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社会管理论文

摘要: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要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强化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创新社会管理思维理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把解决民生问题、建设民生工程摆在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期盼的民生实事抓起,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扎实有效地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向纵深发展。
社会管理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论文

本文作者:杨 柳 文秘站刊登

实施民生工程 创新社会管理

重庆市石柱县委党校高级讲师 杨 柳

【摘 要】实施民生工程,是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举措。创新社会管理,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是加强社会建设、不断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两者不仅在价值取向、基本要求、实现目标上高度一致,而且联系紧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 民生工程 举措 保障 思考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从实现“十二五”规划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同志指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充分惠及全体人民作为重中之重,而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则是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方式和具体体现。笔者通过对部分基层政府实施民生工程情况的考察调研证明,实施民生工程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举措,创新社会管理是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的重要保障。

一、 实施民生工程与创新社会管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深刻理解实施民生工程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本质内涵,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加强民生工程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一要明确:实施民生工程与创新社会管理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实施民生工程,是指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为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建设性举措。一句话,民生工程就是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手段进行改进和改革,构建新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实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社会管理创新与民生工程建设都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两者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通过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政府把保障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重大举措落实到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以民生安定促进民生和谐,以民生和谐促进社会管理的不断改善。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政府在制定政策、工作决策时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充分反映民意,积极维护民利,让群众权益切实得到保障,从而确保社会建设顺利发展、民生工程稳步实施。

二要明确:实施民生工程与创新社会管理有着共同的目标追求

作为政府的两项重要职责,实施民生工程与创新社会管理不仅联系紧密、相互促进,而且在价值取向、本质要求和实现目标上是高度一致的。实施民生工程的基本要求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广泛惠及人民群众。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达到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生活目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不断协调社会关系、切实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认真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其根本目的就是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由此可见,创新社会管理与实施民生工程都是把以人为本、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本质要求和实现目标。

二、实施民生工程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举措

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建设,从根本上讲都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实施民生工程,既是加强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举措。

及时、实施民生工程,是更新管理理念、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创新过程中,思想的认知决定着行动的效果,所以,创新社会管理首先是创新管理理念。同志指出:“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通过实施民生工程,促使政府不断转变职能,有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同时,通过民生工程的建构和实施,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更新思维方式,创新管理理念,寓服务于管理之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如重庆市政府20__年推出的“民生十条”,就是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和有效方式,不但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而且使政府转变了工作职能,创新了管理理念,改进了管理方法,从而使社会管理创新取得了明显实效。

第二、实施民生工程,是实现社会公正、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手段

社会主义所包含的本质内涵之一就是社会公正,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各得其乐。“十二五”规划要求,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重点是“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实现社会公正,必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通过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充分体现出来,而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则是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通过实施民生工程,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为实际的利益问题,确保党中央提出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有效实现社会公正。只有实现社会公正,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保持社会稳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管理创新。

第三、实施民生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方式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如贫富差距现象扩大,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都给社会带来了不和谐、不安定的因素。同时,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日益强烈,这也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稳定、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着力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在安宁和谐的环境中安居乐业、干事创业。只有民生和谐才能社会和谐,只有社会和谐才能推进社会管理不断创新。

三、创新社会管理是助推民生工程建设的重要保障

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以管理理念创新为前提、管理制度创新为保障、管理手段创新为重点,才能确保社会建设科学发展、不断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仅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而且为民生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的组织保障和制度支撑。

一是通过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确保民生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要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强化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创新社会管理思维理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把解决民生问题、建设民生工程摆在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期盼的民生实事抓起,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扎实有效地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向纵深发展。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要通过更新思维、创新理念,不断改进社会管理方式方法,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切实做到科学管理、柔性管理、人性化管理,确保民生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二是通过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确保民生工程建设健康发展

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体制机制,是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前提和保障。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以制度保障为前提。在制度建设上,要按照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的要求,健全和完善创新社会管理、保障改善民生的制度和措施。通过完善合理的社会政策体系,用制度和政策来调节利益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群众利益,不断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机制,使政府把更多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到民生工程建设上来,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从而确保民生工程建设健康发展、不断发展。

三是通过社会管理手段创新,确保民生工程建设稳步实施

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为民生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我国当前的社会矛盾主要是因利益诉求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在化解社会矛盾过程中,要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的要求,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方法和手段,采取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方法,认真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较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较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优化社会环境,确保社会建设顺利发展、民生工程稳步推进。

社会管理论文:创新社会管理论文

今年7月以来,为适应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要求,云南省、昭通市政法委相继举办了培训班,回顾总结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并结合中央、省、市对创新社会管理的安排部署,以及一些专家、学者的论述,笔者对创新社会管理作一归纳总结,以供参考。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概念

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它还包括其他主体以及社会自身的管理。作为政府职能之一的社会管理,是指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规范,对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引导,培育和健全社会结构,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维护和健全社会内外部环境,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则是多元主体以多样化形式进行的上述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社会管理创新既是活动,也是活动的过程,是以社会管理存在为前提的,其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为什么要创新社会管理

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为我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打下了重要物质基础。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我们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归纳起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方面。

(一)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长期积累的社会问题逐步显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大力推进,经济快速增长,但发展中的问题依然突出,集中表现在:一是发展的不平衡。近些年,城镇化的热潮带来了农村的“空心化”,城乡“二元结构”差距逐渐拉大,迫切需要统筹城乡管理和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发展的不协调。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把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割裂开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需求同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尤其是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诸如行车难、入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等。三是发展的不和谐。长期存在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生态破坏,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导致社会矛盾和群体事件日益增多,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邓小平晚年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我们过去总认为发展慢了不行,现在看来,发展起来之后,发展快了问题更多、更棘手、更复杂。对此,我们必须要有充分估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应对和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

(二)随着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价值认同的社会差异非常明显。中国社会用30余年走过了西方社会数百年的历程,社会发展可以突变,社会价值观的培育却不能一蹴而就。这些年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对一些社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由此给社会管理提出新要求。既有价值观已经失去了共识,新的价值观又没有真正形成。而一个社会只有存在共同的价值观才可能产生一致的行动。当出现价值真空的时候,一切行为都将自以为是,都将无所顾忌,都将不可预期。有权的“官二代”信奉赢者通吃,自鸣得意而视法如无法;弱势群体则绝望无助,看不到过上好生活的希望便铤而走险非理性杀人。仇官、仇富、仇警占夺了很多人的思想意识。当一切都不再相信、一切都不敢相信、一切都不能相信的时候,谣言就会主宰社会,恐慌就会降临社会、动荡就会席卷社会。

(三)随着利益格局深调整重塑,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多。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阶层结构是相当单一的,就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他们之间的利益是高度趋同的,不仅没有根本性的冲突,甚至直接的冲突都几乎没有。这些年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利益格局被打破后,新的多元利益格局已形成,这一格局对社会管理带来了挑战。一是利益的多元主体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利益主体的多元发展,形成了复杂的利益关系,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利益分歧、利益磨擦和利益冲突。如何在多元利益主体中和谐利益关系,把共同利益、特殊利益、根本利益整合起来,这是社会管理的新课题。二是利益的变化曲线深刻影响社会心态。现在的社会利益格局调整更多的是结构性调整,既有你多我少的问题,还有你增我减的问题。过去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现在是“既患寡,又患不均”。现在有的人“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其心理预期和利益曲线发生了变化。三是利益的差距拉开蕴藏社会风险。在利益格局重塑的过程中,“铁饭碗”破了,社会失落感增强,而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健全;“泥饭碗”多了,社会平衡感打破,而社会分配机制并不完善;“大锅饭”少了,社会归属感减弱,而社会建设体制尚不顺畅。这些矛盾不仅拉开了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差距,而且容易转变为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四)随着社会状态更加活跃,开放性、流动性问题增多。

目前我国有超过2亿的流动人口,在中国的东西部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流动。这种流动对社会管理提出很大挑战。传统的户籍管理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萝卜就在坑里边,而人口流动,西边的萝卜跑到了东边,导致东边的一个坑里可能有几个乃至好几十个萝卜。相应的社会福利保障、公平正义诉求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治理等等一系列问题就产生了。比如,农民工建设了城市,但却很难在城市中居住下来,只能像候鸟似的飞来飞去。如何调动流动人口建设流入地的积极性,保障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各项社会福利,让流动人口不至于因心态失衡引发行为失控,已经成为了城市化发展不能回避的紧迫问题。

人口流动好歹还能看得见,信息的传播与扩散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信息开放与信息封闭状态下的社会管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难度更是天壤之别。在信息不畅通的情况下,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先捂住再慢慢应对。可是互联网让信息迅即甚至呈几何级数传播,往往“网下刚冒烟,网上已燃烧”。本来一个小事情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信息一传播到网上,马上情绪激愤。加之,互联网还有强大的组织功能,它可以把全世界各地看似一点联系也没有的人在不知不觉间组织在一起形成集体行动。更近一步看,在信息化环境中,人的社会交往已经不仅仅是实体的交往,不仅仅是面对面的交往,而变成了网络的交往与沟通。一个人足不出户并不意味着孤立无为,闭门也能造车,网上也可以开店。据 统计目前中国网民已经超过4亿人。虚拟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但它又与现实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虚拟社会的所作所为都有着强烈的现实指向。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既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崭新要求,又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紧迫任务。

(五)随着政府职能不断转变,社会管理的方法手段不相适应。社会管理是政府的一项主要职能,而政府在社会管理的一些领域,存在越位、错位、缺位问题,亟待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来解决。一是社会管理网络不适应,过去很多政府直接干预的领域已经交给了市场和社会,政府的主要精力是解决好市场不能解决、社会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好保障、服务和管理,“小政府、大社会”将是以后基本的社会管理目标和社会组织框架。但现在一些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责任不清,社会诉求表达机制不顺畅,社会矛盾调处机制不健全,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渠道不宽。这样的局面如果不改变,就会出现政府管理失效。二是社会管理手段不适应。突出表现在管理手段单一,重视行政性、强制性的管理手段,轻视法制规范和道德管理;重政府的作用,轻社会的作用;重事后处置,轻源头预防。社会管理职能部门没有形成运转协调的管理和服务合力,一些部门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部门利益严重、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三是社会管理能力不适应。一些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不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要求,满足于“抓生产”、“引项目”、“争投资”,做经济工作得心应手,抓社会管理无从下手。有的不愿做、不会做、不善做群众工作,与群众说话说不上,与群众谈心谈不拢,与群众议事议不成,与群众讲理讲不透。而我们的社会管理能力,只有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中得以提高。四是群众维权意识更加强烈。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很快,跨越了温饱,实现了小康。但是,在老百姓吃饱穿暖的同时,对政府的意见也不断增多,群众与干部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凸显出来了。为什么啊?社会诉求在提高,群众愿望在升级。我们党员干部在实现群众经济小康方面成就很巨大,但让群众精神小康方面准备不足。可是,准备不足,群众就会聚集起来和你要、和你闹。过去不是问题的问题今天成为了大问题,过去理所当然的事情今天越来越理不直气不壮了,过去坚不可摧的合法性基础今天越来越有些靠不住了。因此,加强政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加化政府的服务功能,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之,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十分及时、十分重要、十分必要”。

三、创新社会管理提出的背景及发展过程

20__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__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被纳入更完备的体系性框架之中,社会管理创新也就成为20__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所强调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20__年3月,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适应新形势,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合理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同年10月,中央综治委确定了38个市、县(市、区)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20__年,社会管理创新从政策层面实现大跨越,2月19日,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发表的讲话中强调,要“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7月份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创新管理的意见》是我国及时份关于创新社会管理的正式文件。8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的通知。9月16日,更名后的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及时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9月28日,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

20__年2月7日,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央综治委决定派出6个调研组深入试点地区蹲点调研、指导,积极协助试点地区把整体规划、实施方案制定好,推动试点工作科学发展,更多惠及城乡人民。为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中央综治委8个专项工作组和成员单位,一年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工作,着力推动解决流动人口有序融入城镇、特殊人群顺利融入社会、“两新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源头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信息网络服务管理等重大而紧迫的问题。7月20日至21日,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强调,要把握我国国情和人民群众期待要求,善于把握新时期社会管理的规律特点,相互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进一步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搞好社会管理,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任务、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

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目标

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三)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 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二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三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

四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五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

六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和服务员工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七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八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

五、政法部门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随着各级社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赋予了各级政法机关和政法部门更多的职能,工作职责增多,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具体地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是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充分发挥政法部门作用的同时,组织和依靠各部门、各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力量,综合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通过加强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实现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违法犯罪,化解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的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各级政法机关和政法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在抓好维护社会稳定的过程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党中央对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系列安排部署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综合的创新系统,包含着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包含着党委、政府、企业、社会机构以及公民个人等社会管理主体及参与主体的要素创新,包含着社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方方面面,也包含着社会管理格局的合理性变革。要把学习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的方法,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对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及工作部署;学习各地的一些好经验和做法。认真践行政法干警“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树立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努力提高新形势下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能力。

(二)认真履职,扎实抓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各项工作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政法机关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坚持以服务群众、保障民生为根本宗旨,以促进和谐、维护稳定为根本任务,以加强基层、夯实基础为根本途径,以公正司法、廉洁执法为根本保障。在普法宣传、调处矛盾、法律服务、息诉罢访、治安防范、依法打击等工作中认真履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突出重点,确保创新社会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既要展开工作,又要抓住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重点在于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问题。

今年以来,昭通市按照中央和云南省委的安排部署,制定出台了“十推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建设方案,按照方案要求,建立了实有人口、特殊人群、“两新组织”、社会治安、法律政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护路护线联防八个专项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各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各级政法委机关要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相关领导小组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加强整体规划设计,强化组织保障,确定示范点建设,力争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编辑:琛哥)

