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的要求实用13篇

科研课题的要求
科研课题的要求篇1

通过需求描述,完成需求分析的最终目的,即建立系统的需求模型。

1.现状调研与分析

通过走访和调研高职院校科研处参加课题项目的教师和主管,了解到通常的课题的管理流程如下:省级课题主管单位(下发科研课题指导文件、选题目录等材料)校级课题管理人员及教师(校级课题管理人员组织教师进行选题并申请课题)校级学术委员会(对申请的课题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校级课题管理人员(根据学术委员会的意见对课题进行推荐)省级课题主管单位(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研究审查,决定其可行性,进行意见反馈,对可行的课题下达课题研究任务书,并批准立项)校级课题管理人员(提示反馈省级课题主管单位的意见)各课题负责人(①根据课题任务书要求进行开题和课题的研究,并审查课题参与人员上报的阶段成果。②根据研究成果及开题计划,提出结题申请、申请课题延期或撤消课题。③提交结题材料或课题延期、撤消申请。)校级课题管理人员(①对各课题的阶段成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②对课题负责人提出的各种申请进行审查并上报③结题时检查结题材料并上报)省级课题主管单位(①动态监管各学校各课题研究情况。②对上报的结题材料,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根据专家意见对结题申请进行批示,并下达结题证明。③对延期或撤消课题的申请进行审查,并进行批示,反馈意见)校级课题管理人员(提示传达课题主管的批示)各课题负责人(根据批示,进行一下步工作,如同意结题,表示此课题的研究周期结束,自动转移到结题成果汇总;如果同意延期则重复课题的研究过程;如果撤消,则此课题取消。)

2.系统功能总体目标需求

在开发设计本系统时要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是要便于管理,这种管理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输入、输出、查询等功能的实现对各系部科研课题工作的进行管理、监督和服务支持。二是利用信息化的工作方式来减少科研主管部门繁重、复杂的手工科研管理;第二是系统要进行安全性设计。科研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心血的结晶,为此系统通过进行加密算法设计,以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以及系统在网络环境安全运行。第三要可扩展性,即系统开发完成后,不仅仅只能满足现阶段的科研工作需求,还能满足未来一段时间内,信息处理对工作量、系统的响应时间和处理能力的需求。

从系统功能角度分析,待开发的科研课题管理系统应达到以下几点:

(1)待开发科研课题管理系统既要有利于科研处的监督管理又要有利于协调各个部门系办的科研工作。

(2)科研课题管理工作涉及到对院校科研处管理员、校学术委员会专家、科研课题参与人员等人员和工作的管理,也涉及到科研成果奖励信息、科研课题项目信息的管理。

(3)对科研项目课题要及时进行申报、立项、研究、结题的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并督促教职工将各种科研成果信息及时录入到系统,以便于统计查询各个职工的科研工作情况、各部门的科研工作情况;查询统计全校的科研工作情况。

(4)教职工根据学校的科研计划,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课题,课题申请人进行立项申请,每个部门负责审核,并把符合条件通过审核的课题,提交到校科研处审核。学校科研处组织学术委员会专家对已经申请的科研项目课题进行审批,对审批通过的项目课题进行立项。

(5)对已经完成的科研项目课题应组织相关的学术委员会专家进行成果鉴定,并及时收录到系统中,实现成果共享。各项成果可作为学校评定科研人员的工作情况依据之一。

3.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根据目前的流程和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因此本课题管理系统功能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管理、课题项目管理、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管理等。

3.1信息管理。由院校科研课题负责人,采用内容管理的形式,对需要进行通知和公告的信息进行及时,方便相关人员了解信息和情况。也可以修改、删除相关错误和过时的信息,并进行分类和整理。并根据管理者和使用者权限,设置功能和权限。

3.2课题项目管理。课题项目管理是科研课题管理的重点内容。课题项目从申请、审核、专家评审、立项、中期管理、结题等各环节完全借助本系统来管理,根据流程和用户决定对应的功能模块。课题有其生存周期和各个阶段。根据课题管理要求和通常流程,课题管理需要课题信息管理、课题申报管理、课题评审管理、课题研究管理、结题管理。

3.3科研成果管理。各个课题研究参与人员可以进行个人科研成果信息的录入、修改和删除,以及成果的统计,部门科研负责人可以对各个成员的成果信息进行审核,查询和汇总。对于审核通过的成果不能修改和删除。院校、部门科研负责人可以审核全校或本部门所有人员的成果信息,并可以进行汇总统计。

3.4系统管理。进行系统信息、系统参数、系统初始化等信息录入和设置。由于使用本系统的人员比较多,所以应该根据各自的人员和角色,决定各自的功能和模块。如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系统信息设置、系统信息初始化、数据库管理等。

4.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非功能需求源于用户的限制,包括预算上的约束、机构政策、与其他软硬件系统间的互操作性,还包括安全规章、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等外部因素。如,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安全性要求等,具有以下:

科研课题的要求篇2

〔中图分类号〕G2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6-0098-03

1 嵌入科研课题组服务意义

随着电子资源迅速发展,数字图书馆虽然能为用户提供的信息资源已越来越丰富,但同时也发现用户依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通过反复登录诸多相关网站,搜索、选择自己需求的信息;一些科研课题组学科专家、学者对于网上资料的查询方式和途径短时间不熟悉,他们无法在网上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在课题立项、课题完成过程等方面需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组织信息。另一方面,研究任务的复杂化发展,不但要求科研人员之间要实现跨国家、跨地区、跨学科、跨领域界限的交流合作,而且希望科研信息服务者能从提供一般性文献服务转变为提供学科化知识服务,以帮助解决科研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1]。随着网络环境和数字信息资源日益普及,高校科研用户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创新真正符合用户需求的学科化服务模式,成为图书馆的努力方向。

嵌入科研课题组服务就是高校图书馆针对课题组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建立一支专职的嵌入式学科馆员团队,将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直接融入课题组科研(包括融入科研人员的学习、研究等环境中、直接提供到人的服务)以此来支持、协助科研,节省科研人员时间。嵌入科研课题组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为适应现代信息环境、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而推出的一种“融入一线,嵌入过程,资源到所,服务到人”服务战略[2],把图书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用户的方方面面,以用户及其需求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理念体现。

嵌入课题组服务理念改变过去以图书馆为中心转移到以用户为中心,服务时间上改变过去以到馆、电话、邮件为主的地理位置限制、上班时间限制等滞后时间限制的服务,改变为通过图书馆2.0技术,走出图书馆,以主动参与的姿态,贯穿课题始终,跟踪课题的选题立项、研究进展、成果鉴定、成果转化等一系列科研全过程。嵌入科研课题组的学科化服务改变了过去学科馆员在服务理念、服务时间、服务地点、服务中心、服务深度、服务方式等方面有着许多不同之处。

2 嵌入科研课题组服务特点

在网络环境下, 高校的科研用户群体虽然没有改变,但嵌入课题组嵌入式馆员服务与以往的学科馆员的工作中心发生了很大变化。

2.1 服务方式——主动

从出发点来看,嵌入式服务不是以图书馆为中心、以改善馆藏建设为最终目的,而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文化。强调注重与用户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与用户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在新理念驱使下,让馆员从图书馆的空间桎梏中摆脱出来抛头露面,从被动性等待用户的信息要求,主动与用户联系沟通上门服务,载着重新进行的服务设置和整合的各种信息资源,积极主动深入到用户课题研究,提供深入化的信息知识服务[3]。

2.2 服务团队——高素质

面向科研服务是一种基于资源、技术、人力合作的更加复杂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人的因素有很大的决定作用[4]。嵌入课题组服务要求图书馆服务能够实施与科研工作的有效对接,必须建立高素质用户服务体系。根据现有人员设置调整,抽出水平较高的人员,专门组建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结构合理的科研服务梯队,并对服务部门的成员按专业能力进行优化分工,实行目标管理,使所有成员目标任务明确,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挥出学科馆员最大潜力,最大限度地围绕科研项目和课题发挥信息服务作用。

2.3 工作定位——与课题组一体

嵌入课题组馆员的工作定位应是与课题组一体的,这是嵌入式服务馆员最重要的特点。在课题研究中,馆员不仅是课题研究组成员,也是课题研究信息服务助手。他与课题组承担共同的工作任务,嵌入式馆员将服务内容与整个学术科研过程结合起来,对课题策划、内容分析、创新性论证、、成果评价等方面提供全过程的服务。馆员担当着课题合作者和信息服务的提供者双重身份,他与课题组承担共同的工作任务,也共同分享任务完成的喜悦与成果[5]。

2.4 服务内容——个性知识化

个性化、知识化服务是个性化服务和知识服务的统一,它以满意需求为目标,以解决方案、贯穿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服务特点。课题组成员无论是填表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科研人员不管需要概括性、叙述性的情报,还需要大量详尽的、专指性很强的情报信息,嵌入馆员首先做好科研人员信息助手的作用。向课题组提供该课题国内外相关科研动态,协助科研人员查找文献,及时进行文献传递,针对课题组的研究领域,提供需求的最恰当服务。

3 嵌入科研课题组服务的实现

要使学科服务真正嵌入科研用户环境,需要建立与科研用户需求的关联,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努力。

