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艺术论文实用13篇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篇1

1.人际交往中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在人际交往中,使用巧妙地语言进行交流是进行有效交谈的前提条件,巧妙地使用语言艺术进行人际交往可以说是一个人的财富,一个人如果不善言辞,不懂得交往中的语言艺术那么对他的工作和生活都是不利的,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人们进行语言交流,一个人可以没有多高的智商,可以没有很多的财富,可以没有多高的学历,但是他一定要对自己的说话能力加以注意,在很多场合,我们都能听到很多人抱怨自己不会说话进而使很多本该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可以说在职场中不会说话是大忌,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他也要会表达自己的思想,那么很多时候也是徒劳的。

对于在校学生来讲学会使用语言艺术对于自己将要踏上的职场也是尤为重要的,语言表达得体,学会艺术的说话能够帮助自己的职业生涯顺利的发展,但是如果在说话时不懂得使用语言艺术那么很可能中伤别人,即使你可能出于好心但是还是会被别人误解,从而引发不必要的矛盾,不利于自己的人际交往,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学会使用语言艺术是一门大学问,对一个人的发展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

2.在人际交往中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

2.1 语言使用要得体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的语言表达一定要是健康、积极的,这样的语言能够促进交流,改善人们之间的关系,所以这就是要求我们注意在人际交往中语言的使用应该得体恰当,当然除了语言内容是得体的,在交流时对对方所使用的称呼也应该是恰当的、得体的,恰当得体的称呼能够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为交流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如果在交流时对对方的称呼不得当,很容易在交谈的一开始就引起对方的反感和不配合,不利于谈话的有利进行,甚至会激怒对方,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语言的表达一定要学会“得体”。

2.2 表达方式要适当

在人际交往中,还需要对言语的表达方式进行合理恰当的选择,语言的表达方式有多种,由于人们在交谈时,交谈的内容和目的都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对于语言表达方式也没有具体的条条框框,而是根据实际语境合理灵活的进行选择,这里语言表达的内容包括语气的选择、修辞方式的选择、语句种类的选择,对于所要表述的观念对当然如果在表述时注意到这些基本的问题那么与对方的交流过程会使得对方感觉到舒服方接受程度比较高,如果对方愿意听,那么是非常有利于谈话继续的,在语言表达的时候不要拐弯抹角,更不要对一些关键内容避之不谈,一定要讲清楚自己的目的和谈话的中心主旨,无论自己想要表达何种感受快乐也好,痛苦也罢,一定要恰当的表述出来,而不是机械的抱怨或者对对方有言语上的攻击。

2.3 说话应该合乎礼貌,适当的夸赞对方

无论是谁都想得到被人的尊重,当然在语言交流时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在表达语言的过程中,注意礼貌,与人交际的过程中,礼貌是首要的,在语言表达中可以适当的多用“您”、“请”、“谢谢”等字词,这样可以让对方感受到亲切友好,愿意进行交谈。当然还要投其所好适当的对对方进行称赞,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夸赞,当然这里的“夸赞”不是溜须拍马。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真实的夸赞,在交往的过程中,多发现对方的闪光点,对对方进行适当的夸赞,能够引起对方的兴趣愿意与你进行交谈,当然这里的夸赞必须要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有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应避免引起争论

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有些人性子急,脾气爆,一言不合就会与人发生争执,这样很难使得交谈顺利的进行,很可能导致对方不配合,所以这就需要注意在谈话时避免引发争论,在谈话时遇到意见不统一,应该采取协商、商议的方法解决,不能一味的进行争执,这样是毫无意义的,不会达到交谈的目的而且还会伤及感情。

2.5 交谈态度应该真诚

真诚是进行人际交往的基础,任何交谈都是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的,在跟人进行交谈时,语气应该诚恳,对别人是坦诚相见,这样才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并且信任你,愿意敞开心扉的与你进行交谈,可以说真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只有真诚的交流才能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当然还会给自己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机遇。

2.6 说话要把握时机

与对方交流时,应该学会察言观色,善于利用时机,例如在对方不开心的时候你去讲一些过分的话或者是请求对方做一些事情,那么很有可有会收到拒绝引起对方的反感,有些话在适当的时机讲出来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善于把握说话的时机也是语言艺术的一种。

3.结语

综上所述,人的成长、发展、成功和幸福都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保持心理健康、幸福生活的必要前提。语言是人类最重要、最便捷的交际工具,人们可以用它来表达情感、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因此,不论从事任何工作,善于运用交际语言,就会给我们的交际带来生活的魅力

[参考文献]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篇2

一、相关理论概述

1.秘书交际语言艺术概念

秘书是指处于单位的枢纽地位,主要从事办文、办会、办事来辅助决策并服务于领导的人员,是领导的参谋与助手。秘书作为领导的左右手,要帮助领导处理一些日常事务,那么必定会接触到不同的人,秘书的交际语言艺术就成为了与他的工作所接触到的人之间必要的沟通方式。

秘书交际语言艺术在性质上应该归属于社会关系学的范畴,主要指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语言交际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对于秘书而言,就是指互相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组织活动、协调工作,增进了解、促进合作的一种语言交际艺术活动,具有个体性、情感性、对应性的特点。

2.秘书交际语言艺术内容

秘书交际语言艺术就是对人的一种组织形态和语言表达方式,而这样的组织就是一种外在表达管理模式,一种语言表达管理的方法。

理解和领会的艺术。秘书交际语言艺术是一门学问,是关系人际关系成败的基础。秘书在进行交际语言艺术交际过程中,语言表达要有感染力、说服力、风度、礼貌,要做到对对方语言听得懂、听得快,听得准,记得牢。只有清楚领会他人的意图才能理解他人的立场,从而和谐融洽人际关系;

应变语言艺术。毋庸置疑,秘书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位置,在单位内部,要协调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在单位外部,则要代表单位的形象,协调好社会的各种关系,据此而不可避免面对形形的人,随时要应对各种各样的要求。秘书接触的人际关系多样化的现实,就要求秘书人员能巧妙运用语言艺术来处理不便与不和谐使之和谐;

控制自我情绪的艺术。秘书交际语言艺术要求秘书时刻保持高昂的情绪状态,在不同的场合,说什么、怎么说,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都应随机而动,而不是任性而为、随意而发。可以说,在秘书的工作中 “说话”就是一种语言艺术,值得一提的是,在语言表达时秘书不要将消极负面的情绪带进个人的语言表达,以免给个人的工作带来不好的影响。

二、秘书交际语言意义

1.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体现个人价值

人际交往中,平等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在秘书的语言表达过程中,就要理性的处理与对方的语言交际关系,通过畅通语言表达渠道,实现创造和谐人际关系的目的,从而得到他人或组织的支持、鼓励,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

2.营造愉悦工作氛围,激发创造灵感

秘书生活在鲜活的群体中,而群体生活离不了必要的交流、沟通,而营造健康良好的工作氛围有利于激发工作的创造灵感。因此,作为具有现代意识与精神的秘书,更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巧妙运用语言艺术,上传下达,达到促进员工与管理层的和谐相处、激发积极性与创造力的目的。

3.理智评估自身,利于树立科学价值观与人生观

语言艺术的运用总是有具体对象和语境的。在一个单位内部,秘书常常与不同部门打交道,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秘书的语言交际对象与内容随之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秘书在现实的交际实践中,改变语言艺术的运用方式,久而久之,面临不同的语言评价时,秘书就会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正确的评估自己,从而塑造自己的形象。

三、提升秘书交际语言艺术性对策

1.适应时空变化,灵活运用

秘书交际语言艺术实质就是正确处理如何和别人相处,这也是人际关系理论最终要解决重要问题。

秘书与领导关系。秘书是领导者的直接下属,为领导服务是其最为重要的准则之一。基于此,切实搞好与领导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秘书而言,在与领导相处的过程中,就应该适应时空变化,灵活运用。

一是在工作汇报的时候,基于领导的时间紧迫,所以秘书的语言必须简明扼要,这就要求秘书在最短的时间里给予领导一个明晰的情况介绍,从而为其下一步的工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切勿“胡子眉毛一把抓”;二是沟通要及时。任何人都难免会犯错误,有的秘书就会运用自己的语言艺术,以诚挚的态度,深刻剖析问题的根源,以求得到领导的认可,化解之间的误会。但是有的秘书则在犯错误后,不去主动与领导沟通、交流,而是把话藏在心里,久而久之,就会使得领导对其产生误会,据此而言,沟通的语言艺术同样重要,需要秘书多加锤炼。

秘书与同事关系。秘书是联系员工与领导的桥梁,与同事的接触是秘书工作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同事关系,不仅可以促进秘书工作的顺利,而且还能使秘书左右逢源,增进彼此之间的情谊。对同事有个清楚的了解,不要认为这是为了庸俗地“迎合” 同事,而是为了运用心理学规律与同事进行沟通,以便更好地处理同事关系,做好工作。

具体而言,在与自己的同事沟通的时候,应该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理解对方的苦衷。值得注意的是,一定不要背后议论同事,对于敏感话题,如果避免不了,在回答对方的时候要留有余地。作为一个秘书,应该明确,同事所做每一件事情,都一定有他的理由。对你看不惯的方面,你不要过多地批评、指责和抱怨,更不要当面顶撞或争论,而要给予充分的理解。

秘书与下级关系。与下级沟通成功与否,不仅影响下级对你的观感,甚至影响你的工作和前途。只有对下级怀有平等的心情,才能实现有效沟通。一是与下级沟通,要把握尺度,不能无原则地使用赞美的语言,要有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符合环境与语境的基本要求,用词得当;二是与下级交谈时,要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向下级叙述重要事宜,或回答下级提问时,一定要做到态度平和,不能给人盛气凌人的感觉,还应该目不斜视地盯着对方的眼睛,这种眼睛直视的语言交际技巧,就是在用眼睛说话,不但会增强语言的说服力,还会给下级留下精力充沛、光明磊落的印象。

对下级布置工作、任务,要慎重,看问题要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同时要给下级留有申辩的余地,如果一味好辩逞强,说话不留情面,盛气凌人,则往往会让同事们敬而远之,影响沟通的效果。同时对于下级私人的事情,作为上级不能妄加评论,更不要妄加揣测。

2.夯实素质修养,恰当得体

新时代的秘书,就是具有深厚素养的人,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培养:

有协作精神。具有团队精神,尤其是碰到一些敏感的话题要多加思考,切记主观臆断、出口伤人。

乐观态度。要有为别人圆场的精神,以心胸的宽广、大气、大度来面对工作中的一切,在沟通的时候,不论是同事、上级或是下级都要做到谦虚请教,认真聆听,平和讲话,适当倾诉,讲话留有余地。

情绪健康。克服浮躁情绪,仔细、认真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礼貌用语,用心倾听,诚恳待人。只有把细节做好,才能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3.端正诚恳态度,表达真实

接待来客是秘书的主要工作之一,秘书在进行语言艺术表达交际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诚恳的态度、真实的表达。无私、真诚的语言交流,可以给来访者带来快乐赢得对方好感,又能得到对方真诚理解和热情支持与帮助,有利于做好本职工作。

寻找共同语言。交往双方有共同话题,共同语言,共同体验和共同情感,就意味着交往有走向成功可能,寻找这样共同点就成为交往关键。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任何一个人都生活在多元化集合当中,文化、民族、地域、知识、能力、职业、年龄、个人经历、思想观点都有可能相似,这也成为了语言交流的基点,这就要求我们秘书人员在平常工作中要细心留意,据访客的不同特性选择适当的言语,语言交际因人而异,以便更好寻求共同话题;

真诚以待。秘书的形象不仅代表个人,还有领导和单位的形象。在接待来访者过程中,就要在一定范围内敞开胸怀,言明所求,给予对方一个良好的印象,取得信任,交往才会成功。虚假遮掩,或表现出极强自我保护性,对别人过于防范,都难于使交往成功。在一定条件下,应该采取“欲取之,则先予之”方法,合理地实施交往策略技巧,实现交往目。对我们秘书人员而言,要把握住一个尺度,那就是能言则言,不能言绝对不言;

善解人意,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安心工作、舒心生活必不可少的条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要求正确适当的语言美,语言美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强人际关系。成功交往者总是会善于听取对方言论,善于理解对方意见和意图,总是能站在对方立场上理解问题,从而达到增进双方友谊目的。

人类杜会中,人与人、人与杜会都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交往中能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协调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工作取得成绩的重要前提。秘书在人际交往中最主要、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语言艺术。一个秘书的语言水平、语言质量与秘书的语言修养、表达水平有着直接关系。基于此,就要加强秘书的素质修养,增加秘书的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提高秘书说话的表达能力,从而发挥工作的最大性能。

参考文献:

[1]武佳纬,赵莉.浅析秘书人员的语言技巧[J].河北企业.2011(11)

[2]郭明兰.秘书说好六种话[J].秘书.2012(01)

[3]钟小安.秘书应巧用模糊语言[J].办公室业务.2012(02)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篇3

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是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俄两国的深入友好交往,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的内容日益丰富,形式也日渐增多。从2002年起,每年轮流在对方国家举办,邀请对方国家大学生,与本国大学生一起同台演出、联欢。中俄大学生艺术联欢节被纳入中俄“国家年”教育领域机制化项目。2011年12月,教育部制定《中俄人文合作行动计划》框架,框架中指出要进一步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理解能力和交往能力。继续扩大学生交流规模,多渠道、多层次开展交流工作,使其长期化、机制化。文化认同与观念互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推动国际关系良性互动的深层次原因。中俄两国关系友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于两国人民,中俄两国的友好归根结底是两国人民的友好。作为中俄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因素在深层次发挥独特的作用。而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又是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有利于进一步加深两国青年之间的相互理解,巩固国际友谊,有利于消除两国青年之间的政治分歧和疑虑;第二,有利于两国青年拓宽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第三,有利于推动两国青年以文化交流为基础的其他领域的全方位深层次合作与交流;第四,扩大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可以增强我国的文化实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二、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构想

