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实用13篇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篇1

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七彩纷呈。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紧紧围绕主旋律,始终坚持“三贴近”传承文化,弘扬文化,使地域文化呈现出以下现象。

历史的辉煌、近现代的繁荣发展,1激进文化得到维护。地域的南北交融和明清移民的大量迁入。都成为文化多样化、多元化的必定。从大的方面说,宗法文化、农业文化、血缘文化这三种文化是中国激进文化的主流,这些文化随着历史的演变,传达久远,影响之深。从细微、贴近生活看,民间文化种类繁多,激进文化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农历激进节日等,形成了南北兼容,东西荟萃。汉调二簧、陕南曲子、渔鼓、皮影戏、民歌等民间艺术丰富多彩。迄今保管较为完整且馆藏文物最为丰富的宫殿式古建文庙,各地尚存的徽派建筑古民居,黄州官;激进建筑灵崖寺、孟达墓、文星塔、洞儿碥道观等一批历史遗迹得到维护,成为研究历史文化的实物考证。人以“太极城”为切入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和开发利用,打造动感乡村,送戏下乡,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开展新型农民教育,双高普九”举办各类论坛等等,既维护激进文化,传承特色文化,又发展文化、享受文化,消费文化,以丰富的文化、丰满的热情发明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的新气象。

随着各级组织对文化的重视与支持,2现代文化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人们对新文化的传达运用,对文化的需求都在不时扩张,随之派生出的多元化文化如雨后春笋,不时呈发展壮大趋势。这主要表现在文化队伍不时发展壮大。现在除了专业从事文化事业的人员外,各类协(学)会门类齐全,会员普及城乡,成为文化事业发展一支活跃的力量。文化阵地有效巩固,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城乡文化,公共文化,民营文化,都有自己的阵地,且能在其阵地上学习文化,研究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文化,让文化深入千家万户,深入各行各业。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的普及,成绩了文化载体多元化的形成,为文化传播、交流、创新提供平台。文化效果厚重丰盈。成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以及各行各业所取得的成果,都是以文化为魂,让肌体鲜活灵动起来。单从文学艺术界发展来看,这些年始终坚持以队伍建设打基础,阵地建设搭平台,质量建设出成果为目的不管是质量水平,或是主题思想都呈现发展提高的趋势。书法、美术、音乐、奇石、摄影、礼仪等文化产业的发展正以不时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应运而生,这些都说明了文化之魂留驻人心,文化已潜移默化到各个领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3文化格局基本形成。已经由单一的农业大县发展到工业强县。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肯定会发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格局。文化已经形成激进文化奠基,现代文化领跑,产业文化兴起的格局。也就是说,强调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经世治国达到完美统一的儒家文化思想及平和中正,思无邪的儒家文化精髓在农耕文化、家族文化、地域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历史的漫长演变中逐渐的形成激进文化丰富多彩的内涵。进入21世纪,文化赖以存身的经济基础、文化环境和传达手段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和文化市场化、大众化、传媒化产生,文化变主动应变成主动求变,文化引领经济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成为必定,因而在激进文化,市场文化和以网络媒介为平台的网络文化都能围绕生产生活,人们精神需求等迅速兴起并成发展趋势。

都是系统工程,4文化资本正在发力。文化建设和其他建设一样。都有资本的积累过程。文化随同着漫长历史演变,资本积累厚重富有。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原始积累在发力,激进文化在发力,现代文化在发力。两千多年建县的悠久历史;秦头楚尾古老的地域历史;明清移民南北文化交融历史;汉江母亲黄金水运繁华的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厚重的历史,都成为的骄傲,成为宣传推介的名片,成为繁荣文化的根。节日文化,礼俗文化,民俗文化,用现代人的方法传达激进文化,使激进与现代兼容,雅俗共赏。文学始终担当起文化的重头,文艺创作后浪推前浪,近几年出版、发表的各类文艺作品,或传承激进文化,或讴歌历史、或弘扬当代改革,都能立足,宣传,赞美家乡。数量质量,内容思想,艺术水平,发表层次,对外影响都达到较高的水平。民间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行业文化,兰草花儿开》大型扮演,举办各类文化节,送戏下乡等文化活动,把现代文化溶入群众生活,溶入以中心工作为核心的各个领域,融入和谐自然的发展大环境中。文化资本的发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统一思想走出误区

不可忽视少数人对文化发展发生的误区。提倡百花齐放,正视文化发展的积极因数。万马齐喑,调动群众发展文化的积极性,维护每一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在文化建设中做出成绩的老前辈,老同志,但不推崇个人敬重和个人英雄主义;培养和鼓励更多新人创新地域文化,用先进文化、科学文化的魂”支撑经济发展的体”构建具有鲜明特点的地域文化。因此,务必清醒认识以下几点:

保守的即是民族的大众的不是靠一个人,第一。一个单位就能做好的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大家拾柴火焰高”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充溢激情的人,传承激进文化,创新地域文化,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都做出了可喜的成果,有目共睹。但是这些成果的取得,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而是靠一群人的努力。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既肯定英雄人物在群众中的作用,又得供认人民群众铜墙铁壁的力量。只有凝聚力量,才会有发展繁荣的基础。

研究文化,第二。打造太极城文化品牌,应该是把激进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多领域、全方位的文化融合,科学的先进的文化和谐发展。县城独特的地貌是打造太极城旅游文化名片的符号,招牌,但不是说一个符号就给文化单一定位。少数群众,简单的把“太极城文化”理解为周易预测,算命文化”这种理解的狭隘性不符合先进文化要求,和科学发展观相悖,一定要走出这个误区,不能一叶障目。

发展和创新文化,第三。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县主旋律,紧跟县委宣传部的导向。从目前文化发展现象看,新的文化格局已经形成。以文联为组织、协调、联络、服务的文学艺术界社团组织不时发展壮大;以文化旅游广电局为抓手的群众文化活跃城乡;以单位、企业为抓手的行业文化蓬勃发展;产业文化的兴起,涵盖面广,大有铺天盖地之发展趋势。这种文化格局的形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定,但是不能偏离先进文化、科学文化的方向。产业文化,弘扬民间文化的时候能把那些低俗新鲜的东西区别对待,坚决不可突破道德底线。

既然是文化,第四。就得讲究文化品位,文化含量。什么可以作假,唯文化不能作假。如果把文化做的没文化,那实在不可思议。发展文化应该是全民化、大众化、通俗化和抓重点、抓特色、抓精品相统一。既要重视整体素质的提升,又要着力培养典型带动;既要发展大众化的文化,又要建设富有地域特色品牌;既要普及通俗文化,又要鼓励宣传的精品创作。希望当今人能留下精美的作品,流芳传世,同时希望文化人不要浪费财力精力,虚张声势,制造垃圾。鼓励多出作品,但并不鼓励滥竽充数。

三、文化的发展应该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做到与时俱进。

发展文化。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和“三镇一体’大县城为核心、万人重点集镇为骨架、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点的城镇体系建设”战略,1聚文化之魂。解决文化定位问题,将文化溶入建设,让建设富有文化。把和谐文化的魂,融入到县城总体规划和重点集镇规划;融入到观极路、宋家岭观景台总体工程和重点项目中;融入到康华园、党家坝等小区建设;融入到大道、阳鱼岛开发等项目实施中;融入到生态建设、万人集镇建设、生态移民、扶贫搬迁、新农村建设中。但凡一切建设,必需融入文化,必需体现特色文化。解决了文化定位问题后,就要解决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动力问题,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民族文化修养,融入到各级领导干部,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思想中、心灵里,让每一个人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发明文化,享受文化,使自己的骨子里充溢“荣辱文化”廉洁文化”亲民文化”施恩文化”解决了人的问题的同时,还要解决文化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问题,把“思无邪”文化精髓,融入到文化建设的氛围中,融入到千家万户群众的心中。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篇2

元代蒙古族汉文创作指是元朝时期蒙古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后有一部分蒙古族文人学习汉族文学形式,用汉语创作的作品。蒙古族汉文创作在内容上从多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艺术成就及思想性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它是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文学现象,是蒙汉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结晶,是蒙古族文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想要了解元明清时期的蒙古族文学史的全貌必定离不开研究蒙古族汉文创作,同时也是中国文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蒙、元时期蒙古族汉文作品由于社会历史等众多原因很多没能留存下来,但从现存的作品和资料我们足以窥见其大体的概貌及产生、发展的轨迹。

一、元朝蒙古族汉文作家队伍的构成及作品的流传

元朝蒙古族汉文作家群体中有帝王,如忽必烈、妥欢帖木儿,也有将相,如伯(丞相)、郝天挺(尚书),也有太子、公主,如爱猷识礼达腊、阿盖,有状元,如秦不华、笃列图、同同,有进士,如察场⑷都剌、月鲁不花、答禄与权,也有普通文人聂镛、朵只等。由于个别作者的族属无从考证,所以对于元朝蒙古族汉文作家的数量向来有争议。云峰“在广泛搜集资料并参阅了诸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情况下,大致可以确定蒙古族汉文作家有33人”(这里所指蒙古族汉文诗人为元朝时期),荣苏的《蒙古族文学史》中有“就现有资料看,留存作品的诗人、作家仍有40余位”的记载。《历代蒙古族著作家考略》中的《元代蒙古族文学家》中收入元代蒙古汉文诗歌作家55人。《元明清以来蒙古族汉文著作家简介》中收入蒙古族汉文诗歌作家20人。由此可见,学者们在元代蒙古族汉文作家的数量和族属问题上的意见并不统一,因时代久远加上文献资料的贫乏,使得统计元代蒙古族汉文作家的族属及数量都有了一定的难度。元朝蒙古族汉文创作的体裁很广泛,有诗歌、散曲、杂剧等,而这些作品因元朝刊刻重南轻北,加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的散失,原刻本较为少见,主要散见于自元朝至今的诗歌总集和各类著作中。

录入元代蒙古族汉文创作的古诗集或著作:元.傅习等人所辑《皇元风雅》、元.苏天爵《国朝文类》;明.杨慎《南诏野史》、明.来复《澹游记》、明.叶子奇《草木子》、明.孙原理《元音》、明.偶武孟《乾坤清气集》;清.顾嗣立《元诗选》、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清.顾奎光《元诗选》。

录入元代蒙古族汉文创作的现当代诗集:《元朝少数民族诗选》《古代蒙古族汉文诗选》《历代少数民诗词曲选》《中国少数民族汉文诗选》《元代蒙古族汉文诗选》(蒙文)《汉蒙合璧蒙古族汉文诗词选》。

有诗集的元代蒙古族汉文作家:秦不华《顾北集》、月鲁不花《芝轩集》、萨都剌《雁门集》《萨天锡诗集》。

二、民族文化交流与元代蒙古汉文创作的产生

首先,蒙古族汉文创作的产生与元代文化政策有关。建立元朝后忽必烈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赢取汉人的支持和拥护,采取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提倡学习汉文,重视学习儒家思想等等,促进了蒙古族学习汉文的速度,在元朝大统一的历史大背景下蒙汉文化前所未有的相互融恰相互影响,由此产生了大批用汉语创作的蒙古族文人。忽必烈早在潜邸时期就在身边招纳了一批汉族人士为幕僚,如刘秉忠、姚枢、许衡、郝经等人。通过他们的互相引荐,吸引了更多的中原人士。他们用儒家思想和历代行之有效的治国之道影响着忽必烈,促使忽必烈采纳他们的计策,以汉法来治理中原。{2}在文化上,忽必烈提倡蒙古子弟学习汉文,甚至建立了国子学来鼓励蒙古子弟学习汉文。国子学以河南许衡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择蒙古子弟使教之,遍学儒家经典史书,培养统治人才,最初仅有侍臣子弟11人入学。1287年又扩大规模,招生百人,期中10人为蒙古生,1304年起更实施国子学考试法,合格者即可任官,对蒙古官宦子弟学习汉文化有很大的激励作用。{3}这些蒙古子弟在学校学习汉语和汉文化的过程中被汉文化熏染,逐渐模仿和学习汉族文学经典,开始用汉语创作作品。

