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教育经济学视角分析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学校教学追求的目标,本文笔者试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问题。笔者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主要从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诸因素入手,将这些因素进行有机整合,同步推进,这样才能保障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教育经济学视角分析

教育经济学视角分析:浅谈教育经济学视角下的高等教育收费问题

论文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 高等教育收费 合理性

论文摘要 本文从教育经济学视角下,指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收费”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通过分析得出了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是教育改革的重大成果,不应否认其科学合理性。提出了政府应科学合理地确定收费幅度及调整周期,尽快建立健全的教育资助体系,不断加大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才能发挥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即保障教育公平性又保障教育普及率”的重要功效。与此同时高校自身也应加强管理降低办学成本,共同解决眼下的高等教育收费问题,最终促使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

0 引言

在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居于顶端,是较高级别的国家教育形式。到 2007年底,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已超过27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然而在这巨大的成就下,“高等教育收费”作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却一直长期存在。高等教育收费中的不合理现象不仅制约了教育的公平实现,也阻碍了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因此解决高等教育收费的问题,保障高等教育持久高效地进步,是我国教育经济学领域值得重点研究的课题。

1 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四步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顾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在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之时,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就开始了一条 “渐进式”改革之路。

1.1 及时阶段:1978年—1988年的“免费”教育阶段

那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财力有限教育投入不足,高等教育更是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国家全力投资高等教育,实行以统包、统分、免费入学、毕业分配的制度。所以在1980年,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上提出:“一些地区和高校在完成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外,可以扩大招收一部分自费走读生”。从此拉开了高等教育收费的序幕,吹响了高等教育扩招的“号角”,走上了“免费为主,自愿尝试”的道路。

1.2 第二阶段:1989年—1993年的“双轨”教育阶段

在1989 年国家正式出台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收取学杂费和住宿费的规定》,进一步明确指出“对按国家计划招收的学生(除师范生外)可以收取学杂费和住宿费”。高等教育从此开始实行“双轨收费”制度,扩招的步伐也大大加快。不过双轨收费所规定收取的学杂费标准还是较低,“一般地区每学年仅为100元,而高收入地区每学年也只需300元,仅相当于生均事业费的3%-8%”。资金的补给仍然有限。

1.3 第三阶段:1993年—1997年的“并轨”阶段

1994年,国家教委了《关于核定委属高校办学收费标准的通知》,从当年开始37所高等院校将把自费与公费并轨,实行统一的收费制度。到1997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实行招生,实行高等教育的收费制度。高等教育也因为这些“并轨”政策,正式告别了由国家承担全部学费的免费教育阶段,从此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在我国“推行”。

1.4 第四阶段:1999年至今的“完善”阶段

1999年,国务院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并于2000年,专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 2000年高等学校招生收费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该文件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学费占生均日常运行费用的比例按25%掌握,未达到25%的可提高到25%。因此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头10年,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标准,随年份不断上升。

2 现今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从免费阶段到收费阶段已完成转型,但所经历的时间总体较短,实践经验较少,加上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上存在的一些矛盾,使得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学费增长速度过快,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长速度

据统计,从1994年到2010年,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不到1倍,而同期高校的学费从1000元上升到4800元,增长了4.8倍。到2002年,我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年平均学费已经达到6000元左右,加上生活费等开支,一个家庭每年需要支出1万5千元才能够供养一个大学生。而我国经济发展本来贫富差距就在扩大,贫困人口不断增多。主要包括城市失业人员、下岗工人和广大农民。而大幅度提高高等教育收费水平,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来自这些贫困家庭的学生因交不起高昂的学费而不得不考虑放弃或者降级接受高等教育机会。

2.2 生均培养成本被严重高估,高校收费缺乏公平性

教育部规定收取学费的比例为学校年生均日常运行成本的25%。但是根据教育部规定的学费测算方法,如果一个大学有30000名在校生,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该校年运行支出为6亿元。但事实上,目前在校生规模在几万人左右的高校不少,可年运行成本达到 6亿元的学校几乎是凤毛麟角。国家又存在对重点学校和热门专业投入较多,而对其他非重点高校投入较少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现象,学生交费之后在不同的学校不一定得到相应的服务,这也导致了收费存在不公平性。由此可见看出生均培养成本被严重高估。

2.3 高校自身的财政收支缺乏透明度,连年的扩招收费总额的大幅度提高

高校经费使用缺乏强有力的监管,在客观上造成教育成本的增加。从学生作为教育的购买者来说,在现行体制下学生作为弱势的被动者,在这方面没有任何权力,对高校经费使用也无从知晓。如连年来,大学校园又在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很多学校仅新校区工程一项就浪费惊人。而高校在向学生收费时虽然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缺乏整体性的科学法律规范,国家也没有相应的高等教育收费明细标准的支持系统,更没有相应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法规做保障,致使高等教育收费过程透明度较低。

3 高等教育收费的教育经济学理论依据

因为上述问题的产生,许多人对于高等教育收费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提出了质疑。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不妨从教育经济学理论的视角来做剖析:

3.1 从人力资本理论看高等教育收费

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对生产起促进作用,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充满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受过良好教育、劳动能力强的人容易寻到到较好的工作,获得较高的收入。而没有受过教育或只受过很少教育、劳动能力差的人就难以得到就业机会,也难以获得较高的收入。可见,个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同预期就业机会和预期收入成正比。

所以教育作为一种产业性投资,个人或家庭不仅是教育投资的直接受益者,还是较大的受益者。个人和家庭不但可以获得经济效益,还可以从教育中获取预期的非经济效益。如获得更多的选择机会,增加安全保障的机会,有利于下一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等。所以个人和家庭必须为接受教育进行必要的投入,根据所受教育的缴纳一部分或大部分学费,以补偿社会为他们所支付的费用。而高等教育相比于基础教育,更能扩大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因此,从人力资本理论看高等教育收费存在合理性。

3.2 从教育服务理论看高等教育收费

从教育经济学观点来看,教育培养人是社会活动中的一个生产过程。教育的产品是教育服务,学校是生产教育服务的生产机构,教师是教育服务的生产者,学生和家长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因此,教育服务是一种商品。正如人们在市场上接受服务、购买商品需要支付费用一样,接受高等教育也需要应该支付一定的费用。

随着老百姓的收入不断提高,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迫切需要接受高等教育,这就需要更多的学校,更多的教师。仅靠国家财政的单一投资模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必须扩大高等教育资金的筹措渠道,向个人收取适度学费。高等学校利用所收取的费用,加大了校园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提高了办学自主权和积极性,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发挥积极作用。因此,从教育服务理论看高等教育收费也存在合理性。

3.3 从准公共产品划分看高等教育收费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产品可以分为“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纯公共物品、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的纯私人产品、具有非排他性与竞争性的公共资源和同时具有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准公共物品”。在此理论中,一个人消费公共产品时,并不排除甚至不减少他人对该种产品的消费,享用者可以不付费或少付费,或通过全体纳税付费;而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实行谁享用谁付费;而准公共产品是“可按量收费,也可以按规定收费。”高等教育服务,在消费上既有竞争性,也具有排他性。一个人受了高等教育就可将一部分人排除在高等教育之外(如高考落榜的考生)。因此享用高等教育的学生有理由对其消费的产品付适当的费用。这也说明了从公共产品理论看高等教育收费更存在合理性。

3.4 从成本分担理论看高等教育收费

美国纽约大学校长——经济学家约翰斯顿于1986年提出著名的成本分担理论。该理论指出:教育成本应当由在教育中获得益处的各个方面分担。这种分担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利益获得”原则;二是“能力支付”原则。其中“利益获得”原则在教育中更为重要,集中体现在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教育,都获得了好处和利益,因此都应当支付相应的教育经费。所以按照利益比例,应该实行分担缴费。而在高等教育中,个人得到的效益最多,所以应承担大比例的高等教育成本。而教育提高了国民素质,促进了社会文明,国家也得到了良好的外部利益,也应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因此从成本分担理论看高等教育收费依然存在合理性。

可见,以上四个著名理论都支持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存在。我们必须首先肯定我国的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有其必要性,也具备科学性。然后才能冷静地面对教育收费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已经产生的问题,真正做到既能保障教育公平又能保障教育普及呢?

4 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1)政府继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高等教育具有巨大的外部效应,所以国家应该遵从《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 因此政府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不仅是明智的长远建设,也是“依法治教”的应有之义。

(2)科学合理地确定高等教育收费调整的周期和幅度。高等教育收费的数额除随物价变动和通货膨胀而被迫作出调整外,应在一定期限内保持稳定。可以考虑学习国外以收费听证会的形式确定高等教育收费的标准。较高限额应根据高等教育对个人的收益率高于居民银行存款利率这一基础来制定,从而避免因高等教育投资得不到预期回报而引起社会问题。

(3)高等学校要从自身加强规范管理,不断降低办学成本。目前很多高校的办学成本过高,教育资源配置失调。行政干部和职工数量过多,在人事管理中浪费严重。许多设备闲置,利用率较低。针对上述现象,高校必须切实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办学效益,提高人员使用率,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使学校绩效提升,降低办学成本。

(4)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资助体系,保障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我国高校学生人数的 20%, 其中特别困难的学生占8%-10%。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困难家庭的教育扶持,积极发展完善目前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政策体系。

5 结论

综上所述,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10年的30多年间,“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的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不足。可见 “无论什么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缺乏与时俱进的更新与完善,再好的益制也可能变为阻碍教育发展的弊制。”因此,在广袤的时间面前,任何长期的教育政策,都需要适时地调整与关注,才能得以优化保持良性循环。相信不久的未来,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会消除自身的问题,最终进一步促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教育经济学视角分析:教育经济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投资分析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投资有其内在必要性,不容忽视。心理教育投资兼有消费性和生产性的二重性质,是一种隐性地培养和提高人的劳动能力的投资。心理健康教育投资具有稳定性、适度性、作用的内隐性等特点。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资要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投资;必要性 ;性质;特点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投资是指投入心理教育领域中,用于培养善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专职或兼职)及用于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它是面向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投资,即为了开发和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心理资源而进行的投资,简言之为心理投资。它可以促进人的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从而产生的效益。