1.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架构:(1)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健全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体制,完善基地建设机制。合理有序的体系是促进事物良性发展的基础,尽管中俄两国民间交往活动很多,但是在两国政府积极支持和倡导下的交流与合作才是有保障的,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也必须在中俄两国政府以及教育文化部门的指导下,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阶段目标、短期规划无法形成一个完整体系,没有完善的体制和机制,临时抱佛脚无法达到交流学习合作的目的。结合地方实际,结合时代需求,建立基地建设总体目标,分化阶段目标,建立一整套促进交流发展的科学体系,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基地建设保障措施,在理论层面和法治层面给予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的建设有力保障和政策支持,使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走向常态化。(2)树立品牌意识,创办特色活动项目。中俄为邻360余年,但中国的儒家思想与俄罗斯的东正教思想既不同源也不同根,因而中俄两国在文化上存在巨大的差异,而中国是个对外来文明兼收并蓄的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艺术交流就是希望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去粗取精,谋求自身的发展。将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播开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树立民族精神也是我们跻身世界前列、树立大国形象的迫切需求,因此,“品牌”意识就十分重要。从2010年开始,我国文化部联合有关部门在海外举办“欢乐春节”活动,就值得推广学习。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可以举办许多有中国和俄罗斯民族特色的活动,将此活动作为一种“品牌”长期保存延续。确立主题,创办特色活动项目,充分挖掘节庆的潜力,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一些大型的群体性户外活动,使民族文化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融入并深化。(3)加强省际合作,突破原有合作区域,扩大基地建设规模和领域。黑龙江省作为中俄合作交流的主要阵地,也是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的主要区域,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缘因素,哈尔滨、黑河、齐齐哈尔、佳木斯等是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的主要城市,除了黑龙江省的黑河学院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齐齐哈尔大学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基本上都在中国的东北三省,如长春大学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大连外国语学院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这些基地都是在地缘因素基础上设立的。但是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却不能单单框在与俄罗斯有历史渊源较多的中国东北三省,而是应该走出中国东北地区,将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等纳入到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的基地建设中来。我们要“走出去”的文化,不单单只有中国东北地区的地域文化,而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的中国文化,因此,除了原有基地以外,我们在举办活动之时应该加强省际合作,打破只在中国东北地区设立交流基地的模式,资源共享,把其他省份的文化展现给俄罗斯青年。同样,对俄交流应该从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向俄罗斯其他地区延伸,除了原有合作高校所在城市以外,关注其他地域,突破原有合作区域,因此,目前的基地数量远远达不到合作交流的需要,急需扩大基地建设的规模和领域。(4)合理利用资源,丰富交流合作内容,创新交流合作形式。在加强区域合作的同时,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应有效地利用资源,合理地配置资源。原有的交流活动大多以双方互派演出团体唱歌表演为主,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也都没有充分利用双方特有资源。而演出表演只是交流合作的形式之一,这种形式直接快捷容易操作,但不能作为唯一形式。例如,编写文化艺术教育教材和相关读物,建设网络交流平台等,都可以丰富和发展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的内容,创新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的形式。此外,加强加大媒体对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合作的前后期宣传力度,提升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的影响力也十分重要和必要。(5)高度重视双方高校翻译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支有较高素质、德才兼备、精通业务、高效精干的翻译队伍,尤其借助高校教育的平台,大力培养翻译人才,既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培养翻译人才,翻译人才也势必将在深度挖掘各地独特优势资源和文化资源、综合文化艺术、语言教学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面临的问题及保障建设。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无论从理论基础到实践应用尚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基地建设单靠政府及教育部门和对等的文化交流项目是远远不够的,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没有民间团体的参与和支持,没有商业的参与,没有新闻媒体的宣传,影响力都将是极其有限的。而经费短缺又是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长期存在的问题。除此以外,中俄两国青年的交流中也伴随着意识形态、信仰差别、国际舆论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何降低影响增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也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的保障体系建立就十分重要,鼓励中俄两国地区间、特别是双方毗邻省州之间教育机构、组织的合作,对有影响的重大项目给予启动资金或配套经费支持。鼓励民间团体、商业企业赞助支持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调动新闻媒体报道宣传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情况,提升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影响力。

三、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对中俄两国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1.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有利于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观。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自上而下转变传统观念,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为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内在要求,随着中俄两国大学生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活动,必然会有新思想和新观念的产生,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的建设为转变观念、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精神保障。2.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有利于丰富中俄两国的教学内容,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中俄两国大学生间的交流与活动,必然衍生出许多新的成果,而在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利用的资源、交流的方式、合作的模式一定会给中俄两国教育内容的传承与学习、创新与发展提供许多难能可贵的教育资源,在新型教育观念的指引以及新型教育内容的填充下,中俄两国的教育事业也一定会在“兼容并包突破创新”中得到发展。3.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有利于改变教学方法,推动教育目标的优化实现。中俄大学生艺术文化交流与活动,有利于中俄两国相互学习教育方法,创新教育形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学方法的突破与完善,在中俄两国的交流活动中学习新方法、新技术,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优化培养,有利于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社会的教育目标。4.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有利于人才培养指标体系的科学化。丰富多样的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有利于中俄两国反思各自的人才培养指标体系,摒除不适合时展需求的指标,创设适应时展需求的国际化新型人才发展所需要的科学的人才指标体系,有利于中俄两国教育的科学化发展。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有利于设立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的建设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万红,李春艳.中俄文化大集战略发展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4(12).

[2]贯昌福,彭传勇.黑河与俄罗斯文化交流现状、问题与对策[J].西伯利亚研究,2013(2).

[3]郭萌.对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艺术教育传统特色的思考———“2009中国哈尔滨中俄音乐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综述[J].艺术百家,2010(12).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篇4

二、完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措施

1.优化课程体系

我国艺术类院校首先应合理科学地安排大学四年的教学课程,明确教学目标,从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环节上,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修养和专业实践能力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对于艺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应该通过论文写作课程提高其文化素质,采用目标训练的方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现场感受,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另外,在保持教学目标一致的基础上,教师在课程设置上可以结合课题进行一定程度的知识渗透,同时在专业方向和相近学科之间进行交叉教学,最终达到优化课程体系的目的。

2.注重课外拓展,加强合作交流

艺术类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和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引入其设计专家开展团队教学。学校应通过企业及时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广泛地进行教学改革,不断完善教学措施。环境艺术专业的教师除了在学校教学,还可以到一些相关企业兼职,从而实现教学和社会相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使其在实践中和教师、企业进行交流,加强互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如现场调研、过程设计、课堂汇报设计成果等。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运用相应的设计语言形成完整的设计实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是艺术类专业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可以增强自己的目标意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假期中,学生可以向教师学习一些专业实践知识,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能够有效避免课堂时间和实际工程进度发生冲突。此外,教师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完善教学方法,以取得教学相长的效果。

3.建立创业教育模式

工作室制度侧重强调实践教学,艺术类专业院校的教师可以从教学体系和教学团队以及教学方式等相关的方面对工作室制度进行创新。教师应该调整单元式授课,将课程结构具体化,分阶段授课,让课程设置具有系统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毕业论文的选题非常重要,论文选题不能脱离实际,学生应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并接受企业的设计建议,让毕业论文设计具备可行性。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篇5

策展人

策展人的全部工作就是为艺术家的作品提供最优秀的展出条件。这是策展的原则和态度。具体来说,策展工作几乎包罗了展览中的万象。从确立展览主题、立项申报与预算论证、遴选艺术家到选择展览规模与形式、把握展场设计与布展工程、落实展览保持和作品安全,从撰写展览前言与学术主题阐述文本到主持展览的学术研讨,从编辑展览画册、作品导读、文献资料到展览推广、媒体、社会宣传工作,从展览资金的分配到总体负责艺术家材料费的审核与发放,甚至作品的包装、运输、保险、报关、仓储,都由策展人来承担并统筹。在策展人的服务意识中有一条准则,即艺术家是对的。首先要努力把艺术家异想天开的创意实现出来。

当代艺术事关原创,具有较为特殊的操作方式、游戏规则和价值观,有别于其他人文科学的学理逻辑,有别于当代社会其他领域约定俗成的法度和规则,有别于流行的价值观。策展的理论与实践都是为了让社会更多地认同当代艺术的操作方式、游戏规则和价值观。当代艺术的策展,指涉的是当下和未来的文化建构。所以,策展无小事,策展要求策展人适应一种事无巨细、周密细致的工作。大到让展览意义如何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小到把一颗钉子如何准确地钉在墙面上,都是策展人所要关心和落实的事。一个展览是否有意义,关键是看它能否打造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卓越的精神产品。

在21世纪的中国,随着当代艺术本土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也对策展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对艺术家鲜活的艺术实践的及时了解、对视觉经验的丰富积累、对艺术动向的敏锐判断、对艺术问题的深入把握、对艺术社会内外各种规则的洞察都是策展人必备的素质。此外,筹集资金、商务谈判、艺术管理和学理思维的能力以及中英文的书面、口头表达与交流能力,也成为对一个当下国际艺术交流大环境中的本土策展人自然而然的要求。一个独立的策展人,就有条件成为一个务实敬业、实践中出真知的知识者。当代艺术的实验性,使策展人难以因循守旧,受限于既有的艺术标准和规则。策展人时时面对突发问题、不得不挑战的是自身极限。当代艺术的创新,就要求策展人不断打破审美定势,跳出路径依赖,摆脱思维惯性。策展人不得不将自己塑造成一个通才,需要将人文科学的各种知识、技能融会贯通,否则难以应对艺术家千差万别的艺术方案及其语境。只有不断超越自己,才有卓越。

中国的当代美术馆

当代美术馆一般是公立或私立的非营利机构,宗旨是推动国际和本地的现、当代艺术。国际上的当代美术馆大多采用“白盒子”模式,场地简单大方、朴实无华,简单要素就是白墙、水泥地、色彩低调的天花板、专业灯光。许多现、当代美术馆还打造一些挑高空间,以应对当代艺术多样化的实验特性。

其实在美术馆整体的运作规范中,这一切并不简单。白墙需要能钉上钉子挂画,需要每次展览以后重新粉刷、维护。水泥地面必要时可以改造、开掘,以营造新的空间条件。天花板横梁必要时可以悬挂一定重量的重物。专业灯光必须可以调节、重新定位。

美术馆往往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具有巨大的品牌效应,一直是国内外基金会和赞助机构、公司追捧的对象。美术馆的形象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美术馆的策展工作是其软件中的重要一环,是保持其形象、学术品位、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基础。一旦展览质量、学术水准不到位,美术馆的形象建设则无从谈起。

当代美术馆既是一个社会与时俱进的思想前沿,又是一个追究文化问题、进行文化反省和批评的现场。美术馆自身学术形象是否鲜明,在于其独到的思想深度和独特的文化洞察力。而这一切又是通过规范化、专业化和个性化并重的制度建设来体现,其中以确立自身的学术架构为要务。

当下中国的一些开放城市,各种背景的中小型美术馆不断在浮出水面。2003年起,在上海,有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徐汇艺术馆等相继成立:在北京,有今日美术馆、北京皇城艺术馆、尤伦斯艺术中心、宋庄美术馆等不断登场。其中,既有各级政府设立或间接支持的美术馆,也有诸多企业和私人创办的美术馆,也还有一些由外资作主要后盾的非赢利艺术空间。中小型美术馆的建筑物一个个如雨后春笋般盖起来了,但问题也接踵而至。如何维持、如何管理、如何运作就成了所有美术馆热情创立者们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其中的瓶颈往往是资金、管理团队和制度建设三大问题。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型美术馆,这种自我认识有助于中国的许多美术馆找到发展的方向和路径。继续按国际规范加强美术馆的专业性,使中国的现、当代美术馆在行政运作、展览策划、学术研究、典藏教育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向国际优秀的美术馆规范化运作的水准看齐。同时,中国的现、当代美术馆必须确立自己的文化立场和态度,在本土文化建设和国际交流语境中形成独有的、不可替代的学术个性和学术地位,身段灵活地与本土社会互动,以历史的眼光建设打造一个真正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文化平台。

中国新兴的美术馆策展机制

今天国内试图按国际惯例操作的美术馆,一般都实行正规化的策展人机制。设专业策展人,长年从事策展工作。美术馆的策展工作是日常性、持续性的。

美术馆的整体展览策划与管理机制是发展中国家在艺术行政管理的学科建设中的重点,是美术馆之为现、当代美术馆的核心要素之一。现、当代美术馆不是展览馆,自身场地的展览须有学术规划,规划须有学理思考和文化建设的思路。一年或多年的策展思路不同于单一展览的策展思路,必须有长远的文化战略眼光和思想理论建设的标杆。以量取胜,频繁展出,无助于展览水准的保持和提高。而且美术馆团队疲劳应战,美术馆资源过度开采和使用,也无助于自身的充电、调养、整顿提高。运筹帷幄,有张有弛,固然是美术馆展览科学规划、规范管理的要义。但更重要的是,在策展的学术架构中推进并提升展览,让展览独具建设性。以学术理性规划全年或多年的展览,让展览少而精,不断地减少展览数量、提高展览质量,不仅是美术馆策展规划的重要理念和长远思路,而且也是在相对艰难的条件下,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当代美术馆能够脱颖而出的不二法门。

美术馆的主流展览大致可分为自创展、合作展,引进展、交换展、征件展等几种。这样的分类便于策展人在行政操作实践中建构宏观思路和架构。经过梳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展览,采取一整套相应的应对机制和解决方案。美术馆展览的整体决策、管理思路一旦明晰,就能抓住重点,把握比重,精简具体的策展流程,提高效率。

