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实用13篇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篇1

(二)文化资源整合相关研究

文化资源整合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发掘、选取和价值再造的过程,根据市场的需要加以集中优化,形成具有较高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文化资本[7]。随着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资源在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中的支点作用,认识到文化资源整合是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关键。许多学者对文化资源整合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就如何进行文化资源整合提供了方法和策略。主要研究路径有:一是针对文化大省进行文化资源整合的研究。如陈野研究了浙江文化资源及现状,明确了传统文化资源是浙江文化资源的特色和优势,指出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还存在着粗放、盲目、低效、闲置、难成品牌等问题,并提出山水生态文化、民俗文化、茶文化、名人文化、青瓷石雕文化、经典名作、宗教文化、农村传统民居等传统文化资源整合的构思[8];何炳武等学者对陕西省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研究,指出存在着开发保护不够、保存现状堪忧、传承力度不足及研究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文化资源整合的有效路径,即开发历史文化旅游线路、利用与传承古籍文献、积极挖掘并申报非遗项目、宣传和推广特色文化等[9];二是针对城市进行文化资源整合的研究。如王克明对天津文化资源及现状进行了研究,强调整合开发天津文化资源应遵循的原则,并从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培养和挖掘文化消费需求、重视现代科技和创意、推动文化企业整合重组、发挥民间力量开发文化资源等五个方面对天津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开发[10];王伟等研究了景德镇陶瓷文化资源概况,提出景德镇加强陶瓷文化资源的整合,可以从加大资源保护力度、维护品牌形象、加强产学研联合,以及政府要加强规划和引导等四个方面进行推进[11]。

(三)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品牌的关联机制研究

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前提和基础是整合文化资源,围绕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品牌的关联机制问题,许多学者展开了细致的研究,如:曹萌探讨了辽宁文化资源整合与文化品牌建设战略,提出了名人牌、名地牌、名产牌及艺术牌“三名一艺”的文化品牌建设战略[12];王运涛研究了郑汴一体化过程中的文化资源整合问题和郑开两市的文化品牌建设问题,提出要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科学有效地界定用来打造品牌的文化资源,形成文化资源整合战略和品牌建设思路,寻求有效的方法打造品牌,并做好品牌的保护、保值、增值和创新[13];关睿研究了武汉市城市文化资源及其整合现状,对如何处理开发城市文化资源和建设城市文化品牌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4];汤建中则围绕吴文化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京杭运河历史悠久,世界闻名,穿越了苏州、无锡、常州、宿州、齐宁等五个城市,于是提出了打造常州“运河五号”城市文化品牌[15]。综上所述,围绕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品牌的研究,通常都是通过梳理城市文化的演变逻辑,探讨文化资源对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资源背景下城市文化品牌的特征,从而揭示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品牌的关联性,旨在塑造具有城市鲜明特色、传承历史文化、被市民所认同的个性鲜明的城市文化品牌。整体而言,目前有关文化资源整合与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的研究,重点尚停留在历史文化、自然环境、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层面,对文化资源、政府组织、公民素质等要素对城市文化品牌的影响认识尚不足,对城市文化品牌如何精准定位、政府如何主导、市场如何运作、市民如何参与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基于文化资源整合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分析框架

城市文化是城市特有的一种气氛,也是城市的特征和灵魂,具体而言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16]。物质文化可分为城市景观、文化产品及文化设施等三个类别,包括城市建筑、城市面貌、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道路交通、文化馆藏、生产条件、经济水平,及特色鲜明的各类文化产品等,物质文化是有形的,但也能反映出城市的价值观念、历史文化、城市精神、民俗风情等,是塑造城市外在形象的客观载体;制度文化可分为文化法规、机制体制及战略规划等三个类别,包括各类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制定的各类规章制度,约束着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是维持社会有序发展的重要制度支撑,特别是政府组织,其制定的制度、政策及规划等,对所在城市的未来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也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精神文化可分为市民素质、民风民俗及城市精神等三个类别,反映出城市的精神面貌,体现在城市的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公共服务等领域,特别是城市精神,凝聚着城市的思想精髓,是城市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引领着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概括而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彼此相互关联,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物化体现,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的统领,三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共同构成完整的城市文化综合体系。文化资源整合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密切关联,文化资源整合是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则是文化资源整合的主要目的之一。通过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来打造出特色鲜明、公众认同、符合城市个性和未来发展的城市文化品牌,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美誉度。基于文化资源整合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分析框架如图一所示(见下页)。

三、基于文化资源整合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地方实践

文化资源是城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要进行城市文化品牌建设,首先必须对城市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在整合历史和现代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打造出符合城市个性特色的、引领城市未来发展的、被受众群体广泛接受的城市文化品牌。在实践过程中,许多城市通过整合该市的历史和现代文化资源,大力推行凸显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有效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表1所示。四、城市文化品牌塑造流程与推进策略

(一)城市文化品牌塑造流程

城市文化品牌塑造需要在整合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城市定位、文化品牌塑造、城市文化行销等三个方面构成一个相互支撑的完整系统①。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的具体流程见图二。城市文化品牌塑造前提是在充分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把握城市定位。所谓城市定位,就是充分发挥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资源的优势,据此拟定城市未来发展中扮演的角色,简单的说就是给城市找一个主题,主题就是作为城市文化特色、核心价值、优势资源等集中反映的“魂”,再根据主题提炼出城市的核心价值。而城市核心价值,是指一个城市具有根本性的、不可替代性意义的价值,是一个城市差异性、城市精神的核心源泉。比如一提到成都,大家想到的就是“花重锦官城”的景象和闲情雅致的生活场面,一提到上海,则是作为国际大都市标志的繁华外滩和紧张工作节奏。城市精神作为文化资源长期积淀的产物,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因而是深邃而抽象的。要让城市精神为世人接受和广为流传,就需要发挥想象和创新,使抽象的意蕴具象化,这就离不开文化创意。所谓文化创意就是以文化为元素、融合多元文化、整理相关学科、利用不同载体而构建的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创意与文化的两种力量结合使得传统的历史文化资源得以有效整合和提升,将可能变异消融的传统文化转化为现实文化。文化创意具有的点石成金的力量,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推动力。譬如,西湖是杭州城市文化的经典代表,西湖上的断桥因为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成为坚贞爱情的象征,在江南地区随处可见的一座普通石桥通过文化力和创意力转化为西湖文化精神的象征。文化创意使抽象的城市精神具象化,为塑造、传播、宣传城市精神提供了新的可能。在文化创意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定位具有鲜明城市文化特性的城市文化品牌,使之呈现文化创意的效果。城市文化品牌就其内涵而论,一定是具有唯一性和垄断性的,因为唯一性就是特色,特色是城市文化品牌的生命力;就其感观而言,一定是具有强烈可识别性的,是能够在一定区域内独树一帜的②。进行城市文化品牌定位,首先要确定城市文化品牌的载体,该载体可以是自然或人文景观,或是某个名人,或是代表一个城市特性的系列形象组合,也可以是某个产品。比如,以“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罄、薄如纸”而闻名天下的瓷器就是千年瓷都景德镇最有价值的名片和金字招牌,最生动、最直观、最形象地深度体现“大器成景,厚德立镇”的景德镇精神和陶瓷文化资源特色。再如闻名遐迩的成都“娇子”品牌灵感来源于大熊猫“娇子”,珍稀而憨憨的大熊猫将成都人休闲文化、对生活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很好地诠释了天府之国成都的休闲文化。城市文化品牌确定后,需要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的文化行销,鲜活地展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和精神意蕴。比如由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跃组成的“铁三角”联合打造《印象•西湖》、《印象•大红袍》、《印象•丽江》、《印象•普陀》等系列《印象》作品,巧妙地利用文化创意宣传城市文化品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代表作《印象•刘三姐》创意团队把广西举世闻名的两个旅游文化资源———桂林山水和“刘三姐”的传说进行巧妙的嫁接和有机的融合,利用国内最大规模的环境艺术灯光工程及独特的烟雾效果工程,把广西的音乐资源、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完美地结合,让阳朔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从一个新的角度升华了桂林山水。

(二)推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策略

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有形之手”的强力推动,也需要遵循市场“无形之手”的规律调节,更需要作为建设主体的广大市民的认同和参与。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市场及市民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政府的职能在于定规立制、谋划规划、调节控制等,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主导、统领作用;市场则通过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城市文化品牌进行市场营销,推动城市文化品牌深入人心,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同,从而在受众心目中形成明晰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市民是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主力军,也是重要推动者和受益者,市民参与的积极性,决定着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最终的效果。因此,只有政府、市场、市民三者协同合作,上下联动,才能真正推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1.政府主导

政府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具有关键性作用。可以说,要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文化品牌、怎么建设、预期效果如何,其关键点就在于政府如何作为。政府应当主动出击,结合城市文化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关文化法规,建立相关机制体制,将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战略规划中,把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有效引导、推动、跟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打造出具有城市特色与个性的城市文化品牌。目前,许多地方政府越来越意识到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重大意义,意识到城市应当有自己的城市精神,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重庆把城市文化品牌构建、城市经济模式设计、城市战略定位、城市主题设计融合在一起,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区域经济环境等城市特质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山水之城、激情之都”和“红色重庆”作为城市文化的两个基调,城市文化品牌围绕这两点进行规划、进行创新组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①。而千年瓷都景德镇充分利用陶瓷文化这个最为宝贵的文化资源,通过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启动老城核心保护和利用区、陶瓷文化科技产业园区、陶瓷文化创意新区等三大文化功能片区建设,大力宣扬“大器成景,厚德立镇”的景德镇精神等各种有效措施,形成了浓郁的陶瓷文化氛围,“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历史盛况正再一次呈现。

2.市场营销

“得品牌者得市场”,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实际上就是一个商业化运作的过程,也是与市场充分沟通、建立良好互动关系的过程。城市文化品牌一经确立,对其进行推广,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市场营销。市场是一个动态系统,市场运作的过程一定要以物质作为媒介。根据市场规律,充分运用市场这一无形的手,加强城市人文景观和文化设施的建设,鼓励文化产品的创新创意,以此推动城市文化品牌的物质化,增强受众对城市文化品牌的直观认知。对城市文化品牌进行市场营销,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进行整合营销。根据城市文化品牌的传播目的和受众群体的特点,整合各类传播媒介、公关资源与营销渠道,围绕城市文化品牌的核心价值,以强化对城市文化品牌的认知为目的,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营销活动;二要充分运用新媒体。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对城市文化品牌进行营销不能仅停留在主流媒体和广告宣传方面,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微博、微信、游戏等新型媒介;三是打造城市文化特色鲜明的政府网站。城市的政府网站是一个很好的对外窗口,把城市文化品牌相关的标识、口号、色彩、风格等元素融入其中,特别是建成英文版的政府网站,是进行城市国际营销的最有效的渠道。如,杭州市政府官方网站很有特色,融入了西湖的典型景观,以绿色为主背景色,还可直接链接到英文版网站;杭州宋城的王牌节目《宋城千古情》,将传统舞蹈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演绎了岳飞、梁祝、白蛇传等经典故事,每天进行多场演出,让观众对杭州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其视频及相关材料在网络上也大作宣传,实行网上订票等,通过多渠道的市场运作,成为了杭州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品牌之一。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篇2

Key words:urbanization ; recreational culture ; Xuzhou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4- 67(5)

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多少年来我们都相对忽略了休闲文化的建设,致使满足市民的衣食住行、学习、就医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旋律,成为城市管理者主要的工作内容。究其原因,地方财政收入的不足固然是限制因素之一,而主政者观念的落后和对现代城市理解的不周全乃是最根本的原因。今天,在“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城市的休闲文化建设情况无疑成为现代城市评价体系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指标”。

徐州虽然地处苏北,在江苏处于不够发达的城市行列,但近十年来,在逐步还清最基本的历史欠账之后,正努力致力于城市休闲文化建设,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图书馆、艺术馆、音乐厅、美术馆、体育馆、云龙公园、彭祖园、东坡广场、黄河故道公园等一大批休闲文化设施应运而生,为二百万市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游憩环境,也向大批外来游客展示了徐州文化多彩多姿的风貌。既装点了这个国内外有名的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使之成为我国北方大中城市中文化建设的佼佼者,又为苏鲁豫皖接壤的淮海经济区周边城市做出了表率。在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中国最宜人居的城市排行榜单上,徐州赫然居于第十九位,让众多发达城市瞠目。

