱国无外交”,从康复辅具标准化的专业角度来说,可以说“弱国无外事”,有无充分的高水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康复辅具标准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当代信息技术的革命使全世界融入一个共同的大圈,使我们不可能脱离外部世界而在封闭的环境中健康快速的发展。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等各方面,我们都处于世界这一共同的大圈之中。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加强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1.2加强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

现代国家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包括经济实力,也包括文化软实力。从康复辅具标准化工作本身来说,它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当今时代,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升文化软实力已被我国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加强康复辅具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传播我国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康复辅具标准化本身体现的是国家的软实力,但是它背后潜藏着的是一个国家康复辅具业的发展,是经济实力,所以,实际上它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经济实力即综合国力的表现。

1.3加强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世界与中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发展的需要

世界康复辅具标准化的发展与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的发展都需要我们加强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方面,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的发展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我国等同采用了ISO/TC 168、ISO/TC 173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国际标准,转化为我国的康复辅具国家标准,填补了许多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领域的空白,对促进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同时,由于我国康复辅具业及康复辅具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还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做,我们依然需要学习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工作的先进理念、方法、技术与实践经验,依然需要大量引进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另一方面,世界康复辅具标准化的发展同样也需要我国的支持与参与。我国是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组织的重要成员,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73的参与成员国,是ISO/TC168的观察成员国,康复辅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离不开中国的支持与参与。作为占世界4分之一人口的大国,中国是世界上残障人口最多,康复辅具需求量最大的国家,做好我国的包括康复辅具标准化在内的康复辅具工作,本身就是对世界康复辅具业、康复辅具标准化事业的重大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初步建立了康复辅具标准化工作人员队伍,自主研制了一批康复辅具标准,成为世界康复辅具标准化的一部分。同时,也培养了部分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专家,积极参与有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积极参加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相关会议等。

2.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也存在很大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交流与合作的数量较少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与康复辅具业及康复辅具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我国的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也日益增加,但总的来说,无论从总的数量还是频率上,还是从参与人员上,都还比较少,还有很大的增加空间。

2.2交流与合作的内容单一

目前,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式仅限于参与某些康复辅具国际标准的起草,参加某些国际康复辅具会议以及缴纳会费等,形式相对比较单一,从而导致交流与合作的内容单一,有待于进一步拓展我国康复辅具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内容。

2.3交流与合作的深度不够

无论是参与康复辅具国际标准的起草,还是参加某些康复辅具国际会议,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主要是被动地参与,除承办过国际标准化组织康复辅助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 173)第七次会议等少数几次有关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会议外,很少主动发起或承担一些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的工作或活动。

3.加强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实现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理念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康复辅具业有了较大发展,康复辅具的技术不断进步,经验逐步积累,社会需求不断增加,市场也不断扩大,对康复辅具标准化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同时,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此背景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康复辅具标准化的关注不断增加,对中国在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领域承担责任与义务的期望也在不断增加。面对这一形势,一方面,我们要立足国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我国的康复辅具标准化工作。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大势,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在康复辅具标准化信息交流、经验交流、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甚至在某些资源共享等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做出更大的贡献。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合作当中,进一步更新观念,逐步从“被动”转变为“主动”,逐步从“引进”为主转变为“引进、走出并重”,改变以往被动的局面,主动承担相应的工作或任务,主动承办某些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活动,争取将某些康复辅具国家标准转变为国际标准。

3.2注重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人才培养

有了人,才能开展活动,才能谈交流合作。加强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离不开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人才。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人才是国际交流合作的有形资源,有了人才保证,我们才能盘活资金、渠道、组织方式等要素,才能有效地参与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康复辅具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中已分别提到了部分内容,在这里专门就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人才培养展开讨论。

3.3创新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式

为了开创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提高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的发展,我们要不断创新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式,积极参与康复辅具标准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要加强官方之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这是加强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关键。康复辅具标准化官方之间的国际合作是康复辅具国际标准化组织与各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官方组织之间对话和交流的结果,没有相互的对话与交流,便不会有相互的合作。

人际与交流篇10

高校教育国际化是指高校教育跨世界、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即面向世界发展高校教育的思想理论、国际化活动以及与他国开展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等。

