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与营销实用13篇

企业文化与营销
企业文化与营销篇1

伴随着经济危机的加剧、企业竞争力的不断弱化和层出不穷的产品质量问题,企业文化建设再次引起了企业的空前关注。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崇诚尚信,塑造健康形象,努力实现和谐友好的发展,已经成为企业顺应时展的潮流,成为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在企业树立起企业文化时,内部营销也是重中之重。员工是企业的内部顾客,缺乏优秀员工的企业将会被市场竞争所淘汰。如果内部员工对于企业的产品或服务都缺乏一定的认同,那么对外营销根本无从谈起。内部营销通过企业文化得到体现,是建立企业文化的途径之一,它的实质就是传递服务、接受服务,让企业内部愿景起激励的作用。换而言之,内部营销是一种手段,也是企业文化的内容。内部营销同企业文化共同推动着企业的快速发展。

1企业文化与内部营销

“企业文化”作为专业术语首先出自西方管理学界,英文是“Corporate Culture”,直译应为“公司文化”,在当时背景下被译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文化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因而既具有文化的共性,又具有企业经营活动所表现出的特殊属性。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和界定依据其判读口径,可以分为广义的企业文化和狭义的企业文化。广义的企业文化我们可以定义为一切蕴涵在企业生产和经验中的企业经营理念、组织规则、管理框架、员工素质、企业形象等方面的内在素养和外在表现,是社会文化与企业产品和服务融合的产物,并鲜明地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思路和组织管理特色。可以说广义的企业文化是从社会子系统的角度做出的界定。狭义上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所凝练和形成的价值观,渗透到企业制度层、组织层形成特定的管理模式,并最终表现为员工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埃德加·H.沙因在其著作《企业文化与生存指南》中指出,实质上的文化是隐含在组织成员中的潜意识,而且文化和领导者是同一硬币的两面,一个领导者创造了一个组织或群体的同时就创造了文化。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直接体现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的本质体现在产品竞争力,产品竞争力又依托于技术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则决定于制度竞争力,而制度则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形式,是物化了的文化理念,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土壤,是一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灵魂。

通过内部营销,将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经营理念很好地传达给员工,能让每一个员工产生一种依赖感,能更好地激励员工工作,提高员工的素质,营造出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文化能为企业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可以更好地吸引、培养动手能力强、文化水平高、道德素质好、技术水平强、管理能力高的优秀人才,形成一支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合作力的优秀团队,进而武装充实企业自身的实力;反过来,越来越多的优秀的员工的拥入,会带来新的更好的思想精神,进而会更加充实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文化的内涵。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努力形成具有独特风格和内涵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绵延不衰、持续发展的动力。

2红塔集团的内部营销与企业文化

红塔集团是国内烟草行业的领航者,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推动红塔集团持续前进的力量正是其良好的企业文化,以及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内部营销。

红塔集团长期以来引以为傲的就是其内部培训,通过有效的培训手段,使得其内部员工树立起良好的营销意识,对企业的价值观产生认可,全面构建起良好的企业文化,确保企业处于一个正常发展的良性轨道上。红塔集团所构建的企业文化立足于培养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积极创造出良好的企业气氛,使每个员工对企业产生出强烈的归属感以及“企业意识”,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引领员工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红塔集团从企业目标出发展开工作,合理设计出积极的活动,带领广大的员工为企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准确的定位和合适的位置。

企业文化建设将企业在将来的发展作为自己永恒的主题,摸索并创造出将来企业生存及发展的道路,着眼于培养代表未来的、具备优良素质的员工队伍,积极健康向上的员工恰恰就是未来的希望所在。红塔集团内部拥有大量的优秀员工,这就等同于赢得了光明的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将来企业的市场竞争就是当前员工在素质上的比拼。红塔集团看到了这一点,积极的开展塑造未来的工作,确保每一个员工能够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此外,每一个员工都应当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凭借自身的不懈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应有的地位。

红塔集团在建设其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注重用企业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来推动企业目标的进一步实现;用积极向上、活泼生动的文化氛围打造企业内部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通过多种多样的生产经营活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企业自身良好的企业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持续推进社会文明的进步。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也恰恰是红塔集团开展内部营销的重要方面,一些是常项,拥有独特的优势,一些则是全新的问题,需要不断去摸索,去开拓。

在红塔集团内部,有这样一种共识,一旦不重视一个东西,不把它看得重要,那么你就不可能很好地对待它。打个比方,把企业文化比喻成我们每天都要呼吸的空气,企业就如同一个人。其实企业文化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就算你没有企业标语,或者管理者从来都不知道企业文化是什么,这都不影响企业文化的存在。这正如空气一样,你看不见摸不到,但是它的确存在。同时,正是由于企业文化如同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这使得人们不认为它是重要的。但是,试想一旦空气没有了,那么人们会怎么样?当然,空气是不会没有的,企业文化也不可能不存在,但是新鲜的空气和污浊的空气就好比好的企业文化和不良的企业文化一样。人们能够在长期呼吸新鲜空气下精神百倍身体健康,而长期在污浊的空气中必然会导致疾病缠身,最终病倒。这就如同企业文化对企业那样,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使得企业得到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那么反之就会导致企业发展不好,甚至走向灭亡。

所以,一定要在思想意识上首先重视企业文化,要把它看成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大力实施内部营销,只有这样,在企业文化建设道路上才可能有所成就,让每一名员工都能够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红塔集团在今后的发展中,将继续实施内部营销,营造出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弘扬其独特的烟草文化。

3红塔集团的成功对今后的启示

红塔集团的巨大成功,让我们看到内部营销以及企业文化对于其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内部营销,构建起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正确的引导。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形成一种包括所有员工共同认可并遵守的企业价值观,一旦形成了稳固的企业价值观体系,包括青年员工在内的所有企业员工都要自觉或是不自觉的去遵守它。它能够正确引导企业中的青年自觉进行思想和行为上存在错误的查找,及时进行纠正,让个体行为依照企业目标的要求不断完善,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

通过内部营销,能够全面提高领导和职工素质。要通过员工培训工作提高领导和职工的素质。特别要端正职工的劳动态度,提高其劳动技能、群体意识、自我意识等,使其形成“你追我赶、奋发向上”的群体氛围。

内部营销与企业文化工作都强调以人为本,都是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共同出发点,注重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启动人的竞争观念,激励人的工作热情,矫正人的价值取向。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注重加强内部营销,构建起良好的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丙丁.平衡内外营销,夯实企业实力[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0(5).

[2]胡文辉,杜荣振,张丽萍,等.内部营销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J].饲料工业,2003(8).

[3]韩煜东.基于内部营销的企业文化扩散模型研究[J].商业时代,2007(2).

[4]张彩霞.企业内部营销技巧[J].辽宁经济,2009(4).

[5]科林·米歇尔,赵蓉.内部营销:面向企业内部员工的销售[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

[6]马向阳.企业营销要“修炼内功”[J].中国市场,2000(5).

[7]袁卫华.企业内部也“营销”[J].经营管理者,1999(3).

企业文化与营销篇2

1企业文化与营销结合的原因

(1)买方市场的形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买方市场特征日渐明显,但是在消费质量、消费层次和消费水平以及产品多样化和服务方面,还没有达到完全买方市场的层次。

(2)加入WTO后的激烈竞争。我国加入WTO后,进一步开放了国内市场并且降低了关税,这导致了更多的国外企业和国外产品进入了我国市场,从而使得国际竞争国内 化。

(3)知识经济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力大小取决于其创新力的强弱。企业创新力包括多个方面,营销创新力是其核心要素之一,企业只有大力开展营销创新、营销多元化、营销文化化,才能更好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2企业营销存在的问题

(1)企业现代营销观念淡薄。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一些国有企业对买方市场仍然奉行传统的营销观念,缺乏创新意识,对市场环境的新变化缺乏敏锐的洞察力。

(2)品牌管理落后。不少企业品牌意识比较淡薄,品牌营销缺乏经验,品牌命名设计的雷同现象严重。

(3)产品创新不足。传统的产品开发方式在知识化、信息化的环境下暴露出来的弊端十分突出。企业只有通过产品创新才能应对来自市场的各种挑战,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

(4)营销创新的方法滞后。我国企业的营销方法仍然陈旧,营销方法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大影响了企业的自身发展。

3加强企业文化与营销策略的结合

3.1创新观念,提高文化品位

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营销观念的不断解放和创新,只有观念更新,才有可能促进企业在市场上的领先。

(1)亲情营销,重塑营销理念。20世纪的市场营销观念强调的核心是顾客至高无上,把顾客当“上帝”。而亲情营销理念强调把顾客当“朋友”或“亲人”而不是“上帝”,通过建立一种新型的亲情(鱼水)关系,把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缩短。

(2)全球营销,扩大营销范围。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下,各国企业和产品纷纷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发展机会,许多产品都已成为全球产品,许多支柱产业也已成为国际支柱产业。

