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传统音乐教育范文探究

摘要:从现代长笛表演角度来看,合理融入民族元素不仅可以保证传统民族文化得到发展,同时也能丰富长笛文化的内涵。在长笛表演中若是可以合理融入民族文化,就可以保证传统民族文化的稳定传播。
传统音乐教育范文探究

传统音乐教育探究1

传统音乐在当下音乐学科中的话语权逐渐削弱,导致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边缘化程度越来越明显。随着复兴传统文化的时代号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门类的传统音乐重新获得了保护与重视。由此可见,传统音乐在当下社会生活中正遭遇冲击,需要作出创新性转变,要兼备回归大众市场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双重使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本文将对传统音乐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探索其市场需求及保护策略,这有助于新时期传统音乐市场体系的恢复与发展。

一、非遗视野下传统音乐的发展现状

2003年10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我国国内随即相继展开了一系列的“申遗”工作,这其中传统音乐类的项目申遗即是重要的一类。随着昆曲、维吾尔族木卡姆等艺术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音乐界的专家学者们以及各地政府部门都开始积极挖掘具有传统意义、民族特色、区域优势的音乐项目来积极“申遗”。我国也建立起了自国家到省级、自市级到县级的立体式非遗保护体系,在过去的十多年当中,随着各个项目“申遗”以及“申遗”之后各级机构对非遗保护热情的高涨,传统音乐以及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潜能。传统音乐的市场生态具有其独特的属性。首先,传承是维持传统音乐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文化具有民族性的基本机制,也是文化维系民族共同体的内在动因”[1]。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性、活态性的重要特性,因此对传统音乐类的有效传承需要保持一种保护性传承的意识。其次,由于传统音乐展演的时空特点,其自身流程的完整性需要以整体视野加以看待,这就需要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在保护过程中缺失任一环节都会导致技艺信息的失真。最后,小众群体的传统音乐与作为大众文化载体的流行音乐市场有着一定程度上的融合难度,但恰恰由于大部分的传统音乐都带有浓厚的“草根”特性,所以符合大众欣赏通俗化的审美定式。同时,传统音乐相对固化的文化基因会因为传承人、传承时间和传承地域的临时差异而显现出一定的即时性和变动性,因此更需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其进行创新性转化。需要注意的是,在从事传统音乐非遗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客观实际情况往往不容乐观,存在着商业化程度低、版权意识狭隘、现有体制僵化等问题,导致传统音乐的市场认可度不够。例如,有些已经被确定为“非遗”传统音乐项目的部级传承人不能打破门派、性别等传统理念来招徒传授,导致传承路径陷入桎梏。加之传统的师徒口传心授的技艺传授方法或师兄弟间“传帮带”的传授方法缺乏科学、系统的培养体系,客观上加剧了传统音乐传播路径的狭隘化,而传承人原本偏低的文化程度和传统音乐相对小众的受众环境使之更加雪上加霜。这些问题为传统音乐的传承造成了较大障碍,甚至使其陷入了一定的断代和困境。面对传统音乐在传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我们在认清传统音乐的市场需求后甄选保护路径和应对策略。

二、传统音乐的市场需求

对于传统音乐的市场需求而言,其兼具商业展演与文化传播的需求,市场格局体现为在国家文化政策的导向下与相关社会团体的运作下由音乐演出、产品营销、艺术消费等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媒介技术改变了传统音乐的形态,拓新了音乐类型,同样带来了创作观念与实践的深刻变化。现代艺术元素的转变与观众期待视野的重构使传统音乐的市场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要素分布。

(一)大众展演的商业性

传统音乐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在融媒体时代,为贴合大众喜闻乐见的接受方式,其数字化进程刻不容缓。有数据显示,传统唱片时代音乐作品的创作、存储、流通都需要大量的成本,在唱片公司发行的唱片中,其中20%的热门唱片会为他们带来80%的利润,而80%的冷门唱片只能为其带来20%的利润。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唱片公司会摒弃80%的冷门唱片[2]。由此可见,应择取传统音乐的高水平作品,整合商业导向的产业链,通过数字化的资源开发、版权授用、营销推广等方式获取市场价值,进一步开发传统音乐步入大众展演视野的能力。现有商业体系推动了诸多音乐平台与消费者、创作者之间的价值共创、共享,传统音乐只有立足本体,依托行业资源系统化地聚拢与分配,积极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才能构建富有生命力的音乐市场。把音乐纳入商业体系,为更多的传统音乐原创或独立音乐人提供生存与展示的数字空间,不但可使创作者具有更高效、便捷的推广平台,也可使观众获取的音乐资源更为高质且便利。随着传统音乐曲目下载量的提升,其商业性价值也必然会随之呈现。数字平台应以满足音乐受众的审美需求为导向提升用户体验。文化企业无论采取何种经营决策,最终都应该起到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的作用,只有这样用户才能获得更好的体验,进而强化其消费行为[3]。数字技术在为音乐传承提供新生土壤的同时,也需要把握这部分受众群体的期待视野,比如通过音乐平台打造“国风计划”等,将应然的文化话语诉求通过数字平台转化为商业效益。