3.1 有效对接科研

科研课题的要求篇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1-0030-02

应用型本科在我国尚属发展阶段,其办学理念、培养方案等都还没有形成非常成熟模式,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点、培养方案等教研课题正是当前应用型本科学校积极探讨和研究的方向,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已就此展开课题服务工作,就服务深入程度、服务效果和信息提供针对性来看,嵌入式课题服务正成为应用型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必然趋势。这是一种图书馆作为课题组成员全过程地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为课题研究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深入化服务模式,显著的特点体现在图书馆员身份和服务的“嵌入式”,图书馆员以课题组成员身份参与课题选题立项、实施研究到结题的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从课题组员的角度掌握课题研究不同阶段的信息需求,为课题研究人员随时提供深入和精细化的信息服务。

一、嵌入式课题服务的过程模式分析

(一)课题选题、论证阶段。开展科研工作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课题论证,也就是选题阶段。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研究课题多与其人才培养模式特点相联系,教学定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等教学研究课题现阶段的重点研究方向,研究人员则主要由本校教师和教辅人员组成。无论是从课题组成员交流熟悉度还是课题所及领域,都比较便于本校图书馆员加入课题组共同研究,开展“嵌入式”服务工作。图书馆员作为课题组成员,在服务主动性、全面性和精确性上都着积极意义,他们在提供信息服务时必然更主动地理解和了解课题各方面信息需求,想方设法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从选题立项阶段就直接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为课题组提供充足翔实的文献信息材料,这是图书馆“嵌入式”课题服务的第一步。

对拟申报项目进行查新和论证,避免重复研究,是图书馆员课题服务的基本工作之一。图书馆员嵌入课题成员组更利于清晰理解所拟立项目,查新论证、搜集资料过程更加全面和精确,尽可能详尽地搜集和整理该课题相关背景资料,并将原始资料和和汇总分析信息详细地提供给研究人员,为拟立项目和具体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信息,从而对课题必要性、新颖性等进行论证,保证项目的质量目标和研究水平。

(二)课题实施研究阶段的服务。科研课题成功立项后将进入实施研究阶段,研究人员需要设计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并开展研究工作,对图书馆员这是一个持续的信息服务过程,需求持续关注研究进程和相关信息。研究人员在不同的研究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信息资料需求,并且对资料的需求会愈加细致化、专业化和有针对性。这是一个动态发展和不断变化的过程,研究人员需要不断补充新的相关信息,了解国内外相关的最新动态或研究成果等。

图书馆员在这个研究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是跟踪研究进程,主动了解信息需求,利用馆藏及外部信息资源,发挥图书情报和资源检索、整理的业务优势,实时满足研究人员的信息需求。随着课题研究进程的深入,研究人员对于各种专业资料的需求往往更加详细和深化,而研究人员很多都对本身专业有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信息资源搜集和检索并非所长,并且基于节省时间考虑,需要图书馆员提供高素质的专业服务。在整个研究和信息服务过程中,图书馆员充分发挥其在信息检索和资源组织的专业优势,弥补研究人员信息检索能力的不足,充分了解课题研究不同阶段的信息需求范围和特点,为研究人员提供实时所需资料,节省研究人员检索搜集信息资源的时间和精力,保证所检索和收集资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课题结题阶段的服务。科研课题研究完成即进入最后一个阶段:成果鉴定和结题阶段。此时课题组需进行结题报告、公示审批等必经程序,课题材料整理归档等工作可由图书馆员跟进完成。通过对课题研究的全程参与,图书馆员对研究过程及各个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都有充分了解,有助于图书馆员收集并整理项目结题鉴定所需的相关资料;通过资料整理分析,帮助研究人员及早发现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并进行补充,加强结题报告中研究观点的学术总结,或者在课题最终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取得新的突破。

对于图书馆员来说,结题阶段除了完成课题组相关资料整理归档等工作外,还需要总结服务经验,为图书馆后续开展课题服务提供参考和规范,完善图书馆的课题项目服务工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同类资料收集和积累,若重新发现对课题结题报告有用的信息或素材,可提供给研究人员充实课题研究成果;随着课题服务档案资料的不断增长和完善,图书馆还可以对同类资源进行系统的整合,形成相应信息资源或自建馆藏特色数据库资源,构建图书馆的特色服务资源和服务模式,向更多读者传递该课题的相关知识。

二、影响图书馆课题服务质量的因素与对策分析

(一)图书馆参与课题研究深度不足及嵌入式服务的必要性

传统图书馆的被动服务惯性和用户认知不足,使图书馆很难深入地参与到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参与度不足容易造成对服务课题理解流于表面,所供资料难以深入和全面有效,影响研究进程和研究效果。在课题研究的开始阶段,如果图书馆主动性不足,往往会错过立项阶段的信息服务。现在图书馆最常见课题服务是在课题实施研究阶段,当研究人员主动联系图书馆提供资料服务时,图书馆才以信息咨询员角度提供信息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员更多是被动地等待研究人员的具体信息要求才进行检索并返回给研究人员,课题服务深度和精确度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图书馆若能在课题研究开始阶段即主动介入,提供嵌入式课题服务深入课题研究全过程,从服务主动性和服务全面性、精确度等方面都得到全面提升,从而有效提升课题服务深度和服务质量。

(二)图书馆文献资源不足的影响及对策

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普遍存在文献资源不足和资源建设重量轻质的现象,资金和时间的制约让图书馆在资源购置上过于偏向学校的重点学科,其他学科资源相对缺乏,而科研需求并不限于重点学科。当图书馆无法满足这些学科用户的资源需求时,用户便会选择舍弃本校图书馆服务,转而寻求其他途径或渠道解决,而资源的缺乏也极大地影响图书馆员主动为科研人员提供服务的积极性,馆际互借或文献传递可以解决用户很多信息需求,但经费支出和手续烦琐常常让图书馆员为难和放弃。

为提升服务效果做好资源保障,图书馆需更主动地了解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合理规划好馆藏资源结构。通过各类调查或图工委会议,征求教师和学生的建议和意见,通过馆员“嵌入式”课题服务建立课题服务档案,分析各系部对图书文献资源的真实需求,完善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尽可能利用图书馆联盟共享文献资源,更方便地实现资源图书馆共享,弥补自身馆藏资源和购置经费的不足。

(三)馆员业务技能限制及解决策略

首先,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办学经费不够充裕,图书馆普遍人员配备不足,尤其是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人才储备有限,馆员学历层次、学科配置和业务精熟程度都相对较弱。其次,人员不足造成部门和岗位设置不尽完善,服务质量难以有效提高。再次,图书馆员对信息检索尤其是数据库综合检索业务能力不强,对本馆纸本和数字资源、网络学术资源及互联网搜索引擎的使用技能不熟悉,或者馆员外文水平不高等,也限制了图书馆员的信息检索准确率、检全率和数据分析水平。

对当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通过大量招聘高素质人才的方式全面提升馆员整体业务素质的可行性比较低,更切合校情馆情的方式是促使在职馆员主动学习提升自身业务能力,进而提高服务质量。“嵌入式”课题服务模式可以让图书馆员直接加入到课题组参与课题研究,在提供服务的同时更为图书馆员提供了科研机会和工作成果,让图书馆员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服务主动性,从而提高图书馆用户认可度和服务效率,并能吸引更多的图书馆员主动参加课题研究和服务,形成竞争机制促进馆员技能和服务质量“双赢”。

(四)图书馆的课题用户认可度不足及提升措施

造成用户认可度不高的原因有几方面。一方面,图书馆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以用户为上的主动服务理念和模式,用户很难主动了解图书馆的服务项目和能力。另一方面,图书馆员服务能力不被认可,或因了解不足或因个人能力弱项或专业背景不相吻合等种种因素,都容易让科研人员对图书馆的课题服务能力产生疑虑,从而难以接受图书馆员作为课题组成员的嵌入式服务。最后,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图书馆真正建立课题服务团队和服务机制的甚少,科研课题服务还没有成为图书馆的重心服务项目。

科研课题的要求篇4

1.研究需求强烈,立项成果丰富

以课题研究提升学校教科研品位、解决制约教育教学发展的瓶颈,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是学校、教师的普遍共识与行动方式。课题研究成果成为评估一个学校、一个地区教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不少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校校有市级及以上立项课题的管理与考核要求。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教科研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教师广泛的能动参与,使教师课题立项的数量与级别不断提升。教科研成果丰富的学校,甚至有十几个立项课题同时研究,且层次较高,不仅有市级教科所、教研室课题,也有部级、省级立项课题、规划课题。

2.研究氛围热烈,教师参与踊跃

在职称晋级、骨干教师评审等专业发展要求的刺激下,课题研究逐渐得到教师认同,教师研究能力普遍提高。很多学校开展草根研究,教师全员参与,学科全覆盖。有的学校倡导微型课题研究,教师人人有课题。很多学校的开题、结题活动,程序规范,氛围热烈,科研含量高。开题、结题活动真正变成了研讨会、学习会、动员会、反思会、总结会,极大调动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兴趣与热情,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3.课题管理规范,研究成为常态