(3)知识营销,提高营销技巧。知识营销是营销理念的深化与知识经济发展二者相碰撞的结果。首先,知识营销是营销理念从占领到培育和缔造市场的必然产物。它将市场看作为动态的和上升的。

3.2拓宽市场,增加目标聚集

美国著名的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竞争战略》一书中指出,企业的市场竞争战略有三种:总成本领先、差异化和目标聚集。笔者认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尤其要倍加关注的是后两种竞争策略。着眼于21世纪,企业应高度注重拓展下列市场:

(1)高科技市场,趋势强劲。高科技市场是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的市场,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潜量,且涉及许多个行业,大有拓展价值。

(2)农村市场,空间巨大。我国约有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总数达9亿之多,由于城乡之间的差别,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大约相差10年,因而农村市场大有发展潜 力。

(3)旅游市场,前景良好。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将选择外出旅游,进而增加旅游消费,旅游产品将成为21世纪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4)文化市场,促动发展。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同时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度,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充分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和拓展文化市场,把它作为发展市场经济的“助燃剂”,即“文化搭台,经贸唱戏”。

3.3改良产品,塑造企业形象

(1)提高产品标准。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一方面应按照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严把质量关,符合ISO9000、ISO14000等国际认证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应以消费者要求为最终标准,力求使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要。

(2)增加产品品种、花色、样式。数字化的经济模式使得产品生产不仅越来越多样化,而且越来越容易。由此而引发的一个问题就是随着技术的高度发展,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市场上会出现越来越多同质性很强的商品;同时,先进的技术又加速了产品的发明创造,使得一种新产品在市场上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只有不断更新换代才能在市场上站稳。

(3)创新产品包装。创新包装要与产品的特性和价值相符,进行适度包装,包装材料的选用也要从有利于环保出发,尽量节约有限资源,应注意纠正对“包装”的变异理解,防止“货卖一张皮”的现象蔓延。

(4)更新产品品牌。一方面,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竞争的变化,对品牌的设计和使用加以更新。另一方面,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扩大品牌的知名度,争创全国名牌和国际名 牌。

(5)满意产品服务。服务是有形产品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利益和更好的满足。

参考文献:

[1]张志勇.新时期营销环境变迁与营销创新[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19):43-44.

[2]田天沐.对企业营销创新的思路构思来源的研究[J].市场周刊,2007(4):78-79.

企业文化与营销篇3

一、文化营销的意义

企业的文化营销,简单来说就是在企业营销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对比传统的营销手段而言,文化营销的起吊更高,要求更多,也需要更多部门的共同配合执行。文化营销的方式会将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类文化内涵逐渐的赋予到企业市场营销当中,使得市场营销策略当中有了更多企业自身的文化内核,对于企业来说有着重大意义。一方面,文化营销手段基于我国经济市场和计划经济两个国情展开,能够形成一种符合我国市场发展前景的营销环境,这对于完善我国企业的市场营销体系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企业市场营销体系的完善,对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质量又有着很大的帮助。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也能够带来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企业运行过程当中的文化营销能够对企业的文化建设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企业文化建设当然也会对于企业文化营销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企业文化营销问题及原因分析

(1)营销人员不足。当前,文化营销对于许多企业来说还是个陌生词汇,许多管理人员并不了解。因此许多企业在进行文化营销的过程当中会聘请许多有丰富理论经验的专家、学者到企业进行文化营销工作的开展或是培训。大量专业人才进入企业,为企业文化营销带来了重大的助力,内部文化推广、文化营销工作都进行的如火如荼。然而在实际推广过程当中,由于大量的营销人员对于文化营销工作并不了解,文化营销与实际销售额并不匹配,对于客户的文化需求也没有充分的满足,文化营销工作推广困难。

(2)形式主义流行。我国许多企业为了响应国家文化建设的号召,高举文化大旗,在企业营销以及推广的过程当中不断的进行文化造势。但是实际上,这种造势都只是流于表面,过于形式化,并没有实际做到,存在很大程度的“雷声大,雨点小”。鼓吹将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而在实际当中却过度的忽视文化建设。

(3)忽视文化差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当前的企业营销已经不仅仅是局限在某一个地区或是国家,营销范围不断的扩大,文化营销范围也不断地扩大。而在文化营销工作进行过程当中,由于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而许多企业的文化营销并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区对于同种文化的接纳程度,忽视了文化差异,造成了文化营销工作在一些国家或是地区出现了瓶颈,例如迪士尼在法国营销当中没有关注文化差异,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三、改善文化营销的策略

(1)管理层注重文化营销。要全面推进企业文化营销工作,解决当前存在的文化营销问题,首先一点就必须增加对于文化营销的关注度,尤其是企业管理层,必须注重文化营销,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文化内涵本质上是由人来创造的,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必须关注到文化营销当中“人”这一因素的重要性,全面提升文化营销的工作深度、广度。一方面,要增加营销人员文化营销工作的培养。另一方面,要从企业管理层出发,建立符合企业营销目标的企业文化。

(2)建立与企业核心价值相一致的文化营销目标。文化营销工作的推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核心价值和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的转变,为了全面的推进文化营销工作,企业必须从自身出发,建立与企业核心价值相一致的文化营销目标。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传递给消费者的一种直接信息,而企业文化营销则是通过各种商业手段将企业的价值观传递给消费者,从而激发消费者进行购买。这一过程当中,只有确保企业准确的将价值观念传递给消费者,才能够让消费者就进行购买。为了保证这一点,企业的价值观念必须与文化营销的目标相一致,才能够准确的传递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达到预期的营销目标。

(3)创新文化营销。包括文化营销在内的所有任何营销手段,都是符合特定的社会条件、社会阶段的,过了某个阶段原有的营销手段就不符合社会实际情况,营销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企业在进行文化营销的过程当中,必须不断的进行营销创新,结合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消费者需求变化,不断的寻找到最适合的当前阶段的营销手段。例如随着社会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企业的非价格营销已经成为营销当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分支,也应当是文化营销创新当中应当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现实条件之下,传统企业要谋求更好的出路,必须在结合自身发展情况的基础之上,进行文化营销创新。当然了,在这种环境之中,随着社会消费对于精神文化层面追求的不断增加,企业文化营销工作也必然需要不断的提升,对于企业文化营销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全方位的提高企业文化营销工作,全面的推进社会文化建设,企业必须从自身出发,解决文化营销形式化、营销人员缺乏等问题,建立全面的文化营销策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文化营销,提升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与营销篇4

1.企业文化的理念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现代科学管理为基础的新型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创造的所有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综合,企业文化理念则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2]。企业文化的传播,是对企业文化的全面内涵和组成要素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推广和扩散,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以文化的感召力影响社会。为企业创造文化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客户或消费者对企业和品牌的忠诚度和依赖感[3]。

2.企业文化传播的主体

企业文化传播的主体包括企业领导者和企业员工。领导者又称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诠释者、倡导者和宣传者,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表率作用。企业领导者肩负着塑造、维护和向全体员工灌输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决定着企业文化的传播效果。企业员工在企业文化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星巴克公司里每个员工都是品牌的形象代言人。企业文化对外传播的对象是顾客,是与企业员工直接或间接接触者。为此,企业文化的传播应该重视企业员工的力量,共同宣传企业文化,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4]。恰当的传递企业的品牌和品味可加深顾客的认知,传达企业理念、企业精神,让顾客认同,产生购买的欲望,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5]。

从现代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企业形象力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良好的企业形象具有创造消费信心的能力,使广大消费群体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产生依赖和信任。

3.企业文化传播的形式

企业文化传播包括内部传播和外部传播。内部传播首先要建立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平台,企业内部刊物及其网站是企业员工获得企业文化的重要媒介,要充分利用内部刊物及网站,大力宣传企业文化理念,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其次要搭建文化传播载体,经常性地组织广大员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和拓展训练活动,让企业员工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企业文化,培养企业员工的团队精神,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6]。企业文化对外传播具有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品牌忠诚度和竞争力的功能,同时也兼有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文化进步的作用。对外传播的途径有企业文化的主动输出式传播、企业文化的示范传播和企业文化的交流合作,目的在于给社会公众留下美好印象,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有利于企业的更好发展[3]。

企业文化体现着企业的整体价值理念和价值观,是企业制订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模式的基础,影响着企业的营销活动,引导着企业的经营行为[7]。茅台集团的“国酒茅台喝出健康来”、海尔集团的“海尔真诚到永远”、IBM公司的“IBM就是服务”等不仅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指示灯,同时也是对社会大众的承诺。决定21世纪人类消费的是文化,21世纪将是文化营销的时代。企业文化的传播为企业市场营销和市场竞争创造了先决条件。

