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硕士论文实用13篇

农业经济硕士论文
农业经济硕士论文篇1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业经济发展;作用机理

1农业信息技术在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

1.1农业信息技术有利于密集化农业就业结构知识的出现

农业信息技术产业化和传统农业的信息化促使生产要素的投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重要的生产要素由之前的要素逐步地变为知识、技术和信息等要素,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比较,脑力劳动所占的比重在逐步地增大。知识密集型产业,如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对脑力劳动者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现在的农业相关就业人员如果想要高效率完成自己的工作,不被社会所淘汰,就必须利用一切时间加强自身学习,用先进的知识与技术武装自己。

1.2农业信息技术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向更高级的方向

发展具体的表现为:传统农业得到改造,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推动农业产业化过程向自动化、信息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造,农业生产效率较之前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另外,农业生产模式不再是以前的粗放式大批量生产、高消耗生产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两高一优高度集中式生产模式,农业生产由之前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方向转变,前者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这为部分劳动力向获利更多的产业部门流动创造了机会,农业产业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得到根本性的调整,促使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农业信息技术还有利于新兴产业的形成,如农业信息网络服务业、农业应用软件制造业、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业等,作为农业领域先导产业的农业信息产业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农业产业逐步地向农业产业技术高技术化方向转变。

2农业信息积累在加快农业技术进步方面的作用

农业信息作为知识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地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和传统农业不同的是,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农业生产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准确有效的信息支持,为了最终达到增加生产经营中的确定性,减少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我们需要将土地、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进行信息化操作,促进其紧密协作能力的发挥。信息化的这种效用在农产品创新、市场开拓、农业技术更新换代等重要环节上应用较为明显并且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都有所体现。换句话说,农业信息、知识和智力资源现在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战略性资源。农业信息是农业知识和智慧的基础,农业知识是农业信息的积累,农业智慧是农业知识的激活。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农业信息的指导。如果我们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产前、产中和产后。农业信息对产前的指导具体表现为消费变化、市场供求状况预测等信息可以帮助农民确立生产门路,发展产销对路的农产品。产中主要是用种量、出苗率、基本苗数、有效穗数等要素信息的指导,为了尽可能地确保各产量要素信息和总目标产量的最终实现,在各阶段各环节实行生产控制。同时要确保各种新技术信息能够及时地传递给生产者,促进技术物化,增加产量,提高品质。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相关人员一定要参照劳动消耗量信息、物质消耗量信息、管理费用信息等成本信息来展开成本支出的控制工作。而在产后,农产品的包装、价格、销售渠道等营销策略都要在市场消费信息的基础之上来进行确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我们需要按照市场供求趋势、价格升降趋势、对手的实力和应用策略对自身最终的竞争方式和方法进行确定。通过上面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决定劳动者素质、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物质与能源开发和利用程度的关键性因素逐步地转变为农业信息、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科技知识,科技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生产力。经过物化的科学技术具备更加强的能力创造使用价值,经济效益最大化更能有所保障。农业信息化在加快农业信息,尤其是农业科技信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程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农业生产经营面貌可以得到有效的改观,最终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

3农业信息化在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的作用

3.1农业信息化可以有效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管理效率

对于政府来说,信息技术是一个非常好的帮手,政府不仅可以在它的帮助下成功地实现农业产业化管理方式的转变而且它还能为政府提供便捷高效的宏观管理模式与手段。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处于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企业,农业信息技术是他们改善原有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市场营销、企业风险等管理模式的得力助手,通过它的帮助企业可以有根据地对自己的管理模式进行升级改造,有效地降低了自身的管理成本和风险。

3.2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农业产业化活动空间的拓展

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全面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业将逐步地发展成为农业产业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摆脱传统资源的束缚,按照市场的实际需要,将信息、技术和知识作为传播的纽带,有效地建立各种灵活多样的农业经营实体。除此之外,农业信息活动,如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物流配送、网上结算等都离不开农业信息服务的配合与支持。在农业信息服务的推动下农业信息活动才能更加顺畅。

3.3农业信息化能够增强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能力

农业信息化赋予农业信息和知识新的意义,两者开始作为新的资源要素被应用到农业产业化的各个环节,对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传统农业要素的集约程度与配置关系进行引导、控制与改变,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且进一步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科技和知识含量的显著增长,这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增强。

3.4农业产业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产业化农业主要指的是紧跟市场发展步伐,知识密集程度高,系列化生产经营配套,企业化集团优势突出的市场农业。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更有利于我们将农业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氛围中,增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实力;农业信息化更有利于我们将强优农业企业进行联合,为我国农业经济在跨国竞争中占据更大的优势奠定基础;同时,农业信息化还有利于我国农业开发网上贸易和电子商务,这可以为农产品和农业服务贸易快速交易通道的直接建立提供良好的条件。信息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命线,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打造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徐崇志,李青.国外农业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与我国农业信息中心技术发展途径探讨[J].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2007(3).

[2]唐启国.浅谈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信息化建设[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1).

[3]张向先.基于网络经济环境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07(12).

[4]张德修.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趋势、前景及对策[EB/OL].

[5]刘楠楠.关于农业信息化的若干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3(4).

[6]缪小燕.试论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J].图书情报知识,2003(1).

[7]崔岩,郑少峰.农村信息化及其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2(5)

有关农业经济硕士论文范文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

我国辽源广阔,农业资源较丰富,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关系我国国民生计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农业经济的发展备受国家的重视,三农问题逐渐成为我国中央及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我国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实行集约化农业生产方式改革,逐渐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倡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主要介绍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分析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农业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以及实现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为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稳定社会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农业经济是一种资本高度密集,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相结合的生产模式,主要体现的是集约化思想,但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多,人们生活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种种因素影响,导致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日益尖锐。力求从技术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集约化生产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发展是解决这些矛盾、冲突的突破口,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经过体制改革,运用各种先进技术,在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的条件下,能够永续利用农业资源,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最终满足现代人类以及我们的千秋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生态环境、农业、农民、农村等多个领域,强调实现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使社会人类社会、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生产都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确保农产品的稳定供给,满足人类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丰富社会产品,重新调整农业经济产业结构,加强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与投入。③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合理开放、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业经济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作物面积比例较大,主要用于蔬菜以及果树的种植,但由于农村信息闭塞,农民无法及时、准确的把握市场经济需求的瞬息万变,常常会存在跟风现象,导致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趋同,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滞后、脱节,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较为严重。

2.2农业经济增长缓慢

一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大力发展工业以及城市建设为主,采用剥夺农民以及剪刀差的农业补偿方式及支持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大量的农业资金流入城市以及工业产生,农民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无法积累并投资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2.3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

我国农业发展规模较大,但缺乏科学、系统的规模化管理制度,种植较零散,导致农产品品种以及质量水平较低,同时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农产品的各项指标都没有达到国际相应标准要求,缺乏市场竞争力。这些问题都是导致农民不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因此进行集中式进行规模化种植高质量农作物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2.4生态环境恶化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以机械以及农业化学品位主,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破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严重浪费水资源,一方面导致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也对空气和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②农膜、农药、化肥等会破坏土壤、大气以及水体的自然生态循环,其使用残留物也会造成严重污染。③过度使用化肥、地下水以及农业机械导致土地板结以及土地盐碱化问题较严重,可适用土地面积大大减少。④一些规模化经营的农产品加工厂的废弃物,家畜养殖场的粪便,农业生产消耗产生的废弃物,对农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都有较大的破坏力。⑤人类无节制的向大自然索取农业资源,水土流失以及土壤沙漠化问题凸显;使用的农药等农业化学品会在农产品中残留一些有害物质,人们的安全饮食问题得不到保障。以上问题都成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3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

3.1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经济与经济效益高度统一

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有效利用,努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及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应不断改善、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

3.2综合利用资源,提高初级生产力

所谓初级生产也就是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有利于综合利用资源,达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同时农业经济发展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合理开发并利用,对可利用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开发,增加可利用土地的面积。

3.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形成技术密集型农业

科学技术是任何一个产业创新与发展的不竭动力,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成果,突破传统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模式,形成技术密集型农业,使资源、技术、农业以及社会都能够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4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4.1提高农业科技发展水平