各级教科研主管部门加大了课题的管理、培训力度,从课题申报、立项、中期评估、结题鉴定等环节加强培训、管理与考核。明确课题联系人、指导老师,严格开题要求及论证环节,规范中期评审,认真把关结题鉴定。有的地区通过对本地区立项课题实行网上管理等手段,要求所有研究资料上传上网,加大过程性检查力度,推进课题研究常态化实施,促进教师常态化阅读、常态化研究、常态化写作,使课题研究保持应有的温度,形成良好的效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题研究成为教师常见的行走方式的同时,科学性、严谨性、规范性等课题研究应有的属性逐渐虚化、泛化、弱化。

1.功利色彩浓厚,选题简单浮躁

课题应来源于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制约教育教学发展的问题。但很多学校把课题当成扩大影响、谋取成绩、装点门面的形象工程,不少教师把课题研究当作评聘职称、评优评特、成名成家的敲门砖。务虚的多,务实的少,盲目跟风,急功近利。从选题开始,便功利色彩浓厚,不考虑课题是否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不问选题科学性、适切性、研究价值、可操作性如何。不调查论证,胡乱拼凑即申报立项。如课题“少教多学与高效课堂的研究”,从选题开始便犯了科学错误,“少教多学”和“高效课堂”的关系值得研究吗?再如课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缺少个性,没有新意,课题大而空,指向不明确,难有成效。有些教师拿出来的课题则冠之国家教育部、教科所课题的子课题,名头很响,但自己并没有立项开题、实施研究。评职称、评骨干时拿人家的立项证书,自然没有价值。

2.认识一知半解,研究方法缺失

一是课题研究从神秘走向庸俗。有些老师将课题研究等同于传统的教学研究,缺少理论学习与积累,不以理念创新引领行动实践,搞重复单调的教研活动,上几节公开课,写几篇教学反思,编一本教学案例,穿新鞋走老路,将课题研究肤浅化;有些老师脱离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两张皮,课题研究不能和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导致研究时间不能保证,实施阶段难以操作。

二是课题申报时,核心概念理解、界定不到位,导致研究方向不明、实施步骤不清,难以开展;结题时,案例集、反思集等成果很多,但往往与课题没有多少关联度,拿不出理论研究成果,不能佐证申报时的预期目标。

三是学校对教师的课题缺乏整合与统筹规划。学校的总课题和教师的课题之间没有逻辑关联,课题多而散乱,课题组各自为战,浪费物力、财力、精力。

3.研究过程弱化,结题难有实效

“说起来重要,想起来要或不要,忙起来不要。”这是目前部分课题研究现状的真实写照。“开题冲动,结题激动,过程不动”的现象确有存在。由于对课题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监管与指导,加上繁重的教学任务与工作负担,致使课题研究过程弱化成为普遍问题。结题时“成果一箩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没有真正能展示动态研究过程的实实在在的成果。多数研究成果停留在应用实践层面,结题报告不能正面回答预设成果,难有推广应用价值。课题研究浮于表面,在浅层次、简单重复的教研活动、反思案例集中徘徊停滞。

三、对策建议

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要有“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心境,多一份淡定与从容,少一份功利与鸹躁。

1.目的要明

校园是学术净土。教师一定要有实事求是的学术风气,追求本真求实的科研文化,弘扬自主研究意识、独立思维品质。通过课题研究,真正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贪大、不贪多、不出风头,立足实际,想好一个课题,终身去研究。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孙双金老师的情智教育等,均是教学一生,研究一生。教师立志高远,心态淡然,持之以恒,成果自会水到渠成。

2.选题要真

选题应自下而上,坚决杜绝跟风追潮、拍脑袋立项课题,要注重校本、师本、生本需求。课题选题不是某一个人纸上谈兵,要发动教师群体参与选题论证,让课题真正来源于客观需要,从问题中提炼出真课题。选题论证要有具体内容,对“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等几个关键问题要回答清楚,使课题从立项阶段便科学可行。如《构建尚美课堂的校本实践研究》课题,结合学校“尚美教育”特色建设,探索实施“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努力改变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智育相割裂的现状,深入挖掘各学科知识内在的美育元素,发挥美育促进其他诸育发展的情感因素,让学科教学成为文化与意义的获得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

3.研究要实

学校要强化对教师开题报告的审核与把关,认真组织开题论证活动,强调实施方案的操作性,对子课题的分解、研究步骤的设计都要认真思考可行性,要重视教师课题立项研究的规范性。立项课题较多的学校要加强课题的统筹规划与整合,找出解决影响教学质量提高问题的核心课题作为“龙头”课题,带动其他课题开展研究,最大限度地整合人力、物力、财力、精力,让教师各自的课题研究形成合力,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细化研究过程的同时,还要强化对教师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避免课题一旦结题,研究即告停止的现象,让课题研究与理论学习紧密结合,与教研活动紧密结合,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

科研课题的要求篇5

我市教育科研工作发展势头很好,市教育局领导和学院领导非常关心、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基层学校和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不断增强。名校更加重视科研工作。教育科研具有一个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也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科研队伍素质需要补充和提高。科研条件亟待改善。

(一)进一步提高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省、市领导非常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在经费、设备、条件、人员等方面日益改善。要真正落实“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思想,结合我市“教育年”活动开展好科研工作。

(二)加强各级课题研究工作,保证研究质量,提高水平(省级即将结题的课题和市级30项重点课题)。积极争取部级课题,对重点课题市教科所进行重点指导和管理。

(三)加强各级课题管理工作。全市“十一五”期间省市级规划课题在管理方面要求上档次(省课题立项结题有较高要求、特别是对30项市级重点课题)。逐渐实现网上管理,加强“三库”建设。研究过程材料,在做好书面材料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用微机管理课题。同时向市教科所指定邮箱上传课题研究材料(市教科所由任红负责)。30项市级重点课题首先实现上述要求。

(四)加强教育科研网及科研网络建设工作。今年,辽宁省教育科研网全面开通。保证省、市教育科研网资料上传工作。加强教师教育博客的建立以及宣传工作。建立好市县校三级科研网络体系。

(五)加强科研经验的宣传工作。注意发现、培养科研典型。适时召开本县区科研成果展示现场会。推广本地经验,市里适时召开现场会。

(六)市级各县区要建立专职科研信息员,专门负责本地科研材料的上报、上传(市教科所由石连洋负责)。

科研课题的要求篇6

——在七个问题与策略中思考  我国基础教育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尤其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每所学校、每位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可以说无论是我国整个教育体制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进入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课改以来,教育理念的巨大变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挖掘,教学模式的重新构建,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师生关系的重建,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使每个学校和教师都面临新的问题。我们不能回避,必须面对挑战,更不可能等做好一切准备后再进行改革。怎么办呢?立足于校本、立足于生本,群众性的教科研活动是突破改革瓶颈的一条有效途径。   课改为学校教科研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内在需求,教科研成为课改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保证。中小学和各级教研部门的教科研,已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重要力量。群众性的教研活动,不仅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也促进教育科学研究的繁荣。这是中国教育的一大特色,在其他国家是很少见的。   目前学校教科研发展的现状来看,无论是认识的程度、研究水平和对教育教学的实际作用,都是不平衡的。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在认识和策略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校教科研的根本在于观念和意识,不在于方法。方法不是不重要,但意识和观念具有先导性。教科研兴校,已成为许许多多中小学的治校纲领,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教科研不只是教育专家和科研工作者的事情,更是广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素养,也是一个教师成熟度高低的重要标志。教科研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提倡和要求,但是真正的动力来自于学校,来自于广大教师发展的内在需求。学校教科研对于学校改革发展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装潢门面的花瓶和摆设,是学校文化建设、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凝炼学校特色、全面提高学校品质的重要途径。   2.学校教科研的课题应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应关注校本、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世界。学校教科研的一大特色是具有校本、师本和生本特点。研究课题必须从本校教育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题,把日常教育、教学的问题转化为课题。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中选题,从教师自身工作实践的矛盾和困惑中选题。所谓自下而上,就是关注身边、关注校本,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这也是学校教科研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科学研究的重要区别。   3.学校教科研应注重内容和过程,而不是注重形式。研究内容也即研究的问题,是解决学校教师和学生教与学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空泛的、不可操作的理论问题。注重过程是指把教科研过程看作教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是教学的改革过程,新的教学理念的形成过程。教科研与专家的研究活动不同,专家的研究追求发现普遍性的原理,追求结果的科学性和普遍性。学校教科研是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即使一个研究方案解决不了,也不意味着研究的失败。因为,教师的教科研始终是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研究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在研究中得到了提高。   4.学校教科研应做到科学性与人文性并重,要突出人文性。教育科研是科学性、艺术性、人文性的统一,我们的研究必须在一种人文环境中进行。研究的选题、研究过程、结果的推广都应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关怀。要避免把教育科研的科学性等同于纯理论研究,这不是学校教科研的发展方向。也要避免把科学性等同于实验研究,片面强调研究者的价值中立、克服情感和态度的参与。人文性强调关心人的主体性、强调教师的体验、理想、情感、态度渗透在整个研究过程之中。教和学是需要用心、用情来体验的,教科研也是需要用心、用情参与的。人文性还表现在使教科研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之中。   5.注重方法、不唯方法,倡导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我们总是对研究方法有误解,过分迷信严格控制的实验方法,强调变量、控制、随机、统计分析等量化方法。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不能只强调一种方法。   学校教科研更多使用的是质的研究方法和综合研究方法。包括行动研究、反思研究、个案研究、观察研究、深度访谈等等。教师平时的教学日记、教育随笔都是可以运用的方法。   6.学校要处理好龙头课题和局部课题的关系。在开展教科研活动的初期,学校都希望通过一个龙头课题,全面带动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什么是龙头课题?并不是大而全、高级别立项的课题。而是解决影响本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核心问题所形成的课题。这要求校长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能够找准影响学校全局的问题,并转化为课题。教师也要结合自己身边的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出课题,逐步形成学校的龙头课题,这样,学校就会有良好的教科研氛围。就目前来讲,与新课改有关的“教师校本培训”、“研究性学习”、“参与式教学”、“综合课程”、“学校发展计划”等都可以成为学校的龙头课题。   7.学校教科研要注重过程、注重参与和经验分享,而不是追求形式、追求立项、追求发表、追求验收和鉴定。有些中小学追求课题立项的级别,追求部级课题,要求教师的数量和级别。结果热热闹闹挂牌、热热闹闹鉴定验收,注重对研究课题的包装,忽视研究过程,使教科研成为装潢门面的花瓶。所谓课题的级别并不对学校的发展产生实质的影响,追求课题级别也助长了教育研究中的不正之风。发表成果、通过鉴定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一环,但也不是学校教科研追求的目标。学校教科研的目的在于应用于本校,在于促进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教科研要重视研究过程的经验分享。教师有深度的积极参与,会产生各自不同的认识和体验,要给每一位教师提供充分表达经验、感受的机会。经验分享是一个互相学习过程,经验分享也是校本培训的最佳途径。   中小学教师广泛参与的学校教科研是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为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提出了大量的研究课题,使学校教科研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        

