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需求实用13篇

经济学的需求
经济学的需求篇1

1线性需求曲线分析

在本科阶段所学的微观经济学中,对于学生的要求不是很高,一般要求学生掌握最简单的那种情况就可以了,至于复杂的内容会在研究生阶段学到.例如对于需求曲线的分析,只要求学生掌握最为简单的,即在本科阶段所学的需求曲线是最简单的线性的需求曲线.下面笔者重点介绍一下需求曲线.影响需求数量变动的因素很多,如商品自身的价格、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偏好、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动、政府的消费政策以及消费者对商品未来的预期等等.以上各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对消费者的商品需求数量有一定的影响,而需求函数就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在以上分析中,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所有影响这种商品需求数量的因素的函数.但是,如果我们对影响一种商品需求数量的所有因素同时进行分析的话,这就会使问题变得复杂起来.在处理这种复杂的多变量的问题时,也就是文中上面提到的,通常可以将问题简单化,即一次集中精力在一个影响因素上,而同时假定其他影响因素保持不变.在这里,由于一种商品的价格是决定需求数量变动的最基本的因素,所以,我们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仅仅分析一种商品的价格对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影响,即把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仅仅看作为这种商品价格的函数,同时把这种情况称之为商品价格和这种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对于上面提到的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假定,相对来讲还算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对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偏好、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动、政府的消费政策以及消费者对商品未来的预期等这些因素在经济学所研究的时间跨度内(通常是短期)基本上不会有大幅度的变化.根据西方经济学家的研究发现,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是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用几何图形来表示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线,可以是直线型的,也可以是曲线型的.当需求函数是线性函数时,相应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直线上各点的斜率是相等的.当需求函数是非线性函数时,相应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曲线,曲线上各点的斜率是不相等的.同样,在本科阶段分析最简单的情况,即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线性需求函数.相应的线性需求函数表达式为:Qd=α-β*P(1)在(1)式中,α、β为常数,且α、β>0,P为商品自身的价格,Qd为商品的需求量.在(1)式中,只考虑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化,影响需求数量变动的其他因素(如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等)保持不变.从(1)式来看,商品自身价格和该种商品需求量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只要α、β不变,根据(1)式绘制出来的函数图像就是一条固定的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下面我们试想一下,当商品自身价格即P不变,假定消费者收入水平有大幅度增加,消费者将会多购买一些商品,即Qd将会增加.那么为了使(1)式中的等号两边相等,在价格P不变的基础下,只有α、β其中之一或两个都变化等式才能成立.由于β决定需求曲线的斜率,为了简化问题分析,在本科阶段我们只分析斜率不变的情况,即(1)式中的β不变,所以只有α变化才能确保(1)式成立.从而我们可以得出:消费者收入的变化会导致(1)式中α的变化,同理我们也能推出其他因素的变化也可以导致(1)式中参数α发生变化,而β不变.综上所述,影响需求数量变动的其他因素的变化会导致α的变化,α的变化导致需求曲线的位置会发生左右平移,即α增加,需求曲线向右平移,α减少,需求曲线向左平移.

2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数量的变动包括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看似没什么区别,或者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混为一谈.但是在微观经济学中,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的区别在于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因素是不相同的,而且,这两种变动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也是不相同的,具体二者的区别可见下表1.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的区别,直接影响到后面课程的学习,比如均衡价格水平的变化就要用到二者的区别,而价格又是微观经济学的根基,可见,区分需求和需求量的不同,显得尤为重要.2.1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某商品的自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由此可见,需求量的变动就是上面(1)式表达的内容.α、β既定,商品自身价格P变化对该种商品需求量Qd的影响.下图1表示需求量的变动在图形中的表现,即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也就是说,需求量的变动不会改变需求曲线的位置,只是点的位置在既定的需求曲线上移动.在图1中,假定商品自身的价格由P1下降到P2,需求量将由Q1增加到Q2,P2和Q2有对应的B点一定在原有的需求曲线Qd上,因为在这种情况下,(1)式中的常数是不变的,当然需求曲线不会移动.2.2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这里的其他因素变动是指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偏好、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动、政府的消费政策以及消费者对商品未来的预期等.根据上面第一部分中的表述,其他因素的变动是要影响到(1)式中的α值的变化,而β保持不变,假定α变为α1,而α值的变化直接导致需求曲线位置的变化.线性需求函数表达式变为:Qd=α1-β*P(α≠α1)(2)上面(2)式和(1)式的常数项发生了变化,当然,在图形中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需求的变动会导致需求曲线位置的变化,具体变动可见图2,假定图中Qd1表示(1)式所对应的函数图像,那么Qd2就可以表示(2)式所对应的函数图像.如图2.2所示,假定商品自身价格为P1不变,而其他因素变化,如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了,那么消费者会多购买一些商品,即需求数量将由Q1增加到Q2,P2和Q2有对应的B点不在原有需求曲线Qd1上,而在新产生的需求曲线Qd2上.Qd2曲线就是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的增加,需求增加导致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反之,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左平移.显然,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曲线的位置的移动,表示整个需求状态的变化.

3结束语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统称为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不会改变线性需求函数表达式,当然也就不会改变需求曲线的位置,只是在既定的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的移动.需求的变动会改变线性需求函数表达式的,即线性需求函数表达式中的常数项会发生变化,从而会导致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改变,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平移;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很多学生在学习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反映需求和需求量变动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大部分同学搞不清楚二者的区别,认为二者表示的是一个意思.而且这部分内容是非常重要的,这部分搞不明白直接会影响到后面内容的学习,因此笔者从线性需求曲线的角度去阐述需求变动和需求量变动的区别更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从学生反馈回来的情况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笔者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初学微观经济学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帮助.

经济学的需求篇2

(二)受调查学生对英语口语的需求分析

在被问及“是否希望提高口语水平”时,91.18%的受调查者表示“非常希望”,在被问及“希望达到的口语水平”时,61.42%的受调查者选择“能够自如地用英语与他人交流”,24.29%的受调查者选择“能够与外国人无障碍地交流”,还有12.86%的受调查者选择“能够应付课堂提问和口语测试”。在分析受调查者学习英语口语的原因时,35.96%的受调查者表示“有利于以后找工作需要英语面试,满足就业需要”,25.84%的受调查者表示“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能给我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24.72%的受调查者表示想“通过提高口语能力来提高英语听、读、写能力”,还有7.87%的受调查者表示学英语口语只是为了“通过口语期末考试”。在被问及“最希望从口语课堂中学到什么”时,38.71%的受调查者表示希望“纠正发音”,34.41%的受调查者表示希望“学习常用的英语句型”,21.51%的受调查者表示希望“增加词汇量”。在学习困难方面,有29.79%的受调查者表示口语学习的最大障碍是“词汇量小”,26.60%的受调查者表示最大障碍是“没有使用、练习英语的环境”,另外,有24.47%的受调查者选择“发音不准”,17.02%的受调查者表示“没有勇气开口”是口语学习的最大障碍。

(三)教学单位和社会企业对大学生英语口语的需求

通过了解,本文发现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对受调查者的英语口语需求不明确。因为学院衡量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主要是依据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而很少提及对口语水平的要求。对于英语角,也因为各种原因,并无很多人问津。关于社会企业对大学生英语口语需求,本文与学院应届毕业生有过交流。交流的对象主要是在工作或实习期间应用到英语的应届毕业生。经过交流,我们发现,工作中需要应用到的英语“只要能够准确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就可以了,对于语法和词汇的要求并不一定要做到100%的准确。但是,受调查的应届毕业生反映,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习俗的了解是有必要的,这对工作中顺畅地与外国人交流是很有帮助的。并且,还应有一些交际的策略能力。从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就业处我们了解到,面试要求用英语介绍自己的用人单位表示,英语面试主要是测试面试者能否用英语顺畅地进行交流及是否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是否有信心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有效交流,而不太注重语言词汇选择的准确性、语法的正确性等要求。

二、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大学生对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并不满意,并且希望提高英语口语水平。不同的学生所学英语口语的目的和所要达到的水平并不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单纯以教材为唯一内容而进行教学。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使教师和大学生明确大学生自身、教学单位和社会企业对大学生英语口语的具体需求。

特别要强调社会企业对大学生英语口语有效交际的需求,因为很多在校生并不能完全知晓或意识到社会对英语口语的需求,不知学习英语口语到底有什么用途,在迷茫别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这一方面进行特别讲解和训练。

(二)改变以教材为唯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以课堂活动多样化的形式激发

和鼓励大学生学习英语口语。这里的需求是指包括大学生对英语口语的需求、教学单位和社会企业对大学生英语口语的需求,即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还要学习英语国家文化和有效交际策略,使英语课堂教学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

经济学的需求篇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同时呈现出了“未富先老”的态势。如何更好地解决养老问题成了普遍关注的话题。进入新世纪以来,一种叫做“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养老模式逐渐进入中国人的视野。根据Robert J.Shiller和Allan N.Weiss在“Moral Hazard in Home Equity Conversion”一文中给出的反向抵押贷款(Reverse mortgages)的定义,反向抵押贷款是一种以住房为抵押的借贷,并以此为核心,拉动养老、保险、房地产等多项活动。其基本含义是指老年人(抵押人)将自有住房的产权抵押给贷款人,将房屋价值全部或部分转换成现金,作为房屋的维修、日常生活、长期护理和其它费用等。所有债务(包括本金、利息及费用)将在住房出售、房主永久搬离或死亡时支付,借款人也可以在任何时候自愿偿还所有款项。本文提出将反向抵押贷款看成是金融机构经营的一种金融产品,并考虑对于这种金融产品存在着一个以金融机构为供给方、以老年人为需求方的市场。通过构建“反向抵押贷款年金定价模型”和“反向抵押贷款需求模型”,本文重点对反向抵押贷款的市场需求进行了理论研究。这里所说的“需求”,是指在一个确定的范围(如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等)内,有条件(即有自有房产)且有意愿进行反向抵押贷款的老年人占该范围内有条件进行反向抵押贷款的老年人总数的比例。

二、反向抵押贷款年金定价模型

在该模型中,我们假设在老年人向金融机构提出申请之后,金融机构每年一次性向老年人支付当年的养老年金,且每年支付的金额相等。当老年人去世时,金融机构停止向老年人支付年金,并将老年人拥有自有产权的房产收回拍卖,用于偿还本金和利息。为了计算的简便,我们不妨假定老年人领取养老年金以及死亡的时间都是在年初。另外,我们也不考虑交易时间的影响,认为在老年人死亡后,其住房随即以当时的市价出售,二者之间不存在时间差。用P表示老年人房产的现价,d为房屋价值的年折旧额(假设用直线折旧法),C为房屋产权转移时发生的交易费用(费、印花税等),则年龄为T岁的老年人通过反向抵押贷款可以获得的养老年总额H可以用下式计算:

H=(1+?兹)ADFt/q

其中,i为反向抵押贷款年利率,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无风险利率(?兹),反映资金的使用成本,本文用央行存款基准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二是由反向抵押贷款业务面临的风险带来的风险升水成本和金融机构必要的利润率。

