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核心论文实用13篇

音乐核心论文
音乐核心论文篇1

一、“音乐审美”提出的根据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提出,是以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Bennett.Reimer)为代表的“音乐教育哲学”为根基,同时还容纳了“音乐文化哲学”的有益因素。雷默强调音乐的内在价值,关注音乐听赏教学,将音乐教育视为情感教育。雷默指出:“音乐教育最深刻的价值同所有人文艺术学科教育最深刻的价值一样,通过丰富人的感觉体验,来丰富他们的生活质量。”针对美国存在多元音乐文化的现实,雷默主张,音乐教育者首先要关注音乐体验的多样性,其次关注音乐体验的质量。他提倡“多元音乐文化中的音乐教育”,从雷默“审美”音乐教育哲学观及其多元音乐文化中的音乐教育观的阐述中可以看出,雷默的音乐教育思想贯穿着音乐艺术美感、体验、感悟、沟通、交流、认知、多元音乐文化等关键词。《课标》中音乐教育哲学、多元音乐文化的音乐教育思想与之有许多相通之处,如:都比较重视音乐中的情感体验;关注音乐本体,根据音乐艺术中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增进音乐素养等。

二、可能存在的问题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当代音乐教育的新课题,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它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随着人们对人文学科的普遍重视,“审美”一词更多地跨领域使用,导致人们习惯于对其只在共性意义上把握,往往会狭义地理解为“情感教育”。并且,“人文学科的概念本身就极其复杂也必然导致其使用混乱”。

三、课标核心之我见

以“审美为核心”是音乐教育改革的方针与核心。由于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因而它不仅具有教育性,还具有审美性,这就决定了音乐教育不仅要将音乐技能和音乐理论传授给学生,还需要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的能力,提高了对音乐教育的要求,同时音乐教育改革也给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来了挑战。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和审美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的学习就是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过程,因此,学校将审美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是音乐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以审美为核心”的课程基本理念,众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两种观点,即批判与赞同。批判方认为,音乐的特征有很多,以审美为核心不能完全体现音乐的特点,不够全面。他们认为,应该以舞台表演或实践为核心。而赞同方认为,我国从古至今推行的教育理念一直蕴含美育的概念,正确审美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正确认识,同时对于学生在学习阶段的教育、心理等方面有指导作用。

在笔者看来,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的提出,是为了对音乐课有一个规范作用,为了使学生喜爱音乐,使音乐课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如今,在中小学中,有相当多学生喜欢听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最初有人认为是音乐课过分重视基础知识的讲授,枯燥的内容让学生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有一段时间中小学的音乐教师在音乐课上只放音乐,不教任何音乐基础知识,使得音乐教育出现严重断层。过分教条的理解课标内容,导致音乐课的现状与我们的初衷大相径庭。

2011年的新课标中虽然仍“以审美为核心”但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尽管有些人认为,十年期间课标内容只做了一些细小的改变,略显不足,但笔者认为,课标对于音乐教师只是起到导向作用,最K的教育实施者还是音乐教师,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应该具备创新与随机应变的能力。在课堂中,要想使音乐课内容丰富多彩,需要教师根据音乐的本体特征加入适当的教学法来设计课程。笔者认为,应该将实践与审美相结合,不仅要教授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来全方面感受音乐,学习音乐。

因此,不论音乐课程标准是以哪一种要素为核心,最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们更喜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帮助他们学习音乐,从而推动多元音乐文化的进步,最终能实现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宋瑾.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4).

[2](美)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熊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马爱红.“以审美为核心”的当下语境思考[J].人民音乐评论,2008.

[4]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 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J].中国音乐,2005(4).

音乐核心论文篇2

主办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1-1379/J

国内刊号:2-263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社科双效期刊

音乐核心论文篇3

主办单位:中国音乐家协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0447-6573

国内刊号:11-1655/J

邮发代号:2-6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5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音乐核心论文篇4

(一)核心素养教育

核心素养教育(educationforall-rounddevelopment)作为新时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指导规划,强调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既要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教授,又要做好学生心理核心素养和德育教育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化、综合化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核心素养教育的展开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还能够为后续教育工作的施行提供指导。

(二)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作为各个阶段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音乐理论、器乐的演奏、以及歌唱技巧等方面。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还可以陶冶音乐情操,对于实现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意义重大。伴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的深入人心,对于传统的音乐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强调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要把核心素养教育作为教学活动核心,保障音乐教育工作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二、核心素养在音乐教育中的诠释

在核心素养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的音乐教育也从原先的音乐知识教授开始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新时期的音乐教育不但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专业的知识结构与文化内涵,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素养、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一)专业素养

首先,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学习并掌握音乐技能(演唱、器乐的演奏、舞台表演等等),能够把掌握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进行演奏;其次,学生在核心素养教育的学习环境下能够养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不仅能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且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文化素养

将核心素养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学生可以按照系统的方式,对音乐学科的起源、音乐流派的差异、音乐结构的变化与发展、以及不同音乐的特点等内容进行学习,并且还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种类进行研究,深化自身的音乐文化内涵;学生还可以自由地选择喜欢的乐器进行学习和演奏,从中学会运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综合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心理素养

此处的心理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的时候,通过演奏技能的掌握以及音乐文化知识的学习,达到提高自身心理核心素养的效果。学生通过音乐学习和音乐技能表演可以养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在面对众人眼光的时候也能够发挥出正常的水准,做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且临危不乱,保障整个演奏活动能够顺利地进行。

三、核心素养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一)核心素养和音乐教育结合能够强化学生的德育意识

和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相比,现代的音乐教育理念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渗透。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曾经提到过:“通过音乐的学习,能够发现生命中最美好的快乐,音乐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清流,还是提高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音乐对于人们的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要如何才能够把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发挥出来呢?首先教师要摆脱传统的说教式音乐教育模式,然后再把现代音乐教育的重要内涵(即为构建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学生心灵美和行为美)与核心素养教育模式相结合,并将其融入到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丰富学生的德育内涵。除此之外,在核心素养教育模式下,音乐教育可以让音乐作品中积极、上进、阳光的内容渗入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音乐学习过程中感受音乐,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丰富自身的情感,坚定意志力,完善自身的性格。同时,用激励和奋进的情绪引导学生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就以德国著名音乐家、作曲家贝多芬的作品为例,《FateSymphony》(即命运交响曲)中的主题是“与命运抗争到底”,能够让学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一生的曲折与坎坷,激进而又充满变化的曲调能够唤起学生心中不屈和坚毅的精神,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坚定自己的方向与目标,才能够挣脱命运的枷锁;在《pastoralsymphony》(田园交响曲)中则展现了人们对自然景色的期许和美好生活的追求。我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特别注重对红色经典音乐的鉴赏,并且努力要求学生每人必须能够演唱或者演奏10个以上红色经典曲目。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两个关键时间点,音乐教学把红色经典作为了主要内容,我教学的班级集体或学生个人在各种庆典和比赛场合获奖很多。通过红色音乐经典教育,学生们对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的认识得到了明显提升。由此可见,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核心素养除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之外,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让学生的理想情怀和思想水平得到特别提升。

(二)核心素养和音乐教育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美育水平

把核心素养模式引入到音乐教育中,可以把单一化的音乐教育变得更加健康、向上,帮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完善人格,提高音乐修养,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审美观和综合核心素养影响深远。除此之外,教师把核心素养理念带入到音乐教育中,可以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式欣赏音乐,从中感受到音乐独特的魅力和艺术美感,这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确立是极为重要的。优秀的音乐作品中往往包含了大量个性鲜明的音乐形象,这些形象能够让学生在心里形成一种持续性的号召力和审美情感。在核心素养的环境下,学生在接受音乐学习的时候,能够伴随着音乐中的节拍、旋律以及节奏的变化慢慢地形成一种艺术修养,而这是传统音乐教学模式无法实现的。首先教师要从音乐基础知识方面进行着手,与学生共同分析音乐作品里潜藏的美学因子与艺术内涵;随后再通过合唱、即兴演奏等形式来和学生进行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完善自我,又可以全面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核心素养和音乐教育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

