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图书馆工作计划实用13篇

文化局图书馆工作计划
文化局图书馆工作计划篇1

0 引言

当前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很多学校都开始兴建图书馆新馆以此满足更多的功能需求。图书馆是高校的资源中心,承载着图书借阅、文化培训、文献查证等多种作用,因此很多高校都将图书馆新馆的建设作为重点建设工作。但是由于规划不足、盲目建设、资源整合效率低以及建设管理思路落后等导致新馆的建设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图书馆新馆功能布局与思路进行创新讨论,提出了改善措施。

1 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特点

图书馆的建设一直都是图书馆服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尤其是伴随着近十几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得到大力扶持。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三大支柱,建设管理工作一直是重点。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以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为首的全国近1700所高校都在增建或者扩建图书馆。一方面增建扩建图书馆是由于高校连续扩招导致的学生人员数量较大,而且随着学校专业、学科的增加,传统 的图书馆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近十几年来,我国的高校发展进入了较好的机遇期,为了提升高校整体的服务质量,满足学生的阅览需求,拓展市场。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图书馆新馆在进行建设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①图书馆的新馆建设面积越来越大[1],外观设计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很多高校为了向外界展示其办学特色与水平,暗中较劲,在图书馆新馆设计建设过程中力争特色、底蕴,外观设计新颖等;②图书馆新馆的功能布局越来越多元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往单一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需求。所以图书馆新馆的建设布局为了满足现代使用要求,整体呈现出一种多元化、便捷化的功能布局模式。③大量吸收现代化的技术。在近些年创建的高校图书馆新馆中,大量应用新技术也是新馆建设的一大特点。通过大量的引进新技术使图书馆的功能更加丰富完善,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④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亲自参与设备家具的采购工作。相比较于以前,图书馆的相关设备家具一般都是由学校的基建管理部门统一负责管理,机械化采购,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参与采购后对于相关设备、家具的采购更加专业。

2 高校图书馆新馆功能布局

2.1 借阅合一的布局方式

现代图书馆新馆的布局总体上呈现一种多元化的布局方式,为了提高阅览读者的便利性和借阅效率,很多高校的图书馆新馆都采用借阅合一的布局方式进行布局。通过借阅合一的布局方式,可以把同一学科的图书文献资料进行集中存放,开架借阅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在书库内部放置阅览桌椅[3],供阅览同学进行阅览。这样读者可以更加方便的挑选自己的新欢的书籍进行借阅,提高了借阅效率。同时根据借阅者的需求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排放,合理的对资料所占用的楼层进行排序存放,提高利用效率。比如阅读量较大而且短时间内人流量高的相关文献资源应该布置在图书馆的低楼层中,相对图书内容较有深度、阅读量不高,而且研究性较强的文献资源就应该排放在楼层较高的位置。

2.2 图书馆公共区域布局

在图书馆内,一把都会设有专门的出入口区、商务区、休闲区、引水区以及卫生间等公共区域[4]。对这些公共区域的设置一般是按照优先阅览者使用的原则进行不布局设计。比如出入口区需要设置在一楼大厅处,设置门禁系统,同时设计咨询服务台,存物台以及接待台等。商务休闲区内需要能顾提供打印复印、文具、饮料等服务,休息区类似于书吧能够为读者提供休息交流服务。饮水区应该选择在较显眼的位置,以方便阅览者引用为主。卫生间的设计应该注重其通风性,否则会对整个图书馆的环境质量造成重要的影响。其他功能区域如电梯、楼梯等区域设计应该以安全性、便利性以及节能性为主进行布局设计。

2.3 办公区域的布局设计

对于图书馆中办公区域,包括行政区域、文献采编、文献传递、机房区域、学术交流中心等区域的布局应该遵循方便实用的原则,既不要不办公区域的楼层位置设计的太高,也不能使办公区域的位置影响正常的图书借阅使用。业务办公区域则主要是针对图书馆的馆员进行设计,在进行布局时应该要考虑到馆员的实际需求,不能忽略馆员的实际需求而不切实际的进行设计,需要为馆员提供休息、茶炊和更衣场所,位置的选择应该尽量靠近书库,这样便于馆员进行管以及对图书进行上架,节省了人力,在图书运输过程中能够较好的避免发出噪音对阅览的读者造成影响。在新图书馆的布局设计中,还应该考虑到图书的提升设备,这样可以提高图书的运输效率,降低馆员的劳动强度,能够提高工作质量[5],同时还应该配备专门的专业的图书消毒设备,对图书进行消毒,方式由于借阅造成的交叉感染。图书馆还应该设计多功能的学术报告厅、多媒体室、以及活动场所,这样可以促进学术交流的发展、进行文学探究、学习培训以及馆员进行业余活动等。

2.4 强弱电功能布局,提升环境优雅性

在图书馆的新馆建设中,应该加强数字化建设,这也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向。在图书馆的内部结构中,线路的照明系统、语音系统以及电脑控制系统、空调系统、和消防警报系统等,都是图书馆的重要生命线。对于这些系统的布局的合理性会促进图书馆的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进而提升图书馆的智能化系统应用。所以图书馆的管线布局要强弱电分布,提布局的合理性。

图书馆是一个需要安静的场所,优雅的环境布局可以更好地为读者创造一个温馨的阅读环境,能让读者更加有兴趣、更加愉悦的进行阅读。图书馆内外环境的布局优雅性还会影响到读者对图书馆的使用频率。如果一个图书馆外部环境优雅舒适,内部环境窗明几净,再加上颜色搭配合理,装饰物非常温馨,馆内的采光要合理,桌椅以及书橱的摆设要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6],创造一种安静优雅的环境,这会增加读者对图书馆环境的愉悦性,读者自然愿意多来图书馆进行借阅。

3 创新思路、转变服务理念与模式

3.1 转变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

高校图书馆新馆的建设是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所以新馆的建设与管理是与服务分不开的,在图书馆新馆的管理工作中,要转变服务理念,将管理与服务融合起来,提升服务质量。要以调研为基础,针对当前的读者需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此为基础将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融入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构建上。要创新思路,在现代图书馆的管理中,重点做好以下几点:①图书馆的馆员要加强图书馆学、信息管理学、情报学等理论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将更先进的理论和管理服务理念带入到工作中,提升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②图书馆新馆的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应该先进性充分的调研,并充分地借鉴其他地区的图书馆的管理经验,在管理工作中要增加与读者的沟通,提高服务质量。

3.2 将多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

随着我国高校的大力发展,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信息资源总量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前期规划不足、缺乏统一部署等原因,导致很多资源重复建设,相互之间割裂,没有统一性。所以高校的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必须要明白的一点是读者在图书馆进行借阅的时候,不是根据文献资料的类型或者学科专题,而是根据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读者需要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将各种资源进行整合,方便读者进行借阅使用。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现代图书馆建设要求,可以将传统的文献类型根据阅读对象进行划分,改变以往的文献学科或者某一研究主题为主导的划分原则。这样可以更加高效、更加便利的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3.3 转变理念,由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过渡

在图书馆的构建工作中构建学习共享空间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共享空间为中心,为读者构建一个信息交流、共享平台,进而通过图书馆内部支持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支持,创造一个个性化、协同性的学习中心,达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知识面扩展的目的。因此,在图书馆的管理中,管理人员要组织全体馆员进行学习,转变服务理念,要由过去的简单的信息服务向现在的知识服务过度。学习共享中心的构建是以学生个人的需求以及能力培养为目标,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住型学习,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交流、协作学习的空间。这也会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因此,图书馆新馆的建设管理工作应该重视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工作,转变以往的只提供文献借阅的服务理念,重视知识服务的发展理念,使读者能够充分的在共享学习空间中进行学习与交流,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量。

3.4 图书馆的管理向多元化发展

在当今社会,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方式与理念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图书馆新馆的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要及时地转变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模式,向着多元化发展。这一方面要求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要及时地进行学习培训工作,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工作技能,能够熟练的操作文献分类、用户阅读分析等工作。同时也要求图书馆的现代管理人员要积极的对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学习,比如数据库的检索、图书借还系统的使用等。第三,图书馆要突出强调自己的文化特色,这也是作为图书馆所具有的最本质的特征。通过强调自己的文化特色,让更多的读者前来阅读。

4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高校的图书馆新馆建设工作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整体上由于缺乏规划、统一性差以及管理理念思路落后等因素,导致图书馆新馆的建设工作质量并不让人满意。本文结合多年的图书馆管理工作经验和调查数据,对于当前图书馆新馆的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体上,图书馆新馆应该创新管理思路、转变管理模式,引进新技术,构建数字化图书馆,向知识服务模式转变,提高整体的图书馆服务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王惠森.图书馆新馆建设中服务功能与空间布局设计规划――以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4,02:135-139.

[2] 林文庞.浅谈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的馆藏布局[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34:27-29.

[3] 欧阳旭,李雄,王莲霞,金晓君.浅谈高校图书馆新馆功能布局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10:105.