ADF,称为年金现值系数,用于对反向抵押贷款年金进行贴现。

t/qT表示年龄为T岁的老年人在反向抵押贷款合同开始后第t年内死亡的概率。根据寿险精算的有关理论,有:t/q=(1-q)(1-q)(1-q)…(1-q)q。其中的qx是指年龄为x岁的老年人的死亡率。中国各年龄男女死亡率数据可以从《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00-2003)》中直接获得。

由于上式形式复杂,不易通过传统数学方法进行处理,因此我们考虑通过编写计算机程序对模型进行模拟。图1展示了在无风险利率θ取不同值的时候年龄为65岁的男性老年人进行反向抵押贷款所能获得的养老金总额的变化情况。其中我们取房产现价P=1000000元,年折旧额d=10000元,交易费用C=70000元。由于从1997年第四季度2004年第四季度,我国商品房销售价格年均增长3.66%,因此在计算中取房价年均波动率r=3.66%。同时将风险升水和利润率之和定为3.5%。

图1 养老金总额随无风险利率变化趋势

从图1中可以看出,随着无风险利率的增大,老年人获得的养老金总额降低。实际上,无风险利率上升一方面使得反向抵押贷款年利率增加,导致老年人的房产预期价值中用于偿还利息的金额所占的比例上升,另一方面也使资金使用成本上升,导致老年人获得的年金现值降低。

同理,我们可以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养老金总额随老年人年龄的变化趋势,程序模拟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无风险利率?兹=2.25%。

图2 预期养老金收入随年龄变化趋势

在图2中可以看出,养老金总额随年龄变化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老年人的年龄越大,其平均余命将越少,房产升值的时间将越短,在老年人死亡时房产的预期价值将越小,从而使得养老金总额减小,我们称这种效应为“增值效应”;然而,老年人的年龄越大,其所需偿付的利息就越少,这便增加了养老金总额,我们称之为“利息效应”。这两种效应方向相反,其相对大小决定了养老金总额H随年龄T的变化趋势。而这两种效应的相对大小既与年利率i和房价年均波动率r有关,还与老年人申请反向抵押贷款时的年龄有关。

三、反向抵押贷款需求模型

老年人通过反向抵押贷款可以获得一定的额外养老金收入,从而使得老年人用于养老的可支配资金总额增加(增加量为H),这些资金通过消费活动转化为老年人的福利,使其福利水平提升。但是,由于老年人将房产提前变现,在他去世后,其子女将不能继承这笔房产。与不进行反向抵押贷款的情况相比,这就相当于老年人的子女遭受了经济损失(设减少量为S)。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下,子女的经济损失必然会削减老年人由自有可支配资金增加引起的福利增加。当这种削减效应超过了老年人福利水平增加量时,老年人感受到的实际福利水平下降,他们将不会选择进行反向抵押贷款。而不同的老年人受到这两方面影响的相对大小不同,因此将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根据这一想法,我们假设老年人的偏好是有利他性的,其效用不仅与自己拥有的可支配资金(设为Wp)有关,还与子女拥有的资产价值量(设为Wc)有关,因此我们定义老年人的效用函数为U=U(Wp,Wc)。该效用函数的无差异曲线满足边际替代率(MRS)递减的假设。当老年人自身的经济状况较差而子女经济状况较好时,减少一单位的老年人可支配资金带来的效用减少需要通过增加较多的子女资产价值量来弥补;相反,在老年人经济状况较好而子女经济状况较差的情况下,老年人将不会太在乎自己可支配资金的变化,而子女的经济状况的变化将更能够引起老年人的关注,减少一单位的老年人可支配资金带来的效用减少只需要通过增加较少的子女资产价值量就可以弥补。因此我们假设边际替代率递减是合理的。

当老年人不进行反向抵押贷款时,老年人的可支配资金和子女的资产价值的组合可以用平面上的一点A来表示,对应的老年人的效用为UA;而在进行反向抵押贷款的情况下,老年人的可支配资金和子女的资产价值的组合点沿着向量(H,-S)移动到了B点,对应的效用为UB。设二者只差为ΔU,见图3:

图3 反向抵押贷款需求模型图示

当ΔU<0时,反向抵押贷款使得老年人的实际效用水平降低,老年人将会选择传统方式进行养老;当ΔU>0时,老年人通过反向抵押贷款提高了自己的效用水平,他们将选择进行反向抵押贷款。而这两种情况的边界正是ΔU=0。我们将满足ΔU=0的A点连接起来,得到一条曲线,我们称之为“临界线”。曲线上方的部分满足ΔU>0,我们称为“需求区域”。而“需求区域”的大小反映了老年人对反向抵押贷款的需求(参见图3)。

根据本文第二部分的结论,当无风险利率增大时,反向抵押贷款养老金总额H减少。相应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临界线将会向上移动(如图4所示)。从而导致“需求区域”减小,需求降低。因此,无风险利率与老年人反向抵押贷款需求反方向变化。而对房产继承征收的遗产税增加,实际上相当于老年人进行反向抵押贷款给子女带来的经济损失降低(参见注释5)。在图5中可以看到,当S减小时,临界线向下移动,使得“需求区域”增大,需求增加。因此,遗产税与老年人反向抵押贷款需求同向变化。

图4 无风险利率对需求的影响 图5 遗产税对需求的影响

用该模型也可以研究传统观念对需求的影响。所谓传统观念,实际上表现为老年人心目中自己的经济状况与子女的经济状况的相对重要程度,反映在模型中便是老年人的效用函数不同。当一个老年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较大时,他将更加关心子女的经济状况,无差异曲线就会越平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区域”就会越小,需求就会越低。而那些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小的老年人将更多地关心自己的养老生活是否能够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对反向抵押贷款的需求也就越高。

四、政策建议

根据上面得出的结论,笔者对中国开展反向抵押贷款业务提出以下三点建议:第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反向抵押贷款的社会影响力,减轻老年人受传统观念影响的程度。第二,灵活应用利率杠杆,通过调节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实现对反向抵押贷款市场的有效调控。第三,适时开征遗产税,提高反向抵押贷款需求,并综合考虑调控效果和社会接受程度,合理制定税率。

【参考文献】

[1] 柴效武:一种以房养老的贷款方式:住房反向抵押贷款[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3).

[2] 范子文:以房养老――住房反响抵押贷款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现实选择[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 孟晓苏:应建立房产“反向抵押贷款”寿险服务[J].发展,2002(9).

[4] 浦舍予:以房养老对个人理财规划的完善与提升[D].浙江大学,2007.

[5] 石卉: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定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

经济学的需求篇4

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这两门课程当中都有有效需求理论的教学内容。一方面,依据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从资本主义为利润和资本积累而生产的性质出发探讨资本主义有效需求问题的本质。另一方面,凯恩斯理论以消费和利率为核心范畴,在有效需求框架下对消费、储蓄、投资关系进行综合论述。

同时讲授这两门课的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两门课程中的有效需求理论的差异?笔者尝试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讲授,向学生展示两种理论对有效需求问题不同的解释。通过分析比较,学生对相关问题将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马克思的有效需求理论

马克思从商品概念入手,围绕商品的内在矛盾及其外化这一中心,通过价值形式演变发展过程论证货币的产生。通过论述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马克思研究从商品的流通到资本流通的转换。商品流通公式“W-G-W”到资本流通公式“G-W-G”的转换,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过程的关键特征是货币的增殖,这是马克思分析所有现实资本主义经济问题的基础。

在马克思那里,资本家阶级对剩余价值,即货币增殖的追逐产生了有效需求问题。马克思通过其社会再生产图式分析社会资本运动正常循环的条件,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核心是产品的实现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马克思的有效需求理论主要通过再生产理论和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展开。

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是把社会总产品按照使用价值分为两大部类,按价值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社会总产品按照使用价值分为两大部类,就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Ⅱ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Ⅱ部类),这种划分指明了产品的最终用途;按价值划分,社会总产品分为三部分,就是用于补偿全社会生产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那部分(不变资本c),第二部分是用于支付工人工资的部分(可变资本v),第三部分就是剩余价值(m),这三部分分别形成相应的购买力。马克思以这两个前提为基础展开研究。

(一)社会总产品实现问题

要使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核心问题是产品的实现问题。产品实现问题就是产品如何在价值和物质上得到补偿的问题。所谓价值补偿,指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所谓实物补偿,指社会产品价值的各个部分实现为货币形式以后,又如何转化为需要的商品。要具体分析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必须分别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方面考虑。

为了实现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两大部类各部分的产品在价值上和实物上要得到补偿,就要进行三方面的交换。首先,第一部类内部(Ⅰc)的交换。第一部类提供生产资料,它需要的是生产资料,这部分价值和它的使用价值是吻合的,所以第一部类是可以通过内部交换解决的。其次,第二部类内部(Ⅱv+Ⅱm)的交换。第二部类提供消费资料,它需要的是消费资料,这一部类可以通过内部交换解决。最后,关键是Ⅱc和Ⅰv+Ⅰm这两部分,这两部分正好是互相对称的。Ⅱc的物质形态是生活资料,但是它需要生产资料。Ⅰv+Ⅰm这一部分的物质形态是生产资料,但是它需要消费资料,只有这两部分参与产品的交换,才能各得其所。因此,简单再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的一个关键实现条件是:Ⅰ(v+m)=Ⅱc。这一条件表明:只有当第Ⅰ部类生产资料的供给和第Ⅰ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以及第Ⅱ部类消费资料的供给和第Ⅰ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保持相等时,两大部类的简单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一方面,对剩余价值的不断追求,成为推动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资本家之间因利益关系展开你死我活的竞争是迫使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规律。这种规律强制性地使资本家阶级必然进行扩大再生产。

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之间的产出交换仍包括三个基本方面:首先,在第一部类内部通过交换而实现;其次,在第二部类内部通过交换而实现;最后,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是关键,它使第一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情况下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使第二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情况下增加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得到满足。因此,扩大再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的一个关键实现条件是:Ⅰ(v+v+m/x)=Ⅱ(c+c)(剩余价值分解为资本家消费的部分m/x,和资本家用于追加投资的部分c+v)。这个条件反映了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时候,两大部类是互相制约的,一个部类的扩大就必须有另一个部类相应地扩大以支撑。

(二)社会再生产中货币的作用

马克思说:“当再生产(无论是简单的,还是规模扩大的)正常进行时,由资本主义生产者预付到流通中的货币,必须流回到它的起点(无论这些货币是他们自己的,还是借来的)。这是一个规律。”[1]P511总剩余价值即总利润无论是在简单再生产中全部作为消费收入花掉,还是在扩大再生产中作为投资和消费两部分花掉,最终投入流通领域的支出总要以利润的形式回到资本家阶级的手中。

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所有剩余价值都用于非生产性消费,但同时资本家通过从货币贮藏当中取出资金支持非生产性消费,以实现这些剩余价值。整个资本家阶级起着关键作用:“在这个场合,我们假定,资本家到他的资本第一次流回为止,为了偿付他个人消费而投入流通的货币额,恰好同他生产的并转化为货币的剩余价值相等。对单个资本家来说,这显然是一个随意的假定。但是在简单再生产的前提下,这个假定对整个资本家阶级来说必然是正确的。它所表示的不外就是简单再生产这个前提所要说明的,即全部剩余价值并且只有剩余价值被非生产地消费掉。”[1]P371

