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体育教师论文

摘要:随着21世纪教育大发展时代的到来,学校体育课的功能不断扩大,新形势下的教育对体育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崇高的师德、多元的知识结构、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只有具备这些职业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
体育教师论文

体育教师论文:体育教师论文:体育教师的原点剖析

本文作者:熊建设工作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回归哲学之思:体育教师培养教育哲学观的价值

教育过程中的哲学问题哲学作知行统一的思维方式,具有教育和形成价值观的双重职能,不仅能为教育提供理论支撑,而且能从认知和价值取向两方面对教育产生深刻影响。从教育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与中国同样拥有远古文明的希腊,出现最早的职业教师当中,可以作为教育家来称谓的教师具有共同的特征:首先,他们从事着教育活动,其次,他们再在教育实践中思考教育问题。他们表达自己哲学理念一方面通过是对教育的思考,另一方面哲学思想又通过教育过程来检验。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协调统一的。如果我们深究教育与哲学的根基之处时,可以发现,一切教育的根本问题都可以规范到哲学的范畴。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哲学可以说明人以及人在教学、生活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且将这些问题再上升到哲学的层次。体育教师面临的较大问题是如何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联系在一起,这是体育教育过程的根本问题。“凡是存在的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人存在是一种可能性,但是这种存在要有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无论任何人都需要面临一个主要的问题,即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即自己怎样生活。体育教师如果想在职业生崖中获得超越,就要培养自己的哲学素养。科学系统的哲学观是体育教师哲学教育观形成的基础,是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过程的思维向导和行动指南。科学系统的哲学观能指导体育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重新认识体育教育的本职,从而形成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旦体育教师的教育哲学观形成,体育教师就会形成稳定的教育教学行为,形成的教育观念将无形的渗透进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从而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不断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体育课程革新的需要体育课程改革不仅对高校体育工作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也引发了体育教师教育观念的变革。如果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综合剖析能促进体育教师专业的实质发展的话,那么这对于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将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当前国内的教育理论研究基础依然薄弱,基础理论研究更多局限于国外教育理论的简单移植,对自我学科缺乏一种开放的胸怀仅仅局限于孤芳自赏之中,忽略了学科发展的本质研究,更多的注重学科的空泛辩论,如果这些问题依然占据学科发展的主流,那么我们的教育理论研究就很难达到成熟和空前的发展,更无法与课程改革的实践进行对话。因此,我们只能把更多的希望指向于教师道德业务素质的提高。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很可能与一些教育专家的观念发生冲突,在冲突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感到不适应或者力不从心。打个比方来说,如果严格的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要求来实施,体育教师会出现不自信的状态,因为本身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要求不适应,把自己几十年的教学观念与经验推翻,内心难以欣喜接受。如果实实在在的来讲,体育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处理好自己的角色,体育教师不可能仅仅处于被动的地位,在更多的方面,体育教师应该主动去思考关于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如,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与意义;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体育课程改革过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认识学生的健康与身心发展的关系等。但是,目前我们遇到比较常见的问题是体育教师有能力胜任体育课的理论与技术的教学,但是对于高校教育改革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却很少涉及。更确切的说,体育教师如果不把自己的思维上升到哲学的层次,就难以对“新体育课程标准设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说,体育教师还不足以满足体育课程革新的更高要求。对于多数体育教师来说,不仅仅要做好教书育人的职责还要对高校体育的教学目的进行深刻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入理解课程改革的价值。教育哲学观的形成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扮演者多重角色,是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播者、体育文化的传承者、体育发展的研究者、体育与健康的实施者等等。体育教师如果专业上存在某种缺陷,这种使命将难以完成。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自己处在不断变化的体育教学活动之中,来完成自己的使命。这种不断变化的教学活动意味着体育教师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已经达到的高度与境界,而是不断的追求和探索新的高度与境界,这个过程是体育教师不断的走向专业化,进而达到突破和超越自我的过程。如果体育老师仅仅从事那些大众式的教学,似乎难以发现这些活动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整体的来看高校体育教育活动,就会发现,体育教师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看起来教学内容庞杂,由许多具体的运动项目所组成,似乎教学内容没有很强的逻辑性与相关性。所以说,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普通的教学能力,而且个人对问题的哲学思考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这是成为专家型教师的根本所在。体育教师要想成为专家型教师,就要不断的接受新思想,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构建自己的教育哲学。在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哲学构建是否完善,教育思想是否能够与时俱进,是普通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根本区别。教育哲学是在哲学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的引导下开展的教育活动,只有具有明确的教育哲学观体育教学才可能客观、理性的对教育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因此,可以不夸张的说,体育教师在向专业性教师转变的过程中,其核心是教师教育哲学观的构建,其实质是教师个体意识的觉醒。体育教师专业性的成长需要不断的通过各种途径对自身进行培训,而培训的核心内容应该是教师的教育哲学。体育教师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哲学,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了高校体育的教学规律,才会形成自己的教学思维,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如果体育教师能够不断的发展自己的教育哲学观,对自身的成长及学生的影响都会达到一种的境界。

回归哲学之思: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原点———教育哲学观的形成

确立“以生为本”的教育哲学观教师的培养对象或者教育过程的实施对象是学生,即具有独特性格的“人”。教师只有确立正确的教育观,才能形成正确的教学观与学生观,它直接影响这教育教学行为。体育教师是以直观的身体运动形式来进行知识的传递,而这些表层的技术教学或教学组织,并不能深刻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信念系统与行为体系。恰恰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影响体育教师的社会知觉、判断能力、改变其教学行为的是正确的教育观。由此可见,教师独特的“以生为本”的教育哲学观,是“人性塑造”的过程,是人社会化的过程,是塑造、创造的过程;是塑造健康人体、创造具有社会适应能力人的过程。确立正确的“以生为本”的教育哲学观是体育教师培养的首要任务。高校要以培养学生教育哲学观为切入点,将知识的传授与价值的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发掘知识背后的道德价值、美学观念、人生信念,使其在身体教育的过程中激起求知欲、道德感与美感,从而使学生将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念融为一体,实现将知识转化为“塑造人”的教育行为。从“知识传授”到“知识建构”角色的转换教育是一种人的活动,是教师引导、发展学生的过程,一个创造的过程。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技术学习、体能训练和知识传授的观念中进行转变。身体教育的过程虽然是由许多固定的、标准化、规范化的技术动作组成,但是这些技术动作必须由体育教师进行加工、组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才能够正真实施,通过体育教师重新“建构”过的知识才是能够被学生接受的,这样的知识才是最为稳固的,对学生有价值的知识。因此,体育教师角色必须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建构者,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建设的设计者,从课程被动的执行者转变为学生健康发展服务的创造者,完成从“知识传授”到“知识建构”角色的转换。教师只有参与到教育过程,用创造性的思维、价值观念指导教育过程,才能富有创造性的完成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塑造完善人的过程。体育教师要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不断的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探索,逐步向“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角色转变。要具备转变为科研型骨干的一种潜力,认真学习和思考与教育理论相关的知识,并且灵活的运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去。将“教学知识”转化为“教育能力”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一定运动技术、技能及教学组织方法等教学知识,这是一名合格体育教师的前提。但是体育教学不知是简单的技术传授的过程,是要培养知识丰富、形态和谐的人。就必须要求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同时能使知识不断转化为教育人的知识,教育人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复制者。对学生而言,他们更需要的是知识的转化能力,学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健康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或知识是根据不同应用情景、生活需要、工作目标等不同而不断变换的,是一个动态的、互动的知识传授过程。教师必须具备将固定的教材中或课程中的知识方法、体系、内容进行转化,使之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自修、研读哲学著作。在多元化文化背景的影响下,高校体育教育已经形成了新的教育形式,一些体育教师会对这些新生的事物表现出困惑和无奈。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教师更应该多读一些教育哲学类的书籍,提高自己的教育哲学素养,并且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的思考,明确自己的教育哲学信仰,早日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开展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的人格教育人是感情的动物,具有丰富情感的人才是的人,具有情感教育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只有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与知识认知,才是完整的教育过程。教师只有进行知识认知教育的同时开展情感认识教育活动,才能培养完整的、健全的学生。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因此,体育教师不仅应具备身体健康的知识,更应该具备心理、情感等方面的知识,智力知识与非智力知识相统一。专业知识的教育不能取代情感教育、价值教育,情感———人格发展良好的教师才可能具有专业创造性。体育教学是一个直观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突出情感的培养,对学生的感受力、情绪情感、表达与交往等方面应贯穿教学过程及评价过程。高校培养体育教师必须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开展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的人格教育,培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努力营造和谐、宽松、互相信任、互相尊重鼓励学生创造性成长的教学环境的教育观念,形成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教学互动过程。体育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哲学素养,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审读、改正和提炼,使自身获得理性的升华,促进自身教育哲学观的形成。

体育教师论文:体育教师论文:教师体育锻炼的原因及举措

本文作者:景明工作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这就形成想锻炼没时间和精力,自己的身体健康就难照料,有些慢性疾病接踵而来。对于50多岁的教师,教学任务、晋升、职称评定、家庭压力等相对减小些,是调查中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较多的部分,他们锻炼的主要原因是强身健体减少疾病。除此之外,很多高职院校由于招生规模扩大,学校校区进行了搬迁扩建,远离市区,而高职院校教师一般都难以解决住房问题,很多教师家庭都离校区较远,增加了教师在路途中的时间,相应的也减少了体育锻炼时间。