就学校教育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投资则主要是为了开发和利用学生心理资源的投资。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投资的必要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是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等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整体[1]。要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必须要有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没有认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独立地位,师范教育忽视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造成许多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差,无法适应心理教育的要求,这就要求对他们进行再教育,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这就是一种投资行为。学校为开展心理教育,聘请专兼职教师,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以及购置心理教育的有关书刊、资料、设备等软硬件都是需要经费投资的。这是一个现实问题,没有资金的扶持帮助,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正规化、实效化是很难实现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投资的性质

教育是一种花钱的事业[2]。教育投资作为培养和提高人的劳动能力的投资,是兼有消费性和生产性二重性质的投资。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这种特殊的教育来说,对它的投资是一种隐性的对劳动潜能的培养和对劳动能力提高的投资,即它所发挥的作用是旨在维护人的心理健康,培养人的良好心理素质,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进而使人的劳动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它的性质与教育投资的性质有相通之处,但对其的诠释却是有所不同的。

就消费和生产关系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同一般教育一样也是一种有形的消费,同时也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就学生个人而言,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缓和自己不良情绪、而进行的一些书籍花费、娱乐花费等;从社会方面,国家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有序合理地开展,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研究、出版教材、制定方针政策、培养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添置设备等,地方和学校积极配合开发地方或校本课程等,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有形的消费表现。之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投资又是潜在的生产,则是真正地去挖掘“潜在”的价值。心理健康教育消费并非直接地换取对象劳动能力的提高,所换取的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就学生个体来说,他们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到调节自身压力和焦虑,战胜困惑和烦恼的技巧。有的是立竿见影,使烦恼和不快一扫而光,是一种即时性的投资、即时性的生产。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健康的维护并非一两节心理教育课就能见到效果的,特别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则更是一种长期的工作,这时的心理健康教育投资是一种长期的投资、长时的生产。需要指明的是,无论是长时的生产还是短时的生产,产品都是指向于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可称为心理产品。它有助于学生这个准劳动者的心理健康的维护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一旦学生由准劳动者转变成实实在在的劳动者之后,他们能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后盾,在面对工作、生活、交往中的紧张、压力、不适等心理问题时,能进行自助,那么这项指向于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投资即发挥了作用,间接地推动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是一种有效的投资,不同的是这种有效的投资并不像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一样,能直接地发挥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投资只是一种显性的投资,隐性的受益。它的生产时间是即时开始的,但效益的产生或是即时的,或是长时的。

其次,从教育的经济效益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投资,又“扩大”了生产。这种必要投资是从心理教育的必要性中引申而得的。心理教育系统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是其他各科的中介和基础。在人的发展中,心理素质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它为学生形成品德、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等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前提[3]。而认为心理教育扩大了生产则是从它所起到的“良好的心理前提”的作用来分析的。经过心理健康教育,个体的心理健康得到维护,心理素质得以培养。有了“良好的心理前提”,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较大程度地发挥其自身的作用,使自己的心理环境处于状态,进而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实现效益。但这种效益并不是由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带来的,它只是起到了一种推动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国家通过地方政府、学校面向学生进行的工作,要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对它的投资费用不能没有,但却不是无休止地增加投资,保持一个“度”即可。另外,心理健康教育投资比重的增加要侧重质的提高,而非量的增加。这种质的提高较多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措施以及有关科研投资。

心理健康教育投资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但这种消费主要是一种用于满足精神文化需要的消费,学生有这种消费的需要(包括主观需要和客观需要),国家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义务。心理健康教育投资的收益是不固定的,不可预测的。它可以经过一节心理健康活动课或一个过程的心理咨询就领悟一种心理品质,缓解心理压力,这种收益是一种即时性收益。而心理教育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又必然使心理资本累积,并在学生一生中发挥作用,实现长期效益。此外,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万能的,心理健康教育投资对于某些个体也可能不起作用,即没有收益。

心理健康教育投资是人力和物力的消费,又是生产过程的必要准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不仅要消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时间和精力,还要消费社会的物质财富(如书籍、场所、设备等),但这种消费为生产过程所作出的准备是以心理资本的形式存在的,它的这种生产性是在个体受到心理教育后,经过长期或短期的教育、培养、训练产生心理资本,这种心理资本产生内在的潜在的辅助促进作用,在个体的工作、生活、学习、交往当中发挥作用。确切地说,这种生产性应该被称为辅生产性,即辅助生产功能。

三、心理健康教育投资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也有它自己的涵意。

1.心理健康教育投资的稳定性。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事业,无论是在小学、中学还是在大学,它都贯穿其中,它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决定了对它的投资应该是是稳定的、充足的,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运转。只是鉴于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有其特殊性和普遍性,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有不同,但对它的投资都是稳定的,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但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一些地方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支持时而营养不良时而断炊无饭。这就要求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经费投资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后顾之忧,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2.心理健康教育投资的适度性。从教育本身来看,教育是一个单位成本递增的事业。所谓递增,就是教育培养每一个毕业生的平均费用是不断增长的[4]。就心理健康教育而言,事实上它是需要增加投资的,但是这种投资并非简单地增加经费而是要培养质量更高的教师,他们适合进行心理教育工作,熟练掌握心理教育的工作技巧和方法,善于处理突发的心理事件,勇于创新,不断地充实自己的视野,而这也需要经费,但心理健康教育投资并不像单纯的教育投资一样,每年都是很大幅度递增的。心理健康教育投资应该坚持适度性原则,在稳定投资保障心理教育正常运转的前提下适度增加投资,不可盲目加大投资力度。

