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内涵实用13篇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内涵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内涵篇1

“十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规模发展与学生就业、师资配备、培养质量的矛盾比较突出等。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明确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一五”以来,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指出,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进入“十二五”以后,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学校由外延式建设向内涵式建设的战略转移、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各大高校谋求发展的奋斗目标,通过加强内涵建设,使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推动高等学校长远发展。

二、高校内涵建设的内容与任务

(一)大学精神——内涵建设的精髓

大学精神是一所高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层次、品位、特质的重要标志,是高校内涵建设的精髓。高校要提升办学水平,增进核心竞争力,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资源集聚的层面上,而要更进一步地增强学校的学术氛围和大学精神这一“软实力”。在传授知识与技术的同时,大学要唤醒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树立坚定的信念和信仰,培养一种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营造一种有利于个性与人格完善的氛围,在广泛的意义上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倡导师生“学之以恒,行之以德”。

(二)人才培养质量——内涵建设的根本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高校内涵建设的根本。高校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实施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通过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学科建设——内涵建设的核心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学校提高办学层次、提升整体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是内涵建设的核心。高校要充分考虑各学科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比较优势,充分考虑各学科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对学科发展的目标定位进行科学分类,并提出发展思路和发展措施,使各学科在不同的发展平台上快速发展、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与特色,通过交融、渗透、支撑、互补,使不同学科产生碰撞和共振,推进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

(四)师资队伍建设——内涵建设的关键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前途和命运。因此,高校应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新时期,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优化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队伍,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学校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五)科技创新——内涵建设的重点

高校内涵建设要突出科研与教学互动,要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力度,着力建设部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强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要以本校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为基础,坚持自主创新,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能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

(六)办学条件——内涵建设的保障

高校内涵建设,离不开外在办学条件的支撑和保障。办学条件要随着学校事业的发展不断改善,但要分清主次。软件建设要始终保持在第一位,硬件建设以满足发展需要为限。办学条件改善的重点,是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图书馆、实验中心等基础设施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和作用,提高使用效率,努力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最佳效益。

三、高校内涵建设对财务人员的要求

(一)对财务负责人的要求

学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须适应并服务于学校的发展。在高校日益重视内涵建设的新形势下,作为财务部门的领导,首先,要转变财务职能观念,实现财务管理模式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妥善处理好服务与管理的关系,重视并强化事前预测、过程监督、事后分析等管理职能,为学校领导决策当好参谋,维护学校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其次,要树立成本效益理念,按照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经济关系,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机制,加大内涵建设经费投入比例,提高教学经费使用效益,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寻求合理降低教育成本的途径,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再次,要树立财务风险意识。随着高校体制的不断变革,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受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无处不在。因此,树立风险意识,提高防范、应对风险的能力,是新时期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对财会队伍建设的要求

科学的财务管理离不开专业的财会队伍,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财会队伍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基础。第一,财会人员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根据学校改革发展的形势和内涵建设的需要,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第二,财会人员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要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继续教育培训,熟悉财经法规和会计改革方向,不断充实和更新会计、管理等业务知识。与此同时,在工作中要善于用理论指导实践,并注重财务分析和工作总结,以查找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会计控制中的漏洞,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第三,财会人员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内涵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财会人员要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以主人翁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日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要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职能,加强内涵建设经费的核算与控制。

四、适应高校内涵建设的财务管理创新措施

(一)多方位筹集内涵建设资金

1.加大预算经费投入

高校预算经费是内涵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苏教财[2010]107号)明确规定,高校新增财力应主要用于内涵建设,确保内涵建设经费逐年增加,内涵建设支出比例逐年提高。“十二五”期末,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内涵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不得低于25%和20%。因此,高校在安排年度预算时,必须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加大对师资队伍、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教学改革、科研创新、教学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料等方面的经费投入,确保内涵建设经费比例不低于规定标准,以满足学校内涵建设的需要。同时,学校二级学院也应建立一定的经费配套投入机制,按自有资金的一定比例,配套用于学院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立项、实验设备更新改造等方面,推动自身内涵建设发展。

2.积极争取专项资金

积极争取与内涵建设内容相对应的各类专项资金,是有效筹集内涵建设资金的重要渠道。当前高校专项建设项目种类繁多,如:“青蓝工程”、“质量工程”、“跨世纪人才工程”、“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等。科研项目也不胜枚举,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以及地方政府设立的各类科研项目等。高校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研能力,积极争取项目经费,统筹用于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图书馆及实验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等。

3.广泛吸收社会捐赠

随着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成立,利用基金会筹集资金统筹用于学校事业发展已经成为高校筹资办学的一条重要渠道。基金会通过设立捐资项目,鼓励捐资人重点投入学校内涵建设发展项目,用于改善教学设施(包括建筑物、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资助基础研究、教学研究和著作出版,资助教师出国深造、参加国际学术合作,资助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创新等。通过广泛吸收社会捐资,弥补高校内涵建设经费的不足,加快内涵建设的步伐。

(二)加强内涵建设经费管理

1.加强会计核算控制

高校须将内涵建设经费全部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切实加强对内涵建设经费使用的会计监督,严格按照项目预算(合同)明确的开支范围和比例使用经费,坚持勤俭节约,确保专款专用,切实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内涵建设经费使用效益。

2.强化预算过程管理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首要内容。在重视预算编制科学性、完整性的同时,高校还应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内涵建设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到相关部门,以便查找原因、分析问题、加强控制,保证项目实施按照计划进行,以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刚性。

3.优化财务制度建设

高校要建立健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重点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增强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学校内涵建设经费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经费使用和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保证财会人员在加强会计监督和财务控制方面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做到客观、公正、透明,以维护财会人员的良好形象,促进内涵建设顺利开展。

4.创新财务管理手段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以及无现金报账模式的逐步推广,高校会计核算的手段日益先进和高效,而财务管理手段目前却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层面,已不能适应当前改革发展的需要。通过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学校教学、科研、财务、人事等信息资源共享,对于缩短信息传递时间,提高信息统计质量将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预测、决策、分析等支持系统,实现财务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主观意识控制和人为操纵;通过程序的多维化设计,提高财务分析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总之,创新财务管理手段,将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管理效率。财务管理手段创新本身就是学校内涵建设成功的具体表现。

(三)强化内涵建设绩效考评

实行绩效考核与评价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绩效管理,强化绩效目标管理与经费过程管理有机融合。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绩效考评,探索并建立评价结果运行机制,把绩效优劣与经费预算安排挂钩。高校在每个预算年度结束后,须做好专项资金使用效益自我评价,认真研究专项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采取改进措施,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学校在安排年度预算或拟定招生计划时,可将内涵建设预算指标、招生规模与学院的绩效考评结果挂钩,对考核优秀的学院,给予适当奖励或在新增项目上予以倾斜。

(四)完善内涵建设财务监管体系

高校要建立健全财务监管体系,由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组成监审工作小组,相互配合,各司其责。加强内涵建设经费使用的会计监督,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和经费使用的全过程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确保经费使用合法、规范、安全、有效;加强对仪器设备、教学器材、教材图书等大宗物资的集中采购管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对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内涵建设支出、招标采购等环节实行信息公开,接受全校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财务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校改革发展的大局为重,紧密配合学校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为实现学校由外延式建设向内涵式发展战略转移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内涵篇2

任何施工项目不论国外的还是国内的都有一定施工时间,即施工工期,因此施工中的各项工作安排的是否合理关系到整个项目能否按期完工,赢得业主的赞扬和信誉,为下一个项目的投标及中标打下坚实的基础至关重要,为此每一个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都要开动脑筋争取用最合理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多快好省的完成施工任务为项目及企业做出贡献。

如何安排施工才算是合理的呢?我认为在施工中如果能做到快速并且能够保质保量、节约材料、杜绝浪费、不窝工按时完成任务就应该算是合理的安排施工了。

我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城市供水箱涵项目施工中,清理箱涵内的淤泥时,项目计划此项工作需要15天以上的时间能够完成,为了能够在15天内清理完淤泥,我安排当地雇员每天24小时分2班工作,用沙袋砌墙挡水及淤泥,将所要清理箱涵分为4大段,每段中间有一台柴油水泵抽水,等水泵工作到不能抽出水时停下水泵,在每个大段的两端开始,每5节箱涵设一个沙袋墙,每一端设两个沙袋墙,先将第一段内的水掏出到第二段,再将第二段内的水掏出到水泵方向的位置,第一段内的水掏完后就开始清理淤泥,第二段内的水掏完后将第一堵沙袋墙的沙袋向前,在离第二个沙袋墙有5节箱涵的位置处再建一个沙袋墙,重复循环上述工作顺序,先掏水再清淤泥,逐段向水泵的方向推进,随着工作的进行水泵位置的水位逐步上升到水泵可以抽水,启动水泵抽水,等水位下降到水泵抽不出水时,停止水泵的工作,待经过上述工作直到将沙袋墙砌到水泵的两边时,再将已经抽不出水的水泵撤出,然后清理余下段内的水和淤泥,最后共用了3个昼夜的时间提前完成了箱涵内的清淤工作。这种工作方法得到了项目领导的认可,并得到了及时推广,为项目工期提前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2 施工中的设备控制,巧用拖拉机转移台车