社会管理论文:邓小平思想社会管理论文

1邓小平社会管理思想的思想来源

1.1传统文化管理思想

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管理思想,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对于邓小平同志管理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在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官方文化。在儒家文化中十分强调两个字“和”、“仁”。所谓“和”指的是在社会管理中,我们每个人都特殊性,社会管理以及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也即“和而不同”。中国儒家历来强调,在社会管理中,要形成和睦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合作。例如,亚圣孟子曾经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所强调的在社会发展诸要素之中,任何居于最重的地位。所谓,“仁”字指的是,社会管理的对象是人,管理如何才能达到效果,从何出发?孔子指出“仁者爱人”。社会管理的对象是人,在社会管理的过程中,要把目光对准人,满足人的需要。我国法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讲求法治的流派。法家认为,要想管理好社会必须把法、术、势三者融合起来。首先,管理好社会必须要建立合理的法度,“法”是治理国家,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做任何事都要有法可依。其次,“术”是国家统治者管理社会的手段。臣子和平民要严格遵照法制的要求,帝王通过驭人之术对国家进行管理。,所谓“势”指的是在国家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尊重,对于管理者,尤其是帝王要心存敬畏。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对国家管理的影响深远。在管理中,要遵循自然天道,遵循人的本性,在管理中追求的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所谓不为,并不是指的不作为,而是不以人力强制,不违反人的本性。中国传统文化包含有极其丰富的管理思想,对邓小平同志的管理思想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

1.2西方管理观念的影响

邓小平同志在法留学期间,深受西方管理理念的影响,虽邓小平管理理论形成影响较大的西方社会管理思潮主要有以下几种社会管理思想。首先,邓小平深受法国社会学家孔德的影响。孔德认为社会管理所要实现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秩序。他认为社会管理的目标,应该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以及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管理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起均衡和谐的社会。其次,国家福利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欧洲国家,经济的复苏,在发展的过程中西方国家,越来越重视社会福利,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福利国家理论。福利国家理论主要理论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福利国家指的是在国家的社会管理过程中,以实现建设福利国家作为社会管理的目标。其次,政府财政福利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广大公民是福利国家的主要受益者。福利国家所要实现的目标是,维护社会公平,推动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随后,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第三种管理道路。第三种道路追求的是价值平等等观念、强调对主体自主自由的发挥、强调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保护等等。其实这些思想都是在资本主义民主、自由、平等等基本思想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1.3马克思主义管理思想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社会管理思想。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的社会管理思想,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管理思想的很大影响。首先,社会管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马克思指出,国家是私有制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是,虽有的国家都具有管理的职能,以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行。马克思明确指出,“实际上国家不外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各自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在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所有的阶级社会中,国家社会管理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其次,社会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解放推动人的发展。马克思指出,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推动社会主体—人的自由、地发展。在社会管理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进社会管理工作,以协调社会管理。,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主体是人民群众。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管理的是资本主义统治阶级,管理的目标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统治阶级的利益。在资本主义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压制了广大的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不利于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个人能力的发展。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群众是进行国家管理的主体,这也就为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邓小平社会管理理论形成的过程

小平同志的管理思想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形成了自己丰富的管理思想。从总体上看邓小平同志管理思想从萌芽到最终形成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2.1萌芽阶段

邓小平同志管理思想的形成是与其工作分不开的,在1938年至1949的革命战争时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最初时期。在战争时期管理工作是围绕着武装斗争展开的。这个时期管理的特点:首先,把军事工作作为一切社会管理工作的核心,管理工作要保障军事斗争的胜利。一切为着战争的胜利,生产是为了保障战争的胜利,教育则为战争、生产而服务,把三者密切地结合起来,就是不可战胜的力量。其次,在管理体制上坚持党政分开,严禁党对政府的领导,反对“以党治国”的思想。,在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依法管理,加强管理的民主。在管理的实践中,要坚持集思广益的原则,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2.2初步形成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邓小平同志的社会管理思想的发展,是与我国的建设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的。邓小平同志管理思想初步形成时期是1949年到1956年。首先,管理工作应该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原则。我国革命时期,采用的是从城市到农村的策略。根据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新特点,邓小平认为,我国管理工作应该首先从城市开始。其次,管理工作要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力量。邓小平认为,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党的工作,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在管理德过程中,不仅要发挥党的力量,同时也要发挥党外人士,各阶层、各行各业人民的力量。,要强化我国财政工作。为了促进我国及时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实现经济建设的预期目标,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邓小平认为要充分政府财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3管理思想进一步形成时期

1956年到1978年二十年间,我国在错误的指导思想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走过了很多弯路,这些经验教训对邓小平管理理论的成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后来,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引导下,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才发生了重要的转变。这一时期邓小平管理论的特点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管理工作要从实践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出现的“左”的思潮,化运动以及运动,邓小平指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从实际出发开展管理工作。其次,要转变工农业管理体制。邓小平指出,工业和农业是两个不同的方面,在管理体制上,要针对工业发展以及农业发展的不同特点,制定出不同的管理体制,不能一概而论。,邓小平强调要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做好经常性的工作管理。

2.4管理思想成熟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针对管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邓小平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邓小平管理思想体系。1978年到1992是邓小平管理理论的成熟时期。“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所有的企业必须毫无例外地实行民主管理,使集中领导和民主管理结合起来。”这一时期邓小平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表现在:首先,针对我国过去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改革,消除影响,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比如对一手硬一手软问题、地区经济发展的决策问题、社会动乱的控制问题等进行了纠正。其次,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主义管理要实现的目标。随着我国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经济建设的管理,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为我国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指明了方向。,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深化体制改革,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管理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3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对我国管理体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充分吸收邓小平同志管理思想中的精华,结合时展的特点,创新管理体制,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李晓菁 单位: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社会管理论文:法治思维下社会管理论文

一、法治、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法治思维”就是将法治原则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法治思维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认知判断层次,即运用法治的概念原理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行为或现象,做出是否合法的初步判断;二是逻辑推理层次,即运用法治原则和法律规范对问题做出分析判断、综合推理,并得出结论乃至找到既合法又合理的解决办法;三是综合决策层次,即在前述认知判断、分析推理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衡量,做出符合法治要求的决策;四是建构制度层次,即在前面三个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抽象,以立法或法律变革的方式就各类普遍性的问题提出长远、系统、普适性的解决方案。“法治方式”则是指,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法治方式与法治思维是内在和外在的关系,换言之,法治方式是法治思维的外化或对象化。

二、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的缺位:基于两个案例的分析

当前,社会管理工作缺乏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问题普遍存在,透过下述两个近年来广受关注的典型案例可见一斑。

(一)案例1:“小区业主维权”

2014年7月以来,我市部分小区的业主以拉横幅、堵门、堵路、驱车游行等形式组织了维权活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所牵涉的矛盾纠纷包括:房产开发商延期交房;因供水供电、小区车位等问题引发的物业纠纷;因房屋漏水、破损、施工工艺不到位等引发的矛盾;因小区修建变电站、周边污水排放、垃圾焚烧厂、环境噪音等问题引发的纠纷。究其原因,一是开发商、物业公司有法不依。无论是物业问题、房屋质量问题,还是环境问题,原本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或管理办法。之所以会出现纠纷,根源在于开发商和物业公司或擅自更改已获批准的规划,或不兑现售房合同已约定的保障,违法违约在先;二是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执法不严。小区业主发现问题后一般都会先与开发商、物业公司协商,协商无果后才会向有关政府主管部门申诉,寻求救济。如果这些部门严格执法、履责到位,绝大多数业主都不会“无事生非”地采取极端方式来维权。

(二)案例2:“银行卡和手机卡实名制”

近年来,全国网络电信诈骗案件持续高发,武汉市也不例外,仅2014年就发此类警情万余起。对犯罪手法深入剖析发现,犯罪分子用于作案的手机和用于转移赃款的银行卡均不是用其本人身份证办理,这给公安机关侦查办案带来了极大障碍,也是导致此类案件持续高发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银行卡和手机卡“实名不实”。为寻求防范、打击这类犯罪的有效之策,公安机关与各大银行和电信运营商多次会商。后者普遍认为,办理银行卡和手机卡的身份证是真实的就是落实了“实名制”,但同时也承认,为争取经济效益较大化和应对行业竞争,在办卡时没有严格审验办卡人是否“人证相符”,甚至存在“批量办卡”的问题。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就有人大代表提议,在处理网络电信诈骗问题方面,要追究银行和电信运营商的责任。由此可以看出,政府部门和垄断经营行业之间对法律法规的理解不统一、执行不同步,以致留下了很大的管理漏洞和社会治安隐患。

三、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优化社会管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管理,必须遵循六大原则。及时,法律至上原则,即坚持宪法和法律至高无上性。国家行为和公民行为都在法治框架下进行,法不阿贵,法不阿权。无论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还是社团组织、中介机构和公民个人,在做决策和解决问题时,都必须遵从法律、依法办事,违反法律必须受到制裁。第二,科学立法原则,即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必须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格局。第三,严格执法原则,即:权由法定,权责对应;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执法必须公平、公正、公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凭好恶、关系、人情执法。第四,保障人权原则,即: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公民个人人权;规范公权,有效防止滥用公权。第五,全民守法原则。守法是全民的责任,也是全民的福祉。全民守法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也是实现公民权利的保障。守法是应尽的义务,是维权的有力保障。维权必须依法进行,非法维权不受法律保护。第六,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任何违法行为都必须受到追究,任何人都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

四、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优化社会管理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和优化社会管理,最重要的是政府部门自身要带头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其次是企业等社会组织要守法经营;在于公民自觉守法。具体而言,应做到以下四点:

(一)完善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

要尽快对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和修订。一是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不留“空白”,“织密”网络,形成体系。二是明晰执法主体,解决“多头执法”问题,防止“都管都不管”和“模糊处理”,做到权责统一。三是增强法律的“刚性”,减少自主裁量的空间,防止“随意执法”。

(二)理清权力清单,做到依法行政。

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将必须由政府管的事管好。一是明确划分国中央、省、市等各级政府的事权,不越权、不干预。二是明确划分同级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界限,不“打架”、不“空档”。三是明确每一个政府部门的权力清单,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防止“暗箱操作”。

(三)严格落实奖惩制度,做到违法必究。

一是要抓紧建立企业诚信体系,将企业的守法经营行为记录在案、公之于众,并从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同时,对其违法行为依法严惩,予以公示、以儆效尤,真正让守法经营者得实惠,让守法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二是抓紧建立公民个人诚信体系,对其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同时记录在案,从升学、求职、创业、置产等方面进行奖惩,真正让守法的公民得实惠,彰显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四)要加强法制宣传,引导全民守法。

要进一步改进“普法”的方式方法,一是用群众身边的案例“现身说法”,做到普法“看得见、摸得着”,增强其实效性。二是运用网络工具将宣传教育的内容最快捷地传送给民众,增强时效性。三是不断研究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需求的法制宣传方式,保持宣传教育工作的活力,让法治意识深入人心。

作者:张毅 单位:武汉市公安局网络安全支队

社会管理论文:现代治理模式下社会管理论文

1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所谓全能政府就是指政府掌控社会经济发展、各种资源等,在各个领域范围内渗透政治权力对一切社会活动的影响力,使整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都打上政治化和行政化的印记。在全能政府的干预下,社会发展将更加合理、有序,不会出现大方向的偏差,但是这也将导致整个社会,不论是团体还是个人都过于依赖政府,严重缺乏自主性及创新性,一旦离开政府的引导,则无法独立生存。而从另一方面来讲,地方政府对一个地方的管理也并不总是的,就目前来说,政府越位、错位、缺位管理的事件频现,过多地干涉一些管不了、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情,而在一些需要政府发挥公共服务职能的地方却又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导致地方政府公信力严重下降。而现代治理模式所要求的有限政府则是指政府将自身的干预范围缩小,将部分权力放至市场、社会甚至是个人手中。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放权给老百姓”的管理理念逐渐兴起,“有限政府”这一名词从中衍生出来,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但是在我国的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却仍未成为现实,全能型政府仍然作为主要的力量,在阻挡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若要促进区域发展,地方政府就必须顺应现代治理模式的要求,从全能向有限转变,为社会管理打造全新的平台。

2合理设置控制与服务的比重

受我国传统的行政理念和计划经济体制影响,长期以来,各地地方政府都在治理上形成了一种缺乏科学性的认知,认为对地方的治理就意味着的控制,地方只有在政府的管控下才能实现有序的运作,所以服务意识薄弱。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根源在于我国政府人员受官本位的思想影响严重,普遍认为政府地位更高,政府与企业、社会之间的地位并不是相对平等的,所以致使社会力量长期处于弱势状态。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力度有所减小,但是地方政府将管辖范围视为“领地”的现象也较为严重,各部门之间缺乏合作的意识,因此也就没有形成深刻的服务意识。改变目前现状的好的办法就是顺应现代治理模式的要求,合理设置地方政府控制与服务的比重,减少对社会的管控,更多地服务于社会,由管制向协调转变,而协调就更加考验地方政府的管理技巧,所以政府首先需对自身形成的定位,才能更好地发挥职能。

3地方政府充分尊重民众意见

地方政府在拥有足够的资源和的权力的情况下,通常会习惯于为人民作出决策,但是由于政府在收集决策信息的过程中缺乏性和对信息的敏感性,而民众又无法获得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所以地方政府所作出的决策往往质量不高,甚至导致各种遗留问题出现,影响社会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普及,民众参与决策的途径扩大,参与决策的欲望也大大增加,所以,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在改革过程中必须摒弃以往关门决策的作风,充分尊重民众的意见,增加决策的合理性,使政府的管理更有利于民。

