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经济学专业论文

摘要:通过学科建设的这些措施,经济学专业的学科建设取得很大的成绩,目前已获得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法与经济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政治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下一步目标是把政治经济学成为部级重点学科建设。
经济学专业论文

经济学专业论文:高校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的论文

一、学生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差异下新疆高校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合班教学内容不当受教学设施、师资队伍等因素影响,新疆部分高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较多采用合班授课形式。由于民族和汉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差异显着,这就使合班教学中的学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分化现象。最重要的问题是,合班教学时需要兼顾教学内容设计和编排、课时数量和学生实际情况等因素,这势必增加教学内容设计的难度。一是民汉合班导致设计教学内容存在一定难度。与新疆高校各专业中的民考汉学生相比,汉族学生的数学和统计学功底和理解能力要明显好于民族学生,这就使民汉合班的学生出现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功底两极分化的现象,这种合班授课形式导致教师出现教学内容偏多或偏少、难度偏深或偏浅的问题。这就需要对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调整。二是教学过程中偏重于计量软件实践操作的讲解,忽视了计量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在这种验证式的教学过程中,侧重于要求学生掌握软件的用法,但是从理论层面上看,学生并不理解案例操作背后的原理,从理论上不能阐述操作步骤中暗含的相关计量经济学原理,更有甚者根本不会结合实证结果对所研究的问题给予专业的解释。三是教学内容不能反映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由于目前的计量经济学教材选用国内教材,教学案例大多是摘录国内经济发展的数据,缺少反映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无法让学生了解新疆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教材及软件甄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不协调目前,在新疆高校的此类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教材及软件甄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之间的不协调性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受师资力量的影响,同一高校的计量经济学教材由于教师所教授计量软件的类别不同,再加上教材的多样化,一般很难统一成一种教材。二是对于新疆高校学生来说,根据主编的学术声望和出版社级别所甄选的教材有的内容过多且难度较大,增加了授课难度,降低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三是在新疆高校经管类专业中,有的学院以计量经济学理论为教材甄选的主要依据,有的高校则注重某种计量软件操作的实践指导性为教材甄选原则。

(三)数学和统计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自我效能感较低新疆高校特别是经管类专业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生源是民考汉的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相比,其本身语言理解能力相对较差,而且他们本身对数学和需要数学基础的统计学课程缺乏兴趣,学习的自我效能感非常低。这与计量经济学的连贯性要求有差距,因为学习计量经济学必须有良好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而且其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主要表现在:有些学生在一些前期内容上“卡壳”后,如得不到及时解决,会明显影响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有的学生听不懂的内容累积到一定程度,往往会产生放弃本课程学习的念头;有的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对数学、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这样的课程自我效能感特别低,有的学生从开始就彻底放弃了学习此类课程。所以,在民汉学生合班的计量经济学授课过程中,民族学生自我效能感较低,学习状态和掌握程度呈现两级分化的状态。

(四)新疆高校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师资力量薄弱教授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师应该有深厚的数学背景、经济学和统计学基础,还要具备计量经济学软件操作的应用能力。目前,新疆高校从事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具备这样要求的明显偏少。这就导致新疆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理论教学与经济模型脱离、与实际案例脱节、与相关计量软件分离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及时,有的高校讲授计量经济学的教师是非经管类专业的学科背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虽然能够讲授计量经济学,但由于学科功底不够深厚,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计量软件分析经济现象数量关系的能力较弱。第二,有的高校理论教学与软件教学由两个学院的教师承担,理论教学由经济类专业的学院负责,而计量软件由数学或计算机学院的教师负责。从学科融合角度看,导致计量经济学中的经济模型与实际操作之间的讲授产生脱节,影响教学效果。第三,有的高校仅注重某种软件的操作应用能力,学生根本不了解经济计量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缺少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导致学生学完该门课程后,不能结合实际情况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五)验证式实验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目前,新疆高校的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讲授、验证式实验教学模式为主,通常采用先讲授后实验与边讲授边实验两种教学方法,但在教学实践中,该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及时,“填鸭式”地向学生展示软件操作、验证书本内容,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相应内容,亦步亦趋地模仿教师所展示的内容。第二,此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很少考虑学生统计思维和解释数据能力及其运用计量模型解释经济社会现象的统计素养的培养。

二、学生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差异下新疆高校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改进

(一)根据学生差异调整教学内容

1.加强统计学内容与计量经济学内容的衔接。统计学原有基本内容应该保留,保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同时也要注重概率论与数量统计、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内容的衔接。

2.针对民汉合班教学形式,建立概率论与数量统计、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课程授课教师之间教学沟通机制。注意三门课程教学的前后顺序,避免内容重复讲授,而且授课教师应根据学生基础,对于涉及的数学基础与概率论及数量统计部分,如有必要可适当多分配一些课时。对一些重要但难度较大或因课时受限的内容,应予以简单介绍,以满足“吃不饱”的学生,同时要注意提高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设计中应多引用有关新疆经济发展的案例,这样既可以了解新疆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也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编制《计量经济学案例库和习题库》,使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其中,案例库由教师负责编制,习题库由学生的实践调查报告和国内近期习题组成。

(二)教材和软件甄选应体现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1.在计量经济学教材管理方面,学校应建立教材质量及其使用价值的评价机制。教材应树立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理念,不仅要注重理论和统计方法,注重数学推导,同时还要增加计量经济学软件的教学课时数。

2.教材甄选应突出“理论+实际案例+软件”的特色。同时,根据长期的实践积累,整合本校计量经济学师资队伍,发挥教师的优势和特长,综合各类软件优势,编写实验教学手册,提纲挈领地向学生介绍各类软件,给出相应的参考资料和网站,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弥补教学软件单一的弊端。

(三)调动自我效能感较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计量经济学章节体系内容一般是按照“概念———前提假定———理论推导———统计检验推导———案例”的顺序安排的。针对基础较差且理解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设计教学环节可以从实际例题出发,调整该顺序,即采取“案例———统计检验推导及验证———理论推导———再举例———前提假定———概念”的方式展开,结合案例来讲解相应的理论推导及概念内涵,然后再通过举例进行巩固,使学生系统掌握章节的核心内容。

2.针对民汉学生基础差异分化的实际情况,加之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方法性较强的课程,可设计PBL型的案例题,将学生置身于实际问题情境中,通过“讲解+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软件操作和实证分析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应减少对概念、理论推导等内容论证的时间,侧重对计量分析方法的应用步骤和背后暗含的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针对不同计量分析数据进行相应处理的方法及实证结果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能力。

3.教师应与学生多沟通,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学习活动。根据授课内容教师可安排专题性讲座,及时消除学生畏难情绪,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设计案例习题,由学带领组内学生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和计量分析,同时组织小组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并由组内选派一名学生讲解案例分析过程及相应的结论。

(四)提升计量经济学课程师资的专业能力

1.注意各学科教师之间的衔接。师资队伍中应包括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专业的教师、统计学教师和计量经济学教师,并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以保障在教学实践中,各专业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专业性及学生特点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设计符合相关专业的教学大纲,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提高计量经济学专业教师的经济理论水平。教师只有较深的理论功底,才能带领学生借助经济理论对所研究的经济现象和问题进行经济模型的构建,运用经济理论知识处理数据和模型检验,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和经济理论解释经济现象。这是计量经济学教学的灵魂所在。

3.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整合本校计量经济学师资队伍,根据本校经管类专业特点,选派教师参加主要计量经济学软件与专业培训,提高教师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

(五)革新教学方法

1.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结对子组建实验小组”、“好帮差”等形式,引入PBL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开展基于问题情境的教学,为学生设计基于现实经济世界的真实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通过分工协作、分析讨论并最终解决问题的方式,逐渐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基于学生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差异的情形,计量经济学应采取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且以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两种教学手段的优点,弥补其不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

3.应采取“讲授”和“考核”适度分离的考核方法。从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讲授角度来看,教师授课应保障知识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软件的操作方法,更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分析实证结果的应用能力。而站在学生角度,他们当然重视考试分数。为此,考核的试卷设计应根据具体专业的学生差异凸显知识性、操作性和应用性,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水平。

经济学专业论文:国民经济学专业之论文的范文

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战略思考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国际性旅游城市的特征与内涵,分析了湖北省宜昌市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比较优势与主要差距,指出宜昌建设国际性旅游名城,关键是要塑造城市国际性形象,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发展城市旅游并营造国际旅游环境,构建环坝国际旅游圈和环城休闲度假圈,实现从三峡旅游观光地向休闲度假地转变、从三峡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

关键词:宜昌,国际性旅游城市,发展战略

以中心城市构建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已成为21世纪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旅游业正从点线旅游向板块旅游转变,城市在区域性的板块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在宜昌,宜昌是大三峡旅游圈新的增长极,具备了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潜质,2000年至2002年接待境外游客和旅游创汇均以80%的速度持续增长。中共宜昌确立的创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三个目标之一,就是要把宜昌建成国际性旅游名城。把宜昌建成国际性旅游城市,不仅是宜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三峡旅游由点线旅游向板块旅游转变的现实需要。

国际性旅游城市的特征与内涵

从理论上讲,国际性城市具有明显的国际比较优势,包括实力优势、体制优势和特色优势,在世界或世界的某一区域范围内成为国际事务的服务中心、国际资源的交换枢纽、国际利润的创造中心或国际影响力的扩散高地,分综合性和专业性两大类。国际性旅游城市是在发展旅游方面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专业性的国际性城市,是指具有国际性影响力、吸引力、聚集力和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宜昌确立的国际性旅游名城这一目标具有空间开放性、产业特色性和品牌扩张性等特点。“国际性”体现了空间的开放性;“旅游”体现了产业的特色性;“名城”体现了品牌的扩张性。“国际性城市”是共性;“旅游城市”是个性;“名城”是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般来说,国际性旅游城市应以国际游客为目标市场,按照国际公认标准或惯例提供旅游产品或服务,其基本内涵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旅游形象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感召力。国际性旅游城市应通过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城市景观、主题活动、形象标识和口号等整体塑造城市旅游形象,产生国际性的感召力,并形成国际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游客满意率在90%以上。

核心旅游产品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吸引力。国际性旅游城市应拥有世界级的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和世界罕见的旅游景观,更要按照国际标准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产品,至少要有1个国家AAAAA级旅游区和若干AAAA级旅游区,能够产生国际性的旅游吸引力。

旅游服务环境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接待力。国际性旅游应拥有满足国际游客旅游消费的环境,即城市的基础设施、接待设施、服务设施以及语言环境、旅游服务、市民素质等都应遵循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能满足主要客源地国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具有国际的接待能力。

旅游运作模式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适应力。旅游运作模式符合国际惯例,开放旅游市场,引进国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以国际游客为目标市场,旅游产品设计要适应国际旅游市场的需求;旅游开发与经营应高度开放,具有国际性的适应力。

价值观念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亲合力。国际性旅游城市要有国际化的价值观念,才能具有国际性的亲合力。衡量一个城市的旅游国际化不能用纯经济的标准,而要用城市文化、城市经济、城市生态的协调发展来衡量,因为旅游更多的是体验经济、精神经济。

旅游活动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力。国际性旅游城市会举办较多的国际活动,多渠道参与国际交流。通过举办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节庆活动、国际交流活动,并形成品牌效应,从而产生持续的国际性影响力。

游客构成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聚集力。国际性旅游城市具有国际性的凝聚力,城市吸引力和游客市场辐射到海外,接待的游客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并在各大洲都有分布。年接待国际游客数占当地居民总数的比重达60%以上。

旅游经济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主导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旅游外汇收入占当地进出口总值达30%以上,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度和整合度高,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高,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超过10%,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

宜昌创建国际性旅游城市的优劣势分析

比较优势

在发展中国家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考察国际性旅游城市,更主要的考察一个城市在发展国际旅游方面的国际比较优势。宜昌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优势突出,主要表现为:

独具个性的国际性比较优势。宜昌城市与三峡工程、葛洲坝以及西陵峡(东段)融为一体,工程文化、山水风光、历史文化交相辉映,长江三峡、三峡工程等世界级旅游资源品位高,在建设现代工程型国际性旅游城市方面具有显着的国际性比较优势。宜昌在三峡旅游格局重构中已成为三峡旅游重要的增长极,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优势增长区。

富有魅力的国际性交流平台。三峡工程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工程,将与北京的长城、西安的秦兵马俑一道成为中国旅游的标志性产品,具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此外,宜昌举办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三峡旅游节等国际性的活动,构建富有魅力的国际性交流平台。

优美的人居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生态化是所有国际性城市的共同特征,旅游是“眼球经济”、“环境经济”,国际性旅游名城更要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宜昌城市山水交融,城区绿化率高达40%,水资源与电力资源丰富,山水园林城市特色鲜明,人居环境优越,这些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宜昌市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开放的移民城市文化。开放是国际性旅游城市的基本特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宜昌历史上乃兵家必争之地、贬官经停之地;1876年开埠成为长江上重要的港埠城市;葛洲坝的建成使宜昌从一个小城镇转为中型城市,如今三峡工程的兴建正使宜昌向较大的城市迈进。宜昌是名副其实的移民城市,具有浓厚的开放意识和开放性、兼容性、多元化的国际性城市文化特征。

不断增强的城市国际机能。城市国际机能是一个城市参与国际性竞争的功能。自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发电起,三峡工程进入收益期,宜昌城市经济实力正处在快速增长期,城市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城市旅游功能日益完善,旅游产业集群优势逐渐显现。三峡机场国际口岸升级、城市旅游步行街、游客中心、旅游超市等项目相继建设,宜昌城市国际机能正日益增强。

劣势分析

与国内外发达的国际性旅游城市相比,宜昌要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还存在着以下差距:

城市现代化综合水平较低。现代化是国际性城市的基础与前提。宜昌的城市经济发 展、城市建设、城市文明、科技发展等现代化综合水平较低,尤其是入境游客进入条件、旅游接待服务能力等还有待改善,宜昌还未开通国际航班,至今还没有一家五星级酒店,还没有一家进入全国“百强”的旅行社。