其次,蒙古族汉文创作的产生与元代各民族地域上的融合有关。元朝前所未有的大统一格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互相交流融合,使祖祖辈辈信奉游牧文化的蒙古族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接受了先进的农耕文化。忽必烈接纳汉学儒生刘秉忠等人的建议,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和措施,他还命令大司农司搜集古今农事资料,编辑成《农桑辑要》一书,昭告天下,命各地官员大力宣传和推广。入主中原以后,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宣传,蒙古族民众逐渐接受了农耕生产方式,并在学习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中和汉族民众的接触日渐密切,地域的大融合使得蒙汉民众的语言、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为蒙古族汉文创作的产生提供了必然的可能性和坚实的基础,尤其到了元代中后期,有些蒙古族移居中原数代,从小研习汉语,被汉文化熏陶,汉语俨然成了第一思维语言,用汉语创作作品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此外,汉族民众也成群结队地移居少数民族居住的偏远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的同时,与边远地区的蒙古民众交流互动过程中在文化和语言上影响着他们,使之汉语、汉文化在地域上有了空前的扩张,促进了蒙古族汉文创作的产生。

其三,蒙古族汉文创作的产生与蒙古民族开放、兼容并包的文化传统有关。早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建立蒙古帝国时蒙古民族就有诸多部落,如乞颜部、秦赤乌部、篾儿乞部、翁吉剌、乃蛮、塔塔尔等等,这些部落在风俗习惯、宗教、文化、语言上都有较大的差别,但成吉思汗吞并其他部落建立蒙古汗国后,各部落的不同文化融合形成了新的蒙古文化,使之新形成的蒙古文化具有了兼容并蓄、开放吸收的特征。之后,成吉思汗南征、北伐、东进、西略,席卷欧亚大陆后更是吸收了西方和中原两大先进文化,促使蒙古民族具有了开放吸收的文化传统,所以元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后迅速吸收了中原先进文化,促进了蒙古族汉文创作的进程。

三、民族文化交流与元代蒙古族汉文创作的发展

元代蒙古族汉文创作按照内容和鲜明的艺术特征,以公元1311年(元仁宗)为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元朝初期,这时期的蒙古族汉文作家主要以忽必烈、伯、郝天廷等帝王将相为代表。究其原因有二,一为与汉民族交流的政治需要,政权者需要迅速掌握汉语,故督促其自身学习汉语,运用汉语。二为当时的蒙古族贵族子弟有学习汉语、接触汉学经典的良好环境,如国子学等教育机构。正如萧启庆在《蒙元史新研》中所说:“蒙古高门子弟学习汉学需要之迫切及环境之优越绝非下层子弟所比拟。”元朝前期的蒙古族汉文创作主要描写蒙古军队的赫赫声威、踌躇满志的豪迈情怀及蒙古军队入主中原时的所见所闻。从艺术特征看这些诗歌虽然在形式上学习了汉诗,但其风格和内容上却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例如:伯的《奉旨收江南》《鞭》《克李家市新城》《过梅玲冈留题》中的“马”“马鞍”“马镫”“马鞭”等意象都与蒙古族草原生活息息相关,此外还有“皇天”等与蒙古民族信仰有关的意象,风格上也以粗犷豪迈为主。“这些诗歌与蒙古族远古民歌、英雄史诗一脉相承”。④

第二阶段为元朝中后期,这时期的蒙古族汉文作家以秦不华、萨都剌、童童、阿鲁威等人为代表,这时期以汉语创作的蒙古族作家明显增多,题材内容不断扩大,艺术表现手法更加的丰富,作家运用汉语更加的娴熟。公元1313年元朝恢复了科举制度,元朝科举考试中第一场中蒙古人、色目人主要考《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学经典,这为蒙古族作家及知识分子学习汉文化经典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不少蒙古族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及第,任各地要职。《元史》本传中记载:“月鲁不花,字彦明,蒙古孙都思氏……因受业于韩姓先生,为文下笔立就,灿然成章。就试江浙乡围,中其选,居右榜第一……遂登元统元年进士第。”⑤如秦不华1320年廷试右榜第一,初官集贤修撰,转秘书监著作郎、监察御史、礼部尚书、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等职。⑥此外,元朝为了学习先进的农耕文化和政治经验刊刻和翻译了很多儒学经典,使蒙古文人士子有机会接触到了汉民族的经典著作,随着蒙古族入主中原时间的推移,蒙汉民众不断交流,文化不断融合,出现了很多精通汉文化,熟练运用汉语,且操用汉语创作的蒙古族作家。这时期的蒙古族汉文创作主要以揭露官场黑暗、同情人民疾苦、描绘山水田园、怀古、题画、唱和为题材,此外还有宫词和竹枝词等。

从艺术特征上看元朝前期和中后期的蒙古族汉文创作在风格、表现手法和字句的运用上有很大的不同。元前期因蒙古族刚刚入主中原,对汉语并不十分娴熟,对汉文典籍也并不熟知,故在创作语言上以通俗易懂、直抒铺叙为主。伯《过梅岭冈留题》:“马首经从庾岭回,王师到处即平夷。担头不带江南物,只插梅花一两枝。”这首七绝是伯带蒙古大兵北归途中所写,全诗以极其朴实的语言描述了凯旋战士的得胜心情,同时还表达了作者廉洁自律的态度。郝天挺《寄李道复平章》:“圣主尊贤辅,明时仗老臣。策勋分二陕,锡土列三秦。边缴风尘息,乾坤雨露均。遥指黄阁下,得句更清新。”这首五律用直叙的方法,赞颂了同朝大臣李道复的辅国功勋。艺术表现方面,前期风格上与远古蒙古族文学一脉相承,直抒胸臆,磅礴有力,雄浑豪迈,不讲究格律和用典。伯《奉使收江南》:“剑指青山山欲绝,马饮长江江欲竭。精兵百万下江南,干戈不染生灵血。”当代著名元诗研究者杨镰评价伯的这首诗时说:“作为一首诗,它更像是用蒙古文字写出来再翻译成汉语的。”

由此可见,元朝前期的蒙古族汉文创作尚在摸索和探寻阶段,而到了元朝中后期因很多蒙古族汉文作家出生在江南,长期定居于中原,与汉族作者交往甚密,汉语水平大大提高,能够娴熟的运用汉语进行创作的同时还对汉族经典古籍深有研究。秦不华诗歌大量引用了《诗经》《楚辞》《过秦论》《长歌行》《河东赋》等众多汉文典籍;阿鲁威学习屈原的九歌创作了“湘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等多篇楚辞体诗歌。元朝中后期蒙古族汉文作家虽然在诗歌形式、语言、表现方法等方面学习了汉族文人,但在思想内容上遵从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想法,他们的学习已不是简单的模仿和再现。秦不华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创作了《衡门有余乐》,虽然在形式和风格上学习了陶诗,但其思想内涵却是有所不同的。陶诗是写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当官,厌恶官场而隐居田园,恬淡中悠然自得,而秦不华的诗是写在宫廷政治斗争中不愿向权贵低头而隐居山林,清贫中却有怨气。中后期作家还大量运用了中原诗歌意象,如浮舫、烟村、丝纶、龙、凤、野鹤、蒲田等等,这些意象和元朝前期作品中的马、马镫、马鞍、皇天等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侧面反映了元朝前期和中后期创作的演变过程,也反映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蒙汉文化交流的逐渐深入。

元朝蒙古族汉文创作的产生和发展及元朝中后期创作群体的壮大与元朝蒙古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后蒙汉文化、文学深入交流密不可分。蒙古族作家的汉文创作是蒙汉文化、文学交流、互相影响的结晶,是研究蒙汉文学关系史、蒙汉文化关系史的珍贵资料。

注 释:

{1}荣苏赫.蒙古族文学史(第一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627.

{2}李硕.元朝.时代文艺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2011. 46.

{3}宋濂,等.元史、选举制(卷八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2029-2030.

{6}云峰.元代蒙汉文学关系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86.

{4}毕兆明.从民族文化融合视域看元代蒙古族汉文诗创作的演变.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3,(6).

{5}宋濂,等.元史(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二,月鲁不花本传.中华书局,1976.3423-3426.

参考文献:

〔1〕宏伟.蒙古族汉文文论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

〔2〕特木尔巴根.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考.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2.

〔3〕云峰.元代蒙古族汉文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

〔4〕王叔馨,等.元朝少数民族诗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

〔5〕王叔馨,孙王溱.古代蒙古族汉文诗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

〔6〕庄兴华.历代少数民诗词曲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篇3

从1895年台湾被割让后,两岸隔绝近一个世纪,两岸文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同时两岸民众被隔离,相互缺乏交流和了解,产生了疏离感或误解。就台湾而言,在日据五十年中,日本殖民者试图消灭中华文化,推行皇民化运动,对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产生了巨大冲击,甚至培养了一批以李登辉为代表的认同日本文化的“皇民”。统治台湾后,特别是1949年以来,虽然重建了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大力消除了日本文化的影响,但与此同时极力培养台湾民众、反大陆的情结。在两岸隔绝,同时处于军事、政治对峙的背景下,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误解和隔阂进一步加深。近二十年来,虽然两岸不再隔绝,各项交流逐步展开,但李登辉和当局利用执政权,大肆推行“”政策,落实“”理念,两岸交流受到人为的阻扰,文化交流困难重重。台湾民众无从了解大陆,甚至受“文化”思潮的影响,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出现了混乱。如在李登辉时期,以乡土意识和地方意识为幌子,推行“文化”,编写《认以台湾》历史教材等活动,试图将台湾文化从中华文化切割出来,使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独立出来。在执政时期,则全面推动“去中国化”,岛内“文化”大行其道。李登辉和大肆操弄“文化”意识,经过近二十年时间的灌输,对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产生了根本性和长远性的伤害。2008年重新上台后,停止了推动的“法理”和文化教育领域的“去中国化”活动,并加强两岸在文化领域的交流。当局一定程度上重视两岸文化交流,多次在重大场合强调要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和融合,宣称要从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找到解决两岸争议的出路。在两岸交流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前,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交流更应该大力推动,改变相对滞后的局面,发挥其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独特作用。因此,两岸进行全面、深入的文化交流有迫切的必要性。通过两岸的文化交流,可以加强两岸民众的了解和相互理解,消除“文化”的负面影响,同时增进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为两岸文化的融合消除障碍。

2、扩大两岸交流的内容和基础,巩固两岸经贸交流的成果。

三十年来,两岸由隔绝到交流,并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两岸民众往来和各项交流越来越频繁和密切。无论台湾当局或岛内“”势力如何反对还是不情愿,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下,两岸交流已成为两岸不可阻挡的潮流。但三十年来的两岸交流,主要局限于经贸交流,根据岛内民调,大多数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中大陆的定位是生意伙伴,而非大陆对台湾的定位是亲人。显然在两岸经贸往来密切的基础上,必须同时开展文化交流,才能带来两岸民众情感上和精神上的趋同。尤其在当前两岸政治对话难以展开的背景下,更有赖于文化交流的展开,文化交流能突破和超越政治的障碍,促进两岸的文化认同,而文化认同又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此外,如前所述,上台后,虽然对政治对话消极回避,但积极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逐步走上了正轨。因此,在两岸经贸交流大开放的同时,文化交流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从而改变之前仅是民间性、偶发性的零散状况,真正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其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功能和作用。

文化交流和经贸交流都是两岸交流与合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化交流扩大了两岸交流的内容和基础,同时能够促进两岸经济合作和繁荣,巩固两岸经贸交流的成果,消除两岸经贸交流“物质化”、“功利化”倾向。