4实现制度创新,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的底盘,对国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组织拥有足够的力量,才能有效抑制权力的肆意扩张。社会组织发展意味着民众可以更加方便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这样就能减少民众对社会制度的怨气,增强国家凝聚力,政府的高效运转也能拥有更大的支持力量。只有当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实现良性的互动时,社会管理才能体现出更好的效果。但是就目前来说,影响社会组织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在于地方政府所设置的各类门槛,涉及资金、政治等方面,严重影响社会的管理效率。因此,实现制度改革创新,通过行之有效的制度来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具有一定必要性,这也是在现代治理模式下加强地方政府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

5促进管理主体单一向多元的转变

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以后,政府的治理主体逐渐单一化,权力主要集中于的权力机构,而社会、市场以及个人在单一的治理主体制度下,发展空间受到严重的制约,缺乏积极性,因此国家经济缺少活力。利用现代治理模式,首先要求治理主体必须变单一为多元,形成多中心治理的社会格局,集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

6结语

政府统制必须与社会自治之间实现相对协调,才能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利用现代治理模式来推动地方政府社会管理的创新,对创造良性社会管理工作格局、增进社会和谐稳定来说是一条具有实际意义的途径。

作者:殷盈 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管理论文: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论文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精神、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开展的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社会服务活动,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我国社会管理的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如参与2008年奥运会志愿服务、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服务,以及日常的社区服务、“三下乡”服务、敬老爱幼服务、扶贫帮弱服务等领域。这些服务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锻炼了大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另一方面,也为缓解社会矛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出了贡献。但是,随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参与社会管理的过程中也出现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行政色彩仍然存在

长期以来,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仍以政府为主导,真正意义上的“非政府”志愿服务活动较少。传统意义上的政府管控为主的志愿服务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使志愿服务失去了自身本来的意义和价值,缺乏活力。各级政府为了规范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做出了一些具体要求,以确保志愿服务活动的方向符合行政要求,但这种约束间接导致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参与社会管理过程中的灵活性、创造性都受到阻碍,使志愿服务的平台和渠道受到限制。

(二)缺乏政策法规支持和资金支持

目前,随着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成效日益显著,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真正为志愿服务保驾护航的政策法规却不多。这使一些志愿组织在身份确认、角色定位、服务活动合法性等方面产生了一些问题,而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多是政府及学校自行制定的一些管理办法,尚缺乏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另外,资金是志愿服务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而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多是由各高校进行资金划拨到团委等部门开展工作,有些高校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经费是依靠社团会员缴纳的会费开展工作,而这两种形式的资金都非常有限。资金的不足导致志愿服务的质量下降,长期以来影响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和稳定性。

(三)大学生志愿者自身存在的问题影响服务质量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主要通过大学生志愿者来开展,而大学生志愿者自身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识、个人的能力、服务的态度等服务质量产生影响。有的大学生志愿者认为,参加服务活动只是捞资本,便于将来就业,并不是真心想做公益事业,为社会服务;有些大学生虽然非常积极,但缺乏相应工作能力,导致服务质量不高;有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不太注重方式方法和工作态度,将负面情绪带给服务对象,反而适得其反,严重影响志愿服务质量。

(四)缺乏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的融入机制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多是在校学生自发组织或在学校学工、团委等工作部门以及上级团组织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志愿服务的内容多局限于传统的敬老爱幼、义务支教、“三下乡”等活动,这些活动多停留在浅层次,基本上每一次活动结束后就没有了后续的发展和深入,对活动内容、方式方法缺乏创新,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发挥大学生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作用,缺乏长远规划和融入机制的探讨。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的影响力。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参与社会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各方支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力,才能引起关注,最终在政策层面和资金方面得到政府与社会更多支持,最终形成一股政府主导、社会关心、自身努力的强大合力,不断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的发展。

(二)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的制度。

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的制度,是对日常工作的科学指导,尤其是要建立工作章程,形成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性和规范性文件。另外,还应当制定志愿服务人员的选拔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监督制度、培训制度、服务评估制度等各项制度,只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保障日常服务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最终形成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大学生志愿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目前,党和政府对社会管理工作高度重视,要想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就得加强大学生志愿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一是要把好源头关,在大学生志愿者的选拔过程中,针对服务项目选拔符合项目需求的人才,把真正具备才能的大学生志愿者吸纳到志愿服务活动的团队中。二是要加大培训力度。从志愿服务活动的产生和组织、方案的设计、服务项目的评估到志愿者自身业务方面,都要加大培训,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发挥自身价值和作用,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董晓绒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

社会管理论文:青年汇经济功能区社会管理论文

一、经济功能区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无法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同一经济功能区内,不同企业和不同群体在社会管理方面的需求也存在着差异性。当前的管委会管理模式,更加注重企业效益与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对于企业发展及企业员工在成长、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不足,没有相应的机构开展服务,造成了经济功能区对企业“要求”多、“服务少”的局面。特别是青年人,作为经济功能区的重点人群和活跃群体,在满足青年人需求方面存在着不足。

2、体制外人员大量存在。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楼宇经济大量涌现,成为青年就业的新增长点,更多的青年涌入企业。因此,经济功能区作为企业集聚区,也成为青年集聚区。然而,由于非公企业团组织覆盖面有限,造成大量青年在体制外游离。经济功能区青年汇作为共青团的延伸手臂,在满足青年主体性与个性化需求方面,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二、青年汇基本情况

1、成立背景。

青年汇是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推动社会建设最主要的抓手,也是实现对北京城市青年的全覆盖,帮助青年融入社会、建设社会,引导和激励青年成长、成才的非政府青年组织。青年汇承担着为广大青年提供参观体验、城市融入、交友联谊、文体娱乐、学习培训、志愿服务、孵化培育等多种社会化服务职能。

2、发展现状。

2010年至今,北京团市委规范运营的社区青年汇总数达到500家。目前,顺义区共有青年汇28家,分布于全区6个街道、9个乡镇、1个经济功能区、1个农贸交易区。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青年汇是顺义区一家设立在经济功能区的青年汇组织。

3、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青年汇基本情况。

天竺综保区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成立于2008年7月,是全国首家空港型综合保税区,也是全国包含机场口岸操作区的综合保税区,目前共有入区企业199家,主要以非公企业为主,从业人员2.4万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数约1万人,约占总人数的65%。一是从地域分布来看,重点分布在机场周边辐射10公里范围内;二是从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管委会机关内部、综合服务中心、开发管理中心、监管单位,以及园区航空、物流、医药、文-化等相关外向型企业;三是从人员构成来看,青年学历层次参差不齐,人员流动性较大,基本没有居住区;四是从组织覆盖面来看,园区企业中有党组织的13家,有团组织的4家,团员青年组织归属感不强。北京天竺综保区社区青年汇(以下简称“综保区青年汇”)成立于2011年9月。青年汇的运行模式为综保区管委会团工委副书记作为青年汇总干事,团市委派驻一名专职社工人员作为青年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青年汇的日常工作。青年汇采取会员制管理,活动内容包括市级活动、区级活动和自主活动三种类型。青年汇活动采取项目化管理,经费申报审批制度。2013年以来,累计开展市级、区级及站点自主活动210余次,参与人数逾3700人次。其中包括志愿服务类、观影参观类、讲座类、交友联谊类活、文化体育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三、青年汇在天竺综保区社会管理方面的作用

1、依托丰富载体,促进综保区核心文化建设。

打造经济功能区核心文化,有利于统一思想、形成全合、鼓舞干劲,是一个经济功能区科学、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青年汇作为共青团管理下的青年社会组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经济功区在社会管理方面的组织覆盖面不足问题,调动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和谐发展。天竺综保区青年汇通过不断创新活动项目,争取上级共青团组织专项资源支持,开展青年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开设提升青年素质的讲座培训,提供关乎青年切身利益的服务帮助,鼓励青年争当志愿者参与社会建设,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引导青年思想,传递正能量,加强了综保区内部各单位、各部门的沟通与联系,成为综保区核心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2、创新工作方法,满足青年个性化需求,成为联系、服务企业青年的重要途径。

综保区青年汇建设紧密围绕党政中心工作,以服务企业发展为出发点,以青年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青年汇建设,促进青年汇进一步发展。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以不断帮助青年提升个人素养、业务能力为目标,开展读书沙龙、教育培训、业务比武等活动;二是以传播文化创意产业为目标,开展讲座、参观等活动;三是以解决青年实际问题为目标,开展文娱休闲活动、青年交友联谊等活动。青年汇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接近了综保区管委会与入区企业之间的距离,成为服务企业的重要平台。

3、完善运行机制,建立青年汇组织与社会组织的对接机制。

综保区青年汇将着力培养发展“民间领袖”组建小型社团。现代青年个性鲜明、特点各异,只靠青年汇专职社工一个人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培养志愿者骨干、发展民间领袖,就能在一定意义上帮助青年汇社工分担一部分任务。在不同领域中发展兴趣小组、组建小型社团,将拥有相同志趣爱好的青年网罗到一起,形成相对固定的群体,开展常态化的社团活动。青年汇通过对各社团在资源协调、专业指导等方面提供支持,建立起以青年汇为主导,各社团自我运转的运行机制。

4、发挥社会动员优势,延伸党群工作手臂。

由于综保区入区企业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占大多数,部分企业尚未成立党群组织。青年汇可以不受政治身份限制,吸纳更多的青年人参与活动。综保区青年汇充分发挥社会动员优势,从开展青年联谊、城市融入、素质提升培训等主题活动入手,广泛动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员参与活动。以青年汇为媒,建立了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关系,发现活动中的积极分子,作为建立党群组织的召集人。通过参与青年汇活动,使企业负责人也感受到管委会党群组织在企业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对于成立党群组织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为管委会后续开展党群组织建设奠定了基础。

5、加强外来务工青年的城市融入。

通过开展青年汇外来务工青年城市融入培训、参观活动,使在综保区工作的外来务工青年更多了解北京、了解综保区。通过开展联系企业活动,逐步建立外来务工青年档案,掌握流动青年基本信息,对开展园区外来务工人员社会管理奠定了基础。

作者:徐红伟 单位: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

社会管理论文:农村社会管理论文

一、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妥善解决社会上出现的众多问题就会导致经济增长停滞,甚至社会动荡。其次,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需求。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只有真正重视农村的社会管理,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完整地实现。,加强农村社会管理还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需求。目前,农村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社会事业的发展进程更是少有起色。由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加大对农村社会建设事业的投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二、当前农村社会管理的几个困境

目前,在中国的农村管理中,存在着制度结构和重构转换的问题。在新旧制度转化的期间,部分农村的社会管理逐渐脱离正常轨道,且管理思路上也多有冲突现象发生。

1.控制和自治的冲突。

村民通过自治制度,实现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但是由于村民文化水平较低,加上农村很多配套设施不如城市,于是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基层村委会瘫痪的情况。另外,村委在实行选举的过程中,表面上看是采用了正常的选举形式,但是很多选举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贿赂选举、暴利选举甚至威胁选举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乡镇就会进行干预,甚至直接委派候选人,罢免村民选举出来的人员,由此一来,极易造成乡镇政府对农村的控制与村民自治的矛盾和冲突。

2.放手和包揽的冲突。

放手和包揽是一个度的问题。政府虽然转变了职能,但是这个度如何来把握,对于政府来说还是一个难以控制的问题。政府职能在部分地区出现了“大政府”的惯性,习惯了大包大揽的态度。包揽的太多,往往是管不了很多实际的问题,于是在农村出现了恶霸祸害百姓的情况。另外一个明显的问题是,政府在很多事情上想放手,但是却找不到“接力棒”,没有人去接替,导致政府职能无法正常转变。

3.倾听民声与漠视民意的冲突。

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管理都存在问题,关键是能不能正视这些问题,能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好的地方政府能够及时地倾听民声,沟通思想,化解各种民怨,实现政府群众良性互动,促进各种社会共识的达成。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政府,用一种漠视的态度对待民声,不但漠视,而且还存在“能不上报就不上报,能压制就压制”的想法,长此以往,催生了更多的矛盾出现。

4.司法救助与政治救助的冲突。

漠视民声往往会导致农民上访和农村多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政府在对待这些事件的做法,表面上是希望农民群众能够通过法律或者司法的程序及渠道解决,与此同时政府又实行了政治上的各种手段,这样的处理方式,直接导致了越级上访的出现。如果越级上访得到良好的结果,那么群众就会以为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需要越级上访解决矛盾和冲突。这就是目前司法救助和政治救助存在的冲突,如果这种冲突不合理解决,那么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5.组织整合与个体分散的冲突。

解体之后,农民开始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这样的制度导致了群体化散,一些群众即使遭受到了问题,也没有话语权,更没有办法维护自我的利益。同时也有一些群众会结群形成大规模的群体事件,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就是组织整合和个体分散的冲突。

三、新时期农村社会管理的对策建议

新时期,农村社会管理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小康建设的需要。所以,新时期农村社会管理的对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多元中途的协调运转机制,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机制,健全农村社会纠纷预警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1.建立健全协调运转机制。

协调运转机制包括三个方面。及时个方面是政府方面。政府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从农村实际管理出发,协调各方的需求,在确保党的方针政策正确落实的基础上,充分参与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工作,发挥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建设强有力的农村社会管理的领导集体。第二个方面是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社会组织通过参与政府决策,增加了政府决策的透明性和公开性,不但可以对政府起到监督作用,也可以不断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智能化。第三个方面是要让农民群众通过组织化参与到社会管理中。组织化的程度越高,说明社会的群体性特征越明显,风险和成本就越低。当前的情况,需要充分地调动农民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健全协调运转机制。

