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现象实用13篇

社会心理学现象
社会心理学现象篇1

3.社会流瀑效应桑斯坦认为,群体极化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社会流瀑效应的刺激,“当流瀑效应发生时,信念和观点从一些人那里传播到另一些人,不是依靠传播者的实际所知而是依靠他人所持有的想法而决定自己的观点。而这种信念很可能是错误的,因为人们都不是依靠自己私人的信息而是依靠自己所信任的别人做出的判断。”社会流瀑效应的产生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与群体成员间信息的传播方式有关,而另一种形式则与名誉感相关联。信息型流瀑:假定群体中的成员依次发言,A认为某种恶劣的行为实际上已经发生,B现在知道了A的判断,假设他根据自己所掌握信息的判断与A的不同,但同时又不足以明确辨别谁的观点更加可信,这时B就有可能会采用随机方式决定,其结果很可能是同意A的观点;现在轮到C来判断,在A和B都已经表示恶劣的行为已经发生的情况下,那么即使C所持有的信息表明前两个人错了,他也很可能会忽略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转而同意A和B的说法,因为在C看来,A和B所得出的结论很可能都是有理由的,而自己的信息并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这样C实际上就处于一个信息流瀑之中。名誉型流瀑:在名誉流瀑中,人们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或者什么可能是正确的,但他们仍然采取从众行为,以保持别人对自己的好感。比如A认为某一社会现象是不合理的,而B表示同意A的看法,不是因为他真的认为A是对的,而是他不想得罪A,或者显得对公共利益毫不关心,如果A和B都表示这一现象不合理,那么C即使不觉得这一现象有什么问题,也不会公开反对A和B的观点,甚至还可能会附和他们的判断,原因就在于C不想受到A和B的敌视,失去群体对他的好感,这样一个名誉流瀑就在事实上产生了。可见,社会流瀑效应就是使群体成员在新的观点和意见面前发现了现有结论的不合理之处,也不会轻易采取和他人不同的行动,结果往往是促使群体讨论走向极端。

4.“群体思维”的特征“群体思维”这一概念是由社会心理学家欧文•贾尼斯提出的,用于解释那些可能会导致社会的失误、灾难,甚至某些形式的极端主义的决策过程。贾尼斯认为,某些群体在决策时会窒息不同的意见,注重达成共识而非正确性,对于替代性选择和后果的研究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结果往往酿成惨败。群体通常强调团结一致和志趣相投,而这一观念将使得群体成员面临的信息和名誉压力加强,群体成员会沿着处于优势地位的观点不断倾斜,直至走向某一意见的极端。群体思维还会贬低对某一决策或观点的重新审查与思考,对对立面的看法也始终抱有成见,要么视之为十分邪恶而不愿与之交谈,要么视之为十分愚蠢的意见而不愿对其进行审慎的思考。一个受群体性思维影响的组织,总是会施加各种压力,迫使人们采取单一与组织中占主导地位相一致的思维方式。

二、大学生群体更容易走极端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他们朝气蓬勃、富于激情,看重个人名誉,充满正义感,具备较强的集体观念,组织性纪律性强。这些特征使得这一群体更加容易走向极端化。

1.大学生更加重视自己的名誉诚如前文所述,名誉感经常扮演着极化推手的角色。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四年中都要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校园内,宿舍、班级、年级成为他们最容易找到归属感的集体,因此他们也非常看重宿舍、班级甚至年级同学对他们的看法和评价。一旦了解到别的同学的想法,他们就会朝着占据主导地位的立场调整自己的观点,克制自己所持有的相反意见,而对目前集体中多数派的观点表现出更多的热情与支持,以使自己显得更加的“合群”。在讨论的过程中,意见处于弱势地位的大学生会越来越不愿意表达自己私下持有的信息,使得自己所处的集体的立场逐渐走向某个极端。

2.大学生更容易受“舌战优势”的影响大学生群体通常更加富有正义感,在对一些违反规则或是道德行为的批判上,也往往更加富有激情和不遗余力。“舌战优势”经常发生在讨论实施惩罚性措施的情况下,主张予以较重处罚的人在与主张予以较轻处罚的人进行辩论时,往往会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道德上的优越感会使主张较重处罚的人底气十足,气势上足以压倒主张较轻处罚的人,最终的辩论结果也往往偏向形成较重的处罚。对于富于社会正义感的大学生而言,这种“舌战优势”发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在对一些不公正现象进行批判性讨论的时候,大学生群体的正义感有时会让他们冲昏头脑,盲信自己对某一恶劣行为的严厉声讨是正当的,在多数大学生都自信的选择对某一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时,那些对处罚结果的合理性存在怀疑的群体成员,这时也因为在讨论时的劣势地位,而难以对讨论的方向发生实质性的影响,群体讨论的结果更加容易向着主张严厉处罚的一方走向极端。

3.大学生管理模式容易滋生流瀑效应国内高校对大学生特殊的管理方式,决定了这一群体更容易受到社会流瀑效应的影响。在寄宿制条件下,所有学生被以宿舍、班级、年级等为单位分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群体,群体成员生活和学习在一起,彼此之间比较容易形成情感联系,这样一些具有情感联系且长时间生活在一起的群体,正是社会流瀑效应产生的绝佳温床。例如,某个宿舍的同学在讨论学校食堂饭菜价格是否合理的问题时,A同学根据自己对其他高校食堂饭菜价格所掌握的片面信息,认为本校食堂饭菜价格很不合理;同宿舍的B同学在听到A的判断时,由于对自身掌握信息的不自信或者出于不愿得罪A同学的考虑,也做出了学校食堂价格不合理的判断;现在轮到同宿舍C同学,此时即便他掌握一些能够证明A和B同学判断错误的信息,但是出于不愿受到A同学和B同学敌视的目的,最终也会做出学校食堂价格不合理的表态,一个简单的社会流瀑效应就这样发生了,当这一效应的范围扩大到班级、年级时,一场针对学校食堂饭菜价格的群体极化事件就有可能发生。

4.大学生更容易受到“群体思维”影响大学生是一个组织性纪律性非常强的群体,在学校日常的素质教育中,也会不断强化大学生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团结一致和凝聚力的重要性。这些品质对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这些品质在某些情况下,却有可能会加剧群体极化出现的可能性。桑斯坦的研究表明:如果群体成员高度的团结一致和志趣相投,由于信息和名誉两方面面临的社会压力都得到加强,群体中发生流瀑效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大,随之而来的是群体讨论的方向可能会由于损失了那些持有不同信息和观点人们的意见而出现偏差。团结一致的潜台词其实就包含了需要抹杀不同意见,鼓励群体成员意见和观点的同质性;凝聚力的形成同样也是需要群体中的某些成员牺牲个人的观念和看法,服从在群体中处于多数派地位的观点,在这两种品质的共同作用下,大学生群体的集体讨论往往更容易走向极端。

三、预防大学生群体极化的对策

对于如何防止群体极化现象的发生,桑斯坦提出了几个方面的对策:传统主义、后果主义、协商民主的理念以及多样性与平衡。这些对策在预防大学生群体极化方面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主义强调经验和约定俗成的传统的重要性,可以有效避免大学生由于激情与冲动引发的极化;后果主义通过对某一极端化事件所可能产生的恶劣后果的预判与呈现,能够有效地警醒群体讨论的极化倾向;协商民主重视各种不同意见的充分表达与辩论,有助于增加观点的多元性;而多样性和平衡则鼓励新的观念与声音,避免群体成员的同质性,通过相互交锋的观点让讨论更加理性。

1.重视传统的作用英国政治家埃德蒙德•伯克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研究发现,民众的激情容易导致人们受到某种思想的煽动而走向极端,相对应的,他提出要注重世代相传的经验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具有理性的公民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而把大量的权力授予社会传统。传统主义肯定能够作为对走极端的一种制约机制发挥作用,如果群体成员尊重过去的做法,他们就不大可能会将其抛弃,转而选择内部讨论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尊重传统的人们发生极化的可能性极小。大学生群体富于创新精神,喜欢挑战和冒险,但有时候也很容易被自己的激情冲昏头脑而做出极端的选择。大学生要正视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将激情先放置于传统和经验中冷却一下,充分尊重过去的传统和积累下来的经验的重要性。在许多情况下,“动摇不定和反复无常比固执和最盲目的偏见还要糟糕一万倍”。

2.加强对极端化后果的预判和警示受边沁功利主义的影响,桑斯坦提出了应对群体极化风险的另外一种对策,即后果主义。后果主义主张认真调查某种行动所可能产生的后果,通过必要的调查能够要求人们与事实接触,减轻社会争端以及与群体极化相关的风险。桑斯坦研究发现:通过较好的认识一种或者另一种对策的后果,可以有效地降低群体极化的可能性,许多严重的分歧也是可以缩小的。对于大学校园中发生的许多群体极化事件而言,如果一开始就对即将产生的后果做出准确的预判,那么参与这一群体行为的成员会更加倾向于主动避免极化结果的发生。这是因为,对群体向某一个极端发展所可能产生的后果的预判,可能会约束人们对现状所抱有的激情,进而遏制群体的极端主义倾向。高校的管理者们应当在预测各种可能的极端化事件的后果上多做文章,针对存在极化倾向的大学生群体积极开展教育工作,通过分析其群体行为的可能后果有效警示大学生群体的极端化行为倾向。

社会心理学现象篇2

由于青少年尚处在青春发育期,各方面心智都还不太成熟,因而,他们的追星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冲动和盲目的。偶像崇拜作为当今社会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追星模式,它作为一种亚文化对于我国社会与主流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何为“偶像崇拜”

在我国古代,“偶像”一词最早是指人们自己用泥土、陶瓷等材料制作出来的人像,这种人像在当时主要是用来供奉的,体现着封建迷信的色彩。再后来就开始泛指一切实物或者非实物的人为制造出来的人物形象。直到现在,“偶像”一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人们逐渐开始把“偶像”和“明星”一词等同,偶像主要就是指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文化娱乐名人,尤其是所谓的明星。

三、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特点

(一)以对异性偶像的崇拜为主,且女性居多

由于青少年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此时性意识开始萌发,他们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和好奇。而明星偶像大多数都拥有着靓丽的外形和迷人的气质,青少年正好可以将自己对异性的迷恋转移到明星偶像身上。在这其中,由于少女自身的浪漫主义情结,所以在青少年群体中女性的追星现象要比男性普遍,且追星的激烈程度要比男性多很多。

(二)偶像崇拜的对象主要是娱乐圈和体育界的明星

随着时展的变化,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对象也由过去的主要对于政界偶像和劳动楷模等“英雄式”人物的崇拜逐渐变为了对娱乐圈和体育界明星偶像的崇拜。青少年女性大多迷恋于娱乐偶像的外形,而青少年男性则更加倾向于对体育界明星的崇拜。

(三)偶像崇拜出现团体化和组织化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选秀节目的热播,各种选秀明星陆续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不同明星的后援会和粉丝团也逐渐形成,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各家明星的粉丝团都呈现出小集团化的趋势,组织内部有明确的管理分工,这样更加有利于明星粉丝的规范化管理。

四、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社会心理学成因

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青少年由于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样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自身还不能形成一种完整而成熟的价值体系,再加上内心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因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会通过对偶像的崇拜来获得心理上的安慰,这其实也是青少年在这个阶段所产生的一种心理附属品。那么青少年偶像崇拜形成的社会心理学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呢?下面就从几个方面具体的来分析一下。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与社会认同的需要

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所谓自我意识,就是指个人能够觉察到自己的存在,以及对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自己与他人所形成的关系的判断。所以,在这一过程中,个人需要寻找一种参照物来衡量自我意识的发展程度。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并且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求,因而青少年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个人也亟需一种榜样力量来帮助自己来提升自身的社会认可度。因此,偶像就变成了青少年模仿和学习的重要对象,他们通过学习自己偶像身上的某些特质和行为方式,来使自己也通过具备这些品质和做出相似的行为来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

(二)心理归属的需要

这一时期,青少年慢慢开始与父母疏远,寻求属于自己的成长空间。但他们在潜意识里对于父母的依恋是无法割舍的,这就相当于情感上的又一次“断乳期”。所以青少年需要去寻找新的对象来代替情感上对于父母的依恋,偶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相当于父母的“替代品”。青少年通过对自己偶像的崇拜与仰慕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在偶像身上寻求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也正是这种移情的方式,有效的满足了青少年在摆脱对父母依赖的过程中寻找心理归属感的需要。

(三)从众心理的影响

青少年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和自己的同龄群体一起学习和游戏,再加上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心智发育还尚未成熟,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因而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极易受到周围人群的影响。所以,受从众心理的影响,许多青少年会在周围同学的带动下,跟随别人一起崇拜偶像。这是一种非理性的选择方式,一味的盲从可能最终会导致青少年失去方向,致使形成对偶像的盲目迷恋,从而引发严重的后果,造成更多“杨丽娟事件”的发生。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在众多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观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观察和学习从而达到强化自己行为的目的。而明星偶像正是青少年进行观察和学习的重要榜样对象,他们通过对自己偶像的模仿学习,来形成与之相近的一套行为模式及人格特征。如果这种行为方式是正确的合理的,那么就是值得提倡的,但如果只是盲目的模仿和学习,不加以自己的价值判断就全盘照学,那么这就是一种错误的方式了。

(五)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认为,性本能是人类生命力的根源。青少年时期已经开始进入“生殖期”阶段,此时正是性冲动逐渐开始变得强烈的时期,但青少年又必须极力压制这种性冲动,因而需要把这种性冲动转移到特定目标的身上。因此,从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来看,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行为其实就是一种性冲动的转移。青少年正好处在青春发育期,性意识还处于懵懂的阶段,这个时期他们逐渐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和好奇。青少年亟需把自己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到其他个体身上,这种移情主要表现为对偶像的浪漫式幻想甚至是的幻想。青少年通过这种非现实的情感体验,来满足自己的性冲动。

五、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思考

适当的偶像崇拜有助于排解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压力,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偶像身上优秀的特质也可以让青少年来模仿学习。但如果只是一味的盲目追求偶像,置学习和父母家庭于不顾,甚至有些青少年为了追求自己的偶像与父母闹翻,离家出走,逃学翘课,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这些行为都是需要及时避免和制止的。

为此,广大青少年家长和老师应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青少年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避免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对偶像的盲目崇拜和越轨行为,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使青少年能够在家长和老师的呵护下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峰.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6,(9).