(二)文化传承的稳定性

作为精神文化类产品,传统音乐与主流文化价值观的传播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首先,作为中国音乐史当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传统音乐的体制与演出形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如区域色彩浓厚、地方文化基因强大。保持传统音乐的多形态生存和多样化发展,实现传统音乐的现代化表述,能够从这些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曲目当中去找寻往往在历史文献中无法得到的一些原始艺术因素或形态。传统音乐在商品属性之外更是一种文化形态,因此尤其要注意其处于文化工业时代产业链语境下的发展路径,既不能让传统音乐变了质,也不能让传统音乐悄无声息。音乐需要市场,市场也需要精神文化的滋养,传统音乐与特定的文化背景搭配后,能够在美育层面使人们获得欣赏的愉悦与净化心灵的作用,进而参与到保护与传承传统音乐的队伍中去。
(三)音乐发展的经济效益

当前无论是电视还是互联网,基于视像与声像的传播成为了主流,影视平台与传统音乐的结合衍生出了多种崭新的艺术样式,使得音乐传播在视觉媒介中为传统文化提供了可视化载体。近年来,随着数字媒体、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再度升级,传统音乐介入了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手段,潜移默化地刺激着互联网音乐经济的发展。由娱乐性质的浅层满足向文化意蕴的深层过渡,传统音乐在电视综艺、网络综艺中迸生出崭新的表现样式,为受众带来了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如传统音乐节目《国乐大典》不仅仅是运用民族乐器演奏唤醒文化归属感,这种融合竞演元素的电视节目背后有着丰富的商业演出和收视效益。塑造传统音乐立体式、多元化的传播体系,着眼于一些经典曲目作品的充分开发,使其从市场的尾部转移至头部。在新兴媒体智能端的支持下,不同产业间的边界趋向模糊,媒介技术推动着传统音乐产品形态的丰富制造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近年来,技术赋能以创新性的文化生产范式给予了传统音乐更强的生命力与延展力,让音乐价值和产业价值达成了加乘赋值的文化延展模式。音乐文化产业的需求被快速释放并呈增长态势,传统音乐文化越来越多地融入商业经营模式,与文旅、文创相结合,实现新活态的传承与表达,如以传统音乐为主题的“微视听”“微展览”“微阅读”等互动文化服务平台,或者举办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节、设立地方戏种的曲艺节等。传统音乐作为有温度有价值的传统文化,应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在媒介技术的赋能下搭建全媒体传播平台,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转变,使其具有长久有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三、传统音乐发展的保护策略

在市场经济与传统立场的规约、制衡下,传统音乐在发挥先天文化优势的同时还应注重对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满足艺术创作本体属性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发展的良性模式,联动不同媒介参与互动,实现生态保护与创新协同的效益。

(一)保护传统音乐的文化生态环境

传统音乐的文化生态环境是指与该传统音乐表演或仪式过程相关的文化生态环境,亦称为传统音乐的“文化语境”。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包括仪式过程)的生存与发展除了与当地的“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密不可分”之外,还“依赖于特定的社会群体、个体及其文化价值观”,也“依存于相对固定的表演场所”,并“有赖于内外通畅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种生态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些表演(或仪式、仪式化的表演)与上述的社会群体、个体及文化观、表演场所和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总和起来,共同构成了传统音乐的文化生态环境中的内部环境条件因素,而来自该群体社会外部的各种社会文化影响就是外部条件因素,它们共同对传统表演艺术的存在和发展起到了制约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综合了“型态”“语境”两种要素的“文化生态”层面[4]。因此,加强保护传统音乐的文化生态环境极为重要。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形式、表现方式都不是单一或独一无二的,它总是与其他同根同源的遗产混同一体,彼此相互依存构成一个区域性的文化圈。所以,为了最大力度地保护其文化生态环境,甚至可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考虑建立传统音乐类“非遗”的生态保护区,这样一来,有利于在一定区域内实现相关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进而将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完全融入当地文化空间中,以此实现对传统音乐的保护性传承。因此,在对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长期、有效的传承和保护中,政府部门、学术界和本地区本族群人士都必须参与,不可或缺,必须打破传统音乐“学院派”与政府、民间团体之间的壁垒,使之互相合作融入,形成理论研究、政策制度与实际操作三位一体的传承、保护体系,从而促进其更好发展。

(二)重视传统音乐传承人和受众的培养

在传统音乐“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中,其中传承人是其艺术传承的载体和主体。但是就目前现状而言,传统音乐“非遗”的传承人比较稀少,甚至好多正面临着“人亡艺绝”的现象,所以对传承人的培养是当务之急。首先,传承人的待遇需要进一步提高,要保证传承人在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以更好地履行职责。其次,在传承机制上,除了传统的师徒口述传艺之外,还需采用传、帮、带的传承方式,让传承人以老带新、言传身教地把自己所掌握的传统音乐技艺传给年轻一代,让其精华得到传承并可进行再生产、再创造。为了扩大规模进行传承人培养,亦可建立传统音乐“非遗”传习所,有计划地选拔、培养年轻的传习人,通过“非遗”传习所对传承人进行认定、培训和培养,以壮大传承人的队伍,进而提高传承人的级别和传艺水平。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要使其“世代相传”,既要重视“传承人”的保护又要加强“传习人”的培养,两方面缺一不可[5]。当然,在培养非遗传承人时,务必要打破以往的宗派禁锢和性别观念,让有志于此的年轻人都能够有机会去学习和传承。传统音乐的传承还面临着受众基础不稳固,受众规模太小的困境。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量的年轻人因求学、打工而远离家乡,远离本土“非遗”的文化区,从而逐渐地对世代相传的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因缺乏兴趣或无暇顾及而远离。加之现代传媒的冲击,致使愿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传统音乐的“非遗”传承缺少了受众将失去服务对象,因此,从文化的环境建设到教育的普及都需要提供受众易于生产的土壤。同时,在各自区域内要重视从娃娃抓起,间接或直接地培养其相应的兴趣和能力,进而夯实受众基础,扩大受众群体和规模。