台车是为适应钢筋混凝土施工而制作的可移式单侧模板和顶模板的组合体,用于箱涵的浇筑,每个台车装有4个铁轮子用于移动台车,每个台车还装有8个丝杠,其中4个用于台车上下高度的调整,4个用于台车横向宽度的调整,每次浇筑一节箱涵要用两个台车,每节箱涵的尺寸是长7.5米、内高3.3米、内宽3,3米,箱涵混凝土的厚度是30厘米。

一般情况下,箱涵都是一节一节连续浇筑的,还有一种情况是打补仓,补仓是为了加快箱涵的浇筑进度,方便台车的吊装转移而留下的没有浇筑的单节箱涵,在40多公里的施工线上留有100多节,项目部安排我来指挥打补仓工作,我在打补仓时遇到了棘手的问题,人工转移台车要走很长的路,直接影响到工期,台车是用钢板、角铁、槽钢等焊接而成的,比较重,短距离用人工转移不会消耗很长的时间,若遇到需要转移的台车离出口很远的路程时,如果还用人工转移台车则需要至少半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全部转移完,这样将严重的影响到施工的进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箱涵的混凝土浇筑任务,会对项目部的信誉造成极坏的影响,为了不影响工期,施工人员想了很多的办法,但是都被项目否定了,这种情况下我想到能否用拖拉机拉动转移台车?经过项目部同意,我准备先做一个实验,用吊车把拖拉机吊到箱涵的出口处,拖拉机倒进箱涵里面,来到要转移的台车前,把准备好的钢丝绳的两端分别和台车一端的两角连接,钢丝绳的中间盘上一圈后挂在拖拉机尾部的挂钩上,我站在台车上指挥拖拉机用最低档位拖拉台车前进,待拖拉机拖拉台车到达出口后吊出台车,再倒进箱涵内拖拉另一个台车,前后共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就把两个台车拖到出口并装到了半挂车上,我的头上和身上都是混凝土的粉尘,但是心里还是非常的高兴,因为我的实验成功了,节约了时间,用我的智慧为工程进度节约一半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钢筋混凝土补仓的浇筑任务,受到了项目部的表扬。

3 注重技术方案,箱涵边墙上开口做溢流堰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内涵篇3

2目前我国铁路桥涵施工管理的现状

2.1管理人员对安全施工观念淡薄

管理人员对铁路桥涵安全施工观念的淡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受到项目工期的压力,过度的关注施工项目进度,而忽略了铁路桥涵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一味的追赶工程进度,很容易引发各种施工事故;二是在劳务分包的情况中,常常会出现违法施工经营、违章作业的现象,为了减少劳务分包的支出成本,有意的减少铁路桥涵施工管理人员的数量,为铁路桥涵的施工增加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三是在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看来,项目的安全管理一般都归安全员管理,形成了对铁路桥涵施工安全意识的严重缺乏;四是对制定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并没有落实到位。

2.2施工人员素质层次不齐,缺乏安全和技术培训

目前铁路桥涵施工人员大部分都是农民,不仅缺乏专业的知识,而且综合素质较低,同时还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在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对于施工人员一般都是先进场后进行培训,或者只有在遇到项目管理人员巡查发现之后,才会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而且对于培训也都比较泛泛,没有具体的针对性,也没有实质可行的内容。

2.3施工管理制度未落实到位

由于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很多建立起来的项目管理制度如同虚设,并没有将其落实到位,而身为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的管理者,对其工作的责任也不是很清晰,从而影响到铁路桥涵施工管理制度的落实,造成了铁路桥涵施工现场的混乱,为施工增加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对铁路桥涵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没有正确的认识与汇报,很容易造成严重的施工安全事故,直接影响着铁路桥涵施工的工期与工程质量。

3影响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管理的因素

3.1施工项目的安全性

3.1.1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的影响,对铁路桥涵的施工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施工之前对地质环境没有进行全面的勘探,很容易在铁路桥涵施工过程中出现众多的问题,从而影响到铁路桥涵施工的质量与进度,严重时还会影响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进行铁路桥涵施工之前,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全面的勘探,并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

3.1.2周围环境

铁路桥涵周围环境中的泥石流、暴雨等很容易对施工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在进行铁路桥涵施工过程中,要关注周围环境以及天气的变化,以免在铁路桥涵施工过程中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3.1.3不合格的施工设备与材

料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采用了一些不合格的施工材料,严重影响到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的使用寿命与安全,为铁路桥涵项目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3.2施工项目的进度

3.2.1内部管理因素

施工前,需要根据施工项目的大不、性质成立相应的项目部,并确定各专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要求相关的负责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协调、管理,从而有效的确保施工项目的正常进行。

3.2.2外部因素

例如与业主的配合、协调,对原设计方案的变更等,以及受到施工现场天气环境的影响,都将会影响到施工项目的质量与进度。

4提高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管理的对策

4.1加强安全施工管理意识,落实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在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加强企业领导对施工安全的教育培训,通过对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了解,树立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意识,在铁路桥涵施工过程中注重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出现的铁路桥涵施工项目事故的相关负责人给予一定的惩罚,以此来提高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的安全性。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劳务分包的管理,要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管理职责,并对操作的要求与规范进行管理与控制,通过对劳务分包的监督,有效提高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的管理效果。

4.2做好项目进度安排与质量管理

铁路桥涵的施工项目管理中,质量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在施工项目的管理中,要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对施工项目质量进行把关,而不能过分的强调进度而忽略了项目质量,只有把质量与进度相结合,才能够有效的保证施工管理的完成。例如可以通过对计划部门进行资源配置的优化,从而有助于对施工项目动态的及时掌握,与此同时,加强与业主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4.3提高对施工人员的培训

对铁路桥涵的施工人员进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具体的安全教育内容要结合铁路桥涵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编织,具有重点性、针对性的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于一些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在进行一般安全性的教育之外,还要进行特殊工种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在通过资格考核取得相关证件之后方可施工作业。另外,可以在铁路桥涵施工现场通过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意识的宣传,通过对安全知识的普及,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4.4建立完善的项目质检制度

建立完善的项目质检制度,可以为施工项目质量的达标提供一份保障,同时,还要建立起有效的责任机制,从而把施工项目管理的责任落到实处,提高对施工项目质量的把控。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的管理是一项复杂多变、长期的工作,在铁路桥涵施工过程中因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而使得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各种风险增加,因此,为保障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需要加强对铁路桥涵施工项目的管理,并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还要进行科学合理化的铁路桥涵施工,从而有效的减少铁路桥涵施工安全隐患,提高铁路桥涵施工质量。

作者:徐广杰 徐鹏 单位:山东济铁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内涵篇4

示范校建设,就是要做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发展的示范。成果是我们追求的,但更重要的是诸如教学观念提升、运行机制改革、规范管理、课程建设、产学合作以及实验实训条件改善等一系列教改工作的“创新过程”,我们要把我们的示范成果锁定在围绕内涵建设核心的“改革之路、管理之路和发展之路”过程上。

在“争优夺示范”的申报工作结束以后,在项目启动建设的时候,我们更需要脚踏实地、有计划地稳步推进。必须克服浮躁的心理,只有在起步阶段奠定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才能将示范校的内涵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什么是浮躁?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交织的病态社会心理,与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是相对立的。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对学校、国家及整个社会的正常运作极为有害。克服浮躁的心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给自己准确定位。在高等职业院校被定位一个新的教育类型以后,在内涵建设和办学理念急需填空的形势下,各种“理念”和“词汇”先于建设而被提了出来,这是一种违背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浮躁行为,在示范校建设的过程中一定不要盲目跟从。

二、要找到内涵建设的抓手和落脚点

学校的内涵是什么呢?郑金洲教授做了这样的解释。

一是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与外延发展过多关注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同,内涵发展是一种追求质量的发展。它强调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就是提升学校的“软实力”,把注意力集中在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上,使得规模与质量、效益达到有机的协调统一。

二是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发展有粗放和精细之分,粗放型的发展主要把发展的关注点汇集在标志性成果上,汇集在外在物体形态的改变上,汇集在最终目标的达成上;精细型发展是秉承“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原则,将学校中教学、德育、师生互动等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关注重点,在事关学校发展的每项工作上都力求精雕细琢。

