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基本知识实用13篇

土地管理基本知识
土地管理基本知识篇1

一、问题的提出

在农业产业化、信息化,竞争国际化的背景下,农业的发展逐渐从以土地、劳动力等物质资源为主导的发展范式向以知识资本为主导的发展范式转变,农民表现出了对知识资本的强烈需求。本土知识是与外来知识具有互补性的一种知识形态,它根源于实践而又被合理地应用于实践活动之中,具有多种显在或是潜在的利用价值。因此,有效挖掘利用本土知识,并将其与外来知识连接化进而转变为促进农业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而目前,因为受本土知识自身隐性化、外部城市化和农民内部知识共享障碍(如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文化水平低等)的影响,农村长期处于外部知识输入的状态,忽视了本土知识对于农业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本土知识渐渐趋于被边缘化。而本土知识源于生产实践,农民较易领会学习,挖掘利用得当可以成为农村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因此,挖掘农民内生性知识,促进本土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是直接且有效促进农民知识增长的途径。

二、本土知识的定义及内涵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知识管理逐渐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研究热点,而作为对传统发展模式的颠覆,本土知识管理的战略价值对于知识创造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渐渐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1]。关于本土知识的研究,国际上始于20世纪70年代,源起于参与式发展研究,并将对本土知识的管理研究视为研究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2]。

对于本土知识概念,到目前为止仍然没能形成一种统一的界定,但都强调本土知识的地域性、传统性和嵌入性。本文所指的本土知识不仅包括传统的地方性知识(即当地人从长期劳作实践中总结积累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也包括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地人从外界吸收的经过过滤、筛选、整合后不断内化为当地人可以接受使用的知识。整理已有文献,可以将国内外学者对本土知识的研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本土知识研究必要性、急迫性的论证

Hart and Vorster(2006)通过调查数据表明全世界至少有50%的人是依靠本土知识实现农作物的供给[2]。李技文、柏贵喜(2010)以土家族的本土农业知识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研得出本土知识是一个复合的知识体系,是一种有机的结合体,有着与现代知识不同的结构模式,因此它具有现代知识不可取代的作用和价值[3]。Warren and Rajasekaran (1993)阐述了4个方面的原因,用以证明本土知识是一种很有价值但却面临着即将消弭危险的国家资源,这4个原因包括:(1)本土知识是源起于当地发展的劳作之中;(2)本土知识是决策的基础;(3)本土知识建构起了农民与发展工作者的对话机制;(4)本土知识的掌握者偏老龄化[4]。Osbahra&Allan(2003)指出通过整合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提高对本土知识有益性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5]。

(二)对本土知识用途的描述

本土知识根源于生产实践而又被合理地应用于实践活动之中,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柏贵喜(2006)指出本土知识的显在利用领域主要表现在:1.生态保护;2.医疗保健;3.产品开发;4.民间解纷;5.乡土教育[1]。WIPO(2001)世界上许多农作物的多样性都是由农民根据古老的耕作方法、品种选择和土地利用习惯而保持的,并为当地带来了增加收入,稳定产量,保护环境,减小虫害、疾病和风险等利益。而且,本土知识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可以促进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尽快摆脱当前贫困状态[6]。

(三)对本土知识传播、共享和保护的障碍因素分析

Lwoga 等(2010)指出本土知识的获取和分享是在一个小而弱的网络中进行的,文化,信任和地位等因素影响着本土知识的获取和共享,因此本土知识的遗失是普遍存在的[7]。李发耀(2008)认为大多数的本土知识源于发展中国家,但由于发展中国家相对缺乏物力,人力和科研能力,与发达国家在本土知识保护方面存在较大利益分歧,发展中国家更倾向于靠制定专门的法律来保护乡土知识,但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8]。

从已有的相关文献来看,国内外学者都意识到了本土知识的重要性和保护本土知识的紧迫性,但对于影响本土知识保护和共享的障碍因素以及本土知识管理机制等问题的研究仍然鲜有。

三、影响本土知识管理的障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本土知识在应对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上显示出了巨大利用价值,如何保持本土知识的存续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纵观当前农村的发展现状,诸多因素严重阻碍着本土知识的获取、共享、利用和转化,致使本土知识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逐渐被边缘化。这些阻碍因素主要表现为:本土知识自身的隐性化,农村教育的“泛城市化”和农民内部知识共享的障碍。

(一)本土知识的隐性化

本土知识既是居民在生产、生活中经过不断的实践,收集整理,再实践,再完善的成果,也包括当地人从外界吸收的经过过滤、筛选、整合后不断内化为当地人可以接受使用的知识。根据Boisot(1987)对知识的分类,本土知识属于隐性知识,它深藏于人的内心,具有独特性、不易编码性和不易转移的特性。

(二)农村教育的“泛城市化”导致本土知识逐渐消弭

农村教育的“泛城市化”是指农村教育内容和价值均主要以城市为标准[9]。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推进,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差距,推动了农村和城镇的协调发展。但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教育却表现出了“泛城市化”的趋向——农村教育照搬城市教育模式,脱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源属于农村的本土知识文化在城市文化的冲击下逐渐从教育体系中消弭[10]。

(三)农民组织内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通过互联网等设备实现知识、信息的共享成为了最方便快捷的方式。虽然早在1994年中央政府就提出“金农工程”,希望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村计算机的覆盖率,完善农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但是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从互联网的普及率来看,截至2009年底,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44.6%,在农村仅为15%[11]。其次,在农村,同时具备农业生产技能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人才也很少,据统计截止至2010 年6 月底,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15亿人,仅占整体网民的27.4%[12]。

四、本土知识管理机制建构

在当前的农村发展中,实施本土知识管理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施本土知识管理是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的一种智力资本补充,而建构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是对本土知识实施有效管理的需要。其中搭建农村本土知识共享平台是保证本土知识交流分享的硬件基础;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把手”领导机制,建立农民内在激励机制是有效实施本土知识管理的制度保证;建设农村文化是保证本土知识高效管理的思想根基;筛选外来知识并与当地传统知识相融合是拓宽本土知识范围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农村本土知识共享平台