文化局图书馆工作计划篇2

二、少儿爱心图书接力活动受到表彰

我区的少儿爱心图书接力活动截止到目前,已向服务学校送书二批,共1200册,借阅图书6000多人次,借阅8000多册次,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果。这批爱心图书到来极大地弥补了学校图书室藏书不足的困难,满足了山区 学生想看书、看好书的愿望,得到了家长和教师的一致好评和认可。在本月召开的全市文化馆图书馆工作会上,我馆被市文广局表彰为先进集体。

三、地方文献征集工作全面启动

四、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在闭馆期间,我馆在抓新馆筹备的时间,不放松图书馆的其它工作,各种培训有序开展。我馆视觉艺术高端研讨班于3月初正式开课。研讨班由我馆负责人Xx主讲,现有学员20人,开课时间为每周二晚,历时50天,计划20个学时,完成影像美学、色彩学等课程的培训和研讨,并致力于在研讨班课程期间创作一批优秀的书、影、画作品,为我区今年的“文化周”、“文化节”等重大文化活动作准备。本季度已经集中培训了6个学时。

由我馆负责人主讲的文化讲座《Xx古镇的人文观察》,也接到Xx镇的邀请,将以多媒体的形式,全面、生动地为Xx干部、职工和居民深入讲解Xx的历史和文化。

五、搬迁筹备有序推进

1、我馆拟定了《开馆筹备工作方案》、《开馆庆典工作方案》、《图书馆设施设备配置方案》、《图书馆工作人员招聘方案》等多项文件,并上报有关领导及部门。我们在第一季度出刊了信息简报6期,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对新馆建设进行每周一次现场检查,目前土建工程和内装工程都已经通过了竣工验收。

2、为了更好的做好新馆建设和管理工作,由文广局副局长Xx、财政局副局长Xx带队,财政局教科文科科长Xx、资金计划科科长Xx、政府采购中心中任Xx和我馆负责人Xx、Xx等组成的考察组一行十人到我市Xx、Xx等区图书馆考察。考察工作历时五天,通过考察、学习,考察组成员们普遍认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开阔了眼界,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

3、为了贯彻落实区文广新局关于图书馆工作专题会议精神。我馆召开了新馆开馆筹备工作动员会。会议对新馆建设情况、功能分布计划、部室设置、新编制条件下的岗位计划、图书馆工作方向、品牌服务、阶段性工作目标、近期工作安排等等方面进行了一一落实。

4、不断细化、优化了新馆办公家俱、自动化设备等采购方案,对馆内固定资产进行初步清查,避免重复采购。方案历经6稿,采购总额从原来的近500万元调整到了350万元。目前已经送财政局审核,将于近期进入政府采购程序。

文化局图书馆工作计划篇3

1 搬迁前期准备工作

1.1外出调研

馆领导和各部室主任到兄弟院校的图书馆参观、交流、了解兄弟院校的发展方向、管理模式、服务方式以及馆藏布局、部室设置等。这样可以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模式,了解他们的藏书布局能为我们新馆的搬迁提供许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使我们少走许多弯路。

1.2图书馆整体大楼的定位与布局

延安大学图书馆是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查阅资料、查阅文献、自修的综合性服务机构,所以它是学术氛围很浓厚的地方。这要求图书馆在布局大楼时尽可能营造文化氛围和幽静舒适的环境。进入大楼的大厅应让读者立即了解全馆总体布局和利用图书馆的有关事宜,楼内各层可适当布置科学家、文化名人的肖像、格言、名人字画等,并放置花木。

1.3馆内细化、馆藏布局

新馆布局总的指导思想是要以方便读者的借阅、满足读者的要求、便于管理人员对藏书的管理为目的施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做到精心设计、反复推敲、全面权衡,并要有预见性,即考虑今后藏书的发展规划。在馆藏布局上要把读者利用最多的图书资料放置在低楼,由低楼向上逐渐降低流通量。即把流通量大的书籍如文学类、外语类、社科类放在最低层的基本书库,这样方便读者;而自然科学类书籍相对流通量小,应放在较高的楼层;目录室和工具书库是供读者查阅书目,咨询参考的地方,应放在能明显引导读者流入流出的区域,使他们使用起来很便利,在最短的时间完成最快的、最完整的检索;阅览室应选择宽敞明亮,相对安静的区域即较高楼层。配套设施、房间的布置应做到“和谐、庄重、自然、美观”为读者营造优美安静的阅读环境。

2 搬迁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2.1成立搬迁领导小组

成立由校领导、图书馆领导及后勤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指导各项工作,保证搬迁工作有序顺利的进行。

2.2搬迁计划和安排

图书馆的搬迁是浩大的工程,必须制定详细的搬迁计划,必须考虑搬迁各部、各组的先后次序,有计划的分配任务,使参与搬迁的所有人员都明白自己的任务、责任,做到心中有数。制定计划关键在详细:(1)对原馆藏的统计、清点要准确无误。首先要对馆藏书目整序、归类、排架,统计出各类书的具体册书包括借出册数、在馆册数。为准确计算架位提供可靠的依据,然后下架、打包。(2)打包要求必须结实,要施行统一的标准,打包所用的外包纸要耐磨耐损,不至于在搬迁过程中出现破损散落现象。(3)书包外面的标签要醒目,要标清楚类别、书库、书架,甚至具体到哪一面、哪一层。 转贴于

2.3搬迁的实施

2.3.1劳力的安排

所有的劳力统一安排。图书馆的人员是核心,参加义务劳动的学生还有部分教工分别组织。对馆外人员都要有图书馆人员带领。对人员的使用,要注意人尽其才,充分调动每个劳动者的积极性。

2.3.2图书下架、打捆

下架、打包工作是一项很细致、却又极为繁重的劳动。一定要认真仔细的对待。必须按规定的数量、规格、按照中图法的大类打包成捆。成捆的包必须在其上标明组号、书库、书架号、类别以便在上架时心中有数。

2.3.3搬运

搬迁中按人和书编序号,一个换一个,一类接一类,按顺序号进行。随时检查是否有错位错号。家具设备按计划和图标进行按号发放,避免错乱和丢失。搬运过程始终有专人负责,明确各自的任务、职责、不得随意变动和更换。

2.3.4拆包上架

图书到位以后就开始拆包上架。预先将书架标明醒目的类号,上架时人员分为两组,熟悉图书排架业务的人员负责架上排书,不熟悉图书排架业务的人员负责将包装拖到各类书架下面方便排架。这样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能大大的加快搬迁进度。

3 搬迁应注意的问题

3.1领导要重视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同时相互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力争圆满完成搬迁这一浩大的工程。

3.2计划要周密,准备要充分

搬迁时间比较长,万一遇到下雨天要有补救措施,因为图书报刊不能受潮。搬迁过程中如有人员擦伤或者摔伤要有临时医护人员。所以该准备的都得准备好,这样搬迁工作才能顺利的进行。

3.3相关制度要提前制定

搬迁中涌现出的一些工作得力、表现积极的工作人员应该给予适当的奖励。而对于那些工作不得力甚至造成事故的责任分子要给予处罚。相关的制度必须提前出炉并公开张贴使人人尽知。

3.4防止损坏

新馆建筑要保护,书刊资料、家具设备都要完好无损,不能一边在搬迁,一边却在搞破坏。

总之,图书馆的搬迁是系统工程,是图书馆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涉猎极广的一个工程。关系到新馆的建筑规划,以及馆内各部门再次组织管理等问题,不仅包括图书、报刊以及各种设备的搬迁,而且涉及到各种业务知识的更新和再应用。但只要各级领导重视、全馆上下齐心协力、各负其责、精心策划、提前准备、统筹规划、细致安排,就能使搬迁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刘艳波.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的科学规划与实施[J].现代情报,2002,(11).

文化局图书馆工作计划篇4

Discussion o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niversity Library

WANG Yichao

(Library of Baoding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0)

Abstract Due to stronger professional books storage, the university library becomes a ideal place for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enrich themselv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university library to take the library complete, variety, update-fast advantage, planning and design becomes possible in the university library, it is also the realistic need.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network library

1 原有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原有图书馆的使用率不高

图书馆的使用率是衡量一个图书馆是否兴办成功的主要标志之一。因为图书馆作为读者提高自己知识水平、培养自己能力的场所,只有被人们高频率的使用,才能发挥出其基本的功能。近年来,图书馆使用率降低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在主观方面既有读者学习习惯的改变,又有学习方式的变化。现在是信息时代,读者获取知识的渠道已经不完全局限于学校的图书馆了。电视、广播、网络等方式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所以读者去图书馆学习的时间就明显的减少了,这是图书馆使用率降低的主观原因。在客观方面,现有图书馆的图书在种类方面、内容更新方面都是差强人意的。由于图书的投入比较大,收益甚微,基本是公立性质的,在资金的来源方面、人员的配置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样造成了旧有图书馆使用率的不足。

1.2 原有图书馆的设施配置不到位

原有图书馆在设施配置方面也是不很理想的,服务人员缺乏、借还书籍手续复杂,尤其是在书籍的检索方面,没有达到读者准确、快捷的检索到所需要的书籍的功能。需要的书籍找不到,找到检索的书籍不存在,或者存放的位置不准确等等方面,都给读者在图书馆的使用方面造成了不必要的困难,对图书馆的信誉有一定的影响。硬件设施的不到位,也是有很多原因的,资金方面、管理方面、高科技的使用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2 高校新图书馆规划设计的原则

