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实用13篇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1

1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的必然性

1.1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

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个文明的国度内闪发着各种优秀的文化思想。无论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再或者是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等等都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在中国的历史发展史上各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继产生,并在整个中国的文化历史上扮演者重要角色。大家所熟知的武术瑰宝太极拳,其正是由阴阳学说理论、还有其它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再加之以科学完整的套路动作作为习练内容而逐渐发展完善的一种拳种[1]。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将更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1.2与人民健身娱乐需求的契合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高生活质量的愿望也在不断增强。如何在工作之余娱乐身心,健康体魄成了多数人民所迫切期待的。而民族传统体育越来越紧密的和大众健身娱乐联系在一起。在社区,公园、广场等人民健身娱乐的主要阵地可以轻松的发现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子。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这些项目深受中老年健身人群的喜爱,原因在于其有很好的健身养生的功效;其次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因其简单易学,对场地器材要求低,也使得其有众多的参与人群。

1.3丰富和繁荣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体育文化事业发展中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的好坏将对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一定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不断发展和研究将有利于丰富和繁荣我国的体育文化事业。例如河南登封少林寺以“少林功夫”、“少林文化”为依托,大力开展少林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的全球掀起“少林功夫”热,因此促进了少林寺旅游资源的发展,更是每年给当地政府创造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再例如太极拳起源地河南温县陈家沟,其以太极拳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业,开设太极拳馆;每年都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和练武爱好者来此处消费。其给当地政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经济水平的提高将更加有利于太极拳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保护[2]。

2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传承特点

2.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传承的定向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保护主要在民间进行,这与民族传统体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条件有关。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形成了民族传统体育独特的传承特点。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形成了定向性传播,通常表现为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因此给民族传统体育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局限性,甚至导致一些项目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传承人而失传。

2.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传承的开放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很多项目资源也开始由内向外,由国内逐渐走向国外。例如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在国内已经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各种太极拳馆在国内的大小城市相继开馆;随着世界范围内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太极拳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国外广泛传播。民族传统体育的迅猛发展得易于其传承的开放性,使其更好地适应文化传播发展的环境,抢占文化资源传承和发展的战略高地。

2.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传承的区域性

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具有区域性,这与我国的气候以及地理环境等有关。例如在北方受寒冷天气时间较长的影响,产生了很多滑冰,滑雪类项目;而在南方受水之源丰富的影响则诞生了很多水上项目如龙舟竞技,独竹漂等项目。而且由于区域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其项目只能在特定的区域性传承和发展。

3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原则

3.1保持原汁原味的开发原则

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有着其自身特立独行的思想内涵,这是有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本质区别。而且其的产生还受到历史环境和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有其难以剥离的生存土壤[3]。所以在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时一定要保持原汁原味的开发原则,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其更好地背负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历史责任。

3.2科学的开发原则

当今社会是知识的社会,更是崇尚科学反对愚昧的社会。要想更好地做好一件事情,如何科学的计划,如何科学的实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开发自然也要遵循科学的开发原则,否则只能与希望和目标背道而驰,越走越歪,越走越远。因此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一定要遵守自然的发展规律,尊重客观事实、然后精心计划科学有效的开发原则、才能使其朝着又快又好的发展之路上前行。

3.3符合市场需求的开发原则

市场是资源开发的风向标,只有满足市场的需求,开发出合适的产品,人民才会买单。否则就像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能够看而不能够用,那样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耗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这正所谓是做了出力不讨好的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亦是如此,只有找准市场定位、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加之合理的推销模式、定能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要遵循市场需求的开发原则,充分发挥好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这样才能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发展的更好。

4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

4.1与旅游联姻的开发

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要走与旅游业结合发展的路子,让其在人们休闲娱乐之余很好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成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发展的有力支持者。通过与旅游业结合可以增加有关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表演的经济收入,收入得到了保障则将有利于更好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4]。因此开发时北方可以借助冰雪天气长的特点开展以滑冰,滑雪类的旅游项目;让人们欣赏壮美北国风光之余也可以体验到滑冰和滑雪地乐趣[5]。而在南方受水之源丰富的影响则诞生了很多水上项目如龙舟竞技,独竹漂等项目[6]。

4.2与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结合,开发,打造精品民族传统体育课程

目前已经在大中小学校开发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主要包括:砸沙包、拔河、狩猎、蹴球、板鞋竞速、武术类等。其中以武术类最为多样例如在小学就有五步拳、少年拳、初级长拳、24式太极拳等基础武术套路[7]。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相应教育阶段的体育锻炼强度和内容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和丰富。一些学校因受地理环境,人文背景的影响也开设有其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例如东北的有些高校有珍珠球,滑冰等项目;南方的有些高校开设有龙舟课;还有广西某些学校开设的抢花炮等。我相信如果能很好地结合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打造更多适合的,适应各个教育阶段、各个地区学校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发展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4.3通过竞技体育的开发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过竞技体育的开发可以更好的让其发展,创造适应的发展环境,促进其快速的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如武术作为亚运会的比赛项目,其精彩刺激的武术动作成为了比赛的亮点,同时也为后期的武术人才的发展和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支持。再比如在我国民运会上,各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轮番上场,给观众奉献了精彩有趣的比赛[8]。同时也在无形的促进各个参赛项目的传承和发展。

4.4在民俗节庆中的开发

民间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发展的主要阵地,如何发挥好这块阵地的作用,则直接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未来的发展之路。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文化历史源流,因此也创造了很多有意思,有内涵的民俗节庆活动。也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活动,在丰富中华灿烂文化,满足人民的精神娱乐需求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民俗节庆活动过程中,一般会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这自然就包括民族传统体育。如广西三月三抢花炮,端午节划龙舟等[9]。在民俗节庆中开发民族传统体育将更好使其为人民大众服务,同时也为其自身发展创造可依赖的生存环境。

4.5通过电影,电视节目来开发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媒体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使人们能更快的认识一些事物,从而促进这些事物的广泛传播和发展。最直接的传播方式有电影、电视剧还有一些电视类节目等。它们都极快,极广泛地传播着民族传统体育。例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使人们掀起了学习少林功夫的热潮,也推进了“少林寺”旅游的热潮。再如武术大师级人物李小龙正是因为功夫电影的拍摄,才使其为世界功夫迷所熟知,其截拳道更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学习浪潮。再例如央视2007开播的康龙武林大赛,更是把中国功夫推上了电视银屏,使广大观众更加直观的了解认识,从而加大了中国武术的传播。还有一些赛事的转播也直观地把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更好的呈现给观众。

5结论和建议

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最终还要落实到人的主观能动性上,通过论文可以看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是十分有意义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传承我们可以从其传承特点上做工作,如保护传承人,给予其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然后逐渐提高。保护特定的传承区域,使其赖以生存的环境更好的为保持其固有属。加大市场的传播力度,用市场的需求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走出去。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肯定还有很多,但既适合所有区域,又符合当地市场选择的方法就比较少了;因此在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时一定要遵循适应性开发的方针,切不可照搬,要做到活引活用!我相信只要科学合理的对待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前景定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支川.论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2(5):47-49.

[2]马磊.河南省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与传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3):326-330.

[3]陈永辉,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J].体育学刊,2009,16(5):91-94.

[4]朱岚涛,陈炜.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调查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0,(3):146-153.

[5]赵忠伟.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9(6):14-16.

[6]倪依克.当代中国“龙舟现象”的社会文化学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6):23-26.

[7]何金,刘永风.江苏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开设现状调查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4):51-53.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2

2014年10月,国务院发文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将发展体育产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重点工作。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作为体育产业的一部分,其开发现状如何,本文将在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各开发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以期为山东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产业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山东省十七地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邀请10位山东省文化学及民族传统体育学方面的专家对山东各地市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各指标进行打分。

(2)专家访谈法:对有关山东省文化学及民族传统体育学方面的专家进行访谈,选取评估指标。

(3)数理统计法:运用MicrosoftExcel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算各指标权重。

3、结果与分析

3.1、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评估指标选取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所我们所选取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评估指标测试必须符合测量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观性。它是评估工作成功的关键。

(2)代表性原则。

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影响评估的因素较复杂。由于工作量的关系,我们不可能选取所有相关指标,所以在选取指标时我们咨询有关专家,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可鉴别的指标。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其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无形性,只能通过特定的载体而呈现,这就给我们的评价带来了不确定性,我们无法用单一的可具体化的指标来评价,我们只能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找到可定量的指标。

3.2、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为对山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综合评估,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和咨询有关专家的基础上建立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评估体系。

(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品相要素指标。

我们品相要素选取了独特性、知名度、数资源量、传承度及稀缺性5个指标。资源独特性是指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独特创意,对这一指标的评估是通过和类似资源的比较来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知名度是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某区域人群所熟知的程度。在这里我们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以确定本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知名度。民族传统体育数量是通过区域内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保存数量多少来评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度主要从政府部门公布该地区现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新的项目传承人的多少和习练该项目的人群多少来衡量。稀缺性是比较资源在同类资源的稀缺程度,利用非参数的方法进行比较。

(2)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文化价值指标。

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文化价值指标我们选取娱乐价值、历史价值、资源关联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级4个指标进行评价。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注重人的身心需要,有很强的娱乐性,这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得以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选取娱乐价值指标。民族传统体育中传统的本质就是其历史价值,历史价值主要是通过这一地区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传承的时间长短作为评价的依据。民族传统体育关联价值,指民族传统体育与区域内其他文化资源的关联程度。随着文化资源集群产业的发展,区域内各产业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与其他文化资源联系越紧密,其共同发展的可能性就更大,就更容易开发市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级是经过国家文化部门通过调研对项目价值的认可。级别越高越受关注,该项目进行产业开发的优势就越大。

(3)民族传统体育经济效用指标。

民族传统体育的经济效用既包括项目本身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如使用价值、交换价值,是否可以再利用等,也包括其本身价值之外的主要是服务于其他行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民族传统体育经济效用指标共选取民族传统体育健身价值、品牌价值、商品价值、开发成本、经济贡献度5个指标来衡量。健身性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最本质的特性,所以我们选择健身价值指标。品牌价值主要指民族传统体育的知名度,是否形成较为稳定、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民族传统体育商品价值是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本身作为商品的可能性,以及开发的经济前景。民族传统体育开发成本指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产业开发过程的机会成本。民族传统体育经济贡献度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程度。既包括自身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包括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发展。

(4)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产业开发要素指标。

我们选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指标时主要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经营环境、资本投入4方面选取。人力资源指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的人的因素。对资源进行产业开发,就必须有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这一指标我们可以通过调查商场产品的销售情况来评价。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其产业开发不是孤立进行的,它受各地区产业政策、基础设施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周围经济环境的制约。对这一指标的评价我们主要通过当地的产业政策、基础设施条件来体现。资本是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本投入的多少决定着这一产业开发的可能性。因此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的资本注入数量及方式,是进行评价的关键点。

3.3、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虽然我们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但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却不一样,要想对各指标进行准确评价,必须首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目前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较多,我们这里采用层次分析法。山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评估因子权重是在向省内外文化产业和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实践领域的专家问卷调查基础上,根据和积法,利用EXCEL计算出了各指标的权重。

3.4、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评估方法

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评估是在对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邀请10位山东省文化学及民族传统体育学方面的专家对全省17地市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各指标进行打分。具体工作我们可分三个步骤如下:首先我们用系数确定各指标特征的程度,系数可取0(无),0.2(有一点),0.4(有),0.6(高,0.8(很高),1.0(极高)。然后我们用各指标系数乘以各指标的权重,既得到该城市相应的分值,各指标分值之和即为该城市评估总分。另外为了我们好计算,我们会对指标进行无纲量化处理,即赋予指标值为100分,各指标权重值乘以100即为其参数值。最后根据各城市的分值,判断各城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等级。由于本文重点在于提供方法,对各地市具体情况不再举例说明。

4、结论

(1)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评估体系的建立可为山东各市了解本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态势提供依据;(2)对于山东整体来说,评估结果可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整合和跨区域合作提供依据,从而制定科学的发展政策。

参考文献:

[1]胡小明,杨世如.独木龙舟的文化解析[J].体育学刊,2010,17(1).

[2]曹丕祯.加快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EB/OL].临淄政府信息公开网

[3]吕庆华.文化资源产业开发[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

[4]魏立宇,韩飞.仿古蹴鞠发展的评价[J].体育学刊,2012,2(19).[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3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5.5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5-117-02

传统节日民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民俗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传统节日得以复兴并发扬光大,传统节日民俗,特别是那些和健康有关的民俗更是受到民间追捧。传统节日民俗与中医药文化都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片沃土,都有对生命、健康、疾病等问题的解读,借助传统节日民俗不仅可以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而且可以有效地开发中医药文化资源,使其焕发新光彩和新魅力。

一、传统节日民俗中中医药因素的文化解读

很久以来,我国民间就有结合岁时节日,集中时间进行一些突击性医疗卫生活动的民俗,这些民俗有的为了治病防病,有的为了强身健体,有的为了采集药材。总之,在我国传统节日民俗中包含了众多中医药因素,下面从几个传统节日民俗中可见一斑。

在我国的很多地方,正月十六有“走百病”(有的地方称跑百病)的习俗。山东的“走百病”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祛病,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德州妇女登上南城门,走到大寺阁,俗谚:‘爬爬城,不腰疼。’黄县(今龙口市)妇女走百病必须过西关的月牙桥。莒县农村男女老少这天都要到野外走一走,谓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以青春长在,永不衰老。鄄城的人们一大早就到村外散步,甚至骑上牛马驴骡在大路上奔跑,谓之‘跑百令’。”[1]如果从中医学的角度分析这项民俗,我们会发现“跑百病”是一项调养身心,振奋精神,恢复体力,便于更好工作的一项年节良俗。人们经过春节的狂欢与放纵,很快就要转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走百病”正好可以起到放松、调解和衔接的作用。