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它对于货币流通不会提出什么新的问题”[1]P381。不同之处仅在于投入循环的货币现在包括以生产为目的的预付资本部分。“就追加生产资本执行职能所需要的追加货币资本来说,它是由一部分已经实现的剩余价值提供的,这部分剩余价值是作为货币资本,而不是作为收入的货币形式,由资本家投入流通的”[1]P381。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的实现是由资本家的投资和资本家的消费决定的,从而资本家的利润现在取决于资本家自己的消费和投资支出。

(三)生产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

马克思认为:剩余产品的实现问题只有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面发展才能解决。工人的需求虽然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但很明显,它远不能解决产品实现的问题。有效需求部分通过工人们花费他们的工资收入表现出来,但是可变资本总是少于处于流通中的总资本,所以工人对消费品的购买对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永远都是不充分的。剩余价值的实现取决于资本家的需求,解决方法在于资本家的消费。这包括两种消费:一部分剩余价值被作为收入而消费掉,但是另一部分,通过再投资进行生产性消费,剩余价值进一步被投入扩大再生产中。流通过程面临的产品实现问题,最终通过更大规模的生产得到解决。同样的,不但对于生产出来的剩余产品的实现是这样,对于整个产品的实现也是这样,因为劳动力的消费是由资本家雇佣劳动力作为生产更多剩余价值的手段所花的开销派生出来的。

但是资本家阶级生产的动力不是消费,而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占有。资本家不把他要购买的商品当做使用价值,而是当做扩大资本的手段。如果他看不到可以利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获利的机会,宁可什么都不做,以货币形式持有他的资本,从而打断流通,潜在地引发危机。也就是说,生产如果过剩,其原因不在于需求,而在于增殖。

马克思认为,一旦确认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以货币流通为媒介,并且从属于以货币为形式的剩余价值生产和占有,局部生产过剩和普遍生产过剩之间的区别便随之消失。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意味着,如果一种商品卖不出去,那么所有商品的流通将都被打乱,以致一种特定商品生产过剩的可能性直接意味着普遍生产过剩的可能性。

三、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凯恩斯从萨伊定律、市场自动出清和货币中性三个角度对古典学者发起了全面挑战,确立了一种总量供求理论的核心就是有效需求,由此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宏观理论体系。

(一)对储蓄等于投资的批判

古典学者认为,在均衡利率下,储蓄等于投资。一方面,古典学者将利率看做节制或节约的实际回报。利率越高,人们越愿意以储蓄形式持有资产,储蓄与利率正相关(S=S(r)),而储蓄的流动在资本市场上代表着可贷资金的供给。另一方面,投资与利率负相关(I=I(r))。利率越高,意味着资金成本越高。厂商的投资支出取决于利率和预期收益率,只有在预期收益率大于或至少等于资金成本(利率)时,厂商才愿意投资。投资支出代表在资本市场上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利率会达到均衡水平,从而储蓄会等于投资,即S(r)=I(r)。以上述假定为前提,并且由于一方面居民的全部收入不是用于消费支出就是用于储蓄,即Y=C(r)+S(r),另一方面总支出包括两部分:来自厂商的投资支出I和来自家庭的消费支出C,即E=C(r)+I(r)。所以总支出必定等于总产出,从而总需求永远不会不足。

凯恩斯对上述观点持反对意见。在凯恩斯看来,国民收入取决于总需求,总需求取决于总支出,总支出由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构成,Y=AD=E=C(Y)+I(r)。这里,凯恩斯认为消费支出取决于收入,消费函数可以写成C=a+bY,式中b指边际消费倾向(0

(二)对工资价格弹性的批判

古典学者认为,经济中的工资和价格具有可伸缩性。可伸缩的工资和价格将保证市场能迅速做出调整。比如,由于总需求不足,货币工资和价格将下降,这样就会恢复充分就业。工人总是愿意接受较低的货币工资,企业家愿意降低商品价格以扩大商品销售量。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可以使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所以造成失业和产量减少的任何扰动必然是暂时的。

凯恩斯对上述观点表示反对。在凯恩斯看来,垄断和工会这样的刚性力量会阻碍工资和价格的调整。他相信工人处于“货币幻觉”中,即他们的行为与货币工资(W)而不是与实际工资(W/P)相关。工人会拒绝接受货币工资的削减。而这是对古典的工资率调节机制的直接否定。

(三)对古典货币数量论的批判

古典学者认为,供给自动创制自己的需求而不考虑价格水平,绝对价格总是与货币量同比例变化。假如货币市场最初是均衡的,那么货币供给的增加就会引起不均衡,货币市场的新均衡只有在价格水平上升时才能得以恢复。传统货币数量论“价格上升仅仅是货币数量增加的结果”的说法,支持古典学派的货币面纱观点。

凯恩斯对上述观点持反对态度。在凯恩斯看来,人们对货币的需求(Md)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流动性偏好取决于三种心理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有关。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利率有关。可以把货币需求表示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货币供给(Ms)是一个外生变量,它由中央银行决定。在存在大规模失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能够降低利率,这样投资就会增加,进而通过乘数效应刺激总支出,就业量与国民收入也会增加。

四、比较与评价

(一)分析危机的可能性

在分析危机的可能性方面,马克思与凯恩斯有相似的地方。马克思解释了为何资本家希望保留货币,增加货币贮藏量。答案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赚钱,当其预期无利可图时,他们就持有货币,而这会导致生产过剩和工人失业。正是在这一点上,在马克思和凯恩斯关于消费不足的危机爆发可能性的观点之间,出现了重叠。凯恩斯认为,资本家投资的多少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及对未来的预期。“资本边际效率已经崩溃到如此彻底的程度,以至于利息率下降到现实上可能做到的水平都无济于事……要想恢复资本边际效率并不那样容易,因为,资本边际效率在目前系由无法控制和不听控制的工商业界的心理状态所决定。用普通语言来说,在个人行为自己做主的资本主义经济中,信心的恢复远非控制所能奏效”[1]P328。

(二)批判萨伊定律

马克思和凯恩斯都对萨伊定律进行了批判。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自身需求”,产生于物物交换的经济中。持有这种信念的古典学者认为,在一个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的调节机制会有一种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趋势。这意味着总需求和总供给会一直保持相等,从而劳动力市场是均衡的,而货币只是掩盖经济中潜在的实际力量的面纱而已。

马克思从批判李嘉图开始,李嘉图认为普遍商品过剩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萨伊定律成立。李嘉图将交换行为简单地看做物物交换行为,因此,每一个销售都对应着一个购买,所以生产和投资不受有效需求不足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只是便利交换的手段。货币和交换“在他的经济学中只表现为纯粹形式上的要素,他从未研究过中介形式”[2]P288。马克思认为,货币不仅是交换的媒介,“而且是使产品同产品的交换分解为两个彼此独立的、在时间和空间上彼此分离的行为的媒介”[3]P572,这一分离表现为货币和交换行为分离,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同样可以发挥价值贮藏和支付手段的作用。建立在买卖分离基础上的商品形式,以及由于价值获得一种独立于交换行为之外的具体形式而使买卖分离得以发展的货币形式,揭示了危机的可能性,并且规定了危机必然采取的形式。现代危机不但与商品和货币形式联系在一起,而且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

凯恩斯对萨伊定律的批判不是基于物物交换经济,而是基于对古典利率理论的反对。在凯恩斯那里,产出和就业由有效需求决定,劳动力市场的运作不能确保充分就业。利率是由货币市场决定的,而不是靠储蓄和投资决定。投资边际效率的变化通过乘数效应引起实际产出的变化,而且最终通过收入变化,储蓄适应投资。因此,储蓄不会全部自动转化为投资。在消极的需求冲击下,工资和物价水平存在刚性,其调整不能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通过这一论证,凯恩斯有效地反驳了萨伊定律。在凯恩斯就业不足的均衡世界中,需求创造供给。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经济学的需求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035-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化的趋势,尤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就业结构的巨大变化。经济学专业教育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必须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水平、要求相一致,紧贴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就业为导向。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极为严峻,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就业结构和趋势发生明显变化。现行的经济类专业服务面广,尤其对就业面广阔的服务业存在很多新的专业交叉点,经济类专业有较广阔的天地,而经济学类专业只有办出特色才能增加学生的适销性。高校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结合社会需求将经济学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办出特色,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分工与合作,共同为社会培养更多适用的人才,是政府有关部门及高等院校共同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扬州大学为例,针对就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探讨经济学专业的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培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学专业人才。

一、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主体与特点

1.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主体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成熟,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在不断升温。经济学毕业生的市场需求主体广泛,大多数毕业生进入政府机构、金融机构、高等学校、大中型企业从事政策分析、教学研究、经济管理、营销等工作。笔者就扬州大学2009~2011年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所知可见,目前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连续三年排在首位的均是金融机构,这与目前银行业的快速扩张对人才的需求有关;其次为大中型企业。前两者相加达到68%以上。由于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大,所以进入政府机关的学生数较少,三年合计仅占总量的3.7%,出国和考研升学的比例基本稳定,2010年开始有个别同学开始自主创业。

表1 扬州大学经济学专业就业去向调查

出国 毕业生人数 金融

机构 各类

企业 政府

机构 高校

读研 出国 自主

创业 其他

2009 53 25 16 2 2 2 0 6

2010 54 22 14 1 4 4 1 8

2011 57 20 19 3 3 2 1 8

资料来源:扬州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调查发现经济学专业毕业生三年平均初次就业率在50%以下,许多学生难以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尽管一年后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0%,但就业的稳定性存在差异。相对而言金融机构和政府机关就业相对稳定,学生跳槽人数较少,但企业尤其是在小企业就业的学生由于其稳定性差,选择重新就业的比率较大,其中2009级毕业生中约30%的学生重新选择了单位。

2.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特点

根据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计划,该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因此经济学人才的需求首先集中在高端市场,例如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和大公司市场研究分析师;其次,相对与其他专业而言,经济学专业的理论要求高,知识面要求宽,但实践性能力弱,经济学本科课程设置有面“广”而实用技能不“专”的特点。目前一些重点院校的经济学专业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主要培养方向为从事经济理论的教学研究工作。大多学生选择升学读研或出国深造,提升理论深度。而对地方高校而言,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市场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结构也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应与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并根据市场需要培养人才。

地方高校经济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以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在完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突出能力训练,强化质量第一意识。从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的角度,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时应该考虑国家当前经济、行业、产业的特点,也要考虑下一步经济结构的调整、生产方式的转移,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学科设置。高校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根据相关产业和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实际要求,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

二、适应市场需求的经济学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扬州大学作为苏中乃至苏北地区省属高校,其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应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经济学专业课程应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特色。对市场特需的专业人才要重点培养,让学生看到就业前景。在人才培养中,如何鼓励高等院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实行“订单式”培养,让学生、家长、用人单位都满意,学校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经济学课程设置需要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应用型经济人才,提升经济学专业学习的价值,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才能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