科研课题的要求篇7

实践证明,学校管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焕发教育科研的生命力,与时俱进,才能做到科研不息,发展不止。

一、坚持“以人为本”,强化队伍建设

教师管理是学校诸多管理要素中的第一管理要素,因此,关注教师的成长、关注教师主体需要的满足和生命质量的提升,鼓励每个教师获得充分个性化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鉴于此,学校领导认为,除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外,在树立“以德立身、以身立教”的良好形象,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心理辅导能力等方面,还需要有新的发展和提高。为此,学校采取了“立足学校实际,立足教师实际”,以教推研,以研促教的策略,逐步构建了教研、科研、师训紧密结合,灵活、持久、经济、高效的师资培训活动管理机制。几年来,形成了三种“以校为本”的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特殊培训方式:

(一)“因人设学”的特殊学习方式。根据我校教师队伍庞大的实际,确立了“全面培训,形式多样;分层要求,面向全体”的培训思路。在实践中逐步构建了“围绕一个中心,确立两个目标,实现三项策略”的继续教育新机制。

“一个中心”就是以新一轮课改理念与现代教育的要求为中心。“两个目标”:其一通过学习,发展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使之与新课改要求相适应;其二,通过实践,形成符合学校实情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师教育的管理模式。“三项策略”一是师训工作科研化。以研究课题为载体,开展逐层推进的系列研究,一个课题一个阶段,前后课题内涵紧扣,并呈递进状态,促使师训工作逐层推进。二是学习形式多样化。学习内容从实,培训形式力求多样,适合教师个体的不同要求,在全面实施的基础上分层运作,使不同类型的教师通过培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三是科研、师训一体化。把校本师训纳入学校《“文化理校”基本理念下,学校管理的创新研究》课题范畴,并与《“校本教研”实践与管理策略的研究》课题的实施紧密结合。

具体说来就是建立了三个“载体”:

1.以“初为人师工程”为载体,把新教师的成长视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长点,确立了“一年站稳讲台,三年有所成效,五年初成风格”的培训目标,并安排了相应的培训内容。

2.以“而立工程”为载体,着手壮大中坚力量,促使他们冲破高原现象。培训的重点是提高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水平与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重心落在实践和行动研究上。

3.以“名师工程”为载体,把34位县、市级教坛新秀、优质课获得者、学科带头人纳入学校“名师工程”,并制订了培养和发展目标。

(二)“关注实践”的特殊行走方式。最有教育研究价值的问题,总是潜藏在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离开了真实的教育教学现状,就不能有效地解释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此,我校确定了具体的关注教学实践的思路。几年来我们制订了《柯桥小学学生素质发展的目标体系》,开展了学科素质教育课堂结构模式的研究,形成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学业评价制度。使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徘徊中创出了新路,也使学科课堂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

现实表明,研究的内容能够体现时代性、前瞻性、针对性,教学研究才会有鲜活的生命力。如新课改把《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小学生的必修课程,我校早在2001年就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和《“小课题进班级”研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两个课题的系统研究,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专家组鉴定认为“研究成果居省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三)“教学反思”的特殊言说方式。教师是教学实践工作者,每天都在发生着动人的教学故事。讲述并反思这些鲜活的教学事件,写成案例,不仅帮助教师发展了专业能力,提升了教学水平,并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信仰和教学风格,而且也找到了得心应手、会讲、乐写的言说方式。

倡导教师的叙事反思,一方面我们要求参与“三项工程”的全体教师,加强学习理论,更新观念,反思教学实践生活,勤于动笔,如实叙事。另一方面,组织教师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即将几个重点研究课题再分解成若干个子课题或一个课题分阶段以若干个递进课题的形式开展全方位研究。目的是扩大课题对研究成员的覆盖面,既追求研究的深度,从中探索规律,又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为他们创造叙事、反思的机会。

由于找到了符合教师成长特征的教育研究的言说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三年来学校领导和教师在省市级以上教育报刊发表教科研成果(论文)194篇,获奖157项,其中《人民教育》刊载2篇,全国级获奖论文3篇。2003年,教师在县内外执教35节课,外出讲学71次。

“以师为本”的“校本培训”建设优质师资队伍,体现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为他们完成教书型——教研型——科研型的过渡,开辟了持续发展的通达之路。二、发扬求实精神,追求“实际、实在、实效”

教育科研,其价值在于求真。追溯教育科研历程,我校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零星到整合、从单一到系列的发展过程。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发现,在反思中改进,在总结中提升,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求真、求实,是学校教育科研的根本,无论是起始、过程与归宿都必须追求与体现“实际、实在、实效”的价值取向。

(一)研究的内容——教育中生成

学校要发展,应该在教育运行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是研究解决的起点,它的选择一要紧跟时代步伐,瞄准教改前沿热点。二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与遴选。三要符合学校校情。由于紧贴实际,所以也产生了实效。试举二例:

例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尝试。学生长期围着学科、课堂转,闭塞了他们的思路,束缚了他们的手脚,所学的知识得不到综合性的应用,抑制了学生学习的活力。于是,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扩大了第二课堂内涵,开展调查、研究、采访、社区服务等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校园生活进一步活跃起来了。在国家第八次课改前后,又相继把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纳入“综合实践活动”,并列入教学计划。这不仅符合国家的教育指导方针,而且符合了学生的学情:学习领域扩充了,思维活跃了,各类知识有了应用的机会,综合素质发展—了,使学校教育更具生气和活力。

例二:学科教学的突破性探索。素质教育进课堂,改变了课堂教学面貌。但大量的调查表明:对照新《课标》要求尚有较大的差距,其一是:学生学习中那种单一的、他主的、被动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学习的主体性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针对这一现象,确立了《新课程标准下,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课题研究,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寻求“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结构与模式,上挂新《课标》,下联教学实际,使教育科研抓到点子上。

(二)研究的管理——在教训中汲取

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启动初期,课题数量不多,内容往往随大流,无个性,且管理松散。因而操作不规范,过程不扎实,收效甚微。学校领导开始关注教育科研管理的研究,几年下来,终于柳暗花明,使学校内的教育科研工作从无序走向有序。

其一:强化管理机构。选定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主持教科室工作,聘用了几位有一定经验的老教师参与,并明确工作职责:组织课题研究与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宣传教改信息,并做好校长的教育科研参谋。自此,教育科研进入了有序化管理的新阶段。

其二:构建课题研究网络。我校规模大,立项研究课题多,一些有研究能力的教师往往跨课题参与,负担重,精力难集中,研究缺少力度;同时,课题之间疏于沟通,效率不高。于是,我们提出了“课题研究网络化”的新思路:以“一题为中心,多题作支撑”,把几个相对独立、互有交叉又相互呼应而促进的课题,织成课题研究网络,并明确共同的研究任务,以期实现“顾及共性,突出个性;协同研究,有机整合;成果共享,各取所需”的合力共进的目的(载于《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3年第5期),实践中收到网络管理与协作实践的双重效果。

其三:组建课题序列。我们从实践中发现有些课题进入研究网络略显牵强的弱点,悟出了一条新的管理思路,即一个总课题分解成多个子课题,总课题的结论来自所属子课题的实践。如《“文化理校”基本理念下,学校管理的创新研究》这一辐射学校全方位工作的课题,分解成8个子课题,内涵虽有交叉,但如此分类便于实施,要求抓住本质属性,各有研究重点,交叉部分,相机协同。这种总分式研究,符合学校实情,分线作战,殊途同归。