高校新图书馆的规划设计原则既体现图书馆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同时又有自己的独特性。首先是实用性的原则。实用性的原则是图书馆在规划设计方面的基本原则,但是在不同的图书馆又有着不同的体现。高校的新图书馆规划设计的实用性原则就是要突出为高校学生服务,为高校附近的居民服务,甚至为广大的市民服务的理念,提供具有高校特点的书籍资料。比如文史类的高校,在图书馆的新馆的规划设计方面就应该体现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而理工类的高校则更倾向于体现科技的内容。其次,高校新图书馆在规划设计方面还应该体现方便快捷的理念,尤其是在图书的检索方面。这不仅仅是增加几个工作人员和几台电脑就能解决的问题,这是需要对新图书馆整体的规划设计有新的思路,新的做法,才能满足方便快捷的需要。

3 高校图书馆新馆规划设计的具体措施

3.1 建立局域网

新图书馆的规划设计应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立校园的局域网就是新图书馆规划设计方面很好的创举,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虽然现在图书馆已经实现借还书籍的电脑化,书籍的检索也可以在电脑上进行,但是,这些还是局限在图书馆的内部实行,在高校的其他地方还没有办法进行。局域网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在自习室,在寝室,甚至在社会的其他地方,只有通过一定的身份认证,就可以了解自己需要书籍的存在情况,并进行网上的借还活动。甚至可以预约借还的时间,方便自己的时间安排,避免读者的集中借还活动。这样既是方便图书馆的工作安排,同时也节约了自己的时间。利人利己,是新型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3.2 建立网络图书馆

网络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很多以前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在网上进行了。适应这一时代大趋势,网络图书馆也就应运而生。网络图书馆是现在图书馆的有力补充和延续,满足了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活动的需求,是未来图书馆的新型模式。尤其是对一些文科类的高校,他们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不方便或者不能外借的图书,就是在图书馆内部阅读,也会受到很多的限制。比如,一些珍惜的古善本图书,就存在这样的问题。而读者对这些充满智慧和浓重历史文化氛围的图书充满了好奇和阅读的欲望,在保护古善本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两难选择中,图书馆往往是以保护为主的,这让很多读者望洋兴叹,尤其是需要对某些方面进行研究的读者,就更加无可奈何了。网络图书馆就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把需要保护的书籍到网络上面,供人们阅读、学习,既方便了读者,也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个双赢的好措施,应该大力的弘扬。

3.3 新图书馆的社会化

高校新图书馆的社会化发展,一直是比较落后的,也存在着很多的误区。传统的观念认为,高校是高雅的学术殿堂,高校的图书馆就是为本校师生服务的,不应该社会化。其实,这是对高校图书馆作用的误解,也是对高校职能的曲解。高校从本质方面来看,就是社会的一个组织细胞,高校和社会的关系已经是水融,合为一体了。现在的高校在很多方面已经实现社会化了,比如后勤,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也将是大势所趋。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发展,首先是有利于全民的知识水平的提高,一个教育水平低下的民族是一个失败的民族,一个不知道提高教育水平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提高全民族的教育水平,提高中华民族的民族素质,高校的图书馆有着重大的作用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次,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对社会开放,甚至发展成为融科研、阅读、休闲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文化的航母,对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知名度、提高国内国际影响力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科研领域,广泛开展科普读书活动,积极开展高新尖技术的科研,会使高校图书馆在国际的影响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也促进了高校在国际方面影响力的提升,既有利现实、也有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

4 总结

总之,高校图书馆新馆的规划设计已经不仅仅是满足本校师生的需要了,同时应该满足学校在未来很长时间内进步发展的需要。从这个方面来讲,高校图书馆新馆的规划设计,已经和学校的未来发展蓝图融合在一起了,甚至和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复苏有紧密关系,所以做好高校图书馆新馆的规划设计,尤其是创新的做好高校图书馆新馆的规划设计已经是刻不容缓了。建立高校图书馆的局域网、创办网络图书馆、开放图书馆、使图书馆社会化等等都是做好高校图书馆新馆规划设计的有利措施和坚实保障。

文化局图书馆工作计划篇5

笔者通过外地学习考察对部分新建图书馆建筑与设计中发现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能对新馆建设的决策者提供一些参考。

1、新馆选址应遵循的原则

中小型图书馆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在城市文化发展中,图书馆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象征,应当是城市文明与文化的一大景观,是城市建筑的一张名片。公共图书馆作为本地区的重要文化设施,馆舍选址就成为首要的问题。有些地方图书馆的建设馆舍倾向于选择一个优美、安静、远离市中心的偏僻区域。而现代公共图书馆不仅是大众学习的地方,也成为大众休闲、娱乐的地方。市民中心是未来城市最核心的区域,如果还把图书馆建在远离城市的偏远区域,结果可能由于周围缺少居民,使图书馆少人问津,造成门庭冷落,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1.1 以人为本,科学选址

图书馆的选址应确立以服务人口为基本数字依据的公共图书馆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把图书馆应建在人口比较密集、接近服务对象、交通便利、没有各种污染的城市中心地带。图书馆选址应在居民密集区的中心地带,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读者到馆踊跃,面向市民举办各种活动时人气很旺,才能增强社会效益。

另外,公共图书馆是人群聚集场所,基于安全考虑,馆址应选择具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良好、便于安全应急的开阔地为宜。书籍和其他信息载体又属易燃材料,一旦失火将损失严重,从保护文献角度着想,在馆址的选择上还应注意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并远离易燃、易爆和散发有害气体的化工厂、造纸厂等。

2、现代化图书馆建筑设计与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图书馆馆舍如何确保几十年不落后,这个问题很难作出结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今后随着人们对文化娱乐的消费投向,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正在发生变化,综合功能正在进一步拓展。图书馆的新馆建设需要动用政府大量资金,一旦建成就会留下深远的影响和意义;留下赞叹或遗憾。所以,必须重视图书馆建筑的规划与设计,在立足当前居民均等性与便利性的同时,更应具有超前意识,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后备条件。

2.1 明确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

图书馆的性质不同,主要服务对象不同,服务内容和布局形式也就有所差异。不同时期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从外观形象到内部结构布局,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可以从中看出不同时代人们对图书馆性质、任务、存在价值以及图书馆内部各部门功能的认识程度,反映出图书馆的不同发展阶段。从实质上讲,图书馆建筑设计不单纯是建筑问题,而是图书馆理念问题。要搞好图书馆建筑设计,需要对现代化的图书馆进行深入的研究。应当以观念更新为先导,深入分析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社会发展对图书馆的影响、社会进步对图书馆提出的要求,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还要对图书馆自我运行机制进行透彻的分析,深入理解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从而形成最佳设计方案。

2.2 以新理念指导新型图书馆建设

按照建设新时期现代化图书馆的要求,在规划设计时需要引进一系列新理念。图书馆是积累文化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基地。现代图书馆最基本的社会功能仍然是积累文化、传播知识。先进文化揭示着社会前进的方向,可以改造社会、塑造人生、提升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先进文化离不开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积累。弘扬优秀先进文化、提高全民族素质需要许多方面共同努力,而图书馆是人类知识文化的集大成者,其宗旨是让社会成员分享人类积累的和正在创造着的智慧成果,它是面向广大人民传播优秀先进文化的基地,是以传播知识为主的文化中心。

2.3 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以人本原则”是图书馆新馆建设的根本原则。服务读者,以读者为中心,是图书馆建设的本质要求。图书馆的各个部分,各个环节都要方便读者使用,并尽可能的扩大服务面,以后不仅要将外地务工人员纳入城市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范围之内,更要给予残障人士以特别的关爱和照顾。图书馆的建筑应有坡道设计、盲道设计、残障人士专用厕所等,以体现民主、自由、平等,体现对残障人士的人文关怀。新馆建筑的通道,从内部疏导考虑不宜过多依靠电梯,而应采用步梯;从人们上下楼梯体力消耗过多考虑,楼层不宜过高。从我国投入使用的高层图书馆来看,造价过高,浪费能源,利用率低,使用效果差,且楼层越高问题越多,总的来看是弊大于利。从内地一些城市图书馆建设实践来看,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建筑在四层以下,层高在3.3米以上,能满足自然通风、采光、功能区要有效利用,是节约、合理、适用的选择,中小型图书馆应参照这种做法进行建筑布局

2.4 现代图书馆功能变化对建筑的要求

图书馆的建筑内容受图书馆功能制约,图书馆的形式随着图书馆职能变化而变化。现阶段图书馆建筑正处于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过渡和转变时期。传统图书馆以收藏为中心,重藏轻用,以书库为中心的闭架管理模式,使得图书馆的建筑功能单一。以往市、县级图书馆建筑规模较小、形态简单且相互雷同,建筑只注重当时的实用性,缺乏长远考虑,使得馆舍使用不久甚至新馆刚开馆就出现很多问题,如:空间紧张、书库饱和、阅览席位不够,甚至有些地方的馆舍是一个个小办公房间,根本不符合图书馆的功能使用要求。现代图书馆的功能,已由借阅为主的单一功能走向综合性的多功能,社会要求图书馆不但有文化积累、资料存取功能,还要求具有信息开发、科技交流、社会教育、公众休闲娱乐等功能。所以,新馆建筑既要体现现代图书馆藏、阅、借、咨询一体化的功能特点,又要适应图书馆作为地区信息中心、文化中心的需要,在建筑设计上要采用大开间、开放型,以适应功能的不断变化和调整,使建筑具有使用的灵活性。所以,建筑设计既要考虑为读者提供传统服务的静态空间,又要提供为开展社会性的学术社交活动所需的动态空间。设计内容需增添多媒体教室、文化活动室、展厅、陈列厅、报告厅、教室、读者生活区等,以满足现代城市公共图书馆功能的要求。