美术馆的这几种展览都需要美术馆专业策展人不同程度的工作投入。策展人员必须制订全年展览计划。首先要策划原创展览,其次要审核合作、引进展览的申请报告,并负责实施所有展览。策展人员必须根据展览程序和国际惯例操作展览,包括签订协议、准备展览文案、全程落实展览布置和展览保持、人员接待和撤展。

自创展是指美术馆自己发起、组织、策划的学术性的原创展及具有一些其他功能特性的展览。这是美术馆确立自身学术个性的关键,美术馆必须重视的首要的创造性工作。自创展是一个推崇文化原创精神的美术馆的立馆之本,往往倾美术馆之力,把它们打造成美术馆全年展览的学术标杆和龙头。自创展一年至少应确定数个,数量可以逐年递升。也可以在两至三年之间发起一个重中之重、具备较大学术容量、但绝非国际双年展模式的展览。自创展必须有文化针对性,强调内容与形式的原创性。但强调典藏性、教育性、文献性等功能特性的自创展也是可以超乎常规,策划出新意,让美术馆成为当地社区文化生活乃至本土社会文化需求的一部分。自创展由美术馆自身的策展团队独立策划,是但凡国际著名美术馆走向成功、树立独特学术形象的必经之路。纽约的moma、ps1、新美术馆如此,巴黎的市立美术馆和东京宫如此,伦敦的泰特美术馆更是如此,泰特甚至有一个人数庞大的策展团队。

客席策展人制度也是一些美术馆营造自创展的有效补充。自创展邀请客席策展人譬如独立策展人、来自其他美术馆的策展人联合策划,或加盟策展团队,利在整合学术资源、开放多元视野、交换不同经验。只邀请客席策展人联合策展,同时又不邀请客席策展人独立、完全地策划美术馆自创展,是一些坚持主导立场的美术馆的学术机制。这样的美术馆往往十分注重自身的发言权和独立文化形象。

自创展完全由客席策展人策划,美术馆自身策展团队仅履行策展行政的配合和服务之职,是中国中小型美术馆强调艺术行政的一种常规打法,这种打法的诉求主要在于艺术的教育推广、典藏和社区服务。然而,致力于自身学术个性建构的美术馆,往往会慎用客席策展人以及完全由客席策展人策划的自创展。

引进展也是现代美术馆的常规展览之一。由于美术馆自身策展资源不足,引进其他美术馆的优秀展览和独立策展人策划的展览,仍不失为美术馆拓展并借力外部资源、学习并借鉴他者经验的一种方式。引进展分两种:被动引进,主动引进。

被动引进的展览俗称“接活”展,坐地观望,等待人家的展览项目打上门来,从中仔细选择质量、意义、价值超群的展览进行立项、磋商、谈判。条件成熟,即加以引进。这是发展中国家美术馆最常规、最有惰性的展览形式之一,是以往场租展的惯性延续。在操作上具有不稳定性。展览的质量、时段、策划与运作方式深受展览提供方制约。几乎每个追求卓越的专业性美术馆,都以不断削减这类展览项目为荣。以开放的、不拘一格的心态、面对全球艺术圈主动出击,遴选那种可以整体打包、移师再展的现行展览,整体移入,或精选其中一部分引进门来。这种引进展就与守株待兔的“接活”展有本质不同。这种引进展的规划由于出于主动,预设条件可以较高,挑选余地可以较大,合作的空间可以较宽,酝酿时间可以较长。在量力而行的前提下,首先可以锁定国际艺术社会和展览供求市场的高端。用“猎头”的方式在国际、国内争取学术资源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俱优的展览

当下,中国国内的中小型美术馆安排引进展较多,有的美术馆往往全年要引进多次展览。在自创展资源不足的情形下,变主动为被动,主动引进优秀展览,是美术馆提升展览质量、确立文化建设价值取向的必要举措。

交换展是引进展的特殊方式。不仅引进,同时涉及输出。美术馆与国际上优秀的美术馆形成合作、展览交换的关系,可以用共同策划、两地交换展出的自创展进行交流,也可以在常规条件下直接交换各自的自创展。国内、国外的优秀美术馆都预设在交换合作的意向之内。交换展是不同美术馆资源和经验的互补,由此,一个新美术馆在自身提升、锻炼过程中可以大得裨益。但美术馆一旦成长起来,就会回避这类容易流于形式的学术交流。因此,一个中小型美术馆安排交换展,应着力加以递减。

征件展可以强调实验性和美术馆特色。美术馆拿出一定的空间上网征求展览提案。在一定时段内,召开美术馆策展部学术会议或艺术委员会成员的评审会,选出适合展出的优秀提案,由美术馆本着指导、支持、制约的原则辅助实施。征件展应该是一个发现、推举年轻策展人和艺术家的舞台。征件展的频率和预算应有所控制,中,j、型美术馆应以全年安排不超过六个为宜,展览预算积极寻求国内外基金会和民间赞助的支持。

巡回展可以是美术馆的自创展,在美术馆首展后出去巡回,也可以是引进展、交换展和征件展,在展出后到其他城市的美术馆或其他空间展出;也可以打包出口,到其他国家展出。巡回展既可以获得更大的文化影响力,也可以均摊展览成本、降低预算压力和资源浪费。当然美术馆作为展览原创单位的品牌行销,也会取得放大效果。巡回展必须视美术馆自身能力和馆外资源整合的能力而行,适合从一年作一次开始起跑,积累经验,再作发展。

展览的行政分类法特别有助于展览管理制度的建设。在统一管理的理念下,什么样的展览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立场来对待,配合什么样的处理方式,什么样的展览应该侧重,什么样的展览应该缩减,应该清清楚楚。方针既定,就要贯彻到制度层面的具体建设和执行。这样,策展管理才能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中国首家现,当代美术馆的策展实践

2003年12月28日至今,作为中国首家政府背景的专业性当代美术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shanghai duolun moma)已成功运行五年多时间。五年多来,这家中小型美术馆硬件、软件建设初具特色。特别是由于一系列定位准确、文化针对性鲜明的当代艺术展览的举办,让美术馆获得了人气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中,美术馆自创的《打开天空》、《上海酷》等注重本土平台视觉文化建设的展览,推出的《两个亚洲、两个欧洲》、《无人之境》、《hexa计划:闪现》等较高学术定位的国际展,在国际与国内艺术圈中备受瞩目,国际媒体《纽约时报》、《南华早报》和专业媒体《art in america》、《art press》、《artnews》、《artlink》等纷纷以专题多次报道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的展览和学术倾向。这一系列以全球本土化模式举办的展览,通过本土社会视觉经验的不断刷新,致力于在纷繁复杂的艺术生态中,引导出塑造中国当代艺术主体性的全新语境。在国际视野中,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是中国自立、自为的一家成长中的小moma。在发展中国家的独特语境下,它不得不面对独创性、建设性乃至挑战性的美术馆工作。然而,它所打破的许多国内纪录,探索的许多前人未涉及的领域,都对中国其他中小型美术馆的制度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既然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已经积累了五年多的经验,以分析、总结的方式看待美术馆自身的制度建设问题,从实际经验出发探讨完善中小型美术馆制度建设的可能性,不但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还可提供了许多可参考的经验。以“原创性、学术性、国际性”为办馆理念的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在一年多的摸索中逐渐确立了以原创思想为文化目标、以原创展为主打展览的学术定位。从发展的角度看,这些有利条件、经验的积累可以视为美术馆推进自己,创立自己文化个性的前提。但是,如何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继续从美术馆的学术定位入手,调整在制度建设上的心理结构,确立一个可持续推进的、深具潜质的现代美术馆学术架构,是美术馆的当务之急。这也是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再次起跳,以卓越的文化建设形象真正跻身于世界美术馆之林的根本大计。

美术馆的制度建设中,自身学术架构的确立十分重要。就展览策划而言,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一反国内美术馆的常态,在开馆之初,率先设立总策展人职位和机制,并设策展部为美术馆的核心部门,就是重视策展在一个美术馆制度建设与学术架构中的重要性。通过策展的规范化管理,一个当代美术馆才能实现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所不容替代的文化建构作用和不容推卸的文化反省角色,并由此体现出一种基于发展中国家之后发优势的文化原创的特色。

策展与媒体传播

中国当代美术馆的策展与媒体传播的互动机制,在美术馆公共推广、营销方面十分关键。原创层面的当代艺术,在生成方式上往往先拒绝商业性,仅仅依赖于传播存在。这是实验艺术能保持它的独立性、批判性和精神性的可能条件。实验艺术如果不传播,作用还是体现不出来,纸上和网络媒体的放大成为它传播的最重要方式,另一种方式是口口相传的“口碑”。恰当地处理好实验艺术与媒体的关系,实验艺术就有可能保存它的敏锐性与前瞻性。

公共传播一旦生效,美术馆动员社会赞助的号召力方能立竿见影,因此,美术馆推广、营销的这一市场环节往往在展览展出并传播之后发挥功效。公共推广、营销的成功应该是一系列优秀展览的结果,而不是动因。

当代艺术在中国国内的本土化进程中,除北京、上海以外,当代艺术也形成了对广州、深圳、南京、成都、重庆等几个媒体中心的依赖,在这几个非主流的信息传播中心,已经形成一种媒体惯性的行为力量。这种行为力量由港台地区开始,在国内得以实用,而且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再就是,网络化的存在。以前在北京、上海做艺术活动才可能形成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辐射。现在,把好的艺术活动在成都、南京、广州等地的美术馆或替代空间做,同样可以取得在北京、上海的效果。原因之一是当地媒体的主动参与,之二是通过网络的继续放大和媒体信息的自我克隆,自身繁殖,使当代艺术信息得到更多的传播。

美术馆的艺术展览在处理与媒体的关系上,有以下三个点:学术性批评:局限于艺术圈;报道式批评更有社会性和广泛性,尽量强调通俗易懂;媒体活动报道:兴奋热点在于新闻性,可能会造成对某个艺术事件的误导,但其对新闻的捕捉是最敏感的。在艺术策展时要考虑到这三个点,考虑到和大众的关系。

当代艺术活动的公众互动方式大体可以分几种:>中击型、灌输型和互动型。冲击型的当代艺术活动,如在一个公共空间里突然发生的行为艺术展,由于纸上和网络媒体的集团化操作,一下子辐射到全国上百家报纸。一个艺术行为,通过国内媒体竞相报道的方式进行传播,至少让公众知道有当代艺术这码事,有行为艺术这码事。他们可能会批评,但至少人们开始谈论当代艺术、行为艺术。在谈论过程中,当代艺术可以进行传递。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篇6

2003年,继上海双年展、成都双年展、广州三年展之后,拥有中国美术圈正统、主流话语权的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也采纳了策展人机制,无疑是策展人制度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的一个缩影。

一、策展人

策展人的全部工作就是为艺术家的作品提供最优秀的展出条件。这是策展的原则和态度。具体来说,策展工作几乎包罗了展览中的万象。从确立展览主题、立项申报与预算论证、遴选艺术家到选择展览规模与形式、把握展场设计与布展工程、落实展览保持和作品安全,从撰写展览前言与学术主题阐述文本到主持展览的学术研讨,从编辑展览画册、作品导读、文献资料到展览推广、媒体、社会宣传工作,从展览资金的分配到总体负责艺术家材料费的审核与发放,甚至作品的包装、运输、保险、报关、仓储,都由策展人来承担并统筹。在策展人的服务意识中有一条准则,即艺术家是对的。首先要努力把艺术家异想天开的创意实现出来。

当代艺术事关原创,具有较为特殊的操作方式、游戏规则和价值观,有别于其他人文科学的学理逻辑,有别于当代社会其他领域约定俗成的法度和规则,有别于流行的价值观。策展的理论与实践都是为了让社会更多地认同当代艺术的操作方式、游戏规则和价值观。当代艺术的策展,指涉的是当下和未来的文化建构。所以,策展无小事,策展要求策展人适应一种事无巨细、周密细致的工作。大到让展览意义如何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小到把一颗钉子如何准确地钉在墙面上,都是策展人所要关心和落实的事。一个展览是否有意义,关键是看它能否打造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卓越的精神产品。

在21世纪的中国,随着当代艺术本土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也对策展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对艺术家鲜活的艺术实践的及时了解、对视觉经验的丰富积累、对艺术动向的敏锐判断、对艺术问题的深入把握、对艺术社会内外各种规则的洞察都是策展人必备的素质。此外,筹集资金、商务谈判、艺术管理和学理思维的能力以及中英文的书面、口头表达与交流能力,也成为对一个当下国际艺术交流大环境中的本土策展人自然而然的要求。一个独立的策展人,就有条件成为一个务实敬业、实践中出真知的知识者。当代艺术的实验性,使策展人难以因循守旧,受限于既有的艺术标准和规则。策展人时时面对突发问题、不得不挑战的是自身极限。当代艺术的创新,就要求策展人不断打破审美定势,跳出路径依赖,摆脱思维惯性。策展人不得不将自己塑造成一个通才,需要将人文科学的各种知识、技能融会贯通,否则难以应对艺术家千差万别的艺术方案及其语境。只有不断超越自己,才有卓越。

二、中国的当代美术馆

当代美术馆一般是公立或私立的非营利机构,宗旨是推动国际和本地的现、当代艺术。国际上的当代美术馆大多采用“白盒子”模式,场地简单大方、朴实无华,简单要素就是白墙、水泥地、色彩低调的天花板、专业灯光。许多现、当代美术馆还打造一些挑高空间,以应对当代艺术多样化的实验特性。