(三)过程操作——扎实、踏实、落实

计划是课题研究的第一步。我校凡立项课题均事先制订实施计划,内容遵循“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准则,提出实实在在的目标与扎实的措施保证,并使前后计划,环环扣紧。要实现计划,过程操作踏实是关键。我们提倡在实践中探索,反对搬抄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反对经验式;在探索中提炼,反对无为式。使课题研究过程做到真正落实。

科研课题的要求篇8

计算机公共课程应该与传统的基础学科一样,开展课程论和教学论研究,因为计算机课程与其他基础学科的课程都是各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中的重要基础。我们应该从根本上研究计算思维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大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对计算机课程的需求,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以支撑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的设计;结合计算机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的特点,研究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设计、教学资源建设等,解决“怎么教”的问题,以支撑具体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资源建设。计算机教育的基础研究需要有计算机专业和教育专业的跨学科研究团队,需要研究者具有跨学科的研究能力与研究方法。研究者需要认真研究计算机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各门课程的目标及内在联系,确定可以作为公共基础课的课程集合及学习路径;针对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制订面向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培养方案。

3计算机教育的研究选题

计算机教育研究应该如何选题?有些选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我们有时会看到这种现象:选一个热门话题当作筐,什么都往里装;或者认为只要运用先进技术,就是教学模式改革。其实,研究应该从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需求、学科发展趋势、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选择课题。选题时,应该对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分析,充分利用现有成果,这样才能突破和创新。分析国内外现状、论证选题的必要性和创新性,是科研中普遍应用的方法,但是在教学研究中却常常被忽略。对于任何研究,恰当的选题都是研究的起点和基础。选题如果肤浅,研究不可能深入;选题如果只是个口号,研究过程就是使劲喊口号;选题如果只说做什么,研究报告就是工作总结。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不同于教育科学研究,其基本目标是为了提高计算机教育水平。高端目标对教育学有所贡献,因此目前最迫切要做的是从需求出发的研究,这也最能解决实际问题。从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选题会更有意义,研究也比较容易落到实处。由于有需求,研究也就有具体对象,在研究过程中就比较容易进行实验、分析效果、获取数据,研究成果也比较容易实施和推广。

对需求的分析包括分析学科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求、其他专业和行业需求、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的需求等。由于计算机学科与一些学科都有交叉融合,科研和工程中都离不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支持,因此计算机教育研究的需求分析还要包括因科学技术发展而使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产生的跨学科人才培养需求。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我们需要通过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研究因新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学生行为习惯变化,发现与经典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模式之间的冲突。

多年来,我们不断经历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各级教育机构立项的研究课题也叫教改课题,似乎目标就是“改”,不改就显得落伍。诚然,科学、教育理论、新技术的发展促使社会处于前所未有的迅速变革之中,改革成为永恒的课题,但是为什么要改革、每一项改革都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确实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不是为了必须改革才做研究,才牵强附会地寻找理论依据和数据来论证改革,而是要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潜心研究,找出解决方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改革是必然的过程。这两种教学改革研究从表面上看似乎很难区分,同样都可以做出成果,但是实效有差别,尤其是长远效果差距甚远,因此切不可本末倒置。

4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探索本身就是很重要的课题。教育科学是人文科学,计算机教育的课程内容是自然科学,并且人才培养也需要系统科学思想,因此综合各学科研究方法的优势,形成适合计算机教育研究的方法很重要。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包括教育学。例如,通过对学习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发现教学方案、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学生基础、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等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而发现以往没有发现的规律和现象。进行教学研究需要根据课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并对研究方法进行选择、论证和评估,研究方法的选择要具有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在研究过程中,遵循既定方法进行严谨的分析、论证、实验,同时根据研究进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研究方法。如果发现原定方法的不足(如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发现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和干扰信息),就要根据需要重新评估、选择和调整研究方法。

5落实和推广研究成果

任何研究最终目的都是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教育研究成果更应该开放共享,只有落实到教育应用中才能实现其基本价值。成果形式为课程体系、教学方案、教学模式的,需要以实际课程为例给出详细的展示,以利于应用和推广,不仅是罗列课程、大纲、资源等,还包括详细论证、具体实施方案以及相关课程的全部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分析、可以推广使用的配套教学资源;成果形式为教材的,除了教材本身,还需要课程教学方案、教学理念、可共享的教学资源和示范课程(如“智学苑”网站的课程);成果形式为教学软件的,需要在技术上推广到不同学校和教育机构,在实施上有推广的方案;成果形式为论文、分析评估报告的,要对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指导或借鉴意义,或对教育研究的方向和趋势有引领作用。

科研课题的要求篇9

“科研兴校”一直是我们办学指导思想,为使课题的研究工作能真正落实到实处,我们在加强教师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计划性,着重要求教师们将课题研究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1)我校组织教师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制定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各课题小组结合学科特点从多元角度拿出方案并认真实施。

(2)教师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继续围绕课题进行小课题研究活动,小组成员间相互听课,研讨交流。

(3)由课题组统一领导,落实好本学期的实验研究工作。学校科研室跟踪指导,带领各小组不断修正补充完善。

(4)每位课题组成员每月上交案例分析、课题研究反思等。

(5)、本学期学校开展了“青蓝杯”青年教师课题课教学大赛活动,青年教师结合学校的研究课题进行教学大赛,相互交流学习,推动了课题研究的进行。

2、我校将“小课题研究”活动纳入常规工作当中,已开展多年,以学年组为单位的“小课题”研究活动,有效的促进了老师香胡交流和提高。

3、积极进行课题研究构筑有效生命课堂。有效的教育、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追求,也是我们教育科研的最终目标。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是教育科研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围绕“有效生命性”这一主题开展教科研研究。我们精心研究备课教案;要求各教研组能结合理想课堂的构建,针对教学中的困惑、难点确定教研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等研讨活动。

三、抓好过程管理,做好阶段性总结,健全课题管理档案。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教育科研工作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

就科研工作制度而言,本校从XX年起开始制订有关教科研工作的规章制度,并逐年修订、补充、完善。确保了我校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

科研课题的要求篇10

(一)研究者自身因素

1.不需研究——网络依赖、抄抄即可

教师对中小学课题研究及其价值等本原性问题认识不足,理解不够,加之如今网络发达,很多研究都能在网络上找到相应的参考成果,部分教师在思想上形成了错误认识,认为课题并不需要“真正”的研究,抄抄即可,形成了不良风气。在实际的课题研究中,就出现了课题研究中“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课题申报和成果申奖积极,过程研究忽视。这种现象的存在,无论是对课题研究,还是对研究者而言,都是一种消极的影响。

2.不想研究——利益驱使、过场即可

当前,教育科研已成为教师职称评聘、名师评选,申报示范学校的重要考核指标。鉴于此,很多学校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很高,但对课题研究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并没有深刻认识,这种热情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功利的驱使。这就导致了许多学校教师课题申报时,兴致盎然,获得批准立项后,便束之高阁,上级科研管理部门尽管通过多种方法以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管理,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课题研究走过场的现象依然比较突出,应付者多。

3.不能研究——盲目跟风、脱离自我

许多教师在选择了研究课题以后,如果发现他人已有所研究,便搁置一边,重新选择所谓新的课题。于是,历年的课题目录常常成为老师们选择课题的重要参照,却没有去探讨原来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哪些方面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澄清了哪些自己所关心的困惑。过于追求课题研究中的新名词成为一种时髦,似乎这样才能“与众不同”、才能标新立异。从表面上看,这些新名词,新概念似乎是引领了当前教育的潮流。然而,于研究课题来说,身边的问题、日常教学的困惑,却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同样,即使所研究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名称上有所相同,但是由于学校的情境不同,传统各异,办学思想的差别等等,同样的课题但作深入地研究,往往会有别样的风景!盲目跟风,脱离自我,只能是本末倒置。

4.不会研究——能力不足、中途“卡壳”

中小学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缺少足够的时间及时学习前沿的教育理论,因而难以用这些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教科研工作。正是由于自身的知识储备的不足,导致在课题研究时难以深入。同时,教育科研方法的不熟悉,也使许多教师在研究时中途卡壳。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许多教师由于缺少有效地指导以及专家的引领,因此从课题的研究方案、课题名称的确定、研究对象的界定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

(二)课题管理亟待加强

从课题管理机构来看,很多时候,课题管理者也想抓实中间(过程)管理,由于存在人手不足的问题,常常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过程管理也缺少有力的抓手,在评价中更多重视文本材料,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尽管成果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在具体实践操作中,对一个研究课题的成果的认定,往往以研究报告为主。研究报告是评奖的主要依据,甚至是唯一依据。研究者急功近利,浮躁之风盛行,丢掉过程研究,也就很自然了。

二、加强中小学课题过程研究的对策建议

当前,中小学课题研究正处在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内涵提升的阶段,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课题管理,增强研究的时效性,针对上述课题研究过程“缺失”的问题,结合实践探索,我们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一)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

首先,学校和相关部门要引导教师摒弃那种做课题仅仅是为了“晋级评优”的功利价值取向,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教学即研究”的理念,帮助认识到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就是教育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研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探讨、总结和创新,真正将研究和实践有机结合,做实践的研究者,研究的实践者。在实践中,指导教师立足于平常每一节课的教学与研究,勤写教后反思或随笔。加强对课题的研讨,在研讨过程中结合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不断解决遇到的困惑,实现课题研究价值的最大化,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更好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二)健全管理制度,落实过程管理