站在全国看问题,“美丽中国”不是一句空话,没有千万个“美丽城市”,“美丽中国”肯定是一句空话。而休闲文化建设无疑为美丽城市添加了多彩的一笔。

1 休闲文化建设缺失导致城市病

城市是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将不同职业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无形的生活结盟,人们的生活都以他人提供的物品和服务为继,同时又都为他人提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人们相互依赖,相互支撑,是城市让人们的商品交易变得更为高效、快捷。在这个组织复杂的无形结盟中,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为方便、舒适,所以千百年来,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不管是消失的文明还是香火尚续的文明,城市都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近几十年来,国内城市休闲文化建设相对缺失,导致了一系列的城市病。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篇3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篇4

按照世界名牌形成的标志和基本经验,名牌城市的形成基本上经历三个阶段。(1)城市形态的高级化。(2)城市价值的最大化。(3)城市品牌名牌化。在各个阶段城市发展的重心,城市形态、文化形态都有不同的效应和载体。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投资重心东移后,相对于东部的发展速度,天水的地理位置,发展趋向,资源条件,城市建设,目标定位都处在不断调整和完善过程中。建市后,天水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在战略选择上,基本上是稳妥的,思路是清晰的。既能够正确把握城市的文化脉络和历史积淀,又能够合理确定发展战略目标。天水城市建设的历史积淀就是明清以来的直至民国时期的建筑遗存。这是一个城市的沿革和积淀,体现着城市的沧桑感和厚重感,是新城建设的依据。在旧城基础上确立现代城市的发展目标,又需要按照现代城市的发展目标来定位。如果做简略概括,1985年之前的天水城市属于古城,现代建筑只有零星的点缀。在此以后,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建设才正式开始。“建市二十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紧紧依托天水历史文化深厚的特点,按照保护与开发并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稳步推进,建设城市和经营城市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发展大城市,建设陇上最佳人居环境的城市的目标,推进城市建设,20年来,天水市的城市建设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由此看出,天水城市建设对文化底蕴和对城市文化发展的追求是明确的、稳定的,具有历史依据和科学性,其蕴含的城市主题文化内容也具有合理依据。所以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在城市的总体目标定位确立后,推进过程依旧是按照由中心向扩展的思路,以天水本地人认同的市中心开始向拓展。1.扩展建城区的面积,目标和实际要求的差距。经过国家、省、地方人民政府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市区规划面积57平方公里,由1985年的22.2平方公里,到2004年底扩展到37.86平方公里。单从面积扩展上看是建城区面积增加了,但20年间每年增加的建城区面积为0.78平方公里,等于一年不到一平方公里。和东部发达地区和周边城市相比较,发展速度偏低,增速缓慢。如果按照建城区面积每年增加1平方公里计算,发展50年,在原来22.2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增加到75平方公里计算,与东部中等城市(无锡市建成区面积188.12平方公里),相邻城市(宝鸡建城区面积93平方公里)相比较,差距在50平方公里以上。显然与发展甘肃省大城市目标,陇东南中心城市的目标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2.城市化水平低。城市的发展速度,通常用城市化水平来衡量。调查资料表明:天水市的城市化水平由1985年的10.9%,至2004年发展到30.0%,在1985年以后,国家发展战略格局打破原有的均衡布局,发展战略东移后,整个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推进和东部地区相比较,都处于低水平阶段。我国城市化水平“从1999年的30.89%提高到2001年的37.66%但仍然低于世界水平10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低20多个百分点,比高收入国家低70个百分点。”如果按照这个水平作参照,2005年天水的城市化水平,仍然处在全国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上。从1990年开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加速增长,到2000年全国各省市城市化水平,最高为上海88.30%,甘肃为24.01%,仅高于云南(23.36%)、贵州(23.87%)。天水市2004年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0.0%。从1990年到2000年,各省城市化水平均处于快速增长期,从不同水平的人口城市化水平看,大都在10个百分点左右,而甘肃增速为2.01个百分点,仅高于负增长的,居全国倒数第二位。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天水市在这个阶段的发展是滞后的,既达不到西部的平均速度,也和全国水平相较差距很大。3.交通瓶颈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城市的发展状况主要取决于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建市后,从1985年开始,首先要解决的是交通瓶颈和基础设施建设。1994年建成省内第一条双幅高速公路,改善了秦城—北道(今秦州—麦积区)运输瓶颈,缓解交通困难。1998年建成114公里的国道310线天水至牛背高等级汽车专用公路,2001年我市境内62公里的天江公路和84.5公里的天巉二级公路建设通车,礼洛公路、天水市城区外环路等一批交通项目建成交付使用后,基本解决了进入关中、陇南和省会之间的交通瓶颈问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开始提升,天水的城市文化功能和扩散力开始提高。这一阶段正是全国大范围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环境,城市化发展最快的阶段。交通瓶颈解决后,周边地区的发展,对天水市经济、旅游、文化的冲击是多方位的。城区内的道路、景观、住宿、购物、信息网络、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都显得拥挤、紧张。从城市道路总长度(312千米),总面积(811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11平方米),城市综合供水能力(25万立方米/日),城市园林绿化面积26.57%,人均拥有绿地(7平方米),全市住房面积等方面,从一个新型的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来说,有了长足发展。但从规模档次和未来的发展空间来看,这一阶段无论是国家投资和地方财政的支持,都显得在发展需要和现实感受方面存在较大的反差。如果把这一阶段国家对于沿海开放城市,在项目、投资上做一比较,可以看出,我们在旧城改造中发展现代城市的思路,和建设新型现代化城市的思路,在投资成本,规划设计,政策支持上始终不占优势。在20年的时间跨度内,才完成城市骨架的搭建,对城内18条道路进行拓建改造,40条城区小巷道完成硬化改造工程。新建伏羲路步行街,中华西路步行街,商埠路步行街等,改建渭河大桥,五里铺藉河大桥,东团庄藉河大桥,渭河2号大桥等重要桥梁相继建成后,才形成以市区为中心,连接国道省道为骨架的道路网络。在主体网络区域内,拓建改造的压力、工程量依然巨大,保护和扩建、改造和发展的矛盾依旧很突出。4.标志性建筑和文化元素的缺失。一个城市的现代风貌如果以建筑物来见证,主要看其艺术水平。天水城区的现代气息主要是建市二十年来,各行各业的一大批标志性建筑来树立形象,标志文化信息的;羲皇大厦,东升大厦,中国银行大厦,供电大厦,广播电视培训中心,人行大厦,保险大厦,建行,工行,农行等主体大楼的相继建成,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明确感受到了现代工业、建筑业、商业的危机和压力,现代生活的概念趋向高大、精美、豪华,上档次已经成为时髦和追求,此间随着国家对教育、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视,城区内,天水师范学院的建成,中小学危房改造的实施,省林校、市一中、二中、三中、建一、建二等教学实验楼、电教楼相继建成后,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城市文化氛围基本形成。建设中的城市中心意识,聚集了人们对商品对文化意识的现代追求,提供了居民在购物、旅游、休闲上的便利,但同时形成了交通等方面的拥挤。特别是市中心广场建成以来,围绕中心广场,除东部是仿古建筑文庙外,周围邮电、华西、邮政、天辰、金龙、商厦、天水大酒店等,高度集中了一批建筑样式变化不大,高低不同的现代建筑,成为天水市繁华地带的象征。出了酒店就是购物,其文化内涵基本趋同。最让人诟病的是,市中心广场西部的建筑,和金龙大厦相连的昊太大厦,应当是双峰并峙,现在只有底座,上半部主体没有竣工,残缺不全,影响了整个中心区域的建筑布局。在一个城市建设中,烂尾楼遗留存在的问题在全国许多城市都存在过,但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只有一半的情况,却非常少见。5.城市绿化和宜居环境。天水市在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性,就是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素有“陇上江南”的美誉,对于天水气候资源,宜居条件环境的认识起步较早,从20世纪90年代就在城市建设中,开始“园林城市”的创建活动,1999年又提出建设“生态城市”,到2001年又提出“建设陇上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的目标,这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居住条件的改善,对城市的资源条件,文化底蕴逐步认识深化的。城区南北两山,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经退去了原先的面貌,呈现一片葱绿。城市绿化率只有26.57%,建成区绿化率22.43%,人均绿化面积7m2,园林化城市的目标已经实现,从城市中心向推进的建设中,公共绿地园林,休闲场所与周围的住宅小区集中的需要作参照,还存在很大差距。在经营城市理念提出后,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对市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住宅开发建设,先后建成了天北小区、罗玉小区、东团庄小区、铁路小区、安居小区、金桥小区、金宇小区等一批住宅小区。这些小区功能配套设施等都基本完备,但居民的休闲、文化、娱乐、健身等所需的场馆设施都不完备,居民生活的文化品位档次不高,趋同化倾向严重。

建市二十年天水城市建设处于突出天水历史文化名城特点,建设最佳人居城市的阶段。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大量投资,能够体现天水历史文化底蕴的名胜古迹,文物古建筑,得到了保护和传承,恢复了历史面貌,焕发出文化的活力和光芒。同时随着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住宅小区的迅速崛起,居民的住宅条件大为改善,使得天水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对城市的规模定位、特色定位、文化品位又有了新的需要。城市的发展空间问题,向大城市发展目标定位中的城市规模、城市交通、能源供应、水资源供给等诸多问题,又成为影响城市品位提升的主要问题。1.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弘扬。对天水文化品牌的形成和认同,是从“旅游富市”战略提出以后,为了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全市的经济文化建设才开始的。经过长期论证和整理,形成了极具内涵和价值的五大文化。以卦台山、伏羲庙为主体的伏羲文化,以麦积山、大像山、水帘洞为主体形成的石窟文化,以大地湾遗址为依托形成了大地湾文化,以先秦早期历史遗留为依据形成先秦文化,以三国时期古战场为依托形成了三国文化。这五大文化能够代表天水历史文化的最高品位。这些文化品牌的概括和形成,不是没有原则的拼凑,也不是没有档次的升级,是放在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下作为参照和比较的。麦积山、伏羲庙、玉泉观、南郭寺、大像山、水帘洞既是国家3A级以上的旅游景区,又是国保单位,其文物价值的独特性、差异性、唯一性既可为旅游带来神奇的魅力,也为进一步发掘整理提供持久动力。从城市文化产业的带动方面,也具有依据和可操作性。正是这些文化资源成为天水旅游的核心资源,以独特的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提高了天水旅游业档次和竞争力,为天水市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推动了天水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天水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虽然五大文化在概念产生和形成后,从特色的挖掘和整理深度,资源开发的广度,品味档次、内涵上不能给人们留下非常震撼的印象,并在城市文化符号、文化元素上创作出形象生动、概括力强的作品。但它在城市主题文化构建上的意义和作用,创造城市景观,为城市主题文化的设计提供了依据。2.特色文化的传播和城市名牌。在整理文化遗存、弘扬传统文化、依托旅游资源、寻找文化与旅游资源结合的过程中,对五大文化的认同基本明晰。但五大文化从资源存在的地域上处于分散状态,即使在市民意识中,也没有将五大文化形成一个完整印象。文化传播最重要的市民意识和行动,是形成城市主题文化的基础,也是决策层面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对五大文化的传播上,从2000年开始举办伏羲文化节,举行伏羲公祭大典,开始对伏羲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逐步加大,2005年升格为省级,同年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节会之一,说明伏羲文化的影响力正在加大。在这个节会的带动下,清水县举办轩辕文化节,秦安县举办桃花会,这些节会的文化内涵同样是以伏羲女娲、大地湾文化为核心。麦积区花牛苹果节,这一节庆活动又是以宣传推介麦积区石窟等景区风光,以佛教石窟艺术为主要内容。这些节庆活动一年一度的举办,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一种民俗文化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伏羲文化为首的五大文化扩散力越来越强。五大文化都存在档次上升格和规模上发展的空间。伏羲公祭大典没有像轩辕黄帝公祭大典一样,上升为部级。麦积山石窟还没有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地湾遗址正在发掘整理之中,场馆建设滞后,三国文化作为古战场遗址,在选址、观瞻、规模的挖掘和整理上存在严重不足,形成景点尚且不足,更谈不上文化产业的延伸。秦源文化同样存在遗址、文物、场馆建设等问题。通过舞台艺术的形式,打造文化精品,塑造文化概念和形象,是促进城市文化特色形成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天水市在特色文化建设上依据文化资源,近些年推出《伏羲颂》、《麦积圣歌》《麦积山的呼唤》、《秦州大宅门》、《一画飞天》等剧目,都是比较成功的尝试,是对旅游文化的升华。对天水的知名度和文化产出的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样,这些剧目对特色文化的推介,也注重对伏羲文化和麦积山石窟文化的传播,挖掘天水特色文化资源的路径是合理的,但这只是形成主题文化的一个部分。从文化产业的延伸和市民文化品牌意识的形成上,只处于初步阶段,与城市主题文化要求的吸引力、融入性,感受特色文化的魅力,产生恒久的主题文化效应,存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的差距。资源的特质、产业的特质、文化的特质是形成城市特色产业的基础,只有将这些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掘、利用和有效发挥,形成特色产业,既可提高城市的经济总量,又可以促进城市特色的形成,构建城市主题文化,使城市向名牌城市方向迈进。从天水建市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既有对天水历史文化的整理发掘,文化和旅游融合,促进城市品位提高的成功实践,也有工业产品名牌丧失的伤痛,以及其各产业内部分配失调,系统内耗导致丧失优势,无法向更高层次迈进的艰难。在经历了计划经济阶段工业经济的优先发展,到市场化改革后优势的丧失,再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融合和快速发展后,城市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配合,就成为天水城市主题文化形成的重要契机。城市品牌的形成和彰扬,只能在新的起点上重新定位。