城市形象国际知名度不高。城市形象是社会公众对城市的综合评价和总体认识。宜昌城市形象在策划、塑造、推广及其影响力的国际性水平不高,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有待提升,宜昌仍处于中国发展国际旅游的第四集团,还不是境外游客游览中国的目的地。2004年来宜境外游客中80%为一日游,在宜花费167.32美元/人天,停留时间仅1.21天/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旅游产品国际吸引力不大。宜昌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源开发不够,三峡工程游仍是初级观光产品,对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屈原文化、昭君文化、三国文化的旅游开发重视不够,城市文化娱乐项目配套不足,缺乏能留人的旅游度假产品,现有的旅游产品国际吸引力不大。而国内同类旅游城市如桂林、三亚、黄山等已经实现由观光旅游地向休闲度假地转变,而宜昌还是三峡旅游的观光过境地。

城市文化国际性氛围不浓。国际性文化氛围包括语言环境、国际旅游要素、市民国际素养、运行国际惯例等,宜昌在这些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缺乏外向型人才和国际交流场所,难以适应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需要。

中心城市旅游集散功能不强。宜昌中心城市的旅游凝集力和扩散力不够,入境游客几乎都集中在长江三峡线,环城旅游交通网络还未形成,城市布局、产业结构、旅游功能有待完善,中心商务区(CBD)、旅游服务设施仍需进一步配套。宜昌尚无大型国际性的会展场所,这些都制约了会展旅游、商务旅游的发展。

旅游产业关联带动作用较弱。宜昌旅游经济还是数量扩张型,对第三产业以及GDP的带动效果不明显;旅游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有待增强,宜昌旅游经济还是孤立的产业体系,旅游与相关产业加强互动与整合,还没有形成以旅游业为主体的产业链和产业群,旅游发展实力不强。2004年宜昌及时、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3.4:54.6:32,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8%,与国际性旅游城市的要求还有相当大差距。

宜昌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战略部署

发展目标

抓住三峡工程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宜昌旅游产业发展,力争进入中国旅游城市行列,建成三峡地区旅游目的地城市,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性旅游城市。争取到2010年,实现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旅游业逐步成为宜昌经济的支柱产业。

发展战略

形象提升战略。在旅游进入形象传播时代的今天,塑造和推广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对于国际性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建设与营销至关重要。为此,要通过形象设计、形象塑造、形象推广等,整体提升宜昌城市的国际旅游形象;借助举办国际性的活动和奥运旅游的机遇,加大“灵奇三峡?激情宜昌”宜昌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推广力度,使宜昌与长江三峡一道名扬中外。

产品打造战略。宜昌要融入国际旅游经济圈,关键是要有核心竞争力产品。宜昌应着力开发三峡大坝、长江三峡、昭君和平文化三大品牌资源,围绕三峡大坝实行环坝突破,举市场之力建设三峡环坝旅游圈,同时要发展宜昌城市旅游,建设与国际性旅游城市和三峡工程相匹配的国际性旅游产品。

区域联合战略。加强区域联合,呼应汉渝,借势发展,特别是要加强宜昌与武汉、重庆的旅游合作,实现三地旅游的交通互动、产品互动、市场互动、营销互动、管理互动,形成区域旅游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要通过线路组织与营销,加强与张家界、神农架、武当山和西安的联动,推出富有特色的国际旅游线路。

协调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协调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观光旅游与度假旅游、城市旅游与县市旅游、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开创宜昌和谐旅游的新局面。

人才兴旅战略。旅游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国际性人才带来国际性理念。宜昌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人才是保障。为此要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遵循国际惯例,推行国际性机制,提供国际性标准的服务,营造国际性人才的成长环境、创业环境和发展环境。

发展布局

根据宜昌旅游资源分布、交通条件、文脉特征和产业发展现状,发挥宜昌中心城区旅游接待中心和三峡大坝旅游集散中心的作用,确立“一心二圈三片五线”的发展布局。

一心。即以宜昌中心城区为旅游接待服务中心。重点是增强宜昌城市旅游功能,改善国际游客进出条件,完善城市游憩系统,营造国际性旅游氛围,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水准,提升宜昌市国际旅游整体竞争力,使之成为三峡国际旅游区的重要接待服务中心。

二圈。即构建三峡环坝国际旅游圈、宜昌环城休闲度假圈。三峡大坝已成为三峡国际旅游新的核心吸引物,重点是发挥环坝旅游产业的集群优势,围绕大坝工程旅游配套文化和生态旅游产品,积极推进环坝旅游经济一体化进程,构建三峡环坝国际旅游圈,使之成为三峡国际旅游新的经济增长区。加快宜昌环城休闲度假产品开发,重点开发清江水色风情、五峰原始生态、大老岭森林避暑、城郊生态农业等休闲度假产品,使宜昌从观光过境地向休闲度假目的地转型。

三片。即三峡大坝国际旅游区、清江风情度假区、三国文化体验区。重点开发完善三峡大坝国际旅游区,形成以三峡风光为背景,水电文化为特色,三峡大坝、葛洲坝和宜昌城区为依托的综合型旅游区,成为宜昌推向国际旅游市场的龙头产品;突出土家风情和湖光山色,建设清江风情度假区;突出关公文化和宗教文化,建设三国文化体验区。

五线。加强横向联合,跳出宜昌重组旅游线路,以三峡大坝为核心构建五条国际旅游线,即:中线——三峡大坝?西陵峡?葛洲坝“两坝一峡”旅游线;西线——三峡大坝?长江三峡?重庆“高峡平湖”旅游线;北线——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一江两山”旅游线;东线——长江三峡?三国?西安“朝秦暮楚”旅游线;南线——长江三峡?清江?张家界“两江一山”旅游线。

战略重点

高起点规划,塑造国际性城市形象。树立“城市就是旅游景点”的城市旅游发展观念,把宜昌纳入国际国内旅游经济发展圈,把宜昌旅游放在国际国内旅游经济发展圈内进行定位,坚持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一体化,城市规划建设要突出水电特色和旅游功能,使宜昌成为最适宜人类旅居的城市。宜昌作为世界较大的水电之都,无论是三峡风光、三峡工程,还是三峡文化,都能给游客以“激情”的感受,英文ELECTRIFYING可译为“电”或“激情”。确立“灵奇三峡?激情宜昌”城市形象,既一语双义,又将宜昌与三峡紧密结合,便于推广。

高标准建设,打造国际性旅游产品。大力实施旅游精品名牌战略,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品质文化、娱乐、体育设施以及大型 城市标志性建筑;重点建设“两坝一峡”和“高峡平湖”旅游区,加快清江休闲度假产品、三国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发挥三峡工程巨大旅游磁场效应,形成环坝国际旅游圈、环城休闲度假圈,促进宜昌从三峡旅游观光地向休闲度假地转变、从三峡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

高水平管理,营造国际性旅游环境。重点营造国际性创业环境、国际性语言环境,提高城市的国际化管理素质。通过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管理机制,优化配置城市服务业的各类资源,城市道路、机场、火车站、码头及旅游景区、公园的路牌和标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要符合国际标准。增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旅游意识,强化市民的城市形象意识和国际性旅游名城的公民意识,增加宜昌城市旅游的亲合力。早日解决宜昌三峡机场的口岸升级,简化出入境手续,创造条件实施落地签证制度,使国内外客人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

高水准营销,扩大国际性客源市场。调整宣传思路,改变以往突出宣传三峡而忽视宜昌的宣传策略,多渠道营销“灵奇三峡?激情宜昌”城市旅游形象。抓住北京奥运机遇,倡导“北京观奥运盛会,宜昌揽世纪工程”。特别是要通过举办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三峡国际水电旅游节、世界临坝城市发展论坛、国际水电经济论坛、国际和平论坛等国际性的活动,提升宜昌旅游的国际注意力和影响力,使更多的境外游客来宜昌,看大坝,游三峡。

高质量发展,增强旅游国际性竞争力。建设国际化旅游运行机制,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通过引进、联合等多种途径,使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落户宜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标准化建设工作,逐步完善“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配套功能,壮大旅游核心产业群。探索旅游与相关产业之间的整合与互动机制,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群,提高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加游客在宜昌的停留时间、增加游客在宜消费、增加旅游收入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增加旅游业对第三产业和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经济学专业论文:非专业宏观经济学教学论文

一、教材选用

(一)国内主流教材与特点

目前国内出版教材使用率较高的主要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袁志刚版《宏观经济学》,格致出版社出版的尹伯成版《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和《宏观经济学简明教程》等,还有一些名校也都有自己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不过不少学校有要求订高教版或人大版的教材,多数学校考研参考书也规定这类教材,因此高教版与人大版是主流。国内教材的编写大多数侧重于从微观基础入手,理论环环紧扣,逻辑性强。但案例运用少,而且由于是西方经济学,即便有案例多数也是西方的案例,这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距离感。这方面袁志刚版的宏观经济学做出了较多努力,使用了非常多的中国案例,这能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状态与政策的使用情况,使理论不空泛,体现出其实用价值。

(二)国外主流教材与特点

国外畅销教材主要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和《宏观经济学》,克鲁格曼的《宏观经济学》,还有萨缪尔森、布兰查德、多恩布什等作者的教材都一版再版。国外教材的编写主要依照长期理论和短期理论区分,并将几个宏观经济目标各做大的专题进行专门论述。这样写的好处是对专题的认知体验更快,感觉较为易懂。而且国外教材普遍配合大量实际案例,更易于学生理解理论。但由于体系相对松散,读完之后难以将这些理论串起来,并不利于记忆。

二、教学手段选用

(一)板书

板书是传统的教学手段,通过在黑板上书写,能够给学生传达明晰的知识结构和模型演变过程。但是板书受书写速度限制,不能书写太多,不然会影响授课时间。而且黑板面积也会限制书写内容,考虑学生距离黑板的远近,字体要足够大,那么一块黑板上能写的内容也有限。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板书进行设计,如何写能够使教学内容更清晰的传达给学生是必须要考虑的事情。板书主要用于文字和一般图形的书写,复杂的图形和更多信息量则无法用板书来表述。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涉及较多政策运用和现实数据,如果单靠板书传递信息,学生能接受到的知识量大大减少,而且对于理论的运用缺乏直观感受。

(二)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是目前高校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就克服了板书信息量不够的问题,可以给学生展示文字、图表、图片甚至音频、视频等信息。多媒体教学运用到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当中,能够克服板书的种种缺点,它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以传递大量信息。比如讲经济增长差距,可以使用同一时期不同国别和不同时期同一国家的生活生活图片对比;讲失业率,可以列出我国失业率数据;讲宏观经济政策,甚至可以采用一些历史影像。但是多媒体教学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如板书,比如学习IS-LM曲线推导和演变的过程时,多媒体的图片相对静态,虽然可以设置线条弹出顺序,但由于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各有差别,政策变化又会使图形运动更为复杂,单独的多媒体显示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混乱。

(三)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只是通过教师讲课过程中的随时观察,可以是通过提问一些问题,可以是提出话题让学生组成小组讨论等等。互动的方式是灵活的,但互动这种手段在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观察可以判断学生对正在讲解的内容的接受度,如果发现学生紧皱眉头对老师的问话没有反应,就应该重点重复讲解,发现学生频频点头说明学生理解良好,就可以继续下一知识点。通过提问可以发现学生的理解深度,而通过小组讨论,则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开拓学生的思路,不仅活跃了气氛,还能够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失业问题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毕业后的去向,以此角度出发,分析哪些人属于失业者,哪些人属于劳动力,还可以分析国内的劳动力可以分成哪些种类的市场等等。这样的讨论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切身利益,必然能引起学习的兴趣。

三、教材与教学手段的搭配使用

(一)教材的选择

相比来说,笔者更倾向于使用国内教材,因为国内教材的理论体系逻辑性更强,也更符合我国学生思维习惯。但也有不少学生反映国内教材难懂,笔者认为主要还是国内教材运用的案例较少,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建议借鉴国外教材的方法,多备一些案例。案例的选择,不能直接借用国外教材,毕竟大多数是国外案例,一些国际知名大事件可以借鉴,除此之外好还是结合我国经济问题。比如讲宏观经济政策,结合我国政策运用情况来讲,更能使学生有切身体会。

(二)教学手段的选择

板书和多媒体显然各有优缺点,好还是同时使用。投影安装时留出半边黑板,多媒体解决了信息量的问题,作为基础教学手段,而黑板作为辅助。这样在一些公式推导、图形推导方面,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再加上必不可少的课堂互动,教学效果要比单一使用某一种都好。

(三)搭配教材与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之所以说搭配使用教材和教学手段,是因为教材只能作为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载体,而不是全部内容。通过前文对教材和板书、多媒体的特点分析,笔者建议的是结合教材多种教学手段配合使用。多媒体和板书应该搭配使用,使用过程中要严密结合教材的知识结构,注重引导学生对理论框架和逻辑性的理解。在这里笔者想要重点强调课堂互动。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并不取决于该课程对本专业的重要程度或课程本身的难易程度,有很多时候是取决于教师讲课的态度。如果老师自己都照本宣科,学生也不会有兴趣,如果老师激情饱满,学生也会被带动起来。大学生还未走入社会,是相对单纯的群体,是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群体,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虽然作为授课老师,并不对学生的生活负责,但在授课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也是必不可少的。与学生共同讨论一些热点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既能够引入专业理论,也能够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面的观念。所谓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都在无形中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运用好课堂互动,对学生提升兴趣的影响可以说不可估量。

作者:崔小娜 单位:安阳工学院

经济学专业论文:高校专业建设经济学论文

一、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

(一)人才培养目标

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具有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具体要实现:及时,以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为特色,使经济学系的毕业生具有比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为进一步适应社会奠定基础。第二,以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培养大批知识面广、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着力把毕业生培养成为适应经济、技术和生产等应用部门需要的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应用性人才。

(二)教学改革与实践目标

深化经济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建设、考试改革,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的建设等问题进行探索,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

(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基础。目前我们有一支理论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过硬、师德师风高尚、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在今后的建设中还将进一步培养、引进高水平人才,以提升经济学专业在全国的影响力。

(四)科研建设目标

科研成果既是专业建设的标志,也是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支撑。围绕专业特色明确教师科研方向,加强团队合作,努力提升科研实力和水平,争取获得高水平科研成果,包括课题、论文、专著、获奖,扩大在省内及国家的学术影响力。

(五)学科建设目标

以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梯队基础设施建设资助为基础,在未来五年里,不仅要继续保持目前的成绩,而且还要攀登更高的高峰而努力,为冲击部级重点学科积累基础。

二、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

(一)人才培养的实践

为了培养具有理论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们采取了多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具体包括:学业导师制、组建学习小组、进行社会调研和开展岗位实习。