近年来,相关管理机构和部门出台了系列的管理规定,对课题的选题,申报、研究总结,推广等做了比较详尽的规范。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主体,学校教科室还应该努力做到:

1.完善课题管理网络,加大对学校教科室主任和课题研究人员的培训

学校教科室是管理教师课题研究的直接机构,学校教科室的助推作用、监督作用、执行作用以及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可以使课题研究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而要有效地做到这一点,加大学校教科室主任的培训至关重要。因此,应进一步完善课题管理,形成“课题管理部门—学校教科室—课题组”三级管理网络,特别要发挥学校教科室这一层级在课题过程管理中的作用。

2.实行课题申报准入制度,提高课题质量

中小学课题研究从量的角度上看可谓是“课题鲜花处处开”,广大一代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高涨,这是喜人的一面;然而,从质的方面来看,课题的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目前,在部分地区申报对中小学教师申报课题没有名额限制,很多刚毕业的青年教师也纷纷加入了课题研究队伍。青年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刚入行的年轻教师,在教学水平,班主任工作等很多方面都还没有入门。在这一阶段,提高教学艺术,提高班主任管理能力,加强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应成为青年教师的工作重点。青年教师要先通过一定的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对教学和教育有了一定的理解,然后再进入教育科研阶段,这不仅符合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而且更容易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也更容易出成果。因此,我们认为,中小学课题研究应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分层要求,对刚从师范学校毕业三年内的青年教师多鼓励和支持他们开展校本的小课题研究,多做教育随笔、教学反思等方面的积累,不提倡他们一从教就投入课题研究。其次,在课题申报的时候对不同级别的课题实行指标控制,层层推荐和上报。凡是申报上一级课题,必须要通过下一级科研管理部门的评审;课题申报的数量应逐层减少,一则为确保高级别课题的质量,二则更多地鼓励基层和学校开展立足本地、本校实际的小课题研究。

(三)做好课题的选题,确保研究顺利实施

解决课题研究过程“缺失”,还要做好课题的选题工作。一个好的选题,更容易激发教师的研究兴趣,也更容易出成果。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巴丁博士曾说:“决定一个研究能否取得成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所选择的科研课题”。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又能够取得研究成果的课题必须做到求实、求真、求新。如何才能做到求实、求真、求新呢?

1.求实

所谓求实,就是选择的课题应来源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教育教学的实质问题和困惑中找问题。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有大有小,教师在选题上宜小不宜大,宜实不宜虚。“教师小课题”的研究正适合这样的情况,小课题具有“切入点小,研究周期短,教师自身程度高”等特点,可以使教育科研“亲近教师、走进课堂、关注学生、使教师人人成为研究者,使教学研究成为工作常态。”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盲点、难点,疑点都可以成为课题。这样,教师们不仅可以打消原先对课题研究“高不可攀”的顾虑,而且更能实实在在地对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通过研究予以解决。

2.求真

所谓求真,就是我们在提出和形成要研究的问题的时候,必须不断地去鉴别我们发现的问题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北师大劳凯声教授提出,“任何一个真问题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逻辑上能自洽;第二,实践中能举证。凡是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就是真问题,缺少任何一个条件则是假问题。”所谓逻辑上能自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它要求立论要公允,材料要翔实,理论不能有破绽,逻辑不能有错误。而所谓实践中能举证,就是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可以找到例证,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而不是天方夜谭。求真的另一个要求就是要考虑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选择的课题要能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如《班级学生座位编排的实践与思考》,看上去仅仅是学生的座位问题,但这个问题是班级管理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学生座位编排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也直接影响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师的教学。

3.求新

求新并非标新立异,并非一味创造新名词。它既包括尚未有人研究过的问题,也包括老问题新角度,做到“老瓶装新酒”,熟悉的地方也有新风景。比如,目前许多老师践行的“从实践到论文,从论文到课题”研究方法,正是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通过反思不断总结,在论文总结的基础上,再深化研究,从而再到课题的成功。因此,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学校,在同样学校的不同教学阶段都可能有新的发展,新的发现。

(四)改变评价方式,从注重文本成果向成果呈现多样化转变

科研课题的要求篇11

图论及其应用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机械工程中有重要的意义,生活中的大量事物之间可用图来描述,如交通图、规划图、调度图、关系图等。图论的发展历经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萌芽阶段,大约是从1736年到十九世纪中叶,欧拉提出的哥尼斯堡的七桥问题是最具代表性的工作;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大约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中叶,图论相关问题得到研究者关注,如1852年的四色问题和1856年的汉密尔顿问题;第三阶段是二十世纪中叶到现在,大量的生活中的问题如生产管理、交通运输、通信、计算机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图论问题 [1]。特别是现代生活中,计算机的普及使得复杂问题的求解成为可能,图论及其求解思想渗透到自然学科的各个领域,如运筹学、IT科学、控制论、社会科学和经济学等不同领域。图论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广泛的重视,并得到包含数学家在内的各个学科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各种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十分活跃。

由于图论的可视化数据结构可以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许多问题进行描述和建模,越来越多的高校把它单独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大规模发展,图论及其应用这门课程在很多工科高校中得到重视。当前,国内许多高校已为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控制与管理科学等学科的研究生开设了图论课程[2]。我校通信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经管类、物理类、系统科学类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把《图论及其应用》作为学位课来开设。教学规模逐年扩大,每年有近600人愿意修这门课程,而大约有400人成功选课,受益面非常广泛。由于图论课程具有基本理论严谨、系统性强、高度抽象、方法灵活、强调算法、证明方法奇特等特点,而且研究内容广泛且解决问题的方法千变万化。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不加以探讨和改进,势必影响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需对图论课的教学进行探讨。我们从在图论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材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本科生或研究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下面简单介绍这些方法,希望能够与同行共勉。

1 图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当前,图论课程教学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本能够适应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需求。但是,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信息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相对比较滞后,特别是作为以信息学科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的选修课,也是我校研究生教育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1.1 教学内容陈旧

当前,我校图论课程或离散数学的图论部分的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应用。图论课程有概念多、公式复杂和定理难证明、难理解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难,证明抽象度高,学生难以理解,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图论思想,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图论知识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多数授课方式都是采用先讲概念,然后用大部分时间来讲解定理及其证明,这主要源于图论的任课教师多数都是数学教师的缘故。但这种以概念定理为主的教学方式对图论这门的课程来说不太适合,它会使学生感到图论的学习非常枯燥。其次,评价学生图论课程学习的好坏,仍然是以传统的笔试为主,试题主要以例题或习题为样题。而我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学习图论这门课主要是通过图论中各种算法的学习来培养自己的编程能力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我校图论课程的教学侧重于图论知识体系介绍和定理证明,对图论前沿的研究型课题的介绍相对较少,没有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后的创新思考。

1.2 图论教学没有很好地体现学科之间的渗透思想

图论课程是在不同学科发展基础上衍生形成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学科交叉、相互渗透的特点,因此图论的产生和发展得益于各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以及各个学科对图的需求,如 “树”就是来源于化学、电子学和纯数学[3,4]。图论提供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不同学科,特别是我校的计算机学科和通信学科。各学科的发展和需求又为图论提供新的概念、新的课题、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目标,推进图论的理论发展。但目前来讲,由于教师专业方向的限制,我们的教学主要围绕图论的基本数学理论,缺乏内容上的交叉和渗透,使得教学有些枯燥乏味,有的学生是为了应付学分而选课。

1.3 图论教学改革缺乏创新

当前,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专业对图论课程知识的需求日益凸显,图论课程的重要性得以提高。但是由于师资队伍发展相对较慢,而且对任课教师的专业要求较高,整个教师队伍的教学方法还有待优化,教师授课基本沿袭本科的教学模式,即“理论+证明+例子”的传统教学模式,它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能体现这门课程的应用性和学科交叉性,教材上的例题有些陈旧,且形式固化,很少能够与研究生的专业问题结合起来,几乎没有体现专业的需求和差异。

鉴于上述这些问题,图论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学校高度重视“图论及其应用”和“离散数学”课程的建设,设立专项的研究生创新计划,以重点项目的形式对“图论及其应用”课程进行专项建设,希望获得阶段性和实质性的结果,推动图论及其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本科和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质量。

2 图论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针对我校图论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对该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在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网站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2.1 教学改革

“图论及其应用”作为研究生后续课程如“算法分析与设计”、“算法复杂性分析”、“运筹与控制”、“信号分析”、“人工智能”、 “网络优化”等的先修课程,也作为本科专业高年级的选修课,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很多研究生导师也要求学生选择这门课程。针对我校《图论及其应用》这门课程中概念比较多、论证方法独特而又千变万化的特征,再加上课时短(48学时),而且选修的学生遍及全校几乎所有的研究生专业和不同学科和层次(本科阶段有的同学没有学过),这些都给教学带来相当的困难,对这门公共基础课进行教学改革是我校研究生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课题组在以下几方面试行教学改革尝试。