(三)发挥地方高校的合作与培养效用

地方高校因其在科研、创作、表演等诸方面的专业性、权威性与群体性,对传统音乐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的合作与培养作用。早在2002年10月我国就举办了“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确立了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在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其中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从学理和法律的层面,高等院校尤其是毗邻或驻扎在非遗传承地域的地方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应将各地具有特色的传统音乐“非遗”项目有意识地纳入地方高校进行教学与研究,利用高校资源对其进行合理挖掘和推广,这都有利于扩大传统音乐“非遗”项目的受众和空间。此外,在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作用的基础上,要建立文化部门、“非遗”传承人与高校三位一体的措施,进而促成传统音乐“非遗”的活态保护与传承的长远机制,这不仅有利于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有利于促进其产、学、研相结合,从而实现合作双方的互利共赢与优势互补。

(四)多媒介融合传播打造数字化保护机制

传统音乐的抢救性保护和保存有赖于记谱、录音、录像等采录工作。通过深入开展田野调查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术研究活动,可获得更多的一手文字记录、音像资料,从而为研究、传播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持。但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音乐的传播及其收集的相关资料的储存、共享都不同于以往的纸质媒介,而是在顺应时代、科技的前提下积极进行电视、互联网的传播途径和数字化保护的探索。有学者曾针对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实践与思考指出,“在当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开辟了新的途径,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保存、传播、传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6]。以此为例,本着从具体到一般、由此及彼的原则,我们完全可以对各类传统音乐“非遗”实施数字化保护。同时,积极建立传统音乐的互联网数据库,并在各区域之间积极寻求跨学科的资源共建、资源共享等文化建设途径。坚持政府指导和市场参与相结合,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要工作计划中,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调度资源力量,形成传承与保护的合力。

作者:李梓郡 杨译超 单位:山西传媒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

传统音乐教育探究2

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底蕴,折射出深刻的人文哲理,将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尤其是本土音乐文化引入高校美育,对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能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能够很好地弥补高校地方性课程的缺失,引领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使他们在自觉接受的过程中,增强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本文就以江南丝竹为例,探索其在高校美育中的传承和发展路径。

1在高校美育中传承与发展本土音乐文化的意义

本土音乐文化是指某个地区内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浓缩了该地区人们生活的文化追求、审美趋向的文化艺术形式。本土音乐文化大多来自民间,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是某个地区的先辈们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曾经在一个时期内,对丰富当地的文化生活发挥过极大作用。但是,进入现当代以来,随着各种文化思潮的涌入,本土音乐文化受到极大冲击,同时由于民间艺术传播范围小、受众少、形式单一、传承路径窄,许多年轻人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更愿意接受时尚的、新鲜的艺术形式,对古老的本土音乐文化产生排斥心理,这导致许多优秀的本土音乐文化发展空间越来越狭小,有些几近灭绝。近年来,由于国家的重视,本土音乐文化得到了有效保护,其传承范围也从过去“局内人”之间的单线传承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尤其是各大中小学校,为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搭建了平台,让学生近距离、无门槛地接触本土音乐文化。然而,如何让本土音乐文化既保留民间文化的内核,又在创新中得到发展,同时与时代接轨,真正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并走入他们的内心,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经说过:“只有首先让孩子们生活在音乐的母语环境中,才能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民族的历史、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情感。”他同时指出:“民间音乐是学校音乐教育的根本和基础。”在高校美育中融入本土音乐文化,一方面可以使本土音乐文化借助高校这个更大的育人平台,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和更有效的保护,另一方面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认同感,引导他们自觉抵制庸俗文化和不良外来文化的侵蚀。江南丝竹作为江南文化的代表,鲜明生动地反映了江南地区的音乐文化风格,其悠扬的旋律、清新的曲风、中正平和的人文情怀极易为人所接受。将江南丝竹引入高校教学,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修养。

2江南丝竹在高校美育中的传承与发展路径探索

2.1将江南丝竹作为通识课程纳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

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多为普及性艺术教育课程。调查结果显示,许多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内容仅包含常规性的音乐知识讲授、中外经典艺术作品赏析等。虽然有些高校开始在教学中引入非遗相关内容,但是具有地域色彩的特色课程在一些高校仍是空白,而引入本土音乐文化恰恰可以填补这一空白。以江南丝竹为例,江南丝竹音乐教学活动应面向全体在校学生,最大限度消除影响其人文艺术素养发展的先赋性因素,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人文艺术素养上的提升[1]。在高校公共艺术教学中,可以开设以江南丝竹艺术鉴赏为主的独立课程(30课时,2个学分),贯穿一个学期;也可以将江南丝竹作为公共艺术鉴赏课的一部分纳入美育课程(8至10课时),分几个章节进行讲解,如江南丝竹的起源与发展、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及演奏特点、江南丝竹的美学特点和人文内涵、江南丝竹的乐队编制和主要乐器、江南丝竹经典作品赏析、江南丝竹的现状及传承价值等。在课堂教学中,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展开教学,如引导学生搜集、整理江南丝竹相关资料,或进行实地考察,总结相关问题,然后带入课堂,大家一起讨论,共同探寻解决办法。开设江南丝竹通识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扩大江南丝竹传播范围,同时从认知、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从而丰富校园音乐教育内容,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和了解本土音乐,培养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明白自己在传承和传播本土音乐文化上应该承担的责任。