4.企业文化传播与市场营销的关系

企业文化和市场营销需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才能谋求共同发展。企业文化与市场营销是内有文化、外有市场,两者统一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之中。企业文化是内在的,是企业的灵魂,指导市场营销活动,并为企业营销活动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市场营销活动的开展不断培育、丰富和发展企业文化[8]。—个好的企业营销离不开良好企业文化在视觉形象、产品质量和服务文化上的支持;同样好的营销策略也会促进企业文化的质量和层次在企业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视觉形象、质量文化、服务文化、企业信誉等方面的提高[9]。总之,企业文化巩固市场营销,而市场营销提高企业文化,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4.1企业文化传播为市场营销引导方向

企业文化传播需要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自身管理、产品营销的策划之中,并通过多媒介全方位统一传播可使企业的名声、名气得到充分的扩大,加强企业与社会公众之间相互理解、支持和信任,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为企业创造更广阔的消费市场。现代市场营销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一种文化行为。只有文化含量高的营销,才能在满足客户物质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其精神需求,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得到客户满意,从而长久占领市场,为企业带来持续长远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只有把市场营销建立在企业文化基础之上,才能夯实基础,提高营销水平[10]。

4.2企业文化传播以顾客需求为中心

当今的市场,是一个具有消费者多样性与个性化的市场,以顾客为导向进行企业的市场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适应这一转变,建立起更为丰富的企业文化体系。企业的经营宗旨是“以顾客为中心,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顾客是营销组织的直接服务者,顾客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文化的传播可在企业上下形成坚定的“始终为顾客服务,促进企业与顾客和谐共生”的经营理念。这不仅能够充分满足顾客的需求,实现顾客利益的价值最大化,而且能够培养顾客的忠诚,形成顾客归属,同时赢得顾客和市场[11]。

4.3企业文化传播的关键在于企业领导更新营销观念

具有深层次文化内涵属性的产品营销是现代营销观念的创新。文化走进营销,营销融入文化。文化营销是指把商品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市场交换进入消费者的意识,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对物质和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12]。

成功的领导者必须树立高瞻远瞩的战略观念,对企业的文化、宗旨、经营策略、企业精神等都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善于和敢于参与市场竞争,以企业的产品为引导、发掘市场的需求,能够驾驭市场的领导者才是真正的领导者[13]。这样才能让企业文化适应于当今市场经济数字化和信息化的需要,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4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加强企业文化传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发展,市场竞争已发展成从产品竞争到核心能力竞争的战略观念的转变。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企业体制与市场机制的整合和产品功能与用户需求的整合来实现,而这两种整合依靠的都是企业文化的传播。21世纪的经济赛局,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量的较量,新的竞争环境告诉我们,市场竞争单靠物质力量较量的时代已经过去,必须依靠企业文化的整合力量[14]。企业文化的传播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掌握文化竞争的主动权,也就掌握企业的生命之根,制胜之魂,以确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地位,给企业以准确的市场“定位”,有效规避行业和市场风险[15]。

总之,企业文化传播与市场营销己成为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开放化的日益形成,企业面对日趋激烈和变化多端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了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许多大企业由过去的以生产经营管理为中心,逐步向以知识管理为中心转变,而知识管理必须通过企业文化传播和引导加以实现[1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文化的质量和层次会更有效发挥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企业文化传播必将在21世纪的经济和企业的竞争中发挥主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航,杨殿宇.企业文化营销—21世纪的营销模式[J].辽宁经济,2010,(2):68-69

[2]晋丽珍.21世纪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趋势及其创建[J].理论与现代化,2003,(5):41-44

[3]曹建申.企业文化生成与企业生存发展相辅相成[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2009,(9):25-26

[4]吴仁超.员工是企业文化传播的主体[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3):42

[5]杨凤影.企业文化在营销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12):154

[6]姜杉.浅谈企业文化传播的有效方法和途径[J].商情,2009(18):18

[7]孙坚.浅谈企业文化在企业营销中的作用[J].科技广场,2011(6):94-97

[8]李红梅.企业文化与企业营销活动探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9):67-68

[9]尹永鑫,魏洋.探究企业文化与市场营销[J].现代经济信息,2011,(5):196-197

[10]赵阳.论文化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8,(25):152-153

[11]李军波,刘强,刘开.以顾客为导向的企业市场文化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6):59-61

[12]孙韬.浅析企业的文化营销[D].北京工商大学,2011

[13]郑屹立.企业营销观念更新的思考[J].市场营销,2012(4):281-282

[14]刘琦.用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株洲工业学院学报,2005,19(5):95-96

[15]王世明,吕渭济.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8):201-202

[16]刘强,樊治平.浅析企业文化对知识管理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22-24

企业文化与营销篇5

企业文化和市场营销需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才能谋求共同发展。企业文化与市场营销是内有文化、外有市场,两者统一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之中。企业文化是内在的,是企业的灵魂,指导市场营销活动,并为企业营销活动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市场营销活动的开展不断培育、丰富和发展企业文化[8]。—个好的企业营销离不开良好企业文化在视觉形象、产品质量和服务文化上的支持;同样好的营销策略也会促进企业文化的质量和层次在企业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视觉形象、质量文化、服务文化、企业信誉等方面的提高[9]。总之,企业文化巩固市场营销,而市场营销提高企业文化,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2.1企业文化传播为市场营销引导方向

企业文化传播需要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自身管理、产品营销的策划之中,并通过多媒介全方位统一传播可使企业的名声、名气得到充分的扩大,加强企业与社会公众之间相互理解、支持和信任,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为企业创造更广阔的消费市场。现代市场营销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一种文化行为。只有文化含量高的营销,才能在满足客户物质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其精神需求,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得到客户满意,从而长久占领市场,为企业带来持续长远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只有把市场营销建立在企业文化基础之上,才能夯实基础,提高营销水平[10]。

2.2企业文化传播以顾客需求为中心

当今的市场,是一个具有消费者多样性与个性化的市场,以顾客为导向进行企业的市场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适应这一转变,建立起更为丰富的企业文化体系。企业的经营宗旨是“以顾客为中心,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顾客是营销组织的直接服务者,顾客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文化的传播可在企业上下形成坚定的“始终为顾客服务,促进企业与顾客和谐共生”的经营理念。这不仅能够充分满足顾客的需求,实现顾客利益的价值最大化,而且能够培养顾客的忠诚,形成顾客归属,同时赢得顾客和市场[11]。

2.3企业文化传播的关键在于企业领导更新营销观念

具有深层次文化内涵属性的产品营销是现代营销观念的创新。文化走进营销,营销融入文化。文化营销是指把商品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市场交换进入消费者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对物质和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12]。成功的领导者必须树立高瞻远瞩的战略观念,对企业的文化、宗旨、经营策略、企业精神等都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善于和敢于参与市场竞争,以企业的产品为引导、发掘市场的需求,能够驾驭市场的领导者才是真正的领导者[13]。这样才能让企业文化适应于当今市场经济数字化和信息化的需要,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与营销篇6

随着21世纪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来临,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特别是在我们国家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时期,企业的文化与营销的结合对产品销售有重要的影响。为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企业文化与营销结合的原因

(1)买方市场的形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买方市场特征日渐明显,但是在消费质量、消费层次和消费水平以及产品多样化和服务方面,还没有达到完全买方市场的层次。

(2)加入WTO后的激烈竞争。我国加入WTO后,进一步开放了国内市场并且降低了关税,这导致了更多的国外企业和国外产品进入了我国市场,从而使得国际竞争国内 化。

(3)知识经济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力大小取决于其创新力的强弱。企业创新力包括多个方面,营销创新力是其核心要素之一,企业只有大力开展营销创新、营销多元化、营销文化化,才能更好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2企业营销存在的问题

(1)企业现代营销观念淡薄。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一些国有企业对买方市场仍然奉行传统的营销观念,缺乏创新意识,对市场环境的新变化缺乏敏锐的洞察力。

(2)品牌管理落后。不少企业品牌意识比较淡薄,品牌营销缺乏经验,品牌命名设计的雷同现象严重。

(3)产品创新不足。传统的产品开发方式在知识化、信息化的环境下暴露出来的弊端十分突出。企业只有通过产品创新才能应对来自市场的各种挑战,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

(4)营销创新的方法滞后。我国企业的营销方法仍然陈旧,营销方法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大影响了企业的自身发展。

3加强企业文化与营销策略的结合

3.1创新观念,提高文化品位

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营销观念的不断解放和创新,只有观念更新,才有可能促进企业在市场上的领先。

(1)亲情营销,重塑营销理念。20世纪的市场营销观念强调的核心是顾客至高无上,把顾客当“上帝”。而亲情营销理念强调把顾客当“朋友”或“亲人”而不是“上帝”,通过建立一种新型的亲情(鱼水)关系,把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缩短。

(2)全球营销,扩大营销范围。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下,各国企业和产品纷纷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发展机会,许多产品都已成为全球产品,许多支柱产业也已成为国际支柱产业。

(3)知识营销,提高营销技巧。知识营销是营销理念的深化与知识经济发展二者相碰撞的结果。首先,知识营销是营销理念从占领到培育和缔造市场的必然产物。它将市场看作为动态的和上升的。