2.5 图书馆人员参与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图书馆建筑也要经过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四个阶段。建筑施工只是使设计图具体成型,而最后的验收评估则是对整个工程作业的检验和设计方案优缺点的评价。它只能为未来建馆者所借鉴,而对本馆已无法补救。所以,图书馆领导必须积极参与建馆的规划、调研,提出设计任务书,审定设计方案。在拟定设计任务书时,要预计城市未来15年的发展需求,根据千人拥有公共图书馆的面积(27m2/千人)、阅览座席数量使用面积(2.0席/千人)、人均藏书量(1.5册/人)以及现有藏书量,确定图书馆的规模。还要根据藏阅方式、服务内容、载体形式以及传播手段等进行合理的布局,使读者足不出馆就能享受到图书馆提供的各项服务。建造一栋图书馆是百年大计。它要求图书馆建筑既能满足图书馆现在职能的需要,也能满足若干年后图书馆发展变化的需要。

3、优化馆内空间布局、组建方便的现代化服务模式

3.1 大空间布局,提高对公众的开放面积比例

新时期的馆舍内部布局要打破传统图书馆条块分割的格局,倡导“平等、免费、无障碍”的理念,实行最大限度的开放服务,力求空间的相通相连,让读者可以像逛超市、书店一样在馆内自由穿行。

3.2 优化设备配置、实现有线无线宽带网络全馆覆盖

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整体设计,采取智能化综合布线,实现数据业务、语音业务及视频业务的有线及WLAN无线传输,保障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转及读者书目查询、互联网资料搜查、数据库访问利用及多媒体资讯的获取。不设独立的目录检索厅室,因为用手机或在公共电子阅览室内任何一台电脑都能够完成检索和电子阅览的功能,并且所有电脑都是免费使用,让读者能够方便而快捷地使用。

3.3 藏阅合一借阅一体化,服务区域无障碍贯通

打破库室分离格局,在开放区域采取统一荷载,藏阅合一、借阅一体化,为系统化的软分隔、无障碍布局提供了想象的空间。空间设计理念具备人性化,错落有致,同时利用书架和沙发等进行软隔,使馆内各功能区域无障碍贯通。在软设计的细节安排上,突出地域特色和图书馆特有的文化氛围,这种无障碍的空间布局也为往后发展留下了自由施展的空间。

3.4 整合业务系统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持,创造一流的信息服务

新时期的图书馆信息化系统除实现常规功能外,应在多个方面取得突破,比如大规模、覆盖城乡的数字化信息服务网络和区域数字图书馆服务群,将各级、学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整合到一个系统中,形成区域性的虚拟图书馆群,资源共建共享,真正实现联合的馆际互借,在满足日常业务管理需要的情况下,为总分馆制、“一证通”工程和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一个稳定的技术支持,

4、我国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文化局图书馆工作计划篇6

二、少儿爱心图书接力活动受到表彰

我区的少儿爱心图书接力活动截止到目前,已向服务学校送书二批,共1200册,借阅图书6000多人次,借阅8000多册次,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果。这批爱心图书到来极大地弥补了学校图书室藏书不足的困难,满足了山区学生想看书、看好书的愿望,得到了家长和教师的一致好评和认可。在本月召开的全市文化馆图书馆工作会上,我馆被市文广局表彰为先进集体。

三、地方文献征集工作全面启动

为认真实施区文广局领导的指示,我馆把地方文献作为馆藏特色项目来抓,并于本季度正式启动地方文献资源收集整理工作。选后在《都市报》、电视台和文体中心外户了征集广告。并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对区直各部门进行了一一走访。至3月底为止,共收集到1000余册地方文献资料。我区老干部还在活动中表示,将自己2万余册藏书全部捐赠给我馆。

四、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在闭馆期间,我馆在抓新馆筹备的时间,不放松图书馆的其它工作,各种培训有序开展。我馆视觉艺术高端研讨班于3月初正式开课。研讨班由我馆负责人主讲,现有学员20人,开课时间为每周二晚,历时50天,计划20个学时,完成影像美学、色彩学等课程的培训和研讨,并致力于在研讨班课程期间创作一批优秀的书、影、画作品,为我区今年的“文化周”、“文化节”等重大文化活动作准备。本季度已经集中培训了6个学时。

由我馆负责人主讲的文化讲座《古镇的人文观察》,也接到镇的邀请,将以多媒体的形式,全面、生动地为干部、职工和居民深入讲解的历史和文化。

五、搬迁筹备有序推进

1、我馆拟定了《开馆筹备工作方案》、《开馆庆典工作方案》、《图书馆设施设备配置方案》、《图书馆工作人员招聘方案》等多项文件,并上报有关领导及部门。我们在第一季度出刊了信息简报6期,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对新馆建设进行每周一次现场检查,目前土建工程和内装工程都已经通过了竣工验收。

2、为了更好的做好新馆建设和管理工作,由文广局副局长、财政局副局长带队,财政局教科文科科长、资金计划科科长、政府采购中心中任和我馆负责人、等组成的考察组一行十人到我市、等区图书馆考察。考察工作历时五天,通过考察、学习,考察组成员们普遍认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开阔了眼界,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

3、为了贯彻落实区文广新局关于图书馆工作专题会议精神。我馆召开了新馆开馆筹备工作动员会。会议对新馆建设情况、功能分布计划、部室设置、新编制条件下的岗位计划、图书馆工作方向、品牌服务、阶段性工作目标、近期工作安排等等方面进行了一一落实。

4、不断细化、优化了新馆办公家俱、自动化设备等采购方案,对馆内固定资产进行初步清查,避免重复采购。方案历经6稿,采购总额从原来的近500万元调整到了350万元。目前已经送财政局审核,将于近期进入政府采购程序。

文化局图书馆工作计划篇7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师生学习、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它与师资、实验设备并称为高等学校的三大支柱。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笔者以所在高校的图书馆为例,谈谈对独立学院图书馆新馆建设的设想。

一、教育部对高校图书馆馆舍的要求及我馆需求

2003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组织拟订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征求意见稿)》,2005年确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修改稿)》。在此文件中“A办馆条件”指标的二级指标“馆舍”下设“A41独立馆舍”,要求生均建筑面积为2.0平方米/生,“A42阅览座位”要求阅览座位与学生数之比是1:4。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修改稿)》规定,结合我院在校生人数,按12000在校生计,图书馆建筑面积应达到24000平方米。阅览座位应达到3000个(含自修室)。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对生均占有图书的要求是:本科生100册/生,专科生80册/生。按照这个规定,12000在校生,图书馆藏书量最少应达百万册以上。以开架书库分类排架采用的书架架位容量――每米架位格层平均放书40册左右计算,6层双面书架每架约放书400册(每层架位长95cm,最低一层通常不放书),100万藏书约需书架2500个。

二、设计理念

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的大趋势是多功能与多元化,开放性和多功能性是图书馆建筑的发展方向。图书馆内部建筑格局要注重人性化,体现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营造人性化的阅读环境,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内容。规划图书馆的空间需求时,要考虑图书馆工作流程的合理性。

馆内布局划分为动区、次静区和静区。动、静区合理布局,三条流线(书、读者、工作人员)分明,既要联系密切,又要避免相互干扰。文献采编、阅览区域形成自下而上的竖向功能区,阅览、视听、展览、会议、休闲区域形成由静到动的合理划分。

图书馆建筑在绝大多数空间是弹性的,可变的,具有适度的超前性。实行一体化空间,进行开放、通透、能够灵活组合的布局(开放式布局主要指读者服务区域的布局)。读者进入图书馆的大门,馆内所有的藏书资源可以不受限制地被读者使用,读者可以在整个图书馆里任意浏览,随意阅读,自由、平等、方便地查找和利用信息。

三、拟定图书馆建筑24000平方米,层高四层的布局

(一)首层功能布局

1.出入口和门厅

门厅设咨询导航、各楼层导向指示、总服务台(借还书处)、办证处、读者检索台、自动寄存柜等。门厅整个大厅就是服务区,在这个服务区中用一些醒目标志来区分不同读者对象、不同藏书内容的服务方式,这样的布局使读者一进入图书馆就一目了然,十分便捷。

图书馆大门。大门朝向要考虑方便学生从教学区到图书馆。

总出入口。设1个,配备防盗监测设备,便于管理,节省人力。其他通外面的门和楼梯口平时关闭,有需要时或做防火通道时打开。

总服务台。设在服务大厅一侧。总服务台设还书处、借书处和办证处。还书处延伸出总出入口外,读者可以先还书再进入大厅。进门一侧设置雨伞架,下雨天不允许读者把雨伞带进图书馆。大厅合适的位置设各楼层服务导向指示和读者检索台。自助复印、打印设备设在服务大厅。

2.电子阅览区

本区设在服务大厅中央和纵深处。不论电子阅览区集中或分设数个小区域,都要相对集中。在电子阅览区内设一电子阅览服务台,服务台内设置存放光盘的柜,供电子阅览室读者借用。电子阅览上机座位200个。

3.展厅

本厅设在大厅一侧,或与报告厅相连的走廊,或报告厅前厅走廊。

4.报告厅

大厅用于开展学术报告、科技讲座及读者评论等活动。一般设在首层的后面或一侧,有独立的大门出入,也可从服务大厅到达。报告厅独立出入的大门平时关闭,图书馆闭馆时或报告厅需要独立使用时开启,并同时关闭与服务大厅相通的门。