[2]岳晓东,严飞.青少年偶像崇拜之心理机制探究[J].中国德育, 2006,(12): 13-18.

社会心理学现象篇3

一、感官刺激唤醒受众的心绪转换

处于快节奏生活中的我们,不仅要面对着社会的急剧变革,贫富差距拉大的客观现实,还要背负着繁重的工作学习压力,容易产生内心压抑,幸福指数低,逐渐趋向于“病态”的心理也在所难免。弗洛伊德认为,当人的本能得不到实现,受到压抑的时候,就会产生心理疾患。所以这时候,恶俗、炒作、拜金等反主流形象言论便成为受众宣泄压抑的出口。

芙蓉姐姐、凤姐、小月月等这些“网络丑角”曾名噪一时。他们以无下限的自我“丑化”式炒作营销成功地博取了眼球。从传播心理学角度上来说,情绪的唤醒需要传者了解公众的趣味和期待。而“网络红人”的一些自我丑化式言论行为,无疑能让大众眼前一亮,给人一乐,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使压抑的内心得到了释放。

D・麦奎尔1969年对电视媒介“使用与满足”的研究调查中发现,电视节目的娱乐功效能够给公众带来“心绪转换”,即转移情感。而芙蓉姐姐、凤姐、小月月等这些“网络丑角”便是借助于网络平台来提供娱乐,而受众就在这种突破“雅文化”主流的鄙俗文化中找到了“”。新鲜感带来的感知上的刺激和趣味,让受众获得主观幸福感,缓解压力,达到心绪转换的效果。

二、草根性“审丑”激发共鸣情绪

纵观恶搞鄙俗的各种“丑文化”,其草根、底层味道非常浓。拿凤姐来说,外貌的天生不足,学历工作的后天挫折是当今很多底层抑郁人士的现状。而这种现状的接近性,就会使受众产生熟悉感,产生“接近效应”。这在传播心理学的角度上就是,草根文化满足了大众情绪被唤醒的基本条件――理解。

受众在接触信息时,心理系统会设置一个“心理选择”关口,只给符合标准的信息授予“传播致效参与权”。人们在选择信息时都倾向于关注自己熟悉、与自己接近性强的领域。而恶搞炒作虽粗俗,但内容的草根接近性却能让受众在情感和境遇上产生共鸣,进入受众的心理系统。“网络丑角”的草根性会使受众将自己的情绪乃至人格投射到他们身上。这种理解和共鸣,就会带来持续的关注。而我们主流文化在传播时,并没有很好的洞察受众的接受心理,令人仰视的高端主流价值只能让受众可望不可及。由于缺乏与受众的接近性,难以使受众持续关注,主流文化渐渐就被草根审丑文化取代。

可见,恶搞鄙俗行为仅仅以亮点博眼球还远远不够,一时的新鲜感不能持续的唤醒受众追捧情绪。传播内容的草根接近性才能通过受众的“心理选择”关口,持续获得广大“草民”的理解,才能持续唤醒大众的关注,最终完成向主流文化的“殖民”。

三、“越吐槽越追捧”的“沉默的螺旋”

从2004年“芙蓉姐姐”揭开“网络审丑”时代的序幕以来,审丑文化依托互联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崭露头角,冲击公众视觉神经。网友的吐槽声、议论声在广阔的网络社区中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舆论磁场”,使得丑文化成为“议题”公诸于世。

《小时代》从书籍到电影一直被公众批为拜金,电影上映后,令人叹为观止的制作成本更是为公众所诟病。但是,票房告诉我们,追逐的人不在少数。近来《白发魔女传》引起网络上骂声一片。记者采访不少从电影院走出的观众,他们称:“想看看这部电影到底有多烂,不然没法和别人聊天了。”可见,能与他人进行持续交流、避免因自身的认知盲区而带来孤立的从众心理成为受众追逐烂片的心理动因。

可见,在网络上讨论《白发魔女传》似乎已形成一种“优势意见”;不参与讨论的人因害怕被社会孤立,就会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做出向“优势意见”靠拢的趋同行为,这就是大众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现象。绝大多数人会为了避免被社会孤立,赶不上潮流而去追逐大众所热议的东西,就这样循环反复,造成了“审丑文化”越来越受到欢迎,而主流文化越来越消沉下去的螺旋式过程。这个过程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公共事件,推动了“审丑文化”的发展。

四、媒体趋利心理下的“议程设置”

另外,网络丑角、恶俗烂片向大众群体的流入也得益于媒体“把关人”的许可。换句话说,没有媒体的助阵,那些芙蓉姐姐、凤姐、小月月等“网络丑角”的恶搞行为也飞不出自己的个人空间,起码走不出自己所在的现实与网络的交际圈。但是,从2004年芙蓉姐姐出现后,媒体就注意到恶搞带来的强大舆论效果。在趋利心理的作用下,传统媒体乃至新媒体纷纷加入到这场“审丑文化”的道德审判之中。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上讲,一方面,这种类似于批评报道的新闻能够激起受众展示自己情感的欲望。一些生活在高端文化氛围中的人,受高端文化的熏陶会产生对“美”的价值标准。一旦恶搞现象与他们的审美标准相抵触,他们就会义愤填膺,在媒体舆论的引导下,更加积极的展示自我情感。

另一方面,媒体如同“炒冷饭”式的反复讨论,赋予这类议题强烈的显著性,会产生一种舆论压力。而受众为避免“与世隔绝”、被人孤立,会对此事赋予重视,进而会产生趋同行为。

以上两方面均可以达到媒体通过炒作“审丑”消费对象提升媒体的发行量,以及收视率的目的。由此可见,在媒体与“丑角”对象的双双炒作的背后,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媒体在趋利心理下,以一种道德审判式的“议程设置”不断将“审丑”消费对象呈现于受众的生活中,渐渐的审丑文化成为媒体与受众和“审丑”消费对象三元互动的结果。而受众因为媒体赋予事件的显著性会产生趋同行为,其结果就是“审丑文化”的不断发展。

五、求新心理催生“审丑”循环

在这个“泛偶像”的时代,以往“美”的重复刺激已经在受众心理机制上产生抑制疲倦,即“审美疲劳”。而“丑”文化的兴起,从生理上无疑会刺激到人们的神经元,进而在心理机制上表现为愉快。从此,受众便开始有意识地颠覆传统,解构主流、躲避崇高。崇尚“美”的文化在年轻人中开始失去影响力,鄙俗文化渐渐成为他们的关注点。丑文化的解构意义,颠覆传统,为处在生存压力下的大众虚构了一个缓解压力、排遣痛苦的欢乐世界,人们倾向于从这种鄙俗文化中追求丑、追求刺激的感觉。

而市场洞悉了受众的这种“趋丑”心理,也给鄙俗丑文化的生存提供了市场。受众作为市场的最终完成者,其心理需求左右着市场的定位。当今市场为了迁就受众心理,为了达到传播心理学中大众情绪被唤醒的基本条件――理解,便将文化产品趋于媚俗,把娱乐作为自己的主导要求。源源不断的恶俗烂片就是在这种利益诉求中应运而生的。

长此以往,不管是受众出于心绪转换、从众心理对丑文化的追逐,还是媒体在趋利作用下的“议程设置”,或者是市场为了吸引受众将恶俗进行到底,“审丑文化”都将是受众、媒体、市场乃至“丑角”传播互动的结果。这种畸形的供需关系,让“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①而“审丑”一旦变成主流,我们的文化将充斥着恶俗伪文化,慢慢影响我们的思维行动,渐渐地我们将变成尼尔波兹曼笔下那“娱乐至死的物种”!

参考文献

社会心理学现象篇4

一、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现状描述

在我国,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出现于90年代中期。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近30 %,特困生比例为10%-15%,贫困生人数将近300万,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由此看来,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是高校贫困生的主体,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引导其综合心理素质的发展,对提高高校教育水平,改善农村落后状况,以及维护整个社会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一般地讲,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在校大学生中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以及逆反等方面,贫困生也具有同样的特点。但相同之中也有明显的差异,首先是两者之间抑郁症状差异大,这是贫困生心理间题最为严重的方面。其次,贫困生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偏高。具体表现为以下特点:(一)自卑和消极。自卑是贫困生心理间题较严重的方面,并由此而导致自轻、自贱、自我娜视,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抑郁孤僻,自我封闭;生活困难对他们心理造成了重大的挫折,面对挫折,他们往往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缺乏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消极地对待人生,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使整个人生带有浓重的灰色调。(二)心身疾病突出;对自身状况的客观认识,使他们懂得只有发奋成才才能彻底改变自身的处境。因此,他们能够为此而努力,但现实间题又时刻在困扰着他们,这些难以解决的间题使他们长时期处于心理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无法保证,饮食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满足生理的要求。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物质生活暇乏,两方面的因素使他们的身心受损。贫困生心理间题往往表现为综合性间题,当多种因索发生作用时,情况就更为复杂和严重。(三)人际交往困难。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贫困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较为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由于这种心理特点,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四)文化价值观念冲突。心理学中有一种理论叫“文化自我中心论”,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如卫生、生活等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 心理不适应,很多贫困大学生有不平衡心理,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有所排斥。其实,他们作为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经济贫困引发的各方面的贫困让他们更难使自身和这个社会相融合,大量的新的社会刺激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威胁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心理问题障碍发生率逐年上升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从社会学角度浅析造成当今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在社会学中,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生活具体结构形式和发展形式的整体性变迁。其具体内容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主要是通过发展生产力和确立新的社会经济秩序来完成的。我国的“社会转型”期常被用来指社会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过渡的时期,是社会中的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此消彼长的进化过程。尤其是特指对当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时期。20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转型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社会阶层,逐步形成新的社会分层体制。但从80年代中期至今,农民阶层在这个社会大变迁中得到的实惠并不多,相反社会地位更低了。无疑,这个阶层和处于社会地位较高的强势阶层相比,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等方面的资源相当暇乏,而这种暇乏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下一代子女的成长,以致于他们无法获得平等的教育权,无法平等地取得就业机会,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无法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

第一,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导致学生难以确立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竞争机制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大学扩招,并且提前进入社会,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往往发现自己许多方面比不上别人,于是就产生了不平衡、不幸福感。他们的心理活动较之以前更为复杂,加上大量的新的社会刺激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威胁越来越大,从而导致过度焦虑发生率逐年上升。据心理学家分析,大学生的心理机制始终处于变化和发展中,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同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而形成。他们正处在思想、身心定性的年龄阶段,许多变化让他们不知所措,而我们的社会本身目前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巨浪中,在内部与外部环境都不成熟的情况下引发心理困惑的凸现是必然的。这些间题主要是经济来源无法保障。学业竞争激烈、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压力太大等因家。尤其是就业问题,大学生毕业实行双向选择使得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这里面不仅包含个人的原因,更有社会的原因。农民处于社会的底层,对他们来说大学是一种潜在的社会地位。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在择业遇到的困难实质是他们所代表的社会阶层在当前社会处于不利地位。并且随着他们文化层次越高,对自己期望就越高,因此不平衡感越强烈,让他们变得焦虑重重,急功近利,就越容易走极端。这个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调整心态,而是采取各种自虐或攻击的做法,这些都能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

第二,社会经济资源的暇乏导致学生“个人资本”暇乏。个人资本包括个人资源和个人能力。个人资源指个人所拥有的网络关系以及广阔的社会结构来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个人能力则包括个人所具备的知识、才干、技能和资历等。但对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说,唯一可以证明他们能力的便是“学历资本”,而人际交往、组织、策划管理能力的提高并不明显,他们所处的这个农民阶层无法提供给他们充足的经济和社会资源,使得农村贫困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和其他阶层的大学生相比,明显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因为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在经济、社会资源上的缺乏使得他们在升学机会的获取上就开始存在不平等,他们占用大部分的时间、精力花在学习上,却忽视了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而能力素质的缺乏反而影响到他们在大学阶段在这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说在校内的差异还不是很明显的话,那么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平等则明显出来。从现实情况看,市场经济对于人力资本的回报有明显的体现。因此个人择业更多的取决于他们的综合能力素质。许多用人单位逐渐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成绩的办法,提出要复合型人才,把焦点更多的放在个人的综合素质上面,除了学业成绩还有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和管理、组织能力等方面。但农村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很大的劣势,除了先天没有培育之外,还有大学期间的缺乏锻炼,难免产生自卑消极的心理。