2.健全统筹城乡发展机制。

当前实行的是城乡二元结构,这样的结构机制导致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而且造成城乡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机制是农村社会管理机制的保障。而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机制,就要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也能够在城市享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同时,政府应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管理,重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教育、医保、就业等方面的问题,逐渐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对统筹城乡发展所造成的障碍,使农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

3.健全农村社会纠纷预警机制。

健全农村社会纠纷预警的机制,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方面是要建立农村关于社会矛盾舆情汇集预警的机制。社会舆情是农村实际情况的一个真实反映,建立此机制可以对社会舆情进行正确的归类和整理,进行良好的分析和研究,并且可以把这些研究作为党和政府以后工作的重要依据。另外一个方面是要建立群众表达利益和需求的协商机制。让群众享受现代化成果的同时,也能提出自身看法与建议,正确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公正。

作者:王建宏 单位: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管理论文:媒体影响下社会管理论文

一、媒体促进社会管理

(一)监督社会管理是媒体的本性

社会的根本上的正常运作,是人们幸福生活的基本条件,但是自从人民中产生了社会管理者之日起,人类发展史便在社会管理者和人民的博弈中不断展开。如何使社会管理真正以高效并有利于社会公平的方式展开?第三方力量的介入便显得极为必须,媒体应运而生。所以媒体天生就带有对社会管理进行监督的作用,并且“新闻监督也是社会游戏规则操作过程中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首先,媒体用最敏感的视角观察社会管理,使之公之于众。社会管理是在有限的时空中展开的,并不被众人所了解,所以要想使之得以更广泛的监督,就要让更多人看到进行中的社会管理的真实面貌。美国开国者之一的托马斯•杰斐逊认为“最终的安全实在新闻自由之中的。”“当一切都是公开的,一切都在全民的监督之下,就不再有阴谋,就可以较大限度地减少腐败,可能发生的错误决策将会尽早被纠正,这样的国家,它的安全才是有保障的。”为了使阳光普照社会的各个角落,进而使得社会管理更加有序健康,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的媒体人都始终在孜孜不倦的努力。在我国,《焦点访谈》的宗旨是“用事实说话”;小崔一直在努力《实话实说》……新闻评论节目是很多新闻人的理想,因为他们觉得,在大众媒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就是用好的方式来关注社会,并努力使之进步。“新闻史历史的及时次草稿,”通过媒体,普通民众确实可以更多地了解社会。当然,这其中有社会的光鲜,自然也有社会的丑陋,有对社会管理成果的赞扬,也有对社会管理不足的批判。如此事例,不胜枚举。三鹿毒奶粉、问责铁道部、天价切糕……这些社会管理中的问题,无一不是媒体观察到的。而纵观媒体的历史,美国的“扒粪运动”算得上媒体反映社会管理问题的最有力例证。19世纪下半叶,控制美国经济巨头们为了巩固其垄断的特殊经济地位,不仅无视其内部员工的利益,而且在损害公众利益的基础上为其谋得较大利益,作为他们赚钱的重要手段。他们坚持的“只要我能发财,让公众利益见鬼去吧”的经济哲学,也在社会中引起强烈的舆论谴责与抨击。这一时期出现了多达两千多篇以揭露实业界丑闻为主题的各类文章,这就是当时轰动世界的美国“扒粪运动”。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史蒂芬斯通过发表大量及时手数据,向美国市民展现了当时的腐败状况,使人们开始真正认识并思考腐败的根源及危害。其次,媒体用最有力的监督推进社会管理,使之不断改革。全社会都看到了社会管理中的问题,是不会坐视不管的。就算迫于舆论压力这一点,管理者也会改变自己的言行。三鹿从此成为了历史;铁道部服务大为改观;岳阳公安局再查切糕事件……史蒂芬斯曾通过发表多篇文章,揭露美国多个城市官员的腐败,不仅使他们的仕途发生改变,更影响着社会管理的改变。同时,《美孚石油公司史》的亮相后,美国政府起诉美孚石油公司及其下属的70多个相关企业,根据1880年制定的发托拉斯法,较高法院判决该起诉有效,美孚石油帝国从此坍塌。尽管这场轰轰烈烈的黑幕揭露运动无果而终,但它在唤醒美国公民意识的同时也使得舆论监督的观念深入人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社会作用。也造就了我们现在所谓的调查新闻界。这场无疾而终的“扒粪运动”也不同程度地在世界各地蔓延。

(二)媒体的社会监督能力愈加强大

正如我国古人所说“知耻而后勇”,我们总是在力求看清楚社会管理中的“耻”,而后,才能改进。作为社会运转中重要力量之一的媒体,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如今,新媒体又以前所未有的力量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影响着社会管理的改变和发展。而在对社会管理的影响上,新媒体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我国自2010年来,微博成为社会监督的一股新生的具有活力的力量。下文将通过分析微博的传播特点,来说明媒体对社会管理的监督能力正在变得日益强大。首先,新媒体使传播者从专业从业人员扩展到普通草根。首先是微博的加入门槛非常低,只要拥有一部手机就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微博”随时随地描述自己的情,抒发自己的感情,人人都有发表言论的权利。与“博客”相比。“微博”是彻彻底底的草根化。另外,用户还有机会在微博上有指向性地和自己希望的对象对话交流。例如,每一个普通的社会角色,只要在微博上@某位名人、专家或者某个品牌,就可以就自己的观点和他们进行直接交流。而且由于社会相对更有话语权的人本身也身在微博的交流圈中,所以人们相互转发的内容,很容易在不同人之间共享。也就是说,不再仅仅是媒体从业人员可以通过媒体对社会管理进行监督,而是每一个人,只要可以上网,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其次,新媒体使传播者之间可以实现互动。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一个人对某一社会问题的关注也很难对其造成影响。但是,新媒体环境中,传者的互动使传播呈发散型。换言之,由于网民之间的互动和借力传播使每一个网民的声音都有可能被广泛关注。微博有着惊人的传播速度,通过粉丝的不断转发扩散,在互动产生的影响力下,形成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强大力量。近几年,我国微博实名举报的案例也不断攀升,新京报记者刘虎实名举报四大省部级干部,“表叔”、“房姐”也在微薄的舆论监督下浮出水面。微博在社会舆论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也发挥了其强大的传播力量与社会管理作用。再次,新媒体实现了传播过程的即时性,大大加强媒体时效性。同一社会事件,在其发生后的不同时段被人关注,其发展结果便是不同的。越及时被关注,可能就能越及时地得以解决。新媒体,为社会问题的及时解决提供了可能。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曾断言,以最快的速度回应大众并最聪明的运用比特的人,才能成为大众好的服务者。微博以其强大的时效性、快捷性及终端渠道的多样化和信息沟通的快捷性,使它能迅速有效及时地抓住当前的敏感事件、重大事件,尤其是突发事件。2012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时,twitter用户早于任何一家媒体,向世界了这一消息。新的媒介环境下,媒体对社会管理的监督作用日益加强。每个人都是监督者,每个人的监督都可以是有效的,而且监督变得更及时更。总之,媒体对社会管理的监督作用自古有之,并日益增强。

二、社会管理制约媒体话语

新闻从业者永远都要面对一个问题:如何平衡话语。正面新闻和负面新闻应保持如何的比例,才能既能对社会管理进行有效监督,又可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作为社会运行一部分的媒体,就一定要考虑社会的健康,而不是唯恐天下不乱。另外,从媒体实践看来,它也很难成为独立的第三方,而是往往受制于某利益集团。所以社会管理对媒体的审查也是伴随着媒体的自由一直存在的。对于新闻自由与新闻监管的问题,我们似乎容易有这样的判断:西方发达国家是真正拥有新闻自由的,而我国的新闻管制相对比较严格。实事真的如此吗?西方国家一直对中国的政治环境予以抨击,并宣扬其所谓的新闻自由。确实,西方国家取消了新闻审查法律及相关审查机构,同时媒体自身也标榜言论自由,使人们以为西方已经实现了新闻自由。然而仔细观察西方媒体的运作之道,就会发现新闻审查仍然存在,只是他们使用了一种更加隐蔽的方法而已,也就是由政治主导转化为资本主导。所以,西方国家宣言的所谓新闻自由其实只是一种泡影,一种幻觉。为说明这个问题,我将以英国报纸的发展为例,对其进行梳理,或许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端倪。其一,在封建王权时期:报纸依靠政治强权,封建王权的新闻审查多采取赤裸裸的暴力手段,压制社会舆论。记者说什么、不说什么,也都要受到王权政治的管理。其二,在金融资产阶级时期:政治为主,资本开始发挥作用。这一时期是新闻审查由政权主导到资本主导的过渡时期,新闻审查开始与商业化融合。但是不得不说,政治压制在此时仍是新闻审查的主要手段。国会通过了叛国法、诽谤罪、煽动罪、亵渎神明罪等限制新闻内容,并强制不许报道国会新闻。报纸成了政治和资本的双重附庸。其三,工业资产阶级至今:资本为主,政治为辅。不同于以往,自工业资产阶级登上英国的历史舞台以来,资本便成为英国社会发展的主要控制力。正如英国首相鲍德温曾说“:这个内阁不是我的,而是罗瑟米尔勋爵(当时的报业大亨)的。”报纸以及英国社会的其他各种媒体都成了资本的附庸。正如前文所言,从英国报纸的发展史中我们不难发现,西方国家媒体的控制权从政治逐渐转移到了资本手中。而在我国,作为社会管理的一部分,政府对新闻的审查是有明确规定的:及时,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新闻出版与保密工作的关系,不存在种种糊涂观念和模糊认识。第二,是否对国家秘密与非国家秘密的界限清楚。第三,是否缺乏保密基本知识。第四,新闻出版单位保密审查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严格。第五,新闻出版单位用于编辑出版工作的通信和办公自动化设备是否缺少的保密技术保障措施,因设备技术方面的原因而发生泄密尚不自知。第六,机关、单位的有关人员在向新闻出版单位提供信息、稿件或作品、接受采访、召开新闻会时,是否掌握住密与非密的界限,提供了不该提供的国家秘密,或应该提供,但没有提出明确的保密要求。第七,是否为了迎合人们的“猎奇”心理,片面追求“轰动”效应,不顾国家安全和利益,擅自或抢先发表涉及国家秘密的消息、文章、报道,造成泄密。可以看出,我国对新闻、对媒体的审查是基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管理的健康稳定考虑的。但是,近年来,我国的媒体审查也受到了民众的质疑和抨击。其一,我国内部的媒体话语限制多。最近,一张总理在百度参观考察工作时的照片在网络上热传,图片配文解释道:温总理在体验百度语音搜索功能时,说“”,系统反应“您的搜索中含有敏感词汇”,总理对此微笑不语。我们无从考证这是否真实,但是这总理的“微微一笑”,的确是道出了网友几分无奈的心声——我们的“敏感词”是不是太多了。不仅在网站,笔者从自己在电视台等机构的实习经历,以及身边同学朋友的工作经历中,也感受到来自媒体审查方面的压力。其二,对外国网站在国内的传播的限制多。在笔者陪同“香港传媒学生国情班”的同学在北京学习时,其中有一站是和国务院新闻办的官员进行交流。在提问环节中,香港学生对官员提出的最多的问题便是:为什么来了大陆以后无法登陆facebook等网站。这不仅仅是香港学生的问题,大陆的网民同样对此有自己的意见。也因此,滋生了一大批所谓的“翻墙软件”。一方面,是媒体自由的要求,要求监督社会管理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是社会管理的需要,需要对媒体进行适当约束。而这个“适当”,是不同时期,两者相互抗衡的结果。

三、结语

我们现在的国情不同于如今的西方发达国家,我们现在还处于“镀金时代”,也就是社会的深刻变革期转型期。所以如果以现今发达国家的情况作为参照,来对比我国的情况,我们不免会失望。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心愿都是一样的,不论哪个国家,也不论社会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当央视向普通老百姓发问“你幸福吗?”,我们感受到的是媒体对民众的关注,是对社会管理中的人的关注。不论是媒体,还是社会管理,两者的存在,都是为了整个社会的更好发展。

作者:张肖 单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印地语部

社会管理论文:管理创新背景下社会管理论文

一、社会管理创新法治化的必然性

1.社会管理创新法治化有其合理的正当性。

首先,社会管理创新本质是对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而一个国家规范社会管理行为最根本的依据就是法律,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其正当的合理性,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其次,社会管理创新属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范围,理应按照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方式来进行创新,而我国一切的管理事务都需要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操作和实施,需要改进创新;再次,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高峰期,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贫富差距的拉大与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期望相悖,法律则可以赋予人民正当的权利和义务,表达不同的利益需求,最终实现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社会管理创新法治化有其特有的优越性。

一方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实现我国的社会管理格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因此,明确这四类管理主体的职权,关系到社会管理格局的形成,而此时法律就会发挥它至高无上的性,对四类主体的职权范围进行配置和监督,形成社会管理新格局;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政府需要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要求,加强政府在解决社会稳定问题和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扼制社会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腐败行为,促使政府加快转变职能的步伐,尽早建立起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

二、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之间的矛盾

法律可以解决问题,但是法律不是万能的,是有局限性和缺陷的。由于社会管理创新是面向社会问题的,社会的不断发展,会产生大量的性质不同的问题,需要社会管理随时应变,不断转变管理理念、方式和手段,灵活处理。但是,法律一旦制定,就具有统一性和稳定性,不可轻易改变。因此,社会管理创新和法治之间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一方面,社会管理创新是符合客观形势的需要,可以贯彻实施