2.2充分发挥大学生艺术社团的双重角色,做好传承和传播的双向工作

大学生艺术社团在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社团成员也是学校各种文艺活动中的中坚力量,大学生艺术社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桥梁作用,担负起传承和传播本土音乐文化的双重责任。大学生艺术社团一般规模较小,且在成员招收上受制于诸多因素,常常不得不面对“靠天收”的状况。此外,由于社团成员流动性大,而且每年招收的成员所学乐器不尽相同,所以人员编制不固定、乐器不固定成为大学生艺术社团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而江南丝竹乐队编制比较灵活,多至七八个人,少则三五个人,其常用乐器——笛、箫、扬琴、琵琶、二胡等,也是当今青少年器乐特长生和器乐爱好者比较喜爱的乐器,因此江南丝竹在大学生艺术社团中易于推广。大学生艺术社团在组织江南丝竹表演活动时,可以选取一些广为流传、结构短小精悍、曲调明快活泼的曲目,如《紫竹调》《欢乐歌》《花好月圆》等,也可以改编一些学生熟悉的流行音乐曲调,以此来与学生产生共鸣。此外,江南丝竹传统演奏技法中的你繁我简、你高我低、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挥等手法,使得合奏时各声部既富有个性而又互相配合、和谐共生,蕴含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谦让、协调创新等人文内涵。古人的“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也表达了音乐能够通过中正平和的人文情怀涵育德行的特性。学生在学习和演奏江南丝竹的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和领悟江南丝竹所蕴含的人文内涵,这对培养学生的心性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学生在陶冶性情、提高技艺的过程中也实现了对江南丝竹的传承。同时,大学生艺术社团组织的各种表演活动,也会对江南丝竹的传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3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为学生带来浸润式体验

在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上,高校应充分发挥校外教育资源的力量,可以创造条件定期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民间,进行实地采风,零距离接触和了解本土音乐文化,让他们在与民间艺术家和传承人的接触过程中,了解本土音乐文化,搜集最真实的材料。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如何搜集资料并将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和重组,使其形成有价值的系统化素材,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在“请进来”的过程中,高校可邀请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人和民间艺术家以及从事传统音乐文化研究工作的专家来校举办讲座或授课,并对学校艺术社团工作进行指导;还可结合学校艺术社团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作品进行创新、改进,并邀请专业或民间艺术团体来校进行演出或与学校艺术社团联合开展相关活动。这种浸润式体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其在悦纳本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自觉增强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意识。比如,在现阶段的江南丝竹教育中,高校要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的专业资源(民族乐器专业教师、学生)与学校外部的社会资源(非遗传承人、保护单位和民间传承团体),并积极发掘当地文化艺术特色资源和艺术人才资源,将外部资源进行内部转化,为本土音乐文化在学校的传承和教育创造更多的途径[1]。

3转变教育观念,为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美育中的传承与发展搭建更高的平台

3.1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在学生学习本土音乐文化的过程中,高校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对本土音乐文化的态度、认知水平和知识积累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理解与接受程度。比如,在针对江南丝竹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深入了解江南丝竹文化背景、熟知江南丝竹音乐形式和特点的基础上,通盘考虑课程定位、课程性质、课时量、授课对象特点、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通过师生互动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认识到,开设此类课程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在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下,将本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使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化相融相生[2]。教授江南丝竹相关课程给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在普通高校,真正对江南丝竹等民间艺术比较熟悉的教师很少,即使相关器乐教师,对各种民间艺术形式的了解也大都停留在表面。因此,相关部门要经常组织培训活动,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艺术素养。教师只有拓宽视野、提高站位,才能在本土音乐文化的教学和校园传承过程中扮演好组织者、教育者的角色。

3.2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传承,在创新中求发展

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是故步自封、画地为牢的简单守护,而是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在创新中求发展。本土音乐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有精华的一面,也有糟粕的一面,我们要充分挖掘其中的积极因素,并赋予其新的内涵。高校要重点关注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功能,而在校园中传播本土音乐文化的过程中,要想使其为学生所接受和喜爱,就要思考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关注其精神内涵和思想引领作用。比如,我国很多民歌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民族音乐文化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就是因为在这些作品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一批批优秀艺术家以敏锐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对原始作品进行了改良,推陈出新,最终将其发扬光大。总而言之,创新是一切事物保持生命力、持久发展的动力,对于本土音乐文化来说也是如此。

