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土化论文实用13篇

教育本土化论文
教育本土化论文篇1

1扩大教学场所

一般情况下,陶艺课主要在各地的陶艺中心进行,但是由于陶艺中心场地有限,而学生数量众多,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较少,客观上造成陶艺教育不能真正深入开展,达到预期的目标。陶艺教育的本土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学场所的扩大。学陶艺陶冶身心不一定非要在教室中进行,在任何具备陶瓷制作条件的地方都可以进行陶艺教学。在景德镇作坊遍布全城,商店林林总总,种类齐全,能够很直观地教给学生陶瓷制作的不同分工。另外,像陶艺中心无法提供给所有学生实践用的设备,如窑、炉、陶瓷模制法以及贴花工艺流程等等,都可以在教室之外进行。再者,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陶瓷节的举办地,免费开放的陶瓷历史博物馆和古代陶瓷遗址都是陶艺教育本土化实践的理想场所。

2丰富教学内容

模式化的陶艺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通常都是让学生得到一团瓷泥,在基本的技法演示和图片展示之后完全由学生自主发挥完成作品。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条件的限制,在一些非产瓷区的城市,要获得瓷泥是很不容易的,更谈不上彩绘、烧成等工艺。然而,陶瓷是水、土、火三者的艺术,如果陶艺课的内容仅限于捏泥巴,那与上手工课捏橡皮泥没有本质的区别。景德镇是全国著名的产瓷区,为陶艺教育本土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内容的丰富是指传授的内容从玩泥扩大到各种类的彩绘、釉料的使用以及烧成等各个环节,使学生对瓷都千年来形成的制瓷流程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当然,这一类知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不是一个普通的陶艺教师可能全面具备的。必要的情况下,陶艺教师可以充当一个引导者或者介绍者的角色,具备良好专业技能的陶瓷艺人成为演示者,就像陶艺课常用的多媒体课件一样,这样的演示是活生生的,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调整。以新彩为例,新彩能适合所有对绘画有兴趣的对象,无论有无绘画功底,在专业教师的悉习指导下,拿起画笔,蘸上色料,在瓷板或瓷盘上都能作画,至于画的效果如何,还是一句老话:熟能生巧。但好在一点,它最容易见效果,在瓷板或瓷盘上画成什么样烧成后多半也就是什么样,很直观。在景德镇,新彩的色料比较便宜且易掌握,从这个角度说,陶艺教育本土化的实现不必付出大的成本,容易实现。除新彩外,还有很多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对象,如釉下青花是一次烧成的,学生在完成自己作品后就可以把设计好的图案画上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整体考虑问题的能力,这正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所在。

3陶艺教师素养的提高

陶艺教师是陶艺教育课程的终端执行者、陶艺知识的传播者、学生陶艺学习的引导者,他们在陶艺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陶艺教师的素养高低与陶艺教育的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在模式化的陶艺教育中,由于场所和时间的限制,加上陶艺材料和设备有限,陶艺教师只要具备陶瓷制作的一般知识就足够完成陶艺教学任务。然而,陶艺教育的本土化实际上对陶艺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基本陶艺知识外,还要掌握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技术和文化内涵。只有陶艺教师具有深刻的本土陶瓷文化意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景德镇陶艺教育本土化的意义

1陶艺教育的本土化,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使景德镇陶瓷文化得以传承

教育本土化论文篇2

现今随着经济的频繁往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产生使人们越来越密不可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也变得全球化了。“全球化”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术语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世界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文化的交流也成为各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西方学者罗兰·罗伯森“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概念的提出正是作为一种文化上的对策和设想,认为“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全球文化是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标志。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命力与之抗衡,世界文化将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音乐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使之也深受全球化的洗礼。“全球本土化”也给予音乐教育以重要启示。要深入理解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须从对全球化的认识开始。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

全球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邬志辉教授在《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中归纳了五种界定模式(传播学的界定模式、经济学的界定模式、文化学的界定模式、生态学的界定模式、政治学的界定模式),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纬度的发展过程,各纬度在表现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国家来说,全球化的意义可能是不一样的:全球化是一个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单一与多样、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与全球化的结构当中。”音乐教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在这里重点看看文化学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个日趋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unification)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显强化的过程。”可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更多的是一种全球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没有差异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没有交流就不会与进步,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观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至少对现在来说,那种认为非西方世界最终将因循一个单一发展模式的合流观念是过于简单化的。他没有考虑到各种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因素。……因此,当今世界成为这样一个竞技场,全球化和它的对立物——本土化——各擅胜场,正在同时对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杜维明《对话与创新》)著名文化理论家野健一郎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文化越趋多样化”。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各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未来世界文化朝着“全球本土化”发展。

在音乐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欧洲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约在两百年前传入南印度宫廷,现在南印度音乐会几乎离不开小提琴了。从音乐风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乐与西方小提琴音乐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相信也听过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会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适应印度音乐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脚之间。风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改进小提琴。使小提琴成为了印度人自己的乐器。现在印度小提琴音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印度传统音乐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现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成为音乐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全球化问题的反应慢一拍。缺少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全球性思考。当看到音乐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时难免会误解为全球音乐教育的趋同,甚至是全球音乐教育的西化。这显然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本土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体现本土人民的主体性:所有有建树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音乐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音乐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音乐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如音乐的终身学习和把音乐视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等观念正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对话式教学正取代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全球音乐教学认可的方法等等。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虽然各国音乐的终身学习等观念已被接纳,但各国的接受程度、范围各有不同:各国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运用。

2、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音乐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在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等。这些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在国家之间乃至在地区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个世纪来纠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乐”、“全球观点”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就在全球音乐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各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加强,珍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是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成果正是各国、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和比较,国际社会越来越采用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与共同遵守的标准与规范。但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对应。如在一些术语概念上,由于语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则应慎重的理解和运用。

三、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几点建议

1、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交通工具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区、民族和国际组织的相互联系乃至相互依赖增大,使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交往更频繁:世界经济市场化使资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依赖增大,经济往来密切: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也把世界人民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紧密联系密不可分,都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的密切往来必将促进文化的交流、依赖。作为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纽带。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世界音乐指的是世界各国本土的音乐,是为了增强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为目的,这就要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旧有观念,理解并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它们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从属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们去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以促进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内容中世界音乐所占比重几乎为零。西方音乐只是沧海一粟,是世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乐给了我们更广阔是视野,使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整体性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发展。

2、重视本土音乐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就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本土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将“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并且他还详细论述了“本土知识”在内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结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着真正的生存智慧,对于解决本土问题是一种真正有效的知识,也是他者所不能给予的。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本土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增强他们对本土音乐的认同和归属感,彻底摆脱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控制,探寻适合本土音乐教育环境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并为世界音乐教育之林贡献力量,以达到“对话”的最高境界。外来文化要在本土得到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环境和各种条件,也是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再创造的过,成功的本土化成果又可以作为“他者”推向世界。音乐教育必须有这样的视野才能使更多的人们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用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进一步把自己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3、让音乐教育回归生活

教育本土化论文篇3

一、更新音乐教育理念是前提

多元化音乐教育理念和通化音乐教育理念是相对而生的,重视民族属性和民族文化内涵是多元化音乐教学理念的重要内涵。所以,中学音乐课程设置一方面要包含主流音乐文化,另一方面则要体现非主流音乐文化的特征和内容,使得音乐教学评价体系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多元音乐文化理念既要求学生理解和尊重异域音乐文化,又要求学生善于挖掘本民族的艺术宝藏,体会到本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使学生能够在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做到和而不同、平等交流。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纠正了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教育的理念,这一理念将民族音乐教育和世界音乐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我国音乐教育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音方逃的重要方法和规章。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分级管理模式,地方和学校在教授国家课程之后,还可以自主地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结合当地人文地理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打造具有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教学政策是解决音乐教育全球化和本土化矛盾的关键,为普通中学的音乐教育提供了方法和路径。

二、构建本土音乐课程体系是重点

我国的中学音乐教育受到欧洲音乐教育课程基础和课程理论的深远影响,尚没有从课程论的角度去思考本土音乐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因此本土音乐文化知识价值体系没有得到充分展现的机会。笔者认为匈牙利的音乐教育体系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在儿童早期歌唱启蒙的教育过程中,应该以母语歌曲为主,在学生入学接受教育之后更要加大民间音乐教育的比例,倡导学校将音乐教育建立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之上,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以民族音乐为核心的多声部视唱练习,增强音乐美感教育。从我国民间音乐来看,多声部歌曲比比皆是,但是珍贵的民间音乐资源还没有和音乐教育充分地联系在一起,这不得不说是我国音乐教育的重要损失。

在构建本土音乐课程体系的时候,学校要处理好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第一,要注重艺术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和位置。本土音乐课程教育目标应该细化为学校的艺术课程总目标,并使之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达到一致和协调。第二,课时要达到合理、周密的要求。教育家怀海特认为,教育真正的顺序在于达到教学质量的要求和需求所需的顺序。某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位置决定了其课时的周密性和合理性。以普通中学为例,课程体系中存在着学科课程和艺术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讲授课程和自修课程。在本土音乐课程结构的构建过程中,既要表现出本土音乐课程在整体艺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又要循序渐进地做好本土音乐课程各方面的衔接,对课时的比例进行有效衔接,有效避免课程要素之间脱节或者重复的现象。