而在当下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之下,大学生己经无法躲避国际化浪潮的冲击,现代高校要使自己培养的人才满足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的社会需要,就必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主动将人才培养的过程纳入到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之中,让大学生直接参与高校教育的国际交流,使大学生具有能够面向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拥有国际化视野,主动关注世界问题,了解不同文化的综合素质。

一、高校教育国际化存在的困境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均己积极组织开展学生的对外国际交流活动,将其作为提升学生国际素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在此过程中,存在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对参加对外国际交流认识上的不足

大学生参加国际交流的意愿直接决定着高校大学生国际交流项目能否顺利开展,而学生的参与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对国际交流活动的认识。由于国内大多数高校开展学生国际交流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当下学生对于活动开展的认识也尚未成熟。

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语言。他们想当然地认为进行对外交流能够迅速地学会或提高一个人的语言水平。事实上,大学生国际交流的目的远远不只局限于为学生提供一个语言操练的环境,而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也不一定非要依靠这种途径。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感知,以及通过对交流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理念与处事原则、解决方法的体验与思考,远比语言锻炼要重要。

(二)国际交流活动计划难以制定且项目较少,限制了学生的参与

由于国际交流各种项目的执行时间不一致,而且同一个项目第二年是否能够如期执行也并不能预知,再加上所有项目的组织单位、联系人又不完全相同,因而学校管理部门难以对第一年的交流项目进行统一的计划和宣传,造成各种交流项目缺少一个统一的宣传与信息渠道,学校整体交流情况的信息与单个交流项目信息难以汇总,同时也造成学生对国际交流的项目了解不全面,学生在选择交流项目时表现出盲目性。

此外,虽然目前许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国际交流,千方百计地选送大学生出国交流,但是毕竟学生出国交流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理念、财力和管理的水平不同,各高校的重视程度与推动力度也不平衡。

总体上,我们大学生出国交流的学生人数并不多,与国际知名高校签署的交流项目数偏少,即使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但学校能够提供学生交流的机会远远没有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参与交流活动的成果与收获都相当有限。

(三)经费问题是大多数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的难点

学生赴国外参加校际交流活动所需费用较大,学费、生活费和国际旅费是一笔不少的开支,而大多数项目的经费是没有减免和优惠的。全额由学校来承担显然并不现实,但全由学生个人自行支付,对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学生来说难以承受。可以说,经济因素是影响学生交流意向和制约学校交流活动开展的主要原因。面对学校公布交流项目选拔学生的通知时,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同学只有望而却步了。

因此,在以上困境的制约下,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以及高校教育国际化的开展面临着种种问题,这将使我们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二、发展高校教育国际化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高校教育国际化存在的困境,以及更好的发展学生国际交流的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引导学生了解全面的资讯,共同积极推动交流项目

开展高校教育国际化的主体是在校学生,成果辐射和宣传的对象也是在校学生,同样,组织报告会、座谈会,制作小册子主要依靠的也是在校学生。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建与国际交流有关的学生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变被动选择为主动争取,使学生国际交流不再是单向和孤立的教学任务,而是多向和互动的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可以主动参与学生国际交流的各个环节,尤其在宣传、项目推广和交流成果的深化等方面发挥学校管理部门难以达到的效果,成为学校学生国际交流管理工作的重要助手,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扩大了交流面。

而针对目前学生中还普遍存在着认识误区的这种情况,即一方面,学生认为国际交流就是学习语言,游山玩水见见世面,只有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才能参加;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参与意向不强烈,参与目的不明确,不少学生更是没有结合自己的发展,以交流为契机,为将来的深造或发展进行合理地规划。

因此,我们应该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综合能力者”为理念,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交流活动的宣传,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地规划自己的交流计划,提高学生对交流工作的认识。通过宣传,让在校学生意识到,参加国际的校际交流活动,不仅仅可以(下转第58页)(上接第54页)强化语言能力,拓宽国际视野,更重要的是体验到了国内学生不可能体验到的国际一流大学的科研学术氛围、教学方法手段。对有志将来继续出国深造的学生,提供了难得的与导师名师直接接触的机会。

(二)创新交流形式,促进多样化交流

目前,国内高校学生交流的形式主要有文体交流、文化考察、语言学习、科学研究、课程进修等,从时间上来讲,多则一年半载,少则一两周。从交流的形式上来看,普通高校的交流模式可以根据自身国际交流的实际,从语言学习、文化考察及短期课程进修等形式开始做起。

