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高职护理专业实用13篇

高职护理专业
高职护理专业篇1

.

[3]国家卫生计生委.“十二五”时期我国护理事业发展成效显著[EB/OL].2016-05-10.

http:///yzygj/s3594/201605/5455fba56773

40ebbb822dba029f1c42.shtml.

[4]邹海燕.本科与高职衔接培养的实践探索、地方特色与院校特例[J].教育与职业,2016,862(6):35-37.

[5]何静.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课程衔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93-96.

高职护理专业篇2

2研究方法

2.1文献调查法:通过文献调查法,了解有关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大纲研究,根据2007年新一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根据国家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以“精练、实用”为特点,“必需、够用”为原则,走访学校生物化学、其他基础课和护理专业课资深教师,共同研究。确定高职护理专业36学时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分配。

2.2访谈法:走访上述学校的生物化学和其他基础学科的资深教师,确定生物化学本学科和后续课程需要的内容及其使用情况;广泛调研上述各医院,对护理人员的培养要求,确定生物化学中岗位需求的内容及利用率,调整课程设置。

2.3行为研究法:根据上述确定的36学时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分配及访谈结果和车龙浩、赵汉芬,李宗根分别主编的教材,编制: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及本学科和后续学科需要情况调查表(教师用卷)和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及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表(护士用卷)。调查表中频繁应用指每月应用≥6次,常用指每月应用≥3-5次,偶尔应用指每月应用≤2次。

2.4问卷调查法:向上述3所学校的高职护理专业的基础课和护理专业课的教师共60人,发放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及本学科和后续学科需要情况调查表(教师用卷);向上述11所医院不同临床科室的护士80人,发放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及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表(护士用卷);无记名填写、三天之后回收,有效卷分别为58份和75份。

3结果

70%以上的护士和教师认为蛋白质、核酸、酶的结构与功能;维生素概念、分类、命名、生理功能及其与辅酶;水的摄入与排出;钠、钾、钙的代谢;酸性物质、碱性物质的来源;生物转化的概念与意义;胆汁酸生理功能这些知识点频繁使用。60%以上的教师和护士认为血糖与糖尿病;血脂和高脂血症;氨代谢与肝性脑病;水的生理功能;电解质的生理功能;酸碱平衡调节;黄疸等常用。50%以上的教师和护士认为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一般代谢、血红素代谢过程;酸碱平衡生化指标;常用肝功能检查与物质代谢的联系等知识点偶尔应用。50%以下的教师和护士认为生物氧化和核酸代谢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知识点偶尔应用。

4讨论

4.170%以上的护士和教师认为蛋白质、核酸、酶的结构与功能等知识点频繁使用,是因为蛋白质、核酸、酶、水,无机盐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与其它基础课和临床有着密切的关系;维生素与临床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尤其是维生素的分类、来源、生理功能、缺乏症及构成的辅酶,由于酶的结构与功能与临床联系较多,故酶的概念、特点、酶原、同工酶内容,编写大纲时作为掌握内容,教材中作为精编内容。

4.2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再加上社会等因素,三高病人、心脑血管病人越来越多,所以60%以上的教师和护士认为血糖与糖尿病;血脂和高脂血症;氨代谢与肝性脑病等知识点常用,把这些内容作为学生熟悉内容。

4.350%以上的教师和护士认为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一般代谢、血红素代谢过程等知识点偶而应用,这就要求代谢过程简明扼要地编写,要求学生懂得重要步骤和结果能满足后续教学即可,作为了解内容。

4.450%以下的教师和护士认为偶尔应用生物氧化和核酸代谢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知识点删除。

4.5结论及研究成果

4.5.1结论:调查结果可以作为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大纲和校本教材的编写依据

4.5.2研究成果

4.5.2.1编写“高职涉外护理专业18学时的生物化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分配表及要求”。

4.5.2.2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

4.5.2.2.1教材编写原则:按着上述教学大纲,根据本课题对基础课、护理专业课教师和临床护士的调查结果,遵着“必需、够用”为原则,即前期基础课程服务于后期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服务于专业课程,即前面知识为本课程后面学习的需要做铺垫,本课程知识为后续课程学习的需要做铺垫,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做铺垫。以“精炼、实用”为特点,设计的知识点属于本课程知识系统化需要,后续所有课程均不需要的知识点一律删除。经重新整合后的教材,达到学生学习难度降低,涉及知识面更广,更接近专业需要的目的。此外,凡能与专业接轨的语言一律使用专业语言,避免增加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为突出涉外特色,教材要给出主要专业词的英文单词,增加英文专业名词,以帮助学生日常学习和涉外服务。

高职护理专业篇3

目前医学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都希望今后能够成为一名有用的医护工作者,因此,教师要强调解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和其他医学课程的紧密联系,还应强调和临床实践密切相关的知识点,和护理临床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充分熟悉到学习解剖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体现系统解剖学的特征,全面了解人体的结构,把握主要器官的形态特征、功能及其相互功能,还要增加和护理操作、治疗、病情观察、抢救知识、护理诊断和生活护理等需要的应用解剖学内容。例如,在运动系统中,要重点讲解易骨折的四肢骨、常用注射的肌肉、易脱位的关节;在内脏系统中,重点把握和常见疾病护理相关的内脏知识,如插胃管、导尿管等各种护理操作;脉管系统中,重点把握和注射和急救有关的血管,如表浅静脉注射、动脉注射等。对涉外护理专业,则要求老师们应把常用的解剖专业英语词汇在上课时重点介绍给学生们。