3.2拓宽市场,增加目标聚集

美国著名的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竞争战略》一书中指出,企业的市场竞争战略有三种:总成本领先、差异化和目标聚集。笔者认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尤其要倍加关注的是后两种竞争策略。着眼于21世纪,企业应高度注重拓展下列市场:

(1)高科技市场,趋势强劲。高科技市场是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的市场,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潜量,且涉及许多个行业,大有拓展价值。

(2)农村市场,空间巨大。我国约有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总数达9亿之多,由于城乡之间的差别,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大约相差10年,因而农村市场大有发展潜 力。

(3)旅游市场,前景良好。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将选择外出旅游,进而增加旅游消费,旅游产品将成为21世纪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4)文化市场,促动发展。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同时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度,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充分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和拓展文化市场,把它作为发展市场经济的“助燃剂”,即“文化搭台,经贸唱戏”。

3.3改良产品,塑造企业形象

(1)提高产品标准。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一方面应按照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严把质量关,符合ISO9000、ISO14000等国际认证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应以消费者要求为最终标准,力求使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要。

(2)增加产品品种、花色、样式。数字化的经济模式使得产品生产不仅越来越多样化,而且越来越容易。由此而引发的一个问题就是随着技术的高度发展,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市场上会出现越来越多同质性很强的商品;同时,先进的技术又加速了产品的发明创造,使得一种新产品在市场上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只有不断更新换代才能在市场上站稳。

(3)创新产品包装。创新包装要与产品的特性和价值相符,进行适度包装,包装材料的选用也要从有利于环保出发,尽量节约有限资源,应注意纠正对“包装”的变异理解,防止“货卖一张皮”的现象蔓延。

(4)更新产品品牌。一方面,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竞争的变化,对品牌的设计和使用加以更新。另一方面,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扩大品牌的知名度,争创全国名牌和国际名 牌。

(5)满意产品服务。服务是有形产品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利益和更好的满足。

参考文献:

[1]张志勇.新时期营销环境变迁与营销创新[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19):43-44.

[2]田天沐.对企业营销创新的思路构思来源的研究[J].市场周刊,2007(4):78-79.

企业文化与营销篇7

1 企业文化 与营销结合的原因

(1)买方市场的形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买方市场特征日渐明显,但是在消费质量、消费层次和消费水平以及产品多样化和服务方面,还没有达到完全买方市场的层次。

(2)加入WTO后的激烈竞争。我国加入WTO后,进一步开放了国内市场并且降低了关税,这导致了更多的国外企业和国外产品进入了我国市场,从而使得国际竞争国内 化。

(3)知识经济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力大小取决于其创新力的强弱。企业创新力包括多个方面,营销创新力是其核心要素之一,企业只有大力开展营销创新、营销多元化、营销文化化,才能更好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2企业营销存在的问题

(1)企业现代营销观念淡薄。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一些国有企业对买方市场仍然奉行传统的营销观念,缺乏创新意识,对市场 环境 的新变化缺乏敏锐的洞察力。

(2)品牌 管理 落后。不少企业品牌意识比较淡薄,品牌营销缺乏经验,品牌命名设计的雷同现象严重。

(3)产品创新不足。传统的产品开发方式在知识化、信息化的环境下暴露出来的弊端十分突出。企业只有通过产品创新才能应对来自市场的各种挑战,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

(4)营销创新的方法滞后。我国企业的营销方法仍然陈旧,营销方法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大影响了企业的自身发展。

3加强企业文化与营销策略的结合

3.1创新观念,提高文化品位

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营销观念的不断解放和创新,只有观念更新,才有可能促进企业在市场上的领先。

(2)全球营销,扩大营销范围。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下,各国企业和产品纷纷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发展机会,许多产品都已成为全球产品,许多支柱产业也已成为国际支柱产业。

(3)知识 营销 ,提高营销技巧。知识营销是营销理念的深化与知识 经济 发展二者相碰撞的结果。首先,知识营销是营销理念从占领到培育和缔造 市场 的必然产物。它将市场看作为动态的和上升的。

3.2拓宽市场,增加目标聚集

美国著名的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竞争战略》一书中指出,企业的市场竞争战略有三种:总 成本 领先、差异化和目标聚集。笔者认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尤其要倍加关注的是后两种竞争策略。着眼于21世纪,企业应高度注重拓展下列市场:

(1)高科技市场,趋势强劲。高科技市场是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的市场,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潜量,且涉及许多个行业,大有拓展价值。

(3) 旅游 市场,前景良好。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 交通 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将选择外出旅游,进而增加旅游消费,旅游产品将成为21世纪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4) 文化 市场,促动发展。我国是一个 历史 悠久的文明古国,同时又是一个多 民族 的国度,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充分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和拓展文化市场,把它作为发展市场经济的“助燃剂”,即“文化搭台,经贸唱戏”。

3.3改良产品,塑造企业形象

(1)提高产品标准。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一方面应按照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严把质量关,符合ISO9000、ISO14000等国际认证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应以消费者要求为最终标准,力求使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要。

(2)增加产品品种、花色、样式。数字化的经济模式使得产品生产不仅越来越多样化,而且越来越容易。由此而引发的一个问题就是随着技术的高度发展,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市场上会出现越来越多同质性很强的商品;同时,先进的技术又加速了产品的发明创造,使得一种新产品在市场上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只有不断更新换代才能在市场上站稳。

(3)创新产品包装。创新包装要与产品的特性和价值相符,进行适度包装,包装 材料 的选用也要从有利于环保出发,尽量节约有限资源,应注意纠正对“包装”的变异理解,防止“货卖一张皮”的现象蔓延。

(4)更新产品品牌。一方面,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竞争的变化,对品牌的设计和使用加以更新。另一方面,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扩大品牌的知名度,争创全国名牌和国际名 牌。

(5)满意产品服务。服务是有形产品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利益和更好的满足。

参考文献:

[2]田天沐.对企业营销创新的思路构思来源的研究[J].市场周刊,2007(4):78-79.

企业文化与营销篇8

一、文化的概念

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因不同学科、不同国家、不同学者而异。我国《辞海》对文化的定义,可以被看作是在一般意义上对文化含义的概括,文化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说包括了从物质到精神方面的内容。

“人类学家之父”爱德华·泰勒给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是一个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规、风俗习惯,以及人类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必须的各种能力和习惯的综合的整体。依据泰勒的定义,文化这个术语可以分别用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年龄层次、一个职业阶层等不同层面。个人的文化行为总是受其所归属的文化群体的影响。各种具体的文化表现依不同层面而有所差异。如饮食习惯可能因国家而异,服饰习惯可能因职业而异,而性别角色则可能因国家和社会阶层而异。所以我们在讨论文化时,界定其是属于一个国家的文化、一个公司的文化,或是一个年龄层次的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二、文化差异

如前面所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人群,均有不同的文化,文化差异是文化对国际营销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的前提,如是要没有文化差异,就无所谓对国际营销的影响,也就没有必要研究文化环境了。

在研究社会文化对国际营销的影响和制约时,有一些学者认为世界各国文化的差异有不断缩小的趋势,因而文化差异对国际营销的影响也在缩小。如在150多年前,几乎所有产品的消费面不超出该产品生产点75公里的范围。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先进的交通运输方式和通讯设备,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交流大大加强,世界规模的市场正在形成,原有的地区文化差异已不再明显。如牛仔裤在世界各地流行,美国的麦当劳快餐被各国人民所接受,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成为全球人民所喜爱的饮料。确实,交流和沟通具有减少文化差异的作用。比如,我国原先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相当明显,随着地区间物质、能量、信息、人员的交流日益加强,有些差异日益缩小。如四川的麻辣烫、西安凉皮等各地小吃在我们东北也随处可见。各地区间尚且如此,国际范围的情况也是这样。但是我们在承认并认识这种趋同现象的同时,绝不能得出文化差异已不存在,已不对国际营销产生影响的结论。事实上,世界这么大,各国、各地区间的文化差异仍然客观存在,在某些方面甚至相当明显,结论是:差异是绝对的,趋同的相对的。具体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

(一)语言

语言是人类进行信息沟通的方式,是重要的文化因素之一。要了解一种文化,应首先了解该文化中的语言,因为语言反映了一种文化的实质和价值观。据语言学家声称,目前世界上起码有3000多种语言。若按每种语言就是某种文化的代表来计算,当今世界就应当有3000多种文化。语言文化的这种多样性给国际市场营销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企业进行跨国界经营活动,必须与外国的政府、顾客、中间商、雇员等各方面进行沟通,了解顾客的需求,向顾客介绍企业及产品,说服顾客购买,稍有不慎就可能犯错误。

(二)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各国的教育体系、方法和内容差别很大,这将给企业的国际营销决策带来很大影响。比如,在受教育程度高的国家,高档文具、艺术品、乐器等产品都比较好销,因为人们的文化素养较好,对这类产品有需求。相反,在教育普及程度较低的国家,这类产品的市场就不会很大。