三、开设具有地域特点的本土音乐文化课程是关键

学校可以通过方言、媒体、教材、表演和欣赏的方式将本土音乐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优美的民间音乐之中加深对自身所在地区民族和文化的了解,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在提升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和发扬地方文化和民族音乐。

在中学阶段,学校可以为学生介绍地方音乐特色和地方音乐背景知识,一方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另一方面让学生接受本地音乐文化的熏陶。比如,在昆山地区,教师就可以开设昆剧欣赏课程,让学生接触到具有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名剧选段;如苏州评弹,教师则可以让学生接触到评弹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通过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的快板和唱腔让学生感受到苏州评弹优美的唱词和典雅的表现形式。

四、编写多元化和综合性教材是基础

音乐教材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载体。国家统编的音乐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提出的大纲要求、教学标准编制的,具有统一性、基础性和普及性特点,很难体现出各个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以及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因此在满足现代教育要求、社会发展需求上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各个地区应该在使用材的基础上编写一套反映本地区民族特色的本土教材,并在编写的过程中注重教材的延续性、系统性和创造性,使得教材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并将本民族优秀的文化歌曲充分地反映在教材之中。

教育本土化论文篇4

1.2基于国情民性,置办富于童趣的游戏设备

张宗麟认为,教育不能与社会实际情形分离,幼儿园的设备和玩具也应符合儿童需要,适应当地情形。在设备配置上,钢琴、自行车、唱机、跳舞是西洋人人皆会的,所以幼稚园采纳这些为必须设备;然而在中国,如果也设置此种设备,必不能充分发挥其功用,唯有钟、鼓、萧琴之类皆可采为幼稚园常用设备。在玩具取材上,张宗麟一方面认为“利用日常用品以制成者,儿童必爱之”,如火柴杆、肥皂、萝卜、棉花等物品不仅获得容易,而且儿童非常熟悉,取之可以教各种常识,做成玩具时,可教图画手工;另一方面,认为“利用废物制成者,既省钱,又可爱”。在玩具的制作上,张宗麟认为“无论何物能经过师生合作而成者,愈有意味”,幼儿因为各种能力的原因,不能做成精美的物品,然而可以从旁协助教师,例如由木匠制成的玩具,师生可以合作用油漆装饰它。不管是由幼儿自制的玩具还是师幼合作制成的玩具,均能引起幼儿参与和创造的兴趣,更加富有意义。在玩具的玩法上,在教师的指导之外,还“应该让儿童自己发明玩的方法”,不仅可以为幼儿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力、发展创造力提供空间,也是对幼儿作为独立个体的尊重。

1.3依据社会习俗,选择适宜的民间游戏

张宗麟十分重视民间游戏的作用,不仅大量收集儿童喜爱的民间游戏,而且在教育实践中采用相当数量具有教育价值的民间游戏。他认为幼儿在学校所学的游戏,“到了家里就不会去做的,同时,他们整天玩他们愿意玩的东西。这些玩意儿,或者就可称为民间儿童游戏。”民间游戏源于当地社会和当地民俗,广泛流传于民间,游戏的材料和内容简便易得,且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具有民众性、娱乐性与历史传承性的特点。因此,相对于其他游戏而言,民间游戏更贴近特定地区幼儿的社会生活习俗,便于幼儿从中理解并内化相应的社会习俗,且深受幼儿的喜爱,是对幼儿进行社会生活教育的较好形式。

2张宗麟本土化游戏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2.1幼儿教育应坚持全球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路径

张宗麟在进行幼稚教育本土化探索的过程中,时刻保持着对世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高度敏感,在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幼稚教育的现实情况,从国情出发改造中国的幼稚教育,以本土化的思路解决幼稚园儿童游戏发展中的问题与困境。21世纪,是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国文化交流高度频繁、交流范围及其宽广,全球化己成为时代必然。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幼儿教育要实现科学发展,客观上要求幼教工作者树立全球化的意识,在引进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同时必须警惕模仿移植的旋窝。张宗麟及老一辈教育家的实践经验警惕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引进和借鉴外来文化,要基于中国国情将外来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融合贯通,使其更具有本土性,从而对中国幼儿教育发挥重要的作用。曾有学者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必须“走得出去,又回得来”。“走的出去”,就是要向相邻学科乃至于全部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学习,要向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学习;“又回得来”,就是要将所学的这一切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成为学前教育观念不断成长的营养成分。

2.2幼儿园应创设符合国情与童趣的游戏设备

合乎国民性,是张宗麟设定玩具的标准之一,要求幼儿园的玩具应摒弃单纯从外国进口等奢侈风气,从本民族特性出发,配备符合国情与童性的游戏设备。张宗麟依据国情指出,“吾国社会虽恶,然而可以采为幼稚园之教具者甚多甚多,静心而求之,各地皆有最优美之材料,宝藏无穷,采用不尽,且不必乞灵与舶来品也”。[6]因此,借鉴张宗麟先生余萍张宗麟本土化游戏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儿童游戏本土化的探索经验,幼儿园也应在充分发掘中国传统玩具(如秋千、竹剑、木马等)的同时,鼓励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一起节约资源,带动家长将家中废弃物品放入幼儿园以供师幼一起变废为宝,制作幼儿熟悉且有价值的玩具设备。

教育本土化论文篇5

一、引言

合作学习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的古典教育名著《学记》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倡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互相切磋,彼此交流学习经验,以增加学习的效率。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合作学习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研究与实践的历史,在我国仍停留在理论层面。目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小学的课堂上。在多次到基层听课观察之后,笔者发现,有些教师虽然经过了相应的培训教育学论文,对“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仍然理解不透彻,研究不深入,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存在为合作而合作的倾向。那么能否有效地在我国实施合作学习,便成了每一位关注合作学习的教师和研究者要面对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国内教师运用合作学习的问题,试图提出合作学习本土化问题的对策。

二、问题

合作学习理论的产生,出于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我国的合作学习理论主要是对国外相对成熟理论的引进和借鉴,在运用合作学习时常常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知识建构为主,以通过各种测试为主。这便造成了无论是实现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还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品质的培养,都是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以期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而忽略了合作学习在课堂外的延展和作用。

对于合作学习目标意义的定位,我国的合作学习研究者非常关注合作学习在发展学生主体性及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性方面的重要性。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主要是以一定的哲学理论为基础的阐述。虽然这种阐述,也是建立在对课堂实践长期观察的基础上,但就总体而言,少有实证性数据的论证。导致一线教师在采用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或困惑时,无法找到有力的实效证据来支持自己继续运用合作学习的决心,半途而废的情况屡屡发生。

我国的合作学习,虽然也有大量一线教师关于如何开展合作活动的程序性思考,但形成模式化步骤的少之又少。在我国的合作学习研究者看来,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即用“对象性活动”的尺度来审视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将合作学习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面对困惑;合作学习过程是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主张通过活动和交往,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主体性发展;重视学生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往过程的发生,在合作过程中教育学论文,通过学生思维的冲突和碰撞,实现主体意义世界的建构[1]。这些策略,只是从理论层面指导着教师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具体方法策略的缺失,使得国内教师们只能生搬硬套国外的模式,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国内教学背景、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对象的差异。以至于我们常常可以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看到,由于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理解有偏差,不能真正领会合作学习的意义,在组织合作学习的时候产生很多问题。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我国强调将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集体教学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小组建构上,教师们倾向于以学习任务为导向,确定分组原则。对于学科内容的学习,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压力下不愿花费大量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教学内容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相反更强调学生对系统知识的掌握。知识任务,仍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取向。因此,在我国的合作学习课堂上,教师们更关注的是教学的实效性问题。

我国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教师主要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合作学习,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以此来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主体性的发展。虽然认识到培养学生合作技能的重要性,但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中,由于繁重的教学压力,教师们很少拿出专门的时间进行合作技能的训练,更谈不上开设专门的合作技能课程。有的教师也试图对学生进行合作技能的培养,将国外合作技能训练的方法直接运用于自己的课堂,为小组中每个学生安排固定的角色教育学论文,却发现:这种尝试不仅没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反而使自己的课堂合作流于形式。由此可见,在我国的合作学习课堂实施中,对于学生规则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还是比较欠缺的。

三、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盲目的套用国外经验便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认识到这些,才能基于我国的背景,建构和完善本土化的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笔者将从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角度提出合作学习本土化中问题的对策。

1、对合作学习本土化研究者

教学理论有着很强的文化制约性,作为教学认识活动主体的教学理论家一开始就处于既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在国外合作学习理论中的前提性条件,在我国却不一定适用;而在我国被认为是顺理成章的因素却又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2]。因此,我国的合作学习研究也必然要在更大的文化情境中把握住基本方向后,才能在具体的实施情境中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作为合作学习本土化研究者,应该认识到影响合作学习实施的因素是动态的。例如:学校教学规划的中断对于教师而言就很难按计划组织合作学习,同样也会影响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学习。所以,要在一个整体的背景中去认识并分析合作学习,它在不同的理论背景下,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在不同的教师理念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同时,影响合作学习的因素是多维的。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做教师前的教育经历、特定的文化背景以及他们受教育的方式都会影响到他们怎样教学生;性别、宗教信仰与文化等因素也是影响教师与学生发展的诸多因素[3]。学校的文化氛围、学校领导的支持、整体的文化背景、学生离开学校后合作品质的延续也是应该被关注的问题。因此,不仅是从理论的角度阐述合作学习的内涵,更应该让教师在一个动态、多维的情境中了解并理解合作学习。