未来农业经济发展应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研究与发展,同时应不断学习并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比较先进的一些技术,并适当引进农业种植技术和生产技术,积极引进经济价值比较高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进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使农业科技不再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力落后的主要原因。

4.2建立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管理机制是确保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前提。首先可以建立农业合作社,引进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以及生产机械进行统一经营和管理,提高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率,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应实现农业产业化种植,引进高价值的经济作物进行统一种植,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有利于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4.3加强农业资源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保护

①可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以及农业生产方式,避免农业灌溉水资源的严重浪费,环节水资源紧缺问题,也选择可以使水资源不受污染的农业技术,避免造成水体污染。②应尽量减少农药、化肥以及农膜等污染,选择低污染或污染,同时有助于生态良性循环的清洁农业技术。③国家应加强对农业资源的控制以及宏观调控,杜绝以牺牲生态环境,盲目追求农业经济收入的行为。同时加强草原退化以及水土流失等问题的治理力度,积极实施退耕还林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④应在农村建立农产品的深层次加工,以及农副产品的回收再加工系统循环产业链,提倡循环再利用、多次重复利用的节约思想,形成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尽可能减少资源浪费现象。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方向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不断探索与实践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诸多矛盾和问题,我们应坚定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创新并发展农业科技,坚持生态保护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真正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李佳穗.农村法治问题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2011(6).

农业经济硕士论文篇2

目前我区农业推广系统中普遍存在人员学位、学历偏低的现状,大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农业推广、管理和科研工作的人数较少,加之对农业推广硕士招收对象的条件要求较高、学费较贵,致使生源的数量匮乏。扩大招生规模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树立正确认识,加大宣传力度。面向社会、面向农业部门、面向基层,广泛阐明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与相应学科的农学硕士学位的联系与区别。进而打消考生与用人单位的等级顾虑,吸引更多的优秀在职人员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农业推广硕士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与农业技术推广、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的一种专业学位,与MBA、MPA、工程硕士、教育硕士等同属于一类型的学位,是一种正规的研究生教育,与相应学科的农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只是培养方式、知识与能力要求等方面有所差异,不能说谁高谁低,谁优谁劣。

其次,面向经济主战场,积极与政府部门或企业合作,开展“联合办学”或“合作培养”,解决学员的学费问题。农业推广硕士的生源全部来自本自治区,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应该要积极投身到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近年来,新疆人才流失相当严重,面对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提高各农业领域骨干人才素质,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提供智力障。只有招生规模扩大,才能在充足的生源中择优录取,保证生源的质量,提高培养质量。

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聘用高级职称校内外指导教师,实施双导师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大多来自基层单位,所在地区较闭塞,收集和查阅相关文献较为困难,独立研究能力较差。双导师制就是指研究生的指导教师由一名校内的指导教师和一名研究生选送单位推荐的、来自农业推广一线的指导教师共同担任。校内导师需在研究生专业理论水平的提高、研究论文关键技术和方法的掌握、相关领域国内外前沿的了解以及收集相关的文献和资料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并组织任课教师参加全国农业推广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全国性农业推广硕士师资培训项目,加强研讨交流。

三、规范化培养环节建设

我国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等领域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应用、强调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秉持课程体系突出整体性、综合性、宽广性和实用性的原则,组织相关任课教师收集、研究、引用领域协作组编制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根据教学中实际情况更新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应着力强化农业推广硕士生产与实际、管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同时也要考虑他们接触新方法、新理论不足等特点,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灵活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专题讲座、课堂讨论、主题报告、观看录象资料、实地参观考察等多种教学方式,注重学员与教师双向互动,着力提高面授效果。利用现代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在教学时间上的安排上,要合理设置学时,注重面授和自学相结合,规定最少授课时间,多安排学员双休日、节假日到学校上课。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主要是行政人员、科研人员、高校教师等,他们多数为单位骨干,工学矛盾比较突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要求学员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6个月。每门课程缺勤达1/3以上不能参加考试。

在实践中,由于大多数学员在学习的同时还兼有繁重的工作任务,部分学员还集行政职务、技术职务于一身,仍有部分学员由于种种原因(如出差,单位不够支持)等不能做到要求。校方考虑到此学工矛盾,灵活安排授课时间,实行弹性学制,对工作忙的学员,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通过加强课程建设这一重要的培养环节,为提高培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程考试的难度和课程考试的形式上,应体现农业推广硕士的特点和教学形式多样性和全面性。课程考试的形式应根据具体的科目与实际应用性进行分门别类的考试或者进行论文撰写以及讨论等形式进行。同时也要加强对专业研究生的课程教学管理,严格实行签到考勤制度,缺课超过所学课程实际学时的1/3者,不得参加所学课程考试,有的学员缺课严重,随意大,停课自学现象时有发生等现象,强化研究生课程的面授学时管理。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平衡开卷(闭卷)卷面成绩。

四、把好学位论文质量关

农业经济硕士论文篇3

2、掌握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知识。2015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绿色化”建设,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发展理念,现代农业正在进入生态化、循环化、低碳化的可持续农业发展阶段。农村与区域发展人才需要掌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掌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社会管理及规划设计等知识,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3、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趋势。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正在协调推进。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减少农村居民数量,促进更多的农民“进城”,在城市工作并安家落户;通过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新现象、新问题,而这些应该是农村区域与发展领域学生当前需要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二、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1、生源结构多元化,专业基础较差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硕士生的本科专业学位结构比较复杂。根据郭时印等(2009)调查,农业推广硕士考生主体是行政人员、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为例,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学生占大多数,但还有很多其他学科(如教育学、文学等)的学生,而且具有农林学科知识背景的学生占的比例很小,专业基础比较差。

2、师资队伍比较缺乏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发展多年,但师资力量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高校长期以来单一地采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现有学校专业领域的科研优势和教学资源主要围绕科研项目运转,倾向于相关学术研究,致使许多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重理论、轻实践,专业面窄、知识结构单一,不能根据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尽管配备了第二导师队伍,但第二导师实际参与度不够,尚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3、实践能力培养较难

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专业学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非常重要。从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看,注重实践教学已经成为这些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共同特征。而我们的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生普遍对农林发展缺少感性认识,迫切需要直观、生动的实践机会。但目前实践教学机制不完善,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以课堂理论课教学为主。尽管制定了实践教学方案,但由于受社会经济条件限制,难以开展课程实践观摩、调研等活动。

三、提高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1、提高生源质量

对于应届本科生,可以利用学校的校园网、广播、校报、论坛和各类学习讲座等途径与场合,宣传现代农业,激发青年学生投身农业的热情,传递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报考与培养信息,引导具有农林学科和农林经济管理知识背景的本科生报考;对于从事农林经营管理的在职人员,则可以通知互联网、农林行业通讯和报刊杂志等大众媒体,传递研究生招生信息,扩大领域的社会影响力。通过这些渠道宣传,吸引具有农林学科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员进校学习,提高生源质量。

2、建设师资队伍

加大对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的支持,培养一支熟悉研究生培养规律的导师和任课教师队伍;要完善“第二导师制度”,充分发挥第二导师作为实践导师的作用,并增加第二导师的权利与责任,为研究生实践研究提供指导与帮助,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第一、第二导师的互补作用,共同培养研究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可以建立课程组,落实教学任务,积极探索教学方式和方法,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稳定任课教师队伍。

3、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在农业推广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重视实践教学,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将实践研究教学方法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并渗透到专业课教学工作中。要增加实践参观考察环节,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并重;开设实践类课程,由外聘实践单位的专家以专题讲座方式授课;建立与实践教学相适应的导师、任课教学队伍,更好地发挥第二导师作用;尝试改革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制度,硕士学位论文可采取论文之外的调查报告、社会实践工作报告等实践研究成果。

4、教学和研究要紧跟形势发展。专业硕士是应用型人才,教学和研究的内容要紧跟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关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鼓励学生积极申报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农村绿色发展的途径与技术手段等,为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环境和提高农民收入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碧芬等.以农科大学生创业为导向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9(6):87-91.

[2]林建华、沈月琴.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2012,30(2):52-54.

[3]郭时印等.农业推广硕士生源问题调查及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9,(3):33-36.