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高职院校教职员工形成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教职员工的身心健康是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于保持教职员工的身心健康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认清加强体育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重大意义,成为认真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典范。高职院校各级领导、教授应以身作则,周密组织,自上而下地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在宣传上、制度上、尤其是经费安排上优先保障广大教职员工的健身锻炼,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教学科研与体育健身的关系,认识到只有保持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理、充沛的体力才能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生活的和谐美满,从而提高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将教师参与体育锻炼形成制度高职院校主管领导需认识教师的教学科研很重要,但其身心健康更重要,体育活动是简单宜行方式之一。应将教职员工参与体育锻炼形成制度,多组织些简单宜行的群众体育项目,丰富教师的体育文化生活,如在教师中培训和推广课间操、太极拳等体育项目,提高教师的参与度。除每年院、部(系)办好有教师参加的体育运动会外,还需组织多个针对教师的体育俱乐部。每个俱乐部有相应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实行相应的会员制度,有奖励与处罚。在参与的基础上还要建立对教师参与运动的相关指标采集与追踪,形成有效的电子档案,并及时公布。用实践证明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增强教师参与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它们的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使其有更多的活力投入到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中去。增大投入,积极加强体育场馆等设施建设在调查的几所高职院校中,学院对教职员工参与体育锻炼的投资相对较少,举行普通教师的体育技能培训、比赛也比较少,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对教师的影响力度也小。因此,需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增加对教师体育活动的投入,对比较适合教师的运动项目,根据学校的经济及其他条件尽量建设场地,借用或租用其他单位和或社会经营性体育场馆的设施,对学校体育活动有冲突的场地器材,可以在一定时间划出部分场地器材供教职工专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有时间、有精力参与体育锻炼高职院校尤其是各级领导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调查当前制约广大教职员工参与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努力解决他们的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如在工作科研中给中青年教师进行减压,想方设法在校区附近解决教职员工的住房问题,如能将教职员工每天花费在路上的时间运用在体育锻炼中,必然可以增强教师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高职院校教师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不仅关系他们自身的健康状况,而且关系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目前虽然不少高职院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不是很理想,但是通过加强这方面的研究,通过院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是可以提高教师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改进他们的体育锻炼水平。

体育教师论文:论体育教师评课技能发展的几个问题

摘 要:评课存在各种层次、各种境界、各类问题,它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须,也是对授课教师做出公正评价的需要。本文在提出评课技能概念的基础上,对评课技能发展的基本要求进行了举例分析,并对体育教师的评课技能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评课技能;基本要求;培养建议

在各类体育教研活动中,“评课”是一个重要的必需环节,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的评课也是频繁发生的。通过评课,可以发现上课教师的优点,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发现上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便借鉴。在整个评课过程中,存在着几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如上课者的备课、说课;评课者的听课、记录、整理与评价等,其中评课者的听课与记录是评课的基础与前提,没有认真的听课、记录与整理,就无法对一节课进行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评价。由于评课者存在知识储备、思想观点、方法技巧等方面的差异性,从而导致评课结果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有时也是需要的,说明了各家观点的百花齐放,然而,对于一节课的评价结果同样具有某些共性,这就需要在观点上、视角上进行一定的引领,这样才能较为客观地分析与评价一节课,对上课者而言也可以提出一些共性方面的建议,否则将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家各执己见,没有结果。本文针对当前评课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评课技能的概念

评课技能是指体育教师在看课与记录的基础上,对体育课进行整体的、部分的、专题的剖析,发现亮点、指出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熟练的教学行为方式。

从以上概念可见,评课技能是一种较为熟练的教学行为,换而言之,没有入职或入职不久的年轻教师也会评课,但他们的评课可能是凌乱的、没有条理性的,也就是说,他们只会简单的评课,并没有把评课发展为一种熟练的教学行为。因此,“熟练”是教师评课技能的基本要求。

二、评课技能达成的几个基本要求

(一)评前准备充分,以免信口开河

要做好评课工作,准备工作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而要做好评课的准备工作,笔者认为,可分四步走:一是,课前仔细观看授课教师的教案,从教案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授课教师的教学流程,还可以初步发现一些问题或不足。二是,认真耐心看课,并按上课的流程记录好上课教师各个授课部分、各个时间段所呈现的优点与暴露的问题。三是,对记录的所有优点与问题进行集中整理。由于记录的优缺点是按上课的流程进行的,因此,你所记录的优点、缺点是分散的,相互交叉的,此时应对授课教师的所有优点和缺点进行集中整理;四是,对整理出的优点与问题进行分门别类整理。四是,我们已把所有优点与缺点集中起来了,但是所有优点或缺点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联?我们还不是十分清楚,因此,对所记录的所有优点或缺点必须进行分类整理。以上工作是做好评课的准备工作,不可忽视。这就要求听课教师集中注意力看课,不能三心二意,不能只听个片段,否则评课就会脱离实际,信口开河。

(二)评课重点突出,避免面面俱到

对于上课教师的优点与问题,在评课时要突出重点,这就需要在做好看课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整理。优点与问题可能很多,在表述过程中,不要面面俱到、避重就轻,要抓重点,且层次分明。要做到以上要求,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的老师只关注细节,有的老师只看到表面现象等,这些都不是客观真实的评课。

另一方面,评课有时间方面的要求,对于评课过程,主办单位有一个总体时间的控制,对于每一位教师的自由式评课,也有时间的限制,如果评课时间拖拉太长,就会造成“言者滔滔不绝,听课乏味无趣”的现象。因此,要求参与评课的教师要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要废话连篇、喋喋不休。

(三)评课整体,不能以偏概全

对一个授课教师的评价,我们要尽力做到客观公正,而运用整体评价的视角与评价的视角是达成以上目的的有效方法。从实际情况出发,授课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很多,也可能是缺点多于优点,但我们需要对这些缺点与优点进行客观的评价,从整体和的视角进行分析,并根据授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景进行综合考量,这样才能避免以偏概全的现象。所谓“旁观者清”,看课教师的眼光是锐利的,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进行审视,可能找出授课者意想不到的问题,但对于各位老师众多的评课之后,组织者应从整体的、的、发展的视角对授课教师进行综合的评价,这样既有助于广大教师评课技能的提升,又对授课教师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并提出授课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要求。

(四)评课实事求是,切勿照顾情面

在评课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难题,如授课教师是朋友、是同事,评课教师是客人、是受邀者,因此,在评课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授课教师、主办单位、主持人等感情因素的影响,造成评课的不公正性与不公平性。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千万不能受到感情因素的干扰与影响,就事论事,对于主办单位而言,应该敞开胸怀,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对于授课教师而言,应该虚怀若谷,认真听取各家之言;对于评课者而言,要做到“眼中无情”,特别是对授课教师的问题与缺点应该直言不讳,这是确保公正、公平评课的基石与根本,如果大家都要考虑到各自的情面,那么这样的评课既无效果,也浪费老师们的时间,还可能养成营私舞弊的坏习惯。

(五)评课一分为二,兼顾亮点建议

对于授课教师的优点与问题,每一个听课者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作为评课者,要对授课教师的优点与问题进行综合的判断,不能只有优点的评课,也不能只有缺点的评课,除非主办单位有特殊的要求(如为了节省时间,主办单位规定只讲问题与缺点,不说优点等)。为了使评课做到公正性,我们在对待优缺点方面应注意的策略是:整体性评价优点,分步式评价缺点。听课老师们都十分清楚,听课除了学习之外,更多的是研讨,听课只是一个研讨的媒介,老师们更多的是想听到各种中肯的批评,发现课中各类问题,以便更好地避免同类问题发生。因此,在呈现优点时,整体性地陈述就可;在提出问题与建议时则可具体化,采用分步式进行,这样便于对授课教师进行客观评价。

三、评课技能实施举例

以下是某市一节公开课,表中记录了该课的基本信息与看课情况(表1)。

根据看课记录,从以下几个视角进行评课:

(一)视角之一:对授课教师的优缺点进行整体性评价

优点:该课授课教师上课的热情很高,体现了一个教师课前具备良好情绪调动的能力;教师的基本功较好,示范动作做的很漂亮;语言运用情况也很好,声音响亮、普通话标准、表达清晰、富有感染力;课的结构安排较为合理,各部分过渡比较流畅;师生互动情况比较理想,教师经常指导学生;场地器材布置干净、整洁,符合安全的要求。

不足:对教材重点把握不导致了教学目标定位错误,教法安排失去了有效性。

(二)视角之二:对授课教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步式”专题性评价

1.“课堂教学目标”专题评价

认知目标“激发学生跳远与耐久跑的积极性”比较空洞,没有涉及这两个项目的具体原理、结构、方法等;身体健康目标“增强学生的体质”泛泛而谈,也没有结合运动项目的具体特点;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刻苦耐劳的精神、发展学生合作学习精神”虽有形式,但在具体的课中没有落实,缺乏具体的做法,既没有合作学习的内容,“迎面接力”部分也与刻苦耐劳的关联不大;运动技能目标“使85%的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耐久跑技术”没有根据蹲踞式跳远(及时次课)特点来制定,因为及时次课不可能使85%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

2.“内容与教学重难点”专题评价

对于运动技术的学习,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析,小学阶段接触运动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体验,而不是学习完整的运动技术;就教学方法而言,也应以完整教学为主,以蹲踞式跳远技术为例:助跑――单脚起跳、双脚落地。但是到了初中阶段,他们具备了学习运动技术的素质与能力,因此,学习技术的主要目的就不能停留在“体验”上,而应深入到运动技术的细节,掌握一些难度较大的运动技术。初中教学方法也应从整体的完整教学法转化为分解教学,而且分解教学的重点是蹲踞式跳远技术各个环节中的关键环节:助跑与起跳的结合,它是蹲踞式跳远技术的关键技术,而不是“单脚起跳、双脚落地”,因此,这节课把“单脚起跳、双脚落地”作为教学的主线,显然是不适合的。

3.“组织教法与教学手段”专题评价

组织教法与教学手段皆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由于该课在教学目标、内容选择、技术教学重点难点等方面定位有误和偏差,那么接下来所实施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练习步骤等也自然就存在问题了。也就是说该课为了完成“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系列练习不利于学习与掌握“助跑与起跳相结合”这个教学重点。

4.“学生学习效果”专题评价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需要与课堂教学目标相结合,通过现场观摩,该课教师在整节课中始终运用了“单脚起跳、双脚落地”完整教学法,从效果来看,很不理想,只是复习或学会了“单脚起跳、双脚落地”,但由于没有学习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腾空步技术,所以,绝大部分学生在起跳后没有一定的腾空高度,只有“单脚起跳、双脚落地”之形式,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如果可能,还可以对该课的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进行测量与评价,这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定量性评价指标之一。

(三)视角之三:细节性评价

细节性的评价显得比较容易、比较分散,老师们可以看见什么评什么,无需整理与总结,因此,我们可以从教师的语言、教态、讲解逻辑性、指导合理性、练习时间掌控、活动安排合理性、师生互动等等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但我们在进行细节性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吹毛求疵,不需刨根问底、争论不休、没完没了。