俄国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如果要把人类智慧宝藏的门打开,需要拥有这三把钥匙:第一把钥匙是数学,第二把钥匙是文学;第三把钥匙就是音乐。”通过对学生的音乐教育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还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是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把音乐教材里的教学内容转移给学生,对于学生智能的开发和想象力的培养并不关注。而把核心素养模式引入到音乐教育中,就能够把教学模式变得更加个性化、灵活化,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音乐技能的同时,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智力的深度开发。按照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结构,通过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以器乐为主),能够让学生的双手变得更有协调性和灵活性,对于学生大脑右半部分机能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右脑被专业人士称之为“音乐脑”。除此之外,把核心素养和音乐教育相结合之后能够锻炼学生的听力功能,而且学生在进行音乐欣赏或者进行音乐活动的时候,需要调动自身的思维能力、记忆力、情感等心理和身体上的活动,这对于强化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能力有着重要意义。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后表明,人类的大脑发育最快的是青少年阶段,若是在这个时期把学生的音乐教育工作做好,对学生的大脑会形成一种良性的刺激,让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解除脑部的疲劳,让大脑发育变得更快、更协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也会得到明显提高。我曾经对自己17年中职音乐教育的毕业学生做过调查,基本结论能够印证以上观点。

(四)核心素养和音乐教育结合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优秀的音乐作品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催化剂,好的音乐作品不仅具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充满着感人的力量,它无形但又真实影响人们的思想,是语言和武力所无法替代的。就以举世闻名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例,热烈而又坚定的旋律和情感激励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所以在我国的建国初期就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1984年的11月底,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时又一致同意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我国的国歌。在2019年年初国家教育委员会推行的《全国音乐教育落实纲要(试行)》中就着重强调:“唱国歌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社会责任,还是所有公民传递、表达爱国情怀的重要体现,在升国旗以及一些大规模的集体活动时都要演奏国歌并且齐唱国歌。”“成年后的公民以及中职的学生都要会唱国歌,并且能够理解和表达出国歌里的内容和背景。”由此可以看出好的音乐作品不仅可以影响个人的情感和思维,对于民族乃至国家都有着非凡的意义。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加入一些歌颂伟大祖国、歌颂党、歌唱家乡和美好生活的歌曲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意识,对于统一民族思想和提升民族气质也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许多学生在听过或者唱过《黄河大合唱》之后,都会被歌曲里激进、欢快的旋律和豪迈的民族情感所震撼,那慷慨的乐曲声里既包含着黄河的磅礴气势,还有华夏儿女奋勇抗敌的英姿,让学生们从中深刻体会到民族的自豪感与爱国精神。近几年在红色歌曲经典教学中,《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是学生必学必唱曲目,而学生们普遍反映乐意把这首歌教会给家人和身边的人,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感的传递。

四、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音乐教育成效的建议

(一)重视学科建设与资本的投入

要在有限的课时内提升音乐教育的成效,除了教师要做好音乐教育工作外,学校方面还需要加大音乐学科的建设与资本投入力度,这样才能够把音乐核心素养改革全面落实。1、学校的领导以及音乐教师要积极地转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思维,这样才能够冷静、客观地深入认知核心素养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2、在核心素养和音乐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音乐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把核心素养作为音乐教育发展的唯一方向;3、对于现有的音乐教材、音乐教学策略进行调整,重视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邀请一些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专家学者到学校内举行座谈会,或者对音乐课堂进行现场教学指导,组织音乐教师多参加音乐核心素养改革研究活动,并给予课题支持。

(二)设置公开性的音乐核心素养课堂

通过设置公开性的音乐核心素养课堂,可以让学生的音乐学习变得更加有成效。学校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现有的音乐师资队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公开性的音乐选修课程,这些课程中既包括了理论教育内容,也涉及到了一些常见乐器的教学。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就能够掌握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乐器的演奏和歌唱技巧,而学校也可以依据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分,并把学生在公开性的音乐核心素养课堂里的表现情况和学生学期期末的成绩进行挂钩,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为学生的校园生活带来鲜明的色彩。

(三)举行一些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教师可以向学校申请举办一些与音乐相关的活动,并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学生共同排练一些节目,为学校的文艺活动或者周末汇演做好准备,这样既能够培养班级学生的团结意识和向心力,还能够把课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近十年来,我在学校组织的校园歌手争霸赛,是历届毕业生回校访问时,最乐意谈论的话题。学校重视和其他兄弟学校进行音乐活动相关的交流活动,中职学校相互之间的很多比赛、职业技能交流,都可以加入音乐元素。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知名度,还可以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和才艺展示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一举多得。

(四)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全面的核心素养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也不断清晰,“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深入人心。重视对下一代的培养,让他们在阳光下“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在现实的中职课堂教学中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很多教师还有着浓厚的应试教育思想的惯性,包括中职音乐等教学课程,都无故被其它重要专业主科课程占据,甚至有的中职音乐课成了摆设,原有的中职音乐教学进度缓慢或者停滞,根本无法让中职的学生们真正接触音乐和节奏,更谈不上培养他们的音乐才华和音乐能力。中职音乐老师们既要争取必要的音乐教学地位,也要不断探索适合现代课堂发展的教学模式,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才能使音乐这门课的作用得到发挥。中职音乐课程在整个学习进程中作为审美教育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作为能为一生奠定基础的中职阶段,开展音乐课程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尤其是在发现美、创造美上起着尤为明显的作用。但如今来看,大部分学校,中职音乐课堂的作用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中职音乐课堂的应有地位同样也没有得到学校、家长、学生的足够重视,致使音乐课堂的作用难以得到正常的发挥。不过,随着核心素养教育逐渐在全国推广,人民对这一理念认识的不断加深,相信音乐教学的改变也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田中瑞.核心素养在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8,(04).

[2]穆瑞芝.浅谈核心素养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J].音乐天地,2019,(08).

[3]王惠来.核心素养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策略[J].文教资料,2016,(04).

[4]李晓迪,霍楷.中国贫困地区高校音乐核心素养问题及对策研究[J].戏剧之家,2020,(10).

[5]宋珍欢.核心素养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及建议[J].卷宗,2019,(04).

[6]常萌.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音乐教育模式改革[J].智库时代,2019,(11).

[7]王婷婷.高校音乐教育艺术特征分析——以核心素养为背景[J].北方音乐,2019,(01).

[8]赵秀臣,杨瑞萍.浅析音乐教育对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J].艺术评鉴,2019,(15).

[9]宋彬.高校音乐教育艺术特征分析--以核心素养为背景[J].艺术评鉴,2019,(05).