农业经济硕士论文篇4

1.农村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社会的各个领域,建设广西新农村必须把握其具有后劲、潜力的环节。农村教育是文化教育及其他领域的基础,是新农村建设中最具有后劲和潜力的一部分。

有研究表明: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还较低,有些地方封建迷信活动猖獗,斗殴现象。也时有发生;同时,这些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总体仍然偏低,远远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因此,搞好农村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当地农民素质为建设新农村提供物质基础和前提,还能提高农民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最终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教师――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西部农村的基础教育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普九”验收工作逐年推进,41个攻坚县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全区基本实现“普九”;教学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初中新课程改革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过全区教师培训工作的展开,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得到更新,教育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整个初中教学更进一步地实现了素质教育;在初中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基础上,计划于2008年开始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

然而,农村教育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师资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是当前困扰广西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离开了教师,任何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只会流于形式,师资的数量和质量又决定着农村教育的成败。然而,由于农村的生活、教学环境及工资待遇与城市相差较远,使得能力较强的教师调离农村。正是由于农村缺乏优秀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最后影响到农村经济、民主的发展。

总之,农村教育要发展,就要培养留得住的优秀教师。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为建设新农村教育培养教师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这也是发展农村教育,培养建设新农村人才的关键。

农村教育硕士――农村教育发展的生力军

为了解决中西部农村教师匮乏和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我国教育部2004年开始启动、2006年正式推动实施了“农村中学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在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大学生中,选拔部分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529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高中任教,培养优秀中学教师,以此来提高农村中学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1.农村教育硕士的含义及性质

关于农村教育硕士的含义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一般认为:我国为了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水平、减少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背景下设立的政策性的专业教育硕士学位,它的招生对象是自愿到农村支教的优秀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是我国农村中学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的培养对象。这些学生可以获得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的入学资格,目前国家规定的条件是必须在农村地区服务至少5年,服务期满后,原则上鼓励农村教育硕士在农村长期任教。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两种,2004年规定的是:“1+1+3”的模式,即第一年农村教育硕士到指定的扶贫县高中任教,第二年到培养学校脱产学习研究生课程,第三年回工作岗位通过远程教育继续学习,撰写论文,完成答辩,获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第四、五年在任教中学承担教学任务。2006年国家新规定,实行“3+1+1”的培养模式,即到农村中学任教3年,第四年回到培养学校学习,第五年回到任教学校边工作边学习,完成论文写作和答辩,获得硕士学位和学历证书。由于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是一种新生事物,还处在起步和进一步的完善阶段,农村教育硕士培养计划的实行,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和谐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其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研究性人才的重大责任。

对于农村教育硕士的性质的理解可以在与教育硕士和教育学硕士相比较中可知。农村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及教育硕士的区别如表所示:

2.教师职业认同――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的必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为免费培养,毕业走向上是鼓励在农村任教。“‘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政策实施其基本价值是解决农村基层中学教师缺乏,教师队伍质量不高,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教师结构不合理,学科分布不均,教师的观念、知识结构陈旧等问题。其最高价值是完成引领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使命,履行中学教育教学研究学科带头人的角色和责任。”因此,在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实施中,教师职业认同的培育便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课题,只有注重了对农村教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优秀农村教师的培养才成为可能,从而才能实现农村教育的改观,实现经济与教育的有效互动。

所谓教师职业认同是指教师本人对“教师”这一职业肯定性的评价,“教师职业认同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过程是说,教师职业认同是个体自我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教师角色的过程;“状态”是说,教师职业认同是当下教师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农村教育硕士作为我国“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的对象,理应具备较高的教师职业认同,只有具备了较高的职业认同才能将个人的人生价值实现融入对事业的追求之中,从而实现该计划为农村培养优秀教师的目标。

农村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由“1+1+3”到“3+1+1”的改变,提高了在农村教育教学实践的环节,这恰恰说明了我国对农村教育硕士教师职业认同培育的重视。国外研究表明在教师的职业生涯初期,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相对较低,随着从教年限的增长,教师对职业认同的感知趋向积极。

然而,农村教育硕士毕竟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尚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之中。广西师范大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唯一一所有资格进行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的

学校,在培养机制上还存在着不利于农村教育硕士教师职业认同发展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农村教育硕士的选拔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个体选择教师职业的动机与教师职业认同程度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相关”。选择教师职业是自我价值实现需要的教师,其职业认同度比选择该职业纯粹是为了谋生的教师的职业认同度要高很多。职业认同度越高,专业化发展越高、越快。教师的职业认同是其专业发展的心理基础。因此,从农村教育硕士的选拔上看,选择动机应作为考量的标准之一。由于农村教育硕士未来职业定位在中西部国家扶贫县高中教师,因此,其选拔除了要考察学习、能力的条件外,更重要的是个人参与选拔的动机。教育硕士应选择那些立志从事教师职业,愿意为农村教育事业做贡献的理想高尚的师范生。只有具备了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感,走向工作岗位的农村教育硕士才能克服中西部国家扶贫县不容乐观的客观条件,成为真正“留得住,用的上”的人才,最终实现“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的真正价值。相反,如果只是看重农村教育硕士免试入学及免费培养等物质性的条件或把其作为人生发展的“跳板”,该培养计划的实现将成为泡沫。然而,根据我们对农村教育硕士所做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可知,就“您选择农村教育硕士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有25%的师范生选择农村教育硕士是因为“可升学读研究生,先过渡一下,再图发展”,仅有30%的是因为对教学本身感兴趣。而且大多数的师范毕业生在选择就读农村教育硕士时,对该项政策只是一般了解,考虑并不是太多,非常了解,并作了仔细思考的寥寥无几。

其次,从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上来看,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水平作为教师职业认同的基本方面直接影响到其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和教师直接生涯发展阶段。农村教育硕士的学位性质是专业性、应用性及实践性,其培养方向为研究型中学优秀教师,因此,无论是教育内容、教学方式还是在导师的遴选上都应与培养方向相一致。国外教育硕士的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上理论性较强,比如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的教育硕士课程主要有课程发展、教育政策、教育哲学、比较教育中小学教育、教育社会学及各学科专业课。然而,在我国,农村教育硕士在学校只有一年的时间,远程教育措施并未配套,特别是在广西这样的中西部地区,因此,开设过多的理论课并不现实,也不合理。由于其服务面向的特殊性,农村教育硕士课程开设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与实际教学问题的结合上:“在开设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专题、普通教育教学改革前沿热点专题、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实践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教学技能训练等公共课程基础上,还需开设农村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专题、职业理想教育专题、个人素质训练选修专题等”。在我们的调查中,针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完善这一问题,部分农村教育硕士生提出应该有专门的培养方案、合理安排课程的建议。一位农村教育硕士生在毕业小结中写道:“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它的措施不够完善。比如,在农村教育硕士的课程安排方面就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只是安排我们跟全日制硕士生上课,但一年又不能拿到规定的学分,于是,又要参加教育硕士的学习。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比较乱,没有规律性。还有,在我们如何完成学业,如何完成学位论文方面没有一个规范的管理和安排,使我们不得不各自为政,只能自己十分主动地到处打听,显得比较盲目。”由于近几年的研究生扩招,大学的师资和培养条件都跟不上扩招的规模,专门的培养农村教育硕士的“双师”型导师也不足,更谈不上农村教育硕士所需要的特色课程。

第三,配套性的保障性政策不够,难以保证农村教育硕士队伍的稳定性。通过网上调查,大学生在择业中考虑的除了经济压力、精神需求等问题之外,对到基层就业还有一些现实的生活顾虑。以上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种种顾虑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在鼓励农村教育硕士期满后继续服务于农村时,要采取相应的保障性政策,不仅让他们下得去,还要留得住,要让其乐意在农村中学工作,并能安心在农村工作,努力解决其到农村中学就业后在生活和个人发展上的后顾之忧。在所做的调查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经过5年的农村教育硕士生活,其教师职业认同程度较高,当提到“如果政府让您去农村小学、农村幼儿园或农村职业学校任教,您愿意吗?”大多数都选择了愿意;但是当提到毕业后,如果原单位要继续留用你,你是否回原单位时,而绝大多又回答是不确定;而在提到改进策略时认为该政策是好的,关键是落实政策的程序问题,建立落实政策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措施。

