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实用13篇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篇1

随后的11月13日,南京官方微博“南京”消息征集南京城市精神。在新的起点上。南京率先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深入开展“三争一创”实践活动。2002年确定的“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的南京精神已经不能满足南京今后的发展需要,迫切需要关于“新时期南京精神”的凝练概括和精准表述,既能反映南京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又能体现时代特征和价值追求,以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人心。

其实,不仅南京。江苏省其他城市也在着手重新确定城市精神。在江苏出台“三创三先”新精神的大背景下,以前的城市精神已不符合江苏各市与时俱进的大势。必须重新确立符合江苏新精神中蕴含的“敢为天下先”的新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城市特色+时代要求+广泛共识+易于传诵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在长期发展变迁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品格,是城市的灵魂和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不论是从已经确立表述语的城市,还是正在征求表述语的城市,我们发现城市精神的表述语存在这样一条定律:城市精神=城市特色+时代要求+广泛共识+易于传诵。

以北京精神为例,爱国是北京城市精神最深刻、最显著的特征,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它体现了北京市民所具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讲政治、顾大局、树正气、重奉献的时代精神,展现了北京时刻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心系国家发展、勇担时代使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包容体现在北京以自己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吸引、融合着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在今天北京各项事业迅猛发展的舞台上。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人。都能在北京寻找到发展的机会。厚德是北京3000多年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孕育的优秀内在品质,在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北京也必将继续弘扬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友爱、奉献、互助的人文精神,不断彰显人文关怀。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是城市活力之源,它体现了北京积极进取、追求进步的精神状态。近年来,北京在经济、科技、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创新精神,这也为城市精神形成提供了最广泛的民意基础。

除北京外,正在进行城市精神表述语征集的广东省和南京市对表述语的要求也体现了上述定律。广东省在新一轮的城市精神内涵征集启示中要求:“广东精神”内涵的提炼要富有深刻的价值内涵,能够集中代表广东人的人文精神:要符合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体现时代特征:要彰显广东(岭南)地域特色,体现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要易懂易记、朗朗上口,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广东精神”内涵的表述限于四个词语组合,每个词语限于2个或4个字。而南京市在征集“新时期南京精神”表述方式时,也要求“新时期南京精神”反映时代特征、体现南京特色:表述方式要言简意赅。易于记忆和传诵弘扬。

城市精神是在城市文化长期发展中孕育而出的独特精神品质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篇2

引言

走过不少城市(镇),常有似曾相识之感。这些城市尽管从地域上来说相距千里之遥,但缺乏各自的地域或文化特性。毫无特色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的一大问题,原因何在?归根结底,因为它们缺乏其特有的个性和意义象征,因此也就缺乏可识别性[1]。这种个性和意义应来自于城市从所处地域中所汲取的不同于其他地域的特性,城市的建设背离了自身所在地的乡土特征,是当今中国城市缺乏特色的原因之一。建设有特色的城市,必须走一条乡土之路。

一、城市特色的乡土之根

(一)乡土释义

“乡土”所涵盖的是一个非常宽广的领域概念。其基本释义有二:一指本乡本土、故乡,意指一个人出生的地方,先秦《列子天瑞》中的“友人去乡土、离六亲”是我国最早提出“乡土”一词的文字记载;二是泛指地方,《晋书・乐志下》有云:“乡土不同,河朔隆寒。”[2] 从其基本含义可以看出,乡土的范围可以从部落到村、市、县、地方,甚至国家,有狭义的和广义的理解。人们认同故土、辨别他乡,是因为每个地方有着有别于他方的区域特性,即其乡土性。乡土性不仅存在于乡村,同时也存在于城市和野外自然环境。从广义上讲,它不仅仅属于物质或视觉范畴,而且涵盖了一个地区所具有的地域自然特性和由此衍生出来的人文特性,与人类文明发展关系密切。一般地说,它是当时、当地人们整个生活方式的反映,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3]。

(二)乡土性与城市特色的形成

城市依托于某一地域而存在,与区域其他组成部分密切关联,它脱离不开自然赋予的物质特性,又不仅限于此。“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所处自然地域所孕育的人的创造使得城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出基于自然特性的人文特性。

城市的乡土性除了其自然特性外,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建成物质环境特性,包括城市生态系统特征、其历史及现存的形态特征、建筑特点及街区特征等;城市的文化环境特性,包括历史文化、艺术等;城市的社会环境特性,包括经济、生活方式、民俗民风、交往等;同时,还包括其动态发展。正是城市所具有的乡土特性,使城市具有了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和意义,也使它具有了可识别性及特色。从这一角度而言,乡土性的保持,是城市特色的基本策略之一。

中国城市环境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不断弱化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全球城市网络系统中社会文化的交互影响越来越强,市场主导背景下利益的驱动使城市所在地域的自然特性、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文特性逐渐转化,一些快速而短期性的建设模式忽略了城市所处区域自然特性的因素及根植于特定环境的社会文化因素,其结果使城市与所在地域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有机联系被割断[3]。利益驱动下的市场开发和建设往往着眼于眼前的个体物质利益,而不可能兼顾城市及其所在地域的整体利益,极易忽视该地域的自然承载能力和文化传承 [4]。城市的绿地系统、历史街区等对于城市特色建设至关重要的因素恰恰难以从经济角度激发市场,吸引投资,因此常成为经济利益的牺牲品,得不到有效保护和发展[5]。作为城市象征意义及其社会生活的载体,城市的空间特征一旦由大量的外来因素所占据,并且在众多城市中同时出现,必会同时引起历史文化的延续被割断,各城市自身的个性特征极易消失。

二、城市特色建设的乡土之路

大量中国城市中,在漫长岁月中积淀出的城市形态和传统文化等乡土特征正在逐步消失,必然城市个性消亡,城市特色的建设面临巨大挑战;同时,短期行为的快速建设极易形成城乡间的对立,割裂城乡及所处地域其他组成元素的联系,使城市的个性发展失去立足点,有违“城乡一体化”的总体目标。

城市的特色丧失因乡土性的缺失而起,脱离了原有乡土之根的城市建设,其特色无从谈起。重新认识和传承城市所在地域的自然和文化特性,挖掘其乡土根源,是一条值得思考的途径。

(一)基于乡土性广义理解的城市建设

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背景下,应从广义角度深层理解乡土的内涵,将城市与其所处的区域视为一个有机体,遵循复合系统原则进行研究和规划,深入挖掘城市特色营造的根本依据,保证城市的自然特性和人文特性基础,立足于其乡土性进行研究、规划设计与建设。

(二)城市乡土环境的要素评价与应用

城市特色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由于对具体城市处在区域乡土特性缺乏深入研究,尤其是对其物质及文化上各项组成要素的量化研究,使得乡土性的传承在规划设计与建设中无所依据,只能局限于功能性的规范指导或表面的视觉效果,城市的建设无法成为高效运作和区域自然肌理及文化传承的结合。与理论研究相对应,城市乡土性的缺失还在于规划建设过程中的技术的继承和更新问题。一方面由于观念局限可能导致规划与设计中对传统元素和技术的忽视;另一方面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等客观因素也对此有所制约。

谈论城市特色的丧失时日并不为短,然而问题日益严重,泛泛而谈或大声疾呼并不能成为城市特色丧失问题的解决途径。对于专业规划设计人员而言,如何使专业理论与技术的应用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是在城市规划建设角色链中得以发挥真正作用的要素。因此,切实可行的研究与应用势在必行。必须针对具体城市处在区域物质及文化上各项组成要素进行量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规划策略及设计导则。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完整的环境特征评价体系并切实贯彻运用十分重要。根据对城市乡土性的基本分析,笔者认为,对于城市环境特征要素的量化研究应包括城乡环境的生态状况、空间体系评价、城市社会生活和人文环境几个部分。

1.城乡环境的生态状况评价。如地理特征、植被及其他生物的多样性等。乡土性离不开生态基础,应建立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纽带,保持两者间的有机联系和完整性,形成渗透交融、具有地域内原有自然特性的生态网络[6];在城市中应以原有自然环境中的物种特色和配置模式为基础,结合自然基质,组织城市与乡村的绿色廊道和物种联系,建立城市区域自然环境斑块,从而形成良性循环[7]。同时,分析研究城市及区域在发展中的可承载能力,寻求城乡之间在空间资源上的快速整合,以使城市建设可持续。

2.城乡环境的空间体系评价。包括城乡间的空间联系、城市肌理、城市公共空间特性、城市街道及建筑物形式特点、城市标志物的个性等。具体应用中,应基于原有区域景观格局使建成与自然区域成交织渐变形态,形成良好过渡;以原有城市肌理的分析研究为基础,进行城市空间体系的组织,渐进发展,形成有机的空间格局,保持原有区域空间特征;人工物的建造活动应顺应自然,符合环境特点和历史传统。一方面,研究城市的起源和历史文物及街区等物质财富的特性,继承和发扬城市在物质形态上的传统和地方特色。城市中的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和绿化环境,以及某些传统的建筑形式,具有特定自然环境影响下长期形成的风格,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优秀物质文化遗产,并已成为城市的识别物,应加以继承和发展[5]。另一方面,在新的规划与设计中可提取相关元素进行创新,走“新乡土”之路,更为真实地表达新的建成环境与原有城市肌理之间的关联[8]。使城市在物质形态上的乡土性得以延续,加强城市的可识别性。此外,还应注意从传统的建造技术中汲取有用经验并加以发展,作为城市乡土性建设的技术支撑。

3.城市社会生活评价。包括城市所在区域的经济基础、生活方式及民俗活动等。通过这些乡土性要素指标的衡量与运用,权衡市场利益与城市总体利益,保持城市社会生活氛围的乡土性,体现不同城市的传统,形成显著差异从而构成独特的城市个性形象[9]。

4.城市人文环境评价。指长期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特性,包括其历史沿革、文化脉络与艺术类别与特征等,正是这些文化特性构成了一个地方的乡土情谊,使居留各其情依依,离去者有故土之思。

(三)基于乡土性研究的政策与建设管理

在当今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作为城市建设的的主导者,政府的政策及其管理措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政府、规划设计人员与公众组成的三角形角色链中,专业理论和技术在衡量各项因素和制定政策的过程所起的作用仍然可有很大改善空间。

在政策管理层面,应对乡土性问题密切关注,中国的城市发展应立足于自身的自然和人文特征,需要时刻关注脚下的这片土地[10]。首先,应基于城市乡土环境评价,对城乡的整体形态及文化建设进行长远战略性部署,健全各种规划建设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确保城市的建设在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传承地域特征;其次,对城市特色建设的研究、保护与建设资金给予全面支持和保障;第三,在各方利益和作用的权衡方面应进一步完善,重视公众对于属地感的需求以及专业知识的指导与支撑作用,以使各方力量在保持乡土性和城市特色营造的过程中起到最大效用。

结语

城市的特色及其生命力在于多样化与个性化,其根本保证在于其乡土性的保持。城市的加速发展、全球化等因素固然带来一系列冲击,然而客观因素最终因主观因素而起作用,因此,建设城市特色,必须将城市的乡土性问题置于时代背景下,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评价和研究,并付诸实践,走自己的乡土之路,使城市的发展从容应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交流和冲突,才能营造出城市的个性特色。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6-7.