音乐核心论文篇5

一、我国的核心素养教育及实施现状

有学者提出,核心素养通过“提出”“研制”“整合”“渗透”“深化发展”五个阶段渗透教育过程[1]。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关系紧密,教学内容及其实施的过程应当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载体与途径。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时间并不长,或存在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不够准确,如西北示范下雪教育学院、西北少数民族发展研究中心李泽林教授曾指出许多教师对核心素养认识不准确,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有“被泛化的危险”[2]。我国大多数地区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刚进入从理论向实践转化阶段,实践成果略显不足,转化经验也不甚统一,教育政策要相对滞后。

二、青少宫实施核心素养教育的优越性

“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教育评价”是核心素养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的三个途径[3],有学者认为,在此项三途径中,难点和焦点在于形成核心素养评价体系[4]。当下教学评价的改革涉及教育教学的各个核心领域,然而,究其本质,教学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社会矛盾在教育中体现,包括人才标准、社会价值取向和经济发展状况等,这些都会直接制约和影响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改革进程。青少年宫教育形式能很好地规避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形成过程中的阻碍。青少年宫的教学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空间,这正契合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同时,青少年宫教育作为学校教育补充形式的性质,决定了青少宫教学评价理念不同于学校教育,青少年宫的教学评价理念可以回避诸多社会矛盾,从这一点出发,在青少年宫推广与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将更有利于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经验的累积及其对教育的全面渗透。

三、青少宫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原则实践活动强调以实践和探索为主地注重学生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相契合。将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程紧密结合的指导思想,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2.跨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原则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分科课程有其优势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分科使得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被破坏遭到,学科之间的界限以及排他性和独立性也非常突出的。这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碎片化,知识很难还原到问题情境中。因此,传打破传统的学科边界,促进学科融合,是推动和落实核心素养课程变革的有效手段。3.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相结合原则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养成是教学重点关注的问题,打破填鸭式讲授教学模式,开展合作、探究、启发式教学势在必行。将教学过程开放、作业开放、评价过程开放,加强课堂教学与社区、家长等多方面的联系,能够更好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作用,让核心素养积淀的过程与学习的过程共生。

四、青少年宫音乐教学模块核心素养目标设定

1.文化基础了解中国以及世界音乐历史文化,能够自觉尊重和维护音乐财富,在各种音乐实践中积累音乐审美经验,形成健康的审美取向和表达欲望;通过音乐表现和音乐基础理论的学习,帮助孩子在感性的音乐活动中坚持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理性思维形态,在构建丰富的想象力的同时培养勇敢的探索精神。2.自主发展学会学习音乐,乐于学习音乐,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调解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利用现代化信息设备和手段辅助音乐学习;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觉、自信、自制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3.社会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互助精神,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理解音乐的文化的多样性过程中建立民族音乐自豪感和中华音乐文化自信,形成传播中国音乐文化的意识和行为。

五、青少年宫音乐教学模块课程设置

1.年龄结构5~10岁儿童。原因:依据植物神经学观点,生命早期,许多神经元决定了皮层上有多少神经元控制身体的各个具体部位,10岁以前所有关于运动的经历决定了皮层上究竟有多少神经元控制身体的各个部位,因此,对于音乐动作技能的学习来说,10岁以后才进行已经比较迟了;心理学家认为,音乐动作技能开始血是时间最佳时间在5岁左右;音乐心理学家爱德华•戈登认为,音乐才能的发展似是在9岁时达到平衡[5];柯达伊认为,儿童的音乐学习最好在6岁之前,最迟不能迟于9岁。此外将年龄设置为5~10岁也是青少宫教学的一般性质与特殊性决定。本纲领为青少年宫音乐课课程设计的总体指导纲领,旨在为青少宫各音乐门类学科教学大纲设置提供指导方案,是青少宫各音乐学科在制定教学内容时的指导依据。以声乐1课程为例,在实现“人文积淀”核心素养教学材料的选择上,以“选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材料4~6首”,则可以确定教学材料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将核心素养的其他基本要点相结合,如:教学材料《悯农》,在实际教学中需关注的核心素养应包括:如上所述,同一教学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多个核心素养基本要点目标的共同培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教师应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考虑核心素养各基本要点的实现路径,缜密设计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过程。综上所述,自我国《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以来,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正逐渐从理论向实践转化,但是实践成果仍不足,转化经验也不统一,教育政策相对滞后。在核心素养推广的众多难点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评价问题是其中之一。青少年宫的教学评价理念可以回避诸多社会矛盾,更有力于做试点项目,推广与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本文通过核定青少宫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确立青少年宫音乐教学模块核心素养目标,研究核心素养在青少宫音乐教学中各教学课程设置纲领,为青少宫推广核心素养教学打下基础,为核心素养在教育的各个层面的实现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田秋玲.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生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9.

[2]李泽林.防止核心素养被泛化的危险——兼论贯彻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化倾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05):158-163.

[3]一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9):34-37.

音乐核心论文篇6

主办单位:武汉音乐学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3-7721

国内刊号:42-1062/J

邮发代号:38-409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音乐核心论文篇7

一、“核调”的由来及内涵

“核调”,是在“核腔”理论的直接影响与启发下提出的。笔者的恩师蒲亨强先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核腔”概念来昭示民歌中的“基础结构”。蒲先生认为,我国各地各民族民歌在音乐结构上都存在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基础结构”。为了说明“基础结构”在民歌音乐结构中的地位,他特对“核腔”的内涵界定如下:“民歌音乐结构中,由三个左右的音构成的具有典型性的核心歌腔。”他指出,核腔“是从广泛的实例中抽象出来的,它排除了偶然的因素和假象,具有‘出于简单归于深奥’的特点,因此比个别的分析更典型,更能反映出一地民歌结构之本质,从而便于我们对各个文化圈的民歌群体结构进行宏观比较研究,进而准确认识并全面地把握我国民歌整体结构和构成规律”③。“该理论的形成,一方面积极吸收借鉴了国外先进的音乐分析理论和技术,特别是一些现代的理论技术如广义调性调式理论、申克理论等;另一方面,运用了新概念对我国传统民间音乐进行了再梳理、再分析,最后形成认识结论。”④

笔者在长期演奏和研究民间唢呐曲牌音乐中,感受到赵庄唢呐班所用大部分传统曲牌在音调结构上也存在一个或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基础结构”。受“核腔”概念的启发,笔者便萌发一个设想,即能否将应用于民歌研究的“核腔”理论移植应用于赵庄唢呐班传统器乐曲牌音乐研究呢?经过认真考量与研究,并得到蒲先生的认可与鼓励之后,笔者在2004年完成的个人硕士毕业论文中尝试性提出“核调”概念,阐释“基础结构”在赵庄唢呐班传统曲牌音乐结构中的内涵、类型与功能。其内涵是:传统曲牌音乐结构中,由三个左右的音构成的核心音调。它作为一个最小的结构细胞与西洋音乐的“动机”有相似之处,其主要区别是,“动机”须有富于特征的节奏型,而核调不太强调节奏形态,我们可在各种各样的节拍或节奏形态中感受到“核调”的存在。“核调”是相当于乐汇的旋律基础结构体,在旋律结构中起核心与主导作用,它可以通过多种变形发展而衍生为完整的乐曲。“核调”在方法论上与“核腔”完全相同,即在哲学层次是归纳―抽象的方法论,在分析技术上采用简化还原法。笔者试图运用这一由“核腔”理论移植粘贴而成的“核调”理论,突破传统器乐曲式分析理念与套路,探究传统唢呐曲牌音乐中更深层次的结构逻辑与功能。

二、“核调”的类型

赵庄唢呐班曲牌音乐丰富多样,但从深层次看,主要衍生于两个核调类型,即sol la re与sol la do,暂定前者为A型,后者为B型。现分别对其各举一曲例如下:

含A型核调的典型曲目《小柳金》

含B型核调的典型曲目《抱台》

核调类型虽少,但其变化形态各异,十分丰富,在同曲或另一曲中重复、再现时,其旋线及节奏会发生变异。如A型核调sol la re则会出现sol re la、re la sol、re sol la、la sol re、la re sol五种变化形式,至于节奏的变化则更加丰富多样。有的乐曲只含一种核调,即或A型或B型,如《小柳金》只含A型核调,《抱台》只含B型核调,也有的乐曲同时含有A、B两种核调,如《四关调》。

笔者对两种核调在唢呐班常用的28首曲牌中的应用情况做了统计分析:

通过对赵庄唢呐班近30首传统曲牌音乐中的“核调”进行宏观综合统计,特别是对《小柳金》、《抱台》、《四关调》三首代表性曲牌谱例进行深入剖析,笔者对唢呐班传统曲牌音乐的旋律结构及其生成有了些新的认识:唢呐班曲牌音乐在旋律上具有很强的统一性和集中性,这种统一性与集中性主要体现于A型核调sol la re与B型核调sol la do。该两种核调在赵庄唢呐班近30首曲牌音乐有机体中具有胚胎、细胞与种子的意义,它是发展并生成唢呐班曲牌音乐的旋律核心或说旋律基因。A型核调sol la re一般具有“北音”特点,B型核调sol la do一般具有“南音”特点。由此可以判断,唢呐班的曲牌音乐来源于南北方,这主要是唢呐艺人在走南闯北从艺过程中,不断吸收和借鉴外来曲目所逐渐形成的。上表显示,含A型核调的曲目数量与比例大于含B型核调的曲目,A型核调的出现率亦明显高于B型核调,因此,可以说具有北音特点的A型核调在赵庄唢呐班曲牌音乐中占有主导地位。唢呐班曲牌音乐中之所以以具有“北音阳刚型”特点的A型核调为主,其原因之一是应用场合的需要。大部分邀请唢呐班参与的场合,其主旨就是制造声势、扩大影响,营造盛隆氛围。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唢呐班则要吹奏一些刚劲挺拔、粗犷豪放的旋律。原因之二是当地人群的一般区域性格特征所决定。这里地处江苏北部,靠近山东、河南及安徽等地,人的性格具有典型的北人特征:敦厚直爽、热情泼辣、劲截豪强,即便是妇道人碰到异常痛心之事而哭时,那也是放声痛哭,哭个轰轰烈烈,绝不是南方女子的低声抽泣、黯然泪下。因此,地区人的性格特征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唢呐班选择慷慨激越、热烈火爆的旋律,从而必然导致唢呐班在“核调”的选择与运用上侧重具有“阳刚”特质的A型核调。

三、“核调”的功能

赵庄唢呐班艺人均凭记忆演奏传统曲牌,无定型的书面版本,因此即兴性较强。但其结构材料又有相对统一性,风格也相近,无形中存在一种严密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是:依照已有的“核调”而发展变化成曲,换言之,艺人可根据一“核调”生成相对无限的具体作品。由此可见,“核调”具有以下两个功能:

(一)稳定功能

“核调”在某一地区、某一民众中长期形成并代代相传,它所具有的音响特征和风格情调,已被当地人所熟悉并逐渐沿袭。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古老性、延续性,从而具有着相对稳定性。唢呐班曲牌音乐常为两人双唢呐齐奏,当其中一人先行起奏某一曲牌时,另一人若因不熟悉该曲牌而不能够继续吹奏,那将是非常尴尬而丢面子的事情。然而,技艺高超的艺人碰到不熟悉的曲牌时,会紧扣“核调”而灵活地顺着另一位熟手而吹奏。笔者的父亲赵西瑞(1948―1992)最擅长此招,一首从未接触过的曲牌,他一遍就能够将其顺下来,很多同行都误认为他本来就会吹奏该曲牌。这种“顺”的技艺在唢呐班中被称为“顺功”,即指唢呐艺人吹奏双唢呐曲牌音乐时,如果偶遇曾未触及的曲牌,则要具有一定的随机应奏能力,要能够“照葫芦画瓢”式地把乐曲顺下来。“顺功”的训练主要通过大量的演奏实践而积累丰富经验,逐步提高对旋律走向的预测能力,特别是对“核调”的迅速判断与运用能力。“顺功”正说明了“核调”的稳定,艺人正是利用了“核调”的稳定性方能够快速把握全曲并顺利吹奏。

(二)派生功能

“核调”的派生功能强,派生方式丰富多样。如由三个音组成的“核调”结构仅用音交换的方法就可形成六种可能序列,如sol la do 、sol do la、do la sol、do sol la、la sol do、la do sol 。这些序列形式再通过节拍、节奏因素及增音、转调手法更可派生出若干新的“核调”组合形式,它们会在诸多乐曲中反复出现或变奏。这正是部分不同曲目具有着相同或类似“核调”的原因所在。通过分析显示,派生的核调所用节拍形式主要有清板(艺人自称,即1/4拍)、浑板(艺人自称,即2/4拍)、散板,罕有4/4拍,无三拍子形式。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含有三拍子特点的当代流行曲目,往往被艺人改编奏成2/4拍或1/4拍,如《大海啊,故乡》、《牧羊曲》,甚至有的打击乐手根本掌握不了三拍子的打法。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长期以来所演奏的多为1/4或2/4传统曲目,甚少接触三拍子曲目。可见,唢呐班艺人在长期从艺实践中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节拍习惯。派生的核调所用节奏颇为丰富,简繁兼有。一般是母体节奏简单,均匀稳定,多用平均型,而变体则愈益复杂,几乎用尽了所有节奏型,尤其大量地运用切分节奏,出现板眼、强弱位之间的交错,使得旋律富有弹性与动感。核调的润饰与发展手法更是复杂多样、引人入胜,包括加花变奏、技巧变奏、音区音位变奏、板式变奏、转调变奏以及对句、垛句、连环扣等多种手法。节拍、节奏与核调旋法的多变性、复杂性,充分展示了唢呐班艺人在音乐方面的聪颖与智慧,有力地显现了他们的高超技艺以及对“核调”的创新与发展能力。

结 语

如果说“核腔”的形成,与理论界典型音调、色彩乐汇、音调结构、三音腔、旋律基因等概念有继承发展或其他方面的关系,那么,“核调”作为“核腔”的克隆产物,当然亦与它们存在渊源关系。如果说“核腔”理论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深化,那么,笔者斗胆以为,“核调”即可作为“核腔”理论在传统器乐研究中的深化与延伸之物。“核调”概念的提出,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曲牌音乐的群体结构进行宏观分析研究,以利于准确地把握曲牌音乐整体结构的本质和构成规律。就笔者目前所搜集整理的赵庄唢呐班常用28首曲名不同的曲牌而言,其“核

调”就是sol la re与sol la do。由此得出结论,赵庄唢呐班曲牌群体大都是由这两个“核调”变化延伸而构成。而这两种核调的形态性格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该地区唢呐班音乐的风格特色。“核调”是存在于赵庄唢呐班曲牌音乐中的个别现象,还是众多民间音乐中的普遍现象?这是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①赵宴会《苏北赵庄唢呐班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29―35页。

②陈向明《质的研究中的“局内人”与“局外人”》,《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期,第80―89页。

③蒲亨强《民歌的基础结构――核腔》,《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第42―46页。

音乐核心论文篇8

    在众多的质疑中,管建华教授从哲学角度对“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时代局限性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基础是建立在自笛卡尔以来的普遍主义哲学之上的。”[2]普遍主义哲学从认识论出发,试图通过理性思维活动总结出一个具有普适性的、能够超越历史与文化的经验,企图一劳永逸地解决主体对客体的认识问题。这种抽象的认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它更适合于指导自然科学活动。“审美”作为一个能动性的概念,它的意义正是建立在普遍主义哲学之认识论基础上的。“美”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只有通过主体的能动性活动才能使客观存在的美有意义、有价值。而在普遍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观照下,人们必定要努力求得一条具有普遍意义且能够超越时空跨越文化的音乐审美智慧结晶。在“西方音乐中心论”盛行的时代,这种音乐审美的智慧结晶基本可以等同于以节奏、旋律、和声、曲式、体裁、织体、配器等要素作为评价音乐美与不美的原则。音乐审美的价值则偏重于通过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发掘乐音在时空中不同的结合方式所能激起的情绪和情感方面的变化,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笔者认为,音乐的审美经验不应该被视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法则,而是个别文化的产物。“审美”这个动态术语本质上具有单一性,而非普适性。

    如果说,在全世界普遍崇信“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时代,中国人意识中已经形成的音乐审美经验还能奏效的话,那么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必须重新审视中国人经过多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审美判断经验。当西方音乐的审美经验与非西方音乐文化碰撞时,必定会导致对非欧音乐的误解。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哲学