1.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全方位推行教学改革

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科学设计经济学专业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技能、素质结构,建立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创新活动结合的“探究、实践”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按照素质教育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改革教学内容,注重学生思维方式和能力培养,修订教学计划,改革课程设置及内容,增加实践能力的训练,着眼于培养学生“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善创新”的综合素质。

引进新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课内教学的基础上大力吸引外界力量。如聘请国外专家学者参与学院的教学和师资培训工作,开拓广大师生的视野,促进专业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同时经常邀请来自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为学生开办讲座,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学习与社会的适应性之间的差异,提醒学生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以便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学校邀请来自地方政府部门、地方企业家和行业的知名人士构成的专家团队组成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根据市场与地方建设的需求为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出谋划策。这不仅有利于学校的专业建设密切结合社会需求,培养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设计研发型创新创业人才,同时也为毕业生的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2.营造良好的个性发展氛围

学校还积极营造良好的个性发展氛围,为学生个性发展搭建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通过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弹性学制”扩大选修学分比例,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选修空间,服务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由“知识型”向“创新型”转变,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

3.强化实践教学

(1)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教育部明确规定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按照学校要求,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加大对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目前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达到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24%以上。

学校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系统化,逐步形成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性实验、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共存的实践教学体系。独立设置实验课,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改变过去实验课主要限于验证理论、单纯掌握操作技术的做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自拟题目的实验内容。

(2)夯实平台,加大对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学院建立了财经综合实验室,在硬件、软件上不断投入,现实验室占地982平米,有联想计算机400多台、服务器6个、多媒体教室8间,各类教学实习软件齐全,建立了ERP系统、世华财讯系统(卫星实时接收各类全球及国内经济、金融、股票、外汇、期货、贸易等信息)及金融交易模拟系统、会计仿真系统、会计电算化系统、电子政务系统、人才测评系统、国际贸易实作模拟系统、电子商务模拟系统、计量经济学分析系统、统计学应用软件包工作平台等。实验室进行开放式管理,现已成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自主实验、毕业论文写作等活动的重要场所。

4.建立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

加强教学基地的建设是落实实践教学环节、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备条件之一。学校和扬州发改委、扬州市委农工办、扬州市邗江区、广陵区等单位企业合作共建了42个校外实习基地,形成了集实践教学、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为一体的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平台。学院定期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开展调研实习活动,在实习过程中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带队,给予指导。实习结束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实习报告。这些基地对培养学生实践意识、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了解理论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基本过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基地共建,学院加强了与政府研究机构的联系,经常选派学生参加相关课题组调研和报告写作。近几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了扬州百家企业访谈、扬州“十大”经济人物评选、扬州经济论坛报告等活动,开展了纺织集群、新农村建设等系列专题调研。

5.实施科研资助,拓展创新人才培养新空间

设立专项资金,面向全院学生开展科研资助,积极鼓励学生申报研究课题,使本科生较早地接受了研究训练,促进了师生交流和教学相长,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因材施教具有较好的效果,找到了一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此外,学院组织开展各种技能比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学院主办的“股票交易模拟大赛”、“商务谈判模拟大赛”是全校性的特色技能比赛活动,已举办六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影响。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学院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学生创新意识得到显著增强,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6.强化学生科研训练与学科竞赛,加强综合技能训练

实行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学术活动为辅的互补教学模式,加强课内知识在课外的实践与应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定期开展各类学生学术活动,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构建创新能力训练的实战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学术沙龙、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学术沙龙完全模仿学术会议的模式开展,并选派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评,让学生在实践学术活动中训练理论创新思维和能力。通过选派优秀教师组成项目指导团队,以兴趣和特长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组成项目研究小组,构建了团队集体指导和指导教师分别指导相结合的“总―分―总”的指导、训练机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结语

学校在经济学本科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收到了显著效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要求还存在着差距。面向社会各层次对人才的需求,只有进一步深化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才能适应学生就业服务领域变化,形成基础厚实的特色教育,使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化,培育社会急需的人才,更好地为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沙景华,汪安佑.我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特色的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4,(3).

经济学的需求篇6

 

2经济管理专业的历史发展

 

2.1大起大落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经济管理类教育是抽象的大财经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财经管理干部。

 

1952和1953年,在全国范围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形成了综合性大学与财经院校共同培养财经人才的格局。设置的主要专业有:工业经济、统计、会计、国民经济计划、财政、货币与信贷、国际贸易、对外贸易、供销合作社、工业生产合作社、工厂管理、铁道经济和劳动经济14种专业。

 

1957年,财经学科专业设置又调整为9种,即: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计划、工业经济、农业经济、贸易经济、财政与信贷、会计学和统计学。

 

1963年国家计委与教育部共同修订了《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其中财经类专业10个,即国民经济计划、工业经济、农业经济、贸易经济、财政金融、会计学、统计学、对外贸易经济、世界经济、经济地理。这是我国第一次修订学科专业目录,银行、保险、工商管理等专业已不再在高等学校专业目录里。

 

2.2蓬勃发展阶段

 

“文革”期间,我国财经类院校只剩下辽宁财经学院和湖北财经专科学校两所,“文革”后,高等财经教育迅速恢复,1979年已有财经院校22所。1979年教育部会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外贸部、商业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国家统计局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高等财经教育会议,提出“我国财经学科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在工业先进国家之后,必须及时填补新兴专业和边缘学科的空白”。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财经专业主要有:政治经济学、经济学说史、世界经济、工业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国民经济管理、对外贸易、财政金融、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工商管理等。

 

1987国家教委组织力量对财经类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将以广义形成的财经类教育称为经济、管理学类,规定经济、管理学类专业48种,包括财政学、统计学、金融学、会计学、审计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

 

1993年,国家教委重新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目录》,分设10大门类,经济学门类下设经济学与工商管理两个二级类,这是我国成立后工商管理学科名称第一次正式出现。经济学二级类下设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统计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贸易经济、运输经济、劳动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税务、审计学、保险、投资经济、工商行政管理、土地管理19个专业;工商管理二级类下设企业管理、国际企业管理、会计学、理财学、市场营销、经济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海关管理等12个专业。

 

3社会经济发展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

 

人们根据经济管理活动的层次特点,通常将其划分为操作层、中间层和战略层三个层次。操作层是指处于生产经营活动第一线,直接指挥控制具体业务的工作层次;中间层管理活动是指参与贯彻战略层意图,协调不同部门的工作,指导操作层工作等有关的各种活动,包括参与制定战略、完善企业组织结构和相关制度、具体领导各职能或事业部门的工作等;战略层的活动主要是对有限资源在竞争性的部门和业务之间进行分配,以取得最大的收益。在当代组织结构扁平化、网络化的趋势下,这些层次的比例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层级结构作为本特征之一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

 

3.1操作层管理活动的专业化及管理人才需求

 

操作层管理活动的特点是任务明确、工作程序化、管理技能与其他专业技能相结合。生产型企业中的班组长、服务行业中的领班等都是履行操作层管理活动的典型职位。该层次的管理活动虽然相对简单,但管理者往往需要亲自参加生产经营活动,同时履行管理职能,因此,管理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工作技能,同时又要具备计划、组织、协调、激励及控制等基本管理技巧。

 

目前,我国的操作层管理人员通常从专业技能较高的普通员工中提拔,或从各行业的中等专业学校的管理、财经类毕业生中选拔培养。另外,根据抽样调查,高等工商管理专业类本科毕业生中,也有33.7%的人在从事操作层管理工作[2]。

 

3.2中间层经济管理活动的专业化及经济管理人才需求

 

层级组织是工业时代的典型组织形式,而中间层又是层级组织的脊柱,在配合战略层实现战略意图、协调和监督操作层完成具体业务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相应地,中间层管理人员既要有比较高的经济管理专业技能,能够领导生产、营销、财务、信息管理及客户关系等职能活动,又要具有全局意识,能够使其所负责的工作与其他职能部门或事业部门的工作相互配合。

 

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我国目前企业的发展现状等角度分析,中间层经济管理活动的专业化趋势十分明显,培养中间层的经济管理人才应当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

 

3.3战略层经济管理活动及经济管理人才需求

 

战略活动的本质是对有限资源在竞争性的部门和业务之间进行分配,以取得最大化收益。完成这样的战略活动需要战略管理者具有丰富的多专业知识和优秀的分析头脑,以及良好的平衡能力。经过近2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绝大部分商品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我国企业不仅直接参与国内市场竞争,而且将更直接地与跨国公司进行角逐。企业间竞争档次和水平日益提高,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必须审时度势,长远谋划,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战略统揽全局。反观我国许多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实践,存在着盲目扩张和多元化发展、战略趋同、战略规划与战略实施脱节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高层次的战略管理人才协助企业改进战略管理。

 

4经济管理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不论是专才、通才还是复合型人才,讨论的重点集中于人才的知识和技能。为了适应现实的经济管理工作,经济管理者除了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素质的培养同样重要。专业教育本身不仅不排斥素质教育而且与素质教育相交融[3]。

 

素质不能与知识和能力混为一体,关于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目前较为一致的提法是:知识是表层,是能力与素质的基础与载体,能力属于里层,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技能,素质属于内核,是把人从外界获取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人们稳定的品质和素养。知识、能力、素质均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能力、素质提高对实践活动有相当的依赖,没有一定的实践活动,能力、素质难以提高。经济管理人才的素质既有先天禀赋,如良好的体质、感觉敏锐、注意力集中、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等,但更多的是后天习得,既包括家庭和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又包括学校教育对素质有意识的改良。素质良好的管理者对工作和生活充满兴趣、持积极进取的态度,愿意运用知识和能力对社会做出贡献,能够敏锐地洞察环境的变化,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面对挫折和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和健康。

 

针对该学科下的不同专业,本科生培养中的知识要求K2、4基本相同,可以通过共同的基础课程来传授,Ki的基础理论部分和K3的部分政策、法规也可以共享相同的课程来传授,Ki的专业部分和K3的特定政策、法规和惯例通常要开设专门课程来传授。至于K5则视不同院校而定,通常理工科大学和具有一定行业背景的大学会强调相应的技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是贯穿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的,其中除了八5要在专业课程与实践中培养外,其他各项能力的培养方法可以相互共享。素质中除了Q3之外,其他各项具有共通性除了专业的区别之外,学术导向的培养和实务导向的培养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也有很大不同。学术导向的培养要求学生适应抽象的理沦研宄,使用概念、名词、定义、变量、假设及分类等基本要素,运用逻辑推理等工具来探宄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为此,要求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更全面和深入,涵盖经济学、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等领域,数理功底比较深厚。

 

除了研宄必需的以外,K2、3和K5的知识要求比较少。就能力而言,对A1的要求比实务型人才要低,在A2上更多地表现为以学术语言进行沟通以及资料检索的能力,就A3而言,对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要求比较高,在A4上的区别不大,对A5的要求比较高。关于素质的要求,在Q1方面不要求学术型管理人才象实务型管理人才那样必备一定的自然素质特征(如健康、反应敏捷、性格外向等),在Q2上区别不大,在Q3方面要求具有从事科学研宄的学术素质。学术导向的培养是高等学校所擅长和习惯的,因为高校是知识和理论的摇篮。但经济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项艺术性很强的活动,要在本科教育阶段培养出社会所需求的经济管理人才,必须基于市场需求,研宄实务型人才的培养特点,在教育教学形式和手段、内容上加以改进。