2.重视体表标志教学

人体解剖学学习的是正常人体的结构,护理人员面对的是活的标本,把握常用的体表标志及深部结构在体表的投影,对以后把握规范的护理操作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时要求学生对照自身和相互对照,进行体表标志的观察和触摸,并给学生讲解—些重要的标志在临床上的应用,使学生十分直观地理解和把握书本中抽象的描述。如在讲骨学和肌学时,可以触摸一些重要的骨性和肌性标志,例如胸骨角、髂前上棘、髂嵴、坐骨结节等;如学习臀大肌时就结合临床护理,讲解和肌肉注射有关的体表标志;学习关节时,讲解并表演关节的运动和脱位表现;讲解呼吸系统时讲解如何触摸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颈段气管;讲解脉管系统时,让学生找准并触摸心尖搏动点的位置、全身主要动脉的体表搏动点及急救时压迫止血点的位置;讲解视器时请同学互看对方的双眸,辨认角膜、虹膜、瞳孔、结膜和巩膜等结构。

3.重视解剖和其它基础医学学科的联系

系统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生理、病理和药理等其它基础医学有紧密的联系。教师不能仅在自己的学科领域进行深入的钻研,还要对其他学科加强了解,在备课和讲授中提高融会贯通性。例如通过了解胚胎学,联系胚胎发生,让学生理解器官的不对称分布。消化管在发生时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得胰、脾、胃和肝分别处于的消化管左右两侧;横结肠和升、降结肠反折向上,位于十二指肠前方的冠状面内;和此同时支配食管和胃的左右迷走神经成为前后的位置关系。心在发生时顺时针方向旋转,导致心的2/3位于人体正中矢状面左侧,1/3在右侧。例如通过联系药理知识,讲解药物在体内的循行,有助于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的把握。

4.病例式教学法的应用,将临床病例和解剖知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

基础课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临床各科的理论教学及临床实践打基础,解剖学除了是基础医学课,更渗透到了内、外、妇产、儿科学、神经病学、影像等几乎临床的各个学科。在讲解解剖学知识的同时,联系临床,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喜好。例如,讲解肝门静脉侧支循环,解释肝硬化出现呕血、便血原因;讲解眼的结构,解释一些青光眼、白内障的眼部疾病;讲解神经系统病例有核上瘫和核下瘫,脊髓半横断损伤、内囊出血、脊髓灰质炎、桡神经损伤等。

5.重视画图

高职护理专业篇4

近年来,在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内涵建设不仅成为了职业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成为了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高素质职业能力护理人才的关键所在。也正因如此,进一步加强对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内涵建设的研究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笔者即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与相关参考文献,从内涵建设的重要意义入手进行粗浅的探讨,提出做好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内涵建设的几点个人建议,以期为广大同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建设中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1内涵建设的重要意义

11内涵建设的含义

任何一个事物都拥有两种规定性,即内涵与外延。其中,外延是对事物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数量的一个反映,是事物的非本质属性;而内涵则是对事物发展品质、事物发展方向的反映,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也正因如此,内涵作为事物发展的本质性因素,高职高专想得以可持续发展,势必离不开内涵建设。

12内涵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社会市场化需求决定了高职高专必须加强内涵建设。高职高专既担负着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任务,同时也肩负着为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因此,无论是从教书育人上,还是从社会服务上,都必须从高职高专发展的本质属性入手进行完善,所以,必须要加强高职高专院校的内涵建设。

第二,全民化教育、国际化教育要求高职高专必须加强内涵建设。这是因为全民化教育、国际化教育决定了高职高专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国际意识,具有国际交往能力,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而这就要求了高职高专院校必须加强内涵建设,从而促进人才培养向着更优、更精的方向不断发展。

2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内涵建设的目标

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是所有高职高专院校的工作重心所在,而通过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影响力,促进学校产业与教学之间的更好融合,则是高职高专内涵建设的重要目标。如若我们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又可以将这个目标分为两个子目标,即培养优秀的学生与优秀的教师,也就是说培养出更多的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并且构建专业素质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而这无疑是每一个高校立校的根本所在。

3做好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内涵建设的几点建议 1更新教学理念,构建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紧密围绕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要求,结合现代化护理科学的实际发展,吸取职业教育精华,进一步理清教育教学思路,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从而构建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是做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内涵建设的核心所在。尤其,护理学是为人的健康所服务的,是一门结合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应用性科学,所以,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应该以实际护理病人的身心健康为中心,秉持“人本关怀,全面关怀”的服务理念,并遵循突出能力,提高素养,强化人文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构建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并且进一步加大对学生身心素养与人文社会课程比例的提高,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同时,高职高专学院的护理教师也应该进一步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转变教育思想,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从而采用最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加快对高职高专的内涵建设步伐。

具体来讲,在实际教学体系的构建中,我们主要应该突出实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护理考点以及人文态度相融合,形成全新的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并且在校模拟高仿真医疗护理环境,比如:护士站、治疗室、抢救室、重症病房等,在模拟护理环境之中开展实际的护理专业教育教学工作,让学生们都能够参与到实际学习之中,更早的接触到本专业的实际操作,从而增加见习机会。尤其是教师可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入任务教学法,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基本模式,将课程内容分割为各个任务组,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以任务引领,项目驱动为导向,根据不同的实际工作过程,完成对本章节课程内容的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乐趣。

2积极稳妥地推进校企合作办学的发展步伐

积极稳妥地推进校企合作办学的发展步伐俨然已经成为高职高专内涵建设的关键立足点。也正因如此,为了更好地加强高职高专学院护理专业的内涵建设,就必须做好校企合作办学。第一,进一步加快推行产业与教学之间的相互融合,促进校企合作教书育人模式的发展,进而使护理人才培养切实落实到产业的发展过程之中。高职高专应该积极引进一些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医疗企业,并与之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的合作办学模式,从而使高职高专能够与医疗企业进行更好的合作互补,最大限度地优化相互之间的资源配置,实现教学资料利用最大化;第二,进一步推行“2+1”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3年的职业教学学习过程中,应该有2年在学校完成,而1年则应该深入到医疗企业之中,进行实践训练,从而将学校所学的知识点与实践操作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达到学校培养的护理人才能够与医疗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零”衔接的根本目的。

