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实用13篇

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篇1

二、着力推进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社会治理的核心内容。政府在社会治理中负主责,政府带头依法行政,是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首要前提,新时代重点是推进政府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程序化。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设置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推进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能,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真正实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依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按照“政事分离、政社分离、责权利相配套”的要求,把政府不能做、做不了、做不好的专业性较强的事务让渡给社会和市场,推进政府职能向服务、指导、协调、监督方向转变。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社会参与到行政监督中来,形成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功能互补的立体监督网络。

三、着力完善调处机制。

法治是平衡社会利益、弥合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最有效的方式,把法治导入矛盾纠纷调处,着力完善调处机制,是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重要环节。把法治作为调解制度建设的核心,着力健全完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机制,探索推进分级调解,提升纠纷调解的法治化专业化水平;积极推进司法确认,提升调解协议法律效力,用法治的方式定纷止争,保障群众合理合法诉求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来办,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积极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形成功能互补、程序衔接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凝聚调处合力,满足纠纷解决方式的多元需求。

四、着力做强法律服务。

解决法律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补齐发展和供给短板,是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重要任务。持续加大政府法律服务供给,加快建成以实体、热线和网络三大平台为主体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要;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提高援助质量,向群众提供及时充足、普惠均等、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努力使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加强法律服务市场供给,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业,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推动在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普遍设立公职律师,在企业设立公司律师,为社会提供多层次、可选择、市场化的法律服务。

五、着力夯实基层治理。

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篇2

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从此,城乡社区建设进入统筹推进、协调发展的新境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城乡社区治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对城乡社区发展趋势把握不准,对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措施不力;社区运行机制和服务功能不完善,投入机制有缺陷;社区居民与社区成员单位参与意识薄弱,社区自治功能淡化;社区内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相对软弱涣散;城乡社区工作水平差距较大,区域之间不平街;社区工作者队伍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迫切需要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乎。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点、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站在新的起点上,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认清发展大势,推进科学发展,努力实现发展新跨越。在这种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对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为重要。

在新形势下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要围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谋划、统筹城乡,着力提升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社会管理、共驻共建、社区党建水平,打造高素质的社区干部队伍,培育民/可组织,实现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治理方式的民主化。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的主要路径有:

第一,实行居站分设,完善社区治理机制,设立社区工作站,形成社区合作治理的局面,是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的重要条件。为了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的新形势,加强党委和政府对社区工作的领导,完善基层管理体制,可以在城乡社区实行居站分设,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社区工作站,为居民提供由政府埋单的公共服务和居民埋单的个性化服务。在分设模式、下属模式、条模式和专干模式中,下属模式比较好地体现了立法精神,可重点推广。社区工作站应实行“一站式服务、一体化管理”,做到统一招聘,统一身份,统一员额,统一待遇,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工作站站长可由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主任兼任,工作人员来自社会招聘或吸收现有有关部门的协管人员,费用根据项目由政府打捆包干。要通过社区工作站建设实现行政、福利、社会化服务三位一体。社区治理机制的完善空间存在于社区内部事务的社会性治理之中,政府要从传统的行政控制者、资源汲取者向社区治理者、公共物品和资源的提供者转变,真正进行推动社区发展的行政性治理,培育社区自治力量,开辟社区自治空间,加强制度、政策和资源供给,推动社区合作治理的形成与完善。

第二,健全三项制度,提升社区自治水平。搞好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提升城乡治理水平的基本路径。为了建立社区民主治理的长效机制,要针对社区居委会体制改革后的实际,健全三项制度,即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民主决策重在推行社区重大事项居民听证制、社区重大事项决定票决制;民主管理重在推行党务、居(村)务公开制,居(村)民说事议事制,民情反馈制;民主监督重在建立居务、村务监督制(通过居民监督委员会或村民监督委员会进行),推行社区“两委”成员向居民和党员代表述职并接受评议制度。要合理划分基层政府与居民自治组织的事权,明确政府委托事务和社区自治事务的边界,真正实现政府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要不断拓展基层群众自治事项,探索完善民评政、民评官等民主监督的形式和程序,推动居民自治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第三,培育社会组织,增强社区自治功能。社会组织的发育和发挥作用,是提升城乡治理水平的希望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培育农村服务、公益性、互社会组织,完善社会自治功能。”培育社会组织,增强社区自治功能,一是改善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党委和政府要把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真正提到日程上来,纳入规划,并在具体工作中督促落实,做到管理和培育两手都要硬。要科学定位社会组织功能作用,真正实现社会管理职能社会化。要推进政事公开,逐步理清政府、市场、社会的边界,为社会组织发挥应有作用提供空间和舞台。二是完善社会组织结构和布局。要从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求和社会发展客观需要出发,积极促进以志愿服务、慈善公益、老龄工作等为主要内容的联合性、专业性社团组织发展;积极发展符合产业发展方向、适应市场化进程的行业性社会组织;鼓励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公益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和农村专业性经济组织。要在现有社区群众性组织基础上,重点培育若干专门性的社区民间组织,以各种组织为载体,发动和组织居民群众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社区活动。三是推动社会组织发展步人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要从法律层次规范社会组织的性质、地位、职能、权利和义务、设立条件、审批程序、运行机制等;要制定社会组织行为规则,使社会组织和服务对象的维权工作真正的有法可依,有效解决社会组织管理法规可操作性差的问题;要对现有的社会组织管理法规规章进行清理,解决社会组织管理法规不完善、不系统、相互冲突的问题。社会组织必须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制度体系,形成自律机制。

第四,建立服务标准,提升社区服务质效。社区服务标准化是社区治理水乎提升的重要标志。我们要依据社区的需求来确定服务项目,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社区服务体系,体现“大服务”的理念,形

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篇3

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理论简析

对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从不同视角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论结论与基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作为一种警务工作系统,是整合警务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效形式,是一种治安性防控体系。此外,还有学者认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一种社会治理体系,是一种高效科学的管理机制。基于此,通过理论总结,不管如何界定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都含有一些必然要素,就是构建相应的治理体系,通过整合社会治理要素,实现社会治安防控目标,其价值与意义就在于保障社会的平稳、安全运转。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过程中,公安机关是主体力量,发挥着支柱性的核心作用,在整合资源,优化管理体系过程中,具有主导性作用,是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核心与关键。

二、社会治安防控w系的定位

在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过程中,如何有效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行定位,是体系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从理论视角来看,很多理论学者认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公安警务工作的一种特殊模式。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实践工作中,也是主要依托公务警务力量,当时公安警务包揽体系建设工作的方式并不可取。从目标本质来看,公安警务的主要工作在于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由于公安警务工作力量有限,要想通过公安打击犯罪的方式维护社会治安,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并不十分现实,同时存在很多局限性。基于此,要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一个社会性的系统性工程,不断整合相关资源,提升社会治理的综合手段,通过社区、团体等多种平台,不断优化管理内容和管理体系,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水平的有效提升。在党的十召开后,越来越强调社会综合治理水平,提升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与科学化程度,基于此,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并不应当局限于公安警务工作当中,而是要构建管理系统,通过扁平化、矩阵式的管理方式,构建综合管理体系,实现社会资源与力量的有效调动与整合,进一步优化整个工作体系。

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构成要素

(一)防控力量

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体系中,防控力量是基础性要素,是开展体系建设的根本保障。在防控力量组成当中,政府公权力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公安警务、军队、国家安全机关及司法机关等,这是开展体系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治安强化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政府公权力制约的方式,可以有效实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目标,为该体系提供制度性的保障,增强社会管理目标与手段的可预期化,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二)防控目标

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防控目标是重要的要素。从体系建设长远规划来看,明确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目标,对于优化工作体系,明确工作职责,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明确防控目标,也可以最大程度吸引社会力量,让多种社会治理力量融入体系当中,实现综合化、立体式的管理目标,推动社会管理与治安水平的不断提升。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践中,要将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作为最基本的工作目标,让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真正服务社会百姓,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运行。

四、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有效路径

(一)探索多元体系建设路径

在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过程中,要实现立体化管理目标,必须整合多种社会力量与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积极性。我国社会复杂,人口众多,单纯通过公安警务开展治安防控工作,一般都体现为事后处理,无法实现预先消除安全隐患。基于此,通过开展社会建设,引入社会治理力量,提升管理的综合型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践中,要推进矩阵式和扁平式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治安防控中的作用,实现全社会治理模式。通过社会诚信建设与历史记录等模式,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层级,强化思想理念引导,实现综合性建设目标。

(二)利用现代社会治安管理手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开始与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深度融合。在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过程当中,要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从治安管理实践来看,大数据思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大数据处理,可以及时发现并排查治安管理安全隐患。此外,随着社会监控体系的不断完善,也提升了治安管理的综合水平,通过“天眼系统”建设,可以提升违法犯罪被发现并查处的几率,提升违法犯罪成本,进而实现社会治安保障的目标。

结语: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是开展社会与经济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对于保障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同样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创新管理理念,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实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综合化和立体化管理,进而实现社会治理目标。

参考文献:

[1]杨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之基本内涵、运行模式和功能界定[J].学海,2012(3):134-139.