5.采编室

采编部、图书报刊加工室设在首层,方便利用电梯和馆外通道的地方,以便于接收到馆图书、运送已入编图书到各层书库。馆外通道要与读者出入口分开,并且要有手推车能直接推入的通道。这样将采编、运送图书等内部工作与读者活动区域分开,避免因运送图书干扰服务大厅。采编室范围包括书刊加工和新到馆图书存放。

6.自修室

本室设在首层外侧,最好同时有通向图书馆内、外的门。开馆时,关闭自修室通向馆外的门,读者到从自修室通向馆内的门出入。闭馆时,关闭自修室通向馆内的门,从自修室通向馆外的门独立出入。

自修室可设自动售食品饮料机。

7.休闲区

在图书馆设立咖啡厅、书吧等。图书馆不仅是学习的场所,也应是读者休闲轻松的乐园。

靠近自修室,远离服务大厅,设一个休闲吧,用墙间隔起来,与电子阅览区也用墙壁隔断,与服务大厅和自修室各设一相通的门。开馆时,两门开启。只有自修室开放时,关闭通向服务大厅的门。自修室的读者可从通道到休闲吧。

(二)二层功能布局

1.二层整体布局为社会科学书刊(A-K类,J类除外)阅览区

阅览区的设计要具有灵活性和可变性,既可作统一的大空间使用,又可根据需要划分成若干门类的阅览室,形成集藏、阅、借一体化的书库。书库可打开也可关闭,既有利于内部调整,也利于防火。可按学科分区排放书架,但不设隔断,各区域相通。工具书库设在书库一角,方便读者利用。阅览桌椅根据排架位置摆放,尽量利用自然采光。

2.计算机总机房。管理和维护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及图书馆所有计算机设备的计算机总机房设在首层配电房上方位置。

3.根据层面的形状布置书库。书架摆放在中间位置,外侧和内侧临窗位置(如果有内天井)摆放阅览桌椅。

刚开始,中间放书架的位置可以少一些,待图书馆藏书量扩大以后,可向阅览位置扩展。(购置正规图书馆设备厂家的定型产品,书架型号固定,需要扩展时购买同样的书架,保持书库内书架整体一致、美观。)

书库内设置读者检索终端。

由于本馆经济类图书占比例较大(一些管理类书籍如企业管理,依《中图法》也归入经济类),并且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的相关图书都归属于《中图法》F经济类。拟将经济类图书单独排架,自成区域。

4.工具书。书库一角另设几排工具书架,摆放社会科学工具书。

5.报刊阅览区。在二层一侧设报刊阅览区,摆放社会科学报刊,供读者阅览。

6.二层服务台。设在阅览区内。

(三)三层功能布局

1.三层整体布局为自然科学书刊(N-Z类,TU类除外)阅览区。

2.与二层基本相同,中间放书架,临窗放阅览桌椅。

3.工具书架。书库一角另设几排工具书架,摆放自然科学工具书。

4.报刊阅览区。在三层一侧设报刊阅览区。摆放自然科学报刊,供读者阅览。

5.三层服务台。设在阅览区内。

6.讨论室、小组研讨室。由于馆藏自然科学图书比馆藏社会科学图书量少一些,自然科学书库所占面积相对宽裕。在三层另找一侧或合适的位置分隔讨论室若干间、小组研讨室若干间。讨论室内桌椅要灵活设计,能够容纳不同组合的小组。读者无需预约即可使用。小组研讨室内配备一台多功能计算机。读者登记预约使用,人数不得少于三人。

(四)四层功能布局

1.艺术设计类书刊(J类、TU类、TS94)阅览区。将艺术设计类书刊提出来单独排架。

2.报刊阅览区。与自然科学书刊阅览区和社会科学书刊阅览区一样,在一侧设报刊阅览区,摆放艺术设计类报刊,供读者阅览。

3.复本书库。用作存放复本过多的书,或作备用书库,待藏书量增多,二层、三层书架容纳不了时,用于存放读者不经常借阅的书。

4.视听资料区。非书资料在图书馆文献收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图书馆在这部分文献资料的服务方面,应考虑提供除查询和借阅服务之外的动态服务区域。四层可设若干个影音室,供读者利用多媒体非书资料。

5.讨论室和小组研讨室。可在四层合适的位置分隔讨论室和小组研讨室若干间。(视需要,三层讨论室和小组研讨室不够用则设。)

6.办公室。图书馆行政办公室设在四层。

四、其他问题

1.重视馆内基础设施和服务(软件设施充足)。

2.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整体设计。

图书馆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系统将运行图书馆业务自动化系统、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光盘系统、参考咨询系统、资源整合系统、网站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消防自动控制系统、出入口控制(门禁/一卡通)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等,要整体规划图书馆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建设方案。

3.采光通风,隔音防噪。

融入节能环保的理念,立足于对自然能源的有效利用,尽量采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

国内很多图书馆采用现代立体庭院布局,中间的采光通风庭院为书库避免了过度西向的阳光。

4.消防和安全。

为便于管理,总出入口设一个,另外设防火通道。

5.各楼层设工作间。

用于工作人员对文献的入藏整理及存放随身物品。

6.各楼层卫生间配备。

为保证公共环境的整洁,卫生间位置不要正对公共通道。根据目前使用对象人数和群体,卫生间应建成蹲位。

五、结语

高校图书馆应以新馆建设为契机,营造优美和人性化的读书环境,为读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实现集学习、教学、科研和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校图书馆,全面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文化局图书馆工作计划篇8

2平面功能改造

建筑平面改造设计考虑现代图书馆大容量、多功能的要求,在建筑层数上采用局部加层的处理,切实增加图书馆建筑的使用面积。平面布局设计打破原有严格划分的借、阅、藏三大空间模式,采用较灵活、紧凑而多样化设计。管理模式上改变原有图书馆“以藏为主”的闭架式管理模式,实现每个阅览室“借、阅、藏”一体化的开放式管理模式,让图书馆的馆藏尽可能地接近读者,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充分体现人性化的设计意图。平面布局设计遵循高效率、节约读者和工作人员的时间为改造设计原则。合理设计读者、书籍和馆员的三条流线,使之相互联系,但避免流线互相冲突和交叉。建筑功能以文献信息、试听教育、科技档案、学术报告为主。改造后建筑首层主要为办公、管理部门、编目、采编等主要办公用房。考虑儿童阅览方便,将综合儿童阅览区域也放在首层。二层到六层平面内部布局将实用性与智能型相结合,分别设计为电子阅览室、期刊室、地方资料、学习室、多功能大厅等,局部采用通透开放的格局,将空间灵活划分,使各个单元既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不仅适应时代开放性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消防疏散及设备管线的布置。

3网络化综合设计

设计同时考虑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在普通阅览室设计中考虑网络综合布线的有关要求,统一考虑照明电源线、动力电源线、网络线、通讯线和闭路电视线等,图书馆内设有电子阅览区的信息点、公共检索区的信息点、藏书区数据的信息点、各个阅览区的检索信息点、内部业务工作区的信息点等,使整个图书馆形成高度整合的网络,该系统功能的发挥和正常运转是图书馆工作的关键。

4室内设计

室内环境设计力求强化图书馆建筑的文化内涵,为读者创造简洁明快、典雅大方的助读环境。设计利用室内家具、灯饰、字画、雕塑、绿化等的色彩、造型丰富了建筑内部空间环境,营建空气清新、环境明朗、良好的学习氛围。

文化局图书馆工作计划篇9

1 工程概况

海宁市图书馆新馆和查济民纪念馆项目拟建于海宁市中心核心区块,城市主干道文宗路紧贴用地西侧而过,西面学林街,北邻海宁市文化中心,东北面为城南公园张臂环抱,且与公园北侧的海宁市人民政府遥遥相望,基地沿东西向呈不规则的长条形,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势突出。

该项目用地面积为20003m2,规划建设成为集图书借阅,电子阅览和学术交流展示等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图书馆,以及查济民纪念馆,为市民提供阅读交流和学习的空间场所,弘扬海宁市千百年来沉积的灿烂文化。

2 设计构思及规划理念

2.1 “两峡一水”城市文化和地理特色并重

海宁有着丰富而璀璨的城市文化、潮文化、名人文化与灯文化。而图书馆和纪念性建筑则是文化建筑中一个特别的类型,有着极为丰富的隐喻内涵,海宁市图书馆新馆和查济民纪念馆方案试图以“海宁文化之基石”作为主题展开设计,结合海宁市“两峡一水”的城市地理特色,图书馆和纪念馆建筑宛若两块磐石,水景宛若玉带从中间穿过,使建筑功能相对独立又浑然天成。

2.2 开放的城市空间

图书馆和纪念馆是向社会公众提供终身教育的场所,开放的建筑布局和建筑形式是信息扩大交流,方便公众获取和享用知识与信息的前提。方案将图书馆与纪念馆分别设基地东西两侧,中央形成开放式的文化广场,南北贯通,北侧连接城南公园,南侧连接水系绿化,使城市空间连贯串通,使文化广场成为城市的桥梁,广场上空有精致通透的玻璃顶,结合图书馆和纪念馆的主入口设计,是读者交流、休闲、观景的佳所,并成为城市公园的一部分。图书馆建筑内部采用大空间布局形式,围绕中心内院展开流线合理,采光充分。