但是现存的法律落后于新形势,与管理创新产生冲突,阻碍社会管理创新发展;另一方面,现存的法律是合理正当的,但是社会管理创新是盲目的,缺乏依据和理性,同样不利于社会管理创新的发展。

2.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各种社会主义管理事业也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但由于法律的滞后和限制,当社会管理领域出现新问题、新矛盾时,出现立法空白也是有可能的。

三、社会管理创新法治化的建设途径

1.加强法治宣传,培养法治意识。

现代社会存在着一种错误的思想,认为加强社会管理就是要加大社会管理力度。这种思想会误导管理主体,如果长久下去,不仅无法进行有效的社会管理,反而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应该经常性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活动,培养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等多元主体的法治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从而减少了政府对社会事业的非理性干预,给予社会组织和公民等多元社会管理主体更多的自治空间,提高了其积极性,进而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2.完善社会管理法律体系,健全社会管理相关法律体系。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带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但是目前我国的社会管理机制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如法律自身的滞后性、内容容易自相矛盾等等,简言之,要尽快完善社会管理法律体系,使社会管理有法可依,有效地解决社会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首先,社会管理创新应着重建立完善民生方面的法律制度,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其次,完善社会组织立法,应加快出台关于规范社会组织行为、调动社会组织积极性的法律法规,把社会组织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使社会组织能够充分发挥应有的优势;,建立一套关于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在参与时能够有法可依。

3.依法行政,建设有限的法治政府。

政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最重要的主体,政府的状态关系到社会管理创新事业的发展,因此建设一个有限的法治政府是首要任务。具体而言,及时,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提高其行政效率;第二,确保行政决策做到科学化和民主化。在行政决策过程中,政府必须深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从而使群众的利益得到较大的满足。同时,完善公民监督机制;第三,加强政府监督和问责机制。重视人民代表大会、政协、人民法院、公民和媒体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对于事关社会发展、人民利益和社会热点问题的行政行为,各大监督主体要充分发挥各自的监督权力,通过多种途径严格遏制行政违法行为。

4.重视并发挥司法的应有功能,依法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不单单需要一个部门倾尽全力,它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协调。司法部门作为一个重要的参与者,需要发挥积极的作用,创新社会管理。我国宪法中有明确规定,人民法院按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司法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地发挥。因此,应当尽快重视司法的作用,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司法人员的司法水平和道德素养,提高司法能力,规范司法行为,防止司法权力的腐败,使得司法能够在社会管理创新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不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向前发展。

作者:陈玮玮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社会管理论文:商业保险社会管理论文

一、“菲特”台风理赔中的特殊性

(一)调研情况反馈

1.台风暴雨猝不及防,巨灾处理缺乏经验。集中表现在大量被浸车辆无法脱离水洼地,没有大型停车场,也缺乏熟悉地形的当地人充当向导,一筹莫展。

2.各家公司各自为战,理赔标准水涨船高。由于缺乏统一的定损标准,各家公司为快速完成案件理赔,往往按照各自的定损依据做出赔付,结果导致不同公司承保的客户相互沟通后倒逼保险公司,按就高原则要求更多赔款,保险公司处于被动局面。

3.客户围攻保险公司,骗赔欺诈屡见不鲜。部分受灾群众因不满理赔处理意见而长时间围堵保险公司员工,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另一方面,为了多得赔款,各种骗保丑剧轮番上演。

(二)理赔特殊性表现

通过了解,笔者发现:

1.保险公司正常理赔规则被打破。“菲特”造成的洪涝多日不退,由于缺乏水上交通工具,受灾的群众得不到及时的救助,部分受灾严重区域的群众迁怒于保险公司的理赔人员,并采取了一些过激行为。为了息事宁人,大部分保险公司纷纷放宽了保险责任范围,打破了保险正常理赔规则。

2.超责任范围的理赔案件成批发生。以车险为例,余姚地区车险理赔先后经历了三套不同理赔方案,赔付条件一次比一次宽松。理赔方案的不断调整,不仅给本次理赔中先期结案的客户带来诸多不便,而且还对保险合同的严肃性造成伤害,且势必影响到未来当地乃至其他地区车险的正常理赔。

二、政府和保险机构在巨灾救助中的职能分工和工作契合

(一)政府职能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尊重市场的作用,而政府在管理微观经济活动时,时常存在“越位”“、错位”或“缺位”问题。笔者认为在灾害防范和救助体系中,政府担负的主要职能包括:

1.灾前:注重防灾工程建设和预警,修建应对巨灾发生的战略物资储备仓库,提高巨灾应急效率。

2.灾中:协调整合社会资源,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灾害应急处理机制。其中,建立一个指挥高效迅速、运作协调有力的职能体系尤为重要。

3.灾后:紧急救援、维持社会秩序以及基础设施的修复和重建。

(二)商业保险职能

在巨灾损失出现之际,商业保险应本着市场契约精神,以履行基本经济补偿职能为宗旨,追求商业合同承保条件和保障标准的精益求精,用专业承保能力和的风险管理水平来确保社会管理责任的承担。保险企业应充分预见巨灾风险发生的客观性,及早为公司相关产品做好再保险安排,同时根据国际再保险惯例,确定分保价格和分入公司后再对投保人提供原保险合同报价,以此确保巨灾风险能够安全足额转嫁。

三、巨灾救助中加强政府和保险公司互动的对策建议

基于对政府和商业保险机构工作机制契合的认识以及实地调研反馈,笔者认为,尽管政府和商业保险公司各自主要职能不同,主体性质各异,但在共同致力于社会风险管理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寻求合作,加强互动,从而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一)政府角度

1.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加快风险管理制度化设计。我国现行的保险产品目前还不能承担重大灾难给社会造成的损失,政府可参照国际上较通行的办法,即对于某些特别巨大的特定风险开设巨灾保险。“菲特”大灾后,2014年3月份,中国保监会同意巨灾保险在宁波市试点。保险公司作为巨灾保险的主体,政府应督促其加强业务培训和诚信教育,积极提升管理和服务效率,为今后在巨灾中更好地承担社会管理责任做好准备。

2.提供基础支援协调,实现社会资源较大化利用。根据调查,2013年“菲特”台风施救理赔期间,各家保险公司遇到的困难都差不多,主要是政府可以提供的公共服务资源不足,如停车场地、志愿向导人员等,再者是社会治安问题。此外,政府应在灾前公开灾害应急预案,建设公估专家库,并征求保险公司意见。灾害发生时应建立包括保险公司在内的各级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就灾害定损应由政府牵头统一各公司定损标准,

3.重视灾时舆情引导,约束受灾客户理性化索赔。政府应及时组织主流媒体作正面报道,传递正能量,做好社会舆情引导。从2013年的“菲特”台风理赔情况看,不足额投保现象较多,多数被保险人可能不理解理赔时将要按比例赔付的保险条款规定,如果大灾期间主流媒体能做类似的公益宣导,能够帮助被保险人确定正确的保险赔款心理预期。

4.保障商业保险利益,以灾害参数确定补贴程度。商业保险在履行保险合同赔偿义务的同时,也承担了重要的灾害管理安抚灾民的社会责任。在不违背保险契约规定的前提下,保险企业本着快速理赔、充分理赔的原则,一般均按照就高原则向受灾的被保险人提供赔偿。对此,政府可对保险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进行补助。

(二)保险公司角度

1.参与政府防灾决策,提高防灾减损专业化水平。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今天,保险公司需要以行业风险管理专家的身份参与政府相关决策,为自然风险防范建言献策,派代表参与政府防灾减损的相关决策。如参与市政府抗洪防灾指挥部泄洪排涝的相关决策,参与城市排涝工程规划等。

2.完善巨灾响应预案,强化保险市场联动性能力。保险公司应建立完善巨灾响应预案,充分调动查勘理赔资源,较大限度利用公估公司的查勘力量。保险公司应建立完善巨灾预案,在巨灾来临之际能迅速启动预案做出及时有效的响应,充分调动包括上级公司的接报案和查勘理赔资源,如果人手还不够可根据协议联系公估公司前来协助。

3.加强保险基础教育,提高全体市民保险意识。近年来,宁波保险行业为普及保险知识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通过保险进社区、保险进学校等形式积极推动市民保险教育活动。从处理去年“菲特”台风的理赔案的情况来看,仍有为数不少的群众缺乏保险知识,片面理解甚至误解保险的现象屡屡可见,严重搅乱了理赔的正常秩序。由此可见,市民的保险教育、普及保险知识是何等的重要。

四、结语

近年来,宁波本地频频出现台风、洪涝等巨灾事件,大面积损失补偿和救灾救难就在政府和社会眼前,不再遥不可及。政府依靠以往以财政救济为主的灾害救助模式难以为继,现实社会管理中也已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保险的身影,保险正发挥出良好的经济社会稳定器的作用。近年来的保险实践也表明,政府和商业保险间已经逐步奠定合作互信的良好基础,保险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仍大有可为。然而,现有的政府和商业保险间合作互动还处于初级原始阶段,我们相信,在政府主导、商业保险积极跟进的前提下,双方在基础数据共享、政府部门合作和协调机制共建等方面加强沟通,未来将实现更多的共赢。

作者:徐明 单位:宁波市保险学会

社会管理论文: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社会管理论文

一、创新思辩——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作用

1.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定义界定及其观点阐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诞生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其代表人物是David•Osborne和Ted•Gaebler,宗旨是为针对传统公共行政难以解决政府实力的问题而提出的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及管理的模式,其概念非常的松散,涵盖着对传统管理的取代行为,又是当前西方公共行政领域改革的延续。在各个国家对其定名也不尽相同。但在各国的实践中总结出的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较为集中的,阐述如下:

1.1重新定位政府和社会间的关系。政府转为“企业”,纳税人转为“顾客”,二者的服务是相互的。政府要将公众的所需和利益纳入措施的制定中。

1.2政府在履行管理职能上,要做引领者,而不是执行者。政府要以政策方针对管理的行为进行治理,而不是去直接管理。

1.3政府要将不同的服务内容和性质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广泛学习各领域的管理手段。

1.4将竞争机制纳入制度层面上。用多元化的方式对政府的服务质量及效率进行提升。

1.5在组织方面政府要以效绩的明确代替严格的规制。

2.将新公共管理理论融入公安社会管理是可行的。

新公共管理理论一经问世便引起广泛的关注,多年实践证明其时效性和指导性极强。与我国公安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是可行的。可行性概括为:

2.1科学理论指引的必要性。

2.2公安的社会管理具有与公共管理相同的属性。

2.3西方国家的改革中,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成功实践是将其引入我国的实践基础。

二、新公共管理为公安社会管理创新指引新方向

1.管理的理念,摒弃控制,实行服务。

理念创新是任何创新的最初环节。理念带动实践是公安社会管理创新取得实际进展的关键。传统中公安在社会管理上主要是控制性的,非常僵化。新理念下,管理要回归到公众的利益和需求之上。形成治理与服务的良性循环。

2.管理的主体,摒弃单一,实现多元化合作。

公安社会管理主体的创新,需要多元化的发展。传统上公安独揽社会管理的工作,手段法律性高、强制性大,以强力的手段维护稳定,使自身陷入与社会对立的境遇。对自身形象和警民关系都有害无益。新公共管理强调的是公安机关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协作对社会进行多元化的管理,实现多方参与社会管理,引入竞争机制,提升管理效绩。

3.管理的模式,宏观与微观相统一进行管理。

传统上公安的社会管理模式过于直接、微观细化细节繁杂,管理困难非常大,范围广。而事实上过于细致的管理使得大众的自由空间极大的减少,阻碍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升民众素质。对公安机关而言,重压在身,劳苦却力不从心。新公共管理所提倡的是政府应该指引,而不是执行。公安的社会治安管理应该在自身领域的管理上直接管理、微观细化,其它领域可以由适当的社会组织进行管理承担,公安机构只在宏观上对其管理方式进行策划和调整。

4.控制的机制,弱化执行,重视过程和结果。

传统公安机关的社会管理只注重执行政策,却忽略了反馈机制的建立,无法监督和评价自身的工作成绩、发现不足,难以创新。新公共管理对目标的实效性非常重视,将目标的责任确定下来并监督其完成的状况。公安机关对此应该加以借鉴,注重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善科学的反馈机制,获得有效的评估。

三、以新公共管理为指导,公安社会管理创新的措施

公安的谁会管理创新工作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不断改进的过程,需要党和政府的协同合作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的大力推动,同时与时俱进,适时调整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1.对公安民警服务的理念教育和执法活动的监督有待加强。

教育立国是一个国家强盛的保障。在转变公安民警的管理理念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服务理念的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民警的教育不实行变更,公安社会管理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对民进服务和法制理念的树立势在必行。首先,对民警的服务理念教育进行强化。以各种激励的方式对民警进行引导,从培训、晋升再到讲座,无一例外进行教育。其次,强化监督公安社会管理工作的力度,完善监督和制衡机制。对警务的公开化进行推进,在阳光下运行管理活动,自觉接受各方监督。规范警务,以规章制度辅助公安社会管理的活动不走偏路。强化监督公安社会管理的力度,建立专门化的部门和机构以及机制,严格惩处违规民警和行为。

2.不断推动公安社会管理社会化的改革。

社会化改革,即使更多方群体参与到其中,使得更层面参与到公安的社会管理工作中,实现警务的多元化合作。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以及各地警务的情况,不断探索,积极创新,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安社会管理工作的社会化路程。其方式如下:

2.1转移相关业务。在安保方面,诸多大型的活动耗费极大的警力进行安保活动,这样的状况需要改进。公安机关可以在政府的协助下对安保相关的单位进行法规的规范,以竞争的方式进行承包,公安机关本身则进行监督指导。

2.2权力下放基层。在基层的治安委员会方面,公安机关可以通过法律法规进行授权,扩大基层的权利和职能,减轻公安机关负担,增加基层的参与度。公安机关仍对其进行监督和指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公安社会管理的创新是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式的势在必行的重大措施。要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良性进程,必须与我国公安机关的社会管理工作当前实际的状况相结合,不断在实践中进行研究和经验的论证,对公安的社会管理创新实施的前段时期和实施之后的阶段其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价和估计。评比的衡量是投入产出的比较率,未达到目标和创新要求的工作点,要对其原因进行的分析,加快实现对工作和实施措施的改进步骤。对于达到要求和完成目标的创新工作,要彰显其良好的成效和积极的作用,总结其成功的经验,积极进行推广和宣传。

作者:陈素华 单位: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管理论文:公民参与社会管理论文

一、社会管理是现代社会中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

社会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公民参与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实现社会管理的公平与合理,公民参与必然要走上理性化、公平化的道路,旧的社会管理方式已不适应当前社会管理的需求。现阶段政府也加强了对社会管理方面的关注,自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至今已多次提出关于加强社会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如何充分有效的依靠人民群众去进行社会管理,已成为当前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议题。

(一)社会管理及其基本任务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管理实行的是国家、单位到个人的单一模式,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变化,落后的社会管理方式在社会建设方面引发出许多新的问题。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的十八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随着社会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强调“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综上所述,政府积极调动各方面因素来管理社会事务、缓和并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就是社会管理。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社会管理,现代社会管理是在党和政府的指导帮助下,公民为主体的积极参与下共同治理的动态过程。

(二)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意义

“公民参与即公众参与,是指党和政府广泛组织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一定的程序和各种渠道,积极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和评估,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理性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合理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民主政治发展,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公民是被服务的对象,也是参与管理的主体,公民参与以政治参与为主,还有文化经济和其他公共事务的参与。公民与政府、个人或社会组织通过各种途径互动交流,直接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这种一同参与是“以人为本”在社会管理中的具体体现。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政府要制定更加合理的政策,这就必须形成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亲自参与的社会管理体制。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是维持社会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它反映了和谐社会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解决内部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关系稳定。

二、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现状分析

公民参与有利于政策制定的公平公开化,执行透明民主化,较大程度保障公民的利益。自我国公民开始参与社会管理以来,在维护社会稳定与公平,制约政府权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就,但在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公民参与社会管理还存在着很多难题。

(一)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成就

1、政府民主化程度提高。

自1999年开始,政府推出政务财务分开、公民参与修改决策等多项在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措施。在决策之前,政府通过媒体对暂定决策进行公布,让公民参与并作出合理修改,修改后方可实施。“北京市人大规定,公民参与旁听试用票券制,即人大常委会议事时期,应提前公布议题,然后根据公民的申请,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发送给申请人入场券,允许其参与决策,参与者有权就有关议题提出书面建议。在政府机关内部,陆续建立起一些公民参与决策的内部程序法。”

2、公民政治参与方式多样化。

政治参与是我国公民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善。公民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有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公务活动的监督权等。公民参加中国共产党和派都属于政治参与。以社会团体形式的方式参与政治是我国政治参与的新特点,社会团体源自于基层公民群众,又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真正实现民众对政府利益诉求的有效化。大众传媒使得舆论监督成为政治交流和参与的重要渠道。信访制度是公民个人、集体以电话走访等方式进行的政治参与活动,是我党创造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公民听证会是公民行使知情权、监督权、参与公共政策的正式形式,它把英美司法审判模式引入行政制度上,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越发民主化的表现。

(二)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是高度集中单一的“党—国家—社会”三位一体社会管理体制。这种模式在改革开放后出现了许多负面影响,政府公共权力过大,民众主体性意识淡薄等一系列问题,处在转型期的公民参与存在着很多问题。

1、政府职能未充分转变。

我国目前正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行政一体化的管理体制仍有影响。政府信息透明化程度不高,公民缺乏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都是诱发社会矛盾的原因。我国合法表达民意的渠道有人民代表大会、信访、听证会等,这些方式和渠道并不能全部满足公民的要求。人大代表的职责是反映民意和社会情况,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大代表是定点办公,反映情况的民众需要付出极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选民对人大代表无法进行实质上的有效监督,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民意表达渠道的发挥的作用并不充分。信访制度也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上访被一些官员视为找茬行为,上访者经常遭到阻拦,甚至关押。

2、公民缺乏参与主动性。

有效的参与需要公民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多数情况下一些公民毫无参与意识,不了解自己是社会管理的直接参与者。长期的行政一体化制度使得公民不自觉的产生服从心理,即使参与具体事务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和矛盾,无法做到实质意义上的参与。我国民众受教育程度普遍来讲不是特别高,有些公民不清楚什么是参与社会管理,更不知道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3、公民参与缺乏法律保障。

目前涉及到社会管理领域的法律法规屈指可数,参与形式也是简单的听证会座谈会等,内容也比较单一,集中于劳动方面、房地产、物价、社会保障等。除《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和1982年修改的《宪法》中有涉及到听证制度和公民参与之外,并无专门的公民参与法。公民参与方面的法制建设严重滞后,实践方面也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当公民对某项政策不满意时,却没有正式的法律法规指示公民要采取怎样合法途径要求政府调整政策。

三、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实现路径

公民参与出现危机就会引发国家的民主、政治经济和其他方面出现问题。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就会造成公民和政府间的矛盾对抗,破坏社会稳定。这就需要优化创新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式。“社会管理创新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创造性活动,依赖于不同思想、意见和利益诉求的相互交流和撞击,依赖于开放性、自由交流、容忍不同观点的环境,更依赖于相关各方多方位参与管理、决策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优化社会管理方式,扩大公民参与渠道

改变公民参与定位模糊首先要求政府转变观念,明确公民是主体,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符合服务型政府的设定,健全信息制度,更加公开化透明化,充分认识到社会管理是政府和公民协同合作,没有与公民交流互动不能称为有效的公民参与。此外,“政府还应当建立反馈回应制度,政府对收集上来的公众意见做出反馈和回应,对于不采纳的意见说明理由,这样既能督促政府关注公众的意愿表达,又能增加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理解,从而实现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形成良好的双向沟通、良性互动的局面”。完善听证会、反馈回应制度,建立多元化的公民参与途径是拓宽参与渠道的有效方法。

(二)提高公民主体意识和能力

扩大公民对社会管理的参与,就要让公民充分认识到自身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必须加强公民文化素养,提升主体意识参与能力,让公民自觉参与社会管理。提高公民素质要从孩子抓起,在学校设立相关课程,从小培养参与意识。政府要借助新闻媒介、网络进行宣传,对于积极参与且提出实际性建议的公民,政府应给予相应的奖励。此外政府应投入资金开设相关培训课程,在决策制定上多与公民交流,在实践中强化和提高公民参与能力。

(三)健全公民参与法律法规

以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公民究竟如何参与,公民参与的范围又有什么规定,这些基本上都取决于当地政府对公民参与的认知程度,并无法律上的具体规定,这样的公民参与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要使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成为一种常态,就必须在法律方面对公民参与的内容、方式、途径等做出规定,让公民参与有法可依,使公民参与法制化。因此要设立公民参与法和社团组织法等涉及公民参与的法律法规,在法律中肯定公民参与对社会管理与和谐社会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明远 单位:贵州大学

社会管理论文:科技社团社会管理论文

一、杭州市科技社团概况

(一)社会贡献

一是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日益增多。通过杭州市政协科协界别组组织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调研,以提交提案、调研报告、大会发言等形式积极建言献策,近年来每年被采用提案达20个以上,其中1个提案获得杭州市政协主要领导批示。二是学术交流广泛深入。杭州市科技社团围绕杭州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课题研讨等活动,在促进人才成长、科技创新、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类学会作为科普工作的重要力量,在科技周、科普日、科技下乡、重大节日及纪念日等科普宣传活动中,组织开展科技咨询、科技讲座、编印资料等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存在问题

一是发展水平整体不高。总量不足,以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的数量计算,杭州市每万人只拥有5.4个,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内部管理也不尽规范,专职工作人员少,少有高层次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到科技社团工作,自身能力建设弱,较少能真正承担社会事务管理任务。二是规章制度供给不足。2014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政府向科技社团购买服务的范围,但仍停留在原则性意见阶段。杭州市也出台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政府购买科技社团服务的指导意见》,由于实践经验不足,这些规定还远远不能达到指导、考核评价的要求。三是购买资金管理分散。虽然杭州已开放了向科技社团购买公共服务的资金新渠道,但缺乏一个对购买服务资金申请、受理、审核、拨付、验收、审计等环节进行全程跟踪、统筹、协调和监督的综合部门,导致科技社团在项目前期和后期都存在回款困难。四是机制建设不尽完善。因为专业人才缺乏和没有引入独立的第三方组织评价,不能对政府购买服务过程中专业技术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监督。有关政府职能转移或购买服务规定中,各职能部门职能转移工作如何考核,购买服务质量如何考核,如何建立行政问责规章,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三)主要优势

一是人力资本优势。杭州市科技社团汇聚了各行各业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具有学术、知识密集和人才荟萃的优势。二是组织网络优势。目前,杭州市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及其相关科学的学会(协会、研究会)76家,多学科、跨部门、横向联系广泛的学术性、群众性和社会性特征突出,与政府联系广泛。三是政府支持优势。从国家到省市各级政府都支持科技社团积极承担从政府转移出来的部分管理职能。政府机构改革需要广大科技社团发挥沟通信息的纽带作用,协助政府维护市场和社会秩序,从而减少政府管理成本,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四)制约因素

一是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由于杭州市科技社团的组织特征,其筹资渠道和规模均不稳定,科技社团或多或少地存在资金问题。多数科技社团仅仅依靠挂靠单位支持和业务主管单位的补贴,自主创收能力较差,发展不平衡,影响了参与社会管理转移的能力建设。二是部门利益保护严重。一些政府部门囿于既得利益,不愿将职能向体制外转移。同时对于哪些职能应该转移、如何转移、谁来协调转移也缺乏相关的规定,使得相关部门无所适从,不知道将自己的职能转给谁,也不知道怎么转移,无法明确转移的范围与程度。

二、科技社团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对策

(一)加强和完善科技社团立法和政策支持,尽快出台购买服务机制和清单,为科技社团有序参与社会管理与服务提供指南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需要从法律法规层面明确政府和科技团体各自职能,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杭州市委、市政府在有关文件、规章中应明确将有关政府管理职能转移给科技社团,有关部门应积极支持配合该项工作。适时制定《杭州市科技社团发展规划》和《杭州市政府职能转移实施方案》,加强对全市政府职能转移工作的宏观指导,促进杭州市科技社团的健康有序发展。要破除在传统的政府职能体系中形成的“全能政府”形象,实现由政府与社会高度统一的“大政府、小社会”的管理格局到政府与社会分离,实行社会职能社会化、社会事务社会办的“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格局的转变。逐步释放政府“权力清单”,制定杭州市科技社团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清单,培育具备“接单”能力的科技社团。建立杭州市政府购买科技社团服务制度,明确购买公共服务的相关内容:实现预算管理,将购买公共服务的费用纳入预算;强化契约式管理,政府和科技社团的责任、义务以及服务要求,全部在合同中体现;建立评估机制和规则,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做到对科技社团在项目合作前进行资质审查,合作过程中进行跟踪了解,在合作完成后进行社会绩效评估。规范购买程序,有关部门要制订购买公共服务的试行办法,确保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可操作、有实效。

(二)进一步创新工作模式,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使有条件的科技社团稳步参与社会管理与服务

选择有独立法人地位、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运作规范的科技社团作为承接者,选择科技奖励、职业资格评定、科技评估等职能作为科技社团参与社会事务的具体事项,采取委托授权、契约和招标等方式进行。杭州市级科技团体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需要提供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应在加强管理和规范的同时,注重培育和扶持。杭州市政府应在以下方面给予扶持:对市级科技团体用于公益性事业发展的经营性活动,给予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政府对市级科技团体开展的各种学术活动应给予资金的扶持;鼓励杭州市级科技团体以招投标等方式开展咨询、论证等工作,形成多渠道的资金来源。科技社团参与社会管理转移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持,资金和资产也是科技社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大力争取政府的资助,协助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开展公益活动,从一定程度代替政府部分工作,有效地弥补“政府不足”和“市场失灵”。

(三)进一步提升科技社团的服务能力,为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夯实工作基础

要健全内部治理结构,以组织价值目标为主旨,进一步规范组织结构的设置和运行规范。形成权力机构(会员大会)、执行管理(学会或理事会)与运营决策机构以及监察机构之间权责明确、相互制约、运转协调和决策科学的统一机制,同时还应接受外在的监督。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社会化、职业化的人员管理原则,提高服务素质,提升组织声誉,扩展服务对象,增加服务性收入,增强会员认同感与归属感,吸收储备人才;完善包括薪酬、招聘、福利、培训等一系列科技社团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创造性,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重视科技社团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以及加强社团内部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寻求在满足公益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提高自身社会公信力。要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杭州市科技社团工作效率。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公益运作流程,实现组织的网络化,广泛应用于杭州市科技社团决策、筹资、营销、服务和信息共享等各个环节。

(四)加快建立科技社团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授权委托和政策引导的平台,加强合作,形成合力

