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实用13篇

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
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篇1

逐步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针对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困难、评价难度大、随意性较大的不足,应探索新形势下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内容和策略,划清现任责任与历史责任、直接责任与主管责任、主观责任与客观因素影响的界限,逐步建立起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客观公正、规范统一、稳妥谨慎、全面衡量的原则,可以尝试从以下指标入手:任期内执行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的执行能力,任期内完成经济指标的效果,财政财务收支中违规违纪不足应承担的责任,重大经济决策及效益情况,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及其保值增值情况,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效益情况,个人廉洁自律情况等。

注重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利用和转化。一是审计成果应服务于内部规范管理,力求做到查出一个不足,完善一项制度,堵塞一方漏洞。二是审计成果应服务反腐倡廉工作,对审计发现的违法乱纪典型不足和线索,一查到底,追究责任。

三是审计成果应服务干部培训和选拔。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纳入干部档案,作为考察评价的依据,同时将经济责任审计列入党校培训内容,提高领导依法行政和规范管理的水平。

编写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范本。

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篇2

一、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应体现企业管理者的主要经济责任

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是对受托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与评价,可以概括为四个要素,根据重要性依次是:效果性、效率性、合法性、真实性。根据权责利相统一原则,企业管理者的受托责任内容,不仅包括财务责任(财务活动的责任),而且还包括管理责任(企业运营活动的责任)。

根据受托责任的基本内容,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包括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2006年)提出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包括财务审计、绩效评价和经济责任评价,绩效评价分为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在这些审计内容中,各部分所获得的审计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应体现企业管理者的主要经济责任,将更多审计资源投入到该责任的审计工作中,从而更加客观的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突出重点,防止以偏赅全。

相对集团所属企业的管理者而言,管控制模式所搭建的集团公司和所属企业之间的权力责任分配框架,便是受托责任来源之一,体现出企业管理者的主要经济责任。

二、战略管控模式对企业管理者主要经济责任的影响

战略管控模式是指以追求集团公司整体战略目标和协同效应为目标而对所属企业采取的管理模式,主要特点是“抓大放小”,集团公司负责集团的战略规划、体系建设、资产投资和绩效考核,并审批所属企业运营规划和经营预算等。作为相对独立的业务单元,各企业享有高度的经营自,也要制定自己的经营规划,并提出相应的战略举措、资源需求及实施方案,但运营规划应与集团公司的整体战略规划和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且重大决策要上报集团公司审批。

由此可见,在战略管控模式下,企业管理者主要经济责任是贯彻集团战略和制定和落实企业运营战略,推动集团公司整体战略规划的实现,即管理责任的主要部分是战略责任。

三、在战略管控模式下,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应该是战略责任

目前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常常不能体现企业管理者的主要经济责任。在审计实践中,有的审计侧重于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审计,有的侧重于财务收支审计,还有的侧重于考核指标审计,缺乏深层次的审计,使审计内容重点不突出,而且与年度财务审计有较大的重合度。在战略责任导向下,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任务就是评估企业管理者在贯彻集团战略和制定落实企业运营战略过程中,运营战略制定是否科学,是否与集团公司战略保持一致,各项战略宣贯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在实际操作中,不但要重视财务审计和运营绩效审计等,还需要加强以下四个方面:

(一)运营战略制定的审计

运营战略审计主要是审核企业是否在集团总体战略的指导下,制定了适合本企业的运营战略。审计内容包括:战略分析是否科学和全面,宏观环境和行业形势的分析是否充分,机会、威胁、优势、劣势等各种因素的判断是否合理;社会、环境、资源、文化等社会责任是否被充分考虑;战略方案选择标准是否科学,是否充分考虑了影响路径依赖、风险偏好、竞争者反应等战略因素;战略方案内容是否有合适的战略举措和行动路径,企业资源是否能有效支持战略举措实施;战略目标是否与集团公司保持一致,运营规划已经上报集团公司并获得批准;

(二)战略贯彻与落实的审计

通过定期审核企业目标的实现情况,评价运营战略管理的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改进建设。审计内容包括:审查战略实施过程是否沿着战略目标和阶段目标的方向进行;战略控制系统是否有效运行,当发生目标和举措偏离时,是否进行了有效的战略控制,战略控制行为是否遵循了既定策略,是否考虑了有关制约因素;根据形势发展,是否及时进行了适当的战略调整,并及时上报集团公司批准。

(三)战略实施支持系统的审计

在企业中,战略实施支持系统包括组织体系、制度体系、企业文化等,是企业运行的根基,是战略规划实现的重要保重。审计内容包括:主要是检查和评价企业战略实施支持系统架构是否适应企业战略需求;体系架构是否能够随着战略目标、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及时完善现有战略实施支持系统。

总之,作为评价企业管理者履行受托责任的经济责任审计,要与管控模式、主要经济责任保持一致,重点审计集团战略的贯彻情况和企业运营战略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参考文献:

[1]王奇杰.经济责任审计研究:文献综述与展望[J].财会通讯,2009

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篇3

一、内部审计功能拓展的历程回顾

内部审计的发展不是自发的产生的,而是管理人员、内部审计人员以及审计学者们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受托经济责任的要求,不断追求和积极倡导的结果。内部审计的功能也随着现代内部审计的发展不断演变。其演变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报表监督,账簿及报表的查错防弊功能向制度监督主导转变,内控功能逐渐发挥,但仍以财务审计为主导。此阶段的内部审计模式一般是账簿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基本上都是围绕财务审计开展,审计的范围还主要是财务方面,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财务监督、签证功能。

第二阶段:绩效审计以及经营审计。随着企业之间竞争日益加剧,企业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以及业务种类增多,企业管理层次逐步分解的同时也带来了管理中的舞弊行为逐渐增多,一般的财务审计难以适应防范和揭示这些舞弊的要求,内部审计需要更多的开展非财务审计方面的审计工作,即以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果性、效益性要求为核心的经营活动的绩效审计和深入到具体经营活动中的经营审计。

第三阶段:管理审计及各种多元化的增值服务审计。管理审计可以视做内部审计功能在经营审计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经营审计只对决策后的执行过程加以监控,而拓展到管理审计后,对决策本身的合理性或管理中权利的运用是否合适进行独立的、客观的检查和评价,即实现一定的咨询。不仅如此,事前或更高层次的审计参与拓展到了强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建设以及公司治理过程中,其与计划、策略和风险的评估结合起来拓展出各种多元化的增值服务审计。

第四阶段:内部审计功能逐步回归,重新强调其认证的履行。随着内部审计功能的拓展,内部审计越来越过多地参与到企业的各个决策管理层面,过多的强调其多元化增值服务和咨询的发挥,反而忽略了审计传统的认证的监控作用的发挥,结果在内部控制不十分完善的情况下,内审人员把过多的精力分配在了其他业务拓展上,导致基本功能履行缺失,这样也就促使内部审计功能逐步走向回归,重新强调其认证的履行。

二、内部审计功能的拓展方向

内部审计的功能包括认证和咨询,两方面的功能都存在一定的拓展空间。当然,两方面功能虽互相不可替代,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兼容性。认证是内部审计传统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其拓展方向主要是其自身的拓展方向。而咨询实际就是单一认证向咨询功能的进一步延伸,其拓展方向也就是从认证到咨询的拓展方向。

1.传统内部审计认证自身的拓展方向:原有的传统内部审计认证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管理分权产生的管理层级间的受托经济责任,即从总经理以下各级管理人员间分权产生的受托经济责任。随着企业治理日益得到重视,企业内部的委托关系越来越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除经理及以下层级外,出现了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管人员――各级管理者等类似受托经济责任链,此时内部审计的认证就需要适应这种经济责任链进行拓展,认证性审计也应当包括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董事会成员对股东大会承担的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的认证性审计,即董事会业绩考核与审核。中间层次是保证高管人员对董事会承担的受托经济责任,最后一级才是自总经理一下的各级管理层级授权所产生的受托经济责任认证性审计,这一层级也应细分为很多具体职责。这样最终转化为内部审计功能在认证性上的拓展内容。

2.从认证到咨询的拓展方向:内部审计的咨询其实是将内部审计在认证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对制度、管理和经营控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供咨询性建议。其功能拓展的方向应当是通过对以往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总结,对将来审计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预判,并提前堵住这些漏洞,将监督提前,起到事前约束、事中自我衡量和事后对照的系统化的经济控制功能。

三、内部审计功能拓展的具体体现

1.传统财务审计方面。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和大规模集成系统的发展,财务信息认证已较少面对直接逐笔核对初始业务,因此当前内部审计对传统财务审计方面已经全面转向以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为主,同时注重对控制系统的认证,以及对特殊、异常事项或紧急事项的审核认证。

2.经营业务与绩效审计方面。在企业的多层次委托关系链中,经营业务和绩效的要求被不断地细化和分解,内部审计中的绩效审计和经营业务审计也就越来越承担了更加具体和细致的审计要求,此方面的功能也被进一步强化。

3.战略审计方面。战略审计的初衷是企业的运作或执行的程序、操作等是否满足企业组织的战略发展规划,但如果制定的战略一开始就偏离了企业所有者的要求,那么执行过程即使最完美,整个企业组织的受托经济责任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完成。这就促使内部审计开始从源头进行监控,对制定战略决策层次的人员和战略决策本身进行审核。这样,战略审计的对象开始直指企业的高管和董事会,相应的授权机制也随之开始建立。

4.风险管理审计方面。建立在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监控基础上的风险管理审计对内部审计衡量和监控企业风险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按照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风险管理包含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控,这样,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审计的实施逐步都体现到了这八个环节当中,其监控也越来越走向全面。

参考文献:

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篇4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富有理论文献支撑,但针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审计文献鲜有发现。然而,基于一带一路的部级战略定位,本文对与一带一路战略审计间接相关的文献即企业战略审计、国家战略审计、战略引领下的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跨国审计、沿线国家审计等文献加以回顾和梳理,作为国家审计服务一带一路战略问题的研究文献基础。

( 一) 有关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特点和重点

从战略性质而言,李建民认为一带一路战略一定程度上被解读为中国的西进战略,包括国际和国内两个视角。该战略的远景目标是构建区域合作新模式,近期主要是贸易、交通、投资领域的合作。主要任务是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经贸合作水平,拓展产业投资合作,深化能源资源合作,拓宽金融合作领域,密切人文交流合作,加强生态环境合作。战略重点是打造完全便利的战略通道,建立关税同盟、扩充组织成员,空间上的重点是第二亚欧大陆桥沿线。战略路径是逐步探索对外统一协调的宏观经济政策。

( 二) 有关国家战略审计和企业战略审计

一带一路战略是国家战略,有关国家战略审计,宋常等将国家审计放置在国家发展战略服务有效运转的国家治理系统中,大大发挥其免疫系统功能。国家战略需要建立国家战略实施的监督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战略实现过程中的免疫系统功能,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倪国爱、王为基于国家战略审计对于预防、抵御战略风险的重大意义,认为我国已基本具备实行国家战略审计的基础。

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的企业战略审计,尤其是走出去企业战略审计是公司战略控制与评估的重要工具,可以用于评估公司的管理绩效。廖洪、陈波在综述了相关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把战略审计分为管理观和治理观。但是,战略审计研究毕竟还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缺乏明确的概念和理论框架的指导。