3.心理健康教育投资作用的内隐性。前面述及心理教育投资所产生的作用与促进、辅助等词是分不开的。虽然有的时候心理教育会产生立竿见影的即时性效益,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心理教育的见效要通过很长时间后才出现,而且它不直接产生效益创造财富,它的作用是内隐的。这就要求在对心理健康教育投资时不能持急功近利的态度。

另外,投资是一个经济学问题,所有的经济问题都涉及规范问题,投资也不例外,应持科学的态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科学化更勿庸置疑地走着科学主义的道路。但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和工作者即学生和老师来说,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心理教育工作者和心理教育对象之间在进行人际互动,这恰恰是呼唤人文精神的体现。所以在进行心理教育投资进还应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原则。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小学)

教育经济学视角分析:从教育经济学视角看高等职业教育战略发展

[摘要]文章阐述了运用经济学分析高职教育战略的可行性,从教育资源供需均衡问题、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问题、如何实现高职教育的规模经济问题及高职教育市场化问题等方面揭示了当前高职教育战略所面临的问题,并据此给出促进教育供需均衡、结合产业结构特征来优化教育结构、追求高职教育规模经济及建构高职教育战略的利益机制等策略。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高职教育教育战略

在我国从传统的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过程中,作为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关键主体,高职教育自身的战略发展路径选择尤为重要。高职教育的经济学属性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从高职教育过程而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可以被视为以人才为衡量标准的投入产出过程,高职教育的目标即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优化高职院校的运行管理效率来降低单位教育活动成本,进而提升高职教育的产出投入比。从高职教育内容角度而言,高职院校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传授过程实质上可以用信息经济学理论来解读,知识产品交易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单向信息透明问题,作为知识购买者的高职学生在购买高职院校的知识传授服务时,缺乏对其所要购置对象的必要属性的充分认知,高职教育内生的信息不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能。从高职教育结果来分析,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技术能力与职业素养的人才,从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积淀。高职教育的人力资源积淀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而且通过经济学意义上的外部溢出效应惠及区域经济的各领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日益推进,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已经完成了在高职教育领域改革的初期探索,正步入战略发展关键期。这就要求各地高职院校和高职教育工作者转换思维,积极运用经济学视角来思考高职教育的经济学属性,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来探索高职教育战略发展新路径。

一、教育经济学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战略问题

(一)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下的教育资源供需均衡问题

及时,我国高职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供需问题主要表现为结构性供需失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结构性供需失衡表现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总供给量与人才市场总需求量之间基本平衡,但高职院校的各专业人才供给量与人才市场的专业岗位需求量之间存在供给不足和过剩并存的问题。信息社会的到来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人们普遍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客观上需要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但相对本科高等院校,国家及地方财政对高职院校拨款较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职院校的教育供给能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性供需失衡的根源在于高职院校未能充分获取就业市场的即时信息,从而使得其专业设置方向和课程开发内容与人才市场需求相脱节。

第二,高职学生的择业选择方向与区域人才市场的岗位需求相脱节。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从传统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方向的转型,由此导致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授课内容都同步发生变动。但在高职教育目标市场上,学生及其家长对于高职教育事业的大众化教育方向转型缺乏必要的认知,他们期许通过大众化的高职教育来达成其心中所追求的精英化就业目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及其家长所期许的就业目标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由此导致高职学生在毕业后通常选择等待高端就业岗位而拒绝接受低端岗位就业机会。高职毕业生基于错误就业理念的择业选择既约束其自身的就业空间,亦使得部分用人单位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最终造成就业市场人才供需的结构性失衡。

第三,消费者的理性决策能力缺失亦是导致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下的教育资源供需均衡问题的关键。当前高职教育战略体系难以满足高职教育消费者的理性消费行为。传统的商品或服务的购买者清晰地知晓其购买商品的价值及技术属性,消费者可以根据其对商品的透彻认知做出相对理性的交易决策。但是高职教育事业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商品或服务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一是消费者对其所购置的高职教育服务性产品的具体品质参数缺乏理性认知,从而使得他们在购买高职教育服务决策时难以做出相应的理性决策;二是高职教育服务的价值实现过程较为漫长,教育事业消费者在享受高职教育服务时难以有效甄别提供该项教育服务的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但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接受教育与否的决定。教育消费者为克服自身消费决策的盲目性,通常采取将高职院校历史沿革下来的声誉作为其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教育消费者依据声誉做出的高职教育消费决策却难以有效揭示不同高职院校的个性化教育模式的优劣性,更难以评判该高职院校的个性化教育模式是否适合该受教育者的性格特征和学习需求。

(二)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下的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问题