其实在美术馆整体的运作规范中,这一切并不简单。白墙需要能钉上钉子挂画,需要每次展览以后重新粉刷、维护。水泥地面必要时可以改造、开掘,以营造新的空间条件。天花板横梁必要时可以悬挂一定重量的重物。专业灯光必须可以调节、重新定位。

美术馆往往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具有巨大的品牌效应,一直是国内外基金会和赞助机构、公司追捧的对象。美术馆的形象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美术馆的策展工作是其软件中的重要一环,是保持其形象、学术品位、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基础。一旦展览质量、学术水准不到位,美术馆的形象建设则无从谈起。

当代美术馆既是一个社会与时俱进的思想前沿,又是一个追究文化问题、进行文化反省和批评的现场。美术馆自身学术形象是否鲜明,在于其独到的思想深度和独特的文化洞察力。而这一切又是通过规范化、专业化和个性化并重的制度建设来体现,其中以确立自身的学术架构为要务。

当下中国的一些开放城市,各种背景的中小型美术馆不断在浮出水面。2003年起,在上海,有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徐汇艺术馆等相继成立:在北京,有今日美术馆、北京皇城艺术馆、尤伦斯艺术中心、宋庄美术馆等不断登场。其中,既有各级政府设立或间接支持的美术馆,也有诸多企业和私人创办的美术馆,也还有一些由外资作主要后盾的非赢利艺术空间。中小型美术馆的建筑物一个个如雨后春笋般盖起来了,但问题也接踵而至。如何维持、如何管理、如何运作就成了所有美术馆热情创立者们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其中的瓶颈往往是资金、管理团队和制度建设三大问题。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型美术馆,这种自我认识有助于中国的许多美术馆找到发展的方向和路径。继续按国际规范加强美术馆的专业性,使中国的现、当代美术馆在行政运作、展览策划、学术研究、典藏教育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向国际优秀的美术馆规范化运作的水准看齐。同时,中国的现、当代美术馆必须确立自己的文化立场和态度,在本土文化建设和国际交流语境中形成独有的、不可替代的学术个性和学术地位,身段灵活地与本土社会互动,以历史的眼光建设打造一个真正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文化平台。

三、中国新兴的美术馆策展机制

今天国内试图按国际惯例操作的美术馆,一般都实行正规化的策展人机制。设专业策展人,长年从事策展工作。美术馆的策展工作是日常性、持续性的。

美术馆的整体展览策划与管理机制是发展中国家在艺术行政管理的学科建设中的重点,是美术馆之为现、当代美术馆的核心要素之一。现、当代美术馆不是展览馆,自身场地的展览须有学术规划,规划须有学理思考和文化建设的思路。一年或多年的策展思路不同于单一展览的策展思路,必须有长远的文化战略眼光和思想理论建设的标杆。以量取胜,频繁展出,无助于展览水准的保持和提高。而且美术馆团队疲劳应战,美术馆资源过度开采和使用,也无助于自身的充电、调养、整顿提高。运筹帷幄,有张有弛,固然是美术馆展览科学规划、规范管理的要义。但更重要的是,在策展的学术架构中推进并提升展览,让展览独具建设性。以学术理性规划全年或多年的展览,让展览少而精,不断地减少展览数量、提高展览质量,不仅是美术馆策展规划的重要理念和长远思路,而且也是在相对艰难的条件下,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当代美术馆能够脱颖而出的不二法门。

美术馆的主流展览大致可分为自创展、合作展,引进展、交换展、征件展等几种。这样的分类便于策展人在行政操作实践中建构宏观思路和架构。经过梳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展览,采取一整套相应的应对机制和解决方案。美术馆展览的整体决策、管理思路一旦明晰,就能抓住重点,把握比重,精简具体的策展流程,提高效率。

美术馆的这几种展览都需要美术馆专业策展人不同程度的工作投入。策展人员必须制订全年展览计划。首先要策划原创展览,其次要审核合作、引进展览的申请报告,并负责实施所有展览。策展人员必须根据展览程序和国际惯例操作展览,包括签订协议、准备展览文案、全程落实展览布置和展览保持、人员接待和撤展。

自创展是指美术馆自己发起、组织、策划的学术性的原创展及具有一些其他功能特性的展览。这是美术馆确立自身学术个性的关键,美术馆必须重视的首要的创造性工作。自创展是一个推崇文化原创精神的美术馆的立馆之本,往往倾美术馆之力,把它们打造成美术馆全年展览的学术标杆和龙头。自创展一年至少应确定数个,数量可以逐年递升。也可以在两至三年之间发起一个重中之重、具备较大学术容量、但绝非国际双年展模式的展览。自创展必须有文化针对性,强调内容与形式的原创性。但强调典藏性、教育性、文献性等功能特性的自创展也是可以超乎常规,策划出新意,让美术馆成为当地社区文化生活乃至本土社会文化需求的一部分。自创展由美术馆自身的策展团队独立策划,是但凡国际著名美术馆走向成功、树立独特学术形象的必经之路。纽约的MoMA、PS1、新美术馆如此,巴黎的市立美术馆和东京宫如此,伦敦的泰特美术馆更是如此,泰特甚至有一个人数庞大的策展团队。

客席策展人制度也是一些美术馆营造自创展的有效补充。自创展邀请客席策展人譬如独立策展人、来自其他美术馆的策展人联合策划,或加盟策展团队,利在整合学术资源、开放多元视野、交换不同经验。只邀请客席策展人联合策展,同时又不邀请客席策展人独立、完全地策划美术馆自创展,是一些坚持主导立场的美术馆的学术机制。这样的美术馆往往十分注重自身的发言权和独立文化形象。

自创展完全由客席策展人策划,美术馆自身策展团队仅履行策展行政的配合和服务之职,是中国中小型美术馆强调艺术行政的一种常规打法,这种打法的诉求主要在于艺术的教育推广、典藏和社区服务。然而,致力于自身学术个性建构的美术馆,往往会慎用客席策展人以及完全由客席策展人策划的自创展。

引进展也是现代美术馆的常规展览之一。由于美术馆自身策展资源不足,引进其他美术馆的优秀展览和独立策展人策划的展览,仍不失为美术馆拓展并借力外部资源、学习并借鉴他者经验的一种方式。引进展分两种:被动引进,主动引进。

被动引进的展览俗称“接活”展,坐地观望,等待人家的展览项目打上门来,从中仔细选择质量、意义、价值超群的展览进行立项、磋商、谈判。条件成熟,即加以引进。这是发展中国家美术馆最常规、最有惰性的展览形式之一,是以往场租展的惯性延续。在操作上具有不稳定性。展览的质量、时段、策划与运作方式深受展览提供方制约。几乎每个追求卓越的专业性美术馆,都以不断削减这类展览项目为荣。以开放的、不拘一格的心态、面对全球艺术圈主动出击,遴选那种可以整体打包、移师再展的现行展览,整体移入,或精选其中一部分引进门来。这种引进展就与守株待兔的“接活”展有本质不同。这种引进展的规划由于出于主动,预设条件可以较高,挑选余地可以较大,合作的空间可以较宽,酝酿时间可以较长。在量力而行的前提下,首先可以锁定国际艺术社会和展览供求市场的高端。用“猎头”的方式在国际、国内争取学术资源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俱优的展览

当下,中国国内的中小型美术馆安排引进展较多,有的美术馆往往全年要引进多次展览。在自创展资源不足的情形下,变主动为被动,主动引进优秀展览,是美术馆提升展览质量、确立文化建设价值取向的必要举措。

交换展是引进展的特殊方式。不仅引进,同时涉及输出。美术馆与国际上优秀的美术馆形成合作、展览交换的关系,可以用共同策划、两地交换展出的自创展进行交流,也可以在常规条件下直接交换各自的自创展。国内、国外的优秀美术馆都预设在交换合作的意向之内。交换展是不同美术馆资源和经验的互补,由此,一个新美术馆在自身提升、锻炼过程中可以大得裨益。但美术馆一旦成长起来,就会回避这类容易流于形式的学术交流。因此,一个中小型美术馆安排交换展,应着力加以递减。

征件展可以强调实验性和美术馆特色。美术馆拿出一定的空间上网征求展览提案。在一定时段内,召开美术馆策展部学术会议或艺术委员会成员的评审会,选出适合展出的优秀提案,由美术馆本着指导、支持、制约的原则辅助实施。征件展应该是一个发现、推举年轻策展人和艺术家的舞台。征件展的频率和预算应有所控制,中,J、型美术馆应以全年安排不超过六个为宜,展览预算积极寻求国内外基金会和民间赞助的支持。

巡回展可以是美术馆的自创展,在美术馆首展后出去巡回,也可以是引进展、交换展和征件展,在展出后到其他城市的美术馆或其他空间展出;也可以打包出口,到其他国家展出。巡回展既可以获得更大的文化影响力,也可以均摊展览成本、降低预算压力和资源浪费。当然美术馆作为展览原创单位的品牌行销,也会取得放大效果。巡回展必须视美术馆自身能力和馆外资源整合的能力而行,适合从一年作一次开始起跑,积累经验,再作发展。

展览的行政分类法特别有助于展览管理制度的建设。在统一管理的理念下,什么样的展览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立场来对待,配合什么样的处理方式,什么样的展览应该侧重,什么样的展览应该缩减,应该清清楚楚。方针既定,就要贯彻到制度层面的具体建设和执行。这样,策展管理才能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四、中国首家现,当代美术馆的策展实践

2003年12月28日至今,作为中国首家政府背景的专业性当代美术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ShanghaiDuolunMoMA)已成功运行五年多时间。五年多来,这家中小型美术馆硬件、软件建设初具特色。特别是由于一系列定位准确、文化针对性鲜明的当代艺术展览的举办,让美术馆获得了人气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中,美术馆自创的《打开天空》、《上海酷》等注重本土平台视觉文化建设的展览,推出的《两个亚洲、两个欧洲》、《无人之境》、《Hexa计划:闪现》等较高学术定位的国际展,在国际与国内艺术圈中备受瞩目,国际媒体《纽约时报》、《南华早报》和专业媒体《ArtinAmerica》、《ArtPress》、《ArtNews》、《Artlink》等纷纷以专题多次报道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的展览和学术倾向。这一系列以全球本土化模式举办的展览,通过本土社会视觉经验的不断刷新,致力于在纷繁复杂的艺术生态中,引导出塑造中国当代艺术主体性的全新语境。在国际视野中,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是中国自立、自为的一家成长中的小MoMA。在发展中国家的独特语境下,它不得不面对独创性、建设性乃至挑战性的美术馆工作。然而,它所打破的许多国内纪录,探索的许多前人未涉及的领域,都对中国其他中小型美术馆的制度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既然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已经积累了五年多的经验,以分析、总结的方式看待美术馆自身的制度建设问题,从实际经验出发探讨完善中小型美术馆制度建设的可能性,不但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还可提供了许多可参考的经验。以“原创性、学术性、国际性”为办馆理念的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在一年多的摸索中逐渐确立了以原创思想为文化目标、以原创展为主打展览的学术定位。从发展的角度看,这些有利条件、经验的积累可以视为美术馆推进自己,创立自己文化个性的前提。但是,如何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继续从美术馆的学术定位入手,调整在制度建设上的心理结构,确立一个可持续推进的、深具潜质的现代美术馆学术架构,是美术馆的当务之急。这也是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再次起跳,以卓越的文化建设形象真正跻身于世界美术馆之林的根本大计。

美术馆的制度建设中,自身学术架构的确立十分重要。就展览策划而言,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一反国内美术馆的常态,在开馆之初,率先设立总策展人职位和机制,并设策展部为美术馆的核心部门,就是重视策展在一个美术馆制度建设与学术架构中的重要性。通过策展的规范化管理,一个当代美术馆才能实现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所不容替代的文化建构作用和不容推卸的文化反省角色,并由此体现出一种基于发展中国家之后发优势的文化原创的特色。

五、策展与媒体传播

中国当代美术馆的策展与媒体传播的互动机制,在美术馆公共推广、营销方面十分关键。原创层面的当代艺术,在生成方式上往往先拒绝商业性,仅仅依赖于传播存在。这是实验艺术能保持它的独立性、批判性和精神性的可能条件。实验艺术如果不传播,作用还是体现不出来,纸上和网络媒体的放大成为它传播的最重要方式,另一种方式是口口相传的“口碑”。恰当地处理好实验艺术与媒体的关系,实验艺术就有可能保存它的敏锐性与前瞻性。

公共传播一旦生效,美术馆动员社会赞助的号召力方能立竿见影,因此,美术馆推广、营销的这一市场环节往往在展览展出并传播之后发挥功效。公共推广、营销的成功应该是一系列优秀展览的结果,而不是动因。

当代艺术在中国国内的本土化进程中,除北京、上海以外,当代艺术也形成了对广州、深圳、南京、成都、重庆等几个媒体中心的依赖,在这几个非主流的信息传播中心,已经形成一种媒体惯性的行为力量。这种行为力量由港台地区开始,在国内得以实用,而且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再就是,网络化的存在。以前在北京、上海做艺术活动才可能形成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辐射。现在,把好的艺术活动在成都、南京、广州等地的美术馆或替代空间做,同样可以取得在北京、上海的效果。原因之一是当地媒体的主动参与,之二是通过网络的继续放大和媒体信息的自我克隆,自身繁殖,使当代艺术信息得到更多的传播。

美术馆的艺术展览在处理与媒体的关系上,有以下三个点:学术性批评:局限于艺术圈;报道式批评更有社会性和广泛性,尽量强调通俗易懂;媒体活动报道:兴奋热点在于新闻性,可能会造成对某个艺术事件的误导,但其对新闻的捕捉是最敏感的。在艺术策展时要考虑到这三个点,考虑到和大众的关系。

