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实用13篇

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
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篇1

1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

1.1农机购置补贴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一直以来,我国对农业的发展就非常的重视,自2004年起,农机购置补贴就是我国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在“十一五期间”,农机购置补贴的资金规模逐年递增,使得我国的受益农户字在不断的扩大。以某市为例,在2010年,全市农业机械原值达到了34亿元,与“十五”期末相比,增长了将近30%。其中,大中型拖拉机比“十五”期末增长了27%,达到了1.31万台。总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各地区的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不断增大,使得我国各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得到不错的推广,动力机械结构得到了显著的优化。

1.2农机社会服务能力有所提升

随着我国农机机械化的不断推广,使得各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普及量不断增多,这促进了各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就使得各地区的农机社会服务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以某市为例,在2010年,该市农机化作业组织超过了1.6万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将近发展到110个,而且服务的范围也不断的扩大,遍及70个乡镇,其服务能力超过13.3万hm2。由此可见,当地农机社会服务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能够进一步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1.3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推广,使得我国各地区的农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势必会阻碍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农机装备结构不够合理。在我国一些地区,存在着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的情况,这就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例如,当地大型机械与小型机械的比例不够均衡,种植业机械较多,而且其他各业机械较少,存着比例不均的现象。2)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不够均衡。以某市为例,除了某些农作物的生产全面实现了机械化,例如小麦生产,至于其他农作物的机械化发展却比较滞后,例如水稻机械化育秧。此外,果蔬的机械化以及养殖业的机械化严重不足,这就难以适应当前该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利于该市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的提高。3)农业科研能力亟待提升。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该市农业机械科研能力较弱,从而难以满足当地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也正是因为新型农机的研制、开发较为落后,所以不能够适应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4)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的经费不足,这使得这些部门的装备较为简陋,致使其服务手段较为落后,不能够满足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在一些农机部门,甚至只能够保障员工的基本工资,这挫伤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2.1进一步加强政策保障

政策是确保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保障,虽然我国的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各地区的发展情况有所不同,所以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发展形势来制定农机发展政策。首先,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履行自己的职能,重视对农机业的领导,并成立相关的农机机构,以负责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相关事宜。其次,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形势,来完善财政资金补贴机制。第三,要加大宣传力度。由于我国一些偏远山区的信息接收较为落后,再加上部分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这导致他们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我国各地区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要重视对广大农户的宣传与教育。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农业机械化对自己经济收益的重大作用,其次,再对他们进行农业机械化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学会使用农机,进而以点带面,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推广。最后,要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较强,思想道德素质过硬的农机管理队伍,以实现对广大农户的优质服务。我国一些地区之所以难以推广农业机械化,就是因为后期的服务没有做到位,许多农户购买了农机之后,缺乏后期的跟进指导,再加上农机服务点的设置较少,一旦农机出现故障,则不能够进行及时的维修,这影响了一部分农户的购机欲望。因此,需要多建立一些农机服务站,并安排农机管理人员及时为农户提供售后服务。

2.2进一步加强对农机合作社的扶持

作为农机专业性的服务组织,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过不断的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取得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各地区的农业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导致以下几方面问题的存在:①资金短缺;②规模较小;③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势必会影响当地农业而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许多地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处在初级阶段,所以存在着无序竞争、不够规范的问题。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选择一些经营规范、实力较强的合作社,然后对他们进行大力的支持,将其作为示范点,来为其他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模范作用。

2.3对农机科技推广体制进行不断的创新

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农机推广人员需要履行自己的职能深入农村,要对各地区的农机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了解。如此一来,就能够了解各地区农业生产对农机的实际需求,然后再根据各地区的需求来提供新型农机具。其次,各地区的政府部门还需要对农机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并重视对农机从业人员的合理配置。现如今,我国一些地区的农机推广人员较少,这严重影响了农机的推广工作的开展。

2.4重视对农机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

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篇2

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

(一)我国的基本国情

2001年,中国总人口127627万人,乡村总人口93383万人,占总人口的73.2%,其中生活在农村者79563万人,占62.3%,另有13820万人生活在城镇。中国人口9亿以上是农民,实际上还是一个农业社会国家。更为严峻的是,中国的土地最多只需要1亿农业劳动力。据测算,至少在40年后,中国还依然面临着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

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最艰巨的任务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解决致富问题。而农民致富的关键,就在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顺利就业和农业劳动者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二)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中小学毕业生因为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而回到家乡。一些中小学毕业生因为缺乏生活技能,进城打工无门,搞二、三产业无路,只好在家里闲着,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

但与众多农村孩子“无学可上”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大多农村职业学校“等米下锅”。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张德元指出,与现在农村劳动力80%以上没有经过任何技能培训形成鲜明反差的是,80%以上的职业学校正面临生存危机。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一)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职业技术人才的严重缺失和职校生源的校度匮乏。目前,我国技术工人总量求大于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新公布的2005年二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报告显示。我国制造业用人需求比上年上升6.2%,各类技术人才明显供不应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技校的招生不容乐观。许多学校每年暑假都要派出招生教师到学生家里做工作,甚至开专车接学生和家长到学校参观,先考察后报名,但仍有很多学生和家长表示没有兴趣。为完成招生计划,不少学校还出台了奖励政策,但就读学生依然很少。

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基础设施跟不上,许多农村职业学校缺乏必要的教学生产实习基地,农业优质品种的开发、试验、示范和推广等教学活动难以开展,教室里讲养猪、黑板上搞科研的现象比比皆是。师资队伍总体水平不高,职业高中年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44.3%;专业师资严重缺乏,大多数专业教师从学校毕业直接到职业学校任教,没有实践经验,而一些老的专业教师又无法适应新专业的教学要求,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农村职业学位的毕业生就业难农村职业学校普遍成立毕业生就业专门机构,通过联合办学,与用人单位签订安置协议等办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但效果并不理想。据某职高对本校毕业生400人进行走访调查,专业定向教育从业率,农学、水产、财会的对口从业率分别为19.70%、7.07%、8.30%。从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看,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回乡务农、创业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农民基本上是“种田管温饱,致富往外跑”,职业学校许多毕业生走上州出务工经商的路子,用非所学。

科技培训开展难。上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教育部把农村教育工作的“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重中之重”。各个乡镇均兴办了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各地大力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开展乡、村两级应用技术培训,对普及农村科技知识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两基”目标的实现,目前扫除剩余青壮年文盲和脱盲巩固提高工作基本停顿,大规模的应用技术培训也无人组织,不少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已改作他用,教育资源严重流失。

(二)我国职业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篇3

1.1 营销网点逐步增多,营销规模持续扩大。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多元化趋势的增强,区域经济异军突起,保险公司瞅准区域市场,将分支机构延伸至各个县域,营销规模辐射大部分农村地区,带动农村保险市场快速发展。

1.2 险种增多,市场份额相对集中。保险公司拓展业务的过程中,瞅准市场动向,针对不同消费人群,推出了多个险种,为城乡居民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需求。

1.3 县域人身保险快速普及,财产保险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农业保险几乎空白。