2.3 “以人为本”建筑与环境和谐共处

设计中将为“人”创造优良的空间环境放在核心的位置,充分兼顾使用者的阅读环境及公共空间的设计,利用建筑周边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城南公园与沿河绿化的优美环境延续到建筑的内部,形成“人在书中,书在人中,人书皆在景中”的和谐景象。

2.4 “前瞻未来”建筑将成为信息技术的多功能载体

新信息技术的出现,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无疑对图书馆建筑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也使现代图书馆建筑文化焕然一新,综合布线和智能化、为未来图书馆及其技术的发展留下广阔的空间。

3 总体布局

3.1 功能分区

鉴于“海宁文化之基石”的设计理念,结合用地的实际情况,文化广场西侧为功能齐备的图书馆,东侧为查济民纪念馆,城南公园优美的景观延伸至其周边,更加突出纪念性建筑的庄重典雅,两者之间有开放通透的玻璃顶棚相连,使得功能分区明确,而空间又相互渗透,见图1。

3.2 交通组织

车流:基地机动车出入口设于南侧,地下车库出入口设于西侧,基地西侧、南侧设有植草砖停车场。

人流:由基地北侧、南侧进入文化广场,文化广场左侧为图书馆出入口,右侧有查济民纪念馆。少儿服务入口设在基地北侧。

3.3 内部流线

读者流线:由文化广场进入图书馆,中庭设有观光电梯,整个读者流线围绕中庭展开。

书流:由图书馆西侧货梯进入一层采编室。拆包、加工、分类、编目后分发到各个阅览区。

工作人员流线:工作人员入口设在基地西侧,由专用楼梯进入图书馆的业务办公用房。

3.4 相关规划要求

建筑退规划用地边界距离分别为:南侧退学林街道路红线10m,西侧退文宗路道路红线10m,东侧。北侧退用地红线为10m,符合相关规划设计要求。

4 平面功能布置

4.1 平 面

平面布局化零为整,采用大空间布局,功能布置灵活、方便管理。

4.1.1 图书馆

图书馆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布局,地下室布置停车库及设备用房,一层东侧为大厅,南侧为综合开架书馆,北侧为少儿服务区,包括借阅室和低幼儿活动室。二层北侧为自修室和信息技术管理服务区,南侧为报刊阅览室,西侧为装订,局部二层为社会活动区,包括专题阅览室,个人研究室,学术交流室,三层为名人集中展示区,西侧为食堂和古籍书库,四层设有地方文献服务区,包括参考阅览区,地方文献工具书,南侧为办公业务用房,包括馆长办公室、副书记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等。

4.1.2 查济民纪念馆

纪念馆为两层布局,底层为展示厅,贵宾接待室,会议室,美工、办公等。二楼为250座的报告厅及附属用房。

4.2 抽象山水画

设计采用节约、理性、大气、整体新颖的策略理念,强调建筑时代性,与江南水乡传统文化的融合、传承与发展,光洁的“水晶磐石”以一种新的神态舞动着某种新颖的建筑文化身影。玻璃面上错落有致的镶嵌着深灰色的花岗岩,构成一副气韵深远的“抽象山水画”,长短不一的花岗石仿佛是书架上的一宗宗书卷,抒写着海宁历史悠久,民风淳厚,名人辈出的文化特色。

文化广场:从南侧入口处借景造园的手法使公园成为图书馆的对景,从北侧看文化广场宛若知识宫殿,气势恢弘,建筑成为城市的景观,见图2。

4.3 剖 面

图书馆地下一层层高为3.6m,地上一到三层层高为5m,总高为23.8m。查济民纪念馆一层层高为5m,总高为16.8m。

4.4 环境景观设计

文化公园:基地的东北侧是环境优美的城南公园,为城市的景观主轴线,基地东北角的景观水池,图书馆与纪念馆之间的文化广场,以及南侧的景观水池一直到后富亭港,形成基地景观轴线。基地整合四周大面积的景观绿带,整个基地环境是城市景观的延伸,而建筑成为景中景,见图3。

5 消防设计

总平面:基地消防车入口设于基地南侧,图书馆为四层建筑高度小于24m,建筑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淋系统,建筑防火分区按层划分,一层为两个防火分区,二~四层各为一个防火分区。分区面积符合规范要求,每个防火分区设有至少两个安全出口。

6 建筑环保设计

本工程建成后主要有汽车尾气、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厨房油烟、卫生间臭气、设备用房的噪音、区域交通噪音等影响。设计根据环评意见采取措施。

(1)建筑物周边按规划要求退让红线,尽可能扩大周边绿地面积,改善道路车辆噪音和尘埃污染。机动车主要在地下室停放,地面少量临时停车。

(2)建筑使用的玻璃采用节能玻璃。使用节能玻璃可以达到控制阳光、节约能源、热量控制调节及改变环境的作用。冬季,它可以将室内暖气散发的热辐射反射回来,保证室内热量不向室外散失,从而节约取暖费用。夏季,它可以阻止室外地面、建筑物发出的热辐射进入室内,节约空调制冷费用。

(3)所有设备均做消声、减震、隔振处理,机房墙面均做吸声隔音处理;空调机组,风机均要求采用低噪声机组,并采取设置减振基础或减振吊架,各管道上设置消音器等措施;本工程设备机房,卫生间等房间均配设机械通风系统,确保房间空气品质的要求。给排水管道设计时考虑减少水流噪音和共振处理措施。粪便污水经沉井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

(4)厨房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油烟经过净化,再经由烟囱至屋面排放。

海宁市图书馆新馆和查济民纪念馆项目建筑设计体现了建筑地域文化性、生态性,开放性、智能化性、节能环保,更好地发挥现代图书馆的功能。

7 结 语

文化局图书馆工作计划篇10

1.美利坚记忆项目

美利坚记忆项目(American Memory Project,1989~1995)规划始于1989年,其计划是将主要历史档案资料,不经过编辑或很少编辑,转换为数字化格式,提供给研究者、学者或一般读者。这个计划包括各种类型的资源:图书、小册子、手册、单面印刷品、音乐、声音记录、照片、艺术图片和活动的画面等。

这些文献的数目信息采用MARC格式,全文的资料也采用机读格式提供,并以扩充的MARC格式提供给读者进行目录查找和章、节的内容检索。手稿和带有图像的文献,使用位映像技术存储,并利用“超媒体”技术提供读者检索。有些彩色图像也用相应的计算机设备进行处理,声音和音乐的馆藏使用标准的激光唱盘录制。动态的图像资料如电影等,则存放在激光视盘上,并使用计算机技术、图像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对它们进行加工和处理。

2.美国数字图书馆首创计划

1994年9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正式公布了一项为期四年,投入2440万美元的“数字图书馆首创计划”。该计划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防部高级技术规划局和国家宇航局联合出资,由科学基金会机器人学与智能系统信息分部负责协调。计划中包括六个研究项目,分别由六所大学牵头,开发数字图书馆所需的各种新技术。

该计划的实现途径是:“对所有项目的一个共同要求是要有研究伙伴。把建立研究者、应用开发者和用户之间的合作关系视为在产生新知识、推广新思维、加速技术转化过程中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每个项目都将先开发一个实验基地,用来进行研究和建立数字图书馆的原型,然后再将原型放大以存储更多的信息,应用更先进的信息处理工具,容纳更多的用户。

3.美国国家数字图书馆项目

美国国家数字图书馆项目(NDLP),是于1995年5月1日正式启动的,首先是在哈佛大学举行了由保存与存取理事会出面组织的“美国国家数字图书馆联盟”签约仪式。

这个联盟的最初成员有:保存于存取理事会、美国国会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易摩锐大学、哈佛大学、美国国家档案与记录管理局、纽约公共图书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南加州大学、田纳西大学、耶鲁大学。此后,IBM公司也参加了这一组织。该联盟允诺,有独特馆藏的小馆,也可陆续参加此联盟。

该项目获得总数为1300万美国的资助、捐赠和国会拨款,用于逐步将LC(国会图书馆)馆藏实现数字化,通过网络联机存取LC数字化馆藏。该计划的目的是加快LC与全国信息网络的接轨,通过文献资料数字化存储、网络传输,使LC成为信息高速公路中最广泛和最重要的信息来源。目前已将LC的500万件具有历史特色的馆藏文献数字化,以反映美国的历史遗产及文化,并利用因特网向全美国所有人提供。

4.IBM数字图书馆计划

1994年,IBM公司进行大规模改组,打破原有的组织体系,建立以行业为龙头的、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与行业解决方案相结合的专业性部门,实现信息市场新的分割模式。

“IBM数字图书馆计划”是一个跨行业的部门,它将信息存储、管理、查询检索与发行集成在一起,面向各类信息源,使信息源用户能方便地将自有信息转化为数字化多媒体形式,并在广域网上传播。

5.公众存取政府信息

由NASA和HPCC资助了近20个存取政府信息的数字图书馆项目,其中有6项是专门为中小学学生、教师开发的,可用于气象、地理、地球环境等教学课程。BADGER项目是一个旧金山海湾区域的卫星与航测影像、地图数据库,通过因特网供公众使用。“获取知识的签证”是对南极、哈博宇宙空间望远镜考察结果等科学前沿的汇集。此外,还有“卫星数据驱动实施农业管理决策辅助”“紧急事件管理” “血液管理”和“夏威夷岛旅游数字影像集”等研究子项目。

【参考文献】

[1]史田华. 美国DLI-2研究主题及进展考察[J]. 情报科学,2003(05).