本土知识的共享需要一个农民可以自由分享交流本土知识的平台。这种交流平台不仅包括实体的,也包括虚拟的。作为提供本土知识交流平台的主要人力资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前期调查走访,了解各家各户农民本土知识获取和掌握的详细情况的基础上,不定期召集各户代表参加座谈交流会,实现本土知识从独自享有到共同学习,从知识传输到知识创新的转化,在这样一个实体交流平台上,农民可以畅所欲言,互相交流互动,贡献自己的智慧,共同促进自身和群体知识的增长,最终达到知识创新的目的。当今正处于一个信息瞬变的时代,实体交流平台存在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为农民创造实体交流平台的同时,应该开始重视对虚拟交流平台的建构,积极争取政府的资金支持和人才引进,完善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定期组织农民进行信息技术等培训,开发和应用本土知识管理系统,使得农民可以通过一些相对简单的信息设备(如聊天工具、论坛、电子邮件等)完成知识的交流共享。

(二)完善本土知识管理的领导机制

任何知识管理的共享和创新行动都需要一个领导者,都需要依赖于这个领导者来促使所有利益相关者在信念和预期上取得共识[13]。对于本土知识的管理亦应如此,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把手”的领导机制,一方面,从技术上克服因为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网络技术人才的缺乏而造成的本土知识分享障碍,认真研读当前国家政府对发展农村经济的优惠政策,积极寻求政府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服务,完善农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立本土知识数据库;定期组织网络技术人才对农民进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使农民掌握基本技能,初步实现知识传播、共享的信息化和快捷化。另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把手”应该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与农户建立和谐的信任关系,以便于本土知识的收集;同时利用其能人资源禀赋相对较强的优势,选出部分能人积极参与到农民的生产实践中,长期的模仿学习之后,借助于比喻、绘画、模型等表达形式实现本土知识从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

(三)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内在激励机制

按照经济学理论,农民也是理性的经济人,更多时候他们是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在生产中不断摸索和实践获取本土知识,并独自运用其指导生产是每一个理性经济人的选择,因为独特的垄断性知识可以带来私利,抢占市场地位。因此为了提高农民贡献知识的积极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实现农民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确保农村区域的整体全面发展。对积极主动将自身获取的本土知识进行传播共享的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该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如:知识共享奖励金(500-2000,根据知识提供者的付出程度和运用知识获取的经济利益确定)和公开表扬。

(四)建设农村文化,由农村文化驱动本土知识共享

农村文化是决定本土知识管理成功的关键因素,虽然激励机制在短期内可以起到鼓励农民知识共享的效果,但是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分享知识的意愿需要建设农村文化,由农村文化驱动本土知识的共享。农村封闭,保守,求知欲望低等文化阻碍了本土知识的传播共享[14]。因此作为带动农村发展的主力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大力建设农村文化,逐步形成有利于农村本土知识共享的农村文化氛围。

(1)以人为本

农村文化的建设应该将农民看成是农村发展的关键动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该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尊重农民,关心农民,主动了解农民所想所需。只有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才能打破农民的封闭保守,农民才会主动打开心扉,积极分享自己的本土知识。

(2)建立共同的价值观

共同的价值观是促使不同农民个体为农村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催化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农民积极学习,有计划地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知识教育,让农民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只有自身目标与农村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才能真正的发展致富,进而达到知识共享,共同致富的目的。

(五)筛选外来知识,并将其与地方传统知识相整合

前面已提到,本文中所指的本土知识还包括从外界吸收的经过过滤、筛选、整合后不断内化为当地人可以接受使用的知识,因此建立一种按照某种标准筛选外来知识,并将其与当地传统知识、当地农村发展相整合的机制就显得尤其重要。农民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在面对外界浩瀚如烟的知识时,其筛选有用信息、高效率学习知识的能力欠缺,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该时刻关注农民的知识需求,根据农民自身的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的比较价值,对当地和外来知识进行了解、评估、筛选,确定出可利用知识的种类和数量,找准知识源。并将所吸收的外来知识不断地运用于生产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实践,反复地整理,将外来知识与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相融合,将外来知识与当地传统知识相整合,内化为一种当地农村发展所需的,农民可以理解的本土知识。

结论

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因为其地域性和嵌入性,本土知识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知识创新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本土知识自身隐性化、农村教育“泛城市化”和农民内部知识共享障碍的影响,本土知识正面临着消弭的危险。基于自身优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构建农村本土知识共享平台,完善领导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建设农村文化,筛选外来知识,并将其与地方传统知识相整合是实现本土知识的延续性和创新性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娟,李维长.乡土知识的林农利用研究与实践[J].世界林业研究,2009,22(3).

[2] Hart,T.,Vorster,I.(2006).Indigenous knowledge on the South African landscape:Potentials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Urban, Rur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earch Program[M].Occasional paper, HSRC press, South Africa.

[3] 李技文,柏贵喜.土家族传统农业生产知识的实践内容及其现代价值——基于红烈和龙桥两个村寨的田野调查[J].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31(1).

[4] Warren,D.M.,Rajasekaran,B.,1993. Putting local knowledge to good use [J].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13(4),8-10.

[5] Osbahra,H.,Allan,C.Indigenous knowledge of soil fertility management in southwest Niger[J].Science Direct,2003:457-479.

[6]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0rganization (WIPO).Intellectual Property needs and expectations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 holders[R].Geneva:WIPO Report on Fact-finding Missions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raditional knowledge (1998-1999),2001.

[7] Lwoga,E.T.,Ngulube,P.,Stilwell,C.Indigenous knowledge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Knowledge management approaches in the social Context[J].Th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 Library Review,2010(42):174-185.

[8] 李发耀.多维视野下的传统知识保护机制实证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86-148.

[9] 艳华,万江红.对中国农村教育“泛城市化”的反思[J].农村经济,2007(2).

[10] 王兆林.反思与前瞻: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J].教育探索,2006(5).

