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实用13篇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篇1

一、中国国家审计趋向效益审计的必然性

效益审计(Value for money audit)是中国特色化的审计术语,是中国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与要求所提出的现代审计发展的经济性审计总结,这与国外的绩效审计、全面审计、经济效率审计、价值为本审计等本质含义相同,都是面向政府投资的经济性和效益性而进行的综合性评价,效益审计作为中国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由中国国情以及效益审计的经济性特征决定的。

(一)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首先,随着市场经济持续性发展,现代政府的经济控制点不仅仅停留在经济方面,而且强调社会、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协调,这就必然刺激内部审计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偏向于全面性的根本变革。其次,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深化,市场经济秩序呈现稳定性,各种财经工作正常运行力度加强,在这种良好的外界环境的刺激下,效益审计必然会走上前台。最后,随着现代国家审计自身发展,其制度建设、技能建设、文化建设、管理建设等各方面水平提升,这就为现代审计向效益审计过渡创造了条件,而效益审计是从审计制度和体制的完善方面进行的探索,这正适应了审计发展的自身要求,其对经济活动的效率性和经济性分析,则从有利于制度环境建设的高度对审计发展提出了针对性意见,这正是现阶段建设和谐经济环境的必然要求。

(二)效益审计的作用性

效益审计的经济性特征,在于对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果性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其内容包含了经济活动的性质、决策手段、投入与产出比,其深入到经济活动的生产、经营以及管理等各个环节,这就有效提升了审计的监督、控制职能,进而作用于审计工作的效能性实现,有利于政府、企业的长足发展。内部审计作为实现对国家财政工作进行监督的有效手段,以效益和管理为根本出发点,而效益审计的考核标准是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这正从经济效益和行政管理方面入手,把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提升到机制控制上,从传统的收支审计提升到以风险防御与管理的高度上来,这就充分提升了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能力,而管理加效益的审计方式,以强化管理和提升效益双重目标为实现点,这就发挥了审计部门的管理决策支持和经济效益提升的双重作用。

二、效益审计的中国特色化

效益审计是在中国特色经济条件下提出的,其必定具有特色化的发展趋势,其主要表现在:

(一)中国效益审计体系“中国化”

由于财政审计是现代审计的核心,而这一主题具有历史性和长久性,所以效益审计在服务于财政审计的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一方面,效益审计必定成为财务审计的最主要手段,这是财务审计与效益审计的经济性特征的一致性决定的。财务审计是现代设计的主要内容,其主要面向国家经济活动支出与回收,并通过收支信息进行国家决策的信息化服务,这就使其具有效益评估职能,所以财政性资金管理,并将成为效益审计的重点。而现代财务审计的领导性主体政绩考核,往往是依据在任期间的财务信息,这就决定了以财政收支为根本的考核机制,所以,效益审计也必定面向政府领导干部财务审计。

另一方面,由于国有资本的政府性特征,决定了效益审计的政府性或是效益审计集中面向国有资本审计。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我国政府是国有资本的直接控制者或是拥有者,而对国有资本的控制与监管,正是面向国有资本的运营效果评估,这就决定了国家审计机关必须采用效益审计对其进行管理与控制。而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进行政绩评估的基础是企业盈亏,即企业效益,这种经济属性直接决定了效益审计的利用。

(二)中国效益审计目标具体化与整体化相统一

一方面,效益审计将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作为审计标准和目标,这与国际上的相关性质的审计方式相同,这就说明在审计目标制定上一切围绕活动的效益性和综合性进行,无论采取何种具体的审计方式,必须服务于效益实现这一目标。另一方面,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效益审计的内容不仅包括经济活动,而且包括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各项内容,如人口、社会环境、生态等各种因素,而且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差异性特征,审计对象的广泛性与个别性,决定了效益审计目标具有针对性和具体性,这就要求在做到“三性”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变更和补充,以提升审计的实效性。

(三)中国效益审计模式个性化与适应性相统一

由于效益审计的对象、区域、目标制定等具有不同性,而这些成分是效益审计模式的基本组成,这就造成审计模式的多样性与个性化;在效益审计时,效益审计的方法对审计结果产生一定影响,或采用审计评价或采用调查分析,但是无论采取何种手段和方式,其必须适应于效益审计的目标性要求。所以,从效益审计的模式构成、手段实施以及方式方法上,我们可以看出,效益审计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特征,而效益审计标准的统一性,要求效益审计模式适应于经济活动的开展。

(四)中国效益审计发展阶段性与长远性相统一

效益审计作为一种探索性的新生道路,其同其他一切具有生命力的事物一样,必定经历阶段性的适应与持续性的发展。传统审计强调审计的真实性合法性,而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入,市场经济持续化的发展,现代审计逐渐将效益审计渗透入合法审计和真实审计之中,这就促进效益审计的利用,有效实现了管理和效益并重,从效益审计发展历程来看,其不断成长壮大,而在今后市场秩序有序化进行的条件下,实现独立性的效益审计,以合法真实的审计进行辅助,完全具有可行性。

三、总结

中国效益审计是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也是中国审计工作制度性改善、管理手段提升、信息技术运用等多方位内部作用的结果,其具有明显的经济性特征,而在现代稳定的市场秩序下,中国效益审计必将成为中国国家审计工作的发展趋势,也必将表现中国国家审计的特色。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篇2

内容指标

探讨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内部审计协会五届二次理事会上指出:内部审计要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从效益审计出发,最后落实到管理审计。这一重要论断为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内部审计重心的转移,深化内部审计实施经济效益审计摆上了各级内审部门的重要议程。地税部门作为行政管理单位,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效益审计。因此,开展地税系统经济效益审计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反复探索,不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地税特色、符合地税特点的经济效益审计路子。

一、地税系统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

在审计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的基础上,将地税部门经济活动效益性目标统筹列为经济效益审计内容进行综合审查和评价,推动地税部门树立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一)执行财税政策、遵守财经纪律情况。地税部门的效益性必须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必须遵守国家的法规,必须与系统规章制度相吻合。只有在此前提下,其效益性才是合法的、合规的。因此,判定地税部门经济效益性,必须以此为标准。具体到某个部门或单位,表现为该部门或单位的一切经济活动,包括各项税收政策的贯彻执行,各项资金和财物的分配、管理及使用,重大工程和项目的决策、组织、实施和运作,以及所有涉及到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经济行为,是否在遵守上述原则和前提的条件下体现了效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无重大违法违纪事项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经济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主客观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二)规范行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情况。一是将管理和决策纳入效益审计范畴。管理和决策是各级地税部门及领导者的重要职能和职责。衡量一个领导者的能力标准也正在由是否具有“科学决策”能力取代“敢于决策”能力,人为“集权化”管理、“家长式”管理和“全能型领导式”管理正在为规范化的“法治”管理、“科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所取代。加强重大项目决策和全程管理审计,促使各级地税部门在充分论证、广纳民智基础上,实现科学的、符合国家政策和长远发展目标的决策,杜绝“短期行为”、“形象工程”和“无效益工程”,以及因管理不善等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和国有资产流失。二是将人力资源管理和工作效率管理纳入效益审计范畴。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个方面审查各级地税部门是否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地税队伍;是否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管理手段的化,多层面审查各级地税部门在人力资源配置使用、发挥效能和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的工作实效。三是将管理政策和管理责任纳入效益审计范畴。管理政策的审计,将产生两个方面的效能:一是可以促进和监督各项管理政策在各地的贯彻和落实,保证政令畅通;二是可以通过审计过程对政策执行中具体效益的比较、和评估,对政策运行中的体制、机制方面的提出科学、合理、有力的分析和建议,供决策部门。对管理责任的审计,则会进一步加强责、权、利的有机结合,强化管理部门的效益责任和管理成本意识,从根本上促进管理部门总体管理水平和领导个体素质能力的不断提高。从制度上规避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无为行政”,制造表面政绩工程的“表象行政”和不惜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的“短期低效行政”,使地税事业不断朝着科学、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四是将资金管理和质量管理纳入效益审计范畴,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工作运行质量。资金管理和质量管理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衡量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作出一项决策,上马一个工程,实施一个项目,仅审查其决策程序的规范性、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是远远不够的。效益审计从项目投资概预算,到具体支出各环节;从项目预期建设总目标,到具体实施各阶段;从项目论证效益预测,到实际完成取得成效所进行的资金、质量和效益全方位审核评价,将有效督促各级地税部门,在项目立项决策时,必须科学充分地考查论证项目经济效益;在项目实施中,必须认真审查资金使用成本和产出效益;有无因管理不善造成损失浪费和工程质量不合格等问题。从而规范各级地税部门逐步把决策成本和管理效益纳入各项考核评价标准依据之中,避免因决策失误、损失浪费给单位财产造成损失。

(三)推进依法治税,提高征管质量情况。地税部门作为依法组织地方财政收入的征收机关,讲求经济效益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它体现在依法治税方面就是要确保国家税收不会流失,着力提高征管质量。在税收执法方面,随机抽审案件卷宗,主要看文书使用是否规范、引用条文是否正确、程序是否到位、事实是否清楚、定性是否准确、处罚是否恰当;随机抽查减免缓税企业,有无违反国家规定超越权限,擅自减税、免税、缓税或向企业乱收费的行为。在征管质量方面,到户实地检查和调取电脑资料,按照征管质量考核指标,与征管质量考核报表指标数字进行比对。在税收政策执行方面,主要是优惠政策的兑现,减免缓税、财产核销、亏损弥补的审批,个体税收的评定,新出台政策的落实是否到位。

(四)降低税收成本,优化支出结构情况。地税部门预算包括年度收入与支出的预算。如何能使预算编制的内容不仅能全面反映本部门的年度经费需求,而且能全面反映本部门的全部收入状况,这就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并且需要一个保证该方法顺利实施到位并能产生预期效果的督查机制。通过各年度财务收支结果的对比分析性审计,并综合考虑征管范围、业务量和工作职能等因素,为核定人员经费、正常公用经费和确定定额标准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使预算编制更为科学、合理,杜绝在预算编制方面的不真实性。通过对公用经费支出中办公费、费、会议费、招待费等支出项目进行论证及可行性分析性审计,确定项目支出的必要性,测定支出概算的合理性,考核项目支出的效益性。

(五)加强廉政建设,促进廉洁自律情况。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从经济效益审计的角度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廉政、二是勤政、三是善政。廉政体现了经济性,勤政反映了效率性,善政则表现为效果性。只有通过对这三方面的监督和考核,并达到了有机的统一,经济效益审计的目标才能得到实现。在廉政建设方面,重点审查被审单位是否存在用公款购买商业保险、国家工作人员借用公款、用公款购买通信工具、报销通讯费用、用公款进行高消费娱乐、用公款游山玩水等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问题。在勤政建设方面,是否树立了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是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一切按科学办事,一切按勤俭节约办事。在善政方面,是否存在搞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是否存在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和“文山会海”的形式主义,使各级地税部门和地税人员自觉把手中的权力看成是责任和义务,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把更多的财力和物力用在地税事业发展上。

二、地税系统经济效益审计的指标体系

经济效益审计指标体系确定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审计结果的科学、准确、合理、公正,直接反映在审计结论和审计成果的质量上,所以经济效益审计依据必须充分、站位必须高远、权重顺序必须清晰、对比程度必须准确。除了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外,还要建立符合地税部门特点的指标体系。与此同时,充分考虑客观因素对指标体系的影响,力争做到客观、全面、可靠、权威,使依此为衡量标准所形成的审计结论,除可准确揭露问题外,还可合理分析问题的成因及科学解决问题的办法,切实达到促进效益提高的目的。

(一)主要经济目标完成情况

审计内容:各年度地方税、各项基金(费)收入任务完成情况,分析评价组织收入的措施及能力。

审计指标:

1、地方税收入计划完成率。年度地方税收入计划完成率=地方税实绩/计划数×100%。其中,完成系统计划百分比;完成政府计划百分比。

2、基金费收入计划完成率。年度基金费收入计划完成率=各项基金费实际完成数/下达的计划数×100%。

3、地方税(基金费)收入增减率。年度地方税(基金费)收入增减率=年度地方税(基金费)收入实际/上年地方税(基金费)收入实际×100%。

4、地方税(基金费)收入平均增减率。地方税(基金费)收入平均增减率=(期末年收入实绩-期初收入实绩)/期初收入实绩×100%。其中:地方税收入平均增减率;基金费收入平均增减率。