同时,学校可以通过交流模式的创新,拓宽对外交流的渠道。例如,美国政府近年来在国内力推文化交流项目及暑期大学生赴美带薪实习项目。这虽然不是国际高校之间的交流,却使学生有机会能够到美国进行社会实践,亲身体验美国生活文化,提高英语实用能力,并且与美国人同工同酬,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出国费用。同时,学校也可以以项目为依托和交流的平台,拓宽交流渠道,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三)扩大国际交流内涵,推动校内的国际交流活动,并多方位解决学生的经费问题

在学生赴国外交流有限的情况下,扩大交流规模,推动国际交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转变观念,扩大国际交流的内涵,让更多的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在“走出去”的同时,还要“请进来”,邀请国外著名高校的学者、专家和普通师生来学校考察、学习、科研和作讲座、报告。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国际”资源,利用国际一流大学的知名学者、专家来学校访问或讲学的机会,邀请他们为学生作专题报告,开展校内的交流活动;组织学生与来校交流的国际学生开展讨论、联谊等各类交流活动。

同时,虽然在国际交流的费用上以学生个人承担为主,但我们仍然建议学校要有足够的经费投入,支持已有项目的开展和新项目的开拓,弥补交流活动的开支。学校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校际合作,争取更多交换学习、减免学费、生活补助等形式的校际交流项目,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吸引社会资金设立国际交流的奖学金、助学金,多方位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高校国际交流工作在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将承担着更为艰巨和具体的任务,虽然面临以上种种的困境,但是,面对高校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要与时俱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教育改革,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力度,主动适应国际化的形式,促进高等教育稳步持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人际与交流篇11

硕果累累

章新胜在回顾交流协会成立的历史时说:“30年前,在万里、姬鹏飞、方毅等老一辈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周培源、季羡林、张维、黄辛白、李滔等一批著名学者和教育部门领导的积极倡议下,1981年7月,由教育部、外交部联合上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从此,中国民间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有了专门的组织。”交流协会从成立伊始就肩负起开拓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民间渠道的历史使命。

章新胜将交流协会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81~1990年,是协会初创、开辟渠道的10年。“为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特别是打开出国留学渠道,帮助高校建立与境外教育机构的联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第二个阶段从1991~2000年,是健全组织、加快发展的10年。“围绕当时的难点热点问题,发挥民间优势,积极组织实施了各级各类教育交流合作。”第三个阶段从2001~2010年,是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10年。“抓住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配合我国大经贸发展的方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民间教育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协会在教育国际交流领域里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巩固和凸显。1991年交流协会注册为全国性社团组织后,2006年获得“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2008年成为联合国新闻部非政府组织合作伙伴,2009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密切合作关系。“这为在国际舞台上阐释我国教育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为参与国际教育标准的制定和修改,为提升我国教育的话语权奠定了基础。”章新胜说。

经过30年的发展,交流协会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1个市建立了地方交流协会,拥有159个团体会员单位,涵盖各级各类教育。已经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家半官方机构和民间组织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30年来,交流协会搭建了一系列开展民间教育人文交流的国际性重要平台,从1995年承办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北京非政府组织妇女与教育论坛”,到2000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的“中国国际教育年会(论坛暨国际教育展)”,再到2002年开始每年在国外举办的“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展”等,参展、参会人员达上百万。

今年10月举行的“2011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以“开放世界、教育创新”为主题,由“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教育论坛”和“2011中国国际教育展”两部分组成,其中“2011中国国际教育展”在北京、青岛、西安、上海、武汉、成都、广州巡展,有3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所学校参展,观众将达6万人。

30年来,交流协会创建了教育领导者能力建设项目、中外师生教育文化交流项目、中外联合培养人才计划等一批高质量的双边、多边国际教育合作和交流品牌。据统计,截止2010年底,仅交流协会秘书处派出各类交流师生达3万余人;接待国外来华教育工作者近2万人;在境内外举办教育展20多场,参展达百万余人;编辑出版了《中国教育国际论坛》、《中国高等院校大全》(英文版)、《中华留学教育史录》、《春天的交响――新中国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60周年画册》等百余种高质量学术著作和教育期刊。