及时,高职办学层次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耦合存在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事业步入快速发展期,作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交叉领域,高职教育已成为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但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分析,高职教育存在办学层次结构单一、培养出的人才其实践动手能力不足且职业素养不高等问题。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要求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生产模式向知识与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但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升级人才培养的技术层级方面动作滞缓,缺乏大力培养掌握高新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来替代为传统产业所培养的通用技术人才的能动性,从而表现为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明显落后于产业结构升级需求的局面。

第二,高职区域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耦合存在问题。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呈现显著的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东部地区的宏观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这样,东部地区有充裕的财力和教师人才来支持其举办较高水平的高职教育,中西部地区的高职教育从数量到质量上整体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高职教育还存在城乡差别及一二线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差别。该差别的根源在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区域布局结构的优化能力,进而影响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高职教育的区域结构不均衡性导致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术人才供求失衡,进而制约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三)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下的教育规模经济问题

及时,高职院校的规模不经济制约有限的高职办学经费的使用效率。高职教育规模经济是指在保障高职教育技术性人才供给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扩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模而引起单位高职教育办学经费投入所带来的高职教育办学收益增加的经济现象。高职教育规模经济揭示了高职教育各办学要素的集中程度和优化配置水平与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规模经济理论表明,在一定人才培养规模范围内的高职院校规模有利于增进高职教育办学经费的利用效率,超过一定规模的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利用效率和高职教育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下滑,其高职教育边际效益趋向于零,乃至跌落为负数,从而导致高职院校的规模不经济。规模不经济导致高职院校的生均办学经费支出成本过高,从而削弱其践行高职教育发展战略的能力。

第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存在多种形态的规模不经济问题。与普通高中和本科院校大规模扩招相比,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相对较小,难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虽然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的速度较快,但仍然缺乏足够魅力吸引考生报考。其根源在于各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者从思想层面对高职教育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缺乏必要认知,导致其在做高等教育决策中偏向于扶持本科院校建设;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耗费较多教育资源,导致多数高职院校所收学费水平高于普通高校;各地高职院校以较小的办学规模艰难地生存,这种规模不经济状态弱化其提升办学质量的能力;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存在脱离其办学实力而盲目扩张,总体办学规模过大亦导致规模不经济问题。

(四)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下的教育市场化问题

及时,产业化与市场化运作对高职教育事业所应当肩负的维护教育公平与社会正义提出了挑战。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战略发展方向是通过高职教育产业化运作的方式来推动高职教育市场发育,将原本由各级财政负担的高职教育办学经费分解为财政拨付、学费和社会化教育投资等多元化经费来源,从而形成高职教育办学经费的多元化筹措模式,以减轻各级政府在举办高职教育事业方面的财政压力。但是,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有机构件,高职教育同样肩负着通过践行教育公平的形式来维护社会正义。过度市场化运作对高职教育事业所应肩负的社会道义责任提出了挑战。该问题的诱因在于高职教育事业兼具社会公益性与教育市场经济性的双重属性,将高职教育产业化与市场化问题从其所应负担的社会公益责任中剥离后再对其做相应的价值判断并无意义。在推进高职教育产业化的进程中应如何兼顾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职教育公益责任的问题,亟待高职教育战略决策者深思。

第二,利益分析是探析高职教育市场化问题根源的逻辑基础。作为高职教育市场化和产业化典范的美国硅谷有力地证实了高职教育市场化和产业化方向正确性的一面,但我国高职院校在高职教育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中所表征出的各种乱象也需要引起高职教育主管部门的深思。我国高职教育市场化进程中的乱象的根源在于高职教育市场化改革中所引发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对既有高职教育管理秩序与教学秩序的破坏。我国传统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基础是官本位理念指导下的行政化管理体制。行政人员群体所秉持的行政意志与学术人员群体之间形成了行政意志和学术意志的冲突以及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冲突。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冲突直接还原为围绕价值观定位、权力争夺及资源分配等一系列问题的利益冲突。利益冲突直接导致高职教育体系内的办学力量内耗,进而削弱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战略的能力。

二、教育经济学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战略发展路径选择

(一)基于教育供需均衡视角以优化高职教育战略

及时,高等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从全国高职教育力量均衡布局的角度来制定高职教育发展战略,以实现区域间高职教育教学实力的相对均衡性,为促进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宏观经济均衡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高职教育产业的区域化均衡与区域经济均衡之间相辅相成且互为补充。中西部宏观经济的良性发展有助于拉动城市化进程和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地方财政实力,进而提升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

第二,经济学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有效落实须以高职教育的利益相关方获取较高投资收益率为前提。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关键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构件,高职教育事业的各利益相关方都有从既有高职教育系统谋求自身利益的诉求。高职教育战略规制方式的变革既包含技术层面的表象问题,亦包含制度经济学层面的深层次的利益博弈问题。高职教育战略制定者首先面临的是高职教育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博弈问题。实现高职教育各利益相关方的收益化目标,要求各方均衡考虑各自私利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切实利益,并在二者之间取得战略层面的均衡态势,从而达成对高职发展新战略的共识,最终实现整体收益化的目标。