第三,相关制度改革的不完善导致学生无法获得相对平等的教育权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的发展正处在调适期,经济正逐步回升,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百般“挑剔”,对大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素质锻炼方面的要求相应提高,加之社会上不良风气在就业领域的渗透,大学生们愈感四年大学生活并不轻松。对于农村贫困大学生来说,还面临着另一层面的压力:由于当前户籍制度改革还不完善,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还未完全消除,两种利益群体格局即“城市人”和“农村人”依然存在,两者在就业、低价物质供应制度、社会福利制度、补贴等方面都有差别。教育资源分配上的差别也受到这种不平等制度的影响,使得农村学生要付出比城市学生更大的努力。

同时,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实行了国家计划和调节性计划“并轨”,大学生必须面对交费上大学这种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现实。1993年以来,国家教委先后出台了(关于高等学校生活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对部分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实行资助和学杂费减免,从而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基金、困难补助和学杂费减免(简称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的高校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然而,我国是个贫困人口较多的国家,贫困地区约占全国国土的60 %以上,在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办高等教育,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据有关部门统计,1990年至1997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年均增长在20%以上,但同期国内居民人均收入涨幅不足6 % 0 2000年,全国高校大学学费平均达到了5000元以上,而1999年我国农村人均收入为2210元。这“制造”了现在近百万的贫困大学生人群以及其中30%的特困生。这种改革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不可能不引起他们尤其是贫困生心理上的反应和波动。据有些高校调查表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很成问题,而且往往为老师所忽略,一般都以为帮助解决经济间题就万事大吉了。对于这些农村贫困大学生来讲,自我理想与社会经济现实的矛盾,由于经济上不堪重负、囊中羞涩而贬低自己、学生间的相互攀比是造成他们情绪不稳定、心理落差严重、心里失衡的主要因素。

社会心理学现象篇5

一、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现状描述

在我国,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出现于90年代中期。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近30 %,特困生比例为10%-15%,贫困生人数将近300万,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由此看来,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是高校贫困生的主体,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引导其综合心理素质的发展,对提高高校教育水平,改善农村落后状况,以及维护整个社会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一般地讲,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在校大学生中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以及逆反等方面,贫困生也具有同样的特点。但相同之中也有明显的差异,首先是两者之间抑郁症状差异大,这是贫困生心理间题最为严重的方面。其次,贫困生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偏高。具体表现为以下特点:(一)自卑和消极。自卑是贫困生心理间题较严重的方面,并由此而导致自轻、自贱、自我娜视,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抑郁孤僻,自我封闭;生活困难对他们心理造成了重大的挫折,面对挫折,他们往往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缺乏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消极地对待人生,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使整个人生带有浓重的灰色调。(二)心身疾病突出;对自身状况的客观认识,使他们懂得只有发奋成才才能彻底改变自身的处境。因此,他们能够为此而努力,但现实间题又时刻在困扰着他们,这些难以解决的间题使他们长时期处于心理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无法保证,饮食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满足生理的要求。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物质生活暇乏,两方面的因素使他们的身心受损。贫困生心理间题往往表现为综合性间题,当多种因索发生作用时,情况就更为复杂和严重。(三)人际交往困难。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贫困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较为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由于这种心理特点,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四)文化价值观念冲突。心理学中有一种理论叫“文化自我中心论”,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如卫生、生活等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 心理不适应,很多贫困大学生有不平衡心理,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有所排斥。其实,他们作为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经济贫困引发的各方面的贫困让他们更难使自身和这个社会相融合,大量的新的社会刺激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威胁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心理问题障碍发生率逐年上升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从社会学角度浅析造成当今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在社会学中,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生活具体结构形式和发展形式的整体性变迁。其具体内容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主要是通过发展生产力和确立新的社会经济秩序来完成的。我国的“社会转型”期常被用来指社会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过渡的时期,是社会中的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此消彼长的进化过程。尤其是特指对当代

社会心理学现象篇6

人们一致认为,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民族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因而民族学研究者将民族心理学视为民族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学研究者也将其归属于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不同的学科所属使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颇为不同。

民族学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在过去一段时间中曾将重心放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上,他们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进行了多种多样的阐释,从各自的角度分析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构成要素。这一时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这两个概念的分辩与讨论,也成为热门话题。近年来由于借鉴心理学的理论,民族研究者已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对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已无异议,但对民族心理的具体解释却各不相同。比如,李静提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从民族学的角度,来诠释作为一个共同体的民族群体的心理的产生、发展及其历程,与民族有关的心理问题及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体其它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各个民族心理规律的揭示,对其心理模式各个方面的研究,包括各民族的民族意识、认知结构、思维方式等的研究,进而研究各民族相同或相异的心理模式及其发展演变…。而徐黎丽认为,民族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就是特定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民族心理产生发展的生理基础。

相较民族学界的解释,张世富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解释更具有心理学意味。他认为:“民族心理学就是以发展的观点研究不同文化条件和社会生活条件下各民族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各民族的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民族心理应该包括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性格、能力、自我意识和民族的社会心理等基本内容A_。但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仍不足以说明对民族心理能有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和本质的了解解因而,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也应进行研究4(58)。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而民族心理是由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认知、思维、气质、性格等;民族心理状态包括民族价值观念、情绪、情感、兴趣、爱好等;民族自我意识则包括民族认同、自豪感、自信心等。

上述对研究对象界定的差异,在实际研究中表现为:“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12™。然而,民族学研究者的宏观性研究与心理学研究者的微观性研究并不存在一种的相互补充关系,它们独自为阵,并不能实现民族心理学的完善建构及发展。

2、研究对象的剖析一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研究者们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定义,可以看到以往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

其一,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层面。认知、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等等,是个体心理的研究内容。普通心理学以个体心理为主要内容。仅只在各种心理现象前加上“民族”二字,只能表明研究样本具有“民族”这一属性(这一属性在我国还特指“少数民族”。说明民族心理学是对某一或某几个、甚至是所有人们现在能确定的民族的个体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自我意识的研究,即对民族的一般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研究。如前所述,一些研究者就明显把民族心理学划为普通心理学的范畴,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意志等等。

其二,社会心理层面。将社会心理层面的心理现象作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者并不多。张世富在其主编的《民族心理学》一书中,曾明确提出社会心理也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在2005年他指出,民族心理应该包括民族认知、民族意识、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民族性格、民族品德、民族气质等,这些是民族心理研究的基本内容,但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仍不足以说明对民族心理能有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和本质的了解。因而,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也应进行研究。我国的学者大多持这一看法,即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进行研究,特别要研究那些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产发展、生活提高、智力开发、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的民族心理现象,才能充分发挥民族心理学所特有的价值。

   民族内部存在着众多的群体,如根据年龄、性别、血亲、职业、宗教、阶级或阶层、文化等特点构成的群体除了具有本民族的共同心理,还具有该群体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因此研究民族内部各个群体的心理现象,是十分必要的王昕亮对1997年到2002年我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计量研究资料表明,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人格特质占19.8%,儿童智力占9.9%,学习心理8.0%心理健康30.2%,双语教育18.5%,社会心理8.0%,其它内容(包括心理测量、审美心理、宗教心理、文化心理等等)占5.6%丨7丨<1>10)而在统计的所有研究中学生是被试群体的绝对主体,学生占被试总数的97.2%,其他人群仅占2.8%7丨(13)。所有内容中,仅占8%的社会心理研究,及其97.2%学生被试的数据已明确的说明:当前我国民族心理学在实践中的研究样本单一、内容庞杂,并没有形成该学科的独特的主体研究对象。

上述分析可见,目前我国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的界定并不清晰,未能明确的给研究者们指明主要方向。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其主要内容和重点究竟是通过对民族群体的研究而得出的各种民族个体的一般心理现象的研究呢?还是在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等社会环境层面上,对各民族群体和个体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研究?还是如前文所述,只要是与心理学有关的,挂有“民族”二字,或研究样本是“少数民族”即可?

二、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1、民族心理学的概念

我国学界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的不清晰,和民族心理学概念的翻译及对概念的定义不明有关。中国的心理学是舶来品,民族心理学也不例外。冯特的《民族心理学》是我国学界认为最重要的民族心理学著作。然而,冯特著作的英译名称是“TheElementofFolkPsychology”,涉及的内容有原始人、图腾制度、英雄与神的时代、人性的发展。冯特将这些内容的分析看作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历史。张世富曾指出:“冯特的《民族心理学》应称作《民俗心理学》,冯特原来称其为Folkpsychology就是民俗心理学,冯特的《民族心理学》这一书名虽译的不够准确,但沿用至今不见有什么异议,该书的内容虽以民俗为主,但研究的是民族的、部族的民俗,所以仍属于民族心理学的范畴,故称之为《民族心理学》也不是没根据的”。由于冯特所做的民俗分析是对民族的、部族的民俗分析,所以被我国研究者接受为民族心理学。这显然是需要纠正的观念,国外对民俗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的解释是有明显差异的。最早使用民俗心理学(Folkpsychology)的心理学家WilhelmWundt在1916年认为民俗心理学的目的是在民族学所提供的事实基础上,针对原始人的思想、信仰及行动从事心理学的解释,而近期的学者认为民俗心理学指一种采取当地民众习用之本土性名词、概念及思想的心理学。从上述我国学者们对民族心理学的解释来看,显然不是指民俗心理学,因而,他们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内容的界定也非民俗心理。既然如此,以冯特的民俗心理研究的体系、理论作为民族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指导理论显然是有偏差的。与民族心理学有诸多相似之处的是文化心理学(Cul¬turalpsychology),但文化心理学所研究的是文化传统与社会实务如何调节、表现及转变人心。中国民族心理学并未在实质上与民俗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分开,而是混在一起。如果民族心理学要发展,势必要与其他相关学科区分开来,以形成自己特有的研究领域。

2、族群社会心理一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族群心理与民族心理

族群范畴的心理比民族范畴的心理更准确地反映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庄孔韶在其主编的《人类学通论》中认为:族群(ethnicgroup)是人们在交往和参照对比过程中自认为和被认为具有共同的起源和世系,从而具有某些共同文化特征的人群范畴。在概念上,族群与民族是有一定区别的。与族群不同,民族(nation或nationality)不仅是一种人群范畴,而且还是一种人们共同体。它一般指那些有自治要求,已被政治疆域化或正在追求政治疆界化的族群,而族群的政治疆界化则往往要以一定的共同地域和共同社会经济联系为前提。并不是所有具有共同地域和社会经济联系的族群都会要求政治上的疆界化。而一个散居的、缺乏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的族群,也可能去寻找一块地域,创建共同的经济生活,使自己得到政治疆界化,成为一个民族。“族群”可以概称、囊括“民族’,也可以用它来区分民族内部的不同支系,但很难用民族来囊括族群。比如,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被称为“ethnicChinese”,但不能统称为“Chinesenation”,否则会引起纷争。在我国,对族群与民族的概念并不加以区别,但通过民族识别的56种民族中,汉族就明显没有自治区域的概念,而且我国目前还有很多有待识别民族成分的、明显有别于其它民族的人群体,如西藏的僵人、云南的苦聪人等等。仅以“民族”范畴的心理为研究对象,会使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限制在已被识别的少数民族上,而忽视许多未被标识民族身份的族群或未获得政治疆界化的族群。以族群心理作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更为合理,认识这一问题,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是重要的。

(2)族群社会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现象篇7

何为社会学?社会学的核心命题是什么?在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于这两个问题一直以来是争论不休的两个问题。社会学自创立之日起,就是一门边界模糊的学科。明确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也就明确了社会学的核心命题,这两个问题是一致的,所以本文试图在探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中折射社会学的核心命题。社会学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社会”和希腊文的“言论”“学说”的结合。

就其一般的意义而言,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社会的科学。1838年,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首先提出并使用社会学概念的,目的是要表明一种新的不同于以前那种思辨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的实证社会学说。但是由于社会概念本身含义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长期以来总是显得模糊不清。因此对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也是众说纷纭,大家莫衷一是。与此同时对社会学的核心命题也没有统一的定论。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社会学是一门试图说明性的理解社会行为,并由此而对这一行为的过程和作用做出因果解释的科学”。[1]这是从行为角度对社会学所下的定义。而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指出:“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最基本规则是要将社会现象当作客观事物来看待”。[2]显然,他把社会现象作为社会学专门的研究对象。即他是一种以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则指出:“社会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观察我们的社会世界,提供一种客观和不偏不倚的方法。这一目标不是政治性的,而是科学性的。它是认识的导向”。[3]即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无论是古典社会学家还是近代社会学家以致现当代的社会学界对于此问题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提法。但是通过分析他们的社会学思想还是可以窥见其中所反映的社会学的核心命题的。

二、社会学区别于其他各学科的特征:研究对象的不同

社会学是一门试图用科学的思维逻辑来讨论人类社会和社会生活的学科。这也是严复对社会学的基本定义。与心理学比较,社会学不关注心理过程,而关注客观的、可测量的社会现象;与政治学比较,社会学不单纯关注国家和政体,而是把两者都当做人类的组织活动,关注组织所具有的共同属性;与经济学比较,社会学不关注所谓的经济现象,譬如价格、竞争、垄断,但却关注经济现象的社会基础及其相互关系;与人类学比较,社会学不关注所谓地方性的文化、象征和意义,而关注具有普遍意义、可解释的文化现象。这些不同都体现了社会学的独特之处。这些都是社会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由此可见,社会学的核心命题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现象之中。