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民俗中,端午节的民俗活动与中医药的关系最为紧密,因而端午节也被称为“卫生防疫节”。端午节正值仲夏,蚊虫孽生,容易引发各种传染病。为了驱除邪气,预防疾病,保护生命,人们在节日中注入了很多中医药因素。端午节的标志性民俗是家家户户挂艾草,人们认为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百病的药草,插在门上可以辟邪除害,使人身体健康。现代生活的人们没有条件外出采摘鲜艾,一般是从集市买来,卖艾草的把艾草绑成把,每把有五六枝的样子,这一习俗至今经久不衰。此外,很多地方至今还流行端午节的早晨吃艾叶煮的鸡蛋,人们把艾叶洗净,与鸡蛋入沙锅内,加水煮熟。其实,从端午节的诸多习俗中可以看出,人们都是拿艾叶来防病、治病、消炎的。艾是中医治病时经常用到的药物,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叶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此外,端午节时,许多地方有采药习俗。俗谣曰:“端午节前都是草,到了端午便成药。”一些用其根茎入药的植物,至端午时节已经成熟,可以入药,是采药的好时节。既然这个时节采的药好,自然制成的药也就灵验。在江西宜春北路一带,民间有端午节午时挖午时茶的习俗。所谓午时茶,实际上是一些清凉解毒的草药。如黄花草、车前草、夏枯草、过路黄荆、地茄子苗等。这些野生植物,在端午节午时前挖来,洗净、晒干备用。它对即将来临的炎热酷暑是必备良药,对暑热病和疮痛病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2]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每到这一天,古人都有头上插茱萸登高游玩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除灾避害,求得生活的安宁、幸福。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茱萸是一种茴香科植物,树可以长到一丈多高,春天开绿白色花,秋天结紫黑色果实,入药或酿酒,都可以治病。中医在临床上常用茱萸治疗各种痛证,如治疗厥阴头疼、寒疝腹痛等。此外,茱萸是一种具有浓烈香味的植物,有驱蚊杀虫的作用,放在身上,可避蚊虫叮咬。重阳登高从中医学的角度看是一项很好的运动,秋高气爽,空气清新,出外爬山,既能强身健体,又可增加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糖浓度,无疑登高是有利于人体健康的。

在传统节日民俗中包涵众多中医药文化因素并不奇怪,以往由于社会经济技术不发达,医疗水平有限,人们需要通过某个渠道缓解来自健康、疾病的压力,而传统节日大都处于季节交替的关节点上,人们在欢庆节日的同时,加入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表明人们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珍重,所以采取一些治病防病的措施,也是顺理成章的。随着传统节日的回归,传统节日民俗的升温,借助传统节日民俗,开发中医药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借助传统节日民俗开发中医药文化资源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中医药文化产业

提到中医药文化资源的开发,必然涉及中医药文化产业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的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前景可谓“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既面临发展机遇,又遭遇诸多挑战,要使中医药文化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必然要提升其内涵,走一条特色发展道路。当前传统节日民俗逐年升温,民间利用传统节日治病防病的习俗仍在延用,这既是对中医药文化在现今节日民俗中的最好阐释,又说明中医药文化在中国民间大有市场,只要找准突破口,中医药文化产业的提升指日可待。借助传统节日民俗提升中医药文化产业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做好中医药文化游就是一条很好的途径。据中国旅游报报导,广东将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养生资源,提供游览、度假、休憩、疗养、科考、科普、文化娱乐等多层面的服务项目,示范基地分为:中医药生态旅游基地、中医药人文旅游基地、中医药综合保健服务基地三类。其中,中医药生态旅游基地,以中医药自然景观欣赏为主,中医药人文旅游基地,以中医药人文景观展示为主,中医药综合保健服务基地,以提供中医药养生服务为主。[3]除广东省中医药文化旅游已取得初步成果外,其他一些地方也初见成效。单纯的中医药文化游很难找到合适的落脚点,借助传统节日民俗可以扩大中医药文化旅游的影响,并可找到依托,也符合人们出门旅游的时机,进而提升中医药文化产业。

(二)有助于宣传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和优势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其中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庆祝传统节日的活动中,包含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内涵。把传统节日中所包含的中医药文化内涵加以挖掘,特别是那些有助于现代人健康的理念、方法和措施等进行宣传,尤其是要让年轻的一代人更好地加以学习和保护。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是什么呢?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即是大众文化,为广大群众所熟知。中医药文化的优势是建立在特色之上的“简、便、廉、验”,能为百姓的健康服务。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西方医学的发展依托全球化的背景,更容易进行交流,促进发展,而中医药的发展更多的需要我们自身努力进行创新。所以,人们对中医药知识的了解,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直接影响人们对中医药服务信任的程度,从而影响中医就医的选择率。目前,我们可以借助传统节日民俗宣传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和优势。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是先辈们在世世代代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它与中医科学紧密相连, 是一种文化,人们在享受节日文化的同时也在享受该文化带给人们的健康理念。借助传统节日民俗,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同时收集、整理和传播有关节日民俗中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及治病防病健身的常识和经验,并通过科普讲座、媒体宣传、亲身体验等途径加以宣传,从根本上解决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的基础问题。

(三)有助于保护中医药文化资源

有的学者认为,在社会转型期,那种影响着以数亿计民众的传统意识、文化积淀和生活习俗,将成为一种潜在力量。这就是民间的生存状态,包括民间的思想意识、民间的生产生活,即基本的国情、民情。对这种国情、民情的认识程度如何,将影响着转型期中国的变革质量和发展速度。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文化,也逐渐被民间所吸收,现代化的步伐是挡不住的潮流。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在这场大的转型过程中,做好挖掘、开发、利用、引导、服务工作。[4]诚然,借助传统节日民俗,不仅可以开发中医药文化资源,而且可以更好地保护中医药文化资源。有的地方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如有的地方在旧城改造中通过建立中药博物馆、中医药文化遗址等方式保护老的中药店铺、作坊;有的地方通过开发中医药养生游、中医药文化游等方式,挖掘、保护中医药文化资源。

总之,借助传统节日民俗,不仅可以开发中医药文化资源,而且还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传统节日民俗也得以提升,使人们的传统节日过得更充实,更有内涵。

参考文献:

[1] 叶涛.山东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169.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4

河南省位于中国的中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文化资源、民俗资源、文物资源都十分丰富。

1、河南历史文化名城

目前,我们习惯上把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开封、杭州、郑州和安阳称为我国的“古都”,河南就占有其中的四个。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河南,特别是沿黄河两岸的洛阳、郑州、开封、商丘等地区一直都是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活动的重心。其中,洛阳先后有九个朝代在此建都,古代科技、文化、文学、哲学、艺术等重大发明创造,大都与洛阳有关。而开封作为“七朝古都”,也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胜景,北宋时期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郑州作为古都的历史同样悠久,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就生于郑州新郑,郑州登封也曾作为“夏”的都城,是中国最早的城邑。安阳也是我国的七大古都之一,殷墟文化极具特色。而商丘则是商文化的发源地,南阳作为军事重镇,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军事家,如秦国的百里奚、越国范蠡、西汉霍去病、东汉刘秀等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

2、河南历史文化名人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国5000年文化的源头大多都要追述至此。从先秦诸子、宋明理学,到天文、医学、文学、宗教,特别是四大发明、唐诗、宋词,都与河南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河南也是我国历史上名人辈出的地区。

此外,12世纪以前,中国的政治社会中心始终摇摆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河南和陕西。因而,这一时期,河南和陕西在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医学、建筑、冶金和铸造、工程等领域里也一直占有领先的地位。

3、河南姓氏文化

河南是华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在中华姓氏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据初步统计,在《中华姓氏大辞典》所列11969个姓氏中,有4925个未注明姓氏来源,有2224个系少数民族姓氏,二者合计7149个,占11969的59.7%,下余4820个为汉族姓氏。其中,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1832,占4820的38%。在姓氏拥有人口的数量上,河南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按照相关的人口资料统计,当前按人口多少排列的有120大姓,全国有11.7亿人姓这120个姓。在120大姓中,全部起源于河南的姓氏有52个,部分源头在河南的姓氏有44个,两项合计,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96个,占120大姓的80%,占全国汉族人口的97%。如果减去一些多源的姓氏中源于河南以外的成分,人口百分比会有所下降,但起源于河南的姓氏总数是1832个,减去96个,还有1736个,这样看来,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比仍在80%左右。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河南是姓氏资源第一大省,海内外华人的祖根大多在河南。

4、河南宗教文化

河南宗教文化历史悠久、种类众多,拥有非常丰富的景观和文物,在中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儒学、佛教还是道教等都在河南留下了大量的寺庙、殿堂、宝塔、雕塑、壁画等名胜古迹、宗教文物以及遗传至今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礼仪、风俗等等。

5、河南古建筑文化

中原地区的古建筑类型主要有古城、民居、宗教场所、衙署、书院、会馆、陵寝、天文台、祠堂、园林等。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河南已发现和保存较好的多处著名的古城邑、古长城及关隘。第二类是具有明显的中原文化气息的民居宅第,即一般民众所建之宅第,包括富家的庄园、故居和普通百姓的住所。如明清时展起来的巩义康店镇的康百万庄园、开封市的刘家大院、安阳市的马家大院、博爱县的苏家作民居群、项城县的袁家大院、原阳县的夏家大院、商丘县城内的壮悔堂民居等。第三类是衙署,河南现存衙署建筑中,又分府衙和县衙两级,其中以县衙居多。除南阳府衙等比较完整的衙署外,还有些仅存个别建筑物的衙署及相关建筑9处。最后一类是会馆、书院及其他公用建筑。现存河南会馆多为清代建筑,以山西、陕西、甘肃会馆居多。在教育类建筑中,则以书院最为普遍,其中登封城北的嵩阳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二、河南文化资源的特征

1、传统文化资源丰富

悠久的历史,给河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河南是历史文化名城众多的省份。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仅仅被列入国务院先后三批评定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就有洛阳、开封、安阳、商丘、南阳、郑州、浚县七个;另外还有许昌、登封、淮阳、偃师等也都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城市。其次,文物丰富,遗址遍布。河南是我国文物资源大省,目前统计结果表明,地上文物仅次于陕西,居全国第二;地下文物则居全国第一;馆藏文物占全国的1/8。同时,历史遗址星罗棋布,仰韶遗址、龙山遗址、殷墟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北宋开封地下城等,都是我国文物考古的重大发现,载入史册,彪炳后世。再者,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思想家老子、庄子、韩非子,政治家李斯、刘秀、赵匡胤,科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宗教学家玄奘,文学家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欧阳修,理学家程颢、程颐,军事家岳飞等都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政治、军事、文化名人。另外,独特的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也是河南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历史时代特征明显

河南社会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在12世纪之前,即北宋之前的时间。从河南各类存量文化资源来看,无论是文化资源的品质还是数量,无论是宗教文化、姓氏文化还是文物遗迹、传统建筑等,北宋之前的时间都是河南文化资源集中产生和发展的时期。因此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北宋以前的4000多年的时间里,河南基本都处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心。

而北宋之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向东南、东部,或北部地区转移。远离政治、经济中心的河南在之后的千年里影响越来越弱,相应地,文化地位也不断衰落。该时期文化资源的存量锐减,可以说,河南的文化资源具有明显的历史时代特征。

三、文化资源转化和文化品牌培育的不同阶段和特征

文化品牌是区域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而特色文化品牌的培育更已成为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的支撑点。从文化资源转化到文化品牌的培育既是观念和视角的变化,更是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在这里,我们从文化资源的转化到文化品牌的培育的不同阶段入手探讨这一问题。

1、初级阶段:从文化资源到文化品牌的自发转变

最初,从文化资源转化到文化品牌的培育都是无意识的,自然和自发的。

我国2004年才首次由国家统计局在其公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对文化产业予以界定,也持续引发了各地政府以及学界对文化产业的关注,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近十年来的事,在这之前,对于文化资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文化品牌的构建大多是无意识的。

文化资源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地区之间由于自然条件、历史文化资源、传统习俗、经济基础、文化需求等要素的差异导致了文化资源的区域差异。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商品需要一个资源的市场化过程。只有当文化资源或其某一特质与资金、技术等结合起来,经过劳动创造,才能将其转化为文化产品。在人们认识和重视文化产业之前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初,形成的著名品牌很大程度上属于无意识的建构,比如黄山游览区,泰山游览区、故宫博物馆、兵马俑、龙门石窟等。这些文化资源凭借深厚的历史及文化积淀、久远的知名度和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质,与旅游相结合成为文化商品,在几乎没有任何营销手段的情况下形成知名海内外的文化品牌。

此时从文化资源到文化品牌的转化具有鲜明的特征。

首先,文化品牌对于文化资源的依赖性很高,或者说文化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作为文化品牌的主要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

其次,从文化资源到文化品牌的转化是无意识的。少之又少的资金支持和政府扶持,在几乎没有营销的情况下,仅凭借着区域文化的魅力完成文化资源到文化产品再到文化品牌的转化。

再次,从文化业态的角度来看,文化资源尤其是具有较强观赏性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的结合较为紧密,文化产品的消费和文化品牌的价值则主要是通过与旅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的,相比较而言,其他业态还远未出现或形成。

2、文化产业成长期:促进文化资源转化,培育区域特色文化品牌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区域文化产品竞争的加剧,地方政府对文化资源的利用和转化越来越重视,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资源的转化,各地也在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加大文化品牌的培育和宣传营销力度,提升文化品牌的价值和区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在文化资源到文化品牌的转化链条中,文化企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文化品牌的构建和培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此时,从文化资源到文化品牌的转化有着以下的特点。

首先,突出区域文化资源的独特性。文化资源存在着区域的差异,由于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差异有大有小。一定程度来讲,差异的文化资源更容易形成差异的文化产品,当然也更容易形成区域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的竞争优势。

其次,注重文化企业的发展。从微观的角度来讲,文化企业是文化产品生产的主体,在从文化资源到文化品牌的转化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文化品牌塑造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创造、展示产品和企业形象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一最终的目标的特殊文化过程。

再次,注重文化产品的产业化。文化产品生产的链条化是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产业链条之间相互联系、继续加强并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文化产业网络。在这个产业网络中,各个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相互依存又面临互相竞争,机遇与挑战并存。伴随这一进程,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品的生产优势,并逐渐形成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与品牌特色。

最后,政府在文化资源转化和文化品牌培育中起到推手的作用。我国文化产业还刚起步,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甚远,政府的引导重要且必要。

3、未来的发展趋势:品牌和创意

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从文化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及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文化资源的转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首先,突出品牌,弱化资源。文化资源是文化产品生产的要素,没有文化资源就没有文化产品,然而,另一个与之相背离的事实是文化资源丰富不等于文化产业发达,甚至于很多文化产业高度发达的地区,其文化资源并不丰富。