2、对组织课堂合作学习的一线教师

合作学习理论的倡导者认为,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个体活动,更是一种团队活动,强调师生合作和互动,教学相长,形成学习共同体教育学论文,相互交流,共同发展[4]。当今的课堂,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中能动的角色和要素,共同介入对课程知识的探索和体验之中。

因此,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自主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与人的交往中能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充分发挥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在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教学外在环境的限制。在教学中,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运用合作学习,也不是每节课都固定采用合作学习的某一方法,而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将传统教学形式与合作学习形式交叉进行,灵活运用,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技巧。学习需要讲合作,生活更需要讲合作,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会学生知识,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的技能。所以有步骤、有计划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思想上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安排一系列教学活动。有一小部分学生习惯了原有的教学形式,即“教师讲授,个人学习”。所以在合作初期,存在种种的误解和不适是正常的教育学论文,教师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不同的阶段对自己小组的合作状况进行评价,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和人际调节的能力。小组评价时,应方法多样,要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后总结有益的经验进行小组间交流,同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关的原因,从而明确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对自己和小组的行为进行反思,与教师期望的目标进行比较,进而修正自己的行为,从自发向自觉发展。所以这一环节是非常重要,不可忽视的。

合作学习教学对任课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要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在课程设计上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做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启发者、引导者和组织者。虽然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四、结束语

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并适应教学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相信经过广大教育理论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不懈努力,合作学习本土化理论的构建将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周林,主体合作学习:教学影响方式的结构性改变[Z],全国主体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第八届年会四川研究成果集,2005.3.

[2][3]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C].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教育本土化论文篇6

一、引言

合作学习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的古典教育名著《学记》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倡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互相切磋,彼此交流学习经验,以增加学习的效率。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合作学习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研究与实践的历史,在我国仍停留在理论层面。目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小学的课堂上。在多次到基层听课观察之后,笔者发现,有些教师虽然经过了相应的培训教育教学论文,对“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仍然理解不透彻,研究不深入,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存在为合作而合作的倾向。那么能否有效地在我国实施合作学习,便成了每一位关注合作学习的教师和研究者要面对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国内教师运用合作学习的问题,试图提出合作学习本土化问题的对策。

二、问题

合作学习理论的产生,出于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我国的合作学习理论主要是对国外相对成熟理论的引进和借鉴,在运用合作学习时常常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知识建构为主,以通过各种测试为主。这便造成了无论是实现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还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品质的培养,都是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以期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而忽略了合作学习在课堂外的延展和作用。

对于合作学习目标意义的定位,我国的合作学习研究者非常关注合作学习在发展学生主体性及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性方面的重要性。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主要是以一定的哲学理论为基础的阐述。虽然这种阐述,也是建立在对课堂实践长期观察的基础上,但就总体而言,少有实证性数据的论证。导致一线教师在采用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或困惑时,无法找到有力的实效证据来支持自己继续运用合作学习的决心,半途而废的情况屡屡发生。

我国的合作学习,虽然也有大量一线教师关于如何开展合作活动的程序性思考,但形成模式化步骤的少之又少。在我国的合作学习研究者看来,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即用“对象性活动”的尺度来审视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将合作学习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面对困惑;合作学习过程是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主张通过活动和交往,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主体性发展;重视学生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往过程的发生,在合作过程中教育教学论文,通过学生思维的冲突和碰撞,实现主体意义世界的建构[1]。这些策略,只是从理论层面指导着教师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具体方法策略的缺失,使得国内教师们只能生搬硬套国外的模式,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国内教学背景、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对象的差异。以至于我们常常可以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看到,由于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理解有偏差,不能真正领会合作学习的意义,在组织合作学习的时候产生很多问题。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我国强调将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集体教学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小组建构上,教师们倾向于以学习任务为导向,确定分组原则。对于学科内容的学习,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压力下不愿花费大量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教学内容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相反更强调学生对系统知识的掌握。知识任务,仍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取向。因此,在我国的合作学习课堂上,教师们更关注的是教学的实效性问题。

我国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教师主要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合作学习,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以此来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主体性的发展。虽然认识到培养学生合作技能的重要性,但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中,由于繁重的教学压力,教师们很少拿出专门的时间进行合作技能的训练,更谈不上开设专门的合作技能课程。有的教师也试图对学生进行合作技能的培养,将国外合作技能训练的方法直接运用于自己的课堂,为小组中每个学生安排固定的角色教育教学论文,却发现:这种尝试不仅没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反而使自己的课堂合作流于形式。由此可见,在我国的合作学习课堂实施中,对于学生规则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还是比较欠缺的。

三、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盲目的套用国外经验便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认识到这些,才能基于我国的背景,建构和完善本土化的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笔者将从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角度提出合作学习本土化中问题的对策。

1.对合作学习本土化研究者

教学理论有着很强的文化制约性,作为教学认识活动主体的教学理论家一开始就处于既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在国外合作学习理论中的前提性条件,在我国却不一定适用;而在我国被认为是顺理成章的因素却又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2]。因此,我国的合作学习研究也必然要在更大的文化情境中把握住基本方向后,才能在具体的实施情境中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作为合作学习本土化研究者,应该认识到影响合作学习实施的因素是动态的。例如:学校教学规划的中断对于教师而言就很难按计划组织合作学习,同样也会影响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学习。所以,要在一个整体的背景中去认识并分析合作学习,它在不同的理论背景下,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在不同的教师理念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同时,影响合作学习的因素是多维的。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做教师前的教育经历、特定的文化背景以及他们受教育的方式都会影响到他们怎样教学生;性别、宗教信仰与文化等因素也是影响教师与学生发展的诸多因素[3]。学校的文化氛围、学校领导的支持、整体的文化背景、学生离开学校后合作品质的延续也是应该被关注的问题。因此,不仅是从理论的角度阐述合作学习的内涵,更应该让教师在一个动态、多维的情境中了解并理解合作学习。

2.对组织课堂合作学习的一线教师

合作学习理论的倡导者认为,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个体活动,更是一种团队活动,强调师生合作和互动,教学相长,形成学习共同体教育教学论文,相互交流,共同发展[4]。当今的课堂,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中能动的角色和要素,共同介入对课程知识的探索和体验之中。

因此,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自主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与人的交往中能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充分发挥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在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教学外在环境的限制。在教学中,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运用合作学习,也不是每节课都固定采用合作学习的某一方法,而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将传统教学形式与合作学习形式交叉进行,灵活运用,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技巧。学习需要讲合作,生活更需要讲合作,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会学生知识,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的技能。所以有步骤、有计划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思想上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安排一系列教学活动。有一小部分学生习惯了原有的教学形式,即“教师讲授,个人学习”。所以在合作初期,存在种种的误解和不适是正常的教育教学论文,教师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不同的阶段对自己小组的合作状况进行评价,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和人际调节的能力。小组评价时,应方法多样,要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后总结有益的经验进行小组间交流,同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关的原因,从而明确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对自己和小组的行为进行反思,与教师期望的目标进行比较,进而修正自己的行为,从自发向自觉发展。所以这一环节是非常重要,不可忽视的。

合作学习教学对任课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要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在课程设计上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做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启发者、引导者和组织者。虽然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四、结束语

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并适应教学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相信经过广大教育理论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不懈努力,合作学习本土化理论的构建将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周林.主体合作学习:教学影响方式的结构性改变[Z]. 全国主体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第八届年会四川研究成果集,2005.

[2][3]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C].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教育本土化论文篇7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无疑是最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活动。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有这样的理论,他认为:儿童唱歌与说话都同样的自然,通过唱歌这一人人都能从事的活动,能够使孩子们的歌喉日臻完美。而在众多歌曲作品中只有美好的民族艺术才会让孩子们真正感到这里是家乡,并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柯达伊的“要让音乐属于每个人的愿望”,要使传统民族音乐活在人民的生活之中,给予他们一种文化认同感,而这一切又必须从小培养。儿童从幼年起,通过大量民间儿童歌曲,培养了兴趣,也熟悉、积累了民族的音乐语言、旋律音调,并逐步感受到音乐与语言的完美结合。

在不同的音乐活动中,学生欣赏着、想象着、感染着、参与着、发现着少数民族的活力与魅力,向往着近距离了解这些民族的生活,更生发出对不同音乐的浓厚兴趣,热爱家乡的情感油然而生,为家乡拥有这样美好的民族音乐而自豪!

音乐的魅力正在于无需更多言语就能达到心灵相通、精神引领的效果。因此,如果说,音乐是“心灵鸡汤”一点不为过!

二、萌发少年儿童对“三少”民族民间音乐、民族风俗习惯、传统艺术文化的尊重意识

音乐是伟大的心灵艺术。通过“三少民族”民歌音乐乃至内蒙古草原、山林、渔猎等文化可以看到音乐的内涵与其艺术形式自是相互关联,这无疑对孩子们音乐欣赏趣味的形成确起到了熏陶默化的铸就作用。“三少”民歌内容多为讲究温厚、质朴、和谐的文化氛围,其民歌逐渐形成了一种豪放、宽容、朴实、诙谐的整体性格特征。

五彩呼伦贝尔合唱团的出现得到了公众及社会的认可绝不是偶然的,是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的。可以说,草原文明不仅具有传承性且极具开放性。孩子们的演唱不仅仅保留和延续了草原文化之传统,是没有年龄与经历、没有专业与业余之间的界限的,是古老民族纯净生活的反映。孩子们给人们以艺术灵感的童谣,荡涤着世人的心灵,也给予了现今人们以青春的活力!