[2]夏征农.辞海:缩印本[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15.

[3]肖达,张捷.在全球化进程中大城市周边地区的演变与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1998,(5):63-78.

[4]Lichfield N.Economics in Urban Conservation[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1-5.

[5]阮仪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J].上海城市规划,2004,(6):11-14.

[6]刘滨谊,温全平.城乡一体化绿地系统规划的若干思考[J].国际城市规划,2007,(1):84-89.

[7]郑醉文,沈清基.基于用地多样性评析的城市生态建设及规划调整[J].城市规划学刊,2008,(5):7-60.

[8]支文军,朱金良.中国新乡土建筑的当代策略[J].新建筑,2006,(6):6-82.

[9]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第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182.

[10]孙施文.中国的城市化之路怎么走[J].城市规划学刊,2005,(3):9-17.

Discussion on City’s Vernacular Way and Creation of Its Distinguishing Feature

GUO Cong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篇3

1 解读城市空间

1.1 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范畴很广的概念,由于文化背景、国别、历史以及法律制度等的不同,其理解及其含义也各不相同。公共空间,从字面上的意义来说,是区别于私有空间的一个概念,一般是指具有空间实体的形态特征,并且能够为市民提供生活服务以及社交的场所,它具有景观、宗教、商业、社区、交通、休憩性活动等城市。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功能为为市民提供生活服务,主要包括公共广场、公园、街道、绿地、自然景观等物理空间范畴。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其一:它是依附于城市建筑实体而存在的开放的空间体,受城市多种因素的制约,并具有空间的界面、围合、比例的空间体形态特征。其二: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是市民,它是市民社会活动的公共场所。

1.2 城市公共空间的特征

纵观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城市公共空间具有自然性、文化性、社会性、创造性、差异性的特征。自然性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属性和特征。每一个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均是基于这个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往往也是依据城市的自然条件。社会性。城市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人类依据各自的需求有意识地建造城市及其空间,并通过这种建造表达城市中人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创造性。人的能动性是城市公共空间具有不同特色的主导因素,将城市的自然性和社会性融合起来加以创造的做法是形成城市公共空间特色的基础和根基。每一个城市的公共空间及其景观的形成都是这个城市居民的创造性的体现。差异性。这是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差异性的主要原因。趋同性。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生活和交流的场所,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的流动和迁移,思想意识和经济活动的影响,特别是信息时代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使城市公共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呈现趋同的特征。文化性。城市文化和文化力是城市软实力的组成要素。在公共空间建设中,利用文化设施、文化活动及建筑艺术、环境艺术来表现城市文化主题特色,对提升环境文化品味和社会教养水平会起到潜移默化作用。

2 解读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的文化问题

城市文化和文化力是城市软实力的组成要素。在公共空间建设中,利用文化设施、文化活动及建筑艺术、环境艺术来表现城市文化主题特色,对提升环境文化品味和社会教养水平会起到潜移默化作用。

2.1 地域化与国际化

地域化与国际化应该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体。中国城市规划和建设多以具有国际性城市特征作为塑造城市形象和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建设发展目标。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多的城市陷入误区在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追风逐浪的现象屡见不鲜。世纪广场热、新天地热、微缩景园热、大草坪热、大树进城热等曾经盛行一时,在各地城镇都能找到巴黎凯旋门、北京天安门、圣彼得堡冬宫和华盛顿国会大厦等粗糙低劣的仿制品。这种不研究创造本土特色的城市建筑文化,却盲目克隆外国外地成果的行为是没有前途的,其所复制的东西因缺失文化价值,早晚会遭到被拆除的命运。有人说,当前中国人的仿制能力已从工业产品发展到城市和城区,是有一定根据的。在我国倡导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学发展进程中,在各行各业都在将“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的奋斗中,我们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也必须摆脱桎梏,走创新之路,用实际行动支持原创现代空间和建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地域化是在充分J知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对本土文化进行提升和凝练,具有特定地域的社会、经济、自然背景。而地方主义则表现为拒绝创新和融合,墨守成规,在城市公共空间已经不适宜城市发展和居民需求时,仍然坚守不变,最终趋于衰败。

2.2 功能化与视觉化

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规划设计点,而且是城市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就是伴随城市居民生活交流的需求而产生的。但目前,中国一些城市在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中却过度重视美化,忽略了实用功能性。在某一些城市的广场,道路过分的追求感官冲击,要大、要美、但是却忽略了一个城市公告空间应该有的功能性,使得占用了大量土地的城市公共空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一个做成交通干道的商业街,即使建筑再仿古,失去了商业街应有的功能,它使人们看到和想到的只是交通干道。丰富和美化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应是在保证其功能的基础上完成的,是通过景观建设体现城市生活和人们的价值观念的一种方式。

2.3 等级化与排他化

城市文化具有物质性和精神性。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物质性表现得最为明显,而精神性表现,特别是在城市生活中体会所形成的城市文化的表现则很难。在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时,通过某种设计可以体现城市的融合性和接纳性,也可以传达城市的排他胜和封闭性。等级化与排他化是城市文化综合性特征的表象。等级化是指功能等级化,而排他化则是因为身份不同而导致的空间分异。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要积极倡导与实践人性化设计理念,创建人性场所:尺度宜人,设施完善,通达便利,供人自由平等享受;一般不需要“宏大叙事”,而是处处为普通人的普通事着想,夏可乘凉,冬可纳阳,坐有椅凳,行有甬道,赏有风景,娱有场地,一切皆为使用者的舒适和惬意。

结束语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篇4

城市雕塑由于具有环境性、地域性、公共性、社会性等特点,一件城市雕塑作品首先要考虑的是所在地的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而创造性、美感等艺术价值必须与环境因素综合考虑。城市雕塑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公共性与社会性,他面对的是非设定的、不同阶层的社会公众。

以深圳城市雕塑――《深圳人的一天》为例,《深圳人的一天)雕塑群为打工者提供了一个免费的接触艺术场所,这在更大的程度上体现出城市公共艺术的开放性、公共性与和谐的“市民精神”;充分体现了深圳城市的特点,雕塑的过程充分发动了各个阶层的参与,雕塑群凝固了在特区工作、谋生和奋斗的各路人群的辛酸和喜悦、成功与失落的普通人的寻常故事。该雕塑成功的建立起与公众亲和、密切相融而互动的观赏模式,使观者和介入其间者与艺术之间的主客体界面趋于淡化,而在这当中使观者的内在情感趋于愉乐与提升,使得城市雕塑成为提供给公众自由参观,或可触摸、依偎甚至于攀缘其间的展示形态,以缓解城市高密度、高层化建筑群构成的居住和办公环境对人造成的压抑和排斥,从而成为一种公众性的生活的艺术。

二、文化生态的融合性特征

现代城市在社会文化或物质形态方面都产生了极为丰富和深刻的变化,城市文化环境面临着流行性文化的侵蚀以及学术性文化的冲击,呈现出一种不同文化层次交流、互动和共存的多元景观。它们相互依托、交流,形成一种动态的有机组织,城市环境日益显现出开放和流动的特点,使现代城市雕塑创作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城市雕塑家要将作品置于现代城市公共环境,就必须考虑环境因素的变量,考虑城市雕塑的观念形态与大众日常生活审美形态这样两种不同文化性质的冲撞与结合。这就需要现代城市雕塑的创作除了考虑美学等方面的因素外,最重要的还要考虑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生态关系与城市环境的互动。

城市雕塑给予人们视觉感受的综合印象,是人们心中对城市环境的体验和历史的关联,使自然和人文景观获得象征意义。因此,成功的城市雕塑,必须实现与环境之间的对话,才能在城市环境中表达它特定的环境语言含义。

三、公共空间的标志性特征

唐代长安城的区域划分依靠的是宫苑、里坊城墙。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述的市井划分依靠的是门楼牌坊,达到街区、寺庙的区域识别标示。欧洲城市由于较早关注城市的的公共开放空间,城市雕塑成为区分具有不同功能区域的有效标示,形成了区域品牌的认知,以及文化形象、精神表现的传达。

城市雕塑“标识性”的功能无疑是增强了城市的可识别性,可识别性伴随着的是城市的识别、记忆与联想。城市雕塑在城市中具有定向与导向的功能,它本身听目有的识别物、参照物的功能使其更容易被记忆。其易记忆性增强了城市空间的识别性与可记忆性,因此城市标志性雕塑也成为唤起城市记忆的关键要素。

四、消费时代的世俗性特征

1990年代以来,当代雕塑已从1980年代新潮美术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借鉴和挪用转向对大众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对中国当下现实问题的关注。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全球化的加速,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的背景下,当代城市雕塑把大众文化作为主要的艺术资源来使用并非是一种偶然,而是一个关键性的选择,并且已成为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现象。

当实雕塑的批判性和指向性的功能,伴随着轻松的视觉载体和通俗易懂的写实语言,让大众的视觉在摆脱传统严肃和精英文化的审美局限的同时,人们更关心的是雕塑在思考着什么。尽管不能用精英主义的立场去看待大众的消费文化,但大众的消费文化也足以说明大众对文化权利的民主诉求。不管在何种意义上对艺术进行消费,大众总能从中找到自己,找到他们寻求的价值。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相对于文化贵族时代,大众对雕塑艺术消费的过程正是“彰显自我,昭示民主”的过程。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篇5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整体推进,城市郊区的土地不断被征用,在国家政策的帮扶、带动下这些农民走向城市,在我国二元户籍制度的背景下,这些失地农民的户籍变更为“城镇居民”而成为一个特殊群体――城市中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的居住空间转移到城市,但其思想观念、社会关系、生存技能等社会化要素仍旧处于失地前的状态。“失地农民”的身份界定属于一种现实描述范畴,但就其社会角色发展角度下的“城镇居民”身份而言,很多社会化要素缺失,这就引发了失地农民本身的城市融入现状的诸多问题:就业、社会保障、文化适应、人际关系重构等。学界就此类问题的解答做了多角度的探析和实践,其中以社会工作介入的角度较为常见,“无论是出发点、过程,还是从结果的角度看,社会工作都是在帮助人,所以,助人是社会工作的本质”[1],社会工作以“助人”为本质内容,受失地农民城市融入堪忧状态和受助需要的引发,是失地农民的生存状态与社会工作本身的性质相契的显像。