    “尊重与理解多元文化”这一话题被提出时,也许只是它的首倡者发乎内心的一种美好理想,犹如在理性之光普照下,贝多芬在《欢乐颂》中畅想的“世界大同”。而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作为世界文明的共存方式,它的意义日益凸显,不仅是不同文化主体间交往沟通的必要“装备”,而且已经成为一个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存之道。任何一个民族,不管庞大还是弱小,不论富强或是贫弱,都不能无视经济一体化、政治与文化多元化的既定事实。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不能也无法回避多元文化视域。“西方音乐中心论”已经一去不返,音乐教育以普及“西方音乐理论”为首要任务,并用“西方音乐理论”作为美与不美的试金石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笔者认为,21世纪的音乐教育,应该力图为受教育者开启多元文化的“视觉”、培养多元文化的“听觉”。在普遍主义哲学观照下的认识论已经走向衰落,那么与之相应的“音乐审美”认识论也将失灵,它永远无法成为理解多元音乐文化的密钥。

    可以推断,假如“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是一个漏斗,那么斗中最终留下的仅仅是西方在基督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被称为“西方音乐”的“艺术音乐”,而阿拉伯世界的木卡姆、黑人非洲的鼓乐、东南亚的甘美兰音乐、美洲大陆的土着音乐文化等,将随着历史的沙漏流向无底的深渊。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首先,必须强调的是,“审美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理念的一种,时至今日仍然不失其存在价值,但它只是音乐教育的众多价值中的一种,而不应成为主导或核心。就《新课标》而论,在音乐课程的四方面价值(审美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中,审美价值不应凌驾于其它价值之上,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以及音乐作为理解多元文化的一个视域的功能不容弱化。

    三、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专业普及“外国民族音乐”的现实意义

    音乐与美术、文学、风俗、礼仪一样,作为文化的承载方式之一,是理解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切入点。

    在多元文化成为全球语境的时代主题下,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规定,增设“外国民族音乐”课为专业必修课。除了上文已经分析的哲学基础和时代背景之外,普及这一门课程有着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音乐核心论文篇9

在众多的质疑中,管建华教授从哲学角度对“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时代局限性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基础是建立在自笛卡尔以来的普遍主义哲学之上的。”[2]普遍主义哲学从认识论出发,试图通过理性思维活动总结出一个具有普适性的、能够超越历史与文化的经验,企图一劳永逸地解决主体对客体的认识问题。这种抽象的认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它更适合于指导自然科学活动。“审美”作为一个能动性的概念,它的意义正是建立在普遍主义哲学之认识论基础上的。“美”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只有通过主体的能动性活动才能使客观存在的美有意义、有价值。而在普遍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观照下,人们必定要努力求得一条具有普遍意义且能够超越时空跨越文化的音乐审美智慧结晶。在“西方音乐中心论”盛行的时代,这种音乐审美的智慧结晶基本可以等同于以节奏、旋律、和声、曲式、体裁、织体、配器等要素作为评价音乐美与不美的原则。音乐审美的价值则偏重于通过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发掘乐音在时空中不同的结合方式所能激起的情绪和情感方面的变化,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笔者认为,音乐的审美经验不应该被视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法则,而是个别文化的产物。“审美”这个动态术语本质上具有单一性,而非普适性。

如果说,在全世界普遍崇信“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时代,中国人意识中已经形成的音乐审美经验还能奏效的话,那么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必须重新审视中国人经过多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审美判断经验。当西方音乐的审美经验与非西方音乐文化碰撞时,必定会导致对非欧音乐的误解。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哲学

“尊重与理解多元文化”这一话题被提出时,也许只是它的首倡者发乎内心的一种美好理想,犹如在理性之光普照下,贝多芬在《欢乐颂》中畅想的“世界大同”。而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作为世界文明的共存方式,它的意义日益凸显,不仅是不同文化主体间交往沟通的必要“装备”,而且已经成为一个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存之道。任何一个民族,不管庞大还是弱小,不论富强或是贫弱,都不能无视经济一体化、政治与文化多元化的既定事实。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不能也无法回避多元文化视域。“西方音乐中心论”已经一去不返,音乐教育以普及“西方音乐理论”为首要任务,并用“西方音乐理论”作为美与不美的试金石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笔者认为,21世纪的音乐教育,应该力图为受教育者开启多元文化的“视觉”、培养多元文化的“听觉”。在普遍主义哲学观照下的认识论已经走向衰落,那么与之相应的“音乐审美”认识论也将失灵,它永远无法成为理解多元音乐文化的密钥。

可以推断,假如“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是一个漏斗,那么斗中最终留下的仅仅是西方在基督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被称为“西方音乐”的“艺术音乐”,而阿拉伯世界的木卡姆、黑人非洲的鼓乐、东南亚的甘美兰音乐、美洲大陆的土著音乐文化等,将随着历史的沙漏流向无底的深渊。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首先,必须强调的是,“审美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理念的一种,时至今日仍然不失其存在价值,但它只是音乐教育的众多价值中的一种,而不应成为主导或核心。就《新课标》而论,在音乐课程的四方面价值(审美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中,审美价值不应凌驾于其它价值之上,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以及音乐作为理解多元文化的一个视域的功能不容弱化。

三、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专业普及“外国民族音乐”的现实意义

音乐与美术、文学、风俗、礼仪一样,作为文化的承载方式之一,是理解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切入点。

在多元文化成为全球语境的时代主题下,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规定,增设“外国民族音乐”课为专业必修课。除了上文已经分析的哲学基础和时代背景之外,普及这一门课程有着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音乐核心论文篇10

2001年,中国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以审美为核心”,预示着中国音乐教育改革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11年,教育部又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对“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做了进一步的深化。那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确实做到“以审美为核心”了吗?

一、“新课标”对“以审美为核心”的

诠释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课标”再次强调音乐教学应该“以审美为核心”,并在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以及课程设计思路方面做出了综合性的诠释,但是否代表着就是“以审美为核心”了呢?笔者以为,并非如此。我以为其对“以审美为核心”的陈述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1.对“以审美为核心”应涉及的音乐审美问题缺乏明确的定义

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为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定下了基调。但这种陈述过于宏观,“以审美为核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在“新课标”中并没有做出范围上的界定。对于具有指导性的文件而言,这是一种缺失。

虽然国家政策与社会舆论对音乐审美教育都十分重视,但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有关“审美”的范畴始终没有做出明确的定义,翻开众多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对“音乐审美教育”如下的定义:

“从美育的角度洞察、研究音乐教育行为的理论,就是音乐审美教育。”①

“音乐审美教育是以音乐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②

“音乐美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音乐艺术内容,按照音乐美的规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音乐审美教育,以促进人的素质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③

在这些定义之中,我们依然没有看到“审美教育”的范畴是什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在音乐教育中“以审美为核心”呢?也包括“新课标”在内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2.“以审美为核心”的陈述在课程内容中没有进行展开,未体现课程目标的分阶段性

通读“新课标”可以发现“以审美为核心”的陈述主要出现在前言和课程目标中,在课程内容中并没有进行具体的陈述,在实施建议中也未进行深入的展开。在“新课标”对课程内容的具体陈述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出这一点。

“新课标”中的“课程内容”部分包括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方面,以1―2年级的课程内容中感受与欣赏为例:

1)音乐表现要素

“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喜欢的音响。

能够听辨歌唱中的童声、女声和男声音色。

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够听辨常见打击乐器的音色,并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声音。

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并对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④

2)音乐情绪与情感

“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体验并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⑤

3)音乐体裁与形式

“聆听儿童歌曲,聆听音乐形象鲜明、结构较为简短的进行曲、舞曲及其他体裁的音乐段落。

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器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⑥

4)音乐风格与流派

“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⑦

以上的陈述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程对于感受与欣赏教学内容的界定,与“以审美为核心”有必然的联系吗?笔者没有看出,目前的课程内容完全可以脱离“以审美为核心”而独立存在。那么,“以审美为核心”的课程理念在教学内容陈述中到底该如何体现呢?难道它仅需要表现为一种宗旨,不需要对“音乐审美”的教学内容作出分阶段的教学安排?不需要在“新课标”中为一线教师做出指导?显然不是。