30年来,交流协会积极承担了政府委托或支持的重要交流项目。交流协会具体承办“美中友好志愿者”、“美国艾森豪威尔基金会学者项目”等人文交流项目。与西班牙方面共同举办了“中国―西班牙大学校长论坛”;在“中法文化年”、“俄罗斯年”期间,承担有关活动的组织工作;承办了“联合国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非政府组织圆桌会议”等。

30年来,交流协会注重各级各类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师生往来、学者互访、联合培养、国际研讨等多种交流方式,合作深度不断拓展。高等教育领域推动了从重点高校到地方院校的广泛交流,职业教育领域搭建了与美、德、英、澳等国的合作平台,基础教育领域开展了校际交流、文体竞赛、夏令营冬令营等丰富活动。为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开辟了对外交流渠道,通过开展暑期英语教师培训、牵手计划、西部地区大学生赴日短期留学等项目,使教育开放的成果惠及各地。

充分肯定

作为30年前与教育部联合上报国务院申请成立交流协会的单位代表,外交部办公厅主任张明深有感触地说,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走向海外的步伐加快,如何让世界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加深与各国的了解与互信,争取一个有利于国内建设的国际舆论环境,是中国由大国走向强国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实现“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的目标,需要我们大力开展公共外交。交流协会在加强与国际非官方教育组织的对话与合作,参与和影响非政府层面教育领域的决议和规则制订,开展教育领域公共外交方面有很大的施展空间。

北京大学是交流协会成立的倡议单位,从周培源校长以来历任校长都兼任交流协会副会长。周其凤校长说:“交流协会成立后,在开辟高等教育对外交流渠道、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交流协会极大地便利了我国大学与外国民间机构、教育团体的来往,使大学得以在商定教育交流项目、接受奖学金名额以及派遣留学生等工作中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为我国高校迅速打开教育国际交流局面,为促进中外大学师生、文化交流的蓬勃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交流协会的协调下,上海率先挂牌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国际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印杰深刻感受到了青少年交流为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城市所带来的勃勃生机与活力。“各种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交流活动拓宽了上海市青少年的国际视野,提高了上海的国际知名度,促进了上海与世界其他城市、地区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以及各种形式的跨境教育质量保障日益成为国际教育的焦点。交流协会经过在国内外广泛调研和华东等地区的试点,在市场开放的条件下,积极推动以自愿为前提,以自评为基础、重在质量过程、以质量基准性为保障而实施的行业自律性的认证这项工作,先后与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如美国新英格兰学校与学院协会、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荷兰佛兰德认证机构、澳大利亚大学质量保障署、日本大学基准协会等国际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签署交流合作协议或意向书,采取中外合作的办法,在上海等省市的中外合作办学上进行试点,不仅有利于中外合作办学和民办学校的质量保障,而且对于吸引来华留学生、使认证学校达到国际认可,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体系、教学模式、学分制、考试制度等方面与国际教育质量认证标准对接。印杰说,这一对跨境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尝试,已被列为上海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之一,并建议“更加重视跨境教育质量保障”。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有3位院级领导和1位后备干部参加了交流协会承办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的“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苏志刚书记认为参加这个项目取得了不少收获,不仅近距离了解了国外高职院校,学到了国外的好理念、好经验,而且通过开展一系列实质性国际合作,推动了我国高职教育走向世界。他建议:“继续实施并扩大这一项目的规模,将覆盖面从目前仅限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扩大到一般高等职业院校,从高等职业教育扩大到中等职业教育,从院校领导扩大到教师和学生,让更多的职业院校分享国际交流的成果。”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的羌族英语教师王琼2010年7月~2011年7月通过“中美教师交换项目”作为一名交换教师赴美教授中文和中国文化,在美获当地学区教育局颁发的“优秀教师奖”。在美1年的工作生活使她“对中美两国的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人文交流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对扎根西部地区、奉献西部教育的信心决心更加坚定”。回国后不久,王琼又主动参加了交流协会组织的“牵手计划”,向从未走出国门的教师介绍国外教育和文化,帮助他们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能力。王琼希望“国家支持或设立更多的符合基层教师需要的国际交流项目,让更多的老师,特别是西部地区的老师有机会走出国门”。