在考察和比较各国教育发展水平时,常用识字率这一指标。各国识字率差别很大。据统计,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的识字率均在99%以上,中国识字率为76%左右,印度为36%,而埃塞俄比亚仅为10%。一般来说,经济愈发达,识字率越高。

(三)

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不可低估,尤其是在一些宗教色彩浓烈的国家和地区。与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是密切相关的,它对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需求偏好及购物方式等都有重要影响。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宗教已经渗透到个人、家庭、社会群体的各个方面,甚至对某种食物、衣物的接受,对于某种消费行为的认可,都会受到宗教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决定了产品促销的成败与否。比如,天主教会坚持反对避孕工具的使用,对其教徒影响很大,这种产品自然也会被拒之门外。

(四)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一种行为的判断观念,它表明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价值观念上常常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在时间观上,美国人崇尚“时间就是金钱”,“今天能做的事不要推到明天”,因而他们谈生意的安排得紧,常常是一见面就谈,而且是今天来,明天走。然而这在阿拉伯国家却可能视为傲慢无礼、不尊重人,他们喜欢慢慢来。因而掌握世界各国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国际市场营销决策的制定,把时间观念和办事效率结合在一起。

(五)美学观念

美学观念是一种文化中的审美观,即表现该文化所祟尚的美是什么。美学观念主要表现在各种艺术形式(如音乐、戏剧、美术及舞蹈等)中,也表现在对颜色和形式的欣赏之中,世界各国在美学观念上有很大的差异。如在产品的款式,颜色等方面,西方的一些国家,以新奇、独特、表现个性为他们的审美观,东方人讲究端庄、典雅。企业在国际市场营销过程中,尤其在产品设计、制作、包装决策等方面应准确理解和把握各国的美学观。

(六)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国外家庭对国际市场营销具有重要作用,很多产品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购买的。在富裕的工业国家,一般流行“核心家庭”,只包括父母和子女的家庭;在最穷的国家,则是“大家庭”,如数代同堂的家庭。如现在,美国离婚率很高,而且美国人普遍晚婚,妇女婚后要参加工作的人数也在增加,这就关系到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对家庭购买决策起到何种作用。因此,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时,应根据国外家庭的状况,适当地调整营销策略。

(七)社会阶层

等级和社会阶层一般代表非伦理性社会群体,虽然划分的基础不同,但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上是一样的,即它形成一些子市场。确定社会阶层有很多标准,一般包括教育、收入和职业。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应根据不同社会阶层有差异地进行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

三、文化适应与文化变革

(一)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就是说企业的决策要适应目标国的社会文化特点。对国际营销来说,文化适应就要求企业在制定国际营销决策时,要充分考虑目标市场上的文化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说,让经营者抛弃原有的经营方式,完全听命于当地的顾客,而是要求他们对当地的习俗必须有所了解,并缩小那些可能引起误会的差异,使决策在实施过程中不会触犯当地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宗教禁忌等,力争比竞争对手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取得竞争优势。但有些企业缺乏文化差异的概念,更谈不上文化适应了,如美国有一公司是生产烤炉蛋糕配料的,在美国非常畅销,该公司就误以为所有的日本家庭都有烤炉,可以用美国公司生产的配料做蛋糕,但事实上,日本家庭很少拥有烤炉,结果该公司所做的营销就成了泡影。这家美国公司所犯的错误就是不知不觉中实施了自我能参照准则(self reference criterion—src),即无意识的参照自己的价值观,一旦遇到具体情况,就会用自己的价值观作为衡量和理解这种情况的尺度和标准,并对环境做出相应反应,这样就容易造成分析不全面,甚至做出错误决策。要想避免src可参照美国市场营销学家詹姆斯·a·李提出的四步法:

第一步,按照本国的文化特点、习俗和规范来确定业务问题或目标;

第二步,按照目标市场国的文化特点、习俗和规范来确定业务问题或目标;

第三步,把src在该问题中的影响孤立出来,看看由于文化的不同,问题是如何复杂化的;

第四步,在没有src影响下,重新确定业务问题,确定最适当的业务目标。

(二)文化是处于动态之中的

文化并不是静止的、古板的,它在缓慢的变化着,其实任何一种现有的文化都是对以往文化的一种变革。文化变迁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文化是服务于人类需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需要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文化的调整与改进,比如在80年代,日本人称为“3c”时代,即追求汽车(car)、彩电(coclor tv)和冷气机(cooler);90年代,日本人又把需求动向转向“3v”,即假期(vocation)、别墅(villa)和出国访问(visit);而目前的日本则流行这样一名话:“健、高、游、情”,“健”是指有关健康的产品,如运动用品,保健食品;“高”代表高消费,如使用高级家具、名牌汽车、收藏艺术品等;“游”指出国旅游、业余消费等;“情”是自我选择的生活情趣,如打打高尔夫球、游泳、划船等。这说明人的需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导致文化的调整与改进;另一方面,各国之间不是封闭的,而是存在着各种沟通形式,这些沟通加快了文化借鉴和变迁的过程。比如,庆祝圣诞已经不知不觉进入了中国等东方国家普通人的家庭了,特别是在学生中间,其实我们可能都不信基督,但是圣诞音乐、圣诞卡片、晚会、圣诞礼物,以及连续三天的狂欢,都让我们陶醉。

以上介绍了文化变迁的两方面原因,那么文化变迁对于企业,可以说既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威胁。

1.文化变迁对企业国际营销的影响。第一,文化的变迁迫使企业改变营销决策。因为文化变迁首先就意味着消费者消费需求、购买方式、审美观念的改变,企业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必须及时改变其经营模式,调整营销策略。比如我国20世纪60、70年代,年轻人穿的衣服以蓝、灰制服为主,到80年代以后,蓝灰制服已被各式各样的茄克装、西服、牛仔服、套装所代替,现在年轻人穿的衣服每年都有不同的流行色,且款式繁多,这表明年轻人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文化的变迁必然要求生产服装的企业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在变化的潮流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第二,文化的变迁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营销机会,因为文化变迁标志着人们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比如在日本,女性的地位比较低,但新一代日本女性独立趋势越来越强,她们不想结婚,住单身公寓,舍得花钱买高档商品,精明的商人就在东京环境优雅的地方建了一些专门租给单身女性的套间公寓。同时,像一些专门为女的酒吧、咖啡馆也应运而生了。这些例子说明,文化环境的变化可以给企业带来新的营销机会。企业必须审时度势,提高应变能力,抓住营销机会,否则会贻误战机。

2.国际企业在文化变迁中的作用。企业在进行国际营销活动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需要企业按照国外的需求来设计产品、提品,这就是所谓的“文化适应”。然而,企业有时会面临另一种情况,当企业试图把一种创新(新产品、新技术、新思想)介绍到某一社会时,会引起该社会文化抵触。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企业一般有两种选择:一是等待,二是促其变化。等待就是等待该社会文化自然发生变化,用时间证明国际企业的创新对该文化是有价值的;后者是通过企业的努力,宣传和介绍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思想,克服文化阻力,努力去引发变革,加快人们对新产品的接受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企业就成了文化变迁的促进者。

当一个企业将新产品、新技术或新的生产方式引入某一市场时,其实就已经有改变该市场物质文化的意图了,是文化变迁的开始。比如说企业为新产品或是各片产品所做的促销活动就是企业最明显的推动文化变迁的努力了。像我国习惯以茶待客,但在“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的引诱下,也越来越经常地用咖啡蛋糕请客,可见营销活动对消费者观念变化的影响。因此营销不但要善于满足需求,而且要善于创造需求,也就是说,国际企业在进行营销活动时,不仅要善于适应国际市场的文化特点,而且要善于促进目标市场的文化发生变化,使其加快速接受企业的创新。

但是应该指出的是,企业的营销活动(不管是有计划还是无计划)在促进东道国文化变革的过程中,不能任意改变东道国社会文化的发生方向,使其走向倒退。比如若有一家跨国公司企图在中国开办或贩卖,不管它的营销活动多么卖力,也不会得到成功,这种“改变文化”必然要遭到失败。相反,若一家跨国公司到中国来销售高尔夫球和球棍,传播这种西方的娱乐和健身方式,唤起和创造中国人对这种活动的需求,这种营销活动是有可能成功的。

到底在营销活动中,是应做出适应,还是促进其变革,企业应根据目标国接受程度、阻力大小或反对程度来做出营销决策。

【参考文献】

[1]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田祖海.跨国公司的品牌扩张战略与中国企业的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3]邵?拢?程干缁嵛幕?怨?适谐∮??挠跋?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1).