( 三) 有关战略引领下的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现必须依靠方向正确、合理有效的政策来贯彻落实。而这些重大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审计是国家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是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途径。国家审计通过监督、评价、咨询等作用于公共政策过程、服务国家治理的机制。在政策评估审计方面,王会金、陈希晖认为应围绕国家治理,关注政府责任,进一步完善3 + 1审计业务格局,拓展效益审计和环境审计,积极探索行政效能审计和政策评估,关注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政府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层级方面,王家新等研究认为国家审计已处于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枢纽和节点地位。

( 四) 有关中国国家审计署开展联合国审计与沿线主要国家审计

一带一路战略审计目标决定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走出去开展跨国审计和与国外审计机构联合或合作审计。姚冬琴评述了我国审计署从2008 年到2014 年开展的联合国审计的成效显著。尤其在对联合国维和行动审计中引入了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模式,成效突出,引起了联合国高层的关注。而且形成了审计扁平化管理、逻辑化思路、集约化作业、军事化效率等创新管理模式和业务培训模式以及《联合国审计工作规范》等,不仅为我国进一步深化开展绩效审计提供了启示,也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沿线各国协同审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特点、重点、意义和挑战等得到国内各界的广泛讨论,一带一路战略审计鲜有研究,然而,与一带一路战略间接相关的上述审计文献,如国家战略审计、战略引领下的政策审计以及联合国审计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审计已有呈现,但数量较少,并不系统。从国别审计研究而言,英、美、澳、法等发达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审计研究较多,而一带一路沿线( 大多中等、发展中、低收入) 国家的国别审计研究较少,跨国协同审计研究更少,这为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审计研究和区域审计合作提供了研究机会,这些研究成果将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三、一带一路战略、风险与国家审计机理分析框架SRA 模型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理论基础是集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文化学、管理学、工程学、信息技术、环境学等多学科于一体。其中战略管理理论是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直接指导,一带一路战略管理的核心是战略目标的制定、执行和评价以及战略风险的管控。

由于一带一路战略涉及60 多个国家,各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各不相同,该战略的实施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我们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战略风险管理工具、政策措施和办法对风险进行预防、揭示和控制。而现代国家审计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障碍、矛盾和风险功能的免疫系统。因此,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免疫系统,发挥着预防、揭示和抵御一带一路中的障碍、矛盾和风险。

同样,一带一路战略对沿线国家而言,是跨国战略,该战略实施主体多元化,实施过程复杂化,必须建立和完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与此相应的跨国审计主体,在国内必须加强政府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审计,在国际上必须加强双边和多边的合作协同审计。因此基于上述战略S风险R审计A的逻辑即战略实施需要审计,审计服务于战略,这里审计即战略审计是指由独立审计机构和人士对各层次的战略管理活动以及战略管理的全过程所进行的分析、评价与监督。

四、一带一路战略审计的风险管控驱动及法规与实践依据

一带一路战略是跨国性部级战略,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其目标的分解构成了多层级的委托链,而且目标的实现伴随风险的发生。从战略过程而言,存在战略制定风险、战略实施风险和战略评价风险。从战略重点而言,存在政策落实风险、基础设施项目风险、投资贸易风险、金融风险和民生风险等,这些风险无疑影响战略绩效,影响到战略利益相关方权益和责任的履行,因此,基于一带一路战略受托责任关系以及降低信息风险的客观需求,驱动具有国家治理功能的审计免疫系统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揭示、发现和抵御各种风险的作用,即能够及时发现战略过程中的病毒侵蚀的风险; 能够解释这些病毒侵蚀可能带来的危害; 能够运用法定职权去抵御和查处这些病毒;能够及时协调各方力量包括建议政府或相关权力机关,运用各种资源防范风险,消灭病毒。

( 一) 一带一路战略决策和政策制定风险的管控,需要审计监督与评价

一带一路战略目的是促进经济要素有序地自由流动、资源高效地配置和市场深度地融合,推动沿线国家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一带一路战略的制定是一个漫长的、经过反复讨论和验证的过程,是一项巨型复杂系统工程。它的受益面大、影响面广、直接惠及居民个人,一带一路沿线65 个国家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 亿,经济总量约21 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它将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增长源。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文化上也影响深远。一带一路战略的制定,关键是战略决策和政策的制定,其中存在风险,这就需要各国审计发挥其防御性功能。

而国家审计在国家战略制定过程中发挥审计的预防性功能,主要是通过战略分析和审查,判断战略制定的相关资料是否完善、审批程序是否合法合规; 判断是否对可能的突发状况和风险进行预测; 判断战略目标、时间、区域是否合理规划; 判断政策、制度和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等。做好事前审计工作,发挥风险评估和监督的功能。

( 二) 一带一路战略重点的实施风险与管控,需要审计监督和评价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制定后,战略实施行为,如战略目标的分解、国家政策的出台、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战略重点的确定等是关键。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是五通,而五通的实施风险各异。上述五通存在的国内外风险涵盖了地域政治风险、安全风险、经营风险、制度风险、法律政策风险、金融风险、环境资源风险和道德风险,这些风险的防范、发现与抵御离不开现代审计和相关部门的协同监督,离不开沿线各国审计的协同治理。

( 三) 一带一路战略绩效评价,需要审计监督、鉴证和评价

一带一路战略评价,关键是战略绩效的考核与评价,表现为短、中、长期的业绩考核评价与奖惩。受到沿线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等外界的影响。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环保性需要审计机构的独立客观评价。不仅需要审计机关通过开展绩效审计、专项审计调查、全过程跟踪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发挥国家审计的监督和建设性作用。而且需要沿线各国审计主体的协同联合综合评价并问责问效,发挥审计揭示、纠偏和追责的功能,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实现。

( 四) 国家审计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法律政策依据和规划实践依据

1.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审计的法律和政策依据

我国《宪法》第九十一条: 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其中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执行者,也是一带一路战略审计的法定对象。《审计法》进一步明确了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一带一路战略的审计主体、对象和内容无疑是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范围。《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 国发〔2014〕48 号) 提出发挥审计促进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保障作用。一带一路战略作为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其重点实现的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互通,必然得到国家审计的保驾护航。尤其是中央两办的《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明确提出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所涉及的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必然属于审计全覆盖的范围。

2.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作为中央重大政策相关的实践和规划依据

审计署自1991 年以来实施中长期规划管理,围绕中央的重大发展政策、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措施,服务发展、改革、法治、反腐,推进完善国家治理。尤其是在十二五时期,审计署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自觉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持续开展重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不断深化财政、金融、企业、资源环境、经济责任和涉外审计,全国共审计近70 万个单位,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1. 7 万多亿元,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2. 2 万多件,推动健全完善制度规定2. 7 万多项等。同时审计署认真履行联合国审计委员职责,对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等进行了220 次审计,涉及900 亿美元资金、50 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动联合国通过绩效审计立法和实施多项改革。获得世界审计组织章程修订主导权和审计数据采集国际标准的制定权。完善中美、中俄审计会商机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高级审计人员的培训等。所有这些成果和经验为国家审计服务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确定的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实践依据。

五、一带一路战略审计目标、重点与路径

( 一) 一带一路战略审计目标

一带一路战略审计属于国家战略审计。战略审计的功能总体上分为治理功能和管理功能,即战略审计的治理观和管理观之分。战略审计治理观主要是根据以下前提: 所有者和管理层的目标期望是不同的,由于信息存在不对称现象,管理层有可能在战略活动中实行机会主义行为,从而损害所有者和其他利益团体的利益。所以,必须采用战略审计增强对于企业战略管理活动的监督,以保证所有者和其他利益团体的利益。因此,治理观认为,战略审计的目标就是保证符合所有者和其他利益团体利益的战略能够被有效地制定并恰当实施[7]。国家战略审计是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而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和保障。因此,国家治理观下的一带一路战略审计目标是合理保证符合所有者和其他利益团体利益的战略,能够被有效地制定并恰当实施。其直接目标是监督和评价一带一路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该目标统驭一带一路战略重点五通审计的具体目标。

1. 政策落实审计目的是促进国家政策顺利实施并实现预期效果。政策沟通中政策包括沿线国家内部不同政策的协调和国家间政策的协调,政策落实审计目标是一种综合性目标,旨在促进提高政策的执行力、科学性、协调性和国际竞争力。

2. 设施联通主要是涉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因此设施联通中大型项目审计目标是对大型项目涉及的相关方利用公共资金、公共资源进行公共投资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价,对项目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发表审计意见。对跨国大型项目审计目标还要关注宏观性和建设性,其根本目标是推动跨国基建项目规范运作,实现预期效果。

3. 贸易畅通包括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其中的投资审计目标是对政府投资活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查与评价,具体目标包括投资的合法性、投资数据的真实性、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投资规模的适当性、公益设施的效果性和资金使用的效率性等。贸易往来涉及市场主体即企业,企业财务报表是贸易畅通的国际商业语言,对贸易主体财务报表的合法和公允发表审计意见,促进沿线国家贸易公允交易,共同发展是贸易畅通审计的主要目标。

4. 资金融通主要涉及融资,一般通过股票市场融资和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金融审计是资金融通审计的核心,金融审计是国家审计的法定内容。一般而言。金融审计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国有金融机构的财务收支以及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的审计监督,以促进防范风险、提高效益、规范管理为目标,推进建立安全高效稳健的金融运行机制,促进金融监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治理视角的金融审计要以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为最高战略目标; 针对一带一路国际金融审计的目标分为风险、安全和发展三个层次。即通过关注服务于一带一路的金融机构风险、区域风险和系统风险,促进金融风险管理; 通过关注国际资本流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治理与运行,促进金融信息安全; 通过关注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金融改革、金融创新、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沿线国家协调发展。

5. 民心相通涉及教育、医疗、旅游、科技、生态环境等重要领域。其中的生态文明和资源环境保护审计是沿线各国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环境审计最高目标是贯彻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战略,满足社会要求和部门单位的需要。具体目标是被审计客体的环境管理监控、环保项目有关的资产、负债、费用、收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评价有关责任者业绩的优劣。国家审计要始终以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目标,将民生审计融入民本治理。国家审计的现实目标是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其中维护民生是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根本,是打造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 二) 一带一路战略审计的重点

依据一带一路战略审计目标,五通中政策落实审计、基础设施建设审计、投资贸易审计、金融审计和民生审计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一带一路战略审计的重点内容。

1. 政策沟通中的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重点内容。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的政策包括沿线国家内部的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政策以及区域政策等。五通方面的政策包括财税政策、货币政策、投资政策、环境保护政策、自主创新政策、产业政策等重大政策。五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涉及政府、产业和企业。因此,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客体为中央和地方政府、部委和企业。针对五通方面的政策审计目标,审计主体首要任务是检查国家五通政策的执行情况及其效果,其次是检查落实国家五通政策相关资金的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及其效果。此外,大多数政策执行情况跟踪审计还要关注项目建设管理情况、资源保护利用情况和环境保护情况等。针对不同审计客体,重点审查中央政府的重大五通政策配套措施制定的科学性、协调性、可行性等,审查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五通政策执行情况的真实、合法和效益。

2. 设施联通中的设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重点内容。设施联通关键是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和跨境光缆等通信干线网络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机场、公路、水利水电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对于一带一路跨国性的工程项目,参与主体众多,每个参与者都试图在工程中通过工程行为实现自身目的和需求,存在复杂的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基础设施工程审计的主体包括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其中政府审计的重点审计内容是以国家投资或融资为主的基础设施项目和公益性项目。内部审计机构重点审计本单位或本系统内投资建设的所有建设项目。民间审计接受委托对工程项目进行审计。基础设施项目审计的客体分为工程项目的主管部门,各地方和国家的政府机关、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材料和设备供应商以及参与项目建设与管理的其他部门和单位。按照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基础设施项目审计内容为开工前审计包括投资决策、勘察设计、开工前准备、招投标与工程合同等审计; 在建期审计包括工程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投资目标执行情况、工程实施过程各环节的进展及变更情况等; 竣工后审计包括竣工验收情况、竣工财务决算、项目竣工后评估与工程项目投资效益等审计。