1.4 农民的收入有所提高,参保意愿强烈。近年来,随着三农政策的提出,各种惠农政策纷纷出台,农民通过外出打工或进行特色种植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逐渐成为农民关注的焦点。一项关于保险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农民都有参与社会保险的意向,在养老问题上,62.65%的调研对象期望通过养老保险来解决养老问题。如果财政有补贴,愿意参加农保的占被调查人员的87.84%。

2 农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

一是农业保险缺乏经营主体;二是农业对自然的过分依赖,生产周期长、投资回收慢,潜在着巨大的自然风险,商业保险公司无力独立承担农业风险;三是保险费率偏高,抑制了农民对保险的需求;四是农业保险缺乏政府有力的支持;五是宣传不到位;六是各保险公司“三农”服务的意识不强,制约了农村保险事业的发展。据调查,农民对保险有五盼,一盼雹灾保险,二盼种植业灾害保险,三盼牲畜保险,四盼养老保险,五盼医疗保险。

3 制约我国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障碍因素

3.1 农业保险业务萎缩,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有效需要。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人民保险公司的各分支机构专设了服务农村生产的农业保险科,入保范围涵盖了果蔬种植、特色养殖以及麦收等项目,但随着商业保险时代的到来,单设的农业保险科以及相应的保险服务被取消,只开设了农作物火灾、冰雹和家庭财产责任保险等几个险种,公司所有的险种服务中,真正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项目还不及所有财险种类的十分之一,而且已有农险种类少,份额有限。农业保险之所以无法在农村地区普及,主要是因为农业灾害多、风险大,出现后事故鉴定困难,赔付率高,而保险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这与商业化经营目标明显冲突,因此保险公司很少参与农村险种的开发和经营。

3.2 保险产品设计存在缺陷,与农民支付能力形成较大的差距。现阶段,大多数保险公司基于上述因素的考量,只将经营规模定位在城镇地区,但是在推出新险种之前,大多数都未针对农村市场进行调研,致使保险产品趋同性较强,有的与农村生产特点不符。

4 我国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4.1 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农业保险体系。鉴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和商业保险公司的盈利性特点,笔者建议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针对农、林、牧等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保险服务。当前,为积极响应我党关于三农建设的号召,提高商业保险公司服务农业的积极性,使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农民,可增进政府与保险公司的交流与合作,对致力于农村保险事业的商业保险公司给予更多政策支持,重点加强入保环节和出险后理赔环节的政策扶持:在入保环节,根据农户入保比例给予相应的补贴;出险后的理赔环节,根据保险公司赔付额的一定比例对保险公司直接补贴。

4.2 规范商业保险公司对农村市场的营销服务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方针的提出,增强了保险业业务向农村地区辐射的可能性,并为其业务规模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商业保险公司应瞅准市场先机,乘势而上,首先,加速农村保险产品的研发。针对农村地区的生产条件改造现有保险产品,加速新险种的开发,根据农村地区生产特点,尽量减少保费比例,扩大保险辐射范围,从而惠及更多农民;其次,加速农村保险机构网络建设。优化农村保险机构网点布局,尽量将营业网点延伸至偏远地区,扩大业务规模,活跃农村保险市场;第三,加强营销队伍培训和管理。保险营销人员是公司的“门面”,营销人员的行为和气质直接影响广大农民对保险公司的评价,公司应定期针对营销人员开展培训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其业务技能和职业操守。此外,公司应该建立一套员工考评机制,不仅要重视保费收入增量,还应该维护好保户资源。

开发农村商业保险,可有效防范化解被保险人因疾病、意外等因素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人体伤害,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天灾人祸往往会加剧其贫困程度,政府扶持商业保险公司开拓农村保险市场,可以使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农民,同时也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解决农村的保险发展问题不仅是保险业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惠及全国所有农民的事业,是我国政治与经济发展以及人文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篇4

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这300万人的增量,解决问题的重点在农村。目前,全国已有1.4亿农民进城务工,还有1.5亿农民需要转移,无论是向非农业产业转移还是向城镇转移就业,农民群众都必须接受一定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的大发展迫在眉睫。

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

(一)我国的基本国情

2001年,中国总人口127627万人,乡村总人口93383万人,占总人口的73.2%,其中生活在农村者79563万人,占62.3%,另有13820万人生活在城镇。Www.133229.cOM中国人口9亿以上是农民,实际上还是一个农业社会国家。更为严峻的是,中国的土地最多只需要1亿农业劳动力。据测算,至少在40年后,中国还依然面临着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

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最艰巨的任务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解决致富问题。而农民致富的关键,就在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顺利就业和农业劳动者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二)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中小学毕业生因为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而回到家乡。一些中小学毕业生因为缺乏生活技能,进城打工无门,搞二、三产业无路,只好在家里闲着,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

但与众多农村孩子“无学可上”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大多农村职业学校“等米下锅”。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张德元指出,与现在农村劳动力80%以上没有经过任何技能培训形成鲜明反差的是,80%以上的职业学校正面临生存危机。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一)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职业技术人才的严重缺失和职校生源的校度匮乏。目前,我国技术工人总量求大于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新公布的2005年二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报告显示。我国制造业用人需求比上年上升6.2%,各类技术人才明显供不应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技校的招生不容乐观。许多学校每年暑假都要派出招生教师到学生家里做工作,甚至开专车接学生和家长到学校参观,先考察后报名,但仍有很多学生和家长表示没有兴趣。为完成招生计划,不少学校还出台了奖励政策,但就读学生依然很少。

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基础设施跟不上,许多农村职业学校缺乏必要的教学生产实习基地,农业优质品种的开发、试验、示范和推广等教学活动难以开展,教室里讲养猪、黑板上搞科研的现象比比皆是。师资队伍总体水平不高,职业高中年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44.3%;专业师资严重缺乏,大多数专业教师从学校毕业直接到职业学校任教,没有实践经验,而一些老的专业教师又无法适应新专业的教学要求,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农村职业学位的毕业生就业难农村职业学校普遍成立毕业生就业专门机构,通过联合办学,与用人单位签订安置协议等办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但效果并不理想。据某职高对本校毕业生400人进行走访调查,专业定向教育从业率,农学、水产、财会的对口从业率分别为19.70%、7.07%、8.30%。从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看,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回乡务农、创业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农民基本上是“种田管温饱,致富往外跑”,职业学校许多毕业生走上州出务工经商的路子,用非所学。

科技培训开展难。上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教育部把农村教育工作的“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重中之重”。各个乡镇均兴办了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各地大力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开展乡、村两级应用技术培训,对普及农村科技知识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两基”目标的实现,目前扫除剩余青壮年文盲和脱盲巩固提高工作基本停顿,大规模的应用技术培训也无人组织,不少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已改作他用,教育资源严重流失。

(二)我国职业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我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人们重视普通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学校被视为二流学校。许多家长都不愿送自己的孩子进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同时,应试教育传统使许多教师、家长把与考试、分数无关的都归为不务正业,这就使许多学生鄙视职业教育。

“两高”扩招的影响。近两年来,国家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即通常所说的“两高”(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扩招。“两高”扩招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人民的愿望,其中应当包括城乡职业高中的扩招。但是,我们看到的是高教和普教热气腾腾,而不少地方的职业教育却滑入低谷。