2009年6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关中—天水经济区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部级经济区。《规划》将天水列为经济区西端的次核心城市,提出到2020年,将天水建成拥有80万城市人口的大城市。这标志天水的城市发展由中等城市跨入大城市发展行列,成为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新的城市定位在城市建设上,在城市主题文化的引领下,确定城市发展规划,以主题文化引领城市发展,将城市主题文化在新的城市项目建设中得到体现,形成以主题文化为核心的管理意识、市民意识,彰显城市文化特色,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品味。天水市建市时的目标定位是发展大城市,建设陇上最佳人居环境,到2020年具体要围绕“宜居天水、文化天水、生态天水”的城市定位,再按照今年《抓住机遇,发展优势,加快天水特色文化大市建设》中“推动文化旅游业融合式发展,抢抓省上建立全国华夏文明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示范区,规划建设陇东南历史文化基地的机遇,打响‘羲皇故里’、‘陇上江南’两大品牌,规划建设中华始祖文化园,大地湾历史文化遗址旅游园,百里石窟走廊佛教文化旅游园,麦积山文化旅游园”的思路,整合这些资源的价值内涵,把过去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和阶段的思维模式转变为认识趋同、集中、统一的口径,使外界以最简洁,最具特色的语言,概括出天水的特征来,实现唱响天水的目标。当然,“宜居天水、文化天水、生态天水”,“五大文化”,“四大园”,“两大品牌”的不同提法都概括了天水城市的神韵和特色。在整合这些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如果推出城市文化主题,如以“羲皇故里—陇上江南”来引领,再在这一主题下,把这一主题设计理念,付诸天水市将要进行的“三阳川、二十里铺、太京—藉口”四个新区的设计,到2020年天水市建成区域型大城市的时候,天水有望在全国乃至世界成为名城。

本文作者:王明亚工作单位:天水市行政学院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篇5

(二)社区文化建设是打造城区品牌、增强城区综合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社会的发展应该是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同步发展。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协调,必然影响社会的良性发展和进步。同时,社会、文化发展的滞后,也必然导致经济发展底气不足。在城市发展中,文化这种软实力越来越重要,我们的环境文明城建设等都是在提高我们的软实力,未来发展的衡量指标当中一定有文化指标。城市社区文化工作是现代化城市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搞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反映一个区域人口的素质,建设现代化城区不仅需要有繁盛的经济,更需要有强盛的文化。所以,文化品牌建设对增强城区的综合竞争力这种促进作用,是不能忽视的,是一条有效的重要途径。

二、进一步扎实做好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思考与探索

当前,南昌市正处于经济增速、发展增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时期,提出了要打造“核心增长极”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些目标,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坚强的政治保障,更需要有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和健康的社会风尚。特别是在当前加强社会建设、创建国家卫生城、创建国家文明城、创建国家园林城等等这些大背景下,我们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系列活动,正逢其时、正当其时,既与上级的要求合拍,也与我们的工作实际相辅相成。所以,必须高高举起文化建设这个旗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切实把社区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高度。首先要强调,文化建设不简单的就是文艺活动,要从大文化的角度来思考我们的文化建设。这里包括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多个方面。社区文化是一种积淀,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也很丰富,应拓展开来,最基本的应包括文艺活动、体育活动、读书看报、各类教育培训,也包括邻里关系、家庭和睦等精神文明建设,乃至社区的整体建设等等,这些都包含着文化的内涵。所以说,社区文化建设不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的体系,而是一个与外界密切相联、共同生存与发展的开放式系统,所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这项工作放在全市的大局工作中统筹考虑,与其他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加以推进。

(一)要与当前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在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模式转型的重要时期,文化建设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努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关键是要在“大众化、群众化”上下功夫,促使核心价值体系的普及与推广并最大化发挥其功能效用,切实做到“润物细无声”。如何在“大众化”上下功夫,如何做到“润物细无声”,这就要体现出,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的基础性、群众性的关键作用。所以不能孤立的、片面的来看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虽然它只是一条线,但是可以关系到、渗透到各个方面和领域。在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这个大的系统工作中,要把社区文化建设有机的结合其中,并充分发挥出其群众性、基础性的作用。

(二)要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系列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文化工作也是其中一个重要主题和一条主线。在这项工作中,文化战线即是组织者、倡导者,同时也是主力军、主战场。所以,要抓住主题,周密部署,以喜闻乐见的形式,用生动直观的事实,大力进行“中国梦”系列宣传活动。要通过社区艺术节、通过各种庆祝活动,激励广大群众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努力作为,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要与城市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南昌市的制定了“五城同创”工作任务目标;文化战线在创建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出应有的主力军作用。文化战线在创建工作中的重心就是要落在突出提升市民素质这个重点上,进一步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方针,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方面下功夫。要通过全面、系统的社区文化活动,使创建的目的意义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创建工作赢得人心,让老百姓对创建工作有一种责任感和自豪感,让大家有参与创建的热情,营造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篇6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发展差距巨大,二元化经济体制成为发展的瓶颈。城镇化进程突破了城乡之间的界限,有利于打破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又有利于城市社区的发展。

1、城镇化会提高社区经济水平。

粗略计算,我国从2003-2008年,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大约会引出50万元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会引发更多的消费需求。城市人口有能力消费更多的商品,城市人口比重的提升就会带来消费总量的扩张。所以,城镇化进程中能促进城市社区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社区商业更加繁荣。

2、城镇化会促进社区服务业的发展。

城镇化进程一方面让农民富余的劳动力到城市务工,既解决了城市一些岗位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又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了社区的服务水平。

3、城镇化建设推动了我国城市社区的改革。

大量的农民走进城市,一方面为城市管理带来压力,另一方面也是我们进行城市社区改革的一个动力,社区的重新规划、社区民主建设的创新开展等等都会成为新的问题,在新的问题面前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可以借此机会让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二)新的挑战

1、“行政区划”式的城镇化是虚假的城镇化

农村向城市社区的转化,必然对原有的城市行政区划调整提出了要求。当前很多地区的城镇化中,一些新的地区虽然在行政区划上已经成为了城市中的一个“区”,但是其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还是在城市的功能规划与建设上都与原来的城市社区形成“两张皮”的不协调现象。事实告诉我们:城镇化不仅仅是社区的区划改革,而是更为长远的地区功能的发展与农民向市民转变的过程。所以,加强城镇化的进程必须加强城市新社区的建设工作,促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2、社区建设与管理工作存在很多新的问题

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原来的农村或者城乡结合部转身变成了城市,而原有的基础设计、民主建设、组织文化、社保保障等方面与城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就对社区组织建设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

(1)对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要求。

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对城市的基础设施的要求急速提高,原有的基础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大规模城市人口的需求。城市居民活动场地的要求,社区娱乐器材、健身器材的配备与保养等不仅需要居民有一个较高的素质与使用的良好习惯,也需要有专门的服务人员进行管理,这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这些都需要有一整套相关的措施与制度进行保证。

(2)对社区的组织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很多农民融入到城市,社区的人口增多,如何加强对新的党员的管理,成为社区党支部工作的重要课题。一些农村党员缺乏组织观念,在党费的缴纳、组织活动方面一直比较松散,需要采用新的方式对他们加强教育与管理。

(3)城镇化进程对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要求。

村民自治制度与城市居民自治制度看起来在程序上差别不大,但是在具体的文化背景与组织功能上差别极大。原有的村民转变成为了居民,对于城市居委会哦自治制度的运行需要很长的适应过程。而且,农村家族化的影响很难在短期内消除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到了城市社区以后,他们的选举权利如何落实?如何在城市社区中参政议政?如何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参与到社区管理当中来?这都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4)新的社区管理行政化趋向严重。

行政因素向社区组织渗透,使城市自治组织难以发挥作用。根据《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自治组织不是一级政权组织,它具有群众性、基层性和自治性的特点。但是我国目前的居民委员会实际上承担着政府基层组织的职责。社区组织的行政化,不利于社区社会化组织的成长和发展。

(5)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人口总体素质的下降

出现了很多社区管理上的难题,因为城市人口的流动性强,管理困难,社区治安稳定难度增加、计划生育任务增多、教育、卫生、环境等整个社区管理难度加大等问题将长期困扰着新社区的管理者

(6)传统的管理政策面临着新的挑战。

新问题需要新政策为依据。由于国家政策调整的滞后,给新社区的管理带来诸如:土地政策、计划生育政策、户籍政策、涉农优惠政策(宅基地、家电下乡)等等各种挑战,在这些农民转变成市民以后,这些政策如何去定位,落实?都是需要重新思考的。

3、对社区民生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方面,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与农民不同,社保保障的标准较高,这些主要靠财政进行支付,同时,原有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也执行了多年的缴纳社会保险金的过程。但是刚刚失去土地的农民与之不同,对于他们自己来讲,原来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一下子进城后,社保保障金的历史问题难以解决。这给城市财政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另一方面,农民进了城后,过去在农村享受的民生政策没有了,农业补贴没有,但是城市居民享受的民生政策如低保等他们能不能同样享受?这需要国家财政与管理部门化大力气去解决这些问题,否则这会成为城市发展的严重的遗留问题。但是这就要享受养老保障,要享受基础设施,要享受公共福利,从而导致了城市高昂的运营成本。

因此,较低城镇化率意味着较低的税收、较低的社保成本、较低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水平等。而不断提高的城镇化率也必将带来各项成本的不断增加。

二.对城镇化建设中城市社区建设的建议与思考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组织

1、新建小区要及时设立社区居委会或并入其他邻近社区进行管理,防止管理上的真空状态

加强社区制度建设,社区规模的扩大需要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所以制度的完善应该成为首要的工作,制度的落实宣传应该成为近几年的重要工作;要建立一个有力的组织管理体系,好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社区干部队伍,传统的社区管理者人员少、文化素质低、待遇低、人员不稳定,难以适应新的要求,所以,要加强人才的引进与培训,提高待遇,促进管理能力的提升。同时,切实保障社区居委会工作经费。市、镇两级政府要把社区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步增加,保障社区居委会必要的经费开支。社区居委会的经费开支应根据不同的性质和用途,采用财政支持为主和多渠道筹措的办法予以解决。

2、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做好原来村党支部的接受与建设工作。

社区党组织是是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要及时设置和调整社区党组织,按规定做好社区党员的组织关系接转工作,推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制度。重视做好社区党员发展工作,重视在社区新经济组织、各类民间组织中建立党组织。

3、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

要依法民主选举产生社区居委会成员,建立健全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制度,构建基层民主建设运行机制。社区居委会要充分尊重社区居民的意愿,突出社区管理和服务两个重点,不断提高社区工作水平。要制订社区居民自治章程,明确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权利和义务,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社区居委会要加强对社区物业管理企业的监督,督促物业管理企业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物业管理委托合同的约定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对社区中发生的业主委员会、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的矛盾或纠纷,社区居委会要依据物业管理的有关法规,协调处理,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5、积极探索设立社区事务工作站。

社区事务工作站是承担政府下移的各项工作、方便社区居民的服务机构,由街道、镇(园区)统一领导,集中办理劳动保障、民政救助、医保服务、计划生育服务、租赁登记、外来人员居住登记等涉及群众基本生活和保障的社区事务。要根据实际情况,整合归并市有关部门在街道和社区分别设立的各类机构,科学确定管理范围,提高综合行政效能。