三、从经典时期的社会学家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论述窥见社会学的核心命题

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古典始终占核心地位。主要原因在于古典通过社会传播机制在漫长的岁月中成功的建构了人们认识和想象自己以及社会的问题意识、基本框架,如野蛮与文明、秩序与进步、身体与灵魂等等,这些都是人类难以挣脱的思维模式。所以虽时过境迁,可古典的生命总是历久弥新,向古典的回归是一种重要的学术方式[4]。

研读经典时期的社会学著作对我们澄清社会学的核心问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埃米尔·迪尔凯姆那里学到社会事实的经典命题,从马克斯·韦伯那里学到社会行为以及理想类型的经典命题,从格奥尔格·齐美尔那里学到社会学被形式化的经典命题。从三位经典社会学大师那里可以看出社会学的核心命题。

(1)埃米尔·迪尔凯姆: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5]。迪尔凯姆把在社会层次上发生的种种现象称为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在笛尔凯姆看来,正是这些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构成了社会。因此,笛尔凯姆把这些社会事实视为社会学的独特研究对象。他在《社会学方法的规则》一书中写道:“社会事实是任何可以对个人施以外在制约作用的固定或不固定的行为方式,或在一个社会中普遍出现的、同时不依赖于个人而独立存在的任何行为方式”。[6]这就是说,社会事实是这样的一种独立存在,尽管它们常常分布在个体身上或采取个体的形式,但绝不能把它们等同于纯粹的个体事实。对笛尔凯姆来说,一种思想和一种行为,如果仅仅发生在单独的个人身上,不能算作是社会事实,只有通过某种方式或过程成为多数人的共同思想和行为时才获得社会事实的性质。这一点和前面米尔斯在《社会学想象力》中提到的社会学想象力的心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并且他们都道出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在笛尔凯姆看来,社会事实,即社会学独特的研究对象,仅仅由有限的一组现象构成。这些现象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第一类是属于社会形态学方面的社会事实。包括:社会群体的地理环境、人口的分布、数量及密度、人们之间的交往情况、交通状况、住房样式等等。这些社会事实属于物质性社会事实,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的“解剖结构”。对这类社会事实的研究构成了社会学的一个特有门类:社会形态学。

另一类是属于社会生理学方面的社会事实。包括:宗教、道德、法律、习惯、风俗。时尚、舆论、公共情感等制度性或非制度性文化,笛尔凯姆把他们统称为“集体意识”或“集体表象”,属于非物质性社会事实。它们在社会生活中各自发挥着特有的功能,维持或调整着人们之间的关系,使社会联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集体意识构成了社会的“生理结构”。对它们进行的专门研究构成了社会学的又一个门类:社会生理学。

将社会事实的性质做了详细的说明和规定后,社会学的特定解释层次、研究领域以及它的学科性质也就随之确定了。社会学是对社会事实进行实证研究的一门社会科学。它既不同于孔德所建立的那种包罗万象的带有哲学思辨色彩的宏大理论体系,也不同于那种在个体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上对社会现象所作的推演和解释。笛尔凯姆找到了社会学的独特对象,从而使社会学成为具有坚实基础的独立学科。

(2)马克斯·韦伯: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7]。马克斯·韦伯是人文主义理论的传统主要代表。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上他提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科学,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8]由此可见,韦伯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集中到人的社会行动上面,并把对社会行动的“解释性理解”视为社会学的重要方法。

在韦伯看来,社会学研究人的行动,是因为每个人都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行动之所以是有意义的,是因为某个或若干个行动者将其主观意义与其行动联系起来,不论这种行动表现为内心活动还是外部行为,表现为对某件事情的放弃或是对某件事情的忍受。韦伯的理解社会学的对象是社会行动。理解不可能在没有作为被理解对象的社会行动的条件下而独立存在。

关于社会行动,韦伯认为,社会行动应该称作这样一种,即行动者以他主观认为的意义而与他人的行为相关,即以过去的、现在的或将来所期待的他人行为为取向。按照韦伯的理解,作为社会行动,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行动者个人赋予其行动以意义,即行动者个人采取行动的动机。第二,行动者所采取的行动包含着以他人的行为为目标,即行动者主观意识到与他人的联系。只有具备这两个条件,个人的行动才可以称为社会行动。总之,在韦伯看来,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在于人们社会行动,因而社会学的核心命题就落到了社会行动上。

(3)格奥尔格·齐美尔:社会交往的形式和过程——社会互动[8]。格奥尔格·齐美尔理解的社会学主要是“社会化”的过程和形式。这种社会学思想受康德哲学先验范畴认识论的影响,着重研究社会中剥离了具体内容而普遍存在的社会形式,用形式规约繁杂的社会内容。齐美尔仿照康德的提问“自然如何可能”,提出“社会如何可能?”他对此的回答是社会互动关系。齐美尔分别分析了基本的、体制化的乃至游戏的互动形式,如上级下级的秩序、竞争、秘密和秘密社会、穷人、(书信)交往、群体的量和规模与个体的关系等。正在于此,齐美尔成了“形式社会学”以及后来“社会冲突论”的奠基之父。齐美尔认为,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就要研究人类面临的问题和他们的行为规律。社会学要阐明的是一种社会事实,即个人由于相互作用而形成了群体,同时个人被群体所决定。由此可以看出他强调的是一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即社会学要研究各种社会交往的形式。

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指出,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看清世事。即“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够理解他们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他只有变得知晓他所身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活机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机遇”。[9]因此,具有社会学想象力的人能够看清更广阔的历史舞台,发现现代社会的构架,通过这种想象力,个体性的焦虑不安就被体现为明确的社会性困扰,公众再不漠然,而是参与到这样的公共论题中。总之,社会学的想象力使我们看到,一些看起来是个体的事情,当把他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中去的时候,却成为社会的现象。在这一点上,米尔斯的“社会学想象力”与涂尔干的“社会事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社会学的核心命题

对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即它的核心命题的认识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这许多的关于社会学的独特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两类[9]:

1.侧重以社会为对象

这一观点重在研究社会的结构和过程,社会的运行和发展,社会的秩序和进步等,主要体现了社会学史上的实证主义传统。这种观点认为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文化、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社会控制、社会保障。

2.侧重以个人及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

这一观点主要体现了社会学史上的反实证主义传统,它认为社会学主要研究人的社会化、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区、社会生活方式。

对二者进行一定的综合应该是必然趋势。也就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活”的社会有机体,是现实的、具体的、作为整体的社会。它研究的不是一般抽象的社会形态及其变化发展的普遍规律,而是由具体的个人通过各种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所结成的现实的社会,以及这个现实的社会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

总之,社会学的核心命题就在于这些社会事实、社会行动以及社会交往的形式是否具有社会学意义,并且在其背后所映射的社会学意义。我们学习社会学,就是要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来分析我们周围的社会,包括社会事实、社会行动、社会交往的形式,它是我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一门学科。

参考文献:

[1][8][15][16][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法]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M].胡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6.

[3][13][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

[4][22]肖瑛,曾炜.中国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挑战、危机和超越的寻求[J].社会,2007(2).

[5][7][9][19]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31,105,84.

[6][14][法]E.笛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M].胡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3.

[10][17][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社会心理学现象篇8

对于什么是社会事实的问题,书中曾给出这样的定义:社会事实是“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1]社会事实具有外在性、强制性、普遍性的特征。要想很好地理解对社会事实的这一界定,我们可以从迪尔凯姆提出社会事实这一概念的意义的角度来入手。

一、迪尔凯姆提出社会事实这一概念,并将之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为了促使社会事实更进一步地脱离其哲学母体的影响。

在迪尔凯姆之前,孔德、斯宾塞等一批学者就曾为将社会学建立成为一门像自然科学一样的实证科学,并使之脱离哲学这一母体而努力。其中,孔德作为社会学的创始人,首先提出了将社会学建成一门实证科学,并对实证主义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真实的而非虚幻的,有用的而非无用的,肯定的而非犹豫的,精确的而非模糊的,肯定的而非否定的。[2]在实证主义这一前提下,孔德主张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也是有规律的,对之可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将社会学划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斯宾塞则把社会与生物有机体相比较,把社会也视为有机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社会进化论观点。他的思想中体现出了一种生物还原论的趋向。然而,虽然孔德、斯宾塞等一批学者的努力,使社会学开始脱离哲学母体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但他们的思想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哲学的影响,体现出了一种社会学哲学化的倾向,即对许多问题的讨论仍然停留在形而上学的阶段,缺乏带有经验性质的研究,只是在哲学化和抽象理论的方向上来建构社会学这门学科。

迪尔凯姆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中对社会事实的论述,则最终完成了“社会学与哲学的分离”。[3]迪尔凯姆也继承了孔德和斯宾塞等人关于社会学实证主义的思想,认为社会事实与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似的,并且都服从于一定的规律。与此同时,迪尔凯姆更是主张将社会事实视为物,并将之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一旦被视作物,就可以同自然界其它真实存在的物体一样,接受经验的实证研究。社会学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也就可以像自然科学对自然物质的研究一样采用实证主义的方法。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孔德斯宾塞等人在这一问题上所出现的实证主义形而上学的问题。正如迪尔凯姆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的序言中写道:“我所确定的准则既不包括任何形而上学的思想,又不包括任何关于存在的本质的思辨,它只是要求社会学家保持物理学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在他们的学科开辟的研究领域时所具有的那种精神状态。”[4]即迪尔凯姆对社会事实的定义和运用并非是像哲学一样预先规定一切,并据此来对世界进行解释。而是只想客观地、从现实的角度来界定社会学所要研究的对象―社会事实究竟是什么。

在将社会事实视为物这一问题上,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事实并不一定和自然物质中的物一样是实体性的存在。它是与物质之物具有同等地位但表现形式不同的物。在迪尔凯姆这里,社会事实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物质性的社会事实,即真实存在的物质实体,包括社会、社会结构性组成、社会的形态成分;另一种是非物质性社会事实,包括道德、集体意识、集体表象、社会潮流。[5]后一种社会事实才是迪尔凯姆的重心所在。

将社会事实视为物,它实际上也是一种看待问题的态度,它要求社会学家在看待社会事实时,就像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在看待他们所研究的对象一样,把社会事实当作就在那里存在但还未被人们所认知的东西。社会学家的任务就在于去了解和认识社会事实的本来面目,但这种了解和认识是不带任何个人先入为主的主观映像和意识的,而是只是客观地从对社会事实的可感知的外部特征进行观察,来对之进行了解。

二、迪尔凯姆把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并对之进行界定,是为了在研究社会现象时,使社会学这门学科与其它学科尤其是和心理学相区别,努力避免生物还原论和心理还原论两种倾向。

自孔德以来,将社会学建成像自然科学一样的实证科学一直是许多学者所共同努力的目标。但由于忽视了社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许多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往往过于求助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心理学,使得自斯宾塞以来,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生物还原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这些反而阻碍了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可能性。

迪尔凯姆对社会事实的界定,其目的就是要想把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专门的研究对象而使其区别于其它学科,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

首先,社会不是生物有机体,社会现象也不能简单地与有机体现象混为一谈。虽然在对社会事实进行研究过程中,可以把社会事实视为物,但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迪尔凯姆在把社会事实视为物这一问题上,是把社会事实分为实体性社会事实和非实体性社会事实两类的,并且后者的意义更为重大。后一类非实体性的社会事实,如规范、价值等,实际上由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感觉方式等非实体性要素构成。因此,社会事实与自然界存在的实体性的物质相比,更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对社会事实的研究,也就不能简单化地用对生物有机体进行研究的方式来进行。

其次,社会虽然由个人组成,但社会一旦由个人组成之后,就产生了一种个体所不具备的突发性质。因此,从个人层面来解释社会现象,或者说用个人意识或心理来解释社会现象,都不属于社会学所要研究的内容。社会学所要研究的是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指的是一种集体所表现出来的事实,而非一种个人层面的事实。也即社会事实是发生在社会集体层面上的现象,它与心理学所研究的发生在个体内部的心理事实是完全不同的领域。这里并不是说社会事实完全与个人的心理和意识无关,毕竟社会事实,尤其是那些与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感觉方式有关的非实体性社会事实,它实际上也具有一种心理学事实的特征。迪尔凯姆对于这一点也具有清醒的认识,他也承认社会事实具有心理性质,因为社会事实“毕竟表现为思想或行为的方式”。[6]但是迪尔凯姆在此更强调集体意识状态与个人意识状态之间质的区别,强调集体意识是另一种类型的表象。即个人的心理与集体的心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它们有相通之处,但当一种行为方式或心理成为集体所共有的特征时,它就不再受个人心理的支配和影响,而表现出其特有的外在于个体的特征。因此,总的说来,虽然社会事实也具有某些心理特征,但社会学与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还是有所区别的。把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要在把社会学建设成一门学科的过程中,尽量摆脱其它学科的干扰和影响,使其具有真正的独立性。

正如迪尔凯姆所说,社会学所研究的社会事实,是“由存在于个人之身外,但又具有使个人不能不服从的强制力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构成。因此,不能把它们与有机体现象混为一谈,因为有机体现象由表象和动作构成;也不能把它们与仅仅存在于个人意识之中并依靠个人意识而存在的心理现象混为一谈。这样,它们就构成为一个新种,只能用‘社会的’一词来修饰它,即可名之为社会事实”。[7]

迪尔凯姆就是在上述两个大前提下提出了社会事实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这也正是社会事实提出的意义所在。只有明白了这点,才能够对社会事实的内涵,及在此基础上迪尔凯姆提出的研究社会事实所要遵循的准则――用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以及研究社会事实过程中注意区分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等,进行很好的理解和把握。总而言之,迪尔凯姆提出了具有外在性、强制性和普遍性特征的社会事实,并规定了研究社会事实的准则,为社会学最终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实证主义学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4.

