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3篇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农业机械化不仅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还延伸到了其他产业领域,从而推动了农业供给侧改革。
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3篇

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1

三年来,浦北县农业农村部门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以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提升全县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为加快实现全县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是,由于受丘陵山区环境和农机产品需求多样化等因素影响,当前,浦北全县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比较突出,特别是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宜机化”程度低、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髙等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題

一是农机化发展不平衡。目前,浦北县水稻生产中的机耕水平为95.64%、机收水平为94.79%、机插水平为20.18%,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为72.75%;甘蔗生产机种水平为79.91%、机收水平为35.2%、机耕水平为100%,甘蔗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为74.53%;其他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为63.07%。二是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近三年来,浦北县农机购置补贴机具3978台(套),其中,补贴小型耕整机械2049台(套)、大型动力机械12台、农产品加工机械220台、收获处理机械9台、田间管理机械1116台、种植施肥机械3台、水产畜牧机械96台、收获机械24台、其他机械449台。以上数据反映出,浦北县农业机械发展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小型农机具较多,大中型农机具相对较少;低性能的农机具较多,高性能的农机具相对较少,配套农机具相对少。三是农机化地域分布不均衡。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因素制约,浦北县北部山区乡镇因山高地块分散、大型机械难以施展,农机化率较低,南部乡镇因地势相对平坦、且地块较大,开展农机化作业效率相对较高,规模化、集约化相对较高Q四是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不够高。目前,浦北县已注册24家农机服务组织,正常运作的只有8家,占总量的33.3%,其余农机服务组织存在“有名无实”现象。农机服务组织的管理人员文化程度较低,管理水平不髙,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消极思想,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发展相对较慢,服务的规模能力水平有待提升,新技术新机具的应用技能还需要加强,农机与农艺结合、M合有待进一步深人挖掘和研究,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还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五是农机专项资金投人不足。一方面,上级主管部门和浦北县级财政对农机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农机化推广应用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特别是水果类生产的机械化推广力度不足,农机合作组织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对农机作业补贴少,没能充分调动农民及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农机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六是土地流转和“小块并大块”的问题制约浦北县农机化发展。实施土地流转和“小块并大块”是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机械高效、低耗作业的重要保证,是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有效措施,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但由于农民受传统观念等影响,相当多的农户不愿意出让丢荒田地来进行整合经营。七是基层农机推广队伍力量比较薄弱。全县农机推广机构人员不足,大部分镇的农机推广人员仅1 ̄2名,基层农机人员年龄偏大现象比较普遍,基层人员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新生力量不足,农机人员的新知识、新理念需要进一步提高〇

二、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文)指出: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髙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了实现农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满足广大农民对机械化生产需要的目标,推动丘陵山K优势特色农机化和农村装备加快发展,走出一条浦北特色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道路,更好地为全县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浦北县要重点抓好如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快补齐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短板。在开展农机和农艺的融合中,加强甘蔗、其他粮食作物的品种选育、种养方式、产后加工与机械化生产的适应性。同时,解决适宜机械化的基础条件建设滞后、农机“下田难”“作业难”和“存放难”的突出问题。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瓶颈”制约,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建立健全部门协同联动、覆盖关联产业的创新机制,完善农机装备创新体系。二是积极推广用的农业机械。加力嫌直播机械推广力度,努力提高水稻麵水平;结合“双髙”基地的建设,在县“双髙”基地和农机合作社突酣鹿机德颈。扶持规模化的示范性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发撤机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头作用。三是加快培育农机服务组织。完善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合作社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农机服务组织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快速健康发展的扶持政策体系;加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对农机服务组织的倾斜力度,积极争取对农机服务组织提供优惠的信贷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完善农机保险、报废更新等方面优惠政策措施,加强农机技术推广示范基地以及农村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机社会化服务提供良好条件,加快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向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农业机械化四是进一步改善农机化作业基础条件。积极完善髙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土地综合整治等方面的制度标准,明确田间道路、田块长度宽度等宜机化的农业生产要求。统筹中央和地方各类相关资金以及社会资本,推动田块小并大、短并长、弯变直和互联互通,探索丘陵地区机械化的新举措,把更多的“巴掌地”“鸡窝田”通过整理也能实现大中型农业机械作业,为丘陵山区开展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补齐丘陵山区机械化基础条件短板。五是加强农机化人才培养,着力更新新型职业农机手的知识。开展农机实用人才培训,着力更新新型职业农机手的知识,培育一批发展农机化和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农机大户和农机带头人。开展农机高级管理人才和经营企业培训,提升农业机械化的整体素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建立农机科技送教人户长效培训机制,力争80%以上农民掌握农机作业操作技术、农机维修、农机保养等3个方面的综合技能。六是加大农机化资金投入,实施农机专项补贴。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项目和政府部门重视,增加对农机推广经费投人,对农机服务组织进行作业补贴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补贴,提高农民购置使用农机的积极性。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激励下,对农机化生产薄弱环节的农机具如水稻插秧机、甘蔗收获机等机具进行累加补贴。七是加强农机队伍建设。要确保机构改革后农机推广队伍的稳定,要提高农机队伍政治“三力'引导广大农机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担当为要、实干为本、发展为重、奋斗为荣”的理念,推动思想再解放、作风再改进,加强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岗位技能培养和知识更新,努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线农机人才队伍。新形势下,新时代的农机人身处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伟大时代,需要担负起应有的重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不畏艰难,抢抓机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征程中找准位置,发挥出农机人应有的作用,努力推动浦北县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