(二)进一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1、提高社区居委会办公服务用房。

在充分利用好原有的村委会办公用房的基础上,通过置换、改造、购买、新建等方式,逐步到位,有条件的要向“一居一房”的方向发展。在城镇化初期,要根据社区规划进行社区居委会配套用房的建设,与社区建设同步规划,一次配套到位。市发改、建设、国土、财政、民政等部门是落实社区居委会办公服务用房建设的职能部门,应加强配合与协作,通过对立项审批、土地出让、规划建设、竣工验收等环节的全过程协调控制,确保社区居委会办公服务用房落实到位。

2、要加强小区配套设施的落实。

作为新的社区在建设过程中,政府要对社区的各种市民公用设施的配备进行强制性的规定,在城镇化建设中同步进行建设。例如:居委会的办公用房、社区居民的各种活动用房、社区公共服务用房(救灾中心、福利院、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内、娱乐健身器材)等。同时新社区的建设要具有预见性,例如:为了我国的人口将走向老龄化社会,社会上各种养老机构和老年人活动健身的场所等的建设可以提前思考,配备到位。

(三)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市人口复杂化,很多农民工与部分城市人口游离于民主政治建设之外,他们的政治权利难以得到确实的维护。要解决城镇化中新市民的民主政治生活问题,就需要针对他们的特点,做好组织管理工作。

1.提高居民的民主政治意识与能力。

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居民受到其传统影响、家族文化影响以及自身文化素质的影响,对于民主政治的理解存在一些问题。在城市民主生活中还会把农村原来的思想带到城市来,这样就会形成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难题,导致虽然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社区政治生活与民主管理上还是很落后。这种情况在深圳等一些郊区经常可以见到。

2.完善民主选举制度。

要真正保障居民的选举权,就要解决好城镇化过程中进城农民的选举权问题。在选举的过程中,要加强对选举规程规范性与合法性的监督,严格对居民身份的审核,确保选举工作的合法合理。尤其是在城镇化的初期,要利用好转型期的可塑性,选好第一届居委会。

3.完善民主决策制度

保障居民的表达权健全社情民意收集反馈机制,建立社区民意信息网,开展社会调查,定期对社会人群开展分析研究,及时反映居民群体的不同诉求,切实提出解决方案和工作对策,推动社区基层民主的建设。

4.完善民主管理。

通过制度建设把居民自治章程落实到实处,通过宣传教育让居民了解自己在社区管理中的权利与义务。建立又社区居民参加的社区管理组织,发挥他们在社区文化活动、社区治安巡查、社区养老互助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构建齐抓共管的和谐局面。

5.完善监督制度。

保障居民的参与权,依法推进信息公开,进一步完善社区事务议事会、听证会、矛盾协调会制度,同时规范运作机制,各居民区以制度上墙、工作目标责任公开等多种形式健全居务公开制度,保障居民的监督权。建立投诉制度,让局面的投诉有一个落实反馈机制。

(四)健全社区服务功能

新的城市社区的服务功能建设要针对城镇化的阶段特点来进行,才能抓住重点,收到确实的效果。

1、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

建立和完善具有一定规模的多功能社区服务中心,构筑面向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服务网,面向孤、老、残等特殊人群的社会福利服务网,面向再就业人群的社会保障服务网,面向双拥优抚对象的社会化管理服务网,面向全体社区居民和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网,形成社会福利服务、社会救助服务和市场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多类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区服务网络,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2、丰富社区服务内容。

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对便民利民方面的服务相对比较热心,而对弱势群体的服务在覆盖面和服务质量上还有待拓展和提升;二是目前社区服务资金和场所不足的问题还比较严重;三是目前社区组织和居民家庭等对于社区服务社会化、专业化的认识都不够充分,尚不适应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等。丰富社区服务的内容,提高社区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是构建和谐社区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重要工作。城镇化中的社会保障的建立是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难题。社区应该积极协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展社会保险工作。尽可能地让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以及失去土地的农民居民纳入到社会保障的体制中,起到安定社会的作用。要针对商业社区配套从零开始的特点,配套社区商业服务,实施“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工程,建设便捷、优质、安全的社区商业服务网站,合理配置完善社区商业网点,引导和扶持连锁企业在社区设立综合超市、标准化菜点、再生资源回收站等。

3、扩大社区服务对象。

加强对农民工的服务和管理,建立日常服务和管理工作机制,为农民工提供房屋租赁、就业指导、子女教育、困难救助、法律援助和治安管理等服务,建立农民工长效培训和人文关怀机制,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生活。凡居住一年以上的农民工,享有参加居民委员会选举和参与居民自治的权利和义务。

4、广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各居委会或片区因把建立“志愿服务组织”作为一项社区建设工作重点来抓,号召社区内有能力的人报名参与,特别是领导干部、公务员、教师、社会贤达应积极参与,做好榜样。返聘一些热心些类活动的离退休人员,让他们发挥余热,做好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资源的整合,应用等工作。对志愿者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集中募捐善款和志愿者的帮扶劳动,有组织有目标对社区内无力自行摆脱困难的群体进行帮助,用民间善举活动化解社会问题,而不是仅靠政府的救济。促进文明和谐社会发展。采取多样形势大力宣传,鼓励更多人参与志愿事来,区委、街道、居委会各级每年都应对社区志愿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对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做出实实在在大贡献的人和单位进行精神物质上奖励。

(五)进一步强化社区的管理功能

虽然农民刚刚进城,但是要真正落实好城镇化的要求,不要等到城市的基础设施或者城市的建筑完全到位以后采取落实社区的服务,而要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同步甚至更快地加强社区服务功能的完善,这有利于城镇化的发展,让社区从经济到制度、文化同步城镇化。

1、加强社区治安管理。

围绕建设“平安社区”,按照“一区一警”的要求设立警务室,健全以社区民警、协警、义务治安值勤员为依托的社区社会治安防范网络,保障社区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要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的法制教育、法律咨询和民事调解工作;加强公共场所、特种行业和出租屋的治安管理,创造安全稳定的社区环境。

2、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坚持政府指导、社会力量参与,严格执行社区卫生服务准入制度,以医院为依托,合理配置资源,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为居民提供以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

3、丰富繁荣社区文化。

进一步加快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积极组织开展社区文体娱乐活动,形成社区文化特色,丰富社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组织居民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建设社区全民健身工程示范点和市民户外健身点,基本建成具有特色的社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4、扎实开展社区教育。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篇7

一、阿克吐班新石器文化遗址

早在远古时期,伊宁市就有人类生活。据考古资料记载,距今6000-7000年前,伊宁市所在的皮里青河与吉里格朗河流域,已经是伊犁早期较为典型的人类活动区,伊宁市北15公里处的皮里青河出河口一带是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在阿克吐班留下大量新石器文化遗址,有人工石堆、穿孔的石斧、石杵以及其它石制用具和化石。这些历史遗迹与遗址,将会极大地丰富伊宁市旅游文化,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秦汉时期古丝绸之路北道要冲

秦、汉时期,今天的伊宁市形成古丝绸之路北道的要冲,不仅沟通中亚各地和西亚,也有许多支线联接南亚和欧洲各地。从地理方位上看,伊宁市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要驿站,地处中亚腹地,正是处在对外交流通道这样一个显著的地理位置,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后,伊宁市被定位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天山北坡的中心城市,对照历史来看,这一格局不是巧合,而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也是对古丝绸之路赋予现代生命之举。

三、隋唐时期建弓月城及其卫城

进入隋、唐时期,伊犁地区建有弓月城及其卫城;弓月城是西突厥的王庭,位于今伊宁市花果山以北四公里处。

四、明清时期发展为亦力把里、固勒扎都纲

到了明、清时期,弓月城的称谓又发展为“亦力把里”、固勒扎都纲。“亦力”是伊犁的音译,“把里”“八里”“八剌”,古代蒙古语,汉语的不同音译,城镇之意。以伊犁河作为地名,“亦力把里”即“伊犁河边的城镇”。随成吉思汗大军西行的叶律楚才在《西游录・上》记述道:“……即出阴山,有阿里马城。西人目林檎曰阿里马。附郭皆林檎园囿,由此名焉。附庸城邑八九。多蒲桃、李、果,播种五谷,一如中原。又西有大河曰亦列”。“亦力”“亦列”“亦冽”“亦剌”都是汉文史书对伊犁河的不同音译,唐代又称“伊丽”。歪思汗的王城叫做“亦力把里”或“伊力巴里城”,正是今天的伊宁市。亦力把里又被称作“固勒扎”,突厥语“花城”的音译,在唐代,花果山与伊宁市区种(开)满了茉莉花,人烟稠密,是一座繁花似锦的小城镇。今天,伊宁市还有丝路花城这一称谓。城市的称谓背后往往是一段绮丽的历史,“伊宁”这一历史名城称谓的背后就凝结着部族争战史、民族融合史、发展奋进史等等,这些历史增加了城市的厚重感和丰满度。

五、清代曾为伊犁将军驻地

清代,伊宁市被称作“宁远城”,与另外8城合称“伊犁九城”,是边防与贸易的战略要地和经济重地。伊犁一直是新疆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历史上曾建有许多城镇在这里扼守边界,发展贸易。清朝廷为了加强了对北部和西北部边疆的统治,在伊犁河北岸今霍城县东南兴建了一座城市,乾隆帝将这座城市命名为“惠远”,作为伊犁将军的驻地。在惠远建城的前后一段时间里,在伊犁河北岸,又陆续修建了塔勒奇、绥定、惠宁、宁远、广仁、熙春、瞻德、拱宸等城,与惠远合称“伊犁九城”。其中宁远城正是今天的伊宁市,惠宁城是今天伊宁市的巴彦岱镇,熙春城是今天伊宁市西面的城盘子村。伊犁九城在历史上是商贸繁华之地,军事战略重地,但是今天这九座城池有的注入时代生命,更加繁华,如现在的伊宁市,霍城县,清水河镇;有的却在历史尘烟里逐渐消失,如伊宁市的城盘子,极少有人知道在当年的历史上它是九城之一。

六、新疆近代民族革命的战略据点

在伊宁市人民公园西面,伊犁三区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此处。这里是新疆近代民族革命的一个红色教育基地,记录了伊宁市在革命岁月里作为战略据点的一段历史。在新疆近代史上,以伊犁、塔城、阿山为中心的新疆三区革命是一次重要事件,事件以1943年3月盛世才的“献马运动”为导火线,随后于1944年8月17日发生巩哈暴动,在伊宁城建立了三区革命临时政府,11月7日发生伊宁暴动。在历时五年多的发展中三区革命内部进步力量在与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者斗争中发展壮大,最后汇入全国人民民主革命的洪流。三区革命是一场争取民族平等和解放的革命斗争,其深远意义将永远镌刻在伊宁市的革命丰碑上。

七、建国后边疆安全战略要地、农四师师部驻地

伊宁市还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机关所在地。第四师成立于1954年,其前身是原中国人民新疆军区五军十五师,由原中国人民二军五师十三团、新疆军区通讯团、六军骑兵团合编组成。其中,十三团(现农四师七十二团前身)最早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的一部分。这支部队曾参加过五次反“围剿”、两万五千里长征、南泥湾大生产、南下北返、中原突围、保卫延安、解放大西北,身经百战,历尽艰辛,为新中国的诞生和新疆的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建国后,为了新疆边境的战略安全,于1954年,五军十五师全体官兵集体转业,成为伊犁垦区的先驱者、创建四师的开拓者,在和平年挥开发、建设、稳定边疆和巩固边防作用。时至今日,兵团依然保留部队编制,也是中国唯一一支不穿军装的、部队编制的、准军事部队的兵团单位。农四师所辖19个团场,有13个边境团场,其中7个边境团场与哈萨克斯坦接壤。50多年来,全师各族干部职工不仅驻守边关,成为保卫国家边境安全的坚强盾牌,而且继承和发扬南泥湾精神,融入到开发伊犁的伟大事业中,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豪迈气概实践和铸造了兵团精神,在荒原上开创了的绿洲,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发展成为党政军企合一、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交建商服综合经营的特殊社会集团。特殊使命造就了军垦文化的丰富内涵,具体内容包括,军队文化、多民族不同地域文化、南泥湾精神、屯垦戍边艰苦创业的精神、北大荒精神、支援边疆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奉献精神。在长期的共同发展中,这些军垦文化已经成为伊宁市文化宝库中不可分割的一块瑰宝了。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篇8