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篇4

一、行政法提升社会管理能力的内涵分析

需知,行政法提升社会管理能力,指的就是借助行政法体系和行政法治,对相关主体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和参与社会管理过程的相关认知水平、处置能力的创新与改造。

第一,行政法提升社会管理主体能力。社会管理是一类泛指概念,社会管理自身可被视为一个名词或是一个统称。在此称谓下涵盖了社会管理中的若干构成要素,以管理主体、管理范围、管理方式方法等最具代表性。从总体上看,社会管理能力实则映射出的是社会管理效果,但社会管理能力提升不可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社会管理能力提升是具体的。此类具体性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管理主体能力的提升层面。从社会管理公权力角度加以分析,社会管理主体是国家权力机构,主要是具备行政权的行政机关或是国家机关以外且具有行政处置权限的行政主体。诚然,广义所言的行政主体也可能包括了国家机关以外的其他社会主体。至于这些主体究竟框定在哪种范围内就要另当别论了。换言之,行政法对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实际上就是相关国家机关,特别是行政管理机关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行政法治的执行主体即为行政系统以及其行政主体,若以行政法提升主体管理能力,那么就要受限于行政系统。

第二,行政法和社会管理之间的融合。国内法学领域和事务部门等就社会管理展开了激烈讨论,在现有情况下,存在一個普遍的认识窘境,就是对社会管理去进行绝对意义的理解。绝对理解意为多论者将社会机制运行所有要素统统以社会管理概念来解释,更有甚者,认为社会管理凌驾在法治之上。假设具体到社会管理和行政法关系层面,此类倾向显然未能赋予社会管理真正的行政法治价值,也未能将行政法治视为执行社会管理的基本导向因素,社会管理到底哪些方面要使用法律来框定还有待考究。但通过从社会管理公权力角度审视,社会管理主体仍旧是国家权力机关。

二、行政法在提升社会管理能力方面的作用分析

(一)促进社会能力正当化

行政法可以让社会管理能力获取正当提升。社会管理行为主体的工作能力提升以及行政权威树立,并非是强化社会管理能力的正确渠道,提升此类能力难以从根本上维持正常社会秩序。若想提升社会管理能力,一定要基于正规化价值判断体系,针对社会管理正当与否、理性与否展开综合分析与判定。行政法对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准确性层面,行政法会对社会管理行为主体予以法治意识规范,行政法的震慑力让社会管理行为主体价值判断日渐合理化和正当化,之后在此基础上维系社会管理能力正当性,也保障社会管理行为的准确性。

(二)提升社会管理能力

提升社会管理能力的重要一点就是,社会管理能力要在社会安定和谐中彰显出优秀价值。就目前状况来看,现在国内社会管理水平整体上还有许多待完善之处。因此社会管理能力提升,务必要按照国内社会管理实情去针对性、合理性操作。行政法助力社会管理能力提升,行政法是我国法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系统性特点和稳定性特点双向突出,让社会管理行为主体可以在法治框架内进行社会管理活动开展,由此去强化社会管理法治化成效,实现系统化、常态化的社会管理事务运作。

(三)赋予社会管理能力长效性

社会管理是一类普遍的社会现象,对社会进行管理离不开法治的支撑。依法行政是法治国家得以良好建构的基础,依法行政内涵在国内各界中均以社会管理形式加以体现。依法行政本质便为长效机制,因此社会管理在当前社会各界中的实践行为,理当具备长效属性。稳定且正规的长效机制是社会管理的主要特征之一,与此同时,也是社会管理未来的能力发展朝向。以行政手段去提升社会管理能力不是一种理智思维,唯有以行政法去提升社会管理能力方可让管理能力不仅显效,并且长效。国家管理的终极目标为长治久安,实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管理基本内容和基本目标也是如此,期间要以长效性社会管理能力予以深度落实。

三、行政法提升对社会管理能力的相关挑战分析

(一)社会管理问题和政治机制问题有别

社会管理涵盖了社会学内容和行政学内容等,社会管理内涵包罗万象,其应用范围尤为宽广,因此在内涵上,社会管理内涵大于行政学内涵。尽管说行政学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具有不可替代性特点,但却不能代表“行政学内容=社会管理内容”,二者不能混淆。中国是法治国家,基于此类现实背景下,行政法的社会管理能力有目共睹,不仅如此,政府对所有社会管理工作实现了全覆盖,这些都是社会管理和政治机制之间的相互联系,但期间要明确的就是,社会管理问题不能和政府政治机制问题划等号。

(二)社会管理认知和法治认知之间的不同

很多法学界专家和学者都主张社会治理要完全独立,不能和法治相融。很显然,这类观点有很大片面性,没有了解到社会管理制度构建和行政法之间是紧密关联的,制度执行务必要有行政法支持。还有就是社会管理是国家法治制度中的一项任务职能,因此国家法治制度是社会管理制度的基础,社会管理开展必然和法治密不可分。法治管理本质即为法治实践,所以社会管理要和法治相融,反之就会变得毫无价值。

(三)社会管理和行政执法衔接不畅

通过数次调查和分析不难发现,行政法治发展和社會结构的发展难以同步完成,社会发展要快于法律体系发展,这是由于法律体系优化和完善时要分析多方要素,法律体系发展要以社会发展为基础,与此同时,期间还会涉及到一系列的复杂现实情况。行政法当前仍处在完善时期,社会管理制度尚未全面明确,继而造成行政执法和社会管理工作衔接不畅。

(四)社会主体法治意识弱化

在国内,尚未有官方文件出台去界定社会管理主体范围,这就让此类问题变得十分宽泛,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管理主体便是所有履行国家管理职能的部门或者个人。但是大部分社会管理主体都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法治资格。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社会结构不断变化,复杂的社会结构让社会管理中各个领域的管理工作也变得愈加复杂,社会需要国家行政机关参与社会管理。行政机构参与社会管理实践,各自履行本体职责,继而促成了社会管理秩序化格局和法治化格局。因为国家行政机构的社会管理行为是基于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出的,所以就赋予了社会管理合法性特质。与之相反,部分社会主体并不具备这样的法治资格,首先是这些主体的社会管理行为的出发点并非是为了满足国家法治所需,其目的也与国家政策没有一点关系,所以这样的社会主体自然不具备社会管理的法治资格。

四、以行政法提升社会管理能力的可行性分析

当前时代,广大社会民众对公平度、公开度的要求日渐严格,基于此背景下,社会管理备受各界广泛关注,怎样切实提升国家社会管理水平、强化社会治理能力,已然成为了全国上下热议话题。如何有效提升社会管理能力,成为了社会管理学专家和学者亟待处理的问题,主要观点就是通过提升社会管理约束力和透明度,解放社会管理科学和解放社会管理主体工作绩效,然后去提升社会整体的管理能力。在诸多看法和观点中,以行政法的优化和健全去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得到了诸多专家和学者的一致赞同。当前社会是法治化社会,社会管理法治化是必然走向,在此基础上强化行政法之功用,使其助力社会管理能力大幅度提升。

社会管理属于一类综合性学科,社会管理学科涵盖了社会学内容和法学内容以及管理学内容等。社会管理概念以及它的表现形式,体现在有效的社会管理和科学的社会管理上,以执行手段和实施方式等对社会管理内涵以及范畴等加以确定。应该了解到,当前时期我国还处在社会转型阶段,政府是社会管理主体,此时务必要向服务型政府方向转型。本世纪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和《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相继出台,分别指出:应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并且优化既有管理模式,推动电子政务发展,提升行政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投入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奉公的行政管理机制;要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切实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向到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中来。这些方针条例无一不体现了政府转型的必要性,以及政府转型要由法律法规制度来做支撑,政府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点就是变“人治”为“法治”。法治时代下,社会管理主体一定要最大限度上借助法律手段对社会管理履行方式、落实效果等进行全面指导与权衡。需要注意的是,社会管理的主体为国家机器,相关机关单位借助行政法开展管理工作,行政法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制度化的提升了行政机关的管理工作水平,同时也对国家机关主体管理能力、管理方式加以明确。行政法管理,让社会管理在法律范畴内正常运作,一改往日国家工作人员的“社会管理>法律”固化思维,纠正其言行,使其认真看待行政法对于社会治理工作的作用。

五、行政法对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渠道分析

(一)以行政法去界定社会管理内涵

世界范围内关于社会管理问题的研究非常多,社会管理理论早已深入人心,历经多年发展之后,几乎没有人对其提出质疑。但从实际角度进行分析,社会各界对社会管理没有进行系统化研究和分析,像是社会管理由哪些部分组成,至今都没有盖棺定论。不仅仅是我国,其他国家对社会管理理论也没有进行深入探讨。从当今现状来分析,社会管理学未能形成一类独立学科,只是夹杂在不同学科和领域中,这便会严重阻碍社会管理学的发展。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很多专家和学者普遍认为社会管理学不必自成一派。这虽然对社会管理理论分析有所帮助,但却不利于实践研究,社会管理界定不明,后续发展必定举步维艰。具体实践环节,国家为了促进社会管理,将一切社会治理方式统统纳入到了社会管理中,但期间由于社会管理内涵要素、方式要素等都未确定,所以这也不是处理问题的最佳办法。就当代社会管理发展现状而言,社会管理与行政法相融合最为适宜,因为社会管理主体即为行政系统,绝大多数管理内容都依附在行政系统中,要将社会管理视为行政法中的核心构成要素,并且也要将它视为法治特定现象,基于此,以典则的方式去清晰界定社会管理各类问题,以社会管理内涵界定为主,为行政法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奠定理论根基。