2.1.1 摸清学生底细,求同存异

作为一门研究生一年级的公共基础课,面对不同层次和专业(学科)的学生,求同存异是我们必然的选择。“求同”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尽管学生们各自情况不同,但要选修这门课应有一个基本的公共要求,这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图论中的基本概念和结论以及基本方法。二是摸清学生选修该课程的共同兴趣,为解决第一个问题,我们将在课堂教学上把主要精力放在基本概念的讲解上和透析上,着重在于方法的剖析和应用。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引入大量的实例使同学们首先弄清这些基本概念和图论中常用的基本方法,适当补充一些如狼羊过河、邮递员问题、作色问题等有趣味的问题,增加课程的科普性和应用性。同时,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定理证明采用具体图例,讲清论证方法的基本思路和一些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困难的关键地方。“存异”是力争保留同学们对图论这门课程知识需求的不同。在讲课时,我们将图论的知识点剖析后,收集和整理出这个知识点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给学生抛出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在课下去深究。如讲到最优二叉树时,我们可以引出通信的编码问题,让通信方向的学生自己去完善。因此,课堂上着重讲解使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应用,而专业性较强的应用,指出方向,让学生自己查阅文献去理解和学习。

2.1.2 针对专业需求,分类授课

由于我校研究生《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是公共基础课程,不同专业的需求和基础不同,为此,课题组试图分专业授课,增强授课的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到有的放矢。具体思路是,通过前几届学生选课情况的调查,并调研相关学院分管研究生教学的领导和部分代表性的研究生导师,了解相关学院和专业对《图论及其应用》课程的基本要求和专业要求。然后根据专业需求的不同,我们课题组将进行分组备课和分组教学,对基本的图论知识进行整体讲解,对不同专业需求的内容进行分组教学,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让学生尽可能根据专业需求和研究需求选课,我们课题组将公布不同教师的教学倾向和特点以及专业背景,让学生充分了解我们的意图,让图论课既有基础知识的学习,由于专业需求的深入教学,着力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另外,我们试图开展专题讲座和讨论会的方式,来解答和讨论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对个别同学可以采用答疑、提供参考文献等方法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渴望。

2.1.3 从接受学习到探究学习

教师如何将图论及其应用课程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转变为探究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是本课题组的尝试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接受学习[6]是以听讲和练习为主要方式的学习方式,以突出教学的结果为标志。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以定型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的。因此接受学习是本科阶段的普遍教学方法,对于研究生来讲,面对知识总量不断增加,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当今社会,仅仅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用这种学习方法为研究生教学无法实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所谓探究学习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6]。因此,在研究生的图论及其应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是本课题的重点。课题组试图研究《图论及其应用》的探究学习教学模式,旨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应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对待事实证据的科学态度、对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多种能力。

2.2 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工作。课题组认为当前的教材虽然内容丰富,但有的内容过于理论化,有的内容体系复杂,对我校相关专业不太合适,有的内容过于简单,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我校研究生教学的需求。为此,既要考虑到我校研究生的专业需求,又要结合研究生具有求知欲望强烈、勇于钻研的特点,同时兼顾各学科学生修课需要,我们正在组织编写一本深度和广度适中且具有我校特色的研究生“图论及其应用”课教材。课题组在为本科生多年开设离散数学和为研究生开设图论及其应用的教学实践基础上,试图编写“图论及其应用”新教材。该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2.2.1 突出现代特色,推出学科前沿课题

我们根据图论的本质和发展趋势,特别是信息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动态,重新编写教材,力争引进与我校学科相关的图论最新进展,强调图论在信息科学中的应用,特别结合通信背景、计算机背景、控制与自动化背景、光信息背景等介绍相关图的新理论,如Petri网与网络流的内容,增加哈弗曼编码及其应用的内容。从而引入学生去深入研究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求知欲。

2.2.2 各学科的交叉和渗透

课题组通过多年的教学和调研发现目前的《图论及其应用》教材主要介绍图论在数学其他领域(如组合数学、矩阵论、拓扑学、群论、运筹学等)的应用,对信息学科中的应用介绍相对较少。本课题将在新的教材中除了介绍图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外,重点增加介绍图论在电子学、信息处理、管理科学、控制理论和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应用。并力争增加图论与其他数学分支的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上做一些介绍。借助于同构概念把图与群联系在一起,增加学科之间的渗透。

2.2.3 弱化证明,注重应用分析

图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将在《图论及其应用》教材中把理论和应用放在重要同等的位置。按照“定义一定理一应用”的编写模式,每章节的前一部分是定义和理论部分,紧接着介绍知识的应用部分,主要是应用图论的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对于专业性很强的应用,如通信方向、计算机或控制方向的问题,我们在章末给出阅读指南;对图论在计算机科学应用方面感兴趣的同学可参阅《图论与算法分析》等等。这样将使学生在学习中结合自己的专业有的放矢地学习和讨论。另外,弱化定理证明,着重分析图论算法的思想,重点在于这些图论算法的程序实现和应用。

2.3 网站建设

为了展示图论课程的相关信息,我们进行图论及其应用课程的网站建设,建设成适合我校研究生教学的课程网站,试图通过网站传递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将授课计划、考试大纲、应用实例、案例分析等问题在网站上展示出来,同时把很多先关的参考文献和最新的研究论文放在网站,共同学们下载学习。完善网站内容,把网站建成课程的展示窗口,同时将网站也建成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平台。为将该课程建设市级优质课程打下基础。

3 结束语

总之,图论课程的教学改革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包括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建设和网站建设等。对图论的教学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宗旨,把握学科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和措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和潜力,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规范的科学态度,使学生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

致谢:特别感谢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No.Y201110)、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No.yjg123103)、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No.103161)和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No.1202033)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徐俊明.图论及其应用课程建设探索[J].教育与现代化,1997(2):41-46.

[2] 黄晓学,苗正科.从七桥问题看图论的本原思想与文化内涵[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4):22-25.

[3] 图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创新导刊,2010(26):53.

科研课题的要求篇12

2 教科研工作计划性不够。不少学校对教科研工作没有一个整体性和阶段性的安排,工作随意性很大。学年、学期之间的工作没有连续性,有的跟着经验走,有的围绕上级教研部门转,没有自己的理性思考和具体规划。

3 教研工作主题不明确。许多学校不围绕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确立明确的教研主题,教研活动没有以主题为中心开展,凭上课老师个人的爱好兴趣确定。各校的教研活动自己搞自己的一套模式,各自为政。

4 教研活动形式单一。有些学校的教研活动就是上上课,评评课,开开会,查查作业笔记,年复一年,工作内容没有创新,活动形式单调。

5 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脱节。一些教师搞课题研究的目的性不明确,课题研究重两头、轻中间,重结果、轻过程。科研工作没有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成了查查资料、写写文章,科研泡沫现象普遍存在。

二、具体策略

1 加强学习,把握教研工作方向性。首先,健全学习制度。建立以教研组为单位的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学习制度,集体学习两周一次,人人参与保证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个人自学,应规定读书摘记量,并要求及时写好学习心得体会。其次,选好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的选择,一要与时俱进,体现教育发展的需求,二要符合教师的教学实际,体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当前,要十分重视学习新课程教育书籍《新课标解读》《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训系列》丛书、新课程设计等内容。再次确保学习效果。一要采用多样化的学习形式。二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三要建立学习督查制度,加强对理论学习的督促检查,确保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通过加强学习,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教研工作的方向,把握教研工作的时代特点,用教育理论指导具体教研工作。

2 科学决策,强化教研工作规划性。学校教研工作任务重、头绪多,易流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这就要求教研工作必须科学决策,合理规划,周密安排。学校要根据教研工作的自身特点,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制定出学年教研工作计划和近几年教研工作规划。各学科教研组要根据学校教研计划,制定出教研组工作计划,将具体工作分解到每个月,落实到每一周。教研工作计划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是体现方向性。二是要有超前性。三是要有针对性。四是要具可行性。

3 选好主题,实现教研工作课题化。教研工作课题化,就是以教研课题来统率整个教研工作,教研工作围绕课题展开。首先,选好课题。学校宏观层面的课题,必须结合学校的办学目的和发展方向,体现办学特色。同时考虑学校的师资条件、所在学校的社区文化氛围等因素。学校中观层面的课题,必须与学校的宏观层面的课题相衔接。选题时,要注意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也可以抓住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从薄弱环节中挖掘问题,形成课题。学校微观层面的课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从自己已有的优势条件出发选题,二是从自己的发展趋势出发选题,即把课题研究的方向与个人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课题研究是教科研的有效途径。

4 注重教研工作综合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校教研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因此,教研工作必须符合新的形势,逐步实现三个综合,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一是教研组织的综合。二是教研活动的综合。三是研究内容的综合。同时要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研究。

5 注重课堂教学,进行校本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研究是教师教科研发展的平台。教科研究的问题都来自于课堂问题,问题是研究的中心。教学研究的范围很广。目前在学校里最常见的校本教学研究形式有:说课、集体备课、课题研究、案例分析、课例研究、教学反思等。

科研课题的要求篇13

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的主体,教师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是一切教育改革和发展最终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以及实现人生和职业价值的必要途径。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一线教师普遍意识到教科研对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效益和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意义。本文基于对中小学教师开展教科研现状的分析,阐释影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因素,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一、教师教科研现状