一、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城市融入任务概述

失地农民的城市生活由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生活要素的缺失而成了似是而非的“城镇居民”,仅在户籍管理和居住空间分布上是“城镇居民”,而实质上就业、政治主动性、文娱生活性质等生活要素不足甚至是缺位的。对被征地农民的安置、保障工作的错漏,造成了“失地农民”的情感波动、身份认知等城市融入障碍的次生问题。失地农民最显著的特征是土地使用权的被动丧失和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城镇居民身份与其作为农民的基本职业技能的脱离是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主要障碍。失地农民具备农民生产和生活技能却丧失了土地生产资料,作为城镇居民却没有适应的职业,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处于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的混合状态。解答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相关研究从失地农民所面临的困难着手,以失地农民生活中的问题作为社会工作介入任务的研究和实践方式获得了一定收效,同时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中远期生活任务的解答等问题。

探析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影响是该行动的总结和优化的必要准备,是评估社会工作实践效用的依据,也是解答失地农民城市融入问题的理性自勉。鉴于以社会工作的任务为介入参考变量的丰富理论成果、实践应用也最为广泛,更重要的是,社会工作任务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纲领,对社会工作任务的评析成为优化社会工作实践的必要准备,为进一步促进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努力奠定坚实的基础。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城市融入影响的发生受多类因素的制约,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和评析是优化社会工作介入影响的必要准备,也是失地农民城市融入问题解答的效率保障。“征地补偿”、“就业”、“社会保障”和“精神文化生活”四项问题是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重要指标,“不理性的观念和想法”是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内在因素,这五项内容的应对是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城市融入任务的主要表现。

二、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城市融入任务的影响效用评析

(一)调节征地补偿的效用评析

失地农民所获得的征地补偿成为其开始城市生活的启动资金,失地农民普遍关心征地补偿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某些地区由于不规范的操作,拖欠、挤占、截留、挪用等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失地农民得不到应有的补偿”[2],这些事件的不当处理成为诱发失地农民社会问题的主要因素,社会工作以调节征地补偿作为任务既是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失地农民能够调整情绪、理性地安排城市新生活的关键。就当前社会工作的开展现状来看,以征地补偿作为社会工作介入任务的效果欠佳。该任务的起始点应该在征地补偿的协商阶段而非在补偿发生后的时间段,以征地补偿作为社会工作的任务的恰适介入时间应界定在征地补偿开展过程的倡议和行动鲜见。征地补偿问题的介入在时效上的落后导致社会工作介入只能就失地农民情绪安抚做出弥补性工作,而无法帮助在征地补偿过程中处于权益、政策、法律弱势地位的农民得到相应的支持;再者,社会工作者的“增权”能力的限制使得社会工作者表现出权益立场的模糊性,社会工作者介入时的立场受到农民的怀疑而导致以征地补偿为工作任务的影响效用进一步受到弱化;第三,由于失地农民获得了现金补偿,补偿金常常大于其多年的劳作积蓄,在缺乏中远期生活任务的控制下所发生的补偿金被挥霍现象屡见,社会工作很少把挥霍补偿金问题作为介入任务。

(二)促进就业的效用评析

“就业问题成为了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如果社区不能为他们在就业上提供必要的帮助,那么对社区的认同感是无法建立起来的”[3],就业问题是失地农民城市融入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失地后的就业问题是失地农民普遍关心的生存事件,“文化程度不高,缺乏非农就业技能,在就业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的失地农民,相当一部分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4],就业状态直接关系到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中远期效果,社会工作应以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作为工作的主要任务。国家在舆论导向、政策帮扶、组织领导等多方面以社会工作行政的途径就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做出了多种努力,很多失地农民对这种努力未知悉的状态暴露出社会工作行政宣传和落实的低水平效果。社会工作者也针对失地农民自身在就业心态、能力培训、宣传、中介服务等方面做了多类具体工作,但因社会工作者只是中间人而限制了影响效果,就业的落实还需要用人单位与失地农民的共同努力。失地农民就业的性质、质量、稳定性等内容应该在就业评价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但不少理论成果和媒体宣传仅仅把就业率作为噱头粉饰就业状况。就业状况主要取决于失地农民自身的因素,包括社会工作的介入在内的社会环境仅仅是影响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外因,除了着力提升失地农民就业能力的途径外,失地农民就业难题还需要准备好退路,牺牲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成为就业问题退路的伦理支撑。

(三)完善社会保障的效用评析

失地农民充分参与社会保障的状况是城乡居民生活状态的重要区别,充分参与并享有社会保障权益是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重要指标。相对其他工作任务而言,社会工作促进失地农民参与社会保障任务的效果具体、翔实,这既得益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化,也得益于社会工作者在社会保障政策的支持下全面、深入地开展工作。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获得了失地农民的广泛支持,多数失地农民受可见的、近期的受益影响而充分地参与到此类社会保障工作中。对失地农民应该优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给予适当的制度倾斜,促进失地农民主动参与社会保障的积极性,有的研究者建议“完善就业保障机制,妥善安排失地农民就业,保证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5],这是当代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应该优先考量的问题。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工作还需要在社会保障内容上进一步丰富,还应该针对失地农民对社会保障的人文精神和远期功用做出相应的宣传和引导。

(四)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效用评析

精神文化生活的差异是城乡居民生活状态差别的表现,也影响着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失地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状态是其城市融入的重要监测点,也是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促进因素。促进失地农民社区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是社会工作介入任务的常见内容,但因为以社区为背景、以社会居民为主体的特征反而使得失地农民产生了市民身份的隔阂感。“由于失地农民整体上适应城市的能力和资源有限,从而限制了其向居住地之外去拓展社会联系和获得更广泛的社会支持的能力。这导致他们更多的是在其居住的地域空间内基于仍然保留的乡村社区传统(意识、习惯等)和部分血缘关系来建立新的社会联系”[6],特定社区背景强化了失地农民的身份特征,该任务特征的逻辑背景已经设定了农民与城市的生存领域差异,这是“好心做坏事”的典型表现,以失地农民为主体的社区文化建设应该扬弃社区成员的身份限定而走向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繁荣精神文化生活作为社会工作的任务应该向家庭和社会这两极发力,家庭永远是个体生活的主要微环境,社会是个体成长的外环境。以促进家庭和谐作为社会工作任务能够满足失地农民精神需求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以促进社会和谐作为社会工作任务能够保证精神需求的时代特征和公众属性,社区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中间体应该调整好角色意识以避免覆盖家庭文化、钝化社会文化的后果。社会工作需要做的是保证社区精神文化生活的有序性即可,促进家庭精神文化建设、促进社会精神文化生活对家庭精神文化生活的积极影响才是此项任务的根本。

(五)应对不理性的观念和想法的效用评析

失地农民的各类城市生活问题及其应对行为均受到思想、观念的影响,在特定问题中表现为不同的内容,以失地农民的不理性的观念和想法作为社会工作的任务尚无系统的研究和实践。“社会工作者及其相关人员(包括民政部门和街道等)对弱势群体的介入,主要是抽象的、理性的宏观层面及制度的设计和建设方面,而被征地农民,特别是有劳动能力的被征地农民的需求却是具体的,不一定都是理性的”[7],失地农民城市融入进程中产生了普遍不理性的观念和想法,表现得比较突出的有:征地补偿偏见、个体视角下忽视集体利益、社会保障功用不清、城市生活的利弊不明等,社会工作者应该对这些问题的发生和应答有着正确、客观的认识,才能引导失地农民做出合理的评价并引发恰当的应对行为。宏观性的征地补偿政策对实地农民微观、具体的问题难以面面俱到,也“由于当地政府在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可能会在征地过程中损害到农民的利益”[8],征地补偿工作虽然出现了执行错漏,但征地补偿矛盾的主要成因在于失地农民对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及其补偿法规的不理性观念;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常常从自身的感受出发难以顾及后者,失地农民的利益诉求应该放在国家背景中理解和应答;失地农民没有对社会保障获得全面和长期效应的科学认识而对其产生了质疑,社会保障对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长期效应应该被充分理解和认同;“事实上农民的素质层面跟不上物质层面的转换速度,与现代城市不相适应的思想和习惯并没有随着身份的改变而改变”[9],失地农民素质层面落后使得在评价城市生活时只注意了城市环境的不便和缺失,没有关注也没有充分利用城市生活的优势成为失地农民不理性认知的主要表现。对不理性的观念和想法的认识和评价直接关系到社会工作者在失地农民面前的政治形象和道德地位,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具体工作已经处理过上述常见的一些不理性观念和想法,只是未能视其为工作方法的策略和工作内容的深度而缺少应有的重视。介入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工作效用受到了不利影响,必须强化社会工作者的政治立场和道德水平以避免“助人自助”意愿的原则缺失。

三、余论

除了本文所述之社会工作任务的五项内容,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也可以从其他角度加以评析,孟传慧在《被征地农民的群体分化与社区融合》的相关研究中将失地农民群体分为“发展型”、“稳定型”和“贫困型”三种类型的参照系成为研究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城市融入影响的有益创新,失地农民的年龄因素、教育背景也是影响社会工作介入的重要变量,社会工作组织与机构的主体构成对失地农民城市融入影响的分析有着积极作用,此类因素的影响分析也是反思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效用的重要凭据。鉴于社会工作任务作为介入行动的直观性和针对性,对这种视角的论述成为优先开展的工作。对社会工作任务介入失地农民城市融入影响效用进行评析有利于促进该工作的精细化,也为其他介入的视角提供了评价参考。需要注意的是,各种社会工作任务的界定和完成常常以交叉形式出现,这个问题成为研究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影响的长期任务。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城市融入任务的影响评析是社会工作实践的有益反思,在反思中我们认识到了社会工作在应答失地农民城市融入问题中所获得的成就,更重要的是,我们总结了经验和不足,为进一步开展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实践获取了有益的思想营养。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2]王丽丽.失地农民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3):53.

[3]卢春,丁希.熟人社会的瓦解――失地农民社区的内在变革及其治理策略[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2):120.

[4]周军一,刘晓霞.失地农民市民化身份转换的障碍分析及其对策[J].理论探讨,2010(2):93.

[5]张慧.城市化进程中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1(4):528.