三是相对于同质发展的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也是一种特色发展,是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树立起特色立校的基本理念,将办学特色放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突出地位,在特色的形成和品牌的培育中使学校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四是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内涵发展不是靠外力推动的,而是源于内部变革力量推动的一种发展,因而也就有了更多的创新的动力。正确地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与务实的关系,积极挖掘、利用、整合学校资源,将学校导入一种新的发展境地,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

郑教授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对学校的发展作了精辟的阐述,“四个发展观”紧紧扣着学校的内涵建设。笔者认为,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结合郑教授的四个发展观,增加一条贯穿其中的“文化内涵建设”主线,同时把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作为学校的内涵建设的抓手和落脚点,才能发挥内涵建设的“点睛”作用。

三、要寻求示范校建设的合理有效途径

示范校建设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院校提供了一个跨越发展的机遇,必须制定出系统的、创新的项目建设保障机制,建立“防火墙”预警系统,保证各个项目有序地、高效地、安全地实施建设。

保障机制建设,其核心是要寻求出一条合理有效的建设途径,结合示范校的建设精神引导各个具体的建设项目围绕内涵建设核心稳步向前推进。因此,要在保障机制建设过程中抓住内涵建设主题,创新“管理示范”作用。能否有能力承担起这个特殊时期的历史使命,能否全面开展内涵建设,保障机制建设是基石工程。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内涵篇5

该工程属中央投资第二批补助项目,2005年10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批复,总投资3678.42万元。工程加固建设项目和内容较多,包括大坝(副坝)加固、溢洪道加固、左灌溉发电涵管拆除重建、右灌溉涵管封堵、进库及上坝公路、防汛调度楼、水雨情及大坝监测设施、环境整治与改造等,原批复为2年工期计划,后根据工作需要改为必须在2007年2月10日前完成,整个工期只有6个半月。

工程建设于2006年8月1日正式开工,通过精心安排,严格监管,抢抓进度,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仅用了195天的时间,于2007年2月10日全面完工,实现了省水利厅领导提出的在2007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完成施工任务,并在全国两会上向中央首长进行专题汇报的目标。

2、进度保证的主要措施

黄泥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内容多,施工交叉及相互干扰多,施工关系复杂。工期短,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要实现195天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目标,工程进度经不起半点折腾,来不得丝毫放松。因此,我们采取超常规和特事特办的办法,狠抓进度控制不放松,并狠下功夫,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主要措施:

2.1组织与管理措施

2.1.1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进度控制工作

施工中,我们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进度控制工作,编制工作流程,落实进度计划的执行。经过咨询了解后,我们组织人员精心编制了一份科学、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施组设计突出做好主体工程施工安排,重点确定了进库公路、大坝防渗墙、灌溉发电涵管、大坝土方填筑、大坝预制砼护坡和溢洪道几项影响全局的关键项目的施工关系,解决它们的施工交叉干扰和相互影响问题,提出了它们具体的开工、完工时间和控制性进度目标。

2.1.2加强进度管理,及时采取措施纠偏

及时发现各主要工作环节进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比较,提出进度纠偏措施。2006年9月上旬,检查发现,施工单位所上的两台射水造墙机械不能满足大坝防渗墙控制性进度目标要求,项目部、监理部果断决策,要求施工单位在大坝中段再增加一台机组。由于抓得早,及时采取措施,使原来认为很难按时完成的大坝防渗墙工程最后按期完工。大坝灌溉发电涵管拆除重建项目,在库水位还较高的9月中旬,就开始进行出口段后2节涵管的施工,但施工进度迟缓,检查分析表明涵管也将无法按期完工。至10月中旬,库水位基本放空时,项目部、监理部当即要求施工承包人调整施工方案,在涵管进口段增加一个班组,增加一个作业面,同时加大模板投入,配足4套内外模板,这样两头并进,日夜奋战,抢抓进度,仅用了20天时间就完成涵管浇筑,比原计划还提前时间完工。及时为后续项目施工提供了工作面和交通道路。通过采取纠偏等管理措施,进度落后的情况得到及时纠正。

2.1.3加强施工保障工作

项目部及早落实完成了现场办公、供电、通路、占地、仓储和后勤等施工保障工作。工程一开工,即解决了2台施工变压器安装和专线供电方案,保证工地施工无特殊情况不停电,及时修通了6条主要临时施工道路,确保施工交通需要。及时在坝脚下平整出一块约1.2万平米的场地,解决了浇筑预制块施工场地不足问题。

2.2技术措施

2.2.1优化设计,确定先进适用的加固设计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原设计方案与施工实际不一致的情况,我们专门请省水利厅资深专家到现场召开了一次“工程设计优化与施工技术研讨咨询会”,省厅资深专家重点对大坝防渗墙、坝基防渗、灌溉发电涵管和溢洪道加固等几项重大问题提出了工程设计优化咨询意见。通过设计优化,经采纳专家意见,优化后的设计方案确定采用射水法造大坝砼防渗墙(墙厚0.35m),取消坝基帷幕灌浆,取消灌溉发电涵管挖孔桩基础,改明洞内套钢管为钢筋混凝土涵管结构、并缩小了管径(管径采用内径1.8m),溢洪道消力池位置调整至0+235~0+250,泄水渠衬砌长度调整为实施280m等。

根据部分坝段土质松散,射水造墙作业塌孔严重的情况,及时通过设计变更改为采用高压旋喷工艺方案。大坝及坝肩0+010~0+069.28(左岸管身段新填土),0+171.20~0+189.92,0+395.84~0+460.00,由于射水造墙施工作业塌孔严重,无法成孔和造墙,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变更采用改为高压旋喷灌浆工艺。

通过优化设计和对部分工艺措施进行设计变更,确定了较为先进适用的加固设计方案,较好地解决了原设计方案中存在阻碍施工的几项重要技术难题,施工进度也更有了保证。

2.2.2精心施工,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

精心安排施工作业,狠抓重点关键项目施工进度。为此,经认真分析,确定并采用先进合理的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如下:

大坝防渗墙施工:射水法造砼防渗墙工艺在我省水利行业使用较多,工艺较为先进、成熟。经过设计优化,我们在施工中采用该工艺。技术方案安排为:在总长只有460m的大坝上,布置两台射水造机械,从两端向中间迸进会合。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故障率高,9月初又在坝段中间增加了一台设备,这样,三台机作业,确保了防渗墙按期完工。

灌溉发电涵管施工:经过设计优化,灌溉发电涵管采用内径为1.8m的钢筋混凝土圆涵结构,管轴线位置偏移老管左侧9m.考虑水库水位较高,无法实施全管段施工,我们采取分段组织的施工技术方案。9月初,先安排出口段后两节管段的施工,待10月中旬,库水位放至死水位时,再在进口段填筑围堰,进行全管段施工。全管段施工时又采取上、下两端迸进的方法,施工工艺安排上,模板、钢筋、混凝土工在不同管节上穿插进行流水作业。

灌溉涵管封堵施工:采用人工挖竖井,在井底向原涵管内浇灌混凝土填堵进行封堵。由于灌溉涵管管径小,只有60cm,人无法进入作业。我们采取先在封堵的两端用棉絮堵住,两端的棉絮之间用铁丝连接固定,再浇筑封堵用的混凝土,振捣密实,保证封堵质量。

此外,其它各项工程施工,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些措施对工艺进行改进、调整,也有力促进了进度加快。通过采用先进合理而成熟的施工技术方案,精心组织施工,重点确保了几项主要关键项目的施工进度,为顺利施工和按期完工起到了关键作用。

2.3经济及其它措施

⑴资金优先保障。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必然加大施工资源投入及资金投入。项目部在资金供应方面,优先予以保障,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

⑵通过签署“施工进度控制责任书”和制定“主要建设项目施工质量、进度目标实行奖罚的办法”,对质量、进度目标实行责任制和考核奖惩激励机制,也有效促进了施工进度的加快。

⑶及早安排,抢抓进度。在库水位较高、其它项目还不具备条件开工的8月1日即开始大坝防渗墙施工;同样在库水位还较高的9月中旬,即开始涵管出口段后2节的施工。以上两项施工安排都打破常规,经过及早安排和抢抓进度,大坝防渗墙和灌溉发电涵管两项重要控制性关键项目的进度得到保证。

⑷妥善处理好进度与质量的关系。尽管进度问题是本工程成败的关键,但我们始终坚持工程质量第一、确保质量优良和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不变。对于因保质量而影响进度的,坚决要求采取赶工或其它措施解决,把耽误的进度赶上来,决不因为抢进度而放松质量或影响质量。妥善处理好进度与质量的关系,黄泥埠水库加固工程进度和质量均得到有效保障,进度较快、质量优良,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内涵篇6