(二)基于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视角优化高职教育战略

及时,高职教育战略制定应充分考虑区域教育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耦合事宜。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历史关键期,各区域经济体都确立了以信息化技术来拉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各地都确立符合其区域资源禀赋优势的战略型产业,积极扶持本地具有战略优势的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并以新技术来改造升级传统产业。这要求高职教育事业必须融入区域经济产业大发展的洪流,以变革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方向的方式来与区域产业战略发展方向保持同步关系。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必须主动与产业战略重点对接: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设置新型专业;基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发展打造骨干专业;基于传统产业发展提升传统专业;基于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创建特色专业。

第二,各级政府应当立足全局视野来统筹规划高职院校的区域发展布局,制定扶持性财政政策及金融政策来帮助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高职教育事业发展,以有效解决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高职教育办学设施与设备投入不足的问题。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当积极促进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体内的企事业单位展开产学交流与合作,通过教学与生产资源共享和创新办学合作模式的方法来促进地方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提升。

(三)基于高职教育规模经济视角优化高职教育战略

及时,高职院校应当适度控制学校的技术人才培养规模,以实现高职教育事业有限办学经费的高效利用。高职院校的招生数量与办学规模是评估高职教育办学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而言,办学规模越大,高职院校的庞大规模所衍生的规模经济效益越显著。但高职教育事业的内在复杂性决定其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之间并非存在单调正相关关系,缺乏自制力和脱离自身实力的盲目扩张规模将导致高职教育规模不经济的局面。各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力是高职教育园区规模经济效应的源泉,如果缺乏各校的办学能力,高职教育园区的规模经济效应将毫无意义,更遑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此,高职院校应当结合自身的办学实力来制定适度的办学规模,将高职教育规模扩张水平和高职教育所生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挂钩,确定适合高职院校的、能有效提升单位办学经费投入产出水平的恰当的高职办学规模。

第二,高职院校应当基于自身办学实力来确定适度经济的人才培养规模。一是高职院校通过有效的内部组织合理化安排来提升对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而在确保其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学校的规模扩张,从而形成内部规模经济。二是高职院校通过与兄弟院校和校企合作关系下的其他企事业单位之间展开合理的分工合作,重组教学与生产资源,优化组织联盟间的区域布局结构,从而形成显著的外部规模经济。高职院校的内部规模经济通常表现为高职院校的自我投资式规模扩张或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实现其规模扩张;而高职院校的外部规模经济通常表现为高职院校以大学城或校企合作联盟为合作平台来实现合作各方的教育资源共享。外部规模经济优势在于单个高职院校可在回避投资风险的基础上,通过共享教育资源的方式来降低其教育事业的运营成本。

(四)基于利益机制建设视角以优化高职教育战略

及时,高职院校应当确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利益驱动机制。高职教育的制度变迁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应当邀请多方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作为高职教育的核心制度供给者,各级政府应当洞悉驱动高职教育事业良性发展的高职教育利益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动力机制。通过深入探析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发展战略的利益诉求,各级政府可以制定整合社会各界意志,以有力的证据支持来形成高职教育发展战略。高职教育改革需要尊重学术团体的力量并充分反映其合理利益诉求,但支持学术力量并不等价于行政权力从高职教育事业领域中过激地撤退。采取告别式的激进态度对既有高职教育战略体系进行改革是不可取的,高职教育战略发展路径必须遵循基本的高职教育规律,沿着有序进化的路径来稳步探索符合高职教育事业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利益结合点,并以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点来制定并实施高职教育战略。

第二,高职院校应当以利益机制建设为驱动力,优化高职教育资源配置模式,促使高职教育从传统的发散式发展模式向内涵式发展模式的战略方向转变。高职教育的办学经费支出结构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战略和办学模式有着较强的影响力。21世纪以来的高等教育大扩张战略在高职教育领域主要反映为高职院校将宝贵的、有限的办学经费用于高职教育规模扩张上,缺乏提升高职教育的内涵和质量的能动性。高职教育战略发展方向的优化必须以高职教育办学经费的投放方向转变为前提。为此,高职教育应当转变和优化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办学经费支出结构,将资金主要投向与教育教学、科研等直接相关的活动,诸如提高教师待遇、加大对贫困学生资助力度、建设实验室、采购高质量的图书杂志和数据库等方面。

第三,高职院校应当完善各利益相关方的合理利益表达机制的建设。利益相关者有序参与高职教育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是保障高职教育战略的有效落实的前提;利益相关者通过公平与公正的利益博弈平台形成各方所认同的利益共识,则是保障高职教育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科学的高职教育战略方案的形成过程必然是各利益相关方的合理利益得以民主地、广泛地且充分地表达的过程。这要求高职院校在制定高职教育战略决策过程中应当摆脱以政府和高校官员和少数被有意选中的专家来做闭门式决策的传统决策法,建立基于广泛民意基础的开放式决策法。专家决策和问计于民式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方式有助于在高职教育战略方案中达成充足的共识交集,提升高职教育战略方案的科学性。

教育经济学视角分析:教育经济学视角下的家教市场分析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上门家教吸引了越来越多望子成龙的学生家长,家教市场日益发展壮大。本文主要对教教市场的目前状况进行描述及其原因分析,分析其消费主体及主要的从业人员,阐述了自己的思考及建议。