[6]汪萍.失地农民社区重建何以可能[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188.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篇6

1 城镇化简析

1.1 城镇化定义

城镇化就是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活动中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非农业活动比重上升。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的经济结构变动相适应,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此消彼长,居民的建设表现与其生活方式逐渐稳定,这个过程被称为城镇化过程。就现在而言,城镇化水平的高低视其占总人口的比例大小而定。

1.2 城镇化特征

城镇化有四方面的特征:时间特征。主要表现为城镇化过程与阶段的统一,以渐进为主;空间特征。主要表现为城市与城镇的结合,在这二者结合期以城镇为主;就业特征。主要表现为以非农为主,就业特征就是农业人口向城市涌进的过程中人员就业问题;生活方式特征。从世界城镇化发展类型看可分为发达型城镇化与发展型城镇化两种。

城镇化进程必然会引起就业结构、投资结构以及土地结构的改变。城镇化致使大量人口进入城市,耕地问题也会随之出现。本论文就城镇化与耕地保护问题做以下阐述。

2 促进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

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要协调发展,要创新耕地保护意识,克服城镇化建设中对耕地保护的不利因素;改革耕地保护制度,协调好土地规划和城镇规划。

2.1 强化耕地保护意识,提高社会参与度

随着人们对生活需求的变化,耕地保护的内涵也随之改变。农业生产从最基本的谷物生产开始向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转变,拓展耕地保护理念,坚持生态型保护理念。一定要高度重视耕地的非生产,要让耕地生产为城镇化发展服务,提升耕地的潜在效用、生态效益,要提高城镇与农村居民保护耕地的主动性。要改变城市人口的传统观念,误认为耕地与城市的发展没有关系并对土地持漠不关心的态度。这是一种错误观念,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相辅相成的,城镇化的发展是离不开土地的生产价值的,因此要强化耕地保护意识,提高社会参与度。

2.2 创新土地保护制度,统筹城乡发展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城镇土地的扩张呈无序状态,这就体现出土地制度存在漏洞不够完善。因此,加快、加强土地制度改革是减少土地资源浪费、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关键,同时也可有效保护耕地资源。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变更管理,公益性土地使用和经营性土地使用要严格进行区分,对土地使用变性也要严格控制。对于征地标准一定要按照市场征地价格对被征用土地所有者进行补偿。要完善土地市场,加强制度保障,建立统一的土地市场调节建设用地供应,完善土地拍卖以及实施细则,鼓励拍卖土地转让,促进闲置土地开发再利用,减少土地浪费。在创新土地保护制度过程中要促进农民进城集中居住。这就要采取优惠政策,更重要的是落实补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只有创新土地保护制度,才能让土地得到最大的利用价值,才能让城乡得以统筹发展。

2.3 确定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保护现有耕地

城镇化发展一直坚持大中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要充分考虑城镇化的发展规律以及各个区域的差异性。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当当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达到30%以上时,城镇化进程会加速发展,这将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个趋势的驱动下,耕地面积将面临着更大挑战。城镇的扩建需要大量土地资源作为支撑,而城市化中的土地已所剩无几,为了满足城市的发展势必要进行扩建,对耕地资源进行征用。在征用过程中要根据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和区域的发展情况进行合理规划。

参考文献

[1] 楼江.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管理方法与实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钱文荣.城市化过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 张全景.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耕地保护绩效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篇7

本研究选择人民教育出版社(PEP)2003年6月以来陆续出版的“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共八册,供六年制小学3年级~6年级学生使用。

2.分析方法

根据分析维度的不同结合使用频度差异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教科书城市与农村的区域性的分析,主要以教科书中的图片和“活动”为分析内容,分别以明显城市特色、明显农村特色、中性特色作归类统计。根据统计结果,然后结合图片和课文中的具体内容来分析教科书所反映的城乡特征。

二、分析

1.城乡特色图片频度差异

(1)城乡区域性特征总趋势

从上表可以看出,八册教科书中图片所呈现的城乡区域性特征有下列变化趋势:随着年级的增长明显城市特色的图片与明显农村特色的图片数量之间的差距有缩小的趋势,中性的图片相对增长幅度较大;八册教科书中,中性类图片所占比例最高,城市特色图片次之,而具有农村特色的图片相对较少,特别是3~4年级的四册教科书中明显城市特色的图片所占的比重相对比较大,与明显农村特色的图片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2)反映城乡特色的图片所呈现的城乡特征

①反映城市特色图片的特征

在城市图片中,占比例最多的是基础设施,共112个图片,如高楼大厦、小区设施、城市交通设施等。除了基础设施外,具有城市特色图片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城市家庭图大大增多,在前四册教科书中以绝对的优势远远高于其他类图片,明显体现出现代城市家庭生活的新形象。此外,城市图片中还出现了一些体现新科技成果的事物,如新型燃料电池汽车、天然气燃料汽车、磁悬浮列车。

城市化特色是教科书的一个突出特征,这不仅体现在各种公用设施、家庭的摆设布局、城市交通状况等方面,还体现在作为教科书主人的儿童,他们的装束、言语、行动等都透漏着城市性气氛,而农村的孩子却成了特殊群体。

②反映农村特色图片的特征

从数量上看,相对于出现比例较高的城市家庭图片而言,反映农村家庭状况的图片极为稀少。反映具有农村特色的学校图片也相对较少,是以外来形象出现在教科书中,如“了解不同的学校、教室”一单元就出现了两个农村学校和一所山区教室;还有一所农村学校图片是为了反映教师的劳动。

从性质上看,出现了一些反映农村的消极现象,如农民在公路上晒农作物阻碍了交通;自称是乡下人的陌生人是危险人物的象征;“巫婆”等现象。贫穷落后的状况仍然是农村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以上这些图片都从某些方面体现了农村的状况,但是,与城市特色的内容相比,反映农村状况的内容在八册教科书中所占的比例是极其稀少的。在以城市为主的教科书中,农村的事物往往是以一种“外在的”事物出现在教科书中。

(3)中性图片

在三类图片中中性图片所占的比例最大,主要是一些关于人物、景物、风俗习惯、文化风情、自然风光、历史文物的图片和内容。主要内容反映了我国的历史和一些地理常识以及我们国家的民间艺术,另外反映了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景、文化艺术、风俗习惯、著名人物。

虽然这部分内容是以中性色彩出现在教科书中,但是,无论是风景名胜、各地名食、风俗人情还是我国的文化历史、名人轶事、国家大事、地理地形等,城市人都可以利用旅游、电脑、报纸、家人的讲述等一切有利资源通过便捷的渠道获得相关的信息,这使得城市儿童从小就显得比农村儿童“博学、聪明、见识广”,而农村儿童占有的文化资源相对较贫乏,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较狭窄,除了自己的努力外别无其他的途径。应该说,中性图片内容更适合于城市儿童阅读,或者说,相对于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处于劣势地位的农村儿童而言,城市儿童更容易接受中性的教科书内容,这使得农村儿童在接受教科书的过程中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

仅从教科书中出现的儿童所从事的活动类别这一项来看,可以发现城市儿童的活动是多彩的,而且需要一定经济资本才可以参加,如踢足球、做实验、参加科技活动、参观博物馆等,而农村儿童的活动却相对较贫乏,往往局限于做家务。可见,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城市儿童处于绝对的优势,“令人羡慕”,而农村孩子则处于相对的劣势地位,总是比城市儿童显得落后、孤陋寡闻。

2.学习活动

与以往的社会课教科书不同的一个方面是,品德与社会课教科书安排了大量的活动,那么这些活动对城市与农村儿童的学习是否都合适,这也是本研究对城乡区域性特征考察的一个内容。

八册教科书中共有76个学习活动设计,中性的学习活动所占比例最大,有54个,占活动总数的71.05%;有22个活动安排比较适合城市儿童,我们计作城市特色的学习活动,占活动总数的28.95%。从各类活动的频数差异来看,教科书中中性的活动居多,城市特色的活动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没有出现农村特色的活动。由此可见,八册教科书中设计的学习活动数量在城乡区域性特征上比较倾向于城市儿童。

下面分别对两类活动(中性活动和城市特征的活动)的内容以及对进行活动所适用的条件进行具体的分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这样一个活动“画画自己的家”,该活动让每个儿童画自己的家,教科书中出现了两个图片,其中一个是高楼式的城市家庭,一个是农村家庭,由此来引导每一个儿童画自己的家庭。这个活动对于农村与城市的儿童都是适用的,照顾到了城乡儿童的现实状况,也有利于引导儿童认识处于不同地域的家庭状况。但是,这样的活动设计在教科书中的数量是极其有限的。总的来说,教科书中的活动设计比较适合城市儿童学习。

三、结果与思考

从本研究所分析的八册社会课教科书来看,表达城乡内容的图片和课文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具体内容上都有显著差异。这说明,新版社会课教科书的文化偏向仍然存在,主要体现了一种城市化的价值取向。由此形成了农村儿童弱势群体与城市儿童优势群体在学业成绩获得机会上的不平等现象,造成了教育上的不公正;另一方面,对城乡状况的不恰当表述也不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城乡角色意识,容易造成对弱势群体的文化偏见与文化歧视。

参考文献

[1] 郭晓明.论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公正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

[2] [英]M·F·D·扬.课程作为社会构成知识的一种研究取向[A].厉以贤.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集[C].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1992.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篇8

在现代城市现代生活中,公共艺术越来越多地被容入到城市建设之中,担负着传播文化艺术、塑造城市环境、改变生存状态、促进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职责,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1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又被称为社会艺术,形成于八十年代的新词。它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最早提出这个概念是德国。公共艺术可以理解为:设计者为特定的空间所设计的公共艺术作品。它存在于公共空间,是公众的共同享有的公共资源。其主要特征是,社会群众所有、体现公共精神,以及能够与社会群众产生互动。 随着人们精神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国内公共艺术发展的现状

公共艺术虽然起源于欧洲,但是我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八十年代初逐渐应用于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开始步入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进程。首先在北京、天津、广州、上海等较大城市,还专门为此作为成立公共艺术建设管理机构。并结合城市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城市风格、城市品位等相继出台了有关公共艺术管理及措施规定,为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保障。到了九十年代,公共艺术的发展是以塑造城市格调、提升城市环境、增加文化气息为目的,已成为展现城市文化的最为亮丽风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成绩。很多城市都大力发展公共艺术,将公共艺术带进社区、广场、商服中心、城市绿地等公共场所。在为公众提供休闲娱乐的同时,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公共艺术带来的文化氛围,城市的文化品位提升以及城市独特的个性。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国的城市文化发展并不均衡性,不少地方也出现很多偏差。有的历史文化名城遭到严重破坏,许多象征城市历史与文化气息的重要标志已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大的建筑和现代化的设施。当前我们正处在挽救城市文化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保护这些城市的历史痕迹,传承这座城市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在加快现代城市建设步伐的同时,更要重视加强公共艺术的发展,使每个城市都能保留展现出独特的个性。

3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座城市因受到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展现出城市的文化特色也各不相同,有自己特有的一条发展轨迹。在城市文化传承中也蕴含着许多公众社会的风俗文化、历史变迁等传奇故事,这些故事共同构成了城市文化。公共艺术恰恰就是通过自身独特鲜明的魅力将城市文化内涵彰显出来,表现出这个城市的个性特征和历史文脉。由此可见,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艺术可映拖城市的时代特征。在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中总会体现时代特征,彰显这座城市特有的拼搏、创新、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例如,就两座“牛”雕塑来说,中国深圳的一头是《开荒牛》,充分表现出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和我向世界开放的窗口,生动地再现了深圳这座城市的开放、奋斗、勤勉、自信的精神气质。美国华尔街的另一头是《华尔街铜牛》它立足于世界金融中心纽约证交所门前,只要铜牛在,股市就能永保“牛”市,寓意着力量和勇敢。两头雕塑的牛虽然创意有所不同,但是反映时代积极向上精神寓意特征相同。

(2)公共艺术可传承城市文化传统。通过独特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彰显特有的公共艺术象征,可以使我们感知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气息。例如,当我们看到《五羊群雕》马上就会联想到广州,这是为庆祝建国十周年而创作的,象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羊城”便是由此而得名,这座雕塑也成为广州的标志性雕塑。