受地域、文化差异影响,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在授课前,我将三少民族的风俗习惯为学生做了个简单的介绍。例如,三少民族的服饰、居住、饮食文化以及他们的歌曲风格、舞蹈特点等。并且观看了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的演出视频,聆听了《勇敢的鄂伦春》、《鄂呼兰,德呼兰》、《梦中的额吉》等歌曲,欣赏了达翰尔族舞蹈《鲁日格勒》,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美好。音乐是最易于为儿童所接受的语言。少数民族音乐更是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通过音乐的感召,我们可以让学生走近少数民族音乐、感受少数民族音乐、喜欢少数民族音乐,从而消除对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的歧视,萌发儿童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传统艺术文化的尊重意识。

三、丰富音乐认知、扩大少年儿童的想象空间

在艺术世界里,音乐是最善于表达、激发情感的艺术,它可以消除紧张情绪,获得情感的平衡。通过广泛接触表现不同情感、内容的音乐,学生的情感世界将逐渐变得丰富、充实。

音乐教育可以发展儿童的基本音乐能力。通过音乐语言理解那些通过日常语言所不能理解的细节和微妙之处,使孩子的“感性和理性得以融洽、升华”。少儿阶段是各种感官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是听力培养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学习是通过多种感官体验音乐的要素,通过体验形成经验。少儿阶段通过音乐的母语获得的音调积累,对继承民族音乐文化、发展音乐的创造性能力具有深远意义,使其获得音乐能力。

少数民族音乐认识对儿童的想象力拓展有着巨大的推动。我们引导学生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等同于为学生打开了另一扇想象之门。少数民族音乐作品背后往往有着美丽神秘的

转贴于

教育本土化论文篇8

高等教育理论本土化不是一个原创性提法,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彰显着高等教育理论本土化的品质,蕴涵着高等教育理论本土化的深意。同时,高等教育理论本土化又与高等教育本土化密切关联,但高等教育本土化比高等教育理论本土化的范围广,即前者包含着后者。当然,仅仅如此解说,还不足以辨明高等教育理论本土化的本质内涵。因此,有必要先从“本土化”自身说起。项贤明博士认为:“所谓-本土化.,也就是西方文化在非西方世界被吸收、认同进而转化为本地文化组织部分的过程。凡本地原有的文化,无论是源于历史的民族传统文化,还是源于现实的活的本土文化,都不存在什么本土-化.的问题。西方的-知识.,即便-通过翻译而变为本国的.,也仍然是西方的-知识.。”[1]可见,项贤明博士眼里的“本土化”是一个自内的文化殖民过程,与其说它是非西方文化的复兴,倒不如说西方真正开始了对非西方文化的侵淫。质言之,本土化是单向的,是一种“由外到内”的文化殖民过程。事实上,本土化涉及的问题复杂而多元,高等教育理论的本土化不但包括研究主题的选择,而且包括理论架构、概念以及研究方法与工具的确立。同时,高等教育理论本土化的路径应该是双向的:一是“由外到内”的本土化,即国外的高等教育理论在本土被吸收、认同进而转化为本土高等教育理论构成的过程,其核心和焦点在于如何对外来的高等教育理论进行理性的批判和反省,对应的是“外来化”或“进口化”。二是“由内到外”的本土化,即“在本土、由本土人、就本土的问题、以本土的方式”[2]自主创新高等教育理论的过程,本质上表征为研究对象之时空的本土化与研究主题的本土化,对应的是“全球化”或“国际化”。后一条线路的本土化原本不应该受到质疑,因为既然是在本土,那么由本土人、以本土方式研究本土问题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然而,也有人认为源自本土的东西或研究本土的东西,不存在本土“化”的问题。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在一定的语境下是有道理的,但若在全球化或国际化的语境中,立足于本土文化与本土的高等教育实践的研究应该是一种“本土化”的研究,其产生的理论也应该是一种本土化的理论。

二、高等教育理论本土化:何以必要

高等教育属于文化的和社会的范畴,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社会往往不同,因而全球普遍通用、历世普遍有效的高等教育模式以及高等教育理论都不可能存在。假如果真存在这样的高等教育模式或高等教育理论,那么就意味着高等教育必然是静态的和整齐划一的。很显然,这既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现实。高等教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范畴,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或多或少存在差异,因而不可能存在永恒的和万能的高等教育理论。照此逻辑推理,地缘性的高等教育理论由此地向彼地输出或引进,必然需要一个选择、反省、批判和改造的过程,即本土化的过程。如果缺失或忽视了这些环节,其结果恐怕是难以避免的高等教育理论依附化或殖民化。因为“一个社会的学术体系,若是无中生有地从外移植进来,这个学术体系的发展,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就会产生亦步亦趋的移植性格。倘若该社会的学术界深具批判反省与原创动力的话,则此移植性才可能逐渐消失。但是,倘若社会缺乏产生自发性批判和反省的动力,那么,这种移植性格势必会一直延续下去,严重的将腐蚀学术的原创活力,终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学术风格。”[3]作为社会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来高等教育理论的“移植”无疑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反观国内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近代的高等教育理论是一种“舶来品”,其发展历程表征为一种“抄”、“仿”、“搬”、“学”的过程,最初抄袭日本,后来模仿法国,然后照搬美国,最后学习前苏联。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存在“概念性”和“诠释性”的倾向,要么是古代高等教育思想的诠释,要么是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注解,要么是外国高等教育理论的搬运,高等教育理论界普遍存在言必称美国、西欧的现象,美国化、欧洲化严重。当然,我们也能看到学术先辈们在引进外国高等教育理论时,做过大量的本土化处理工作,但不可否认移植的色彩是昭著的。特别在教育全球化与国际化的今天,许多学者将西方视为高等教育理论的圣地,把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理论看成是高等教育理论的圣经,潜意识地以为西方的就是先进的、科学的,引进和借鉴成了高等教育理论界的基本理念和惯用手法,甚至连讨论的高等教育热点问题也美国化和西欧化了。尽管我们也经常批判西方的学术霸权和教育霸权,但我们似乎忘记了自己所患的“失语症”,忘却了自己一直在别人后面鹦鹉学舌,对别人的理论囫囵吞枣、食而不化。怎样才能走出这种两难困境,根本的路径何在?我们的回答是:立足于本土的文化传统和高等教育实践,以新的理念与方法去研究和反思本土的高等教育困境,解决本土的高等教育问题与矛盾,完善甚至重构现有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同时将它推向世界,完成高等教育理论由内向外的本土化过程,而不仅仅满足外国高等教育理论的简单引进与借鉴。总而言之,高等教育理论本土化既不是一个源于“本土化情结”的简单口号,也不是高等教育理论固守本土的文化与传统的教育思想,而是基于高等教育理论要引领高等教育实践走出困境和突出重围的内在要求。

三、高等教育理论本土化:路径何在

从本质上看,高等教育理论本土化问题既是一个如何引进与借鉴外国高等教育理论的问题,也是一个如何继承与弘扬本国的教育传统以及立足于本土的高等教育实践进行创新的问题。历史与现实地看,任何一国的高等教育理论创新,既离不开与国际高等教育界的互动,也离不开本国高等教育界本土化的探索。因此,任何国家的高等教育理论创新不仅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教育文明成果,也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和教育创新精神,还要立足于本国的高等教育实践。质言之,有效的高等教育理论创新路径是一条基于国际视野的“双向本土化”路径,尤其是在引进外国高等教育理论时,我们“要像技术精巧的花匠一样,把外来高等教育的奇花异草巧妙地嫁接到本土文化的树桩上,使其成为本土家园中生长出来的一枝新芽”[4]。