作者:李凌春 黄才高 单位:广西浦北县三合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广西浦北县农机技术推广站

农业机械化发展研2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业领域日渐广泛[1]。当前,我国的农业生产对于农业机械化的依赖程度愈来愈高,农机产品成为农业生产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农机产品的质量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机产品在生产、销售、使用和修理等方面的工作过程中存在监管力度薄弱等问题。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农机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对于助推农业机械化发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规范农机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内涵

农机质量包括农机的本身质量、农机的使用质量、农机的维修质量及农机的售后服务质量等多方面内容,反映的是农机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适用性、服务性等特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农机质量能够体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水平,并贯穿于农机化工作的全过程。我国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是由国家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农业行政部门、质监部门等相关部门,根据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政策,对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使用的农机设备进行全程监管的行政行为,是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2]。在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机质量监督与管理的工作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展和延伸,加强农机质量监督与管理,对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保障我国农业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的。

2农机质量监督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作用

农机质量监督和管理作为农机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农机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售后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管,确保市场上流通的农机产品能够满足相关规定的质量要求,是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和农机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3]。1)有利于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机产品的使用主体依然是广大农民群体。加强农机质量管理,不仅可以让农民买到优质廉价的农机产品,解决农民对农机产品的使用问题、售后服务问题,而且能避免农民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很好地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2)有利于规范农机市场秩序。加强农机质量监督与管理,为农机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营造一个公平、公开、诚信的市场环境,促使农机市场的规范化、法治化发展;可以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自觉抵制农机销售和服务中的不法行为、不良行为,提高群众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3)有利于督促企业落实“三包”责任。加强农机质量管理,有利于强化农机生产、销售和维修服务企业的质量主体责任,促使他们依法依规地履行相应义务,严格落实“三包”责任,对于拒不履行“三包”责任的企业或单位,可以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督促其进行整改和履行责任,全面提升农机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质量。

3我国农机质量监督面临的严峻形势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是推动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农机产品数量和种类与日俱增,质量参差不齐,使得东营市东营区农机质量监督管理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1)“一大”:一大是指我国的农耕土地面积广阔,且分布比较零散,从而导致农机产品的分布逐渐形成点多、面广、线长的格局,这样不易于实现全面、统一的监管,在监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真空区域”,从而导致该区域内农机产品质量监管不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区域的农业生产质量[4]。2)“一多”:一多是指农机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多,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诸多不同的环节,所需要应用农机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尽相同,而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农机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这与日益萎缩的农机质量监督管理人员队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而导致农机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难度加大。3)“三不齐”:一是指农机质量监管体系不齐全、不完善。当前由于不同区域、不同质量监管主体对同类农机产品的质量要求存在显著差异,致使企业适应难度增加。同时,受到农机质量监管的信息传递不畅、传递渠道有限、信息公开力度不够等因素的影响,农机质量监管未能真正发挥其功能和效用。二是指农机质量监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农机质量监管是一项专业性强、涉及知识范围广的工作,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并熟悉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从目前来看,这方面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显然都无法满足农机质量监管工作的要求。三是指农机质量投诉机制配备不齐。农机质量的投诉机制是保障农机质量的关键要素,尤其是在新形势下农机化高速发展,投诉机制也应该与时俱进,甚至还应进一步加强。但在目前情况下,由于投诉机制的不完善、投诉机构的不断调整、工作人员的频繁变动,导致农机质量的投诉无论是在机制上,还是在人员上都配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机质量投诉监督工作的质量与效率[5]。