1.学业导师制。

导师制包括固定导师和流动导师两种形式。固定导师是每个相关教师固定地为某个班级或年级充当指导老师,具体负责学生在学习、人生设计以及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流动导师是通过网络建立起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即学生可通过网络向流动导师提出问题,导师在网上做出回答。

2.组建学习小组。

组建学习小组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需要,组成规模较小的一个学习小组,一般为5-10人。一方面提倡学生自己进行学习讨论、对一些大家都关心的问题的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也鼓励相关老师能够参加学生们的讨论。组建学习小组还要渗透一种以培养学生研究兴趣为目标的活动宗旨,争取在兴趣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

3.进行社会调研。

进行社会调研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社会,同时检验自己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具有怎样的解释力。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以理论见长,局限在课堂学习容易把知识学死,而且自己也不知所学的知识到底有没有解释力。进行社会调研就是要使学生加深对自己所学知识的理解。

4.开展岗位实习。

开展岗位实习的目的是锻炼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在推行学分制学习后,学生可以自主地选课、修学分,因此许多学生在前三年的时间就可以修完必修课及选修课所需要的学分。剩余的时间除了完成学习所需要的其他环节外,可以抽出一些时间到社会进行实习。另外,也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或业余的时间进行临时的、或短期的实习。总之,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把学生的能力较大程度地挖掘出来,提高了他们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2007年以来,经济学专业累计培养了本科毕业生500余名,就业率达到90%以上,考取研究生比率达到10%以上。学生通过专业培养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功底,通过专业实习掌握和了解社会实践技能,毕业生主要走向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自主创业等领域。

(二)教学建设与改革实践

1.完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

根据经济学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对原来的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完成了新的2009版人才培养方案修改、落实工作。新版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理论研究与市场实践两大模块课程,加大了多元化培养体系建设。

2.改革教学考试方法,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

我们从教学方法、考试环节同时入手,摆脱了传统的以传授为主的教育,加大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时,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强调实践教学,引入案例式教学,理论课教学中加入众多的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第二,在考试内容、形式上也进行了改革。从考试内容上要求学生在对课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考试形式上要求采取包括作业、回答问题、课堂讨论、论文等多种方式。第三,大力开发和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除了利用目前已开发的信息平台外,还组织现代教学技术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同时充分利用校园网,尝试网络辅助教学。

3.注重教材、精品课、实习基地建设。

我们所选用的教材主要是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和部级出版社出版的获奖教材,同时我们也鼓励一些有多年教学经验和研究基础的教师,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和本校学生特点,编写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教材。现已出版《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三部教材并已投入使用。精品课建设在经济学专业启动较早,目前有一门省级精品课政治经济学,正争取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获得省级精品课。我们也在努力增加专业实习基地,新建专业实习基地5个,累计接受毕业生实习达500人次。

4.完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及时,完善教学日常环节管理、教学文件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研究活动管理。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上看,对教学大纲的编写、专业教学计划的编订、考试改革方案、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学生毕业实习、读书工程和创新工程,学生评教实施办法,教师评学有关规定等都建立了较完善的制度。第二,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了院长、校督导、院督导、系教师四级教学评估体系,从教师备课到课程考试评卷实行全程评估。系内主要是以系主任负责领导,重点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每年开展2次学生评教,了解教师教学的优缺点,并及时向教师反馈,以促进教师尽快改进。

(三)师资队伍建设实践

本专业拥有一批从事经济学教学、科研的专业师资队伍。教师职称结构合理:本专业的15名教师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形成了合理的梯队结构。教师学历结构较好:15名教师中,全部具有硕士学位,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3人,占87%。教师梯队结构合理:本专业任课教师形成了老、中、青三层次结合的梯队,老年教师1人,中年教师9人,青年教师5人。学缘结构合理:教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也有部分教师曾到印度、澳大利亚、英国等地进行学习与交流。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立足现有队伍,积极引进高水平人才,稳定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育教学名师、青年教师,普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近年来,我们引进了南开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各1人。我们特别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以提高经济学专业教师队伍的质量。例如,对拟培养的青年教师按照学校和学院的统一要求制定明确的助课计划,在本专业确定有多年教学经验且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导师,采取一对一的培养方式进行助课。青年教师首次上课或承担新课需要提前完成授课大纲和教案的准备工作,上课前除了必须经过系和教研室主持的试讲外,其授课大纲和教案要接受教研室主任及相关具体教师的审阅,合格者方能上岗。青年教师除了需要认真参加助课外,还要利用一切可能条件开展更为广泛的听课活动。每位新调入青年教师在二年之内至少需听取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二位以上任课教师授课。青年教师听课需有听课记录和听课心得。

(四)科研建设实践

1.以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标尺

使经济学专业的教师树立攻关意识,建立宁缺毋滥的科研理念。

2.以研究团队为基本研究单位

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研究方向,在、申报课题、争取科研获奖,都要围绕这个方向,进行集体攻关,并且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研究发展机制。

3.以加强学术交流为重要途径改变教师们的观念,开拓教师们的思维。

并且通过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扩大影响和知名度。具体如积极扶持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种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派出访问学者和年轻教师去国内重点大学,甚至出国访问进修,同时积极接纳国内外访问学者,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讲学。近年来,我们专业有多名教师到英国、日本、韩国和泰国等地进行了学习和交流。

4.以实现教学科研并重为指导思想

加强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形成科研促进教学建设机制。

(五)学科建设实践

1.采取引进来的方式加快学科队伍的建设。

引进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形成强有力的学科梯队。

2.加强学术交流

让学术界了解我们,并且建立与学术界较为密切的关系,形成学科建设的良好环境。

三、结语

通过学科建设的这些措施,经济学专业的学科建设取得很大的成绩,目前已获得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法与经济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政治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下一步目标是把政治经济学成为部级重点学科建设。

作者:刘赣州 单位:黑龙江大学

经济学专业论文:专业基础课程西方经济学论文

一、专业基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科角度而言

据我们对多所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查发展,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以及管理学是作为其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开设,我院自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开设以来也一直是这样开设的。就经济学本身而言,经济学理论不仅直接产生于现实经济生活,而且指导反作用于现实经济生活。学习的目的首先在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懂得从多角度、多范围、多层面来分析社会经济问题,能从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把握经济问题的本质。而现有的微观经济学内容主要是需求、供给、均衡价格、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等以个体为研究对象展开阐述。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国民收入的相关内容、失业、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增长等。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了解国家的总体经济运行以及政府相关政策对这种经济运行的影响。从而达到提高经济资源整体运用效率的目的。通过对这两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要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更要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增强学生运用基本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基本经济理论和模型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管理学的主要内容是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课程,是一门实用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目的是通过管理学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企业管理的一些基本理论。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这课程对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从西方经济学中学到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才能在后面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中深刻了解到其对我们的企业的融资成本是有影响的。而且教育部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里面也要求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内容。但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而言,只是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而不是专业课程。

2.应用型本科专业基础课程的定位

专业基础课程是指某一专业的学生学习该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其作用是为学生掌握后续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及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应用型本科的特点是以应用能力为主,因此其专业基础课程也应该是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相互融合,以用能力为主。因此专业基础课程应该由由专业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理论课程两类构成。而现有的财务管理专业专业基础课程将经济学分成理论性很强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来进行开设和讲解。以及仅将就涉及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原理的管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开设。我院的财务管理专业自2009年设立以来也一直是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管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而对应用型本科的学生而言,仅掌握其管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是不够的,更需要去了解企业运行的一些管理知识。

3.从应用型本科的学生角度而言

应用型本科学生的特点由于应用型本科的学生大多数是三本院校分数录取的学生,其文化素养本身低于一本,二本分数线录取的学生。并且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一般是录取的是文科出生的学生,其数学基本功底比较薄弱,综合抽象能力也不如一本、二本等院校的学生。但是现有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材,一般多是复杂和模型的推理和深奥的理论分析,并且在理论的分析和阐述中,大多是将理论逻辑分析与数学推理相结合,即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研究。同时还有抽象的概念和形象的图标,贾县民,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民办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甚至有些还涉及到复杂的概率统计等数学方面的知识。而管理学但是该课程市面上已经出版的教材里面,大多是抽象的语言阐述和一些形象的图表进行论述。

二、专业基础课程整合的方法以及整合的内容

1.专业基础课程整合的方法

专业基础课程体系设置的首要原则,笔者认为所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就是结合专业设置的原则,构成对专业的知识基础内容体系。因此所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必须符合几个基本要求:一是所设置的某一通识课程必须能够给予学生最必备的某一方面专业基础知识或专业基本训练:二是所设置的某一通识课程必须是内容覆盖面较广的,能够大致体现某个专业知识体系的课程;三是所设置的所有通识课程必须能够构该专业学生最基本的,同时又相对完整的专业基础知识体系框架。而对于专业基础课程的每一门课程的课程内容的确定对于应用型的本科学生而言,作为其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只需要掌握经济学当中的一些基本结论,懂得如何去应用这些基本结论就行即可,知道如何应用这些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去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从而形成一个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同时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对那些对经济学感兴趣的同学提供一个基础。因此需要将较为抽象的基础理论和理解较具体的形象的专业理论知识,按照应用型本科的“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要求来进行.要针对课程整合的功能、结构和内容综合程度、课程整合方案的效果进行多方位的虑将多门学科整合成一门专业基础课。既要考虑学生对专业技能课学习的特殊性又要能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从而渗透到各个相关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程。

2.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

根据上述基本要求,我院在2014级级的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基础课程按照上述原则进行了修订,取消了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将线性代数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为放回学校统一经管类开设的公共课程;将原来作为专业课程的财务管理概论和基础会计学作为专业基础课课程开设,取消原来的统计学,改成经济统计学,增加34课时的EXCEL在财会中的应用,保留原来的经济法课程,课时由原来的68课时变为51课时。将管理学改为企业管理学,将国家税收作为专业课程开设。对于各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的确定中,根据上述的原则和要求,我院重点对经济学和管理学做了很大的调整。以下就这两门课程进行阐我院对2014级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内容的改革。

2.1取消管理课程

将管理学和企业管理学内容整合在企业管理学课程中开设。根据应用型本科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定位可知,对于管理学,学生不仅需要了解管理学的一般理论,更需要了解企业经营的管理活动。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建立相应的知识框架,以便学生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逐渐把握企业管理的内在规律。因此需要将管理的基本原理、企业管理实务和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融会到一起。目的是通过计划、组织、领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理论学习,了解企业的资源如何进行优化配置、合理利用、以便顺利实现企业的目标。因此我院在2014级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进行了改革由原来的管理学课程改为企业管理学,课程内容即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管理学原理和企业管理学,其中管理学原理占40%,企业管理学内容占60%。另外,我们还开设了企业设立和运行这门选修课程进行强化对企业运行的相关的知识进行强化。

2.2取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课程

将其内容整合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进行开设。经济学不仅需要考核学生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要评判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是否能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否理解当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特别是认识政府各项经济政策的理论背景,提高预见这些政策的现实影响的能力,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工作打好基础。而在有限的68课时,要掌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些的理论和应用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我院在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整合成一门西方经济学。其课时也由原来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各68课时改成西方经济学的共计68课时。其课程内容即教学大纲内容是将微光经济学内容与宏观经济学的内容融合在一块,前半部分是微观经济学,后半部分是宏观经济学。整合之后的西方经济学和原来单独开设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较大的区别在于重点不再是大量公式、数学模型的推导,而是在于这些公式的应用。

作者:汤炎非单位:海口经济学院

经济学专业论文:高校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论文

一、学生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差异下新疆高校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合班教学内容不当受教学设施、师资队伍等因素影响,新疆部分高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较多采用合班授课形式。由于民族和汉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差异显著,这就使合班教学中的学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分化现象。最重要的问题是,合班教学时需要兼顾教学内容设计和编排、课时数量和学生实际情况等因素,这势必增加教学内容设计的难度。一是民汉合班导致设计教学内容存在一定难度。与新疆高校各专业中的民考汉学生相比,汉族学生的数学和统计学功底和理解能力要明显好于民族学生,这就使民汉合班的学生出现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功底两极分化的现象,这种合班授课形式导致教师出现教学内容偏多或偏少、难度偏深或偏浅的问题。这就需要对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调整。二是教学过程中偏重于计量软件实践操作的讲解,忽视了计量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在这种验证式的教学过程中,侧重于要求学生掌握软件的用法,但是从理论层面上看,学生并不理解案例操作背后的原理,从理论上不能阐述操作步骤中暗含的相关计量经济学原理,更有甚者根本不会结合实证结果对所研究的问题给予专业的解释。三是教学内容不能反映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由于目前的计量经济学教材选用国内教材,教学案例大多是摘录国内经济发展的数据,缺少反映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无法让学生了解新疆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教材及软件甄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不协调目前,在新疆高校的此类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教材及软件甄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之间的不协调性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受师资力量的影响,同一高校的计量经济学教材由于教师所教授计量软件的类别不同,再加上教材的多样化,一般很难统一成一种教材。二是对于新疆高校学生来说,根据主编的学术声望和出版社级别所甄选的教材有的内容过多且难度较大,增加了授课难度,降低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三是在新疆高校经管类专业中,有的学院以计量经济学理论为教材甄选的主要依据,有的高校则注重某种计量软件操作的实践指导性为教材甄选原则。

(三)数学和统计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自我效能感较低新疆高校特别是经管类专业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生源是民考汉的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相比,其本身语言理解能力相对较差,而且他们本身对数学和需要数学基础的统计学课程缺乏兴趣,学习的自我效能感非常低。这与计量经济学的连贯性要求有差距,因为学习计量经济学必须有良好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而且其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主要表现在:有些学生在一些前期内容上“卡壳”后,如得不到及时解决,会明显影响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有的学生听不懂的内容累积到一定程度,往往会产生放弃本课程学习的念头;有的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对数学、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这样的课程自我效能感特别低,有的学生从开始就彻底放弃了学习此类课程。所以,在民汉学生合班的计量经济学授课过程中,民族学生自我效能感较低,学习状态和掌握程度呈现两级分化的状态。

