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新闻传播类论文

摘要:今天的媒介传播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媒介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媒介融合引发对从业者素质和能力需求的新变化,对高校新闻传播类硕士培养提出新要求:新闻传播类硕士培养出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新闻传播类论文

新闻传播类论文:新闻传播中的价值类型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在深入细致地梳理分析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及其相应的价值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认识。

关键词传播主体价值客体价值关系

在新闻价值理论研究中,有专家提出“统一主体说”和“共同客体说”,认为传播者(传播主体)与受众(接受主体或受众主体)构成新闻价值关系中的“统一主体”,而新闻事实、新闻文本、传播效果等构成新闻价值关系中“共同客体”。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混淆了两个主体所处的不同的价值关系,导致了两个不同价值关系中价值主体及其价值客体的混乱。本文根据价值哲学的有关理论,专门探讨传播者作为价值主体所涉及的价值客体,并通过对这些价值客体的梳理分析,揭示传播者作为价值主体所形成的价值关系,并说明这种价值关系与新闻价值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一、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及其分类

所谓价值客体,就是人类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所涉及的客观对象。广义上讲,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价值活动,活动所涉及的一切客体都是价值客体。在特定的价值活动中,主体所涉及的价值客体往往是多元的,对于主体来说,不同的价值客体具有不同的性质,处于不同的地位。有些属于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有些属于目的性质的价值客体,有些则是手段性质与目的性质兼具的价值客体。手段性的价值客体服从、服务于目的性的价值客体,受目的性的价值客体的支配和制约。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作为主体所涉及到的价值客体相当多,我们根据价值客体的不同性质、地位和特征,大体上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类:

及时类是传播者作为价值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它包括摄影、摄像、录音、印刷、播放等设备,包括交通、通讯等工具,还应该包括新闻事实这一基本的物质条件。摄影摄像等设备以及交通通讯等工具,作为传播主体实现价值目标、价值追求的工具性、手段性的价值客体,应该毫无争议。但对新闻事实这一价值客体的认识,笔者与一些专家不同。笔者认为,新闻事实属于传播主体手段性、工具性的价值客体,而不是新闻价值客体,其基本理由是:

众所周知,早在1943年陆定一就对新闻与事实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极为明确的阐述。他指出,事实是及时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源于事实,是对事实的反映。这一论断得到了新闻界的普遍认可。与此同时,“新闻是信息”,也已是业界的普遍共识。由此可见,新闻信息尽管是对新闻事实的反映,但“事实本身与对事实的认识是有实质区别的”。事实与信息所指的客体不同,二者的区分是新闻传播活动的逻辑起点,新闻价值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把二者混为一谈,必然导致价值理论的混乱。

首先,新闻事实是社会主体价值活动的产物,对传播主体来说,是先在的、既定的、自然的、不可控制的、不可改变的。这就决定了传播主体只能把它作为价值创造活动的物质条件、前提、基础和起点。其次,新闻事实本身不能储存、不能压缩、不能复制、不能共享、不能传播,传播主体既没有权力改变事实本身,也没有权力处置事实本身。但新闻信息不同,新闻信息可以加工、可以储存、可以压缩、可以复制、可以共享、可以传播。传播主体的采访权、报道权等权利,是采集、加工、处置、传播新闻信息的权利,而不是处置新闻事实的权力。所以,以报道、版面、节目等各种新闻文本形式出现的新闻信息,才是传播主体价值创造活动的产物,才是传播主体创造的价值客体,即新闻价值客体。如果新闻事实是新闻价值客体,而不是新闻信息是新闻价值客体,传播主体就丧失了存在的必要。一点理由是,新闻事实本身既不能直接满足传播者的需要,也不能直接满足受众的需要。以矿难为例,作为事实本身,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都没有遭遇这种事实的需要。但是,有关矿难的信息,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都会产生强烈的需要,传播者需要有关信息(注意不是需要事实本身)进行传播,受众需要有关信息作为调整自己的行为、决策和认识的依据。因为矿难信息不仅有助于人们及时进行有效救援,而且能给人们提供前车之鉴,因而具有极高的价值。而矿难事实本身不仅没有价值,而且毁坏价值。这个例子也告诉我们,报道灾难性事件的重要意义,不在于事实本身有价值,而在于其信息有价值。由此可见,新闻事实的价值不等于新闻信息的价值(即新闻价值),传播者和受众需要新闻信息,可以获得新闻信息,但不一定需要新闻事实本身,传播者和受众不是当事人,即使需要事实本身,也不可能实现。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新闻事实只能是传播主体进行价值创造活动的物质前提、物质基础、物质资料,作为传播主体手段性、工具性的价值客体,而不是新闻价值客体。

把新闻事实归入传播主体手段性、工具性的价值客体,并没有降低新闻事实作为价值客体的重要地位。打个比方说,传播主体营造的是信息大厦,事实就是信息大厦的地基。因此,包括新闻事实在内的手段性价值客体不仅不是可有可无的,相反,它是传播者进行价值创造的强大杠杆和物质基础,它的发展和变化标志着传播水平和发展状况,同时也标志着传播发展的不同阶段。但需要我们明白的是,工具和资料只是价值创造活动的前提和手段,而不是价值活动的目的。所以,劳动资料在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构成中通常处于较低的位置。

第二类是传播主体的劳动所施加、改变、创造的对象,即劳动对象。如新闻稿件、版面或节目等。而这些都是新闻信息具体存在形式或系统存在形式。所以,在本质上,劳动对象是新闻信息,是对新闻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储存和传播。劳动对象通常表现为直接的劳动成果,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直接劳动成果往往不能直接满足主体的需要,它必须与其他主体的劳动成果相交换,才能完成一轮价值创造活动,才能获得最终的目的性的价值客体。因此,直接劳动成果体现的是主体的付出而不是收益,是价值创造而不是价值实现。所以,新闻信息作为传播主体的直接劳动成果,是传播主体获得目的性价值客体的中介性价值客体,是既具有手段性又具有一定目的性的价值客体。

事实上,新闻信息作为双重性质的价值客体具有更复杂的因素。相对于传播者的经济目的,或者说在经济意义上,新闻信息具有突出的手段性;但相对于政治理想,或者说在政治意义上,它又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因为新闻信息传播涉及到传播主体自身和公众言论自由权利的实现。在这个意义上,新闻信息的传播本身,要比传播效果更具有重要性和优先地位。富有职业理想、民主意识、公众意识、受众意识的传播主体会自觉地把公众、把服务对象的价值目标,内化为自身的价值目标,把受众较高的目的性价值客体,转化为自身的目的性价值客体。此外,对传播主体来说,新闻信息作为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具有惟一性,它是获得传播效果等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的惟一手段。所以在新闻实践中,很多传播者对新闻稿件的采写加工,表现出高度的关注,甚至经常把它摆在与传播效果等同的地位。因为好的稿件就意味着好的传播效果,手段的惟一性和关键性反过来又强化了目的性质。

但从总体上讲,新闻信息的手段性质仍然占主要方面,具体表现是:首先,新闻信息主要体现为传播主体的劳动付出,而不是收益,它不能直接满足传播主体生存和发展等基本需要。其次,传播者搜集、制作、加工、传播新闻信息,如果获得不了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就像厨师烧制的佳肴美味、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不出去一样,形同废品,目标追求难以实现,自身的需求无法满足,价值活动也难以为继。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对商业媒体,新闻信息作为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其手段性质远远强于目的性质。这些都决定了新闻信息的手段性质强于目的性质。

第三类是传播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要追求、所要达到的最终的目的性成果,即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包括新闻报道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我们通常称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和前两种价值客体相比,传播效果才是相对单纯的、能直接满足传播主体需要的、具有最终目的性的价值客体,它意味着传播者达到了目的,获得了收益,付出得到了补偿,需要得到了满足。传播主体采用先进设备,对新闻稿件进行精耕细作,生产高质量的新闻信息,努力赢得受众,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传播效果,这也是所有媒体的较高追求。所以,对传播主体来说,在一轮完整的价值活动中,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就是传播效果,正是这一价值客体在决定着其他价值客体的选择和创造。

有专家把传播效果也作为新闻价值客体,笔者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传播效果是不是新闻价值客体,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对新闻价值概念的理解,二是传播效果作为价值客体是否具备新闻价值,如果不具备新闻价值,就不可能是新闻价值客体。

关于新闻价值,大体上有两种理解。一种把新闻价值理解为传播效果,等同于传播效果。按照这种理解,如果再把传播效果作为新闻价值客体,就会出现一个荒谬的结论:新闻价值就是新闻价值客体。另一种是笔者认可的理解,新闻价值是新闻信息所具有的影响特定受众的属性或功能,传播效果是这种属性或功能的发挥,即新闻价值的实现,也即是说,传播效果是新闻价值客体——新闻信息实现其价值的结果。即使传播效果具有轰动效应,也只能是新的新闻事实,而不是新闻价值客体——新闻信息。新闻事实不能作为新闻价值客体,前文已有论述。

传播效果作为其他价值客体,及时它不是受众的价值客体,更不是受众的新闻价值客体。因为传播效果本来就是受众的信息需要得到满足,如果受众把这种满足,再作为价值客体,再满足自身,甚至再再作为价值客体,再再满足自身。且不说如此循环下去有无可能,是不是必要,问题的关键在于,受众这种把新闻对自身的满足再当作价值客体的活动,是不是还属于新闻传播活动,是不是还在新闻传播活动的链条之中?笔者认为,传播效果对受众而言,已经转化为下一轮价值活动即信息选择的背景和动因,为主体创造出新的价值需要,而不是成为其价值客体,甚至反复地成为价值客体。因此,把传播效果作为受众的新闻价值客体更无从谈起。第二,传播效果作为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也不是新闻价值客体,因为它满足的是传播主体对经济、声誉、影响力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需要,对传播主体来说,具备的是经济价值和影响力价值,而不是新闻信息价值。所以说,把传播效果作为新闻价值客体,与把新闻事实作为新闻价值客体一样,都是十分荒谬的。产生这种荒谬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专家企图为新闻价值理论构建宏大、系统、无所不包而又整齐划一的理论体系,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微观问题宏观化,单一问题体系化而导致的错误结论。

二、传播主体所形成的价值关系

根据上述分析,不难发现,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是多层次的,多元的。不同的价值客体,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在价值客体构成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与传播主体形成不同的价值关系。如果以客体或其价值来命名价值关系,传播主体与其价值客体形成的价值关系就有三种:

及时是与采写、交通、通讯工具以及新闻事实等劳动资料形成的价值关系。因为这些都是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在这些客体中,工具又具有标志性,所以劳动资料体现的主要是工具价值、手段价值,与传播主体形成的价值关系,可以称为手段价值关系或工具价值关系。

第二是传播主体与新闻信息形成的价值关系。传播者采制新闻信息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要,而不是自己的信息需要,但在满足受众的同时,换来受众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关键因素形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新闻信息对受众来说,体现的主要新闻信息价值即新闻价值,与受众形成新闻价值关系。但对传播主体来说,新闻信息体现的主要不是信息价值,而是一种交换价值、传播价值。所以它与传播主体形成的价值关系,不是新闻价值关系,而是一种新的价值关系,我们可以称之为传播价值关系。正如交换价值要以价值为基础,但交换价值并不等于价值一样,传播价值要以新闻价值为基础,但传播价值并不等于新闻价值。传播价值关系也不等同于新闻价值关系。原因在于,新闻对受众主要是新闻信息价值,但对传播者来说主要是交换价值或传播价值。新闻价值是新闻信息所具有的直接影响受众的属性或功能,传播价值则是新闻信息的传播所具有的影响传播者的属性或功能。新闻价值以受众的需要为价值尺度,传播价值则以传播者的需要为价值尺度。新闻信息能直接满足受众的需要,但不能直接满足传播者的需要,它只是传播者交换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的等价物。因此,我们可以说,传播者与新闻信息之间形成的价值关系,是一种新的价值关系,是传播价值关系。

第三是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等收益性成果之间的价值关系。传播效果是传播主体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它体现着传播主体的理想、信念与追求,体现着传播主体价值目标的实现,对传播主体既具有精神价值又具有经济价值,它从精神与经济两个方面满足传播主体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按照习惯,人们通常以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或其价值,或者获得这一价值客体的方式,来表示整个一轮价值活动中的价值关系,那么,传播者与传播效果之间的价值关系,就可以称为传播效果价值关系。因为传播效果是传播这一活动方式带来的,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它简称为传播价值关系,并把这一价值关系,作为传播主体在整个新闻传播活动中形成的所有价值关系的简称,或统称。因为这一价值关系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价值关系的主线,在各种价值关系中占有主导和支配地位。

三、传播主体与受众主体的关系

新闻传播活动中有两个主体是正确的,但他们并非是共同主体。作为主体,他们处于不同的价值关系中。传播者作为主体,出现在传播者与其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传播效果之间形成的传播价值关系中;受众作为主体,出现在受众与其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新闻信息之间形成的新闻价值关系中。传播者与受众,当一方处于主体地位时,另一方总是处于客体地位,而不可能同时作为主体出现在同一价值关系中。具体地说,在新闻价值关系中,受众是价值主体,新闻信息是价值客体,而新闻信息是传播者劳动的产物,这就意味着传播者在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满足受众的需要,在以客体的身份或地位服务主体。而在传播价值关系中,传播者是价值主体,传播效果是价值客体,而传播效果是受众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因素形成的,这就意味着受众在获得信息满足的同时,也通过自己的付出满足传播者,并因此在这一价值关系中处于客体地位。所以,的结论是,传播者与受众是互为主客体,而不是共同主体。“共同主体说”,尽管基本用意在于提高受众的地位,但在理论上混淆了新闻传播活动中不同的价值关系,导致了价值主体及其客体的混乱。

四、传播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复杂性

在现实生活中,传播主体与其价值客体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造成这种价值关系复杂性的主要因素大体上有四个:

及时,传播主体具有复杂性。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媒体存在,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追求会造成传播主体的目的性价值客体的差异。在西方政党报刊时期,政党报刊追求的较高目的、甚至是惟一目的就是宣传效果,很少考虑赢利问题。新闻报道的手段性质极为明确,为了达到某种宣传目的,制造假新闻也是政党报刊惯用的手段之一。所以这个时期作为政党报刊的传播主体,其目的性的价值客体是宣传效果,而不是经济收益,更不是新闻信息。商业媒体比较复杂,但赢利始终是媒体的重要或主要目标,甚至有极少数商业媒体把赢利视为惟一目标。现在,无论是政党报刊还是商业媒体的目的性价值客体往往兼顾传播效果和经济效益,极少把其中一个作为惟一目的性价值客体的。就媒体内部而言,传播主体包括媒体内部的编辑记者、管理者和经营者,管理者与编辑记者之间,记者与编辑之间,采编人员与经营人员之间,都存在诸多的内部矛盾,也会导致对价值客体定位的偏离和游移。超级秘书网

第二,价值客体本身具有复杂性。传播主体面对的不是单一的价值客体,而是一系列的价值客体,不同价值客体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关系错综复杂,因此会导致传播主体对价值客体的性质和地位定位变化。

第三,传播活动的社会环境具有复杂性。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会造成价值客体性质和地位的变化。在某些环境下,工具具有决定性意义,拥有工具就必然意味着拥有结果,工具就会被视为目的性的价值客体,成为至高无上的追求。在某些时候,劳动对象具有决定性意义,拥有劳动对象就必然意味着结果,对象就会被视为目的性价值客体,成为至高无上的追求。社会环境变化,尤其是政府新闻宣传部门管理政策的变化,也会很快体现为媒体内部的冲突和压力,导致价值客体性质和地位的变化。

第四,传播活动具有复杂性。传播活动不是一个简单的直线过程,而是一个往复循环的螺旋上升结构,先进的采编传输工具是为了生产好的新闻稿件,好的新闻稿件是为了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是为了采用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是为了采写更好的新闻稿件,更好的新闻稿件是为了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往复循环,永无止境。哪是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哪是目的性质的价值客体,在循环中有时会变得模糊不清。所以,哪怕是最单纯的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也不会总是体现为手段性质;最单纯的目的性质的价值客体,也不会总是体现为目的性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任何价值客体都会体现出多姿多彩的性质。