其次,创意和人才的重要性凸显。文化产业本身是内容产业,其核心和源头就是创造、创新和创意。同时,创新是品牌的精髓,可以保证品牌的独特性和永久魅力。而无论创新还是创意,核心要素是人才,因为所有的创新都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智慧、智力和技巧。

再次,产业集聚效益愈来愈显现。区域文化产业开发中产业集聚产生的优势已经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好莱坞的电影,韩国的动漫游戏、日本的漫画都依靠产业的集聚体现出了在同一领域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较的优势。我国的文化产业开发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在有些地区产业的集聚现象已初具规模如上海的数字出版、广东的动漫游戏、北京的电影行业、湖南的广播电视等。

四、河南文化资源转化和文化品牌培育的建议

综合来看,目前河南正处于文化产业的成长期,文化产品的资源依赖性较强,文化资源的转化渠道单一,创意还有待于加强,区域特色文化品牌的培育迫在眉睫。因此,我们认为,在文化品牌的打造中,以下几点尤为关键。

1、加快文化市场化步伐

当前河南文化市场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条块分割,市场竞争不足,大量同质文化企业之间既无法有效竞争,也做不到专业化合作。因此,我们需要加快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市场体制改革步伐,建立和完善培育文化品牌的市场机制。

文化企业是文化品牌培育的主体,目前河南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企业几乎全是国有企业,因此,文化品牌的培育需要国有文化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离不开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真正适应市场的竞争主体。加快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市场体制的改革步伐,使得文化企业尤其是国有文化企业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品牌培育才会成为企业的自觉选择,也才会使企业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覆盖率,为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发挥自主性。再者,创造竞争的市场环境。市场配置资源的高效率源自于市场竞争,品牌就是市场选择的结果,真正的名牌,真正的名牌产品需要在市场中竞争产生。因此文化品牌的培育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打破条块的分割,铲除地方保护主义,打造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机制。

2、逐步形成文化产业集群

目前,河南已形成一批颇具地方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如禹州钧瓷、镇平玉雕、宝丰魔术、民权画虎、平乐牡丹画等。截至2014年4月,河南拥有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部级文化产业基地9个,省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10个以及一批由河南省文化厅命名的文化产业示范区和示范基地,为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支持。然而,总体而言,河南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文化企业的小、散、弱还未得到根本的改善。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积极做好合理的产业规划,为区域内文化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发挥好导向作用,制定配套的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政策与法规,完善集聚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引导和鼓励文化企业、金融、研究机构、行业组织等单位共同入驻产业集聚区,形成区域经济综合体。

3、加强创意和人才的培育

文化产业有别于其他产业的特点之一就在于创意,创意和人才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尤其独特。许多独特的文化产品,首先是由独特个性和奇异的创造精神所生产创造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文化创意产业最好的生产技术。正如刚才所讲,创意的主体是人。因此,文化企业要注重不断培育人才,合理利用人才,发挥人才优势,创造知名品牌。政府部门要积极协调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力量,为企业培养和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提供帮助,为文化品牌的培育提供人才支撑。同时,要破除陈规,引导创意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观念的更新和社会包容性的提高可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但是只要企业、政府、社会共同努力,创意、创新、创造、创举会越来越多,循规蹈矩的创意人才会更少,具有原创价值的文化产品会更多。

4、注重营销,提高品牌的影响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一向标榜自由市场的美国政府也运用各种方式对其文化和文化产品进行宣传,因此,文化品牌的影响力离不开品牌的传播和营销。例如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都是借助湖南卫视和网络等现代传播平台,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2013年甚至2014年的重要文化品牌。河南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区域文化品牌的营销中,更要重视区域文化特色、内涵和文化品牌价值的挖掘和传播,促进区域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建构。河南少林寺作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武术、文化品牌,媒体的力量是不言而喻的。电影《少林寺》不仅捧红了李连杰,也让少林寺这一文化品牌享誉世界。此外各类的武术表演、舞台剧如《禅宗少林音乐大殿》等均以不同的形式阐释着少林的文化内涵等。

同时,品牌的宣传和推广上,政府应扮好职业推销员的角色。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由政府有关部门出面对名牌进行推介和宣传,是创建和发展名牌的有效途径。政府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和各种文化经贸活动,主动地、有计划地向广大消费者宣传和推荐文化名牌,利用政府的权威,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品牌的社会影响。另外,政府还可以利用采购活动的示范带动,树立本土品牌产品的形象,扩大其影响,唤醒民众以实际行动支持本土品牌的创建和发展。

5、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不仅如此,政府还要引导文化企业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政府要集中力量,研究制定符合河南实际的文化品牌发展战略,并做好文化产业布局,积极引导各地在区域优势的基础上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中扶持一批文化企业,帮助、扶持、培育一批具有中原特色和优势的文化品牌。

其次,政府应通过财政、税收、信贷、技术、产业政策以及人才支撑等多个方面,积极扶持文化品牌的发展。对于一些有市场前景、有科技含量、有社会效益的文化企业和名牌产品,在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在产业政策上,支持拥有名牌产品的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兼并、收购、合并、租赁等方式,组建企业集团,并帮助条件成熟的文化企业实现战略重组和上市,推动文化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最后,完善法律法规,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严厉打击盗版行为,积极引导民众消费正版文化产品,鼓励创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保障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文化品牌的成长。

(注:本文属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批准号13CGL155;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142400411142;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青年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1] 刘昱、蒋瑶:从文化资源到文化品牌的转化路径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

[2] 吕寒、胡慧:论文化遗产区域品牌的形成机制与培育模式[J].现代经济探讨,2012(7).

[3] 李宗军:河南旅游文化[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4] 徐艳芳: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开发优势转化机制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1(11).

[5] 游尘:试论政府在文化品牌建设中的作用[J].东岳论丛,2009(9).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5

(一)非物质类传统文化资源: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的源头活水

作为“草原古都”,呼和浩特市的非物质类传统文化资源民族风情浓郁、地域特色鲜明、文化积淀深厚、种类浩繁多样、遗存瑰宝纷呈,风采日益彰显。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第32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的分类,呼和浩特市非物质类传统文化资源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口头传统。呼和浩特市浩如繁星的民间故事、神化传说、边塞诗、叙事诗、英雄史诗、歇后语、顺口溜、谜语、谚语、笑话、串话、格言等都包括在内。其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多重的、复合的功能和意义:首先,对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情感的表达和认同、历史记忆的保存以及文化基因的传承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次,是城市及企业理念识别、视觉识别、产品识别和行为识别的重要资源;再次,在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2.表演艺术。以蒙古族长调为代表的民族演唱艺术、以马头琴为代表的民乐演奏、以二人台为代表的传统戏剧、以乌力格尔为代表的传统曲艺、以蒙古族博克为代表的传统竞技以及一些极具地方情趣的表演艺术形式,都以独特的原生状态承载着丰富的艺术内涵,以浓郁的民族风情裹挟着本真的生命律动,为呼和浩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采掘不尽的富矿。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呼和浩特市的一些风俗事象、活动与礼仪、仪式具有一定的展演价值和素材价值,或具有体验、寄情、审美、启迪等功能。各民族的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已成为经贸往来的重要契机,起到弘扬传统文化、塑造城市形象、推动经济发展、增强城市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自豪感等作用。

4.有关自然界的知识和实践。此类主要表现为一些畜牧业、农业知识与实践,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和实践,药典和治疗方法,宇宙观,天文、气象知识,冶金知识,计数和计算方法,食物的保存、制作、加工和发酵知识等,有着较大的意义扩展空间和实践指导价值。例如,蒙古民族以独特的运思模式,将对自然界的思考和认识融入其宗教、哲学、文学艺术、伦理道德中,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作一种重要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在道德上谴责和鄙视贪婪攫取自然资源的人,主张取之有道;在宗教规范中有很多有利于植被保护、动物生长和水源洁净的生产生活禁忌;在社会制度层面上则依法保护生态;这是一种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中心主义。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这无疑是可以深入挖掘、广泛利用的一笔精神财富。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呼和浩特市蒙古族服饰、皮画、刀具、弓箭、毛绒制品、金银器、乳肉制品、马鞍马鞭等配套用品、牛角制品、琴棋用品、宗教用品、石雕、木雕、骨雕、和林格尔剪纸、蒙古族刺绣等方面的传统手工艺知名度较高。与制作精良的现代工业产品相比,其制作工艺粗糙原始却血脉旺盛、质朴古旧却有着醇酽的民族情韵,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消费价值。

(二)物质类传统文化资源:呼和浩特市物化的时间记忆和文化象征

物质类传统文化资源是指历史上存留下来的各种人类活动的遗迹和文物。按照时空结构,呼和浩特市的历史遗迹主要包括六大系列:代表人类旧石器文明的大窑文化遗迹;战国时期郡治云中郡文化遗迹;北魏拓跋氏早期都城盛乐城文化遗迹;辽金元时期的丰州城文化遗迹;明朝归化城(又称三娘子城)文化遗迹;清朝绥远城文化遗迹。呼和浩特市属于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其灿若繁星的物质文化遗迹和文物具有较高的品相和价值。

(三)以保护作为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先决条件

1.实行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对位性保护。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强调“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把部分开发收益应用到资源的保护上,形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良好局面,通过文化产业自身的扩大与积累来改变过去文化保护的单一输血模式。

2.实行整体性保护。将保护范围从个体的文物、建筑扩大到建筑群、历史街区乃至一个完整的古城,以“整体性保护旧城”的发展理念代替“旧城改造”的错误方针和口号。旧城内的传统建筑应加强日常修缮,并维护原有的路网格局和街巷肌理。将城市历史渊源、区域文化差异、文化多元性与城市规划、设计尽可能完美地结合。

3.实行社会性保护。建立文化资源民间保护机制、学术研究保护机制及宣传普及保护机制,培养社会各界对文化资源的感情和价值意识,提高民众保护自觉度,强化研究者、决策者和执行者的保护理念,营造保护文化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这是最浑厚的社会基础和心理根源。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应鼓励企业、个人向文化资源保护投资或捐赠。

4.制定和完善分级分类保护制度和法规,实行立法性保护。

5.建立以保护遗产类资源的原真性、多样性和完整性为目的传承机制,实行传承性保护。

6.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时间、程度、切入点、方法和种类,以及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论证研究,以确保其可持续开发。

二、呼和浩特市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

传统文化资源有着巨大的开发空间和良好的开发前景,但就呼和浩特市目前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状况来看,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开发主体散而乱

各级行政区划、各类系统部门、各种投资主体都成了文化资源的开发主体,造成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行政区划代替了文化区划、资源管理者变成了资源拥有者、资源开发投资左右了资源开发目标等问题。尽管呼和浩特市花了大力气做了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但并没有预期的运作意义。

(二)产品开发、项目规划粗放盲目

这主要表现为产品开发上粗制滥造,产业发展规划上粗心浮气,环境资源维护上粗枝大叶。许多开发者片面追求数量效应,热衷于将当地文化匆匆包装后快速推向市场,结果是一系列“三低”―――品味低、质量低、价格低的文化产品出笼;或者片面追求“独特”“做大”“做强”,无视产业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匹配原则,无视产业发展的链动条件,无视产业运营的实际能力,最终因违背产业和市场规律而事与愿违。

(三)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维定势对待文化资源开发

将文化资源当作吸引投资、招徕生意的幌子,使文化资源的主体地位丧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更得不到科学合理的开发。

(四)开发资金不足、开发程度不高、行业管理差、缺乏统一规划

上述问题之所以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源于对文化资源的曲解。文化资源的丰厚不等于产业化的易行,文化资源不等于文化资本,文化资源的滥用和“虚热”,可能会遮蔽我们对文化产业主体部分的认识。其次,源于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理念的缺乏。所谓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理念,就是以基于文化资源的创意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效率效益指数、产业关联指数以及产业集群指数,拓展市场化运作手段。再次,源于文化产业本体竞争力中最活跃、最有价值、最有生命力的核心部分―――文化产业人才的缺乏。文化产业人才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力、文化创意创新力、文化制度构造力、文化政策制定力、文化资源培植力、文化借鉴汲取力、文化环境营造力、文化产品生产力、文化市场培育和管理力、文化产品营销力等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根本性、决定性因素。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数为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的78.2%,其知识水平、技术水平、能力水平、创新意识和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也有一定差距,这是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发展最大的瓶颈性因素。

三、呼和浩特市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原则及策略

(一)可持续性原则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对于未来经济增长模式的普遍共识。在文化产业领域,文化资源的持续性和承接性更为突出,这体现了文化产业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否则,文化产业就会成为传统文化保护以及人类精神价值提升的负面力量。呼和浩特市应把“可持续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作为保护传统文化资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型和资源节约型经济、构建和谐首府的工作重心。应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地方文化政策法规体系,加大非物质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二)责任原则

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和资本化运作是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责任,这不但可以创造财富,还可以提高发展质量,实现GDP的“绿色增长”;不仅可以丰富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产品,也必然会增强民族区域的文化安全与自信。应超越工业化社会的思维定势,以信息化社会的创意理念及其技术范式来看待文化资源。应密切关注国内国际分工体系和产业演变态势,了解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对本地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成立文化产业领导小组,进行相关研究和规划,尊重文化产业人群价值,形成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和机制。

(三)创意创新原则

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利用文化资源的重要着力点。以旅游纪念品为例,呼和浩特市的旅游纪念品大多设计单调落伍,工艺低劣甚至粗制滥造,真正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精品并不多。文化产业的生命活力源头之一在于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呼和浩特市可以通过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意设计和产业开发而批量化、规模化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意产品与服务。应以传统文化的高起点、可持续开发为主要内容,以新兴产业的引进培植和落后产业的创意化提升为着力点,集聚和整合现有的处于分散状态的科技、人才、品牌、管理、设计、自主知识产权等高端要素资源。调动区域内研究机构、相关公司、辅助机构、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的积极性,有效推动官、产、媒、学各界的通力合作,按照专家论证、科学决策、试点先行、市场运作、分期建设、滚动开发的模式,大力发展网络、软件、数字技术等信息创意产业,电影、电视、广告、动漫、出版等内容创意产业,民族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手工艺、艺术品设计创制等艺术创意产业,建筑、产品外观设计等工业创意产业以及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设计、娱乐体验设计等休闲创意产业。

(四)整合原则

呼和浩特市应建立与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性整合、研究性整合、弘扬性整合和产业化整合相对应的机构与队伍,进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法规法律为保障的文化资源整合机制。建立这一机制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摸清呼和浩特市乃至内蒙古传统文化资源的“家底”,为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奠定基础,提升其在中华文化谱系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则是为文化产业构建资源宝库,并规范、引导文化产业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整合,避免借创意创新之名对其随意篡改、拼接、歪曲和肢解,鼓励在保持文化基因谱系的连续性和文化根脉的原真性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3.