3、对两岸关系发展有重要意义。

文化交流促进了两岸交流的深化和发展,也必然对两岸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如前文述及,两岸隔绝百年,开展交流不过二、三十年,在这二、三十年中,由于岛内“”势力的阻挠和破坏,两岸交流过程曲折,发展不平衡,发展方向不尽如人意,同时两岸关系波折不断。在这一背景下,文化交流的进行,对于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当前两岸关系处于和平发展机遇期,两岸文化交流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内容和重点领域。伴随文化交流的深入进行,将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助于台湾民众形成中华文化认同,两岸的相互理解也进一步加深,这样岛内“”势力利用两岸由于长期隔绝而产生的敌意、疏离、对抗等不正常的意识而操弄两岸关系的空间缩小,两岸在相互理解中将逐步消除对抗和敌意,并建立密切的互动关系。第二,虽然当前两岸关系的核心问题是政治分歧,两岸关系的发展因政治上的分歧而遇到很大的阻碍,但当局只愿意进行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愿展开两岸政治对话,导致两岸关系难以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在如此背景下,两岸开展文化交流既能巩固经济交流成果,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治对话的缺失,文化交流可消除岛内“”势力的干扰,创造两岸更多的共同话题,为两岸政治对话和化解政治分歧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二、两岸文化交流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1、探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在求同存异的同时,化异为同,强化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涵,虽然百年来台湾文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但对中华文化有重要的贡献,中华文化在两岸均得到不同的传承和进步,两岸通过文化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使中华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进一步升华。当前两岸文化交流出现了积极发展的势头,在这一情况下,文化交流应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作为重要方向,在两岸文化融合、进步的基础上,达到中华文化的创新和两岸文化认同的趋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探索和寻求两岸文化的相吸之处,同时尊重两岸文化的差异性,达到化异为同。就具体内容而言,两岸可开展戏曲、艺术、宗教、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可加强对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的挖掘和交流,这些领域和内容是两岸文化中相同性很高的部分,通过交流达到融合与创新;在不同之处。由于两岸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文化观念、意识形态等领域存在巨大差异,导致两岸民众在有的地方产生了巨大隔阂和误解,对此,两岸在文化交流中必须包容,相互尊重和理解,化异为同。

当前岛内“”势力虽然不能以执政权

推行“文化”,但是“文化”对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的影响仍在继续, “”势力也未停止对“文化”的推动。如何对抗“文化”,消除“文化”对中华文化的伤害,显然是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这不仅是为了中华文化的进步和繁荣,也是对“文化”的反击。在过去近二十年中,中华文化受到“”势力的歪曲和打压, “”势力在文化教育领域肆意篡改中华文化的内涵,攻击中华文化,削弱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因此,在两岸文化交流中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打击“文化”。

2、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伴随经济与科技的快速进步,为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便利的条件,文化与经济的结合越来越密切,二者相互促进,合为一体,文化产业应运而生。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背景下,两岸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大发展、大合作之际,开展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应当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向和内容。两岸的文化产业是一个方兴未艾的产业,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两岸的文化产业各具特色、各有优势,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是一个互补的结构,两岸开展文化产业合作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台湾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早。在创意、人才、研发、营销等方面具有优势,而大陆文化产业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广阔的市场、稳定的政策等优势。两岸可以通过文化交流,开展文化产业合作,整合两岸文化资源,推动两岸文化产业对接,实现优势互补。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不仅要开拓两岸文化市场,也可通过文化交流,共同构建一套以中华文化为基础的价值观,共同开发以中华文化为内容的国际华文市场。随着中国大陆的崛起,在全球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华文化越来越被世界所关注,两岸开展在国际上的文化产业合作将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增强中国的软实力。这个市场包括语言学习、华文教材、出版品、音乐、电影等,国际华文市场应作为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共同发展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文化交流,广泛发掘中华文化资源,在衣食住行、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领域,两岸共同打造一批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向世界展示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从而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华文化,改善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形象。

两岸开展文化产业合作的意义有三,第一加强两岸经济合作,促进了两岸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两岸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第二,促进了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文化产业合作发挥了两岸文化的经济功能,实现了文化交流与经济交流的结合,因而文化产业合作是两岸经济关系的增强,也是文化交流层次的提升和向纵深发展的表现。文化产业合作的过程需要两岸文化认识的趋同,达到求同存异,化异为同,文化产业合作促进了两岸文化的融合和两岸民众的文化认同,因此文化产业合作推动了两岸经济合作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消除了两岸经贸交流的“物质化”、“功利化”影响,使文化与经济成为两岸关系良性互动的基础;第三,通过文化产业合作,打造了以中华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文化产品,随着这些文化产品的推广、传播,不仅两岸民众在享受这些文化产品时,潜移默化,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而且也在世界上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风采和神韵,中华文化在两岸也在国际社会得到大力弘扬。总之,开展文化产业合作,使两岸经济达到互利双赢,中华文化得到弘扬,两岸关系健康良性发展。

在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是,第一,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涉及两岸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各个地域和各个民族,需要方方面面的动员、配合、支持与参与,通过文化参与合作,两岸共同做大做强中华民族文化产业,形成两岸携手在两岸和世界上弘扬中华文化的局面;第二,优化配置两岸文化资源和布局结构,优势互补,共同打造产业链,形成产业群,建立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机制,以市场化引导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第三,在合作中求同存异,化异为同,尊重两岸文化的差异性,取长补短,相互包容,共同打造优秀的文化产品。同时积极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扩大产业队伍,培养一批领军人才等。

3、加强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协商签订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建立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机制。

从广义上而言,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应该包括两岸教育交流合作。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人类通过教育确立起自身的世界观、核心价值观以及文化观念等,文化在教育过程中得到传承、创新和弘扬,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当前两岸文化交流过程中教育是重点领域。与此同时,教育也是岛内“”势力散播“”理念,搞“文化”的一个重要领域。如修改教科书、将“”内容列入考试范围等。因此教育领域也是统“独”斗争尖锐的领域,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于文化与教育的重要性和相互关系,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2009年的两岸经贸论坛上有精辟的阐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孕育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文化与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教育给文化以生机活力,纵观古今中外,文化的光大昌明,莫不始于交流、基于教育。”贾庆林主席还强调了两岸文化与教育交流的重要意义,“两岸文化事业的进步需要交流,两岸关系发展需要来自文教交流的动力,更需要强有力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支撑,开展两岸文化教育事业交流合作,对推动两岸关系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大陆对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十分积极,出台了多项政策促进两岸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如1985年就开放台湾学生报考大陆高校,2006年开放采认台湾学历,2007年开放台湾高校来大陆招生等。相比之下,台湾当局对两岸教育交流合作的推动消极滞后。在主政时期没置障碍,阻挠两岸的教育交流合作,2008年上台后,相关政策有所放松,但对大陆学历采认、陆生赴台就读等教育合作重要政策,采取“三限六不”政策严格控制。因此两岸教育合作实际上仅处于单向交流阶段。事实上,两岸文教交流与合作在大多数领域远未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在全球化时代,教育是一个高度竞争的领域,教育日益走向专业化、国际化和自由化。两岸教育界要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两岸教育资源相互开放、相互共享,为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创造条件,拓宽道路,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滞后,使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篇4

近年来,中俄区域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中俄文化交流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正因如此,黑河积极利用地缘优势,努力扮演对俄文化交流“桥头堡”角色。

一、黑河与俄罗斯文化交流现状

(一)以“中俄文化大集”为平台,官方对俄文化交流进入常态化、规范化

“中俄文化大集”是经中国文化部和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并予以大力支持的对外文化创新项目,是中俄两国之间区域性、规模性、综合性的文化贸易集市和文化交流活动,是进一步拓展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文化贸易、文化交流渠道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中俄文化大集”自2010年诞生,每年都在黑河市举办。黑河市牢牢地把握住时机,以“中俄文化大集”为平台,充分发挥独特的地缘和欧亚文化融合的文化特色优势,重新思考对俄文化交流新战略。2011年,黑河市文化局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文化局举行工作会谈,实现了双方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首次工作对接,并就建立定期合作与交流机制、更新合作方式达成共识,从而使黑河官方对俄文化交流由过去的临时性、阶段性过渡到现在的常态化、规范化。

(二)以黑河龙江国际文化展览有限公司的成立为契机。民间对俄文化交流实现跨越升级

在多年的对俄文化交流中,黑河始终走的是官方主导,忽视或较少重视民间对俄文化交流。然而,在实践中,民间交往在对俄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突显。近年来,黑河市政府逐渐意识到民间对俄文化交流的重要性。2011年,在市政府的支持下,黑河围绕俄罗斯艺术品市场,依托展览馆,以展促销,利用黑河博物馆建设中俄艺术陈列馆,成立了中国首家中俄艺术品展览企业黑河龙江国际文化展览有限公司,大力开展中俄文化及艺术品的交流、研究、收藏、展示、教育、营销、拍卖等业务。该公司的成立,标志着黑河民间对俄文化交流摆脱了单兵作战,实现了跨越性升级,形成了与官方对俄文化交流并重发展的格局。

(三)以黑河学院为龙头,在对俄教育交流领域确立了“桥头堡”和“枢纽站”地位

教育是黑河对俄文化交流的重要领域。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黑河市教育机构就与俄罗斯教育机构达成了合作协议。黑河市本着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理念,找准双边教育的结合点和突破点,实现了从高等教育到幼儿教育的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对俄教育交流合作的新格局。其中,以黑河学院为代表的对俄高等教育交流合作起到了龙头表率作用。近年来,黑河学院坚持走与俄合作办学战略之路,除了与俄方高校互派学生、互聘专家、联合培养本硕学生外,还通过共建研究基地、合作编写教材、组建联合研究团队、联办学刊、联办学术研讨会等形式,搭建中俄科研合作平台,引领国际学术交流。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黑河学院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共建俄罗斯第三个孔子学院,大力推进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2009年6月,部级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和俄语中心经教育部批准落户黑河学院;同年9月,学院与中国留学生服务中心共建我国第一个赴俄留学培训基地。依托国际级的交流平台,学院在中俄“国家年”、“语言年”活动期间,积极组织“全国对俄交流工作干部培训”、“中俄大学生艺术节”、“中俄教育友好周”、“俄罗斯语言文化周”、“黑河学院·远东高校田径运动会”、“中俄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携手青春共享阳光”国际青年联谊会、“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中俄青少年联谊活动等高层次、大规模活动百余项,确立了对俄教育交流的“桥头堡”和“枢纽站”的地位。

二、黑河与俄罗斯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黑河与俄罗斯文化交流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良性发展态势,但仍存在明显须解决的问题。

(一)黑河对俄文化交流仍处于实践与探索中,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

从黑河对俄文化交流的实践看,无论是官方组织的对俄文化交流,还是民间自发的对俄文化交流,或者是政府行为,或者是个人行为,经常带有随意性,仍处于实践与探索中,还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关于黑河开展对俄文化交流的现实意义、以何种形式与俄罗斯开展文化交流、在哪些领域重点进行文化交流、如何定位黑河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黑河与俄罗斯文化交流的制约因素、黑河是否应制定年度或长短期对俄文化交流发展战略、黑河对俄文化交流是否应和如何提升为省或国家战略等理论问题,至今没有给予深入探讨。只有这些理论问题得到统一认识,才能指导黑河对俄文化交流实践健康有序发展。因此,黑河必须把对俄文化交流提升到理论高度。

(二)黑河对俄文化交流的领域广泛,但发展不均衡。一些领域发展非常薄弱

众所周知,黑河与俄罗斯已实现了包括音乐、体育、美术、舞蹈、学术研究、图书馆、饮食、旅游、博物馆、陈列馆、展览馆、教育、个人收藏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领域很多方面的交流合作。尽管黑河与俄罗斯进行了诸多领域的文化交流,但各个领域的交流并不是均衡发展的,有的领域发展比较完善、成熟,并得到优先和重点发展。如教育领域,如前文所述,教育交流历史跨度时间长,交流层次涉及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交流领域宽广、成为黑河对俄文化交流的排头兵和重头戏。与此同时,有的领域发展又非常薄弱,如对俄学术研究。黑河地处中俄合作最前沿,市内有高等学府,出于对俄合作实践的需要,黑河的俄罗斯问题研究理应有很大起色,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急需加大研究力度。又如图书交流,通常情况下,购买俄文图书资料要通过北京的国际图书公司来操作,并且承担着高额的费用,而对黑河来说却是例外,它可以通过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俄罗斯人购买,然后带到黑河市。近些年来,黑河正是通过这种手段与俄罗斯进行图书交流,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远远不够。

三、加快推进黑河与俄罗斯文化交流的对策建议

为了加快推进黑河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工作,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仅供参考。