四、评课技能的培训建议

(一)熟练掌握与了解评课形式和类型

作为一个评课者,有必要了解评课形式和类型,其中的形式有:个别面谈式;研讨式自评、互评、总评;书面材料式;庭辩式;分析与专题分析;点名评议式;师生评议式;网上评课;自我剖析式。类型有:观摩性评课;提高性评课;研究性评课;检查性评课;指导性评课。对于不同形式与类型的评课,有不同的要求,老师们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形式和类型的评课实施不同的对策。

(二)经常参加各个层面的教研活动

目前,职后教育的重要性大有超越职前教育的势头,因此,大大小小的职后培训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我们暂且不论其真正的效果,就培训角度而言,看课与评课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除此之外,小到学校教研活动,大到省级教研活动、全国性教学观摩活动,都是以课堂教学评比作为主要内容的,因此,作为一个年轻教师,一定要树立远大的志向,要走出本校、走出区外、市外、省外,走到全国,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品质课评比活动、教学观摩活动等,通过个人学习、他人评课、相互研讨、专家评课等形式,开拓眼界,不断提升自己评课的技巧与水平。

(三)拜师学艺,不断提高评课水平

评课技能的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培养与磨练,可以说,谁都可以评课,谁都能评课,但是不同水平的体育教师,会给出不同的评课结果,这就体现了评课的巨大差异性。好的评课言简意赅,直指重点,对于上课者会有豁然开朗的认识,对于听课者更有一语道破的感受。因此,作为年轻教师要虚心求教,好能拜师学艺,每到一个层次,拜访不同层面的师傅,依次递进,评课技能可以得到不断提升与发展。

(四)换位思考,精益求精

评课的目的不仅在于交流,对上课者的水平进行一定评价,同时也是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很好途径。作为一个观摩者而言,首先,要积极参与看课、评课、交流活动,提高自己的教学专业化发展水平;其次,要认真聆听他人的评课内容,比较他人评课与自己评课观点的差异性,从中学习他人的评课经验与技巧;第三,正所谓“当局者迷”,作为旁观者的你可能对上课教师的缺点看的很清楚,但要经常换位思考,假设你来上这节课,你能上到什么程度、什么水平、什么效果,这样的思维有助于反观自我,改善自身的教学水平,促进自我的专业化成长。

体育教师论文: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摘 要]随着21世纪教育大发展时代的到来,学校体育课的功能不断扩大,新形势下的教育对体育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崇高的师德、多元的知识结构、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只有具备这些职业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

[关键词]体育教师;职业素质;素质教育

体育教师队伍中有许多人存在着重训练轻教学、重技术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尖子生而忽视普通生的思想。另一方面,一些教师不注意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改革,对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置之度外,导致教法和手段陈旧,教学有形无声,无法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出现部分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教师的职业素质水平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教师作为教师系统的子群体,是我国教育领域的基础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与实施、学校体育的新课改,对现代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陈旧的、传统的师资队伍已很难适应素质教育的变化和发展。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就是指在体育教育领域教师具有的对本职业活动和发展有益的一种基本原则和规范,主要表现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包括知识、能力和心理等)以及身体素质等三个层面。

一、 体育教师应具有崇高的师德

古人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师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好的形象。因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投身到体育教学中,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二、体育教师应具有多元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只凭学过的专业知识显然是不够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学科知识的渗透、交叉,新兴科技成果的不断产生和涌现,从不同层次、不同的方面向体育渗透,丰富和发展着体育学科知识和理论体系。要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需要,体育教师已不能再是仅仅懂得一些运动技能的教师,而应是一个有着渊博知识和体育文化科学素养的教师。

1.文化知识。知识能陶冶人的情操,养成好的人文素质,体育教师除了要精通体育学科的知识外,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以满足学生人文知识方面的需求。

2.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教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专业知识具备的多少,决定了是否能够承担起教师的职责。在整个体育教学生涯中,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素质与其他方面的素质相比,应该占有突出的重要的地位,应该在教师身上得到充分的、的体现。专业知识是体育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力的主要源泉。教师除了品质、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力之外,最重要的影响力应是自身所拥有的专业知识。体育教师只有精通体育规则、专业知识丰富、运动技能水平高,才能赢得学生信赖,从而获得更高的威信。体育专业知识也决定着一名教师的创造力。专业知识越丰富,其教学结构越清晰,就越能促进其创造力。

3.教育教学水平,是体育老师必备另一种业务素质。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有对大纲和教材的驾驭处理能力;有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学生的运动量,有效地组织好各种教学活动的课堂组织能力;具有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兴趣的正确优美的示范能力;能引起学生丰富联想,有助于建立技术概念的清晰生动的讲解能力。体育教师还应具有指导业余运动队训练能力和组织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能力。

三、体育教师应具有健康的身心状态

身体素质主要指人在动态的环境下所表现的耐力、力量、速度的综合能力。体育教师特定的工作特点要求其必须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重点应体现在耐力强、声音洪亮、精力充沛、反应敏捷等方面。

1.体质健康,耐力强。健康的体质是体育教师能有效地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还要有能长时间活动和与疲劳作斗争的耐受力。这是因为体育教师的劳动是一项既包含着体力消耗,又包含着脑力消耗的艰苦工作,还要能抵挡住常年的日晒风吹。

2.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当前学生很多心理问题的形成是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休戚相关。教师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教师内部心理状态的平衡及内部心理活动与外部世界的协调。教师应善于自我维护心理的健康,要经常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适。教师保持了健康的心理,才能以自己健康的心理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体育教师的素质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果才能有所提高。要实现素质教育这一场深刻的变革,提高素质就是必然的选择,而且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彰显出来。一个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只有具备崇高的师德、多元的知识、较强的教学能力和健康的身心素质,才能傲立潮头,成为教育专家,为祖国培养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人,作出体育教师应有的贡献。

体育教师论文: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摘要:现在很多学校的体育课都没有了体育味儿。由于师资的缺乏,一些学校只能将体育课分配给一些不能上主科的老教师,而这些老教师上体育课就是带着学生到操场散散心,透透气,他们的体育教学就是人们常常戏称的“放羊”,他们上课的目的就是课结束时“羊”没有丢,这样的体育教学还能谈什么效果。此现状表明基础教学阶段要狠抓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如业务培训,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等,采取不同的途径目的都是要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业务培训;合理选择;兴趣持续

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体育这门课程,主要目的之一是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强身健体,主要目的之二是为了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顽强毅力。但是现在的体育课被很多的老师执教得变了味,很多的学校由于缺乏体育教师,体育课都是随便分配给一些老弱病残的老师,而这些老师所谓的上体育课就是带着学生到操场散散心,透透气,体育课就是这些学生上完主科后用来放松自己的时间,这些学生的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课,长时间下去,学生也懒得参与体育活动,所以造成了恶性循环:肥胖儿越来越多、学生视力严重下降、学生体质也越来越差,等等。这样的体育教学根本无效果可谈,可见体育教师要提高体育教学实效性已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对此我在教学中也做了一些尝试,下面简单将我的一些看法进行整理,希望对各位体育老师有所帮助。

一、加强业务培训

现在大多数学校体育教师都面临着两大主要问题,及时是老龄化,第二是不专业。老龄的老师由于精力的原因根本无法适应正常的体育教学,再加上缺乏专业的体育知识使得如今的体育教学不但没有系统性训练,而且缺失正规性体育训练,连学生与生俱来的那点对体育的兴趣都消磨得一干二净,学生体质的提升成了一句空话。那要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办法就是引进更多的专业教师,好是引进一部分新鲜血液,以促进其他停滞的血液流动。而条件不允许的学校就只能给现有的体育教师加强业务培训。我校就引进了一名专业的体育教师,然后由这个教师带动和指导其他兼职教师,使学校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逐渐地改变体育教学的随意现状,让课堂教学逐渐向正规状态迈进。另外我校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让更多的体育老师在看中、听中受到启迪,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二、合理选择内容

一些体育教师在课前备课的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只把这一节课需要开展的活动顺次列下来,然后上课时按照顺序一个一个开展,只要把这些活动都圆满完成了就算成功上完了这节体育课,其实不然,体育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一门较深的学问,教学需要在选择时注重合理性、科学性、实用性等。选择的体育教学内容要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效等,先拿注重科学性为例来说吧,一体育老师上立定跳远一课,为了让学生热身,先让学生在操场跑几圈,近千米跑下来,学生早已经筋疲力尽了,哪还有兴致去跟你学习立定跳远的技巧。而如果这个教师注意一下学生的体力分配的科学性,在课的开始安排运动负荷较小的一些柔韧或者协调性的游戏进行热身,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不影响学生在课的后半部分的力量性、耐力性的体育活动的开展。另外,注重科学性还包括教师科学地改造和创新一些教学内容,原有的一些教学内容难度大、规则老等,教师可以通过降低难度、简化规则等措施使这些内容更加适宜学生的身心特点,如可以将枯燥的跑改为一些躲闪游戏,学生乐意接受还一样达成锻炼的目的,教师可以大胆采用。

三、培养持续兴趣

人在任何学习活动中都离不开兴趣二字,因为人参与学习活动的最直接的动力就是兴趣。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激发兴趣容易,可是要让兴趣持续就显得有点困难,但是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保持参与的热情是教学实效性得以提高的有力保障,这就需要体育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孩子们渴望容身在快乐的运动乐园中享受运动带给自身的乐趣和满足时,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就会持续。如我在教学“青蛙跳”这一课时,这样教学:

【案例】:

师:激趣揭题。同学们,玩过“青蛙跳”吗?想玩吗?

生:纷纷摇头,却又立即抢着说愿意。

师:在玩“青蛙跳”之前让我们跟随着两位健美教师一起热热身吧。(课件出示青蛙和小兔的图片,然后鼠标点击,课件边播放音乐,边示范踏步练习。)

生:跃跃欲试。

师:双手一抬。

生:学生们立即跟着开始了踏步练习,原地踏步、叉腰踏步、四面转踏步等等。

……

师:两位健美老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非常爱跳,见过它们跳吗?谁愿意模仿给大家看看。

生:分散开模仿。(由于是借用的舞蹈教室上的,学生们都能看到自己的动作)

师:你们跳得都不错,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跟大家讲一个关于青蛙跳的故事。

……

师:青蛙跳的本领真大,愿意跟在它后面学习吗?