4提高农机质量监督水平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十四五”战略的全面开启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东营市东营区农机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机装备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农机质量监督与管理,建立健全农机质量监督工作新机制,已成为新时期、新时展的重要任务。1)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农机质量监管体系。一是建立农机质量管理网格矩阵。针对当前东营市东营区农机分布范围广、战线长的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化手段,开展点对点调查和登记工作,在全面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建立农机质量管理网格矩阵,实现农机信息管理的互联互通,促进农机质量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二是建立农机维权网络平台。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机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同时农机用户的消费维权意识也逐渐在提高,因此,为有效保障农机消费者权益,东营市东营区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以政府农机质量投诉机构、农机生产企业、农机经销商和农机售后服务网点为中心,建立农机维权网络平台,当农机用户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如果农机生产企业和农机经销商都无法解决问题,可以直接在平台上进行投诉,由平台来协调处理案例,切实维护广大农机用户的权益。2)树立责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农业机械化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和基础支撑。强化农机质量监督是地方农业职能管理部门的工作之一。因此,各级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一是要充分提高政治站位,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结合农机化质量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强化农机质量监管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认真谋划,明确活动目标、制定工作方案、细化责任分工,切实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特色农机化率放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和位置上重视起来;二是要有攻坚克难意识,切实加大争取地方政府对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的政策扶持、财政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农业产业职能部门、科室参与农机化发展的积极性,形成农机质量监管的合力;三是加强与基层镇街的沟通,提升镇街政府对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视程度,通过镇街政府协调工作,进一步畅通基础数据采集渠道[6]。3)加大宣传力度,激发维权意识。一是组织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机使用用户、农机经销门店、农机修理点广泛宣传农机法律法规和标准、购机补贴政策、农机产品识假辨假及正确使用农机具等知识,印发宣传资料,让农机生产者、销售者和修理者知晓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更好地为农机消费者服务[7];二是引导和鼓励有实力、讲信誉、售后服务能力强的农机企业下乡开展示范推广宣传,销售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产品,实现农机销售与技术服务紧密结合,提高放心农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三是按照“质量月”活动要求,深入部分农机用户家中,对农业机械的安全性、可靠性、主要作业质量(适用性)以及农机经销商售后服务情况等方面开展农机质量调查,面对面受理农机用户质量投诉,多角度进行农机质量监督,宣传购机补贴政策和农机化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广大农机具使用者学法守法用法意识。4)健全监督体制,实现全程监管。农机质量监督是农机化系统的重要法定职责,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手段,是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履行主体工作责任,指导相关机构依法依规健全监督体制,做好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切实为维护农机用户合法权益、保障农机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和农机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构建上下联动监管质量机制。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健全农机安全生产部门协调联动机制,采取“3+1”方式,即一个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一个项目村、一个乡建立一个实施领导小组、一个村建立一支质量监管小组。同时不定期派出专业人员实地检查指导,监督小组深入施工现场检查,对建设不规范的情况及时报告相关单位,上下联动监管好质量。二是做好机械配备规划,确保农机作业质量得到基础保障;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管理,确保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在作业中全面实施和执行[8];加强驾驶员专业知识学习,确保其在农机作业中高标准执行农机作业技术要求。三是健全农机产品管理机制。对东营市东营区农机销售及售后服务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与农机用户进行了交流讨论,深入了解各型号农机具的安全性、可靠性、适用性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情况,询问农机用户对产品作业质量的满意程度,逐项完成农机质量调查表格填写。结合农机产品使用情况及农机用户作业反馈,充分了解农机产品的质量情况。同时,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做好农机销售企业、农机销售网点和店面造册登记工作,定期开展检查监督工作[9]。5)加强专项整治,督促整改优化。一是结合东营市东营区实际,完善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事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农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度,推进农机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大力开展农机质量打假专项整治活动,与有关部门合作开展联合执法整治活动,坚决对农机生产、销售、维修企业进行清查,发现违规生产操作的,一律关停整改,绝不姑息。督促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做好服务,安排专业农机技术人员,开展好维修技术指导和“三包”服务,公布维修电话,开展上门维修服务[10]。