3加强护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做好高职高专内涵建设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构建有职业教育特色办学理念的关键所在。因此,培养一支素质高、学术硬、专业强、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则尤为重要。第一,高职高专院校应该注意对护理专业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重点培养,并且抓好中青年骨干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重要作用,帮助中青年教学积累实践经验,解决实践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尤其是通过教学实践、专业实践、业务进修等培训模式,大力培养出一支专业素质水平高、教学水平高且具有较强工作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从而为高职高专的内涵建设提供重要的中坚力量,为高职高专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后盾。第二,加强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加强对高职高专教师队伍的建设,构建“双师型”教师结构,从而切实构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而要想做到这点,不仅要增加护理专业教师中具有医疗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占有比例,安排护理专业教师到医疗企业顶岗实践,还要聘请医疗企业中的专业护理工作者以及医疗研究人员到高职高专之中担任兼职教师,从而形成以实践技能课程为基础的,具有高技能、高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机制,形成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4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从多个角度入手对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内涵建设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也希望通过笔者的阐述,能够为广大同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并为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拓展一条全新的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高职护理专业篇5

1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态度现状问题分析

情感是态度的核心,情感的属性和本质都能在态度中表现出来。高职生的情感态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和职业态度。在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中,情感态度现状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习态度欠缺端正

由于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高职生在入校时,大部分同学的成绩都较差,学习欠缺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学习兴趣不大。在课堂上,相当多的一部分同学不会做笔记,听课时各种小动作较多,违纪后也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批评。在学习的课目上,学生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态度有很大差别,注重专业课和基础课,忽视文化课。

1.2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生的生活习惯较差,没有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团结协作精神较差,欠缺勤劳节约的美德,盲目攀比。

1.3 职业认识不够,职业意识不强

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力度不够,了解不够全面。在我校做过的调查中,学生在入校选择专业时,主要参考的是父母的意见,其次考虑的是就业前景。因为自己喜欢而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所占比例并不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欠缺,在护理实习操作时,表现出对操作规定不熟悉和操作不规范。

2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态度问题的了解,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转变学生的态度。

2.1 分析学生学习需求,入学时增强护理专业认识教育

在新生入学后,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基础,调整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树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护生入学后,应增强对护理这门职业的认识。让具有较强职业情感的老师进行护理专业相关职业的介绍,启发引导学生树立对护理专业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对护理事业的热爱。

2.2 丰富教学模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情感教育,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教育教学模式。课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而成功有效的情感教学使护生的学习活动由消极转变为积极,这就意味着护生专业学习和生活的积极化,它必然对护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1]。运用各种沟通技巧,逐步完善情感教育的各种手段,在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教育实践中,优化显性课程,开发隐性课程,认知与情感的激发有效结合,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教学策略。以这一策略指导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情感教学和情感培养两个途径,唤起学生对学科的积极情感与主动学习态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2];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

具有高超的护理技术,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护士。护理人员不仅仅要有良好的专业技术知识,还需要有足够的人文和社会知识。护理人员在整个医疗体系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只有具备了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人文修养,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才能真正意义上理解患者,尊重患者,从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3 优化教学环境,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护理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思想的接受,其情感限定不能局限于对病人情感的满足,应重视学生自身情感的完善和发展,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对病人情感的理解和关注[3]。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注重加强师生的心灵沟通。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了较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只有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相容的情绪状态,才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激发学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

在教学课程外,也要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是一种隐性教育。教师应以爱和尊重为前提,创造美的交流氛围。美育中的情感教育,使人在得到精神上的享受的同时,人性品格也得到进一步陶冶。因此,美育不仅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也是激发和培养健康的道德情感的重要手段[4]。注重教育的各个环节,优化教学环境,培养护理情感,强化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对专业作用的认识,利用社会教育因素,实现角色认同,引导学生合理定位,引导学生摆正角色位置,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明确专业与实现自我需要的关系,同时教学中注意高层次需要的培养,把自我需要与护理职业要求联系起来,最终形成与护理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情感和情感品质。

只要我们善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就必然会换来学生的激情和热情,也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启发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觉悟水平,极大地提高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吴雅文,姜安丽,李树贞.对护理情感教育与护士职业态度问题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5):296-298.

高职护理专业篇6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在新的形势下,护理人员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护理专业的学生是护理事业未来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培养学生拥有丰富的职业情感,恰当地进行职业情感教育,促进职业情感领域的积极转化,有利于学生良好护理品质的形成和护理境界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本文对加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情感教育进行初步的探索。

1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态度现状问题分析

情感是态度的核心,情感的属性和本质都能在态度中表现出来。高职生的情感态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和职业态度。在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中,情感态度现状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习态度欠缺端正

由于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高职生在入校时,大部分同学的成绩都较差,学习欠缺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学习兴趣不大。在课堂上,相当多的一部分同学不会做笔记,听课时各种小动作较多,违纪后也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批评。在学习的课目上,学生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态度有很大差别,注重专业课和基础课,忽视文化课。

1.2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生的生活习惯较差,没有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团结协作精神较差,欠缺勤劳节约的美德,盲目攀比。

1.3 职业认识不够,职业意识不强

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力度不够,了解不够全面。在我校做过的调查中,学生在入校选择专业时,主要参考的是父母的意见,其次考虑的是就业前景。因为自己喜欢而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所占比例并不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欠缺,在护理实习操作时,表现出对操作规定不熟悉和操作不规范。

2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态度问题的了解,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转变学生的态度。