【关键词】家教市场 现状分析 消费主体 从业人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庭的期望,目前中国家庭大都为独生子女,因此父母将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对孩子的培养上,并在孩子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美好愿望。为了让子女接受好的教育,父母们不惜出巨资为孩子创造各种良好的学习条件。一个家庭储蓄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孩子的教育储备基金。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家长们不惜重金买教育,甚至为了能够让孩子进入重点幼儿园投入不菲,更不用说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了。由此,家教——出于教育和市场的交叉地带,正在日益蓬勃发展。

一、家教市场的现状

(一)现状

强大的教育市场的需求催生了家教从业者队伍,家教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名词。

家教市场蓬勃发展,课外辅导愈演愈烈,百度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8月底,中小学课外辅导品牌的日均搜索指数达到5.9万。

课外辅导师热门,百度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8月底,中小学课外辅导品牌的日均搜索指数达到5.9万,在寒假过后,搜索指数呈稳定上升态势,并在暑假7月达到峰值9万。

(二)原因分析

教育体制:近几年,虽教育部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然而,“明减暗加”、“学校减家长补”的现象依旧汹涌。如今,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但在仍存在的应试教育为主,在考试成绩的高低成为学生学习水平评价的标尺教育考试制度下,家教,作为学校教学的补充,是弥补学校教育“减负”的重要途径。

市场需求量大:首先,在很大程度上,家长期望决定了需求。目前,家长在教育方面给予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在教育投资方面,为了孩子的前途出手尤为大方。这种汲汲的渴求心态,促使家教市场的发展。其次,需要请家教群体基数巨大。我国人口基数较大,而且,其中城市人口基数也较大。而当前家教热的情况下,家教基本成为了每个家庭不可或缺的,显然这是一个巨大的家庭教育消费群体。

消费观念:教育的投入,是每个中国家庭的重中之重。稍微明智、理性的家长,面对于日益严峻的入学考试形式,为了孩子升学,为了让孩子将来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更加注重孩子教育,把对儿女的教育投入当作最重要的投入。

家教行业投资风险小、利润大。育考试制度的存在、学生个性化教育的需要以及教育重要性的认可决定了课外辅导市场的稳定增长和可观利润。

请家教具有诸多好处:首先,可及时补上欠缺的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现在的学生的学习负担比较重,对于孩子来说,难免有一些消化不了的东西。请家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其次,可以有针对性地单独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只能面对大多数同学的水平和进度授课,不可能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相反,家教面对面地授课,针对性较强,学生在此种环境里学习,情绪会放松下来,学习的效率会提高。再次,可以增强学生兴趣和信心。家教在面对一个学生单独授课的时候,情绪相应地也十分放松,不会有紧张、急躁等情绪。学习较差的学生大多有一定的自卑心理,老师会在授课中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这些都是平时在课堂上难于做到的。,能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以上是对目前家教市场的发展状况的简单描述。可以看出,家教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教育经济领域发展的一大热点。

二、家教市场消费主体及从业人员

(一)消费主体

为对家教市场的作进一步分析,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出六十份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共41份,调查的部分结果如下:

家长在什么情况下会给孩子请家教,从调查结果可知,家长请家教主要是三方面的情况:其中学生成绩不稳定时,家长最愿意选择家教来提高学生成绩,占36.67%;另外两方面的考虑主要是由于家长很忙没有时间去照顾孩子学习而找个家教以及弥补孩子课上没听懂的部分,及时查缺补漏,各占16.67%。

结果分析:一方面,从学生群体来看,家长给孩子请家教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些工作比较忙的家长,请家教主要是为了让老师托管孩子,但更多的家长还是为了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因此,请家教的学生大多都是中间的群体,学习的孩子本身能力很强,不需要请家教,后进生几乎放弃学习,因此中间部分也是最多的学生群体,源源不断地成为请家教市场的消费的主体。另一方面,从家庭收入来看,由于家教消费较高,因此,中等、高收入家庭成为了成为教育培训市场的消费大军。在教育培训市场上,为了让孩子更,除了学科科目的培训,各种艺术技能的培训也成为了各类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的焦点。由此,构成了家教市场的消费主体。

(二)主要的从业人员

为对家教市场的作进一步分析,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出六十份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共41份,调查的部分结果如下:

共有41位已聘请家教的家长参与投票。通过调查发现,家长聘请家教主要有一是教育机构,约占12%左右;二是请高校的在校生,约占44%,三是在职教师约占41%。聘请的家教教育机构5(12.2%)大学生18(43.9%)老师17(41.46%)其他1(2.43%),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现今,家教市场在职教师与在校大学生成为家教市场主力军。

原因分析:在职教师成为家教的主力军,一方面是由于大多数的家长认为在职教师有更为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提高学习成绩,另一方面教师工资较低,而家教市场利益丰厚,不少教师投身于家教市场。

大学生成为家教市场主力军,原因在于:首先,大学生群体受过较高层次的教育,受到广大家长的认可。其次,不少高校学子渴望通过勤工俭学,为下学期的学习生活筹一笔钱,也可以借此接近社会,锻炼自己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上的生活能力;再次,家教工作机会易获得。现今,很多的家教中介机构交费登记后就可当家教。,家教相对于其他兼职收入较为可观,也更为轻松。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总结出家长们普遍对孩子的学习状况十分关心,而且多数家长认可家教的教学效果,所以家教市场的前景是很广阔的。