(四)新疆高校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师资力量薄弱教授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师应该有深厚的数学背景、经济学和统计学基础,还要具备计量经济学软件操作的应用能力。目前,新疆高校从事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具备这样要求的明显偏少。这就导致新疆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理论教学与经济模型脱离、与实际案例脱节、与相关计量软件分离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及时,有的高校讲授计量经济学的教师是非经管类专业的学科背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虽然能够讲授计量经济学,但由于学科功底不够深厚,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计量软件分析经济现象数量关系的能力较弱。第二,有的高校理论教学与软件教学由两个学院的教师承担,理论教学由经济类专业的学院负责,而计量软件由数学或计算机学院的教师负责。从学科融合角度看,导致计量经济学中的经济模型与实际操作之间的讲授产生脱节,影响教学效果。第三,有的高校仅注重某种软件的操作应用能力,学生根本不了解经济计量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缺少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导致学生学完该门课程后,不能结合实际情况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五)验证式实验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目前,新疆高校的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讲授、验证式实验教学模式为主,通常采用先讲授后实验与边讲授边实验两种教学方法,但在教学实践中,该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及时,“填鸭式”地向学生展示软件操作、验证书本内容,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相应内容,亦步亦趋地模仿教师所展示的内容。第二,此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很少考虑学生统计思维和解释数据能力及其运用计量模型解释经济社会现象的统计素养的培养。

二、学生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差异下新疆高校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改进

(一)根据学生差异调整教学内容

1.加强统计学内容与计量经济学内容的衔接。统计学原有基本内容应该保留,保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同时也要注重概率论与数量统计、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内容的衔接。

2.针对民汉合班教学形式,建立概率论与数量统计、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课程授课教师之间教学沟通机制。注意三门课程教学的前后顺序,避免内容重复讲授,而且授课教师应根据学生基础,对于涉及的数学基础与概率论及数量统计部分,如有必要可适当多分配一些课时。对一些重要但难度较大或因课时受限的内容,应予以简单介绍,以满足“吃不饱”的学生,同时要注意提高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设计中应多引用有关新疆经济发展的案例,这样既可以了解新疆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也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编制《计量经济学案例库和习题库》,使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其中,案例库由教师负责编制,习题库由学生的实践调查报告和国内近期习题组成。

(二)教材和软件甄选应体现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1.在计量经济学教材管理方面,学校应建立教材质量及其使用价值的评价机制。教材应树立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理念,不仅要注重理论和统计方法,注重数学推导,同时还要增加计量经济学软件的教学课时数。

2.教材甄选应突出“理论+实际案例+软件”的特色。同时,根据长期的实践积累,整合本校计量经济学师资队伍,发挥教师的优势和特长,综合各类软件优势,编写实验教学手册,提纲挈领地向学生介绍各类软件,给出相应的参考资料和网站,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弥补教学软件单一的弊端。

(三)调动自我效能感较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计量经济学章节体系内容一般是按照“概念———前提假定———理论推导———统计检验推导———案例”的顺序安排的。针对基础较差且理解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设计教学环节可以从实际例题出发,调整该顺序,即采取“案例———统计检验推导及验证———理论推导———再举例———前提假定———概念”的方式展开,结合案例来讲解相应的理论推导及概念内涵,然后再通过举例进行巩固,使学生系统掌握章节的核心内容。

2.针对民汉学生基础差异分化的实际情况,加之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方法性较强的课程,可设计PBL型的案例题,将学生置身于实际问题情境中,通过“讲解+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软件操作和实证分析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应减少对概念、理论推导等内容论证的时间,侧重对计量分析方法的应用步骤和背后暗含的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针对不同计量分析数据进行相应处理的方法及实证结果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能力。

3.教师应与学生多沟通,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学习活动。根据授课内容教师可安排专题性讲座,及时消除学生畏难情绪,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设计案例习题,由学带领组内学生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和计量分析,同时组织小组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并由组内选派一名学生讲解案例分析过程及相应的结论。

(四)提升计量经济学课程师资的专业能力

1.注意各学科教师之间的衔接。师资队伍中应包括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专业的教师、统计学教师和计量经济学教师,并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以保障在教学实践中,各专业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专业性及学生特点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设计符合相关专业的教学大纲,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提高计量经济学专业教师的经济理论水平。教师只有较深的理论功底,才能带领学生借助经济理论对所研究的经济现象和问题进行经济模型的构建,运用经济理论知识处理数据和模型检验,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和经济理论解释经济现象。这是计量经济学教学的灵魂所在。

3.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整合本校计量经济学师资队伍,根据本校经管类专业特点,选派教师参加主要计量经济学软件与专业培训,提高教师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

(五)革新教学方法

1.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结对子组建实验小组”、“好帮差”等形式,引入PBL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开展基于问题情境的教学,为学生设计基于现实经济世界的真实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通过分工协作、分析讨论并最终解决问题的方式,逐渐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基于学生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差异的情形,计量经济学应采取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且以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两种教学手段的优点,弥补其不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

3.应采取“讲授”和“考核”适度分离的考核方法。从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讲授角度来看,教师授课应保障知识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软件的操作方法,更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分析实证结果的应用能力。而站在学生角度,他们当然重视考试分数。为此,考核的试卷设计应根据具体专业的学生差异凸显知识性、操作性和应用性,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水平。

作者:郭辉单位: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

经济学专业论文:新闻专业政治经济学论文

一、新闻展业主义的成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正处于社会巨变时期,这次巨变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然而也正是在该阶段美国从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它摆脱了地方主义、农业经济和故步自封的乡土气息,展现出工业化、城市化和集权管理化的生活方式新面貌,以此和它的超级大国地位相符。但这种转变也给美国社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正在形成的原子化的大众社会已经不受传统社会管理方式的限制。各种社会歧视、恶性犯罪及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因土崩瓦解的伦理道德层出不穷,控制社会大众意识形态迫在眉睫。其二,信息技术的失效引发信息革命;工业革命对整个社会的物质经济起到极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其运转速率,但不可避免地会给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相关研究者针对其影响就提出了见解,信息加工、行政管理和传播创新都受到了物质经济中控制危机的刺激,提高社会系统控制物质的经济运转能力需通过技术创新,最直接的目的为和当时物质加工处理速率和能源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新闻业不可难免的也会受到上述影响,美国新闻业也是其大巨变时期朝着一体化和大规模企业方向转变,以新闻传媒为主的企业追求利润较大化,要在有限的版面资源和刊播时间中提高效率、速度和利润,这种追求逐渐也形成组织化、常规化和标准化。新闻的生产方式以标准化批量为主,在于为公众提供最直接、最全新的信息产品,所以要对从业人员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科学管理的理念也借此机会渗透至新闻业之中。毕竟新闻生产方式不同于普通产品,它所具备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要求不能单纯用绩效考核来管理员工,尤其从业新闻工作工作者也期待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职责,于是就适时地出现新闻专业主义,对于这种新闻业劳资双方都表示接受及认可。其中资方通过新闻专业主义能削弱其物质需求,增加其忠诚感和自律意识,促进团队合作,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完善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

二、基于传播政治学角度分析新闻专业主义

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历史语境,约瑟夫•普利策提出了他的见解,他呼吁新闻业有权获得关爱和尊重,但如果从另外一个层面理解其含义,则是新闻专业主义有利于提升新闻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有利于开拓新闻业的外部空间,获得更大的市场。普利策称追求新闻自由能使报纸服务于人民,成为真理的喉舌,批判当局,遵循自身思想,不提倡任何派性和偏见性。同时他还宣称新闻自由能保障报纸的独立地位并服务于大众。但也有相关研究学者指出,新闻事业具有双重性格,站在教育的角度它是一个学校,而站在企业角度它则具有赚钱的目的,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冲突性,也由此说明普利策极力鼓吹新闻自由的目的为创造市场和实现利润较大化,为报业企业谋求更大的市场空间。

但普利策的新闻专业主义中所提到的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专业观念和专业知识是强调最多的,他认为可通过新闻学员等大学教育培养新闻从业人员的对公众和公共利益服务的使命,要求其不受大众情感和商业力量的影响。当然过于空洞的普利策说辞没有得到新闻专业主义的认同,客观性理念则在此时应运而生且受到新闻媒体管理者的极力推荐。例如,引述当事人的话、不采取立场、以第三人称语气报道、在及时段以倒金字塔方式简述基本事实、强调可以证实的事实等,可以说客观性的提出有效将其纳入企业管理的流程之中,进一步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控制和各种规训。基本上可得出一个结论,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探析新闻专业主义,它是一种媒体企业经营管理的模式,虽然它被标榜为新闻业的较高信仰和职业操守,但最终目的为掩盖其高度功能性的实际功能。因此,前者的鼓吹就没有了任何意义。

三、结语

新闻在产生及传播中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对员工实施管理时不能单凭绩效考核。特别是新闻工作者都有着很强烈的社会职责的加强和社会地位的提升期望,新闻专业主义就是针对其管理而产生并逐渐发展,受到了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认可。雇佣方和被雇佣双方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解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自律意识,最重要的是能实现对新闻工作的认可及社会地位的提升。

作者:汪佩桢单位:安庆广播电视台

经济学专业论文:高校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论文

一、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环境教育是树立环境意识的基础,是贯彻环境法规的保障,是环境保护的关键。目前,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的环境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经济学专业要不要开展环境教育、开设什么样的环境类课程、采取怎样的方式开展以及对开设环境教育的效果如何评估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在经济学专业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共识未达成一致随着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步伐加快,环境教育被提上日程。有关环境教育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环境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学校教育阶段开展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但在一些经济学学者看来,在经济学专业中进行环境教育是与经济学追求的经济至上价值观背离的,如果将环境教育纳入经济学专业教育,整个经济学理论王国和大厦都将被颠覆。由于部分经济学学者对环境教育的排斥,进而使得在经济学专业中开展环境教育未达成共识。

(二)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的课程设置不足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两大方面。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越来越多,专业与专业之间的融通性越来越低。与环境类专业不同,经济学专业与环境教育在理论上不仅不兼容,甚至相互冲突。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出现了经济学与环境科学融合的趋势,即诞生了“环境经济学”这一新的学科,但很多经济学专业还未将此纳入经济学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有些是作为专业选修课来开设的。除专业课程设置以外,有关环境教育的通识课程还未在经济学专业普及起来。

(三)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的教学方式有待探索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要求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获取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在现有经济学专业的环境教育过程中,首先表现在师资力量的欠缺,任课教师大多为环境类专业教师,并不清楚经济学专业学生的需求及其环境知识的水平。其次,教学方法单一,以讲授为主。环境教育更多地应是一种体验教育,传统的讲授法根本无法满足经济学专业学生对环境知识的需求。第三,无合适的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规范教材。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的教材一般都是采用自编或环境类专业教材,甚至不使用教材,这样严重影响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的教学工作效果。

(四)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的教学评价体系缺乏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目前经济学专业的环境教育活动缺乏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教学活动过程以及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等方面没有建构详细地评价指标,不能为环境教育教学提供良好指导。

二、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实施的对策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生态文明社会“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理念的深入,在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中开展环境教育将成为21世纪经济学专业发展的新趋势。鉴于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存在的以上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给予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对策。

(一)树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绿色文化理念绿色文化理念是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进,能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理念,它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基本特征。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要树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绿色文化理念,除培养学生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外,还要借助学校绿色教育、绿色校园、绿色科技等方面进行“绿色大学”建设的契机,培育学生的绿色文化理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实施素质教育。

(二)完善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课程体系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的课程体系应逐步在专业必修课程和通识课程两方面进行完善。及时,加大在经济学专业中开设《环境伦理学》、《资源环境学》、《环境经济学》等基础课程的力度,促进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融合。第二,学校所开设的环境教育通识课,要设定为经济学专业的公共必选课,同时根据经济学专业特点,编制规范的环境教育通识课教材。因此,从以上两个方面逐步完善经济学专业的环境教育,将环境教育内容融入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培养经济学专业学生注重环境资源价值的思维模式,使环境教育成为经济学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探索经济学专业体验式环境教育模式体验式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促成环保行为的自觉。经济学专业的环境教育应转变传统讲授式、灌输式等教学方式,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从行为和感情上强化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意识和行为。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环境日、土地日、水日等重要纪念日的专题展览以及各类环境论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重构经济学知识和理论。

(四)构建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的教学评价体系环境教育的教学评价体系建构对于进一步提升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的教学效果和探索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的普遍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的教学评价体系应从教师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过程、学生学习结果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对于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可以采用督导随堂走动式听课方式以及学生期末对老师打分的形式进行评价;对于学生学习过程可以进行动态监控方式,比如对整个课程的讲授和学习过程进行实时录像;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可以从环境教育知识、环境情感、环境态度、环境行为四个维度进行建构。总之,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等进行教学评价,努力做到使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

作者:吴月卜华白肖黎单位: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经济学专业论文: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摘要:高校本科经济学专业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学门类中的一个基础性专业,开设的时间比较长,开设的院校比较多各校要根据自身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创新专业特色,并通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等措施,把专业特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特色创新;保障措施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不仅意味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完善,还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必须加大人才培养的改革力度,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新常态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一、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简介

高校本科经济学专业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学门类中的一个基础性专业,开设的时间比较长,开设的院校比较多,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专业。在山西省本科院校中,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太原工业学院、晋中学院、长治学院以及多数独立学院都开设了经济学专业,数量相对比较多。经济学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基础专业,涉及到经济学各个学科和专业的基本理论部分,具有涉及面广、讲授内容多、理论性较强的特色。按照教育部的规定,经济学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当代中国经济等。经济学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力,能在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规划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改革开发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企业,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比较大,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出路比较好,就业率比较高。但近年来由于社会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对减弱,加之经济学专业不够专,毕业生就业压力逐步增大。

二、创新专业特色的尝试

(一)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简介

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2003年9月开始招收本科生,招生规模控制在80-150人之间。该专业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的50%,85%以上的教师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该专业2007年被评为校级品牌专业,以该专业组建的应用经济学2010年被评为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在2015年山西省教育厅组织的山西省重点学科建设评估中,该专业的应用经济学评估结果为良好,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和势头。

(二)创新专业特色的尝试

靠实力求生存、凭特色谋发展是每个专业面临的共性问题,2003年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组建以来积极探索专业特色,在创新专业特色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初步形成了“强化基础、注重实践、分流培养、服务山西”的专业特色。

1.强化基础,夯实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础。经济学专业是一门科学,历史悠久,具有较广泛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培养高素质的经济学专业人才,首先要按照经济学专业的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其次要按照专业特色的发展设置课程体系。为了给本专业的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为学生考研、专业拓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开设了政治经济学(上)、政治经济学(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说史、国际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15门专业基础课程,课时达到1152个,占总课时的52.1%,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较多,课时量较大,其目的就是为学生学习经济学专业、考研、学习其它经济类专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强化基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近几年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毕业生不仅有考上公务员的,还有考上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985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考研率保持在15%以上。许多学生毕业后就职银行等部门,一次就业率达到85%以上。