1桥涵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桥涵的修建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工程项目,有些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非常恶劣就会加大事故发生的几率,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另外,由于事故突发,加上施工自然因素的影响,要想做好防范措施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桥涵施工中出现的事故大多为突发性事故。对相关资料研究发现,这些突发性事故虽然做好防范措施有一定难度,但是这些事故的发生原因具有相似性,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相似性的原因制定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从而避免事故再次发生。由此可见,桥涵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进行施工安全管理,这也关乎桥涵后期能否正常运行。在对桥涵进行施工前必须做好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只有对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以及对引发安全事故的因素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才能制订出合理的安全管理方案。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约束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促进桥梁建设事业的发展。

2桥涵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设备不够先进

桥涵修建需要用到很多设备,而一些设备的价格比较昂贵,施工单位为了追求高利益会减少安全防护方面的投入,起不到实际防护效果,最终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2.2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大多数的施工单位在进行桥涵施工时只注重提高效率,而安全意识比较缺乏,没有建立完整的管理机构或者组织。施工单位对安全工作人员各方面的要求不高,没有达到国家对安全人员管理的要求。除此之外,施工单位配备的安全管理人员比较有限,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大多数都是转岗、兼职,对整个安全管理系统不太了解。管理人员能力有限,在项目管理中话语权不够,管理难度较大,一些施工单位甚至没有配备专门的安全人员。因此,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缺乏应有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对待工作不负责,发生安全事故时又相互推卸责任。施工单位由于没有建立完备的管理规定,在发生事故时,不能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因此安全事故才会频繁发生。桥涵施工安全管理力度不足,管理方式陈旧导致桥涵施工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不仅如此,施工人员安全管理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疲劳操作、不遵守规定等现象很多,加大了施工安全管理的难度。

2.3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

桥涵施工人员大多专业素养不高,他们受到的教育有限,安全意识非常淡薄,即使施工单位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但在工作的过程中他们还是习惯于原有思维方式,这样就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3提高桥涵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引入先进设备、注重设备质量

修建桥涵所用到的设备必须要有质量保证,施工单位需要定期对使用的设备进行检查,如果发现设备陈旧或者出现破损时,需要及时更换新的设备或者进行维修,避免事故的发生。如果在桥涵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停止施工,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并把检查情况向领导或者专业人员汇报,避免因施工设备出问题而引发安全事故。除此之外,在购买施工设备时必须选择质量合格的设备,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和手续购买,检验后才可以投入使用。为有效提升桥涵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施工时采取防护措施,最大程度上减少人员伤害。在进行桥涵建设时,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需要不定期地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避免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3.2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施工单位必须要充分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首先是强化思想意识,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在进行桥涵施工前必须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对施工现场的潜在危险进行辨识、分析、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专门的施工方案以及应急预案,保证桥涵施工时的各项工作都在可控范围内。其次可以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突出安全管理主体的责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除此之外,施工单位可以建立监察机构,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并进行绩效考评。近几年来,某省建立了质量安全责任制度,该制度的建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调查,该省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事故发生率已经明显降低了,可见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桥涵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3严格落实桥涵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工作

首先,企业必须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桥涵施工安全管理体制中,从而使得企业在根本上重视此项工作。其次,企业在中标某一桥涵建设项目后,应根据其内容以及安全管理要求与目标等制定出详细的施工人员安全培训计划,在桥涵施工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统一(或分批)施工安全培训。为了保证安全培训工作的成效,企业还应当采取考核上岗制度,即在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完成后,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考核,只有合格者才能聘用,以保证桥涵施工的安全性。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桥涵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施工设备落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桥涵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雷轶.新建公路桥梁上跨既有运营线安全防护措施[J].交通世界,2012(9):173-175.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内涵篇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 3198.2016.22.042

1 引言

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最前沿,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具体实践者,企业的发展目标、员工的自我价值都需要班组来实现。内涵式班组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更有助于培养和谐氛围,强化执行力建设,形成和谐的企业文化,培养一批业务技术强、工作能力优的班组长,更好地带动班组进步,保障公司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各项指令有效落实。

国家电网推进的“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等管理变革,推进精益管理,优化业务流程,以全面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印发了《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班组建设提升方案》,全力推进班组生产安全、服务优质和创新发展。在此背景下,国网德惠市供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惠市供电公司)自2014年开始,大力开展以打造“内涵式班组”为核心的精益化管理模式活动,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逐步建立了一套具有公司特色的精益化管理模式,深度激发全员创新创造动力,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本文系统介绍这一管理模式及其实施过程,以期能对其他供电企业班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2 “内涵式班组”的涵义

“内涵式班组”是指班组的组织结构科学合理、成员思想积极向上、业务技术熟练、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每个班组成员能力的和谐团队。内涵式班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组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工作效率高;二是员工职业素养好、业务技能强、工作作风实,有蓬勃朝气。打造“内涵式班组”旨在优化班组建设信息化水平,提高班组综合管理水平,增强班组成员素质,培养职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优秀团队。

3 以打造“内涵式班组”为核心的精益化管理模式

精益化管理模式是指将精益化管理理论贯穿于企业活动的方方面面,在企业日常活动中熟练应用精益思想、工具与技术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促进企业系统的高效运转。

德惠市供电公司在班组管理中存在重“目标”轻“全员达识”、重“结果”轻“过程管理”、重“个人”轻“集体力量”等管理问题,班组成员主观能动性不足、班组团队协作能力较差,致使作业效率低下,成本增加。为此,公司依托“人本主义、消除浪费、永不满足”为核心的精益思想体系,在总结国内外企业精益化管理和班组建设的经验基础上,运用6S现场管理、目标管理和IE工业工程等精益化管理工具,研究分析了公司班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五位一体’机制、同业对标、绩效考核”的三个融合,建立了以打造“内涵式班组”为核心的精益化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

精益化管理的重点在于抓好“明方向、定规则、重过程、补短板、严考核”五个关键。明方向即要确定班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和员工职业素养的建设目标;定规则即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制定班组综合考评、“两书一月历”、“班组大讲堂”活动实施方案;重过程即通过常态化管理、周汇报协调、月总结分析、重点工作督办机制等管理机制确保工作过程精细控制;补短板即坚持短板思维,动态查找班组建设中问题短板,分析问题成因,编制“问题库”和“措施库”,依据此“两库”清单下达整改任务书;严考核即班组考核突出“高、严、细、实、快”。

精益化管理紧紧围绕班组建设内涵――“精益化管理、内涵式发展”开展班组建设工作,旨在达到“指标精优、管理精益”的班组建设精益化管理目标,推动公司持续科学快速向“一强三优”的战略目标发展。

4 特色做法

4.1 加强班组基础建设

4.1.1 加强班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理清班组组织架构和岗位设置,简化班组管理资料,梳理执行班组通用标准及制度,强化ERP、PMS生产管理系统、班组建设等“七大五小”系统应用,乡镇供电所班组一体化平台、即时通讯企业微门户平台等也在公司及供电所日常办公中得到重点应用,有效实现了班组管理考核的信息化、时时化。

4.1.2 采用6S管理加强班组文明建设

按照《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班组建设提升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借助精益管理理论中的6S管理方法,开展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守则活动,为班组成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

4.2 实施“两书一月历”管理模式

“两书一月历”模式中的“两书”分别指的是《目标责任书》和《工作指导书》,“一月历”指的是《工作月历》。《目标责任书》是对上年度同业对标结果及关键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反复研讨,结合公司发展方向及实际情况,分析确定的本年度各类指标提升目标、措施。《工作指导书》是依据“目标责任书”制定工作提升措施,按措施流程确定主体部门和协同部门责任。《工作月历》分解工作指导书,做到目标任务清晰、工作流程标准明确,专业岗位和协同部门职责具体。

在实施“两书一月历”管理模式前,公司首先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专业工作组收集并梳理围绕国家电网公司县供电企业综合评价指标、省供电公司同业对标指标、绩效指标以及影响公司发展的突出问题指标,统筹分析、分类合并,形成的一套科学的,易于管理的,真实准确的指标体系。根据指标完成情况查找问题,“两书一月历”是为本年度的工作及需解决的问题编制计划,其实施需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达成共识,任务责任落实到位、职责流程清晰明确、标准制度依据合理,用指标、目标凝聚共识、积聚力量、汇聚资源。

4.3 推行工作管理项目制

工作管理项目制体现目标管理和闭环管理的基本思想,工作流程主要包括落实项目经理人,明确项目管理职责;制定项目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时间节点;有效进行项目跟踪,实施看板管理和质量管控;对项目结果进行考核评价,实施奖惩。