[2]孔德.论实证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9-30.

[3]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43.

[4]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9.

社会心理学现象篇9

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虚拟价值理论是广义虚拟经济这门学科的核心。随着广义虚拟经济这门学科的初步确立,各种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有些持有不同观点的文章和也时有刊出。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毕竟真理越辩越明。需要重视的是,那些不同观点的文章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根本的理论观点上持有不同意见,一种则是因为广义虚拟经济的一些研究者,在概念、范畴的使用上也是五花八门,不甚准确,给人们带来一些理解上的混乱,而造成的一些误解。这两种情况都与对虚拟价值理论的理解和认知不无联系。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该扭住虚拟价值理论这条红线,准确表达虚拟价值理论的深刻内涵。

一、重温马克思对人类思维陷入物本窠臼的呐喊

理解广义虚拟经济基本理论的要害,在于破除物本思维,这是在哲学上叫本体论或世界观的问题,非常重要。综观对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各种不理解,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解决思维方式的问题,而解决经济理论上的认识问题,必须通过刨根问底,到哲学源头上寻找答案。广义虚拟经济的哲学源头,就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活动的对象化理论。

马克思对人类活动图式的解读,是他最伟大的理论贡献之一。这个图式简单地说,就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在马克思早期的文献中,他喜欢用“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概念,即作为主体的人把自己的力量运用到客体上去,从而形成自己的对象,这就构成人的全部活动的基本公式。马克思超越了旧唯物主义。在其重要哲学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说:“从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成感性的人的活动去理解,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段话可以视为马克思对人类思维陷入的物本窠臼的呐喊。他进而指出:“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可见,马克思不仅把物理学意义上的物质概念和哲学意义上的物质概念加以明确区分,而且对于机械唯物主义的庸俗化的物本思维进行了深入剖析。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体系是把人的活动(客观的活动)作为研究的对象,而不是把物质客体作为对象;马克思理论的旨趣在于解读主观意识之外的打上人的烙印的外部世界的奥秘,这个奥秘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他所理解的“外部世界”绝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冰冷的物质客体,而是哲学意义上的被人的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客观存在。他的外部世界观是生成的、动态的、属人的。(用研究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林左鸣教授的话说,人的活动是容介了信息介质的――笔者注)因而也只有他的理论实现了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和逻辑学的高度统一。这是他的理论超越前人的最大亮点所在。旧唯物主义常常使用的物质实体概念,恰恰是马克思所鄙弃的,物本思维也是马克思所鄙弃的。

我们今天来解读马克思的外部世界观,重要的在于破除僵化的物本思维。在笔者看来,马克思对人的活动和外部世界的理解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他把传统的哲学基本问题――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提升为主客体关系,更加着意于从能动的方面去理解人的类生活,理解人和人类社会。人的活动是客观的实践活动,但这个活动必须从主观、能动的方面去理解,这是他的核心思想所在。这个思想为走向生活对象化打开了广阔的前景。对象化改造了人类及人类社会,他甚至认为“主体的本质力量”也不是生而具有、亘古不变的,是人的活动本身造就的。“人的所有感官都是全部世界史的产物”。这就是说人的感官是动态的、生成的,是信息容介的,因而也是进化的。

以上思想就是前些年学术界曾热烈讨论的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今天,我们要研究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广义虚拟经济,首先要建立正确的哲学世界观,或者叫基本的思维方式,就是要回归到对这个“人的活动图式”的主体性理解上来。如果不是在这一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就连费尔巴哈都难以超越,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的学术成果的。广义虚拟经济的哲学思维方式并没有背离也没有超越马克思的人的活动的对象化理论,相反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超越物本思维试图对变化了的时代实践进行新的理论总结。而不能建立这样的思维方式,一切所谓有关广虚理论真伪的争论,只能是各说各话。

二、对象化理论的经济学意义

马克思对人的活动图式的解读,对于理解他的经济学有特别的意义。从能动方面来理解和解释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将得出一个特别重要但未被重视的理论,那就是生活对象化的价值理论。马克思摒弃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走向了生活对象化的新价值论,可惜许多学者把他的价值论只作了古典化的理解。

在马克思那里,人的活动的图式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类生活的对象化”。对象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世界的根本特征。动物世界不借助对象进行交往,动物的活动不会成为它自己的对象,因而也就没有人类社会那样的社会性。只有人把自己的活动当成自己认识和观照的对象,并靠在活动中凝结成的对象进行交往。这个思想,在后人研究马克思的著作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解释。从青年马克思的诸多著作中可以看出,对象化像一条红线贯穿其中。从提法上讲,早期多使用“类生活的对象化”概念,后来常常使用“劳动对象化”的提法。在笔者看来,真正的关键词在“对象化”,这才是马克思思想宝库里的珍珠。马克思无论在解释精神劳动对象化,亦或是生产劳动对象化,还是生活(人的活动)对象化,都没有离开对象化这条红线。实际上,“对象化”道破了“社会性”的天机。如果精神劳动不能对象 我们没有理由不接纳出身于“信息颗粒”的价值“新贵”。因此,虚拟的“信息态”的发现在经济学领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价值是主体对客体有用性的一种判断。虚拟价值就是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价值。我们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做出划分,在价值论的意义上就是为了更方便地把有用性加以分类――即实物价值、虚拟价值。但这并不是为了把价值整体割裂开来。在现实世界中,确实找不出纯粹地只是满足人们心理需求而不满足生理需求的价值,也找不出纯粹地只是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而不满足心理需求的价值。生理和心理本来就是统一在人这个身心统一体中的,不能加以绝对的割裂。在人的感觉上区分二元价值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使身和心得到受用的价值,都是有用的,对这种有用性的严格区分十分困难。在交换领域,虚拟价值和实用价值也不是分置的。但是,分类并非没有意义。分类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事物,并不是把一个本来是整体的事物分开。分析的意义仅在于综合,这在认识论上很有意义。只有机械思维的人才会把整体割裂。所以,我认为“二元价值容介态”是一种很有意义的理论抽象。实质上,价值是一不是二,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并不是二元呈现的,是混沌状态的。容介一词用得好,它准确地把认识中被加以分类的价值概念又综合在一起了。本来是一,只是以不同的形式互相容介而已,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在自然宇宙世界,信息态对物质态的进化有着重要意义,信息态是物质态进化的源泉(基因的发现就是明证)。在自然科学领域,信息态和物质态的容介理论很可能是进化论的又一个里程碑。在经济学的视野里,对虚拟价值的抽象具有特别的意义,甚至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这种意义何在呢?虚拟价值进入交换领域,指的是社会心理需求度对商品价值的再造,这在解释价值现象和价值规律上有重大意义。由于虚拟价值的引入,人们求解价值源泉问题上的理论困境很大程度上被打破了。虚拟价值在是社会生活本身造就的,是社会心理对价值的发现和再造。这种价值再造现象是脱离生产劳动的。现实生活中,不增加劳动或没有经过劳动而再度生成大量价值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果没有社会心理需求的再造,就无法说明价值的来源。可以说,社会心理需求是虚拟价值的源泉。通常情况下,劳动在完成之后,商品价值交由社会来再造,从而完成价值生成的全过程。而在有些情况下,那些并未经过任何生产劳动而进入交换领域的商品,也经由社会再造而价值倍增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个论断,显然难以解释当今出现的新的价值现象。所以,引入虚拟价值,找到了价值的又一重要源泉,发现了价值的社会生活再造效应,特别是社会生活的主观方面的再造效应,一定程度上是解释价值现象和价值规律的新视野。虚拟价值并不是为了理论说明上的方便而假设的,而是在价值现象和价值规律中真实存在的,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它的存在规律如下所述。

四、价值规律的社会心理向度

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科书中(笔者不喜欢传统经济学的提法,倾向于使用经典一词。这正如经典物理学并不是错误的,而是在一个有限域中是完美无缺的,在更大的域中它的解释力就会打折扣,经典经济学也是这样。因此它并不传统却很经典。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即是如此。――笔者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即是价值规律的本质内涵。这里价值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市场供求关系两个变量。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公式是明确的:

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交换价值=供求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而在广义虚拟经济的视野中,价值取决于社会必要生活和社会心理需求度的波动。以下公式也是明确的:

社会心理需求=个体心理需求的集合

价值=对象化于其中的社会必要生活(指无差别的人类生活)

交换价值=社会心理需求度+社会必要生活

社会心理学现象篇10

一、实证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9 世纪上半叶, 自然科学有了巨大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了令人惊喜的变化。这使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巨大推动力, 而且也深刻地冲击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传统的理论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无法概括和说明自然科学的新成就。实证主义就是在这一需求中产生的。

早期的实证主义主要由法国社会学家孔德的倡导而盛行。他创立的实证主义由近代转入现代的重要之一。“孔德认为人类对社会的了解已经走过了神学的阶段( 1300 年以前)和形而上学的阶段(1300 - 1800 年) , 从而进入了科学的阶段。实证主义的兴起标志着神学和形而上学的衰落, 也标志着客观的科学研究已经取代了主观的宗教信仰。”[1]

孔德主张, 社会学应当是一门类似自然科学的、以研究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学科, 这门学科应当采用建立在观察基础之上的实证主义方法。他在社会领域中引入了自然科学形成时建立的基本假设, 即知识的经验性或实证性、研究的客观性和世界的统一性。孔德还具体论证了观察方法、实验方法、比较方法和历史方法对社会学的适用性。

孔德关于建立实证社会学的主张在英国学者斯宾塞那里得到了响应和进一步的改进。斯宾塞在其社会学主要著作之一《社会学原理》一书中对社会与自然界统一性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论证。他明确指出社会与自然,生物有机体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如生长过程、结构进化、功能分化、相互依赖等,因此完全可以用与分析生物有机体相同的那些概念、原理和方法来分析人类社会。斯宾塞从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的思想出发, 对社会的结构和社会变迁过程做了比孔德更为细致的描述和分析,从而使孔德关于建立一门有关社会的“科学”的主张变得更具可行性,更具诱惑力。

迪尔凯姆则让孔德所提倡的实证主义得以发扬光大, 他在重要著作《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准则》一书中提出了他的实证主义理论。这本书最终成了实证主义社会科学者的经典。

二、迪尔凯姆与实证主义

尽管孔德提出了“社会学”一词并创立了社会学, 但是真正把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引入大学的是迪尔凯姆, 他奠定了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并且他为社会学确立了研究对象, 提到迪尔凯姆的实证主义思想, 就不提不先说说他对研究对象的界定。

在《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准则》一书中,迪尔凯姆首次从社会现象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出发, 对实证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他明确提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与纯粹个体现象不同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实。研究对象的界定使得社会学与哲学等其它学科区分开来。这个研究对象的确定, 不光为社会学找到了研究范畴, 还为社会学提供了在这个研究范畴内进行研究的方法途径。社会事实这个研究对象的提出, 使得社会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最终形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科。

在关于“什么是社会事实”这一术语的解释中,迪尔凯姆认为“这类事实由存在于个人之身外,但又具有使个人不能不服从的强制力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构成。因此,不能把它们与有机体现象混为一谈, 因为有机体现象由表象和动作构成; 也不能把它们与仅仅存在于个人意识之中并依靠个人意识而存在的心理现象混为一谈。这样它们就构成了一个新种,只能用‘社会的’一词来修饰它,即可名之为社会事实”[2]。迪尔凯姆认为社会事实“不论是从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 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 或者换一句话说, 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 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的一切行为方式”[3]很显然, 社会事实存在的前提在于主客体的分离, 在迪尔凯姆对社会事实的认定中, 社会是区别于个人的客观实在存在的, 并且这种客观实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它是物。作为物的社会事实, 一方面它的存在外在于人的意识, 具有普通性, 另一方面, 它对个体意识有强制作用, 可以为并必须为人们所认识。

因为社会事实本身具有“物”的特征, 那么观察社会事实也应采用观察物的方法。迪尔凯姆认为,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研究, 就是要把社会事实作为构成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的实物论据来研究,社会事实无可争辩具有这种特性。供我们观察的材料不是人们关于价值的观念(因为价值是无法观察的) ,而是在经济关系中实际进行交换的价值; 不是这样或那样的关于道德的概念, 而是真正决定人们行为的全部道德准则;不是关于效用或财富的观念,而是关于经济组织的全部细节。我们面临的那个事实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在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研究时,只能适应它们的性质。其实在这里, 迪尔凯姆本人也意识到社会事实与物质之间并不是等同,他只是把社会事实赋予物的性质,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容易把用经验的观点来认识社会事实, 所以他强调我们在对待社会事实时应该像对物理学研究物质一样客观中立的对待。在对社会事实进行研究时, 研究者的主观动机会影响到研究者的认识, 研究的结果自然无法证实, 如果研究方式不能重复, 研究结果无法证实, 那么社会学也就不能成为一门科学, 实证主义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迪尔凯姆把个人与社会的观念也明确区分开来, 他认为,社会事实对于个人来说是外在的, 它不存在于个体意识之中,社会现象有强制性, 不管个人是否接受, 都会约束个人的行为。不能用个人意识来解释社会现象。社会事实形成的原因应该到社会环境中去, 必须从社会本身的性质中去寻求对社会生活的解释。用一个社会事实来解释另一个社会事实, 而且,这种社会事实只能从外在的特征中归纳出来。