新闻传播类论文:新媒体环境下财经类院校新闻传播论文

一、据统计

大量的读者流失使得2013 年不少纸媒体当年均出现发行、广告双双大幅下滑的局面。2014 年初,以海尔集团为代表的大企业集团更是开始纷纷宣布将不在传统媒体投放任何形象广告。以长春本地为例,城市传统媒体如《新文化报》、《城市晚报》、《东亚经贸新闻》等也面临着此种局面,在订阅数量、广告收入以及信息影响力等方面出现种种问题。尤其是在人才结构方面,许多本地媒体似乎突然发现原有的人才结构已经不适应这种迅速的变化,原有的专业性在新媒体环境下显现出明显的不适感。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完成传统纸媒体的转型,突破媒体发展的困局已经成为本地媒体集团的共同课题。目前,新的行业趋势和地方媒体变局对于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是新闻传播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更是走出特色之路的重要契机。尤其是对于寄生于财经院校的这种专业而言,既有的专业格局本来就需要通过变革才能适应财经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的要求,新媒体对于传媒行业和地方媒体发展的“搅局”恰恰是一个难得的探索建设特色专业的良机。所以,新媒体下的新的行业要求、新的媒体格局应当成为这种类型专业建设的助力,而非传统新闻传播思路之中的阻力。

为了顺应这一方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及时,做好行业调研,变适应为引领。以往的专业建设思路往往是对于行业趋向亦步亦趋,但新媒体是传统传媒行业所未遇之变局,并没有成熟的可供借鉴的经验,更无准则。所以,作为后起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机构,尤其要在专业研究上下功夫,对于媒体变化与需求要深入调研,以期走在行业前沿乃至能够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上做到引领行业,而非以前的简单适应。这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重新界定纸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明确在新的传播环境之中如何去理解媒体的相关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在媒体转型过程中的意义与作用。比如,读者的界定从对象到用户的变化,而这直接关系到大众接受信息方式和受众群迁移,对于信息与产品的理解也会直接影响转型战略方向的选择等。二是本地市场的调研工作。对于传媒人才的需求状况,详细分析本地都市报的生存空间和环境。这是对于媒体本身的定位研究,是明确其发展策略的基础工作。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与特征,将是我们评价本地纸媒策略的重要依据。同时,深入研究传统媒体是数字化转型、新的内容架构以及信息平台属性与功能,还有读者的化等问题的研究,力求在理论与实践的准备上成为新媒体时代的顺应者,这样才能够成为本地媒体发展的助推力量,从而实现专业建设与地方实践的融合,走出特色之路。第二,以媒体多元化需求为依据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教育教学专业设计思路。如今,多向思考的能力,内容的专业、深度,技术手段的多元综合,传播途径的丰富性等都是新媒体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此种环境下,人才培养模式应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行业要求,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这是除新闻学专业的知识外,还具有多学科的专门知识,既能够体现“地方性”,又能凸显“实用性”的专业型复合新闻人才。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即多专业的融合和新传播能力的构建。一方面,有研究者认为“:市场细分化促使媒体转向专业化,专业化的媒体急需具有相应专业特长的复合式新闻人才。受市场细分论的启示,新闻媒体为摆脱同质化的竞争,开始追求‘专业化’特色”,这一点如今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二、另一方面

新能力的培养则是尚在探索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包括以下几种能力: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基础能力,即视野与内容;符合新媒体需要的传播手段,即大数据整合、多极化信息获取与传播途径、多媒体表达、网络信息的穿透与同步的能力等。为此,专业建设和教学设置中应坚持“宽口径”的标准。所谓“宽口径”,朱晟利、张子照的研究给出了很贴合财经院系新闻传播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值得认真思考。他们认为:“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选择不同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式。与传统的课程设置以' 学科本位 ' 为主线不同,地方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可考虑 ' 按学科大类招生、宽口径分流培养 ' 的课程体系结构模式。这种模式将普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学科和跨学科教育课程整合在一起,适应了特色人才培养的需要。”这应当是我们建设特色专业的体制基础,只有一个充分考虑专业实践的教学体制,才能孕育出合乎市场与行业需求的特色专业。

作者:叶愚 单位:吉林工商学院传媒艺术学院

新闻传播类论文:新闻传播学类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越来越大,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新闻界和教育界的重视。但目前我国财经院校开办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还存在着教学目的性不强、教师实践机会少、高水平教师引进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财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为了培养更多适合社会需求的财经新闻人才,我们在制定培养模式中必须加大财经类课程的设置,构建以“经济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从而培养“经济+新闻”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财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和个人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而财经新闻对监测国家的经济环境,对提供有效有用的经济信息,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财经新闻人才培养的问题,无论在新闻界还是教育界都引起了重要关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财经院校就开始开办财经新闻学专业,以期解决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发展到现在已有十年左右,很多学校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总体来说,财经新闻教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教育界和新闻界普遍认同的培养模式,这就需要我们继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适合我国需求的财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杰出的人才。

一、当前我国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

1.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从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经历了两次浪潮。及时次浪潮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新闻教育事业在办学规模和学科建设上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持续影响,构成了及时次浪潮。1996年10月,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大会公布的统计信息,全国的新闻专业点基本分布于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在新闻学进一步巩固的基础上,引进了传播学,并促成了二者的融合,加速了新闻传播学类教育的发展;第二次浪潮兴起于世纪交替之际,与及时次浪潮相比,其积聚时间短,但“爆发力”强,格外引人瞩目。到2005年我国开设新闻传播学类的本科专业就有661个,其中新闻学专业209个,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146个,广告学专业232个,编辑出版学专业50个,传播学专业24个,在校生规模有15万之多。目前中国大约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财经新闻专业,财经类院校也有在新闻学专业中设立经济新闻方向,但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2.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现状。在财经院校如何培养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的规格和质量问题上,开办新闻专业的财经院校,特别是地方财经院校一直在积极地探索,以找到一条能够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懂财经的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财经新闻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很多院校仅仅是将“新闻类课程”加上一些“经济类课程”简单复合,而并非有机融合,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专业设置上主要设两类课程,一类是新闻类专业课,如采、写、编、评等,目的是让学生打好新闻功底;另一类是财经类专业课,如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课程,以此来奠定经济学基础。这种简单的相加,很难将两个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就目前财经院校开设的新闻专业的课程与其他综合类或专业新闻院校开设的新闻课程没有任何区别;同样,我们经济学类的课程除了比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学的课程浮浅外亦无任何不同。就目前财经类院校师资现状而言,一般是教新闻类课程的大部分教师不懂财经知识,而教经济学的教师也基本上不懂新闻,两班人马教给学生们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让学生们自己去消化去融合,无疑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更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3.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趋势。随着近几年高校新闻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各类专业院校也在大力拓展专业面,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的办学已经打破本专业与综合类院校一统天下的局面,各类专业院校都在纷纷利用自身优势,拓展办学渠道。财经类院校也开始注重按照自身的教育模式,设计培养具有财经类学生特点的新闻专业人才。开始了跨大学科设置新专业的尝试,以满足社会各界,特别是财经媒体、财经新闻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财经院校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才有生命力,其制造出的“产品”才能被社会各界认可、接受。其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远远高于所开设专业本身。

二、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的目的性不强。学新闻的学生反而没有其他学科更容易进媒体工作,新闻学博士不会写通讯等等,这是目前存在的一种不正常现象。出现这样问题的本质可能在于我们的新闻教育根本没有明确的目的。那么,财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学生学成之后到底将来做什么,这些院校都没有明确的目的。具体表现为:教材选择综合类重点高校的教材,与财经类各专业毫无关联,学生学起来无所适从。一般来说,正确的教育首先应该明确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往往来自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然后根据这个目的进行教材的组织,教师的训练,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学生。而现在的财经新闻教育是基本没有目的,学生所用的教材也没有明确的训练目的,因此,也就造成财经新闻专业学生在选择工作和人生的目标上也缺乏明确性。

2.教师的实践机会少。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担任实务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相关从业经历。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曾指出,“如果做新闻教师,30年的从业经历比一个博士学位有价值得多”,这句话足以说明实践经历的重要。然而当前,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教学工作量考核越来越严格,如果一个学期没有教学任务,可能意味着该教师就根本不可能完成本年度教学工作量。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建设需要,学校对教师的科研量要求大大提高,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撰写论文,编写教材。这一切都使安排教师到媒体一线挂职锻炼,事实上变为不可能。再一方面,因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需要,高校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学校规定,某个年龄段下的高校教师,如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将来不能晋升教授。在这种政策引导下,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年轻教师除了上课、写文章外,还得攻读学位。如此,参与媒体实践更变成一件有心无力的事情。

3.高水平教师引进难。教师学历门槛抬高,加大了高校从媒体一线引进人才的难度。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师待遇与媒体一线从业人员差距缩小,一批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媒体从业者有意来高校从事新闻学教学与研究,但这些人员中,有相当多仅有本科学历。他们加盟新闻院系,对学生来说是福音,但学校从提高教师队伍士学位拥有者的比例考虑,宁可进一个没有任何新闻从业经历的博士,甚至是与新闻传播学科不沾边的博士。所以,财经类新闻院系从媒体一线引进教师的难度是越来越大了。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影响办好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主要原因,目前要改变这样的状态,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要想把这个专业真正办好办成,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专业师资问题。这里所说的“师资”,是融合型的高水平的专业师资,这类师资应该是既懂经济学理论,又了解经济实务,同时也了解新闻业务。就目前情况看,这样的师资,可以说是基本上可遇不可求,但这个问题还必须加以解决。其简单的操作方法应该是:及时,选派教师到财经新闻媒体挂职工作,特别要注意从应用经济学的专业师资中选派有一定新闻工作基础的骨干教师。第二,财经院校要加大从财经新闻媒体引进教师的工作力度。第三,将财经新闻业界的博学人士请到学校举办课程讲座,或是有选择地安排财经新闻业界的博学人士承当专业课教学,这样可以进一步密切联系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系。第四,创新办学模式,加强对学生选修课程的引导。例如,采用双学位、辅修专业的方式加强学生经济学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采取产学研联合办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第五,选派新闻学教师到国外名校作访问学者,在进修学习中拓宽视野、提高水平等等。

三、培养高素质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的路径

1.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将财经类的课程置于“前在”位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各类大众传媒所扮演的角色越发具体。这就需要财经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出带有浓厚本专业色彩的新闻工作者,以满足财经专业传媒对人才的需求。财经类院校为了培养出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宽厚的经济学基础,又懂新闻传播业务的专业人才,就必须在开设新闻专业课程之前,开设有关经济学的相关课程,打好经济学学科基础,以引领本专业学生更好地从事财经新闻和财经媒体工作。

2.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构建以“经济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多是照抄照搬新闻传播学类名牌院校的传统模式,缺少个性。传统的新闻专业课程体系,文学类课程所占比例过高,不利于新闻专业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现代新闻事业,特别是反映当代经济社会生活的报道,需要的已不是文人墨客,而是能够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做深刻剖析的新闻工作者。因此,财经类新闻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按照“通识教育+经济学+专业教育”的模式来构建。除了加强对思想政治品质培养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外,重点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包括: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经济学主干课程的学习指导,进而提高他们用经济学思想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3.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培养“经济+新闻”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财经新闻媒体中最缺乏的是既懂经济又懂新闻,既懂得WTO法则又懂传媒市场规律的人才,即“复合型人才”。有专家认为,“复合型人才”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立体性,即既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传播技能;二是高能性,即集采编播与制作于一身,一人顶几人用;三是多面性,即新闻与传播的“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当然不是样样都精,样样都专,而是一专多能)。财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的专业建设,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确定专业培养模式,开辟一条典型而又独特的应用经济学+新闻教育的办学路径。并且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扩大复合型人才的外延,那就是“复合型的人才,国际性的眼光”。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海纳百川的胸襟和与时俱进的眼光。

新闻传播类论文:对高校新闻传播类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创新思考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提高教学质量上来。提高高校新闻传播类课程的教学质量,除了教育经费的投入、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等环节外。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尤其重要。依笔者所见,授课方式、实践教学方式、考试方式、毕业论文(设计)方式等早就应该改革了。

首先,改革授课方式。我国大学的新闻传播类课程的授课长期采用“满堂灌”方式,即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师是主动者,学生是被动者。教师往往给出问题的结论,而学生很少提问题。一堂课下来,教师累的要命,学生的思维则几近僵化,没有了个人的思考空间和机会,结果,无论是课下做作业还是期末考试答卷成了千及时律的雷同,离开教师讲授的内容就不会回答问题了。这种方式由来已久,上世纪80年代初我当学生的时候我的教师是这样,现在我当教师都20年了仍然是这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一切事物都在变、都在改,可是大学的这种授课方式丝毫没变。就笔者曾担任过的新闻传播类的基础课《中国古代文学简史》来说,学时设置要么68要么51,因采用“满堂灌”式,课后即使让学生赏析一首小诗,大多数学生要么不知从何下手,要么不得要领。大学授课方式,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判断、去思考,也可以学生提问,教师答疑,总之应该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讲授只起一个启发和引导作用,特别是这类专业。操作性较强,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应该缩短教师的讲授时间。改变“满堂灌”方式,相应增加学生的自学时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怎样去改?再就《中国古代文学简史》来说,可采用教师、学生平分学时的方式进行,即教师在课堂讲述占一半学时。学生自己思考完成单元作业(小论文)占一半学时。这种方式可以用两种方法完成,一是设置一位教师完成这门课。讲完一个单元即指导学生进图书馆自己动手查阅资料完成一份课程作业,题目可自选,也可由教师来定;另一种方法是一门课程可设置二位教师来担任,即在学时不变的情况下,一位教师负责讲授理论,另一位教师负责辅导学生完成单元作业(小论文)。这样坚持下来,每讲授完一门课程至少可以做三份以上的单元作业练习,而在做作业阅读资料的过程中,课本上的客观性内容也得到了掌握。这种方式不仅仅使学生受到理论启发,而且从动手到动脑都得到了锻炼。对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它不仅适用于文史哲等课程,而对于新闻传播类这样的操作性强的专业更加实用,从而相应解决了学生自学时间少、上图书馆时间少、自主思考时间少的矛盾。

其次,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在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观念影响下,高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仍然不得完善,不但教学设施差,教室安排紧,而且教育手段、教学方式单一,致使实践教学有名无实,形同虚设。单就实习这一环节来说,目前,基本以这样二种方式进行:一是“放任自流”式,即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待实习期满后随便开具一张加盖公章的实习合格评语,回校敷衍一份实习报告交差了事。这种方式往往是学生以实习的名义走出去,要么回了家。要么找一个毫不相关的公司打工挣钱去了,此方式又被人称为“放羊”式;再一种方式是“走马观花”式。这一方式虽然由教师带队集中实习,但由于受时间、场地和经费的限制。多数情况下只能是随便走几家与专业相关的单位,请业界人士介绍一下业内情况,之后结合课堂教学写出实习感想、见闻或体会,算是完成了实习报告。以上二种方式显然达不到实习目的。尽管有的学校实行了校企联合实习法,又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无论是哪个企业若同时满足几十个甚或上百个人的实习要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这样的实习也很难按要求进行下去。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笔者认为,高校丝毫不能忽视实践教学。

目前,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在更新观念、加大经费投入、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方式的改革。试提出以下思路:

及时,实行实习教学指导教师制、小团体集中实习法。学生入学后,一旦进入实习阶段,即在本专业内选择实习指导教师,其选择办法可依毕业论文导师制方法进行。指导教师一旦被选定即全程负责相应的学生的在校四年的各个实习环节。每个环节均由指导教师带队进行小团体集中实习,专业相同实习学时与日期相同。实习指导与毕业论文指导可为一位教师,即二个环节均由一位教师负责到底。这样既利于师生互相了解,教师责任明确,责任心增强,而且小团体进行,便于操作,可避免上述不良现象的发生。管理上,对教师可课酬制,可津贴制,实习业绩还可与工作考评、职称评审等挂钩;学生根据规范化要求,写出实习报告,记人平时成绩,为撰写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第二,与改变“满堂灌”讲授方式相适应,构建模块式课程结构,改变实践教学学时过少的状 况,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资料室、图书馆、实验室以及与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外语教学、案例教学以及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及早进入实践教学环节,把实践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第三,积极开展讨论式、小团队科研项目式等教学方式,通过举办各种论坛以及与媒体合办节目等,让学生呼吸到本专业的近期知识空气,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开展丰富的知识点和思想的交流,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这样一来,或许有助于提高这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