 

对不同层次的经济管理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操作层的管理工作基本是照章办事,要求管理者熟记并熟练运用规则性、例行性知识,较多涉及是什么,面也比较窄;能力方面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素质方面要达到最基本的要求。中间层管理者的知识面相对更宽,涉及若干相关领域,深度方面涉及怎么办,要求管理者掌握多种方法,熟悉大量案例,能够针对工作中出现的不同情况,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把任务分解到能够被操作层理解和执行的程度;能力方面要强调人际沟通、分析和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等,各项素质要求较高。战略层管理者的知识面要十分宽广,深度上要达到知道为什么的水平,要熟悉相关理论和原理,理解外部环境和组织系统运行的基本规律;人际沟通、发现问题等能力非常强,富有创新能力;素质方面要求人格完美,观念超前,意志坚定,拥有这些良好素质的高层管理者通常是企业组织的灵魂与核心。

 

5结语

 

经济学的需求篇7

Keywords: Rural household's loan demand, credit constraint, empirical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5-0078-03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政府日益重视农村金融发展问题。而积极发展农村金融必须首先正确认识我国农村客观环境下金融实际供求状况,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的思路和合适的政策办法。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都采用各种方法调查和分析农村农户的金融需求情况。

国外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通过建立农户的需求模型来对农户的金融需求行为进行研究。Long(1968)建立了正规的微观经济模型分析农户借贷的原因,认为农户的借贷决策是在给定生产机会条件下收益最大化的选择。他分析了农户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借贷选择,认为农户的借贷行为取决于其自身的风险偏好和项目收益率与利率的对比,他在分析中采用了印度1951-1952年国家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Iqbal(1983,1986)也建立正规的经济模型来研究农户的借贷行为,其出发点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理论,借贷行为将影响农户第一期的预算约束以及消费与投资水平,进而影响第二期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与支付成本(资金利息);他认为贷款利率是受借款人地区、收入、借贷规模以及个人特征内生等因素影响的。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调整和深入,国内各种相关组织、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也对我国农村金融需求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调查与研究。陈永寿、陈开明和雷飞州(2001)通过调查发现农村资金需求从传统农业需求向规模经营种植业转变,农村一般性生活消费贷款减少而住房及教育贷款增长等资金需求情况;其他各地相关金融机构的人员在对当地农村资金需求情况做了相似的调查,如中国人民银行乐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05)、张春超(2007)等。但是,这些调查大部分都只局限于对调查数据的描述,而没有涉及到农户经济行为的深层次分析,因此本文将以包括生产和消费两方面活动的农户经济行为为基础建立Probit模型,利用中部某省9个地市2008年12月份75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农户借贷行为决策及其影响因素。

二、理论框架

一般而言,农户的经济生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生产性生活,其二是消费性生活,两者密不可分。许多调查研究的结果都表明消费性活动是影响农户借贷非常重要的因素,生活性用途的借款比重明显高于生产性用途的借款。Iqbal(1983,1986)所提出的农户借贷模型同时考虑了在预算约束下农户的生产、消费和劳动选择,而借贷活动通过改变不同时期的预算约束来影响农户的经济选择行为。本文以Iqbal所提出的模型框架为基础,分析影响和决定农户借贷需求的因素。

模型假设农户的经济行为是以两期的效用最大化为基础的,效用函数由两期的消费( , )和闲暇,( , )决定,而且严格服从效用函数的性质。假设农户当期发生借贷行为,从而扩大当期的预算约束曲线,而在第二期偿还。这样农户的借贷行为模型可以表示为:

其中,1代表当期,2代表未来;代表农户的消费支出,代表总的可支配时间,代表投入农业生产的劳动时间, 代表闲暇, 代表非农劳动时间, 代表农业生产性资产, 代表农产品价格, 代表非农劳动力的工资率, 代表技术改善参数,代表农户的外生特征变量,代表农业生产的外生特征变量,代表借款的数额, 代表当前投资, 代表借款的利率。

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是外生的①,因此,在利率外生的条件下,通过拉格朗日函数对模型求最优解得:

由式(1)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 ,则农户可以通过借款来增加第一期的消费,从而提高总效用,这也意味着当农户当期消费的边际效用非常大时,农户的借贷倾向将比较大。从(2)可以看出,如果,农户可以通过借款来增加生产投资,以提高总效用,这意味着当未来资本的边际生产率非常高时,农户的借贷倾向也将比较大。

但是,如果农户面临金融约束,即在给定利率下不能获得借款或借款数额不能满足需要,最终的决策行为将取决于两期消费边际效用与边际产出的对比。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农户借款的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

三、Probit模型估计农户借贷发生率

(一)计量模型

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我们采用probit模型考察农户借贷的主观需要和实际借贷行为,估计农户的借贷意愿以及借款获得率。因此,我们设计的计量模型为:

(二)数据的选取

我们于2008年12月通过向中部某省辖内9个地市农户发放75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04份。本文以704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为样本。

(三)数据的检验及结果

检验方程(4):我们对与14个自变量进行probit方程回归,结果发现

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我们将这些变量剔除后,再回归得到以下结果:(2006年至今是否有借款需要)与

(有抵押)正相关,与(家庭工商业平均收入)负相关,与(家庭平均教育支出)正相关,与 (是否个体工商户)正相关,与 (镇内金融机构数量)正相关。

检验方程(5):我们对与14个自变量进行probit方程回归,结果发现,如下表:

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我们将这些变量剔除后,再回归得到以下结果:(2006

年至今是否实际发生借款行为)与(有抵押)正相关,与(家庭平均教育支出)正相关,与 (年龄)负相关,与 (是否个体工商户)正相关,与(是否是种养大户)正相关,与 (镇内金融机构数量)正相关。

方程(4)和方程(5)的检验结果如下:

四、几点启示及建议

第一,农村农户的借贷需求与农户抵押物数量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而农户在有借贷需求的情况下,实际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概率也与农户是否有抵押物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这可能是因为拥有一定抵押物的农户从自我心理上具有敢于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心理保障,而金融机构则出于贷款风险的考虑更愿意放贷给具有抵押物的农户。目前在我国农村中,由于农民缺乏抵押品,因此制约了农民对发展经济生产与改善生活的借款需求和农民从金融机构实际获得借款的能力。因此,农村金融的发展应该设法扩大农民抵押物的范围,例如,将农民的宅基地、承包土地使用权等作为抵押物,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新的贷款品种,从而最终盘活农村资源,满足农民发生生产和改善生活的金融需求。

第二,家庭工商业平均收入对农户借款需求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即随着家庭工商业平均收入的增加,农户的借款需求先下降后增加,这说明农户具有高收入水平时,农户的一般生活和生产的资金需求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收入来满足,其拥有比较小的资金约束,而高收入也同时体现为其生产投资的结果。因此,高收入也意味着高投资需求,所以也更容易产生借款需求。特别是当农户是个体工商大户时,其投资需求更为明显,具有较强的借款需求,同时,由于其是个体工商大户,金融机构对其发放贷款的可能性也较大。因此,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的发展有必要扩展和深入到农村。

第三,个体工商大户与种养大户获得贷款的机会更多。这说明农户的经济状况越好,其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能力越强,金融机构也十分愿意将贷款贷给经济状况好的农户,帮助其发展。反之,经济状况不好的农户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能力较弱。因此,农村金融在今后的发展中除了帮助经济状况较好的农户更好的发展外,还应该关注经济状况暂时不好却有很好前景的农户,通过采取创新措施和手段满足其资金需求,帮助其脱贫致富。

第四,家庭教育支出水平对农户借款的影响是凸形的,即随着家庭平均教育支出的增加,农户的借款需求先上升后下降。这说明,当前农民对教育比较重视,因此对教育支出的资金需求较大,同时,能够对教育支出较高费用的农户可能经济状况比较好而不需要通过借款满足其资金需求,因此,现借款需求随着支出增加到一定量时反而下降的情况。另外,农户的借款获得也随着家庭平均教育支出的增加而先上升后下降,这说明,金融机构对农民的教育资金需求基本上是尽量满足的。

第五,镇内金融机构数量与农户的借款需求和借款获得都具有正相关性。镇内金融机构数量每增加1个,农户的借款需求和农户借款获得的概率分别增加0.236166%和0.231261%。因此,农村金融的发展要更多的增加农村金融网点的数量,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从而能更好的满足农民的各项金融需求。

注:

①在我国农村金融的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一是农信社对利率的决定有较大的权利,一般都是一浮到顶;二是农户的信贷规模是受到限制的;三是我国农村的民间金融活动不是市场化行为,亲友借贷,地下钱庄等活动不能体现真实的市场性。

参考文献:

[1]陈永寿,陈开明,雷飞州.把握农村资金需求新变化积极促进城郊型经济发展[J].重庆金融,2001,(1).

[2]中国人民银行乐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农村资金需求:农村金融与民间融资[J].金融研究,2005,(12).

经济学的需求篇8

诱导需求是医疗服务领域的重要特征,但是,并非所有制度环境中都会产生供方诱导需求问题,供方诱导需求的产生是由医疗服务市场的特点和特定制度相互作用的产物。

1.1 医疗服务市场的特点

1.1.1 信息不对称下的委托关系扭曲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交易中,一方比另一方更了解产品信息[1]。在所有的交易活动中,都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但在医疗服务市场中,由于医疗行业的高度专业性和技术性,医疗服务需方(患者)几乎不可能获得医疗产品的完全信息[2]。所以,在医患互动中,患者把决定权赋予医生,委托医生作为自己的人,从而形成委托关系。权利委托的动机是因为委托人(患者)搜集、理解和处理医疗信息的能力有限,对于大多数合理的决定知之甚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好就是找一个了解情况的人。医生的职业技能源自于其长期接受专业化和抽象化知识体系的培训,并且,他们处于提供医疗服务的地位,从而在医疗市场中成了患者的人。但是,在医疗服务市场中,医生不仅是患者的人,也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由于医生在医疗服务市场中角色的双重性,加之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供方具有诱导需方过度医疗的能力。

1.1.2 医疗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消费具有伦理色彩

在信息不对称的医疗市场中,供方的信息优势可以诱导需方的需求,但是接受或是拒绝医疗服务的决定权在患者手中。患者接受过度医疗服务的原因在于医疗服务的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小。

医疗服务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低,表现在:(1)和其他产品相比,医疗产品的替代品不多,疾病一旦发生,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危害,造成个体劳动力短暂性或永久性的丧失,甚至导致死亡。(2)在需要接受医疗服务的时候,患者对于医疗产品的价格并不敏感,他们更在意的是健康、减少身体的痛苦和获得生存。他们对生命高度关注,不惜成本延续生命。受疾病困扰的个体往往愿意接受检查或者手术,而不论这些医疗服务是否真的有必要。(3)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人们收入的提高,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新药和新设备的采用,对于疾病的认识不断加深,患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把对健康的追求放大。医疗服务产品消费的伦理色彩和需求的低价格弹性为供方提供过度的医疗服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3]。