……

整节课都充满着趣味性,师生在游戏中互动,一个个玩得开心,玩得起劲,不知不觉中达成了学练目标,效果很棒。

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如强化体育课堂常规、如灵活选择教学手段,如注重评价功能等等,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够实实在在地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体育教师论文:体育教师教学探究

情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尤其是体育教学,由专业特点决定教师经常要手把手教授学生动作,与学生情感交流更为直接、具体。教师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暗示、每一个眼神都传递着教师不同的情感,都可能引起学生情感产生巨大的变化。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要获得这种情感氛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不但影响自身的教学活动,而且随之直接感染着每位学生。教师良好的情感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师生情感融洽,相互信任,教学气氛活跃,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的、最有利于教学的情感品质。

一、热爱之情

爱是对人或事物的最深的情感,可表现为一种倾向,形成一种动力。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溏之不能没有水。”爱的情感是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它表现在二个方面:

(一)对体育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体育教学是一项艰辛的劳动,教师在付出复杂的脑力劳动的同时还要付出繁重的体力劳动。教师只有对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执着的追求,才能具备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克服重重困难,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对学生真挚的热爱。教师关心热爱学生,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也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根本保障,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它最能激起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最能激励教师千方百计地去教育好学生。这种情感驱使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对学生诲人不倦。使教师以更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障碍,挖掘出自身较大潜能,创造好的教育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也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有了这种爱,学生才会把教师当成亲人、知心朋友,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感情,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从而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上。心理学关于模仿的研究表明了这一点:“人们总是趋向于模仿他所爱的人,而不愿模仿他所嫌弃的人。”可见教师这种爱的情感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之渴望获得知识,主动模仿教师所教授的动作,提高教学效果。如果教师缺乏这种爱,对学生冷漠无情,甚至对他们感到厌烦,动不动就严加训斥,学生就会紧闭心灵的大门,势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使教育活动受阻甚至中断,给学生造成心灵上的创伤,最终导致教学的失败。

二、期待之情

教师对学生深切的期待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是学生上进的动力。

学生最信赖老师的判断力,对自己学习情况、能力水平的认识往往依赖于教师的看法,这样教师的期待之情对学生便尤为重要。它是对学生心灵上的支持,学生从中看到希望,获得自信、勇气和力量。体育教学活动多变,动作复杂,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动作时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时学生心中往往产生消极情绪、退缩心理。对原本有能力完成的动作丧失信心,自认为做不下来,而不愿继续努力。此时,教师若能用期待的目光来鼓励学生:“一定能成功!你大有实力完成这个动作!来,再来一次!”学生会被这种深切真挚的期待之情所感染,认为自己真的能行,从而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消除退缩心理,重新充满希望,鼓足勇气,克服困难,最终完成动作。若教师首先失去信心,流露出无望、厌烦的感觉,学生得到老师这样的情感信号,自然彻底绝望,认为自己果真不行,而放弃对动作的继续尝试。可见教师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学生都要饱含期待之情,学生不能没有教师的支持、鼓励和期望,他们常常是按照老师给设定的模式来认识自己、要求自己的。这种期待情感能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增添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是学生上进的动力。

三、愉悦之情

教师带着愉悦情感走进课堂并自始至终保持愉悦心情,能将学生带进一个和谐、轻松、友爱的学习环境,对课堂气氛、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

要持之以恒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再的教师也是平凡普通的人,也会经常遇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冲击和干扰,时常出现忧愁、烦恼、悲伤、激动等情绪。若把这种情绪带到课堂,势必影响教学质量。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有博大胸怀包容工作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养成走进课堂之前迅速排遣心理干扰的能力,带着愉悦之情来面对学生。

对学生有宽容之情,不但能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还能使教师本身从严要求自己,在教学中根据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探索适宜的教学方法。

教师充分体谅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障碍,对学生怀有宽容之情能驱使自身探索出更新、更好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情之所至,金石为开。实践证明,教师的情感因素对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体育教师应努力培养自身良好的情感品质。在教学中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使学生在的情感环境中更好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接受教育。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曙光镇中心小学)

体育教师论文: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师应加强体育理论

摘 要:当前各小学体育教师并不都是体育专业人员,其中许多是“半路出家的”,他们掌握的理论知识不太,或者已经过时,这样只有提高他们的体育素质,才能胜任现在的小学体育教育。提高体育素质最有效方法,就是加强小学体育教师的体育理论课教学,使他们系统地学习、掌握近期的理论知识。

关键词:新课改;体育理论;加强

1 体育教师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1.1 未来的小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教师具有体育理论素质

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如学生的大课间活动,课外体育活动都是班主任的工作范围,体育教师主要负责教学训练、竞赛,班主任要把学生体育活动安排好、组织好、指导好,必须掌握体育基本理论与知识,特别是农村的小学,专职体育教师更是屈指可数,许多语、数学科教师更要兼上体育课,掌握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显得格外重要。

1.2 加强体育理论教学,有助于改变重智育轻体育的现状

重智育轻体育是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一种观念。这种观念使许多小学生不愿参与体育锻炼,其原因就是不了解体育,不懂得体育的作用,认为体育只是玩玩,因此可有可无。而作为小学教师来说,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转变对体育的错误认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倘若教师本身都不懂体育,那么就无法从事对学生体育的教育引导,因此,小学教师需要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武器。

1.3 提高体育理论素质也是小学教师自身的健康需要

作为小学教师,不仅有责任教育、组织、指导学生参与体育,而且也必须身体力行,一方面为学生作出榜样,另一方面也是自身健康的需要,要提高体育参与的意识、兴趣、习惯,必须掌握体育理论的基本知识。

1.4 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也是教育形式的需要

小学教师都将会为人父母,将成为家长,而家长是孩子的及时任老师,他们的行为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家长在思想上重视体育煅练,并能用正确的理论指导体育煅练,那孩子从小就能对体育煅练有正确的认识。全民健身是靠全民在观念上,对健身有一定的认识才能有效开展,如果每一个家庭,有一个人能从理论上给全家老少进行科学的指导,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练,何愁群众体育开展不起来?

2 小学体育课理论知识的教学现

2.1 对体育理论教学重视不够

体育课是各小学的必开课,领导只重视室外体育课,而室内理论课上的质量得不到重视,教师本身也存在着这样的想法,只要将室外实践课上好,室内课上不上无所谓。学生接受不到、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对体育正确深刻的认识,就没有体育参与的动机与愿望。同志在体育研究中深刻指出:“要促使其自觉,非动主观不可。”因此,要学生重视体育、参与体育,必须从加强体育理论课教学入手。

2.2 体育室内课教学质量低下

上好体育室内课,教师除了需要具有扎实、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外,还必须具有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理论教学的能力。然而,由于体育教学长期受“重技术、轻理论”的影响,体育教师队伍大多是“技术型”、“经验型”,而“理论型”、“科研型”教师少,因此造成实践课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上室内理论课力不从心、费劲吃力,上课就是照本宣科,自己也不知所云,学生迷迷糊糊、一知半解。体育教师缺乏体育理论知识,不仅影响他们自己的体育参与态度和能力,也直接影响他们对小学生进行体育教育。

2.3 体育室内课教材较少,缺乏新事物

体育教师要使室内课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有新的教学方案、方法,要不断增加新内容。学生无法从教师那里学到新的体育理论知识,怎能掌握近期的体育理论和技术?

3 加强体育理论课教学的措施

3.1 增强对体育理论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老师的教育指导,使学生认识到体育理论的重要性,意识到只有具备了较、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才能、正确地认识、理解、支持、科学地参与体育,从而促进小学体育健康地发展。

3.2 改革体育理论课教学内容

体育理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育认识,增强体育意识,了解体育活动中生理、心理变化的规律,掌握体育煅练与健身的科学方法,教你如何欣赏体育,如何去组织安排体育活动竞赛等。因此,体育理论的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着体育理论教学的目标,任务去组织选择教学内容。依据体育理论的教学任务、目的,体育理论教学的内容应该包括:运动解剖、运动生理、运动生物,运动力学的最基本知识,体育保健,体育卫生,体育竞赛的组织编排方法,体育欣赏等,这些都是小学教师应掌握的体育理论知识。

3.3 提高体育教师的理论素质

提高体育教师的理论素质,是提高体育理论教学质量的关键。一个的体育教师应在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也应该是的,由过去侧重掌握活动技术转变为理论、技术发展;由简单的“示范型”向具备高素质的“智能型”过渡。体育教师的理论素质,应该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必须掌握必要的政治理论和方法,其次,必须掌握生物学知识,心理学,活动训练学和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第三要掌握活动项目的有关理论及其比赛规则,第四还应具备社会学,文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尤其是体育教师,理论知识水平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体育观念,体育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小学体育活动的开展,影响到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党的教育方针的落实,因此,小学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的改革和实施已迫在眉睫。

体育教师论文:小学体育教师如何以高尚的道德人格影响学生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以身立教,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做到举止大方,谈吐文明。在教学中,力求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特点,显得健康而富有朝气。体育教师的仪表也特别重要,好的仪表能够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提高教育效果。

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种特别的“亲密性”,在这种“亲密接触”中,体育教师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多一份人格暗示与辐射。因此,体育教师要以自己语言的优美、行为的文雅、生活的朴实、衣着的整洁、态度的积极、思想的进步和作风的正派,给学生以耳濡目染。体育教师应具有希望在学生身上建构起来的普通公民道德,还必须率先修养希望学生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养成的一些特有的良好品质,如尊重他人、公平竞争、敢于争先、民主、果敢等。

“身正为师,学高为范”,体育教师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去完善自己。可以说,在体育教学中,真正起到有效性教育作用的,只能是在言传身教中的教师的道德修养,而不是所谓的说教式“灌输”。

在实现“快乐体育”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努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通过自身的人格与道德情操,来积极影响学生,使体育成为一种愉快的课程,成为一种让学生个性尽情舒展的教育,一种能促使学生健康人格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作者单位:南阳第二中心小学)

体育教师论文:云南省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幸福感维度的研究

摘 要 通过调查了解云南省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的幸福感现状,分析并揭示影响中老年体育教师幸福感的因素,对合理进行教师管理、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培养高质量的人才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中老年教师 幸福感

目前,云南省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群体在身心健康方面不容乐观,繁重的工作和源源不断的压力严重影响了教师对幸福感的体验。而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的幸福感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还影响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的幸福感与个人健康问题,不仅对自身有重大的影响,而且对社会和国家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改善高校体育教师的幸福感维度成为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