李湘刚(1967―),男,湖南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湘潭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湖南益阳 413000)

本文系湖南省高校教学改革课题(项目编号:2008180)、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11C23)和“湖南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地”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市场化的日益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得以不断推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从十六大到十七大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系列报告之七: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的数据,全国城市总数达661个,城镇人口数为5.7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43.9%。[1]城市化与市场化的高度融合和发展,要求城市化以市场化为导向。城市化主要不是由政府安排的,而是在市场作用下农民自由流动并最终选择定居于城市的结果。与此相适应,我国必须大力加强城市法治建设,而大力发展我国城市法治文化,是建设现代化先进城市的必然选择。总的来说,城市法治文化是相对于城市人治文化而言的一种先进文化形态,是法律制度、法治精神在我国城市社会实践的累积和全体市民对法律信仰水平的体现。当前,为了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我们应当把当代中国城市法治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城市法治文化的内涵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外延非常宽广的多维概念。在一般意义上,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司法以及所有社会成员依法行为的社会方式。法治文化在整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然离不开法治文化。因此,当代中国城市必须高度重视城市法治文化培育,必须把城市法治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笔者认为,“法治文化”不同于“法律文化”。从总体上来说,法律文化是人类从事法律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和精神财富,是法律现象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文化基础。[2]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法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法治文化”所要探讨的是我国法律文化的整个走向问题。由此可见,“城市法治文化”涉及当代中国城市“法治”与“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的融合。一方面,“城市法治”对于“城市文化”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另一方面,“城市文化”对于“城市法治”又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法治最基本的精髓就是尊重法律,而法律其实就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在当代中国城市社会,只有内化为全体市民的生活方式,不再仅仅作为外在的强制,而是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自觉,法律才能得以严格遵守。西方学者伯尔曼有一句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这一句话主要强调了法律对于社会生活秩序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关切。[2]因此,在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中,只有把法治建设与文化建设内在地契合在一起,城市法治才能真正得以推行。可见,把“城市法治”与“城市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这就是我们当前力图要建设的与城市法治相称的当代中国城市法治文化。

二、我国城市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我国城市法治文化建设是当代中国城市法治的客观需要

任何社会建设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那么,城市法治也必然离不开城市法治文化建设,我国城市法治文化建设就是当代中国城市法治的基石之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也面临城市社会发展方面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如城乡分割,结构雷同,城市体系不健全,强调行政作用,重外延拓展而轻内在功能完善,交通拥挤,食品安全堪忧,治安恶化,环保脆弱等“城市病”困扰城市后续发展。[1]因此,我国城市必须紧紧把握社会转型时期的新形势、新要求,从建设法治城市的根本要求出发,不断转变观念,整合城市法治资源,宣扬城市法治文化,引导广大市民依法表达利益诉求。可见,离开城市法治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将会是残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也是要大打折扣的。

(二)我国城市法治文化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城市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我国城市承担着改革试验田和排头兵的历史使命,必须在法治文化建设方面走在前列,必须具有当代中国的特色和亮点。由此可见,城市法治文化应该成为“文化立市”战略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只要以发展城市法治文化为重要抓手,我国城市就一定能够承担起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重任。

三、我国城市法治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已经把培育城市法治文化作为城市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城市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引导力和感染力,努力在强化城市组织保障、营造城市社会氛围、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进城市法治实践上大做文章,成功地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新思路、新举措。

(一)建立有利于我国城市法治文化建设的机制

我国许多城市高度重视普法工作,突出宪法精神和法律信仰的培养,强调法律传播与文化艺术紧密结合,将法制宣传教育渗透到文学、戏剧、绘画、音乐、雕塑等艺术作品中,以市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宣传城市法治文化,倡导城市法治文化,使广大市民逐渐形成对法律的信仰。有的省级城市对市、区普法治理机构进行整合,形成城市法治合力,将普法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确保城市法治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有的城市依托各专业文艺团体和社区文化站,加强城市法治文化队伍建设;有的城市成立了多支法治文艺队伍,深入城市各街道、社区巡回演出。

(二)打造全体市民共享的我国城市法治文化传播平台

有的城市组织“12・4”法制宣传活动、“公民法律大讲堂”、“校园法律文化节”;有的城市把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等媒体作为城市法治文化传播的主阵地;有的城市开辟《法官说法》、《法制新观察》、《明白说法》、《法律服务》等专栏,向全体市民普及法律知识。

(三)促进我国城市法治文化元素充分涌流

许多城市注重激发城市社会各界的城市法治文化创造力,鼓励文化领域中语言、文学、艺术、科学、道德等各元素充分涌流,创作完成一批批鲜活的城市法治艺术形象和作品。例如,从2005年起,深圳市连续四年面向全国举办法治公益广告作品大赛,将获奖作品制作成台历、壁画、海报等形式来传播法治精神。

(四)加强我国城市法治文化示范点创建工作

例如,深圳市为了切实推进城市法治文化建设,及时制定了《法治文化示范点创建工作指导标准(试行)》,由此确定了南山法院法律文明博物馆、蛇口街道法制公园等一批法治文化示范点。

四、进一步推进我国城市法治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我国在城市法治文化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有些城市的工作部门及其领导对城市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应有的公正、高效、权威,还没有在我国城市社会生活中全面形成;城市法治文化与城市法治实践的结合,在我国城市建设中还不够紧密;城市法治文化在宣传上,内容单一,未形成系统性。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城市法治文化建设,笔者针对这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加快实现“两个转变”,占领我国城市法治文化建设高地

一是从法制宣传转变为城市法治文化系统建设。我国城市法治文化建设离不开法制宣传,但法制宣传只是城市法治文化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城市法治文化除了法制宣传以外,还应该包括立法文化、司法文化、保障人权、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文化交流与合作等。二是从城市法治物质文化向城市法治精神文化转变。城市文化的结构大致可以区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物质文化是低端的,也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我国城市要想在法治文化建设方面有所突破,必须着重抓好城市法治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

(二)全面强化“三个着力”,高起点推进我国城市法治文化建设

1.着力构建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城市法治文化价值观。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城市法治文化价值观,不仅要以法律制度的存在为前提,尤其要使法律通过公平正义的执法和司法过程,在我国城市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促使全体市民信任法律,最后达至信仰法律。 2.着力培养我国城市全体市民信仰法律的文化自觉。要引导我国城市社会全体成员,特别是所有城市领导干部和城市执法人员,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特征,确立以宪法和法律为治理国家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将正义、公平、民主、自由、秩序、和谐、安全等诸多价值要素和蕴含的人文精神,输入到所有市民的脑中。以法律规范作为个人社会行为的准则,以法治精神作为个人社会活动的底线,逐步把法治作为一种精神崇尚、思维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3.着力维护司法权威。概括地说,司法权威就是司法机关享有威信,即司法内在权威性和外在权威性。由于我国现行司法制度在领导体制、财政体制、机构设置和工作程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司法机关与同级党委、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完全理顺,司法行政化、地方化等问题突出,因而司法权威问题还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因此,高起点推进我国城市法治文化建设,必须着力维护司法权威。

(三)提高城市领导干部的城市法治意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就是一个以城市法治文化代替城市人治文化的过程。对于城市领导干部来说,城市法治文化素质已经成为越来越不可缺少的素质。提高城市领导干部的法治文化素质,必须以培养其城市法治精神为重点,使所有城市领导干部能够自觉地把宪法和法律,作为最基本和最权威的行为规范,着力培养其崇尚民主法治,追求公平正义、以人为本、以法为尊的价值观;必须坚持学用结合,在当代中国城市法治建设实践中,着力锻炼所有城市领导干部,提高其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必须将所有城市领导干部城市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水平,作为其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健全城市领导干部法治考核档案,并作为其选拔、奖惩、晋升的重要依据。

(四)创新我国城市法治文化的宣传教育机制

深入开展我国城市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弘扬城市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城市法治氛围。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拓展思路,创新机制和手段,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让我国城市法治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应当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发挥社会主义城市先进文化的功能去引领人、凝聚人、激励人和塑造人;必须认真总结我国城市多年来普法工作的基本经验,全面推进我国城市法治文化建设;推进我国城市法治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构建诚信守法经营的企业法治文化[3];推进我国城市法治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构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治文化环境;推进我国城市法治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事业建设和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文化建设,最终协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五)营造崇尚城市法治的氛围

依法行使国家公权力,必须充分体现法律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要通过严格执法,确保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提高行政和司法机关的公信力。法律只有在我国城市社会的实施过程中,满足了全体市民的安全、秩序、公平和正义的需要,使公民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所受到的损害得到了司法救济,利益分配的扭曲得到了有效矫正,法律权威性、公正性和神圣性才能得以树立和彰显,我国城市法治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加强对国家公权力的监督,重视制度的建设和落实,用制度来管权、管事、管人,用制度来规范、约束和引导执法者的行为,用制度来提高行政和司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要充分发挥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使行政权、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要严格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六)繁荣我国城市法治文学、艺术、影视创作

建设我国城市法治文化,必须繁荣城市法治文学、艺术、影视创作。要根据时代要求,鼓励、引导和支持广大城市法治文学、艺术、影视创作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创造出更多的反映我国城市法治实践活动和全体市民法治生活的优秀作品。要拓宽创作渠道,扩大创作队伍,重视发挥城市执法机关和城市专业文化影视团体、业余文艺团体、各级文化馆站的作用,积极开展我国城市法治题材的文学、艺术、影视作品的创作,以丰富生动的、市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吸引人、感染人和教育人,将那些鲜活的我国城市法治事例,生动地展现在广大市民面前,并以此加强我国城市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法治原则的宣传,大力提升我国广大市民的城市法治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篇9

一、我国城市建设中地域文化表达的现状

城市建设是展现地域个性特色的艺术创作,不仅要反映设计者个人的艺术魅力,还要体现人的不同需求和地域文化。

中国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积淀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进入20世纪以来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尤其是近二十年来的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地域文化的特色有趋同的趋势。当我们走进一个个感觉似曾相识的城市的时候,不禁感叹,现代的城市建设已经让人们辨别不出南北方的差异,千年的文化被百年的新城整合成一个模板。城市空间结构混杂而繁乱,环境乏味而缺少新意,空间缺乏整体性,缺乏独特的艺术魅力,千城一面比比皆是。梁思诚先生在半个世纪前就反对“削足适履,让生活去将就欧美的部署”,他曾经说:“建筑物在一个城市中不能独善其身,它必须与环境配合和调和”。

例如四合院在封建社会是以家族的伦理道德、宗法观念、等级礼制、堪舆风水、对幸福人生的追求、向往和艺术美学为蓝图建筑起来的,北方四合院的文化是北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的北京纵然还有四合院、天安门、故宫等历史遗存,然而作为历史古都,其古都风貌如何建设大家直到今天还在探索中。因为现在的北京,其城市历史与现实已经截然分离、毫不相干,渗透着北京古老文化的建设极少。20世纪80年代以来,把大量拼贴有古建筑符号被称之为“夺式建筑”的高楼大厦作为“夺回古都风貌”的“大手笔”,填塞古都几乎所有的“虚空”,更导致了古都历史面貌的严重毁容。一些高层建筑疯狂地与古都主体建筑争高,争大,争辉,从而破坏了古都固有的天际线和轮廓线,淹没了她原来的“底色”,肢解了古都建筑的艺术整体,造成大量古建筑互相难以联系难以呼应,从而使她的造型失去了鲜明的雕塑感。

周庆琳先生1996年在《夺式建筑可以休矣》一文中对所谓的“夺式建筑”作了明确的注解“前几年在北京‘夺回古都风貌'的口号叫的很响,经过几年的你争我夺,产生了一大批‘夺'式建筑.……这些建筑大多数是在‘夺回古都风貌'的口号提出后出现的。”有的专家认为,北京城的“夺式建筑”又像一个个带着官帽、穿着西装的现代巨人不伦不类地挺立在这个拥有两千年历史的文明古都中。

二、影响我国城市建设中地域文化的表达的原因

1.缺乏城市规划的专业设计师

城市规划起步晚导致专业设计师缺乏。城市是复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体。城市规划专业是伴随城市的发展而出现的,属于新兴学科。20世纪30年代~40年代,前苏联对于城市规划专业已经开课,学制通常为4年~5年。而在早些时候,我国的城市规划培养方式与课程设置都是学习前苏联,城市规划专业都设置于各校建筑系,没有开设独立课程。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的城市规划专业才得以发展。这一时期与目前中国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密切相关。中国加快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与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现象与问题,加速了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对城市规划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是空前的。