(二)以行政法来实现社会管理秩序

在社会管理过程中,保障社会秩序是最为重要的内容,社会管理是借助管理手段和行政方式来达成社会秩序稳定的,社会正常秩序维持和保证便是社会管理之归宿,若是社会管理中社会执行力缺失,那么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社会管理。在维持和保障社会秩序层面,社会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社会管理离不开行政法支持,所以行政法间接性的维持了社会秩序。社会管理中践行行政法律法规,会良好的提升社会管理公平性和社会管理合法性,对保障社会秩序而言,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现在国内部分地区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秩序设计时,有些方法和法治要求、目标等背道而驰,应用行政法的约束作用和指导能效,让社会管理和社会秩序相连,之后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化社会制度和强化社会管理功能,可以持续性促进社会管理法治化发展以及社会秩序的法治化发展。

(三)以行政法来强化社会管理思维

正因为社会管理内涵的多样化,不同结构体系中的社会管理价值判断各异,政治学体系内一般认为对权力科学配置才是社会系统中平衡利益的重点。在社会学观念中,社会管理被当成是强化国家统治的一种工具,国家负责对社会关系予以协调,并且对社会资源予以分配。在行政学观念中,社会管理主要是以行政手段对社会秩序加以干预和管控,继而提升政府职能作用和行政管理水平。站在当代社会价值观角度予以审视,社会管理综合了各个学科的理念与思维模式,社会管理之理念呈动态化发展样态。以行政法去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法治社会发展之所需,其契合于行政法当代治理理念,让社会管理上升到法治管理层次,继而尽显公平公正原则。

(四)以行政法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若想循序渐进的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且让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认可,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和政府社會管理能力是必须要做的。怎样提升社会管理能力才算既合理又高效,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传统社会管理能力提升阶段,以强化学习手段和强化运动手段以及强化政策手段去强化社会主体管理能力,但是提升社会管理能力的方法,所起到的效果不明显,并且期间存在主体不明、效果不良、个体化差异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以行政法来提升社会管理能力的方式方法被广泛认可,以行政法系统性特点、稳定性特点、覆盖面全特点,优化社会管理主体,实现科学化、系统化的社会管理,并且行政法的执行会让整个社会管理制度被大众所认可、所接受。

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篇5

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P29从此,城乡社区建设进入统筹推进、协调发展的新境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城乡社区治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对城乡社区发展趋势把握不准,对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措施不力;社区运行机制和服务功能不完善,投入机制有缺陷;社区居民与社区成员单位参与意识薄弱,社区自治功能淡化;社区内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相对软弱涣散;城乡社区工作水平差距较大,区域之间不平衡;社区工作者队伍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迫切需要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点、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站在新的起点上,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认清发展大势,推进科学发展,努力实现发展新跨越。在这种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对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为重要。

在新形势下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要围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谋划、统筹城乡,着力提升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社会管理、共驻共建、社区党建水平,打造高素质的社区干部队伍,培育民间组织,实现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治理方式的民主化。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的主要路径有:

第一,实行居站分设,完善社区治理机制。设立社区工作站,形成社区合作治理的局面,是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的重要条件。为了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的新形势,加强党委和政府对社区工作的领导,完善基层管理体制,可以在城乡社区实行居站分设,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社区工作站,为居民提供由政府埋单的公共服务和居民埋单的个性化服务。在分设模式、下属模式、条属模式和专干模式中,下属模式比较好地体现了立法精神,可重点推广。社区工作站应实行“一站式服务、一体化管理”,做到统一招聘,统一身份,统一员额,统一待遇,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工作站站长可由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主任兼任,工作人员来自社会招聘或吸收现有有关部门的协管人员,费用根据项目由政府打捆包干。要通过社区工作站建设实现行政性服务、福利性服务、社会化服务三位一体。社区治理机制的完善空间存在于社区内部事务的社会性治理之中。政府要从传统的行政控制者、资源汲取者向社区治理者、公共物品和资源的提供者转变,真正进行推动社区发展的行政性治理,培育社区自治力量,开辟社区自治空间,加强制度、政策和资源供给,推动社区合作治理的形成与完善。

第二,健全三项制度,提升社区自治水平。搞好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提升城乡治理水平的基本路径。为了建立社区民主治理的长效机制,要针对社区居委会体制改革后的实际,健全三项制度,即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民主决策重在推行社区重大事项居民听证制、社区重大事项决定票决制;民主管理重在推行党务、居(村)务公开制,居(村)民说事议事制,民情反馈制;民主监督重在建立居务、村务监督制(通过居民监督委员会或村民监督委员会进行),推行社区“两委”成员向居民和党员代表述职并接受评议制度。要合理划分基层政府与居民自治组织的事权,明确政府委托事务和社区自治事务的边界,真正实现政府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要不断拓展基层群众自治事项,探索完善民评政、民评官等民主监督的形式和程序,推动居民自治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第三,培育社会组织,增强社区自治功能。社会组织的发育和发挥作用,是提升城乡治理水平的希望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3]P30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培育农村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完善社会自治功能。”[4]培育社会组织,增强社区自治功能,一是改善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党委和政府要把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真正提到日程上来,纳入规划,并在具体工作中督促落实,做到管理和培育两手都要硬。要科学定位社会组织功能作用,真正实现社会管理职能社会化。要推进政事公开,逐步理清政府、市场、社会的边界,为社会组织发挥应有作用提供空间和舞台。二是完善社会组织结构和布局。要从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求和社会发展客观需要出发,积极促进以志愿服务、慈善公益、老龄工作等为主要内容的联合性、专业性社团组织发展;积极发展符合产业发展方向、适应市场化进程的行业性社会组织;鼓励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公益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和农村专业性经济组织。要在现有社区群众性组织基础上,重点培育若干专门性的社区民间组织, 以各种组织为载体,发动和组织居民群众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社区活动。三是推动社会组织发展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要从法律层次规范社会组织的性质、地位、职能、权利和义务、设立条件、审批程序、运行机制等;要制定社会组织行为规则,使社会组织和服务对象的维权工作真正的有法可依,有效解决社会组织管理法规可操作性差的问题;要对现有的社会组织管理法规规章进行清理,解决社会组织管理法规不完善、不系统、相互冲突的问题。社会组织必须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制度体系,形成自律机制。

第四,建立服务标准,提升社区服务质效。社区服务标准化是社区治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我们要依据社区的需求来确定服务项目,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社区服务体系,体现“大服务”的理念,形成由政府引导,居(村)委会进行组织、协调,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新型机制。要通过社区服务标准化试点,建立通用要求、劳动保障、救助帮扶、居家养老、卫生计生、文化体育、教育服务、治安安全、区(村)容环境、便民利民等9个方面的服务规范,建立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为一体的标准体系。在注重社区服务福利性同时,要把社区服务引向走产业化的道路,以自我发展来解决不同领域的各种矛盾和需求。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和效益,捷径之一是建立社区信息化管理系统,组建集社区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社区信息化网络。要按照一线连接、一键直通、一网受理的理念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基本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方便快捷、惠及全民”的工作格局。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化重点在保障业务流程畅通,社区商业服务信息化重点在确保信用信息整合,社区自治服务信息化重点在扩大广泛参与。结合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和自治服务的特点,完善社区服务信息化的服务体系和监督机制,是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保障。[5]P60同时,要努力实现政府的公共服务网与社区服务网无缝对接;理顺工作流程,实现社区服务站与街道(乡镇)各科室、职能站所、“一站式”办公大厅和社区服务中心有机对接。

第五,优化干部队伍,实现社区工作者专业化。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我们要从“选”、“育”、“管”三个方面入手,打造过得硬的社区干部队伍。一是注重从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中选拔培养社区工作者。二是加强对社区干部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三是加快社区干部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进程。四是健全社区工作者保障机制。各县市区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和居(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及时调整社区组织办公活动经费标准及社区干部的报酬标准,建立社区工作经费、社区工作者收入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增长机制。要尽快制定离任社区干部待遇的具体办法。

第六,夯实战斗堡垒,增强社区党组织治理能力。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是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的根本保证。“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6]社区党组织建设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城乡社会结构变化的实际,通过设立党员联络服务站、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等多种形式,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领导体系;要广泛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创先争优、“在职党员进社区”等活动,构筑社区党员联系和服务居民的网络;要建立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党建协商共建机制,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城乡社区管理和服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构建城乡统筹的社区党建新格局;要及时将社区退休人员、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流动人口中的党员纳入社区党员教育管理范围,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在社区治理视阈下,社区党组织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强自身的治理能力:其一,引领方向能力。为此,一要通过总揽全局引领方向;二要通过建章立制引领方向;三要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方向。其二,资源整合能力。社区党组织要“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促进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普遍推行机关、企业、社区党组织同农村党组织结对帮扶等做法,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相促进。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建立稳定规范的基层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制度。”[7]要本着目标一致、要求一致、保障一致、形式多样的原则,创新社区党员的分类管理体制。要探索建立社区各类组织运行机制,深化完善党建工作协调机制。要综合利用社区内各党组织所掌控的资源,形成社区整体性资源配置优势。要拓展挖掘社区各种资源,建构社区资源网络,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其三,矛盾调处能力。社区党组织要善于调处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城乡社区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实现城乡社区的“无缝隙”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彩云,姜元奎.治理视阈下社区党组织的治理能力探析[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8-10-20.