他还进一步提出, 社会事实的成因应当到过去的社会状态中去寻找, 一种社会事实的决定性原因应该到先于它存在的社会事实之中去寻找, 而不应该到个人意识的状态之中去寻找。迪尔凯姆强调要对事物的特征进行观察,并不是说可以用观察的结果来代替解释, 而是强调以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为起点,深入进行研究。他认为,不能混淆事物的原因和功能,要对它们分别进行研究。“当我们解释社会事实时,必须分别研究产生社会事实的真实原因和社会事实所实现的功能。”[5]

迪尔凯姆认为,在进行因果分析时,要把注意力放在社会层次上,个体的或心理的现象不能作为解释社会现象的原因,社会现象能够而且只能用其他社会事实加以解释。“用心理学现象不足以准确地解释社会事实, 然而许多社会学者都认识不到这一点。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往往将事物的结果当作事物的原因。”他认为,社会是一个与个人截然不同的实在之物。任何社会现象的产生,原因都是另一个社会现象,而不是一种个人心理现象。某种心理状态只不过是一种社会现象的结果,不能把某事物的原因和功能颠倒,用结果来解释原因,而只能从以往的其他社会现象中去寻找该种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迪尔凯姆在《自杀论》中指出,虽然自杀表面上是个体的行为,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但是在这种看来有很大个体主观性的现象中,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不能只去分析个体心理,而应该从社会中去寻找原因。他在对相关资料的统计分析中,发现各个国家自杀率的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关的, 所以对自杀率的解释不能从个体心理去探讨而需要对不同的社会进行考察。因此,迪尔凯姆认为,社会现象只能当社会的现象来研究, 只能通过直接的观察来发现其特点和寻找其原因, 心理学的依据只能作为研究社会现象的准备工作,是为实际的观察和分析打下基础。在观察社会现象的原则和解释社会现象的原则中, 充分体现了迪尔凯姆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思想。他认为社会现象也像自然物一样,是有其一般规律的,是可以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的。其中,比较法又是研究社会现象的最有效方法。他在《自杀论》中正是通过对各个不同时期的自杀率的比较而发现了自杀率变化的规律。所以说,迪尔凯姆有关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准则的论述,既坚持了孔德所提倡的实证主义原则,又进一步发扬光大,使社会学摆脱了思辨性,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实证学科。

三、对实证主义的认识

社会学研究工作是建立在社会现实的基础上, 这使社会学发展成为实证科学。社会学者通过大量、深入、系统的社会调查,揭示了现代社会各种实际情况以及产生的问题,尤其是公众关心的问题。一方面为政府制订符合客观实际针对性强的有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人们对待社会的态度,而且通过实证研究,也提高了社会学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学家的社会威望。

尽管实证主义在西方社会学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反实证主义也一直有很大影响。因为在他们看来, 社会事实不会完全“客观”, 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有着本质的不同。实证主义片面强调社会现象的客观性和外部原因, 照搬自然科学的方法, 它的缺陷在于忽视“人”的因素及历史、文化因素。但是“对实证主义持怀疑和反对态度的社会学家, 大多数只是反对照搬自然科学方法或滥用数量分析方法, 而并不反对以经验事实为依据来建立和检验理论这一实证原则。”我们在进行研究时, 对不同的研究应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即使是研究同一对象, 也要因不同时代、不同区域而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如对生活方式问题的研究,因在不同的时代、不同民族里,差别较大,研究方法一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能采取简单的一刀切方式死搬硬套,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取得较为理想的具有一定参考和利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在社会学研究过程中, 我们应该将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研究方法及其具体的研究方法如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运用或整合, 这才是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1] 汪天德.提倡一点实证主义[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2] [法] E·迪尔凯姆.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狄玉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社会心理学现象篇11

项目管理法是管理学科中的一个分支,这种方法运用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会对其成败产生重要的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水平也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有效运用项目管理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项目管理法的含义

项目管理法是将研究怎样高效率完成项目目标作为主要目的,基于项目经理负责制的,按照项目的内在逻辑规律,有效实施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从而更好地适应内外部环境,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以及合理配置,确保建筑工程过程的均衡性,并通过现代化管理手段,使企业达到项目目标,取得较好的效益。

二、如何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运用项目管理法

(一)明确建筑工程的项目负责人

运用项目管理法必须要依赖于项目责任人,如果企业实施了项目经理制,那么项目经理就是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的第一负责人,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对法律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精通于项目管理的相关技术、懂有关管理的基本知识、善于经营。

另外,项目经理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代表了一支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较强的领导才能,还应有十分充足的实践经验,同时,项目经理还要在管理工作中持续学习并掌握新的项目管理知识和方法,只有这样,项目经理才能确保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与不断变化的环境相适应。

(二)建设管理项目运行的机构

根据项目管理法的含义,可以看出设计与建立组织系统、组织运行以及组织调整是项目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设计与建立组织系统,指的是通过筹划和设计来组建一个能够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任务的一个组织机构,以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明确分工、成立责任分工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内部人员规范化的活动及信息流通来达成组织目标。而组织运行指的是建立组织系统之后,各个岗位与部门根据组织要求来进行组织行为的过程。最后,组织调整指的是于组织运行时,通过与组织目标进行对照,来对组织系统的相关环节进行检验,同时改善那些与组织运行、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项目管理法的组织职能一般包括组织设计、联系、运行、行为及调整这几个方面。因此,管理机构作为项目经理部的关键和主体,其好坏直接影响着项目管理的效果。从职能的角度来看,管理层分为8个部室,具体分配情况如下:

1、工程技术部该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对施工现场、技术交底负责,实施过程监控、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设计临时设施、管理施工现场有关技术,并协调生产、计划统计劳动力配置等。

2、经营核算部(合同部)该部门的主要职责是预算、索赔、合同、成本核算、资金收支,内部经营管理、计划统计、施工成本管理、报销结算等。

3、施工管理部该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对项目经理的施工指令进行贯彻执行、根据工程计划来安排、组织并协调施工现场的工作。

4、机电物资部该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对物资、材料及设备进行供应,采购并管理物资材料。

5、质量管理部该部门以项目部的质量、目标为根据,做出质量管理规划,并对质量进行综合管理,实行质量监察职能,拥有管理一票否决权。

6、安全监察部以项目部安全目标为基准,对全工程制定安全管理工作规划,并对安全问题进行综合管理,发挥相应的安全监察职能,其拥有的是安全管理的一票否决权。

7、财务部该部分主要负责的是建筑工程的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核算等一系列财务工作。

8、综合办公室该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对项目部的全部日常工作进行处理,分文工程技术部、试验室、测量队以及监测室。其中,试验室一般是检验、试验以及检测原材料、观测设备和过程;测量队主要是负责测量放样与测量检测施工过程的工作;而监测室主要是对工程原形进行观测。

(三)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制定管理制度有利于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指导,并规范组织及个人的行为,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另外,在遵循相应标准和规程的条件下,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了保障。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与计划、责任、监督、核算、奖惩等方面联系起来。同时,相关规章制度的制订还应具备科学的依据,能够促使员工主动地接受,它的执行与检查应具体落实到人。此外,为了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应实施奖惩制度,以实际(下转第212页)

作者简介:董莎莎(1989-),女,河南漯河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研究生。社会学方法的一种主张

董莎莎

(郑州大学新闻系,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对某些人来说,科学就是数学;对另外一些人来说,科学则是白大褂和实验室。”这意味着,社会学的科学性要由自然科学方法提供保障。实证精神强调科学研究的事实根据。社会学研究者一般不应预先地或机械地为自己确定某种绝对方法。不应让方法决定研究对象,而应该根据研究对象来选择方法。不存在单一的社会学方法,而只存在社会学诸方法。社会学必须坚持实证原则,但在使用具体方法时应保持一定的弹性,应适当采用一套与自然科学有区别的软性实证方法。

关键词:软性实证;现象研究;心理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宏观研究;微观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211-02

“社会文化现象与自然现象在本质上也没有什么不同,所有的现象都是自然现象,社会科学唯一的可能就是“社会文化的自然科学”,人对文化体系只能是发现、适应和利用,至于这一文化体系的产生、变迁和发展,仿佛与人本身没有什么关系。“在社会学上的现象.,繁复无定,”人的因素的介入使它随机性增强,缺少重复性,一种结果往往是多种因素整合的结果。社会现象是比自然现象更为复杂的动态过程。“社会学的技术、方法与理论形式应从对社会现象之特性的认识中‘生长’出来,而不应该从自然科学‘横的移植过来’”,社会学要能够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至少应注重下文将谈到的若干方法取向。

一、现象研究与心理研究相结合

从标题看,现象与心理似不能做出对应的区分。一些社会学家是这样来区分它们的:社会现象“是一种存在于个人身体以外的‘行为’、‘思想’和感觉它也不同于‘心理’的现象,因为心理的现象,只存在个人的躯体内,或因个人的躯体而存在的。”进一步的解释是:“社会现象之所以构成的,就是些‘信仰’、‘倾向’和由团体所集合的规条,”“即脱离了个人的行为思想,而成为一种公共的行为思想。”显然,社会现象被视作个体心理的突生结构而相互构成对应关系,从而表明了社会学研究与心理学研究的区别。

迪尔凯姆强调:“个人心理既不能用来解释社会现象,则所以解释社会现象的,只有一个社会,要解释社会现象,只有从社会的本身下手。”把社会人类学称作比较社会学或社会学的拉德克利夫·布朗也说:“我满腔热情地希望并坚持,社会人类学是一门与心理学无关的科学,就像心理学与生理学无关或化学与物理学无关一样。”然而,这就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某一社会事实的存在和变化是否涉及具体的心理变量?“还原主义主张意在寻求各种解释的理论分析应当‘潜入’越来越小的分析单元”。绝对排斥这种“还原主义”,我们的社会学解释能否透彻?彼德·布劳在指出了心理还原主义的局限性以后又反过来谈到:“解释社会生活最复杂方面时如果不参考作为其根本的较为简单的方面,这种解释就不可能是充分的。”布劳的观点是否有道理?(二)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和变化总要涉及个体,要通过个体的认知结构起作用,所谓外因通过内因才发生效应。

迪尔凯姆在他的《自杀论》中也典型地采用了心理解释的策略。比如对自杀类型的区分,“根据杜尔克姆实证主义方法的一贯精神,科学研究应当从客观观察入手,根据对象所表现出来的可以明确识别的外在特征来划分对象类型。这种分类方法叫做形态学分类法。但在对自杀现象作类型划分时,杜尔克姆并没有采用这类分类法,而是采用了另外一种溯源学的分类方法。”

二、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作为定性研究主要特征的人文主义精神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中期。当时,在孔德实证主义影响日益扩大的同时,人们对其思想的怀疑和反对也与日俱增。作为当时反实证主义阵营中呼声最高的狄尔泰正是抓住了社会现象的特殊性向实证主义发起了攻击。他认为,由于人具有遭遇意识,因此人的行为无规律,且无法预测。此外,社会历史事件都是独特的、偶然的,不存在普遍的历史规律。有鉴于此,对人和社会就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而只能以人文科学的主观方法对具体的个人和事件进行解释和说明。

定性研究在其发展过程中,主要受到西方社会思潮中现象学、诠释学、批判理论、民俗方法论、符号互动论等思想和理论不同程度的影响,也部分来源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现象学家认为,要用日常生活的面貌来研究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要保持这种现象的完整性。他们认为测量、问卷这类方法会肢解和歪曲社会事实,它们实际上把研究者本人对现实的看法强加于社会世界。他们并不认为主观洞察是不科学的,相反认为它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手段。

定量分析主要是指运用数学语言呈示事物之间量的关系,揭示事物的原因、性质或特点的认识活动。它包含统计分析的、定量描述、建构某些与决策和预测活动相关的数学模型等等。定量研究一般要求研究资料能够如同自然现象一样外在化,相对确定,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变化规律和运动条件。显然,受意志、情绪、价值抉择意识影响的社会现象不易达到上述要求。人们不容易掌握能确切描述和解释社会事实的经验数据和数量公式。当然,有人认定凡社会事物都可以量化。

许多人认为:社会学应以定性研究为主。所谓定性,笼统地说,就是揭示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它包含对属性、原因、结构、功能和类型分析等。“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是从研究事物的质的差别开始的,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补充和发展。”定量分析的结果只有通过定性分析才能得到有意义的解释。所以,我们不应该随意夸大定量研究的功能,但也绝不该排斥定量研究。那种认为运用自然科学方法于人类社会现象是反人文的或有失人性的看法也的确过于偏激了。

三、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

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可表述为是在群体层次上和个体层次上的研究。现在有一种观点:“社会科学家研究的是社会的模式而不是个人的模式,社会科学的理论是关于群体生活性质而不是关于个人的理论。”进一步的解释是:社会学研究应作整体考察,应由一种社会事实去研究另一种社会事实产生的原因,而不应到个体意识中去寻找。

迪尔凯姆的自杀研究明确了这种取向。往常,自杀只会引起人们对当事者个人情况的兴趣;而迪尔凯姆宣称:自杀也是一种集体现象,它具有社会性质,“因为它们随着社会本身的特点而变化”。迪尔凯姆试图通过统计数值证明: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否决定着社会自杀率的稳定与否;自杀率值与社会文明的发展趋于同步;社会整合水平决定自杀率等等。

宏观研究往往诉诸抽象命题,它依赖于微观的或个案分析产生说服力,依赖于读者的直接经验给予消化。普遍性需要通过特殊性来呈现,我们可以从读者的认知方式或读者心理的角度来理解这一点。如果我们只注意一些宏观认识,不辅之以个案研究,其结论可能难以触动人心并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总之,本文认为:“每一种方法都有其可选用的场合。反过来说,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不适用的时候。将一种方法吹捧得过高而贬低其他方法这一倾向,会使研究人员看不到各种各样方法在根本上互补的性质。”因此,“对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无法只以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必须由社会、人文等科学与之相配合。”这就是说,我们应该多元地使用研究方法,提倡软性实证原则,在科学研究上“不但要求真,而且更要脚踏实地。”

参考文献:

\[1\]翟本瑞.社会实体与方法—韦伯社会学方法论\[M\].巨流图书公司,1989:28.

\[2\](法国)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论\[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86.

\[3\]黄瑞棋.现代社会学结构功能论选读\[M\].巨流图书公司,1981:230.

\[4\]A·R·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12.

\[5\]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普华\[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445.

\[6\]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华夏出版社,1988:3.

\[7\]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51.

\[8\]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9\]徐肘.社会科学研究大思路\[M\].蓝天出版社,1990:13-14.