3.3利用现代化媒体手段,拓宽传播途径

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的传播仅靠线下课堂是具有局限性的,要想使其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手段,如开发线上课程,通过微信、微博等搭建各种交流平台,定期举办线上直播音乐会,还可以建立专题网站,对本土音乐文化进行网络传播,同时设置评论区,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发表观点。新媒体传播力度更大,传播范围更广,而网络的灵活性和互动性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更便捷地进行学习,使知识更易于接受。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媒体手段,打破时空限制,能够使传统文化焕发更强的活力,获得更广泛的传播空间。4结语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已成为当今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的一部分,也将成为新时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积极探索本土音乐文化传承途径,为其构建良性发展模式,才能使其永葆活力。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的本土音乐,是中华优秀传统音乐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做好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但是,将本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美育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它是一个漫长的渗透过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各方力量的配合。要想使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实现良性有序的传承与发展,就要理顺本土音乐文化进校园的一系列工作,制定完善的课程体系,同时开发相关教材,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充实本土音乐教学资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铺设传承与发展之路是高校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高校应发挥人力、物力等方面的优势,在深化美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为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探索新的传承与发展模式[2]。

作者:李慧 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传统音乐教育探究3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音乐文化在中国的影响力逐渐增加,为中国音乐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西方音乐的流行不仅丰富了中国音乐的表现形式,同时也保证音乐表演内容的多元化。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长笛文化的发展特点,与中华优秀民族文化进行融合,让中国听众感受到长笛表演中的民族元素的魅力,让长笛表演逐渐本土化,这对于文化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在长笛表演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我国音乐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我国古代就有和长笛相似的乐器,笛子是中国音乐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乐器,具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张力,音乐风格较为特殊。在合奏演唱中使用笛子可以增强音乐表演的质感。从现实角度来看,长笛具有很强的低音部分,中音部分相对悠扬饱满,高音部分具有很强穿透力,可以展现出清秀的特质,也是很好的感情表达方式。在我国音乐发展过程中,笛子表演技巧逐渐丰富。我国古代使用的笛子主要分为中笛和曲笛,不同的笛子对增强音乐感染力有着不同作用。长笛在进入中国后受到了群众的喜爱,由于长笛的表演形式和表演技巧相对特别,具有丰富的内容而且十分重视对于表演形式的渲染,从而实现了不同的表演质感。例如在长笛表演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断音和连音,表演者还能通过颤音等特殊技巧吸引群众的眼球。从情绪表达的角度来看,长笛表现内容的能力极为出色。在现代音乐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将长笛表演和传统民族元素进行融合,丰富现代音乐作品,为群众带来不一样的音乐体验。在现代影视剧作品中,笛子逐渐成为传达意识和表现情绪的重要方式,长笛的表现形式相对温柔,在必要的场景中使用长笛可以烘托气氛。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长笛的表现形式相对特别,拥有特殊的音乐内涵。在长笛表演多元发展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合理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保证艺术发展的稳定性与正确性,在两者融合中不断创新,增强长笛的音乐表现力。

二、在长笛表演中融入传统民族音乐元素应遵循的原则

(一)技巧融入原则

在音乐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了解群众的喜好,将世界多元的音乐元素进行充分融合,才能保证我国音乐文化稳定健康发展。音乐创作者需要逐渐提升音乐素养,在音乐发展过程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世界的认可。从整体音乐发展现状来看,凡是在音乐方面取得成就的名家,其音乐创作都和传统民族文化息息相关。任何音乐创作都无法和传统文化相分离,创作者需要展现音乐的民族性,通过全新的音乐类型和音乐表演技巧增强音乐的感染力。

(二)科学融入原则

我国现阶段在长笛表演过程中无法充分展现传统民族元素,曲目选择和曲目编排都存在问题。音乐艺术和民族文化的融合需要重视实践价值,将提升艺术表现力作为最终目的。从音乐表演角度来看,表演者属于主体部分,如果表演者自身音乐素质和民族文化宣扬能力不足,那么两者的融合就无法达到理想标准。对于表演者而言,他们需要掌握长笛和传统民族元素融合的方法,从正确的角度应对融合问题,保证文化传播的合理性与完整性。目前由于缺乏对民族文化的深度挖掘,两者之间建立的联系仍不够密切和深入。在长笛表演过程中,我们需要尽可能地运用传统民族元素,使用全新手段来演奏长笛,丰富长笛艺术表现形式,保证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1]。

(三)文化融入原则

在进行乐器表演过程中,很多表演者将重点放在表演技巧方面,希望通过精湛的技艺表现独特的音乐风格,这也是制约我国长笛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传统表演形式的影响下,很多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缺乏创新性,对于表演的作品缺乏深度理解。部分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受到其他作品的影响,没有在长笛表演过程中融入民族元素。任何一个国家的音乐发展都无法离开传统艺术知识,我们只有将传统文化作为背景,才能确保音乐稳定发展。所以在进行长笛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需要合理融入我国传统民族元素,强化长笛表演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在表演过程中营造深远的意境,正确引导听众更好地进入音乐表演氛围。演奏者在演奏的初始阶段需要深入了解作品意境,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融合。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在每个长笛表演段落中融入民族元素,增强听众对民族元素的理解,保证长笛表演的文化深度[2]。表演者在深入分析的情况下进行合理创新,保证演奏作品的古典风格和文化内涵,促进民族文化和长笛表演融合的有效创新。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在长笛表演过程中若是可以合理地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能够提升听众的音乐文化素养,而且还能为长笛音乐的发展提供动力。

三、在长笛表演中融入传统民族元素的方法

从长笛表演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增加长笛表演过程中的民族文化元素,从而体现长笛表演的魅力和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保证两者协调发展[4]。