政府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不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力图改变职业教育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种种弊端,试图借助市场的力量搞活职业技术学校。但是,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职业教育的所有问题,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仍需承担主要责任。尤其在财政投入方面,政府不增加甚至减少投入的做法,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简直是雪上加霜。中等职业教育成本一般是普通高中的2—3倍,市场无法代替政府对职业教育进行投入。职业教育实施的是专业教育,需要比普通教育有更多的设备、场地和专业技术人员,这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没有政府的高投入,职业教育很难实现专业化教育目标。据统计,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只占职教事业经费的20%左右,这种理论重视、实际忽视的做法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依然困难重重。

从职校的收费标准来看,政府投入不足势必导致职校收费标准提高。在我国,一般来说,各级职业学校比普通学校要高出1~2倍的收费标准。职校所实行的高收费政策,无疑会进一步促使学生去挤高考“独木桥”,从而影响职业教育的生源。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摆脱困境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进一步明确农村教育的目的,加大职业教育比重

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思想障碍是人们追求上高中、升大学,鄙薄职业教育,认为普通教育是一流的正规教育。职业教育是二流的非正规教育。这些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必须消除,我们应该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使两类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进一步明确农村教育目的,改革农村教育结构。农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各级实用人才,要改革农村教育结构,加大职业教育比重。无论是高中阶段还是义务教育阶段,都应当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在小学阶段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内容,在中学阶段设置职业技术课程,培养适合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乡土人才是农村教育的根本。高等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培养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中高级人才。

(二)政府要适当加大对职校生均经费的投入,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政府应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大对职校的经费支持。鉴于许多职校的资金利用效率低,政府可以改变投入方式,可根据每年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拿出应当投入的职业教育经费,在对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进行科学评估和认证的基础上从优选择,并在验收合格后直接购买教育成果,将职业教育引入市场机制,提高投入资金的使用效果,而职业教育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将增强政府加大对职校财政支持的自信心。政府自身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可以将行业、企业作为职校的合作伙伴,将其纳入职业教育管理的组织协调机构,以优惠政策为职校与企业合作牵线搭桥。

(三)改革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为农民学习和培训提供良好的场所

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关门办学”和“单一办学”,学校只注重对在校生的学历教育和培养,办学形式单一,这种办学形式和培养方式显然不利于农民的学习和培训,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应改变办学形式。

在办学体制上,要建立健全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普教、职教、成教相互沟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农民终身教育和培训的体制。

在办学形式上,加强对初中和高中毕业的回乡青年进行学历教育,有规划分步骤地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科技的致富领路人。同时,定期吸收农民参加专业进修,为农民开设与农业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大专专科课程,加强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

在教学方式上,实行产、教、研相结合,把学校的实验场所建立在农民的试验田上,把学校已有的农业科技园区、生物科技园区建设与对农民的示范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现场指导和示范,使学校的教学实验场所也成为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的园地,为农民提供一个学习、进修、培训的良好场所。

(四)要适应市场需求

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要与市场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形式应该灵活多样,如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和制作光盘,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到户授课讲解,现场回答问题,培养科技示范户。内容应该丰富多彩,如家政、建设、服务、修理、农业科技知识的推广运用等,但所有内容都必须有针对性,要根据自身的特长,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使其尽快掌握1-2门实用技术,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篇5

二、目前宿州埇桥农村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宿州埇桥农村物流起步晚(一般经营3-4年)、技术水平低(服务人员文化素质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多数硬件设备跟不上)等。虽然农村物流体系初具规模,物流主体向着多元化发展,但是农村流通产业发展与城市物流特别是发达地区相比仍然滞后,物流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因交通、天气等原因造成到货有晚点、延迟现象;

(二)货物安全有时难保障,经营商易与被服务对象发生小摩擦;

(三)有些客户反应客户信息安全难保障且收费标准不够透明,易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失信;

(四)部分客户取货态度不好且群众收发件要到亲自店面来,延伸服务群众更加困难;

(五)有些店面基础设施不完善且经营较乱,硬件设施提升不足;

(六)由于农村物流收发点多为集体经营模式,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三、几点建议

(一)交管部门能否像农产品一样开通绿色通道,以加快货物流转速度;

(二)为保障货物安全,在装卸环节加大设备技术投入;

(三)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物流业的监管力度,合理制定措施依法依规管理,减免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发生;

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篇6

1农村职业中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生源不足,招生困难近几年虽然初中毕业生多,普通高中容纳不了,但大多数学生不愿就读农村职业中学。由于生源不足而产生了农村职中生存危机,尤其是社会公众形象不佳的学校和地域位置较差的学校更是难为“无米之炊”。每年到了招生季节,校长和教职工都要到各初中去动员、解说,让它们学校的毕业生来报考职中。虽然好话说尽,但效果不佳。

1.2学生的学习基础差,而且辍学严重报考农村职中的学生,往往文化基础差,一般是二、三流的学生;被职中录取后的学生入学率又低,一般为50%~60%左右,即使学生入学后,还存在严重的流失现象。

1.3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多数职业中学基础设施落后,教学、实验、实习设备不能适应目前教育工作需要,有的学校连必要的教学环节都不能保证。

1.4农村职业中学不得不转型,有的甚至关闭农村职业中学在办学中困难重重,不得不转型。一部分学校由于生源萎缩而自行消失、关闭;一部分职中又重新转办为普通高中;还有一部分学校转办成了综合性职业中学(普、职高并举)。

2制约农村职业中学发展的因素及原因分析

2.1观念因素长期以来,许多人将普通教育视为“正规教育”,将职业教育看作“二等教育”。认为只有读普通高中才有前途、才有出路。“重普教轻职教”这是影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重要因素,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对农村职教的作用认识不足。

2.2政策因素农村职教的发展存在着很多障碍和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的一些政策措施不当造成的,主要体现在经费投入上少,教学与实验设备配置上少之又少。

2.3农村职业中学的毕业生“出口”不畅农村职业中学的毕业生报考的高校往往仅局限于本省内的高职院校;另外,贫困地区职中毕业生就业面窄,多数学生毕业后,不愿从事农业生产或“农口”就业。基本上可以说是“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出口”畅,则“就业旺”“出口”阻塞,必然将导致招生困难。而且由于农村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人才市场需求不贴近,“农口”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量少,也成为影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另一重要制约因素。

2.4教学设备落后,办学经费紧缺在贫困地区的职业学校中,其工科类专业的教具、实验实习设备,许多都是原来企业上淘汰的旧设备,教学设施十分落后;甚至于有的农村职业学校则连基本的实习、实训设备也没有,在这样的办学条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怎能适应迅速发展的工业现代化?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成本明显高于普通教育,但近年来政府财政给职教事业的投入又少。学校的建设、更新增加设备,几乎全靠学校自筹。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收入成了其重要的经费来源。然而贫困地区生源多数来自于低收入家庭,为了使学生能够接受职业教育,学校不得不降低学费,并对贫困生减免学费和住宿费,致使学校经费愈加紧张。

3农村职业中学的发展思路

3.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目前社会各界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依然认识不足。首先,表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未能给予高度关注。有些政府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认为,在农村普教是教育的主角,职教是配角,因而在发展决策上轻视职教。其次。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认识上存在偏见,学生入读职中的意愿不足。为此,应加强舆论宣传,树立职教是造就“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家长和学生也应该正确分析自身的学习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后,来确定将来适合自身发展的人生坐标。