完善农村教育硕士培养机制,提高其教师职业认同对策探讨

完善农村教育硕士培养机制,通过培养机制的改进提高农村教育硕士的职业认同,坚定其为农村教育服务的信念,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首先,大力宣传我国的“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培育高等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为选拔优秀的愿意服务于农村教育事业的人才做准备。调查表明大多数的师范生在选择农村教育硕士时对该政策是一般了解、考虑不多,只有少数对该政策非常理解并作了仔细思考。该计划的宣传不得力导致了许多优秀而又愿意从事农村教育事业的师范生与进修农村教育硕士失之交臂,加大对“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的宣传,让师范生了解该政策的优惠政策及要求,将大大提高生源质量,有利于该政策的贯彻执行。培育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改革高师培养模式,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应做到以下几点:整体规划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对话;注重培养师范生科研、反思能力的培养,实现由专业到职业的自然衔接;改革师范生实习模式,学导制实现高校与中学的有效对话。

第二,完善培养模式,注重农村教育硕士的特殊性。农村教育硕士特殊性首先体现在“农村”上,是为农村培养优秀高中教师,因此在课程的开设上要增添有关农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课程;结合我区实际,在农村教育硕士培养中应注重开设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的课程,培养其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注重开发教育技术课程,提高其教育教学实际能力;注重开发远程教育课程,不断完善其学习及应用能力。另外,其特殊性还体现在实践性上,为了提高农村教育硕士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在导师的遴选上实行“双师制”,即应该有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家的培养也应该有中学一线优秀教师的指导,由此,才能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知识学习与技能的提高共同发展,才能充分满足农村教育硕士培养工作对教师在质量上的需求。在教学内容上,在拓宽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职业精神、教育理念、教学技能及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强化教学实践和案例教学,组织专家专题报告、学科教育教学沙龙及社会考察。

农业经济硕士论文篇5

1 农业工程专业硕士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背景

1.1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对人才需求层次的提高,单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促使农业工程领域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的发展。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建立多样性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多元化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大力发展以创新创业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大批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农业工程应用高级人才。

1.2 创新创业型专业硕士培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大规模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农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对农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山东“农业大省”“农机强省”的基础条件,积极探索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农业科技创新,以确保我国农业工程事业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从而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2]。

2 农业工程专业硕士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原则

2.1 优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

遵循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优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和企业需求,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导师选择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各培养环节的指导工作。严格中期考核淘汰机制,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体现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实行学位论文盲评以及预答辩淘汰机制,多种措施并举提高专业学位培养质量。

2.2 彰显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特色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更注重人才的能力和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新农村建设需求为根本着力点,以区域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为振兴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确实强调“创新性、应用性、特色性”,突出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

2.3 突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型紧密结合,所以实践锻炼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应从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出发,采取校企联合或与在企事业单位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多种方式,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场所。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重点、实践为抓手,强化素质教育,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

3 农业工程专业硕士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几点做法

3.1 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3.1.1 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

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立足于培养实践部门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农业工程专业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掌握农业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本工程领域内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和实现的手段。重视实践能力和基础知识的同步提高。科学构建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体现“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专业性”,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3.1.2 修订培养方案,强化工程实践教学环节

我院在学校研究生处统一部署下,不断修订完善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根据区域特点和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整合;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突出强调专业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实行校内学习与校外联合培养基地实践锻炼有机结合,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指导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实行校内考察和基地考核相结合,切实提高培养质量。

3.2 加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建立人才培养基础平台

3.2.1 注重学科交叉和知识融合,建设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为更好地适用现代农业对知识的需要,聘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高级工程师为兼职教授,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优秀人才。经过项目的实施,农业工程专业学位导师队伍中形成了一支学历水平高、年龄结构合理、科技创新能力强、教育教学水平突出的导师队伍。农业工程专业学位中现有导师24名,4名导师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高级工程师。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8人。不同职称结构、不同学历层级、不同知识结构和不同实践背景的导师组成的导师组,为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3]。

3.2.2 加强校外联合基地建设,完善校内实践基地

为提高校内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实验条件,所有教学实验室以及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训室,都对研究生实行全天开放,制定了校内实习基地的相关管理制度,使校内实践基地成为真正的创新基地、创业基地和就业实训基地。开展多种合作模式,创新校外基地建设,使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创新、创业与就业紧密结合,为研究生的就业奠定良好基础。近年来选择了8家国有大型企业作为我校首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锻炼提供了有利条件。

3.2.3 加大投入力度,改革完善运行机制,不断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

近年来,通过各类重点学科建设,国家以及省、校相关部门共拨付2 700余万元建设经费,除用于规定的各项投入外,有较大一部分用于专业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的添置与更新、师资队伍培养、面向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通过整合仪器设备、实验室功能分类,组建了以实验教学中心为基础的研究生实践基地,实践基地面积达到2 060.59平方米,固定仪器设备891台(件),总值约计9 409万元。

3.2.4 探讨科研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学科平台对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

把平台优势转化为学科优势、把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是农业工程学科多年来常抓不懈的方向,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农业工程学科科研资源丰富,平台建设完备。通过创新机制、引导转化,如今的省级重点学科、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均为农业工程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3 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建立适合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机制

3.3.1 在学生管理体系的建构方面

建立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点的奖励、资助制度,加强校企“全程合作”的力度。通过教育经费的多渠道支付形式为学生减轻经济负担,让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的实施成为可能。在专业建设层面,提倡分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或教授委员会成员兼任导师组长,建立了由导师组长、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研究生秘书等组成的专兼职研究生管理队伍,形成“专业学位建设齐抓共管、保证专业学位培养质量人人有责、培养环节管理环环相扣”的管理运行机制。

3.3.2 在质量控制方面

为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应加强以课程学习和设计为主要内容的考试制度,重点考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学位论文是质量监控的重要方式,可以采取多样形式,如实行“双导师制”,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把关研究方向,共同确定论文选题,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研究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撰写硕士论文,不仅提高科研工作水平,而且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增强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4]。

4 农业工程专业硕士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成效

4.1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通过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配套建设,学位点的实验条件、校内外基地建设、师资力量、教材建设等专业教学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变和增强[5],学位点的综合实力大大提高,2003年设立农业机械化工程二级博士点,2010年设立农业工程一级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设立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2009年“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研究生学位课程‘高等农业机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省级成果二等奖,2011年“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获得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

4.2 专业学位导师科研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目前,农业工程专业学位校内导师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科技厅项目、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省部级及横向题课题28项,科研经费1 260余万元;校外导师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12项,经费1 600余万元。已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科研经验丰富、科研经费充足的导师队伍。

4.3 提高了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质量

近三年农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一次就业率100%,考博率42%,申请专利28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参与省部级课题12项,为企业解决疑难问题32项,发表在国家一级核心期刊上的学术论文32篇,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8项。

5 结束语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我校农业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充分发挥农机农艺相结合的优势,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把握好专业发展方向。按照注重社会需求特点、同类互补和发挥自身优势的原则,突出专业方向的特色建设,走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道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创新创业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程瑶.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析[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0(4):7-10.

[2]付世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0(4):69-71.

农业经济硕士论文篇6

随着辽宁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改革及农业生产结构的深刻变化,农业生产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数量、质量和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也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硕士毕业生离校后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价、毕业生所在单位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以及毕业生的自我评价都蕴涵了很多有益的信息资源。因此,对硕士毕业生质量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进而进行经验总结和问题剖析,将为高校提供质量反馈和改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依据,推动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评价数据来源于2009年农业部科教司项目“东北区农业高校农科人才培养、社会使用及发展需求研究”对农科硕士毕业生基本素质评价的调查研究。农科硕士毕业生基本素质评价包括知识结构、外语水平、敬业精神、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科研(推广)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和其他能力等10个方面。本次调研涉及29个单位,其中省政府主管部门2个,省级农业推广部门7家、省市农业科研院所9所、高等农业院校1所,共发放调查问卷119份,收回119份,有效问卷100%。

1 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模型的建立

由于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对它进行评价时涉及到诸多因素,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不同,评价标准或自然状态模糊时,用单纯的定性评价或用传统数学方法很难达到优质的评价效果,对此可以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模糊决策,而模糊综合评价法则是其中的一种。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数学建模方法。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模型,可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对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进行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科学。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模型的建立是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开展对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的基本前提,也是实现其科学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关键。而建立此模型的首要环节就是根据具体情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图。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共包含10个指标(图1),这些指标的确定来源于2009年农业部科教司项目“东北区农业高校农科人才培养、社会使用及发展需求研究”中对农科硕士毕业生基本素质评价的要素。