1.高等教育理论创新不可封闭保守,相反要有国际视野与战略思维,善于吸收世界先进的高等教育理论成果。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理论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有高等教育理论强势国家,也有高等教育理论弱势国家,但无论是高等教育理论强势国家还是高等教育理论弱势国家,都应该学会如何吸收其他国家高等教育理论的合理内核,进而更便捷地实现本国的高等教育理论创新。诚然,引进与借鉴外国的高等教育理论,从中获取有益的养分,是一国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但它绝不是唯一的途径,更不是最好的途径。因为作为一种知识体系,高等教育理论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理论必然刻有特定的文化与历史色彩,也印刻着特定的思维模式,任何一国的高等教育理论简单移植到其他国家,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个“水土不服”的问题。因此,当我们引进外国高等教育理论时,不应该只是停留在机械翻译和原版移植层面,要保持适当距离和谨慎态度,要有反省与批判意识,敢于怀疑外来的高等教育理论及其衍生的意识理路。况且,就算是高等教育理论强势国家也并非所有的高等教育理论都是先进的,同样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如果理论输入国对外来的高等教育理论缺乏一种谨慎的和理性的鉴别与选择,一些业已证明欠科学甚至错误的高等教育理论,也可能被理论输入国再次选择,如此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乃至高等教育体系的构建,都经历过一个被动选择和模仿的过程,这种被动选择和模仿的痕迹至今依然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高等教育的主体性和选择性被限制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我国的高等教育理论近乎完全照搬前苏联的高等教育理论,选择的自主性严重缺失,模仿更是超越了常规意义上的模仿范畴。从2”世纪8”年代起,我国开始转而向美国学习,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改革中的许多做法均以美国为蓝本,但这种近乎模仿的学习并未取得明显的效果,根本原因在于中美两国拥有不同的文化根基和教育传统,对美国高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理论的模仿或移植,只能产生“南橘北枳”的局面。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美国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并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理论的强势国家,本身也经历了一个本土化的建设过程。没有对英国和德国的大学组织体系和办学理念的吸取和借鉴,就不可能有今天美国高等教育的繁荣与进步。外来的高等教育理论究竟如何处理,香港中文大学的杜祖贻教授对此提出了很有见地的看法。他认为,采用外来的学说,因为有着语言文化等不同的因素,所以本土的知识分子应全面了解一个理论的背景、本质、功能和限制,彻底探究一个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几项重要资料:(1)理论创建者的社会、文化与教育背景;(2)该理论的主要文献,包括原著及有关该理论的学术研究及评论;(3)该理论的建立与发展的方式、过程及有关的环境因素;(4)理论创建者对他自己所建立的理论的评估(包括是否认为该理论具有普遍的功能与价值);(5)在建立的过程中,该理论有没有经过客观的检验?若有,其结果怎样?其后有没有做过重复试验?(6)该理论建立后,有没有被用来解释有关现象及解决问题?若有,其效果怎样?有没有旁证?(7)该理论应用于原产社会和应用于不同社会所得到的效果有何异同?如果有差别的话,能否查考出产生不同效果的原因?(8)理论创建者对该理论的应用方法有没有做过任何提示?有没有说过应用该理论时必须具备些什么条件才可以得到预期的效果?[5]与此相对照,我国高等教育界过去在对待一些外来的高等教育理论问题上,确实存在一些仓促的做法,如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引进,就缺乏对该理论背景、本质、功能和限制条件等重要资料的准确把握,以致今天留下了不少原本可以避免的遗憾。

教育本土化论文篇9

积极心理教育的脱颖而出,使其瞬间成为备受研究者关注的理论思潮。积极心理教育思潮对我国当代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即心理教育也应转向积极方面,进行积极心理教育势在必行。我国心理教育范式的建构也开始转向积极心理教育,这符合当今世界心理教育范式发展趋势。众多研究者开始引进西方积极心理学先进理念,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工作。一时间,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一个从认识到关注再到加强的发展历程。西方积极心理教育比我国起步早、投入多,我们借鉴其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无可厚非。但在引进过程中,由于文化、习俗和地域等差异,难免会出现“不兼容”现象。积极心理教育在我国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到底有多强?能否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心理教育的主流范式?这是研究本土化的起点。积极心理教育的本土化问题一直备受实践者关注,但确很少有研究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旨在回答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的两个问题:即为什么本土化和如何本土化。

一、积极心理教育——为什么要本土化

“本土化”一词,英文为“indigenization”,可以译为民族化、本地化和本国化,从语意上说,是指使事物发生转变,适应本国、本地、本民族的情况,在本国本地生长,具有本国、本地、本民族的特色和特征。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指的是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实施积极心理教育时,不是生搬硬套国外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而是根据本土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及其所处的经济、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等具体情况来进行调整,选择适当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应用于本土学生,并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鉴于积极心理教育起源于西方,在理论引进和实践过程中,不能离开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否则自然会“水土不服”。因此探索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丰富并拓展本土心理教育理论

心理教育思想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孔子时期。孔子在教育实践中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方面的心理教育。如孔子提出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表明对学习者的心理倾向和情绪体验的重视。以后,历代许多学者的著述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心理教育思想。从王国维的心育到蔡元培的全面发展再到燕国材的心理教育,展现了我国心理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这些传统文化为以后的心理教育提供了参考。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进入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北京、上海、西安、南京、广州等一些大城市先后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国外相比,仍然显得落后。积极心理教育是当今世界心理教育范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同样是我国心理教育范式建构的现实而正确的选择。对源于西方的积极心理教育进行本土化研究,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心理教育体系,可以丰富并拓展我国心理教育理论,为心理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二)吸收并转化国外心理教育成果

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还处于创始阶段,当前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其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基本都是引进西方的。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属于舶来品,再加上本土专业人才的缺乏,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外心理学理论。虽然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于本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工作,但在理论和方法上过分依赖西方而少有创新,在观念上仍然是单纯的拿来主义。积极心理教育产生的短短几年间,国外积极心理教育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基于西方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的理论和方法,发展已从弱到强且从研究到实践均取得了一定成就。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的本土化研究,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吸收其先进理念、借鉴其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可以转化国外积极心理教育成果,使其更具本土特色,更好地为本土服务。这是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研究的基本思路,也是本土化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三)了解并解决本土心理教育问题

西方积极心理教育理论是针对西方的社会背景、意识形态和文化习俗下的人们而设计的。如果我们照抄照搬西方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很可能会产生不适应。而本土化就是为了切实地描述、分析、解释及预测本土人群的心理现象与行为倾向,进而建立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理论知识体系,以此来教育他们。但是我国的心理教育本土化还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仅仅只是把积极心理教育的概念、理论和工具引进来,然后不加改造就套上去加以使用,而没有注意中国人有着不同于西方人的独特心灵世界。面对中国人特有的心理问题,比如神经衰弱、隐匿性抑郁、躯体化、网络成瘾、气功和迷信诱发的精神障碍等,我们必须从中国人的心理角度,用本土化的研究倾向深入有效地探讨和理解中国社会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问题,阐明并改造一些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积极心理教育理论与方法,形成对中国人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切实解决本土化心理问题。而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的尝试就是让我们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切入点。

二、积极心理教育——如何本土化

目前我国积极心理教育,比较多的是对西方积极心理教育理论的推介。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实践给学校心理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及时解决,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大挑战。一般来讲,外来文化进入一个异质文化环境中,由于文化过滤等因素的影响,不会再维持原来的模样。因此,我国积极心理教育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走本土化发展之路。

(一)兼容并蓄,批判性吸收西方成果

我们认为,一种成熟的文化应该有一种开放、外向的积极姿态与自我梳理的勇气与警觉,而不是简单的对抗或背离。无论人们是否承认,“本土化”研究都是以西方理论的既有存在为前提的。无论是积极心理教育理论还是实践,西方国家都走在前面。西方积极心理教育的经验和教训,是我国积极心理教育发展可借鉴的宝贵资源和财富。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我国积极心理教育的发展不应全盘移植西方。因此,以全面审视的眼光看待西方积极心理教育理论和方法尤显必要。因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积极心理教育体系必须扎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在进行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研究时,必须在积极借鉴和吸收西方积极心理教育模式的经验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将其与本土心理教育进行融合和转化,以此去构建起自己的基本体系。这样才能避免少犯错误,少走弯路。与此同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加以创造性利用,而不是盲目照搬。总之,我国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的建构既需要以中国的问题为本位重新审视自己的学术发展方向,又需要深入西方文化精神的内部借鉴其经验得失,并在二者良性互动中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心理教育研究新范式。

(二)本造,测量工具和干预技术

心理教育以了解学生为基本前提,只有通过客观的测验或评定,才能掌握学生的问题并进行干预。本土化的测量工具和干预技术是适应于本国社会文化背景的,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心理教育,也与西方的测量工具和技术相异。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是在借鉴西方积极心理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有义务和责任继承和发展西方积极心理教育标准化测量工具和有效的干预技术。不但如此,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必须根据我国的文化习俗和社会背景对这些成熟的测量工具和干预技术进行本土化改造,以此形成和发展本土化积极心理教育特有的研究技术和手段。尤其是对测量工具的编制,一定要基于中国常模进行修订。否则将会出现格格不入的现象。对测量工具和干预技术进行本土化改造是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必须解决的问题。我国本土化心理教育方法的最初尝试是在心理咨询领域,即钟友彬创立的“认识领悟疗法”就是为了适应中国社会文化背景而建立的本土心理干预技术。未来,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的重点是继续对测量工具和干预技术进行本土化改造。

(三)夯实基础,加强本土化实践创新

心理教育范式展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通融,而积极心理教育则体现出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对“心理教育”的研究和界定,从一开始就是实践取向或者问题取向。由于积极心理教育研究起步晚,早期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引进上是可以理解的。但经过10多年的发展,仍然将重点放在仿效西方,就非常令人费解和遗憾。本土化思维要求我国学者在研究领域、理论模型和实践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这些都是我国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研究的必然要求,离开这一点,无论是引进先进理论还是本土化建构,都只能是没有支撑的空中楼阁,这必将阻碍我国积极心理教育的发展。因此,实践创新是推动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的重要动力。“心理—道德教育”是在中国教育文化与教育实践的土地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也是适应我国国情的一种心育与德育融合的教育模式。若在其中引入“积极因素”,必将成为我国积极心理教育的一大创新。积极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以素质教育为依托,实现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发展,是我国积极心理教育实践的又一大特色。而就积极心理教育开展形式来说,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当的。我国学者王希永提出以下几种积极心理教育方式:自助式心理探究、自助式心理训练、自助式心理辅导、自助式心理暗示、自主式心理激励等。 依据积极心理教育的理论与思路,我国研究者在不断加强积极心理教育实践探索和创新,走本土化之路。