[11] 200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土地管理基本知识篇2

一、单一土木工程专业从业能力的限制

1.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能力结构

2011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由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再次申明了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铁道等各类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够在有关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规范》要求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生除了应该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科学与工程的综合素质外,还应具有一定的能力结构,即应用工程科学的能力和具有较强的解决土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显然还不能完全具备上述能力。

2.学校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

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毕业生,最近几年除一部分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选择继续深造之外,其余的毕业生80%左右选择到建设施工单位就业,学生毕业后将直接从事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与经营工作。通过对历届毕业生的走访调查,发现毕业生一般都能够胜任土木工程技术层面的现场施工技术工作,却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的管理决策层面的工作,这种情况已不能满足自己“先技术、后管理、再创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求。

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企业目前对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表现出很高的渴求度。现在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非常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学生一旦进入企业,可能刚开始做的是工程设计或施工现场的技术工作,但是如果毕业生技术工作过硬同时又懂经营管理,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锻炼,企业必将把他培养成中层管理人才。这样的学生潜力更大,发展空间也更广,也更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和需求。

在工程建设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技术、经济和管理各方面专业知识联系紧密、相辅相成。作为一名合格的专业工程师,即使专门负责某项技术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要考虑节省成本、控制进度、满足合同要求等相关因素。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教育普遍面临培养模式单一、专业面过窄、课时压缩、缺乏个性等问题,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比较单一,能够成为某一个技术领域的专家型人才,却很难适应现代化工程管理的需求。

二、选修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优势

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基层工作一定时间,夯实工作基础,就有可能进入企业管理层,或者成为项目经理。此时需要从宏观层面管理整个工程,除考虑技术因素外还需要考虑项目的资金链和组织管理。选修过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学生和只学习单一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相比,优势在于可以同时掌握组成建设工程项目的两个核心要素——经济和技术,可以从经济和技术两方面来考虑工程的可行性,更加能够保证项目在特定经济条件下的顺利实施。具体而言,选修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同学和只学习单一土木工程专业的同学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1.知识结构体系更完善

土木工程与工程管理两个专业同属一个大的知识领域,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掌握相关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对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有很大帮助。参与辅修的学生除了能够掌握土木工程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之外,还能够掌握比较系统的管理学、工程经济学、工程建设监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土建工程造价、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济学、建筑企业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参与辅修的学生不仅具有较强的分析、研究与解决土木工程专业一般工程问题的能力,还具有熟练的土建工程造价及工程量计算、工程经济分析、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相关管理理论和方法、相关经济理论、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从事工程管理的基木能力。

2.未来从业范围更广阔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才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毕业生不能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学习和掌握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和技能。拥有良好的知识结构体系和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未来的从业范围也更加广阔。选修过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知识的毕业生,具备了土木工程技术、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了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他们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富有求实和创新精神,属于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不仅能够在有关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研究、教育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而且能够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工程监理单位、房地产企业、投资与金融领域、政府部门等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资产评估等工程管理工作。

3.自身发展前景更美好

目前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岗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岗位职务提拔的机会自然会优先考虑技能完善的人才。选修过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知识的毕业生,除具备土木工程专业的一般知识结构,还具备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及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结构。他们具有进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一般土木工程设计、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房地产经济理论问题及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与评估、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投资与融资、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和房地产行政管理的能力,具有项目评估、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初步具有编制招标、投标文件和投标书评定的能力,具有编制和审核工程项目估算、概算、预算和决算的能力,具有物业的资产管理和运行管理的能力。在土木工程建设领域,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符合社会需求,在各个方面占有很大优势,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更加美好。

4.获取执业资格更容易

目前我国在工程领域普遍实行注册工程师制度,从业人员需要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相关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获得由相关部门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并经在行业主管部门注册成为注册工程师,才具备在本行业的从业资格。目前和土木工程专业相关的注册工程师主要有注册结构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咨询工程师等。在土木工程工作实际中需要考取的相关注册证书,很多都涉及工程管理知识。比如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考试的四门课程中,“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和“建设法规”都是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提前学习过相关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更容易通过考试获取执业资格。

三、开设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建议

1.学生自主选择是否辅修

土木工程专业每年的学生数量都很多,一方面考虑到全部辅修工程管理专业在师资、实习场地、实验设备等方面对学校的负担太重,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不同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同,未来的就业方向不同,所以建议不要硬性要求全部学生都选修工程管理辅修专业,而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同,自主选择是否参加辅修。

2.统一安排主辅修专业课程

将选修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学生重新独立安排班制,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正确引导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采用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并列学习的方式,辅修专业和主修专业课程统一设置和安排。辅修专业课程的开课时间将合理考虑学生主修专业的课程安排,利用富余时间完成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避免学生上课时间发生冲突。

3.多方向设置毕业设计内容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好手段,也是对高校培养目标和教育质量的最好检验,毕业设计的重点一定要放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四年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复习、综合、运用和提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修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毕业生,毕业设计的内容不再局限于土木工程的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还可以完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编制、项目管理规划与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开发、房地产价格评估等工程管理方向的设计内容,也可以撰写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土地管理基本知识篇3

基于土地管理学课程所具有的先导作用和课程特点,在教学中应综合考虑,由浅入深、理论结合实际,多种教学手段有机融合的模式展开课程的教学活动。

(一)“图表”教学方式

“图表”教学是一种以图形、表格为材料呈现方式,展示地理事物或揭示其本质特征,以激发学生跳跃式思维,增强学生地理素质,加快教学过程的一种方法[4]。该方法虽然在地理教学中应用较广泛,但在土地管理学的教学中巧妙使用后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土地功能这部分内容时,针对土地不同的功能,首先给学生展现土地功能的不同图片,之后让学生指出每一种图片所表示的土地功能,从而总结出土地5大功能,并用一句话概括土地的功能即土地的有用性。这种图表教学虽然看起来简单,但通过图片的直观教学可起到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土地,了解土地的属性及土地的功能,感受到土地与人们生产活动的密切相关性,进而使学生自发地产生重视土地、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二)“主题引导”教学方式

土地利用及土地管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在不断完善,但在具体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实践中原有的土地利用政策、土地利用规程等都在发生变更,这样就导致教科书上的部分内容与实际土地管理活动产生不一致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在教学中给予直接补充完善是一种教学方法,也可以巧妙地设置一个主题并围绕该主题让学生广泛的收集和整理资料。具体做法是先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2-4人为宜),其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个主题,围绕该主题要求各学习小组通过各种学习手段搜集、整理资料并自己动手制作课件[5],之后每一组派一位代表就所准备的内容向全班同学讲解,同时要求各小组的其他同学做记录,主要记录其他组的讲授内容与本组内容的不同之处,之后要求各小组将听课记录整理后统一提交给老师。因为面对的是刚踏入大学的一年级的学生且初次尝试讲台讲课,所以教师可根据每位学生的讲解情况给予及时的肯定与鼓励,最后就设置的问题进行统一的归纳与总结。其教学效果可达到以下几个目的: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客观的肯定与鼓励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达到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案例”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最早于1870年首先在美国哈佛大学兴起。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一般是基于教学的需要和一定的教学目标,由在实践中所收集或撰写的原始材料、案例报告或案例研究等组成的教学案例[4]。在土地管理学的教学中可根据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将土地领域中发生的案例或从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案例中心案例库中选取典型案例引入课堂。具体做法是,把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和选取的案例事先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提前预习理论,熟悉案例。在课堂上,教师把学生已经了解的案例故事情节,通过简明扼要的方式重现给学生,从而尽快引导学生进入案例的情境之中。其次以将要讲授的理论为基础,围绕提前布置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再进行讨论和辩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把握不偏离设置的主题。讨论之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提炼,对达成的共识给予肯定;对讨论中遗漏和模糊不清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讲解、梳理,使学生通过案例掌握理论,对理论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此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案例教学重在原理,重在举一反三,案例本身不是学习内容。