再次,改革课程考试计分方式和内容设置方式。高校的课程考试是检验学生的学业和能力的重要环节。高校传统的课程考试计分方式一般分为二部分,即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所占分值往往为20%~30%。期末成绩占80%或70%,其内容不外乎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简析和论述等,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课程考试也是如此。这种考试方式和内容设置方式存在两大弊病,一是学生平时可以不学习,期末考试时临阵磨枪便可以及格,没有学习动力;二是简析、论述之类的题目要么由教师的讲义死记硬背而来,要么不得要领。不着边际,总之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在内。这种方式既不利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也不能很好地锻炼他们的创新思考能力,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据了解,对于这种传统的考试方式,此前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曾做过改革。这所学校将学生学期课程总成绩的分值平均分配在了平时和期末,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平时测验、期中考试等。就此,笔者受其启发提出两点想法:其一,如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将传统的课程考试计分方式改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其二,重新设置期末考试的试卷内容,即在保持原来考场答题时间长短不变的情况下,试卷的设置只出现“填空”“名词解释”之类的客观性内容,不再设置分析、论述类的主观性题目,其目的不是不考核这类内容,而是将其纳入平时成绩中计分。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除了出勤率、课堂表现等外,主要结合教师讲授中的单元作业练习(小论文)给出,这样一来不仅客观性内容面广、比重大了,学生平时不得不拿出一定的精力去尽力掌握书本上的客观性知识,而且就主观性内容来说,在教师的辅导下,随着课程的进展完成单元作业练习(小论文),学生自然会重视起来,他们再不至于仅仅死背硬记教师的讲义,或者不得要领、不着边际了。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又锻炼了他们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还避免了平时偷懒、期末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改革传统毕业论文(设计)方式。毕业论文(设计)既是对学生4年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验,也是对其创新能力的锻炼,在教学环节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但是,传统的毕业论文(设计)方式不尽科学且弊病很多。其弊病表现在规范方面:好多高校的这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方式不分专业,一个模式,大一统,不能反映专业特色;表现在选题上:一是选题大而无边,不能很好地结合培养目标选题,体现不出综合运用知识、训练创造能力的目的,内容偏离专业;二是雷同现象颇多,远达不到一人一题的标准要求;在写作上的弊病,或者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方法不得要领,不像论文,或者是水分过多,下载、抄袭现象严重,总之不能尽如人意,因此,不能达到写作毕业论文的效果和目的。在倡导“质量工程”的今天,非常有必要加强毕业论文的管理与规范。笔者认为,这一环节可以从方法与方式二方面着手。从方法上,一是分专业指导,统一要求。一方面,根据新闻传播类的不同的专业,制定分专业的指导原则,统一“专业”的形式、内容与质量要求,针对专业特点制定毕业论文(设计)规范要求和表格。突出专业特色。二是将选题与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抓住重点,进行选题。教师在讲授每门课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完成的单元作业(小论文)和实践报告,已经为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打下了基础,此时学生再在教师指导下。注意发现自己的兴趣,做到有准备、有目的的选题。三是加强校内、外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上的联合。校内学科间可以实行跨专业、跨学科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充分发挥学校在不同领域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校外可以探索与科研院所、公司企业合作培养方式,改革传统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途径。四是毕业论文(设计)可与产学研相结合,倡导“真题真做”。通过组织学生实施科研训练计划,参加大型科技竞赛等活动,促进及时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为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增添感性材料。从方式上,可以丰富多彩,既可根据平时课程单元作业(小论文)的积累,按照规范化的写作要求组织材料,进行构思写作,还可以自行设计一个“文案”,然后根据设计状况,进行理论阐述,这其中包括设计的目的、依据、特点、先进性、创新性以及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等。新闻传播类学生的毕业论文通过这样的操作方法、方式来完成,不仅能很大程度上保持“真题真做”,最终还能收到检验能力、锻炼创造力的效果。

以上高校新闻传播类课程教学方式几个方面的改革思考是紧密相连、结合一体的,如果操作的好,对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或许是有益的

新闻传播类论文:媒介融合下的电视新闻类传播方式变革趋势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的。他在专着《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的概念,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在这个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成熟壮大的社会,媒介融合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新闻传播事业的新发展趋向。在以媒介融合为背景的新闻传播方式面前,我们必须改变新闻传播理念探索新闻传播媒介融合的前进方向。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怎样推进新闻传播是现阶段我们需要思考的。介于此,作者才将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给大家进行了解释。

1、媒介融合带给当代媒体环境的改变

1.1新闻表达由过去的单一呈现到立体化、多层次、多方位呈现。电视新闻的主要有口播新闻、字幕新闻、图像新闻、电视实况转播、直播报道、电视言论等样式。它同新媒体相比还不够丰富、多元、,存在着缺少交流的弊端。但是融合新闻就能弥补电视新闻的丰富性、多样性、性,还由于它的交互性,倍受亲耐。为受众提供更多的可供分享的内容。新闻记者不仅要将采制图像新闻做好,而且还要更加多方位的反应事实。

1.2新闻采集、编辑合作化。我们对新闻采集、编辑工作模式进行创新的前提是媒介融合,其合作快速改变如今媒体界的形式。从新闻题材的采集这个角度看,两种新闻传播截然不同,传统的新闻采集方式使对新闻进行分工方式的采集,而媒介融合下的新闻采集方式是将分工模式同团队合作模式进行结合实现新闻的采集。有了媒介融合,新闻题材可以互相分享,各个媒体之间进行分工合作,这就为团队合作方式的新闻采集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我们自然就知道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集、编辑的合作化了。我们就拿电视新闻传播来说,在融合新闻的过程中以视频为主成为了它的优势,媒介融合下的电视新闻传输内容颇为,新闻题材就自然而然的被分享,它便成为媒介方式最丰富的媒体。

1.3新闻题材无尽化。随着媒体生态环境迅猛的变化,以媒介融合为背景的新闻传播的新闻题材必然要向无尽化方向发展。多种媒介展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形式就叫媒体融合,在它的影响下,新闻传播的途径就不再只有纸质媒体及电视媒体了,而是形成了一个拥有多种媒体的一体化传媒方式,门户网站作为新一代媒体传播方式的代表,它使更多的草根媒体能够逐步替代传统媒体,其中包括新媒体、自媒体和私媒体等。同时,全媒体以它多种表现方式的综合应用特点给新闻传输带来了无尽的可能,这也照应着新闻传播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向新闻题材无尽化的这一趋势。有了融合,新闻传播一来是将信息对传播途径的过分依赖进行了解体,二来是将新闻传播的现有局势进行了改变,这就基本客服了新闻题材的紧缺性。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媒介融合,使人类掌握新闻的途径得以改变,新闻题材体现出无尽化的特征是需要我们认可通过数字、网络通讯等技术对各类媒体的有关新闻进行快速的查阅浏览。

1.4接收终端变为电脑、手机等。随着网络视频的出现,传媒生态环境、接收新闻的方式都得到了改变,我们的选择空间就更大了。当我们以电视为接收新闻的主渠道时,它就是的接收终端。受众接收新闻变得更为多元、便捷,减少了接收障碍是由于新媒体的诞生,比如手机媒介,小型化、可移动、易携带、能互动等优势,不受身份、时间、空间等条件限制都是好的体现,无论受众在何时何地,都可以了解信息,发表看法。

2、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

2.1加强信息的组合。在以媒介融合为背景的前提下,电视新闻传播的途径及题材来源的无尽化虽说解决了题材来源少这一问题,但是新闻的传播面对大量的信息,对信息的筛选、应用就需好好把关。电视新闻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有效传播的主要方法就是加强信息组合。当各媒体在面对大量的新闻信息时,随之带来了新闻播放速度的及时性方面的功能逐渐衰退等问题。随着网络的发达,我们收到了数不胜数的新闻信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更好的对信息进行筛选组合,推进电视新闻的传播效力。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对新闻信息的筛选、应用及组合是有要求的,你要顺应新闻传播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来改进信息资源的建设,只有通过将零散的新闻信息进行组合应用,才能形成一个具有相应规模、相应时间的整体报道。这就是信息多样化时信息资源利用范围及较大化挖掘信息价值整个过程。信息组合就是通过对某类信息的筛选、运用,来增强新闻传播效力,它是新闻媒体的可行性方式和渠道。

2.2科学评估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有了媒介融合,新闻传播就能清晰的显现出科学地评估传播效力的趋势。如果说节目是电视新闻台的肉体,那么新闻就是它的灵魂。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传播效力就会较大程度的提高。要使电视新闻得以高效的传播,媒体逐步走向历史的巅峰,我们就应该针对媒体的优势进行相应的改善和提高,同时也要对电视新闻传播展开客观性、科学性的评估。

2.3传播方式的创新。众所周知电视是以传播图像为主的工具,所以电视新闻在传播过程文字自然会被大量忽略,它更加注重的是画面产生的效果,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画面感被重视,新闻的传播效力我们可想而知。尤其,电视新闻传播需要的条件苛刻。所以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时,我们就不能忽视文字功能。电视新闻传播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可以取网络生的编排样式的优点点,自己还可以在表达方式方面开拓创新。其中,网络编排最突出的特征是将一些重要且相似的聚集在一起。这种方式加大了新闻的信息量,而且还是节目更加清晰有条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这种模仿对于创新电视新闻也算新的发现和较好的表达方式。例如,通过网络语言词汇以及多个角度和观点的同步互动等。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发达以及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方向在逐步的改变。客观的评估媒介融合,媒体生态环境得到了巨大的改变、新闻传播的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采纳能够促进媒介融合传播效力的方案,若想更加快捷方便、自由、人性化,采纳能够促进媒体融合传播效力的方案是不错的选择。能够使电视新闻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进行高效的传播。只有对新闻传播实施有效合理的操纵和管理方式,才能使新闻事业更加兴旺发达。

新闻传播类论文:基于实训的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实验中心的建设与管理

基于实训的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实验中心的建设与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更高的教育思想,理念,工具,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应的一系列的变化。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实验中心的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为一个核心指标对学校的高低来衡量。就我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来说,实验中心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发出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这是教育界的共识。现在越来越多的实验课程在人文社科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对文科实验教学的认识也正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1我院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实验中心的现状

继“211”,“985”项目,国家教育部提出的“质量工程”,实验室建设在高等院校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校,学院和大学实验室的规模和质量水平的基础上,可以形容为“知识创新的源头,人才培养基地”。我校新闻与传播专业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实验中心)是我院实验室作为发展的重点项目,它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媒体的教育理念和实验教学观念的转变。实验中心教学改革,能力建设目标,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该中心的任务是,多媒体教学功能,突出创意媒体专业,具有辐射服务能力的跨学科实验教学中心,按照高标准的现代媒体技术。近年来,实验中心实验室硬件建设,政府的重点支持,学校课程管理,持续大规模投资和其他方面更高的要求,对我们面临的能力提高和学校的发展具有一种发展的机会。

2构建富有特色的创新实践体系

面对企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使得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的不断改革,探索,努力实现教育模式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创造创新型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该中心形成的过程中建立的“实验 - 培训 - 实习”,加强实用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中心为基础的学校,传播学,广告及全校本科生和非新闻传播类专业辅修的公开课实验教学的学生,也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内部和外部培训的机会和条件。在大量的训练的基础上,学院与业界合作建立的实习基地。大量的实践和实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力,大学毕业生受到社会的欢迎,提高实验实践教学的整体质量。

2.1加强基础,专业,多层次的实验课程体系建设

学院成立时间短,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实验课程体系的建立已迫在眉睫。实验课程体系,我们必须有不同的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如摄影和摄像,“广告”的原则,应该是必修课程,如电视编导与制作“,”广告策划与创意,新闻编辑研究“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也应该被认为是为全校开设了人文学科的课程,如“美学概论”。实验型类实验课程,实验,创新实验和研究实验和课外活动的发展。

2.2注重内部和外部的培训和创新实践基地建设

该实验中心不断提高辅助教学也积极为学生提供培训机会,以及内部和外部条件。拍摄和采访中心积极鼓励大学生学生会,共青团和其他社会成员的参与学校和学院的活动,不仅为学生准备拍摄器材,偶尔这些成员组织的培训,使他们没有在课堂内学习中没有实验室不仅对学生在填写培训技能。

2.3广泛的产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

实践基地建设,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实习的问题,还可以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通过产,学,研,也可以结合企业的技术支持,从而为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3 实验教学基本理念重新定位

3.1辅助性实验教学向整合性实验教学转变

据媒体不断融合的趋势,所有的媒体技术手段整合成完整的多媒体教学框架。实验室课堂教学不再支持作用,必须是一个技术环境,为教师和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思维平台。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材料的产生,需要密切的联系与今天的媒体现实环境中,高,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扩展。

3.2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实训为主的转变

充分发挥学生喜欢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熟悉各类媒体的设备和技术特点,在不同的环境中熟练使用媒体的新闻采访,媒体,创意设计和生产。按照等级考试的科学技能培训,一步一步,确定学生的实际能力,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效果和有趣的。

3.3从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

强调学生是实验教学的真正主体。尽可能地反映的开放性实验中心。开放的媒体环境中,学生能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学会独立的特殊的设计,生产和研究,通过各种作品或成果的集中体现创新的有效性。的概念,自主创新实验中心在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设计的实验项目,实验结果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开阔眼界,与产业相结合,与社会相结合,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权力,自觉地为社会服务的实验结果。实施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结合教学和专业实践,专业实践与教师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实验中心。

结论

新闻与传播专业实验教学的目的接近媒体的发展,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跟踪和使用的实际需要,深化传媒类专业教学改革,始终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知行合一、强化能力”的实验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只有通过解放思想,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实践教学与理论的结合,以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满足社会和媒体的专业人士的需求。

新闻传播类论文:高职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设置探析

高职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设置探析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传媒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传媒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国内各高校也纷纷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目前,全国400多高校设置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等新闻传播类专业近600个,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的人才,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然而,近年来高校的快速扩招及传统媒体需求的减缓,新闻传播类毕业生正面临就业难的现实困境,另一方面,企业在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题地位突显。,随着企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对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大多数企业设置企业文化专职部门,负责企业文化建设、品牌策划、企业内刊、网站建设等等,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

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应根据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作出适度调整。作为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新闻传播专业要立足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按照企业设置岗位的职能及岗位技能要求,突出职教特色和优势,着力提高学生岗位技能及动手能力,以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对新闻传播类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势在必行。

二、高职层次新闻传播教育应偏向传播学

正确区分传播与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教育部现在的学科目录:一级学科是“新闻学与传播学”;二级学科是两个“新闻学、传播学”;三级学科只有新闻学下列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学、广告学”,传播学下未列有分支专业。在信息化社会中,一切领域都迫切需要信息和传播的专才。为此,培养大批信息和传播的“通才”,就成了高等教育的一个重点和方向

高职层次新闻传播教育应偏向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传播学。随着新闻主媒介对新闻传播人才要求的提高以及企业、社区、社团等对新闻传播人才需求的增大,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这一新形势,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按照企业的岗位设置及岗位技能要求,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途径建设。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应偏向传播学方向,按照企业岗位技能模块和技能要求,设置品牌策划、信息传播、cis系统等课程,并结合职业院校特色,侧重于岗位实操及技能培养。在人才培养途径方面,加大企业岗位实践力度,把课堂搬进企业,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聘请企业专业管理人员参与到专业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中来,实现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

高职院校的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应贴近社会大媒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新媒体的出现,新闻传播教育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涵盖了新闻出版、报刊杂志、广播影视、广告印刷、网络传播等各类文化产业。