当代艺术活动的公众互动方式大体可以分几种:>中击型、灌输型和互动型。冲击型的当代艺术活动,如在一个公共空间里突然发生的行为艺术展,由于纸上和网络媒体的集团化操作,一下子辐射到全国上百家报纸。一个艺术行为,通过国内媒体竞相报道的方式进行传播,至少让公众知道有当代艺术这码事,有行为艺术这码事。他们可能会批评,但至少人们开始谈论当代艺术、行为艺术。在谈论过程中,当代艺术可以进行传递。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篇7

中国的“文学美学”是20世纪中国学者具有世界学术意义的创新之一。认识文艺美学的中国原创性,要从关于这门学科的学科定位入手。不理解文艺美学为何物,当然就不会认识文艺美学的中国原创意义。的确,关于“文艺美学”是否成立,作为一门美学学科是否合法存在的问题,从这一门学科刚刚形成开始,就有不少争论。时至今日,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文艺美学是一门“假学科”。2000年,教育部批准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而在这个研究基地需要挂上由教育部颁发的机构铭牌时,却发生了一个问题。在当前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作为中国的一个部级研究基地,应当面向世界,其机构的铭牌上理所应当印制这个机构的中英文名称。英文名称的写法,显然应当使用国际流行的英文说法。然而目前在国际学术界没有“文艺美学”的学科称谓,在英文写作里没有“文艺美学”这个对应的词或词组,而文艺美学却是在中国学术界流行了几近20年的、令不少学人反复使用的学科名称。我个人也十分关心“文艺美学”如何翻译为英文的问题。因为翻译不仅是词语的语种变形,而且是对术语意义的阐释,是公开向外界传达交流的信息。在外国人并不知晓“文艺美学”、缺乏正常交流的语境里,如何把“文艺美学”译为英文呢?最后的结果是把“文艺美学”翻译为literary theory and aesthetics。literary theory在中文里现在普遍称为“文艺学”,而aesthetics则通译为“美学”。经过这样的翻译,无疑是告诉英语学术界,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并且持续流行的“文艺美学”,就是西方学术界的“文艺学和美学”。翻译者显然有对“文艺美学”的思考和诠释,似乎还有在文艺美学的建设中,把文艺学和美学结合为一门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理论预设。然而,这样的翻译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在西方学术界目前的观念里,文艺学和美学虽然有密切联系,但是依然是两门独立的学科,英语学人很容易认为中国的“文艺美学”等于既研究文艺学,又研究美学,即既是文艺学,又是美学。     显然,在英语学术界没有现成的对应词语翻译的情况下,这样的翻译误读是不得已之举,我们目前并没有资格去责怪翻译者。它还说明,我们对文艺美学的学科性质还缺乏深入的理解和稳定的解说。这种情况在中国目前通行的学科中是罕见的,属于另类。其实,另类的出现和存在往往是对常规、常态的偏离和突破。合理的另类就是创新。细想一下,中国现代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一切学术学科的设立和命名,即我们所认为的学科常规、常态,基本上都是对西方近代学术体系的引进。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特定岁月,西方强势文化改写了中国的学术文化的历史,中国在各种原因的推动下,系统地引进了西方学术文化的体系性结构。“美学”一语,就是王国维从亚洲最早引进西方文化的日本的相关“汉字”译法直接搬过来的。在这一时期引进的还有哲学、伦理学、文学理论等等学科命名。至于文艺学则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按照苏联对文学理论的称谓而流行的。由于哲学、伦理学、美学、文艺学等等是从国外学科名称翻译而来的,那么现在的中国人要把我们的哲学、伦理学、美学和文艺学的学科名目介绍给外国人,只要运用翻译成中文所依据的外文词语就行了。在文艺美学的名称翻译上遇到的难题,恰好说明文艺美学这一学科在中国现在的西方学术学科体系中,是一种不可融入近代西方学术文化体系的另类。     还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是,在文艺美学的英文译法literary theory and aesthetics中,连接文艺学(literary theory)和美学(aesthetics)的是一个并列连接词“与”、“和”(and)。这样的翻译方式似乎把文艺美学当作两个学科的共同属有领域,从学科分类逻辑顺序来看,不大能够讲通。然而,如果从文艺美学既有文艺学的学科特性,又有美学的学科特性而言,这样的翻译方式又有一定的意义(注:本文认为把“文艺美学”翻译为literary theory and aesthetics的意义在于显现出一种“间性”意识。我个人以为翻译为aesthetic of literature and art,也许更为妥当。)。     这使我想起了俄国理论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文本间性理论。其实,我们可以按照巴赫金的理论把文艺美学理解为文艺学与美学的对话性的理论构成,是一种涉足于文艺学和美学之间的间性理论。人们非常重视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文本间性理论,但是主要从文本分析的角度予以重视。其实,巴赫金理论的新颖之处在于突破了西方长期以来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理性规范,提倡在逻各斯规范的分类体系中,寻找各个不同类属的事物、话语、文本之间的对话联系、间性联系。他在对话理论和文本间性理论中,实际上也提出了对于在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引导下形成的近代学术学科分类框架进行解构和重组的设想。这方面的思想,还没有受到重视和关注。     近代西方学术学科在分类上,采取的是本体论的划分方式。一个独立的学科有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独特性甚至惟一性,就是这门学科存在的基础。这种顺应近代工业化日趋细密的分工而形成的观念,自然有其长处,但是它却摒弃了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天然联系这个事物存在的根本基础。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着整体的关联,但是人们在研究具体事物时又不太可能把此一事物与世间的每一个别事物之间的联系一一考察,这正如我们在读书时,不可能把有史以来的每一部书都读完。这并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巴赫金充分考虑到学科设立的两难境遇。他提出了一个深刻的思想,就是每一个学科都处在“边界”上。他说:“某一文化领域(如认识、道德、伦理、艺术等领域)作为一个整体所构成的问题,可以理解为是这一领域的边界问题。”“……只有在不同视角的边缘上才产生对这一视角……的迫切需要,这一视角才能为自己找到可靠的根据和理由……”“然而,不应把文化领域看成是既有边界又有内域疆土的某种空间整体。文化领域没有内域的疆土,因为它整个儿都分布在边界上,边界纵横交错,遍于各处,穿过文化的每一要素。文化具有的系统的整体性,渗透到文化生活的每一原子之中,就像阳光反映在每一滴文化生活的水珠上一样。每一起文化行为都是在边界上显示充实的生命,因为这才体现文化行为的严肃性和重要性,离开了边界,它便丧失了生存的土壤,就要变得空洞傲慢,就要退化乃至死亡。”“在这一含义上我们方可说,每一文化现象,每一单独的文化行为,都有着具体的联系;可以说它连着整体却是自立的,或者说它是自立的,却是连着整体的。”[1](p323)     巴赫金在这里提出的思想是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孤立学科分类观念的挑战和颠覆。虽然“文本间性”(intertexttuality,或译为“互文性”)这一说法由法国学者克里斯蒂娃正式提出,但是法国学术界一致认为克里斯蒂娃是借用了巴赫金的思想。托多洛夫说:“为了充分说明意思,我在这里更喜欢使用互文性这个词,朱莉娅·克里斯蒂娃在介绍巴赫金的文章中使用了这个词。”[2](p258)统观巴赫金的著作,特别是从上述这一段话可以看出,巴赫金不只是认为文本之间存在着“间性”,而且一切事物、一切人、一切学科、一切文本都处于对话关系的“间性”之中。学科有自身的分工,但是每一学科所关注的研究对象并不是封闭的,这些研究对象所处的位置不是一个有疆界与其他学科判然有别的空间实体,恰恰相反,这些研究对象始终处在各门已经形成的学科的“边界”之上。因为“认识行为所接触的现实,是已经用前科学思维的概念加工过的现实”[3](p324),一门学科的认识对象,实际上是各门学科都要触及的现实,学科的划分把整体的现实割裂为几个部分。学科之间的距离和间隔,是单独学科审视现实的盲点,其中的间隔就是学科“间性”存在的根据。学科“间性”的存在,必然会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中出现“间性”学科。如果说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学术学科的形成主要是受社会分工,特别是工业化以来日趋细密的社会分工的影响而形成分类形态的学科分化,那么随着人们对分工的分割性认识的深化,往往在分工所形成的间隔、甚至在鸿沟上树立起连接间隔、填平鸿沟的“间性”学科。     其实,美学在西方的出现正是一门“间性”学科的出现。虽然鲍姆加登早在1735年就使用了aesthetica这个词命名于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的学科,但是正如英国学者鲍桑葵所说,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才使美学“把问题纳入一个焦点”[4](p232),使这门学科走向成熟。《判断力批判》所奠定的美学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就在于美学是连接认识论和伦理学的桥梁,美是真与善的“间性”。康德指出在传统哲学里,“按照哲学分别为理论的和实践的,纯粹哲学分别为自然的和道德的形而上学,它们将构成理论建设的全部工作。”“在理论的阐述里,对于判断力是没有留有特殊的部门的。”[3](p7)然而,判断力却是在认识中,“介于悟性与理性之间的中间体”,“在必要的场合能够临时靠拢两方的任何一方”[3](p4)。从康德关于“美的分析”的理论来看,他对“纯粹美”现象的“无功利”、“无利害”性质的分析,揭示了美学这一门独立学科之所以要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自身的疆域。没有无功利的美感,便没有审美的主客体关系,也就没有美学研究的特定对象。     然而,审美的判断力又同时与对真理探求的悟性和实践的理性连接在一起,判断力不可能脱离悟性和理发而单独存在。这就是说,在单独的认识论哲学,或者单独的伦理学中研究真理和道德问题时,其研究对象本身就联系着审美活动、审美现象,但是由于学科的规定性,学科特定任务的限制性,认识论哲学和伦理学不可能在那时候去讨论美学问题。于是认识论哲学和伦理学在面对整体对象时就留下了一个间隔的空白。这一个领域就是康德认为的美学的研究领域。这显然是此前认识论哲学和伦理学留下的一个“间性”空白。一个新的学科就在此处树立起来了。可以说美学是认识论哲学和伦理学之间的“间性”学科。这种“间性”在康德美学中也有明确的揭示。他在“美的分析”里,把“无利害性”作为纯粹美学的基本性质,但同时又指出在世间存在的具体审美现象往往是“依存美”,是同认识论所寻求的真理和伦理学讨论的善的功利有一定联系的。因此康德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把崇高范畴作为美范畴的延伸,从而提出“美是道德的象征”的命题[3](p201)。当然,对于康德在“间性”中确立美学位置的认识,首先还是巴赫金。巴赫金在有关康德的讲座中指出,“康德把空间视为事物而总处在空间表象的边缘上;这一精彩的审美视角说明康德所指的始终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视野空间”,而不是几何学空间,“所以‘美学’这一名称意外地找到了根据。”[5](p530)     文化的空间不是几何学的空间。在文化的空间中,一个学科无非是一个在整体文化语境中,对作为整体的世界对象的一个视点,一个认知和阐释的立足点。因此现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不可能把文化空间布满,不可能覆盖得严严实实,学科之间在空间位置上存在着许多间隔、空白。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和需求的增长,一些新兴学科必然会在“间性”中出现和成长。特别是全球文化空间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立体。它是不同时代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不同生活样式、文化形式的交织与交流、对话与对抗的网状空间。在当前这个文化空间中的创新性发现,就是对于一个新的交流语境的发现,就是对于在已成格局中学科之间能够重新进入的“间性”的发现。     我认为,中国的文艺美学的创新性就在于它从对西方美学和文艺学的引进中,在以中国原有的诗文评、画论、乐论的艺术批评传统的对话中,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对话空间中,发现了一种“间性”,提出了一种中国学人进行美学研究的新思路、新规范、新视角。