3. 贸易畅通中的政府商务部和企业审计重点内容。对外贸易审计是国家贸易治理的一种形式。中国国家审计署贸易审计局负责审计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及上述部门( 单位) 下属单位预算执行、决算( 草案) 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开展相关专项审计调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贸易不均衡,对商务部等部门的审计重点在于对部门( 单位) 下属单位预算执行、决算( 草案) 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对贸易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的绩效审计。对贸易往来企业的审计重点在于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审计以及外贸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合理保证贸易信息真实和畅通。

4. 资金融通中的金融审计的重点内容。金融审计是国家金融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国国家审计法定内容。金融审计是对中央银行的财务收支、银监会等监管机关预算执行情况、国有和国有资本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的审计监督。金融审计以维护金融安全、降低金融风险为直接目标,以识别、评估、预警、应对金融风险为主线,据此,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金融审计的重点应该围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开展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以及投融资信贷业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和投融资效果审计以及国际贸易结算审计等。

5. 民心相通中的民生审计重点内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政府的政治目标,民生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工具,其直接目标体现了国家审计的终极目标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民生审计对象错综复杂,涉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方方面面,涉及国家和社会运行管理的各个层面。民生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民生审计的高度综合性,它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包括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诸多内容。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民生审计的重点内容: 以民生资金为重点,强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以民生项目审计为基点,深化民生资金绩效审计。中国国家审计署继续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民生项目的审计力度,着力监督检查民生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尤其是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情况,特别是要结合社会建设及相关领域改革,有重点地加强对三农、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项目的审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民生审计维护沿线各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提高沿线国家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预警防范区域、社会公共风险。

( 三) 一带一路战略审计路径: 中国审计主导的协同审计路径

一带一路战略审计是跨国性协同审计,其审计主体既有沿线各国自身的政府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也有区域性的政府审计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和区域性的会计师事务所,还有世界性政府审计组织、国际内部审计和国际性会计师事务所。这些不同性质的审计主体、不同国家的审计主体、不同层级的审计主体相互协作,通过发挥各国审计的特色和国家审计机关的主导作用,大力培训各国审计人员,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加强现代审计技术与手段应用以及各国审计信息的沟通与交流等路径,共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实现。

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内审计合作与协同

一带一路沿线65 个国家的《宪法》或《审计法》确立了不同的政府审计类型。据《世界审计组织》和《审计基础理论探索》等资料显示,这65 个国家中,立法模式45 个,行政模式14 个、独立模式4个、司法模式2 个。不同模式的国家审计( n 国或m 国) 与该国的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相互协同共同构成该国的审计体系。由于一带一路战略审计客体和内容多元化和复杂性,决定沿线各国审计主体必须三位一体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通过( n 国或m 国) 国内政府审计机关购买社会审计服务,政府审计机关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内部审计外包给社会审计组织,联合专项审计调查等协作方式,以一带一路战略的制定、执行和评价为主线,以五通方面的审计为重点,协同开展财政财务审计、合法性审计、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将极大地提升审计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的价值。

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审计合作与协同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技术、文化差异导致各国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存在差异,面对五通审计各国的重点存在差异,为了服务于各国共识的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各国开展国家审计协同、内部审计协同和社会审计协同,实现国家审计、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三者之间的跨国审计协同。沿线国家之间的双边或多边审计合作与协同,必须有共同的审计准则和国际合作机制。因此,国际性或区域性的政府审计准则和国际内部审计实务准则以及国际审计鉴证准则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审计合作与协同提供了技术标准。但是沿线国家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遵循国际审计技术标准困难重重,需要在审计协同实践中逐渐克服。同时总结经验,加大国家审计与议会公检法、纪检监察等部门国内合作和跨国合作,构成审计协同新网络,发挥审计国际良治之效能。

3. 建立各国政府审计的合作机制或制度

现有的双多边合作机制的完善,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区域合作快速发展的基础。完善国家审计协同法规制度是构建国家审计协同的基础内容。所以必须加强各国政府审计合作,开展多层次、多渠道沟通磋商,研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有关政府审计协同作用的实施方案,充分发挥现有的亚洲审计组织、最高审计机关组织等双边机制作用,协调推动各国政府审计协同作用。继续发挥沿线国家区域、次区域相关国际论坛、展会以及博鳌亚洲论坛、中国- 东盟博览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及中国- 南亚博览会等平台的建设性作用。同时,在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审计准则的基础上,协调各国审计标准,指导各国或协同审计实务,倡议一带一路国际审计交流会,提供各国相关审计人员相互交流和学习。中国国家审计署领导中国审计机关开展的富有中国特色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土地审计、社会保障审计、高铁项目、三峡水库等大型项目审计以及联合国审计等经验,为中国国家审计署作为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审计中的主导角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中国国家审计署应领导和协调沿线各国政府审计开展协同审计监督,服务于战略的实现。4. 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创新审计技术与手段,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审计云平台建设,畅通各国审计信息的沟通与交流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审计信息化将是各国政府审计的一场革命。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提高国家审计效率,应大力加强各国国家审计实施的信息化系统建设; 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审计云平台,推进沿线国家数字化审计的发展,以此共享各国审计信息; 建立通常和多样的信息交流渠道和沟通制度,以便有效、及时、准确地交流信息; 强化和发展现代审计技术,提高现代审计技术的应用水平,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和各国审计信息系统,加强沟通与交流,更好地与一带一路战略衔接。

六、结论与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篇5

(二)具体目标。根据国家审计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我们可以将总体目标进行进一步的分解为提高政府效能和促进改善民生、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廉政建设、促进依法治国、推动透明问责。这样的目标分解能够使我们明确今后的审计任务,更好的实现国家审计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

二、国家审计发展战略目前存在问题

(一)国家审计覆盖不全面。我国国家审计覆盖不全面具体表现在:第一,审计范围受到一定限制,由于隶属关系等方面的原因,在具体执行中还存在一定的盲区;第二,审计内容不够全面,目前国家审计在内容上还局限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传统审计领域,现在的审计内容与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准确有用的决策依据的目标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第三,审计深度不足且形式单一基本上还限于事后审计,国家审计以查错纠弊为工作目标,缺乏从宏观上和制度上提出审计的建议。

(二)国家审计法治体系不够完善。迄今为止,我国由宪法、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准则、地方性审计法规和规章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法律规范体系框架已经形成,但是在独立性、立法性、执法性、审计程序规范、审计结果公开等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国家审计从组织机构和经费来源上看存在独立性弱的问题;其次,在国家审计执法方面存在法律体系不健全、审计执法主体的法律授权不明确、多法交叉的冲突、审计程序安排有误,审前准备工作不到位、审计方案内容不完善和不按法定时间制发审计法律文书,审计复核制度不健全、法律依据适用不当,条文引述不规范等问题。然后,存在审计结果公开与现行审计保密制度相互矛盾和审计机关内部对审计公开的准备不足的问题;最后还存在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的定义过于简单,明显不具操作性。

(三)国家审计资源统筹整合不到位。目前,我国审计资源一方面表现出资源不足,另外,还存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审计技术手段落后的问题、审计机关与有关监督部门缺乏沟通与协作的问题、各级审计机关之间在开展业务方面相对割裂的问题、审计机关资金匮乏的问题,审计成果大量闲置的问题,等等。

(四)创新审计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大数据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刻,大数据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推动大数据技术在审计领域的顺利应用则是一项较为复杂、艰巨的工程和任务。

三、国家审计发展战略实现的路径

(一)国家审计全覆盖的实现路径

1. 国家审计全覆盖的目标要求。审计机关要建立健全与审计全覆盖相适应的工作机制,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类实施,注重实效,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通过在一定周期内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范围的所有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和单位,以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实现审计全覆盖,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通过审计全覆盖发现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维护财经法纪,促进廉政建设;反映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总结经济运行中好的做法和经验,注重从体制机制层面分析原因和提出建议,促进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

2. 国家审计全覆盖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公共资金实行审计全覆盖、对国有资产实行审计全覆盖、对国有资源实行审计全覆盖和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

3. 我国审计发展战略阶段模型。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国家审计发展战略具有不同的模式,我国审计战略发展经历了以行政命令为指导的审计发展模式,以依法治国为指导的审计发展模式和以社会责任为指导的审计发展模式。以社会责任为主导的审计发展阶段是国家治理逐渐向以民主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演进。这个阶段更加注重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领域的审计监督,以推进民主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4. 家审计全覆盖的实现路径。以社会责任为指导的审计发展战略模型的设计,首先考虑了新常态下国家治理对审计职能的要求,然后从高压反腐、社会治理与民生保障、绩效履行和风险防范等方面实现审计监督对象的全覆盖,具体对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管理使用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各部门和单位管理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相关经济业务活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行全面审计。

(二)完善审计法治建设的实现路径

1. 国家审计独立性模式的实现路径。我国理想型的政府审计机构应该不属于任何国家机构,独立于政府、人大和法院之外,单独形成国家政权的一个分支。国家审计机关独立于三权之外,是具有自治权的部门,只对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国家审计署既不属于立法部门,也不属于司法部门,而是一个独立的财政监督机构,只对法律负责和作为顾问,为立法部门和政府部门提供帮助。

2. 理想的审计执法模型的构想。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国家审计的业务方向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结构调整。理想状态下的审计执法,将审计单位界定于国家权力机构的顾问和监督者的角色上。审计机关查出的财政违规问题将协同纪检监督部门共同处置;查出的专项审计问题将协同各部委共同处置;查出的经济效益问题由审计部门提出改进建议方案,各单位自行消化提高;查出的内部控制问题由审计部门提出改进意见限期责令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并通知相关单位复查时间。

3. 规范电子信息系统审计程序。对于电子信息系统审计程序的规范应增加审查的项目,即审计人员必须审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评价被审计单位电子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如发现安全隐患,审计机关应追查可能出现的违法行为,并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采取纠正措施。在这一方面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操作指南。

4. 建立审计信息公开机制。建议审计机关应该建立信息公开风险处置机制;同时为了满足社会对审计信息的需求,应建立和完善审计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审计的透明度,规范审计信息公开的内容、公开途径和形式。另外,审计保密的范围必须通过法律进行严格界定,审计信息公开的保密责任也应进行合理界定,防止随意扩大国家机密和商业机密的审计信息范围。

5. 审计人员法律责任方面对策建议。建议将关于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条款区分为专业性的法律责任和非专业性法律责任。专业性法律责任规定审计人员未遵循审计程序、审计标准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非专业性责任规定审计人员、应负的法律责任。

(三)整合统筹审计资源的实施路径

1. 审计资源统筹路径分析。针对我国现今存在的审计资源统筹方面的问题,也为了实现上述审计资源统筹整合的要求,我们设计了以下几方面的实施路径。一是以“一体化”思维统筹审计项目,实现多专业有机融合、多层级优势互补、多部门高效协同,实现审计由局部向全覆盖、由“点”向“面”、由微观向宏观转变,增强审计的整体性、全局性和宏观性。二是创新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合理调配审计资源,形成审计合力,增强审计监督整体效能,发挥审计监督的整体性和宏观性作用,更好服务科学发展大局。三是以公共政策审计为统领,统筹跟踪审计、绩效审计、专项审计调查、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不同审计方式,实现高度融合和互补。四是通过探索审计结果应用有效方式,将审计信息由审计机关内部共享逐步扩大到与其他党政重要部门共享,加强审计经验和方法技巧推广应用。