信息传播是任何企业、社团组织维持正常运转、建构单位形象、扩大自身知名度,拓展业务范围的关键策略,信息传播已被越来越多企业所重视。特别是国内大中型企业的深入推动,综合信息的、快速、传播在公司中的经济价值体现得日益突出,企业纷纷设立专职岗位甚至专职部门,负责企业信息、传播,对综合信息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过去的信息生产机制,同时也引起了新闻传播教育模式的调整,开设新媒体专业的高校不再把培养记者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主要方向,而是培养一种泛媒体人才,宽口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

三、高职院校新闻播传类专业设置应坚持“大传播”为方向

2004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原则意见》,明确提出专业的设置与划分在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体现三个原则:职业性与学科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适应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宽窄并存”;多样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鼓励不同院校对同一名称的专业设置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和实习实训环节。这三个原则,从宏观上给各个学校的专业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教育部2004年10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新闻传播专业类归在“艺术设计传媒类”,其中,新闻传播类设置的专业有10个。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

67 艺术设计传媒大类

6703 广播影视类

670301 广播电视技术

670302 摄影摄像技术

670303 音像技术

670304 影视多媒体技术

670305 影视动画

670306 影视广告

670307 主持与播音

670308 新闻采编与制作

670309 电视节目制作

670310 电视制片管理

从以上10个专业可以看出,侧重传播学方向,侧重技术、技能的培养,符号高职教育的特点和教育目标。

参考2008至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新闻传播类的专业涵盖面集中在新闻出版、网络传播、广播影视、广告等行业,数码音像、印刷及会展行业则相对薄弱;新闻传播类专业名单呈增加趋势,2008年14个,其中新增设的专业有2个,2009年有15个,2010年有25个,其中新增设的专业有7个,2011年有35个,其中新增设的专业(*标注)有4个。

2011年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新闻传播类专业和新增设的专业(*标注)如下。

90117 广告媒体开发

590123 网络数字媒体

590155 网络营销

590222 数字媒体技术

610408 电子出版技术

610410 出版信息管理

610413 数字印刷技术

610414 数字出版

610415 数字媒体设备管理*

620307 商务信息管理

620406 广告经营与管理

640107 会展策划与管理

640109 旅游传媒*

650209 电子政务

660151 文化艺术管理

660153 文化创意与策划*

670116 广告与会展

670137 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

670311 新闻与传播

670312 信息传播与策划

670313 传媒策划与管理

670314 现代传播

670315 影视灯光艺术

6703017 舞台影视技术

670318 数字传媒艺术

670320 影视编导*

670330 电视摄像

670331 摄影

670332 作曲技术

670334 录音技术与艺术

670335 媒体营销技术

670336 交互媒体设计

以上目录中,代码为6703(艺术设计传媒大类下的广播影视类)的有14个。5901为电子信息大类下的计算机类,6104为轻纺食品大类下的包装印刷类,6203为财经大类下的经济贸易类,6204为财经大类下的市场营销类,6401为旅游大类下旅游管理类,6502为公共事业大类下的公共管理类,6601为文化教育大类下的语言文化类,6701为艺术设计传媒大类下的艺术设计类。

做好新闻传播学的专业定位,高职院校在设置新闻传播类专业时,首先要做好调研,分析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及岗位名称;其次,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优势,新闻传播类专业是一门跨学科、兼容性强的专业,将文学艺术、心理、经济及计算机等领域的学科优势转化为新闻传播的专业优势;再次,积极利用校外资源,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和师资建设。坚持以就业岗位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基础,不断创新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专业教学和专业管理,是以岗位为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设置应建立在文化艺术及技术融合的“大传播”基础之上,立足于“大传播”,结合各种传播媒介的特点、建设和发展一批特色专业、重点专业,在专业设置上,注重媒介特性、实用操作技能。当前企业、社区、社团组织等普遍重视和加强自身社会形象、系统文化及品牌建设,急需一批具有专业水平,适应性强的一线新闻传播人才。依据企业特别是新媒体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拓宽行业领域,从适应信息传播行业及相关行业一线的实际工作出发,实行教学、实践结合,以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成为职业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开发的当务之急。

新闻传播类论文:方言新闻另类秀的传播学解读

摘要 本文以《阿六头说新闻》为例,分析了方言新闻节目的特点,并对方言新闻节目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阿六头说新闻》 方言新闻

提起《阿六头说新闻》,只要是关注方言新闻的人都不会陌生。这档杭州西湖明珠频道的全国百佳电视栏目深受观众欢迎,连续四年收视率走高。为了栏目革新,提高受众关注度,该频道于2007年底推出了“阿六嫂”的新概念,通过海选评出和阿六头搭档的阿六嫂。整个评选活动引起了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千挑万选出来的阿六嫂自今年年初亮相荧屏,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试播几个月后,“阿六嫂”的反响并不尽如人意,对其持否定态度的观众占了绝大多数,网上甚至有网民发起了“要求阿六嫂下台”的投票运动。针对民意舆论,栏目组数次调整主持方式,阿六嫂的命运跌宕起伏,但栏目负责人表示最终还是观众和收视率说了算。围绕着阿六嫂的“上”和“下”,已经形成了一个颇具争议的新闻事件。实际上,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我们不难发现,阿六嫂选秀现象反映了方言新闻在收视率的指挥棒下谋求创新的一次突围,其中折射出了方言新闻在竞争激烈的媒介时代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命题。

一、方言新闻节目的特点

方言新闻节目多见于地方电视台,它是电视新闻节目“本土化”改革的产物,是地方台对抗省级卫视和中央台的资源优势和霸主地位的独门秘籍,相当部分地方电视台藉此收视率火爆、广告量大增,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细加分析,方言新闻节目具备其自身的独特优势:

1.随意的播报方式

方言新闻大多采用平民化、大众化的播报方式,演播现场布置成茶馆的场景,主持人一把蒲扇、马褂一批潇洒上场,用地方观众耳熟能详的方言指点江山、评述民生。新闻的五个w一个h等要素俱备,以轻松调侃的方式披露新闻现实,以平民视点对民生新闻加以简要评论,简单朴素的话语中透露出老百姓的生存智慧和处世哲理,间或配以夸张的语调和表情,受众对此往往报以会心一笑,传受双方的传播意图和反馈过程就在这默契中悄然完成。

方言新闻随意的播报方式看似随意,但实际上对主持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首先,主持人的方言要地道。因为主持人面对的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受众,语言上的一点瑕疵都会通过屏幕被放大,这也是阿六嫂被网友诟病的一个原因。其次,主持人能对方言运用自如。方言新闻的精髓就在于俚语俗语等非正式官方语言对于严肃新闻的形式消解和意义重构,受众于此获得一种不可与他人言说的奇特感觉,各中妙趣只有理解方言的人才能体会。无疑,这会导致受众的区域认同和文化优越感。再次,主持人能运用方言评稿。如果主持人只是用方言念稿,而没有灵活运用方言评稿,节目空有壳而无核,只会引起受众反感。而评稿不仅体现了媒介人的社会责任感,也是方言新闻介于严肃新闻和脱口秀之间的独有卖点。

阿六嫂之所以遭到观众抵制,根据笔者调查,主要原因就在于她方言不够地道,很多老杭州人听着觉得别扭,缺乏阿六头讲方言时的原汁原味;其次,表情做作,故弄玄虚,不够放松自然,不象播报新闻倒象舞台表演;再者,没有自己的思想,只是个传声器,不会点评新闻。①

2.平民化的节目风格

既然走的是小众化路线,定位于窄播方针,以市民阶层为目标受众,势必新闻素材的选取上要遵循平民化风格,方言新闻从主持人到节目内容无不围绕此作文章。

以《阿六头说新闻》为例,主持人阿六头形象普通、衣着普通,一个普通的中年媒体从业人员。他语言幽默诙谐、风趣生动,就像街头巷尾贫嘴的可爱邻居。“阿六头”并非主持人原名,这是个在当地百姓中最常用的名字,使用频率高,容易使观众有亲近感。

在节目内容选取上,方言新闻也以平民化为指南针,用老百姓自己的语言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根据拉瑟后院篱笆的原则,方言新闻把老百姓最关心的柴米油盐、奇闻逸事,变成屏幕上关注的重要领域,以家长里短等平民百姓的兴趣点编排新闻内容。原生态的新闻素材由于其鲜活性、贴近性和真实性常常能引起受众共鸣,因为这些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充盈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没有国家大事的严肃刻板,生活流的观点自然随意地在整个节目中流淌。与严肃新闻相比,方言新闻的受众群体更多获取的是消遣和娱乐。当人们坐在电视机前,听着熟悉的方言,看着平淡温馨的生活画面,24小时的疲惫和紧张一扫而空,其潜在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宣泄也得到了释放。

3.添加奇观因素

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后工业社会,似乎一切文化消费都变成了一场场视觉盛宴的狂轰滥炸。国产大片追求视听冲击,动漫作品追求声画合一,连新闻也添加了奇观因素以提高受众的关注度。面对市民阶层,以民生新闻为主体的方言类新闻节目,为了吸引受众眼球,追求收视率,在内容编排上也选取了奇闻逸事以满足受众的好奇心和猎奇心态。几乎方言新闻在内容上都有些耸人听闻的和离奇古怪的事情。《阿六头说新闻》有关于灾难新闻的报道,制造悬念、追踪真相、揭露谜底等步骤一应俱全,如果把其中的细节、场景和采访人话语加以适当扩充和想象虚构,就是一出精彩的警匪片或悬疑片。无可否认,民生新闻中也确实存在这样的特殊领域,而一般的奇闻也总是能让市民津津乐道,但是如果主持人评述话语不恰当或场景剪辑走极端,则极易沦入低俗化、感官化的视觉误区,更有存在误导青少年之嫌,而这也是方言新闻为评论者所指向的一个短处。

二、方言新闻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综上所述,方言新闻作为新闻节目的一种传播方式,是地方电视台为了谋求相对稳定而有限的收视群体所采取的市场化策略。经受了市场严峻考验的方言新闻,有其成功的特质和现实基础,但也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所在。阿六嫂现象就可以看作是方言新闻面临瓶颈期的突破与转型试水,只是这种尝试是否成功,所采取的方式是否恰当,还有待于市场和受众的检验。而不论何种新闻节目,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得不考虑到形式、内容、受众和媒体责任感等几个关键要素。

1.主持人与节目的互动

主持人与栏目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从传受双方互动关系的层面上来看,传播学认为,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接近性与相似性会使受众产生一种“同体观”倾向,把传播者看作是“自己人”,从而在传播中造成传播者和受众意见一致的情境,即俗称的“自己人”效应。② 传播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接近性、熟知性和悦目性等特质因素,以及很强的专业性,才能在信息传播中使受众的态度、行为、情感等方面产生所期望的传播效果。《阿六头说新闻》中阿六头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亲和力。观众有些是冲着阿六头在《杭州佬》、《开心十三点》的名气而来,有些则是被其闲聊家常的主持风格所吸引。而阿六嫂显然不具备这些先天优势,遭受非议也就不难理解了。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新生事物的“阿六嫂”渐渐被观众接受并认可也未可知,一切都有待于实践的评判。

2.树立“内容为王”的观念

在消费社会全民狂欢的时代里,选秀似乎成为一种时尚。方言新闻也搭上了这趟快车,姑且不论阿六嫂称职与否,光是各界的褒贬不一就赢得了不少关注度,使原本的“老”节目又焕发出了“新”光彩。但这种轰动效应毕竟只是一时的,形式创新只有真正转化为内容创新,以“内容为王”吸引受众,才能使节目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内外的一些新闻名牌节目,如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60分钟》、abc(美国广播公司)的《20-20》、nbc(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日界线》,及凤凰卫视的《时事直通车》、《小莉看时事》等,都以其严谨的新闻理念、高质量的新闻素材与独到精辟的分析论述来打造其节目品牌,并不是依靠一两位名主持的独特个性和报道风格来支撑节目。

反观方言新闻节目的发展历程也是一样,就如同当初它带给受众的新奇一样,如果此后没有积极进行新闻本土化探索,没有在播报方式和内容上寻求创新,方言新闻节目并不会成为观众收视的,就连主持人阿六头也坦承:“节目的卖点还在于新闻的选择上。”③ 由于方言新闻节目走的是本土化的软新闻方式,其中又因为民生新闻浅俗面广,节目极易滑入庸俗和同质化的泥淖。方言新闻要做到通俗而不媚俗,俗中见雅、浅中见深,确实还需要在内容上加以改进。

首先,不妨将硬新闻软化。就目前的方言新闻节目而言,内容大多是些小新闻、软新闻,仅限于琐细的日常生活事务,真正涉及到公众的政治权力或事件深层背景的大新闻、硬新闻很少,这也是方言新闻节目的瓶颈之一。其实,对于国际新闻、时政新闻等省级卫视和中央台的“专利”,方言新闻大可尝试作一番本土化解读,挖掘其中与百姓生活的相关内容作为切入点,用方言这一当地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报道,把这类看似和百姓相去甚远的新闻题材真正和民生利益结合起来,把新闻做大、做深,提高节目的品位。

其次,改进突发事件的报道方式。对于一些突发事件、灾难新闻或奇闻逸事,应该本着新闻人的责任感,而不是旁观者的猎奇心态,跳出“‘低度的灾害叙述+高度救灾叙述+积极的救灾结果'模式,在一篇报道中着力叙述一个问题,或灾害原因,或灾害情况”,④做到言而有物、掷地有声。

第三,尝试做深度报道。语言是一种表达方式和交流的沟通桥梁,方言新闻不能因为是方言播报、定位于民生新闻就仅仅局限于投诉、资讯和服务等基本功能,而应充分发挥媒体的议程设置作用,做连续报道、深度报道,使方言新闻的报道内容小中见大、点评微言大义。如刚刚发生的四川特级地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断正常节目运行,全程直播抗震救灾活动,各省市和地方台报道纷纷跟进,方言节目也可以借此打个漂亮的新闻战,做连续报道,以市民的眼光看地震、看救灾、看灾后重建,广泛听取民意呼声,切实履行下情上传的固有职责,而非简单的灾情报道、爱心呼唤。

3.扩大受众源

媒体分众化时代,媒介管理者针对市场进行细分,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方言新闻因其语言传播范围的限制,面对的是区域性受众,以本土化的新闻资源争夺收视群体。以《阿六头说新闻》为例,将受众源定位于土生土长的“老杭州”,这部分中老年受众尽管稳定且数目庞大,但他们通常不具备较强的社会影响力,较难成为舆论传播中的意见领袖。而就实际收视情况看,不仅“老杭州”爱看,“新杭州”人(外来杭州工作、生活、定居的人)也爱看,其中不仅怀抱着对陌生语言的新奇心理,还可以借此了解本地文化、风俗和市民心态,缩短身处异域文化情境中的不适、孤独和被排斥感。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媒体的方言传播现象执行的是对所在地区的载域文化的一种认同,体现的是方言的整合力。地方文化的多样性,通过媒体的传播得到了确认。”⑤

由此可见,方言新闻所面对的“小众”、“分众”依然是“大众”,尤其是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当下,城市人口流动性大,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往往聚集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外来人口,通过媒体了解当地的习俗和风土人情是最便捷高效的途径之一。且外地移民中的一部分受众掌握着一定的社会资源和话语权,是不可忽视的舆论领袖或准领袖。媒介使用取决于“可能成为受众的人”的满足、需求、期望或动机的观点历史悠久,如若将这部分品质受众源排斥在外,方言新闻的定位仅囿于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而不是提升新闻品质扩大影响力,那么很有可能沦为市井新闻,其未来的尴尬处境也可想而知。

4.提高媒体责任感

“广播电视传播,是一种社会行为,为了社会,参与社会,它不同于友人之间的谈话,也迥异于亲人之间的絮语。它是媒体与大众之间的直接交流,要服务大众,更要引导大众。”⑥“新闻传播者不仅要对新闻媒介的崇高威望和自己的崇高称号负责,而且要对信息公开传播的社会上所产生的结果负责。”⑦ 方言新闻平民化、低视角的策略,在民生新闻的制作上是成功的。但从媒体肩负的社会责任和节目的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止步于此是不明智的。

如果充斥荧屏的仅仅是些市民生活琐事与奇闻逸事,会使节目显得庸俗、缺乏新闻品格。每座城市都有其内在的文化风雅与历史底蕴,发掘其特质不仅是电视新闻差异化生存的法宝,更是传媒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此同时,方言新闻“分众化、本土化的根本目的,不是追求更狭窄的受众范围,而恰恰是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实现更有效的传播。”因此,“在内容上挖掘本地新闻的深度和地区文化的精髓,在非本地信息中寻求本地化的读解,从方言及地方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以增强表现力,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新闻语言的创新,在规范的前提下追求活泼生动的节目形式和亲切自然的主持风格,这才是广播电视新闻本土化的应有之意。”⑧

方言新闻节目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优势,但是这类节目并不能代表中国新闻节目改革的发展方向。无论阿六头也好,阿六嫂也罢,新闻节目改革的最终出路还是在于新闻品质的提升,而不仅仅是播报形式的花样翻新。无论是地方台新闻节目的本土化,还是省级卫视或中央台新闻节目的时尚化、国际化,引导大众、服务社会、铁肩担道义,始终应是媒体该秉承的宗旨!