5结语

综上所述,农机质量监管是农机化系统的重要法定职责,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手段。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时期,只有进一步加强农机质量监管,充分发挥农机质量监督服务、宣传服务和专项整治等方面的工作效能,落实广大农机用户及农机企业的合法权益,才能从根源上突破当前的困境,为推动农机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商海霞 单位: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3

在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我国一直面临着诸多结构调整的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如下:一是农产品供需不平衡,农产品的种类不同,供需状况也不同,常常出现农产品甲供不应求而农产品乙销售难的情况。二是农业发展不平衡,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农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存在提升空间。这正是我国必然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道路的原因。《“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指出,只有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才能为农业产业安全和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为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推动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是农业、农村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农业的机械化发展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1有效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转变生产经营方式

机械化农业相比传统农业具有明显的生产范围大、生产率高、作业质量高的优点。农业机械化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二者联系紧密,且相辅相成。1)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决定了规模化生产的程度。农业机械化水平越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越高,也会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为集约型规模生产提供了基础,推动了农业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而农业的规模生产又限制了机械化发展。农业的机械化发展需要在一定的规模生产基础上进行,一旦达不到基本条件,农业很难向着机械化方向发展,因此,农业的机械化发展要求农业生产达到一定的规模。2)规模化生产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提升整体生产利润。我国虽然农业产量较大,但整体农业生产存在效率低、规模小的缺点。而规模化生产能够提高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规模化生产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发展方向[1]。农业机械化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技术,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促进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土地的整体利用率。机械化设备有效弥补了传统生产模式的缺陷,能够在较大的土地面积开展规模化生产,有效推动了农业向着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转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使得农作物生长、收割过程变得规模化和高效化,具体到土地翻整和灌溉、品种的选择、防虫害药物的喷洒、农作物的收割和储藏等环节,都应用了机械化设备和工具,农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一带多的经营模式开始广泛出现,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2]。3)农业机械化能够降低农户的劳动强度,降低农业投入,进而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此外,农业机械化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质量与产量,带动了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使农户的农产品更具竞争力,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3]。

2有利于促进三大产业的融合,农业产业链接更顺畅

三产融合就是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市场服务业三者相互渗透,最后融为一体,形成新产业的过程。三产融合模式明确指出了我国农业的具体发展方向,三产融合也符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要求。三产融合模式通常以第一产业为基础,在产业层面进行渗透、交叉和重组,将三个产业中的资源进行再生,产业升级,实现三者的相互融合。随着融合程度的加强,农村的各大产业都进行了产业创新,推进了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了产业竞争力,推动农村经济一体化发展。在三个产业不断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以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为基础的农业产业链,并将该产业链和价值链向其他产业延伸,提升农业生产效益。而农业机械化则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农业机械化要求农业必须在设备和技术上进行创新,设备和技术的创新开拓了研发部门、测试部门等新型部门,推动了农业产业各个环节的一体化生产经营,而在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中,农业的机械化应用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进行前期农作物的种植时,影响最终农产品质量的关键在于土地的修整和农作物种子的选择。该环节的目标主要是提高种子选育种效率,机械化应用能够提升该效率。而在播种、灌溉、收割的生长周期内,机械化应用能够以极高的效率管理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在后续的产品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某些机械化应用可以使产品的保鲜时间延长,使产品不易受到物流损坏的影响,保证了农产品销售运输过程的正常运转[4],有效促进了三大产业的相互融合[5]。

3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以往的农业生产中,人们大多依靠人力和畜力进行劳动生产。这种方式的劳动生产具有较大的缺点,人或者牲畜所承受的劳动强度很大,导致整体的生产效率不高,农业生产力低下。在农业领域实现机械化应用后,机器设备取代了人力畜力,推动了我国农业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使劳动人民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从传统城镇化转向新型城镇化。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向着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符合新型城镇化建设走集约、节能、生态的路子,农业机械化推动了新型城镇发展[6]。农业机械化发展实现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营水平,有利于新型城镇化的生产建设[7]。农业机械化还吸引了更多专业人才,有利于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了农业农村的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更多的新动能。