2. 审计职业化管理对策建议。根据公务员法和审计职业特点,建立适应审计工作需要的审计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建立审计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职务序列。完善审计人员选任机制,审计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和综合管理类公务员分类招录,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可以实行聘任制。健全审计职业岗位责任追究机制。完善审计职业保障机制和职业教育培训w系。建议进一步推进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制。详细规定审计人员的任职条件和后续教育制度。

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篇6

“五个坚定不移”:一是要坚定不移地查处与民争利、有损民生的问题,更加重视民生审计,保障民生项目和资金的落实,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要坚定不移地揭露和查处虚报转移、截留挪用等严重违法违纪问题,更加重视财政绩效审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和效果;三是要坚定不移地查处重点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重大质量隐患、损失浪费问题,维护国家建设项目质量和资金安全。为了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国家相继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之大,动作之快,前所未有,各级审计机关必须从讲政治高度关注这些资金使用绩效;四是要坚定不移地查处经济违法案件线索,要充分发挥审计优势,坚决查处经济领域中的各种违纪违规问题,对经济案件线索,要抓住不放,一查到底,切实维护法律尊严;五是要坚定不移地推动机制制度的完善,切实承担起审计的历史责任。要通过审计不断揭示现行体制上的障碍、机制上的缺陷和管理上的漏洞。

“七个正确区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和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整个经济处于动态,快速的变化之中,经济运行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对此,审计在执行中必须做到七个正确区分,即准确把握合法与合理、失误与失职、主观与客观、历史与现实、宏观与微观、前因与后果、试验创新探索与钻空子谋私利的原则与界限。要善于运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论去看待这七个方面的原则,不断提高甄别是非、辨别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八个慎重对待”:如何防止和避免审计执法与实际之间可能出现的“误差”和“撞车”,使审计执法工作更加符合实际,需要在八个方面慎重对待,即,要慎重对待专项资金整合;要慎重对待特定建设项目的调整;要慎重对待事关社会稳定的财政资金使用;要慎重对待外因变化导致项目预期不达的情况;要慎重对待企业改制中的资产问题;要慎重对待对民营企业的扶持;要慎重对待历史遗留问题;要慎重对待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这八个方面,与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审计中必须把是否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揭示问题、分析原因和作出处理的重要标准,慎重对待。

二、紧紧“跟进”必须进一步突出审计监督重点

审计“跟进”在客观上对扩大审计监督范畴、拓展审计监督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现有审计力量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只有进一步贯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的工作方针,才能把审计“跟进”落到实处、做出实效。对基层审计机关而言,就是要紧密结合各地改革发展实际,在服务省情、市(县)情上做文章。从当前情况看,审计工作要重点做到“八个高度关注”:一是高度关注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执行情况,切实加强对宏观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及时揭示和反映宏观政策执行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深入分析各项政策的综合效应。要坚决查处和揭露违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问题,制止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保障政策措施落实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二是高度关注扩大内需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切实加强对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和资金的审计,促进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确保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对内需的拉动作用。三是高度关注湖北省“一带两圈、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制定了“一带两圈、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这既是湖北实施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也是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平台。我们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发展战略,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展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促进相关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的落实和完善。四是高度关注各项财税管理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积极推进预算公开、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开展审计工作,促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五是高度关注民生民本问题。今年将重点推进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业等方面的改革,审计部门要加强对这方面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严肃查处各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促进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落实,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六是高度关注“三农”问题。湖北是农业大省,湖北审计必须紧紧围绕“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来展开,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稳定。七是高度关注金融风险和外资利用情况。通过审计,切实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八是高度关注权力运行情况。要根据“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的要求,紧密围绕促进依法行政和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促进依法行政、规范领导行为、促进加强管理、服务廉政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三、审计“跟进”必须以非常之策、非常之举应对各项审计工作

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篇7

一、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

根据两办最新规定,经济责任审计要紧紧围绕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展开,以促进企业负责人推动本单位科学发展为目标,以企业负责人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为重点。具体来说,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围绕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企业发展的科学性、持续性、和谐性以及企业负责人的廉洁性等七个方面展开。其中:真实性是对会计责任的评价;合法性是对法律责任的评价;效益性是对财产责任的评价;发展的科学性和持续性是对经营管理责任的评价;发展的和谐性是对社会责任的评价。

1.真实性:会计信息质量情况

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是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基础。新会计法将企业负责人明确列为企业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突出了企业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和会计法律责任。真实性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企业会计报表有编制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其他财务法规,会计核算是否正确采用会计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评价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税费和损益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合法性:依法经营情况

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制经济,企业作为一个市场主体,遵守法律和法规既是应尽的义务,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合法性评价的主要内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是否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经济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集团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和决策部署情况;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单位的财务收支、资产、资金及经营管理行为是否符合国家经济政策、财政法规以及财务会计管理方面的有关规章制度。

3.效益性:经营绩效

在委托法律关系下,股东作为企业财富的所有者,其根本愿望就是实现股东财富或企业价值最大化,而经营绩效是评估受托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根本。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不但要关注数量的增减变化,而且还要注重绩效质量,把两者有机结合进行综合分析,以增强审计评价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效益性―数量(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结果)评价的主要内容,是根据集团公司与企业负责人签订的绩效合同和考核结果,按年度复核企业负责人各项主要经济目标和经营指标是否达到集团公司要求及完成比例。对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进行核实,进一步确认其任职期间的经营业绩。

效益性―质量(经营绩效和财务质量状况分析)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依据国家和集团公司有关经营绩效评价政策规定,主要从资产质量及资产运营状况、债务风险状况、盈利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利润质量、现金流质量等方面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经营绩效进行综合评判,分析研究单位的经营成果、发展后劲及其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评价所采用的主要指标一般包括:资产运营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不良资产比率、资产现金回收系数);盈利能力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债务风险指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已获利息倍数);发展能力指标(销售增长率、销售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技术投入比率)。

4.发展的科学性―规范管理

一个企业能否成功,一项好的经营决策能否实现预期目标,关键在于规范管理。企业必须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合理地制定企业的组织规程和基本制度,以及各类管理事务的作业流程,以形成统一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并不断完善。发展的科学性评价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评价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情况

主要对内部控制流程设计、制度建设的健全性、有效性,风险管理的及时性、适当性和有效性情况进行定性评价。

(2)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和执行情况

重点评价被审计单位的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运作事项,尤其是重大对外投资、重大资金支付和对外担保、重大资本运作和资产处置、重大购销合同签订等业务活动的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的合规性,落实决策事项措施的有效性。

5.发展的持续性:发展战略和竞争力

发展是硬道理。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中最关键的经济责任,是实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根本途径。发展的持续性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发展战略评价。通过行业背景、行业发展趋势、产业竞争程度、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组织文化、竞争策略和竞争优势的分析,审查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制定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相关措施的监督落实情况。

(2)发展创新评价。主要评价企业在经营管理创新、工艺创新、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能力、品牌培育、市场拓展、专利申请及核心技术研发投资及结果、科技成果转化、重大产业科技攻关等方面的措施及成效。

(3)竞争力评价。主要评价企业主营业务的市场占有率、主要产品的市场认可程度、是否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及产业引导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6.发展的和谐性: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情况

发展的和谐性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企业正确处理国家、股东、债权人、职工及社会等多元利益关系,讲诚实、守信用和履行社会责任等情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国家:政策性任务完成情况、保密安全情况、上缴税收。

(2)职工:单位对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设及执行情况、工资福利、劳动保护、劳动保险情况,员工满意度。

(3)客户:产品和服务质量情况、商业诚信、客户满意度。

(4)社会责任:吸纳就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落实情况、综合贡献率、社会积累率。

7.遵守廉洁从业规定情况

按审计范围依据客观事实,对企业负责人遵守廉洁从业规定的相关情况进行评价。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廉洁从业措施和内控制度以及重大经济活动的审计,评价企业负责人在合法合理获取报酬、约束职务消费、资金分配使用、工程招投标、资源出让等方面的廉洁性。

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式

首先,从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发展的科学性、持续性以及和谐性等方面对审计结果进行分项评价;其次,在分项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汇总。最后,综合考虑单位发展基础、经营环境,以及单位负责人个人遵守廉洁从业规定情况等方面因素,对被审计对象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作出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标准划分为很好履行、较好履行、基本履行、未有效履行四个档次。

1.审计结果分项评价方式

(1)合法性(8分)

合法性评价通过违规和不规范行为比率来反映,评价分为合规(6-8分)、基本合规(4-6分)、有违规行为(1-4分)、有严重违规行为(0分)四个等次。

(2)会计信息质量情况(12分)

会计信息质量情况评价通过审计总调整率来反映,评价分为真实(9-12分)、基本真实(6-9分)、不真实(0-6分)、严重失实(0分)四个等次。

(3)考核指标及资产保值增值目标完成情况(20分)

以经济目标任务完成比例,以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来评价完成情况。评价分为优(16-20分)、良(12-16分)、中(8-12分)、低(4-8分)、差(0-4分)五个等次。

(4)经营绩效和财务质量状况(20分)

参照财政部等3部委制定的每年度《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作为评价标准,将企业情况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分为优(16-20分)、良(12-16分)、中(8-12分)、低(4-8分)、差(0-4分)五个等次。

(5)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情况(10分)

从决策程序的规范性(5分)和决策执行的有效性(5分)两个方面做出评价。规范性评价通过重点决策未履行程序比率和重大决策反对和弃权比率反映,评价分为规范(4-5分)、基本规范(3-4分)、不规范(0-3分)三个等次。有效性评价通过决策经济目标未实现率、应公开未公开招投标率反映,评价分为有效(4-5分)、基本有效(3-4分)、效果较差(0-3分)三个等次。

(6)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情况(16分)

从健全性(6分)、有效性(6分)和风险控制(4分)三个方面作出评价。健全性评价分为健全(4-6分)、基本健全(2-4分)、不健全(0-2分)三个等次。有效性评价分为有效(4-6分)、基本有效(2-4分)、无效(0-2分)三个等次。风险控制评价分为好(4分)、较好(3分)、一般(2分)、差(1分)四个等次。

(7)发展战略目标组织实施及竞争力评价(8分)

评价分为强(6-8分)、较强(4-6分)、不足(2-4分)和发展后劲严重不足(0-2分)四个等次。

(8)社会责任履行情况(6分)

评价分为好(5-6分)、较好(4-5分)、一般(3-4分)和差(0-3分)四个等次。

(9)个人遵守廉洁从业规定情况

通过列示事实方式进行评价,若审计核实企业负责人的违反廉洁从业规定情况,则如实描述并列示所违反的规定;若在实际审计过程中,未发现在廉洁从业方面存在违法违纪等问题,则不做关于“个人遵守廉洁从业规定情况”评价。

2.综合评价方式

在对审计结果分项评价进行分析汇总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对象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作出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标准划分为“很好履行”、“较好履行”、“基本履行”、“未有效履行”四个档次。

综合汇总得分在90分(含90分)以上,同时单项评估得分折算不低于80分,且个人不存在违反廉洁从业规定的,应给予“很好履行”经济责任的综合评价。

综合汇总得分在80分(含80分)-90分之间,且个人不存在严重违反廉洁从业规定的,应给予“较好履行”经济责任的综合评价。

综合汇总得分在60分(含60分)-80分之间,且个人不存在严重违反廉洁从业规定的,应给予“基本履行”经济责任的综合评价。

综合汇总得分在60分以下,或存在应承担直接责任或主管责任特别严重的违纪违规行为的,应给予“未有效履行”经济责任的综合评价。

上述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式,只是笔者工作中有一些粗浅认识。但是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管理层次、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的企业文化以及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企业,对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针对所属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部分调整,选取更适于本企业的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家义.2010.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审计研究(5).