三、构建中国特色的积极心理教育体系

“本土化”与“国际化”运动是21世纪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一个共同的特征。建设既与国际接轨,又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积极心理教育体系是一个迫切和重要的课题。积极心理教育从出现到发展不过十年时间,但其发展势头之迅猛,使其一跃成为当今心理教育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有学者预言,在不久的将来,积极心理教育必定会成为21世纪心理教育的主导范式。积极心理教育是当今世界心理教育范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同样也是我国心理教育范式建构的现实而正确的选择。可以说,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进程的实现任重而道远。

(一)吸收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以吸收和创造相结合为基本途径。强调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以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核心,并不意味着要排斥国外积极心理教育的现有成果。要想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化积极心理教育,不能盲目排外,闭关自守,但也不能盲目照搬,全盘吸收。要把握好两者的“度”,要在真正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积极心理教育思想,创造性地进行本土化发展。因此,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发展趋势表现为吸收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二)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教育本土化论文篇10

一、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困境及思考

(一)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

高等教育对任何国家民族而言都是举足轻重的关键环节,现代人类文明所必需的一切物质财富,都是透过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主导之下创造出来的,没有高等教育为其培养人才的民族将会在未来失去一切。审视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现状,虽然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其民族本土化发展程度之低却令人堪忧,几乎所有高等教育不仅其人才培养模式几近相同,而且其民族的本土化缺失亦十分雷同。首先,所有高等教育均忽略了民族本土化问题,过度追求高等教育的一致性,反而使得民族区域内部本应固有的民族特色日益淡化;其次,民族区域的民族特色既是民族赖以发展与维系的纽带,更是以民族区域内部民族团结与和谐发展所需的不竭的动力源泉。所有民族的高等教育都应拥有其自身所独具的特质,且与本民族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特点相契合,照搬照抄的教育理论及方法绝对不是最适宜的,我国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中真正能够做到民族本土化的教育理论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理论与经验都是从苏联与欧美等国借鉴而来,这些理论与经验同我国的民族发展现状存在一定差距。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这种现象尤为明显。我国的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就其发展现状来看,既缺乏真正的民族本土化特质,又缺乏较好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二)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困境

在梳理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过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教育事实就是高等教育课程的本土化落地生根的发展困境,无论是引进式发展还是借鉴式创新都必须回归到民族本土化内核,并将其内化为能够与民族本土化相同频率的文化,民族的固有文化是在长期特定的自然社会条件下发展而来的,每一种文化,不仅是民族生存的源泉,而且更是民族发展的智慧源泉。高等教育与民族文化之间由于存在着过大的落差,因此,首先,必然会在发展的初期陷于如何完成文化差异的对接困境;其次,目前绝大多数高等院校中所教授的敷衍式的象征性的民族教育亦将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拉向了边缘化的困境;另外,泛文化准文化等国际文化的的文化杂化的泛滥趋势更为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带来了日渐非本土化的困境。从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引领文化制高点的高等教育更应是与国家民族联系密切的亲本土化的,而这一点与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并不冲突,在多元化高等教育中适当添加民族本土化成分更能够促进并突显高等教育的同质化与一体化进程。民族主义与民族性的方法论及其处理社会关系的原则都可以成为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法宝,这些基于民族宝贵遗产的智慧源泉的背后是历经数千年的民族文化的积淀。高等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的国际化同化,以及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的内化,最终都必然会汇流成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

(三)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思考

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既是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强而有力的支撑,又是发扬民族文化传承的科学保证,更将是引领民族区域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民族区域过多地关注并倾向于全球化,往往会迷失其民族化意识,这对于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当然,民族本土化本身并不排斥全球化、国际化,更不排斥民族间的相互融合,但是民族本土化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是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加以考量的一个攸关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存在着传统与现实、扬弃与创新、本土与域外、理论与实践等诸多方面的必然冲突,从教育理论的视角来看,现代教育现实显而易见地与民族教育传统存在着理念与理论上的冲突;从民族发展的视角来看,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亦存在着必然的扬弃与创新的问题;从教育的地域视角来看,民族本土化多元高等教育与一体化教育之间存在着本土教育与一体化教育的冲突;而从高等教育在民族区域的本土化实际落实来看,还存在着理论建构与教育实践的冲突。[1]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的发展还需要高等教育工作者们认真衡量并找出本民族教育与其他民族乃至其他发达国家教育的差异点与共同点,从差异点中找到高等教育的差距,从共同点中找到高等教育融入民族本土化的着力点。

二、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

(一)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意义

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与困境思考为学界带来了一个热议的民族本土化发展话题,这一话题虽然与民族文化本位无关,亦与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无关,但是却与民族文化意识息息相关,同时,亦与民族文化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这就不由得不引发民族区域对民族文化如何更加有效地拓展的深刻思考,民族文化的拓展对民族区域而言具有更加广泛与深远的积极意义,民族文化是民族区域的立域之本,失去了民族本土化特质,民族区域必将不断疏离于其民族性,由名存实亡而最终逐渐消亡。由此可见,不断增强民族本土化特征,增强民族区域优势,已经成为各民族尽皆知而不宣的立域之本。诚然,在当今全球一体化与世界多元化交相激荡的现代社会之中,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一体化显然是更为时髦的课题,但是,作为民族区域,加强误区域内部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与紧迫的议题。民族之间的以经济文化为纽带的快速渗透,已经达到了以往人类社会所无法企及的空前高度,这就使得各民族之间的命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等教育的区域化的民族本土化发展实质上也是一种促进民族发展的和谐化过程,而且还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个国家多民族和谐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过程。

(二)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必要性

在教育理论中,教育构成三要素、教育价值观以及教育学假设等因素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最终都必须还原到民族区域中来方能完成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从这些理论因素之中提取出既能够激发民族本土化的合理因素,并使其植根于民族本土化土壤之中才能得以真正焕发出高等教育的无穷力量。比如美国高等学府,在英国对美国进行殖民时期,英国在美国本土兴建了许多英式学院,其中的三所英式学院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它们分别是哈佛、耶鲁与威廉•玛丽学院,但是,令英国殖民者大惑不解的是,这三所学院直到殖民时期结束之后仍然名不见经传。虽然当时的英国殖民者亦为这些学院配置了优秀的教授,并且其课程依然保持着英式的传统殖民课程,直到18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着手针对高等教育大力进行民族本土化改革,此后其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才真正得以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2]正是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赋予了美国这三所大学以鲜活的血液,使之得以发展成为今天举世瞩目的世界著名学府。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并未影响这三所世界著名学府的国际化,反而是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以其民族本土化成就了这三所著名学府今天的国际化,由此可见,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不仅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已经成为民族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迫在眉睫的关键。[3]

(三)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探析

国家民族教育事业的振兴与发展,为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契机,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真正的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更需要基于民族特质的多元化,而这与我国目前传统的一体化教育并不矛盾,且完全可以齐头并进。从复杂理论系统的视角来看,民族教育的多元化本身就存在着民族自我禀赋的特质发扬,这对于民族本土教育而言是一个较大的优势,针对这一优势加以深入研究与深入探析不仅对于更好地理解民族本土化教育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将高等教育更好地引入民族本土化意义非凡。[4]促进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们首先必须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理解民族教育本身的意义,同时更需要在思维上彻底转变对于民族教育的传统的肤浅认识与顽固意识。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应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对其加以把握,通过对民族本土化文化传承这一主线作为调动民族敏感性的基本要素,围绕这一主线,将高等教育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渐进式的民族本土化渗透,在此过程中,小而言之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可以从中最大限度地受益,大而言之则整个民族区域乃至高等教育领域也都将从中获益。

三、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发展路径

(一)高等教育民族人才培养的创新

纵观世界各个著名学府的成功模式,我们看到它们无不秉承着民族本土化的发展之路,同时,这些学府亦都经历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过程,但是,这些学府均能从国际化过程中以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本土化脱颖而出。哈佛大学的前身就是剑桥学院,哈佛之所以能够从剑桥学院嬗变成现在世界屈指可数的顶级大学的决窍其实说来非常简单,那就从早期的模仿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从英式教育中“学习、模仿、移植、培育、超越、创新”之路。[5]高等教育民族人才的培养恰恰与这种发展思路吻合,人才的培养模式应更加多样化,管理体制应更加规范化,生源应更加倾向于民族化,同时,应更加注重民族实用知识的教授,更加注重民族实用知识的拓展与创新。“学习、模仿、移植、培育、超越、创新”的民族本土化人才培养与创新机制必将成为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在民族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扎实的根基上,以民族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大力发展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将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先进理论、先进教育方式、先进教育理念汲取出来,使之成为可持续地浇灌民族本土化花朵的有源之水,同时,继续弘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基于教育理论的本土化传承与培养