(一)对具有传统民族风格的音乐进行改编

在进行长笛演奏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长笛的演奏技巧和演奏方案,将传统民族元素进行合理融合,进而展现民族元素的魅力,同时也能为长笛发展提供动力。我国的《春江花月夜》是古典名曲,此作品具有意境深远和音乐悠扬等特点,是一首特点明显的抒情乐曲,对中国的山水景色进行了描述,同时也表现出了夜晚的宁静。在改变长笛演奏节奏时,表演者需要通过全新的风格阐述民族文化,从而得到听众的认可和赞美。在长笛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需要合理融入传统民族元素,在增加长笛表演文化魅力的同时,可以保证优秀文化得以稳定传承。从音乐创作角度来看,表演者需要保证长笛演奏技巧的准确性,保证传统民族元素融入得更加透彻,进而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共同发展,为长笛表演注入新鲜血液[5]。

(二)在长笛表演中融入中国音乐元素

在我国音乐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对传统音乐元素的使用可以促进音乐形式得以创新,增强音乐的表现力。从长笛表演角度来看,表演者需要遵循音乐发展规律,将我国传统音乐艺术和长笛表演进行充分融合,增强长笛表演的独特性和艺术性。我国音乐发展呈现多样性和起伏性,我们在保证原有艺术核心的前提下合理使用长笛,这对音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两者融合过程中,表演者需要合理把控音乐节奏的变化,在不改变音乐核心的情况下,利用长笛实现音域和音色等领域的有效创新。表演者需要先了解西方音乐特性,然后再了解本土音乐发展需求,西方音乐和本土音乐的融合能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支持,以多元的形式来表达演唱者的情感。在长笛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需要将传统特色元素和新型的音乐艺术进行结合,让长笛艺术在我国得到长远发展,并且发展出全新的艺术形式。例如在剧目《天仙配》中,通过长笛和黄梅戏的有效结合,呈现出了全新的艺术形式,丰富了艺术表演内容。创作者在情绪表达过程中,营造出充满奇幻色彩的氛围,让观众感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创新了艺术和文化的发展途径[6]。

(三)音乐人需要重视音乐情感,在合适的音乐情境中思考

在进行长笛演奏的过程中,演唱者需要和作品保持协调状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的理解,才能保证传统民族元素融入的合理性。演唱者需要在初始阶段针对民族元素进行深入了解,之后根据长笛演奏的风格和特点,适当选择合适的民族元素,保证两者融合的科学性。从创作角度来看,我们不能单纯考虑音乐技巧,只有深入了解民族元素融入的重要意义,才能提升长笛演奏层次。在长笛演奏中融入民族元素,不仅可以提升演奏的古典性,而且还能实现丰富长笛演奏内涵的效果。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通过营造更高层次的音乐氛围,进而保证传统民族元素的充分融入,让每一位音乐爱好者都受到感染。长笛演奏可以营造多种场景氛围,可以通过委婉的笛声刻画中国山水的美丽和淡雅,在对山水进行演绎的过程中,表演者需要合理使用多段体结构,每一阶段都需要体现传统民族元素,进而展现长笛演奏的精髓[7]。在艺术形式表现过程中,表演者需要展现艺术的特殊魅力和文化性质。相对于语言来讲,音乐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属于世界通用语言,同时也是文化的合理融合。从长笛表演角度来看,合理融入传统民族元素不仅可以保证音乐和文化之间的充分交流,而且还能促进两者共同发展。从世界角度来看,任何一种文化都需要吸取其他文化的优势,才能保证自身稳步发展。在传统民族元素和长笛表演的融合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音乐的技巧使用和表现情况,进而达到宣传传统文化的目的,同时也能让听众感受到长笛演奏的魅力,这也是长笛表演和传统民族元素融合的主要原因。长笛表演和本地文化的结合可以让听众更好地感受到长笛的魅力,同时也能达到宣扬文化的效果。在研究长笛演奏技巧和表现力时,表演者需要赋予传统元素更多含义,保证传统民族元素和长笛演奏特点相符,也保证长笛演奏具有时代性和现代性。在长笛演奏中融入传统民族元素时,我们需要做好文化交流和文化宣传工作,明确音乐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宣扬的重要性。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表演者需要找到传统民族元素和长笛演奏的融合点,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在表现技巧和表现手法上进行创新,体现出长笛演奏的民族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顺利传承,对于丰富听众的审美体验有着重要作用[8]。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传统民族元素在长笛表演中的融入方式和融入技巧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长笛表演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丰富长笛表演内容,而且还能保证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在传统民族文化融合过程中,表演者需要重视融入原则和融入技巧,做好传统民族风格音乐改编工作,在长笛表演进行中合理使用中国音乐元素,重视音乐情感的表达,在适当的演奏氛围中融入传统民族元素,进而提升长笛演奏的感染力,在长笛演奏中体现传统民族元素,为音乐和文化的共同发展创造稳定基础。

作者:曾令琼 单位: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传统音乐教育探究4

钢琴具有音区宽广、音色优美等特点,对各种各样的情感表现充分,是声乐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工具之一。当前,钢琴伴奏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1],对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培养声乐人才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一、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的基本作用

(一)能够营造音乐情景

钢琴通过和声织体的婉转、对旋律的渲染来营造背景气氛,衬托声乐演唱正部的感情,烘托声乐演唱的情绪表达,为声乐演唱音高的起承转合进行铺垫和补充[2]。东汉学者牟融在《牟子理惑论》中记载了公明仪对牛弹琴且打动牛的故事,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对情景氛围的烘托。在声乐教学中,钢琴伴奏通过营造特定的音乐情景,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句和情感提示。例如,钢琴伴奏通过上下交替的音阶可以快速营造出情绪的跌宕,带领学生迅速且准确地抓住情感定位,使其融入到声乐演唱所要塑造的角色中。