2.注重实践,提高经济学专业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学生实践能力差,动手能力弱,是目前各个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奠定基础。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注重实践环节,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多种途径增强专业培养的实践性。及时,增设实践性课程。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财务管理实训、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电子商务学等实践性课程,在这些实践性课程讲授中,通过上机实际操作、软件操作等环节和过程,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把专业实习做好做实。实习是把学生所学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重要环节,是实践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学专业的实习主要包括专业认识实习、经济调查与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除毕业论文外,其他三项实践环节主要在校外实践基地完成。专业认识实习在二年级学生中进行,是经济学专业学生观察、分析经济运行和现象的重要环节,采取集中实习方式进行,基本方式是组织学生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参观、考察和学习,时间为2周。经济调查与实践是经济学专业的专业性调查实践,以了解和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现象、焦点问题为主要内容,对于增强学生的专业观察能力大有益处。经济调查与实践由系组织安排,学生自选主题进行调查,在第六学期末进行,时间也是2周。经济调查与实践结束后,学生要提交3000字以上的调查与实践报告,由指导教师进行批阅和考核。这一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毕业实习使经济学专业学生在经济活动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初步掌握经济工作的实践知识,具备有效地介入企业及其它经济部门工作的基本技能,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毕业实习主要采取集中和自主实习的方式进行,安排在第七学期的后半学期,为期10周。第三,以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实践内容。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实践由校团委和系分团委组织实施,一般安排在寒暑假进行,采取集中和分散的方式进行,主题可以是下乡实践、自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获得2个学分。每学年年末,由各班主任统计本班社会实践活动的信息,经分团委负责人审核后,报系教学秘书登记学分。第二课堂在校园内由团委和学生会组织实施,内容有理论学习、创业实践、志愿服务、体育运动、文化艺术等类型,具体方式可以是英语竞赛、歌咏比赛、书画展、校园创业策划大赛等,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活动,并记相应的学分。

3.分流培养,增强学生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为了增强学生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在及时学年和第二学年学生学习完通识教育模块课程和学科教育模块课程后,第三学年开始进行分流培养,开设有区域经济和商务经济两个不同的专业方向,不同专业方向设置有不同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爱好进行选择。在学习完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等基本课程后,专业方向分流改变了经济学专业偏重一般经济理论学习的传统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掌握经济学专业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专修某一专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具体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4.服务山西,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山西是中部地区一个欠发达的省份,人均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全国都处于下游水平,特别是近两年山西经济发展出现“断崖式”下滑,2015年经济增长速度只有3.1%,与全国6.9%的增长速度相比差距较大。推动山西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消除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的人才瓶颈,其中包括经济学专业人才。作为地方院校的一个专业,生源80%以上来自本省,其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基于这一考量,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在课程设计中开设了《山西经济专题》等地方性课程,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毕业步入社会后能够尽快地进入工作状态,适应工作要求,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创新专业特色的保障措施

(一)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要适度增加专业方向课程,进一步增强分流培养的力度,让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某一专业方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能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创新专业特色的必要条件,要根据专业特色和分流培养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要根据教学需要,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名校培训,或到企业进行短期实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满足专业特色创新的需要。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有效的教学方法构建有效的课堂组织,有效的课堂组织造就高质量的教学。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改革传统的“填”和“灌”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倡导和引导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理念,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选择合适课程的教学方法,推行研究性、探讨式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老师“引”和“领”的作用。

(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选派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实践性课程的教学任务,把实践性课程上好上实。充分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由“松散型”转变为“紧密型”,毕业实习实行“定人定点定指导教师”的“三定”做法,让学生和教师走进实习基地进行毕业实习,做到进得去和呆得住,增强学生实践经验能力,改变学生“放羊式”的实习方式。

(五)讲授好地方性特色课程

地方性特色课程对于建设专业特色非常重要,要逐步增多地方性特色课程,彰显专业特色。由于地方性特色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现成的教学大纲,讲授难度较大,因此,要采取教师集体研究、联合备课、共同讲授的方式开设好地方性特色课程,提高地方性特色课程的教学质量,并编写好地方性特色课程的讲

经济学专业论文:经济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评价的几点思考

摘 要:经济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由于经济学专业论文选题面宽、讨论问题与现实经济生活联系密切、切入角度千差万别等因素,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不同学校、不同教师质量评价标准不一、同样质量的论文成绩差别非常大的问题。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评价

经济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是经济学类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经济学类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步骤。毕业论文写作旨在检验学生对所学经济学类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水平,提高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养。

一、评价方法与原则

在量化评价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评价结果宜粗不宜细。作为一门课程的成绩,经济学类专业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定可以实行百分制,也可以实行等级制,但百分制的评价划分等级过多,评价结果过细,反倒是等级制更合适些。可以将毕业论文评为若干个等级,如、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也可以评价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或ABCDEF等六个等级。成绩只能作为评价学生之间论文写作水平、层次、质量有差别的一个方式,所以评价宜粗不宜细。

(二)科学性。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构建要能够评价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特别是能够评价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毕业论文的写作态度、经济相关问题的研究能力、对经济学专业论文的写作能力等。影响经济学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果作为一个课程作业的话,它没有标准答案,甚至连标准格式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要有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既要将重要的影响因素和评估指标都找出来,在评价体系中体现,也要将非重要的因素剔除,避免因注重细枝末节而使评价有失偏颇。评价指标体系和结果要能反映学生毕业论文的水平和差异。

(三)可操作性。毕业论文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要有可操作性,也就是教师根据学院的评价体系能够对学生的论文进行客观评价,而不能简单给出一些指标,却无实际可操作性。如有的学校给出的评价指标里有论文撰写水平,事实上毕业论文的撰写水平要体现在很多方面,这要有多个指标才能体现;有些学校评价指标里有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在论文的一些环节,需要通过对论文的评价来体现学生的能力,而不能直接用能力来评价学生的论文质量。

(四)专业特色性。毕业论文的评价要因专业而有所差异。有些综合类高校往往对学校所有专业的毕业论文设定相同的评价指标和标准,沿用相同的评价方法和原则,忽视了专业特点和专业差异。事实上,经济学类专业的毕业论文与其他理工类专业、文史类专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如它与实际生活结合更加紧密,具有显著的应用性特色。

二、论文选题质量

选题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选题质量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但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应将选题作为毕业论文评价指标。毕业论文评价是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打分,是学生成绩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是对教师分配题目进行研究,选题的质量是由指导教师的水平和责任心所决定的,跟学生无关,当然不能将选题质量的高低作为一个评价指标。但如果选题是由学生确定的,或主要由学生确定,那选题必然成为毕业论文评价的一个指标。

笔者认为,经济学类毕业论文的选题至少应有以下四个标准:一是要有研究价值,即论文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或能够指导经济生活的实践,这是选题的前提条件。二是选题要有实实在在的研究内容,避免空的问题。在经济社会中,虽然有许多有研究价值的选题,但受阅历、能力、见识、知识面等影响,学生往往找不到真实的选题,导致选题过空。三是大小适宜。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常见的是选题过大。过大的选题将导致没有研究重点,受学生知识结构、研究能力和论文篇幅所限,很难有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四是与专业的相关度。在论文写作之前的选题辅导中由指导教师把握,对于不合要求的选题不予开题,不允许学生写作。

三、论文结构

作为本科毕业论文,一定要结构清楚、连贯,各部分之间要有逻辑上的联系,必须是标准的学术写作规范。但是否一定要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我认为作为本科学生,如果能够提出问题,并将问题论述清楚就可以了,并不一定要解决问题,或者并不一定要解决发现的所有问题。经济学类专业毕业论文常出现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的三段式论述,看起来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不能作为毕业论文评价的标准,更不能作为的标准,应该允许学生写发现问题式的论文。

四、研究方法

经济学类专业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很多,而现在数学化、实证化的趋势非常明显,现在高水平的期刊征稿时非常看重论文中数学方法、计量模型的运用。毕业论文指导和评价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多关注实际问题,学会用事实反映问题,包括典型案例剖析、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实地调查结果等,而不必将是否用数学模型作为评判论文质量优劣的一个指标。当然,如确有能够用数学模型进行研究和毕业论文撰写的学生,可以给高分,因为这表明该学生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五、创新性

创新是所有研究都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了研究价值,本科毕业论文也是如此。所以,在经济学类专业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中,创新性是不可或缺的。提出理论问题并解决往往会带来方法论上的创新并导致一个新的分支学科的诞生,这是创新;发现实际问题并解决也是经济学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式,因为经济学在本质上是一门应用科学,运用经济学理论来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具体问题是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同时,在解释或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原有的理论框架无法适用,就可能导致理论的创新。但在找创新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求的尺度,因为研究的创新可以体现在研究视角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领域的突破、研究对象的差异。对于普通高校的本科学生来说,有哪怕一点的创新就足够,不能用研究生论文甚至经济学专家的标准来要求。

六、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效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所有的研究都是在前人成果上的延伸,都是对前人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或研究视角的扩展或修正。对于进行经济学问题研究的本科毕业生来说,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形成文献综述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是可以检验学生对相关研究领域的了解程度,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研究;二是可以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学习到课堂所未能涉猎的专题研究;三是评价学生论文创新程度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文献综述应该成为毕业论文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七、答辩环节的成绩评定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实事求是学风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考核,也是本科学生毕业考试的主要内容。作为辅导老师的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依据,应该以论文本身为主,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能力,而答辩环节成绩的好坏,一方面受学生对自己所研究领域和内容的熟悉程度、对相关问题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答辩环节的重视程度和准备的充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毕业论文作为经济学类专业本科生在校期间的一个环节,以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对经济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为主,所以不需要将答辩情况作为毕业论文的评价指标,而应该更多通过对学生写作过程的评判来确定其论文成绩。

责编:周晶晶

经济学专业论文: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考核改革的研究

【摘要】本文在分析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考核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本科毕业论文考核体系的几点意见:1)构建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考核标准体系;2)明晰职责,严格考核评定环节;3)切实落实指导老师回避原则;4)防止论文答辩流于形式,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考核改革工作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 毕业论文 考核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具有总结性的科研训练,是大学生在系统掌握专业知识、技术及平时设计、科研训练的基础上,按照规范化的设计研究程序与方法所进行的科研活动。它是一种研究性学习与工程训练,也是大学生未来独立工作的预研性准备。可以说它是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毕业论文的写作有助于学校更好的考查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各省高校积极探索毕业论文工作的新思路,注重抓毕业论文质量,使毕业论文状况有了明显好转,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毕业论文的考核规范问题就是我们在必须直面的重要现实问题。由于长期缺乏一套统一完整可以与之参比的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考核标准,各校均有一套自己的论文考核标准,不同的评价标准会直接影响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优劣的公正、客观的评价,本文基于以上考量,在分析目前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考核的基础上,试图建立一套评价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考核体系,以期进一步推进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工作的开展。

一、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考核的现状分析

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考核目前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即论文评审现状和答辩评分情况。

1.论文评审现状

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考核主体包括考核人与学生。考核评审主要有指导老师评审、和评审人评审两个环节组成。首先,指导教师评分。学生完成一篇毕业论文包括各方面的内容,如查阅文献、整理材料的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论文的具体撰写和学习态度等,这些都只能由最了解学生论文写作过程的指导老师来确定。在确认学生初稿后,指导老师结合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的工作表现、设计(论文)工作量、外语水平及论文质量等做出书面评价成绩。同时由院教务处组织评审人对完稿论文进行评审,根据论文的内容、质量、写作、答辩情况给出评审成绩和建议。其中,论文的内容包括主题是否有新意,是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试验的方法是否正确,材料是否恰当,数据是否详实,文字表达是否简明,图表运用是否恰当等。论文答辩水平高低主要是指论文介绍语言是否流畅,语言表达是否清楚、投影和多媒体等辅助手段是否能够合理运用,对提问的回答是否等。指导老师和评审人在对学生表现和论文好坏做出评价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鉴定学生所达到的水平,而比较依靠指导老师和评审人的主观评判水平,这就缺乏了一般性。由评审人评审论文时,部分高校陆续推行了匿名评审制,隐去学生、指导老师的个人信息,由院内本系专业教师或外聘专家进行评审。匿名评审制能有效地控制论文的质量,但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匿名评审制仍然需要加大提倡力度。

2.答辩工作及评分现状

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由各学院答辩委员会组织并主持,学院答辩委员会由学科专家和学院领导组成(5~7人)。答辩委员会根据需要决定组成若干由3~5人组成的答辩小组具体负责答辩工作。在答辩评分环节,一般采用五级记分制评定成绩:(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在评定标准上对学生的论文工作态度、论文选题、论文撰写规范程度、答辩表现等进行具体描述,但尚未制定统一的量化标准,对于每个等级的要素组成缺乏具体可行的评分参考,这使得评审人员在评审过程中只能凭经验给出综合分,同时易产生“人情分”,导致论文质量控制的不力。

二、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考核的改革思路

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考核中存在的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术界的普遍重视,随着经济类热门专业的扩招和就业的冲击,本科毕业论文的考核制度改革已势在必行。

1.构建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考核标准体系

由于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考核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合格财经人才应是“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财经人才,考核指标的选取,要求能充分反应论文的质量和写作的水平等,这是是否符合实际,得出评价的关键。

为了、科学、客观、公正的对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做出评价,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深化,本文在前人研究和对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着严格评分,多级评审的原则,提出了一套考核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体系,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毕业论文实行指导老师评审、评阅人评审和答辩委员评审的三级评审制。每一个评审要素要具体量化,赋予每一个评审要素指标分数和权重,评审得分为加权分。

2.明晰职责,严格考核评定环节

应在开展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考核前,明晰各部门的权责,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过教育部门的硬性规定和会议精神,在各校落实相关规定,严格考核过程,考核必须经过“审阅”、“评阅”、“答辩”三个环节,学生在答辩前要准备好答辩提纲,提纲中应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问题的提出、技术路线和内容框架、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等;应熟悉自己的论文和相关知识,以便在答辩老师提问时详实的作答;要仔细审查论文中出现的模糊不清的文字,仔细斟酌,务必做到心中有数。在答辩时应准备充分,按答辩规定程序进行,答辩老师应对照学生的论文副本就论文分析、内容、方法、结论等提出问题并给出建议和意见,要参照考核标准给出公平客观的成绩评价。