企业文化与营销篇9

二、文化是影响国际营销的重要因素

1、文化渗透于国际营销活动的整个过程。文化因素对国际营销的影响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对营销活动的正常开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有时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国际营销人员在产品的设计、价格的制定、营销渠道的确定到促销都要充分考虑到文化的特点。如果文化因素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沟通失效,甚至对双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造成不利的影响。

2、国际营销人员本身的营销活动也构成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将新的元素带入东道国的文化中去,比如倡导新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从而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既是在适应文化也是在推动文化的发展。日本的汽车厂商以注重产品营销所在地的文化背景研究而著称。日本的汽车制造厂商通常在欧洲、日本、北美都有自己的研发中心,设计人员大多来自当地。在欧洲市场上推出的日本车几乎百分之百是由欧洲人自己设计的,这样的车型无疑在欧洲市场很受欢迎。日本这方面很值得我国企业借鉴。

应对文化差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很困难的。因为每种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人们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它的影响。当前我国企业的营销人员还普遍缺乏文化差异的概念,习惯于用自己的文化观看待事物,按照在本国的文化背景下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国际营销,这极大的限制了我国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增强竞争地位。因此,必须重视对文化因素的分析。

三、对文化差异的分析――在哪些方面要注意文化差异的存在

文化的特性决定了各国间文化的巨大差异,由于文化差异的复杂性,很难对其进行系统的分类,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文化的差异性:

1、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最能显示文化差异的了,它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一种文化的实质和价值观。企业在进行国际营销活动时要了解语言文字的差异。向顾客介绍产品以及了解顾客的需求时都要用顾客所熟悉的语言进行有效的沟通,选择消费者乐于接受的语言文字,避免使用有敌意和禁忌的语言。比如,孔雀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人们认为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的事。而孔雀在英语中的意义基本上是否定的。产品广告文字的使用也体现了文化的差异,广告促销要求翻译成当地的语言文字,这恰恰是两种文化的沟通。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著名外国企业在这方面做的非常成功,在进入中国市场确定中文牌子时下了很大一番工夫,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2、产品设计。产品的设计包装既要精美、大方,也要符合国外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差异,不可一厢情愿地按照国内的喜好去设计产品和包装。举颜色为例,在不同的国家,人们对颜色的看法有所不同。比如,在日本绿色被认为是不祥的象征。英国人也厌恶绿色,因为他们以橄榄绿作为裹尸布的颜色。不过许多国家都喜欢绿色,特别是居住在沙漠里的阿拉伯人视绿色为生命,把它当做美好的象征,用于国旗上。对于黑色,不少国家和民族都用作为丧服的颜色,因为黑色显得严肃、庄重,穿黑色丧服可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和尊敬。蒙古人却对黑色异常厌恶,把黑色视为不祥之兆,认为它意味着不幸、贫穷等。俄罗斯人也忌讳黑色,有些人连黑猫也讨厌。

3、商业惯例。特定的文化形成了特定的商业习惯,因此不同国家的商业习惯也都各具特色。商业习惯主要包括社交礼仪、交际方式、时间观念,等等。等级地位和等级国家的政府官员打交道的通用教训就是,表达适度的尊敬和顺从是很重要的。这个建议对欧洲人、美国人和澳大利亚人在与具有西方殖民统治历史国家的高级官员谈判时尤为重要。部分西方人的不经意的行为极其容易冒犯南亚和东南亚的政府官员。不经意间的非正式社交礼仪会被认为是对人的尊重。在酷热的季节,穿套装、系领带传送一种积极尊重的信号,并且在没有空调的办公室里一直穿着夹克暗示着非常重视。

4、身体接触。身体接触的差异性足以成为一个严重问题。例如,美国人特别爱拍别人肩膀和后背,抓人的肘部,而这使大部分英国人感到不高兴。相反,拉丁美洲人常因为势利、冷漠的美国佬在身体接触上不够而对他们抱怨。商业领域里的人之间的握手是身体接触当中最普遍的形式。大部分欧洲人每次相见时握手,当他们再见时再握一次。北美人握手不如欧洲人那样频繁,但比大多数亚洲人握得更有力。商务礼节、着装习惯、对对方的称呼、馈赠的礼品都会因文化而有所差异。

四、应对文化差异的策略

一般来说,企业进行国际营销有两种应对文化差异的策略。文化适应策略与积极主动的文化策略。具体在选择策略时,要根据企业的产品特征和东道国的文化特点而定。

1、文化适应。深入了解东道国的文化背景,适应其文化。文化适应就是不与当地的传统、习俗、宗教、禁忌相冲突,是满足东道国消费者需求进行有效的国际营销的必要的前提条件。首先要认识到文化差异的普遍存在,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并尊重东道国的文化。理解文化差异是开展国际营销的必要条件。只有了解东道国和母国的文化差异,才可能提出解决文化冲突的办法。其次,用积极的心态看待文化差异,把文化差异理解成一种优势而非劣势,充分利用新的文化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机会。也可以采用本土化和文化相容策略。

一是本土化策略。因为企业的人员对东道国的了解是有限的,当地的人员更加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禁忌、市场环境以及法律规章和政府政策,而且容易和当地的消费者达成共识。企业在开展国际营销时应尽量雇佣一些当地人员,也可以选用一些曾在东道国留学或工作过的本国人,这样更有利于在当地开展市场、站稳脚跟。虽然这种策略容易接近当地市场,但是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冲击原有的文化。

二是文化相容策略。尽管在母国文化各东道国文化之间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如果这两种文化并不相互排斥,可以让两类不同的文化相互补充,以母文化补充东道国文化的单一性。通常比较常用的做法是尽量模糊文化冲突,保存文化中比较平淡的部分。但如果两种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就要尽量注意规避“敏感问题”,尽量适应当地的文化,避免冲突。

企业文化与营销篇10

1.文化营销的定义

文化营销实质上是一种利用文化作为手段来实现企业目标的行为。这种文化贯穿于企业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企业运用这种文化因素来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差别化,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内在价值,进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营销体现的是文化与营销的互动和交融。整个文化营销过程其实就是将文化价值观念传递给消费者的过程。它不仅关注消费者的物质需求,还强调满足消费者更深层次的文化需求,如审美需求、知识需求等等。中医药文化营销成功的关键就是必须要充分体现出中医药产品和中医药文化的渊源关系。既满足对疗效的需求,又满足消费者的文化情感需求。

2.中医药企业文化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企业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对文化营销的认知较为片面,不完整、不充分

由于缺乏对文化营销全面而又系统的认识,企业的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在开展文化营销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将目光聚焦于营销策略与中医药文化的结合,比方说在产品上强调纯天然、无毒副作用,在广告宣传上强调企业或产品悠久的中医药文化背景,核心诉求为百年老店或家传秘方等等。但是却忽视了我们所提倡的这种文化营销的方式,更多的是要将中医药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使中医药企业从各个方面、各个阶段来开展文化营销。

2.2开展文化营销的模式不丰富,宣传力度不够

中医药企业一般从产品包装、产品介绍、企业文化介绍等方面来开展文化营销活动,这几个方面是将注意力放在企业自身,很少与社会大背景相结合,模式不丰富。即使有的企业想法颇多,也缺乏付诸实施的执行力,很多时候都只是“纸上谈兵”,宣传力度不够。

2.3文化营销与区域特色医药文化的结合不到位

区域特色医药文化,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力,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或者是为这个地区所独有的医药文化。这些特色医药文化也是我们文化营销的重要资源。但现在大多数的中医药企业在开展文化营销时,对文化营销和区域特色医药文化的结合不到位,这不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企业文化营销和企业自身的发展。

2.4在国际化进程中,对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视程度不高,传播方式过于单一

随着“崇尚天然、回归自然”浪潮的兴起,我国的中医药企业也迈开了国际化发展的步伐。但是在中医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进程中,我国中医药企业的文化营销和传播方式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比方说很少单独提及中国的传统医药文化,与西方医药文化结合不紧密,传播方式单一等等。

3.对策及建议

(1)建立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的企业文化,从企业愿景、企业精神、企业制度、企业道德规范等方面着手,对员工进行中医药文化方面的培训,内化员工的价值观念,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培养员工良好的道德操守和职业习惯。

(2)针对营销模式不丰富,宣传力度不够的问题,企业首先可以从社会热点话题和事件入手寻找文化营销的切入点。例如可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开展向灾区捐赠药品,资助贫困学子,拍摄公益广告等活动来宣传中医药文化,拓展文化营销的渠道。其次可以利用微电影等新兴的宣传推广方式,在微电影中通过植入式广告来达到使企业产品和形象为观众所知晓的目的。还可以举办中医药文化节,中医药文物收藏展或者是让人们免费参观中草药种植基地和中成药生产车间,利用这种社会公众能广泛参与的方式来进一步向社会宣传和普及中医药文化。

(3)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较大,因此形成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中医药地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道地药材。道地药材在其长期的栽培过程中,不仅具备了当地的自然环境所蕴含的特点,同时也能反映出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如:东北人参,宁夏枸杞,四川贝母、黄连、大黄,甘肃当归等众多道地药材,我国四大药都: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江西樟树、河南百泉。这些无不反映了当地地域文化特色。中医药企业在开展文化营销的同时,也要注意将颇具特色的地域医药文化融入进来。