[2]廖洪.2007.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指标的作用及设置原则[J].审计研究,(3).

[3]余茂生,陈六耀.2004.试论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J].科技创业月刊,(9).

[4]厉以宁.201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J].中国市场(3).

[5]朱锦余,赵新杰.经济责任审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006.2.28

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篇8

经济责任审计既是审计监督,又是干部管理和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审计对象涵盖面广、级别层次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涵盖了地方党委政府、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重大经济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大资金使用事项,贯穿了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全过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和责任界定结果是人事、组织部门选拔、奖惩、任免领导人的重要参考依据;经济责任审计要综合运用审计监督、经济监督、经济分析和鉴证方法等多种方法手段;经济责任审计由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来进行领导、组织、协调和管理。因而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

一、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应该具备的专业胜任能力

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应具备必需的专业胜任能力,应该是能胜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与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相适应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工作经验和职业道德素养。

(一)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1、会计、审计、财务管理、财税、金融等财经方面的专业知识及财经法规

2、宏观经济管理知识,包括国家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民生政策、货币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国家及地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公共投资与行政管理、经济决策战略管理、公共管理、项目管理、人事和人力资源管理、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协调等知识

3、经济商务、合同管理、工程管理、市场营销、物资管理、土地管理、工程技术及工程造价、招投标等方面的经济管理知识及相关经济法、商法等法律法规。

4、环境保护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知识。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5、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和计划、公司治理、企业经营活动及经营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

6、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各种统计分析软件、定量方法和统计学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业绩计量与报告知识等专门知识。

7、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知识。

(二)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1、审计查账能力。审计的基本特征是经济监督,查账能力至关重要。经济责任审计人员

应能熟练运用审计技术方法、计算机技术方法、审计职业判断、适用的经济法律法规,获取审计证据,识别和发现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中的问题,对重大违法违规、经济犯罪和腐败问题查深查透。

2、对经济活动与经济决策的审计能力。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要综合运用多种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领导干部重大经济决策、重要经济政策的执行、重大项目投资、重大资金使用等经济活动的决策过程及执行结果进行审计,并对其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作出审计评价和责任界定。

3、绩效审计能力。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要运用绩效审计的专门方法和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政府或企业重大投资项目、经营发展战略及实施、重大工程项目、政府举借债务、资源环境、环境保护、民生资金和民生项目、科技创新、重大资金的使用等经济事项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和生态效益进行绩效审计,作出审计评价和责任界定,揭示经济运行中的风险隐患。

4、宏观意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要具备战略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具有敏感性和预见性。综合利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从宏观、全局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发现突出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层次和水平。

5、电子信息化审计能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要掌握现代最新科技手段,运用信息化审计技术,实行联网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等数字化审计方式,做好审计数据资源的开发运用,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6、良好的表达与人际沟通协调能力。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要与被审计单位及领导干部沟通并听取其意见,争取其理解、支持和配合。还要认真听取经济责任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意见,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三)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应具备的工作经验

经济责任审计人员不仅应当有从事会计、审计的工作经验,还应该懂经济,了解熟悉经济运行、经济管理的方式和规律。根据不同的审计对象,在审计组内,还应有在一定级别的党委、政府领导岗位上的工作经验的审计人员,有在企业高级管理层岗位工作经验的审计人员,或有在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土地管理、资源环境等专门经济领域工作经验的审计人员或专家,合理配备审计组成员,使审计组团队具备与经济责任审计业务相适应的整体胜任能力。

(四)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1、恪守审计职业道德。严格依法、正直坦诚、客观公正、勤勉尽责、保守秘密

2、严格执行审计纪律,廉洁自律,无私无畏,保持审计的独立性。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的审计,往往关系网错综复杂,审计人员受到诱惑的机会和承受的压力相对来说也较大,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不为金钱和利益所动。

3、文明审计,严谨细致,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和职业谨慎,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在复杂的情况下保持沉着冷静心态,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置措施。

4、学习与创新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创新思维能力。

二、适应经济责任审计的需要,提升经济责任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对策和途径

(一)改进审计人员准入制度,构建多元化结构的经济责任审计队伍

经济责任审计人员队伍必须包括高层次、高素质、多门类、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在选调经济责任审计人员时,要引进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信息化技术、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多学科的专业人才;注重吸收既有审计专业能力,又有经济工作领导、经济管理等岗位的实际工作经验、懂经济、懂管理的知识能力复合型人才,扩大有实际经济工作经验的人员的比例,建立一支以复合创新型人才为主的经济责任审计队伍。

(二)加大经济责任审计队伍的交流锻炼力度,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能力一是实行经济责任审计人员与经济管理部门人员交流任职的方式,将经济责任审计专业技术骨干分期分批的到地方党委政府、财政、金融、发展计划、经济贸易、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等经济部门挂职锻炼或交流任职,在经济工作中学习经济,增长才干。二是实行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多岗位锻炼和轮岗交流制度,加大上下级审计部门、审计部门内外干部的交流力度,拓宽审计人员的视野和知识面,增强宏观思维和大局意识,培养复合型人才。

(三)建立相关经济领域专家库,聘请专家参加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对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科技创新、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评估、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及统计分析、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经济领域、建立专家库,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根据工作需要聘请具有与经济责任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专家参加审计业务或者提供技术支持、专业咨询和专业鉴定,有效利用外部的人力资源,缓解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确保审计组从整体上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四)创新审计方式方法,优化组合审计资源。

在计划安排、审计重点和审计力量调配等方面,以经济责任审计为平台,将财政财务手术审计、绩效审计、内控制度审计、资源环境审计、工程投资项目审计等专业审计相互结合和衔接,探索一次进点、协同审计、成果共用、分别报告等组织方式项目同步安排、协同实施、共享成果。加大对各专业业务领域审计项目的整合力度,优化组合审计资源。

(五)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实务培训和审计技能经验交流

实践出真知。一是以审带训,在实施重大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时,由上下级审计部门、或同级不同专业部门联合审计,以优秀的审计专业人员为审计组骨干,在审计项目的实施中有重点的带领和培训经验不足的审计人员。二是审计实务案例培训。在审计实务培训中对各类型的优秀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和典型案例进行交流和点评,对多年来在实践中形成的审计经验和方法技巧,分门别类进行示范、总结和提炼,积极推广应用。三是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培训。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的操作程序、审计的内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体系及技术方法。提升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六)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轮训、培训制度

把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学习培训作为提升审计能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一是建立完善分层分类培训体系,积极运用网络、案例教学和模拟实验等方式,有计划的组织各个层次的业务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学习最先进的审计理念和技术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培训效率和效果。二是加强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对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进行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廉政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训,提升职业素养。三是定期选派素质较高的审计人员到大专院校短期进修。进修内容可以适当宽泛,兼顾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

(七)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理论研究,建立经济责任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模型

要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及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理论研究,建立经济责任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模型及专业胜任能力的评估体系,对其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研究,举办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促进提升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水平。(作者单位: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对内部审计人员胜任素质的要求》;邓云《管理学刊》2011年12月

[2]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对内部审计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张曦《财务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篇9

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准备阶段

(一)主要流程与风险点分析

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和所处环境,以及在此基础上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和初步评估审计风险。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包括单位组织架构、业务性质(学院或部门涉及的专业领域)、内部控制情况;所处环境包括外部宏观环境(经济、文化、市场、政策、法律、监管)、学校内部环境(学术风气、管理体制和机制、管理水平)、行业环境(专业领域内行业特征、惯例、竞争态势)等情况。审计人员可以单独编制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和环境的风险点标示图,便于细化分析和控制审计风险。审计准备阶段运用风险预警策略,主要是针对项目前期准备以及对被审计单位初步了解掌握的情况进行风险信息的收集,包括主要风险点在哪儿、什么风险、什么原因造成的、会有什么后果等情况。绘制准备阶段审计风险点标示图后,需进一步设计和编制审计风险清单,分析各种风险因素产生的原因、走势和影响范围,揭示风险可能的转化结果,发出风险警示高校内部审计部门接受组织部门委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审谁、什么时候审,主要由党委组织部门决定。当被审计对象确定后,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开始为实施审计做准备,这一阶段称为审计准备阶段。根据准备阶段审计业务的主要流程,审计人员应细化工作内容,分析主要业务环节可能出现的审计风险因素,编制审计业务流程的风险分析图表,记录风险预警分析的过程。图(1)是对某学院院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审计环节可能产生的主要风险内容分析。审前调查的主要工作是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和所处环境,以及在此基础上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和初步评估审计风险。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包括单位组织架构、业务性质、内部控制情况;所处环境包括外部宏观环境(经济、文化、市场、政策、法律、监管)、学校内部环境(学术风气、管理体制和机制、管理水平)、行业环境(专业领域内行业特征、惯例、竞争态势)等情况。审计人员可以单独编制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和环境的风险点标示图,便于细化分析和控制审计风险。审计准备阶段运用风险预警策略,主要是针对项目前期准备以及对被审计单位初步了解掌握的情况进行风险信息的收集。绘制准备阶段审计风险点标示图后,需进一步设计和编制审计风险清单,分析各种风险因素产生的原因、走势和影响范围,揭示风险可能的转化结果,发出风险警示信号,为进一步防范控制风险提供基础条件。

(二)风险控制要点

经济责任审计准备阶段的风险主要集中在审前调查阶段,审前调查的风险主要来自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和审计人员实施调查分析过程产生的风险。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和环境,目的是识别和评价被审计单位风险,该阶段的审计风险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风险评估是否准确,以及实施审计调查是否充分。为了控制该阶段的审计风险,在对某学院院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做了以下工作。1.选择恰当的审前调查途径和方式:通过学校和被审计学院的网站、其他宣传资料等传播媒体了解学院信息;走访学校组织部门、纪检监察和教务、科研、财务等相关职能部门,听取各部门对被审计学院教学管理质量、科研绩效、财务状况等情况的介绍;联系和走访被审计学院行政办公室,获取学院基本信息资料;查阅相关资料,询问有关人员。2.确定必要的审前调查内容:了解学院规模、机构设置、教职员工基本情况;了解学院内部管理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内部控制风险状况;了解学院负责人职责范围、分管工作内容及管理业绩情况;了解学院外部环境如主要学科所处地位、与学科发展相关的国家政策导向等情况。表(1)为编制的该学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审前调查工作日志表,目的是控制审前调查不充分的风险。3.收集相关的基础性资料:收集与被审计学院专业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政策资料;以前年度学院被审计或检查的结果报告;各类考核、评估结果报告,学院年度预算和财务决算报告;学院工作计划、总结、年鉴、各项制度汇编等资料。4.实施关键的调查分析步骤:在了解被审计学院情况和环境基础上,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使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风险评估方法,初步评估被审计学院重大错报风险;制定项目总体审计策略和工作方案。表(2)是在初步了解被审计学院相关情况后,对学院重大错报风险初步评估的内容和结果。