(3)公共艺术可展现城市的光辉历史。优秀的公共艺术品都集中体现了人类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历史故事。例如,比利时首都的标志性雕塑《尿童》,这座雕像位于布鲁塞尔中心广场,其背后流传着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当侵略者想用炸药将城市炸毁紧急时刻,小于连急中生智,用尿液浇灭了导火索,布鲁塞尔因此获得了重生。人民为了纪念和感激它就塑造了这座雕像。它因此成为勇敢、光荣、爱国、胜利的象征,而这座雕像则让世人记住了小于连和布鲁塞尔。

(4)公共艺术可为城市增添了文化气息。城市文化离不开公共艺术作品的烘托,公共艺术以其开放性、娱乐性、审美性为社会公众带来更多美好的享受。公共艺术和城市建筑,道路景观等公共设施的结合,不断地深入到公众生活的各个角落。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城市整体布局,美丽环保的城市绿地为民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新颖别致的城市雕塑,为民众的文化生活注入了丰富的内涵,增添城市的文化气息。

4结束语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正在不断应用于城市文化建设,它集中体现了社会公众生活理念,是城市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随着中外公共艺术的快速发展,必然为城市带来文化发展新的生机和活力,公共艺术不仅表现城市历史文脉,也彰显着每个城市与众不同的个性,是文化、历史、环境、审美的综合体,也成为城市独特的标志。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篇9

一、城市公共艺术地域文化的内涵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范围内长期生活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以及劳动中形成的具有十分突出的地方特色,包含着生活于此地的人们的文化价值取向、传统观念以及生活习惯的物质体现。它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自然环境,每个地区由于具体的位置以及特殊地形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例如我国南北在自然景观上所呈现出来的差异;第二个方面是人文环境,它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因为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习惯,从而使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与此相关的人文特色;第三个方面是社会环境,这主要是由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共同组成着丰富的社会环境,具体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信息传播与收集方式以及生活态度等。这些物质与非物质的形态共同组成了地域特色,经过历史的发展、沉淀以及演绎,保留其精华部分[2],经过艺术家创造性的发展,将它们镌刻在城市公共场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公共艺术。以下的图片部分是城市在进行公共设施建设中,所体现出的地域特征,图一:城市中的景观小品;图二:香港城市公共艺术作品。

二、城市公共艺术地域特征缺失的原因

(一)城市规划与设计者没有挖掘民族文化特色

城市公共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承载着市民对自己城市的浓厚情感,它们成为城市发展过程的见证者。但是,现在许多的城市公共艺术片面化地追求技术以及材料的美观,严重忽视了城市本应该体现的地域文化内涵,从而使得城市的公共艺术难以体现出城市文化的厚重感[3]。出现这些方面的缺失,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工作者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在进行城市的规划时没有深入挖掘城市的独特价值,没有认真地领略民族文化的价值,从而将城市的规划与发展不断地领向只有形式却没有独特内容的发展方向。

(二)过度追求经济价值而忽视了城市公共艺术特征

城市居住环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综合能力,因为在这个评价中包含着经济文化、政治建设以及历史状况等。在这些因素中,具有鲜明环境特色的城市公共艺术是一个重要的结合点,所以它在这个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人们普遍追求现代化的体验,使得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上完全放弃了地域文化的价值,单纯地将城市公共艺术作为一个连接点进行建设,极大地降低了城市所包含的文化价值与情感意义。

(三)政府对于城市公共艺术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经济,使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全身心地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对于城市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工作,也急需要通过人们可以目睹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政府对此项工作也会给予大量的技术、资金以及人力的支持,通过这些显而易见的城市公共设施可以很好地展现城市发展的面貌,满足政府对于政绩的追求。也正因如此,他们没有将城市公共艺术的地域特征体现出来,从而导致城市公共艺术严重缺失地域特征,使得许多城市的公共建筑出现“统一化”[4]。

三、城市地域特征在公共艺术方面的体现形式

城市公共艺术与特定的城市环境、人文、风俗以及文化等都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所以在进行城市公共艺术规划与建设时,要注重在以上这些方面融入地域特色文化元素。

(一)根据城市所处的具体环境设计公共艺术的形式

我国有着广袤的地理范围,每个地区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例如北京的胡同文化、赣州的街巷文化、北方宏大的庭院之美以及江南精致玲珑之美,它们各具特色,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所以在进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时,首先要求设计者要脚踏实地进行调查工作,只有充分了解当地的自然景观之后,才能找出城市独特的自然之美;其次,设计者还要了解城市的发展历史情况,在历史的变迁中所经历的事件,都是城市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正是因为这些历史的积淀,才使得城市的发展具有自己的属性;最后,要根据城市的经济社会情况、市民生活现状以及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等进行调查和研究,尤其是目前已经存在的公共艺术进行广范的民意征集,让人们反映出自己对城市公共艺术的需求。通过这些方式进行合理的安排布局,使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能够更好的体现出地域特色,反映城市居民对城市公共艺术的情感寄托。

(二)将城市公共艺术的特点与城市持续发展相结合

城市是对一定范围内的文化价值进行收藏,在保持文化底蕴中促进城市的发展,尤其是那些独具特色的文化因素。例如在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城市中,人们穿着的服饰就包含着自己对本地区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它们可以作为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基本元素之一,并且将它们提炼出来,为城市公共艺术添加色彩。再者就是在充分满足地域文化特色时,要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5],从城市的经济和环境资源方面来看,建设城市的公共艺术不仅要体现出独特之处,而且要为城市的发展方向做出指引,不能使城市的发展只注重文化的部分,将我国对地方建设所出台并实施的政策与城市的实际发展相结合,寻找出促进城市发展的方向与道路,将城市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艺术之园。

(三)将公共艺术建设成为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城市是居民长期的生活场所,居民经历城市从无到有,从贫瘠到富裕的过程,在当前的社会中,城市的发展面貌已经逐步走向现代化,然而对于生活于此的人们,却对它的发展充满感慨。所以在建设城市公共艺术时,需要将人们对于这种艺术的情感因素考虑进去,通过与人们的沟通,获得能够代表公众意愿的观点,将它们在设计城市公共艺术时积极融入。这不仅是体现人们对城市形象所表达的情感,也是关乎城市人们之间建立友好交流的方式,只有将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体现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之处,才能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乐园。

四、结语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在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体现,在进行建设时,将城市的公共建筑与独具特色的地域发展相结合,需要城市规划设计者通过地域的个性特征为依托,利用自己的艺术创造能力,通过城市公共建筑这样的载体展现出来。这不仅需要城市居民的广泛参与,而且还要在设计中体现出他们对城市的独特情感体验。所以在进行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时,必须要充分地挖掘本地的优秀文化价值,将城市中所蕴含的人文特征、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历史风貌与时展相结合,使城市在全球化的文化大融合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作者:吴笛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万敏,秦珊珊,干婕.城市家具及其类型学规划设计方法研究———以珠海市城市家具设置规划为例[J].中国园林,2015,(12):50-55.

[2]侯海燕.城市规划师缘何应与艺术家协作———以洛杉矶东城拉丁裔社区城市规划为例[J].美与时代(上),2015,(10):19-21.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篇10

学术界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如城市边缘带(urbanfringe)、城市蔓延区(theareaofurbansprawl)、城乡结合部(citycountryfringe)、城市阴影区(urbanshadowarea)、城乡交错带(urbanruralfringe)等。现在国外比较权威性的定义是由普内尔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纯农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虽然学者对城市边缘区的表述和理解不是很一致,但城市边缘区确是城市地理的客观现实区域。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地带,是城市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位。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在土地利用上则表现为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的发展用地,是城市人的服务区,既是城市外延部分二、三产业的吸纳地,又是为城市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基地,它总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将社区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农村社区。传统的农村社区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而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理念的共同体。这些社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

城市边缘区农村社区是指在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村社区,它具有部分城市特征,也保持了原有的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应将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联系起来考虑。当前国内城市社区的建设往往采取政府主导,依托原有的街道委员会进行。这是在城市建成区条件下的模式,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应该根据实际条件,创新模式,满足各方面要求。总之,在城市边缘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中,利用创新社区规划模式可以对村容村貌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避免新农村社区成为城市社区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2.1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位置、建设情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而且,城市的快速扩张促使城市边缘区里城中村与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普遍出现,这部分的建成环境出现了既有完全城市环境包围乡村,也有乡村包围城市住区,还有城市与乡村杂存的复杂情况。这部分的新农村社区具有了很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开放性。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交通、信息因素的介入,广州城市边缘区传统农村社区的封闭性被打破。尽管农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仍然是农户,但是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愈益社会化,由此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

(2)流动性。当地农村人口不再限于本乡本土,而是大规模、高频率的外出务工经商。即使在本乡村务农的农民也利用农闲时间在广州市或周边的城镇外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3)异质性。传统农村社区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还在于其同质性社会,即在同一社区居住的人群从事同样的职业,过着同样的生活。现在,由于村域内产业的兴起,外来人口的大量介入,农村社会正处于大分化之中,差异性愈来愈突出。产业分化造成不同产业人群、不同职业和身份群体共同居住在同一社区;

(4)动态性。城市边缘区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域范围也不断在变化。在这样环境中的新农村社区也不断的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有的仍是农村社区,有的虽然名义上是农村社区,实际在空间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2.2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特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具有以下的特征:

(1)自然环境优美。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人海口,边缘区农村大多位于珠江水系纵横的河道水网之间,一年四季植被茂盛,形成丰富的绿色景观。由于地域文化特点,有历史的旧村建设都会考虑一定的风水因素,因此,大多数城市边缘区的农村仍然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基础。番禺南村镇的八个村落都有水系河流,其中陈边村内还有几个小山分布其中,形成特色生态景观。

(2)新农村传统社区环境各具特色。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传统农村社区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历史,在明清时代建村的较多,例如,番禺南村镇的南草堂村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有的村落沿江而建,有的村落依山而起,有的村落自成体系,形态完整。例如,南村镇新基村传统社区环境形态受珠江支流小河的影响明显,呈线性发展。所有村落传统社区的街巷肌理自然有序,历史性建筑点缀其间。各个村落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既契合周边自然环境,又具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从而各具特色,体现了岭南乡土文化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村落景观。

(3)现有村落空间架构呈现拼贴性特征。其中,历史旧村环境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广州城市边缘区的农村社区处于广府文化影响圈内,村落实体空间的生长反映了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村落布局中,祠堂、宗庙成为核心节点,空间结构肌理具有岭南特色;而上个世纪末建设的村落格局则成格网状布局,每户宅基地面积一致,未考虑公共交通,各家住宅距离很近,整体村落呈现两种肌理的拼贴。南村镇市头村旧村肌理清晰,建筑与道路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其中宗祠(公祠)众多,新旧共存的整体空间结构呈现异质拼贴特性。