(4)多渠道推广中国的传统医药文化,利用合适的传播媒介,运用合理的外国语言,将我国的传统医药文化融入到西方人的生活中去,促进中西药文化的结合。另外还可以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一方面能有利于中医药在国际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丰富中医药的科学和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宁.论营销策略中的文化营销[D].哈尔滨: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4

[2]罗纪宁.文化营销与我国中医药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7(3)

企业文化与营销篇11

摘?要:将优秀的企业文化渗透到高职校园文化,是促使校企结合的坚实一步。实现优秀企业文化和高职校园文化的有效对接,对市场营销专业从“应试教育”向“应市教育”转变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企业文化?高职校园文化?应市教育

一、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互动与融合

1.推动高职教育向“应市教育”转变的要求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企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因此,校企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直接也最有效的途径,而要实现校企合作,首先要将企业的经营理念融入到高职教育中,简言之,就是要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进高职校园和课堂,让二者实现有机的互动和融合,为学生搭建一个认识企业、了解企业的平台,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环境。同时有利于推动传统“应试教育”向“应市教育”的转变,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市场导向作用。

2.实现毕业生和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的需要

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采用“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校学习两年,企业顶岗实习一年。两年的校内教育中,将企业的文化渗透到课堂和以多种形式开展的校企合作活动中,是缩短企业对新进实习生和毕业生培训时间、加快学生熟悉工作岗位、实现学生和企业“无缝对接”的必然要求。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了解各大企业的优秀文化和行为准则,可以加快学生从“学生”向“职场人”的角色转换,为他们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提供必备的素质基础。

二、如何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1.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进来”

如何形成企业化的校园文化?首先高职院校要以积极的姿态接纳优秀的企业文化,将企业的经营理念、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等引入课堂,在办学理念和管理准则方面大胆创新,模拟企业的管理体系,实施一整套严格、规范、标准的管理理念。但是,在引进的过程中,坚决杜绝全盘照搬,而是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融合。

2.丰富融合模式,增强互动效果

(1)开设相关课程,转变教学方式。高职教育的教学倡导的是“够用为主”,在教学中就不能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而要增加师生互动和案例教学等。一些成功的企业,其企业文化或多或少都体现出一些真实的励志故事或者经验之谈,这些对学生来说吸引力更强,也更具说服力。和书本上的空洞理论相比,更加能够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力量。

(2)拓宽融合途径。还可通过第二课堂等方式展开。可以利用相关课堂的实习时间,组织学生到企业一线参观实习,零距离感受企业的文化,邀请行业精英或从业人员举办讲座,展示企业的文化和岗位内容,引导学生自觉向优秀的企业文化靠拢。

(3)结合专业和行业特征,增强融合的效果。在以创新唱主角的竞争模式下,不管是大型跨国企业,还是大量的中小型企业,都非常注重自身文化的培养和提升。因此,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由一整套理念构成的,而且因行业而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引进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自身的专业特征。就本文的研究对象来看,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就要特别注重企业营销理念的灌输。

三、文化对接可推动市场营销专业向“应市教育”转变

市场营销专业是直接面向市场的一个专业,在高职院校尤为如此。相比其他专业,这一专业的学生面临的工作任务是直接与各种各样的客户打交道、挖掘市场潜力、拓展市场等。而这些能力从课本上是学不来的,要依赖实践的磨炼。

针对这一专业的学生,在校企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企业营销理念的融会贯通。例如,笔者学校和杭州娃哈哈集团共建的“市场营销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接接触企业营销理念的平台,学校通过这一基地,两年时间内举办了多项活动,而这些活动由娃哈哈小分队的成员全程负责,这些活动既包括与大学生活紧密结合的“歌咏比赛”“掰手腕大赛”“足球宝贝”等赛事,也推动了娃哈哈集团的“启力”“富氧水”等系列饮料进入大家的视线。这些赛事几乎都以冠名的形式开展,聘请娃哈哈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进行前期指导,校内指导老师予以配合,学生成员全程参与并逐渐开始整个活动的统筹规划,这些活动大都以小分队的形式开展,各个小分队相互竞争,你追我赶,学生们也直接感受到了竞争带来的乐趣和压力。这项合作很好地将企业所倡导的团队协作、坚持不懈、积极创新、竞争意识等理念在整个活动中得到深入体现。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对市场营销形成更加客观的认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企业文化与营销篇12

现在网络购物普遍地走入人们的生活当中,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与网络营销相关的工作岗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后服务于以网络营销为主体的中小型企业或者选择自己创业。而与这些就业岗位对应的网络营销相关课程,就成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核心。在关注学生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由于网络等诸多未知因素的影响,“诚信”和“信誉”成为影响企业或卖家网络营销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生学课程时进行必要的企业文化理念渗透教育,让其在将来的就业和创业中能更好地适应岗位,已成为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得不重视的一个问题。

笔者在以往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单纯地讲解企业文化管理的相关知识显得有些空洞,毫无实际意义,不如将其放入网络营销的课程中来,在学生相对重视的课程中逐步进行渗透,以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

1 网络营销相关课程的重要性

网络营销主要研究网络环境下的企业营销问题,是企业营销实践同互联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如雨后春笋,彰显勃勃生机。而与之对应的网络营销相关课程,如网络营销文案撰写、网站策划、网站推广、网络广告等课程,成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可以说未来高职类电子商务人才,大多数将服务于网络环境下的企业营销、中小型网络卖家等。所以,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笔者一直在研究学生到底在学校应该掌握什么?大量的教学改革一直在围绕如何去设计课程内容,如何以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知识和技能。网络营销的系列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所涉及的全部内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并能应用到将来的实际工作中的。

2 企业文化理念在网络营销行业的作用

2.1 网络营销中的企业文化

有人说,电子商务下的企业营销更注重诚信。这是因为大多数营销卖家和买家都未曾谋面,发生的交易往往取决于互相的信任和感觉。因此,如何让买家信任你的网店,如何让网店吸引顾客眼球,如何更好地对网络客户进行服务,等等,就显是尤为重要。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而企业文化管理是以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企业经营哲学(即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所生成外化的企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有机统一。如果将企业文化管理的理念很好地贯穿于整个网络营销的各环节,一定会对企业网络营销中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2.2 企业文化理念在网络营销行业中的作用

首先,企业文化中所包含的企业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信念,是凝聚整个企业员工的软动力。由于网络营销交易更多是不见面的交易,这就更需要诚信,更需要体现在企业精神中。马云创建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之所以成为全国最大的网络零售平台,不得不承认,在淘宝公司无处不见的武侠文化,其推崇的侠义、公平、合理、诚信的理念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

其次,在企业文化中,企业设计好的特有的语言、口号、标语等因素,在网络营销推广中能做到好懂易记,易于传播,就会给网络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真正起到一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例如,在淘宝的企业员工均以“花名”称呼,以“店小二文化”作为其服务宗旨,用店小二的服务周到和服务意识引导和规范员工的行为理念,目的是能更好地培养网上各种营销的服务意识。

另外,企业环境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企业的“衣妆”。在网络营销的前提下,整洁优美的环境是企业整体形象的组成部分。在调研很多淘宝皇冠级卖家时,看到虽然有些卖家的办公占地面积很小,但总会有一面墙或一个区域展示自己企业的特色装饰以及座右铭,由于网络营销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的交易,员工的工作时间可能会打破传统的规律,这就需要员工有敬业奉献精神的存在。良好的环境可激发员工热爱企业、献身企业的责任感。

3 企业文化理念在网络营销类课程中的融合与渗透

3.1 问题的提出

企业文化在网络营销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见学习必要的企业文化管理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一般在传统的教学中,企业文化只是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的某个章节,讲课过程中由于受到空泛案例的影响,学生学起来显得枯燥无味,学习到的知识也是理论性太强,只停留在课本上,没有任何的实践体验。针对这个问题,尝试把枯燥的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网络营销相关课程当中,既符合网络营销人才的需要,也是将传统的理论课程内容融入教学改革项目教学任务中的一次有益尝试。

3.2 企业文化理念在课程中的渗透与实践应用

在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营销方向的课程改革中,将网络营销文案撰写设定为第一门核心课程,一般开设在第一年,正好与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开设在同一年级。因此,首次尝试在此门核心课程中的不同任务中恰当地插入企业文化理念的内容,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网络营销文案撰写课程的不同任务中附带着企业文化管理理念。这样的设计,学生并没有觉得像单一学习企业文化知识那样枯燥无味,而使学生学习到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就慢慢习惯于遵循企业文化理念,既在完成任务中明白真实的企业文化管理的意义所在,又将在未来的就业和创业中更好地将诸如诚信的理念贯穿其中,真正把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到学习和工作当中,这才是职业教育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3.3 渗透融入后的预期效果

在进行首次课程融入的尝试后,学生已经全部习惯在进行网店文案策划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对企业网店的实际情况、经营理念进行构思、策划与撰写,在进行微博营销、网络广告文案策划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品牌文化、传统文化和企业精神。这些都受到合作开发课程企业的好评,有些成果直接对企业网络营销的推广起到很好的作用。由此看来,比起单一化的学习企业文化知识的效果要明显很多。

4 结束语

总理在国内外的多次讲话中强调,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那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为人们的行为方式奠定了基础,它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企业文化亦是如此。所以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进行的课程改革与实践中,将企业文化的理念如何真正融入教学实践中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当然,企业文化所包含的内容还有很多,仅凭某门课中的渗透,让学生体会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是不够全面的。在网络营销类的课程中,往往更重视真实企业的网络营销,每一种营销方法和手段,又必不可少要把企业文化理念贯穿其中。只有系统地将企业文化渗透到网络营销核心课程体系中,才是未来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敏于立信,而不浮;成于自信,而不骄;存于互信,而不疑;做于诚信,而不欺。”希望这些电子商务的文化理念能渐渐渗透和影响学生,对他们将来的就业有所帮助,应用到未来从事的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1]罗岚.网店运营专才[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45-46.