现任国家审计署境外审计司司长的章轲2005年入选交流协会承办的中美高层人文交流项目――“美国艾森豪威尔基金会学者项目”,赴美国进行了6周的交流学习。回国后不久,章轲就任现职,负责境外审计工作,维护国家在境外的国有资产安全。章轲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们应该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抓紧研究、设计、建设一批国际知名的、旗帜性、标志性的教育领域公共外交品牌项目。”他建议参考美国“艾森豪威尔基金会”项目,设立“以我为主”的中外高层次人才的部级交流品牌项目。一方面,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人才;另一方面,从战略上储备一批对华友好,可能发展成为未来各国政界、军界、商界、学术界、企业界等领域领袖的人脉资源。

人际与交流篇12

工商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人际关系技能作为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素养之一,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大学生期望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并且渴望在人际交往中受到足够的尊重,社交的需求便处于突出的地位。对于未来需要从事各类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而言,人际交往素养的养成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发挥积极作用,而且能够给学生今后事业的发展增添砝码,助其实现自我的价值。不管是从个人需求还是从未来发展方向而言,都需要对工商管理应用人才的人际技能素养进行培育。

据中科院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显示: 大学生中不善交际者占80%以上,有明显心理异常者占37%,与人无法沟通者占21%。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自身对人际交往和人际技能提升的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国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结果。因此,许多学生在大学期间人际交往素养得不到提高,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难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最后引发了各种心理问题和疾病。当然,作为对人际技能素养要求更高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也面临相同的问题。本文以湖南四所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对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仅有28%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社交能力非常强或是强,而61%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社交能力属于一般水平;而对于人际交往状况,35%的调查对象认为非常好或是好,60%的调查对象处于一般水平。可见,现阶段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不容乐观,急切需要提高其人际技能素养。

一、工商管理应用人才人际交往素养的不足

(一)观念上的误差,忽视人际技能提升

调查中,尽管许多学生意识到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并没有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对人际技能进行有意识的提升。他们认为人际技能无需进行专门的学习与训练,它是一种能够自然而然掌握的东西。这种错误的观念从根本上抑制了个人人际技能的提高。人际技能有利于信息的获取、思想的交流、个人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良好的人际技能能造就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良好的人际技能是顺利进入社会的保障,也是社会对该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

(二)交流方式不科学,缺乏交流技巧

科学的交流方式和合理的交谈技巧是人际技能的两项重要指标。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很多工商管理应用人才的交流方式都存在不科学性。调查结果显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利用网络和手机来进行交流,而面对面的交流却越来越少。他们认为面对面的交流会让人产生害怕或羞怯的心理,给人不自然或者尴尬的感觉。但是网络和手机这样的交流方式很多时候都局限于文字的交流,对形成良好的交流技巧造成了极大的阻碍。除了方式的不科学,缺乏合理的交谈技巧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39.6%的学生觉得自己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很多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交流时总是显得不知所措,不懂得灵活变通。

(三)以自我为中心,存在交流障碍

当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属于90后独生子女,因此他们也有着90后的鲜明个性――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从小在父辈的呵护中成长,有的甚至是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包容,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总是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为出发点。他们总是认为别人应该按自己的意愿来行事,喜欢把他们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不懂得换位思考,不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由于这种自我心理的存在,很大一部分工商管理学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喜欢被动地等待别人来与自己交流,甚至在交流的过程中表现出对别人的不尊重。这些都构成了他们人际交往的重要障碍,非常不利于人际技能的提高和人际技能素养的养成。

(四)交流经验不足,缺乏锻炼平台

人际交往技能同样需要在实践中去获得,并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不仅在课程安排上没有给予学生足够多的人际交往指导,学生无法系统地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而且也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互动式的人际交往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与人交往的重要性,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学生一旦没有正确的引导和合适的平台,他们的人际交往会成为零散的和不合理的活动,甚至有些学生会由于性格的原因放弃本可以交流的机会。总之,由于没有足够多的锻炼机会,导致学生交流经验的缺乏,使学生无法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以及养成良好的人际技能素养,所以在交往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当的行为而影响人际关系,或是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表达不妥或是词不达意而让人误解,给人际交往造成不好的影响。[3]

二、工商管理应用人才人际技能素养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大学生的人际技能素养的高低。生活在相对富裕家庭的孩子,由于长辈们的溺爱,性格高傲,自认为高人一等,在人际交往中根本不屑于与其他人交流。而处于相对贫困家庭中的孩子,由于自身条件的影响,在人际交往时则会表现出自卑心理,独来独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因此,不同的家庭氛围造就不同的人际交往的性格与偏好。