3.2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促进职业教育。职业学校也要积极申报立项,以项目实施来带动发展;另外,要多方面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特别要重视实验设备和实习基地的建设。

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篇7

1林州市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林州市农村专业合作社涵盖种植、养殖、沼气、加工、运输、劳务、信息、技术、仓储、销售等多个领域,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示范作用较明显。截至目前,全市在工商局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共计266家,注册资金6 987余万元,入社会员13 540人,其中农民成员12 727人,占94%,辐射带动农户8.9万户。2009年交易额达12.9亿元,入社会员较入社前人均增收近万元,辐射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 500余元。

2林州市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经费不足,创新能力弱。目前,林州市农村专业合作社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经费由领班人自筹,无能力开展大规模活动,且市合作社普遍未收取会费,经费筹措渠道不畅,仅有的经费只能维持学习培训、信息宣传等基本活动需要,而在引进新品种、发展新项目上资金不足。信贷资金匮乏,从客观上削弱了合作社的服务职能,制约了其发展壮大。

(2)组织规模不大,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合作社规模普遍偏小,自身经济实力小,服务功能较弱。一般的合作社入股社员仅10多户,比例偏小,形不成合力,中介服务组织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发挥[3],在与农民的关系上,基本上处于松散状态,对产业的带动辐射能力还不强。

(3)内部制度不完善。专业合作社虽然制订了章程,但不能完全按章程办事,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不够规范,制度不健全。合作社成员的素质不高,对市场经济即信用经济的意识淡薄,增加了合作社运作的难度。

(4)部门配合不力。目前合作社主要依靠内部进行经营服务活动,还未引起有关 金融 及职能部门的重视,缺乏技术指导和支持,以致出现贷款难、技术指导难等问题。

(5)外联市场不够。专业合作社外联市场的力度薄弱,信息 网络 仍停留在较闭塞的状态,在跨区域、跨行业、外向型发展上,信息量明显不足。尤其表现在市场信息缺乏、品牌意识差、缺乏 企业 支撑等方面,导致市场功能弱化,合作效益低。这些都需要有关涉农部门建立综合信息分析处理平台,及时信息,宣传推介林州品牌,提升林州对外形象,拓宽外地市场,帮助合作社实现和外界大市场“接轨”。

(6)品牌效果不明显。品牌是产品的无形标识、有形价值。林州市130多个专业合作社,涉及种植、养殖、沼气、加工、运输等多个领域,但品牌较少,能走出林州的是林州市东姚洪河米业专业合作社、林州市晨鑫沼气专业合作社等传统产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优势没有放大。

3 发展 林州市 农村 专业合作社的对策

(1)加强领导,强化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林州市高度重视,组织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并安排农业、财政、工商、畜牧、林业、农机、供销等有关部门,对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行对口服务,使合作社与职能部门工作实现有效对接,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4]。

(2)合理引导,自愿建社。林州市在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坚持2个原则:一是积极引导。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只要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的成立条件,只要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流通中有需求,就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建社,不搞行政推动,不片面追求数量。二是“到位”不“越位”。在专业合作社建设中,遵循“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特性,各职能部门积极帮助合作社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建立规范章程,提供信息服务,宣讲有关政策,不参与、不干预、不干涉合作社的正常经营。

(3)落实政策,扶持到位。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使各专业合作社能够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以林政办〔2009〕57号文件转发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当前,正在制定起草林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目标,拟定奖补扶持政策。同时,积极协调 金融 机构,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信贷资金,用于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性、季节性和临时性资金需要。协调相关部门加强服务,对合作社注册登记、用地、用电、农产品运输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积极组织各专业合作社申报河南省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安阳市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

4 参考 文献

[1] 董长海,张广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及发展探析[j].河南农业 科学 ,2009(12):5-8.

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篇8

 

改革开放以来的1982~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下发了五个一号文件,着重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改革与发展。但从1987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关注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农村经济发展则相对滞后。2004年,我国粮食缺口达3750万吨,一些地区粮食供应出现紧张局面,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城乡经济发展失衡,“三农”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从2004年开始,重新将一号文件回归“三农”,其主题是促进农民增收,2005年一号文件制定了包括取消农业税在内的一系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和举措,2006年一号文件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一号文件强调发展现代农业,2008年一号文件的主题是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多年来,中央发了十个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说明“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特别与农村零售市场体系建设密不可分。国务院、国家商务部还为此颁布了专门的文件,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57号)、《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商务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商务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并通过“双百市场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和农村零售市场体系建设,使农村零售市场体系呈现出新的特点。 

 

农村零售业的新特点 

 

(一)农村零售市场规模得到跨越式发展 

2006年我国县及县城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867亿元,比2005年增长12.6%,是2000年的1.66倍。2007年安徽省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2403.7亿元,比2006年增长18.4%,其中农村市场实现1078.7亿元,比2006年增长16.9%。 

(二)农村零售市场繁荣、日用消费品市场丰富 

2008年春节,安徽省枞阳县虽然遭受50年不遇的冰雪灾害袭击,交通严重受阻,但横埠、会宫、官桥等乡镇零售市场仍然活跃,数量众多的小型超市、便利店、夫妻店、小摊贩商品琳琅满目,货源充足,日用消费品应有尽有。农民在雪灾的环境里过春节没有遇到“买难”的尴尬。 

(三)初步形成农村消费品零售市场网络 

一是城市名店向农村延伸,如江苏“苏果”连锁超市公司2006年有网店1508家,其中县和县以下的乡镇店879家,占网点总数的58%。2005年销售额181.2亿元,其中县及县以下店95亿元,占销售额52%。在1508个门店中,县级店274个,乡级店469个,村级店136个。二是2005年3月,商务部下发了《关于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的通知》,正式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争取三年内使标准化农家店覆盖全国50%行政村和70%乡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当年全国1150家流通企业在777个县市进行了试点,新建和改造农家店7.1万个。安徽省繁昌县于2005年7月全面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到2007年底共新建、扩建或改造乡村农家店237个,总营业面积近2万平方米,覆盖了全县6镇90%以上的行政村,受惠农民达10万多人。同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连锁店基本达到了标准化、规范化要求,起到了引导性、示范性作用。三是原有的农村零售网点自愿加盟连锁,逐步提升、改造规范。安徽徽商集团红府超市农村加盟店30余家,把地熟人熟的本地资源与城市商品流通综合优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四是原本存在的数量众多的夫妻店、农家店、小摊点。这些网点共同形成了农村零售市场网络。 

(四)民营企业成为农村零售市场主体 

近年来,县及县以下零售商业通过招商引资、民间资本进入、合作经营、股份制改造等办法,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通过收购、兼并、转产、破产和解体等方式,基本完成了国有零售商业企业改革任务,使其退出零售商品流通领域。2006年底,安徽寿县共有商贸流通企业经营网点15600多户,从业人员3.6 万人,营业面积40多万平方米,其中民营企业经营网点及从业人员分别占95%以上。该县商贸流通业出现了独资、合资和股份合作等多成份、多形式、多业态、多元化、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农村零售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消费品销售额比重与城市相比表现为持续下降,增速减缓 