[5]孙宇,王金祥.社区信息化建设的三维视角透析[J].情报资料工作,2008(2).

[6][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9-9-28.

邮递地址:湖北省宜昌市金家台路6号市委党校

邮编:443000

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篇6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方法落后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社会对学校开展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当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内容,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较为落后。一方面,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缺少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展示,一定程度上与时展和形势转变脱节,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没有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沦为“纸上谈兵”。另外,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没有紧跟时代,没有涉及到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现实热点问题,因此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难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比较落后。一方面,过分强调了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威性,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点,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导致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还是局限在课堂之上。仅仅依靠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会限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效果[1]。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水平较低

教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良好的教师队伍建设可以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但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由于高校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忽视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没有给予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足够的支持,导致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不高。另一方面,一些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因循守旧,没有与时俱进,在知识的丰富程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都有待提升。还有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虽然具有较强的政治理论基础,但是缺乏政治敏感性,不能将实际生活与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部分的高校辅导员,其水平高低也直接关系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随着高校扩招,大量学生走进大学校门,与之相矛盾的是高校辅导员的数量十分有限。一个辅导员甚至需要面临上百个学生,根本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外,当下高校辅导员大部分都是本科学历,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辅导员少之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隐患

由于社会竞争不断加剧,来自外界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大学不再是无忧无虑的“象牙塔”,而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许多大学生都出现了各种问题。有的学生无法适应大学新环境,与舍友难以融洽相处。这是由于许多大学生难以独立生活,更是不知道如何与他人沟通交流。甚至还有的同学存在自闭的倾向,每日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不愿与他人交流。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困难。还有的学生根本无心学习,上课睡觉,下课沉迷于游戏。这是由于大学生心理不够成熟,面对诱惑难以控制自己,从而沉溺于一时的享乐。这也势必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最后,许多大学生还面临着情感问题。一些大学生远离家乡来到陌生的地方,会有孤独、空虚的感觉,很可能选择恋爱来填补情感上的空白。但是大学生因恋爱陷入情感危机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也很可能诱发大学生陷入心理困境,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四)受到来自网络信息的影响

当下,随着网络在高校的逐渐普及,大学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到网络。但是由于网络上内容鱼龙混杂,当下对于网络环境缺乏监督,导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一些西方国家利用网络传播不良的文化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从侧面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其次,一些反动势力和恐怖分子还会以网络为媒介宣扬某些信息。当下网络上文字与图片信息的传播十分迅速,许多真假难辨的信息也在网络上甚嚣尘上[2]。一些反动分子和恐怖分子在网络上肆意传播信犯罪信息,并诱导学生参与其中,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背道而驰。另外,由于一些大学生不能抵制网络上的诸多诱惑,沉迷于网络,甚至无法分清网络与现实。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学生更加自闭,更严重的是脱离了社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这一点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困难。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水平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要像有所提升,就必须借助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向学生传递相关的知识与信息。首先,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并不断对马克思主义在高校中的指导地位进行巩固。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积极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与时俱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水平,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作为重点内容,通过对我国革命、改革开放历史教训的总结与分析,借助我国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凝聚力,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认清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自身的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投身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此外,还应当重视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的教学。这是因为爱国主义教育既紧跟时代,又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于大学生来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其树立民族自信心,从而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最后,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法制观念,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积极引导学生知法守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二)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

通过丰富多彩教学方法的使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首先,教师应当摒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心理。在重视学生实际情况的同时,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上是一个双向互动的系统,学生参与其中同样具有一定的发言权。只有真正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和要求,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此外,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当仅仅局限在课堂内,应当从课堂向生活中延伸,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也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学习中来。还应当注意从课堂走向社会,不应当仅仅局限在理论层面,而应当与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利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最后,应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通过良好校园人文环境的创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3]。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水平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首先应当建立起一支具有理论知识和创造力的高校思想政治队伍。这支队伍中教师无论是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还是专业结构、职称结构的等都应当达到平衡。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领导干部应当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明确自身责任的同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力量的提升提供支持。选拔优秀的教师进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还应当重视对学生社团的领导与管理,积极吸纳优秀学生自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活动,发挥其带头作用,引导整个大学生群体积极参与到政治教育活动中来。另一方面,应当积极组织思想政治教师参与相关培训,通过培训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最后,还应当提升高校辅导员的专业水平。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知识背景相对薄弱,因此应当提升其专业水平,通过不断完善自身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篇7

我国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对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给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是国有企业立足于当前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政治优势。思想政治工作在保持国有企业队伍建设纯洁性的基础上,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保障基础。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了国有企业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当前,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如政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比较陈旧、工作能力待提高,并且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业务发展不符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更是限制了国有企业的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形势下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如何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企业政工人员应该改变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进一步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

一、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概述

在当前社会各个企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他们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企业员工的工作收入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且当前国有企业人员流动少,受到体制与编制的限制,很难有外部新鲜的血液流入到国有企业内部,导致国有企业自身缺乏发展活力。在此背景下,如何促进国有企业的稳步发展是当前国有企业工作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作为国有企业的政工人员,首要的任务是通过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来提升企业员工的自身素质,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内部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意识,激发国有企业的发展活力,促进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长期以来,政工人员意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对国有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改变,企业员工的思想与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此形势下,企业政工人员需要改变其工作理念与工作策略,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企业的发展。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的存在问题

新形勢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的存在问题主要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比较成陈旧、

思想正式工作人员能力待提高和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不符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比较成陈旧

当前国有企业的政工人员在长期的政治思想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国民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经济的发展,也使国有企业员工的心理需求发生了改变。但是,当前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国有企业缺乏对政工人员的培训教育,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从而存在工作方法较陈旧,工作思维模式根深蒂固等问题。国有企业人员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思维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仍采用比较老的思维定势来看待工作中的问题,用比较陈旧的方法解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已经形成比较绝对化和简单化的思想教育模式。还有一个问题是,当前国有企业政工人员的思想水平比较滞后,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老员工与新的员工之间存在一定的思想代沟,从而造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工作模式的单调,工作方法的单一,导致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受政工人员队伍传统工作方法的影响,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

(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能力待提高

当前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工作能力较低,不能有效地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在国有企业内部政工人员得不到中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开始追求企业文化经济社会效益,因此很多企业日常工作的重点围绕企业的生产进度、经济效益方面,更加注重企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而相较于生产和经济部门,政工工作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直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国有企业领导阶层对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重视。二、国有企业政工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导致他们的工作能力不高。当前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受传统工作思维模式的影响,在工作中习惯于运用固定的模式、方法,工作思维模式不能与时俱进,导致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比较低下。三、国有企业内部政工人员结构设置不合理。国有企业内部政工人员年龄结构普遍老化,很多年轻人在工作中都渴望提高自身的工作业绩,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因此,大多数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导致企业内部政工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的现象。基于以上三种原因导致国有企业的政工工作人员的能力不能够有效地从事思想政治工作。

(三)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不符

国有企业的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然而,大多数国有企业重视自身业务的发展而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导致企业内部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出入,限制了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很多企业将政工部门视为企业内部的比较清闲的部门,工作的安排上也不注重工作能力,经常会安排一些业务工作能力较低的员工,导致政工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文化程度较低的现象,导致很多企业政工人员的思想理论水平与工作能力无法满足思想政治工作岗位需求,更无法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加上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大多数趋于学习政治文件、政治理论和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与国有企业实际的业务工作没有太大的关系,对于国有企业日常的业务工作发展没有任何的帮助,因此,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三、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主要从

转变工作理念、加强自身素质和重视企业发展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转变工作理念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想要在这个充满竞争力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寻求发展,就必须做好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企业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作为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力量,需要转变其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增强员工的政治理论水平。首先,政工人员要根据企业实际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和不同年龄段的员工制定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方法,结合员工自身的实际和工作的特点,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而且在实际的工作操作过程中,创新工作开展方法,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为员工提供视频、录像,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也可以运用当前比较热门的微信、微博等平台,撰写一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小文章,节约工作成本,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再次,企业政工人员可以定期在企业内部开展知识竞赛,竞赛主体主要围绕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当前政治热点话题,鼓励员工参与到其中,增强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热情,提升他们德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加强自身素质

政工人员自身的素质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国有企业的政工人员,想要做好企业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加强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够切实的解决好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方面,政工人员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时时刻刻强化自身的行为规范与思想品德,主动地学习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心理知识与自我管理知识,要做到在日常的工作中身先士卒,并自觉抵制社会中的一些负面信息,给企业员工做好良好的榜样。另一方面,企业领导阶层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定期对政工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政工人员的理论知识、思想认识与工作技能水平,全面提升企业政工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再一方面,企业要优化政工人员结构,从社会上招聘一批年轻有为的、高学历、思想政治水平较高、工作经验较丰富、工作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进入到企业思想正字工作部门,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政工人员队伍。