新闻传播类论文:高校新闻传播类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创新思考

高校新闻传播类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创新思考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提高教学质量上来。提高高校新闻传播类课程的教学质量,除了教育经费的投入、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等环节外。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尤其重要。依笔者所见,授课方式、实践教学方式、考试方式、毕业论文(设计)方式等早就应该改革了。

首先,改革授课方式。我国大学的新闻传播类课程的授课长期采用“满堂灌”方式,即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师是主动者,学生是被动者。教师往往给出问题的结论,而学生很少提问题。一堂课下来,教师累的要命,学生的思维则几近僵化,没有了个人的思考空间和机会,结果,无论是课下做作业还是期末考试答卷成了千及时律的雷同,离开教师讲授的内容就不会回答问题了。这种方式由来已久,上世纪80年代初我当学生的时候我的教师是这样,现在我当教师都20年了仍然是这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一切事物都在变、都在改,可是大学的这种授课方式丝毫没变。就笔者曾担任过的新闻传播类的基础课《中国古代文学简史》来说,学时设置要么68要么51,因采用“满堂灌”式,课后即使让学生赏析一首小诗,大多数学生要么不知从何下手,要么不得要领。大学授课方式,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判断、去思考,也可以学生提问,教师答疑,总之应该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讲授只起一个启发和引导作用,特别是这类专业。操作性较强,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应该缩短教师的讲授时间。改变“满堂灌”方式,相应增加学生的自学时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怎样去改?再就《中国古代文学简史》来说,可采用教师、学生平分学时的方式进行,即教师在课堂讲述占一半学时。学生自己思考完成单元作业(小论文)占一半学时。这种方式可以用两种方法完成,一是设置一位教师完成这门课。讲完一个单元即指导学生进图书馆自己动手查阅资料完成一份课程作业,题目可自选,也可由教师来定;另一种方法是一门课程可设置二位教师来担任,即在学时不变的情况下,一位教师负责讲授理论,另一位教师负责辅导学生完成单元作业(小论文)。这样坚持下来,每讲授完一门课程至少可以做三份以上的单元作业练习,而在做作业阅读资料的过程中,课本上的客观性内容也得到了掌握。这种方式不仅仅使学生受到理论启发,而且从动手到动脑都得到了锻炼。对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它不仅适用于文史哲等课程,而对于新闻传播类这样的操作性强的专业更加实用,从而相应解决了学生自学时间少、上图书馆时间少、自主思考时间少的矛盾。

其次,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在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观念影响下,高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仍然不得完善,不但教学设施差,教室安排紧,而且教育手段、教学方式单一,致使实践教学有名无实,形同虚设。单就实习这一环节来说,目前,基本以这样二种方式进行:一是“放任自流”式,即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待实习期满后随便开具一张加盖公章的实习合格评语,回校敷衍一份实习报告交差了事。这种方式往往是学生以实习的名义走出去,要么回了家。要么找一个毫不相关的公司打工挣钱去了,此方式又被人称为“放羊”式;再一种方式是“走马观花”式。这一方式虽然由教师带队集中实习,但由于受时间、场地和经费的限制。多数情况下只能是随便走几家与专业相关的单位,请业界人士介绍一下业内情况,之后结合课堂教学写出实习感想、见闻或体会,算是完成了实习报告。以上二种方式显然达不到实习目的。尽管有的学校实行了校企联合实习法,又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无论是哪个企业若同时满足几十个甚或上百个人的实习要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这样的实习也很难按要求进行下去。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笔者认为,高校丝毫不能忽视实践教学。

目前,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在更新观念、加大经费投入、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方式的改革。试提出以下思路:

及时,实行实习教学指导教师制、小团体集中实习法。学生入学后,一旦进入实习阶段,即在本专业内选择实习指导教师,其选择办法可依毕业论文导师制方法进行。指导教师一旦被选定即全程负责相应的学生的在校四年的各个实习环节。每个环节均由指导教师带队进行小团体集中实习,专业相同实习学时与日期相同。实习指导与毕业论文指导可为一位教师,即二个环节均由一位教师负责到底。这样既利于师生互相了解,教师责任明确,责任心增强,而且小团体进行,便于操作,可避免上述不良现象的发生。管理上,对教师可课酬制,可津贴制,实习业绩还可与工作考评、职称评审等挂钩;学生根据规范化要求,写出实习报告,记人平时成绩,为撰写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第二,与改变“满堂灌”讲授方式相适应,构建模块式课程结构,改变实践教学学时过少的状况,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资料室、图书馆、实验室以及与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外语教学、案例教学以及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及早进入实践教学环节,把实践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第三,积极开展讨论式、小团队科研项目式等教学方式,通过举办各种论坛以及与媒体合办节目等,让学生呼吸到本专业的近期知识空气,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开展丰富的知识点和思想的交流,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这样一来,或许有助于提高这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

再次,改革课程考试计分方式和内容设置方式。高校的课程考试是检验学生的学业和能力的重要环节。高校传统的课程考试计分方式一般分为二部分,即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所占分值往往为20%~30%。期末成绩占80%或70%,其内容不外乎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简析和论述等,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课程考试也是如此。这种考试方式和内容设置方式存在两大弊病,一是学生平时可以不学习,期末考试时临阵磨枪便可以及格,没有学习动力;二是简析、论述之类的题目要么由教师的讲义死记硬背而来,要么不得要领。不着边际,总之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在内。这种方式既不利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也不能很好地锻炼他们的创新思考能力,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据了解,对于这种传统的考试方式,此前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曾做过改革。这所学校将学生学期课程总成绩的分值平均分配在了平时和期末,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平时测验、期中考试等。就此,笔者受其启发提出两点想法:其一,如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将传统的课程考试计分方式改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其二,重新设置期末考试的试卷内容,即在保持原来考场答题时间长短不变的情况下,试卷的设置只出现“填空”“名词解释”之类的客观性内容,不再设置分析、论述类的主观性题目,其目的不是不考核这类内容,而是将其纳入平时成绩中计分。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除了出勤率、课堂表现等外,主要结合教师讲授中的单元作业练习(小论文)给出,这样一来不仅客观性内容面广、比重大了,学生平时不得不拿出一定的精力去尽力掌握书本上的客观性知识,而且就主观性内容来说,在教师的辅导下,随着课程的进展完成单元作业练习(小论文),学生自然会重视起来,他们再不至于仅仅死背硬记教师的讲义,或者不得要领、不着边际了。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又锻炼了他们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还避免了平时偷懒、期末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改革传统毕业论文(设计)方式。毕业论文(设计)既是对学生4年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验,也是对其创新能力的锻炼,在教学环节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但是,传统的毕业论文(设计)方式不尽科学且弊病很多。其弊病表现在规范方面:好多高校的这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方式不分专业,一个模式,大一统,不能反映专业特色;表现在选题上:一是选题大而无边,不能很好地结合培养目标选题,体现不出综合运用知识、训练创造能力的目的,内容偏离专业;二是雷同现象颇多,远达不到一人一题的标准要求;在写作上的弊病,或者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方法不得要领,不像论文,或者是水分过多,下载、抄袭现象严重,总之不能尽如人意,因此,不能达到写作毕业论文的效果和目的。在倡导“质量工程”的今天,非常有必要加强毕业论文的管理与规范。笔者认为,这一环节可以从方法与方式二方面着手。从方法上,一是分专业指导,统一要求。一方面,根据新闻传播类的不同的专业,制定分专业的指导原则,统一“专业”的形式、内容与质量要求,针对专业特点制定毕业论文(设计)规范要求和表格。突出专业特色。二是将选题与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抓住重点,进行选题。教师在讲授每门课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完成的单元作业(小论文)和实践报告,已经为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打下了基础,此时学生再在教师指导下。注意发现自己的兴趣,做到有准备、有目的的选题。三是加强校内、外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上的联合。校内学科间可以实行跨专业、跨学科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充分发挥学校在不同领域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校外可以探索与科研院所、公司企业合作培养方式,改革传统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途径。四是毕业论文(设计)可与产学研相结合,倡导“真题真做”。通过组织学生实施科研训练计划,参加大型科技竞赛等活动,促进及时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为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增添感性材料。从方式上,可以丰富多彩,既可根据平时课程单元作业(小论文)的积累,按照规范化的写作要求组织材料,进行构思写作,还可以自行设计一个“文案”,然后根据设计状况,进行理论阐述,这其中包括设计的目的、依据、特点、先进性、创新性以及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等。新闻传播类学生的毕业论文通过这样的操作方法、方式来完成,不仅能很大程度上保持“真题真做”,最终还能收到检验能力、锻炼创造力的效果。

以上高校新闻传播类课程教学方式几个方面的改革思考是紧密相连、结合一体的,如果操作的好,对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或许是有益的。

新闻传播类论文: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

摘要 新闻与传播学是兼具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特点的应用学科,应当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新闻与传播学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传媒事业和产业和广告业呈几何级数飞跃 发展 ,传媒事业、广告产业对于新闻传播学领域的人才需求量大为增加。在这种背景下,

三 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初步形成

首先,在师资建设、培养和管理上,我院逐步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组织教师在新闻媒体和广告公司采取各种方式获得业界工作经验。目前新闻、广告 教育 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从理论到理论,很少有老师真正涉足于新闻、广告业而具备实际操作的经验,甚至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从事教学的。教学方法也是从书本理论到书本理论,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也无多少实践经验,实践的课程过少,也非常单一。而新闻和广告是实际操作性很强的行业,面对的是活生生的读者、客户、鲜活的市场,必须具有丰富的实操能力和客户经验。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具备一支掌握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近年来,我院送出多位老师参加高校和行业举办的短期培训,多位老师取得了全国广告学人才、新闻学专项能力培训的结业证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院专业教学师资结构中的短腿问题。

对于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来说,教学设备固然重要,但设备不足问题可以在短期内通过加大 经济 投入解决,而教师队伍的解决却需要实施中长期的建设战略。目前,我院新闻传播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大量从刚毕业的硕士、博士中挑选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则希望直接从业界适当引进高层次精英人才或者自己培养现有老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经验。因为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从业人员的加盟可以把自己的实践经验融入到所讲授的专业课程之中,起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作用。在学校支持下,我院今年聘任了多位行业博学人士为特聘教授,并准备继续在这方面加强,定期组织专家、学者、业界博学人士对学生进行教学培训。

其次,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由于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实践教学的目标不是仅仅在校内课堂就能实现的,必须与业界合作办学,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一年来,我院在学校支持下,在全国多个城市的媒体和广告公司建立的多个稳定的实习基地,初步能够为我院学生实习提供必要的场所。

其三,探索和建构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出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循序渐进的原则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我院制定了分阶段的实践教学层次,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专业考察、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同时,我院新闻传播学实习基地必然广泛分布于全省和全国各大中型城市,这样就要求我院在实践教学管理方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在历年暑假的专业实习中,我院采取大城市集中实习的原则,将全院两个专业的实习生集中在一些新闻、广告行业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或城市群的各个媒体和广告公司,按照就近的原则分别组队,分别派出实习老师驻点指导,同时学院还派出院领导巡回指导。这种符合行业实际的又能够达到实践教学管理目标的“大集中”式的矩阵式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已经初见成效。例如,新闻学专业学生2007年暑期实习期间在各大中型媒体发表新闻作品300多篇,人均三篇左右。广告学专业学生在广告公司分组工作,制订广告策划和进行市场营销和广告设计,从中获取经验。今年我院还组织学生进行全国大学生广告作品竞赛,获得了两项部级奖项和更多的省级奖项。

,谈一谈我院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探索和建构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一个广告学、新闻学本科专业办学缺乏 历史 积淀和办学经验的学校,我们在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管理领域还存在许多问题,有的还急需解决。首先,还是集中于师资领域,尽管近年来送出了一些老师外出培训,但是,具有专业实践能力和业界工作经验的教师仍是我院师资的短腿,这样极大地限制了我院实践教学水平及其管理水准。因此,我院准备着手建立一项为期若干年的专项建设,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从院领导到青年教师,都要求逐步具备一项或多项专业实践能力和业界实习工作经验,该专项建设完成后,我院师资结构和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将得到根本改善,从而会大大增强我院实践教学体系的管理层次。第二,还是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群的建设。由于新闻传播学行业的客观条件,零散的校外基地还不足以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我院需要在全国、全省范围内,集中在几个新闻、广告业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群落,即由多个集中在某一个城市的媒体和广告公司共建一个比较稳定的实习基地群。这样要求我院在开门办学与业界建立沟通合作方面,还要继续做大量工作,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实习、实习指导的管理模式还要进一步完善。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我院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探索和建构将取得更大的成绩。

新闻传播类论文:财经类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理念与实践

摘要 新闻传播专业在财经类院校中,总体处于劣势地位,但如果能抓住财经类院校的特点,设立经济新闻方向,就能变劣势为优势。同时面向社会需要培养特色人才,就能走出瓶颈,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

关键词 财经类院校 新闻传播专业 教学理念 实践

在财经类院校如何办好新闻传播专业,业内虽然有不同观点的探讨,但笔者认为,突出学校特色,变劣势为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培养特色人才,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

一、新闻传播专业在财经类院校中的地位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未能进入学校的优势学科,在学校处于“边缘化”或“陪衬”的地位。众所周知,财经类院校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要优势学科的院校,经济学、管理学也是其支柱学科,这些学科发展历史早,一般都有几十年的历史,师资队伍完备,教学科研积淀深厚。省级、校级重点学科也大多集中在这些专业门类中。而新闻传播专业大多是在“合校”、扩招以后发展起来的,历史短,教学科研积淀不够,整体实力较弱,在整个学校处于一种劣势地位,短期内难于与财经类优势学科相抗衡。

2 师资科研水平、实践能力低于财经类优势学科。财经类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科研已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和规模,实践教学也具备了较为成熟、完善和稳定的模式。相比之下,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在这两个方面都显得不足。从师资上看,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大致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学中文的教师转过来的,二是在媒体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到高校任教。三是近些年毕业的学新闻传播专业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及时类师资虽然积累了一些中文的研究成果,但派不上用场,需要重新开始。第二类师资,由于长期在媒体工作,工作要求与高校差距很大,进入高校后,高校所要求的“高级别”、“高层次”的科研成果较少。第三类师资由于毕业时间尚短,学术积累有待时日。这样一个师资队伍,在财经院校就明显地表现出了自己的劣势。在实践教学方面,与财经类的传统专业相比,各个环节还不够完善。许多还处在探索、修改过程中。