据有关统计,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但县及县以下地区实现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占全国的7%,即使加上县城的销售也不到40%。从发展速度上来看,“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期间,农村居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64%、58.7%、50.6%、48%和34.3%。2006年,我国乡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56.1%,但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2.5%。2001年至2006年,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分别为:11.5%、14.6%、10.3%、14.7%、13.6%和14.3%。而同期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只为7.7%、6.9%、6.9%、10.6%、11.5%和12.6%;2001年至2005年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业新增幅则为:7.3%、7.4%、6.3%、10.7%和10.8%。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持续下降,增速减缓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低。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的三分之一。剔除农村区域性发展差距、贫富差距和统计偏差等因素,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更加偏低,有的甚至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零售业的发展。 

(二)零售商品档次偏低,部分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 

由于受零售商经营条件限制和农民购物的廉价偏好,农村零售业经营的商品虽然品种多样,但多属于低档次的日用消费品,且不同商家经营品种雷同,中、高档次商品极少。笔者调查安徽枞阳县横埠、会宫、官桥镇白酒市场,很难找到茅台、五粮液、水井坊等高档白酒,中档次的白酒也不多。鞋帽服装商品也是如此,家用电器更不用说。实际上,农民消费水平在总体上比较低的情况下,也有相当一部分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办实业挣了不少钱回家过年的,他们受到城市消费潮流的影响,希望得到中、高档次的消费品而不能从零售市场得到满足。 

(三)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水平低 

农村零售业从业人员多数为当地城镇居民和农民,他们缺乏经商所必备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对于顾客的心理、顾客的需求、顾客的价值一概不知,习惯于在传统的一手钱一手货的交易行为中,赚取必要的利润,不可能为顾客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零售商业的社会功能、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无法实现。 

(四)市场秩序混乱,政府疏于管理 

农村零售网点缺乏规划,乡镇一级的零售网点普遍存在“小、散、乱、差”现象;商品陈列不规范,商家经营的商品随便堆砌;卫生条件差,即使春节期间,许多商品也是灰尘满面;副食品经营缺乏卫生保障,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卫生安全问题;假冒伪劣商品较多,如假酒、假烟、假名牌随时遇到,甚至出现假农药。安徽省繁昌县平铺镇某农民曾两次购买假农药和劣质化肥,导致庄稼严重欠收。 

(五)农村零售业态传统,规模小且组织化程度低 

在我国农村零售业长期以来由农村供销社和国营商业系统掌控,然而伴随着商业体制改革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供销社和国营商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个体户经营为主的夫妻店、杂货店、农家店,虽然在有些农村地区,特别是城镇化水平发展较高的地方,也出现了超市、连锁店及专卖店等业态,但它们短时间内还不能主宰农村零售业,“主角”仍然是小型、分散、众多、互不协作、网络残缺、零散度高达90%以上的以个体经营为主的零售业态。这种零售业态在方便农民购买的同时,造成农村零售业在竞争上能力薄弱,在发展上自生自灭,在布局上散乱无序,在进货上渠道单一,在经营上方式落后,在管理上缺乏科学,其自身的局限性和致命弱点决定了农村零售业根本满足不了农村消费者对商品质优价廉的最基本要求,更不能满足我国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 

发展农村零售业的必要性 

 

(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所指出的,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连锁化“农家店”。发展零售业,构建现代新型的零售业体系是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健全农村市场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引导和满足农民消费需求 

农业、农村的发展既依赖于生产,也依赖于消费。长期以来,农民的消费集中于建房和子女教育。对于生活性消费一直处于极其保守的状态,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功能始终不能发挥。发展农村零售业,对于拓宽农民消费领域和范围,引导农民更新消费观念,调整消费结构,积极、合理、健康消费,提高农民消费水平,促进农村文明进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农村的消费需求是不断发展的。“十一五”期间,农民人均收入如果在2005年3255元的基础上继续按照5%的速度增长,将达到4154元,由此产生的农村消费需求约2.2万亿元,农村的市场总规模还将继续扩大。只有发展农村零售业,适时提供与农民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相吻合的高中低档配套、结构合理、价廉物美的商品,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民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三)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永恒主题,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离不开农村零售业的发展。农村零售业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和物质条件;发展农村零售业必然发展农家店,可以吸纳很多农民就业,实现一部分农民由农转商,从而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严重的就业形势,又使其经商致富;发展农村零售业能够加速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促进农业的现代化,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发展农村零售业能够带动运输业、制造加工业、包装业等行业的综合发展,不仅解决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大量农民失业问题,也为他们提供较为可观的收入。同时,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使一部分土地资源被转让给其他农民,推进农村有限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四)增加县及乡镇财政收入 

目前我国县及县以下财政收入有限,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难以满足基本运行的需要。拖欠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现象比较严重,更谈不上农业的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和财政资金反哺农业了。增加县及乡镇的财政收入是目前大多数县及乡镇面临的课题。发展农村零售业,不仅可以从其经营本身扩大税源、增加财政收入,而且零售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包括农业在内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税收和财政收入,进而解决“三农”问题。正因为如此,零售业、流通业是先导性产业。 

 

发展农村零售业的策略 

 

(一)提高认识 

发展农村零售业必须解决农村各级干部客观存在的重工轻商观念,充分认识农村零售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吸纳就业、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形式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具有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农村零售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县的重要举措,从而把零售业作为先导产业,从战略高度加以重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促进零售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增加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富民强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还是发展农村零售业的重要基础。农村零售业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质量等都取决于农民收入的高低。一个经济落后、农民收入低下的农村不可能有繁荣的零售业。因此,农村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认真研究本乡(镇)村经济条件和面临的环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增产增收。目前,农民增产增收除了国家创造支农惠农环境,给予更多的支农惠农政策外,最重要的就是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城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实行科学种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 

(三)制定规划 

做好农村零售网点规划,是引导和促进农村零售网点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建立并完善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现代农村零售网点体系,加强农村零售商业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优化商业布局,有效配置资源,增强商业综合竞争力,促进农村商业发展差别化经营的重要条件。农村零售网点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总体布局要求,遵循以人为本、远近结合、协调发展、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改造与新建统筹、大中小型网点并存发展和技术进步原则,形成以县城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零售业网点体系,使零售业网点建设有助于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构建,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助于农民方便、快捷、安全购买,有助于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四)业态创新 

零售业态创新是发展农村零售业当务之急。农村零售业态发展和创新的重点在于发展连锁店。中心城市的大型超市、百货公司向县城及乡镇延伸,建立县级和镇级大型超市或百货店,以在县镇形成零售业示范效应;针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消费水平,通过新建、改造、加盟等多种形式建设连锁廉价商店、连锁邮购店、连锁仓储商店和量贩店、连锁超市、连锁专业商店、连锁便利店、连锁折扣店和百货店;继续有效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形成一批科学、现代、规范、经济、方便的零售店特别是连锁店,以在农村零售店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通过发展连锁店,发挥连锁企业的统一化、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便民化优势,建立营销网络,统一进货渠道,规范质量管理,从源头上堵截假冒伪劣商品,保障农民消费安全,满足农民消费需求,推动农村零售业的发展。 