社会心理学现象篇12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4-0011-05

最近一个时期,我国民间涌现出了“最美司机”、“最美妈妈”、“最美护士”、“最美女教师”……,“最美”成为网络及其它媒体使用最频繁的词汇之一,它深入人心,并为人们所崇敬所效仿,它当然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最美现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是普通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范例,它作为一个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实践模式。“最美现象”的产生何以可能?“最美现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贯彻落实作用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工程的实施路径如何选择?这些正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

一、“最美现象”的产生

有学者在探讨道德榜样如何产生时,概括了四种产生机制:道德榜样的先验论,发现论,需要论和实践论。这一理论分析对我们追溯“最美现象”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我们认为后三种同样适用于分析“最美现象”何以可能这一问题。

(1)发现论。“最美现象”往往产生于民间,需要人们去发现。它的发现,常常带有偶然性的特点。普通民众往往是“最美现象”的发掘者与传播者。在现代社会,网络成为普通民众传播信息、获取信息以及评价信息的重要渠道。这种自下而上的“最美现象”产生方式带有明显的自发性质,具有鲜明的社会“自组织”特点,这种产生方式是奠定在公众之间平等的相互作用基础之上的。同时,“最美现象”所承载和代表的是主流价值观,易被国家机构认可。国家宣传机构掌握着强大的宣传机器,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能力。“最美现象”评价活动为国家宣传机关所重视因而就能够在极短的时期内迅速得到宣传,被最广泛的社会公众了解和认可。总之,在“最美现象”的发现中,社会公众利用网络平台的传播,再加上传统媒体与政府部门的宣传,这种“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方式的结合,社会认可与权威认可的呼应,使得“最美”的人物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广泛、最迅速的发现和宣传。

(2)需要论。对“最美现象”的需要,可以分为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对“最美现象”的个人需要,主要是由人的道德发展不平衡性和人向善的本性所决定的。人的道德发展的不平衡性,表明在道德实践中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发展水平是呈序列性的,而“最美人物”处于这一序列中的较高层次。由于人具有向善的本性,力图克服某种人性的弱点,因而往往把“最美人物”作为自己在道德上得以提升的参照和目标。社会则为“最美现象”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一方面,现代社会的种种“道德迷失”、“道德滑坡”现象需要“最美现象”的弥补;另一方面,中国社会道德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皆需要越来越多的“最美现象”的引导;而且这些不断涌现的“最美现象”既是社会道德建设的成果。又能够增强社会公众对道德建设的信心以及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因此,“最美现象”的产生是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

(3)实践论。道德榜样的实践论认为,道德榜样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和成熟的。“最美现象”和“最美人物”的产生同样如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离开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离开了具体的社会条件,就不可能产生任何“最美现象”。一方面,“最美现象”会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时代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符合时代要求的“最美现象”,另一方面,不同的“最美现象”体现着社会不同侧面和领域的时代精神观。“最美人物”们通过自身的社会实践,不断地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影响着周围的人们。通过正确的社会评价及政府宣传机构的引导,“最美现象”在实际生活不断地扩展着。

二、“最美现象”对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

首先,“最美现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形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现实范例。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包含理论建构,又包含理论转化。具体而言,既要注重理论发展与理论创新。又要推动理论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与社会实践。科学理论的实践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大众化的价值诉求,有化为生活实践的诉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这一命题又包含两个过程:“由外而内”的过程和“由内而外”的过程。前者是指把外在的理论内化为人民群众心中的理想信念、道德律令和行动准则;后者是指人民群众把理想信念、道德律令和行动准则变成自觉的社会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实现首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内化”程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为广大人民深刻地理解和接受,并由思想上的相信转化为确信,并升华为信仰,它才不至于形同虚设。”但是每个个体在理解、接受、认同、信仰程度和价值追求的自觉程度上存在层次性和差异性,正如邓小平所言:“我们在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最美人物”毫无疑问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于心的表率,他们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丰满化和形象化,对社会公众起到道德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

“最美现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形态,是实践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范例;它不仅有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外至内的转化作用,也有由内到外;即转化为实践的推动作用,因为“最美现象”就有在于人们生活的周围之中。人们完全可以学习和效仿。

其次,“最美现象”是真善美的统一,它有助于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化为良好的社会生态。

在社会多元化背景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要构建价值认同载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这些社会载体与社会生活保持对接,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增强认同感。一个个“最美人物”就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载体,他们虽然是“小人物”,但是却承载了核心价值观。

优良的社会生态环境能够发挥健康向上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践行。恶劣的社会生态环境则会产生极大的消极作用,则可能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不利于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接受与践行。鉴于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与改进和优化社会生态环境有机结合。

“最美现象”具有感染人的强大力量,在于其内蕴着真、善、美,是真、善、美的感性呈现。“最美现象”之真,是指“最美人物”外部行为与其内在品性的真实一致。“最美现象”必须以真为根基。“最美现象”之善,是“最美人物”的善性、道德性,并通过其外部行为得到体现。“最美现象”之美,是“最美人物”的形象中得以感染人、感动人的美学因素。“最美人物”之美,从实质上来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美——道德美,是美好的心灵、人格的感性显现,从而把抽象的理性要求转换为感人的具体形象。“最美人物”在“道德上主动精神的一种形式,表现为一个人(一群人或集体)的举动变成其他人行为的楷模……它不仅激励别人仿效自己,而且向别人提供现成的活动方式,这种活动方式后来普及于其他人,变成许多人的行为规范。”阎(耻’具体而言,“最美现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推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美现象”通过其“真善美”的统一,影响和改造着社会公众的主观世界;鲜明体现了普通公民的奉献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能够引领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增强社会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有利于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有利于培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鉴于此,“最美现象”所释放出来的正能量成为优良社会思想生态的重要部分,有利于促成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环境机制。

再次,“最美现象”为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事实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及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政府不断地“与社会对话”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推行需要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需要社会的积极参与。正是通过政府与社会的不断“对话”、互动形成合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工程的建设才能不断地推进。

在传统的“大政府、小社会”的背景之下,由政府进行道德评价、选择道德典范、进行道德示范,这是社会价值观整合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形成,政府一社会的互动日益增多,以及社会生活的世俗化,原有的传统模式的影响力已经开始逐渐弱化。其一,人们由以往对政治生活的关注转向了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与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相比,日常生活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影响力也更加广泛。其二,社会生活的世俗化改变了道德示范的内容。在以政治为中心的时代。政治人格具有权威性的教育价值;而在世俗化社会里,市民人格具有了较大的认同度。其三,道德评价主体不再是单一的政府机构,而是向民间转移,广大人民群众在道德评价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在日常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那些被群众所广泛认可的、闪光的市民人格,越来越能够发挥其道德影响力。

“最美现象”产生于民间,“最美人物”一般是普通的市民,体现了市民人格。因此,“最美人物”对他人或社会能产生一种非权力的影响力,“这种非权力的影响有着无限的张力和无形的支配力,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能通过震撼感染、舆论传播,使人产生敬佩、依赖和亲切感,并由此使受教育者表现出心悦诚服、自觉效仿的心理和行为。”“最美人物”正是凭借这种非权力影响推动着其他社会公众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不容否认的是,“最美现象”所代表和承载的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具有极大的道德示范作用:“最美现象”蕴涵的精神品质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集中体现。基于此,当一种“最美现象”被发现之后,政府会在很短的时期之内。通过树立和宣传“最美现象”来整合社会主流的道德观、价值观,从而使之普遍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行。政府的主要作用在于为“最美现象”构建良好的机制和搭建合适的平台。政府可以建立相应的激烈机制鼓励人民群众的道德践行,在肯定现有“最美现象”的同时,鼓励更多“最美现象”涌现。例如,“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当代雷锋”郭明义,作为道德模范群体参加党的十,从而使这些“最美现象”的正能量通过政府的平台,在社会中得到最大化的释放,这就是社会与政府有机结合的表现之一。

孙立平教授认为:“对于中国问题的研究,学术界主要采取的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视角,但是对问题真实性和本质性的观察,需要将两种视角进行均衡和整合。实现这种研究视角整合的关键就是要关注国家和民众相遇并进行互动的日常生活”。我们认为,政府一社会这一视角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推行提供了一种十分有效的思路。

三、“最美现象”带来的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需构建政府与民间的共振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能更为有效地激发民间的向善之心,让民间涌现更多的平民英雄?如何从“最美现象”走向“最美中国”?我们认为需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政府与民间共振机制,从而培育“最美现象”、唱响“最美声音”。民间共振机制包含民间载体、民间评价和教育机制、民间传递机制和反馈机制、民间良性循环机制。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推行需要政府与民间载体

在社会多元化背景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要构建价值认同载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这些社会载体与社会生活保持对接,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增强认同感。除了政府载体之外,要充分发挥民间的社会性载体和网络性载体的作用。例如,通过学校、社区、行业部门、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环保组织、宗教团体等各种社会组织的力量,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的社会活动。从而实现政府行为与民间组织的良性互动。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联动机制,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网络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由于其时效性、互动性、平等性、开放性等优势,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最要载体之一。例如,人们通过网络发现、传播“最美现象”,从而使更多的人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推行需要政府与民间评价和教育机制

“最美现象”之“美”,本质上是一种“道德之美”。对“最美现象”的评价,说到底是一种道德评价。道德评价对人们的行为导向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政府应该引导建立各种道德评议组织。创新评价引导机制。通过建立各种道德评议组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贯穿其中,发挥这些道德评议组织具有的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提高自己的功效,能够最为深入和广泛地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到道德实践活动中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间践行离不开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教育者应该选择大众最能认可、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话语进行。榜样教育一直以来是社会价值观整合的重要方法。鉴于此。教育机构和媒体可以充分利用“最美人物”进行榜样教育。“最美人物”的草根性决定了其易于被民众所关注和接受。教育者还可以通过采取多种方法和载体将“最美人物”和“最美事迹”的精神完整地呈现出来,以增强榜样教育的作用,从而以此加速民众接受教育的过程,促使民众由对榜样的认知认同,发展到对榜样行为的学习仿效和对榜样精神的践行推广,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于心并实践于行。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推行需要政府与民间传递和反馈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在民间引起有效共振,才能在民间扎根,更好地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就如同两个音叉共振需要通过空气传递能量一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需要一定的传递机制,才能将其输入到基层民众之中,让民众认识她、认同她,这样才能激发民间的向善之心。这就需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间传递机制的研究与创新,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才能更为有效地向民间传递。

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怎样才能在民间引起更为有效的反应?这需要不断地尝试与调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声源发声之后,就需要去了解民间是否发生有效共振,“振幅”怎样,如果效果与民间的固有“频率”对不上,则可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作相应调整,使民间最终能与之同频共振,发出美妙的旋律,最终产生“最美现象”。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推行需要政府与民间有效共振的良性循环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传递机制,输入到民间并且引起民间的共振效应,便会产生更多“最美人物”。而对“最美现象”进行提炼与总结,又可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在这个持续运转的良性循环系统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以不断地丰富与发展,民间的正能量得以不断被激发与聚集,“最美人物”也会越来越多地涌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民众的实际践行中也能得以真正的升华。宁波大学的冯铁山教授认为:“‘最美’现象反映了这个社会代代相传的善,这本身就是一种传承之美”。这些从普通人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人性光辉,与人们内心深处的求善本质正好相符合,所以才会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共鸣。这里的“相符合”和“共鸣”,也是我们这里想表达出的频率相符而广泛“共鸣”(“共振”在声学上亦称“共鸣”)。“最美现象”本身便是民众内心深处求善本质的激发与放大,容易被民众所认同,在民间也便极易会引起更为广泛的共鸣。