(一)创办高峰发展论坛,把黑河打造成中俄文化交流的学术高地

如上文所述,黑河对俄文化交流应从实践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然后重新指导实践。然而,摆在当下的问题是如何操作。笔者认为,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创办高峰发展论坛,通过与学界、政界、商界的交流达到上述目的。今天的黑河已具备了创办高峰发展论坛的条件。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模式为黑河提供了范例。为了促进东北地区对外经贸合作健康发展,洽谈会创办了高峰发展论坛,即从最初的中俄区域合作发展论坛到今天的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论坛。从2010年起,每年一度的部级“中俄文化大集”都在黑河市举办。黑河应利用这个优势条件,在“中俄文化大集”内创办高峰发展论坛,即“中俄文化交流与合作发展”论坛,邀请学界、政界、商界代表共商中俄文化交流与合作发展对策。为了突出黑河的地位和提升黑河的对俄文化交流与合作层次,在发展论坛内专门设立“黑河与俄罗斯文化交流合作分论坛”。创办高峰发展论坛还面临一个组织问题,从哈洽会创办论坛的实践看,论坛应交由具有一定对俄研究实力和承办大型学术会议丰富经验的专门机构来承办,而在黑河完全具备这样条件的就是本地的唯一高等学府黑河学院。

(二)加大对俄研究力度,把黑河打造成黑龙江省对俄学术研究的重要阵地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篇5

任何艺术交流的深度都是文化内涵的交流,钢琴艺术的交流不是单一技术层面的交流。钢琴艺术在中国扎根、推广是文化交流的结果,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加强,不断促进我国钢琴艺术人才向着专业化、体系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一、钢琴专业人才的成长需要文化交流

钢琴专业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在各个阶段都会或多、或少的参与文化交流活动,如阅读国内外的相关书籍、观摩艺术交流活动、练量的国内外教学体系专业教材等等,通过交流掌握技术手段、开阔艺术视野、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来理解音乐作品,达到完善和提高艺术水平的目的。而在成长过程中所接触的中外相关专业文献中,由于中西方不同文化为各国的专业文献打上了鲜明的文化烙印。在对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专业文献学习中,除在技术和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之外,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不同,其作品呈现的风格以及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也迥异。文化交流就是为钢琴专业人才提供了解不同文化的重要渠道。钢琴专业人才在各种交流活动中,为了能够理解不同国度的不同文化,需要不断的学习和丰富自身的文化涵养,才能理解和感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在钢琴人才发展初期,重视阅读作曲家的传记,看作品的简要介绍,听作品的录音,通过读、看、听可以直接了解弹奏作品的创作理念、意图以及音乐表现的内容和形象,进而可以加强对技巧的掌握。这个时期的文化交流是初步的和萌芽的,重点放在了解和掌握的程度上。目的在于明确作品风格、接近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完善弹奏技术,能具备刻画音乐形象的基本能力。不同的书籍和音像资料,介绍的文化内容之间会有异同,因此,越全面了解文献资料,形成自己艺术观念的时间就越快,激发二次创作的能力和水平就越高。所以初期的文化交流,是钢琴人才具备发展能力的奠基石。钢琴人才发展的高度,也是由这一时期涉猎文化交流的宽泛度决定。

在钢琴人才发展的中级阶段,钢琴人才对文化交流活动常常处于主动参与状态。这个时期,有些人才已经走向国外,有机会直接接触当地文化,开始融入当地的教育和演奏氛围中,处于不断探索的发展状态中。依然在国内学习的钢琴人才,在地方举办的音乐节、学校主办的文化交流活动和一些观摩活动中,也有更多机会直接接触国内外演奏大师的演奏和教学,通过更多的途径认识国外文化,开始中西方钢琴文化的全面了解。这个时候,钢琴人才得到发展的是文化精粹提炼能力,在了解中不断接受,在思考中不断研究,在演奏活动中不断体验。这一阶段钢琴人才的发展有了更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的主动性,基本具备了向深度研究和探索的认识能力。

当钢琴专业人才的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时,文化交流活动已经成为其热衷的活动。其中各种专业比赛,成为钢琴专业人才参与交流的重要形式,在国内外参与比赛,使钢琴专业人才有机会接触各国的大师和同行,在参与活动过程中,通过观摩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培育出的,带有不同文化印记的同行和老师的专业演奏、大师班的学习等,都会对钢琴专业人才的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使其不断提升新认识,以达到对文化艺术层面的理解和提高,可以说,这一阶段钢琴人才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研究内容和视野更加深入全面。

综上所述,文化交流活动在钢琴专业人才成长的各个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钢琴专业的人才,应该重视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从而促进专业水平的迅速提高。

二、文化交流在钢琴人才发展中具有推动性作用

(一)文化交流推动钢琴人才建立系统的发展规划。文化交流对于钢琴人才而言是一种由理念和实践共同组成的活动形式,能够激发钢琴人才在学术领域有突破性的研究,在学科建设方面逐步扩展和完善钢琴艺术的新路径,在钢琴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中,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系统化的发展策略。

从中国和意大利两个国家进行的文化交流活动来看,无论在演奏方面,还是在教学方面,都给钢琴专业人才开辟了新的发展途径,提供了新的学术研究视角。如:我国的一些高等专业院校的钢琴专业教师,在留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有机会到意大利的专业音乐学院进行访学活动。在此期间,访学者通过观摩音乐会、参加大师班学习、举办和参与音乐会、参加艺术节和国际比赛等多种形式的音乐文化交流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钢琴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通过这种直接的参与和交流,极大地增长了对异国文化艺术的理解和认同,达到了专业人才培养和提高的目的。再如:我国开创“协作钢琴”学科建设系统发展规划的新策略,也是借鉴于国外的学科建设思路。“协作钢琴”(CollaborativePiano)学科作为独立专业,于197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创立,六十多年后的今天,“协作钢琴”专业在美国已经非常普遍,意大利大部分学校也都拥有了协作钢琴系。“协作钢琴”作为钢琴演奏艺术的重要表演形式,包括钢琴与器乐、钢琴与声乐伴奏(PianoAccompainment),钢琴与室内乐(PianoChamberMusic)等与他人协同合作表演的艺术形式。在意大利“协作钢琴”学科专业中,我们能看到钢琴人才的发展,不再是以钢琴独奏这一单一的表演形式为主导存在,而是以钢琴声乐伴奏、钢琴器乐伴奏和钢琴室内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共同发展,使钢琴艺术呈现出日益丰富的表演形式,有效的推动了钢琴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系统化的复合型钢琴人才的发展规划。由此可见,文化交流所达到的目的不仅是专业人才水平的提高,还能拉动钢琴专业人才建立系统的发展规划。

(二)文化交流推动钢琴人才形成开放式的发展理念。文化交流因为地区和内容的多样化,而呈现出开放的态势。各国文化通过交流,才能在世界传播。音乐作品风格、作品中的创作元素,都折射出了文化的多样性。所以,开放的文化交流态势与开放的人才发展理念是不谋而和的。从中意两国钢琴人才的学术交流来看,首先,双方都需要开放的政策和社会环境,才能使钢琴人才有机会和平台展示专业技能、学术理论研究等全方面的能力。其次,意大利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和民族性,要求钢琴人才对“意国文化”具备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文化交流理念。对于意大利钢琴艺术文化的多样性,钢琴人才应本着“求同存异”的艺术发展理念来与其进行文化交流,用开放性的思维与心理来了解和吸收外来文化,从而鉴赏和感受“意国风情”带来的多元化的文化魅力。所以,文化交流恰恰推动了钢琴人才形成开放式的发展理念。

(三)文化交流推动钢琴人才走进世界文化领域。文化交流通过音乐的形式进行传播是世界通用的方式,它可以冲破不同国家语言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各国文化不仅深受本国人民喜爱,更是全世界人民的财富,只有借助文化传播才能够扩大其影响。钢琴人才通过文化交流才有机会聆听各国的作品,才有机会进行巡回演出,才有机会让西方的文化、音乐、钢琴演奏大师来到中国,让我们中国的文化、音乐、钢琴作品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对此,我国的对外交流项目,给予了很大力度的资金投入,将文化单位、教育单位都纳入在资助计划之中,使钢琴专业人才的发展有了专属领域。正是在这种文化交流备受重视的政策实施中,才会出现中、外钢琴专家的走出去和请进来,这种讲学交流从另外一个角度达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如:意大利钢琴家来京、津两地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为双方了解中意文化、音乐作品、钢琴家演奏风格创造了良机。其中大师班的讲座,更是在钢琴人才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指导和引领的极佳作用,通过文化交流建立了一些合作关系,在实践和研究等领域开展了合作。再如:曾在意大利留学的学者以及项目组成员,在学习钢琴声乐伴奏艺术回国后,共同进行较为广泛的研究和实践,力求集体攻关,拓宽研究层面,丰富研究内容,以达到在教学和实践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中意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只是与世界文化沟通的一个缩影,只有将文化交流和其影响力不断扩大,才能为钢琴音乐艺术的普及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没有文化的音乐作品,没有文化的钢琴演奏人才,就如同空中楼阁,缺乏精神的支柱和心灵的归宿,只有文化交流才能推动钢琴人才走进世界文化领域。

多种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成为推动钢琴人才发展的重要策略,而日益受到关注。无论是各个层面的讲学活动,举办国内外的专业比赛,还是演出交流等各项活动,都能达到不同文化理念的交流,从而促进钢琴专业人才技术水平和文化理念的提升。此外,在文化交流活动中,明确研究和学习方向,取长补短、增进了解,能够迅速使钢琴人才的能力得到提升。钢琴专业人才通过交流能直观感受到异国文化的风格,不同演奏学派的特点,在学习和研究内容中有意识地选用其它国家演奏学派的经典曲目,在演奏中融入这一学派的文化要素,在不同文化的浸润中,深刻理解演奏学派的风格和文化理念。

由此可知,没有文化的交流,就不能了解和吸收多元文化,就难以归纳、总结、分析、提炼不同文化的精粹;没有文化的交流,就缺乏作品演奏中音乐层面上的丰富、演奏作品的内涵和音乐文献研究的持续发展。作为融汇文化和音乐的钢琴演奏专业,其发展也就难以保持勃勃生机。所以,钢琴专业人才就要在文化交流中,学习、展示、思考和研究不同的文化艺术作品,充分发挥文化交流在钢琴艺术人才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于颖.论音乐欣赏在高校人格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途径[M].时代文学,2009.

[2]宋文里.当代文化心理学的缘起及其教育意义[M].民族教育研究,2010.

[3]李小诺.音乐审美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

[4]论文化传承视阈下的高师传统音乐教育[M].大舞台,2012.