(四)“框图”教学方式

框图是用框型符号如流程图、结构图等图式,将抽象事物具体化,描述系统中部分之间联系的一种手段。“框图”教学方式可以将相对分散的知识单元进行有机融合与衔接,使学生既可以看到一个整体、全局的知识体系,又能明确各知识单元的位置与联系[6]。在内容的讲授中可使一个章节的内容,在整体框架下,沿着层次结构逐层深入细化。例如,土地管理学中土地利用管理这一章内容,共包括了5个小节,而且第一小节中包括了土地利用及土地利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土地利用管理理论依据,使得教学内容的涵盖面过大和层次不突出,基于此在讲授这一章内容时通过拆分和归并,首先把全部内容整合成3大模块构成框图的第一层,其次根据知识结构的从属性和关联性构筑框图的第二层,第三层,逐层细化知识点,在讲授的过程中强化重点内容,第四层,根据需要进一步细化个别知识点。这样既从整体框架结构上做了全部内容的概括,又把分散为各小节的知识块,通过框图有机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教学效果,教学框图见图1。

土地管理基本知识篇4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自诞生初就与市场紧密接轨,是一个应用型的本科专业。专业对学生的应用能力的要求,不仅仅是课本上的内容,还有在实际的土地管理工作中。本文以韶关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培养目标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掌握以下土地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①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生态、环境、地质、地貌、土壤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②掌握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理、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不动产估价及土地和房地产开发经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并具备将这些知识和技术熟练地应用于土地和房地产管理工作中的能力;③熟悉国家有关土地和房地产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④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掌握独立获取、消化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

全国80多所院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各具特色,但在课程设置上有三个方面的课程:一是专业主干课程。二是技术类课程,三是特色课程。

专业的主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土地意识,让学生掌握土地作为资产性资源和资源性资产在国民经济中重要作用及在土地和房地产交易的准则和我国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等知识。主要课程为: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土地利用管理、不动产估价、土壤地理学和土地资源调查及评价等。

技术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先进的土地数据的采集、管理和土地信息化的技术手段,运用测绘仪器、卫星和航空影像及GPS等设备和材料进行数据的获取、处理和表达,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快速、高效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主要课程有:地图学、测量学、遥感技术和地形绘图等。

特色课程是根据地方特色和院校特色而开设的课程,旨在培养与当地市场需求更加切合的人才。如在专业中设置有创新学分,让学生以土地管理实务作为出发点,在外聘实践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项综合的实际土地管理工作的任务,由实习单位进行评价。使学生都能有实践的机会,在不同单位和企业,已实践单位和企业的评价作为主要参考标准,对学生的就业去向做评价。

三、突出特色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有四大块:一是国土资源局及从事土地和房产管理工作的事业单位,如土地储备中心、土地整理中心、土地信息中心等;二是土地、房产估价企业;三是房地产开发、策划企业;四是测绘单位和企业。

土地管理基本知识篇5

1.基层国土机构刚刚建立不久,职能设置、人员配备还有待完善。

国土干部应该是依法行使国家土地管理权的行政管理职能人员。在现实当中,那些在基层国土管理机构工作,编制还没有解决的人员,当然也就不应纳入干部培训之列,这也极大地挫伤了广大工作在土地管理第一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他们也就很难在工作中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发挥出他们的潜能。如铁岭基层国土资源所经过几年的努力建设,到目前已建所36个,都是县级国土局派出机构,都是事业单位,其中全额拨款事业单位18个,占50%,自收自支事业单位18个,占50%。现有编制数183人,实际有人数183人。人员编制均为事业编,这与行政执法不相匹配。

2.现行的基层国土干部培训制度不能适应基层国土干部职业化发展的需要。

(1)培训中心不突出,广大基层一线国土干部得不到应有的培训。目前培训的对象主要限于县(市)级以上的国土资源管理干部,广大从事土地管理工作第一线的人员很少得到培训。这与他们所承担繁重工作应加快知识更新的客观需要不相适应。一个基层所只有所长副所长少数几人参加过培训。虽然我市推行了“一人学习,全员受益”的做法,但因其他人员所学知识又经过了一个中间环节,故这种学习的效果如何,当然是显而易见的。

(2)培训机制不科学,基层土地管理人员得不到较高层次的培训。目前按规定,各基层土地管理所由市级土地管理机构负责培训,市级以上由省国土机构负责培训,就基层土地管理人员来说,面广量大,培训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市级国土培训机构普遍没有专职教员,全靠临时兼职教员授课。这些兼职教员本身工作任务压力很大,没有教学经验,又没有专门时间去备课、调研,俗话说,没有名师当然不能出高徒。

3.培训缺乏长远打算,无法达到培训之目的。

当前的基层国土干部培训的长期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有待提高。现在进行的培训往往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培训时间短;培训的知识不系统,参加的培训往往没有彼此间的系统联系;培训的单一性,培训内容主要侧重于国土法律法规知识和技能,轻视了培养国土干部职业道德理念的培养。因为培训缺乏长期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对培训归来的国土干部们作用还不够大,收效还比较缓慢。

4.培训方式单调,培训质量有待提高。

经过培训的国土干部大多认为,现实的国土干部培训方式单调,培训内容脱离实际。培训方式主要是授课教师满堂灌,培训的内容也主要是一些高深理论。这样的培训方式,被培训的人(学生)是被动的,教师仿佛是在完成任务,教与学两张皮,学生难以学到知识。从基层国土干部来看,他们极需要培训的知识更主要(来源:文秘站 )的是,如何解决土地管理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如何运用新知识从事土地管理工作,以及如何熟练地运用土地管理技能。