高等教育不仅要有面向世界的国际情怀,更要有一份国际视野与人文关怀之下的本土情怀,只有拥有民族化的本土情怀,才能从民族利益出发以民族视野观照传承与培养问题。解决民族本土化传承首先存在着时间与空间两方面的问题,在时间上,民族本土化传承思想意识已经根深蒂固,但是将其引入高等教育之中并将其形成培养机制尚需经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其次,在空间上,民族本土化传承与培养尚需经过一个由超越沙文主义达成以民族优势超越的过程。从教育理论的融会贯通着手,在高等教育的传承与培养思路上,形成以民族化作为社区学院基座,以民族化进阶式高等教育为发展后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模式。同时,民族区域内部的高等学府中应针对民族本土化特质,为区域内部民族进行民族本土化方面的特别课程设置,使之成为既符合民族本土化发展又符合民族精神的多元化课程,一方面可以最大化地保有民族地方特色,另一方面可以最大化地维系民族内部必要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民族本土化传承与培养的具体实施,可在民族区域的高等学府内开设数门与民族本土化密切相关的课程,同时,还应将越来越多的优秀课题转化为民族本土课程,在吸纳优秀教育成果的同时,将其内化为可传承的民族课程,以完善民族本土化的培养过程。

(三)基于教育理论的高等教育本土化发展展望

纵观美国大学的成功经验,我们看到其虽然沿袭了英式教育的良好传统却在民族本土化方面不断地进行了完善与改进,其虽然效仿了德式教育的先进模式,却又对其进行了民族本土化方面的不断调试与改良,进而以民族本土高等教育的多元化避免民族本土高等教育的边缘化问题。其实,推而广之,狭义的民族本土化如果善加利用、善加弘扬,也可以像美国各大学一样,快速发展成为广义上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本土化教育的骄傲。由关注中国高等教育的民族特殊性进而到关注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各民族围绕其民族本土化发展的同时,更应与汉民族以及其他各族同胞一道,在教育理论的支撑之下,竞相为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发展做出贡献,无形之中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6]。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从其一开始就是一个面临选择的过程,这取决于各民族在所谓的“地球村”中的迷失程度,迷失愈深则愈难选择,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同化对文化与文明活动的影响由来已久,为民族本土化所带来的困境亦由来已久,惟有走出困境方能真正引领中华民族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结语

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不仅仅只是单一民族的发展诉求,究其本原,其实更是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发展的普适化诉求,民族的长足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懈创新是高等教育理论的内在要求,在此基础之上,本土化发展则是高等教育理论民族化创新的必经之途。高等教育理论不仅需要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中国特色”,而且更需要高等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民族特色”。高等教育的“民族特色”可以借鉴我国成功引进国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理论的经验,更多地汲取国内外优秀高等教育成果,面向世界,立足本土,植根本土,深耕本土,以关注世界的视野关注本土化教育发展,让民族本土化教育与世界最先进的高等教育发展相同步。

作者:赵观石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董云川,张建新.本土情怀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选择[J].教育与现代化,2004:51-56.

[2]项贤明.教育:全球化、本土化与本土生长———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观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41.

[3]买琳燕.寻找一种力量: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J].当代教育论坛,2014,(01):22-23.

教育本土化论文篇11

然而,像我们中国这样具有悠久文明和历史的伟大国家,却没有自己的核心音乐教育理论,不能说不是遗憾的、或者说是悲剧性的。换句话说,中国没有自己原创的、独立的音乐教育理论是既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又阻碍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不仅是指中国民间音乐教育及其理论,而应是指具有中华民族主体性格和民族音乐智慧的音乐教育之理性主张与系统思想。

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即中国全部音乐教育智慧的系统集成。因此,决定当下与未来中国音乐教育能否有效快速生长的关键,是看能否探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思想。探究中国性格的音乐教育理论,是目前与未来中国音乐教育学术的重要任务,是中国音乐教育持续生长的保障。那么,如何在多元化的背景下,挖掘和建设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呢?

一、要确立中国音乐教育学派的思想。

如果缺失探究构建中国音乐教育学派的意识和观念,必将影响人们主动探究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的行为。只有当有了构建中国音乐教育学派思想的引领,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研究和构建起中国音乐教育的系列学理。

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应该以“生活世界”为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中国各地域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生活形式和生活世界,而“体系音乐学”也要放到工业化和理性化时期的生活世界来评价,正如胡塞尔讲科学世界也要放到生活世界来评价是一个道理。今天,人类已经处于后工业社会生活以及生态文明的生活世界,我们需要重新评价工业文明时代音乐生活世界的有效性和有限性,以及重新建构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时期的音乐生活世界。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中国音乐教育学派思想体系。

二、充分认知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独特价值

如果想要真正构建中国音乐教育的理论,当然是千万不可忽视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价值。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标志,是一个国家形象的象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音乐总是会呈现出具有这个民族和国家特色的音乐文化印记和共同特征。中国音乐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产品。中国本土音乐文化是随着中国人民求生存求幸福历史演进发展的结果,展现出了中国人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说,中国本土音乐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传统的表征,也是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形成与实践的基础。所以,在谋求中国当下与未来音乐教育和新生长点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和发掘中华民族的音乐智慧和已有成果。这样才能避免构建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的无根行为出现。

转贴于

三、全方位构建中国音乐教育理论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多元文化价值的时期,谋求中国音乐教育理论,还应该有广博的视野和心胸。也就是说,要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充分理解和尊重人类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形式和内涵,比较和吸纳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财富,为我所用地促进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的完善形成。我们强调探究建构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不是排外的、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而是要在保护与发展本土音乐文化的前提下,在多元开放的文化视野下形成本土音乐文化特色、形成本土音乐教育理论,这样的理论才是兼容博大的,才是更具生命力与指导意义的。

四、构建和完善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体系

探究构建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理论的目的,是要完善构建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系统。因此,在研究构建本土化音乐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还必须花大力气探索和构建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体系和模式,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中国音乐教育的有效生长。

把本土音乐文化引入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发挥本土音乐文化的教化引导作用。本土音乐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生产劳动经验、情感变化和审美价值,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文化活动具有很强烈的示范教育作用,引导着人们确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风俗习惯和正确的审美趣味。

本土音乐文化引入实践环节具有很强的现实利用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本土音乐文化的社会价值被重新认识,呈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高校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进广阔的本土音乐文化的环境中去,让学生在本土的音乐文化中思想得到提高,审美得到健全,传统的道德观念得到巩固和强化。

总之,挖掘和建设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理论,就是确立中国音乐教育学派思想,认知和突出音乐教育的本土音乐文化的特色,突出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的文化内涵,这是我国现在与未来音乐教育生长的系列关键要素点。发现和找准中国音乐教育在当下和未来的核心生长点,是促成完善建设具有中国学派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迎接未来音乐教育更大发展的必由之策。

参考文献:

教育本土化论文篇12

(二)教学理论本土化是教学理论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方面,近代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教育水平明显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便急切的引入了从古希腊到日、美、苏等国的教学思想。我国现代的教学理论基本上就是以此为基础而建立的,绝大多数理论观点都是从国外借鉴、移植或者“生搬硬套”而来,有明显的拼凑痕迹,缺乏本土特色。另一方面,我国教学论学科倾向于文本研究而忽视对教学实际的研究,很多研究者热衷于“本本”的演绎研究,而不愿从事投身教育实践活动的归纳研究,致使教学理论缺乏有生命力的原创性的研究。而纵使是文本演绎研究,也有着对国外教学理论生硬解读的倾向,对我国历史和教学现实关照不足,导致我国的教学理论逐渐丧失了自信心与国际话语权。这种状况不仅与我国教学理论发展要求不相称,也辜负了我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中的丰富的教育思想。因此,本土教学理论的建设亦是教学论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三)教学理论的本土化是应对国际化教学论思想挑战的需要

长久以来,我国的教育思想一直面临着如何应对外来教育思想的冲击的问题和如何走向并融入国际教育思想发展的问题。毫无疑问的是,国际化并不意味着完全西化,更需体现特色化和平等化。我们一直以来仰视着西方的教学理论,不顾实际情况的生搬硬套和失去自我的削足适履的自欺欺人的做法,使我们的教学理论失去了本土的文化根脉和自身特色。然而,后现代呼吁的反对文化的霸权和殖民、保护本土知识的思想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促进了教学理论“本土化”研究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对全球教学理论的发展应当并有能力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建立具有传统文化根脉的教学理论,并关照当下的教学生活,从而使其发挥“指挥棒”的功能,是建设当下教学理论无法回避的课题。