(二)税收征管质量情况

审计内容:征管和稽查等量化考核指标达到的水平,分析评价税收征管和稽查工作质量情况;税收执法文书使用、执法程序和行政处罚等,分析评价税收执法情况。

审计指标:

1、税(费)成本率。税(费)成本率=本期经费支出总额/(本期地方税收入+本期基金费收入)×100%。其中,税收成本率=(本期经费支出总额-本期基金费手续费支出总额)/本期地方税收收入×100%。此项指标应同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如增长比例过高,应异常原因,找出管理上存在的。

2、税务登记率。税务登记率=(抽查户数中实际办理税务登记户数/抽查户数中按规定应办理税务登记户数)×100%。

3、征期申报率。征期申报率=[征期实际申报户数/(登记的应申报户数-非正常户)×100%。其中,登记的应申报户数=实际办理税务登记户数-(注销税务登记户数+批准延期申报户数+批准停业户数+破产清算户数+审定的不达起征点户数)。

4、征期入库率。征期入库率=[征期实际缴纳入库的税款/(征期申报应当缴纳的税款+批准延期申报核定预缴的税款+缓缴到期应入库税款)] ×100%。

5、欠税增减率。欠税增减率=[(期末陈欠-期初陈欠)/期初陈欠] ×100%。

6、滞纳金加收率。滞纳金加收率=(逾期未缴纳税款已加收滞纳金的户数/逾期未缴税款应加收滞纳金的户数)×100%。

7、逾期申报处罚率。逾期申报处罚率=(征期内对逾期申报、不申报、申报不实的实际处罚户数/应处罚户数)×100%。

8、稽查处罚率。稽查处罚率=(征期稽查罚款数额/征期查补税款数额)×100%。

9、稽查查补入库率。稽查查补入库率=(征期入库的税款、滞纳金和罚款数额/征期查补应入库的税款、滞纳金和罚款数额)×100%。

(三)财政、财务收支预算(计划)执行及资产管理与使用情况

审计:财政财务收支预算(计划)执行,预算外资金收入、支出和管理,专项资金(基金)和资产管理与使用,负债和重大投资决策,内控制度建立及其执行等,分析评价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管理能力,以及对单位后续产生的。

审计指标:

1、预算执行率。预算执行率=当年支出预算实际完成数/年度支出预算数×100%。其中,应缴预算款上缴率=当年实际上缴预算款/应缴预算款×100%。

2、争取政府经费率。争取政府经费率=争取地方政府经费总额/经费总额×100%

3、经费自给率=(征管业务费+基金手续费+政府奖励+其他收入)/(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基建支出)×100%

以上两项指标主要衡量被审单位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力度、扩大经费收入规模、组织其他收入的能力情况和满足本单位各项支出的程度,是综合反映财务收入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衡量应从地方政府取得的各项税务经费是否已全部到位,有无缺口或超范围取得的违规资金。

4、人均收入。人均收入=人员年收入总额/全年平均人数。用来衡量税务干部职工的年平均收入水平。

5、支出增长率。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额/上期支出总额-1)×100%。衡量被审单位支出增长情况。

6、人均支出。人均支出=本期支出总额/本期工资目平均人数。衡量被审单位单位人均消耗经费的水平。其中,人员经费率=人员经费/经费支出×100%。衡量被审单位经费支出中人均支出水平。

7、人员支出比重。人员支出比重=干部职工本期收入总额(含工资、奖金、福利费、社保费等)/本期支出总额×100%。

8、专项支出比重。专项支出比重=本期专项支出数/本期支出总额×100%。以上两项指标衡量被审单位支出结构。

9、固定资产购建支出比重。固定资产购建支出比重=本期固定资产购建支出总额/本期支出总额×100%。衡量被审单位任固定资产的投资水平及支出结构。

10、单位车辆平均耗费水平。单位车辆平均耗费水平=车辆本期耗费总额/车辆总数。衡量被审单位一定时期每辆车的平均费用支出(含汽油费、修理费等)。

11、招待费、会议费、办公费费支出率。三项费用率=招待费或会议费或办公费/本期总支出×100%。衡量被审单位三项费用的支出水平。

12、总资产增减率。总资产增减率=(离任时资产总额—任职初资产总额)/任职初资产总额×100%。衡量被审单位总资产保值增值情况。

13、固定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离任时固定资产总额—任职初固定资产总额)/任职初期资产总额×100%。衡量被审单位固定资产总规模的增长情况。考虑到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的不平衡,单位无偿调入、基本建设交付使用、上级投入等增加的资产应予说明。

14、国有资产完好率。国有资产完好率=离任时完好国有资产总额/任职初国有资产总额×100%。衡量被审单位资产安全、有效使用情况。

15、负债增减率。负债增减率=(期末负债总额-期初负债总额)/期初负债总额×100%。其中,资产负债率=期末负债总额/期初负债总额×100%。衡量被审单位资产与负债比例是否合理、家底及资产安全保障程度。

16、帐务处理差错率。帐务处理差错率=帐务处理差错总额/审计资金总额×100%。

(四)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廉政规定情况

审计内容:国家财经法规制度执行,内部各项制度规定的合法合规性,重大违规违纪事项及造成的损失,个人遵守财经法纪和廉洁自律规定,分析评价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廉政规定情况。

审计指标:

违规金额比率。违规金额比率=违规行为金额/审计资金总额×100%。

该指标是指查出的任期内各项违纪违规金额占该项目审定金额的比率,评价被审对象在任期内遵守财经法规纪律情况。

三、地税系统经济效益审计指标分析

审计人员在出真实、准确的审计指标之后,要通过对经济指标的分析对比,客观评价经济效益。分析对比的有:

l、实际指标与预算指标、计划指标相比较,可以认定经济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以此衡量被审单位的政绩或业绩的大小。

2、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或最高水平)实际指标相比较,可以了解被审单位工作努力程度,了解被审单位的发展趋势,衡量被审单位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3、实际指标与本地区同行业一般水平或先进水平指标相比较,可以更全面、更具体、更直接地评价被审单位的工作业绩,更便于认定其经济效益。

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上述指标正确选用和分析对比,同时要注意指标的可比性,使指标的计算口径、计算基础、时间、单位保持一致。使用的数据必须是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计核实后的数据。如果选择有关单位提供的数据,应标明所使用数据的来源,以达到客观公正评价被审单位经济效益和工作业绩的目的。

四、做好地税系统经济效益审计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大力宣传实施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和意义,提高对经济效益审计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一是通过和宣传,使全系统了解实施效益审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行政管理、提高工作效益。在查处支出违规、决策失误和国有资产流失等违规违纪案件以及资金管理不善、使用效益不高等现象的同时,更主要的应是通过实施效益审计,教育干部、引导干部和鞭策干部如何“与时俱进”,以“效能革命地税先行”的精神状态,改进工作、明辨是非,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工作效益。二是通过教育和宣传,吸引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于效益审计中来,使他们真正关心单位,关心决策,关心效益。三是通过教育和宣传,使系统上下内审工作人员进一步明确将来在进行效益审计中所要承担的职责,以及良好地完成和履行这些职责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为进一步加强和实施效益审计奠定坚实的、高素质的人才基础。

(二)转变观念,大胆探索。长期以来,对地税部门的内部审计是以资产负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为主,以发现和揭露违规违纪线索为重点展开审计,大多数审计人员习惯于从财务收支资料中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缺乏从经济效益角度发现、分析问题的意识,没有从效益角度全面分析原因,提出审计建议。因此,从事地税系统内部审计的人员必须提高对效益审计的认识,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大胆探索。以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具有地税特色的经济效益审计路子,开拓进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探索效益审计的方式方法,为促进地税部门完善管理,强化内控制度,防范经济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审计支持。

(三)明确目标,有的放矢。经济效益审计是从效果、效率和效益出发,就管理体制和机制提出改进建议,达到服务大局、完善制度的目的。对地税部门的经济效益审计,其目标就是要促进加强管理,规范管理,防范风险,提高管理效益和效果。具体来讲,就是以促进改善管理、修改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为出发点,通过对地税系统各级的微观审计,揭露影响其经济效益、效果和效率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管理性问题,并在综合分析后,提出可行的审计建议。对地税系统经济效益审计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根据具体情况,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有的放矢。

(四)有效利用,促进转化。加强对经济效益审计成果的运用。审计成果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审计能否进一步深化和实施。只有坚决地、不折不扣地把经济效益审计成果于对部门和干部使用考核评价政绩的重要依据,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处罚的重要依据,才能使“经济监督卫士”起到对权力监督和制约的作用,起到对不廉行为的震慑作用,起到规范经济秩序,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主要:

1、地税系统标准化分局考核验收评分办法;

2、关于建立地税系统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思考;

3、安徽省地税系统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参考指标;

4、《行政单位财务规则》;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篇3

一、国家治理角度下中国政府审计特征

尹平,戚振东(2010)认为,对政府审计特征的解读不仅来自政府审计本身,而且更多的是来自对社会政治经济环境赋予政府审计的使命与职责的分析。我国政府审计除具有独立性、权威性、公正性等一般特征外,还具有批判性、建设性、服务性、宏观性、主动适应性和开放性等最能反映国家治理和国家职能的六项明显特征。

郝玉贵、程广洪、肖扬(2009)认为政府绩效审计和项目评估作为政府绩效和公共管理的重要评价行为,其两者的实践特征存在不同。

二、政府治理与政府审计研究相关关系

王华(2009)在分析我国国家审计现状的基础上,以我国政府治理目标为主线,借鉴国外政府审计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把国家审计放到政府治理的框架中来研究, 将深化国家审计职能与实现政府治理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政府治理导向下的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效益审计、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等方面着手,最终促进政府治理目标的实现进行了研究。

许百军(2008)以新制度学派的组织理论为依据,从审计组织领域的视角探讨了审计绩效、审计治理结构的涵义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完善的审计制度体系、并且得到审计以及相关组织有效的遵循,是提高审计绩效的基本制度条件。

陈希晖,王会金,陈骏(2010)认为政府预算和政府审计是实现善治政府的重要工具,是政府自觉履行公共受托资源责任的重要制度安排,公共受托资源责任是政府审计与政府预算互动的基础,政府预算和政府审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两者良性互动,必须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来推动两者的协调和发展。

三、政府审计与有关治理制度研究

冯均科(2005)强调问责政府对审计制度建设的重要作用,他认为问责政府所赖以形成的政治基础是,政府不论如何强大,它仍然充任一个人的角色;政府必须承担起法定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与经济责任;问责政府必须寻求一种权威性的政治支持。

刘新琳,周兵(2006)和赵伟江(2004)都提倡将新公共管理治理理念运用到政府审计领域,以此提出公共审计服务的概念,并围绕公共审计服务的有效供给主线,研究了政府审计作为政府向公众提供公共审计产品或服务的职能部门,在公共审计服务网络中,如何来重新界定传统的职能界限、变革传统的行为方式和方法。

许百军(2008)以新制度学派的组织理论为依据,从审计组织领域的视角探讨了审计绩效、审计治理结构的涵义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完善的审计制度体系、并且得到审计以及相关组织有效的遵循,是提高审计绩效的基本制度条件。

四、政府治理视角下政府审计的功能

郎正清(2006)基于“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政府改革和政府治理的要求,参考成熟的公司治理框架和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政府治理的目标,并结合1996年和2004年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规定,从促进加强政府自我控制能力建设;促进政府责任的法制化;促进政府有效执行能力;促进政府行政透明化;促进政府部门廉洁高效等方面阐述了经济责任审计在促进政府治理过程中的作用。

雷达(2004)通过对新公共管理和绩效审计发展历史的回顾,揭示出两者发展时期存在着一致性;接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新公共管理对绩效审计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新公共管理对我国绩效审计发展的几点启示。

周中胜(2009)借鉴公共治理理论与国家建构理论对政府审计的环境变迁及未来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应对策略。

五、政府审计研究有待深化与改进之处

1、理论基础待构建。目前,绩效审计理念业已形成,但理论基础还很脆弱,研究多零散于附属于其他问题的论述之中,缺乏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结构。目前的流行观点认为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为受托责任论、学说、公共管理理论、委托等理论等都是利用已有的初步研究成果或对国外理论的介绍评述,鲜有深刻论述,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作为绩效审计的有力支撑。