作者简介: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篇6

(一)传统戏曲交流合作方式亟须拓展

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电视、网络已成为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统社会中,戏曲文化主要通过剧场演出、社区演出以及农村演出的方式进行传播,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网络等现代化传播技术已成为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方式和渠道。但在戏曲文化交流过程中,与现代化传播媒介的融合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且适应区域文化传统西区交流合作的机制还不健全,无法为戏曲文化的交流合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传统戏曲交流合作途径不断拓宽

近些年来,国家文化部门逐渐意识到戏曲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传统戏曲交流合作途径不断拓宽,最突出的表现则是为传统戏曲演出团体和传承艺人加强交流合作提供了契机。例如,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努力下,针对传统戏曲艺术传承的职业院校数量不断增加,而且通过组织院校竞赛,促使不同戏曲院校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在文化交流活动一些具有艺术天赋的戏曲文化传承人逐渐被发现,并受到重点培养,进而为我国戏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传统戏曲交流合作瓶颈亟待破解

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合作的瓶颈突出表现为加强合作、抱团发展共识有待加强,我国在戏曲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则是不同的地区和剧种各自为战,由于缺乏合作意识,导致无法将我的传统的戏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推广和宣传,无法将不同地区戏曲剧种的优点进行融合,从而实现戏曲文化的创新发展。例如,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各地的传统戏曲剧种都进行了包括音乐、表演、乐器以及企业运行模式等在内的改革,通过一系列改革活动,促使戏曲文化更加适应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使得戏曲艺术表演更加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习惯,但是在戏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合作交流,致使戏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无法有机融合各地以及各剧种之长,无法有效提升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传统戏曲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在戏曲文化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形成支持传统、打造精品的投入扶持体系,无法对戏曲艺术专业化人才以及传承者进行更好的保护。

二.文化交流建设策略探究

(一)不断完善戏曲文化交流合作机制

为了不断促进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与建设,必须进一步完善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合作机制,具体而言,应该进一步加强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而建立起多层次的传统戏曲交流合作格局。在曲艺专家学者的努力下,进行传统戏曲交流合作的专项规划,从而对传统戏曲文化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另一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从而将戏曲文化的民间交流、传承艺人交流、院校交流以及企业之间的交流进行相互融合,促使戏曲文化交流更加符合经济社会的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模式,在地方政府的努力下,通过鼓励现代企业积极参与其中,从而积极打造区域知名的传统戏曲文化品牌,走组团发展的路子。

(二)探索建立戏曲文化交流合作新载体

在传统戏曲文化交流与建设过程中,针对戏曲文化的传播,必须适应当前的信息网络环境,从而为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合作提供更好的载体。具体而言,在传统戏曲文化交流过程中,可以利用各大电视台以及网络平台,对各类优秀的传统戏曲剧目进行展示,而且要利用现代化的视频制作技术,对戏曲表演进行精心整理,从而不断提升戏曲表演的影响力。而且可以利用电视台举办各类戏曲竞赛活动,鼓励各类戏曲人才积极参与其中,在竞技过程中,取长补短,从而实现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在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中,可以建立专门的戏曲文化网站平台,然后对一些优秀的传统戏曲剧目及其相关文化资料进行整理和上传,使社会公众可以更加便利的了解到各种优秀戏曲文化,并能够被优秀戏曲的文化魅力所吸引,从而有效推动我国戏曲文化的发展。

(三)深入挖掘区域内传统戏曲资源

受我国历史发展特点、地域特点以及其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戏曲文化资源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而且在不同地区的戏曲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在促进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过程中,有必要深入挖掘区域内传统戏曲资源。具体而言,可以利用历史文化名人和人文景点,采用复合市场规律的方式合理科学开发利用,不断丰富扩大传统戏曲文化的内涵。在传统戏曲文化资源挖掘过程中,应该要注意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从而有效提升传统戏曲题材的选择范围,要将不同地区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剧目创作活动中,而且还应该充分发挥企业的力量,促进传统戏曲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合作交流,从而不断推动传统戏曲文化的发展。

(四)营造有利于传统戏曲文化交流的社会文化环境

在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过程中,可以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加强不同地区人民群众之间的交流合作,在交流沟通过程中,相互借鉴,从而建立起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的社会环境,这对于保护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针对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活动的开展,地方政府应该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且要为戏曲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从而为我国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总之,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与建设对于促进我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与建设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为了更好的促进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建设,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不断完善戏曲文化交流合作机制、探索建立戏曲文化交流合作新载体、深入挖掘区域内传统戏曲资源、营造有利于传统戏曲文化交流的社会文化环境等。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篇7

3.国家对外文化交流下融合的大众体育文化随着中国与东盟体育赛事交流的不断开展,大众体育交流也逐渐兴起,以太极拳为主项的各类武术学习机构在东盟各国遍地开办,太极拳也成为东盟各国民众广泛参与的体育活动项目。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嫡宗传人陈斌就认为在武术走出国门的过程中,东盟地区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2010年中国-东盟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正式开启,也标志着中国-东盟大众体育交流呈现深入发展趋势。如在东盟国家盛行的藤球运动,随着两地体育交流也开始在我国群众中开展起来,并在我国多个省、市和地区建立了训练基地。藤球的健身娱乐功能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随着藤球的普及国内开设藤球项目的学校正在增加,相信今后必将会发展成为我国全面健身和学校体育的一项活动内容[6]。大众体育已成为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外交关系中重要的文化交流载体,中国体育文化向世界的传播离不开东南亚这块跳板,东盟的传统体育文化也需要在中国传播来扩大影响力。

4.中国-东盟体育文化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体育文化交流工作尴尬处境。中国与东盟体育文化交流并没有进行相关的规划设计,工作机制的缺失严重制约了社会和企业对体育交流产业的投入力度,影响了中国与东盟体育融合的发展。因此,建立起共同的体育管理机构是融合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就是要明确政府工作职能要创新运作模式。

(2)区域联动与资源整合的双重欠缺。中国与东盟虽合作开发了一系列体育赛事,但远未达到世界知名品牌赛事的影响力,体育产业对中国-东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也极为有限,原因就在于没有整合资源,无法产生合力以形成区域性的整体优势。鉴于我国与东盟所拥有的体育资源具有同源性、相似性,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跨行政区域的资源整合,构建合理的体育文化品牌体系。

(3)体育文化融合存在人才短板。随着自贸区建设的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有了更多、更为专业的从事双边文化交流的人员,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随着中国与东盟体育事业交流的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体育产业发展对知识和科学的要求,急需大量有知识有能力的新型体育人才。从总体上看,由于缺乏专门的体育组织机构进行系统的教育与培训,体育交流人才的匮乏将严重阻碍中国与东盟体育文化交流发展。

(4)民俗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乏力。中国与东盟的诸多传统体育项目像壮族歌圩、抛绣球、抢花炮、赛龙舟、丢包,东南亚的铜鼓舞等传统体育,多依附于民俗活动而开展,长期以来这类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多依靠于民众对文化信仰的原始初动力,一旦信仰的力量出现消化,人们就减少了参与该体育活动的积极性[7],而这类民俗体育体育团体与组织建设迟缓,使得我国与东盟的民间民俗传统体育交流和保护尚显不足。

二、中国与东盟体育文化融合发展的对策

1.共创中国-东盟体育文化交流管理与保障机构

(1)政府主导建立中国-东盟体育文化交流管理机制。首先,可以指导这一区域内体育交流事业的发展,强化与东盟体育文化交流的沟通与联系,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交流的组织领导。其次,可以使分散在两地的传统体育项目协会或体育组织能够集中形成一个综合的、系统的体育文化交流体系。再次,能够综合各部门、各团体进行互助与合作,达到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长效的中国与东盟国家体育文化交流管理机制,从体育文化交流的内容、层次与方式的确定到交流的组织、开展、评价、总结等环节都能进行规范地策划与控制,为确保中国与东盟体育文化交流有计划、有组织地顺利实施建立起保障体系规范体育文化交流工作。

(2)建立中国与东盟国家体育文化交流基金会,以促进两地体育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资金的来源一方面是政府的投入,要加大对体育文化交流的投入或设立专项奖励[8]。另一方面政府要引导社会参与,把社会投入结合起来筹集对中国与东盟国家体育文化交流所需要的资金。

(3)政府要大力培育发展民间体育社团组织。民间传统体育交流是中国与东盟体育文化交流的原动力,“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国家之间的友好,归根结底是人民之间的友好,可充分发挥跨境民众的作用,他们能够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对促进地区体育文化交流合作的发展有特殊作用。因此,政府要积极扶持成立各类民间体育交流合作协会,加大对民间体育组织交往的支持力度。

2.共建中国-东盟体育文化资源与保护平台

(1)建设中国与东盟融合的体育资源数据库平台。通过创建体育数据库,可以及时反映中国与东盟体育合作的相关信息,为体育交流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个有效的信息平台。其次,数据库平台的建设要求,收集整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利用该平台加强与社会、个人的信息互动,特别是对一些在普查的时候被遗漏的或濒危的传统体育项目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工作。再次,建立起数据库后可以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体育信息机构进行链接,通过互联网络将中国和东盟的传统体育项目推广到世界上,促进与世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

(2)创建体育文化保护的新模式。如,对一些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适宜民间生存的民俗体育项目应保留其原生态的生存空间;而对于能登“大雅之堂”的优秀民俗体育项目,应进行深度挖掘与整理,使之在保持地方民俗特色的同时,融入更多的时代特征以期满足现代社会需求;对于涉及具体物质的中国与东盟体育文化遗产的内容,要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从而使功能单一的文化遗产变成连接地区关系的文化纽带。

(3)建立中国东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基地,实现两地体育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一是要启动基地科学研究工作,挖掘、整理、传承和推广东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东盟多数国家经济相对落后,严重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传播,许多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濒临消亡的危机,因此中国东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基地可以改进、规范和推广东盟的民族传统体育;二是培养民族传统体育竞技、传承人才。中国东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基地的建立,可为少数民族地区储备民族体育人才,培养出能从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的人才,如中国高校与东盟的国家联合培养体育硕士、博士研究生;三是促进民族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建设。中国东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基地可充分依托旅游开发民族体育产业研究,创新体育旅游资源的内容,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归属地经济发展提供体育文化产能。

3.共赢中国-东盟体育文化产业

(1)整合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体育自然资源,建立起区域性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格局。一是体育资源融合,如对广东、广西、云南三地与东盟体育自然资源的整合,可共同开发出滨海体育旅游、探险旅游、休闲体育旅游等项目。二是市场的融合,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就应发挥资源集聚效应,打破国界限制,在更大区域内来思考谋划。例如,通过调整体育产业化的市场布局,既可以充分利用国内的民族体育资源,也可以利用东南亚的民族体育资源;既可以拓展国内市场,也可以进入东南亚的大市场,使得中国与东盟融合发展的体育文化产业更加国际化、规范化。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篇8

江苏精心构建以文化推广为核心的“感知江苏”、以交流分享为核心的“同乐江苏”、以文化贸易为核心的“符号江苏”、以形象推介为核心的“美好江苏”四大体系,着力打造传统文化精品工程和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江苏文化开放水平,探索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新路子。

1.注重打造品牌,扩大江苏国际影响

“感知江苏”系列活动在世界各地掀起“江苏热”。整合全省对外文化交流资源,打造风格各异的特色文化项目,指导和推动全省各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赴美、英、俄等20多个国家40多座城市成功举办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持续打造集展演、推介、交流活动于一体的“感知江苏”品牌。在俄罗斯、瑞士、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家举办的“感知江苏”文化周大型文化交流和旅游推介活动,受到当地民众由衷赞叹和喜爱,所到之处引起轰动,舆论好评如潮。

“同乐江苏”系列活动打造外国人欢聚交流平台。作为“灯下亮”工程,“同乐江苏”系列活动不断深化“同乐”主题,内容和形式着重在中外“差异”中寻求“相同”元素,艺术地展示江苏文化魅力和美好江苏形象。国际友城龙舟赛、外国人汉语演讲比赛、外国人才艺大赛、国际爵士音乐节、“洋眼看江苏”等众多文化活动项目,受到在江苏工作、学习、生活的10多万外籍人士的欢迎和响应,吸引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踊跃参与。

“符号江苏”系列活动凸显江苏历史文化价值。《符号江苏》系列丛书精选公认的最具江苏文化基因和符号意义的江苏特色文化资源,向海外推介传播江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明孝陵》、《淮扬菜》和《百个符号看江苏》等13本中英文版《符号江苏・口袋本》,受到国外读者、出版商和媒体的青睐,被誉为精巧便捷的“江苏符号指南”,为英国最大的中文图书馆查令阁图书馆所收藏。宜兴紫砂、南京金箔、南京云锦、扬州漆器等近十种最具代表性的“江苏符号”文化产品和跨超本《红楼梦》等江苏文创产品,以庙会的形式呈现在英国公众面前,展示江苏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

“美好江苏”系列活动对外展示江苏立体形象。江苏特色文艺精品走向世界。针对海外市场创作打造的一批精品剧(节)目荣获“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一场场凸显江苏特色文化的活动走向世界,使海外观众充分感知江苏风韵。城市形象推介活动富有成效。与新华社合作、省市联合制作的城市形象宣传片在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屏”播放,江苏国际形象登上国际舞台。大型多媒体舞台剧《春江花月夜:赛珍珠》林肯艺术中心成功首演等丰富多彩的城市形象推介活动吸引了海外观众的目光。重要节庆会展活动深受好评。围绕第二届中欧领导人峰会、江苏―澳门葡语国家工商峰会、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江苏出口商品展览会、中国发展高层论坛、G20国际货币体系研讨会等境内外重要经贸活动,有针对性地集中开展对外宣传,取得良好效果。南京青奥会、南京名城会和南京青年文化周,镇江“春风又绿江南岸”旅游节,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等大型活动全面展示了江苏城市形象和文化魅力。