公司指定项目经理人作为牵头人落实项目运行,成立项目团队并明确成员的管理职责,依据公司对项目应达到的特定要求,制定明确的控制目标和合理的项目计划,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的各项活动做出周密安排,借助项目进度看板对项目进行动态跟踪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问题,最后针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实现持续改进与提高。公司推行工作管理项目制,对于重点专项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现已广泛应用于异损台区治理、抄表率管理、电网精准投资和“两抓一带”班组帮扶等活动,公司引入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工作管理中,发挥其整合资源的优势,可以实现系统1+1>2的效果。

4.4 建立班组管理“协同机制”

班组管理“协同机制”包括“抓两头、带中间”和“3+1”联合互助模式等班组间的协同互助活动。

“抓两头、带中间”活动内容为推动优秀供电所向更高目标迈进、落后供电所彻底脱贫,带动中间供电所跨越提升。重点工作组织实施精准帮扶、专业帮扶和结对帮扶工作,变“输血”为“造血”,提高自我管控、发展能力,落后班组彻底“脱贫”。精准帮扶是指专业部门梳理各供电所需帮助解决的管理短板和问题,组织开展工作指导和问题处理;专业帮扶是指专业部门梳理和查找落后供电所的管理短板和弱势指标,确定项目经理和整改措施,实施帮扶;结对帮扶是指按照供电所综合考核结果,确定排名后三名供电所为帮扶对象,组织标杆供电所对其实施“1对1”结对帮扶。

“3+1”联合互助模式是为了进一步缩短停电时间提出的举措,该模式是以相邻的4个供电所为一个联合作业小组,如一个小组中某供电所发生较大型电网事故或检修任务较多,小组内其他3个单位协助其进行抢修和检修工作。

4.5 开展“班组大讲堂”活动

“班组大讲堂”活动以班组为单位,以“培训质量提升”为主体,坚持“短、实、小”培训宗旨,以安全警示、技术问答、现场讲解等形式,形成“人人争做讲师、个个争当专家”的浓厚氛围。公司编制《“班组大讲堂”活动实施方案》,成立活动领导小组,从领导层、组织层、管理层到执行层,层级清楚,职责明晰,引入了新颖、实用的培训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大讲堂”、事故分析“大讲堂”、“名师培养”工程、经营分析“大讲堂”、“联合互助式”学习、“送知识进班组”等活动,提升了一线员工的岗位胜任力。

4.6 建立绩效考核管理体系

公司建立以指标体系为主线、目标体系为要求,监控、考核和分析改进为手段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采用KPI法确定关键业绩指标,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如图2所示。公司采取不扣分只查找问题的方法开展班组预考核,变定期性考核为“指标完成+日常评价+现场考核”相结合常态化管理,并借助整改“回头看”复核整改落实情况。

公司推行基层业绩指标与机关岗位绩效,个人成绩与班组团队绩效挂钩,采用不同工作岗位不同考核方式的“目标任务制、工作积分制、指标责任制”三制考核和优绩优先、优绩优酬激励机制,对机关管理岗、基层班组长和班组两人及以下从事同种工作的采用“目标任务制”考核,对两人以上从事同种工作的采用“工作积分制”考核,对农电工采用“指标责任制”考核。“优绩优先”机制规定在各种评先选优中,涉及部门或班组评选,只允许A、B类班组参选,涉及个人评选,只允许A、B类员工参选。“优绩优酬”机制规定对部门或班组绩效奖金实行“打包分配”法,由部门或班组按员工绩效科学分配,通过“双优”激励,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激励作用充分发挥。

5 实施效果

在推进班组建设过程中,公司始终牢牢把握求真务实这一价值取向,精益化思想从始至终贯穿全过程,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深度激发班组全员创新创造动力,取得了核心业务明显提升、员工素质显著提高、企业效益明显增加的可喜效果。

2015年,公司全年配变烧损同比减少12台次,线路跳闸同比下降126条次,累计少停电945小时,多供电量650.06万千瓦时。在2016年一季度省公司供电所综合对标中,公司共21家供电所参与同业对标。其中公司有11家供电所处于A类,有8家并列A类第一名;有10家供电所处于B类,有7家并列B类第一名,无C、D、E段供电所。

参考文献

[1]陈思浩,江丽,吴逸芳.精益化管理提升班组建设水平[J].科技与企业,2012,(23):12.

[2]James P.Womack,Daniel T.Jones.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World [M].Simon & Schuster,1990.

[3]James P. Womack,Daniel T.Jones.Lean Thinking [M].New York:Simonand Schuster,1996.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内涵篇8

一、高校内涵建设背景下的财务管理问题和现状

综合来说,高校内涵建设能够提升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当前高校和社会供需不对称的矛盾,对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就是资金的支持力度,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的开展不容乐观,资金和内涵建设迟迟联动不了,导致财务管理与内涵建设步伐不一致,两者之间的冲突比较明显。

一是思想意识上,高校管理人员是否具备较强的财务保障构建和财务管理的意识是能否顺利进行高校内涵建设的根本保障。当前由于高校管理层对财务保障机制构建和财务管理意识的淡化,起不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财务保障机制的构建和财务管理工作的规划始终提不到战略层面,与高校长期发展战略存在脱节现象,对高校的良好发展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作用。

二是高校债务较多、资金不足。高校进行内涵建设,必然加强教学、科研、学科以及人才队伍培养等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高校因此背负众多债务,甚至出现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有限的资金成为遏制高校内涵建设的瓶颈。

三是预算管理比较薄弱,在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和绩效评价等环节存在一定问题,预算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二、构建高校财务保障机制,强化高校内涵建设的建议

(一)提高构建高校财务保障机制的意识,建立和完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

目前,高校要想在内涵建设的大趋势下提高自身的财务保障机制,提升财务管理的水平,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尤其是财务保障机制的完善工作。要充分意识到财务保障机制是强化高校财务管理,保证内涵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各个高校的管理层应该自觉将财务保障机制的整体构建纳入高校财务战略的核心层次,务必与整个单位的长久发展战略相匹配,紧紧抓住当前内涵建设不断深化的实际情况。财务保障机制框架的构建需要根据各个单位发展计划,将其资源的有限性进行效益最大化拓展。与此同时,高校的决策者一定要以身作则,通过实际行动来引导管理人员树立加强财务保障机制、强化财务管理的意识,将加强财务保障机制的建设从理论层面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拓宽高校的筹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加大内涵建设支出的比例

要想拓宽高校的筹资渠道,解决高校内涵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首先要将高校财务管理和发展战略进行融合,转变大多数事业单位资金靠拨付的“等、靠、要”的观念,从自身出发,积极的走出去,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改变单一的依靠银行借贷的渠道,依法有度地筹措教育经费,为内涵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将是高校当前财务管理的着力点,也是加大内涵建设支出的重要前提。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积极争取专项资金。高校要紧紧抓住国家各项方针政策,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创造条件进行省拨专项项目和科研项目的申报,争取与内涵建设相对应的专项资金,如中央共建经费、协同创新经费、优势学科经费、品牌专业经费、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省实验室建设经费、人才建设和培养经费、各类省拨课题经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等,专项经费无疑是内涵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其次,广泛吸纳外界捐赠。运用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校友会这一有利平台争取国内外的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的支持和捐赠,鼓励捐赠者将资金重点投入学校内涵建设项目。再次,积极采取措施,依靠专业学科优势,开展校外技术服务、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促进产学研的融合力度。最后,大力拓展各项合作办学及培训,比如国际合作办学、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及与企业的联合办学等,增加学校收入,通过宏观调配,科学引导资金流向,投入内涵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加强高校预算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绩效评价管理。在预算编制上,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组织的特点结合学校年度党政工作要点及省级部门预算的相关要求,与校内各部门充分沟通,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在保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内涵建设为重点”的预算投入体系,加大内涵建设重点项目的投入,在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资金分配结构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编制年度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强化内涵建设专项资金的预算执行,各职能部门要严格按照项目目标任务要求,对所归口管理的专项资金执行负责,增强预算的约束力,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在预算分析中,需要定期对校内预算特别是内涵建设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校内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表,为领导决策及科学合理地编制下年度预算提供依据。在预算绩效评价方面,高校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绩效预算管理办法,成立绩效评价工作小组,对内涵建设等重点专项项目的经费支出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对专项经费执行过程和完成结果进行全面追踪问效,避免经费的重复投入和闲置,以此为突破口,实现优化资源配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完善内涵建设财务监管体系

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积极探索和识别各类潜在的财务风险,与此同时,需要建立由财务、审计、纪检等部门组成的监审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进行财务风险的分析、预警、评判,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做好财务风险控制的应对策略。加强内涵建设重点项目中的图书、教学仪器、设备等的集中采购管理,对招投标采购环节实行信息公开,对经费使用情况执行经济责任审计,确保经费使用的合法、安全、有效。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内涵篇9