2、评价体系待探索。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是绩效审计理论结构最核心的部分。政府活动的成本与效益不仅要考虑直接的成本和效益、有形的成本和效益,而且还要考虑间接的成本和效益、无形的成本和效益(杨锡春,2006),而公共项目一般具有长期性、多层次性、福利性,短期难以回流收益,期初投资规模又普遍较大,这就使得成本收益无法配比衡量,绩效审计信度面临重大风险。

3、运行机制待完善。在准则法规上,国内研究任然还处于探索阶段。我国虽然从1983年之初就规定了对国家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在1994年颁布的《审计法》中又作了进一步的明确,但是其中关于效益审计的规定相当笼统和粗略,不具有操作性,实际审计中的许多问题无法可依。应在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借鉴世界审计组织绩效审计指南、亚洲审计组织绩效审计指南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审计实践,加快绩效审计的准则建设,为绩效审计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篇4

    一、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特征是科技人员所创造的智力成果及其货币化价值

    作为技术经济实体的科技型企业,其产品的载体是科技人员所从事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科研项目(以下简称“四技”项目)和承揽的一些技术工程服务项目等,核心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学科建设和技术研发。其目的是通过发展企业自身所特有的科技生产力和不断提升技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科技型企业的人才价值和企业价值。客观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至少必须把握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客观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把握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活动形态及其运作机制

    以某科技公司技术经济活动形态及其运作机制为例。该科技公司通过设立“专业技术研究中心”,并构建以专业研究所和科研项目(课题)为技术经济活动载体的技术经济运行机制,使科研项目(课题)所蕴涵的科技应用价值及其利益关系等核心要素,设置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位置上,以绩效挂钩的利益分配关系为纽带,最大限度地释放和创造科技型企业基础生产力的能量,使专业技术研究机构始终处在能够自我发展的最佳状态,并通过创新学科和科研项目(课题)的技术成果,去创造技术经济效益和科技型企业的社会存在价值。

    考察科技型企业这一经济活动形态,就不难看出,科技型企业中的专业研究中心,相当于工业产品生产企业的一个“车间”;合格的学科带头人(或专家)就可能创造一个高科技的品牌产品,其产品形态就是这个专家或由他领导全体科技人员所共同创造的智力成果。能够向当今社会展示的价值,就是智力成果被货币化了的价值量。这是科技产品社会认可价值的基本特征,也是科技型企业生产力的基本特征。蕴涵在科技型企业基本特征中的经济效益,也就具有货币化的人才价值和企业存在价值的双重特征。

    (二)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把握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效益所特有的科技人才价值和企业存在价值的双重特征。

    上述分析,使我们看到了科技型的科技人才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并存关系。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应当首先从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这一双重特征(即人才价值和企业价值)入手,即要既考察人才凝聚能力(即企业特定的科技人才货币化价值对科技人员的激励能力)和人力资源储备能力(即为企业未来储备的人力资源预计创造货币化价值的能力)所表现的货币价值量;又要考察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对投资者的贡献能力。这应当成为科技型企业、企业员工和企业投资人所共同追求的效益评价目标。

    就近期情况看,人才凝聚能力与人力资源储备能力,仍然是科技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在稳定前者的同时,应通过对科技型企业发展前景和技术经济状况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积极探求合理的企业、员工与投资人利益共享的目标和效益评价体系,应当成为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评价重点关注的问题。否则,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将有可能步入误区。

    二、客观分析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双重特征,是把握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尺度的切入点

    科技型企业是现代企业形态中的特殊形态,没有现成的经济效益评价体系可供借鉴。必须在把握其经济效益特征的前提下,寻求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尺度的切入点,至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分析科技型企业“科技人才价值”货币化特征,是评价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切入点。

    考察科技型企业转制后走向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科技型企业彻底打破了原来的科研事业单位“平均主义”工资制度和利益分配方式,真正实现了“科技人才价值”货币化。并依此调整企业、专业技术研究部门、科研项目组及广大员工的利益关系,走出一条通过解放科技生产力发展科技生产力和最大限度地释放科技生产力能量的新路子,从而凝聚了一支学科和专业基本配套的科技人才队伍,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激活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性思维和科技人员开拓技术市场的潜力。

    据某科技公司的一组统计数字表明,统计年度内,技术专家年收入为一般管理人员年收入的7至8倍;专业技术人员年收入为一般管理人员年收入的2至3倍,在工效挂钩的激励机制推动下,当年的技术经济创收总量较往年增长了50%。并在此后三年创造了连续递增50%的技术经济创收业绩。

    就单纯的科研创收财务总价值而言,另一组统计数字则表明,由于体制的转换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所列举的科技公司3年所创造的技术经济总量,等于改制前15年所创造的技术经济总量的1.75倍;经营利润则为前15年的近3倍。

    科技型企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走出了一条具有科技经营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关键在于激活和释放科技生产力,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篇5

一、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审计时间和职能具有效益性特征

公共工程跟踪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审计程序,这些审计程序普遍体现了事前、事中审计和现场审计的特点,体现了审计的建设性职能,与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相比,具有明显的效益审计特征:

(一)确定项目计划。开展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确定项目计划依据的是所在地区国家公共工程年度投资计划。在公共工程立项时就将其纳入审计视野。上年度已列入计划,建设期及跟踪审计期跨年度的项目,作为“续审”项目,一并列入当年跟踪审计项目计划,而不是根据即将竣工的公共工程来确定审计计划。在审计计划确定上具有明显的超前性,是为了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职能作用的合理安排。

(二)编制审计方案。在公共工程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实施方案是依据对公共工程开工前情况及资料掌握情况制订的。这些资料包括:公共工程的基本情况、可行性报告、概(预)算文件、年度预算安排情况、建设资金筹措计划、有关工程核算管理制度等;审计方案的内容主要在于如何发现工程运行中的增收节支途径。与根据公共工程竣工结算资料、以查问题为主的审计实施方案有明显的差别。

(三)实施审计。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组的操作方式如下:审计组在项目施工现场设立办公室,定期参加被审计单位组织的工程例会以及与项目有关的方案认证、设计变更等会议;审计组成员不定期深入到施工现场,掌握工程的进程、变化情况;对设计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对隐蔽工程进行必要的抽查(随时做到心中有数);对变更工程、额外工程以及有关材料设备采购进行审核把关;对涉及付款的已完工工程量及拆迁工作等进行定期审计,把可以提前审计的事项尽可能地安排在平时审完。与此同时审计人员跟随着工程进度,随时收集测量、变更、签证等资料,及时对工程的量、价、费进行审核取证。做到项目竣工,审计基本结束,归档基本到位。另外,每次审计都安排对上次审计处理意见落实情况的后续检查。这些都体现出了履行建设性职能的特征。

在竣工决算审计模式下,审计组总的是在项目竣工后,坐在“家”里审计被审计单位报送来的竣工决算资料,因而无法发现许多只有在现场跟踪审计才能发现的问题(尤其是效益问题),也无法取得只有现场审计才能取得的成效(尤其是效益性方面的成效)。

(四)审计处理。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处理是按照“跟踪审计、分期报告、迅速反馈、及时纠正”的原则进行的。即针对发现的问题(主要是效益性问题,也包括合规性问题),及时(定期或不定期)提出意见和建议,出具书面的分期报告和终结报告,促进问题的及时纠正,具有显著的建设性特点。

对分期进行的工程项目造价审计,在每次审计结束后还需及时出具《工程项目造价审定书》,告知核减(增)金额及审定金额。在最后一次审计结束后出具《公共工程审计结果汇总表》,告知总共核减(增)金额及审定金额,交被审计单位,据以调整工程结算,并与建设单位结算资金往来。

审计报告采用详式报告形式,内容包括一般审计概况、审计发现的情况和问题,审计确定的工程造价和投资总额,审计意见和建议等。在跟踪审计模式下,有关审计核减的工程款一般都在平时经协商后得到了处理,即在分期支付工程款时已作了扣减。因此一般不需要再制发审计决定。这些做法都具有显著的效益审计特征,与事后竣工决算审计时采用制发审计决定进行强制性处理的做法明显不同。

二、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审计目的、成果、依据及方法具有效益审计特征

(一)审计目的。公共工程跟踪审计是以效益为目的的审计,与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相比有明显的效益性特征。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只能对公共工程的效益性作出评价、鉴定,起点亡羊补牢的作用,而不能真正实现促进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只有在跟踪审计模式下,才能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只是苗头性问题),及时加以纠正,防微杜渐,真正起到促进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二)审计成果及依据。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的主要成果是“核减额”,使用的审计依据主要是有关规范性条文。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成果除了“核减额”外,还有许多增加效益的成果,审计建议主要是涉及改进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属于财务方面的很少。建议的内容主要是如何健全管理、堵塞支出漏洞、提高效益方面的,而不是财务收支合规合法性方面的。与此相适应,其使用的审计依据除了有关规范性条文外,还有许多与评价经济效益相关的标准,包括根据项目特点临时确定的标准。例如:百分比,定额、预算、计划,经济指标(包括行业平均指标,全国、各行业、本企业先进指标),盈亏平衡点,平均利息率,市场公允价格等。这些与评价经济效益相关的标准,大多缺乏强制性,有的还要与被审计单位或有关部门共同协商确定,与规范性条文有很大的区别,体现了鲜明的效益审计特征。

(三)审计方法。开展公共工程跟踪审计,在运用审计方法时有着不同于合法性审计的特点。在运用常规审计方法时,除了要使用检查、盘点、查询等方法外,还要经常使用分析性复合、观察、利用其他人工作等方法。尤其是观察法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而这在合法性审计中一般是用不上的。除此之外,还要运用与审计内容、目标相关的其他审计方法,包括:(1)价格确定方法,主要用于对建筑项目的材料、设备采购价格合理性、有效性的审计。具体有询价、提供证据、限价、测算等方法。(2)项目评估方法,包括财务评价法和国民经济评价法。财务评价法又包括年财务净收入、单位工程年支出、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等。(3)经济预测方法,用于对公共工程效益预测数据复算、验证等。

三、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各项审计内容具有效益性特征

(一)与经济性相关

公共工程的经济性审计包括节约(减少)工程成本和控制工程质量两个方面,其中主要是节约工程成本。

跟踪审计中的绝大多数审计内容都与减少工程成本和提高工程质量有关。包括:(1)公共工程审批程序审计。该项审计可防止“三边”工程上马,促进减少损失浪费和工程成本;有助于控制决策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工程质量。(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该项审计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成本效益;有助于促进提高公共工程的技术可行性。(3)设计概算审计。该项审计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总投资的控制;有助于促进合理选用材料、设备,提高项目质量。(4)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审计。该项审计关系到建筑物的经济合理性,影响到清单计价和工程成本的确定,有助于促进在设计环节把好质量关。(5)拆迁审计。该项审计直接影响工程的拆迁成本。(6)工程招标投标审计。该项审计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确定,有助于通过选择条件优越的竞争者承建工程,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7)工程量清单编制审计。该项审计关系到工程量清单确定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工程造价的确定,有助于防止工程量清单出现错项、漏项以至影响到工程质量。(8)前期财务审计。该项审计直接影响前期工程成本。(9)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该项审计有利于促进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控制成本、防止损失浪费,提高工程质量。(10)工程量清单执行情况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严格执行工程量清单的规定,促进控制工程成本;该项审计包括了对工程质量的审计内容,也有利于促进提高工程质量。(11)工程物资采购审计。该项审计有利于直接控制物资采购成本,防止购入低质、劣质材料及设备以至影响到工程质量。(12)物资核算、管理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控制物资成本,防止物资“跑冒滴漏”。(13)待摊投资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直接控制投资成本。(14)基建收入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防止公共工程收益流失。(15)监理履职情况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通过监督监理职责的行使来控制工程成本,控制工程质量。(16)公共工程(分期)投资支出审计。该项审计可以直接控制投资支出。(17)概算执行情况审计。该项审计可以直接控制投资支出;该项审计包括了对设计变更、调整合理性的审计,也有助于防止因设计变更、调整的盲目性而影响工程质量。(18)工程量清单决算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控制总造价。(19)结余资金、尾工工程和交付资产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控制造价,防止资产流失;也有助于控制交付资产的质量。(20)公共工程总投资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控制公共工程总投资。