(三)重视企业发展

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篇8

(二)基层基础薄弱。县级职能部门习惯性的将工作任务直接安排和转嫁给基层组织,村(居)疲于应付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自治功能难以发挥,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到位。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平台单一,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对基层治理满意度、认可度不高。平安建设满意度长期不高与日常政策宣传不及时不到位、群众参与度不高密切相关。

(三)基层社会治理制度设计不够系统化。随着此次机构改革完成,县级综治部门被撤销,综治的联动机制没有有效衔接,社会治理仍侧重政府主导,社会治理系统化不够,制度设计整体性、全局性联动不足。例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工作涉及公安、卫生、民政等多个部门,各相关部门对患者评定标准、统计口径不统一,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及时,影响工作实效。在精准区分不同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精准管理与服务方面还较为欠缺,网格化管理的精准度不高,精细化水平较低,信息分析研判、大数据应用不够深入。在流动人口、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群体,我们虽然对此类特殊人群建立了信息系统,并及时采集录入人员信息,但在信息分析研判、运用信息数据指导服务管理实战方面没有形成良好机制,各类信息化系统还停留在信息收集的低端层面,深度开发应用不够。基层治理长期处于一种“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模式,事后处置多、事前预防化解少,对一些基层矛盾、信访问题,不少干部信奉“摆平就是水平”,甚至采取“花钱买平安”方式解决,从源头破解社会矛盾难题做得不够好。

(四)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基层从事政法综治等社会治理的专职人员较少,甚至基层派出所人员都严重不足,接处警大部分由警辅人员完成,接处警质量不高,群众满意度较低。基层网格员队伍不稳定,专职网格员较少,专职人员待遇不明确,兼职人员往往一人任多职,年龄普遍偏大、知识结构明显较低,仅能应付部分工作,对于创造性、精准性、差异化的服务难以提供。

二、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

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我们认真总结治理实践经验,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目标,在基层社会治理理念、体系、模式、保障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一)提高政治站位。一是突出以人为本理念,推进基层治理平台转型升级。要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基层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全面提档升级乡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综治中心)、“幸福驿站”、村(社区)警务室等基层服务阵地,将政法、信访、行政执法等社会治理力量相对整合,打造“政法小院”,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坚强堡垒。二加快提升“四位一体”建设的协同化水平。以“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的“四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为牵引,研究制定推进我市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举措,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因情施策,鼓励各镇(区、街道)探索形成各具特色、贴合实际的基层治理模式,打响基层善治的邳州经验、邳州品牌。

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篇9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及其构成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就是教育研究者通过某种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人和社会都起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教育改变着人的行为和思想。政治教育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都息息相关。人们通过接受思想政治的教育会加快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这样对我国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有积极的影响。社会在不断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不断地创新和完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辅相成才能够更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思想政治创新要界定在四个层次:(1)原则方法。原则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这一原则与其他原则相比更突出,所以更具指导意义。这一原则所提供的理论更科学,对思想政治的创新有很重要的意义。(2)具体方法。这个方法是建立在原则方法基础之上,它是对原则方法的具体运用,这种具体应用的原则是经过不同形式的总结所提炼出的科学方法,可以直接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中去。(3)操作方式。这是一种比理论学习更直接的一种方式,是对具体方法更加具体的一种方式。这种具体的方法涉及的范围广、方法多、数量多、操作性强,例如:实践法、理论教育法等。(4)运用艺术和技巧。这种方式的灵活性较强,但也可以发映出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法掌握的是否纯熟,这种方法是对工作者工作能力的运用,所以在实施时具有鲜明个人特色。

(二)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法也要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所以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时,我们要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适合当地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做到理论服务于实际。我们还要批判的继承教育方法,对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和当地发展的理论都要摒弃。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关系到我国思想教育的原理,因此,正确的选择思想教育的方法是完成教育任务的关键。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我党总结出了一条事宜我党发展的政治思想路线。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党中央领导的大力支持,党中央针对教育做出了探究,并为科学的教育方法指出了方向,这极大的促进了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这种科学的思想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出了深入探索,只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才能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因此,科学的政治教育思想的探索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影响巨大。同时也证明,只有创新的思想,创新的方法,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教育的创新是建立在原有的思想教育基础之上的创新,无论是总结以往的经验还是根据以前的教育作出目标,目的都是创造出更适合社会发展的新思想,这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适应新时期人们的思想。

(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国内和国际环境有关。从国内来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尤其是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以来,这种经济模式对人们影响巨大,在给人们带来宽松经济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前所未有的扭曲,责任意识、合作意识都变的单薄起来,拜金、享乐却一时风靡起来,所以,这时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从国际环境来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元化思潮的涌现,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辩论,让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争执不休,因此,身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更要加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想政治的教育方法与新时期人们的思想相适应的教育方法。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人们也深受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制度等都有所变化,新的就业政策、新的政治观点、新道德观念让人们的选择日益增多,人们自我审视的意识越来越淡,相反却对社会的抱怨越来越多。人们缺乏同情心、责任感、集体精神,享乐、拜金主义却日益增多,因此,现在加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必要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是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符合马克思的科学发展论,是正确的世界观,也是正确的方法论,它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这种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让人们遵守的理论,而是在发展中不断的前进,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特征要求

对思想政治基本原理的实践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其方式对创新性的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此,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完善,从而更深层次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探索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至今它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组成部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学起着支架的重要作用。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迫在眉睫,在创新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创新的手段,科学把握其以下几点。

(一)创新性思维要贯穿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探索的始终,坚持唯物主义,摆脱唯心主义的束缚。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服务于人的教育,其方式也要立足于现实人,从人最根本的需求和最真实的生活出发,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应用型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输出有理想、有知识,综合素质强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实现在方式上的创新必须打破传统社会经验的束缚,大胆创新。现代社会对完美人格和标准化人格追求之风盛行,其有悖于社会主义批判性人格的培养,创新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应着手对健全人格的培养,使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在自我批判和创造中提升一个层次,使人们打破狭隘思想的束缚,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接纳他人、接纳自身以及自身生活。

(二)创新性思维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的贯彻首先要摒弃权威主义思想。追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根本是,在自由平等的氛围下,促进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这与权威主义思想所提倡的压抑人性、异化人性的观点迥乎不同。现代思想教育活动对权威主义的批判活动十分深刻,教育方式越来越重视在生活中提升道德品质。创新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中的体现多集中在主体思维,其提倡打破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在双方间建立互商互量的平等交流的友好关系,以加强彼此的了解,在沟通中促进思想的传播和新思想的形成。

(三)认知主义的垄断地位阻碍思想政治教育赏识的创新。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认知主义密不可分,认知主义的主导型地位使认知成为人思想道德提升的唯一手段。一方面来说,认知主义是符合时展的,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但认知主义过度强调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人进行统一化的改造,不可避免的忽视人情感和社会体验方面的需求,对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根本上的提升收效甚微。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在重视认知主义的基础上提升对教育活动的情景设置和现实人们生活的情感体验的重视,在平等友好的氛围里丰富人们的情感体验,在对他人的理解、接受,对自身的批判中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的理念透析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日渐专业化、学科化,其重点关注的问题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活动。教育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在现代社会有了新的发展,重视情景设置、双向实践和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为其发展注入新鲜的强大力量。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中的全面贯彻和落实。传统的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占据主导地位,受教育者按照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教育者没有足够的生活情感体验,只是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这种过分强调外在控制,忽视主体的思想变化的教育方法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在以人为本原则发展的今天,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在平等的氛围里有效沟通,教育者不仅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更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思想意识领域的变化进行全局性把握。受教育者不将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割裂来看,而是寓之于现实人成长经历以及社会大背景中,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水平显著提升。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创新中的重要性。思想道德作为意识领域的产物,其无法与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完全同步,也无法在强烈客观刺激下自行生长,其提升必须依赖于在主体获得理论知识和参与社会实践的双重作用。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一方面要求教育者信息的传播,另一方面,要求受教育者在掌握基础知识后积极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理论知识进行优化重组,并积极与教育者交流从而针对自身的弊端获得有针对性的纠正。在教育双方的交流实践中,教育活动的功能得以最大化的实现。

(三)创设情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式创新的重要意义。思想政治的教育活动以一定的社会背景为基础,强调人们的实践活动。情境设置这一动态的理念的实施有利于丰富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使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在生活中得以提升,为受教育者良好人际圈的建立打下扎实基础。情境创设的全面实现,必然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也会得到显著性提高。追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本质,就是引导人们在理论知识的铺垫下不断进行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主体应从其本身出发,自觉自愿参加社会活动,继而促使思想道德提升。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应准确把握时代的气息,在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建构的基础上,想方设法为受教育者提供实践场所,努力提升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促进综合人才的培养,继而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作者单位:保定学院政法系)

参考文献:

[1]李建宁,裴新军.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6)

[2]于晨.以人为本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4)

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篇10

研读《江苏教育》2014年第9期张乐天教授的《对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考》一文,有助于我们从宏观层面上对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和实施路径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笔者仅以基础教育学校管理者的身份,从微观层面上对提升学校的治理能力和水平谈些不成熟的思考。