由于城市规划设计学科内容广,综合性强,起步又较晚,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知识体系等方面都还不够成熟。随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急需培养大批高层次城市规划专业人才。

2.权利主义在城市建设中的重大影响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曾流行过这样一段话:“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装个样样,不如领导一句话。”好多城市建设方面的决策不是看规划要求,而是凭长官意志来确定。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相对来说健全了,但是,不合法不合理的长官意志的干预不同程度的依然存在。一些领导对一些规划建设问题凭主观决断,甚至不惜触犯法律程序和法律法规要求,致使城市规划处于一种无奈的境地。某市外滩花园,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占用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划定的非建设用地,也是《防洪法》中明令禁止的建设地段,但在个别上级领导的干预下,取得了各种批准文件,得以施工建设。后来决定应该拆除为长江排障,国家需要支付赔偿,损失超过2亿元。有的城市领导,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借口,无视《城市规划法》关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的规定,在历史文化名城内大拆大建,拓宽马路,建高楼房。影响了城市原有的特色风貌,引起了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社会上的强烈反响。比较普遍的是,不少城市领导为了争取招商引资建设项目,责令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违反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审批程序和要求,马上办妥有关批准的手续,这就是不可避免地为依法实施城市规划带来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留下隐患和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李瑞环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搞城市规划和建设就怕有权、不懂、主观,这三个加在一起就非成灾难不可”。

3.城市规划设计的市场化造成规划设计的模式化和简单化

城市规划的市场化倾向主要表现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部门特别是传统的规划编制部门――规划设计院的企业化的实质。企业是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它所关心的是效率,就必然生产标准化的产品。城市不仅是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场所,而且更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城市规划是公共产品,但绝不是简单技术产品。城市规划不仅是作为城市公共资源分配的一个过程,而且作为城市文化的保护者、创造者,作为企业是无法承担这样的公共责任和历史责任的,因为作为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特别是企业对产品的一致性要求恰恰是与城市极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内涵所背道而驰的。更进一步来讲,规划设计院也好、规划设计公司也好,不仅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千差万别,而且他们对利益的追求必然会与城市固有的价值观相冲突,然而对开发商来说,城市设计的文化表达对他们来说毫无关系,他们只关心能否得以开发和利润的多少。尽管政府对城市规划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大,而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更差。这就是城市建设脱离地域文化脱离艺术表现所产生的结果。美国著名建筑师F.L.赖特说:“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的艺术”,建筑是一种艺术文化,在考虑其应用目的考虑经济因素考虑工程技术性因素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它的艺术性,考虑与城市文化的结合。

4.城市规划设计群众参与不够

城市规划设计应由专业人员来做,这无可非议。但城市的利用者是群众,因此往往少数人员关起门来苦思冥想作出来的规划公众不一定认可,有悖于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公众参与意识的增强,我国一些城市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重庆和青岛两市制定出台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管理试行办法》,《办法》规定,今后编制的各类规划上报审批时,要求附上公众代表反映的意见。大型公共建筑、广场等重要建设项目的方案座谈会、研讨会,将邀请由政府确定的有一定代表性的公众参加,必要时,还将在拟建地挂牌展示建设方案,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接受市民的评议和监督,没有“公众意见书”的规划和建设将不予审批。让群众参加城市规划,要使群众真正来关心自己城市的规划,规划好自己的城市,是很有必要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以及著名作家刘心武对城市学和山水城市的研究以及他们所写的建筑评论,就得到了设计界的认可。所以,通过一些媒体和渠道(比如电视媒体调查,展览,网络等)让群众了解建筑师的思路并让群众参与,不仅可以提高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合理性、科学性,还可以强化广大群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意识,为城市建设献计献策,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毕竟城市规划是为了群众,群众应该是主体。

总之,设计师缺乏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了解,城市规划宏观指导层面上体现长官意志、微观技术层面上的简单工程化和规划编制的市场化倾向,缺乏对城市本身价值的发现和塑造,以及城市规划设计群众参与不够都将导致城市无法体现其固有的价值观和人文关怀,无法体现城市本身的文化底蕴和优美,从而丧失城市的独特魅力。

如何将现代信息融入到各个个性化的城市建设中,与每个城市的文化协调地结合起来,体现每一个城市个体独有的风格,而不是简单的取舍和割裂,这需要现代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师认真思考和研究。

三、地域文化在城市建设上表达的主要途径

1.标志性自然景观与城市相融合

所谓标志性自然景观就是一些地区有代表性的天然景观。一些丰富多彩的地域特点和气象气候在经过岁月的积累与沉淀之后,美丽的景色被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赋予了新的内容。组合湖、河、溪、瀑、泉等水文景观,与以山石为主的地貌景观,可产生动与静、旷与幽的不同美感。古人讲求天,地,人三者成和势,方为大势。比如杭州,由于西湖与城市组合成“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幽雅协调,景观融合,既各展风采又相得益彰,所以被誉为“人间天堂”。城市设计还应该发挥自然环境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周边的自然环境延伸到城市社区之中。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既有现代化的设施,又有与大自然的融合,创建人们适宜的居住环境。近年来杭州通过合理的保护和统一的整合将西湖与城市人文内涵在空间尺度上保持和谐互惠正体现了这一点。

2.城市建设中体现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理念

中国人心中的“山水”已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人们的长期熏染造成的。更重要的是,对比于国外的自然景观,中国的许多文化景观常常是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因此,在城市建设中要寻求气候、地形、日照等地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内在结合。还以杭州为例,杭州是文化名城,历代名人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杭州又是一个山水城市,在城市建设上将城市文化融入到山水之间,将周边的山林延伸到城市社区之中,建设体现杭州山水特色的人文园林,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如西溪湿地的开发),体现了杭州作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特征。

3.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与未来设计相融合

中国的历史筑就各地的本土文化,所以城市在未来需要继续大力保护和显示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文脉,保持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延续性,增强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在建筑上追求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新技术运用之间的协调,积极创造既适合现代化功能又体现当地文脉特色的建筑风格,增强和展示城市建筑的艺术个性和人文特色,让城市成为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和谐对话的载体。

如拉萨的布达拉宫则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它依山垒砌,群楼重迭,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这座凝结藏族劳动人民智慧又目睹汉藏文化交流的古建筑群,以其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成为了藏民族的象征。布达拉宫作为历史的见证,被周围新建的拉萨市区所拥抱,较好体现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融合。

综上所述,城市建设应在追求其应用目的,经济因素,工程技术性因素的同时,考虑到它的艺术文化特质。当今中国向城市化迈进的步伐正在加快,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设计师、建筑师们要多去发现和塑造城市的本身价值,将城市的价值观和人文关怀体现出来,将城市本身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体现出来,将人们的精神需求与建筑文化和情感相互融合。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体现人类与自然、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潮、国际趋势与本国国情相互融合的理念。贝聿铭先生认为“中国建筑师的当务之急,就是探索一种建筑形式,它既是我们有限的物力之所能及的,同时又是尊重自己文化的”。 这值得我们深思和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5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454页

[2]张钦楠:《特色取胜__建筑理论的探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96~101页

[3]叶廷芳:《城市批评-北京卷-最大的建筑败笔》,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4]柳荫:《城市批评-北京卷-被扭曲的风景》,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174页

[5]许学强叶嘉安林琳:《全球化下的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教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年版,第5~7页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篇10

城市用地紧张,建筑密度过大,住宅极端缺乏,交通堵塞,能源供应不足,三废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这些负面效应使自然环境恶化,生态被破坏,甚至危及到了人类自身的生活与健康。西部大开发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怎样遵循生态经济原理,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建立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效益统一的现代化城市。

l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功能

1.1概念

生态城市(EcopolisorEcoville)前苏联生态学家O.Yanitsky于1987年提出的一种理想城模式,是指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类社会经济和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和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即高效和谐的人类栖境。

1.2内涵

生态城市的概念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个层次是自然地理层,这是城市人类活动的自发层次,是城市生态位的趋势、开拓、竞争和平衡的过程,最终达到地尽其能、物尽其用;第二个层次是社会功能层,重在调查城市的组织机构和功能,改善子系统之间的冲突关系,增强城市有机体的共生能力;第三个层次是文化意识层,旨在增强人的生态意识,变外在控制为内在调节,变自发为自为。这三个层次将单一的生物环节、物理环节、经济环节和社会环境组装成了一个有强生命力的生态系统,一个多维的复合生态系统。

人们自觉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通过不断理性化的行为和规范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平衡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实现当前与长远动态空间和谐统一、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和谐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便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和根本出发点。

1.3功能

城市生态系统有3种功能:一是产业功能,主要体现为产业生态(industrialecology),包括产业及流通、消费活动中资源、产品及废物的代谢规律和耦合方法,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正面影响;二是生活功能,主要体现为人居生态(builtecology),包括按生态学原理将城市住宅、交通、基础设施及消费过程与自然生态系统融为一体,为城市居民提供适宜的人居环境,并最大限度减少环境影响;三是还原功能,保证城乡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平衡发展,即一方面必须具备消除和缓冲自身发展给自然造成不良影响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自然界发生不良变化时,能尽快使其恢复到良好状态,包括自然净化和人工调节两类还原功能。

2西部地区城市现状特点

由于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导致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体现在几个方面:

(1)数量少:东部地区在全国14%的国土面积上多达300个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的44.59%;中部地区在29%的国土面积上有247个城市,占城市总数的37%;西部地区在57%的国土面积上仅有120个城市,占城市总数的l8.1%。

(2)规模小:西部地区主要表现为以中小城市占多的地域分布特征。在全国34个特大城市中,西部地区仅有7个:大城市更是仅有1个,只占到全国47个大城市的2.13%;中小城市有l12,占全国同等城市的37%左右,更占据了西部城市总数的94.17%。

(3)类型单一: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有着显著的沿矿产资源带、边境心岸带、交通要道带形成的中小城市带,主要是资源型城市和边境口岸城市。

3西部地区建设生态城市面临的问题

(1)缺乏劳力与智力资源:西部地区总人口约29334万,其中获得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和科研人员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科研机构和科研成果数量也处于低水平。

(2)经济十分落后: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西部的经济发展是非常落后的,1979-1995年间东部地区平均经济增长率为l2.8%,而西部地区仅有8.7%。从1998年的各项经济指标对比中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3)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西北地区虽地处黄河中上游,却因水资源利用粗放、浪费严重而出现严重干旱缺水;二是人口持续增长和资源开发力度加大使西部地区的植被持续减少,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为5%,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3,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令人担忧;三是风蚀沙化严重,荒漠化加剧。

(4)矛盾重重:经济开发和资源供给能力的矛盾;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矛盾;人口增长的社会需求和城市社会及自然环境的有限承载力的矛盾,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等等。

4西部地区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

4.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1)政府必须把城市生态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实行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加强生态观念,提高生态意识,确立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总体布局和土地利用布局。

(2)高层次的优化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由二三一产业结构向三二一结构转化,工业产业由粗放型污染向三高三少转化,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方式,兼顾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生态涵养三方面需求,合理配置土地及各种自然资源,因地制宣地确定城市生产、家居、商贸、运输、文卫等各种功能的空间分布格局。

(3)建设功能完善、高效率的城市基础设施。强化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行业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职能,诱导和促进环保产业走市场化道路,积极推进城市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总体设施水平。对关系城市生态环保和治理的大型基础设施,必须全市域范围内统筹规划、统一布置。

(4)建立完善的城市环保监测、监控管理系统。一切新建、扩建、改建的企业,防止污染的项目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三同时”管理)。在项目审批、投资安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程序上严格把关,切实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

4.2建设可持续的城市绿化

实施城市大环境绿化,建设城市绿地系统。将城市林业和园林融为一体,以树木为主体,包括花草及其中的建筑设施,形成包含公园、街头绿地、生态墙、行道树、疏林草坪、防护林、水源涵养林、花圃、果园、菜地等全方位立体生态系统工程。绿色廊道深入城市腹地,净化市内空气,改良城市小气候,美化城市环境。坚持生态原理与美学原理相结合,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并重,形成“未见城,先见林”,“城在林中央”的绿化景观。超级秘书网