1.1.3 医疗服务的自然垄断

在医疗服务市场中,每一个厂商(医生)提供的医疗产品和其他厂商的都是有差别的[4]。Pauly和Satterthwaite认为医疗服务是一种信誉产品:医院提高医疗产品的价格,并不会失去消费人群,可以说医疗服务市场是一个垄断竞争市场。在一个人生病求医的时候,对于自己的病情并不确定,对于医疗方案的选择更不确定,消费者是依靠从他人那里获得的信息来选择医疗产品,更看重的是医生的服务态度和声誉。消费者对价格的反应取决于他们对可能选择的认识(信息量),信息量的减少,会降低需求曲线对价格的反应程度,造成均衡价格的上升。减少的信息量趋向于赋予每个医生附加的垄断势力。

1.1.4 医疗服务中的精神成本和医疗产品的异质性

由于诱导需求是违反医学伦理和社会规范行为的,医疗产品作为一种信誉产品,一旦事发,就会给医生在精神上带来巨大的损失。这也就是医疗服务中的精神成本。医生在作出诱导需求的行为时会有一种精神成本[5]。虽然通过提供过度的医疗服务可以使得医生的收益增加,但是,其精神成本也随之增高,从而限制了可能发生诱导需求的量。但是,由于疾病治疗的不确定性,降低了医生诱导需求带来的风险。

Arrow认为,和其他的商品比较,医疗服务的产品质量具有最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包括个体差异性、治疗手段和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在诊断界定不明确的情况下,为增加治疗的确定性,减少医疗技术事故带来的风险,医生从最大限度减少自身损失的角度出发,往往会建议患者做“高、精、尖”医疗设备的检查。疾病治疗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医疗服务的异质性和医疗服务的边际收益难以估测,消费者很难发现医生是否提供了诱导需求。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消费者还可能片面依靠价格去判断医疗服务质量,从而导致在医疗服务市场中“劣币驱逐良币”,使得收费更高的医生吸引更多的患者。

1.2 制度原因

医疗服务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医生具有诱导需求的能力,但是,并不意味着医生有采取诱导需求的行动。如同其他社会主体在现实制度赋予的制度条件下活动一样,医生也是在既定的制度框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由于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如何实现个人目标和能否取得其基本的价值,诱导需求行为的发生也是因为在现有制度条件下,医生的预期收益大于其预期成本。制度的缺失为医生提供了采取诱导需求的行动空间。

1.2.1我国传统的医疗卫生体制为供方的诱导需求的产生提供了制度依托

我国目前的医疗服务价格补偿机制是由药品收入、医疗服务、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构成。国家允许医院将药品收入的15%~20%进行提成,由于用药利益与医院经济利益一致,而医生的个人收入往往与医生为医院创造的经济收入挂钩,在这种经济激励之下,医院不可能完全从患者的需求出发。

我国目前大部分医疗服务的定价采取的是政府指导价。特需服务和高级服务可以按成本定价。虽然目前超过90%的医疗产品的成本价格是高于收费标准的,但医生的“技术专权”使得他们能够有选择地使用医疗服务项目,供方更倾向于提供能够盈利的医疗服务。供方在提供服务的时候考虑的是其是否盈利,而较少考虑服务的必要性。我国医疗服务缺失的定价措施也是造成诱导需求的重要原因。

1.2.2 缺乏对医生的医疗服务行为的正向激励措施

由于国家对医疗部门的补偿不足以维持经营所需的费用,所以医院和医生必须通过对患者提供服务来获得收益。这样的制度安排把医生的收入和医疗服务的行为直接挂钩,使得诱导需求成为增加供方效用的行为。

医生提供医疗服务,需要长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需要经验的积累。医生职业的人力资本的投入比其他职业要高很多,但是,医生的收入相对于其投入成本要低很多。医生的预期收入远远高于其实际收入,在这种心态下,医生通过诱导需求增加自己收入的激励水平高涨。

2 对供方诱导需求行为的纠正途径

发达国家虽然也存在诱导需求的问题,但是,Hafferly和Light认为,由于存在成熟的医疗市场行为规范体系,对医药费用的扭曲影响不大。相比较我国诱导需求行为的泛滥,说明我国现行的医疗服务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制度的控制可以纠正供方诱导需求的行为。对供方行为的纠正方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通过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来修正

2.1.1 改变现有的支付方式,切实调控医生行为

现在我国采取的按项目收费,为供方诱导需求提供了机会。国外的经验表明,单一的一种付费制度都不能很好地控制医疗费用的恶性增长,不同的支付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产生不同的激励机制,引发不同的医疗行为,混合支付方式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控制作用。根据我国的现状,可以以“就诊人头”为核心,以“总额预算”为基础,融合按项目付费、定额付费、病种付费和人头付费等方式。引导医院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实现参与各方的共赢。限制医生通过提供过度的医疗服务项目来获益,满足患者多层次需求的目的。

2.1.2 形成对医生行为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改革对医生的补偿机制

只有在保证对医生的激励是符合其期望和效用值的条件下,才能真正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加强对医生行为的监督,建立动态医生薪酬体系,参考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方法客观地考虑医生提供医疗服务的效益、成果和效率。激励机制的改变,会对医生的医疗行为模型产生影响,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服务,解决现行制度下医生诱导需求的倾向。

2.1.3 加强对医生的监管,建立强制披露制度,遏制诱导需求行为

目前大部分国家(或地区)对医生的医疗行为有严格的监督体制。例如,在中国香港,医生的每一个处方都要有复印件,监督机构定期监督检查,一旦发现医生诱导需求,出现不必要的“大处方”,会受到与医疗事故同样的处罚。我国目前从整体上说对医生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没有形成针对性和约束力更强的措施来控制诱导需求。根据上文分析,医疗服务市场是一个严重信息不对称的市场,需方(患者)信息搜索的行为造成个人和社会成本的增加。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公开披露供方诱导需求的行为,会增加供方的精神成本,从而抑制供方诱导需求行为的产生。公开披露制度是遏制诱导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调节医疗服务市场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

2.2 充分考虑市场中参与各方的谈判实力,在市场中引入势均力敌的参与者来削弱医疗供方的势力,从而使市场结构更具竞争性

2.2.1 实行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的一体化

可以参考美国管理医疗(health maintenance origination,HMO)的模式。管理医疗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干预医疗行为,通过一系列控制手段来管理医疗服务,以达到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的目标。管理医疗的模式引入保险机构去约束医疗供方的行为,建立保险和医疗服务纵向一体化,降低疾病治疗的边际成本,提高需方的议价能力,降低医院在医疗服务市场的垄断力量。在市场竞争中引入竞争来为需方提供成本低、质量好的医疗服务,实现社会福利的改进。

2.2.2 对医疗行为进行行政干预

在各项制度和机制的运行层面上需要政府对医院和医生的实际行为过程实施监督和引导的行政干预。只有加强对医疗行为的监督和监管,加强对供方的成本核算,提供约束力更强的措施,才能有效地遏制诱导需求。

3 结语

总之,解决诱导需求的关键在于创造一种多方利益相容的激励制度结构。制度的安排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在这个制度下,医生、医院和患者的行为都不损害其他方的利益。政府需要从宏观布局,中观调控和微观行为来监管和控制医疗服务市场,纠正诱导需求的行为,达到三方和谐共赢。

参考文献

1 斯蒂格利茨. 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396-408.

2 陈永升. 医疗保险中医疗供方道德风险行为分析[J].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2,(4):35-37.

3 林皓. 医院市场特征的经济学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6,(4):51-55.

经济学的需求篇9

在现代管理理论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具有重要的地位。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行为始于需要,并由需要引发动机。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如果将这种因需要欲望而引起的行为原动力投向工作,它就会成为个体工作积极性的源泉。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归纳为5个层次, 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见下图。

马斯洛主张只有真正调动人的内部动机, 才能够发挥人的创造力和潜能,从激励的观点来看,需要层次理论对高校教师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西方经济学教学的纽带关系

在马斯洛看来,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强调人的需求由低层次不断过渡至高层次,当某一层次的需求被满足时,则会表现出相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热情高涨,富于创造力的冲劲。从而向更高的需求层次迈进,达到更高的层次要求。相反的,当人在某一需求层次无法满足或者满足的方式不正确时,则人的积极性受挫,无上进心,缺乏创造的精神。

在当前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由于“教师主导制”―― ―“学生接受性”占统治地位,由于教材内容多而课时有限,教师只能注重理论的讲授,没有时间联系实际和补充理论以外的信息。因此,需求层次理论的正确合理运用,对提高学生运动兴趣,激发求知欲有着积极的“助推剂”功能,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需求层次理论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和实践,也可以补充和完善需求层次理论。

三、需求理论指导下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创新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较强的科学,因此,被许多人认为是一门“沉闷的科学”。怎么才能让学生对枯燥、深奥的经济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学好它,教学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从我国各高校该课程的教学实际来看,学生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虽然有较大的爱好,但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难懂的尴尬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1.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人的最基本需求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对于在校学生来说, 生理需求基本能得到满足。在学业上, 对于他们来说, 安全需求主要来自于学科考试成绩的高低甚至是通过与否。由于西方经济学是专业基础课程,其考核方式一般都采用闭卷考试,侧重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实际运用经济学知识的能力。这样就使得大部分学生为了考试把主要精力也都放在了硬性记忆方面, 学生很容易对西方经济学产生乏味、枯燥、难学的印象,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和效果导致考试成绩下降, 使之产生在安全方面的需求。如受教育者能满足自身的安全需求那么社会需求乃至自我实现的需求都会基于安全需求的满足而接踵而来。因此西方经济学应改变目前单一的考核方式,除了进行必要的理论测试以外,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比如,鼓励学生讨论和撰写经济学小论文。在教学中运用分组讨论及小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还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考核。

2.马斯洛认为爱的需要是指个人对爱、情感和归属的需要。情感因素包括动机、态度、自尊、自信、焦虑、移情、自我形象等。情感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情感的作用若发挥得好, 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 释放学习潜力, 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和思想问题。在西方经济学学习中, 情绪这一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尤其不可忽视, 较之于消极的情绪状态, 学生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更容易接受教学指导,学习也会更积极。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的过程中, 应对班级中的群体及个体采用不同的激励模式,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结合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 在教学中应常用情感激励。通过情感激励, 学习者能够感受到受人尊重, 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从而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及学习热情。在今天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时,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加强教师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相互之间的沟通, 是情感激励的有效方式。

3.马斯洛认为,社会上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牢固的地位,希望得到别人的高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学案例的讨论,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尝试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 应当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与独特见解,鼓励与支持他们将自己的想法付之于实践,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4.马斯洛认为, 自我实现是个体需要发展的高峰, 它要求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和才能。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使学习者充分实现个人发展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需求。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教学人员应重视作为个体的学习者,接受学生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充分重视学习者的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而使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成为一个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经济学的需求篇10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类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特别是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基础必修课程,他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对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当代国际经济学的发展状况有所了解,并能结合实际中国际经济状况,对现实中的国际经济的具体事件进行分析与应用,为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对于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的理论素养和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设国际经济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国际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般规律,进一步理解国际经济现象,从而更好地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国际经济学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状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中国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贸活动变得日益频繁,对外开放度越来越高。企业需要大量的精通国际经济知识,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掌握贸易谈判知识和技巧的专业人才,而科研院所等研究单位对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各种分析工具,了解现实国际经济状况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不同的单位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不一样。总体而言,国际经济学专业学生需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1.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无论学生将来从事科研工作还是具体的外贸工作,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都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够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现象进行条分缕析,从而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表面的经济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深刻原因。这方面对于准备考硕、考博,有志于科研工作的学生而言尤其重要。