[2]胡敏中.论非物质文化[J].文化研究,2005,10:77―82.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6

1 满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优势

满族的传统文化是从它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特殊的生产方式中发展而来的,具有满族独特的历史特点和文化形式,它涵盖了满族人民生产、狩猎、娱乐、服饰、餐饮的方方面面,贯穿着满族人民的日常生活。

1.1独特的名族特色

满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旅游是根据满族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展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它独特的民族特性是满足体育文化资源的主要吸引力之一。满族生存的区域环境和生活特点使该民族在自身文化背景下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满族人民的祖先在北方寒冷地区从事着狩猎和耕种等活动,在简陋的生存条件下,满族人民培养出了敢于挑战、乐观坚强的勇武精神,比如赛马、射箭、摔跤等竞技类活动,都代表着满族人民的勇敢和顽强。北方寒冷多冰雪的气候特点为满族的滑冰车、轱辘冰、踢行头等冰嬉活动提供了独特的环境。这些满族体育活动和其他民族的体育活动有着明显的差别,根据满足活动的独特价值开发旅游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北方地区的传统体育发展,还能丰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形式。

1.2满族体育活动不受年龄层次的影响

满族的体育文化活动种类丰富,不仅有适合青壮年的赛马、摔跤、举石锁等刺激的活动,还有适合女性的秋千、雪地走以及其他有趣细腻的体育活动,此外,老人和小孩也可以进行射柳、抽冰猴之类的体育活动,将这类体育文化活动作为旅游资源,在旅游业中可以吸引不同年龄层次的游客,也有利于满族体育文化的传播。

1.3开展体验旅游,投资少

满族的体育文化活动有其丰富的活动形式和独特的文化特点,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趣味性。不论是哪一种体育活动都有很强的吸引力,结合体验式旅游项目开展体育文化活动,是一种投资较少,经济客观的旅游投资模式。由于满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样式灵活多变,受场地、器械等条件的限制较小,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都有适合进行的体育活动,再加上当地特色的生活方式以及其他民俗习惯的包装,能够给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2 满足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开发措施

2.1加大宣传力度

虽然满族文化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但是人们对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较少,因此客源地的范围较小。要吸引游客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利用传播媒介将旅游产品设计、民俗风情、体育文化活动进行宣传。打造丰富独特的满族体育文化特点。近年来文化部门逐渐重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利用现代化手段宣传满族传统文化能够扩大文化传播范围。

2.2开发系列产品,提高满族体育文化的品位

满族的体育文化活动虽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但是开发过程中比较片面,缺乏科学有序的指导和安排。目前我们应该着手对满族的体育文化活动进行系统、全面的整理,致力于开发完整、高品质的传统体育文化旅游项目。将传统体育旅游进行分区域、集中有序的管理,结合旅游区周边的民俗特色、生活环境,使传统体育和当地的文化特色相贯通。同时还应培养专业的旅游指导性人才,将民族传统文化放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任务中,培养具有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知识型人才。在游客观赏娱乐的同时能根据当地的活动来源和民族风俗进行讲解,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宣传满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文化样式,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游客的游览兴趣。通过这些方面的建设形成综合性的旅游项目规划,提高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品质。

3 加强体育文化节建设、开发体育旅游纪念品

体育文化节是当地民族旅游风情和深厚的文化氛围的集中体现,通过文化节能够加大不同地区对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宣传当地的民族历史和民俗文化。在建设体育文化节的同时,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体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专家学者,通过参观学习、互动演讲等形式打造高品质的“满族传统体育活动”这一旅游品牌,从而扩大传统体育的知名度。

满足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发展旅游活动的同时开发旅游商品,能够加大文化吸引力,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比如满族传统的服饰、饰品、以及当地的比赛用品(珍珠球、冰车、冰陀螺等),都可以设计成精致的旅游产品,不仅能增加满足传统体育文化旅游的附加值,也能将其作为满足传统体育的载体,起到宣传效果。

以冰嬉、珍珠球、赛马等传统体育文化形式为代表的满族体育活动具有独特的健身价值和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方面逐渐显出劣势,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要从培养文化继承者开始,完善文化继承人教育体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源泉。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经济等方面相融合,打造科学、创新的传统文化品牌,实现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满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和浓郁的民族气息,大力宣传满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继承满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关双富,李爱华,王建,李旭强.黑龙江省满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22).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7

(一)什么是蒙古族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经验等文化积淀。蒙古族的传统生态思想理念中,历来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哲学。强调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和谐一体,是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价值观的核心。

(二)蒙古族生态文化与鄂尔多斯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

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是地球上最原始的古大陆之一。漫长的海陆变迁,地质构造运动孕育和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鄂尔多斯素有“地下煤海”之称,目前,已发现的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重要矿产资源有33种,其储量和品位在全国甚至在世界上也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同时还具有丰富的无机化工原料,食盐、芒硝等纯度、结晶度为国内外罕见。

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在各个层面上体现出的“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理念,无疑是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经验等文化观的积淀。挖掘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对鄂尔多斯市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鄂尔多斯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能源优势强有力的带动了鄂尔多斯的经济发展,但在能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开发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从能源资源方面看,尽管鄂尔多斯能源资源富集,煤炭资源储量占到全国1/6,但浅层储量仅为175亿吨。如果仍使用传统的资源输出型开采模式,那么按现有的开采水平和回采率、增长率计算,不到20年时间,浅部资源就会被全部采完;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矿区的一些地方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出现了一批小型焦化炉,其废气物排放严重超标。导致资源浪费严重,环境质量恶化,草原生态受到破坏,直接影响了蒙古族传统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严重短缺,目前鄂尔多斯市地下水位普遍下降,由于开采量大,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最大下降深度达8.0米左右;土地退化加重,

鄂尔多斯地区煤田主要是露天开采,排出大量的固体废渣像煤矸石、废石、泥土等固体废弃物不仅占用大量的河谷滩地、耕地,同时还增加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程度。

三,鄂尔多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蒙古族倡导有节制地向自然索取,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敬畏自然、崇尚自然、尊重自然,倡导自然和谐的生态观。鄂尔多斯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完全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和借鉴。

(一)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鄂尔多斯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要不断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主要依托第二产业为主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共同发展转变;要不断优化制造业等行业的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

(二)发展循环经济。

当前,鄂尔多斯已进入重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资源不足和由于大量消费能源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鄂尔多斯缓解能源约束矛盾,减少环境污染进而实现鄂尔多斯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政府部门应制定完善的政策,用行政手段保障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研究制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产品的税收政策以及节能型建筑的经济政策等。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形成有利于节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价格机制。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的力度。完善节能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节能监督机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四)产业部门应最大程度的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重点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突出抓好建筑业、汽车工业、冶金、煤炭、电力、石化、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和装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工艺、技术和设备。鼓励和引导外商在高效节能等新领域的投资。

四,小结

鄂尔多斯这样一个资源型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实现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要对其本身进行改革调整,改变鄂尔多斯市产业布局,由能源产业独大向产业多元化发展。在蒙古族的传统生态观中,全民参与是维持好草原生态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是道德约束与法律强制并存,实现整体配套,动员全方位的力量,使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完成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宝力高,《论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1).

[2] 马刚毅、杨银军,《鄂尔多斯市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资源环境综合利用研究》,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第3期.

[3] 王立平、韩广富,《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及现实意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37).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8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3]。儿童阶段是人生的发蒙期,也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在学龄前儿童中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与普及,能让儿童在观照、体验的同时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形成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帮助儿童塑造优良的品格。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儿童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它同样能够塑造人、培养人。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给予儿童精神熏陶,更能对其日常的行为实践进行初步指导。

(一)启迪儿童的心智

儿童时期是塑造一个人性格和气质的关键阶段。中国自古至今都视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命脉,提倡“发展教育,优先德育”的教育发展理念[4]。古人认为儿童教育必须尽早抓起,在儿童五六岁有一定认知能力时就开始教育,否则待到长大成人后则需花费更大力气纠正其不良习性。“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古人极其注重“发蒙”,原因在于启蒙教育能够启迪童稚。

传统的启蒙教育适应儿童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以鼓舞、激励为主要教育方式,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汲取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精华,包含文学艺术、道德情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诸多优良元素,包罗万象、深入浅出、新颖有趣,具有启迪教化的功效,能够涵养儿童的道德修养与价值观念。

(二)指导儿童的人生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学”,不专指知识的研究,还包括道德修养和践履,只有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是统一的,才是“学”最终的目的[5]。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为例,“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子张曾问“仁”于孔子,孔子曰:“恭宽信敏惠。”孔子认为,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是达到“仁”的五个基本要素,是一个人立身于世应当奉行的行为准则。在日常生活中,“仁”的价值理念时刻指引着儿童的实践活动。在家庭中,“仁”表现为亲情,它教会孩子孝敬长辈,感恩父母;进入学校后,“仁”教导儿童尊敬师长,勤勉学习;在日常交往中,儿童潜移默化地受到“仁”的思想的影响,学会分享、尊重和理解,从而更好地融入社生活。

由此可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儿童从小树立关爱他人、关怀社会的意识,这对提高儿童的品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大有裨益。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儿童品德教育中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西方文化的渗透遮蔽了传统文化的光芒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化的时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日趋盛行。如今西方文化已经渗透到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现在的儿童与二十世纪苦读蒙学、与世隔绝的私塾童生不同,他们从小学英语,吃西餐,过洋节,看迪士尼动画……接触西方文化固然无可厚非,但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却面临被淡化的境地。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必须将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落到实处,从娃娃抓起,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二)传统品德教育资源开发滞后导致课程建设无法系统化

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但是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匮乏,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匮乏。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尚未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老师通常只能在语文课和思想品德课上传递一些零碎的文化知识,这使得学校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上无法做到整体性、系统性的规划。第二,师资力量匮乏。一切教育活动都必须由教师通过使用具体的教材、通过适当的课程开发、综合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等载体完成[6]。传统文化教育所需的教材尚可以通过组织专人研发解决,但是真正落实到具体课程的实践还要依靠教师。教师的文化底蕴、教学水平和品性修养都将直接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目前,国内具有综合传统文化修养的教师少见,如果该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在儿童品德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无疑将非常艰难。

(三)应试观念为主的导向搁置传统文化品德教育的价值重构

由于应试教育模式,传统文化的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在升学的压力下,儿童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无暇顾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轻内涵,重识记”的现象普遍存在。家长、老师在向儿童讲授传统文化知识时,往往倾向于让他们记住某个具体的文化常识是什么,忽视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的深度挖掘。这样的教育方式只能让儿童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皮毛,无法让他们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网络快餐式学习的碎片化导致传统品德教育途径无法有效拓展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时代已然来临,网络文化的影响人群呈现出向低龄儿童倾斜的趋势。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年幼的孩子熟练地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玩游戏,真正静下心阅读传统文化典籍的寥寥无几。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够提供给儿童一种获取知识的全新渠道,但同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会对儿童的成长构成威胁,进而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在儿童中的传播与普及。

三、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落实儿童品德教育

中国儿童的品德教育应当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其更好地作用于儿童品德教育的具体实践。

(一)品德教育的主体

对儿童进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品德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儿童在品德发展与培养的过程中呈现出以下三个鲜明特点:其一,爱模仿。模仿是儿童学习别人言行的重要形式,儿童经常模仿父母、老师和同伴的行为。根据这一特点,家长和老师在言行处事上要以身作则,争取成为孩子们的榜样,使儿童在耳濡目染下成长为品行优良的好少年。其二,可塑性强。儿童心智发育尚未健全,在品德发展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早期教育中应尽可能地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学习环境,这无疑对儿童的品德养成极有帮助。其三,情感对儿童的品德发展至关重要。学者朱小蔓在研究中指出,情感在儿童品德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情”入手,最容易促进儿童品德的形成[7]。据此,家长和老师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不应过多地从认知层面进行刻板说教,而要以情感为桥梁,站在儿童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想法,引导儿童向好的方向成长和发展。

(二)品德教育的途径

目前,儿童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来自家庭传承,二是来自学校教育,三是来自社会媒体[8]。三条途径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各有利弊,共同作用于儿童品德教育的实践之中。

家庭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单元,在祖辈的言传身教中,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涵养了无数中国少年的心灵。古时颜之推结合自身经历与处世之道写成《颜氏家训》训诫子孙,教授其修身、治家、为学之道。如今儿童依然能够从家庭中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但这些知识却是极有限的。这是因为当代儿童的父母大多出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中的极少数能够接受系统教育,教育的内容也普遍与传统脱节。显然,这些父母本身对中国传统文化就知之甚少,在对子女的教育上自然也是力不从心。

学校教育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目前,许多学校将《三字经》、《声律启蒙》、《中国古典诗词欣赏》等传统启蒙读物引入语文教学中,广东省首次将书法课列为中小学必修课程,诸如武术、太极拳等活动散见于中小学体育课。设置相关课程能够让儿童尽早接触传统文化,形成对传统文化相对完整的认知体系。但是在学校的具体教学实践中,课程分散、不系统,教学方式古板单一、脱离实际等问题依然存在,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当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社会媒体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角色。社会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起到了巨大的变革作用,使儿童汲取传统文化知识的方式变得更多元。例如当前流行的“微课”和“慕课”将学者对文化知识的见解以四十分钟左右的网络课程形式加以呈现,这为儿童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提供便利。此外,部分影视、动漫作品将传统文化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以新颖、动态的方式呈现中国传统文化,大大调动儿童探索和学习的积极性。只要社会媒体被人们合理利用,它必将在未来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

(三)品德教育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儿童品德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文化应该秉持“在批判中继承,在创新中发展”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诞生于封建时代,部分思想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我们必须擦亮双眼,明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继承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益的部分并将其发扬光大。此外,还要将传统文化放在现代社会语境中加以审视,彰显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传统文化中诸如爱国主义、奉献精神等高尚理念在当代社会仍具有积极意义,但是部分思想与时展不相适应,需要在具体环境中重新认识其含义,如“重义轻利”这一成语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就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重义”依然值得赞赏,而“轻利”则没有必要。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置于时展的进程中观照,才能充分发掘其内在的深刻意蕴,给予儿童正_的理论指导。