4.3充分依据西部地区的各种优惠政策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篇11

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并转变为城镇人口,推动大批新城市的建立。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城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旧城的更新改造。新城市的建立和老城市的扩大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表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而占一部分土地,包括一部分耕地,是不可避免的。

2.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形势严峻

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联合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最新公报显示,全国耕地面积19.5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0.106公顷(1.59亩),仍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而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人均耕地较多的一些省,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这里自然条件较差,粮食产量较低;人均耕地较少的省(区、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京津沪三市,这里自然条件较好,粮食产量高,但也是耕地大幅度减少的地区。全国还有607万公顷(0.91亿亩)的耕地坡度大于25度,而在耕地面积中,无灌溉设施的耕地比重高于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全国还有30万公顷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受到土地流失的危害。这些都说明,我国耕地的总体质量也是不高的。

新《土地管理法》着重强调了加强耕地保护问题,其目标是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新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但是我国耕地资源的主要特征却是耕地面积占土地资源比例小,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质量低,人均耕地少,且日益减少。在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所允许的条件下,绝大部分能开垦的土地已被开垦。此外,目前我国人口还在以每年一千多万人的速度增加,经济建设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吃饭”和“建设”给耕地带来的压力,有增无减,并没有缓解。近年来,耕地面积连年锐减,尤其是一些优质耕地的减少,很难靠开发来弥补。目前这种趋势还在发展。仅仅1997年、1998年两年,全国耕地就净减少近600万亩。地方开垦条件差或土地后备资源的匮乏,致使其既实现确保耕地不减少的目标而又同时不影响经济的发展相当困难。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10年,我国还要增加一亿多人口,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陡坡退耕、灾害毁地三项,可能还要减少耕地近一亿亩。

3.缓解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的途径

在客观上,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城市的发展和扩大必定要占用一部分土地,但是,城市又不能不发展。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发展城市与保护耕地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我们必须较快地发展城市,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切实地保护耕地,使两方面得到协调和统一,在发展城市中尽可能地减少耕地的占用。

因此,必须找出一条既能减少耕地占用,又能及时为城乡各项建设提供必需的建设用地,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以缓解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是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道路。土地集约化利用包括四个方面:(1)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2)农村非农用地的集约利用;(3)农村农用地的集约利用(主要是大城市周围的高投入高产出);(4)全国整体的集约用地水平的提高。其中前三条是被大家所共识,而最后一条则未引起高度重视,而此条正是解决用地紧张的主要途径。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不但要从局部如某个城市或农村、某个地区或某块土地的角度来考虑,而且要从系统整体(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考虑。加快城市化进程能更好地集约用地和节约用地,能够提高全国整体的集约用地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的目标,起到保护耕地的作用。下面就加快城市化进程对减少耕地占用的压力谈几点看法。

二、发展城市化建设与土地集约化利用关系

1.城市化建设有利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从而减小众多人口对耕地的压力

城市和乡村代表了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单元,由于城乡经济水平、妇女职业类别和文化教育程度的差异,而使两者的妇女生育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镇始终低于乡村的生育率。生育期一孩率城镇大大高于乡村,高达90%以上,乡村二孩率超过城镇的1倍多。1998年我国城镇人口出生率为13.67‰,自然增长率8.36‰,而县出生率为17.05‰,自然增长率为10.04‰。以上海市为例,1998年人口出生率仅为5.20‰,自然增长率为-1.80‰。我国历年市镇与县人口生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对比见表1。

表1我国历年市镇与县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单位:‰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市镇出生率16.1415.4915.4715.3715.1314.7614.4714.5213.67

自然增长率10.439.999.709.389.609.238.828.948.36

县出生率22.8021.1719.0919.0618.8418.0818.0217.4317.05

自然增长率15.7914.0412.1812.1712.0411.0911.0810.5310.04

影响生育率的因素有:第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经济水平越高,总和生育率越低;反之,则总和生育率越高;第二,文化教育水平。无论是生育率、多孩率,还是平均孩次,有文化者都低于文盲、半文盲,并且,文化程度愈高,生育率、多孩率和平均孩次愈低,两者呈相反关系。造成城乡生育水平差异的另一重要原因也是妇女文化程度的差异。乡村文盲、半文盲率多,女性文盲、半文盲多及农、林、牧、渔业妇女文盲、半文盲多,这“三多”已成为乡村生育水平高于城镇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第三,职业与劳动性质。劳动性质与文化程度有一定关联。脑力劳动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生育率低;体力劳动者,尤其是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者,文化程度较低,这一因素与经济和其它社会因素共同的影响,使他们的生育率较高。职业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生育率的高低,农、林、牧、渔业妇女的生育率高于其它职业妇女生育率的2-3倍。而城市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文化素质,减少农业人口,降低生育率。此外,计划生育的作用在于引导和加速生育水平的下降,而由于城市社会经济较发展,文化教育程度高,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较容易,能够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人口的减少又可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2.城市化建设有利于集约化利用土地,从而扩大耕地面积

如何做到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两不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主要是转变用地方式,走集约利用土地、节地挖潜的路子。这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整理宅基地,二是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而大力发展城市化建设,有利于实现粗放用地变为集约用地,并推动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和集约利用,是既积极而又有效地保护耕地的思路。一方面,城市容纳人口多,城市人均用地比农村人均用地少,土地利用集约度高。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对比见表2。表2显示,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农村始终较城市高出2-3倍。1998年城市人口为37942万,人均居住面积达9.3平方米,而农村人口为86868万,占总人口69.6%,人均居住面积达23.7平方米。以山西省为例,1996年5个地级市人均占地119平方米,农村人均占地则达192.93平方米。此外,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的中心功能越强,人均用地也越少。与小城市相比,要素的投入产出率和主要经济指标的人均水平也较高。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各项指标见表3。表3表明,1996年全国城市增至666个,人均用地99平方米,其中,200万人以上的超大城市人均用地66.2平方米,100-200万人的特大城市人均用地86.2平方米,50=100万人的大城市人均用地99平方米,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人均用地105.3平方米,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人均用地131.6平方米。而且大城市与小城市相比,产业密度(人均GDP)高,第三产业比重大,另一方面,城市化建设能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有利于耕地内部挖潜。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以空闲出许多宅基地和非农用地,使这些宅基地和非农用地变为耕地,增加耕地数量。如前所述,5亿农村人口进城,若农村按人均160平方米计算,可减少占地8万平方公里,扣除城市建设用地5万平方公里,则全国可节约3万平方公里,即4500万亩;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可以使农民统一经营,连片耕作,减少不必要的路和田坎,增加耕地,使农业生产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粮食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表二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对比单位:平方米/人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城市人均居住面积6.76.97.17.57.88.18.58.89.3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17.818.518.920.720.22121.722.423.7

表三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各项指标表

全国666个城市平均超大城市200万人以上特大城市100-200万人大城市50-100万人中等城市50-100万人小城市20万人以下

城市个数(个)666112344195393

人口密度(万人/平方公里)1.011.511.161.010.950.76

人均占地(平方米/人)9966.286.299105.3131.6

人均GDP913815812144551306084006281

第三产业比重(%)37.249.343.838.834.129.2

3.城市化建设有利于科技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程度

科技进步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提高了城市和农村的集约化用地程度,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生育率的降低,从而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城市化水平越高,越有利于集约用地,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越是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程度越高,农业人口越少。而城市化程度比较低的国家则往往是发展中国家,具有经济落后,农业人口多,出生率高,人口增长速度快等特点。

城市化的发展使科技与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假如我国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去开垦后备的土地资源和复垦荒芜的土地,从而增加耕地数量;农业科技的发展使农业先进的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对农田精耕细作,从而可以提高耕地质量,达到增加粮食产量的目的;反过来农业的发展又保证和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三、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城市化建设中,并没有很好地处理好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这两方面的关系,存在着在加速城市化建设的同时,忽视保护耕地的倾向。在如何处理耕地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关系中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

1.城市土地闲置与撂荒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基本建设规模的大幅度增长,一些地方出现了城市土地闲置,甚至撂荒。从广义上讲,城市土地闲置是指:(1)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及时对土地加以利用,或土地利用率未达到规定要求,致使土地处于未被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的状态;(2)各种非法批地所造成的闲置状态;未经批准已圈占了土地,以及未征、未用或利用不充分所造成的闲置等。1995年,全国开展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清理工作。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全国共清查出非农建设闲置土地600平方公里,为1994年全国各项建设用地总量的27.3%,其中耕地270平方公里,占45%。通过清理,已复耕240平方公里,占闲置耕地的88.9%;限期开发建设9000公顷;调整使用2000公顷;收回土地使用权4000公顷。另外,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目前我国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废弃地累计约为133300平方公里。其中,由于从事开采矿产资源、烧制砖瓦、燃煤发电等生产和建设活动废弃土地约为33300平方公里,其中70%左右为耕地;全国因兴修水利、修筑铁路、公路等建设活动废弃的土地及农村坑塘、建筑取土等零星废弃土地约为100000平方公里,这之中耕地也占到50-70%。

2.城市违法用地现象严重

1995年,全国有1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按照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要求,结合贯彻国家土管理局《关于全面清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的通知》精神,对1992-1994年贯彻执行土地法律、法规的情况开展了土地执法检查。据《中国土地报》报道,陕、粤、赣、豫、皖、鲁、吉、川、湘、浙等10个省,1992-1994年共清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32万宗,违法用地面积达500平方公里,浙、粤、桂3省区违法占用耕地达753300公顷。晋、辽、浙、津、鄂、闽等省,清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41627宗,违法用地面积7687公顷。在土地资源短缺的江苏省,1993-1994年便查出违法用地8010宗,违法用地面积达3445公顷。这种大规模的集中占用土地和违法滥用土地,不仅远远超出了经济建设的正常需求和实际可能的开发能力,而且是外延发展、粗放经营、以牺牲大量土地资源为代价的。

3.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根据1995年城市建设统计年报,全国640个城市建成区19264.2平方公里,空闲土地按10-15%计划,这些城市用地潜力达1926-2890平方公里,如按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用地指标城市人均用地100平方米计算,可安排城市人口1926-2890万,此潜力仅是充分利用城市空闲土地得到的。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有城市建设用地有很大的内部挖潜改造能力。此外,我国城市建成区平均整体容积率太低,1990年全国455个设市城市建成区平均整体容积率只有0.31。城市用地结构亦不合理,在结构上存在工业用地比例过大,商业用地比例偏小,道路用地比例过小的问题。用地结构不合理造成地不能尽其用,土地产出效益差,土地价值不能体现。1991年全国城市土地平均工业产值7277元/平方米,地均利税715元/平方米,且因城市规模而差别大,20-50万人口城市地均工业产值6625元/平方米,地均利税525元/平方米,20-50万人口以下城市地均工业产值2459元/平方米,地均利税265元/平方米。

4.乡镇企业布局分散,用地规模过大

1996年全国共有乡镇企业单位数2336.33×104个,职工1.35×108人,全国乡镇企业集聚在县镇的仅占1%,在建制镇的占7%,其余98%的乡镇企业少数在集镇,绝大多数在村及村以下。由于过度分散,使用地规模至少增加1/3,出现了不注意节约用地,大量圈占农田,削弱农业生产的问题。

5.城市用地增长速度超过人口增长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增长需要相应的土地供应,从而占用部分耕地,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但是,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盲目扩大占地规模,把城市的合理发展不适当地变成乱占耕地,应予以纠正。1986-1995年,我国城市数量由321个增加到640个,增长近1倍,城市人口和城市非农业人口分别增长65.1%和51.6%,城市用地面积和建成区面积分别增长42.5%和90.2%,建成区平均每年扩大1015平方公里。城市越小,人均建设用地越多,小城市(20万以下)分别为特大城市(100万人以上)和大城市(50-100万人)的1.91倍和1.62倍。

四、发展城市化建设,保护耕地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已面临耕地不断减少的严重威胁,保护耕地是我国一个基本国策,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采取有效措施,既加快城市化进程,又切实保护耕地。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

通过供地机制的变革与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乱占滥用耕地的问题,进而推动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和集约利用。通过调查研究,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中体现城市人均用地标准、城市容积率、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等。使所建指标体系,既有利于城市化建设,又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既达到发展建设的目的,又起到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的作用,缓解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矛盾,变矛盾为协调和统一。

2.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调控土地的基本手段,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潜力,科学地预测未来土地需求,调整各类用地结构和数量,从而综合平衡土地供需形势,达到宏观调控土地的目的。城市规划是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研究城市密度的前提下,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形态的总体设计,并通过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来落实。必须将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起来,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基本方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3.控制乡镇企业的发展,避免乡镇企业占用过多的耕地