根据图1得出评价指标:u(u1,u2,u3,u4,u5,u6,u7,u8,u9,u0)。

1.2 评价集的构建

评价集是对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结果的直接描述,可将评价结果分成4个等级,记为评价集:v=(v1,v2,v3,v4),其中v1表示好,v2表示比较好,v3表示一般,v4表示较差。

1.3 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

其中rik为二级指标各因素属于评价集 v=(好,比较好,一般,较差)的第k个评语vk的隶属度。隶属度可以由公式rik=dik/d确定,其中d表示评价总人数,dik表示对评价指标ui作出评价vk的人数。

1.5 评价结果的处理

首先给每个评价等级从高到低确定百分制分数段,约定好(v1)的成绩区间为[90,100],比较好(v2)的成绩区间为[80,89],一般(v3)的成绩区间为[60,79],较差(v4)的成绩区间为[40,59],然后,取相应分数段的中值95、85、70、50给评价等级赋值,得:

v=v1v2v3v4=95857050

则综合评价结果的得分为:f=b·v

2 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与分析

通过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评价的数据整理,应用上述评价模型对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进行了评价与分析[2]。

2.1 各因素权重的计算

2.2 综合评价

对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参评的119名人员评价情况如表2所示。

2.3 评价指标的处理

2.4 结论

评价结果显示,辽宁省农科硕士毕

业生质量评价等级是比较好的,也是对农业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肯定。但是,应该看到在比较好这一等级中,总体评价得分偏低,仅为82.78分。由此看出,提高辽宁省农科硕士研究生的质量是农业高等院校今后非常重要的任务。为了提高农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就业率,满足社会各方面及硕士研究生自身的要求,高等农业院校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农科硕士研究生质量的策略。

3 提高辽宁省农科硕士研究生质量的建议

3.1 优化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

要优化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农科人才为目标,重视通识教育。以上分析数据显示,只有33%的参评人员认为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很好。所以,尽快优化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已成为一种客观需要。

3.1.1 推进专业结构调整,改革课程体系 首先,通过建立完善的市场预警机制,准确而及时地预测和掌握市场动态,根据辽宁省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群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在巩固和提升原有的作物学、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经济管理、植物保护、园艺学、农业工程等专业优势的同时,应培育和发展农产品生产与深加工、生物工程、设施农业工程、精准农业与信息技术、绿色能源、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水资源合理利用、农产品检测、农业信息技术、农业物流管理等与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对支柱产业有迫切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不断使农科硕士研究生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其次,要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在课程设置上,力求做到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了解要深入,对非所学专业知识的了解要广泛,鼓励学生选修哲学、法律、语言、公关礼仪、心理学等有利于提高自身修养的课程,以及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外语等有利于提高自身专业外技能的课程,不断完善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体系。 3.1.2 加强各农业高校的校内和校际合作 在大学内部各院系之间进行人才的跨专业培养,或者在不同大学间实行互认学分,联合授予学位的人才培养制度,在农科硕士研究生教育上真正做到不拘一格,以此来加强辽宁省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社会竞争力和拓宽农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范围。

3.1.3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围绕辽宁省农业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和关键技术,吸引生物技术、新材料、农业高新技术等高层次人才来农业高校任教。要着力引进一批能跻身国际领先或国内一流水平的学科技术带头人,引进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掌握尖端农业高新技术的专门人才。倾力打造一支以国内外知名学者为领军人物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形成若干个整体实力居国内领先地位的学术团队。

3.2 提高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3.2.1 注重培养农科硕士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 上文分析数据中分别有25%和19%的参评人员认为辽宁省的农科硕士研究生具备很好的思维和科研推广能力,可见该省农科硕士研究生这两方面的能力仍需加强。因此,在对农科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探究式学习为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所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如高等农业院校要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课题研究,对有价值并具有可行性的课题研究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和设施保障,以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以此来培养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科研能力,这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具备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2.2 要注重培养农科硕士研究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其他方面的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等。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分别只有18%、24%、18%、 32%、27%和19%的参评人员对辽宁省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及实际操作能力表示十分认可,因此,提高高等农业院校农科硕士研究生能力和素质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农科硕士研究生不仅要具备优良的知识素养,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及适应工作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将其推进就业市场,参与岗位竞争[3]。

在农科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上,学校要重视实践环节,创造机会让他们参与到校内外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使他们在学习之余注意搞好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注重自身各种能力的锻炼和素质的提高,为学

今后的发展储备更多的竞争资本。例如学校可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鼓励农科硕士研究生参加寒暑期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创业大赛、辩论赛以及各种其他素质拓展活动,努力改变农科硕士研究生只埋头于实验室,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状,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使他们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社会交往、语言文字表达等能力以及培育他们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等素质,以保证农科硕士研究生在将来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4]。

4 结语

根据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的多样性和模糊性,建立了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有效地克服了评价中的主观因素影响,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获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根据评价结果得出,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等级为“比较好”,但在“比较好”这一等级中,总体评价得分偏低,提高辽宁省农科硕士研究生的质量是高等农业院校今后非常重要的任务。高等农业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进一步提高农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使其在充满挑战的新形势下,抓住机遇,成就自我,奉献社会。

参考文献:

[1] 吕跃进.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排序[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2,16(2):79-85.

农业经济硕士论文篇7

由于我国农业正面临着阶段性的新变化,致使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农业推广人才在“质”与“量”上的严重不足,成为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所面临的最直接问题。

2.1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面临的人才困境

首先,在现行的公益机构中,人员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基层农技推广新旧力量出现断层,推广队伍专业化水平不足,知识老化现象严重;其次,部分农业经营机构缺乏对行业内涵的界定,加之涉农服务行业特殊性导致的人才从业意愿低糜,令机构难以招收符合行业规格的人才,且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法律意识;[3]其三,在岗的农业技术从业人员对于农技以外的其他知识和技能疏于提升,使得国家推进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失去人才支撑。

2.2农业推广硕士对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的重要性

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面临的人才困境,非常直接地对农业推广战线上的农业科技人员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农业推广硕士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其目标在于培养具备农业推广技能,致力于农村发展服务,能解决生产、管理及建设中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设立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不仅是时代的需求,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求,更应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的需求。

3.我国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体系面临的问题

第一,生源方面。①经费自筹的方式增加了报考者的学习成本,且由于招考对象多为在职人员,时间精力有限,有些潜在生源虽有攻读农推硕士的意愿,却终因力不从心而放弃。②农推硕士招收单位的日益增多,造成争抢生源的现象逐渐激化。③年龄、知识背景以及工作单位性质的差异,令生源的思维能力、对高新知识的接收能力参差不齐,就对高校的培养方法与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第二,思想认识方面。部分高校对农业推广硕士的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农推硕士是在职攻读学位,其目的仅在于取得一纸文凭,增加升迁的筹码,因此对其疏于管理,甚至将招收工作当成盈利创收的捷径,从而在思想上降低对学员的要求。第三,培养方案设计方面。部分高校在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案的设计中,仍将教学内容侧重于理论基础知识,缺乏实践性的案例教学,导致农推硕士难以将理论运用于实际,使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初衷难以得到实现。第四,培养过程方面。①由于生源为在职人员,致使高校的教学安排难以兼顾每位学员,培养计划有时不得不进行变动,甚至出现学时缩水的现象。②部分教师教学管理不规范,未制定课程大纲、课件和讲义,考试过程不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4]③因时间和空间等原因,部分校内外导师对农推硕士疏于指导,学员也同样缺乏主动性,导师负责制名存实亡。第五,论文研究方面。有些研究生以时间精力不足为借口,跳过论文开题、中期检查等环节,直接进行论文撰写,难以保证质量,且在选题时多选择大而空的内容,未结合生产实践,没有现实意义。

4.完善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基于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体系在生源、思想认识、培养方案设计、培养过程以及论文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通过以下几方面提高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质量,从而为我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弥补现有的人才缺陷。

4.1整合高校、政府资源,保证生源的“量”、“质”