二、加强基层国土干部培训的必要性

1.从层次管理上非常有必要加强对基层国土干部的培训。基层国土干部的素质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石。俗话说“基层不牢,地动山摇”。作为全国土地管理最前沿的战士、占全系统职工总数32.3%的国土管部工作在基层,他们直接面对广大群众,面对工矿企业,面对各用地户,工作水平高低,素质优劣,直接影响国土系统形象。基层国土干部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土地管理的方向、进展和整体效果。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各方面素质,加强培训是树立国土系统良好形象的必要途径。

2.从人员只是结构上加强对基层国土干部培训有其客观的必要性。就铁岭地区基层国土干部来说,大学本科34人,占18.5%,专科116人,占63.3%,中专以下33人,占18%。其中:土地专业10人,占5.4%,经济及管理专业80人,占43.7%,测绘及信息技术专业11人,占6%,法律专业27人,占14.7%,其他55人,占30%。虽然专科以上学历超过80%,人员素质较高,但具有土地系统专业知识的人员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队伍政策和业务能力、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而教育培训作为提高基层国土干部政治、业务素质的根本途径,显然至关重要。

3.从越来越繁重的工作量上培训基层国土干部也日益迫切。基层国土干部教育培训是增强国土管理能力和提高国土管理水平,保证国土工作顺利进行和国土管理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保护耕地,规范管理土地的重要途径。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各种经济发展与土地管理矛盾不断显露,基层国土干部的工作量不断增加,日趋繁重的国土管理工作使基层国土干部不堪重负。如何解决经济发展的土地需求同保护耕地、规范管理土地之间这一矛盾,已成为各地基层国土机构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虽然有待于多方面的制度支持与保障,但是作为提高基层国土干部素质重要手段的国土干部培训固然不可缺位。

三、对现行基层国土干部培训的一点建议

1.突出中心,切中要害,将基层国土干部培训作为重点。

应建立基础培训方法。增加培训人员层次。现实中各地培训对象仍以县级部门负责人为主,而基层国土干部由于土地管理工作繁重,培训名额的限制,很少有机会参加上级国土部门组织的土地业务学习和培训,迫切需要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因此,应侧重基层国土干部知识水平、职业道德、土地管理技能、方法的培训,加大基层国土干部的培训力度。

2.建立长期性、系统性的培训机制,促使基层国土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管理制度的 不断加强,社会关系日趋复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多,相应的土地管理工作所涉及的领域也不断扩展,各类新的问题也不断涌现,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也在不断更新,土地管理工作的难度必然不断加大。基层国土干部要想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为形势是不断发展的,为此,也就要求国土干部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如此同时,对国土干部的培训也应是长期的、终身的、系统的和有针对性的,而不应该是蜻蜓点水似的,流于形式。使国土干部在土地管理工作中用思维、知识、能力等诸多方面的高素质来树立自身所发出的管理的权威性。

3.改变现有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应有针对性。

培训只有在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中进行,才能达到教育培训之目的。为此,在国土干部培训中,应进行交流互动式培训。让教师在互动中发现问题,从而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生在主动中学,学以致用。在培训内容上,不能脱离土地管理工作实际,要以土地管理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主。为此,最好多一些案例式教学法。案例不仅反映各种社会现象、经济发展状况、法制建设水平,而且如实地展示了土地管理者对土地法的理解、管理意识、执法精神、分析能力、管理技能等综合能力,换言之,案例是土地管理者素质的真实表现。在国土干部的培训中,尤其是基层国土干部的培训教育中,更应当注重案例的教学。案例分析是提高国土干部,尤其是基层国土干部素质最简捷方法之一。从教学的角度看,案例教学法提供给教师与学生一个沟通的平台,利用这样的一个平台,进而形成讨论、争辩的教学氛围,并且经历一种管理角色转换的体验,使教与学的双方在法律规范与法律事实之间的关系中寻找共识,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土地管理基本知识篇6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量、地籍管理、土地及房地产价格评估、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等方面的技术和行政管理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房地产、建筑、专员服务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房地产;

2 建筑/建材/工程;

3 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4 金融/投资/证券;

5 计算机软件。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投资经理、土地规划师、项目经理等工作,大致如下:

1 投资经理;

2 土地规划师;

3 项目经理;

4 土地资源管理;

5 报建专员。

土地管理基本知识篇7

为了组织开展好第十九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在县国土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因远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我镇实际,紧紧围绕“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这一宣传主题,在全镇内开展宣传活动。宣传重点是我国土地资源国情国策,坚持和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提高全社会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意识。重点宣传“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具体内容如下:

一、提高认识、深入宣传。根据县国土局安排部署,于2009年6月26日早上在因远镇人民政府三楼大会议室召开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学习培训会,会议由镇政府联系国土的领导周国兴副镇长主持,在家的党政领导及民政助理员、宣传干事,以及镇司法所长、9个村委会会主任、9名村级国土资源信息员、9名地质灾害监测员,并邀请因远、北泽、安定等三个村委会干部及部分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组长还有镍矿矿床涉及的周边两个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组长等共57人参与培训。会上认真学习宣传了《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云南省土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首先由县国土局余建雄副局长就加强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发表重要讲话;由县法规股金福刚主讲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程序相关知识;由矿管股莫肇勇主讲矿产资源法及地质灾害防治相关知识;由耕保股苏继春主讲农村宅基地相关知识;由执法大队朱红江主讲违反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处理程序及有关规定;最后由周副镇长作《加强领导 狠抓落实 为因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讲话。会议持续了两个多小时,通过学习培训,使干部对土地管理及矿产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进一步了解。认真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坚守18亿亩耕地不减少。

二、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等宣传标语。6月25 日分别到因远、北泽、安定等三个村委会联合各村委会领导一起在人员集中的地方张贴宣传标语;及时发放4本《国土资源管理政策选编(四)》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镇长、联系国土副镇长每人各一本;宣传扑克40副;《××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宣传手册》读本9本;6月26日在因远集贸市场加强宣传,主要宣传了《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云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县人民政府XX年第2号公告等。设立临时法律咨询台由专人负责讲解法律知识,设台集中宣传后又有针对性的分发宣传单,使宣传效果更加明显有效。深入宣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XX]9号)、《云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摘要)》、××县人民政府XX年第2号公告《××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矿产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及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共计发放宣传材料420多份,粘贴大小标语76条,受教育人数达1951人次。