一、目前中小学校内部治理的现状

1.中小学校管理者已意识到教育改革须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

目前,中小学校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三年多来,教育事业有了较好、较快的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管理者通过深入学习三中全会精神,已逐步认识到: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迫切需要加快实现由办教育向管教育转变,由微观管理走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走向间接管理,由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中小学管理者已意识到要办人民满意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校的办学水平,必须提升学校的治理能力和水平,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学校发展的目标设立、体系建构、资源整合、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多元的探索。理念的更新和办学行为的改进,是值得欣喜和肯定的。

2.目前中小学校的治理水平不够导致教育发展不科学不符合规律

当然,我们在看到变化、看到学校事业不断推进的同时,还必须正视一个基本事实:在既往和现实的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学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存在严重的不足与缺陷,由于学校的治理水平不够,导致教育发展的不科学、不符合规律。现选择几个侧面作一剖析:

一是学校教学存在“粗放低效”现象。实施“以生为本”的新课程改革,“聚焦课堂,有效教学”已成共识,但在“有效教学”的追求过程中却出现“成绩有效背后的兴趣缺失,教学有效背后的教育缺失”的教学“非生态”,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这和教师获取优异教学成绩所采用的手段和策略是直接相关的。有些教师的教学仅侧重于知识传授和学科体系的建构,忽视其价值的引领和意义的建构,导致了教学价值目标的虚化及淡化、学习过程的霸权与控制、教学方式的粗放和低效,课堂教学难以实现高效率、高效益、高品质。这种“教力与学力反向增长”的“粗放低效”的课堂在现实的中小学教学场景中还是随处可见的。

二是教育改革存在“路径依赖”现象。中国的基础教育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行的。但这种改革其重心主要在学校的制度改革上,如学校内部管理体系改革,学校教学制度、课程制度的改革等。而这种改革在路径上往往受到原有制度惯性的强烈影响。改革在进行中,却不自觉地走向既有的路径,导致教育改革缺乏实质性的变化与改观。比如:我国中小学校的课程改革前后经历了八次,但至今面上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还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所以人民群众呼吁:课改不能像扭秧歌,动作幅度很大,步子迈得很开,有声有色,热闹来劲,实际上进几步又退几步,并没有真的前进。人们对高校招生制度和考试方式的改革如此关注和反响强烈,是因为高考改革涉及亿万人民切身利益,头脑清醒一些,措施谨慎一些,国家付出代价就小一些。这是孩子的大幸,民族的大幸!

三是办学行为存在“有法不依”现象。依法治校是现代教育治理的基本特征。目前,在我国,规范中小学校办学并非缺少教育法规,而是令行不止。长期以来,之所以违规收费、挤占课时、题海战术、有偿家教、体罚学生等现象时有发生,是因为学校法治意识淡薄。为改变这种“有法不依”的现象,江苏省2009年9月就出台了执行教育法规的“五严”规定、山东省实施素质教育问责制、辽宁省自2012年起,通过专项督查开展明察暗访,处理违规办学行为26起,实现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全省“齐步走”。在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方面,切实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依法保护学生受教育权益等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当前,广大中小学教师对工资待遇、职称评审和随意加班加点这3件事,意见颇大。在优质与公平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保障青少年学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等也必须纳入法治的轨道。

教育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必然性和普遍性。教育有两条基本规律:一条是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简称教育外部基本规律;一条是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简称教育内部基本规律。其实,目前很多中小学校由于教育治理能力不强、水平不高,学校办学过程中一不能正确认识规律,二不能自觉遵循规律,三不能科学驾驭规律,以至于工作缺少自觉性、创新性,难以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因此,教育部袁贵仁部长提出:根据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其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①。

二、对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建议

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教育治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法治化。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规定,依据《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笔者认为,在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尊重教育规律,是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水平的前提;丰富教育民主,是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水平的基础;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水平的关键;坚持依法治校,是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水平的保障。

作为一种对共同事务的管理和对各种利益的调和,治理是通过制度并运用制度进行的。治理和管理在根本上是制度设计和制度运行的不同,是制度的力量或制度产生作用与效果的不同。治理内在地寓含着一种制度性,离开制度,人们无法想象治理的可能性或可行性。实施教育治理的本质和核心是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因此,基础教育学校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水平的关键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下文仅从学校的微观层面,就建构现代学校制度的角度,对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几点建议。

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制度管理,是指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法规,依据学校工作任务和内部管理要求,构建有效的制度管理机制,使学校各项工作纳入科学规范的轨道,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办学效益,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讲教育治理现代化并不是不要学校的制度管理,因为治理是对管理的一种扬弃。基础教育学校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水平,必须对现有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而这种改革笔者认为是一种宏观政策与微观实践的相互趋近。在这趋近的过程中,中小学校应该:

(一)构建制度创新平台

教育管理体系,它是在党领导下的管理教育事业的制度体系,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制度②。教育管理体系的建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的勇气和智慧,既“破”且“立”,构建好制度创新的平台。比如,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在办学模式、育人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应有更多的自,建立多样化的普通高中办学水平评估办法,丰富评估指标体系,突出对办学特色的评价;学校内部要创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宽松环境,开设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建构师生共同参与的选修课程建设和学业成绩评估等一整套考核制度的建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二)建构学校治理制度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从学校治理制度民主化、人性化的立场出发,让各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学校治理,特别要调动师生积极性,促进学校以人为本的发展。要切实保护教师合法权益,建立反投诉途径,对投诉事项,有关部门要核实情况后再行处理,严肃处理虚假投诉和恶意投诉,确保教师能管理、肯教育、敢教育。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就当前而言,应着力建构以下几项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制度:

1.建立学校治理章程。学校章程是学校治理的总纲,是学校法治进程的标志。学校应依据《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一系列教育法规,结合学校和社区等的实际,制订学校章程,使学校各项管理和各项工作的推进有章可循,减少治理过程中的随意性。对中小学校的治理章程而言:要加强党组织建设;坚持和完善校长负责制;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为主体的决策机制和议事制度;规范和完善管理体制及内部治理结构;对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咨询机构和监督机构的职责及运行机制作出明确规定;加快推进校务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的建设。根据学校章程,学校应组织教职工制订内涵发展规划,以谋划学校发展与改革大计。

2.建立教学民主制度。民主的诉求,在于让教育治理和教育制度设计,能从根本上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师生的主体地位。中小学教育的使命应聚焦在培养适应未来的终身学习者上,必须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学民主”强调对话教学,师生在真理面前角色平等,教学活动成为师生精神对话的过程,让真理在对话中敞现③。

“教学民主”的载体之一是建构“课程民主”。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基础教育的奠基性、复杂性、多样性,就必然要求我们的课程俯下身为学生发展服务,学校应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充分享有课程的自主选择权,并改变课程消费者的被动角色,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创生。让学校课程更符合学生个体生命的需求,为培养能跟随时展变化持续更新自己知识和技能的人提供课程支撑。教育部新近出台并实施的《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及江苏省教育厅在星级高中开展的课程基地建设都是为培育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和个性特长采取的创新举措。

“教学民主”的环节之一教学“治理民主”。强调教学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由教师、学生以及学校关系人共同参与学校治理,特别是要让学生深度参与教学民主治理,让学生在治理学校的体验中强化公民意识、学会责任担当。只有丰富的、可选择的课程体系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才能培育出有个性的人才。因此,中小学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性课程系列化设置、校本课程特色化开发的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学生的合理化建议,扩大学生对研究性课程、校本课程评价、设置、选择的自。在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考评中引入学生评教的权重,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民主治理”的热情,进一步增强学校教学治理的生机和活力。

3.建立学术评审制度。对教师的学术评价与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是依法治校的难点与焦点,更是依法治校的热点与重点。没有常规检查与监督,就等于治理的放弃;没有约束激励与导向,就没有治理的优化。因此,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探索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相对分离,一要用行政权力,实现治理效能的最大化,确保办学质量目标的最终实现;二要建立学校的教师发展中心与学术委员会,对教师的年度考核、骨干教师评审推荐、教师职务晋级与评聘、教学研究与课程改革等,发挥学术委员会的职能,这对发扬学术民主、活跃学术氛围、励教师实现自主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4.建立监测公示制度。在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方面除建章立制外,强化监测,对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在接受教育督导评价和自觉进行内审的基础上,还可以将教育评价交由社会组织或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教育评估监测。客观、科学、公开、公正的评价监测,是增强教育治理针对性、有效性的前提。重视评价监测结果的反馈,落实教育问责制,提高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约束力。实行校务公开,公示有关大事、制度等学校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公示有关评聘、任免等事关教职工利益的“关注点”,公示招生、收费等社会关心的“敏感点”,公示物品采购、财务收支等民主监督的“重难点”,公示干部廉洁自律等廉政建设的“关键点”,增强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工作的信任度。

5.建立创新激励机制。中小学校治理能力的提升还须通过内部组织环境的改进和各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建构“政府促动、家校互动、师生联动、社会带动”的动力机制,让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源泉充分涌流。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校作为教育“细胞”的活力,形成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实现办学主体从“外控”走向“自治”,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治理能力与水平。当前,最急需研究与探索的是如何改进教师绩效考核条例的结构与考核方法,理顺学校内部各种利益关系,发挥绩效考核的整体效益,更好的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提升中小学校教育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是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着力点。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水平的现实路径是立体的、多维的、整合的,这一实践的过程依然是漫长和艰辛的,这更需要基础教育学校工作者以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去锐意进取,攻坚克难。

【参考文献】

[1]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人民教育,2014,(5):7―16.