    在中国语文中第一个使用“文艺美学”一语的,是台湾尉天@①集结、编辑王梦鸥研究西方美学的论文集所定下的书名。《文艺美学》一书初版于1971年,由台湾新风出版社出版,1976年改由台湾远行出版社出版。此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论述西方文学和文学批评,下篇谈论西方自康德以来的美学。从下篇的文章来看,虽然对西方美学重于介绍,但是王梦鸥根据西方美学形成了自己的一种美学思想体系,并且着力于用这些美学思想来解决文艺和文学的最基本的问题。因为“文艺美学”一语是出版论文集时作为书名而存在的,因此书中的文章不可能来论述“文艺美学”的含义,但是据我的猜想,尉、王二位先生将此书书名确定为“文艺美学”,是表达这样一种看法,文学“之所以成为艺术品之一,则因同是服务于审美目的。是故,以文学所具之艺术特质言,重要的即在这审美目的。反之,凡不具备这审美目的,或不合于审美目的,纵使有个文字系统或构成,终究不能算艺术的文学”[6](p131)。此书的合作者的目的是为了提倡用美学去研究文学艺术的“审美目的”,即艺术美,这个意图是十分明了的。     从王梦鸥《文艺美学》一书可以看出,王氏已经在把美学与文艺学(文学研究)置于一个人文学科的平台空间之上,寻找两者的“间性”,即两者对话、交融的学术空间。美学所研究的范围,比文艺学更为广泛。它不仅研究包括文学在内的艺术,而且还研究自然美、社会美等等,文艺学单在对文学的研究上就又研究文学的审美特性,还要研究文学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要研究文学的生产机制等等。一相比较,便可看出,美学与文艺学可以共享的学术空间,就在于研究文学美(或可包含艺术美)。而王梦鸥的《文艺美学》本身就是一部以研究文学美为特色的著作。王梦鸥认为,文学脱离不了“文字、表现、美”这三大要素,而美的要素则统摄文字和表现[6](p29)。“所谓文学也者,不过是服务于特定审美目的下之文字系统或文字的构成物而已。”[6](p131)     王梦鸥《文艺美学》的间性特征还表现在他融汇了中西美学的传统,在中西美学对话、交流的学术空间中,寻找新的学术生存空间。王梦鸥早年留学日本,翻译了不少西方美学著作。而他在学术上的主要成就在《礼记》和《文心雕龙》的研究上。由于具有学贯中西的学术根柢,他在《文艺美学》中评介西方美学时往往将被评价者同中国传统美学的代表人物和代表理论加以比较。他在论述柏拉图的美学时,将其思想同司马迁、周敦颐相比较,在论述贺拉西《诗艺》时,又将其与陆机《文赋》比较。这种比较研究贯串于《文艺美学》全书。在比较研究中,王梦鸥形成了融汇中西美学的研究文学美的理论观点。他一方面吸收了西方美学关于美形成于“主观合目的性”与“客观合目的性”的结合上,认为“我们知道,文学美的存在,乃系于主客所构成的完全合目的性之关系上”。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西方文艺学关于“文学是具象的描写”、“情感形象化”之类的说法,并不足以概括文学美的特质,而必然改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来概括。“我们必须明白,改为意境之后,那形象已经不是本来的形象,换言之,意境也者,是由客观依其自身法则,呈现为合目的性的结果,与主观的目的性相配合而后形成的东西。”[6](p185)融汇西方美学,回归中国美学传统,就是建构新的文艺美学的“间性”学术空间。     10年以后,王梦鸥等提出的“文艺美学”在大陆又重新提出。大际的提出者是胡经之。关于胡经之对于建立文艺美学学科的学术贡献,我已经写过《理论创新潮流的先觉者》一文。这里主要想强调胡经之提出建立“文艺美学”的初衷是,把“系统研究艺术活动的审美本质和审美规律”作为这门学科的主要任务。而这一点,实际上是与王梦鸥《文艺美学》一书的主旨完全一致的。当然王梦鸥当年无意于建立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也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响应。在大陆的情况则不同,在1980年昆明中华美学学会年会上胡经之提出建立文艺美学学科之后,立即得到全国美学、文艺学研究者的广泛认同和响应。20年来,由于中国大陆学者的努力,文艺美学作为一个既定学科的存在,已经成为了一个事实。     荷兰学者杜埃·佛克马认为,每一个新的时代都有产生新的美学、文艺学的形态的需要。但是一种新的理论形态的诞生和合法性存在,必须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他说:“似乎有三种主要的标准可以用来评价科学陈述。众所周知的原则首先就是认为,一个命题如果符合它要描述的经验事实就是正确、有效的。和事实相符的陈述变得合理。其次,一个命题可以根据它与那些被认为有充分根据的理论的一致性而被视为有效。在这种情况下,陈述的合理性基于它与当前时兴的理论的相容性。最后,一个命题可以根据它在特定的一个研究小组内部得到接受而被视为有效。因而陈述的合理性建立在某种一致性的基础上。”[7](p437-438)具有陈述合理性的新的理论,就具有合法性。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曾繁仁在讨论文艺美学所面对的新的事实时指出:“从国际上看,美学与文艺学已经完成了由古典到现代的转型。由古代的和谐美转到现代形态的对精神生存状态的改善的追寻。同时,也由对美的思辨的思考转到对艺术作为精神家园作用的探索。而我国从新时期开始,美学与文艺学研究也逐步开始了由古典到现代的转型,其重要标志就是由对美的抽象哲学思考转到对文学艺术的更为实际的研究,然后再深入到理论的更深的层面,探讨美与艺术所蕴涵的深厚人文精神。随着我国美学由抽象思辨艺术研究,以及由哲学逻辑到人文精神的转变,也带来了对我国古代传统的优秀美学与文艺遗产的显著关注。因为,我国古代美学与文艺学遗产,极少抽象思辨的理论,更多的则是对具体文艺现象的体悟,而且极富人文精神。”[8](p71)以上概括准确地说明了中国文艺美学面对的新的研究事实和新的理论的相容性。文艺美学一经提出以后,研究者众多,就不仅仅是“一个小组”而已,在国内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庞大的研究队伍,已经得到中国学术界的认同。     目前对于这门学科的内涵的认识逐渐明晰。不少学者都一直认同文艺美学作为学科的交叉性和边缘性,这种交叉性和边缘性就是巴赫金所说的“间性”。曾繁仁提出,文艺美学是美学、文艺学、艺术学3门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而且具有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新的资源、新的体系、新的精神的学术内涵。比如,他在论述“新的资源”时说:“我国当代的美学、文艺学与艺术学从研究资源上各有其特点。美学主要借助西方的理论资源与近百年我国的研究成果。文艺学除了借助西方理论资源,主要以文学作品为其研究对象。艺术学的理论资源来源于西方概念,同时兼及各个部门艺术。而文艺美学学科在资源的利用上应包容以上3个学科的所有范围,因而更加宽泛。也就是说,文艺美学学科所使用的资源包括西方理论范畴、中国当代成果、中国古代美学与文艺学的优秀遗产,以及各类部门艺术的成果。特别是当前具有广泛影响的电视文艺与网络文艺。”[8](p72)从他提出的5个新的内涵来看,实际上也是采用了“间性”视角,去发掘美学、文艺学、艺术学三者交流、对话的“间性”空间,在文学文本与艺术文本、现论与传统理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几个层面的“间性”中进行新的学科建构。     我赞同金元浦关于注重研究学科“间性”的说法。他说:“对话交往理论作为一种过程体现着人类精神视野的不断融合。从当代社会生活和文学实践来看,这种对话交往包含主体间、学科间、文化间、民族间互相作用、互相否定、互相协调、互相交流的间性。这种间性是对话实践所达到的主体之间、学科之间、文化之间、民族之间共同拥有的协同性、约定性、有效性和合理性。”[9](p7)对“间性”的认识和发现,是当代学术发展、创新的一个突破口。中国文艺美学的出现,就是“间性”发现的产物,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文艺美学,也要从进一步发现“间性”着眼。从王梦鸥到胡经之,再到国内无数文艺美学的研究者,以及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以说都是对“间性”的重新发现和阐释、陈述。新的时代是在“间性”中发现、创新的时代,文艺美学学科的出现给了我们以启示,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这门“间性”学科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一卷[m].白春仁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 托多洛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m].蒋子华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3]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 鲍桑葵.美学史[m].张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5] 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四卷[m].白春仁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6] 王梦鸥.文艺美学[m].台北:新风出版社,1971.     [7] 马克·昂热诺、杜埃·佛克马等.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8]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编.文艺美学研究:第一辑[c].济南: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2002.     [9] 金元浦.“间性”的凸现[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马右加忽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篇8

一、少儿美术培训市场调查

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收入持续增长,同时,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对子女教育的认识逐渐提高,加上社会竞争激烈,人们更愿意增加少儿教育方面的支出。少儿艺术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是因其对于儿童性格、综合能力、艺术修养等方面有显著益处。加上市场准入门槛不高,少儿艺术培训市场发展一片火热。我国少儿人口众多,加上已经全面实施二胎政策,未来新出生人口将继续增长,少儿培训机构将迎来发展的重要契机。少儿受教育的年龄也因此逐渐提前,成为推动少儿艺术培训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且随着少儿人口增多、家庭教育支出加大,学校方面的艺术教育更无法满足家长及少儿对艺术教育的需求。

二、公益少儿培训服务开设目的

目前少儿艺术培训市场存在三大严重问题。一,未经相关教育部门批准认可的黑培训多,正规艺术培训学校少。二,培训学校教师滥竽充数的多,高水平的艺术教师凤毛麟角。三,培训中采用急功近利、欺诈手法的多,培训后取得良好效果的少。少儿艺术培训市场中的产品往往是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体现教学质量的优劣,所以这给了黑培训滋生的空间。因此急需正规、有系统的少儿美术培训的开设。我院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组织优秀学生成立了少儿美术培训的教学团队,利用专业服务学院周边社区居民。

三、公益少儿培训服务内容及实施

为了更好地开展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建设,让学生、老师积极参与到社会服务项目过程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增强社区服务融合度,将教育资源共享化、最大化,鼓励学生走进社区进行服务活动,特计划开展“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区群众”等各类公益服务项目。

例如在软陶夏令营开始前期,进行了公开体验课,让小朋友和家长们能够更好地体验软陶的乐趣。公开体验课内容以软陶基础训练为主,初步考察小朋友的塑形能力,初步体验软陶制作的乐趣,加强动手能力。后期正式的软陶夏令营的培训内容经过团队的精心设置,培训课程的内容是按照由浅入深的进度开展,符合小朋友的心理需求以及软陶技术要求。

而对前期的培训,工作人员也有工作要求与职责。比如要求:专业技法娴熟;态度耐心、细心,有爱心;具有亲和力;工作人员职责:负责工作室安全与卫生。

公益少儿美术培训项目对于服务对象,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和注意力,还可以培养他们认真、耐心、细致和手眼并用的好习惯,同时也可以训练他们的技能技巧,提升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四、公益少儿培训服务实践意义

此次公益少儿培训项目具有更多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社会交流与专业融合的需要,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有利于促进专业知识与实践运用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了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平台。首先,少儿培训项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促使学生自发提升学习和钻研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社区服务项目为学生提供了理论知识的实践场所,通过服务活动提高了自己专业技能的实践水平,强化自身对专业知识的更深一步理解。

二是对锻炼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处事应变能力的作用。大部分服务活动其实是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人际交往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都可以在社区服务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有助于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从中锻炼人际交往能力。此外,在服务中,会随时面临不可预期的问题,而通过学习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可以端正学生的处事应变能力,为以后融入社会解决所面临的更多问题做好准备。同时,充分认识专业服务这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增强了社会实践服务的能力。做到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是对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断提高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创艺学院、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扩大服务社区的范围。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篇9

大学英语作为全国高校的一门通识必修课,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几乎涉及的学生来自非英语专业的各种专业,涉及人数众多。近年来,大学英语课程经历了很多的改革尝试,但目前没有哪种改革的成果得到普及。这说明大学英语的改革的很难有统一的模式。正因为大学英语公共课所涉及的专业很多,各专业之间的差别导致了学生们的对英语的需求不同。艺术体育类(简称艺体类)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学生所学的专业不但具有特殊性,学生本身的个性化色彩也较鲜明,因此对艺体类学生的大学英语改革更要从其专业需求和学生个性特点出发,构建有特色的艺体类大学英语课程模式。

1 国际语言测试

语言测试在语言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语言测试已经进入到了交际语言测试时期,更着重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语言的教学法往往和语言测试方式紧密相关,语言教学的成效往往在测试中的得以体现,而语言测试的模式往往是语言教学法的导向。因此,发展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成为当代外语教学的核心问题。

语言的交际能力在目标语言的语境里能够得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国际化语言测试体系中雅思和托福这两种考试在考察学生英语的运用能力方面具有较大的权威性。雅思托福测试听力、阅读、写作、口语模块的文章主要来源于国外较权威杂志、期刊、书籍、报纸,语料内容真实,文化背景强,贴近英语国家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休闲、风俗等。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讲解词汇、习语中所体现的特殊文化背景,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语料所表达的深层文化蕴涵,雅思托福的测试材料也可以给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习得英语语言知识和习俗提供非常好的学习语境。

2 艺术体育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

艺术体育类学生是凭借自身的艺术和体育特长进入大学,他们入学的英语成绩大多不高。国家现今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没有对艺术体育生提出明确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艺体类学生英语学习的目标既要符合他们的语言水平,同时也要满足他们的实际的专业需要,为将来他们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艺术体育类专业特色明显,学生对英语需求不尽相同,但都离不开英语的听力,阅读,口语,写作几种能力。而且,艺术体育类专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专业的国际化。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中国与世界各国有者越来越多的艺术和体育的交流。很多艺体类高校以及艺体类专业都与国外的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联系,旨在增加艺体类学生间的国际交流。在国际化的交流中,英语就是有效的交流工具,因此艺体类学生掌握英语的实际交际能力尤为重要。不能因为艺体生基础差就减轻对英语的重视,相反,应该从实际需求角度出发,提高艺体生的综合英语交际能力。

3 基于国际测试模式的艺体类大学英语课程构建

基于国际语言测试理念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在本校自2008年开始,在部分学生以自愿的方式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地成效。每届学生在经过这种模式的大学英语课程后,听说读写等语言综合应用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该项目还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但这项改革前期是在非艺术体育类本科生当中实践的,艺体类本科生从2016年第一学期才开始试行。艺体类大学生由于英语基础知识薄弱,不能照搬其他非艺体类专业课程模式。艺体类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必须基于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水平,从艺体类学生能够接受的水平进行初期的课程设置。但在设置课程时,我们可以借鉴雅思托福考试的模式,分听力、阅读、写作、口语4个科目进行,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交际能力。

由该校美术学院主动申请,我们首次在美术学院生中开设基于托福雅思模式的大学英语课程。该校美术学院多个国际联合办学项目是他们提出主动申请开设课程的原因,也充分证明了艺体类专业对英语交际能力的迫切需求。我们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选取了美术学院64名学生,涉及7个专业,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如果感觉课程难度大无法适应,可选择自愿退出,在经历一个学期后,课程参与人数具体见表1。

从选择基于雅思模式的大学英语的专业分布看,绘画类专业人数相对较少,而艺术设计类学生偏多,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专业发展决定了他们对英语能力的需求。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只有3名同学申请退出课程学习,仅占总人数的4.69%,这说明艺体类学生可以适应并接受这种教学模式。