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人、财、物等资源必然流向城市,通过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技术以及服务等便利条件引导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城市集中,可以避免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占用过多的耕地,达到节省建设用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4.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

城市的发展建设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更多地通过实施旧城改造,确定以内涵为主的城市发展方针,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容积率、产出率,增加城区容量;搞好城市规划工作,坚持城市建设不求最大,只求最佳的原则,利用市场机制不断调整区域城市结构、城市用地结构和用地布局,考虑城市、集镇相互协作、取消重复设置,减少城市化过程中不必要的耕地浪费。把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为集约化经营土地。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服务。

5.根据具体情况,改革现有有关不利城市化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制度和政策

制定出一系列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政策,改革现有有关制度和政策,以利于技术、资源和人才的流动。如改革城市户籍制度。凡是基本上放弃农业生产,脱离农村,在城市做工、经商、经营企业,并成为自已和家庭的生活来源;长期居住城市并有自己住房,或有能力长期租住房屋的农村居民,应该改变户籍关系,变农村户口为城市户口,享有同其他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对于已经获城市户口的原农村居民,不再作为农村居民,也不再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收回分配的责任田或口粮田。同其他城市居民一样,脱离同土地,特别同耕地的直接联系等。

6.依靠法律、法规制止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对耕地保护不利的方面

对于城市化发展中对耕地保护不利的方面,必须依靠教育,法律、法规,严格审批手续,采取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保证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对重复、潜力挖掘不够等乱占耕地的项目则严格禁止,防止借城市化发展理由使耕地资源大量流失。

总之,城市化建设对减小耕地的占用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十分有效,我们应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搞清城市化建设(规模、速度)、耕地、经济承载力、人口等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节约利用耕地角度制定城市规划和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措施和政策,探索城市化的发展途径,不断挖掘城市土地的潜力;另一方面建立有利于城市化建设的土地管理体制。

城市化道路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发展同社会生产力存在着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客观存在着。世界城市化道路的发展过程就证明了这一点。人口城市化和人民生活方式城市化,既指示了经济结构的现代化,也衡量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当然城市化建设尽管占用一部分耕地,但远远低于限制城市化的发展所带来的人口增长及农村人口非农业占用耕的数量。因此,为了实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必须发展城市化建设。但在发展城市化进程中,要处理好保护耕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1999

2.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7

3.国际统计年鉴,1997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篇12

(一) 社区文化的内涵

我国学者从广义和狭义上对社区文化进行了界定:“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的总和;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文化现象的集成,即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特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群体意识等文化现象。”

由此可见,社区文化的涵义涵盖了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的内容,既包括了文化设施场所等物质文化条件、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又包括了村规民俗、法律规范的制度文化,以及各类社团组织。

(二)社区文化的作用

1、塑造提升的作用

由于社区文化内容广泛, 因此能够为居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用科学精神武装自己,从而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达到正确看待自身与自然和社会关系的目的,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迷信邪说, 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促进相互联系的作用

当今城市里的许多居民由于工作繁忙,压力较大,对社区及其他人和事务不关心,这种情况造成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沟通越来越少。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为居民促进感情、加深了解提供了平台。丰富的文化生活能够不断促进人与人的交流,使得社区居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不断增强,协调了人际关系。

3、休闲健身的作用

社区文化建设有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娱体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充实居民生活, 并通过居民的广泛参与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可以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通过设立体育角, 成立健身操队、武术学校、健身健美学校等, 能够推动社区全民健身活动, 提高居民的身体素质。

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社区自身不够重视

社区文化建设在一些地方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一方面社区文化建设要有一定的投入,但在短期内又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发展社区文化的积极性不高。一些社区管理者认为文化建设是可有可无的事,无关社区发展的大方向,致使社区文化发展缓慢。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居民的文化活动由于得不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发展受到了限制。此外,一些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主动性不强,也限制了社区文化的发展。

(二)缺乏专业的社区文化工作队伍

建立专业的文化干部队伍,是发展社区文化的重要人才保证,但当前社区中缺乏专业的文化干部队伍,有的社区将负责其他事物的工作人员用来临时为文化工作服务,使其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相混淆,造成不同的工作任务和内容没有分开细化,各项事业都无法有效开展。由于缺少专业的文化工作人员,且人少事杂,管理干部在工作上往往力不从心,效率也随之下降。此外,由于社区文化工作机构效益不好、工资待遇低、办公环境差、工作负担重,现有人才队伍难以稳定,更无法吸引新的人才。

(三)社区文化投资途径有限,经济主体未能广泛参与

目前,社区文化活动主要分两部分,列入地方政府社区建设的文化活动主要由国家出资, ,居民自发组织的社区文化活动则主要由社区居民自筹资金。可见,社区文化产业的投资渠道比较单一,未能充分吸引各类经济主体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产业发展缓慢。

三、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地方政府要对社区文化建设加大支持力度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因此,地方政府必须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比如,制定城市建设规划时要考虑社区文化场所和设施的配套,在制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制定社区文化的发展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将社区文化建设资金列入每年度的政府预算中,努力培养一批社区文化活动骨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活动。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工作队伍

社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专业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引导。首先,应当建立一个隶属于社区管理机构的文化工作站,配备相应的工作设施;其次,要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待遇,改善其工作环境,以稳定工作人员队伍;第三,在社区文化工作站工作人员的选用上,要有严格的录用程序,保证他们是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工作队伍。

(三)让更多经济主体参与到社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中

我们在发展社区文化产业时,不能像对待经济产物一样,要求其立刻产生出明显的经济效益,而要以符合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首要目标,不能因经济利益的驱动而违背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社区文化事业的投入,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各种经济主体运用多种经营方式和投资渠道参与文化产业,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同时,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对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建立经营性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共同发展、以社会效益为首位的文化事业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阿雷恩・鲍尔德温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高占祥.论社区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篇13

构建以城市为中心的物流中心是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要求。一般来说,城市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而且物流设施和基础建设齐全,流通人力资本高,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城市与周围地区存在不对称性,在这种非对称结构中城市扮演着“中心地”或“增长极”的作用,以其为核心枢纽将其他地域“极化”成一个商品流通整体,所以在此意义上讲,城市化物流中心所辐射的经济区域属于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Boudeville)提出的“极化区域”(P。l。riz。bleRegi。n)。德国学者克里斯塔勒(W·Christ。11er)曾指出要有益地组织生产与流通,必须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构成的空间市场结构,优越的市场空间结构对产业配置可以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而且他认为任何产品和劳务必定有一定范围的市场区,在此范围内可能达到的最大销售额和营业额就是该产品和劳务的限界值。城市化水平是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反过来物流产业的发展也伴随着城市化,促进城市工业生产的发展,充分满足社会需求,提高社会分工协作水平,也会促进金融、服务等其他经济的协调发展。“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城市的发展也可以带动周边地区、中小城市和农村的繁荣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商品流通体系。未来经济发展越来越呈现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趋势,其中城市化起主导作用。从80年代末以来,我国大城市平面规划面积扩张了一倍多,小城镇遍地兴起,从1978年到现在,全国小城镇增加了4万多个,下一步需要走向适当集中。而且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人均GDP达到600——2000美元时,是加速城市化增长的阶段,现在我国正处于这一阶段,所以可以预见,在今后20—50年内我国发展中以城市化为中心的物流中心将会成为物流产业增长点的核心之一。

二、条块分割和区域封锁是城市化物流中心建设的两个严重任桔

物流中心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是专业化分工和协作,而条块分割和地区间区域市场的封锁的存在却严重制约着城市化物流中心建设和发展。条块分割的存在和影响已有大量文献和论著进行分析,本文就区域市场封锁的表现和影响作初步探讨。

虽然我国至今还缺少一套比较完整的度量指标,但不可否认我国经济中一直存在着地区间市场封锁问题,即地方政府采取具有保护性和倾斜性的行政、经济及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过本地区的商品流通过程进行限制和干扰。以上海为例,1997年上海市场实现贸易额约2010亿元,批发为1300亿元,销往外省只有230亿元,仅占全部批发额17.6%,说明即使象上海这样的经济金融中心也存在着地区流转量小,市场辐射能力萎缩的问题。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曾选取北京、上海、广东、辽宁、四]!!和陕西作为样本研究了我国1987—1991年国内省际贸易的情况,见表及和表2。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外省购进的消费品总额比重还是销售到外省的消费总额比重自1987年到1991年以来者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地区间商品流通的发展比整个商品流通的发展要滞后。

从表2中数据可以自出,除了陕西省以外,其余五省市的外省依存度1991年比1990年都有所降低,六省市的平均依存度也从25.1%下降为22.3%。虽然这项研究是以消费品为对象展开的,没有考虑到生产资料的地区间流通情况,而且没有对个体、私营等其他所有制形式的情况加以完全统计考察,但是从一个侧面还是说明了我国商品流通中地区市场封锁严重的。

表1:六省市消费品省际流通情况

表2:六省市消费品省际流通的依存状况

商品流通过程中形成地区市场封锁现象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其中有中央及地方、地方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等若干经济主体利益交织在一起,但对物流中心的影响却是重要的,表现为:

地区市场封锁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一是工业和农业结构不合理;二是基础产业和加工工业结构不合理;三是产业结构趋同化,如我国中部和东部工业结构相似率为93.4%,西部和东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3.5O,西部和中部相似率为97.9o。这种不合理性降低了地区间的比较优势,减少了商品流通的相对规模,使物流中心的生存空间受到相当挤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和时间内保护了本地区企业占用的资源和市场份额,增加了物流中心开展业务的难度,削弱了物流中心所可能带来的比较利益。而且现阶段我国物流产业规模功能的不完善,无法缓和及调节各个经济主体的利益矛盾,影响和调整生产消费结构的作用也未充分实现,物流中心打破和冲开地区封锁的难度相对增大,从而说明形成全国范围内有影响的物流中心的外部条件是欠缺的。

三、城市化物流中心的布局和规划

城市化物流中心的区域划分原则是应该按“经济区域”而不是按“行政区域”进行,虽然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可能出现某种重合和一致,但他们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区域不象行政区域划分有着明确具体的界限,经济区域的界限是模糊的,是一条过渡带,这形成了经济区域的开放性。他们之间的另外一个差别是行政区划分常以自然地势、人口数量。物产富饶程度、交通运输条件以及行政管理作用等因素为依据,他具有相对长期的稳定性,而经济区域的发展表现得相当活跃。

物流中心如果按行政区域进行划分,计划区域的资料更易于收集,容易为政府所关注和支持,但其弊端也很明显,即强化了行政干预力量,往往会违背市场规律的作用。尤其是对物流中心这样的企业化组织来讲,市场化运作会受到严重制约。按经济区域发展物流中心则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体现了自然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发展和布局条件、经济结构和地域结构、劳动力素质和技能。市场化程度等方面专业化发展。同时,也体现了在物流中心的完整性和开放性。所谓完整性,指物流中心提供了经济区域内各个部门的相互联系,经济区域的内聚力一定程度上正靠物流中。O得以维系;开放性是指物流中心不断从外界获得商品和信息,同时又向外界传递商品和信息,以维持经济区域内以及不同经济区域间的相互联系。

而我国传统的流通过程的情况是商品流通分散集中在各个行政区域内,区域间联系较少。说明区域划分不是以经济区域来划分的,这种情况得以存在并维持的基础是地区间趋同的产业结构和行政手段的人为限制,其低效率和低效益使其越来越缺乏生命力。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二者经常发生矛盾,对“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这个问题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观察我国商品流通发生的实践可以发现,区域流通现象已逐渐显现。如上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广东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环勃海地区和闽南三角洲等,这些区域流通市场可以使各区域获取、享受分工和流通比较利益,促进了产业、技术在空间的转移,当然同时也要防止产生比行政区域更大的市场封锁,这在相当程度上靠政府“外在”手段解决。

四、城市化物流中心建设和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应该看到,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物流中心提供了广阔的赢利空间,同时也对物流中心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物流提供成本优势:物流中心既然是第三利润源泉,一个重要作用是通过物流管理的专业化降低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出贡献。如库存控制、通关业务、租赁等业务的优化将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我们要转变过去那种只重视产品成本,忽视流程成本的做法。流通成本是企业总体运营成本(TCO)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系统作为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之一,它所产生的成本会较大地影响整个运营成本。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