从国际上的发展趋势看,科技社团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授权委托和政策引导,是国外科技社团与政府合作的三大平台。加快杭州市科技社团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也需要建立类似的合作平台。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科技社团要发挥出强于政府和市场的效率优势,自发地寻求公共需求,弹性地调整提供公共服务的种类和规模。虽然科技社团成了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但是政府依旧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具有民间代表性的科技社团要通过多种渠道发出市民的声音,监督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成为政府与群众的沟通纽带。

作者:吉莉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科协学会部

社会管理论文: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论文

一、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必要性

(一)有效加强政府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多年来,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从防范式管理到综合管理就能够看出,各地政府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已经做出了不少的努力。与此同时,不少区域正在对流动人口管理中不断探索改革的方式。虽然政府在此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从实际现象中就可以看出,政府管理部门在流动人口问题方面并没有承担良好的管理职责,在管理中存在不少的不规范现象。在此过程中,加强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将有助于政府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二)为流动人口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流动人口远离家乡,在就业、住房、社会保障以及教育等方面需求非常迫切。但是在实际管理中,由于流动人口处于弱势的地位,使得其连最基本的权益都无法获得保障,还经常受到侵害。现如今社会表现最典型的就是拖欠工资。不少用人单位在与农民工形成劳动关系的过程中不能按照相应的规定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正是基于此,导致不少的劳动者基本的权益无法获得保障。如果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与服务进行一体化,不仅有助于管理的有效实施,还能够更好地为流动人口服务。在保障流动人口各项基本权益的过程中,保障其获得良好的公共服务。

(三)促使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有效的衔接。

在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流动人口管理中的各项问题逐渐的体现出来。过去防范式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如今庞大的群体。在此过程中,管理模式转变为综合性的管理,也就是将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安以及人口计生委等相关部门联合起来进行管理。但是由于不少部门对管理对象了解的缺少,导致其在实施综合管理的过程中无法起到良好的效果。在面对此种情况下,推进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对其具有重要影响。促使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有效的衔接。

二、制约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因素

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流动人口是其一项重要的特征。对流动人口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在为劳动力区域和行业提供充裕劳动力的过程中,促使社会劳动力市场形成,优化了人才的配置,同时对二元经济向医院现代化经济的转变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导致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以人为本”理念尚未形成。

从上个世纪开始,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虽然该群体也为城市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流动人口向城市涌进同样滋生出了较多的问题。在城市化建设不断实施的过程中,这些问题也逐渐呈现多元化、化以及复杂化。防范的管理模式就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登记和社会治安的管理。但是在对流动人口施行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流动相关行为进行管理,导致流动人口在一定程度上是引发社会问题的主要因素。在流动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以及管理难度增加的过程中,政府逐渐加大力度对流动人口的管理。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使得服务与管理逐渐趋于一体化。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中的以人为本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管理与服务中并未体现这样一种理念。

(二)跨区域服务管理机制存在脱节现象。

在现有的社会管理架构中,流动人口实行的是属地管理原则。也就是以流入地为管理主,但是流出地并未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服务。也就是在现今流动人口管理中,流入地与流出地服务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例如表现较为显著的地方有,计划生育工作流入低不愿对管,流出地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情况管不住。现如今的超生现象较为显著的一个原因就是管理体制缺乏协调。针对流入低和流出地缺乏有效的衔接主要表现在管理机制设置的不统一。由于区域的差别,导致流入地与流出地的常设机构不尽相同。其次就是管理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正是基于这两点,导致跨区域服务管理体制出现脱节的现象。

(三)流动人口跨部门管理体制存在不足。

政府在对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过程中,通常都会由几个部门共同协作完成。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多头管理。在对流动人口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加强沟通与协作,才能够对流动人口群体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但是现如今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存在多方面的缺陷。机构设置存在的问题较为显著。在对流动人口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不少的管理领导小组,并且管理领导小组普遍以临时机构的形式而存在,不能对流动人口进行常态化的管理。同时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现象。不同的部门和机构依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管理,而并没有与其他的组织机构进行协调合作。由此可见,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中流动人口跨部门管理体制存在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其构建。

三、促进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措施

为更快推进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就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更好的促进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一体化。笔者认为针对此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完善政策与相关法规。

为更好地促进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就应当加强政策保障,完善相关法规,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在此过程中因大纲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角度出发,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同时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机制。在政策方面推进户籍制度,渐渐剥离依附户籍制度的各项公共服务。在此环节中一旦获得政策的保障,也就为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方向,对保障流动人口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明确管理职责。

流动人口的管理还需要相应的体制保障。通过体制保障能够明确相互之间的职责。首先,在机构设置方面,在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建立相应的综合管理和服务办法,有专门的人负责流动人口事务。在明确区域职责的情况下,将其工作分散到不同的服务管理工作与职能中。其次,建立与之相应的工作协作机制。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因而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针对流动人口相关事务进行详细讨论,将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提到日常的行为工作中。

(三)加强信息保障。

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就应当建立动态监测和管理信息系统。相应的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的相关信息,这是做好流动人口管理,提供有效服务的基础性条件。因而,就目前而言,流动人口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就应当加快流动信息的建设,建立流动人口动态监测体系的建设,掌握流动人口的来源地、流向区域以及人口的分布情况,这样对提供的数据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引导流动人口的合理分布。在此过程中,还应当加快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也就是对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应当加强网络系统的建设,同时各个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加强信息交流,这样对流动人口信息资源化,提高流动人口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化管理模式不仅仅体现在对流动人口管理方面,其还存在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在现代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信息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社会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数据,促使其更好地管理。同时为服务对象提供完善的服务。

四、结语

总之,在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流动人口规模正逐步的扩大,在该群体数量持续增加的过程中,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与此同时,为流动人口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能够有效保障流动人口各项权益的实现,促使社会城镇化建设更好地实行。

作者:戴鹏 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社会管理论文:清代贵德地区社会管理论文

一、政治方面

推动了青海地区行政区划的统一的进程。虽然贵德地区很早就已经由中央王朝进行管辖,但是历代对该地区的建置多有变动。又因为西北地区的政治力量的多变性,所以到宋元明清时期在此地的建置都是军事性的或者是军事和行政并行的管理体制。一直到清朝前期时,贵德地区虽然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在此地派西宁县县丞分驻,但是还是实行的是军政合一的卫所体制,但是在另一方面作为文职官员县丞的派驻也标志着贵德地区行政内地化的趋向。从雍正初年到乾隆末年河湟地区的行政建置逐步走向统一,从西宁卫到西宁府的设置,从西宁府的辖地“一所一卫二县”,到“一所三县一厅”,再到“一府三县四厅”格局的形成,这个过程标志着清代河湟地区行政建置的内地化过程。西宁府辖地一个卫所改为厅制即归(贵)德所改为贵德厅自然也就推动了青海地区地方行政区划的统一。

二、经济方面

清代贵德地区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方面,而在农业的发展上则主要体现在农业耕地面积和农业水利方面。从康熙年间到道光年间贵德地区的农田耕地面积逐年增加。乾隆十一年(1746年)贵德地区在册登记的耕地面积为7522.23亩,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9840.23亩,至道光三十年(1850年)耕地面积增加到13858.8亩。[1]另外,水利灌溉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贵德地区在清代以前没有农业灌溉水渠。乾隆六年(1741年),西宁道佥事杨应琚连同知府申梦玺,所千总李滋宏捐奉创建了支干渠,根据渠道远近,定引水庄堡,并设立渠长,每年派人员对水渠进行疏通。贵德地区一共建有多道水渠,主要有:周屯渠,四十八户渠,河东渠,刘屯渠,[2]浪哇沟渠,北流河水康、杨、李三屯,尕布沟渠。当然在这种有利的条件下贵德地区农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清圣祖康熙四年,(贵德县)大稔”,“乾隆七年,八、九、十、十一年,西宁、碾伯、大通、贵德岁连熟”。

三、社会方面

在社会方面主要表现在儒学教育机构的建立和传播。首先在儒学的传播方面,儒学在贵德地区最早是随着汉族移民或屯田而逐渐传播和发展的。有明一代虽然在西宁卫设立卫儒学,但是儒学真正以国家政权体系一部分进驻贵德地区是在清朝。清代贵德地区正式的儒学教育,以杨应琚在贵德所设置义学为开端的。《西宁府新志》记载“:贵德僻处境外,诸羌环居。历来民不读书,未设学校。今升平日久,生齿渐繁。乾隆十二年,佥事杨应琚、知府刘洪续、所千总彭韫创设义学,延宁邑生员严大伦赴所训课,选俊秀子弟数十人,资以膏火,优以礼仪。举欣欣然,始知读书之荣矣。俟人文渐盛,详请照大通卫学之例,以示鼓励。”[4]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贵德所改为厅制,后又设置了儒学训导。贵德厅学额中有廪生二名,增生二名,六年一贡,岁考取文武生各四名,科考取文生四名。另外还修建了义学,至清朝末年贵德地区的义学大致有十一处。清代贵德地区除还设有书院,乾隆五十一年(1791年),贵德县丞章熙永在城内何家街创建了清代河湟著名的九大书院之一—河阴书院。义学、书院、厅儒学在贵德地区的先后建立不仅使贵德形成了完备的教育体系,而且也为儒学在贵德地区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所以儒学机构的设置不仅仅传播了儒家思想还培养了一批人才。关于清代贵德地区儒学人才的培养的状况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较少,只是在部分资料中得以窥见一二。其中武举有五人,贡生十八人。大量的儒生在学成后进而又为贵德地区教育的发展,人文的进步贡献了力量。清代对贵德地区设置的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在政治上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统治,经济上农业的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社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也产生了一些负效应。这种局限性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造成了各个民族之间尤其是蒙藏之间的矛盾和隔阂。清朝统治者把蒙藏两族控制在黄河两岸,但是随着藏族人口的增多,人地矛盾也逐渐激化。草地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生存资源,所以藏族对占有较多资源的蒙古族产生了仇恨。其次是贵德地区的商业贸易发展也受到限制。除了严查前往贵德地区的汉回族人进行贸易以外,那彦成在整理蒙藏事务时候针对贵德地区的状况制定了《贵德番族易买茶粮章程》。《章程》规定,中将贵德厅城内商铺和城外的私歇家撤去,之后设置了四处官歇家来控制藏族民众贸易。[5]歇家的设置形成了对贸易的垄断,而且歇家凭借其通晓藏汉两种语言,对进行易换茶粮的藏族民众进行层层盘剥,使贵德地区的藏族民众深受其害。

作者:吴秀红 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社会管理论文:契约式社会管理论文

1社会管理中的契约方式

契约方式作为一种管理创新,通过引人竞争机制、市场化工具、工商管理技术和社会化手段,可以提高社会管理效率。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特许经营、合同承包等方式将部分职能以授权的形式转交给非营利组织或营利部门。政府主要发挥监督、组织的功能,非营利组织履行沟通、组织、参与监督、提供专业服务的责任,营利部门承担契约约定范围内的治理义务,参与公共产品的市场运作与竞争,以推动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的市场化、专业化。契约方式管理的过程涵盖如下阶段:公开招标,政府表达公共服务外部购买的意图,邀请投标者提出关于公共服务提供的具体计划,内容应该明确而有可操作性,通过量化的标定政府购买服务的总体规模、服务对象的数量、服务的提供方式、服务的具体内容、服务的组织安排、服务成本和考核等;选择投标者:综合考虑投标者的服务总报价、服务质量保障能力、服务信誉和既往服务对象的满意度等因素,通过公正透明的遴选机制,政府专门部门或者委托第三方比较计划书,确定最为恰当的中标者;议定合同具体条款:通过进一步的沟通和协商,达成合同的具体条款,明确政府、服务提供者(社会组织或者企业)和服务对象在每一个阶段的责、权、利;动态评估和监督合同执行:政府、服务对象和受邀第三方共同评估项目执行者在每一个阶段的履约情况,确保契约及时、高效执行;终止契约或续约:政府根据履约情况,未达到服务要求则依约适时变更、解除合同,而正常履行终结则依约支付购买服务价款并决定是否续约。

2自由———契约式社会管理的较高价值

自由是指个人在自己意志支配下自主选择、决定自己行为的状态,对自由的尊重和保障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但是,自由是相对的,在法治的语境中,自由是做法律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自由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定与责任联系起来。因此,人们所追求的自由,是有秩序的自由;人们所建立的秩序,是有自由空间的秩序。

2.1诚信精神的培育营造自由环境

诚信互利是契约精神的原初动力。利益多元化对社会诚信的形成有所阻碍,出现了信任危机。信任危机不仅使人际交往成本增加,而且导致许多本不该有的社会矛盾,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因此,全社会应该重新认识契约精神之诚信。人与人之间,诚信相待,实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治长》)的和谐人际关系;人与政府之间,政府必须守信,防止权力失约,坚持信赖保护,才能不负人民信任;人与自然之间,环境法可以认为是一种“代际契约”,守信无疑有益于法律的实施。及时,国家公职人员是政府管理社会和服务人民群众的直接执行者,公职人员的职业操守和履职态度和能力,直接关系到社会治理的成效。现实中,一些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吃拿卡要,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乱作为现象,或者是“门难进、脸难看、事不办”的消极不作为情况,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力都是符合人民公意的宪法契约和法律契约所赋予的,所以,要培育国家公职人员诚信待人、诚信执法的服务意识,反对官本位意识和等级特权意识。第二,积极培育市场主体的诚信意识,建立社会主义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生命,一些市场经营主体为谋求不法之利,进行虚假广告宣传误导消费者、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坑害消费者,以及有意进行合同欺诈和逃债赖债损害市场伙伴、偷税漏税侵害国家利益等,建立一个恪守契约的信用社会已经刻不容缓。要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评级平台,便利政府、组织、公众查询和监督;拓展消费者维权渠道,严格约束企业经营行为;严惩失信企业,使失信者付出更高代价。第三,培育公民的诚信精神,以道德自律来构建诚信社会。公民在本职工作中不能恪守职责、敬岗爱业,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摇身一变成为“双面人”,闯红灯、踏草坪、考试作弊等。由此,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契约精神,推动社会公德深入于心并转化为公民的自觉行动,打造出一个诚信友爱的和谐社会。