基于雅思模式的艺体类课程的设置重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课程初期节选相对简单的雅思语料,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境,丰富的文化背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采取了分组学习的模式,小组完成课前教室布置的文化背景资料查询以及成员间互助的基础句法知识的学习。这种小组模式的自主学习模式,既能唤醒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兴趣,进入接受、同化新信息的时缸刺;又能弥补艺体类学生在基础英语知识上的不足,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课上,教师启发学生进一步深入的探究和概括文化现象,洞悉文化现象背后的文化观念的差异,同时教师还补充讲解词汇、习语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整篇文章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深层文化蕴涵。

课后,鼓励学生就有关的文化问题讨论。这样既能让学生对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反思、对比差异,还能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反应良好,普遍在听说读写各方面有了提高,并且在这个课堂上基本看不到艺体类学生常有的迟到、睡觉等现象,旷课率几乎为零(病事假除外),这说明这项课程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英语应用能力。

在该校,初期的基于国际语言测试理念的大学艺体类英语课程已经构建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当然,由于课程构建时间较短,还无法取得比较直观的学生权威语言测试成绩,这有待于进一步跟踪调查和统计。但从目前的课堂反应看,这项课程极大的激发了艺体类大学英语的学习兴趣,系统而全面地提高了艺体类英语应用能力。基于国际化语言测试理念的艺体类大学英语课程值得我们在其他艺体类专业和其他艺体类院校中尝试。

参考文献

[1] 孙南南.国际语言测试视阈下的自主探究特色培养模式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6-98.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篇10

舞蹈教育自从开设课程以来,一直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逐渐深入,舞蹈教育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对舞蹈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舞蹈教育系统也逐渐趋于完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优化舞蹈教学课程,使得舞蹈教育的理论与实际联系更加紧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今天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舞蹈,舞蹈正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人们对舞蹈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生活中也十分广泛地参与到了舞蹈当中。舞蹈教学过程中,如何解决仍然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过程中如何创新教学理念,如何保持本专业持久性等等,都是需要我们去解决的问题。

1,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普及性

教学实践活动中,舞蹈课主要是通过舞蹈作品欣赏和丰富的校园相关文化活动来开展的[1]。学生在学习舞蹈的时候,往往会受到身体条件的影响,同时学生的年龄也会对舞蹈的学习产生影响,如果学生在这些方面条件不好,就会排斥学习舞蹈。而农村来的学生往往不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因此学习舞蹈特别不积极,甚至对舞蹈学习缺乏信心,个别的同学更是表现为害怕舞蹈学习。这些影响因素对舞蹈教育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阻碍了舞蹈教育的向前发展。舞蹈作品欣赏达到舞蹈学习目的的过程中,很难实现更深层次的舞蹈教学。而学校文化舞蹈活动当中学习舞蹈,参与其中的往往是舞蹈专业的学生或者是艺术团体的同学,很少有普通同学参加,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舞蹈学习还是缺乏积极性。此外,普通学生在欣赏舞蹈作品的时候,其欣赏能力也是一个影响因素,需要进一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综合这几个方面的原因,使得舞蹈教育的普及程度还远不及其他艺术门类。

1.2重视程度不够

根据有关调查统计,舞蹈课程的开设,大多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开设的舞蹈课程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技能技巧型的课程,以欣赏舞蹈作品和声乐学习为主;第二类是基础知识型的课程,以舞蹈训练和基本乐理为主,其主要目的是满足选学艺术类相关课程的学生基础知识的需求;第三类是个别特殊课程,主要是单个的音乐欣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类课程开设的比例也各不相同,教学大纲也没有规范的要求,考核标准也不够完善。

1.3设置舞蹈课程时没有完美地结合创新性人才培养

目前的舞蹈教学,主要注重的是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了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但是另一方面,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艺术思想的培养没有能够得到重视,这些方面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高。教学过程中将人才培养的关键定在了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而事实上则是舞蹈艺术是可以对逻辑思维产生影响并逐渐完善,同时还能够不断促进其不断发展的。特别是科技研究类教学活动过程中,更是忽视了舞蹈教育在艺术教育中与研究活动的有机结合[2]。艺术思维对科学研究的影响主要是因为二者虽然具有不同的形态,一个为抽象的、严谨的,另一个为形象的,但是形象化抽象的思维之后,能够对思维方式进行拓展,而借助抽象思维,又能够将舞蹈形体艺术进行抽象化,从而促进舞蹈艺术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二者之间并不是相互矛盾的关系,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1.4技能和理论失衡

大多艺术类专业之中均设置了舞蹈教育,在学习舞蹈的学生之中,如果有舞蹈天赋,或者有这方面艺术特长的学生,在对其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注重舞蹈技艺的提高,而很少能够同等程度重视人文社会等学科的培养,从而使得学生缺乏艺术评价的能力,也没有足够的艺术欣赏的能力。舞蹈教育中需要舞蹈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理论,需要掌握各方面的艺术能力,要能够提高综合技术水平,促进整体的发展。舞蹈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技能学习过程中要理解理论知识,要消化拓展思维;而在舞蹈理论学习中要联系实际,要通过引导,让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作品的创作过程,理解作品表现的内容,把握作品创作的动机。充分了解作品的背景,促使学生从社会学、艺术学、美学、哲学等角度对自己的感受进行阐述,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逐渐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

2,舞蹈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2.1设置舞蹈课为必修课

由于各种实际因素的限制,设置舞蹈艺术课为主干课程是不现实的,但是,将舞蹈艺术课设置为一门必修课是完全可行的[3]。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身体条件,在设置课程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满足渐进性的要求。舞蹈理论教学中,主要讲解舞蹈的基本理论,而后通过对舞蹈作品的欣赏,加以自己的分析和理解,从不同的科学角度对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长期的反复训练,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实现提高艺术素质的根本目的。在设置舞蹈课程的时候,还需要设置一些艺术哲学、舞蹈心理学、舞蹈美学、舞蹈社会学等选修课程,以交叉学科的形式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提高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2开展丰富多彩的舞蹈活动

素质教育中,舞蹈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舞蹈教育除了实践课和理论知识学习之外,还应该有很多的舞蹈交流文化活动。在学校可以经常组织舞蹈晚会、舞蹈沙龙以及舞蹈比赛等[4]。舞蹈专业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参与,主动帮助其他同学,不断激发普通学生的舞蹈学习积极性,逐渐培养大家的舞蹈兴趣爱好,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成立工作室或者舞蹈团。不断扩大交流合作,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不断应用到实践和创作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2.3完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专业教师,特别是舞蹈专业教师,不仅仅要具备舞蹈专业的知识,更需要具备社会学、心理学、美学、哲学等相关知识,只有当教师具备完善知识结构的时候,才能够有效实现学生艺术培养的目标。

3,总结

舞蹈教育是现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思考探索,充分重视存在的问题,通过创新,不断完善舞蹈教育体系,实现全面提高整体素质的根本目标。(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丁辛.高等学校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黄河之声,2012,16(3):85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篇11

上海建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万庆华认为,造成艺术生留学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国外院校的教学经验比我们要丰富。与国内相比,国外的学生很早就开始进行开阔视野的培养。比如在欧美的一些国家,他们的学生有一项必修的内容,学生在校的4年期间,必然有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去别的国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接受教育。我国的学生相比国外的学生在这点上处于劣势。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其设计已经带有浓郁的国际化色彩了,但这些从国外引进的设计,和学生到国外实地观看、体验是不一样的。万庆华表示,我们的学生如果能拥有一些跨文化的学习背景,能够拥有一个更广阔的视野,能够接受不同文化的熏陶,同时培养跨语言的交际能力,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会十分有利。

此外,国外艺术院校也更讲求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加注重学生创意能力的发挥和个性的培养。在万庆华看来,我国艺术院校因为本身的客观条件,以及在办学理念上的一些问题,缺乏个性化的教育。国外的很多教师,他们的事业、理念跟其长期的教育背景有关,我们的教师缺少这种教育背景。万庆华曾问过到上海建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访问的加州大学艺术学院的教师,结果发现,他们每年几乎都要去各国交流,专业非常开放。因此,他们就很注重培养这一点:让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够主动学习,这和教师的引导也有关系。除此之外,万庆华说,自己曾去过国外的一些大学,他们在产教融合这方面与社会的经济、地方的经济、企业的结合做得相当不错,很值得我们学习。

中外艺术学习之差异

在四川美术学院教师、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晏莉看来,国外艺术院校相比国内而言,其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综合知识的学习,鼓励学生学习与本专业不相关的知识。而且国外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科的交叉性更好一些,鼓励学生在专业上跨界学习。由于东西方教育的差异,中国的教学大多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来教授,教师的个人能力和魅力往往被忽视。但对于一些艺术和设计专业来说,教师的个人教育方法往往比较重要,同时更能激发出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而美国的艺术课堂更重视开发学生的潜力,以学生的创造性为出发点,辅以技术技能的培训。国外大多数艺术学生并不偏科,从事艺术、设计或影视行业只因为他们热爱这些专业。在中国,“艺考”成了上大学的捷径。但由于国内巨大的就业压力,致使教学和选拔人才只停留在以培训技术技能为主。

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德学院院长杨修憬看来,在国内和国外学习艺术差别是非常大的。杨修憬举例道:“我是研究外国美术史的,专攻俄罗斯美术史与理论。我认为,是否去过俄罗斯会直接决定你的研究深度。如果只看国内的书,只从国内获得信息,那几乎可以说是误解,无论是信息内容还是着重点大多是有误的。研究外国美术,需要精通俄语,如果只看中文翻译资料,中文倒回去原来可能是英文,英文再倒回去才是俄语,文字与艺术家之间又隔了一层。我在2001年去俄罗斯的时候,发现在读研究生期间看到的所有资料信息都是不对的,这十分让人惊讶。文科的差异就这么大,理工科可能还好一点,语言的转译影响也会小一些,因为公式计算这种信息的错误量要少得多。但是文科类特别是哲学艺术类,信息的错误量就非常大,几乎可以说,你如果没有跟艺术家面对面交流过,所读到的任何评论都是有误差的。这种误差有的是因文化差异造成的,有的是在介绍这个艺术家时的立场和角度造成的,有意或无意所造成的差异会导致同样的作品,看法可能完全是不一样的。”

杨修憬认为,在做评论或者研究时,最好跟艺术家直接交流,或者跟他的作品直接交流,有国际背景的学习经历对艺术创作会有明显的好处,这样艺术家的视野才会更宽,对不同文化的认知才更透彻,就不会排斥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和看世界的不同方式。比如,有些中国人强调要保护传统,但是按西方人的观点,这个世界存在的意义就是它有变化、有发展,要不断地进行拓展,至于拓展到什么程度,各有见解。所以,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看法,如果有国际教育背景,就会更宽容,也会愿意站到另外不同的角度对事情有一个全新的看法和认识。另外,同样是研究中国画,如果有国际教育背景,那么就会很清晰地看到中国画和中国画理论研究中的问题。如果没有这个背景,只是仰视古人,就缺少往前走的空间。

“东西方好比是铁路的两条平行轨道,其不能交错,也不必交错。中国人讲融合,其实就是让文明自己往前走就是了。问题的关键是,在走的时候,要知道另外还有很多文明,不要认为自己的轨道就是最重要的。独轮车永远走不远。明白这个道理,也是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人的优势,他们都会有这样的认识。还有纯粹研究中国画的人,有时他会说外国人不懂中国画。”在杨修憬看来,这是一个误区。西方有那么多收藏东方文物的博物馆,如果不懂,为什么要建一个博物馆来研究?所以,有无留学经历还是有差别的。

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留学新热点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作为留学的一种方式,因其能够有效规避出国留学的风险,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注意。

“相比直接出国留学,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思想带进国内,让学生不用出国门,就可以接受国外的教育体制。而且中外合作办学的受惠面更广,前景值得看好。”万庆华说。上海建桥学院进行了“海外名师”项目,学校邀请了韩国又松大学教授金亨锡在上海建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授课,到学校工作两年。这一项目是以一个海外名师带动一批青年教师,把最前沿的知识带入课堂。万庆华表示:“我们现在的课堂体系中缺少品牌设计的内容,而这恰恰也是未来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所以我们请金亨锡教授到学院来,以便提升我们的办学层次与国际化办学水平。”同时,学校也会有两批学生去韩国进行暑期夏令营的集训,学生学习回来以后觉得学习理念上、方法上都有所改善。

杨修憬认为,中外合作办学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是在中国环境中的外国教育,没有完全脱离中国现实环境。一方面,从大环境来讲,现在中国整个市场的发展要比西方好;另一方面,这种教育方式可以贴近中国的现实来看西方文化和西方教育,因为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碰撞的过程。

但杨修憬也谈道,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我们既不是纯粹的外国教育,也不是纯粹的中国教育。如果是外国的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很容易,中国的留学生去国外学习也很容易,入乡随俗就可以了。但现在是要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中营造出一个国际的小环境,这个小环境里随时有文化的冲突,这一点对学生来讲,就需要调整心态。学生在国内学校是这样做的,但外国教师要求的完全不一样,学生就要不断地调整心态;而外籍教师也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以符合中国国情的需要。比如工业设计,现在是中国政府比较支持的,国家政策也在大力扶持,外籍教师知道这些信息后,就会去调整课程内容以符合中国的需要。

杨秀憬说,中德美术学硕士项目是在2006年秋天正式启动的,当时是教育部唯一批准的美术硕士项目,那时国内才刚开始有合作办学。与中德学院合作的柏林艺术大学在德国,甚至在欧洲也是名校,其声誉很好,招生要求很严。学院从一开始每年招收40个学生,到现在还是每年40个学生,为保证质量一直没有拓展。学生学习时间为两年半,前三个学期在中国,第四个学期去德国,最后一个学期在国内。整个教学的工作量,除了第四个学期的工作量由德国方面全部负担外,其他在国内学习的学期,课程的66%由德国派教授授课,然后余下的34%由中国美院聘请中外教授上课。由于是用德语教学,所以中德学院招生时虽然没有要求德语,但是毕业的时候要求达到德福的C2。按照C2的要求,由柏林艺术大学认定,按照相应等级难度出考卷,然后进行考试。当然,如果考生参加柏林艺大的考试通不过,也可以自己去参加德福考试或者是歌德学院的相应考试。学生只要能考出合格的成绩,把证书寄给UDK认定后,就可以拿学位证书了。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篇12