2.注重建立机制,打造国际交流平台

外宣阵地更加立体多元。充分整合利用江苏外宣海外阵地,利用走出去的江苏企业,建设常态化文化交流阵地,鼓励社会组织、民营企业、中资机构等参与江苏海外文化中心建设,承担人文交流项目。充分利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江苏文化产业(欧洲)促进中心、“符号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江苏广电总台的金色梦想英、美分公司以及省教育厅、省商务厅在各国办事机构的场地、人员等资源,组织城市形象宣传、学术交流研讨、江苏书画文艺精品和工艺美术精品展示等活动,打造江苏形象常态化展示窗口。江苏省演艺集团在日本、比利时、澳大利亚的三家海外分公司都已经成功落地,与一批海外知名艺术机构建立了长期交流合作机制。《淮扬菜》口袋本首发式及淮扬菜美食节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充分展示了江苏文化魅力,受到当地主流媒体和各界人士的积极评价和高度关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跨国收购美国国际出版公司,获得了全部童书业务以及美国本土、德、法、英、澳等海外子公司全部股权和资产,成为可资利用的江苏外宣阵地。苏州在美国波特兰市挂牌成立的第一家苏州企业“走出去”和城市外宣境外合作站点,成为苏州城市形象常态化展示窗口。

交流平台更加丰富多样。一是充分利用国际平台,提升江苏国际知名度。利用国际性书展会展、大型体育赛事、经贸活动、节庆庆典等活动契机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积极参与欧美等大型国际书展活动,积极与目标客户建立广泛联系,推动社科文学精品的版权贸易输出,通过版权输出、文学外译等形式对外推介江苏整体形象。二是充分运用国家平台,提升江苏国际影响力。借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外交部、文化部等部委的“欢乐春节”、“感知中国”等大型活动平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在捷克、土耳其、塞浦路斯、埃及和以色列等国举办的精彩活动让江苏文化在异域大放光彩。组织部级文化交流项目“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江苏系列活动、中国甲骨文书法展暨锦绣江苏图片展等活动,受到欧洲主流社会和比利时王室的高度关注。三是充分整合省内外平台,提升江苏国际美誉度。借助省内外举办中欧领导人峰会、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江苏―澳门葡语国家工商峰会、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广交会等国际性会展平台,利用南京青奥会、南京名城会、南京青年文化周、“台湾江苏周”、镇江“春风又绿江南岸”旅游节、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等大型节庆活动,在经贸文化活动中集中开展对外宣传,全面展示江苏城市形象,取得良好效果。

传播渠道更加畅通宽广。新华报业集团与美国《侨报》、法国《欧洲时报》、韩国《全北道民日报》等合作编辑江苏专版,传播江苏声音。金陵之声、江苏卫视与境外新媒体合作有力地扩大江苏媒体和江苏文化的影响力,扩大江苏内容的传播载体,深入全面报道宣传江苏。“中国江苏3G”手机报用户突破230万,用5种语言覆盖78个国家和地区。江苏国际频道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江苏国际在线英文频道,网友受众遍及141个多个国家和地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致力于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出版平台”、“中国长城出版工程”、“中国运河出版工程”、中华文化系列原创精品、“一带一路”专题图书、英国仙那都中国文化英文期刊、儿童文学版贸平台,让海外读者聚焦中国作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做好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宣传图书出版工作,打造一批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题材文化“走出去”精品。省广电总合南京大学成立汉语国际推广影视动漫(教材)研发中心,研发了系列对外汉语教材,推动江苏传统文化走进海外课堂。

交流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打造中外文化交流的常态化机制。江苏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建立友好省州35周年之际,分别在墨尔本和常州举办中澳剪纸艺术交流展,建立江苏与维州文化交流长效机制。“江苏杯”汉语演讲比赛已在美、英、日、澳等知名大学连续举办5届,进一步拓展了江苏民间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南京市赴捷克布拉格、德国哥廷根等6个城市组织“双城记――当南京邂逅国际名城”城市形象主题推介展活动;米兰“南京周”活动期间,成立米兰―南京创意设计中心,成功搭建两地创意设计交流平台。苏州与威尼斯缔结友好城市35周年之际,赴比利时布鲁塞尔和意大利威尼斯举办了《水城故事》摄影展和同名画册活动。无锡“窗口建设启动年”期间,分别在友城澳大利亚弗兰克斯顿、德国勒沃库森命名了“无锡道”、银行“无锡厅”,通过图片墙、城徽、吉祥物等传递无锡风情。淮安市淮阴区与韩国庆尚南道固城郡实现常态化民间文化交流,韩国固城农谣保存会两次参加“快乐淮安・美丽乡村”农民艺术节开幕式暨中韩非遗文化交流展演活动。

3.注重扶持引导,助推江苏文化开放

加强宏观政策扶持引导。江苏结合“十二五”规划,将对外文化交流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整体规划,重点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资源建设的政策引导。鼓励有条件的文化单位、个人和企业开发和利用好文化资源,把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并在资金和项目上对相对落后的苏北地区、新兴或重要的文化资源项目采取适度的倾斜政策。精心培育对外文化贸易优势行业,扶持建立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和对外文化贸易平台,在境外建立文化产品营销网点,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国际市场营销网络,努力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方式的“走出去”新格局。

完善文化走出去制度机制。由江苏省委外宣办与省外事、侨务、商贸、教育、文化、旅游等部门单位以及各市加强联系,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联席会议制度和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常态化省市联动、部门合作的信息共享与协作机制,对年度重点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和考核奖励,实现工作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建立对外文化贸易推进机制,制定落实扶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优惠、奖励政策,加大政策落实力度,优化外部环境。成立对外文化贸易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在信息、行业规划、政策保障、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保护、推介推广等方面强化指导、协调和服务。

设立专项文化发展资金。2007年,江苏省政府设立了省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申报评审制度,有力加强了文化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2010年出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振兴若干政策的通知》,继续安排省级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在省级设立初始规模20亿元的江苏紫金文化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扶持创意设计、新兴媒体、动漫游戏、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工艺美术、广告会展等行业中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影响力大的文化产业项目。探索建立文化产业风险投资机制,利用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等投资基金支持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加大现有文化品牌维护创新和新品牌项目创新资金扶持力度,逐步形成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共同投入、共同受益为主要形式的多渠道文化交流发展投融资体系,与“江苏省紫金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形成互动和互补,促进对外文化交流资源的不断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二、江苏传统文化“走出去”经验与启示

江苏省文化交流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如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规模成效与江苏经济大省、文化大省的地位并不相称,在海外的声音不够响亮,影响力不够大,各种资源未能得到有效运用,方式方法比较单一,等等。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还需进一步提高认识,找准定位,前瞻谋划,创新推进。

文化交流与思想传播,需要在内容上一脉相承。传播文化理念就是要让世界民众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只有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精神,才能正确、客观地理解中国。虽然江苏近年来在文化艺术精品展示性传播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在传统价值观的推介传播上还相对薄弱。可以通过开展学术对外宣传,对外推介江苏名家名作,加强与西方社会文化思想对话,丰富中外文化交流内涵,提升交流层次,力争在中国价值观传播上有所突破。这对于提升中外文化交流层次、增进中西方文化交融理解、传播好中国声音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需要在形式上相辅相成。目前,江苏对外文化贸易出口在对外贸易总额中占比较低,与江苏全国贸易第二大省、文化强省的地位极不相称,成为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软肋。江苏自然与人文禀赋优越,拥有极其丰硕的优秀文化成果,“文化”是江苏最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要善于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推动蕴藏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文化产品走出去,让世界触摸到中华文化的脉搏,感知当代中国的精神活力,认同中国的制度理念和价值追求。因此,应进一步整合江苏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创新文化走出去思路举措,加大对文化走出去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广电总台等国有文化企业及特色民营文化企业的海外阵地作用,强化文化贸易服务功能,提供符合国外受众需求的产品,使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并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走出去”与“卖出去”同步,形成“双轮驱动”、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

国家平台与海外阵地,需要在项目上有效对接。全媒体、大数据时代,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要善于借助和利用大型海外平台、部级平台及各种有效的传播平台,充分发挥江苏外宣海外阵地的作用,善于“借船出海”、借台唱戏、借力发力,使各种资源利用率最高、综合效益最大化,更好地推动文化走出去。可抓住国际性书展会展、大型体育赛事、经贸活动、节庆庆典等活动契机,借助国新办、外交部、文化部等中直部委的“欢乐春节”、“感知中国”等大型活动平台,充分利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广电总台、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商务厅等在各国的机构阵地资源以及江苏各市海外友城资源,组织城市形象宣传、学术交流研讨、江苏工艺美术精品展演展销、文化人才培训等活动,以实现资源集约、效应叠加、事半功倍的功效。

国内媒体与境外媒体,需要在合作上创新融合。积极利用现有平台和机制,大力拓展新的渠道和资源,加强与国外主流媒体合作。实施本土化经营策略,探索“中国元素、国际表达”的新形式,用现代的表达手法推介中华传统文化,用本土化策略赢得国外受众,才能构建具有强大传播能力、覆盖广泛、信息量大的对外传播体系。通过与国外媒体和公关公司合作,聘请当地专业技术人员,使文化走出去更“接地气”。江苏文化“走出去”依托诸多中外媒体资源,发挥自有媒体优势,创新媒体合作方式,实现江苏文化在海外落地生根发芽。鼓励支持省内主要媒体与境外主流媒体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机制,不断探索创新合作方式,建立多媒体、跨平台传播媒介网络,进一步提高媒体落地率和对外传播有效性。

官方组织与民间力量,需要在行动上优势互补。由于没有官方背景,由企业、民间团体组织的对外经贸活动和对外文化交流项目,更容易得到西方社会的支持和接受,具有更好的宣传推介效果。目前,江苏的众多企业,特别是文化企业规模不大,缺乏走出去的实力和经验,因此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和组织,搭建文化走出去的公共服务平台,通过项目引领、资金扶持等方式,将更多的企业集聚在该平台上,实现“一起走出去”美好愿景。可充分发挥江苏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综合协调作用,积极调动省内国有和民营文化企业、主要涉外媒体、重点高校等对外文化交流的积极性,培育打造对外文化交流精品项目,积极拓展民间对外文化交流渠道,与境外民间组织建立稳固常态的交流合作机制,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三、江苏传统文化“走出去”任重而道远

经过多年的实践,江苏文化“走出去”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形势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仍任重而道远,江苏文化“走出去”还有诸多问题亟须加以研究解决。

注重引导,统筹规划。一是加强规划设计。建议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的意见》(中办发z2014{23号),在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强文化“走出去”的顶层设计,以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五年规划为引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搭建文化“走出去”平台,指导各地更好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为基层文化走出去提供扶持和便利。二是打造精品项目。建议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系统梳理出“十三五”期间文化“走出去”项目,与各地双向选择、对接合作,发挥中央地方外宣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做亮“感知中国”“欢乐春节”“中国文化节”等特色品牌,进一步推动江苏文化走向世界。三是提供指导扶持。积极指导扶持地方精品文化走出去项目,在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尤其是境外资源等方面提供支持。组织各地文化企业参加境外演艺交易会、艺术博览会、图书展、影视展、动漫游戏节等国际大型展会和文化活动。

整合资源,打造品牌。首先,进一步挖掘整理对外文化交流资源。充分彰显各地特色,系统整理、重点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画艺术、民间工艺等适合对外文化交流的优势门类和文化项目。坚持传统与现代并重,注重中西文化差异,精心选择文化项目和产品,有计划、分步骤、多层次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其次,进一步打造具有世界水准、中国风格、地方特色的品牌项目。探索中央主管部门牵头、兄弟省市联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新模式,有效整合各地外宣资源,开展多形式对外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走出去有效性。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引进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办好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鼓励支持各地打造具有地域特色、适于对外文化交流的新品牌。最后,进一步打造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以重大文化项目带动发展,培育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出口企业和项目。推动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包装,通过有效的市场运作,吸引海内外文化产业人才、资金聚集,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与开发,提高江苏文化产品科技含量和内在价值,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转变策略,改进方法。遵循对外传播规律。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大局意识谋划文化“走出去”思路,不断探索对外传播新渠道,充分发挥公共外交优势,在新传媒环境中营造真实可亲的文化传播氛围,增强文化走出去的有效性和亲和力。贴近国外受众需求。加强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受众的思维方式、接受习惯、语言特色,根据不同需求设计文化“菜单”,加强对重大文化出口产品和服务的创意策划,提供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文化经贸有机结合。面向经贸合作关系紧密的国家和地区,借助国外专门调查机构,研究国际市场需求,深入分析当今世界文化消费的总体心理趋势,提供相应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开展当地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贸易融合互促。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篇9