(三)风险控制要点

经济责任审计实施阶段主要程序是进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采用的主要方法有座谈、访谈、询问、检查、观察以及计算、分析性复核等,主要风险是实施审计程序或使用审计方法不恰当和收集的审计证据缺乏可靠性、充分性、完整性的风险。为了控制该阶段审计风险,我们在对某学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时,重点进行了如下工作:1.重视口头证据收集:通过座谈、访谈、询问等言语交流,识别和判断审计风险信号并实施相互印证式的询问,即向不同层面、不同部门人员询问同一方面问题从而获取真实可靠信息。经济责任审计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完成审计方案确定的具体审计目标。根据风险预警策略,对审计实施阶段风险信息的收集主要围绕实施审计程序可能产生的风险事项进行。准备阶段预警重点需要收集和识别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的风险信息。实施阶段主要关注审计人员的行为是否偏离准则和规范的要求,是否未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执行。图(2)列示的是对某学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时,审计实施阶段主要业务流程的核心工作以及对应环节可能产生的主要风险内容。

(四)风险控制要点

经济责任审计实施阶段主要程序是进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采用的主要方法有座谈、访谈、询问、检查、观察以及计算、分析性复核等。主要风险是实施审计程序或使用审计方法不恰当和收集的审计证据缺乏可靠性、充分性、完整性的风险。为了控制该阶段审计风险,在对某学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时,重点做了如下工作。1.重视口头证据收集:通过座谈、访谈、询问等言语交流,识别和判断审计风险信号,并实施相互印证式的询问,即向不同层面、不同部门人员询问同一方面问题从而获取真实可靠信息。2.实施内部控制测试:使用检查、重做等测试方法,对被审计学院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有效性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评价其控制风险。审计过程中选择该学院风险较大的业务事项进行控制测试。表(3)是内控测试时选择学院培训项目进行业务流程和管理控制了解的情况。根据对学院培训业务内部控制了解的情况,得出其内部控制设计合理且得到执行,但该业务内部控制运行是否有效,还需要实施进一步的测试,重点关注控制在各个不同时点是否按既定设计得到一贯执行。表(4)列示的是测试培训业务控制运行有效性时,梳理主要业务流程进行测试的内容和结果。测试结论:总体上学院非学历教育培训内部控制有效,但存在以下问题:(1)对收费标准的报备不够重视,有随意定价的倾向;(2)部分培训项目教学计划欠规范,招生简章中未公布学时数,易让外界对培训质量或收费标准产生疑问;(3)授课酬金发放标准提高未经授权批准,授权管理存在缺位现象;(4)重要文书资料查阅未设置或未执行权限管理,易引起信息外泄或资料毁损;(5)学院各短期培训成本资金账户在规定的截止日期基本全部支出,与校内其他学院类似资金账户使用结果有明显差异,需在实质性测试中进一步核实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合理性和相关性情况。3.规范实质性测试:即对被审计学院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财务收支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对经济业务合规性、合法性,会计记录真实性、完整性,资产存在性和所有权等经济活动结果实施细节测试和分析性程序。采用抽样方式,根据对学院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测试结果确定了抽样范围和规模,对学院日常经费(教学、行政、人员经费)、专项经费(985、211、教改经费)、各类办班经费等进行实质性测试。4.收集充分和适当的审计证据:运用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函证、计算和分析性复核等审计取证方式收集证据,结合询问、辨认、鉴定、延伸调查、分析对比等方法,验证获取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为保证收集证据的充分性,不仅设置取得证据数量要求,还考虑取得证据类型,以符合多角度印证目标的需要;对审计证据适当性控制,主要把握证据与审计目标的相关性和证据与事实的相符性原则。5.规范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按内容真实、形式规范和措辞恰当的要求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对存在问题或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编写审计查证底稿,体现已收集的审计证据与最终形成审计结论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二、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报告阶段

(一)主要流程与风险点分析

根据风险预警策略,对审计报告阶段风险信息的收集主要围绕导致审计结论性意见或结果严重背离客观事实的可能性展开。该阶段风险可能是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风险的延续,也会有新风险的产生,因此对各项风险信息的汇总和综合分析尤为重要。图(3)列示的是在对某学院院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审计报告阶段主要业务流程的核心工作以及对应环节可能产生的主要风险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篇10

(二)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省纪委十一届六中全会及县纪委十五届六次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组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党组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级级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强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的协作配合,紧盯“关键少数”、关键岗位,严格日常监督。注重把握和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严格落实各项组织生活制度,巩固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改进和完善临时党组织工作。

二、聚焦主责主业,忠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四)扎实开展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紧盯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目标任务,围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央和省、市、县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扎实开展审计工作。重点关注“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东北振兴等重大战略落实情况,“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实施情况,我县“一心四区”发展战略,以及水土保持、老旧小区改造、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等。改进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组织方式,坚持“专题式”与“融合式”审计相结合,有计划选取若干具有全局性的重大经济政策或涉及资金量大、项目多、时效性强的宏观调控政策,集中力量开展审计。善于运用战略眼光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宏观分析,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审计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五)扎实开展财政审计。围绕财政政策提质增效加强审计监督,重点关注各部门预算收支的完整性、真实性、合规性,决算草案编制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存量资金盘活使用、隐性债务风险管控等。结合预算执行、政府财政收支等项目,统筹做好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贯彻落实、压减一般性支出、基层“三保”、政府采购管理、会议费培训费管理等,促进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六)扎实开展民生审计。紧扣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事项和民生实事,针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开展教育、医疗、社保、养老、乡村振兴和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监督,重点关注相关政策落实、专项资金拨付管理使用、项目进展等情况,进一步兜牢民生底线、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有效促进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七)扎实开展投资审计。围绕“稳投资”,以促进控制成本、规范管理、提高投资绩效、推动项目安全高效建设为目标,有重点的开展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着重关注项目建设过程中政策落实、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资金筹集和管理使用、项目推进等重点内容,促进投资有效落地,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八)扎实开展资源环境审计。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根据规定的审计范围确定审计对象,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促进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推动抓好源头防控,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互赢互促。抓好生态环保项目和资金的审计,重点关注政策措施落实、项目工程建设以及相关资金管理和使用绩效等情况,推动建设“绿色”。

(九)扎实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认真落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促进振兴发展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廉洁用权、干净干事为目标,深入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聚焦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客观反映问题,准确界定责任,审慎作出评价,更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保护干事创业积极性,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和反腐倡廉。加强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协作配合,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

(十)扎实开展信息化建设审计。对重大信息化建设工程、重点领域网络安全等进行审计,重点关注信息化建设重大战略落实、项目建设、网络安全、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促进相关政策措施有效落实。

(十一)扎实开展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工作。推动被审计单位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指导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与行业主管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加强业务指导。组织开展内部审计人员培训和经验交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检查,改进和加强对内部审计自律组织的政策和业务指导。探索建立社会审计报告核查工作机制,推动社会审计机构提升执业质量。

三、改进方式方法,持续提升审计工作质效

(十二)高质量推进审计全覆盖。正确理解审计全覆盖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审计全覆盖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在形式上,把管理使用财政资金的相关地方、部门和单位都要纳入审计监督范围,形成常态化、动态化震慑,让权力始终对法律和监督怀有敬畏之心,防止“破窗效应”。在内容上,既要注重质量,也要兼顾效率,审计中要突出重点,每个审计项目都应抽查一定比例的资金量。要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全覆盖相关实施办法,切实提高审计全覆盖质量。

(十三)着重揭示各类风险隐患问题。坚持底线思维,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高度关注财政运行、政府性债务、金融、国企等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审计专业性强、触角广泛、反应快速等优势,及时揭示经济运行中易引发风险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早向相关部门发出预警,并推动其有序释放、稳妥化解,助力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十四)有效推动审计整改。坚持“谁审计,谁负责跟踪督促整改”的原则,进一步加大督促整改力度,督促被审计单位严格落实整改要求,逐项逐条整改落实到位。加强对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检查,坚决防止纸面整改、虚假整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审计整改长效机制,推动审计整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强化政治担当,专班推进,上下联动,扎实做好中央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把审计监督与纪检监督、组织监督、巡视巡察等有效结合起来,延伸审计整改链条,推动形成审计整改闭环管理,切实提高审计整改工作成效。

四、加强基础建设,不断夯实审计高质量发展根基

(十五)加强审计计划管理和组织方式统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审计项目立项研究,科学合理安排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做好审计项目后评估工作,总结经验、分析得失,以利于以后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坚持审计工作“一盘棋”,抓好审计项目统筹,加强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审计项目计划的协同衔接,避免交叉重复审计。抓好审计资源统筹优化,充分利用厅局长“直通车”等工作机制,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指导,形成工作合力,更好发挥审计效能。

(十六)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推进“金审工程”三期部署应用,做好应用系统部署、上线、衔接等工作。严格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立体防控体系,确保网络和数据安全。强化大数据审计思维,拓展大数据技术运用,积极开展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和跨业务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提高运用大数据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

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篇11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类型。引人注意的是,这一审计新概念不是学术界的创见,而是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首先提出来的,被其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有诸多基本理论问题尚未得到深入探讨,这将制约相关实务工作的推进。本文试图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性质与目标、责任对象、审计内容和制度条件进行初步探讨。

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性质与目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资源环境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交集(陈波,2014)。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首先是资源环境审计的子集。资源环境审计已是国家审计机关的基本业务之一。早在2008年,《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就将资源环境审计划分为六大审计类型之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特别提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而没有沿用业已成熟的“资源环境审计”的提法,其主要原因是“自然资源资产”这一概念与《决定》提出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用途管制制度等基础性制度安排有着密切关系,同时因为我国大多数环境污染问题是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劳成玉,2004)。根据2011年的《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资源环境审计“以促进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目标,检查国家资源环境政策法规贯彻落实、资金分配管理使用和资源环保工程项目的建设运营情况,维护资源环境安全,发挥审计在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这也是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基本审计目标之一。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同时又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子集。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法》(2006)规定的法定审计类型之一,也是国家审计机关自1986年就开始执行的监督层次高、社会影响大的一类审计。在国家审计机关以往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中,较少关注自然资源监管、生态环境保护等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印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只是要求国家审计机关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关注“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情况”,以及“国有资产(资金、资源)流失等严重后果的行为”,并没有明确要求国家审计机关评价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决定》特别提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就是要发挥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优势,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纳入其考核体系,并与其任免、奖惩决策直接挂钩,从而促使领导干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区别于一般的资源环境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点在于它强调自然资源的资产属性及相关的经济责任。“自然资源资产”这一概念强调自然资源是具有经济价值、产权清晰的经济资源,要求领导干部尽职履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出资者职能与监管者职能,实现自然资源资产的保值增值,提升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和管理的综合效益。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总体目标是对领导干部任期内自然资源资产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促进领导干部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真实、合法和效益三大具体审计目标之中,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尤其强调效益目标,即应评价自然资源资产受托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特别是生态效益。作为一种综合性、交叉性的审计类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以财政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为基础,以绩效审计为主导。

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责任对象

我国目前实施的自然资源基本产权制度是自然资源归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的公有制(谢地,2006)。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规定由国家统一行使自然资源所有者职责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在我国当前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之下,自然资源的初始所有者(全体国民)和最终使用者之间存在着漫长、复杂的层层委托关系,这提高了委托人对人进行有效监督的难度,增加了成本,形成了阻碍改革的地方既得利益与部门既得利益(参见图1的说明)。通过引入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可以促进自然资源受托经济责任的有效履行,降低委托成本,进而增进全体国民的福利。