3 实验室经费投入不足,难于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新闻传播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足够的实验设备供教师进行模拟媒体教学、科研和学生操作、训练。如演播室、报纸、期刊排版系统、激光照排机、印刷机、一定数量的照相机、录像机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等。由于在财经院校中的弱势地位,一般学校都不肯花大本钱投入在非重点学科上,致使实验室经费严重投入不足。有的学校设备陈旧老化,多为重点学科淘汰下来的设备,不能与社会同步,使毕业生到媒体工作后上手慢。有的学校虽然设备能与社会同步,但种类不齐全,有些设备总量又不够,这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 难于获得重点项目的支持。一则,新闻传播专业确还不具备与学校优势学科相抗衡的总体实力。二则,即使水平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学校也担心报上去竞争不过其他的综合性大学,因而不如推荐经济类、管理类的学科更稳妥。这样,大额的经费往往都集中于优势学科,使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奖励教学、科研、支持学科建设。而新闻传播专业,除了正常的办公经费以外,几乎得不到任何大额项目经费的支持,仅靠精神鼓励,缺少教学、科研的物质激励机制与手段。一方面,管理者面对捉襟见肘的有限经费黔驴技穷,另一方面,教师缺乏教学、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虽然总体也在不断发展,但与优势学科相比,则相对落后。

5 毕业生就业质量低于优势学科。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就业率并不低,但就业的总体质量却不及财经类的专业。用人单位在个体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接受综合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财经类毕业生由于“师出正门”,因而许多人能够找到对口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而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由于受到用人单位的不重视,只有少数毕业生能够找到一份到对口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总体协议就业率低于前者。

二、突出学校特色,变劣势为优势,适应社会需要,培养特色人才

1 设立经济新闻方向,变劣势为优势。财经类院校的强势在于经济学、管理学,若能利用这一优势,在新闻学专业设立经济新闻方向,这样就能变劣势为优势,培养出特色人才。根据我们对毕业生的回访和用人单位提供的信息,许多用人单位更愿意接受经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这首先是现实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类的报刊、杂志大量涌现,即使是综合类的报刊也有较大版面的经济栏目。各级电台、电视台都分别设有经济台、经济频道、经济栏目。网络媒体更是充斥着大量的经济内容。以前经济节目、栏目的编辑、记者大多是学经济的。虽然经济学的功底较好,但他们到媒体以后。需要一段时间熟悉编辑、记者的职业特点、工作流程及操作技能。而经济新阐专业的毕业生就省却了这个“见习期”,上手快,能够直接进入角色。在媒体,这两种人还可以取长补短,产生互补效应。从目前财经类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只有少数毕业生能进入省级大媒体,多数毕业生只能在市级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或网站等媒体从事编辑、记者工作。这些单位机构小,人手少,需要毕业生来了就能上岗,独当一面,经济新闻的毕业生正是适应了这一特点。再从就业市场来看,经济新闻的毕业生有一定的经济学功底,又懂得新闻业务,在与综合大学新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更有特色,更有专长,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这样,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专业,就变劣势为优势,走出了制约自己的瓶颈。事实上,各个专业类大学都在尝试这种办法,如青岛农业大学设立了农业新闻方向、有些体育大学设立了体育新闻方向,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工商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都设立了经济新闻方向或经济新闻专业,已初步尝到了“甜头”。但由于是新生事物。关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重要内容还处在探索、发展过程中,这种尝试在专业类院校中还是少数,多数还在徘徊观望状态。

如何保障经济新闻方向的培养质量,关键在于课程设置,经济学的基础课必须由专业课教师“原汁原味”开足,如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等,这样才能保障学生打好经济学基础。在高年级的选修课中,还可以增加一些经济学的延伸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对经济学的时代感和前沿问题的把握。新闻学的专业课也要作适当调整,如新闻评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可改成经济新闻评论、经济新闻采访、经济新闻写作,这样就把经济学和新闻学结合起来,避免了“两张皮”。在实践教学方面,尽量带学生到经济类的专业报刊或电台、电视台的经济台、经济栏目、经济节目实习,使学生在实习中感受到自己的专业所长及学业上的不足,从而回到学校以后更加努力地有针对性地学习,“缺什么补什么”,增加学习的针对性和效果。

2 聘请业界人士做与课程有关的专题学术讲座。新闻传播专业,除了请这类专家做“一般性”的学术报告以外,还要请与各门专业课程相对应的业内专家做专题学术讲座,这是由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性决定的。如新闻评论课程,河北经贸大学就聘请了河北省著名新闻评论专家、河北省韬奋奖的获得者、河北日报的高级编辑储瑞耕先生做了关于新闻评论的专题讲座,由于是课程讲座,有的放矢,学生听了“解渴”,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报纸编辑等都要请名记者、名编辑做与课程联系紧密的专题学术讲座,其他专业课也是如此。甚至有些专业课的时段(实践性、操作性强的时段)还可以让媒体的从业人员去讲,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与社会同步,消除“滞后效应”。

3 强化师资的专业技能。上文谈到。新闻传播专业的师资分为三类,除从媒体调入高校的以外,其他两类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少媒体的实际工作经验,致使许多教师在讲到“操作性”的问题时“心里没底”,这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出台了:50岁以下新闻传播类专业课教师,凡没有专业对口实际部门工作经历的。都要到对口实际部门脱产工作锻炼半年以上。并把此项内容纳入职称评审体系分值。对教师的实践锻炼也要有具体要求,实践完毕要提交实践报告,并出具用人单位对本人工作的鉴定。学院也要对教师的实践进行不定期检查,起到督促、监督的作用。经过锻炼的教师,普遍反映收获很大,感性认识增多了,讲课更有底更自如了,同时也为科研提供了一手资料。

4 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本科二批培养的学生既不同于本科一批重点大学注重理论基础,又不同于职业技术学院上手快的应用型人才。其目标应该是:“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复合型人才。笔者曾了解过河北日报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据报社的某领导称,过去我们是要学中文的,后来发现学新闻的上手快,就改为要学新闻的,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学新闻的后劲不足,现在又改为要学中文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是,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上手快,尽快独当一面。作为毕业生来说,也是先就业,再择业。鉴于此。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理论基础扎实,又要动手能力强,不能只是坐而论道。

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需要建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校内,必须配备与社会媒体同步的甚至是足够设备的实验室,供师生进行实验教学。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特点制定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在校外,尽量带学生到省内外主流、媒体实习,使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新闻媒体。这对他们今后求职就业也是非常有益的。作为学校,应该加大实验室和实习经费的投入力度。财经类院校,应用性学科较多,新闻传播专业,要想与财经类专业平起平坐,主要的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产生“典型效应”,取得校方支持的资本。

在财经类院校办好新闻传播专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仅设一个经济新闻方向就能一蹴而就的,只要抓住财经类院校的特点,变劣势为优势,同时围绕着社会需要,培养试销对路的特色人才,就会有一个美好的前景。

新闻传播类论文:新闻传播对人类关系的影响

新闻传播对人类关系的影响

我们人类有特殊的传播基因,我们本身就是传播的动物。假如说手机短信群发只是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的一次拙劣的模仿,那么,如今的社交媒体就是大众传播向人类关系的一次低头。

新闻媒体正在变成关系媒体

这不是说新闻媒体靠走关系,而是说人类的传播媒介似乎正在走回头路,这当然不是倒退,而是历史的螺旋式上升。这里所说的关系不是狭义的走后门,也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关系学,而是严肃地探讨传播媒介和人类关系之间的互相影响。

看看如今的社交媒体就明白了,自从大众传播产生影响以来,人类社会的传播媒介还没有如此依赖社会关系来进行信息传播。在此之前,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以消灭人际传播为己任的,换句话说,大众传播具有强烈的反关系倾向。这不是说大众传播是反人类的,而是说它和人类的关系倾向有相左的地方。比如说,人际传播是以人类关系为轴心的,在这个意义上,它有内部的倾向性,虽然我们说面对面是人际传播的核心内容,但是,新媒体已经颠覆了我们这种概念,面对面不再成为人际传播的及时要义。我们有了虚拟的面对面,有点像中国传统上说的“见字如面”。

从目前的人类关系研究来看,人类的社会关系是有它的一定的极限的。例如,一个人大概能够保持与多少人进行稳定的交往,受时间和地域的局限,这个数字大致在100人左右。而在这100人中,又会区分为核心交往区和浅层交往区,也就是通常说的嫡系。我们可以设想,在没有大众传播工具之前,这100人基本上就是我们个人的人际传播区域,也可以称之为传播圈子。我们会在这个圈子里获得大部分的信息。而每增加一个传播媒介,都会使我们的交际圈扩大一些。看看个人的电话本就知道了,有电话以后,我们的通信距离发生了变化,彼此联系的时间缩短了。文字通信上有笔友,电话上有话友。而电话会破坏原来的通信关系。这几乎成为一个规律,一个先进的传播工具必然损害原有的旧的传播媒介形成的社会关系。

但是,即便是电话从固定发展到了移动,它仍然是属于人际传播的范畴。真正的大众传播时代可以说是从书籍开始的,因为书籍是一对多的,它已经超越了人类社会关系的承受极限。书籍的传播让我们开始看到了传播者和被传播者的分离,作者和读者有了分界线。报刊更是强化了传播机构的概念。

虽然广播和电视都使用了拟人际传播的技巧,不过,它们对人际传播的破坏也是显著的。电视让我们觉得室内比室外好,直播让我们觉得在家里看球比在球场看得更清楚。广播让我们变成了单纯的听众。电视让我们身居一处却一言不发,因为我们变成了视觉传播的动物。

抽象地说,有了互联网以后,我们似乎看到了大众传播的终结。就人类的历史而言,大众传播的历史并不长,但是,它却像是影响人类社会关系较大的一股势力。可以这么说,大众传播较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了人类关系中的集体因素,也就是说,我们人类关系中还有一种个人因素。在人际传播中,个人因素起的作用是较大的。而在大众传播中,整体因素最重要。

我们还不能说网络传播就是人际传播的回潮,目前看,它仿佛是四不像,既不像大众传播,又不像是人际传播,又好像是兼而有之。打破了人际传播的清规戒律,属于没有时间差的人际传播。过去,我们理解的人际传播通常是线性的,一传一的,一对一的,有明显的时间顺序,所以,几乎是难以避免谣言的产生。而现在,网络可以有一对多的人际传播,我们可以称之为虚拟的人际传播。不过,坦率地说,我们如今还没有特别合适的概念来描述这样一种传播形态。

最典型的是社交媒体,看上去它好像是复制了人类的人际传播模式,在伦敦骚乱中,它的作用凸显。具体地说,新闻媒体从来没有和人类关系走得这么近,甚至合二为一。这似乎在表明,我们人类有特殊的传播基因,我们本身就是传播的动物。假如说手机短信群发只是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的一次拙劣的模仿,那么,如今的社交媒体就是大众传播向人类关系的一次低头。

传播关系和关系传播自从有了大众传播以后,人类关系和新闻传播之间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媒介社会的到来,大众传播用它的强有力的穿透力为我们人类建立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传播关系,比如,很多中国人会在每天晚上7点观看央视的《新闻联播》节目,这已经变成了一种媒介习惯。

这可以说是在媒介和人类之间建立了一种传播通道,也可以说是一种新型的人类关系。过去,人类的大部分关系都是和人有关的。而现在,有了大众传播媒介之后,人类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转向了物的方面,也就是说,媒介真正成为人类关系中转站。特别是有了新媒体以后,很多人已经离不开网络了。电视虽然把社会的媒介中心迁移到了家庭,但是,电视剧造成了人类关系的新间隔,具体地说,就是每个人独自控制一个电视剧或者电视频道,看电视直接减少了家庭中人们的交谈时间。

比较起来,报刊似乎比电视有更多的传递时间,在这一点上,报刊好像还保留了一部分人际传播的特点,一个人读了报刊上的有趣新闻,他很可能会和家庭成员分享这个信息。而看电视更多是同时发生的,换言之,电视的分享更多表现在同时间收看上。这也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为什么电视现场直播受到观众的欢迎。报刊和电视的另外一个区别是,报刊并非在家庭内部发行的,确切地说,报刊是被购买者带入家庭的。虽然也有很多人是采用家庭订阅方式,不过,大部分的报刊都是在街头和办公室完成流通的。这种特征间接影响了报刊的家庭性。

回到我们的话题,为什么人际传播占主流的时代没有建立我所说的传播关系?我的判断是,在人际传播时代,人际大于传播,也就是说,传播行为的影响还没有大到改变人类关系。传播在那个时期还带有浓厚的私密性和内部特色,人类关系几乎可以轻而易举地改变传播行为。传播在那时候还没有占据人类社会活动的中心地位,传播还只是一种社会阶层的特权。

在这里,我想大胆地做出一种猜测,就是为什么会有大众传播。很多人类传播史的书曾经做出过许多的解释,战争和商业被视为两个最重要的原因。我不否认这些。当然,也不能忽视党派政治行为的影响。不过,我所说的理由与人际传播有关,因为人类社会从人际传播时代过渡到大众传播时代是经过了漫长的灰色地带的,这也正是非常难以解释的地方。我的解释可能和天文学原理有点类似,我认为,人类大众传播之所以会产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人类的本能有关,地说,大众传播的生成可以说是人类社会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重大变化而创造的。事实上,从今天的新闻报道规律也能够看出,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新闻报道的作用是较大的。

说到此,我似乎应该给传播关系下一个不那么的定义,毕竟这只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一个词汇。我认为,所谓传播关系就是人类论文联盟//和媒介之间建立的一种对应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可以说是传播占主导,传播较大限度地影响甚至颠覆了人类的传统关系,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破坏,也可以说是一种人类关系的重建。比如,在中国的基层,如果一个老百姓想反映他所遇到的社会问题,他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找媒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我们的传播关系已经超越了法律关系,所谓找媒体不找法院。而另外一句话,找市长不找市场,则可以理解为中国社会传统的政治关系仍然凌驾于经济关系之上。

说了半天传播关系,再来说关系传播。关系传播不是说媒体在传播一些什么样的关系,而是说这种传播是以人类关系为主导的,关系在这种传播的背后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简单地说,就是关系在推动这种传播。这种关系不是狭义的,而是宏观意义上的。

我们可以把人类关系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人关系,还有一种就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个人化通常被视为人情腐败。相反,个人关系社会化又会被认为是人情淡薄。个人关系是个体关系。社会关系是整体关系。大众传播面对的是整体关系,人际传播面对的是个人关系。个人关系是纵向关系,社会关系是横向关系。

在网络出现之前,几乎所有的大众传播媒介都是拆散人类关系的,电视穿透的是家庭。而网络似乎恰恰相反,最明显的是微博,它们仿佛在重建人类关系,虽然可能使用的是虚拟的方式。中国社会重视关系学,我们可能更容易接受关系媒体。微博面临的是个体关系。

微博是云媒体吗?这和云计算无关。说的是微博作为关系媒体带动的云彩式传播。换言之,它不是整个一片云,它是被分隔成为许多片的,如同一个个社区,它们可能是在意见领袖的带领下,形成一个个的传播部落,然后再连成片,,形成一种我们叫微博舆论的东西。这和过去的整体传播是不一样的。

我们可以把一个人原有的社会关系叫作内部关系。内部关系是有限的。外部关系是无限的。内部关系有更多的人情,而外部关系则更职业。内部关系用完后,人会求助于外部关系。这种游戏规则在公共关系行业表现得会更明显。外部关系通常更难转变为内部关系。外部关系靠维护。

新媒体出现至今,我们好像刚刚看到一点曙光,也就是说:我们似乎一直都在面对一个不知道方向的庞然大物,现在开始有一点眉目了。如果说新媒体还算媒体,那么它仿佛正在朝着关系媒体的方向发展。所谓关系媒体,就是媒体从单纯的传播走向了复杂的人类交往,包括互动和社交。

我曾经看到一个西方的研究,关于人们如何使用媒介来保持彼此的亲密关系的。中国现在也很少有人写亲笔信了,媒介的方便性已经到了这样一种程度,就是维护人们之间的关系成本似乎已经降低到了极限,比如,中国人习惯于在逢年过节时群发的问候短信,成本和维护之间构成了反比。

我们不妨再回过头来看看“”时期的信息传播模式。“”时,我还小,记得很多重要的消息似乎都是通过重要的人来传播的,最典型的是“”倒台时,大家几乎都是发动自己的关系网,家里越有背景的人就越有发言权。所以,这是典型的人际传播。而人际传播对应的是熟人社会,也就是一种熟人传播,传播者的关系和身份起了很大作用。