深圳市主要河道多年来一直污染严重,并直接导致了河道流域工业项目限批等制约经济发展的后果,同时广东省对界河水质达标也提出了明确的时限要求,再加上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迎检、2011大运环境提升等经济、环境、政治方面因素要求,河道综合治理迫在眉睫。为此,深圳市政府大力推进了观澜河干流污染治理工程、龙岗河干流综合治理一期工程、龙岗河干流综合治理二期工程三个项目,并对建设工期提出了严格要求。建设单位采取了一系列的进度促进措施予以保证。

一、 工程概况

(一)建设内容

三项工程目总体治理思路都是在干流设置总截污箱涵(或管道)截取沿岸排水口或支流口污水,输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以改善河道水质;并对两岸岸坡、绿化进行修复及改造,以改善景观效果。其中水质改善部分为主体工程,其主要工程内容及工程量如下表:

二、工程特性分析

(一)不利因素。影响工程建设的主要不利因素有工期短、强度高、线路长、位于发展程度较高的建成区等。主箱涵位于河道内,考虑汛期影响,必须要在一个枯水期内完成施工,且其中还有春节假期施工较难组织问题,因此三个项目主体工程实际施工时间分别只有162天、162天和99天,因此而导致平均混凝土浇筑量为10164m3/d、10094m3/d和1244m3/d;箱涵施工沿河道线状布置,施工从始至终均在全线范围内同时开展,增加了工程管理难度。

(二)有利因素。促进工程建设的主要有利因素有征地拆迁影响小、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等。截污箱涵在河道内施工,基本上没有城区项目建设受地拆迁影响而推进困难的问题,且无论是市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予以了积极的支持和配合,为工程克服困难,快速推进并完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进度促进措施

建设单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工程推进,具体如下:

(一)争取建设政策。

三项工程均属社会经济意义重大的公益类项目,经建设单位争取、市政府批准,予以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

1、工程招标。以先招标后审标底的方式进行招标,加快完成工程施工招标。

2、工程报建。安排质量监督、安全监督单位提前介入开展监督工作,建设单位完善报建手续,为尽早开工创造条件。

3、工程用地。准予工程在河道蓝线范围免办国土规划审批手续,并安排工程属地区政府根据工程需要加快落实用地。

4、工程款支付及结算。准予工程在标底审定之前,可支付部分工程款;同意对于按计划工期完成施工的单位,按较高单价进行结算,对于不能按计划工期完成施工的单位,按较低的单价进行结算。

(二)合理规划。

结合现场条件,以便于下河组织施工及工程量大体均衡为基本原则进行合理的标段划分。三项工程均采取多标段分段施工的组织模式,以确保工程可全线大规模同时施工。同时还在设计图纸上就对下河口、施工道路等施工组织问题进行充分考虑,确保可以满足施工强度要求。三项工程分别划分为13、9、6个河道施工标段,各标段平均主箱涵长度分别为1034m、1238m、1322m。

(三)招标及合同措施

1、资质要求。抽签招标可较快地完成招标工作,但无法针对投标单位实际情况进行择优选择,为此建设单位提出了较高的资质要求,以确保施工单位具有较强的实力以承担施工工作。其中观澜河干流及龙岗河一期工程资质要求为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一级,龙岗河二期工程资质要求为深圳市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预选承包商一组。

2、召开开工动员会。招标完成后,即在第一时间召开工程开工动员会,要求各中标单位法人代表、项目经理必须参加会议,并以此作为投标承诺,对于无特殊情况缺席会议的单位将取消其中标资格。通过会议,宣传工程的重要性、紧迫性,促使参建单位负责人在思想上重视工程建设工作。

3、工期节点。采用倒排工期的方式,对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施工任务进行细分,并在合同中加入工期节点的要求,实际管理过程中对每个阶段的完成情况进行核查。对于未能完成工期节点的施工单位,采用约谈单位负责人的方式予以督促。

4、资源投入。招标文件中要求施工单位对工程的资源投入做出承诺,包括人员、资金、材料等方面,特别是根据施工强度要求对截污箱涵工作面数量作出具体要求,三个项目要求投入工程的主箱涵模板数量非别为12、15、18套,并由施工单位在进场后申报、监理单位进行核实。确保资源投入可以满足多工作面同时施工的要求。

5、结算挂钩。为了激励施工单位的积极性,招标文件中创造性的约定了,在质量、安全均得以保证的前提下,按控制节点完成施工的,可按找较高费率进行结算;相反,如不能按控制节点完成施工,则按较低的费率进行结算,同时还对未能按控制节点完成单位采取了一些列的处罚措施。具体情况如下表:

项目 控制节点时间 控制节点内容 结算费率

(完成) 结算费率

(未完成) 费率差

观澜河干流 2009年4月5日 截污箱涵贯通 -12% -18.56% 6.56%

2009年12月31日 全面完工

龙岗河一期 2011年3月31日 截污箱涵贯通 -13% -18.56% 5.56%

2011年6月30日 全面完工

龙岗河二期 2012年4月30日 截污贯通 -15% -18.56% 3.56%

6、增减施工内容。对于工程进度未能满足进度节点要求,且没有采取积极促进措施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扣除该单位的施工内容,另由进度较快的其他单位进行施工。

7、其他处罚措施。合同中还采取了其他的一些处罚措施,确保合同的威慑力,主要包括对不能满足建设要求的施工单位履约评价评定为不合格、拒绝参加深圳市水务工程投标、报建设主管部门记以不良记录等手段。

(四)结论

观澜河干流污染治理工程、龙岗河干流综合治理一期工程、龙岗河干流综合治理二期工程以上三项工程均有工期短、线路长、施工强度高等困难,且工程建设工期有刚性要求。目前前两项工程已顺利完工,并取得设计的社会效益,观澜河及龙岗河上游水质有极大改善,龙岗河二期工程截污箱涵至今已完成70%,如无意外可在2012年4月中实现截污箱涵贯通。由此可见,建设单位为了确保工程按期完工,通过争取建设政策支持、进行合理的施工规划以及设置奖罚并重的合同条款等方面举措,为工程施工理清阻碍、促进施工积极性的做法是可行的,并已通过此三项工程逐步建立了日趋成熟的管理模式,可在类似项目中采用并推广。

参考资料:

[1] 杨淑慧, 王远航. 北京市郊区中小河道存在的问题与综合治理对策分析[J]. 北京水务, 2011,(0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内涵篇10