(五)整肃市场 

针对目前农村零售业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农村零售业不同程度存在的“散、乱、差、小”和“农民买廉、商人贩假、监管缺位”的实际状况,目前发展农村零售业最紧要的是整肃零售市场,规范市场秩序。政府有关部门要特别重视净化零售商主体,适度提高进入零售经营的门槛,把无经营条件的人拒之经商门外。要借助执法机关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尤其是工商执法部门、价格监管部门、商品质量监管部门和卫生监管部门要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不诚信行为,严格杜绝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农村市场,确保农民消费安全和农村零售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单丹,庞毅.中国农村零售业的发展与农村流通体系建设[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篇9

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并得到群众认可的农村劳动者。广义上来讲,就是在农村各行各业掌握一定技术技能,对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的各类人才,包括种田高手,养殖能手,优秀乡镇、农村管理干部等[1]。新中国成立至今,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应的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也有了一定的发展,目前在农村经济的发展的各个领域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专业技术较强、学科门类相对齐全的、布局较为合理的技术队伍,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但是,近些年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技术人才的数量、结构层次等方面明显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出现结构不合理、总体素质偏低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吸引、发展农村新型技术人才迫在眉睫,成为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实用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9亿多人口居住在农村。其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农民就有1.7亿多,另外,每年有大约500万高中、初中毕业生回到农村,他们基本没有接受过农业技术方面的培训,农业知识匮乏。因此,积极开发利用这部分潜在的人力资源对农村经济发展非常重要,是农村经济从体力型劳作向技术型转化的重要举措,对中国农村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荷兰为例,荷兰国土为4.2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只有200万公顷,但荷兰在世界农产品出口国中高居第三,仅次于美国、法国,每年能饲养400万头牛、1 300万头猪、1亿多只鸡,每年农产品出口额达851亿美元,这与荷兰农业经营者高技术水平密切相关。

二、中国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水平及数量有待推进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大中专毕业生都希望在城市工作,认为农村落后、没有出息,造成农村有学历、有知识的年轻技术人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总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出现人才短缺现象,出现农民有创业想法和资金,但缺少技术支撑的局面,出现了实用专业人才分布不平衡的现象,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农村,人才总量多,其他地区数量少的现象,尤其在较偏僻的农村,这种现象更为普遍。

(二)农村实用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农村经济条件差,收入低,生活不便利等的影响,部分农村实用专业人才选择离开农村到城镇工作,或者改行从事其他非农业行业,丢弃也以前所学专业技能,这给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三)当地政府观念不正确,造成人才浪费

一些当地政府机关,总认为农村出来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土生土长的“田秀才”、“土专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认为大学毕业生、研究生等高学历的人才才是真真正正的专业技术人才,只有他们才能带来新的技术,才能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这种观念对土生土长的农村实用专业技人才打击很大,很不利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造成很大的人才浪费。

(四)劳动力结构不合理

虽然农村经济在近些年有了迅速的发展,但种植业、养殖业仍是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农产品加工、制造产业所占比例仍然很小,中青年劳力大多到城市务工,导致农村劳力老年化,他们对新鲜事物包括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投入资金大,但效益低,形成了农村当地实用专业人才队伍技术更新慢、思想陈旧、缺乏生机和创造力的现状。

三、中国农村实用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对策

(一)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才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的住房、生活待遇。从户籍管理、住房补贴、交通工具、子女入学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切实为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的生活提供便利条件,并创造能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的工作环境,尽最大可能地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人才,建立起稳定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在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为农村实用专业人才提供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扶持,建设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改善办学条件,为农村实用专业人才接受新的技术培训提供硬件和软件上的保障。

(二)制定并出台相应的人才政策和措施

为适应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应把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基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将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内容纳入到政府日常工作当中,这为农村技术人才队伍的稳定、促进人才队伍的进一步扩大、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提高农村实用专业人才在人大代表、党代表中的比例,大力推荐农村实用专业人才参加各类评优、争先活动,吸纳有组织、管理才能的农村实用专业人才到农村、乡镇等机构担任领导岗位,为他们充分发挥实用专业技术创造条件。

创建择优重用,动态管理模式建立[2]。根据当地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及农村实用专业人才队伍的结构层次,因地制宜地制定当地实用专业人才的标准和范围,对当地专业实用人才进行动态考核管理,对表现突出、群众反映好的优秀人才进行奖励,对表现一般的实用专业人才进行淘汰,建立动态的竞争模式,提高农村实用专业人才的积极性。

(三)重视对当地人才的选拔的重用

当地人才具有稳定、熟悉当地经济发展现状的优势,因此,应定期组织当地人才的选拔活动,对那些拥有一技之长、表现突出、支援家乡经济建设的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进行选拔。在选拔过程中应注意多渠道、多层次、按照尽显其能、充分发挥个人技术特长的原则对当地人才进行发掘和培养,并将发掘的新技术人才纳入到县级、乡镇干部的培训整体规划中去,充分利用当地大中专院校、党校等有利条件定期对当地技术人才进行培训,接受新思想,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思想素质。

(四)加强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自身素质

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农村专业人才开展培训活动,建立相应的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自身道德素质 [3]。根据实际情况,对高中毕业未考入大学的学生,可免试或减免学费等方式鼓励他们进入职业学校,针对当地农村产业的发展、技术的需要情况及时调整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特别是对养殖、种植专业,更应该紧跟形势发展需要,使职业学校毕业学生能学有所用,充分发挥所学技术知识,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帮助。另外,还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条件,开展远程教学,建立完整的市、县、乡镇、村的教学网络体系,以市农业局、乡镇农技站、农村骨干为基本培训框架,带动其他农村实用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到培训活动中来,将实用技术、致富技术及时地传递到农民手中,有助于解决实际急需的技术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对适应农村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培养与时俱进的农村专业实用技术人才非常必要。

(五)建立相应的领导制度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各级政府对农村实用专业人才的重视,实用专业人才队伍越来越壮大,并且专业人才服务的行业、技术领域种类繁多,做到分工明确、各尽其能地发挥各类实用专业人才的技术专长是一项庞杂的管理工程,由县、乡镇、村抽出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建立一套高效的管理体系,去管理农村这支技术人才队伍 [4]。

(六)加强市场建设,促进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合理配置

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统筹的人才市场,让农村实用人才和其他各类人才享有平等就业机会。要大力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市场网络。

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由体力型向技术型、由粗放型到节约型的转变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村专业人才 [5],而农民是农村经济的发展的主体,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优惠扶持制度、培训制度、挖掘当地农民技术人才,并吸引外来优秀科技人才扎根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知识、留得住、用得上、素质高、技能强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对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加快科技兴农、强农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冯丹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思考[J].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2012,(12):172-174.

[2] 郭海丽.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发展政策平台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7,(19).