二、我对“新课标”中应如何诠释

“以审美为核心”的见解

在“新课标”中,如何对“以审美为核心”进行诠释更具有音乐审美教学的导向性和针对性呢?笔者做出以下思考和尝试以供参考。

1.“以审美为核心”诠释时应体现的原则

1)明确的导向

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而言,“以审美为核心”需要具有明确的导向。这种导向取决于教育本身,无论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还是以“其他”任何为核心的教育,最终的落脚点依然是教育。既然是教育,就必须具有明确的导向。这种导向不能表现为宏观性的语言描述,而应该体现为明确的审美范畴和审美标准。只有提出明确的范畴和标准,才有可能转化成具体的音乐作品和教学方式。

2)既关注审美客体,也关注审美主体

审美是包含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交互性的活动,是人类具有的独特的能力。人是审美的主体、音乐是审美的客体。而要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都在发生作用。因此,“以审美为核心”的诠释不能仅关注音乐(如不同年级的音乐教学内容),也要关注审美主体。

3)体现出不同阶段的审美标准

“新课标”对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都作出了要求和陈述。那么,是不是也需要对不同学段提出不同的审美标准?审美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审美体验的获得需要不断进行积累。一个人瞬间获得的审美体验,是他多方面积累的结果。既然如此,“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也应该对“审美教育”提出明确的分阶段的标准,使“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能够科学有序地展开,并对审美体验的获得与积累有所指导。

审美标准的设置应遵循教学规律循序渐进,既要符合一般审美规律,又要探讨影响审美标准的客观因素。将音乐艺术自身的美学特点与影响音乐审美变化的外在因素进行结合,综合制定出分阶段的审美标准。

2.“以审美为核心”诠释的范畴与角度

1)应提出明确的审美范畴

审美范畴是指审美对象具有的各种审美属性,如美、丑、崇高、优美、喜剧性与悲剧性等。对于音乐艺术而言,它包含的审美范畴十分多样化,中西方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音乐作品体现出不同的审美范畴。这些作品表现的审美范畴,既具有各自的特点,也具有音乐艺术的共性。在“新课标”中应对作品的审美范畴做出明确的界定,哪些是适合于中小学生的,哪些是不适合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进行呈现的;哪些是适合于低年级学生的,哪些是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只有提出明确的审美范畴,“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才能切实做到有的放矢,也才能真正实现音乐教育的“审美”性。

2)应遵循音乐艺术的审美规律

对于学校教育,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任何事物的运行和发展都具有一般规律,掌握一般规律是认识事物的基础。音乐艺术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形式,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规律,这种规律是由音乐艺术自身的特点决定的。20世纪符号学理论曾认为语义符号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能够将人类的文明和思想记录下来,但是语义符号不能够表现人类最细微的情感变化,艺术符号却可以做到,而音乐就是这种艺术符号的典型代表。作为一种艺术符号,音乐在记载和表达的时候遵循的是音响变化发展及音响作为表现手段时具有的自身规律,这种规律正体现了它表达人类情感时的审美模式。认识、掌握音乐艺术进行表现的一般规律,是对音乐进行审美的必然途径。也只有了解音乐艺术进行表现的一般规律,才有可能实现对音乐的审美。因此,“以审美为核心”的诠释一定要从音乐艺术审美规律的角度入手,让学生了解规律、掌握规律,最终实现对音乐的审美。

3.“以审美为核心”诠释时可采用的陈述方式

对“以审美为核心”进行诠释时可采用如下的陈述方式:在明确审美范畴指导下,结合音乐的联觉规律和音乐实践,做出具体的分阶段的审美教学陈述。

音乐的联觉规律是由音乐的特殊性决定的,作为一门非语义、非视觉性的艺术,音乐是通过与人的联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联觉是一种心理现象,指对一个感官的刺激引起其他感官的感觉。音乐具有的长短、高低、强弱等要素,通过节奏、和声、复调等形式的结合能够与人的情态具有的特点产生一致性而产生联觉关系,音乐正是利用了这种联觉关系来进行表现,使人产生审美感受。结合音乐要素形成的联觉规律,进行审美教学的陈述,是最直接、最接近音乐本体的方式,也最便于教师理解并直接应用于教学。

根据以上思考,笔者尝试仍以“新课标”中“1―2年级感受与欣赏的课程内容”为例,改写如下:

1)音乐表现要素

感受自然界、生活和音乐中的各种声音,体会乐音与自然界、生活中声音的不同,了解音乐表现美的基本要素:音色、强弱、高低、长短。

能够听辨歌唱中童声、女声和男声的音色,积累不同音色的审美体验。

能够听辨常见打击乐器的音色,并尝试探讨不同打击乐器合奏产生的表现特点和音响效果。

感受音乐强弱、高低、长短产生的联觉反应,了解基本的联觉规律,如音越强,感觉距离越近;音越弱,感觉距离越远。音越高,感觉物体越轻;音越低,感觉物体越重。音越长,感觉时间越长;音越短,感觉时间越短等。

体会二拍子和三拍子不同的韵律感,并能够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

2)音乐情绪与情感

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了解音乐表现不同情绪时的审美规律,并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

体验柔美、欢快、壮美类型音乐的音乐美感,并能说它们之间音乐表现上的相同与不同。

了解音乐表现情绪时的基本联觉特点,并做出相应创编练习。

3)音乐体裁与形式

聆听儿童歌曲,聆听音乐形象鲜明、结构较为简短的进行曲、舞曲及其他体裁的音乐段落,了解不同体裁音乐具有的音乐特点。

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器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并通过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韵律美。

4)音乐风格与流派

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聆听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初步了解影响不同音乐风格的要素,积累音乐审美经验。

以上陈述是笔者的一点尝试,需要更多的思考来对音乐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进行审美角度的完善。

三、结 语

美育在中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已经被倡导一个多世纪,“以审美为核心”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作为明确的指向性的宗旨也已被奉行了多年,但中国的音乐教育并没有在“以审美为核心”方面做出突破性的进展。有关音乐审美教育的研究始终处于弱态,对音乐审美教育讨论的论文不但数量不多,且少有精品,更缺少能够对音乐审美教育产生实践上触动的理论与方法。那么,我们不得不深思,“以审美为核心”难道只能表现为形而上的理念么?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既然有感性,那么一定会有“迹”可寻,也一定可以转化成方法和经验,或者是我们还没有找到通往它的途径。因此,笔者认为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入手,为中小学“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设定明确的标准、范畴,并给予参考方法和教学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笔者才疏学浅,仅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相关同志们的关注与深刻思考,通过表象深入本质,对“以审美为核心”做出更为明晰的界定,以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注 释:

①姚思源《音乐教育学与音乐审美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音乐年鉴》,l990年版。

②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第66页。

③徐希茅等《音乐美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④《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页。

⑤《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页。

音乐核心论文篇11

一、加强中学生音乐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一)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音乐素养是中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中学生的音乐素养是提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充分必要条件。S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也逐步提高,音乐已经融人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音乐素养也逐步成为学生综合素养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的诸多竞赛和诸多评比都被纳入其中,加强中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可以有效地培育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平衡中学生学习的不良情绪