文化局图书馆工作计划篇11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1

1 引 言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高校教育事业也随之飞速发展,我国对高校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极高,多数高校都新建或扩大图书馆的规模以保证高校的教材资源。高校图书馆的新建或规模扩大,都涉及图书馆的搬迁工作,图书馆搬迁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投入使用的时间及其功能作用的体现。高校图书馆搬迁这一工作,不仅包括对图书资料的搬移,还要制定高效率、节省物力人力的工作计划,尽可能节省资源。假如高校图书馆的搬迁工作缺乏明确的工作计划做指导,可能会出现图书资料混乱摆放、物力人力的浪费甚至可能对珍贵书籍的浪费。因此,高校应重视图书馆的搬迁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计划,尽可能将其在一定时间内保证质量的完成。为了顺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顺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国高校必须不断扩大教学规模,高校图书馆也应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给广大高校师生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高校图书馆应不断创新,实施对图书馆的新建或规模扩大,搬迁工作也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法。

2 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的科学实施方法

2.1 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前的准备

任何一项工作的实施,首先都应制定明确的目标、工作计划,以此来指导工作的进程。高校图书馆的搬迁工作也是如此,在搬迁工作的准备期间,高校应重视外出调研,去其他高校参观图书馆,学习优秀的管理模式、服务方式等,再根据高校自身的特征,制定出符合高校本身发展规律的、科学合理的工作目标。当今社会是数字信息化的社会,在高校图书馆的搬迁工作中,应重视网络自动化、信息化的使用,顺应时展的潮流,培养当代社会所需的人才。网络自动化、数字信息化等先进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中的应用,还可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保证工作更加高效地完成。

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目标的制定应是科学合理的、全方位的,由于高校图书馆的搬迁工作不仅是普通的房屋搬迁,应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为前提。新图书馆的格局布置也影响着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的进行,图书馆的搬迁工作应把新图书馆的布局深入了解,从而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高校图书馆的搬迁工作应深入考虑到高校长久的发展状况,以新图书馆的格局布置为基础,确保图书馆功能作用的发挥,为高校更好的培养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计划的制定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未来社会发展趋势。

2.2 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中

在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的实际实施过程中,高校应遵从制定的工作计划,一步一步完成工作目标。搬迁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能力至关重要,工作计划制订得再好也需要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高校应做好搬迁工作人员的动员工作,增强工作人员的图书爱护意识,保证图书资料的完整。对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的思想工作,让工作人员更深入地了解搬迁工作的重要性,增加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让工作人员能以身作则。

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实施的时间选择也应有一定的标准,高校应尽可能避开图书馆使用高峰期,利用暑假或寒假等假期来进行搬迁工作,减少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工作人员也可利用此时间段进行图书的整理与重新归置,不影响图书馆在开学后的正常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信息一般比较珍贵,书籍本身也需要有很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为保证新图书馆能够为读者提供充分的文献资源服务,对图书馆馆藏资源合理调整,在搬迁的过程中,保证大类图书始终在一起,便于新馆图书的上架和摆放,也不易使图书散失。在资源出库、装车、转运、卸车、入馆5个主要步骤中,每个步骤由专人负责,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人。装车过程中,每包、每捆图书都对号入座,放置在提前标注好的书架上,及时对每车的图书进行妥善安置,不积压滞留图书。

2.3 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完成后

当高校图书馆的搬迁工作完成之后,就只剩下对图书在新图书馆的拆包、整理摆放工作。图书的拆包工作任务不重,高校一般是选择划分工作任务、责任到人的方法,可请一些勤工俭学的学生来做工作,按照包上的编号,打开包,将其摆放到新图书馆的对应位置。

在新图书馆的图书分类摆放整齐后,高校还应制定合理的服务方式,实施当今社会所需的检阅借一体化的服务模式,满足当代高校师生的需求。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应制定合理的管理模式,确保图书馆工作人员深入了解认识新图书馆,做好图书资料的宣传和借阅辅导工作。高校图书馆的分类管理模式,更加方便以后的图书资料补充工作,还可节省使用者的时间,更好地服务使用者。

3 结 语

总的说来,高校图书馆的搬迁工作是一项艰巨、困难的任务,应受到高校的重视,针对这一巨大的工作任务,高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目标,再考虑高校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精心制订搬迁工作计划,确保高校图书馆的搬迁工作可以有计划地进行,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促进高校的发展与进步。

主要参考文献

文化局图书馆工作计划篇12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我国公共图书馆总数2003年为2709家,2012年为3076家,10年间增长了13.55%;藏书量2003年43776万册,2012年78852万册,增长了80.13%。从2010年到2011年,我国的文化事业费的投入从323.06亿元增加到392.62亿元,增长了21.5%,人均文化事业费也从2010年得24.11元增长到了2011年的29.14元,增长幅度达到20.9%。而从统计数据上来看,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和重视力度,人民群众也由此受益。

我国公共图书馆资源配置过分集中于省市级大型图书馆,整体文献资源分布不合理,文献总量剧增,但每年公共图书馆数量增加较少,且布局变化不大。由于我国目前实际实行的是"各级政府分级设置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各级政府主要按省、市、县行政区划设置图书馆,一方面,尚未实现对所有县以上行政区划的全覆盖。如,我国尚有19.3%的地市没有图书馆,12.2%的县没有图书馆。另一方面,缺乏总体规划,已建的各级图书馆之间在横向和纵向上都缺乏有效的联系与合作,难以形成一个统一协调的网络服务体系,而且由于一些基层政府经济实力薄弱,也造成大量基层图书馆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能满足当地社会的实际需求。我国很多公共图书馆的设置布局缺乏统一规划,公共图书馆网络体系尚不健全[1]。

二、国外公共图书馆的地理布局与体系建设

1.国外公共图书馆的地理布局

国际图联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标准》,明确规定了图书馆的建筑标准,即“在市内主要居民聚集区,3到4公里的覆盖范围就设立一个较大的图书馆(中心馆),离中心馆1.5km左右需设立分馆。不同的区域对距离的规定也会考虑到当地的地形、交通、和社区意识等不同因素作出调整。而从图书馆学理论的角度分析,辐射半径以2公里内为最优。通常,一个普通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公里/小时,那么图书馆的辐射半径为2公里时,步行40分钟即可到达。而这样的路程,人们会选择乘坐交通工具,在城市里,汽车的行驶速度一般在20公里/小时以内,开车十几分钟即可到达;如果距离为4公里,行车20分钟即可到达,比较方便,是人们可以接受的路程和时长。由此看来,如果距离大于4公里,读者将会考虑是否必须要去图书馆,尤其对读者前往公共图书馆和阅读习惯的养成造成一定的障碍。

2.国外公共图书馆管理体系建设

美国纽约的公共图书馆系统实行总分馆制的管理模式。在一个总馆下面设立若干个分馆,以网状的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服务能够范围覆盖行政区域内的各个地方,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总馆与分馆之间十分注重各类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按照各个馆藏特色定期轮流交换特色资源,方便读者的获取。

英国伦敦市公共图书馆系统也采用总分馆制,伦敦包含32个行政区,在每个区设立一个中心馆和十几个社区馆。由这些中心图书馆和多个社区馆组成的服务网络合作十分紧密,扩大了覆盖面,同时也提升了服务品质服务品质。

日本则建立了完备的图书馆法律体系,并严格以此执行。日本的《图书馆法》规定:当地要建由总馆、分馆、图书停靠所、流动书车4个层次组成的公共图书馆系统。据此,东京在每一个区中,有一所总馆,称为“中央图书馆”,其他则为分馆,称为“地域馆”,总馆和分馆的服务半径覆盖不到的地方,通过“汽车移动图书馆(流动书车)”来填补,实现了较为完善的以区(市)为区域单元的总分馆制。

三、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思考与实现

1.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必要性

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现实状况要求必须有计划地建立起星罗密布的各级图书馆服务网络,使网络内的各类型、各级图书馆形成合理的布局,并相互协作。目前,我国大多数公共图书馆的设置布局缺乏统一规划,构建的网络体系的尚不健全,和国外差距很大。而在我国图书馆的三大体系中, 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不仅藏书量大, 学科门类齐全, 还拥有庞大而固定的读者群。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图书馆大规模快速信息化的推动下, 都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但二者又基本上是各自为政, 垂直系统内发展。这种“零交集”既造成了二者在资源建设上的差别, 也阻碍了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与生发。

2.图书馆联盟体系建设的实现

政策层面。组建区域各级图书馆资源共享工作机构。由于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由不同的行政上级管理, 需要成立由地方政府和各高校同时参加的协调工作机构, 加强体系联盟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并下设由各馆馆长组成的工作小组, 促进各馆间建立长期稳固的关系,打造共赢的局面。

技术层面。开发区域图书馆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在这一地区图书馆资源共享网络平台上, 不仅实现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数据的共享,还应通过技术实现不同借阅系统的接口无缝对接,或建立通用借阅系统。联盟内各馆通过这一共享系统完成对读者的办证、挂失、注销、恢复等管理工作。同时还能够规范各馆的服务流程、统一优质的服务质量。