通过“6·25土地日”扎实有效的宣传,使宣传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达到了预期效果。普遍增强了镇、村、组党员、领导、干部及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了依法办事意识、为依法管理国土资源奠定了群众基础,使节约集约用地为荣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为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土地管理基本知识篇8

尽管许多专家和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为中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土地生态学仍是当今土地科学体系中最为薄弱的学科。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为了适应国土资源管理由“数量管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并提供某些破解“土地难题”的现实途径,还需要进一步切实加强土地生态学的重要理论研究, 构建知识体系, 推进学科建设,为我们进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因此,土地生态学在土地科学中的基础地位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得到了普遍认可,不少学者把土地生态学作为土地科学的一级分支学科,认为土地生态学是土地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5,7, 8, 9],谢俊奇[9]认为:未来20年中国土地科学技术应当大力发展3大技术体系和4大学科,这4大学科为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生态学和土地规划学。在此背景下,不少高等院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纷纷开设“土地生态学”课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新一轮修订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已将“土地生态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列入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生培养方案,待出版)。本文根据土地生态学的性质和特点及其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的学科地位和作用,探讨了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期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课堂教学内容的体系建设

土地生态学是一门在实践中逐渐孕育和发展的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主体是土地学和生态学之间的交叉[9]。它是一门新兴的有待精心培养的学科,也是一门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与保护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学。土地生态学是土地科学中的基础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既研究土地生态功能、土地生态过程、土地生态变化、土地生态分异等基础理论,同时又研究土地生态调查、土地生态评价、土地生态规划和设计、土地生态恢复和重建、土地的生态管理和管护等技术方法,还涉及土地生态经济、土地生态伦理、土地生态文明等社会科学范畴。因此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内容覆盖面非常广。需要先修土地资源学、土地地理学、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等课程,拟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开设,该课程将作为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理与复垦等课程的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部分:

1. 基础知识部分

包括:①土地生态学的概念、产生的背景;②土地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任务、原则;③土地生态学在土地科学学科中的地位、土地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资源生态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④土地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2. 基础支撑理论部分

基础支撑理论部分为两个层次的内容进行讲授。首先是最基本的生态学基础知识,主要针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未开设“生态学”课程缺乏生态学基础知识背景而设置,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一般规律等知识的一般性介绍;其次是其它学科应用到“土地生态学”的具体的相关理论体系,包括整体论与系统论、生态平衡及其调控理论、生态—经济协调论、复合种群理论、渗透理论、等级理论、地域分异理论、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理论、生态动力源-汇理论、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生态系统原理。

3. 核心理论与技术部分

核心理论包括土地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土地生态功能与过程、土地生态变化与生态分异等,以及典型土地生态系统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城镇、工矿土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特点及人为干扰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核心技术包括土地生态分类与调查、土地生态评价、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土地生态工程、土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土地生态管理等。为使学生能够更清楚地掌握核心技术,该部分均设置相应的案例分析内容。#p#分页标题#e#

4. 实践应用部分

包括土地生态评价、土地生态规划设计两个环节。

除上述基本内容外,及时获得和发现土地生态学科领域的新知识、新动向,并将其不断充实到课程教学与实践体系内容中。

二、实践教学设置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进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独立思考和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通过实践教学, 使课堂教学中讲授的理论知识得到强化和实际应用, 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土地生态学的基础理论, 并运用这些理论进行土地生态学核心技术的实践。为实现以上目标, 课程设置了土地生态评价和土地生态规划设计两个实践教学环节:

实习1——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

通过生态足迹法分析评价某一给定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使学生掌握数据搜集处理方法、土地生态评价、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土地资源可持续性等评价方法和过程。

实习2——土地生态规划

结合给定项目区特点(如地理区位、自然生态条件、社会经济状况),通过土地生态分类、土地生态功能区划分、土地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格局分析及调整等步骤和环节,最后形成土地生态规划方案,并进行方案优化。

三、结论与展望

随着土地科学的发展以及土地利用带来的各种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将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引入到土地学科中, 为审视和研究土地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土地生态学由此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广大学者的普遍认可,作为土地科学体系中的基础性学科在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方面发挥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因此,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开设《土地生态学》这门课程非常必要。同时,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建设对教学效果的好坏至关重要。本课程在课堂教学内容上设置了课程基本知识介绍、基础支撑理论、核心理论与技术等内容,核心技术部分均设置了相关的案例分析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土地生态学的相关技术与理论。在实践教学内容的选取上,突出可操作性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强化作用,以期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傅伯杰.土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研究的主要方面[J]. 生态学杂志, 1985, 4 (1): 35-38.

[2] 何永祺. 土地科学的对象、性质、体系及其发展[J]. 中国土地科学, 1990, 4( 2) : 1-4.

[3] 举. 土地科学导论[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5.

[4] 吴次芳, 徐保根. 土地生态学[M]. 北京: 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3.

[5] 郭旭东, 谢俊奇. 中国土地生态学的基本问题、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J].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22(1): 4-9

[6] 黄炎和. 土地生态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土地管理基本知识篇9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为土地的权属管理、利用管理和市场管理提供有关土地的数量、质量、权属和利用状况的基本信息以及通过土地登记工作,提供土地权属的法律凭证[1]。“地籍管理”课程是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2]。

2.“地籍管理”课程特点

“地籍管理”具有鲜明的课程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课程内容丰富

“地籍管理”作为土地管理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之一,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目前我国地籍管理的基本理论、管理机构、采用方法和具体包含的内容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与认知,并通过实践教学掌握土地调查、土地登记、统计、土地数据库管理等具体工作的实际操作技能。

“地籍管理”课程内容包括地籍理论及历史沿革、土地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等内容。在上述内容中,地籍理论及发展、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四部分内容偏重于“管理”的性质,土地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三部分内容偏重于“工科”。“地籍管理”的内容多而且跨越大,理论性与应用性都很强。

第二 涉及相关学科广

“地籍管理”课程不仅教学内容丰富,涉及面也很广,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特点。课程与土地资源学、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土壤学、土地法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有交叉。它既以这些相关学科内容为基础,又是这些学科在地籍领域的应用,教学中既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也要求教师对涉及学科的知识熟练掌握并对前沿动态有所了解,从而在教学中以“地籍管理”课程为主线,完成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衔接,使学生在课程学习后对已经学习的相关学科知识有进一步理解,而且对未学习的相关学科知识有初步认识。因此,在“地籍管理”课程教学中要对一些与课程联系比较紧密的经典概念进行讲解和比较,同时避免与交叉学科教学内容的重复。