音乐自古以来就是利用人声和乐器的发声来表达人类内心的情感,音乐演奏中往往有激昂、悲伤、舒缓等多种表现形式,在目前盛行的心理情绪治疗方法中,音乐疗法十分火热。音乐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手段,将音乐融人医学和心理研究进行治疗,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音乐修养在正常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发育成长过程中,音乐的体验可以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陶冶情操,从而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在课余时间播放音乐,学生可以通过舒缓的音乐放松情绪,通过激昂的音乐,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也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培养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措施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和确定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主线,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所以明确教学目标有助于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当前的音乐课堂教学应该完成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看上去教学目标非常的多,但是三维教学目标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并且在设计中要有所侧重。初中音乐课堂不能面面俱到,只能适可而止。所以在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中一定要讲究轻重缓急,并且做到明确清晰。针对初中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强化目标设计,围绕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在初中音乐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定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的教师不重视音乐课程的设计,采取的教学模式多数都是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然后依据笔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其实,在一线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从学情出发,优化教学设计,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学生未来在学习和工作中都会遇到音乐问题,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参与生活实践,把理论的音乐学知识转化为生活常识,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一味的让学生死记硬背和机械式的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学生只能考出一个好成绩,但是他们的音乐核心素养是很难提高的。新形势下,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采取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翻转课堂、微课课堂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注重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提高。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活动是一种动态化的教育、学习和知识传授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都伴随着两种活动同时进行,一种就是教师的“教”,另外一种就是学生的“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落脚点在学生的学习上,教师的“教”只充当着学生学习多元化途径当中的一条而已。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大多数时候只考虑到个人的讲授,在课堂的设计过程中很少考虑到学情,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淡薄,学习的效果也不容乐观。新形势下,音乐教师一定要摆正自身的地位,认清自身的角色,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给学生足够的课堂重视和尊重,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实现有效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起源于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音乐课堂要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分析和处理问题,如有质疑的要及时的给与肯定和引导。学生有疑问就说明学生在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在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这是非常难得可贵的。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不妨从学生提出问题开始,提出问题就意味着学生开始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了。

(四)巧用微课程教学

探究微课程在提升初中生音乐核心素养的作用和策略,首先就要清楚微课程的制作方式,一般来说,常用的微课程制作方式有:利用微课笔或者电子白板制作的微课视频、利用手机相机录制的微课程视频、利用PowerPoint办公软件制作的PPT课件微课程;利用屏幕录像软件制作演示或操作微课程等。PPT课件是一种较为常用的也是较为实用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这种教学手段较为简单,在微课教学中通过PPT课件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学习。在利用PPT课件的时候,可以是单一的PPT课件,进行点击操作,也可以通过转变保存方式,把PPT转化为视频,供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渠道学习。初中音乐学科在教学内容上区别于其他学科,很多的知识点和内容不易于用文字和图片来说明,而是需要多元化的图像和影像在完成,所以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的变化选取“屏幕录像专家”等软件,将屏幕显示信息动态地录制下来,形成视频微课程。

结语:

音乐作为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探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案,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音乐核心论文篇12

本课程涉及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哲学原理、美学原理、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原理、课程和教学原理、测量和评价原理等范畴,并结合本专业的特性,介绍音乐教师教育和研究性教师的基本知识。围绕音乐教育这个核心,本课程在多门学科范畴内,运用这些学科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音乐教育的广泛问题给予多角度的阐释。学习本课程能够使学生学会将音乐教育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纳入上述多种学科的范畴内,运用经过学生融会贯通的这些学科的传统的和现代的观点,分析和解决自己遇到的音乐教育的各种问题。它是所有学习音乐教育或有志于了解音乐教育的学生应当牢固掌握的1门重要专业课程。

3、课程目的

(1)总体目的

本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在从历史、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课程论和教学论、测量评价、教师教育、研究方法的角度,了解这些范畴的基本知识,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掌握描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奠定广泛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2)具体目标

本课程本着“厘清范畴、形成观点、掌握方法、解决问题”的目标原则,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

1、明确本学科涉及的各个基本范畴和相应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2、掌握本学科各基本范畴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上相关的人物及其研究的对象、思想、方法和结论,构想进1步探究的可能性。

3、使用本学科的方法,设计和实施自选或教师建议的研究项目。

4、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研究和学习的兴趣以及具有个性的研究设计思想。

5、了解主要的教育哲学、美学、心理学观点,在理解这些观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看法,并运用前人和自己的观点解释音乐教育实践中实际问题。

6、了解主要的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音乐教育实践中的相应问题。

7、了解课程的分类、要素和过程,解释音乐教育实践中的课程和教学课题。

8、理解教育测量和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工具,了解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国际的评价新概念和方法。

9、理解研究型教师的含义,以及音乐教育研究的方法和课题。尝试使用本学科的方法,设计和实施自选或教师建议的研究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研究和学习的兴趣以及具有个性的研究设计思想。

10、了解音乐教师教育在国内国际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在自己的发展规划中运用这些知识。

4、课程内容

(1)内容选择原则

1、根据课程性质和目标的定位,本课程的内容选择原则为:

(1)现实与历史、教科书与经典原著相结合的原则:课程内容既选择本学科的现有范畴和知识,又选择相关的历史知识尤其是有关的教育原著,要求学生在浏览原著的基础上,运用历史的和发展的观点,来理解教科书表达的影响音乐教育的各种观点的历史渊源,以及各种观点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局限。

(2)系统与开放相结合的原则:课程内容既选择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又引进本学科的最新进展,鼓励和敦促学生追踪最新的音乐教育观点和和方法。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本课程的内容属于理论性质,同时,教学内容的选择又顾及这些理论知识与音乐教育教学实际的结合。

(4)知识与研究相接合的原则:课程内容的选择既保证基本的知识,又着重考虑学习的内容能够激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

(2)课程内容与进度

1、课程内容

(1)音乐教育的历史。

(2)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

(3)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

(4)音乐教育的功能和目的(自学)。

(5)音乐教育的社会学原理。

(6)音乐教育的社会心理学原理。

(7)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

(8)音乐教学中的心理学应用。

(9)音乐教育的课程原理。

(10)音乐教育评估的原理和实践。

(11)音乐教育研究。

(12)音乐教师教育。

2、教学进度与要求(参考表1)

表1. 教学内容与活动要求参考进度

次序 内容 重点 课外/课内要求

1 音乐教育的历史 历史线索和人物、事件 阅读第1章/项目

2 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 主要流派的观点 阅读第2章/项目

3 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 各派观点的合理和局限 阅读第2章/项目

4 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 主要流派的观点 阅读第3章/项目

5 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 各观点与音乐教育价值 阅读第3章/项目

6 音乐教育的社会学原理 社会学对象与音乐教育 阅读第5章/项目

7 音乐教育的社会心理学原理 社会心理影响音乐教育 阅读第6章/项目

8 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 主要流派的观点和角度 阅读第7章/项目

9 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 其他概念与音乐教育 阅读第7章/项目

10 音乐教学中的心理学应用 目标分类学及其运用 阅读第8章/项目

11 音乐教育的课程原理 课程分类、功能、要素 阅读第9章/项目

12 音乐教育的课程原理 原理与现实的课程改革 阅读第9章/项目

13 音乐教育评估的原理和实践 工具、类型、用途、过程、 阅读第10章/项目

14 音乐教育研究 研究型教师、方法类别 阅读第11章/项目

15 音乐教育研究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阅读第11章/项目 17 音乐教师教育 国际比较、音乐教师标准 阅读第12章/项目

18 复习周与考核 研究项目总结 考核/项目

5、课程实施

(1)学时安排

本课程的学时为36学时。

(2)教/学方式

1、教师课堂讲授。

2、学生课外自读。

3、学生个体/小组课外研究(项目)。

4、学生个体/小组项目演示(课堂)。

5、课堂讨论。

6、网络交流/网络答疑:使用本课程“教学互动”学习论坛和网络互动栏目。

(4)主要教学材料

1、主要教科书(2)刘沛编制(中英文电子对照版本):《Foundations of Music Education-音乐教育教育原理》。

2、同类教科书(2)曹理等:《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

(3)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4)郁文武、谢嘉幸:《音乐教育与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主要参考书目及网络资源

详见“教学资源”。

(5)教学条件

1、教师条件

本课程要求对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具有1定积累的教师承担主讲。

2、设备条件

本课程需要使用计算机、投影、声像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6、课程评价

(1) 评价原则

本课程的评价原则紧扣课程设立的学习目标,重在考察学生在阅读、讨论和理解的基础上,是否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是否能够把音乐教育中的问题纳入本课程的相应范畴和专业的思维及语言给予讨论,是否能够主动地运用本课程的基本范畴、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解决音乐教育活动的某些实际问题。