1 现状

1.1女性教师群体的自我价值平均分高于男性群体

在对云南省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的性别分析中,女性教师群体的自我价值平均分高于男性群体的,且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在社会中大多数情况下男女扮演不同的生活角色有关,男性在家庭中往往扮演“顶梁柱”的角色,且社会对男性的期望值往往也高于女性,因此来自于家庭、职场等方面的压力可想而知。而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往往很简单,只需要她们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处理家务以及相夫教子上,同时来自工作方面的压力相比男性而言要小很多,把“朝九晚五”的本职工作做好就够了,而且高校教师这个身份足以让女性教师拥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这使得她们较男性而言更容易满足,因此女性群体的自我价值高于男性群体。

1.2 男性教师群体的正性情感平均分低于男性群体

在对云南省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的性别分析中,女性教师群体的正性情感平均分高于男性群体的。一般认为,女性由于承担更多的是家庭照料之类的角色,而且女性往往对生活都进行细腻关注,这些都使得女性更愿意体验和表达情感,比男性在情感体验上更为敏感,因此在正性情感的表达中,女性教师得分要高于男性教师得分。

1.3 女性教师群体的自述幸福感平均分高于男性教师群体的平均分

在云南省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中,男性教师群体的自述幸福感平均分低于女性教师群体的平均分。专家认为,如果女性在遇到对自身不好或自己难以控制的事件时,这种行为可能导致她们在短时间内难以抵消消极影响,但是如果她们的生活相对要积极美好,那么女性比男性更能体会到强烈的幸福。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在社会中大多数情况下男女扮演不同的生活角色,女性群体较男性群体而言无论从生存压力还是社会人际关系的压力要轻松,所以在自述幸福感的比较中,女性教师得分要高于男性教师得分。

1.4 幸福感与职称有关

云南省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中,教授职称的群体与讲师职称的群体在自我价值方面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且教授职称群体的平均分高于讲师职称群体的平均分;教授职称的群体与讲师职称的群体在自述幸福感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教授职称群体的平均分高于讲师职称群体的平均分;教授职称的群体与副教授职称的群体在自我价值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教授职称群体的平均分高于副教授职称群体的平均分;教授职称的群体与副教授职称的群体在自述幸福感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教授职称群体的平均分高于副教授职称群体的平均分;其它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当前高校里的职称竞争很激烈,尽管职称是在教师中的一种评比方式,但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更是社会地位的体现。由于此原因,初级教师与正教授在人们心中有着天壤之别,初级教师总觉得自己在其他教师和学生面前低人一等,很多初级教师从一开始参加工作就努力着向教授这个目标迈进,他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参与相关课题、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来增加自己的科研成果,直到晋升为正教授那天这些压力才会真正释放,同样的中级、副教授的焦虑水平也是如此。

2 建议

2.1学校加强重视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重视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的研究,有必要设立相关高校中老年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的管理部门。充分利用和整合高校资源,开展各项有利于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讲座、交流会等形式的活动,保障高校中老年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2.2 加强与扩大高校中老年教师身心健康重要性的宣传

在学校范围内,通过聘请相关专家定期举行高校教师健康知识讲座,针对个别教师诸如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从思想上提高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对健康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2.3 保障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定期进行体检

把对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的定期体检落实到位,针对体检的每一项都严格把关,严厉杜绝“走过场”的行为。针对中老年体育教师可能出现的高血压、高血糖、心脏病等慢性病要认真进行检查,同时在日常饮食、参与体育活动等方面进行科学指导。

2.4 提供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条件

改善高校体育场馆设施,针对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的身体素质状况,合理引导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利用闲暇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给高校中老年教师提供体育锻炼的良好条件,培养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的体育兴趣。

体育教师论文:体育教师提高体育教学管理和掌控能力的研究

【摘要】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一堂体育课由老师精心设计、安排,细致地对每个项目的每个练习的次数、 完成的组数、强度都做了安排。 而新课程要求更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 在组织方法、 教法手段上又有很多的创新, 这就对体育教师的管理和掌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体育教师 教学管理 掌控能力

1. 前言

能力就是指人或动物顺利完成掌控某项活动时经常地、 稳固地表现出来的整体特征。是各种技能的整体表现。体育教师的教学管理和掌控能力应该理解为体育教师在掌握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体育专业知识和体育教育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体育教育实践积累, 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能设计和实施把学生有效地组织起来有序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并进行有效地管理, 对体育教学中突发的人为或者非人为的因素及时应对控制全局,从而达成教育教学目标的的职业能力。它是体育教师必须具有的一项重要的职业素质,也需要体育教师一生为之奋斗学习的根源。

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以及体育教师对课堂的把握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3. 研究结果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得出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 (1)复杂性管理。体育教学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管理工作。其管理的内容多种多样:人(教师、学生),物(设施、场地、器材),财 (经费),资料(教案、教学文件、图书等),时间(教学进度、课程表、课堂评价)等,所有内容必须面面俱到,否则会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进行。体育教学管理中既要处理好教,又要处理好学。既要完成管理和教学任务,又要承担思想教育工作。而且还要协调同学校和其它教学管理部门及时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是对体育教师的掌控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 (2)延续性管理。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延续性过程,不能把它看成是一个个孤立的片段,并且要对这个延续的过程进行连续的管理,不能有中断和脱节。从时间上看,虽然可分为不同课次和阶段,但是往往单一的课次和阶段对整个体育教学过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放松管理,就不能形成和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整个教学活动也就不能按计划,顺利地开展。管理人员应保障整个教学管理过程的连续性,根据不同环节和阶段,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方法。(3)时事性的管理反馈。体育教学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动态系统(天气、人力、物力、财力、场地器材等等),在其运转过程中,必须要不间断获取各个方面的反馈信息,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及时调整各个方面的关系,使整个系统正常地运转以获得较大效益。(4)及时性的管理评价。现在的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注重课堂评价,体育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地对课堂中所出现的一切因素(预计和预计外)给予及时地评价,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管理和掌控能力,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

4. 研究相关对策

4.1 建立合理的体育课堂规范。恰当的体育课堂规范是体育课堂教学获取预期效果的基础,体育课堂规范就是教师对本次课或是本计划给予先行的提示,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能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体育课堂气氛。

4.2 明确教学目标。体育教师在准备活动开始前,要向学生讲明白本课内容的学习意义与目的。只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才能激发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学习兴趣,这是体育教学的根基所在。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明确他要达到的目标和所面临的具体任务。

4.3 创设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当师生关系融洽,无论是老师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在非常轻松的状态下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去,与每个学生做到心与心的沟通,了解到他们的想法,知道他们的困难,爱护每个学生,做到不偏、不袒护、不歧视、不冷落,一定要一视同仁,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这样教师就会在课堂中树立威信,得到学生的尊重。最重要的是学生会在体育课堂教学管理中自觉服从管理。

4.4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创造积极的体育课堂学习气氛,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样,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切实提高备课质量多进行教案交流活动。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就是备好课,这样才能做到上课中有的放矢,对课中突发的情况也有预见。体育教师不但自己要备好课,还需要经常进行备课的交流活动。 这样才能保障教学资源共享,相互学习补缺补差。 (3)提高体育课堂教学修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大量的学习途径和不断地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修为,善于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对照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使学生学有所得,精神上能得到某种满足。

4.5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掌控能力。掌控能力的体现具体表现在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课整体的把握和出现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我们说课前的备课是必须的,备课需要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器材等等。但是很多突发性的情况是很难预见的,所以就要求体育教师对课堂中突发性的情况做出的判断然后给予正确地应对。

5. 结论和建议

5.1 体育课堂教学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需要建立合理的体育课堂规范,有利于学习的体育课堂气氛。

5.2 体育教师应使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激发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学习兴趣,这是体育教学的根基所在。

5.3 师生关系有利于创设和谐新型师生关系有助于轻松和谐的完成课堂教学内容,还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

5.4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使体育教学活动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5 体育教师对课堂中突发性的情况做出的判断然后给予正确地应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掌控能力。

体育教师论文:体育教师具备的应变能力

【摘要】 由于体育课是室外课,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热情高涨,对新的动作技术又急于求成。因此,常给体育课堂带来一系列的“小插曲”,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而应变能力强的教师总是能迎刃而解,甚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提高体育教师的应变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下面笔者结合平时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谈谈体会。

【关键词】 体育老师 应变能力 体育课堂

一、教师可能发生失误

任何一个教师,即使课备得再详细,都不可能把什么事情都考虑得十分周详,是无法面面俱到的,因为,意外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在教学中出现失误是难以避免的,重要的是如何纠正和改善。

(一)讲解时出现的失误。由于各种原因,教师在讲解时难免会出现错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当你还未发觉时,可能已有学生在偷笑了,教师如果还在滔滔不绝的演讲,学生会笑得更厉害。如果教师发觉了,不去改正,却一味狡辩,后果会更糟,学生会认为你虚伪,自身形象也会大打折损。好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进行自我解嘲:“老师真是老糊涂了,刚才有个问题讲错了,下面让我们再学习一遍。”这样即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活跃气氛,挽回影响。

(二)示范时出现的失误。导致教师示范失误的原因很多,如过分自信,注意力不集中,对动作技术掌握较差,身体素质下降,以及场地器材不规范等。都会使示范质量受到影响,甚至失败。因此,上课前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思想上、体力上和技术上的,不打无把握之仗。对自己的实际水平要有一个确切的认识,并想办法克服自己的薄弱环节,对自己示范不好的动作,可以事先训练好“尖子生”来代劳。尤其是比较年长的教师,体力上吃不消时,好只在旁边做好讲解和保护帮助,量力而行。

1. 说明原因,重做示范――这适合教师能够独立完成时。本来可以做好,但因疏忽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而没能做好。可以调侃道“看看,这就是没有做好准备活动的后果。下面,请大家欣赏标准动作。”

2. 坦率说明,代做示范――这一点适合教师不能够独立完成时。教师没有掌握好动作技术,或者身体素质下降,可以叫学生示范,教师做好点评。切不可勉强自己,硬要示范,容易造成伤害,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老师都做不好,我们能行吗?