第三 实践性强

“地籍管理”是国土部门的具体管理内容,实际应用性很强。课程内容中的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籍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登记、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等的实践性尤为突出,在掌握相关知识理论的同时必须具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这样才能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此外,目前我国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地籍信息化的方面的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国土管理部门和相关的社会企事业单位更加倾向于具有“地籍管理”工科背景的应用性、实践性的毕业生。因此,“地籍管理”对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来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主干课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的改革

(1)地籍管理课程内容与多门专业课交叉重复,需要从整个专业角度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

针对课程内容的交叉性,需从整个教研室的角度进行集体备课,针对相同内容进行统一的梳理。例如:在《土地管理学概论》课程中主要介绍地籍及地籍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和框架,在《地籍管理》中则重点讲述和培训开展各项地籍管理工作内容和方法;土地调查内容在《土地资源学》中略讲而在《地籍管理》重点讲;土地产权制度在《土地经济学》和《土地法学》中已经提及,在《地籍管理》中不再详细解释各种权利的概念和特征,而是侧重于如何确权;土地分等定级估价一章在《地籍管理》中不讲,放在《不动产估价》中讲,但要说明土地分等定级估价也是地籍管理工作内容之一,土地登记内容中包含有土地分等定级估价的成果。地籍调查内容在《地籍管理》中重点放在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的内容和流程上,而地籍测量的细节内容则放在“测量学”课程中。遥感基础已在《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中讲授,《地籍管理》重点讲“土地遥感动态监测”在县级土地部门进行的实地核查工作。

(2)教材内容更新滞后,教辅资料少,需要不断完善

课程选用的教材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地籍管理(第五版)》,该教材为‘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代表了国内《地籍管理》课程教材的最新、最高水平。但由于国家对地籍管理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在不断地变化,教材的内容难免会落后或过时,需要对内容进行不断调整的补充。比如国家最新的政策、《土地调查条例》、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实施方案以及新执行的不动产统一登记以及农村统一的确权登记工作等。要求地籍管理学课程内容及时更新,能够反映出本学科发展的进展和前沿,让学生对地籍管理的最新趋势有深入的了解。

(3)课程内容涉及多领域的理论与技术,对教师要求较高

《地籍管理》课程涉及产权经济学理论、土地法学理论、行政管理学理论、土地测量学理论、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和统计学理论等,内容与土地资源学、测量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土壤学、土地法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有交集,涵盖管理、经济、法律和“3S”技术等领域。因此要求教师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和技术,了解学科及行业的前沿动态,不断及时更新补充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地籍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实际应用,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语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与补充,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

土地管理基本知识篇10

1、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2、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来源:文章屋网 )

土地管理基本知识篇11

1 基层国土部门地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地籍档案的管理存在问题

我国地籍档案的管理在国土地籍的管理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国土档案的管理是不科学的,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档案的介质上比较落后,纸质的档案比较多,但是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在档案的保存上没有结合信息技术,现代技术没有融合到档案管理中,档案的服务水平差,地籍档案管理人员的认识不高,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地籍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这样就导致档案的工作效率差,不能够为人们提供完整的地籍信息,这样的地档案地籍信息就是不完整的,这样就导致了基层国土部门的地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问题。

1.2 土地登记的意识较弱

我国的土地是国家的,但是传统的土地观念就是土地所有权属于自己的,但是根据我国的土地制度,土地是属于国家的,人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在这个层面上人们的意识是非常差的,这样的地籍意识就使土地登记存在大量的问题,很多的房产都没有进行登记,这样房产的使用价值就降低,不得不在房产处理的过程中将土地的使用价值体现出来,在房产的登记上就体现不出来房产的使用价值,尤其是最近几年的城市拆迁,在进行赔偿时没有按照实际的情况来进行赔偿,房屋的赔偿与土地的补偿没有很好的区分,导致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心里就形成了土地是没有补偿的,只有房产才有补偿,这样就降低了人们对土地的认识,土地登记就无法正常进行,这样混乱的土地登记工作对地籍管理是十分不利的,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1.3 地基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较低

地籍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使非常低的,没有与现代化的技术相结合,但是现在的地籍管理工作还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的方式,传统的方式就是使用手工的方法,这种方法严重降低了地籍的管理工作,利用皮尺丈量的方法导致地籍管理工作严重低下,误差也很大,缺少现代化的技术管理,还有就是地籍工作人员本身的计算机技术薄弱,学习的意识较低,对现代化技术掌握的还不够。

1.4 地籍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

地籍工作除了要重视地籍信息,地籍工作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现在地籍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还很低,对地籍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地籍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不只工作认识不到位,还存在工作人员缺失的问题,这样就导致了地籍管理资料无法完整记载。地籍工作人员对地籍工作的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还不够,地籍管理的程序与技术人员的结合程度较低,没有必要的培新机构对新知识进行学习,这样就对国土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 提高基层国土部门地籍管理工作的具体对策

2.1 加快推动地籍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地籍档案信息资料有了深入的认识,而且对地籍档案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在近年来地籍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地籍档案信息系统得以实现,这有效的加快了地籍档案信息的共享的实现。作为基层国土部门,为了更好的提高地籍档案管理的效率,则需要加快推动地籍档案收集、整理和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标准化发展,同时还需要提升地籍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通过各种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庆用,努力提高基层国土部门地籍档案信息的处理能力,更好的满足地籍档案的使用需求,及时对地籍档案管量工作的内容、范围和政策进行调整,进一步拓展地籍档案的社会功能,确保全面推动地籍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强化地籍管理中土地登记的意识

解决土地使用者对土地登记的意识薄弱的缺点,最好的方法是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对土地所有者进行土地登记的知识普及。如通过电视新闻、报纸媒体等不同的途径,对群众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使群众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地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提高群众参与到地籍管理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可从土地使用者的切身利害方面入手,讲解土地登记的好处,从而增加土地使用者的土地登记的自觉性。

2.3 提高地籍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

要实现地籍信息和管理的系统化,就必须把扩大国土地籍的覆盖面作为重点,再加大地籍在基层地区覆盖的范围,最终做到地籍信息的系统管理的高技术化,并逐步实现城乡一体的现代化发展水平;达到地籍管理的信息化,就必须加大新型技术在国土地籍管理中运用的力度,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地籍管理成果共享,加强对基层的地籍信息变更和监测力度。在日常的地籍管理平台上,时常保持信息系统软件及时更新和升级,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新型工作流程。