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篇11

510091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4—0079-0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党宣传、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其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愈发凸显出其不容忽视的重要性。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推进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的时代主题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正如同志所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就是要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进一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要求,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和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因此。发展亦成为新时期新阶段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的时代主题。近年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时代主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下发以来,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抓住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创新途径方法,完善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大学生思想政治面貌发生可喜变化,主流积极健康向上。

但我们也要看到,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加上我国正处于“历史转折”和“伟大变革”的关键时期,这些都严重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也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造成了严重冲击,导致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国校园“道德危机事件”层出不穷;部分大学生思想迷茫、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新要求和新挑战。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时代主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当前,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探索推进知识、能力的培育与价值观的培育紧密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紧密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专职教师队伍与兼职教师队伍紧密结合,主动服务学生和学生自我服务紧密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紧密结合,即时应对和建立长效机制紧密结合等八个“紧密结合”的内在规律:要进一步推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发展的理论、制度、方法和对策方面的创新研究,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以人为本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的价值取向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既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人既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手段。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人是主体是根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个过程必须依靠人,而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教育人、培养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坚决反对文本发展观。所谓文本发展观,就是以书为本、从理论出发的发展观,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只重备课,忽视“备人”:只讲抽象理论,忽视人的具体实践;注重文本逻辑性,忽视人的发展需要;强调文本意义阐释,忽视社会实践发展等。概括起来就是只重书本,不重人本。其基本特征就是理论脱离实际,忽视人的需要和发展。从而使人思想僵化保守。文本发展观必然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陷入教条主义、形式主义、本本主义的漩涡,从而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降低其价值,这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必须反省、摈弃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依然存在的文本发展观,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社会和大学生实际的倾向,真正使其成为大学生的发展需要。

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同志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就是要树立教育双方平等的观念。“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尊重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是21世纪教育的理性追求。”尊重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尊重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要以诚相待,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民主平等的对待,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应有的尊重,让每一位学生同在蓝天下健康成长。”理解人就是要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具有换位思考的品质。理解是沟通思想和感情的前提。通过思想沟通,可达成共识、减少误会,进而增进了解和友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要注意聆听学生的心声,体察学生的情感,了解学生产生思想问题的多维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关心人就是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思,解群众之所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心学生应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可以是学习中的、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中的;可以是物质上的、思想上的、精神上的。帮助人就是要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切实解决他人的实际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广泛调查。深入研究,摸清大学生的思想及其变化的特点,“对症下药”;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方针,把理论讲解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的行动指南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从全局高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体现:反映了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揭示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各个方面的切入点。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具有丰富的内涵。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保证代代永续发展。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既强调了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相联系、相协调;又强调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联系、相协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符合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不断增强其有效性,必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其内外联系,促进其又好又快的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提供了行动指南。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之本。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空间维度上的应有状态。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人的本质,“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即实现人在物质与精神、政治与道德、知识与能力等所有方面的发展。全面发展体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要围绕政治可靠、思想合格、品行端正、素质优良来开展教育。具体来讲,那就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协调发展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遵循的重要原则。所谓人的协调发展,就是人在发展过程中与所处环境、条件的互动与和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力求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有机结合。把全员育人的思想真正落到实处;要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互动的合力型教育体系:要通过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发掘“隐形教育”的潜在功能,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融合,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可持续发展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维度上的应有状态。所谓人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人实现眼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结合,并坚持对自身不断超越的发展状态。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高等院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新时期的新任务。因此,可持续发展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实施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真正实现“终身性”、“连续性”、“生命性”、“生态化”和“创造性”的发展;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要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机制。

四、统筹兼顾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的根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所谓统筹兼顾,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谋划、兼顾全面,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在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中,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切入点和基本途径,也是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方法。只有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才能放眼全局,重点突破,有效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总特征,是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是我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因此,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理解好、运用好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切实把统筹兼顾思想转化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并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统筹。

(一)要统筹好理论灌输与实践锻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感染力和渗透力的根本途径。要利用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理论灌输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帮助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加大实践教学活动的经费投入,创设课外实践的有利条件和广阔平台。引导大学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从根本上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二)要统筹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学生开始独立面对新环境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难免会产生某些思想问题,在学习、生活方面也会遇到某些实际问题。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通过说服教育和心理疏导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同时,也要帮助解决其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三)要统筹好课堂教学与管理育人。教学与管理相互渗透、互为基础、有机统一。如果只抓教学、弱化管理,教学就缺少约束;只抓管理、忽视教学,管理就显得生硬。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统筹好课堂教学与管理育人的关系,增强二者的合力。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通过正面影响,着力解决政治素质过硬、思想觉悟较高、道德品格高尚等应然问题。同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固化到管理规范、规章制度中来。以此引领和规范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四)要统筹运用传统手段与新兴工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效果的好坏,都离不开方法和手段的正确运用。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条件,面对着大学生已经深刻改变了的思想活动特点与思想道德实际,唯有统筹运用传统手段与新兴工具,才能始终保持其生机与活力。当前,要继续运用好具有优势的传统手段,牢牢占领既有阵地;同时,也要掌握运用博客、BBS等新型工具,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手段,充分实现其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2],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12-08.

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篇12

近期,我有幸参加第一期X干部专项培训计划——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专题研究班,从X月X日开始,在市委党校进行了为期X个月的学习,X月底又赴X大学X校区参加集中培训,通过聆听专家教授的授课、现场学习观摩,对抓好社会治理工作有了一些新的思路。X月X日开始,我结合本职工作实际,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实地走访调研,对市域社会治理中的一些堵点、痛点进行了剖析,特别是在组织、理念、体系、服务四大要素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现将有关工作收获汇报如下。

一、从“四大困境”破题,找准市域社会治理短板

(一)组织困境

调研中,我发现基层组织力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不少基层组织架构还未能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难以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如2020年7月,X化纤将员工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权限移交到社区,但是失去了原“国企包办”模式的硬性约束后,许多党员和居民开始与基层党组织、社区“脱钩”,社会治理对象由高组织化转向低组织化,导致组织无序。同时,在农村许多党支部呈现老年化和空心化,以X镇蔡湖村党支部为例,50岁以上党员超过一半,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只有三成,仅有的一些年轻党员更是常年在外务工,导致党组织缺乏活力。此外,社会治理牵涉部门众多,由于缺乏组织的有效统领,各部门各自忙于条线任务,未能高效整合各条线力量,造成了执行和运作过程的碎片化。

(二)理念困境

在社会治理的实际过程中,很多地方没有真正理解治理的内涵,导致基层社会治理的虚化。思维“人治化”。一方面,不少公职人员法律意识薄弱,去年山西洪洞县一村民家土灶被村委会用水泥封平的新闻曾引发舆论热议,村委会的乱作为,折射出社会治理中的“人治”惯性。另一方面,群众法治观念落后,部分群众习惯于“托人情”“找关系”,X镇信访科在接访过程中,也存在少数群众来访前习惯于先买一包“办事专用烟”,而非寻求法律帮助的情况,更有极少数群众“信访不信法”,反映出群众法治观念淡薄的问题。自治“空壳化”。当前不少群众自治组织徒有虚名,这种现象在城镇老旧小区较为突出,如X某小区居民构成复杂,缺乏公共意识,对自治组织漠不关心,难以实施自主治理。除此之外,不少基层单位“越俎代庖”,过多地插手自治组织事务,大部分镇(街道)对下属的村(社区)有严苛的考核管理,忽略了自治组织的自主权。

(三)体系困境

党的四中全会公报提及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目标中,政府负责、公众参与、科技支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一是权力边界模糊。推进社会治理是公民权利意识不断觉醒的必然要求,其有效实施又依赖于公共权力的扩大,二者间天然存在矛盾。X镇就有群众要求公开本组村民的特殊人群信息,当事人则认为此事属于个人隐私,不愿提供,由此引发矛盾。二是参与主体单一。当前社会治理工作提倡政府积极作为,很多人却将此理解为“大包大揽”,比如当前一些乡镇敬老院参与主体较为单一,大多由政府开办,收费价格未能市场化,在服务质量和水平上不够高,导致老年人不愿意入住,影响了治理效能。三是科技支撑无序。当前各地社会治理网格平台app参差不齐,比如临近扬州的X市部分区用的平台不同,扬州市虽然统一运用省级平台,但是平台操作复杂,功能并不完善,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四)服务困境

当前社会治理工作中,重点以网格化为主要支撑,网格员为直接责任人。然而基层事务繁多,工作人手不足,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服务上的问题。网格设置较粗放。按照省政法委规定,城市社区网格按照300-500户或1000人左右为基本单元,农村按照200-300户为基本单元。然而实际工作中因为种种原因,超过2000人的农村网格不在少数。巡办分离不到位。目前,X市网格员基本都由村干部兼任,在这种模式下不仅网格与村干部工作时间互相挤兑,更导致网格员同时负责事件的巡查发现和最终办结,促使村干部发现问题的积极性降低,影响了矛盾纠纷化解的质量。服务效能跟不上。由于网格员时间、精力有限,致使服务打了折扣,无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及重点群体的诉求,X市六合区曾有一独居老人死亡两个多月后才被发现,这就是网格走访不到位、不常态所导致的。