(二)与效率性相关

上述与减少工程成本有关的审计内容中,有许多项目也与提高效率性相关,包括:(1)公共工程审批程序审计,有助于减少决策过程中的失误,促进提高效率。(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有助于促进提高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3)设计概算审计,有助于促进合理选用材料、设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4)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审计,有助于促进在设计环节将建筑设计技术与控制投资有效结合,提高效率。(6)工程招标投标审计,旨在通过选择条件优越的竞争者承建工程,来促进提高效率。(7)工程量清单编制审计,可以防止清单出现错项、漏项,避免工程争议、减少索赔损失。(9)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有利于促进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控制成本、质量,提高效率。(10)工程量清单执行情况审计,有助于通过对工程量清单内、外工程结算、措施费、索赔事项的审计,促进提高工程效率。(11)工程物资采购审计,可以促进采购到质优价廉的材料、设备,从而提高采购效率。(15)监理履职情况审计,旨在通过监理职责的行使来控制投资支出。

(三)与效果性相关

上述与减少工程成本相关的审计内容,有些项目同样与效果性相关,包括:(1)公共工程审批程序审计,有利于公共工程决策、立项的科学、有效,从根本上防止项目失败。(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有利于促进公共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防止立项失误。(3)设计概算审计,包括概算编制审计和概算执行审计,涉及到公共工程效果依据的确定和考核评价。(4)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审计,有利于促进将工程质量、建设周期、投资控制和经济效果有机结合,防止立项失误。(6)工程招标投标审计,旨在通过选择条件优越的竞争者来承建工程,从根本上防止出现“豆腐渣”以及其他失败工程的情况。(9)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有利于促进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从制度上加强质量控制,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10)工程量清单执行情况审计,包括对工程质量的审计,有利于防止“豆腐渣”工程。(11)工程物资采购审计,能够避免购入低质、劣质材料、设备,防止“豆腐渣”工程。(15)监理履职情况审计,旨在通过监理职责的行使来控制质量,防止“豆腐渣”工程。

另外,公共工程跟踪审计中的环境审计、宏观事项审计,均直接关系到公共工程的效果问题。项目搞好了但破坏了环境或者项目本身不错但影响了宏观效益都是影响项目效果的问题。公共工程跟踪审计中的公共工程投资效果审计,则是直接对公共工程效果进行的考核和评价,自然与效果性更加密切相关。

以上是为了行文的方便,就公共工程跟踪审计与效益性的三个重要方面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关系所作的阐述。实际上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各项内容对公共工程的效益性影响大都是全方位的、综合性的,对此应有清晰的认识。

[参考文献]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篇6

一、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审计时间和职能具有效益性特征

公共工程跟踪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审计程序,这些审计程序普遍体现了事前、事中审计和现场审计的特点,体现了审计的建设性职能,与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相比,具有明显的效益审计特征:

(一)确定项目计划。开展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确定项目计划依据的是所在地区国家公共工程年度投资计划。在公共工程立项时就将其纳入审计视野。上年度已列入计划,建设期及跟踪审计期跨年度的项目,作为“续审”项目,一并列入当年跟踪审计项目计划,而不是根据即将竣工的公共工程来确定审计计划。在审计计划确定上具有明显的超前性,是为了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职能作用的合理安排。

(二)编制审计方案。在公共工程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实施方案是依据对公共工程开工前情况及资料掌握情况制订的。这些资料包括:公共工程的基本情况、可行性报告、概(预)算文件、年度预算安排情况、建设资金筹措计划、有关工程核算管理制度等;审计方案的内容主要在于如何发现工程运行中的增收节支途径。与根据公共工程竣工结算资料、以查为主的审计实施方案有明显的差别。

(三)实施审计。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组的操作方式如下:审计组在项目施工现场设立办公室,定期参加被审计单位组织的工程例会以及与项目有关的方案认证、设计变更等会议;审计组成员不定期深入到施工现场,掌握工程的进程、变化情况;对设计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对隐蔽工程进行必要的抽查(随时做到心中有数);对变更工程、额外工程以及有关材料设备采购进行审核把关;对涉及付款的已完工工程量及拆迁工作等进行定期审计,把可以提前审计的事项尽可能地安排在平时审完。与此同时审计人员跟随着工程进度,随时收集测量、变更、签证等资料,及时对工程的量、价、费进行审核取证。做到项目竣工,审计基本结束,归档基本到位。另外,每次审计都安排对上次审计处理意见落实情况的后续检查。这些都体现出了履行建设性职能的特征。

在竣工决算审计模式下,审计组总的是在项目竣工后,坐在“家”里审计被审计单位报送来的竣工决算资料,因而无法发现许多只有在现场跟踪审计才能发现的问题(尤其是效益问题),也无法取得只有现场审计才能取得的成效(尤其是效益性方面的成效)。

(四)审计处理。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处理是按照“跟踪审计、分期报告、迅速反馈、及时纠正”的原则进行的。即针对发现的问题(主要是效益性问题,也包括合规性问题),及时(定期或不定期)提出意见和建议,出具书面的分期报告和终结报告,促进问题的及时纠正,具有显著的建设性特点。

对分期进行的工程项目造价审计,在每次审计结束后还需及时出具《工程项目造价审定书》,告知核减(增)金额及审定金额。在最后一次审计结束后出具《公共工程审计结果汇总表》,告知总共核减(增)金额及审定金额,交被审计单位,据以调整工程结算,并与建设单位结算资金往来。

审计报告采用详式报告形式,内容包括一般审计概况、审计发现的情况和问题,审计确定的工程造价和投资总额,审计意见和建议等。在跟踪审计模式下,有关审计核减的工程款一般都在平时经协商后得到了处理,即在分期支付工程款时已作了扣减。因此一般不需要再制发审计决定。这些做法都具有显著的效益审计特征,与事后竣工决算审计时采用制发审计决定进行强制性处理的做法明显不同。

二、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审计目的、成果、依据及方法具有效益审计特征

(一)审计目的。公共工程跟踪审计是以效益为目的的审计,与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相比有明显的效益性特征。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只能对公共工程的效益性作出评价、鉴定,起点亡羊补牢的作用,而不能真正实现促进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只有在跟踪审计模式下,才能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只是苗头性问题),及时加以纠正,防微杜渐,真正起到促进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二)审计成果及依据。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的主要成果是“核减额”,使用的审计依据主要是有关规范性条文。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成果除了“核减额”外,还有许多增加效益的成果,审计建议主要是涉及改进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属于财务方面的很少。建议的内容主要是如何健全管理、堵塞支出漏洞、提高效益方面的,而不是财务收支合规合法性方面的。与此相适应,其使用的审计依据除了有关规范性条文外,还有许多与评价经济效益相关的标准,包括根据项目特点临时确定的标准。例如:百分比,定额、预算、计划,经济指标(包括行业平均指标,全国、各行业、本先进指标),盈亏平衡点,平均利息率,市场公允价格等。这些与评价经济效益相关的标准,大多缺乏强制性,有的还要与被审计单位或有关部门共同协商确定,与规范性条文有很大的区别,体现了鲜明的效益审计特征。

(三)审计方法。开展公共工程跟踪审计,在运用审计方法时有着不同于合法性审计的特点。在运用常规审计方法时,除了要使用检查、盘点、查询等方法外,还要经常使用性复合、观察、利用其他人工作等方法。尤其是观察法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而这在合法性审计中一般是用不上的。除此之外,还要运用与审计内容、目标相关的其他审计方法,包括:(1)价格确定方法,主要用于对建筑项目的材料、设备采购价格合理性、有效性的审计。具体有询价、提供证据、限价、测算等方法。(2)项目评估方法,包括财务评价法和国民经济评价法。财务评价法又包括年财务净收入、单位工程年支出、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等。(3)经济预测方法,用于对公共工程效益预测数据复算、验证等。

三、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各项审计具有效益性特征

(一)与性相关

公共工程的经济性审计包括节约(减少)工程成本和控制工程质量两个方面,其中主要是节约工程成本。

跟踪审计中的绝大多数审计内容都与减少工程成本和提高工程质量有关。包括:(1)公共工程审批程序审计。该项审计可防止“三边”工程上马,促进减少损失浪费和工程成本;有助于控制决策过程中的,提高工程质量。(2)项目可行性报告审计。该项审计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成本效益;有助于促进提高公共工程的技术可行性。(3)设计概算审计。该项审计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总投资的控制;有助于促进合理选用材料、设备,提高项目质量。(4)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审计。该项审计关系到建筑物的经济合理性,到清单计价和工程成本的确定,有助于促进在设计环节把好质量关。(5)拆迁审计。该项审计直接影响工程的拆迁成本。(6)工程招标投标审计。该项审计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确定,有助于通过选择条件优越的竞争者承建工程,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7)工程量清单编制审计。该项审计关系到工程量清单确定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工程造价的确定,有助于防止工程量清单出现错项、漏项以至影响到工程质量。(8)前期财务审计。该项审计直接影响前期工程成本。(9)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该项审计有利于促进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控制成本、防止损失浪费,提高工程质量。(10)工程量清单执行情况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严格执行工程量清单的规定,促进控制工程成本;该项审计包括了对工程质量的审计内容,也有利于促进提高工程质量。(11)工程物资采购审计。该项审计有利于直接控制物资采购成本,防止购入低质、劣质材料及设备以至影响到工程质量。(12)物资核算、管理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控制物资成本,防止物资“跑冒滴漏”。(13)待摊投资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直接控制投资成本。(14)基建收入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防止公共工程收益流失。(15)监理履职情况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通过监督监理职责的行使来控制工程成本,控制工程质量。(16)公共工程(分期)投资支出审计。该项审计可以直接控制投资支出。(17)概算执行情况审计。该项审计可以直接控制投资支出;该项审计包括了对设计变更、调整合理性的审计,也有助于防止因设计变更、调整的盲目性而影响工程质量。(18)工程量清单决算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控制总造价。(19)结余资金、尾工工程和交付资产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控制造价,防止资产流失;也有助于控制交付资产的质量。(20)公共工程总投资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控制公共工程总投资。

(二)与效率性相关

上述与减少工程成本有关的审计内容中,有许多项目也与提高效率性相关,包括:(1)公共工程审批程序审计,有助于减少决策过程中的失误,促进提高效率。(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有助于促进提高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3)设计概算审计,有助于促进合理选用材料、设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4)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审计,有助于促进在设计环节将建筑设计技术与控制投资有效结合,提高效率。(6)工程招标投标审计,旨在通过选择条件优越的竞争者承建工程,来促进提高效率。(7)工程量清单编制审计,可以防止清单出现错项、漏项,避免工程争议、减少索赔损失。(9)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有利于促进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控制成本、质量,提高效率。(10)工程量清单执行情况审计,有助于通过对工程量清单内、外工程结算、措施费、索赔事项的审计,促进提高工程效率。(11)工程物资采购审计,可以促进采购到质优价廉的材料、设备,从而提高采购效率。(15)监理履职情况审计,旨在通过监理职责的行使来控制投资支出。

(三)与效果性相关

上述与减少工程成本相关的审计内容,有些项目同样与效果性相关,包括:(1)公共工程审批程序审计,有利于公共工程决策、立项的、有效,从根本上防止项目失败。(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有利于促进公共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防止立项失误。(3)设计概算审计,包括概算编制审计和概算执行审计,涉及到公共工程效果依据的确定和考核评价。(4)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审计,有利于促进将工程质量、建设周期、投资控制和经济效果有机结合,防止立项失误。(6)工程招标投标审计,旨在通过选择条件优越的竞争者来承建工程,从根本上防止出现“豆腐渣”以及其他失败工程的情况。(9)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有利于促进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从制度上加强质量控制,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10)工程量清单执行情况审计,包括对工程质量的审计,有利于防止“豆腐渣”工程。(11)工程物资采购审计,能够避免购入低质、劣质材料、设备,防止“豆腐渣”工程。(15)监理履职情况审计,旨在通过监理职责的行使来控制质量,防止“豆腐渣”工程。