新媒体对人类关系的影响

虽然传统媒体已经对人类关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的是,新媒体对人类关系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当然,这里的新媒体是要打引号的,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相对于旧媒体来说,每一个新出现的媒体都可以称之为新媒体;还有一层含义是,特别指我们今天面对的网络,就是主要由技术驱动的媒体革命。

用这种方式来看,书籍给人类带来的是阅读关系和分离的名声关系。书籍崇拜至今还在。书籍带给人类的是文字关系。这种关系后来被报刊发展到了某种,对文字的崇敬被逐步消解。我们可以把书籍视为人类的及时个移动媒体,它建立的关系也是移动的,还有一点垂直的色彩,也就是我们曾经诟病的划分阶层,掌握文字的变成了社会精英。而报刊把这种关系变成了平行的、大众的、固定的。便士报降低了文字的等级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说,报刊是真正的大众传播。

过这一次是螺旋式的上升,属于全景式的视觉关系。假如说纸质媒体更多的是自己看,是直接阅读,那么,电影和电视可以说更多的是别人在替我们看,好比是间接阅读。

真正的新媒体时代给我们带来了网络关系,这种关系好像是一盘散沙,鼓励了个人主义。历史地看,人类似乎经历了三种传播模式,及时种是中介人模式,新闻记者和编辑充当中介人,媒体是中介机构,媒体生产的是中介产品。第二种是自己人模式,自己人做给自己人,彭博社是代表,节省了中介。第三种是关系人模式,以微博为例,突出关系传播,云传播,由点而面的扩散式传播。这三种传播模式也可以是共存的。

与此相对应,我们再来看看人类的三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模式。及时种,中心型,周围的关系都以他为中心,容易成为聚会的焦点,名人多属于此类型。第二种,中介型,他不是人际关系的中心点,但是,他是枢纽,社会交往圈内的很多人都是通过他才认识彼此的。第三种,紧密型,他的圈子里的所有人都和他保持着最短的人际关系距离。在这三种模式中,我们可以发现,网络影响较大的是第三种模式。而传统媒体影响最多的似乎是及时种模式。至于第二种模式,那好像就是为媒体人量身定做的。

我们可以发现,新媒体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质,它把个人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变成了横向的。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这也正是社交网站的功能。

最近几年,电视相亲节目非常走红,在分析这种节目流行的社会背景时,有一个原因容易被忽视,就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也是在这同时期兴起的,它们反映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对社会关系的渴望。关系在这里是一个关键词。现在一些论文把微博这样的媒介叫作社会媒体,看上去就显得别扭,这是直译的英文。可能称之为社交媒介更贴切。

碎片化现在已经成为媒介研究的一个关键词。问题是,这个概念主要是被用来描述媒体内容和受众的阅读状态,而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如今的媒体本身也正在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趋势。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技术不断拆分媒体,比如说博客和微博。媒体和媒体之间的界限进一步模糊。在概念上,碎片化对应的是微传播,那么,有没有微受众?如果说有微传播和微内容,就相应地会有微受众。受众的微化并非都是好事。从内容化的受众到渠道化的受众,再到管道化的受众,新媒体给我们带来了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机会,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受众的主动性。媒体的方便性好像一把双刃剑,它让受众变成了微小的传者。

新媒体有可能局限我们的视线。新媒体没有取代旧媒体,但是它们却似乎在阻挡我们的眼光。新媒体只是对读者作了一次再分配。我们被套在一个又一个新媒体圈子里,这可以被分隔治理。在这种情况下,媒介社会被细分化了。很多人都说我们的社会已经成为媒介化社会,标志是什么呢?是大家在晚上7点收看央视《新闻联播》?情况和我们预计的可能有所不同,同样是网络化生存,许多人生活在博客中,更多的人居于微博,他们好像是活在一个个媒介天井里,不是井底之蛙,但是,好像是在坐井观天。这就好像是媒介社会的井田制。 

新闻传播类论文: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实验课程设计与管理

摘要:文章根据新闻传播行业的特点,依据新闻传播学类的课程结构设计了实验课程体系。实验课程体系以新闻传播学类的主题性实验为主体,设计了各分项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新闻传播学类工作分工而又协作的特点和团队合作精神。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类;主题性实验;分项实验;矩阵管理

一、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培养

经济学中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1]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相对于社会需求来说也是一种供给。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结合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的需求来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教育部相关文件的指导下,新闻传播类专业是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特征的新闻传播类人才队伍,使他们具有从事新闻媒体、文化管理和教育科研等工作的素质和能力。毕业后可在各类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媒体网站、广告、出版社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从事新闻信息和图片的采编工作,甚至经营管理、文化传播、教学科研等工作。

二、实验课程分类

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开发、课程管理与评价等多角度看,教师都是与课程高度相关的主体。[2]研究某专业课程体系必然离不开该专业的发展历程,以及该专业师资的专业结构。该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银行贷款对该校“电教中心”的支持,项目投入了当时的设备,出资培训了中心师资。在之后的30年中,该校师资曾是地方电视台的重要技术力量,制作了大量的高质量的电视纪录片、新闻报道。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电教中心和物理系的共同培养下,首批电化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21世纪初,电教中心(后更名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与该校同样实力较强的中文系共同招生并培养广播电视学专业并成立新闻传播学院发展至今,目前已经有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三个。其发展过程和师资结构决定了专业的应用型特点。实验课程是建立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但是部分课程又独立于理论课程。根据专业的培养方案,可以把专业的实验课程分为以下分类:

(一)新闻与创作类

该类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文学与新闻素养,提升学生的写作与创作能力,锻炼学生的新闻报道与稿本创作的能力,锻炼学生项目策划与方案写作能力,加深学生对新闻伦理和法律、法规的理解。

(二)影视制作类

该类课程以影视制作技术实训为主,增强学生对影视制作手法的了解,让学生掌握各类影视制作手法和技能,掌握影视演播室和设备的操作规范,让学生适应不断更新的影视制作技术,理解掌握稿本与影片之间的关系。

(三)网络与媒体类

该类课程有别于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它侧重在网络与新媒体的结合,培养学生将新闻内容或影视节目在网络平台的能力,让他们掌握新媒体的技术特征,新媒体的应用与规范,新媒体平台的构建与维护管理的能力。

(四)经营与管理类

该类课程是关于媒介经营与管理的课程,能够锻炼学生经营媒体与管理媒体的能力,增加他们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培养与人沟通的素质和能力。

三、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

学生实验课程的选择需要按培养方案进行,每位学生需要选择一类或者几类实验课程,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事实上也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是全能,对每一类课程都能达到。这种独立的实验不利于学生对专业课程形成整体的概念,课程之间无法做到无缝衔接。实验成果也让学生没有成就感,不完整的作品无法示人,也没有观赏性。没有观赏性就无法吸引学生再次对实验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也无法找出作品的不足。为了让学生做的每一个实验作品都能得到保存和观赏,就需要对实验课程进行系统的设计,首先整体设计,然后分项实验。每一个实验可以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实验课程的分类不是学生专业的分类,各项实验从单体上看是独立的,它为课程服务,多个实验贯穿起新闻传播学类课程的多个类别。案例:主题实验——纪录片制作

(一)实验内容与课程类之间的关系

一个主题实验项目“纪录片制作”涉及八个分项目实验,它们包括采访、稿本写作、拍摄、后期制作、包装、网络、广告赞助与营销、过程评估。纪录片内容的选择可由参加实验的学生共同协商解决,以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与组织的能力。

(二)实验过程安排

一个总的主题实验可以由教师负责,也可以指定相应的学生负责,因为总负责需要协调实验室和学生的工作,而且总的实验成果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参加实验的学生的成绩,也影响到后面的实践能否顺利开展。主题实验下的分项实验项目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时间自主报名参加,每个分项实验对学生来说是选修实验课程,但是根据培养方案又必须完成其中的一项或者几项。这样的主题性实验可以滚动开设,如果学生需要选择多项,那么应该在实验的不同轮次当中选择,同一位学生不宜参加同一轮次同一个主题性实践课程两项或以上。从这个实验上可以看出,虽然是一个制作纪录片的实验,但是该实验包含了多门课程的实验,实验分项目零而不乱,有骨有肉。新闻传播学类的类似的实验还可以有杂志的编辑、电视栏目策划与制作等。在这样的理念的指导下,该院新闻传播学类的实验设计大类包括以下几方面:及时,平面媒体类的两份杂志一份报纸:《晓时代》《十分快报》《奔逸》。第二,影视类的四个电视节目:纪录片制作、微电影创作、网络电视台《每周要闻》、网络电视台《旅游》。第三,新媒体类的三个设计类:网站建设、人像摄影与处理、广告设计。第四,经营管理类两场策划:迎新晚会、毕业欢送会。

四、主题实验管理模式

一个案例可以贯穿整个专业类的多个实验课程,为满足更多的学生的选择,可以设计更多不同的主题实验。每个主题不一定需要包含所有的课程,主题实验以主题的完整性为主,有可能是其中的一类课程或者两类课程。每一类的课程也包括多个分项实验,即主题实验包括多个分类实验,每个分类实验也包括多项课程实验,因此对实验的管理就涉及多个方面。在主题实验和课程的管理上可以采用矩阵管理模式,实验室负责管理实验的实施,教研室负责管理实验的主题内容。这样的管理模式能够促进教研室与实验室之间的沟通,也有利于双方发现自身在教学管理的中的不足,从而更好地做到以学生为本。这些主题实验管理得当可以大规模设计成开放实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开放实验室将成为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场所,也成为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作者:魏彬 瞿文燕 单位:南京晓庄学院

新闻传播类论文:电视新闻传播类节目故事化倾向探析

摘要:在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与广播新闻节目的播报中,一般来说广播新闻的故事化倾向较重,但随着近年来新媒体对电视行业的冲击,我国很多电视新闻类节目也开始出现较强的故事化倾向,故事化新闻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针对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现状,本文就电视新闻传播类节目的故事化倾向与人文关怀进行相关研究,希望能对我国相关电视传媒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电视新闻;故事化倾向;人文关怀

一、前言

“故事化新闻”是近年来电视新闻传播类节目的发展方向之一,所谓“故事化新闻”是指将具体的要播报的新闻内容,进行文学加工,使其内容更加曲折,增强新闻的故事性的一种新闻播报方式。“故事化新闻”由于自身的趣味性与个性,较为符合我国广大民众的“口味”,因此,在当下的各大媒体新闻报道中被广泛运用。

二、电视新闻故事化的产生原因

新闻节目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一般都是主持人身着西装,一丝不苟,表情严肃地对已经发生的事实性新闻进行播报,我国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新闻联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过,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压力逐渐增大,这种较为严肃的新闻播报形式开始受到社会中很大一部分人群的厌恶,这种情况的出现直接导致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当今社会,人们对娱乐的追求逐渐上升,冷冰冰的国家大事很难提起广大观众的收视热情,这是电视新闻故事化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我国社会的多元化性质加强,这就直接导致人们在收看新闻时,不仅希望能够得知国家与身边的大事小情,更希望这些消息能够满足自身一定的感官刺激与心理的快感,因此电视新闻故事化这种播报形式较为轻松有趣的新闻节目,很好地满足了当下社会中这种观众的心理需求,所以,我们说电视新闻故事化的产生有着充分理由,是我国当下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的必然趋势。[1]

三、电视新闻故事化应带有一定的人文倾向

我国当下电视新闻故事化的发展时间并不是很长,但由于其本身的优越性,使得其在很短的时间内蔓延到我国各个电视台中,电视新闻故事化在我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情。在我国当下的很多电视台中,相关新闻采编工作者的工作从以往的找新闻变成了今天的找故事,这种本质的变化可以看出电视新闻故事化本身所受到的观众喜爱。虽然电视新闻故事化使得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焕发了“第二春”,但在具体的电视新闻故事化中,相关电视台应对自身的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避免为了追求收视率出现哗众取宠、虚假消息的新闻报道。

四、电视新闻故事化的作用

(一)新闻故事化提高了新闻的可读性

电视新闻故事化,由于其本身的故事性得到增强,受到了我国广泛民众的喜爱,在具体应用中,相关电视新闻从业者将相关新闻通过文学描述,进行多角度的新闻包装,使新闻本身具有较强的故事化倾向,这种较为饱满而立体的新闻信息对于广大新闻受众来说有着很强的吸引性与可读性,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闻自身的人文性。例如,在传统的灾害性新闻播报中,新闻节目一般着重对灾情、救援情况、死难人数等冷冰冰的数字进行报道,这种新闻播报方式对于新闻受众的感染力其实并不强,随着我国近年来新闻故事化的采用,相关灾害性新闻的播报影响力急剧上升。在新闻故事化倾向的相关灾害报道中,相关新闻节目会将灾难中的镜头进行分解,通过一个个小故事的方式展示给电视机前的观众,这充满了人情味与人文关怀气息的新闻播报,将打动每一位电视观众的内心,较大程度上拉近观众与新闻之间的距离。[2]

(二)新闻故事化使得采编更加注重新闻性

在新闻故事化的影响下,电视新闻节目中采编的工作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传统新闻节目采编一般只需要注意相关新闻信息的实时性与代表性,但在新闻故事化的影响下,相关采集工作更需要对贴近事实、故事趣味化程度高的新闻信息进行收集,以此满足电视新闻节目故事化的需要。在具体的相关新闻信息收集中,相关从业人员需要考虑故事是否接近普通人的生活、能否引起观众的兴趣,以此更好地吸引观众收看相关的新闻节目。

五、人文关怀在电视新闻故事化中的提高策略

所谓人文,指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而将人文关怀与电视新闻故事化相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拉近观众与新闻之间的距离,促进电视新闻故事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相关电视新闻故事化的新闻信息采集中,相关电视新闻媒体应大量采集一些具有真善美的新闻信息并对其进行故事化处理,通过这类信息的播报传递世间的真善美与人性的本质,以此拉近电视观众与新闻事件之间的距离。此外,在电视新闻故事化中,保持相关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是媒体应遵守的底线,因此,在追求新闻故事化与人文化的道路上,相关新闻媒体必须坚守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原则。想要提高电视新闻故事化的人文关怀水平,相关新闻媒体就必须通过平民视角将相关新闻内容尽可能地通俗化。我国早些年间,由于对西方一些新闻媒体的盲目模仿,我国的新闻栏目充满了所谓的高端、大气、上档次,这种新闻与我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严重脱节,收视率自然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我国近年来开展的电视新闻故事化发展浪潮扭转了这一局势,但相关新闻从业者还应继续努力,较大程度上使新闻节目贴近观众的日常生活,使人文主义色彩与电视新闻故事化结合。

六、结语

电视新闻故事化是我国新闻节目的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其本身通过较为接地气的人文关怀方式进行新闻播报,与最广大的电视观众打成一片,从根本上获得了观众的支持与理解,理应引起我国业界人士的重视,并以此推动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肖铮 单位:广西电视台

新闻传播类论文: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初探

新闻传播类专业对口就业率不高,已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在教育部近两年全国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中,全国有15个专业被亮起“红牌”,其中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等2个新闻传播类专业位列其中。复旦大学特聘博学教授、新中国培养的及时位新闻学博士童兵,谈及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对口就业问题,也坦言,复旦大学相关专业对口率在40%左右,清华大学在60%左右。新闻传播类专业对口就业率较低,固然有新闻传播人力资源市场供过于求等外在因素,但更折射出新闻传播类专业自身人才培养方式的问题。新闻传播机构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往往是重“术”轻“学”,而新闻传播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则较为重“学”轻“术”。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侧重的不一致,造成了用人机构、教育单位、专业学生“三输”的局面。为此,改变新闻传播院校在教学中重“学”轻“术”的倾向,构建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成为当前新闻传播教育探讨的一个重要内容。实践性教学以实现掌握熟练技能和形成较强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技能的学习、训练和运用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既包括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也包括实验室的实践教学。而新闻传播类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考评等五大要素。