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篇10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家长希望孩子在学校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的愿望日趋强烈。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体育课程要充分发挥它特有的教育价值,要促进学生体质快速增长,提升体育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实现体育教师专业化,是当前迫切解决的核心问题。据统计我县66.3%的小学分布在农村及偏远山区,因此提升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提高我县体育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一、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专业发展意识。长期以来,农村体育教师都与“清苦、清贫”相联系,而且体育学科在社会上受尊重和关注度并不高,因此,许多农村体育教师对专业发展本着无所谓的态度,他们对个人的成长漠不关心,处于无规划状态。所以。巩固和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有助于教师专业动机的产生,从而推动教师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的内部动力。

2、学校发展环境。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地往城镇迁移,造成农村学校办学规模偏小,由于学校班级数减少,体育教师的编制也受到了限制,大多数的农村小学只配备了一个体育教师,再则由于农村小学地域分散,进一步限制了同学科教师之间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在这种既缺乏研究对象,又缺少合作伙伴的情况下,很难营造良好的专业化发展氛围,因此直接影响了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和动力。

3、骨干引领力量。由于客观原因,骨干教师相对集中在城区学校,大部分的农村薄弱学校连县一级的骨干力量都很少,农村小学很难从自己的教师队伍中选出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造成了教科研工作同水平重复的恶性循环,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的教科研水平,严重的阻碍了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4、校本教研开展。虽说大多数农村小学的校本教研能按部就班的进行,但对开展教科研活动目标定位的不够准确,实施不够深入,组织形式一成不变,难于激发广大教师参与研讨、主动发现问题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热情,进一步影响了教师的教科研成果。

5、教师继续教育。高质量、高效益的培训是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由于本县属于贫困县,财政困难,下拨的教育经费相当有限,无疑给没有任何创收机会的农村小学的办学带来一定的资金上的压力,在勤俭办公的指挥棒下,无奈得牺牲许多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高质量、高层次专业培训更是一种奢侈。既不能走出去取经,也没条件请专家进校指导,这就使得课程改革的前沿信息和动态无法在第一时间传递到偏远薄弱的农村学校,造成信息闭塞,再加上课程资源的严重匮乏,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不得不成为无米之吹的“巧妇”。

6、保障制度构建。绝大多数的农村小学在教科研的督导和管理上做了较完善的规定,而在教科研的激励制度方面却很少涉及,这种“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的”教科研保障制度,严重影响了广大教师主动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的热情。

二、发展对策

1、树立专业发展意识,自觉促进专业成长。自我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意识,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主动力。作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要做到三点:(1)提高认识,改变被动局面,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2)对专业发展过程反思经常化、制度化,根据短板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3)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

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篇11

一、义乌市农村妇女就业发展的良好机遇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兴商建市”战略的深入实施,义乌从一个农业小县成长为拥有全国最大小商品市场的全国经济百强县市之一,目前正在朝国际性商贸城市目标迈进。在此过程中,市委市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上各级妇联组织发挥自身特电荷优势,积极参与。这一切,为农村妇女就业,实现增收致富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便利,起着决定作用。其次,农村妇女自身的变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集中表现为农村妇女的自身价值意识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同时,从事第一产业的一些妇女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农业结构调整,从传统种养向科学种养、规模种养和深加工的方面发展,有的还成了种养大户、加工大户、营销大户。由此带来的第三产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社区服务业的不断兴起对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都具有很强的吸纳能力,为广大农村妇女的就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农村妇女进一步实现增收致富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农村妇女要实现增收致富就业,与经济全球化,以及入世带来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先进的思想观念,高要求技术人才等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妇女实现增收致富就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受封建思想制约。在农村受封建传统思想、生产结构的影响,真正意义的男女平等还没有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妇女的发展和进步,严重影响了妇女就业的自主性。主要表现在求稳思想突出,市场经济意识、风险意识、竞争意识不强,传统的男女分工意识还影响着一些农村妇女,依赖丈夫,依赖家庭,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主要是依靠丈夫赚钱来实现。

(二)农村妇女实现增收致富就业的竞争能力面临知识经济挑战。一是较低的文化水平影响了竞争力的提高。根据对上溪镇的情况统计,该镇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女性占87%,高中及中专文化水平的占10%,而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只占3%,农村妇女的这种文化结构,大大限制了她们创新创效,拓宽就业领域。二是较低的劳动技能影响竞争力的提高,从就业结构看,广大农村妇女从事二、三产业的大多从事技术文化要求较低的职业,而从事高级层次管理,高技术和党政机关等要求较高的职业女性相对较少。三是较狭窄的知识面影响竞争力的提高。农村妇女较低的政治理论素质、较弱的市场竞争能力以及对WTO认识程度将增加妇女在WTO形势下提高竞争力的难度。

(三)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就业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是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随着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信息不灵、资金不足、技术不懂、经营不活,越来越成为广大农村妇女科技兴农或者转移到二三产业实现增收致富的障碍。她们对科技知识的渴望、对致富信息的期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政府部门要不断健全服务网络,把制订的一些扶持优惠政策一些服务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要真正实现优质服务目标。二是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村妇女实现就业的公平环境还没有形成,甚至有个别单位还人为地提高对妇女就业的标准,从客观上增加妇女就业的难度。三是真正实现男女平等的社会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传统的社会性别意识还较为突出,重男轻女思想在农村还相当严重,由此而形成的对男女不同的社会期望值,也影响着女性实现增收致富就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许多女性在创业过程中多处于附属地位,而大多数女性只是从事简单的生产劳动。

三、农村妇女不断扩大就业范围,提高就业层次,更好实现增收致富的发展措施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义乌市农村妇女要更好地实现增收致富就业,在把握机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积极面对挑战,把改造自我、提高自我放在第一位,只有练好内功,才能参与竞争。

(一)转变观念是前提。面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农村妇女只有敢于参与市场竞争,勇于创新创效,才会有更多更好的机遇实现增收致富就业。农村妇女要全面克服传统的心理弱点,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妇女进一步增强自我意识、独立意识。

(二)练好内功是关键。面对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要求广大农村妇女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以及适应和驾驭市场的能力。一是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二要加强市场知识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三要努力提高妇女政治理论素质,引导她们知大局、识大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要关心农村女孩受教育情况,让全社会共同来关心农村女孩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从源头抓起提高农村妇女整体素质。

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篇12

随着农村经济协会组织的大量涌现,广大农牧民已经逐渐认识到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需要全方位、深层次、多种类的服务,尤其是小规模的生产不能给农民带来太多的实惠,在市场经济下一家一户的发展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农民意识到没有一个群众性的组织是不行的。农村经济协会正好适应了这一需求。协会组织无论在科技应用、技术指导、销售服务、开拓市场方面,都形成了系列化服务体系,使农民群众不仅有了自己的服务组织,有了自己的带头人、主心骨,而且还使在销售过程中出现的小生产和大市场,小经营和大市场的矛盾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常胜镇散都村水稻协会就是实行“四个统一”的管理模式,即:统一购入、统一标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签定保护价,保护价高于市场价按保护价收购,若保护价低于市场价就按高于市场价0.2的价格统一收购)。这样的管理服务模式提高了整体运作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种植户的效益得到了保障。既赢得了农民的信赖,也赢得了很高的市场信誉,农民有了这样一种组织性的保障,积极踊跃的加入到协会组织,村民纷纷跨村入会,全镇25个村签定单水稻4100亩,农民们都称协会组织是大家的“贴心会”、“放心会”。

(2)协会成为农业专业化的辐射源和助推器,为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创造了条件。