教师教科研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教师理论学习与教师研训。教师学习的主要形式包括理论学习与各级各类研修与培训。理论学习以阅读教育学、心理学的书籍和学科期刊为主。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的研修以在职方式为主。市区级教研活动的最常见形式,是教师在职培训,活动内容以听课为主;假期短期业务培训和网络函授课程,也是比较常见的形式。教师研训内容包括教学方法及技能训练、学科及相关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课程标准教材分析等。

其次是教师教科研与校本教科研。教师自主反思是教师教育科研的驱动力?反思是教师立足于自我之外考察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对自己已有的观念和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师教科研以撰写教学日志、教学反思、行动研究等形式为主。校本教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它可提升教师团体合作意识,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校本教科研的活动以听课、磨课、评课为主,也有少量的课例研究。

最后是教师课题研究与。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的主要形式是课题研究和。教师参与的课题以校级课题为主,还有少量的省、市级课题的子课题。以教育类期刊为主,发表在学科专业期刊和核心期刊的较少。论文以学科教学研究为主,聚焦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教学理论的教学应用,也有少量的经验总结。

二、影响教师教育科研的因素

通过对教师教科研现状的分析,不难发现影响教师教育科研的因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校本教科研的低效

目前,校本教科研依然是行政管理机制,学校是教科研计划的制订者和管理者,教研组是教科研计划的执行者。学校对校本教科研的管理重数量,轻质量,“走过场”的现象时有发生,使校本教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纵观各学校的教科研规划,听课、磨课和评课仍然是学校教科研活动的中心。而聚焦“如何上好一堂课”,并不等同于磨课、听课和评课。

鉴于以上原因,校本教科研就需要主题化和系列化,需要专业引领,需要理论指导下的主题研讨,需要对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关注。若教师没有教科研的主体意识,就只是形式上的参与者,而不是专业上的参与者。校本教科研的目标是让教师在参与教科研合作实践的过程中,明晰自身专业成长的方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教科研需要教师践行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是教师提升教科研能力、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利器。教师的教学反思或教学日志的撰写,是提升教学能力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基石。有价值的教学日志能使教师回顾走过的路程,从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等方面进行反思;也可对课堂教学的偶发事件进行反思,对发生的原因、解决办法等,提出对应措施。教师在反思中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提炼原有的经验,修正行动计划和探寻事件背后的意义。

2.课题研究的瓶颈

一是课题申报门槛偏高。比如,省部级课题明确要求主持人须具备高级职称,中级职称的教师如果主持课题研究需要有两名专家推荐。课题主持人多数为学校领导、教研人员或具有荣誉称号的教学骨干,并需要课题主持的经历,而大多数教师是被动参与课题研究。普通的一线教师既没有主持过课题,也缺乏相应的资历和能力,也苦于没有合适的选题,因而对通过课题研究来提升教科研能力感到力不从心。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对教育科研“望而却步”。

二是课题研究层次偏低。中小学教师参与的课题主要来自部级或省部级课题的子课题,以及依据省、市课题指南申报的课题。这些课题一般以教育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为主,与教学实际存在差距。学校或教研组或教师个体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或教学规划形成课题。这类课题针对性强,适应面广,但课题层次相对较低。课题研究只有从教育教学需求着眼,从教育教学实践出发,其研究成果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是课题研究呈现方式单一。课题对于均作出了严格的规定,至少有两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多数核心期刊更愿意为部级、省部级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提供发表平台,层次低的课题成果难以在核心期刊发表。同时,教师受教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水平的限制,作为课题研究成果的论文多数在一般性的刊物上发表,其研究成果难以形成影响,也谈不上推广。

3.教师研训模式的需求差距

由于教学负担过重,教师外出学习的时间得不到保障,而教师教育科研培训的方式和内容又与教师的需求存在着明显差异。造成培训供需间差异的原因很多,以网络培训为例,现有的远程培训内容包括通识课程、课标解读等,这些课程并非教师需求的培训课程。尽管培训对总学时和每日学时有严格的限制,但依然无法保证学习质量。另外,现有的培训缺乏有效的跟踪机制,没有关注研训后教师教科研的状态。

4.教科研激励机制的缺乏

在专业技术资格评定条件中,对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有硬性规定,这反映了教育管理部门的现代意识和远见卓识。职称的评定激发了初级和中级教师的教科研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教科研意识,促进了他们的专业发展。尽管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评定已经逐步纳入正常职称评定体系,但对于绝大部分普通教师而言,晋升高级职称后,其职称晋升已经到顶,因而易产生职业懈怠,使专业发展停滞不前,失去了课题研究和的动力。这是因为教科研激励机制的不足造成的。

三、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的途径

教育科研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更是教师专业发展从自觉走向自为的标志。创新校本教科研平台,创新课堂研究机制等,都是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1.创新校本教科研模式,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

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提升不仅需要教师自身努力,更需要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校本教科研”诉求成为应然。校本教科研以校为本,以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反思为载体,以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为抓手,以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为目标,是学校深化教改、实现全面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立、健全校本教科研制度,建立教师教科研团队,创新校本研修模式,通过理论学习和行动研究,启迪教学智慧,创新科研思路,转变教育观念。校本教科研的核心是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和专业发展,它需要教师团队的协调合作,通过互相学习,获得共同成长。教学工作坊、课例研究、同课异构、科研沙龙、名师工作室等都是有效的校本教科研途径;其中,课例研究和校本课程开发是短期内解决教学问题并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捷径。

课例研究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它通过教师集体对课堂教学进行系统检查(具体包括教学设计、实施、反思)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课例研究是回归课堂教学,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直面具体教学的实践性课题。它以课例为载体,以课堂教学问题解决为中心。教师团队从不同角度观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状态,收集、解释、记录、改进教师的教学智慧,提升教师团队的课堂教学研究能力。参与的教师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和再认识”的教学实践的反思和研究,将教师的发展最终落实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上。

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应用是校本研究的重要载体,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是教师的行动研究。教师不仪要研究学校、学生、自己,还要研究课程制度、课程理论、课程开发方法等,教师个体或群体实施的课程领导,基于校本和学情,让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计划制订,参与校本课程决策,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使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转化为实践。

2.创新课题研究机制,推进教科研成果应用

中小学教育科研不是为研究而研究的,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解决学校实际问题,改进学校现有的实际状态。因而,它一旦形成研究成果后,就要在教育教学中随时加以运用。微型课题切口小,研究周期短,它立足教育教学实践,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微型课题植根于课堂,是教师“基于问题,基于教学实践,基于个性”的草根式研究,也是教师基于教育教学中的细小问题和自己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的研究。

教师以教学问题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依托,不断探索、认识教学规律,将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提升为理论。微型课题的研究内容多数围绕教学实际中的问题展开,且研究的内容具体,注重对某一个教学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同时,以教师的行动研究为主,研究切入点小,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也较灵活。教师在微型课题研究中能够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提炼经验,形成系列化的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科研管理部门为鼓励教师进行微型课题研究,应对微型课题研究进行必要的指导。首先,针对教师个人课题的研究存在着定性研究有余、定量研究不足、课题成果的阐释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的问题,给予必要的教育科研方法的指导,进行课题报告写作的指导等;其次,指导教师如何规范地撰写教学案例、教育叙事和教学论文,并将其中比较好的成果在教科研网站上分类展示;另外,利用教科研平台推广教师个人的课题成果。如通过评选优秀教科研成果的方式,确定教科研成果推广项目;通过重点课题资助的办法,鼓励教师个人课题研究的系列化,推广应用教师个人课题的研究成果;通过建立网络资源库,为积累和交流教科研成果搭建平台。

3.创新教师培训形式,服务教师教育科研需求

培训是教师成长的加油站和助推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培训单位需要创新培训方式,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动态设计培训计划,形成具有实践价值的培训特色,服务教师教育科研和专业成长。承担着教师培训的县、区教师发展中心,要通过整合进修学校的教师培训职能,以及教研室的教学研究职能、教科所的教育科研职能和电教馆的技术支撑功能,追求教育资源运用集约化、发展效能最大化,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教研、科研和培训的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内涵提升,最终实现区域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我们在保证均衡发展的同时,还要借助“国培”和“省培”等项目进一步强化研训的实效。承担“国培”和“省培”的院校要做到培训的内容必须服务教师的需求,以加强专业引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做好跟进工作,确保教师专业得到真正发展。

从培训的形式来看,集中培训可以满足大型的项目需求,但是集中培训的综合成本较高;同时,送培到县乡增加了培训组织者和专家的工作量,培训难成规模。而网络培训相对来说,成本低,覆盖面广。它作为数字化的学习培训模式,具有资源共享、时空不限、多方互动等优势,给广大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机会,解决了他们的供需矛盾。网络教师培训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教师素养,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远程培训重在增强实效,可设计自助“菜单”式培训。学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参加相应的培训,培训后相关专家要进一步跟踪指导,帮助参培教师把理论内化为实践,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从培训的内容来看,教师希望得到包括科研方法及选题、教学方法及教学技能、教材使用分析等内容的指导。科研方法及选题的指导有助于教师从对教育科研的“力不从心”中走出来,尽快得心应手地走上教育科研的道路。教师的学科知识直接影响其学科观念的形成、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材的使用和对学生的评价,而这些正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破点。教材使用分析的培训既有助于教师对教材的基本框架和编写意图有全面的了解,也有助于教师加深对教材的整体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更有助于教师通过学教材、用教材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

4.创新教师评价体系。保障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