高校应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政府则应以提供学费补贴的方式,为学员以及高校提供一定的求学、办学资金支持;高校必须加大重视力度,在坚持培养标准及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个性化培养模式;政府应当同高校订立共同培养农推硕士的办学协议书,将干部培训同农推硕士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干部任职资格、职务晋升与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进行挂钩;高校应将主要招收对象定位为农村基层中青年村干部、一线科技推广人员以及服务基层的“村官”。

4.2端正高校办学态度,提升学位认同感

针对高校自身、学员以及教师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认同感较低的现象,高校应当明确农业推广硕士只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又一种方式,与学术型研究生处于同等地位,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并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严格管理。要加大重视力度,完善培养环节,保证培养质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懂科技、懂应用、懂管理”的人才,逐渐改变师生偏见,提高学位认同感。

4.3兼顾理论与实践,适当调整培养方案

农业推广硕士的特殊性,决定其教育必然要紧密结合职业岗位的要求,充分考虑研究生及农业推广部门的实际需求,将培养内容着重放在农业推广理论、现代农业信息传播技术以及适应农村发展实际的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知识的扩展上;要打破传统的学院式教学培养模式,聘任优秀及推广经验丰富的高级专家担任授课教师,采取“到生产实践中办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4.4规范教学过程,切实保证培养质量

要严格落实学分制,督促在职农推硕士合理安排工学时间;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注重考勤工作,只有修满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数,方可参加毕业答辩;不断深化任课教师队伍改革,聘任课堂教学成果显著、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高职称教师,采用研讨、报告、案例分析等方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具体的实际案例中,提升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选聘富有责任心,从事过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等应用研究,具有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优秀教师对其进行悉心指导。[5]

农业经济硕士论文篇8

1.1 毕业生的来源

通过对吉首大学近3届毕业的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生源情况进行整合分析,在 2013、2014 、2015年毕业的硕士毕业生中的生源地情况,如表1所示。

根据上述表格显示,近三届毕业生生源来自农村的人数 49 人,占总体的 41%;来自于城镇的人数是 70 人,占总体人数的 59%。而在这些生源当中可以看出,考取该专业的学生从2013年来看,更多的是城镇的学生考取研究生,而到了2014年、2015年,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各占50%。

1.2 就业率

对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2013、2014、2015届体育专业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如表2所示。

从表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在近三年吉首大学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还是很高的,已就业人数均已超过占70%,未就业人数只有十多个人。

1.3 就业职业

专业硕士是国家为了培养高层次就业人才而采取的培养方式,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可以从事各项体育工作的全方面人才,体育专业硕士的接收单位大多还是高等院校、教学培训机构,有少部分流向国家基层单位、部队、政府机关单位;从就业单位性质的调查来看,三届毕业生体育专业硕士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和其他与教学培训相关的的机构单位,高等院校占了47人,其他教学单位占了32人,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两项加起来占了总人数的66.3%,其中有5人进入机关单位工作、9人进入企业工作、14人在毕业的时候没有找到就业单位。

1.4 就业城乡分布

从表1毕业生的来源可以看出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有一半来自农村,一半来自诚镇,吉首大学地处于四省交界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学生从农村进入城市生活,主要因素是被城市的生活节奏、发达程度、文化环境所吸引,对吉首近三届毕业生就业的城乡分布情况来看,大部分硕士研究生在毕业之后选择了在城市工作,有78人,占了总人数的74.2%,而选择在乡镇工作的有21人,占总人数的20%,而在农村工作的只有6人,占总人数的4%,城镇生源地的学生在完成硕士学业以后回到生源地工作的只占了一小部分,而生源地为农村的学生在毕业后有一部分选择回生源地所在的城市进行就业。但是硕士研究生对于城市工作的热衷,也给城市就业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2 影响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农业经济硕士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18日

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实施了“质量工程”,教育部于2008年有颁布了《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按照《意见》的规定,“十一五”期间,将遴选3,000个左右本科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特色专业是指在办学思想、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明显特色,充分体现了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2008年9月28日,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获得了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围绕如何建设好部级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研究。本文对海南大学部级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进行总结与分析,首先介绍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该特色专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海南大学的特色专业。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前身是1981年原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在湛江校区创办的“国营农场经营管理干部专修科”专业。最初只是为热区国营农场培养管理干部而设的专业,在老一代教师的艰苦奋斗下,逐渐发展壮大。1990年开设“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2001年获批“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学位点,是海南省第一个经济管理类硕士点;2003年获批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2007年由中央教育部、财政部批准建立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2008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获批为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获批海南省重点学科。该专业的特色体现如下:

1、研究中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的农业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占地约4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5亿人,横跨华南9省(区)。热带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热带农产品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本学科点主要研究热带农业经济管理、热带渔业经济管理等内容,努力构建有热带特色的农业经济管理理论体系。此领域的相关研究是目前国内其他院校很少涉及的。

2、跟踪世界热带地区各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前沿研究动态。我校是唯一代表国家参与研究热带地区农业的高等院校。本学科点在热带大农业经济管理研究方面紧跟世界研究动态,为中国热区经济建设服务。在中国加入WTO背景下,在中国-东盟“10+1”模式下,本研究方向特别关注东南亚、南亚热带地区国家之间的农业经济政策、国际贸易等专题研究。

3、完善与发展农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学,基于热带作物生产与管理特色、农垦企业自身特点,开展相关研究。中国热区有各种类型的农业企业,主要是以天然橡胶为主的农垦企业。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培养热带农林经济管理人才教育的主要专业。自1981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成立以来,在人才培养上始终坚持理论知识与实践并重的培养原则,累计培养了3,000余名本科与硕士毕业生,为华南热带农业经济,尤其是海南农垦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培养了大量领导干部,并输送了大量优势的专业人才。培养了海南省人大副主任王法仁、广东农垦总局局长赖诗仁等3,000多名专业管理人才,农业推广硕士教育为海南、广东和云南三大农垦及海南农业厅系统培养了200多名中高层干部。并完成政府部门和企业委托项目100多项,参与政府与企业咨询200多次,学术报告和培训讲座听众年均3,000多人次。随着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体系不断改革和优化,教师队伍的不断提升,将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热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从而为海南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

1、师资力量不断加强。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不断完善的同时,师资队伍得到壮大,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成绩显著。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师资队伍共有30人组成,基本情况如下:

职称结构:教授10人,副教授18人,讲师2人,其中有硕士生导师24人,高级职称比例为90%以上。

学历结构:博士11人,硕士16人(其中7人为在读博士),学士3人,硕士及硕士以上比例占90%。

年龄结构:教学队伍中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结构合理,30岁以下的教师3人,占10%,30~40岁的教师15人,占50%,40岁以上12人,占40%。

其中,出国高级访问学者或具有海外学习背景6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部级人选1人;国务院特贴专家1人,省优专家3人,省“515人才”第1层次专家2人;获“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1人次,获省“教学名师”称号1人次,获省级“优秀教师奖”1人次,获“海南青年五四奖章”2人次,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人次。

2、实验设备设施基本上能够满足师生需要。在实验设施方面,海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拥有农林经济管理省部共建实验室,实验室的面积达到310m2,为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建设打造了良好的发展平台。目前,教学实验中心实行全面开放制度,为本专业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创造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另外,根据学院的专业设置重点收藏农业经济、产业经济、世界经济、贸易经济、财政金融、工商管理等六类。期刊方面,院里近年来每年订阅的期刊平均有80余种,报刊及论文材料限馆内阅览及借出复印。馆里的计算机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尽量提供给读者使用,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以弥补纸质资源的不足,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培养和高水平科研工作的需要。

3、具有良好的办学平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设有1个本科专业和1个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农业推广和高校教师),2个博士研究方向(生物技术经济学、种质资源经济学);拥有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6门省级精品课程和1门省级重点课程。因此,该专业无论是在大学还是学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

4、积累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软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他省部级项目20多项,获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在《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和培训以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等方面为学校和农垦及海南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化,该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部门、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类农业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教学和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农业科学基本知识,接受领导技能、经济社会调查、技术经济分析、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和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从近几年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来看,基本上非农企业,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从事的工作并无差别。但是相对于正规财经类专业科班的学生来讲,无论是在学校影响力,还是专业名称上和实际操作能力,都缺乏一定的竞争力,使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举步维艰,社会认可度逐步下降,导致全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招生规模逐年下降。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尽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不断地尝试和改革,一些课程依然存在问题。首先,与全国其他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设置并无差别,没有体现热带农业经济特色,同时也没有关注农业热点问题。例如,三农问题、现代农业发展、循环经济、低碳农业发展等;其次,有些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重复出现。例如,农业技术经济学中农业生产函数和农业技术进步测算等内容与经济学中内容几乎相同。