(四)品德教育的保障与实行

1.强化政策引导与保障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规划研究《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研究》三大课题,解决学科教育理论和课程构建等核心问题,打造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等多方面的学科教育理论体系和课程体系[9]。该举措历时十年,填补了传统文化在我国学科教学领域的空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在儿童品德教育领域生根发芽离不开文化政策的保障。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应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项目的支持,完善对重点项目及工程的金融保障政策。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激励表彰制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给予奖励。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文明典型,对尊老爱幼、自强不息、扶正扬善等行为给予倡导和鼓励,形成全社会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良好风气。

2.加强文化法制环境建设

儿童心智发育尚未健全,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文化法制环境的建设,给儿童营造获取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良好氛围。

目前,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正式法律文件寥寥无几。在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中应增加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给予法律支持与保护。此外,互联网作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社会媒体,是儿童获取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工具。对此,应加强对全社会的法治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全体成员依法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形成全社会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依法有序地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3.推进品德教育资源的系统开发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牵头的传统文化课题研究在学前教育阶段研发了12种传统文化实验教材,明确了该学段教育教学目标为“建立幼儿民族文化识别系统”;在基础教育阶段为全国各省研发了“省级中小学传统文化实验教材”共500种,并且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目标是“青少年完美人格教育”[10]。在教师培养方面,国家开放大学面向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培训。课程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内容涵盖蒙学、训诂学、辞赋学、经典著作研修及绘画、书法、古琴等传统技艺的学习。

中华儿女肩负着传承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实文化教育资源,无疑将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儿童品德教育领域的传承与普及添砖加瓦。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儿童品德教育资源的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阅读绘本

绘本是一种以儿童为主要阅读对象的文学读物,它通过图画与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维度上进行交织互动来阐述内涵、表达情感。绘本不同于一般的图画书,它更注重通过文字与图画的互动协调完成故事的叙述与表达,有利于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公认为儿童早期教育必不可少的启蒙读物。

党的十八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是儿童品德教育不可多得的优秀素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孟子提倡“民本”,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言论是中国古代民主思想的萌芽。《礼记・中庸》开篇即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论语》有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先哲之言都强调万物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必备条件,也是天下百姓共同的愿望。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重视法律对人与社会的约束:“法者,宪令着于官府,赏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再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爱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舍生忘死,用一腔热血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浩瀚典籍之中,更熔铸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根发芽的厚实土壤。

五、结语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绘本是儿童品德教育资源开发的一则创新实例,优秀的德育绘本不仅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供载体,而且潜移默化地帮助儿童提升个人品德修养,为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全社会特别是相关教育部门应加大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理与研究力度,从资源体系、资源类型、资源数量、呈现形式、呈现载体、运营模式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完善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机制,帮助儿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真正促进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11]。

参考文I:

[1][2][9][10]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网,2017-1-18.

[3]朱筱新.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李媛,安志康.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蒙学教育所体现的德育观念[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256-258.

[5]南金花,刘建军,赫鹏飞.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落实核心价值观教育[J].职业时空,2013,9(8):44-46.

[6]马得清.传统文化面临的首要难题是师资匮乏[N].光明网,2014.

[7]朱小蔓.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道德与情感教育的哲思[J].中国图书评论,2012(9):136.

[8]刘利.和合文化,中国价值――浅谈在小学阶段如何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J].现代教育论丛,2008(9):38-43.

[11]程五一,杨明欢.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8):97-101.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9

从《汉书・地理志》的记载来看,早在汉武帝时期,我国就已开辟出了与东南亚、斯里兰卡、印度以及非洲东海岸等地的航线,即“徐闻、合蒲南海道”,我们称其为“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唐代,由广州出发的船舶,航程已达14万公里,沿途经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至宋代,通商的国家和地区已达50多个,元代又增加到140多个。明清时,海上丝绸之路更拓展为全球性的海上交通大循环,使南海海洋文化走上了与印度、波斯、阿拉伯、东南亚以及西洋文化等世界各地文化交往的道路,为南海地区的传统文化注入了开放性、外向性、融合性、重商性和冒险性的海洋文化的品格。[1]在年深日久的经济往来、文化交流与人员迁徙的过程中,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的大背景对南海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命题与挑战,建设和发展南海文化产业正逢其时。

1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源开发

在现代产业的背景下,有人甚至称21世纪为文化的战场,文化的输出、外交形象的塑造、资金与市场的争夺都在进行着无声的较量。美国国际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曾说用文化来征服世界是最为微妙,也是最为成功的政策,因为“其目标不在于征服领土、控制经济生活,而在于对人心的征服与控制”。[2]所谓“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的行业。文化产业蕴含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各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驱动力量,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对各国文化的输出和传递功能,及其在外交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亦不容小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一般来说,文化产业形成的条件是,文化产业和服务在产业和商业流水线上被生产、再生产、储存或者分销,也就是说,规模庞大并且同时配合着经济考虑而非任何文化发展考虑的策略。”[3]目前各国对文化产业的行业界定各有侧重,英国、新加坡等国偏重于“创意产业”,欧盟、日本将其称为“内容产业”,美国更多地侧重“娱乐业”或“版权产业”,韩国称之为“文化产业”,其中都有我们可资借鉴之处。在我国,一般将“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称为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资源”的界定,至今尚无定论,一些学者认为,文化资源是指凝结了人类无差别劳动成果的精华和丰富思维活动的物质和精神的产品或者活动;[4]也有人认为它是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成果及其转化;[5]更详尽的定义还有:能够突出原生地的文化特征及其历史进步活动痕迹,具有地域风情和文明传统价值的一类资源,包括历史遗迹、民俗文化、地域文化、乡土风情、文学历史、民族音乐、宗教文化、自然景观等。[6]总之,文化资源包含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科学和教育发展水平等丰富的内容。按不同的标准,文化资源可被划入不同的分类系统,如可度量文化资源以及不可度量文化资源;文化历史资源以及文化现实资源;物质(有形)的文化资源以及精神(o形)的文化资源等。[7]其中有形的物质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的基本载体。在南海区域,这些实实在在的有形资源应该包括南海的历史文物、南海历史文化遗址、南海历史建筑以及南海地方特色工艺及饮食文化等;可供开发的无形的文化资源则包括民间口头文学、神话、民歌、戏剧、语言、民俗礼仪、民间祭典等蕴含着南海人民深厚情感寄托的、融入南海地区人民日常生活与习俗的资源。[8]

2南海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现状

国际文化交流的一般规律证明,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繁荣程度主要依赖于文化系统的开放程度与健康的社会运作机制。[9]将南海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作为产业进行开发,引导其进入经济活动,产生经济效益,扩大影响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兼顾,除了理念上的开放、政策上的保证之外,还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这些资源必须转化为消费者可视、可听、可感、可体验的物质形式;二是使其具有消费者可接受的市场价值;三是这些物质形式必有明确的归属权,即产权。[10]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资源都能转化为文化资本,只有经过社会的交易、流通、服务等领域,能够满足和引导人们需求的产品才能成为文化资本,进行产业化开发。文化产业重在创新、追求效益及整合,资本注入形式多样,产品竞争力强,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领域。南部沿海地区自古就有对外交流的传统,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南海地区沿海各省的传统文化均焕发了新的活力,在南海丰富的涉海文化资源中,至今能引发周边国家共鸣的传统文化主要有南海海神崇拜文化、海外宗教文化、海洋饮食风俗文化及侨乡文化。总的来说,目前,南海诸省的传统文化产业开发具有以下的发展态势。

21传统文化资源成为旅游产业开发的营养源泉

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旅游产业要持续扩大影响,必须高度重视对文化资源的利用,不断提升产品的品位与价值。文化资源也需要依托旅游产业的发展展示其内涵与魅力。两者之间水融、密不可分,可以说是“灵魂”与“载体”“内涵”与“外显”的关系。由于近海诸省自古就享有“渔盐之利”,又得“舟楫之便”,因此可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如广州十三行,因其在近代中西文明交流史上所独有的地位和历史贡献,蕴藏着巨大的文化、旅游、商业价值。在大航海时代,瑞典著名的远洋商船就曾三次远航广州,并满载中国货物返航欧州,使这里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及起点。类似于广州十三行的开发案例还有南海神庙、D家民俗、徐闻大汉三墩景区、阳江“南海一号”景区、海南黎苗文化景区等,它们的成功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不仅凸显了旅游景区的特色,也促进了旅游周边产品的开发。南海地区传统文化资源丰厚,品类多样,特色鲜明,在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各省都在通过申报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增强城市软实力,通过整合旅游资源,来吸引海内外游客,围绕着传统文化大做文章,既重视经济效益的增长,也关注旅游品牌的创建。

22传统会展、节庆品牌成为旅游产业开发的亮点

与旅游产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会展、节庆业,同被视为第三产业的优势部门。传统型节庆活动是当地人的一种自动自发的文化传承,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固定的主题仪式和风俗习惯,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被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社会、民族和历史价值。是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播方式,会展、节庆业本身不仅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对交通、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也会起到聚集与带动作用。事实证明,举办一次成功的会展、节庆活动,能使当地的旅游收入在短时间内急速提升。以饮食文化为例,当地的特色饮食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渊源、风土人情与文物特产,游客们品尝的不仅是美食,还会于其中品味到独特的人文情趣。定期举办特色美食节能对增加旅游收入和树立旅游新品牌起到积极的作用。

23新兴文化业态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播及产业化发展

文化产业的产品是诉诸人类精神需求层面的符号系统,其源头或灵魂是浩如烟海的文化内容,其核心是富有个人色彩的创意。近年来,广东、福建、广西、海南等省都在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纷纷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努力培育数字动漫、数字影视、数字出版、网络广播、影视文化、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新兴文化业态,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盘活传统文化元素,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播及产业化发展。新兴业态对南海传统文化的传播不仅局限于南部沿海诸省,由苏州蜗牛公司开发的3D网络游戏《航海世纪》,就是以航海文明为背景,描述海上丝绸之路故事的经典网络游戏。设计者将不畏艰险、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航海精神植入游戏之中,赋予每个角色以传奇的身世,他们中有帝国远征军后裔,有商队成员,也有探险家,所有的角色都抱着寻找故园的坚定梦想,与海盗周旋,为理想作战。玩家可以随着游戏的深入,伴着角色们探访海上丝绸之路沿途经过的许多重要港口,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多样文化的气息。该款游戏一经开发,就成功地出口韩国,创下多项“第一”。

24传统文化产业的视觉化发展受到广泛关注

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宣传与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文化视觉化。视觉产业既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和保护,又有利于助其传播并带来经济效益,是精神遗产转化为经济动力的最佳途径。另外,以“非遗”的经济效益供给“非遗”的保护及推广,亦可促成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通过对美、日、韩等国成功的视觉化案例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发展视觉化产业对弘扬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旅游业发展、取得经济效益等方面起到的重大作用。视觉化的内容可以是上文已提到过的,符合南海传统文化主题的游戏、动漫、数字化开发等产业,也可以是影视剧、纪录片、音乐电影等影视文化产业,目前各省都已开始重视并有较大的投入用以制作影视剧作品,建设影视基地,发展衍生产品等。

3南海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问题及对策

尽管南海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呈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但其开发与其他资源相比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目前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若要保证产业化开发的品位,调动产业化发展的内驱力,健康有序地开拓产业化开发的渠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重视对南海传统文化资源的内涵研究

走产业化开发的道路,应打造有特色的文化品牌。一个国家、地区所拥有的文化品牌越多,它的文化竞争力就越强。文化品牌以特定的文化为灵魂,对文化资源进行内涵式开发并引起广泛的认可和共鸣。所谓内涵式开发,就是讲求对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深度和高度,通过对文化资源进行发掘、整理、总结和提升,把有意义、有价值、符合时代精神需要的因子进行重新编码,将其融入产品,满足消费者对精神的需求和人生意义的体验。文化品牌的内涵式开发体现为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和高效开发并重。[11]南海地区的传统文化有着海洋文化的深刻寓意。海洋深邃而神秘,令人向往,也使人敬畏,靠海而居的人们,为表达心中的情感,乞求神灵护佑,创生出了形式多样的涉海文化,这为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组织大规模的祭祀文化,所推动的不仅是单纯的旅游路线,旅游区周边的餐饮、住宿、旅游产品、图书出版等行业亦会从中受益。南海海神崇拜不仅作为地域性神o延续至今,而且还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无论是神庙、妈祖庙还是冼夫人等其他神的庙宇,这些历史文化资源都是在强调一种人文精神的归一,既可引起信仰的精神共鸣,成为旅游产品产业化开发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源泉,同时亦可提升民族的凝聚力。

32加强对南海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南海诸省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通畅,一直是商业繁荣,人员往来稠密之地,不乏蕴含丰富人文符号和旅游资源的古建筑、古村镇。但是,如此大的范围,如此丰厚的文化资源,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随着现代经济和生活观念的渗透,正受到强烈的冲击。保护沙湾以及南海地区众多如沙湾古镇般的遗物、遗风,避免过度的旅游开发,致使传统文化主体产生转移和失落,的确是一个严峻的课题。换言之,如何能科学有效地保护文化资源,对实施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文物古迹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文物、遗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12]文物古迹是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一旦损毁,很难恢复原样,必然降低其吸引力,影响经济效益。另外,文物古迹与其环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它在历史长河中饱经沧桑,阅历的丰富性和真实性,在原生的自然环境状态下,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具有不可替代的旅游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13]除物质文化遗产外,南海地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亦不在少数,如流行于广东潮州地区的各类民间音乐,其源头可追溯到唐宋之际,在港台及东南亚各地亦有广大受众。此外还有雷州石多狗、陆丰皮影、涯州民歌、黎族锦等一批凝结着传统文化资源的遗产。但可惜的是如今传人日稀,不少民间艺术及工艺很难在市场的冲击下找到自己的位置。对于南海传统文化而言,故步自封的单纯框护、随波逐流的自生自灭以及牺牲内涵品位的掠夺式开发,都不可能实现传统文化的当展。只有在坚持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下,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的评估、监测、规范等管理机制与收入分配体系,积极寻求新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14],才是所应持有的态度。