目前,各级政府党政领导干部被作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主要责任对象。在我国现行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之下,各级政府党政领导干部承担着双重受托责任。一方面,他们承担着自然资源资产的行政管理责任,利用政府的“有形之手”,纠正由于外部性等原因而造成的自然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市场失灵”;另一方面,他们又代表全体国民行使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职责,行使着大量的资产管理职能,包括资产用途规划分类、资产登记、确权发证、统计核算、出让转让、收取出让金或使用费等(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4,第149―150页)。然而,由于缺乏监督和问责机制,我国各级政府党政领导干部不仅没有纠正自然资源资产配置的“市场失灵”,反而因为更为严重的“政府失灵”加剧了我国的资源环境危机。可以说,正是由于政府职能的缺位、错位和越位行为,以及部分领导干部的消极作为和胡乱作为,纵容甚至助长了对于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浪费性使用。因此,对各级政府党政领导干部,包括党政领导人和主管部门负责人,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势在必行。

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既包括各级政府党政领导干部,也包括国有企业负责人。有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负责人不过是政府政策的执行者,他们无法影响政府的自然资源重大决策,因此不需要将国有企业负责人纳入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范围。笔者则认为,这一观点值得商榷。首先,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它们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远非民营企业可比,而在数量庞大的国有企业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属于资源型企业,占有着大量自然资源,尤其是稀缺的、战略性的自然资源,它们对于经济有效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承担着不可替代的经济责任。其次,作为自然资源公有制的受益者,国有企业所占有的自然资源有很大一部分是无偿获得的,由于取得没有支付相应的代价,国有资源型企业中存在着严重的自然资源低效、无效使用和损失浪费情况,甚至是现象,迫切需要加强监督和问责。最后,国家的自然资源战略、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资源型国有企业来实现,而国有企业也经常利用其与政府的密切关联,影响甚至左右国家自然资源战略和政策的制定,绝非只是战略和政策的被动执行者。综上所述,国有企业负责人在贯彻落实国家自然资源战略和政策,实现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提升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综合效益上承担着极为重要的经济责任,理应作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责任对象。

三、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

责任对象不同、责任对象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不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也应有区别。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三大责任主体,即地方政府党政领导人、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人和资源型国有企业负责人,其审计内容既有共性又有特性。从共性的角度来看,无论责任主体如何,其审计均为一种包括财政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在内的综合审计。从财政财务审计的角度来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主要关注自然资源相关的财政收入是否及时足额收取,财政资金是否按规定的用途和拨款进度拨付到自然资源相关的项目。同时,财政财务审计还应检查评价自然资源统计信息、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当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正式开始编制之后,审计人员还应该对报表中的信息进行审计。从合规性审计的角度来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检查评价领导干部对于自然资源相关法律法规、战略、规划和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领导干部在履职过程中是否存在重大失职、渎职和腐败行为。从绩效审计的角度来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主要检查、评价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职责和公共管理职责所实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确定地方政府党政负责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时,必须分析责任对象所承担经济责任的性质与特征。首先,地方政府党政负责人对于辖区内自然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承担着首要的经济责任,一个地区发生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浪费或破坏,往往是因为地方政府党政领导人的经济发展理念与态度出了问题。其次,地方政府党政负责人对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承担全面责任,对于自然资源资产承担的经济责任只是其中一部分,因此不能只考虑自然资源资产保护或利用的情况怎么样,还要考虑其他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完成情况如何。简而言之,就是光考虑GDP,不考虑资源环境的保护是不适当的,而光考虑资源环境保护,不考虑GDP,也是不恰当的。笔者认为,对于地方政府党政负责人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应融入到常规离任审计之中,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有必要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来开展。最后,地方政府党政负责人通常只负责与自然资源资产相关重大事项的决策,例如组织制定本地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或保护政策、规划与制度等,因此他们对于自然资源资产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主要是主管责任或领导责任,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会承担直接责任,对其开展离任审计,应围绕其作出的与自然资源资产相关的重大决策,评价其决策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决策执行效果。基于上述分析,地方政府党政负责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内容安排上需要重点评价其在本辖区内贯彻落实国家自然资源重大政策、战略、规划的情况,重点关注GDP等经济增长指标是否以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和破环生态环境为代价,重点考察其任期内自然资源资产是否实现了保值增值、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效益等。

在我国,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往往有不同的政府主管部门,例如水资源的主管部门为环保部和水利部,土地、矿藏资源的主管部门为国土资源部,森林资源的主管部门为国家林业局,海洋资源的主管部门为国家海洋局等。除此之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对于自然资源资产也承担着重要的经济责任。对这些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需要考虑不同自然资源资产及相关经济责任的性质和特征,采取不同的评价指标。首先,自然资源资产主管部门所承担的经济责任较为明确,那就是负责制定特定类型自然资源资产相关的政策、规划与制度等,并监督其执行,审计人员需要评价相关政策、规划和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执行情况。其次,审计人员需要检查评价特定区域内资源环境的状况,采用合适的评价指标评价主管部门负责人的工作绩效。例如,对于某一省份的林业局负责人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就可以用森林覆盖率、人均林地面积、人均活立木蓄积量等指标来评价其工作绩效。再次,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履行其职责过程中均会涉及财政资金的收支,审计人员需要关注财政资金收支的合规性,以及相关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最后,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人开展离任审计,还需要关注其是否有利用行政审批权“设租”、“寻租”等腐败行为。例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在探矿权、采矿权登记和证书核发,探矿权、采矿权出让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杜绝和钱权交易。

国有资源型企业负责人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有一些有利条件,主要包括:自然资源资产的取得和转让已日益市场化,可以比较容易地确定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量;对于自然资源资产的取得、投入、生产和产出一般有完整准确的会计记录,并通过财务报表对外反映,这为评估其使用和管理绩效提供了便利;自然资源资产的记录一般是连续、一贯的,这为区分前任和后任的责任创造了条件。在此情况下,国企负责人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主要关注:第一,检查评价国企负责人遵循自然资源资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情况,例如是否贯彻落实了国家关于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污染物控制相关的政策规定;第二,自然资源资产的取得是否通过合法合规的途径取得,例如通过政府部门主持的公开招标和拍卖程序而取得,取得过程是否存在违法违规或不正当竞争行为;第三,对于自然资源资产的会计核算是否真实、准确、完整,是否有遗漏、隐瞒有价值的自然资源资产,或截留、隐瞒自然资源资产出售、转让收入的情况;第四,考核评价自然资源资产开发、使用和管理的效益,例如矿产的综合回采率、矿产开发贫化率、矿产综合利用率等;第五,考核评价自然资源资产的转让、出售是否合法合规,是否有低价甚至无偿转让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等情况。

四、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制度条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一种新型的审计,其开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制度条件,在这些制度条件中,有些目前已初步具备,而另外一些还需要创造或完善。为了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笔者认为以下一些制度条件是需要创造或完善的。

其一,完善政府官员的目标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政府党政领导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人、资源型国有企业负责人对于自然资源资产承担的经济责任。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一大难点是相关经济责任的评价缺乏明确、具体的指标体系,导致审计人员对于审什么、如何审很难把握,审计质量良莠不齐。事实上,由于我国公共管理体系改革的滞后,本来应该明确的官员任期目标、部门职责、岗位责任并不明确或缺乏文字记录,审计人员在审计前需要花大力气梳理相关政策和制度规定,并开展专门调查以了解责任对象所承担的经济责任究竟是什么。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有效的政府公共管理一是要明确各级行政首长的任期目标责任,二是要将公共服务的职责分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岗位和个人,同时制定科学、规范、清晰的业务处理流程。具体到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就是要明确各级政府党政领导人的任期目标责任,以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其负责人的部门责任、岗位责任和个人责任。有了这些制度条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缺乏标准、缺乏评价指标的困境将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其二,自然资源资产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必须纳入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并与任免、晋升与奖惩决策直接挂钩。长期以来,我国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着重视经济增长速度,忽视资源环境保护的倾向,导致经济发展模式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悖。究其根源,是因为我国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过于偏重GDP等硬性指标,没有将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提高到应有的地位,导致政府官员抓经济增长比较“硬”,抓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比较“软”。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开展创造条件,必须切实改革考核与奖惩制度,转变政府官员的激励结构和行为动机。2013年12月,中组部印发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实行责任追究,强化离任审计,对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给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损害群众利益造成恶劣影响的,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的,造成生态严重破坏的,盲目举债留下一摊烂账的,要记录在案并追究责任(肖振东、胡巍,2014)。这表明党和政府已经注意到了官员政绩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下工夫推进改革。

其三,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的统计和会计核算制度,推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数据库,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开展提供数据条件。我国自然资源政府主管部门、统计部门和科研单位已经积累了关于自然资源资产“家底”的大量信息。例如,中国科学院早在1987年就已经开始研建“中国自然资源数据库”。这些信息虽然为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创造了初步的数据条件,但其存在分布零散、口径不一、交叉重复等问题,同时偏重于实物量信息,缺乏价值量信息。这一方面要求对分散的信息进行整合,建立统一完整的数据库;另一方面要求开展自然资源的价值计量与会计核算,完善国民经济统计体系。“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的明确要求,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应该如何编,国际上虽然有一些探索,但远未形成成熟的经验;从国内来看,在政府部门基本的对外财务报告体系都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提出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更显得较为“超前”。目前,统计部门正在积极组织研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理论与实务问题,这方面取得的突破将会为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创造极大的便利。

其四,使资源环境审计成为常规审计,扩大资源环境审计的覆盖面,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开展积累证据、创造条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尤其是地方政府党政领导人的离任审计,审计范围涵盖面广,审计内容复杂,审计方法专业性强。如果等到领导干部离任时才开展审计,必将面临时间紧、任务重、标准缺、证据少等难题。为此,很有必要推动资源环境审计成为一种常规审计,有资源环境审计提供的证据作为基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诸多难题将得到克服。《审计署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2009)要求,从2010年起,省级和计划单列市审计机关每年应至少开展一项资源审计和一项环境审计。该项规定为资源环境审计的开展提供了政策动力。然而,每年只开展一项资源审计和一项环境审计,远远达不到覆盖主要的自然资源类型、构建完整资源环境审计体系的要求。为此,一方面要加大审计机关对于资源环境审计的投入力度,不断扩大资源环境审计在审计机关工作任务中的比重;另一方面要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和计划,将各种关键自然资源逐步纳入到审计工作范围,力争实现“全覆盖”。资源环境审计的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将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 陈波.产权保护、经济责任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C].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4.

[2] 劳成玉.绿色GDP与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N].光明日报,2004-09-29.