1 文化交流的内涵

文化具有多样性,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性和长处。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文化交流发生于两个或者多个文化源差异显著的主体之间。在不同的文化圈层中,也能产生很好的文化交流。文化交流促进人们互通有无,增进文化的发展。没有文化差异,没有因文化差异产生的势差,就不会很好的进行文化交流。例如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之间是最容易产生文化交流。但是,其前提条件是各文化主体之间须有很强的文化生产力,需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能自主、平等的进行文化交流,顺从、勉强等都不是文化交流的本义。

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由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矛盾决定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文化的个性、特殊性决定着文化交流的必要性;文化的共性、普遍性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可能性。正是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矛盾运动,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不断碰撞和交流,促进文化的不断发展。

2 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加快文化交流步伐,文化交流是人类交往的产物,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人类交往的广度和深度的发展,文化交流的规模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层次越来越深,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冷战结束之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元化日益发展,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程度不断加深。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以至最不发达国家,都不能自外于这一历史潮流,都必须在这一浪潮中趋利避害,以求得自己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必然促进全球性的文化大交流,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体现在:

对内:第一,文化交流有力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维护民族文化。第二,将中国先进文化推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第三,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第四,有利于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对外:第一,世界文化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第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第三,有利于加强交流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发展友好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3 结合本地实际,做好文化交流

文化因其特质似水,柔而有力,沁透人心,潜移默化。文化的交流是人类心灵的交流,情感的沟通,作为一种“软实力”,具有其他交流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交流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大国普遍重视利用文化手段来展示本国文化,宣传自己的价值观,提升和扩大国家的影响力。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主动置身于国际文化交流之中,是责任,也是使命。

1992年8月,中韩两国建交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的交流迅速发展。2007年正值中韩建交15周年暨中韩交流年,它为进一步增进两国文化艺术的交流与理解提供了重要契机。

2006年3月,韩国清州市艺术总联合会会长金东渊先生、演艺协会会长离武荣先生一行赴秦皇岛,签订了秦皇岛与清州文化艺术交流协定,为两市的文化艺术交流做了很好的铺垫。4月,秦皇岛文化访问团受邀参加清州艺术节,在访问期间感受到韩国文化艺术独特的魅力。随后,清州演剧协会、音乐协会、美术协会等与我市进行了内容丰富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10月,由清州市政府、议员、文化界、经贸界组成的访问团来我市进行政府间、文化间、经贸间的访问,为两市以文化促发展的和谐新格局提供了共同信念和理想,为文化交流带动政府间、经贸间今后深层次合作起到了牵引作用。

2007年,两市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活跃,交流领域不断拓展,内容、形式多样,已开展了工商业、城建业的交流,友好关系宽泛发展。4月,秦皇岛文化艺术访问团在清州访问期间,带去了我市艺术家的书画、摄影作品,使韩国民众了解秦皇岛市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等。8月,秦皇岛市文化艺术中心与清州演艺协会共同组织了清州直指歌舞团2场公演在秦皇岛。12月,清州演剧家协会再次来我市公演,对我市民众了解韩国传统艺术起到积极作用。

2011年9月,秦皇岛市歌舞团作为中国的代表队伍,参加了大邱市第13届国际舞蹈节,荣获得三等奖。秦皇岛市歌舞团带去了11支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的经典舞蹈,远赴韩国演出,第一次亮相就赢得了满堂彩。有展现昌黎地秧歌风趣活泼的《妞蒯丑》、重现宫廷乐舞场景的《宫廷乐舞》、表现中国东北二人转诙谐风趣的独舞《家长里短》、古典舞《秦王点兵》、用汉语和朝鲜语演唱的歌舞《夜来香》……每一支舞蹈的选择,都最大化地展现中国经典优美舞姿。

近两年来,多种形式的艺术展示,架起两国间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使中韩民众了解两国文化的主要艺术特性及倾向,探寻两国文化艺术互相借鉴、共同发展的可能性,使秦皇岛与清州、大邱市民充分领略到两国文化的艺术魅力。同时中韩青少年书画、摄影交流展对我市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清州艺总会前来的经贸界人士与我市经贸界进行洽谈、项目推介,为我市的招商引资打下坚实基础。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篇10

一、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生,对我国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有深刻的认识,从初中到高中,历史教材不仅对我国传统丝绸之路有详细的概述,也对其中的历史意义与影响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将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做出整理。具体如下:

文化的组建过程主要是通过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不断渗透形成的,在这个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其中物质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基础,精神文化是整个文化体系中的核心部分,由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直接作用于人的生活当中,精神文化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慢慢对人们产生影响。所以,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往往精神层面的文化较制度、物质文化的传播速度慢一些。

早期丝绸之路的交流主要对文化与制度方面的交流较少,主要以物质之间的交换为主。然而,物质文化的交流又带动着各领域的技术经验相互传播,其中西欧国家的丝绸、冶金和水利灌溉等级数多数有我国的“丝绸之路”进行传播的,国外的玻璃制作和糖果制造技术亦是通过丝绸之路的物质文化交流不断在中国得到发展[1]。随着物质文化的交流不断升温,国外的宗教文化迫切希望能够通过丝绸之路来讲本民族的精神文化进行更为广阔的传播,中国由此开始引进以宗教为主的各种精神层面的文化,宗教领域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和天主教等。与此同时,我国以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文化亦得到不断的传播,是整个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对中国传统古典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极大的促进了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播。各种西方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得唐朝时期精神层面的文化丰富多彩。随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流逐渐加强,制度文化以被动的形式在各国之间不断进行相互渗透,制度制度文化在丝绸之路的传播过程中几乎没有形成友好的交流方式,通常以战争的形式不断渗透,在战争结束以后,往往战败一方民族便会被强行渗透制度文化,以此来保证制度文化的传播效率。

二、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

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课堂教材中对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资料进行整体,对其产生的历史意义做了如下总结:

(一)促进了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丝绸之路在精神文化的交流方面最大的意义在于将我国传统古典文化进行了有效的传播,并将印度的佛教文化进行了吸取。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便在我国有了初步的发展,在这一关键发展时期,佛教文化与我国传统古典舞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进行融合发展,将融合中的禅宗思想与儒家思想进行了完美结合,进行形成了具备佛教文化思想的新儒学体系,即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也对我国后现代的精神文明交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

(二)促进了中国技术走向世界

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使得我国“四大发明”走上了全世界,成为现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的基础。纵观现代世界各国在科学技术上的发展现状,多领域受到中国“四大发明”的影响,因此,亦可以说文化交流对世界文明史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我国通过丝绸之路中的文化交流将技术向世界进行推广的远远不止这些,其中还包括陶瓷、茶叶、冶金、纺织和铜镜等。这些中国的技术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均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引入外国文明,为中国文化加入新鲜的血液

丝绸之路的开放让我国的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得到了空前的膨胀,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国引进了外国文化思想和技术经验,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起到经济印象,其中技术方面,有玻璃制品、西方医学和天文等。饰品类有象牙、犀牛角和琥珀等名贵物件,后期这些名贵的饰品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例如中国的折扇文化,扇骨和扇钉等均用西方的象牙来进行制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添加了更多的西方艺术魅力[3]。此外,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我国还积极引进了外来的食材,如马铃薯、草莓和芝麻等,这些外来食品的引入不仅让我国传统的经济农产品更加呈现多样化,同时也对中国的美食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密切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后现代全球一体化的雏形思想,即打破自给自足的发展模式,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笔者认为,丝绸之路作于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文化交流的先驱路径,是正确的选择。不仅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速度,更对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参考文献】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篇11

一、文化外交产生的时代背景

时代在发展,国际交流也在不断加强,文化外交是时展必然的产物。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二战结束以后,整个世界都处于美、苏冷战的局面当中。当时的战争主要表现在军备竞赛和世界霸权的争夺方面。美国和苏联都认为,自己占据着在历史、道义、法理规范等方面的主动权,双方都以 “有我无他”的对立立场看待对方,其根本就是两种不同文化和信仰的对抗。在世界和平这样一个大的框架下,加强文化外交成为了国家外交的一个重要手段。这种文化软实力展示着各国独特的文化个性和魅力,对本国提升在他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认同力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他国价值选择和国际行为趋向。

二、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

1.文化交流能够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是调解国与国的之间冲突的重要途径。文化交流可以不受某些敏感的限制,往往在国家之间外交关系正式确立前自发的起始于民间。新中国建国初期,为打破西方大国的政治、经济封锁,以我国第一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打开了外交局面。五、六十年代京剧团访日演出,七十年代中国艺术团七十八人访美演出以及1972年的乒乓外交无不取得了具大成就,改善和推进了中日、中美关系。因此文化外交是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调解国与国的之间冲突的重要途径,被称之为改善国家外交关系、构架国际合作的先锋和桥梁一点都不为过。

2.文化交流是塑造和改善国际形象的重要方式。在战争时期,人们普遍认为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主要靠军事实力来树立,但是在我国古代就开始重视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在经济交往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同时传播出去的还有中华悠久的文化。确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对国家的国际影响会产生无形且强大的推动力。既可以作为外交直接动用的资源,还可以创造和增进国家的对外影响力。文化自身的力量是一个国家形象的确立根本,文化外交日益成为国际形象塑造非常重要的一环。中国的文化外交已进入空前活跃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近年来中国开展文化外交实践如“文化年”活动、孔子学院和奥运外交等使我国文化、体育竞技大国的形象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3.文化外交是国家参与经济竞争与合作的重要资源。在全球化时代,文化外交已经成为国际间经济竞争与合作、谋求和发展国家经济利益的重要资源。二十一世纪信息经济将在大多数经济体中占据主要优势,将成为创造性经济。

冷战结束以后,经济交流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点,各国都把本国经济发展提到第一位。许多国家以文化手段为经济贸易开路。而近几年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公认朝阳产业,文化交流与贸易也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因素在生产力的发展上体现出了巨大的作用。在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上,文化价值也体现出了比使用价值更为突出的方面。很多具有远见的企业家发现了文化因素的蕴含的巨大价值,把投资重点也放到了文化产业上。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良好的国际文化形象是对外宣传、增强投资环境的吸引力,培养国际旅游的竞争力,提高产品的国际出口创汇能力的重要资源。

三、结语

文化外交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的对外交流,激发他国的认同感,获得国际社会的肯定和认可。二十一世纪是文化的世纪,与军事、经济等外交手段相比,如果运用得当,文化外交更能够征服人们的头脑,产生持久的更稳定的战略效果。我国目前的文化外交政策,积极推动了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了中国文化软实力,为我国的和平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篇12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深化经济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扩大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文化承担着增强民族与文化认同,推动人心回归的重任。为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海内外炎黄子孙的互信与了解,促进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和积极支持下,全市上下立足XX市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 既走出去,又请进来,足迹遍布全球,取得明显成效,硕果颇丰。

(一)对外文化发掘研究现状

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一直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工作,涉外部门主动融入,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商务、旅游等部门、行业协会和民间团体密切合作,着力挖掘文化资源,在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卫生、旅游等各方面与海内外积极融合。以明文化、孝文化、儒林文化、醉翁文化、宗教文化、凤阳花鼓、洪山戏、凤画、天官画等为代表的一批滁州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已经被海内外炎黄子孙认同,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文化交流品牌,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二)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情况

1、依托外事侨务资源拓宽对外交流合作渠道

(1)、建立友好城市支撑对外交流平台

以友城为平台开展交流。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滁州经济主导产业和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在欧洲、北美、澳新和日韩等国家地区拓展友城渠道,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我市与意大利拉奎拉市建立了友城关系,与德国皮尔马森市建立了友好交往关系。根据双方签订的友好交流合作框架协议,重点在文化(如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戏曲等)、教育、体育、科技和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我市的高校正在与意大利拉奎拉大学和德国皮尔马森市凯撒斯劳腾应用技术大学建立友好交流学校,相互学习办学和管理经验,促进共同发展。