2.2协商民主的贯彻推动自由发展

契约论认为人人都具有理性,能够通过明智的判断来解决分歧而不需要流血和战争。契约的协商精神实际上是一种互相妥协,通过满足对方利益,进而满足自我利益达成的合意。总体而言,协商民主,一是指政治生活中的民主协商,建国初期我国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成为我国政治协商的主渠道;二是指政府决策的民主协商,在社会管理中,政府出台公共政策和进行管理决策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别,特别是管理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引导公众参与进而推动民主决策;三是社会治理中的民主协商,指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基于权利和理性,以公共利益为共同的价值诉求,通过理性对话、讨论、协商等方式参与管理。协商民主有助于矫正自由主义的不足,激发理性参与和民主管理。及时,协商民主强调政府与公民的合作。政府应建立民意调查、热线电话、电子政务等渠道来了解公民需求,并允许公民通过民意表决、听证会、协商和咨询会议等机制参与政府决策和管理,表达公民需求,监督政府行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也要坚持社会需求导向,鼓励公民参与,建立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评价机制。第二,运用好沟通、协调等柔性管理方式,尽可能通过平等对话、交流意见、弥合分歧、达成共识来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冲突。引导群众要理性不要极端,要共赢不要偏激,要合作不要对抗,稳定情绪,缓和事态。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能够解决的要竭尽全力去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也要耐心劝导说服,积极创造解决问题的条件。第三,在实践中创造出的城乡社区议事会、城乡居民民主恳谈会、公共事务听证会、劳资双方工资集体协商会等基层民主协商,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在实践中显示出蓬勃生机。让旁观者成为参与者,批评者成为建设者,使协商从随机到常规,从恩惠到职责,从政策性到制度性,从“可以协商”到“应当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一步规范协商内容,增强协商主体的代表性、包容性,提高协商能力。

3平等———契约式社会管理的基础价值

亨利•梅因指出:“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到此为止,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身份”是先赋性条件,“契约”是指人们依据利益关系和理性原则谋取自己的利益和社会地位的社会协定。契约取代身份实质是人的解放,用自由流动取代身份束缚,用后天努力取代对先赋资格的崇拜,宗教、信仰、民族、身份、地位、权力、财产等,均不能成为否定当事人地位平等的借口和托词。从传统到现代、从人治到法治,从管理到服务,不仅构成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标识,而且成为人们共创共享社会和谐的价值支撑。

3.1平等参与是平等价值的原初体现

国家向社会分权、政府向市场分权、中央向地方分权,社会管理呈现出多层次、多场域、多任务、多目标的复合治理态势,政府不再是社会的管理者。一个成熟的社会,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三种力量基本均衡的社会,三者共同构成稳定社会的“铁三角”。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民团体、人民群众等都是当代中国的社会管理主体。社会管理的动态性、多样性、复杂性,需要政府不仅明确自身权力行使的边界,还要为社会拓展出足够的空间,容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人民群众等参与并充分发挥它们在公共治理中的独特优势,从而建立起政府与其它类主体协同治理的格局,不断激发社会活力。

3.2平等享有是平等价值的终极实现

地区差别、城乡差别积累了大量的社会风险,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情感撕裂等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通过制度设计,加强社会建设,着力改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分配不均的状况,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把增加平等教育机会、广开新增就业门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平衡、抓好社会治安、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社会服务等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使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通过协调各社会阶层的利益,使社会各阶层都能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使社会各阶层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使社会各阶层之间社会流动的渠道畅通无阻,使社会各阶层对社会整体利益的贡献都得到尊重。人的发展是管理的较高价值。在依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进程当中,在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中,必须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拓展各种渠道广泛倾听群众诉求,认真回应群众的关切,认真解决群众的困难,提供及时、便民、品质的服务,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要着力健全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系,从就业、子女教育、居住、就医等基本民生入手,平等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健全对特殊人群的帮助教育管理体系等等。

4公正———契约式社会管理的内在价值

公平正义是评价社会管理优劣的实质性标准,也是当前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的核心理念。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各项体制机制,消除各种社会不公,协调好各个群体的利益。只有在管理中实现了公平正义,才能使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群众心情舒畅、幸福感增强。

4.1权力运行规范是实现公正的关键

根据契约理论,人们让渡出一部分自然权利转化成国家的公权力,而自己保留着的另一部分自然权利则转化成公民的私权利,让渡自然权利的目的在于确保私权利的行使和实现。因而,私权利既是公权力产生的基础,也是公权力运行的边界,更是公权力行使的目的。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界限划分问题,从而也就使人们在处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时,能够自觉地以契约理念为指导,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合作。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贯穿于管理决策、管理立法、管理执法和管理监督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对社会管理权力运行进行绩效评估,一类如市政之类的硬性管理,可以通过量化的标准,及时的评估出来。而社会服务(如居家养老)之类的软性管理,评估并非易事。绩效评估体既要建立客观指标体系,也要考虑居民主观感受,二者要结合起来。建立常态化的绩效评估制度,吸纳多元主体参加,不仅包括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还要邀请专业人士、专家学者和服务对象代表参与。要以是否回应群众的意愿和需求、是否提高了管理效能、是否方便群众办事作标准,对政府及其部门的回应能力、履职情况、服务水平、勤政廉政等情况进行评价。对社会管理权力运行进行责任问责。关注民意风向,回应公民诉求,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有效预防、及时处置影响社会和谐的诱发性、源头性问题,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问责机制必须以群众为导向,重视群众对公共服务提供的满意度,统筹安排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协商问责、个人伦理的道德问责和专家同行监督的专业问责。

4.2权利保障有力是实现公正的保障

人们社会交往中的首要问题是彼此之间权利,权利的拥有是尊严得以确立的基本条件。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都涉及公民社会权利的实现。而利益分化极易导致社会问题,地区、城乡以及各阶层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最容易激化社会矛盾。据统计,我国目前基尼系数已偏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以城市下岗职工、进城务工农民、拆迁户和失地农民为代表,缺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财致富的机会和能力,同时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加上数量日益庞大的老龄人口、流动人口,这些都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必须合理调节不同阶层的利益分配,遏制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的扩大趋势。出现多种社会矛盾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民生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社会中弱势群体的权益没有得到良好保障。只有加大民生投入,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矛盾,才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从制度上保障机会的平等,促进全体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得到尊重与维护。党和政府要始终坚持群众及时、民生优先、基层重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优化服务中强化管理,通过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只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才能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法治———契约式社会管理的当代价值

契约精神的较高追求是法治社会,法律的源自人们内心的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要靠人民维护。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必须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法治是社会管理的发展路径,社会管理需要在法治精神指引下建立完善的制度规则体系;法治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是规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标准;法治还是完善社会管理的保障,对社会矛盾的处理具有终局效力。

5.1多元治理促进法治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治理”理念开始在学者们的热心倡导下和各国积极实践中,逐步应用于社会管理领域。作为社会管理的治理,指的是政府与民间、公共或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互动。用简•库伊曼的话来说,“治理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在社会政治体系中出现的行为模式或结构,它是所有被涉及的行动者互动参与努力的‘共同’结果或者后果。”社会管理创新迫切需要借鉴、消化、吸收“治理”理念,推动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管理手段上,要坚持多管齐下和刚柔相济,注重依法管理和综合施治。社会管理的全过程、各领域必须坚持依法管理。另外还需要道德约束、舆论引导、心理疏导等手段的配合,以此来规范民众的行为、协调利益、化解社会矛盾。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大力培育社会组织的独立思想和公益精神,完善社会组织内部管理机制,增强社会组织服务工作方面的规范性,强化对社会组织治理活动的依法监管,使社会组织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充分保障社会组织快速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5.2机制创新夯实法治

中共十八大提出,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的路径,重点在于“四个加快”:一是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二是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三是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四是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这无疑是新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及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社会管理决策机制。完善党委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把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相结合,把公众参与与专家咨询相结合,把风险预估和风险处置相结合,完善决策程序,丰富决策内容,严格落实决策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党委和政府社会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第二,建立完善的群众诉求和利益表达机制,使得不同界别、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的权利能够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协商渠道得以及时实现,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和社会舆情的收集、分析、提炼和反馈,提高抵御和化解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第三,进一步完善纠纷解决机制。构建和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善于运用教育、对话、协商、谈判等方式解决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强行业调解、社会组织调解,积极抓好基层矛盾纠纷调处、涉法涉诉信访化解、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等配套机制建设。社会管理的目的,是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秩序安宁有序和国家长治久安。只要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较高利益,给人民群众带来福祉,就一定能创造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管理机制,确保社会长治久安,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造福人民。

作者:陈永蓉 李江红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国防信息学院

社会管理论文:农村社会管理论文

一、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主要措施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要紧紧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重点领域,抓住影响社会和谐最直接、最紧迫的问题,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争取尽快取得突破。及时,加快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当前,城乡差距持续拉大,农村公共事业滞后,是导致城乡分化和社会对立的根本因素。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事业、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是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一是要把中央精神和党的政策宣传到每个农民。“基层党组织要做好宣传工作,及时把中央的各项惠农惠民政策、改善民生的措施及党和国家对三农的关注关切之情送到农村,要通过灵活有效的方式,把党的思想、党的主张和党的声音传播到广大农民群众中去。”[4]二是要公平公正地落实好各项民生政策。三是要做好困难群众的救助帮扶工作。第二,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一是“构建矛盾纠纷化解调节机制及时处理社会矛盾和问题,争取做到不激化、不扩大、不向坏的方向转化。”[5]二是健全矛盾纠纷调解的网格化建设,确保矛盾发生了有人负责、有人化解。加强镇、村、组三级网格建设,通过完善组织网络,激活基层资源,强化服务功能,发挥社会管理的联动化、精细化、信息化功能,提升“人在片中走、事在片中办”的运行效率。切实履行网格长在责任片内的群众利益诉求、治安防范、矛盾化解及政策宣传等工作。鼓励引导老党员、老干部以及热心社会稳定工作的广大群众加入社会队伍,实现农村网格化运行网络的延伸,努力形成覆盖全社会的矛盾纠纷化解网络体系。第三,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一是要做好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村委会是村级组织的心脏,搞好农村选举,关键是要依法按程序进行,乡镇党委要加强指导和监督及时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切实把群众认可、致富能力强、作风形象好的带头人选出来,保障基层政权掌握在群众手里。二是要健全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坚持“一事一议”制度,发挥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议事会的作用,做到重大事项必须提交村民大会讨论决定,切实发挥村民大会的作用。三是要加大村务公开力度。公开是好的监督,也是对干部好的保护。“凡是群众关注的,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务,都要及时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6]

二、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中的职责与要求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农村工作的带头人、领路人,在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中要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也被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及时,把握工作职责。一是要有发展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借鉴外地经验,征集群众意见,深入研究本村的发展路子。立足搞好生产服务,合理开发资源,盘活资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积极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搞好土地流转,促进产业化生产经营;大力培育种养殖业大户、农村合作社,合理引导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及时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致富门路,搭建增收致富的平台,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增收致富本领。二是要善于沟通化解矛盾。农村事务繁杂,农民之间、农民与集体之间的矛盾纠纷复杂多样,要求村干部必须要善于与群众沟通,深入了解掌握具体情况,摸清群众的所思所想,帮助群众分析矛盾激化将会带来的危害,讲究化解矛盾纠纷的技巧,讲群众认同的理,及时做好协调、化解工作。三是要做到公私分明。“公生明、廉生威”。基层干部如果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就会失去威信,失去群众信任。对群众利益要高度重视,对集体资产要严格管理,对亲朋好友要严格要求,带头执行各项廉洁自律制度,不与群众争利,不侵占集体资产,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第二,提升工作能力。一是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否解决实际问题,是检验干部真才实学的“试金石”。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一定要敢担当、肯用心、懂政策、会协调,积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解决。对属于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不推不拖,及时解决;对需要协调解决的,主动协商有关部门积极解决。对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要善于总结规律,研究制定政策,一揽子加以解决;对个性问题,要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具体分析、个别解决。二是提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任何复杂问题、突发事件都有一个形成过程和内在原因,及时了解群众情绪的诉求,善于从社情民意中敏锐地发现矛盾和问题,早发现、早化解、早处置,防患于未然。当问题出现时,要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站在全局观察分析问题,抓住实质性、关键性问题制定对策、采取措施、及时解决。三是提升推动工作落实的能力。好思路、好措施形成不易,抓好思路、措施的贯彻落实更不易,中央政策都要靠基层去落实,落实能力对基层干部尤为重要。抓落实要有方法,对每一项工作都要注意把握其内在规律,研究推动落实的措施和办法,以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第三,改进工作方法。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认真把握群众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真正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自觉深入到群众中间,用群众的眼光、从群众的角度,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坚持依法办事做群众工作,认真学习和落实好党的各项农村政策,对群众提出的不符合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要求,对群众中出现的违法违纪现象,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坚持依法办事,不能突破底线。只有这样,基层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作者:倪作富 单位:中共南陵县委党校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