二、教学理论如何本土化

教学理论的本土化可以尝试从投身文化和立足实践这两个维度来解决。

(一)立足文化,构建教学理论的本土化

在推进教学理论本土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教学理论有很强的文化个性。当教学理论在其本土化的过程中缺乏对本土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时,就会出现困境。因此,教学理论的本土化要正视文化的价值。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王策三先生指出:“我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有灿烂的古代文化,教学论遗产是非常丰富的。先秦诸子百家之言,《学记》和“朱子读书法”等等之中所蕴藏的教学论思想,有许多是非常精辟的,至今仍放射出智慧的光辉,我们发掘、整理、研究工作不是做得太多而是做得还很不够。”古人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我们还远没有充分利用,西方的永恒主义主张“回到古人那里去,像古人那样去思考”或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们今天的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因此,我们把握中国传统的东西,对其做深入的研究。不仅需要看中国教育史著作,更需要看古典教育原著以及广泛涉猎诸子古贤之书。如此,才有可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有属于自己的感悟,获得启示,从而建构原汁原味的本土化教学理论。其次,需要借鉴外国文化和教育。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导致与他国的来往和交流日益增多。中国教育也加入到国际交流的热潮中,教学论研究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与世界接轨并借鉴他国的优秀理论“。与世界接轨”,是指将本国的教学论研究融入世界教学论体系中,使之可以自信的、平等的与国际学术研究进行对话与沟通,各国分享、借鉴彼此的教学理论。“借鉴”是指借鉴其他国家优秀的可以给我们以启示的教学理论的合理部分。我国近代的教育家晏阳初、陶行知先生等教学理论的形成就是这种借鉴的先例。正如《学会生存》所指出的那样“:发展中国家只有把科学吸收到他们的传统文化中去,把世界思潮吸收到他们的民族生活中去,才能更新他们自己而又保持他们民族的特点”。最后,需要在上述的基础上,对时代中国有所把握。现在的中国文化已极其明显的异于传统文化,近代中西文化所呈现的差异正在渐渐模糊,而人们还没有很好的反思并总结新时期中国文化的特质。因此,我们亟待反思并总结眼下的中国文化,使之成为教学理论本土化的生长土壤。因此,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关照古今中外。钻研历史、借鉴国外,把握时代,立足社会现实和教育实践,去构建本土话的教学理论。

(二)投身实践,构建教学理论的本土化

实践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教学论的特质和生命就在于它面向实践。教学实践是教学理论的原生土壤,是教学理论的原始生长点、新的生长点和推动教学理论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学理论的本土化问题应从两个方面开展实践工作。

1.积极开展教学实验

教育实验作为一种有效改善教育的研究方法,一直受到各国教育人士的青睐,大部分经典教育理论的提出和教育实践的改善都伴随着教育实验。如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孤儿院”实验,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的教育实验。教育实验没有失败一说在教育界已基本达成共识,每一次教育实验都是教育的一份珍贵财富。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教育理论界就已明确指出教育科学的生命在于教育实验。之后,教育实验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非实行试验不为功,盖能试验则能树立,则能发古人所未发,明今人所未明。”所以,教育实验是教育理论的重要源泉,本土化教育理论的产生离不开在中国本土进行教育实验这一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许多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教学改革实践,为建设我国本土化的教学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如改革开放之初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等先生主持的教育实验以及本世纪初的轰轰烈烈的基础课程改革实践,这些教学改革实践为建设本土教学理论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此同时,这些教育实验与教学改革实践是推进本土教学论建设的强大动力,将对中国教学论的建设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裴娣娜老师指出:“实验是超前的,体现着未来,不仅从实践角度深化了理论,沟通了理论与实践,而且捕捉了21世纪教学论发展的基本趋势。”

教育本土化论文篇13

(一)西双版纳经济社会的发展促使英语本土化的出现当前,西双版纳正面临着旅游二次创业,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是前所未有。国家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西双版纳州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大,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来旅游投资的境内外人员越来越多,随着西双版纳与国际接轨步伐的加快,加强英语教育本土化可以在与国外友人交往中让他们更了解本地特色的民族文化,增强在国际交流中本土民族文化的话语权,利于本州旅游走出去战略的发展。同时加强英语教育本土化,也是响应“科教兴州、开放活州、生物富州、旅游强州、依法治州”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西双版纳州民族、资源、区位三大优势,对外营造良好的人文投资环境。

(二)在这片多民族共同居住的肥沃土上,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等13个民族是世居民族,各世居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习俗、。英语教育面对的是某个群体中的个体,学生本身受到该群体社会阶层、民族、宗教等“隐蔽的课程”因素的影响,可能在文化传递与习得的过程中出现“文化剥夺”现象,传递知识中会出现障碍,知识无法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传递。由于学校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学校参与了各民族文化的复制过程。在校园里或者课堂教学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一种无意识的也不完全的默契———复制了“社会文化结构”。[5]因此,我们在英语教育中一定要考虑接受者的民族、宗教、阶层、习俗等文化背景,英语本土化强调的就是教育行为与人的背景环境(民族、、族群关系等)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

(三)弘扬民族文化西双版纳地区地处边疆,历史上交通非常不便,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以民族文学、民间故事、民族节日、民族歌舞、民族宗教等形式存在。例如傣族的泼水节、葫芦丝、孔雀舞、放高升、放孔明灯、民间文学《召树屯与孔雀公主的故事》;哈尼族的大鼓舞、棕扇舞、木雀舞,梯田文化、民间文学《创世纪》、《奥色密色》、《古老时候的人》;基诺族的神话传说中,流传较广的《玛黑和玛妞》、《女始祖尧白》等。这些都是西双版纳一些优秀民族文化,也是英语教育本土化的重要素材与资源。西双版纳的学生大多是来自本地区,从小耳听目染本地方、本民族的文化,理所应当是本土文化最好的继承人。民族地区地方学校在英语教育中更有必要加强本土文化知识的输入,是学生成为本土文化继承或传播的复合型人才。[6]

三、西双版纳多民族、多宗教地区英语教育本土化的建议

(一)英语教学理念本土化近年来关于多元文化本土化教育的讨论深入到世界各地,教育本土化理论的创新及应用无疑是当地教育者面临的紧迫问题。杜普-霍华德(1941,HeinrchDopp-Vorwald)认为人的本质的改变,尤其是精神的改变是教育的功能,教育的力量在于发生“精神作用”,教育理念的功能在于促使教育的引导,即“精神的引导”。要教育别人,首先在要更新教学理念,建立为学生而教、以教助学的指导思想。英语教学的本土化上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引路人与指导者。学习一些先进的本土化教育理论,接受先进的教育观念,还可以组织观摩一些优秀本土化教学的课题教学。在英语本土化教学中提高理论学习要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本土化理论更新是很快的,英语教学只有不断吸收先进的、丰富的、完善的理论知识充实自己,才能够在教学的路上“青春永驻”。[7]当前,我国英语教学研究人员与教师大多追随国外一些所谓“时髦”理论,但是这些理论对我国英语教学实际作用不大,缺乏针对性。在探索西双版纳英语教育本土化理论时要在借鉴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边疆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环境的差异性,同时结合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来进行。针对不同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对国外进来的英语教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本土化改造,从而适应本土化的需要。

(二)开发本土英语校本教材教材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开发本土教材在民族地区各个层次中起到十分重要作用,对于学生身心发展有着深远意义。美国教育学家休伊特(1904,E.L.Hewitt)就认为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多元文化的课程教育。英语教材的语言内容要结合真实语境和满足学习者需求,已是外语界普通认同的理念。[8]目前,在学术界对于本土教材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本土教材,有利于学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家乡、了解和热爱家乡,立志将来建设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9]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民族地区的多民族、多宗教文化应该得到重视,少数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文学、风俗等多彩丰富的民族文化应该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利用,当国家的教育内容与这些“地方性知识”融合在一起,教育就会更加适应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有利于我国民族地区英语教育的提高,同时,开发本土教材也是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和谐建设的一部分。本土英语教材的开发可以涉及本土历史、本土地理、本土习俗、本土民间故事等。边疆多民族地区英语教育本土特色可以从一些词汇入手,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西双版纳各民族的发展历史、饮食、宗教、建筑、习俗等方面开始学习。下表是一些反映西双版纳多民族特色的中英文词汇。

(三)在英语教学上融入西双版纳当地文化目前西双版纳英语教育中学生基本上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学习英语文化,同时通过网络、媒体和报刊等来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但是缺乏有效的学习手段,对于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的东西往往用英语表达不出来,相关知识掌握不够。为此,边疆多民族、多宗教地区在设置英语课程时,要充分考虑民族学生的因素,有意识地在英语教学中增加当地民族文化。[10]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战场,也是学生学习的场所,目前教学体系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案设计、课件制作、课堂讨论及课后作业专用加入本土文化,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当地特色的文章,在阅读教学中引入西双版纳本土文化的英语材料,可以就本地一些有特色的经典文学文化向学生进行介绍、让学生用英语翻译;还可以在一些民族节日时组织学生用英语交流节日里的趣闻异事。[11]西双版纳本土多民族文化在教学中的流入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学校中的文化适应,提高他们对学业的兴趣,使外来文化与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学校教学中相铺相成、互为补充,是一种教育的“民族文化生态模式”。

(四)加强教师本土文化素养培训开展英语教育的本土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成功与否,教师的作用不能忽视。当前一些教师满足教学的功利目的出发,不但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和精神的关注,而且更缺少民族学、人类学方面的理论学习。英语教育其实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教学,与别的学科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它是在不同民族语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这就意味着教育者必须深入不同主体的生活文化中,从相关文化背景的教育危机出发,在具体的文化情境中进行分析与教学。同时由于英语教育本身的性质和特点,英语教师教学中除了语音、语法等知识传授外,更应该对当地文化在语言交流中有理性的认识,要有较好的文化素养。[12]具备良好的本土文化素养的教师在教学中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能够把握本土文化以及文化事项的语境。教师要帮助学生发展探索当地民族文化和知识的能力,把本民族文化的情境逻辑、阐释和叙述输入到英语教学的本土化之中。学校可以送一些教师到国内一些重点英语院校进行培训,同时教师也要加强自我充电,提高自身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尊重文化的多元性,严格要求自己,以促进英语本土化教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