文化内涵与文化品位互为因果。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是指蕴涵于工程之中的文化内容表现形式,是建筑特点的独特性和完美程度,是工程的时代特色、地域文化特色等综合元素的鲜明标志。品位是指上述内容展示完美的综合标准。尽管文化审美的标准是多元而又多义的,但水利工程的经典之作同其他文化产品一样具备了雅俗共赏的品质,具备了超越时空、流芳千古的文化感染力。水利工程是水利事业的成果,也是国家硬实力的体现。水利工程的实用价值和文化品位犹如一鸟之两翼,带动水利事业腾飞,是国家软、硬两种实力的综合体现。但是这个在现代水利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理念并非已经广为传知,致使国家水利事业发展的潜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开掘。因此,需要从水文化建设的长远意义辨析和阐述水工程与水文化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以现代文化视野审视水利工程的涵盖范围,通过现代水文化引领,将视觉延伸向广阔的领域,以水为载体,依托水利设施、工程开发的水利风景区,把我国水文化产业纳入社会主义文化产业链条之中,制定水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战略,完善水文化产业政策及水工程文化奖励制度、财经管理制度等。 一、把水利工程文化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体系 水利工程是国家经济的主要载体,也是重要枢纽。水利工程文化是水利发展的思想结晶和智慧宝库,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窗口之一。提升水利工程文化品位的宣传,是一项导向性工作,其直接指导水利工程提升的路径,关系着水利工程文化品位向什么方向发展的问题。选择宣传的切入点,是宣传工作的核心问题,要协调中央宣传部门,通过联合签署相关文件等形式,把水文化宣传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宣传的重要内容,激发全社会关注和参与水文化宣传的热情,营造全新的水利工程文化宣传的社会环境,开辟新的宣传路径。 1.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现代水利工程中的文化景观凝聚了现代水利科技的精华,展示了国家水利发展的思想和智慧。如长江三峡水库、红旗渠、浙江绍兴护城河、曹娥江大闸等现代水利工程中的文化景观,充分展示了水文化的光辉,在社会文化中绽放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光彩。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风格、智慧和能力,展示了饱满的现代化国家的水利形象。将这些经典之作的审美思想、文化内涵和工程所解决的社会问题上升为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宣传内容,必将使国家水利形象得到有力的提升。 2.有力促进城乡文化发展 水利工程由国家和各级政府投资,是具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属性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近年,各地政府投资建设的河道治理项目,美化了水岸环境,奠定了地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拓宽了各地文化发展渠道。使水和人民生活有了更为广阔的联系,国家大型水利项目、水利工程为人民直接带来福祉。这些都是水利事业肩负社会责任、开拓现代水利发展视野的体现。同时也是我国人民遵照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水利工程的实证。这些成果凝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上述成果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寻求广泛的宣传视野。使人们从现实生活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认识。 3.带动文化惠民工程发展 现代水利工程景观,是水利现代化的主要科技成果。其作为水利部门建设与管理的公共设施,已在很大程度上强有力地支撑了各地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成为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如景观附近的城乡人民在此获得文化商机,一些城乡因文化景观提升了知名度,土地、特产的文化附加值不断攀升等鲜活事例比比皆是。但目前提到文化惠民工程却忽视了水利部门建设的水利工程文化景观、设施等对于提升毗邻地域文化附加值的作用。因此,需要从水利工程文化带动文化惠民工程的发展入手,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的宣传着眼点,便于水利事业获得社会广泛的认同,同时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内容,因水利成果的支撑而获得创新发展。 二、做强以水利工程为载体的文化产业发展 以水利工程为基础的文化产业优势已形成。不论是历史时期建造的都江堰、坎儿井,还是现代的三峡水库等著名的水利工程文化,无不折射着时代文化光辉和地域文化灵魂。因其贮备和链接的各种有形和无形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得天独厚优势,产生的文化产业链条已随着外部条件和人民的创造热情在不断延伸。它是提升水利软实力的途径,是现代水文化发展壮大的组成部分。①建立水文化产业管理机构。在水利部相应机构设立水文化产业管理机构,制定全国水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计划,协调和管理水文化产业,待机构发展条件成熟时可升格为管理部门,以便于更进一步做好国际国内水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②建立水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目前,各省市都建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大多数以贴息贷款形式扶持发展文化产业项目和实体。建议水利部门协调国家财政部门建立水文化专项发展资金,扶持一些初具发展能力并有发展潜力的水文化产业项目,使其发挥更大效益,成为水文化产业的主导项目,引导各级水利部门重视水工程文化产业的开发,为水工程文化内涵注入现代文化的活力。③把国家水利风景区打造成国家水文化产业的主导产业。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经过10多年的发展、项目评审、目标管理,已走向了科学化管理的轨道。国家水利风景区作为特色旅游项目已成为水文化品牌,在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和认同感。但目前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仍无专项资金。项目审批后,各地都是自筹资金谋求发展,致使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获得项目后,由于缺乏发展资金得不到有序发展和科学化管理。应建立和拓宽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民营资金共同参与其建设和营运。④加强水利工程文化品位提升的设计管理。获得设计资质是水利工程文化品位提升的根本保障。目前,许多水利工程诸如河道治理景观工程、水岸城市建设的景观工程、水利工程中的文化景观设计都是由建设部门、旅游部门的设计资质管理单位设计的。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这些设计单位对水文化内涵知之甚少,设计理念缺乏水文化意识,设计文本严重缺乏水文化元素,致使大量水文化精粹不能融入工程景观,而失去水利特色的光辉。因此建议通过法规建设确定管理资格,使水利工程文化景观设计权益落实在水行政主管部门。#p#分页标题#e# 三、创新水工程文化规划、设计和目标管理 提升水利工程文化品位的首要工作是抓好项目规划设计中的文化设计。其次是制定具体的目标管理,明确水利项目中的文化内容建设,这样才能使水工程文化品位提升问题有的放矢。①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增加提升文化品位的指标。增加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文化品位指标,是通过具体的水利设计管理手段来促进水工程文化品位提升的科学化路径。要考虑文化自身的规律和各地不同的特点、特色,指标制定要突出地域性、独特性,避免以景观奢华为提升文化品位的目标,重点考量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文化设计品位是文化专业人员的所长,并不是所有水利工程设计人员都能在要求下达到文化设计要求,产生具有文化品位的设计作品。尽管目前我国已有一些科研院所承担了许多水利史研究项目,但文化创意项目策划、设计是一门独立性很强的新型学科,与历史研究还有很大区别,所以需要现有设计院所专门设立水文化创意设计部门,配备此类专业人员专门从事工程文化景观设计。②在水利事业发展规划中增加水工程文化发展目标。水工程文化内涵与品位提升需要抓住时机,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及时制定水工程文化品位提升的具体目标和落实措施,通过目标管理把水工程文化品位提升问题落到实处。③在水利项目验收中增加水工程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均为单项水利项目,没有确立工程文化内容的建设项目与资金,是工程文化内涵与品位没有及时得到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建议在水工程项目验收中,明确指出展示工程文化内涵的建设项目与资金。通过项目、资金落实水工程文化品位提升问题,并在验收中体现。 四、设立国家水工程文化优秀成果(作品)奖 水利工程是水利事业的成果,展示着水利人的智慧和精神。但国家各种奖项中一直没有水利成果奖,致使水利工程文化传播受到局限。为了弘扬水利精神,展示水利现代化成果,激发全社会积极创造水工程文化杰作的积极性,增强水利软实力,建议设立国家水工程优秀文化成果(作品)奖,并由国家委托水利部组织承办。 五、定期举办国际(世界)水工程文化博览会及论坛 水利工程是水利人的文化作品,需要在全球视野下展示和检验,以迅速提高创作和生产水平。“世界水日”已像纽带一样把全球对水的关注联系在一起,但是短暂的一天无法把人类对水丰富的诉求愿望集中展示。全球水事活动迫切需要有一个主题来集中解决最突出的问题。水工程文化内涵问题当属于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文化大国中国应是最适合承担这一重任的东道主国家。建议以“世界水日”为主题日,以“中国水周”为活动周,定期举办国际(世界)水工程文化博览会及国际水工程文化高层论坛。博览会内容可以展示展销水工程(作品)模型,展示建设成就,可以展销水产品,展示其文化特色,可以搭建水工程文化建设项目招商引资平台。博览会及论坛的投资形式可以是国家投资,也可以通过水工程文化产业市场化运作。论坛的内容,既可以是以水工程有形文化载体为民造福的实例,也可以是水工程无形文化资源挖掘研究方式及成果,还可以是水工程文化产业开发研究思路。 六、提升水工程文化品位 活动经费应列入水利经费预算水工程文化品位提升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一项综合的文化建设体系。挖掘整理研究各地水文化民谣、民俗、民情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系统工程。整理挖掘地域水文化独特的文化事象,是水工程文化产业的生产力,是为水工程文化产业储备可开发的文化资源。挖掘整理的水工程无形文化资源越丰富,水工程的文化生命力就会越强。水文化产业是水利软实力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以战略眼光来审视,以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来决策,保护性开发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国家水利工程文化品位。而这一切,都需要经费的投入。因此,建议提升水工程文化品位的重点文化挖掘、整理项目按工程投入的8%~12%列入经费预算。文化的产出首先需要投入。提升水工程文化品位的研究需要每年列入水利工程预算项目,且逐年增加。近期急需研究的领域是:①水利工程文化资源战略开发与保护研究。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如何科学对待国家水工程文化资源系统并建设好这个系统?怎样以战略家眼光保护和开发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内涵独特的水文化资源?②水利工程与文化产业开发研究。以水利工程为核心的水文化产业核心层是水利工程文化旅游产业,相关层是水岸文化服务业,如何使各个产业层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③水利工程文化思想研究。水利工程文化思想,是水利人的精神文化资源,是指引水利工程建设的行为准则,包括制度、规范及工作作风,是建设者的精神品格,是一个行业的时代标志,这一精神文化资源需要各级水利部门长期研究。 七、结语 ①水工程文化内涵是深层次阐释水工程作用与意义的文化与艺术表达形式,而不是借助水工程建设资金刻意建设文化场所的奢华展示。②水工程文化内涵的核心是水利文化特色。③水工程文化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水工程文化内涵的时代性包括水文化的休闲娱乐特点和文化的消费性特征。⑤水工程文化产业的属性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两轮驱动。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单独追求经济效益。⑥水工程文化是在国家文化安全体系下追求繁荣与发展的国家文化支流。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内涵篇11

一、校企合作开发共建《运输组织管理》项目化教材背景

1. 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是高职教材开发的必然途径

教育部曾多次提出高职高专教材建设的指导意见。尤其是2010年颁布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提出企业直接参与教学过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以及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措施促进校、企的深度融合。可见,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是高职教材开发的必然途径,有利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有利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项目化教材开发是推进学院骨干院校内涵建设的抓手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正处于骨干院校建设之际,建设的重点内涵建设上。专业内涵建设是学院内涵建设的一项关键要素,它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3.创新《运输组织管理》课程项目化改革的必备教学资源