2.精确的外贸方面的专业知识。学生应该熟练掌握各种国际贸易术语,各种解决纠纷的国际法律等外贸方面的专业知识。国际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应该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公司开展国际贸易,发展国际市场,确定公司的国际化战略,选择公司产品的销售地区,定价策略等。这些工作都要求学生能够将基础理论知识和外贸方面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并灵活运用。

3.使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流利的英语是从事国际贸易行业的基础。所以国际经济专业的学生应该熟悉各种术语在英语中的表达方式,通晓如何用英语和外商谈判,如何用英语解决贸易纠纷等。另外,由于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中国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密切,所以掌握日语、俄语等小语种的人才也比较受欢迎。

4.团队合作及沟通能力。国际贸易的复杂程度较高,往往需要团队共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工作时能够迅速融入团队,善于与同事交流,共享信息,互相帮助,能够帮助团队提高运作能力。

5.数理分析技术。不管是将来准备到科研院所找工作,有志于科研的学生,还是将来准备从事外贸实践工作的学生,都应该掌握一定的数理分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数理分析技术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对一些经济现象看的更深,想的更远,从而有利于他们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6.论文写作能力。即使是不准备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也应该掌握一些论文写作的技巧,熟悉论文写作的规范,这有助于他们撰写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和会议纪要等文件。同时,这也是对他们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

7.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已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国际经济专业的学生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能够对计算机进行简单的维护、使用,能够熟练掌握一些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互联网的使用技巧,熟知一些数理分析软件的安装,使用和维护。这些能力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在工作中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提高工作能力。

8.实践与工作经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比较抽象。很多从事外贸实践工作的学生在刚毕业时往往难以很快地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当中。

从以上分析可知,社会对国际经济专业的学生要求很高,必须是具备上述各种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够适应社会需求,这为《国家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二、当前国际经济学专业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1.仅注重基础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实践能力的锻炼。重理论、轻实践是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大部分学校都侧重于对绝对优势理论,相对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等经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及购买力评价、IS-LM-BP模型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经典国际金融理论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清晰的理论知识。但是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与《国际贸易实务》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相结合,也不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经济现象的能力,造成学生在学习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其结果是学生仅仅是机械地掌握了这些理论知识,但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现象时,无法作出正确判断,从而错失机会甚至造成贸易方面的损失。

2.仅注重本课程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训。虽然国际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时需要外语交流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多种技能,但是大多数学校在本课程的教学上都仅仅进行本课程知识的教学,忽视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学生难以仅仅通过英文课的学习掌握本专业的专有词汇,常见的外文表达方式与表达习惯等。

3.所用教材老化,难以反映国际经济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目前常见的《国际经济学》的教材主要有五种,分别由佟家栋,高乐咏(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李坤望,张伯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华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袁志刚,宋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和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等人编写,但是这些教材出版的时间较早,难以反映最新的国际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例如保罗・克鲁格曼提出并因此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区位理论就没有被所有的教材收录,而此理论全面整合此前全异的国际贸易与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深刻揭示了自由贸易与全球化的影响和全世界范围城市化背后的驱动力等问题,是国际经济学的最新成果。

4.教学模式僵化,使得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还存在教学模式僵化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教学方法单调,讲授手段不灵活,虽然大部分学校采用了PPT等先进的教学工具,但基本上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记笔记,考试前突击背诵的形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以教师讲述为主,讨论和实践环节的学习较少,学生缺乏思考,考试方法与内容比较传统,使得学生普遍觉得本门课程术语和定理较多,内容枯燥,难学,难应用。这种教学情况必然造成学生“平时学没兴趣,考试前靠突击,考试后全忘记”的结果,无法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和创新能力。

三、对《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1.注重案例分析,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开展情景模拟教学,注重案例分析。在教学时可以进行若干国际经济方面的情景假设,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案例分析,作出经济决策,然后全班同学进行讨论,教师最后进行点评。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用权威教材,并随时补充国际经济领域的新成果。虽然《国际经济学》本科阶段的教学目的是使得学生掌握国际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般规律,能够进一步理解国际经济现象,但是在教学中补充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他们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加深他们对基础理论的理解。

3.在有条件的班级开展双语教学。使用英语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听力,还能够通过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或者回答问题而提高英语交流技巧,而且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但是这种教学方式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只能够在英语水平较高的班级开展。

4.注重开展课堂讨论,开展小论文教学的方式。可以布置学生写一些和本课程相关的小论文,然后再课堂讨论。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理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必定要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手段查询资料,这对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是一种锻炼。但是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时间,因此不能经常采用,建议一学期不超过两次。

5.注意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化工具在教学、课后辅导和考核中的作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化工具已经普及,给使用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能够也应该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不仅在课堂教学时应该采用PPT、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教学工具,还应该在课后辅导、答疑、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时采用,甚至可以采用电子化的考试方式。教师的讲义等学习资料也可以制作成电子格式,方便学生的传阅与学习。这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是一种锻炼。

四、结束语

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使得社会对国际经济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必须考虑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转变教学思想、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宗旨,并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择更加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邢淑清.经济管理基础课程改革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7).

经济学的需求篇11

Key words: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institutional change;demand;inspiration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0-0263-02

1 制度变迁需求理论概述

1.1 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 在制度经济学的视界里,制度被认为是人们在交易活动中形成的规则,其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经济关系、进行交易活动的某种特定方式。制度变迁则是指创新主体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制度重新安排或制度结构的重新调整。它是一种社会效益更高的制度对低效制度的替代过程,旨在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要,最小限度地限制人的需要。

1.2 制度变迁需求理论 制度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其需求曲线也具备公共产品的特征。仿照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我们简单地绘制出制度的需求曲线,见图1。

假定社会中只有A、B两人,他们是某制度的需求者。其中,A对制度的需求曲线为DA,B对制度的需求曲线为DB。由于公共产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因而每一位消费者的消费量都与总消费量相等。这和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线相同。因此,社会对制度的需求,也完全符合一般商品的需求法则。

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变迁的需求分析

对于制度变迁的需求,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有: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技术进步、其他制度安排的变迁、市场规模、偏好的变化和偶然事件等。我们就从这六个方面入手,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变迁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1 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 舒尔茨认为,“当经济发展达到需要越来越多的高技术阶段,会对需要通过培训而获得的高技术的需要包括高等教育,会相对于低技术的和再生的非人力资本形成的需要增加。……随着人类生活档次的提高,人作为生产的一个要素,在获取工作方面需要更大的平等,尤其是对那些高技术的工作。”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生活质量和自身素质的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者逐渐认识到终身学习的紧迫和必要。这样,公民对职业教育这样的公共产品有了更高的需求。我国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的高等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2.2 技术的进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近些年来科技进步和经济的飞跃发展,中国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含量大幅度增加,市场对劳动力整体的技术与职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

2.3 市场规模 戴维·菲尼指出:市场规模一扩大,固定成本即可以通过很多的交易收回。这样,固定成本就成为制度安排创新的一个较小的障碍了。②简言之,就是有效的制度会由于其发挥作用的广度较大,而使其效用成倍增加。

截止2012年,我国经教育部审批备案的高职高专院校达1288所。面对这样的院校规模,好的教育制度势必能够引导高职院校更有效地发挥服务经济社会的职能。

2.4 其他制度安排的变迁 林毅夫指出:由于某个制度结构中制度安排的实施是彼此依存的。因此,某个特定制度安排的变迁,可能引起对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需求。③一种新的制度安排的出现往往会拉动相关的制度安排发生变迁。

我国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产业政策和专项规划,不断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等必须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好地培养适应现实生产力要求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2.5 偏好的转变 偏好的变化在这里指的是某一集团的共同爱好、价值观念等的变化。偏好影响制度变迁需求本质上是由于它改变了人们的效用函数,从而改变了人们的成本-效用比较链条。

重仕途轻工匠、重书本轻实践,这种封建意识至今还影响着我国育人、识人、用人制度。现如今,在这一错误价值观的影响下,我国的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为此我国教育部提出,要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实行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对做出特殊贡献的技能型人才给予重奖并授予荣誉称号。

2.6 偶然事件 事件往往是在必然性的决定和偶然性的推动下发生的。偶然事件的特点是突然性和不确定性。偶然事件的突发,往往对发掘制度漏洞、完善制度体系却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偶然因素也是影响制度变迁动力的重要因素。

近几年,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中,出现了本科生到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回炉”学技术的现象。“回炉”热,一方面表明一些高校课程设置脱离实际,教学程式化,学科创新远远落后于硬件扩张,学生实践能力普遍较弱,知识结构与实际需求脱节;从另一方面也表明一些职业教育学校、特色专业,开始显现出产学结合,工学结合,学有专攻,技有所长的特点。

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变迁需求分析的启示

3.1 努力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办学机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市场方兴未艾。未来20年,我国经济腾飞,将对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给予有力的支撑和产生巨大的需求;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带来农村人口的转移和教育的巨大市场;知识经济的兴起,更加促进教育与培训的发展。对职业教育来说,毕业生就业已经完全市场化,在经费筹措、师资流动等方面已逐步形成市场运行机制。基于此,高职教育若还沿用传统的治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必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境地。职业教育要持续健康发展,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改革办学机制,以适应新时期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基本需求。

3.2 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有机协调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经济发展所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变动,将影响职业教育横向门类专业结构以及课程结构的变动;随经济发展进程而不断变更的劳动力层次结构,又对职业教育纵向的程度结构和人才规格的要求产生重大影响。要应对这一挑战,未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务必致力于构建“专业系统”围绕“产业系统”转、专业对接产业的开放职业教育体系。同时,职业教育应该根据随着科技发展进程而不断变动的职业结构来设置所学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在高新技术指引下,在专业设置方面,从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发展现状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入手,结合地区产业、企业特点设置专业门类;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确定培养人才规格、内涵和功能,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有机协调。

3.3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走内涵与外延并举的效益型扩张道路 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的外延不断扩张,包括投资额的增加、校园面积的扩大、教学设施和学生人数的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校办学实力的增强,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然而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在规模与质量上呈现一种张力性矛盾:一方面,一些区域的职业教育投入水平跟不上规模扩张的需要;另一方面,大多区域职业教育所产生的人才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出的标准和要求。

外延的扩张和规模发展必须与教育资源相匹配,要与发展中的各种相关因素相协调。如,管理和经济上的承受能力、教育质量的成熟度等。基于此,正确处理外延扩张与内涵建设的关系是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3.4 消除偏见,引导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 我们推出了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举措。但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学费上没有优势;在录取上,被列入第四批次或者第五批次录取;在就业上,一些高职学生无法拿到相应的学历证书,就被简单地推向激烈的就业市场……长此以往,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感觉自己接受的是“二流的教育”。

要改变“被歧视”的现状,需要拿出更大的气力,从教育政策、管理模式、就业模式等方面入手,注意引导舆论,建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氛围,缩小职业间的差距,提高劳动者和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从而改变社会对“蓝领”人才根深蒂固的偏见。

3.5 正确看待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偶然事件的机遇与风险 制度的变迁不能靠偶然事件,但是制度执行过程中,偶然事件却考验着制度的合理性和应变性。正确分析对待偶然事件中的必然因素。

偶然事件本身孕育着能够推动教育进程发展的有利条件,要求我们把偶然事件作为一种机遇,通过偶然事件弥补原有制度中的缺陷。同时,在有序、固定的教育进程中,偶然事件总是悄然而至,但并非所有的偶然事件都能产生积极效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前期教育制度所取得的成绩毁于一旦。这就要求制度安排和推行者能够正确看待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偶然事件,做好风险防范的预案。

注释:

①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载于《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55-259页.