(4)村落环境需要改造。边缘区村落在发展中,实体环境的某些方面已经与村民生活需求脱节,表现在村内交通、聚居方式、交往空间、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村内交通无法满足村民开车出行的需要,防火通道不符合要求;聚居方式分散,土地利用存在浪费现象;交往空间较少,村落公共空间不支持村民活动;公共设施缺乏,防火、垃圾处理、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村落居民在经济上比较富裕,与这样的生活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3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构想

基于上述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结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认识,提出新农村规划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统筹。在宏观层面需要结合广州城市总体城市规划,进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规划法已经颁布实施,在落实广州城乡规划中,需要重视将新农村规划统一进来。广州城市区域不能无限制的蔓延,基于我国可利用土地较少的现状,采取有机聚集发展是可行的方式。这样边缘区的新农村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社区,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边缘绿带界限中的聚落,自然景观得以保持而不被城市化的浪潮所淹没。

(2)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产业发展。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与广州市毗邻,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市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广州正处在产业转型期,新农村社区需要结合自己特色,寻找发展的新机遇,在特色农业、第三产业发展中拓展空间。在社区规划建设中,预留产业发展空间,根据不同产业类型,结合居住社区建设综合性的新农村社区。例如,南村镇的新基村紧邻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华南新城,新基村发展必然要受到华南新城房地产开发的影响,变被动为主动,走一条房地产商、村民集体和政府三赢的道路。

(3)特色保留。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各具特色,构成了广州城乡景观的重要部分。过去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不少建设性破坏工作,有些农村聚落的空间组织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不仅要注意保护社区环境中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也必须合理的保护具有明显空间结构肌理的农村聚落,创造有特色的新农村场所景观。

(4)规模合理。社区建设可以与村庄行政区域、基层社会组织紧密相连,为了保证社区建设与地域居住环境和基层社会组织相配合,社区应该具有合理的规模,这样有利于形成较强的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现在的农村社区正在不断的异质化,原有的共同心理文化特征还没有被彻底改变,一些新的变化也在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空间环境的规划应该注意按照社区规模确定地理范围界限。并运用多种手法,在不割裂整体性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整合,这对于城乡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5)渐进发展。城市边缘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各种问题,也有很多机遇,在当前条件下,更容易采取的建设方式应该是小规模改造。一方面,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量大面广,相关利益复杂。建设资金缺口也较大;另一方面,采取变革性的彻底改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关照各方利益,实行渐进式的小规模改造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每个新农村社区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由点带面,展开滚动式发展。

(6)空间有序。参照国外城乡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城乡规划方法必然是综合性规划,而不是简单的环境规划。综合性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实体规划与社会结构发展相结合,建设有序的空间环境。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在于其社会意义,有序的空间环境也会影响人的行为,构建和谐社会。针对规划对象的社会结构具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特点,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对新农村的社会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考察传统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对人们文化心理层面的认识进行探索,并落实到新农村空间实体环境的规划中,形成有序发展的新农村社区环境。

(7)可持续利用。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国家允许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进行流转的新政策,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采用生态的规划方法与建设科技,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新新农村社区的管理模式,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不断融合进城市社区的特点,达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区域,而新农村社区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进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是城乡规划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已经进行了一些实践。在广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我们尝试以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进行规划设计。抛砖引玉,珠三角地区的新农村具有自身特点,考虑地域特征条件下的新农村社区规划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山.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3),19—23.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篇11

学术界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如城市边缘带(urbanfringe)、城市蔓延区(theareaofurbansprawl)、城乡结合部(citycountryfringe)、城市阴影区(urbanshadowarea)、城乡交错带(urbanruralfringe)等。现在国外比较权威性的定义是由普内尔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纯农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虽然学者对城市边缘区的表述和理解不是很一致,但城市边缘区确是城市地理的客观现实区域。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地带,是城市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位。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在土地利用上则表现为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的发展用地,是城市人的服务区,既是城市外延部分二、三产业的吸纳地,又是为城市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基地,它总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将社区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农村社区。传统的农村社区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而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理念的共同体。这些社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

城市边缘区农村社区是指在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村社区,它具有部分城市特征,也保持了原有的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应将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联系起来考虑。当前国内城市社区的建设往往采取政府主导,依托原有的街道委员会进行。这是在城市建成区条件下的模式,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应该根据实际条件,创新模式,满足各方面要求。总之,在城市边缘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中,利用创新社区规划模式可以对村容村貌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避免新农村社区成为城市社区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2.1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位置、建设情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而且,城市的快速扩张促使城市边缘区里城中村与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普遍出现,这部分的建成环境出现了既有完全城市环境包围乡村,也有乡村包围城市住区,还有城市与乡村杂存的复杂情况。这部分的新农村社区具有了很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开放性。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交通、信息因素的介入,广州城市边缘区传统农村社区的封闭性被打破。尽管农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仍然是农户,但是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愈益社会化,由此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

(2)流动性。当地农村人口不再限于本乡本土,而是大规模、高频率的外出务工经商。即使在本乡村务农的农民也利用农闲时间在广州市或周边的城镇外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3)异质性。传统农村社区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还在于其同质性社会,即在同一社区居住的人群从事同样的职业,过着同样的生活。现在,由于村域内产业的兴起,外来人口的大量介入,农村社会正处于大分化之中,差异性愈来愈突出。产业分化造成不同产业人群、不同职业和身份群体共同居住在同一社区;

(4)动态性。城市边缘区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域范围也不断在变化。在这样环境中的新农村社区也不断的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有的仍是农村社区,有的虽然名义上是农村社区,实际在空间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2.2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特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具有以下的特征:

(1)自然环境优美。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人海口,边缘区农村大多位于珠江水系纵横的河道水网之间,一年四季植被茂盛,形成丰富的绿色景观。由于地域文化特点,有历史的旧村建设都会考虑一定的风水因素,因此,大多数城市边缘区的农村仍然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基础。番禺南村镇的八个村落都有水系河流,其中陈边村内还有几个小山分布其中,形成特色生态景观。

(2)新农村传统社区环境各具特色。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传统农村社区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历史,在明清时代建村的较多,例如,番禺南村镇的南草堂村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有的村落沿江而建,有的村落依山而起,有的村落自成体系,形态完整。例如,南村镇新基村传统社区环境形态受珠江支流小河的影响明显,呈线性发展。所有村落传统社区的街巷肌理自然有序,历史性建筑点缀其间。各个村落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既契合周边自然环境,又具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从而各具特色,体现了岭南乡土文化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村落景观。

(3)现有村落空间架构呈现拼贴性特征。其中,历史旧村环境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广州城市边缘区的农村社区处于广府文化影响圈内,村落实体空间的生长反映了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村落布局中,祠堂、宗庙成为核心节点,空间结构肌理具有岭南特色;而上个世纪末建设的村落格局则成格网状布局,每户宅基地面积一致,未考虑公共交通,各家住宅距离很近,整体村落呈现两种肌理的拼贴。南村镇市头村旧村肌理清晰,建筑与道路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其中宗祠(公祠)众多,新旧共存的整体空间结构呈现异质拼贴特性。

(4)村落环境需要改造。边缘区村落在发展中,实体环境的某些方面已经与村民生活需求脱节,表现在村内交通、聚居方式、交往空间、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村内交通无法满足村民开车出行的需要,防火通道不符合要求;聚居方式分散,土地利用存在浪费现象;交往空间较少,村落公共空间不支持村民活动;公共设施缺乏,防火、垃圾处理、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村落居民在经济上比较富裕,与这样的生活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3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构想

基于上述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结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认识,提出新农村规划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统筹。在宏观层面需要结合广州城市总体城市规划,进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规划法已经颁布实施,在落实广州城乡规划中,需要重视将新农村规划统一进来。广州城市区域不能无限制的蔓延,基于我国可利用土地较少的现状,采取有机聚集发展是可行的方式。这样边缘区的新农村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社区,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边缘绿带界限中的聚落,自然景观得以保持而不被城市化的浪潮所淹没。

(2)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产业发展。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与广州市毗邻,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市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广州正处在产业转型期,新农村社区需要结合自己特色,寻找发展的新机遇,在特色农业、第三产业发展中拓展空间。在社区规划建设中,预留产业发展空间,根据不同产业类型,结合居住社区建设综合性的新农村社区。例如,南村镇的新基村紧邻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华南新城,新基村发展必然要受到华南新城房地产开发的影响,变被动为主动,走一条房地产商、村民集体和政府三赢的道路。

(3)特色保留。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各具特色,构成了广州城乡景观的重要部分。过去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不少建设性破坏工作,有些农村聚落的空间组织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不仅要注意保护社区环境中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也必须合理的保护具有明显空间结构肌理的农村聚落,创造有特色的新农村场所景观。

(4)规模合理。社区建设可以与村庄行政区域、基层社会组织紧密相连,为了保证社区建设与地域居住环境和基层社会组织相配合,社区应该具有合理的规模,这样有利于形成较强的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现在的农村社区正在不断的异质化,原有的共同心理文化特征还没有被彻底改变,一些新的变化也在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空间环境的规划应该注意按照社区规模确定地理范围界限。并运用多种手法,在不割裂整体性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整合,这对于城乡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5)渐进发展。城市边缘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各种问题,也有很多机遇,在当前条件下,更容易采取的建设方式应该是小规模改造。一方面,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量大面广,相关利益复杂。建设资金缺口也较大;另一方面,采取变革性的彻底改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关照各方利益,实行渐进式的小规模改造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每个新农村社区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由点带面,展开滚动式发展。

(6)空间有序。参照国外城乡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城乡规划方法必然是综合性规划,而不是简单的环境规划。综合性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实体规划与社会结构发展相结合,建设有序的空间环境。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在于其社会意义,有序的空间环境也会影响人的行为,构建和谐社会。针对规划对象的社会结构具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特点,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对新农村的社会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考察传统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对人们文化心理层面的认识进行探索,并落实到新农村空间实体环境的规划中,形成有序发展的新农村社区环境。

(7)可持续利用。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国家允许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进行流转的新政策,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采用生态的规划方法与建设科技,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新新农村社区的管理模式,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不断融合进城市社区的特点,达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区域,而新农村社区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进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是城乡规划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已经进行了一些实践。在广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我们尝试以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进行规划设计。抛砖引玉,珠三角地区的新农村具有自身特点,考虑地域特征条件下的新农村社区规划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山.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3),19—23.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篇12

The author thinks that all the definitions are lack of delimitations of rural totally and essentially.Rural can not be summarized by a simple definition,because it is a complicated and indistinct conception.Difficulties of defining rural lie in 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whole rural,unconformity among rural elements,relativity between rural and urban,and relevant rural-urban continuum,which makes the boundary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more indefinite.To a certain extent rural is regarded as areas differing from urban greatly and the difference can be compared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production activities,ways of life,etc.The close ext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presents different stages of rural development.