(一)公共艺术是一种思维方式

当公共艺术成为一个名词出现在学界的时候就引起了广泛思考,众多专业领域的学者都用自己视角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性、民主性、大众的参与性、创新性等理论层面,但是很多人都会用传统的思维去不断提出问题,探究公共艺术到底是什么?具体的形式又是什么?如何界定?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认为公共艺术是一种观念性的思维,通俗说它的表现形式涵盖了多种传统的表现方式,只不过是赋予了这些传统方式以公共性的思维,因此公共艺术实际就是一种思维方式。

(二)公共艺术是承载地域文化的高级文化形式

环境雕塑要成为公共艺术的样式之一,就必须在设计过程中深刻挖掘地域文化,其形式与内容都必须有着较强的文化传播性。这就要求在环境雕塑课程教学中要有广泛的社会调查和设计要素的严谨结合才能够满足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大量的各类资料,有着整理分析、精确定位、设计创新、文化承载、形式感易于接受等要求下进行设计。

(三)公共艺术明显缩短大众参与艺术的距离感

大众的参与性是公共艺术出现的一个较强的特征,有人也说公共艺术是将艺术还原给了大众,将大师带到平民中的一个过程。这就要求每件公共艺术作品都要缩短与大众的距离,让大众都能参与进来。环境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形式之一,多数会出现的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空间中,有着天然的亲切感。这就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环境雕塑多材质,多表现形式因素进行设计。要求学生能够思维面宽、创新性强。教学中应当不断启发和讨论,必须师生在平等的思维下、民主的环境里共同面对课题。

(四)公共艺术强化设计创新性

公共艺术强调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强化设计也是时展的必然,公共艺术作为环境设计的前沿,更强调有承载的创新设计。这就要求课堂过程中要有争论,要有民主,要有头脑风暴。环境雕塑遭遇到公共艺术就必须按照公共艺术的观念性思维去不断完善自己,教学过程也应当不断适应这些新的要求去改变课堂的状况来培养人才。

二、公共艺术专业下环境雕塑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课堂教学“课题”制更新题目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课题”,这就是选题,它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课堂基本理论知识讲授结束后,让“课题”研究成为学生在这段时间的主要内容,而这样“课题”的选择应当是教研室教师研究的结果,通常采用社会上公开的、未过期的设计大赛征稿。这种题目往往是最新的,能够代表当时社会最前沿的东西,学生往往对这样的题目具有浓厚的兴趣。“课题”的引入将第一时间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渴望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第一时间有所指向地用到实际设计中去,有着相当明确的学习目的。教师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实例让空洞的教学具体化,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成为一起解决问题的伙伴、学长。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着明显的民主气氛,有利于更多的设计创新思想参与。这样的社会征稿往往带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将课堂界限完全打破而投入到设计中。征稿往往有奖金、证书等奖励性的刺激更能给学生带来兴趣,激发设计热情形成良性的循环。> (二)课堂讨论“答辩”制激发创造力,同时采用民主教学

当课题明确后迅速地展开设计,按照设计的程序与方法,感知-调查-初步-深化等过程都需要在民主的条件下进行。在“感知”题目过程中要查找相关一手资料,掌握被设计题目更多的设计背景资料,就有可能找到很多的设计素材。安排每名学生将收集到的设计素材条理分析清晰,做成PPT进行答辩式的讲解,最后将几个将要采用的设计点或设计方向做详细说明。课堂中每一个学生都能提问,都是答辩评委,在这样交互中不断深入设计想法,就能够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这样的“答辩”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创造力,也在民主的气氛中完成了设计“头脑风暴”,为设计大方向的定位确立牢靠的基础。在初步设计到深化设计过程中也都要采用“答辩”与“讨论”式的方法,但这里面交流的内容也随之改变,在感知过程中的大方向定位不会出现大问题的时候,初步设计与深化设计中的具体细节问题与技术问题细节成为了讨论的主要方面,这是一个艺术、技术互相融合过程,也是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是以答辩的形式开始,最终以讨论的形式结束。这是我们课堂中少有的学习积极性,取长补短、教学相长的目的实现在这样的教学氛围里面。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动员全班学生的思维热情,课堂就能够迅速活跃起来,从以往的单独靠教师去启发转变成,互相启发,被动思维变成主动思维。

(三)成果标准“投稿”制,校内外互动学习

当设计成果在这样一轮大讨论、大风暴的教学中诞生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年轻设计师成熟的方案。推举出几个最优秀的设计方案,按照“课题”要求的时间、文字和板式的要求进行投稿。在这样的设计过程最后,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参与这样实际题目设计全过程,收获将不仅仅是一些空洞的理论知识。在投稿后还有一个大赛后续的学习过程,组委会往往要公布获奖方案,投稿设计无论是否中标,学生都能在中标方案中找到课堂中前几个阶段的影子,例如定位的准确性,形式感的采用,材质的表现,等等,这种再学习的过程学生们学到的东西就更为丰富,是一个分析差距,再次获得动力的源泉。如果有幸中标将在学生中产生巨大的榜样作用,带动的不仅仅是一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也能为学校赢得社会的尊重。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篇13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常新、常抓的工作,随着社会发展,综合环境的变化,需要在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新常态的背景下研究当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状况,从而增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中人际传播的特点,有利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认识和改进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 艺术类大学生特点 

(一)思维敏捷、乐观向上,理想信念相对弱化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活跃,喜欢标新立异,带有一定浪漫主义色彩。他们思想前卫活跃,思维跳跃性强,但缺乏一定深度,他们接受新信息和新观点能力比较突出,但对国家大事关注甚少。由于受到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和艺术无国界观念的影响,盲从跟风,是非不分,由此造成有些艺术类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水平和鉴别能力下降,对时事政治浅尝辄止,了解不够深入。政治参与热情普遍不高,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理想信念不坚定,信仰缺失。 

(二)崇真知,个性突出,集体主义缺乏 

艺术类大学生崇尚艺术追求,对新鲜事物极具好奇心和敏感性。他们个性突出,喜欢自我欣赏,善于表达自我,勇于肯定自我。艺术类大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他们借助社会资源,走出校园开展活动。社会不良现象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学习生活中时常出现随意性和散漫现象。艺术类大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所以处理问题时随意性大,独来独往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如遇事讲条件,谈报酬,团队意识不强。集体观念、团队意识缺乏,参加集体活动积极性不高,不能正确认识与处理与他人关系。他们善于走出校园,借助社会资源开展各种活动。但他们极易受到社会不良现像的影响,作风散漫、随意性在学习生活中时有发生,他们习惯于独来独往,团队合作意识淡薄。 

(三)情感丰富,明辨是非,但纪律意识不强 

待人真诚,情感丰富,充满理想主义色彩是艺术类大学生鲜明特征。他们好恶分明,情绪容易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自身缺乏自律性,大部分学生法纪观念淡薄、生活作风懒散,学习纪律松弛等现象,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时常触犯校纪校规;上课随意迟到、早退、旷课。宿舍卫生脏、乱、差。作息时间凌乱等。 

(四)重视专业,轻视文化基础 

艺术类大学生从小或中学开始专业学习,他们在专业上花费很大的精力。在重视专业学习的同时,却轻视文化课的学习。艺术类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他们对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非常积极,课上认真学习,课后也花大量时间来巩固提升。但是对文化课却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这势必导致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知识面狭窄,思想政治觉悟不高。所以,文化基础薄弱是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人际传播是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方式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中,既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课程教学活动进行传播,也需要大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活动以及辅导员、班主任等从事的人际传播活动。在这些传播活动中,人际传播是最基本的、最直接的、最有效地传播方式,也是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总的来讲,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际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人际传播是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传播方式—人际传播,它成为艺术类大学生生存和交流的重要手段和必备工具在校艺术类大学生是一个长期集中生活学习的相对固定群体,人际间的交往是最为普遍的方式之一。在校艺术类大学生由于自身的特点和相对紧张的学习时间,他们对时事,热点问题关注度很低,阅读报纸、杂志的机会更不容乐观。日常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教学活动是艺术类大学生接触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的主流方式,除此之外,则是通过与开展党组织活动、团组织活动等形式党员、团员、辅导员、班主任等有关人员之间的人际传播活动。人际传播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成有着巨大影响,对文化传播有密切的联系,它是形成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良好效果的基本传播手段和重要交流途径。当前,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微信、微博、等方式也正在成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际传播的新方式,并占据着艺术类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 

第二,人际传播的可控性特点是传播思想政治教育重要保障。艺术类大学生对传统事物接受方式比较的接受能力较强,在人际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处在主动地位,对传播的内容、传播的策略、传播的手段等可以具体情况实施即时有效地掌控。传播者常常根据实际情况辅之以表情、体态,语音等方式,以最大程度的说服接受者接受为目标,进行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相关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懂得与青年人交心,善于把握人际传播,根据实际情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人际传播的过程比较单纯,受到外界“噪音”干扰的较少,更能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体,产生比较明显、直接的效果。 

三、当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际传播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技术进步,艺术类大学生群体每天接触互联网的时间越来越长,其方式是通过电脑、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来接受信息。艺术类大学生虽然有着更加强烈的张扬个性的欲望,但辨别“噪音”干扰的能力却在下降,所以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临着极大的挑战。 第一,在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人际间传播的比重正在降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交互性很强的活动,需要传播者和接受者双方信息的互动和互换,其传播方式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动态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换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艺术类大学生开展人际传播活动,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获得并参加活动的“交流机会”,没有交流机会,所谓人际传播是不存在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现实的人际传播发生频率正在降低,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授课教师联系选课学生、辅导员联系大学生联系方式越来越多地借由手机、网络等手段实现。新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改变着传统人际传播的方式。 

第二,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际传播过程受到网络新媒体影响。在网络新媒体出现以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际传播能够做到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信息传播方式单一。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出现,艺术类大学生迅速成为受网络人际传播方式及其环境影响最深远的群体,网络博主们和粉丝们构建了以信息自我加工传播为中心的网络人际传播新格局。这种格局对传统格局造成了重大冲击。一些思想组织教育工作者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与受教育群体交流,而受众亦通过微信、留言等方式给予回应和反馈。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完整的人际传播过程,但经过互联网一特殊中介,传播的真实效果则涌现出诸多的不确定性。受众接受信息的渠道增多,可选择余地增大,理解多元化,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仅仅是一种渠道里的信息,其权威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四、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际传播新路径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性工作,富有挑战性和创新性,必须与时俱进,因势利导,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牢牢掌控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 

第一、积极创造环境,增强艺术类大学生的归属感。艺术类大学生集体居住的状况属于特殊的群体,有着较为特殊的存在状态和活动规律。要做好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际传播工作,必须实事求是,从艺术类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状态出发,深入思考如何营造良好的情感归属氛围。只有良好的群体生活氛围,才能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集体认同意识,巩固和加强与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人际交往活动。在人际传播的过程中,做到师生间人生经验的交流,增强艺术类学生对大学生活的体验,正如“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顺势而为、主动求变,力求将自己打造成时代的先行者、社会的代言人、学生思想的引路人。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不能沦为“新技术的奴隶”,而应该主动应变,成为“新技术的主人”,掌控和运用新技术为集体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第二、因势利导,打造有力的校园意见领袖。在网络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许多新媒体得以产生和运用,以名人、明星为身份标签的网络“大V”和微博“大V”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舆论力量。他们在网络上的号召力非常强劲,他们每一次的“发声”都会有大量的“粉丝”跟帖和转发,这种方式已经对艺术院校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产生冲击。很多艺术类大学生沦为“转发”大军成员,艺术类大学生更愿意选择虚拟人际交往胜过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老师和辅导员的现实交往,思想意识易受不良社会思想严重干扰。针对以上问题,坚持正面引导就是要使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向言论充分累积与共鸣,用正能量舆沦压制负面舆沦的噪声,用科学的精神、理性的探讨指引艺术类大学生群体。面对新问题、新形势,我们不能落后于时代,作为艺术院校思政政治教育的传播者,我们应该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科学使用、合理运用,培养一批学生骨干、校园楷模,打造成校园里的“意见领袖”,通过这些渠道来正确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传递正能量和正确的声音。 

第三、创新工作方法,探索人际传播新的方法。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接受内力强,民主意识强烈,但易冲动,缺乏理性思考和判断力是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特别是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处于绝对优势地位,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大潮,艺术类大学生容易被潮水般的网络信息所迷惑。准确利用艺术类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处理信息的特点和人际传播的可控性、针对性、互动性和直接性等传播特点,积极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提高筛选信息和鉴别信息的能力,引导其向正确方向成长。这就要求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以更高要求创新工作方法,主动融于新技术,探索人际传播方法新的路径。在人际传播的过程中,以说教为重点,使接受者在思想、行为、价值观上朝着传播者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或者通过激励性交流,进一步激发受传者的热情,影响作为受传者的艺术类大学生。对于一些通俗易懂的政治意识,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者可以利用互联网传播技术,激发艺术类大学生自主参与一些社会实验活动的积极性,深入理解思想政治内涵,同时也可以以调查研究的方式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深入。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宗旨明确的情况下,具体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可以灵活多样,要求做到紧跟时代步伐,亲近学生群体,增强人际传播的效果为目的,力求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高洁,李琳.信息传播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9页. 

[2]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页.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