(三)实践教学缺乏科学合理的考评考核依据,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实践等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长期以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倾向。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实验或实习课处于理论课的从属地位,虽然有些课程也安排了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等教学实践,但由于实践教学环节要求不明确,实践教学考核成绩(根据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进行打分)单一,缺乏科学合理的考评考核依据,导致实践教学效果难以达到,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三、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一)立足热区,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全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来讲,其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普遍性,但就各高校来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具有其特殊性。作为部级特色专业,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更要体现自己的特色,即“热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是服务于热带地区经济发展,以华南地区农业经济、农垦企业管理问题作为研究重点,积极探索热带地区的“三农”问题。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也应相应的做出调整,增加华南地区经济专题研究、现代农垦企业经营管理、海南农业政策研究等课程,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农林经济管理人才,使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真正成为特色专业和社会认可专业。

(二)优化课程体系,加强专业课程的系统性。课程体系是专业培养方案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两大部分,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包括公共课程教学、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和专业特色课程教学。一般来讲,必修课应占70%左右,选修课占30%左右。但由于种种原因,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选修课较少,原本是选修课的课程却变成了必修的选修课,特别是专业特色课程几乎没有开设,导致本是“特色”专业却没有开设“特色”课程。因此,首先,要真正加大选修课课程备选比例,扩大选择范围,同时兼顾了学生的个人需要和兴趣等;其次,开设专业特色课程,如热区农业发展概括、农垦企业经营管理等;第三,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加强实践教学,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现状,认真制定一套系统、完整、可行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编写实践教学大纲和实验操作指导书,并与理论教学形成为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重视教师培养,组建优秀教学团队。部级特色专业建设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密切相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不仅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而且可以提升科研实力,有利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师学历硕士及硕士以上比例占90%,但具有博士学历的比例仅为36.67%,可见教师的学历还有待提高。为了达到高水平师资队伍,以教学名师领衔担任首席教授组建教学团队,支持团队成员尤其是年轻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攻读学位,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从而实现老中青相结合,不断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责任意识,将年轻教师真正培养成为一线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努力培养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中青年教师骨干队伍,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风丽,刘俊浩,程钢,王生贵.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专业建设――石河子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品牌专业建设实践[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9.

[2]颜华.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创新[J].农业经济,2009.12.

[3]洪名勇.地方综合性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品牌专业建设构想[J].高等农业教育,2008.7.

[4]庄佩芬,刘伟平,王林萍.对农林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3.

[5]崔宁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8.

[6]季莉娅,史金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大众科技,2008.4.

[7]李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5.

[8]奚祥华,于新刚,曹奕菲.21世纪高校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9]厉昌习,李国栋,薛兴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资讯,2007.35.

[10]孙自保,李萍,龚红梅,彭岳林.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2006.11.

[11]于战平.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3.S1.

[12]张於倩,李顺龙,马文学,万志芳,王玉芳,李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对策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6.5.

农业经济硕士论文篇10

大批以农业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专著、论文,就笔者目力所及,以下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论著:衣保中的《中国东北农业史》[1]一书,为目前国内最大的一部区域农业史专著,对伪满时期殖民地农业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该书基本勾勒出东北农业发展的总体脉络,使读者了解东北农业在作物种类、生产结构、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之所以与内地不同的缘由,同时,作者也着意于该区域人文地理状况对农业的影响,对我们研究东北农业史有重大参考价值。章有义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2],该书运用较大的篇幅,较为全面的记载了东北农业的发展状况,是研究东北农业必须参考的。衣保中的《东北农业近代化研究》[3]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农业近代化问题的专注,该书揭示了东北农业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填补农业史研究的空白,对东北近代农业进行综合而系统的研究。刘祖荫的《满洲农业经济概论》[4],孙心农等编的《东北农业概况调查》[5]一书将东北农业的实况,产量,农业经营等搜罗一齐,并提出兴农方案:合作社、农产公社等。李文治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6]详细论述了清末吉林、黑龙江、奉天的开禁放垦情况。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研究组编的《东北经济小丛书》[7],于春英、衣保中的《近代东北农业历史的变迁》[8],郭葆琳的《东三省农林垦务调查报告》[9],黄希源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农业经济史》[10],陈振先的《奉天全省农业调查书》[11],东省铁路经济调查局编的《北满农业》[12]等等。

在论文方面,出现了一大批专门研究成果,对东北农业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和分析,如:魏芙蓉、张锐的《东北农业近代化的特点》[13],衣保中、吴祖鲲的《论东北农业近代化》[14],衣保中的《论近代东北地区的大农规模经济》[15],吴祖鲲、富萍的《东北近代农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16],谢学诗的《“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农业与农民》[17],徐萍的《试论民国时期东北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硕士论文),衣保中的《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线索》[18],衣保中的《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影响的研究》[19],郭有义的《满洲农村现状及其农业对策》[20],景爱的《历史时期东北农业的分布与变迁》[21]等都不同程度对东北近代以来的农业进行了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近代以来东北农业提供巨大帮助。

(二)涌现了许多关于东北农业资源被侵略的文章

近年来,许多关于日本、俄国侵略我国东北的文章不断涌现,例如,李晓光的《1904~1911年日俄对我国东北农业发展的影响》[22]此文介绍了“日俄战争”给东北的农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一方面使东北的耕地面积减少,造成粮食大量出口,农业生产单一化;另一方面也促使了东北农业的商品化、机械化生产,桑润生的《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东北农业的掠夺》[23],李淑娟、王鹤的《日伪统治时期日本对东北棉花的统制与掠夺》[24],朱艳、李闰华的《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粮食掠夺》[25],孙玉玲的《东北沦陷时期日伪的农业资源掠夺政策》[26]对日伪时期的农产品掠夺及给东北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进行了探讨,单魁贤的《日伪统治对东北农业发展的影响》(硕士论文),等都对近代以来东北的农业资源被侵略做了不同程度的论述,并取得不小的突破。

(三)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的发展变迁的文章丰富

近年来,随着对东北经济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东北农业经济特别是东北大豆经济的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大豆业是近代东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东北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近代东北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大豆业经济。其研究者层出不穷,文献主要有:叶晗的《1914年至1931年东北大豆贸易研究》(硕士论文),杨光震的《清末到1931年东北大豆生产发展的基本趋势》[27],佟静的《近代东北大豆业概论》[28],于亚莉《论近代东北大豆贸易》(硕士论文),韩玲红的《浅析伪满前期(1931―1935年)的东北大豆业发展》[29]一文,对“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大豆业发展状况、日本在东北地区对大豆产销采取的政策及影响做了详细介绍,较为全面介绍了伪满前期日本对以大豆为主的东北农产品的掠夺。牛伟的《伪满时期东北大豆业研究》(硕士论文),王影的《“九一八”事变前“满铁”在中国东北的经营及对大豆出口的控制》(硕士论文),李淑娟的《伪满时期东北大豆经济衰落对农民生活的影响》[30]一文深刻的揭露了伪满时期以大豆为主的东北经济的衰落,乃至给农民生活带来的深重灾难。郭文韬的《略论中国栽培大豆的起源》[31],朴永兰的《论近代东北大豆出口贸易中外来因素的作用》(硕士论文),胡雪梅的《近代中国大豆出口贸易论述》(硕士论文),张左华的《东北大豆国际贸易的衰落》[32]。

关于水田的研究主要有:金颖的《近代水稻传入东北及其影响研究》[33],金颖的《近代东北地区水田农业发展史研究》[34],吉林省农科院主编的《东北水稻栽培》[35],于春英的《伪满时期水稻发展研究》[36],姜丰裕的《民国时期日本对东北水田投资研究――以朝鲜移民水田开发为中心》(博士论文),衣保中的《朝鲜移民与东北地区水田开发》[37],衣保中的《民国时期吉林省的水田开发政策》[38]等等。