(三)批评时出现的失误。学生偶尔会犯错误,教师适当的批评,会促进学生的进步。但要注意别冤枉人。如有一次长跑课,有一名学生慢慢悠悠,像在散步,教师当场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当场就哭了。在学生的议论声中教师才了解到,他昨天摔伤了,今天是坚持上课的。教师马上整理队伍,在全班同学面前向这位同学道歉,检讨自己没有了解实情的过错,表扬他能坚持上课。同时也要求同学们有伤痛千万不要隐瞒,要向老师请假。这位学生终于破涕为笑了,全体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四)保护时的失误。在体育课堂中,经常用到保护与帮助,这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但是由于教师的疏忽大意,判断失误,保护方法不当,学生动作严重变形,无法保护等原因,就会造成保护失误。出现失误后,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以免造成人人畏惧,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后果。具体方法有:

1. 查找失误原因,重述动作要领,让素质较好动作规范的同学先做,给其他同学鼓舞信心,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2. 给予正面引导,消除紧张心理,鼓励他们发扬勇敢拼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的提问。由于学生的求知欲望热烈,对新事物好奇心强,经常提出一些新问题。多属于体育理论知识方面的问题,较容易的问题,我们可以当场解答。若是难以一下子讲清楚的,或是回答不出来的,以及稀奇古怪的问题,一定要认真对待,否则会闹出笑话的。

1. 暂缓回答。对于能讲清楚又一时无法讲清楚的问题,可以向学生说:“这个问题现在讲了,你们不一定能理解,等以后学习了××后,你们自然会明白的。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时间,我们以后再讲好吗?”

2. 事实回答。对于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或者答案模糊,千万不要信口开河,可以给学生说:“这个问题等我查证后,再给你正确的答案好吗?”

3. 幽默回答。对于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可以回答得婉转些,对于毫无意义的问题,就直接拒绝回答,可说:“这个问题毫无意义,没有回答的必要。”

(二)学生的要求。学生往往会觉得老师是万能的,只要想得到的,老师就会满足他们。因此经常要求教师做力所不及的示范,教授新颖而缺乏教学条件的内容,或者跨越初・中级阶段的高难度动作。任何一名教师都不能项项具精,对答如流的,而有的学生往往不喜欢教师的强项科目,专抓教师的弱项科目,即使是无意义的,让教师“出丑”。

1. 要求示范。一般来说,学生喜欢看教师示范,觉得这样才有性。如果示范错了,不妨将错就错,示范一遍。然后提问学生动作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改进?若是自己实在做不好的动作,可以叫“尖子生”示范,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对于高难动作,而且与教学不沾边的,建议他们看录像资料。

2. 要求讲解。备课时要注意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多查阅相关资料,防范于未然。否则教师会一问三不知,呆若木鸡。

所以,要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教师除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还必须懂得一些运动生理卫生学知识和相关的医学救护常识,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很好的应变能力,通过不断地实践来充实自己,提高工作能力,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让每一节体育课都是我们辉煌的舞台!

体育教师论文:新课程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摘要】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新一轮的体育改革的开始。新课程标准在设计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评价方式都与原来的教学大纲不同。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教师的课堂生活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可以推断21世纪中国的教师将是中国社会上具变化的职业。这将对体育教师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教师 能力 要求

一、知识的更新能力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已经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仅是一项事业,更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学校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单凭职前的文凭是不够的,“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也要有一桶水”这强调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必要储备,而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新的科技效果不断涌现,这就更强调知识更新的能力。如:具有现代教育理论、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的体育理论知识、及取得运动员等级证书、裁判员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等的相关的体育技能知识。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技术知识,有多种综合知识又有专业技术知识。

二、教师的创新能力

新体育课程标准十分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的意识被视为新课程的生长点。因为只有教师不断地创新,学生才会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体育老师应该积极不断革新、力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改变单一考试法、改变传统陈旧的教法。教师应是一名决策者、创新者,而不是实施者、依赖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自主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性精神和能力的主要途径。体育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爱好,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求索精神,敢于发表意见。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创造性发展能力、创造性动手能力是十分重要。故首先要求体育教师要大胆实践,敢于创新,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只有教师首先成为创新者才能使学生大胆探索,敢于怀疑、敢于创新,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创意。

三、具备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力

现代技术教育是信息时代的教育,现代信息教育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开阔,提高学习效果,拓展教学的空间,随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代多媒体教学将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新课程标准强调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及多媒体设备,更要掌握现代化技术渗透到体育教学、体育管理、体育科研中去。如:运动员的图片动作技术分析、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运动心率测试的运用等,有利于诱导学生形成学习先进技术意识的方法。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的设备大胆改革,提高课堂质量。这既是革新教育手段的前提,又是我们培养学生“有理想”的需要,更是教师在21世纪生活必备的知识素养。

四、具备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改变学习机械模仿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把自主、合作、探究这些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的曾经被我们忽略了的东西凸显出来,变成学生的自觉追求,主动学习,让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和与人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敢于探究学习、交流学习与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在探究与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运用新课程的标准要求,选择有价值有吸引力的题材让学生探究、分析。教师应放手让学生探究,但应对学生学习情况了如指掌。在探究性的学习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律性,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收到预期效果。

五、具备学生的科学评价能力

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取得新的进步。在评价时要中注意以下几方面:(1)要关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2)恰当地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评价;(3)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育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各项练习,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发挥评价作用,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进步。

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人力资源的开发,学校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实施过程中,除了体育老师以外还应开发和利用班主任,校医等人力资源,发挥体育特长生的作用,如请他们作示范,当体育委员等。

(2)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发挥体育器材的多功能,如:垫子可以用来跳高也可以做前后滚翻等;栏架可以跨栏也可以做足球门。根据学校情况废旧器材的利用如:用铁圈,木桩作篮球架;用旧足球、沙子、制成实心球等。

(3)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春季可以开展春游,夏季可以开展游泳,秋季可以开展爬山,秋游,冬季可以开展滑冰、滑雪等活动。体育老师要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要努力开发它潜在的功能。

综上所述: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进一步更新知识,改变教学观,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课程观,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确定体现时代精神的新课程价值观,除去现行课程体系的弊端,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体育教师论文:浅谈新世纪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素质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世纪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有助于广大的体育教师改进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做合格的体育教师。

【关键词】新世纪;体育教师;教学能力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体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就对学校体育提出新的课题和要求。因此,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手段等都需要进一步扩大和充实,使学校体育远远超出单纯强身健体的运动功能,向多功能社会化方向发展。体育教学也已经由以往的蜻蜓点水式的面面俱到的教学模式转到了使学生掌握一项或两项体育运动,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求学生树立“健康及时”的思想和“终身体育 ”意识,就对新世纪的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使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大的方面:

一、设计体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1、制订教学目标的能力。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体育教学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合理、恰当的体育教学目标。对体育教学活动有促进作用,相反,过高或过低的体育教学目标都会影响体育教学效益。教师在制订体育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制订出的教学目标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教学应当先于发展、引导发展,其实质在于创造最近发展区,并促进最近发展区转化到现有发展水平的范围之中。

2、编写教案的能力。上课首先要备好课,编写教案是备课的最终结果,教师要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规划教法的基础上编写教案。教案实际上是对一堂课详细具体的设计,由任课教师亲自制订的体育课教学行动方案,是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直接依据。编写体育课教案的态度是体育教师事业心的一种反映,教案的质量则反映出体育教师的业务素养,教学经验和艺术水平等。换句话说,编写高质量的教案有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说,编写好教案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编写教案的工作。

3、选用教学方法的能力。选择和运用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学校场地、器材的实际状况,及教师自身所具备的特长和教学环境等相关因素。选择有效地、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构思和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体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1、课堂组织的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体育教育工作者重视。这就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课堂组织的能力。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活动,它活动场地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这些都给体育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大的难度。要求体育教师要有更高的组织能力,使体育课堂活泼而有序,轻松而严谨。应该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2、语言表达的能力。学校体育教师课堂上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边线在:讲解流畅,口令,吐字清晰。语言是教学过程中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力求无声语言和有声语言的结合。无声语言主要是表情达意的目光语、充满爱心的微笑语、得体适度的手势语和优美规范的身体语(动作示范)。体育课中的无声语,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积极大胆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具有特殊的功效。有声语言指口头语言,它要求体育教师有具有清晰的口令,的吐词,明确的指示以及恰如其分地比喻、评价、结论等。

3、正误对比的能力。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理解能力不一,在学习技术动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有时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动作。教师要善于发现典型或类似的错误动作,使学生互相观摩和对比,教师再对各种情况的错误动作进行分析,或者是由学生互相纠正,使学生对技术动作有正确的概念和进一步的理解,以便尽快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这里需要主要的是,教师在安排正误动作对比和指出错误动作现象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4、电化教学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电化教学手段进入体育教学领域,录像、多媒体等已逐步进入体育课堂教学。这些先进的电化教学手段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知识含量大,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容易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接受更多的知识。学校体育教师应当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各种电化教学手段于体育课教学之中,这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教学改革的具体体现。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若要适应21世纪的教学工作,就必须具备有电化教学的能力。这是新世纪体育教学工作对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

三、评析体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1、教师自我教学效果评析的能力。体育教师应具备自我评析教学效果的能力。首先应评析一节课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的关系,各环节与课的整体关系。然后评析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并进行分析。对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用,是否合适,是否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是否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锻炼兴趣,发展学生个性。通过以上的自我评析,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评析学生学习效果的能力。体育教学的目标已经由以往的单纯的传授运动技术转变为发展能力和培养运动习惯。所以,体育教师应综合评析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发展过程,即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强弱;营养、卫生习惯的好坏;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的掌握程度和运动能力的高低;思想、道德、意志等品质和个性发展的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以鼓舞学生努力学习,坚持锻炼,促进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使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趋于一致。

21世纪合格的体育教师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但教学能力是基本功,广大的学校体育教师必须在实践工作中改善和提高教学能力,以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体育教师论文: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情感品质

【摘 要】教师的情感因素对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体育教师应努力培养自身良好的情感品质。在教学中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使学生在的情感环境中更好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接受教育。

情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尤其是体育教学,由专业特点决定教师经常要手把手教授学生动作,与学生情感交流更为直接、具体。教师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暗示、每一个眼神都传递着教师不同的情感,都可能引起学生情感产生巨大的变化。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要获得这种情感氛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不但影响自身的教学活动,而且随之直接感染着每位学生。教师良好的情感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师生情感融洽,相互信任,教学气氛活跃,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的、最有利于教学的情感品质。