2.1 分析学生学习需求,入学时增强护理专业认识教育

在新生入学后,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基础,调整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树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护生入学后,应增强对护理这门职业的认识。让具有较强职业情感的老师进行护理专业相关职业的介绍,启发引导学生树立对护理专业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对护理事业的热爱。

2.2 丰富教学模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情感教育,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教育教学模式。课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而成功有效的情感教学使护生的学习活动由消极转变为积极,这就意味着护生专业学习和生活的积极化,它必然对护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1]。运用各种沟通技巧,逐步完善情感教育的各种手段,在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教育实践中,优化显性课程,开发隐性课程,认知与情感的激发有效结合,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教学策略。以这一策略指导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情感教学和情感培养两个途径,唤起学生对学科的积极情感与主动学习态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2];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

具有高超的护理技术,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护士。护理人员不仅仅要有良好的专业技术知识,还需要有足够的人文和社会知识。护理人员在整个医疗体系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只有具备了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人文修养,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才能真正意义上理解患者,尊重患者,从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3 优化教学环境,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护理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思想的接受,其情感限定不能局限于对病人情感的满足,应重视学生自身情感的完善和发展,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对病人情感的理解和关注[3]。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注重加强师生的心灵沟通。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了较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只有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相容的情绪状态,才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激发学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

在教学课程外,也要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是一种隐性教育。教师应以爱和尊重为前提,创造美的交流氛围。美育中的情感教育,使人在得到精神上的享受的同时,人性品格也得到进一步陶冶。因此,美育不仅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也是激发和培养健康的道德情感的重要手段[4]。注重教育的各个环节,优化教学环境,培养护理情感,强化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对专业作用的认识,利用社会教育因素,实现角色认同,引导学生合理定位,引导学生摆正角色位置,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明确专业与实现自我需要的关系,同时教学中注意高层次需要的培养,把自我需要与护理职业要求联系起来,最终形成与护理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情感和情感品质。

只要我们善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就必然会换来学生的激情和热情,也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启发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觉悟水平,极大地提高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吴雅文,姜安丽,李树贞.对护理情感教育与护士职业态度问题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5):296-298.

[2]姜安丽,石琴,金玲.护理学“情感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护理杂志,1996,13(3):38.

高职护理专业篇7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3级护理学专业共8个班,从中随机选取1个班的学生为试验组,1个班的学生为对照组。试验组73名学生,对照组75名学生,两组均为女生。试验组学生的年龄为(16.66±0.90)岁,对照组为(16.68±0.84)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0,P>0.05);试验组学生的入学成绩为(71.11±0.74)分,对照组为(70.97±0.7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1,P>0.05)。

1.2教学方法

试验组和对照组内科护理学的授课教师相同,教材和授课学时数相同。两组课堂授课所用PPT内容相同。1.2.1试验组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传统讲授教学为主、微课为辅的方式进行。(1)微课教学内容的准备:内科护理学共64学时,共3名教师授课。授课内容选择内科护理学的重点章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共计40个学时。在这些内容中教师讲授30个学时。针对内科护理学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如呼吸系统中“缺氧和二氧化碳的发生机制”,循环系统中“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消化系统中“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等学生普遍反映较难理解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制作小视频。共制作20个小视频,每个小视频约8min(表1)。在录制视频过程中,PPT简练生动,讲解与PPT文字同步。(2)建立微课学习平台:任课教师在试验组班级建立QQ群,将制作的微课视频上传至QQ群,告知学生浏览观看。每周在固定时间,利用4个学时时间在QQ群和学生进行交流、答疑和测试。1.2.2对照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方法,每次课教师首先采用提问方式回顾上节课的教学内容,随后讲解新课,最后总结本次课的教学内容。

1.3评价方法

(1)期末考试总成绩及相关章节成绩:两组采用相同的试卷进行统一考试,满分100分,包括名词解释5个,每题3分;单项选择50题,每题1分;简答题5个,每题5分;论述题1个,10分。其中使用微课授课的章节占50分。(2)试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在课程结束后对试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在参考相关文献[6]的基础上自设,内容包括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主动性、掌握重点内容、理解难点内容、能系统掌握知识6个方面。共发放问卷发放73份,有效回收73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采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成绩的差异;采用人数和百分比描述试验组学生对微课的效果评价。

2结果

2.1两组学生期末成绩比较试验组学生期末考试总成绩及相关章节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2.2试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的效果评价(表3)

3讨论

3.1微课教学的优势

传统的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条理清晰,但课堂信息量大。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7]。教师对视频按照知识点进行切割,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有利于学生把握重点内容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3.1.1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部分高职高专学生基础教育功底较薄弱[8]。微课紧密联系内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使学生产生“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且学生课下可以通过电脑随时重复播放微课视频,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研究显示,试验组82.2%(60/73)的学生认为微课能够提高学习兴趣,75.3%(55/73)的学生认为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68.5%(50/73)的学生认为能提高学习效率。且试验组学生期末考试总成绩及相关章节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谭晓宏和杜心涛[9]在中专护理学生中应用微课教学法,结果也表明,试验组学生的成绩高于对照组,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1.2有利于把握重点内容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本研究中,68.5%(50/73)的学生认为微课能有助于他们掌握重点内容。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选择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制作视频,充分利用微视频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对微课视频的学习,对内科护理学重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和透彻。冯顺利和张晓燕[10]研究也显示,使用微课教学组的护理专业学生反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2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微课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如教师在授课内容上可能会存在选题不当或知识点切分过细的问题。并且,微课是对个别知识点的讲授,不利于系统掌握知识,本研究中,只有27.4%(20/73)的学生认为微课有利于系统掌握知识。因此,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发挥微课的优势,并改进其不足,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罗园珍.微课设计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3):255.