The author suggests rurality should take place of rural definit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in the world of today.Rurality refers to the manifestation of rural characters which take urban as criteria of reference within a specified area.The author draws his conclusions.First,every region can be looked on as a unity of urbanity and rurality.The more urbanity a region is,the less rurality it will have.Urban and rural are continuous and there is not any broken locality between them.Second,the size of rurality index takes urban as unit of reference.Using different urban criteria can reflect difference of rurality and stages of its development.Finally,rurality is concerned with scale,index and method which are used in our research.

We can weaken some r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prove regi-onal urbanity in practice such as village-town planning and regional planning by estimating rurality index of different aresa.In order to be favourable to urban-rur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we also need to put forward rural countermeasures concerned correctly.

【关 键 词】乡村/城乡连续体/乡村性rural urban-rural continuum rurality

【 正 文】

乡村具有区别于城市地域的诸多特征,在当今城市化潮流下,乡村的功能不断发生变化,对乡村这个概念的认识似乎清楚但不明晰,人们往往理解不一致,致使乡村问题的理论研究受到影响,也困扰着乡村政策的制定,虽然在有关文献资料中已有大量的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看法,但仍然缺乏一个足以说明乡村的总体性、本质性的概念。本文尝试从多重侧面剖析乡村这一综合性概念,以期对乡村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1 乡村概念的多重侧面

1.1 职业的定义与功能属性

乡村作为一个职业概念是与这个词在历史上的用法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农村,指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地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就是农民,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人民聚居的场所就是农村聚落。这一定义的出发点是把农业产业作为农村赖以存在、发展的前提,没有农业的存在,农村就不成其为农村,农民就不成其为农民。从界定农村的角度分析,这一定义的内涵和外延都缺乏严密性。

首先,以农业生产为主体,是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来决定,还是以农业生产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或者是以农业生产用地在整个土地利用结构中的比重来确立呢?这个主体的含义是模糊的,没有明确说明以什么为主体。不管是以人,还是以经济、用地来确立主体都难以正确地把握当今的农村与非农村。

其次,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农民而言,农业人口=农民=农村人,也许在单一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这个等式是存在的,但农业人口兼业化的发展,使这一性质日趋复杂,他们既从事农业生产又从事非农活动,这些农户可以根据其兼业的行业分为一兼农户(主要就业于农业,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经营)、二兼农户(主要就业于非农产业,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农业经营),还不包括农业内部的兼业活动,或者已经有固定的非农就业岗位的农户。

第三,从场所和地域的角度来看,农村聚落往往是农业活动与非农业活动并存,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混杂。而且在某些非农业发达的农村地区,不管是从非农化水平还是从总量上看,都超过了中心城区,出现了所谓的“农村包围城市”现象,这样就更难以对该地方或地域进行归类。

1.2 生态的定义

乡村作为生态的概念加以认识存在着不同的视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来指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指的是单个聚落人口规模较小的地方,这些聚落之间则是较大的开敞地带。该定义抓住了乡村与城市之间人口集聚规模差异这一特征,最为接近于人们对乡村的理解,而且便于操作,许多国家都把乡村与城市的分界线以聚落人口规模加以确定。

(2)乡村用来指一种地域的概念。乡村指的是城市以外的一切地域,严格地讲是城市建成区以外的地区,这样,乡村是一个空间地域系统,与作为一个产业部门的农业有本质的差异。

(3)用来表示某种特殊的土地利用类型,也就是乡村型的景观。维伯莱(G.P.Wibberley)认为:“乡村这个词指的是一个国家的那些地区,它们显示出目前或最近的过去中为土地的粗放利用所支配的清楚迹象。”[1]

(4)从生态构成上看,乡村不但用来指居民少的地方,而且也指与人口多的地方来往较少的隔离开的定居区。在当代社会里,绝对的隔离很少见到,但只要联系上不方便、交通上成本较高这种情况还存在,那么相对隔离还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乡村就是受城市影响较小的地方。从城乡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看待乡村,考察乡村的相对隔离程度,牵涉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看待隔离,是用物理性距离、交通费大小,还是有无交通工具、时间等来说明[2]。二是在确定是否易于接近时应该用哪一个人口中心作为参考点。如英国诺福克郡规划局(Norfolk County Planning Dept)就采用了距离2万人口城镇8.045km和距离10万人口城镇16.09km这一指标。

乡村的生态学定义建立的假设是:社会形态(Social form)可看作是人类文化适应环境特征的产物,并为人类的适应所修正。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景观、土地利用特征、相对隔离程度等生态环境背景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是引起城乡差异性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生态定义乡村,避开了经济职能上专门化的问题,尽管粗放的土地利用、开敞的乡村、小规模的聚落、人口密度较低等特征隐含着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特性,但更多的是从城市的影响程度来考虑的,具有重要的社会学内涵。

以生态环境状况来定义乡村地域,虽然是当今最为广泛采用的标准,但许多研究人员发现,这一定义的最大的不足就是分级界限的相对性、可变性,不同国家采用的标准不一样,国际可比性较差;其次,从人口密度较小来理解乡村,由于人口密度只是一个静态的、容易产生误解的统计指标,它大多依赖于计算密度单元的大小;第三,社会学者对生态定义的质疑是:城乡之间最本质的差异是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方面,社会经济的特征与乡村的问题更为相关,如高女性比例,较低的收入,更多的家庭生活在贫困状态,劳动力中妇女就业率低,受教育的人口少,年长者受到过多的重视等。尽管人口分布状况对这些因素有一定的影响,但两者之间并不是相对应的。

1.3 社会-文化的定义

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从社会文化构成这一角度来定义乡村,着眼于城乡居民之间行为与态度上的差异性。主要特征有:

(1)乡村社会生活中,社会接触多为直接的、面对面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

(2)乡村社会行为的标准比较单一,风俗、道德的习惯势力较大。

(3)乡村社会生活以家庭为中心,家庭观念、血缘观念要比城市为重,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要谋生手段,经济活动简单。

(4)乡村地域辽阔,人口数量少、密度低、变动慢,因而人们具有保守心理。

(5)乡村的物质文化设施较城市差,乡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一般较城市低。

(6)从政治标准上看,农民在国家中处于从属的地位,要服从有权阶级的法令和要求。

乡村的社会化定义抓住了乡村居民、乡村社会的最本质属性,而且在它与城市的比较中理解其相对性。但问题在于:

首先,用极端化的方式来定义乡村,大量的过渡型、中间型地区就是不确定的。随着城乡关系的演变,不仅大量的乡村人口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还有一些城市居民出于各种不同的动机迁往乡村,乡村本身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劳动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人类社会严格地划分为乡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时代最终将为城乡结合或城乡融合发展所代替。

其次,认定乡村地区是同质的,这是值得怀疑的。从个人角度上看,大多数人都不能划分为纯粹的某种文化类型(如乡村人或城市人),传统的农民逐渐从封闭、半封闭、半自给性的小生产者向开放性、经营性的商品生产者转变,由质朴、纯厚的传统型向开拓进取的新型农民转化,农民内部发生着阶层、职业的社会分化。米勒(Miller)等人在考察美国人时,认为88%的美国人都可归入乡城混合类型[1]。弗林(Flinn)也把乡村地区的价值体系分成三种类型,即小城镇理想(Small-Town Ideology)、平均地权论(agrarianism)和乡村主义(ruralism)[3]。可见从乡村社会角度看,乡村并不是单一化的。

第三,用生活方式、空间行为、抱负等来定义乡村,在实际应用于具体的空间地域划分时非常困难。在城乡隔绝发展的态势下,也许乡村的社会文化特征与地理分布是相一致的或相近似的,而在城乡作用日益加强的当代社会里,城市里包含着诸多的乡村特性,乡村里也纳入了诸多的城市特征,城市与乡村之间具有一系列共同的经济、社会问题,而且绝大多数的聚落都可归入乡城、城乡混合体之中。

2 乡村界定的困难

从多重角度对乡村进行剖析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可见乡村不是一个简单的定义所能涵盖的,它是复杂而又模糊的概念。界定乡村的困难在于乡村整体发展的动态性演变、乡村各组成要素的不整合性、乡村与城市之间的相对性,以及由于这三大特性形成的城乡连续体。

2.1 动态性

乡村人口以各种方式向农业以外的其它产业部门转移,乡村地域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基本目标。历史上的乡村与当代的乡村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地域的乡村演化过程也不一样,城乡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乡村居民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的格局、乡村严重落后于城市的不合理状况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除了城乡之间地理景观的明显差异外(景观界限随着城市的蔓延而不断变化)无论是经济职能还是社会文化上,当代的乡村社会经济转型明显加快,正在日趋向城市靠拢。因此,乡村的概念与内涵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能以传统的农民、农村来定义当代的农民、乡村。动态性特征使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分界日趋模糊,农民与非农民之间的二分法也日趋不适应。

2.2 不整合性

传统格局下城乡界限非常明晰,乡村的职业、生态和社会文化特征相吻合,农民未走向分化,乡村的单一性、同质性显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对乡村的影响日益加强,乡村本身的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动,职业、生态与社会文化特征之间不相吻合了,农业、农村、农民三者相等的格局愈加不相适应了。

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在非农部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成为工人、商人、教师等,从职业角度讲,他们已不再是农业劳动者或农民。有一些劳动力并未实现就业的完全转移,出现了亦工亦农、亦商亦农、半工半农等形式。有的人实现了地域的转移,进了城市,一些人采取了外出打工(季节性或常年性)的形式,还有一些人则在本地实现了职业的转化。这样,城市里有了乡村的人、乡村的社会文化特征,乡村里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城市生产活动、生活方式,甚至于城市的居民居住在乡村等。这种社会文化特征、经济特征、生态特征三者之间在城乡的相互重叠,带来了复杂的不整合性。

2.3 相对性

城和乡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乡村是与城市相比较而存在,也只有在与城市的比较中才能正确地理解与把握,因此,所谓的乡村从某种程度上看是指与城市之间差异较大的地区。这种差异可以从生产、生活方式等多种要素进行比较,城市与乡村之间接近程度的高低代表了乡村发展的不同阶段。

乡村的相对性还体现在不同的人研究尺度的差异上。我们可以从个体的角度着眼,研究农民的行为和抱负、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大小,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什么样的功能等考察个人的社会化程度。也可以从不同的聚落来加以研究,从小的村落到小城镇到大城市等不同的乡村特性表现程度。也可以从一个小的区域到较大的区域进行不同层次的解剖。

乡村定义的相对性是依据选择的指标而有差异的,以人口密度差异、职业的不同、距城远近等相关指标来描述定义乡村,或者以复合的综合性指标来对乡村属性加以概括,更可以反映出乡村类型的多样化。

2.4 城乡连续体

我们通常用两分法把人类聚落划分为城市与乡村,从乡村的动态性、不整合性和相对性来分析,不论是聚落还是文化、经济活动,城乡都是一个连续体,在这个连续体中,区分两个极端是很容易的,而众多的中间类型则是难以确定其断裂点的。

2.4.1 聚落连续体 从聚落的规模来看,从巨大的城市集聚体到小的聚落甚至分散的住宅,其间没有明显的断裂点,城市消失的地方就是乡村的开始点,聚落连续体是沿着一条线从极点的一端——农村向另一端逐渐演变,因此城乡聚落的规模划分必然是人为的。