2.4 提高地籍管理的队伍建设

基层的地籍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的提升,可采取贤才招揽和业务培训的手段。对地籍管理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的基础上,也要加强对员工的作风培养。让地籍管理人员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同时也能增加地籍管理人员对工作的责任心。通过这些措施开展专业技术和知识的培训工作,培养一批素质较高、专业技术较强的地籍管理工作人员,同时需建立并完善地籍管理师、注册地籍管理师和地籍管理资格认证等的考试制度,保证基层地籍的管理不断进步和完善的前提条件。

3 结论

一个国家或是一个地区进行土地管理的关键即是强化地籍管理工作,这是对土地产权进行保护的重要举措,也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地籍管理人员,需要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加快地籍管理工作现代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的实现,使地籍管理工作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为国家土地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土地更好的被利用,这才是进行国土资源管理的关键,只有管理水平提高,国家的国土资源才能够被合理利用。

土地管理基本知识篇1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2-0237-02[收稿日期]2020-03-10

1999年,为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我国进行了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的扩招[1]。当前,我国本科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过渡为大众教育[2],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接受研究生教育。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人,而且根据世界大学发展的规律,大学的功能会逐渐向育人功能、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综合方向发展[3-4]。因此,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高校研究生人数会逐渐增多。

2017年1月2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2018年8月2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双一流”文件的出台和“双一流”大学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以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发展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5]。高水平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突出特征,高水平研究生教育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6-7]。基于此,本文从研究生的知识储备与知识需求的角度出发,以研究生课程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为例,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

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重点介绍土地整治规划与土地整治工程设计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典型土地整治规划案例和土地整治工程设计案例进行讲解。通过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土地整治规划与土地整治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相关的方法。

二、学生知识储备与知识需求分析

(一)学生学科交叉融合多,基础知识掌握存在差异

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涉及地质学、土壤学、地理学、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然而,研究生的本科专业主要涉及人文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土地管理学、建筑学、地质学等学科,也就是说学生的学科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异,对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必然不同。为此,如何让专业基础知识储备存在差异的学生更好地完成该课程的学习是一大问题。

(二)如何更好地激发不同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尽管学生的專业为人文地理学、国土资源学专业,但是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选题涉及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土地整治、城镇化等方面。该课程内容与有些学生的选题有直接联系,与有些学生的选题联系远一些。在此情况下,有些学生由于课程内容与自己研究课题内容相关性不大,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如何调动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学生对空间分析技术的知识需求迫切

要出色地完成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需要掌握GIS、CAD等计算机操作软件。同时,作为人文地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其日常科研活动也时刻会用到GIS、CAD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尤其是利用GIS软件进行数据的空间分析。虽然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对相关软件均有一定的接触,但是理解不够深刻、操作不够熟练。因此,如何让学生在该课程中理解并熟练操作软件对学好该课程,同时更好地服务学生日常科研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研究生科研创新思维的培养亟待加强

尽管研究生在本科阶段进行了系统、专业的知识学习,但是本科阶段对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不够充分。研究生入学后即进行科学研究,但此时大多数研究生会感到些许的茫然。为此,在该课程中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既可以提高研究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也有利于研究生顺利进行科学研究。

三、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教学探索

(一)重点进行课程基础知识的强化,使学生深刻理解该课程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进行任何专业课程的学习,必须对学科的专业名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等有全面的把握和深刻的理解。只有如此才能完全、透彻地掌握知识,做好科学研究。但是大多数时候,学生对专业名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不够深入。为此,在课程的教学中始终强化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的相关专业名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讲述,让学生透彻理解相关的专业名词、把握住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全面学好该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研究方向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想学、愿意学,教学效果才会好,学生才能真正地将知识学好。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之初会对各个学生的研究方向进行摸底、了解。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尽量将课程有关内容跟学生的研究内容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将技术处理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会涉及大量GIS、CAD的处理,为此,在土地整治规划授课过程中,会穿插ArcGIS在土地整治规划过程中的运用情况,并通过软件对学生进行示范;在土地整治工程项目设计授课中,就具体的土地整治项目利用CAD进行展示,并介绍涉及的CAD的主要操作。上课过程中通过相关软件的实际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四)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就科学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素养

土地管理基本知识篇13

一、存在的问题

当前社会逐步向信息化社会演变,及时、全面、系统、准确地获取信息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档案利用者对档案信息的要求也是如此。档案管理工作者如果继续沿用低效率的传统手工管理模式,必将在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面前没有立足的空间。随着计算机的应用,电子档案大量地出现,但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缺乏经验。电子档案本身具有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信息存储的高容量及信息的易修改等特点。国土资源档案的管理工作者更应跟上形势,努力适应对电子档案的管理。

随着档案法规的逐步完善,依法治档的社会环境不断好转,档案管理工作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土资源档案对依法管地、合理开发用地、解决土地纠纷、农村土地承包、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缴纳土地租金、征缴国有土地使用税等很多方面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随着新的土地管理法的正式实施以来,国土资源管理制度和方式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耕地保护、土地用途管制、国土资源执法、矿产管理等管理职能都得到了增强,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用地报批、征地实施等各项具体工作都有了新的政策、法规、程序,由此形成的国土资源档案数量不断增多。如何开发和利用这部分内容丰富的国土资源档案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一大难题。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对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技术的应用使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者有了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但同时也对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者,除了要求具有档案管理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求具有计算机、外语、管理学等基础知识,尤其是要求具有国土资源管理基础业务知识。

二、建议

1.加强基础业务建设。按照各地土地档案管理目标认定的各项业务建设要求,扎扎实实地抓好基础业务建设。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档案的形成要规范化、档案的整理要系统化、档案的保护要科学化、档案的管理要现代化。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对电子档案管理的新办法,把电子档案的形成、积累、归档、保管和提供利用等各环节纳入到档案管理的范围,并纳入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之中。

2.加强信息系统建设。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要加快档案信息电子化建设进程,充分利用计算机存储、网络、计算的功能,加快档案信息系统建设。建议建立电子影像档案数据库,实现对电子影像档案的管理和维护,同时使其具备和地籍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借口,通过土地登记申请材料的扫描,在完成土地登记后,可以直接生成地籍电子影像档案,同时形成纸质和电子两套档案数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