另外,公共工程跟踪审计中的环境审计、宏观事项审计,均直接关系到公共工程的效果问题。项目搞好了但破坏了环境或者项目本身不错但影响了宏观效益都是影响项目效果的问题。公共工程跟踪审计中的公共工程投资效果审计,则是直接对公共工程效果进行的考核和评价,与效果性更加密切相关。

以上是为了行文的方便,就公共工程跟踪审计与效益性的三个重要方面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关系所作的阐述。实际上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各项内容对公共工程的效益性影响大都是全方位的、综合性的,对此应有清晰的认识。

[]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篇7

一、准确定位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确定经济责任审计范围

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监督与干部监督管理的结合,在审计属性上有别于其他审计类型,在审计目标及审计范围界定方面应充分考虑与被审计人责任界定相关的特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以促进被审计人推动本企业科学发展为目标,以被审计人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为重点,以被审计人任职期间企业资产、负债、权益、损益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为基础。通过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横向与纵向对比互为补充的方法,充分利用各种审计、检查结果,综合评价被审计人决策能力、经营绩效、管理水平,客观评价被审计人经济责任,以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监督和管理,促进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

二、加强审计过程管理,有效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经济责任审计属于受托审计,审计部门应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广泛听取相关意见或建议,降低审计风险。在审计调查阶段,应收集被审计人任期内业绩指标完成情况、述职报告等内容,并征求企业管理层、领导干部管理部门、纪检监察等意见和审计线索,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在现场审计过程中,应与被审计单位相关领导、员工进行访谈了解相关情况,并做好涉及问题的审计跟进落实,同时在现场审计结束前应征求被审计单位对审计事项的意见;在审计报告下发前,应就审计报告内容征求被审计人及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并根据工作需要征求本级领导干部管理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意见,征求企业管理层意见。

三、审计内容应坚持全面覆盖,突出重点

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内容较为宽泛,审计内容应至少覆盖企业资产、负债、权益、损益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履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情况;遵守国家有关财经法规、财经纪律,以及贯彻执行企业规章制度、工作部署等情况;制定和执行重大经营决策事项、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等情况;与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情况;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遵守职务消费及有关廉洁从业规定的情况等。审计中应充分利用历年财务、税务及各专项审计结果,综合业绩考核、纪检监察、人力资源反馈情况等各方面内容,把控审计重点:

1.做好财务收支情况审计,财务收支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内容,在财务收支审计中应重点关注:(1)收入确认和核算是否真实、完整、及时,有无虚列、少列或转移收入问题。(2)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是否符合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成本核算是否真实、完整,有无错列、多列、少列成本费用等问题。(3)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合理性及变化情况、资产运营效率及变化情况、有效资产和不良资产的变化情况以及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如不良资产处置、应提未提及应摊未摊的折旧或费用、资产费用化、未决诉讼、应收票据贴现等或有事项产生的或有资产或负债的确认等。(4)经营成果真实性。企业主要经营指标是否得到有效分解落实,有无为完成经营目标而弄虚作假的情况。

2.内部控制管理情况审计。主要是对内部控制流程设计、制度建设、风险控制等方面健全性、有效性的审计,重点关注采购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授权管理、资金管理、存货及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关联交易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是是否存在制度缺失、职责是否清晰、执行是否合规、有效,相应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3.“三重一大”经营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重点关注“三重一大”范畴内容是否经过集体决策程序,决策程序是否符合国家、企业相关管理规定;决策结果有无损害企业利益的条款,有无个人谋利行为有无给企业造成损失等。

4.职务消费及廉洁自律相关情况。主要检查被审计人任期内是否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各项规定,其占有、使用的企业资产是否符合有关政策的规定;有无、损公肥私、行贿受贿、贪污挪用、弄虚作假或骗取荣誉的行为等。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篇8

关于政府绩效审计,世界各国的称谓不尽相同,如“3E”审计(美国)、“货币价值审计”(英国及加拿大)、“效率审计”(德国)、“效果审计”(瑞典)、“效益审计”(荷兰)等。1986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澳大利亚会议上建议统一采用“绩效审计”一词。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的内涵,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世界各国政府审计机构以及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界定。“政府绩效审计是依据客观标准,公正、系统地审核所搜集的一系列证据,独立评价被审计项目的绩效和管理、独立评价具有倾向性的关键问题以及基于最佳实务基础的综合信息及深层问题,旨在为承担监督和采取行动的责任方提供改进项目经营和决策的信息,以强化其公共责任。”———源自于(GovernmentAccountabilityOffice,GAO,2003)“绩效审计是审查某一组织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其所拥有资源运用的经济性、效率及效益。”———源自于英国《国家审计法》。“绩效审计是对公营部门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源自于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就政府绩效审计内涵的界定而言,国内学者一般趋向于将政府绩效审计界定为经济性审计、效率性审计及效果性审计的合称,即由国家审计机关及其人员,依据有关法规、基于相关标准、运用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程序对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项目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进行全面、系统地监督审查和综合评价,并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相关建议的一种审计活动。综合上述观点,尽管就政府绩效审计的内涵而言,不同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表述;就政府绩效审计实践而言,世界各国政府审计也存在着诸多差异。但无论如何表述政府绩效审计内涵,无论如何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政府绩效审计目标的界定却基本相同。政府绩效审计目标一般界定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旨在进行经济性评价。即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过程中,关注被审计项目投入和整个过程中的成本,判断是否实现了在确保质量合格的前提下耗费的资源最小化。其二,旨在进行效率性评价。即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过程中,关注被审计项目投入资源和产出的产品、服务或其他成果之间的关系,判断是否实现了一定量的投入取得产出最大化或一定量的产出发生的投入最小化。其三,旨在进行效果性评价。即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过程中,关注被审计项目实现目标的程度,判断实际取得的成果是否实现了期望的目标。相对于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政府绩效审计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审计活动,审计范围具有广泛性特征,审计标准具有多样性特征,审计过程具有延续性特征,审计方法具有灵活性特征,审计结论具有建设性特征。

三、循环经济对政府审计环境的影响及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

1.循环经济对政府审计环境的影响

所谓政府审计环境,是指影响政府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各种外部因素之和,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法律环境。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实践的探索,影响着政府审计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及法律环境。首先,循环经济影响政府审计的政治环境。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这充分说明现代政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思潮(派别)———生态政治已经成为党和国家领导层的共识。生态政治是旨在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均衡发展而由国家、组织,以及个人开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建设生态政治与发展循环经济相辅相成。生态政治的建设为循环经济的实践、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循环经济的实践、发展也为生态政治的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显然,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发展,影响着政府审计的政治环境。其次,循环经济影响政府审计的经济环境。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循环经济的基本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这些原则、特征、核心均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显然,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发展,影响着政府审计的经济环境。再次,循环经济影响政府审计的法律环境。2008年8月29日,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和实施,为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法律基础,同时影响着政府审计的法律环境,为实施检验和衡量被审计项目的“生态绩效”提供了法律依据。综上所述,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实践的探索,要求政府审计不仅应将关注点放到绩效审计方面,而且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必须强调对环境的影响效果、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果。

2.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

(1)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目标。基于上述对循环经济内涵,以及政府绩效审计内涵的界定,可以发现,在目标和方向上,循环经济与政府绩效审计高度一致。循环经济致力于在取得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的最小化;而政府绩效审计则致力于遵循一定的标准、搜集充分适当的证据,对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项目资源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进行全面监督和综合评价。基于循环经济视角,在传统经济性评价、效率性评价及效果性评价的基础上,政府绩效审计目标还必须突出强调公平性评价及环保性评价。其一,旨在进行公平性评价。即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过程中,基于循环经济将自然资源视为社会公众所共同拥有的、稀缺的自然福利资本的视角,关注被审计项目是否满足了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判断不同主体的资源分配是否体现了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和社会公平,实现了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从而体现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的本质属性。其二,旨在进行环保性评价。即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过程中,基于循环经济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的核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关注被审计项目在自然资源合理、有效利用的前提下生态平衡的维护情况,判断是否遵循了生态学规律指导经济活动,是否考虑了生态绩效,是否实现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保护的三维统一。

(2)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原则。循环经济视角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要遵循科学发展观原则。科学发展观的宗旨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循环经济是一种强调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将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当中,这与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遵循科学发展观原则,就是要求政府绩效审计要对公共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环保性进行全面、全方位的评价,为建设生态政治、提高生态绩效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循环经济视角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强调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经济三者协调统一。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发展过程中讲求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追寻社会公平。循环经济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要求政府绩效审计评价应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并重的理念,在对被审计项目的绩效评价过程中,关注政府管理活动的社会及环境效果,判断是否实现了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经济三者的协调统一。循环经济视角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要遵循长期绩效与短期绩效相结合原则。传统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常常基于历史的财务(财政)活动信息,其视角着眼于对过去已经发生事项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往往会促使许多管理者为追求一时的政绩忽视、甚至牺牲长远利益。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保护型经济,要求人类社会不能以牺牲长远利益追逐经济增长。遵循长期绩效与短期绩效相结合原则,就是要求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过程中必须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将长期绩效与短期绩效相结合,并使短期绩效服从于长期绩效,注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循环经济视角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要遵循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循环经济所关注的许多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往往难以计量,而这些因素却恰恰是衡量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遵循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就是一方面将可以量化的绩效影响因素以指标的形式进行量化,另一方面还需要对难以量化的绩效影响因素以定性分析的方式进行判断和评价。定性分析也好,定量分析也罢,其实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必须坚持两者的相互结合。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篇9

本文中,我们只把经理级以上人员列为人力资本,因为只有经理级以上人力资本的审计行为特征才有可能影响到审计制度安排,而一般的审计人员只是承担一些简单的程序性工作,不能充分体现人力资本的审计行为特征及对审计制度安排的影响。同时我们把人力资本分为两类:非合伙人——单纯人力资本所有者,与合伙人——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集合体,文中有时统一以“审计师”来代替这两类人力资本。

一:人力资本是有限理性经济人及对审计制度安排的影响

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经济人完全理性和自利性是两个基本假设,这两个假设的合乎逻辑的推论,是人们会合理利用掌握的信息来预估将来行为所产生结果的各种可能性,然后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但现实生活中,人在复杂环境和不确定因素下进行决策时,不会对自己的决策进行理性计算,也没时间和耐心去考虑各种行为结果的概率问题,在面对复杂情景和问题时会采取捷径或用自己掌握的一部分信息进行决策,因而决策的非理性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人是有限理性的,不是完全理性的,这就是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同样,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本载体——审计师也是有限理性的,同时也是一个经济人,在现阶段还没达到“道德人”的境界,尽管他有一些并不是“经济人”假设所能解释的一些“道德”行为,如大多数情况下会遵守审计准则、法规进行审计,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一些施善行为。既然审计师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那么在现行审计制度安排下,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不能完全理性地拒绝被审计单位的“利诱”而坚持原则,与被审单位管理当局的审计合谋有时就不可避免了。如前所述,人力资本主体可以分为两类,参与审计合谋的人力资本主体不同,对审计制度安排的影响就不一样,下面分单纯人力资本参与的合谋和合伙人(即整个事务所)一起参与的合谋及各自对制度安排的影响。

1.单纯人力资本参与的审计合谋及对审计制度安排的影响

被审单位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事务所的合伙人便会委派项目经理带队审计,此间有两层委托关系:被审单位委托事务所,事务所委托项目经理,其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变得更加严重。审计师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存在一定程度的“逆向选择”和“机会主义”倾向,当被审单位抛出“诱饵”引诱审计师共谋时,审计师此时会进行合谋与否的决策。据行为经济学理论,人们进行决策时,容易给高概率发生的事件赋予较高的权重,而给低概率发生的事件赋予较小的权重,于是往往将极小概率的事件看成不可能,而将极大概率发生的事件看成是确定,而极小与极大概率又取决于个体的主观印象。审计师进行合谋与否的决策时,他会根据现实中这种“损人利己”的合谋被发现曝光的比例很小而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认为合谋被发现的机率极小而将其看作不可能,同时他的有限理性不能让他清醒地意识到合谋一旦被发现的严重后果,就算被发现,由于现阶段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较轻,合谋的收益大于合谋的成本,审计人员的“经济人”特性便会让他作出合谋的决定,于是他会向信息不充分的合伙人隐瞒审计风险,与被审单位一起骗取“无保留”的审计报告。