关于东北地区棉花业的论著主要有:许?的《伪满时期东北棉花的统制研究》(硕士论文),董师嫡的《近代东北棉业经济初探》(硕士论文),季道藩主编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39],万连步的《棉花》[40],胡华的《日伪在沦陷区的棉花增产与棉花统制》[41],等等。

以上论著对东北近代以来的作物研究多集中在伪满时期,通过农作物的兴衰,来揭示东北农业经济急剧地衰退,并影射处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诚然,笔者整理了仅几种农作物的主要研究状况,其他作物的研究也不胜枚举。

(四)国内、国外移民都给东北的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方面大量人口的入住给东北带来压力,另一方面也带动了东北的发展。近年来,研究东北移民问题的文章,成为农业研究不可缺少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例如,王衫的《二十年代移民开发东北农业略论》[42],吴希庸的《近代东北移民史略》[43],何廉的《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44],让慈的《中国移民满洲之过去及现在》[45],范立君的《近代东北移民与中国东北社会变迁(1860~1931)》[46],陈楠的《近代东北荒地垦殖述略》(硕士学位论文),满洲移民史研究会的《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移民》[47],中央档案馆等编的《满洲农业移民概说》[48],衣保中的《日本移民与伪满洲国的殖民地农业》[49],刘大可的《山东移民垦殖与东北农业发展》[50],高乐才的《论近代中国东北关内移民与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51],桑润生的《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52],范立君,许凤梅的《近代东北流民与农业开发》[53],刘信君的《民国时期吉林省的移民浪潮与农业开发》[54],于春英的《朝鲜移民与近代黑龙江地区水田开发》[55]等论著都分别对近代东北移民做了不同角度的分析,其价值巨大。移民虽然给东北地区带来压力,无可厚非的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北农业的发展。

(五)同时,外国主要为日本在侵略东北的同时,对东北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东北农业的文献也不断增多,对我们研究当时的农业情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农业经济硕士论文篇11

相对于内地高校,海南师范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展较晚,如何让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培养跟上全国的步伐,如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如何创新、完善培养模式,这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发展现状

1.在职培养和全日制培养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的培养方式比较灵活,分为在职和全日制两种。在职人员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在每年的10月份参加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全日制专业硕士在每年年初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海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时间是两年,比学术硕士少一年,这样可以更早走上教育实践岗位学以致用。“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研究生在乡镇及以下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三年,并在职学习研究生课程,第四年到海南师范大学脱产集中学习一年,毕业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2.培养模式

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注重理论化,不重视实践,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专业硕士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海南师范大学在2009年获得了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资格,不断扩大专业硕士的招生规模。海南研究生教育与内地比还有较大差距。

3.招生比例和招生专业

海南师范大学专业硕士的教育水平逐年提高,招生比例和招生专业都在逐年增加。海南师范大学从2010年开始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招收农村教育硕士,每年招收50人,2010年和2011年共招收100名农村教育硕士,2012年改招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录取了48人。到2012年止,文学院共招收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计133人,加上学科教学数学、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大约200人。

二、海南师范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1.海南师范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比较晚,与内地有很大差距

全岛只有海南大学和海南师范大学招收研究生,海南师范大学2009年获得教育硕士培养资格,2011年开始招生,到今年(2012年)才完成两届招生,可见海南专硕培养的先天不足。

2.教育规模不大

海南师范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总体上还不是很大,形式也比较单一,涉及的职业领域与学位类型也不是很多,不能满足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对于研究生教育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也是不利的。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有教学管理、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硕师计划”、特岗教师在职攻读的方向设置,可见专业设置覆盖面还不够宽泛、全面。

3.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由于海南的专硕刚起步不久,海南师范大学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特色,课程的设置、教学方式等还是仿照、借鉴学术硕士培养模式。

三、海南师范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1.培养目标的改革

在学位层次和地位上,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是在一个级别上的,不同的是培养目标,专业硕士应该突出自主性、研究性、实践性的培养。海南师范大学的“硕师计划”和特岗教师在职研究生就是很好的培养模式,结合了农村教师的实践和理论的培养,并且他们都是在职的。特岗教师在职研究生第四年到海南师范大学脱产学习,这样的培养目标具有很好的针对性。

2.培养方式的改革

培养方式的改革包括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学位论文选题及研究、质量考核等各个环节。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的教学实践课组织工作有待加强,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育实践经费没有到位。值得指出的是,笔者作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参加了较多学术讲座,这些讲座对于专业的培养是不无裨益的。

3.课程设置的改革

专业硕士的课程应该按照本专业领域的培养目标来设置,加大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比例和数量。结合海南省的特点和人才市场的需要,利用国内外最新技术,设置有操作性、实践性和有特色的课程。作为海南省培养教师最重要的师范学校,海南师范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方面有所创新,可以结合海南丰富的旅游和民族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张晓明.论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意义.现代教育论丛,1998(2):1.

农业经济硕士论文篇12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法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5.31%,法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7.74%,法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4.87%。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40 110名博士生导师中,有1 639名是法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4.09%。法学是成长中的学科,开设法学专业的大学共514所。

2012中国大学管理学类高校排行榜

管理学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图书档案学等5个学科类,共有18个本科专业。管理类学科招生上大多是文理兼收,究竟是偏文还是偏理,跟高校的自身特色有关。根据往年招生情况看,管理类学科的最低录取线基本处于各高校总体分数段的中等水平。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管理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15.20%,管理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12.07%,管理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8.3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40 110名博士生导师中,有2 257名是管理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5.65%。开设管理学专业的大学共675所。

2012中国大学教育学类高校排行榜

教育学包括教育学、体育学2个学科类,共有9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教育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3.63%,教育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3.43%,教育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2.20%。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40 110名博士生导师中,有709名是教育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1.77%。教育学是比较小的学科。开设教育学专业的大学共372所。

2012中国大学经济学类高校排行榜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具体研究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购买和生产行为;宏观经济学则研究整个国家的经济现象。和相关的社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也充实了经济学。比如环境生态经济学、医疗保健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投资经济学等等。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经济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6.35%,经济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5.62%,经济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5.39%。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40 110名博士生导师中,有1 401名是经济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3.49%。经济学是发展较快的学科,开设经济学专业的大学共523所。

2012中国大学医学类高校排行榜

医学类专业注重以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为基础,要求同学掌握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医学实验的分析与设计操作。医学类专业本科学制一般为5年,有些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是7年制,实行本硕连读,也有8年制的。

医学包括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口腔医学、中医学、法医学、护理学、药学等8个学科类,共有16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医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6.15%,医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9.87%,医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15.75%。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40 110名博士生导师中,有5 389名是医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13.44%。开设医学专业的大学共221所。

2012中国大学农学类高校排行榜

农学包括植物生产、草业科学、森林资源、环境生态、动物生产、动物医学、水产等7个学科类,共有16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农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2.17%,农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3.46%,农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4.7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40 110名博士生导师中,有2 163名是农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5.39%。开设农学专业的大学共189所。

大学门槛

安徽大学

特色专业:对外汉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环境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

录取分数:学校理科录取分一般超一本线30分左右。

安徽财经大学

特色专业: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金融学、经济学、财政学、艺术设计、财务管理等。

录取分数:学校理科录取分一般超二本线40分左右。

福州大学

特色专业:安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理科化学基地班等。

录取分数:学校理科录取分一般均超一本线20分左右。

福建师范大学

特色专业:体育学、音乐学、美术学、经济学、金融学、法学、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等。

录取分数:学校理科录取分一般和二本线持平。

集美大学

特色专业:水产养殖、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等。

录取分数:学校理科录取分一般均超二本线5分左右。

东北大学

特色专业:冶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采矿工程、安全工程、测绘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工业工程。

录取分数:学校理科录取分一般高于一本线10~30分。

哈尔滨工程大学

特色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声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

录取分数:学校理科录取分一般高于一本线20~40分。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特色专业:电子工程、工程物理、武器系统、核技术与核安全、发射工程、导弹与发动机工程首选。

录取分数:学校理科录取分一般和一本线持平。

海军工程大学

特色专业:船舶与动力学、电子工程、电气与信息工程、兵器工程系、管理工程系、装备经济管理系、后勤指挥与工程系等。

录取分数:学校理科录取分一般和一本线持平。

农业经济硕士论文篇13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