管理层面。以“总分馆制”为原则,实现“大联盟”的协同管理机制。目前我国各地公共图书馆系统和高校图书馆系统分别形成了自己相对成熟的联盟体系,尤其是一些省市的高校图书馆联盟体系已经建设的比较成熟,这就为二者的合作实现“大联盟”提供了条件和契机。两种联盟体系服务对象不同,馆藏资源又各具特色,相对独立又互补。在具体管理实施中可以实行“总分馆制”的管理模式,推选一个各方面实力较强的的联盟馆为“总馆”,以这个总馆为常设管理机构,接受联盟体系的领导,负责联盟日常的管理、协调工作。各分馆在总馆的管理下按照片区设立若干分馆中心,分区负责联盟分馆中心的管理、协调、上传下达工作。

注: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公共文化服务下的河北省图书馆联盟体系建设和治理研究》(课题批准号:201301263)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媛.我国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不足0.5册[N]. 法制日报,2013-03-15007

[2]燕今伟.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和发展机制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04:24-29

[3]孙宇、孙志权.关于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11,08:92-94+88

[4]李晓华.我国图书馆联盟的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08

[5]董琴娟著.中国图书馆联盟发展研究[M].北京市: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6]王丽华著.图书馆联盟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市: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2012

文化局图书馆工作计划篇13

1.搬迁前的准备工作

图书馆搬迁的效率,直接取决于前期准备工作的程度。在新馆建设的过程中,我馆对新馆搬迁的重要性、意义有充足的认识,把新馆的规划、搬迁准备与具体搬迁工作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并在全馆达成共识,使整个搬迁准备工作分工负责,责任落实到位,大家根据各自的分工,认真准备。

1.1外出调研

面对馆舍面积、服务设施等新的硬件服务条件的改善,面对全校教职员工、学生包括领导的期盼,我们先后派出多批骨干到多所兄弟院校进行参观交流,了解、学习兄弟院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服务方式与馆舍布局。在此基础上,又多次到施工中的新馆舍实地考察,确立各楼层的服务区域及藏书布局,对馆藏作出了总体分配方案,并根据我馆的实际情况,针对新馆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设计方、施工方沟通解决。

1.2规划新馆布局

作为图书馆搬迁的主体,书库搬迁是图书馆搬迁过程中最复杂、工作量最大的一项任务。我馆在充分考虑读者流、工作流等因素的基础上,对新馆所有区域(室)的名称、功能、面积、藏书量、读者座位数、家具、设备类型与数量进行了多次讨论。最终确定了新馆具体各区域(室)的名称、楼层,为顺利搬迁做好了准备。

1.3确定新馆部门设置及人员岗位

早在搬迁前,我馆就对现有部门和人员进行了重新设置和安排,把原来的四个部变成了十个部,根据岗位需求与人员特点合理安排了每个员工,为我馆科学管理和提高服务水平奠定了基础。

1.4设立搬迁计划表

搬迁前就对搬迁的流程、顺序、要求,搬迁领导小组成员及分工班子、办公室、各部室主任组成,分工负责等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了合理安排。

2.搬迁期间的组织工作

藏书搬迁的组织应立足于搬迁整个过程,才能做好科学、周密、细致的规划工作。藏书搬迁的组织过程主要体现在架位测算、图书打捆、图书搬运、图书上架整理这四个主要的环节上。

2.1图书打捆

图书打捆是藏书搬迁工作中最艰巨工作量最大的一项工作,而且工作要仔细,全馆要统一行动。

2.1.1按类下架

首先,图书要按类打捆,依种次号从小到大的顺序打捆。其次,无论图书大小,要确定每包书的厚度,以便对新馆书架空间充分把握。我们把每捆厚度定为30cm,过高书会散,过低会浪费人力、物力。

2.1.2写好标签

书写标签是打包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每包书打好包后都要写明类别、编号。编号要简单明了,标上大类号和这包书的编号就可以了。具体做法是在打包前按图书分类号和书架的顺序写好标签,标签的内容包括图书类型、分类号、包次号,以便搬迁后对号入座,如我馆I247.5这个类,共打358包,从种次号1开始打第1包,依次打到第358包,并列出清单。如I类第一包:I―1,第二包:I―2。以此类推,书写要清晰工整。最好标在上面便于查看。打好的包最好一类放一堆,以便于按类别顺序搬迁,避免发生混乱。

2.2架位测算

由于新旧馆舍图书承载量、库位布局、书刊馆藏量均存在差异,故原有各类图书需要重新组合和布局,以利更好地流通。为此,就必须进行架位测定。书刊架位测定准确无误,可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降低不必要的损耗,加快图书馆搬迁速度;反之,书刊架位测定不合理,有误差,轻则导致图书大倒架、倒库现象的发生,重则导致图书搬迁的混乱无序,影响搬迁工作的正常进行。

书刊架位测定主要是根据系统与非系统统计提供的详细数据,结合新图书楼的承载量、馆藏布局、藏书空间大小情况等因素来决定各库的拟藏量,不同的书库有不同的拟藏量,并由此而细化到各区间、各类图书,再根据各区间图书量预测、确定各类图书所需的书架数并给出架位顺序号。

下面以南邮图书馆仙林文学室为例略作说明。仙林文学室的藏书为I类的所有文学类图书。我们把需上架的图书按照新馆的摆放要求重新进行整理排序。为了精确架位,我们仔细测量了I类准备上架图书书脊的总长度,在此基础上结合I类书的总册数计算出每类书的总捆数,然后根据新馆I类书籍的书架层数计算出每一层书架需放的捆数,再算出每排书架需放的捆数,并在每排书架左端显著位置处标出书捆序号的区间与分类号,每个小架上端标出书捆序号的区间及分类号,绘制详细的排架图表,从而把这些图书按照新馆的架序进行排架、打包。

2.3图书搬运

图书搬运是图书馆搬迁中劳动强度最大的一项工作,具体搬运工作可委托搬家公司,按图书馆具体搬迁顺序安排分区域、分时段进行。装车、卸车时,发现松弛或散捆的图书应及时整理,重新捆扎后再进行搬运。

2.3.1图书馆工作人员分成几个组,各司其责

每类图书都要有专人负责,装车时将各类打好包的图书按新馆的布局依次搬运,保持装车过程有条不紊。负责出库登记的人员要认真记录藏书出库情况,记录出库的是何类图书,其包号是多少,以及该车共装了多少包书。运输图书时图书馆要配备专门的人员负责押车。

2.3.2明确所运图书的入库位置

卸车时要明确所运图书的入库位置,并且清点包数与装车时所登记的包数是否相符,确保准确无误,然后组织搬迁人员把各类图书直接搬运到它们所对应的书架附近。负责上书的人员就可以按照书架上的标号直接上架了。即使有个别临时找不到的包也可以空出架位,保证后面的书继续上架,不会造成窝工现象。

3.搬迁后期的整理及准备工作

3.1对图书按照规划进行上架和排架

文献整理工作是图书馆搬迁的最后一环。图书运到后,要全面检查搬入新馆书架上的打捆图书,编号是否与事先编的序号相符,确定无误后方可剪绳拆捆整理。由于打包时基本保留原架图书排列顺序,只要顺序无误就可以上架了。工作人员一部分排列书包的顺序,一部分人拆包上架,保证任务落实到人。

3.2对数据库和电子资源进行相应的调整

搬迁后要对图书数据库进行调整,尤其是要重新整理进入密集书库的图书数据,更改其属性。因为密集书库的特殊性,必须将图书精确到每一架、每一层,这就需要采编部和自动化部协调工作,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另外,要做好自动化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其中主要是服务器和电脑的安装和测试。设备到位之后,根据先读者服务部门后其他部门的原则,安装并调试图书馆的工作用机和其他电脑设备。

4.对图书馆搬迁的几点建议

4.1加强领导

藏书搬迁绝不是图书馆通过自身的努力即可完成的事情,需要人力、物力和一定的财力保证为前提条件。由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一个精干、高效、权威的指挥系统,以规划统筹藏书搬迁工作的全过程,包括确定藏书组织原则、藏书发展规划安排、馆舍布局,指导藏书搬迁准备工作,指挥搬迁工作过程等。

4.2科学组织

藏书搬迁工作要有计划性预见性,因为在藏书搬迁时将会遇到各种问题与矛盾,如库房与藏书配置和原计划有出入的问题、人员力量安排与调库不统一的问题、准备工作进度与实际工作进度不同步的问题等,因此必须通过科学决策加以明确规定。

4.3做好善后工作

藏书搬迁要做好善后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老馆要做到书尽物空。“书尽”指对打捆的书都要搬入新馆内,不得丢失。对剔除待处理的书,应按规定统一处理完毕。“物空”是指老馆内各种物品包括旧书架旧书柜等都要登记安排去处,待搬迁结束老馆不得有任何遗留问题。二是新馆应做到账物相符。“账”指藏书搬迁单据,“物”指藏书。通过核查,确认藏书搬迁单据是否与实际藏书包捆数相一致。

5.结语

总之,高校图书馆的搬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要做到精心策划,合理安排,全馆人员齐心协力、尽职尽责,一定能把这项工作做好,使图书馆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在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搬迁过程中,每位工作人员都始终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各单位也十分注意相互配合,搞好各个环节的衔接,从而圆满地完成了搬迁任务。

参考文献

[1]曹沛.图书馆搬迁规划的制定与实施[J].医学信息,2008,(7):1077-1078.

[2]戴红霞,刘慧娟.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的实践及思考[J].上海高校图书馆情报工作研究,2007,(3):121-122.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