审计人员为什么会参与审计合谋?这反映了审计制度安排的什么问题?审计人员的有限理性经济人特征(内因)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可以通过制度的安排(外因)来改变审计人员做决策时的考虑因素及其权重,从而减少审计合谋的发生。据行为经济学理论,额外财富的边际效用在人富裕时会低于贫穷时的边际效用。审计合谋审计人员将得到的报酬就是一种额外财富,此时,即使富裕的CPA与贫穷的CPA一样只具有有限理性,但这笔额外报酬对富裕的CPA没有很大的边际效用,从而没有那么大的诱惑力而导致审计师合谋,这时被审单位就得加大“贿赂金”才有可能“打动”富裕的CPA,从而加大了被审单位的合谋成本,当“贿赂金”大到等于或大于合谋能给被审单位带来的“利益”时,被审单位便没有动机合谋,合谋自动中止。从这看出,提高CPA的薪酬待遇,让他们成为富裕的CPA,可提高CPA的“免疫力”,从而减少合谋的发生。这就要求合理化事务所内部收益分配机制,提高新酬待遇,让CPA的利益与整个事务所的利益相挂钩,一荣俱荣,便不会出现CPA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而向合伙人撒谎,欺骗合伙人。另一方面,法律法规应加重CPA的个人审计责任,加大合谋一旦被发现的惩罚,提高CPA合谋的成本,此时被审单位若想合谋,就必须提高“贿赂金”以弥补审计师冒的高风险,从而加大了被审单位的合谋成本,合谋便不会那么容易发生。此外,相关部门要加强审计的监管,加大上市公司审计的复查力度,使审计合谋案件“曝光”机率大大增加,从而改变审计人员主观印象中的审计合谋被发现的概率极小,起到警戒作用,让审计人员不敢轻易合谋。

2.非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参与的审计合谋及对审计制度安排的影响

若事务所委托的CPA足够忠诚,他会如实将发现的问题“禀告”事务所的非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集合体——合伙人,这时,合伙人的有限理性经济人特征便起作用了。现行审计制度安排实质是:由被审单位管理当局聘请事务所审管理当局自己,那么,事务所面对自己的“上帝”——客户的不当请求时,他的“经济人”特征使得他不能断然地拒绝这种请求,否则不但得不到“合谋金”,以后的合作关系也就终结了。同时,现时大部分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制,且注册资本金要求低,那么事务所与被审单位的合谋一旦被发现所需承担的只是有限责任,最多让事务所倒闭,而不会危及到合伙人未投入到事务所的私人财产,于是合伙人的“理性经济人”特征容易使他接受合谋,同时,他的“有限理性”不会让他有完全的理性认清形势,不会让他有足够的社会责任感从维护公众利益出发而拒绝合谋。

审计合谋的频繁发生,企业管理当局利益不断上升,但这种利益的上升是以其他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受损为代价的。据吴联生的“利益协调论”,利益相关者之间现有的利益关系一旦发生变化,便产生了新的冲突,便会破坏目前审计制度安排的基础——审计域秩序,从而要求利益相关者达到新的纳什均衡,产生新的审计域秩序,从而导致审计制度安排的变迁。“审计制度安排是一个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的过程,它因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变化而变化”(吴联生,《审计研究》,2003),由于审计合谋的不断出现,目前的审计制度安排至少需要进行以下两方面的变化:

(1)审计委托权由证监会掌管

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经营者的审计,事实上接受的不是社会公众的委托,更不是股东或经营者的委托,而是政府的委托。因为政府的合作广度最大,所以有权进行委托,同时政府规模有限,所以应该进行委托(吴联生,《审计研究》,2003)。这是社会审计最根源的本质,是我们肉眼所不能直接看到的,我们目前看到的就是股东进而演变为管理当局委托CPA进行审计,从而容易导致审计合谋。既然CPA实际上接受的是政府的委托,那么在形式上,至少在第三者看来,也应该由政府进行委托。目前谁最具有优势代表政府来执行审计委托权呢?证监会。它本身就是一个政府机构,是上市公司的监管机构,具有信息优势,可以代表政府委托CPA,从而改变目前事务所对被审单位管理当局的依附地位,减少审计师“被逼无奈”进行合谋的发生。

(2)事务所组织形式由有限责任制逐步过渡到合伙制

目前,大多数事务所实行有限责任制,有限责任制事务所破产所造成的损失却可能远远小于事务所与管理当局合谋所带来的合谋收入,于是,事务所容易与管理当局合谋。现在,把事务所的经济体制从“有限责任制”转变到“无限责任制”是很多学者所推崇的,无限责任制加大了事务所的法律责任,合谋一旦发现,合伙人可能就面临倾家荡产的风险,使得事务所合伙人进行合谋决策时不得不加大对合谋成本的考虑,他的“经济理性”又会促使合伙人不会轻易进行合谋,从而有效减少了合谋的发生。

在此基础上,王善平还提出合伙人必须是德高、足资、多才的CPA,才能有效减少审计合谋的发生。德高,从道德品行上保证合伙人不会进行审计合谋;足资从物力资本上保证合伙人不会轻易用自己足够多的私人财产作赌注而去进行审计合谋;多才的CPA要求合伙人是审计行业的专家与行家,那么他手下的审计人员的“逆向选择”能被合伙人识别,从而也制止了单纯人力资本参与的审计合谋。

二:人力资本在审计行为中的产权特征及对审计制度安排的影响

人力资本产权是市场交易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一系列权利的总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力资本产权是一种行为权,这组行为权利是人力资本产权主体的意志体现,以至于出现了产权残缺时,产权的主人可以拒绝使用其人力资本为别人服务。审计师作为人力资本的载体拥有人力资本所有权,他将这种所有权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同时也是人力资本所有者)进行合作,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独立审计: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契约。这个公共合约即事务所又是周其仁所说“市场中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契约”中的特殊,它对人力资本具有更大依赖性,从而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影响更明显。

如经济学家周其仁所说,人力资本产权具有两大特征:第一,人力资本天然属于只能属于个人;第二,人力资本的运用只可“激励”不可“压榨”。正是事务所包含了人力资本,其产权特征使得这个企业契约是一个“不完全契约”。受有限理性和高交易成本的限制,这个契约双方——合伙人和单纯人力资本无法在事前就可能影响双方关系的所有未来事件达成一致,各方只有在合约的发展阶段上明确或默契地对出现的新问题达成一致,在此期间,双方的谈判是连续不断地进行的。由于事先不能明确界定所有交易条件,那么在合约的执行过程中就具有极大的随意性与自主性,特别是人力资本产权的所有者——审计师对自身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的开发利用程度。当人力资本对自己的所得与付出满意时,就会越干越起劲,不需监督也能自觉地努力,相反,若不满意,他就会偷懒,省略必要的审计程序,更不会积极的创新。人力资本是需要激励的具有创造性的能动资本,审计师同样如此。若合伙人对其激励不当,就有可能导致人力资本产权的“残缺”,产权的主人——审计师就把自己的才能“关闭”起来,默默无闻,没有创新,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得不到充分利用甚至浪费。

理解了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我们就不难理解“激励理论”。人力资本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主体,特别在事务所中,离开人力资本就无法继续生存下去,只有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让他对自己的“资本”不加保留的加以利用,进行创新,才能增加事务所的价值。其实,事务所合伙人是那个决定人力资本所有者是否打开以及打开多少智慧大门的守门人,他只要用对了激励手段就能“控制”人力资本所有者。事务所的人力资本是事务所获得盈余的根本来源,但是,若不对人力资本的所有者进行适当的控制,引发事务所最终风险的也会是人力资本。象毕马威去年的销售滥用非法避税产品案件,差点就使得“四大”减少为“三大”,就是由于创新过度没有节制变成了冒险。因而事务所在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人力资本创新同时,约束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6,6:71-80

[2]王善平.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制度中的私人财产与创新能力[J],2005,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篇10

在政府财政活动中,当相关人对相关财政活动享有不同会计信息时,我们定义政府财政活动在会计信息配置上具有“机会不平等”的特征,即不公平性特征;反之,如果所有相关人都有同等机会享有相关政府财政活动的会计信息,则政府财政活动在会计信息配置上具有“机会平等”特征,即公平性特征,在这种状态下,相关人之间的风险预期报酬都是相等的。

我们知道,会计信息是资产定价分工和专业化的结果,从本质上讲来源于资产的所有权。只有首先占有资产(包括公共占有和私人占有),才有可能对资产定价和考核,才会出现遵照所有者意愿的确认原则和计量属性表达的财务会计信息。“企业”的出现导致资产定价的第一次分工,出现了对资产定价的企业定价制度。为什么会有企业呢?因为,企业能够发现市场定价制度无法直接发现的资产价格,并且能够以有效的方式节约考核和定价费用。企业的定价过程就是企业搜集、评价和提供有关资产信息的过程。如果市场能够直接对资产定价和考核,且没有任何成本,就不会有企业,市场就会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Parato Optimality),财务会计信息处于完全状态。“企业家”的出现改变了资产所有者的收益实现方式,进一步导致资产定价的分工和专业化。资产所有者将对企业交易的定价权让渡给“企业家”,代之以对“企业家”服务的考核,他们关心的不再是投入要素怎样获得报酬,而是通过谁获得报酬以及如何在委托结构中实现长期收益最大化。正是由于企业财务会计信息不对称,才使得资产所有者觉得有必要建立一种会计制度,连续地对“企业家”考核,于是,企业中就出现了专门向资产所有者提供的、用于实现其长期收益最大化的财务会计信息。因此,财务会计信息实际上是企业向资产所有者提供的一种财务信息,是资产所有者对“企业家”连续考核的结果。“企业家”享有资产所有者让渡的资产定价权,并且负责生产和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如何提供、什么时候提供、提供多少财务会计信息等,完全取决于“企业家”的理,这进一步加剧了会计信息配置的不公平状况。因此,只要资产所有权分布不均匀,只要企业组织存在,只要存在“企业家”与资产所有者在委托结构中的利益冲突,财务会计信息配置就一定具有不公平性特征。

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功能增强,进一步强化了会计信息配置的“天然”不平等性。会计信息主要由从事财政活动的“内部人”提供和控制,而制定政府财政政策但远离财政活动的政府部门,以及其他利益相关的利害关系人,只能获得由“内部人”提供的会计信息,如何提供、什么时候提供、以及提供多少会计信息等,完全取决于“内部人”的理。这样,会计信息在政府财政活动的“内部人”和“外部人”之间的配置上有“天然”的不平等性。有人认为,只要政府部门愿意,它们可以搜集相关会计信息,所以,政府部门之间的会计信息差别不应该看作会计信息配置不平等(inequitable)。信息经济学理论认为,每个相关者都会主动地搜集信息,直到信息的边际收益等于其边际成本为止。R. Wilson(1975)证明,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报酬递增效应,即随着信息规模增加,单位信息的成本下降,而其价值保持不变,结果是信息的预期报酬递增,因此,一定会出现大规模信息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垄断行为。很明显,弱势相关人不可能公正地获取信息,而强势相关人总是能够经济地取得信息,并因此获取超额报酬。Baruch Lev(1988)证明,假设投资规模大的投资者能够经济地获取信息,且这类信息具有报酬递增的特征,他们预期获得较高的超额报酬。由此可见,只要在政府财政活动中相关人在资源占有上是有差别的,会计信息配置总是不公平的,强势相关人总是能够经济地搜集并应用会计信息,并因此获得超额收益。 总之,根据现有的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政府财政活动中会计信息配置“天然”地具有不平等性,会计信息配置越不平等,政府支出效率就越低,政府活动的负外部效应就越强,政府的再分配功能会不断减弱,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不断下降,从而对整个市场形成负效应。实施政府财政审计就是为了减缓会计信息配置不公平性所导致的这种负效应。

二、帕累托改进:政府财政审计的基本目的

政府财政活动中会计信息不公平的基本原因是信息完备者拥有信息优势(the informational advantage),按照会计准则定期公开披露相关会计信息和实施政府财政审计,就是为了抵减信息完备者的信息优势。根据政府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政府财政审计的基本目的并不是以信息完备者的损失为代价保护信息不完备者,从而使整个社会的损失为零;相反,其基本目的应该是减少信息不完备者的理所导致的社会负效应,从而增进社会福利,这就是政府经济学中公共政策选择所遵循的“帕累托改进”原理。D. Friedman (1980)说:“在我们的社会中那种政府项目应该帮助贫困者的要求是合理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贫困者受益以其他人的牺牲为代价,而是说,通过帮助贫困者而使社会上每个人都更好,帮助贫困者并不仅仅是使贫困者幸福的一种途径,而是一种消除犯罪,……使我们城市更适宜住住的一种途径,等等,从财富的观点来看,从效用的观点来看,它是一种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的再分配”。