以往来为契机开展合作。近年来,通过德中文化教育促进会与德国皮尔马森市建立联系,先期启动教育等领域交流合作;通过美国富达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中国驻外使领馆、外国驻华使领馆等牵线搭桥,开展了与美国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市、土耳其安卡拉市等国外城市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

(2)、挖掘侨务资源丰富对外文化交流纽带

近年来,我市积极利用世界华商大会、华侨华人创业洽谈会、华商安徽行、侨界精英安徽论坛、侨商知名企业对接会、长三角地区侨商组织秘书长联席会议、XX县第四届国际树莓大会等知名平台,组织侨商、侨胞积极参加,感受世界发展气息的同时,侧重向海外华侨华人宣传滁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展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巨大成就和优良的投资环境。

(3)、打造绿色通道提升企业对外交流途径

发挥apec卡便利促进企业走出去。今年以来,市外(侨)办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开apec商务旅行卡工作,目前共为全市 23家企业87人申办了apec商务旅行卡,位居全省前列。持卡人凭该卡及有效护照免办签证,直接出入实施旅行卡计划经济体的16个国家和地区,并享有使用旅行卡专用通道快速通关的便利,助力企业走出去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活动。

开展外向型企业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今年6月,我市外办牵头组织企业家代表团80余人赴南京参加转型升级香港博览会。博览会组织了约150个香港参观团到访、1万多家企业参与、1000场商贸配对会议,并邀请了知名商界领袖进行主旨演讲,分别举行了14场专题研讨会。有效促进了我市企业学习香港企业技术研发、行业模式创新、品牌运营、跨国经营等经济文化方面的先进理念,为企业转型升级拓宽了思路。

2、开展外事侨务访问助推对外交流联宜工作

(1)、做好接待来访工作。近年来我市陆续接待了意大利普拉托省代表团、非洲法语国家外交官代表团、外交官看中国安徽行 考察团、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代表团和拉奎拉市政府代表团、美国、法国、意大利、新加坡、约旦等国驻华大使及驻沪总领事等。通过每一次的接待来访,向外宾全面展示对外开放、锐意进取的滁州新形象,宣传滁州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与国外在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

(2)、发挥团组出访作用。2013年9月,我市政府代表团出访俄罗斯期间,代表团重点拜访了俄中投资贸易发展中心、莫斯科温州商会、俄远东温州商会,发放各种宣传资料以及口头宣讲等形式介绍滁州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资源、良好的区位和优越的投资环境等,使所到之处的各界人士认识滁州、了解滁州。在推介活动中大家就相互之间开展文化、经贸交流合作进行深入探讨,充分交换意见。同年底,我市政协代表团访问澳大利亚宝活市,在两市相关对接会上我市代表团播放了滁州宣传片,展示了建市20年来的发展变化、建设成果和取得的新成就,双方就两市继续保持和开展文化、教育等交流合作达成系列协议,进一步推动和发展了两市友好关系。

(3)、加大华侨联谊力度。组织侨务探访团先后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访问,与当地知名侨领交流座谈,看望老朋友,结识新朋友,密切了乡情、友情和亲情,开辟了对外交流合作新渠道。先后邀请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肯尼亚、香港和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著名侨领、社团120批(次)1000多人来滁州考察访问,开展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寻根之旅等活动,举办各类座谈会、推介会、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多途径、多形式加大对滁州的宣传力度。使世界了解滁州,让滁州走向世界。

3、宏扬中华本土文化切实推进对外文化教育合作

(1)、组织海外书画作文大赛

近年来,我市先后组织100多位省内知名书画家作品参加世界华侨华人美术书法展, 组织100名中小学生参加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2010年,XX市出土文物参加了意大利米兰秦汉文明展 2013年 ,XX县民间团体自发组织凤画艺术家赴澳门、法国举办凤画艺术展。弘扬了中华文化,都收到了较好效果,促进了海内外文化艺术交流。

(2)、开展对外文化教育工作

为弘扬中华文化,向华侨华人较多的泰国、菲律宾选派5名中文教师,培养优秀教师的海外教学经验和开拓他们国际视野,进一步把滁州历史悠久的文化带向国外。XX县十字中学、XX市管店中学等9名教师入选了安徽省外派教师人才库,将分批选派到东南亚从事汉语教学督导、教务主任、一线教学等工作。2012年,滁州中学校长刘树俭随国家教育部主办的访美、加教育代表团,参观考察美国、加拿大部分学校及加拿大教育局;2012年10月24日,通过加拿大安大略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的介绍,滁州中学和加拿大哥伦比亚省fort st. james(圣杰姆斯堡)和frazer lake(弗雷泽湖)中学进行对接,就双方建立正式的友好学校关系进行深入洽谈。2013年8月,作为全省唯一的地市级教育主管部门代表,我市教育局领导随省教育厅赴韩国及澳大利亚,开展为期一周的考察交流活动。在韩期间,先后访问了韩国忠清南道教育厅、天安市教育局、忠清南道幼儿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双龙高中及幼儿园,并与韩国又松学园签订了交流合作意向书;随后前往澳大利亚达尔文市,就该国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各个学段的特色教育进行深入考察和学习。 2013年8月,在省cph项目的支持下,滁州中学组织6名学生代表,赴美开展学习生活体验活动。2013年12月22日,韩国又松学园理事长金圣经一行访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接见,参观了苏滁现代产业园、滁州中学和滁州二中,进一步了解合作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等,就两地学校交流、合作进行了深入友好洽谈。又松学园与市政府签订了《教育友好交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滁州中学、滁州二中、滁州实验中学签订合作协议。 20XX年1月14日至15日,韩国忠清南道教育厅副厅长全灿恒率代表团应邀来滁访问,洽谈交流合作项目,签订教育交流协议书。双方通过成功签订教育交流协议书,在师资培训、师生交流、研学旅行等方面务实合作、以点带面,进一步加深了解、增进友谊,促进中韩教育的互利共荣。20XX年5月9日,韩国天安市教育厅、天安新泉中学、天安书堂小学等部分教育代表一行专程赴滁,就推进建立双方教师、学生交流互访机制进行考察调研。

(3)、参加中国文化年安徽周活动

我市分别于20XX年6月和2012年9月连续两年参加我省组织的意大利中国文化年--安徽周活动和德国中国文化年--安徽周活动。在意大利中国文化年--安徽周活动期间,代表团与普拉托省省长拉姆布特.盖斯狄先生进行了友好会谈,中国驻佛罗伦萨总领管总领事周韵琦女士以及普拉托省工商企业界知名人士等出席会议,双方就两地友好交往及文化和经贸领域交流合作等进行了友好商谈并达成一致,双方政府和文化、经贸部门都将积极为两地文化、经贸交流合作搭建平台,牵线搭桥,协商定期举办文化、经贸交流活动,促进项目对接,推进项目合作。在德国中国文化年--安徽周活动期间,代表团参加了安徽省- 下萨克森州文化经贸合作恳谈会等活动。在文化经贸合作恳谈会上,我市代表团与外方就在滁投资合作项目进行了洽谈,签约2个大型合作项目,总投资额达 1.14亿美元。2013年4月4日至6日,举行同乡音 两岸情安徽滁州台湾宜兰青少年民族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活动期间,XX市文化馆与台湾宜兰县中国传统艺术推广协会签定了《建立长期文化艺术交流关系的框架协议》,组织专业人员将安徽黄梅戏《对花》、台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改编成民乐,凤阳花鼓表演,宜兰歌仔戏《戏凤》表演,活动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艺术、培养两岸人民,特别是培养两岸青少年的民族感情,有着重大意义。

(4)、争取海外爱心助学项目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媒体集团与我市凤阳官塘小学、来安半塔小学、全椒马厂小学、XX区沙河小学合作,每年助养150名贫困小学生完成学业,捐赠款已达110 多万元人民币;美国长青文化教育基金会与XX县小岗村合作建设图书馆,捐赠资金20万元人民币;台湾财团法人第二春文教基金与定远中学合作办学,开设了3 个珍珠班,助学款达100万元人民币;与定远、明光、凤阳、天长、XX区等地新建12所侨(爱)心小学工程项目,捐助款达266万元人民币。

二、存在问题

我市对外文化交流虽取得一些成绩,但对外文化合作仍是一块短板,尚未形成以文化合作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效应,交流合作仍存在较多困难与不足。

(一)、对外资源有待整合。对外资源优势转化为对外合作优势还不明显,资源整合和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市、县(市、区)政府没有设立专门的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机构,相关工作只能依附于外事侨务、对台部门,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交流的规模小、影响力低。无法充分实现人才、资金、资源有机结合。

(二)、对外宣传有待加强。对外传播平台匮乏,传播渠道狭窄,人才培养不够。对外文化交流多依赖外事侨务活动,且以旅游访问、商业洽谈为主;地域文化、非物质文化资源宣传力度不够,特色不鲜明;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缺少宣传;懂媒体、精策化、会营销、善管理、通外语的对外文化交流复合型人才稀缺。

(三)、交流方式有待创新。对外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合作品牌开发不够,交流的形式单一,档次低。对明文化、孝文化等地域传统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研究不深不透,凤阳花鼓、洪山戏、凤画等一批非物质文化品牌缺乏专业策化包装,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几乎空白。

(四)、经费投入有待提高。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经费投入不足,扶持力度不够。除有关团体、人员往来考察必要的经费以外,较少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地域文化、非物质文化的开发。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开展的一些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多数是自筹经费,没有经费支持。

(五)双向交流缺乏常态互动机制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知名度不断提高,拥有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越来越为海内外关注,海内外到我市开展文化交流的团组、人数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宽。因受规定、经费等因素制约是来多去少,难以形成双向互动,严重影响交流的深度与广度。

三、意见建议

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建议:

(一)加强领导,形成共识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领导,建立健全对外文化交流统筹协调机构,围绕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破部门和区域界限,在全市建立对外文化交流协调机制,组织宣传、文化、教育、旅游、体育、外事等相关部门、单位及行业协会为成员单位,定期会商,集中研讨对外文化交流的重大事项,制定对外文化交流规划和政策,发挥统筹、协调、整合的作用。关心支持行业协会、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多门类、多渠道、多方位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把滁州的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着眼特色,打造品牌

依据地域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资源,制定对外文化交流合作项目和长远规划。一是加强以明文化、孝文化、醉翁文化、儒林文化的传统文化和凤阳花鼓、洪山戏、凤画等非物质文化为基础的交流合作平台建设,加深海内外民众的感知,增强对传统文化认同与归属。二是拓展对外文化产业发展领域,进一步提升凤阳花鼓、洪山戏、凤画、天官画、金花扬剧等为代表性文化产业对外影响力。三是建立专业的文化产业机构,加强对文化资源的策化包装,通过有效的市场运作,吸引海内外文化产业人才、资金聚集文化产业,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与开发,推动演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三)培植厚土,筑牢根基

加强对外文化的研究,做大做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文章。一是培养人才。要把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的人才培养列入我市文化发展的整体战略统筹考虑,努力培养一批精通对外文化交流的人才队伍。二是设立基金。奖励在我市对外文化交流中做出贡献的团体、个人和优秀文艺作品,支持我市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开展对外文化活动。三是加强民间交流,扩大基层影响力。民间文化是海内外民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自发产生的,具有大众化、传统文化传承等特征,对增进海内外民众感情,加强团结,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及其部门须支持鼓励民间开展文化交流。

(四)加大投入,重点开发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篇13

文化是对外交流活动中最灵敏、最活跃的触角和媒介,文化交流活动以其生动、活泼、形象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席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各种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错综交织、相互激荡之势。多元交流冲击传统的封闭是文化融合、发展的趋势。文化交流是促进民族、地区友好和理解最为重要的途径。历史上,每一次大的文化交流,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也进一步密切了不同地域间人们的友好关系。文化交流能取长补短,文化交流能共同发展。我们要通过文化的全面交流,将一个发展的中原经济区、开放的中原经济区、文明的中原经济区展示给更大、更广的世界,使中原经济区内部各市之间和中原经济区与外部世界之间,增加了解、增强互信、增进友谊,共同为推动社会和谐、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贡献文化工作的力量。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