(二)具有提示作用

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的提示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前奏部分,钢琴伴奏能够向声乐学习者提示作品的调性、速度、节奏和情绪,将作品的整体形象进行初步勾勒,带领声乐学习者快速进入作品的主题意境并在该意境范围内开展声乐表演。钢琴伴奏在前奏部分为作品打下了整体基调,使声乐学习者可以按照该基调的提示完成作品,为声乐学习者的表演提供了一个施展平台。其次,钢琴伴奏在表演过程中能够给予声乐学习者节奏、速度的提示,使其音高、节奏始终在既定线谱上保持稳定输出。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说,音准是重要的训练项目[3],而钢琴伴奏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准确的音准提示,带领学习者持续保持在音准线上。同时,钢琴伴奏能够带领声乐学习者自然而然地保持在作品节拍和调性中,不用花费大量精力寻找音高和节奏,从而加速学习过程。

(三)具有补充作用

钢琴伴奏可以通过复调的方式和声乐部形成模仿、对答、重复,进而补充声乐部分。以模仿复调为例,钢琴伴奏在不同声部中反复演奏相同或主要结构相同的旋律,与声乐部分进行前后呼应的模仿,形成情感上的不断叠加和对声乐部的修饰和润色,给予听众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教学中,模仿复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声乐学习者的表演情绪,锻炼学习者节奏递进的相关能力,协助学习者完成对作品氛围的调动。上述营造音乐情景、提示、补充三个作用是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的主要基本功能,但并不是全部功能。通过基本功能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实现和交叉使用,钢琴伴奏不仅能够在声乐演唱方法教学、技巧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声乐演唱的表演教学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将分两个部分进行论述。

二、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方法与技巧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钢琴伴奏在声乐气息教学中的重要性

控制呼吸是声乐教学的必修内容,在传统教学方法中,主要是围绕学生进行气息训练开展教学活动,而钢琴伴奏则可以在传统教学方法之上实现更高层次的指导。首先,声乐教学要求学习者保持自然的呼吸状态,而钢琴伴奏中的前奏能够描绘歌曲风格、导入歌曲意境,带领声乐学习者在发声前的呼吸节奏与钢琴伴奏前奏保持同步,引导学习者进入最自然的气息状态。其次,歌曲是判断气息是否合理的最权威依据,通过钢琴伴奏带动音乐句法进而调节歌唱者的气息起伏和走向,激发学习者通过正确的方式控制气息,提高气息的主动运用能力,是最为直接也最为准确的教学方式。再次,学习者可以通过钢琴伴奏调动的情感来调节自身气息。歌曲的准确表达需要声乐学习者为歌曲情感匹配适合的气息,一次的呼吸量要恰恰能够完成一个乐句的情感,这是声乐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而钢琴伴奏就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该困难。

(二)钢琴伴奏在声乐共鸣教学中的重要性

声带能够表现的内容是有限的,只有通过人的腔体共鸣才能使声音变浑厚、强有力且具有丰富色彩。传统声乐教学往往通过生理引导打开腔体,使声乐学习者找到声音通过咽壁的感觉,再流向会厌,最后贯通咽、鼻、口、头、胸这几个腔体并产生共鸣。在传统教学中,学生需要花费长时间的摸索才能找到教师所描绘的体验,之后再花费更长的时间来完善对共鸣的控制,而在钢琴伴奏下,则可以大大缩短时间并提升教学效果。首先,钢琴本身具有共鸣箱,能够产生明显的泛音,表现出优质的共鸣音色。在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声乐学习者与钢琴的泛音形成共振。只有在琴音和声乐学习者的唱音彼此接近的情况下,听众才能够感觉到和谐的美感。如果两者差异较大,那么声乐学习者在演唱过程中就会只听见琴音而听不到自己的唱音,或者能感觉到琴音对自己唱音的扰乱[4]。在这种规律下,声乐学习者会自然而然地调整自身演唱调音以便与钢琴伴奏形成配合,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共同作用下学习共鸣的方法。其次,由于多个共鸣腔能够改变嗓音的音质,所以通过钢琴伴奏可以使声乐学习者切身感受到与钢琴伴奏共鸣产生的音质改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带领学生仔细聆听钢琴共鸣箱所表现出的音色,然后调整自己的声音与钢琴的共鸣相一致[4]。将钢琴想象为大海,将自己想象成在海中飘舞的帆板,与钢琴的海浪产生相同的起伏,再超越大海,在海浪中融入大海并战胜大海。只有通过这样的教学,才能使声乐学习者在未来的学习中与钢琴、乐队配合默契,并穿透乐器将歌唱的声音带到听众的脑海。再次,钢琴能够给声乐学习者带来更为感性的教学效果。仅通过语言论述和形容教师很难将抽象的共鸣乐理灌输给声乐学习者,但通过钢琴伴奏,很多原本晦涩难懂的抽象概念就会以非常直观的艺术效果展示给学习者。特别是共鸣的效果,一次共鸣体验远比无数抽象的理论教导更具说服力。归根结底,声乐教育的目的是带领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演唱的方法和技巧,而非纯理论知识的堆砌,因此利用钢琴伴奏给予声乐学习者最直观、最感性的音乐体验和乐理知识感受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三)钢琴伴奏在声乐具体技巧教学中的重要性