(2)本课程的评价性质重在过程评价,而不仅是卷面的终结性评价。评价紧扣课程设立的学习目标,重在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否主动地投入属于学生应当自主完成的项目研究、项目展示和观点辩论。本课程还重视“隐含性”评价的功能,对学生的发展过程的评价与教学的过程自然地融合,使评价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3)评价标准

1、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范畴、基本观点的掌握和理解。

2、学生的表现与课程基本内容的相关性。

3、学生在项目研究中体现的新颖性和独特性。

4、学生在项目研究中体现的深刻性和广泛性。

(4)评价比例

1、课堂出勤(必须)。

2、项目研究(50%)(平时+期末)。

3、课堂演示(10%)。

4、讨论参与(必须)。

5、试卷考核(40%)。

B. 内容详述1、音乐教育的历史

教学要点

音乐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现状;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中国音乐教育简史。

2、西方音乐教育简史。

考核要求

了解中国和西方音乐教育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及其观点,以及对当今音乐教育的启示。

2、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

教学要点

主要哲学流派的人物和观点,及其对音乐教育实践的启示和局限。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3种基本的哲学观点。

2、3种观点的强点和弱点。

3、哲学观点与教育。

考核要求

了解3种教育哲学观点的形成渊源;理解各自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哲学观点解释音乐教育的实际问题。

3、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

教学要点

6种主要的美学观点,及其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功能和价值的论证。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6种音乐教育美学观点。

2、对学校音乐教育的论证。

考核要求

理解不同美学观点对音乐和音乐教育的论证角度;综合不同的观点,用全面的视角解释、分析和设计具体的音乐教学案例。

4、音乐教育的社会学原理

教学要点

音乐素质的遗传与习得;社会化;与音乐行为相关的因素。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先天论与后天论。

2、社会化的过程。

3、人类音乐行为。

4、影响音乐行为的生物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和技术因素。

考核要求

理解音乐教育包含的社会学性质,以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音乐教育研究课题之间的关系。思考在音乐教育课题中运用社会学原理的可能性。

5、音乐教育的社会学心理学原理

教学要点

青少年在群体中的发展心理特征及其对音乐学习尤其是学习内容的影响。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自我意象。

2、从众。

3、角色和期待。

4、竞争与合作。

5、领导能力。

6、自信感。

7、态度。

8、创造力。

考核要求

理解在群体环境中,青少年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方面对音乐学习的影响,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思考如何利用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促进青少年的音乐发展和健康的音乐教育的实施。

6、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

教学要点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学习和发展观点,以及对音乐教育的启示和局限。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理论观点(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

2、儿童发展(皮亚杰、布鲁纳、加德纳等)。

3、认知过程。

4、学习动机。

5、音乐能力。

考核要求

理解各派心理学观点的立场、角度和方法,结合音乐教育,在音乐教学和学习中综合运用心理学的不同观点来全面地解释和设计课程与教学。

7、音乐教育中的心理学应用

教学要点

教学目标分类学;目标模式的局限及其拓展。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教育目标分类学。

2、音乐教学目标的行为化表述。

3、有序的音乐学习理论。

4、目标模式的局限以及其他模式。

考核要求

在理解目标模式和其他模式的基础上,设计音乐教学的任务分析、目标设计和过程设计。

8、音乐教育的课程原理

教学要点

课程分类、功能、要素的原理,以及现实的课程改革。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课程的定义和分类模式。

2、课程发展的要素、课程 文件。

3、国际著名音乐课程思想和方案。

4、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和过程。

考核要求

了解课程的分类、功能、要素,相应的文本逻辑体系。了解国外音乐课程思想和方案以及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和重要的课程文本。思考并表述课程改革现状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9、音乐教育评估的原理和实践

教学要点

音乐教育的评价和测量工具的工具、类型、用途和实施过程;国内外音乐教育评价的新观念和新方法。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测量的基本知识。

2、测验的类型。

3、音乐教学的传统评估方式。

4、评估方式的更新。

5、教学方案的评价。

6、音乐教师的评价。

考核要求

了解音乐教育的评价和测量的工具及其类型、用途和实施过程;了解国内外音乐教育评价的新观念和新方法,在自己的发展中运用相册式自我评价的方式。

10、音乐教育研究

教学要点

研究型教师的意义;研究方法的类别、用途;研究的课题和研究设计。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研究型教师和研究的价值。

2、研究文献的检索和解读。

3、研究的类型、方法和适用范围。

4、适用于课堂教师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等)。

考核要求

了解研究方法的类型、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在理解主要研究方法的功能基础上,设计自己的研究方案,并体现出1定的研究构思的独特性。

101、教师教育及其发展方向

教学要点

教学专业化;音乐教师标准及其评估的趋势。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教师教育专业化及其发展历史。

2、音乐教师教育的国际国内动态。

音乐核心论文篇13

    先秦时期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胚胎”和“萌芽”时期,作为伦理学的“德”的观念发韧于夏代,中经殷周和春秋战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是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上有着重大影响的时期。由于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在对音乐文化的阐释中,先秦音乐思想凸显了中国传统音乐深厚的伦理意蕴。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德”具有总摄诸体、兼收并蓄的意义及功能。尤其作为中国音乐思想中一个最为重要、最核心的观念,从先秦典籍《论语》、《左传》到汉代《礼记·乐记》,从战国末期孟子、荀子的《乐论》到魏晋秘康的《声无哀乐论》,以迄于唐、宋、元、明、清,历代乐论、笔记、诗词、小说、曲论、唱论,无不浸润着“德”的观念。谨遵道德规范,乃是中国古代音乐伦理、政治、美感和形态的最高理想。

      一、先秦时期的音乐伦理思想著述研究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伦理精神与音乐艺术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中国传统道德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一种艺术的境界,传统艺术又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人格的完成。先秦时期思想家学派繁多,在思想领域中产生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成就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一页。先秦典籍、诸子百家的著述、先秦考古文献(包括出土的文献如“简犊”“帛书”及“铭文”等)、文物实物资料是研究先秦音乐思想史料的主要来源。这些文献史料如儒家孔子的《论语》,孟子、荀子的《乐论》及《周易》“象”,《周丰山“春官宗伯·大司乐”,《尚书》“尧典”、“皋陶漠”,《礼记》等经典;墨家的墨子《三辩》、《非乐上》、《非儒朴和《公孟》;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商鞍《商君书》、韩非子;杂家的《管子》、《吕氏春秋》、《列子》、《国语》、《左嘟(先秦史书);以及汉代的《史记》 ,《乐记》(后人记载的先秦历史资料)等均载有一定的论乐文字。

    第一个提出较系统的作为伦理学道德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孔子,他是儒家的开创者、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先秦,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被称为“显学”;以孔子为宗师,孟子和荀子继承和发展的儒家学派建立了一个以“仁”“和”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现;墨家学派的开创者是墨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他们兴起聆儒家学派之后,但所持思想观点与儒家学派针锋相对,是儒家的反对派。在文艺生活中,墨家认为艺术的美与道德的善是应当统一的,违背道德的娱乐享受应该禁止:法家音乐伦理思想出现于先秦,以商较和韩非为主要代表,其核心观点是“不务德而务法”,片面强调社会作用,否认了道德的社会作用。尽管法家的“法治”理论并未被完全抛弃,但其“不务德而务法”的原则在以后的封建社会中被否定,因此对后世并无显著影响。孔子及其前的音乐思想是儒道两家音乐思想的共同源头,以老子为最早代表的道家出现于春秋末期,是兼采儒墨而又批评儒半的一个学派,老子和庄子为其主要代表,“道”是道家音乐伦理思想的核心。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