企业文化与营销篇13

目前营销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营销文化的概念研究,建设研究。但是对营销文化的概念有很多不同的定义,特别是对营销文化与文化营销的界定不清,使应用和研究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1.企业营销文化的多元化界定

对于企业营销文化的概念界定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理解:

Webster认为:营销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全体员工共同享有企业统一的价值观、理念的一种模式,而这些统一的价值观、理念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感受”企业的营销活动,进而为他们在企业内的行为提供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它还指把整个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组织营销活动的重要性,也指企业组织、开展营销活动时采用的一种特定的方式和方法。Webste在1995年又对他之前的研究做了进一步探讨,认为:营销文化是指在企业中为员工提供了统一的行为规范的那些不成文的规章制度和行动指南:指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行使营销功能的重要性;也指企业营销活动的组织、执行的方法和模式。

刘光明认为营销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营销文化是企业在执行一系列营销策略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高起点、智力型的竞争手段,服务并服从于企业的价值目标,渗透于营销过程的各个环节。他在书中写道,从形式上看,营销文化运用牌匾、橱窗设计等广告艺术手段来促进商品销售,其实只体现了商业文化对消费者心理需求、审美趣味、精神气质的探寻,因此营销哲学,营销与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罗争玉认为:企业营销文化是贯穿于企业整个营销活动过程中的一系列文化理念、指导思想以及与营销理念相适应的规范制度等的总称。它是企业处理人和事、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而形成的营销意识和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和。企业营销文化是从文化的深层次上研究在营销活动中如何利用文化对经济起更好的推动作用,从文化的高度确定市场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发挥文化在企业营销过程中的软资源作用。

刘毅在认为:营销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对营销人员及其相关人员或组织的行为有影响的营销哲学、营销理念和营销形象。

雷畅云、王克修认为:企业营销文化是贯穿于企业整个营销活动过程中的一系列文化理念、指导思想以及与营销理念相适应的规范制度等的总称。它是企业处理人和事、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而形成的营销意识和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和。企业营销文化是从文化的深层次上研究在营销活动中如何利用文化对经济起更好的推动作用,从文化的高度确定市场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发挥文化在企业营销过程中的软资源作用。

由此可见,对于企业营销文化内涵的界定,学术界存在一些分歧,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侧重于对营销文化精神层面的研究,即强调营销理念、营销价值观对企业营销管理模式、具体营销行为的指导作用;而另一派则侧重于对营销活动中物质层面的研究,即强调营销活动中文化因素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把营销文化等同于文化营销期刊网。

2.企业营销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从以上企业营销文化的概念来看,不同的界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承认企业营销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营销文化是贯穿于营销过程中的指导思想,营销哲学及与营销理念相适应的规范,制度等。营销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蕴含着企业的营销哲学,营销理念,价值观,审美和道德观,它决定着企业的营销行为规范和企业的营销制度。企业营销文化是由营销哲学,营销理念和营销形象构成的整体系统。(图1)

图1

2.1. 营销哲学——深层营销文化

营销哲学研究的是一般的世界观、认识和方法论问题,它属于哲学范畴,是哲学中管理哲学的分支。作为人们研究营销问题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营销哲学,其基本任务是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角度概括现代营销的本质和内在机制。任何企业的营销管理都是在特定的指导思想和观念下进行的。确立正确的营销哲学,对企业经营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营销哲学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利益是相互矛盾的,也是相辅相成的。企业必须在全面分析市场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确定自己的原则和基本取向,并用于知道营销实践,才能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保证企业的成功,因此营销哲学史营销文化最深层的文化。

2.2. 营销理念——中层营销文化

营销理念是人们在营销活动中的指导思想,它是营销人员从事市场活动的指南,是人们对营销活动的根本看法营销哲学,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出发点。营销理念的形成与周围的环境有关,并随着营销环境的变迁而不断演变。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应有与之相适应的营销理念,那么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科技高精尖化、社会信息化趋势的营销理念包含了哪些内容呢?

1).企业应该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

以顾客为中心,不是企业围着顾客转,而是应该研究顾客的需求、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在营销实践中,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就是要做到使顾客满意,了解顾客的真实需求,只有了解了顾客的真正需求,企业才能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企业应从点滴做起,使顾客从最初的潜在顾客成为企业的忠诚顾客,终身顾客。研究表明,企业只有从满足顾客的需求、使顾客满意中才能获得长期的利润。总而言之,企业必须牢固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才能使自身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创新的营销理念是企业一直追求的目标

营销实际上就是吸引新顾客和留住老顾客的过程。然而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们或多或少的有点喜新厌旧情结。因此,企业要想留住老顾客,就必须坚持营销创新,必须用新的理念指导营销工作,用新的手段或方法争取市场主动权,在现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企业不仅仅在生产上下功夫,也应该在营销上创新,生产对企业来说不是问题,产品基本趋向于同质化,但是营销理念的创新却是不断前进。企业只能以创新的精神、开拓进取的精神来赢得市场,取得顾客的信任和忠诚。所以,企业必须坚持创新,才能留住老顾客和吸引新顾客,从而在竞争中取胜。

3). 坚持整合营销战略的营销理念

整合营销战略,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协调所有的部门和所有的营销功能,共同为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和服务的战略。整合营销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同的部门之间,即营销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整合营销哲学,例如生产部门,品管部门等,另一方面是不同的营销功能的整合。整合营销战略,强调企业不论是在组织上还是在功能上应作为一个整体,加强与消费者的对话、沟通和交流,以实现营销目标,增强竞争实力。随着现在的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整合营销战略也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总的来说,现代企业的营销理念,主要包括了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创新的意识、整合营销这三个个方面,当然还应该具有服务营销、绿色营销、社会责任营销、生态营销等理念。只有牢固树立这些营销理念,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企业才可以常青。

2.3. 营销形象——表层营销文化

营销形象,实际上是企业整体形象向企业外部的延伸,它是指顾客作为社会公众的一部分对企业的总体的、概括的、抽象的认识态度和评价,特别是对企业的市场行为或活动的综合看法和评价。很显然,营销形象有其自身的特征、作用和内涵。

营销形象的特征。首先,营销形象具有整体性期刊网。尽管营销形象反映了企业营销理念、营销人员素质、企业内在凝聚力、技术开发能力、营销管理水平、社会公益事业、环境保护、营销人员职业道德等不同方面,但它在顾客看来总是由若干不同要素构成的一个总和的、整体的形象;其次,营销形象是动态的。营销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企业行为和顾客认知水平的变化而改变;再次,营销形象是相对稳定的。营销形象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特别是当这种评价为舆论普遍所接受时,顾客在心理定势的作用下,其看法或评价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最后,营销形象具有表面性。营销形象是指人们可以直接感知企业营销的外在形象,如企业名称、企业标志、品牌、包装、产品、营销人员服饰、促销活动、广告等。当然,营销形象还有其他的特点,如外延性、主观性、多维性等等。

营销形象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营销形象已成为企业一种无形的财富和战略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保障。这主要体现在营销哲学,良好的营销形象有助于提高企业营销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有利于企业赢得顾客的信任和市场开拓;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也有助于企业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和帮助。

营销形象的摘要包括行销领导形象,营销人员形象,营销代言人形象等。

3. 总结

企业营销文化是一个企业文化这个系统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时候,必须要建设好企业营销文化,因此企业营销文化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以前的学者对企业营销文化概念的梳理,认为企业营销文化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营销哲学,营销理念和营销形象。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企业只有长期的建立企业的营销文化,才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的利益。企业在营销中应该较多的去运用营销文化。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全球科技文化一体化时代即将来临。我们相信,蕴涵着丰富内涵的文化营销方式必将得到广泛而迅速地传播与发展,二十一世纪企业的竞争将聚焦于营销文化。目前企业还尚未给予营销文化足够重视,理论基础还远未形成,仍需在市场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党利,郗芙蓉.企业文化营销的概念及实施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

[2].周存本.文化与市场营销[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菲利普·科特勒;梅汝和,梅清豪,周安柱译.营销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