声乐学习者需要训练的技巧有很多,如跳音、滑音、弱音、装饰音等,而钢琴伴奏在这些技巧的指导方面独具优势。首先,钢琴伴奏在连音唱法技巧的教学上具有明显优势。连音要求歌者将元音与元音之间的辅音忽略或采取轻处理的方式,使乐音更加连贯圆润。以《我亲爱的》为例,钢琴伴奏先以连贯流畅的音色将作品的恬静之美呈现出来,在钢琴伴奏前奏结束而后续音乐依旧接连不断涌现的刹那间,学习者立刻唱出声乐乐句,之后在声乐乐句结束时,钢琴伴奏依旧持续。钢琴伴奏乐谱中乐句开头的dolce和结尾的largamente都明确了连音技巧下钢琴伴奏与演唱者之间的关系:钢琴伴奏如同奔流不止的江水,江水应该连绵不断,毫不停歇;演唱者如同掉落江上的一片树叶,轻轻流入江水并随之流动,再被波浪抛出江水。在树叶随江水波动的过程中,演唱者必须抓住江水的每一次韵律变化并随之波动,形成圆润连贯的旋律。这样,钢琴伴奏就如同江水一样载着声乐学习者这片树叶前进,将乐曲的连音持续不断地表现出来,使学习者快速掌握连音的运用和表现技巧。再次,钢琴伴奏在花腔唱法技巧的教学上具有重要作用。音乐作为艺术,需要用心感悟,钢琴伴奏对引导学生理解花腔唱法技巧的艺术性以及在实践中快速掌握花腔唱法技巧的要点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5]。例如,在莫扎特歌剧《魔笛》选段《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的燃烧》里,帕米娜拿到剑后心中燃起复仇之火,钢琴在表现主人公心情时采用和弦、八度、八升十六分音符的方式,仅用三个乐句的极短时间就将声乐学习者的情绪拔高到相当亢奋的层次。此时,花腔的应用在一浪高过一浪的钢琴伴奏中奔涌而出,在激昂的奏鸣中将愤怒的火焰化为尖锐高亢的花腔一口气表现出来,形成独特的音乐艺术效果。然而,在最为高亢的关键时刻,钢琴音突然停止了一小片段,此时已经将情感积蓄到最为饱满的声乐学习者已经无需钢琴伴奏也能将情感迅速宣泄出来。这样不仅在声乐艺术上进一步突出了声乐学习者的花腔技巧,使花腔唱段以更清晰、更独立的形式表现出来,还使声乐学习者不得不独立完成短暂的花腔唱段,为其树立自信、寻找和发现自身唱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良好机会。

三、钢琴伴奏在声乐表演教学中的重要性作为艺术的一种,声乐艺术必须依靠表演才能将最优秀的效果呈现给受众。在钢琴伴奏的指引下,声乐学习者可以从认识和体验环节获得灵感并得到锻炼。

(一)钢琴伴奏在声乐表演教学认识环节中的重要性

音乐艺术需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反复增强认识和个人素养。在这个环节,钢琴伴奏能够为声乐学习者提供对音乐作品风格、曲调、旋律特点的理解,对节奏、和声、句法、调性等要素的深入分析和直观感受。同时,钢琴伴奏往往能够体现出音乐作品中蕴含的创作元素,为声乐学习者从更深角度体悟作品打开新的思路。值得注意的是,声乐学习者对复杂作品的节奏、音准、风格等要素缺乏精准认识和把握,因此在学习初期很多学习者会倾向于模仿已经成名演唱家的表演作品。实际上,很多成名演唱家对原作的表演已经融入了自己的风格特点和个人理解。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说,简单模仿并不利于他们对音乐作品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很容易造成邯郸学步的不良后果,不利于自身长久的音乐学习。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钢琴伴奏能够督促声乐学习者严格依照曲谱的节奏、音准来学习演唱,为他们学习原作品的音乐要素和艺术要素提供了权威解读[6]。当声乐学习者真正理解原作品的艺术内涵后,再从已成名的演唱家那里学习更丰富的作品表现形式,才是学习的正确步骤。因此,钢琴伴奏在声乐表演教学中起到了规范化、标准化和权威化的重要作用。

(二)钢琴伴奏在声乐表演教学体验环节中的重要性

歌曲演唱者要沉浸在作者的创作激情中,以充沛的情感表现作品内涵,才能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7]。想要在没有配乐的情况下迅速达到这一境界,需要学习者常年反复地对自身情感进行调度训练,这一要求显然超出了他们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钢琴伴奏的重要作用就得到了凸显:一方面,在试唱前通过完整的钢琴伴奏可以带给声乐学习者对作品整体的艺术感受,使其体验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另一方面,在学习者进行歌唱时,钢琴伴奏能带领他们时刻沉浸在创作者的情绪之中。当表演情感弱于钢琴伴奏的时候,会产生被钢琴拉扯着前进、变成钢琴负担的感觉,此时学习者自然会补充情感投入并努力将情感与钢琴伴奏相契合。通过反复多次的契合,声乐学习者对原作品的体验会不断加深,最终实现与作品的高度一致。

作者:邓宇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