[2]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5):31-35.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4]肖冬玲.浅析微课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5):97-98.

[5]刘俊香,杨柳清,丁洪琼.“微课”视频在高职高专《急救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33):4557-4558。

[6]刘慧霞.微课在护理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1):489-490.

[7]林洁,陈瑾.“微课”来了[N].中国青年报,2013-01-31(12).

[8]徐国琴,章福彬.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5):42-44.

高职护理专业篇8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110-02

护理专业兼职教师,不仅对提高高素质护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能够促进专兼职教师能力和专业技术优势互补和切磋交流,成为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桥梁,对高职护理教育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外聘护理专业兼职教师存在着聘用难、管理难等一系列问题,学校对护理专业兼职教师仍缺乏有效的管理。

一、加强护理专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护理专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优化高职护理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导致护理专业师资队伍严重短缺。高职院校从行业聘请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学团队中来,不仅可以缓解师资数量和质量的不足,还可以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不仅密切校院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使校内外专兼教师在共同的教学工作中相互取长补短,对提高护理专任教师的实践技能与临床零距离结合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优化护理专业的师资队伍结构。

(二)加强护理专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高职院校聘请的护理专业兼职教师,均为来自临床专业水平高、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的护理骨干,他们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及专业最新需求信息,不仅可以较好地指导学生实践操作,还可以及时将临床护理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要求及时充实到实践教学环节中,这对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提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护理专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优化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课程体系的设计必须与社会需求和护理岗位需求相适应。学校可以通过聘请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这条纽带,及时了解护理专业人才市场的变化,掌握护理专业人才需求的类型、层次和规格,进而不断优化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施教学改革,从而培养与临床零距离接轨的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

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聘请难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并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应制定出台兼职教师相关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目前,由于缺乏相应政策的保障机制,我国许多医院参与高职护理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对员工的兼职行为支持力度不大,而且医院护理人员工作繁忙,难以保证正常的授课时间。

2.学校虽然已经逐步加强对兼职教师的重视,但仍难以将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同等对待,在管理上也不够完善,缺乏计划性,兼职教师对学校缺乏归属感。

3.随着医疗护理事业迅速发展,对护理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确保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避免医患关系紧张,医院需要高素质护理骨干严把护理质量关,以增强患者满意度。而学校聘任的护理专业兼职教师大多为医院的护理骨干,如护士长、护理部主任等,日常工作较忙,这给聘任工作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4.从医院层面而言,与学校合作利益不大,大多数医院还没有任何支持员工到学校兼职的规定,因此,当发生本职工作与学校的兼职工作冲突时,兼职教师往往以本职工作为重,便以工作繁忙等理由推脱兼职教师的工作,从而导致兼职教师聘请难。

(二)教学管理难以展开

1.教学质量难以确保。与专任教师相比,护理专业兼职教师拥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能,但他们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缺乏教学技巧、教育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很难在短时间内了解学情、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因而教学效果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2.护理专业兼职教师大多是单位里的护理骨干,日常工作较忙,难以把精力用于教学工作,很难保证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在兼职任课时,如果遇到本单位临时有重要任务,就需要学校临时找其他护理专业兼职教师替代或停课、调课等,既使学校教学管理被动,也很容易打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学校管理存在欠缺

1.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兼职教师的激励措施单一,付给兼职教师的报酬一般按照实际上课时数进行计算,与专任教师相当,与上课效果如何无关,缺乏弹性,未能很好地跟绩效挂钩,也基本没有相关培训进修,没有给兼职教师提供职业发展的平台。这就使兼职教师缺乏积极性,不能较好地激发兼职教师的潜能。

2.教学过程缺乏有效的评价和考核措施。评价和考核是了解和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手段。对于没有附属医院的高职护理专业院校,由于学校与各医院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再加上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关支持兼职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政策做保障,因此,学校对护理专业的兼职教师管理的很多措施也难以实施。

三、加强护理专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护理专业兼职教师队伍,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建设任务,要从政府、社会、学校等多个层面系统解决。

其一,政府应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尽快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管理制度和制定兼职教师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对高职兼职教师聘请与管理工作的支持与激励,切实保障兼职教师的合法权益,为高职院校聘任兼职教师创造良好环境。

其二,建立健全护理专业兼职教师聘任与培养制度规范护理专业兼职教师聘用制度,建立可供选择的护理专业兼职教师库,把主管护师以上的一线能工巧匠聘请到学校,同时,注意预防“短板效应”,兼职教师在上岗任教前,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短期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培训,此外,还可以让兼职教师通过参与课程的集体备课以及听课等方式,帮助其了解高职的教育教学特点及学校的规章制度,提高教学技能。

其三,推行校院互聘,通过互利互惠促进校院合作。学校应医院需求,为医院提供员工培训、技术指导或护理科研工作指导,医院积极支持护理骨干进校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

其四,强化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控。由于护理专业兼职教师大多是各医院的护理业务骨干,工作比较繁忙,有时医院临时有重要事情处理,会使护理专业兼职教师无法按原定授课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学校要注意与其加强沟通,以便及时安排调整。还可以针对同一门课,讲授一样教学内容的兼职教师,多配备1~2名替补兼职教师,这样如果主讲兼职教师临时有事就通知另一名备讲兼职教师替补,确保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同时,为确保护理专业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学校应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的监控,通过学生信息员座谈会、教学督导小组的随机听课、学生评教等方式,及时掌握兼职教师的授课情况,并及时向其本人反馈意见和建议,不仅可以达到对护理专业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控,而且有利于兼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学技巧的不断提高。此外,学校应每学期根据学生、督导组对护理专业兼职教师的评教,教研室及教学管理部门的考查意见,综合评价其履行职责情况和教学效果,并把考核评价的结果记入兼职教师个人档案,作为是否续聘的参考。