②戴维·菲尼.《制度安排的需要与供给》,载于《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42.

③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载于《财产权力和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88页.

参考文献:

[1]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经济学的需求篇12

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属贵州省下辖自治州,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的结合部,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发展时期,为了进一步促进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在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加快推进全州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切实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是黔西南州仅有的一所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研究大学生的就业影响因素可以为地方高等学校的本科生的培养和市场导向的就业决策提供参考,从而缓解地方经济发展缺乏大量的人才资源,而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矛盾。

一、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状况

《黔西南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至2020年,人才资源总量将从现今的19.7万人增加到26.7万人,人才需求涉及教育、经济管理、电力、煤炭、化工、旅游、医药等领域的近30个二级学科,60多个相关专业。据黔西南州人事人才网上公布的近三年岗位需求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公务员招考岗位为490个、事业单位编制招考岗位835个、企业招聘岗位2200余个、“特岗教师”计划招考岗位1700个;2014年公务员招考岗位为516个、事业单位编制招考岗位789个、企业招聘岗位2800余个、“特岗教师”计划招考岗位910个;2015年公务员招考岗位为476个、事业单位编制招考岗位762个、企业招聘岗位3000余个、“特岗教师”计划招考岗位1042个,其中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岗位有215种、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岗位48种。

二、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与就业情况对比分析

以黔西南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为例,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3―2015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与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就业统计数据来源于院学生科,数据真实可靠)。就业意向的调查针对2013―2015届的数学专业本科生共257人,通过问卷星设置问卷进行调查,回收有效电子问卷247份,有效率为96%。利用SPSS软件统计出近三届毕业生中有40%的学生的理想职业为教师,实际从事教师行业的平均比例为82.70%;有25.58%的学生意向考公务员或其他事业编制单位,实际考上公务员或其他事业编制岗位的平均比例为8%;有18%的学生希望进入企业从事数据分析等相关工作,实际进入企业的平均比例5%为;有8.42%的学生意向自主创业,实际自主创业学生的平均比例为4.30%;有8%的学生意向考研继续深造,实际考上研究生学生的平均比例3%。从表1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虽然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近三届的平均就业率较高为96.19%,但就业岗位单一,集中在“特岗教师”上,当特岗教师需求逐步趋于饱和时,学生的就业将会面临极大困难,且从学生的就业意向及就业实际情况的对比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就业意向与实际就业情况差距较大。因此,研究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因素、学校层面因素、个人综合素质等各方面因素,可以为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方面提供参考作用,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符合。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Logistic统计回归模型

(一)调查统计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对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2013―2015届毕业生跟踪调查表(毕业生填写)、毕业生评价调查表(用人单位填写)共196份中影响就业的因素做SPSS统计分析,数据来源于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包含党政机关、中小学教育实习基地、其他事业单位及企业等110余所单位。并面向在校大学生、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领导及老师、高校辅导员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49份,统计出的就业影响因素有70多种,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家庭背景、就业预期岗位、社会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环境能力、自我提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性格特征、在校期间获奖情况、计算机操作能力等,然后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进行归类并参考知网收录文献中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出现的频次从高到低排序统计筛选归纳出8种:性别、家庭背景、就业政策学习、知识与技能、团结协作能力、社会实践训练、生源地、就业意向岗位。

(二)采用Logistic统计回归分析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采用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方法研究以上8类因素对就业的影响程度,就业与否(考虑就业相关度)作为因变量,取值为 0或 l,已经就业(考虑就业相关度)的概率为P,未就业的概率为l-P,以上8类因素为模型的自变量:性别(X1)、家庭背景(X2)、就业政策学习(X3)、知识与技能(X4)、团结协作能力(X5)、社会实践训练(X6)、生源地(X7)、就业意向岗位(X8)。构建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a为常数项,b1,…,b8为回归系数。

利用SPSS软件进行逐步迭代来选择自变量(即模型需要首先把所有自变量输入模型),然后分别按照0.05移进概率和0.1的移进概率来判断自变量是否移进模型和移出模型,经过4次迭代, 如表2中数据所示,在给定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条件下,把显著性值高于0.05的变量剔除,最终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变量为X3,X4,X5, X6, X8得到回归模型为: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影响显著性强的5种因素为:就业政策学习、知识与技能、团结协作能力、社会实践训练、就业意向岗位。

四、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相关建议

通过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分析可知,个人因素、高校的培养、用人单位的标准、国家的就业政策都对毕业生的就业影响很大,大学生就业是个社会性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和配合才能达到最优化。

(一)学生个人方面

大学生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及就业竞争能力。首先,在就业前做好人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调整好就业观念,常关注就业形势、就业信息,加强入职前所需的就业能力,锤炼自身的竞争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其次,在面对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大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自己心理承受能力。再次,毕业生必须适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当期望值盲目过高的时候,容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失去许多良好的机会。端正自身的就业的期望,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就业观。

(二)高校培养层面

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把握人才市场的需求,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相关就业政策宣传,引导大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地方高校的学生大多来自本省的农村家庭,受到环境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只有进入党政机关和国家机构工作才是正当职业,这样的观念导致很多学生宁愿待业,准备下次公务员考试也不愿进入企业单位或自主创业。现今大众“创业潮”契合政府的经济转型的“创新潮”,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可以申请2至5万元的小额贷款,到县级以下基层单位去开办创新创业项目,即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应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因此,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

(三)政府宏观环境方面

政府作为市场调控、市场规制、社会保障、指导服务和权利维护等政策的主导者,应及时根据时事的现状调整就业制度,针对大学生的就业也要及时做调查和分析并倾听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市场人才消费的需求,对于高校的招生和培养进行合理指导,让毕业生能够学有所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徐幼文.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动态对接的策略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3(9):50-53.

[2]张清芳.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Logit模型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75-180.

[3]马丽贞,石瑾.地方师范院校数学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以唐山师范学院为例[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2):113-115.

[4]曾峥,简国民,李善佳.地方高校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数学教育报,2012(5):61-63.

作者简介:王美娜(1983-),女,贵州安龙人,布依族,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数学建模。

郑 兰,兴义民族师范学院2012级应用数学本科学生。

经济学的需求篇13

一、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的现状

2012年,山东省共有中等职业学校近600所,本次调研随机抽取其中68所,包括了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职教中心)等多种类型。本省大部分职业学校在进行专业设置的过程中,为了扩大覆盖面、争取生源都在追逐热点,尽可能多设置专业,忽视了专业设置的原则和内涵,视专业设置同儿戏,在不具备任何条件的情况下随意设置专业,所设专业根本无法承载培养专业人才的功能,毕业的学生两手空空,没有任何专长,严重影响了本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声誉,甚至引起社会对同类学校相同专业的质疑,把原本发展空间广阔,前景可观的优秀专业推向被大家抛弃的边缘。

(一)专业设置的恶性竞争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总会有不同的职业岗位被人们推崇和追逐,因而造成了不同的专业热点,并且在不同的区域,大家的认识不相一致,南方发达地区与西北的差异就很大,现阶段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呈现出财经类学校热,而西北财经类学校的专业往往不被人们认可。近年来某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的拉动及卫生服务领域的扩展,呈现出的是石油化工类专业和卫生服务类专业倍受欢迎。由于这些原因的影响,许多职业学校纷纷放弃了自己若干年的历史积淀和办学特点,在专业设置上你追我赶,忙于设立专业而忽视了建设,带来的后果肯定是恶性竞争,不利于一个优秀专业的成长和发展。

(二)专业设置的重复

其实就是专业设置的恶性竞争带来的结果,在同一地区一个专业被多个同类职业学校重复设置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当然专业的重复设置利于学校之间的竞争,提高教育质量,但试想一下,在一个地区有若干个职业学校办同一专业,会出现什么局面?以职业学校的工程造价专业为例,在山东至少有十几所学校在办,而山东选择工程造价专业的生源又有多少呢?结果是大家同时办了很多相近的专业,每个专业的学生人数都严重不足,我们在专业教学及专业建设中精力分散,顾此失彼,疲于应付,每个专业都不能办好,很难办成精品专业。

(三)在不具备条件的基础上设置专业

调查发现某些职业学校,校园面积不足三十亩,观其基础设施不过三栋五层楼房,问其师资说有几十号人,可是看其专业不禁哑然失色,专业设置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达十几个之多,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十多个专业不知道靠什么来支撑?能给学生教会专业技能吗?有些地方职教中心有漂亮的校舍,政府投入资金购进大批先进的实训设施,但为数不多的教师都是从中学调入,经过短期培训成为众多专业的核心教师,自己本身的专业能力就不强,实训设备不能精通使用,如何教化学生。这一点已经在全省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上得到充分的证明,大部分地方职教中心培养的学生基本不具备专业技能。

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建议

1.专业设置要立足当地,面向全国。

专业设置首先要考虑如何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应在充分调查本地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演变状况、社会职业分布和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情况和职业与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经济的发展趋向和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规律。根据学校自身的层次、特点、条件,做好专业设置规划,并适度超前确立专业方向,力求使培养的人才“学有所用,适销对路”。比如有些地区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可以考虑在物流、电子商务等方向设置专业,有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导游、酒店管理等专业的发展。

2.专业设置要紧贴市场需求,以经济发展为坐标,以职业分析为导向。专业设置应考虑经济发达地区技术密集型企业和高科技行业的发展方向。大力推行校企合作、订单教育,以企业的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形成学生入学即等于就业的教育方向。

3.专业设置要突出自身特色。中职学校各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和办学特色。因此,增设专业应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开发与本校已有专业基础相近又有前途的专业,特别是目前其他中职学校没有而社会又急需的专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应充分利用中职学校现有的场地、设备、师资基础,根据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力创特色,形成局部优势和“名牌”效应。

总的来说,在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过程中,以经济发展为坐标,以职业分析为导向,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动态,遵循“经济发展需要什么人才,就开设什么专业”的原则,为经济建设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实用型人才。必须把握全局、认准形势,给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提供合理、科学的理论依据,让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专业人才的培养紧扣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决策服务,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同时考虑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需求状况,形成合理的专业格局。

参考文献

[1]刘德思.职业教育的模式选择――资源交换的观点.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