一、热爱之情

爱是对人或事物的最深的情感,可表现为一种倾向,形成一种动力。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溏之不能没有水。”爱的情感是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它表现在二个方面:

(一)对体育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体育教学是一项艰辛的劳动,教师在付出复杂的脑力劳动的同时还要付出繁重的体力劳动。教师只有对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执着的追求,才能具备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克服重重困难,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对学生真挚的热爱。教师关心热爱学生,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也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根本保障,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它最能激起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最能激励教师千方百计地去教育好学生。这种情感驱使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对学生诲人不倦。使教师以更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障碍,挖掘出自身较大潜能,创造好的教育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也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有了这种爱,学生才会把教师当成亲人、知心朋友,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感情,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从而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上。心理学关于模仿的研究表明了这一点:“人们总是趋向于模仿他所爱的人,而不愿模仿他所嫌弃的人。”可见教师这种爱的情感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之渴望获得知识,主动模仿教师所教授的动作,提高教学效果。如果教师缺乏这种爱,对学生冷漠无情,甚至对他们感到厌烦,动不动就严加训斥,学生就会紧闭心灵的大门,势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使教育活动受阻甚至中断,给学生造成心灵上的创伤,最终导致教学的失败。乌申斯基说得好:“如果你厌恶学生,那么,教育工作刚刚开始时就已经结束了。”教师的教育只有溶解在爱的情感里,才能转化为学生自身需要,引起学生积极反应。

二、愉悦之情

教师带着愉悦情感走进课堂并自始至终保持愉悦心情,能将学生带进一个和谐、轻松、友爱的学习环境,对课堂气氛、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

要持之以恒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再的教师也是平凡普通的人,也会经常遇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冲击和干扰,时常出现忧愁、烦恼、悲伤、激动等情绪。若把这种情绪带到课堂,势必影响教学质量。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有博大胸怀包容工作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养成走进课堂之前迅速排遣心理干扰的能力,带着愉悦之情来面对学生。

教师在愉悦情感的支配下进行教学工作,思维敏捷,语言丰富有情感,动作优美自如,面部表情自然丰富。从而创设出轻松、欢快、无忧无虑的教学情境,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心,增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可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特别是由于体育教师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多,加之体育教学本身特点,能够触发激情的刺激源较多,如学生在投掷教学中不注意安全,违纪现象屡屡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愉悦的心境会使之平静理智地来处理问题,使突发事件转化为新的契机,不至于因发怒而影响原有的良好的教学气氛。反之,教师本来心情烦燥、压抑,遇到这种情况便怒火中烧,失去理智,向学生发泄出来。结果往往是,说话走火,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整个教学情境随之变得沉闷、压抑起来。这样,会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应注意培养稳定的愉悦情感品质,要带着欢笑走进课堂,以愉悦之情唤起学生愉悦情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环境中接受教育。

三、宽容之情

宽容是缩短师生心理距离、消除师生间隔阂的良药。体育教学活动复杂多变,学生又活泼好动,比较难于组织,学生经常违犯纪律,要求体育教师要豁达大度,对学生有宽容之情,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这种宽容之情能卸去学生的心理负担,给其改正错误的机会,使其有勇气纠正错误,教育效果明显。对待学生的错误应采取冷静的态度,不应横加指责,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替他们想一想,采取恰当、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改正。这种豁达大度的宽容之情使学生感到教师富有人情味,对教师产生一种既崇敬又敢于接近,友好相处的心理相容的亲近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反省自己的行为,唤起学习激情。

对学生有宽容之情,不但能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还能使教师本身从严要求自己,在教学中根据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探索适宜的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论文:怎样建构中学体育教师素质

体育教师是以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施加特定影响为其职责的人,社会期望体育教师成为理性的典范,道德准则的楷模,体育文化科学的,特定社会价值的维护者。体育教师应该反映历史和现实中最美好的东西。从体育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来看,体育教学总是体现一定的社会要求,不仅传授科学知识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而且影响学生社会化进程,使青年一代的思想行为符合社会的价值观、规范和习俗,从而保障社会的延续性,这就是体育教师的职责和角色。

1、政治思想素质

(1)政治理论方面 要学习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和哲学、以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武装自已的头脑,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实践,自觉地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和"终生做体育工作"的专业思想。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和共产主义世界观。

(2)职业道德方面 它是人们在职业实践中形成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风格习惯的总和,即常说的师德。它主要表现为体育教师要有春蚕吐丝般的献身教育的精神;精通业务,学而不厌,勇于探索,顽强拼搏,不断创新的精神;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时时处处起到教师的表率作用。

2、道德素质

教师的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结构中极为重要的基础,道德就是人们的行为准则,就是做人的标准。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它是教师敬业爱岗的基础,能使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对技术精益求精,能使教师正确看待和评价自已所从事和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以致在市场经济大潮诸多消极因素的影响下,仍能发扬"红烛"、"春蚕"精神,献身体育教师事业。

3、较好的体质状况

体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是体育教师应具备对技术动作的示范能力,也就是运动能力,包括体能和技能。一名好的体育教师应有一个健壮的身体,在力量、速度、柔韧、灵敏、耐力等各方面素质良好,能具备各种活动和运动能力,即他的体格、体能、机能、适应能力和精神状况都有好的表现。有了这些素质,直观上是体育生物效益的客观再现,是对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具有积极的诱导作用。

4、专业素质

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等要素的综合体现,是教师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保障。

(1)专业技术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一般而言会做才能会教,做的越好,体会越深,感性知识越丰富,具备会教的潜力就越大。但是会做和会教之间不是必然的自发过程,技术水平越高,并不等于他的教学能力越强,但会做是会教的基础,会教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

(2)专业理论知识 知识是产生能力的基础。掌握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对发展智能具有奠基性的作用。知识越渊博,能力便越强,无知则无能,这是举世皆知的道理。高尔基说过,"人的知识越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有学者研究指出:未来体育教师知识构成的模式,将由人们提出的"金字塔型"转换为具有"放射性的圆台型"。即随着一个人的学有所成,水平越高,综合知识面越宽,就越有利提高专业知识的浓度水平,其教学能力就会越强。

(3)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业务工作能力,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新时期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保障,也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关键性因素是教师的能力素质,它有助于教师提高传授知识的效率和在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发挥。因此,它是教师能否出色的完成教学工作的关键要素之一。

5、指导社区体育活动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渐渐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时尚,主体自发的体育健康意识和大众体育活动悄然进入社会和家庭,尤其是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后,各种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等群众性体育组织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社区体育的兴起正在呼唤一支具有体育专业知识和技术的社会体育指导队伍。

6、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

现代意识的时代精神是现代化和时展的产物。当前,我国仍处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要适应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需要首先必须树立现代意识。正如英格尔斯所说的那样,如果人们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上都经历一个现代化的改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的人手中变成废纸一堆。由此可知,树立现代意识和具备时代精神是现代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的基本要求。优化当代中学体育教师人才的素质结构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推行素质教育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奠基工程。本文阐述和构成21世纪初中学体育教师人才的素质要素之间,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都有不可能各自孤立地存在并发挥作用。

体育教师论文:新课改下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探讨

【摘 要】新课改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不断深化改革,对广大的 体育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应具备什么能力,才能适应新课改下的教学、教研,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的要求?

【关键词】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想象力 ;创造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

体育教师按新课改要求进行上课,遇到了很多问题。“以人为本,健康及时”的思想确立,直接指导着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应改变以前学校体育课中的被动教育,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材以及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发展身体素质和良好个性非常重要。体育教师应如何适应新课改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浅析。

1. 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1.1 自学能力。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指的便是一种不间断的自我学习和提高,并藉此不断获得新知识、新能力的意识和精神。它是创造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广泛吸取前人的知识和经验,学会和掌握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深的新知识。如果没有自学能力,马克思写不出《资本论》,华罗庚成不了数学家。唯有坚持自学,才能避免知识老化。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体育教师以前所学到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也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而逐渐过时乃至被淘汰。教师身为推动人类体育事业向前发展的排头兵,思想要先进,知识要更新,能力要超前。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教学教法千变万化,没有相当的自学能力将是无法想象的。面对一群群可爱的学生,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体育教师要通过自学随时更新知识,跟上时代,永不落伍!

1.2 观察能力。

达尔文说:“我超过常人的地方在于,我能够觉察那些很容易被忽略的事物,并对它们进行详细的观察。”达尔文本人所取得的成就已经为“观察力”作了好的注脚。任何注重实际并取得成功的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无不开始于带有疑问的观察。观察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及时步,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础。任何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都离不开细致而正确的观察。没有观察就没有进步。

1.3 思维想象力。

细致而正确的观察与思考相结合,观察力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就是思维想象力。思维指的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而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种善于创造新形象的能力就叫想象力。新的想法,与众不同的见解,别出心裁的方法,都可算是思维想象力的产物。创造性的头脑应该是善于思考,善于探求事物的真相,敢于想象,善于想象并藉此迸发创造水花的基石。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师要想拥有出色的思维想象力,不但要学会而且要善于使用思维的工具,也就是语言。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帮助一个人正确而精辟地总结、归纳和概括他的思想,捕捉灵感的火花。而要练就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做到三多:即多读,多说,多思。多读是为了在人的大脑中存储足够多的知识和信息,避免在“说”时空洞无物或辞不达意;多说是为了加强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这样不但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能在这种交流和沟通中获得新的信息;多思则是为了将获得的词汇、知识和信息加以整理、消化,变成自己的思想,为加强想象力储备能量。只有做到这三多,才能将自己的研究心得、设计意图、思想感情等而流畅地表达出来,并为他人所理解。这是认识周围环境,激发创造兴趣和热情的重要途径。一句话,思维想象力是体育教师在教研、教改取得成功的钥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能包括整个世界。”

1.4 创造能力。

按照德雷夫达尔的说法,“创造力是人产生任何一种形式的思维结果的能力。”根据这个定义可以得知,发挥创造力的过程就是利用已知的信息和条件,通过重新分配、组合,建立新的系统、组织或事物的过程。因此,创造力是一种在各个领域里以不同的质量、形式和强度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人的智商和情商的一种深化和外化,是衡量一个人的智力和情绪智力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应用转化程度的标准,是衡量一个人的行动能力和成功能力的显著标志。它是体现体育教师能力核心所在。新课改下体育教师具备了创造能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事物和局势中理清思路,突破陈旧的条条框框,充分利用其自身的灵活性、独创性以及分析力、综合力、洞察力,为最终解决问题并取得超出一般的平性成就铺平道路。