4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农业供给能力

农业产品的质量提升与诸多因素有关,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两方面:一是农业产品生长需要的土壤、空气、温度等自然因素,这些自然因素贯穿农业生长阶段,是农业生长所必需的基础条件;二是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三个时期的全部生产环节,在该环节中涉及栽培管理、农作物收割、农产品加工处理等操作,其中农业机械化生产直接影响了各个环节的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化可以使整个农业发展走向规模化、机械化,能够利用各种先进设备进行精准农业和标准化种植,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实现了大规模农业生产,减轻了自然灾害对农产品产生的影响,避免了农产品变质损害问题。比如,在农作物收割方面,传统的水稻收割方式较为简单,并不具备专门的防护设施,倘若遇到雷雨天气,人们便不能进行水稻收割,强行收割会影响水稻的质量和产量,在雨天抢收会导致水稻霉变,即使是正常前提下进行水稻收割,大多农户也都不具备晾晒场地,加上农户的收割时期基本相同,农户只能选择在土场进行打场,这会导致谷物混杂了其他的杂质。而使用机械化设备进行水稻收割,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完成收割,而且目前使用的设备大多是收割脱粒等多项工序为一体的机械设备,省去了人们进行收割时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收割效率,实现了高效脱粒,使收割的稻谷的含杂率明显降低,使农产品和食品质量都得到了提高。农业的机械化应用还提高了农业的供给能力,机械化应用主要体现为各种机械设备的使用,机械化应用不仅提高了劳动人民的工作效率,还使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有效保证,从而提高了农业的供给能力。机械化应用是提升农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的关键所在,农业机械化使得农产品的收割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极大地省去了以往所浪费的收割时间,使得整个农产品的供应链能够完成高效运转。另外农业机械化还保证了农产品供给的质量,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农作物对各种水分和营养的要求较高,以往的生长管理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完成高效生长;而应用机械化设备后,农产品的生长需求变得精准可控,也能以最快的效率完成营养和水分的供给,使得最终的农产品得到质量保证。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在农作物生长周期内尽可能地为农作物创造合适的环境和条件,这样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各种农药的使用,从生态角度来说也减少了农药污染,保护了周边环境。

5推动农业整体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1)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与竞争力。在农业中应用机械化能够更好地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有助于农户根据农产品优势进行生产模式的改革,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将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转化为农产品的独特优势,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2)推动农产品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将农产品进行二次加工后,能够保留农产品的优势,创造出更有竞争力的加工产品,其中农业机械化发展使得加工产业能够快速运转,提升了农产品的加工质量和效率[8]。3)促进绿色农业发展。如今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其中绿色发展已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在该背景下,我国在农业领域也应贯彻绿色和环保路线,坚持绿色发展,而农业机械化发展能有效促进绿色农业发展。4)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农业的机械化发展主要依赖于机械化技术的创新,而其中机械化技术又是农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农业机械化可以有效促进农业技术创新。机械化技术的创新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成熟的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够简化原本复杂的种植过程。将耕地、播种、施肥等环节用一台机械设备同时完成,能够节省时间成本,还能做到精准播种和精准施肥,减少时间损耗,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这些机械技术的创新能够带动其他农业技术的创新,推动我国农业技术的转型与升级,使我国农业发展走向新道路。5)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往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主要偏向个体化和小众化,以及部分小规模的合作生产经营,而如今随着农业科技的应用,农业经营方式已经转向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化是指从农产品的生产开始,到农产品的销售、储存、加工等环节共同形成农业供给侧一条龙发展,这种产业化的经营模式较为丰富,但在各个环节的整合过程中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9-10]。农业机械化发展使得农作物生长收割过程变得规模化和高效化,具体到土地翻整和灌溉、品种的选择、防虫害药物的喷洒、农作物的收割和储藏等环节,都应用了各种机械化设备和工具,实现了大规模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业生产向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更推动了大规模农业的统一生产和经营。6)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利用率。农业机械化能够对农村的土地进行高效整合和利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效率提升和质量提升,以此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又推动了农村土地向着集约化方向发展,促进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从而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6总结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十分重要。在农业发展上,农业机械化推动了集约化生产,提升了农产品质量,降低了农产品成本;推动了生产经营方式走向规模化,提高了农业供给能力,促进了绿色农业发展,促进了农业技术创新;还有利于三大产业的融合,使农业产业链发展更为顺畅,从而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江泽林.机械化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J].农业经济问题,2018(3):4-8.

[2]杨梅华.浅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J].石河子科技,2017(4):6-7+10.

[3]胡俊平.吉安市:农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农机装备转型升级[J].南方农机,2017,48(13):12.

[4]刘启明,李征兵.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湖北农机化,2017(2):23.

[5]张立明.浅析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2020(2):22-23.

作者:李亚东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