人们通常认为,在政府财政审计中应该保护弱势相关人,因为这些弱势相关人通常受到财政活动中“内部人”(insider)的摆布,他们不可能充分地享有相关信息。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很难检验的,S. Ross(1979)说:“内部人和外部人之间信息监管的公平收益是很难识别的,因为这种收益主要依赖于传统观点,即外部人受内部人支配,因而需要受到保护”。 事实上,弱势相关人在信息享有权上的不平等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保护问题,它至少涉及两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即(1)弱势相关人的权益保护是否可以以牺牲其他人的利益为代价;(2)强势相关人的理性反映是否会在社会上形成负效应。按照公开披露准则将会计信息从信息完备者身上转移到信息不完备者身上,并对会计信息公开披露实施审计监督,有利于帕累托改进,也就是说,在会使部分相关人更好的同时不会使有些相关人的福利变坏,因为这会增加政府财政活动的风险分担(risk-sharing)的机会,降低会计信息的非对称性。当然,政府财政审计在实际效果上可能导致“纯福利再分配”(pure welfare redistribution),即部分相关人的福利改进以其他人的牺牲为代价,这是政府财政审计在实践中的附带产品。必须强调的是,即使这种再分配情况出现,它也不能成为判断政府财政审计是否有效的依据,政府财政活动中会计信息不对称在社会上或市场中形成负效应的可能性,才是我们判断政府财政审计有效性的基本依据,因为,这种负效应对市场的破坏力远远地大于财富再分配所造成的后果,政府财政活动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支撑整个市场。

政府财政审计会降低会计信息供给效率,但是,如果不对会计信息实施审计监督,会进一步加剧会计信息配置的不公平性。这就涉及到这样一个问题,即松散的、自我约束的会计信息披露是否可以实现会计信息配置的公平性?Baruch lew(1988)认为,如果会计信息非对称性状态只在较小的范围中存在,会计信息的自愿披露(voluntary release)可以消除信息的非对称性;如果在资本市场中广泛地存在会计信息非对称性状态,自愿披露无法消除信息的非对称性,因为,信息完备者从专有信息中获得的私人利得远远地大于市场中信息非对称性所造成的损失。按照S.A.Ross (1979)的信息披露原则,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只有在自身利益驱使下才会自愿地披露会计信息,私人动机只会使信息披露处于一种次优水平(suboptimal level)。B. Lew和Penman(1987)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分析,他们认为,除非投资者知道管理者拥有所需要的信息,否则,管理者没有动机主动地披露相关会计信息,因此,依靠信息披露者自律并自动地披露会计信息,不可能实现会计信息配置的公平性。

三、公平导向的利益标准:政府财政审计标准的基本导向

会计信息供给具有非惟一性特征,即按照不同定价标准对同一资产定价,会形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即相关性(relevence)、可计量性(measurability)和可靠性(reliability),是会计政策选择的结果。同时,在政府财政活动中会计信息使用者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他们的能力和偏好各不相同,拥有的信息也不相同。更重要的是,会计信息披露涉及到不同利益团体的利益。因此,合理地确定政府财政审计标准,是有效实施政府财政审计的基本前提。

在会计信息使用者具有多样化特征的条件下,政府财政审计标准的选择导向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政府财政审计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消除相关人在分享会计信息上的不公平性,以改进全体参与人的整体福利,因此,政府财政审计的基本标准应该是公平导向(equity-oriented)的利益标准,即政府财政审计应该有利于信息不完备者的利益,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信息完备者的利益。公平导向的利益标准是政府公共政策选择的基本标准,在政府财政审计中应用这一标准,可以降低政府财政活动中会计信息的非对称性,减缓会计信息配置不公平带来的负效应。

政府财政审计标准的选择导向涉及到对财务会计基本目标的认识。FASB(1976)说:“财务报告的主要作用是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对评估未来投资风险和报酬有用的信息。”提出所谓“决策有用论”。FASB的“决策有用论”没有反映出会计信息配置的“天然”不平等特征,也没有反映出会计信息使用者多样化的特征,更没有反映出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所以,它不能够成为政府财政审计标准选择导向的理论依据。事实上,“决策有用论”在理论上一直受到会计学家的质疑,Baruch Lew(1988)认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带有很明显的投资者主观判断(judgment)和推断(speculation)色彩,对某一投资者决策有用的信息,对另一投资者决策可能是无关的,他总结出会计信息的基本特征,即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并不能够在撇开具体决策内容的条件下确定,在资本市场中并不存在着绝对的、对所有投资者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他以财务报告公开披露中的盈余预测为例说明这一论断。管理者的盈余预测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它涉及到预测质量、管理者和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管理者的道德风险和公司经营秘密等,从“决策有用论”角度,我们很难解释为什么要对盈余预测监管,但是,从会计信息公平性的角度,这一问题是不难理解的,它至少说明(1)未来盈余预测的信息是不公平分布的,主要由公司内部人、银行、主要投资者知道这一信息;(2)某些投资者在决策中使用这一信息会形成超额报酬(excess returns),这两点事实是对财务报表中盈余预测披露监管的基本依据。我国会计学家郭道杨教授在考察英美法系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后得出结论,“维护与保护市场经济下的所有者权益问题是会计法律制度建立的出发点,也是作为它的基本体系最终得以构建起来的落脚之点。”

政府财政审计中的公平导向利益标准是投资者权益保护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它要求政府审计部门在财政审计中把相关人者分为信息完备者和信息不完备者两大类,政府财政审计应该偏重于保护信息不完备者的权益,同时不以牺牲信息完备者的权益为代价。或许有人认为,信息完备者获取信息总是有成本的,他们应该利用这些信息获得超额补偿。根据投资决策的成本-收益分析,信息完备者的超额补偿要求是合理的,但是,公平导向的利益标准认为,任何信息都有直接或间接成本,不管信息的成本和来源如何,只要这些信息分布是非对称的,就一定会导致社会负效应。公平导向的利益标准主要是为减缓这种社会负效应而设计的,可以在总体上使市场的超额预期报酬逐渐变小,改进全体投资者的福利,并且不会抑制相关人搜集会计信息的动机。

四、结语

本文运用经济学的均衡分析方法和信息经济学的有关原理,考察了政府财政审计涉及到的基本理论问题,得到如下结论:

1.在政府财政活动中会计信息配置“天然”地具有不公平性特征,只有在帕累托最优的经济状态中,其不公平性特征才会消失。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篇11

新时代电力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为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电力企业工程建设的财务管理愈加重要。同时,经济的发展使得用电用户对用电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因此,在电力工程中引入先进的全经济过程管理方法,提高企业收益,对电力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综合提高电力企业的竞争力。所以,电力工程中如何实现全经济的过程管理十分重要,本文就此展开分析和探讨。

1经济全过程管理含义及特征概述

1.1经济全过程管理含义

经济全过程管理方法具体是指为达到相应的经济运行目标,经济管理者采取相应的措施、途径以及手段行使自身经济管理职能。就去管理过程而言,经济全过程管理包括收集信息、确定目标、实施、控制调节以及反馈信息等环节[1]。

1.2经济全过程管理的特征

经济全过程管理有五大特征,分别是关联特征、公开特征、间接特征、平等特征、有偿特征.

2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

(1)建设水平。电力工程的建设水平具体是指电力工程的建设规模、标准以及施工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标准,电力工程的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造价,比如工程的建设标准高,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造价,造成电力企业的成本浪费,若工程建设标准低,相关技术不达标,则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得不到保证。所以,在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时,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以及施工设备,制定合理的建设标准,以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2]。(2)建设规模。在电力工程的建设中,必须明确建设规模,若规模较大,和相应的市场需求不相符,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导致剩余产品无法销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工程的造价,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经营成本。若工程的建设规模太小,则相应的资源配置不达标,造成施工成本过高,从而影响了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由此可知,电力工程的造价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力工程的建设规模大小。为减小这两种因素对电力工程的造价影响,应在电力工程中实施经济全过程管理,以降低工程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水平对电力工程造价的影响。因此,本文基于电力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结合经济全过程管理的特征,对电力工程中经济全过程管理方法的实施方法进行探讨。

3电力工程经济全过程管理方法的实施方法

大量的实践表明,电力工程中的经济全过程管理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在对电力工程进行经济全过程管理时,必须保证管理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工作到位,以降低电力企业的经营成本,对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缩短电力工程的工期,据笔者多年的从业经验,在对电力工程进行经济全过程管理时,应对电力工程的进度进行划分,分别划分为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结算阶段,对应的经济全过程管理实施方法如下。

3.1工程设计阶段的经济全过程管理实施方法

电力工程的设计阶段造价约占整个工程的1%左右,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影响却能达到75%左右。电力工程的设计包括工程的建设规模、结构、标准以及功能等,在对工程造价进行明确时,这些因素起到重要作用。在明确工程设计造价时,必须结合工程设计的施工条件、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以及施工区域的经济水平等因素对具体的设计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性价比合理同时又安全稳定的设计方案。例如某电力企业针对某工程设计了三个方案,分别为A方案、B方案、C方案,该企业在选择方案时,以方案的造价合理为标准,对三个方案中涉及到的工程的规模、结构、所需的施工期限、施工设备等因素的最大投资限额进行明确,并将所有因素的投资限额相加,计算出的A方案造价最高,B方案居中,C方案造价虽然最低,但方案设计的相应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该企业最终选择了B方案。B方案造价最为合理,且相应的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3]。

3.2施工阶段的经济全过程管理实施方法

①对施工阶段的造价进行预算,通过合理的预算管理,提高电力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作为电力企业对电力工程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预算管理保证了工程造价计算的全面性及可靠性。②对施工阶段变更项目的审查进行完善。施工阶段的变更项目一般有设计项目的变更、工程量的变更、施工日期变更以及施工环境变更等,施工阶段的变更项目对施工阶段的造价计算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某电力工程的施工阶段造价为1.15亿元,中途因设计项目变更导致工程量变更,使得工程量增加,相应的工程量造价也增加,最终施工阶段的造价从上升了整整356万元,对相应的电力企业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设计变更工作的完善有利于施工阶段的造价预算。特别在一些规模较大的电力工程中,即使出现一些细小的设计变更,导致的工程量变更也会比较大,最终造成电力企业的损失,因此,设计上的变更应及早进行,以减小对电力企业的影响。③签证审查现场化。相应的签证工作人员应熟悉工程经济管理的基础知识,以降低不合格项目的签证率。④对于施工单位的签证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无误才可以盖章,如图1所示。比如通过协调企业和监理工作人员之间的的经济利益,结合经济全过程管理的关联性和公开性,通过制定相应的监理制度,调整监理待遇,激发监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以减少施工现场的弄虚作假、偷工减料等非法行为,并增强监理人员的审查工作力度。⑤结合经济全过程管理的平等特征,完善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比如调整投标单位和企业之间的经济杠杆,实现两者之间的平等性,发挥出经济全过程管理的平等特征具有的功能,促成投标单位和企业的相关合同签订。

3.3电力工程结算阶段经济全过程管理的实施方法

在电力工程的结算阶段,需要进行工程量的审查,在进行工程量审查时,应结合经济全过程管理的间接特征、关联特征、有偿特征,激发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做好工程量造价的审查工作,在对工程量造价进行审查时,应根据具体的合同文件和相应的工程量清单进行审查,相关人员应充分了解相应项目的单价或定额,进行工程量的套用核算。例如通过调节核查人员的经济利益,激发核查人员的积极性,以缩小核查的误差,减小企业的损失[4]。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电力工程进行经济全过程管理时,应结合经济全过程管理的相关特征,发挥出经济全过程管理相关特征的功能,对电力工程的造价进行管理,避免造成企业的成本损失,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全超.试析电力工程经济全过程管理方法[J].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2016(03).