其五,完善激励机制,稳定并发挥兼职教师的能动作用。一是依靠学校声誉、政策和激励机制来吸引并稳定兼职教师队伍。护理专业兼职教师作为师资队伍的外延群体,多少会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因此,学校应运用激励机制,适当提高兼职教师的授课酬金标准,对深受学生赞誉、考核优秀的兼职教师,在给付报酬的基础上应给予精神表彰或物质奖励,提高其社会地位,满足其个人成就感,努力营造护理专业兼职教师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二是学校积极鼓励护理专业兼职教师参加专业学术研讨会,并在经费上给予支持;同时,学校还应定期召开护理专业兼职教师座谈会或建立兼职教师Q群,多听取他们对学校教学改革的意见及建议。学校相应部门设有专门的外聘教师工作室,供兼职教师到学校授课时专用。此外,要对护理专业兼职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怀,努力增强其归属感,帮助其处理好兼职与本职的关系,让其把兼职教学作为自己事业的一部分来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

[1]徐盈盈.浅谈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工作的提升方法[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高职护理专业篇9

虽然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培养目标均是根据护理职业岗位的要求来确定的,但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有很大差别。中职教育以培养中等实用技能型人才为主,高职教育强调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人才培养规格比较。

3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构建

中等职业护理教育偏重于对学生实用技术的传授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出现了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解、重操作的现象。文化基础、专业基本理论和综合素质薄弱是中职护理教育的短板。因此,将中等职业、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培养的重点应放在文化基础课的深化、专业理论课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上,以达到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整个培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基本实施模式为“1+2”。通过1年的在校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习达到初步运用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而后进行为期2年专科护理能力的顶岗实习,为今后从事专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见表2.

高职护理专业篇10

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宋程颐更进一步说:“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所谓一者,无适(心不外向)之谓一。”当代,人们对“敬业精神”的定义是人们基于对一件事情、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目前,高职高专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敬业精神培养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只重技能的培养忽视道德的培养;2.课时偏少,更多的时间用于专业教育;3.敬业精神培养缺乏系统性、协调性和科学性;4.敬业精神培养缺乏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影响了敬业精神的针对性和层次性。针对存在的问题各类学校意识到敬业精神培养对学生的重要性,也进行着加强敬业精神培养的改革探索,提出了一些加强敬业精神培养的对策。但这些对策大都是从比较宏观的层面提出,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学生的专业、特点、未来的就业岗位也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专业特点、岗位特点的敬业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亟待加强。

党的“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练,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进行概括。个人层面中的“敬业”对高职医学院校学生的教育培养尤为重要,医疗卫生行业从业人员肩负着维护人的生命及其健康的重任,具备敬业精神是做好医务工作的重要前提。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频发,除了有社会大环境的原因,部分医务工作者缺乏敬业精神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很多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生的时候将技术与人文相分离;知识与信仰相分离;敬业精神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培养相分离,重才不重德。真正成功的医学教育应该把敬业精神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培养相融合,学生、教师包括学校要认识到这样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创业,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也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担负着医学专业教育重任的高职医学院校必须重视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短,学习内容多,学习任务重,很多高职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并没有专门开设《职业道德》这门课程,敬业精神的教育就零散的分散在各门学科,既没有系统性也没有连续性。那么如何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中进行敬业精神的培养,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研究问题。在高职高专的思政必修课中有一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有敬业精神的教育内容,但对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而言针对性不强。因此,要加强高职医学生敬业精神的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课堂教学。以高职高专思政必修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依托进行课堂教学。但课中涉及到职业道德中的敬业精神教育的内容比较单一和零散。因此,首先解决教学资源的问题。在课堂教学实施之前,任课教师通过到医院进行临床调研,收集第一手的案例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汇编。除此之外到用人单位进行走访,收集用人单位对护理专业毕业生敬业精神方面的评价,以及用人单位对护士敬业精神方面的具体要求。综合这些调研资料,再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敬业教育的教学内容,编写出《敬业精神培养读本》作为课程教材的补充内容。在课堂教学充分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改变传统的职业道德教育课只是老师进行理论讲授的方式,将课堂还给学生,大量使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出敬业精神内容中的要点,并思考在实际工作岗位中该如何践行。

高职护理专业篇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分流到了高职院校。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时间意识缺乏,浪费现象普遍。调查表明,在经历了高考进入相对自由的大学后, 84%的学生表示对大学生活的时间管理很茫然,仅有48%学生具有较强的时间管理倾向,21%时间管理倾向比较弱 ,28%管理倾向一般。许多学生将大量的课外时间都用于上网、聊天、玩游戏、谈恋爱、运动、影视娱乐及聚餐等方面,很少到图书馆吸取专业知识或专业相关知识。

(2)时间管理的计划性差。有关调查显示,51.5%的大学生不善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安排好每天、每周的日程。40%左右学生经常感觉自己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近半数的同学生活规律反常。少部分学生对时间的安排有计划,但也没能按计划很好的实施。还有部分学生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计划,时间安排随意性大。

(3)时间管理满意度普遍较低。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时间管理感到不太满意,尤其在自己拥有的零碎时间管理方面。调查显示仅有 26.8%的学生认为自己善于利用零碎时间,35.2%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善于利用零碎时间。

2 学生时间管理问题探析

笔者通过四年做护理系辅导员的经验和切身体会,初步分析有以下原因:

2.1 没有形成正确的专业观

大部分新生选择护理专业盲从性较大,其自身对护理专业的了解不深,兴趣也不高,他们选择护理专业主要是家长和亲戚朋友的决定,这直接导致护生对本专业没有信心,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护理专业观的形成。有调查显示,专业思想稳定和不稳定的学生分别占学生总数的22.2%和36.6%,余属专业思想不够稳定的中间型。2003年华北煤炭医学院护理系对142名护理本科生的调查显示:专业思想很巩固者占7%,比较巩固者占57%,尚不确定22%,不太巩固2%,而在142人中很喜欢护理专业者仅占9%。没有良好的专业观直接导致学生不能建立起明确的护理职业规划,这使得部分护理学生在校期间,找不到具体的努力方向,也就随波逐流,时间的浪费现象自然就普遍了。

2.2 没有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生源整体素质不高,他们没能进入本科院校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学阶段的学习不够勤奋,没有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进入高职院校以后,又不能很好地完成从中学被动学习到大学主动学习的思想转变,面对大量的自由安排时间,不懂得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利用,造成时间管理计划性差,安排和分配不合理问题尤为突出。

2.3 缺乏时间管理技能的培养

高职院校注重培养专业化人才,很少针对学生的时间管理进行系统、明确的指导和训练。这使得学生在时间管理上却普遍存在着模糊意识,对自己的时间管理缺乏信心,在实施时间管理时存在很大的困难。

3 改善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时间管理建议

3.1 加强学生专业观的培养

学生只有从心里认同自己所学的专业,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观的形成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护理工作的神圣而伟大是不可否认的。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让他们意识到护理职业发展的美好前景,引导学生热爱护理专业。具体措施:

(1)系部将学生专业思想教育贯穿始终。首先,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让学生清楚的了解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及安排,同时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护理专业。其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项活动,如“5.12”护士节系列活动、护理操作技能比赛、护理协会社团活动等,营造良好的专业氛围。再次,做好学生就业思想的教育,树立学生甘于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

(2)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通过专业思想、人生价值观和学科教育的综合作用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使其逐步树立正确、积极的专业观。

(3)学生工作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注重从培养学生人生价值观出发,逐步树立学生的专业荣誉感和使命感。

3.2 加强学生时间观念的培养

杜拉克认为,有效的管理者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他们能够珍惜时间。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也不能管理;有效的管理者不是从他们的任务开始,而是从掌握时间开始。由此可见管理时间的重要性。而时间观念是管理时间、运筹时间的前提,良好的时间意识是强化时间观念的基础。

良好的时间观念,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极为重要。护理专业90%以上的学生毕业后将要从事护理工作,成为一名护士。对每一位患者来说,时间是真正意义的生命,护士要有良好的时间观念,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而护士时间观念的培养必须提前到在校期间进行培养。只有树立起了护理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他们才会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珍惜时间,更好的完成学业,进而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

学生工作管理者是完成学生时间观念培养的重要角色,必须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特点及价值,理解时间对个人和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从而树立起现代时间观念。因此要从日常的细微之处抓起,如: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等,对学生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深刻教育。

3.3 加强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

时间管理能力的强弱是决定学生能否管理好时间的关键,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是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让学生学会管理时间的方法就能逐渐培养好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进而培养其良好的时间管理行为,并且有意识的针对学生的时间管理开设专题讲座进行指导,教会学生一些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如“二八定律”法,abc分析法,时间“四象限”法等。

参考文献

[1]方郑钢,曾春燕.大学生时间管理问题探讨及对策研究.商情,2010(2).

[2]刘维利.大学生如何进行时间管理.潍坊学院学报,2009.10.

[3]黄卫新,张欣颖.护理本科生专业观的调查分析.吉林医学,2008.8.29(l6).

[4]邢凤梅,董胜莲,马连娣,等.142名护理本科生专业观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现代护理,2003.9(7)

高职护理专业篇12

1.2方法

调查问卷以台湾学者吕桂云编制的《大学生承诺量表》为模板,共设计相关条目34项,每项最高得分为4分,最低为1分。量表所涉及的题目包括4个因子,分别为努力意愿、生涯步入、正向评价、价值认同。本调查通过在教室和宿舍发放问卷,以匿名的方式填报。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不同年级护理专业学生之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年级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评分比较

承诺评分从高至低依次为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且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努力意愿、生涯步入、正向评价、价值认同和总承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同学生专业承诺评分比较

护理专业女生的专业承诺评分显著高于男生,护理专业是第一志愿的学生专业承诺评分显著高于非第一志愿学生,不同性别及志愿批次学生的各因子及总承诺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来自于农村地区学生的专业承诺评分显著高于来自于城市的学生,非独生子女的专业承诺评分高于独子女,来源于非留守家庭学生的专业承诺评分高于留守家庭,除价值认同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及总承诺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来自原配家庭学生的专业承诺显著高于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和再婚家庭的,家庭年均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学生专业承诺要高于家庭收入低于10万元的学生,除价值认同和总承诺外,其余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护理专业学生不同因子评分比较