33增强对南海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集群开发

南海传统文化资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各要素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进行产业化开发必须培养文化资源的整合观念,整合不同文化企业或文化产品,组成一定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对不同的文化产业门类协同合作与协调发展。所谓文化产业集群就是集中于一定区域内,处于相同文化资源链上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文化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文化产业集群有利于文化资源在产业化开发过程中形成品牌效应,有利于文化产业分工的深化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利于文化资源的共享与区域优势互补,有利于专业性文化市场的培育。[15]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产业集群已成为一种世界化的经济现象,扩展到各种新兴工业化、半工业化经济体,扩展到旅游等服务业。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他的著作《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中提出:“旅游业的集群效应十分明显,旅游业、纺织业、农业、化工产业是四大最适合进行集群化发展的行业,国家和地区应把旅游产业集群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与旅游资源及产品相比,提升地区旅游的品牌效益是增加旅游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地区旅游品牌是一个地区旅游产业的整体形象的名片,是一个地区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与提炼,是旅游业集群最具市场驱动力的资源整合器。由于地区旅游品牌的共享性特征及其品牌导向、扩散效应,因此建立地区旅游品牌就相当于为当地的旅游企业搭建了一个地区形象平台,能不断扩大地区影响,增强本地旅游吸引力,同时当地企业产品、服务品牌形象的价值也能获得同步提升,带来比单一的旅游企业品牌更持久的品牌影响力。[16]

34切实为南海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由于我国的文化产业是近些年才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我国的《宪法》中并没有关于“文化产业”的任何表述,所有与“文化”有关的宪法内容,都围绕着“文化事业”而规定。由全国人大制定并颁布的与文化产业有关的单行法律也不是很完善,主要是现有文化产业立法不够系统、规范,各法之间缺乏相互照应和衔接。从各主管部门各自管理角度和利益倾向出发而制定的行业法规,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各部门、各行业、各层次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地会给执行者造成困扰。为此,《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法制保障,要求“建立建全文化法律法规体系,加快文化立法,制定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化产业振兴、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将文化建设的重大政策措施适时上升为法律法规,加强地方文化立法,提高文化建设法制化水平”。[17]

强调法律规范的重要作用是各国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经验,也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18]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任何一个产业的兴起与发展,都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和引导,都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促进和保障。因为文化产品的公共性、精神性、意识形态性、外部性和版权交易等特别需要政府构建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的制度体系。[19]因此,及时梳理已有文化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协调立法间的冲突,加以整合规范,使文化产业立法保持统一性、协调性和科学性,才能真正让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突破地域、行业的局限,发展成为以文化为纽带的、庞大、系统的、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4结语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也是融合的纽带,我们与南海周边国家既共享资源,也有诸多文化传统上的交融,妈祖文化、移民文化、客家文化、岭南文化、商帮文化等早就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随着商贸的发展渐渐融入当地的传统之中,沿途的风俗、古迹、戏曲、诗歌、故事传说源自历史,也属于未来,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在挖掘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传统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并将其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同时,我们要注重研究、保护与融合,也要探索与周边国家共同开发的路径,随着产业化的推进,发挥文化特有的宣传与价值传递功能,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不是简单的经济过程、技术过程,而是文明的进步过程。

参考文献:

[1]司徒尚纪中国南海海洋文化[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16

[2]孟晓驱中国:文化外交的魅力[N].人民日报,2005-11-11

[3]林拓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申维辰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化评价研究[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7

[5]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50

[6]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38-139

[7]周雅颂,卢润德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研究综述[J].经济论坛,2009(3):10

[8]姚伟钧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

[9]张生祥欧盟的文化政策: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地区统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53

[10]胡惠林文化产业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174

[11]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150-151

[12]陆雯:文物建筑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地情研究,2008(2):56-60

[13]龚新文物古迹保护与旅游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12):110

[14]王会莹商品化趋势下的民间艺术现存状态研究[J].民俗研究,2012(3):116

[15]吕廷琳文化资源的集群特征与文化产业化路径选择[J].中州学刊,2007(6).

[16]程瑶海南旅游产业集群化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W,2013:13-14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10

 

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内涵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适应本民族的特点而形成发展的,都具有独立的民族性格和社会意识,在其一代又一代自我复制的历史渊源中,不断承接外来影响而有所变异,逐步形成并充实本民族的文化积淀。民族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三个层次,是一个民族几千年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是这个民族财富的历史积淀,具有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传统伦理道德所体现的与自然、与人和社会和谐共处的思想以及重人格的观念,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体育价值观。

“文化资源”是从文化的功能上说的,意味着它是一种可支配的资源,可以对拥有它的主体产生影响并制约其活动方式及活动的广度,这是它作为一种资源的重要方面。考虑到文化的内涵,可以将“文化资源”分为三个层次:一、社会心理和精神气质的层次,即观念层次,主要体现为哲学、宗教和道德的层面;二、文化生产的层次,体现为各类文化活动,大致包括文化艺术和自然科学技术的生产两大类;三、文化品的层次,包括各种器物和成品,文化品是可以直接供各主体消费的对象[2]。上述文化的三个层次的界限是相对的,它们之间也互相依赖,紧密联系。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既包括作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民族传统体育,也应涵括非主流的汉民族以及少数民族体育活动[3]。它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地域条件、地域文化背景下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而出现的。它可以以一定物质实体为载体,也可以是一些纯粹人类精神文化的东西,有形的载体和无形的精神文化内容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民族性和艺术性[4]。为此,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内涵中,既有物质层面的传统运动项目,运动器械、设备、服饰、壁画、出土文物等,也有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组织文化以及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的价值观念及规律。

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特征

2.1 种类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中国民族体育文化以“仁”为核心思想,蕴涵丰富的东方哲学、宗教、道德、医学、习俗、艺术等社会文化因素,它以保健性、表演性为基本模式,以崇高人的内在气质、品格、精神修养为价值取向[5],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它拥有自身的内核和特征,拥有它的合理性和价值。我国民族体育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统计,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多达977种,其中,汉民族的项目有301种,其他55个民族的体育项目多达676种。它们的延续与发展,无不与不同民族的语言习俗、岁时节日、生活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行为准则、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思想意识、心态感情等联系在一起。

2.2 内容的民俗性

民俗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又是处于中下层地位的人民大众所创造的文化,毕业论文是各民族文化的基础和主体之一[7]。在民族传统文化中,对民族最具凝聚力的要算民俗文化。它不仅将朝夕相处的民族成员凝聚在一起,而且还能将分散于各地,甚至五大洲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也团结在一起。风俗习惯既受到民族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地域因素的制约,地域经济、政治、宗教、语言的长期影响,互相依赖,铸成多姿多色共存共荣的民俗特征。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于2000年1月19日公布调查结果显示,端午、中秋、春节仍然是百姓重视、影响最大的传统节日。舞龙、高跷、狮子、太平鼓等娱乐体育活动成为超越时代存在的一种符号和民族传统。

2.3 文化的同质性

中国是一个以儒家文化为思想基础的古老东方大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文化系统,具有华夏文化同质性的特征。中国文化重人伦、重道德思想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的传统体育运动,人们习惯于和谐、宁静及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而不热衷于带有冒险、冲突和对抗性的竞争活动,因此在传统体育中竞技运动并不居于主要地位,而以个人的修身养性为主,保健术在整个体育中占有较大比重,其典型项目是导引、气功、武术、太极拳等。

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价值归位

3.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价值整合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而民族精神又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由于它具有不可忽视的当代价值,拥有适合其生存的环境,显现出中华民族体育自身的文化传承价值。

文化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精神家园,也是一种可供人类持续发展的资源。文化是有继承性的,但是光有继承而无创新,文化也就失去了活力。特别是处于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民族,在政治上已经站立起来了,经济上也将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一席,但在文化上能否立起来,关键在于文化上的创新。党的十六大强调“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需要文化的多元化,需要保护不同的文化群落和文化生态,因为只有不同文化的互识、互补、互证,硕士论文 才能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8]。民族文化的差异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及其多元化的特点。国际奥委会2000年委员会提交的改革方案指出:“未来的奥林匹克运动必须是多元化的又是跨文化的。”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一种文化形态的发展速度及发展水平取决于它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取决于它能利用的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文化资源越多样,越丰富,其发展就越迅速,越健康。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将承办2008年奥运会,为此,我们要深入挖掘“人文奥运”的内涵,向世界展示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彰显中华民族崇尚和平、和谐,愿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创美好未来的信心和能力。如果说文化是“人文奥运”的核心内涵的话,那么,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将是中国实现人文奥运的基石。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能够延续至今,完全依赖于她自身的民族文化资质和功能价值。她的历史性、传统性、民族性、健身娱乐性等,使她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9]。因此,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要立足于世界体育之林,首先要做到文化自觉。费孝通教授为“文化自觉”作的定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有了这种文化自觉,方可在文化转型期取得自主能力,方可得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多元化世界文化之构建。与此相应的是传统体育文化也要自觉地实现现代转换,以抛弃民族传统体育中不适合奥林匹克全球化的消极、落后的东西。针对“文化自觉”,首先对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一个历史的、实事求是的认识和评价,挖掘中华体育文化的真精神,反省我们自身文化所存在的缺陷,并把优秀文化呈献给人类社会,赋予传统体育一种理性和人文主义精神。其次,随着奥林匹克全球化的持续,不同的文化越来越多地交汇在一起,人类文明是由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域中分别发展起来的,因而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风格和样式。民族传统体育也需要推广和传承,让国际社会广泛认知,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去丰富奥林匹克文化,为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价值回归

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发展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它需要与时代变化的韵律合拍,只有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其一,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开展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增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进步,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等有着直接而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二,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是剖析体育起源和发展各阶段诸形态的活化石[13],是挖掘和创造新的体育项目和形式的源泉,是一笔特殊的无形文化遗产;其三,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生活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与特征,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是一笔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不但主张和,而且提倡和而不同,强调统一之中的差异、和谐之中的多样,在寻求一致的同时包容个别性,对于奥林匹克精神中西方文化对世界其他地区弱势文化的强势压迫与侵犯,是一个很好的回应与补充。今天,奥林匹克文化更应强调不同文化的和谐交流与对话,尊重文化身份、文化个性、文化多元化,这在全球化时代有着重大意义。

4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

4.1 注重优先性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高速进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很多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遇到或正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医学论文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的“单边主义”,导致了不同文化地域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的冲突,奥林匹克全球化在削弱民族传统体育的同时,奥林匹克的“共同体”现象日益加剧。特别在与奥林匹克文化的横向交流与传播中,东西方的不同社会形态和民族文化背景,造成了体育价值观和体育伦理观等方面的冲突。然而,在奥林匹克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彼此影响和相互渗透并不是自愿的,更不是等值的。为此,需要唤起人们对体育文化价值的重新认识,以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体育文化传统。

一个民族的文化,绝不仅仅具有一种符号象征的意义,而是民族存在的内在基础,是维系民族生命的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一个有广泛含义的范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行为实践的创造物,其核心是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多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和渗透,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已经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至今已具备了多重的社会功能和史实价值。奥林匹克全球化绝不意味着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归宿感的消除,因为没有本土性就没有全球性。首先要更加重视中华文化源流中合理的内核挖掘,重新定位和认识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涵义。其次,必须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现代诠释,使我们在理论探讨和行动实践上更为清晰和明确方向。为此,应充分发掘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的民族文化特征,优先建立、健全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转化机制,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要将体育文化资源的调查、发掘、保护同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结合起来。

4.2 注重层次性、适应性

我国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各民族风俗各异,民俗风情资源相当丰富。各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点,其鲜明的民俗民风是维系民族发展的内核。当今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经不是孤立的体育文化现象,它已融入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创造性、开拓性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命力。

第一层次,通常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认知(包括知识、道德和宗教)传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精神面貌等等,它是无形的。因此这种资源是无形的。2003年少林寺启动了少林功夫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在我国文化界、宗教界以及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第二层次,即文化生产的层次,主要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体育产品。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形式多样,依照项目的内容、功能、形态,过滤筛选确定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价值,不断将成熟的民族体育项目推广,以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转换。“健身气功·五禽戏”是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委托上海体育学院严格按照科研课题方式编创的健身新功法,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影响。第三层次,即文化品的层次,主要指人们的生活中体现民俗风情的一些活动。由于受民族因素、地域、经济、政治、宗教、语言的长期影响,互相依赖,传统体育文化铸成了多姿多彩共存共荣的地域民俗特征。1995年国家旅游局举办了“中国民俗风情游”大型活动,依托已有的风格独特的民俗节庆,为传承中华文明取得了较大的影响。当前,许多地区非常重视民族传统节日,以体现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竞赛和娱乐表演活动作为传统节日的重要内容,成为民族地区全民健身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制定适宜的文化政策刺激、激励、促进、创造民族地区新文化价值的扩展,唤醒人们对新文化价值的需求。为使资源的筛选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在选择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反映当地的文化特点,以突出民族化和地方传统格调,进一步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形成区域内的优势。政府和社会应该利用这些民族传统文化来培养民族感情,重拾文化自信以及民族认同感,实现文化上自然的传承。例如,湖北屈原国际龙舟节,以端午节、屈原、龙舟为主题找准了民俗文化最为活跃的资源,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龙舟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4.3 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自20世纪中期开始,文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世界潮流开创了文化经济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花木兰是中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而迪斯尼公司则用这个素材拍摄了动画大片《花木兰》,并融汇了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化资料,又将这张“中国牌”打向世界市场,仅在上海的票房就达230多万元。在欧美,体育旅游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市场,瑞士仅滑雪旅游一项,每年接待外国游客1 500万人次,创汇70亿美元[14]。拥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云南省,2002年旅游收入为200亿人民币,而到2004年旅游收入攀升到360亿元。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4大旅游客源输出国,第1大旅游目的国,将有1.57亿国际旅游者到中国旅游,又有2.5亿以上的中国人到各地旅游。预料到2006年全球旅游消费将支出4.1万亿美元,占居民个人总消费支出的12%[15]。

当今的体育,已经不是一种孤立的体育文化现象,它已融入到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之中。职称论文 因此,要站在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高度上,制定对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优惠政策,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体育产业不仅要把资源开发的范围扩大,而且要改变资源的配置方式,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力度。转变观念,把优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向市场,提高自我造血的功能和产业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本身具有的健身、娱乐、教育、竞技性,为全民健身提供服务。

4.4 注重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承载着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伦理价值观念,而且构成了现时代体育文化建设的空间。随着中国发展步入小康阶段,社会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假日经济、休闲经济、观光旅游、健身娱乐业应运而生,迅速成长,给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可持续发展”是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先诠释的观念,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中,经济发展并不是终极目的,社会的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当代世界,面临由工业文明带来的全球性危机,每一种文化都有义务从自身的传统出发,积极寻求克服危机的途径。奥林匹克全球化绝不意味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消解,没有人文精神的调治,当下社会的发展只可能是畸形的,单向度的,平面化的。在一个人类生态受到巨大破坏的当今时代,自然和人的和谐的共存与发展,也成为奥林匹克紧迫的课题。对此,我们应深入发掘传统理性,展开对人性、对体育的哲学上的判断和思考,排除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努力适应一个技术先进的社会,而又不放弃千百年中形成的文化传统,对人类共同的文化和精神财富做出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诠释[16]。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是党和政府及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加快立法,树立对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制观念,福建省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了《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这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政府应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安全防范意识,应从社会发展、民族未来积极倡导、培育民族精神,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和精髓,珍视传统,才能形成我们的文化向往力。

5 结束语

一种民族文化尽管有其自恰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但这一系统并不是先验的、永恒不变的,它本身就是一个既不断建构又不断解构的过程[17]。我们应站在全人类文化的高度,从人性与人生的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来认识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意义和价值,从各民族传统文化中发掘出有利于实现“奥林匹克文化共同发展”的资源,中国传统的一天人、合知行、兼内外的和谐自然观,将对奥林匹克竞技文化作出生动的补充,与自然和谐,与人类自身和谐相处,成为社会走向现代和谐的思维基点,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应体现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的共同进步,体现人性的回归和社会化进程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芦平生.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科学认识[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2):4-7.