事实上,从聚落的职能上也存在着连续性,从纯粹的单一化农业村落、农副业村落、兼业性村落一直到非农业聚落,都代表着城乡职能上的差异性。

2.4.2 乡村—城市连续体 与地理学者对聚落连续体的关注不同,社会学者从社区、文化角度进一步分析这种连续体现象。在当代现实社会中,社区类型既不是完全的乡村也非完全的城市,可以从典型乡村到典型城市排成一个连续谱,乡村与城市的差异只不过是某种程度上的问题,许多城市郊区和城乡交错区就处于这个连续体中间的位置。特定社区在这个连续体中的位置取决于:社区人口多少、社区人口密度及社区内乡村与城市之间规范的强度。社会学研究还揭示出,即使在高度城市化的地区仍然存在着乡村的文化。

3 乡村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传统乡村特征逐渐在转化,表现在经济上从农业向非农业转型,社会构成上农民的分化(农民—非农民或新式农民),聚落从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乡村文化的转型等,这些要素的变动带动了地域的转型,出现了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乡城地区,这种经济、社会、文化、地域的演变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如何在城乡连续体的现实态势下构建乡村概念的新思维?大多数研究人员尝试着在城乡之间划分一个过渡区,如在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之间再分出一个似城聚落类型,在城市地域与周围乡村地域之间的交接地带划出一个城市边缘区,甚至从更大的地域范围着眼,划分出乡村城镇化区域。对处于转型阶段的地域作为城乡之间的过渡地带来加以研究,部分地解决了城乡界限日趋模糊的问题,但就象区划中划分过渡区出现的问题一样,过渡区本身,城市、乡村与过渡区之间也存在着过渡现象,因此就出现了乡村、准乡村、准城市区、城市化地区等多种多样的过渡类型。

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特大系统,它包含着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极其丰富的内容,在每一个侧面又包括着各种不同的层次和诸多的因素。因此从单个方面来定义乡村不会得到广泛的接受,寻求综合方面的界定更为人们响应。而且,什么是城市、什么是乡村,我们不应受某种概念的束缚。用极端化的传统乡村作为参照来套用当今的实际,这种理念支配下的归一法陷入困境是必然的。

笔者认为,在当今世界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乡村的定义应让位于乡村性这一概念,在一定地域内考察乡村性质的强弱(从对立面来看,就是城市性的弱强),比起不断划分过渡地带的做法更可操作,更具有可比性。确定一个地区的乡村性:

首先,每个地区都可以看作是城市性与乡村性的统一体(乡村性与城市性合计为1),城市性强的地区就是乡村性弱的地区,城市性弱的地区就是乡村性强的地区,乡村性强的地区就是乡村地域,城市性强的地区就是城市地域,两者之间不存在断裂点,城乡之间是连续的。

其次,乡村性指标的高低应以城市为参照单元,用城市的标准(如市区、市域、不同规模的城市)来衡量乡村性的高低,可以在统一的框架下反映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不同地域之间具有可比性。也许会出现有的我们认为是乡村的地域(行政上的),其乡村性指数低于有些城市地域,这样我们对城乡的认识会有新的本质性理解。采用不同的城市实体为标准,可以反映城市性、乡村性的质量差异。

第三,乡村性除了与选择的参照标准有关,还与研究的尺度大小(如个人、单个聚落到不同大小的地域单元)、选择的指标与采用的方法有关,社会学家可以从社会发展指标来定义乡村性,经济学者可以从经济结构状况来分析,地理学者可以综合社会、经济、地理特征加以选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

第四,由于乡村性概念是以区域为基础的定义,依据的是更为广泛的地理类型,而不是专门化的单一聚落特征,体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想。因此,某些与土地面积广大相关的密度指标很难与城市同步发展,但某些人均指标、结构指标则有可能超过城市,如人均GDP、非农产业比重等等,对此应区别对待,合理安排。不能一刀切,各项指标均要求与城市同样考虑。

据此,乡村性指数可以用下式粗略计算:

式中:RI[st]表示t年份s区域的乡村性指数;UI[st]表示t年份s区域的城市性指数;R[st,i]表示t年份s区域城市性的第i个特征比值,可以用下式计算:

式中:E[ot,i]表示第i个反映t年份城镇特征的标准值(i=1,2,…,n);E[st,i]表示反映t年份s区域城镇特性的第i个指标值[4](i=1,2,…,n)。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只是从理论上初步探讨了乡村性这一概念,作为推论,笔者认为可以在实践中(如村镇规划、区域规划等)通过削弱某些乡村特征,提高区域的城市性。在城乡规划和管理、政策制定过程中,应贯彻城乡一体化的思想,在当今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要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更要贯彻这一理念,提高城市性与削弱乡村性并举,进一步推动空间地域城市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Guy M.Robinson.Conflict and Change in the Countryside.USA:Belhavan press,1990.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篇13

城市化的学术研究伴随着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不断推进。如何来理解城市化概念,不同的学科都从自己的研究

视角做出了回答。人口学关注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比重变化;地理学则强调城市在地域空间上的扩大;经济学则认为城市化应该是农业经济向非农经济的转化过程。美国社会学家路易斯·沃斯认为,城市化意味着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展、质变的全部过程。前苏联学者斯捷潘年科的观点是一方面要从生产的发展,即从城市化所体现的生产活动的集中过程、交往密切的过程来理解城市化;另一方面从生产关系的发展,即从城市化所体现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来理解城市化。我们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城市化,认为城市化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城市规模的扩大过程,这种规模扩大包括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两个方面,这一过程还伴随着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迅速向周围的扩张渗透。从实质上来看,城市化是作为城市文明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产生、集聚和扩散的过程。

从城市化的的概念出发,我们将城市化的特点归纳为:一是城市化既是一个结果,也是一个过程,因此,城市化的研究既要注重结果,也要关注过程;二是城市作为人口聚集点,其产生、扩大的过程都将被视为城市化;三是城市的面积扩大与人口的增长是城市化的重要表现,城市文明的扩散和对农村地区的影响也将被视为城市化的重要过程;四是城镇作为小城市模型,城镇化也被认为是城市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据此,我们将对我国三种城市化路径即农民工外流型、征地吸入型以及乡村工业化型进行比较研究。

二、我国三种城市化路径比较

目前,学术界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路径或模式的研究非常多,在城市化道路方面也向来就有小城镇论与大城市论之争。小城镇论者认为,中国应该走小城镇发展之路,实现农民职业、身份的转换,这种发展道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让农民离土不离乡,通过保持原有的地缘关系,降低城市化的成本;而大城市论则认为小城镇道路忽视了大城市发展的规模效益。当然,也有比较折中的观点则主张中等城市论或多元论的城市化方针。事实上,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因此,和这些研究不同的是,我们的研究并不去争论中国目前应该选择怎样的城市化道路,而只是对已经呈现出的三种城市化路径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分析各自的适应性特点。

1、选择依据

我国三种城市化的路径分别是农民工外流型、征地吸入型和乡村工业化型。从城市化的概念出发,三者都应该符合城市化的内涵和特征,是城市化的不同过程表现形式,是实现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采取的不同道路选择,因此也使城市化有了不同结果的表现。

(1)征地吸入型。征地吸入型可以说是一种最普遍的城市化的发展路径,这种发展道路不仅是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一种普遍的形式,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使用方式。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扩张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因此,对于周边土地的需求也成为一种必然,征地成为解决城市扩张的主要手段,城市扩张,面积和人口的增加都是城市化的表现。当然,由于各国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各国在城市征地方面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千差万别,在形式和结果等方面的表现也大不相同。比如著名的英国的“圈地运动”,实质上也是一种征地政策,只不过是一种掠夺式、剥削式的征地方式。因此在性质上与我国采取的征地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

(2)农民工外流型。农民工进城务工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走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其中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2.3%;本乡镇以内的本地农民工数量为850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37.7%。农民工进城务工似乎与城市化没有关系,我们之所以认为农民工进城务工也是城市化的一条路径是基于以下几点:一是农民工进城,有一部分就留在了城市,并成为市民,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完善,进城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将逐渐享受市民待遇,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将成长为城市的新市民。二是城市化不仅是人口和面积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城市文明的影响和扩散。农民工进城务工,不断地受到城市的制度、规则、习惯等各方面的影响,农民越来越多的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方式,而这个过程也被看作是城市化的一个过程。三是在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中,都有一个农民变为市民的过程,西方国家是以大批农民破产为代价的,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我国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农民进城务工,逐步转变为市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工业化的道路。

(3)乡村工业化型。走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对我国城市化路径的选择问题上就存在着小城镇论与大城市论之争,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可选择的路径之一。与大城市相比,小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我国制度框架内,特别是从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来看,两者并无本质性区别,但城镇居民与农民身份和职业等方面却存在实质性的差别。因此,我们认为小城镇的发展道路也是城市化路径的选择之一。而乡村工业化正是通过发展工业和乡镇企业走小城镇的发展之路,小城镇的发展必须有本地的工业、企业的支撑,乡镇企业的发展成为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支柱,所以小城镇与乡村工业化密不可分,乡村工业化作为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路径选择之一。

2、路径比较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发展也出现了不同路径选择。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有的地方形成了内生性的发展道路,有的地方强调外力的拉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三种路径均有各自适性特点。

(1)农民工外流型。农民进城务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特点,农民工群体的出现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也填补了城市急剧发展所需的建设力量的空缺。农民工进城与城市化的进程密切相联,但又没有完全纳入到城市化的概念之中,因为大多数农民工到城市里工作只是生活的一个中间过程,他们最终还是要回到农村居住。在我国现行的户籍等相关制度的框架内,他们依然是农民。目前,我国农民工进城还存在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新市民的道路还在探索之中,留守儿童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结构和城乡差距也存在被继续强化的风险。生活在城市里的农民工依然没有完全摆脱边缘化的境地,在城乡关系中,农村还是处在弱势的地位。正因为如此,许多发达城市在城市新市民的道路上率先开始探索,开展新市民活动,在国家政策层面,对于农民工的市民待遇,包括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政策也向着更加公平的方向制定,农民工与他们所在城市的居民在制度的框架内享受更加公平的权利和待遇。事实上,城市化的进程需要产业和人口的双重集聚,许多经验也表明如果只有产业的集聚而没有人口的集聚势必会造成或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 转贴于

(2)征地吸入型。征地吸入型是一种传统型的城市化路径。通过城市发展的幅射带动周边地区的人口进入到城市,城市处于主动位置,而周边被征地区域处于相对被动位置,因此,这也被视作是外边城市化之路。失地农民实现了身份的转变,成为城市居民。但他们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就业能力等方面面临着新的转型。不可避免遭遇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全方位抵触和冲突,必须接受城市生活秩序和工业文明的规则。做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让他们分享工业化、城市化成果,这是和谐社会公平公正的要求。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