(二)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人际技能素养养成的重要因素。学校能否为学生创造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交流平台、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交流的无障碍性与和谐度、学校对学生人际交往的控制力度等等,都会影响学生参与人际交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一个良好的校园人际环境下,学生不仅乐意与人交流,获得交往的满足感,而且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交流技巧,不断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

(三)性格类型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性格类型包括外倾型、内倾型和介于两者中间的混合型。外倾型的学生开朗积极,喜欢各种社交活动,善于与人打交道,拥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内倾型的人害怕与人交流,不善言谈,不愿参加各种活动。混合型的学生,在熟悉的人面前开朗活泼,但在陌生人或与自己交流不多的人面前则表现得比较沉闷。不同性格类型的人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同,性格的差异性也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出缤纷的色彩。调查发现,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属于外向型性格,这也是专业的需要。

(四)沟通方式

沟通方式在人际交往中也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沟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种沟通方式都有优缺点,比如面对面的交流可以传达及时的信息,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缺点是无法表达更加详细和完整的信息,以及容易让人产生畏惧感和不自然感;而网络交流方式虽然可以避免畏惧心理,但是容易拉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是因为沟通方式的差异性与局限性,在不同的场合和时期,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要想与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需要我们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工商管理人才将来从事的是在不同场合与不同类型人打交道的工作,所以,只有能够灵活地选择沟通方式,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三、工商管理应用人才人际交往素养的强化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趋向物质性和实用性。很多学生在与人交往时,都抱着功利性的目的,重利轻义,真实的情感和友谊不被重视。这种唯利是图、一切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直接影响了其人际交往观,造成了一切以利益为纽带、缺乏真正温暖的人际关系的局面。所以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观。人际交往中不仅是利益的交换,更是情感的交换,我们要教导学生尊重人性、关注他人、平等互助、真诚交友,享受人际交往中的快乐,让别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

(二)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

积极乐观的性格会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豁达的生活态度会产生无限的魅力,吸引别人与自己交友。积极乐观的性格和态度不是天生的,需要通过后天培养。学校要经常督促学生阅读一些相关书籍,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消除自卑感,增强信心,敞开心扉,开心地去与别人交流。 要引导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和朋友,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在人际交往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人际技能。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消除其心理障碍,改善他们的羞怯和交流恐惧心理,提高他们的交友信心、乐观心态和开放程度。

(三)培育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

人际交往技能是一种包含言语交流、非言语性表达、倾听、识别团体特征、情绪协调等多种技能的规则复杂、特征显著的社会技能。与人交往是一门很有艺术性的学问。学校可开设一些有关人际交往的课程,给学生系统地传授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有针对性地定期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的培训,开展一些素质拓展活动和知识讲座。另外,督促学生去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

(四)加强实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掌握人际交往的各种技巧,并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增强在人际交往中的信心和勇气。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知识、技能竞赛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运用所学,促进其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在活动中,对于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进行一些有效的指导。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外的实践活动,接触社会,和不同社会地位、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人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掌握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更适合自己的交往方法,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五)完善学校和家庭教育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接受的学校教育都是应试教育,这也造成了很多学生智商高、分数高,但情商和人际技能却较低。人际技能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即从幼儿园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评价一个学生不仅要看其成绩,更要看其综合素质。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促进学生之间的日常交流。高校可以开展人际交往的系列活动,在期末的学生测评中加以适量的人际交往知识,把学生的综合人际交往能力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关于家庭教育的完善,首先要让父母选择科学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味地让子女读死书刷高分数,要注重子女的素质教育。父母还要加强和子女的沟通,要主动与孩子进行交流探讨,增进彼此的了解。只有通过相互沟通了解,才能形成相互之间的和谐关系,让子女享受到和谐人际关系的乐趣和必要性,促进其加强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结语

人际交往能力是每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的必要能力。对于工商管理应用人才来说,高水平的人际技能素养是走向社会的基础,是能否在社会上、职场中闯出一片天地,使自身得到良性发展的关键能力。而现阶段的工商管理应用人才的人际交往能力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掌握有效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不断强化人际技能素养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 叶斌.当代大学生交际能力的探索与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36-37.