[参考文献]

[1]廖小平,论道德榜样——时现代社会道德榜样的检视[J],道德与文明,2007,(2)。

[2]陈新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信仰的思考[EB/oL],人民网。2007-10-29。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吕耀怀,道德榜样三要素及其局限[J],道德与文明,2008,(2)。

[5]伊·谢·康,伦理学辞典[M]。王荫庭,等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

[6]李辉,论道德示范的现代可能及其实现[J],中山大学学报,2005,(5)。

[7]戴锐,榜样教育的有效性与科学化[J],教育研究,2002,(8)。

[8]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5)。

社会心理学现象篇13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获得合理报酬,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工作。[1]职业的本质是社会性,它是社会需求和个人需要的结合体。双方需要的结合过程就是职业选择的过程。因此职业选择是择业者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能力和兴趣等,从社会上众多类型职业中选择一种从事的过程。这一过程更多体现出择业者的主动选择过程,但也暗含了职业对求职者的要求,换句话说也就是人职匹配的动态过程。

近几年,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中国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如何使大学生做好职业选择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无论是外部视角下的经济学、社会学模式还是个人视角下的特质论、人格类型论都试图解释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而笔者认为其中最能说明大学生职业选择本质的则是人职匹配理论。该理论最早是由职业选择之父帕森斯提出的特质―因素论,后又在上世纪60年代被美国职业生涯辅导专家霍兰德发展为人格类型理论。霍兰德将人格分为六种类型,认为不同人格类型进入相应职业环境工作是最优选择。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施恩提出了职业锚的概念,并总结出八种职业锚类型。他认为职业锚是一个人在做出职业选择时,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某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择业者根据职业锚特征来进行职业定位。虽然提法略有不同,但笔者认为利用职业锚进行职业选择本质上仍然是为了实现人职匹配。

人格类型理论或是职业锚理论,更多的是利用量表在意识层面了解和分析求职者的职业素质和需求,对其深层次职业特质了解有限,因而使求职者对自己的职业素质了解不够灵活和深入,不利于其合理选择职业和规划职业生涯。本文试图引入一个新的方法――意象对话来直抵人的深层职业需求,了解其职业特质,帮助大学生更好进行职业选择。

二、意象对话概述

意象对话是一套把心理现实形象化的方法。[2]不只物质世界有现实性,心理世界亦是由那些有规律性、不可任意改变的心理内容构成。这些心理内容则被称为心理现实。[3]正是因为心理现实有规律可循,我们才能通过一系列方法研究它,意象对话则是其中之一。意象对话是通过让来访者在放松的状态下自由想象,并描述其头脑中出现的意象,借助这些意象,指导者与来访者进行对话,进而了解来访者的心理状态。意象对话最初作为一个心理学理论和咨询技术被利用于心理辅导和治疗,因其直指潜意识深层问题,在咨询和治疗中能解决来访者根本问题,效果明显。近几年随着对意象对话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范围也日渐广泛。医学、文学艺术甚至社会管理也有了它的足迹。究其原因则在于意象对话注重对潜意识状态的分析,而潜意识中往往深埋着个人的真实需求。因此通过研究潜意识可以最真实地认识人,或者说了解人的本质,因此将其利用到研究人的科学中则显得事半功倍。

意象对话的核心内容是意象。所谓意象,是脑对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4]它具有象征性和形象性的特点。象征是意象的语言。要想识别意象背后的意义,就必须要把握意象的象征性。深层心理学认为象征是一种原始认知方式,它不是按逻辑思维来认识世界,而是通过更原始的存在于人类潜意识中的原型来感知外部世界。意象作为人类潜意识原型的内容就是通过象征来表达意义的。意象所表达的象征意义并非头脑中形象的直接意义,而是这个形象的内在稳定的实质意义,也就是它的核心特质。了解了象征意义也就明白了意象,进而对拥有该意象的个体就有了更深的认识。意象的另一个特征是形象性。正如概念所述,意象是一种形象的反映。但意象绝不是对可见物的忠实完整和逼真的复制,而是反映事物内在的性质。[5]意象可以通过大量丰富的形象表现出来,但是其反应的内在本质却是稳定的。正如荣格所说在人类潜意识中有很多原型,它们都是通过意象表现出来,而这些意象都是人类甚至是人类的动物祖先祖祖辈辈生活中积累的形象,因而这些意象携带的意义是相对稳定且较为原始深层的,用来分析人的深层特质是最好的。

三、意象对话与大学生职业选择

(一) 意象对话可用于大学生职业选择

结合前文所讲,职业选择的过程即是实现人职最优匹配,完成这个过程首先就是了解求职者的人格特质,特别是深层稳定的职业特质。而意象对话则恰恰是认识人格深层职业特质的利器。在意象对话过程中,在大学生充分放松的前提下,通过一套规范的指导语引导大学生在浅催眠的状态下进行想象。想象中出现的画面则是大学生的意象呈现。在感受和分析这些意象象征意义的基础上,把握意象背后的意义――大学生的人格特质。根据人格特质选择适合的职业,实现较高的人职匹配度。

意象对话之所以能够帮助大学生选择职业,是因为意象意象的呈现是有规律的。意象作为心理现实的形象反映,不是个人主观臆断的产物。意象呈现是人类的一种原始认知方式,其更多是通过遗传获得,而非后天习得,因而更具“原始性”和稳定性。大学生通过感受意象、分析子人格意象,就可以做到了解自我,进而可以评估自我的人格特质与职业的匹配度,更好地做出职业选择。

(二)子人格理论与大学生职业选择

在意象对话中,最能帮助大学生全面、深刻认识自我的方法就是了解自己的子人格,这就需要在意象对话中拆分子人格,我们也称其为人格意象分解技术。该技术认为我们在认识自己的人格时并不能简单作为整体来了解,每个人的人各种都有许多不同的侧面和部分,我们将这些不同的部分则称为子人格。一个人可以用想象的方法将自己的人格主动“拆开”,分别认识不同的子人格。这个方法可以使我们像看心灵CT照片一样,逐个了解各个人格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全面了解我们的人格特质。大学生如果能在拆分自己子人格的过程中,充分认识每一个子人格意象的象征意义,对其认识自我是大有裨益的,在这个基础上选择职业则事半功倍。

子人格通常分为习得的子人格和固有的子人格。习得的子人格即在后天与他人、社会互动过程中,通过顺应和和内化所形成的子人格,在意象中则多表现为各种人物意象和角色意象。另一种子人格形式则是人类固有的子人格。这种子人格则更接近于荣格所说的原型,表现在意象上则成为原始意象。这种意象因其受外界影响更小,因而在反映人格特质上更为稳定和纯粹。其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为动物意象。

(三)动物意象与大学生职业选择

在意象对话过程中,我们通过人格意象分解,往往都会发现动物意象的存在。深层心理学认为动物意象在人类潜意识中很早就存在,并且早于人物意象,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与世界、与动物不断互动的产物。在这种互动中,人类逐渐将自己的心理体验与动物的特点联系起来,形象地表达人的感受、性格以及情绪。如我们经常会用胆小如鼠来形容一个人性格懦弱、谨慎;而用生龙活虎形容人活跃而有朝气。这其中都通过动物意象象征性地表达了人的性格特质。

荣格认为,动物通常象征着无意识自我,动物代表着我们的本能属性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天然联系。每一种动物的“内在禀性”都深深渗入它的周围世界,并将时间和空间“心灵化”了。[6]也就是说动物意象更多地表达了人类的潜意识需求,相对更为“原始”,其携带的人格特质因素也会更稳定和更深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外在于人类本质需求的影响有时会混淆人对自己的认识。而动物意象的“原始性”能很好地将个人拉回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去寻求最纯粹的自己。

在认识动物子人格基础上,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开展职业选择活动。这是因为:首先,意象中出现的动物形象反映了人最原始的天赋素质以及神经系统特点。前苏联心理学家称其为气质。[7]气质是性格的基础,比性格稳定,是人格特质的核心。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个人倔的像头牛”或者“某个人像狮子一样威风”,这些反映的都是人的内在稳定气质,而非因环境而变的性格。我们知道人不是牛和狮子,但通过对牛和狮子特点的了解就可以知道有这些特点的人的人格特质,在了解社会职业需求的基础上,就可以做到人职需求的最优结合,求职成功。其次,由于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意识中更倾向于从事某些职业,然而他们的人格特质未必适合该职业,于是在意识上他们会伪装自己,做出这些职业所需要的行为。但其进入该行业时则发现困难重重,不利于其职业发展。而动物意象是以动物形象出现在大学生头脑中,这些动物形象的特点,如颜色、性别、体型等都携带着人格特质因素,而相对人物意象其职业倾向不明显,这能够很好避免意识的监控,也避免了很多外在影响,可以单纯显示出大学生深层人格及需求。同时和人物意象相比,分析动物意象不需要考虑角色关系,在帮助大学生选择职业时更加单纯好用。当大学生了解了自己的人格和需求后对职业的认识也会更深刻,在这个基础上选择的职业更利于大学生的发展。

四、意象对话在大学生职业选择中的应用

(一)意象对话在大学生职业选择中的应用优势

意象对话最初作为心理辅导技术有其独特性,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该技术是在人格深层进行的,是用原始认知方式推进的,也正是这个特点使得意象对话用于大学生职业选择有着绝对的优势,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迅速探明深层需求,了解自我职业素质。

朱建军在谈意象对话时曾说:如果把弗洛伊德的方法比作医学上的听诊器,那意象对话就是X光。因为意象对话并不是分析心理,而是直接看一个人的心灵。[8]因而它就可以避免分析过程的主观性,直切要害,更直观了解人的心理需求,从而使大学生把握自己最真实的心理特质,使这种特质转化成真实职业素质成为可能。

2.最大限度减少阻抗,明晰劣势,从而扬长避短。

无论是在咨询指导中还是在自我认识探索中,来访者或是探索者都愿意表现自己的积极特质,或者是将消极特质压抑或装饰后以积极特质表现出来,这实际上都是阻抗的一种表现,其实质都是意识活动的控制作用。而意象对话用意象的形式展现自我,这是潜意识活动的特点,对意识来说相当于“外语”,因而能够避开意识的监控,从而真实表达自我,使真实自我有机会出现,更重要的是使大学生能了解到真实的自我,特别是消极特质,也就是劣势,在择业中也就能扬长避短、事半功倍。

3.快速改善心理面貌,达到最好的心理状态。

在日益激烈的职业竞争中,大学生求职者因为缺乏社会阅历和职场经验,在求职过程中往往会屡遭挫折,倍感压力。这时的他们或是无力或是没有时间去处理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而意象对话在了解自我的过程中就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通过调整意象改善心理状态,从而精神饱满地继续奋战在求职战场上。

除此之外,意象对话之所以可以用于大学生职业选择中也是因为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素质的群体,他们在面对职业选择压力时愿意也有能力接受专业帮助;同时他们还未正式进入社会,思想相对简单,意识“监控程度”相对较弱,这些都对意象对话成功应用于职业选择意义重大。

(二).动物意象在大学生职业选择中的成功案例

笔者在两年前曾经探索性用动物子人格帮助一个应届研究生进行了职业选择。该研究生基本情况如下:女,26岁,中医学本科、农业硕士,热爱心理学,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毕业临近,工作未定,职业方向不清,茫然无措,因而焦虑情绪明显。对于这位被试,笔者对其做意象练习,发现其主导意象为大象、乌龟、小白羊,以及疲劳的老黄牛。通过被试自己对这些动物意象的感受和解释,笔者发现这样几个现象:1.大象体大沉稳,心理能量强大,可以厚积薄发;2.乌龟神秘敏感,为有灵性的动物,但有些包裹,不太放得开;3.小白羊单纯温婉随和,是合群的动物,但心理能量较小,有些懦弱胆小;4.而老黄牛踏实稳重,是实干家,不过此时的黄牛是疲劳的,也正体现了其心中的无力感。综合分析这几种动物意象,以及其知识储备和兴趣向往,笔者建议她可以先从事简单的社会型工作,渐渐向其喜爱的心理咨询方向发展,因为她的沉稳、踏实、敏感以及亲和力都是从事心理咨询这一服务行业必须的特质。她接受了这个建议,两年过去了,她已经有了自己的心理工作室,事业有了很好的发展。可见通过感受和分析动物子人格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问题还是有一定可行性和针对性的。

五、结语

当今社会职业选择对大学生有重要意义,它决定着他们能否顺利进入社会,成为合格的社会建设者。帮助大学生顺利择业也成为高校的任务之一。利用意象对话也许可以有效解决大学生择业难问题。当然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但通过一些个案的分析研究这个方法是可行并有效的。未来研究的方向将是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收集大量被试的意象,和现有的被公认的较科学的职业类型测量量表做因子间的相关分析,进一步考察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另外引导意象出现是一个相对专业的心理技术,看似操作简单,但要精通也并非易事。这对高校大规模利用意象对话帮助大学生职业选择来说是一大困难,因此培养一批有心理学背景的职业指导老师也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程社明. 你的船,你的海――职业生涯规划[M].新华出版社,2007:29.

[2]朱建军.你有几个灵魂[M].中国城市出版社:17.

[3]朱建军,袁苑.来自东方的心理疗法[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9.

[4]许维素.大学生动物意象呈现及整合规律的探索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5]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视觉思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荣格.人及其表象[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226.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