[2]于靖.文化概念研究[j].哲学动态,1987,(7):10-13.

[3]王铁新.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1):1-4.

[4]芦平生,杨兰生,郭层城,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体育科学,2002,22(1):18-21.

[5]周爱光,宋享周.对体育文化内涵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25(4):10-12.

[6]姜玉泽.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走向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20(4):57-58.

[7]喻学才.旅游资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195-203.

[8]乐黛云,(法)阿兰·李比雄.跨文化对话[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6.卷首语.

[9]赵发田,李英奎,李蕾.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旅游的契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4):460-461.

[10]于先涛.全球化与体育政治功能转变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4):448-449.

[11]冯惠玲.中国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应[ol]./12/13/article211621312.shtml.

[12]胡春雷.“人文奥运”的使命与体育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11):29-31.

[13]胡小明.体育人类学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3):289-293.

[14]宗 体.体育旅游,燃起新渴望[j].体育博览,2004,(1):38-39.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11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适应本民族的特点而形成发展的,论文都具有独立的民族性格和社会意识,在其一代又一代自我复制的历史渊源中,不断承接外来影响而有所变异,逐步形成并充实本民族的文化积淀。民族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三个层次,是一个民族几千年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是这个民族财富的历史积淀,具有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传统伦理道德所体现的与自然、与人和社会和谐共处的思想以及重人格的观念,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体育价值观。

“文化资源”是从文化的功能上说的,意味着它是一种可支配的资源,可以对拥有它的主体产生影响并制约其活动方式及活动的广度,这是它作为一种资源的重要方面。考虑到文化的内涵,可以将“文化资源”分为三个层次:一、社会心理和精神气质的层次,即观念层次,主要体现为哲学、宗教和道德的层面;二、文化生产的层次,体现为各类文化活动,大致包括文化艺术和自然科学技术的生产两大类;三、文化品的层次,包括各种器物和成品,文化品是可以直接供各主体消费的对象[2]。上述文化的三个层次的界限是相对的,它们之间也互相依赖,紧密联系。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既包括作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民族传统体育,也应涵括非主流的汉民族以及少数民族体育活动[3]。它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地域条件、地域文化背景下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而出现的。它可以以一定物质实体为载体,也可以是一些纯粹人类精神文化的东西,有形的载体和无形的精神文化内容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民族性和艺术性[4]。为此,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内涵中,既有物质层面的传统运动项目,运动器械、设备、服饰、壁画、出土文物等,也有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组织文化以及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的价值观念及规律。

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特征

2.1 种类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中国民族体育文化以“仁”为核心思想,蕴涵丰富的东方哲学、宗教、道德、医学、习俗、艺术等社会文化因素,它以保健性、表演性为基本模式,以崇高人的内在气质、品格、精神修养为价值取向[5],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它拥有自身的内核和特征,拥有它的合理性和价值。我国民族体育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统计,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多达977种,其中,汉民族的项目有301种,其他55个民族的体育项目多达676种。它们的延续与发展,无不与不同民族的语言习俗、岁时节日、生活习惯、伦理道德、、行为准则、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思想意识、心态感情等联系在一起。

2.2 内容的民俗性

民俗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又是处于中下层地位的人民大众所创造的文化,毕业论文是各民族文化的基础和主体之一[7]。在民族传统文化中,对民族最具凝聚力的要算民俗文化。它不仅将朝夕相处的民族成员凝聚在一起,而且还能将分散于各地,甚至五大洲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也团结在一起。风俗习惯既受到民族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地域因素的制约,地域经济、政治、宗教、语言的长期影响,互相依赖,铸成多姿多色共存共荣的民俗特征。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于2000年1月19日公布调查结果显示,端午、中秋、春节仍然是百姓重视、影响最大的传统节日。舞龙、高跷、狮子、太平鼓等娱乐体育活动成为超越时代存在的一种符号和民族传统。

2.3 文化的同质性

中国是一个以儒家文化为思想基础的古老东方大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文化系统,具有华夏文化同质性的特征。中国文化重人伦、重道德思想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的传统体育运动,人们习惯于和谐、宁静及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而不热衷于带有冒险、冲突和对抗性的竞争活动,因此在传统体育中竞技运动并不居于主要地位,而以个人的修身养性为主,保健术在整个体育中占有较大比重,其典型项目是导引、气功、武术、太极拳等。

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价值归位

3.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价值整合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而民族精神又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由于它具有不可忽视的当代价值,拥有适合其生存的环境,显现出中华民族体育自身的文化传承价值。

文化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精神家园,也是一种可供人类持续发展的资源。文化是有继承性的,但是光有继承而无创新,文化也就失去了活力。特别是处于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民族,在政治上已经站立起来了,经济上也将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一席,但在文化上能否立起来,关键在于文化上的创新。党的十六大强调“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需要文化的多元化,需要保护不同的文化群落和文化生态,因为只有不同文化的互识、互补、互证,硕士论文 才能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8]。民族文化的差异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及其多元化的特点。国际奥委会2000年委员会提交的改革方案指出:“未来的奥林匹克运动必须是多元化的又是跨文化的。”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一种文化形态的发展速度及发展水平取决于它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取决于它能利用的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文化资源越多样,越丰富,其发展就越迅速,越健康。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将承办2008年奥运会,为此,我们要深入挖掘“人文奥运”的内涵,向世界展示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彰显中华民族崇尚和平、和谐,愿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创美好未来的信心和能力。如果说文化是“人文奥运”的核心内涵的话,那么,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将是中国实现人文奥运的基石。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能够延续至今,完全依赖于她自身的民族文化资质和功能价值。她的历史性、传统性、民族性、健身娱乐性等,使她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9]。因此,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要立足于世界体育之林,首先要做到文化自觉。费孝通教授为“文化自觉”作的定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有了这种文化自觉,方可在文化转型期取得自主能力,方可得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多元化世界文化之构建。与此相应的是传统体育文化也要自觉地实现现代转换,以抛弃民族传统体育中不适合奥林匹克全球化的消极、落后的东西。针对“文化自觉”,首先对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一个历史的、实事求是的认识和评价,挖掘中华体育文化的真精神,反省我们自身文化所存在的缺陷,并把优秀文化呈献给人类社会,赋予传统体育一种理性和人文主义精神。其次,随着奥林匹克全球化的持续,不同的文化越来越多地交汇在一起,人类文明是由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域中分别发展起来的,因而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风格和样式。民族传统体育也需要推广和传承,让国际社会广泛认知,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去丰富奥林匹克文化,为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价值回归

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发展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它需要与时代变化的韵律合拍,只有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其一,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开展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增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进步,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等有着直接而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二,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是剖析体育起源和发展各阶段诸形态的活化石[13],是挖掘和创造新的体育项目和形式的源泉,是一笔特殊的无形文化遗产;其三,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生活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与特征,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是一笔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不但主张和,而且提倡和而不同,强调统一之中的差异、和谐之中的多样,在寻求一致的同时包容个别性,对于奥林匹克精神中西方文化对世界其他地区弱势文化的强势压迫与侵犯,是一个很好的回应与补充。今天,奥林匹克文化更应强调不同文化的和谐交流与对话,尊重文化身份、文化个性、文化多元化,这在全球化时代有着重大意义。

4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

4.1 注重优先性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高速进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很多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遇到或正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医学论文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的“单边主义”,导致了不同文化地域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的冲突,奥林匹克全球化在削弱民族传统体育的同时,奥林匹克的“共同体”现象日益加剧。特别在与奥林匹克文化的横向交流与传播中,东西方的不同社会形态和民族文化背景,造成了体育价值观和体育伦理观等方面的冲突。然而,在奥林匹克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彼此影响和相互渗透并不是自愿的,更不是等值的。为此,需要唤起人们对体育文化价值的重新认识,以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体育文化传统。

一个民族的文化,绝不仅仅具有一种符号象征的意义,而是民族存在的内在基础,是维系民族生命的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一个有广泛含义的范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行为实践的创造物,其核心是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多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和渗透,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已经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至今已具备了多重的社会功能和史实价值。奥林匹克全球化绝不意味着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归宿感的消除,因为没有本土性就没有全球性。首先要更加重视中华文化源流中合理的内核挖掘,重新定位和认识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涵义。其次,必须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现代诠释,使我们在理论探讨和行动实践上更为清晰和明确方向。为此,应充分发掘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的民族文化特征,优先建立、健全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转化机制,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要将体育文化资源的调查、发掘、保护同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结合起来。

4.2 注重层次性、适应性

我国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各民族风俗各异,民俗风情资源相当丰富。各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点,其鲜明的民俗民风是维系民族发展的内核。当今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经不是孤立的体育文化现象,它已融入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创造性、开拓性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命力。

第一层次,通常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认知(包括知识、道德和宗教)传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精神面貌等等,它是无形的。因此这种资源是无形的。2003年少林寺启动了少林功夫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在我国文化界、宗教界以及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第二层次,即文化生产的层次,主要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体育产品。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形式多样,依照项目的内容、功能、形态,过滤筛选确定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价值,不断将成熟的民族体育项目推广,以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转换。“健身气功·五禽戏”是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委托上海体育学院严格按照科研课题方式编创的健身新功法,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影响。第三层次,即文化品的层次,主要指人们的生活中体现民俗风情的一些活动。由于受民族因素、地域、经济、政治、宗教、语言的长期影响,互相依赖,传统体育文化铸成了多姿多彩共存共荣的地域民俗特征。1995年国家旅游局举办了“中国民俗风情游”大型活动,依托已有的风格独特的民俗节庆,为传承中华文明取得了较大的影响。当前,许多地区非常重视民族传统节日,以体现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竞赛和娱乐表演活动作为传统节日的重要内容,成为民族地区全民健身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制定适宜的文化政策刺激、激励、促进、创造民族地区新文化价值的扩展,唤醒人们对新文化价值的需求。为使资源的筛选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在选择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反映当地的文化特点,以突出民族化和地方传统格调,进一步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形成区域内的优势。政府和社会应该利用这些民族传统文化来培养民族感情,重拾文化自信以及民族认同感,实现文化上自然的传承。例如,湖北屈原国际龙舟节,以端午节、屈原、龙舟为主题找准了民俗文化最为活跃的资源,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龙舟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4.3 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自20世纪中期开始,文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世界潮流开创了文化经济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花木兰是中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而迪斯尼公司则用这个素材拍摄了动画大片《花木兰》,并融汇了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化资料,又将这张“中国牌”打向世界市场,仅在上海的票房就达230多万元。在欧美,体育旅游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市场,瑞士仅滑雪旅游一项,每年接待外国游客1 500万人次,创汇70亿美元[14]。拥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云南省,2002年旅游收入为200亿人民币,而到2004年旅游收入攀升到360亿元。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4大旅游客源输出国,第1大旅游目的国,将有1.57亿国际旅游者到中国旅游,又有2.5亿以上的中国人到各地旅游。预料到2006年全球旅游消费将支出4.1万亿美元,占居民个人总消费支出的12%[15]。

当今的体育,已经不是一种孤立的体育文化现象,它已融入到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之中。职称论文 因此,要站在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高度上,制定对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优惠政策,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体育产业不仅要把资源开发的范围扩大,而且要改变资源的配置方式,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力度。转变观念,把优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向市场,提高自我造血的功能和产业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本身具有的健身、娱乐、教育、竞技性,为全民健身提供服务。

4.4 注重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承载着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伦理价值观念,而且构成了现时代体育文化建设的空间。随着中国发展步入小康阶段,社会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假日经济、休闲经济、观光旅游、健身娱乐业应运而生,迅速成长,给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可持续发展”是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先诠释的观念,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中,经济发展并不是终极目的,社会的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当代世界,面临由工业文明带来的全球性危机,每一种文化都有义务从自身的传统出发,积极寻求克服危机的途径。奥林匹克全球化绝不意味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消解,没有人文精神的调治,当下社会的发展只可能是畸形的,单向度的,平面化的。在一个人类生态受到巨大破坏的当今时代,自然和人的和谐的共存与发展,也成为奥林匹克紧迫的课题。对此,我们应深入发掘传统理性,展开对人性、对体育的哲学上的判断和思考,排除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努力适应一个技术先进的社会,而又不放弃千百年中形成的文化传统,对人类共同的文化和精神财富做出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诠释[16]。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是党和政府及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加快立法,树立对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制观念,福建省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了《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这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政府应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安全防范意识,应从社会发展、民族未来积极倡导、培育民族精神,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和精髓,珍视传统,才能形成我们的文化向往力。

5 结束语

一种民族文化尽管有其自恰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但这一系统并不是先验的、永恒不变的,它本身就是一个既不断建构又不断解构的过程[17]。我们应站在全人类文化的高度,从人性与人生的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来认识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意义和价值,从各民族传统文化中发掘出有利于实现“奥林匹克文化共同发展”的资源,中国传统的一天人、合知行、兼内外的和谐自然观,将对奥林匹克竞技文化作出生动的补充,与自然和谐,与人类自身和谐相处,成为社会走向现代和谐的思维基点,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应体现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的共同进步,体现人性的回归和社会化进程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芦平生.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科学认识[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2):4-7.