[2] 刘雷.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调查和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12,24(4):108-110.

人际与交流篇13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内外高校之间正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项目。高校国际交流是指在不同国境、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下的高等教育合作、高科技合作、师资队伍交流。高校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有很多形式:1.与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学府互派访问学者,促进国内高校的师资力量。2.与国外先进地区的高校互换学生,使学生有机会去国外高等学府深造进修。3.与国外知名高校开展联合办学,提高国内高校的发展。4.与国外高等教育机构开展共享网络课程。5.与国外知名高校或企业共同举办国际会议、高等级论坛、名师讲坛等交流活动。

一、中国高校开展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的现状

1.上海交通大学的国际合作交流现状

在文化学术交流方面,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年鉴显示,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举办了106个国际和双边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国际代表人数达3700多人。上海交通大学拥有6个文化交流中心,定期举办不同国家的特色文化活动,有助于让中国学生进一步了解外国文化。

在国际项目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已设立8个国际合作研究中心、5项国际联合研究基金;上海交通大学现共有10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其中6项合作为工商管理学学科,2项合作为医学学科,2项为工程学科。

在学术互换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共开设18项寒暑期国际项目。此外,上海交通大学与19个国家的73个国际高校签有学生交换协议。

2.清华大学的国际合作交流现状

在国际会议方面,清华大学每年召开国际(双边)学术会议近80个,会议参会总人数近万人次,其中境外代表近五千人次。

在师生互换方面,每年清华大学约有450人赴约2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半年以上的留学深造、进修和合作研究,其中约五分之一为教师。

在留学生方面,有来自约100个国家的3000余名外国留学生在清华大学学习,其中70%的留学生攻读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30%作为访问学生进修专业课程、从事合作研究或进修汉语言文化。

3.武汉大学的国际合作交流现状

目前武汉大学已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东京大学、多伦多大学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大学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

在文化学术交流方面,学校国际学术交流气氛浓厚,每年接待来访外宾2500人次,聘请约百名外国专家长期在校任教,每年举行国际学术会议30余场。

在师生互换方面,武汉大学共有9个暑期短期项目,涉及英国、美国、加拿大三个国家。武汉大学与18个国家的高等学府共同开设83项校级的学生交流项目。

上述三所高校是在国内具有代表性的顶尖高校,他们的国际交流合作数据可以代表中国顶尖高校的国际合作趋势,从中可以得出的较为准确的数据统计结论。得出结论,中国顶尖高校目前都在建立国际化战略,积极推动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紧密联系,致力于打造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支持国际科研合作、增进校园文化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国际多样性、提升学校在国际上的声誉。

二、中国高校开展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的意义

高校的国际化合作是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经之路。国际化的本质与终极目标在于实质性推动科研及人文交流。中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全方位、可持续的国际合作,受益范围不但涵盖科研和教学,还辐射广大教师与学生。

高校大力支持国际科研合作,有助于高校促进科研人员和国际同行的合作交流,帮助高校的师生更全面的了解国际最新学术动态,同时也为各个高校宣传自己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增强学校在同行学校科研方面的影响力。中国高校与海外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点对点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可以集中研究全球热点问题和双方共同关注的领域,开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合作研究。

国际化可以提升学生群体的国际多样性,构建文化多样化的校园。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其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经验,高校积极探索合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之路,努力与海外名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并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多元化背景为学生带来新鲜事物和独特体验,有益于培养一代新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有利于打造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建设卓越、高效、国际化、创新的师资队伍,确保高校提供一流教育,创造一流学识。国内高校的老师得到去国外一流高等学府进修和学习的机会,有助于教师本身的进步和发展。

高校开展国际化课程、各国文化交流中心,有助于增进校园文化多样性。通过线上课程的共享,国内高校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知识,显著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声誉。知识与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学校不仅将通过走国际化道路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而且致力于创造和传播先进知识,为人类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三、结论与启示

总之,我国顶尖的高等院校正在积极建设国际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规划,与国际教育界、学术界、国际一流高校保持紧密联系并加强合作交流。因此高校可以跟上世界高等教育和科研的发展步伐,依靠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与高质量的国际教育接轨。做好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可以帮助中国高校建设更优质的师资队伍、借鉴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培养更国际化的学生,从而促进自身水平,也有利于提升学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这是打造国际一流学府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