但是家教市场的现状,还体现出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首先,整体来看家具市场比较杂乱,市场秩序较乱。教教市场家教市场已呈现出明显的信任危机。如现在很多中介机构交费登记后就可当家教,一些不规范的家教中介对来登记的从业人员不作考察,只要见钱就行,而多数家长往往看到广告后就与家教中介电话联系,对中介的情况一无所知。这种运作模式很大程度上扰乱了家教市场的运行。其次,从家长的角度来看,请家教盲目性较强。存在明显的比较现象,现在竞争那么大,别人的孩子请了家教,我的孩子也不能落后。在对老师的要求上偏重于学科知识的掌握。再次,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家教补习似乎成为了一种负担。国家虽推行减负、素质教育,但考试制度不变的情况下,课业负担任然很重,只是从课内转移到了课外。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教育经济学视角分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种教育经济学视角探析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学校教学追求的目标,本文笔者试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问题。笔者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主要从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诸因素入手,将这些因素进行有机整合,同步推进,这样才能保障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教育经济学

21世纪是以信息科技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飞速发展,社会的分工也越来越细,人们之间更强调一种分工合作,信息流通量加速,在这种节奏紧密的生活中,谁能把握机会,提高办事效率,往往意味着谁就能取得成功。因此,提高办事效率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首要条件。课堂教学作为教育事业的前沿阵地,也应适应时展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要探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首先就应该考虑清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因素有哪些?本文笔者从构成课堂教学诸因素着手考虑。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无非涉及到人力、物力、财力三个方面,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是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学校只有在拥有足够的资金的情况下,才能聘请教师、购买教学仪器设备、改善课堂教学环境等。资金投入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首先资金投入是否足量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其次,资金投入要用在点子上。当前各种腐败现象蔓延,教育这块神圣领地也被无情地侵染。于是,在教育界各种贪污、挪用公款、滥用职权、因公肥私等腐败现象也屡见不鲜。,资金的管理以及流通是否合理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资金管理和流通是否合理是关系到资金能否充分、及时地利用的有效条件。如果资金不能被及时地运用,那么势必拖延教学时间,造成时间的浪费,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师

教师是课堂教学组织者、实施者、主导者,其多重角色表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说教师因素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首要因素。教师的知识能力、教学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等都会对教学效率产生重大影响。

三、课堂教学硬件设施

课堂教学硬件设施是保障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物质资源,包括课桌、黑板、粉笔、教科书以及用于课堂教学的各种仪器设备等,这些都会对课堂教学效率产生影响。课桌、黑板的好坏,粉笔的色彩,教师面积大小、光线昏暗程度等关系到能否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关系到能否使学生安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这当然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中小学基本上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甚至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中小学,随着国家教育扶贫工作的扩大和进一步落实,也都为教学工作配备了多媒体设备。然而,实际情况是绝大部分中小学只是将拥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作为学校评估的硬性指标,只是充当摆设而不能“物尽其用”。与其他的硬件设施相比,多媒体教学设备价格昂贵,耗资大,怎样才能“物有所值”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潜在因素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还受到一些潜在因素的影响,如班风、课堂气氛、座位排列方式、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等。总之,对课堂教学效率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上几个方面,而这些因素的前提是以财力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产生的。针对以上这些因素,在实践中我们如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保障资金的有效投入。资金的有效投入是保障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物质保障。所以这一工作至关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保障资金的有效投入呢?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多渠道地筹集资金,保障资金的足量供应。教育投资是多方面的,包括国家财政拨款、社会投资和受教育者家庭或个人投资。其次,资金要合理分配。在保障用于教育的资金足够之后,我们要将他们在教育内部进行合理的分配。,要对资金进行有效管理。资金的有效管理意味着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一方面我们应该建立一套合理的监督机制,从而保障资金合理的流通;另一方面,要与一批具有较高管理素质、能高瞻远瞩的管理者,这样能使资金更加有效、合理的流通。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因素,是课堂教学的“指挥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得如何,他们自身的教学能力如何等都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影响。所以,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主要途径。要做好这项工作,在现实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教师接受再教育提供方便。

3、保障先进教学仪器的充分有效利用。教学仪器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并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仪器的充分有效利用直接关系到教学效率的高低。因为教学仪器设备是教育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投资在教育内部合理分配的结果。如果教育投入不能得到足够的产出的话,那么教学效率必然会降低。所以,一旦教学仪器设备已经具备了,那么提高效率的关键就在于将它们有效利用起来。。

4、创设一个优良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多种因素:校园风气、班级风气以及课堂气氛。校园风气包括有形的诸如各种宣传栏、各种科学标语;还包括各种无形的影响,如该校辉煌历史(包括各种的教学成绩)。班级风气是衡量一个班级的主要参照标准。一个团结的班级、一个好学的班级、一个活力十足的班级等等,他们的教学环境肯定是不一样的。课堂气氛主要是通过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课堂气氛活跃。在一个优良的教学环境下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其中,将学习与生活、学习与体验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样也就更好地体现了教学的时代目标,无疑也会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将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有机整合。这些环节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缺一不可。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