[2]于靖.文化概念研究[j].哲学动态,1987,(7):10-13.

[3]王铁新.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1):1-4.

[4]芦平生,杨兰生,郭层城,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体育科学,2002,22(1):18-21.

[5]周爱光,宋享周.对体育文化内涵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25(4):10-12.

[6]姜玉泽.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走向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20(4):57-58.

[7]喻学才.旅游资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195-203.

[8]乐黛云,(法)阿兰·李比雄.跨文化对话[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6.卷首语.

[9]赵发田,李英奎,李蕾.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旅游的契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4):460-461.

[10]于先涛.全球化与体育政治功能转变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4):448-449.

[11]冯惠玲.中国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应[ol]./12/13/article211621312.shtml.

[12]胡春雷.“人文奥运”的使命与体育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11):29-31.

[13]胡小明.体育人类学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3):289-293.

[14]宗 体.体育旅游,燃起新渴望[j].体育博览,2004,(1):38-39.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12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这为教师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进一步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契机,搭建了舞台。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立足于教育教学实际,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这既能调动学生学习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能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一、开发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中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思想政治教学中,充分开发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的需要。

开发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符合新课程改革“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的精神,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应“丰富、拓展课程资源,主动开发课程资源”的课标要求,也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课标要求,更是思想政治作为德育课的功能体现。

开发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利于继承、发展、创新中华文化;有利于“青少年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与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二、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开发传统文化资源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无论教育、历史、哲学、道德,还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内容极其丰富,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是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可供开发的宝贵资源。无论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还是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质量,都应该开发利用好这些宝贵资源。

1.开发文学艺术资源。诗词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深受学生的喜爱,许多诗词包含作者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与体悟,如宋诗“以议论为诗”,以理入诗。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富含哲理的诗词,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率。例如,讲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时,我们可引用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从中引导学生分析“乡音无改”。在讲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时,也可引用该诗,人从少小变成了鬓毛衰白的老人(绝对运动),然而乡愁仍在(相对静止)。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使学生加深理解,培养能力。再如,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安石的“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些诗词都富于哲理性,颇受学生的青睐,在教学时因材利用,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激情,又能增加教学厚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夂裥巳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许多成语典故、格言警句,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牵牛要牵牛鼻子”等,语言简练,哲理性强,学生喜闻乐见。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合理开发,恰当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不言而喻。这种影响,不仅是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如何做人、怎样处事的人生智慧,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

艺术课上学生学习、积累了许多音乐、美术知识,鉴赏了许多音乐、美术作品。如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但又保留了民族地域特色的乐舞;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程式化和虚拟性的中国戏曲;“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既继承又发展,各具特色的书法;“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诗书画印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等等。无论是在文化生活中,还是在生活与哲学中,这些都是很有开发与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思想政治课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不仅耗时少、效果好,还能使各门课程形成教育合力,有效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影响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13

潮汕节庆作为潮汕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载体和重要形式,有着丰富多彩的道德资源。在潮汕传统年节庆日中,学生也是就受潮汕传统节庆活动的受教育对象之一,要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和教育。

在潮汕传统节庆习俗中,有围绕纪念家族先人而展开的祭祀活动,有对民族历史上的英雄、地方历史上受崇拜人物以及一些历史事件的纪念、追忆等活动。如,端午节龙舟竞渡、食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中秋节食月饼,是为了纪念元末民众抗击蒙古族腐朽统治。而潮汕人的中秋节用芋头祭祀祖先,特别具有地方特色。潮汕民间流传这样一个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用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成风,至今犹存。[3]

爱国必先爱乡,而爱国则是爱乡的延伸。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节庆习俗,凝结着浓重的乡情厚意。潮汕传统节庆期间所举办的各种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都深深触动外出工作的人、亲朋好友甚至是海外潮人的心“每逢佳节倍思亲”,也吸引着他们不辞辛苦“常回家看看”,同时也增进了海内外潮人的团结,使海内外潮人的这种思乡爱乡的思想升华为爱国,保卫祖国的思想,如李嘉诚等著名的潮汕侨胞,毅然回国,投身于革命斗争,投资办厂,捐资办学,以拳拳赤子之心报效祖国。1918年2月13日的地震灾害,1922年的“八?二”强台风灾害等,郑智勇等海外侨胞,纷纷募捐,慷慨解囊,通过侨批局银行汇寄灾款,支持家乡,救灾解难,重建家园。2013年八月潮南的这一次水灾,在海内外各地的潮汕侨胞和侨商都纷纷捐献物质,踊跃捐资筹款支援潮南。侨批凝聚着众多潮籍侨胞对家乡的浓重情感。潮汕侨胞的种种行为,学生从中深深感受到了这种血浓于水爱国主义精神,从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潮汕传统节庆日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是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潮汕地区中学历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深入加强对潮汕传统节庆日这一潮汕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新课程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有计划、有步骤,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方式,让民俗文化进入校园,充分开发利用传统节庆日的文化资源优势,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开发利用潮汕侨批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离乡背井的潮汕移民在海外谋生特别的艰难,特别是在近代,生活更加是没有保障,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弱小受人欺负的切肤之痛,让他们更加的思念祖国,思念家乡,他们以“落叶归根”的浓重情结,时刻关注着祖国、民族的命运和家乡的境况。在爆发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救亡运动和解放战争等爱国革命运动,他们更是积极通过侨汇等渠道给予当时中国最大的支援,这些都体现着潮汕侨批凝聚着广大潮籍侨胞的爱国情感。

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众多的海外华侨中的海外潮人也不甘落后,以饱满革命热情,积极投身革命运动。他们踊跃捐资筹款,通过银行寄汇和侨批等渠道,寄回国内支持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与孙中山关系密切的泰国侨胞郑智勇,在孙中山的启发和影响下参加了同盟会,并慷慨捐款赞助革命。当孙中山在1921年就任临时大总统,他一次献金5万银元,并从华暹轮船公司的股份中拨出暹币100万铢,捐给广东都督府。也是泰国侨胞的高绳之和他祖父父亲,都热心地支持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是丁未黄冈起义的主要捐助者,仅1907年丁末黄冈起义和1911年武昌起义的两次捐款,就有20多万银元。

在1937年战争爆发后,海外侨胞就时刻关注着祖国和家乡亲人的安危,1939年6月22日,日寇攻占汕头,海外潮籍侨胞心急如焚。7月1日,新加坡侨胞洪家成在寄给潮安江东父母的批信中就写道:“迩来潮汕战事发,未卜俺乡情况若何否?祈列明示晓”。[4]11月29日,泰国侨胞陈维耀之妻在寄给澄海银砂乡家人的批信也写道:“闻得潮汕战事日甚紧张,未卜俺附近岂受猖獗,至家人岂受惊否?因交通不便,消息少通,以至儿媳在外实深深怀念,日慕佳音以慰我怀耳”。[5]在日寇攻占汕头时,许多侨胞在寄回家乡的批信中,愤怒地控诉日寇犯下的滔天罪行。泰国侨胞在1937年10月31日写给澄邑南砂乡侄儿的批信中,就描述了当时日寇以18万兵力,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杀向上海的状况:“眼下闸北一带,悉遭敌人焚烧,仅存一片焦土而已。言之痛心,现沪上难民闻达百万之众,诚属可怜。”[6]

抗战期间,很多海外侨胞写批信时,则用印有“枚国英雄蔡廷锴”头像和印有红心和拳头的“爱国笺”,表达众志成城,抗击日寇的决心。不少侨批印有抗日歌的戳印:“奉劝诸君要记得,东洋货色习不得。如果买了东洋货,便是洋奴卖国贼”、“抵制日货,坚持到底;卧薪尝胆,誓雪国贼”等,积极声援祖国抗战。广大潮籍侨胞踊跃参加各种抗日救亡活动,并募集大批钱款,通过银行寄汇或侨批寄回祖国、家乡,支援抗日前线。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越南潮籍侨胞黄伟卿、陈星阁等,就先后汇款2600大洋,慰问东北马占山抗日部队和在上海浴血奋战的十九路军将士。澄海东里镇南畔洲村的蚁光炎,在抗战爆发后,领导了泰国中华总商会,积极脱销抗日救国公债,开展抗日募捐活动。旅泰的青年侨领苏君谦与同乡挚友郭子纲、黄奕,捐出200元国币,支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办学经费。1938年9月21日,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代表周恩来、叶剑英与驻粤办事处代表潘汉年、廖承志,特地联名复函,对苏君谦3人的爱国热忱,“殊堪钦敬”。[7]

数以千百计的侨批,“不仅是一张张汇款凭证,而且是历史真实的见证”,[8]正如汕头市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原理事长王炜中先生所说的,侨批所储存的丰富历史信息,歌颂了中华民族前赴后继、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向世人昭示了中华民族不可侮、一切侵略者逃脱不了失败下场的民族气节。因此,我们在讲解辛亥革命、分析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等时,阐述伟大的抗日精神、爱国精神时,大可以挖掘潮汕侨批资源,讲潮汕侨批,听潮汕侨批,了解潮汕华侨对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的大力支持与伟大贡献,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汕侨批所浸透的血浓于水的爱国主义情感。

潮汕侨批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是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潮汕地区中学历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深入加强对潮汕侨批这一潮汕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新课程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有计划、有步骤,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方式,让潮汕侨批文化进入校园,充分开发利用潮汕侨批的资源优势,全面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开发利用潮汕歌谣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潮汕歌谣在潮汕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传统,经过长期的传承、交融和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含义深刻的地域文化,是老百姓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从生活生产实线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随口创作,读来顺口,语言通俗。因此具有非常鲜明的地方特色。潮汕歌谣有丰富的内容,有反映生活、劳动的叙事歌,过番歌,有反映情爱、物产的,有反映时政感怀、儿童游戏的等等,它浓缩了潮汕地区经济、政治、风俗民情等领域的历史现象,同时也反映了潮汕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潮汕歌谣对教育学生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

潮汕民间歌谣中有一类歌被称为时政歌,这类歌谣爱憎分明,感情浓烈,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和时代气息。大凡时代风云,历史变迁,政治明暗,民瘼时弊,都在这类歌谣中反映出来。 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潮汕涌现了大量革命歌谣。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控诉地主、官僚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压迫和诉说生活的凄凉悲苦;二是表达革命愿望和革命必胜的信心,如:“你莫苦来你莫愁,还有张炳(古大存化名)农民头。革命总有恢复日,旧屋烧了住新楼。” 表达了人民对革命充满希望。

潮汕歌谣中有这样的时政歌:“九月十八秋风凉,日本起兵打沈阳。俺着齐心来抵抗,全国人民免遭殃!”、“你勿看阮奴仔鬼,奴仔细细上色水。手秧乍并猫鼠仔,裤脚乍并脚大腿。气头汹汹欲乜事,欲去饶掉汉奸日本鬼!”这些是抗日时期最流行的儿童歌谣,当年儿童们在街头巷尾到处高唱,对于宣传抗日,唤起民众,都起着积极的作用。通过这些歌谣,让学生认识到,在战争中少年儿童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筑起血肉长城,团结一致,英勇抗战的结果,不论是男人、妇女,不论是青壮年、老人、少年儿童都支援革命,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爱国主义是伟大的抗战精神之一,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必具的精神品质。在讲授抗日战争时,可以借助歌谣来帮助学生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这样,学生心灵得到爱国主义情操的陶冶,爱国主义情感逐渐生成。

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爱国之情与爱乡之情总是交织在一起的,乡土观念、根的意识,深深地铭记在每一个潮人的心中。一首首的“过番歌”,浸透着海外潮人对家乡的浓厚深情,我们当充分利用,有效开发。比如“信一封,银二圆,叫妻刻苦着维持,奴仔着教示,至切孬赌钱。田园力落作,猪崽还着饲。等我若赚有,回家来团圆。”[9]又如“一溪目汁一船人,一条浴布去过番。钱银知寄人知返,勿忘父母共妻房。火船驶过七洲洋,回头不见我家乡。是好是劫全凭命,未知何日回寒窑。”这些歌谣以亲身体会唱出自己的心声,令听者与歌者同悲、同愁、同欢乐,反映了过番者身在异邦,心在家乡的心理状态。通过这些歌谣,使学生看到海外潮人的“乡思”、“乡愁”,认识到潮人在生活十分艰苦情况下仍然义无返顾,热爱家乡,他们无论走到那里,都对故土存在一种无法割舍的感情和依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家乡情感得到濡染,从而激发起他们为建设家乡美好明天而勤奋学习,努力奋斗的志向,继而升华为爱国情感。

由于潮汕人的生产生活实践与侨批息息相关,因此潮汕人也就创造了许多侨批歌谣。兹掇一二:

1、“一溪目汁一船人,一条浴巾去过番。钱银知寄人知返,勿忘父母共妻房。”[10]

2、“天顶飞雁鹅,阿弟有阿兄无。阿弟生仔叫大伯,大伯听着无奈何。打起包裹过暹罗,欲往暹罗牵猪哥。赚有钱银多少寄,寄回唐山娶老婆。”[11]

3、“战事浮,批无来,食番钱个哭哀哀,米瓮断粒米,暹绸无人爱,个颈吊弯钩,全家大小抱肚脐。”[12]

4、“心慌慌,意茫茫,来到汕头客头行。客头看见就叫坐,问声人客要顺风?一直来到实叻坡,乜事无,上山来做工,伯公逃隆保平安。雨来给雨沃,日来给日曝。所杠大杉楹,所作日共夜。三更去淋浴,淋到浴来过五更……信一封,银二元,叫亩刻苦勿愁烦。仔儿着扶持,教伊勿赌钱,田园着力作,猪仔着力饲。等到我赚有,紧紧回家来团圆。”[13]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