[2]杨小植.如何实施电力工程经济全过程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4(01).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篇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整体和谐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社会建设,旨在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积极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努力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发扬,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这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二、审计监督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审计监督的内涵审计是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机构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检查、评价、公证的一种监督活动。而审计监督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是指“通过审计、监察和督促使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在规定的范围内,在正常的轨道上进行。审计工作的核心是审计检查,通过审计,了解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真相,再衡之以一定的标准,就能做出被审单位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的结论。”《审计法》第二条对我国审计监督的范围、内容和要求作了明确规定。根据审计法的规定,审计监督范围主要包括:国务院各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依照本法应当接受审计的单位或事项。审计监督的内容主要是国家财政收支和与国有资产有关的财务收支。审计机关在对国家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过程中,应当对其是否真实、是否合法、是否有效益实施监督,以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其保值增值。

(二)审计监督的特征审计监督作为一种经济监督,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独立性特征。独立性是审计监督的本质特征,也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确保审计机构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审计机构必须是独立的专职机构,应单独设置,与被审计单位没有组织上的隶属关系。为确保审计人员能够实事求是地检查、客观、公正地评价与报告,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应当不存在任何经济利益关系,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如果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应当回避。审计人员依法行使审计职权应当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应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必须按照规定的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并严格地遵循审计准则、审计标准的要求,进行证明资料的收集,做出审计判断,表达审计意见,提出审计报告。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应保持职业中精神上的独立性,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或个人的干涉。二是权威性特征。审计的权威性,是保证有效行使审计权的必要条件。审计的权威性总是与独立性相关,它离不开审计组织的独立地位与审计人员的独立执业。各国国家法律对实行审计制度、建立审计机关以及审计机构的地位和权力都做了明确规定,这样使审计组织具有法律的权威性。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在宪法中做了明文规定,审计法中又进一步规定:国家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我国审计人员依法行使独立审计权时受法律保护,如被审计单位拒绝、阻碍审计时,或有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时,审计机关有权做出处理、处罚的决定或建议,这更加体现了我国审计的权威性。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审计人员应当执行回避制度和负有保密的义务,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审计人员、询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这样不仅有利于保证审计执业的独立性、准确性和科学性,而目有利于提高审计报告与结论的权威性。三是公正性特征。与权威性密切相关的是审计的公正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公正性,也就不存在权威性。审计的公正性,反映了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审计人员理应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检查,做出不带任何偏见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并做出公正的评价和进行公正的处理,以正确地确定或解除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只有同时保持独立性、公正性,才能取信于审计授权者或委托者以及社会公众,才能真正树立审计权威的形象。

三、和谐社会与审计监督的关系

(一)和谐社会与审计监督都需不断完善和发展 和谐社会和审计监督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审计监督与和谐社会都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从中国和世界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和谐社会的探索可见一斑。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命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提出以来,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如火如荼,许多专家、学者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不同角度进行了有益的研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迅速丰富和完善。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解决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所以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更加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吴忠民认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具有双重使命,一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二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多种因素同时并存、相互交织,形成了种种复杂的社会效应。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不断发展和国内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不和谐因素也日益显现和增多。这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十分重大。审计是社会经济领域中各种组织内部矛盾和关系的有效制衡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加强审计监督

工作。审计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监督部门,如何应用监督职能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服务于和谐社会,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是新形势下审计监督面临的新课题。审计监督要紧紧围绕政府工作中心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总体目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要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着眼,关注财政资金支出结构,关注政府性资金支出效果,加强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及重点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从审计视角考察构建和谐社会问题,其实质就是如何通过依法公正的审计监督,改变目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存在的诸多不和谐因素,改变传统观念,创新思维理念,确保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统一的问题。

(二)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审计监督 “审计是一种社会行为。与审计有关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构成了审计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我国所处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呼唤审计监督。审计是独立检查会计账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审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必将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目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对外开放的逐步发展、市场环境面临着巨大变化、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表现在:一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快了国家审计的发展。二是单位内部控制的需要,促进内部审计的发展。三是委托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出现,社会审计应运而生。四是网络环境对审计监督提出新要求。网络环境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审计证据和审计线索的变化。在传统会计中,一般由经济业务产生纸质原始凭证,然后会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会计报表等。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审计线索十分清晰,审计证据主要由书面证据组成。而在网络化环境下,企业与外部的交易和企业内部业务处理的凭据都以电子信息的形式保存,并在网上传递,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都由计算机按指定程序执行,实现会计核算自动化。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审计证据和审计线索都将消失。这就要求审计监督突破传统审计的局限,紧跟时展脉搏,与和谐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篇13

一、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和特征

经济效益审计是指由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或经济活动的效益性所进行的审计。其目的在于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对实现经济效益的程度和途径做出评价,借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需要指出的是,经济效益审计与由统计、财会或其他管理部门所进行的分析与检查,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活动,而后者则是有关部门结合各自业务工作所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新的相对独立的审计形式,它具有独特的外延和内涵,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也不等同于传统的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归纳起来,经济效益审计主要特征有以下七个方面:一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主体具有独立性。必须具有法定资格的专业审计机构和人员,这些机构和人员在审计中必须保持独立的地位和身份,保持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二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客体具有广泛性。包括企业各种资金及使用资金的部门,甚至使用资金的计划、管理等各个环节。三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依据具有规范性。包括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计算、预算、方案,业务规范、各种标准、技术经济指标及本单位和国内外同类行业历史水平。四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具有独特性。主要表现为审计工作结束后只出具经济效益评价审计报告及审计建议书,一般不需作出审计决定。五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具有多样性。除常规审计方法外,还包括一些现代经济管理技术。如经济活动分析、管理会计、统计分析、管理咨询、经济预测等领域。六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作用具有建设性。主要是核实公共资金的效益,评价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明确其经济责任,提出审计建议。七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目的具有宏观性。主要是通过对企业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率、效益性的评价,以促进企业资金支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二、企业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经济效益审计着眼于未来,它强调了企业未来经济活动的改进和未来经济效益的提高,对确保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经营活动内容日趋复杂,多元化的经营方式日渐突出,股份公司、上市公司、跨国集团等等,使企业的规模急剧扩张,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必须跟上形势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充分利用内部审计既相对独立,又熟悉企业内部生产、经营和管理情况的优势来开展效益审计,可以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

第二,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审计体系的需要。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基于财务审计之上的高层次审计,它从财务会计审计领域扩展到企业生产、销售计划和决策等领域,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既重视事后审计,还大力开展事前、事中审计,保证了审计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第三,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多数企业的经营行为还处于改革阶段,这就需要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既要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和合规,还要通过开展经济效益审计,达到让企业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减少损失浪费的目的,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依据

经济效益审计的依据主要有:

第一,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制度。它是经济效益审计的首要标准。经济效益审计首先必须以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制度作为标准,并以此来衡量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是否符合国家宏观控制的要求,是否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是否保证了企业的长远利益,是否有利于经济效益,只有在遵循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制度下取得,才是真正的效益。

第二,各种计划、指标、预算、定额。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时,将企业的各种实际指标值与计划、预算、定额相比较,并进行分析、评价,以此来寻找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这是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计划、指标、预算、定额是经济效益审计中采用最多的一类审计标准。这类标准是针对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指定的,具有较强的可比性,也较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水平。这类标准的内容繁多,既包括国家下达的指标、计划、主管部门制定的计划、指标、预算、定额,也包括本单位制定的各种详细的计划、指标、定额等等。前期的审计标准。它是指被审计单位以前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时所制定和运用的标准。

第三,前期的审计标准。它是指被审计单位以前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时所制定和运用的标准,是审计人员制定本期经济效益审计的参考依据。前期的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具有延续性,在它的基础上制定本期标准,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第四,本单位或国内外同行业的历史先进水平与平均水平。这类指标也是用来考核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高低的标准之一。它们是对计划、指标、预算、定额等标准的补充,从而使经济效益审计的标准体系更加完整、全面。如某企业虽然完成了预定的计划和定额,但却大大低于国内先进水平,则说明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是很高,尚有潜力可以挖掘。由于这类标准的时间跨度较大,在运用时,应考虑各种客观因素的变化,如物价变动等。

第五,科学测定的经济技术数据。这类标准主要用于评价新产品及新工艺的经济效益。由于新产品新工艺的效益没有相应的历史资料可以比较,同时、同行业又无同类的指标可以参考,要评审它们的经济效益,就得借助于科学技术来测定。因此,它是经济效益审计中采用的一种特殊标准。

四、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程序

与其他审计程序一样,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也包括准备、实施和结束三个阶段。但是,在这三个阶段中,经济效益审计所进行的具体活动,与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是有所不同的。首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在准备阶段要搜集更为全面和内容比其他审计更多、更复杂。其次,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需要编制更具体和细致的审计计划及其实施方案。因此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实际操作难度更大。再次,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不采取突击审计的方式,在实施审计工作前,要给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最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报告采取详实报告,审计报告所反映的内容与其他审计有较大的区别。审计报告中要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制约经济效益提高的因素,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除了要运用财务审计和财经审计的方法外,还要运用其他方法。专门运用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中的方法包括经济活动分析方法、经济预测方法、现代管理方法等。经济活动分析方法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它运用运筹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企业经济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指标,并透过各项指标及其关系,分析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及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评价企业的经济管理状况,拟定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和改善经营管理的措施。经济预测方法是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预测经济效益的状况。此外,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所运用的现代管理方法还有决策管理法、统筹法、价值工程等。

五、内审部门现阶段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工作内容

第一,经营预算的审计。主要是预算编制是否合理可行,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如何。

第二,资金运用的效益审计。围绕单位或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的效益评价,考核资产经营和业绩等的效率和效果。揭示其中存在的立项不科学、决策失误、损失浪费、效益低下等问题。

第三,组织管理的审计。对组织内部的各项管理机能进行审计,找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促进提高经济效益。

第四,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通过内部控制审计促使企业不断完善并切实有效地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第五,经营决策的审计。内审部门没有经营决策权,但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发挥其监督评价经营决策可行性和合理性的作用。如在决策前对经济指标的计算及其结果进行验证;在决策中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筛选和评价,为确定最优方案提供依据。

第六,投资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审计。主要是对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建设项目成本核算进行审计和评价,以及对项目造价进行审计,控制造价。

六、如何评价企业经济效益

第一,要选择适当的评价标准,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审计项目后,应结合对被审计单位的审前调查,了解主要业务的特征、生产工艺和技术特点、管理方式等,在遵循科学、有效、相关、可操作性原则基础上,确立审计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设置应该简略、清晰,便于操作和考核。指标内容和计算,均力求简单、易于使用。

第二,针对不同的效益审计项目,灵活运用审计指标体系。在实施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活动时,可能采用某一项标准,如当期的经营计划;也可能在同一项目或对其中不同的审计事实采用几个不同的标准,如既采用当期的经营计划,又依据历史最好水平,并考虑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等,来评价企业经济活动体现的效益优劣,并由此找出差距,发掘潜力,提高效益。

由于各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在考核企业经济效益时,所运用的考核指标也不同。就某一项具体的指标而言,其运用过程和要求也是有区别的。在考核企业经济效益时,应注意将上述指标作为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来运用,防止片面地、僵化地运用这些指标。否则,便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评价标准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审计人员作大量细致的工作。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注意经验的积累,积极收集有关经济活动资料,必要时要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努力把经济效益审计的基础资料搞扎实。有条件的内审机构可以指定专门人员负责评价标准的测算和建立工作。

第三,做出恰当评价结论。根据审计项目所取得的审计证据进行归集、整理、综合分析之后,就需要对照选定的评价标准,做出各个审计重点或分项目乃至整个项目的评价结论。

七、如何做好内部经济效益审计

做好经济效益审计的前提是提高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经济效益审计除了要运用财务审计和工程审计的方法外,还要运用经济活动分析法、经济预测方法等等,这就要求审计人员除了应具备财务、审计方面的知识以外,还要熟悉企业管理、运筹学、投资学、现代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还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经济效益审计除了要有专业审计人员参加外,还要吸收工程技术、投资决策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内行专家参加。

经济效益审计不同于财务审计,内容比其他审计更多、更复杂,实际操作难度更大,需要编制更具体和细致的审计计划及其实施方案,需要搜集的资料更为全面。在审计报告中着重指出制约经济效益提高的因素,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