《运输组织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优质核心课,在骨干建设期间进行项目式教改,从课程标准修订、网络课程建立、教学方法改进到项目化教材编写四位一体促进适应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改革。

二、《运输组织管理》项目化教材设计

1.教材开发编写流程设计

第一,组建教材编写团队。进行运输组织管理课程改革,成立了课程开发团队,教材编写成员部分来自这个团队。

第二,设计编写教材结构。本着指导学生完成项目、提升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完成完整工作能力的原则,创新的设计教材编写结构。

2.教材内容设计

(1)适应岗位需求,明确课程目标

运输管理一次就业岗位是运输调度员,可升迁的岗位是运输主管,未来的岗位是物流经理。通过运输组织管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对运输车辆进行调度、能够对各种货物进行组织和操作,同时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优秀的职业素质。

(2)参考物流职业标准依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项目

国家物流职业资格标准分为4级:物流员、助理物流师、物流师、高级物流师。高职学生可参加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试,为了与这一职级的资格水平相对接,本教材内容选取原则是立足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涵盖四级,兼顾二级。编写内容重点在选择运输方式、运输调度、运输作业组织、运输单证处理、运输商务处理上。

(3)循环式序化项目与任务

教材编写项目按循环式模式序化。编写内容以从简单到复杂的运输服务主线展开。每个项目都包含了一个完整的运输工作过程。每个项目下列4个工作任务:货物受理―运输调度―验货装车―到货交付。如图1-1所示。这样的教材项目与任务设计,学生能够在完整的运输组织与管理的工作过程等到学习和训练,能够组织各种形式的货物运输,能够实现从“新手”到“行家”的递进。

3.教材结构设计

为更好地辅助翻转课堂和项目化教学模式,实现“一体化”教学,《运输组织管理》以认知―实施―考核的逻辑顺序进行编写。结构分为三层,第一层项目描述,指导学生明确项目名称和目标;第二层项目任务,指导学生学习完成每个任务应该熟悉的知识和完成任务的操作步骤;第三层项目测评,通过设计项目任务和评价体系,考核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能力。

图1-1 循环式项目与任务序化

三、《运输组织管理》项目化教材开发特点

1.校企合作“双主体”共同开发彰显工学结合特色

《运输组织管理》教材开发引入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单位、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兼职教师的积极参与,与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共同制定教材编写大纲,共同设计项目任务,共同完成教材的编写。

2. 体现全新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本着“做中教、做中学” 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结合《运输组织管理》课程特点,以能力为本位,坚持以行动导向的原则,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运输组织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3.教材内容对接物流职业标准

教职成[2011]12号文《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运输组织管理》项目化教材编写参考物流职业标准运输管理部分进行认真选取,能有效指导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参考文献: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内涵篇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将还会迎来一个高潮。现代公路建设施工的内涵比过去更为丰富,它不仅包涵思想、技术、组织、经济等方面的内容,还涉及到工程法规、行为科学及技术美学等诸多因素。[1]公路建设的发展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保障。项目的增加、资金投入的加大,使得施工管理工作有了新的内容,成本与质量的矛盾仍然会困扰着企业的质量管理。靠质量树品牌,靠品牌拓市场,靠市场求发展的理念被多数施工企业所认同。建设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整体素质的体现,同时也代表项目管理的水准。但是人们仍然不断地获得一些建设项目的质量事故信息,大桥垮塌、桥面断裂等一起起触目惊心的工程质量事故,时刻警醒着人们,质量是建设项目的命脉,是道路施工的永恒主题。下面就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对公路施工质量控制的分析和思考,和大家探讨这个永远都是话题的问题。

        1 公路工程的特点

        1.1协作的要求

        公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复杂,公路形式战线长且变化多样,施工的道路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导致用途的差别,往往一项大工程中包涵多个分项工程;而且工程的结构、造型也是变化的,所应用的材料也不能统一标准,因为道路、桥涵的构造不同,其建设施工的方法也不同,这就形成了一项工程多个项目的局面,技术人员、所需材料、所需机械、施工方式、施工进度等等诸多元素集中在一个现场,这样多工种配合、多单位交叉作业,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管理就变得非常复杂,工程的质量控制难度就增加了。另外在具体的施工期间还会涉及到社会上的其他行业和部门。比如交管部门配合封闭道路;水利部门配合工程用水;电力部门配合工程用电。这些具体的问题都需要施工企业的协调,任何一个部门和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对整体施工造成制约和障碍。

1.2 干扰因素众多

道路施工项目有大有小,工期也就有长有短;项目有单一有复杂,人员、材料、机械就有差别。虽然工程总体是围绕路槽和构造物进行施工的,但工序和工艺是有区别的。施工场地上人员、材料、设备零部件和施工机具等同时存在一个项目中。小型工程可能短期就结束了,如果是大型工程要持续几年。这样的漫长工期,一些不确定因素众多,随时出现就形成了干扰施工的因素,变数大于定数。尤其通辽市处在北方,其气候条件多变更是一个不可抗因素。另外在一些大型项目建设中,征地、拆迁、环保等问题都是掣肘项目进展的绊脚石。所以说公路工程建设是最容易受外来因素干扰的工程[2]。

1.3 场地流动性大

道路工程是个线形工程,其间的作业点和作业面是随着工程进度而不断变化的。工序进行到哪里,人员和施工机具就跟随移动到哪里。工程的进展由路槽、垫层、基层、面层到防护工程,作业地点和机具设备是不断移动的。同一道工序随着进度的推进,施工现场情况也是不一样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就在这样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悄悄地隐藏着。给施工人员及管理者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 公路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2.1 路基沉陷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内涵篇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将还会迎来一个高潮。现代公路建设施工的内涵比过去更为丰富,它不仅包涵思想、技术、组织、经济等方面的内容,还涉及到工程法规、行为科学及技术美学等诸多因素。[1]公路建设的发展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保障。项目的增加、资金投入的加大,使得施工管理工作有了新的内容,成本与质量的矛盾仍然会困扰着企业的质量管理。靠质量树品牌,靠品牌拓市场,靠市场求发展的理念被多数施工企业所认同。建设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整体素质的体现,同时也代表项目管理的水准。但是人们仍然不断地获得一些建设项目的质量事故信息,大桥垮塌、桥面断裂等一起起触目惊心的工程质量事故,时刻警醒着人们,质量是建设项目的命脉,是道路施工的永恒主题。下面就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对公路施工质量控制的分析和思考,和大家探讨这个永远都是话题的问题。

        1 公路工程的特点

        1.1协作的要求

        公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复杂,公路形式战线长且变化多样,施工的道路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导致用途的差别,往往一项大工程中包涵多个分项工程;而且工程的结构、造型也是变化的,所应用的材料也不能统一标准,因为道路、桥涵的构造不同,其建设施工的方法也不同,这就形成了一项工程多个项目的局面,技术人员、所需材料、所需机械、施工方式、施工进度等等诸多元素集中在一个现场,这样多工种配合、多单位交叉作业,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管理就变得非常复杂,工程的质量控制难度就增加了。另外在具体的施工期间还会涉及到社会上的其他行业和部门。比如交管部门配合封闭道路;水利部门配合工程用水;电力部门配合工程用电。这些具体的问题都需要施工企业的协调,任何一个部门和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对整体施工造成制约和障碍。

1.2 干扰因素众多

道路施工项目有大有小,工期也就有长有短;项目有单一有复杂,人员、材料、机械就有差别。虽然工程总体是围绕路槽和构造物进行施工的,但工序和工艺是有区别的。施工场地上人员、材料、设备零部件和施工机具等同时存在一个项目中。小型工程可能短期就结束了,如果是大型工程要持续几年。这样的漫长工期,一些不确定因素众多,随时出现就形成了干扰施工的因素,变数大于定数。尤其通辽市处在北方,其气候条件多变更是一个不可抗因素。另外在一些大型项目建设中,征地、拆迁、环保等问题都是掣肘项目进展的绊脚石。所以说公路工程建设是最容易受外来因素干扰的工程[2]。

1.3 场地流动性大

道路工程是个线形工程,其间的作业点和作业面是随着工程进度而不断变化的。工序进行到哪里,人员和施工机具就跟随移动到哪里。工程的进展由路槽、垫层、基层、面层到防护工程,作业地点和机具设备是不断移动的。同一道工序随着进度的推进,施工现场情况也是不一样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就在这样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悄悄地隐藏着。给施工人员及管理者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 公路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2.1 路基沉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