协会的建立开拓了广大农民的思路和视野,农民开始思索如何利用当地各种优势资源,如何开展新的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协会会员掌握的实用科学技术和积累的许多成功的经验,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使一大批专业户、专业村、专业生产基地脱颖而出,形成区域化、产业化的农业经营模式。查日苏镇大崴子村成立了养鸡协会,该村从*年开始养鸡,由最初的1户、7户、11户发展到现在的23户,是能人带动型协会,协会实行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由于群众看得到效益,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全村年养殖量突破100万只,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增加750元,为了不流失肥料,该村还将进一步尝试鸡棚下养鸭、养鱼,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大崴子村村民靠养鸡致富的典型带动了周边群众发展养鸡事业,今年查日苏镇协调400万元贷款鼓励浩坦地区搞特色养殖,不断扩大养鸡规模,走科技养殖致富之路。另外。在协会的带动下,查日苏镇大崴子村村民千方百计地挖掘资源和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先后涌现出了稻草加工协会、生产碳协会,均为村民带来了较好的效益。并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村党支部书记杨长春感慨地说:过去大崴子村村民好吃懒做,贫困落后,如今是全村形成了人人抓经济,户户搞创收的喜人局面。

(3)形成产业,收到效果。

协会组织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实行自我经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管理模式,农民真正自己做主、自己受益,增强了协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各种协会组织不断成立,协会队伍也不断扩大,使协会组织形成了一个地方的支柱产业。金宝屯镇金宝屯村养牛协会成立于2006年5月,全村养殖户120户,入会65户,年出栏黄牛2500头,协会实行统一购销,统一技术指导,在协会的带领下,全村仅黄牛养殖一项就人均增收800元,黄牛产业成了金宝屯镇的支柱产业,村党支部书记李凤梅说:养牛协会成立以来,全镇呈现出了“二增、一减、一辐射”的效果。二增就是养殖户和养牛的头数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加,一减就是困难户比以前减少了,一辐射就是金宝屯镇的黄牛养殖已辐射到全镇及周边地区,并吸引许多外乡镇的村民前来参观考察。常胜镇散都村2006年也成立了育肥牛协会,全村现有育肥牛养殖户88户,会员74户,年出栏3000头以上,全村仅育肥牛一项年增收210元,人均增收1600元。协会不仅让农民们得到了实惠,也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大家坚定了一条靠科技致富走科技致富路的决心和信心。

二、存在的问题。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但是农村经济协会主要是农民自发组成的,目前还处在发展的初期,且发展速度较快,出现了参差不齐的情况,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

(1)协会自身宣传力度不够。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到位,许多农民群众因观念守旧,对农村经济协会这一概念认识还不够,造成大部分协会组织没有主动登记注册,而且还有大部分协会没有较完善的章程和制度,使整个社会中没有形成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协会大的舆论氛围。

(2)相关部门认识不到位,扶持力度不够。目前我旗相关部门对农村经济协会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培育农村经济协会纳入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大局,所以对部分协会组织的扶持力度不够,造成许多各类协会因缺乏政策的有力支持而导致自身发展活力不足,运作方式不规范。

(3)协会一条龙服务不到位,协会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由于农村经济协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除极少数协会外,绝大多数协会会员较少,规模较小,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差,而且协会组织目前所能提供的服务大多局限于技术信息服务和购销服务,真正能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拥有一定产业经营基础和实力的协会还很少。

(4)资金扶持和服务不到位。一些协会没有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机制,活动经费主要靠团体会费和个人会费。但如果会员经济效益不好,会费收取也就无从谈起。而相关的管理部门往往没有给予资金扶持,也未在税收、土地、用电、用水等方面给予优惠,导致部分农村经济协会因无正常活动资金而失去应有的功能。

(5)会员素质低,发展能力不强。现有农村经济协会水平不高。一方面,发挥作用有较大局限性。大部分农村经济协会主要是吸收从事同一专业的农民家庭作为会员,组织化、规模化程度远远不够,组织和服务作用还没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结构不合理。在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相当一部分处于成员间的技术互助和信息互通水平,产品市场开拓、品牌建设、加工增值的能力还十分薄弱,急需加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扶持特别是资金扶持力度。

三、发展农村经济协会的几点建议

从调查情况看,协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虽初显其勃勃生机,但急需各有关部门、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应政策的大力扶持,切实转变领导的职能,为协会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新的形势下要把协会作强作大,真正使“农民长期得实惠”就要靠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和效益驱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篇13

一、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语言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行为,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

(1)农村教师素质偏低 。①学科水平低。 教师来源:有的是民办或代课教师转正,有的是转岗的,即由原来任教语文,数学、政治,体育等教师转岗而来。他们虽然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但是对学生长期的英语学习来说,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英语专业训练,不完整的知识结构会大大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学历方面:有的“先天不足”,第一学历合格率低,通过“成人”拿到的文凭,年龄悬殊:教师年龄大多趋向两端,即老教师和年轻教师,年龄结构“青黄不接”,这些都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最佳发挥。②教育科研能力弱。科研意识淡薄,信息闭塞,不了解、不掌握科技信息,缺乏科学素养,缺乏理论升华。③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教师基本没有摸过微机,相当多的人是“机盲”,很少有教师能自己制作课件。

(2)农村小学教学条件相对落后,教学设备、器材等严重缺乏。有些偏远乡村小学连最基本的录音机都没办法配置,更不用说电脑、多媒体了,这也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教师课业负担过重。据了解,我县除了县直小学以外,每所乡镇小学只有一名英语教师,要面对全校四至六年级的学生,跨年级跨教材教学,作业批改量大增,超负荷的工作量给教师带来了重大的压力,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

(4)教师的教法问题。有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 教法陈旧呆板,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生成了被动的学习机器。

(5)缺乏学英语的环境氛围。农村没有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环境,小学生几乎都是在上英语课时才接触英语,他们对学习英语的认识不足,认为学习英语没有用,以后毕业了还是在家劳动或者外出打工,这种观念扼杀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6)英语教师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每所学校只有一名英语教教师,不利于开展教研活动, 进行教学改革的难度更大。

由于以上的原因,导致了我县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步履艰难,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了限制。

二、促进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 ,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第一,提高自身的素质 专家讲:一个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一个教师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提高和精益求精的终身教育过程,在新的教育理念强烈冲击下,学习对教师而言已不再有阶段性的界定,已成为教师的“终身大事”, 终身教育使教师自然成长状态变为自觉提高过程。为了能够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英语教师应该不断地加强“充电”,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使自己逐步成为专业化、创新型的英语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改变自己,使自己拥有丰富的知识结构、拥有新意的教学方法、拥有广阔的教学视野。要向周围的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要向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爱;要向书本学习,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知识、教育管理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更适应教学的需要。

第二、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教学技能主要是指教师设计教学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它是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与教学理论素养的综合反映。小学英语提倡的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共同发展,如果采用传统的“灌入式”教法,就会使英语教学死板沉闷、枯燥乏味。叶圣陶提出:“教的最终目的在达到不教”。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熟练掌握运用教学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感到学英语的乐趣,从而主动学习。小学英语教学技巧种类繁多,如:讲故事生动有趣,小学生在听英语故事时不知不觉培养了听的能力,在讲英语故事时培养了说的能力;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做的活动,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在游戏中交流合作、发展语言。优美动听的歌曲、朗朗上口的歌谣能使学生随时随地想起就吟诵,这种无意识的记忆不觉把单词记住了,同时又培养了读和写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语言水平等各个方面,在课堂中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力求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