1.5 解决问题能力。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将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及创造力结合起来,发挥其各自的功能,便可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将这五种能力比作金字塔的话,自学能力是塔基,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便是塔尖,它是创造力较高级的表现形式。可以说,解决问题能力的大小是一个人创造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最真实、最客观的衡量标准。如果说创造能力是植物的根系,那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枝叶和果实。它能使体育教师懂得怎样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规律求突破,在困难和矛盾中寻求并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新课改有很多现实问题,特别对教学及时线的体育教师,遇到问题,如何解决,找到的解决办法是十分重要的。

体育教师具备了上述五种能力,使自己能够正确领会新课改的内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教研,打破以往陈旧的观念,适应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 重新定位自身角色,重视体育课程资源开发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以人为本,健康及时”为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在课程内容方面,重视改造传统运动项目和引进新兴体育项目,从培育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新课标还强调:“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障”。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都要遵循不同的角色要求,都要处理不同的角色关系。然而个体固有的思想观念,通常已经成为某种心理定势,在新的环境条件下继续发挥惯性作用,在新角色的认同之前,由于新旧角色间的差距,往往易发生角色冲突,产生各种矛盾,从而产生不适应感。新体育课程对我们中学体育教师传统角色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对我们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及时转变,重新进行角色定位,将会对新体育课程的顺利实施产生重要影响。此外,还应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思想上重视、行动上积极,设计、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体育课程资源包含课程组织、实施、开发、设计、评价等整个课程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环境资源的总和。通过改造传统项目、挖掘民间体育、引进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新兴项目、合理利用学校及周边自然资源与地理环境,扩充体育课程资源。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清楚的知道,体育新课改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要将新课改的理念真正落实并产生效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新旧思想的碰撞还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应认识到改革过程中的苦难和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取长补短,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脚踏实地地走好体育新课改的每一步。

体育教师论文:浅谈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

【摘 要】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新世纪的体育教师,既是体育教学的实践者,也是课程改革的探索者,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体育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本着“健康及时”的教育理念,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体育教师;职业素养

体育教学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社会合格的公民,使小学生从小拥有健壮的体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越来越被重视。然而,在一切都为了升学这一错误的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小学体育教学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加上一些学校对体育课要求不严格,致使很多学校体育课教学不规范,我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体育教师职业素养有关,对于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具有哪些职业素养,我发表一下个人浅显的看法。

一、体育教师要有较高的责任感,热爱体育工作

体育是学校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学生在接受系统教育的基础上,提高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保障学习顺利进行的基础,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目前,国家非常重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并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作为学校的体育工作者,就更应义不容辞地搞好学校的体育工作,落实“健康及时”的指导思想,确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我认为小学教育应把体育课当作大事来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如果没有健全的体魄,何以担当兴国安邦之重任。何况,中国农村儿童所占比重很高,可见搞好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是一件事关国家命脉的百年大计,应该让广大农村青少年从小有健全的体魄,使他们成为祖国的合格人才。所以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到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担负的重要职责,认真上好体育课,把体育工作落到实处,使小学生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

二、体育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处于新世纪的体育教师,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既是体育教学的实践者,也是课程改革的探索者。体育课是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体育课教学由过去注重“三基”向注重健康观念的转变,体育教师必须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使学生健康成长。体育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观,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教师要重视教书育人,在教学过中,注重德育教育。要树立新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明确自己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伙伴者、情景设计者、参与者,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体育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运动技能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神圣的,由于体育课程的特殊性,绝大部分体育教师更是深受学生们喜爱。但着现代科学与技术的飞跃发展,学生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加,这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只凭学过的专业知识显然是不够的,要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需要,体育教师已不能再是仅仅懂得一些运动技能的教师,必须是一个理论扎实、基本功过硬、知识面广、经验丰富的教育者。专业知识是体育教师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也是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水平的体现。

四、体育教师要善于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体育教师是否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体育课的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体育锻炼应根据青少年的生理特点来安排合理的运动量与运动负荷。在教学方法上要讲究个性化、多样化、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较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新课程标准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学习。这个转变可以说是最根本的转变,它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自主。自主学习原则的内涵在于让学生有时间和空间参与到体育实践当中,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多采用游戏的教学方法,因为游戏是一项最受少年儿童喜欢的综合性、集体性的体育项目,它具有一定的竞赛性和趣味性。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必须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的硬件条件、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并运用科学合理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体育课发挥其重要的教育作用,并成为学生喜爱的科目。

五、体育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中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

现在有一部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过多关注一些体育特长生和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特别对于一些运动员就更是偏爱,在体育教师能力所及的范围内给予这些学生很多“特权”,而对于体育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是不闻不问,甚至有时是冷嘲热讽,使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课产生畏惧感。体育课程是为所有学生而设置的一门课程,体育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有运动天赋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现代课程的一种新理念。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名学生都得到锻炼。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喜好,要精选既受学生喜爱,又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较大价值,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教学内容。教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程度的要求,使每一名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新的历史时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未来社会合格公民的重要历史使命,体育教师一定要提高认识,不断完善自我,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以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

体育教师论文:论中学体育教师具备的素质

【摘 要】学校体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它与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构成了培养四有新人和体魄强健的具有现代化特征的一代新人的完整内容。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合格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师;素质;探讨

邓小平很早就指出:只有好的教师才能教育出好的学生。作为学校体育的具体实施者,体育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算一个好的教师,才会无愧于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完成体育教育任务?我以二十三年的亲身实践和感受认为,应具以下四个方面的素质。

一、首先应具备的品质

(一)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中学体育教师的首要素质,是高尚的思想政治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是教师的灵魂。体育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愿意现身于体育事业,才能有巨大的力量和无穷的乐趣与信心。只有热爱自己从事的工作,才有光荣感和自豪感,才会有敬业精神。乐业不倦,才能挚爱学生,诲人不倦。只有对体育有浓厚的兴趣,在工作中才会有执着追求,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及崇高的献身精神。然而有一些体育教师的工作长期处于得过且过混日子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爱岗敬业的精神。他们中的多数人,在上体育院校以前,就很少有或根本没有体育兴趣。体育基础差的人虽然当了体育教师但他们并不心甘情愿,总是想找机会跳槽。由此可见,爱岗敬业是中学体育教师具备的第二素质。

(二)勤奋好学

经济日益发展,科学技术加速进步,人类知识总量的增加速度加快,当我们教育要为一个未知的世界培养新人时,就不能不进行刻苦的思索,预测未来的变迁。在这种新情况下,体育教师除了基本知识、技能的教学外,应该从数量日增的知识中选择最重要的、最合适的知识交给学生。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更新,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具有勤奋好学的品质,不断学习新东西,不断努力使自己站在新的知识高峰,才会看的更远、更贴切。

(三)乐观热情

乐观是一种超脱豁达的心态,为人乐观对人对事业必然热情。这种品质是体育教师所必需的。体育教学、训练、竞赛过程绝非一帆风顺,必然存在困难、挫折和失败,不为人理解或遭到他人嘲笑的可能性很大。在这种条件下,体育教师如果没有乐观热情的品质,很可能丧失信心。反之,乐观与热情可使体育教师在创新过程中始终做到干劲十足,充满信心,增加创新成功的可能性。

二、具备广博的知识

(一)学习基础理论知识

体育教学训练从其外在的形式看,似乎就是简单的跑跳及其他的一些练习。但如果想要通过这些练习得到的锻炼效果,就必须将练习动作设计的合理,各种练习组合的恰当,运动负荷安排的合理。这些无论少了哪一个都会对训练效果产生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教育理论及其规律,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科学性和艺术性。

(二)学习专项理论知识

根据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田径、体操约占中学体育教学基本内容的百分之六十,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等约占百分之四十。因此,体育教师必须经常学习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专项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专项理论水平。这样才能够正确的选择最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合理的对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制定出符合专项特点的教学训练计划,做到有的放矢,使教学训练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功效。

三、具备的实际工作能力

中学体育,整体内涵主要包括体育教学、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业余体育训练、体育教研和运动竞赛等,为了完成上述工作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实际工作能力。

(一)教学能力

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的核心,其目的除了教授体育知识、传授技术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品质,增强他们的体质,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中学生要学习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课程。所以,体育教师得门门精通,如果仅仅只掌握某种运动技能,那是无法胜任教学的。其次,体育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要具备对大纲和教材的驾驭处理能力,科学的选择教学方法、手段,合理安排运动量,有效的组织好各种教学活动的能力,具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兴趣的正确优美的示范能力。以及能引起学生丰富联想,有助于建立技术概念的清晰生动的讲解能力。另外,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还必须具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能力,善于观察了解学生行为和锻炼情况,并能迅速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还应具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等等。

(二)指导业余运动训练能力

学校业余运动队训练实体是教学的延续,是我国培养运动员的金字塔基础,也是体育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赢得学校、社会的支持和重视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怎样才能使业余训练工作做出成效呢?众所周知,在运动训练过程的诸多因素中,教练员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一个教练员水平的高低,决走着他所训练的运动员成绩的高低。由此可见,担任学校业余训练工作的体育教师还必须具备教练员的特有素质和能力。才会使训练工作沿着明确快捷的道路顺利进行,从而取得好的成绩。

(三)组织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

校内体育竞赛都是属于群众体育活动,是活跃改善、优化教育环境,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师必须要有事业心、责任感按时到堂组织好,指导好上述活动,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四、具有良好的体态和健壮的身体

体育教师健康的体魄表现在身体健康,体力充沛,体格健美上具有坚持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等良好的习惯。体育教师具备这一条件,不仅是为了做好学校工作,更是对广大学生起到身体力行的教育。体育教师,因职业特点的要求,良好的体态和健壮的身体尤为重要,这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前提,也是体育锻炼效果在体育教师身上的体现,这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因此,体育教师不但要坚持在课堂上与学生同练,而且还要长期进行课外自练。

总之,体育教师具备以上四个方面的素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不仅要与时俱进,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才能胜任体育教师这个岗位,才能无愧于社会赋予的重托。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