护理专业学生各因子每题平均分从高至低依次为正向评价、价值认同、努力意愿和生涯步入,且各因子及各因子每题平均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调查发现,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随入学时间增长而降低,年级越高的学生其专业承诺越低,其主要特征为:女生、第一志愿、来源于农村、非独生子女、来自非留守家庭、原配家庭、家庭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学生专业承诺较男生、非第一志愿、来源于城市、独生子女、留守家庭、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再婚家庭、家庭收入在10万元以下学生高而稳定。由于学生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时更加用功,对其专业的评价也更为正面,所以总体得分也较高;男性护理专业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得分都要低于女生,可以看出他们更不安于在这个专业,将这一专业作为终生职业的想法比例也较低;非第一志愿学生专业承诺低,可能是因为他们考试的成绩或是其他的原因而不得不选择护理专业,所以这个专业并非是他们的第一选择,未有明确的打算在护理专业做出较多投入和贡献;那些来自农村的学生似乎更乐于从事护理专业,因为对他们来说能够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已经比较令人满意,所以有较高的专业承诺;独生子女在工作选择方面具有更高的主动性,对职业的要求也更高,所以造成了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不安于现状,导致相对于非独生子女更低的专业承诺;对于留守的家庭来说,由于父母双方或是一方长期在外打工,子女得不到良好的监督,所以在学业上可能出现懈怠的情况,造成专业承诺低;父辈可能因为婚姻的变故而使得家庭中具有更多的负面情绪,也具有更多可能的冲突点,这样会导致学生心理状况等方面的不稳定,影响他们的专业承诺。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家庭,由于其能够为正在求学的学生提供足够的经济保障,能够使学生安心就读,所以来自于这类家庭的学生,他们的专业承诺要高于那些家庭收入低于10万元,经济较为拮据的学生。Coomber等调查348名护士及其所护理的患者后发现,护士专业承诺水平越高,其护理服务就越好,患者的康复效果也越好。Güleryüz等调查了114名护理人员的专业承诺水平,发现专业承诺水平低者从事职业的医院是因为其考虑所在医院的发展,工作的舒适程度以及收入情况。Baron等研究了离职与护理专业承诺水平的关系,发现护理人员的离职趋势与其对护理专业的承诺水平、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预期呈负相关。国内学者连榕等提出专业承诺的概念,温晓燕等发现高等职业学院学生的专业承诺通常是指他们对自己专业的肯定以及愿意为该专业付出的态度。既往对于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研究主要按照年级划分或学历划分,而本文除此之外还按照其入学时间长短、性别、第一志愿情况、出身情况等进行了分类,获得了对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相关因素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探索,有助于相关人员或机构有针对性地采取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的措施。

高职护理专业篇13

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正常状态下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护理专业学生学好后续课程如病理学、药理学和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等临床各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课,许多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都需要用生理学的知识来解释。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必须有坚实的生理学基础。但目前护理专业生理学课程体系及授课方式等难以适应医学高职教育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因此进行生理学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显得尤为必要。

1 优化课程体系

要进行生理学的课程改革,首先要改变传统的临床医学课程体系,优化生理学课程体系。保留经典的、对学科起支撑作用的基本知识,适当融进了边缘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知识,删减陈旧和机制未明等内容,保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同时要强调教学内容的“实际性、实用性合实践性”,以“应用”为宗旨,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把执业护师资格标准引入课程体系,促进生理学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内涵上的统一,实现职业教育与学生未来职业的零距离接触。以适应高职高专“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把以“学科”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向以“能力”为导向的过程体系转化。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使本门课程体现出教学内容和今后职业工作的一致性,更好的适应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为后续课程和临床应用服务的课程培养目标。

2 课程内容改革

生理学课程内容的改革是一个关键环节,既要突出重点内容,强化知识的整体性,又要有较强的实用性,重视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让学生们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1 突出重点内容。为了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生理学的课程内容,在保证课程内容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就要对其进行优化配置,进行合理取舍,保留经典的、对学科起支撑作用的基本知识。做到精致性、紧凑性,并对与其他学科重复的内容进行了精减。例如脑部、脊髓、眼的结构放在人体解剖中讲解;“ABO血型分型”放在免疫学中讲解;能量代谢放在生物化学中讲解;骨骼肌微细结构可在组织胚胎学中讲解;感觉器官放在五官学中,这样既可防止课程之间的不必要重复,又可防止必要的知识遗漏,使整个医学课程体系充满活力。将课程的难点内容、重点内容、基本内容等集中起来,使其得到凸显。这样教师也明确了教材的重点,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备案;这样也减轻了学生一定的负担,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

2.2 理论结合临床。高职教育具有着明确的就业指向和定位,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改变学生理论强而实践弱的现象,在精简课程内容的同时,还要加入适当的临床案例。例如在学习血压渗透的时候,可以加入临床上肝硬化患者出现水肿腹胀积液;在学习刺激与反应的时候,可以加入临床上“两快一慢”的无痛注射法;如在讲述尿生成调节时,我们引入糖尿病病例并提出: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围绕此问题可引出肾小管溶质浓度对尿生成的调节,使学生理解渗透性利尿的概念及原理;讲到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和心血管的调节时,可以联系到人蹲的时间过久,突然起立时为什么会出现头晕。生理学作为护理专业基础课程,很多知识都会在临床问题的分析中得到应用。通过理论结合临床,让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益于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方式的改革

随着生理学课程内容的改革,教学方式也要进行改革,以适应变化了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枯燥的理论学习丰富起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1 “情境引导-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情境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创设情境形成任务,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加以引导的一种教学方法,以完成一个“任务”作为驱动来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讲解“血型与输血原则”前,先设计一个案例情境“患者,男,28岁,由于某种导致面色苍白,血压快速下降,出冷汗,脉搏细数。”承接“情境”向学生布置任务,任务1:失血量与输血的关系;任务2:输血的基本原则;任务3:交叉配血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成多个固定的小组(一般不超过6人),组内成员可以分别执行不同的具体任务,利用图书馆、上网等各种途径获取与完成任务有关的知识信息和学习材料,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欲望。

3.2 启发式教学法。例如在学习消化系统这一章的时候,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法。首先教师提出几个问题:午餐铃响了,这时你有些什么生理活动?为什么闻到饭菜的香味就会引起唾液的分泌?这时消化液的分泌是否有改变,消化道的运动发生什么变化?围绕这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学习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过程及其调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既培养了其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将生理学知识应用于临床,何乐而不为呢?

4 总结

为满足医学高职教育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对生理学课程进行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坚持有效整合、合理取舍的原则,紧密联系临床知识,及时将临床知识渗透到教学中,在保证课程内容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做到紧凑和精致,满足护理岗位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陆勇,宋旭日,张松波,胡静.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课程改革探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5)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