3.切实落实指导老师回避原则及匿名评审原则

目前,出现的由于专业的老师都要参加答辩工作,即使不是直接指导学生答辩,也会由于多方考虑,互相平衡,给学生打“感情分”、“面子分”,从而影响到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考核的真实程度。在答辩与成绩评定时,要求与答辩学生相关人员一律回避,以确保答辩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合理性。对由于私人关系或其它原因不按客观、公正原则进行考核,大打“人情牌”、私自改动成绩评定的行为要给予严厉查处和通报批评。同时也要大力提倡匿名评审原则,评审人评审论文时,隐去学生、指导老师的个人信息,由院内本系专业教师或外聘专家进行评审,这样有利于增加评审的公正客观性。

4.防止论文答辩流于形式

针对目前论文答辩中存在“走过场”、粗线条的评分方式等现象,各校答辩委员会应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体系,可通过制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程序及标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规程》、《毕业设计(论文)评选标准及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规范管理规章制度,确保经济类专业毕业论文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章可循。对于在论文中出现抄袭、拼凑现象严重,对自身论文极不熟悉,思维混乱,语义含糊的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处理,不应只走过场,流于形式。

三、结论

总之,毕业论文是一种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教学环节,毕业论文的考核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用人单位对于学生的考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能力。推进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考核系统改革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需要以学校为主体的院系管理部门、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做到认识到位、精心组织、严格训练、认真考核。同时,加强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毕业论文考核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和有效监督,在实践中不断进取完善。

经济学专业论文:新媒体语境下政治经济学论文

一、传播政治经济学经典议题的前沿动向

1.回归阶级分析。

社会阶级是传播政治经济学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20世纪60年代欧美新左派社会思潮及运动失败后,“阶级”话语在世界范围内逐渐被遮蔽。进入70年代,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确立使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职业结构以及文化构成都发生了重要变化。“阶级”的观念已经失去了作为一种核心话语或政治组织原则的重要性,在学术界与日常生活中逐渐边缘化。面对阶级分析、阶级话语被消解的社会与学术现状,政经学者呼吁:“按照马克思的意愿阅读马克思。”新的社会生产方式使得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教师、传播产业从业者、数字媒体技术相关工作者等成为文森特•莫斯可(VincentMosco)等传播政治经济学者所关注的“知识劳工”。因其较高的收入以及“社会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这些群体受剥削的本质,并给予其“中产阶级”的假象,从而消解了其阶级身份认同。与此同时,上述新阶级直接参与了对更底层的剥削。莫斯可认为,在新媒体技术引发传播产业革命、传播秩序充满阶级间抗争与协商的新语境下,应在研究中更多地将阶级作为关系的维度(RelationalDimension)和构成的维度(FormationalDimension)来考察。李•阿茨(LeeArtz)批判了“传播的自由市场”假说,解释了植根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传播技术的运用,为维护现行制度、巩固阶级位置,作为霸权机构复制现有阶级关系的功能。弗吉尼亚•尤班克斯(VirginiaEubanks)发现数字鸿沟争论主流化的后果之一是,对技术和不平等的释义掩饰了妇女与信息技术的日常接触,忽略了女性对技术合理的“批判性的矛盾态度”。

2.新劳工形式。

传播新科技的飞速进步不仅参与塑造了新型阶级构成与关系,也直接影响和改变了阶级斗争的场所与方式。莫斯可认为,在全球化、企业兼并及科技变革的社会语境下,对知识劳工宽泛的定义可以是参与生产、加工和传播信息的所有劳动力。尼克•戴尔•威瑟福特(NickDyer-Whinheford)从理论层面提出了“数字劳工”概念,他汲取马克思“物种”概念用以诠释数字劳工的精神与肉体本质被当下电子网络和生物技术所异化。乌尔苏拉•休斯(UrsulaHuws)关注“创意劳工”群体,讨论了企业与资本必须在其对创新观点的无尽需求和对知识产权及创造性劳动的控制管理中寻求平衡。另外,有学者以好莱坞“制作花絮”短片中创造出的享受劳动并收获导演明星崇高敬意的幕后知识劳工为例,讨论这一形式带来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裂的具体化,遮蔽了好莱坞创意劳动的国际化外包,从而消解了跨国剥削的问题。

二、新媒体语境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新焦点

面对新媒体技术冲击下的传播与社会,传播政治经济学积极地开拓诸如网络与社会运动、数字监控、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新议题,力图在当下全球信息社会语境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强劲的阐释力。

1.网络与社会运动。

针对网络对社会运动的影响,学界存在乐观和悲观两种相反的观点。以詹姆斯•斯坦耶(JamesStanyer)为代表的诸多学者更多地关注第三种倾向,即从全球化与新政治运动的具体语境出发来考虑网络新媒体对社会运动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新左派浪潮的失败致使“替代性”政治逐渐兴起。传统政治运动关注宏观议题,而新政治运动关注微观议题,即日常生活的政治。众多社会议题和挑战都带有全球化的特点,这决定有效地回应也应具有全球性视野。LanceBennett提出活动中“范围的转移”这一概念,认为网络技术的出现使社会运动的规模变大。Tarrow&McAdam认为,虚拟佣金、超文本传播与虚拟竞争促进了全球推广网络的形成。网络提供给人虚拟的行动,使人足不出户便可以通过网络参与社会运动。有学者从信息的低成本传播、成员间的互动、运动间的协调和新的抗议系统等角度对全球化背景下的网络、运动、权力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网络对权力的影响体现在信息扩散方面,社会运动者利用有网络连接的个人网络信息、传递信息,网络促进了新的信息的流通和再流通。网络技术使全球网络和全球抗议得以形成并得到协调,而社交网络提供了全球抗议运动从集体行动到连接式行动的转移的可能性。通过网络技术,异质化、碎片化的社会公众被动员起来,新的抗议模式为个人创造表达的机会与空间,网络将个人经历同“个人行动框架”连接起来。由此出发,各领域学者勾勒出传播运动全球拓展的图景,一方面展现了各类另类媒体为寻求传播民主与公正参与,自行组织社会运动的脉络。另一方面则论述了当代主要社会运动尤其是环境保护对媒介的使用及两者间的关系。

2.监控、大数据与云计算。

监控这一传统政治学术语已广泛运用于网络语境中,“网络监控”遂成为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议题。默多克指出监控的网络化已逐步显现,安全监控、公共监控、商业监控共同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监控体系,身处其中的个体无处躲藏。政治、经济、技术上的发展与变化导致了监控的不断强化。政治上,反恐扩大化导致国家监控转向正对大众的饱和性监控;经济上,商业监控大行其道旨在维护信用卡制度,并以此缓解金融危机;技术上,科技发展伙同互联网巨头,推动、促进了监控的强化。然而大众对被监控及生活透明化的处境却毫无知觉,更重要的是虚拟监控强化了真实世界的不平等,因而对某些社会群体脆弱性的约束或控制,应该成为理解网络监控的焦点。传播新科技贯穿始终的社会监控是一个“全景监狱”,但其内部也蕴涵着冲破樊篱的力量。通过建构新型的规则,政府和企业更加透明,同时个体面对新媒体的主体性也得到提高。传播新科技与大众社会的变迁也使数据的存储、抓取方式有了质的飞跃。莫斯可认为,不能放弃历史视角来研究云计算与大数据相关问题。他认为该议题的重要性在于:云计算与大数据不仅是信息资本主义的动力,而且是数字实证主义的推动者与信息效用的重要构成因素。掌握终端控制权的主体,将云计算塑造成为一个漂浮在云端,自由无限制的想象的空间。然而作为存储方式的云计算,实则是有形的且由资本直接控制。传播政治经济学对云计算对环境的破坏、对隐私与安全性的威胁作出了如下反思:微观层面,民众个体隐私丧失殆尽的可能性;宏观的层面是人类整体失去主体性的深刻危机。另外,当“云计算”作为科技操作外包的一个组成部分,必将引起现有科技劳工数量的锐减。因此,科技已不仅仅是“科技”,而是关系到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与社会阶级、劳工等诸多问题的集合体。

三、本土视野中的政经路径及新媒体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市场经济转型,使中国大陆原有的社会结构急剧变化。本土学者面对新传媒技术、政策与结构的变迁,以及社会资源分配日益不平等的社会现状,敏锐感知结构和权力的交结,洞察并揭示传播产业与制度再生产的社会问题。当前本土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及时,是对传播政治经济学基本思想的介绍及其为传媒事件提供的崭新理论视野。第二,是政经视野下,中国本土传播产业中的劳工问题研究,及其新媒体语境中少数族群的社会运动问题。

1.中国语境下的政经理论实践。

在转型语境中,众多学者使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野来解读中国大陆传播事件,赵月枝、吕新雨、吴畅畅等学者针对当下中国大陆新闻、电视剧、乡村建设及其中相关的阶级、意识形态、公共性等等一系列重要议题展开基于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论述与研究。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市场积极参与了中国社会阶级与阶层关系重构和意识形态整合,并呈现出日趋明显的中产阶级文化优先取向和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偏颇。有研究者从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试图揭示资本主义国家的版权系统并不一定能提高知识创新的效率;版权的国际化有可能加强世界体系知识传播的不平等。罗昶以传播政治经济学为视域分析了央视二套的定位演变,认为其在“商品化”上体现出了对整体经济普遍商品化过程的促进和对受众商品的优化选择。在“空间化”上体现出企业权力制度边界的广度与深度延伸。在“结构化”上权力、社会关系与传播实践间产生了相互形塑的作用与影响。他还通过政经路径反思广电新媒体的发展,通过对新媒体的技术逻辑以及广电可能的制度想象综合视角考量,试图为广电发展开拓新路。姬德强将研究聚焦于微博事件的政经解读,认为商品化的微博空间与微博表达的自由与公正绝非简单一致。另外,还有学者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下对新闻专业主义进行了反思与批评。

2.聚焦本土阶级、劳工以及少数族群问题。

政经视野下,本土学人的努力也体现在对转型中国语境下传媒产业中阶级、劳工问题的研究。姚建华在其博士论文中深入讨论了当代中国出版产业中以图书编辑为重要代表的知识劳工,通过对宏观中国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社会转型,及其引发的商品化、空间化、结构化三个不同却相关过程的回溯与阐释,揭示中国出版业及其知识劳工与上述进程相构连的关系。曹晋、许秀云通过对中国上海某综合性网站的民族志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探讨了福利国家向弹性的后福特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转型过程中,知识劳工是如何遭受社会保障体系瓦解、弹性雇佣、强制性消费主义等制度权力的剥夺与宰制。从而揭示其在文化创意经济光环下逐步无产化、贫困化的实质。另外,有研究发现,传播技术以给予“自由”的方式索要人们的精力和时间,娱乐兴趣与网络劳动工作的界限趋于模糊,信息社会知识劳工的弹性兴趣劳动与传播新技术成为“发展的信息化模式”的生产力源泉,资本主义的弹性经济积累与跨时空、跨国界、跨阶级的剥夺更具隐蔽性。邱林川从理论回到实践,聚焦中国当代非精英知识工人,比如电话中心接线员、短信和游戏玩家等新数字工人,及其产生过程和空间分布,并指出新媒体工具是中国大陆草根工人群体海外连接的重要工具。得益于网络新媒体以及平等观念的普及与发展,中国本土诸如同性恋社群、妇女等等少数族群获得了新的抗争渠道。魏伟论述了新媒体作为强有力的动员工具,如何介入到新型的性别倡导与抗争行动中并发挥作用。在新媒体时代,杨国斌敏锐洞察到互联网作为威权政治控制下的抗争阵地,网络动员的公民社会组织迅速增加,网民积极利用这一弱者的武器参与文化、社区与政治事务,从而获得自我实现、社群团结以及草根赋权的新体验,线上斗争与转型中国的社会矛盾是紧密构连的。王绍光与何建宇联合写作的《中国的社团革命:中国人的结社版图》,勾勒了涵盖各类准政府社团和草根组织的完整的社团全景图,论述了网络社团,例举BBS凝聚社群的案例并关注到两大趋势,即网络社团的封闭性和虚拟空间结社转变为现实空间正式或非正式的结社。

四、总结与评述

本文通过对当下传播政治经济学相关前沿研究的梳理,勾勒出政经路径对正在转型的全球社会及新媒体的积极回应和具有阐释力的分析、重构。通过不同面向的学术讨论,可以看到在全球社会急速转型并走向复杂化的时代背景下,传播政治经济学以其兼容并蓄的学科特质所持有的深切的人文关怀与旺盛的学术创造力。传播政治经济学在新媒体技术深刻重构、传播学界学术聚焦的现状中,呼吁并期待学界能够重新发现马克思经典论述中诸如“阶级”、“剥削”、“劳工”等概念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传播新科技对传统议题的隐蔽的深化,从而剥去后资本主义时代全球社会表面的同一性。另外,政经学者并未固步自封,他们对传播新科技的迅猛发展予以积极的回应。首先政经取向的学者肯定了新媒体对公众以及少数群体实现抗争的社会运动的动员能力。在社会运动中新媒体正发挥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积极作用。其次,他们对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背后隐藏着的受众隐私、资本集聚数字技术的真实影响力,以及对“键盘行动主义”持有质疑与警惕。值得注意的是,云计算与大数据相结合定量的、相关的、反理论的、具有预言性的数据具有了一定的生产力,一种数量胜于质量、相关性胜于因果关系、数据胜于理论、现代性胜于语境的数字实证主义开始形成。这意味着整个世界的社会思潮、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都将被打上数字实证的烙印,这也是学者迫切需要反思的问题。与此同时,中国本土学者不再停留于简单的理论引介与综述,而是逐步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理论实践构筑中国化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本文很难涵盖政经路径中所有的研究,的知识图景可从以下两个读本中获取,一是由JanetWasko、GrahamMurdock和HelenaSousa联合主编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手册》,其二是由曹晋、VincentMosco和LeslieReganShade联合主编的《传播与社会的批判研究英文读本》。这两个读本对正在经历复杂全球化、本土社会急剧转型以及新媒体冲击下的中国大陆学界与社会提供了全球近期的、有力的批判传播研究视野,对本土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意义。

作者:徐婧 秦朝森 单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经济学专业论文:艺术院校经济学论文