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篇12

一、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结合应用的可行性

(一)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定义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机关依法依规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任职期间对其管辖范围内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管理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防控重大经济风险等有关经济活动履职情况所开展的审计。其目的是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管理,促进权力规范运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财务收支审计是指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关制度和有关会计理论与原则,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账目、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与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所开展的审计。其目的是促进单位遵纪守法,纠错防弊,加强内控,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二)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比较

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都是根据审计法的规定开展的审计业务,两者存在相同点。第一,遵循的监督原则相同,都要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依托充分恰当的审计证据进行审计评价。第二,执行的审计程序相同,都要经过编制审计计划、组织审计实施、制作审计底稿和出具审计报告等审计工作程序。第三,运用的审计方法相同,都会在审计过程中涉及和使用观察、检查、询问、分析程序、重新执行、重新计算、函证等审计方法。第四,涵盖的基础工作相同,都是以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为基础进行核查,都是以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事项为主线进行监督。作为不同类型的审计工作,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之间也存在不同点。第一,审计目标不同,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是维护秩序、监督干部、规范权力、促进廉政,财务收支审计的目的是查错纠弊、防范风险、加强内控、提升治理。第二,审计对象不同,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领导干部履职情况,财务收支审计的对象是单位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情况。第三,评标标准不同,经济责任审计依据的评价标准既包括国家法律法规,也包括部门规章、相关规定,财务收支审计依据的评价标准是《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第四,审计重点不同,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审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履职情况,财务收支审计重点审查单位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

(三)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结合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现行规定和实际工作,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在很多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内容很大程度上涵盖了财务收支审计的工作内容,财务收支审计得出的审计结论可以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依据和证据支撑。财务收支审计的工作范围很大程度上可以延伸拓展至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范畴,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国家政策落实情况、战略目标完成情况等可以作为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的延展。在实际审计过程中,两者可以互相利用审计成果,互相验证审计结果,互相作为审计证据,这种具体业务之间的兼容性和穿插性以及审计结果的渗透性和互补性,使得两者的结合具有了可能性。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正确把握两者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区别和联系,采用适当的审计方法和恰当的工作方式,科学高效地将两者有机结合与统筹应用,实现审计工作的提质增效,促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结合应用的必要性

(一)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结合应用是

“两统筹”背景下的必然选择2019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对做好审计项目和组织方式“两统筹”做出部署,要求加强统筹协调,科学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探索融合模式,努力做到一审多项,成果共享,全面覆盖,合力监督。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统筹融合与有效衔接,可以有效促进审计工作“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的实现。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关注的审计重点、收集的审计证据、形成的工作底稿和得出的审计结论不仅可以被财务收支审计所用,而且可以促进财务收支审计在注重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的同时,关注单位政策的执行和内控的建立等,扩大审计范围,提升审计质量。财务收支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经营风险、内控缺失和廉政风险点等不仅可以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出具的佐证和支撑,还可以作为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立项的线索和依据,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增强审计效果。

(二)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结合应用是解决审计力量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

当前,内部审计存在机构不健全、资源不充裕、人员不充足、素质不够高、自主审计少、业务外包多、监督不周到等问题,审计全覆盖的目标要求和审计力量匮乏单薄的矛盾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结合应用可以有效缓解此种紧张局面,两者融合式、嵌入式的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审计力量薄弱的问题,促进审计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助推审计监督全面覆盖。

(三)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结合应用是

在大力提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今天,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结合应用过程中的审计数据共享、审计成果互促是审计成本效益原则的良好体现。在实际审计工作中,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收支审计在工作内容上有多层次的重合,两者互相引用审计工作底稿,互相利用审计成果,交互验证审计结果,互相检查整改效果,均可以促进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工作质量的大幅提升、审计成本和审计时间的大量节约。

(四)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结合应用是促进审计成果转化的创新尝试

2021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提出要求,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跟踪督促检查,推动建立健全相关长效机制。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交互嵌入整改督查模块,建立协同监督机制是加强审计监督、促进审计成果转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的创新尝试。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将财务收支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列入审计范围或作为评价领导干部履职情况的评价标准,可以有效激发审计整改的原动力,促进审计整改的完成。在财务收支审计过程中,增加核查经济责任审计查出的账务处理、内控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问题整改情况的工作环节,可以有效加大整改督察力度,加快审计整改的进程。在两者持续的相互协调、相互督促中,审计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随之建立。

三、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结合应用的路径方略

(一)统筹考虑,同步计划,做到审计工作一盘棋

按照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在制订年度审计计划、筹划重点任务安排时,要做到通盘考虑。汇集年度审计项目,根据情况特点,权衡审计力量,同步计划,总体部署,合理调配审计资源,把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有机结合。做好审计组之间的沟通联络和工作对接,通过顶层设计在扩大审计覆盖面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努力做到全面覆盖、重点突出、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依据合力规划和高效安排有效解决当前内部审计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促进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二)整合资源,同步实施,促进具体工作一体化

在确保审计效果的前提下,在制定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方案时可充分考虑工作内容的重合度。在审计资源和审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同步组织,同时实施,形成重合工作一起做、特色工作重点抓、总结工作分开写、整改工作相互促的良好局面。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的审计工作,两者可共同开展,包括审计证据的取得和审计底稿的制作;干部监督管理,聚焦经济责任等方面的特色审计工作,两者可自主界定分别开展;审计报告形成方面的工作,两者可在借鉴相互审计结果的基础上分别撰写;审计整改方面的工作,两者可在审计范围内,交互检查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从整体上提升审计监督作用,促进工作高效开展。

(三)依托实际,合理布局,恰当扩大审计范围

为了更好地实现审计全覆盖,在制定审计方案时,可恰当适度地扩大审计范围。在确定财务收支审计范围时,可将审计范围从审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与效益性扩大到经济责任审计所涵盖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国家政策是否贯彻落实、发展战略是否制定执行、经营成果是否达标等内容,并写入审计方案落实于实际工作,将实际工作形成审计成果并归档积累,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依据,达到一审多用的理想状态,促进总体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

(四)提高标准,纵向延伸,适度加大审计力度

依据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内涵,根据具体的工作实际,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内容、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审计依据等方面,较财务收支审计是一种提升、拓展和深化。进行财务收支审计时,内部审计人员可适度提高审计标准,将审计向纵深发展,加大审计力度,为经济责任审计打下基础。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内部审计人员可恰当在财务收支、经营绩效方面加大审计深度,为财务收支审计做好铺垫。

(五)信息共用,成果共享,推动审计信息化建设

加强审计成果和信息共享,建立审计信息数据库,推动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做好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结合应用的有效手段。第一,数据的共享可以减少重复性工作,节省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第二,数据库的搭建,使得数字化审计模式得以实现,两者可以互相利用审计数据、证据、底稿,加深加强数据分析,切实提升工作质量。第三,数据分析模型的建立,有利于审计数据的精准分析,加快审计工作进度。第四,数字档案的建立和重要项目的备案机制可以为审计工作及时提供充分的基础数据和可靠的审计证据,同时形成审计预警,协助发现审计问题。第五,审计问题数据库的建立和审计问题电子对账销号机制的建立,可以更好地促进审计成果的转化,促进长效机制的建立。

(六)交互验证,互促整改,推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内部审计过程中,互相验证审计结果,互相促进审计整改是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结合的重要内容。第一,两者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互相嵌入审计模块,对重合或者具有钩稽关系、逻辑联系的审计内容交互验证。第二,在两者确定审计范围与核查内容时,增设互相检查整改结果、促进审计成果转化的工作环节,既能查验整改工作是否到位,也能对整改工作起到督促作用,增强审计整改和成果转化的刚性约束,提升审计监督效能。

(七)建立制度,制定流程,加强审计规范化建设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依据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内涵,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内部审计部门可制定两者结合应用的制度规定、工作流程、操作规范,促进具体工作规范化建设。对结合应用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用审计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方法加以固定,让审计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强实际工作的规范化、流程化操作,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促进两者结合应用工作的顺利开展。

(八)加强培训,注重人才,建设高素质审计队伍

为了更好地完成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的结合应用工作,更是为了满足党和国家对内部审计工作要求的不断提升,内部审计部门应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这是根本所在、关键之举。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培训,提升人员专业素质,提高履职胜任能力,锻造出熟悉各种方针政策、掌握全面审计知识、了解各项业务流程、明晰各种审计类型、懂得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复核型人才,可以保证两者融合工作的更好完成。

(九)注重融合,明晰差别,合理界定应用模式

审计人员在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结合应用时,要注意加强区分,不可将两者混淆。在具体工作中,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注重两者的结合应用,侧重提质增效,还要注意区分概念,明晰差别,严格把握两种不同形式审计的实质和特点,区分目标、统筹安排、明确重点、突出要点,不能用一种形式的审计替代另一种形式的审计。综上,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有机结合与统筹应用是可行且必要的。加强两者的结合应用是国家政策时代形势的要求,是解决内部审计力量薄弱问题的路径,是审计成本效益原则的体现,是促进审计成果转化的途径。内部审计人员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两者结合的实施方略和具体路径,以期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资源、增强审计效果,更好地履行内部审计职责,实现内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组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高尚国.内部审计“1+N”审计模式创新[J].中国内部审计,2019(10):66-69.

[2]王兵.中国内部审计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4.

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篇13

一、当前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评价导向不够清晰,未能凸显战略落地

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和管理重点,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应履行的重要职能。传统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把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是否有效执行集团战略游离于审计结果评价范围以外,容易引发企业负责人的短期行为,最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造力难以提升,甚至有被市场淘汰的危险。

(二)缺乏审计文化建设,内部价值观有待统一

内部审计文化是推进内部审计工作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当前经济责任审计中,仍有一些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建立内部审计文化的必要性及其意义,还没有形成为员工认可、遵循带有内部审计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规范制度等文化体系,难以支撑企业内部审计发展。

(三)组织机构不完善,审计独立性需要提升

“独立性”是审计的精髓。审计机构只有具备充分的组织地位,才能够确保审计范围的全面性和审计行为不受限制、审计意见或决定得到实施。而当前部分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没有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从而直接降低了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四)内控制度不严,增加企业经营风险

作为一种长效的动态监控机制,健全有效的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并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在经济责任审计中,除关注资产质量外,重点实施内部控制和管理审计成为未来内部审计的趋势和方向。

二、财务工程魔方理论及其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运用

财务工程魔方是基于全价值网动态整合的战略理财系统。它将广义财务理念下运用多种管理学科的理论、方法与工具结合工程学的思想,以企业愿景为指引,以循环有效的业务流程和严格的内控制度为基础,以适应战略的组织结构、高素质的团队为保障,以全面预算、业绩评价、风险预警与控制、信息技术和内部审计为支撑,形成战略落地的财务工程魔方,将帮助企业在企业性质、产业、产品及CFO特征不同的环境下,从混沌中发现秩序,把外在表现的随机性和系统的内在决定性巧妙结合起来,同时赋予CFO系统优化(价值整合)权利,运用“系统优先法则”,合理、高效转动魔方,最终实现企业愿景。

图1 基于财务工程魔方的经济责任审计魔方

财务工程魔方的原理和作用则恰恰满足了当前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和要求。通过财务工程魔方的引入,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能够进一步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审计过程中以企业的总体战略为出发点,并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考虑企业众多内外竞争环境因素的影响,不断瞄准企业发展各阶段经营思想和经济运行的“漏点”和“短板”,明确各阶段财务战略指导思想和重点目标,选择财务战略推行的着力点和侧重点,在企业运行发展过程中始终围绕财务战略开展重点审计工作和改进,以与财务战略相匹配的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制度来保障企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增长,最终全面深入地贯彻经济责任审计,并促进企业战略的落地。根据财务工程魔方的理论构建的经济责任审计魔方如图1所示。

三、财务工程魔方下的经济责任审计系统构建

(一)企业战略与经济责任审计平台搭建

1、建立动态审计体系,紧盯企业战略

经济责任审计中强调战略落地的考核,并非否定现有的审计程序和内容,而是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延伸,即在原有基础上加强对分子公司领导人的战略决策和战略执行责任进行审计。战略导向下的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确保好的战略管理计划的制定;二是确保好的战略管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没有被有意曲解和违背。

2、加强内审重视程度,深化企业文化

内部审计文化不仅注重物质条件、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硬件”建设,而且更关注内部审计的价值观念、审计精神等“软件”建设。同时,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必须由集团负责人来全面指挥、协调和组织,才能实现审计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所以,领导重视与否是审计文化建设能否全面发展的关键。

3、确保审计执行独立,完善组织机构

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的隶属层级越高,其独立性越强。为了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应直接隶属于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总部审计部负责根据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对下属审计机构进行统一指挥,分子公司的次级审计部负责监控所辖公司的风险和战略执行情况,并及时将审计结果向审计委员会汇报。

4、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夯实管理基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