一、教学目标:能力本位

传统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较为注重的是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与连贯性,是以知识为中心,强调新旧之间的联系。以能力为本位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其教学目标要求十分明确,针对性与可操作性较强。一般会通过与新闻传播机构的联合调研,确定相关职业与岗位所需能力结构,并将岗位新闻传播人才能力结构图转化为专业教学目标,以满足新闻传播一线需求的岗位能力为中心,设计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等教学内容。教学中,新闻传播理论与新闻传播实践并重,相互配合,共同为新闻传播人才的岗位能力服务。在理论知识传授上,虽然离不开相关新闻传播学科知识的传授,但会结合当前媒体融合的趋势,调整教学内容,会涉及多学科的整合,而不是着眼于单一学科知识系统地讲授,主要是按照新闻传播岗位能力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关学科知识,强调知识的针对性与实用性。而在新闻传播实习实训中,侧重于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依据实际传播需求,进行整合处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为完成某一项实际或仿真的新闻传播任务,需要学生具备知识的运用能力、问题的理解能力、角色的扮演能力以及任务的胜任能力,而在这类能力的运用中,促进学生掌握相关传播理论,提升传播素养。

二、教学方式:工学结合

注重理论知识讲授,主要采用讲授式教学方式,与新闻传播行业缺乏必要的联系纽带。学生的学习与今后的工作之间存在脱节,是当前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方式的一个主要弊端,而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因素在于新闻传播类专业中双师型素质教师的缺乏。在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中,院校教师懂传播理论不熟悉新闻操作;聘用来自行业的教师,懂新闻操作不熟悉传播理论。虽然教育部和力推新闻传播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实行高校与新闻单位人员互聘“”,加大力度逐步推动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的结合,但是在人员互聘之后将新闻传播专业教师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将学生新闻传播类知识理论的学习与新闻传播的实践实训结合起来,结合的效果主要看能否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学生对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认识;能否让学生在看到学习与工作之间的联系后,提高他们学习新闻传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能否让学生通过与新闻记者的接触,跳出校园学习的局限,增强对社会新闻传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体会新闻传播工作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能否让学生在新闻传播的职业指导与职业训练中,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提高他们新闻传播工作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否让他们在实际工作的锻炼中,提高学生的新闻传播责任心和新闻传播判断力;能够让学生借助实践岗位锻炼的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对口就业率。

三、教学内容:项目导向

传统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教学,大多按学科架构形成教学体系,按章节结构传授教学知识。此类教学内容主要注重的是知识理论的传授,而不利于学生新闻传播技能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参照新闻传播业务实践中的工作流程,设计能够培养学生能力,符合学生今后工作环境的项目,以项目为导向,重构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对于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内容中的项目开发,主要以新闻传播中产品与服务为载体让学生能够学会完整的完成新闻传播工作流程。因此,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项目开发,需要做到以新闻传播任务作为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参照点,确保教学内容以项目任务核心构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建构属于自我的知识与技能;另外,需要为学生设计围绕项目运行的所需要的综合化教学情境,以保障项目的仿真度或者真实性。项目确立后,对于承担项目的小组,需要对学生的角色基于真实新闻传播岗位的不同进行分工,并要求学生按照“明确任务、提出计划、组织实施、检验评估”等新闻传播工作流程展开项目实施。在真实或者模拟的新闻传播工作项目中学习,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受教师的外部控制,而是变成了一种自我控制,学生可以围绕学习目标进行有意识的行动,锻炼学生从多种可能性的行动方案中选择方案,锻炼学生对新闻传播工作任务的结果预测预判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意识。以项目为导向的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重构,其主要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获得新闻传播职业岗位上的工作能力与行动能力,特别是新闻传播行业最为看重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管理:加强反馈

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对于教学管理而言,主要在于加强教学反馈工作。传统的新闻传播类教学,其教学反馈较多以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为主;而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中在组建中,需要以教学反馈作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的条件,认为教学信息反馈是提高专业实践性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实践性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学信息的反馈收集与传统理论讲授型有所不同。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由于教学场所不固定于教师,有时甚至是在校外,因此,教学反馈信息的获得具有随机性,而这也要求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增派人员,制定相应的制度,保障实践性教学反馈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参照有关院校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一般来看,教学反馈信息的搜集,分为三个阶段:实践活动开展前的教学策划信息搜集,实践活动开展中的教学开展信息搜集,实践活动结束后的教学总结信息搜集。而如果从实践性教学反馈信息的来源来分,又可以分为实践单位的反馈信息、教师实践的反馈信息、学生实践的反馈信息。实践单位的反馈信息,主要从行业的角度,分析实践性教学活动,是否符合行业新闻传播产品与服务的实际生产营销情况;教师实践的反馈信息,主要从教学的角度,分析实践性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教学要求;学生实践的反馈信息,主要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个人职业能力是否在实践性教学中有所提升。

五、教学考评:行业评估

依托教学管理搜集的反馈信息,对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性教学效果展开评估,是判断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性教学的考评,肯定存在不同。新闻传播类专业原有的教学考评,必须基于实践性教学的实际进行改革。比如,将评价内容从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改变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评价。又如,将评价方法从之前的理论考试总结性评价,改变为项目结果的总结性评价与项目过程的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而为了保障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性教学评价真实反映实践教学过程,最有必要的改革就是将之前单一的以院校、教师为主的评价,转变为传媒院校与传媒单位的双主体评价。特别是随着国家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不少主流媒体开始与新闻院校共建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联合培养人才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共同制定培养目标、组织教学团队、设计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平台,当然,也就包括了共同制定新闻传播人才实践性教学评价标准。参照相关职业的人才培养办法,一般来说,新闻传播人才实践性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大多是由院校与行业联合成立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在其领导下,院校可以将教学的内容融入评价标准中,而新闻行业可以将实践的要求引入融入进来,并有可能引入通行的职业准入考试制度,以新闻传播专业人才通过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编辑记者从业资格证等相应的行业准入资格考试,作为学生结业的重要标准,实现学生毕业时同时拥有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保障。

作者:纪富贵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宣传统战部

新闻传播类论文:新闻传播类硕士培养问题分析

摘要:今天的媒介传播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媒介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媒介融合引发对从业者素质和能力需求的新变化,对高校新闻传播类硕士培养提出新要求:新闻传播类硕士培养出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新闻传播类硕士;媒介融合;培养目标;培养模式

一、新闻传播类硕士培养中的问题探析

1.培养目标不明确。2010年,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MJC)成为新增专业型硕士学位之一,高校开始明确定位以学术型硕士及专业型硕士为两种培养目标:培养重科研的学术型人才和重业务的实践型人才。但就实际办学情况来看,各培养单位依然沿用以往学术型硕士的教学方式统一培养两类硕士研究生,最多在原则上按照新闻传播专业学位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执行,可实际执行中却是教学偏重于学术理论教授,实践部分常常被忽略。从各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学分制实施方案中可以看出,在必修环节中,课程学习所占比例较大,而学术活动或实践活动的比例只占极少部分,该学分制方案的实施使得学生难以了解传媒的真实情况,缺少与现实媒体的沟通,增加了毕业后的工作难度。

2.培养模式单一。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推动着媒体不断更新换代、融合互通,以往的传播领域主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几大领域,高等学校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也主要是以报刊、广播电视、广告、网络等专业为主,如新闻编辑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广告学专业等,课程设置也仅限定于这几个专业,专业之间、学科之间没有联系与互通,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面狭窄,对媒介融合的新动态知之甚少。另外,在授课模式上,各培养单位只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老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少,导致无法激发学生参与思考、实践的积极性。面对来自媒介融合的挑战,高校应革新单一的培养模式,做出切实的解决措施。

二、新闻传播类硕士培养中的对策研究

高校教育作为新闻传播类硕士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面对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教育及人才培养提出的新挑战,着重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交叉型复合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体系。

1.以学界和业界需求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新的培养体系应以学界研究和业界需求为导向,清晰定位培养目标,使专业型硕士走出传统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改变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的说,是让学术型硕士更学术,让专业型硕士更专业。①因此,在培养目标上,新闻传播类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要有非常明确的边界,学术型硕士应以培养高校的学术研究者和科研后备军为方向,注重强化学术训练,培养学术能力及科研水平,其培养目标是具备从事规范的学术研究的能力;专业型硕士则以满足市场需要为主要目标和方向,强化专业训练,提升实践操作的能力,其培养目标是可以应对新闻传播实务中的问题。同时,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各高校应有区别地设置课程、选择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实施中,尤其要考虑到设置较晚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型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功能齐全的实践平台,包括课堂教学实践平台、校内媒体为主的综合实践平台和业界为主的实习实训基地,让研究生有机会进入实践基地参与实习、实训、实战,真正落实“高理论性+强实践性”的人才培养目标。②

2.融合教学资源,培养全媒体人才。随着融媒体的到来,传媒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相应地,高校在培养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时,要紧密关注当下的传媒环境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变化的媒体环境要求新闻传播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在媒体工作的专业能力,还要掌握业界发展新动态及应对新技术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说,多面型新闻与传播类硕士是目前各高校培养的目标。由此出发,立足于融媒体时代新闻传媒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实现教学资源的融合互通。首先,打破学科间的界限,拓宽新闻传播学科外延。在媒体融合大潮下,将新闻传播学与社会学、经济学、文学、信息技术等学科交叉设置,如媒介经济学、媒介心理学、体育新闻学、传媒管理学等学科的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从培养单一的“应用型人才”向培养能够在社会各行业发挥能量的“战略型人才”转变,从而实现多元化的就业方向。③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要开设媒介融合和新媒体相关课程,实现新闻传播学各专业之间课程整合,如构建全媒体实验室,将传统的报刊编辑、电视节目制作、广播节目制作等版块融合为能够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介条件下展示的产品,尽快适应新媒介发展对传媒人才的要求。④尤其是社交媒体盛行、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各项新技术革命的出现,高校课程设置更应涉及近期媒体与信息技术。为适应时代人才需求。

三、结语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各高校新闻传播类培养单位应明确培养目标,在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上有区别地对待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各高校需审时度势,及时改革新闻传播类硕士的培养方式,学习和借鉴院校教育培养经验,同时,还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拓展新闻教育的思路,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媒介融合的新闻传播人才。

作者:韩亚楠 付利雅 单位: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传播类论文:新闻传播类应用性课程改革分析

摘要:新闻实务教学是新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综合性院校的新闻实务教学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亦即专业教学与传媒实践严重脱节、实践教学的比例被大大压缩、实践教学有课程无体系。面对媒介融合时代的新要求,新闻实务教学必须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新闻实务;教学;问题;改革

作为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媒介作品评析》的根本定位是教会学生运用理性的视角、专业的方法评析媒介的新闻作品,在提升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建构自身的专业素养。因此,本课程是具有理论延展的应用型专业课程:一方面,要求学生深刻把握新闻专业的基础理论,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能够灵活使用这些理论分析具体的新闻报道作品。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把握理论与应用之间的“度”,如何在具体教学中突出“应用”的根本定位,都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课程改革缘起

(一)呼应我院办学理念与教学改革的需要《媒介作品评析》的前身是《读报评报》。作为国内新闻专业的传统课程,安徽大学从1984年创办新闻专业开始,始终将《读报评报》课程作为每一届大一新生的专业“入门课”。2000年以来,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逐步提出了“四基并重”的办学理念,亦即“基本素质的提高、基础知识的夯实、基本能力的培养、基本技能的训练”,为此,我院以培养模式的改革为核心,课程体系的培养为先导,教学内容的改革为基础,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为落脚点,多方位地开展新闻传播学科教学改革。2006年,为顺应新的教学需要,学院开设了《当代媒介素养》以取代《读报评报》“专业入门课程”的地位,与之相适应,《读报评报》课程遂重新调整为“专业提高课程”,授课年级也由大一上学期调整至大二下学期。从“专业入门课”到“专业提高课”,课程定位出现根本性改变,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自然必须相时而动。

(二)因应传媒实践变化的需要

近年来,伴随电子媒介的不断冲击,尤其是2000年以来,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报业逐渐呈现出颓势,传媒业再次出现“报纸消亡论”。对此,新闻教育界应该充分认识到传媒竞争的紧迫性,必须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拓展新闻教育。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历史悠久的《读报评报》课,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内容都亟待改革。一直以来,《读报评报》课的开设都是建立在报纸为强势媒介的认知上,因此,其内容仅仅是对报纸新闻作品的评析,伴随其他媒介力量的不断壮大,我们必须关注所有媒介的新闻作品,将教学内容转向对不同媒介产品的分析。尤其是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给新闻专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2015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7.9%,网民规模达6.49亿,手机网民5.57亿,即时通信网民规模5.88亿,博客用户1.09亿,微博用户2.49亿,域名总数为2060万个,网站总数为335万个。1这一转变促发我们于2011年将课程名称改为《媒介作品评析》,其意在“拥抱全媒体时代”,教会新闻专业的学生能够运用专业的视角去审视新闻作品,用科学专业的方法去评析媒介作品。

(三)对应新形势下传媒人才培养的需要

新形势下,传媒人才的培养标准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仅仅具备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技术层面的能力已无法胜任未来的新闻工作。我们认为,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才是更加重要的问题。与此同时,目前,在研究生考试和媒体招考中,都会专门涉及对新闻作品的分析与评价之类的题型,这就对我们的新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内容,完善本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我们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

二、教改的思路与目标

(一)思路

基于对《媒介作品评析》课程性质的重新定位,以及对媒介融合时代的新变化与新要求的判断,我们在本课程中引入应用性教学活动,强调以“媒介作品”为考察对象,紧扣“新闻实践能力”这一中心,以“大新闻业务观”(即将采写编评等新闻业务技能置于整体性框架内)为指导,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旨归,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训为手段,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训练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应用,以应用夯实基础,注重使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行动导向教学法。

(二)目标

通过这样的思路,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实现四个“一”的要求,亦即:能够熟悉写作一篇专业文章评析新闻作品,能够用一段文字评析新闻作品,能够将一段文字浓缩为一句话来评析新闻作品,最终能够用一个字精准评析一篇新闻作品。这一目标的提出,首先是由本课程的基本特质决定的。作为新闻专业实践类提高课程,《媒介作品评析》面向的是刚刚经历专业分流之后进入新闻专业的大二学生,此前这些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当代媒介素养》、《新闻采访》、《新闻采访实训》、《新闻写作》、《新闻写作实训》、《中外新闻传播史》等新闻传播类的基础课程,因此,面对这些学生,我们必须设计一个能够产生质的飞跃的课程框架,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的专业知识,教会他们运用理性的视角、专业的方法评析媒介的新闻作品,在提升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建构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课程改革方案

(一)整体思路是以“新闻实践能力”为中心

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旨归,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训为手段,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训练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应用,以应用夯实基础,注重使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本课程的教学理念进行切实有效地转变,亦即从单纯的写作技巧的分析转向对学生新闻思维的培养。“新闻思维是什么,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新闻思维”则构成了我们研究的一个首要内容。我们尝试提出“贯通式”教学模式。所谓“贯通式”教学模式,即以新闻作品分析为切入点,有机贯通新闻史、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三大领域,着重培养学生学术并举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教学模式。“怎样在这三大领域中建构关联”则是我们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二)内容设置强化整合性理念

本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主要是讲授对于报纸新闻作品的评析,目前来看,这样的内容已无法摒弃以往对新闻业务分门别类的内容设置,根据网络时代的新要求,以“大新闻业务观”为指导,强调新闻业务是一个“系统工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是彼此联系、相辅相成、紧密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将采写编评等新闻业务技能置于整体性框架内,既强调每一个内容的独立性,也要将这些内容作为整个新闻实务的教学的重要一环,彼此串接才能形成学生新闻实务的综合能力。

(三)以新闻实训作为根本手段

围绕新闻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我们在《媒介作品评析》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强化实训观念,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力图通过应用性训练来夯实基础、掌握技能,推行启发式、讨论式、小班制、实战模拟、案例教学等授课方式,为学生设计了针对不同媒介形态、不同业务环节的综合训练项目。

(四)大胆改革考核形式

对于《媒介作品评析》课程的考核形式,我们要变过去的评析新闻作品这一单一形式为多种考核形式并存,就引入了课堂分组讨论、随堂小作业、命题作文与自主选题等多种考核形式。

作者:刘勇 单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