一、高等艺术院校开设本科经济学的意义

本科经济学是一种对价值的消费、流通、生产与分配的规律进行研究的理论。在高等艺术院校中,开设本科经济学课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经济学的方法与理论对艺术规律与艺术现象进行研究,有机的把经济学与艺术学结合在一起,并利用人的大脑来科学的对事物进行研究与推断,从而提取出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由于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具备比较丰富的想象力与艺术细胞,所以其艺术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而其他一些院校中,开设经济学的目的则是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与综合型人才,从而为企事业单位输送更多的高层次与高素质的经济学人才。

二、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更新较慢

通过调查可知,现阶段国内市场上不仅有众多的西方经济学翻译版本,还有大量的国内高等艺术院校自行编写的经济学教材。首先,由于经济学教材在市场中的需求逐渐增加,促使经济学的水平和种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次,面对水平各异与种类繁多的教材市场,在对经济学进行选择时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此外,国外相关的主流经济学教材也被引入到国内知名大学,满足国际经济学教学的发展趋势。但是,国外引进的相关教材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教材版本落后,书中所提出的案例分析很难有效地对现阶段经济的实际变化进行反映。同时,国内高等艺术院校所出版与编著的教材,往往是国外教材的删节、复制或者粘贴,并且缺失实践案例,很难有效地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体现,特别是对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现象的体现。

(二)教学脱离实践

经济学专业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教学手段单一,严重脱离现实,难以理解教学内容的现象。同时,还存在着没有有效地对实践教学进行控制的现象,以及实践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不统一等现象。因此,相关人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促使经济学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加充分地对经济学知识进行了解与掌握。

(三)教学水平存在差异

严格地讲,西方经济学作为我国高等艺术院校本科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时间很短,对于其重要性也缺乏统一的认识,因此,我国早期所编著与创作的经济学教材中,很多的教材都用一定的篇幅对西方经济学进行批判。截止到目前,对于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依旧存在着诸多的争议。

三、经济学教学的相关改进对策

(一)理论结合实践

通过对既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现理论结合实践,从而使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距离缩短。首先,在实践结合理论的教学过程中,确保学生不会出现急功近利的情况,有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务实的学风进行培养。其次,高等艺术院校应该足够重视教材更新速度,从而使新教材成为实践联系理论的重要纽带。

(二)应用先进的通讯技术

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日趋发展,互联网、录音、影像与视频等现代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逐渐地变成高等艺术院校中重要的教学手段。现代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经济学的教学模式,而在视觉与听觉的改变以及信息量扩大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使经济学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但是在进行经济学教学的过程中,依旧有很多教师把教学模式停留在黑板结合PPT上,并没有使现代通信技术所具备的重要的促进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相关人员应该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与创新,并充分地对现代通讯技术进行应用。通过媒体资源与互联网技术,组织学生充分的对经济发展现实进行了解,对现阶段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众多经济案例与经济现象等进行收集,构建完善的经济案例数据库。同时,确保学生积极地加入到小组学习中,通过所学的经济学分析工具以及原理来开展课堂讨论以及经济案例解析,授课教师则在一旁进行讲解与评论,从而有效地对学生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

(三)实现人力资源共享

就传统文化而言,高等学校作为对社会所需人才进行培养的基地,其在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备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学理论中所体现的教育具备正的外部性,高等艺术院校教师一直以来都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认可,并且蒙上了某种神秘与高尚的色彩。众所周知,很多企业家以及政府官员等往往都以某某高等艺术院校兼职教授、名誉教授以及名誉博士等身份自居。由此可知,高等艺术院校中的名誉职称具备非常广泛的市场价值,也就是说高等艺术院校具备可进行交换的众多经济资源。同时,企业家与政府官员等社会人士由于亲自参加企业经营与公共政策制定等社会活动,因此拥有着较为广泛的市场信息与社会资源,而该类经济案例以及经济信息则归属于私有信息,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以及教师根本无法获得。所以,高等艺术院校以及社会选择资源交换的手段,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对经济案例以及经济活动信息进行获取的途径。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的对学生的创业性、应用性、技能性以及创新性等进行培养,以此培养出更多的综合型与应用型的人才。所以,本科院校在对经济学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挖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有效地使经济学课程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并对有效的创业素质、人文素质以及专业素质等进行培养,进而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与综合型人才。

作者:石锐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经济学专业论文:交易费用下合约经济学论文

一、传统经济学对价格作用的理解

(一)产品和生产要素分配

消费者方面的产品分配:消费者之间要为获得产品而竞争,竞争胜负的准则是价格。不同消费者愿意为某种产品支付的意愿价格水平是不同的。只有意愿支付价格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消费者能够拥有这类商品,是市场竞争的胜者;而意愿支付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消费者就无法拥有此类商品了,他们是市场竞争的负者。生产者方面的生产要素分配:因为生产企业在乎的是利润,利润的正负决定了由谁来生产。从均衡价格可以得知,只有生产效率够高、生产成本降低到小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企业才有正的利润,这些企业会进行生产,成为该市场的供给者;反之,那些成本较高的企业由于没有利润而选择不生产,具体表现就是不进入该市场或者退出该市场。于是,市场机制就通过比较市场价格和企业的生产成本高低来实现将生产要素分配给效率高、成本低的企业。以上分析可见,市场均衡价格起到了筛选作用:将产品分配给最需要的消费者,同时把生产任务交给效率较高的企业,这就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激励功能

对消费者的激励:消费者的目标是提升效用水平,这需要获得种类和数量更多的产品。在市场经济中,这些产品要通过购买才能获取。在市场均衡价格不变时,就意味着更多的支出水平,需要更高的收入来支撑。因此,要维持高的效用水平,就需要有较高的收入。要获得更高的收入,市场经济中只能通过更多的辛勤工作、不断增加人力资本、仔细寻找更高回报的用途等方法来实现。对生产者的激励:生产者旨在追求更高利润。在市场中,产品价格给定时,要获取更多的利润,不断降低成本就是主要的努力方向。只有那些能够更有效地将成本降低的生产者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所以市场的均衡价格可以激励生产者改进生产的技术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寻找更低价格的生产要素、选择更低成本的生产方式。这对整个社会而言,可以起到推动科技进步、优化资源配置、增加社会财富等作用。

(三)信息传导

不管是消费决策,还是生产决策,都需要足够的信息。比如某个生产者要决定是否进入某个行业,他最关心的是这个行业的利润水平高低,而要大致估算利润,需要比较销售收入和成本水平,销售收入和成本的测算需要大量信息,这些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市场上关于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信息。消费者要传递出对某种商品的独特偏好,可以多投票,像支持政治竞选一样,不过不是“选票”,而是“钞票”。价格水平的高低也向外界传递出这样的信息:这个行业还需要更多的资源,或是应该转移出部分资源到其他行业去。总之,价格水平的高低及变化趋势都能向消费者和生产者传递着市场供求变化的信息,为市场参与者们制定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来源。

二、传统经济学忽略了市场交易背后的合约问题

传统经济学对市场交易的描述只用价格和数量这两个变量,这是高度简化的处理。虽然科学研究者们心里都想着“奥卡姆剃刀”代表的如下理念:理论越简单越好。然而,要注意的是不可以过于简化,以至于不能对理解现实提供帮助。传统经济学对市场的理解或描述就犯了过于简化的错误。因为这种处理带来了两个大问题,这会使我们对市场的理解出现很大偏差:及时个问题是部分产品难以找到价格。如果任何产品都有明确的价格信息,经济学中的外部性问题就不存在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一下子说出任何产品的市场价格,像房屋、珠宝、古董等物品的市场成交往往需要收费不菲的专家或中介提供评估服务。至于温馨、甜蜜、天伦之乐的感情享受等特殊物品更是难以在市场中成交。传统经济学直接假设每一个市场都有清晰可见的价格是不符合现实的,价格的获得不是免费的。第二个问题是传统分析方法忽略了市场交易合约的结构性特征。比如金融市场中的资金借贷不同于蔬菜瓜果市场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对后者而言,一次性的交易完成之后买卖双方可以毫无关系。而资金的借贷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从资金供给者借出资金到收回本金和利息间隔着一段时间,借入资金者支付的利息是占用对方资金一段时间使用权需要支付的代价。也就是说,资金借贷仅仅是买卖资金的使用权而已,资金所有权一直都属于资金借出的一方。资金借还的时间长短、收回本息的可能性大小、有无担保等因素都密切影响着借贷双方的利益,同时在利率层面就出现了多个利率水平。纷繁复杂、各个不同的利率水平反映着资金借贷合约的时间结构、风险结构、权利结构等多方面信息。单是利率和资金借贷数量不足以描述金融市场的。所有市场交易都是买卖双方共同商量,彼此同意而达成的行为,共同议定的交易显然对双方都有约束。因此,说是对市场交易的研究,不如说是对合约行为的研究更。传统经济学仅仅用价格和数量不足以描述和分析市场,应该从合约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和描述市场。日常生活中常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换,其实是将物品本身的全部产权进行买卖。交易双方不仅关心价格的高低,更关心资源的具体使用。因为价格是买方的成本,同时也是卖方的收入;而资源怎么用(使用方式、使用强度、使用频率等细节),不仅关系到资源所有者其他部分权利、其他时间段的价值,也关系到买入资源方在使用资源过程中所获得的价值量。以劳动力市场为例,因为不能卖身为奴,雇主所获得的只是劳动力在某一时间段的使用权,工资就是对该使用权占有的补偿。雇主在使用劳动力的过程中,工作强度大小、工作环境情况、工作安全性等因素关系到劳动者工作时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甚至还影响雇佣期结束后的劳动力价值高低(比如出现职业病会降低未来的收入,工作中积累的人力资本会增加未来的收入等)。于是双方需要在其他方面进行协商,并将这些约定写入劳动力合约中。合约中的这些条款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关系双方成本和收益的价格条款,另一类是关于资源使用方面的诸多约定,可称之为使用条款。合约中往往同时出现较为明显的价格条款和使用条款,这就是合约的结构性特征。

三、从合约经济学看价格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管是基础性作用还是决定性作用,人们都会立即想到市场交易及对应的价格水平。价格的作用当然不可低估,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市场交易者的收入和成本,但从合约经济学的角度看,会有以下几点新的认识。

(一)传统经济学对价格作用的理解仅仅适用于合约

从前文论述可知,市场中的任何交易必定对应某一合约,虽然像买卖蔬菜、水果时,人们大可不必说合约,但不可否认,这就是合约,这是交易对象的全部产权同时进行买卖的“断权”交易,可称为合约。传统经济学认为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筛选和激励消费者、生产者,可以传递对经济决策有用信息等功能要求的前提条件就是合约。然而,整个社会的产品数量不计其数,能够进行这种“断权”买卖的合约仅仅是极少数情况,现实中的非合约才是大多数情况,于是价格的作用就变得有限了。

(二)结构性合约中价格作用的发挥不能脱离使用条款

合约只有价格和数量两个变量,不具有结构性特征,非合约就是结构性合约。市场经济中的大多数交换合约都呈现出结构性特征,价格条款仅仅是合约中的一部分。合约中的价格条款和使用条款往往同时被决定,且这两类条款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任何一类条款单独存在都毫无意义。这种合约中,即使有明确的价格,价格作用的发挥也不能脱离与之对应的使用条款。

(三)有些合约没有明确的价格条款

必须首先有明确的价格才能谈价格作用的发挥,麻烦的是很多市场合约没有明确的价格条款,如市场营销岗位的员工雇佣合约,除了或多或少的基本工资外,其中几乎都明确写着如下条款:根据销售额的百分比予以提成。那么这种雇佣合约中的价格水平为多少呢?又比如商业店铺的租用,有的大商场采用“集中收银”,方便统计每家店铺的销售情况,再根据销售额予以征收不同额度的租金。像这类只规定了明确比例,没有具体金额,于是门面租金的价格就变得不明确了。像这种没有明确价格条款的合约,价格的作用如何体现呢?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如何体现呢?传统经济学的分析要如何补充呢?

(四)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应该从合约的角度理解

市场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本身需要耗费不少资源。仅仅是信息费用就高不可攀:任何人要参与市场活动,需要知道自己的交易伙伴在哪里?交易对象的品质、特征是否清楚?信息不对称时,信息优势的一方是否会利用该优势损害他人、获取私利?信息不足的一方又如何获得真实可用的信息?如何在交易中约束对方?包含以上问题所涉及的信息费用及运作费用,经济学家们称之为交易费用或制度费用,因为交易费用不为零,市场经济中就衍生出了律师、经纪人、经理、法官、会计师、警察、文员、秘书、公务员、公司、政府等职业或机构。如果交易费用为零,人们可以立刻获得任何产品的消费者意愿价格和任何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信息,市场均衡价格可以立刻计算出来,任何产品市场均可以用价格和数量两个指标来描述,用一条需求曲线和一条供给曲线即可完成全部的分析,产品和生产要素的配置也可以立刻实现。这就是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处理方式。在真实世界中,交易费用不为零,它会实实在在占用社会资源,从而降低社会整体资源的租值。人们为了生活更美好,必定要努力寻找能够减少社会资源租值消散的方法,这些不同方法就构成了不同的合约形式。比如为了节省雇佣合同中雇主与潜在员工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合约中有试用期的规定;为了减少对员工“偷懒”予以监督的费用,将工资的计算方式由计时工资调整为计件工资;为了新产品的推广,先进行试用、试吃等促销方式;为了同时减少两种产品市场需求信息的费用,将两种产品捆绑在一起予以销售;为了节省要求和监督批发商、零售商统一降低产品价格的交易费用,生产者直接采用“加量不加价”的合约方式;为了减少对消费者进行分类的费用,移动通讯商们会提出多个套餐供选择,以尽可能多的获取消费者剩余……这些纷繁复杂的价格现象其实是合约丰富性的体现。真实世界的这些多样化的合约选择源于人们为了节约交易费用。一种产品存在多种合约就是为了在不同情况下节约交易费用。然而,这些不同的合约中,有些合约的价格条款较为明显,有些合约的价格信息就很不明显了,在没有看见明确价格时,并不表示没有市场成交,只是合约形式有变化而已。因此,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其实就是合约的作用。

四、结论及建议

从合约经济学的角度看,传统经济学中的竞争市场分析其实是指能够用一价一量来描述的“断权”市场,所对应的只是合约情形,因为信息,交易费用很小,传统经济学关于价格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合约分析比价格分析更能完整而地理解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这对价格管理及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着以下启示:

(一)应该保护并促成更多的合约

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发挥出立竿见影的资源配置作用,前提是“断权交易”的合约。现实中蔬菜、粮食等农产品市场远比家电等工业产品更接近于合约。合约的产品种类越多,成交额越大,价格的作用就越充分。比如农产品市场的不断完善对于农民的种植决策,以及是否从农业转移到工业的决策就越有经济效率。因此,不干预现有的合约市场,甚至创造条件,促成更多合约市场的出现对经济有益无害。

(二)价格培育不必求全

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有些市场的价格信息来得不容易,出现了多种结构性合约。如果市场中的合约没有明确的价格(条款),又要刻意寻找价格,势必造成更多的交易费用,造成经济效率的下降。因此,在培育价格上,应该以是否能够减少交易费用为准。如果难度过大(即交易费用较大),应逐步推进,不能操之过急。

(三)价格管理应有配套政策

为了保障民生等特殊问题,需要对某些产品价格进行干预时,应该在充分理解该市场合约的基础上,颁布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因为价格只是合约中的部分内容,只管价格,而不涉及使用权方面的条款,效果会大打折扣。在配套政策中,应该侧重对合约选择的种类和合约中具体条款(主要是价格条款和使用条款)的选择进行约束。

(四)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划分要以合约效率为准

经济学家们常说市场能做的,政府一律不要插手,这个说法是空泛不着边际的。因为不管成本多少和效率高低,市场可以完成所有的经济活动,但在某些活动安排上,政府在节约交易费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仅仅是说市场能做,于是政府不插手,反而会带来经济效率的下降。比如天然气管道、自来水管道的铺设,如果让企业去跟管道必经之处的业主谈判,可能面临交易成本过高而无法实施,因为钉子户的出现绝非偶然。再如高速路或高铁项目施工时涉及到的征地拆迁工作,没有政府的强制力,市场很难高效完成。因此,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划定不能恪守经济学教条,要以能否节约交易费用、能否提升经济效率为准。

(五)注重产权的界定和保护

交易费用的节约要以自由选择为基础,特别是合约的自由选择。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经济的自由程度更高,经济的自由表现为经济活动中合约形式与种类选择的自由以及合约具体条款议定的自由。经济活动中的主体拥有各自的信息优势,让他们自由选择合约,就有助于充分调动使用这些分散的信息,从而降低社会成本。政府在干预经济活动时,应该尽量不涉及到具体的合约选择,因为政府在判断合约成本与效率方面并不具备优势,政府的优势在于界定和保护产权,然后让市场来决定合约的选择。《改革决定》中对经济体制的目标设定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个决定的理论内涵非常丰富。从合约经济学角度进行解读,就是要充分尊重经济体中的合约多样性,政府不必从经济活动中全身而退,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划定应以交易费用大小为准,政府更多的职责应该是做好产权界定和保护,让经济主体凭借各自分散的信息在竞争与合作中完成后续的资源配置工作。

作者:吴伟 陈仲常 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经济学专业论文:考试方法改革下房地产经济学论文

一、考试方法改革原因与目的

考试方法改革的首要目的是使学生有针对性的去学习。一方面,房地产经济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可以提高平时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有目的的去学习。学生在刚接触专业课程时怀着好奇的学习心态,但不明确要学习的内容,也不知道学习的方法,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安排教学内容,通过不同形式课后作业的安排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强调,使学生能掌握学习重点,并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掌握比较好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让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体验成功、享受进步的过程。学生对成功的体验不应只有期末考试这一次机会,而应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在知识的掌握广度和深度上、在学习方法的把握上、在口头表达能力上、在集体合作意识上都有着进步的体验,因此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时,还要结合学生取得的相应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经历了专业学习后,逐步成长起来。为此,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改变期末“一考定成绩”的做法,使得学生注重平时学习,在平时的积累中掌握较好的专业学习方法,逐步培养专业分析能力,达到与学与教的教学目的。

二、考试方法改革方案设计

根据对工程管理专业同学的调查,绝大多数同学希望能在平时学习过程中,通过课堂的教学和课后有目的的学习,认识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掌握有效的方法去分析经济问题。因此,房地产经济学精品课程教学小组内的各位教师决定在房地产经济学课堂内试行新的教学和考试配套改革方案。2011-2013年3年间,在房地产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我校房地产和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均参与到考试方法改革的实践中,考试方法改革方案设计如下:学生成绩评定的具体措施为: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50%)=学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

(1)平时考勤,平时课堂点名或者点人回答问题不到者,一次扣一分,三次不到,此项考勤成绩为零。

(2)学期论文,课程学习过半后开始专业论文的写作练习,在该学期的一堂课上交,并以论文质量为评分标准。

(3)四次大型作业,每次作业较高分为5分,根据完成作业的态度、作业中的信息收集水平、分析问题的水平、文字总结水平进行相应打分。早期布置的作业以独立作业形式为主,2年后进行了调整四次大型作业有独立完成的,也有分小组完成的。独立完成的作业部分由老师打分,小组作业通常以小组授课或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展开,由老师和其他组的同学进行打分后,取加权平均分计算。

(4)期中口语测试成绩,期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采用抽题口试的方式,学生随机抽取题库中的习题,现场回答问题,老师给出得分,这些口试习题与课堂回答问题结合在一起,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但从2013年开始我们取消了此种方式,因为整体90后学生表现出来的风格和80后学生有较大区别,他们勇于表达,表达能力也普遍较强,缺点是言之无物,因此更多的应该针对其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整理能力进行锻炼。

三、考试方法改革效果分析与完善思路

将以上改革方案付诸实施后,发现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并且锻炼了同学们集体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反映,考试方法改革后平时学习时间较过去增加了1/3,学习的积极性更强,对专业课程的理解和相关领域的认识都有提高,逐步掌握了专业课的学习方法。但是近三年的考试方法改革实践中也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完善。

(一)教学形式和作业内容设置应更多元化

考试并不是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作业的安排要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研究分析能力角度进行设计。需要采取更多元化的方式,一方面在本科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课堂教学和课外科研的结合力度,另一方面建立起有利于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考试方法,多管齐下促进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将本科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知识讲授向参与式、讨论式、自学辅助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转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课堂外教学效果能得以延续,提高教学质量。从作业形式设计上,早期我们的作业形式较多以独立完成为主导,每一次作业针对专业能力培养的一个侧面,虽然学生反映较好,但是缺少集体锻炼,因此后期进一步对作业形式进行探索,力求作业形式的多元化,加大集体作业比例,使得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更为。

(二)作业内容设计应更为科学合理

随着2012年所在学院大力推进考试方法改革,很多课程都加大了平时的作业量。特别对于大二下和大三的学生,专业课程比较多,还有很多学生修了双学位或者准备出国考试,因此学生的课业负担明显加重,和2012年前相比,学生普遍反映作业太多了,因此一方面我们将进一步探索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在作业内容设计上将会适当精简化。逐步取消口语考试,随着课程进度的展开,由易到难,由独立完成到集体完成,并使作业内容和作业形式相配合。以学生为主体,实行“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的作业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研究与认知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其在大学期间能培养起终生受益的学习习惯和研究方法。

(三)作业评分标准应更科学化

对独立完成的作业部分,专业任课老师掌握评分标准,对于小组作业部分,由专业老师和其他小组成员共同打分。由于学生对讨论问题难以进行有效的专业评价,因此造成了集体作业打分时具有一定随意性,使得这类作业的考核评分难以真实的反映小组成员水平,因此需进一步探讨集体作业评分标准的设定模式,使其更为科学化,能有效反映小组成员的专业水平。后期我们采取过研究生作为助教参与本科课堂教学,对集体作业进行打分,但是由于研究生课堂与本科生课堂教学时间上经常出现冲突,因此这类方式难以有效持续进行,目前还在进一步考虑如何制定科学的评分标准。

(四)期末考试内容应与平时作业结合起来

期末考试是该门课程的总结性考试,试题除了考查学生对该门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外,更要侧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期末考卷的设计应和平时作业的内容、方法等结合起来。这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平时作业的积极性提高,重视平时作业的资料收集、专业分析和知识整理,另一方面也使得期末考试的灵活性更强,学生无法通过考前抱佛脚的形式去加强训练,再者也使得学生在期末对一学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有更高层面的总结和回顾。

(五)期末卷面考试也应适当改革

在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下,形成的是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造、重理论、轻操作的考试模式,为匹配考试方法改革重平时作业的需要,对期末考试在内容上与平时作业结合的同时,对期末卷面考试的形式也需要进行改革,比如采用半开卷考试模式甚至全开卷考试模式。半开卷考试模式和全开卷考试模式逼迫学生自己总结重点,减少学生对教师划重点的依赖性,激发学生互相交流、研究,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深入理解课程内容上,避免了考前的死记硬背。经过对《房地产经济学》这一门应用学科的考试方法改革的实践,可以看到考试方法改革不仅是在学生的意愿方面,还是在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看,都具有一定的有益性,但其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完善和进行,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使考试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效果还能激励学生学习和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作者:杨巧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经济学专业论文: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卫生经济学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09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眩晕门诊就诊的BPPV患者30例及2015年1月就诊的BPPV患者30例,分别纳入2009年患者组及2015年患者组。纳入本研究的标准:①短暂的眩晕病史;②Dix-Hallpike试验及滚转试验可以观察到典型的位置性眼震。③排除其他原因继发的BPPV。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前庭疾病如梅尼埃病、突发性聋、前庭神经炎;②理解能力欠佳或不能配合者;③有严重颈椎病、心功能不全和运动障碍者。

1.2治疗方法。

诊断明确的患者初次就诊时给予手法 复位或复位椅复位。连续复位3次,具体方法参见2006年贵阳会议提出的BPPV诊治指南。

1.3疗效评价及随访。

患者初诊时记录其基本信息,初诊时填写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侧别、发病诱因、病程、首次治疗后好转时间、残留症状、复位次数、有无复发、眩晕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有无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首次就诊的医院、首次就诊的科室、所做检查、就诊次数、治疗方法(口服药物、静脉输液、手法复位、物理治疗)、既往治疗费用等。复诊前2天电话随访患者眩晕变化情况,并嘱咐按时复诊,复诊行位置试验检查有无眼球震颤,第1次复诊痊愈者则结束治疗,第1次复诊未痊愈者则预约1周后复诊,直至痊愈。疗效评价:①眩晕和位置性眼震消失为痊愈;②有效:眩晕和(或)位置性眼震减轻,但未消失;③无效:眩晕和位置性眼震无变化,加剧或转为其他类型的BPPV。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行列表资料χ2检验;疗效评价为等级资料,采用列表资料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评估。

2009年患者组手法复位后首次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2015年患者组手法复位后首次治疗的有效率为90.0%。2009年患者组BPPV确诊的平均就诊次数为(7.8±2.5)次,平均治疗花费5041.8元;2015年患者组BPPV确诊的平均就诊次数为(2.2±1.1)次,平均治疗花费419.5元;患者就诊科室为骨科、神经内科、急诊科、中医科、耳鼻咽喉科;所做检查多为头颅CT、头部MRI、颈椎CT、颈椎MRI和颈部血管超声等。

2.2治疗相关费用。

复位费用2009年患者组平均为(220.5±27.2)元,2015年患者组平均(180.4±17.1)元;药品费用2009年患者组(1380.5±48.3)元,明显高于2015年患者组(43.2±3.3)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77,P<0.05);检查费用2009年患者组(3162.3±489.6)元,明显高于2015年患者组(162.4±22.5)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87,P<0.05);检验费用2009年患者组为(278.5±77.9)元,高于2015年患者组(33.5±9.4)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2,P<0.05)。就诊次数2009年患者组为(7.8±2.5)次,明显高于2015年患者组(2.2±1.1)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1,P<0.05)。

3讨论

卫生经济学评价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治疗方案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2009年和2015年BPPV患者进行比较,发现2009年患者组BPPV确诊的平均就诊次数高于2015年患者组,平均治疗花费明显高于2015年患者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手法复位操作简便、无创伤、一次性治疗疗效高。随着对BPPV认识增加,2015年患者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2009年患者组,平均就诊次数明显低于2009年患者组,考虑原因一方面大多数患者对该病认识不足,就诊科室多为骨科、神经内科、急诊科甚至中医科,而忽略耳鼻咽喉科,导致就诊次数及诊疗费用增加;而且患者多为老年人,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多种疾病,行动不便而就诊于附近社区医院而非大型综合医院。医师手法复位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不够,也会延误诊治,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另外,临床医师要想真正掌握手法复位治疗必须经过认真学习或培训,领会复位原理。同时,对于BPPV手法复位的规程和速度等难以规范化,而且手法复位受较多因素干扰,如复位过程使颈部扭转而受刺激、头颈身三者在翻转时难以协调等,影响治疗效果。BPPV诊治仍然面临挑战。大多数BPPV患者无明确病因,继发性BPPV中最常见原因为外伤,大约占7%~17%,病毒感染、劳累、偏头痛、梅尼埃病、内耳手术刺激及老年人骨质疏松、局部缺血性改变等亦可引起继发性BPPV。BPPV常有复发倾向。部分患者手法复位后眩晕明显改善,但仍伴有头晕、站立不稳等症状,极少数患者甚至可能会出现跌倒发作,但意识清晰,这可能与耳石返回椭圆囊后改变了椭圆囊斑的敏感性有关。手法复位治疗后还可能伴随晕厥、恶心、呕吐、出冷汗、脸色苍白等自主神经症状。累及多个半规管的BPPV发病率较低,其病因不明。复位中可能会出现耳石在受累半规管位置的变换,外半规管BPPV可以变换成后半规管BPPV,而后半规管BPPV也可变换成外半规管BPPV,如果耳石直径较大,当移动到直径相对较小的半规管内时可能出现堵塞,表现为眩晕呈持续性不缓解。因此在治疗中要仔细观察眼震方向,早发现,早治疗。BPPV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周围性眩晕,手法复位操作简便、无创伤、一次性治疗疗效高,可有效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目前已作为BPPV门诊治疗的方法。但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还存在许多疑问和挑战,这需要耳科学、神经内科学、心理科以及康复科医师的共同参与,获得对该病的正确认识,以便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而社区的家庭训练医师及专业BPPV治疗诊所的出现,将为BPPV患者的治疗带来新曙光。

作者:王慧 于栋祯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耳鼻喉科研究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