二、从“四大要素”着手,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以组织现代化为根本保证,优化组织架构、工作流程

1.筑强组织“引擎”。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必须落实基层党组织直接责任,充分发挥其各项功能。一是强骨干,突出抓好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选拔下派年轻有为的基层干部担任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思想理论教育、社会治理培训,合理设定基层党组织书记任职最低年限,逐步提升相关待遇,营造在基层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二是守阵地,全覆盖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增强组织活力,打造领导社会治理的战斗堡垒。三是当表率,以党员为核心,积极开展“星级党员示范户”评比,以党员带动群众,营造“人人参与社会治理、维护和谐稳定”的良好社会氛围。

2.打破条线“壁垒”。今年,全市范围内推进的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是解决条线“壁垒”问题的一剂良方,应当深度推动各单位思想上融合、行政上整合、工作上磨合。一是整合治理力量。在改革中,原社会治理条线的综治、信访等部门被统一整合到社会治理局,但是市直属的司法、公安等部门依旧独立在外。因此,应加强属地管理,赋予镇(街道)对驻镇直属单位一定考核权限,并从上级层面加大部门之间联动,确保工作有力有效。二是整合网格力量。以X镇为例,原本城管、综治、安监、派出所等条线都设立了网格,应将其深度整合为依托村(社区)划分的综合网格,同步整合网格员队伍,统筹负责网格内党的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等工作,实现“多网合一”。三是整合执法力量。在机构改革中成立的综合执法局,承接了部分上级下放的执法权力,也承担了不少执法压力,可以在便于基层更有效地开展工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下放权力,提升执法实效。

(二)以理念现代化为实践路径,推动德法并重、三治融合

1.强化自治基础。一方面,激发主体意识。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逐渐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社会治理,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拓宽参与渠道。进一步落实好为民办实事项目,将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事务作为社会治理重点,真正让群众在社会治理中得到实惠,同时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增强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表决权。

2.强化法治保障。一方面,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提高法律素养、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另一方面,通过法治大讲堂等形式,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普法活动,加强村民法治意识,改善乡村法治环境,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

3.强化德治引领。以X镇为例,积极弘扬正能量,利用好道德讲堂等载体,坚持开展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打造农民艺术节等文化品牌,引领文明新风尚。挖掘德治文化,充分挖掘家风等优秀德文化,积极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道德的引领、规范和约束功能,使德治成为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

(三)以体系现代化为活力源泉,促进主体多元、协同共治

1.政府权责明界化。以维护民生权益为底线,以法律形式明确社会治理工作中公私领域的界限,合理缩小政府权力范围,防止政府越界。同时,为政府越界行为的矫正提供法律依据,明确相关补偿措施和标准。此外,应当在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创建一个沟通渠道和缓冲地带,引入更多治理主体,担负起政府权力退让后空缺的部分公共职能。

2.参与主体多元化。市域社会治理需要政府积极作为,指得是政府要在公共服务适度市场化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职能。一方面,应当积极培育群众迫切需要的社会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鼓励政府向其购买社会服务,坚持市场化运作机制,优化妇女儿童活动、老年人供养等公共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应当履行政府监管职能,在社会组织登记注册、信息公开等方面严格把关,加强社会组织规范管理。

3.智能技术高效化。在确保平台数据互通的基础上,尽量统一管理规范,简化操作手续,优化服务功能,整合公安、民政、司法等平台,真正实现“一网打尽”;并将平台推广到群众中,让平台成为群众反馈诉求、监督治理成效、畅通干群联系的桥梁。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通过平台数据了解群众诉求,分析社会热点,构建数据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四)以服务现代化为价值基石,落实民生为本、服务为先

1.精细管理增效能。按照社会治理“一张网”“五统一”部署,根据城市和农村不同要求,精心划分网格。如目前X镇按照要求,将网格重新划分为X个,同步组建专职网格员队伍,定期开展全科社工等培训,提升工作能力水平。同时,精细开展工作,学习X市“社区特色品牌服务”工程,推广网格“微治理”,精确记录居民信息,梳理个人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打造特色先进网格。

2.巡办分离显作为。为确保巡查工作的专业度,可将网格员由县区统一招聘并分配,由镇级层面进行属地管理和考核,专职负责网格内事件办结以外的工作。在基层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可安排网格员兼职与社会治理条线无关的基层工作,但仍需以网格巡查工作为主,以保障问题前端发现能力。属地社会治理部门负责统一收集居民非警务类诉求,并分配到职能部门,督查问题办结情况。此外,探索将问题上报功能下放到居民手中,由网格员进行初审后交职能部门办结,进一步强化信息采集能力。

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篇1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事业单位改革也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也呈现出更多新特征,面临诸多新挑战。从客观环境来看,事业单位进行市场化改革和运营的脚步不断加快,职工心态明显呈现出浮躁特征。因此,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领作用,保障事业单位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工作理念和工作要求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固有的老旧工作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展需求,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既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2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工作现状来看,现代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相对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事业单位自身发展速度。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各种社会现象纷繁复杂,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但是在事业单位中,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仍然固守原有工作模式,不注重理念和方式上的创新,无法满足现代职工的需求。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的宣导和培训,但是忽视对于职工内心的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单向特征,没有形成双向交流机制,成为制约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探寻思政工作的创新路径,对于提升事业单位总体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

3.1强化理念创新

在事业单位中创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其核心在于工作理念的创新。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一般都是强调对职工的硬性约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老旧的工作理念和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作需求。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管理思想”,将思想政治工作转化为一种双向的沟通交流机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简单的宣教,而是要利用思想政治的武器,帮助职工解决思想和业务上的难题,实现个人能力和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为职工拓展更为广阔的价值成长空间,从现实角度出发,切实满足职工对思想政治内容的要求,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2注重形式创新

在事业单位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形式上的创新。一般来说,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都固守老旧工作模式,内容空洞,形式单一,对事业单位的职工来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样的工作模式和方法,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新形势下,创新开展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多样化角度入手,提升工作的服务性和针对性,利用多样模式,提升职工的参与度和代入感,通过形式的创新,可以有效减轻职工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抵触情绪。一般来说,在单位开展读书会、组织学习小组和经验交流小组,以及演讲、歌唱比赛等,都是创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通过多元化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也能强化职工的组织意识和集体意识,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创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去中心化”,在传统的工作当中,一般都存在明显的宣教现象,在现代工作要求下,要鼓励员工自主学习,激发职工自学兴趣,提高其自学能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落到实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在事业单位中创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互联技术的支撑。从对新媒体的利用来看,一般事业单位都有自己的微信公共账号,并且组建了微信交流群,利用这些新媒体媒介,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从书本表面,移植到职工的内心当中,实现在无声当中的有形渗透,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大幅度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3.3强化机制创新

在传统的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当中,一般都是单线条的形式,并没有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良性循环,因此,通过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体系与机制,强化机制创新,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闭环,对于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践工作中,首先要建立职工参与机制。在事业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其核心在于职工自身,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事业单位工作也呈现出了新的局面,员工也有了更多的诉求。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当中,要强化职工的主体地位,通过体系化的建构,提升职工的参与度。具体而言,要畅通职工的意见表达和意见反馈机制,比如:开展民主生活会和职工群体活动,都是征求职工意见、吸收职工智慧的重要途径,让职工更充分地表达自身想法,提升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参与程度。这是提升职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发挥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效用的最佳途径。不仅仅是在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中,在事业单位整个治理体系中,能够构建职工参与的机制,都直接关系到工作开展效果。因此,事业单位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当中,要畅通意见传达通道,鼓励职工表达自身看法,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接地气”。在具体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开放的态度,要积极听取职工意见,并形成相应的机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简单的理论宣教,更不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自己闭门造车,而是需要一个开放、包容的体系,打破固有工作格局,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部门合格业务进行整合,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进一步把握单位总体发展脉络,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事业单位总体工作的引领作用,保障事业单位沿着既定的正确路线发展,更好发挥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提升事业单位工作水平,助力社会发展,提升百姓生活水平。

3.4构建创新平台

要强化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想政治开展的有效路径,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要树立平台意识、大局意识,要跳脱思想政治工作局限,从事业单位工作全局和大方向入手,构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平台,利用平台的聚合和群体效应,最大程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在工作实践当中,要打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节点,整合利用资源,将思想政治工作提档升级,在思想政治工作平台构建过程当中,要将思想政治工作平台与党建工作平台、工会服务平台、妇女工作平台和事业单位文化平台有机结合,实现无缝对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闭环,进而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提升级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依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创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夯实思想政治工作基础。一方面,与事业单位主营业务结合,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抓住重点,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对于很多事业单位职工来说,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认为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假大空”的东西。因此,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落地,可以让思想政治工作更“接地气”,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4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促进事业单位作用的充分发挥。在实践工作中,要树立新观念、采取新方法,切实提升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因势利导、创新开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事业单位管理过程当中的引领作用,提升事业单位的工作水平。

作者:夏建华 单位:湖南省邵阳市松坡图书馆

参考文献:

[1]郑大为.加强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实践与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4(23).

[2]陈晶.新形势下科研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初探[J].管理观察,2012(13).

[3]闫华.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实践研究[J].党史博采:理论版,2015(5).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